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物科学的意义范文

生物科学的意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04 16:53: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物科学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物科学的意义

篇1

1 引言

古生物学是研究地质时期生物的形态、构造、分类、分布、起源及进化的科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因此,长期以来,“古生物学”课程一般都在地质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地质系设置,而生命科学学院或生物系很少设置本门课程。但古生物学同时也是一门跨生物学和地质学的交叉学科,生物学中的一些系统学问题,如生命的起源与演化、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等问题都有赖于古生物学的研究。本文将介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开设“古生物学”课程的意义、教学特点以及通过三个学期的教学尝试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2 生物科学专业开设“古生物学”课程的意义

随着学科之间的不断交叉和渗透,古生物学和现代生物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生物学中的一些系统学问题,如被子植物的起源等问题都有赖于古生物学的研究。中国是古生物化石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在国际古生物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通过古生物学和生物学的交叉研究,相继在生命起源、鸟类起源及被子植物起源等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令世人瞩目。如云南澄江动物群中最早脊索动物的发现、辽西带羽毛的恐龙—中华龙鸟的发现等等,这些成果相继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数十篇论文。

长期以来,“古生物学”课程一般在地质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地质系开设,而生命科学学院或生物系很少设置本门课程。由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现代生物学知识,因此在生物科学专业开设本课程,将能使本专业的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地球生命的起源以及生物界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进化的地质历程,并及时了解国际古生物学和生物学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本课程的开设对开阔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视野,启发他们认识生物学和古生物学交叉领域一些重大科学问题,进而发现并探索一些新的问题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 生物科学专业“古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地质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地质系开设的“古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主要是介绍不同地质时期发现的各门类动、植物化石的形态特征,因此主要是形态分类方面的。编写的“古生物学”教材一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论主要介绍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化石的形成过程、化石类型、生物的演化以及古生物学的任务;第二部分各论主要介绍各门类化石,包括:原生动物门、海绵动物门、古杯动物门、腔肠动物门、苔藓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以及古植物等各个门类。

但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在三年级以前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动物学和植物学课程,对动、植物的形态解剖特征以及系统分类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因此生物科学专业的“古生物学”课程如果还是象地质院系一样介绍系统分类,势必会造成很多重复,学生也会感觉枯燥而没有新意。基于此,生物科学专业的“古生物学”程教学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系统介绍地质时期主要化石门类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一些科学问题和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地质时期生命演化的主要历程。同时,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野外亲自采集化石标本和室内鉴定研究,增加学生的兴趣。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古生物学”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地质时期主要的动物和植物化石门类;生命演化的五个主要阶段的特征,包括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时代、裸蕨植物和鱼类时代、蕨类植物和两栖动物时代、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时代、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时代;各主要时代生物界的特征以及主要门类动、植物的起源与演化;野外认识地层及化石的产出状况,采集并鉴定、描述和研究化石。

4 教学效果及今后展望

为了进一步拓展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知识面,作为教学改革尝试,本文作者于2003年提出申请,为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三年级)开设“古生物学”选修课,同年得到学校批准,并于2005年度第二学期在2003级生物科学专业正式开课,共有33人选修了本课程,成为该学期生物科学专业选修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其后2006和2007年度选修本门课程的人数均达到了50人,从中反映了本门课程在生命科学学院的影响在不断扩大。

根据上述教学特点,本门课程理论课主要介绍古生物学基本原理、常见化石类型、重要门类生物的起源与演化、地质时期生命演化的主要历程以及我国古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贡献等;野外实习主要带领学生到广州近郊花都花东镇认识地层和岩性,了解化石在野外地层中的产出状况,亲自采集动、植物化石标本,初步掌握采集化石的技巧,并能初步判断哪些地层中可能含有化石;室内实习主要让学生认识各种常见化石标本,并亲自鉴定自己从野外采集回来的动、植物化石,然后进行形态描述和初步的研究。

具体教学方案如图1:

篇2

关键词:新课程;教材;生物教学;学生;教师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教学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质,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是我们教师经常探讨的问题。然而在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依然把生物教学变成了灌输式教学,把生物知识变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依然“穿新鞋走老路”。这样,课堂上教师累死累活,学生死气沉沉,结果却收效甚微,课堂效率低下。现就新课程下的生物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材编写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标教材编写体系的特点一改传统高中生物教科书的知识传授体系,将教科书分为“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两大板块,旨在构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体化的自主学习体系。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双向活动转化过程。学生是信息的加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造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单一的“师者”而是“导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作为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协作者存在。

“自主学习”板块包括:(1)积极思维栏目,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概念理解图表,分析归纳,预测判断,解决问题,建立模型,信息处理等思维过程,自主学习新知识。(2)边做边学栏目,主要是让学生在“做中学”。一般通过传统实验、制作、调查、观察等操作活动学习新知识。(3)课题研究。这一栏目主要是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与假设,设计与实验,交流与合作,结论与反思,集中体现“倡导探究性学习”。(4)放眼社会。这一栏目是让学生了解和理解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5)回眸历史。主要是让学生回眸生物科学发展历史,了解科学家的丰功伟绩和艰辛工作。(6)评价指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练习与思考,恰当地自我评价,并通过自我矫正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

“自我发展”板块包括:(1)历史长河。主要介绍某些生物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过程。(2)知识海洋。主要介绍某些生物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状况。(3)继续探究。主要是强化探究能力,紧密联系社会与生活实际,为希望进一步发展的学生提供机会。(4)走进职业。主要是进行一定的职业指导,包括进行创业指导。(5)拓展视野。主要是介绍生物科学的热点进展,以及生物科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6)研究性学习。主要提供可供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供教师因材施教。

新教材更尊重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双向活动转化过程。学生是信息的加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造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主体是指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主体性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人的能力方面,也包括人的情感方面和意志方面,而其根本特征是从人本体方面呈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中创造性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它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是人之主体性的灵魂。学生的主体性则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性,具体表现为“我”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创立的诱思探究教学科学论认为:所谓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把学生作为接收和加工信息的主体、认识客观规律的主体,不断完善自我的认知结构并获得自身主体性实现的主体。这里所说的认知结构,不仅仅是指头脑中的知识结构,而且指头脑中完整的“知识——认知——情意结构”,因为三者往往形影相随,难以单独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进行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其具备四种主要特征:

第一,能动性。是指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认识客观世界,并获得自身主体性的不断完善。积极能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的特性,学生的认识也不例外。教师要善于不断地创造具有激发性的教学情境,去诱导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能动性的实现。

第二,独立性。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绝不能由别人代替,也无法代替。教学活动中凡属在教师科学组织下,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动眼、动口,特别是动脑而独立完成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给予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诱导学生独立探索和研究。

第三,创造性。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探究新知、追求新的活动方式和新的活动成果的内在需求和意向。创造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表现,学生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设置激思的疑问,提供创造的机会和条件,切切实实地开展创造性教学。

第四,发展性。是指学生作为一个能动的自我,都具备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内在需求,以便使自我的主体性不断实现。这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最终归宿。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来服务学生

教师“闻道在先”,教师的经验更成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水平远远高于学生。教师“知识权威”在传统教学中的影子时时浮现在新课程教学的课堂中,这样会扼杀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单一的“师者”而是“导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作为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协作者存在;教师的职责已不再局限于传承知识,而是在于为学生主动寻求知识、获得信息、整合信息提供帮助、创设情景;在于判断学生有哪些需要,从而正面引导,成功激励;在于推动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完善学生认知。

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促进者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保持平等的交流关系,创造平等的课堂环境,成为学生的学友,教师要从人的认识过程规律出发,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前提下,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过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促进者,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提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教学,新课标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教材虽然是对课标的具体阐释,但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却是内隐的,需要教师很好地领会、开发和创新。只有把握并处理好课标、教材和教学之间的关系,才能把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真正落实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才能使教学富有成效。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依据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灵活地把握和处理教材,整理出达到教学目标的知识点。理顺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组织好知识点间的呈现次序及呈现方式,同时设计好学生探究各个知识点的素材。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思考中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智力的契机,巧妙搭桥,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究新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关键词:幼师学生;生物学素养;幼儿科学教育

一、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与释义

1987年,Ewing等人在《美国生物学教师》发表研究报告时,使用了生物科学素养(biology literacy)这一概念。此后,又陆续有人发表了关于生物学素养的文章,虽然都使用了生物学素养,但这些文章都是从不同侧面来讨论生物学素养的,而没有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目的来论述。

1993年,美国BSCS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BSCS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BSCS还具体的描述了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能表现的具体特点:他应该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概念的发展;他应该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应该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正确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的实际问题。

我国是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生物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并将它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我国的《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生物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及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幼师生应该掌握的生物学素养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大纲》提出,要使学生“获得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在能力方面也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仪器和用具,初步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设计自然角的能力”,“自制玩教具的能力”,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还提出要求“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养成不断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合作精神”,“初步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活和幼儿教育实际”。从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特点的分析可知,幼儿师范生学习生物学课程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运用语言智能、数理智能与内省智能,还非常需要拥有运用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的能力。

总之,五年制幼师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中应该具备的生物学素养是学生在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能够拥有必需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初步的教学能力。

三、幼师学生生物学素养的不良现状

(一)幼师学生“重文轻理”和性别比例失衡对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影响

五年制幼儿师范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就表现出“重文轻理”的特点,很多学生甚至认为幼师学生主要是学习音乐、美术、幼教等专业知识,对生物学学习的热情和重视程度自然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我国幼儿师范学校招收的多为无法顺利升入高中或高考无望的初中生,这些学生的分数往往远低于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学习能力及自主性较差,又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其科学素养的难度很大。此外,幼儿园在招聘幼教老师时,容易倾向艺术表现能力强、幼教专业知识比较扎实的毕业生,而对求职者是否具有足够的科学素养不太重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一现象最直接的后果是幼师生为了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会重视艺术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几乎不会把多余的时间花费在生物学的学习上,据了解,很多学生在钢琴、舞蹈、活动设计等技能技巧课程上花费了绝大部分时间。显然这一现象对幼师生生物学素养的影响十分严重。

其次,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学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往往一个班一个男生都没有或有一两个,至多也不会超过四分之一,男性对理科知识的掌握一般较之女性有优势,这种男少女多的招生模式势必大大影响我国幼师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幼师学校生物学课程的设置对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影响

以某幼儿师范学校为例,按教学大纲要求原本应该一周开设三课时的生物课,减至一周两课时,这样势必带来教师在教学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生物实验教材也很难得到补充和更新;实验经费更是难以落实。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不全,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匮乏,更不要说学生能锻炼出开展生物科学活动的能力。笔者对五年制专科毕业生进行的访谈中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自己没有掌握足量的、实用的生物学知识,这一点从300份问卷调查和历年学生测评成绩中也得到了证实。

由于缺乏重视,最终导致大多数毕业生对从事幼儿科学教育工作信心不足,在幼儿园教学实习中,实习学生一般会避免开展以生物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活动课和探索活动;在毕业论文的设计中,也大多是以语言表达、艺术教育、幼儿心理等为研究课题,鲜少有学生敢于涉及生物学与幼儿科学教育方面的研究,究其原因,与幼师学生生物学科学素养的薄弱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个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四、幼儿师范学生生物学素养对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幼儿教师的生物学素养调查分析

笔者在幼儿园教学实习中发现,无论是刚刚走向教学岗位的实习教师,还是已经有多年幼儿园教学经验的幼教老师,在开设对外公开课和评优课时,都很少选择涉及大量生物学知识的科学素养课,其根源就是对自己生物学素养的不自信。同时笔者在旁听幼儿园教师授课过程中,多次发现一些教师出现了明显的生物学常识错误,如“小溪里游过来一条大鲨鱼”、“柳絮就是柳树开花”等,课后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时,也常常提供错误的答案或者用模糊的概念搪塞幼儿,事后也很少去查阅资料寻求正确的解答,如在美术课上,教师指导幼儿完成青蛙简笔画时,幼儿提出的问题“青蛙的前后肢有几个指(趾)头”,教师的回答是随意而不准确的。在室外观察课上,教师对眼前的植物除了名称之外几乎一无所知,却有声有色地引导着孩子们进行观察和探索。有的幼儿园教师在访谈中承认,在准备科学活动时,一般只要把教材熟悉一下就可以了,教材都是按照步骤来,即使孩子提出的问题他回答不出,也不会傻在那儿,仍然知道如何进行下一环节;不管是否真正明白这个科学原理,只要按照教材去讲,一步一步的,就可以掌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节奏。这就直接导致很多幼教老师对教材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不求甚解,自然也不会投入时间精力来提升自己的生物学素养。

幼儿教师所面对的是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却又缺乏经验的幼儿,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还必须具有高于一般公民的生物学素养,而这些事实说明,目前幼儿教师在对待生物学本质、生物学严谨的实验精神认识上存在缺陷,而这对我国要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下一代是不利的。因此,探究幼儿教师的生物学素养,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也是迫切的。

(二)幼师学生生物学素养对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

1、生物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素养的培养得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阵地,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幼儿师范是幼儿教师的母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幼儿园科学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提高幼师学生生物学素养对幼儿科学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2、幼儿园保教工作中除了科学课以外,其它学科教学、环节几乎都离不开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位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

3、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任何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生物科学素养。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1997年9月18日在杭州浙江大学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如果说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工程的发展,跟物理学、化学的发展历程相比,不仅花费较少,而且带来的经济效益无法计算。”杨振宁教授大声疾呼:“所以,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人应该组织起来,不惜成本,走入生命工程的第一线,走向世界科技的最前沿”。生命科学要发展,需要较高生物科学素养的人才。因此,培养具有较高生物科学素养的幼师学生是生物教育逼在眉捷的任务。

五、提升幼师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对策

(一)重视生物学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科学学习的兴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师学生的“重文轻理”造成了自然科学认知结构的不良,从而渐渐失去了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唤起兴趣是幼师学生有效学习生物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每当我们致力于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便最大限度提高意义学习和保持时,我们就深入到了教育过程的核心。”为此,要注意知识学习的基本性与基础性,有效激活学生认知结构的知识生长点,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的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要多样化,尽可能运用多媒体和实践操作方法等,开展多种生物兴趣小组和生物知识竞赛,改变因中学阶段过高的学习压力导致的对生物学的枯燥看法和态度,逐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生物学探究能力和研究精神

在现代教育观下,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已经从传授科学知识、经验转向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态度及科学探究能力、思考能力。重视现代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对于加强科学教育、提高幼儿未来的科学素养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并且对幼儿未来进行科学研究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培养幼儿师范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时候,应注重探究能力和研究精神的培养。比如在生物课程设置和成绩考核上都可以做出相应调整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生物学探究能力和研究精神,如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课时比例,增加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教学实习活动等。

篇4

[关键词]中学生物 教学研究 科学意识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探究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挂图、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紧密地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如在讲皮肤结构时,引出如何才能使皮肤进行正常地生理功能,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认识皮肤卫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生物学知识,对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就会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科学素质的形成,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对人类有卓越贡献的伟大科学家勤奋求实的故事,使学生懂得要想做到事业有成就,必须有顽强刻苦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教师应在教学中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多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学科,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来获得的。如,叶的结构,通过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得出只有气孔能向外散失水分,靠近叶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含叶绿体数目多,排列整齐,因此绿色要深一些。使学生明确,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的作风去认真对诗学习,对待每一件事。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良好素质的形成,还需要形成正确的科学观。科学观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它们都在不断地、有规律地运动、发展和变化。生物学科中处处都充满着这些辩证观点,教师在讲述中可以通过实例加以说明。如,介绍我国用人工方法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与酵母菌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的一面;生物的进化历程与生活过程反映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切都在运动、发展和变化的普遍真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良好科学素质的形成过程中,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中学教学大纲别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应适当增加探索性实验的数目,要让学生手脑并用地做实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使学生主动获得新知识。如,有丝分裂实验,可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染色液和染色时间、不同的压片方法来设计试验;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尽可能让学生选取不同植物的叶片进行实验。这样既可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勤于猜测、大胆探索的习惯,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和独立进行操作的能力。并在实验中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较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不断培养学生探索、分析、归纳、综合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获得求知本领,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认知观点。

篇5

关键词:生物 教学 艺术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与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中的树立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观是相符的。生物学课堂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艺术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主动状态,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可以培养他们具有学习生物学的各种能力,发展其智力,达到全面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传播、学生技能的培养、能力的提高以及思想与品德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可以说,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从整体上来说,教学过程应该具有引入兴趣的导入美、波澜起伏的流程美、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和回味无穷的结尾美。这样我们探讨课堂教学过程的艺术就可以从导入的艺术、问答的艺术、启发的艺术、结尾的艺术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如何使艺术性的教学手段贯穿于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1 导入的艺术

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是上理论课还是实验操作课,教师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恰当自然地导入新课,这就涉及导入的艺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巧设一个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序幕”,就会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启思维的机器,使得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到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这就好比文章的开头,好的开头可以使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一种强烈的渴望读下去的心理。常用的几种导入艺术的方法有:新旧知识联系的方法、悬念法、趣味法(生动有趣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板书等)、情境教学法等。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根据教学的风格、内容以及自己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切不可生搬硬套。

下面以高中生物选修模块3中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为例,比较一下两种不同的导入方式。

1.1 常规导入

上课仪式之后,采用直白方式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我们在必修模块中学习过的基因工程的三种基本工具,还记得吗?”……

1.2 情境教学法

上课仪式之后。

师: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这段视频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

(播放学生们感兴趣的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转基因抗虫棉过程的视频。)

师:视频我们是看完了,通过视频同学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

生: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知道了,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已成功培育出了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

师:很好,那究竟如何才能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来呢?

生:让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可培育出抵抗棉铃虫害的抗虫棉。

师:对,我想请同学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要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哪些相应的工具?

生:一是“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二是“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三是“分子运输车”──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师:好的,接下来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分别学习DNA重组技术的这三种工具。

经过对比可以看出,第一种导入的方式直白、平淡,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而第二种方式通过创设情境(以视频介绍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的前沿领域,开拓了学生视野,增强了科技意识),提出问题,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 问答的艺术

问与答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亦是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提供,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流得到。这样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问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比如说:提问要适时、适度、适量。另外,提问还要面对全体学生,而答的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回味性。前面情境教学中用到的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的形式即是问答艺术的一种。

例:在学习DNA重组技术的“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的作用时。

师:由此可见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双链DN段“缝合”起来,即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在此,我想请同学们一起回忆一下,是否还记得我们曾学习过的另一种可以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叫什么?

生:DNA聚合酶。

师:同学们一起来讨论一下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是一回事吗?为什么?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生:不是一回事。相同点:形成磷酸二酯键。不同点:1)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酸片段上,形成磷酸二酯键;而DNA连接酶是在两个DN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2)DNA聚合酶需要以一条DNA链为模板;而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

这样适时而且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总结,让学生自己得出准确的答案,既避免了学生对概念的混淆,又使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融合起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另外,对学生的作答,教师要力求正确清楚,有时候,学生的回答离题太远,不得要领,这就要求教师灵活机动地根据问答的实际情况加以组织和诱导,以达到教学要求。

3 启发的艺术

启发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中的很多情况都是靠启发进行的。启发的艺术是指教师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巧妙的教,这就好比种子发芽需要合适的温度、水分一样,是需要时机的,如果不按时机,不顺其自然,就很难奏效。另外就是要教得巧妙,只有时机而没有巧妙的艺术也不容易成功。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当然需要,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所以,要废除“满堂灌”,提倡启发式。但启发式并非提问式,设疑、激疑的目的是让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经过紧张的思维活动,冲破层层难关,真有所得,并获成功的喜悦。启发艺术的表现方法有很多,如诱引法、点拨法等。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题难以理解和接受,因而回答也不得要领,此时,教师可以采用点拨法对学生加以启发,以利于学生解答接受。

例:与学生一起学习“分子运输车”――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四个问题,以此来分析作为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1. 作为分子运输车――载体,如果没有限制酶切割位点将会怎样?

(教师适时点拨,设疑限制酶切割位点的作用是什么?师生进一步解疑得出限制酶切割位点可以被限制酶切割,进而目的基因才可以插入。)

生:载体没有切割位点,外源的目的基因不可能插入,因此就不可能被运输到受体细胞。因此,要有1至多个限制酶切点。

2. 霍乱菌的质粒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你会用它来做分子运输车吗?

(教师适时点拨,设疑霍乱菌对受体细胞来说是一种怎样的细菌?并进而归纳出霍乱菌是一种致病菌,其质粒对受体有害,将影响受体细胞新陈代谢,进而使转入的目的基因也无立足之地。)

生:不会,因此我们选用的载体必须对受体细胞无害。

3. 假如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能复制或不能转录,转基因生物能有预想的效果吗?

(教师适时点拨,导入受体细胞的目的基因不能复制或不能转录,我们将不可能获得基因的产物,实验将没有意义,而且目的基因在细胞增殖中会丢失。)

生:不可能有预想的效果。因此,导入的目的基因的载体要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表达。

4. 目的基因有没有进入受体细胞,如何去发现?

(教师适时点拨,如果载体上有遗传标记基因,这样,在载体进入受体细胞后,就可通过标记基因的表达来检测。)

生:我们选用的载体必须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筛选。

对载体必须具备条件的分析是本节的难点。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适时的点拨、诱导才能让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想到科学工作者实际工作中这方面的困难,才会明白预先为什么要选具备某些条件的载体,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调节了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

4 结尾的艺术

俗话说:“有始有终。”所以,教学过程的艺术不仅要求开始时引人入胜,具有吸引力,而且结尾要求更加精彩,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教学艺术水平高的教师往往更加重视结尾的艺术性,对这一环节精心设计,以收到异乎寻常的教学效果。

例:在学完DNA重组技术的三种基本工具这一课的结尾,以一道与开始视频相关的题目来结课,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根据所学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及其作用,完成表格。

这样的结尾,既复习了本节课所学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的作用,巩固了新知识,又让学生学有所成,感到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的前沿领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激发了学生探究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同时也激起他们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

诚然,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正因为这样,它才包括了许多种艺术类型,各种艺术类型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我们只有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通过不懈的努力去探索、创造、掌握各种教学艺术,使各种教学艺术相互协调、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才能使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晓霞.教师实用语言艺术[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2]张武升.教学艺术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范长寿.中学生物教法研究[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4]周美珍.中学生物学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篇6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随着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过去那种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如今,在很多人看来,传授给学生一堆知识,倒不如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学会主动地思考和探索。那么,怎样才能够实现这一更加科学的教学目标呢?依靠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显然不是明智之举。现如今,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一些基础知识和能力的传授之外,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学生只有在有了问题意识以后,头脑中产生问题,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究,发现更多新的问题,产生更多新的想法,更好地达到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生物学科作为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显然也无法避开新课改的大潮。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要努力打破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问题为导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在生物课堂上,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师生观念中,教师处于一个高高在上的知识、真理传授者的地位,学生所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讲课,牢记教师所讲的每句话,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种学习任务、作业,师生关系呈现出不平等、知识单向传授的特点。而教学活动的实质就是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性,而在传统师生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很难在教学活动中形成主动学习的思维。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学生习惯性地跟着教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导致主动学习的能力和问题意识的缺失。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就要从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入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能动的主动学习者,而非固化的知识容器。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与学生进行积极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得课堂能够形成师生互动的局面。在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的思维自然会变得更加活跃,在思维的过程中,学生的头脑中会不断地涌现出问号,推动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探究,实现多方面素质的提升。

二、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以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试想一下,当学生对某问题完全不懂的时候又怎么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要深入理解课本上的一些基本概念、规律,还要广泛阅读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扩大知识面,并培养基本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等,当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学生就有机会发现更多新奇的事物和现象,从而诱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这样,学生的思路会变得越来越开阔,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思考探究能力等诸多能力的培养都大有益处。

三、善用提问的技巧

在课堂上,适当的提问对于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提问能够收到这样的效果,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缺乏技巧性,反而会桎梏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到“DNA分子的结构”时,教师进行如下的提问: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哪些部分所组成?听到教师的提问以后,学生会立刻翻书,然后找到答案: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磷酸所组成。接着教师继续提问:DNA分子由几条链组成?学生回答:两条。教师再问:碱基的配对具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A和T配对,C和G配对。以上这个提问的案例存在的问题就在于提问的方式过于直观化,很多的问题学生翻开课本就能够轻松地找到答案,这样的提问方式并没有让学生的思维获得任何的发展,相反,还会把学生的思维牢牢地固定在课本之中。所以说,这样的提问是不可取的。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适当地提高问题的难度,以推动学生思维的扩展。另一方面,要注意问题的梯度性,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把握了这些提问技巧,才能够在提问的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形成较强的问题意识。

四、注意生物教学的生活化

生物学科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然而,高中生物课本上的很多生物知识看起来往往显得高深莫测,令很多学生摸不得头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即使想提问也不知道从何问起。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注意生物教学活动的生活化,努力把课本上的知识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借助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例如,在讲到“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件侦破、亲子鉴定等为例子,引导学生认识DNA,探究DNA能够准确判定人的身份的奥秘,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一些DNA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熟悉的生活实例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自然会变得更加活跃,各种各样的问题会不断迸发出来,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

进入高中生物学习阶段以后,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不能再单调地局限在知识的掌握上,还要注重知识以外的其他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出学生较强的问题意识,就等于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在生物科学道路上不断探究提供了一把钥匙。因此,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一定要敢于突破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以推动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晓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打造高效生物课堂[J].新课程(教研),2011(12).

篇7

一、对“假说―演绎法”的基本认识

在人类的发展史中,许多科学的结论都是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的。例如:牛顿创立光的颜色理论过程、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和验证过程,这些无不体现“假说―演绎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假说是人们以一定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科学事实为依据,以已有的科学推论和技术为指导,对未知的自然现象或事物产生的原因而作出的推测性解释。

演绎是由前提必然得出结论的推理,或是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也就是从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出发,认识个别的、特殊的现象的一种逻辑推理方法。

所谓“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问题后,通过严谨的推理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最后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得到预期的结果。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则假说成立;反之,假说不成立。

“假说―演绎法”的一般步骤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预期结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是否吻合得出结论。

二、高中生物课本中“假说―演绎法”典型课例

在《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关于“假说―演绎法”的相关素材较多,这些内容主要集中于模块二的第1到第4章,如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探究历程,DNA分子的结构、复制方式及中心法则的提出与证实,遗传密码的破译。“假说―演绎法”的最典型教学素材,莫过于孟德尔杂交实验中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下面以此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假说―演绎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1.观察实验,发现问题。

以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高茎和矮茎为研究对象,展示孟德尔的杂交实验过程图,由学生依图讲解实验操作流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时不时地会用到生物学的一些基本术语,如杂交中的正交、反交,生物学基本概念,如自交,以及豌豆雌雄同花植物如何进行异花授粉。这些实验操作表述,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师的引导思考下,学生会对该图解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如“为什么亲本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都表现为高茎呢?矮茎性状就消失没有了吗?”“为什么子二代中又出现了矮茎?”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予学生发散思维、启用已有知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理解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学生的质疑声中,教师提醒学生,不能停留在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上,对数据进行处理是否会有新的发现?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尝试分析子二代中高茎787株,矮茎277株,两者的数据比值为2.84倍,单独看该数据没什么特别之处,当我们把豌豆的其他6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数据一起投影时,原本沉寂的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都约为3∶1,这一结果引发了学生新的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该如何解释呢?

在以上引领学生观察并分析孟德尔一对豌豆杂交的实验中,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到最后提出问题,离不开数学统计的科学方法和坚持不懈地追求科学真谛的执著精神。

2.根据问题,作出假说。

围绕发现的问题,给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提出各种可能的假说,在教师的引导下,保留部分较合理的假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黑板上加以保留,如“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用大写的字母表示,如D),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用小写的字母表示,如d)”。当学生用自己的假说解释豌豆高茎和矮茎的杂交实验时,会面临新的难题,如个体的基因型该如何表示,其产生的配子中的基因又该如何表示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些新的问题串中,要求学生不断提出新的假说,才能解释这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假设进行了必要的补充:“豌豆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因此纯合的高茎表示为DD,纯合的矮茎表示为dd。”“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又是彼此分开的,故配子所含的基因要么是D,要么是d。”“在受精时,雌雄配了结合又是随机的,D的雄配子可以与D的雌配子相结合,也可也d的雌配子相结合。”在这些增设的假说基础上,就能完整地解释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现象了。

提出假说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有足够的睿智,敢于大胆猜想、质疑,敢于冲破传统观念,敢于创新,这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息息相关。当学生用提出的假说圆满地解释豌豆杂交实验时,学生会异常兴奋,由此而倍感喜悦。

3.演绎推理,求证假说。

在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时,老师不忘提出新的问题:“虽然假说很完美,但作为一条科学结论,还为时太早,如何才能证明你的假说是对的呢?”在当今生物科技发达的年代,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能否用现代仪器设置(如显微镜)直接观察染色体,甚至其上的基因,只要能看到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和配子中基因成单存在,就能直接证实假说的成立。这种逻辑思维未尝不可,这就是《遗传与进化》模块为什么要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节放在“遗传因子的发现”章节后面的真正意图,目的是排除学生用现代科技手段,包括分子生物学的手段直接定位基因的位置所在。更何况,基因在显微镜下是无法直接区分出来的,这给直接证明带来了困难。这时,就得借助于逻辑推断的力量,利用“假说―演绎”等逻辑推断的思路间接证明可观察的现象,最终将假设肯定化。因此,“假说―演绎法”不愧为间接证明的好办法。

演绎推理假说的成立,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和假说的要点,在老师参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的同时,不忘提醒学生:“能否用该假说来推测其他实验结果,如果实际操作结果与你的预测完全吻合,则说明我们的假说成立,反之则不成立。”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开始进入新一轮的探究,寻求支撑假说的实验方案,尝试各种豌豆最佳的类型,如DD与DD自交方案、dd与dd自交方案、Dd与Dd自交方案、DD与dd杂交方案、Dd与dd测交方案。在学生激烈讨论的同时,教师要随时把问题聚集在证明假说的核心上,孟德尔演绎推理的要点,其实就是要证明子一代的基因型是否为Dd,本质就是测交,所有纯合子的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豌豆在自然界中自身的现象,无法证明假说的合理;而杂合子(Dd)的自交,本身就是假说产生的实验基础,不能用自身产生的推断证明自身的对错。因此,对最佳的实验方案(测交方案)进行演绎推理:子一代的基因型如果为Dd,则产生的配子D和d的比为1:1,dd产生的配子就一种d,雌雄配结合又是随机结合的,因此产生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高:1矮。如果推理成立,则实际操作结果与推理相吻合。

4.操作实验,得出结论。

限于时间,课堂教学无法直接进行豌豆的种植实验,我们展示了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统计得到64株后代中,有30株为高茎,34株为矮茎,两者的性状分离比接近于1 ∶ 1。因此,结果与预测完全符合,从而验证了假说的成立,最终得出了结论。

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学习,学生深刻领会到孟德尔超乎常人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数据处理方法。即使我们提出的假说不是那么完整,即使提到孟德尔提到的一项,我们都会感到无比欣慰,因为孟德尔的成功是他8年锲而不舍追求的结果,我们只用了几节课的时间,就领会到了“假说―演绎法”的精髓。它的真正好处在于促进了学生感悟创新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了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能力,激励了学生勇于探索、热爱科学、大胆创新、锲而不舍的精神。

篇8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生物科学 教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

高师院校是培养中学教师的基地,高师学生的教师素养直接影响着中学教育的质量。新的课程改革不仅对教师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发展空间。纵观新课程方案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我们认为,高等师范教育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这就要求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技能训练等方面有针对性做出改革以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新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①等方面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相比均作了很大程度的改革。目前大部分高师院校生物专业课程教学与基础教育的需要往往脱节, 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的需要。所以,高师生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需要根据中学生物学教育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改革,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师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教学素质。

1 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提高专业教学素养

(1)高师生物专业课程的内容上进行改革。课程设置应体现拓宽基础、突出重点的原则。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人才培养培养模式进行课程设置②。随着基础教育的深入,中学生物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课程内容涵盖量大之外,不仅涉及原来已有的各门基础课程,其突出的特点是增加了新的前沿性学科,如:细胞和体液免疫、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许多反映世纪生命科学进展的新内容。据我们对12所院校高师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显示:专业课程在总课程方案中占40%~49%,在专业课程中基础课程(如动物学、植物学等)占有大部分的比例,例如,植物学开设课时大部分学校在120-160之间,而分子生物学仅仅开设34~51课时。显然这种课程设置与中学生物课程要求不相吻合。因此,生物专业课程在保持传统内容的基础上,须加入学科发展前沿知识及现代生物学的相关应用知识。这就需要根据生物学科特点拓宽知识结构、精化基础课程、扩充现代生物学课程内容,特别是在选修课程模块中增加生物学前沿内容。如分子生物学进展、基因工程进展等,同时要注重开设生物技术应用方面的课程。总之,要以生物新课程需要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程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可以说高师院校的课程教学方法远远滞后于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这一点是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主要问题。例如: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能积极地运用探究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可是,在高校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依然是灌输式教学,一言堂教学,学生对什么是探究了解甚少,根本谈不上用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了。众所周知,在高师院校教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语言技巧、教育教学思想、教学风格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师范作用。这就要求高师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运用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思想组织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高师生物科学专业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入理解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改学生单一学习方式为合作学习方式,改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开设探究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探究能力等。运用探究式、发现式、研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尝试。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高师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很快适应中学生物学教学。

(3)进一步改革实验教学,《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指出:“生物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生物新课程改革重视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③。尽管各个高等师范院校在实验教学中都进行了不少的改革,特别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合格评估以后,实验教学改革更是不断深入。但就目前而言,高师院校生物实验教学仍然存在着问题:一是形式单一,主要以验证性试验为主,很少有探究性实验;二是内容陈旧,大多是过去传统的,经典的实验内容,很少有现代的,反应科学进展的实验内容;三是实验开出率不够,不能满足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需要。由此,我们认为这样不利于培养师范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要适应新课程,就要相应的改革实验教学。在生物实验教学内容上,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探究型实验的比例;减少传统经典实验比例,增加现代生物学实验比例;建立基础实验、综合训练和设计实验相互协调、相互照应的实验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根据中学生物课程理念和STS教育的要求,高师生物科学专业在实验课程设计时还需要在原来学术性较强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实验内容。在实验室管理上,我们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要掌握实验教学能力,不只是会做实验,还要准备实验。所以,要让学生参与教师的实验准备活动,让学生熟悉实验的全过程。要让学生了解每个实验的原理、仪器和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建立开放管理的实验室,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自行设计实验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实验以及与中学生物学相关联的实验。

2 改革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理论素养

在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占总课时的10%~15%。大多数学校开设教育学、心理学、生物教学法三门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是:涉及面宽而内容广泛,理论基础薄弱,脱离教育实际,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缺乏时代感;三门课程之间内容重复量大,导致课时浪费,教学资源的浪费。我们认为在教育课程的设置上要注重课时比例和教学内容的协调,注重强调学科性与师范性的统一,注重教育学、心理学与教学论的衔接性和三门课程的独立性,减少课程之间的内容的重复,增加新的教育信息。注重教育理论的新发展,不断渗透新课程方案先进的教育理念。增加反映现代先进教育理念,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新信息、新经验、新技能的内容,为他们将来成为研究型、创新型生物教师打下理论基础。结合中学生物教学实际,增加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课程,使学生理解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本领。开设教育教学研究课程,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具有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为以后的教育实践中进行教育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改革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提高教学技能素养

高师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要内化为从事教育教学能力,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所以,高师课程方案中均把教学技能课堂训练和教育实习作为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来要求。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更高,所以高师院校也必须在学生技能培养上作出相应的改革。我们认为,要想适应中学生物学新课程的要求,就必须首先要到教育实习基地进行调研,了解新课程改革对生物教师的新要求。目前,在学生教学技能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形式化,强调了过程而没注重质量;二是形式单一,仅仅按照教学大纲的时间安排指定学生到某一个学校渡过某一段时间而已;三是时间分配少。我们认为学生的教学技能的提高应该注重以下改革。教学技能的培养要课堂教学与说课训练两手抓。课堂教学技能要渗透在教学理论课程中,在进行某一教学理论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教学实践加以训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说课训练”是对课堂教学的设计。 意义在于要说明怎么样教好这节课。通过说课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对新课程背景下对大纲的把握、对教材的理解,对学情的分析,对教法的构想。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育实习方面主要是改革教育实习方式 强化教育实习效果的改革。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时间均安排在8周左右,实习时间安排在三年级下期。我们建议:一是增加实习的时间,可以由现在的8周延长至半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二是适当增加教育实习与见习的比重,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登台表演的机会;三是改变教育实践方式,加强和教育实习基地的合作,尽早让学生接触基础教育实际和参与教学实践,采用顶岗支教既能帮助解决中学师资不足的问题,又切实的锻炼了学生。采用集中实习分散式教育实习相结合,课程安排实习与顶岗式教育实习相结合;个别指导实习与全程跟进式教育实习相结合。在这种实习模式中,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自觉转变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教师职业意识、职业情感。

基金资助:安徽省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编号:皖高教20100680

注释

① 刘恩山.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63-265.

篇9

在实践中,我意识到自己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有各种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深入课堂,从中了解了一些原因并想到一些对策。

问题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如《细胞的分化》一节的教学,我的处理是:首先安排学生看书33页复习有丝分裂的过程、意义和结果;接着教师展示本节的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2、理解细胞的全能性的概念;教师安排学生阅读39页——细胞分化及其意义并让学生讨论,得出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全能性的教学也是这样的处理。整个课堂基本上是全部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对教材没有做任何扩展,也没有提出相关的问题。

评析:通过研读《优秀教案》后发现这种教学方式好像很符合新课程理念——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变为组织者;教法上由单向灌输变为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等。实际上本节课没有达到要完成的教学目标,看起来课堂教学轰轰烈烈,但是仔细想想,本节课学生没有学到应学的东西。

对策:根据《优秀教案》提示:首先教师要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要具体,本节的目标是:1、知识目标:(1)学生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2)了解细胞分化的原因;(3)能说出几种已分化的动植物主要细胞的名称(3)理解细胞的全能性的概念;(4)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5)能够举例说明什么是干细胞。2、能力目标:(1)学生能叙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非洲爪蟾的蝌蚪实验”、“克隆羊多利培养”过程;(2)学生能说明上述实验设计的大致步骤;(3)能说明上述实验得出的相关实验结论;(4)能看懂图2-25和图2-26。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尊重科学,能将有关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目标确定好以后,课堂教学就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学,但是必须考虑学生能学到哪一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那些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不至于流于形式。也就是说每一节课要让学生获得什么,是教师心中必须要清楚的。

问题二:先概念后举例

如我在教学中一般是先讲细胞全能性的概念,然后再讲“胡萝卜的组织培养”过程;讲细胞的减数分裂时,也是先讲概念再讲过程等等。

评析:通过研读《优秀教案》后发现这是非常典型的前人的教学方法,这种教法不符合科学研究的实际,因为生物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是问题——假设——探究——结论,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

对策:《优秀教案》提示:先引导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然后对这个问题提出相应的假设,讨论这些假设可能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阅读教材,与自己的设想产生联系或冲突,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再形成概念。

问题三: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

无论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是一个模式,就是用很快的语速,一字不漏地复述教材内容或者是相关生物知识,教师完全是一个“演讲者”,学生就是一个“听众”。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嗓子嘶哑;学生听得无精打采,有的一直低头,有的甚至睡觉,也有部分学生能够听到底,但是下课后又不知道教师讲了些什么。

评析:通过听示范课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缺陷是学生动脑不足。课堂上只有教师一个人忙,学习的主体——学生没事干,只有听的义务。这样的教学首先影响的是学生的学习动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

对策:《优秀教案》向我们提出“三讲”“三不讲”原则:“讲思路,讲方法,讲过程”、“学生会的不讲,学生看得懂的不讲,讲了学生也听不懂的不讲”,对教师克服“单向灌输”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帮助。认真体会“三讲”、“三不讲”,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处理不同的教学内容。

除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外,还有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不到位;提出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不重视板书的设计;教材的处理缺乏层次性;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问题(语速、语调、板图能力等);教学只面向部分学生;教师的专业知识问题;不重视知识的系统性;课堂上缺乏对学生的关注等等,都大量存在于生物教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的现状,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效果,以至于影响学生对这门学科学习的兴趣。因此,作为年轻的生物教师要反思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改变教学策略。这是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应该引起我的高度重视。

篇10

课外小实验是教师依据教育实践的需求,让学生独自或者是几个同学组成实验小组,自己来找寻仪器资料,自行规划实验,并独立或协作完成的一些小实验。课外小实验可随时随地地进行,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能够运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不受实验设备的约束。实验的过程比较简略,操作也比较便利,实验成功率比较高,效果也是非常直观的。而生物课外小实验可拉近生物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明确感受到生物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生物科学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下面笔者就谈谈课外小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一、课外小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好奇心

在生物课外小实验中,可充分利用学生刚接触生物学科的新鲜感以及好奇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物现象。例如,在夏天,没有放在冰箱里的剩饭第二天就会发馊,而放在冰箱里的剩饭不会发馊,可指导学生在家里进行简单的对照实验,分析得出结论:霉菌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等环境因素。此类有趣的小实验能把学生引进生物知识的海洋中。“生物难学”这一畏难情绪被淡化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因为在课外小实验中得到了启示,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书本知识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外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生物课外小实验中,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以及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创新的实验活动。课外小实验要求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中的知识,不迷信,不墨守成规,并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判断力,独立思考,大胆探求,独具匠心,并且提出自己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因此,课外小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特性与特长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学生亲自动手,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操作疑问,通过不断地检验练习,由不熟练到熟练,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物课外小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生物学常识,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融入生活中。如,在学习“植物营养繁殖”时,教师特意组织学生课外进行种植马铃薯、柳树扦插以及草莓压条栽培的实验,可让每个学生依据自身的爱好以及条件来挑选其中的一项来进行实验。这样,学生在课外能够融入大自然,并且向自个的爸爸妈妈学习,向有经验的农民进行讨教,在天然的实验田当中大胆地求证课本上的知识,不断地探究生物的奇特性,既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办法,又领会到了劳作的趣味,并且深刻地认识到生物学与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通过小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三、生物课外小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把生物课中的植物生成过程等探究内容展现出来。通过生物课外小实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习惯于探究性思维,在探究中发现,在应用中拓展、反思,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探究的快乐。

例如,学生课题《沙溪河畔绿化景观和安全满意度调查》,就是源于媒体上竞相争论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而开设的一个课题。多年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了大量的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其中有不少活动引出了一些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有的探究项目在讨论部分提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的设想以及建议。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注意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便可以为日后发现问题提供来源。比如,《探究动物的某种行为》《光合作用的实验改进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模拟探究》《植物的运输作用》等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活动的难点,指导学生把这类问题作为探究的对象,其意义及价值将更大。

在生物教育中,课外小实验的教育无疑对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从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开始,注重从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不断地开展实验,学生才能在探求中自己获取知识,在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完善生物学知识系统,才能使探究性实验的教育充满活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及探究能力。

四、生物课外小实验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得知事物具体情况、获取生物知识、发现知识疑问的源泉。许多科学史上的重要知识发现都是通过细微观察而获得的。在开展课外生物实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激起学生在观察方面的兴趣,详细教导观察的具体方法,引导学生用兢兢业业的科学态度去观察,启示学生在观察当中提出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

观察才能的进步,有赖于正确的观察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的各方面进行观察,并且注意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由此才可以全面地认识事物。

例如,学习“种子的萌发条件”前,让每位学生

在塑料杯中

篇11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185-01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为切入点,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教学,更要通过科学探究过程的教学,通过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渗透,通过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深入剖析等诸方面来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结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内容,我将自己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探索贯彻素质教育的体会,浅谈如下:

一、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教学,培养科研能力

教材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中是通过几个经典实验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这一历时200多年的科学探索发现史,充分揭示了生物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观察、分析、实验是生物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教学时,我用精美的多媒体动画、简明的图表式板书及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追根溯源”,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循着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去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而教学的重点是经典实验中科学家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例如,在介绍恩格尔曼用水绵做实验材料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时,我简要介绍了水绵的生理特征之后,先请学生自己阅读“实验过程”,然后提出问题:此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在哪?学生们马上就联系先前所学的对照实验设计原则等知识,指出对照组和实验组设计的意图,但却忽略了“实验材料选择的重要性”这个问题。我继续引导学生结合水绵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思考,学生马上考虑到:水绵具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叶绿体在细胞中又呈螺旋状分布,这样的叶绿体不仅受光面积大,也便于观察、分析和研究。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而且使学生清醒地意识到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也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除此之外,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发现史中诸位科学家成功的实验探究过程,也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再实验再观察,直到找出事物内在的规律。把生命科学史引入生物学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同时,感悟到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科学方法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体验到科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二、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和同位素标记法,培养多学科的综合能力

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内容中,充分体现出生物学的发展与物理学、化学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关系密切。例如,早在英格豪斯实验中就揭示了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但是光能被绿色植物吸收后,到哪里去了呢?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生物学家们。直到1845年,物理学上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被揭示之后,德国的科学家梅耶才帮助人们解开这个谜团,原来光能是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光合作用的产物中了。而核素的研究和发展也为生物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技术手段――同位素标记法,例如,光合作用产生的O2究竟来自H2O还是CO2,以及暗反应中C的转移途径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确定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研究的深入,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也日益明显。在教学中客观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理解、发散和迁移能力的提升。

三、通过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光合作用教学中安排了“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及分离”实验。我在教学中发现:虽然教材介绍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但是学生在真正操作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我通过安排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探讨原因,作出改进,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实验。如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滤纸条要减去两角,为什么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于是我就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学生很快发现这样是为了保证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均衡以及色素能在层析液经过的时候能溶解并在滤纸上分离。还有很多小组在操作时用毛细吸管划滤液细线不是太粗就是不齐,要不就是把纸划破,直接影响实验效果,我就鼓励学生自主改进。而巧妙的是有学生想到用头发丝沾上滤液直接印在滤纸条上,这样的滤液细线非常的细、直、匀,而且色素带分离效果特别明显。通过实验,学生不仅直观地了解到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含量,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利用光合作用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德育和STS教育

篇12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生物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24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改在我国广泛推行。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思想,例如: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都是新课改以来提出的新的教学思想。现代教学要求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既要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进行全面发展的机会,还要在此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生物是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以后进行科学研究意义重大,因此,在初中阶段打好学生的生物基础关系到学生能否进行更高层次的生物研究。本人根据多年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经验,就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展开论述。

一、提高初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生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生物不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生活质量的需要。进入21世纪,生物已经不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已经发展到与多学科相互渗透的高新科技领域,与此同时生物学也成为新世纪推动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近年来在我国也受到重视并得到很大发展。

生物学不管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还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意义重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受我国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生物学一直都被视为一门副科,因此,在教学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也不浓厚,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生物素质的提升,也不利于我国生物科学的发展。

广大教师要转变传统的生物教学理念,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活动,进一步促进生物教学活动的发展。

二、通过树立学生正确的生物学习观,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传统生物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基本的生物知识,通过生物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生物素质,因此,生物教学既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也没有受到学生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物学习已经具备了新的意义,进行生物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更是学生踏入生物科学之门的钥匙,同时也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鉴于此,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生物教学引起足够重视,进而引导学生去正确认识生物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动力更加十足。

正确的学习观念不仅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无尽的动力,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之始就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与远大的人生理想。

三、做好课堂导学

所谓课堂导学就是在课堂之始采取有效措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停留在课堂上,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较之于其他学科而言,生物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生物学的这一特点,做好课堂导学工作。

教师既可以将生物教材上的有趣实验引入课堂导学,也可以引入教材以外的生物小实验,实验往往更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导学使学生在课堂之始就变得极其兴奋,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良好的课堂气氛往往能够使学生的大脑变得更加清醒,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成功体验,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自然更加浓厚。

四、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生物实验不仅直观形象,而且学生能够亲手进行操作,是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很多语言叙述的生物现象,或者教材上提到的生物实验,学生只有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才能进行实际观察,通过观察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而且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进行生物实验的机会,还要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有效指导。对于初中生而言,初次接触到生物实验,学生不仅对实验步骤掌握得不熟练,而且对实验器材的操作也不熟悉,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的情况下有效进行生物实验,对于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老师要耐心进行指导。

生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老师既要指导学生将教材上的实验落到实处,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生物实验,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生物学习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五、将生物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

生物与人类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进行生物学习必须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传统教学认为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认识世界。实际上,进行生物学习不仅要有效掌握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人们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人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在我国肆虐,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通过生物能够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很多环境问题都能运用生物学理论加以解决。通过生物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奠定了进行环境保护的基础。通过生物技术的运用,能够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治理。

篇13

关键词:情境教学;学习方式;实践性应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10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情境教学,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形”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使教与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

一、情境教学的涵义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而情境教学是一种开放的、双向的探讨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有指导、有目的地主动学习。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达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从而为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情境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实践应用

1. 情境教学的基本环节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尝试解决小组交流,协作学习师生交互,总结建构。

2. 情境教学的实践应用

生物科学中有不少生物概念、规律等知识比较抽象,且具有空间、时间跨度大、综合性强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如果缺少必要的学习情境,学生是很难完成对抽象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而通过情境教学就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笔者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一节说明情境教学的应用要点:

(1)创设情境,确定问题

列宁指出:“从生物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实践――这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存在的辩证途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对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情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利用自然现象、生活生产实际创设真实情境;②利用实物、标本、教具模型、挂图、录像、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手段创设真实情境;③到野外观察或调查创设情境;④通过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⑤利用成语、谚语、俗语、谜语等创设问题情境;⑥通过生物学发展史创设情境。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育家陶行知这一名言,对于教师把握课堂质疑具有深刻的启发作用,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抓住知识的关键点和重点,把握问题的难度和深浅。问题如果太容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问题如果太难,学生回答不出来,反而会压抑学生的思维,令他们丧失思考的积极性。因此,课堂提出的问题一定要难易适中,并呈阶梯式或连环式,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课前准备的几种生物:仙人掌、蒲公英、水浮莲、鲫鱼、家鸽等。创设一个真实情境,让学生直接观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这些生物生存于什么样的环境中?它们在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有哪些适于生存环境?由此你能联想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接着播放一段“生物适应环境”的录像,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让他们展开联想的翅膀,开拓思维空间,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和启迪智慧的作用。

(2)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的过程,是他们真正学会积极思维的过程。为了使这一过程能顺利完成,教师要注意:①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维,否则容易形成“走过场”。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和模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一步一步去解决问题。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问题深入思考和探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观看录像,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思维得到发展。对本节重点“生物适应的普遍性”有了深刻的理解。有的学生还提出:仙人掌的叶变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但它靠什么来进行光合作用呢?通过该过程唤醒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3)小组交流,协作学习

其实质就是集体讨论或教学。它在进行知识意义的建构中有重要作用。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有自己的看法,这时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对问题各抒己见,通过不同观点的冲突、碰撞、补充、修正,加深对前面问题的理解,共同建构意义。

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难题(难点),再进一步提出几个供学生讨论的问题:自然界中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否都相同?有哪些方式?什么是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你是如何区别它们的?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为什么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通过学习小组之间的交流,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主动参与意识也加强了,基本掌握了对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联系和区别,对各种生物适应环境的特征有了充分认识,本节难点得到突破。

(4)师生交互、总结建构

这是师生的思维相互碰撞、融合的阶段。在学生讨论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给予点拨,对学生列举的事例给予充分肯定,对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给予充分鼓励,对疑难问题:如何区别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再利用挂图(或图片投影),通过具体实例给予细致讲解、分析,并进一步延伸、提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最终帮助学生矫正学习偏差,树立学习信心,从而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实施情境教学的效果

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新颖有趣、丰富多彩、 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起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2.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在实施“参与式”情景教学法时,许多课、许多内容都是由学生参与完成,他们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只起到课前指导、课中点拔、课后总结评价的指导作用。而情景教学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能的舞台,可以使学生感悟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并不断明确这种主体地位的学习责任感。

3. 学生素质得到提高。情境教学为学生创造了锻炼能力的环境。通过活动,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无可比拟的。

4. 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得以开发。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努力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形成学生自我组织和相互启发、互相促进的多向交流关系。通过创造活动,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标新立异。同时迫使学生不断去拓宽思路,开创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去获得创新成果。

四、生物课开展情境教学的几点思考

1. 情境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2. 情境教学实现了“情境中心”,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一个合适的学习情境,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积极思考问题,情境是学生解决问题和意义建构的“平台”。因此,创设情境、设置问题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3. 情境教学要处理好知识与学生能力的关系。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限和参差不齐,情境教学为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供了深入思考、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的机会,但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不要急于求成。

篇14

年仅36岁的黄方曾求学于瑞士巴塞尔大学,并在英国剑桥大学蛋白质工程中心进修与工作,在此期间他创造性地将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应用于蛋白质折叠的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2008年6月被MRC(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蛋白质工程中心聘为研究科学家(永久性职位)。2009年,黄方回国加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生物工程与技术中心,领导海洋膜蛋白实验室的工作,成为国内生物科学领域卓越的学科带头人。

黄方及其领导的实验室以蛋白质研究为切入点,在生物医学和生物能源两大领域展开攻关。生物医学方面侧重蛋白质折叠机理和膜蛋白功能的研究;生物能源方面主要从事生物制氢以及海洋微藻制生物柴油的研究。两大领域皆为国际领先和热门科研方向,一旦获得突破,将对生命科学、节能减排产生重大影响。

生物医学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最大热点之一,关系到疾病治疗、寿命延长和人类对生命的探索,黄方所从事的蛋白质折叠是生命科学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是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中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研究已表明蛋白质的空间构型是由蛋白质序列决定的,但蛋白质的序列如何决定其构型,即蛋白质如何折叠仍然是世界难题。当前的研究已经发现,蛋白质的错误折叠会导致许多疾病发生,如疯牛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病以及许多癌症,蛋白质折叠机理研究对许多疾病的治疗将产生重要影响。

黄方能在如此尖端的科研领域有所建树与他的教育经历有关。本科与硕士在山东大学化学学院学习荧光技术,2000年留学巴塞尔大学转向生物领域后,他的化学基础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应用――将具有超长荧光寿命的有机荧光探针和时间分辨荧光技术用于蛋白质折叠速率极限和多肽链柔软性研究,前者是蛋白质折叠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后者可为蛋白的设计及蛋白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学科交叉为黄方带来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剑桥期间,黄方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单分子荧光技术引入蛋白质折叠课题,取得一系列突破。

在生物能源领域,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成果应用于商业化,但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新能源的获取主要依赖陆地生物尤其是农作物,产生了与人争粮的问题,而地球拥有巨大的海洋面积,如果能利用海洋生物提供能源,节能、减排和粮食问题都将得到极大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