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职业思考及评估范文

大学生职业思考及评估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2-08 15:52: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大学生职业思考及评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职业思考及评估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 作用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职业是人们实现自己事业目标的重要途径,而搞好职业规划和做好职业选择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我们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只有善于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进行自我规划,才能有正确的前进方向和有效的行动措施,才能充分发挥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充分开发自身的潜能。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是:以现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奋斗方向,提供实现的策略,战胜并超越自我;准确评估个人特点和强项;准确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准确定位方向;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并使其增值;发现新的职业机遇;增强职业竞争力;将个人、事业, 家庭有机联系起来。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限于信息、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一般性的服务工作上,较少重视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能力。就业指导缺乏一定的系统性、针对性。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为导向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通过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他(她)们根据自身的素质特点,结合自身的价值取向和兴趣爱好,并结合社会人才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设计职业发展目标及其实施计划。具体地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激发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形成积极上进的人生观。

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则感到非常迷茫,显得不知所措。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的是什么,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大学生活,不知道自己肩负着什么样的人生责任。因此,大学生应该以科学的方法来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找出自己在知识、能力等方面与社会需要的差距,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并通过规划采取实际的具体行动。

2.帮助大学生确定人生发展目标,以促进学习的自主性。

职业规划是对个人的鞭策。规划给了你一个看得见的靶子,随着你把规划一步一步转变为现实,就会有不断的成就感。一旦确定了目标,就会为实现目标而如饥似渴地追求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在努力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不断自我激励,即使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也会全力以赴地去克服,真正从内在的方面来激励自己的成才欲望和成才行为。

3.为未来的成功就业打好基础。

做好一份有效的职业规划,可以指导一个人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征,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学生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使其持续增值,引导他们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学会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大部分由自己来把握。因而,大学生的生活形态,取决于自己是否有合适自己的职业规划。要想将来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应该按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去实施,为自己的人生发展多储备能量,创造机会。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及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整个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的贡献和最终退休。也就是说个人在生涯发展历程中,要对个人的个性特点或职业与教育环境资料进行探索,掌握环境资源,在此基础上确立生涯目标;在面对各种生涯选择事件时,针对各种资料和机会进行评估,形成生涯决定,进而承担生涯角色,以达到生涯适应和自我实现。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及社会环境存在密切的关系。它是当事人在内心动力的驱使下,结合社会职业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利益,依据现实条件和机会所制定的个人化的实施方案。其过程包括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选掸、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评估与反馈六个步骤。

1.自我评估。

通常可以自行思考、自我分析或与老师、家人、朋友交流讨论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及组织管理、协调、活动能力等。

2.生涯机会的评估。

主要是分析内外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生涯发展的影响,包括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这六个方面。

3.职业选择。

通过自我评估、生涯机会的评估,认识自己、分析环境,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职业做出选择。

4.设定职业生涯目标。

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通常目标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

5.制定行动计划。

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以便定时检查,是职业生涯规划能否顺利实施并实现目标的关键。

6.评估与反馈。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最重要的是要不停地评估与反馈,以适应环境的改变。其修订的内容包括:生涯机会的重新评估、职业的重新选择、生涯目标的修正、计划与措施的变更,等等。

三、使职业生涯规划的成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利器

所谓“全程就业指导”,就是对大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指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通过就业指导课、专家报告会、就业服务信息网和日常咨询等方式对全校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传授就业技巧。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有待进一步推广。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门人才极少,也没有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专门人才的机构。这在客观上给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我呼吁应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智力支持。社会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直至设立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职业。随着毕业生数量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各高校在努力提高就业率的同时,还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即是一条最佳途径。各高校应正确对待在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不足和差距,积极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师资,单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简要地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

1.使学生认识自我。

逐渐形成初步定位。从大一开始就不问断地对学生进行相对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辅导,帮助学生有一个理性的自我认识、清晰的自我定位,从而合理规划人生。让学生准确评估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并善于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可以通过自我思考、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斯特朗一坎贝尔个人兴趣调查问卷等对学生进行职业兴趣测验和心理测试。测评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人格、职业能力、职业知识。并请相关行业的成功人士或资深从业人员提出建议。潜能测评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与所要达到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的差距,让同学们更全面地认识自我,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初步定位。

2.通过生涯三观(生涯发展观、职业价值观及择业策略观)教育,最终完成生涯三定(定向、定点和定位)。

通过三观教育,学生更好地完成三件事:想干什么即职业期望值的确定;能干什么即职业素质的确定;允许干什么即环境、条件、机会、渠道等的影响,从而明确自己要在哪里工作,要做什么工作,要社会什么样的同报。

3.以人为本,凸显职业生涯规划张力。

可以根据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的职业选掸、职业目标的差异性及兴趣、特长、能力的差异性,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也可根据学生规划中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行动计划措施当中普遍存在的认识偏差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教育。这不仅包括求职面试、简历制作、仪表礼仪等“外在”的技巧培训,而且可拓展到职业修养、价值观等“内在”的素质教育。把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口才技巧的欠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滋生蔓延,爱情观、权力观、公德观的错位纳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大学生生涯意识的觉醒,最终成功地就业。

总之,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想在就业时脱颖而出,必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然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大学生要想建立科学、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一定要有韧性、有耐心,并为之付出辛勤的汗水。这样才能在未来职场这个大舞台上演奏出自己美妙的乐章。

参考文献:

[1]张天波.浅析当今大学生职业规划必要性与重要性[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8.1.

[2]张秋良.浅谈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之利器[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3]徐昶斌.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初探[J].惠州学院学报,2002.5.

篇2

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就业 就业指导

如今,大学生的就业难是一个社会重点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是当今社会所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当前的社会就业供需矛盾问题,以及部分大学生缺乏自身与社会认识的现状,高校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引入显得尤为必要,高校必须要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来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流程与内容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具体来讲是指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当中,对自身的特征优势与职业、教育环境等资料进行探索,并在自身的环境资源上确立生涯的目标,面对各种生涯选择事件与机会进行自身评估与决定,从而实现自我目标。

1.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通常包含自身的兴趣、性格、特长、学识、情商、智商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评估,其评估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可以自行分析思考,也可以通过与老师、朋友、家长等讨论交流进行自身评估,另外还可以利用专业的职业测评软件。

2.生涯机会的评估

分析各种因素对自身生涯发展的各种影响,诸如环境的发展变化、自身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身的有利条件或者不利条件等。

3.职业的选择

利用自我评估与生涯机会的评估,认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在进一步分析环境的基础之上做出职业选择,职业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兴趣与特长以及环境对自身的影响。

4.设定职业生涯目标

职业生涯目标一般分为短期、中期与长期目标,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需要规划短期与中期目标。

5.制订行动计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有具体完善的计划与明确实施。这也是对高校学生个体化教育的关键。

6.评估与反馈

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及时的评估与反馈,来适应不断变化与不可预测的环境。其内容包含职业生涯重新评估、生涯目标的修正、计划措施变更等。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意义

如今,一些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往往停留在传统的传授就业方法、树立正确择业观等方面,而没有进行完整的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重视学生主体的兴趣、特长、能力等。而职业生涯规划则能够通过学生主体的发挥,以社会为导向,并结合社会人才市场的发展形势,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引导他们设计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不言而喻,首先,其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搭建了一个理想的平台,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让学生找出自身特点、分析自己性格情绪、发现兴趣爱好所在,从而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出符合自己特长的职业生涯之路,同时,学校利用职业生涯规划为平台,进行一系列的就业指导教育,例如包括面试求职、制作简历等求职技巧的培训,拓展高校学生的职业修养,丰富学生就业指导内涵。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促成大学生自我统一性地认同,是激励大学生学有所成的有效办法,大学生就业观念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其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体现,如今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一些学生盲目地参与社团活动,没有明晰的目标与计划,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根据现阶段学生所展示出的心态与思想方面的变化,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从低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方向指导,让学生积极地适应于大学生活,及时消除就业与择业的误区,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步入社会,实现自身的人身价值。

三、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意义的措施

如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需要进一步推广与完善,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才较少,这方面的师资力量亟待加强。同时,随着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高校在注重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同时,更需要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正确对待自身在职业生涯规划培养方向的不足之处,认识差距,积极做好职业省规划课程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1.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领导小组

高校需要建立起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小组,切实落实好各项工作,统筹安排,并建立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制度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就业指导等,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归入就业指导部门。

2.加强师资培训,优化设施

高校要按照德才兼备需求,建设其一支骨干专职队伍,并实行专兼职结合,互相促进,对于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专职教师,需要纳入学校培训计划当中,加强培训,丰富教学经验与专业知识,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引导。同时,要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保证学生指导工作场地与设备的使用。

3.体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张力,以人为本

校可以具体针对各个专业与各个年级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职业目标差异性与不同的特长及需求,实行个性化的就业培训与指导,展现出职业生涯规划的张力,根据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所体现出的诸如自我评估、行动计划措施等认识偏差,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纠正。并且,对于学生的就业求职技巧培训,需要具体拓展到价值观、职业修养等素质教育方面,例如学生的口才、交际能力、学生的公德观、爱情观等归入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当中,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增强,帮助其求职就业。

四、结束语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形势,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当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实际需求,不断创新与改革,唯有如此才能够适应当今高校就业工作需求,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32-02

大学生涯规划,即大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阶段通过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了解,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特别是学习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立的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2012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之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被逐渐纳入高校必修课行列。本文以观念引导作为该课程讲授的出发点,研究该课程教学的理论要素、实践方法、目标反馈,旨在为高校教师更好的将课程的实践性、科学性、系统性融会贯通提供一点新思路。

一、教学前提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旨在让其有计划的提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对自己的价值重新定位并持续增值,进而驱动其目标行为,实现人生理想。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前提,即引导学生坚定提早培养并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价值:

(一)激发追求高层次的人生需求,形成积极奋进的人生观

大学生存在“需要做决定的时候倍感未来似乎很遥远”的问题,大部分人对自己想要什么并无概念,临近毕业仍会茫然。针对这种现象,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让学生以职业规划为切入点,激发其通过追求职业与事业的成功而实现高层次的人生需求,保持积极奋进的人生观。

(二)提早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打发时间的方式和做出的决定会影响其日后遇到的各种选择,较早进行个人发展规划可以思考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想从事怎样的工作和想成为怎样的人,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保证其学习过程中做出较好的决策、制定具体的步骤、走上正确的道路,这个过程会让其大受裨益。早意识就早计划,早实践就早实现。

(三)帮助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促进目标行为的自主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其为自己的成长成才和发展订立的心理契约,是其对未来的个人承诺。基于规划,学生会评估个人目标与现状的差距,调整目标,增加行动执行力度,变被动为主动,实现职业素质的拓展。

(四)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未来职业的成功做好准备

学习期间的目标会发生变化。在职业规划意识的基础上,学生结构化的个人发展规划可以让其更深刻的理解自己的表现,明确需要的技巧、素质、态度,从而在求学期间高效利用时间,管理好个人发展,科学制定职业规划并有效实施,进入向上的学习循环,不断增强就业与职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职业理想。

二、教学理论要辅助大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

(一)职业生涯规划要素的基本内容

包括5大基本要素:知己、知彼、抉择、目标、行动。知己,即要了解自己,明确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个性特征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对自己的影响等;知彼,即要探索外在世界,分析职业特点、能力要求、择业就业渠道、行业发展背景等;抉择,即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对可能的备选项进行权衡、比较、分析优劣势、阻助力等因素后做出合理的选择;目标,即做出决策之后明确了大目标,并把其分解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小目标而形成的目标系统;行动,即按照计划采取的实现目标的积极行动。5大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继承,知己知彼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抉择和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动力,行动是生涯发展路线最终实现的关键。

(二)影响职业生涯规划要素的因子

生涯决定了个人的生活目标,笔者认为实现生活目标需要分析三方面内容:自我、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教育与职业的资讯。职业生涯规划的5大基本要素,因各部分涉及因子不同,产生的影响因人而异。自我,涉及兴趣与需求、价值观、能力等;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涉及家庭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助阻力因素等;教育与职业资讯,涉及文书资料、演讲座谈、参观访问等,大学生可以此框架结构作为指导,培养、提高或修正自己的行为与目标,按照个人侧重点和各部分比重的不同呈现自己的独特性。

三、教学实践要提供大学生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一)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的常规法

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包括5个内容:

1.自我评估:客观认识自我,准确定位。提供可以打分的项目表(如我是有主见的人、擅长从自己做起等问题),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通过客观的自我打分明确自己是否需要个人发展规划及规划的重点在哪里。2.外部环境评估:评估职业机会,确定目标,使规划具有实际意义。根据教师用心设计的项目表来评估自身的特质和实现特定目标需要的特质,清楚二者之间是否一致并思考需要培养和提高的方面,继而建立长(短)期目标。3.确定目标:择优选择职业目标和路径。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会用SWOT法分析个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及最适合的路径,提醒学生考虑支持的来源与风险指数。4.实施策略:制定行动策略,终生学习,高效行动。主要区分轻重缓急,学会时间管理和应对干扰。教师提供自行设计的评估时间管理项目表让学生从罗列的个人特点了解自己的时间管理做的如何,清楚时间管理中的因素而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等。可建议学生建立“日/周/月规划表”有效管理时间并应对干扰。5.反馈评估:与时俱进,灵活调整。对照个人的行动计划,监督和评论自己的进展,研究正在追求的具体目标是否会让自己实现最终目标,反思如何让行动更符合实际、让自己更有动力等。

(二)职业生涯愿景模型法

愿景是个人的承诺,职业生涯的愿景模型法就是要使大学生的思路更集中,想清楚并搞清楚自己以后想要怎样的经历和怎样的生活,从而为达成目标做正确的选择。理清个人愿景是建立愿景的关键:

1.想象并罗列5年、10年甚至是20年之后的自己看到自己有哪些愿景的内容,如住在哪里、住在怎样的地方、工作上的压力水平(高中低)、自己当老板或打工(大小公司)、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如何安排、生活的主要成就的可能、针对愿景主要的影响与激励及价值观的来源等。2.形容并写出自己在每个愿景中的具体内容。3.思考并追问自己:每方面对自己的重要性。4.分析并审视写出来的愿景清单,找出最接近内心深处的层面。5.评估条件与愿景的差距,记录具备与不具备的自我成功特质。6.回归并检验愿景,反馈诸如愿景实现能否真正接受、接受之后的个人感受、愿景能给个人带来什么等问题,进一步巩固并清楚规划的结果。

四、教学后期要监管大学生反馈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达成

可以以时间维度做全程化的评估,建立学生档案。可以从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上职业规划课,建立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的实践档案,对学生四年来的实践经历等形成资料,将评估、社会评价、就业(创业)过程、实践效果等进行记录。课程教学结束之后,有必要和学生建立和保持目标达成反馈联系,关注学生行为良性、正向的改变,监管其想法、行动的一致性,使能量汇聚于一个方向,尽可能让多因素的相适性较高。后期追踪调查,是进一步让学生挖掘个人优势、强化发展自己的信心,修正及完善目标并制定补短的发展措施,自觉反馈个人目标的完成节奏等。目标达成反馈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学生产生“目标惰性”现象,即学生做的努力和想做的事情之间失去了相适性,导致完成目标比受罪更痛苦,出现意愿消减、行动拖沓、半途而废。

高校学生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亟待提高。笔者认为,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一定是可以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容、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反馈职业生涯目标实现的效果。职业生涯规划课,本质在于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从想改变到改变再到认识到个人变化的过程,继而更好的改善表现,最终实现个人人生职业的辉煌。

参考文献:

[1]陆升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法制与经济.2009,(5)

[2]廖志丹.“体验式教学”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探索【J】思想工作探索.2009,(4)

[3]郭海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24)

[4]章兢,李红霞.实践教学创新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大学教育科学.2006,(1)

[5]斯特拉・科特雷尔著.凌永华译.人发展手册(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handbook)【英】【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

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系统分析法;培养体系

职业核心能力是一种职业能力基本要素,是各种职业都普遍适用的具有服务和支撑作用的职业关键能力。独立学院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更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系统化培养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及形成

职业核心能力是构成职业能力最基础的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把职业核心能力定义为自我学习能力、革新创新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八个模块。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个体形成的能力是基本能力。第一类是通过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形成的教育基本能力,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第二类是个性特征,如诚实性、开放性等。第二阶段,个体经过高等教育、岗位培训形成职业核心能力。第一类是职业特殊能力,如产品设计能力、会计电算化能力等;第二类是触发性的职业核心能力,如语言交流能力、策划能力等;第三类是个体心理能力,如预测能力、领导力等。第三阶段,个体经过组织内再学习与终身学习形成促进组织变革所需的认识能力和工作能力,如团队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二、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三维结构

下文基于大学生视角,运用系统分析法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三维结构,即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进行分析,描述大学生在不同阶段所要用到的有关知识以及采取的步骤。

1.知识维层面分析。大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需要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包括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二是专业知识,包括专业课程知识及自主学习的专业领域的其他知识。三是课外知识,包括个人专业领域外的各类知识。尤其要学习时间维和逻辑维步骤需用到的知识。

2.时间维层面分析。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时间为维度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是规划阶段。大学生入学后要主动认识专业和职业,学习自我认知和评价,明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做出规划。二是拟订方案。分析大学所面临的环境、不同时期和人才培养要求,根据职业核心能力的八个模块,做出长期和短期计划,制订总目标和子目标,以及不同阶段要完成任务和活动。三是实施阶段。大学生贯彻执行拟订的方案,完成各阶段任务和活动,培养相对模块的能力。四是阶段评估。对各阶段职业核心能力的现状进行评估,并根据执行情况、评估结果和环境的变化对方案进行调整,形成个人发展规划的循环系统。

3.逻辑维层面分析。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不同的时间维度,都可以用四个逻辑步骤分析,从而将各阶段的任务详细分解。以拟定方案阶段举例说明。一是明确问题。此步骤需要明确的是如何制订方案,并搜集相关资料。二是指标选择。根据外在环境和个人需求,选择评价方案内容的具体指标,如结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等,形成指标体系。三是分析决策。围绕目标、预期效果、实施流程、任务和活动等内容,各设计一组可选择的子方案,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各子方案的优劣顺序,选择最佳组合。四是执行计划。根据系统分析选择的子方案,撰写总方案。

三、职业核心能力系统化培养体系的构建

通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三维结构分析,独立学院也应当结合实际,整合当前资源,进行改革与实践,构建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系统化培养体系。

1.建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体系,编写培养手册。第一,根据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标准,明确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标准。标准要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第二,以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标准为依据,制订职业核心能力目标体系。目标体系要针对职业核心能力八个模块,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按照能力要素、能力标准、培养指导、评估指导四个方面作出定量定性的规定。第三,编写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手册,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内容和程序等做出详细规定。手册要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让大学生在手册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2.整合课程教学和校园活动,创新培养模式。第一,整合课程资源,根据分类型、模块化的工作思路,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专业课和基础课实施渗透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设计教学载体,采用讨论式、互动式、参与式及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辅导课和选修课实施专题式教学。第二,整合第二课堂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式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将校园文化、学科比赛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纳入相应的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参考职业核心能力培训的形式组织开展活动。

3.记录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实施效果评估。第一,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体系、课程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等内容,编制培养记录册,成立职业核心能力评估中心。学生按学年记录参加的各项活动和完成的任务,上交评估中心审核。第二,评估中心动态跟踪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实施阶段性评估。对照目标能力点,结合培养记录册内容,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每学年评估学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确定能力考核等级。第三,建立信息反馈渠道,了解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教学和能力培养的建议,及时调整培养方案,更新项目任务,形成动态发展的培养体系。

篇5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1.前瞻性

指尽可能对未来进行预测。针对大革命时期党内的一些悲观情绪,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这极大地鼓舞了革命者的斗志,促进革命形势的发展,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它的准确性。大学生初入社会,涉世不深,难以对未来做出准确预测,但要借助各方力量、广泛搜集信息,对未来的职业做最大可能的预测,有了大致的方向,才能安排现在要做的事情。

2.个性化

指随每个人的特点而变化。根据每个人的理想追求、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职业素质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实现人与特定职业的最大化匹配。

3.可调性

指可根据目标及影响因素变化而进行适当调整。最初设定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情况变化适当调整,也就是说,职业生涯设计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思考,不断修正。

4.阶段性

整个生涯包括若干阶段,而在每个阶段时间内,目标保持相对稳定。没有任何事情可以一蹴而就,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而若目标不断变化,就成了朝令夕改、浅尝则止了。

5.开放性

职业生涯设计并非闭门造车,而是集中多方智慧,融合多种资源的结晶。既有教师、学生、家长等参与,又有成功名人的导航启迪,而在职业目标选择与专业的不一致性上,打工、创业等就业形式渐为大学生所接受的择业观念上,都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

6.高起点

大学生年富力强,是国家的栋梁,应该选择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职业起点,如果随便找一个谁都能干职业,就会浪费人才,枉读四年大学,选择高起点但又不能好高骛远、志大才疏,要高、小结合,凡事从小做起。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很多,综合多种方法可分成五个阶段:明确自我认识、职业环境分析、确定职业目标、有意识的素质培养、调整和评估。

1.明确自我认识

正确的自我评估是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应该对自身爱好、个性特征、相关经历以及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形象气质、性格特点、天赋能力、兴趣爱好、专业技能、知识水平等,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选定一条适合自己能力和价值观的职业生涯路线,确定职业生涯目标。为了做好自我评估,可以通过专家或专业机构帮助来进行自我分析,通过这些机构和一些测评软件进行职业测试、兴趣测试、能力测试、气质测试、性格测试等等,对自己的认识程度越高,职业生涯的目标和方向才越明确。

2.职业环境分析

在进行职业环境分析时,要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如当地的、全省的、全国的、全球的百强企业,了解这些企业如何起步的、利润点在那里、如何发展的,尽可能地搜集各高校往届毕业生分配情况,通过家长、亲属、朋友了解某些企业运营情况、某些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责、某些单位往年的录入人员方式等。现代职业具有自身的区域性、行业性、岗位性等特性。职业区域可以是国内或国外,可以是城市或农村,可以是经济发达的特区或是经济一般及贫困落后地区,要考虑职业区域的具体特点,如地区的特殊政策、环境习俗等。对职业行业性分析时,要对某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不能只看当前的热度、高薪等,要分清哪些是夕阳行业、哪些是朝阳行业,要清楚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如当前全球升温会迫使未来行业和人们生活方式向低碳绿色转变,向使用可再生能源转变。对职业岗位性分析时,要了解职业岗位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除了解所需要非职业素质要求外,还要了解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要求,除了解所需要的一般能力外,还要了解所需要的特殊职业能力,可以通过实习、打工等方式对岗位要求做具体的了解。

3.确定职业目标

在充分的职业分析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个人的职业目标要符合整体利益,既个人的目标要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求有机结合,人作为活动个体应该适应社会需求,才能实现个人的追求。职业目标是要实现最大化的“人职”匹配,“人”的因素涉及对自身性格、气质、理想、兴趣和道德等内在因素以及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等外在因素,“职”的因素涉及社会的需求、劳动力市场变化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等因素。人生职业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就业,维持生存;第二层次是职业,从事比较稳定的工作,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第三层次是事业,这个层次不仅有丰富的生活物质,更有精神上的满足感,这三个层次逐步推进,逐步实现,一般不能一步到位。当前大学生毕业普遍面临四种选择:考研、出国、就业、创业。考研可以继续在校学习知识,拥有更多知识有利于提高处理问题能力,可以从更高的高度及更宽的角度观察处理问题,但考研只是暂时回避就业问题。出国可以在专业方面深造,提高外语能力,增长见识,文化、地域、习俗等差异的碰撞往往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就业选择时要避免做临时、仓促的决定,要进行充分的搜集信息、分析、筛选、应试准备等工作,避免高估或低估自己,寻找最佳的职业切入点,做好吃苦、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创业要做好市场分析、调研,寻找到合适的利润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一步一步地实现。

4.有意识的素质培养

在确立了职业目标后,大学生需要有意识的自我培养,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达到职业目标的需要。首先,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是专业+外语+计算机,有了专业知识才能找到职业切入点,有了外语知识才能站得更高、与更多的人交流,有了计算机知识可以更好地搜集、管理信息。同时,要培养职业所需的实践能力,一般来说大学生应重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如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创业活动、大学实习活动等,要注意提高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各种形式的讲座,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参加各种勤工俭学活动,体验实际工作的感受。

5.调整和评估

职业生涯规划规划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根据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对其进行调整、评估和修正。当前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迅猛,为解决全球变暖问题而进行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些传统行业会消失,一些新的行业会涌现出来,体现在职业领域就是新旧职业的更替。因此,大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知和最终的职业目标,以保证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注意问题

1.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崇高品德

大学生应以国家、社会利益为重,应以为社会多做贡献作为个人的人生奋斗目标,这样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如果只是为了金钱、享乐,那么即使创造了再多的财富,也会感到空虚、寂寞、迷茫。要培养优良品德,诚实做人,与人为善,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为了一些利益而损人利己,那样只能得小利而失大义。大学生要培养责任心、学会合作、助人为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大学生要强化法纪观念,掌握与他们未来就业、生活和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法律,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要意识到只有懂法,才能守法,才能平等地与他人对话,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成为一名知法、守法和用法的公民。

2.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踏实走好每一步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健康、智力、心理、道德、角色五个层面上。这五个层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康素质包括大学生的体力、精力、耐力、毅力等生命指标;智力素质体现在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心理素质包括大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道德素质包括大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等一系列道德要素的有机组合;角色素质包括大学生的角色规范、角色认同、角色适应、角色整合诸方面的素质。大学生应积极投身实践,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情,认真上好每堂课、做好每个实验、积极参加每个实习活动、认真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