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8 14:58: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般来说,音乐社会学的研究课题总是离不开音乐家、作曲家(音乐人)、音乐作品(艺术作品)、听众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见下图)。以下我们将列举几个具体的问题来加以说明。
(一)音乐社会学对音乐传播的外部环境及受众的研究
1、社会与传播媒体
在有声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研究的课题包括噪声污染问题、噪声污染环境中音乐的参与程度问题、噪声对人类生理、心理所造成的伤害问题等。又如,音乐如何帮助医学界进行治疗或其他工作,几年前,美国医学界让音乐进入手术室,以化解和减轻手术房内的紧张气氛。把音乐当做心理治疗,甚至生理治疗的一个有力助手,自古中外都有所闻。近年来则将它归属于音乐治疗的研究范围。有关传媒方面,除了对传播媒体发展的研究外,还可以从传播媒体的经营模式谈起,通过它,社会各阶层的人随时随地可以接触到不同的音乐。传播媒体如何影响、改变人(听众)的生活,它对作曲家有何影响,它又如何改变人(听众)听的习性,如广告音乐的研究与探讨等,都属于这方面的重要课题。
2、工作与休闲活动
这里的休闲活动当然指的是与音乐有关的接触,其中工作性质与休闲时所接触音乐类别的探讨,就是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据音乐社会学家研究结果显示,流行音乐之所以会流行,与大多数人单调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密切相关,现代社会工业生产线上分工极细的生产结构,是单调流行音乐广受喜爱的主要原因。当然,亦不是所有的人对单调的工作环境都有同样的反应,另外有一种反应,就是对它产生一种逆反心理。1964年,英国新闻媒体出现的字眼“披头热”(Beatlemania),就是形容当时英国年轻人在披头士演唱会上的疯狂行为,它暗示着英国年轻人对当时社会不满的一种反抗心理。
3、公共机关与社会阶层
这里的公共机关是指音乐演奏厅、歌剧院、演唱场所等。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包括:歌剧院、演奏厅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歌剧院(如国家歌剧院)硬件规划研究,文化中心音乐活动软件(节目)规划研究等。与社会阶层有关的研究问题,如对歌剧院、演奏厅的观众、听众加以研究调查,亦与其他类型观众、听众作比较分析。集哲学家、社会学家、音乐社会学家、作曲家于一身的德国音乐学者阿多诺曾根据德国听众的个人背景、反应与听音乐的态度,将它们分为八种类型①(音乐社会学导论):
专家型:这类听众对他们所听到的曲目,都可以用专业的知识加以分析、判断,他们是属于完全能自觉的听众。
好听众型:这类听众对他们要听到的曲目,都非常用心地注意它们,但没有专家型听众的专业知识。就如同一般人说母语的情况类似,使用母语说话易如反掌,但若要说明母语的文法与句子结构时一定哑口无言,因为他们使用时不是完全自觉的,甚至是完全不自觉的,这一类音乐听众与音乐的关系就是如此。
有教养的听众或有教养的音乐消费者:这类听众喜欢听很多音乐,甚至可以无止境地听。他们对音乐家、诠释者、音乐曲目都会主动地进行了解,而且收集唱片、录音带。他们把音乐当成一种精神文明的产物,而且非常尊重它。这种类型的音乐听众往往会把听音乐、了解音乐、收集音乐作为他们社会地位的一种标志,认为是他们的一种义务,从而显示出故弄风雅、庸俗的形态。
感性的听众:该类型听众与音乐的关系不像上一种文化消费者那么生硬。不过,音乐变成他们生活中的避风港、欲望的发泄与非理产生的来源。阿多诺认为,这类听众尤其喜好强调感情的音乐,如俄国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不满挑剔的听众:这类听众属于西方音乐史上巴洛克时期音乐巨人巴赫音乐的热爱者。他们对现今社会音乐生活非常不满,认为它很虚伪,对这种不满环境的反应,就是消极地在前人音乐里找慰藉,而他们所强调的,正是对前人音乐作品忠实的诠释态度。
爵士乐专家与爵士乐狂:这两者是很难划分的。该类型的音乐听众,有如爵士乐的基本特色“即兴”一般,喜好自主自发性,与“不满的听众”同样排斥社会上以古典浪漫为音乐理想的趋势。
把音乐当成消费的听众:该类型的听众在所有类型中占的比例最大,他们的产生与“文化工业”现象息息相关。由于缺乏音乐的专业知识,他们通常只是文化消费者,音乐对他们除了当成兴奋剂外,是不具备任何意义的。
无所谓、非音乐与反音乐听众:据阿多诺解释,此类型的听众所以会有听音乐的态度,不在于生理上缺乏音乐性或音乐才能,而在于后天不良的环境背景与极度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二)音乐社会学对音乐分类、价值评价与非自主性学习的研究
1、严肃音乐与娱乐音乐
一般认为,传统的西洋古典音乐是严肃音乐,流行音乐则属于娱乐性音乐,或称为轻音乐。但真可以这样区分吗?若问,莫扎特的《嬉游曲》属于严肃或娱乐性音乐?或许一般人会马上回答,它们应该属于前者。然而一旦了解《嬉游曲》是一种在十八世纪末提供娱乐的室内乐时,答案可能就完全不同了。至于爵士乐的种类,也有同样的情况,可见严肃音乐与娱乐性音乐这两个名词虽然常被使用,但无法分得清楚,原因何在?可有更好的分类?这些都是音乐社会学研究学者试图解决的问题。曾于1979年出版的第一本专门介绍(系统音乐学)方法及研究技巧的论著的捷克音乐学者,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卡布其斯基(VladimirKarbusickyb.1925),在他的《经验社会学》(EmpirischeMusik-soziologie)中(于1975年出版于德国威斯巴登),从定义、名词与美学角度来探讨娱乐性,也就是轻音乐与严肃音乐的不同,再就特性与功能的观点来区分它们。
2、价值与评价
社会学上的两个重要问题若应用到音乐社会学上,所涉及的研究课题有:什么样的音乐作品在一个社会中会被赋予一个较高的评价呢?原因为何?它与社会的架构、形式有何关系?又如音乐家、作曲家、演奏家或音乐学家的社会地位如何?以及音乐研究学者的研究兴趣、研究方向等。1970年生于法国巴黎的音乐学、东方学学者丹尼耶陆(AlainDanielou),在他1972年出版的《东方国家音乐与音乐家的处境》一书中,针对亚洲国家音乐家的情况,做了详细的剖析。他指出,亚洲音乐之所以会被藐视,是西方人借助殖民政策所作的文化宣传所导致的结果。又说,西方国家在亚洲地区开拓殖民地的野心,更造成集体洗脑与灭绝种族文化的后果。这也是亚洲传统音乐的作曲家、演奏家地位低落,亦感到自卑的原因。很明显丹尼耶陆的这种研究,就是把社会学上的两个重要问题———价值与评价,应用到音乐社会学领域的最好例证。
3、非自主性的音乐学习
这也是音乐社会学探讨一个人在无意识、无法抗拒的情况下,所接受的音乐教育,如广告音乐常常无形中进入我们的脑海中。非自主性音乐学习是音乐教育,尤其是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儿童,特别是幼儿时期,受大人的影响既大而深,一个从小就被灌输古典音乐的小孩,会无理由地排斥其他音乐。所以,一个人对某种类型音乐喜好的原因,是否与非自主性音乐学习有关呢?另外除了广告、音乐教育,非自主性音乐学习还可以来自哪个方面?这些都是属于音乐社会学的关心范畴。
(三)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自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的《音乐理性基础和社会学基础》于1921年出版后,音乐社会学学科就成为一个新兴的音乐理论研究领域。究其原因,首先是高科技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音乐制作、创作的提高和音乐创造力的发展。其次,为满足不同社会阶层对音乐形式追求的多元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音乐内容与样式,音乐新事物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音乐的社会性,扩大了音乐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如曾经被广为忽视的各类流行音乐也成了音乐社会学的研究领域。虽然音乐社会学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传统的音乐学理论相比,它还属于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对它的研究方法、定义、范畴还有很大分歧和差别。这些研究理论方法中比较有代表性与影响力的有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的合理化及理想型理论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观念就是以合理化理论来阐释为什么在欧洲音乐历史中,由复调音乐发展而来的主调音乐得到蓬勃的发展,而世界其他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则合理化地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他把音程、和弦和声、平均律的调音、记谱法以及乐器制造都看作是欧洲音乐文化内代表性的、合理的标志。韦伯还提出了理想型概念的社会科学研究理论,这种方法侧重于理解、分析现实社会现象。认为把现实社会中许多零散的现象中有意义的本质提炼出来进行分析研究,把音乐作为社会现象来研究。①建立在美学基础上的阿多诺的社会批判理论认为,西方音乐史和社会史水融。他认为音乐作品象征着社会,陈述事实,并在自己的素材中吸收社会的矛盾。对他来说,音乐作品是音乐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出发点。②阿多诺还提出了文化工业的著名论述:文化工业已渗入到绝大多数的人口中,通过大批量生产文化产品,人们的感觉和行为模式符合工业资本主义主宰的社会形式的需要。他的理论充满着的批判精神,为他的流行音乐批判增色不少。他还理解西方艺术音乐,力图把握西方社会整个音乐领域的历史与社会意义。③西尔伯曼经验主义音乐社会学的理论研究认为,研究和音乐有关的个别人的行为方式和音乐经历在音乐社会学研究中占有中心地位。这种音乐社会经历也是一种社会现象,阐释这种音乐现象必须要以经验主义理论为依据。西尔伯曼从客观化的角度出发,把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作品、音乐内容排除在考察范畴以外。他注重经验理论的重要性,摆脱美学标准,用经验主义的方式来思考、解决问题。④
二、音乐社会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从开始,我国就有一些著名的知识分子、思想家、教育家在其论著中有关于音乐与社会关系的论述。如:曾志忞在《音乐教育论》中专章论述“音乐之功用”;沈心工在学堂乐歌的推广过程中倡导的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五四”运动以后,在音乐的社会功能的音乐与社会关系的认识方面,又有一批知识分子和音乐家们的论著涉及,如:我国20世纪著名的音乐学家王光祈先生在他的论著《欧洲音乐进化论》中最早提出了对我国古代与民间音乐进行搜集与整理,然后借鉴西洋音乐的方法把这些古代与民间音乐重新进行包装,使之更易为广大民众所理解接受,并成为一种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符号的新国乐。最早指出了音乐社会学的概念与内涵,首次较全面地勾画出了中国音乐社会学学科的整体构架,他提出:“音乐所及于人群之影响,则关乎社会学与文化史者也”。这一时期可看成是音乐社会学在我国的启蒙阶段。我国的音乐社会学理论的独立系统研究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80年代也是我国对音乐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此时,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国内外音乐文化交流日趋频繁,音乐商品化的氛围日益浓郁,这些是音乐社会学学科系统研究的重要的客观条件,也为我国的音乐社会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多新的课题。1985年,由前苏联音乐美学家、音乐社会学家A.索霍尔著述的《音乐社会学》(杨洸教授译)在我国首次面世,这本译著在我国音乐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后,1990年5月,《音乐社会学:音乐词典词条汇辑》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本专著共收录了四篇有关音乐社会学的译文和六条音乐社会学词条。它们是:金经言先生翻译的《音乐社会学认识对象》(德国克奈夫著)、《音乐社会学的目的》(德国西尔伯曼著)、曾遂今先生翻译的《音乐社会学的对象、结构和方法》和孙国荣先生翻译的《音乐社会学》(西班牙罗莎著)。
这本书参考了诸多外国的音乐社会学书目,这些文献包括《音乐大辞典》(德)、《哈佛音乐辞典》(美)、《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英)、《音乐百科全书》(苏)、《音乐大事典》(日)等。这些译著为音乐社会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与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我国音乐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里程碑。在翻译国外音乐社会学论著的同时,我国的一批音乐学学者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通过调查研究,也发表了大量的音乐社会学论文,其中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的论文有:曾遂今的《试论民间歌曲的走向》、《试论民歌概念内涵的发展与转化》、《现代民歌:时代的一面镜子》、《口头性、集体性不是永恒的真理:关于民歌问题与彭国华同志商榷》、《港台流行歌曲冲击后的回顾》、《中国现代城市民歌的复苏及其特点———音乐社会学实践思考笔记》等;叶林的《音乐社会学的导向和误区》;于润洋的《对一种社会学派音乐哲学的考察》;余兰森的《荀子〈乐论〉与音乐社会学》。音乐社会学已在1992年被正式批准为我国的“‘八五计划’青年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996年年底结项。其研究成果《音乐社会学概论:当代社会音乐生产体系运行研究》一书于1997年正式出版,该书35万字(曾遂今著)。全书九章,分别为“音乐社会学学科认识论”、“中国音乐社会学学科建设论”、“社会音乐生产论”、“社会音乐听众论”、“社会音乐传播论”、“社会音乐流行论”、“社会音乐商品论”、“音乐职业论”、“社会音乐批评论”等,涵盖了音乐社会学作为中国音乐学新学科建设所面临的理论和实践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法学方法论;法学概念;研究对象;范围
一、法学方法论的概念
法学方法论在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唯物辩证法去进行论述,其主要的观点则是社会意识,并在研究时和不同的时代现象进行结合然后进行分析。就现在的研究结果而言,法学方法论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所以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就没有固定的研究范围和对象,那么在进行相关研究和分析时,就可以用更广泛的思维去进行扩展。但是。为方便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和学习,并对其进行更好的传播,人们会将其理论基尼险那个实体化,并对它赋予一定的概念。通过文献学习,我们在对法学方法论进行理解时,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社会结构形成系统化的理论。
二、法学方法论的背景
(一)法律制度的背景
法律作为社会道德中的最终底线,对维护社会和谐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而言,法律制度的背景有着深远的历史。在尧舜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法律制度,一直到秦朝,法律制度的体系得到了基本的形成。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背景主要是以现代法律制度为主。我国自成立以来,法律制度的发展十分曲折。特别是在时期,这时的法律制度已经完全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其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所以,我国法律制度的发展只是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我国也意识到法律制度的重要性,所以对相关制度内容也开始进行完善和建立。而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可以考虑到用法律手段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特别是近几年我国许多底层人民也会用相关的法律去维护自身的权利,这一现象说明法律制度在我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也说明我国在逐渐步入法制社会,也说明我国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用来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还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
(二)法学方法的基础
法学方法的基础主要是不断从社会发展中得到的,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人们对相关法律在认识上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在每个时期法学方法都是一直存在的。通过对法律历史背景的了解,不论是在秦朝时期还是到现代,其历史理论都不会发生任何改变。而由于国家法律发展阶段不同,以及人文文化的差异,其理论也会有所差异。这种现象也导致现代社会出现不同的法系。也正是由于理论的差异化,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制度才会有所不同,才会有党派的区分,同时也造成社会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当然,这并不是法学方法论得到发展的所以原因。上述也提到过,由于人文文化的不同,其思考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在进行理论解析时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解析程度也会不一样。所以,可以认为法学方法的基础是由人文和社会共同发展下的产物,其内容既包含了个人主义,也包含了整体主义。
三、法学方法论的研究范围
法学方法的定义是在遇到某些纠纷时可以利用有关的法律规定也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其方法。为了对其概念进行正确的理解,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内容:首先,法学方法中的主体是法律人。根据一般观点而言,法律人主要是实务法律人和学院法律人两种。实务法律人即法官、检察官、律师、立法工作者等等,而学院法律人员则是指研究法律的人员,也被称为法学家。而在法律人中,法官的工作占据了一定的主导作用。这是因为立法的主要目的为了保证法律的适应以及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被实施;并且,从诠释学而言,法律最终代表什么是由法官最后的判决来决定的。此外,法律人在解决案件纠纷时,所用到的是法律规范并不是法律条文。对于法律条文,不论是其内容还是形式,都只是法律规范的一种表达形式,但是并不一个法律条文就对于一种法律规范。而概念法学则是用来对法律进行强调,其体系主要是由法概念作为构成因素而组成的,法的适用是通过法律概念和逻辑推演而来的。这种法学方法所强调的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忽视了实质问题,仅对安定性进行了强调,而忽视了法的目的性。并在这一概念主要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而现代资本主义其发展已经突飞猛进,社会状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在运用这类概念和这类推演方式时,已经不能适应了。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其科学主义所带来的是更加注重结构主义方法和实证分析,同时由于这一发展过于极致,也为现代法学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在法学方法论中由于过度的在乎科学主义,而导致法学中人的主体性和其自身价值而逐渐消失。综上所述,在案件纠纷中,法律人利用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解决,其过程需要经过逻辑中的三段论推,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通过具体分析,就是在案件纠纷中,法律人需要先对案件的事实进行确认,并作为案件的小前提;然后对案件中可能需要的法律规范进行总结,这一内容则是大前提;最后,要以整个法律体为主要依据,从上述的前提中对案件作出裁决,最终得出结论。
四、结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影响法学方法论的主要因素就是时代和国家的管理制度。即使学者在对法学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但是由于国家差异化,导致所需要的依据和理论也会有所不同。对于我国而言,由于对法学方法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导致法律制度中还存在严重的不足,所以,在对法学方法论研究时并没有准确的方向更没有完善的理论依据,因此我国的研究道路还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只有进行不断的探索,才能让我国的法学方法论的基础理论变得更加完善,而我国的法律制度体系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摘 要 以南昌市为例调查分析了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招聘方法及影响因素,旨在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了朋友引荐和指导员自荐等方法是目前南昌市社区最主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招聘方法;经费紧张、体育设施缺乏、组织管理缺位和制度不健全等是影响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招聘工作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招聘方法 影响因素 社会体育指导员 社区体育
近年来,我国培养了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在社区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一些社区“无岗可上”或“有岗不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在少数。有学者[1]指出,社区招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方法等将影响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的绩效。本研究以南昌市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结构访问法[2]等研究方法探讨社区招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招聘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结构访问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首先抽取南昌市的青山湖区、西湖区和东湖区等3个区,然后在每个区中抽取15个社区,共45个社区,对这些社区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当面访问或电话访谈。调查内容主要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招聘方法和招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影响因素。在调查的45个社区中,有10个社区没有招聘社会体育指导员,本研究将这10个社区从分析中剔除,最终采用35个社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2.专家访谈法
对目前南昌市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招聘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访谈。访谈的专家学者共6名,其中在社区进行体育指导服务3年以上的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名,从事相关研究的大学教师2名。
3.文献资料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社区招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方法分析
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招聘方法,将影响到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质量和社区体育的开展。目前,在欧美和日本等一些国家中,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招聘方法常见的有朋友引荐、指导员自荐、民间组织登录、政府部门推荐、张贴纸质广告和网络求人广告等6种方法[1]。
在本研究中,朋友引荐是目前南昌市社区招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最主要的方法;其次是指导员自荐、张贴纸质广告和政府部门推荐,分别为42.86%、17.14%和8.57%;而采取在网络上登广告和委托民间组织招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方法的社区不存在(表1)。这表明了目前南昌市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招聘方法相对单一,灵活多变的招聘机制有待构建。
表1 社区招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方法(可多选)
招聘方法 频数 百分比(%)
朋友引荐 35 100.00
指导员自荐 15 42.86
张贴纸质广告 6 17.14
政府部门推荐 3 8.57
网络求人广告 0 0.00
民间组织登录 0 0.00
在美国,有关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招聘和管理等事务均由非营利组织负责[3]。我国也有学者[4]主张体育行政部门不仅应该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还应该负责推荐和派遣、加强各社会团体和机构之间的沟通与联络等工作。当前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尚未步入正轨,社会组织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活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还未受到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制创新,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发挥社会组织反映社区居民健身诉求、推荐或派遣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居民提供服务、培训和监督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行为的作用,才能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的科学发展。
(二)影响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招聘工作的因素分析
随着社区体育的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招聘方法的研究引起了国外学者[1]的关注。在我国相关的招聘方法研究虽然尚为鲜见,但有关社区体育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已见诸报道。在这些研究中,阎守扶等[5]指出活动经费和场地的缺乏是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障碍。韦广忠等[6]认为经费匮乏、场地拥挤、缺乏技术指导、管理有待提高和法规不完善等方面是社区健身娱乐活动面临的主要困难。本研究在参考这些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访谈和调查的结果,揭示了经费紧张、体育设施缺乏、制度不健全、组织管理缺位和居民健身需求低等是影响南昌市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招聘工作的主要因素(表2)。
表2 影响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招聘工作的主要因素(可多选)
因素 频数 百分比(%)
经费紧张 35 100.00
体育设施缺乏 35 100.00
组织管理缺位 23 65.71
制度不健全 20 57.14
居民健身需求低 15 42.86
[关键词]旅游学;社会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1―0084―06
[收稿日期]2006―07―06
[作者简介]陈才(1967-),男,辽宁朝阳人,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东北财经大学2005级旅游管理博士生,主要从事旅游基础理论与旅游开发研究,E-mail:chencai1967@126.corno
1 问题的提出
一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必然涉及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一个能被广泛认同的理论传统和学科体系;二是研究方法论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套精密的研究方法及方法论体系来指导研究。用这两个标准来衡量旅游学的发展,旅游学还不敢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传统学科相比,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尽管如此,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旅游学在学科体系、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虽然积累的成果远没有达到其他学科那样丰富,但已经为构建其学科体系和方法论体系提供了某种可能。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构建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体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学界有关人士的重视,进一步推动旅游学基础性研究的发展。
2 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视角的界定
方法论(methodology)与方法(method)是一对极易混淆的概念。根据《韦伯斯特百科词典》上的解释,方法论有时指“任一专门学科中所使用的方法的体系”,更经常地指“研究方法或有关程序的科学,特别是有关科学与哲学探究中推理原则应用的学科分支”。前者只不过是方法的同义词而已,后者则是指对一门学科的概念、理论,尤其是基本推理原则的研究。然而,当方法论一词分别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时,其含义又有所不同。在自然科学中,基本指后者,但在社会科学中,则相对更接近前者,同时也含有一定成份的后者。鉴于旅游学属于社会科学,因此本文所指的方法论主要指前者,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在科学研究中,方法论作为对“实质的”科学理论所作的“形式”的或“逻辑”的探讨,必须以“实质的”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此,方法论在研究程序的逻辑上是滞后于“实质的”理论研究的,而方法论一旦形成,又会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发展。显然,对于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的旅游研究而言,目前的状况是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应用性理论研究相对较为丰厚,但尚缺乏足够的实质性理论。因此,在构建旅游学研究方法论的过程中,难以遵循传统的模式,需要另辟蹊径。当把旅游学理论研究与社会学理论研究加以对照,就不难发现,作为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旅游学的理论研究与具有较强综合性之一的社会学理论研究渊源极深,二者之间呈现出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和较大程度的契合关系,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旅游学方法论体系与社会学方法论体系之间必然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换言之,从社会学的视角构建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体系就成了一种可能,但在进行这种分析之前,必须解决有关社会学理论体系及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问题。
3 社会学理论体系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问题
自孔德开创社会学以来,社会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若干理论流派。不同的理论流派关注不同的社会领域,在其发展过程中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为了清晰地透视各种社会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问题,首先需要对社会学理论进行必要的梳理,对它的结构、观点和理论构成等问题给予必要的阐述,对其在历史脉络中的承袭嬗变、更替扬弃过程进行必要的说明。在此方面,社会学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其中著名社会学者乔纳森・特纳对社会学理论的结构进行了详尽分析,从7个宽泛的视角审视了社会学理论的演变,概括了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构成及其复杂的渊源关系。本文主要依据乔纳森・特纳对社会学理论的分类描述,结合旅游研究现状,来阐述社会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问题。
3.1 功能主义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主张是社会系统,关注的是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会以哪些方式组合在一起,又是如何满足较大系统的主要需求的。功能主义是西方社会学理论中最为久远也是最为深厚的理论传统之一,始于孔德、斯宾塞,后经过人类学家布朗、马林诺夫斯基和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等人的明确阐发,由现代社会学大师帕森斯等人集其大成,发展成为一个宏观的“巨型理论体系”,被称之为“结构功能主义”。而后,结构功能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社会学派的新成果,经过亚历山大等人的“重建”,发展成为新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理论对旅游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不同程度地采用功能主义的视角审视旅游活动。在功能主义的视野中,旅游活动实际上是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旅游研究一方面要探讨旅游系统自身的形成与发展的驱动力问题,探讨旅游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另一方面要研究旅游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定位和作用问题,研究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问题,所以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定义为“旅游系统”。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角度的差异,研究者们构造出的旅游系统模型也有所不同,但其内含的理论基础都是基于功能主义的。目前学者们构建的旅游系统模型主要有旅游功能系统模型、旅游混沌模型、旅游地理系统模型3种。
目前功能主义在研究旅游系统构成、旅游产业规划、旅游发展范式、旅游效应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把功能主义与结构主义、进化理论相结合,从宏观上开展对旅游系统形成、演化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功能主义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在旅游规划研究方面,功能主义十分盛行,通常把旅游区划分成各种功能区域,如“行政办公区”、“生活居住区”、“商业购物区”、“文化娱乐区”、“历史风情保护区”、“体育中心”等等。
3.2 进化理论
进化理论脱胎于功能主义,是将生物学思想应用于社会研究的产物。进化理论将社会看成有机体,经历着由简单向复杂的进化过程。在此过程中,竞争和选择过程是整个社会、城市区域的空间设置和复杂组织的人口分配等社会差异背后的决定性力量。进化理论诞生于19世纪,斯宾塞被公认为是第一个把生物学的类比和隐喻引入到对社会动力学的生态社会学家。目前,进化理论已成为21世纪理论社会学的重要方向之一。
进化理论在旅游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许多 旅游研究都以进化理论为基础,强调旅游是社会进化的产物,本身也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并以此来审视旅游的发展,制定发展对策。目前这些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旅游发展史、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产业演进升级、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与协作、旅游生态与环境演变等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理论是以进化理论为基础的,它为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旅游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旅游生态环境的调控等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肖洪根对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从多个角度描述了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认为从“观光起源”和人类认识世界的感官在观光和旅游现象中的作用等角度可以探讨旅游现象的起源和演变问题;从作为文化行为和社会现象的概念演变的角度可以对旅游行为和旅游现象进行分析;从产业化过程、演进规模以及机构化程度高低等方面人手,可以描述旅游发展的地方化、区域化、全国化以及国际化等的规模与层次问题;从比较旅游经历与现代消费文化中的其他消费经历的角度,可以阐释二者的相似性问题。这些结论实际上暗含着进化理论的思想,充分体现了进化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3.3 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关注的是社会的不平等如何在不同的社会力量之间系统地产生冲突,它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作为社会学最初的理论取向之一,冲突理论是与功能主义及隐含其中的生态进化理论一同形成与发展的。早期的功能主义理论家也曾使用冲突这一概念,但后来由于对冲突与变迁不够重视,没有充分地使冲突概念化,因而遭到其他学派的猛烈批评。到了20世纪后期,冲突理论获得了新生,甚至一度取代了功能主义,并成为社会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分支。
冲突理论在旅游研究中主要适用于旅游中各种社会冲突现象的研究,尤其是对于主客关系、种族与性别歧视、旅游伦理道德问题、权力问题、旅游帝国主义、旅游新殖民主义等方面问题的解释,冲突提供了理想的视角。从浅层次看,在旅游目的地方面,由于旅游业高度机构化、商业化,主客关系已经完全演变成一种经济交换和利益驱动关系,由此导致主客关系的矛盾与冲突,诸如商业化了的好客现象以及目的地居民对游客态度的变化等;此外,旅游活动中存在着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现象,以及旅游所诱发的赌博、、犯罪等现象,都是导致旅游地社会发生冲突的诱因;从深层次来看,在审视国家间和区域间的旅游发展状况时,会涉及到诸如话语权问题,旅游帝国主义、旅游新殖民主义等一系列需要探讨的问题,虽然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深人,但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并以冲突理论作为理论指导进行相关研究。
3.4 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是将经济学的逻辑应用于社会现象的研究,核心观点是将个人和集体行动者之间的社会过程视为有价值的资源交换。在交换过程中,人是理性的,总是在追求价值最大化,总是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来寻求自己得到好处,从根本上依据个人利益及其实现手段的精确计算来解释人的行为。交换理论可以追溯到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中。受亚当・斯密学说的影响,社会学者们开始关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作用,力图详尽阐述或者阐释替代性理论,从而促进了交换理论在社会学中的发展。其中,马歇尔从需求、个人欲望及目标的角度来解释人的活动,并引入“效用”来说明一个行动者可能追求的各种社会对象的相对价值。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阐述了对个人满足的追求导致集体性的社会安排。受上述观念影响,20世纪中叶,社会学中出现了一种明确的交换论方法,并成为处于主要地位的社会学经典理论之一。目前在交换理论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两个分支是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交换理论在旅游研究中比较适用的领域主要集中旅游开发过程中相关利益者行为分析方面和旅游者消费行为分析两方面。在旅游者消费行为分析方面,旅游作为一种消费行为,尽管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消费具有一定的非理性倾向,但也是在追求旅游效用最大化,因此,交换理论为解释旅游者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旅游地居民等都属于相关利益者,他们彼此相互博弈。因此,在分析旅游地政府行为、旅游开发商和经营商行为、旅游地居民行为方面,交换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旅游是商品化了的文化,在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销售、消费等过程中,交换理论无疑是基础理论之一。
3.5 互动理论
互动理论是一种主张从个体的日常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认为社会结构最终是由个人的行为及其互动所构成并保持的。互动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的两位德国理论家齐美尔和韦伯,他们认为人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社会现实的行动者,其行为方式取决于他们是以怎样的方式理解其行为的,以怎样的方式赋予其行为以意义的。齐美尔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早期的美国社会学思想,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由芝加哥大学的米德发展起来“符号互动论”。韦伯则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叶的欧洲社会学,特别是舒茨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出发,吸收韦伯的观点,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现象学社会学关注的是行动者通过哪些方式,将感觉材料转变成各种类型化会心智图像来解释社会世界。在符号互动理论的发展进程中,布鲁默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符号互动论。在此基础上,符号互动论进一步分化出自我和认同理论、角色理论、拟剧理论等典型的分支流派。此外,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发展出一种极端的现象学形式――常人方法学。它认为要想用一种科学的方式将社会世界类型化是不可能的。社会学家必须以与行动者的做事方式完全相同的方式来解释社会世界。
在社会学理论体系中,互动理论构成了日常生活理论的核心。日常生活理论关注日常生活以及看似世俗的活动,如个人的想法与动机、两人或多人的互动以及从互动中衍生出来的小团体。显然,旅游起源于日常生活,不管是出于对日常生活的一种逃避,还是对外部世界的主动探索,对旅游这种行为动因与特点的解释更主要依赖于互动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行为的特殊性也赋予了这些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特殊地位,为解释旅游行为提供了理想的视角,并展示出旅游研究无穷的魅力。目前在旅游体验研究方面,学者们已经开始借助于现象学、符号学和常人方法论等为指导。其中,现象学作为研究人的意识或体验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于旅游体验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谢彦君借用现象学的视角对旅游体验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符号学理论在解释旅游行为、旅游规划、旅游营销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对旅游者角色研究中主要依赖于角色理论和认同理论;如果把旅游看成是一场演出的话,那么拟剧理论将成为一个核心指导。以拟剧理论为基础,借用其“前台”与“后台”等范畴,既可以描述旅游行为,也能够来解释旅游吸引物系统的“舞 台性”与“真实性”。
3.6 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和思想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因此,结构主义者努力探究制约和决定人们的行动和思想的基本社会结构,进而解释社会。结构主义源远流长,早期的社会学理论大师,如马克思、图尔干、齐美尔等,对结构主义的兴起都有所贡献。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理论家不能在最基本的概念――社会结构――取得一致,加上每个理论家对早期理论传统的吸收与挑战有所不同,于是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结构”理论,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主要包括索绪尔和罗曼雅各布森的语言学、莱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吉登斯的结构论、布迪厄的生成结构主义等。
目前在旅游研究中,结构主义主要是与上述的功能主义、进化理论相结合,来研究旅游系统方面的问题。申葆嘉认为,旅游现象具有双重结构:经济外壳与文化内涵,这是对旅游现象的一种基本认识。如果深入分析,在旅游内涵方面,是否还存在一个更深层的文化结构?此外,在对旅游动机与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中,结构主义也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鉴于结构主义在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方面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可以预见的是,在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研究中,结构主义将是一个主要的范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3.7 批判理论
早期的社会学家几乎都受到过“启蒙运动”的影响,认为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科学可以促进人类社会步入现代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学家对“现代性”产生了质疑,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批判理论对此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展开各种形式的批判。大多数具有批判传统的理论家用否定的观点来看近代工业资本主义,甚至假设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后现代,来阐述自己的理论观点。几乎所有的批判理论家都藐视基于启蒙运动的乐观主义,他们不再迷信科学能构建更好的社会,认为科学是在现代社会或后现代社会引发问题的原因,而不是问题答案的一部分。
批判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旅游研究的影响。目前后现代主义主要适用于旅游体验研究、旅游本真性研究、旅游全球化问题、旅游引发的文化趋同和多样性等方面。受后现代主义的启发和影响,在这些研究中,充满了对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发展的种种质疑,学者们开始对麦当劳式的标准化旅游方式进行批判,对旅游的本真性表示怀疑,对旅游的全球化问题进行反思,甚至提出借助于网络等方式在家中获得旅游体验……显然,后现代主义对旅游的影响还难以估计。
4 从社会学视角看旅游学方法论体系的构建
尽管上述对社会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适用范围问题的分析还有待于深入,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学理论几乎涵盖了旅游研究的方方面面,这意味着可以通过对社会学方法论的研究来构建旅游学方法论。
4.1 后实证主义方法论
在社会学理论中,功能主义、进化理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等所包含的方法论取向是实证主义方法论。传统的实证主义方法论是由孔德开创,并经过迪尔凯姆得以发展完善。他们把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原则移植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把社会现象中的主观因素当作具有物质一样的客观因素来看待,大力提倡整体的、实证的方法。到了20世纪后期,随着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和“范式理论”的出现,传统的实证主义发生变革,逐渐进入了后实证主义阶段。后实证主义承认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承认社会理论的历史性、相对性,但又坚持实证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后实证主义坚持科学主义的知识观,将人类知识区分为思辨哲学(形而上学)、经验科学、常识(事实描述)3种类型,坚持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原则。
目前,后实证主义方法论在旅游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方法论取向中,所有的旅游研究要遵循从经验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的原则,所有结论的根据不是逻辑推论而是经验事实。显然,这种取向在旅游研究中历史源远流长。从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来看,经济学最早介入旅游研究,并把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加以研究的,而经济学中主导的方法论就是实证主义。二战之后,地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开始介入旅游研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对旅游效应的出现,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等学科逐渐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来。显然,在这些学科中,除社会学、人类学外,大都是以实证主义为主导的方法论,这必然导致旅游研究中呈现出明显的实证主义倾向。在这种方法论基础上,旅游学被视为是一门经验科学,目前在旅游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以后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础的。
4.2 新人文主义方法论
尽管社会学家们越来越多地借鉴和引进自然科学方法,体现出明显的实证主义取向,但是在以“理解”为特征的人文科学的方法研究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人文主义是以韦伯、舒茨等人为代表的。他们主张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它的客观性,而在于它的主观性。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对19世纪兴起的理性主义思潮产生怀疑,对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方法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些社会学家试图从现象学、语言学、语义哲学等学科中寻求更有效的分析手段或思想方法。到了80年代后期,受当代哲学的解构主义、话语分析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出现了被称之为新人文主义的学派。这是一个正在形成中但尚未统一的一个学派,其共同点是反对实证主义的“本质”观和“深层结构”观。迄今为止,历史方法、哲学方法及其他人文科学的方法,在洞察事物本质、理解人及其行为意义方面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
从社会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来看,互动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以人文主义为取向的,在旅游研究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显然,旅游是一种具有价值追求和意义追求的活动,旅游世界是一个充满了意义和符号的世界,要研究旅游世界中人的行为,最基本的方法是通过体验和移情等方式,来到达旅游者内心深处,才能深入地理解旅游行为。这种理解的方法是人文主义取向的,它不像实证主义那样主张外部观察来研究旅游行为,而是通过内部体验、移情来研究旅游行为。目前,这种人文主义方法在旅游研究中已经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尝试用来解释旅游世界中纷繁复杂的现象,而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4.3 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从批判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中能够透视出旅游研究中存在着的后现代主义取向。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极大地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后现代主义反对研究主体和客体之分,反对现代科学的时空观,反对现存的以整体观对时空、对历史的认识,反对现代科学的真理观,反对表象和本质二元论,强调差异性、独特性,反对实体论,认为社会现实是虚构的,是因人而异的,与个人精神活动相联系。
显然,在旅游研究中需要一种后现代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将给旅游研究带来活力和创造力。在旅游研究中强调个体的认识论,强调主观性,强调研究方法的多元性,主张相对主义和本土论,强调各民族和文化的差异性,这将有助于旅游研究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目前在旅游研究者的潜意识中似乎也存在着一种后现代主义倾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放弃了旅游经济论、旅游文化论的争执,对旅游本质存而不论,强调旅游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等。
关键词: 省属普通高校 研究生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 问题 解决思路
一、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的主要任务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社会科学研究为发展和完善社会科学理论在搜集和整理社会科学实践经验数据并开展理性思维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一般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研究方法。[1]方法论问题历来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方法论的突破意味着相关学科领域研究深化。然而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发展与更新一直比较滞后,尤其是在大部分省属院校研究生教育对学生研究方法训练的系统性和前瞻性还存在明显不足。重视研究方法是一门学科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跟社会科学理论同等重要,社会科学方法论甚至构成了社会科学理论的核心。
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要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阶段的社会科学方法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学生撰写学位论文乃至今后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工具问题。提高研究生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对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大有益处。规范研究生的研究方法还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教学,使受教育者在研究生阶段培养理论联系实践,尊重社会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良好研究素养,为将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奠定基础,为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省属普通高校研究生培养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省属普通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应用的整体基础还比较薄弱。通过对所在院校社会科学类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对吉林省部分省属高校有关教学情况的个案研究发现,目前一些省属高校尚缺乏掌握主流研究方法即实证研究全部技能的研究人员和培养这些人才的教育机制。一方面,部分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指导老师所掌握的资源(纵向和横向的课题经费)不足以支撑实证研究的支出。另一方面,部分导师和其学生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理论研究上多进行规范分析,而缺乏实证的研究。当前部分研究中体现出研究者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掌握还不够成熟,或者重理论而轻方法。
同时,在部分省属普通院校,对研究方法领域的教学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我与部分同行交流,以及在授课和接受一些研究生关于论文中方法方面问题的咨询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面临的方法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不会选题,对研究问题的确定偏重于依赖专家或导师意见,难以在符合专业方向的论域里发展出感兴趣又有能力操作完成的论题,不会界定研究问题,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能激发读者兴趣并且有价值、潜力的选题,等等。有些学位论文没有研究问题,研究的论域和论题都没有明确的界定,把研究的论域具体化为论题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也许不是单纯的研究方法方面的不足,但是通过方法方面的引导,可以改善在选题过程中的盲目性。再比如,有的研究论文没有明确的研究假设。学位论文应该如何提出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不少论文在这个方面比较混乱。[2]一些学生只在导论中提到研究目的、研究问题或假设,而在后面的文献回顾及研究方法等章节均没有涉及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显然是为了提出研究建设而提出研究假设。还有学生在论文文献回顾中,根本就没有涉及文献回顾所涉及的有关其他研究与本研究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些论文在提出研究假设时很突然,前人的研究成果与自己的假设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介绍清楚。此外,还有一些论文中对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均值比较,相关分析等不理解统计软件给出结果的含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位论文写作和其今后的研究能力。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初步估计一方面与这些院校的生源跨专业甚至跨学科现象比较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这些社会科学类研究生缺乏应有的方法方面的指导有关。
以上问题反映出了研究生的研究方法实际应用和方法课教学中的一些缺陷,希望能在教学中引起重视,加强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或指导。
三、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思路
1.促进研究生选题能力的提高
研究生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并开展研究,也许不是研究方法课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位论文的选题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在授课的初期,应该在讲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问题后,在进行讲授研究设计、研究假设、研究方式、研究方法等内容之前,用适当课时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哪些是合适的选题或好的选题,某些选题存在哪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鉴别、分析、讨论、思考。引导学生在自己进行选题之前,要先会鉴别他人的选题,督促学生阅读其研究领域内重要的刊物和作者的文献。
2.着力解决研究规范性问题
科学研究要遵循学术规范,包括选题的确定、研究的设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结果的表述、论文的结构等。加强研究生研究方法的训练,重要的一环就是强调学位论文的撰写要遵循学术规范。一方面是对研究程序的理解问题,如研究问题或假设与文献回顾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对研究方式和方法的深化问题,如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的关系如何结合使用,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定性或定量研究。教学中应采用研究生论文的案例(包括部分学生的课程论文与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分析与鉴别、课堂与调研作业)进行教学,在经验层面探寻研究生科学研究中的方法欠缺,澄清存在的问题,找到优势。从研究选题的论域、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统计假设、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结论讨论等方面分析研究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规范,进行案例比较和分析,加深学生的直观理解和印象。对于统计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应深入浅出地介绍如何根据研究目的与数据类型选择统计方法,为学生应用、解释统计软件输出结果奠定基础。
3.明确研究生与本科生方法课的差异
研究生阶段的方法课与本科生阶段的方法课,除了在深度、课时方面存在不同之外,在教学的方法与侧重点上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不同。如果说本科生阶段的研究方法教学还主要是传授有关知识,那么研究生阶段则应该促进学生掌握实际研究的能力。把知识过渡到实际的研究与科研论文撰写能力,要考查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是如何建构的。总结、归纳研究生与本科生社会科学类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的异同,特别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实践教学。通过课内实践和一定强度的课外实践作业,通过“亲历”,激发学生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热情,使学生投入研究对象或研究对象所在的社会情境中去,自发地掌握科学研究的规范与技巧。包括文献综述写作的训练、主要研究方式的应用、问卷的设计、访谈技巧等,都需要亲自操作才能有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要加强教学过程的课外督导,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提供具体的、个别的指导。
综上所述,加强研究生在研究方法方面的训练,能使他们掌握并运用所在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提高论文写作能力,并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对研究生阶段的培养任务与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又要充分考虑到省属普通院校的生源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着力解决研究生研究过程中不会研究或研究不够规范的问题,协助学生从研究问题的确立入手,发展既具有研究价值又具有实证特点的研究问题,并深化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之规范地开展研究,提高研究层次,从而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聚任,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