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单细胞生物的共同特征范文

单细胞生物的共同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07 14:41: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单细胞生物的共同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单细胞生物的共同特征

篇1

【关键词】高中生物;细胞;功能;结构

相信大家对于生物都不陌生,因为生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本身就是一种动物,存在于生物研究的领域,生物从最为基本的结构,最基础的生命物质细胞开始研究,让人们清楚的了解现在的世界上的生命组成的物质,更加透彻的了解自己,了解世界,这就是生物的学习存在的意义。

生命之中充满无穷的奥秘,而生物的探索就为我们大家揭开了这些神秘的面纱,让我们能够看清生命的本质,了解花草树木,鱼虫,甚至是人类生命的意义。人是由无数个分工明确的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无时无刻不在为人类的活动而运转,就算是人在睡觉的时候,还有很多的细胞都在不停的运转,有些细胞会在人死了之后停止运转,而有些细胞就算是失去了供养,还是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生物根据细胞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细胞,多细胞。单细胞生物一般都是结构极其的简单,凭着一个细胞就能够进行摄食,排泄,运动等活动,最为普遍的就是草履虫,草履虫是一种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主要是生活在水中,现代生物学中经常通过研究草履虫来研究单细胞生物的特性。人是多细胞的生物,那人的细胞每天都在做什么,又是怎样分工明确的来让人实现学习,工作,吃饭等事情的。笔者结合高中生物的教材,为大家进行详细,通俗易懂的解答。

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如果大家有高中生物的教材,打开目录的第一章就会看到这句话。细胞在生命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生物体结构和功能都离不开细胞的实现,生命的活动更加不能够离开细胞。没有细胞就没有生命,而那些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要依赖于宿主细胞才能够生存,可想而知,细胞对于生命的活动是多么的重要。

一个细胞就可以构成一种简单的生物体。在上亿万年前,据说地球上都是海洋的时候,人类还没有存在在这个世界上,那时地球上唯一的生命物质就是最简单的单细胞,现在在各大博物馆都可以找寻这些地球祖先的身影,虽然她们已经在地球的舞台上失去了身影,但是对于人们对细胞的研究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她们是现代生命的基础,是想要了解细胞的科学家们的研究对象,而这些简单的细胞对于地球的发展,人们的出现和进步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细胞的组成,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区别

经过了上亿年的发展,地球上的恐龙灭绝了,活跃在地球上面的是具有高智商的人类。曾经的地球上都是海洋,存在的也只有海洋里面极为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但是如今,地球仍是被海洋覆盖,但是几块陆地上面物种丰富,动物和植物都有千百万种,构成各种动物和植物的细胞也存在差异,但是因为具有相同的起源,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差异也就不是很大。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只有细胞膜,另外动物细胞中多了很多的细胞器,这些细胞器的存在是为了让动物能够更好的进行生活,而植物细胞的细胞构造相对简单,植物的生活就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植物细胞存在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等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存在的细胞器。

而动物细胞则因种类不同,相对构造也就存在差别,比如说是动物红细胞,动物红细胞在动物的生命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红细胞会根据动物体内进行自己的调节,这都是通过细胞器才能够实现的,因此动物细胞中含有不同的细胞器,但是无论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都含有固定的结构,比如说是细胞质,细胞膜,中心体等。

三、细胞构成的大世界

生命的结构层次是从细胞开始了,接下来是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到了个体,个体之后又是种群,多个种群生活在一起形成群落,群落组成生态系统,最后形成生物圈。细胞是最为基础的物质,单细胞的生物既可以说是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又可以说是个体这个系统。

生物中存在很多不可思议的现象,而人们如果不通过研究,仅凭主观臆断的话,就会出现很多的错误,比如说血液其实是属于组织的这个层次,很多的同学都喜欢把血液归为系统,而皮肤是器官,这也是同学们经常会犯错误的地方,皮肤是由组织构成的器官,而不是一个系统。种群的概念也是极易混淆,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而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会以为,在不同区域的同一种生物也是一个种群,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所以物种产生的变异也就不同,就算是基因相同,形状也会发生诧异,因此就不可以再说是同一个种群了。

群落中包含了更多的物种,在一个群落之中,微生物也是属于这个群落,因此如果说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的话,就不能说是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的鱼,因为池塘中的生物还有微生物,悬浮生物,还有很多的小虾米之类的,这些都算是池塘中的生物,都含有在池塘这个群落之中。

四、人由无穷细胞构成

人是高等的生物,由无数个分工明确的细胞共同组成,这些细胞协调工作,构成了人的思考,学习,工作,娱乐等多项技能。而人所区别于其他的低等生物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人类有语言,人类可以凭借语言,凭借文字进行沟通,而其他的动物就不会出现这个特征,就算是和人比较接近的猿猴等,多无法写字。

篇2

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的变化有: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长大)、分裂(一个分裂成两个,数目增多)和分化(形态功能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生物科目备考知识整理借鉴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生物科目备考知识整理借鉴一

一、无脊椎动物

1.腔肠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有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

代表动物:水母、水螅、海葵、珊瑚等;

水螅的繁殖方式:出芽生殖(无性)和有性生殖

2.扁形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有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构成,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

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大多寄生生活;

涡虫的消化器官由口、咽、肠组成;

血吸虫生活史:受精卵在水中孵化,幼虫进入钉螺体内继续发育,最后进入人体发育为成虫;

猪肉绦虫生活史:受精卵在猪体内发育成幼体,感染猪肉,形成“米猪肉”,进而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

3.线性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细长,不分节,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

代表动物:蛔虫、蛲虫、钩虫、线虫等;大多寄生生活,消化结构简单,生殖能力强;

蛔虫的雌虫较大,雄虫较小,尾部向腹部弯曲;

4.环节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蚯蚓(环节动物)的形态特点:

(1)体形:长圆柱形,两端尖细,可减少土中钻动时的阻力,适于穴居钻行生活;

(2)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3)环带:是区别蚯蚓前后端的标志。

(4)刚毛:协助运动;

(5)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

代表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等;少数寄生;

作用: 蚯蚓可入药,可以分解有机垃圾,提高土壤肥力;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5.软体动物

主要特征:体表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水生软体动物用鳃呼吸;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河蚌、蜗牛、乌贼等;

乌贼的壳—海螵蛸;鲍鱼的壳—石决明;

6.节肢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和附肢分解,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代表动物:甲壳类(虾、蟹);多足类(蜈蚣);蛛形类(蜘蛛);昆虫类(蝗虫);

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个口器;腹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腹部有气门,是呼吸器官;

二、鱼

水中生活的动物、四大家鱼:青、草、鲢、鳙;

1.鱼的尾鳍可以控制前进方向,也可以产生前进动力;鱼的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②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③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④有鳍游泳:(胸鳍、腹鳍:保持鱼体平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⑤用鳃呼吸;水从口近,鳃盖的后缘出

⑥体内有鳔,能调节身体比重,在鳍协助下可以停留在不同水层;

⑦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2.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3.观察鳃

形 态:鳃丝呈细丝状

颜 色:红色(因为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结 构:有鳃弓、鳃丝、鳃耙组成

三、哺乳动物

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对家兔维持体温恒定有很重要的作用;

②消化:牙齿分化为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③血液循环:心脏为完整的四个腔,两条完整的循环路线,体温恒定。

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组成,大脑发达

⑤生殖:胎生(有胎盘)、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生物科目备考知识整理借鉴二

1、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的变化有: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长大)、分裂(一个分裂成两个,数目增多)和分化(形态功能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2、细胞分裂的步骤: 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细胞质分成两份③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3、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经历:(1)复制加倍(2)平均分配。

4、细胞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意义:

①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

②使遗传物质能准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

③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5、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其特点:

①分裂速度快,

②容易转移。

②遗传物质改变。

6、起初新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在发育过程中,它们在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7、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功能: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结缔组织(有骨、软骨、血液、脂肪等,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8、不同的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9、人体内主要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系统

10、植物体六大器官:

(1)营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11、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分化形成其他组织。如果掐去植物一根枝条的顶端,那么这根枝条就不能继续往上生长了,因为在枝条的顶端有分生组织。

(2)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3)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4)机械组织 :分布在叶柄、花柄、果皮、种皮,功能是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5)营养组织:有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2、单细胞生物的几个代表:眼虫、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衣藻(藻类植物)

1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对人类有益方面: A.为鱼类提供天然的饵料 B. 净化污水

(2)对人类不好方面: A.侵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疾病。B.可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

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含氮、含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水中,而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14、草履虫结构及作用:纤毛:运动、表膜:呼吸、口沟:摄食、食物泡:消化吸收、胞肛:排出残渣、伸缩泡、收集管:收集排出废物、细胞核:生殖遗传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消化及排出的途径是:口沟 食物泡 胞肛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篇3

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应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阐述。因此,课程标准限定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非教学内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给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规划教学、实施检测等一系列过程。下面就以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为例,来谈谈如何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

1 将课程标准分解为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最大的特征就是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益。课程标准仅仅从宏观上进行了规定,缺少微观上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把一条条“标准”分解并转化为具体的便于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

1.1 教学目标的表述包括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行为主体:指实现教学目标时学习行为的执行者,主体指向必须是学生。

行为动词:用来描述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要可测量、可观察。为了提高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尽量选用含义明确、易于观察的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即说明学习者在什么情况下的表现行为,主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完成行为的情景等。

表现程度:指预期学生学习结果所要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1.2 将课程标准分解为课堂教学目标的步骤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阐述:概述从生物圈到细胞。如何将这目标分解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呢?

① 剖析关键词:

从课程标准中找出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行为动词:概述;核心概念:从生物圈到细胞。

② 扩展核心概念:

结合教材,界定出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基本要点,对核心概念进行扩展。形成核心概念体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③ 扩展行为动词:

将课程标准中另一关键词:概述,对应扩展后的核心概念体系中的每一条内容,扩展为不同的行为动词。“概述”对应地扩展为说出、举例说明、认同。

④ 确定行为条件:

扩展后的行为动词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这一步是教师教法的具体体现。对应扩展后的每个行为动词,发生的条件为:通过分析实例,在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和问题引领。

⑤ 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用于考量学习表现或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明确、准确。

通过上面5个步骤,“概述从生物圈到细胞”被分解成具体的3条内容组合,用简洁的语言串起来就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3 确定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

① 通过分析实例,学生能明确说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并能举出实例。

② 在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学生能准确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③ 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引领,学生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2 设计教学评价

基于课程标准进行的教学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当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就应该设想“我用什么样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表演、交流、练习、测试等了解学生已经学习到的内容,离预设目标的距离,以便于教师作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

本节课制定的落实目标的评价方案:

(1) 通过观看埃博拉视频和分析4个实例后,学生能分别说出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细胞就达成了目标1。

(2)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通过教师引导能较系统地理解这些层次,并能除教材列举的事例外,还能列举出其他的事例,就达成了目标2。

(3) 通过学习小组讨论人、松树、草履虫的结构层次,思考比细胞还小的分子、原子是不是生命系统。学生能体会表达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就达成目标3。

3 设计基于标准的教学过程

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把握对学生的总体期望,将课程标准具体化为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并据此来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活动方式。有了具体的教学目标,课堂实施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减少了课堂教学的盲目性。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如下:

导言:大家在生活中可能看过不少僵尸题材的影视片,但今天“僵尸病毒”已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你是否还能依然淡定?

师:(播放埃博拉疫情视频)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西非流行爆发,它的致死率高达90%,是SARS病毒致死率的6倍,引起各国的警惕,而这一切都是由什么造成的呢?(埃博拉病毒)

师:(展示实例1――病毒的生活)请思考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 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说说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有细胞结构吗?

(2) 病毒怎样生活和繁殖?

(3) 病毒主要侵害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

教师提出问题:“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还能表现出生命现象吗?”这样引导学生说出:“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接着,教师追问:“是不是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

师:(展示实例2――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请思考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 草履虫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还能举出其他单细胞生物的例子吗?

(2) 草履虫能运动吗?如何繁殖后代?

(3) 除运动和分裂外,草履虫还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还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

师: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依靠这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这样引导学生说出:“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师:(展示实例3――人的生殖和发育)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 与草履虫相比,人是多细胞生物,人的生命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2) 在你和父母之间,什么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什么关系?

师:人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而成的。这样引导学生说出“多细胞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也离不开细胞”。然后,教师追问“多细胞生物其他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有关吗?”

课件投影:实例4――缩手反射,思考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 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参与?

(2) 你能说清楚你现在进行的学习活动需要多少种类和数量的细胞参与吗?

师:人体正是通过体内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通过实例3、4引导学生说出“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

通过以上4个实例的分析,最后教师要求学生用一句最简明扼要的话来概括一下生命和细胞的关系。学生明确说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教师叙述:“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在常人眼中也就是芸芸众生、千姿百态,但在科学家眼中,它们却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这样过渡到下一个内容,让学生先自主阅读教科书第五页的内容。

师:(展示龟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图片)请回答以下问题:

(1) 生命系统分哪几个层次?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2) 生命系统各层次的概念是什么?

除种群和群落外,其他的几个层次都是学生在初中接触过的概念,教师可以先通过龟的例子让学生试着回忆表述,然后再补充,系统地让学生理解这些层次。除教材列举的事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列举其他的事例。种群和群落这两个名词是学生陌生的,教师需要补充讲解,并用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判断领会。

小组合作讨论:请以一个人、一棵松树、一只草履虫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

教师通过呈现表格,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填表,利用不同的生物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关系,以便使学生理解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体会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师:想一想,回答下列问题:

(1)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层次是哪一个?为什么?

(2) 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是生命系统,为什么?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并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4 设计基于标准的有效检测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否成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来判断。教师再也不能说,“我课教得很好,只是学生没有好好学习。”在研究课堂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研究作业的设计,如布置的作业是检测哪项目标的,什么是与目标相匹配的作业……

某道作业题:从生命系统的结构来分析,下列结构属于哪个层次?

(1) 受精卵;(2) 树叶;(3) 心脏;(4) 一块骨骼肌;(5) 血液;(6) 筛管;(7) 一个酵母菌;(8) 池塘中的所有金鱼;(9) 某山上的所有生物;(10) 一片森林;(11) 一口池塘;(12) 一只小白鼠;(13) 某农场的所有水稻;(14) 市场上卖的一只西瓜;(15) 心脏与血管;(16) 肝脏

A. 细胞:____________;B. 组织:____________;

C. 器官:____________;D. 系统:____________;

E. 个体:____________;F. 种群:____________;

G. 群落:____________;H. 生态系统:____________。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给了教师一种方向感,它既为教学确立了一定的质量底线,又为教学预留了灵活实施的空间。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处理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愉快,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趣味性,同时也使学生的得到了提升,让教学和评价真正与新课程的先进理念“共舞”。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细胞;物质;结构;功能;生命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177-01

经过长期的进化过程,造就了现在各生物体相互依存,协调统一,这种和谐,既体现在各生物体的组分之间,又体现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上。从微观的分子水平到宏观的群体水平,都属于生命系统的不同范畴,有着不同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通过笔者多年教学,深深感悟到生物体基本的生命系统各组分间的和谐之美。

一、物质特殊

(一)生命系统的物质性、特殊性。世界是物质的。以细胞为基本生命系统的奇妙而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其组成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无生命元素的存在,说明它与非生物世界的统一性,但却又有重大的区别,尤其是组成细胞的两大有机大分子,如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它们以碳链为基本支架,作为细胞的结构基础,演绎着不同的生命之歌。

(二)生物催化剂――酶。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化学反应,要在常温、常压下快速地完成,就必须要一种高效的催化剂―酶,生命无时无刻都不能离开酶,从小到大,繁衍生息,生老病死,新陈代谢,都和酶有关。它既有同于无机催化剂之处,又有别于它,如具专一性,易变性,反应条件温和性,催化活性受到调节控制等生命特征。

二、结构巧妙

(一)和谐一体。任何系统都有它的边界,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组成,就细胞而言,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结构具一定流动性。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

(二)造型独特。细胞质基质是呈胶质状态,不是简单的胶状物质,其中含有如ATP、葡萄糖、水等各种成分,犹如孕育生命的海洋,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的大海里,承载着一艘艘功能不同的个体―细胞器,它们为了完成自己的不同使命,增加反应的场所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增加膜面积,呈现独特之美。

三、功能完善

(一)各组分既有分工又相互合作。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细胞核中DNA经转录形成的mRNA经核孔出来后,在核糖体上指导合成,经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运输至细胞膜,以外排形式到细胞外。

(二)完善的防控体系。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病菌体的包围之中,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得病,那是因为,在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它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实施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三)应对多变的环境。低等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太阳虫、细菌、等,都可感知外界环境的改变产生系列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趋于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多细胞生物有多个层次的生命系统,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精密有序结构。各种生物在生命系统的生命舞台上各有角色,相互配合,共同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产生反应。

(四)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具控制功能,细胞需要的营养物可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易进入细胞,即使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也不相同,如气体进入是自由扩散方式,细胞选择吸收的小分子或离子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而大分子物质则是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

(五)能量的转化。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系统,不仅时刻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且时刻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能量,并利用这些能量维持自身的各项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转化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中,而这些能量只有转移至ATP中,才能被细胞利用。动植物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主要以细胞有氧呼吸的方式逐步将能量释放出来,部分转移到ATP中供生命活动所利用。

(六)细胞具全能性。由于体细胞一般是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携带具有本物种特征的全部遗传信息。因此,分化的细胞仍具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在适宜的条件下,可重新分化发育成完整新个体,如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花卉。

四、曲折历程

细胞如同生物体一样,也要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一)细胞分裂。单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殖而繁衍。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这个细胞开始,由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多细胞生物体积的增加主要依赖于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主要方式,形成体细胞)、无丝分裂(不常见)和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二)细胞分化。在胚胎发育早期,各个细胞彼此相似,与此同时,有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具有持久性、不可逆性、稳定性,是基因在不同时间、空间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即细胞分化。没有细胞分化,就无组织、器官可言,生特体也就不可能正常发育。

(三)衰老、凋亡。再好的剧情总会落下帷幕,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的衰老和寿命有关,目前对细胞衰老机制,科学家提出了众多假说中,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是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

参考文献

篇5

七年级上册生物重要知识点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七年级上册生物重要知识点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3-44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注意课本52页图叫什么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57页1题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P65题3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篇6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中生物会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1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厚度大约20千米。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合作、竞争及共生等。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①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②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交流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①生物适应环境

②生物影响环境

③环境影响生物

7、生态系统

①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水、阳光、空气等)。

③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渐积累。

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称为生态平衡。

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⑥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最大的生态系统。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2生物与细胞

9、显微镜的应用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便于用左眼观察,右眼同时画图。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镜筒上升时,眼睛注视目镜。转动细准焦螺旋,物像更清晰。

④需要强光时可选择凹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需要弱光时可选择平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小光圈。

⑤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越暗。

10、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植物细胞: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

动物细胞: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1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植物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总之,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叶绿体:能量转换器,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仅植物具有)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所有生物)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液泡:内有细胞液,含有水、糖分、色素等。

细胞质:可流动,并与外界交换物质。

1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14、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有关的。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核最先分成两份,然后是细胞质,最后是细胞膜和细胞壁)。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1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6、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组织是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植物的四大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17、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六大)器官植物体

18、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①根、②茎、③叶(属于营养器官)④花、⑤果实、⑥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19、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动。

赤潮形成的原因:水体富营养化,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20、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1)种类:按寄生细胞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2)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

(3)没有细胞结构。

(4)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是产生孢子,合称为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能形成种子,更适应陆地环境。

22、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大气中90%的氧气来源于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

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有茎、叶,根为假根,叶只有一层细胞,没有输导组织的分化,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

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

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

23、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

24、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25、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不再休眠期。

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6、一朵花中主要结构是花蕊(雄蕊和雌蕊),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

当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其中子房自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里的胚

27、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先要吸收水分,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8、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数量和伸长区细胞的长大增大体积

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3)植株发育所需营养: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含氮无机盐:促进枝叶的生长。

含磷无机盐:促进果实的生成

含钾无机盐:促进茎的生长

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导管的功能: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

29、桃花的结构: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3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双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内有卵细胞,与结合,形成受精卵,极核与结合形成受精极核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必须的两个过程:传粉和受精

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凋落

子房果实 子房壁果皮 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31、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瘪的,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因此人们常常给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32、植物蒸腾失水及气体交换的“门户”是叶片的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控制开闭。

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降低叶片温度。对环境而言,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还能降低环境温度。

33、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在叶绿体中进行)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条件:光能;

场所:叶绿体

实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耗尽叶中有机物);部分遮光(设置对照实验);光照数小时后隔水加热(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清水漂洗,滴加碘液,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光合作用需要光。

34、呼吸作用:动、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称为呼吸作用(在线粒体中进行)。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二氧化碳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35、韧皮部的筛管由上往下运输有机物。

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往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形成层的细胞不断的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的韧皮部细胞。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4生物圈中的人

1、人猿同祖:森林古猿

2、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是男性产生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输卵管——受精的场所

3、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①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

②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③出现第二性征

4、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人体内三大供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水:约占体重60%-70%

无机盐:

钙——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形腿)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

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海带、紫菜、碘盐

锌——生长发育不良、味沉发生障碍

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等。

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等。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少年儿童)、骨质疏松症(中老年人)等。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

5、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官构成。

消化腺由唾液腺、胃腺、肝脏(最大)、胰腺、肠腺等器官组成。

6、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初步消化产物------氨基酸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和脂肪酸

7、食物中毒、绿色食品、平衡膳食宝塔

8、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5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1、动物按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动物已知150万种,其中昆虫100万多种,是种类最多的类群。

无脊椎动物:

①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如:海葵、海蜇、珊瑚虫、水螅等。

②扁形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如血吸虫、华支睾吸虫、绦虫。

③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如蛔虫,蛲虫,线虫。

④环节动物 身体呈圆筒形,身体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如蚯蚓,沙蚕、水蛭等。

如蚯蚓:1、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2、以植物枯叶、朽根等为食。3、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在粗糙纸上比玻璃板运动快);身体分节使躯体的运动更灵活。4、靠可以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呼吸。

⑤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如:章鱼、乌贼、河蚌、田螺等

⑥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①体表都有坚韧的外骨骼;②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如:所有昆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昆虫纲的主要特征:①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②胸部有3对足,一般有2对翅。

外骨骼的作用:支持、保护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飞行扩大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繁殖。

脊椎动物:

⑴鱼类:靠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游泳,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胸鳍、腹鳍和背鳍维持鱼的平衡,尾鳍控制运动的方向;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可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卵生。变温动物。

鱼类主要特征:①终生生活在水中;②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③用鳃呼吸;④用鳍游泳;

⑵两栖类的主要特征:①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幼体生活水中,用鳃呼吸;②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③皮肤裸露、有辅助呼吸作用;④体温不恒定。

⑶爬行类:体表覆盖着坚硬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⑷鸟类的主要特征:①有喙无牙齿;②被覆羽毛;③前肢变成翼;④骨中空、内充气体;⑤心腔分四腔;⑥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⑦体温恒定;⑧卵生。

⑸哺乳类的主要特征:①体表被毛;②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③体腔内有隔;④用肺呼吸;⑤心脏四脏;⑥体温恒定;⑦大脑发达;⑧胎生、哺乳。

6、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和肌肉

( 骨、关节、肌肉)

三者关系:骨骼肌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运动的完成: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躯体产生运动。

骨胳肌的结构和特性:(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

结构: 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 (结缔组织)

篇7

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因为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学好每一门学科就是对未来道路的铺垫。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部分

1、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

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

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2)能在水中呼吸。

4、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

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

鳃丝又多又细。

12、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气体交换: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鳃丝中Co2—水中

15、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有口无,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7、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

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21、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

(1)比较干燥;(2)昼夜温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气态的氧;(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22、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3、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3、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4、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25、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因为蚯蚓是冷血动物,温度变化不大,适合蚯蚓生活。

第二部分

26、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

27、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刚毛的支撑和固定运动。

28、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9、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30、恒温动物比不恒温动物较高等,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31、兔的体温恒定,不仅靠体表的毛,还需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共同协调。

32、兔的后肢较长,前肢较短,后肢肌肉发达,适于跳跃。

33、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

34、兔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及部位与人体的相似,这说明了人与兔的分类很接近,同属哺乳动。

35、食性:植食性(如兔)、肉食性(如狼)、杂食性(如人)

36、盲肠主要用于消化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

37、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这些都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8、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使它们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39、哺乳动物是等的动物,是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除极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属恒温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40、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41、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42、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轴,翼呈扇形,可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3、鸟的胸肌发达,附于龙骨突,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4、鸟的骨骼中空,轻而坚固,胸骨突出,有龙骨突的结构,便于发达的胸肌附于胸骨(龙骨突),减轻重量,利行。

45、鸟类消化特点: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化;

2、粪便不贮存,减轻体重,利行;3、直肠短,排便频繁。

46、鸟的心脏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行。

47、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不是呼吸器官),辅助肺进行呼吸,满足飞行时氧气的需要。

48、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

49、恒温动物:哺乳动物、鸟类。

第三部分

50、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

5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4/5),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

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52、昆虫的翅与鸟翼结构不同,但就适行来看都有这些共同点:都有利行的扇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身体来说,都有轻、面积大的特点,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53、翅对昆虫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取食,逃避敌害,扩大活动和分布范围,有利于寻偶,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55、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56、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57、动物的行为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58、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运动肌肉)、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如关节))组成的。

59、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如关节)组成。

60、人有206块骨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

躯干骨(半活动)

四肢骨(能活动)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61、人有26块脊椎骨(半活动骨连结)

62、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

63、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是骨绕着转动的点。

64、人体主要的关节:上肢:肩关节;下肢:髋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指关节趾关节

65、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66、运动时,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67、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关节:一、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

二、运动强度应适当;三、佩戴护腕和护膝。

68、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70、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第四部分

71、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2、人全身有六百多块骨骼肌,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73、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74、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75、一句话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

76、有很多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二者结合的结果,如鸟的迁徙。

77、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学习行为使动物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更好地生存。

78、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

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79、先天性行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种生物只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就会被自然淘汰。

80、对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是与大脑的发育阶段相适应的,一旦错过学习的关键时期就很难弥补。

81、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82、群体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制度。

83、“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会对它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还击,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84、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85、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能有效保证物种的繁衍,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活。

86、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87、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在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88、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4、生物防治。

89、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除以虫治虫外,还有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9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90、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第五部分

91、生物反应器的好处: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92、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93、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94、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等不同的颜色。

95、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96、菌落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97、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营养基。

②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③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此过程叫接种)。④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98、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99、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如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还有有机物。

100、经过严格高温霉菌的环境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101、乳酸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把有机物分解成乳酸。

102、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103、有些细菌互相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的生活的。

第六部分

104、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都为异养,异养又分为腐生和寄生。

110、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霉菌、食用菌、大型真菌为多细胞真菌。

105、真菌的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进行孢子生殖。

106、酵母菌为出芽生殖。

107、青霉:孢子青绿色,排列呈扫帚状。

营养方式为异养。

108、曲霉:孢子有多种颜色,排列呈放射状。

营养方式为异养。

109、引起食物发霉的真菌为霉菌。

110、比较真菌与细菌

相同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异养)。

篇8

一天,他穿过一片浓密的灌木丛,在空旷的草地上看见一只奇怪的白色“小蛋”。起初,他以为那是鸟蛋或蜥蜴产的卵,用手一摸,发现它软绵绵的,还有点弹性。克鲁普感到很奇怪,正想拿起来看个究竟,突然发现这个“蛋”不断膨胀,而且“蛋壳”上很快出现了细微的裂缝,接着又绽裂成两半,从里面跳出一个橙黄色的小伞。细看之下,克鲁普发现它竟然是一只蘑菇。

这只蘑菇的生长速度着实惊人,仅仅两个小时,就长了50厘米。被深深震惊了的克鲁普完全忘记了时间。黄昏时分,快速生长的蘑菇又发生了令人吃惊的变化:它那黄澄澄的伞盖下,突然抖落出一道雪白透明的网格“薄纱”,一直拖到地面,好像欧洲贵妇穿的长裙。紧接着,这只美丽而又奇异的蘑菇散发出难闻的恶臭。此时,森林中已是夜幕低垂,一道绿光从伞盖下射出,映照着网格“薄纱”,光彩夺目。臭味和光亮吸引来无数小虫,绕着它飞舞。克鲁普回国后询问植物学家才知道,这种奇异的蘑菇属于竹荪类真菌植物,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关于真菌的故事还有很多,其实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是植物,还是动物

我们每天都在和真菌打交道,如做面包或馒头用的酵母菌、酿酒用的“酒曲”、用来提取青霉素的青霉菌、剩菜剩饭的长毛霉变以及我们吃的木耳、香菇、平菇等各种蘑菇,它们都是真菌。那么,真菌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呢?真菌究竟是植物还是动物呢?大家或许在一些比较旧的教材或科普读物中看到,真菌属于植物;但现在一些较新的教材或科普读物则把它们与植物分开了,认为真菌不属于植物。不少人对此感到十分困惑。

要了解这个问题,还必须从200多年前说起。一般认为,最早把真菌归入到植物中的是瑞典博物学家林奈。他在1735年所著的一本重要著作《自然系统》中,把整个地球上的生物划分成两个界,即植物界和动物界。植物界的生物含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食物(光合自养),不能运动,细胞具有细胞壁。动物则不含叶绿素,自己不能制造食物,依靠摄食或捕获现成的有机物或其他生物为食。动物绝大多数都能运动,细胞没有细胞壁等。真菌和上述所讲的植物和动物均有所不同,如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都具有细胞壁,而且绝大多数不能运动。相对而言,真菌和植物更接近一些,所以林奈把真菌列入植物界。同时,由于真菌不产生种子,仅以孢子进行繁殖,因此,过去人们也把真菌和另外一些不产生种子、以孢子进行繁殖的藻类、苔藓及蕨类植物一起总称为孢子植物。长期以来,人们都是根据林奈的两界系统把真菌视为植物的,在植物学教材和自然教科书以及一些科普读物中,也都是把真菌作为植物来界定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物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对于真菌的认识,亦是如此。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就对于把真菌列入植物界提出了很多质疑,并对真菌的地位提出了许多新的意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他在1959年和1969年先后提出将生物分成四界和五界的意见,其中包括把真菌从植物界中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一个真菌界。他的最主要依据就是,真菌的营养方式与植物和动物完全不同,主要是腐生或寄生。以魏泰克为代表的意见得到了国内外广大生物学家的赞同,肯定了把真菌从植物界中分出、单独成立真菌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现在国内外一些较新的教材中,均把真菌从植物界分出,单独按照真菌界进行论述。

真菌什么样

真菌究竟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概括地说,真菌是一大群不含叶绿素,具有细胞壁,营养吸收方式为异养的真核生物。它们在形态结构、繁殖、营养方式上的主要特点如下:

首先,真菌的有机体绝大多数都是由菌丝构成的,也就是说,它们的细胞为非常纤细的丝状结构,如大家在夏天最常见到的引起食物霉变的根霉菌,它们在食物上首先长出大量疏松的白色“绵毛”,这就是它的有机体。由于菌丝很细,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这些白色的“绵毛”不久之后就变黑了。这是因为,它们很快产生了大量的黑褐色孢子,白色疏松的菌丝体随之老化崩解。再如我们吃的侧耳、木耳和香菇等蘑菇,它们的有机体在营养生长旺盛时期也长出大量的白色疏松菌丝,但随后它们的菌丝体发生分化,并形成伞状、耳状或其他不同形状的子实体,在子实体上又产生大量的孢子进行繁殖。如果我们取其子实体任何部位的一点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同样可以看见,它们也是由很多菌丝组成的。真菌的菌丝都具有细胞壁,构成细胞壁的成分大多数为几丁质,菌丝细胞中都有细胞核,即具有繁殖功能。

其次,真菌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繁殖能力很强,但它们都不产生种子,而是通过无性或有性生殖过程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衍后代。不同的真菌所产生的孢子在类型、大小、形状和颜色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为真菌的孢子都很小,也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们的模样。此外,真菌的菌丝在适宜的条件下同样可以进行分裂、生长和繁殖。

真菌在繁殖时所产生的孢 子数量令人吃惊,如1个紫芝每天可以产生2.5亿个孢子,磷多孔菌大约产生36亿个孢子,而扁平层孔菌可产生300亿个孢子。直径达0.5米的大马勃所产生的孢子数量更为惊人。一位从南美洲考察回来的人曾在回忆录中生动地描述了与马勃遭遇的情景:“这一天,我在森林中独自行走,前面有个被枯枝落叶遮没的树坑,没留神,我一脚踩上,摔了个嘴啃泥。当我从坑中拔出脚来,正暗自庆幸没有受伤时,右脚下却发出了‘叭’的一声,一个东西被踩破了。顿时,我的眼前黑烟弥漫,一片漆黑,鼻子受到了黑烟的强烈刺激,感到一阵阵酸溜溜的,大量的眼泪从眼眶中涌出,还连连打着喷嚏……过了好一阵子,身边的黑烟终于散去。这时,我才看到脚下有一个类似南瓜的白色大菌,破裂处还有少量的黑烟袅袅散出。原来,这就是号称‘植物催泪弹’的马勃。”

马勃散出的黑烟就是它数以亿计的孢子。这些四散纷飞的孢子,飘落到地面上后,就能长出小马勃。由于马勃的“黑烟”对人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南美洲的印第安人曾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武器抵抗敌人。欧洲殖民者就吃过它不少苦头,他们为了掠夺南美洲的橡胶资源,曾派大量军队侵入南美洲。当地的印第安人为了抵抗殖民者,经常把敌人引到马勃丛生的密林中去,自己则隐藏起来,等敌人踏上马勃,被“黑烟”熏得狼狈不堪时,再跳出来反击。

最后,真菌获取营养的方式为异养类型,即它们自身不能制造食物,而是依靠分解利用现成的有机物(腐生)或从活的动物、植物及人体来获取营养(寄生),还有部分种类与其他生物共生。所谓腐生,就是靠分解死亡的动植物残骸及各种有机物获取营养的方式。这些真菌生活在土壤、枯枝落叶、草堆、水果及各种食物上,它们对于一些小分子的糖类或氨基酸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对于一些大分子的有机物,如纤维素、木质素、脂肪、淀粉、蛋白质等,真菌是靠分泌大量的胞外酶,把它们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使之成为溶液状态,然后再以高的渗透压将营养物质吸收到体内。寄生,则是指真菌寄生在活的动物、植物及人体上,直接吸收寄主的营养物质。此外,还有一些真菌与其他生物(植物、藻类及动物)共生,它们相互依靠,一方面为共生的生物提供好处,另一方面也从与其共生的生物那里获取营养。

上述特征都表明,真菌和植物及动物的差异很大,它们既不是植物,又不是动物,而是一类独立的生物类群。

真菌不是细菌

那么,真菌和细菌是不是同一类生物呢?客观来说,真菌和细菌既有类似的地方,又有很大不同。

二者的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营养方式都是异养,即腐生或寄生。

但真菌和细菌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如细菌的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真菌则大多为几丁质;真菌的营养方式全部为异养(腐生或寄生),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一样营腐生生活或寄生生活,腐生细菌依靠分解各种有机物来获取营养,寄生细菌则直接从活的植物、动物或人体等各种寄主吸取营养。

细菌和真菌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有些细菌为自养类型,包括光合自养和化能自养两类。光合自养类型的细菌含有细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如光合细菌。但它们和植物的光合过程也不完全相同,细菌的光合作用不产生氧气。化能自养细菌是利用氧化无机物时所释放出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如硫细菌将硫化氢氧化成硫,再将硫氧化成硫酸而获取能量。

真菌和细菌的最大区别在于,细菌的细胞中只具有核物质,没有核膜和核仁,我们称为原核。细胞中也没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而真菌的细胞中具有真核,即有核膜和核仁。细胞中具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

此外,细菌和真菌的有机体在结构上也差异甚大,细菌的菌体形态有球形、杆状和螺旋形等几大类,而且都非常小,真菌除很少种类为单细胞类型外,绝大多数都是由菌丝构成的,有机体也比细菌大得多,高等真菌的有机体还有一定程度的组织分化,结构也比较复杂。所以,真菌和细菌不同,真菌中不包括细菌。此外,真菌也不包括放线菌,虽然放线菌的菌体为丝状体;但它们和细菌一样属于原核生物。

真菌从何而来

关于真菌的起源还存在诸多谜团。首先,真菌究竟是在哪个地质历史时期出现的,目前还很难确定;其次,对于真菌起源于哪类生物也没有确切的答案。

研究推测,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年代大约在距今37亿年前到距今35亿年前,原核生物(蓝藻、细菌类)出现于距今35亿到距今32亿年前,真核生物是由原核生物演化而来的。据推测,真核生物大约是在距今15亿年前到距今14亿年前产生的。真菌是真核生物,因此,最原始的真菌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不可能早于这个时期。

篇9

一、利用插图,激发学习兴趣

新书发到手,学生最爱看的就是课本中的插图,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积极性,激发兴趣。例如,我在给高中学生上第一节生物课时,人教版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中插图比较多,问题讨论中关于SARS患者肺部x光片示弥漫性阴影图;资料分析中 实例1: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实例2:人的生殖和发育,实例3: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图1-1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图1-2单细胞生物化石。向学生简单介绍每一幅图中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课堂变得活跃了,同时唤起了学生努力学习的信心。

二、利用插图,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能力培养的基础,是认识物质世界的重要途径和开端,而生物学又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科学。利用插图,培养观察能力是高中生物学教学尤其重要的内容。例如,人教版必修1《分子和细胞》第三章插图3-7:动物细胞(左)和植物细胞(右)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不仅可以在大脑中初步建立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空间形象,而且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共同点:①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②共有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线粒体、溶酶体;

不同点:动物细胞有中心体,植物细胞有叶绿体、液泡、细胞壁。

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内质网在细胞中如何分布、内质网上附着什么细胞器,细胞核的组成是什么?

接着让学生分析是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液泡、叶绿体?是不是植物细胞一定没有中心体?是不是所有细胞都有细胞核?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最重要区别是什么?

可见,教材插图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良好练靶。

三、利用插图,培养想象能力

插图也是那些无法演示的事物的教具。通过图像的描绘,把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生物结构、生理现象等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原本很难理解的内容,通过示意图联想起来,就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了,通过插图把零散的知识串起来。如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图5-11碳循环模式图,可以想象到:

1、由“牛”联想到种群的相关知识:①种群的特征(调查种群的密度的方法、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②种群数量的变化(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以及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③ 是不是所有的牛就构成一个种群呢?

2、由牛、树、微生物联想到群落的有关知识:①群落的结构(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②群落的演替(演替的类型、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3、由牛、树、微生物、大气中的CO2库联想生态系统的结构:①生物圈的范围;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

4、树牛,联想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①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②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③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5、树牛,联想到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①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②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③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6、树牛,联想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②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③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④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其稳定性。

7、物质循环:①大气中CO2如何进入生物群落的;②大气中CO2的来源(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③温室效应;④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⑤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8、联系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四、利用插图,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核心。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分析、对比、迁移,既能生动形象地反映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和鲜明性,又能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插图是为教材内容服务的,如在复习“光合作用”时,可以利用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图5-15〉进行思维训练。

1、由光合作用的图解让学生思考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与分离: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结果分析、光谱吸收;

2、由光合作用的图解让学生画出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结构简图,并思考叶绿体的结构特点?与线粒体的结构有何异同点?

3、由光合作用的图解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4、由光合作用的图解让学生自己分析光反应、暗反应以及之间的关系;

5、由光合作用的图解让学生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条件为:光照、水、温度(酶受温度影响)、CO2、矿质元素(N P K Mg);

6、由光合作用的图解让学生分析和比较,如何测定光合作用速率(通常以一定时间内CO2等原料的消耗或O2、(CH2O)等产物的生成数量来定量表示);

7、思考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8、比较光合作用于呼吸作用的关系。

以光合作用插图为中心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能够让学生联想丰富,理顺了思路,潜移默化地复习和巩固了基础知识,并训练了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五、利用插图,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

篇10

关键词:高效课堂、设置疑问、自主学习、实验制作、课堂游戏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有独特的见解、创新的思维等,这些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也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对开拓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提高课堂的高效快捷有很大的作用。以下结合一些课堂实例,谈一谈笔者的思考和感悟。

一、设置疑问,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欲望

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创设悬疑性、诱导性的问题情境,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从而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吸引注意力,驱动学生以最佳状态主动探究学习内容。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播放《侏罗纪公园》的精彩片断。然后设问:为什么在地球上称霸一时的恐龙现在却销声匿迹了呢?从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物到现在芸芸众生着的200多万种生物,在这个过程中,是什么力量推动生物不断地进化呢?由此引出本节探究内容,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再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显微镜》第二课时教学中,教师事先设计了三组目镜、物镜、玻片标本上有污点的显微镜,然后提出问题: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你用什么方法能说明污点在哪里?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明辨是非,释疑解惑。

二、自主学习,让学生展开创新的翅膀

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教师要尽可能做到少讲、精讲。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活动、合作的时间,学生就会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细菌》一节教学中,教师给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与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同学们自行设计表格比较三者的不同。学生们相互讨论,设计表格如下: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植物 有 有 有 有 有叶绿体

动物 无 有 有 有 无叶绿体

细菌 有 有 有 DNA 无叶绿体 有鞭毛 荚膜

学生设计的表格比我想像的还要全面,还要系统。只有学生亲自思考、亲自总结过的内容,理解才会更深刻,记忆才会更长久。这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能促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促进学生思维和创新的发展。

三、实验制作,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每一个实验过程,都是动手、动脑、合作的有机结合。在实验中,既能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而且科学探究的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也会慢慢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真菌》一节,要求学生制作孢子印。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完成,第二天带到课堂上展示。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并且尝试用各种各样的大型真菌来制作。有的用香菇,有的用双孢蘑菇,有的用金针菇等等,制作出了非常漂亮的孢子印。并且发现了一些教课书上没有的知识,如:香菇的孢子是白色的,而双孢蘑菇的孢子是褐色的,每一个菌褶都可以散发出孢子等等。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对真菌孢子的位置、形态、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扩展了自己的思维,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并且在其中加入自己的一些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无形中发展了自己的创造能力。

四、联系实际,高效课堂走进生活

作为生物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让科学高效的课堂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以致用,还生物学教学应有的作用。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节教学中,可以联系到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吃的食物中有哪几种营养物质?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应该多补充哪几种营养?身体如果缺乏蛋白质会表现出什么症状?缺乏维生素A、B、C、D的症状呢?有的同学经常患口角炎,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已经缺乏部分营养了,应该怎样补充呢?等等这些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们的广泛关注。学生各抒己见,热烈讨论,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

再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一节,联系到班上的同学们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有的同学不吃早餐,上课时头晕眼花;有的同学爱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和饮料,结果长成了小胖子;有的同学因盲目减肥而不正常吃饭;有的同学挑食、偏食等等。然后请同学们讨论他们的作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当如何改正?这样的问题贴近生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分析讨论。让学生们真正认识到忽略早餐、挑食、偏食等作法的不良后果,以便切实改变学生在营养方面的不良习惯。

若干年后,学生可能会忘记教材中学过的知识,但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探讨交流,这种关爱自身和他人健康的品质和意识,却永远地留给了学生,或许这才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

五、课堂游戏,轻松愉快突破教学难点

学生们都喜欢参与各种各样有趣的小游戏,教师在课堂上有意引进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节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性状”这一专业术语,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就通过“寻找班上重要人物”这一游戏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先请全班同学起立,再让不符合教师描述的性状的同学坐下。第一步:教师先描述要找的这个重要人物是“男性”这一性状。女同学们领会后,全部坐下。第二步:教师描述要找的重要人物具有“双眼皮”性状,又有部分同学坐下。第三步:教师描述要找的重要人物具有“有耳垂”这一性状,又有部分同学坐下。第四步:教师描述要找的重要人物具有“肤色黑”这一性状。第五步:教师描述要找的重要人物具有“个子较高”的性状……

篇11

《细胞生命的礼赞》是托马斯最著名的代表作,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并荣获了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该书收文29篇,展示了一位医学家、生物学家对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

下文选自该书第一章《细胞生命的礼赞》。

精彩片段

We are told that the trouble with Modern Man is that he has been trying to detach1) himself from nature. He sits in the topmost tiers2) of polymer3), glass, and steel, dangling his pulsing legs, surveying at a distance the writhing4) life of the planet. In this scenario, Man comes on as a stupendous5) lethal6) force, and the earth is pictured as something delicate, like rising bubbles at the surface of a country pond, or flights of fragile birds.

But it is illusion to think that there is anything fragile about the life of the earth; surely this is the toughest membrane7) imaginable in the universe, opaque8) to probability, impermeable9) to death. We are the delicate part, transient and vulnerable as cilia10). Nor is it a new thing for man to invent an existence that he imagines to be above the rest of life; this has been his most consistent intellectual exertion11) down the millennia12). As illusion, it has never worked out to his satisfaction in the past, any more than it does today. Man is embedded in nature.

The biologic science of recent years has been making this a more urgent fact of life. The new, hard problem will be to cope with the dawning, intensifying realization of just how interlocked we are. The old, clung-to notions most of us have held about our special lordship are being deeply undermined.

Item. A good case can be made for our nonexistence as entities. We are not made up, as we had always supposed, of successively enriched packets of our own parts. We are shared, rented, occupied. At the interior of our cells, driving them, providing the oxidative13) energy that sends us ou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ach shining day, are the mitochondria14), and in a strict sense they are not ours. They turn out to be little separate creatures, the colonial posterity15) of migrant prokaryocytes16), probably primitive bacteria that swam into ancestral17) precursors18) of our eukaryotic19) cells and stayed there. Ever since, they have maintained themselves and their ways, replicating in their own fashion, privately, with their own DNA and RNA quite different from ours. They are as much symbionts20) as the rhizobial21) bacteria in the roots of beans. Without them, we would not move a muscle, drum a finger, think a thought.

Mitochondria are stable and responsible lodgers, and I choose to trust them. But what of the other little animals, similarly established in my cells, sorting and balancing me, clustering me together? My centrioles22), basal bodies, and probably a good many other more obscure tiny beings at work inside my cells, each with its own special genome23), are as foreign, and as essential, as aphids in anthills24). My cells are no longer the pure line25) entities I was raised with; they are ecosystems more complex than Jamaica Bay.

I like to think that they work in my interest, that each breath they draw for me, but perhaps it is they who walk through the local park in the early morning, sensing my senses, listening to my music, thinking my thoughts.

I am consoled, somewhat, by the thought that the green plants are in the same fix. They could not be plants, or green, without their chloroplasts26), which run the photosynthetic27) enterprise and generate oxygen for the rest of us. As it turns out, chloroplasts are also separate creatures with their own genomes, speaking their own language.

We carry stores of DNA in our nuclei28) that may have come in, at one time or another, from the fusion of ancestral cells and the linking of ancestral organisms in symbiosis29). Our genomes are catalogues of instructions from all kinds of sources in nature, filed for all kinds of contingencies. As for me, I am grateful for differentiation and speciation, but I cannot feel as separate an entity as I did a few years ago, before I was told these things, nor, I should think, can anyone else.

Item. The uniformity of the earth's life, more astonishing than its diversity, is accountable by the high probability that we derived, originally, from some single cell, fertilized in a bolt of lightning as the earth cooled. It is from the progeny30) of this parent cell that we take our looks; we still share genes around, and the resemblance of the enzymes31) of grasses to those of whales is a family resemblance.

The viruses, instead of being single-minded agents of disease and death, now begin to look more like mobile genes. Evolution is still an infinitely long and tedious biologic game, with only the winners staying at the table, but the rules are beginning to look more flexible. We live in a dancing matrix32) of viruses; they dart, rather like bees, from organism to organism, from plant to insect to mammal to me and back again, and into the sea, tugging along pieces of this genome, strings of genes from that, transplanting grafts33) of DNA, passing around heredity34) as though at a great party. They may be a mechanism for keeping new, mutant35) kinds of DNA in the widest circulation among us. If this is true, the odd virus disease, on which we must focus so much of our attention in medicine, may be looked on as an accident, something dropped.

Item. I have been trying to think of the earth as a kind of organism, but it is no go. I cannot think of it this way. It is too big, too complex, with too many working parts lacking visible connections. The other night, driving through a hilly, wooded part of southern New England, I wondered about this. If not like an organism, what is it like, what is it most like? Then, satisfactorily for that moment, it came to me: it is most like a single cell.

有人告诉我们说,现代人的困境在于他一直试图让自己脱离大自然。他高高地坐在由聚合物、玻璃和钢铁构成的层层堆积物的顶端,晃悠着充满活力的双腿,遥看着这个星球上苦苦挣扎的生命。在这种场景下,人类以一种超级力量的姿态出现,掌握生杀大权,而地球则被描绘成某种脆弱的东西,犹如乡村池塘中冒到水面上的气泡,或者像一群群娇弱的飞鸟。

然而,认为地球的生命很脆弱这一想法是一种错误观念。毫无疑问,这是宇宙中你所能想象到的最顽强的细胞膜,它不受随机事件的影响,死亡也对其无可奈何。我们是其中脆弱的一分子,如纤纤绒毛,弱不禁风,倏忽即逝。人类幻想创造一种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存在已非一朝一夕,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孜孜以求。但幻想终是幻想,人类过去从未如愿以偿,今天也不会梦想成真。人类是自然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最近几年的生物科学一直在使这个观点成为一个越来越紧迫地需要人们正确认识的事实。一个棘手的新问题将是如何面对这一新兴的、人们强烈意识到的观点――我们和自然究竟是如何紧密相连的。大多数人所固守的、认为人类乃万物主宰的传统观念正受到极大的挑战。

实例。一个典型例子是我们所谓的人的实体是不存在的。我们一直认为,我们是由一个个内容丰富的人体部件包依次构建而成,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被分享,被租借,被占用。在我们细胞的内部,有一种叫线粒体的生物,它们驱动着细胞,为我们提供氧化能量,使我们能外出去迎接每一个更加美好的日子。严格说来,线粒体并不属于我们。它们原来是独立的微生物,是迁徙的原核细胞的殖民后代。它们很可能是一种原始细菌,当年游入我们真核细胞最原始的母体中并留在了那里。从此,它们一直保持着自身的样子和生存方式,以它们自己的方式独自繁衍生息,并且有着与我们完全不同的DNA和RNA。它们就像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一样,是一种共生生物。没有它们,我们就无法活动一块肌肉,弹动一根手指,开动一下脑筋。

线粒体是稳定的、有责任心的寄宿者,我选择信任它们。但其他那些小生物呢?它们以类似的方式寄居在我的细胞中,把我打理得井井有条、平衡有度,使我成为一个整体。我的那些中心粒、基体,或许还有许多别的更为默默无闻的微小生灵栖息在我的细胞中工作着,它们都有自己特殊的基因组,就像蚁丘中的蚜虫一样,既是外来体,又必不可少。我的细胞不再是伴我成长的那种纯系实体,它们是比牙买加海湾还要复杂的生态系统。

我乐于认为它们是为我而工作,它们的每一个气息都是为我而呼吸,但也可能是它们在清晨漫步在当地的公园里,感受着我的感觉,聆听着我的音乐,思考着我的思想。

一想到绿色植物也和我有着同样的境遇,我就多少有些释怀了。如果没有叶绿体,植物就不可能成为植物,或者说不可能是绿色的。叶绿体经营着光合工厂,为我们生产氧气。事实上,叶绿体也是独立的生物体,有着它们自己的基因组,编织着它们自己的遗传编码。

我们的细胞核里储存着大量的DNA,它们可能是在某个时候,通过原始细胞的融合和共生的原始生物体的结合而形成的。我们的基因组是形形的自然之源发出的指令的集合,是为应对形形的突发状况编码而成。对于我来说,我对于生物分化和物种形成充满感激,但在几年前,在没有人告诉我这些的时候,我还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实体,然而我现在不能再这么认为了,我觉得其他任何人都不应这么认为。

实例。地球生命的同一性远比其多样性更加令人称奇,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最初都是从某一单细胞进化而来,这一单细胞伴随着地球的冷却在闪电中孕育而成。正是由于这一母细胞繁衍的后代,我们才有了现在的样子。我们至今仍与周围的其他物种有着共同的基因,而草类的酶和鲸类的酶之间的相似就是一种种群相似性。

曾几何时,病毒就是疾病和死亡一心一意的人,而现在却开始看起来更像是迁移的基因。物种进化依然是一种极其漫长而单调的生物游戏,只有那些赢家才能留在桌边继续玩下去,但现在游戏规则开始变得更加灵活。我们生活在病毒编织的舞蹈矩阵中,它们就像蜜蜂采蜜一样穿梭奔忙,从一个有机体跳到另一个有机体,从植物跳到昆虫跳到哺乳动物再跳到我身上,然后再跳回去,进入大海,一路上拖着这个基因组的某些片段,拉着那个基因的某些序列,移植着DNA的链条,传递着遗传特征,就像在大型聚会上一样忙个不停。它们也许就是一种机制,使这种新型的突变DNA在我们当中广泛传播。若果真如此,那么我们在医学上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那种奇怪的病毒性疾病或许就能被看做是一种意外,是传播中出现了某种疏漏。

实例。我一直尝试着把地球看做是某种有机物,但总是行不通。我没办法把它当做有机物。它太大,太复杂,有着太多的运转零部件而又缺乏可见的关联。不久前的一个夜晚,我驾车穿过新英格兰南部一个林木茂密的山地时,又想到了这件事。如果说它不像是一个有机物,那它又像什么呢?它最像什么呢?就在那时,我想到了那一刻令我满意的一个答案:它最像一个单细胞。

1. detach [d??t?t?] vt. 使分离(from)

2. tier [t??(r)] n. (阶梯式的) (一)排;(一)层

3. polymer [?p?l?m?(r)] n. 【化】聚合物

4. writhe [ra??] vi. 感到极度痛苦

5. stupendous [stju??pend?s] adj. 大得惊人的,巨大的

6. lethal [?li?θl] adj. 致死的

7. membrane [?membre?n] n. 【解】【生】细胞膜,是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能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使细胞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8. opaque [???pe?k] adj. 迟钝的

9. impermeable [?m?p??mi?bl] adj. 不能透过的

10. cilium [?s?l??m] n. (其复数形式为cilia)【植】纤毛,是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能摆动的较长突起,比微绒毛粗且长,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见。

11. exertion [??z???n] n. 努力;费力;运用

12. millennium [m??leni?m] n. (其复数形式为millennia)一千年

13. oxidative [??ks??de?t?v] adj. 【化】氧化的;具有氧化特性的

14. mitochondrion [?ma?t???k?ndri?n] n. (其复数形式为mitochondria)【生】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器,主要功能为通过呼吸作用将食物分解产物中贮存的能量逐渐释放出来,供应细胞活动的需要。

15. posterity [p??ster?ti] n. 后裔;后代

16. prokaryocyte [pr?u'k?ri?sa?t] n. 【生】原核细胞,是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仁,进化地位较低。

17. ancestral [?n?sestr?l] adj. 祖先的,原始的

18. precursor [pri??k??s?(r)] n. (从中产生变化的)产物母体,前身

19. eukaryotic [ju??k?r?'?t?k] adj. 真核生物的。真核生物是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总称。

20. symbiont [?s?mb???nt] n. (= symbion)【生】共生生物

21. rhizobial [ra?'z?ub??l] adj. 根瘤菌的

22. centriole ['sentr??ul] n. 【生】中心粒,是动物、某些藻类和菌类细胞中的圆筒状细胞器。

23. genome [?d?i?n??m] n. 【生】基因组,是指包含在生物DNA (部分病毒是RNA)中的全部遗传信息。

24. aphids in anthills: 蚁丘中的蚜虫。蚂蚁喜欢食用蚜虫的分泌物,同时又保护蚜虫不受天敌侵害,二者是一种共生关系。aphid [?e?f?d] n. 【昆】蚜虫。anthill [??nth?l] n. 蚁丘

25. pure line: 【生】纯系

26. chloroplast [?kl?r?pl?st] n. 【生】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质体。

27. photosynthetic [?f?ut?s?n'θet?k] adj. 【生化】光合的;促进光合作用的

28. nucleus [?nju?kli?s] n. (其复数形式为nuclei)【生】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信息储存、复制、转录的主要场所,多为球形或椭圆形。

29. symbiosis [?s?mba????s?s] n. 【生】共生(现象),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

30. progeny [?pr?d??ni] n. [用作单或复] (人或动、植物等的)后代,后裔

31. enzyme [?enza?m] n. 【生化】酶,是生物体的细胞产生的有机胶状物质,能够加快生化反应的速度,但是不改变反应的方向和产物。

32. matrix [?me?tr?ks] n. 阵,矩阵

33. graft [r?ft] n. 移植物;移植片

34. heredity [h??red?ti] n. 遗传

35. mutant [?mju?t?nt] adj. 突变的;突变产生的

赏析

提起科学与文学,似乎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将它们划归思维的两极,前者是理性的代表,后者是感性的代言。然而,刘易斯・托马斯却在《细胞生命的礼赞》中将两者巧妙而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文章语言优美恣意,通俗却不失深刻,充满洒脱深邃的哲思,宛若无韵之诗,然又于不动声色之中流露出科学的冷静和严谨。作者致广大而尽精微,言科学而重人文,自然社会之理、天地运行之道无不有得于心。书中的文章单就题目来看似乎略显驳杂松散,但却不乏共同的基调。整本书都是对生命的礼赞,赞颂万物的坚忍,赞颂世界的奇妙:原来,生命如此渺小,却又如此伟大。

刘易斯・托马斯以渊博的学识和深刻的洞察力对整个生物学界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虽然在书的副标题里他将自己戏称为“生物学观察者”,但他并未浅尝辄止,仅仅停留于“观察”阶段。他透过表面现象挖掘所有生命形式共同的存在特征,强调物种间内在的相似性和互相依存的共生关系,主张将生态系统视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反对过分强调物种独特性,从而超越了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为基本主张的达尔文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托马斯以温和却有力的方式刺穿了人类虚荣又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将我们把自身和自然界截然分离的虚妄暴露无遗,在对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深刻反思中嘲讽和否定着人类中心主义的自大。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发生了巨大转变,理性取代了宗教神学的地位并得到广泛传播,“知识就是力量”成为普遍而坚定的信条。启蒙旨在促使人类借助理性树立自我意识和主体性,以挣脱愚昧和迷信,走向澄明与开放。然而,启蒙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却又悲剧性地走向了自身的反面,在对理性的追求中陷入了理性的异化和野蛮的深渊。人类将自己置于世界中心的位置,以“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自居,自信心和虚荣心膨胀得无以遏制,相信自己是或者至少应该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类企图控制一切,战胜一切,这种盲目的傲慢和自大使人类将自身与外部环境对立起来。托马斯以批判的笔锋拆穿了人类建构的谎言,意欲重新唤起人类的谦卑和敬畏之心。

作者在本文节选的第一章《细胞生命的礼赞》中就明确奠定了本书的思想基调。有人说,“现代人的困境在于他一直试图使自己脱离自然”,然而这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万物相扶相依,“生命的同一性远比其多样性更加令人称奇”,因为人类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由“单一细胞进化而来”。因此,人与同属自然界的生物乃至自己身上的细胞都可能产生共鸣。他甚至认为是细胞“在清晨漫步在当地的公园里,感受着我的感觉,聆听着我的音乐,思考着我的思想”。小小的细胞因为这种奇思被赋予了独立的生命和尊严。

后面的《作为生物的社会》和《社会谈》等篇目则是关于群居性昆虫的有趣介绍和独特理解。托马斯聚焦于人类和群居性动物的共同性,指出在茫茫宇宙中,人类看起来其实与蚁群无异。更令人难为情的是,蚁群职责明确的分工和集体协作的确抢了人类自诩的“独一无二”的风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看似轻松幽默的笔调却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将人类瞬间逼入尴尬的境地。《对于外激素的恐惧》《这个世界的音乐》《说味》《鲸鱼座》《信息》《计算机》《语汇种种》《活的语言》诸篇则以信息交流为主线,描绘了一个由声音、气味、外激素组成的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和由计算机、语言组成的妙趣横生的信息世界,展示了其他生物出人意料的习性与智慧,进一步破除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张,阐明了人类和其他生物内在的相关性与本质上的同一性。

篇12

一、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生物学与其它自然科学的实验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必须有完好的实验材料,同时这些材料的搜集和运用易受地方性和季节性的限制;二是对于某些生理性实验,并不能立竿见影。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事先做好生物实验教学的计划。在每学期初,教师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对该学期的生物教学实验做好统筹安排,将实验的课题和需要准备的实验材料详细列在本学期教学计划表中,并及时采集、培养或浸制有关材料。同时,准备的材料尽可能与教材上的要求一致,对于学生较为熟悉和常见的材料,可以安排学生参与采集,这不仅可以调动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对生物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性获得充分的感性认知。

2.精心设计生物实验的程序。概括而言,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具体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备教材就是根据教材的要求来确定探究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例如,为什么要做这个探究实验、通过实验应该使学生获得哪些生物知识和技能等等,以便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从而提高生物实验的效果。

教学质量一个重要途径,在于教师必须练好基本功。具体来说,在每次实验课前,教师都要先动手进行实验,以便掌握生物全过程,从而使自己的操作更加规范、熟练。同时,通过实际操作,还可以预见学生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错误,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实验中的差错,使学生的实验能够按要求顺利完成,并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二、了解探究实验活动

生物新课程突出科学的探究活动,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多种活动都属于探究。进行科学探究,通常以问题为引入,然后作出假设,常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探究需要推理和判断,需要正确地表达和与人交流,所以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实验是常见的探究实践活动。实验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究性实验,还能提高学生的质疑、、推理、判断、反思、交流、合作等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重视科学探究的实验技能培养

科学的探究需要一定的技能。过去的传统教学,着重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如显微镜的操作、临时装片的制作,学会使用解剖器具、掌握动植物解剖,学会使用量筒、烧杯、展翅板、捕虫网等器具,学会配置不同浓度的生理盐水、酒精等试剂。

现在的生物课改,重视科学探究方法的技能训练。新教材设置了多个技能训练栏目,如通过观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测量和计算、观察、解读实验数据、推理、分析实验结果等等。新教材的探究实验,侧重体验和领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要求学会观察、记录、设计、分析、推理,学会写实验报告和小论文等。

四、掌握各个探究实验活动教学目标的侧重点

探究实验活动都有其共同的要求,如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施计划,记录数据,交流讨论等,但每一项的探究活动目标都有其侧重点。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重点是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重在数据的收集、整理、解读;探究空气质量,重在取样和检测;动物的绕道取食,重在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等等。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实验活动

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应多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实验,更好地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1、示范验证式传统实验。传统的实验,着重实验技能的训练,其优势在于能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体验。其实实验过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主要包括:解读实验目的、原理选择实验材料确定实验方法步骤熟悉仪器的使用实施操作体验科学的方法和技能。新教材也设置了多个传统的实验,如显微镜的使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可通过加强此类传统的生物实验,规范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验证性实验,其结果已有定论,侧重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自主探究式实验。学生平时通过观察,会提出不少的问题,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尽量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探究。

①材料、方法的改进实验。如探究种子萌发时,制作种子萌发各阶段的小标本;制作植物细胞模型时,用马蹄粉代替琼脂,保鲜膜代替塑料袋;鸡的绕道取食实验,可用家里的金鱼、巴西龟、宠物狗来代替;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用紫色的外表皮或紫鸭跖草代替无色透明的内表皮,省却染色,效果也十分明显。

篇13

    一、“细胞分化”概念内涵及层级

    1.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会发生稳定性差异。细胞的这种特化不仅是正常发育所必需的,而且还能提高细胞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2.一般说来,体内各种细胞均含有物种的全部基因,但基因的表达具有时空性。细胞之所以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是因为组织特异性基因选择表达成了组织特异性蛋白的缘故。从理论上讲,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潜能。

    3.细胞分化是渐进性的,其方向的限定早于形态差异的出现,且分化细胞的表型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不可逆转。

    之所以采用完整的陈述句的形式来表述概念,是因为这种表述方式更易于确认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容及意义,也更易于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

    二、“细胞分化”概念教学的组织

    在分析“细胞分化”的概念内涵及层级之后,教学设计应该紧紧围绕着相应的概念条款展开,通过列举事实、分析讨论,或者基于资料的探究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层理解这些概念内涵,并基于概念理解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见图1)。

    1.列举事实,尝试定义。呈现人的受精卵发育至胎儿的图片:列举学生熟知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分化成伸长区、成熟区的事实,然后,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会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这是广大教师一贯坚持的做法,值得肯定。因为事实是用来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概念的,事实当然要围绕着概念的结构来排布。但是,定义常常不等同于概念。“定义”通常用“是……”来表述,说得十分肯定。“概念”描述一类事物的本质,有时并不用“是”来描述。在引导学生下定义之后,教师还应该设置下列问题,吸引学生深入思考细胞分化的结果和生物学意义。①在人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假若没有细胞分化,受精卵能发育成胎儿吗?为什么?②细胞在形态、结构上出现特化,对于细胞完成其生理功能有何意义?③从遗传的角度分析,受精卵为什么能够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问题3的设置实际上是指向“细胞全能性”这一核心概念的丰富内涵,之所以在此设置问题3,一方面是因为不仅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未分化的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更容易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也就是说,“细胞全能性”这一概念是随着教学进程不断建构起来的;另一方面,其用意还在于探讨细胞分化的原因,起到承上启下的教学功效。

    2.探究发现,明晰原因。美国地平线研究组(Horizon Research Team)主席维斯(Weiss)及高级研究助理帕斯利(Pasley)经过了18个月的观察,对364节课详细分析,发现优质课堂主要有几个特征,其中包括: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善用多种策略,为某个科学概念提供清晰的阐释;②吸引学生从事动脑筋的活动;③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等。因此,可以引入相关科学史对细胞分化原因进行探讨。

    资料1:最早试图对细胞分化机制作出解释的学者是Weismann(1883),他根据当时对马蛔虫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体细胞分化是由于遗传物质丢失造成的,每一种组织只保留了其特有的遗传物质”的见解。在马蛔虫这一特例中,在卵裂过程中体细胞的染色体确实发生丢失现象。因此,Weismann这一观点在当时看来既符合逻辑,又有实际例证,因而被学术界所普遍接受。你同意上述观点吗?根据是什么?

    资料2:1958年Steward等利用胡萝卜根的韧皮部组织培养出了完整的新植株;1970年Steward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成了可育的植株。

    资料3:1969年Nitch将烟草的单个单倍体孢子培养成了完整的单倍体植株。

    分析资料2和资料3,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基于对上述3则资料的分析探究,学生就容易得出以下结论:①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遗传物质并没有丢失,仍含有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所需的全套基因,具有发育的全能性;②在二倍体染色体组中,只要有一套单倍体的基因组,就含有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因此,植物的生殖细胞也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至此,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内涵已昭然若揭,师生共同归纳(见图2)。学生仍然会有2个疑问:①既然已分化细胞中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为什么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会出现稳定性差异?②已分化的动物细胞是否也像植物细胞那样具有发育的全能性?针对疑问1,教师可以列举事实,循循善诱,问题指向要明确,最终让学生领悟“细胞分化是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的结果”。例如:通过分子杂交实验表明,在任何时间一种细胞的基因组只有一少部分基因在活动。在幼红细胞中,糖酵解酶系的编码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否均能表达?血红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是否都能表达?细胞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主要由哪种化学物质直接体现?幼红细胞最终分化成红细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针对疑问2,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成功地将单个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培养成新个体,这是因为动物细胞的发育潜能随着分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变窄。但这种分化潜能的变化是对细胞整体而言的,对细胞核来说是否还保持着全能性呢?进而引导学生分析细胞核移植实验。

    3.因果分析,把握特征。学生一旦理解了细胞分化的因果关系,就容易从中把握细胞分化的特征:①渐变性——细胞在发生形态差异之前的一定时间,细胞分化命运即已确定,基因活动模式已发生改变,从基因到蛋白质再到细胞形态、结构、功能特化是一个渐变过程。②不可逆性——分化细胞的表型保持相对稳定,以执行特

    定的功能。然而,在某些条件下,分化细胞的基因活动模式可发生可逆的变化,又回到未分化状态。

篇14

    高中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思维的创新,要求高中学生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浓厚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学好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对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在此,笔者总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教学方法,供同行探讨。

    一、设疑置问,播下创新思维的火种

    古人云:“疑是思之初,学之端。”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新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所以,问题意识对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把问题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因此,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抓住教材的关键,在学生感到困惑时设疑置问,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动的波澜,引发他们在生疑——置疑——释疑的循环往复中探求新知,发挥潜能。例如:学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课,联系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几个“大头娃娃”的照片,问:他们都是健康的孩子吗?(学生回答:不是)接着问:“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呢?”(学生:吃了假奶粉。)教师提出挑战性问题:“正常的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大约有12%~20%,可是在假奶粉里蛋白质含量不足2%,长时间饮用这样的奶粉,生命会受到威胁,一些孩子虽然保住了生命,但是他们却长成影片中的‘大头娃娃’。从这个例子大家可以发现什么呢?”以此引入新课。新课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急于探求新知识的迫切心理,设置问题:蛋白质在生命活动有什么重要的功能?为什么蛋白质会具有如此多的功能呢?引导学生进入研究主题。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对比观察,经历探究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明确了蛋白质的结构的多样性以及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承担着多种功能,上述问题得到解决。

    由此可见,设疑置问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形成创新思维的动力。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求知欲,没有问题或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教师应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困惑,从而激发他们进行创新性的探索。这里需要指出,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是极为重要的;同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质疑问难,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设疑启发外,还要鼓励学生质疑。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鼓励学生,并给每个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机会来提出个人的想法、见解、问题并运用证据和逻辑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源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基础。只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的科学,善于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例如: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当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核苷酸是怎样构成核酸的”时,出示一段DNA长链模式图,组织学生分析讨论:①该段DNA长链中包含几个脱氧核苷酸?②相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是怎样连接的?③对于该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供同学们探究呢?

    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分析思考回答了①②两个问题,针对问题③,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学生甲: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在DNA长链中的排列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学生乙:处于两条链对应位置上的含氮碱基之间有没有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新问题仔细观察DNA的结构图,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得出遗传信息的概念。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总是从怀疑开始,怀疑可以使人获得新的正确的认识。怀疑精神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因素,而目前我们的高中学生的怀疑精神却不是那么乐观。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怀疑精神,引导学生从原有的概念或结论中经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原则和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打破定势,开辟创新思维的蹊径

    思维定势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影响后续活动的趋势。先前形成的经验、习惯、知识等都会使人们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影响后续的分析、判断、形成“思维栓塞”——即思维总是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从而表现出消极的思维定势。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来说,思维定势是可怕的,创新思维的缺乏也往往是由于自我设限造成的。因此,要想培养创新思维,必须打破“框框”的束缚。跳出原有的圈子,运用另外一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这样才能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等都是能打破思维定势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有个共同点就是跳出原圈,另辟蹊径,灵活新颖。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它是创新思维重要特征之一,这个特征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始终。培养学生求异发散思维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对事物认识上的各种功能固着和思维定势(惰性)。这种惰性突出表现为沿袭固有的处事准则,诉诸权威和无批判现象,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答等形式,形成“条条大道通罗马”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学习《细胞的增殖》一课,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生物体大都是由许多体积很小的细胞组成的,不是由少数体积大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为什么不能一直生长形成大型的单细胞生物呢?学生通过讨论,答案不止一个。有的答道:细胞太大不利于与外界进入物质的输入与输出;有的答道:细胞大了,细胞膜表面体积增大,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导致表面积不够,使细胞内部和外界的物质交换适应不了细胞的需要,不利于细胞内物质的交流;有的答道:当细胞质的体积增长太大时,细胞核对这样大范围的细胞质的调控作用就会相对地减少,以致造成核、质的不平衡,

    发散思维的特点是灵活不僵化,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许多创造发明都是借助于发散思维获得成功的。许多优秀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也很重视发散思维的运用,因此获得了较佳的学习效果。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发散思维的培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