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6 10:10: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食品制造业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同时,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各界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全面认识,为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或引导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因此,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选择股东、债权人、消费者、员工、供应商、社区、政府等作为利益相关方,以食品制造业的社会责任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选择一定数量的消费者,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使研究结论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情况
为了解消费者对于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情况,我们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食品制造业的特点,从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对食品制造业不同社会责任内容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对食品制造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的看法等方面,设计了初步的调查问卷。2012年1~4月,我们进行了小规模的预调查,根据消费者的反映及问卷预调查的结果对初步的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正式调查在2012年7~8月进行,我们组织了50名在校大学生,在江苏省13个市的范围内开展对消费者的调查工作。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748份,在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编号和内容检查时,剔除了填写不认真和不完整的问卷246份,最终保留有效问卷1502份,有效回收率为75.10%。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表1的数据表明,本次调查的样本分布相对比较广泛,消费者的统计特征没有出现某一类型消费者过度集中现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一)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
根据调查结果,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表示“非常关注”与“比较关注”的消费者共占82.9%,而“不怎么关注”与“不关注”的仅占8.8%。这表明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较为关注,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二)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应否承担社会责任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87%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制造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7.1%的消费者认为应否承担社会责任要视食品制造企业的性质(国企还是民企)与发展阶段而定,但有5.9%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制造业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调查结果还显示,分别有11.52%及17.11%的消费者完全及基本支持“食品制造企业应该先考虑自己的发展和建设,然后再考虑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的观点,而分别有28.76%及33.36%的消费者表示基本反对和完全反对。这表明大多数消费者认为食品制造企业无论是国有性质还是民营性质,也无论是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三)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及重要性的看法
食品制造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
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应对股东、债权人、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政府等各利益方承担社会责任。那么消费者作为利益群体的一部分,对食品制造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存在什么样的看法?不同的责任内容消费者在认同程度上有着怎样的差异?为此,本文对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的认同程度进行了调查。借鉴2007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7]中通过相关题目来了解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公益责任的看法,本次调查的问卷针对股东、债权人、消费者、员工、供应商、社区、政府等七个方面,设计了11个选项让消费者进行选择,以了解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内容的看法,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认同食品制造业应对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七个方面的利益群体承担社会责任,并维护其权益。其中,消费者权益责任的认可度最高,消费者对自身利益的责任意识高于对政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股东、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意识。这说明作为消费者来说,比较关注自身利益的保障,尤其是在近几年食品安全不断出现问题的情况,消费者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和质量,对食品制造业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提出了更多的诉求。
在各项具体的社会责任内容当中,消费者对“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认同程度最高,高达88.02%的被问卷对象认为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是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其次为“关注消费者满意度,建立售后服务和投诉机制”,消费者赞同比例为83.69%。仅次于对消费者权益诉求的是“依法纳税”和“诚信经营,遵守行业道德规范”,分别被80.96%及71.64%的消费者认同。68.77%的消费者认可食品制造业应对债权人承担社会责任。“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作为食品制造业的社会责任被58.32%的消费者认可,体现了我国消费者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而消费者对于股东利益、供应商权益的关注没有排在较为靠前的位置,被消费者的认可度仅分别为53.46%和56.72%,排在倒数第二、三位。消费者对“开展社会捐赠,支持公益事业”作为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认同程度最低,只有42.01%被问卷对象选择该项为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p#分页标题#e#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得出,食品安全被认为是食品制造业最重要的社会责任。这可能由于近几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消费者强烈希望食品制造业主动承担食品安全责任。也就是说,对于食品制造业而言,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是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最重要体现,食品制造企业必须在履行基本的社会责任———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履行其他的社会责任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有社会责任感的食品制造企业,应该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开展社会捐赠,支持公益事业”作为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认同程度最低。消费者不看重食品制造业的社会捐赠,可能源于人们对“伪善”行为的厌恶。一般消费者认为,企业履行慈善责任带有强烈的商业目的,并非纯粹的“做善事”。
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的影响因素
在对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状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部分运用调查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的影响因素。
(一)研究假设
1.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与关注程度
在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仍旧处于初级阶段,许多消费者对社会责任不够关注。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程度可能直接会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包括对食品制造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在何阶段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应包括的具体内容等的看法。也就是说,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程度越高,可能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相对更为全面、准确。故本研究提出假设:
H1: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与其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正相关。
2.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与消费者特征
曾寅初等[8]选取了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职业、月平均收入对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刘增等[9]选取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家庭特征等因素对认证食品的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参考学者所考虑认知水平的人口特征变量,本文认为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除了受关注程度影响外,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职业、月平均收入、工作和学习所在地等消费者特征也会影响认知水平。
(1)从中国的现实情形考虑,女性在家庭中更多的承担了购买食物,关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的责任,从而女性有可能接触更多的食品制造业相关信息,对食品制造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可能更高。故提出假设:
H2:与男性消费者相比,女性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更高。(2)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者的事业和家庭逐步稳定,会更多的关注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同时他们拥有相对丰富的阅历和更广泛的视野来看待食品制造业的社会责任,因而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越高。故提出假设:
H3: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与其年龄正相关。(3)教育水平越高的人,对企业发展和道德问题有着更为清楚的认识和明确的价值观,更会认识到食品制造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认知水平也会越高。同时,他们拥有更强的能力和更多的渠道接受和了解食品制造业的社会责任信息,因此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更高。故提出假设:
H4: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与其受教育程度正相关。(4)由于学生在校学习,与社会接触面窄,而个体户和自谋职业者、其他职业群体迫于生计压力,会更多地关心个人利益,因此学生、个体户和自谋职业者、其他职业群体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较低。而医生因为工作性质的需要、政府机构人员对政策信息方面把握比较及时、教育研究机构的人对科学和技术的理解和关注水平都比较高(曾寅初等[8]),因此,医生、公务员、教师及科研人员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会相对较高。在企业单位工作的消费群体,由于工作的性质,必须与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消费者、社区、政府等多方利益相关者进行接触和开展关联活动,因此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最高。故提出假设:
H5:学生、个体户和自谋职业者、其他职业群体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最低,公务员、医生、教师及科研人员等的认知水平较高,在企业单位工作的消费群体的认知水平最高。(5)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只有排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拓展该理论,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的需要层次会逐步变高。当食品制造业提供的食品满足其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后,会对食品的安全及质量提出更多的要求,然后由于社交的需要、感情和归属甚至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对食品制造业承担社会责任会提出更多的要求,希望食品制造业能对员工、股东、债权人等各利益群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解更加透彻。故提出假设:
H6: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与其收入水平正相关。(6)生活在农村、县城或建制镇、地级市、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等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不同。生活在经济更为发达地区消费者,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更为关注食品制造业的社会责任,同时获取企业的社会责任的信息渠道更为广泛,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更高。故提出假设:H7: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跟消费者所在地的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
(二)变量选取
1.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的衡量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中的相关问题选项采用计分加总的方法,来反映和度量食品消费者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问卷题项设计及分值确定如下:(1)通过列举食品制造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如何看待等有关社会责任概念问题,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选择,对不同选项给予相应的赋值。对有关社会责任概念问题的认知共计6分。(2)通过列举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涵盖内容,让消费者进行选择,以了解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内容的了解程度。陈旭东[10]按特殊群体责任、社会责任、公益责任、消费者责任、诚信责任、环境责任、员工责任、经济责任、投资者责任等八个方面设计相关项目,对民营企业进行问卷,并根据选项赋值,根据结果计算得分,以了解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认同度。参考该研究成果,本研究在问卷调查设计了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认知题项,涉及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消费者、社区、政府等七个方面内容,给每个方面分别赋值2分,如该方面细分为若干个子项,则将2分分摊到各个拆分的题项。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内容的认知共计14分。(3)根据消费者对与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相关题项的选择结果确定分值,最终计算出合计值,从而得出消费者对于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识水平。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的分值在0~20之间(见表3),分值越高代表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越高。#p#分页标题#e#
2.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文将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程度、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工作或学习所在地作为自变量,结合调查数据的实际情况,分析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模型建立
根据前面的研究假定,拟构建以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ε其中,Y是因变量,标识的是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β0表示常数项,β1、β2…β7表示待估系数,X1、X2…X7是自变量,具体含义见表4;ε表示误差项。
(四)回归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
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状况的描述性统计见表5。根据表5,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取值范围在3~20之间。可看出,有些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到位,社会责任认知水平得到满分(20分),但是,部分消费者仍然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解比较局限,社会责任认知得分仅为3分。总体上来说,消费者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水平均值为13.22,说明消费者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2.回归结果
根据选定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Spss统计软件16.0版,对回归方程的参数进行估计并进行检验,F(7,1494)=23.71,p<0.05,表明回归模型是显著的。回归系数估计及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6。由表6的回归结果可知,各解释变量的特征根未发现接近于0的值,方差膨胀因子(VIF)较小,在1.033~1.209之间,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这个指标的检验值在0.05的水平显著。在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中,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工作或学习所在地的检验值均在0.05的检验水平显著。
3.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表6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与消费者统计特征等解释变量间的关系呈现如下特征:(1)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关注程度与消费者认知水平显著正相关,这验证了研究假设1,说明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关注程度越高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也越高。(2)消费者认知水平与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假设2未能通过检验,说明消费者认知水平不受性别差异的影响。(3)消费者年龄与认知水平显著正相关,该结果与假设3一致,说明年龄越大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更高。(4)消费者认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验证了假设4,这表明教育水平越高的消费者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更高。(5)消费者职业与认知水平显著正相关,这与假设5一致,学生、个体户和自谋职业者、其他职业群体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较低,公务员、医生、教师及科研人员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的理解和认知水平更高,而在企业单位工作的消费群体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最高。(6)消费者认知水平与个人月收入的关系显著正相关,这验证了假设6,说明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上升。(7)消费者工作或学习所在地与认知水平显著相关,这验证了假设7。生活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更高。反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较低。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绝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都比较关注,但关注的重点内容不尽相同。大部分消费者认同食品制造业应考虑各利益群体的利益,但其关注最多的还是食品制造业对消费者自身的责任,消费者对自身利益的责任意识高于对政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股东、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意识。在各项社会责任具体内容当中,消费者最为看重的是食品质量与安全责任,而对社会捐赠责任认同度最低。第二,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人口学特征,与其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有着显著相关性。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以及消费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状况与其认知水平显著正相关,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越高、年龄越大、教育水平越高、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也越高。职业、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程度也与消费者认知水平呈显著相关关系,在企业单位工作的消费群体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最高,生活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也较高。
从本文的研究结论来看,消费者对社会捐赠责任认同度最低,最为看重的是食品质量与安全责任,这点应引起食品制造业和有关组织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不少企业认为,承担社会责任等于慈善捐款和公益活动,包括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三鹿、伊利、蒙牛等知名食品制造企业在事件发生之前都进行了大量的社会捐赠或参与公益事件,一些组织开展的社会责任评比活动也往往以捐款数额作为首要甚至是唯一指标。Drumwright[11]指出,企业在从事社会责任活动时,如果希望得到消费者回报,其所从事的社会责任活动必须与营销的目标群体保持高度的一致。针对本文的结论,食品制造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应正确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以消费者为本,把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作为食品制造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同时,处理好食品安全、慈善活动等不同维度的社会责任的关系,在做好基本的社会责任———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可以开展更高层次、更广泛层面的社会责任,包括积极开展慈善捐助、热心公益事业等,而不应该本末倒置,无视食品安全,盲目地开展慈善捐赠活动。同时,从行业的角度,食品制造业应建立相应的具体标准或衡量指标来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优劣判别。目前,我国的纺织业已建立了专门的、有针对性的“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食品制造业也有必要立足于国内食品制造业行业特点和现状,构建食品制造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以客观评价食品制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引导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可持续的竞争力。#p#分页标题#e#
行业分布
制造业增长了21.4%,增幅在九大行业中位列第五,其中机械、化工、食品和计算机与电子产品四个子行业的增幅超过制造业增长率,分别达57.1%、37.8%、30.3%和24.0%,其中机械的增幅介于非银行控股公司和美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增幅之间。美对外投资存量受到全球金融危机打击的唯一行业是储蓄机构,即银行业,四年来下降了12.4%,且下跌趋势仍在延续。金属加工是制造业中的唯一受到危机打击的子行业,投资存量下降了12.3%。就存量而言,由表四的数据经计算可知,2008年美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为集中的三大行业依次为非银行控股公司、金融与保险和制造业,分别占存量总额的37.1%、21.2%和14.7%,至20n年底这三个行业占比相应变为43.5%、18.7%和H.8%,其中非银行控股公司的份额提高了6.4个百分点,但金融与保险和制造业则分别下降了2.5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在制造业中,20n年其他制造、②化工、计算机与电子产品和运输设备等四个子行业直接投资存量名列前茅,分别占制造业投资存量总额的28.2%、22.4%、14.6%和10.3%,而2008年四者的占比分别为28.6%、23.2%、14.3和9.4%,即20n年其他制造和化工的投资存量占比分别略有下降,而计算机与电子产品和运输设备的投资存量占比则分别略有上升,说明美在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分布呈现均衡化趋势。就美对华直接投资存量而言,2007年以来信息传媒和非银行控股公司两大行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运输设备和其他制造三个子行业未受金融危机影响,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表五)。其余行业或子行业的投资存量受金融危机影响或多或少有些波动,如制造业中的计算机与电子产品和电气设备、器具与配件两个子行业的投资存量甚至出现了下降,而储蓄机构的波动最大。即使表五中储蓄机构与其他行业2008年存量数据缺失,但两者合计存量可从该表推算得出:2007一20n年两者合计存量分别为32.47、181.63、147.39、170.98和81.73亿美元,其中2009年合计存量比2008年下降了34.24亿美元,占当年美对华投资存量下降额38.79亿美元的88.3%,而2011年比2010年更是下降了89.25亿美元,超过当年美对华投资存量下降额42.75亿美元一倍还多。另外,从表五中储蓄机构与其他行业投资存量的历年变化趋势来看,上述大幅波动可能主要是储蓄机构的投资存量变化引起的,新闻报导美国银行出售中国银行股份的消息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储蓄机构投资存量的大幅变化,造成了美对华直接投资存量的不稳定。2011年与2007年相比,美对华直接投资存量总额大增82.5%,是美对外直接投资增幅的两倍还多。同期,九大行业中除了采掘业、制造业和金融与保险业外,其余六大行业存量的增幅都大于存量总额的增幅,其中专业与科技服务、信息传媒和储蓄机构增幅居前,分别高达489.4%、452.7%和250.6%,反映出美对华直接投资重心正向服务业转移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美对华储蓄机构投资的大幅增长是在美对海外储蓄机构投资收缩的背景下发生的。在此期间,美对华制造业直接投资增幅为44.7%,尽管低于对华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增幅,但高于美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33.8%的增幅,是美对全球制造业投资增幅21.4%的两倍还多。其中食品、金属加工、运输设备和其他制造四个子行业的同期增幅分别达542.5%、125.0%、104.3%和105.0%,不仅高于美对华制造业直接投资增幅,也对华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增幅。从表五还可以看出或计算出,在2011年美对华直接投资存量中,占第一位的是制造业,‘比重接近一半,为49.3%;居第二位的是其他行业,占9.6%;第三是非银行控股公司,占比8.9%;第四是批发贸易,占8.89%。而在2007年存量居前的是制造业、采掘业和批发贸易,占比分别为62.1%、8.1%和6.8%,非银行控股公司占5.5%,在九大行业中居第六位。相比之下,2011年制造业在美对华直接投资存量中所占比重急剧下降了12.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其他行业和批发贸易的比重分别上升了1.5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而非银行控股公司更是上升了3.4个百分点。在制造业中,20n年对化工、计算机与电子产品、其他制造、运输设备和食品等五个子行业的投资存量居前,分别占制造业投资存量总额的21.6%、21.5%、18.9%、13.3%和13.1%,而2007年也是上述五个子行业投资存量居前,但顺序为计算机与电子产品、化工、其他制造、运输设备和机械,占比分别为37.7%、23.8%、13.4%、9.4%和6.9%,而食品在当年的存量中居倒数第二位,仅占3.0%。结果是四年间化工和计算机与电子产品的占比分别下降了2.2个百分点和16.2个百分点,而其他制造、运输设备和食品的比重分别上升了5.5个百分点、3.9个百分点和10.1个百分点,即美对华制造业投资在各子行业中呈均衡化发展趋势。综合上述,自金融危机以来的美国对外和对华直接投资表现出以下特点。首先,美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非银行控股公司最多,在制造业中其他制造居首。与此同时,存量增幅也是非银行控股公司最高,制造业中则是机械增幅第一。其次,美对华直接投资存量制造业最多,其中化工居首,而存量增幅则是专业与科技服务最高,制造业中食品增长最快。第三,美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出现了一些趋势性变化,即对非银行控股公司投资持续增长、存量比重上升,链式股权结构越来越普遍,对制造业投资存量比重在下降,在各子行业投资存量分布不均衡性略有下降等。与此同时,美对华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也出现了与上相同的变化,但以制造业为主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第四,除了两者相同的变化以外,对华直接投资行业结构还有其自身的变化特点,即从制造业为主向巩固制造业、大力拓展服务业转型,大幅增加对华储蓄机构投资就是这种转型的反映。但全球金融危机对储蓄机构造成了巨大冲击,使美从海外储蓄机构抽回投资,包括刚刚投入中国银行业的资金,结果造成美对华直接投资存量资金流量的大幅波动。
投资收益
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占很大的比重,在总资产中大约占40%~60%,[1]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资金利用率,并且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收益、风险和流动性的综合水平。因此,存货管理在整个流动资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过多的存货和过少的存货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只有适当的存货量才有助于促进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首先,企业拥有过大的存货量的弊端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占用较多的资金,增加了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等一系列的开支,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的灵活度。二是存货积压,不利于产品更新换代,迫使企业对存货降价销售,降低效益。其次,企业过少的存货的弊端表现在:第一,过少的存货会使企业无法面对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突发状况。第二,产品的脱销会降低收益,进而影响企业信誉。三是紧急订货会增加购货成本。因此,企业保持适当量是促进经营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食品制造业跟其他制造业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存货的采购周期比较短。原材料大多为农产品、经济作物及肉类产品,生产周期短。因此,就要求存货的采购一定要符合产品的生产周期,采购要有计划,并且及时、合理。其次,这些原材料一般具有易腐烂、易变质的特点,企业应该考虑降低仓储成本,存货?购量应该尽量与生产周期相一致。与一般制造业不同的是,食品制造业的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质量与消费者的健康密不可分。因此,食品制造企业对存货的仓储环境要求要比一般制造企业高,并且应该符合国家的法定监管标准。因此,存货管理繁杂,对存货管理水平要求比较高。相对一般制造业而言,食品制造企业的原材料种类较多,企业应该从存货的成本管理和食品安全的角度上进行双重考虑。
一、我国食品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的问题
我国的食品制造业中小企业存货管理意识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还相对薄弱,与欧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并且有很大差距。食品制造业中小企业对企业的库存管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将库存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除此之外,我国目前的企业的存货管理方式还是传统方式,主要应用的方法还是会计记账、人工审核,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会计软件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事实上当前食品制造业企业的存货管理模式仍然比较落后,管理方式也不够科学严谨,系统化、数字化水平较差,普遍还存在管理上的问题。
(一)存货的收发计量缺乏真实有效的记录[2]
食品制造业企业经营分散,以中小企业为主,各方面不够完善,制度也不够健全,在对存货的计量上有很大的主观性,由于食品制造业企业在存货的领用、出库、入库、销售等方面比较频繁,致使会计人员在对存货的采购、收发、成本费用的归集和结转、损毁的记录上不够及时、不够完整有效,这些会计计量上的疏漏也给企业对存货的管理产生误导,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存货质量不过关
有的食品加工业企业在采购原料的过程中,只重视节约成本,尽可能地减少开支,而忽视了对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的检验,有的供应商和不法分子,为了吸引买家,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工业品、化学试剂、喷洒农药,以此延长保质期、提高卖相。这种现象直接造成了被采购的存货的质量低劣,食品污染,安全不过关,对企业信誉、质量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企业应该重视采购过程,杜绝类似的情况发生。
(三)存货的管理方法存在漏洞
首先,采购员在采购的过程中,质量次、价格高、吃回扣的问题。[3]其次,存货管理人员不够专业,有的只是临时聘用或者从其他部门借调到仓库进行管理,并没有进行专业的或者必要的培训,对存货管理方法和技能几乎一无所知。因此,对于一些不易保管的,易变质的存货保管不利,直接增加了存货的保管成本,进而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对于存货的损毁和积压发现不及时、上报不及时,对一些失去使用价值的存货处理不及时,影响了管理层对存货总量的认识和预判,影响管理者做出决策。还有就是对存货分类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存货堆放杂乱无章,由于对存货保管不善的原因,使得部分存货不再有使用价值,出现变质、失效的情况,直接加大了存货的仓储成本,增加了产品成本。
(四)市场需要量的估计不充分
企业对市场需要量往往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计算,只是根据经验,根据市场推断可能的变化来确定存货数量,由于估计不充分,很可能造成产品滞销,产品滞销使得非正常存货储备量挤占了正常的存货储备量。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有的企业存货占用金额占到流动资产总额的60%以上,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是存货的积压不利于新产品的引入,不利于企业的更新换代,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存货的管理。
(五)仓储环境不规范
食品制造业与一般制造业企业不同,食品制造业对存货的存储和保管要求很高,需要有国家认证的生产许可证方可生产,然而一些中小企业,分布分散,小作坊生产,没有食品行业是经营许可证,食品安全堪忧。在存货的仓储环境方面,有很大的缺陷,存储空间密闭,没有必要的安全措施,也没有做好相应的防霉、防潮、防虫、防火等措施,存储设备简陋。有的企业的加工场所甚至没有消毒设施,或者消毒不及时。这些都极大的影响着企业对存货的安全管理,也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因此,仓储环境问题不容小觑,制造业中小企业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应该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六)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制度不健全首先体现在职权划分不明确,在材料采购、材料入库、材料发出等方面往往由同一个人完成,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保障采购和销售的实施,还会增加暗箱操作的可能性,造成滥用职权、中饱私囊的现象出现。其次监管、监督、审查不完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制衡,企业没能形成系统严明的监督制约机制。由于企业对存货管理不重视,导致存货管理人员岗位固定工资固定,没有必要的奖惩机制,员工积极性不高,工作懈怠,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
二、影响食品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的因素
(一)资金问题、技术局限
资金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要素,从企业自身来说,资金问题是一个企业能否正常发展的根本问题,资金是企业健康运行的基石,一个有实力的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改进技术发展生产。食品制造业企业由于生产周期比较短,对流动资金的要求比较高,而中小企业很可能在资金运行上出问题。例如,产品滞销、存货积压等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在引进先进设备的时候会有困难,再加上中小企业对存货管理不重视,使得仓储设备的改良换代更是一个难题。
(二)企业管理水平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比较低,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存货管理水平,如果一个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虽然有规章制度,但不能落实,或执行力度不够,势必就会造成企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存货保管不善、保管方式不合理、库存管理人员懈怠、采购的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积压存货等状况出现。如果食品制造业中小企业能够建立一系列系统化、规范化现代企业制度,让员工有章可循,员工职责分明,并且采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与企业管理相匹配的系统,形成属于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则说明这个企业管理水平高,同时也能够规范企业运行模式,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管理水平高的企业能够有效快速化解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出现的危机,减少或者避免存货管理的风险。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也应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从管理层就应该重视对制度的建立、对员工的管理、对企业的管理,而不是放任自流。
(三)缺乏对存货的科学管理意识
食品制造业中小企业注重节约成本,聘用的存货管理员缺乏对存货的科学管理意识、专业素质不够,存货的管理人员仅仅是凭借着经验来对存货进行管理,而对于食品制造业企业来说,存货管理的方法应该比一般制造业企业更科学、更规范,而作为中小企业,从根本上就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意识,不重视对存货的科学管理。如果企业不重视,管理员更会懈怠。管理员应该按存货的价值大小对存货进行分类,按存货的物理性质进行分类,食品原料容易腐烂变质更应该科学管理。
三、加强食品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引进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由于企业在存货的收发计量上有很大的缺陷,所以企业应该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适合企业经营需要的计算机存货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要及时、准确地录入企业存货的相关数据,并且要有效地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输出,运用计算机系统来实现对存货以及其他方面的高效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方便快捷,避免了手工记账的疏漏。中小企业应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引进计算机存货管理系统,如ERP系统。一方面,先进的系统简化了手工记账的程序,使账目更加清晰明了,便于查账核对的监管,一定程度上避免个人营私舞弊,使账务处理更加透明化;另一方面,计算机管理更加迅速有效,没有时间差,管理者能直接迅速的了解本公司的情况,有助于管理者做出决策。
(二)严格存货入账程序
对于食品制造业的中小企业来说,存货管理较松懈,应该严格存货入账程序,及时准确,完整有效。不管是原材料买入卖出、原材料出库、半成品入库出库、产成品入库出库,会计人员都应该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不得延误滞后。[3]存货出库时,生产部门要填写领料单,根据企业实际的生产情况和需要来领用原材料和物资,要对领料单进行连续编号;存货出库单据必须齐全、记录详细、准确无误;销售出库,要由仓储部门编制详细的发货通知单,交由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由仓储部门进行发货。[4]另外,对腐烂、变质、失效的存货,要及时反映记录,相关部门要积极处理,以免对后续生产销售造成影响。
(三)建立对员工的奖惩制度
员工是企业的基础,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的部分,员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在经济高度繁荣的现代社会,人力资源,尤其是优秀人才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需要。人才,是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相信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并不遗余力地改进和实施更有效的人才政策。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员工的素质与实力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食品制造业中小企业来说,为了确保企业自身的发展,保证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优势,必须要重视人员的聘用。在员工入职之前,企业需要对员工做专业的培训。存货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聘用的存货管理员要进行必要的培训,以确保能够安全有效地对存货进行管理。有效的奖惩制度也是十分重要的,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强化职工的责任意识,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增强凝聚力。
(四)有效控制存货水平
实现存货效益和成本的最优组合是实现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首先企业应该预先制定经济订货规划,计算出经济订货批量。所谓的经济订货批量,就是指能够使一定时期存货的总成本达到最低的采购数量。订购的批量大,储存的存货就多,储存成本越高,同时,采购次数少,进货费用和缺货成本少;订购批量小,储存的存货就少,储存成本就低,同时,采购次数多,进货费用和缺货成本多,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权衡成本和费用,确定这个数量之后,再安排订购。
(五)改善仓储环境提高仓储质量
中小企业往往容易忽视存货的仓储环境,而仓储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安全,仓储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生产成本。仓储环境不好,会使得原料变质、腐烂,直接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改善仓储环境至关重要。那么,中小企业该如何改善仓储环境提高存储质量呢?首先,用于贮存食品的仓库及其仓储设备应当保持清洁,要保证无霉斑、鼠迹、蟑螂等对食品有危害的物体。其次,仓库不应该密闭,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第三,洗洁用品、药品、强烈气味的物品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不能与食品同仓存放。第四,除马上加工使用的肉类及其制品、蔬菜瓜果,其余要及时放入冷库存储。第五,仓库管理员应每三天进行一次冷库除霜,并保持地面清洁。第六,不能类别的食品要分别存放,原料和产成品出库时,做到先进先出,并定期检查、处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搞好仓库内、外环境卫生,与食品仓库无关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
(六)提高存货的监督水平
由于食品制造业企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存货在收发计量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因而要对存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盘点。只要企业进行存货的盘点工作,并能够及时地调整财务账面数值,做到账面数值和实际数值保持一致,就会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企业对存货进行盘点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由会计人员进行账目核对,检查账目与实际存货的数量是否一致,以及是否出现存在损失的情况,如果数据不一致,可以根据盘存情况进行原因分析,来确定损耗是否是正常范围内的,如果不是正常范围内的损耗,要确定相关的责任人并上报管理层。第二,企业能够明确存货的消耗情况,能够防止发生库存不足影响生产,也避免了因存货的积压而高估资产,最大程度的降低存货成本和生产成本。
四、结语
关键词:制造业 行业集聚度 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指数 面板数据
引言
产业集聚是产业地理空间分布的重要形式,对区域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集聚产生了集聚效应,如信息与知识的外溢,劳动力市场与基础设施的共享等,从而成为影响生产率差异的重要因素,而产业集聚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不平衡。早在1890年马歇尔就研究了地方产业集聚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后国内外大量经济学家研究了产业集聚与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Jocabs,1969;Dogan,2001,Mukkala,2004;范剑勇,2006;薄文广,2007;柴志贤、黄祖辉,2008,刘修岩,2009)。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呈现出区域和行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这既有地理区位、社会文化制度等因素,同时也与行业特征高度相关。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业都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而部分资源依赖型的产业寄居在中西部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集聚度水平相差很大。而改革开放的市场竞争,导致不同行业沿着不同的路径集聚变迁,并进一步影响生产率水平的波动。测度行业集聚度和行业的生产率变化,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分析我国行业集聚变迁路径和生产率水平,提出相应的区域和行业发展政策。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样本数据来自于1991-2009年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部分年度的工业统计年鉴(1991、1995、1996和1998)缺失,2004年数据来自《中国工业经济普查年鉴2004》。
为了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统计口径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数据。为了保持地区数据的一致性,排除港、澳、台地区,因地区数据过小而忽略不计,并且将重庆合并到四川当中去。这样本文共选取了29个省市自治区。
为保持行业数据一致性,排除采掘业以及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与建筑业,同时排除一些因前后无数据而无法延续的行业,并将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合并为食品加工与制造业,将普通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合并为机械制造业。这样选择出的制造业共有17个,分别为食品加工及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行业集聚度分析
产业集聚度研究可以分为地区维度和行业维度,相应的产生了一系列测度方法。测度地区维度集聚度的常用方法有Theil指数、克鲁格曼指数和区位熵等,测度行业维度集聚度的方法有集中率、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等,各种方法各有利弊。
Ellision和Glaeser(1997)提出了新的集聚指数来测定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假定国家或地区的某一产业内有N个企业,且将国家或地区划分为M个地理区域,这N个企业分布于M个区域之中。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计算公式为:
(1)
其中,si表示区域i的某产业就业人数或工业总产值占该产业就业人数或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xi表示区域i全部就业人数或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就业总人数或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 Index)。表示该产业中以就业人数或工业总产值为标准计算的企业分布。由于无法获取每个企业的规模,因此需要对EG指数中的进行修正,修正为:
Qij表示地区i产业j的企业单位数,Yij表示地区i产业j的工业总产值,Yij /Qij表示地区i产业j的企业平均规模,Y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充分考虑了企业规模及区域差异带来的影响,弥补了空间基尼系数的缺陷,使能够进行跨产业、跨时间、甚至跨国的比较。
利用EG指数公式,采用工业总产值指标,对1990-2008年的行业集聚度计算,部分年份结果如表1所示。从结果来看,行业集聚度变迁呈以下特征:
第一,在1990-2008年间,我国17个制造业的行业集聚度有了大幅度提高,产业趋向于空间集聚。1990年产业集聚系数rj≥0.04行业只有烟草加工业,而2008年增加到了5个行业,为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纺织业;1990年产业集聚系数0.02≤rj
第二,从行业类型来看,集聚度较高的行业多为资本技术密集型、垄断型和自然资源依赖型行业,如化学纤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烟草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这结论与罗勇和曹丽莉(2005)、路江涌和陶志刚(2006)、杨洪焦和孙林岩(2009)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同时,高集聚度行业还包括两个传统制造业:食品加工及制造业与纺织业。这用传统经济地理理论难以解释,杨洪焦、孙林岩和高杰(2008)等认为可以从新经济地理学中找到一些理论依据,如一个地区的企业数量、人力资本、消费者购买力及交通运输条件等都可以导致制造业在该地区的集聚。
第三,从行业集聚度变化的趋势来看,两种类型的行业集聚度上升较快,一是传统行业,如食品加工与制造、饮料制造业、纺织业;二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如造纸及纸制品、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而垄断型的烟草制造和资源型的石油加工及炼焦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的行业集聚度变化则不大。这也说明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企业更趋向于空间集聚,以获取集群竞争优势;而垄断则延缓了这一结果。
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Battese和Coelli对生产率的测度方法进行了总结,认为主要有四种:回归生产函数模型、随机前沿法(SFA)、指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前两种为参数方法,需要事先设定生产函数形式,后两种为非参数方法,不需要设定生产函数模型。以数据包络分析为基础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可以将生产率拆分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的改善,从而被广泛使用。Fare等(1994)提出了基于产出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其基本公式为:
(2)
方括号外的比值表示时期t到t+1的相对效率指数(TE)变化,方括号内的两个比值测度了技术边界从时期t到t+1的移动,即技术进步率指数(TP)变化。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的改善和技术进步率的变化。效率变化指数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PE)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SC)。
根据Malmquist指数计算方法,运用DEAP2.1,本文计算了17个制造业的Malmquist指数。限于篇幅,本文只给出了1990-2008年各行业生产率平均指数,如表2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1990-2008年间,17个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增长最快的两个行业是石油加工及炼焦业(1.166)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114),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10%,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生产率平均指数介于1.05-1.1之间的行业有化学纤维制造业(1.08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83)、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07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1.07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1.065)、饮料制造业(1.064)、烟草加工业(1.059)、机械制造业(1.058)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05),这些行业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均大于1,但增速相对较小;而低于1.05的行业为食品加工及制造业(1.048)、纺织业(1.017)、造纸及纸制品业(1.032)、医药制造业(1.01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4)、金属制品业(1.037),这些行业技术效率相对较低甚至倒退,技术进步率也相对较低。
从技术效率分解来看,纯效率指数提高相对较差,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三个行业的纯效率指数大于1,烟草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机械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纯效率指数等于1,其它行业的纯效率指数小于1。相反,绝大部分行业的规模效率指数提高较快,除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外均大于1,这也反映了这个行业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其它行业产业集聚度提高产生了经济规模效应。
行业集聚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根据产业集聚度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结果,建立全要素生产率与制造业集聚度之间的行业面板数据模型:
(3)
j代表行业,i=1,2,3,4,5,分别代表技术效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纯效率指数、规模效率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β0是常数项,β1为系数,ηj代表行业的个体固定效应, ε是误差项。
为保证面板数据时间变量的平稳性,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各种生产率指数和产业集聚度均具有很好的平稳性。
分别对各种生产率指数和产业集聚度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模型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各生产率指数对产业集聚度均具有正向的弹性系数,也即行业集聚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从具体影响分析来看,行业集聚度的提高对技术效率的改善影响较为明显,其弹性系数达到0.020,从对技术效率指数分解来看,对纯效率提高的弹性系数为0.011,对规模效率的提高为0.009。这也验证产业集群形成了规模经济效应,共享的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等为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而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促进了纯效率的提高,从而提升了技术效率。同时,集群内部市场竞争引发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刺激企业加强R&D投入、引入新技术、改变生产组织方式等,以及集群内的劳动力流动和知识溢出为企业模仿和创新提供了机会,促进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形成了规模报酬递增效应,验证MAR溢出效应的存在。
结论
本文通过行业维度对我国17个制造业的1990-2008年间EG指数的计算分析,发现不同行业之间的产业集聚变迁差异很大。
总体上来说,我国各行业集聚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垄断型、自然资源依赖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度相对较高,传统行业如食品加工与制造、饮料制造业、纺织业及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集聚度上升较快,产业集聚分布空间来看,绝大部分行业分布前几位地区都集中在东部地区。与产业集聚度相似,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但存在行业差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提高,纯效率的提高则相对较弱。
产业集聚度的提高促进了各行业生产率的提高,尤其是提升了技术效率,同时促进了技术进步,但行业差异也非常明显。因此,要提高行业生产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应该制定更为合理的产业政策,本文认为应:
一是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行业集聚度的变迁不仅与行业特点有关,也与地理区位、社会文化制度、区域人力资本存量等紧密相连,因此需要遵循行业发展特点和区域发展特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集聚的合理分布,形成规模报酬递增效应。
二是加强集群组织制度创新。行业集聚有效地改善了技术效率,但这主要是众多企业的集聚形成了规模经济效应,部分行业纯效率的提高则不明显甚至倒退。因此需要加强集群内部的组织制度创新,形成更为合理地专业化分工合作体系,减少恶性竞争,提升行业组织的制度绩效。
三是加强行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行业集聚促进技术进步,一是源于集聚体内R&D投入增加,二是源于集群知识溢出效应。加大行业的R&D投入与创新,形成合理的集群R&D合作体系,加强专利保护的同时共享R&D创新与知识溢出效应,促进行业集聚的技术进步,提高行业的生产率水平,提升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Jacobs J., The Economy of Cities[M]. 1st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1969
2.Dogan,E., External Scale Economies inTurkish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2001,No.4,Vol.15
3.Mukkala.,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the Finnish Manufacturing Sector[J].Applied Economics,2004,36
4.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经济研究,2006.11
5.薄文广.外部性与产业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7.1
6.柴志贤,黄祖辉.集聚经济与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1
7.刘修岩.集聚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7
8.Ellison,G., Glaeser,E.L.,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 Dartboard Approac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7.105(5)
9.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度变动趋势的研究应用[J].经济研究,2005.5
10.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6.3
11.杨洪焦,孙林岩.中国制造业结构的演进特征分析及其趋势预测[J].科研管理,2009.5
关键词:滨海新区;优势产业;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ABSTRACT:Based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determin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Binhai New area suitable for competitive industries, 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pointing out that Binhai New area of Tianjin Government’s original advantages identified industry problems, summed up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dustry’s future direction and policy proposals, 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ianjin Binhai New.
KEY WORDS:Binhai New area;advantages of Binhai industrial;problems;Development direction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3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由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组成,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陆域面积 2270 平方公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把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决策。2006年国务院批准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海新区正成为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天津滨海新区优势产业的确定
(一)优势产业确定的思路和标准。1、优势产业内涵的界定。优势产业是指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综合体现。它与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有一定的共同点,如经济增长较快、关联作用突出、处于支配性地位、能带动其它产业发展,但优势产业更注重本区各项资源整合体现出的高于其它地区的良好经济效益价值,如同一产业相较其它地区发展较快,利润和质量更高。2、优势产业确定的思路。按照上述优势产业内涵的界定,对滨海新区各项行业涉及到的五大基准指标进行测算,采用专家打分与层次分析有机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值并计算综合优势,对其进行排序,并按照国家行业标准把各项行业归入对应的产业,最后结合滨海新区发展现状,对照优势产业确定标准选出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3、优势产业确定的标准。滨海新区优势产业应具备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各个方面的有利条件,结合滨海新区的发展现状,确定以下标准:①经济规模大且经济增长迅速,在各产业发展中占据相应的主导地位。②功能定位要准确 ,有助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使得产业相对应的各种上、下级产品和辅助产品在周围不断出现,渐渐地形成了以这些支柱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③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应作为优势产业经济上新的增长点。这是因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创造了大的客观环境,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为新兴服务业发展增加了市场需求[2]。④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要占据重要地位。首先政府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另外因天津投资的大型跨国制造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滨海新区,使得滨海新区外向型特征很明显,更有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大规模发展。
(二)优势产业综合评判。1、构建优势产业评价的指标体系。本文考虑到资料获取的可能性和指标计算的可行性、全面性,尽量选择形式简单、便于实际测算的综合指标,避免各指标间相互重复,使指标体系能做到既必要又充分。再结合优势产业确定标准,从众多指标中筛选出下列指标构成滨海新区优势产业判定的指标体系。
以上指标选取自《2007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2010~2012年《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因年鉴中每年各行业有所变动,已对部分行业进行合并,并剔除个别明显没有优势的行业)
2、指标测算。根据上述公式对滨海新区的行业标准进行各项判别指标的计算,结果如下:
(三)结论。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对表2中的各项行业进行归类,并根据综合优势的排名顺序得出结论,确定以下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汽车、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业。此项产业包括行业标准里的汽车制造业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综合优势排名均靠前。结合滨海新区发展现状,均达到优势产业确定标准:汽车及装备制造业是优势支柱产业中产值最大的产业。其多项产品达到了国内及世界领先水平,如经济型轿车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中海油海上大型钻井平台位居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轨道交通、造修船、工程机械、风力发电、港口机械、超高压输变电、核电、水电、石油石化、国防关键设备等十大成套装备;另外,天津是世界上第四个拥有大飞机总装线的城市,功能定位准确使得航空产业成为天津市增速最快的产业。目前滨海新区已承接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项目及配套的民用化项目、五院的航天器研发制造及应用产业项目和十一院的无人飞机等项目,与航天科工集团的科工二院与滨海高新区的合作项目正在进行中。这些项目均属于航天产业的高科技关键领域,具有很强的集成功能和带动作用。
石油化工产业。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综合优势排名前列。它经济总量大,2012年总产值为3894亿元,随着中石化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项目的竣工投产,滨海新区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基地;其次关联作用强,高新技术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500万吨原油、2200万吨炼油、130万吨乙烯的生产能力,构建起了从原油开采、炼油、乙烯加工及下游产品生产的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石化及配套产业体系。
电子信息产业。即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综合优势排名11。该产业规模仅次于装备制造业和石化产业,产值规模大,如2011年总产值已达到2612亿元;另外其高新技术发达,市场服务能力强,以云感知、云计算、云存储、云方案、云安全、云灾备为代表的“六云”产业快速发展,拥有位居世界前列的天河一号超算中心、亚洲最大的腾讯云计算中心以及摩托罗拉、三星、中兴等一批位居世界前列的智能终端,成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根据以上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结合滨海新区政府确定的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粮油轻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和新能源及新材料优势产业,仅有汽车及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四项产业满足优势产业判定标准。
而对于其他四项产业,本人将在下文具体解释其未列入优势产业的原因。
二、目前优势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问题。1、轻纺产业内部发展严重不平衡。突出表现在食品制造业比重过大。表2中,食品制造业综合优势排名第一,是因其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较高所致,代表其市场价值大,这是由于食品制造业兼具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特点,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产业,但是本人认为食品制造业不应划入优势产业范围重点扶持,原因有四:一是食品制造业虽消费市场大,但单位产品利润较之其它产业明显小,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大。二是食品制造业属服务业,劳动力数量要求较高,技术要求不明显,限制了其发展速度;三是基础不够。我国食品进口大于出口,短时间无法改变这种形式,影响本土企业发展,并且消费者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虑,使得国内食品市场品牌竞争不断加剧,滨海新区食品百强企业还不到5家。四是食品制造业产业链相对简单,不能发挥关联优势带动其他产业进步。另外,从表2中还可看出轻纺产业里的其它行业包括印刷、纺织、家具等日用品制造排名严重滞后,发展极不平衡。2、现代冶金产业缺乏重视。现代冶金产业包括的行业有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综合优势均排名前列,却未列入天津市优势产业。滨海新区拥有丰富的金属非金属、矿石资源,是冶金产业发展的良好资源优势,同时冶金产业作为制造业的基础产业,也是天津市的传统产业,工业基础好,同时它影响着后续及相关产业链的质量,理应加大重视。3、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第二产业发展迅猛,且工业优势明显,但仍然属于资本短缺型的产业[3]。表2中可看出第二产业包含的各个行业产值规模较大,第三产业中除电子信息行业勉强可跻身前列外,其余如纺织服装、水力设施等基础服务业产值比重明显偏小。从新区的产业结构(图4)分析看,第三产业产值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基本维持在30%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远低于50%的世界平均水平,所占比重明显偏低。
另外,第二产业中采矿和冶金工业问题突出,它虽综合优势排名相对靠前,但近几年发展速度较慢,这与冶金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有关,致使政府关闭一些不合格工厂或提高污染控制标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速度。
4、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不够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代表高新技术产业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均发展速度较快,但仍存在产值不足的问题。如2011年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占全国比重仅为3.2%,而上海为9.5%,江苏23%。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排名相对靠前,但还包括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中的电池制造的一部分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中的环保、社会公共安全及其他中的一部,总体来说在天津工业中的比重较小,优势不够突出。
表2也可看这三项对高科技敏感性产业的贡献率偏低,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包括的废气资源综合利用业甚至为负。从表6中还可看出医药制造和电子信息技术要求密度较石油加工和设备制造较低,技术创新明显不够。这是由于在电子信息领域,内资企业多数以配套加工为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品牌较少。医药领域原创药少,大部分药品为仿制,且成果转化率不高[6]。具体原因归结为两点:从企业角度来说,因新区外向型特征突出,多为大型跨国制造业企业,对外资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制度的过分依赖导致内资企业发展不景气,同时对与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生搬硬套,不能本土化。国内看,政府未能营造一个创新的市场环境,缺乏市场和企业创新体系的建设,导致企业、大学和科研所之间缺乏良好的产、学、研互动机制。
5、各产业间的关联性差,集聚效应不突出。目前,滨海新区各类优势产业发展尚不协调,关联性差导致配套能力不足,集聚效应不突出。如表2中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感应度系数仅0.82,还不到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是产品的加工和装配,整体仍处于世界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使得本地企业难以进入全球分工体系,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对主导产业的发展起不上应有的作用;装备制造业的系统成套能力仍然较弱;轻纺工业在内部分工、地区品牌创建、工艺协同创新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关联协作,现代服务功能差。虽然近几年与外资企业配套的本地企业有所增加,但因大多集中在非核心技术和附加值较低的环节而发挥不出产业聚集效应。
(二)对策建议。1、加快调整新区优势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辐射力。(1)进一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轻纺产业内部协调发展,尽快将更多优势资源从食品制造业转移,降低食品制造业比重,提高其他轻纺工业发展速度,在提高质量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使其向现代服务功能发展。还要突出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旅游、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尤其大力发展金融产业集群规模。还要通过发展生产业,积极培育消费需求,适当利用旅游业促进服务业发展,优化内部结构[3]。(2)发挥好第二产业主导作用。新区要重点解决第二产业资本短缺问题,积极“招商引资”,加大资本支持力度,还要避免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的重复同构和产值过剩问题,在保持其经济增长活力的同时发挥带动作用和产业集聚效应[4],最后要注重协调发展,保护第一产业,提高其为优势产业及城市服务的功能。2、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步伐,完善技术创新体系。(1)国际上,滨海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对于传统优势产业政府应积极引进外资,实现规模经济;对于劣势或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要限制外资引进的程度,给本地企业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2)在国内,政府要重视并不断完善滨海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不仅要健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增加人才市场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尤其加大对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的资金投入,培育创新品牌,以提高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采矿冶金工业要不断创新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使企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从资源向资本和技术型转变。(3)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冶金产业要注重污染的技术防治和创新研究,并通过发展其基础之上的各项产业如装备机械制造来带动冶金产业质量和效益的提高。3、建设相对完整而又合理的优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建设。要加快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的建设,营造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政府要整合内外行政区和功能区资源,发展优势和特色,集中整合现有资源[5]。
参考文献:
[1]贾艳杰.天津滨海新区区域发展过程研究[J].地理科学 ,2002,22(4):408-411
[2]陈保荣.滨海新区支柱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天津经济,2010(11):8-11
[3]白仲林,李军.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三次产业结构特征及其变迁的比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07):49-52
1河北省工业整体竞争力分析
竞争力是指竞争主体(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等)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的强弱程度,它集中体现为该竞争主体的产品(或劳务)所占市场份额的大小及其持续扩张的能力,可通过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来反映,具体测定方法参见文献1。
1.1市场优势:全国排名第七,呈减弱趋势(见表1)
表1全国前7位省市工业品市场占有率单位:%
附图
资源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1)有关数据计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2001年版。)
1.2竞争优势:全国排名第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亦呈减弱趋势(见表2)
表2全国前10位省市工业竞争优势系数表
附图
资源来源:同表1
1.3竞争力综合分析
1.3.1河北省工业竞争力呈下降趋势。河北省2000年工业品市场占有率为4.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7位;竞争优势系数为0.9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10位,竞争优势低于市场优势。从整体看,与1999年相比,2000年河北省工业品市场占有率在全国排位未变,但绝对数下降了0.13个百分点;竞争优势系数降低了1个位次,下降3个百分点,说明我省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都有所降低,潜在竞争优势更低于显在市场优势,竞争后劲不足。
1.3.2河北省工业竞争力与先进省市的差距正在拉大。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区近三年的竞争力指标计算的标志变动度显示,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的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呈上升趋势,表明我国各地区工业竞争力的离散程度正在加大。河北省工业竞争力与先进省份的差距也正在加大,(见表1,表2)
1.3.3占全省工业产值4/5强的制造业竞争力明显偏低。从河北省工业的竞争力结构看,公用业的竞争力水平最高,市场占有率为7.29%,竞争优势系数为1.61,均远远高于河北省工业整体竞争力水平,但公用业的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是靠垄断优势获得的;采掘业次之,市场占有率为4.60%,高于河北省工业整体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系数为0.92,与全省工业整体水平相当,但采掘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是靠资源优势获得的;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最低,市场占有率为3.69%,竞争优势系数为0.88,均低于河北省工业整体竞争力水平,而制造业的竞争力基本上是靠市场竞争获得的;从河北省工业的构成看,2000年采掘业、制造业和公用业的产值比重分别为7.38%、84.45%和8.17%;因此,产值比重占80%以上的制造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在全国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产品和企业,是导致河北省工业竞争力较低的主要原因(见表3)。
表3河北省工业竞争力结构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编《河北经济年鉴》(2001年)有关资料计算;统计出版社,2001年。
注:公用业指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河北省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分析
2.1市场优势:全国排名第八,落后于本省工业(见表4和表1)
表4全国前8位省市制造业市场占有率(2000年)单位:%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和全国各省市区统计年鉴(2001年)有关资料计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从全国范围看,我国各地区制造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离散程度高于工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见表5)
表5中国地区工业、制造业竞争力标志变动度(2000年)
附图
资料来源:同表4。
2.2竞争优势:全国排名第十,低于是全国平均水平,亦低于本省工业(见表6和表2)
表6全国前10位省市制造业竞争优势系数(2000年)
附图
资料来源:同表4。
2.3制造业竞争力综合分析
2.3.1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相对较低,竞争后劲不足。河北省2000年制造业市场占有率为3.69%,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8位,比工业低一个位次,指标值比工业低0.38个百分点;竞争优势系数为0.8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10位,与工业排名相同,但指标值低5个百分点。制造业的竞争力低于工业,而在制造业内部,潜在竞争优势低于显在市场优势。
2.3.2河北省制造业产品结构相对落后,适销性较差。影响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一是产销率因子较低,为0.96,全国排名第23位,说明河北省制造业产品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低;二是增加值率因子较低,为0.91,全国排名第19位,说明河北省制造业产品结构落后、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
3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分析
3.1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水平分析
3.1.1市场优势分析
在河北省制造业28个行业中,市场占有率高于全国同行业省市区平均水平(3.23%)的有16个,占行业总数的57%;按市场占有率降序排列,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10.29%)、医药制造业(6.92%)、食品制造业(6.8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65%)、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5.23%)、造纸及纸制品业(4.93%)、饮料制造业(4.81%)、金属制品业(4.4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40%)、纺织业(4.38%)、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4.32%)、橡胶制品业(3.77%)、专用设备制造业(3.74%)、石油加工及炼焦业(3.55%)、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3.53%)、食品加工业(3.44%),上述16个行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尤其是前5个行业,市场占有率均在5%以上,市场优势明显。但上述16个行业中,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等9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0),处于竞争劣势。
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0.46%)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0.58%)两大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在全省28个行业中倒数第一、第二,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明显劣势,因此,应选择重点产品突破口,加大拓展市场的力度,提高其市场份额,提升其市场优势。
3.1.2竞争优势分析
对河北省制造业28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进行降序排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0)的行业有8个,占29%,依次是: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54)、食品制造业(1.28)、木材及竹、藤、棕、草制品业(1.2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6)、食品加工业(1.01)、造纸及纸制品业(1.09)、橡胶制品业(1.00),上述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尤其前5个行业,竞争优势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以上,竞争优势明显。但上述8个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市场占有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市场劣势。
科技含量较高、对河北省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重要影响的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42)和电子及通信制造业(0.61)两大行业,竞争优势系数排名在全省28个行业中倒数第一、第三,在全国同行业中明显处于竞争劣势,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重点培育这些行业的竞争优势。
3.1.3规模优势分析
在国内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行业也应该是在本区域内有一定产出规模的行业,只有一定的产出规模,才可能在全国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样的行业发展才可能形成合理的规模经济,并在自身的经济实力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增强本省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并带动整个省区的经济竞争力提升。
我们用省内行业增加值构成来反映行业产出的相对规模,河北省制造业29个行业中,增加值构成高于全省行业平均水平(3.45%)的行业有11个,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9.5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9.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96%)、纺织业(7.32%)、医药制造业(4.41%)、金属制品业(4.1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9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86%)、食品制造业(3.65%)、饮料制造业(3.54%)、普通机械制造业(3.54%);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4个行业的产出构成超过5%,可称得上河北省制造业的支柱行业,规模优势明显。但在上述11个行业中,有3个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的市场占有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市场劣势,它们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9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29%)、普通机械制造业(2.71%);上述11个行业中,除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两个行业外,其余9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了我省制造业的生产及结构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即生产规模较大的行业,竞争优势普遍较低。若长此以往,则原有的规模优势也会丧失。
3.1.4竞争力综合分析
我们对河北省制造业28个行业,从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系数和产出的构成进行分类,编制成三维象限表(见表7),以对河北省制造行业的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
表7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分类表(2000年)
附图
注:带*者为构成超过全省行业平均水平(3.45%)的行业。
第Ⅰ象限:同时具有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行业,有7个,占行业总数的25%,依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橡胶制品业、食品加工业,这7个行业是河北省综合竞争力较强的行业,属于河北省制造业发展中首选的优势行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两个行业同时具有市场优势、竞争优势和规模优势,是河北省竞争力最强的行业。但需注意,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总量上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行业增长空间较小,但高技术产品供不应求,因此,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高质量产品的开发是提高其竞争力的关键;食品制造业在我省具有资源比较优势,且随着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市场容量空间较大,应扩大其规模优势,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从发展趋势上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该类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且具有明显的出口优势和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属于高速增长的行业,对该行业应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名牌效应,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扩大市场份额;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上升较快,应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第Ⅱ象限:竞争优势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市场占有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有9个,占行业总数的32%,依次为: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上述行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但竞争优势较低,应重点培育竞争优势。尤其是,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在我省具有资源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竞争力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基础;其中,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业,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保健需求的提高,未来需求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因此,应抓住市场机遇,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强竞争优势;纺织行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品总量过剩,但高质量产品供不应求,因此,应把竞争优势的培育重点放在调整产品结构、促进技术升级和高质量、高档次产品的开发上。
第Ⅲ象限:竞争优势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市场占有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行业,只有1个: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第Ⅳ象限: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有11个(见表7),占全省行业总数的39%。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工业母机且作为河北省支柱产业的机械制造业,包括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个行业,除了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外,其余5个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明显处于市场劣势和竞争劣势;尤其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无论是市场优势,还是竞争优势,在全省都排倒数第一至第三。这种状况,不仅对我省当前的制造业竞争力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而且将对我省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现代化进程产生不良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从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系数和产出规模三方面综合考虑(市场占有率或竞争优势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增加值构成高于全省行业平均水平),河北省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橡胶制品业、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等12个行业;上述行业多数属于传统产业,总量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因此,对这12个优势行业应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重点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巩固提高其竞争力,以带动全省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而对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虽然目前竞争力较弱,但由于这些行业科技含量较高,未来成长空间较大,因此,也应给予较多关注,选好突破口,培育竞争优势。
3.2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动态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根据资料的可比性和可获得性,现将2000年作为报告期,1993年作为基期,对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的有关指标加以比较,以观察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的变动趋势。
3.2.1市场优势动态分析
河北省工业市场占有率,2000年为4.07%,同1993年的4.08%相比,变化不大;而制造业市场占有率,2000年为3.69%,同1993年的3.86%相比,降低了0.17个百分点,表明我省制造业在全国的市场优势呈下降趋势。在制造业28个行业中,2000年比1993年市场占有率上升的行业共有12个,占行业总数的43%,不足二分之一。按上升的百分点降序排列,依次为:食品制造业(3.4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78)、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2.69)、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2.49)、医药制造业(2.20)、饮料制造业(1.2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85)、食品加工业(0.68)、石油加工及炼焦业(0.47)、纺织业(0.20),造纸及纸制品业(0.18)、非金属矿物制造业(0.03)。在河北省制造业水平分析中提出的12个优势行业中,除了橡胶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以外,其余10个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食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6个行业上升了1个百分点以上,市场优势上升明显。用EXCEL绘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河北省优势行业的市场优势变动趋势。(见图1)。
附图
3.2.2竞争优势动态分析
河北省工业竞争优势系数,2000年为0.9257,比1993年的0.8754上升了5.03个百分点;制造业竞争优势系数,2000年为0.8783,比1993的0.8654上升了1.29%;制造业28个行业中,2000年比1993年竞争优势系数上升的有20个,占行业总数的71%,超过三分之二,表明全省制造业整体竞争优势有所上升;按上升率(百分比)降序排列,超过10%的行业有13个,依次为: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21.92%)、食品制造业(73.49%)、食品加工业(39.33%)、石油加工及炼焦业(33.35%)、造纸及纸制品业(29.2%)、饮料制造业(25.7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4.22%)、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23.95%)、纺织业(17.68%)、木材及竹、藤、棕、草制品业(16.71%)、金属制品业(15.77%)、家具制造业(14.3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20%),上述行业竞争优势上升明显。在我省11个优势行业中,除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以外,其余10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都上升了,其中,食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及竹、藤、棕、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6个行业的上升率超过10%。用EXCEL绘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出河北省优势行业的竞争优势变动趋势。(见图2)
附图
3.2.3竞争力综合动态分析
将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变动综合起来分析,河北省制造业市场份额2000年比1993年降低了4.4%,竞争优势系数上升了1.48%,因此,从总体看,河北省制造业的竞争力长期以来几乎没有得到提升。从制造业内部各行业来看,按性质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见表8):
表8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动态分类表(1993-2002年)
附图
注:带者为河北省制造业中的“优势行业”。
4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河北省工业竞争力的现状、动态变化以及横向对比等实证研究,可得出以下几点重要结论:
4.1从总体看,河北省2000年工业品市场占有率为4.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7位;竞争优势系数为0.9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10位;从纵向看,2000年比1993年,市场占有率降低了1个百分点,竞争优势系数提高了5个百分点,综合竞争力有所提高,但近三年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均处于下降态势;从横向看,与邻省山东、与东部沿海先进省市差距较大且有扩大趋势;河北省工业整体竞争力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绝对竞争优势处于下降态势。因此,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工业竞争力,是加速河北省工业化进程的当务之急。
4.2从河北省工业的竞争力结构看,公用业的竞争力水平最高,市场占有率为7.29%,竞争优势系数为1.61;采掘业次之,市场占有率为4.60%,竞争优势系数为0.92;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最低,市场占有率为3.69%,竞争优势系数为0.88;产值比重占80%以上的制造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在全国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产品和企业,是导致河北省工业竞争力较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制造业的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是提高河北省工业竞争力的关键。
4.3从制造业内部来看,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其一,河北省制造业中的优势行业,主要分布在冶金、食品、医药、建材、化工、纺织、轻工等技术含量和生产率较低的传统产业中,而分布在技术含量和生产率较高或未来具有高速增长趋势的行业很少,这是导致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长期以来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优化制造业结构,培育企业核心能力,是提高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
其二,作为河北省制造业发展的工作母机的机械电子工业,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动态下降趋势;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其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在全省28个行业中分别为倒数第一、第三,其竞争优势系数尚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明显处于竞争劣势,这不仅对当前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有一定影响,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对河北省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推进河北省工业化进程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应选好产品和技术突破口,加强与信息产业部13所和54所的合作,发挥省所合作优势和环京津优势,使其融入京津同行业的产业链中,着力培育行业竞争优势。
其三,河北省支柱产业中的医药、建材、化工、纺织、机械等多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而对全省制造业的竞争力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应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加强这些行业的竞争优势。
4.4从外部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21世纪的世界制造业面临深刻的战略性重组,凭借广阔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和抢滩登陆的一个重要阵地。能否顺应便全球化的浪潮,抓住WTO的历史机遇,制定相应策略,推进河北省制造业的发展,是影响我省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我省制造业要充分利用当前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遇,通过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使其切实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现代化的主要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武义青、顾培亮.竞争优势测定的一种新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5).
[2]河北经贸大学课题组.河北工业竞争力报告[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1).
一、行业增长的分化局面开始形成
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呈现出典型的非线性特征,受此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过程也具有非线性特征。在时间轴上,这一特征表现为各产业相对稳定的均衡增长与不稳定的非均衡增长相间隔的局面。在每一轮新的经济景气循环初期,大都会出现一批行业增长景气快速提升,打破原有的增长“均衡”,形成增长景气的“贫富分化”局面。在正常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这种行业增长景气分化局面的形成,一定程度上能够预示新一轮高增长产业的形成和新一轮经济景气循环的到来。
从近年来我国20多个工业增长景气的变化格局看,行业增长景气水平的明显分化局面正在形成。下图为近年来我国工业行业增长景气图:
图1
重点工业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分布图
从图1可以看出,1998年到2001年上半年之前的近3年时间里,多数工业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局限于110到90的区间上下波动,没有突出表现的行业,总体呈现出一种均衡、稳定的增长局面。从2001年年底开始,随着工业全行业增长景气平均水平的稳步回升,高增长行业和低增长行业之间的景气差距开始不断加大。推动形成行业增长景气分化局面的第一波力量来自煤炭、汽车工业和钢铁工业,以及在房地产快速增长拉动下景气水平快速提高的建筑用金属制品业、建材行业,特别是水泥行业。随后,机械工业(不含汽车)、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特别是合成材料制造业等行业的增长景气快速提高。与此同时,食品工业、纺织服装业、医药制造业、文化体育用品制造业等消费品类制造业景气水平保持长达1年半的稳步提升态势,到2002年下半年也达到了近年来增长景气的最高水平。另外,在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带动下,煤气和自来水生产供应业等行业出现了持续的景气回升。与以上行业景气水平提升形成对比的是,石油及石油化工业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持续处于不景气状态,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增长受电信设备投资周期的影响增长景气水平一路走低,类似的行业还有有色金属工业、合成纤维工业和部分传统的消费品行业,如盐加工业、糕点等。其他多数行业增长景气处于相对平稳或小幅波动的增长状态。
目前,我国产业增长已形成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新格局。下表显示了2002年底18个主要工业行业增长景气的平均水平和收入水平变化的详细情况。
表1
主要工业行业景气变化与增长贡献
从2002年各工业行业增长景气的平均水平看,景气状况最好的行业有:汽车、煤炭、食品、机械。同2001年相比,这4个行业景气水平提高10个点以上,均达到近年来各行业增长景气的最高水平。销售收入约占全部工业收入的27.6%,对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却达到34.6%,是2002年拉动工业全行业增长最主要的力量。景气状况较好的行业有医药、建材、电力、纺织服装业、钢铁、化学和电子工业。这类行业增长景气比2001年有一定程度提升,收入约占全部工业收入的51%,对工业总收入的增长贡献约54%,对工业生产增长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值得特别说明的是电子工业,该行业依旧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仅次于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居全部工业行业的第三位,对工业增长的贡献水平仅次于机械工业居第二位。不过同该行业前几年持续高增长状态相比,增长速度已明显回落,增长贡献水平有所降低,行业总体景气水平也逐步落后于后来居上的其他行业。增长景气处于平均水平,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的行业主要是一些轻工行业,包括造纸、烟草、家电、饮料,另外还有煤气自来水生产供应业。这类行业收入仅占全部工业总收入的11%,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约10%,贡献比重略小于收入比重。处于不景气状态的行业有两个:有色金属、石油和石油化工行业,同2001年相比,景气水平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对工业增长的贡献(2.3%)也远远小于其收入比重(约1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研究一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可以超前了解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和速度。一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又取决于该行业的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两方面因素。从中短期看,行业总体规模一般不会发生大的明显的变化,而行业增长速度受各种因素影响,变化较大,从而能够比较敏感地反映一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和产业结构变化方向。但从指标属性来看,增长速度由于无法克服比较基准不同所导致的对行业“真实增长水平”的高估和低估,常常误导分析结论,相比之下,增长景气指数通过对行业中长期增长走势和季节周期的分析,确立了一个系统、客观和稳定的评价平台,因而更加贴近行业“真实增长水平”。另外,增长景气指数突出了短期变化中的系统特征,对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超前表征和预测能力也比其他指标更为科学和准确)。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2年以来,除了电子、机械等传统的经济增长带动力量之外,增长景气快速提升的行业如汽车、煤炭、钢铁、电力、建材等工业行业,以及重新焕发增长活力的传统消费品制造业如食品加工业、医药、纺织服装等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开始逐步加强,并有可能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行业增长格局的这些新的特点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增长活力的提高。
当然,从近两年行业增长格局的变化判断经济增长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理由并不充分,还需要对促使行业增长景气分化的动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判断其可持续性。只有确定高增长行业的增长动力具有可持续性和中长期特点,才能做出经济增长进入新的阶段的判断。
二、行业增长驱动力量的持久性分析
下图是过去5年所有工业行业增长景气指数的标准差图形,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行业增长状况的总体差别程度。
图2
近年来各产业增长景气指数离差图
如图所示,2002年的增长分化局面,其实早在2000年和2001年就出现过“躁动”。这种“躁动”至少从图形表现看,是影响行业增长态势的短期因素的作用结果,影响工业增长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的中长期力量并没有发挥作用。对实际情况考察也证实了这种推断。如1999年上半年,煤炭工业总体增长景气明显回升,主要原因是煤炭企业为了达到减亏目标,进行了较大幅度的短期财务调整。这种短期措施没有真正解决制约行业增长的根本问题,注定是短暂的。另如石油及石油化工行业在2000年到2001年上半年,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增长景气一度攀升到历史最高水平,但由于增长驱动力量的短期特征明显,并没有形成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再如2002年初的烟草工业受国家烟草行业税收政策改革和行业管理体制变革的影响,出现良好景气,但其影响仅仅持续了3个月,随后行业增长景气重新回落到不景气区间,等等。
进入2001年下半年,特别是2002年以后,行业增长景气的标准差曲线明显提升到一个新的“增长通道”,这是短期因素和随机波动不能解释的,是一种“系统变化”,一定程度上说明影响行业增长格局的驱动因素开始出现长期化特征。
如汽车工业,2001年初曾经出现一次比较明显的景气波峰。表面看,这次景气波动是汽车市场“价格战”等短期因素刺激的结果,实际上,汽车使用环境的改善和居民收入增长使“轿车进入家庭”步伐加快等具有中长期特点的因素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2001年下半年,受中国“入世”后汽车降价预期的影响,行业景气大幅回落,进入2002年以后,消费结构升级驱动下的需求增长重新战胜短期预期的不利影响,成为决定行业增长动向的主要力量。可以说,新一轮汽车工业景气回升的主要驱动力量是中长期的,作用的力度将比较稳定和持久。
煤炭行业2001年底以来的景气局面,表面看是国家“关井限产”政策和国际油价走高,中国煤炭出口快速增长的结果,但从煤炭消费结构看,出口增长所占的比例并不大,真正拉动煤炭的还是煤炭内需的持续稳步增长,特别是冶金、建材、电力等行业的煤炭需求稳步快速增长。另外,多年以来,受煤炭市场恶性竞争影响,煤炭价格长期低于“均衡”市场价格,煤炭价格回复到目前的水平,是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我国能源结构合理化的一个必然要求,这种趋势是长期的、稳定的,是驱动煤炭行业出现持续高水平景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食品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看,行业的总体增长是乳制品业、水产品加工业和其他食品制造业如方便食品和半加工食品的快速增长带动的结果,而制糖工业、食盐加工业和糕点等传统的食品加工业的增长景气一直处于稳步回落状态。这种变化格局充分显示了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向高水平进步的趋势,而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又起因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方面的增长驱动力量也是中长期的,是稳定和可持续的。在纺织服装业和饮料制造业等消费品制造业,类似的结构变化特征同样存在。
电子工业增长驱动力量的中长期特点十分突出。目前,电子工业受全球信息产业增长放慢和国内电子通讯设备更新周期的不利影响,景气水平没有保持以往的良好状态,但是驱动行业增长的中长期力量并没有改变。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以及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将形成巨大的需求拉动力量,近两年电子工业之所以在不利的发展环境下还能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归功于这一因素。从中国今后较长时期内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看,这一需求拉动力量将持续较长时间。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家用电脑、数码类日用电子产品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正处于快速增长状态。从发展趋势看,除了城市居民电子产品消费结构本身的提升外,农村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扩容的拉动力量正在逐步形成,也将为电子工业的发展提供稳定持久的拉动力量。
机械工业的快速增长也是可持续的,一是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有着巨大的需求增长空间;二是国际资本转移的重点也在机械工业;三是中国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构想也将为机械工业的发展从中长期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
三、行业增长的“群体特征”明显
如果单个行业增长驱动力量的持久性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 “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显示,新一轮产业增长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联动增长”特征和基于基本相同的需求拉动力量形成的“群体增长”特征十分突出,这些特征可以提供带有普遍性意义的证据。据此我们可以发现几个具有典型特征的高增长产业群。
第一,在汽车工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形成的“汽车族”高增长产业群,大致包括:合成材料工业、轮胎制造业、钢铁工业(以薄钢板和钢带等汽车用钢为主)、机械工业中的机床工业(特别是数控机床)。无论是从现实的投入产出关系看,还是从行业增长的关联程度看,这些行业都与汽车工业存在密切的“共生”关系,如下图所示。另外,汽车使用数量的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和相应的汽车服务业。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参见“新形势下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课题组,2001年),这一产业群的规模,大约相当于汽车工业本身的2.5~3倍。假定该产业群基本保持过去两年的平均增长水平,而且相关产业与汽车工业的投入产出比例保持不变,据此推算,“汽车族”产业群的规模将达到国民经济总量的7~8.5%左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12%,在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的水平时,将实现1个百分点以上的贡献能力。
第二,在房地产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形成的“房地产族”高增长产业群包括:钢铁工业(据测算,2002年我国钢铁工业新增收入中,房地产业用钢的新增部分占到65%以上)、建材工业,特别是砖瓦等轻质建筑材料制造业、建筑用金属制品业等建筑投入品行业、装饰装修行业及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等相关服务业。这些行业都是以解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住”的问题为核心形成的具有比较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的产业群。如下图所示。据统计,2002年我国房地产投资总额达到近7700亿人民币,另据估算,房屋装修支出约为房屋总价的20%以上,再加上由此产生的对家具、家用电器、物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该产业群的经济规模应至少在万亿以上。目前,我国居民住房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城市化步伐加快,该产业群的发展空间还将不断扩展,并将成为今后若干年拉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的高增长产业群。
图3
汽车及相关工业增长景气指数变化
图4
汽车及相关工业生产增长景气指数变化
图5
“房地产族”高增长产业群增长景气指数变化
第三是“机械制造族”高增长产业群。近两年,我国机械工业的快速增长是多数机械制造门类大面积景气回升共同推动的结果。特别是沉寂多年的普通机械制造业所包含的类子行业中,有7个子行业增长景气同步快速回升。这些子行业包括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用零部件制造业和其他普通机械制造业,其下游行业几乎覆盖了制造业的方方面面,所以是工业增长景气整体回升促使企业投资景气回升的综合表现。同个别机械行业的增长景气回升相比,其增长驱动力量要强得多,持久性也要好得多。
第四是与居民日常消费(住、行之外的其他居民消费内容)结构升级关联密切的“消费族”高增长产业群。首先是与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提升密切相关的子行业,如食品加工业中的水产品加工业、乳制品业,反映居民“主食品”结构升级的精加工淀粉、植物油等小行业,饮料工业中葡萄酒和软饮料制造业等。这些行业增长速度之快,令人瞩目。其次是与满足居民文化、娱乐和休闲消费的关联密切的行业如造纸印刷业、文化体育用品制造业中的体育用品玩具和游艺器材制造业、旅游行业中的旅行社、旅游景点建设等。最后是高档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业增长景气持续高位攀升,如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和其他高档家电产品等。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现象是,2000年以来,电子行业整体景气水平不佳,但手机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和行业景气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其原因在于这两种产品正在快速进入家庭,成为居民的“日常消费品”,从而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受此拉动,电子元器件行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景气。
以上事实表明,新一轮高速增长行业并不局限于单个行业的局部增长,而是以各主要产业为龙头带动起来的关联产业群的系统增长。这种增长特点不是局部和短期因素的作用能够解释的,而是来自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内在增长力量的表现,其中,消费结构升级的拉动力量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在经过过去几年增长速度的稳步回落以后,以消费结构升级为核心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正在推动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景气循环阶段。
(本文是“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项目年度研究成果的部分内容。该项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持,国家有关部委和100多家行业协会共同参与。)
“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课题组
杨建龙
关键词:制造业;集聚与转移;产业集聚指数
一、引言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关键性产业,体现了国家的竞争能力,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在承接国际现代制造业转移的同时,国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也在不断进行,并且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区域中心仍然在向东部地区移动。
我国有三大现代制造业基地,即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一直滞后于前两者。该地区的制造业布局比较分散,区域内部城市之间的分工生产协作紧密程度较低且区域内差距较大,其中山东半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间水平。而在我国制造业强省排名中,山东省仅次于江苏、上海、广东,处于第四位,这说明山东省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之一是产业集聚和转移,并且这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将对山东省制造业集聚和转移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山东省的制造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有所帮助。
二、模型选择和说明
本文选取了三个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其中静态方面有两个指标,分别是产业静态集聚绝对指数和产业静态集聚相对指数;动态方面指标为产业动态集聚指数。
(一)产业静态集聚绝对指数
SAij=aij/aij×100%①
本文中SAij表示山东省制造业中行业i的静态集聚绝对指数,其中aij表示制造业行业i在山东省的总产值,aij表示制造业行业i在全国的总产值。
(二)产业静态集聚相对指数
SRi=x/x/yi/yi②
②中SRi表示山东省制造业行业i的静态集聚相对指数,x和x分别为山东省制造业行业i的总产值和山东省制造业的总产值,yi和yi分别表示全国制造业行业i的总产值和全国制造业的总产值。如果SRi>1则说明山东省制造业行业i总产值占全省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行业i集聚规模较大,属于山东省的优势部门;如果SRi
(三)产业动态集聚指数
Dij (0-t)=dij(0-t)/dij(0-t)③
③中Dij (0-t)表示在时间段(0-t)内山东省制造业行业i的动态集聚指数,其中分子表示在该时间段内山东省制造业行业i的增长速度;分母表示同一时间段内全国制造业行业i的增长速度。若分母大于0,表明在(0-t)时间段内制造业行业i在全国的总产值是扩大的,该行业为扩张性行业;反之则表示该行业在全国的总产值是减少的,属于收缩性行业。本文中,当分母大于0且动态指数大于1时,表明在(0-t)时间段内制造业行业i向山东省迅速聚集;当分母大于0且动态指数大于1时,表明在(0-t)时间段内制造业行业i从山东省向外部转移扩散;分母大于0且动态指数在0-1之间时,表明在(0-t)时间段内山东省制造业行业i的纵向比较有所增加,但是其速度小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该行业也相对向外部转移。当分母大于0,若动态指数大于0,那么分子小于0,说明在(0-t)时间段内制造业行业i从山东省向外部扩散;若动态指数小于0,那么分子大于0,说明在(0-t)时间段内制造业行业i向山东省集聚。
其中产业静态绝对指数衡量的是制造业某行业在山东省内的现有产出能力以及其产值规模占全国的比重;产业静态相对指数衡量的是制造业某行业现有产出能力及其产值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规模大小和集聚程度;动态产业聚集指数衡量的是某一时间段内山东省制造业某行业生产的区域转移方向和速度。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根据公式①②③计算得山东省制造业2008年的产业静态集聚绝对指数、相对指数和2003-2008年的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其值分别为12.8%、0.516和1.148(远大于1),说明山东省制造业产值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的10%以上,制造业集聚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在全国具有相当的产业优势。其动态集聚指数远大于1,这表明近年来山东省制造业在不断集聚,其在全国的地位将会进一步提高。山东省制造业分行业各指标值见表1。
由表①第三列可以得出山东省制造业中,包括橡胶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制造业等在内的18个行业产业静态集聚绝对指数大于10,即山东省该18个行业的总产值分别占全国相应行业总产值的10%以上,其中橡胶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纺织业比重占到20%以上,说明山东省制造业中这3个行业在全国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从表1第四列可以看到,产业静态集聚相对指数大于1的有橡胶制品业、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10个行业,说明这10个行业是在山东省制造业中规模集聚优势较大的行业,其中橡胶制品业相对指数达到2.24,可知其规模聚集优势非常显著。表中第六列产业集聚动态指数反映出山东省30个制造业行业中有23个行业增长速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指标值大于1),正在向山东省快速聚集。其中行业编号为4、5、6、8、11、15、25、27、28、30的10个行业指数值大于1.30集聚速度最快,另外13个行业较之稍慢。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化学纤维制造业,其指数值小于0,说明该行业在山东省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并开始向山东省外扩散。最后6个行业指数值分布于0-1之间,说明其产值也在不断扩大但是总体上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结论
从整体层面上看山东省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目前山东省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在十分之一以上,并且山东省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均居全国第三位。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如橡胶制品业产值占全国的28%以上,经济发展富有活力并且制造业拥有强劲的发展潜力。
从行业层面上看山东制造业各行业发展趋势各有偏重。首先以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纺织业等为代表的10个行业已经是山东省集聚规模较大、优势十分明显的行业,同时也是竞争力较强增长较快的行业,并且集聚规模不断扩大。其次是以农副食品加工业、橡胶制品业为代表的4个行业是山东省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规模优势的制造业行业,但是其增长速度较全国平均水平较低,有相对向外转移的趋势。再次是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为代表的13个高增长低集聚行业在山东的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虽然目前还不具备规模优势,但其集聚趋势比较明显,发展前景良好。最后是饮料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这3个行业聚集程度和发展速度均处于低水平,属于山东省的劣势行业,竞争力较弱,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下降。
基于以上分析,山东省制造业发展应根据各行业所处的不同阶段施以不同的措施,加快发展未来的主导产业,扩张优势行业和发展潜力强劲的行业,促进高增长高集聚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加速劣势行业的对外转移,以此优化调整山东省制造业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罗云毅,周汉麒.工业重心东移与“十二五”期间的区域产业转移和承接[J].宏观经济研究,2010(1).
2、李廉水.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9[M].科学出版社,2009.
提及中国机械制造技术最新特点和优势,博扬机械制造副总经理谈亮鸿表示,在现代意义上,机械制造技术充分强调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的融合,要求在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全过程当中,实现与传统机械制造技术的融合,从而确保整个系统性的工程能够实现能量流、信息流、以及物质流的相互契合。
全球数量第一,方便面生产技术冲击世界水平
而在华南乃至亚洲机械制造行业,提起博扬机械制造,很多业内人士均竖起大拇指称赞其技术一流、产品质量一流等。博扬机械制造是一家专业生产食品机械设备的厂家,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拥有了一大批长期稳定的国际客户资源;通过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轨,研发出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食品机械设备。
博扬机械制造生产总监吴守进表示,博扬机械制造拥有先进的日本进口AMADA设备数控激光机、数控折弯机、数控冲床,以及国内知名品牌的各种加工设备等,大大提高了生产加工能力。我们博扬机械制造早在几年前就拥有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引进流程管理、实施ERP系统,同时也引进了新的管理思想和改进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模式。
麦伟财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的迅速实施,产能外迁逐渐成为机械制造行业的“新常态”;另一方面,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的改革进程今年以来明显提速,业内看好效率提升带来的行业整合对产能^剩的化解作用。
众所周知,快餐食品早已适合现代生活节奏的需要,深受人们的喜爱,方便面已成为方便食品的主流产品;而方便面生产线是由盐水混合器、盐水计量装置、双轴双速和面机、圆盘熟化机、复合压延机、多层蒸面机、方块面切割分排机、油炸机、风冷机、输送机等组成。
麦伟财表示,方便面设备最早是由日本人发明生产的,目前的生产商主要集中在亚洲的日本、中国等几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二十多年中方便面设备发展的最好的还是我们中国大陆,同时,在全球方便面设备市场上,我们中国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可以说全球数量第一,占有绝对的核心优势地位。而博扬机械制造早就拥有了完整的方便面生产线。且核心技术和产品质量目前均是世界一流的。
加大创新力度,推动中国机械制造业全面发展
谈亮鸿表示,中国乃至世界机械制造行业市场空间巨大,但竞争也日趋激烈。要实现市场空间增容,必须加大创新力度。这同时也对制面机械制造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行业自主创新,提升方便食品行业装备整体水平,促进全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眼下也成为了博扬机械制造的重要课题。
虽然我国机械制造业近年来也在不断地寻求变革,寻找突破口,但是变革更多的是停留在形式上,中国很多制造企业以引进现代工艺和方便面生产线为主,但是缺少自主产权的高科技生产工艺。因此,要走出行业发展的瓶颈,必须不断创新提高生产工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设备和工艺。
谈亮鸿还指出,博扬机械制造生产出来的方便面生产线最大的创新点在于:高产能、低能耗、自动化程度高,能保证客户生产成本更低。我国的方便面生产设备及机械制造业要想发展就必须脱离简单重复、以量求生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专业化新模式。未来方便面生产线的发展趋势将是:配合产业自动化,多功能、高效率、低消耗的食品方便面生产设备。
关键词:制造业 产业区位 产业地理集中 实证研究
引言
产业集聚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逐步形成了东、中和西部三大经济带。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日益加大,许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产业集聚的变动趋势,验证现有的理论解释,既具有理论意义,又能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传统的增长理论以及比较优势理论无法解释产业集聚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克鲁格曼、藤田昌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借助D-S模型来解释产业集聚现象。M.Amiti(1998),J.I Haaland等(1999),Brülhart,Marius(2001)等的研究发现,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欧盟国家大多数产业的地理集中度明显增加。对于我国产业集聚的研究,Young(2000)的研究认为:1978-1997年中国行业区域聚集程度呈下降趋势。范剑勇(2004)、罗勇和曹丽莉(2005)等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20世纪80年代,我国多数产业地理分布趋于分散,进入90年代之后,我国产业地理集中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对比国内外文献发现,国外实证研究主要以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具有研究期间长、视角多、数据详实等特点,但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明显不足。国内实证研究文献存在着研究期间短、使用横截面数据、研究视角单一等缺点。本文研究贡献在于:使用1980-2011年25年时间序列数据,同时使用产业相对和绝对地理集中指标,既研究了我国制造业整体,又对三种不同类型产业的地理集中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研究方案设计
(一)区域界定及样本选择
本文以省份作为区域单元,选择全国31个省(市)的数据,为了数据前后一致,将重庆数据并入四川省,海南数据并入广东省。
根据行业范围一致性和数据可得性两个原则,本文选择19个制造业二位数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以下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第一,将1994年以前食品制造业和饲料工业两个行业数据合并,对应1994年以后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合并数据;第二,将1994年以前石油加工业和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两个行业数据合并,对应1994年以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第三,将1994年以后普通机械和专用设备两个行业数据合并,将2002年以后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两个行业数据合并,对应1994年以前的机械工业。数据处理完以后,研究对象由19个变成17个,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C13+ C14)、饮料制造业(C15)、烟草制品业(C16)、纺织业(C17)、造纸及纸制品业(C2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2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C26)、医药制造业(C27)、化学纤维制造业(C2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3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2)、金属制品业(C34)、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业(C35+C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3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4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C41)。
(二)产业地理集中指标选择
本文同时使用产业相对和绝对地理集中指数两个指标来展开研究。产业绝对地理集中指数主要衡量经济活动地理分布的绝对集中程度,其公式为:
(1)
其中:SAk为k产业绝对地理集中指数,H为赫芬达尔指数,m为区域的个数, Ski表示k产业在i地区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份额。
产业相对地理集中指数主要衡量某产业的地区分布不同于平均分布的程度,其公式为:
(2)
其中:SRk为k产业相对地理集中指数,其中m为区域的个数,Ski 同上;Si 为i地区整个制造业占全国的份额。
(三)研究数据及来源
国内外文献一般使用就业、工业总产值或者工业增加值数据计算产业地理集中指数。本文采用工业总产值现价数据,理由:就业数据质量差;工业总产值能更好地反映生产总规模;所选指标是计算份额的变化,价格水平的影响可以不用考虑。所有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历次工业普查数据。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制造业整体变动趋势
按照公式(1)、(2),计算了17个产业1980-2011年25年的绝对和相对地理集中指数,用这17个产业的简均值和加权平均值来衡量制造业整体的地理集中变动。如果用a和r分别代表绝对和相对地理集中指数(下同),则我国制造业整体的地理集中指数趋势如图1所示。
通过分析发现:首先,我国制造业的绝对和相对地理集中指数的走势基本一致,但是简均值的走势更为平滑。其次,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变化情况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1991年,制造业的地理分散趋势明显;第二阶段1992-2005年,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程度不断增加,集中趋势明显,相对和绝对地理集中指数分别在2005年和2006年达到最大值;第三阶段2006-2011年,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出现下降趋势。1980-2011年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变动呈明显的倒U型,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预测一致。
(二)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变动趋势
1.产业分类。进行产业划分最常用的指标有两个:第一个指标是人均固定资产,用固定资产净值除以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该指标越低,表明产业劳动密集程度越高。曲(2010)使用这个指标进行了研究。第二个指标是劳动密度指数,其公式为:
LAB=(Li/Vi)/(L/V) (3)
其中Li为i行业的就业人数,Vi为i行业的总产值,L为整个制造业的总就业人数,V为整个制造业总产值。一般将1作为分界点,如果LAB>1,则该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反之,则属于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吴三忙、李善同(2010)使用这个指标进行研究。
本文指标选择和数据处理情况:第一,同时采用劳动密度指数和人均固定资产净值两个指标。计算劳动密度指数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历次工业普查资料。计算人均固定资产净值指标数据全部来源于陈诗一(2011)。第二,采用二分法。将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所有产业中分离出来,本文将产业分为三组,分类原则为:劳动密集指数≥1.2的行业,属于高度劳动密集型产业;0.8≤劳动密集指数
2.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变动趋势。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金属制品(C34)、仪器仪表(C41)、电气机械制造(C39)、纺织业(C17)、非金属制品(C31)、通用设备+专用设备(C35+C36)。其相对和绝对地理集中指数趋势如图2所示,字母a和r分别代表绝对和相对地理集中指数(下同)。
3.中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变动趋势。中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农副加工+食品制造(C13+ C14)、造纸业(C22)、计算机通信设备(C40)、交通设备制造(C37)、医药制造(C27)、饮料制造(C15)。其相对和绝对地理集中指数趋势如图3所示。
4.典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变动趋势。典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包括:化学原料(C26)、黑色金属加工(C32)、化纤制造(C28)、石油加工(C25)、烟草加工(C16)。其相对和绝对地理集中指数趋势如图4所示。
5.结果分析。通过对上面结果进行分析发现:
第一,产业相对地理集中指数起伏较大,而绝对地理集中指数走势较为平滑。
第二,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绝对和相对地理集中指数的走势一致,1980-1991年,两指数震荡下行;1992-2004年,两指数开始不断上升,2004-2011年,两指数出现下降趋势,呈现分散-集中-分散走势,表明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已经发生,特别是2004年以后,产业开始进入分散状态。
第三,中度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势出现分化, C13+ C14、C22、C40三个产业呈现分散-集中-分散走势,而C37、C27、C15的产业相对和绝对地理集中指数波动比较小,相对平稳。
第四,典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化纤制造(C28)在1980-1991年,两指数不断下降;1992-2011年,两指数开始不断上升,目前仍处于上升过程中,呈现分散-集中走势, C26、C32、C25、C16四个产业的两个指数走势平稳,看不到明显的产业分散和集中现象。
结论
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变动情况,本文研究结论为:
第一,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变动呈现分散-集中-分散走势,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预测一致,与美国制造业长期走势一致。因此,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促进我国产业发展。
第二,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理集中变动呈现分散-集中-分散走势,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已经发生区域产业转移。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通过引导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来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观点。
参考文献:
1.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4(6)
2.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8)
3.曲.制造业产业结构变迁的路径分析—基于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J].世界经济文汇,2010(6)
目前国内磁力应用设备制造企业众多,普遍的规模都较小,行业集中度较低,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一、行业主管单位和监管体制
我国的磁力应用装备制造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产业政策的制定,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结构调整,实施行业管理。
国家协调指导本行业发展的有关行业协会,主要有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行业协会主要负责对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政府制订行业改革方案、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法律法规等重大决策提供预案和建议;起草行业发展规划;组织制定、修订行业技术、经济、管理等各类标准,并组织推进标准的贯彻实施;开展行业统计信息和综合分析工作以及承担政府和上级协会委托的其他工作等。
二、行业发展现状
磁力应用装备行业的发展与磁力应用技术发展水平和应用范围紧密相关。随着磁力应用技术的发展,磁力应用装备的应用领域正逐渐从传统的煤炭、矿山、火力发电、建材、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拓展至非金属矿、环保、医疗等行业。
美国、加拿大、苏联是世界上磁选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工艺流程的特点是细磨深选,磁选设备品种规格齐全,设备大型化,我国近年来随着磁选技术水平的提高,磁选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在研制高效的、磁场作用深度大,适应精细分选铁杂质的磁选设备在国内才刚刚起步。
近年来,国外磁选设备发展很快,在设备规模上向大型化发展;在结构形式上向多样化发展;在产品规格上向系列化发展;在控制方式上很多已采用了程序控制、模块电路和自动监控等,并已走进了高科技领域。
磁力应用装备行业呈现出两个明显特点和趋势:一是随着磁性材料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出现,永磁型磁力应用装备得到较快发展,未来永磁产品的节能环保特性将进一步被市场认同。二是超导技术开始在磁力应用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超导状态下的磁力应用装备,由于线圈电阻为零,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特点和超强磁力。未来,随着超导技术在磁力应用装备领域的不断成熟,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应用将变成现实,市场的潜在需求将促进磁力应用装备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行业发展趋势
(1)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行业企业多、规模小、集中度低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磁力应用设备制造行业良性发展的瓶颈。随着加工成本上升、销售环境恶化,多家中小型磁力应用设备制造工厂面临停产或倒闭;尤其是生产低端产品的企业,原本十分有限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与此相对,规模领先的公司凭借规模优势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市场份额,利用资金优势推动新品研发和横向并购,依靠品牌和网络优势保证营销渠道畅通。在产业集聚地建设的推动下,业内企业横向兼并重组将使磁力应用设备制造行业由分散型制造向集中型制造转变,产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2)产业政策导向明显,促使中长期发展。“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到2015年,突破一批国家建设急需、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包括稀土永磁、发光、催化、储氢等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和稀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奠定了我国磁力应用设备制造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趋势。
(3)下游安全标准的提高,将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目前,磁选设备主要应用在煤炭、建材、冶金等行业,并逐步过渡到食品、医疗、环保等众多民生相关领域,而这些领域对安全标准的要求较高。以食品安全标准为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关于食品中重金属限量的规定主要集中在1995年的《食品和饲料中污染物和毒素通用标准》(CODEX STAN 193-1995)。我国GB2762-2012对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调味品、饮料、酒类等20类食品中重金属铅、镉、汞、砷、锡、镍、铬的限量做出了规定。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无论从规定的细致程度还是限量的大小,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与CAC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相信未来随着我国食品、医疗等行业安全标准的提高,国内磁力应用设备行业将迎来飞速发展。
四、行业市场需求空间
(1)目前国内食品安全标准落后,2015年底将与国际接轨。我国现已制定和包括食品污染物和药物残留限量标准、食品卫生操作规范在内的食品卫生及其检验方法、食品质量及其检验方法、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食品贮运、食品标签等方面的国家标准近1000项,约有23%采用国际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偏低。此外,一些标准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技术指标落后,如GB10770-1997《婴幼儿断奶期补充食品》,规定蛋白质不低于5.0%,比同类产品的CAC标准(CODEXSTAN74-1981)低10个百分点。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2015年底,1000多项食品安全标准将制定完成,使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原则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基本一致,主要食品安全指标将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并适应中国膳食结构和食品产业国情。
(2)医药安全标准积极向国际标准靠拢。目前,我国医药安全标准法规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标准制定的周期过长,修订不及时,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适应,无法满足监管需要。例如,国标中农药残留等仪器检测项目的仪器条件和目前仪器配备的条件相差甚远,检测方法和操作程序陈旧、耗时。其次是部分药品安全标准过于宽泛,缺乏清晰、可操作的具体规定,如化妆品标准中的一些重金属处理方法描述不够详细,可操作性不强。《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2015年底全部化学药品、生物制品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标准,中药标准主导国际标准制定,医疗器械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达到90%以上。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医药装备的需求也将显著增加,未来磁力应用设备在医药行业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
(3)磁性应用设备技术升级。“十二五”
期间,我国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并实施节能减排工作,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机遇期。未来几年,我国制造业的生产设备为了满足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需要,将进行大量升级改造。此外,随着我国的磁力应用设备行业的技术进步,产品的价格将有所下降,性能也将得到提升,其应用的范围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因此,未来几年我国的磁力应用设备仍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对磁力应用设备行业的主要细分产品(磁力除铁器、磁力搅拌器、磁选机和磁力起重设备)市场容量的估算,预计到2015年,我国磁力应用设备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5亿元。
全年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工业增速继续领跑全国工业总量大省。四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比全国高6.1个百分点,居各省(市、区)前列,在工业经济总量前8位的省份中保持第一。新建企业拉动有力。全年新建投产并进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企业369户,拉动全省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汽车和计算机制造业快速增长。在鸿富锦和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产能持续释放的带动下,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快速增长,加权增速达35.8%;增加值合计占全省比重达到10.9%,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板块稳定作用明显。与民生相关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4个行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为17.8%,由于刚性需求稳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对全省工业经济的稳定作用愈加明显。工业结构继续优化。6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总量占全省25.9%,较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好于全国。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70.5亿元,同比增长18.7%,比全国高15.7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2位;主营业务收入27624.8亿元,同比增长13.1%,比全国高2.3个百分点;利税总额3100.7亿元,同比增长15.9%,比全国高10.2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工业投资增长乏力。2009年到2011年,全省工业投资增幅分别为45.5%、14.2%、14.4%。2012年,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3.5%,增幅较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36%,较上年同期低2.6个百分点。据“2013年全省工业新增产能调查”结果,2013年全省预计新增或技术改造工业项目1539个,项目个数比上年减少32%;预计项目总投资2810.8亿元,比上年下降8.9%。投资拉动工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后劲明显不足。企业经营收缩明显。自2011年9月开始,四川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涨幅持续回落;2012年5月开始连续负增长,市场需求处于下行通道,工业生产增速回落难以避免。企业存货、产成品增幅从2012年初的18.9%和21.8%分别下降至8.5%和10.4%,企业经营活动明显收缩。企业效益增幅明显回落。2012年1~11月,全省规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8.7%,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20.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高达236.3亿元,同比增长62.9%。应付职工薪酬增长21.3%、利息支出增长24.7%,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工业经济技术含量亟待提高。近几年全省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6大高耗能行业占比有所下降,但是,增加值总量仍占全省四分之一。新建投产企业主要集中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等行业。承接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也具有明显的新型劳动密集特征。
2013年,随着市场需求逐步改善,装备制造业可望度过谷底、钢铁行业可望迎来恢复性增长、仁宝等电子信息企业产能继续释放、汽车产业进一步壮大、在建电站陆续发电,全省工业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近年工业发展特征:
特征一:工业总量快速提升。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迈过5000亿元,2012年跨上万亿元台阶。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34%提升至2011年的45.1%,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4%,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特征二:企业户数大幅增加。2010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806户,是2005年的1.7倍,占全国的3.1%。2012年底,按新标准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户数为12576户,占全国3.8%。
特征三:工业空间布局趋向均衡。随着交通条件的根本性好转,全省工业的空间布局均衡性改善,以酒业发展引领的川南工业经济片区、以天然气化工发展引领的川东工业经济片区、以承接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发展引领的丘区工业经济片区占全省工业总量的比重逐步提高,总量占比小的市州工业经济也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特征四:行业结构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特征凸显。2012年底,煤炭采选、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矿采、非金属矿采选和开采辅助活动6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到15.3%,较“十一五”初期提高7个百分点。能源及资源类产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在省内和全国优势都更加突出。纺织、服装鞋帽、皮革、木材加工以及家具制造业五大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加快。承接的电子信息企业,很大部分是组装环节生产,依赖大量人工劳动。
特征五:技术构成的二元化仍未突破。全省工业总体上技术构成偏低,高技术装备少,高技术制造业比重低。在“三线建设”时期布局的航空、航天、电子、兵器、核工业等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以此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只占全省工业比重的两成。劳动密集型工业仍占主体。
需关注的趋势:
趋势一:国际竞争环境形成双向挤压态势。美国经济再工业化,启动高端制造业回归计划,保持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研发领先、技术领先和制造领先,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在高端方向形成越来越大的挤压力。同时,东盟国家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传统制造业转移逐渐形成气候,在制造业低端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形成压力。
趋势二:劳动力成本全面上升。“低劳动力成本时代”基本结束,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将带来工资继续上涨,不仅是工业,一、二、三产业劳动力成本全面上升,低成本传统制造业将受到更加严峻挑战。工业化进程的资本驱动和技术驱动作用更趋重要。
课题编号:2013626
【文章摘要】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食品加工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食品加工企业的营销渠道趋于多元化,本文在分析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试图找到适合我省食品加工企业的新型营销渠道。
【关键词】
食品加工;渠道冲突
1 吉林省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现状
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食品加工业已经跃然成为我省第一支柱产业,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我省食品加工业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其中味精达20%,畜肉制品占7O%,速冻食品占60%,方便面食品占25%,饼干占22%。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已经形成以玉米等深加工为主的粮食加工产业、以畜牧为主的肉制品加工产业及以长白山自然资源为主的绿色生态食品产业为主导的三大产业,涌现出了长春大成公司,长春皓月清真肉业有限公司、吉林森工泉阳泉饮品公司等一大批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明显的骨干企业,拥有了大批国内外知名的食品加工企业品牌。
1.1产品门类齐全
吉林省食品加工业主要涉及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和3大类;包括糕点及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酒精及饮料酒制造等9个中类,初步形成了较为齐全的食品加工业体系。 在所涉及的9个中类中,植物油加工业、糕点及糖果制造业、粮食及饲料加工业、牛羊屠宰及肉类蛋类加工业等4个行业构成了吉林省食品加工业的重点。
截止到2012年底,全省共有农副产品加企业2686家,占制造业单位总数的30.6%,从业人员89413人,占制造业从业人员总数的26.4%;其中规模在500—2000万元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253个、从业人员18674人;20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03家,从业人员35636人。个体农副产品加工业39229户,占制造业总数的60.8%;从业人员92869人,占制造业总人数的54.3%。食品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62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12亿元,实现利税71.9亿元,其中利润 27.95亿元。全省已形成了以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加工制造等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1.2加工企业以大型企业为主
目前我省的加工企业已经告别了过去小作坊式经营模式,主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1家,超亿元的企业9家,在吉林省所占的比重较大。长春大成、长春皓月、黄龙食品公司、梨树新天龙酒精公司、梅河阜康酒精公司、长春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德春米业(辽源)、吉林新禾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华正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四平红嘴油脂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吉林省食品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1.3形成独特的主导产业结构和特色优势
吉林省的食品加工业的发展速度迅猛,逐步发展成为吉林省加工业的主导产业。全省依托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区域主导产业,围绕农产品加工业已经形成玉米、水稻、大豆、肉猪、肉牛、禽蛋、乳品、参茸、蔬菜、林特产品十大产业系列,通过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促进企业间精细化分工和专业化合作,提升整体竞争力。2013年,全省启动实施投资3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166个,项目总投资304.3亿元,其中,中粮生化9万吨/年葡萄糖、森工泉阳泉特色饮品、金塔实业辣椒红色素萃取提纯、集安益盛药业扩产1亿支针剂生产线建设等项目已近完工。
2 吉林省食品加工企业营销渠道的现状
2.1营销渠道扁平化发展
传统的由生产者、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零售商组成的金字塔式的分校渠道具有操控性较弱;效率低下,不利于有序竞争;层次繁多,信息反馈不及时等缺点。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我省的食品加工企业逐渐打破了这种销售模式,采用越过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直接与终端零售商接触的扁平化的营销模式,削弱了中间环节的地位,凸显了终端的作用。
2.2渠道类型趋于多元化
我省的食品加工企业由于企业规模、经营管理水平等差异,必然采取不同的营销模式,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企业的销售渠道趋于多元化,在采用传统的间接销售渠道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营销渠道的优势进行分销,在同一地区采用多种不同的销售渠道;针对同一产品也采取差异化的销售模式。这种转变一方面弥补了单一销售渠道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食品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2.3营销渠道终端的个性化
消费者作为销售的终端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从单纯的接受商家推出的产品到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这种消费需求的变化也要求生产企业能够满足。因此定制销售模式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和趋势。定制消费模式具有流通环节少,定价较高等特点,对于企业而言利润空间较大。但我省的食品加工企业在定制营销方面还处于起步尝试阶段,没有形成固定成熟的销售模式。
2.4网络营销渠道发展迅速
在互联网络高度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成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便捷的平台,网络营销渠道为我省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我省众多的食品加工企业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得成绩。通过建立企业网站,网上交易等手段拓展营销渠道。随着“数字农业”概念的深化和实施,网络营销渠道必然成为我省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3 吉林省食品加工企业网络营销渠道与传统营销渠道冲突的成因
3.1成本原因
与传统营销渠道性比较,网络分销渠道在产品终端价格竞争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传统销售渠道相比,网络营销渠道是订单化生产,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灵活的生产,食品加工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客户个性化的需求,通过降低库存,甚至零库存的方式进行加工与销售,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库存的成本,降低了自己周转的压力。
二是相较于传统营销渠道的由生产加工企业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的多环节销售方式,由中间环节截取20%-30%的利润,网络营销渠道在销售过程中流通环节的减少,势必带来最终销售价格的降低,从而更具市场竞争力。
三是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网络的便利性,消费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同一类型的企业商品进行快速对比并作出购买决策,因此网络营销渠道的企业也不得不采用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购买,从而加剧了网络营销渠道和传统营销渠道的冲突。
四是市场透明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生产者不再独占信息源,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企业的生产成本,流程等信息,因此企业无法获得之前的超额利润。而这些信息的获得正是由于网络营销渠道的发展带来的。
3.2信息反馈原因
传统的销售渠道是基于固定的销售地点和销售时间的基础上的一种销售模式,虽然是人人交互模式,但这种交互多为单项的,企业的相关部门无法及时获得客户的反馈信息,企业就无法及时的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产品改进和新产品的研发推广;而网络营销渠道却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人机交互模式,客户可以即时的反馈相关信息,而生产企业可以根据这些反馈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并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具有个性化的产品,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的周期和相关的市场调研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3.3消费者消费体验原因
与传统的营销渠道相比,网络营销渠道因其便利性受到消费者,尤其是青年消费者的喜爱,但网络营销渠道的发展时间仍较短,大部分消费者还无法适应和掌握网络渠道的消费模式,由于网络营销渠道是人机交互模式,尤其对于食品加工企业来说,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只能通过视觉来选择商品,缺乏对商品的把握,这也成为很多人仍然习惯于传统购物渠道的原因。
4 吉林省食品加工企业营销渠道冲突的解决对策
4.1建立高效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
食品加工与食品物流与居民的生活关系密切,其巨大的需求量要求有高效现代的物流配送体系作为发展基础。食品本身的物理特征决定了货物价值一般较低,但体积较大,因此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完善的食品仓储系统既要充分利用运输的网络功能,也要在综合多种因素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存储量和存储时间,同时,装卸搬运活动是食品在流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减少搬运次数也要最大程度上发挥专业机械设备的优势,增强物流配送的节奏和衔接性,进而提高整个过程的综合效率。物流配送中心等运输节点的设计要综合考虑产品特点、运输距离、客户对时间的要求、企业运输成本等因素。
4.2构建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网络营销渠道与传统营销渠道成员之间需要建立一种规范性、经常性的信息共享平台,进而进行长期有效的沟通。渠道成员之间可以交流相关市场供求信息,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高级管理层的互访,企业发展的宏观规划等信息,这种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渠道成员之间,渠道成员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消除了很多潜在的隐患与误解,保证了企业的营销渠道高效、正常的运转。
4.3转变中间商职能实现共赢
解决传统营销渠道与网络营销渠道之间的冲突,从根本上是要对两类渠道进行有效的整合,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互联网络的出现建立了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快速销售渠道,使得中间商的职能大大削弱,中间商不再是营销环节中的骨干环节,而成为了这种快速直接销售渠道的服务提供部门。通过互联网实现的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直接网络营销渠道,这时传统中间商的职能发生了改变,由过去的环节的中间力量变成为直销渠道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同时,食品加工企业利用网络渠道和传统渠道进行销售时大势所趋,中间商要转变自身职能,如充当第三方物流配送提供服务等,通过自身职能的转变,实现生产企业,中间商和消费者三方的共赢。
我省的食品加工企业起步较早,发展较为完善,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只有通过有效整合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两种资源,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实现我省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易果平.新形势下我国蔬菜营销渠道优化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2]王秋艳.浅析传统营销渠道与网络营销渠道的关系[J]. 成功(教育). 2011(06)
【作者简介】
关键词:适箱产业;集装箱运输;四川省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5.0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5-08-04
从目前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交通要素已经成为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主导因素,处在综合交通枢纽的地区往往也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适箱产业的实质是一种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产生而形成的与之相匹配的产业,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产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规划的集装箱运输系统相比,四川适箱产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运输生成能力严重不足。适箱产业的发展对于四川这种内陆省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会带来产业成本的节约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配合着四通八达的集装箱运输网络,适箱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区域的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产生重大影响,对逐步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适箱产业的内涵及发展规律
(一)适箱产业的内涵
所谓适箱产业是指适合用集装箱作为产品运输工具的相关产业的总称。结合《集装箱适箱货物品名表》,可以总结出适合集装箱运输的产业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二)适箱产业的发展规律
适箱产业,顾名思义,是随着集装箱运输方式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与之相匹配的产业类型。但值得注意的是,适箱产业本身并不是只能用集装箱才能运输的,而是由于该产业类型适合用于集装箱运输,且这种运输方式可以为其产业降低成本,从而做出的最优运输方式选择,产业发展也有着自身的一般规律。
1.节省产业成本。由于集装箱自身优势,可以保证货物安全,并且可以简化货物包装,减少运营成本,从而降低包装费用和运输费用。同时集装箱运输可以通过海陆空多式联运实现“门到门”运输,最大限度的减少产业的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
2.产业布局对交通依赖性增强。对于适箱产业而言,集装箱这种高效化的运输方式意味着更少的时间成本,其产业更多的布局在集装箱码头和集装箱铁路、公路“无水港”及其沿线地区,这使得产品可以在更短时间内运往更多的市场需求地,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3.多交通便利。集装箱运输在运输和装卸的过程中,由于货物封闭在集装箱中,因而能够在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实现转换。适箱产业可以通过海陆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机结合,实现远程的门到门运输。
4.贸易标准化。集装箱运输拥有一套世界通用的运输标准,运输的标准化带来的是贸易的标准化,贸易标准化不仅为国内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减少了交易成本,同时还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为适箱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四川适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四川适箱产业的分布特征
1.行业分布。结合四川的整个产业体系特点和产业优势,本文把四川省最适合集装箱化的产业分布设定在15个产业领域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烟草制品业、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四川适箱产业2010年工业总产值为12584.12亿元,占四川省工业总产值的54.37%。
2.空间分布。本文主要从适箱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两方面来分析其空间布局特征,其中产业规模选取该产业的工业总产值指标来衡量,产业效益选取该产业的利润总额指标来衡量。
通过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四川省的适箱产业无论是在产业总值还是利润总额上,均在成都经济区分布最多且实力较强,成都的产业规模占到全省的41.3%,产业效益则占比47.5%,适箱产业呈现“极核式”的分布和发展特点。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和医药制造业作为四川传统优势产业,均主要分布在成都经济区内。此外,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电子工业、食品工业也集中在成都经济区分布。饮料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在川南经济区的优势突出,尤其是宜宾和泸州的白酒行业,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而川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作为港口地区,适箱产业分布较少。
表1 2010年适箱产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排名前七名的市(州)
单位:千元
■
资料来源:根据2011年《四川省统计年鉴》计算整理所得。
(二)四川适箱产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1.产业集群。适箱产业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成都经济区,在该经济区内,已拥有德阳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集群、成都家具产业集群、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成都鞋业产业集群4大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具备参与全国范围以及全球范围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也有一些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比如泸州白酒产业集群、沿成南高速纺织服装产业带、资阳和眉山机车车辆产业集群等,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在《四川省现代加工制造基地建设规划》中,成都汽车产业集群、资阳和眉山机车车辆产业集群、泸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自贡数控机床产业集群也将逐步发展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2.产业链。这里所研究的产业链是指产业链内涵的第三个层次——产业间结构链,即产业的关联和配套。适箱产业的配套产业在良好发展适箱产业的过程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适箱产业配套的产业主要指集装箱制造业和集装箱船舶和专用车业。
目前,四川省适箱产业的配套产业的发展还未成熟,在集装箱船舶和专用车的发展上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全国主要生产集装箱的省市主要有天津、上海、江苏、广东和重庆等。四川省集装箱主要靠其他省市供应,包括重庆等地。四川省还没有集装箱船舶企业,全部租用重庆及外省船舶,而集装箱专用运输车只有170辆左右,而重庆则拥有800辆。
三、基于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适箱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四川发展适箱产业的机遇
四川省提出的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不仅提高了四川自身的区位优势,根本改变自古以来“蜀道难”的状况,并且通过交通这一经济主导因素作用以及集装箱“门到门”运输优势的发挥,可以极大地减少适箱产业生产和时间成本,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
首先,川南泸州—宜宾—乐山和川东北广安—南充—广元港口群的集装箱港口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四川的区位优势,从而带动省内适箱产业发展。根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该港口群的规划,预计泸州—宜宾—乐山港口群集装箱吞吐量2012年、2020年、2030年分别为102万TEU、316万TEU、735万TEU。腹地范围包括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经济区,该港口群的升级为腹地适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其次,青白江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地处宝成、成渝、成昆、达成四条铁路干线的中心交汇处,是我国集装箱运输网络中的重要地理位置,年货物吞吐量达到220万到250万TEU,年运力远期可达2626万吨,是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铁路“无水港”有效连接了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等四川重要经济地带,同时,中心站还将与广州、上海、北京、西安等55个铁路枢纽城市实现对接,每天开行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集装箱直达班列,成都乃至整个西部的适箱货物将通过这个窗口运往国内外。龙泉驿公路口岸辐射川东、川南、成渝经济圈和成都市域东部,通过公路网络与四川各个港口的对接,实现“铁公水”多式联运无缝对接。
(二)四川发展适箱产业面临的挑战
1.适箱产业空间分布不均导致集装箱港口“吃不饱”。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四川省的适箱产业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成都经济区内,产业中具有国内外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也全部分布在成都经济区内,川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内的适箱产业比重不高。
川南泸州—宜宾—乐山港口群集装箱吞吐量远景可达735万TEU,其中泸州港、宜宾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远期均可达400万TEU,而在泸州和宜宾除了实力较强的白酒产业和化工产业外,其他适箱产业分布很少。加之泸州—宜宾—乐山港口群物流体系不够完善,港口与腹地之间缺乏便捷、高速的连接通道,造成了腹地适箱产业在选择港口运输时的二次转运成本,成都经济区内的适箱货物大多仍以公铁联运为主。据统计显示,泸州港目前集装箱吞吐能力可达100万TEU,但2011年泸州港的实际吞吐量为10万TEU;宜宾港吞吐能力2010年同样达到100万TEU,但是2011年的实际运输量仅为8057标箱。四川省集装箱港口实际的吞吐量并不饱满,平均仅能实现十分之一左右的能力。
川东北广安—南充—广元港口群作为川东北经济区的开放窗口,其远期集装箱吞吐能力可达150万TEU左右,而川东北地区的适箱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弱,除纺织业初具规模之外,没有其他具有竞争优势的适箱产业。这将造成港口与腹地经济不能实现对接的尴尬局面。四川适箱产业的分布不均使得港口运输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规划形成的集装箱吞吐能力因不能得到实际利用而变成“无用功”。
2.工业规划与交通规划政策不配套。四川省在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各个地区的区位规划出了集装箱港口、集装箱铁路公路“无水港”和航空港。然而,各个地方政府在规划本地区的工业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结合本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区域特色,一味地随波逐流,造成区域产业同构化、同质化竞争。
因此,工业规划和交通规划特别是在空间布局上没有有效整合,各个地区没有考虑区域特色,尤其是空间联系特色,使得产业不能合理差别化发展,造成区际产业趋同,发展模式趋同,区域产业同构化意味着更多的资源争夺、市场争夺、人才争夺,这将不利于四川适箱产业的整体发展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适箱产业的配套行业处于空白状态。上文分析中已经提到,四川适箱产业的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四川几乎没有集装箱制造行业和集装箱船舶企业,需全部租用重庆和外省市的集装箱和集装箱船舶;而四川省的集装箱专用运输车拥有量也只有170辆左右,相比于重庆以及其他港口城市而言,还有明显差距。缺乏大型骨干航运企业也成为四川港口竞争力不足的主要原因,由于没有本土集装箱船队的支撑,导致集装箱港口的实际运输量远远低于其吞吐能力,港口实力弱同样间接影响着适箱产业的整体发展。产业配套行业发展不足,会造成产业成本上升、产业链体系不完整等一系列问题,将不利于适箱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
四、积极发展四川适箱产业的策略
(一)完善适箱产业的空间布局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四川适箱产业主要分布在成都经济区,尤其是四川传统优势产业大部分在该经济区内,而川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作为港口地区,适箱产业分布较少,四川在完善成都经济区适箱产业布局的同时,还应重点加强发展川南、川东地区的适箱产业,完善整体适箱产业的空间布局,使港口运输生成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成都经济区内的适箱产业应尽量在铁路公路“无水港”和集装箱码头交通沿线布局,同时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通往水陆空集装箱港口的交通经济干道,减少运输和时间成本。
川南经济区的饮料制造业是该经济区的支柱行业,同时也是最具竞争力的适箱产业,主要是宜宾和泸州的白酒产业带动了该行业的发展。在重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力的白酒产业的同时,川南经济区还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氯碱化工、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等化学工业,同时注重该经济区装备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结合上文中的相关数据和结论,泸州应重点发展布局白酒产业、化工产业、通用设备等机械制造业;宜宾应重点发展白酒等饮料食品产业、氯碱化工产业;自贡则重点布局发展机械及装备制造业和盐化工产业。
川东北地区的适箱产业发展还未形成规模,其中比较具有优势的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其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省同行业的27.42%和24.17%。川东北经济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可以大力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食品工业、医药产业和化工产业。南充、广安、广元、巴中可以结合本地区的资源特色,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特色中医药产业;遂宁的纺织、食品和化工产业同样潜力巨大;巴中、广安、达州地区同时可以重点发展化工产业。
(二)积极发展适箱产业的相关配套产业
缺乏集装箱船舶企业和集装箱专用车制造企业也是适箱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积极发展相关配套行业对适箱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川政府应给予相关的政策扶持,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集装箱船舶企业和集装箱专用车企业。
在财政方面,政府应筹集集装箱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集装箱船舶企业和集装箱专用车企业制造集装箱船舶和集装箱拖车的财政补贴和扶持。对于新设立的集装箱船舶企业,并在省内集装箱港口从事集装箱班轮运输船舶,可以给予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同时,对在集装箱港口开行集装箱班轮的集装箱航运企业,给予燃油补贴。
在税收方面,在四川省设立的集装箱船舶企业和集装箱专用车企业可以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按照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购买和引进的集装箱船舶和专用拖车制造技术设备,均享有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上的优惠。
(三)建立水陆空集装箱港口与腹地的对接机制
铁路公路“无水港”在优化自身基础设施的同时,还要积极完善交通网络,加强建设与川南、川东地区紧密联系的交通干道,同时优化成都经济区的交通体系。例如规划在建的成绵乐城际列车和高铁干道,将会有效连接成都经济区内各市区,通过公路口岸和铁路中心站将适箱货物运往全国各地,从而带动成都经济区内的适箱产业高效发展。
泸州—宜宾—乐山集装箱港口群的腹地范围包括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其中成都经济区内的适箱货源极为丰富,很多货物通过水路运输的成本将会更低。水路集装箱港口不仅要与腹地内企业合作,更要建立港口与腹地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丰富港口的适箱货源。例如,成都、乐山两市就已签署了经济社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乐山港即将成为“成都港”,成都经济区的适箱货物将由乐山港通江达海。
五、结语
本文所研究的适箱产业是基于四川省集装箱运输网络形成的背景之下提出的。相较于以往研究的集装箱产业不同,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为集装箱产业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四川省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中,已经把四川规划成为一个集装箱运输大省,然而四川省适箱产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造成交通规划与产业发展无法实现对接的尴尬局面,运输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发展适箱产业对于四川这样的内陆省份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前景同样相当可观。配合四通八达和高效益的集装箱运输方式,适箱产业发展研究的社会价值也将不断提升。适箱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朝着产品高附加值、生产成本最低、产业发展与空间联系增强、产品最终真正实现“门到门”运输的方向不断完善,最终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水. 产业经济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周新生. 产业分析与产业规划:方法与应用[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3] 付冶、孟兴红. 关于工业产业布局理论发展的评述[J]. 企业导报,2010,(02):10.
[4] 武良成、郑宇劼等. 中国集装箱港口竞争力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5] 张飞、康继田. 基于模糊评价方法的集装箱港口市场竞争力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06).
[6] 于晨光. 大连港集装箱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7] 唐涛. 基于“钻石模型”的泸州白酒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8] 蔡云、黄朝阳、黎青松. 四川省汽车产业发展分析与研究[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01).
[9] 仲盼. 中国高技术产业布局变动趋势与效益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10] 张成、袁兵. 散货集装箱化的成因及发展趋势[J]. 集装箱化,2008,(02).
[11] 蓝英、王代敬. 四川省主导产业的选择[J]. 统计与决策,2006,(10).
[12] 梁帅、张瑶. 临港产业发展规律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0).
[13] 李艳波、刘松先. 创新型临港产业集聚机理及其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07).
[14] 罗萍. 我国港口经济与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考[J]. 港口经济,2011,(04).
[15] 赵钢. 成都地区铁路集装箱发展战略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