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8 15:52: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关于航空航天的论文,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二四二医院主办的全国性国家级学术期刊,1990年创刊,规格为国际通用的大16开本,月刊。国内刊号cn23-1379/r,国际刊号issn 1005-9334,邮发代号14-8,每月10号出版,每期12元,全年定价144元。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先后被选为:
①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②中国科学技术核心期刊;
③黑龙江省优秀期刊;
④全国性临床综合医学及特种医学优秀期刊;
⑤曾被选送参加在德国莱比西举办的国际书展,并获金奖等。
被以下国内知名数据库收录:
①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②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③万方数据库等。
重要通知
本刊从2011年1月始更名为《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原名《航空航天医药》请登陆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
办刊方针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实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紧围绕航空航天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突出航空航天工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有关的医学科研,组织交流航空航天医药卫生基础理论研究和疾病防治工作中的经验,及科研成果,其主要任务是对航空航天医药的有关范畴,测重于航空航天工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一般临床医学、进行航空航天工业卫生、预防保健、疾病防治等的科研成果报道与学术信息交流
期刊简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0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二四二医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4-8,(自2009年7月起已经改为月刊)。广告经营许可证号:2301004070005。
主要栏目
专题讲座、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研究生园地、卫生事业管理、医学综述、护理园地、经验论坛、调查报告、中医中药与中西医结合、个案报道、医药新动态。重要栏目说明:
专题讲座:每期将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针对性的对某一项医学研究的科学分析与总结。
论著:以报道医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重点课题的医学进展、医疗新技术和诊疗经验为主要内容。
基础研究:报道获国家级、省市级医药卫生获奖成果。
研究生园地:专门刊发学校研究生或在职研究生所撰写的学科论文。
卫生事业管理:主要刊登科学化医院管理的论述性文章。
医学综述:主要刊登作者对跟某医学领域一些重点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
临床研究:主要由临床医生应用临床工作中的诊断、治疗方法,通过分析一定数量的病例进行科学分析总结,介绍诊疗经验。
关键词:航空航天材料;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092-02
航空航天材料是指飞行器及其动力装置、附件、仪表所用的各类材料,是航空航天工程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材料科学中富有开拓性的一个分支。飞行器及其装置的设计,不断地向材料工程提出新的课题,推动了航空航天材料科学的进步。各种先进材料的出现也为飞行器及其装置的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设计性,极大地促进了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因此,先进航空航天材料的开发、研究与应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与航空航天技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因此,各国都把先进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放在重要地位。尽管我国近年来在航空航天材料的研发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需要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而国外相关资料都是英文出版,这就需要航空航天材料方向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完成获取专业所需信息等任务。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是一门语言应用与材料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它不但涉及英语科技文体的语法特征和材料专业技术文献的语言特点,而且涉及一定的专业技术内容及科技信息交流。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写、译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英语交流、获取知识。同时促进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航空航天技术进步的需要。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一定量的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关的常用单词和常用词组,并掌握一定的构词法知识,具有识别生词的能力,能顺利阅读专业相关的英文原版教科书、参考书及专业论文。但现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管理与培养方式中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也没有针对航空航天方向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因此,迫切需要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改编教材,以全面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一、改编现有专业教材,扩展学生专业视野
浏览现有大部分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可发现,内容基本是《材料科学概论》或《材料科学基础》的英文版本的改编,实际是英文版的专业教材,不具专业英语教材特点。而且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慢,与国际上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学生阅读起来单调、枯燥。因此,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急需编写新版实用性教材。新版教材需兼顾英语的语法特点和材料专业技术知识,既强调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涵盖国际研究前沿趋势。
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及翻译的综合能力着手,按照从难到易的教材内容顺序,突出航空航天行业背景及新技术特点,完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外语》教材的设计与撰写。从教材章节编排上,按照先介绍语言知识后介绍材料专业的顺序布局。可以在开始的章节介绍科技英语的构词、语法的特点以及专业学术文章的撰写规则。随后的几个章节,简单介绍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可以结合以前学习的材料专业知识进行这部分的学习。目的是给学生介绍英文专业词汇,让学生逐渐熟悉专业英语的阅读。随后,在材料学的专业知识内容上,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着重介绍和航空航天技术紧密相关的材料研究内容,例如飞机结构复合材料、高温材料、隐身材料、非晶材料、太阳能材料等。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专业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专业文献中获取重要信息和跟踪学术研究前沿的能力,教材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利用互联网站和相关的学术期刊网站获取最新专业文献的方法。并且,从材料专业高质量的国际期刊上精心选取一些难度适中的综述性和研究型的论文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由于这些论文内容新颖且紧密跟踪本领域的研究前沿,学生也易于接受。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使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地认识和理解。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夯实学生基本功
调研各高校材料专业的本科生教学计划,发现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在第七至第八学期,大四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变得陌生,如果直接面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因此,教师除了教授教材的内容外,可以适当拓展相关内容的英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知识结构设置上,可以根据学生毕业后学习、就业及工作的实际需要,突出对学生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了突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及常用交流,可按照先读后写,先听后说的思路,来对学生进行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通过由学习模仿到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撰写英文摘要、写推荐信、求职信、会议常用发言以及模拟求职对话等能力。除此而外,还可以就学生即将面临的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展开介绍和讲评。“学以致用”,而实际应用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一旦体会到能从专业外语的学习中获益,便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专业英语的教学。
为了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最新外文视频。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大专业,其中又有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陶瓷材料等二级专业,因此除了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外,还应针对不同专业分门别类地介绍材料的最新的实际应用。介绍时,可以从互联网上搜索最新的文字资料,也可以搜索最新的视频资料,其中视频资料更生动,因此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比如在讲解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时,可以给学生播放波音、空客等制造飞机发动机及机身结构的最新技术视频。还可以通过播放如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技术及3D打印技术等视频,加深学生对陶瓷材料、功能材料及复合材料在新能源及新技术领域的应用认识。因此,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视频资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扩充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了解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沿,深化在学生对航空航天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认识。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材料专业英语是一种正规的书面体,专业词汇多词形复杂、句子长,且与专业知识结合紧密,相对于基础英语来说,缺少文学作品中的韵律、节奏感,读起来抽象、枯燥,造成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如果采用传统的专业课程的讲课为主的教学方法,势必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该结合英语课堂教学和专业课的教学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
可以采取英语课堂的教学,让学生随堂朗读教材内容,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既熟悉了教材内容,又对英语的“说”有提高。随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教材内容,或者也可以提出一个小话题,学生可进行问题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技能,也加强了学生分析专业问题的能力。课后布置适量的课后翻译作业,可以是对教材内容的翻译也可以是对课堂增补内容的翻译,通过英汉互译的环节,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在课程结束前,还可以穿插学生就自己的毕业设计方向,做一个简短的英文讲座,既可以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测试,也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加同学们英语交流的信心。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如前所述,可以围绕课堂教学时的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补充国际上航空航天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应用实例,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视频文件的学习。进行文字资料的学习时,可以采用先朗读后分析、翻译的方法,逐步分解。进行视频资料的学习时,教师应提前将语音资料转换成文本资料,课堂上可以进行边视听边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四、结语
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航空航天材料的研究提出更高要求。航空航天材料的研究人员必须及时关注国际发展,密切和国外学术交流,才能保障材料领域的不断进步,这就对科技人员的专业英语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通过对航空航天材料专业英语教材、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优化,来全面培养学生的读、听、说、写、译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为航空航天材料技术领域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成功.航空航天材料[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2]鲁红典,邵国泉,谢劲松.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3]马彦青,魏忠,陈凯.《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探索――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1).
[4]陆江银,王春晓.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5]孙丽丽,毕凤琴,张旭昀.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认识与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5).
[6]徐征,陈利生,余宇楠.关于高职院校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7]董世艳.石油相关专业研究生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长江大学,2013.
关键词:航空航天制造业;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049-05
一、研究背景
国防科技工业是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国防现代化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首要推动力量。近年来,政府在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机制建设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之下,着力研究二者之间的关联互动对于深度军民融合及区域经济良性加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基地,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国防科研生产横跨航空、航天、兵器、电子、船舶、核等六大行业,航空航天制造业是发展最为显著的。目前,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拥有30余家工业企业,40家科研机构,近8万从业人员,7千多研发人员,以及超过25亿元的资产总额。并通过资源整合大力建设了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西安船舶科技产业园、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形成“三基地一园区一院”的发展格局。
二、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本文所选用的数据样本为1996―2011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2013年《陕西省统计年鉴》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AMO分别作为陕西省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航空航天制造业发展的衡量指标,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FAI代表其在基本建设的投入指标,新产品产值NPO代表在科研技术方面的投入指标,然后对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AMO、固定资产投资额FAI、新产品产值NPO与陕西省GDP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研究。
为剔除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首先运用GDP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以及航空航天器出厂价格指数对GDP、FAI以及AMO、NPO的原始数据分别处理,使之成为以1996年为基期价格计算的可比数据。为了避免异方差的影响,对这4个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取对数运算,分别记为LnGDP、LnAMO、LnFAI、LnNPO,具体数据(见下页表1)。本研究利用Eviews6.0软件进行相关计算分析。
(二)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分析中的首要问题是关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研究,平稳性是指时间序列的统计规律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动的一种性质。本文基于ADF单位根检验法,对变量LnGDP、LnAMO、LnFAI、LnNPO以及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2)。
从下页表2可以得知,LnGDP、LnAMO、LnFAI、LnNPO 4个变量在原水平下其ADF值均大于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故为非平稳变量。经过一阶差分以后,新序列DLnGDP、DLnAMO、DLnFAI、DLnNPO在5%的显著水平之下,其ADF值均小于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4个变量数据均为平稳性数据。基于此可以判定,序列LnGDP、LnAMO、LnFAI、LnNPO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接下来的协整检验。
(三)协整检验
协整是对非平稳经济变量长期均衡关系的统计描述,顾名思义,协整关系则是指非平稳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本文使用E―G两步检验法对变量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
1.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AMO与GDP之间的协整检验。基于“两步检验法”的思想,对一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其与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是一个平稳序列的检验是相同的。因此,下面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变量LnGDP与LnAMO进行回归估计,可以得到:
从上述统计指标判断,Prob值都在0.000,显然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表明模型回归的系数非常显著;F值为1 006.313,相应的概率值为0.000,因此可以拒绝模型整体解释变量系数为零的原假设,模型的整体拟合情况良好;R方和调整R方都在98%以上,说明该模型整体上拟合得非常好;DW值为0.99,LM检验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序列相关。
通过ADF检验法对残差序列u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3)。
通过下页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到,回归方程(1)的残差序列ADF检验值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认为该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基于协整检验的思想,本文认为LnAMO与Ln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方程(1)为LnAMO与LnGDP之间的协整方程。而前文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取对数运算,故回归方程的系数代表了弹性的概念。因此,通过协整方程系数表明,如果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增加1%,陕西省GDP增加0.82%。
2.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NPO与GDP之间的协整检验。对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和陕西省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通过相关统计指标判断我们可以得知,此回归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程度,而且,方程各系数和方程整体均具有显著性。LM检验表明,残差序列也不存在序列相关。
用ADF检验法对残差序列u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通过表4中的ADF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2)的残差序列ADF检验值小于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可以说该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根据协整检验的观点,可以认为LnNPO与Ln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方程(2)为LnNPO与LnGDP之间的协整方程。协整方程系数表明,如果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增加1%,陕西省GDP则增加0.59%。
3.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FAI与GDP之间的协整检验。同理,对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陕西省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回归方程如下:
由上述统计指标可以看出,方程拟合效果较差,方程整体和方程系数都不具有显著性,而且LM检验表明残差序列存在2阶自相关。
用ADF检验法对残差序列u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
表5的ADF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3)的残差序列的ADF检验值大于显著性水平10%下的临界值,因此接受原假设,认为该残差序列是一个非平稳序列。
根据协整检验的思想认为LnFAI与LnGDP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采用协整检验,只是对变量间是否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相关检验,而其对于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方向等问题,并不能给出更加合理清楚的解释。因此,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检验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1.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AMO与GDP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由于LnAMO与Ln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我们使用水平值对其因果关系进行考察。然而,滞后阶数对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若滞后阶数不同,则所得因果关系也会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利用较多的滞后阶数进行多次检验,将会获得更为全面合理的结果。
选择滞后阶数从1~4,对俩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6)。
下页表6显示,当滞后1期时,拒绝原假设,LnAMO与LnGDP之间互为Granger因果原因;当滞后阶数为2阶时,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由LnGDP到LnAMO);当滞后阶数为3阶时,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LnAMO到LnGDP);而在滞后期为4阶时,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Granger因果关系。不难看出,在较短时期内,主要存在的是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由地方经济增长到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增长);而在滞后3期时,存在反向Granger因果关系(由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增长到地方经济增长)。
2.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NPO与GDP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鉴于LnNPO与LnGDP之间也存在协整关系,因此使用水平数值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7)。
由下页表7可以看出,在滞后期数从1~4时,均存在由LnNPO到LnGDP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说明在滞后四期的时间内,都存在由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增长到地方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3.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FAI与GDP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由于LnFAI与LnGDP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此,根据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数据平稳性的要求,需要对平稳序列进行差分之后再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8)。
由表8可以看出,在滞后期数从1~4时,LnFAI与LnGDP之间均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Granger因果关系。且差分后的数据,表示了变量在前后年份之间的波动,因此这一检验结果可以解释为,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波动与陕西省GDP波动之间在滞后四年的时间内都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Granger因果关系。
三、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以及新产品产值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已经建立起了长期平稳的均衡关系,且二者弹性系数分别为0.82和0.59,而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还未形成平稳的均衡关系。(2)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时间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新产品产值很好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地方经济的发展却并未形成促进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增加的原因。总体上看,二者之间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反馈机制。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也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四、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及结论,为了深入推行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本文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重点扶持优秀的航空航天制造业企业推行股份制改革和分批上市。大力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并通过积极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和自我发展的动力,且以上市企业为产业发展平台,加快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发展步伐。(2)完善科研机制建设,提高军民融合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通过加深军工与民用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不仅对国防科技工业运行效率得到了提升,而且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得以更好地推动,“军民结合”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被更好地建立。(3)政府应该继续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并通过增加对高校、科研院所的投资等方式,加速并提高了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与此同时,科技人员的配置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人员培训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进而来保证企业可持续性的创新能力。(4)努力探索本地区其他产业的支撑。例如,本地其他产业部门在资金、技术、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帮助,及对国防科技产业管理创新提供的意见等,所以应大力促进区域产业部门发展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推动航空航天制造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第3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2] 李国柱,刘德智.计量经济学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 张近乐,李玉芬.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关联度实证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9-24.
[4] 张近乐,易晨晨.比较视阈下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贡献度分析――基于区位商及 VAR 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9):44-50.
[5] 刘敏.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3):73-77.
[6] 董洁,游亚楠.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55-58.
[7] 王育宝,吴狄.陕西省高新技术优势产业选择与竞争力分析――基于偏离一份额分析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218-221.
[8] 李清光,李晓钟.中国茶叶出口价格变动的动态关系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11):53-56.
1 字体和字号
论文题目:2号黑体
章标题:3号黑体
节标题:小4号黑体
条标题:小4号黑体
正文:小4号宋体
页码:5号宋体
数字和字母:TimesNewRoman体
2 封面
论文封面和书脊排版规范见(样张1(1)和样张1(2))。
2.1 论文封皮颜色与尺寸
论文封皮为:天蓝云彩纸TY1201120gsm787*1092
2.2 封面字号如下:
(5号黑体)分类号___________
(5号黑体)单位代码___________
(5号黑体)学号___________
(5号黑体)密级___________
(小初号黑体居中)毕业设计(论文)
(2号黑体居中)(论文题目)
(小3号黑体)院(系)名称
(小3号黑体)专业名称
(小3号黑体)学生姓名
(小3号黑体)指导教师
(小3号黑体)年月日
(4号黑体)封面书脊(论文题目、姓名)
(小4号黑体)封面书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TimesNewRoman体加粗)数字和字母
2.3 单位代码
单位代码由学院统一填写。
2.4 学号
学号以在北航现代远程教育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录入的学号为准。
2.5 分类号
分类号需到图书馆或网上查《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后准确填写。
2.6 密级
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论文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级(如系公开型论文则可不注明密级)。
3 扉页
论文扉页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格式工科类见(样张2(1)和样张2(2)),管理经济类、人文社科类、外语类见(样张2(3)和样张2(4))。“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4 论文页面设置
4.1页眉
页眉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页,见(样张3)。
4.2页边距
论文的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0mm;行间距为1.5倍行距,见(样张3)。
4.3页码的书写要求
论文页码从绪论部分开始,至附录,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眉右侧。封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摘要和目录不编入论文页码;摘要和目录用罗马数字单独编页码。
5 摘要
5.1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包括:论文题目(小3号黑体)、“摘要”字样(3号黑体)、摘要正文和关键词。
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4号黑体),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见(样张4)。
5.2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另起一页,其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并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并在英文题目下面第一行写作者(Author)姓名,作者姓名下面的一行写指导教师(Tutor)姓名,作者姓名和指导教师姓名用汉语拼音写,右对齐。
英文和汉语拼音一律为TimesNewRoman体,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同,见(样张5)。
6 目录
理工类专业目录的三级标题,建议按(1……、1.1……、1.1.1……)的格式编写,社科类专业目录的三级标题,建议按(一、(一)1、)的格式编写,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NewRoman体,第一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其余用小4号宋体。目录的打印实例见(样张6(1)、6(2))。
7 论文正文
2.9.1章节及各章标题
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2.9.2层次
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正文层次的编排和代号要求统一,层次为章(如“1”)、节(如“1.1”)、条(如“1.1.1”)、款(如“1、”)、项(如“(1)”)。层次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若节后无需“条”时可直接列“款”、“项”。“节”、“条”的段前、段后各设为0.5行,见(样张7)。
8 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示方式应全文统一,并采用所在学科领域内通用的方式,用上标的形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4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成果[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用小4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9 名词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采用英语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
10 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
10.1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
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符合GB3100~3102-86的规定。论文中某一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
10.2物理量计量单位
物理量计量单位及符号应按国务院198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GB3100~3102执行,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非物理量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符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km”。
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1000kg”。
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3刻”,不能写成“8h45min”。
计量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
11 外文字母的正、斜体用法
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等符号均用正体,见(样张8(1)、8(2))。
12 数字
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1987年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一概写全数,如2003年不能写成03年。
13 公式
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难实现,则可在+、-、×、÷运算符号处转行,运算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A中的第一个公式为“(A1)”等。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应采用括号,以免含糊不清,如a/(bcosx)。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acosx/b而不写成(a/b)cosx。
14 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并应在文中进行说明,例如:“如表1.1”。
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5号黑体加粗,数字和字母为5号TimesNewRoman体加粗),见(样张8(2))。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与表格为一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
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至表头右上角。
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不允许用“2”、“同上”之类的写法见(样张8(2))。
表内文字说明(5号宋体),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诺贝尔奖中没有设立与数学相关的奖项。有人猜测说诺贝尔的女友最终嫁给了一位数学家米塔-列夫勒,故而诺贝尔一直耿耿于怀,而在设立该奖时把数学排斥在外。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经不住考证的。从诺贝尔的科学观来看,诺贝尔成为19世纪的著名发明家和实业家,其主要原因在于他拥有敏锐的直觉和非凡的创造力,不需要借助于深奥的高等数学知识。在诺贝尔所处的19世纪下半叶,化学领域的研究跟高等数学的结合并不紧密。因此诺贝尔本人根本无法预见或想象到数学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所起的巨大作用,因此忽视了设立与纯粹数学及应用数学有关的奖项。
这种结果导致了与数学密切相关的力学学科中的很多著名科学家都未能获得诺贝尔奖。例如上个世纪的三大力学家普朗特、杰弗里·泰勒和冯·卡门都没有得到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青睐。普朗特在边界层理论、风洞实验技术、机翼理论、湍流理论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称作“空气动力学之父”。杰弗里·泰勒的研究对流体和固体力学及它们在气象学、海洋学、航空学、水力学、金属物理学、机械工程和化学工程的应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他是知名的实验家和理论家,能够凭直觉并运用最简单的方法发现新现象。冯·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工程学家,开创了数学和基础科学在航空航天和其他技术领域的应用,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而当今健在的哈佛大学教授赖斯(Rice)由于在断裂力学和地震方面的贡献也曾经得到过诺贝尔奖提名。但是这几位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生活面貌的力学家并没有得到诺贝尔奖,这确实令人扼腕叹息。
力学家很难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由其学科属性所决定的。力学或者说应用力学是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上,研究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变形的科学。它是物理学最早的一个分支,但是自从流体力学出现,它与传统物理就分道扬镳了。此时的力学主要倾向于用应用数学的理论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而近代物理则更多地注重研究微观粒子的规律。力学也被钱学森定义为“技术科学”,是衔接工程与数学、物理的桥梁;在西方,力学有时候也指应用数学。故而与更多关注原创性成果的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领域相比,力学家更加关注应用,因而与诺贝尔奖的初衷有所出入。值得庆幸的是,尽管诺贝尔奖中没有数学奖或者力学奖,也有几位力学家因为其开创性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实际上,力学的逻辑和工程思维训练对于他们的获奖也有很大益处。这些幸运的力学家主要有以下几位。
瑞利——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瑞利(Rayleigh,1842~1919)是英国物理学家,187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79~1884年任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1905~1908年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908年起任剑桥大学校长。他的研究工作几乎遍及当时经典物理学和力学的各个领域,一生共发表了400多篇论文。瑞利在弹性动力学领域指出:在地震中应当存在一种沿自由表面传播的偏振波,后被称为瑞利波或者L波。瑞利也提出了直接求解变分问题的瑞利(Rayleigh)近似方法,并应用于求解工程振动问题的固有频率。在流体力学领域,他研究了液体在表面张力作用下的失稳,称之为瑞利失稳。
尽管瑞利在力学上有诸多贡献,但是他获得诺贝尔奖却是因为在1895年发现了气体中的一个稀有元素——氩(Ar)。当时他发现从液态空气中分馏出来的氮,与从亚硝酸铵中分离出来的氮,有着极小的密度差异。但是他那经过严格数学逻辑训练的大脑使他具备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轻易把千分之几的数据偏差归结于实验误差,因而没有与诺贝尔奖的桂冠失之交臂。
瑞利一生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他文笔清雅畅达,所写文章大多有严格的数学证明,定量十分准确。后来,他把自己的论文整理为一部五卷本的论文集。论文集的开头,他写下了这样的言词:伟大精深啊/上帝造物之奇妙!/研究探索吧/求得世界奥秘/乐在其中矣!
布里奇曼——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布里奇曼(Bridgman,1882~1961)是美国著名的实验力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是操作主义的创始人。他曾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和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并于1942年担任美国物理学会主席。布里奇曼因发明产生很高压力的装置及利用这一装置在高压物理领域内所做出的贡献,而获得了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位美国学者评价布里奇曼的工作时说到:“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物理学领域能够与高压物理学相比,高压物理学主要是一个人的工作。”从1905年开始,布里奇曼就研究了物质在高压下的力学性能。他创建了一种新的高压装置,可产生10 GPa(十亿帕斯卡)的压力。他利用该装置,广泛地研究了100多种化合物在高压下的物理性能,如压缩性、电导、热导、拉伸强度和粘度等。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方面,他发现金属的塑性变形与施加的静水压力关系不大,而受剪应力的影响较大。这些结论已经广泛应用于塑性加工、机械、材料、土木、水利、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次大会共有来自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重型机械、铁道和兵器等多个行业以及高等院校的400多位嘉宾参会.大会共收录146篇高质量的技术应用论文,涉及从前后处理平台到求解器技术、从优化设计到制造工艺研究等方面的丰富内容.大会共评选出15篇优秀论文.
大会由Altair大中国区总经理戚国焕先生致开幕词,Altair全球执行副总裁Nelson Dias带来Altair最新的公司发展愿景,将“人”和“技术”作为创新发展的源动力.Altair全球开发副总裁周明先生作关于有限元求解器和优化技术的主题演讲,展现Altair最新、最强的CAE技术开发能力.Altair全球航空行业执行总监Robert Yancey先生具体阐述Altair如何面对当今航空界的设计挑战,通过经典的案例展示Altair在航空行业的解决方案.大会还特别邀请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副院长杨健先生作演讲,他列举北汽研究院大量的CAE成功应用实例,阐述CAE技术在汽车设计和研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除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大会还特别开设PBS Works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专题研讨会和航空航天专题分会场. 8月19日下午,大会举办3场主题分别为“HyperWorks最新前后处理及SimLab建模技术”、“宇航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和“Altair流体动力学CFD及流固耦合技术”的技术专题研讨会,赢得参会嘉宾的广泛参与和高度评价.
【关键词】培养现状;航空机务;需求;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3―0070―03
“航空机务”职业技术人才是指毕业后主要从事民航飞机或飞机附件、机载设备等的维护、保养、测试和修理的特种专业技术人才。[1]
“航空机务”工作作为一种特有工种,目前因其良好的就业形势和较高的薪酬为广大上海市民所青睐。作为一种特殊专业及其所对应的正蓬勃发展中的民航运输业,有必要对上海高校目前该专业的办学和培养现状做一个总结并对未来五年的社会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供决策者参考使用。
一 上海市“航空机务”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经查阅大量资料,目前上海市办有“航空机务”专业的高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
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校企联合、产学合作于1993年挂牌成立的,航空运输学院下辖的航空维修工程系共设有两个专业,均属于“航空机务”的范畴,即“交通运输(航空器械维修)”本科专业和“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科专业。
目前航空维修工程系2006年以前(近5年)均是每年招收一个本科班、一个专科班的学生,大致招生总人数略高于60人,但由于招飞、退学等原因每年实际毕业生人数约50名(2007年该系毕业生为54名)。在2006年,该系第一次扩大招生规模,即在原一个本科班、一个专科班学生规模的基础上又增加招收了一个专科班的学生(30人左右),从而2006级“航空机务”专业学生总人数达109人。
2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目前共有工程力学和飞行器制造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虽然这两个专业不属于所谓的“航空机务”范畴,但其学生近两年就业时每年有20人左右(注:该数据来自于民航用人单位)进入民航系统从事飞机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即机务。
3 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航空运输系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简称东海学院)创建于1993年, 后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具有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该学院下辖航空运输系,其航空运输系于2006年开始招收“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科层次的学生,招生人数在40人左右的规模,目前尚未有学生毕业。
4 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
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民航上海中专)成立于1985年,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受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领导,是一所面向民航、服务社会的经济管理类、工科类和服务类兼有的全日制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上海市现代化标志性职业技术学校。该校面向全国招生,建校20年来,已经为东航、上航、浦东机场、虹桥机场及全国各大航空公司、机场及相关行业培养输送了近7000名毕业生,不少学生已成为业务骨干。该校每年98%以上的毕业生被推荐就业。
该校网站上的数据表明“航空机务”专业的招生规模大致每年150人左右。
5 其它
目前,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比如上海户口的落户问题)在上海的民航企、事业单位不仅在上述高校中招收机务人员,而且在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工科类学校中招收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机电类专业学生(上岗前进行短期飞机机型知识培训),每年大约30人左右(注:该数据来自于民航用人单位)。
统计上述各高校“航空机务”专业的招生、就业情况,可以认为上海市各高校每年所招收和毕业的学生数约为300人。
二 上海市“十一五”期间“航空机务”职业技术人才需求分析
在总结了上海市各高校“航空机务”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后,需要进行上海市飞机维修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在上海,“十一五”期间“航空机务”专业的招生和就业趋势离不开国家民航运输业发展的大趋势,尤其飞机维修业及其上下游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航空维修服务业面临着一个关键的发展转折关口。由于航空维修服务业是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全面开放的行业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入世后,将会有更多的外国航空维修厂商到中国投资办维修服务业,而且它们将不再受与中方合资的限制,也没有投资金额、投资年限的限制。中国航空维修业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据统计,2000年世界航空维修市场总收入约500亿美元,今后随着航空业的发展还会继续增加,中国民用航空维修企业若能分一杯羹,将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目前,我国的民航业处于持续高速的发展时期,尤其在上海,有着浦东与虹桥两大机场以及东航、上航等大中小航空企业数家,上海航空业的高速发展对“航空机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既是良好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直接刺激了飞机维修人才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飞机维修人才的供求矛盾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将会比较尖锐,这个矛盾事关航空公司或飞机维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它也对“航空机务”专业人才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握好“航空机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步伐,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2]。
1 “航空机务”专业技术人才就业单位分析
上海作为我国三大航空枢纽港之一,民航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作为民航重要组成部分的飞机维修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壮大并在不断的发展当中,进行“航空机务”专业技术人才就业单位的分析是社会需求分析的基础,表1显示了目前在上海的航空运输维修企业单位[3]。
除上述维修企业单位外,在上海还有一系列的外国航空公司办事处、民营航空公司、中外合资企业等,外航办事处有美西北航、全日空、大韩、港龙、国泰、法航、英航等几十家办事处,主要从事其自有飞机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民营航空公司和合资公司如表2所示,毫无疑问,这些单位同样也将是“航空机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4]。
2 未来五年上海市“航空机务”专业人才需求预测
通过上述分析上海市高校“航空机务”专业的办学情况和上海市“航空机务”专业人才用人单位的概况,未来五年上海市“航空机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清晰可见、跃然纸上,在上述用人单位表格中已经列出每年这些公司大致的需求数量。
(1) 宏观分析
勿庸置疑,未来五年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在民航这个行业上,近几年中国政府从政治和经济等角度考虑从美国波音航空公司(BOEING)、欧洲航空工业公司(AIRBUS)、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和加拿大庞巴迪工业公司(BOMBARDIER)大量的引进飞机。2006年2月14日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会,民航总局副局长高宏峰说:“‘十一五’期间每年将增加近一百多架飞机”,据不完全统计,每引进一架B737飞机,平均需要飞机机务维修人员30名(注:数据来源于行业统计资料和行业经验)来维护和保养飞机的安全与健康。另据中国民航总局预测,今后5年,民航将以每年不少于100至150架的增量引进飞机,到2010年全国民航运输飞机的总量将达到1600架,比2005年净增700架左右,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为例,要满足未来五年因引进新飞机而增加的工作量所需要的维修人员的缺口约为1200人[5],因此,到2010年,我国“航空机务”职业技术人才共需2万人左右。而上海市民航方面的中外合资和民营企业较多,需要补充的人才数量是巨大的。
(2) 微观分析
从目前上海地区的“航空机务”专业人才供求关系来看,出现了明显的人才短缺,以致用人单位不得已脱离上海而面向全国高校、职业技术学院、中等专业学校招聘“航空机务”专业技术人才(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等),甚至出现了民航企事业用人单位到传统上非民航行业对口培养高校招聘人才的现象(比如近几年出现的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从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招聘飞机维修人员)。而作为在上海市该专业人才主要输出单位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其所培养的航空机务人才,毕业生每年年底前就较早的被用人单位所“定购”,由于毕业学生数有限,不少用人单位只能扫兴而归。
上述事实表明,“航空机务”职业技术人才在上海市社会市场需求量相当大,毫无疑问,如果学生面向全国民航企事业单位就业,其就业前景将更加乐观。
三 对策分析与结论
解决“航空机务”职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可以采取“国家出政策、企业出资金、学校出力气”的办法,加速人才的培养,满足“十一五”期间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综合上文,本文以某学校招生计划为实例来进一步说明为满足“航空机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而采取的招生对策。某校近几年的招生就业情况表明,其所培养的“航空机务”专业技术人才在数量上已经不够满足上海市场的需求,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供不应求现象(该校甚至出现了其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生经短期飞机机型知识培训之后被航空公司大量录用的现象)。
面对这种乐观的就业形势,经过严格论证和缜密思考,该校制订的“十一五”期间“航空机务”专业招生计划如表3所示,仅供决策者参考。
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对“航空机务”专业技术人才有着相当大的市场需求,上海市高校有必要扩大该专业的招生量和加大培养力度。
参考文献
[1] 常士基.现代民用航空维修工程管理[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 宋卫杰.民航机务维修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中国民用航空,2005,6(12):20-22.
[3]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网站.航空维修企业单位[EB/OL]. [2007-01-04].
[4] 民航资源中国网.民航招聘信息[EB/OL].
您好!
我叫关淼,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后,期望在出流动站之后到广西工作。
在博士毕业之时,我曾困惑于职业的选择,身边的亲朋好友都认为留校做老师或是在科学院所工作都是比较理想的,但我个人却期望能找到一个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工作,于是选择博士后作为过渡,再认真思考自己未来的道路应该如何走。
离开北京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哈尔滨考学到北京,并获得博士学学位,博士期间成了家,在北京也购买房子,再有一份北京的稳定工作,这是无数外省学子无法完成的梦想,但这些都不是我所追求的。崇高的理想,生活的期望,时代的召唤,历史的机遇,未来的向往,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我发现自己需要一个更广阔的舞台。首都、沿海还是中部,生活条件及待遇都不是决定自己能否发挥作用的最重要因素,关键要看个人的发展环境,因此,我义无反顾的做出了选择――西部。
虽然在北京找一份待遇好,又清闲的工作并不是难事,但我更希望到需要我的地方去工作。在博士论文后面的致谢中我曾感谢妻子、父母多年以来对我学业的支持,他们一直默默的付出,迄今为止我没有给予任何回报,当我对他们说出自己投身西部的想法时,出乎意料的家里所有人都赞同我的决定,他们的支持给予了我信心和希望。
经过查询西部各省的情况,我选择了广西,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带给广西国际性的历史机遇;第二: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使北部湾区域经济建设实现里程碑式的跨越;第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向群表示,目前,广西干部队伍中年轻干部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2011年换届需求,2010年将把人才的引进开发作为工作重点,努力在人才聚集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第四:我的博士导师曾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西北海学院的院长,他曾对我说广西是个好地方,如果想做事业,可以选择广西。
从上大学开始,除了学习以外,我一直积极主动的参加学生活动,并在不同的岗位上担任学生干部,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参加了两次挂职工作,一次在北航后勤管理处任处长助理,一次在北京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任总经理助理,使我不仅有机关的工作经验,也有了国企的工作经验,在这些基础上,我觉得自己到广西工作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今日之广西,充满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对于博士后的我来说,那里将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个人的意愿、历史机遇,国家的需要,促使我更加热切的渴望着能投身于广西的经济社会建设。去西部去基层的选择不需要豪言壮语,需要说服的只有自己,需要战胜的仅是追求浮华与安逸的心灵,需要追求的只是踏踏实实去做出一点值得自己骄傲的成绩。
我期望做一个有益于广西、有益于广西群众、有益于广西社会的人。
此致
敬礼!
一、拓宽了对音乐传播特征性研究的新视野
对音乐传播特性的思考成为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亮点,备受关注。这一点非常明确地体现在曾遂今教授的《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研究》及薛艺兵教授的《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传播与地域分布研究方法新探》两篇论文中,曾遂今的论文中对于音乐传播中的时空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归纳出了音乐传播的四种模式:音乐的“零信道”传播、“信道”传播、“盲信道”传播和“网络信道”传播四种模式,并揭示出音乐传播的“时空同向效应”和“时空反向效应”及两种时空效应观念。薛艺兵教授从“声音是一个流动变化的景观”这个新视角来思考,突破了以往静态研究的局限,以时间和空间双维度动态变化的角度审视在历史过程和地理分布中流动变化着的“声音景观”(sound scape)。他提出的“声音景观”这一概念在音乐的传播空间与历史流变中,对于音乐传播学和音乐地理学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启示意义。此外,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张谦的《论音乐传播中的现场互动行为》及博士生陈镇华的《论流氓学视野中的音乐传播》等论文对音乐传播在传播途径中的特征提出了新观察与新思考,拓宽出较新的观察视野。
二、丰富并呈现出对音乐传播思考多元化的新景象
在当代社会的音乐文化生活中,音乐传播作为一项重要的人为活动贯穿整个过程。音乐传播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会涉及到更多的内容。在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发言和分组讨论上就可以听到来自各方面关于音乐传播各领域的诸多表述,表达出更为多元化的理论思考。比如,在第一分组讨论会场,在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赵志安和中央音乐学院宗晓军两位老师的主持下,沿续第二届音乐传播论坛中关于艺术院校中“艺术管理专业教育与音乐传播和谐关系”的议题,会议代表们对几年来的艺术管理专业教学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来自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的蔡丽老师和广州星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的蔡美娟老师对艺术管理教学模式和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议题。蔡丽老师指出目前我国的艺术管理教学仍存在局限性,无奈的“拿来主义”只是单纯地借用经济、工商管理以及音乐、美术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拿来讲授,缺乏二者的良好结合,使得目前没有一套系统的、具有针对性的艺术管理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当中;其次是艺术管理师资力量的缺乏,依靠外聘专家来校开设讲座是不足以满足学生需要的。除此之外,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青年教师周烨通过《由南广模式引发的思考》一文对音乐编辑、音乐传播等专业的具体教学活动进行了生动的讲解。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及中国传媒大学的两位音乐社会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姚慧和韦杰分别表述了她们对国外关于音乐传播的相关译著的见解,强调了外文学术著作翻译及阅读的重要性。比较应时的论文比如天津音乐学院潘海啸的《3G音乐手机传媒――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音乐媒介诠释》、天津音乐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硕士生姜萌的《唱片封面设计的视觉构成要素》一文、武汉大学程晓婷的《Web2.0时代的网络音乐传播》、天津音乐学院教师赵良云的《浅析中国婚庆演出市场》等文章从音乐传播的实践应用层面进行了多元化思考,立题新颖,具有启发性。
摘 要:国外特色资源数据库,尤其是航空特色数据库研究起步较早,国内相对研究发展较为滞后。为此,分析了建设航空特色数据库的重要性,并且指出建设航空特色数据库的基本理念与思路,以及基本原则。构建了航空特色数据库平台搭建的总体框架,并将平台分四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实现。
关键词:航空;数据库;平台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16502
1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对数据库信息资源的需求量呈几何级增长,并且对资源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大力开展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已经能够成为图书馆乃至整个情报界的重要工作。
发达国家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特色数据的建设工作,比如在美国,有一大批大学图书馆已经着手建设特色资源库,现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已经建设了计算机、通信信息科学数据库,密西根大学也已经建立人文与环境科学数据库。航空航天领域的特色资源库尽管数量不多,但品质较高,如AIAA航空航天学会数据库、AESS宇航和电子系统分会数据库、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的数据标准化程度很高,能够反映当前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价值很高。
我国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起步很晚,但2000年以后,图书情报部门在特色资源库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对自建特色资源库的理论研究日益增多。通过同方知网CNKI数据库,以篇名字段为“自建数据库”、“特色资源库”、“特色数据库”来分别进行模糊检索,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记录超过万条。由以上检索结果,我们不难看出国内图书情报界,对特色资源库建设的研究和关注在近几年已经是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其需要一提的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LS),在1999年7月成立了CALLS特色数据库和导航库建设项目组,此举更是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的发展。
2 航空特色资源数据库服务平台建设理论
2.1 航空特色数据库平台建设的基本理念与思路
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特色数据库建设理论现在已经非常丰富,我们需要通过理论研究,实践探索,逐步形成航空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目标、指导原则、技术标准等多方面的内容,最终将航空特色资源库建设成为一个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资源体系。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创新服务模式、扩展服务内容,使读者能够方便快捷的获取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且探索特色资源库建设、维护等持续发展方案,通过搭建功能完善的平台,不断发挥其为航空学科乃至航空事业资源保障的最大的效能。
2.2 航空特色数据库平台建设指导原则
首先,一定要坚持标准规范化原则。高校图书馆在建设航空特色数据库的过程中,规范化和标准化是数据库建设的根本保证。从资源建设到航空特色数据库平台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数据的采集、著录、加工、录入各个环节无不体现了规范性。为保证数据库的可使用性、操作性和持续性,要以规范性为前提,完全建立并遵循数字化加工、资源组织、互操作以及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其次,一定要要坚持特色化原则。不同的特色数据库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内容,因此资源内容具有特色才是建设航空特色数据库的根本。这就需要高校在建设特色数据库的过程中,必须从从多维度、多渠道收集有特色的资源,并以此丰富航空特色数据库的内容。航空特色数据库资源的特点必须鲜明,或者具有地域特色,或者具有专题特色,或者具有学科特色。高校图书馆在建设航空特色数据库时应该发挥自身资源的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对能够突出航空特色的资源重点建设。建设过程中不能求大求全,要依托本校、本馆的资源特色,考虑相关资源是否在本行业具有权威性。
第三,一定要坚持实用性原则。航空特色数据库的根本目标应该是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用户至上”的原则。为保证所建数据库能直面读者需求,并面向社会需要,建库时一定要充分调查用户的信息需求,并全面分析数据库的实用价值以及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航空特色数据库的简直以及他存在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建数据库是否好用、能用、以及实用。建设数据库的过程中一定要与专业人员合作,坚持以实用性为原则,这样建成的航空特色数据库才能做到操作方便简单,检索效率高。
第四,一定要坚持共享性原则。共享可以降低航空特色数据库开发、维护和使用成本,同时可以实现让跟多的用户参与进来共同建设特色数据库,从而实现特色数据库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所以,在建设航空特色数据库的过程中,一定要打破各自为政,各扫门前雪的状况,实行分工合作、联合建库,通过相互合作实现航空特色数据库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3 航空特色资源数据库平台总体框架
数据库平台是为组织开展知识服务所依赖的知识资源的获取、整合与传递活动提供手段、方法支持与环境保障。作为技术支持的资源平台功能系统,应主要包括四个功能模块:
(l)资源获取层。主要功能是从图书馆内外各种专业数据库获取航空特色数据资源,并为展开相关特色服务、满足用户资源需求而准备。
(2)资源整合层。对从个专业数据库获得的航空特色资源进行有目的的结构化整合,以便有效存储和调用。
(3)服务层。提供各种服务的功能,如检索服务、导航服务、定制服务、推送服务、交流服务、嵌入服务等功能。
(4)服务接口层。用户通过接口与平台进行“人一机“交互及”人一人”交互,接口是用户提出需求,获得资源及信息的窗口。在接口处,用户可使用浏览器、电子邮箱和电话等信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来获得资源及服务。用户可进行自助服务,如检索查询,并可获得资源导航服务及个性化定制与推送服务等延伸。
图1 航空特色资源数据库平台总体框架 4 航空特色资源数据库平台功能设计
航空特色资源数据库平台包括专业资源服务、教学教辅系统参考咨询系统个性化知识服务系统四个模块。各功能模块具体功能如下。
(1)专业资源服务。
①智能统一检索平台:读者通过智能检索页面输入检索关键词,系统自动根据智能相似算法与资源库中的内容进行匹配运算,然后将命中的内容反馈给读者。
②资源按资源类别分类浏览:将航空特色数据库按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视频资源、试用资源等进行分类,读者可方便的按照资源分类浏览数据库中资源。
(2)教学教辅系统。
我们在教学教辅系统中涵盖航空系列教学资源,可以使读者方便的获取教学中所需资源,其中包括航空系列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课件、教参文献。
(3)参考咨询系统。
用户在使用航空特色资源数据库平台过程中遇到问题,可通过平台得到帮助。普通问题由FAQ专家系统解决。对于较专业性的问题可通过平台由相关专家进行在线解答。
(4)个性化服务系统。
读者可通过此系统对感兴趣的航空类资源进行个性化定制和推送。并且可通过本平台的评价反馈系统,对平台提供的资源的质量及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反馈,促进平台的长久有效运行。
5 结论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在高校图书馆界正方兴未艾,尤其是航空特色数据库带有浓重的校园文化特色,所以我们从思想上重视,在建设过程中积极规范,在推广中不遗余力。航空特色资源数据库平台对航空特色数据库的推广具有推泼助澜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还需要下很大功夫,以统一技术标准,增强互操作性,保障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质量,为资源共建共享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吕先竞.四川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6,(3).
[2]邵锐,钟世明.专题特色数据库系统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7,(6).
[3]李希明,陈美芳,张勇.关于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新思考[J].情报杂志,2002,(5).
[4]论我国西部图书馆的特色化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03,(1).
[5]华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建设实践与探索[J].高校图书馆情报,2002,(6).
关键词 高校 公共体育 篮球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College Public Sports Basketball Teaching Reform
FAN Yuheng, HU Rong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36)
Abstract Basketball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college sports teaching, loved by the students, along with in-depth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basketball in college sports has shown a number of issues, such as teaching content boring, monotonous teaching methods,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is not reasonable, etc. in this paper, their work experience, the use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basketball teaching as research object, basketball teaching reform the current study, hoping to promote the college public Sports Basketball teaching reform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Key words college; public sports; basketball teaching; reform
1 研究对象
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公共体育篮球教学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浏览中国知网上关于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改革的论文,总结当前高校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篮球教学发展的策略进行分析。(2)专家访谈法。对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工程学院的篮球教师进行走访,就当前高校篮球教学的改革进行探讨,共同研究篮球教学的改革道路。(3)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大一、大二篮球班学习的学生200名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98%。(4)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对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篮球学习兴趣调查分析
表1 学生篮球学习兴趣调查表(N=196)
为了解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表1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其中有38.8%的学生非常喜欢篮球学习,有41.8%的学生喜欢篮球学习,仅有11.2%的学生不喜欢篮球学习,有8.2%的学生非常不喜欢篮球学习。由于篮球运动在我国较为普及,篮球运动方便开展,不受参与人数与场地的限制,篮球运动从初中到大学就是体育教学的主要项目之一,因此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较高。由于高校公共体育实行的是选课制度,学生有的是被动选择篮球教学,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自己的身体素质较差,在篮球课上没能完成教学任务,在考试中成绩不理想,或者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导致了学习兴趣较低。
3.2 学生篮球健身原理了解情况调查分析
表2 学生篮球健身原理了解情况调查表(N=196)
对学生进行了篮球健身原理了解情况的调查,从表2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篮球健身原理的了解并不全面,其中仅有17.3%的学生对篮球健身原理非常了解,有23%的学生对篮球健身原理了解,有34.2%的学生对健身原理不了解,有25.5%的学生对健身原理非常不了解。学生虽然对篮球学习的兴趣较高,但是对篮球理论知识了解较少,对篮球运动掌握得不够深入、全面,不利于学生篮球运动的学习。
3.3 篮球教学中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表3 篮球教学影响因素调查表(N=196)
为了解当前高校篮球教学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从表3的调查结果来看,有17.3%的学生认为篮球场地缺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0.9%的学生认为教师水平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6.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3%的学生认为篮球学习兴趣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这组数据,由于高校基础建设的加强,高校篮球场地越来越多,可以是北方冬季寒冷,夏季炎热,而大部分高校篮球教学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室内篮球场地缺乏,影响了教学的开展。教师的教学水平低,教学方法落后,教学理念更新慢,教学中缺乏针对性,也是篮球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而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也被学生认为是篮球教学中的一个影响因素,如何应对这些影响因素,加强对篮球教学进行改革是高校篮球教学要解决的课题。
3.4 篮球教学改革的策略分析
3.4.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篮球兴趣
当前高校篮球教学内容复重,枯燥,大多数篮球教学都是进行简单的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沉闷,未能针对现代篮球教学的特点安排教学内容。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高校篮球教学中融入一些篮球小游戏,篮球趣味比赛等内容,同时还必须要安排一些相应的篮球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健身知识,才能更好地与实践运动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更好地促进学生竞技水平提高。
3.4.2 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篮球学习有一定的影响,教师要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多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在篮球教学中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运动技术水平高低,多采用分层次教学和任务式教学。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不搞一个模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会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培养,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4.3 发展校园篮球文化
随着大超联赛在高校间的进行,学校篮球运动有了明显的进步。高校要借助这一契机,加强篮球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学校篮球运动的开展打好基础,同时要加快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篮球运动中来。学校可以组建篮球俱乐部、社团,定期举办学校内的篮球比赛,形成高校特有的篮球文化。
4 结论与建议
(1)当前高校篮球活动开展较好,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较高,但是仍旧有一小部分学生兴趣较低。(2)学生对篮球健身原理了解较少,对篮球理论知识学习不足。(3)影响篮球教学的因素比较复杂,主要有场地缺乏、教师水平低、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学习兴趣低等。(4)为了更好地发展高校篮球运动,改革篮球教学,必须要提高篮球教师的综合素质,完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为学生的篮球学习做好指导。(5)对篮球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篮球教学内容向着健身性、娱乐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篮球运动中来。(6)加强校园篮球文化的建设,完善篮球基础设计建设,为校园篮球的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润侨.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课教学浅谈[J].当代体育科技,2012(2).
[2] 武笑玲,高茂章.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反馈教学法”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2).
【关键词】: 超声振动 磨削力有限元
1.磨削力的数学模型
磨削力是表征磨削过程的重要参数,是磨削中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效应是人们一直所关注的问题。磨削力主要来自工件与切削刀具接触引起的切削变形、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及磨粒和粘合剂与被加工件之间的摩擦作用。磨削过程中,磨削力的大小不仅可以反映出磨削过程中油石与工件之间的相互干涉过程,判定磨削效果的好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加工的表面质量和变质层厚度。故有必要对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力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磨削机理和合理解释磨削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及选择适当的磨削用量。
关于磨削力数学模型的建立,想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解析是很困难的。
2.磨削力的有限元分析
利用专业切削分析软件Third wave AdvantEdge对振动切削进行有限元分析。由于磨粒的形状不是固定的,它有很多种形式,现在的研究人员基本都是用圆锥形、四面体形和八面体形等模型,这里采用八面体型的一个具有负前角的模型进行分析。
4.结论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结合有限元软件对超声振动外圆珩磨磨削力进行了分析,并对机理进行进一步的阐述。超声振动切削技术的磨削力小这一工艺效果对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其机理的研究对丰富切削理论和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春强.超声振动珩磨加工技术的试验研究.中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 张云电.超声加工及其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3] 袁易全.近代超声原理及应用.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 王爱玲,祝锡晶,吴秀玲.功率超声振动加工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5] 祝锡晶.功率超声振动珩磨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6] 张卓.无氧铜腔体的深孔珩磨研究.西安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硕士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为完善我国学位制度,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而设置的。从199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1997年,我国正式开展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工作。2009年起,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这是对以往硕士生培养过于偏重学术、脱离市场、知行脱节等弊端的一种完善,也是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截至2010年,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约为10万人。预计到2015年,我国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生在校生人数要实现1:1。然而,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生特别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的迅速扩大,其教育培养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1 社会认可度不高,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存在一定误解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从开始招生至今只有短短4年时间,属于“新生事物”,所以无论是生源还是用人单位方面,对其认识还不够全面,存在一些偏差。很多人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过去传统的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混为一谈,甚至认为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生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条件低、培养目标要求不高、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与学术型差别不大、学位证书不被社会广泛认可,就业前景不乐观。加之,很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由其它专业调剂而来,认为专业型不如学术型。因此,导致很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对自己的身份都不认可。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优先考虑学术型,对专业学位存在一定歧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还尴尬遭受着“不如学术硕士硬”、“山寨硕士生”、“培养无特色”、“就业前景担忧”等质疑。
1.2 教育管理特色不突出,缺乏有效培养过程监控和质量保障体系
目前,很多高校尚未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体制。不同学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学位要求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但是高校在对硕士生及导师的管理、质量评价及考核评估上大都采取一样的教育管理制度,缺乏特色性和科学性,也严重影响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生的培养质量。例如,在培养方面,学术型硕士生偏重理论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具体到培养方案、选题报告、中期考核等培养过程各个环节,很多培养单位还没有制定完善的、特点突出的、有别于学术型的具体方案和有效的监控措施。例如,课程设置上除了少数几门学位课不同之外,并无其它差异,缺乏新意,导师也不清楚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否需要增加额外的要求,应该如何区别对待。专业实践也由于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实践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少有获得真正落实。此外,全日制专业学位在论文类型、评价标准与机制等学位论文规范方面,均未能突出专业学位特色。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监控与质量保障的探索与实践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现有“航天工程”和“航空工程”两个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起,招收“航天工程”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2010年开始,招收“航天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2014年,“航空工程”领域也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生。目前,已累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近130人,累计毕业近70人。毕业生中近40%的学生就业于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另有近40%就业于国内大中型企业,其余20%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教育工作。经过近几年迅速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不论从招生规模还是在校生人数等都趋于稳定,这就对如何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多渠道提高生源质量,严格导师资格认证量
鉴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发展时间短,认可度还不够广泛,为了提高生源质量,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采取多渠道招生的办法。首先,从我院“力学”本硕连读生、“工程结构分析”及“飞行器设计”专业中,选拔一定数量成绩较优异的本科生经推荐、免试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其次,在统考生中,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在笔试、面试方面区别于学术型考生,内容都更侧重工程应用方面,面试考官也选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教师担任;另外,报考学术型的考生如果愿意转报专业学位,将给予优先录取。最后,对于招生剩余名额,会从报考机械、能动、电气、电信、材料等相关专业的考生中预录,将同时愿意转为专业学位的学术型考生与报考专业学位考生一同笔试、面试,按顺选拔综合成绩高的考生进行录取。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较高的生源质量,也能达到不同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采取自愿报考的形式,从一开始就稳固了考生的心理认可度。
同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指导教师的招生资格进行严格把关。由于专业学位对应的学科只有一级没有二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目录上并没有标明特定的导师,而是在每年招生前期,会对导师就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意愿进行摸底,并对那些愿意招收的导师在总招生数量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同时对导师的招生资格进行严格把关,除了常规的要求之外,对其工程背景、主持横向课题以及到款情况提出具体要求,为之后的专业实践做好铺垫。
2.2 准确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在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硕士生教育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实践应用特色。进一步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生源特点和培养模式既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生,也不同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其培养定位应有别于上述两者,有其自身特色。总体来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应在课程教学的同时兼顾学科与行业的特点,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具体到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航空航天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能够在航空航天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研究机构或大型企业承担专业技术及管理工 作。
2.3 培养过程监控措施及其实施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制为2~3年。在第四学期可申请转博,通过学院考核并获得专业学位后第五学期转入博士阶段学习攻读博士学位,这样,为那些愿意并适合继续深造的硕士生提供了机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专业学位在硕士生中的认可度。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等环节,均实行学分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并辅助以校外研究单位或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导师合作指导。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分工明确:校内导师负责硕士生在校学习与科研等,并负责在校外研究单位或企业聘请高级职称及以上的全职人员作合作导师,与合作导师一起落实并管理硕士生专业实践并指导学位论文。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校期间,须修满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学术活动、中期考核、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的学分。除全校公共课之外,学院专门设置了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作为学位课或选修课供硕士生选择。此外,为拓宽硕士生知识面,要求在答辩前听够规定的学科前沿性讲座。
大部分课程学习集中在第一学期完成,第二学期开始,硕士生陆续进入专业实践阶段,专业实践应与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考虑到每位硕士生专业实践的情况有所差别,所以,专业实践一般应在校外实践单位完成,可以连续完成,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分段完成。对于以导师主持的横向课题为专业实践内容的硕士生,部分专业实践内容可在校内进行,但须保证有多次赴实践单位进行调研与研开的经历。校内导师与合作导师要定期检查专业实践情况,处理专业实践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第三学期结束前,学院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进行中期考核,除课程学习、成果发表之外,重点考察专业实践情况,对于考核未通过者,将作为重点跟踪对象转入下一次考核。专业实践结束后,硕士生提交由校内导师、合作导师、实践单位共同签署意见的书面实践报告,并以PPT的形式向学院汇报并接受考核,未通过者将重新进行专业实践,并取消其校内指导教师下一年度招生资格。
奖助金评定方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生享受同等待遇,单列指标,分开评定。依据课程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等进行排名,末位学生将转为自筹生。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建议导师提供相应的助研岗位津贴,并协助其申请助学贷款,或者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此外,为鼓励硕士生重视专业实践,对于专业实践审查中成果突出或解决了重大工程问题的学生及其导师会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
2.4 学位规范多样化,评价机制特色化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技能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是可否被授予学位的关键。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特殊性,对其学位论文的要求及评价机制都不能完全照搬学术型硕士生的办法。
我们的做法是:学位论文可由校内导师与经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要把完成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位论文可以是调研报告、软件研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形式,论文字数要求3万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通过中期考核后,才可申请学位。在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预答辩后,方可进入论文评阅及正式答辩。送审时,论文评阅人共2名,其中1名必须是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答辩委员会由3至5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一位应是相关专业领域的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的专家,也可以是硕士生的校外教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要求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各环节要求且成绩合格,通过正式学位论文答辩后,由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专业学位。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和不断完善,几年以来,我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管理逐步进入正轨,规范化和特色化愈来愈明显。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有了较大提升,不再认为自己是“二等公民”。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达100%,去向包括研究院所、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等。然而,在实际管理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中期考核、奖助金评定等指标体系中除专业实践外与学术型硕士生的差异不大,部分学生专业实践内容与学位论文结合不够紧密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与工作中不断改进。
3 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3.1 转变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模式
在“世界竞争力报告”的排名中,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质量排名靠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亟需进一步改革。改革表现之一,就是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由此应运而生。如何转变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模式,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树立为真正教育品牌的关键所在。
首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特点决定了学生不能只坐在书斋中,要真正走到社会实践中去。基于这个特点,学校应积极调整过去“关门搞学术”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在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社会实践资源等方面下功夫,实现教学、科研、实践的良性互动。其次,完善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是内部评价和使用者外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质量的评价,除了在招生、培养、专业实践、学位答辩等环节中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外,还要引入外部评价机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逐步调整管理理念与模式,这也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能否真正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关键所在。最后,加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一支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素质高的管理队伍。
3.2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实践与就业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 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社会特定职业需求的高端专业人才,因此,要特别注重专业实践对其职业素养与技能的提高。具体说来,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学院和导师的作用,加大实践基地建设的力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授课教师和导师,应本着“实践第一”的原则合理匹配,更多吸纳一些具有企业一线科研、管理、经营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加入授课、指导教师队伍。应以横向课题为主,要求指导教师将所指导的专业型研究生纳入课题组,参与完成一些任务。另一方面,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投入,用于包括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导师培训、课程建设、硬件设施配置、与实践单位交流合作、校外导师聘任、就业指导等方面。充分调动社会、行业和有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拓宽专业学位硕士就业渠道。
3.3 借鉴国外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有益经验
西方很多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上起步较早,发展迅速。以美国为例,它是当今世界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专业学位早期主要向德国学习,到1970年后,“本土化”趋势开始加强。经过近90年的发展,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有力推动了美国经济快速增长,逐步形成结构日益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美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明确区分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定位。专业学位的培养应面向社会,培养目标坚持职业性方向,课程设置体现应用性,教学过程体现实践性,不同学科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也应各具特色。其次,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扩展专业学位学科或领域,满足社会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多元化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需求的增长,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重心应逐步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移到以培养专业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在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规模的同时,适时设立新的专业学位类型,进而不断扩展专业学位学科或领域范围。最后,加强校企合作,贯彻实施“双导师”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美国斯坦福大学早在20世纪50年代率先开创了大学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形式。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大学基础学科的教学、科研优势,又能发挥企业设备先进、经费充足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恒,胡体琴.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5):88.
[2] 姜金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对策.中国轻工教育,2011.2:37-38,47.
[3] 高静.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对比研究.科技广场,2013.4:189-191.
[4] 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
[5] 王钰,康妮,刘慧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
[6] 陈皓明.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发展观 全面推进工程硕士教育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1:16.
[7] 刘华奇,刘浩然,周益兰.关于工程硕士招生与办学思路的分析与思考.教学研究,2010.11:24.
参考文献:
[1]雷娟.浅谈对单片机教学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09(5):215-216.
[2]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5(1):86-87.
[3]张翼成,刘美,王涛.CDIO模式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2,23:022.
[4]谢楠.CDIO项目教学法在单片机课程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3(1):89-91.
[5]时军,王懿华.基于CDIO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5:029.
[6]王洪涛,何益宏.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
[7]史成芳,程荣龙.基于“案例驱动”的单片机教学方法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006):93-94.
参考文献
[1]万文略.单片计算机及其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2]刘文涛.单片机应用开发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李群芳,张士军,黄建.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周文举.PC机串口与多个单片机红外无线通信的实现[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4,17(7):29-31.
[5]刘艳玲.采用MAX232实现MCS-51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1999,15(2):57-61.
[6]徐速,李盛渝.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信[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4):360-363.
[7]孙瑞杰,吴晓宇,张瑜,等.用VB实现PC机与MSP430单片机串行通信的研究[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36(11):42-45.
[8]曾自强,王玉菡.用VC++实现单片机与PC机串口通信的三种方法[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5(3):60-63.
[9]牛永超,马孝义.基于CC1100的温室温湿度监测系统[J].农机化研究,2009(8):90-92.
[10]陆忠实,沈军,罗护,等.声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系统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9(8):23-25.
参考文献
[1]陈火旺,钱宇晖,孙永强.编译原理[M].北京:防工业出版社,1980.
[2]沈美明,温冬婵.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