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范文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04 16:53: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语文教育课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

篇1

一、明确课程定位,确立大学语文的地位

1.大学语文是语文教育的高级阶段。语文教育是国民的终身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则是这种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语文既非中学语文的简单延续即所谓“高四语文”,也非专为语文水平不过关的学生开设的补课型课程,它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必然延伸,是语文教育必经的高级阶段。一些人把大学生写错别字、不会写请假条等基本语文能力的缺失作为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意义的例证,把那些中小学语文应该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问题,作为大学语文课的主要内容,这实际是对大学语文功用的误解,大大降低了这门课的意义。学者巢宗祺把语文教育划分为三个层次:“温饱型”的识字,看懂报纸、通顺地写信;“小康型”要能基本表达;更高层次的是美学教育。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表示,大学语文课程与小学、中学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相比,是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的语文素养教育。南开大学周志强博士更具体地指出,在中学强调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调技巧;在大学强调的是对文体的感染力、审美能力及语言交往能力,强调广阔的视野。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紧密相连又明显区别,语文教育应该体现出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其大中小三阶段都拥有不同的任务与使命。三个阶段的课程教学不仅仅是内容的不同,而是整体层次的一种内在的提升。所以,大学语文绝非可有可无,它是语文教育必须阶段。

2.大学语文不是单纯的人文课、文学课或文化课,它是“文理科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大学语文课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但也正是这样一种很宽泛的认识,赋予大学语文太重的责任,使之陷入困惑。由于一段时期以来,过分强调了大学语文的“大学”、“人文”属性,而偏离了“语文”属性,一些教师把大学语文单纯地讲成 “人文课”、“文化课”或“文学课”、“思想课”,大学语文成为一个“四不像”,失掉了其课程的独特性与独立性。因此,我们在定位大学语文课时必须突出其区别于其他人文素质教育课的基本功能:即母语教育功能。大学语文首先是语文课,有学者形象地概括大学语文是“行”大、姓“语”。其次,它又在高校教育中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大学语文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担负着塑造品格、培育人文修养的重要职能。这是其它任何课程都不能替代的。

3.大学语文课要彰显民族文化精神。语文不仅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成员智育、德育、美育的综合体现,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源流,其中蕴涵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语言是民族的构成要素之一,它作为记录、保存和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最高标志”。所以,语文教育不仅是每一个国人所必需掌握的语言工具,更是一种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目前重外语轻母语的整体教育环境中,外语尤其是英语在教育中强势地位对语文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这在大学教育中表现尤为明显,大学生语文能力的普遍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针对这种状况,我们一方面要通过种种努力为大学语文课争取应有的地位,同时,更要在语文教学中彰显民族文化精神,无论是学习汉字还是诗文都应引导学生去体会丰厚的民族历史内涵,唤起学生们潜意识深处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4.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层面上的母语教育”。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教育部司局函件”的形式,下发了的《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38号),在这个编号为“[2007]38号”的函件中提出:“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层面上的母语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要目的。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并正确处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审美性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与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其他相关课程的任务分工。在这个文件中把大学语文定位为“高等教育层面上的母语教育”,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定位整合了多方面意见,比较清晰准确的概括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一些学者、大学语文工作者纷纷撰文呼应,复旦版《大学语文实验教程》更以“重新发现母语”为核心元素,标明从重新发现和认识母语为出发点的立意,在教材领域作了全新的尝试。应该说,这也符合本文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依据的阐述。这个定位可在两个层面上理解:“高等教育层面”突出了大学语文课程区别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独立性与不可替代性。“母语教育”强调了其语文特质,并且“母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比“语文”一词更能引发人们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危机感。当然,这个定位仅是一个方向上的把握,落实到实际教学中还需要更具体的解读:比如:大学语文承担哪些母语教育的内容,语文素养具体培养哪些能力,实际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审美性的关系等问题,都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和辨析。

二、完善教学体制

1.完善大学语文的教学体制,首先需要解决师资问题。徐中玉先生曾尖锐地指出:“学生不喜欢语文,这个结果必须由老师来负责。”换句话说,大学语文的命运其实就掌握在教师自己手中。华东师范大学谭帆教授也指出,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必须专业化,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者化。而现在的整体师资状况距此标准有着较大差距。因此,必须尽快改变教学队伍不稳定的状况,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学队伍。在教师选拔过程中严格把关,积极创造条件采取进修、交流学习等方式,增加广大一线教师与同行、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机会,不断提升现有师资教学与科研水平。

2.编写优质教材,改变教材出版混乱局面。教材混乱是大学语文面临的又一个问题。据某权威图书馆提供的资料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及有关教学图书有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400种左右。而且,相当一部分教材存在着粗制滥造问题,选文与中学语文教材大量雷同,穿新鞋走老路者比比皆是。教材的严重不统一直接导致教学上的分歧,这对大学语文的发展极为不利。改变教材混乱局面除了采取一定行政手段干预外,用真正的优质教材驱除劣质教材才是解决问题之根本。目前,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教材计有6种: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南开大学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东南大学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北京大学温儒编的《高等语文》、南京大学丁帆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复旦大学张新颖主编的《大学语文实验教程》。这些教材在编写上各有特色,反映了他们对于大学语文教学目标、课程定位的思考。随着课程定位的进一步明确,希望从事大学语文工作的有识之士整合多方优点,编写出能够切实反映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便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真正的优质教材。

3.课程的课时与授课规模问题也应该展开进一步的讨论研究。目前,对大学语文课时量没有硬性的规定,各学校按照自己的情况分别开设32课时、36课时、48课时、54课时等,其中以30课时左右居多。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通常采取合班授课,其授课规模一般在150―200人之间。相较于大学英语200多个课时、几十人的授课规模,大学语文教学明显处于下风。当然,要实现与外语同样的课时量与教学规模既不现实也没必要。那么,这样一门母语教育课程,在实现其教学目标、保证其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怎样的课时量与教学规模才是科学而符合实际的,这也应该成为一个探讨的问题。

4.考虑制定语文水平能力测试制度。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说,许多高校不重视大学语文的原因很简单,现在做什么都要考英语,而对中国语文能力则缺少硬性要求,后者难免被挤掉。因为体制上没有保证,也缺少切实的措施,加上现实利益总是驱动人们先考虑比较实际的问题,像大学语文这样要求比较“软性”的课程,就越来越被“边缘化”。有人提议像大学英语四、六级那样,对大学生语文能力也来一个考级。这种设想可以加强语文学习的“强制性”,对改变大学生语文水平下降的趋势可能起到作用。教学与国家测试一旦挂钩,这对学生学习来说,绝对是一种强有力的指挥棒。并且设立统一的语文水平测试,就能使我们的母语教育有了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并使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学校教学可以更符合社会需求,学生获得了国家证书,也更具有就业竞争能力。其实,这样的尝试已经有了。一些高校在校内自主设立语文水平测试,西北大学是国内高校开展此类测试最早的单位之一。上海交大、北京邮电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一批院校面向本科生进行语文水平测试,凡测试不合格者都必修《大学语文》课程,否则不能毕业。此外,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国内心理学家和语言学专家开发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简称ZHC),测定居于职业核心能力之首的母语语言能力。满足大学求职、新闻单位、教师、公务员等有语言能力要求岗位考验考生汉语水平的测试标准,应该说这对于推进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十分有益的措施。当然类似的测试是否科学合理,是不是需要研制开发一个独立的汉语水平考试,尚待进一步探讨,但这样一个方向与趋势无疑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汉语教学是整个国家汉语大厦的根基,大学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重要功能,关系着汉语发展的大计,我们呼吁进一步确立大学语文地位、明确课程定位,尽快完善大学语文教学体制,使之成为高校中一门重要课程。

[基金项目:天津科技大学“十一.五”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编号200711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中国高等教育》,2008.3。

[2]何二元:《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学习――在复旦大学举办的大学语文研讨会上的发言》,大学语文研究网站(省略),2007.11。

[3]王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 ――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中国教育报》,2004.5。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

大学语文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人格、道德人格等“和谐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基础性意义。因此,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能仅仅当做是文化知识的传授,它实际上承担着更重要的使命。下面就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原则以及它在不同范围里的定位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要以人为本,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培养,将职业能力培养与学生个性完美的统一起来。与此同时不能忽略高职院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学校的教学环境怎么样以及师资力量是否雄厚等,这些因素都必须考虑清楚,不然语文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遇到阻碍。

(二)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相结合

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信息的整合以及更新也越来越快,所以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授过程中,必须学会对知识以及教学方法进行适时更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不断的创新教育,才有可能使得学生和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继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

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已不适应新时展的需求,但是大学语文中的一些古老的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还是应该继承下来,在适应时展的要求下,进行一些创新和改革,使得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得以顺应社会发展要求。

(四)理论指导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大学语文的理论和实践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实际活动做好了铺垫,学语文就是为了要将语文中的一些基本知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来,比如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他们在掌握职业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对职业能力及实践能力加强培养。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分析

(一)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分析

高等职业学校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技术型人才进行职业培养而设立的。职业教育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是推动劳动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实施职业教育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加强培养,从而使得受教育者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高职学校在进行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时,必须考虑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对办学目标及思路进行调整时要以就业为导向,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强化。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等进行改革,加大改革力度。这样高职院校就能以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以及就业率高的形象获得社会尊重和认可。

职业道德教育及职业素质教育必须纳入课程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因此,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定位,就必须考虑到学校的办学性质、目标,办学功能以及办学定位,要为实现这些要求而服务。这样高职院校就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技术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要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审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等加强培养,使得他们的综合职业素质得以提升。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就是增强高职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人文素质以及进行各种综合素质的锻炼。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不同专业中的具体功能分析

每个高职院校都根据市场的需求开设了许多不同的专业,比如汽车专业、计算机专业、市场营销、旅游、音乐等。那么大学语文在不同专业中也应该进行明确的定位,使得语文对每个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要做到语文课程定位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如果是教美术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将那些画面感较强、色彩比较显眼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选取出来,这样的话就可以慢慢的凸显出大学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一定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不同的专业,其教学侧重点也不同。例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琵琶行》时,可以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琵琶曲的享受和感悟上;而服装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对那些服饰进行想象,引发他们对古代官府的识别以及再绘。通过这种方式,一定可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氛围,实现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三)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在所有公共课程中的定位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通常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三大类。公共基础课里面包括政治课、英语课、大学语文以及写作课等,在这些课程里面,大学语文课程是和教育部文件中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最相近的,所以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必然的。

人文教育的核心基础课就是“大学语文”课,从教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来对大学语文教育实行全方面的改革。依据人文思想体系,在编写体例及选文标准上对大学语文进行总体构架。在教学内容上将作家介绍、背景分析及艺术欣赏等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而教师则以专题的形式来对人文思想进行阐释。

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必须考虑到很多因素,在顺应时展的要求下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创新学习,才有可能促进语文教学的持续发展以及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玉.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改革初探[J]. 文教资料,2009(30).

篇3

关键词:大学语文;专题教学;教学模式;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73-02

近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改革旨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观念,大学语文改革是高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改革不仅增添了大学语文的时代感染力,蕴含丰富的启发性,并且能够有效调动当代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求问题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推行大学语文专题教学,实行专题教学模式正是此次改革中的一次全新尝试。专题教学以人文专题为核心,从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性的热点问题入手,将具有人文精神的经典范文归纳整合为不同的教学专题,进行专题式教学和探讨,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开放的思维空间,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人格塑造规律。

一、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的内涵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的一门基础公共性课程,在高校已经开设多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已经探索出多种教学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有传统的文体分类教学模式,以文学史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经典范文选讲的教学模式等。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推进,当前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以专题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该种模式以弘扬学生的人文精神,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此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专题教学模式是指在规定的授课时数内,以人文精神为主线,重点选讲中外文学史上有教育价值的作家及其作品,内容涉及作家的生平经历、人生信仰、思想品格、主要作品及成就等。该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认识社会,思考人生,提高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1.符合健全学生人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爱因斯坦在《论教育》曾说:“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大学应该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放在首位,假如一个人掌握了他所学知识的所有内容,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独立思考和工作,这样的青年是社会所需要的,能够在社会中独立承担责任。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单纯依靠知识学习是不够的,面对海量信息和有限的生命,仅学习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可将学生变为学习的机器,但在人格和精神品质上却是残疾的,这样的人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迅速变化,不是一个和谐健全的人。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倡培养身心全面发展和谐的现代人才,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教会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主题。

2.符合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兴趣入手的教育理念的要求。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以往以字、词、句为主的教学方法,大学语文不拘泥于作品的字、词、句分析,作品的字、号等烦琐的基础知识已不再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主要是从名家作品的大处入手,站在较高层次品读欣赏作品,通过作品来反思现实,思考人生和社会。教学以课本为基础,但不囿于课本,学生遨游在文学世界中接触大量信息,在学习品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心灵境界,受到文学的熏陶,增加人文修养。实践研究表明,以专题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熏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通过作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以及自强不息的人生意志和人格魅力,能够使他们产生爱国,爱民,爱自然,爱社会,爱生活的情感体验,这些名家名篇就像春雨一样孕育着青年学子的高尚人格。

3.符合高校学生的心智发展和认知规律。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与其他课程,例如思想政治课程的专题教学不同,大学语文通过对名家名篇的作品进行分析和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欣赏品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了解做人应该具备的品质。高校教育对象是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这一时期的青年在心智上已经成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强烈的自我个性,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已经基本定型。面对心智成熟的青年学生,仅仅接受单纯的知识教育是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的,他们更多的在思考社会、思考人身。在这一关键时期,通过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熏陶,使他们感受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接受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熏陶,无疑会对他们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

三、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的可取之处

1.以人为本。课程专题教学改变了传统工具性课程的目标,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提倡人文精神的弘扬和培养,将提升新时期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新时期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拥有开放的心态和鲜明的个性。因此,大学语文的课程专题教学表现出多元思维的开放型和灵活性,在教学课文选择方面打破了原有课程纯文学性的框架局限,更多选用富有当代人文科学和现代审美性质的名家名段,兼具时代气息和审美性,在专题呈现上不分国别和时代,这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学习语文,增加人文修养的热情。

2.富有人文精神。在价值观多元的时代,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复杂问题,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和道德观方面有一定的缺失和错位,此种缺失和错位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人文关怀意识淡薄和人文精神失落有关,这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难题。大学语文的专题选择是关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文化等方面的话题,注重以高尚的人文精神引领大学生分析和反思自身的现实生活以及社会问题,这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以平和宁静之心面对生活,锻炼学生的价值伦理观念,提升人格素质修养。

3.注重问题解决与合作精神。课程专题教学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原则,旨在以多种开放灵活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拥有敏感的问题意识。专题教学主要以当前热点话题作为引导,选用多元化的范文,将热点问题以开放形式呈现给学生,留给学生较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大学语文是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程,通常情况下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但在大班教学中可以灵活地将学生自由分组,使学生自由组合成不同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专题课程的讨论,为学生搭建参与探索学习的平台,集思广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兼顾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最后,在每个专题教学结束后,通过课堂演讲的形式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总结,并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课程学习报告,或是采用手绘手抄报的形式进行课程反思和总结。

四、关于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的思考

教学模式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重点,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新的教学模式出现以后,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从而使新的教学模式取得更好的预期效果。对课程专题教学模式来说,也要在后期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其教学价值,注意实施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注意促进文本细读和文化讲析之间的有机融合。“语文”一词既是语言性的文本工具,同时也是人文性的文化文本,二者之间是水融的关系,具有不可分割性。在进行专题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语言文本细读与文化讲析之间的融合,要做到二者的平衡,不能忽视任何一方。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历史、人文、艺术、科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但不管是何种学科,对文本的理解都要建立在篇目赏析的基础上,使学生在篇目赏析中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体验自然世界、人类精神是结合宇宙的内在情感美,掌握丰富的精神文化资产。这才是大学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2.注意处理好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校园中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辨能力,主体性的要求更加突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调动起学习激情,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这在课程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探究式学习主要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为主,使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内容的构建、分析、理解和思考过程中,旨在发展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让学生从无知到有知实现认知提高的传输者角色,但是现代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学不再是简单的重复和移植,更多的是知识的自我构建和生产。因此,教师要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引领者,引领学生关注知识的前沿,教会他们学习的有效方法,锻炼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精华和目的所在。

3.注意在考核评价体系上做相应改革和完善。专题式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传统考核评价体系,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注重探索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例如,语文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语文综合素质,因此,考核评价中就要将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放置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综合素质的前提下,知识不再是考核的唯一标准,学生能力的发挥以及综合人文精神的提升是考核评价的重要的指标。

大学语文专题教学的实施使人开始关注课程中的人文意义,学者就人文性展开了广泛深刻的讨论,大学语文不能仅仅强调其工具性的方面,更多的要注重人文启蒙,挖掘其中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人文性应当成为大学语文关注的重点。专题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批判精神,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的模式,形成了课堂教学的认知互动,符合新型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未来语文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4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体育意识薄弱,要想改变此状况,首先要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其次是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再次要改革高校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

(2)改革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线的教材、教法体系。现行的大学体育教学大纲,一是竞技运动项目过多,教材的难度较大。二是每项教材的技术要求过高、环节过细且各年级教材的重复现象严重,加之教材中多采用注入“填鸭式”教法,严重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三是竞技运动项目对场地设施要求过高,大部分学校难以保旺,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转变教学观念。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旧的体育教学观,不利于21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应当转变教师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主动式教学,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

(4)转移教学重点,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终身体育观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高校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除增强学生的体质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达到体育自立。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其教学重点实质上是传授和掌握运动技术,加之教材的难度较大,无法发挥其自主性。致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要改变此现状,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上,首先要求学生要动起来,在活动中激励学生乐学。然后通过乐教与乐学的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能力。

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每个学校体育工作者都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观念。自觉参与学校体育改革,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正确认识学校体育改革中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2)建立和健全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对学校体育改革的领导和监督,理顺、协调各环节、各方面的关系:排除各种外来的不利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干扰因素:制订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保证学校体育改革的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3)建立一套更有效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学校体育的目标管理和评价体系,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反馈通道,是学校体育的导向。应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学生制订一套更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4)增加学校体育的投入。目前学校体育设施、师资条件已严重阻碍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必须有具体的措施和政策保证提高师资的素质,增加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尽最大可能改善学校体育设施。

(5)实践“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了提高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打破原系别、年级、班级的建制和性别的界限,根据教学课程及体育场馆和教师情况分设多个项目的俱乐部,每年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个项目上课,课后学生到俱乐部去参加锻炼和接受指导。这种模式将“学生所好”与“教师所长”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6)推行“分层次教学”的模式,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而学生对体育的不同认识、不同水平、惰性等,使学生在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体质、体能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体育课要求和期望值也不相同,为了解决“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采用了“分层次教学”,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愉悦的学习热情。满足其兴趣要求。在学习中体现自我。同时,“分层次教学”也促使教师教学方法、手段必须多样化,这样方能驾驭教学,获得成功;以分层次教学、特长教学、兴趣教学为主线,注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注重能力培养,突出教学效果的实用性和终身性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7)倡导“围绕一个中心、强调两种学习、注重三项结合”,实现终生体育的最终目标。“围绕一个中心”,即以健康为中心:“强调两种学习”,是指强调科学健身方法的学习,强调科学健身理论的学习;“注重三项结合”,是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结合,注重短期效应与终生锻炼相结合。这些体育教学思想通过教师在体育课中的贯彻,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又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状况,使体育课真正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三、结束语

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大学体育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和大趋势。以新思想、新观念认真反思以往存在的弊端,重新认识自身的特点和价值,不断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建立起适应现代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新体系,以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

篇5

关键词:文学教育 文学课程 教学改革

20世纪初唐文治创办“实业、实学”的交通大学,这是一所以理工为核心的高等学府,但唐文治则将国文列入交大的主干课程。在当时,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重视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各高校的教育方针和发展思路。可近年来,随着专业化与功利化的“重理工、轻人文;重物质,轻精神”的社会思潮出现,很多大学不开设大学语文公共基础课,甚至有些学校在需要修改课程培养方案时,首先考虑删减文学类课程,不仅课时一减再减,有的专业还有取消这类课程的打算,而在理工科院校,这种情况更为严重,文学类课程只能沦为理工科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总理曾说过:“学习理工科的,也要学习人文科学,学习文学和艺术。同样,学习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的,也要学习自然科学。……钱学森能画很好的画,李四光谱写了我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可见,在理工科大学开设文学类课程更有利于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动、大调整的时代,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相对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今社会整体呈现意识世俗化、文化消费化等不健康的发展趋势,人们在追求一时的痛快和短暂的释放后,却忽视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对情感和信仰的渴望,尤其是正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他们热血、青春、激情、叛逆、彷徨、敏感,每天接收大量新鲜的资讯,传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受到了强烈冲激,而他们大多缺乏理性的辨析和准确的判断,所以最容易在复杂多变的情势下茫然失措。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认为:“在这个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的时代,最容易形成人的精神的危机:年轻一代心灵的缺失(空洞化,虚无化),美感的缺失,语言、文化的感悟力的缺失,所反映的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尤其需要借助文学的力量来滋润他们枯竭的心灵和清醒他们混乱的精神,文学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体察社会、感悟人生;文学中所蕴涵的理想精神和批判意识,又是激发他们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力量源泉。

文学即人学,文学是人文学科的主要支柱,其审美意识、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对人文精神构建具有天然的优势,文学教育通过文学作品和艺术形象的审美接受引导大学生从爱情、时间、生命、现实、理想、青春等多角度去认识、思考、理解和感悟自我、社会和人生,从而达到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教育目的。大学文学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它既是传统教学中文道统一原则的贯彻,也是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的体现。

篇6

【关 键 词】语文;略读教学;精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55-02

重庆市万州区在2012年11月9日在鸡公岭小学首次开展了略读课文的一堂观摩研讨课,是谭丰宾老师执教的《学会看病》。(这是笔者从教18年以来听到的第一次“略读教学”研讨课。)这无疑是在告诉我们: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已不再像之前那样“门庭冷落”,将会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探索活动。这些困惑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纵观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天光云影共徘徊——小语略读教学的误区

1. 随文就教,盲目放任。只要编入教材,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按照传统不成文的习惯:一个字,“教”。至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则很少有人考究,或无从可考。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仅凭个人“偏好”,玩起“我的课堂我做主!”可谓自由放任,盲目无度。

2. 略读不略,定位不准。本来,教材编者意图为:精读精教,略读略教,相互辅之。即,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中所倡导的“例题”与“练习题”之间的关系。然而,有些教师一些时候硬是熟视无睹如此科学的定位,只是一味地、不分主次地来决定略读教材的命运,导致略读课教学定位失当。

3. 师出无名,目标不清。即,略读课教学漫无目的。不能遵照语文单元教材的整体考虑,从宏观角度出发,细致琢磨略读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思路,只是照本宣科式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地“走一遍”,“雨过地皮湿”,即视为完成了教学任务。

4. 引导失当,效率欠佳。在略读课教学中,其实最应该突出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即主体性。当然,这里也更需要教师科学、恰当的引导。然而,略读课教学实际却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效率意识淡薄,不能活化教法,有效引导学生科学的学习略读课文,以达成略读课教学的高效性。

综上所述,由于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不强,且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在作祟,致使小语略读课教学出现低效,乃至无效运行,陷入教学效益大打折扣的尴尬境地,称得上劳师费时,得不偿失,令人困扰不堪。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小语略读教学的策略

根据语文新课程的改革需要,依照语文新教材体系的编排意图,针对小语略读课教学的问题现状,笔者在小语略读课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具体策略如下。

策略一:目标要“简要”,凸显“目的性”。

略读,顾名思义:就是要简略的读,简而言之,就是要有所取舍。正如哲人所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因此,略读课的教学目标就不能像精读课那样“大而全”,面面俱到,精雕细刻;而应简单,集中;简明扼要。亦即“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或主题思想的适度延伸;或人文情感的深度体验;或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度熏陶;或文章写法的有益积累;或文本题材的有效延展;或课本内容的有机关联,等等,不一而足。

策略二:定位要“简明”,凸显“功能性”。

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可见,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略读课文的定位就应明确、清晰,突出其相应的相辅相成之功能,完成其对“例题”的“练习”之效应、定位与使命。这里,既不能抢“精读课”的戏,喧宾夺主,越位贪功;也不能信马由缰,放任无度,失却其应有的效能与功用。

策略三:组织要“简约”,凸显“实践性”。

略读课的教学组织,应该服从、服务于精读课的需要,遵从课本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在进行略读教学过程中,无论选择其中的思想内容,还是文本章法,都应该突出其“巩固练习”的角色定位,即抓其一点,不及其余。因此,略读课堂教学的组织应简单、扎实,注重实践的体验,切记不可求全,繁冗。如,人教版第七册《雅鲁藏布大峡谷》,笔者在认真解读提示语后,把目标锁定在“默读,想象画面”和“用自己的话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上,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策略四:引导要“简练”,凸显“过程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中,最显眼,也是与传统教学改变最大的就是“过程与方法”。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知悉知识的来龙去脉,即凸显其“过程性”。这不仅颠覆了传统教学“教师、课本、课堂三中心”的旧理念,而且确立了“以人为本”、“学生主体”的新时代与世界教育发展接轨的崭新教学观点。凸显其“过程性”的目的,就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创造的意识与潜能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与旨归。如,人教版第七册《乌塔》一文的教学引导如下:

板块一:整体感知内容,聚焦“震惊”。

1. 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用一个词语概括你读后的感受。

3. 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特别震惊?

板块二:围绕“震惊”,转述文本语言。

1. 向父母说说这件事,注意说出令人震惊的地方。

2. 如果你也提出独自外出,猜想父母反对的理由会有哪些?

3. 借助课文内容,尝试用乌塔的成功经验来说服父母。

策略五:拓展要“简括”,凸显“综合性”。

语文学科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教学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功能。这也就告诉我们:语文学习仅靠课内的有限时间,是绝对不能培养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即,语文学科的“包罗万象”性,决定了它的“大语文观”,也就是它的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性。因此,在现实语文教学中,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必须遵循“精读——略读;课内——课外”的逻辑思维与课程编排体系。而这里,略读课就是链接课内、精读与课外、延伸不可或缺的连结之“桥”!

篇7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教学改革

一、大学语文的历史反思与当下现状的不对称性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诞生初始,即已在高等院校开设了大学语文课,时称“大学国文”。后,全国大学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了大学国文课,为必修课,当时叫“大一国文”谓之“国学”,并有了黎锦熙、朱自清、魏建功,伍淑傥等编写的《大学国文选》教材。当时从事国文教学的也都是一些国内知名学者、专家、教授,如:郭绍虞、朱自清、吕淑湘、沈从文等,从上世纪30年代到全国解放前,是我国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的第一个繁盛时期。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随之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院校遭到了冷遇,此后,由于社会变迁(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多种因素,大学语文课程逐渐淡出了大学课堂。

1978年秋,在南京大学任亚明校长、复旦大学苏步青校长的倡导下,全国高等院校才得以逐步恢复了大学语文课程,从1978年到1985年,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院校里又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兴盛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用主义抬头,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止步不前,在一些学校里,大学语文几乎被应用写作课替代,或被定为“选修课”、“任选课”,随意压缩课时,甚至停开。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困扰与改革尝试》一文中说:“大学语文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地位’和‘定位’没有弄清楚,特别是定位”。

二、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的探析

仅就大学语文的课程名称看,“大学”代表语文课高层面,“语文”即指母语汉语言。大学语文姓“大”,不姓“中”,同是进行汉语母语教育,由于层次不同,自然其教育目标、教材、施教的方法也就不同。简言之,会听、会说、会写、会阅读,掌握汉语言最基础知识,即为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大学语文就不同了,大学语文是要解决怎样听、怎样说、怎样写、怎样阅读的问题,是在高层次上学习汉语言母语的问题。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汉字的结构美、语意美、音韵美,用汉字语词结构的语句有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经典的古代、现代文、史、哲文选,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都蕴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和博大的民族精神。大学生通过学学语文的经典篇章,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掌握和运用汉语言的水平,并通过语言载体,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理解其中的文化意蕴,感悟人生和生命的价值取向,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品质的教育目标。要达到这样一个高层次学习汉语言的教育目标,大学语文在教学中必须坚持做到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的三统一,决不能凸显某种特性而忽略其他共性,这应该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定位。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研讨,大学语文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已毋庸置疑,然而在大学生中却普遍存在着不重视的现象,这说明一定是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存在着与学生需求不适应的方面,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当下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大学语文教学的师资建设问题。目前,在大学里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和低素质倾向,已经影响到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正常进行,反过来,也正是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不尽如人意,也影响到了大学生学学语文的积极性。这种状况的形成,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大学语文课二度淡出高校课堂且被边缘化,其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其二,大学语文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由考试课降格为考查课,课程定位的偏差,给人造成一种错误印象,大学语文课可有可无;其三,学校一些带有政策性的具体规定和做法,如:工作量的计算,职称评定,教学成果评审,教学科研资金的使用,大学语文教师不能与专业课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大学语文教师被列入“二等公民”。种种因素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师向专业课教师转移,出现了任何人都可以去教大学语文的不良现象。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已刻不容缓。

2.关于教学工作。因为是大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一定感悟能力和开放性思维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当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由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应采用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采用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下述几点:

(1) 立足于文章本身的语言感染力和文章本身所传达的情感的、审美的、哲理的艺术情境。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和比较清晰的语言表达,并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简洁的讲解。如能做到这一点,将有助于掌握互动的维度,有助于强化互动的广度、强度、深度,也能达到多数同学参加(广度)、能对问题深入讨论(深度)、甚而引起激烈争论(强度)的效果,使学生感到有所收益或受益匪浅。

(2) 不局限于文章或诗词歌赋本身,可以将教材内容放到更广阔、更高层次的范围去讨论。这样可以把学生引导到对文章本身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理解上来。

(3) 应掌握适当时机,对学生的讨论给予准确的归纳梳理,这样可以加强互动效果和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到晏殊的《蝶恋花》时,要讲清楚这是一首闺思词,写出了对亲人的无限的思念、缠绵的情感。其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我们展现了令人神往的境界。

在讲清楚晏殊词本身的同时,可以把国学大师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境界”拿来,进一步讲清楚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被王国维借用来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必经的第一境界,取其目标始终为一的含义,使之更富哲理。

这首词的语言美、语义美,所传达的艺术境界更美。在此基础上,可以把柳永、辛弃疾的词,王国维说的第二境界、第三境界和晏殊的第一境界一并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王国维的“三境界”说与人生、与生命的价值的关联来。这样的讲授效果不仅好,而且意蕴深刻。

篇8

一、英美文学类课程的特色

文学这一概念是由历史文化决定的。在英美国家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了璀璨的文化,包含着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思想,并且影响着英语语言的发展。

1.英美文学中的时代因素

英美文学的创作与社会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作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受社会意识和其他综合因素的影响,创作出影响深远的作品。例如,英国二十世纪的著名小说家劳伦斯,他的作品和风格中现实主义尤其凸显,在《香》这部作品中,作者以自己的家乡为写作背景,突出描写了劳伦斯家乡诺丁汉郡的风土人情与自然风光,让人们在阅读作品时,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二十世纪一个英国郡的三维立体画面,形象生动。在作品的写实描写中,读者也能感受到矿工家庭的心酸血泪,生活艰难不已。作者以自身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为蓝本,精心地加工和描绘,把二十世纪英国工业发展迅速以及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工人阶级带来的变化深刻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在每一本著作的创作中,作家都是深受社会的发展所影响的,作品能够很好地反映现实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英美文学类课程需要在当时的现实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去解读,在理清人物背景、时代背景等当时社会发展情况后,再去解析和欣赏英美文学作品。

2.英美文学中的历史因素

文学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产生的,受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影响,文学受时展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特点。每一本传承后世的作品都深受时展和变革的影响。在英国从文艺复兴运动到批判现实主义时期中,产生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就美国而言,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文化影响是巨大的。美国的城市和工业在世界大战期间的发展对美国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个时期的作品多数描述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内心世界,使内心的境界和精神的世界得到了很好的升华,同时也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生命的呐喊,在文学形势和内容上实现了很好的创新。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课程中,要理解和分析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要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事件对文学作品的发展影响巨大,只有在理解历史背景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当时创作作品的心理状态和作品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对鉴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分析风格有很好的作用。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在作品中感受英文化的沉淀,才能实现开设英美文学类课程的实际意义,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类课程设置的思考

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类课程的开设有其深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英美文学课程是以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基础设置的,充分考虑到了大学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才能在实际的基础上完善课程的设置,实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1.英美文学课程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所接收的英语教育不同,英语水平差异大。在英美文学的课程中,要时刻注意到学生英语基础的不同程度,因材施教。课程的设置可以根据本学校学生的特点,开设基础阶段的课程和提高阶段的课程,学生在基础阶段的课程中,可以很好地巩固原有知识并逐渐地提高英语水平,在提高阶段的课程中,学生可以很好地培养文学素养。

2.师资力量是优化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要因素

是实现英美文学课程优化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英美文学素养的系统提高是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课程优化的保障。应该提倡教师加强自身文学素养和对英美文学的科研,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积累经验和方法,实现在实际教学中的反思和提高。

3.英美文学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是实现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课程优化的具体措施

篇9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1 引言

身处于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一直以来都有着这样一种困惑:既缺乏思想政治课的“红头文件”,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的直接约束力,现在的高职教育留给大学语文的空间微乎其微并且不断缩小。课时的缩减、考核方式的随意使得语文教师连同大学语文课程被“边缘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和历史原因,也有当前的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因。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改革,各种人文课程的兴起和人文类课程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的人文课程很难定位和创新,从而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

2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一)高职教育课程中的大学语文――职业性

高职教育是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实用人才,课程设置提出显然是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需求。高职课程必须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充分体现专业的要求,实际的和开放的。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大学语文也面临改革的要求。大学语文中立足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必须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要求,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的专业相关技术领域。

职业教育的重点和核心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训,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日益严重的就业现状、就业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就业的范围并不局限于这个领域,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与人沟通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工作能力与人的各种能力。其核心是集中在人际沟通与合作,是使用符号处理人与自己的,自然的,社会整合能力。

中国文化的符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使用语言符号,使用符号的能力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在关键能力。在这方面,听、说、读、写为主要手段,对语言的理解应用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大学语文”课程,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高职学生由于入学时高考分数低,所以广泛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阅读理解、表达和实际写作能力很弱,这直接限制或影响其他课程,包括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经常有老师这样的无助,当专业班主任在讲台上,困难点,学生甚至课本无法理解,文本的意义的一部分基本性质很难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分析了语法困难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学生连最基本的主,“还有不清楚;当就业指导课上老师要求学生介绍自己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不能表达这样的几句连贯的句子,它说明了一个事实,是人文课程,尤其是语言教育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基础上,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教育可以改善他们的基本工具,社会性,课程内容和广泛的文学知识,文化知识,还可以结合当代通俗文学,当代社会生活,年轻人关心新闻和时事和热点话题,通过案例,课堂讨论,工作场所场景模拟训练,演讲等产生多种形式的课堂的延伸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识别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几乎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大学语文――人文性

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包括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是两个重要的方面。中国教育家:许先生在他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指令明确提到了人文主义在大学期间语言这门课的重要性。徐先生认为中国大学是一个可以有文理渗透,技术和文化交流,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创建一个文化氛围的大学基础课程。

中华民族的教育是人文精神,人文教育自古以来一直是教育的支点。但是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西方文化的入侵,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大的影响,教育也受到功利主义,是否从学校学生“效用”,选择是否有直接效用规模、目光短浅的权衡专业和课程,这无疑增加了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进一步削弱了人文教育。很多高职院校,尤其是工程逐步减少人文课程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在整个教学计划占了几个小时。然而,文化基础课程,人文课程逐渐让位于专业技能课程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很低,学习能力不强,缺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课堂气氛通常是贫穷,考试通过率逐年减少,因此,高职院校和教师感到头疼的现象,我们必须反思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必须考虑人文课程的核心和基础地位在大学语文课程的取向。

职业教育、教学的中心应该适当的职业能力和就业前景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生个人发展和未来面对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如果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知识狭窄,甚至掌握一定专业技能是很难满足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卓越领域的专业人士。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文科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该专业和道德考虑,技术与人文、学术氛围和企业氛围的融合性文化不相容。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校园文化,大学语文肯定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大学语文――母语性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教育的基础和工具。注意我们民族语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母语教育旨在通过深刻内涵丰富,母语教学的资源材料,使青年学生可以学习母语文化的精髓,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母语文化和身份。

很大一部分在高职院校学生来自农村,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正式的学习普通话,普通话基础薄弱,缺乏语言技能,和大一的基础上学习阶段通过学学语文课程的进一步巩固中国学生基础,加强普通话的听,说,阅读和写作实践,结合高职院校普通话培训,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技能。大学语文是母语教育在大学阶段的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专注于目标。只有学习母语,英语口语3级和4级,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是相对贫穷学生的基础,大学语文课程文化继承和遗产的功能语言尤为重要。

3 结束语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本地化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首先想到的。首先,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应当承担职业教育的任务,服务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职业道德,专业理想、专业质量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弥补缺乏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工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再次,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一个重要平台继承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最后,在现有的条件下丰富和扩展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类型适合整个课程体系现状的一种完美和高校大学语文创新,采取行动。

参考文献

[1]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社,2000.

[2]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彭书雄.基于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教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篇10

关键词:课程性质;母语危机;大学语文;文化期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167-03

近年来,各界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定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和讨论,这直接影响到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改革,影响着新一代人才培养基本文化基质的塑造,因为一切课程改革的方案和实践都基于对课程性质的根本认识。

一、从2001年与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

的对比中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再认识

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地位中对语文课程性质做了如下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P6)2011年崭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出台,更突显了其强大的时代认知,其中在第一部分前言中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认定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P2)从对比中可知:2011年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明显淡化了其工具、理性的一面,而强调和突出了与时代主题相呼应的人文功能和实践现实性。在笔者看来,这一表述的变动说明了当下对语文“人文性”性质的强调和对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突显,对于从事语文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无疑是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语文课程性质讨论的过程,即人们对语文课程认识步步深入的过程,必将促使着语文教育逐渐趋向成熟。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大都把语文课程看成一门工具课和基础课,叶圣陶、吕叔湘等语文教育家们对语文教育的论述大都是从工具的意义上着眼的。但是,今天把语文当作一门纯工具性和纯知识性的课程来看待显然就狭隘了,尤其对面向施教对象是具有一定知识储备、一定独立思维能力和社会意识的大学生而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我们这里所说的语文,是人文意义上的语文,而非工具意义上和纯基础意义上的语文。大学语文应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探求文学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文学,提高教育对象的人文素质,使我们的学生变成历史意义上、文化意义上、情感意义上、道德意义上的人,从而实现精神成人的目的,肩负起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并发扬光大的神圣职责。大学语文由于其课程地位,在大学里一直不被人重视和看好。然而,伴随着大学培养出的人才低素养、低能力、难于适应社会的现状,人们开始反思大学这个输出人才的重要领域自身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的种种缺失。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最直接相关的人文课程被普遍关注起来,并由此引发了各种讨论。种种讨论都对大学语文地位的重新认定起到了推动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教育、人才输出的关口,其重要的素质教育地位和人文教育价值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或课程所不能取代的。尤其是在目前诸多纷繁的社会现象背后、母语危机的背景下,文化焦虑成为全民综合征,人们不约而同地将希望投射于传统文化,希望从传统中找到解决急症的良药!进而,人们开始思索高等教育求真育人的真本追求,这在大学教育中正是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中心展开的。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根本不仅仅在于其专业能力的高低,更源于深深植根于人性和素养的教育和把握。尤其面对社会文化寻根运动的蓬勃发展、面对母语危机的时代现状,大学语文人文性质的彰显逐渐成为其生存的重要语境之一。

二、从母语教育危机透视大学语文

对彰显人文精神和文化的重要性

“母语危机”是现时代教育各个国家都面临的重要课题,母语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尖锐问题伴随经济的深入发展而日益显著起来,而母语危机的文化现象背后则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各方面问题。透过各国的“母语危机”现象我们可以透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以及教育问题。因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绵远几千年的汉语所固有和坚守的领地愈来愈狭小甚至呈现出边缘化趋势。母语危机是文化危机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当前,母语危机成为汉语研究的课题正是由于其岌岌可危的现状所致。其实,这种现象在亚洲其他经济发达的国家如韩国和日本也已有共识:自己母语赖以生存的土壤日渐衰落,而取而代之则是英语的无限泛滥。面对电脑时代,汉语从应用电脑起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沦为了英语的附属语。将汉字成功输入电脑,首先要掌握的是学会英文字母和其编排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母语教育与英语教育是截然对立、彼此矛盾的。我们不能把两种语言和文化简单化处理,因为二者不是单纯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一方面英语是世界共同语,我们要与国外经济、文化进行交流,要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就必须学好英语这一重要工具;另一方面汉语是本民族自己的独有文化,我们更要学习、继承、坚守、发扬光大汉语审美的独特领域。在笔者看来,学习英语应关注其工具性的实用特征,而母语则意在其人文性的精神塑造,学习母语有利于正确运用英语发展自身,而学习英语则可更加捍卫并促进母语及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如何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和地位,将直接影响着语文教育乃至民族母语教育的未来发展。

“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3](P3)从高教司颁行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表述中可以明确,大学语文的基础性课程地位是由其根本的人文性特征所决定的,大学语文课对中华民族未来人才的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甚至对整个高等教育大业都不容忽视。早在1978年,就有学者倡导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用以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增强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信心,提高精神素养和弘扬民族传统。在这个特定的文化焦虑的历史时期,大学语文无疑承担起了这一职责。母语教育是一个极为广阔的范畴,它既包括学科性、专门性或专业性的,连日常生活与交往的各种能力和素养也能囊括。即便如此,母语教育也总有其开展和缠绕的核心范畴:即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当然,母语教育并不等同于大学语文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只是在特定的时期和环境中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实现手段或方式,不同的时期和阶段,不同的人群和环境,母语教育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但在大学教育这个特殊的教育情境中大学语文课程则是母语教育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语文的地位和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母语教育的发展状况。

三、从“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

的差异积极发掘其人文教育功能,

使之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期待

大学语文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虽然在教学方法上也有许多借鉴,但其有本质的不同。一是目标指向不同,具体表现为中学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以传授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为目的和重点;而大学语文更注重于思想的传输、情感的解读、写作方法的探讨和学生各种实践能力的培养之上;二是教育追求各异,中学语文以应试和升学为目的,呈现出强烈的功利性特征,而大学语文则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塑造文化精神和性格为最终目标,突显出其人文性特征。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感受到:大学语文更注重的是在学科工具性的基础之上去彰显人文性,去铸就语文的精神素养,从而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文化期待——传承并发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一)明确大学语文的根本性质和根本任务

大学阶段是人结束学生生活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生是中华民族进一步发展的中坚力量,因而更应关注其人文精神和价值观的引导。大学语文与语文是具有种属关系的两个概念,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仍以语文课程的性质为成长和存在根基,大学语文所处的位置,使得它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关系最为直接、最为紧密,“它与民族文化的根本血脉相连,密不可分,除了语言技能的传授,更担负着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人,塑造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的功用。”[4]可见,明确大学语文的根本性质和任务是进行正确有效的大学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大学人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二)集中精力和专家统一编写权威性教材,确定一个适合的文本让大学语文教育有章可循

一部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科学性、文化性的,适合大学教育需要、能有效推进文化传承和发展、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大语教材是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伴随着社会和教育界、文化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对大学教育的忧虑,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编写大语教材上进行了诸多有益、积极的尝试,使得大语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呈现活跃态势。其中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大学语文》得到了最多认可和关注。“目前在各高校较为流行的大学语文教材就有数百种之多,各自为战让大学语文本身少了些权威感。”[5]因此,名副其实的权威性大语教材是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前提条件和现实依据。

(三)从政策的高度去规范大学语文教育的实施,使其尽快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如何抉择我国的语文课程的总取向,这种严肃的问题,单从语文教育研究的层面来讨论乃至争辩,恐怕是不会到位的;语文课程面向何方的抉择,要取更广阔的视野来关照,需要放置在教育政策研究的层面来慎重把握。”[6](P80)从政策的高度去规范大学语文教育的实施,把对大学语文教育的认识上升到整个母语教育的层面去认识,是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文化期待的重要保障。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大学教育工作者的坚持和创新都有待于一个宏观大环境的营造和支持,充分的学术自由和政策导向是使得大学语文教育走出低谷的坚强后盾,否则再优质的教材也会因失去保障而无法充分诠释其真谛。对于大学语文通过何种方式去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问题,有人建议以英语四、六级等级测试的标准模式对母语水平进行考核等,诸如此类的意见和方法都在不断探寻当中。但是,面对目前的母语存在状态和现阶段语文教育的突出问题,我们将不得不以积极的态度客观分析、紧迫的热情积极探讨,真正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出发思考问题。当前,教育部相关部门已下发文件,强调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应予以关注和加强,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也再次强调了传统文化的地位。从此出发,相信“大学语文”的教育使命及其所肩负的文化期待将会得到切实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李景阳.语文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许秀清.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独特功能及学科定位[J].学术评论,2005,(S1).

篇11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其具有鲜活的人文精神,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如何实现大学语文的教育提出了几种途径。

【关键词】

大学语文;高职教育;作用;实现途径

1高职教育中大学语文的发展情况

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项重要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启发和陶染学生,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能提高学生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大学语文还可以作为一门工具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夯实终生教育的基础。所以,大学语文课的重要性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但是,目前大学语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开展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为充实自己的就业技能,学生开始注重课程的工具性与实用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不会主动并努力地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必要的学习。

2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

2.1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与人文精神

近年来,高等院校中培养的一些专业性人才,其自私自利,无责任心,在物欲横流、实用主义盛行的现实状况下,更应该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大纲肯定了大学语文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富含人文思想的课程,摒弃了传统语文教育中功利主义,通过纯粹的文学阅读与研究,感受经典作品中丰富的人文思想,培养高尚健全的人格、提升其道德素养。

2.2增强大学生竞争力

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大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专业能力,也应该更加重视各种表达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大学生缺乏基本的日常文书的写作能力,甚至连述职报告都无从下手。大学语文教育帮助大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因为在同等专业能力下,语言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将决定将来的发展机会的多少。同时,在这个开放型的社会,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交流与沟通,这都需要语言作为工具,因此,大学生若是不能掌握好语文这一工具,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生活与工作的发展。

2.3有益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古代经典文学记载了中华民族历史演变进程中一切“习得行为与行为之结果”,唐诗宋词,元明清戏曲小说,四书五经,史记等经典文学沉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包含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价值道德观念与为人处世的原则,通过对这些文学的阅读,不仅获得了知识,也是一种自我的完善与中华文明的传承。曾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当今西方文化入侵剧烈的今天,不少国人对本民族的文化妄自菲薄,炎黄子孙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加强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起文化自信。

3实现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重要作用的途径

3.1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

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定位中,必须重视人文性、工具性与科学性的结合。教学目标中应该体现出基础性与应用性,力争能力提升与素质培养并驾齐驱。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技能应用型的专门人才,为了学生将来职业的发展,育人与教书缺一不可。大学语文课的目标除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之外,还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读写能力及表达能力,总之,大学语文课应该体现语文教育的综合性。

3.2改进教材内容与形式

大学语文课的教材应该与时俱进,否则学生将失去学习乐趣。现有的语文教学素材的中的大部分文章几十年都没有变化,且教材中的内容与中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程度的重复,有的重复读竟然高达60%以上,学生反复咀嚼,自然没有兴趣,所以应该注重教材的新鲜度。

3.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大学语文教育中,老师占主动,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传授,学生被动接受。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和求知欲的提高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调整教学模式,即建立一个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辅助,网络及多媒体技术支撑的教学形式。通过这种模式,一方面解放了教师,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动力也得到了培养。

3.4确定合理的评价方式

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才能对大学语文教育的成果进行正确的检验,根据评价结果对语文教育进行实时的积极地调整才能促进语文教育的良性发展。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时,既要横向评估,也要纵向评估。既要使学生的语文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也要督促其继续学习。幸运的是,高职语文教育中没有了应试教育的施压,选拔人才的目的被大大削弱,有利于学生的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应该更好的利用语文教育的评价机制,使得其更多地具备反馈调节、记录成长、展示激励、改善提高的特点。

4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大学语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人文性、教育性、审美性和工具性。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语文的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必须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上做出必要的改变,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为其全面发展成为高等技术型人才做好铺垫。

作者:窦文莲 单位:三峡联合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涂红梅.论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11):101-103.

[2]朱淑娟.论大学语文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50-52.

篇12

1.1明确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

随着时代多元化的发展,现代语文教学的任务也发生了改变,在完成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工作之外,还要加强文史知识的传授,以及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开设的语文课堂还是无法满足这些要求,不能综合的培养语文专业人才,高校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课时方面的安排非常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时满足学生的培养和弘扬人文主义的教育精神的要求非常难以实现。所以,高校可以通过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机会,在新教育形式的要求下,重新定位高校语文教育的目标,从语文本身实现的教育意义出发,对大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及时的管理和监督,认真落实新课改的要求。语文教育是承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也是锻炼大学生在社会当中生存能力的重要教育方式,高校应该摒弃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重视提高语文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高校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学科,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尝试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结合多元化时展的特点,使教学的内容更能贴合时代进步的特征,转变教育的理念,加强培养高校的复合型人才。

1.2重新认识语文教育的对象

多元化文化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我国很多学者的思想,面对当前的高校教育,大学生普遍反映出抵制的心理,认为在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语文学科的学习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不能与自己的利益产生直接关系,使得语文的教育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所以,高校在对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时展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结合大学生心理的变化,重新定位教育的对象,改善高校教育的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大学生都想通过高校的教育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加自己在社会当中竞争的资本,为自己争取一个有发展的前程,这时,大学生的心态就会产生变化,高校要及时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积极的探索出可以提高语文教育的方法。

1.3重新设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派生出很多新鲜的事物,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高校安排的课时比较轻松,学习任务也比较少,使学生不断丰富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科技的发展,方便了人们之间的通信功能,学生之间也加强了沟通和了解,对于学习的态度比较松懈,所以,大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就要重新设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大学生的学习观念。

1.4完善大学语文教学的管理体系

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显示出专业的师范性、高教性,通过语文教育使大学生可以熟练的掌握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未来的从业过程中,增加语文专业教学的实用性。与此同时,要使学生充分了解到语文专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可以独立的分析语文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学语文教学的管理体系要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实现体系的健全目标,以教学生学好语文为基本任务,学体系。通过教学体系的完善,使学生对语文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都可以扎实的掌握,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教育的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基本素质,同时高校应该加强语文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的应用来使学生体会知识的重要性,并且也会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多元化教学背景的影响下,大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要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也要朝着科学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不断优化现有的教育课程,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体现,完善教育改革的体系。

二、高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数目非常多,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得大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各不相同。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语文教育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设计的专业文案也不能很好的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改革就要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目标,设定合理的课程,来加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对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采取专门的专业训练,加强其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可以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之间也要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关系,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在课下通过讨论的方式,使大家可以更充分的学习语文专业知识。

2.2高校忽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发展,人们追求利益的方法越来越多,在实际的生活中,语文专业教育的实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使得高校渐渐忽视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都不高,使得我国高校语文专业的教育模式始终没有改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也保持消极的态度,对开设的教育课程没有足够的兴趣,学习的过程也不能很好的探索知识的重点和要点。所以,高校要加强对语文教育的重视,提供语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不断探索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借鉴其他高校优秀的教学典范,结合自身教育的实际情况,加强高校的教学水平。2.3教材的选择不能很好的贴合实际随着大学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发现了很多我国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高校语文教育教材的选择上面,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教材上体现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社会的发展不能很好的连接,使得学生在学习之后,不能应用到今后的从业工作当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育的效果。所以,大学教材的选择应以实用性为基本,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要结合现在时展的特点去选择。

三、多元化背景给大学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带来的影响

3.1使大学语文教育专业意识到了教学的误区

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使大学语文教育专业发现了在教学过程中的误区,比如: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发展,锻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加大语文教育的实用性,使学生走入工作岗位之后,可以更好的利用语文专业知识,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这些教学的误区,都是导致高校语文教学水平低的重要原因,所以,大学语文教育专业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从学生基本的学习目标出发,探索最适合大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

3.2加快了教学改革的步伐

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很多领域的进步,同时人们也更加重视高校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通过大学的学习经历,为自己谋取一个好的前程,使得高校的大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界也更加关注高校的教育情况以及专业知识的实用性,这些因素的影响都加快了高校教学改革的步伐,使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工作,改善了教学方法。事实验证了高校改革措施的实行非常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通过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改革,对教师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教材选择方面的一系列改善措施,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教育知识的效果,使语文知识可以更好的应用在学生从业的教育工作当中。

四、结语

篇13

关键词:大学语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大学语文教学对未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学语文课程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可以扩展语文课程教学;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加强学生们书写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都特别需要校园内的文化熏陶。

1.高职语文课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外界对高职语文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不正确的认知,严重阻碍了和谐发展,其中主要的错误认知如下:认为高职语文课程和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的关联不大,可以分开发展;只关注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认为大学校园内的文化建设起不到契合效果;认为高职院校语文课程不是重点课程,不需要加以理会。只有完全改变了这些人的错误认知,才可以使语文课程教学和大学校园文化真正地关联到一起相互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校园文化在某种方面牵引着语文课程教学,对语文教学任内容的课程教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提升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校园文化的内部语文教学也在起着不可替代的主要作用,它活跃在校园文化的诸多方面,为促进校园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2.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语文教育。

在建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语文教学需要把学生们培养动手能力的专业性放在第一位,教授固有的教学内容放在其次。高职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出高职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对学生们教授专业技术的教育时,也不可以忽略掉了对学生们进行人文的教育。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虽然比文科院校的学生稍微弱一点点,但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是正规的大学生,如果学生们毕业时又学会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那和一般的工人有什么区别?而在高职课堂教学里,专业技能课程更加重视专业技能和知识,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则是结合了众多名篇名著来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了,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自然就到了更高的层次。

二、提高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质量,全面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文化素养教育不只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提高人的素养,并且还能开发智力,是在培养出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所以,呼吁人文精神和强化素质教育,在需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高职院校中显得迫在眉睫。

1.改变教学思想,建立人文陶冶的高职语文教学观念。

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不可以只注重学生们的考试成绩,还要注意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学生们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学教授语文课程的过程。从语文教学内容上来看,应试教育的教学内容不应该只教授考试需要的内容,考卷上会考什么就教授什么,不会出现在考卷上的内容就不教授。教师改变教授观念需要考虑如何教好学生专业知识,怎么样去让学生学习的更加透彻。学生们改变观念需要在教师教授的课程中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积极的思考问题,更加主动的去学习专业知识,不像原来一样被动的听从教师所给出的结果。

2.把握校园文化阵地,创造良好的高职语文教学情境。

黑板报、校报、广播、校园论坛是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的主要阵地,也是学校对外宣传自己的输出地。高职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创建第二课堂活动的展开,培养学生们课外的业余爱好和特长,用优秀的文化活动占据校园文化的主要阵地,在进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积极配合语文课程的教学,不只可以推进语文教学任务的高品质完成,并且可以促进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也可以给热爱校园文化的学生们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更可以在校园文化的根本上加大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3.丰富语文教学教授方式,拓展具有人文色彩的新课程内容。

语文是具有社会性的,语文教师也要学会适时地打破课堂的局限性,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积极地拓展出一些新的课程内容。新的课程内容可以侧重于情感熏陶也可以侧重于健康,还可以侧重于审美情趣的指引。作品自身的丰富内容是由千万个读者赋予的,既然作品都富有着极具内涵的内容,语文教学方面如果要选用唯一的标准答案,那样肯定会造成压制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语文教育需要倡导多方面的创意去理解。要学生们自身去体验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对文学作品作出独特的解读,可以用“突发奇想”来形容对作品的反应,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作品作者本身的意图进行比较,为作品的表达内容另作设计,积极地探索,为其创造新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是高职院校校园内不能不做的一件事,在高职院校中语文教育课程也是不可以被其他课程取缔的重要课程。所以,高职院校内的语文课程教育不可以进行削减,反而需要学校进行加强,但是高职院校语文教育课程的内容应该进行重新的定位,打破过去固有的教学观念,重新创造新的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育特点,把语文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建造大学校园内得文化结合在一起,为未来社会创造出合格的技术人才和优美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高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0,(23):112-114.

[2]胡国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23-24.

篇14

关键词:大学语文 有效教学 有效性 主体性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面向各类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综合课程。作为母语教育的一部分,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艺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等人文综合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78年至今,大学语文课程已在我国高校开设了三十多年,在此期间,教育部和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加大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度,也有不少教师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如此,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仍然面临着重重困境,本文拟运用有效教学理论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探究,期望能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一.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定位不准确。大学语文的课程属性和课程地位一直是教育界不断探讨的问题,就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而言,研究者们或片面强调其工具性,或片面强调其人文性,片面强调工具性导致大学语文成了中学语文的简单延续和补充,而片面强调人文性则对大学语文课程寄托了太多的功能期待。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各高校所持观点不一,重视程度有别,有的高校将大学语文开设为公共基础必修课,有的开设为公共基础选修课,有的开设4学分72学时,有的开设2学分36学时,有的甚至干脆取消大学语文课。在“母语危机”的冲击下,国人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度呈下降态势,大学语文课程被逐步边缘化。

二是师资力量薄弱。任课教师的个人素养、专业水平、教学经验等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课程,理应配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但由于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较之于一般专业课更难出科研成果,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行高校考核体制下,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教师更倾向于从事专业课教学,很少有人愿意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目前全国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占大多数,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教师专业素养不够深厚,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态度不够积极,上述因素不利于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是教学方法陈旧。由于大学语文师资队伍不够稳定,潜心致力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线教师很是匮乏,近年来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可谓雷声大雨点小,很难获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与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差别不大,很难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激情。

四是学生缺乏兴趣。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人文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大学语文教育所面临的危机不仅源于语文教育自身,也源于时代环境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在市场竞争和就业竞争的双重压迫下,更注重学习实用性较强的技术类课程,而忽视了对母语和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大学语文对他们来说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缺乏,直接导致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乃至无效状态。

二.大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大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亟需通过教学改革得到缓解,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题中之义。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理论依据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效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两个维度,其最核心、最本质的定位就是促进学生获得发展,教是为了促进学,“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是考量学习有效性的三个指标。①如何克服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无效和低效教学?笔者认为,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准确定位,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准确、科学的定位,是优化教学质量的前提。中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②大学语文课程同样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种基本性质,但绝不只是中学语文的简单补充和延续,就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来看,工具性固然是基础,但最终目标还是人文教育,在实现工具性的基础上,更应该突出人文性。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强化母语教育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课,在高等教育基础课中同样应该居于核心地位。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师资培养力度,设立专门的大学语文教研室,培养稳定、优质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和学生应正确认识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转变课程观念,准确定位,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语文课程,才能激发师生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二是直面文本,有效阅读文学经典。钱理群先生认为,语文教育应该“直面文本,直面语言,直面人的心灵,直面人的生命”③。应试教育导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变得机械、枯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为一些固定刻板的所谓“阅读题答题技巧”所束缚,很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对中国的大多数中学生来说,阅读并不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他们在高考的重压和缺乏书香味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温儒敏先生指出,大学语文教学“最好能重新唤起大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活他们在教育基础阶段母语学习的积累,把被‘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学会欣赏文学和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进而养成高品位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④。阅读习惯关乎个人终身可持续发展,关乎民族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是大学语文有效教学的题中之义。在影视、网络文化、流行读物、电子游戏等消费文化的重重裹挟中,如何激发当代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首先应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合适的阅读书目,采用任务驱动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办法,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选择地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文本细读理论解读经典,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综合能力;再次,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想象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通过广泛阅读文学经典,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熏染,文化品位和道德人格得到提升。

三是凸显生成性,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人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存在,人的发展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可能性,课堂教学应尊重人的这种开放性和生成性。传统教学基本上是教师教学生学,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中知识只能被等价地转换,而有效教学理论则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凸显生成性。大学语文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应该是体验课程,是被师生共同体验、感受、领悟和思考的生成性课程。在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通过对话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赋予学生课堂主动权。譬如,教师在课前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要求学习小组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制作PPT,并在课堂上展示、讲解,再开展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讲解、思考、预设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这既是对学生的督促和激励,也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会给课堂带来极大的乐趣和活力,使课堂充满无限魅力和生成性。

四是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提倡教学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对话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对话教学为例,教学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教学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文本”和构造“意义”的过程,包括“人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自我对话”。对话意味着平等互动和相互建构,对话教学有助于激发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⑤。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对话的使用必须服从服务于教学目的,有形无实的对话是有效教学的大忌。

参考文献

①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4-11页。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页。

③钱理群.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1页。

④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43-1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