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4 14:42: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人文环境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论文摘要: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 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文化形式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和文化功能特征。
大学德育人际环境是指围绕在大学生周 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 、发生作用的一切人际关系因素的总和,它是大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表现形式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 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 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
一、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
人既是文化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处于共同体之外的无论什么人都不是一个人。费希特曾说过:“只有在人群中人才成为一个人。如果人要存在 ,必须是几个人。”回把人放到与他人的关系中来研究,即需要研究他所处 的社会以及该社会的文化。人只是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同他人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有人创造的特定形态的文化才能决定人们社会关系的内容和性质,因此只有“文化”才能准确地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揽括在内。鉴于人与文化的互动构成人的社会关系这一点 ,有学者甚至认为 “我们可以说,人 、社会、文化一开始就是三位一体地出现的。人虽然有先天道德本性,但也表现为社会文化的本质”。
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看,德育就是要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个体如何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圈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人际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人际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途径进行的。一方面,离不开个体的自主的 、积极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与之有关系的其他个体及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与个体社会角色的教育或者学习,实际上就是掌握并遵循社会交往的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从社会(主要指政府)对德育目的设定来看,德育就是要培养适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的公民,其前提是事先已经设定了公民的素质与道德品质的标准。德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这些素质与道德品质。两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指向。
这个指向就是实现国家的秩序与和谐 和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 。不管从个体社会化还是国家设定德育目的来看,两者都不能脱离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道德与思想政治规范。道德规范与思想政治规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个社会的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而这恰恰是德育人际环境的本质所在。
二、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可以归结为共 同的价值观念、和谐的心理氛围与道德行为规范。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指在大学校园中,由无数大学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理念与价值特征。这些价值观念的外延比较广泛,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如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人才观、知识观等,学生的学习观、生活观、消费观、荣辱观、纪律观等,还有师生关系的理念。虽然在大学校园中,具体到个别的教师和学生的身上 ,这些是有一定差异 的,但是形成这些共同的价值理念,对于大学的德育活动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而且,在大学德育活动中,大学生也容易接受大学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与道德品质。
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指在德育活动 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非学校内的个体与群体 的交往实践中的心理状态与态度等。心理氛围往往与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在师生关系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状态,这本就是一种心理氛围的表现。而在我国古代,孟子就强调 ,“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却出现相反的情况,由于目的差异、经验差异与知识水平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形成融洽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疏远,因此教师的教学、个人的人格魅力与学术水平等对学生影响很小。另外心理氛围与情绪一样,还具有弥漫性。某一个大学生生活在不 良心理环境中,就 自然会产生心理保护机制,甚至形成个人的心理封闭与对外的敌对心理。这样 的心理氛 围还能影响到周 围的其他学生的心理状态,甚至是教师心理状态 ,导致在整个教育情景中,产生不良的人际关系。而在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中,就会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保证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道德规范本来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约束作用的文化遗产。道德规范首先是一种约束机制,它的作用是对大学生形成制约,指导大学生形成 良好 的行为习惯,同时道德规范还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的追求 。由于有比较多的关于道德规范的性质与作用的研究,这里我们不再作过多的讨论。
三、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的文化结构主要表现为德育模式 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 向。简单说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是由教师、学生与非校园内的社会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系统 。德育环境系统中的文化环境是有特定意义的,它指大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的总和。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是一种纯粹客体性文化,其存在方式与内容是由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 中形成的。而德育人际环境却是由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结构最大特征在于自主性。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 ,往往会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人际交往的对象与人际交往的方式,这就是说德育人际环境是不断在变动的过程之中。我们说德育人际环境具有文化属性 ,并不是把它归类到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这一类别中。
大学德育的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内部的要素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断地完善德育活动场域内涵 ,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实效性;二是德育主体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化 ,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学生个体完成学业后离开大学校园 ,则对于该个体来说,大学德育活动结束 ,而且人际环境系统在吸收外界信息后,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也会适当地引导整个系统内涵发生变化。另外作为德育对象的大学生个体所朝夕相伴的大学生个体、正式群体乃至非正式群体都会通过不断地改变自身进而完善组织的功能,而且交往对象的变化也会导致人际环境系统各要素的关系状态发生变化。
四、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功能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大学德育来说 ,就是校园文化。西方研究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处理周围事情的方式 ”,它包括群体的标准、价值、信仰、礼仪和传统,它是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是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是潜在的规范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校园环境和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它是在学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就学校来说,各个学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已的特点和传统,这些特点和传统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被历史地承袭下去,形成一种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逐步形成以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为主的环境氛围和集体舆论,从而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已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这种环境熏陶;使一些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要求的人和事,受到群体的批评甚至谴责,而改变原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培育出各类优秀人才来。
其次是非强制性 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非强制性的。校园文化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它通过特定文化心理氛围的熏陶和有 目的地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地选择代替简单地全盘接受或盲目斥责,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虽然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但除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一般来说,它并不具有强制性,而只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再次是个性发展的塑造作用。在 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校园环境中形成的群体需要、目标对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总是 由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引起的,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制约其人格及“三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上深刻的烙印,具有持久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伟强.高校德育人际环境刍议[J].职业与教育,2006,(35).
[2]转引自[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I.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20.
[3]冯青来.文化与教育——教育理念的文化哲学沉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9.
欧洲的自然环境,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是亚欧大陆的一部分,它的北,西,南三面分别濒临着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东部和东南部与亚洲毗连,欧洲是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没有热带气候的一洲,同时寒带气候所占的面积也不大,所以气候温和,降水分布较均。欧洲的矿物资源以煤,石油,铁,钾盐比较丰富,欧洲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也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欧洲是世界面积排行第六的大洲,面积为1017万平方公里。
欧洲的人文特征,欧洲居民中绝大部分是白种人,百分之九十九属欧罗巴人种(白种人),是种族构成比较单一的洲,欧洲是世界上语言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语言都是以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为基础构成的,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在各洲中次于大洋洲和北美洲,居第三位,但人口呈负增长。
(来源:文章屋网 )
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六个基本特征,这就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文化知识传媒的图书馆,其人文环境对读者的影响,本质上是一种“无声之教”。它是依靠环境育人的一些精神作用机制,如环境暗示、环境陶冶、行为模仿、情绪感染等,来提高广大读者的素质。图书馆在读者与文献之间充当中介作用,并通过自身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动,使广大读者受到人文知识的感染、熏陶,进而升华为一定的人文精神,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完善心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由此可见,图书馆作为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是要把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作为构建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奋斗目标。
2图书馆人文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1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内涵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一般地讲。人文包含“人”和“文”两方面的含义。“人”是“人性”、“人格”。“文”是“文化”、“教化”。汉语的“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贲》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内外兼修的教化。人文环境概念同样众说纷纭。广义的人文环境通常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人文环境,特指人类的语言、文化及各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境况氛围。就图书馆人文环境而言,是指管理者、馆员、读者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影响、权利、义务等因素的总和。人文环境有一定的模糊性,它的核心支点就是对真实的每一个体的关爱。图书馆人文环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它的范畴很广,具体包括服务环境、法规环境、舆论环境、工作环境、人际环境、语言环境等等。人文环境与物质环境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人文环境建设需要物质环境的支撑,而物质环境建设中应该融入更多的人文内涵。两者相辅相成,方能相得益彰。
2.2和谐的读书环境是图书馆人文环境的体现
(1)读书与人文环境相辅
读者到图书馆就是为了读书、求知。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的目的是让每一位读者心情舒畅地满意而归。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读书也需要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人的个性的发挥。如果把想象、创造和个性的空间压缩了,还有多少创新思想可言?读书与人文,只能双赢。读书和人文,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两条并行不悖的主脉。读书帮助人们摆脱愚昧、认识真理、提供知识,增强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物质财富的增加,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读书更具有刚性,更能解答或解决实际问题。人文强调和谐和感情,关心人的精神世界,引导人们追求善和美,赋予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科学活动本身有意义、有价值的导向。因此,人文更具有柔韧性、渗透性、包容性和导向性。如果读书有人文相辅,就可以更加明确其自身的价值和读书的意义,明确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创新思维上有所启迪;如果人文有读书支撑,就可以更加严谨和厚重,避免模糊和玄虚,在研究、创作、知识的授受和考察方法上有所借鉴。读书与人文相互融合,即在此层面上实现“天人合一”,达到刚柔相济,相互借鉴,有利于彼此的健康发展,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因此,读书和人文的融合是两者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图书馆发展生存的方向。
(2)在和谐的人文环境中融入人文教育
文化要有根,作为一个求学问的人,一生的思维要有根。他站在这个有根的文化上才能成长,才能发力,做事才能成功。做什么都必须有文化的根,都需要强烈的人文关怀,需要道德和伦理方面的把握力。缺乏这些,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功。所以,图书馆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馆员是图书馆形象的代言人,他对读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是否具有人文教育和人文情怀。图书馆工作者要达到以书育人、寓教于乐的目的,就要努力营造出书卷气息、儒雅氛围。如向读者推荐经典文学书目,像莎土比亚、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都可列为推荐书目。当然在学习的同时,注入人文教育,营造人文环境,就要为读者创造和谐的科学的读书环境。图书馆就好似一场知识盛宴,一堂欣赏课,读者走进图书馆读书要获得淋漓尽致的体验和表达,让生命中最敏感的因子飞扬起来。作为图书馆,就要让读者在和谐中提高阅读兴趣,激发起求知欲望,在读书中增强阅读能力,使身心得到升华,达到人文环境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3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平台
图书馆在公众心中是一座神圣高雅的殿堂,是人们追求知识、获得信息、完善自我的地方。知识经济社会和网络的发展对图书馆事业提出新的挑战。它作为文献信息主要收藏地和集散地,成为国家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角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高、更大的智力平台。要充分发挥智力平台的效应,就必须构建图书馆人文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作用,使它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材的园地,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区、辐射源和重要阵地。我们处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国内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倾向和急功近利思想有所滋长,加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工作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随之增大,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难以避免。因此,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净化心灵、陶冶性情,增长知识,舒缓压力、娱乐心身、沟通感情、化解矛盾、增进融汇对构建和谐社会十分重要。图书馆恰恰能为公众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崇尚和谐提供有利的平台。“书的香”能陶醉人的心扉;“书的手”能扫去人心房的杂念。公众通过图书馆阅读,陶冶、美化心灵,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不断提升文化品位,追求真、善、美;通过读书,获取知识、修养身心、完善自我;通过“读书”去“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去间接学习和掌握人类的智慧;通过读书学习,可以紧跟发展需要,不断拓展知识,增强才干;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单位、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读书“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品德修养”,通过读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兴感动情,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和自然,可以让我们学会与人相处,可以借用它来怨刺时政。“读书”还有一个愉悦身心的作用。有人说,书乃是调理人心境的灵丹妙药。名言警句,富有哲理,可以医心疾;小说散文,平和清逸,可以降肝火;诗词曲赋,节奏通畅,可以舒脾胃;杂文评论,尖锐泼辣,可以增钙。总之,阅读,能让人生丰富多彩,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是和谐生活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4图书馆人际关系是构建人文环境的保障
4.1人文环境要有积极融洽的相互关系
人文环境的灵魂是“人”,人际关系的好坏决定着人文环境建设的成败。将和谐用于图书馆的人际关系就会“宽则得众”,使图书馆领导与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问,特别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就会出现关系融洽、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蒸蒸日上的繁荣局面,否则可能会万马齐喑、鸦雀无声、死气沉沉。图书馆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处理好管理者、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要把相互理解、信任、尊重作为前提。管理者应避免主观随意,高高在上,脱离群众;馆员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图书馆管理的主体,更应该充分理解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各自的苦衷,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读者大多数时间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在充分享有自己权力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其实每个人都是人文环境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受益者。然而图书馆应更多地注重以读者为本,替读者着想,利用它的教育功能,向读者传递和谐向上的精神。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模式
会计模式是会计实践的反映,是按一定会计特征对会计系统内诸要素所进行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综合描述。其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管理体制、会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会计监督体系以及其他与会计管理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
世界各国的会计模式千差万别,因此,“如果走向极端的话,比较会计将会成为考察文化背景和会计实务中细微差别的无尽无休的工作……”。因此对会计模式的分类一般是在具有相同会计模式的国家集群之间进行比较。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 ,世界各国的会计模式可以有不同的划分结果。如按照企业经营及会计发展的环境特征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以瑞典为代表的宏观经济模式,以荷兰为代表的微观经济模式,以英、美为代表的独立发展的会计模式,以法国和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的统一会计模式;按照影响范围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英国模式,美国模式,法国棗西班牙棗意大利模式,德国棗荷兰模式,原苏联模式;同样按照影响范围划分,还可以分为英美模式,大陆模式,南美模式;按照不同的市场经济体制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法国、瑞典为代表的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原苏联、东欧诸国为代表的转轨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充分竞争性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我国、越南等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等六种。
从大的方面来讲,这些会计模式又可分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以会计职业界自我管理为主的会计模式,简称民间自主型模式;另一类是以法、德等国为代表的以行政立法管理为主的会计模式,简称集中立法型模式,由于这种模式多为欧洲大陆国家所采用,因此也可叫欧洲会计模式。我国目前正在形成的会计模式从总体上看,也属于立法集中型模式的范畴。
为什么世界上会形成这么多不同的会计模式呢?这是由不同的会计环境所决定的。
二、人文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所谓会计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会计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企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科教、自然、人文环境等。其中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最为显著。宏观环境属于系统性的影响因素,对所有主体的会计和会计的所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后者主要包括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企业经营目标和方针、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企业领导和职工的会计意识等。一般所谓的会计环境主要指外部宏观大环境。人文环境也称社会文化环境,作为会计宏观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业已形成的社会秩序和公众长期积淀的传统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人们对经济、会计的传统态度和看法等因素。会计的各项人文环境因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会计模式发挥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
(一)何斯德(Hofstede)人文环境模式诸因素对会计的影响。
以研究人文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而闻名于世的美籍荷兰学者何斯德在1980年发表的《动机、引导和组织:美国的理论可以应用于国外吗?》一文中,把影响会计的人文环境因素分为四个方面:(1)个人主义相对集体主义;(2)权力差距大小;(3)对不确定性因素反应的强弱;(4)阳刚相对阴柔。
据此理论对中美会计模式进行比较,不难看出不同的人文环境所造成的会计模式间的巨大差异。
关键词:创新;创新型人才;人文环境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实现创新的根本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总书记曾在全国科技大会讲话中指出:“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可见创新型人才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成长需要环境来孕育,作为人才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文环境,对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有巨大影响。
一、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诉求
(一)创新型人才的涵义
创新概念的起源为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中指出:“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在经济学中,劳动概念是根本概念,而创新是劳动的基本形式,是劳动实践的阶段性发展,是对于同质劳动的超越。这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创新发展到今天,人们赋予它以更加丰富的内涵。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创新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在处理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中弃旧图新,破旧立新的独创性活动,以及在这一活动中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从创新的内容看也是非常丰富的,主要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实现创新的根本在于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不是普通的人,也不是一般的人才,而是指那些在认识、利用、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以及完善自身的过程中,能够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扬弃旧理论,建立新理论,或在新条件下对正确的理论在坚持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抛弃旧形式、旧方法、旧手段,创造新形式、新方法、新手段;淘汰旧机制,建立新机制;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摧毁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在某一方面打破旧有的成规,做出突破性的创新,拥有大量理论或实践经验,并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劳动为社会做出正向价值贡献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积极的情感品质、顽强的意志品质、高尚的品德品质、完善的个性品质等五个品质特征。
(二)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诉求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方面,人是环境的主宰者,人们总是按照主观的认识水平、审美观念、价值标准来组织、改造、利用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又是人的哺育者,环境以其自身独特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熏陶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影响。换句话说,环境是人才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并对人才的素质产生影响,同时环境也制约着人才的实践活动。
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与环境必不可分。人一出生,就进人人——境系统,由此开始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矛盾运动过程。人才对环境的依赖性使那些既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政治、科教环境,又具有良好的生活、工作、领导和人际关系条件的地域和组织,成为人才的首选。实践证明,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使集聚地获得先行发展的优势,促进生产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真正实现人才集聚的规模效应。因此,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不仅需要自身的发奋努力,而且需要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和机制。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个人能力与条件及其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绩效,一个人所能创造的绩效,不仅与他的能力素质有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这表明了造就人才的“良好环境”与“有利条件”的重要意义与现实紧迫性。因此,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二、创新型人才成长视域下的人文环境及影响
(一)人才成长视域下人文环境的内涵
人才环境是指与人才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人才的成长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制约的结果。人文环境是人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大英百科全书》把“人文学科”解释为“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学科。而所谓人文,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的本质和价值,人文精神就是人的意识对主体自身的尊重、关怀和追求精神,求自由、求真、求善、求美,这些都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应有之义。人文环境建设的重心在于人文精神的培育,实际上就是打上文化烙印、渗透人文精神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或者可以将其理解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这类的文化变量包括人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它通过文化观念的价值和导向,以及精神力量的潜在压力,在健康和谐、公平宽松的精神环境中完成对人才的教育影响过程。人文环境是由于人类活动不断演变的社会大环境,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社会性的,而非自然形成的。因此,人文环境的关键元素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它主要反映环境的文化底蕴、人文观念以及公众的思想境界、精神品格和修养品位等内在因素。
(二)人文环境对创新型人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