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8 14:58: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医药学是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合称,其侧重反映的是中医和中药两者是共同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医药学不仅是我国的三大国粹之一,在肿瘤、病毒性疾病、老年病、疑难杂症等疾病的治疗领域保持优势。
1.1中医药学的起源发展史
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本能需要,自从人类诞生之后,随之而来的疾病和伤痛自然就需要医药知识和医学技能来治疗伤痛和疾病,那么就有了后来的中医药学。有了中国人,当然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远古时代是中医学的萌芽阶段,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而晋至隋唐,则是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宋至金、元时期,则是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后来的明、清时期,则是综合集成和深化阶段,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则是中医学从低谷中向更高的地方飞去。历经远古时代、春秋战国、秦、汉、唐、明、清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是在人体结构、生理、诊法、辨证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令人羡慕的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最早的医学巨著就是《黄帝内经》,而最早的药学巨著则是《神农本草经》。
1.2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所谓的整体观念也就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人们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要时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关联性。普遍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社会密不可分,这种机体的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整体观念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所谓的辨证论治也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
2.中医药文化
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唯一的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科学技术。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哲学、天文、地理、数学、历史、军事等多种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1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中国文化最早就是以宇宙和生命的内在的统一性为出发点,是一种源头型的文化,未来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对这一源头思想的肯定和发扬。如此强烈的意识表现在中医文化当中,这种寓创作于解释,寓创新于继承的发展模式,保证了中医发展的连贯性和继承性。中医文化具有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这种实用理性满足于对事物的笼统的模糊的整体直观的把握,中医学是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精神的最完美的体现,中医理论的发展总是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而进步。中医文化是有机的自然主义。有机的自然主义即“天人合一”,这种有机的自然观使得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经久不衰。
2.2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及其核心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是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以道家为代表的养生学,以易学为代表的天文学和地理学,以及各种传统理论融合而成的其他理论。这些理论共同形成了中医药学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基础。而中医文化背景和现实临床结合,便产生了独特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由此可见,中医药学体系是由中医文化、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构成。这其中的中医文化是基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致中和、道法自然和以人为本。
3.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背景下翻译人才教学的创新模式
中医走出去的方向是,立足国学、走向科学。中医一方面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不能故步自封,要努力和现代科学相融合,将中医放入现代化科技发展的大平台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医药走向世界,极大地提升了中医药在海外的影响力,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人才教学创新的模式有哪些呢?
3.1自学――指导式
主要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主要步骤:第一步,提出要求,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对自学的范围、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第二步,开展自学;第三步,讨论启发;第四步,练习运用;第五步,及时评价;第六步,系统小结。这种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教师要设计出要求明确的自学提纲,提供必要的参考书,学习工具,如字典、词典等。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
3.2目标――导控式
主要是设计一个由低到高的一个程序化目标,通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水平,合理安排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到最好。主要步骤:第一步,前提诊断,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点,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要的提示、复习和回顾,为学生学会新知识做铺垫;第二步,明确目标;第三步,达标教学,通过讲课,使同学们掌握所学内容;第四步,达标评价;第五步,根据评价结果,查漏补缺。这种模式下,教师要提前充分的备课,分析每个知识点,让学生牢记。
3.3传递――接受式
主要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比较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步骤:第一步,复习所学知识;第二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第三步,教师讲授新课;第四步,巩固练习,提高熟悉程度;第五步,检查评价;第六步,间隔性复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知识,但相反的,学生对所学知识并不能完全掌握,不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创新思维。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12.001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12-0001-03
近年来,医疗旅游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其规模增长迅速。面对医疗旅游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很多国家开始把医疗旅游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之一。其中泰国、印度、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的医疗旅游产业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并有明确的国家战略。
我国拥有丰富的医疗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发展医疗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我国的医疗旅游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笔者现就我国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作一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医疗旅游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1 中国发展医疗旅游产业的必要性分析
1.1 市场潜力巨大
虽然医疗旅游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朝阳产业,但其历史却源远流长。有观点认为,医疗旅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埃皮达鲁斯,当时是宗教、医疗中心和矿泉区;也有观点认为医疗旅游的渊源可追溯到“spa”,即早期流行于西方国家的传统温泉旅游度假地[1]。对“spa”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1326年现比利时南部与德国交界的一处作为疗养地来治愈病痛的含铁温泉。可见,医疗旅游的起源历史悠久。
作为一种将医疗服务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医疗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据估计,目前全球医疗旅游规模每年已超过数百万人次。全球医疗旅游业产值增长迅速,2004年该产业全球产值为400亿美元,2006则增长到600亿美元,2012年医疗旅游产业全球产值达到1000亿美元[2]。由此可以推定,医疗旅游将是今后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行业之一,市场前景广阔,因此越来越多具备医疗旅游发展潜质的国家逐渐开始把医疗旅游作为一种高产出的项目予以扶持和发展。
1.2 中国未来文化旅游前景
我国许多省市在医疗旅游服务实践方面进行了摸索与尝试。上海出现国内首个医疗旅游平台,探索医疗旅游在我国发展的可能性,取得显著效果;北京早期已兴起“快乐人生健康游”,其开展的中医院与旅游景区相结合的医疗旅游是国内中医药旅游发展的典范;杭州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推出健康旅游;
基金项目: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人文学(医院文化)项目(2010年)
四川以九寨沟等旅游景点为基础,积极推动健康旅游;海南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推出健康旅游,打造“健康岛”品牌,成为开展医疗旅游的理想地区之一[3]。健康长寿是人们永恒的追求,文化性动机是自古以来旅行游览活动的核心动机。医疗旅游作为以医疗、养生保健、体检、康复与护理为主题的旅游服务,将健康理念和养生文化融合到旅游活动中,将成为我国未来文化旅游的趋势,并带来广泛的经济效应。
1.3 中医药国际化的内在动力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瑰宝,是国家大力培育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是国家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战略定位和新兴内涵。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推进,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医药作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正面临着国际化发展的大好时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疗旅游将中医药文化融合在医疗旅游产业中,为中医药的传播提供载体,可以使消费者在享受医疗旅游的同时感受到中国元素和中医药文化,为中医药走向国际提供内在动力。
1.4 发展第三产业、转换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主要依赖“高能耗”的发展路线。为改变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我国“十二五”国民经济规划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医疗和旅游都属于服务业,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医疗旅游更突显“无污染、低能耗”的特点,并且,医疗旅游作为集医疗、养生、保健、康复、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项目,包含医院、酒店、翻译、餐饮、保险、旅行社、旅游景区等多个利益相关方[4],覆盖范围广,增长潜力大,产业关联性强。因此,发展医疗旅游是我国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经济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
2 产业分析
2.1 国家政策为我国医疗旅游的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2009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中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医疗健康旅游、邮轮游艇旅游”。国家旅游局将2012年的主题定为“欢乐健康游”,积极推动健康旅游的发展。医药经济与服务经济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医疗旅游将医疗与旅游相结合,在旅游活动中注入健康的理念,其发展对于我国医疗服务、旅游等大批相关产业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目前,我国处于“十二五”规划发展时期,在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鼓励服务产业发展中,医疗旅游作为一种低能耗、高收益的新兴朝阳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2.2 经济水平的提高为中国医疗旅游发展提供了便利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社会整体经济水平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资金投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因人而异的消费水平为医疗旅游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消费者可通过采用医疗旅游的方式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寻找相宜的医疗服务。
2.3 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催生中国医疗旅游
传统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当今日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期望更为丰富的旅游活动。医疗旅游正是顺应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和消费潮流而产生,将传统旅游业与医疗服务业相结合,越来越受到青睐。开展医疗旅游顺应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满足了更多人群特别是有医疗需求人群对旅游的需求。此外,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快,针对老年消费者集医疗、养生保健、康复护理、旅游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中医药医疗旅游必将受到欢迎。
2.4 中国发展医疗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和环境优势
中医药作为当今世界生命科学领域内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工艺和技术等一系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治疗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皮肤疾病、骨科疾病、胃肠疾病等方面有独特疗效;并且,中医以预防、休养、保健为主的养生理念非常符合当前旅游发展趋势中注重健康的观念,传统的针灸、刮痧、拔罐、气功、太极拳、按摩、药膳、药酒、温泉浴等都是可供选择的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保健旅游项目。
在地理环境方面,中国旅游资源富集,具有开展医疗旅游的条件。截至2013年6月,中国共有45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7处,世界自然遗产10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处[5]。此外,我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陆位置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疗养胜地,有著名的四大避暑疗养胜地――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河南省信阳市鸡公山、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还有厦门鼓浪屿、海南三亚等滨海型疗养胜地等。
2.5 全球化和欧美自然疗法的兴起为中国医疗旅游提供机遇
随着全球化和欧美自然疗法及受“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以及化学合成药物存在开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等问题的影响,全球正在兴起一股天然药物热,传统药物的价值正在被重新挖掘。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也将给我国医疗旅游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 确立以中医药为特色的中国医疗旅游战略意义
3.1 开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新途径
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近年来,中医药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目前,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途径主要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而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疗旅游的兴起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当前的医疗旅游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趋势,发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疗旅游,有助于提升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医疗服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医药的了解,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开拓了一条新思路、新途径,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3.2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医疗和旅游都属于创汇率很高的服务贸易,中医药医疗旅游将二者联合起来,在国家医疗技术设备和旅游资源不移动的情况下直接创汇。国外消费者在享受医疗旅游并为此支付医疗和旅游服务费用的同时,也增加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消费,并由此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医疗旅游可为目的地带来多方面的经济效益。统计数据显示,印度超过17亿美元的医疗保健行业贡献了约13%的国内生产总值[6]。
3.3 有助于中国元素与国力的提升
中医药文化不仅体现中医药的本质与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医药文化对软实力的提升,主要是通过文化交流与传播,以及国家在各领域、各层次的对外活动、行为等来实现的。因此,发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疗旅游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具有间接的文化意义,有助于中国元素和软实力的提升。
另外,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已日趋多样化,有关“文化力”和“绿色GDP”等全新的衡量综合国力的概念和理论被不断提出。其中,“文化力”已被较普遍接受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做出示范,如美国充分利用其发达的文化产业,通过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的输出,不断在全世界播撒美国式的快餐文化。医疗旅游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有助于传播本民族的先进文化、价值观念乃至生活方式等,提高国家和民族在世界的知名度,从而直接扩大本国在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事务处理方面的影响力。
4 建议
医疗与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医疗旅游作为将医疗服务和旅游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具有可观的经济效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的需求将更加多元化,对健康的关注将不断增加,融合健康观念的医疗旅游的优势也会日益凸显。我国旅游资源和医疗资源富集,具备发展医疗旅游多方面的条件,并具有特色的中医药资源优势,发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疗旅游不仅拓展了旅游业的内涵,而且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国元素及软实力的提升和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当然,目前我国的医疗旅游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发展。为此,笔者对我国医疗旅游产业的今后发展现提出两点建议:①亟需制定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疗旅游国家战略。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疗旅游将中医药和旅游融合为一体,是生态旅游中重要而又极具特色的一种类型,其出现和发展是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推动的结果,又与我国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和悠久的中医药文化分不开。民族传统医学可为医疗旅游的发展增加砝码,中医药作为我国的国粹,发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疗旅游具有鲜明的优势。中医药旅游不仅是自然之旅,又是文化之旅,更是健康之旅,制定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国家战略迫在眉睫。②加强宣传推广,积极营销。我国医疗旅游的发展不应停留在国内,而要面向国际市场。在医疗旅游过程中,独具特色的医疗旅游服务是吸引医疗旅游者的关键因素,而明确的营销策略是将医疗旅游服务推广出去的有力手段。我国的医疗旅游产业刚起步,为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需要制定明确的营销策略,加强宣传推广,积极营销,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医疗旅游者。
参考文献:
[1] Connell J. Medical tourism:Sea, sun, sand and surgery[J]. Tourism Management,2006,27(6):1093-1100.
[2] John Z. Developing nations pour cash into attracting medical tourists[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09,339(34):535.
[3] 徐菊凤.北京文化旅游:现状・难点・战略[J].人文地理,2003,18(5):85-88.
[4] 侯胜田.中国医疗旅游的发展前景与挑战[J].中国医院,2013,17(5):27-29.
[5] 胥晓璇.图表:我国世界遗产增至45处[EB/OL].[2013-06-22].http:// /jrzg/2013-06/22/content_2432055.htm.
[6] Richman BD, Udayakumar K, Mitchell W, et al. Lessons from India i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A tale of two heart hospitals[J]. Health Affairs,2008,27(5):1260.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工作重视发展中医药,把握了医学战略前移的方向,强化了健康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曹洪欣委员分析说,“但国内也存在着中医药养生保健与医疗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的现状,肩负着防治重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突发性疾病的艰巨任务,而且目前规范化的中医养生保健体系尚未形成;另外,在如何发挥中医药对促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措施。”
加快中医医疗养生体系建设
曹洪欣委员认为,应充分认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突发流行性疾病以及养生保健方面的优势作用。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完善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体系,特别是加强覆盖城乡社区的中医药防治慢性病服务体系建设,真正实现慢性病防治重心下移、有效控制的目标。其次,构建中医药防治突发流行性传染性疾病机制,保障中医药在及时有效地防治突发传染病中发挥作用,加强传染病医院中医防治能力建设,形成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体系。第三,要加快中医养生保健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将中医药养生保健纳入国家疾病预防医学体系。
曹洪欣委员表示,目前很多媒体开设了中医养生保健专栏,这对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推动中医知识普及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曹洪欣委员也注意到,部分非中医专业的人士也做起了中医保健知识的宣传,目前这种非专业的“科普”宣传比比皆是,且缺乏科学性、知识性与理论指导,甚至常出现明显的、常识性的谬误。这种现状不仅对指导养生保健无益,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声誉。由此,曹洪欣委员认为,中医保健知识的宣传亟需正确与科学的方法引导与普及,否则难以真正发挥中医药对人民健康的促进作用。
“我建议由政府主导,在全面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同时,根据公共卫生和居民医疗服务的基本需要,加大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资源配置。”曹洪欣委员认为,这对调整优化结构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科普宣传必须专业化,宣讲者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并建立必要的审批程序和机制,杜绝非中医专业人员宣传中医知识与理论的现象,健全中医药医疗养生保健服务网络。”
推进中医药自主创新
目前,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都设立了中医药研究专门机构,并迅速加大经费投入开展研究,陆续有产品问世。
曹洪欣委员认为,证实疗效、揭示中医药的作用机制,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特别是坚持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是中医药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建设中医药国家实验室是有效提高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保持我国中医药原创优势的战略性选择。
然而,目前在科技部重点支持的众多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没有一个属于中医药领域,这样就影响了中医药与其他国家实验室的学科交叉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因此,曹洪欣委员建议科技部在加强科研院所创新体系建设的同时,把中医药国家实验室建设纳入规划,重点支持中医药国家实验室、中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全面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突发流行性疾病以及养生保健方法的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保持中医药原创优势与中医医疗保健水平的国际领先地位。
发展中医文化
中医学起源、发展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研究人体生命过程以及维护健康、抵御疾病的医学科学。它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人文与生命有机结合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形神统一”的方法论特征以及“大医精诚”的伦理追求,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总之,中华传统文化既是中医理论形成的基础,又是发展中医理论的原始动力。
关键词:大学生 中医药 思维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152-02
思维是决定人类生存状态和发展走向的因素之一。中医药发展的思维方式直接决定着其存在状态和发展。因此,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而言,提高大学生中医药思维方法和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更是开启中。医药殿堂大门的金钥匙。作为高校教师来说,如何在日常的教学、科研以及临床等活动中体现中医药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兴趣?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同行作一探讨。
1 在突出传统的基础上要更新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也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有着深刻的生命科学内涵。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同时,也恰恰因为惯性思维,缺乏对新生事物和现代高科技的敏锐感和认知力。另外现在仍有所谓的“铁杆中t”局限于传统中医药理论,排斥融合现代科学知识。这些旧思想、旧观念无形中束缚了中医药事业前进的步伐。事实上,任何学科都是开放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中医理论来源生活实践,若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因循守旧则只能滞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 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形势、政策
主席也曾把中医药比喻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经说过:“作为一个中医局局长,希望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能够研制出一台具有中医思维的设备,属于中国人的设备”。中药产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之一,也是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同时,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竞争也在日益加剧,世界植物药市场连续30年呈活跃发展态势,全球性“中药热”正在升温。因此,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环境看,中医药产业都保持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但是伴随着机遇而来的是巨大挑战。挑战之一就是如何正视中医药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思维限制的瓶颈,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对策。因此,对于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养成,要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在理论学习及实践活动中渗透中医药思维[2]。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中药起源于中国,进而发展于中国。
3 要善于回顾中医药历史,激发学生兴趣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民族始祖、人文初祖黄帝的故里,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自古以来,中原医林兴盛,名医大家辈出,中药资源丰富,群众基础深厚,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特别要以该校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河南中医药博物馆为平台,向学生介绍中医药发展的悠久历史,以此来增强学生中医药思维感悟,树立对民族的自豪和自信,激发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的激情和斗志,有助于学生开阔思路,研发出更多的具有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
4 要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如讲药用植物学课程人参时,因一年生的人参只有一枚具有三片小叶的复叶,东北俗称三花;两年生的人参只有一枚具有五片小叶的复叶,东北俗称巴掌;三年生的人参生有二枚具有五片小叶的复叶,东北俗称二甲子。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把人参的腊叶或者浸制标本带到课堂,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面对面观察并体会其中的涵义和韵味。特别是对东北的文化、人参的文化,东北人参采参习俗的理解会有所不同,以此培养对中医药理解和热爱的思维。另外,要以该校的药用植物野外实习基地和中药植物园为平台,加大实习实训的力度,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中医药内涵的深入理解。
5 要懂得诠释药名,激发学生的新奇和兴趣
还可以为学生讲授关于中药的传说、动人的故事。比如金银花的由来,就非常有趣:古时候,有一个村子里,一对善良的夫妻,生下一对可爱的女儿,一个叫金花,一个叫银花。俩个长如花似玉,聪明伶俐,乡亲们都非常喜欢这对姐妹。 两姐妹很快都到了十八岁,求亲的人络绎不绝,几乎都要踏破了门槛。可俩姐妹谁也不愿嫁,生怕从此分开。俩人私下发誓:生愿同床,死愿同穴!父母也拿她们没有办法。谁知忽然有一天,金花得了病,这病来势凶急,浑身发热,起红斑。医生看了病后惊叹地说:哎,这是热毒,无药可医,以是悬脉。银花听说姐姐的病没法治,整天痛苦欲绝,在一旁守候着。一天金花对银花说:离我远点吧,这病传染。银花说:我都恨不得替姐姐得病还怕什么传染。金花说反正我活不成了,可妹妹还要好好过。银花说:姐姐忘了,咱们有言在先:生愿同床,死愿同穴。姐姐要是有个好歹,我绝不独活!没过几天,金花病危,而银花因照顾金花也被传染,卧床不起。俩人对父母说:我们死后,要变专门治热毒的草药。不能再让得这种病的人无药可医,让得病的人只能等死!俩人死后,乡亲们帮着其父母按其生前遗愿,把俩人合葬在一起。第二年春天草木发芽时,金花银花的坟墓上什么草也没有生,只生出了一株绿叶的小藤。每当到了夏天开花时,花先白后黄,黄白相间。乡亲们都很奇怪,从没人见过这样的花,于是便认为黄的是金花,白的是银花。又想起姐妹俩临终前的话,于是就采下花来服用来治疗热毒,果然有效。从些人们就把这种藤上的花称为金银花或二花。每一个植物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以此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
6 要打好河南“仲景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河南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发祥地和医圣张仲景的故乡,中医药自然资源和人文非常丰富。河南中医药大学、南阳医圣祠、宛西制药的中华医圣苑、大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张仲景展览馆被命名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单位。成立了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分会,组建了河南省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团,开封市中医院庞国明等13位专家当选全国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推出《精诚大医》《大国医》等一大批中医药文化产品,深受群众喜爱。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河南站活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中医药文化与科普宣传。成立许敬生中医药文化研究工作室,开展古籍遗迹的整理与研究,并设立了《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与文物整理研究》项目。洛阳正骨、焦作四大怀药加工与炮制等先后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对于学生中医药思维和兴趣的培养,要在中西并重的基础上,突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科学思维”,使其成为“传承有特色,创新有基础,服务有能力”的“三有”人才。
参考文献
一、康养旅游的产生和发展现状
(一)康养旅游的产生
康养旅游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墨西哥。目前,康养旅游发展主要来源市场是欧美国家,旅游目的地主要是欧美地区等非传统发展中国家。
(二)发展中医药旅游的背景和养生理论基础
养生理论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或方法来护理人类生命的主观和客观行为,或根据人类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而采取的所有物质、精神和心理护理活动。随着人们对旅游业更深层次的认识,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中医药旅游就是在这种状况下逐渐兴起。
(三)全国康养旅游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共有450多个景区、度假村和酒店等机构开设中医药康养旅游,90多家中医药机构从事中医、足部护理、按摩、水疗、药浴、美容理疗等中医药康养服务。
二、甘肃省中医康养旅游发展的产业基础
(一)甘肃中医药康养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
甘肃旅游自然资源丰富,冰川、沙漠、戈壁、绿洲、石窟、文物、草原、马场、森林、高山、峡谷、瀑布、天池、沼泽、梯田、黄土、雅丹地貌、革命圣地、神话传说、魔鬼城、民族风情等等。甘肃是华夏古文化的发样地之一,完整保留了远古始祖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政治文化等多种文化遗迹,系统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八千年历史。甘肃省所拥有优越的中医资源优势,被称为千年医药乡,全省主产将近300种中药成为国家重点医药品种,拥有1600多种药用资源,是重要的药材产区。
(二)甘肃中医药康养旅游发展现状
1.建设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2013年11月,甘肃陇东南地区启动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创建。2015年11月,甘肃省推介五市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品,并与省内外旅行社签署了合作协议。
2.建设养生旅游产业园。甘肃省发展中医药保健养生旅游基地的首要保障就是省内生态环境多样性,中医药历史文化和中草药种植等优势。同时,建设一批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业园、产业基地。
3.形成特色的保健旅游品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优势,开发出类型丰富、优势明显、吸引力强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品,形成特色的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品牌。
三、甘肃省中医药康养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行业标准与规范
目前,我国中医药康养旅游标准几乎空白,因为没有完善的消费标准作为参考,旅游消费者只能从旅游供应商提供各种旅游产品进行挑选,随之而来的是供应商进行虚假宣传,而消费者跟风消费的趋势愈演愈烈,导致中医药康养旅游行业时常发生消费者投诉,消费争议频发,消费者满意度低,市场价格波动等问题。
(二)产业链不完整导致行业聚集性差
中医药康养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产业完整性尚未达到行业标准,由于前端产品设计的形式相对薄弱,以中医药康养旅游为主题的体验服务,产品推广和营销网络发展跟不上步伐,中医药康养旅游终端服务质量和满意度评价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链三端缺乏有机的整合与联结。
(三)基础条件薄弱以及品牌特点缺乏
当前甘肃省的中医药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无法像发达地区一样投入大量财政资源,农业基础薄弱、高寒阴湿的六盘山、秦巴山区等连片贫困地区是甘肃中药材主产区,由于中医药康养旅游品牌效应尚未形成,中医药康养旅游和健康旅游企业的品牌特点不突出,导致旅游消费者对中医药康养旅游的产品差异性触觉相对较弱,缺乏全国性、地域性影响较大的中医药康养旅游品牌。
四、促进甘肃中医药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政府加强康养旅游行业标准化管理
中医药康养旅游标准化管理制度应涵盖中医药康养旅游行业规则、中医药康养旅游标准体系、康养旅游市场准入制度等,形成规范中医药康养旅游自律发展的完善机制。强化中医药康养旅游高素质、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的储备;确立中医药康养旅游行业的规则,包括:产品信息公开、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确保产品的品质与质量基本要求等。
(二)行业促进康养旅游系列产业链完善
在宏观层面上,行业通过引导技术、资金、人员、信息等元素到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中聚集,发挥产业链的规划和导向作用;在微观层面上充分发挥区域财税政策改革和区域财税政策优惠的作用,鼓励和支持中医药康养旅游企业的发展,鼓励外商和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中医药康养旅游项目的投资与支援。
(三)景点挖掘自身特色大力构建品牌体系
景点需挖掘自身特色,建设健康体验观察基地,通过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进行珍贵中草药栽培,发展田园生态和休闲旅游健康体验场地;同时注重中医药养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发展医疗浴、沙疗、泥浴等系列养生项目,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构建属于自身的品牌体系。
(四)推动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民族医药;中医学;交融
中医学是指起源和发展于中国地域的,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受到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整体观念为其主导思想,司外揣内、援物比类等为其认知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研究人的生命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研究养生、康复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1]。中医学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抗争的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其理论来源于医疗实践的感性认识,通过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等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逐渐形成了中医学的理性认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从狭义上把“中医药”等同于“汉族医药”,而把其他少数民族在与疾病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医药理论、技术技能称为狭义的“民族医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医药在独立发展,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彼此渗透融合。中医学、民族医药、民间草医药共同组成了我国的传统医药学。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民族医药,民族医药也不断从汉族医药知识中汲取有用部分。
1中医学与云南传统民族医药融合
中医学的发展历来都不是孤立,与自然科学、人文哲学存在广泛交叉,同时与其他民族医药彼此渗透,中医药影响云南民族医药发展,民族医药不断丰富中医学理论,只有通过彼此的理论融合、技术互补、优势整合,才能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多途径多渠道的研究方法。中医学与民族医药的交叉渗透,具体体现在理论构建的哲学基础、医学术语,以及药物的同物异名、同名异用,解释学术问题时的相互资鉴启发的取类比象思维模式。由于中医学与各民族医学相邻学科间无法割裂、在交叉搭界之处往往多产生亮点。中医学与民族医药都有共同目的,相互间在边缘处又都交叉搭界,那么,深入考察边缘处的学术细节,往往能发现潜藏着的规律。
历史上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迁徙频繁,医药、宗教、文化能也存在融合现象,有学者指出:民族医药与中医学存在“大同小异”的现象[2]。“大同”指的是哲学观点相同,基础理论相似。“小异”指的是基于民族分布存在大分散小聚居的情况,认为不同地域民族的基础理论、用药经验具有本民族特色。
据查云南历史上曾经有三次较大规模的汉族移民入滇,即:汉、唐、明三朝时期[3]。历代以不同方式进入云南的汉族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经济、政治、文化,加速了云南的发展。秦汉时期“五尺道”的修建拉开了中原与云南交流的开端,随着贡品(贵重药材)、书籍(医药书籍)、教育(医学私塾)的不断输入,云南民族医药在自身特色发展的基础上,受到了中医药的巨大冲击。其中,明朝中医药在云南有了广泛的传播和明显的发展,最具代表意义和学术价值的是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该书是第一次将云南地方民间药物的作用与中医学理论结合在一起的一部较早、较完整的地方性药物性典籍。许多常见的中药都始载于该著作,如:仙鹤草、灯盏花、川牛膝、草乌、贝母等,同时该著作中也记载了不少民族药,如:滇重楼、滇黄精、滇龙胆、云黄连、金荞麦等。各民族用药普遍存在交叉现象,如:竹叶兰一药,傣族称为“文尚海”,药用部位为球茎、块根,用于食物中毒;布朗族称为“夕那格郎”,用药部位为全株,主治肺结核、气管炎。据统计,汉藏共用药物有300多种,佤汉共用80余种。
中医药与民族在基础理论及哲学背景、思维模式等方面也存在相互影响。两者均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采用“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构建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健康与疾病、各类要素的平衡制约密不可分。如:傣医学的“四塔五蕴”学说认为自然界万物均归属于“四塔五蕴”四塔即“风、水、火、土”五蕴指“色、识、受、想、行”,其中“色蕴”指物质现象,“识蕴、受蕴、想蕴、行蕴”指精神现象,物质和精神共同构成人体。“四塔五蕴”应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表现。藏医学认为人体内的“龙”、“赤巴”、“培根”三者失调构成疾病。纳西东巴医药中的“卢”“色”是纳西先民用于表达阴阳的常用字,体现了阴阳平衡、对立统一的思想。“精威五行”类似于中医的“五行学说”,用于说明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佤族医药认为自然界由“天、地、风、水、木、火、石、气”八种物质,当八种物质发生改变将导致各物质与人体的平衡失调进而产生疾病。
另外,研究也发现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及民族医药。当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逐渐被中华文化内化,佛教中的医药文化对佛教医药文化圈所涉及的中医药学、藏医药学、傣医药学等传统医学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中医、藏医、傣医离不开佛教医药文化,同样研究佛教医药文化也离不开上述医学。在中国医学史上,佛教医药文化圈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渗透力,对我国传统医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形成得比较早且较为完备,在一定时期内作为一种优势医学广泛影响了各个民族医学的发展,当然民族医学的发展反过来也丰富了中医学。中医和民族医都宏观地把人体生理分成若干个功能部分,建立在基本相似的哲学观点之上。治疗上基本上都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基本治则,并以此建立了相应的药物观念和方剂观念。中医和民族医都充分利用了祖国大地上以植物药为主的自然药物,其中很大一部分药物相互通用,共同建设了中国的本草药物学。
中国的中医学和民族医学并无质的差别和量的鸿沟。但从各个民族医学的个性来说,它们确有特色,是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的一门医学,有必要重视它、发掘它,采取必要的政策保护、扶持、研究和发展,以便为各族人民造福,为中国医学科学的百花齐放、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2云南民族医药的优势及发展策略
云南25个少数民族几乎都有着自己防病治病的经验乃至医药理论。其中,仅傣族医药、藏族医药和彝族医药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学典籍,如:傣医的《档哈雅龙》、《竹楼医述》;彝族的《双柏彝医书》、《元阳彝医书》、《启谷署》;藏族的《藏医精要》、《迪庆藏药》;纳西族的《玉龙本草》等[4]。
历史上的医药流通,使得云南贵重药材、医药理论充实于中医学体系中。“槟榔、琥珀、犀牛角、象牙、麝香”等由云南传入的药物至今仍然运用于中医药。以“云南白药”、“拨云锭”为代表的品牌民族药享誉中外。目前,许多民族医学中的新药,如:苗药“灯盏细辛”、傣药“傣肌松”、彝药“青叶胆”、纳西药“竹红菌”、白族药“青阳参”等也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少数民族还具有丰富独特的疾病诊疗方法和手段。如傣医的摸法、数理诊断法、睡药疗法、薰蒸疗法;纳西医的放血疗法;彝医的扎针、放血疗法;藏医的尿诊法、泻下疗法等,这些独具特色的诊疗技术为拓展和丰富诊疗技术和手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思路。
尽管近年来云南民族医药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药强医弱、特色不浓”的问题。还存在着亟待整理的大量的没有文字记载的口头文献。加强民族医药文献的整理及名老民族医药专家的经验总结,尤其是加强口承民族医药知识的抢救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在对民族医药传承培养方面,应重视对古代医籍的学习,重视医古文、训诂学、古医籍等方面的课程设置,结合师承教育模式培养真正的临床实用型人才。另外,民族医药有其自身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继承性等特点,应加强对少数民族民间医药的文化土壤、人才队伍、文献文物和药物资源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小结
历史上中医药与云南民族医药是不断交流、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过程。尽管基于文化背景、医学理论、用药习惯的不同,中医学与民族医药成为各具特色的、互不从属的、属于相对独立的医学体系,但从广义角度,中医学与民族医药同属于中国传统医药学。中医药促进了少数民族医药理论的构建和补充;少数民族医药亦完善和发展了中医药。
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翻译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在中医药专用名词、中医药产品说明书、中医药商标、中医药广告等方面翻译上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进程。
(一)中医药专用名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医药专用名词的翻译大多直接借用西医现成的术语翻译法。但中医是与西医完全不同的一个医学体系,有着许多独特的概念及疗法。如果照搬西医术语去翻译,一方面容易造成误解,如“white patch wind”(白癜风)、“wind fire eye”(风火眼)这两种疾病被译成西医名称中的“vitiligo”和“acute conjunctivitis”,尽管两种疾病中西医的症状是相似的,但如果照此翻译,就不符合中医对发病机制的理解;另一方面完全照搬西医的术语不能准确表达中医的概念,如“fearful throbbing (心悸),它的西医名称为“heart palpitation”,而在中医理论中,心悸又被划分为“惊悸、怔忡”,仅用“heart palpitation”是无法准确表达中医里面“心悸”概念的。
(二)中医药产品说明书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产品说明书作为指导使用者合理用药的依据,其翻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产品能否拓宽国际市场,真正走向世界。中医药产品说明书翻译过程中往往按照中文的字面意思或用其他学科术语直接将药品成份译成英文,如“Processed Radix Ginseng”(红参)被译成“Red Gin seng”; “新雪颗粒”药品说明书中“Gypsum Fibrosum”(石膏)被译成“Calcite”(地质学名词“方解石”);此外,中医药产品要开拓海外市场,说明书必须符合国外人士的使用规范。中医药产品说明书应包括Composition (成分)、Action (药理作用)、Indication (适应症)、Administration (用法)、Dosage (用量)、Contraindication (禁忌)、Packaging (包装)、Date of Production (生产日期)、Date of Expiry (失效日期)等,这样才能更好地被国外使用者所接受认可。
(三)中医药商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作为商品推向国际市场过程中,中医药产品商标品牌名称的翻译至关重要。中医药商品在翻译成英语商品名称时,应该以通俗易懂为原则,从而拉近产品和国外消费者的距离,增强他们对这种商标品牌的亲和力。可根据药物功效采用直译法,如“Lung Heat Expelling Powder”(泻白散)、“Pill for Invigorating Kidney Energy”(肾气丸)、“Spleen―warming Decoction”(温脾汤)等,这样翻译使商品简洁易记,符合商标的主要功能。但是有时直译会使外国人产生误解,如“Baihu Decoction”(白虎汤)本是一副清热剂,被译为“White Tiger Decoction”,会使动物保护意识强烈的外国人误认为这种药是用白虎的骨头熬制而成的,他们就难以接受这种药品了。因此,在翻译中医药商标名称时应该首先考虑意译,因为意译能够更充分地体现中医药商品的内涵和文化气氛。
(四)中医药广告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产品在做广告时常用的广告语是“补”、“利”、“生”等,在翻译时容易发生如下错误:不顾中西医术语所载概念不同,一律生搬硬套,造成误译,如“wasting-thirst”(消渴)错译成“diabetes”;“diabetes”在西医中是“糖尿病”,而中医中的“消渴”,分为上、中、下三消,从广告效应角度来讲,“消渴”可直译成“wasting-thirst”;以不成熟的中西医理论指导术语翻译,造成中医西化,如“reinforcing male hormone”(壮阳)错译成“increasing male hormone”。其实,专指补阳的时候,最好用“reinforcing,invigorating,strengthening”这样的词。
二、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翻译障碍
随着中医药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医药翻译成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中医药交流的纽带。但由于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专门的中医药翻译人才的奇缺、东西方医学与文化的差异等原因,导致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翻译障碍问题特别突出,这些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导致翻译标准化缺失。
中医药学是在中国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独特理论体系。中医语言与哲学用语的融合,一方面固然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此同时又导致了中医翻译标准化的缺失。大量带有哲学色彩的名词术语如“阴阳、五行、精、气、神”等在译成英语时容易导致歧义。如“wuxing”(五行)在中国哲学中的理解是“木、火、水、金、土”五种物质形态,被译成“five elements”。但在中医学中“五行”不仅代表物质形态,更讲究“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的运动变化过程。“five elements”无法准确表达中医“五行”的内涵;又如“qi”(气)是中医学中最常见的词条之一,很多人译成“energy”,但是,“energy”的英文意思是“能量”。中医既有功能之“气”,也有物质之“气”,统一音译为“qi”更具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专门的中医翻译人才奇缺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中医药翻译工作者主要由不具备中医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师,或是懂英语但缺乏翻译技巧的中医医生组成。在实际中医药翻译活动中,他们往往借助诸如汉英中医辞典,再加上自已的理解和习惯去翻译。所以,不可避免地造成中医翻译过程中标准化缺失,甚至闹出了一些笑话。如“Gongsun”(公孙)是人体的一个穴位名称,一些人将其译为“爷爷和孙子”;又如“severe and migratory arthralgia”(白虎历节)本指四肢关节走痛,痛不可忍,即痛风,被译为“白色的老虎在奔跑”;如“gynecologist”(带下医)本指妇科医生,被译为“躲在裙带下的医生”。因此,中医药翻译人才不仅要精通翻译知识,而且必须掌握一些中医中药的基础知识。
(三)东方医学与西方医学的差异
中医与西医是处在两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医学科学,有其各自的理论基础。中医是以阴阳五行等抽象概念为思维,西医是以解剖、细胞、组织等进行具体分析为思维,两者无论是基本理论还是在诊断治疗方面都有很多不同之处。中医是一门完整的科学学科,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和风格,只有尊重和保持语言特色和风格,才能进一步得以发扬光大。失去其语言特点,就失去了中医独特的内涵。如“Shixiao Powder”(失笑散),本指“具有行血止痛祛瘀,推陈出新的作用,病人用此方,每于不觉中病悉除,不禁欣然失声而笑”,故名“失笑散”。 这里的“失”不是“失去”,而是“得到”的意思。但“失笑散”通常被译为“Powder For lost smile”,这种译文就与原文内涵完全相反。
(四)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对西方人士而言,传统中医药学是一种异质文化。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引起文化禁忌和误解。因此,在中医药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东西方文化背景的理解,切忌使用有文化禁忌的词语来翻译中医。如“Powder of Two Well-matched Drugs”(二妙散)被错译成“Two Wonderful Drugs Powder”,会使外国人容易理解为“二种奇妙的药物”。其实“二妙散”是由黄柏、苍术两种药组成,这里的“妙”字是指这两种药搭配起来所产生的绝妙效果,并不是指这两种本身有多么奇妙。又如“wujl Baifeng pill”(乌鸡白凤丸)在许多字典里被直译为“black cock and white phoenix pill”,这就触到了西方的文化禁忌。因为在西方国家,对于如“cock,Piss,shit,fuck,tits”等词是严格禁止使用的,这被认为是西方社会遵循的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准则。再如“黄帝内经”被译为“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这就是因为外国人对中国历史文化不了解的结果,黄帝是人名不是“皇帝”,也不是黄色,内经不是内科,而是一部书的卷。因此,中医药翻译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对东西方文化背景均有一定的了解。
三、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翻译对策
长期以来,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翻译问题及障碍使我国至今尚未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翻译理论指导体系,缺乏统一规范的翻译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迫切需要探索研究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翻译对策,用以指导中医药翻译实践、理论传播和成果推广,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加深文化趋同,克服文化差异障碍
充分了解东西方的文化背景在中医药英语翻译中非常重要。如果忽视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仅从中医本身或仅以教材上给出的翻译作解释,往往不够全面、准确。如果忽视东方的文化背景,又不能弄清中医术语、体系的来龙去脉。因此,从文化传输角度来看,中医药翻译应以东西方文化趋同作为衡量标准。所谓文化趋同即东西方文化特征相互覆盖的部分。中医英译应有强烈的文化意识,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从中医理论的起源、特色、英汉语言差异和翻译理论规律中,寻求这种文化趋同,力求中医译文的统一规范。译者可以借用西医的某些术语来翻译相同相近的中医概念,如疾病名称和解剖名称。中医的药物剂型有些与西医相同或相近,如丸、散、片等,可译作pill, powder, tablet等。但更多的却属中医特有,在西医上没有对应概念,如汤、饮、丹等,这些中医特有剂型可以统一翻译。如将“汤”译作“decoction”;“丹“译作“boluso”;“饮” 译作“decoction”。
(二)确立中医药翻译的原则,统一翻译标准化
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要使中医药更多地被外国人所理解认可,中医药理论基本术语英译的统―非常必要。近年来,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的研究虽然发展较快,但主要集中于对翻译方法问题的研究。其实,翻译方法属于语言文化交流与沟通领域的表层问题,确立正确的翻译指导原则才是实现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根本问题。中医药翻译应采用“简洁明了、保持特色、互通有无”的原则。“简洁明了”就是中医译语也应力求简洁,要用常用词语来翻译以保持本意。“保持特色”就是要求在中医翻译中保持中医特色,译出纯正中医的味道,而没有必要过分拘泥于中医的美妙修辞和行文方式。对于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术语最好采用音译法。如 “气”、“阴阳”、“气功”、“推拿”等;“互通有无”就是中医英译中可把中医术语转换成相应的西医名词。如“Heart liver Soleen Lung Kidney”(心、肝、脾、肺、肾)、“headache and vertigo”(头晕目眩)、“vexation and palpitation”(心悸心烦)、“insomnia and poor memory”(失眠健忘)等。
(三)建立中医药翻译语料库,形成统一的中医翻译理论
目前中医药翻译缺乏统一的标准主要是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医翻译理论对目前的翻译实践进行指导。因此,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建立中医药翻译语料库,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治疗、中药、方剂、针灸、临床各科等基本词条,对中医术语的英译进行规范,从而形成统一的中医药翻译理论具有其现实意义。语料库的建立可以通过研究西医英语的特点来规范中医术语的表达。
中医药文明的源远流长不仅体现在数千年来与各种疾病做斗争的防病治病历史,也包含于中华民族在荣辱兴衰中的中医药传播海外的历史。中医药在古代与现代两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域有着不尽相同的传播轨迹,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与当时、当地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哲学思想、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科技水平以及中国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力量、经济地位不无相关。公元6-8世纪,中医药传播到以亚洲为主的周边国家,并在各国本土化后产生了日本的汉方医学(东洋医学)、韩国的汉医(韩医)和越南的东医,这是以外界主动吸收形式进行的古代中医药第一次传播高峰。20世纪70年代后,在对抗医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世界范围内又先后掀起新一轮的中医学使用和研究,一方面中国希望传统中医药知识能够走出国门,为世界所认同,以奠定其在世界医药市场和医疗保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费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等问题。因而,现代的中医药国际化应是一个中国主动传播与国际社会主动吸收相结合的过程。
1 主动传播中医学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主动传播中医学除其相关产品能直接出口创汇外,还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医学发展转型时可能的思维贡献度,以及作为一个最重要的传统医药大国,对有广阔前景的世界传统医学话语权的掌握程度。
1.1 主动传播是保护、拓展中医学的最好途径
在人类多样性生态系统中,不同个体的相互作用(竞争、合作、寄生、互惠共生等)决定着系统的状态。近两百年来,西方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它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人们亲身体验了科技文化给现代生活带来的便利和自由,同时也在其传播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成为了判断其他地区、民族的非西方知识体系、思维模式、人文哲学等优劣的标准。
为突破将西方科学作为评判其他民族智力方式标准的现象,以美国人类学家吉尔兹(Clifford Geertz)为代表的研究者强调“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地方性知识”是指“有意义之世界以及赋予有意义之世界以生命的当地人的观念”。任何知识门类都是发生在某一具体情境之中,一般难以去情境化而独立存在。因此,不同的民族,对于身体、健康和生死等都有不同的观念。地方性知识的提出正是对不同民族之文化及智力方式的承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现代的西方主流医学也只是地方性知识的一种,它和其他传统的民族医学体系一样是变化和实践的产物,而并非“客观的他者”(objective other)和“科学的推理”(scientific reasoning)。由于西方科学技术传播到全世界,并被不同的地区和民族认同,西方医学随之受到文化和实践的推动、扩展,逐渐具有了普适性知识的特点。与此同时,西方科学技术也成了评价、判断一切的标准,人们经常不自觉地以它作为划界的标准,认为一切不符合这个标准的便是非科学的,甚至是反科学的。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性知识概念的引入,将是对存在于某种情境中的客观事实的承认,这是对真实世界和历史的更加客观的承认和尊重。中医药具有地方性知识的特点,同时也具备发展成为普适性知识的潜力。
从古代中医药传播轨迹可以看出,中医学作为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孕育、起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医学门类,当时与世界其他人类文明创建的医学一样,属于与之平等并列的知识体系。但随着西方现代知识大厦的建立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知识,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削弱,也就是中医学去情境化的日趋严重,中医学在本土出现衰退趋势。另外,地方性知识概念的提出,虽然为我们更加客观地评价、对待非主流事物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启迪,但它更多地是从哲学思维角度来分析知识的本质,理论上阐述所有知识门类的平等性以及共同存在的合法性,并没有对目前客观上处于弱势的尚未普适的地方性知识如何避免由于情境的逐渐改变而导致的衰落以及被普适性知识同化的处境提出应对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中国政府已注意到传统文化、道德和伦理思想等“精神家园”对于国民的凝聚力和国家精神力量形成的重要性。如2008年开始执行的将传统清明、端午和中秋设为新的法定假日,而且春节假期也将得到强化。这应该是政府重新增强中国传统人文社会环境的重要征兆。这种大的社会背景非常有利于中医所需“情境”的修复,也就为中医药的使用与传播提供了更坚实的根基。另一方面,在当前中国的传统人文情境减弱或在国际上缺乏这种中国传统人文情境之下,中国主动传播中医学也许是保护和拓展其生存空间的最好途径。因为中医学与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其他知识类别如天文、历法等的最大区别就是其防治疾病的实用性。我们可以通过主动展现中医药的防治疾病的事实来证明其价值,证明另一种异于对抗医学的医学知识门类的存在,而在更多地区获得认同。另外,中医药的使用也是促进中医药情境产生的有效办法,随着中医药的广泛传播,其所蕴含的以及所依托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必将引起国际社会的更多关注。其实,这也是地方性知识上升为普适性知识的必由之路。
1.2 主动传播是应对其他同源传统医学体系国家竞争的最好途径
秦汉以后,尤其是隋唐时期,中医药伴随中华文化大量向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传播。这些国家以中国的医药知识为理论框架并结合本国的医疗实践,形成了本土化的传统医学知识体系并使用至今。但是,如今有些国家反而想和中国争夺中医学的主导权甚至发明权。
20年前,韩国废除韩文中的汉字后,存在于韩国千百年的“汉医学”不经任何转换就变成了“韩医学”,“汉医院”就变成了“韩医院”。再有,韩国还通过向国外知名专家寄送优质高丽参样品,得出实验数据后公开发表,并通过召开有关高丽参等韩国拳头产品的国际高层学术会议等方法来进行韩医药文化宣传,造成目前国际市场中的高丽参价值高于中国人参数十倍。继2005年韩国将“江陵端午祭”申请“世界记忆遗产”成功后,又意欲将《东医宝鉴》申遗,并以中医学的发源地自居,发展成为未来东方医学的世界中心。
而日本官方虽然在明治维新时期西医学进入后废除了汉医学,但近年对传统医学的应用和研究又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并声称要使日本代替中国成为世界传统医学中心。日本文部科学省曾于1988年开展了“关于科学阐明东洋医学的调查”项目,使中药研究由过去的零散自发的形式逐步转向有组织、有计划的政府行为,形成了产、学、官合作研究开发态势。20余所国立大学、44所公立及私立药科或医科大学设有汉方医学研究部门,很多药学部都建立了专门的生药研究部门。在厚生劳动省的支持下,10多个西医药研究机构也建立了传统汉方医药研究部门。目前,日本全国约有3万多名研究人员专门从事汉方医学临床和汉方药学实验研究。同时,日本还通过与中国合资建厂等途径想尽办法搜集我国中医学保密内容(如有毒中药附子的炮制等),并以高薪挖掘中医药人才,购买相关的研究成果,希望以一些优良的中药制剂来占领世界传统医药市场,甚至返销中国。这使得国内相关专家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忧心忡忡。
根据国际惯例,谁能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体系最大程度国际化,谁就掌握了更多主动权和话语权。2006年11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本筑波市举行了“经穴部位国际标准化正式会议”,中、日、韩等9个国家共同就针灸中使用的穴位位置制定了世界统一的标准。之前,中、日、韩有6个不统一的穴位,最后有5个通过投票采纳了中国的方案,而“人中”还是通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方案。由此看出,不论是中国政府还是学术机构,不仅要加强中医药的理论研究、临床运用,还要重视对外推广工作,积极把握在国际社会中的主导权,对于中医药标准的制定更要积极主动。否则,在中国起源、使用了数千年的中医药不但会失去国际主体地位,还要遵从国外的标准。
2 西方国家存在主动吸收中医学知识的驱动力
2.1 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使现代医学的疗效受到挑战
随着青霉素的诞生及其后来多种抑杀微生物的强效抗生素发明,以及人类期望寿命值的增加,人类疾病谱也相应有了巨大变化。20世纪前期主要是感染性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占主导地位,但之后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医学界的难题。据2007年9月份美国人口普查局报道,美国人目前期望寿命值已达到77.9岁,而在1955年该值为69.6岁,1995年上升到75.8岁。但美国的人均期望寿命值仍排在全世界其他40个国家和地区之后。与人类寿命大大延长以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相应,引起死亡的前3位疾病现在已是心脏病、癌症和中风。现代生物医学发现了自身理论和实践在理解和解决人类健康和疾病方面的不足,如对一些慢性病、亚健康状态的无力干预等,这是其愿意接触和接受中医药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与对抗医学理论互补的中医学在这方面给人以希望,所以,许多发达国家西医师同时也是针灸、草药等治疗的研究者和实施者。
2.2 新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发现需要更多物质及思路方法源泉
化学药物研发费用大、周期长。成功研制一个新西药在美国一般需要花费5~10年的时间,3~10亿美元的研究经费,因此,化学药物特别是新药价格居高不下。但更让药学专家一筹莫展的是,采用传统方法寻找新的化学结构或成分难度越来越大,经常在筛选成千上万的药物后还找不到一个真正有效的成分,或者用之于动物后发现其极大的毒副作用而被迫放弃,致使新药上市的速度越来越慢,2003年全球新药推出的数量只有27个(包括18个化学结构全新的药物和9个具有新的生物活性的老药物)。
如能用已知的中药功效来指导新药研制就会使整个过程更加有的放矢。如1874年德国药物学家施密德伯格从传统治疗水肿的洋地黄植物中提纯洋地黄毒甙,并成为使用至今的抗心衰药物。同样,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家在《肘后备急方》对青蒿作用的描述启示下,发现了一种不同于任何已知抗疟药物的结构和作用机制的成分——青蒿素(artemisinin)。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先进分析检测仪器、提取分离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辅料的发展,中药的作用机理、有效成分也将日渐明确,这将为新化学药物的研制提供更多信息。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从中药中分离、提取的有效成分属于化学药物,这仅是发现化学新药的捷径和有效手段,而不是发展中医药的捷径与最终目的。因为该类新药完全丧失了中医药整体治疗、药物相互配合以增效减毒等中药属性,而具有了化学药物由于单一的分子结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如耐药性。同样是青蒿素,使用之初它具有很强的抗耐药性疟疾的作用,但到2006年,WHO却因为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严重耐药性,出于对患者安全考虑,要求全世界制药企业终止上市和销售青蒿素单剂药[1]。
2.3 西方国家医疗保障体系面临日益突出的医疗负荷问题
西方国家的医疗费用水平上涨很快。如美国2003年的国民医疗总开支高达1679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3%。在医疗总开支中,公共部门的投入即由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投入的经费占到46%。假如把美国各级政府为医疗保障提供的税收减免也考虑进去,则公共投入所占的比例超过60%。尽管如此,美国2003年未受保障国民仍占15%,达4500万美元,另有数以百万计国民保障不足。这些上涨的费用最多的是来自于日新月异的医疗手段,它们加重了医疗保险的支出,造成医疗费用的上涨。而英国走的是以政府干预为主的医疗模式,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但其巨额的医疗投入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压力。总之,医疗费用的持续增长,一直是发达国家的一项巨大财政支出,一些国家政府或保险业也出于经济上的考虑鼓励传统医学的发展。
2.4 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让患者难以耐受
目前,强有力的证据已表明现代医药经常是弊更甚于利。据美国营养研究所的报告《医药源性死亡》(Death by Medicine)称:“谨慎开展研究的发现令人吃惊,即对抗医学本身是导致美国人死亡的首位原因。每年近220万美国住院病人对处方药产生严重毒副作用,超过11万的美国人死亡(医疗费用达120亿美元)。而医药治疗不当每年可造成近80万美国人死亡,即医药源性死亡,其经济费用高达2820亿美元。这一数字远高于心脏病与癌症的死亡率。”[2]WHO也发现:“全世界有1/3的病人不是死于自然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治疗。”随着医疗的进一步人性化发展,公众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期盼,并把目光转向了传统医学,而讲究高生活质量、个性化服务、远离化学人工制品的中医药医疗体系为其提供了一个较好选择。
2.5 西方人对现代科学技术产生质疑
有专家认为,中医药在欧洲再次兴起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其临床效果,而在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中产生了一种宽泛的思潮,即对不加区分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人类生活、开发自然所带来的危险意识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危机感下,西方人迫切需要一种对人体改变不大、对环境破坏较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医学体系来补充或取代西方现在的生化医学。中医学特别是针灸能够在西方流行,就是得益于这种对科学技术造福人类、不断进步的观点表示怀疑,对现代科技对环境的破坏表示忧虑的危机感[3]。因为西方人感受到了针灸等传统医学的独特价值,或者说是弥补了西方人在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上的不足,他们才会愿意接受其治疗。由于社会的人口结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生活质量和健康理念等发生转变,对抗医学遇到新一轮疾病病种的挑战,并存在限制自身发展的问题,囿于其实证主义的理论本质,难以在固有的发展途径中找到合适的解决之道,所以,西方国家存在主动吸收中医学知识的驱动力。
3 结语
中医药这一知识体系在古今不同时期的传播有着重大差别,因为全球的科技背景、经济实力、政治格局、意识形态、环境资源等都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巨变。明晰中医药知识的主动传播与主动吸收的区别和特点,将更利于我国整体上把握中医药国际化的目标、走势、方向并强化已有的优势,指导制订一整套和谐的战略部署,到达希望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杜德安.单剂青蒿素出口受阻,国内企业面临危机[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5):41.
日本的药膳食疗源自中医药学和中医食疗,也可以认为是中医药膳食疗方法的“日本化”进程。作为接收方日本从完全照搬中国的体系到根据本国国情进行创造,自主完成了将中国药膳食疗文化“日本化”的过程。近年的药膳热大约起源于1980年前后的餐饮业。当时日本处于经济高度成长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对健康的需求和追求也逐步提高。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复古食风大热潮中,从中国舶来“药膳”一词,日本有人立刻前往中国寻找药膳的真谛,这就是在日本的中华餐馆中引进“药膳”的开始。但是这一“药膳”热潮并未持续很久,此时兴起的药膳多采用名贵药材,掀起一股奢靡之风,随着1991年日本国内泡沫经济的崩溃,药膳热也随之结束。经济危机结束之后,“药膳”一词又被日本国人提及。但是再次起兴起的“药膳热”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真正的“药膳”进入日本普通百姓的生活中。
此次药膳热之所以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日本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成人病、生活习惯病等多为慢性病,现代医学尚没有研制出有效的治疗手段或药物,长期的服用化学药物又会带来许多副作用;其原因之二即西方国家一些医学机构已经开始重视食疗药膳研究。药膳食疗在北美属于自然疗法的范畴。美国全国卫生研究所设立了替代医学研究办公室,对药膳等进行评估。中国药膳研究协会与新加坡、美国、韩国、德国等进行食疗药膳方面的讲学和交流,这些都使日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药膳食疗的优势,并结合本国国情,开创日本化的药膳食疗文化。中医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天人合一”“药食同源”“取法自然”的药膳食疗思想深入日本国人人心。如每年正月初七是日本的人日,是日本的5大节日之———七草节。当天,日本人习惯吃“七草粥”。所谓“七草粥”是用芹、蓟、鼠曲草、繁缕、宝盖草、芜菁和白萝卜等熬制成的粥。日本的新年被说成是从喝屠苏酒开始的,新年喝屠苏酒是从中国传来的习俗,屠苏的正式名是“屠苏延命散”或“屠苏散”,采用10余种的草药,用日本酒和甜料酒浸泡制成的。配方多为山椒(さんしょう)、白术(びゃくじゅつ)、防风(ぼうふう)、桔梗(ききょう)、陈皮(ちんぴ)、桂皮(けいひ)等药草,处方因家庭和地域不同而异。日本许多主妇都有自制药酒的习惯,用枸杞子、人参、肉苁蓉等药草配以清酒和冰糖,可以防治高血脂,保护心脑血管。再如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中国引进药膳学和药膳烹饪技术。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成立了100个健康村,村村有“中医药膳”,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卫生部的派遣,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赴日本传授中医药膳食疗学和烹饪技术、开办中医药膳餐厅、中医营养学培训班,输出的中医学专家同时也会参加日本健康村养生保健活动,与日本专家交流,也受到日本各界人士欢迎和好评,日本国内还有许多药膳餐厅,采用中医药膳理论,把传统药膳方和现代日本料理加工技术相结合,做出了地道的日本药膳。许多注册的药膳指导师会定期为主妇们举办“药食会”,到野外去登山采药,教主妇们如何识别原植物药,讲解药性并进行现场药膳烹饪。
日本也成立了很多学术团体,举办各类学习班、交流会来传播药膳食疗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用技术,如日本神奈川县生活俱乐部与中国山东中医药大学合作创办了二年制的药膳函授教育,各县市还成立了不同形式的药膳研究会,很多大学也设立了药膳专业,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日本分校设立了药膳专业,名古屋国际综合中医研究所开办了中医营养学讲座,日本在认识到药膳食疗的优势之后,大力宣传并弘扬药膳文化,培养能够熟练掌握药膳知识与技巧的人才,并结合本国风俗习惯、历史因素、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形成了本国的药膳食疗文化与技术。
二、结语
关键词:中医护理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起源与西方国家,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组织[1]。社区护理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构建顺应我国国情、满足社区健康需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环节。相对于起源地西方医学而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疗法在社区护理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
1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五方面构成,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2]。
2中医护理的发展目标:
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具有独特的运用价值。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除此之外,中医理论当中“治标和治本”的概念,实质可以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区护理的主要为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健康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稳定病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理论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如运用得当,精巧结合,中医护理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不断的完美融合。
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共同构成中医护理体系。中医护理在理论、只是及技能等方面自成一体,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社区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且中医护理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发展至今,一些中医理念已被人民所耳熟能详,一些保健运动也正在任命大众中普遍发展,这些都说明中医护理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贴近大众生活,便于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接受,这为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具有廉、简、便、验、效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域,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
对于不同的人群,中医护理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健康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预防保健为主;对于伤残、疾病后遗症、术后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康复护理为主;对于急慢性病人,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残病护理为主。无论中医护理针对何种人群,发挥何种护理功能,都同时应用到多种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即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例如常见的对脑血栓导致的瘫痪病人,需要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节,推拿按摩、中药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以及保健运动指导、情志护理等。
4关于现阶段的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大力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萌芽阶段,全国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主要还是以给药及治疗为主,基本是医院护理治疗的延续,而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方面开展较少。针对居民特点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很欠缺,中医护理开展的还不够广泛。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此外,在社区中开展中医护理,不但有利于促进人民的健康,还有利于在人群中普及中医药文化,促进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倡导回归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也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红云,赵燕利.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家庭护士,2008,6(3):665.
关键词:中医护理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起源与西方国家,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组织[1]。社区护理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构建顺应我国国情、满足社区健康需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环节。相对于起源地西方医学而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疗法在社区护理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
1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五方面构成,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2]。
2中医护理的发展目标:
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具有独特的运用价值。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除此之外,中医理论当中“治标和治本”的概念,实质可以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区护理的主要为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健康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稳定病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理论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如运用得当,精巧结合,中医护理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不断的完美融合。
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转贴于
3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共同构成中医护理体系。中医护理在理论、只是及技能等方面自成一体,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社区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且中医护理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发展至今,一些中医理念已被人民所耳熟能详,一些保健运动也正在任命大众中普遍发展,这些都说明中医护理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贴近大众生活,便于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接受,这为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具有廉、简、便、验、效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域,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
对于不同的人群,中医护理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健康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预防保健为主;对于伤残、疾病后遗症、术后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康复护理为主;对于急慢性病人,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残病护理为主。无论中医护理针对何种人群,发挥何种护理功能,都同时应用到多种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即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例如常见的对脑血栓导致的瘫痪病人,需要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节,推拿按摩、中药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以及保健运动指导、情志护理等。
4关于现阶段的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大力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萌芽阶段,全国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主要还是以给药及治疗为主,基本是医院护理治疗的延续,而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方面开展较少。针对居民特点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很欠缺,中医护理开展的还不够广泛。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此外,在社区中开展中医护理,不但有利于促进人民的健康,还有利于在人群中普及中医药文化,促进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倡导回归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也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红云,赵燕利.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家庭护士,2008,6(3):665.
关键词:四川;中医药;养生旅游;发展策略
一、引言
养生旅游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墨西哥,以健身活动与医疗护理项目为特征,满足旅游者追求放松、平衡的生活状态和逃避工业城市化所带来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的养生旅游始于2002年海南省三亚保健康复旅游和南宁中药养生旅游,最近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热点。关于养生旅游,伯尔尼大学休闲旅游研究中心提出:“养生旅游是指以维护健康或促进健康为主要需求动机的空间移动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夏威夷养生旅游组织提出:“以追求身体、感情、精神、灵魂平衡和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我国学者周刚(2008)提出,养生旅游是旅游活动的一种,是以养生为目的来选择景点,安排内容和进展,考虑节奏快慢的一种旅游活动。这里的养生是泛指优化人类生存环境,善化人类生命质量的一切内容。在世界养生旅游繁荣发展的同时,在差异化特色化与市场的认同原则的作用下,我国学者达成共识认为中国养生旅游的重点发展方向应该为中医药养生旅游。
关于中医药养生旅游,田广增(2005)认为中医药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以中医药的深厚文化内涵、独特理论体系和内容为基础以各种医疗和健身方法、药材观赏、购买和使用为基本吸引物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张群(2006)认为作为生态旅游的分支之一的中医药旅游是一种探索性的以中医药为载体的旅游项目,集旅游与中医药为一体,是中医药的延伸和旅游业的扩展。张春丽(2009)对杭州中医养生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康保苓(2009)对浙江省疗养旅游的深度开发研究中提出中医药旅游的形式多样化。孟晓翠(2011)认为河北省发展养生旅游的重点在于结合中医药理论中的四季养生。笔者认为中医药养生旅游应以传统中医药养生学为依据,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一元论、天人感应、整体恒动观等,由温泉、森林、海滨、盆地、草原、民俗资源、医疗医药资源等构成吸引力载体。在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并研读相关中医养生基础著作后,总结在做《米易县健康养生产业规划》时的一些经验,笔者提出一些自己关于发展四川中医药养生旅游的看法。
二、中医药养生基础理论与旅游发展
1.以情制情理论与旅游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当产生不良情绪时,可以根据情志之间存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激发相应的情志来制约、克制、借以协调情志,恢复或重建精神平和的状态。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阐述了这一方法:“悲可以制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制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制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制思,以侮辱欺罔之事触之;思可以制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奇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试听。”据此,我们了解到:喜伤心者,以恐胜之;思伤脾者,以怒胜之,悲伤肺者,以喜胜之;恐伤肾者,以思胜之;怒伤肝者,以悲胜之的原理。根据这些原理,我们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可以根据不同旅游者最近的情绪状况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比如思虑过度的游客,我们可以带他参观岳飞墓,了解秦桧与岳飞的故事让他产生怒气,又比如最近易怒的人,我们可以带它游览汨罗江,了解屈原的故事,产生一种悲伤的情绪,再比如最近高兴过度的游客,我们可以带他游览鬼屋或者参加蹦极、坐过山车等刺激娱乐,产生一种惊恐的情绪。这样,情绪的调整可以使游客恢复一种健康的状态。除此之外,由于不同情绪会对不同脏器有所伤害,根据不同游客的情绪,我们在搭配游客饮食的时候也可以有所注意。
2.四季养生理论与旅游
春季是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养生有很多注意。我们以《黄帝内经》为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容……以使志生,生而勿杀,杀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又说:“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告诉我们在春季只能让情志生发,切不可扼杀,只能助其畅达,而不能剥夺,只能赏心怡情,绝不可抑制摧残,这样才符合“春生”之意。所以春天一定要心情舒畅,最大的忌讳是“怒”。《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这告诉我们春天在旅途中要稍微多吃辛辣或者甜味的食品,不宜吃酸的东西。中医理论推荐在空气清新的地方打球、跑步、放风筝等。除此以外,文中还告诉我们春天要晚睡早起,多沐浴阳光。并且春季阳气始生,乍暖还寒,《千金要方》告诉我们要“下厚上薄”,逐渐褪去衣物。
【摘要】 充分调动现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诸如人文史料、医学文物、网络资源等,充实中国医学史的学科内涵,深化医史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医学史; 中国医学史; 教学方法; 医学文物;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网络资源
中国医学史是研究和阐述中国医药学起源、形成和发展的一门学科。按照时间顺序,从原始社会直至近现代,介绍历代医学发明的主要成就,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和道德修养,医学与文化的关系等。因此是一门中医药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36节课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专业知识、医学道德、身心健康和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现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诸如人文史料、医学文物、网络资源等,充实中国医学史的学科内涵,改变传统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 人文史料的运用
中国医学史教学中,首先要讲授中医药在各个历史阶段发展的情况,如基础理论、本草、方剂、针灸、推拿、临床各科取得的成就等。这是医史教学的基石,属于内史范畴[1],即医学科学与技术本身发展的历史。陈邦贤《中国医学史》(1919年),王吉民、伍连德《history of chinese mediecine》(1932年),李涛《医学史纲》(1940年),3部著作成为近代中国医学史的扛鼎之作,也确立内史的研究方向。医史界前辈们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内史研究成绩斐然,大框架已经形成,这向来也是医史教学的核心内容。
中医药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不仅包括医学和历史学的内涵,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汲取古代天文、地理、气象、历法、佛学、道藏、儒家文化等诸多人文科学领域的成果,成为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交叉学科。中医药学与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因此,外史研究,即社会、文化、哲学、宗教、科技等外在因素影响医学发展的历史,自然而然地摆在我们面前[2]。如讲授夏~春秋时期的医学时,过去因为夏商周的年代模糊,教师往往从奴隶制社会兴衰的角度加以论述。“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0年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研究,成功解决千古之谜。夏(公元前2070~前1600)、商(公元前1600~前1046)、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引入中国医学史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明晰的年表。又如讲述朱震亨创立养阴学说时,除讲清“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等基础理论外,还需要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予以交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官府受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家持之以为命;世人习之以为俗”,辛香刚燥之剂,多服、常服、久服之后,势必阴液匮乏,故“震亨《局方发挥》出,而医学始一变”。养阴学说显然与朱丹溪所处的时代休戚相关。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医学史作为医学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和纽带,人文史料的合理运用,能将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教育有机连接起来,不仅了解医学的过去,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医学的现在以及预见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医学文物的利用
医学文物,这个概念近年来被学术界认可,与众多其他类别文物不同,定位明确,突出文物的中医药特色和价值,正逐渐形成医学文物独立的学科地位。对于中国医学史课程来说,医学文物的充分利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走进博物馆,成千上万的医学文物直观、真实、生动地再现历史,使教学变得极具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每个学生不由自主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置身漫漫历史长河,触摸到古老而又焕发青春的中医学的脉搏[3]。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自迁入张江校区后,面积成倍扩大,现有建筑面积6 413 m2,陈展面积约4 000 m2,收藏医学文物一万四千多件,展出二千五百多件。馆内设有9个展区和科普活动室、图书资料室、多功能讲演厅、文物库房和多媒体演示等教学设施。综合馆、校史馆、中药标本馆、中医科教馆和4个专题馆(中药方剂、养生康复、针灸推拿、中医文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医药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如砭石是中国最原始的医疗工具,展出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大窖村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砭石,能使学生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砭,以石刺病”有深切的理解,进而加深对医史教材和课堂教学的消化。又如当参观的学生惊异于乾隆御制针灸小铜人时,教师可以从清·吴谦等编撰《医宗金鉴》说起,回顾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高武《针灸节要》和《针灸聚英》等,前后串讲,温故知新,铜人对针灸学发展的意义,使学生体会更深。馆内收藏有各个历史时期造型别致的预防器具。如汉代鎏金铜熏炉,晋代瓷唾盂,明代室内大型烟熏消毒器,明代烟熏消毒被褥用器,清代灭蚊铜灯等。这些具体的医学文物,显然对加强学生预防学的理解大有裨益[4]。
利用中医药博物馆丰富的资源,采取具体医学文物为研究对象,使学生对馆内陈列的各个历史时期有一定特色的医学文物有所了解,加深对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及其成就、特点的认识。进一步结合书本知识研究,作现场专题讨论,既锻炼学生查阅文献、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网络资源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总量几何级增长,因特网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我们的学生,多生于20世纪90年代,就是俗称的“90后”,对于新知识、新技术,存在与生俱来的敏感,其中不乏网络高手。因此,教师善于应用网络资源,既有利师生沟通,更能使医史的教学如虎添翼。
常见门户网站新浪(sina)、搜狐(sohu)、网易(163)、雅虎(yahoo)等,用于一般信息的检索,均能提供相当的帮助[5]。谷歌google、百度baidu,世界二大搜索引擎,界面简洁,耗时更短,结果更多。如以“中国医学史”为检索词,google搜索所有网页,耗时0.22 s,约有3 690 000项符合的查询结果;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64 100篇,用时0.056 s。“在结果中找”“高级搜索”以及相应运算符号,有利于缩小范围,命中目标[6]。一般书籍,建议使用超星ssreader,全球最大的中文数字图书网。一般期刊,可以查阅龙源期刊qikan,这个全球最大的中文期刊网。专业文献的检索,诸如pubmed、springer、ovid、freemedicaljournal等,适合医学英语文献。
对于中医医史文献资料,常用的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vip)和万方数据wanfangdata等。譬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1994年至今约8 200多种期刊全文,并对其中部分重要刊物回溯至创刊,全文文献总量 2 200 多万篇。试以“中国医学史”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有记录802条。又如,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vip),包含了1989年至今的近9 000种期刊刊载的1 500余万篇文献,并以每年250万篇的速度递增。按照中图法分为8个专辑,近9 000种中文期刊数据资源。若以“中国医学史”为题名或关键词进行检索,有记录108条。如果以“医史”或“医学史”为主题词,那检索到的文献,更会成倍甚至十倍得增加。此外,《中华医典》《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二十五史》等电子光盘,均能为师生提供极大的方便。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方法的日益精进,中国医学史课程面临全新的挑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在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自我完善的同时,充分调用现有的人文史料、医学文物和网络资源等积极因素,综合利用,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年轻一代牢固掌握中医药学知识,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玉清,臧守虎. 中医医史外史研究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10(2):33.
[2] 朱建平. 开拓我国医学史研究的新视野[j].中华医史杂志,2005,35(1):3.
[3] 任廷苏,郗 效. 谈医史博物馆和中医教育[j].中医教育,1998,17(3):35.
[4] 吴鸿洲. 试论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的功能[j].中华医史杂志,1998,24(4):249.
【关键词】CBI教学理念 中医药院校 医学英语
一、中医药院校医学英语教学背景
1.中医药国际传播的需要。中医药因其独特的疗效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虽然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一直被排斥在世界主流医学之外。中医药海外发展和文化传播面临许多困难,既有语言文化的差异,也有各国法律法规的限制。中医药学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心理学、天文学、气象学、逻辑学、养生学以及宗教文化的影响。因此中医学科包含了与其内容相关的许多抽象概念, 中医文献的翻译难度更大。就中医药文化的输出而言,中医药文化的翻译对其国际传播至关重要。
2.中医药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国内中医英译主要由中医院校的英语教师和中医医生或中医类教师构成,英语教师有较好的语言文化背景,但缺乏临床经验。中医医生和教师且有一定英语交流技能但缺乏翻译技巧和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主席将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列为重要项目加以推介。如何顺应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潮流是每个中医研究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如果把这个任务完全依赖英语教师,很明显满足不了实际交际的需要。而缺乏翻译和语言学知识的中医医生也无法翻译大量的教科书和中医文献。但是专门从事中医英语翻译研究且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凤毛麟角。
目前,仅有一部分的中医院校开设医学英语课程,而招收中医英语翻译与教学硕士的学校仅有几所院校。甚至很多高等中医院校并没有为研究生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程。医学生的专业课程任务比较繁重,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以自学的方法完成医学英语的学习,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才能更好的查阅医学文献,撰写科研论文,尤其是结构复杂的中医学术论文。这才能为在国际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中医学术论文打下基础。随着国际交流的广泛开展和中医药国际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医药研究人员开始在国际性学术期刊上,中医药相关的英文论文数量也在逐年攀升。如果用英文撰写的中医学术论文语法错误百出,不符合科技论文语篇表达习惯,使国外的编辑和读者难以理解,那发表的几率就会减少。从长远看,不利于中医传播交流。
二、CBI教学理念及主题模式下应用于医学英语课堂
1.大学英语学习和专业英语学习的衔接。事实上,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主要有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阶段。大学英语是医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主要任务是巩固和应用中学阶段的语法知识和规律,扩大词汇量,提高运用英语技能。顺应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在大学生的基础英语教学阶段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符合专业英语注重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要求,与专业英语教学衔接更紧密。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目前双语教学已应用于许多医学专业。而学生良好的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水平才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前提。
医学英语有自己的学科特色, 有其特定的词汇结构体系和和语篇分析。尤其是中医英语,它包括大量的专业术语,特有的句法结构和篇章框架,涉及许多玄妙深奥的中医概念和理论。中医院校是中医文化传播的主体之一,但是,目前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英语人才的培养体系不成熟,医学英语教学工作还缺乏一整套能反映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医学英语的教材还有待改善,师资队伍也不稳定。
2. CBI教学理念指导医学英语教学创新。医学英语教学要有所突破,就必须有适应其特点的理论指导。从目前中国知网检索医学英语教学的文献来看,应用到医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理念主要有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导向, TBL(task-based learning)任务型教学,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内容依托教学理念。这些研究对指导医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各有千秋。笔者认为,在中医院校医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借鉴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遵循既定的教学程序,很少有突破和创新。在医学英语课堂中,教学的重点一般集中在医学词汇的识别和医学文章的阅读上,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在对新的医学词汇介绍完之后再逐词逐句翻译课文,这样一般来说比较枯燥,难以完成对学生医学文献英语阅读及听说应用能力的培养。
CBI教学理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沉浸式“实验班”,是指将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教学或基于某种主题教学来进行,80年代广泛应用于西方国家的语言教学,通过主题或学科内容教学来增强和发展语言能力。在国内,CBI的应用范围从大学英语过渡到专业英语,以及双语教学。目前,有些医学院校对此已经展开了研究,用其指导医学英语课堂教学。部分中医院校将其运用于双语教学。例如浙江中医药大学以临床康复学为例,展开了内容依托式教学视角下中医院校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建议教师和学生,参考CBI倡导的教学方法,将秉承学科知识和目标语言学者结合起来。
3. CBI主题模式及其应用。CBI常见的教学模式有四种:主题模式(theme-based courses)、课程模式(sheltered content courses,或称保护模式)、辅助模式(adjunct courses)、专题模式(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笔者重点论述在主题模式下的应用。
CBI主题模式是围绕某个特定主题或与某个主题有关的话题组织的教学活动,其主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理论性,应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愿意用目标语获取与这一主题有关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就可以选择与医学或者中医学相关的内容作为主题,难度或题材可以给学生做测试之后再定。医学英语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也可以以此为依据。在确定主题之后,还可以应用PBL教学法选择相关视频或案例导入主题,从而有效开展师生互动。在讨论主题的过程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分工合作。在学习成果展示时,也能运用TBL(task-based learning)任务型教学,以作文或是主题陈述来表达,并作为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教师进一步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在这N师生互动的课堂结构中,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得到教师认可这个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感,从而激发学习医学英语的兴趣。
例如关于中医的五行学说(five elements theory),相关的主题有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elements? (五行各自的特性是什么?)、What’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ive elements?(五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Wha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ive elements in diagnosis?(五行理在诊断方面的应用)、Wha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ive elements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五行和针灸治疗的关系)等。首先,教师可以选择用作导入的话题: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elements? 在课件上面可以配以五行及其相互关系的彩色流线图,激发学生对相关主题的兴趣,为教学进展做铺垫。确定主题后,可以组织学生分成五组讨论,每组同学分别负责五行当中的一种,并推选出一名同学做总结,结合教材展开论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把握程度,从而更有效的分析重点难点。至于五行理论在诊断和临床方面的应用这两个主题,教师可以运用TBL(task-based learning)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后,进行主题陈述。
三、结语
笔者认为,在中医药院校用CBI主题模式指导医学英语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对于中医和西医的题材都适用,主题的选择和应用方法可以灵活选择。所谓教无定法,教师不能僵化的固守教条,遵循某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平.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64-265.
[2]赖月珍,丁年青.中医院校特色英语教学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5):16.
[3]贺月月,徐海女.内容依托式教学视角下中医院校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