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7 14:41: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大学生安全意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当代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
(一)大学生安全意识低。从大学生自身内因来分析,他们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心理成熟滞后,个性趋向定型,但可塑性大。具有人生观不明确、做事麻痹大意、法制观念淡薄、遇事欠思考、社交需求强烈,但经验不足等特点。这些决定了大学生必然面临诸多安全问题的困惑。
(二)大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差。当前,许多大学生不但表现为安全意识低,而且缺乏安全防范能力。很多学生不知道教学楼和宿舍的灭火器在哪里,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甚至在寝室中使用过“热得快”等大功率违章电器等,并在遇到安全事故时表现为不沉着、不冷静。
(三)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滞后。目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认识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不能深刻地认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关系。当前,许多高校对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不重视或重视不够,领导机制不健全,在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时也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计划,最终致使大学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二、影响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因素
(一)社会历史条件对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影响。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必定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只有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大学生才会有相应的安全意识。如安全意识中的智力因素,是人类在生产劳动中不断认识、总结、积累所得。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沉淀和积累,大学生的安全认识水平越高,就无形中提高了人的安全意识。历史事实也证明,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人类的安全意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二)经济条件对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影响。经济条件,即大学生生活的物质基础所在。物质财富一直是一个国家富强、繁荣的象征,也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主要目标。经济水平决定着安全意识发展水平,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可能超出他们所在社会的经济条件。但当大学生的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大学生就会自发地对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风险高的工作可能就会很慎重。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过去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还是比较落后,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受到制约。
(三)个人层面上的影响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由于性格、年龄、文化程度、生活阅历等的差异,对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对安全的重要性认识等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于安全的认识比较深刻、透彻,安全意识相对来说要强一些。
三、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对策
(一)内涵中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应从内涵中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包括安全防范意识、校规校纪意识、法律法规意识、网络安全意识、消防安全意识、心理健康意识、交际交友安全意识等。开展安全意识教育应与高校的一切教育活动相联系,应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结合,确保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二)教育应突出重点,提高教育实效。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既要全面展开,更要有重点地进行,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一是抓对重点人的安全意识教育。要因生制宜进行区别教育,防止因严重违反校纪校规造成安全事故;二是抓对重点场所的安全意识教育。如对防火、防爆有一定要求的实验室等场所,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因此,在对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中除了要将相关知识传达至学生,更要加强学生的安全知识应用。
(三)教育形式应多样。目前,大部分高校开展的安全知识教育形式单一,除安全知识讲座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形式和内容,安全教育没有形成系统化和多元化。这跟高校大力倡导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是极不相称的。学校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找准切入点,积极开展安全实践活动,充分融入安全知识教育的内容。如安全手抄报比赛、安全板报、安全网站、安全短信等。学校还应当把“安全教育”列为一门必修课或选修课,从而为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鲍彩娟.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9.6.
[2]韦庆辛.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
[3]彭智勇.学生安全事故案例选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4]周阿亚.大学生安全教程[M].南京: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
一、案例回顾
案例一: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三名学生见义勇为,救起两名落水男孩后溺水身亡。
案例二:2008年11月14日上午六点,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死亡。
案例三:2009年10月20日,女大学生误入传销组织,不愿当骗人工具坠楼。
二、案例分析
三起事件,时间、内容、结果等都不相同,无论是奋不顾身舍己救人,还是因宿舍起火跳楼身亡,还是因想找份好工作而误入歧途,共同点是对安全意识的漠视。
案例一:据了解,这些参与救援的学生大多不习水性,最严重的是他们采用了手拉着手这种一线牵的方式救人,这种方法不仅不科学,而且自身难保。
案例二:经过消防部门核查,火灾原因为住宿学生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从而引燃周围可燃物体。学校三令五申不允许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但学生依然我行我素,这之中学校与学生是否都应该反思其方法是否得当?
案例三:传销组织者的针对人群分为三类。一类是即将走出校园,迈入社会的大学生,他们面临的将是就业的压力;另一类是农民工,他们更多的是想着如何养家糊口;最后一类就是无业游民,他们想的是如何以最快的方式赚到钱。传销根据这三类人群的想法,以更多的诱惑引诱他们,对他们进行洗脑,以发展下线,层层扩大。关于大学生误入传销的新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为什么还是有大学生不断地陷入此陷阱?这不仅仅要打击传销势力,更多的是要思考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否健全。
三、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方法
大学生对安全的重视度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安全意识的培养。其次,安全意识的培养关键从对安全意识深入开始。同时,因为大学生安全意识强弱程度、家庭背景、个人取向等差异,安全意识的培养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要以多种形式为学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
1.深入方式
让大学生在大脑中反复出现并能够稳定记忆安全的信息,可营造稳定的周围安全环境文化建设和内部个体安全要素两方面,通过文化、教育、复习三种方式来展开。一是建立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因为大学生安全意识也会受到校园所创造的文化氛围的影响。从构建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开始,在学校内扩大安全防疫设备和消防设施投资和建设,定期开展相关安全活动。二是通过组织安全方面的活动,如消防讲座和法律报告会。还可以通过消防专业教学,让学生规范地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法律和学校的基本制度,并通过实际演练对消防技能、自救技能、火场逃生技能进行专门的培训。三是通过刺激方式,在校园网创办安全知识专栏,采用一些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安全事故、案例、画面,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意识到安全事故严重的后果,加深对安全隐患和威胁的敏感和警觉。
2.激励方式
一是鼓励。从大学生走进校园时,不同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不同。这种差异主要来自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因为对于这样的一群大学生来说,需要教师的鼓励,要适当地肯定和表扬他们,引导学生选择属于自己并适合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竞争。建立竞争机制,让学生能够在竞争中找到并建立各自的人生目标,形成自我竞争和自我约束的意识,如通过安全知识竞赛,让学生自发地学习安全相关的知识,以此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三是奖惩。从校园安全培训后期看,如学生经过安全知识相关培训后,其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安全理论知识也有所增长,并在实际安全事故防范中产生了明显效果,这时就要对学生进行相关奖罚。
3.规范方式
规范方式包括制度规范、管理规范和行为方式规范。首先,完善并制定学校相关安全规范制度。其次,规范培养计划。包括确定培养时间,学校抓住学生几个安全事故高发期和特殊时期,要根据学生存在的各种差异制订不同的安全计划。
四、结语
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让他们从意识变成习惯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经过。同时,大学生的安全还需要社会、家庭、媒体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长期的共同努力和支持,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创造良好、健康、有益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徐向东.关于安全意识的哲学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7).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意识;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52-01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保证其身心健康不受侵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对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活动。本文以贵州花溪大学城5所大学实证调查出发,了解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现状,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法。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本研究调查对象为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和贵州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高校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1份,回收率98.2%,有效问卷490份,有效率为99.7%,调查对象统计如表一所示:
(二)调查方法。文章主要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发放问卷调查和分析统计等研究方法。在查阅有关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出《大学城建设过程中学生安全意识情况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安全教育、人身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安全、性安全和个人经历等9个方面。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运用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关结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分为大学生安全知识掌握状况、安全意识状况、接受安全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及开展安全教育的建议四种类型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安全知识掌握现状。调查结果统计显示,遇到突况(盗窃、抢劫)时,只有52%的大学生会报告相关部门并保留证据,11%的大学生惊慌失措或妥协忍让,34%的大学生看情况自己处理;从防身技巧掌握的情况分析,29%的大学生对防身技巧一点也不了解,61%的大学生基本了解,只有10%的大学生熟练掌握;55%的大学生不知道QS标致的含义;对于是否能正确使用消防器材的调查,只有26%的学生表示了解。从上述的调查统计数据看出,大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情况不容乐观。
(二)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调查结果统计表明,44%的大学生会坚持选择正规运营的交通工具出行;对寝室使用大功率电器的认识上,45%的大学生认为可以用,注意安全就行;46%的大学生会在离开座位时把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放在教室里;57%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周围的饭店不太安全,但不会介意;对的了解程度,只有10%的大学生非常了解艾滋病、梅毒等可以通过性传播的相关知识;45%的大学生不会留意所处环境的安全通道。
(三)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和方式的现状。在对5所高校的调查中,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频率参差不齐,学生认为开展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还有待加强。20%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开设过安全教育的课程,6%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每年开设三次,26%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每年开设三次以上。就接受过的安全教育的内容占比来看,交通安全占24.4%,人身安全占27.3%,网络安全占15.1%,财产安全占18.9%,食品安全占11.8%,其他占2.5%。就高校开展安全教育的形式分析,通过课堂教学开展的占23.7%,通过案例分析开展的占23.8%,通过影响观摩开展的占16.5%,通过网络学习开展的占13.6%,通过同学交流开展的占12.6%,通过亲身体验开展的占6.8%。
(四)大学生对安全教育方式的建议。在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方式的建议上,17.1%大学生建议开设讲座,19.4%的大学生建议设置专题课程,25.5%的大学生建议召开主题班会,18.1%的大学生建议通过网络宣传,19.9%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寝室实践掌握相应的安全技能。针对不同内容的安全知识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图一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方式的建议(图一)为例: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
高校的安全问题关乎生命,关乎全局,责任重于泰山。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高校不仅是大学生集中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也是国家和民族培养未来和希望的基地。安全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安全观的形成,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安全态度和行为。
(二)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形式。现代大学生有别于以往,当代大学生思想更开放,个性特征明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十分必要。第一,安全事故的典型事例生动形象,教育意义强,具有广泛的警示性。因此,可以利用舞台剧、网络论坛及新媒体,开展校园安全典型事例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对安全问题进行关注。第二,开展开放性讨论性的大学生安全主题辩论赛。在辩论过程中,大学生们可以将自己学到的安全知识学以致用,既丰富了安全教育的形式,也锻炼了大学生的口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安全意识;调查;措施
高职大学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本课题组通过对高职大学生的交通安全、用火安全、财物安全及体育锻炼与实验实训安全意识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了当前高职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预防措施。为了使问卷调查具有代表性,我们选择了自习教室、图书馆、学生寝室及食堂四个地点分别随机发放问卷,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86份。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高职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确存在较多问题,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教育,提高高职大学的安全意识刻不容缓。
一、高职大学生安全意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自认为有较强安全意识的只有14.5%,自认为安全意识差的占13.4%,认为自己安全意识一般的占51.7%,自认为稍有安全意识的占20.4%,由此可知,缺乏较强安全意识的学生占85.5%,可以认为高职大学生安全意识普遍不强。
1.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问卷调查表明:从不遵守交通规则与偶尔遵守交通规则的学生比例高达30.6%,横过马路打电话或听MP3行为的学生比例高达67.2%。这些统计数据都表明有相当多的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在册学生上万名,有3000名以上的学生是交通事故高危学生,加强对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意义重大。
2.用火安全意识。火灾给学生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具有防火的基本安全知识,但对出现火灾后如何灭火的技能比较欠缺。有54.3%的学生不会使用灭火器,57.5%的学生表示曾在寝室使用过大功率的电器,认为只要小心点就可以使用,停电时用蜡烛照明的占49.8%,这表明目前学生对安全用火的意识及灭火知识技能缺乏。
3.财物安全。高职大学生财物受到侵害是发案最多的安全案件,主要形式是被盗、被骗,偶有被抢案件发生。调查结果表明,明确表示经常有被盗经历的学生占4.4%,偶尔有财物被盗经历的学生占22.6%,没有被盗财物经历的学生所占比例为73%,这说明有近30%的学生曾经有财物被盗的经历。学生财物被盗的案件发生与学生对本人财物的妥善保管安全意识不强有重要关系。对陌生人上门推销产品高职学生表示完全接受的占4.3%、偶尔接受的占19.4%、无所谓态度的占37.1%,有39.2%表示反感,这说明对陌生人上门推销没有足够警惕性的学生高达60.8%;当学生本人财物被盗被骗后选择报案的只占23.6%,这说明当自己财物受损后如何处置不清楚或不愿作出正确处置。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加强对高职学生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财物的意识、知识及方法教育刻不容缓。
4.体育锻炼与实验实训安全。高职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有时会发生受伤的事故,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没有做好运动前的热身预备活动导致运动受伤。对“做运动前你是否会先做热身运动?”问卷调查结果回答“每次都做”的比例占28.3%、“偶尔做”的比例54%、“从不做”的比例占17.7%。这说明有高达70%以上的高职学生运动前有不做热身运动的行为,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受伤就不难解释了。
学生在实验、实训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并不多,但若发生事故问题可能比较严重,对学生、教师、学校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深入,高职大学生实验、实训课时大幅度地增加,教育部也提出了高职大学生的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要达到总课时的50%以上的要求。由于实践课时数的大幅增加,学生在实验实习实训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机率也相应增加,但在“每次实验实训前对安全注意事项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的情况是:每次实验实训前都学习安全注意事项的学生比例只占48.3%,偶尔学习的占43.5%,从来不学的占8.2%。这表明50%以上的学生在实习实训前没有被进行安全教育,从来没有学过的比例高达8.2%。所以不但要加强学生的实验实训安全意识,同时也要加强实验、实训指导教师的安全意识,确保高职大学生在实验实习实训中的安全。
二、提高高职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措施
1.安全教育进入人才培养方案。高职大学生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年都会根据行业调研进行修订与调整,调整与修订的内容主要集中专业课程的结构、教学环节的调整,对高职大学生安全意识、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没有考虑,人才培养方案中长期忽视了高职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建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高职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编写课程教材,并从经费、课时、师资上给予保证,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掌握安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另外,可将高职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与素质的培养融入各门专业课的教学之中,特别是实验、实习、实训教学环节,更要加强对高职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与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2.建立学校安全教育及保障体系。除了《高职大学生安全教育》进人才培养方案,发挥课堂教育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外,学校还须建立安全教育体系,从新生入校到毕业,三年期间学校保卫处、学生处、各院系及宣传部等各部门要分工协作,安排好各时间段的安全教育内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如新生入学时的安全教育、实习实训前的安全教育,节假日的安全教育。另外,在规范安全管理的同时抓好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学生处统筹好学生管理中重点存在的安全隐患排查及学生安全知识竞赛等,保卫处要在消防安全、学生财产安全方面开设讲座,用真实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宣传部门要对学生安全教育制定全校的计划,保障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与宣传按计划有序进行。
3.不断创新安全教育方法保证效果。安全教育的方法是确保安全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要求学生不断创新安全教育方法,如按照案件和事故发生规律及时进行安全教育。针对案件事故按照“安全-麻痹-量变-暴发-警惕-严控-安全”的运行规律经常进行安全防范教育[2]。还需结合学校日常管理进行学生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如针对新生入学进行增强安全意识、传授安全实用知识教育,针对开学、放假前和周末以及节假日等时段,学生忙于开学准备、复习考试、外出游玩等容易疏于安全防范或滋生事端的时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交通安全、宿舍安全以及社会交往安全等方面教育。还可以借助特殊的日子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可借助每年11月9号消防日大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举行安全形势报告会,增强学生安全保护意识,看安全教育电影,举行安全知识竞赛等都是安全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利用行政手段,通过各种会议进行安全教育,如在举行升国旗仪式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适当利用奖惩机制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将高职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引入到对其综合素质的考核中,设立安全意识专项奖并与学生的奖学金直接挂钩。凡由于安全意识不强导致自己或他人损失的,根据情况在综合考核中予以扣分,因安全意识强而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的学生在综合考核中予以加分,具体分值在综合考核方案中进行确定。通过这个手段来引导高职大学生重视安全意识。对因为安全意识强而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学生要颁发荣誉证书及给予物质奖励,树立榜样并进行大力宣传,号召全体同学向获奖同学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广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蒋玉莲.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3):46-48.
关键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原因;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具有紧迫性
随着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的发达,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也在不断地相互影响着。我们国家的外部情况复杂多变,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渗透与和平演变战略的推进从未停止。此外,各种敌对势力,、等虎视眈眈。新的形势对对国家安全提出新的挑战,我国国家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的希望与明天。他们由于生活在和平年代,对西方的各种意识形态的渗透并不敏感,容易成为和平演变的重要目标。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及其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内涵把握不够
在大学生的认知里,国家安全指的是传统的军事上、政治上的,而对非传统的经济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等了解的却不够。在他们的认知里,国家安全等同于间谍、特务、监听这些表面上,而对国家安全的内涵以及对威胁国家安全因素的来源及传播途径缺乏认识。他们了解的途径仅仅是通过一些讲二战的电影、书籍,而这些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是远远不够的。
(二)大学生基本能够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但缺乏责任意识
基本上,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能认识到国家安全很重要,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但是,他们错误的认为,国家安全只是政府的责任,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离的很遥远。责任意识的缺乏使他们不能把把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与自身联系起来,或多或少地、有意无意地认为“国家安全与己无关”,此种观念和想法是极其错误的。维护国家安全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国家在《国家安全法》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我们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三)高校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有待加强
近几年在政府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下,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已经初有成效。高校利用课堂这个主战场,让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的热门问题。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国家安全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我国的安全局势,增强对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让大学生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不管以后从事任何工作都能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能够自觉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四)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形式比较单调,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信息的更新需要跟紧时代的脚步。我们现在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基本上都融入到国防教育、形势与政策课等内容中,很少专门提及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意识等字眼。这些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和系统性,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多集中在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等传统安全领域,缺乏“非传统安全”的教育,这种状况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未形成有效的机制
面对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我国目前的相关信息、知识宣传还不够充分。由于我国和西方不一样的社会意识形态,为了防止西方的糖衣炮弹。有必要对我国的国家安全相关的信息进行管制,因此,有时会造成大学生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有一种神秘感和距离感。此外,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尚不健全,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缺乏明确的制度保障,在以后有待完善。在2013年11月,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说明国家在不断加大对国家安全的重视。
(二)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工作队伍自身建设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的安全教育缺乏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还要有坚定地信念,能够用新颖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最新的国家安全的知识。但是,在现在的高校中从事国家安全教育的教师中,或者是“两课教师”,或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这当然有它积极的一面,可以节省人力、财力,但是他们各自的教学都偏向于自身专业理论知识,所具备的国家观、安全理论、军事科技方面知识等相对陈旧,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高质量的国家安全教育。[1]
(三)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网络阵地尚不健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追求新事物的大学生而言。网络信息的来自四面八方,有很多野心分子利用网络歪曲事实,蛊惑人心,向大学生传输一些不良思想,非常不利于我国的国家安全教育。
(四)爱国主义观念淡化
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会加深大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增强国家利益意识,会自觉抵制各种不利于国家安全的信息,与各种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淡化,学校所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十分僵化,很多都是“形式主义”,内容空洞,空喊口号,教育的效果欠佳。
四、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对策
(一)健全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制度保障,加强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宣传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必须要有一个制度保障,我们的政府的部门需要根据我国自身的国情,建立起国家安全的相关法律体系,确保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有方向可循、有法可依,政府部门一直在为此努力。为此,我国出台了《国家安全法》,要组织大学生认真学习,使其遵守相关规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牢记历史,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思想、道德修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各种平台,例如网络、电视、报纸等都是我们最好的宣传工具,不仅仅只是面向大学生,也要使普通民众对维护国家安全有正确的认知。[2]
(二)高校作为国家安全教育的阵地,应该从课内课外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
课堂是我们教育学生的最直接渠道,高校应该开设相关的课程,采用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的相关教材,向学生传输最新的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历史责任感,能够清楚的了解我国所面临的复杂国际形势从而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除了日常的教学,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切合90后大学生特点的有效途径如辩论赛、沙龙、案例影视赏析、知识抢答赛、志愿服务、素质拓展训练等,都可以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有针对性地融入里面。
(三)充分利用网络阵地,与课内教育相结合
网络的力量不容小视,我国可以建立网络教育阵地,开设网络教室;充分利用大学生热衷使用的QQ、微信、微博、等平台,开发适合大学生的网络教育载体,实现新兴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国家安全意识在网络阵地中实现寓教于乐。
(四)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国家安全责任意识
在平时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结合国情教育,让大学生能够深深的热爱我们的国家,认同我们社会主义理念。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正在崛起的大国,是尚未完成完全统一的大国,这是我们国家最基本的国情。[3]要使爱国教育更加深入,就必须针对大学生的教育层次和价值观特点,让他们知道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爱国不是简单地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重视。因此,我们要加大对中国文明史的宣传,让广大学生能够有民族自豪感,从而能够自觉保护国家利益,有国家安全责任感。(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钟新春.大学生安全意识研究[D].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