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10 16:27: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非遗传承的意思,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非遗文化四川扬琴校园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传承、口传心授的“流变”文化遗产,被我们称为民族记忆的背影。四川扬琴是我国四大扬琴流派之一,作为巴蜀地区独有的民间文化艺术,于2006年8月列入“四川省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进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扬琴的保护与传承是至关重要的,而学校是发展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阵地之一,是传承文明的殿堂。2006年,教育部将每年的九月份定为“非遗传承月”,目的是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的宣传与教育。2008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入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党的十以来,多次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教育事业保护做出重要批示。2014年12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专家、官员就此提出建议和意见。可见其重要性。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动因,一定程度上是中国“非遗”文化传承的产物;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我国教育的目标之一,并且是服务于教育的。“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的关系,无疑是教育学探讨的重要论域之一。2007年5月,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四川地区也陆续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用学生们乐于接受的形式来进行宣传。四川扬琴就是其中的一项。如何使这项艺术在校园中得到更好的传承,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四川扬琴进校园的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范围是在成都地区的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展开。主要内容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各学校为传承“非遗”文化所开展的工作;在校师生对于四川扬琴的认识;被调查人对于校园传承四川扬琴的一些建议。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在校的老师和学生,以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并辅以重点走访、个别座谈及电话访问等途径。调查问卷共发放90份,其中,中小学50份,高等院校40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在调查的学校当中,有将近23所学校在进行“非遗”文化校园传承的工作,并入选了“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音乐”四川省课题实验项目。其中,成华小学在常规的音乐课堂教学外,还把川剧、曲艺纳入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和课余活动当中,引导孩子们学习。青羊区的万春小学、树德实验中学等等也都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戏曲、曲艺的巨大魅力。在高校当中,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分别选择了川江号子、羌族民歌以及羌笛作为研究课题。据电子科技大学该课题负责人何帆介绍,学校已经从各个学院选出对川江号子有兴趣多名学生,通过传承人和专家的传授,他们在逐步了解并掌握这门古老的音乐。电子科技大学还准备将川江号子纳入公共选修课并编制教材。来自成都师范学院的校长刘存绪表示,“传承文化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我们成都师范学院音乐系一直在积极地思考和探索着,四川扬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这一古老文化艺术,不仅是传承人和文化部门的责任,也是成都师范学院作为高校传承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成都师范学院于2014年7月2日,与来自川渝两地的国家级、省级“四川扬琴”传承人、专家及学者聚集成都进行交流研讨,“四川扬琴”传承培训基地当日在成都师范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基地的挂牌成立,使得四川扬琴的保护与传承正式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四川扬琴,并感受其艺术魅力,从而愿意传承这一艺术形式,主动参与到四川扬琴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来,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散发新的活力。
二、四川扬琴校园传承的措施
从上述调查的结果来看,在所调查的院校中,基本都上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有的还开设了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但对于四川扬琴的宣传与学习还远远不够。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政府途径或者面向社会,对四川扬琴进行宣传。其中,学校的板报、报刊、海报都是很好的宣传阵地,可以定期开展曲艺文化的系列活动,以丰富学生的曲艺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可以通过系列活动的专题版块来举办“四川扬琴”保护的相关活动。如举办图片展和宣传栏,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或组织以“爱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扬琴”为主题的文艺汇演。这些都可以通过学校和相关的曲艺机构或团体的合作来实现。其次,对学校而言,引进相关师资,甚至将传承人邀请到课堂让学生现场拜师学艺等,并由此增加相关专业课程及第二课堂。也可以对专业团体进行实地参观与考察,挂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基地,并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另一方面,可以招标图书馆资源建设,购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文本或影视资料,重点收藏四川扬琴等相关曲艺类的图书音像资料,倡导并支持对已有相关资源的利用,通过组织相关的趣味活动来鼓励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四川扬琴的保护传承中去。再次,对于学校的艺术团或音乐学院等相关的专业机构来说,可以在现有的艺术人才中选择适当的人选来进行四川扬琴的学习与专业训练,比如说通过对扬琴、民族打击乐、二胡等专业的学生进行选拔,此部分学生是有一定的器乐演奏技能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普修或选修声乐,再进行四川扬琴的专业培训,从四川扬琴的培养上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可以定期进行一些演出与实践,来扩大四川扬琴的影响度,由此,我们可以成立相关的扬琴社团。通过社团的演出与宣传,扩大四川扬琴在校园中的影响力,获得更好的阶梯式的宣传与影响,以达到传承的目的。
三、四川扬琴校园传承的思考
在当今整体物质化、市场化的经济时代下,特别是在我们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还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曲艺四川扬琴的保护与开发。结合我们对部分学校的实地调研,学校课程设置与相关活动开展还不够,专业教师甚少。虽然部分学校都有相关的课程或系列活动,但其开展的内容大多是停留在对四川扬琴的具体艺术形态进行介绍,在落实到艺术形式方面的传承与如何保护等重点问题上却涉及较少。而且对于四川扬琴或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多是在“文化遗产日”前后段时间,组织一些相关的图片展或是以演出等形式进行简单的宣传,周期不长,而最终对于这些活动的影响也少有关注。且相关社团还不够强大,在校园中的影响较小,此外,学校所藏相关资料并不多,运用也不是特别充分。另一方面,大多数师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对于四川扬琴这种技艺性的艺术形式多半只停留在兴趣性的观赏上,很少会去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也不会去过于深入的进行了解,更不会对其进行研究。虽然师生都对非物质文化保护持积极的态度,但是真正付诸行动的却很少。就算有学生参加了相关团体,多也是一时兴趣,能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相比于其他的非遗文化项目来说,四川扬琴有她自身的局限性,比如说,她需要乐器的演奏训练与声乐唱腔等训练为基础,而每件乐器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声乐训练更是对学员自身的嗓音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且两者之间还需要一定的磨合才能把这门说唱艺术演绎好。四川扬琴的学习周期比较长,对技术的要求较高,这也是四川扬琴校园传承中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更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整个中华民族具有深远的意义。四川扬琴的保护开发与校园传承模式是非遗文化传承中的一个很好的尝试。虽然这个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问题,也有其自身的弊端,但只要能将她坚持下去,并不断地完善下去,四川扬琴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即将会迎来更加骄人的成绩。(责任编辑:尹雨)
参考文献:
[1]彭科伟.浅论四川曲艺的保护和传承[J].中国音乐. 2013(4);
[2]张强.四川扬琴中扬琴的运用与演奏艺术[J].大舞台2015(11)
[3]洪霞.四川扬琴坐地传情谱新春[J].四川戏剧. 2012(01);
[4]李高.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困境、意义及途径―――以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为个案[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遗产通过各种方式代代相传到今天,成为了我国人民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文化遗产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昆曲、皮影戏、蒙古族的长调、马头琴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反映出特定地域或者民族在历史上的特点,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而且也具有民族特点的独特价值。对于维护民族团结、维系民族感情,促进我国文明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对于我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单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才进行明确的定义的,它的定义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各种团体、群体、个人对其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表演、实践、表现形式、技能、知识及相关的实物、工具、文化场所、工艺品。各团体和群体因为其所处的环境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从而使这种得以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创新,同时有具备他们自己的历史感和认同感,有效的促进了人类的创造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它主要包含这几个方面的内容:(1)表演艺术:(2)口头的表述和传说,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言,例如民歌、戏剧等形式;(3)传统的手工艺技能;(4)社会风俗、节庆、礼仪;(5)有关宇宙和自然界的实践和知识[1]。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定分为两类:(1)文化空间,即定期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或者举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它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2)传统的文化表现的形式,例如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的技能和知识等[2]。
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自我发展中创造了非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不同民族的各种风俗习惯、民歌戏剧、医药秘方等,它们都凝聚了祖先的智慧,是祖先在征服和利用大自然的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于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这些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结构,包含了我们的民族的精神。山歌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时山间野外耕劳之余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抒情的小曲,也可以说是在山上唱的歌。山歌是和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一种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歌,是所有的文艺形式中最先出现的一种形式,它取材于生活,和平时的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直接为劳动生产和生活服务。平时的生活中要做什么活就相应的唱什么歌,种田、放牛、砍柴等都有各自对应的歌曲。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策略和方法
法律的作用和功能是能够通过自己的价值判断来发现和解决人类社会中的问题,它通过保护权利人而获得法律救济,使义务人明白自己的行为的限度的规则而实现法律上的主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山歌的法律保护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部分,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各界和法律制定部门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的关注,从法律立法机构来说要树立正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思想,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例如昆曲和民歌等,具有不可再生性,但是有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需要制定可以操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且还要保证这些法律能够达到彻底的执行[3]。同时还要加强对法律的宣传,使人人能够懂得法律,自觉的拥护法律。
2.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山歌的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为了确定合理的传承方式,就需要用法律来确定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对于一些非常重要,而又面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要给予法律上的保护,例如昆曲和民歌等[4]。从我国的实践来看,传承渠道方面注意是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际中得到人们的欣赏不够多,不够大众化,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给传承人带来足够的经济收入,使传承人不能有效的进行传承和保护,也失去了学习和传承的动力。
3.加强政府的有效干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政府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干预,在立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政府行为的底线,使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间传承的平衡。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的作用就是,通过法律的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节,而不是通过行政权力直接的给予干预,因此法律需要明确的限定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和行为的限度[5]。
三、结束语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人们的认识水平,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法律保护不够完善,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山歌等,使得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失在了我们历史文化的深处。对此,我们要进行深思,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法律保护。(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韩小兵.非物质文化遗产权——一种超越知识产权的新型民事权利[J],法学杂志;2011(01):17-19.
[2]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
[3]熊英.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25-26.
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具体工作方面,扎实全面地开展和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全省非遗资源;初步培育和建立起了事业管理服务系统和一支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江苏加强非遗立法工作,力争在全国领先,依法推动事业发展;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馆及保护基地建设,江苏先后建成和开放包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内的非遗专门博物馆67个、民俗馆8个、传习所295个;加大非遗宣传普及力度,提升全社会认知水平,定期定点举办群众性非遗专题节庆活动,如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中国古琴艺术节等,唤起社会非遗保护认知、彰显江苏优秀传统文化;针对不同非遗项目采取不同保护方式,推进非遗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工作。
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一项新型事业。目前江苏非遗工作中还存在着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全社会对非遗工作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一些地方政府保护重视程度不够,保护层次较浅,没有形成系统的保护思路和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保护经费地区、项目差异较大。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民间资金介入全省“非遗”保护传承领域几乎为空白;组织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特别是基层组织缺乏稳定从业人员;非遗事业基础理论与实践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专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正日益恶化,流失现象严重,面临传承危机,其现实价值未得到充分彰显,缺乏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的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及本省有关法规的要求,着力制定切实可行的非遗保护措施,开创非遗事业的新局面。
突出政府主导地位,整合社会多方资源;强化宣传工作力度,提升全民保护意识和力量。
突出政府主导地位,运用文化及相关部门的管理、服务、督促、检查、指导等职能,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社会团体组织在非遗调查、保护、研讨、交流、辅导、培训与传承等方面的作用。同时要组织专家学者,将特色鲜明、具有代表性和广泛影响力的非遗项目,编辑出版成各类非遗普及读物等系列丛书,以供群众阅览,增进了解,尽最大可能整合社会各界资源,营造良好保护氛围和保护力量。持续开展非遗事业的传播、展示工作,构建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机制。
千方百计整合利用各方面的宣传资源,利用各种媒介,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如展览展示展演、论坛讲座咨询等形式,通过广场宣传、街头宣传、流动宣传、节会宣传、网络宣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普及非遗保护知识,使热爱、珍视、保护和抢救文化遗产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最终使非遗事业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
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是保护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各项工作切实推进的有效保障和客观依据。目前全省的非遗保护规划工作还相对落后,建议各级政府把非遗保护工作提升到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和文化发展纲要之中。同时参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先行编制国家级和省级的非遗项目规划,把规划实施工作纳入到各地年度建设计划之中。
加强区域性非遗生态保护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及基地建设,着力拓展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体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需要的是活态传承,因此整体的、群体性的、能够自然传承的保护更重要。以往非遗的保护大多侧重于单个项目,侧重孤立、静止的保护,“生态”整体保护方法的使用依然比较滞后。建议借助于历史村落保护、民俗村建设、农家乐及乡村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等契机,分级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园),进行非遗动态、整体和可持续的统筹保护,从而为非遗传承提供生存环境、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的立体空间,使它们具有更加持续稳固的生命力。对大量珍贵实物和物质载体,手工艺品、乐器、戏服等,要进行分类收藏、展示和研究。利用非遗博物馆和非遗基地,将保护项目与文化活动相结合,邀请一些代表性传承人来现场献艺,或者结合其他行业来延伸、拓展保护空间,活跃传承方式。
以传承人为核心,推动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
传承人是直接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活态载体,是保护工作得以持续有效进行的根本性保障。对传承人应设立专门的扶助与奖励政策,制定明确的给予代表性传承人的经济补贴制度,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等方式,充分发挥代表性传承人的领军作用和传承作用。同时不仅要给予老年传承人以资助,更重要的是鼓励青少年和有一定技艺基础的中青年拜师学艺,对学习效果显著、成果突出的继承人要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对那些必须要通过团体传承的项目,鼓励相关团体开展传承工作,或鼓励有关人员进行传承组合,开展有关传承工作。对部分技艺有一定的秘诀不宜面向社会公开的项目,要鼓励家族传承。
积极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促进生产性保护,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路之一,是做好“在保护中发展”的工作。把有自身发展能力的非遗项目适度推向市场,让其重新焕发生命活力,通过非遗生产性保护,使之形成文化品牌,成为新兴文化产业。发挥全省各地各级政府的引导、参与及组织协调作用,尽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非遗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中来,为非遗项目在现代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找到最恰当的方式,培育和构筑适合于非遗资源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的新平台。
积极探索生产性保护的方式方法,制定各类优惠政策与奖励政策,推动部分非遗项目走生产性保护、发展道路。可以组织民间艺人、民间艺术表演队伍,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让地方性非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加强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增强民俗旅游的吸引力;出版非遗丛书、系列光盘,开发具有“非遗”特色的服饰、饮食、工艺品、纪念品等,建立一批非遗特色产品的研发生产基地。另一方面也要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和滥用。在有效保护和不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真实性和整体性的前提下,做好适度开发利用,从而促进非遗保护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加强非遗保护传承的数字化建设。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生产生活方式;武术传承;生存观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2-0107-06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重要的外在标识,是民族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文化的精髓。以汉族而论,就没有明显的生物学、人种学上的标记,而只有文化上的特征。
“最近,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车研究发现,中国实际上并不存在纯种的汉族人,甚至汉族的概念,在DNA检测下都已经不复存在。”对这一科研结果,“(著名文化人)李河认为,汉族更多的是政治文化上的一个称谓,即有共同的文化传承,‘实际上,只要是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炎黄,共同的经典――儒家,共同的文字――汉字,都可以称之为汉族。至于其他具体的民族标志,在汉族上都不太适用,比如说习俗、方言等,南北差别太大’。”李河的评论未必都准确,例如,他把“方言”而不是“语言”也作为“具体的民族标志”就很值得讨论。尽管如此,他把文化作为区分汉族的基本标识还是正确的。
无独有偶,另一项研究也同样得出了完全相同的结论。“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海国副教授领衔的《中国全民族肤纹分布格局》研究论文被美国《PIOS―ONE(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在线发表。研究成果显示”,“汉族的肤纹特征表现很强的民族杂合性,是华夏民族集合的后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汉族是中华民族集合的后代”②。失去了生物学、人种学特征的汉民族,却以文化为基本标识而明显地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共同的祖先拜祭,记述历史文化的载体的汉字,以儒释道相融为主体的思想信仰、伦理道德、处世哲学,大同小异(所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婚丧嫁娶、节日禁忌等习俗,特有的文化生活形式,如戏曲(虽然各地由于方言不同而形成截然不同的地方剧种,但它们明显地不同于已经消失的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也不同于现在西方的话剧、歌剧、芭蕾舞剧等)、武术、手工技艺(如白酒制作)、乐器(如以筝为代表的中国古琴,编钟、罄、埙等)……所以,维护文化的完整独立就是维护民族独立。由于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维护汉民族文化,也就在相当程度上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提出这个问题并非多此一举,而有着现实的紧迫性。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幅的增大,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在日渐模糊、式微甚至消泯于无形,民族文化遭遇严重挑战,民族文化安全受到威胁;全球文化日益具有单一化、一体化的趋势,文化多元日渐成为不可能。这就是以美欧为代表的科技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文化的风靡全球。
诚然,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先进的现代科技、管理(即“先进生产力”)被推向全球,在提高世界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即改变着各国、各民族人民的文化,而且是基础性的文化!
的确,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航空业的发达,通信技术的改善,传媒业的发展,“地球村”已经形成,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日渐频繁,鲁迅当年所言“越是地方的就越到容易成为世界的”论断也在相当程度上实现,各民族的文化文艺产品都在同一平台上展示,受到各国观众不同程度的赏识和喜爱。但是,这种表面的公平掩盖着深层的危机。貌似互相平等的交流观赏,其实是有巨大差别的;更占压倒优势的、能支配人们观念、行为的则是强势的“美国文化”(这里指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其他民族文化,例如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其辉煌在过去,优势在历史,人们喜爱是新奇、是审美、是观赏、是把玩;因爱而学的是优雅、是技艺。而“美国文化”的优势在当下,在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的富裕、个体的自由伸张。人们因钦羡而学,学的是享乐观念、是实用(科学技术)、是行为(方式)。所以,人们如果不放弃把高速发展、把富裕享乐放在首位的追求,世界就注定无法改变这种“美国(或欧美)文化”单一化、一体化的趋势,就无法克服文化多元化面临的困境!
当然,我们并不追求文化民族主义,也不是单纯为文化多元而文化多元。同时,保护多元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基于人权观念的道义选择,而是为破解人类生存困境做出的重要努力。保护传承各民族文化,是关系到人类能否继续生存的重大而严肃的问题。这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应该是核心和精髓!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根本难点
2003年,我国加入了国际《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昆曲被列入首批保护名单中。此后,整个国家由上而下、逐步推动,掀起了一个由政府主导、民间各方积极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有了政府的重视,有了资金(尽管不是很充裕)的支持,有了专门机构的协调,按照近年来形成的一贯看法,“非遗”传承接续应该没有多少问题了。其实不然,在笔者看来,最根本的问题尚未触及,“非遗”能否传承下去还是一个远未可知的问题。
目前,我国被保护的“非遗”项目的现实状况,大体可分为五种情形:一是一些风俗、礼仪类“非遗”项目因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原因过去未得到保护,现在虽得到保护却难明真貌;二是技艺类项目因传承人不能赖此维持一定生活水准而无人为继;三是工业化生产方式对传统技艺“伤害”严重;四是自然环境及生产方式的改变使相关“非遗”失去生存的天地;五是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人际关系变化危及某些“非遗”项目的生存。这五类状况涵盖绝大多数“非遗”项目。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改变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至少在目前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非遗”的传承保护与此是相悖的。这是“非遗”传承保护的根本难点所在。
三、由中国武术看“非遗”传承与文化产业开发
完全能够适应现时代的“非遗”项目(可以称之为“趋时性”或“合时性”非遗项目),它们在未来较长一个历史时期里传承下去并不成为问题,即“生产性”传承不成问题,甚至“产业化”的红火起来也是完全可能的。这就是那些有市场、甚至有广阔市场的项目,那些制作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生活实用价值、身份地位标记价值的工艺品、餐饮业的手工技艺(用现代机械工艺取代传统手工技艺的本当不在此列)项目,如瓷器烧制、刺绣、名酒、名茶、名吃等制作技艺以及并不丧失其多种社会功能价值的中国武
术。
在笔者看来,中国武术自古就有防卫搏击、审美表演、强身健体和修身养性等四种功能。武术的第一种功能防卫搏击和第三种功能强身健体自不必多言。武术的第二种功能审美表演虽不知起于何时,但至少也有了两千年以上的历史,鸿门宴上的“项庄舞剑”就是最典型的例证。武术的确具有审美性,即具有表演性和观赏性。就此而言,武和舞是相通的,或者其实就是一回事。关于这一点,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那首著名的诗,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其实,所谓的“花拳绣腿”虽然是武术功夫高强者对略显肤浅者的嗤笑嘲弄,却也表明武术的确具有极强的表演性和观赏性。武术的第四种功能是修身养性。修身养性似乎不大好理解。其实,这正是中国武术区别于体操、区别于单纯搏击技艺的根本之点:入门习武,它更强调立德正身;修习期间,更强调心神并用、形意结合,讲究“眼到心到身到”,意、形、器三者融为一体;修成之日,讲究“不武”。就是说真正的武术家,既不争强好胜、好勇斗狠,也决不先出手、先发制人,交手时甚至往往先避敌攻击、“让敌三招”;当然,更不能恃强凌弱,相反,为救助弱小、匡扶正义而不惜自我牺牲。所以,总体说来,中国武术是特别强调在习武同时进行严格的、高标准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修炼的。少林拳,至少在少林寺是把“武”和“禅”视为一体的,习武即是修禅,是佛家的修行。
不难看出,武术,虽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然而它的这四种传统功能,不仅在电子时代的当今、而且在今后很长的历史时期都具有实用价值,因此会以较优越的状况存在下去的。以少林拳、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武术在全球有两亿以上的习修者,有为数更多的追捧者,这正是中国武术在当今时代具有广泛适用性从而具有强盛生命力的表现。所以,武术之能够传承是毋庸置疑的。
不仅武术在当今时代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武术的基本传承方式也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当今社会。中国武术,不外乎军队、民间、宗教这三种传授途径。军队的操练除了纪律、阵法,个人技能主要就是武术;各级特别是中下级武官就是法定的、进行武术教授传承的师傅。在一定的建制内,也设有专职的武术教官,例如,《水浒传》中的王进、林冲等“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据说,时至今日,在部队特别是警察部队中仍然设有武术教官的职位。在民间,除家族内传承,都是有名的武师教授训练着多名门徒。近代以来,特别在城市出现了传承武术的“武馆”,如上海的霍元甲、佛山的“咏春拳”大师叶问(李小龙就出自他的门下)等均开办有很著名的武馆。武师(武馆)的收徒地域范围及数量多少,与其社会知名度、美誉度成正比。宗教传承最著名的莫过于少林寺以及传说色彩更为浓厚的武当、华山、峨眉等道教名山的武术传承了。在这三种传承途径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武师们的基本生存方式就是教授武术,其生活水准也与其社会知名度、美誉度成正比,但绝对都在当地中等生活线之上。家族内的武术传承也大抵如此,只不过所传授对象只限于该家族子弟的范围而已。也就是说,武术的传承,本质上一直是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习武弟子们以自己习得的武术去从军、“走镖”、“卖艺”,或与人看家护院;而师傅们则专以(弟子们的学费)教授传承武术为生:军队上的武术教官也是如此,他的收入由政府财政支付,弟子(士兵)们不再单个儿给他交学费罢了。无论作为技击、表演、强身健体的方式,还是修身养性、人格修炼的途径,教授传承武术都是一种市场行为,与市场密切相连。既然在并非市场经济的前现代,武术的传承都与市场紧密相连,在市场经济遍及世界的当今之世,便更不可能有任何不相适应之处了。所以,包括太极拳在内的武术,其传承远景是一片光明、无可置疑的!
然而,武术不同于瓷器烧制、绣品刺绣、白酒酿制、烧鸡炮制等之处在于,本质上它并不是一种技艺,不是一种以身形表现的技能、技艺,而是一种内涵深厚的文化!
上述武术的四种功能,是从理性上对武术所作的横断面剖析,在现实中它们是很难被剥离开来的。尤其是作为“非遗”的武术,所保护传承的就不只是用于搏击、表演、健身、养性的方式,更重要的则是它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是各拳种武术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的整个历史沿革中所包含的全部文化内涵:它的机理、精神、运作方式,它所涉及的宇宙观、生存观、价值观等一系列人生观念和各种仪式、习惯、规矩和禁忌等等。只有这些都得到了完整的传承,才是真正的作为“非遗”的传承;否则,那只是体操的教练、动作的比划、舞蹈的学习、磨练性格意志的方式而已。太极拳在各拳种中,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最为丰厚、沉实、本真的,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对它的保护和传承,毫无疑问更要注意到这些本质的方面。笔者没有学过太极拳(甚至没有学过任何拳),对道家理论、相关知识也只知一鳞半爪,这里,无法对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做出哪怕最简略的概述。但是,这个概括不能或缺,相关的研究一定要有;最好是由通拳理拳法的拳师、通道家理论的学者与文化学者等三方面的专业人士相结合,做出归纳和概括。
所以,对武术这类“非遗”项目传承的最大伤害,不在于市场化方式,不在于人山人海的参与规模,而在于在传授姿势、技能、功夫、功能目的准确无误的同时,对其文化内涵有意无意地忽略和忘记!
由此可见,传承包括太极拳在内的武术是一回事,而传承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作为“非遗”项目的武术又是另一回事。后者最大的危险在于,可能只得到躯体而失去灵魂,只传承了外形而失去了精神,只传授了技艺而丢失了“非遗”!这是需要认真高度警惕的;更可怕的是,这种买椟还珠式的可能前景,其危险根子或许在千年前就已经埋下,且一直在潜滋暗长,也早已深深地嵌入民族的潜意识之中,形成了某种“文化”,厘清弄明就更加不易!因此,笔者认为,作为“非遗”的武术的保护传承,理论上还有许多深入的辨析剥离工作要做。
如同前面所说,把少林拳、太极拳的产业化传授与作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两者区分开,这应该是两回事:前者是文化资源开发,后者是“非遗”的保护传承;前者是当代文化产业的建设发展,后者是某种文化传统的继承;前者以当代实用为标的,遵循强人、娱人、发展完善当代人的方略,后者以遵循基本文化内涵的完整、准确、“本真性”,甚至“原汁原味”为原则;前者以文化产业发展繁荣为基准,后者以保护继承为原则;前者是创造,后者是守成、持守;前者要当代性,于是就完全可以、也应该把它(资源)的某一元素开掘发展到某种极致,后者要传统性,就不能变形走样、随心所欲。把它们当做相关却不同的两件事情来做,倒是有可能相辅相成,都获得成功的:产业利用“非遗”的名声扩大知名度,“非遗”在产业发展后获得更充分的资金支持。产业的一面要极大地增强其震撼性、审美性和可观性,也需要一个完善的宣传推介方案。这是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的。
市场化、产业化后的“非遗项目”日子是否都好过了,前景又如何呢?许多旅游景点、景区表演的少数民族歌舞、游戏、民族风俗仪式,有多少是加工后的表演,有多少是原汁原味的习俗,恐怕不易判断;2007年央视“青歌赛”单设的“原生态”类别,遭到普遍质疑似乎应当引起人们理性的深思:它所涉及的并不仅仅是歌曲。
上述概括或许不够完整,还不能满足其逻辑上自足性、自洽性的要求,还应当继续完善;但是,它肯定已经将“非遗”项目的主体部分囊括了进去。最关键是,目前人类所认定的社会发展趋向与“非遗”保护、传承所需求的文化环境条件,在方向上一致还是相悖?
综上所述,单个项目的传承,其前景总是具有极大风险,或者说是很难继续下去的。那么只有“整体性保护”,即保护一种“非遗项目”就要连同它生存的文化土壤一起保护下来。但这个“文化土壤”又和该群体的基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该群体必须照很久以前的方式来生产、生活;却又必须达到当下全社会中等以上的生活水平。不然,既有族群歧视之嫌(凭什么别人住在现代化的高楼里,享受着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出有汽车、火车、飞机,穿着世界名牌、西服革履;而让他们在竹楼茅屋、碉楼毡蓬中坚守传统生活,且以此奇异风情招徕游客呢),也有他们自己进行“性价比”而随时放弃该生活逃离的可能。这就是目前国内已被批准确定的“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所普遍遭遇的困境,即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包括、甚至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归根结底,完整地保护传承传统(包括非物质)文化,就必须维持原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环境,而这又是与全人类的现代化奋斗目标相抵触的。这就是我们在“非遗”保护传承问题上最根本的两难选择。即使我们全民族都自愿过半原始性的前现代生活,在目前政治、经济、文化冲突毫无根本缓和迹象的国际形势下,我们也很难放弃拥有、并与时俱进地发展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谁也不敢、也不能冒民族、国家丧失政治独立的风险!
有没有全人类都放弃冲突,放弃现代生活而回归到原初状态的可能呢?这涉及到人类本性和人类的生存理念、生存态度问题,现在还看不到根本扭转的迹象,甚至似乎还没有人认真地关注过、更谈不上研究。这才是笔者感到悲观的深层原因。
目前,某些与表演、旅游结合紧密的项目效益很好,影响很大;但是,按联合国专家一致的看法这有害于项目本身,已不符合被保护的原则。据说,少林武术就曾因此被淘汰。这一点如前所述,少林武术是有点冤枉的。无论从中国武术固有的传承模式,还是少林武术的实际传承结果看都是如此。且不说寺院本来就是靠香客信徒供养的,不能因为它的香火旺而质疑它的宗教身份;也且不说传统中国武术家就是靠收徒养家糊口,不能因他收徒过多、生活富裕而否认他的武师身份;更不说时下百所武校、数万学员究竟与少林有多大干系。现在应当认真探究的倒是,目前少林武术真谛的传承是否真的濒危?就此而言,很不幸,外在红火的浮云恰恰遮蔽了专家的眼帘,业内缺乏真正的研讨,未发出真正内行的声音。
也确有一些行业中部分基本不失“原真”面貌的产业化传承。如中医药(包括针灸、正骨等),酒、特色食品的制作技艺等,其所用之物虽有变化(如中草药、蔬菜甚至肉食中已含有大量化肥农药及其他工业排放物残留等人工化学因素),但其非物质的观念、技艺等并未改变。再如钧瓷、汝瓷等陶瓷烧制,由于产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带有创造性,有些如钧瓷还具有不可复制性。于是,其功能更多转向观赏把玩乃至收藏,市场广阔,其技艺传承也不成问题。玉雕技艺也当属此类。但中医药在国际上还有争议,陶瓷烧制、玉雕则纯属技艺,观念的、精神文化的内涵相对单薄,构不成非物质文化的主体,即使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保护完整,其文化价值也极为有限;这恐怕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也未必相符。
这种罗列式的论述缺乏逻辑的自洽性,寻找科学合理的逻辑出发点应当是非遗保护理论工作者今后的重要任务,当然也是笔者努力思考的方向之一。但笔者认为,这已经可以把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囊括无遗了;也就是说,整个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前景是深堪忧虑的。
四、非遗保护的哲学思考
在笔者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艰难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人们必须付出放弃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而恢复前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代价,这当然是难以想象的;而且,还要恢复工业化以前、甚至更早时代的生存环境,这个可能性就更值得怀疑了!它的深层将涉及到人的文明观、历史观,涉及到人性,涉及到整个人类作为宇宙生物种群的生存观、价值观的问题。就是说,“非遗”的传承保护,使人类面临必须对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文明观、历史观、本体论人性以及人类的最高、最重要的生存价值观做出根本选择。目前,人们似乎还远未意识到这一点,于是,“非遗”的传承保护也就还只能是一个很大的悬疑。
改变这些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就意味着复归、复原,依多年世界流行的观念看叫“历史的倒退”。而这是不会被大多数人,包括社会各界精英所接受的。从学界到一般公民都认为,人类社会一直是在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蒙昧到文明、现代,从迷信到科学地发展、进步、提升着的。这可以从任何一本文明史著作的论述中得到证明。这种历史论、发展观决定人类绝不会走回归之路。人们不仅对历史上落后野蛮民族的每一次大举入侵、军事胜利表示遗憾,对他们焚毁文明的行为表示愤懑;而且,人们打心眼里不愿意回到游牧文明、渔猎文明,更不要说原始人那茹毛饮血的洞穴生涯!
人类还有一个观念就是,认为人的智力是无限的,科学是无所不能的;科学理性主义观念对当代人是根深蒂固的。目前国际社会对人类生存危机困境的解决虽主张“可持续”,也将实施“低碳”措施,但仍要求“经济复苏”,坚持过现代所谓“有尊严的生活”。这其实就是认为科学理性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科技使用在制造业人类追求的是防酸、防碱、防腐蚀、抗老化,而整个自然界的规律却是物质问依照规律相互转化、并达到一定比例的平衡;这两个方向恰正相反。于是出现了令人类苦恼不已的怪物:一千万年才能降解的塑料,三十万年才能完全无害的核废料,至今无法商业化处理污染极为严重的干电池、锂电池、废荧光灯管……
人类依旧沉浸在科学万能的迷信中。其实任何一个科学发现、新技术发明,所带来的新问题比它所能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例如航天空间技术:
废弃的空间站、人造卫星和火箭爆炸后的碎片,甚至是螺栓、推进器、电池板、绝缘材料、涂层片,都是空间碎片的来源。
关于太空垃圾的确切数字一直在波动。一些碎片在重新进入轨道时会燃烧,并且产生新的碎片进入轨道。因此,统计空间碎片是一项异常庞大的工作……
据美国航天局(NASA)公布的统计数据,10厘米以上大小的太空垃圾已经达到17000片;2.5到7.5厘米大小的超过20万片;更小的则数以百万计。
最新有关空间碎片的报告――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9月1日公布称,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数量已“达临界点”,对于航天器和宇航员而言,当前的空间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危险。
此前,NASA的科学家曾警告,即使不再发射航天器,到2055年,由碰撞产生的新碎片数量也将超过落回地球和燃烧掉的碎片总数……
在(中国空间碎片首席科学家)都亨看来,激光处理的办法容易产生新的小碎片。目前学界清除太空垃圾的想法很多,但还没有成熟的办法。
人们依然盲目地信奉着科学万能。而据专家说,即使按照目前人类对自然破坏的规模不再增加,最乐观的估计是,地球留给人类解决问题的时间已不足百年!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257-01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就以南靖县为例,它就有闽南芗剧、土楼客家山歌、竹马戏、四平锣鼓乐等十多种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到人们的文化、生产、生活、手工艺等各个领域,包括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等等,具有独特的区域和地域特色。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有的越来越不被人们所认知。在新形势下,要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特点和地域特色,认真探索做好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子、新方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活态文化世代传承。
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展示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展示,是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增强公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的有效方法。
(一)要广泛宣传。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一是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通过媒体宣传、开设宣传论坛、建立网站等形式向公众广泛宣传,加深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全民参与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二是搞好节庆宣传。结合文化遗产日和民族传统节日,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的民俗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三是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把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写入普及读物,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保护知识,培养全民热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和意识。
(二)要做好展示。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力度,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视听艺术等新颖多样的展现形式,结合现场表演和观众参与互动等多种方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和内涵。如南靖县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在土楼旅游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区:集中展演闽南芗剧、土楼山歌等民间民俗节目,让游客能够一睹南靖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真实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效果十分明显。
二、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人而存在,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没有传承人,就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加强传承人的培养。就目前我国许多地方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龄偏大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传承人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明确的目标方向,不能正确做好传承工作。因此,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从事传统手工技艺和表演艺术的老艺人招收新的继承人,并赋予他们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使他们能自觉将所掌握的精湛技艺无私地传承下去。学校教育传承是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传承方式。可在当地中小学开设相关课程,对一些热爱传统艺术技能的优秀学生,可作为艺术特长生招进学校加于培养,以解决目前个体传承所面临的危机和压力问题。
(二)做好传承人的保护。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绝大部分信息都掌握在传承人身上。许多传承人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不可复制的,因此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那些具有超高艺术技能和深刻文化内涵的传承人,使他们的工作、生活等方面得到必要的保障。对于生活困难的传承人,给予发放适当的补贴,使他们能专心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工作。
三、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记录与内涵挖掘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传承的特性,在历史变革与时代冲击下,比有形文物更加脆弱,更容易消逝。当前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记录和内涵挖掘,显得尤为急需和紧迫。
(一)做好科学记录。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生产力不发达的农村地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些农村地区也发生或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这些变革加速了一些与时展“不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因此政府主管部门要切实肩负起责任,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记录,真实的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让后人更加真切的了解遗产的全貌。
(二)深入挖掘内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是深入挖掘其深刻内涵。由于一些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导致其档次不高,缺乏独特性、吸引力。政府相关部门要组织当地作家、民间文艺家、音乐家,深入民间,挖掘那些已濒临灭绝,又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间工艺、技艺及其代表性传承人所蕴含的精华。通过深入挖掘其内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全力、全面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让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与社会的进步相得益彰,同步发展。
合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著名的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底蕴深厚。保护和传承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展合肥市优秀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合肥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尝试探寻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总结具有合肥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
一、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作为庐剧的发源地―合肥,为了保护和传承好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2005年下半年以来,由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多次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普查工作。经过普查,登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238项。截止2013年我市共有其中 “庐剧”、“巢湖民歌”“纸笺加工技艺”、“洋蛇灯”4项入选国家级 “非遗” 名录保护项目;“火笔画”等11项入选省级“非遗”名录项目;“犟驴”等71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以及“包家花船”等90项县区级“非遗”名录项目;全市共有86名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11人,市级26人,县区级45人,同时,建立了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以及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资料档案。其涵盖了生产生活习俗、岁时节日、手工技艺、歌舞曲艺、游艺竞技等各个方面。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人类几千年来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因此它值得我们珍惜、呵护。但是经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部分项目甚至面临濒危的现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使其较之有形的文化遗产在识别、保护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性,也使其在历史变革与时代冲击时比有形文物更加脆弱,比有形文物更容易消逝。正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上的这种困难性和其本身的这种脆弱性,对它的保护和传承才显得更加的迫切。
三、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面临的问题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经口口相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技艺、民俗、传说因老人的离逝而失传,同时,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不足,过度开发、破坏、毁灭文化资源原貌,致使出现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人而存、因人而亡的局面,最终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逝与失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缺乏管理人员及研究队伍致使难以适应当前的工作需求。如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刘祝华及其弟子刘凯为代表的合肥“火笔画”最具合肥地方特色,是江淮地区流传甚广、极具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手工工艺,在题材、内容上进行了创新并形成独自的流派,但是当今社会在不断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已渗透至各方面,文化生活也呈多元化发展;一些民间艺人、技艺已不再受现代年青人的追捧,由于传承人缺失等多种因素,许多像“火笔画”这样极具历史价值的民间美术及其制作技艺目前已处于濒危失传的境地,亟待国家和社会加大力度抢救和保护。加之专项经费不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记录、整理和保护,甚至一些已经记录和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面临损毁和再次流失的危险。
四、结合合肥地域特色,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1)普查与保护同步推进,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基层普查队伍。合肥市每年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培训班,以基层文化干部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班为平台,邀请省、市专家授课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培训,培养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层专业工作人员和骨干;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人员和“三老”(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的作用。按照“三不漏”(不漏线索、不漏村镇、不漏门类)的要求,各县(区)及乡镇成立普查工作领导组,建立县、乡镇级普查网络,聘请的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等担任义务普查员,走村串户地访问调查,搜集第一手普查资料并建立健全了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项目档案;
合肥市把普查与保护工作并举,如我市“庐剧”入选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市庐剧院在重新修订《合肥市庐剧艺术保护和发展条例》的基础上,制定出《“庐剧”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案》,成立了“安徽省庐剧研究会”;组织编撰了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合肥卷》一书,全面介绍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畅通保护与传承的渠道。传承人作为传递非物质文化的关键,以活着的传统、活着的文化形式生活在民间。由于大部分传承人年岁已高或社会活动能力有限,处于社会底层,往往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链中最需要加以保护的脆弱部分。我们通过采取政府津贴或补贴的方式资助传承人,以命名的方式吸引传承人,以完善的政策措施保护传承人。
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架构,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充分发挥社区、中小学、高等院校的主渠道作用,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与安徽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必修课或选修课,将民间艺术列入大学综合素质课程;在中小学各个学段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从小孩子开始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确保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传承民间手工技艺。如每年暑期合肥市文化馆与媒体联办了“民间绝活免费培训班”; 免费向群众开放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厅以及剪纸、铁字展室等既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又提高了人们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
(3)将流行元素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去,让其焕发生机和活力。作为民间艺术实践者和传承人,为了推动一种文化遗产的前进甚至延长其生命力,大胆地尝试让流行元素加入到了古老的文化遗产中,让它焕发出新的活力。如糖画艺人张云萍将近年来流行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流氓兔等动画形象融入糖画制作中去,深受小朋友和青年人的喜爱。尽管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新生的难度比较大,但只要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进,让更多的文化,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濒于灭亡之际,重新为大众认可和热爱也是大有可能的。
(4)充分利用文化馆(站)优势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馆作为政府设立、向公众开放,组织开展、指导、辅导、研究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并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承担部分政府的责任,保护好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其社会功能发挥的体现之一。因此,充分发挥文化馆(站)的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利用文化站人才队伍的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馆(站)是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的带头人,有着大量的人才资源,在群众文化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近年来,合肥市文化馆不断培训老员工,引进高学历人才,使其工作人员具备各种专业才能,文化水平较高,而且文化馆内还有一大批资深的艺术骨干、专家学者等,在工作中能承担起自己专业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职责,这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人力和智力的支持。
其次,利用文化馆(站)的阵地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肥市在市、区(县)文化馆均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肥市文化馆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剪纸传习所”、“面塑传习所”等,发挥文化馆(站)具有适应群众活动的场地及设施,具有开展培训、交流、展示活动的阵地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定的硬件条件。不久我们将搬进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合肥市文化馆新馆),新馆开设一个近两千平方米的“民间、民俗文化展厅”,常年免费为群众提供一个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阵地。
(5)突出地域特色,树立形象,打造品牌。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宣传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参与普查的良好氛围。以“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合肥市每年都在明教寺、包公祠、李府、三国新城遗址等多处文物旅游景点安排一系列图文声像的宣传活动;同时,为了动态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合肥市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推荐传承人到境外表演,如选送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纸笺加工技艺”刘靖、“火笔画”传承人刘凯赴澳门参加“浓墨艳彩展风华安徽省、河北省春节习俗展”,将我市最具地域风格和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现场技艺展示的方式,向澳门民众展现出安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5)重视硬件建设,搭建信息平台。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剪纸传习所”、“面塑传习所”、“木雕传习所”并长期免费对外开放;合肥市连续举办的地新春文化庙会,民俗展示活动中,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市民俗民间特色文艺活动,如:庐剧专场汇演、洋蛇灯展演等以及以火笔画、铁字、泥塑、剪纸艺术为主的工艺、雕塑展示等。
[关键词]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066 ― 02
加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传承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群众保护意识不足、品牌发展程度低、法治建设滞后以及传承人匮乏等等。面对这一现状,进一步加强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已经迫在眉睫。
一、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首先,赫哲族非物质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指的是发源于松花江与乌苏里江流域的由赫哲族人民所创造的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音乐、手工艺以及舞蹈等非物质文化形式。其次,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与多元性等鲜明的特征。尽管赫哲族并没有独立的文字体系,但依托赫哲族语言的文学、音乐等多种文化形式依然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历史上的赫哲族人以渔猎为生,质朴的人们在劳动时用歌声和语言传递情感,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口承文学艺术。赫哲族人民多数能歌善舞,口弦琴与鼓是赫哲族人民常用的乐器,“伊玛堪”、“嫁令阔”以及“萨满舞”是赫哲族人民最喜爱的音乐和舞蹈类型。其中,“伊玛堪”更被列为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赫哲族的传统手工艺,有着独特的实用与审美价值。”〔1〕其中桦树皮、鱼皮制作工艺精良,同被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论是文学、音乐或者是手工艺、舞蹈,赫哲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多元化特征,是我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高度的必要性,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遭遇了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文化传承意识的淡薄、文化品牌化发展不足以及传承人的紧缺等等。
(一)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
第一,加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丰富和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对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很少的民族之一,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更迭,赫哲族已经积淀了独树一帜的文化资源,加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黑龙江省地方性特色传统文化品牌。第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濒危文化”,正在遭遇失传危机,加强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可以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挽救岌岌可危的传统文化成果,延续和增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的生命力。
(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一,地方性政策和法治建设滞后。目前来看,黑龙江省关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地方性政策、法律法规还并不健全,使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和发展实践缺少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同时也存在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基层执行不力的问题。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要涉及到多个部门,包括民政部门、旅游部门、文化部门等等,各部门的权责缺少严谨的法律规范,相应的奖惩机制不够完善。立法的滞后以及执法的不力,直接造成了相关保护工作效率的低下。
第二,缺少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多年来,随着赫哲族人民的不断汉化,时至今日赫哲族人已经较少接触赫哲文化,因而缺少对本民族经典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尽管多年来政府十分看重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但群众的参与程度不高,所受到的实惠较少,并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会支持。与此同时,社会其他成员对赫哲族文化的了解匮乏,尽管目前赫哲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已经完全实现了地域融合,但绝大多数汉族居民对本地的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之甚少。由于社会成员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意识的不足,导致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机。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化发展不足。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缺少完整的体系以及多元化的宣传渠道。除鱼皮和桦树皮手工艺制品外,其他文化形式的传播形式单一,地方政府与本民族群众的文化品牌意识十分薄弱。同时,掌握精湛手工艺的民间艺人则往往局限于个人作品创作中,缺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和经营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在传承和发展赫哲族文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失误,例如某乡建立的赫哲族风情园,为了增加噱头开设了鸵鸟园,饲养着澳洲和非洲的鸵鸟,使游客对赫哲族文化产生了认知的困惑,此种做法并不利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第四,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稀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赫哲族人口总数为5354人。这也意味着本就人口较少的赫哲族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正在面临着文化传承人不足的危机。多年来,许多掌握手工艺技术和文学、音乐等形式的老艺人不断寻找传承者,但诸如伊玛堪等艺术形式只能靠口头传承,因而在推广起来存在一定的y度。在多种原因的影响下,青年一代的赫哲族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兴趣不高,赫哲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遭遇“后继无人”的尴尬。
三、黑龙江省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对策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黑龙江省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亮点,面对当前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尤为迫切。
(一)健全相关地方性政策与法律法规
应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地方性政策与法律法规。依法明确民政、文化、林业、牧业、旅游等各部门在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法律责任,完善相关法律运行机制与奖惩机制。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项要求为根本,重点加强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完善相关立法,遵循严格执法的原则和要求,对那些破坏和销毁文化遗产、阻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人与行为进行依法管理和惩处,从而在法律制度上还原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的社会地位,为具体的保护和传承实践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塑造社会成员的文化保护与传承观念
首先,政府部门应积极带头借助大众传媒以及新媒体平台加强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促使赫哲族人民和同地域的汉族人民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不断建立精神共识,为相关保护与传承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其次,政府应联合民间组织以及科研机构等多元力量,发展高质量的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并免费向社会开放。进一步丰富展出的形式,增加与游客的互动缓解,使游客能够真正参与到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当中,加强对鱼皮、桦树皮制作工艺的了解,或在文学和舞蹈中得到感悟,使每一位游客都能够成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者。最后,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地方政府应注重对承载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标性建筑加以保护,从而不断提示社会成员要注重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增强社会成员对赫哲族文化的爱惜意识,调动人们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性。
(三)实现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化发展
首先,应建立由政府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合的品牌化发展体系,依托社会文化企业的具体实践,丰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形式,创新工艺品、音像制品、出版物等产品的研发,使这些非物质文化以物质的形式传播出去,不断打造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民族性品牌。其次,应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品牌战略宣传。“人们通过新媒体传播途径,不必亲自到赫哲族地区,也可了解、认识其民族文化的具体事项。”〔2〕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应依托微博、微信等知名新媒体平台加强信息传播,与各地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爱好者进行亲密沟通。同时应将“鹿神节”、“乌日贡”以及“河灯节”等重要的赫哲族节日与旅游经济融合起来,进一步丰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传播渠道。
(四)加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育
“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的最重要、最有效的工具。”〔3〕通过有效的教育和引导紧急培育新一代的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势在必行。首先,要建立“重点传承人”保护机制,为现有传承者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强物质和精神奖励,在政策福利上予以倾斜。政府可出资建立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定期举办技艺培训讲堂,使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培训走进中小学和高校,引导高校大学生组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研究性社团,吸引新一代的青年人加入到志愿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队伍,在青年一代中增强赫哲族非物|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应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吸纳人才,不断壮大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人才队伍。
总之,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经典传统文化的存世瑰宝,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提升群众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意识,持续推动品牌化战略发展,加大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育,从而增强社会成员的文化心理认同,扩大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影响力。
〔参 考 文 献〕
〔1〕崔玉范.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03):150.
以少林拳、太极拳等为代表的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原地域所孕育的名扬天下的两大拳种体系。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的少林功夫(登封市)、太极拳(焦作市)项目榜上有名,于2006年6月2日正式公布,这是对两大拳种文化内涵的充分肯定,也预示着从2006年6月起,以少林功夫、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踏上被保护的发展道路。校园既然是少林与太极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较为理想的场所,那么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入手,根据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学校每年都要开展不同层次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活动,形成自己有特色的武术文化活动,如举办“非物质文化展示周”等,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的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学生对体育文化的需求,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去关心、观察、体验、认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最终参与到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来。近年来,由于素质教育的兴起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认识,各级各类学校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融入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这既是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独特的育人功能、培养目标、价值观念、管理特色、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内容在校园中的集中体现,更是推进武术进校园、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3 中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途径构思
3.1 制定校园的管理机制,定期监督与检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坚持推进少林与太极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和发展,要实施好这项工程,仅有应急性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在有坚实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制度下,还必须建立一定的管理机制,监督和检查整个实施过程。
3.2 纳入校本课程创新与开发管理体系
从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上看,武术文化内容,如太极拳,还处于知识的“普及”阶段,缺乏对少林与太极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的教育提升和正确引导。因此,坚持把少林与太极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学校体育校本课程体系中,通过学校体育教育机制,把丰富而独特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入和传播,这样才能解决好活性传承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2.1 校本课程的开发
穿插――课程建设。即在现有学校体育课程中,穿插介绍一些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文化事件,但不改变主流课程的基本结构和明显特征。
附加――课程建设。即在不改变主流课程基本结构和明显特征的情况下,以一本书、一盘教学录象带、一个单元或一周课时的方式,附加有关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观念、主题于其中。
渗透――课程建设。即校本课程不再是仅在既有结构上进行调整,而是对其每个方面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将与少林与太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的主流课程中去。
3.2.2 纳入课程教材内容体系
构建少林、太极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内容体系。大量收集、整理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编写具有特色的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构建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材内容体系。从适用性和实用性的角度选择性地设置具体的教学项目类别,提炼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则根据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数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确定。
3.3 加强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的师资队伍
加强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科学研究、传承和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条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体育教育,对体育教师提出了一些新要求。首先,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充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体育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传递遗产资源的文化特征等;其次,特邀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或较深入研究的专家,对教师进行最原真化的培训;再次,合理运用社会国家的支持系统,成立学校少林与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活性传承少林与太极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4 小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作为中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少林功夫、太极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杰出代表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和脊梁。少林功夫、太极文化等中原武术文化不仅拥有物质层面的载体和呈现形式,更重要的是拥有包含在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精神蕴涵。其实少林武术、太极文化等中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早已引起了很多学者的高度关注,也已经成为大中原文化体系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因此,深刻认识和解读中原武术文化的是必要的,建立校园长期有效的保护机制,找到适合中原武术特色拳种发展的切合点,彰显中原武术文化依存集聚的独特优势,提升中原武术文化遗产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有生力量。
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强大攻势、随着光电声色手段的融入,山西省高校的武术散打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正面临着“转型”问题,它关系着学生在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各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如何改进山西省各高校的教学已经成为山西省武术散打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武术散打 散打教学 分析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058-03
1 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昌盛下来的一个优秀的传统健身项目,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普及武术运动,促进全民健身,学校武术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前原有的某些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武术发展的趋势,如何在保持原有水平上,进行更为先进的教学方式及手段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武术散打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在各地举行的比赛,各类锦标赛中大显身手。当然,经历了战争与洗礼的中国在长时间止步不前之后很应该大步赶上,因为散打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进步,散打的强弱可以反应一个国家武术的发展状况与文明进程。但是,我们的这一“潮流”之后却带来了许多问题:教学力量匮乏、教学设备不足,甚至有许多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为了开拓新专业,抢占就业市场,许多学校盲目上马,“师资不够工匠凑”,于是一些人,如南郭先生之流,也被充斥到教学一线。在这种情况下,武术散打的教学当然会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教学方式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等。
总结以上几方面武术散打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笔者认为我们不但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管理的不足,更要认识到教学方式本身的问题。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结束、随着网络媒体的强大攻势、随着光电声色手段的融入,针对武术散打教学的特殊性,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是当今必须面临的主要任务。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山西省部分高校(山西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运城学院)6所高校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和我校图书馆的相关检索,查阅有关高校武术教学方面的论文52篇,专著6部并收集网上的部分相关信息。
2.2.2 专家访谈法
对6所高校的分管领导和武术教学的教师进行座谈与交流,就武术散打教学方法的现状与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咨询与调研。
2.2.3 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经信度和效度检验合格以后,对上述领导和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100%。
2.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散打教学的开设和时间安排
武术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套路和散打,从表一可看出,所调查的高校中,全部开设了武术教学中的套路课程,但散打课程的教学并不完善,其中太原师范学院和忻州师范学院就没有开设散打课程;从教学时间上也并不一致,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开设时间为一年,而运城学院却只有短短的半年。这些说明山西各高校从态度上不重视散打教学,并没有统一的武术教学大纲,都是根据自身学校的情况来制定是否开设散打课程和开设时间的长短。
3.2 散打教学的师资力量
从表2可看出,根据从各高校统计来的结果表明,高级职称有32人,中级有50人,初级有18人;年龄在25-40岁的有25人,41-50岁的有60人,51-60岁的有15人;从学历上看,本科生有62人,硕士生有36人,博士生只有2人。这说明在散打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职称偏低,年龄偏大,学历不算高。
3.3 散打教学场地、器材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高校中,有室内场地的有4所高校共有9块,开设武术散打课的高校中配备的器材(手靶、脚靶、护具、沙袋等)的情况良好。受访教师中,90%的教师认为场地是影响散打教学的首要因率。由于北方天气风沙大,冬天冷,而散打教学又要有地毯,在室外进行是不现实的,学生是不愿意在室外进行散打教学的,这是主观的,更是客观的。
3.4 散打的教学内容从表4可看出,在有散打教学的高校中,教学重点是拳法和腿法,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的动作,而实战的技战术却教的不多,这样缺乏学习的实用性,学生必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让人高兴的是,山西大学的散打教学却截然不同,在这里,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本人进行的实地的教学观摩,结果发现,采用良好的游戏内容和散打的实用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高校;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017-03
引言
高校作为知识的殿堂,是培养人才不断发展进步的摇篮,应该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其不仅仅同祖国未来发展人才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同国家的前途命运,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整个全局有着重要的关系。在高校教育中,首先应该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充分的尊重,其次,也要坚持进行立德树人,逐渐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而如何更好的做好学生工作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保护力度的逐渐提升,人们也慢慢意识到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的独特价值,应该在展开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及时融入到学生工作之中,不断创新以及丰富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而可以实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定义为被各个群体、团体,有时可一个给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种种表演、实践、表现形式、知识体系以及技能等等与之相关实物、工艺品、工具以及文化场所。一种将人作为主要构成部门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人们的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其表现形式中有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形式以及文化取向等等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性、多样性以及传承性诸多特征,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起人们的创造力以及创新思维,有着较为丰富的价值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有一定数量的工艺品、表演艺术等等内容,可以展示出一个民族艺术创造力、文化传统以及审美情趣,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审美意义以及艺术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有着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可以反应以及表现出的民族认同感以及社会和谐。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有着民族文化、精神有着自身对美的不断追求,可以跨越多个不同的历史时空,其不仅仅可以提供较为丰富的史料内容以及学术价值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科学研究以及认知活动,对于民族文化认同以及社会和谐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国民族这个古老民族所拥有的精神价值以及想象力,可以通过形象、声音、技术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文化,将人的个体作为核心技术、经验以及精神,而其生命力的延续主要是依靠传承人进行口传以及身授,与此同时也要求进行不断保护、传承以及发展平台和条件。
二、以花鼓灯为例分析高校校园文化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
(一)花鼓灯发展现状分析
花鼓灯在最初之时是一种广场型的舞蹈,具有民众参与性较强,可以实现的以灯会友,强身健体的作用,也是群众十分钟爱的一种民间艺术。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给花鼓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可以给花鼓灯的发展注入一定的新鲜血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化的进程逐渐加速以及工业文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也给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形式带来了一定改变。
第一、在生产中,现代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力度,逐渐缩短劳动的时间。生产形式的变化而带来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农村出现了一定剩余劳动力,大批的年轻人开始外出务工,在农村中一般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而年轻人作为发扬以及传承文化的主力军,将花鼓灯舞蹈之中“小花场”为例进行分析,其表现的内容是青年男女之间彼此爱慕,进行嬉笑打骂的场景,依靠的是年轻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进行真实情感进发,也可以通过在长期的时间中彼此进行互动磨合,慢慢形成了目前的表演形式,当前,农村中的年轻人逐渐变少,而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对花鼓灯的舞蹈传承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二、在生活中,花鼓灯作为一种民俗舞蹈,其主要动作来源于平常生活对于自然的模仿,比如说以簸箕步为例进行分析,以前村子中是一个大空地,大家在一起进行劳动,劳作结束之后妇女就用簸箕将杂质直接颠出,因此就在这样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成为了舞蹈动作的元素,而随之将其搬上了舞台之中。而目前随着机械化的发展,脱粒机的应用造成了簸箕已经慢慢失去了其用途,因此一些传统习俗已经慢慢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而诸多文化记忆已经慢慢进行淡化,“使源于农耕文明主要靠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非遗的生存土壤和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在生产方式以及生活形式的改变,造成了人们意识以及观念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目前花鼓灯已经不再是群众进行娱乐的形式,花鼓灯舞蹈进行生存的文化目前已经逐渐失衡,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原生态的花鼓灯的传承以及发展受到了一定的考验。
(二)花鼓灯引入校园文化生活的意义分析
1.对大学生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进行不断地丰富
作为对于花鼓灯艺术的发展以及传承,花鼓灯健身舞蹈有着民间舞蹈的锻炼价值,同时也蕴藏着安徽地区丰富的风土人情,其有着一定的艺术性、娱乐性以及群众性。其舞蹈动作总体而言较为简单,容易进行学习,同时也有着一定的集体表演性,练习者可以灵活选择多种多样的舞蹈当做活动内容,而逐渐将其充实到自我锻炼中去,其不仅仅可以将锻炼者的积极性逐渐激发出来,并且可以将群体活动的气氛进行调节,也可以逐渐提升锻炼的意识,练习者可以在十分轻松以及欢快的韵律中进行起舞,可以在彼此情感交流也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一定的学习以及不断提升,也可以对校园文化生活进行不断丰富,也可以积极有效推进校园和谐气氛的建设,展示学生的青春活力。
2.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花鼓灯的健身舞同竞技体育相比较而言其激烈性不强,也]有现代体育舞蹈那样对学习者的身体条件提出较高的要求,其主要特征是运动动作组合以及运动路线较为简单,具有极强的运动性,并且运动量总体来说比较适中。花鼓灯健身舞有着较强的自主性,可以依据其自身的实际身体情况而进行即兴舞蹈,时间和场地对其的制约比较小,大学生进行长期锻炼的话可以提升身体健康,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提升,为了可以实现舒缓心理问题,其最为重要的是都多参加集体活动,对情绪进行调节。而花鼓灯健身舞作为一项具有较强节奏的身体运动,多参加该项运动可以让学生处于一种十分欢愉的气氛中,在音乐和节奏之下而随之起舞,可以展示出青春的活力,激发起人们不断向上的精神,对疲劳可以起到缓解作用,及时改善低落的情绪,对身心进行调节,这样就可以引导大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有着清晰的认识以及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的勇气以及对生活的信心。
3.满足学生对美的追求
目前阶段大学生对美的追求主要表现在;动作的潇洒,体格的健美以及形体的匀称,花鼓灯健身舞作为一种以北方秧歌和大众健身操作为基本动作,具有较强的动作美感,练习者可以一直保持较好姿态,全身姿态优美、端庄、优雅。在运动过程中,可以通过人体点同线之间的移动,而形成多种动静结合的姿态,以及多种柔美的组合,也可以通过舞蹈者身体的多个器官以及面部表情动作的组合,而表现出美的形态、姿势以及造型,进而可以将自己更好的展现出来,进而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尤其是集体舞蹈,因为场面宏大、姿态优美同时又具有着十分浓郁的地方特征,以让人耳目不暇的艺术造型而组成了十分丰富的动态画面,将花鼓灯健身舞应用到对校园文化充分的同时,也对不断提升大学生精神素质有着一定的影响。
(三)花鼓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途径分析
1.亲身参与体验
作为高校应该充分调动起自己的有效力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中的育人工功能进行挖掘以及发挥,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活动中去,不断推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健康成长。作为高校也有必要有条件、重点的展开传承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体验性活动,也可以聘请一些传承人到学校传授花鼓灯健身舞,也可以建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师而进驻到学校工作室中,学生们可同的传承人在现场进行互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精髓而切实把握,最大程度的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换发生命力,与此同时,应该同高校间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教育传承校内外实践采风基地进行结合,让大学生可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去,亲身体验作为课堂,向传承人进行学习,其主要目的在于逐渐提升当代大学生应用性、技能性的水平以及能力,那么就可以促使学生在以后走上社会后继续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并且给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促使学生走花鼓灯的民间艺术表演,亲身置身于其中,让学生明白花鼓灯艺术同生活之间的联系,其并非是消失于时代过时艺术,在实际的舞蹈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对于花鼓灯兴趣以及关注,大W生处于的年龄是求知欲最为旺盛的年龄,可以带着这份求知欲聘请当地有名的花鼓灯健身舞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一些专家学者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进而就可以加深学生分对于这门艺术的了解程度,在掌握了花鼓灯舞蹈发展的情况以及辉煌的历史之后,可以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进而加大学习的兴趣。
2.对花鼓灯健身舞进行改革创新传承
花鼓灯艺术生命的传承应该走两条线并进的路线,一方面进行社会大众性的花鼓灯表演传承,而在另外一方面则应该进行创造性、专业性的花鼓灯传承,可以从艺术实践以及艺术创新这两个角度,通过民俗传承以及高校传承等等两个媒介作为基本载体,在传承中进行创新,在创新中进行传承,力图希望促使花鼓灯的艺术生命力在生活中可以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同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从这之中就可以看出,应该在传承中进行创新,在创新过程中不断进行传承,希望花鼓灯艺术可以可以生活中迸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如此的话,更为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也可以对花鼓灯表现形式,展演场所进行改革,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吸引更多的人关花鼓灯艺术,一方面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而在另外一个方面可以推进花鼓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
彩调、桂剧、壮锦、绣球、侗族大歌……曾经光彩夺目的美丽、智慧与欢乐,在绵延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后,如今已成遗产,历经数百年甚至千年正面临着失传。如今许多非遗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困境,非遗如何继往开来,得以传承?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为了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从2006年开始,中国就陆续确定并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省区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逐步向市县扩展。于是,在现代中国的一个个喧哗的都市中,徽墨、陶艺、风筝、剪纸等等听上去显得古早的“绝活儿”如今成为年轻人坚守传统、传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阵地。而为了保持生命力,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90后”等青年吸收进来,作为新一代的非遗传承者。无论是“家学深厚”的非遗传承人,还是普通的城市青年,中国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正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与责任感。
嘎藏加措 “热贡艺术”唐卡
出生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嘎藏加措是一位“80后”藏族青年,刚满35岁,他自11岁进入寺院为僧,成长为一名唐卡绘制名师,也是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的传承人。
在修行道路上,嘎藏加措未止步于独善其身,而是选择了兼济众生。2011年,他与热贡艺术发源地之一吾屯上庄的桑杰法师一道,四处奔走筹款,在同仁县的隆务河畔创建热贡民族文化宫,并于2013年6月落成。“我以前看到很多唐卡艺术家,技艺非常精湛,却因为没有进行系统的文化学习,无法向别人阐释自己的作品,感到很痛心。我认为艺术的传承者不但需要学习技艺,也应该好好学习文化。”
何鹏飞 山西绛州剔犀技艺
“80后”何鹏飞7岁就开始跟随父亲接触漆艺,上学的间隙也会与父亲一起创作,并在大学毕业后专攻剔犀作品的纹路设计。何鹏飞对云雕的花纹很感兴趣,这也正是绛州剔犀技艺的独特之处。在过去,山西的新绛云雕就曾被作为珍贵的艺术品供皇宫贵族使用。如今,这种云雕花纹作为绛州剔犀制作技艺的“魂”,也是何鹏飞痴迷、一直在寻找的东西。“将剔犀发展与各种文化产业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更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再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做出符合现代审美方式和现代需求的作品,这是我最想做的事情。”
聂鹏 山东高密聂家庄泥塑
“90后”聂鹏和父亲分别是聂家庄泥塑第21、22代传人。“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流传山东高密的俗语记录了聂家庄泥塑曾有的辉煌。而今,据聂鹏介绍,聂家庄以制作和出售泥塑谋生的农户仅存10余家,且经营者的年龄平均在70岁以上,传自明代万历年间的“百年遗产”缺少年轻的继承人。
做泥塑的人虽然少了,但喜欢泥塑的人并未减少。年轻的聂鹏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后,建立了泥塑作坊和实体专卖店。聂鹏对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新的想法。“传承民俗文化事业,不能再继续照搬老一辈人的方式了,要打破聂家庄泥塑传播的区域性,必须在推广上创新”。
方斌 安徽徽州石雕
方斌今年25岁,2013年从合肥城市管理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回到安徽省黟县渔亭镇石门村,师从父亲从零学起石雕技艺,希望将老祖宗留下的技艺传承下去。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已经成为父亲方如金进行石雕创作的得力助手。石雕和木雕、砖雕一起并成为“徽州三雕”,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粟未希 重庆大足剪纸
23岁的粟未希是大足剪纸的第四代传承人,两年前,大足剪纸正值濒临失传的时候,他接触并热爱上这门传统手工艺。从学习技法到创作作品,他逐步掌握了大足剪纸的各类技法,并设计原创作品50多幅,其中一半以上作品被酒店和企业家购买收藏。
大足剪纸产生和发展于重庆市大足区,取材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石窟造像,运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剪纸的技法,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作为一名“90后”非遗传承人,他希望传统的非遗艺术形式能够得到更多年轻人的喜爱,更为活跃地传承下去。
畅杨杨 河南孟津剪纸
【关键词】蓝印 非遗 进校园 探索 理论 实践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非遗有了新的价值观,渐渐地有更多人自觉关注、宣传、保护非遗。从校内校外分析,如:校外非遗文化有了法律法规的保障、建立了非遗研究中心、推荐非遗传承人等;校内举办非遗文艺演出、非遗宣传日活动、非遗讲座、非遗展览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非遗文化逐渐凸显了它的地位。蓝印花布是非遗文化形式之一,它是一项由刻版―上浆―印染―刮浆等一系列过程组成的手工技艺,蓝印花布的教学实施需要学生通过反复直接经验的探索,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学习才能掌握技术;此外它也是一种精神内涵,在实践中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人格,宣扬名族文化,进技于道是它的最高境界。
基于“进技”原则的校园非遗传承课外活动方式
为了宣传蓝印文化特色,我校二甲中学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曹晓峰蓝印工作室,将传统蓝印花布的技术直接引入到我校展览室,便于学生直观了解这门技术的操作流程;且曹晓峰老师作为蓝印传承人带领着我们深入到传统艺人的生活,体验蓝印制作的不朽和蓝印成品的魅力,切身体会蓝印文化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艺术家的不断努力实践、探索、创新才能永保物质生命力,才能保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永垂不朽。
学校蓝印社团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于蓝印文化的认知。为了扩大蓝印的影响力,我校将蓝印元素渗透于各个社团和各个活动中,如演讲社团和音乐社团都有代表性的蓝印服饰,美术社团有统一蓝印画本……在艺术节、元旦等节日,举办一些以蓝印为主题的成品展示:如时装T台秀、变脸谱……除了本校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外,上级领导也关注我校并在我校开展相关艺术教育活动,如2016年11月教研室相关领导在我校组织开展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活动,通过互动学习传承发扬蓝印文化,将蓝印文化的传播深入到我们教师群体,切实体现由上至下对于非遗传承的重视。
基于“进技”原则的校园非遗传承课堂渗透方式
如果说课外侧重于宣传和展示,那么课内更多是实践创新。非遗文化的传播在课堂教学中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必备的理论基础上,逐步探索落入课堂实施,反复实践,传承创新,从量变到质变,实现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对于初中低年级学生我们主要以蓝印社团课为主,从部分学生调动整体学生,课程安排较简单轻松,内容形式以扎染和针染为主,鼓励学生学习创新,作品成果效果显著。作品展示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对非遗文化的学习是一件有意思、有意义且弥足珍贵的事,我将开始的部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学校东门展示栏,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写上制作过程或有何创新之处,然后写上自己的姓名班级,其他感兴趣的同学凭此可一进步与以上同学交流学习;定期安排以上学生在学校活动课或课余时间在此做大家的咨询小专家,也可现场提供材料学生做简单教授,由于时间有限设置了限报名和名单登记预约政策……这些活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整体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我便适时将蓝印课程穿插引入课堂,学生自愿学习蓝印技术,配合程度高,课堂氛围轻松有活力。初二学段蓝印教学进入课本课堂,主要是让学生体验蓝印印染制作的全过程,主动探索蓝印制作的各个阶段的盲点和创新点,记录总结应用于备案。如在蓝印刻版阶段,播放一组蓝印连续纹样和剪纸连续纹样,让学生观察两者的异同,最后发现要想保证画面的连续性必须确保物体间有连接点,那是否意味着两者是一样的原理呢?于是我将事先画好刻好的两组纹样(一组蓝印纹样,一组剪纸纹样)做了刮浆演示,学生发现剪纸纹样因为物体间的连接点少,所以在刮浆的过程中会出现积浆和版纸翘边的情况,整个过程结束学生掌握了刻版的原理,从而避免在接下来设计环节学生会忽略一些盲区。此外,我们还对蓝印制作的每个阶段的材料做了尝试,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大胆尝试创新,让学生由衷体会艺术的快乐,通过努力获得成就感,萌生对艺术的崇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非遗进校园的效果和意义
蓝印文化的宣传和蓝印教学的探索验证了非遗进校园有其存在的价值。
第一非遗文化融入美术教学,增添了课堂的文化氛围,丰富了教学。在反复实践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美术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在艺术创作中探索如何将非遗传统文化用现代的形式进行展现,学生的创意灵感在课堂讨论、手稿修改过程中不断碰撞激发,从而达到技术与技艺的统一。
第三校园蓝印作品的展示活动不仅是对非遗文化物质的宣扬,更是一种精神的弘P。通过物质载体,让青少年学会欣赏它、尊敬它,进而通过实践探索体会其精神内涵,磨炼学生的意志,影响学生的人格,弘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仕平. 浅谈非遗进课堂的“三性”[J]. 群文天地,2011(2):87-88.
[2] 沙志辉、陈潘. 浅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工作[J]. 黑龙江史志,2013(17):303-304.
断 层
石龙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镇,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宝山之畔。近年来,这座茶马古道上的千年古镇,成为旅行者最为推崇的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石龙也成为人们常常驻足的地方。
作为从祖籍鹤庆松桂迁居至此的白族人,石龙人不仅保留了白族传统中原汁原味的习俗、节日,更称得上是白族民间歌舞之乡,这里的白族调、霸王鞭、本子曲以及每年春节必唱的滇戏都颇负盛名,且具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
村里年纪稍大的人对于白族调、霸王鞭都可以信手拈来,每年初二至初六在村中本主庙举行的滇戏表演都由村民自发组织和参与。村民们耳濡目染,文化名人自是辈出。大理州白族调“歌后”李宝妹,CCTV青年歌手大赛原生态组优秀奖得主姜续昌(小阿鹏),白族调歌手李根繁、姜武发、李繁昌、李元吉等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目前,石龙村共有16位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其中1位省级非遗传承人,2位州级非遗传承人,13位县级非遗传承人。村里的李定鸿老人还因掌握传统霸王鞭表演路数最多而被云南省文化厅授予“云南省民族民间舞蹈师”称号,成为云南省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人。在石龙,被收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艺术形态有白族调、霸王鞭、乡戏等。 云南大理,村里的古乐队由老人组成,几乎没有年轻人参与,在继承上后继乏人。
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石龙村白族文化的承传大多依靠心口相传,这也形塑了白族人特有的天分。一代代,父传子,爷传孙。村里公认唱歌最好的李宝妹,从小就和哥哥一起跟着父亲学白族调。二哥又把白族调传给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姜伍发十二岁开始学习白族调,十六岁参加石宝山歌会。用歌手李根繁的话来说,他从会说话起就从妈妈那里学会了唱白族调。而他的学生李繁昌更是有趣:“三弦就是我的爱情冲锋枪”,可以想象,在过去,弹着三弦,唱着白族调的年轻小伙,也必定是容易让姑娘青睐的。
过往的岁月里,乡村这个特定的空间就是民族民间文化生成和延续的天然场所。今天,@个空间被打破,乡村的文化逻辑被改写,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似乎成了一个难题。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对于很多人来说逐渐变得隔膜疏远,尽管有一些村民自发展开的民间艺术表演活动,但这些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做法较为单一,甚至村民的文化实践也并非完全出于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
剑川县城一家音像店的老板,抓住每年石宝山歌会(当地白族以对歌、赛歌为特色的民族传统节会)的机会,将石龙人即兴演唱的歌声录制下来,制成磁带售卖。这个方式一度吸引了当地人,最兴盛时,这些磁带竟出现了众人哄抢的盛况。
VCD、DVD出现以后,这位老板又将人们对歌的画面拍摄下来,制作成光碟。其中销量最好的一盘碟片仅在剑川这个小县城就卖出了上万张。
被拍摄的次数多了,石龙白族调歌手们的经验也越来越多,从最初面对摄像机的紧张、手足无措到后来的应对自如,甚至开始对着镜头自由发挥,加入新的表演元素。明星歌手小阿鹏将传统的曲调与时下流行的摇滚、朋克等元素结合起来,给白族调增添了新鲜的血液。有了微信以后,他们甚至借用这种新媒体,开始了“传统的发明”:建个微信群,一人吆喝,另一人就应和对歌。对歌一般是男女对唱,“以歌唠嗑”,既开怀对唱,又做情感交流。
尽管传承方式变了,表达形式也增多了,可面对这些本该是魅力十足的传统文化,年轻人更多是冷漠的。近些年,在乡村文化活动的参与者中,很难看到年轻人的身影。村里霸王鞭队中年龄最小的也已经27岁。洞经古乐的演奏者们平均年龄在65岁,文艺队里的指导师傅、化妆、题词等是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在年轻人这里似乎出现了“断裂代”。
媒介“社会化”的诱惑
石龙的年轻人几类最多:留村务农、初中毕业外出打工和读过大学的年轻人。虽然知识水平和社会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漠视的态度基本一致。外出打工或求学的年轻人增多,和外界交往的扩大使他们不断接受来自外部世界和各类信息的冲击,促使他们不断产生新的观念,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信念也在不断改写。加之这些民族民间艺术的掌握往往需要人们专门的学习和大量精力、成本的投入。过去只由男性表演的霸王鞭,它的动作、伴奏、套路较为复杂,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掌握,年轻的小伙子几乎没有人去学习。表演队一改过去传统,演员全部由女性组成,每队6个人,均为未婚的女孩,年龄在17、18岁左右,她们常常在二月八、八月会、石宝山歌会等场合去表演。表演队也曾红火了一段时间,但现在也早已名存实亡。演员流失,表演也不再继续。
村长的女儿姜淑珍,初中毕业后就没有继续念书,留在家中务农,顺便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做做饭。她的爸爸和弟弟都是远近闻名的白族调歌手,三弦、霸王鞭、本子曲等也都拿手,参加过大大小小各种演出,还出了几张个人专辑。姜妈妈是传统的白族妇女,喜欢文艺,有事没事嘴里总哼着白族调的曲子。
在这样的家庭中,对民族民间艺术可谓是耳濡目染了,而淑珍本人的嗓音很好,乐感也不错。但是她只喜欢流行歌曲,从来不唱白族调。“我不喜欢那个。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知道我爸和我弟唱的都很好,他们唱的时候我也会听,我们白族有这个东西我还是很骄傲的。但是我自己就是不喜欢。”“平时村里有活动我就是去看看,不参加,年轻人都不参加。”她对QQ的兴趣显然是更浓的:“我的QQ空间养了很多动物,我觉得喂他们比喂真实的动物好玩。”看电视也是她日常生活中最大的娱乐方式:“我最喜欢看电视了,平时没事就看。虽然很多东西看不懂,不过看看大城市的生活还是挺有意思的。”
25岁的李香菊前两年都在外打工,最近因为有了小孩需要照顾才留在家里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丈夫则在深圳继续打工。“村里的年轻人这几年都喜欢往外跑了,去深圳,挣的钱多又能见世面,在家里只能种地。”因为带孩子,李香菊看电视的时间大大缩减了,这让她有些懊恼,“不过还好有手机。”她说。“我平时用手机听歌、上网、看视频和娱乐消息,现在他(刚满九个月的儿子)都要用手机放着歌听才吃饭。”
她告诉我,“虽然我会上网,网上也能下载到我们白族的白族调、三弦之类的曲子,但是都听不懂。”每逢火把节、石宝山歌会、春节等节日,当地多有传统民间艺术的演出,李香菊也是很喜欢去看的,“人多,热闹嘛。但我自己不会,上去表演就更不好意思了,看看就行了。”
张鸿毅是云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对于初中开始在镇上住校,高中就读于下关市,大学进入省会的他来说,离家多年,和城里人几无两样。家乡对于他,依然是亲切的,只不过,这熟悉和温暖已经远远没有城市那么有吸引力了。“在家只能看看电视,用手机上网了解外面的事情,娱乐也只是上网、听歌、看电子书。”
说起NBA、《天天向上》,他显得十分健谈,但是提到传统文化就沉默了。“我知道这些东西是我们白族特有的,非常有价值,家里爸妈也经常听经常唱,但是自己就是不太感兴趣。”
对民族文化,他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平常讲的白语到了白族调中就听不懂了,这应该跟汉族很多人也听不懂京剧是一样的。(民族文化)确实是精华,可是因为接触的少,加上其他有诱惑力的东西又太多,我们才没太注意的。如果他们(村里人)弹的不是龙头三弦而是吉他,我肯定跟他们学。”
多年外出求学的日子里,他的娱乐活动一般都是上网、唱卡拉OK,回到家除了看电视就是用手机上QQ、微信和同学联系。人在石龙村,他的心却是向外飞奔的。他说,“过年除了去本主庙拜一下本主,这个是必须的习俗,没办法的,春戏已经好几年没听过了。”
媒介带给人们对外部世界更多的信息,也在塑造着年轻人对外部世界的想象。社会交往的扩大和流动的频繁,提供给少数民族农村年轻人各方面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他们不再像父辈们一样,固守“生于斯,死于斯”的l土格局。“家里什么也没有,感觉回到家就封闭了”,小伙子张鸿毅的话是最他们最真实的感受。
对于大部分回到家乡的年轻人来说,家乡的风俗传统也可能已经淡忘。在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在昔日能够用于缓解劳动压力,日常闲暇时让人开心愉悦的传统民间娱乐和艺术活动,在今天,明显势微了。
未来?
此外,传统社区和家庭教育在今天也受到挑战。村里各家各户还有普遍讲白语的习惯,孩子们虽然都能说,但对于民族的起源、历史,一些基本的生活习俗和年节仪式都知之甚少。提到白族文化,大部分年轻人会跟你说“听不懂”、“不知道讲的是什么意思”。
社区教育同样如此,尽管逢年过节村民们的传统仪式和庆典活动异常丰富,火把节搭火把杆、蒸彩色馒头,庆丰收跳霸王鞭,春节滇戏表演各不相同,但“看个热闹”是很多年轻人的基本态度。
石龙村有个小学,它和普通的汉族小学并无不同,只不过,在音乐课上老师常常教一些霸王鞭的姿势和动作。大概从10年前开始,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在这里筹建了“白语文”项目,开始在课堂上教授孩子们学习说白语、写白族字。学校里的老师也配合村文艺队成立了幼儿队,带领孩子们跳霸王鞭。可是,这些努力的成效也是微乎其微,它们所形成的影响远远比不上传媒世界中带来的诱惑。和都市中的群体大致相似,媒介也成了孩子和年轻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近年来,由于全球化的日益推进和主流强势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被忽视和不断边缘化。对于乡村生活中的年轻人来说,这种边缘化的影响显得更为显著。现代意识和多样的文化价值观,借助媒体、信息、人员的快速流动,将乡村年轻人迅速裹挟进这股巨变的潮流之中,也在不断加速传统村落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的改变。
巨变本身并不可怕,文化当然也总在流变中不断前行。但问题是,无论文化如何巨变、以哪种具体方式呈现,人们仍然有对共同信念和价值系统的追求。如英国社会学家费瑟斯通提出的,全球化的进程使得两种文化形象同时呈现出来,第一种形象是某一种文化向外扩展至它的极限而达致全球,异质的文化被吸纳和整合进这种最终遍及全世界的主导文化之中,世界由此变为一个单一而驯服的空间,每个人都被纳入到一种共同文化之中。第二种形象则是很多不同的文化彼此接触并共存一处,但这些不同的文化缺乏清晰的组织原则而层层叠加,以至于文化变得过于庞杂繁复而无法处置和组织,人们难以形成统一的信仰原则和指引方向。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自私的基因》告诉我们,人活着只是为了基因能传递下去,人不过是基因的生存机器。我们与人合作、斗争,或者博弈,都是因为基因的自私性。那么,人类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性别差异是否天生?兄弟相争为何永无宁日?……对于这些,道金斯认为,人类窥见了社会关系中基本的对称性和逻辑性,对此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人类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根源便会迎刃而解。
在道金斯看来,自然选择是通过基因发挥的作用,基因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体,只不过是“自私的基因”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存创造的生存机器。在书中,道金斯还仿照基因(gene)一词,创造性地制造了“觅母”(meme)一词,用以指代人类文化思想的遗传单位“基因”。如生物体的遗传信息通过基因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一样,人类文化思想的“遗传信息”,可以通过模仿的方式,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从这一代传到下一代,其载体就是觅母。觅母理论的提出,为研究文化的演化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视角。
基因的主要特性就是极端的自私,而且会在个体行为上表现出来。书中写到,很多父母会催着子女结婚生子,这是基因在作祟。因为基因本性自私,它的目的就是一代一代不断复制,然后长存下去。所以父母会在基因的控制下,表现出传承后代的意愿和行为,而且希望自己的后代也这样。母性也与自私的基因有关,因为基因要存活、复制、再存活,所以父母要好好照顾幼仔直至他成年,以便自己的基因能传下去。用这个理论做基础,很多事情都有了顺理成章的解释,当然所有这些解释的前提是无关道德的。
觉醒!来自远古的记忆
人类的记忆储存在DNA中,祖先记忆会通过DNA遗传下来?《刺客信条》的主要角色之一“呆死萌”戴斯蒙・迈尔斯(主要出场于1~3,在4里确认死亡)通过虚拟机Animus读取祖先阿泰尔的基因记忆,寻找被称为“金苹果”的伊甸碎片。之后受出血效应的影响,他获得了来自祖先的“鹰眼视觉”能力。接着他又从祖先艾吉奥的记忆中快速学习刺客的行动方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刺客。
这是游戏中的设定,现实中人类的DNA究竟能否保留住祖先的记忆?这就要取决于你如何定义保留了。
毫无保留的前世今生?
如果你认为我们的DNA可以保存祖先的全部记忆,比如生活经历、情感经历等,那么不好意思,这是不可能的。
人类都是从一颗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和卵细胞各携带了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一半DNA信息。这46条染色体,根本无法承载如此巨大的数据储存。人类基因组拥有30亿对碱基,而当前地球上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70亿之巨。
对于绝大多数基因,全人类基本都一样,人与人之间只是存在部分位点上的差异。从这一点来看,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即便和老鼠相比,也有90%以上的基因是相似的。
那么祖先们的信息,我们真的无从获取吗?当然不是。大家都知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其实这句话本身就反映了一个基本现象:遗传。
刺客能力,战斗血液
虽然人类之间的差异并不是特别大,但是一丁点微小的差异便足以造成明显的区分,而这些特征成为我们独有的身份,并且表现为血缘内的接近,就是遗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亲子鉴定来确认亲子关系。当然,如果用这个观点来解释各位刺客的天赋能力似乎就说得通了。虽然无法读取祖先的全部记忆,但却可以继承祖先流传下来的一些特质,如肤色、体格特征等,当然还有大家熟悉的诸如色盲等遗传疾病。还有一些其他的特质,比如著名的战士基因MAOA,这个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它有个基因型叫3R,拥有这个基因型的人会变得敏感、冲动,且倾向于使用暴力。这样的男性在战争时期能有更大的优势。
如果戴斯蒙的祖先拥有这个基因的话,他也有很大的可能性具有相同的基因,那么在刺杀9位圣殿骑士首领的时候,他就可以拥有更大的爆发力和战斗力。其他刺客能力,像是鹰眼和跑酷,也极有可能遗传下来,毕竟连类似的高度近视都可以遗传到下一代。戴斯蒙与他的两位祖先最不可思议的相似之处只怕是戴上兜帽后的样子了吧(恩,我想我戴上应该也挺像的)。
隐藏下的行为遗传
我们知道人类的遗传是DNA的遗传,DNA的组成部分ATGC构成了基因本身的代代传承。由于DNA双螺旋的稳定性和碱基互补,所以每一代DNA基本上能保持一致。
然而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遗传,哪怕DNA的序列不变,依然可以发生。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ATGC没有变化,然而事实上已经发生了改变,这就是“表观修饰”,又叫“表观遗传”。
表观修饰有什么意义呢?把行为写入基因去,就是表观修饰最好的诠释和体现。科学家曾做过关于饥饿的记忆研究,实验发现饥饿可以遗传到后代并保留60多年之久。这也证实了人类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会通过表观遗传的方式实现由亲代到子代的信息传递。
这样看来,戴斯蒙祖先的很多行为其实也是可以遗传的,而不断刺杀的过程,则是一种强化,这种强化将遗传信息印入基因中并代代传承下去。
改造,只是强化的一种
遗传其实本身非常复杂,并且还存在很多限制和不确定性,但这仍无法阻止我们掌握一种强大的手段――基因改造。
对基因的了解也使得我们对基因有了新的想法。既然基因可以决定性状,那么我们能否通过基因改造,让本来不具备这种特征的生物获得新的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基因工程要完成的事情。
备受关注的转基因就是一个典型的基因工程范例。以抗虫棉为例,科学家们通过基因改造,将对昆虫有害的外源Bt基因插入到棉花的基因中,棉花产生对昆虫有害的蛋白,从而抵抗病虫害。
此外,我们还可以把有利的基因导入,如黄金大米。胡萝卜素转化酶可以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于是科学家把胡萝卜素转化酶基因整合到大米中,使得食用大米就能促进人体维生素A的吸收。
不过,科学家们可不满足于简单的转基因。于是诞生了新的科技――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通过这种技术,不仅可以编辑几乎所有基因,删除不好的,引入更好的,且编辑效率高,操作便捷。2015年首例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在中国完成,科学家通过修改人类基因中镰刀型贫血病的基因,打开了基因缺陷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