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

生态环境的影响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10 16:27: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环境的影响,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1

摘 要:翻译生态学是翻译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它从分析各种翻译生态环境及其因子对翻译的影响入手,进一步剖析翻译的生态结构。本文试图在生态翻译学的关照下,从译者角度考察和解读翻译生态和翻译环境的内涵及其对译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翻译生态 翻译生态环境 译者

作者简介:马慧,女(1985-),山东青岛人,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10级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生态学(translation ecology)是由爱尔兰人Michael Cronin在其《翻译与全球化》 (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中首次提出的。它是翻 译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生态”这一术语出现的比较晚。1865年,德国动物学家雷特尔将希腊文词根Oikos和logos结合而成Oekologie. 按原意,是Oikos“住所”或“栖息地”,logos是“讨论”或“研究”。连起来,生态学就是对“住所的研究”。翻译生态学是研究翻译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 具体地说,就是将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翻译研究,将翻译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从生态学角度研究翻译,从而对翻译中多种现象进行剖析阐释。

一、翻译生态

研究翻译生态得先从“生态”说起。生态是指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的关联,相互作用的状态。简答地说,就是生物在周围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因此,翻译生态可表述为:翻译主体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也就是翻译主体在其周围环境的生存和工作状态。(方梦之,2011:1)每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翻译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既不同于翻译学也不同于生态学,它不是仅仅把翻译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也不是单单把生态环境作为学科的探索目标,而是把翻译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圈出发,以系统网络的观点全面分析各种生态环境与翻译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环境中各种因素对翻译的作用机理和规律。

翻译活动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有密切联系。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翻译本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自从操着不同语言的人类有了相互交流的需要,为克服语言的障碍而寻求人类心灵沟通的努力就已经凭借翻译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许钧,唐瑾 2002)。从翻译角度来看,翻译活动存在的前提,是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翻译是不同语言信息的转换,这种转换本身也是一种符号活动。“人类创造文化依赖于符号活动,人就是进行符号活动的动物”。(R,巴特语;见董学文译,1987:15)翻译的生态层次分为翻译的个体生态和翻译的群体生态。翻译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其个体特征,如同原文会出现两个以上的译文,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如>的英译就有几个版本,例: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译文1: 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But ambition won’t have done,have done. Where are the famous ones of days gone by ? In grassy graves they lie now, every one!(霍克斯译)译文2: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Yet to riches and rank each aspires;The great ones of old, where are they now? Their graves are a mass of brains.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Yet silver and gold they prize.And grub for money all their lives.Till death seals up their eyes.(杨宪益译)

二、翻译生态环境

广义的环境指某一主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翻译环境主要指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及外部环境(客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社会政治环境总和。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与翻译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翻译的发展离不开翻译的生态环境。翻译的生态环境是以翻译为中心,对翻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大致可以从三种角度和三个层次来分析:一是以翻译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或复合的翻译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翻译现象,某一翻译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翻译系统,它反映了翻译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 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翻译生态环境脱胎于生态学,可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生态学强调整体论(holism),即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观念。同样,翻译生态环境也是以一个整体的形态存在的。译者在特定的生态场中起作用,受其他翻译主体的牵制。这就要求译文必须遵守译入语文化规范和社会政治权利制约。翻译生态环境对任何翻译主体都是一个统一体,不可逾越。(方梦之,2011:1)若人为地破坏翻译生态场的序列和翻译环境的秩序,就是破坏了翻译生态环境的整体要求。

三、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是译者同其翻译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翻译不但是对它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发生能动作用,而且受其影响,这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只有翻译与其生态环境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生态环境才能给翻译带来取之不尽的财富,翻译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行为”。(胡庚申,2008)借用其他相临学科领域相关的研究思路,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揭示和描述了译文产生的翻译过程,目的是试图构建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该论的基本表述如下:翻译即适应与选择;最佳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累计结果。对于译者,适者生存,发展;对于译文,适者生存,生效。该论对翻译的定义: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性的活动。该论的译评标准是: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译者素质;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好的翻译。(胡庚申,2004)生态翻译的基础理论是将翻译方法概括为“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如在景点介绍的翻译中译者应做好这三方面的转化工作。

例:崂山,木林苍翠,繁花似锦,到处生机盎然,春天绿芽红花,夏天浓荫蔽日,秋天遍谷金黄,严冬则玉树琼花。

译文:Laoshan Scenic Area is thickly covered with trees of many species, which added credit for its scenery.

汉语对景物的描写通常传递出一种虚实缥缈的、朦胧的意境美。但翻译成英文时应化虚为实,去除不必要的辞藻,传达出实物之美,这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同时也达到翻译活动沟通和交流的目的,体现了交际维的选择适应性。

翻译在充分考虑整体生态环境后,首先应该考虑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因为译者所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形式,一些错误现象正是由于译者对语言维考虑的不充分而造成的。例如把“小心碰头”翻译成“Attention to your Head”.这就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机械地翻译而不是根据具体语境来进行语言转换。正确的译文应当是:“Mind your Head”. 再如某风景区的门口标语“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译文:“Prevention of Forest Fires Is Up to Everyone.”其实在国外流行的说法是:“Only you can prevent wildfires.”

从生态翻译角度来说,文化维适应选择性转换旨在让译者达到一种“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意识之间的平衡。而评价翻译主要看译文的“整体适应选择度”,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转换。不管所要翻译的文本是否具有内在的可译性,只要译者乐意就会促成它在另一种语言中的再现。这样译者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改写者”或“创造者”的角色,正是由于他们的能动性干预和创造性转化,使得翻译研究沿着一条独特路径发展。作为翻译学的一个子学科,生态翻译既要对所译文本进行细读以发掘其可译性,同时在翻译过程中又要尽可能保存原文本在目标语中的生态平衡。所以它既要兼顾主体译者的平衡又要顾及客体文本的平衡,因此译者的生态观包括对自身需求、自身能力和翻译生态环境的全方位适应和全方位选择。

参考文献:

[1] 方梦之. 论翻译生态环境[J]. 中国翻译,2011(1).

[2] 巴特著. 董学文译. 符号学美学[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 许钧,唐瑾 翻译:崇高的事业(代前言)[A]. 巴别塔文丛[C].

篇2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3-044-03

退耕还林旨在以土地利用形式的转变实现农村经济及地区生态效益的发展。作为一项浩繁复杂的工程,退耕还林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不仅联系着生态环境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涉及到国家、地方和农民三方的利益需求。退耕还林的实施离不开政府及专家学者的科学评估、政府的资金投入、当地政企民三方面的配合,而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及挑战。自退耕还林工程提出到实践落实的几十年间,各级决策部门及社会持续关注其实际执行情况、生态经济投资的收效、后续产业的发展以及当中存在的问题,力求规范退耕还林的具体实施,保证其稳定健康发展。本文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发展现状及目前取得的成果对退耕还林与县域生态、社会经济的相互影响做出一些探讨及建议。

1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目的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农村以“”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政策。其基本思路和做法是以土地分配的思路方法实现农户个体的土地经营,这一改革卓有成效地解决了传统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缓慢的现状,满足了农民基本的温饱需求。虽然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也同时带来了土地开发过度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不良后果[1]。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不同气候地形区带的农业优势千差万别,土地及土壤状况各异,传统的耕地运作方式及农业生产模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经济生态协同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土地及农村劳动力的科学长远发展[2]。退耕还林工程就是从保护和生态环境出发,将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耕地以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作为一项同时针对经济和生态发展的重要决策,退耕还林工程力求解决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新时代劳动力的转化问题,改善农村经济生活和环境状况,促进生态自然环境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

2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影响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在各地政府大力宣传及不断努力下,这一牵扯面极广、投资巨大、历时长久、参与民众众多的工程得到了全国各地政府及民众积极响应配合,也在不同层面取得了巨大的阶段性成果。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农村产业结构在此政策下得到了深入优化,农民生活水平及地方经济状况也有了不同程度地改善。

2.1生态环境影响

退耕还林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地方优先安排陡坡耕地以及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等生态对不利于耕作的大坡度耕地、风沙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优先安排整治,合理制定退耕还林还草。结果显示,整治区退耕地上所种植的林木成活率及整体保存率较高;增加了森林资源量;有效遏制了土地沙化、贫瘠化的趋势;村庄及周围地块的生态状况出现明显好转。国家环境监测公报数据显示,就处在长江上游的重庆地区而言,“十五”期间,三峡库区范围内的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3.9%,长江相应区段输沙量从1999年的4.04亿t减少到2004年的1.29亿t,土壤侵蚀模数由从退耕还林实施前的5000t/(km2•a)降低到2000t/(km2•a),水土流失对面积10000km2水土流失区域进行了初步的治理。2006年重庆林业用地面积增加到409.87万hm2,相比“九五”规划末期增长了12%;森林面积达到263.67万hm2,同比增长了近40%[3]。而且工程区生态林木植被的土壤保持作用、水土涵养作用都得到明显提高;林草植被在发挥防洪防涝方面的效果更加明显;空气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动植物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生物多样性日渐增多,某些地区野生白鹭、野猪等种群数量出现大幅度增加。

2.2社会经济影响

2.2.1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退耕还林合理有效地重组了农村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等重要生产要素,实现耕地向林业的转变,使农民的生产模式由过去粮食生产为主转向而今结合种植、养殖及各种农副产品等多种生产模式的良性产业结构发展,林果、香料、中草药等基地的建立也吸引了一批相关企业的参与,实现了农村经济的产业链条化和合作多元化,在提高了林果、畜牧产品供应的同时,有效带动了林牧产品加工、花卉培植、森林旅游等多种形式的相关产业。同时,农民在轮牧、圈养禽畜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围栏封育、人工种草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草场的生产力,遏制了草地退化问题。2.2.2实现经济创收由于农民投资及劳动力分配的重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农民的收入总量及收入结构也产生了一定变化,传统的耕作形式收入单一,收入水平较低且浮动较小,严重限制了农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民在畜牧业、林业及其他相关农产品方面的收入增效显著,同时由于林木业产品市场广阔且市场价值具有一定的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得到极大提升。农村生产模式的转变也吸引了更多人才投入到农村创业以寻求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及市场信息等资源和力量的支持,同时也实现了劳动力及人才的科学转移,这对于农村社会经济的长效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4]。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带动的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的经济市场的多样化完备化,加速了市场健康稳步发展。

3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退耕还林的效果是显著的,然而为了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的后续工作能继续取得良好的成效,还需要政府对于退耕还林政策在不同区域、不同层面上分别对待,同时做好跟踪调查,及时监测实际成果,并从动态的角度对农村的发展状况及时作出合理规范的调整和指导。

3.1合理选择退耕还林、还草

受气候、地形、水土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在选择种林还是种草的问题上,需要政府组织相关林业专家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不能一概而论,违背自然法则[5]。如对于长江及其支流沿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段不适宜种植某些对土壤水分要求苛刻的经济林木,同时出于经济收益的考虑,农民也对这类地段望而生畏,此时应首推生态林的种植。而在林木及其他经济药用植物的选择上也要对其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物种价值及实用价刘小燕: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探讨值进行参考,做到有的放矢、物尽其用。

3.2提升农民发展能力,确保退耕还林深入持久

虽然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民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然而依然有大批农民由于不能很好地转变观念,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参与到新的劳作方式及产业中去,导致了长远收入无法保障的问题。对此,政府应在技术上给予一定的支持,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并安排林业部门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对农民的生产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农民在特色养殖、林牧业深加工等形式上寻求到自己的发展模式,并在形式上不断创新,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已获得自己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自勤.退耕还林工程对县域生态与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2]喻永红.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3]刘占德.退耕还林对自然与社会影响的分析评价[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4]唐敏锋.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可持续性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3.

篇3

关键词:有机农业;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土壤改良;保护

环境农业是人类有意识改造大自然以获得食物来源的一种生产活动,是承载着人类文明延续与发展的根基。但发展到现代农业之后,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在生产出大量农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以及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严峻的环境问题[1],人们必须要意识到现代石油农业并不是解决人类温饱问题的最佳途径,应该寻求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而有机农业在保障农产品安全、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2],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应该得到大力推广。但在传统农业种植区域,政府与农民在应用和推广有机种植模式上的积极性不高。鉴于此,本文综述近年来有机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积极影响的相关文献,以期为我国有机种植模式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有机农业的概念界定与生产准则准确地界定

有机农业的概念是研究有机农业的首要步骤,根据国家标准叶有机产品曳渊GB/T19630.1要2011冤,有机农业是指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3]。在有机生产体系中,以农业清洁生产为指导思想,核心要求是建立、恢复农业生态系统包括动物、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由这些生物参与、推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以保持、提高土壤的长效肥力和易耕性[4];具体的土壤培肥措施是激发系统内禀的自然肥力供给,如将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有机废弃物等腐熟还田以及轮作豆科作物、绿肥等,并采用农作物渊间冤轮作、耕种抗性作物品种以及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和生态措施作为控制农田病虫草害的主要手段,同时配合合理的耕作方式以保持水土,达到维护农业生产体系、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5-7]。现代常规农业是目前我国耕作面积最大的农业生产方式,其长期、大量地施用农药、化肥等会抑制农田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而且残留在农田里的农药和化肥会严重污染、破坏土壤环境,并可能经淋失和径流进入地下水和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造成严重的水污染[8-12]。而有机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坚持不使用农药、化肥等物质,强调以自然、环保、不破坏农田生态的方式进行耕作、生产,避免了对水体、土壤及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有机农业重视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采用间作、轮作等科学栽培法,不仅可以改善耕作土壤的理化性质,还能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率,进一步达到保护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目的[4-7,13]。总的来说,有机农业的生产过程对环境友好,能够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对水域环境产生的面源污染,促使土地肥力恢复,增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能够切实有效地保护和修复当地的生态环境。

2有机农业的生态效益

有机农业将动物、植物和土壤视作一个整体,强调在这个整体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而且生产过程更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会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力,使农业生产能与自然环境保护相协调,真正做到对环境友好。相关实践表明,开展有机农业可以使农业生产所造成的面源污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包括动物、植物、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也能迅速增加,同时减轻土地、水体和动植物界的受损程度,进而恢复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14]。

2.1增加生物多样性

有研究表明,在过去40年内,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活动是许多农田鸟类、杂草、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等物种丰富度及多度下降的重要原因[8-9]。而有机农业拒绝使用农药、化肥,对生产区域内各种动物、植物、土壤动物与土壤微生物的危害极小,可以有效地恢复和保持生产区域内生物的多样性[15-16]。益鸟等动物天敌是有机农业体系中生物防治虫害的重要环节。与常规农田相比,有机农田中鸟类渊尤其是地面孵化的鸟类冤的种类和数量更高。如李现华等[17]对内蒙古磴口县境内常规农业系统和有机农业系统中动物多样性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机农业种植区的有益鸟类等生物的数量较多,而且有益昆虫渊尤其是七星瓢虫冤的数量也明显增加,而蚜虫等害虫的虫口密度则明显降低。节肢动物也是农田中数量较多的一类动物,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有机农田内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与多度都明显高于常规农田[18-19],有助于实现对农田害虫的生态控制。与传统农业生产对杂草等植物的敌对态度不同,有机农业生产允许相对多样化的杂草生长,甚至在农田休耕时期还会轮作某些能起到绿肥作用的草类。有机农业对于杂草的态度较为温和,因而在有机农田中杂草密度、生物量或地面覆盖物通常高于常规农田系统[20-23];还有相关研究发现,采用有机种植的农田内有较高的阔叶杂草[24]以及除草剂敏感型杂草[25]的物种丰富度和多度。有机种植方式下,农田中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会有所增加,如蚯蚓就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示动物,蚯蚓的数量能反映土壤的结构、微气候、营养和毒性等土壤状况。

有研究表明,采用有机管理方式的农田中,土壤内蚯蚓的密度、数量均比常规农田高,如Brown[26]的研究报导发现,有机农田内蚯蚓的密度约为常规农田的2倍;还有其他相关研究也发现,有机农田较常规农田拥有较多的蚯蚓种群数量[27]。土壤中的微生物体渊细菌、真菌等冤在维持、增强土壤肥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比如有益微生物群落会参与腐殖质的形成,能改善农田土壤的团粒结构,从而提高农田土壤的肥力状况。而有机农田拒绝农药和化肥的施用,减少了对土壤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已有多项研究表明,采用免耕、轮作、施有机肥等有机种植模式的农田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均高于常规农田[28-32]。此外,秸秆还田作为有机农业种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土壤培肥手段之一,有大量研究发现,秸秆还田是有机农田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活性增强的重要原因,如Ocio等[33]研究发现,在将秸秆翻压还田7d后,土壤中微生物的生物量增加了2倍;高美英等[34]对山西农业大学教学果园各层土壤中固氮菌数量的调查研究也发现,秸秆覆盖还田可明显增加果园各土层中固氮菌的数量,在整个0~60cm耕作层内固氮菌数量年平均增加95.47%,尤其在0~20cm土层中的固氮菌年平均增加量更达到了123.80%。总的来说,有机种植方式能有效提高种植区域内动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多样化组成,而生物多样性又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有利于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也有利于实现土壤营养的优化循环和保持土壤肥力等。因此,农业种植活动应采取对环境友好的技术措施,以保护种植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

2.2改良土壤

现代农业长期、大量地使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土壤环境,造成了如土壤中有机质减少、土壤微生物活力下降、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降低等恶果;而土壤是农业生产的根基,没有健康、肥沃的土壤就没有健康、营养的农产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保护和改良土壤。有机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农业,其发展初衷即是改善现代农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恶化,因而有机农业对于培肥、改良土壤极其重视。有机农业的培肥理论认为土壤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施肥是在培育土壤,进而由肥沃土壤为农作物提供所需养分。因此,有机农业种植的第一步就是采取各种措施渊如施用有机肥和合理轮作等冤改良、培肥土壤,激活土壤的生命。对于有机农业中培肥土壤的方式,欧阳喜辉等[35]总结了国内外多项关于有机农业的研究,得出有机农业通过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免耕和轮作等措施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团聚能力以及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达到培肥土壤的目的。秸秆还田与轮作也是有机农业提倡的改良土壤、维持地力的重要手段,如王宁等[36]的研究表明,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环境,而且还能减少土壤碱性物质的流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土壤的酸化,维持土壤肥力;杨景成等[37]的研究也发现,与传统种植制度相比,粮草轮作结合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地降低对土壤有机质的衰减效应。土壤微生物量碳是土壤有机库中的活性部分,是表征土壤质量和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董博等[38]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发现,长期施用有机肥渊或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冤可以明显增加耕作层土壤中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有机碳。胡诚等[39]通过多年施肥试验发现,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提高,农田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土壤可溶性碳、总有机碳等含量都随之增加。改良土壤、保护土壤环境是有机农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而长期的有机种植反过来又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生产力,并通过改变土壤的通透性和孔隙度等自然结构性状改善土壤环境,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土壤生物与微生物的活性,这都说明了有机农业是对环境友好且可持续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3保护环境

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会破坏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加剧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加剧对水、土和大气环境的污染,威胁生态环境安全。而有机农业采取对环境友好的方式、措施进行农业生产,能有效地保护环境,众多学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相较于现代常规农业,有机农业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壤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地下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以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良好的生态效益[40-45]。有机农业在改善土壤环境、保持水土方面具有重要贡献,如卢东等[46]在多个有机种植基地中的试验表明,在控制好有机肥原料的情况下,有机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威胁较常规农业小;许恒周等[47]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了有机农业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及土壤沙化、有助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结论;RigbyD等[48]关于有机农业的研究也显示有机农业可以改善土壤养分缺乏状况,实现土壤肥力的持续供应和永久利用;此外,杜相革等[49]也认为有机农业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及其中的营养循环、改善土壤动植物的生存条件等,能有效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进而促进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功能。有机农业对水环境的保护则主要体现在减少农药和化肥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据相关学者估测,全世界施用于土壤中的氮肥有30%~50%经淋失进入到地下水中[50],而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也发现农业面源污染对河流和湖泊富营养化现象的贡献率达到60%耀80%[51],可以说现代农业是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而有机农业采用了轮作和休耕培肥地力、拒绝施用农药和化肥等,减少农业生产对水环境的污染,有效地保护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安全,据席运官等[42]对有机稻田与常规稻田排水污染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有机水稻种植方式可减少农田排水中氮的排放量,还会降低排水中的总磷浓度;徐田伟[52]也发现了有机种植业的发展可以控制区域水土流失、降低非点源污染的水平,认为发展有机农业是我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现代农田生态系统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尤其是近年来CH4和N2O的排放量增加更是主要来源于现代农业生产活动[53],而有机农业鼓励系统内的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了内部资源的浪费和外部资源的消耗,进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了大气环境状况。在一项针对丹麦农业的研究中发现,如果将丹麦所有的农业用地全部转换成有机农业,则农业体系中的能量消耗和氮流通的减少可使丹麦全国温室气体渊CO2、CH4和N2O冤的排放量相应减少13%耀38%[54]。综合可知,有机农业可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农业耕作范围内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尤其是在生态环境处于亚健康的地区发展有机农业还能够有效地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促进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篇4

关键词:农田水利、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一、基于农田水利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对整个农村生态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此类影响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全面分析,比如加强修建、预防、补充等措施对水利工程进行完善,从而能够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为农业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

(一)灌溉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水资源毫无疑问是农田水利的必需品,同时水循环也是农田生物圈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的更新再利用能力就是依赖水循环来实现的。而灌溉工程恰好就是维持农田水循环正常运转的重要措施,同时它也是补充田间水分、水量的重要手段。但是,不良的灌溉工程势必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会间接危及到人类的健康。灌溉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过度灌溉会直接影响农田土壤。我们知道,农田土壤的盐分是和土壤水分有密切关系的,而且土壤盐分的存在位置和地下水位的高度也密不可分。因为,土壤表层水分蒸发后会使得深层土壤盐分向上运输,同时,在土壤受到降雨或者灌溉的影响时,水分会带动盐分流向土壤深层。因此适度的灌溉会避免土壤盐碱化,但是如果灌溉过度,地下水位就会相应升高,那么土壤表层盐分也会随着水位的升高而增大,就会造成土壤盐碱化,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这时就需要农户按需供水,避免灌溉过度。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合理性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看,环境本身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如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破坏,那么从短期情况看,生态环境无法得到恢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效益,对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完全恢复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水资源自身恢复过程中必须要拥有一定的水量,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考虑流域方面的问题,那么生态环境会产生严重的破坏,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协调的发展。严重情况下会造成河道断流、水土流失、水源枯竭,如果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选址不当,同样会给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其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从而能够更好的增强农业灌溉水平,促使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能够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效应。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工程项目施工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农药、化肥使用量在逐年增长,因此产生的退水流入农田中几率很大,对农田水利工程污水排放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体实施过程中很难进行有效的措施,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四)排水工程对水环境生态影响

排水工程也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农田排水工程既可以将地面多余水分排出,又可以起到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盐碱化的作用。同时,排水工程中使用的沟道或者渠道中会生长有大量的杂草,它们可以吸收在农田中流失的氮、磷等有机物质,形成“人工湿地”。但是,有些地区为了美化排水渠道,会普遍采用混凝土堆砌的方式来搭建排水渠道。这种做法减少了原有自然渠道中的杂草生长,氮、磷肥会直接流失,增加了河流的富营养化。

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从近几年我国农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建设大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同时,需要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能够形成一个合理的工程建设方案,促使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能够全面协调发展。

(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前的预先调查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环境状况需要进行预算调查,通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前期调查工作对农田水利工程兴建和服务农业具有重要的 意义,通过预算调查可以发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通过对现状分析和相关发展状况进行综合研究,可以提升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地下水、生态方面环境水平,从而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农田工程建设环境具体分析

从生态环境调查角度看,需要根据工程特征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与农田水利工程相关的环境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同时根据环境的不同影响程度进行主次方面的分析,一方面需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进行协调性分析,分析其是否符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农田水利建设与农田水利总体规划保持协调性和一致性。其次农田水利工程方案环境需要进行合理性分析,需要从选线布局、选址等方面进行多种方案研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后是从影响源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前期的开挖、占 地、弃渣等方面的施工进行有效性控制,对损坏土地、植被、扰动原地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降低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如果选址不当会对局部气候和水库水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农作物对水温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案不合理 对水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水温情况进行综合估算。水库对淤泥的承载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很难其进行量化,需要按照类比分析和机理分析进行预测处理。从根本上达到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过程中需要运用生态机理学的基本原理,按照工程兴建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预测其生态系统的总体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依据。

(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环境影响状况进行预测,同时需要把工程兴建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研究,提升企业综合评价水平,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促使二者协调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综合影响通过模型进行评估,从而减少农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评价过程中需要把其对局部气候的影响进行重点分析,从生态环境用水和人群健康等方面出发,把对水环境、陆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作 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最终能够控制工程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效益,在全球经济日益恶化具体,需要不断转变观念,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保证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农田工程项目需要与生态系统环境结合在一起,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创造积极的条件,保证农村生态环境工程日趋完善,提升农业综合发展水平。

篇5

农产品的质量与其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为此,如何尽快恢复原生态环境,为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以恢复原生态环境,生产优质农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其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原生态环境;农产品;探讨

1前言

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在各个产业中的基础地位也越来越明确的凸显出来,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生产部门,农业不但给国民提供生产生活所必须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也为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可以说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当前随着人口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资源需求,人类在不断的向自然去索取,作为一种利用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活动,农业对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土壤、水体、大气等都提出了更多的资源承载要求。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人们不断的在开垦土地,增加粮食产量,完全忽视了我们所身处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农业生存之本的农业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保持生态环境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当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分析

在地球的自然生态循环过程当中,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是一种自我调节,并最终能够达到平衡的状态,每一种生物都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生活在生物链当中,然而,人类的出现却让这种调节功能慢慢的减弱甚至在逐渐的消失,人类开始为自我的利益对自然横加干预,并成为主宰自然的优势物种,在自鸣得意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伤害也越来越严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化学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是现代农业的产物,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化肥和农药的大面积使用能够迅速提高土壤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出率,但是同时也导致了土壤沙漠化问题突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盐碱化等问题,同时,化肥的长期食用也使得土壤开始板结,间隙变小,有机质下降,土壤肥力减弱,这无异于杀鸡取卵,自断生路;第二,灌溉水体污染严重。水是农业的命脉,水质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水的安全性,影响到农作物的质量,当前,由于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地球环境的整体性污染,农业用水整体情况并不乐观,近年来,经常性有新闻报道由于农业灌溉用水收到污染而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甚至有毒,从而对国民的健康造成影响;第三,大气污染变得严重。近年来,大气气候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煤炭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秸秆的燃烧等等都使得大气当中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含量在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在增加,这就使得对农作物生长有着严重影响的酸雨频发,这不但严重的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导致了土壤的酸化;最后,机械化大生产的普及。现在中国的很多地区都在推行机械化大生产,农业机械的普及率非常高,这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农业耕作效率,减轻了农民的重担,但同时由于机械对土壤的反复碾压造成了土壤板结,同时动力机械废气的排放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3恢复农业原生态环境,生态优质农产品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要使得农业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恢复当前已经收到严重损害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必要的步骤,良好的生态环境——草原、森林、湖泊、耕地等对于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生产出具有优良品质的农产品具有积极作用。

3.1发挥国家机器的作用,统筹原生态环境的恢复,生产优质农产品国家是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承担着,要恢复原生态环境,首先就要在国家层面上树立保护与恢复原生态环境的意识,通过立法和各种政策法规的制定,来确立保护与恢复原生态环境的优先地位,同时加大对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宣传,引起人们对于关系的粮食安全和粮食安全和公众健康问题的农业环境问题的关系的重视,并监督公众实施,发挥群众的力量,群策群力,共同恢复原生态环境,这样才能生产出优质健康的农产品。

3.2改变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循环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认为,环境恶化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当造成的,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对现有农业技术的改善和对新的农业技术的研发,在农业产出不减少的条件下,减少农业投入品的量,同时加强对于废弃物的再利用,发展循环农业。

3.3加强水体治理,恢复青山绿水集中对已经遭受污染的水体进行综合治理,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于违规排放进行处罚,保证农业灌溉用水的安全洁净。农业与自然有着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农业原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影响着农业产品的优质和安全,面对当前农业环境被严重破坏,农业生态局面日益紧张的情况,恢复原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农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必然。通过发展这种现代的良性高效循环农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转化率,强调通过生态措施,实现农业生产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互补,共同发展,这是一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农业生态发展规律的发展模式。本文就当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以“恢复原生态环境,生产优质农产品”为视角,提出一系列能够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希望可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与农业共同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晓辛,傅锡敏.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限制与对策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6):34-37.

[2]邓远建,肖锐,严立冬.绿色农业产地环境的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1):120-126.

篇6

首先,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我国林业资源分布不均,且稍显匮乏,为了迎合经济发展需求的不断增长,甚至将会面临着总量不足的危险,除此之外,还存在着树种比例不协调,材林占较大比重,防护林、经济林占较小比重的等方面的问题。其次,林业生态意识淡薄也是另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过度的采伐,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相关监管部门对问题的严重性和林业生态建设的紧迫性认识严重不足,植树造林等措施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形式的严峻性。最后,由于我国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加大投入更多的资金,保证林业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经济实力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实施。

2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建设所需的林业产品,如木材等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脚步和进程,早日顺利实现发展目标,大量森林植被遭到砍伐。虽然说树木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树木的生长,尤其是一些特殊树种的生长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导致被砍伐的森林资源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林业产业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制约。另一方面,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时间较短,相对其他产业相比,林业产品质量相对较低,在技术方面也相对落后,林业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的需求。

3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对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幅员辽阔,占地面积960万km2,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凭借这些资源,及过去几十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瞩目。但为了迎合发展,我国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沙尘暴、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更严重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的森林资源锐减等问题,极大程度制约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和谐发展。

4加强生态建设,促进林业发展的举措

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林业产业的依赖性还较强,而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对当前生态环境形势的分析,及对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的探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并积累经验,提出应对方法和有效举措是十分必要的。

4.1完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规划

要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从全局出发,做好初步的规划,并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因地制宜,与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紧密联系,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如植树造林,增加森林植被的覆盖量等。尤其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相对严重的地区,更应加大治理的力度。

4.2增加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应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发展中的突出位置,根本措施就是,政府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财政投资,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优先安排拨款工作。

4.3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

生态环境建设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有关地区乱砍乱伐的行为,也使得有关部门管理松散,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林业产业发展停滞不前的不良后果。所以,相关法律法规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保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5结语

篇7

关键词:森林采伐;生态环境;影响

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非常广袤,林场数量众多,每年的造林和采伐作业都是林业发展中的两项重要内容。在世界面临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双重考验下,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了林业发展的根本理念。因此,在我国林业发展中,不仅要注重生态林业的建设,还应当考虑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根据林场采伐作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合理采伐、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一、我国森林采伐的现状以及采伐导致的生态问题

森林资源是世界上维护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宝贵资源,我国历朝历代对森林的发展保护都极为重视,不但有创造林业资源的植树活动,还有管理采伐的严格制度。这种造林和护林的发展政策为国家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森林采伐中出现的过度、不合理采伐情况仍然时有发生,不仅导致经济损失,还导致了生态问题的频发。

(一)森林采伐的现状

我国森林资源主要通过林场组织形式实现集中管理,部分森林则通过承包经营方式由个人或者企业团体经营管理。在社会的发展建设中,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从采伐森林来获取建设的材料。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林场的采伐作业没有制定合理的计划,没有意识到过度采伐带来的生态影响。最近今年,由于国家封山、护林政策的出台,新型材料越来越多,木材也不再是建设必须材料的唯一来源,这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喘息机会,森林采伐乱象正在逐渐改善,但仍需要继续加强管控。

(二)森林采伐导致的生态问题

1、过度采伐导致林区土壤结构失稳,水土流失

在森林资源的管理中,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组织,但是在具体的政策落实上,管理组织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明显。以林场的管理为例,我国每年都根据各林场的资源存储情况以及造林发展情况,提出了合理采伐、少采伐的发展要求。然而,有些林场在采伐管理上没有严格执行这些要求或者执行不够力度。对成林区进行大面积的连片采伐,根本没有考虑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以至于在后续的发展中,经常出现林区土壤结构失稳,水土流失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给林区的植树造林带来了诸多不利,需要大量的投入来改善生态环境。针对这种以过度采伐获取经济效益,然后大量投入来植树造林的循坏现象,如果不及时遏制,无异于饮鸩止渴,会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2、不合理采伐导致林区生态防御、修复能力减弱

在森林采伐过程中,由于采伐计划在制定时主要以经济效益为主,没有考虑到采伐对生态的不利影响,使得很多时候的采伐方案在生态环境角度上非常不合理。大面积、连片的林区采伐过后,导致的后果是整个林区的生态防御体系被破坏,对自然灾害、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明显减弱,甚至完全失去了森林的净化作用。当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修复林区的生态功能,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都难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二、解决采伐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

(一)制定严格的采伐管理制度,加大监督问责力度

针对我国现阶段的采伐作业实际情况,要想改变采伐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我们必须制定严格的采伐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充分发挥林区管理组织在采伐管理上的控制作用。其次,在林区的采伐管理制度上应把经济采伐和生态采伐分开管理,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的管理细则。应尽量减少或者不进行经济采伐,落实好生态采伐,不断地壮大森林资源,利用森林自身的强大修复能力来全面改善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应建立采伐管理的监督力量,确保政令执行到位。

(二)培养专业的采伐管理人才,强化生态考核指标

森林管理中出现的过度采伐,不合理采伐,虽然有一定的经济利益驱动作用,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采伐管理的工作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无法意识到采伐对生态环境的间接影响会如此巨大。所以,要想实现采伐管理合理发展的常态化,必须培养出专业的采伐管理人才,通过吸收人才来壮大采伐一线的管理力量。在采伐的管理上,强化生态考核指标,让专业知识结合考核体系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采伐问题一直是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中的研究重点,过于粗放的采伐管理模式不但使得大材径林业资源越来越匮乏,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未来的森林采伐作业中,我们应切实遵循合理采伐、生态采伐的基本原则,逐渐恢复并增强森林的生态修复能力,全面实现森林的生态功能。

作者:侯宪武 单位:宾县林业局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电能源作为我国能源的一部分,加之水电能源的清洁、技术成熟已经成为了我国主要发展的能源类型[1]。据2015年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得知,2014年全年的电力生产中可再生能源占据了能源份额的22.5%,其中水电能源的贡献率达到了85%,约占世界电力的16%,由此可知水电能源占据着能源供应非常巨大的部分。目前我国的水电能源开发利用率为35%,仍然还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2]。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影响国家能源供应的重要工程,针对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以及策略分析能够为水利水电工程稳定正常开展提供重要建议,为水利水电工程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的储量相当丰富,也是世界最早开发水利的最早国家,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治理,目前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在使用。由此可见,我国的水利水电资源开发历史悠久,且经过不断努力和发展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水利水电工程除了灌溉、发电功能之外,还具有防洪、水利调配等多种功能,现代水利工程中在城市供水、旅游、渔业、航运、生态保护以及环境综合治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社会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3]。水电资源属于丰富的绿色资源,在当前世界能源危机背景之下加大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作为世界水资源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的南水北调工程充分说明了我国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视程度。水利水电工程不仅肩负着国家能源供应职责,同时还具有流域防洪、水量调配等功能。所以,水利水电工程对于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至关重要,如何实现水利水电高效开发利用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研究课题。

2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水利水电工程对陆路生态环境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库区土地可能产生淹没影响,一旦水库建设较大,那么对于附近陆路生态环境产生局部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对于附近地区产生气候、降水量以及气候因子等产生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库区周围的蒸发量增加,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略有减少。水利水电工程以及周围水库会淹没地表植被,从而造成了水土流失和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更有甚者会对陆地的野生动物和栖息地造成影响[4]。

2.2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情势影响

水文和物种分布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水流影响着物种的栖息地,水生生物的生命和水资源变化具有密切关系。干流、支流、河流以及湖泊影响着生物的种群和数量,水流的特性对于水生物种的繁殖和活动具有明显的作用,水流则是维持河流纵向和横向连续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必然会对河流的水流水量、水位等造成明显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于一些敏感生物的生存产生较大威胁。

2.3水利水电工程对气候的影响

水利水电建设中建立起很多蓄水池和水库,在阳光辐射下造成了蒸发量增加,因此一般的水库周围空气较湿、气候温润。库区和附近降水量相对减少,但是附近周围区域的降水量增加。降雨时节分布发生改变,库区地势较高迎风面的降水量增加,背风面的降水量降低。冬季水面温和,大气流作用增强从而使得降雨量增加;夏季水面温度低于气温则气层稳定,大气流作用减弱,使得降水量减少[5]。

2.4水利水电工程对水生生态影响

电站对于鱼类最为主要的影响是库区流水生物环境遭到破坏,鱼类的诱饵料变化。另外水生物的诱饵料变化导致了水文、水温以及水质等发生了重要变化。一些受到保护或者产生漂流性卵的鱼类逐渐在库区段消失;大部分流动性产卵鱼类在库区数量减少,甚至极可能因为群种数量太小而引起遗传多样性。静水生活的鱼类在库区数量增加,并且会逐渐发育成为优势鱼种。高坝溢流泄洪时,由于高速水流引起水中氮氧化合物含量过于饱和,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

3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保护策略

3.1增强法律约束和政府管理责任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必须要坚持开发有序和保护优先原则,制定水利水电工程总体规划。通过构建法律保障机制确保技术保障、法律保障以及经济补偿综合保障体系,加强对区域生态影响分析和研究,积极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然后积极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将生态环境保护积极融入到水电工程的设计、规划以及施工中,保障环境保护、水土保护、水资源利用等工作得以落实。

3.2加强陆生生态环境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要科学选址,减少施工占地和对陆生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于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且要求在施工结束之后加强对陆生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当地生态组成情况进行恢复,进而最大限度确保陆生生态保护以及恢复原有植被。

3.3减少对水文情势影响

水利电站蓄水池运行期间必须要保证生态下泄流量,正常运行期间保证在生态生态下泄和周期内的水量水位变化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蓄水设置生态放水孔或者放水管,运行期间应保证枯水期为最小下泄流量,减少水利电站对于下游生物生态影响。

3.4对水生生态保护策略

栖息保护、放流等均会影响河流段的水生生态环境。根据实际的布置和特殊工程性得知,选择布置鱼道或者鱼梯,为保护水生生态环境提供保障。水生生态保护中应根据流域规划,选择合适的场址修建适合规模的鱼类增殖放流站。根据相应的检查结果保护工程影响范围内的鱼类产卵场。

3.5落实各项生产防护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是必须要严格落实监管和严格生产防护措施:清洗加工砂石料和灌浆产生的机械油和生活污水,采用无害技术进行处理确保材料的再利用;另外对施工机械、车辆安装防尘设备,并加强沙石料场道路洒水除尘,有效减少三废污染,最后对于废弃施工渣料进行有序堆放,防止渣料胡乱堆放影响占地,造成水道泄流障碍。

3.6加强水利水电项目工程运行管理

通过制定科学的调度方案,注意运行调度方案应该适当兼顾环境、设备、经济效益,制定运行调度方案的时候,必须满足生活用水要求,同时重点考虑生态用水,并且兼顾其他方式的用水。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同时要以生态效益为目标展开用水调度。水利水电工程为河道留下适当的生态水,还应注意兼顾灌溉、航运以及发电等用水需求。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环境保护设计需求,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调度,制定出科学的环境监测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定期监测,进而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调度运行科学化[6]。

3.7水利水电施工期环境保护

水利水电施工中必须增强对环境的管理,需要从噪声、大气以及水体等多个方面展开有效管理和监测,施工期应对当地的环境状态实时了解。切实落实环境监测制度,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及时改进,避免水利水电工程潜在的污染。施工期间对于废弃、废水等污染物进行及时处理,施工完成之后做好景观恢复和绿化,尽可能避免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4结束语

水利水电建设和运行必须认真落实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做好施工区域环境保护工作,严格落实评审和设计中的各项要求。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概念的增强,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落实环境保护落实促使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效果将成为今后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生态保护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以供参考,以期促进水利水电工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王茂华,王泽.浅谈水利工程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4(02):51+78.

[2]罗智全.试分析环境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影响及完善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5(09):151.

[3]贾洪涛,张鹏飞,李光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7):164+151.

[4]张衡,王果.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金田,2013(03):335.

[5]方樟林,金林环,李燕.试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之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3(11):371.

篇9

关键词:兰溪大水;生态环境破坏;整治探讨

中图分类号:X8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142-1

1 兰溪大水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及灾后重建工作的分析

1.1 兰溪居民对当地生态环境破坏的认识分析

兰溪自古便有“三江之汇”、“七省通衢”之称,据《金华水旱灾害志》考证,开国至今,水灾发生率为平均每年1.5次。2011年,浙江兰溪发生了56年一遇的大洪水。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载体,不论是建造房屋,生产粮食,还是发展经济,都离不开环境。调研中我们发现,75%的人对当地植被及土壤的破坏表示了较大的担忧。分析数据后我们得知,许多居民表示洪水中大量的漂浮垃圾将加重当地河流的污染程度,并威胁着当地的饮用水供给。同时,我们就兰溪居民愿意以何种方法保护生态环境进行了调研,加大宣传及监管力度依旧是人们选择的主要方式,另外,约54%的居民认识到了合理利用资源对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

1.2 灾后重建工作的调查及分析

重建家园永远是灾难过后的当务之急,于是,我们通过问卷及实地考察等对当地的重建工作进行了调研。数据结果显示,当地的居民积极参与重建工作,有超过91%的人声明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非常愿意参与抗洪抢险工作,在完成常规救援工作的基础上也希望相关部门尽量完善抵御洪水的方案,更好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2 针对调研中所发现问题的分析

2.1 兰溪大水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

2.1.1 兰溪大水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洪水将大量城市垃圾、工厂化学物质、生活污水和农田、林草地等面源污染物冲入河道,导致江河湖库富营养化、地下水受威胁等一系列水体污染问题。同时,洪水将大量沙土冲入河道,也带走了原本蕴含在土地中的养分。这不仅直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更有可能造成泥沙淤积,使河道堵塞,湖泊容量减少,调洪能力减弱。长时间被水淹没导致大量植物死亡,流域野生动物被迫逃逸或被淹死,自然环境平衡受到严重的摧残。居民房屋倒塌,农作物减产或绝产,公路、铁路被冲毁,交通、信息也受到了阻隔。

2.1.2 兰溪大水对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识的影响 在过去,由于环境恶化的现象不明显,生态保护意识的教育不够普及,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严重缺乏,他们关注的重点是自我的经济收益,对具有公众利益性质的生态环境保护无暇顾及[1]。

今年发生在兰溪的特大洪水,在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上的沉重损失的同时也促使他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生态保护问题。水灾过后,当地居民普遍表达了他们对环境的忧虑,他们也加强了环境与自身关系的思考。加之社会各方面对防洪抗灾与保护环境两者之间密切关系的宣传,兰溪居民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2.2 对大水过后兰溪生态环境的整治建议

2.2.1 促进观念改变,重视工艺优化,发展绿色工业 兰溪是浙江省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纺织业、水泥业较为发达。特大洪水中携带的工业污水会对当地的水质造成严重的影响。政府应该积极与企业开展对话,提出科学的建议。同时,通过各种途径,让当地的企业主了解绿色产业的有关信息,并拨出一定的款项用于扶持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另外,引进新型环保工艺、改进现有的机器设备、安装污水处理设施亦对当地环境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2.2.2 制定完善政策,保护森林植被,落实灾后工作 森林植被减少导致水土流失面积扩大,抵御洪灾的能力减弱[2]。因此要大力栽植防洪林、防浪林和水土保持林,充分认识国家林业定位发生重大转变的意义。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做好森林植被的保护工作,严防乱砍乱伐,加大打击力度。针对灾后事务,当地政府应该建立一套完备的灾后环境整治系统,要深入到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及时地对当地环境受破坏的范围、程度等进行分析及评估,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治方案。另一方面,建立一套较为合理的问责制度,将灾后重建的责任明晰到相应的部门,更加有效地完成灾后重建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水芬,朱丽雪.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现状、成因和对策分析――以赣中农村为例[J].特区经济,2008,(11):184.

篇10

在我国的基础建设行业当中,公路建设有着较快的发展,所涉及的领域也是比较广泛的,但是在公路建设过程当中,其污染也是较为严重的,主要影响的范围是景观与生态这两大因素,所以,生态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是测评公路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核心部分。通过生态评价可以有效的预测出公路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具体的范围,从而可以有效的找出解决措施,并且把影响减少到最小,避免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建设开发公路与保护环境达到共同发展,这也是公路建设的一个最终目标。

关键词:

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因素;方法

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交通力量,只有交通运输强大才能更好的发展国民经济,这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同时,它在合理布局生产力,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等问题上都发挥出强有力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在公路建设的过程当中,对生态环境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环境评定工作对于在公路建设项目当中具有重要意义,一般影响评定工作有几个方面,植被的破坏知识,水土流失以及在土壤方面等都有一些不良因素,怎样深入的解决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

一、对生态影响的几个方面

1)公路建设时必定会损失一些土地资源,尤其对耕地有一定的影响,会占据大量的土地面积。通常在实际的施工当中,有一部分土地会用于施工便道,场地,取土场等一些临时的用途,由于施工时占有的土地多被破坏并且无法修复,这对于生态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如果是在平原进行修路时,一般取土场会占很大的面积,而且要多出路基的占用率,但在实际用途上却更多。此外,由于省级以上的公路修建是非常多的,所以占地面积也会更大,从而也就减少了土地耕种面积,最终导致农作物收效不断的降低。

2)当公路修建完成以后则会阻断了原有的一些生态环境,也就是说会形成一个屏障,起到了阻隔的效应,所以,这就会对动物在栖息以及生存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破坏了它们原有的生态平衡环境,从而导致植物受到一定程度的毁灭。由于带状破坏了原有的植物数量,但不会全部消失,其中一些人工种植的植物可以进行一些补偿。而影响动物生态平衡上表现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缩小了个别类动物的生存面积,也许会表现成为异质种群。

3)植被的种类不同,所以它们的功能也不同,其重要性也各不相同。比如说,在农田土地上,它的作用就是需要生产粮食,但基本与特产农田是需要保护的,普通的农田遭受破坏以后通过恢复生产力便可,不需要复杂的修复。但是,如果是自然植被遭受破坏以后其问题是相当复杂的,一旦重要的生物栖息被破坏以及水源相对集水的植被破坏以后则会导致郁闭的森林的问题,这是无法再修复的。如果是发生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时,多风干旱,沙化严重,高山陡坡等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植被是比较稀疏的,有着稳定生态环境的作用,一旦造成破坏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当植被给破坏后,其影响危害是非常大的,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也是无法弥补的。

4)建设公路时,在施工期间会占用一定的草场以及农田,而这些土地通常也是会被永久占用的,也就是说改变了土地的用途,是不可逆的。在公路修建的过程当中,施工避免会对土地进行开挖以及碾压等作业,但这些外力只是暂时性的,随着日益的修复,这些都是可以逆转的,并不会改变土地原有的用途,其影响相对也是比较小的。然而,在一些施工企业当中,也会出现不良的施工操作,从而在根本上也就破坏了生态环境,这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修复,严重时可能出现无法修复的结果。此外,在公路进行修建时会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挖,弃土堆,水土流失等问题相继的发生,如果继续采用弃土的方式,后果会更为严重,一旦应用了含量较高的重金属材料,会对地下水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加强补救的主要方法

1)由于在修建公路时,土方是必不可少的,对数量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对此,为了降低对土地的占用,就必须要采用集中取土。然而,在平原地区取土则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如要过深的取土,虽然可以降低对土地的占用,但是不可以再恢复使用了,如果是过浅的取土,会占有较多的土地,但可以复耕,这是一个矛盾点。对此,经过综合的考虑后,专家还是以复耕作为公路修建的条件,在取土时,不能有过多的深度,必须要在一定的范围以内,最好应用下层土质,利于恢复。此外,在进行取土时,不能在水源区以及森林地带等保护区域。如果建设区域在牧区时,必须要根据宽浅型进行取土,利于植被的恢复。如果取土场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公路养护以及集水池等措施。一般情况下,在施工期间会选用临时用地,所以尽量要在征地范围以内选取,比如在收费站,或者是服务区等场地,不会破坏耕地。如果是在公路修建期间对的土地造成的破坏必须要在施工后进行修复,从而恢复原有土地的利用。

2)在公路用地的使用区域当中,绿化是作为重要的一个部分,这对于景观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稳固路基等有利条件,重要的是可以提高道路的寿命,所以绿化是非常重的。而它的绿化范围也包括了很多方面,有桥梁,隧道,立交区,分隔带绿化,隔离栅绿化,以及对声屏障绿化都有很大的帮助,也起到了一个对环境的装饰作用。按照植物生物学特征来看,只有合理的公路区域性以及结构性才是保护植被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也决定了绿化物种的成活率、抗逆性、少病害、抗公害、以及丰富景观的关键因素。

三、结论

总之,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交通力量,只有交通运输强大才能更好的发展国民经济,这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然而,在公路建设的过程当中,对生态环境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环境评定工作对于在公路建设项目当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生态评价可以有效的预测出公路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具体的范围,从而可以有效的找出解决措施,最终达到建设开发公路与保护环境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菲,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08(8).

[2]徐鹤,贾纯荣,朱坦,戴树桂生态影响评价中生境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6).

[3]其其格,闫宏伟.高速公路对通过区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

篇11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生态水利工程

Abstract: In this stag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flood control, irrigation, power generation and shipping has played a huge role to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But at the same tim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ttracting great attention.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often severe, resulting in eco-environmental imbalance. Therefore,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tak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is essentia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nd made a few suggestions to build an ecological water conservancy.

Key words: hydraulic;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 ecological water conservancy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现阶段,随着水利建设步伐的加快,其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加重,它所引起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新时期,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用科学发展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实现水利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具体表现在对河道、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水体、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对移民、文物和景观以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等。

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河流等水体的影响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建设就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这样做直接破坏了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导致河流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从而改变了河流的自然形态以及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引起局部河段水流的水深、含沙量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河流上游及下游的水文泥沙发生变化,影响到河流的水温、水质、地质环境以及局部地区的气候。

水利工程修建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海水倒灌、游天然湖泊或池塘干涸等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

2、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所控制,但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使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湿润,对局部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

对降雨的影响

修建水库形成了大面积蓄水区,在阳光辐射下,蒸发量增加,从而会引发降水量的增加。在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下,降雨分布会随之发生改变,一般库区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湿润。实测资料表明,库区和邻近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区降雨则有所增加,通常情况下,地势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而背风面降雨则减少。

另外,降雨时间的分布也会发生变化。对于南方大型水库,夏季水面温度低于气温,气层稳定,大气对流减弱,降雨量减少。冬季水面较暖,大气对流作用增强,降雨量增加。

2)对气温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库区的下垫面由陆面变为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

3、对地质的影响

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塌岸、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

大型水库蓄水后可能会诱发地震,水库内水体的大量聚集导致其对周围地壳结构的地应力发生变化,水渗入断层,可能会导致断层之间的程度增加,容易引发地震。尤其是高坝水库的修建,导致强烈水库地震发生的可能性较高。另外,由于水库内蓄水后水位升高导致库边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增加了塌方及山体滑坡现象发生的几率。而且,水库渗漏会引发周围水文条件发生变化,若水库为污水库或尾矿水库,则渗漏易造成周围地区和地下水体的污染。

4、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看,水利工程建设对土壤的影响利弊参半。在一方面,在区域内进行疏通水道、筑堤建库等水利工程建设可有效保护农田免受洪水等淹没及冲刷等灾害,而且通过水利工程对天然径流与地表径流间的相互调节可以改善土壤内水分以及营养成分。在另一方面,随着水利工程的修建下游平原内的淤泥质肥源面积减少,土壤肥力降低,而且由于架内水的渗漏将会导致两岸地下水位升高,引发地面土壤浸没、沼泽化和次生盐碱化现象。

5、对陆地环境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使大量的树木、草丛、农田等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大量的植被破坏。另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进入河道,导致河道两边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也引发了饮用水的污染问题。

另外,水利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污染物严重的破坏了动物以至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量的动物被迫迁移,物种群居减少,使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结构发生变化,改变了生物的结构链,导致区域内生态系统失衡。在水利工程运行期内,也会导致大量的植被被水利工程所破坏。

篇12

关键词:畜牧养殖;生态;防治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基础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它还是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规模化的畜牧业所产生的污物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畜牧养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

1.1畜牧场规模化使环境污染加重

生态环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系统,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以往的分散式畜牧养殖所产生的排泄垃圾人为处理起来相对简单容易,而且适量的动物排泄物也可以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养料。但受发展速度加快的影响,畜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牧场所的进一步扩张,破坏了原有的植被、土壤和水源,排泄物的液体化处理使养殖场所周边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化学肥料价格低廉,现在农业生产所需的肥料由有机化肥都转变为化肥肥料,有机肥料需求市场缩小,大量的有机粪肥无处消费,养殖户随意倾倒破坏了周边植被的生态平衡。

1.2家禽养殖使环境污染扩散

畜牧养殖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家禽是极易携带病原体的动物,随着市场的需求量扩大,家禽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产生的粪污数量急剧增加。很多养殖场所对家禽粪便处理不当污染了环境后,又反作用于家禽,刺激到其身上所携带的病原体变异,流入到市场中影响人类的健康安全。近几年所出现的禽流感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1.3饲养方式的不科学加重环境污染

传统的饲养方式依旧沿袭利用池塘养殖的方式,家禽和水养动物成为一个养殖模式。在处理家禽粪便时候直接排入水养动物池塘,携带病原体的排泄物污染和破坏了池塘水质。家禽饲料中添加的人工化学合剂随排泄物一起进入池塘或溶于水中,或沉积于池塘底部,严重破坏了鱼塘的生态环境。清理已受污染池塘垃圾方法不当,破坏了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同时,周边空气会受到动物大量排出的异味气体影响,流动性的空气扩散到居民中,又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2改善畜牧养殖污染的措施

2.1加强宣传,提升养殖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养殖者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养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我们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应该从提高养殖业者的环保意识入手。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熟视无睹,更不会着手采取办法治理养殖所带来的污染。治标不如治本,要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将保护环境防治放在工作首位,组织宣传小组上门进行言行教育宣传,唤起养殖者自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思想觉悟。组织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如何解决科学治理排泄垃圾等问题。

2.2合理规划畜牧养殖场地,加强技术手段干预

规模化畜牧养殖占地面积大,其养殖选址的合理性也有利于防止养殖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养殖场所选址应远离居民住宅区,减少对人口健康安全的威胁性。对养殖场的排泄物处理系统要有科学性,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办理养殖手续的专业性。完善已建成养殖场的排污系统和废弃物处理系统。

2.3利用可循环式养殖方式发展多样化的养殖

科学、合理、健康的养殖在于建立一个良好循环性的养殖环境。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养殖的动物群体才会有健康安全的生长体质。依靠池塘养殖发展的家禽和水养动物养殖模式要做到合理规划,生存空间的局限性决定了这种模式的经济利润获取空间不会再有上升。要获取二者利益的平衡和生存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改进完善传统的饲养模式,提高养殖的安全性,合理科学规划家禽和水养动物的养殖规模和数量,保持二者间的平衡性,在处理家禽粪便排泄物采取科学的处理方式,防止带有病原体的排泄物直接排入到池塘。也可以发展水生植物养殖,可以用解决水体营养富化的问题,也可以给养殖者带来一份新的可观收入。

总之,环境保护工作要处于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大潮中,我们更应该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从规模化畜牧养殖的实际出发,用可持续、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或者对污染的现状熟视无睹,污染将继而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作者:于婷丽 单位:山东省蓬莱市畜牧兽医工作站

参考文献

[1]于云东,等.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08:13-14.

[2]吴彩霞,等.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江西饲料,2008,04:10-13.

篇13

[关键词]规模化畜牧养殖;生态环境;影响;对策

现阶段,规模化畜牧养殖废弃物产生量大,资源化利用水平低,粪便和污水陈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加强规模化畜牧养殖场污染防治,促进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近些年,许昌县充分认识推动规模化畜牧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促进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建设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畜牧业,努力形成产业稳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的新局面。

1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1.1规模化畜牧养殖对水体造成的影响

畜牧养殖中对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就是对水体的影响。规模化养殖场每天会产生几千公斤甚至几吨的粪便和污水,这些粪污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会对附近水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规模化养殖中动物饲料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未被动物吸收营养物质会随着粪便排出,富含氮磷钾的有机随着雨水进入周围水体后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质逐渐恶化,水中生物大量死亡。有些规模化养殖场靠近人口聚居区。粪便污水堆积导致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中,给附近居民饮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从而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1.2规模化畜牧养殖对土壤造成污染

对于土壤来说其自身虽然具备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能够对某些污染物质进行清洁和净化,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仍然有许多物质不能被土壤自动分解,例如动物粪便随意堆积,导致一个区域内土壤氮元素含量显著增加,严重影响到土壤的理化性质。此外,一些未全面腐熟的农家肥施入土壤中,其中的有害微生物会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引发多种疾病,给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1.3规模化畜牧养殖对大气造成污染

规模化畜牧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粪便自身所携带臭气就是一种污染物。粪便在有限的空间内堆积发酵会产生大量氨气和有毒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到空气中后,对周围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给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规模化养殖场恶臭主要来自于粪便、污水、饲料残渣、垫料和动物尸体腐败的分解产物。这些有机物经过无氧发酵后会分解成甲烷、有机酸和醇类。含氮有机物无氧条件下能够分解成氨气、硫化氢、乙烯醇、甲胺、三甲胺等恶臭气体,这些气体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凶手。

2防止规模化畜牧养殖生态环境污染的对策分析

2.1强化规模化畜牧养殖中污染监督

首先,对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和未执行“三同时”制度的规模化养殖企业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责令其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落实“三同时”制度;其次,对未建设污染治理设施或建成污染治理设施而未正常运行,致使周边环境遭到污染和危害的规模化养殖企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限期整改。

2.2调整和优化地区畜禽养殖

首先,调整优化畜禽养殖布局。根据环境容量调整全县区域养殖布局,优化畜禽养殖结构,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放养区。对县城园区、路边、河边等重点区域沿线的养殖场(户),责令立即停止直排,进行整改,同时组织技术人员组成评审组进行实地堪察,一场一策、分类实施,逐场制定整治方案;其次,规划设计养殖场建设。坚持推行“发展养殖,环保先行”的原则,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促进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实施同步建设。告知规模化养殖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粪便、污水的贮存设施、粪污厌氧消化和堆沤、污水处理、畜禽尸体处理等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等设施;最后,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养殖。积极推行“种养结合、适度规模、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畜—沼—林—禽”、“猪、牛、羊—沼—粮、果”等生态养殖,实现畜禽粪污就地消纳、就近处理、循环利用。

2.3强化粪便无害化处理

各地农牧部门要会同环保部门尽快建立规模化养殖场和小区养殖品种、数量及废弃物产生、处理和利用情况备案机制,准确掌握畜禽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包括养殖场和小区的数量、养殖量、污染防治设施的配备和运行情况,废弃物的品种、产生量、处理和利用方式,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政策配套情况等,建立数据平台。推广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多级沉淀的粪污处理模式,要求中等以上规模化猪场已全部采用这一模式。同时,鼓励具备条件的畜禽养殖场推广“生物垫床”零排放处理养殖污染技术或建设大中型沼气池、沼气罐、稳定塘、有机肥厂等环保设施及时消纳养殖粪污。

作者:申翠红 单位:河南省许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规模养殖对生态环境影响[J].马元龙.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02)

[2]当前我国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宋宏文.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11)

[3]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李璐.湖北畜牧兽医.2016(03)

篇14

关键词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7-0084-02

建国以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抗涝防旱、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工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它的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甚至是持久而深远的。

1 对局地气候与大气的影响

1)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会给库区的微气候带来影响和改变。特别是大中型规模的水库及灌溉设施的建成,对于其周围环境的改变和影响是不可避免(如陆地向湿地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局部的小气候。主要表现在:一是库区大面积的蓄水使得降水的出现;二是,由于受到低温效应的影响,而其周围一定距离内的降雨量会有所增加;在降雨的时间上,由于库区夏季水面气温相对大气较低,使得对流减弱,降雨减少;而冬季反之增加;

2)建成后的水库或大坝下垫面由陆地面变成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和强度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气温的变化,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尽管影响不明显,但却不可忽略。

2 对水文情势与水温带来的影响

1)在水利枢纽建成后由于其改变了河道的流量(水文循环情势),从而导致整个流域的周围环境受到利弊同在的影响。存蓄水期的水库,可能使原本的河流变为湖泊,水位抬高水面增大,这不仅致使水面水汽蒸发的增大,大气中水分的循环变化;也会导致水库发生渗漏,水库等地下水位上升。总体来说水利工程对水文情势带来的影响变化主要包括了:季节性高峰期流量的失去,不同阶段水流速变缓,急流状态消失;流量的稳定性和水的流速频率变化;水位落差发生变化,来水的时期、时间都发生相应改变,水的蒸发与下渗改变了水分的循环等,这些水文突变都影响和改变了原河流以及其周围的生态过程和功能;2)对水温的影响。水温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原有的水库水温结构,使流入库中的水温与流出的水温产生的温差现象。

3 对泥沙的影响

水利枢纽的建设导致水库上下游河道的泥沙输移及沉降模式必然性的被改变,从而影响到整条河流和库区生态环境。水库蓄水后,上流河段的流速减缓,流入库区的水流中的泥沙淤积下来,不仅给航道的运行带来影响,库容也因此被减小,导致了水库运行效益的降低,水库使用年限的减少。另外,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河流流态也随之发生变化,泥沙的运动规律也发生改变,进而引发和导致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水文特征的改变,这也是最大的生态问题之一。

4 给水质带来的影响

水库工程对于水体水质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总体来说一方面,由于库内水体体积大,使得水流减慢,水体滞留在库区的时间增长,这不仅对流入库内的水体中悬浮物的沉降有利。沉淀后,水体硬度得到降低,也减小了因水体中碱性pH值增高导致的水体毒性增大。另一方面,库内水流速的减小,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水与空气中的气体交换的速率和库区及周围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力都会降低,富氧能力减弱,这对水库自身自净力是不利的。

5 对地质和土壤带来的影响

建成后的水库会导致沿岸地下水储存的变化,上升后的地下水位浸没周围的土地,导致周围土地盐碱化、沼泽化。

浸没在地下水中的土地,由于水的阻隔,其与空气的通气条件受到影响而减弱,导致土壤中原有微生物的减少、土壤肥力下降,从而影响作物的成长。另外,土壤中过量的水分致使植物根系呼吸、导致植物根系衰败,而当地下水位上升到达耕作层时,土壤水分湿度过大,土地就会被沼泽化。

对地质带来的灾害影响:

水库及周围水压增大,致使水压作用力下岩石本身存在的裂痕缝隙与断裂面产生,导致岩层与地壳间原有地应失去平衡,地震的诱发可能性增大。库中水位的升高,导致岸坡土体抗剪强度降低,滑坡、塌方的发生及危险岩体失稳的出现,从而出现库岸滑塌。建成后的水库,水体渗漏会给库区周围的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如果库中为污水则极易造成周围地下水体的污染。

6 对生物的影响

对陆地生物的影响主要包括:库区淹没和永久的工程建筑,对陆生动植物带来直接甚至永久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库区及周围造成间接性的气候变化、土壤沼泽化、盐碱化等问题,并导致动植物结构、种类及生活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变化。水库的兴建以及之后的蓄水会淹没流域或沿岸地势、海拔较低的农田、坡地、平原等,这对农业以及陆生生物带来不利影响。

对水生生物来说,水利工程对于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直接而明显。对水生物的影响最大的是在鱼类的资源上:鱼类的洄游路径被阻隔。河流的梯度开发,水库大坝对江河截断,都导致鱼类加重或不能按照正常的周期和条件正常生活。水库带来了水体的水文变化,从而影响到不同栖息环境。

7 对人口迁移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人口迁移问题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但总的来说,水利工程会打破一定区域内人们长期建立起来并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体系。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会带来噪音、废水、固体废弃物等的污染,建设后还会由于周围湿地的产生、增多,对蚊虫等的滋生提供了条件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总之,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其本质就是处理好生态问题,任何一项的水利工程都不应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水利工程建设就应以树立和坚持和谐、绿色、科学的发展观为基本理念,正确并从长远利益角度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恕诚.再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兼论大坝与生态[J].中国水利,2004,8.

[2]李忠强,李静旭.浅议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J].中国科技信息,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