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4 16:53: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是指高校针对“卓越计划”及行业特点及要求所制定的,确保既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目标实现的序列体系文件,在计划开展的过程中,依照体系文件,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活动。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体系应贯穿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指导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体系应渗透到影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以充分利用学校及校外相关资源,协调教育中的个人行为,保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是高校能否按“卓越计划”标准要求而培养出合格的卓越工程师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的重要保证,它可以推进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具体意义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卓越工程师教育活动
人才质量是教育评判的唯一标准。由于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培养单位而言,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培养模式及监控体系,对用人单位而言,缺乏合理的人才标准及评价体系。所以,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单位均在“卓越计划”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开展教育活动,其教育的成败目前尚难以评判。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管理体系,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管理与控制在时空上有机结合,各级领导和决策者以及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和管理的广大师生员工都经常不断地检查了解和评价卓越工程各项教育活动的效果是否达到办学宗旨、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对教学及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最终达到完善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实施管理是由管理指标体系来控制的,通过信息系统,全面地搜集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及行业工程要求等方面信息,对教育与管理工作达到卓越工程师目标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进而实施目标管理。
2.提供决策信息卓越工程师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调动
“学校教学与管理人员、行(企)业教学与管理人员及学生”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卓越工程师”人才需要。质量管理活动是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工程能力、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的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的诸多因素、众多环节的全面性管理,是对教学活动从计划到实施的全过程管理,是校内外相关教学与管理人员及学生的全员性参与并接受管理的过程。因此,基于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在卓越工程师培养各环节、要素的渗透与桥梁作用,它可使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工作在探索中进一步完善、规范及科学化,使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及广大师生按行为准则办事,并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各环节的工作,促进相关行(企)业的深度参与;可使相关领导及决策者及时、准确掌握卓越工程师教学和管理的状况,为科学决策,开展相关教学内容、培养方案的改革及优化,搞好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
3.密切校企合作,建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实现办学良性循环
高校建立完善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是进行动态管理的首要条件,是实现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的重要保证;同时,它也能密切院校与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发挥行(企)业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参与的积极性及监督作用,有利于根据社会需求对卓越工程师教育进行及时的调节,进而在校企深度合作中引导学校在面向社会、行使依法自主办学权利的同时,确立起能够取信于社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自我保障体系。
4.有利于卓越工程师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宏观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行政部门必将减少对高校内部管理的直接干预,但并不意味着放弃或者削弱对高等教育的领导与支持。建立并实施完善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既有利于激励各培养单位间的良性竞争和经验交流,不断深化探索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创出“卓越”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内在动力,也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掌握卓越工程师培养院校的相关培养质量及教学信息,及时调整管理规定,确保宏观调控的时效性。
5.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工业制造大国到工业制造强国的发展过渡阶段。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在此背景下,我国于2010年启动了“卓越计划”,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在“卓越计划”的大前提下,各高校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具体情况来制订和实施学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可使所培养的卓越工程师人才更好地切合社会需求,满足行业及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
影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要素可以粗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强管理,建立起更加系统的、科学的、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属于软件建设。其中,全面质量管理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由来已久,其目的是:组织全体学生、教职员工及有关部门齐心协力,综合应用管理方法、专业技术、数理统计及规章制度,建立起从招生、入学教育、校内教学、校外教学、实习、毕业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卓越工程师与其他高等教育一样提供一种教育服务,其教育必须对学生、政府和社会负责,它不但要满足学生对教育服务的要求,也要满足政府和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但卓越工程师与其他高等教育相比较,其具体要求的表现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其强调企业的深度参与性,学生工程应用、创新等方面能力的培养等要求。因此,在制定卓越工程师人才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时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下文运用“三全一多”原理分析卓越工程师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问题。
1.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过程指的是高校教育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即从市场调研、专业设置开始,直到毕业教育及就业指导全过程。前期工作过程。人才培养质量的全过程是从社会市场调研开始,即在充分把握市场对人才数量和质量需求的基础上来设置专业,然后是制订招生计划,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计划等整个前期工作。在此阶段,质量管理体系要能够确保市场调研的科学实施,其内容要涉及调研的目的、对象、由谁做、如何监控、时效性保证等方面内容。考虑卓越工程师教育的特点,其质量管理体系的细节应有所调整。例如,我们的调研对象主要是工业界,要放眼世界,展望未来,而且应由学校及企业人员共同参与调研。在充分把握卓越工程师人才质量需求的基础上,来设计招生计划、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进而为人才培养前期工作提供信息依据,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同时,调研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为应对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要制定相关的政策,确定合理的调研周期,确保前期工作的时效性。
招生与选拔过程。拥有一批立志于我国工程事业、有稳定的专业思想、学习目的清楚、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是从事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前提条件。因此,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应涉及招生的各环节,其中包括招生对象、规模、条件、模式、取舍标准、淘汰机制等方面。考虑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特殊性,应充分考虑企业参与学校招生的机制,以减少因盲目填报自愿和盲目招生所导致的卓越工程师教育资源的浪费。企业人员全程参与招生选拔工作的优势体现为:(1)招生计划的制订方面。我国工业规模庞大,教育部门很难做出准确预测,可能造成招生数量的盲目性。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核心研究资料而参与招生计划的制订,具有规划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2)招生宣传方面。企业参与招生宣传工作,可充分展示专业和行业的优势,使更多的学生对卓越工程师进行更为客观和全面的了解。(3)招生标准的制定方面。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不仅要符合教育部及大专业规定的通用标准,而且要符合行业工程人才标准的要求。企业可以从合格工程人才基本素质要求出发参与招生标准的制定,可以使行业标准更加切合社会需求,从生理到心理等多角度地选拔卓越工程师培养对象,谢绝那些不具潜质或无志于工程事业的学生。(4)联合招生。由企业与有志于工程事业的学生预先签订协议,以企业的名义选拔卓越工程师班,这样既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和就业问题,对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还可以约定学习期间由企业交付包括学费甚至部分生活费等费用,院校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
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为校企合作招生提供制度保证,其内容应明确在企业介入招生环节时,企业、学生和院校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培养过程。卓越工程师班通过招生选拔成立之后,质量管理体系应覆盖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从入学教育开始,通过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学、专业教学、工程及创新能力训练、社会实习实践等各个环节,确保人才质量符合卓越工程师的标准要求。为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一般要求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同时要求企业现场教学及实践的环节。因此,质量管理体系要覆盖现场教学各环节,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的各环节均处于受控状态。就业与反馈过程,在国内外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大环境下,学生就业的难易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质量管理体系要涉及就业指导、统计分析等方面,尤其是要充分收集来自学生、企业、政府等各方面的反馈信息,认真分析并查找不足,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同时,要注意学生就业后不是学校“泼出的水”,而是“移植的树”,学生在工作中成长所表现的能力与素质是教育质量的良好载体。学校要有适当的跟踪调查机制,确保能够收集到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反馈信息。另外,质量管理体系要能够充分调动行(企)业的积极性,确保学生高质量就业。
以上各环节过程不是分立的阶段,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桥梁作用,要使整个过程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既要保证信息有效传递,也要保证实施效果得到有效监督与实时调控的完整体系。从而实现质量体系中各环节、各方面的工作都有各自的管理循环,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推动整个体系的大循环,以螺旋式上升的管理模式使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2.全方位质量管理
全方位指的是教育质量不仅是教学质量,还包括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有关的所有工作的质量,如学生管理、第二课堂、社会调查、社交能力的培养、工程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形成、团队协作精神的形成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属于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相关部门和单位都直接或间接地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这一总目标而工作。换句话说,全方位指的是整个卓越工程师的教育质量管理。在提倡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同时,强调管理是通过协调人的活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它不仅能实现系统的目标,还能使系统整体功能达到满意值。要始终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实施在线的、实时的、动态的管理,以达到整个系统良好的受控运行状态,进而确保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全方位还要涉及企业深度参与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对于校内外相关部门和单位而言,分别具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和质量标准,其质量标准由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最终质量标准分解而成。
3.全员质量管理
卓越工程师教育质量管理的全员性是指校内外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都参与的质量管理,做到“质量第一,人人有责”。注重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教、学、管理”三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卓越工程师教育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相关的每一系部、处室、系统、科室、车间的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质量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要求参与卓越工程师“教、学、管理”的每一个人都要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来,把学校制定的各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与环节、岗位。建立各种规范标准,确保“教、学、管理”相关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去。卓越工程师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多”指的是要根据不同的行业工程特点及其人才标准要求而采取多种多样的质量管理方法。这是因为影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多而杂,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质量管理办法。
三、结语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国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已经聚焦到了人才素质,尤其是人才创新素质的竞争上来。高等学校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不仅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且也是科技人才集散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所,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大学期间是大学生确立人生追求的关键阶段,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除了教育与引导外,还要进行科学的管理。高校德育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核心,主要包括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学籍管理、社团组织管理、生活管理、宿舍管理、学生活动管理等,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创新人才培养培养的过程中自然就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高校要科学构建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德育管理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功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大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激情,不断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品质,使大学生不断形成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宽容合作的团队精神、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创新人格和个性。
一、建立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
德育管理是为德育的育人功能服务的.而且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创新人才的培养必然对德育管理提出改革的要求。高校必须尽快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主动的、开放的、注重实践的德育管理系统,以达到整合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实效的目的。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合理规划德育发展目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管理体制。要打破“围墙”,开门办学,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高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员关注的德育管理机制,实行全员参与.强化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学生管理职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互联互动的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把立足点放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中心上来。主动发挥基层组织的德育管理功能。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系统
加大科学管理力度。促进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化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管理的时效和水平,是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德育管理放在一个大系统、大背景、大环境中研究。纳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德育管理方法,实现高校德育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要加大投入,加快现代化步伐.在学生管理部门办公室配置计算机、建立互联网等现代管理设施,主动促进学校与经济社会、与世界各高校及相关行业接轨,促进学校内部综合信息传递与交流,以便随时调控各个层面和层次的德育管理工作。实现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三、建立素质优良的德育管理队伍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校德育管理队伍.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要把德育管理队伍建设问题与当前高校的机构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对德育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再设计。通过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制度规范,加强队伍建设和投入。促进德育管理队伍的合理流动。要有计划地抓好对德育管理队伍的培养提高工作。引导和帮助他们把德育作为一门科学去钻研、去开拓。尤其要加强专职德育管理队伍和工作人员中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能.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德育管理队伍的骨干和主导作用。
四、建立资源优化的德育运行机制
完善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整合教育主体、客体和环境育人的力量.是适应并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进一步优化高校德育资源配置,形成以教育为先导、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依托的宏观德育格局。要着眼德育管理运行机制的转换。健全体制改革的配套管理。结合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着力研究和探索学分制与自主学习并轨条件下的学生管理机制转换,把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德育管理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强以宿舍为基础群体单位和管理基本环节的管理机制.改善学生宿舍的软硬环境。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政治方向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激活主体的深层次需求.形成丰富的、进步的、稳定的德育氛围。促进学生创新人格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56-01
引言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下,加强对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充分的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的主旨与核心。而高职院校的办学主旨就是开展应用技术的教学,核心就是保证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改革的意义
1.1使高职教学管理系统更加具有适应性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可以充分的进行相关的教学课程的设计。这就要求对于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要切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潮流趋势,满足技术科学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把课程的设计与理论知识的逻辑规范有机的融合于一起。另一方面由于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不能只是单纯的采取一棒子打死的设计理念,而是相应的在教学管理等过程中充分的融入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帮助学生可持续发展与个性化发展。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可以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进行对相关技能要素的探讨,把专业作为设计的初衷,进行与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课程设计具有适应性,进一步的提高关于学生的主体价值的思想,使学习者的创造性实现最大化,强化学生的发展空间与能力。
1.2转变教学模式
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要保证学生的实践训练的机会,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僵硬化,突破教学空间上等等束缚,与职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可以充分的把校方的教学资源整合于一起,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进行教学共享时,带入相关的互动、管理、维护等问题的解决办法,进一步的拓宽学生的受教育的时间、空间,真正的发展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的途径
2.1优化高职教育的学籍管理体系
对学生的学籍管理作为教学管理中核心工作的部分,要充分的把握好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相应的提高院校学籍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可以进一步的强化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与质量,可以有效的对教学效果进行维护,保证教学内容的开展,实现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对学生的学籍管理的工作中要充分的融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的适应技能性、职业性、可操作性的需求。建立一个弹性的学习制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的培训模式,在学分制、选修制、多证书方面建立一套符合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学籍管理的体系,在学籍管理的过程中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过程管理控制结合目标机制的手段,进行分工负责制比如院系的二级管理的分工等,在管理中体现学籍管理工作者的高素质与高水平的技术管理手段。
2.2创新高职教学的课程管理体系
在对教学课程的管理工作中充分的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求。课程管理体系是保证教学模式进行开展的关键,也是教学管理进行的主要依据与基础。要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高职教育的课程管理体系,就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专业技能高超的素质,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在对课程的管理中充分的融入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正确处理 知识、技术、素质三之间的关系,在对课程的开发上要遵循调研社会需求,再到分解工作岗位,然后至分析工作任务,再到教学的转化工作,接着就是确定课程的模块,然后就是标准等等编写设计,最后就是制定相关的方案。以课程实际工作为导向,以对技术应用能力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线,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上要保证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块、职业竞争能力的模块得以充分的实施。
2.3保证教育的师资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老师开展日常教育工作的引导者与承担者,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师资队伍的科学与否与教学模式的进度息息相关。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高职教学师资队伍管理体系的建设要时刻的融入以课程定老师的原则,来开展师资队伍的构建工作。第一步就需要老师要有与课程设计相适应的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的素质能力,在掌握专业的知识技术之余,还要了解行业的特性,以及相关的职业标准,在课程的开发上,懂得如何对实习内容进行有效的指导、便于之后的专业操作的训练。第二步就需要老师达到既是院校的教授,又是行业的专家的双师结构,能够灵活的在学校、企业之间来回流动,在充分了解行业的变化情况之下,科学的开展教育活动。第三步就是吸收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专家兼职教授的比例,形成一个有高专业水平的兼职老师参与的教课机制。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作为复杂的一项工程,我们简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改革的意义以及相关的建设途径,以期更好让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更有效的进行,适应学生成长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何良胜.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5,10(28):13-14.
[2]方华.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4,23(48):26-27.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高职教学管理 师资队伍管理 体系工学结合
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师资队伍是教学的基本要素和前提条件,师资队伍水平高低及其管理的科学性如何,直接决定教学模式能否有效地推行、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否科学地运用、教学质量和效益能否有效地控制与提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加强高职教学管理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构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并且能够促进工学结合模式顺利实施的师资队伍管理体系,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的师资队伍管理体系的构建,要按照“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总体要求,从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两个方面入手,涵盖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对教师的标准要求、师资队伍的建设途径和师资队伍的管理方法等四项相辅相成的内容。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师资队伍管理体系中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是指高职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从整体结构上必须符合“双师”结构标准。所谓“双师”结构,是指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符合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以实现整体结构上的“双师”状态。
(一)专兼职教师要保持合理的比例
这里的比例主要是指“校内专业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的合计数应当与从校外聘任的兼职实践教师达到一个合理的比例”,教学任务由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高职院校需要的不仅仅是思辨的大师,更需要的是技能的大师,以及具有专业技术至上的技术专家。”建设比例适当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是通过“外引”的途径来促进“工学结合”有效实施的保障。“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不仅是学校教师资源的重要补充,更是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这既可以减轻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压力,又可以提高实践技能的更新速度,增强实践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至于这个“合理的比例”的具体范围,则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条件和专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可以达到1∶1甚至更高的水平。
(二)在专职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要达到较高的比例
“对于高职教育领域,无论是从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体系设置,还是从课堂讲授到课外实践训练,都始终贯穿着职业性原则,根本不可能有脱离社会实践的纯理论课程与抽象专业知识存在的空间。”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包括专业课教师、专业基础课教师、实践指导课教师和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资格,或者具有“双师”素质。这是通过创造内部条件来推动“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既可以提高专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又可以减少外聘兼职教师的数量,以提高教师队伍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师素质标准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师资队伍管理体系中的“教师素质的标准要求”,是指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技能,达到“双师型”的要求,具体包括素质内涵要求和能力结构标准两个方面。
(一)教师素质内涵要求
在教师的素质内涵上,要求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的教师,在专业知识上是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在实践技能上是本行业领域的行家。按照“依据课程定教师”的原则,要求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具备与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相适应的素质和技能,即要求教师不但通晓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而且要深悉行业特性、职业标准和岗位(群)要求;要求教师不但“具有课程开发能力,能够将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合教学的、具有教学价值的学习任务”,而且要熟悉职业实践,善于进行专业技术操作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指导;还要求教师经常深入行业企业,及时掌握本行业和专业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方法。
(二)教师能力结构标准
在能力结构上,教师要达到“双重身份”“双师资格”“双向流动”的要求。
“双重身份”,即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既是学校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专家、教授,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同时又是行业企业从事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工作的行家,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双师资格”,是指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既具有教师职业资格,又具有行业从业资格,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双向流动”,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师能够经常流动于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随时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同时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动态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把行业企业的新信息、新技术引入学校。二是指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与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之间,要进行双向流动式的交流。即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任职、兼职或挂职锻炼,以便深入地了解专业与职业岗位需求,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实践技能,操练职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兼职教师在学校任职任教的过程中,能够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了解学校教学与行业企业实际需要之间的契合度,从而帮助学校及专职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作为“双师型”教师的专职教师,必须是熟悉行业规范,掌握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基本技能,了解行业企业文化,能进行实践性操作的学术专家;作为“双师型”教师的兼职教师,则必须是熟悉教育规律,懂得教育心理学知识,掌握教育教学技术,了解学校文化,能进行规范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技术专家。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一)内培外引
在教师的获取途径上,采取“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增加教师数量,改善教师结构。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各个高职院校要根据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本身的办学条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在确定办学规模、设置专业结构及核定班级建制的基础上,编制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明确专、兼职教师的比例及数量。
对于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应该从两方面抓起,一是内部强化,二是外部引进。以内部强化为主,外部引进为辅。首先,内部强化,即为了把已有的师资充分利用起来,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引导教师取得与专业挂钩的第二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要进行人性化管理,充分利用各种激励手段,让已有的教师主动地提升素质,完成“第二师”的素质修炼与提高。其次,引进“双师型”教师。引进可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种,并且以兼职为主。专职教师的引进要强调从事技能训练的教学与指导能力,并以引进的“双师型”专职教师来带动原有教师在技能方面的提高。兼职教师灵活性强,在技能指导方面是对现有教师强有力的补充。同时,由于兼职教师来自生产经营一线,他们了解市场对人才的真正需求,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与市场理念,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的优化。
(二)与行业共同建立人才资源库
即紧紧依托行业企业,组成紧密的校企合作联盟,建立行业人才资源共享库,突破单纯为学校办学而“聚师资、蓄人才”的观念,树立为行业培育人力资源而组建师资队伍的观念,以实现教师队伍的动态组合,达到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人才资源共享。
职业院校只是技能型人才产品的生产者,而行业企业才是这种产品的使用者。一方面,职业院校是因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而设立的,行业企业理所当然地要为学校办学创造条件,提供教学所需要的教师资源。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是为行业企业服务的。要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第一重要的是培养人才的教师必须具有与行业企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因此,与行业共同建立人才资源库,既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可行的。人才资源库不但能够很好地解决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来源问题,而且能够很好地解决行业企业“技能型”人才的来源问题,从而实现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互利双赢。
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的管理方法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的师资队伍管理,要按照“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 的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实行“变固定制为弹性制”的管理体制
“变固定制为弹性制”,即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从固定工作性质、固定职位档次、固定工资标准转变为流动上岗、依能定位、按劳取酬,要打破身份界限、职级界限和资格界限,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在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建立起符合职业院校办学实际的人事管理制度,使之具有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灵活性,符合职业性、开放性和市场化的要求,借以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建立科学实用的考核评价制度
要加强校企合作办学,促进产学研合作制度化,使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受益。基于这种理念,应当注意教师能力的多元化,以应对办学的多元化要求。同时,对教师的多元化考核必将成为教师考核的一种趋势。结合发达国家教师能力标准的相关规定,我国高职教师的能力标准应当主要包含职业道德、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实践知识、授课能力、教育科技使用能力、鉴定和评估能力、专业化提高和终身学习能力、行业联系和服务能力、交流能力、学习环境的创新及管理能力等。高职教师能力标准应当体现先进职教理念的要求,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对教师的考核应当以激励为主,而不能单纯强调淘汰与惩罚;应当通过定期更新高职教师能力标准和举行考核鉴定,来推进高职教师能力的提升和更新。要使这种考核成为一种机制,首先要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这种标准应该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水平、授课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然后要确定考核范围,这个范围应该深入到包括课堂、实习基地等层面;最后要把评价标准明细化和分值化。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论文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重点的学科竞赛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科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引导高校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并且营造了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对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鉴于目前各种学科竞赛种类繁多、组织部门各不相同,对于竞赛举办目的也不尽一致。针对学科竞赛体系进行了五年实践研究,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竞赛的项目种类、竞赛的目标定位、竞赛形式设计是推动相关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的重要手段;竞赛的有序开展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展知识面、有效提升创新能力的前提基础;清晰明确的竞赛运行程序是学科竞赛能够高效顺畅的重要保证;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是学科竞赛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
一、构建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平台
1.设立创新学分激励学科竞赛开展
将创新学分制度引入河北联合大学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第二课堂创新学分为必修环节,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是学生获取创新学分的主要途径。创新学分制度要求提高了广大学生参与竞赛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学科竞赛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从最近几年的开展情况来看,学生参与范围逐年扩大,目前每年参与竞赛活动的学生达到8000多人次,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2.校—院齐抓共管,促进学科竞赛开展
学校教务处作为高校核心职能部门,负责全校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全面管理和统筹安排,广泛开展校级学科竞赛、鼓励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作用,使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在全校范围内有序开展。
(1)不同类别学科竞赛的开展。根据各项学科竞赛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侧重不同,在设立校级学科竞赛项目时,考虑了将竞赛按照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综合素质提高等多类别进行,真正使学科竞赛将课内、外课堂有效衔接在起来。以公共基础课程为平台设立的大学英语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等,注重学生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和推广;学科基础类竞赛如化学综合类、力学综合类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物理竞赛等,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提高为目的,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专业基础类竞赛,如电子设计、测绘技能、工程训练技能竞赛等,旨在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巩固和加强专业知识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艺术作品大赛的开展让所有学生有机会展示个人艺术才华,在丰富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不同层次学科竞赛的开展。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际级、国家级、省级等相关单位组织的各种竞赛,使之成为高校相关专业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2, 3]在竞赛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承办学院必须组织学生广泛参与校内竞赛或选拔,择优推荐参加校外学科竞赛,以扩大学生参与面。采取了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层层选拔推进的原则,通过每年定期举行的校内学科竞赛选拔优秀的选手,再经过集中培训等方式正式参加省级及以上竞赛。在学校大力宣传和二级学院积极配合下,各项学科竞赛活动在河北联合大学规模发展迅速、学生反响强烈、受益面较大、颇具影响力。
3.创建学科竞赛网站,搭建信息化平台
由于各种竞赛项目种类多,学生参与量大,过程管理多,因此,建立开发与之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尤为重要。因此河北联合大学专门建立开发了“学科竞赛”网站,定期为学生各种竞赛信息。
通过“学科竞赛”网站,学生可以进行网上报名、了解最新竞赛公告、查询创新学分等等。通过使用学科竞赛网上报名系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和竞赛组织者,尤其是报名数量比较庞大的竞赛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报名信息的准确度。通过网站各种竞赛信息的传递,加快了信息的交流,使竞赛开展更加顺畅便捷。
二、构建规范有序的学科竞赛运行程序
竞赛的形式和内容决定了以竞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能否实现,清晰明确的运行程序是学科竞赛能够高效顺畅的重要保证。经过对校级学科竞赛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河北联合大学逐渐形成了规范有序的学科竞赛运行程序。
1.竞赛前期广泛宣传
在每个学期开学初始,所有竞赛组织者将本学期的竞赛做一个竞赛计划书,教务处根据学科特点对所有开展的学科竞赛在比赛时间上进行统筹安排,统一。让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有侧重地按兴趣选择参与的竞赛活动,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竞赛比赛前一个月左右,竞赛承办学院开始对竞赛进行广泛的宣传,吸引学生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
2.竞赛过程严抓落实
学科竞赛活动寓“赛”于“做”,重在“过程”。学科竞赛的广泛开展使更多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的匮乏,有一种“学无止境”的切身感受。把竞赛当成一种“历练”——学习能力、毅力和意志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都可以通过竞赛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竞赛的过程管理在整个竞赛中尤为重要,这是学生得到实践训练、提高、感悟、激发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重要环节。
当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加以引导,改变原有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将过程管理规范、协同各相关部门,将竞赛的过程管理有组织、有规划地落到实处。学科竞赛组织者竞赛命题要求在“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加实践”、“动手与应用”、“创新加思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使学生在竞赛参与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同时,采取“讲座—辅导—强化”三步走的管理模式:开展对学生某一专项竞赛的强化训练、拓展思路,使之在高水平的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3.竞赛结束注重总结
各项学科竞赛结束后,承办竞赛的负责人需将竞赛的全部过程:竞赛项目计划书、宣传资料、报名统计表、竞赛试题及评判标准、竞赛作品展示、获奖学生心得体会及竞赛中的经验和不足等进行全面总结,将宝贵的经验和第一手资料保留下来;每学期定期召开学科竞赛项目汇报会和学生学科竞赛座谈会,不断传承经验、改进竞赛中的缺点和不足,有利于促进学科竞赛质量不断提高。
三、完善学科竞赛保障机制
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是学科竞赛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运行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学科竞赛管理制度保障、竞赛过程中经费保障、激励奖励制度保障等方面。
1.学科竞赛管理制度保障
(1)校级竞赛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竞赛组织管理和提高竞赛水平,学校分别制订了加强学生学科竞赛组织和管理方面的系列文件。竞赛管理机构形成校级—院级两级管理模式,从上到下形成了健全的管理组织机构。教务处主要负责学科竞赛政策制订、项目审批及经费管理、宣传表彰等工作。将创新学分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是学科竞赛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在新一轮培养方案中强化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了学科竞赛与培养方案的有机联系,突出了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二级学院竞赛管理制度。二级学院负责承办与专业相关的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及竞赛活动实施。二级学院既作为学科竞赛的承办单位,又承担着广泛宣传和全员动员学生参与竞赛的工作。为了切实将学科竞赛工作落实到位,教务处将学科竞赛的开展和学生参与情况作为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的专项评估指标:通过对获奖学生或是指导教师所在学院加分制度,运用教学评估的杠杆调动二级学院工作积极性,使之形成学校统筹管理、学院落实到位、学生积极参与的良性循环管理体系。
(3)指导教师的奖励制度。对于竞赛中讲座及辅导答疑的指导教师按工作量给予补助,并将其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在教师的职称评定中,将指导参赛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对应相应的加分项,同时给予和获奖学生同等奖金额度的现金奖励。对于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在刊物发表文章或是发明专利项目,通讯作者为指导教师的,在职称评定中认定为教师本人业绩。通过多方面的政策措施,竞赛指导教师的队伍越来越稳固,为学科竞赛的健康发展打造了一个高水平的优质指导教师团队。
2.学科竞赛经费保障
竞赛组织方面,学校划拨学科竞赛专项经费支持竞赛活动,对于每项竞赛给竞赛承办单位——二级学院一定的经费支持,为竞赛的有序开展奠定好的基础。竞赛经费包括:竞赛前期的宣传、报名组织工作;对于耗材类的竞赛给予一定的材料费补贴以及对竞赛出题的试题费、评阅费等等多方面支持。对于竞赛所需实验室、竞赛场地等硬件设施,在原有基础条件下,学校又开始设立创新实验基地,为学科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硬件基础。
3.激励奖励制度保障
将学科竞赛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参与学科竞赛并入围及获奖同学给予创新学分,这种激励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赛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每学年召开校级学科竞赛颁奖大会,邀请校领导亲自为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获奖的优秀学生演讲、做报告,校园张贴宣传海报鼓励宣传。对于省级以上获奖的学生,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给予奖学金奖励制度。
另外,学校还积极鼓励学生社团开展健康有益的科技文化活动,引导学术科技型社团打造精品活动,着力搭建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平台,使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且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将学科竞赛活动开展得更加深入。
四、竞赛效果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人才;教学管理
急速发展的知识、信息、经济、科技以及教育体系早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特点。要强大综合国力就必须将这几个特点不断创新。其中高校教育的创新则是知识、信息、经济以及科学发展的前提。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成为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目标,而高校要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就必须先对教学管理体系做出创新,改变一些制约性的传统管理模式,努力的构建新型的教学环境和机制。
一、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对高校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高校招生越来越困难,问题学生越来越多,怎样在这样紧张竞争力极强的环境下谋生存、谋发展是目前高校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课题。以下几点是高校教学管理为什么需要创新的原因:
(一)高校教育的发展要求高校教育体系创新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学几乎年年扩招,试图将以前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这一形势体现了当代高校对创新的需求。为了能适应高校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高校管理必须得首先做出改变。要建立起多样性的、多层次的、灵活的教育管理体系来应对生源水平差距大的问题。为了优化教学配置,加快管理创新,各高校还必须建立规范的、科学的、合理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全面的管理机制。
(二)先进的高校教学管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竞争,是这个时代最关键也最具代表性的词语,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科技发展的竞争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因此,人才的培养才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有利于发掘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教学管理制度。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打破或放弃一些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模式,采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并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以他们更多思想上的空间,先从心里和思维上获得管理上的突破。
(三)只有对高校教学管理进行创新才能推动高校教育的创新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都开始对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这要求教学管理也相应的做出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是整个教育体系得到平衡的发展。只有创造性的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推进高校之间的合作,以开放性的教育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才能加快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积极的探索教育管理的方法才能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
二、怎样科学的培养创新性人才
当今社会,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具有创造性劳动能力的新型人才更是我国现在所培养的首要对象。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在日益的增加,对人才所具备的特征要求也在日益提升,在当前高校教育创新的体系中,对于人才的培养,再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课程培养,而是更多的科学与人文的教学理念培养。
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这三个教学目标都是有人才培养这个目标衍生出来的,而对创新型人才最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也应该是科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这几个目标都有效的结合起来,最终达到社会平衡发展。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来看,重知识、轻能力培养一直是高校教育里最大也最难以改变的问题。虽然这几件来有很多高校都已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知道实践能力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所以很多高校开始设立一些有助于学生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的课程。可实际上这些课程形同虚设,因为在没有引导人带动的情况下,很少有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实践中去,他们更习惯于学习书本上的内容,实践教学早已普遍的被弱化,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三、如何进行教学管理的创新
要进行教学管理的创新,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高素质着手,以特色化的管理为基础才能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利用科学的发展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要想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先制定全面的科学教学管理观,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放在第一教学计划,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支持并鼓励对学生的创新思想,也要鼓励他们大胆的猜测和质疑。教师不再是教材的代言人,而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潜力的引导者。改变管理观念,将核心放在创新能力的发展上,给以学生更大更多的自主学习研究空间,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行为创造更多有力条件。
(二)智慧的教学管理模式
一直以来,对高校的管理模式都存在着相当多的争议。例如保姆式、警察式、师长式等等,这些学生与教育管理的关系,大多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校教育管理的缺点与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就是传统和偏激的管理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际上,要想改革要想创新,除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之外,智慧的管理也非常值得提倡的。这种模式主要是平衡学生与管理之间的关系,不要让管理模式显得那么严肃那么死板那么强势,也不要让学生那么惧怕那么柔弱,而是应将这两适当的相结合,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柔性的管理才是学生最能接受的,在柔性的教育管理中争取最大的利益和能力,从而使校园的秩序和工作环境都见得愉悦和谐。
(三)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在教学模式上首先要以素质培养为基础,再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引导方式,这一点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只有教师具有创新能力,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创新思维引导。拥有和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师资团队,将会成为高校的一大笔软实力财富。
总 结:
综上所述,当代高校教学管理体系是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础,人文的、科学的、智慧的教学模式才能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与进步。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必须依靠一个创新的开放的教育管理体系。校方应该加强教学环境的建设,强大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团队,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究去创新。
【参考文献】
[1] 孟晓哲.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管理研究[J].吉林画报·新视界,2011(3):10-11.
[2] 刘毅,郎玉屏.强化高校学术管理培养创新型人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4(10):279-282.
[3] 罗世银.学分制下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0.
一、财务管理专业介绍
财务管理专业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培养“懂技术、通经管、会外语”的经管类应用型专业人才,即培养在德、智、体、美等领域全方位发展的,并且能够熟练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律以及金融理财等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的专业型人才,与此同时,这类人才还应该具有比较好的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能力、投融资管理能力、公司和个人理财能力以及资本运作、风险控制的能力。此类人才在毕业之后,能够在制造业企业、商业服务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政府以及事业单位从事与财务管理相关的会计业务、审计业务甚至是资产管理和规划业务,是适应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财务管理专业需要学生们能够有效的、系统的掌握经济管理领域、财务管理领域以及金融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熟悉关于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知识的广度上来说,还要熟悉和了解国内外本专业的最新成果以及发展趋势,有基本的能力去分析和解决财务和金融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同时,本专业还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培养创造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发挥个性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争取将学生培养成为“管理方面的财务专才,财务方面的管理通才”。
从本专业的建设和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毕业生应该具有下列所述两个方面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
第一,是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扎实的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以及公司金融和财务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并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以及人工解决和处理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的方法,比如熟悉和懂得计算机运作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的操作知识,掌握统计和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与此同时,还应该了解和熟悉与会计和金融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
第二,是基本能力的要求。毕业生应该要同时具备经济学、公司金融学、财务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当然,还要具有比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解决实际财务、金融管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的,需要熟练运用和掌握一门外语,能高效深入的阅读和理解国际上关于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和报告。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可以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经济金融信息,并运用相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研究。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与会计课程体系区别不大
目前,很多新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会计课程体系比较完善,财务管理属于新兴专业。所以财务管理课程体系的设置往往在会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做了微调,开设课程几乎一样,感觉上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与会计专业的建设相差无几。这也造成了很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一直认为学院在把自己培养成会计,不知道自己跟会计专业的同学有什么区别,也不知道财务管理专业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干什么的。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知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认为自己是学财务管理的,为什么要学这么多跟财务无关的课程呢,甚至觉得有些课程没有意义,造成学生对这些课程的态度很冷淡,学习热情不高,最后造成论管理没管理的意识,论会计比不上会计专业的学生,竞争力非常低,最后社会评价该专业的学生定位非常不明晰,就业不理想。
(二)课程体系建设多以考证为导向
财务管理专业还是效仿以往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导向模式,是以考证为主,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均与考证挂钩,尤其是新办的独立学院更为突出。这种模式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在于,采用考证导向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从一定程度上迫使学生加强专业课程学习的自觉性,最终通过考证考试也能加强学生对学业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更进一步的提升学习高层次专业课程的兴趣和动力,这种方式在独立院校可能会更为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而不利的地方在于,大学是一个提倡多元化教育的地方,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的各项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的操作能力。但以考证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考证,从而必然减少在其他非专业主干课程上的学习时间和兴趣爱好素质能力拓展时间。学生只对英语考证、会计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等相关的课程感兴趣,而对于其他的课程态度就很散漫,并且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多以应试为目的,只在考试当时记得相应的理论知识,考试通过之后即忘,后续专业课程中需要用到专业基础知识时又一脸茫然,实操动手能力非常差。所以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之前首先得明确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导向是什么,是否真的应该以考证为唯一或是为主来进行人才培养,还是应该要考虑培养学生的实践理论相结合的专业综合素养。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环节薄弱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立足的不是培养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而是能为公司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及具体方法,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理财管理的实用性人才。因此财务管理实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的状况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短,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没有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等,学生的财务管理学习主要是理论知识,实操和动手能力较差,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完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
1. 明确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区别
首先,从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学科归属来分析,会计专业是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而财务管理是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企业管理(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所以会计和财务管理有本质区别,首先在学科划分上的等级不一样,其次学科研究的逻辑也不一样,会计更注重合规性研究,侧重账务处理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下的学科,一定是偏管理,财务管理则侧重成本、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包括财务分析等工作。那么这就使得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有所差别,财务管理学生在熟悉会计记账的同时还要具备财务管理等综合能力。
财务管理的课程设置要与会计区别开来,主要是从课程上纳入更多的管理类课程,且思维方式要更灵活一些,综合素质强一些。虽然说让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学好会计是有必要的,但是如何能够让他们在学好会计的同时不要形成会计的那一套思维方式,因为管理是做决策,做决策需要思考,而做好会计只需要能够懂得掌握会计准则,两者对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管理类的课程覆盖面广,比如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等等课程,这些课程对做决策有帮助,其实学这些课程的本身就会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更明确的目标,管理本来是很实用的课程,它的出现本来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如果能将课程让学生体会到实用性的话,学生会渐渐对这些课程感兴趣,从而更好的培养出该专业的优秀学生。
2. 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就业为导向
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去向大致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财务会计岗位群以及财务管理岗位群,而这也是本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群。其中的财务会计岗位群,一般是包括了会计核算岗位、出纳岗位、主管会计岗位、总账会计岗位等;而在财务管理岗位群,则是包括了成本管理岗位、资金管理岗位、资产管理岗位、投资管理岗位、理财规划岗位、财务分析岗位、财务咨询、税务与筹划岗位等;
第二种,是各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岗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服务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审计助理员岗位,这是本专业的次重要的就业岗位群;
第三种,则是其他就业岗位群。比如企业经营管理岗位、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经济信息分析员、统计员以及公司财经文秘岗位等。
3.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突出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
首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来源于会计学专业而更应该高于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这个专业的实务应该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建设的完善特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而日益丰富的,财务管理的理论也要随着财务管理实务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因此,财务管理在课程设置时可以紧密结合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在专业基础课程后适当增加金融学类的课程,其次可以开设一些多方向性的专业领域课和管理类的课程。
其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化为基本出发点,强调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并开设了专业英语的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并期望能实现英语学科和财务管理专业彼此之间的融合发展。另外,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可以掌握下列技能: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与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获取以及分析能力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掌握我国关于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和发展方向;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可以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体系的构建
1. 学科基础课的开设:
必修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经济法等;
选修课: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市场法、合同法等。
2. 以专业课程的体系的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开设以下三个方向:
方向1:投资理财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个人理财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与税务筹划、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资产评估、计量经济学等
方向2:财税管理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财政学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国际税收、税务实务、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等
方向3:资产评估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投资学、资产评估、项目管理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计量经济学、保险学、财政学等
3. 突出专业特色,增加实训教学
目前对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它不同于学术型人才,与其相比,他们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的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培养“两条腿”走路的人才,即理论跟技能一起走,才能走的更远。所以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体系建设中建议:首先开设一系列的个人拓展课程,比如:会计电算化、证券交易、工业沙盘、商业沙盘、经营之道电子沙盘等。其次建议筹建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企业财务环境和财务管理流程,针对财务管理电算化软件的各种财务各种功能及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计算机财务管理应用的基本技能,也可以通过案例,分别承担企业运行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更快的熟悉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流程,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运作情况,最终提高学生的动手及实践应用能力。
4. 适应国际化需要,开设专业英语课程
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专业英语课程,使学生在学会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又能够阅读浏览英文文章,使其真正达到培养目标,“懂技术、通经管、会外语”的经管类应用型专业人才。
总之,应用型大学是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结合市场需求,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平.特色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0(02).
Abstract:Produces study grinds the union is the quality “the hotel management” the education one kind of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this kind of pattern not pure is a teaching theory construction manifestation, more importantly how in education teaching link's concrete realization; Achieves truly produces study grinds the union, will have the very vit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quality education's personnel training.
关键词:人才定位 工学交替 产研结合
key word:The talented person locates the technology to produce alternately grinds unifies
2005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周济部长明确指出“产学研结合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要走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发展之路”。“产学研结合”是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资源,协作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通过“产学研结合”这一模式,企业能以最经济地方式引进适合生产经营需求的员工,减少了企业的用人风险,降低了用人成本;学校能最有效率地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学生能最轻松地找到专业对口工作。所以“产学研结合”是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学生在学校与用人单位间“无缝接轨”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学校与学生三方共赢的一种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为了全面贯彻国家这一职业教育的方针,同时也为了贯彻高职教育要面向区域经济,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特性,从2008年至今做了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颇见成效,现以《酒店管理》专业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做如下交流:
一、 以就业为导向,筛选合作酒店、人才定位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国际旅游岛的海南省,根据调研,截至2009年底,海南全省有星级旅游饭店238家;其中,挂牌的五星级酒店20家,尚未挂牌的五星级酒店还有20家。北京、上海的五星级酒店数量分别为37家、32家。从五星级酒店占城区比例来看,海南省都当之无愧是全国五星级酒店比例最大的地区。我系根据这一区域优势,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定位在“两级酒店”――国际级、五星级酒店,其他酒店不做考虑。
在我系全体教师的通力协作下,我们将在海南省所有国际级五星级酒店进行了摸底调查,以知名度高、管理制度成熟、员工待遇好、职业发展空间大等考量指标,确定了喜达屋集团下的海口喜来登度假酒店、万宁石梅湾艾美度假酒店;雅高集团旗下的博鳌索菲特度假酒店、三亚铂尔曼度假酒店;豪生集团旗下的三亚豪生度假酒店;悦榕庄集团旗下的三亚悦榕庄度假酒店等共计十二家合作酒店。合作初期,学院就聘请这些酒店的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经理为我们学院的专业委员会专家和客座教授;聘请酒店的各经营部门经理为职业指导师和客座讲师。
通过召开专业委员会专家会议、职业指导师座谈会等形式,将“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方案提交给行业专家们,广泛且深入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后明确了几点:
1、 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就业:初次就业定位在酒店各经营部门基层服务及管理岗位(服务员或领班);职业规划方向将是酒店中高层管理职位;
2、 酒店所需员工能力(酒店管理专业高职学生的能力):酒店职业道德、职业礼仪、酒店服务技能、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外语表达能力、酒店行业政策法规的知晓、酒店的经营与管理能力、计算机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
3、 确定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人才培养重点:良好的职业素养;较高的外语口语水平;较好的沟通能力;酒店各经营部门操作和管理;最好实现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均有的“双证”毕业。
我系全体专业教师围绕以上几个重点首先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为目前较为通行的“2+1”,就是将高职三年学制改革为在校学习两年,酒店顶岗实习一年;专业课程设置根据酒店各部门运营操作要求,理论与实践课程比倾向由原来的6:4修订为5:5或4:6结合职业资格证的考评内容进行教学改革,确保学生在毕业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取得1~2个酒店服务与管理方面的职业资格证;同时在校长期开设由酒店专家讲授的职业指导、职业规划、职业心理辅导等专题讲座。
二、 在校在岗,服务企业,产学交替
确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课程设置过程中,我们将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模拟酒店实训室:学院每年根据实际情况给酒店管理专业阶段性地逐步投入资金建设实训室,目前已建成了餐饮、前厅、客房、酒水、茶艺实训室 ,力求学生在实训室里的学习达到仿真酒店各经营部门在岗工作。
2、在校期间学生参加酒店会议帮忙,服务酒店同时弥补院内实训不足:我们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安排时会在每周调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做为机动,当遇到合作酒店有大型会议需要人员帮忙时,院方及时组织学生参加,学生到酒店后完全按酒店员工要求上岗工作,待学生返校后在机动时间内补上拉下的课程。这样既服务了酒店的实际需求,也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实作能力,同时还弥补了院校在实训室方面的投入不足。据调查,我们连续三届参加过博鳌亚洲论坛、世界酒店管理高峰论坛、国际游艇论坛等国际大型会议帮忙的学生在就业时因这些工作经历颇受酒店青睐。
3、一年顶岗实习,学业职业相结合,赢在就业起跑线:学生在最后一年里是到酒店实习,按酒店员工要求顶岗工作。实习期间务必在酒店职业指导师和学校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习、毕业论文的书写和答辩;最后由学校和酒店共同考察评价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根据学生实际表现给出实习成绩决定是否顺利毕业。这样不但帮助同学们获得了专业工作经验,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使毕业生快速实现由专业学生向酒店员工的角色转换。他们在毕业时都能够顺利地被用人单位录用,真正实现学生就业和酒店用工的顺利对接。
三、 专业教师带队实习,酒店挂职工作,产研结合
院校学生实习通行做法是由辅导员带队,但我们考虑到教学改革教师是关健,经过充分调查和咨询酒店专家意见后,决定由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取代辅导员带队实习,以实现高职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不但要会“教”――理论,还要会“做”――技能,更要会“管”――管理;要求专业教师在带队期间根据自己所授课程在酒店各部门挂职工作,并由酒店对教师工作表现进行考评;同时我们的专业教师在酒店带队挂职工作期间,将自己的专业科研课题带到酒店,与酒店同行们共同探讨、研究以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专业教师在酒店接触到酒店对员工的培训教材、酒店员工的工作手册、各部门工作流程等,直接指导学生在岗实习和应用到学院内教学,这样真正实现学生和教师产学交替、教研结合,使得专业教学内容实用性、针对性、时效性更强。
本专业教学团队通过近三年的工学交替、产学研结合地教育教学改革,已取得了各届人士的好评。通过对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表明:学生毕业后都能很快地适应岗位工作,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脚踏实地工作,并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出了一定成绩,部分学生已经成为酒店中层管理人员。由于我们的学生受到高端酒店的青睐,目前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已开始逐渐在海南省兄弟院校当中凸显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 刘晓欢.ISO9000 标准框架下的高职院校质量管理体系.职教论坛.2004(11)上.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在新时代背景下,物业行业蓬勃发展,社会各界给予广泛关注。现代化物业服务行业针对相应的从业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充分顺应时展需求,构建完善健全的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然成为大势所趋,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分析物业管理从业者现状及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物业管理从业者现状分析第一,实际需求量较大,专业人才匮乏。历经多年发展,我国物业管理趋向成熟,然而,物业从业门槛相对较低,专业的物业从业者甚为短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譬如,调研我国某市53个物业公司后可知,人员需求大于10人的公司超过50%,公司中物业从业者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数未达百分之一,具有大专学历的从业者约占百分之二十,可见,物业管理行业实际人才需求量较大,且缺乏综合素养能力强且专业基础扎实的从业工作者。第二,企业人才缺口主要为中层管理者。纵观可知,物业基层工作者一般有着较大流动性,进而多数物业企业难以在此类型人群中培养所需管理人才,若通过社会招聘方式可在数量上满足管理需求,但是招聘而来的工作者在较短时间内不能完全融入企业管理,对企业工作开展会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中层管理人员为物业企业主要的人才缺口。第三,从业工作者流动性较大,阻碍企业及员工自身发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薪酬多处于一千至两千范围之内,相较于其他行业,薪资水平相对较低,加之该行业工作者作业压力很大,催生较高的人员流动率,企业正常运营及员工自身发展均受严重影响。
(二)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第一,师资力量短缺。通常而言,物业管理专业涵盖有管理学以及建筑学、经济学以及法学等多学科内容。由于多数高职学校设置物业管理专业的时间相对较短,导致对应的教学人员来源主要包括两类,引进行业一线高水平工作者,然而且未能充分了解教学手段,因此需较长时间适应学校教学规律;通过其他专业教师转型而来,此类型教师对物业行业了解程度较低,欠缺完备的学科背景。第二,实践条件不足。目前,众多高职院校尚未清晰定位物业管理专业,加之未能给予该类教学较大投入,造成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开展中,学生校内专业实践条件十分不足,学生物业管理专业技能训练培养深受消极影响。第三,学生知识基础扎实但缺乏较强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正是由于专业教师师资力量十分短缺且欠缺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普遍造成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较为扎实却欠缺较强问题解决能力,日后其到公司工作发展,难以快速上手,大都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行业工作。
二、构建完善的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灵活设计理论课程体系
在高职物业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结合物业服务行业特征,将学生素质结构作为主要出发点,实现课程结构的有效优化,落实执行少学时多课程的理论体系,使得学生知识领域得以大大拓宽。除此之外,认真做到“三循环”设计,将理论教学跟实践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之互相渗透,在教学中安排三次及大型集中性实践训练,其中包括基础技能训练与专业技能竞赛、毕业实习,并在理论教学中对应设置学生必备素质以及职业素养、岗位能力培养三个课程模块,形成教学的基础、拓宽专业以及灵活专业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在此进程当中,理论跟实践可实现有效交叉,将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主线,循环应用,使得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显著提升,实践技能实现有效增强。
(二)优化设计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手段。将优质获取教学质量作为关键前提,根据高职教学实际需求,结合学生自身特征,运用理论实际一体化以及任务引领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手段引导教学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切实强化教师运用各类教学手段的能力,提升其教学水平,通过教学活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使之通过思考时间深化了解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第二,改善教学条件。参考专业需求,综合考虑社会针对技能提出的相关要求,在高职校内合理设置实训基地以及实训教室、实训中心,并确保此类场所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使之辅助任务引领类型课程开展。通过实训教学条件的优化改善,使得教师教学手段得以积极转变,让学生由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可扎实掌握各类技能。高职学校所设置的物业管理专业实训场所必须更好地为学校教学以及校外培训、社会考证等提供服务。第三,改革教师队伍。应努力研究开发颇具高职特色的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教材,并改革培养高素质水平的师资队伍共同完成教材开发。其中,课程专家以及劳动技能鉴定专家、行业专家以及文字编辑专员等教师组成专业教材开发队伍,唯有让高职教师积极参与在课程开发中,其才能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并充分结合新课程理解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可结合高职学生性格特点设置教材,并从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方面符合企业需求,满足技能考核要求及教学规律。第四,推广校企合作。采取校企合作等多元化办学模式,结合社会实际需求,积极为社会培养出所需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在培养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时,需积极转变传统意义上学校教学跟企业需求相背离的模式,参考企业实情开展教学,能够为社会输送大量有用人才,并大幅提升学生就业量。
(三)完善设计实践技能培训体系
在体系构建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对物业管理专业的深入理解,使之拥有良好的职业意识。通过完善设计实践技能培训体系,大大增加实践技能训练课程课时,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第一,实践实习。第二学期,当学生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之后,安排学生到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全面熟悉掌握物业管理行业的基本知识内容以及操作规范、实际工作范围,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物业管理意识;第四学期的时候,安排学生至物业管理企业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旨在让学生熟知物业管理各个岗位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使之更为深入地形成较强的物业管理意识及工作理念;待学生快毕业的时候,让学生在物业管理公司进行为期十二周的专业实习,使得学生可全面掌握此行业涉及各项工作的相应特征,了解熟知各个岗位的能力要求,针对业主投诉所提出的问题能够熟练完成处理,旨在让其拥有较强的管理工作能力。第二,合理设置校外实训基地。其中包括有办公自动化实训室以及人防技能实训室、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实训、消防喷淋实训室以及电工操作技能实训室、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室以及电工实验室、电工操作技能实训室以及体能综合训练室。高职院校可跟一流物业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第三,其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其中涵盖有演讲比赛以及各种球类比赛以及书法竞赛、文艺晚会等,丰富学生视野,给予学生充足的展现自我的舞台,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开展行业专家讲座及授课,使得学生得以熟知物业管理行业现状,学术视野实现有效扩大,夯实学生日后就业基础。开办技能大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将大赛跟专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便于物业管理公司在大赛中选中自己喜爱的学生,增强大赛竞争性。
三、结束语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各个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质量和培养规格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旅游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各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都存在着较多问题.
1.1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
现阶段,很多高校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追求学生数量的增长,而忽略学生培养的质量,这就导致高校在教学计划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没有明确的定位,不能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与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因此,难以达到现阶段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如很多高校将旅游管理专业细化为酒店管理、旅行社和景区方向,但是其各个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基本是一致的,导致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缺乏.
1.2专业教学的实践性较差
旅游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可以把实践性的培养作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目前,一方面由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陈旧,导致教学的实践性较弱.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学生上课沿用听和记的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开设的实践课程也较少.另一方面,现阶段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没有一个完整的专业实习的体系.实习环节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高校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方向大多仅限于酒店,而且实习的时间要求较短,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实习只是一种形式,难以从实习环节中得到锻炼.
1.3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
教师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执行者和操作者,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就必须要首先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就目前来说,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满足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要求,教师的能力相对来说较为单一,教师或者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或者偏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少有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有一些高校一味的跟风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而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适合,而这些院校的教师大多是由其它专业转过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培训,很难符合现代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1.4缺乏完善的课程设置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包括了众多其它的学科内容,如民族学、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心理学、美学等.一方面,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对课程设置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只能从其它国家的课程设置中借鉴.但是在借鉴的过程中,很多高校没有依据自身的条件以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只是一味的抄袭,导致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从而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将旅游管理专业细化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餐饮管理等多个方向,但这些方向的课程设置都会包括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课程,虽然表面上专业进行了划分,但在课程设置上却相差不大,导致了课程内容的重复性.
二、对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目前,我国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为了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促进高校的持续稳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对现代旅游业的适应性,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创新.
2.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进行创新
各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导向是学生的就业,宗旨是为学生服务.要依据社会旅游业发展的需求、高校自身的特色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提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使高校培养出来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能够满足新时期的新要求.
2.2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建设,使教师成为同时拥有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文化和专业水平,具备教师教学的资格和职业资格,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能够成功的引导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一,高校可以将本校从事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派到其它高校进修,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使之成为合格的专业教师;第二,可以有针对性的聘请一批经过专业学习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到校任教,给本校的教师队伍增添新的活力;第三,定期聘请旅游业比较权威的企业家或者学术界专家为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旅游业最新的管理经验与需求,为更好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奠定基础.
2.3建立完善的课程设置体系
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课程教学是其中最基本、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高校必须要对各门类的课程进行整合,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建立有效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可以依据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及侧重点,设置具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和专业实习等.在进行课程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此外,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都是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因此,在课程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2.4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侧重的是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直接在实训室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及时讨论关于如何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的问题,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需求,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总得来说,这种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实施,能够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2.5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关键词】顶岗实习 专业对口 管理机制 实习考核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教育的良好途经,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机电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了2011届机电类专业毕业生进行顶岗实习。笔者作为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组织者和参与者,对这次的机电类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全过程进行了跟踪调研。
一、实习调研情况及分析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安排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制冷与冷藏技术、供用电技术专业等5个专业级共909名2011届毕业生参加顶岗实习。实习期间,笔者通过采集顶岗实习基本信息、电话访谈、问卷调查、企业走访、实习指导教师座谈等方式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一)调研情况
1. 实习单位情况
本次共有实习单位384家,平均每单位接纳实习人数不足3人,其中接纳3人以下实习的单位有330家,接纳实习学生367人;接纳3人或3人以上实习的单位有54家,接纳实习学生514人。实习单位分布情况为:湖北省内55家,接纳实习学生88人;珠三角区域105家,接纳实习学生282人;长三角区域88家,接纳实习学生305人;其他区域136家,接纳实习学生234人。实习单位中,已通过校企合作被我校认定为实习基地26家,接纳实习学生364人。
2. 学生实习情况
(1)基本工作能力提升调查,见表1。
(3)学生实习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是53%。其中: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对口率最高为70%,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对口率最低为28%。
3. 实习满意度调查
(1)实习满意度调查,见表3。
(2)学生对实习不满意的方面
学生对实习单位不满意主要集中在实习报酬低;人文关怀弱和岗位培训少;劳动时间偏长;实习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差等方面。
学生对学校不满意主要集中在保护学生权益较差;部分实习准备不足;实活习期间集体学生活动安排少等方面。
(二)调研分析
通过上述调查,反映机电类专业顶岗实习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机电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实习需求,而且已建的基地使用率不高,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机制不健全;二是未按照有关条件遴选实习单位,使得学生实习专业对口率不高,影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三是实习过程管理偏弱,监控方式方法有限,在一定程度影响实习效果。
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顶岗实习管理责任不明确,学校二级教学单位有“放羊”式管理思想,把学生交给实习单位,把管理主要责任推给实习单位;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实习组织、实习标准、实习管理、实习安全、实习考核等方面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造成实习实施的随意和松散;三是学校对顶岗实习工作没有考核,对二级教学单位组织开展此项教学工作没有目标要求,工作导向性不强,同时也没有建立起人才培养反馈系统,没有通过实习开展,反思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职业范围与学生实际就业岗位的差别,反思人才培养工作。
二、顶岗实习管理策略分析
针对以上调查分析,高职院校要更好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需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顶岗实习管理,不断提高实习质量。
(一)要明确管理责任,加强顶岗实习工作组织保障
顶岗实习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环节”, 而不单是教学“方法”。学校是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的主体,院(校)长应该是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第一责任人。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级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实习组织领导,搞好统筹协调,提高思想认识,要对顶岗实习工作进行统一组织、协调、指导和监控。同时细化实习实施方案,实习各项任务落实到具体的部门,责任到人。校内各二级教学单位负责人应该是本单位顶岗实习工作第一责任人,各二级教学单位要按照顶岗实习管理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实习制度,狠抓落实,要调动师生积极性,激发实习热情,保证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完成。
(二)要建立实习标准,提高学生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的对口率
1.制定顶岗实习标准
除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外,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建立顶岗实习标准。高职院校应严格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训目标,制定各专业顶岗实习标准,为开展顶岗实习工作找到质量标准依据。实习标准应包括实习性质、实习任务、实习要求、实习内容、实习时间、实习学时、实习考核等内容。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要依据“培养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生产、管理与服务的高端技能型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了含以下实习内容在内的顶岗实习标准:
(1)了解主要生产设备的名称、作用、工作原理;了解实习单位的生产工艺过程。
(2)调查了解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方面人才需求的情况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了解企业组织构成、生产管理、设备维护、安全技术、环境保护等基本情况。
(3)通过现场动手锻炼,理论结合实际,学习现场经验及工作方法。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熟悉所在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工作规范、产品质量标准、业务流程与素质要求;掌握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技能(沟通协作技能、操作技能、写作技能)。
(4)了解与相关职能部门及相关岗位的工作协作关系; 了解、熟悉基层管理技能(计划技能、组织技能、领导技能、控制技能);学习在社会环境中人际关系的处理。
(5)通过实习,要求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艰苦创业的工作作风。
2.完善实习管理制度
近两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顶岗实习越来越重视,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工作视频会议等多个实习会议,公布了《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高职院校应依据教育主管部门最新要求和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实习学生安全管理规定》《实习学生安全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习经费预算及使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相关制度措施,并予以严格执行。通过制度设计,搭建管理整体框架,建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体制,使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保障实习育人质量。
3. 遴选顶岗实习单位
高职院校应根据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经营、管理规范、规模较大、技术先进、有较高社会信誉或具有较高资质等级,提供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等条件来遴选实习单位,从而保证顶岗实习的专业对口性。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依据人才培养调研中制冷与空调设备生产及工程安装公司的生产管理、工程设计、预算、施工管理、技术服务等职业范围,结合学生毕业后可能就业岗位为制冷与空调产品工艺员、实验员、检验员、销售员;制冷与空调工程设计员、预算员、施工员;制冷系统运行与管理员、设备维护维修员等九类岗位,通过遴选确定TCL集团、芜湖欧宝机电有限公司等企业作为该专业实习基地。
遴选过程中还可将企业能为学生购买实习安全责任险和工伤保险、能安排学生就业、能为学生提供较高实习报酬等作为优惠条件加以考虑。对实习合作好、实习效果好的实习单位可认定为学校实习基地,并通过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安排更多学生实习,提高基地使用率。
三、要创新管理机制,实现合作管理和人才共育
(一)建立多方联动的内部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校内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就业处等职能部门之间紧紧围绕顶岗实习工作分工协作,加强信息沟通,召开联席工作会议,跟进顶岗实习管理,合力管理,保障顶岗实习管理有序、监控有序、开展有序。教务处加强对顶岗实习工作的宏观指导、检查、评估工作,掌控顶岗实习进程,定期对各二级教学单位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学生工作处要针对学生在外实习的特点,部署顶岗实习期间辅导员工作要求,继续抓好学生管理,要做到联络不断线、管理不断线和服务学生不断线;就业处要搞好顶岗实习单位推荐工作,遴选一批好实习单位,及时向学生公布信息,并定期与教务处、学工处和各教学学院反馈实习单位接收学生实习信息。
(二)构建“三位一体”校外共同管理机制
学校、实习单位和家长都是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者,都有管理责任,各有育人优势。管理的三方要加强沟通,互通实习信息,开展合作管理,共同育人。特别是学校与实习单位可就成立实习合作机构设置、共同指导实习、共同评价实习成绩、共同出具实习经历证书等方面开展合作,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学生顶岗实习各项管理工作,校企共建顶岗实习学生过程管理新模式[3]。
(三)构建实习管理信息服务平台
学校将考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强化技术管理,构建学生实习管理、指导和信息服务平台,运用先进技术和手段,促进实习管理全面、有效和及时,方便管理同时,保证实习管理要求的一致性。
(四)要建立考核制度,保证工作导向性
高职院校要对顶岗实习这一重要实践教学课程纳入各二级教学单位教学考核范围,建立专项教学检查制度,对各二级教学单位的实习工作开展及实习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学校可从实习方案制定、实习动员及安全教育、“三师”配备及指导、专业对口率、学生安全与权益保护、实习过程管理、实结及成绩评定、实习学生对学校、实习单位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保证学校对顶岗实习宏观监控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
总之,高职院校只要承担顶岗实习管理责任,并坚持以培养学生为本位,创新顶岗实习管理,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一定能提高顶岗实习质量,必能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寿斌.顶岗实习的六大误区[N].中国青年报,2011-12-19.
酒店管理专业由教育部1998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试点专业升级为2012版的正式专业,2012年时国内开办此专业的本科院校仅有38所,2014年全国开办此专业的本科院校已经达到119所,数量上增加了2倍多。该专业培养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深厚的人文底蕴、突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国际交往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业意识和职业素养,能在饭店、餐馆等旅游接待服务行业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管理的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虽然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了是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但在人才培养的实际过程中仍有偏颇。
(一)理论教学与酒店实际情况脱节
专业课程的设计通常是由教学院长、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和教授组成的教学委员会确定的,但往往是基于他们个人对酒店行业发展变化的认识或教学需要而设定,很少有院校去关注和探寻业界的期望和需求,行业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期望是怎样的,并没有人关心。酒店管理专业是管理学门类旅游管理学科下的三级学科,课程体系源自管理学,管理类课程所占课程总数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如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专业课程主要有饭店管理、餐饮服务、酒吧经营与管理、食品营养与卫生、前厅服务、客房服务、康乐服务等,但是讲授这些理论课程的教师大多并没有酒店实际工作经验,照本宣科的讲授再加上部分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与酒店实际情况完全脱节,对于学生未来从事酒店管理工作几乎没有多少实际指导意义。另外,由于专业师资的紧缺导致一些对学生有益的课程无法开设,或是一位教师主讲多门专业课程。以吉林省为例,现有吉林工商学院、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和长春大学旅游学院三所高校开设了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就其目前的情况来看,都是依托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真正从事酒店管理专业研究的教师人数不多,毕业于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数则更少,对于中外餐饮文化、主题宴会设计、酒店设备管理、酒店物品采购、酒店安全管理一类的课程都难以开设。可以想见,国内很多院校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设备不完善
实践教学是酒店管理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各高校纷纷投资建设了校内实习实训室,如中餐实训室、西餐实训室、茶艺实训室、酒吧与咖啡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前厅实训室等,专业教师通过实训室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摆台、折餐巾花、斟酒、调酒、做床、结账等基本的服务技能,甚至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酒店管理师、调酒师、咖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但是很多院校受制于学校场地和资金的限制,实习实训室建设或是落实不到位,或是设施设备不完善,样式陈旧,款式不全,规格不标准,根本不能跟上酒店设施设备的快速发展与更新,缺乏实践教学的环境氛围,无法向学生真实展现酒店场景。以餐巾折花为例,在酒店实际操作过程中,餐巾折花已逐渐趋向于选择线条简洁明快的花样,因为这种花样折叠所需时间短、速度快,且这些花样放开使用时餐巾的褶皱较少,符合宾客要求卫生的心理,所以餐巾折花已经由杯花发展至盘花,目前逐渐趋向于使用餐巾扣。但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仍以讲授杯花,或是繁复的花样为主。
(三)校外实习疏于管理
许多院校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酒店进行顶岗实习,但是对于任何一家酒店而言,接收实习生是为了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和解决用工荒,实习生通常被派遣至酒店的一线服务部门,从事最简单机械的服务工作,并不会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学校在实习单位不安排带队教师,疏于对实习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学生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错误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纠正,而酒店只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这不仅不利于提高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导致不少高素质人才游离于酒店行业之外。
(四)缺乏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
大部分本科院校都忽略了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从事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而不仅是中职、高职院校培养的能够从事中餐、西餐、调酒、前厅、客房服务的服务人员。各院校虽然在理论教学中开设了大量的管理学科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并没有起到助力作用,如何让学生运用管理能力,仍是需要解决的课题。真正的酒店管理人员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服务技能之外,还必须具有相应的管理技能。一位优秀的餐厅管理人员可以胜任餐厅内任何岗位——如迎宾员、服务员、吧员、收银员等,同时需要掌握餐厅的物品采购和成本核算、员工岗位设置和班次安排、岗位职责和技能培训、餐厅运营、产品销售和客情处理等。以承办大型宴会所涉及的服务管理为例,环境的布置、人员的安排、餐具的准备、工作的进度等所有事项,管理人员都应该熟稔于心。但就目前的教学内容来看,学生几乎无法学习并掌握上述管理能力,知识来自于教师的讲授和引导,专业教师也几乎不具备管理能力。我国高等院校的专职教师多数是从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实践教学水平普遍较低,应用技能型师资普遍匮乏,而受政策条件限制,高等院校通常会把学历作为引进人才的先决条件,把既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又具备实际管理能力的酒店管理人员排除在教师队伍之外,这从无形中降低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学生们无法真正接触到对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有益的管理知识。当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上都不具有优势时,那么学生在毕业后将何去何从?
二、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研究
(一)转变传统教学思维模式,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校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积极寻求与酒店行业的沟通,了解当前行业对本科毕业生的期望究竟是什么。如果只是着眼于眼前的师资和教学资源,既有的教学和研究方向,那么教育的结果只能是与现实“脱轨”。建议课程决策者与课程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业界、在校生或校友———一同参与决策过程,设计更加灵活、合理、可行的酒店管理课程体系,以应对酒店行业的需求与变化。教育部鼓励职业院校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角度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既能够增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直观了解,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酒店管理专业绝不适合“闭门”研究,教师们必须打开眼界,开放思维,去学习和吸纳国内外先进的酒店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各院校应该注重提升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对酒店行业实践的感知能力,深入了解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通过进入酒店部门做实习和调研来增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专业教学水平,从而培养自己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教师掌握了酒店行业的先进服务理念和管理理论才能将其传递给学生,使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与酒店行业实现真正的“接轨”。
(二)改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
高等教育应该致力于把行业的最新知识、最新工具和工作方法传递给学生,改变重课堂理论轻实践操作、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传统教育思维模式势在必行。酒店管理专业是十分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专业,实践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训室是进行校内实践教学的先决条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场所,各院校应该加大投资力度,构思如何实现实习实训室从单一型向多功能发展,传统型向现代化过渡。通过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优化配置,增加信息化、网络化功能,将原有的单一功能的实习实训室整合、改造成更适合教学需要的多功能综合实习实训中心。从酒店的角度来看,院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为酒店所用,如果院校能够培养出优秀的酒店人才将极大地节约酒店的人力培训成本,所以应该探讨引入酒店对院校实习实训室的投资。酒店更清楚地了解行业人才所需的素质和能力,应行业所需而培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更加专业、符合行业实际的实习实训室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酒店行业岗位核心技能,并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职业理念、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职业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院校、学生、酒店行业三方的共赢。
(三)加强对学生校外实践环节的管理
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国家旅游局特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有关要求,于2014年5月1日制定并颁布了《旅游类专业学生饭店实习规范》。在《规范》中明确了学校、饭店和实习生三方的职责,以及对实习生的实习岗位要求。学生在饭店实习,是饭店、学校共同完成教育与管理的过程。学生在实习中,应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学校纪律与饭店规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就业积累实习经验。学校应定期看望学生,适时提供指导与帮助。饭店则应通过培训与指导,帮助学生在顶岗服务中提高实践工作能力。《旅游类专业学生饭店实习规范》虽然是为了规范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在饭店的实习安排与责任而颁布,但是同样适用于指导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实习活动,对于规范饭店顶岗实习管理,切实提高学生操作服务水平提供了标准和参照。参照《规范》中的条款,院校应提前制定合理可行的实习计划,并按期安排落实;在实习前与饭店签订《实习协议书》,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义务;组织实习生与饭店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实习单位与岗位;确定校方实习指导教师,定期安排人员赴饭店走访;对实习生加强思想、安全和职业生涯教育,开展实习动员与实习辅导,让学生熟悉实习管理规定;与饭店定期联络、会晤,相互协调、配合,维护实习生的合法权益;综合饭店与学校对实习生的评价,对校外实践环节进行成绩评定,评选优秀实习生;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分。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控,事后有总结,结果有奖惩。
(四)加强并注重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和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事业管理机构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要求也更高更严格,但目前我国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却不能满足医疗改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的需求。本文提出并分析了我国目前在进行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存在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卫生事业 人才培养 培养机制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最早设立于1984年,该专业主要为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管理机构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医学基础知识,掌握卫生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医疗卫生机构经营与管理技能的高级卫生管理专门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随着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医疗卫生机构对卫生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及事业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广阔。然而,由于该专业在我国设立的时间还不够长,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对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以及对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都极为不利。因此,本文将对目前我国在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1.培养目标缺乏时代性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的卫生服务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级各类医院及医疗机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也加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绝大多数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更需要大量能够引导医院积极适应市场需求、满足患者多方位、多层次医疗保健需求的具备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和医疗知识的专业卫生事业管理人才。
然而,目前我国多数设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在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却没能与时俱进,培养目标老化,人才培养目标依然停留在从事医疗行业行政管理、卫生管理教学等方面,侧重于基础管理理论和医学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在医疗改革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及医疗机构对卫生管理人员在开拓医疗市场、服务新型医疗实体、医疗行业监督管理、卫生管理法制建设与管理、疾病控制、预防保健方面专业知识需求。
2.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
目前,在全国多所开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中,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多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国家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政治理论课、外语、体育等课程组成;第二部分是基础医学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病原生物学、诊断学基础等课程组成;第三部分是基础经济学、管理学课程,主要由管理学基础、西方经济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组成;第四部分是专业经济、管理类课程组成,如卫生事业管理学、医院管理学、卫生经济学、财务管理、卫生统计学、文秘写作等课程组成。
这些课程的设置对于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开展简单的医疗行业行政管理工作是能够满足的,但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医疗改革的大环境,这些课程的设置显然未能与医疗行业的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3.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与见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进行,多数是在医院行政职能科室或者卫生管理行政部门开展,学生在这些地点进行实习、见习工作的时候,一般只被安排从事最简单的内勤工作,实际上并没能让实习、见习学生接触真正的卫生事业管理工作。有很多学生在经过实习阶段以后,依然没能对医院医疗管理流程或者国家的卫生管理政策、措施有很好的了解。因此,这样的实习在实质意义上并未达到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实践知识的期望。而且,很多学校开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设置教学计划时,由于受到学制及学时的制约,有的学校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医学课程的实验课时大大压缩,甚至取消见习换届,这就使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医疗过程及卫生监管整体过程的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实践教学换届薄弱也是当前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存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机制还存在很多问题,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我国当前医疗改革和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更新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促使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逐渐适应时展的要求,培养出适应社会变革发展的新型卫生事业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形势;管理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1
制约管理学科发展的要素有很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需求是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管理学科的发展水平同社会经济对其内在需求呈现一种极端不平衡的状况。”[1]尽管我国科技的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居于前列,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相对较低,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以企业经营和企业决策为主要内容、侧重应用能力的学科,如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管理学科发展的动因
影响管理学科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比较关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经济水平和经济形态。这两个因素都同管理学科的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重点探讨经济形态的更替同管理学科发展之间的联系。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管理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并不十分重要。后来,随着工业经济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发展,包括生产成本的控制、生产过程的组织、设备的使用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形势的迅速发展逼迫着管理学的发展。正如某位管理学家所言管理科学的出现是企业工业化发展需要的一个回声。
二、新形势对管理人才的具体要求
“管理是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活动,从个人事务,到组织活动,再到国家国际事务都涉及管理,特别是由于几乎所有人都会因为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的经验对管理发表自己的观点。”[2]然而,尽管许多人都对管理学有着自己的判断,管理人才的培养却被严重忽视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对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新形势下管理者要懂得管理工具和管理技术。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管理工具和管理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二)新形势下的管理者要有较为深厚的经济学基础和人文社科素养。管理学的发展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管理者也自然离不开经济学的研修。可以说,没有经济学作基础,管理学科的发展几乎不可能。因此,管理者要高度重视经济学对于管理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摆正管理学和经济学发展的关系;要切实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同时,管理者必须具备较为深厚的人文社科素养。企业管理分许多种,包括资金的管理、信息的管理等等,但是,根本还在于对人的管理。为了实现管理的最优化效果,管理者要充分了解所在地的文化习俗以及人情世故,增加管理活动中的人性化成分,构建和谐的工作关系。
(三)新形势下的管理者要有比较突出的语言交流和沟通能力。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企业管理者语言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新形势下的管理者要掌握一种或多种外语,既方便日常工作的开展,更有助于企业尽快融入全球化的大潮。
三、新形势下提高我国管理学科教育水平的若干举措
在明确了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新经济形势对管理人才的具体要求之后,如何提高管理人才的培养水平成为我们必须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提高语言教育的水平。语言是人们开展各项活动的通行证。目前,在我国的语言教育方面,既有汉语教育缺失方面的问题,也有英语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一方面,过度重视英语教育,体现在在对英语过级率的侧重,相反却严重忽视了大学语文、汉语写作等方面的母语教育。事实证明,这种教育理念是存在偏颇的,对于提高管理人才的水平没有多大好处。另一方面,在英语教育过程中过度重视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英语,而忽略了专业英语的推进力度,专业英语在课时量、关注度方面都无法同大学英语相媲美。实际上,同普通的大学英语相比,专业英语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更大,对于人才培养的效果更为明显。
(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学生来讲,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但是,虽然人们对于这一点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但在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却存在严重的分歧。笔者认为应该区别不同的专业采用不同的策略。对于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宜借鉴西方国家商学院的某些做法,加大案例教学的运用力度,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了解到管理的精髓。对于会计专业,则可以联系相关的会计事务所,让学生进入其中了解真实的情境。
(三)科学安排课时资源和课程内容。在管理人才的培养方面,始终存在一个培养全才和培养专才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众多高校都比较强调全才、通才的培养,在配置课时资源时基本上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进行,在课程设置上一般都是通过压缩专业课课时的办法增加公共基础课以及专业基础课的课时。这种培养模式尽管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造成了学生不精通所学专业、特长缺乏、知识浅薄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实际上,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学有所长、学有所专的专门人才更能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增加专业课程的数量,同时不忽视修读或副修等手段的利用。另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经济政策等变化较快,而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周期又较长,导致部分教学内容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实际教学要求。因此,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调整,根据实际要求增加相应的内容。
总之,“新经济时代必须有众多的新型经济管理人才,全面树立新观念、掌握新知识、运用新方法,才能提高我们企业的整体素质,从容面对新经济和日益复杂多变的全球化竞争的严峻挑战。”[3]因此,要深入研究新经济形势下管理人才的培养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连华.新经济时代的管理人才培养[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03).
[2]杨乃定.影响我国管理学科发展的环境障碍分析及对策[J].管 理学报,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