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4 16:53: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大学语文教育课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明确课程定位,确立大学语文的地位
1.大学语文是语文教育的高级阶段。语文教育是国民的终身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则是这种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语文既非中学语文的简单延续即所谓“高四语文”,也非专为语文水平不过关的学生开设的补课型课程,它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必然延伸,是语文教育必经的高级阶段。一些人把大学生写错别字、不会写请假条等基本语文能力的缺失作为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意义的例证,把那些中小学语文应该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问题,作为大学语文课的主要内容,这实际是对大学语文功用的误解,大大降低了这门课的意义。学者巢宗祺把语文教育划分为三个层次:“温饱型”的识字,看懂报纸、通顺地写信;“小康型”要能基本表达;更高层次的是美学教育。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表示,大学语文课程与小学、中学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相比,是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的语文素养教育。南开大学周志强博士更具体地指出,在中学强调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调技巧;在大学强调的是对文体的感染力、审美能力及语言交往能力,强调广阔的视野。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紧密相连又明显区别,语文教育应该体现出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其大中小三阶段都拥有不同的任务与使命。三个阶段的课程教学不仅仅是内容的不同,而是整体层次的一种内在的提升。所以,大学语文绝非可有可无,它是语文教育必须阶段。
2.大学语文不是单纯的人文课、文学课或文化课,它是“文理科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大学语文课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但也正是这样一种很宽泛的认识,赋予大学语文太重的责任,使之陷入困惑。由于一段时期以来,过分强调了大学语文的“大学”、“人文”属性,而偏离了“语文”属性,一些教师把大学语文单纯地讲成 “人文课”、“文化课”或“文学课”、“思想课”,大学语文成为一个“四不像”,失掉了其课程的独特性与独立性。因此,我们在定位大学语文课时必须突出其区别于其他人文素质教育课的基本功能:即母语教育功能。大学语文首先是语文课,有学者形象地概括大学语文是“行”大、姓“语”。其次,它又在高校教育中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大学语文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担负着塑造品格、培育人文修养的重要职能。这是其它任何课程都不能替代的。
3.大学语文课要彰显民族文化精神。语文不仅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成员智育、德育、美育的综合体现,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源流,其中蕴涵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语言是民族的构成要素之一,它作为记录、保存和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最高标志”。所以,语文教育不仅是每一个国人所必需掌握的语言工具,更是一种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目前重外语轻母语的整体教育环境中,外语尤其是英语在教育中强势地位对语文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这在大学教育中表现尤为明显,大学生语文能力的普遍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针对这种状况,我们一方面要通过种种努力为大学语文课争取应有的地位,同时,更要在语文教学中彰显民族文化精神,无论是学习汉字还是诗文都应引导学生去体会丰厚的民族历史内涵,唤起学生们潜意识深处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4.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层面上的母语教育”。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教育部司局函件”的形式,下发了的《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38号),在这个编号为“[2007]38号”的函件中提出:“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层面上的母语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要目的。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并正确处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审美性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与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其他相关课程的任务分工。在这个文件中把大学语文定位为“高等教育层面上的母语教育”,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定位整合了多方面意见,比较清晰准确的概括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一些学者、大学语文工作者纷纷撰文呼应,复旦版《大学语文实验教程》更以“重新发现母语”为核心元素,标明从重新发现和认识母语为出发点的立意,在教材领域作了全新的尝试。应该说,这也符合本文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依据的阐述。这个定位可在两个层面上理解:“高等教育层面”突出了大学语文课程区别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独立性与不可替代性。“母语教育”强调了其语文特质,并且“母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比“语文”一词更能引发人们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危机感。当然,这个定位仅是一个方向上的把握,落实到实际教学中还需要更具体的解读:比如:大学语文承担哪些母语教育的内容,语文素养具体培养哪些能力,实际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审美性的关系等问题,都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和辨析。
二、完善教学体制
1.完善大学语文的教学体制,首先需要解决师资问题。徐中玉先生曾尖锐地指出:“学生不喜欢语文,这个结果必须由老师来负责。”换句话说,大学语文的命运其实就掌握在教师自己手中。华东师范大学谭帆教授也指出,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必须专业化,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者化。而现在的整体师资状况距此标准有着较大差距。因此,必须尽快改变教学队伍不稳定的状况,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学队伍。在教师选拔过程中严格把关,积极创造条件采取进修、交流学习等方式,增加广大一线教师与同行、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机会,不断提升现有师资教学与科研水平。
2.编写优质教材,改变教材出版混乱局面。教材混乱是大学语文面临的又一个问题。据某权威图书馆提供的资料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及有关教学图书有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400种左右。而且,相当一部分教材存在着粗制滥造问题,选文与中学语文教材大量雷同,穿新鞋走老路者比比皆是。教材的严重不统一直接导致教学上的分歧,这对大学语文的发展极为不利。改变教材混乱局面除了采取一定行政手段干预外,用真正的优质教材驱除劣质教材才是解决问题之根本。目前,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教材计有6种: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南开大学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东南大学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北京大学温儒编的《高等语文》、南京大学丁帆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复旦大学张新颖主编的《大学语文实验教程》。这些教材在编写上各有特色,反映了他们对于大学语文教学目标、课程定位的思考。随着课程定位的进一步明确,希望从事大学语文工作的有识之士整合多方优点,编写出能够切实反映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便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真正的优质教材。
3.课程的课时与授课规模问题也应该展开进一步的讨论研究。目前,对大学语文课时量没有硬性的规定,各学校按照自己的情况分别开设32课时、36课时、48课时、54课时等,其中以30课时左右居多。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通常采取合班授课,其授课规模一般在150―200人之间。相较于大学英语200多个课时、几十人的授课规模,大学语文教学明显处于下风。当然,要实现与外语同样的课时量与教学规模既不现实也没必要。那么,这样一门母语教育课程,在实现其教学目标、保证其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怎样的课时量与教学规模才是科学而符合实际的,这也应该成为一个探讨的问题。
4.考虑制定语文水平能力测试制度。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说,许多高校不重视大学语文的原因很简单,现在做什么都要考英语,而对中国语文能力则缺少硬性要求,后者难免被挤掉。因为体制上没有保证,也缺少切实的措施,加上现实利益总是驱动人们先考虑比较实际的问题,像大学语文这样要求比较“软性”的课程,就越来越被“边缘化”。有人提议像大学英语四、六级那样,对大学生语文能力也来一个考级。这种设想可以加强语文学习的“强制性”,对改变大学生语文水平下降的趋势可能起到作用。教学与国家测试一旦挂钩,这对学生学习来说,绝对是一种强有力的指挥棒。并且设立统一的语文水平测试,就能使我们的母语教育有了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并使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学校教学可以更符合社会需求,学生获得了国家证书,也更具有就业竞争能力。其实,这样的尝试已经有了。一些高校在校内自主设立语文水平测试,西北大学是国内高校开展此类测试最早的单位之一。上海交大、北京邮电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一批院校面向本科生进行语文水平测试,凡测试不合格者都必修《大学语文》课程,否则不能毕业。此外,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国内心理学家和语言学专家开发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简称ZHC),测定居于职业核心能力之首的母语语言能力。满足大学求职、新闻单位、教师、公务员等有语言能力要求岗位考验考生汉语水平的测试标准,应该说这对于推进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十分有益的措施。当然类似的测试是否科学合理,是不是需要研制开发一个独立的汉语水平考试,尚待进一步探讨,但这样一个方向与趋势无疑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汉语教学是整个国家汉语大厦的根基,大学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重要功能,关系着汉语发展的大计,我们呼吁进一步确立大学语文地位、明确课程定位,尽快完善大学语文教学体制,使之成为高校中一门重要课程。
[基金项目:天津科技大学“十一.五”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编号200711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中国高等教育》,2008.3。
[2]何二元:《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学习――在复旦大学举办的大学语文研讨会上的发言》,大学语文研究网站(省略),2007.11。
[3]王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 ――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中国教育报》,2004.5。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
大学语文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人格、道德人格等“和谐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基础性意义。因此,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能仅仅当做是文化知识的传授,它实际上承担着更重要的使命。下面就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原则以及它在不同范围里的定位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要以人为本,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培养,将职业能力培养与学生个性完美的统一起来。与此同时不能忽略高职院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学校的教学环境怎么样以及师资力量是否雄厚等,这些因素都必须考虑清楚,不然语文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遇到阻碍。
(二)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相结合
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信息的整合以及更新也越来越快,所以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授过程中,必须学会对知识以及教学方法进行适时更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不断的创新教育,才有可能使得学生和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继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
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已不适应新时展的需求,但是大学语文中的一些古老的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还是应该继承下来,在适应时展的要求下,进行一些创新和改革,使得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得以顺应社会发展要求。
(四)理论指导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大学语文的理论和实践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实际活动做好了铺垫,学语文就是为了要将语文中的一些基本知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来,比如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他们在掌握职业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对职业能力及实践能力加强培养。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分析
(一)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分析
高等职业学校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技术型人才进行职业培养而设立的。职业教育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是推动劳动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实施职业教育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加强培养,从而使得受教育者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高职学校在进行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时,必须考虑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对办学目标及思路进行调整时要以就业为导向,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强化。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等进行改革,加大改革力度。这样高职院校就能以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以及就业率高的形象获得社会尊重和认可。
职业道德教育及职业素质教育必须纳入课程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因此,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定位,就必须考虑到学校的办学性质、目标,办学功能以及办学定位,要为实现这些要求而服务。这样高职院校就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技术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要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审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等加强培养,使得他们的综合职业素质得以提升。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就是增强高职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人文素质以及进行各种综合素质的锻炼。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不同专业中的具体功能分析
每个高职院校都根据市场的需求开设了许多不同的专业,比如汽车专业、计算机专业、市场营销、旅游、音乐等。那么大学语文在不同专业中也应该进行明确的定位,使得语文对每个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要做到语文课程定位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如果是教美术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将那些画面感较强、色彩比较显眼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选取出来,这样的话就可以慢慢的凸显出大学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一定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不同的专业,其教学侧重点也不同。例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琵琶行》时,可以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琵琶曲的享受和感悟上;而服装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对那些服饰进行想象,引发他们对古代官府的识别以及再绘。通过这种方式,一定可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氛围,实现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三)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在所有公共课程中的定位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通常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三大类。公共基础课里面包括政治课、英语课、大学语文以及写作课等,在这些课程里面,大学语文课程是和教育部文件中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最相近的,所以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必然的。
人文教育的核心基础课就是“大学语文”课,从教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来对大学语文教育实行全方面的改革。依据人文思想体系,在编写体例及选文标准上对大学语文进行总体构架。在教学内容上将作家介绍、背景分析及艺术欣赏等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而教师则以专题的形式来对人文思想进行阐释。
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必须考虑到很多因素,在顺应时展的要求下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创新学习,才有可能促进语文教学的持续发展以及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玉.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改革初探[J]. 文教资料,2009(30).
关键词:大学语文;专题教学;教学模式;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73-02
近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改革旨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观念,大学语文改革是高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改革不仅增添了大学语文的时代感染力,蕴含丰富的启发性,并且能够有效调动当代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求问题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推行大学语文专题教学,实行专题教学模式正是此次改革中的一次全新尝试。专题教学以人文专题为核心,从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性的热点问题入手,将具有人文精神的经典范文归纳整合为不同的教学专题,进行专题式教学和探讨,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开放的思维空间,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人格塑造规律。
一、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的内涵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的一门基础公共性课程,在高校已经开设多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已经探索出多种教学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有传统的文体分类教学模式,以文学史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经典范文选讲的教学模式等。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推进,当前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以专题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该种模式以弘扬学生的人文精神,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此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专题教学模式是指在规定的授课时数内,以人文精神为主线,重点选讲中外文学史上有教育价值的作家及其作品,内容涉及作家的生平经历、人生信仰、思想品格、主要作品及成就等。该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认识社会,思考人生,提高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1.符合健全学生人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爱因斯坦在《论教育》曾说:“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大学应该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放在首位,假如一个人掌握了他所学知识的所有内容,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独立思考和工作,这样的青年是社会所需要的,能够在社会中独立承担责任。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单纯依靠知识学习是不够的,面对海量信息和有限的生命,仅学习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可将学生变为学习的机器,但在人格和精神品质上却是残疾的,这样的人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迅速变化,不是一个和谐健全的人。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倡培养身心全面发展和谐的现代人才,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教会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主题。
2.符合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兴趣入手的教育理念的要求。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以往以字、词、句为主的教学方法,大学语文不拘泥于作品的字、词、句分析,作品的字、号等烦琐的基础知识已不再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主要是从名家作品的大处入手,站在较高层次品读欣赏作品,通过作品来反思现实,思考人生和社会。教学以课本为基础,但不囿于课本,学生遨游在文学世界中接触大量信息,在学习品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心灵境界,受到文学的熏陶,增加人文修养。实践研究表明,以专题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熏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通过作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以及自强不息的人生意志和人格魅力,能够使他们产生爱国,爱民,爱自然,爱社会,爱生活的情感体验,这些名家名篇就像春雨一样孕育着青年学子的高尚人格。
3.符合高校学生的心智发展和认知规律。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与其他课程,例如思想政治课程的专题教学不同,大学语文通过对名家名篇的作品进行分析和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欣赏品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了解做人应该具备的品质。高校教育对象是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这一时期的青年在心智上已经成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强烈的自我个性,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已经基本定型。面对心智成熟的青年学生,仅仅接受单纯的知识教育是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的,他们更多的在思考社会、思考人身。在这一关键时期,通过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熏陶,使他们感受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接受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熏陶,无疑会对他们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
三、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的可取之处
1.以人为本。课程专题教学改变了传统工具性课程的目标,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提倡人文精神的弘扬和培养,将提升新时期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新时期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拥有开放的心态和鲜明的个性。因此,大学语文的课程专题教学表现出多元思维的开放型和灵活性,在教学课文选择方面打破了原有课程纯文学性的框架局限,更多选用富有当代人文科学和现代审美性质的名家名段,兼具时代气息和审美性,在专题呈现上不分国别和时代,这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学习语文,增加人文修养的热情。
2.富有人文精神。在价值观多元的时代,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复杂问题,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和道德观方面有一定的缺失和错位,此种缺失和错位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人文关怀意识淡薄和人文精神失落有关,这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难题。大学语文的专题选择是关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文化等方面的话题,注重以高尚的人文精神引领大学生分析和反思自身的现实生活以及社会问题,这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以平和宁静之心面对生活,锻炼学生的价值伦理观念,提升人格素质修养。
3.注重问题解决与合作精神。课程专题教学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原则,旨在以多种开放灵活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拥有敏感的问题意识。专题教学主要以当前热点话题作为引导,选用多元化的范文,将热点问题以开放形式呈现给学生,留给学生较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大学语文是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程,通常情况下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但在大班教学中可以灵活地将学生自由分组,使学生自由组合成不同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专题课程的讨论,为学生搭建参与探索学习的平台,集思广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兼顾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最后,在每个专题教学结束后,通过课堂演讲的形式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总结,并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课程学习报告,或是采用手绘手抄报的形式进行课程反思和总结。
四、关于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的思考
教学模式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重点,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新的教学模式出现以后,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从而使新的教学模式取得更好的预期效果。对课程专题教学模式来说,也要在后期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其教学价值,注意实施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注意促进文本细读和文化讲析之间的有机融合。“语文”一词既是语言性的文本工具,同时也是人文性的文化文本,二者之间是水融的关系,具有不可分割性。在进行专题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语言文本细读与文化讲析之间的融合,要做到二者的平衡,不能忽视任何一方。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历史、人文、艺术、科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但不管是何种学科,对文本的理解都要建立在篇目赏析的基础上,使学生在篇目赏析中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体验自然世界、人类精神是结合宇宙的内在情感美,掌握丰富的精神文化资产。这才是大学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2.注意处理好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校园中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辨能力,主体性的要求更加突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调动起学习激情,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这在课程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探究式学习主要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为主,使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内容的构建、分析、理解和思考过程中,旨在发展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让学生从无知到有知实现认知提高的传输者角色,但是现代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学不再是简单的重复和移植,更多的是知识的自我构建和生产。因此,教师要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引领者,引领学生关注知识的前沿,教会他们学习的有效方法,锻炼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精华和目的所在。
3.注意在考核评价体系上做相应改革和完善。专题式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传统考核评价体系,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注重探索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例如,语文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语文综合素质,因此,考核评价中就要将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放置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综合素质的前提下,知识不再是考核的唯一标准,学生能力的发挥以及综合人文精神的提升是考核评价的重要的指标。
大学语文专题教学的实施使人开始关注课程中的人文意义,学者就人文性展开了广泛深刻的讨论,大学语文不能仅仅强调其工具性的方面,更多的要注重人文启蒙,挖掘其中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人文性应当成为大学语文关注的重点。专题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批判精神,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的模式,形成了课堂教学的认知互动,符合新型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未来语文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体育意识薄弱,要想改变此状况,首先要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其次是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再次要改革高校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
(2)改革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线的教材、教法体系。现行的大学体育教学大纲,一是竞技运动项目过多,教材的难度较大。二是每项教材的技术要求过高、环节过细且各年级教材的重复现象严重,加之教材中多采用注入“填鸭式”教法,严重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三是竞技运动项目对场地设施要求过高,大部分学校难以保旺,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转变教学观念。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旧的体育教学观,不利于21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应当转变教师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主动式教学,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
(4)转移教学重点,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终身体育观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高校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除增强学生的体质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达到体育自立。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其教学重点实质上是传授和掌握运动技术,加之教材的难度较大,无法发挥其自主性。致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要改变此现状,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上,首先要求学生要动起来,在活动中激励学生乐学。然后通过乐教与乐学的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能力。
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每个学校体育工作者都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观念。自觉参与学校体育改革,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正确认识学校体育改革中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2)建立和健全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对学校体育改革的领导和监督,理顺、协调各环节、各方面的关系:排除各种外来的不利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干扰因素:制订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保证学校体育改革的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3)建立一套更有效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学校体育的目标管理和评价体系,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反馈通道,是学校体育的导向。应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学生制订一套更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4)增加学校体育的投入。目前学校体育设施、师资条件已严重阻碍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必须有具体的措施和政策保证提高师资的素质,增加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尽最大可能改善学校体育设施。
(5)实践“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了提高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打破原系别、年级、班级的建制和性别的界限,根据教学课程及体育场馆和教师情况分设多个项目的俱乐部,每年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个项目上课,课后学生到俱乐部去参加锻炼和接受指导。这种模式将“学生所好”与“教师所长”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6)推行“分层次教学”的模式,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而学生对体育的不同认识、不同水平、惰性等,使学生在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体质、体能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体育课要求和期望值也不相同,为了解决“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采用了“分层次教学”,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愉悦的学习热情。满足其兴趣要求。在学习中体现自我。同时,“分层次教学”也促使教师教学方法、手段必须多样化,这样方能驾驭教学,获得成功;以分层次教学、特长教学、兴趣教学为主线,注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注重能力培养,突出教学效果的实用性和终身性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7)倡导“围绕一个中心、强调两种学习、注重三项结合”,实现终生体育的最终目标。“围绕一个中心”,即以健康为中心:“强调两种学习”,是指强调科学健身方法的学习,强调科学健身理论的学习;“注重三项结合”,是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结合,注重短期效应与终生锻炼相结合。这些体育教学思想通过教师在体育课中的贯彻,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又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状况,使体育课真正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三、结束语
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大学体育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和大趋势。以新思想、新观念认真反思以往存在的弊端,重新认识自身的特点和价值,不断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建立起适应现代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新体系,以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文学教育 文学课程 教学改革
20世纪初唐文治创办“实业、实学”的交通大学,这是一所以理工为核心的高等学府,但唐文治则将国文列入交大的主干课程。在当时,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重视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各高校的教育方针和发展思路。可近年来,随着专业化与功利化的“重理工、轻人文;重物质,轻精神”的社会思潮出现,很多大学不开设大学语文公共基础课,甚至有些学校在需要修改课程培养方案时,首先考虑删减文学类课程,不仅课时一减再减,有的专业还有取消这类课程的打算,而在理工科院校,这种情况更为严重,文学类课程只能沦为理工科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总理曾说过:“学习理工科的,也要学习人文科学,学习文学和艺术。同样,学习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的,也要学习自然科学。……钱学森能画很好的画,李四光谱写了我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可见,在理工科大学开设文学类课程更有利于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动、大调整的时代,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相对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今社会整体呈现意识世俗化、文化消费化等不健康的发展趋势,人们在追求一时的痛快和短暂的释放后,却忽视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对情感和信仰的渴望,尤其是正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他们热血、青春、激情、叛逆、彷徨、敏感,每天接收大量新鲜的资讯,传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受到了强烈冲激,而他们大多缺乏理性的辨析和准确的判断,所以最容易在复杂多变的情势下茫然失措。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认为:“在这个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的时代,最容易形成人的精神的危机:年轻一代心灵的缺失(空洞化,虚无化),美感的缺失,语言、文化的感悟力的缺失,所反映的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尤其需要借助文学的力量来滋润他们枯竭的心灵和清醒他们混乱的精神,文学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体察社会、感悟人生;文学中所蕴涵的理想精神和批判意识,又是激发他们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力量源泉。
文学即人学,文学是人文学科的主要支柱,其审美意识、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对人文精神构建具有天然的优势,文学教育通过文学作品和艺术形象的审美接受引导大学生从爱情、时间、生命、现实、理想、青春等多角度去认识、思考、理解和感悟自我、社会和人生,从而达到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教育目的。大学文学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它既是传统教学中文道统一原则的贯彻,也是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