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医临床基础范文

中医临床基础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05 15:21: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医临床基础,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医临床基础

篇1

为了帮助读者应用经方,文章将经典配方的用量作了换算,推荐处方用量是普通成人1天用量,老人、小儿等用量请斟酌。由于用量問题非常复杂,涉及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治疗疾病的种类以及病情轻重程度、药材质量及加工、药物的配伍及剂型、服药方法等诸多因素,推荐处方用量只能供临床参考。使用某些含有附子、麻黄等药物的经方,更应谨慎。

本系列连载文章都是经方中的重点方、基础方、常用方。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这些经方,能为基层中医师提供一些处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经方及其运用技巧,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运用经方提供基础。

为方便基层使用并避免歧义,文章内容避开了传统中医方剂理论或病机病因等解释性的学说,重点在“是什么”“如何用”两个問题上,其目的是希望读者能较快上手,提高临床可操作性。

经方不是中医的全部,但却是中医临床的基础;推广经方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医疗服务,而且有利中医开展经验总结、临床科研和学术传承,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医的大好事。

经方医学简介

经方安全、有效、简练、价廉,是比较适合在我国基层推广的中医适宜技术。但《伤寒杂病论》原文中许多方证内容较为简略,常为不完全性表述,实为冰山一角。

经方的主治称之为方证。方证主要由疾病与体质状态综合而成。对病用方,是取效的前提。但许多经方并不是对某一种病有效,而是适用于一类疾病,这种经方主治的疾病种类,也称之为主治疾病谱。疾病名有中医历代相传的,也有现代医学的诊断。其中,现代医学疾病诊断明确规范,疾病的转变预后清晰,对于有效地使用经方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体质状态由患者的体型体貌(解剖结构特点)、心理行为特征(精神心理类型)、好发病证(生理病理倾向)等内容构成。明确经方的适用体质对于安全地使用经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用经方力求方证相应,所谓“有是证用是方”。

经方的结构极为严谨,所以用经方尽量用原方。原方不仅效果好,口感好,更有利于临床经验的总结、交流和传承。当然,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疾病夹杂的情况下,经方也可以加减。

篇2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临床思维;培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2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75-01

中医基础理论的授课对象是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一年级新生,对于这些新生来说,中医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而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带领学生迈入培养学生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的基础学科,是其他中医学科的基础[1]。因为中医学是一门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的学科,其与各学科之间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对于是否能学好全部中医课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临床思维是医生在医疗过程中运用思维工具对患者和病证进行分析判断并最终形成判断决策,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与治疗规律的思维活动过程[2]。目前的毕业生普遍存在中医辨证能力较差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课程的学习当中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没有跟上,要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应该从中医基础理论这门基础课程开始[3]。

1临床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即使达到了这个目标,学生也无法很好的为后几年的学习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因为中医学临床思维的方法这个必须要重视的环节被忽视了。这门课是面对刚入学的新生的,而这些新生还习惯于逻辑性思维,感性认识事物,通过记忆和背诵来积累知识。中医学的思维是思辨性思维,理性认知事物,通过思考来积累知识[4]。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会让新生无所适从,造成学习时困惑较多,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2中医学临床思维

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中医临床思维是中医思维体系的一部分,核心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5]。整体观念就是看待世界时用一种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思维方式,不仅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还把每一个事物,每一个人都看作一个整体,而且人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不仅自身是一个整体,而且与周围世界密切相关[6]。这跟西方医学,把人体视为各个不同系统的组合来看待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辨证思维就是在面对病人时,不光着眼于病人的“病”和“症”,更重要的是分析清楚当时病人的“证”。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之下,把病人各种症状有机联系在一起并进行分类,根据中医辨证模式,对疾病现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做出综合性的概括,并给出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法[7]。

3临床思维的培养方式

31强化基础知识的教育要想在浩瀚的中医知识海洋中前进,扎实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这首先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要熟练的掌握,只有教师自身业务熟练,知识丰富,才能更好的给学生进行讲授[8]。在教学时,除要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外,更要运用原有知识迁移,形象生动的比喻,还要寻找到其和临床思维的契合点并加以强调。这样就能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培养起临床思维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中医临床思维最好的培养方式就是临证学习,边观察,边思考。

32多采用案例和讨论医案是最能直接反映医生临床思维的实录。通过学习案例能够贴近实际情况,有效模拟直观场景,能够克服课堂教学中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学习比较抽象的弊端,通过对案例的学习、思考和讨论能把学生代入到临床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于中医学的兴趣[9]。在对案例学习的同时,让学生结合已学的中医理论知识,通过查阅资料,自己分析案例,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并得出中医初步诊断、给出治法、方药、针刺、推拿,再进行课堂讨论。教师负责对学生点评与总结。通过实践能够证明,虽然其中很多内容学生并没有学习到,但通过学生查阅资料、主动学习及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可以对整个辨证论治过程进行学习和理解,这种学习方式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中医、深入思考中医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

33多临床见习中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单纯理论学习并不能让学生对学科有一个全面充分的理解。应该让学生早一点临床见习机会,多一些临床经验。在见习之前,教师应对病例有所选择,虽然多接触不同病例有利于学生开阔见识,增加知识面,但是选择病情简单但又能突出体现某一中医理论的病例更加能够符合大一学生的知识特点,并能够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0]。让学生实地感受医院的诊疗氛围,自己动手收集病人的四诊信息,亲身参与辨证施治过程的讨论与决策能够让其对中医诊疗全过程留下深刻印象,建立并巩固中医临床思维。

新生入学后,就要培养,不断建立中医思维的方式,掌握辨证思维、整体思维等中医独特思维方式。当然,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平日的授课和实际训练当中经常加以引导。另外,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掌握密切相关,要想学好中医,需要广博的人文哲学知识,这是建立中医临床思维的基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提高中医感悟能力大有裨益。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对建立中医临床思维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聂娅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临床思维的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04(72):134

[2]周立美,刘艳娇中医临床思维研究之现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1(11):1291-1294

[3]刘玉良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兴趣和信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9(03):19-20

[4]韩善夯,朱蓓蓓加强实习生中医内科学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方医学教育,2008,12(04):25-26

[5]朱玲玲中医内科学实习带教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方医学教育,2006,09(03):33-34

[6]魏凤琴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思维方法教学的体会[J]中医药导报,2007,04(04):112-113

[7]段安中医外科教学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02(02):132-133

[8]张新霞,詹华奎以病案为基础的学习(CBS)教学法在中医专业本科生临床思维训练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5(05):85

篇3

“证”是机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反应状态。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已被视为实现中医药规范化,客观化乃至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刘建勋研究员首先提出了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拟临床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研究团队以冠心病作为切入点,采用多因素、多靶点的方法干预模型动物的生理过程,建立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利用模型动物的特点和优势,深入分析疾病证候的现代机制和生物学特征,进行治疗相关病证中药新药的研究与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在本刊连续5期相继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得到了广泛的反响。以下是中医药学不同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分别表述个人观点:

王庆国(教育部“证候与方剂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证候与方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医疾病病机演化规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它随着外界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传统中医病机的认识逐渐向微观化方向发展;同时对病机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在微观上、深层次上认识机体生物活动特点,更加准确的揭示病机演化的本质,促进达到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统一。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3期发表的“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痰、毒、瘀”病机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作者首先采用模拟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将高脂饮食与冠状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二者有机的结合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并进行病机规律的分析以指导临床诊疗。通过对血脂代谢、炎症反应、血液功能动态变化的分析提示,单纯的痰证、瘀证或毒证都不足概括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机的发展规律。可以认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病机发展规律在于“由痰致毒、致瘀,痰毒瘀三者互结,损伤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发为心痛”。扩展了中医胸痹的病机认识。此研究采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冠心病病理机制,并结合对中医传统致病因素的认识,提出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痰-毒-瘀”的病机演变规律,其思路和方法都值得借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所研究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病理生理及客观检查指标的变化应与临床相关病证密切相关,否则对病机的微观分析将毫无意义和价值。

史大卓(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转化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学科,即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tobedside),再从病床到实验室(bedsidetobench),实现“基础-临床”循环往复的研究模式,简称为“B-to-B”。B-to-B模式不仅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机制研究中,同样也运用于新药研发过程。在转化医学过程中要求基础实验动物模型是有多个方面与临床相关疾病相似的病理改变,相似度越高则由实验室转化临床的效率就越高。因此,对实验动物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第3,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2篇论文,实验不仅采用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作为致病因素,并且在模型评价过程中以临床冠心病诊断的方法为中心,通过心肌酶谱、心脏超声、无创血流动力学分析观察实验动物冠心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不仅为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载体,同时也使中药新药临床前评价的数据和结论更有临床参考价值,缩小实验研究向临床转化的距离。因此模拟临床的动物实验研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在中医药领域。此研究所建立的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也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

吕爱平(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讲座教授):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医学对疾病诊断和处理的特点。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中医临床实践的深入,如何将疾病证候的变化特征以更客观的现代医学实验室指标来阐述,还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但是在基础实验研究中,通过建立与临床相关疾病证候相似的动物模型,并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证候发展过程中客观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将有助于证候本质的认识,辨证与辨病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基于证候分类的疾病治疗疗效。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一文中,实验的设计和思路比较新颖、独特,实验采用模型临床四诊辨证的方法并结合现代医学对中医致病因素的认识,从体重指数、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和心电图改变等对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进行证候评价,并建立证候诊断标准,基本符合中医痰瘀互结证的特点。因此以临床病证特点为参照,根据实验动物病理、生理情况,将临床病证的表现通过适当的转变以应用于动物模型中进行评价,将有助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发展。因此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的建立促进此方面的研究,而该模型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促进疾病过程中证候变化本质的研究。

孙晓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将来的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而病证结合进行中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的方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接纳。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要求具备现代医学病理学模型和中医证侯学模型两方面的特点。但是由于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目前存在的诸多不足导致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多采用西医疾病,或者单纯中医证侯的模式进行。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2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的改善作用”和“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影响”2篇论著中,则克服了以上中医模型不足和缺陷,值得推荐。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和冠状动脉血管内壁球囊损伤双因素的刺激方法,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用于中药新药的临床前评价。在评价方法中,一方面围绕与中医证候相关的因素如血脂代谢的异常、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以冠心病病理过程为中心,评价中药复方干预对心肌缺血过程的影响。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密切结合,可以全面的分析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同时也与当前中医临床辨证与辨病结合的发展一致,更加密切联系临床。不失为一项高起点、高标准的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研究工作。本文来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篇4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279-02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包括了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三门学科的知识。国内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都将它作为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凸显其重要性。本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桥梁课程,与中医药临床联系十分密切,可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纽带,有助于中医药专业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掌握和对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扬。早在三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学与免疫学紧密联系的基础;中医外感病邪的疠气往往与医学微生物学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有关;西周时期的《周礼・疾医》里描述“四时皆有疬疾”,而“秋时有疟寒疾”,其中描述的疟寒疾即是人体寄生虫学的疟疾。而且,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广泛开展,科学工作者发现某些中药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与免疫增强的功能,可以保护免疫器官、滋养免疫细胞、调节增强免疫分子的活力,发挥抗感染、抗肿瘤等多种免疫作用。目前,中医药界已经从多种中草药中提取出具有广泛免疫作用的多糖,比如,甘草活性多糖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的作用,还可广泛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免疫活性,从根本上强身抗病,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从这些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中医药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中医药专业特别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掌握好《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实践技能,对于本专业学生未来学习中医内科学和将中西医有机结合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现状

通过对国内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调查,我们发现在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由于中医院校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多,学校教务部门在课程安排和设置上倾向于以中医学科和中药学科为主,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作为一门西医基础课,往往不能引起学校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加之在一些中医院校,很多专业都是将这门课作为考查课或选修课,因而不少同学都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以后的临床实践用处不大,因而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二是中医院校内西医基础课的课时数普遍不足,对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大部分中医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都只安排了60~72学时的教学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64学时,试验教学8~12学时),部分专业(如护理学专业)仅安排了48学时,而在西医院校中,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的临床专业都将本课程拆分为《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这三门课程,往往安排的180~210教学学时。从学时安排上来看,中医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时数的严重不足使得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不能充分展开,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与临床医学各课程的联系紧密,因而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本课程中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以及人体寄生虫的理论和基本技能在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教学才能得到理解和掌握。然而在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安排方面,中医院校由于受课时安排不足的限制,往往仅仅安排12~16学时的实践教学,与西医院校安排的60~80学时的实践教学相比,仅为其五分之一,这使得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严重受限,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全面掌握。然而,期望像西医院校那样大规模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的课时也不现实,这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而言势必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因而要在较少的实验学时安排下提高《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对《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

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1.确定课程定位,强化教学理念。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课程功能应从原有的知识定位向着知识、技能和创新并重的定位转变。

2.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校教育的经典,是课堂教学的范本。以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重新构建教材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重新编写和出版供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的教材。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工作人员除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4.基于综合性和创新性试验,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目前医学院校开展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即由老师设计好,由学生按一定的程序实施让学生直接观察,由此来验证课堂所学理论。这种传统的、单一模仿式的实验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的学习兴趣及创造热情,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国内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多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我校目前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也是如此。如:玻片凝集试验、补体溶血反应、病原微生物形态与结构观察、细菌代谢产物的鉴定等,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开出率低;有些实验内容简单,实验方法落后,已经不能够适合于临床和科研应用,如:单向琼脂扩散法、双向琼脂扩散法5]。因而,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意义重大。目前,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方面应用广泛。所谓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而完成的复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所涉及理论知识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像验证性实验那样单一,要求的是要有综合能力。因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不仅要掌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要熟悉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体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达到实验既定的目的和要求,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促进实验教学的效果。每次实验教师抽取一个小组对当前实验进展情况进行汇报,提出所遇到的问题,学生一起讨论给出解决方案。通过小组式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学生要选择使用的实验材料,要自己配好试剂,实验的仪器要调整,操作、记录、结果分析等均由自己独立完成,其中每一步骤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充满挑战,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完成,不仅提高了查阅文献的能力,而且学到了传统教学中不做或由教师代做的许多实验方面的技能,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设计性实验能使学生养成独立的分析、动手、反思、创新的精神,对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应用型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基于中医药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未来拟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教学模式引入本课程试验教学,通过改进实验内容、改变实验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改革,探索其在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合格人才提供思路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罗晶,刘艳明.中药学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8):1235-1238.

[2]诸欣平,苏川.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篇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c)-125-01

长期以来,住院患者的护理记录仅仅是为了交班,书写内容多为西医术语,不能很好地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内容欠规范。为了更好地体现中医护理的特色,现将中医护理病历书写体会介绍如下:

1 生活起居方面

《内经》提倡“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就是让人们顺应自然界冷暖变化规律以调摄精神,免生其他病症,体现在护理记录上:慎起居,适寒温,避风邪,勿操劳,防劳伤,节制,防止复感外邪。调精神,静息安养。自汗、盗汗多时及时揩干,以免汗出当风,感受风寒。冬要温床暖室,夏宜净几窗明,经常向探视人员宣传不可久坐多言,劳倦患者。室温不宜过高或过低,忌直接吹风,衣被适中,不宜过暖,居室清洁,通风透气,切勿空气对流。春季鼓励患者夜卧早起,每日户外散步,赏心悦目。告知患者不可顿去棉衣,尤其是老年人,提醒他们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加减衣被,不可以暴去。夏季晚睡早起,不可于空气对流处纳凉,不得于星月下露卧或睡眠中扇风取凉,贼风中人最暴。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不宜早起外出,棉衣当晚着,使渐渐加厚。饥忌浴,饱忌沐,以免患者空腹洗澡后发生晕厥。心脏患者不可热浴,以免诱发疾病。慢性病和恢复期患者不可久卧病榻,可适当户外活动,如散步体操打太极拳等,以利血脉流通,疾病康复。

2 饮食调护方面

《金匮要略》说:“所食之味,有与病为宜,有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害则成疾。”历来有医食同源的说法。体现在护理病历书写上:食饮有节,勿过饥、过饱,勿暴饮暴食,否则伤及脾胃。饥饱之度,不可过于七分,尤其是小儿老人。一日三餐,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夜饱损一日之寿。饮食要冷热适中,软硬适宜。告知患者早餐宜有米粥,“老人吃粥,多福多寿”。古人认为“朝起食粥甚益人”。饮食清洁,不宜偏嗜,饮食宜多样化。要得一身安,淡食胜灵丹。向患者宣传过食肥甘之危害,指导患者科学进餐。古代医家总结不少食疗法,药补不如食补。如:赤小豆利水消肿,扁豆能健脾,豇豆可补肾等。餐后要督促患者漱口,不可饱食而卧,乃生百病。

3 精神调摄方面

《素问・汤液醪醴论》曾指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体现在护理记录上为以下两方面。“十一少”包括: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四莫”包括: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告戒老人常宜温食,饮食宜轻、清、甜、淡且当节俭,不可贪味伤多,每日调身按摩即可延年益寿。针刺的患者要静神七日,勿大怒、大悲,勿大醉歌乐,以免真气复散。护士应避免出言不慎而影响患者情绪,让患者恬淡虚无,安心静养。告知患者戒骄戒躁,节喜怒、宁心神,使元气归复,为愈病第一要务。还可采取移情相制的方法,教会患者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法、转移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可见中医护理为患者提供了最人性化的服务,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加以继承,应用中医术语写好护理病历,使古老的中医学更加发扬光大。

4服药护理方面

在临床上除了必须懂得中医辨证护理知识外,常用药的服法也应全面掌握。体现在护理记录上:指导患者服发汗药、退热药,可服一些热开水以助药力,服后加盖衣被以取微汗,湿衣者及时更换。发热者伴头痛可推拿眉心至前发际或针刺百会、太阳、风池穴。护士应掌握服药“食忌”,即通常所谓“忌口”,服药期间应忌生冷、黏腻、腥臭、辛辣性食物。还有某些药物的特殊食忌。如服人参滋补药时忌浓茶、萝卜;鳖甲忌苋菜等。服发汗药忌生冷酸醋,服接骨药忌酸辣。指导患者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5出院指导方面

5.1安心静养,避免劳复

以防情志波动,劳心伤神,不宜操劳家务,节制,以免头重不举、眼花、腰酸痛。

5.2调理饮食,防止食复

“多食则遗”损害脾胃,宁少食令饥,慎勿饱;向患者宣传病后饮食调养知识,提供食疗方剂。如赤豆粥消水肿、脚气;萝卜粥消食利膈;胡萝卜粥宽中下气等。

5.3 谨防风寒,毋令再犯

慎起居,防风寒,避免虚邪贼风的侵袭,宜随时加摄,使阴阳中度。

5.4 静中有动,适当锻炼

漱津叩齿,可牢牙固齿;挽耳、梳发,令头不白、耳不聋、乌须黑发;摩面、干浴可令面颊红润,无皱纹;摩腹、摩足可助消化,解疲劳;目运转、耳常弹可增强听觉神经功能,对视力有保健作用;脊背暖、胸宜护对心、肝、脾、肺、肾有保健作用;舌舔腭、呵浊气,可提神健脾,增强肺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宝忠,张建伟,曲齐生.中医基础护理[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73.

[2]刘国普.中医内科护理学[M].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1994.4-8.

[3]王俊杰.对中医护理人文特色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12(38):962-963.

篇6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医治疗;中医综合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亿,占世界第一位,其中糖尿病足发病率占6%~20%,占外伤下肢截肢的40%~60%[1]。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应用中医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观察组应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效果更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2.2±7.8)岁;病程0.3~20年,平均病程(5.2±2.1)年;糖尿病足受损原因分类,2例烫伤,2例胼胝,1例嵌甲,2例割伤,20例摩擦,8例其他;根据糖尿病足溃疡分级,15例Ⅱ级,12例Ⅲ级,8例Ⅳ级;观察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1.5±8.2)岁;病程0.3~20年,平均病程(5.5±2.0)年;糖尿病足受损原因分类,3例烫伤,2例胼胝,2例嵌甲,3例割伤,19例摩擦,8例其他;根据糖尿病足溃疡分级,16例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根据糖尿病患者证候制定治疗方案,①阴阳两虚证患者临床会表现出尿量多、尿频、面色黑青、脉细弱而舌淡苔薄,可以取黄芪、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各20 g,泽泻、枸杞子、知母各12 g,肉桂15g,甘草10 g以水煎服,服用1剂/d;②脾肾阴虚证患者临床表现出视力模糊、尿量多、尿频及头晕头重、脉弦细等症状,可以取石斛、虎杖、平地木、泽泻、小蓟、麦冬、山药、熟地各20 g,党参、苦参各12 g,苍术、川连各10 g,仙灵脾、杏仁各16 g以水煎服,服用1剂/d;③肝气郁结证患者临床表现出口渴多饮、食量大、便秘、舌唇红脉滑等症状,可以取五味子、柴胡、黄芪、麦冬各15 g,黄柏、半枝莲、黄连、生地各20 g,炙甘草10 g,丹参12 g以水煎服,服用1剂/d;④气阴两虚证患者临床表现出乏力、汗多、口渴、多尿、脉细弱且舌红症状,可以取郁金、大黄、黄芪、当归各15 g,白芍、生地、土茯苓、丹参各20 g,葛根10 g,杜仲5 g以水煎服,服用1剂/d;以上患者中药组方以水煎服后均分成早晚两次服用,以1个月作为1个疗程。同时,对照组与观察组均给予控制血糖、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外治治疗方案,观察组对糖尿病病足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同时,配合中药熏洗、中药溻渍、中药外敷及针灸疗法等中医外治治疗:①中药熏洗。把药物煎成汤剂,以温热药汤对患处进地熏蒸和淋洗。经药力、热力共同作用下,由皮肤黏膜吸收药物起到通经络、调气血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与治疗糖尿病足。②中药溻渍。以湿敷、淋洗及浸泡等方式处理足溃疡面,起到治疗的效果。中药溻渍法对四肢远端患处疗效较好,可以起到疏导腠理和通理血脉的效果。③中药外敷。把新鲜中草药切碎或捣烂后,敷于患足或穴位上,可以起到通络络,祛腐生肌、止痛解毒的效果,外敷药物也可以选择丹、膏、丸等剂型,能有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而且抑菌效果理想,能缩短溃疡面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少。④针灸治疗。取患者阳陵泉、足三里及三阴交、丰隆等穴位,可以利于糖尿病足溃疡面的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1.3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相关标准把本次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总有效=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P

2结果

观察组治愈24例占68.57%,显效7例占20%,有效4例占11.43%,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18例占51.43%,显效5例占14.29%,有效6例占17.14%,无效6例占17.14%,治疗总有效率82.86%,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糖尿病多发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发病呈年轻化发展。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其中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总数中占到95%,临床主要治方法是药物治疗[3]。本次研究中,所选70例研究对象均符合《糖尿病国际指南》相关标准确诊为糖尿病,有肢体缺血、肢体麻木和疼痛等症状,有间歇性跛行且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出现足部溃疡或坏疽。入选研究对象年龄在40~85岁,糖尿病足溃疡为Ⅱ~Ⅳ级。排除了合并肝肾、内分泌系统等原发性疾病的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及精神疾病患者[4]。

糖尿病足始于消渴,因患者体质虚弱,阴阳失调导致血行失常,瘀阻于下肢脉道发生闭塞,导致筋骨皮肉失荣养,生腐脓引起感染,形成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治疗内治同时还要配合外部足部治疗,通过综合治疗方案的应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可见,中医外治法也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无创、疗效好等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糖尿病足溃疡在维持患者病情稳定时,配合中医外治法,可以通过中药熏洗、中药溻渍及中药外敷、针灸治疗等方法,起到抗菌、祛腐生肌、控制创面感染、促进溃疡面愈合等作用,还能有效疏通患者经络气血,起到调理阴阳,促进溃疡创面愈合的效果[5]。

总之,糖尿病足患者应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疗效理想,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并发症,而且患者耐受性较好,易于为患者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符关浩,黎传宝.中医内治联合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9):99-100.

[2]黄平,朱莎,谭永法.荆芥连翘汤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3):37-38.

[3]路春燕.中医外治法治疗153例糖尿病足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84-85.

篇7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水肿;急救处理;中医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08-02

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水肿(PHT,简称脑出血后脑水肿)是脑出血病理生理学的重要环节。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是导致脑组织结构及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的共同结果,血肿周围水肿往往在脑出血后急性和亚急性期出现,其导致的颅内压升高、脑疝形成、脑干受压是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脑水肿也可加重出血后缺血、炎症反应等病理过程的发生。加强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救治是抢救患者生命和减少致残率的关键所在。中医中药对出血性中风的治疗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其作用途径是多方面的,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并可调节患者的整体状况,具有西药所无法替代的综合治疗功效,具有更为广阔的研究前景。总结和探讨中医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资科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间来我科住院的脑出血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l~70岁,病程1~lO小时,平均6小时,其中左侧基底节区11例,右侧基底节区19例,伴发高血压病29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12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8~78岁,病程1~9小时,平均5.5小时,其中左侧基底节区10例,右侧基底节区20例,伴发高血压病28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11例。各组病例平均年龄、既往史积分、出血量、伴发疾病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急救处理及中医治疗 所有病例入院后即给予基础疗法,包括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低流量吸氧;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以及一般支持疗法;合并感染者则予有效抗生素:收缩压超过26kPa或舒张压超过13kPa者予适当的降压药治疗;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合并症,如应激性溃疡、心及肾功能不全等,疗程为15天。对照组单纯采用20%甘露醇溶液125m1,q4―8h,静脉快速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腑化瘀丸(赤茯苓lOg,半边莲lOg,水蛭、虻虫各lOg,大黄15g,桃仁lOg,烘干研末,过120目筛,由莱芜市中医医院制剂室制成胶囊,每粒胶囊含药粉O.35g,相当于生药3g,一次2粒,一日2次)。

1.3疗效判定标准

1.3.1综合疗效评定[1] 按《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采用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基本痊愈:≥85%,显效:≥50%,有效:≥20%,无效:

1.3.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2] 采用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3.3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 [2] 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的变化,采用Batlhel氏方案

1.3.4脑CT平扫脑出血量及脑水肿的变化[3]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小时之内、第3~5天及第13~16天行头颅CT检查,按多田氏法[n/6×长轴×短轴×出血层面(或水肿层面高度)]计算血肿量及其周围脑水肿量。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数据均以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

2 结果

2.1 综合疗效评定 治疗组无退出病例,对照组出现肾功能损害,严重后退出观察病例2例。

3 讨论

祖国医学无“脑水肿”之名,但目前的“中风”病名应包括急性脑出血及其脑水肿在内。近年来,对该病病理机制的研究,脑水肿属中风中脏腑之痰热蕴蓄肠腑、蒙蔽清窍证,指出最突出的病理特征有二:其一为清窍闭塞、神明被扰,主要见神识迷蒙、头痛烦躁等症:其二为痰浊瘀血蕴蓄、肠腑结实,主要见痰鸣鼻鼾、腹胀便于便秘、舌质暗红或瘀斑、苔黄腻或黄燥干褐、脉弦滑或滑大等症。从肝阳暴亢、瘀阻脑府、瘀则生水三个病理变化立论,指出本病之病机虽然复杂,但总不离“瘀血”一端,瘀是根本原因,水痰则是病理产物,水痰为害可进一步阻碍气机、闭塞清窍,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提出属中风之颅脑水瘀证,病机主要是“脑部血瘀”, 瘀血化生痰水,而致瘀血痰水互结,神明被扰,脑窍失养失用,脑失所主,而成脑水肿。认为中药活血化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是治疗脑水肿颅高压的有效治法,尤其是在应用其它脱水利尿剂无效的情况下,应用此法可获得满意的脱水降颅压作用,且副作用小,不反跳。因此,活血化瘀、通腑利水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基本治法[4]。

4 结论

研究表明,该方案有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障碍记分和脑水肿的作用。通腑化瘀丸具有减轻脑水肿,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患者血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积分、日常生活功能评分等作用,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本研究具有应用方便,见效快,明显减少了甘露醇的肾毒性,缩短住院天数,无明显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s].中国医药学报。2006,(2):56.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2006,29(6):381.

篇8

关键词: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 创新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086-02

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学是由宁夏医科大学新创的实验型学科,是以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病原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学科为基础,并与内科学、外科学等临床学科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实验学科。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病原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和外科学等学科之间的贯通融合,增强了基础与临床之间的“双向渗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技能,且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从而为社会培养优质的医学综合型人才。对于临床及麻醉等专业的学生,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为模式,应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为目标,实行实验教育新模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并应用该实验技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尽快适应现代化的临床工作需要{1}。自创建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学科以来,经过不断学习探讨、思考总结之后,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想法和建议。

一、激发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在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教学工作中,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即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前,教师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让学生在课后思考;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鼓励每位学生发表各自的想法。例如,在急性家兔失血性休克的实验课前,布置思考题:什么是失血性休克·如何判断·其抢救原则是什么·此外,还要求学生在课后思考除实验课中的救治方法外,其他的救治失血性休克的手段,并分析各种抢救方法的依据。由于在课堂上老师随时都有可能抽查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自然会感到学习的压力。俗话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了这种压力,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问题,由此,在实验课堂上学生也就会更加主动、认真。这样就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程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

二、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医生进行临床实践就一定要有临床思维的心理基础。临床思维的内容包括分析、比较、综合、概括、逻辑和创造性思维,直接影响医师的临床诊治能力{2}。我们发现,当前我国许多在校学习成绩(包括临床课程理论成绩)非常优秀,对基础和临床知识也都基本掌握了的医学生,一旦进入临床、遇到具体的患者之后,却会显得不知所措,甚至不知如何处理了。临床的带教教师也时常感到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临床思维能力匮乏。作为临床医学生,毫无疑问毕业后多数都会从事临床工作,因此,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着重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例如,在急性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复制及其抢救的实验中,我们让学生先行动物模型的制备,而后分组抢救。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引起组织灌流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严重的病理生理过程。抢救时学生需对病例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休克的病因和休克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以下救治手段:(1)对因治疗:积极去除休克的原发病因;(2)充分扩容:纠正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组织灌流不足;(3)纠正酸中毒:使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起效;(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在纠酸、扩容的基础上,应用扩/缩血管活性药,以维持脏器灌注。理想的血管活性药物需能快速提升血压,改善心、脑血供,并改善肾、肠等内脏器官的血流灌注{3}。

三、剖析临床教学病例,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辩证思考

对于当代临床医学教育而言,临床学科的教学是尤为重要的环节。临床学科教学质量的高低,已非单纯取决于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而主要取决于学生掌握临床思维方法的程度,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典型临床教学病例的剖析,利于启发学生掌握临床思维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辩证思考。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并转化着的。因此,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既要看到它的普遍性,又要重视它的特殊性,否则将极易造成漏、误诊等情况。有些疾病缺乏特殊病征,或者有特殊病征而不典型,所以临床上常有掌握了资料还不能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时,就要注意它与一般病征的联系,从总体上把握它{4}。我们都深知,在临床工作中医务工作者的综合分析能力,对疾病的诊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学课程的教学中,我们突出临床模拟,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全面考虑、分析、解决问题。

四、还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把握好教学时间和秩序。本教学课程内容量大而丰富、学时占用较多,教师应激发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保证教学有序。

2.在该特色创新性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精心选择好每一个教学内容和典型病例。笔者认为:对于典型、理论层次适度的内容该教学方法效果较好;而对于非典型、理论层次庞杂的内容,建议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

3.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提出己见、分析并挑战传统知识观点,一定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学术讨论,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经过宁夏医科大学对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创建、试行、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学课程的教学对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见表1)。它真正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考试成绩。这种实验性创新教育新模式大大增加了对教师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也是极大的挑战,不但需要扎实而渊博的医学知识,还需要有组织课堂的艺术,这样才能使教师真正主导课堂与教学。

综上所述,在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学的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加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毕业后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临床医学等专业的本科生,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其本质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医生”这一角色。要确保这一实验教学的创新性教育的成功,必须首先对相关学科教学骨干进行培训,提高教学能力、建立教学新观念,这也是此教改活动成功的关键。

注释:

{1}舒静纹,梁玲.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生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5(3):327-328.

{2}刘磊,田卫东,李声伟等.在医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2)

{3}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篇9

[中图分类号] R57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049-0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以呕血和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以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出血性糜烂性胃炎、肝硬化食道及(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慢性胃炎、胃癌等疾病引起者为常见,从中医方面讲,呕血与黑便两者均属血证范畴,血由胃系而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红或紫暗,常挟有食物残渣,称为呕血,其血来自胃系,从排出体外,大便色黑如柏油称为黑便。自2000年8月以来,我科用自制止血散配合西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呕血、便血的诊断标准。

1.2 一般资料62例患者均为2000年8月至2007年6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16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胃十二白指肠溃疡32例,糜烂性出血性胃炎12例,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肪曲张破裂12例,胃癌6例,临床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病性轻度18例,中度9例,重度4例,对照组31例,病性轻度19例,中度9例,重度3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程度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现代医学的一般治疗方法,用立止血针、奥美拉唑针、垂体后叶素针、西米替丁针等其它对症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输血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加服自制止血散口服,自制止血散组成(大黄、三七、白芨),按1:1:3的量研成细末,每次3克,每日3次,凉开水冲服。

1.4 疗效标准参照涂晋文《中医急症学》1995年12月,附疗效评定标准。

(1)临床治愈:1周内吐血或黑便停止,大便潜血阴性,出血伴随症状有所改善。

(2)显效:1周内呕血或黑便停止,大便转黄,大便潜血呈阳性,出血伴随症状有所改善。

(3)有效:1周内出血减少,大便转黄,大便潜血由强阳性转为阳性,出血伴随症状略有改善。

(4)无效:经治1周,出血不止,大便潜血试验无改变,重度出血,经治24小时无好转,出血伴随症状无改善。

(5)加重:经治1周,出自有增无减,出血伴随症状加重,或出现厥脱证。

2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16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加重1例,已有效率93.6%。

对照组:临床治愈11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5例,加重3例,已有效率74.2%。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系临床急病、重病,属中医“血证”范畴。中医认为,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多为胃热雍盛,肝火犯胃等热伤血络,血溢脉外,治疗上清热凉血,活血止血,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认为吐血之冶疗,惟以止血为第一要素,血止之后,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既与好血不相合,反与好血不相能……必亟为消除,以免后来结患,故以消瘀为第二治法。……唐氏指出治疗的精髓关键于早期的止血,如果出血止不了,那么久之则血随气脱,而致性命垂危,故笔者在临床诊治中,中西医结合,在现代医学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止血散以“止血”,确能提高临床疗效,大黄有泻火凉血,活血祛瘀之功效,白芨有收敛止血之功效,三七有止血、化瘀之功效,诸药合用,共凑清热止血,止血而不留瘀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能缩短凝血时间,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管收缩等多方面的止血作用。三七含止血活性成份,能缩短凝血时间,白芨能缩短凝血时间及抑制纤溶,具有良好的局部止血作用,综上所述,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能明显指高临床疗效,价格低廉,尤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篇10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辨证论治;西医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以咳喘为首发病状,发展快,病情重。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常规治疗50例中医辩证为肺胀、肺肾气阴两亏、痰热水瘀互结证患者取得很好疗效,现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该组50例患者均为马龙县马过河镇卫生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病人。男30例,女20例;年龄:52―60岁10例,61―70岁20例,71―80岁16例,81岁以上4例;病程6―30年不等,平均18年;并发症:伴I型呼衰36例,II型呼衰15例;伴I度心功能不全20例,伴II心功能不全27例,伴III度心功能不全3例;50例患者均有肺部感染,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心悸气促、口唇紫绀腹胀、颈静脉怒张、肺气肿征(+)、双肺有干、湿性罗音,心率或增快或不齐(主要为心房纤颤),颜面及双下肢浮肿。舌质紫暗或紫绛,有瘀斑,舌下瘀筋增粗,苔白厚腻或黄厚腻,脉沉细滑数或有结代,胸片提示有肺气肿征,肺动脉高压征及肺部感染。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2]中医诊断依据参照《中医内科学》[3]及《今日中医内科》[4]中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主要有咳痰、喘、气促、心悸、紫绀、痰液粘稠、呼多吸少、颜面及双下肢浮肿,舌胖大,舌紫暗紫绛兼有瘀斑,苔白厚腻或黄厚腻,脉沉细滑数或有结代。

1.3 治疗方法

1.3.1 西医治疗

(1)低流量持续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2)抗感染:青霉素类,头孢类静滴;(3)解痉平喘,氨茶碱静滴或口服;(4)纠正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适当使用呼吸兴奋剂,小剂量运用强心剂利尿剂,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1.3.2 中医辨证论治

(1)常规给予丹参注射液20~3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滴,双黄连粉针3.0~3.6g加入10%葡萄糖静滴中。

(2)治则:益气养阴、补肺纳肾、清热豁痰、强心利尿、活血化瘀。基础方用云南名中医詹文涛经验方黄芪生脉苇茎汤加减:黄芪30g、太子参30g、麦冬15g、五味子10g、芦根30g、桃仁12g、冬瓜仁30g、薏苡仁30g、大力子15g、苏子15g、葶苈子15g。感染重者加用蒲公英、鱼腥草、忍冬藤、金银花、黄芩;痰涎雍盛者,加用川贝、浙贝或全瓜蒌;心衰加用车前子、益母草、白茅根,泽泻、白术、茯苓;腹胀水肿者予大剂五苓散,五皮饮化裁;瘀血阻滞加用赤药、丹参、 桃仁、川芎;肺性脑病出现昏迷,重用郁金、石菖蒲、天竺黄等。

1.4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体征: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心悸气促、唇舌紫绀、腹胀水肿、肺部罗音、心率、心律、肝脏大小、舌质、舌苔、脉象、胸片、血尿常规、心电图。

1.5 疗效标准[5]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双肺偶闻干湿性音,肺部炎症大部分吸收,心功能改善达到I级,生活能基本自理。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阵咳,但痰液粘稠、难咯,双肺有散在湿音,肺部炎症部分吸收,心功能达到II级,能下床活动。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恶化。

2 结果

50例患者经上述治疗10―30天后观察结果,显效38例占76%;有效10例占20%;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随访36例患者半年,病情基本稳定,定期来医院维持治疗。

3 讨论

3.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ary heard diseas 简称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老年患病率较高。是由肺组织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病情越严重,治疗就越困难。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抗感染、抗心衰、强心利尿。往往由于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及强心或利尿剂的运用造成重感染或伴脏器损伤或伴洋地黄中毒或伴水盐代谢紊乱,临床上十分棘手。笔者尝试中西结合取得了理想疗效,减轻了西药的用量,减少了西医治疗的很多副作用和耐药性。

3.2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属中医“肺胀、咳喘、痰饮、水肿”等范畴,临床表现以咳、疾、喘、瘀、肿等为特征。病因是内外合邪,病位在肺肾脾心,涉及五脏六腑。肺胀病机虽然复杂,但詹氏认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本病的基本特征。本虚在于肺肾脾心气阴两亏,标实是指痰热寒瘀水互结。该组患者多为久病,正气耗伤,肺肾脾心气阴大亏,卫外不固,更易遭受外邪,加之气血津液运行障碍,痰热瘀血水湿内停,凌心射肺,困遏脾土,瘀阻心脉、蒙闭清窍,而形成因实(外邪)致虚(脏腑亏损),因虚(肺腑亏损)致实(内生痰瘀水饮等邪实),虚虚实实的恶性循环链,使病情日趋加重,致使危重急症险象环生,临床变化多端。

3.3中医治疗

3.3.1辩证沦治方面,我们承接了詹氏的可贵经验理论,高度重视辨证施治,辨清疾病演变过程中正邪相争恶性因果循环链的主要环节,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患病机体的邪正虚实标本缓急态势),及时采取扶正祛邪的有效方法,尽快截断其恶性循环链,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重建或恢复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促使机体康复。

3.3.2扶正方面,针对本病本虚以肺肾气阴两亏为主,用大剂黄芪生脉饮益气养阴、补肺纳肾;心肺气虚明显,心功能不全者加用种洋参或太子参、苏条参,三参合用加强扶正功效。

3.3.3祛邪方面

(1)痰热壅盛者,擅用苇茎三子汤,方中芦根清热泻肺,冬瓜仁清肺化痰,薏苡仁健脾利湿,大力子清热豁痰,软坚散结,苏子降气平喘,葶苈子泻肺豁痰,共奏降气平喘,清肺化痰之功效。(2)瘀血阻滞,予丹参、赤芍、桃仁、川芎活血化瘀、丹参既能活血通络,又能养血益肺,桃仁不寒不燥活血通络,诸药合用能行气宽中止咳化痰平喘,用丹参注射液静滴,或方药中丹参桃仁合用效果较好。(3)感染情况下加用蒲公英、鱼腥草、忍冬藤、金银花、黄芩清肺解毒等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4)治疗中不主张轻易使用止咳药品,认为老年肺心病因源于虚,排痰困难,如用止咳药,痰涎更难排出,而加重感染,加重病情,应从化痰豁痰着手加用川贝、浙贝或全瓜萎清热豁痰通畅气道。(5)针对心衰,用葶苈子、车前子、益母草、白茅根,改善微循环、强心利水。(6)肺性脑病,选用郁金、石菖薄、天竺黄等醒神开窍。二服药方法,改变传统日服二次或三次的常规,而取少量多次频服,保证了药物在体内的有效的血药浓度。从病效、证效、症效、药效、量效、时效达到扶正祛邪。从源头治起,力求提高整体抗病力,减少复发率。

3.4 西医方面,主要通过吸氧改善缺氧状态,抗感染控制炎症,以免加重病情;氨茶碱解痉平喘,减少咳嗽刺激引起的感染加重,抗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良好条件,适当运用强心利尿剂,减缓心脏负荷。总之西医治其标,中医治其本,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治疗方法。

典型病例:

汪××,男,78岁,因反复咳、痰、喘30余年,间歇性双下肢浮肿20余年,加重10天院外治疗3天,无明显缓解而入院。就诊时咳、痰、喘、气促、心悸、紫绀、痰液粘稠,呼多吸少、动则加重,颜面及双下肢浮肿,脘痞、纳差、小便黄少、夜尿频繁,不能平卧。查体:T37℃、P132次/分,R2.6次/分、BP108/65mmHg神志稍模糊,精神差。端坐,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肺闻及大量干、湿性音,心音低钝,心率132次/分,心律不齐,腹膨隆柔软,肝脏剑突下4cm,肝颈静脉回流征(+),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口唇爪甲紫绀,舌质紫暗有瘀斑,苔黄厚腻,脉滑数结代。实验室资料:白细胞11.6×109/L,中性0.89,林巴0.12,胸片报告: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伴肺部感染。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伴肺部感染,心功能IV级。中医诊断:肺胀一、肺肾气阴两亏、痰热水瘀互结。西医治疗:(1)端坐,两下肢下垂,吸氧2L/min,每天持续8―10h,保持呼吸道通畅。(2)予氨茶碱0.3g加入10%的100ml中缓慢静滴。(3)抗感染:苯拉西林3.5―4.5g+5%葡萄糖氯代钠中250ml滴注。(4)根据病情适当小剂量运用强心剂:西地兰0.6mg加入10%的葡萄糖100ml静滴;利尿剂:速尿40mg加入50%葡萄糖40ml静脉注射;必要时应用呼吸兴奋剂和适当运用血管活性药物。中医治疗:治则:益气养阴、补肺纳肾、清热豁痰、强心利水、活血化瘀。方选黄芪生脉苇茎三子汤加减:黄芪30g、太子参30g、麦冬15g、五味子10g、芦根30g、桃仁12g、冬瓜仁30g、薏苡仁30g、大力子15g、苏子15g、葶苈子15g、车前子15g、蒲公英30g、鱼腥草30 g、粉葛30 g、川贝15 g、浙贝12 g、益母草30 g、丹参15 g、赤芍15 g、泽兰12 g二日一剂,少量多次频服,另外每日常规予丹参针2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滴注,双黄连粉针3―3.6 g加入10%葡萄糖200ml中滴注。经上述综合治疗10天后,纳食、精神、睡眠均有所改善,稍能行走活动,夜间能平卧,双肺底仅闻及少许干、湿性音。维持中药加减化裁结合西医抗炎、对症治疗一月,病情大有好转。胸片示:肺部感染较前有所减轻。

参考文献:

[1] 李春、琚坚,詹文涛导师中医施治52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探讨,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2.(4)2

[2] 叶任高、陆自英,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28

[3]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75―79

篇11

临床药学工作的风险

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风险主要为法律风险。就其广义而言,应该从所有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涵盖的涉及药学的事宜,包括根据药物、诊断依据、疾病和医师的治疗观点提出用药方案,确定药物治疗目的和标准,向患者解说既定治疗方案,并与其沟通讲解,对其进行用药指导,实施治疗药物监测,药物利用评估,甚至对治疗进行建议等。由于需要面对面地与患者进行全面、深入的接触,对其职责的要求使得医院临床药师在工作中经常会涉及病人的许多合法权利,如患者的安全保障权、了解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博得尊重权、监督批评权、接受教育权等等。我们药学服务的基本准则是以患者为中心,实现病人利益的最大化。患者不仅仅是作为需要救治的服务对象,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个体的合法权利也需要得到尊重。任何因临床药师主观或客观的过失而导致患者损失的医疗行为,都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

这种临床药学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中职业风险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国家提倡设立临床药学及临床药师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药师参与治疗过程,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有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药学技术服务,以改变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事服务的临床药师需要直接面对患者,对患者的药物治疗,不仅要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还要承担起与药物治疗结果有关的法律责任。然而,患者个体间差异和其他不确定的因素,都决定了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风险与传统的基础医院药学相比,具有多样性、严重性、高频性等特点。

风险的分类

按照主体的不同,可分为组织风险控制和个人风险控制。组织风险控制施治医院药学管理委员会和药剂科及相关临床科室在宏观环境上建立并维护的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体系,从组织体系上为临床药师精确、高效的工作营造出良好而有利的环境。个人风险控制是指临床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对个人风险的防范和规避。组织风险管理是个人风险管理的基础,个人风险管理是组织风险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当然,根据不同医院本身的不同特点和具体情况,也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笔者在这里所用的方法只是一种而已,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降低风险的方法

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方法:每个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部门,负责全院的与药品有关的各项管理工作,担负着监督、指导本机构科学管理药品和合理使用药品。其对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风险控制发挥着全局性的决定作用。

首先,建立医疗纠纷风险预警系统,对临床药学服务中纠纷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规定人员的职责、监督机制、处罚明细、质控细则、解决程序等等。

其次,加强对医疗事故、差错和意外报告程序的建设。近几年,国家规定每一所医院都有不良反应报告员和不良反应上报制度。每一所医院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不良反应审查制度和上报制度。这一制度是降低风险的最基本程序之一。

最后,确保内外沟通渠道的畅通。医院的各个科室要信息畅通,通力合作,相互配合,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磋商。

药剂科和相关科室降低风险的方法:临床药学服务的顺利实施,需要药剂科及相关临床科室的团结协作。医疗事故、差错和意外不可能仅仅只由直接责任人来承担,药剂科和相关科室如果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来减少差错或解决纠纷,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风险虽然不能完全被消除,但可以减少风险发生的次数和降低程度,从而降低风险给各方面带来的损失。

个人风险控制方法:被纠缠是每一个药师都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因此,及时、有效地避免矛盾、解决纠纷,对临床药师顺利开展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认真记录药历:药历具有法律意义,是药师临床工作的书面证明文件。药历应从药师首先接触病人时就开始建立。建立药历时,药师要注意询问并记录患者的疾病状况、以往病史、用药史和药物过敏史,尽可能了解患者长期的身体、家庭和经济状况。药历内容应力求详实、完备,药师所参与的查房、会诊、抢救、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合理用药指导以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等工作,均应依实际情况按规范格式做出描述、总结和抄录,同时签字并永久保存。

其次,注意临床服务中的言行。药师在对患者进行嘱托、提供保健知识教育、接受患者咨询以及与患者交流其他信息时,态度一定要诚恳、真挚,语言表达要明确、简洁,内容要完整,前后观点一致,谨慎而言。既不能任意夸大药物的疗效,也不能随意淡化药物治疗所引起的问题;避免绝对化的描述和主观臆断的保证;在未准确分析各种情况前不过早下结论;和医护人员积极地进行交流和建议;不贬低或诋毁医疗团队中的任何成员;不越职随意更改治疗方案。

篇12

教学内容的设计①夯实中医基础,设立学习先行组织者。学生的学习进步,肯定不能脑袋一片空白,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新知识的影响是巨大的。所学的中医基础知识要及时回顾。②典型案例分析,学习问题背后的科学。学习基础知识,容易让学生产生迷茫感,感觉所学和具体疾病相互脱节,根本不能紧密结合。那么选择一个合适的案例就显得尤为重要,案例的选择要遵循教学设计原则,要能够反映疾病的主要特点。③归纳知识框架,促进知识迁移。

牢记了基础知识,分析了典型案例,就要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相关规律,归纳出某个疾病的发生发展、病机和治疗原则等有关知识。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系统化记忆相关疾病知识,还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教学方法的设计

划分教学小组教学小组是教学方案实施的基础,为了保证小组整体的学习效果,小组成员的分配也要实现优势互补,使得学生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教师要学会转变自身角色,要从自身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老师主要负责小组内的学习和相互协作,保证案例完成的有效性。

学习步骤的实施首先,教师要首先指导学生对当次课程相关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复习,讲解疾病的发展史和容易混淆的其他疾病。然后教学小组组长要能够带领小组内成员进行分析讨论,发现隐含在学习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学生要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每个小组都要对问题进行总结。这些具体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都是可以解决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逐步引导,提出最适合的解决方案。最后,老师要能够对学生的问题和相关总结进行点评,新的教学方法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老师在这一方面要特别注意,逐步引导很重要,主要能够让学生联系相关知识和学科,实现所学知识的系统化和规模化。

篇13

关键词:单病种 临床路径 成本核算

单病种成本核算是以每一病种成本核算对象,归集与分配费用,计算出每一病种成本的方法。它是按病种付费为基础,可以评价医院的管理水平。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 CP)是指医院内的一组成员(该组成员包括:医师、临床医学专家、护士以及医院管理者等,根据某种疾病或手术制定的一种医护人员共同认可的诊疗模式[1,2]。临床路径作为目前最新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或避免服务对象康复的延迟以及资源的浪费,使他们能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本研究试图从CP入手,合理测算单病种的成本,从单病种成本的角度来控制医院医疗成本的上涨[3-6]。

1.研究方法

1.1临床路径的确定

1.1.1病种选择:在选择病种时考虑以下原则[3]:①选取多发病、常见病;②突出代表专科水平的病种;③要保证有一定的病例数。根据以上原则,“白内障、唇裂、鼻息肉”作为被选病种。2010年此类病种的住院病人占各科总住院病人数的18%左右。

1.1.2确定被选疾病的实际临床路径:一是关键知情人访谈:通过与专科医师、护士、相关医技科室的人员进行访谈,确定了该病种的临床路径及其中服务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服务项目的时间及各类资源(人员、试剂、设备、低值易耗品等),最终确定的路径既包括了病人所接受的服务项目,同时也包括了各项目所消耗的时间及资源。二是病史分析:通过翻阅分析2011年上述几类病种所有住院病人的病史,对知情人所提供的数据进行修正。

1.1.3确定“优化临床路径”:在“实际临床路径”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对流程进行了优化修正,称为“优化临床路径”。优化主要侧重于对平均床日数的缩短,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化验次数,并增加必要的服务项目,主要目的是使流程更趋合理、有效和节省。

1.2实际病种平均成本测算:

1.2.1平均床日数;

1.2.2各类检查治疗的平均次数;

1.2.3平均的药品使用量;

1.2.4平均输血、氧气量。将此数值与各项目成本进行乘积后加和,即可计算各类病人的病种平均成本。实际病种平均成本=病种床日成本×床日数+∑(某检查、治疗项目单位成本×某项目服务次数+按成本核算后的药品成本+输血和氧气成本)

1.3优化病种平均成本估算:优化病种平均成本的估算以该病种的平均成本为依据,即以“优化临床路径”为基础,结合各项目成本,来估算各疾病的优化病种平均成本。

2.资料来源与分析

2.1 资料来源:一是关键知情人深入访谈(keinformant survey);二是现场调研,统计各科室的各类固定资产清单;三是现有资料;包括:

a.全院各科室人员数;

b.2011年财务年度统计报表;

c.相关科室2011年度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的领用数量、单价;

d.2011年各服务项目平均操作工时数和各科室全年操作总工时数、消耗的专用卫生材料和专用设备使用情况;

e.2011年度各类病种的住院病人病史;

2.2资料分析:所有数据均使用Excel录入与分析。本调查所用的皆为2011年数据。

3.结果(如表1)

4.讨论与建议

4.1本研究所提出的实际临床路径,反映了该医院对各类病种的病人的实际处理过程,以此来寻找所存在的问题。而优化临床路径是在实际路径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后所形成的流程。因此,须指出的是,此处的实际路径和优化临床路径都是针对样本医院的。

4.2临床路径在病种质量管理方面有较多运用方式,以其为基础来测算病种平均成本的理论基础就是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 ABC)。其优点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第一:每类病种的临床路径中已考虑了各种类型的病人在入院后可能接受的治疗流程,即在整个临床路径中已考虑了病种分型的问题,故一旦确定了某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就可较简洁、合理的计算出此病种的平均成本。第二:在确定各病种的“实际临床路径”的同时,可根据专家意见及对临床路径的资源量计算,画出“优化临床路径”。

4.3由于成本测算中涉及医院各方面的大量数据,而且计算方法比较繁琐,因此对相关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对科室的基本成本数据及各项目成本的相关数据,都制定了相应的Excel数据库,此数据库已运用于样本医院,对于今后数据的收集及修改和推广病种成本测算可发挥积极作用。

5.应用前景推测

为加强医疗机构宏观管理,促进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单病种费用核定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将针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出有效控制的新措施。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此项研究方法,在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合理配制和有效利用卫生资源,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以及医院管理学科发展方面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Graybeal KB, Green M, Mckenna B. Clinical Pathway develop-ment. The overlake model. Nurs Manage. 1993 Apr;24:42-45.

2.Coffey RJ, Richards JS, Remmert CS.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aths. Qual Manag Health Care. 1992,1:45-54.

3.王冬,董军,朱士俊.临床路径-临床医疗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医院管理论坛,2006,1:38-42.

4.董军,胡德奎.病种费用控制标准实验研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17:529-531.

篇14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奥美拉唑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0.076

消化性溃疡是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50%以上。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为主,胃酸在溃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胃酸能够激活胃蛋白酶原产生胃蛋白酶,对已经凝血的血凝块有消化作用,而酸性环境不利于凝血系统发挥作用,影响血栓子形成,因此,消化性溃疡止血治疗中,抑制胃酸分泌有助于止血治疗。本文观察不同剂量的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100例,以上患者均为发病24 h内入院治疗,均经过电子胃镜检查证实有活动性出血。同时排除肝脏病变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性或者有出血倾向性疾病、精神障碍患者、妊娠和哺乳期患者、不愿参加本试验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7~72岁,平均(46.3±5.8)岁,消化性溃疡病程2~9年,平均(3.6±2.4)年;临床表现:呕血19例,黑便8例,两者皆有23例;溃疡类型:胃溃疡2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2例,复合溃疡3例。对照组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29~71岁,平均(45.6±6.7)岁,消化性溃疡病程2~10年,平均(3.8±1.9)年;临床表现:呕血18例,黑便9例,两者皆有23例;溃疡类型:胃溃疡2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1例,复合溃疡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溃疡病程、临床表现、溃疡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吸氧、禁食、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抗休克等治疗,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初次剂量为80 mg静脉推注,而后采用8 mg/h的滴注速度行静脉滴注,持续滴注时间为72 h;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40 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连续应用3 d。控制后改为口服奥美拉唑。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症状的改善情况,定期检查血尿粪常规,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检查。

1.3观察指标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肠鸣音等症状改善情况,记录黑便、呕血停止时间及大便潜血试验结果。

1.4疗效评定患者出血停止指标:治疗后没有继续呕血或者黑便,血压、脉搏、肠鸣音恢复正常;连续3次行大便潜血试验均阴性;电子胃镜检查证实出血停。以上3项中有1项,即为出血停止。根据出血停止情况评定临床疗效。患者在治疗的36 h内出血停止为显效;患者在治疗后36~72 h内出血停止为有效;患者治疗超过72 h仍继续出血,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n=50) 41 7 2 96.0

对照组(n=50) 35 5 10 80.0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容易发生急性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病因中,胃酸/胃蛋白酶的持续作用在其中起主要作用。由于胃蛋白酶的活性与胃内的酸碱度有关系,当pH值为1~3时胃蛋白酶最活跃,pH值>4时活性迅速下降。因此,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重要[1-2]。

在胃酸分泌过程中,最后的分泌步骤是壁细胞分泌膜内质子泵,即H-K-ATP酶驱动。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显著减少任何刺激导致的胃酸分泌,而通过血小板粘附聚集及血液凝固功能所诱导的止血作用需在pH值大于6时才能起到止血作用,而且新形成的凝血块在pH值小于5的胃酸中会迅速被消化[3-4]。在目前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中,质子泵抑制剂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但是采用口服给予、单一给药或者多次重复给药等不能使胃内的pH值保持在5以上,而采用首次静脉推注给药而后连续静脉滴注给药能够有效地控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这样既有利于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避免血凝块过早溶解,起到止血和防治出血作用,同时有利于患者消化性溃疡愈合。

在本文中,观察组采用首次剂量推注,而后连续静脉滴注的大剂量给药方法,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较大剂量奥美拉唑持续给药方法能够有效地维持胃内pH值大于6,优于传统的给药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小玲.3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31(3):242-243.

[2] 郑晓风.7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合并急性出血与发热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7):119-120.

[3] 王敬霞,赵振刚,姚成.浅述不同类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