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金融危机特点范文

金融危机特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06 10:10:54

金融危机特点

篇1

为了透视近年来金融犯罪的特点与趋势,笔者对79个已公开的金融犯罪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注:李孟书、文盛堂:《金融营运与犯罪警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196页。)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金融犯罪对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的危害

金融犯罪是发生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中的刑事犯罪。金融犯罪对社会经济生活和法律秩序到底有什么影响?到底该怎样理解金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一种潜在的误解认为,金融犯罪主要是危害到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认为金融安全就是金融机构的安全,就是银行金库中现金的安全。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真正理解金融犯罪对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构成的巨大危害。

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包括两个层面:首先,金融是整个社会经济的核心,是所有经济活动的纽带。因此,金融安全和秩序既包括金融业之内的安全稳定、合法有序,而且包括了由金融业所连接起来的各行各业的安全稳定和合法有序-这是从范围的大小来看,金融安全和秩序的实际范围远远大于金融业本身。第二,金融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集散地,而且是各类风险和盈利机会的集散地。因此,金融秩序既包括有形物质财富的安全稳定的运作以及合法有序的流动,也包括了信用、信心、信誉、信任这些非物质要素-这是从秩序的性质来看,金融秩序既有物质性的一面,又有非物质性的一面。

从这一理解出发,我们便可以这样把握金融犯罪对金融秩序所构成的危害:

1.从最狭义的角度看,金融犯罪首先会造成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不良资产和坏帐损失。

按照新的贷款分类方法,所谓不良贷款就是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注:见《贷款风险分类原理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4月版,第160页。)它们的损失概率分别在30~50%、50~70%、95~100%.在形成不良资产的所有原因中,金融犯罪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们的79个案例中,直接或间接造成金融资产质量下降的具体金融犯罪至少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贪污犯罪、金融机构或其从业人员的违法发放贷款的犯罪、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挪用公款犯罪、金融机构或其从业人员的违法办理金融业务造成金融资产严重流失的犯罪、金融票据诈骗以及贷款诈骗犯罪等等。这些犯罪的分布情况如下:

附图{图}

由表1可见,这些犯罪都在不同程度上构成了危及金融资产质量的重要原因。其中,贪污、挪用公款、受贿等犯罪给金融资产安全和质量效益造成的危害不言而喻。应当特别注意的是,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违法发放贷款行为、玩忽职守违法出具金融票证的行为、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的行为,以及各类票证诈骗、贷款诈骗行为,都极大地威胁到金融资产的安全和有序。当然,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不能仅仅归咎于金融犯罪。除了金融犯罪以外,还有自然因素、市场因素、政策性因素等。

2.进一步看,金融犯罪还对与金融机构相关的非金融行业、企业的资产安全构成危害。

金融犯罪的危害后果具有连锁性、放射性、渗透性。金融犯罪是发生在一个国家经济中枢的至害因素,它的危害天然地超出了金融业本身。金融犯罪的这种连锁性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实现的:(1)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擅自设立非法金融机构等非法经营金融业务方面的犯罪,直接造成受骗的机构投资者和投资公众的财产损失。(2)有些票据诈骗、假冒信用证诈骗、伪造单据的信用证诈骗、伪造有价证券,以及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等犯罪,都可能造成银行开户单位、结算户的资金损失或货物损失。(3)违法发行股票、债券、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等证券欺诈,都可能使证券市场中各类投资者遭受财产损失。(4)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诈骗犯罪,本身就会连带出凶杀、伤害、纵火、投毒等暴力犯罪,使被害人遭受不应有的人身、财产损失。(5)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客户资金供个人使用的犯罪,既可能将挪用款项用于赌博、贩毒、走私、购买换取假币等其他非法活动,并带来相应危害后果,还可能使客户失去有效运用资金的最佳时机,给其带来经济损失。(6)洗钱作为金融犯罪的一种形式,其扩张性更是显而易见。洗钱不仅为贩毒、恐怖活动、军火走私、有组织犯罪企业提供“燃料”,还给发现证实原始犯罪的司法活动制造了巨大障碍。社会每年不得不在打击、防范这些贩毒、走私、恐怖活动方面投入巨额资金。(7)即使是直接以金融机构为犯罪对象的犯罪,也可能殃及非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例如,贷款诈骗行为不仅是欺骗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而且必然殃及担保单位。

可见,金融犯罪发生在金融业,而其危害却蔓延到社会经济生活的许多层面。

3.再引申一些看,金融犯罪不仅造成了金融机构和相关经济主体的物质财富上的损失,而且会引发非物质性的危害后果,如市场准入方面的混乱、金融机构之间的无序竞争、金融机构的信誉危机、公众对金融监管机关或币值、汇率稳定的信任危机,甚至导致国家的政治、政权危机。

例如,90年代初发生的农行百亿美元信用证被诈骗案件,虽然没有遭受涉案金额的实际损失,但给银行造成的声誉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注:李孟书、文盛堂:《金融营运与犯罪警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196页。)再如,阿尔巴尼亚的一些融资公司非法集资后无法兑付,激怒了广大投资者。他们游行示威、冲击政府机关、抢劫商店、烧毁银行、冲击监狱、释放罪犯、导致武装冲突和政府下台。

关于金融犯罪与金融秩序的关系,除了应当看到金融犯罪对金融秩序的破坏性影响以外,还应看到,混乱的金融秩序也会反过来助长金融犯罪的蔓延。二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例如,有人发现,凡是金融秩序混乱的时期,也是金融犯罪大、要案的高发时期。1984~1985年、1988~1989年、1992~1993年期间,宏观金融秩序几度失控,带出了一大批金融犯罪案件(注:赵凤祥:《国际金融犯罪比较研究与防范》,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2页。)。

总之,金融犯罪对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的破坏力也许比我们以往估计的要大得多。打击、防范金融犯罪应当是国家犯罪控制实践中的重中之重,甚至是保障社会经济安全有序的必要措施之一。

二、金融犯罪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对金融犯罪的特点,学术界有许多种归纳。(注:见赵凤祥的《国际金融犯罪比较研究与防范》,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2月版。饶声勇的《金融诈骗防范手册》,北京,工商出版社1995年9月版。陈正云的《金融犯罪透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12月版。陈学军的《金融犯罪面面观》,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3月版。李明朝、白世春的《金融诈骗与防范》,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笔者在1994年出版的《金融欺诈及预防》中归纳的金融犯罪的特征是:(1)白领犯罪;(2)有预谋犯罪;(3)高智能犯罪;(4)暗数较大的犯罪;(5)财产犯罪。(注:白建军:《金融欺诈及预防》,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8月版,第258页。)现在看来,其他许多犯罪也符合这些特征。在研究79个样本案例之后,笔者对金融犯罪的特征与趋势问题有如下发现:

1.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犯罪的现象越趋普遍,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与针对金融机构的犯罪相交织,构成最危险的金融犯罪。

金融犯罪可以分为针对金融机构的犯罪、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由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针对金融机构的犯罪,就是直接以银行资金安全或生存条件为对象的犯罪,如贷款诈骗或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的行为。不法占有银行已有资金或市场,是这类犯罪的基本特征。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就是以金融机构为媒介或工具的犯罪,如挪用公款、洗钱等犯罪。由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即金融机构本身作为犯罪主体而实施的犯罪,如银行违法发放贷款的犯罪,本质上是银行内部责任人员共同利用银行的法人身份而实施的犯罪,因而是一种特殊的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

与针对金融机构的犯罪不同,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犯罪的基本特征是其间接性、或然性。间接性是指,犯罪人并非意图直接侵吞银行资金,而是以金融机构为工具,以侵害金融业务为纽带而发生的其他法益乃至相关的经济秩序。例如,洗钱犯罪中,银行成为黑社会犯罪分子贩毒、走私的必要桥梁。或然性是指,金融机构可能因其遭受资金损失,也可能不。例如,利用银行犯罪的另一种形式是某些滥用银行信用的所谓帐外经营案件。在这些犯罪中,银行成了某些不法分子搞投机赌博的保险公司。赌赢了,好处归自己,赌输了,由银行承担实际损失。这就好比投掷硬币赌输赢,“正面我赢,反面你输”。(注:kitty calavita and henry n. pontell,“heads i win, tails you lose: deregulation,crime,and crisis in the savings and loan industry”,from david nelken. . 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1994,p267.)

对金融犯罪的这种划分体现了对金融犯罪现象的理论思考。那么,在现实中,这三类犯罪真的存在吗?它们各自对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笔者对79个样本案例进行了测量,并对各类金融犯罪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做了分析。结果如下:(注:在大多数情况下,罪名本身就反映了犯罪的类型,属于针对金融机构,还是利用金融机构,还是由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针对金融机构的犯罪主要包括:银行工作人员的贪污、贷款诈骗、抢劫金融机构、盗窃金融机构、假币犯罪、擅自设立金融机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受贿、挪用公款、玩忽职守、洗钱等。由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包括所有规定有单位犯罪的法条所禁止的行为。此外,还有一些犯罪,如票据犯罪,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本身的情况确定属于何种类型。)

附图{图}

(注:风险金额即涉案金额,与损失金额相对,表明金融机构对其合法资产因犯罪而失去有效控制的规模、范围、可能性。)

从表2的各项数据中,我们有几点发现:

第一,从发案数的分布来看,广义上的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注:由银行实施的犯罪本质上也是利用银行实施犯罪。由于本研究所使用样本案例均为银行类犯罪的案例,故此处未使用“金融机构”一词,以免以偏盖全。)的出现频率最高,达到了45.5%;针对银行的犯罪次之,为43%;由针对银行的犯罪与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相交织构成的混合型犯罪最少,为11.5%.这说明,尽管针对银行的犯罪仍然不容忽视,但更加应当引起注意的现象是,利用银行实施犯罪的情况越来越常见,银行越来越多地成为犯罪分子达到其他犯罪目的的中介和工具。

第二,从危害性的大小来看,由针对银行的犯罪与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相交织构成的混合型犯罪不仅是最危险的犯罪-在7个案例中,平均每个案件造成的实际损失为90.5万元,每个案件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潜在风险金额达到了2443.2万元。这不仅比平均数高出许多倍,而且分别相当于单纯的针对银行的犯罪、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和由银行实施的犯罪的案件平均损失的21倍、55倍和15倍;而且是我们面对的主要危险-占所有样本案例的11.5%的混合型犯罪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实际资金损失就达到了损失总额的76.5%.在这类犯罪中,利用银行的犯罪,以及由银行实施的犯罪成了针对银行的犯罪所以能够得逞的重要条件。例如,在样本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某集资诈骗犯罪分子利用高息集资、假挂失、涂改活期存折等手段诈骗社会投资公众的储蓄存款。涉案金额达2亿元之多,造成实际损失数千万元。其骗局屡屡得手的关键就在于大量行贿银行人员,在银行内部找到了“帮手”。(注:李孟书、文盛堂:《金融营运与犯罪警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59页。)

第三,从金融风险的角度来看,利用银行实施犯罪平均每案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往往小于其他类型的犯罪,而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却是最大的。对单纯的针对银行的犯罪和由银行实施的犯罪来说,平均每个案件的实际损失为造成的风险金额的9%左右,混合型犯罪为25%左右,而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为1.8%.这说明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给金融机构资金安全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更大的金融风险。

2.道德冒险是解释为什么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犯罪的重要主观原因,是说明为什么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和潜在风险的重要变量。

金融犯罪还可以分为恶意型金融犯罪和道德冒险型金融犯罪。道德冒险型金融犯罪是相对抢劫、盗窃、贪污等恶意型金融犯罪而言的,就是指故意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盗用或滥用银行资金、名义或信用从事非法融资活动,给银行或其他单位个人资金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灾难性损失的犯罪。例如非法经营金融业务的犯罪、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挪用公款犯罪、政府部门、银行或其员工渎职性犯罪等。那么,犯罪主观方面的这个层面与利用还是针对银行实施犯罪之间有何关系呢?请看表3:

附图{图}

从表3中我们不难发现: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与道德冒险这种主观心态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在38个道德冒险型犯罪的案件中就有37个案件属于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占97.4%.针对银行的犯罪,与恶意型犯罪心理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在41个恶意型金融犯罪中只有8个案件属于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占19.5%.换句话说,我们看到了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的另一个侧面:道德冒险。可以推论,道德冒险越多,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犯罪的现象就越多。

作为一种主观心态,道德冒险型金融犯罪的特点是:首先,投机性或赌博性。行为人也许赢得很大,也许输得很惨。其获利或损失都是或然的,与许多因素有关。最终到底是英雄还是罪犯,行为人并不能完全控制。他们希望并自信能够成为赢家,但也许还是成为输家。其次,放任性或儿戏性。尽管没有永久性占有银行财产的目的,但行为人通常对银行财产损失的结果既不追求也不否定,而是持放任或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例如,在非法拆借的案件中,行为人实际上是将自己的投机风险转嫁给银行。再次,灾难性或危险性。在银行业中,这类犯罪的涉案金额主要与行为人的想象力有关。一旦造成损失,其数额将可能是巨大的天文数字,它使任何形式的金融犯罪乃至所有形式的犯罪都相形见绌。

道德冒险型金融犯罪的典型例证是英国巴林银行里森案件(注:参见1998年1月8日、9日《人民日报》第7版。)和日本大和银行井口案件。(注:参见1998年1月8日、9日《人民日报》第7版。)其一,两案都与高风险金融交易有关,里森饮恨于日经指数期货价格走势的判断失误,(注:参见胡继之:《金融衍生产品及其风险管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301页。)井口越权进行期货交易始于1984年债券交易中的失误。(注:参见1995年10月20日《朝日新闻》,第4版。)如果不是日本关西地震,里森这颗“金融新星”也许不会举家外逃。其二,两案行为人都不是出于永久性占有银行资金的目的,都是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巨额银行资金进行非法交易。(注:参见13.5,和1995年10月20日《朝日新闻》,第4版,1995年9月27日《日本经济新闻》,第4版。)其三,两案都给所在银行造成了巨额损失。里森的行为造成了巴林银行亏损约14亿美元,(注:参见1998年1月8日、9日《人民日报》第7版。)不得不宣布破产。井口隐瞒了大约11亿美元的损失。(注:参见1995年9月27日《日本经济新闻》,第4版。)

正是由于道德冒险有别于传统的恶意型犯罪,因此,它的行为人往往对自己的冒险行为进行“合理化解释”,失去了罪现感、罪恶感等心理体验对犯罪的遏止作用。这正是为什么道德冒险行为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的一个原因。

3.除了道德冒险以外,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还往往伴随着另一个现象的存在而存在:内外牵连的复合型金融犯罪。金融犯罪还可以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两种。前者就是单纯由银行外部或内部不法分子实施的犯罪。复合型金融犯罪是指内外勾结型或内外牵连型金融犯罪。复合型金融犯罪与利用银行实施犯罪之间的关系如表4所示:

附图{图}

从表4中不难发现: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与复合型金融犯罪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在39个内外牵连的复合型犯罪案件中就有29个案件属于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占74.4%.针对银行的犯罪,与单一型犯罪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在40个单一型金融犯罪中只有16个案件属于利用银行实施的犯罪,占40%.即:我们看到了利用银行实施犯罪的另一个侧面:内外牵连。可以说,只要围绕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有内外牵连的因素,那么,犯罪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就更多地表现为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犯罪。如果犯罪单纯由金融机构内部从业人员或外部人员实施,其行为与金融机构的关系就更多地表现为针对金融机构的犯罪。

那么,作为一种类型,复合型金融犯罪有哪些情况和特点呢?在我们的样本中,属于内外牵连的复合型案件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银行外部诈骗分子针对或利用银行进行犯罪与银行内部从业人员玩忽职守犯罪之间的组合-没有共同的故意;另一种是银行外部诈骗分子针对银行或利用银行进行犯罪与银行内部从业人员收受贿赂后实施玩忽职守犯罪之间的组合-主观方面的联系介乎于前一种情况内外勾结之间;再一种是真正的内外勾结型犯罪。

可以推测,这类犯罪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展成为某种在利益关系上互惠共生,在违法形式上相对稳定,在时间上具有一定持续性,在组织形式上相对松散的利益结合体。当这种结合体发展为银行、企业、政府三者中不法分子构成的结合体时,金融犯罪也许成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社会经济的一支势力。这样的犯罪势力将以滥用资源优势为其基本特征:滥用权力优势、资金优势、信息优势。在西方,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的。例如,日本的黑社会有组织犯罪集团,早就尝试了向金融机构的渗透,并在相当大程度上控制了金融机构(注:takano hajime,“why got yakuza into our banking system?”, from www, ex. ac. uk/rdavies/arian/scandals/mafia. html.)。对这样情况的出,我们应当有所准备。

三、金融机构免遭滥用的根本途径:加强金融机构的内控

面对金融犯罪的巨大危害,任何负责任的政府和银行家都不会有丝毫的懈怠。问题在于:如何控制?

以上分析可以归结为三点基本认识:第一,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犯罪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与针对金融机构的犯罪相交织,构成最危险的金融犯罪;第二,道德冒险是解释为什么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犯罪的重要主观原因,是说明为什么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和潜在风险的重要变量;第三,除了道德冒险以外,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还往往伴随着另一个现象的存在而存在:内外牵连的复合型金融犯罪。简单说就是,金融秩序和安全越来越多地受到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的困扰,这种犯罪又更多地与道德冒险、复合型金融犯罪高度相关。

这个认识对金融犯罪的控制实践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从控制的角度来看,以上分析所反映的问题可以归结为金融机构的内控问题。金融机构的资金、名义、信用工具被金融机构内外人员所滥用或基于各种目的而分享,而且这种滥用又是出于放任或严重不负责任的心态,甚至金融机构自身也在触犯刑律,这些无一不说明金融机构内控的失灵。如果金融机构的角色除了犯罪的直接对象以外,还可能成为银行内外犯罪分子用来转嫁投机风险、谋取私利的工具或桥梁,甚至成为犯罪的主体,那么,单纯的“外防”便不能概括银行安全防范的全部内涵。既然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与针对金融机构的犯罪相互交织使金融机构的处境更加危险,既然内外牵连的复合型金融犯罪给金融安全带来更大的威胁,那么,“外防”就自然应当是以“内控”为基础的“外防”,而“内控”也自然应当是与“外防”相联系的“内控”。也可以说,“内控”是“外防”之本,“外防”是“内控”的必然延伸。因此,加强金融机构的内控,应当是控制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秩序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性措施。

1.金融机构内控的概念

所谓金融机构的内控,是指通过事前预警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方法,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范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职务或职能活动,以防范各类阻碍金融资产和金融信用工具安全、有效运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活动过程。按照这个概念,首先,金融机构的内控不是单纯的上级对下级的任意的行政管理活动,而是金融机构全体从业人员依照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所从事的法律行为。或者说,内控本质上不是人对人的控制,而是法对人的控制。由人管人到法管人转化,是内控的最高境界,其次,内控的目的不仅是保障金融资产的安全,还包括金融资产的有效运用和各项金融工具的安全、有效的运用。内控的对象既包括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还包括金融机构自身。再次,内控不仅限于针对已然的刑事犯罪案件的查办和惩处,更重要的还有各个业务岗位环节中对依法经营情况的监督制约和实时监控。最后,内控不能被狭隘地理解为针对“家贼”犯罪的控制,而应看到,内控是与外防相联系的内控。因为金融机构外部的犯罪分子针对或利用金融机构的犯罪能否得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金融从业人员是否合规经营、是否有意提供合作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内控就是某种外防。

2.金融机构内控的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篇2

1.财务柔性的来源

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企业财务柔性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现金持有。企业良好的流动性管理能够增加企业的财务柔性,当受到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时,现金持有较高的企业可以利用内部资金满足其投资活动,从而避免由于外部融资约束所造成的投资不足等问题。

(2)债务能力。保持较低财务杠杆水平的企业在遇到外部不利冲击时,由于自身负债较少,财务风险也较小,因此比高负债的企业具有更强的融资能力。这类企业一旦遇到资金周转问题仍可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以使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3)资产销售。在理论上,面临现金短缺的企业可以通过资产变现来增加其现金流,[3]这样也可以及时解决企业资金上的不足。但是这种方式并不十分常见,因为多数情况下资产变现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亏损。

2.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特点

(1)融资受限

在企业资金筹集方面,根据融资优序理论可知,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等问题的存在,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存在明显的偏好顺序,即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因为我国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限制条件较多,所以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融资时更倾向于前两种方式。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方面,市场上产品过剩,企业的收益水平下降,这些都使企业内部现金流入量减少,从而导致企业的自有现金无法满足其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危机过后市场上投资者的投资热情降低,投资态度趋于保守,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额度紧缩、贷款条件更加严格。虽然企业已经逐渐走出了低谷时期,但危机给全球经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仍会持续很长时间。因此企业在此时期所受到的融资约束仍旧很大,这使得企业无法筹集足够的外部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投资扩建等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2)投资不足

在企业投资方面,企业的投资意愿也随着经济环境的波动而减弱。融资是企业资金运行的起点,也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由于后危机时期企业内部自有资金十分有限,而企业获取外部资金的成本较高,因此企业会被迫放弃一些NPV为正的投资项目,进而导致了投资不足或投资扭曲。此外,金融危机的爆发造成了全球经济运行中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投资等待的期权价值也随之增加,从而致使企业削减当期的投资支出。

3.后金融危机时代提高企业财务柔性的方法

企业的财务柔性包括融资柔性、投资柔性、营运资本柔性以及收益分配柔性,这4个方面的柔性管理贯穿了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众所周知,财务柔性较高的企业可以在危机中有效减少财务风险,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其财务柔性,以便应对环境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对企业投融资及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

(1)融资柔性

资金的筹集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点,企业的融资柔性包括对融资方式、资本成本以及资本结构的柔性化管理。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企业不应单一依靠某种融资渠道,而是应该对融资项目的前景、企业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税收等政策进行综合考虑。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后期,企业应降低债务比重,因为较高的财务杠杆水平会使企业更难获取较低成本的外部资金,同时到期偿还本金和财务利息的负担可能给企业造成财务危机。保持一定的负债柔性可以维持灵活的资本结构,并降低亏损、破产等财务风险。

(2)投资柔性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投资行为,而危机后期企业投资项目的成败对于企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企业投资柔性包括投资规模、投资项目的柔性化管理。企业的投资决策建立在对外部环境的若干假设上,而在后危机时期,经济环境和公司自身经营业绩的波动都很大,因此企业应更加重视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并及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对投资决策进行相应调整。在考虑不同风险因素的前提下,企业应保守的估计现金流量并采用较高的投资回报率,[4]这可以避免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也可以为企业的投资决策增加一道保护屏障。此外,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考虑未来可能影响投资的不确定性因素,制定多种备选方案及应对措施,不可盲目追加投资。

(3)营运资本柔性

营运资本柔性包括现金持有额度柔性、短期投资柔性、应收账款柔性、存货柔性及流动负债柔性等。在后危机时期外部融资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企业应提高自身的现金储备以建立宽松的财务环境,这样可以使企业及时把握投资机会。在存货方面,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企业销量降低,存货及库存成本增加。为此,企业应加强对产品销量和库存的预测,并做好各项控制工作,以降低产品成本,维持企业的成本优势。

(4)收益分配柔性

篇3

>> 美国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法教学的新特点 国际经济在金融危机后的格局 金融危机下国际资本流动新特点及其影响 试析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格局 从金融危机看国际货币体系 后金融危机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点及启示 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从深圳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企业突围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当代青年对《资本论》的热捧 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服务贸易壁垒的新特点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 从美国的“蛇皮战略”看金融危机实质 从金融危机看风险的传染与转化 从金融危机看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公允价值的运用 从信用角度看金融危机 从虚拟经济看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特点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新特点和趋势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王琛:《金融危机提速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进程》(2008-11-17)

[5]孙洪波:《国际金融危机对西半球国际格局潜在影响》社科院网站

[6]赵青海:《2008:国际格局多极化加速前行》《半月谈》,2008年12月24日

[10]张世平:《金融危机・国际格局与中国安全》,《中国国防报》2009年7月21日。

[11]张世平:《金融危机・国际格局与中国安全》,《中国国防报》2009年7月21日。

[12]李兴:《危机与国际格局》,《中国财经报》2009年7月10日。

[13]方祥生:《重回“十字路口”的国际格局》,《光明日报》2008年12月24日。

[14]赵青海:《2008:国际格局多极化加速前行》《半月谈》,2008年12月24日http:///world/2008-12/24/content_10552177.htm

[15]参见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1期;

[16]叶自成:《中国实行大国外交战略势在必行》《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期;

[17]引自佐佐木优:《伊拉克战后美国力量的前景―五位著名专家的美国政治理想》,日〈世界周报〉2003年5月20日;

[18]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美国《外交》双月刊1999年3―4月号。亨廷顿:《正在形成的另一种世界秩序》,泰国《曼谷邮报》2001年1月28日。

[19]转引自赖斯:《多极世界不能促进和平》,赖斯在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讲话稿,2003年6月26日。

[20]钱文荣等:《专家点评:调整震荡凸显全球多极化趋势》http:///world/2008-12/25/content_10555318.htm

篇4

关键词:金融业FDI;金融监管;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一、后金融危机关于研究金融业FDI的文献综述

世界经济已经由以实物经济为主转向以非实物经济为主,大量的非实物性质的交易使得金融业出现了广泛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业的FDI突飞猛进,对于金融业的FDI理论与经验研究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金融业造成了重创。金融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首当其冲,显现出下降趋势。金融危机下的金融业的FDI的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因素和金融危机对金融业的影响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

1.金融业的FDI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信息公开对金融业FDI产生积极作用。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环境下,金融业通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有些学者提出,信息公开化,使得信息成本下降,是驱动金融业不断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尤其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信息公开化程度和系统的有效性显得越来越重要。Joel F. Houston(2010)通过对69个国家的2400家银行的研究发现,信息公开程度越高,银行利润就越高,风险相对低,同时还能减少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有效的监管系统和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金融业FDI。Sheng-Hung Chen ,Chien-Chang Liao(2011)对母国和东道国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东道国的银行体系竞争力相对弱时,进入跨国银行的利润水平更高。而且,东道国的有效的监管系统,使得外资银行不断进入。

2.金融业的FDI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研究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金融业的FDI该如何进一步发展,以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金融业的FDI是否对金融危机的爆发有推动作用,这是金融业FDI研究中关注较多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此类研究大多是以跨国银行为主要考察对象的经验研究。

跨国银行对金融危机发生的推动作用。很多研究学者认为,跨国银行近些年的发展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Shin(2011)通过研究欧洲银行,认为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跨国金融业的发展有密切联系。

金融危机对跨国银行的影响。Stefanie Kleimeier(2012)根据跨国银行的存款与贷款的数据研究认为,不同的金融危机形势产生不同的影响。分别对跨国银行的存贷款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系统性的银行危机中,国内的银行存户会把资金撤回,并存入到安全的国外银行。但有些学者提出,金融危机对于新兴市场的冲击相对小,而且并未对金融业进入新兴市场产生严重的影响。Anet Hryckiewicz(2010)认为,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因素对于跨国银行的扩张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二、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点

2008-2009年,全球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动荡。伴随着几十年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和贸易崩溃,在经历了2007年源自先进国家市场的严重金融危机后,在全球一体化的条件下,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通过金融、贸易等各个渠道迅速扩散到其他国家,从发达国家扩散至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传播到实体经济。2009年全球经济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衰退最严重的局面。2008年9月,先进经济体的状况迅速恶化,全球资本总流量收缩,资本倾向于流入那些市场更具流动性、更安全的国家。金融市场上的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新的特点。

1.危机后金融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2009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直接外资数额下降了65%,而来自财富基金的直接外资则增加了15%。这两种基金共占全球直接外资流量的十分之一以上,这一比例高于2000年的不到7%,但却低于2007高峰年的22%。私募股权投资活动在2010年显示出复苏迹象,但是欧洲联盟(欧盟)提议的管制可能会限制将来的交易。2009年,财富基金的筹资也由于初级商品价格的下降和贸易顺差的减少而遭受挫折。但是其直接外资活动并未下降,反映出拥有这些基金的新兴经济体较高的增长率。新投资调整了投资方向,其资金逐步投向初级部门、较不易受金融动荡影响的行业以及发展中区域。

2.国际金融业并购规模扩张

2008年全球千家大银行总一级资本额为42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9.7%,是2000年全球千家大银行总一级资本2.4倍,是1990年全球千家大银行总一级资本4.3倍,表明国际金融业的一级资本在不断增加。2008年,全球千家大银行资产总额为9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6.8%,是2000年全球千家大银行总资产的2.5倍,是1990年全球千家大银行总资产的4.2倍,国际金融业的资产规模有了一定提高,显示了跨国银行资产规模具有集中化趋势。

3.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向新兴发展中国家

在金融危机冲击相对较小的新兴市场国家,如墨西哥、韩国等针对此次金融危机采取了相关的投资战略调整、健全监管系统和促进产业升级,吸引了以发达国家为主的金融业的FDI。如:美国开始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以利润再投资为主、多样性投资方式并存的格局。

4.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金融业FDI呈上升趋势

2007年,中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只有16.7亿美元,而到2008年和2009年,则分别达到140.5和87.3亿美元。其中以海外并购为主。根据不完全的统计,中国金融业海外并购从2006年开始就明显上升,当年海外并购金额达到12.6亿美元,而2007年则更是达到了历史性的149.54亿美元。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金融业FDI呈现发展趋势。

三、对中国的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启示

1.合理制定中国金融业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

中国金融业应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合理制定与调整中国金融业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应注重外延式的发展战略,审慎发展海外业务,准确把握国际金融业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积极扩大消费信贷业务增长,发展零售业务与中间业务,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注重服务管理精细化与专业化,通过创新思维和服务质量,尤其是打造银行品牌和发挥其竞争优势,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2.鼓励中国金融企业积极拓展海外投资

政府应当为金融企业提供海外投资的指引与保护、提供对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评测及建立境外投资风险的预警机制。在实施“走出去”国家发展战略过程中,政府还要规划和细化金融企业海外投资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由此来促使金融企业的海外投资能健康、有序发展。

3.采取更为市场化、国际化的管理方式

要对各大金融机构的聘任制度和任期进行改革,以适应金融机构国际化经营和竞争的需要。金融企业在实施海外投资战略过程中,还需苦练内功,这包括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引进与培养人才等方面。由此,为金融企业拓展海外投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4.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提高金融监管效益

一是加强与东道国的合作。掌握东道国的资金实力与经营活动情况,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以抵御金融危机。二是加强与各国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建立全球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披露金融风险信息,以保证全球金融体系稳定。三是注重金融监管手段与金融监管方式的改革,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1]Joel F.Houston, ChenLin, PingLin, YueMac. Creditor rights,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bank risk taking[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96 (2010) :485512.

[2]Sheng-Hung Chen, Chien-Chang Liao. Are foreign banks more profitable than domestic banks? Home- and host-country effects of banking market structure, governance, and supervision[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5 (2011): 819839.

[3]Shin, H.S. Global Banking Glut and Loan Risk Premium. 2011 Mundell-Fleming Lecture, IMF annual Research Conference, November 1011, 2011.

[4]Stefanie Kleimeier , Harald Sander, Sylvia Heuchemer. Financial crises and cross-border banking: New evidenc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32 (2013): 884915.

[5]Aneta Hryckiewicz , Oskar Kowalewski .Economic determinates, financial crisis and entry modes of foreign banks into emerging markets[J]. Emerging Markets Review, 11 (2010) :205228.

篇5

【关键词】 金融危机;海外应收账款;风险防范

2007年初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引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危机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市场萎缩,银行信贷锐减,企业营运资金紧缺,出口企业对外信用销售风险加剧。据统计,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坏账率增长了3倍。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分析研究海外应收账款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寻求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对策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海外应收账款风险的新特点

(一)银行信用评级降低,结算风险增加

金融危机对欧美银行信用体系构成了致命性的打击,曾经叱诧风云的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或倒闭或被并购,保险业巨头aig、商业银行citi bank以及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巨头房地美、房利美在美国政府巨额财政救助下艰难生存,中小银行纷纷破产,众多大型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急剧下跌。银行破产及银行信用等级降低导致信用证开证行违约风险增大,银行结算的安全性受到质疑。一直被视为安全稳妥的信用证支付方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信用证及收取部分预付款的结算方式变得不再安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浙江分公司仅2008年1至10月就收到了12起针对银行的报损案件,报损的主要原因均为开证银行恶意挑剔,以各种借口逃避付款义务,规避支付风险,甚至还出现了多宗海外开证银行配合海外买家逃废信用证支付义务,欺诈出口企业的恶性案件。

(二)信用风险蔓延,海外销售风险增大

金融危机不仅使银行的信用体系受损,还引发了更大范围的信用危机,企业信用风险、行业信用风险,乃至国家信用风险增加。各层次的信用风险相互交织,互为作用,使风险呈现倍增效应。信用风险的蔓延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企业海外销售锐减,经济效益下滑,破产企业数量增加,经济不景气,失业率攀升,财政减收,政府开支增大,财政赤字屡创新高,经济刺激计划导致货币发行增加,货币贬值,国家信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08年12月,中国信保发布了最新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报告首次将美国的信用评级调低,法国、英国、西班牙等欧洲成熟市场国家也被调降评级。国际评级机构也调低了一批欧美国家的贸易风险评级,涉及的行业包括航空运输、工程建筑、汽车、造纸、零售、电子零配件和纺织品等多个领域。2008年,我国出口企业由信用风险引发的贸易损失较上年度明显提高,出口收汇违约率增长了189%。

(三)海外坏账损失增加,出口信用保险赔付屡创新高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许多海外客商通过拖欠、拒付及破产保护等方式向出口企业转嫁风险。中国企业成为海外客户的融资工具,出口企业海外坏账损失增加,出口信用保险赔付屡创新高。

来自中国信保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出口信用险实际赔付率约为77%,比2007年大幅飙升近30个百分点。由出口贸易风险引发的赔款金额增长了209%。其中拖欠案件占报损总金额的84%。以温州为例,在2007年温州辖区内出口企业报损案中,美国买家造成的损失占报损总额的34%,居各国之首,欧盟买家造成的损失达33%。2008年美国买家致损案数量增加了33%,欧洲则剧增125%。印尼、印度、阿根廷、土耳其、乌克兰、巴西、韩国等新兴国家市场报损案件也迅速上升,报损区域以美国为中心,欧盟紧追其后,并呈全球蔓延趋势。

(四)海外应收账款回收期延长,企业经营风险增大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影响,企业面临利润下滑及经营现金匮乏的双重压力,海外应收账款回收期延长,周转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增大,主要表现为:

1.海外销售收入减少,利润出现负增长,亏损企业的数量及亏损额剧增。据统计,2009年前2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9%,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1%,比上年前11个月回落27.2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下降17.7%,海关出口下降21.1%。受销售增速大幅回落及工业品出厂价格大幅下跌影响,亏损企业的数量及亏损额剧增。2009年前2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 191亿元,同比下降37.3%;亏损额1 343亿元,同比增长36.6%,亏损面达25.3%,比2008年1至11月扩大了7.3个百分点。

2.应收账款、产成品库存规模增大,应收账款回收期延长,周转率降低。由于金融危机对国外客户影响不断加剧,大批客户纷纷推迟原有订单交货进度,出现拖延付款,甚至赖账拒绝付款等情况,导致企业产能过剩矛盾凸显,应收账款、库存存货剧增。据中国物流中心pmi指标显示,产成品库存指数自2008年7月份以来持续攀升,9至11月份均达到50%以上,为2005年以来最高值。2009年1月,生产资料库存指数再次攀升至历史高位,达104.6%。到2009年2月,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资金19 802亿元,同比增长11.7%,应收帐款39 286亿元,同比增长7.3%。金融危机对海外应收账款回收期的影响尤为明显。在通常情况下,欧美国家的进口商在拿到提货单后在30天内支付货款,而金融危机后,付款期推迟到交货后90天,有时甚至长达120-150天;而拉美地区的客商更是把付款期推起至360天。

二、基于金融危机环境下的海外应收账款风险防范

(一)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快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体系建设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在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世界政治与经济产生将产生重大影响,国际市场环境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市场环境更趋复杂。面对席卷全球的信用危机,出口企业仅凭企业自身能力难以抵御危机给企业带来的系统风险及损失。因此,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政策性信用保险机构紧密配合的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首先,国家信用管理部门及各行业协会应加强信息收集和发布。及时掌握金融危机的发展动态,分析经济危机背景下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特点,完善风险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企业发布风险动态。建立健全在特殊时期的风险评级制度,全面准确发布各贸易国的国别风险及行业风险。加强行业协作,建立统一的信用管理数据检索平台,建立海外客商诚信数据库,建立信息互通及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发布风险警示,完善国外企业资信调查和商账追偿网络。其次,要大力培育信用信息服务产业,提高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社会化服务水平。最后,提高政府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扶持力度,加大保费扶持比例,提高出口企业信用保险的投保率,引导出口企业运用保险手段降低贸易风险。

(二)加强国际合作,保障出口企业债权性资产的安全

中国政府应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法律法规及贸易磋商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中美、中欧、中日等高层对话机制及贸易磋商机制、高官论坛及领导人峰会机制,将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信用危机作为战略对话的重要议题,构建世界或区域性的应对信用危机的合作机制。敦促西方发达国家担负起稳定世界经济的责任和义务,重塑国际信用体系,加强贸易风险管理,保护债权国利益,保障国内出口企业债权性资产的安全。同时,各国间应加强信息交流,建立贸易信息互换体系,及时通告本国信用欺诈名单,提供贸易商和银行的资信评级,各国联手,预防、控制、打击国际信用诈骗。

(三)加强货款结算的管理,维护债权性资产安全

在选择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时不仅要看各种结算方式收账程序的复杂程度、费用大小,还须考虑客户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

1.根据客户的资信水平选择结算方式。对资信度较低的客户,避免采用承兑交单的托收方式或赊销方式,应采取安全性高、风险性小的结算方式。对于大额的承兑交单交易,应当要求汇票要加具银行的保兑。对于多批次大额交易的赊销,应选择无追索的保理结算或安排无追索的双保理模式,挑选国外信誉好的保理商作为国际应收账款交易的对象。对于一次性的大额资本货物出口,尽量不采用赊销方式;对付现确有困难的进口商,要求对方提供大银行的保函,方可先货后款或采取“福费廷”结算模式。

2.应根据客户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选择结算方式。当客户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强、信用状况较好时,可以选择托收、汇兑等风险较大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反之,应选择信用证等风险比较小、约束力强的结算方式。

3.根据贸易术语选择结算方式。由于不同的贸易术语所规定的交货方式和运输方式对货款收付方式的要求不同。在使用fob、cif、cfr、fca、cip、cpt等属于象征性交货术语的情况下,控制单据就意味着控制货物,这类交易可使用信用证方式或跟单托收方式收取货款;在货物通过海洋运输时,由于货物在途时间较长,可采用信用证支付与托收方式;采用航空及铁路运输或用邮包寄送方式时,由于货物由买方控制,不适宜采用托收方式,而应采用信用证或汇付方式结算。

(四)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1.出口企业应逐步建立可控的国际销售渠道。对于经常性的出口大额交易,企业应当设法树立自己的品牌和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以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和终端客户交易,避免受制于人,减少应收账款的风险。

2.优化出口结构,开拓新兴市场,提高商品附加价值,增强出口企业竞争力。政府应通过财政、税收、金融、信息服务等多种手段来引导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为企业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提供更多服务与支持。

3.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贸易摩擦。提高产品质量,不仅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减少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应收账款拖欠。

4.注意规避汇率风险,减少汇兑损失。为了减少海外应收账款结汇风险,可采取灵活的出口结汇方式,如改用人民币结算、或采取币值稳定或有升值趋势的货币计价结算,规避因美元贬值而导致的结汇损失。

5.建立企业的债权保障机制,规避风险。一是通过外部力量转移风险保障债权,如通过银行进行债权担保及保理,或通过保险公司提供信用保险、担保公司提供信用担保。二是建立企业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客商签署人担保、物的担保抵押、债权性资产抵押担保,债权资产证券化及商业银行融资等方式转嫁信用风险。

(五)建立完善风险管理的预警机制及应急机制

首先,应加强应收账款风险评估指标研究,尤其是建立完善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海外应收账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应加强出口企业应收账款风险评估制度,对企业海外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流程、风险防范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全面评价海外应收账款风险。最后,区分出口企业所处的行业及规模,通过应收账款风险指标体系对企业海外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及时发现风险并作出预警,建立海外应收账款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

在海外应收账款无法如期回收的情况下,出口公司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建立风险管理的应急机制。企业在发生海外拖欠后,应尽快启动追讨与清偿程序,如中止与进口商订立其他合同,中止合同履行,停止向对方装运货物,对于已经装船出运的货物,要立即通知运输公司停止交货并到目的地接管已发出的货物;要查清货款不能按时回收的原因和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根据欠款所处阶段确定对应的收账程序及追讨方式。对已经逾期的应收账款,按其账龄长短和收回的难易程度逐一分类排队,针对不同的拖欠对象,分别采取自行追讨,委托专业机构追讨、仲裁及通过法律诉讼等手段追讨货款。

【参考文献】

[1] 赖永天,吴子云.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财务运行的影响及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9,(1).

[2] 李细满.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商业时代,2008,(15).

[3] 仪垂林.海外应收账款拖欠问题研究[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8,(2).

[4] 王咏梅,梁静.外贸企业的出口信用风险管理[j].经济导刊,2007,(9)

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05(C)-0054-01

引言: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探析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积累和人才储备。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

人力资源拥有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素质,协调能力、亲和能力、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一般说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企业实力有限、人力资源管理不够理想,管理水平不高,往往成为企业核心部门,由此可见,在某种程度上工作成为广大企业的发展瓶颈,人才发展和管理战略将直接影响企业业绩好坏,进而将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

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员工数量较少、各类资产拥有量小,这些特征使得大部分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都不够。基本属于人治管理和经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随着市场波动,最先受影响的就是这些没有任何风险承担能力的企业。市场变动是不可控的,但企业管理模式的更新和提升,却是经营者必须应对并可以主动改进的方向。

2、人力资源管理复杂性

我国企业数量庞大,行业分布极广,地域性特征显著。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中,从手工作坊式的加工业到高科技技术产业,从而使其人力资源管理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企业营销队伍的流动性较大更是加剧了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和管理的局限下,不同员工的资历、接受培训的时限和机会有显著的差异,由此共同构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复杂性。

3、人力资源规划的多样性

通过对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状况进行分析及估计,而对职务编制、人员配置、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等内容进行整体性计划。这样才能降低因企业人员频繁流动、岗位多样化而造成的不确定性。职位编制是确保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道防线,必须适合企业的需要,以确保企业将来的发展方向和用人政策相适用。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在职位编制中要考虑到这种特殊性,加大其灵活性。同时,对如何配备相关的人才和提供相关的培训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企业所需要的人员层次差别很大,因此,制定详细的人员配备规划和管理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企业还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留住有价值的员工。

4、绩效评价系统的持续更新性

企业包含着不同层次的人员,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更为复杂些。在绩效评价系统中,就是需要不断地对绩效考核和管理系统进行持续的更新,来保证员工的公平和效率。由于基层员工素质相对较低,如果绩效考评和管理不完备或者有失偏颇,就有可能招致员工的抱怨甚至给企业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时,因为绩效评价系统不能及时更新,就无法对多层次员工的行为采取有效的监督。针对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层次员的特点等,所制定的考评方案也应该有所不同。另外考核应定时定期进行,并且根据考核结果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制定相关的绩效改进计划,帮助员工在工作中成长。

5、薪酬体系的灵活多变性

如今很流行采用会员制的营销模式,通过吸纳会员来保持顾客的忠诚度。营销方式的增多,使合理确定处在不同营销模式中的企业员工的薪酬成了新的课题。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使用合理就会使员工工作热情升高,忠诚度增强,反之就会人才流失、企业利润下滑等。新的营销方式的出现,对薪酬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企业比重最大的基层销售人员的报酬设计,成为了企业留住员工的重要法宝。合理的薪酬体系应能实现内外均衡且具有一定的灵活度。

6、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运用性

现代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当多的企业开始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以促使企业快速、高效发展。企业要着力建立强大的信息系统平台,开发和建立计算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实现网络化,这应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一大特色。总之,企业要对人力资源状况有全面的把握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内外兼修”才可能更好地生存发展。

结语:正确的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内涵。面对金融危机,企业不仅需要从业务模式上进行反思,更需要从管理模式上进行反思,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为企业在危机风暴过去之后的快速崛起提供强劲持续发展的管理平台支持,是所有企业在金融危机仍在肆虐的今天,需要思考并找到答案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迁安市锦江饭店

参考文献

篇7

一、金融危机中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必然性分析

1.历史渊源: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从来就是相伴而生的

自由贸易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进行干涉,不加以限制,允许商品自由地输入和输出的政策。其理论基础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在国际贸易史上,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历来属于对外贸易政策的两个基本的方向,二者始终是同时并存并交织在一起,所不同的是它们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孰轻孰重的组合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自由化作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就是在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两种成份并存的国际贸易体制中抑制贸易保护、提高贸易自由的程度。与此同时,贸易保护不仅是发展中国家为实现工业化需要的战略选择,同样也是发达国家扩大自身利益的政策手段。 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看到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在矛盾斗争与协调中共生共存了近半个世纪,不断清除与解决贸易壁垒,又不断产生出新的贸易壁垒,不断推进贸易自由的原则又不断规定有关的例外条款和保障措施,允许适当贸易保护原则。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及维系就是其制定的协议规则中所体现的自由贸易原则和贸易保护原则这对矛盾相互博弈、制衡和兼容的结果。因为世界贸易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就是有节制的自由贸易主张。

2.经济因素: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

经济萧条从来就是贸易保护主义滋生的温床。世界银行2009年3月8日发表报告说,今年全球经济将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全球贸易也将出现80年来的最大降幅。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为了遏制经济下滑的趋势,都出台了众多的经济刺激计划,如对银行的注资,对支柱产业的扶持,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消费的鼓励等。 这其中,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对提振本国经济从短期来看是极为有效的。把各种产品需求从国外的进口转为从国内企业的采购,可以直接地保证本国企业的生产规模,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维持充分就业。虽然某些保护措施会导致别国的报复,但在经济危机的状况下,维护本国利益已成为首要的选择。

3.政治因素:政府的执政基础及其对经济的干预

政治因素历来是各国出台各类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因素,任何一项保护政策背后都是某个阶层和某个利益集团的意志反映。如1994年关贸总协定签署前,美国政府迫于美国产业界的压力,就把对产业界保护的“逃避条款”作为加入关贸总协定的条件之一。现在上台执政的美国,其主要支持者是劳工阶层,而进口商品的竞争损害了劳工整体就业水平和工资水平,因此,比较倾向于贸易保护政策。美国的“购买本国货”的做法,也是迎合了一部分利益集团的需要,其中美国的钢铁集团,不仅财大气粗,而且游说的能力很强,把产业工人也动员起来,形成一种较大的政治压力。另外,新一轮国家领导人在竞选时为了得到更多的选票,也有过一些承诺,这些都是政府不得不加以考虑的。政府对实体经济的大量干预也很容易引发贸易保护主义。一届政府的政策要在短期内产生效果,要出政绩,要拢人心,必然看重眼前利益,充分利用政治权力,采取各种可能的财政与贸易措施,彰显不凡的执政能力。

二、当前金融危机中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1.直接性

美国国会众议院2009年1月28日表决通过的经济刺激方案中规定,但凡政府经济刺激方案中的公共项目工程,其建筑所用钢铁必须为国内出产的“美国货”;国土安全部必须购买美国制造的纺织品和相关配件。2月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在经济刺激计划中还加入了一项议案, 限制接受政府金融救援资金的美国银行雇用外国员工。2月25日,在美国众议院通过的刺激经济的拨款法案中有一条:“根据本法所提供的任何拨款,不得用于制订或执行任何允许美国进口中国禽肉产品的规则”。这一条款的内在含义是,中国禽肉产品如果要恢复对美国的出口,美国农业部必须要到中国进行一系列的检验、认证、许可的工作。但是现在,他们不能利用财政预算的钱来进行这些工作,甚至不得购买到中国检验的机票。因此,实际上就是全面禁止了美国政府从事任何有关恢复中国禽肉进口的工作,也就从本质上断绝了中国禽肉进口美国的可能性。这严重违反了WTO最惠国待遇原则和普遍取消数量限制规则。在西班牙,对外籍的建筑工人,只要同意三年内不返回西班牙务工,1名合法移民能够一次性领取其应得的所有失业补贴。瑞典出台35亿美元的救援汽车产业的计划,规定这笔贷款和信贷担保只能用于瑞典产品。在德国,经济和技术部长夏埃尔・格罗斯说,希望已经接受政府800亿欧元现金援助的德国商业银行能够支持德国企业,优先考虑它们的贷款需要。法国推出60亿欧元的汽车产业计划,提出不裁员、不转产,外资持有法国汽车公司股份不得超过50%的方案。法国总统萨科齐在近期播出的一档电视节目中声称,法国汽车厂不能拿着法国政府的补贴,跑到捷克等其他国家去开办工厂。3月20日,法国商雷诺汽车公司已将位于斯洛文尼亚的“克利奥”生产线转至国内。印度2009年1月23日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玩具,为期六个月,但却没有给出理由,明显不符合WTO规则。

2.综合性

包括反倾销、许可证、质量环境等绿色壁垒。巴西政府1月27日宣布,将对包括玩具、鞋子、成衣和照相机在内的24种进口产品实行许可证制度。欧盟在2009年2月, 决定将对我国出口的紧固件、柠檬酸、味精等展开反倾销调查,如构成倾销,其产品将被征收为期5年的平均80%的反倾销税,这将给中国带来每年数亿欧元的损失。欧盟还出台了更全面的玩具管理规则,对玩具的生产材料、检测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构筑了一个新的绿色壁垒。阿根廷采取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对服装、纺织品、鞋类制品、皮革制品、玩具、汽车和摩托车配件等产品,在海关设立了“参考价格”,如果进口产品向海关的报价低于“参考价格”,就将展开调查;俄罗斯提高进口汽车、禽类和猪肉的关税;印度尼西亚对500余种商品的进口增加限制等。更多国家将以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为借口,以偏概全,夸大事实,对我国出口产品采取限制措施。知识产权、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贸易壁垒也在不断增加。

3.普遍性

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已有22个世贸组织成员采取了提高关税、支持国内产业发展政策等贸易保护措施。除了发达国家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频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印度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四个月来,就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17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约15亿美元,并已采取措施对钢铁、化工、纺织品实施进口限制。

4.针对性

反补贴案件在过去一年里呈现出更加频密的态势,已成为我国贸易摩擦的新领域和热点。多年来,美国都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采取发达国家适用的反补贴措施。但在2007年,美国首次就中国铜版纸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开启了对我国反补贴指控的先例,虽经我方申诉,本案裁定为无损害,但随后,美国又对中国一系列产品发起合并调查,并在2008年先后对中国产薄壁矩形钢管、标准钢管、复合纺织袋做出征收反补贴税的判决。与反倾销调查以企业为主要目标不同,反补贴调查的对象包括政府和企业,而且主要矛头指向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安排。被指控的项目一旦被认定为补贴,就会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措施的运用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被裁定为补贴的项目,往往会成为后续对我国反补贴调查的证据,从而诱发更多反补贴调查。从行业来看,钢铁、纺织、机械、造船等是反补贴调查的重点。

5.高危性

当今世界,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供应链与物流配送的全球 分布使得世界经济对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抵抗力更加薄弱,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贸易壁垒,其后果都可能是全球性的循环不畅。一旦一个国家打开缺口,相应的报复性关税,倾销与反倾销等很快就会铺天盖地而来。当前最大的风险在于,一旦不负责任的一方率先开启贸易保护措施,会在全球 范围内迅速触发“以牙还牙”的连锁报复行为。以美国的“买国货”等条款为例,它不仅会在全球引发贸易保护主义,还极有可能扭曲世界贸易组织有关保护贸易的协议,使全球陷入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性循环。美国总统提名的美国贸易代表罗恩・柯克在2009年3月9日说,新一届美国政府将致力于全球贸易规则的严格实施,而非致力于与他国签订新的贸易协定。美国《华盛顿邮报》评论说,柯克的讲话显示了美国将对贸易伙伴采取更强硬的贸易政策,可能寻求在未来贸易谈判中迫使对方首先作出妥协。墨西哥政府2009年3月18日公报说,自3月19日起对美国53种工业品和36种农产品加征10%至45%不等的关税,以“报复”美国政府单方面取消两国跨境汽车运输试点项目。

贸易保护主义从来都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股逆流。在当今世界经济已高度一体化的背景下,这种封闭式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倾向,会带来恶性循环,从而极大地破坏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环境,其结果,是没有带来本国经济的复苏,而是带来全球性经济环境灾难。1929年3月,美国在一战后短期通货膨胀的景气后引发了经济危机,10月,美国股市崩盘触发金融危机,美国国会将其归罪于国际贸易,胡佛总统于1930年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两万多种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从而引发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际贸易战,其结果是将美国股市进一步推向深渊。1934年美元跟着贬值,为保护本国通货,欧洲各国也纷纷实行进口管制,使得世界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全面的大萧条达10年之久。此后,国际社会又耗费数十年,才逐步拆除了这一时期高筑的各种贸易壁垒。因此,《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不仅没有拯救美国,而且让全球经济陷入更深危机。

三、中国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

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即不能“随波逐流”,也不能被人“暗算”,应采取恰当的措施,维护国家的正当利益,承担起一个大国相应的责任。

第一,统一认识,中国不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在2009年初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会上,各国政要和经济界人士达成了共识,即当前各国应加强合作,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努力恢复全球经济增长。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外贸依存度较高,平均达到60%以上,个别地区达到90%以上。如果实行针锋相对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会带来灾难,因为国外需求的下降将远远超过政府刺激内需的能力。2009年2月,中国组织了200多名企业家,前往德国、瑞士、西班牙、英国开展一系列贸易投资研讨、洽谈和采购活动,这是加强与欧洲各国的合作,寻找彼此需求差异,利用比较优势开展合作,互相开发市场,共克时艰,是用实际行动抵制贸易保护主义。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深受其害,但中国并未由此转向“独善其身”,闭门自保,而是坚持对外开放,中国政府没有把经济刺激计划的受益者局限在国内,而是主动组织企业扩大进口,这将会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产生积极的影响,说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今年,中国政府还会组织类似的采购团赴欧洲、美国、非洲等国家和地区采购货物、表明姿态。2004年初中美同时发生禽流感,中美随之停止了彼此的禽肉产品的进出口。2004年4月,在中美商贸联委会上,双方同意同时解除禁令。随后,中国开放了对美国禽肉品的市场,而美国却以各种理由迟迟不开放,5年来,中国从美国进口禽肉制品累计超过400万吨,占到中国禽肉进口总量的75%以上,而中国没有出口1斤禽肉制品到美国。对国内要求立即暂停美国禽肉制品的呼声,国家商务部表示,在当前的形势下,仍然力争能够通过双方协商和在多边体制下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采取鼓励出口的相关政策

国家应通过财税政策支持出口。如对绝大多数,甚至所有出口商品实免征出口税,使其达到零关税出口。事实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没有出口税,实行的是出口零税率。目前,出口企业都普遍资金短缺,我国现行的先征各种国内税,再进行退税的政策对企业来说是沉重负担。另外,我国出口退税率频繁变化,且不能做到足额、及时退税,直接造成了外贸出口的大幅波动。以广东为例,2006年9月和2007年7月,国家先后两次大幅度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使得广东省外贸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第三,调整结构,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

转变外贸企业的经营观念,应深切认识到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冲击,仅靠低人工成本、低技术水平、保护性政策、粗放型的管理就能生存的时代即将过去,未来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必须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精细化发展的道路,不断开拓新的附加值高的产品,提升企业的创利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好产品的质量关,突破绿色壁垒。

第三,增加海外投资,以投资带动出口

贸易保护主要是排斥境外的产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单独设厂或兼并、收购当地企业等方式,可以把资源配置延伸到国外,从而将出口转为企业内部的贸易,有效地规避贸易保护主义,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如在能源行业,除了加速实施战略石油储备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国家能源企业资金匮乏的机会,购买采油权和采矿权,或参股于这些能源企业。中国最大的煤业公司神华能源出资2.999亿澳元取得了澳大利亚煤矿开采执照,兖州煤业洽购澳洲煤矿企业菲利克斯能源公司,中石化集团斥资130多亿元人民币收购加拿大Tanganyika石油公司,这些做法都沿着正确的方向在前进。

第四,力争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解决贸易争端

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充分运用WTO规则,维护正当的权利,为出口产品营造公平的的国际贸易环境。 应主动地收集和掌握国外对华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以及正在实施或拟定中的与贸易相关的措施;政府应加强个案跟踪,企业应积极应诉;尽快完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使我们在获知贸易伙伴的贸易政策和措施的变化后,迅速有效评估该变化对我有关产业和外贸的影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第五,做好贸易战的准备

如果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战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解决,贸易战将不可避免。因此,中国政府应该提前研究准备一份贸易报复清单。在历史上,中国曾经使用过贸易报复的手段,并且获得了一定的威慑效果。1983年,美国与中国关于纺织品配额谈判破裂,美国单方面宣布禁止中国纺织品进口,中国迅速宣布即日起暂停购买美国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和杜邦公司的化纤产品,令美国农业界和国会强烈反对纺织品限制,最后美国不得不做出让步。

从历史经验来自看,经济衰退一两年后,才是贸易保护主义爆发的高峰期,因此,预计目前仍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萌芽阶段,在此后的一两年中将会愈演愈烈,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资料:

[1]袁原美“买国货”条款引争议[N]市场报2009-2-9(5).

[2]廉海东印度对华频频挑起摩擦背后[N]参考消息2009-2-12(特刊).

[3]黎文龙国际贸易保护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商业时代2008,(10):33-34.

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贸易保护;战略选择

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正经历着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并已经严重影响到全球实体经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感受到这股寒流。全球经济危机常常与贸易保护主义如影随形。一般来说,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往往倾向于通过刺激内需、降低外贸依存度来保护本国经济的独立性。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实体经济迅速萎缩,失业率普遍急剧上升。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安定和政局稳定,为缓解经济衰退带来的国内就业压力,各国纷纷出台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一、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

就贸易保护的形式而言,贸易保护已经由提高关税、限制配额等传统的贸易壁垒扩大到了绿色壁垒、 技术壁垒、反倾销及反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更大范围,发达国家更趁机找到了限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的借口,贸易保护的领域和贸易保护的手段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一)经济刺激方案中隐含贸易保护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纷纷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期止住世界经济下滑势头。但在各国的经济刺激方案中,贸易保护主义隐含其中,一些国家制定了大量的显性或隐性的贸易保护政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迹象明显。如,强制购买本国产品、引导政府采购向国内企业倾斜、对进口产品差别对待等。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年初美国通过的刺激方案中所包含的大量购买美国货的条款,规定获得刺激方案资金支持的任何基础设施项目,其使用的钢铁产品必须为美国生产,除非联邦政府认定购买美国钢铁产品成本过高,会损害公众利益。

(二)利用WTO允许使用例外条款进行贸易保护

一直以来,WTO规则存在着广泛的灰色地带,如保护幼稚产业条款、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保障措施协议等。这些规定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助长了一些国家采取或明或暗的贸易保护手段,使贸易保护主义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中国密集地遭受来自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或长或短,或合规或不合规的“两反一保”调查,就是一个有力佐证。

另一方面,WTO的争端解决机制赋予各成员在其他成员违反WTO协定或其利益受到减损时采取报复的权利,这一权利已经成为保证各成员遵守其在WTO协定中义务的基础。然而,WTO的这个运行规则在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强化了贸易保护主义的传染性。以这新一轮的贸易保护浪潮为例,继欧盟和加拿大等警告美国其“购买美国货”条款可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后,美国开始考虑对意大利饮用水和法国奶酪征收报复性关税,以报复欧盟对美国鸡肉和牛肉实施的进口限令。欧盟也开始收紧自己的贸易规则,例如重新为牛奶出口提供补贴,指控中国产螺丝和螺母以低于成本价在欧洲倾销。

(三)由传统贸易壁垒向更广泛的形式转变

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利益分配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类产品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代价,所以发达国家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传统保护手段频繁地应用的同时,利用自身在环保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制定更高的环保、技术、商品和劳工标准,从而形成绿色壁垒、技术壁垒、蓝色壁垒等花样繁多的贸易壁垒,以削弱发展中国家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获得的竞争优势,使得贸易保护范围更加广泛、全面。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1月份WTO主要成员共向WTO通报了248项技术性贸易措施,2月份通报了193项技术性贸易措施,比1月份减少27% ,3月份WTO主要成员共向WTO通报了259项技术性贸易措施,比2月份增加 34.2%。

(四)从商品贸易领域向劳动力雇佣和金融领域扩展

法国最大罢工潮要求政府给予本国国民福利;英国掀起排外抗议工潮,国民高举“把英国的工作留给英国人”以及政府施压银行应优先考虑本国客户;美国参议院通过议案,要求接受政府救助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招聘时,首先考虑美国国籍的申请者,而外国雇员不得超过总员工的15%。在金融领域也出现了保护主义的倾向,一些国家为了帮助国内银行应对危机,从新兴市场中把资本抽离。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和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

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告诉我们,贸易保护主义是一剂“毒药”,而发展自由贸易,通过竞争发挥各自的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并使贸易的各个参与方都获利。然而,当真正面对危机时,各国往往会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使自身置身于危机之外或阻断危机传染到本国或将危机转嫁给别国。事实上,一旦一国开始实施贸易保护之后,其结果必然是贸易战,而贸易保护都将形成各国的纳什均衡,陷入“囚徒困境”。

而这种无效率的局面是无法通过一个国家的政策改变来改进的。即所谓的集体理性与个人理性的对决,所有个人理性的结局未必是集体最优化的选择。这个时候就要采取贸易协议合作的方式来推动两国的自由贸易,实现有效率的均衡。在每次金融危机来临之际,一国对国内投资和贸易采取保护,在短时间内和表面上可以看到政策的效果,并且可以缓解国内失业和国际收支失衡,但这种贸易保护的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必然导致两败俱伤,也最终导致全球经济的衰退,对整个国际贸易体系来说是集体行动的失败。

(二)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金融危机下,各国政府为贸易保护主义大开绿灯,原有的贸易秩序被打破,我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体,面临的贸易摩擦明显增加,在贸易保护的压力下,贸易摩擦的范围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扩展,从家电、纺织服装等转向新兴的钢铁、汽车、通讯设备、化工等产业。2009年4月,美国对中国乘用车和轻型货车轮胎启动特保调查、对油井管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金额巨大,引起中国政府及产业界的高度关注。有数据显示,中国是遭遇反补贴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目前三分之一的反倾销案件都是针对中国,全球对华补贴调查仍在增加,技术、劳工、环境等贸易壁垒日益增多。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是针对中国出口产品。2009年前三季度,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25%。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连续3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此起彼伏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使我国许多拳头产品被逐出进口国市场,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三、金融危机下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战略选择

(一)推进自主创新,凸显企业竞争优势

许多贸易壁垒都是针对我国出口商品档次不高、技术水平低而提出的。政府应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引导和激励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对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增强国内企业的内在竞争力。同时,通过追求产品的差异化和自主创新品牌的建立,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

(二)加大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力度,增强产业竞争力

合理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改善贸易环境,适时的调整出口退税比例,加大产业调整的引导力度,淘汰落后产业,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给予金融支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度过金融危机的难关。

(三)积极扩大内需,转出口为内销

当前形势下,主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扩大内需尤为重要,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助于改变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格局,在出口困难的条件下,扩大国内消费,可以降低出口依存度,缓解外需下降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同时,增加消费,降低储蓄,将有助于缩小贸易缺口,削减贸易顺差,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四)充分利用WTO规则,积极应对

为应对金融危机,企业应深入了解WTO规则和贸易救济调查知识,利用法律进行自保和应对。企业是应对贸易摩擦的主力军,要组织行业协会壮大力量。针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和诉讼,要积极应对,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同时寻求更多的法律援助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参与。

(五)加强国际间合作,促进贸易自由化

金融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挑战,国际间的合作是战胜危机的有效手段。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经济联系紧密,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危机。目前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可能减缓,中国应积极努力,联合世界各国恢复多哈谈判,改进多边贸易规则,主动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国际经贸合作,从而为中国和世界经济早日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杨一萍.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制造”遭遇贸易壁垒的反思[J].山东纺织经济,2009,(6).

[2]宋林飞.当前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与应对[J].对外经贸实务,2009,(5).

[3]戴海珊.金融危机时期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原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0).

[4]陈贻伟. 经济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 特区经济,2009,(10).

[5]陈爱蓓. 金融危机下的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应对[J].现代经济探讨,2009,(11).

[6]阚风平.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经济复苏的影响[J].经济纵横,2009,(11).

[7]张圆媛.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经济师,2009,(12).

[8]张李倩.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1).

[9]杨柳. 金融危机形势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我国应对策略[J].2009,(12).

[10]郭炳南,邓小清.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趋势与中国的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9,(11).

[11]陈柳钦.金融危机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思考[J].价格与市场,2009,(12).

篇9

关键词:女农民工;金融危机;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C97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7-4244(2010)06-0125-02

一、调查情况

根据对返乡后的80后女农民工调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受金融危机影响大

此次经济危机中,最先受到冲击的是中国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企业,在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生产线上的70%是80后女农民工,在广东的一些地方,80后女农民工的比例甚至达到90%,企业减产、停产或减薪,使这些女农民工失业或返乡。

(二)女农民工就业年龄局限大,普遍较年轻

通过调查发现,16岁就外出务工的80后女性最多,20岁左右再返乡结婚生育,然后再继续外出打工。但是她们受年龄的约束性较大,好多企业排斥已婚的女农民工。为了避开女农民工孕、产、哺乳期,有的企业只招收19岁-25岁未婚未育的女农民工,甚至禁止女农民工在合同期内结婚生育,怀孕即失业。为了保住工作,她们都不敢谈恋爱,不敢结婚,更不敢生育。即使结了婚,也对外隐瞒。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显示:女农民工中76.3%集中在16岁-30岁。

(三)文化程度偏低

2008年公布的第二次农业普查报告显示: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0.0%。她们大都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仅仅接受过初等教育,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难适应现代经济机械化、知识化、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又制约了其向上流动。

(四)收入普遍较差,待遇低

80后女农民工收入普遍较低,月薪大约在600-1500元之间,只能维持基本生计。根据统计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的专项调查显示,女农民工平均工资为1025元。她们干得再好也就是一次性地多得到一些报酬,并没有改换身份或者获得累积式福利的机会,她们与单位的关系只是以劳务换取工资的单纯交换关系,缺乏恒久的保障。

(五)劳动关系不稳定,流动性大

根据调查显示,80后女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定率很低。

(六)劳动技能单一,就业门路窄

受文化素质低的制约,80后女农民工从事职业主要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

(七)缺乏竞争优势

由于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性别歧视等多方面的原因,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在结婚、哺乳之后,以初中文化为主的80后女农民工外出务工,无论年龄还是生理状态都不再在竞争中占优势。结婚生子后的她们,无疑最有可能在危机效应和产业升级的双重压力中率先出局,成为第一波受伤者。

(八)心理压力较大

80后女性农民工虽然身份是农民,但他们追求独立、自立的意识不比城里的女性差,外出打工就是这种不甘居于人后的表现。但是由于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的缺失,一部分80后女农民工回到农村还要“啃父母的老本”,这让爱面子的她们很不适应,焦虑、无奈等不良情绪就会郁结心头。已婚80后农民工工作不稳定、对婚姻家庭的牵挂,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差等,使她们同样会出现心理问题。并且这些人正处于婚恋的黄金时期,常年的漂泊,不断地流动,交往空间的狭窄以及过大的生存压力几乎使她们的婚姻“窒息”,诸如焦虑症、失眠症等也会随之袭来。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心理保健常识,即使有了心理上的不适也不知道如何自我调节,更不知道求助心理医生,给80后女农民工的生活与生存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九)再就业愿望强烈

很多成家的80后夫妻,都不会干农活,由于收入少积蓄更少,这部分人家庭条件较差,留在家乡也无发展前景,并且常年在外打工且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所以,80后女农民工有强烈的再就业愿望。务工收入不仅是她们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更是她们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毫无疑问,这些由80后女农民工失业而引发的社会压力日益加剧,从调查情况来看,她们最想从事的行业主要有:种植、养殖业、服务业、服装加工、电子等,目前最想参加的技能培训为:养殖技术、家政服务、缝纫等。

(十)对城市的向往强烈

80后女农民工处于求新求异、对生活充满向往的年龄。很多人抱着长见识、多挣钱或将来有发展的念头而选择进城务工。城市的繁华,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对她们有着强烈的诱惑力。虽然因金融危机暂时回到农村,但城里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生活环境好仍是吸引80后女农民工的重要原因,并且90.0%以上不愿意就近在县城就业,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仍是她们的首选。这些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就业岗位多,能满足年轻人出远门、看世界、能闯荡的心理。

二、对策和建议

根据80后女农民工就业状况及需求调查,就进一步促进女农民工就业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女农民工岗前职业技能培训、见习、实习、就业一体化帮扶机制

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强调工作或实习经验,因此缺少社会实践和职业技能已成为女农民工就业的瓶颈。要突破瓶颈,就要为女农民工提供增加社会实践、积累职业技能的实习和见习岗位,不仅能够让女农民工提前感受职场氛围,体会职场人际关系,还能帮助她们积累一定的职业技能。因此,建议构建属于女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支持系统。妇联组织可以联合企业界、政府劳动部门、劳动派遣机构等建立健全针对女农民工的见习、实习、就业一体化帮扶机制。

(二)实现就业促进政策的集成化、信息化和及时化

各级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制定了众多促进就业、创业的措施,但有些措施和相关信息未能系统化地呈现给需求者。建议通过各种适合的途径和渠道向80后女农民工群体提供针对就业的信息,最好能做到整体编排,探求值得借鉴的经验加以推广。建议以区县为单位,使有关见习、就业、创业促进措施集成化、信息化,并做到及时更新,使大家能够通过同一平台及时、准确地了解政策,学习经验。

(三)就业服务应扎实、有效、深入、人性化推进

帮助女农民工就业时,要根据群体特点做扎实工作,不能搞形式化。每项工作都应建立科学的成果评价体系,争取所有工作取得实际效果。服务应惠及到80后女农民工群体的各个层面,探索适宜方式满足不同需求。

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贸易摩擦;新特点;贸易保护;贸易政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41-01

1 中美贸易摩擦新特点

1.1 贸易摩擦手段多样化

反倾销仍然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但近年来,保障措施尤其是专门针对中国的特别保障措施、“337调查”、反补贴等也已成为美国对我国实行贸易保护的新手段。2002年8月21日,美国对自华进口的轴承传动器实施特别保障措施,首开对华实施特保措施之先例。2006年11月,美国开始对来自中国的铜版纸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开创了其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开展反补贴调查的先例。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对美国贸易商品数量、品种的日益增长,中美知识产权纠纷日趋激烈,中国已经成为“337调查”的主要对象和最大受害国。

1.2 贸易摩擦频率加快

就反倾销而言,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平均每年有1.7件,而在进入21世纪后平均每年达7.5件,2007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12件。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在美国对外反倾销中所占比重也呈上升之势,20世纪80年代平均为3.9%,20世纪90年代平均为12.53%,2000年以来达到22.1%。2006年,美国共提出5项反倾销指控,其中4项(占80%)是针对中国产品的。

在反补贴方面,美国于2006年首次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2007年,美国对华发起的反补贴调查就达到7项,占当年美国对外反补贴调查的77.78%。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不断有新的行业和新的产品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对象。中美贸易摩擦针对的产品呈高附加值化趋势,涉及的产品从最初的农产品、化工原料、鞋类、纺织品或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向钢铁、彩电、电信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转移。近年来,美国还利用所谓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对中国出口设置大量贸易壁垒。

目前中美贸易摩擦已由微观层面上升到宏观层面,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非市场经济地位”、履行入世承诺等问题已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焦点。

2 中国的应对策略

从经济因素方面来看,贸易摩擦是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出口大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这些附加值不高、产品差异化水平不大而价格竞争力又较强的产品对美出口,并且是大批量的出口,极易引起美国的警惕,遭遇其贸易壁垒的限制。另外中国外贸企业的恶性竞争,中国企业自我保护意识差、应对贸易摩擦的战略战术不强,中国外贸战略过于强调出口,外贸依存度过大,中国企业协会乏力,预警机制不完善,中美外贸标准不一致以及中美经济制度不同等也是造成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些重要经济因素。政治方面的因素则主要包括,美国利益集团对政府施加的压力,美国选举政治的推波助澜,中美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以及国家、民族利益冲突等。这些因素制约了中美两国的贸易发展,是产生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中美两国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上有巨大的互补性,两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无论是从比较优势的角度、要素禀赋的角度,还是从产业内贸易的角度、规模经济的角度来看,中美双边贸易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关键在于我国如何有效应对和解决中美贸易摩擦和争端,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篇11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贷币

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但时间漫长

就目前的态势来看,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复苏,但是由于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要完全复苏所需的时间将会是十分漫长的。首先,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其自身流动资金短缺或偿付能力不足的现象;而另一方面,由于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剥离了大量的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因此急需重新注入大量的资金以弥补其亏空。其次,全球经济的复苏还会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美元的贬值、经济的失衡及失业率的攀升等等;美元的贬值极有可能造成在实体经济或金融市场中出现新的泡沫,严重影响了经济或市场的稳定性;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失衡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其要达到再平衡的态势又需经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失业率的攀升、就业压力的增大等非经济因素则会从另一角度制约和干扰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

除去上述所提到的不利因素,诸多有利的因素将从正面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而且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其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首先,针对于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各国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及措施,这对刺激经济的不断增长、恢复当前的市场信心、扭转经济的下滑态势、促进经济的快速复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为了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刺激本国经济的增长,从国家财政上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了巨额的投资,并对其他领域也加大了其投入的力度,积极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政策或措施都将大大的推进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其次,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将从很大程度上促进全球经济加快复苏,在长期内会决定全球经济增长的总趋势。因此可见,在上述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仍将会在整体上实现复苏,但需经过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

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转移加速

从另一角度来说,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质上是对早先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一次强制性的调整,其调整的原因是该模式无法维持全球经济的持续曾长;经过这次强制性的调整,可以使全球经济重新回到再增长的良性循环之中,但其调整的成本却是极其高昂的,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一次重大衰退。

为此,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出发,必须对早先全球经济的增长模式进行一次根本性的调整,例如发达国家必须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遏制超前和过度消费,减少自身的资产负债率,执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等;而发展中国家则需重新调整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刺激?肖费,以实现从内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拉动,防止因外部不稳定性所导致的经济增长乏力。

经过本次金融危机,全球产业将加快向具有低成本、市场潜力大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或其他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尽早实现对产业的转型或升级,以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全球经济的早日复苏以及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新能源和环保节能产业有望引领全球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在本次金融危机过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其在新能源和环保节能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投人力度,努力推动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以此来引领全球产业结构的再调整,使其拉动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其次,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载体,西方发达国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在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分工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和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仍将继续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科技、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由此可见,全球产业转移将呈现出多层次、多梯度和多向性,横向与纵向相互交融,从而形成更加复杂的全球产业格局。

三、国际贸易投资加速,但受保护主义制约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走向复苏,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投资将会再次活跃,并从很大程度上推动全球经济加快复苏。首先,全球产业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进行,从而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且拉动了全球范围内相关服务业的增长,创造出了愈来愈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国际贸易投资的加速还会对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内其产品、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的流动会更加便捷,其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或空间。最后,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会带动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对绿色产品、环保节能技术及设备的更多需求,拉动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复苏。

但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各国由于大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为加快本国经济的复苏,将采取一些对本国经济或市场的保护主义政策及措施,这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尽快恢复经济,保持经济的平衡,将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超前消费、扩大国内需求、降低进口需求,因此这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尤为不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其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大的现象,也将会对西方发达国家带来一定的冲击,其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恢复就业市场,降低失业率。最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企业破产率的增加,各国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通过设置相关障碍防止过多的本国企业被兼并或控制,尽力降低其投资或兼并活动给本国经济所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从而弱化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限制了国际性投资活动的发展。

四、国际货币体系出现新变化。但仍将以美元为主

篇12

 

关键词:新型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风险管理

 

前言

于2007年下半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以空前的发生、发展与扩散速度演变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此次危机以其巨大的破坏性广泛的波及面和深远的影响力,一再改写世界经济史。有美国政府支持的两房”由盛及衰曾经叱咤风云的华尔街五大投行遭灭顶之灾.全球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蒸发数以万亿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去年10月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将危机所致的预期损失由4月时估计的9450亿美元增加至1.4万亿美元.更有业内人士预测损失总额将高达近3万亿美元。面对这样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探讨其成因、独有的特点及其向我国经济传导的机制.有助于我们研判这一危机可能对中国经济的;中击深刻认识和理解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的重点和意义。

一、此次金融危机之“新”

对于金融危机.我们并不陌生。从上世纪8O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美国储贷危机、9O年代的北欧银行危机、日本房地产泡沫、墨西哥龙舌兰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到21世纪的科技网络泡沫以及现在的次贷危机,危机往往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而爆发,同时引发衰退.代价高昂。对于此次金融危机.很多人认为它只是历史的重复.并无不寻常之处.其中Reinhart和Rogoff(2008)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此次危机在定性和定量方面都与过去3O年以来发达经济体所发生的危机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是,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自由化、证券化进程的加快.世界金融市场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存在注定了此次金融危机在形成原因特点、向国内经济传导的机制等方面区别于以往的金融危机.是一次“新型金融危机”。

(一)此次金融危机的新原因

历次金融危机虽然形成原因不尽相同.但不外乎货币政策失误、金融体系内生不稳定、经济内外部均衡冲突、金融过度扩张的风险累积、泡沫过度膨胀.道德风险、监管不利等。对此次危机的原因,也有专家提出了如国际金融市场结构改变、监管失效、美联储货币政策失误、美国经济增长模式问题等多种不同的观点。作者认为.这些所谓的原因都只从单一的视角出发,解释了危机的表面原因。事实上.从更深层次看,此次危机是本轮全球经济失衡的必然结果。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结构失衡和国际资本流动失衡作为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表征,恰恰是此次危机的祸根。

首先.美国经常账户巨额赤字和中国,中东等石油产出国的经常账户巨额盈余并存的结果就是顺差国不断增加外汇储备,逆差国(主要是美国)大量举借外债。高度自由和发达的美国证券市场通过吸引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美国.满足了美国逆差的融资需求。顺差国积累的美元储备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资本账户流向美国.使美国能够较长时期内保持低利率政策。而这种低利率政策又进一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价格的畸形上涨,埋下了危机的隐患。

之后,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和美国住房价格的急剧上升使得住房抵押贷款的不良率和资不抵债率下降.刺激银行发放了大量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2001年-2006年间,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量增加了4800亿美元。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过度繁荣源于房地产泡沫.又反过来刺激了房地产泡沫的进一步膨胀,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不断加剧。更为关键的是,银行还将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创造出形形色色的金融衍生工具.其初衷是转移风险,但客观上导致风险逐渐在美国金融体系内聚积,成为危机爆发的温床。当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刺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时.次贷推迟偿还和违约率大幅上升,次贷危机由此爆发。

(二)此次金融危机的新特点

在金融全球化、自由化、证券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此次金融危机的独有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金融创新在此次危机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金融创新既带来了交易工具的多样化又使市场参与主体在数量和类型上均有突破。

首先.此次危机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形成的债券及其衍生品为投机对象.其中结构性投资工具(SIVs).如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债务担保债券(CDO)、信用违约互换(CDS)、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等大受欢迎。由于结构性投资工具是住房抵押贷款等基础产品经复杂的设计、组合和拆解形成的,融合了多种投资工具.其实际风险往往难以准确、有效地计量。事实证明,这些结构性投资工具的流行使得风险成几何级数被放大,对此次危机的扩散产生了相当强的推波助澜作用。

其次,与复杂的结构性金融产品相对应的是市场参与主体的数量猛增和类型多元化。各种机构为逐利而生,除了次贷贷款人和住房贷款金融机构,还有保险公司、信用评级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特殊目的机构(SPV)等。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也将危机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众多从虚拟经济领域到实体经济的危机传导机制。

2.此次危机是全球性的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不同于以前的银行业危机如北欧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如亚洲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如拉美债务危机,此次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危机已然成为了一场影响范围极其广、程度极其深的史无前例的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

所谓”全球性”.是对影响范围而言的。虽然此次危机源于美国,但它从一开始就没有局限于美国,而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扩散到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究其原因,金融全球化使众多外国投资者深度介入美国金融市场.给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导提供了顺畅的渠道。

所谓”系统性”,是指危机爆发后.各个主要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的问题.金融机构破产、实体经济遭殃等相继或同时发生。首先.此次危机源于次贷市场,但迅速蔓延至整个金融系统。以雷曼兄弟、美林、最大保险公司AIG、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为代表的各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都受到牵连。其次.危机从虚拟经济深入至实体经济的各个层面。全球范围内的需求萎缩、制造业衰退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人口剧增等等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都不容乐观。

3.此次危机是美国一直倡导和推行的自由金融体系的危机

篇13

1.1危机的一般特点危机是指任何可能危及社会及组织的最高目标和基本利益、管理者无法预料但又必须在极短时间内紧急回应和处理的突发性事件。它具有下列一般特征:①破坏性:对社会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②突发性:不确定性,出乎决策者意料之外。③紧迫性:应对和处理行为具有很强的时间限制。④公众性:影响公众的利益、公众高度关注。

1.2金融品牌危机的特征对金融企业而言,品牌危机主要是指由于金融企业经营或品牌管理中的失误,或者由于客户与金融企业之间对金融产品、服务或者事件的认知不同、相互沟通不够,从而导致其产生激烈行为,并在短时间内波及社会公众、进而严重影响金融企业品牌价值的事件状态。

金融企业品牌危机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危机,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对于产品质量问题直接引发客户不信任和不选用,会造成金融企业类似业务营业额的大幅下滑,对金融企业的声誉和口碑造成负面影响。另一类是非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危机,客户关注程度相对较低,主要是金融企业内部某方面失误引起的经营危机和困难,如法律诉讼、人事变动等,这些问题逐渐向外传递,会造成客户对金融企业的不信任。

金融品牌危机一般具有三个特点:

1.2.1突发性,往往是由于金融企业经营中的重大问题被曝光,或者客户等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实际质量不满无法宣泄而突然爆发。

1.2.2动态性和扩散性,品牌危机会随着金融企业对有关事件处理的正确和及时与否而减轻或加重,而且任何一个危机在没有彻底解决之前,都有可能产生扩散效应。

1.2.3破坏性,品牌危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降低公众的品牌忠诚度,品牌价值在短期内会明显受损。

2树立危机意识

只有强化企业自身的危机意识,才能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危机管理工作。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运行中以及金融全球化中金融企业面对的内外经营环境是瞬息万变的,由内外因素导致的企业危机难以避免,必须通过有效的品牌危机防范机制加以预测、预防、化解或尽可能减少其损失。树立危机意识最关键的在于及时识别危机的前兆。在日常品牌管理中,对可能引起金融品牌危机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整理和识别,对这些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日常性监测。同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鉴别、分类和分析,正确判断、评估危机的可能性、危机风险源头、危机征兆和危机发生之间的联系等。

3建立品牌危机预警机制

企业要在品牌危机管理中取得主动,反应迅速,就必须建立品牌危机预警机制,在危机来临时尽早发现危机,以制度化的管理来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可能产生的危机进行预测,增强企业的免疫力、应变力和竞争力。一套有效的危机预测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组织机构组织结构是企业品牌预警管理系统功能发挥的基本和必要保证,是对品牌不安全现象进行识别、预警和控制的保障。

3.1.1预警部主要职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负责品牌资产安全状况、品牌管理安全状况、品牌环境安全状况的日常监控,识别和诊断其中易引发品牌危机的不安全现象(危机征兆),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矫正控制;二是日常活动中训练全体员工接受识别危机征兆和防止危机发生方面的知识,培养员工在危机中的心理承受能力;三是进行各种品牌危机状态的预测和模拟,设计“品牌危机管理”方案,以在特别状态中供决策层采用。

3.1.2核心领导小组核心领导小组由金融企业的董事会、总裁等组成,从战略层面把握危机的动向,对危机处理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指挥各部门密切配合危机控制小组。核心领导小组的职能包括: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紧急情况下的预算审核、与政府和特别利益团体进行高层沟通、对机构投资者、媒体、消费者、员工以及其他受到影响的群体传达信息;与法律顾问沟通;跟踪公众动向;保证董事长或总裁了解事件的总体进展,启动媒体沟通程序等。它是发挥作用最大的危机管理机构,它的决策水平和预见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危机处理进程和结果。

3.1.3危机控制小组危机控制小组负责危机处理工作的实际运转,直接处理危机事件的操作层面工作,一方面向领导小组及时通报事态的进展,另一方面向联络沟通小组下达核心领导小组的决策信息。时刻保证核心领导小组清楚地知道危机情况,同时从核心领导小组那里接收战略建议,并制定危机处理的预算。

3.1.4联络沟通小组联络沟通小组负责与公众、媒体、受害者、公司成员的沟通,应确保企业用一种声音说话。任命两到三个公司发言人负责与媒体的沟通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保证对某个问题做出统一而前后一致的判断和解释,并且由获得授权任命的发言人来完成信息沟通的任务。

如前期浦发银行在其外汇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而导致客户不满,并在媒体和网络上引起较大反响的事件的处理上,就应该由品牌危机管理小组统一处理,对外保持同一声音,实施同一标准,并通过主流媒体的正面宣传,主动化解品牌危机。而不应该政出多门,出现不同网点对部分客户补偿五花八门。例如:有的网点提出,投资者可以把理财投资的资金再续存一个月,给予其8%的年利率,即多存一个月可获得8%/12=0.66%的利息补偿;有的网点提出,给投资者3000元代金券;有的网点提出赠送投资者实物礼品。这些不统一的做法很可能会引发客户之间的攀比,使浦发银行处于更被动的地位。

3.2预警信息系统通过网络评价品牌的安全状态、监测影响品牌安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以及品牌的不安全现象,并对其进行识别、诊断、评价,设计出预警信号输出系统。

如本次金融危机开始时信息不透明,给许多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带来负面影响。如今,美国政府对十大金融机构展开压力测试,将金融机构的真实现状公之于众,,使人们对这些金融机构重拾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国工商银行第三期领导干部研究班课题组.“工商银行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研究”《金融论坛》.2008年第7期.

[2]陆岷峰.《商业银行危机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2月.

[3]余明阳,刘春章.《品牌危机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4]宗军.“浦发银行品牌建设研究”中国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2008年.

[5]凌林,黎永强.“商业银行品牌危机管理策略”《新金融》2006年第10期.

篇14

论文摘要:从本质上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金融结构的脆弱性和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作为一种信用危机、道德危机,美国金融危机表现出其“传染”的整体性和快速性以及政府处理危机的主导性和一致性特征,并使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系统性、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场危机给各国 经济 造成巨大冲击,教训深刻,值得吸取。应充分认清此次金融危机的本质特征,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保持国内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由始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正在全球迅速蔓延并持续恶化。金融创新的过度、信用监管的缺失以及道德风险的蔓延进一步加剧了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不稳定性,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三大主因。

一、金融脆弱性理论回顾

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制度、结构出现非均衡导致风险积聚,金融体系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金融状态(伍志文,2002)。金融脆弱性理论认为金融体系本身是不稳定的,具有内在脆弱性,因此金融风险是普遍存在的,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早期比较有影响的金融危机理论有费雪(1933)的债务一通货紧缩理论和明斯基(1982)的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假说。费雪认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与债务的清偿紧密相关的,实体经济部门的过度负债和经济下滑引起债务的清偿。而债务的清偿会导致货币的收缩和周转率的下降。这些变化又会引起价格的下降、产出的减少、市场信心的减弱、银行破产数和失业率的上升。因此,费雪认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源自经济基本因素的恶化。明斯基对于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分析基于资本主义繁荣与萧条的长波理论基础之上。他指出,正是经济的繁荣埋下了金融动荡的种子。他的基本观点是,实体经济中存在着三种筹资,即抵补性筹资(投资项目收益率大于贷款利率,项目现金流人大于偿债的现金流出)、投机性筹资(投资项目收益率大于贷款利率,项目现金流入小于偿债的现金流出)和“庞齐”筹资(投资项目收益率小于贷款利率,项目现金流入也小于偿债的现金流出)。这三种筹资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期所占比重不同:经济繁荣时期,后两种筹资比例大幅度上升,金融风险增大。伴随着借款需求扩大,市场利率上升, 企业 利润下降,市场情绪由乐观向忧虑转变并进一步向恐慌蔓延,企业倒闭,银行借款急剧收缩,从而导致资产价格的快速下跌和全面金融危机的爆发。因而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经济 发展 周期和经济危机不是由外来冲击或是失败性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的,而是经济自身发展必经之路。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金融危机爆发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常常以独立于实际经济危机的形式而产生。在此基础上,金融危机理论也逐渐趋于成熟化(魏波,2006),并形成了三代较成熟的货币危机理论。第一论由保罗·克鲁格曼(p.krugman,1979)首次提出,并由罗伯特·福拉德等人(r.flood和p.garber,1985)加以完善和发展,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制度之间的不协调以及一国国内信贷的无限制扩张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第二论以茅里斯·奥波斯特菲尔得(m.obsffeld,1994)为代表,主要引入预期因素,对政府与私人之间进行动态博弈分析,认为政府对于私人部门预期所做出的反应成为危机爆发的关键因素。第三论形成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许多学者跳出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范围,开始从金融中介、不对称信息方面分析金融危机。代表性人物是麦金农和克鲁格曼等人。其中克鲁格曼(1998)提出的道德风险模型,强调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过度风险投资既而形成资产泡沫化中所起的核心作用,即道德风险起初导致过度冒险,最后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

二、对美国金融危机演变特征与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分析

上述金融危机理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各类金融危机形成的机理,也为我们认识和分析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脆弱性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复杂性,引发金融危机的新因素不断出现,也使这次金融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

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首先由次贷危机引起。次贷危机即指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违约增加,进而影响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从产生根源上看,实际上它是由金融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特别是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信用和监管缺失等所导致的一场货币危机、信用危机和道德危机,而通过危机的扩散,目前已演变为一场系统性金融危机(即由于金融市场已经不能再有效发挥其功能,因而趋于瓦解并对实体经济可能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的状态)和全球金融危机。

(一)次贷危机本质上是信用危机和道德危机

根据上述金融危机理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金融结构的脆弱性和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minsky(1982)认为,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特征,它与这一制度下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有关。由于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周而复始地出现。周期性出现的新的获利机会总会导致人们的乐观预期,并促使信贷过度扩张。另一方面,由于竞争压力,为了保住客户和市场,银行常常会做出不谨慎的贷款决策。krugman(1998)认为,由于政府对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以及监管不力,使得银行和金融机构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根据马克思的分析,虚拟资本市场的过度膨胀和银行信贷的过度增长,即金融系统超常发展,就是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发生的基础和条件。上述理论正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最好映照,对本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适用性。

从本质上看,美国次贷危机是投资者担心资产价格泡沫风险所产生出来的信用危机,它源于次贷风险,并借助金融衍生产品的渠道进行扩散。美国次贷危机正是源于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过度使用从而导致房贷市场的过度膨胀和银行信贷的过度增长而产生。作为主要面向信用记录欠佳、收人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提供的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次贷市场近年来迅速扩张,市场规模在短期内迅速膨胀。但是,随着美联储不断提高基准利率,房地产价格出现下跌趋向,次级按揭贷款人心理预期与偿付能力下降出现大量违约,而其违约风险通过次贷衍生产品迅速放大,动摇了市场信心,银行纷纷收紧融资条件,借贷机构、基金公司等资金链开始断裂,导致脆弱的金融市场失控,危机最终爆发。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向以制度健全、市场完善、运作规范和信用优良而著称的美国金融市场,恰恰在监管和信用方面出了大问题,整个住房市场和房贷市场各个环节充满了欺诈和贪婪 ,银行和金融机构丧失了基本的客观性和公正。

性(理查德 ·比特纳,2008)。从贷款经纪商到贷款公司,从投资银行到信用评级机构 ,从建筑商到房地产中介伪造签名、隐瞒信息、操纵和修改贷款文件、篡改信用、放大收入、评估掺水等无序运作 ,乱象丛生;降低贷款审批标准、贪婪地运用金融创新能力和过剩的流动性,疯狂的市场扩张 ,事后相互推卸责任、转嫁风险等,这一切更加剧了金融系统内部的紊乱,从而使整个华尔街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和道德风险之中。

(二)金融危机的传染具有快速性、整体性和全球性

关于危机中“传染”的特征也是金融危机理论关注的问题 ,有人甚至认为,危机就是“传染”引起的,没有其他原因尽管这一观点没有得到多数学者的认 同,但人们对于“传染”在加剧危机形成中的作用却大多没有怀疑。综合来看危机形成中,“传染”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发挥其作用:贸易渠道、金融联系渠道和非理性的羊群效应。

以金融联系渠道为例。由于参与美 国房贷市场的机构和投资者为数众多,结构复杂,利益勾联,相互衔接,从而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住房抵押贷款“食物链条”和庞大的交易网。在缺乏应有的风险控制的条件下,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我们看到在这一危机中,高度市场化的金融系统相互衔接形成了一条特殊的风险传导路径:即低利率环境下的快速信贷扩张一宽松的住房贷款审批标准一房价下跌、持续加息一出现偿付危机;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对冲基金高比例的杠杆效应,加大了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风险的传染性与冲击力,放大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而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又加快了金融动荡从一国向另一国传递的速度。这种远离实体经济的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及虚假繁荣,终于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并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从次贷领域到优贷领域,从房贷市场到整个金融市场,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美国金融到全球金融等,无一不在经受着这次金融海啸的洗礼与考验。而半年来,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尔街金融巨头们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其速度之快 ,损失之惨,更是令人震惊。

与传统金融危机不同的是,这次金融危机的传染还表现出显著的“蝴蝶效应”(即地理位置遥远的国家皆能受到金融动荡的影响)和“板块联动效应”(即在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国家问的传递)。除了美国、欧洲、日本等,拉美、亚洲等区域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甚至有的国家面临国家破产的危险。这反映出全球金融危机的整体性特征越来越显著,也使这场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为一场波及全球的系统性金融危机。

(三)金融危机的处理具有政府主导性和协调一致性

此次危机中,全球范围内各国强化金融领域的管制和干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它是抵御 自由市场制度不完善的必由之路。由于此次危机具有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为了维护世界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的稳定,美国政府及世界各国政府不得已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救助计划和措施 :接管“两房”、向 aig提供巨额贷款、改组投行、回购证券、直接注资、政府担保、联合降息、甚至国有化等,其力度之大、出手之重、方式之直接和多样 ,前所未有。而且全球联手 ,共同行动,也是史无前例。

全球金融动荡下各国强化政府干预的情况 ,充分显示了政府在拯救危机中的主导作用和协调一致性 ;另一方面,也恰恰反映了国际金融体系脆弱性的缺陷和不足 ,正是这些国家为降低国际金融体系不完善带来的冲击所做的必然选择(刘立峰,2000)。

三、稳定我国金融市场体系,防范金融危机的现实思考

无疑,美国这次金融危机带有向全球转嫁的性质,给各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由于我国仍然实行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