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人文环境特征范文

人文环境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04 14:42: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人文环境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人文环境特征

篇1

论文摘要: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 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文化形式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和文化功能特征。

大学德育人际环境是指围绕在大学生周 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 、发生作用的一切人际关系因素的总和,它是大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表现形式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 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 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

一、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

人既是文化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处于共同体之外的无论什么人都不是一个人。费希特曾说过:“只有在人群中人才成为一个人。如果人要存在 ,必须是几个人。”回把人放到与他人的关系中来研究,即需要研究他所处 的社会以及该社会的文化。人只是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同他人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有人创造的特定形态的文化才能决定人们社会关系的内容和性质,因此只有“文化”才能准确地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揽括在内。鉴于人与文化的互动构成人的社会关系这一点 ,有学者甚至认为 “我们可以说,人 、社会、文化一开始就是三位一体地出现的。人虽然有先天道德本性,但也表现为社会文化的本质”。

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看,德育就是要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个体如何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圈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人际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人际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途径进行的。一方面,离不开个体的自主的 、积极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与之有关系的其他个体及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与个体社会角色的教育或者学习,实际上就是掌握并遵循社会交往的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从社会(主要指政府)对德育目的设定来看,德育就是要培养适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的公民,其前提是事先已经设定了公民的素质与道德品质的标准。德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这些素质与道德品质。两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指向。

这个指向就是实现国家的秩序与和谐 和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 。不管从个体社会化还是国家设定德育目的来看,两者都不能脱离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道德与思想政治规范。道德规范与思想政治规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个社会的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而这恰恰是德育人际环境的本质所在。

二、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可以归结为共 同的价值观念、和谐的心理氛围与道德行为规范。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指在大学校园中,由无数大学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理念与价值特征。这些价值观念的外延比较广泛,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如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人才观、知识观等,学生的学习观、生活观、消费观、荣辱观、纪律观等,还有师生关系的理念。虽然在大学校园中,具体到个别的教师和学生的身上 ,这些是有一定差异 的,但是形成这些共同的价值理念,对于大学的德育活动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而且,在大学德育活动中,大学生也容易接受大学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与道德品质。

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指在德育活动 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非学校内的个体与群体 的交往实践中的心理状态与态度等。心理氛围往往与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在师生关系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状态,这本就是一种心理氛围的表现。而在我国古代,孟子就强调 ,“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却出现相反的情况,由于目的差异、经验差异与知识水平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形成融洽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疏远,因此教师的教学、个人的人格魅力与学术水平等对学生影响很小。另外心理氛围与情绪一样,还具有弥漫性。某一个大学生生活在不 良心理环境中,就 自然会产生心理保护机制,甚至形成个人的心理封闭与对外的敌对心理。这样 的心理氛 围还能影响到周 围的其他学生的心理状态,甚至是教师心理状态 ,导致在整个教育情景中,产生不良的人际关系。而在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中,就会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保证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道德规范本来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约束作用的文化遗产。道德规范首先是一种约束机制,它的作用是对大学生形成制约,指导大学生形成 良好 的行为习惯,同时道德规范还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的追求 。由于有比较多的关于道德规范的性质与作用的研究,这里我们不再作过多的讨论。

三、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的文化结构主要表现为德育模式 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 向。简单说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是由教师、学生与非校园内的社会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系统 。德育环境系统中的文化环境是有特定意义的,它指大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的总和。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是一种纯粹客体性文化,其存在方式与内容是由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 中形成的。而德育人际环境却是由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结构最大特征在于自主性。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 ,往往会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人际交往的对象与人际交往的方式,这就是说德育人际环境是不断在变动的过程之中。我们说德育人际环境具有文化属性 ,并不是把它归类到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这一类别中。

大学德育的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内部的要素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断地完善德育活动场域内涵 ,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实效性;二是德育主体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化 ,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学生个体完成学业后离开大学校园 ,则对于该个体来说,大学德育活动结束 ,而且人际环境系统在吸收外界信息后,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也会适当地引导整个系统内涵发生变化。另外作为德育对象的大学生个体所朝夕相伴的大学生个体、正式群体乃至非正式群体都会通过不断地改变自身进而完善组织的功能,而且交往对象的变化也会导致人际环境系统各要素的关系状态发生变化。

四、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功能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大学德育来说 ,就是校园文化。西方研究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处理周围事情的方式 ”,它包括群体的标准、价值、信仰、礼仪和传统,它是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是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是潜在的规范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校园环境和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它是在学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就学校来说,各个学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已的特点和传统,这些特点和传统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被历史地承袭下去,形成一种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逐步形成以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为主的环境氛围和集体舆论,从而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已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这种环境熏陶;使一些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要求的人和事,受到群体的批评甚至谴责,而改变原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培育出各类优秀人才来。

其次是非强制性 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非强制性的。校园文化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它通过特定文化心理氛围的熏陶和有 目的地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地选择代替简单地全盘接受或盲目斥责,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虽然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但除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一般来说,它并不具有强制性,而只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再次是个性发展的塑造作用。在 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校园环境中形成的群体需要、目标对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总是 由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引起的,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制约其人格及“三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上深刻的烙印,具有持久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伟强.高校德育人际环境刍议[J].职业与教育,2006,(35).

[2]转引自[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I.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20.

[3]冯青来.文化与教育——教育理念的文化哲学沉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9.

篇2

欧洲的自然环境,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是亚欧大陆的一部分,它的北,西,南三面分别濒临着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东部和东南部与亚洲毗连,欧洲是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没有热带气候的一洲,同时寒带气候所占的面积也不大,所以气候温和,降水分布较均。欧洲的矿物资源以煤,石油,铁,钾盐比较丰富,欧洲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也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欧洲是世界面积排行第六的大洲,面积为1017万平方公里。

欧洲的人文特征,欧洲居民中绝大部分是白种人,百分之九十九属欧罗巴人种(白种人),是种族构成比较单一的洲,欧洲是世界上语言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语言都是以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为基础构成的,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在各洲中次于大洋洲和北美洲,居第三位,但人口呈负增长。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六个基本特征,这就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文化知识传媒的图书馆,其人文环境对读者的影响,本质上是一种“无声之教”。它是依靠环境育人的一些精神作用机制,如环境暗示、环境陶冶、行为模仿、情绪感染等,来提高广大读者的素质。图书馆在读者与文献之间充当中介作用,并通过自身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动,使广大读者受到人文知识的感染、熏陶,进而升华为一定的人文精神,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完善心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由此可见,图书馆作为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是要把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作为构建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奋斗目标。

2图书馆人文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1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内涵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一般地讲。人文包含“人”和“文”两方面的含义。“人”是“人性”、“人格”。“文”是“文化”、“教化”。汉语的“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贲》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内外兼修的教化。人文环境概念同样众说纷纭。广义的人文环境通常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人文环境,特指人类的语言、文化及各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境况氛围。就图书馆人文环境而言,是指管理者、馆员、读者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影响、权利、义务等因素的总和。人文环境有一定的模糊性,它的核心支点就是对真实的每一个体的关爱。图书馆人文环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它的范畴很广,具体包括服务环境、法规环境、舆论环境、工作环境、人际环境、语言环境等等。人文环境与物质环境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人文环境建设需要物质环境的支撑,而物质环境建设中应该融入更多的人文内涵。两者相辅相成,方能相得益彰。

2.2和谐的读书环境是图书馆人文环境的体现

(1)读书与人文环境相辅

读者到图书馆就是为了读书、求知。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的目的是让每一位读者心情舒畅地满意而归。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读书也需要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人的个性的发挥。如果把想象、创造和个性的空间压缩了,还有多少创新思想可言?读书与人文,只能双赢。读书和人文,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两条并行不悖的主脉。读书帮助人们摆脱愚昧、认识真理、提供知识,增强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物质财富的增加,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读书更具有刚性,更能解答或解决实际问题。人文强调和谐和感情,关心人的精神世界,引导人们追求善和美,赋予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科学活动本身有意义、有价值的导向。因此,人文更具有柔韧性、渗透性、包容性和导向性。如果读书有人文相辅,就可以更加明确其自身的价值和读书的意义,明确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创新思维上有所启迪;如果人文有读书支撑,就可以更加严谨和厚重,避免模糊和玄虚,在研究、创作、知识的授受和考察方法上有所借鉴。读书与人文相互融合,即在此层面上实现“天人合一”,达到刚柔相济,相互借鉴,有利于彼此的健康发展,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因此,读书和人文的融合是两者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图书馆发展生存的方向。

(2)在和谐的人文环境中融入人文教育

文化要有根,作为一个求学问的人,一生的思维要有根。他站在这个有根的文化上才能成长,才能发力,做事才能成功。做什么都必须有文化的根,都需要强烈的人文关怀,需要道德和伦理方面的把握力。缺乏这些,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功。所以,图书馆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馆员是图书馆形象的代言人,他对读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是否具有人文教育和人文情怀。图书馆工作者要达到以书育人、寓教于乐的目的,就要努力营造出书卷气息、儒雅氛围。如向读者推荐经典文学书目,像莎土比亚、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都可列为推荐书目。当然在学习的同时,注入人文教育,营造人文环境,就要为读者创造和谐的科学的读书环境。图书馆就好似一场知识盛宴,一堂欣赏课,读者走进图书馆读书要获得淋漓尽致的体验和表达,让生命中最敏感的因子飞扬起来。作为图书馆,就要让读者在和谐中提高阅读兴趣,激发起求知欲望,在读书中增强阅读能力,使身心得到升华,达到人文环境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3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平台

图书馆在公众心中是一座神圣高雅的殿堂,是人们追求知识、获得信息、完善自我的地方。知识经济社会和网络的发展对图书馆事业提出新的挑战。它作为文献信息主要收藏地和集散地,成为国家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角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高、更大的智力平台。要充分发挥智力平台的效应,就必须构建图书馆人文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作用,使它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材的园地,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区、辐射源和重要阵地。我们处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国内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倾向和急功近利思想有所滋长,加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工作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随之增大,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难以避免。因此,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净化心灵、陶冶性情,增长知识,舒缓压力、娱乐心身、沟通感情、化解矛盾、增进融汇对构建和谐社会十分重要。图书馆恰恰能为公众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崇尚和谐提供有利的平台。“书的香”能陶醉人的心扉;“书的手”能扫去人心房的杂念。公众通过图书馆阅读,陶冶、美化心灵,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不断提升文化品位,追求真、善、美;通过读书,获取知识、修养身心、完善自我;通过“读书”去“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去间接学习和掌握人类的智慧;通过读书学习,可以紧跟发展需要,不断拓展知识,增强才干;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单位、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读书“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品德修养”,通过读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兴感动情,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和自然,可以让我们学会与人相处,可以借用它来怨刺时政。“读书”还有一个愉悦身心的作用。有人说,书乃是调理人心境的灵丹妙药。名言警句,富有哲理,可以医心疾;小说散文,平和清逸,可以降肝火;诗词曲赋,节奏通畅,可以舒脾胃;杂文评论,尖锐泼辣,可以增钙。总之,阅读,能让人生丰富多彩,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是和谐生活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4图书馆人际关系是构建人文环境的保障

4.1人文环境要有积极融洽的相互关系

人文环境的灵魂是“人”,人际关系的好坏决定着人文环境建设的成败。将和谐用于图书馆的人际关系就会“宽则得众”,使图书馆领导与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问,特别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就会出现关系融洽、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蒸蒸日上的繁荣局面,否则可能会万马齐喑、鸦雀无声、死气沉沉。图书馆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处理好管理者、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要把相互理解、信任、尊重作为前提。管理者应避免主观随意,高高在上,脱离群众;馆员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图书馆管理的主体,更应该充分理解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各自的苦衷,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读者大多数时间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在充分享有自己权力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其实每个人都是人文环境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受益者。然而图书馆应更多地注重以读者为本,替读者着想,利用它的教育功能,向读者传递和谐向上的精神。

篇4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模式

会计模式是会计实践的反映,是按一定会计特征对会计系统内诸要素所进行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综合描述。其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管理体制、会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会计监督体系以及其他与会计管理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

世界各国的会计模式千差万别,因此,“如果走向极端的话,比较会计将会成为考察文化背景和会计实务中细微差别的无尽无休的工作……”。因此对会计模式的分类一般是在具有相同会计模式的国家集群之间进行比较。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 ,世界各国的会计模式可以有不同的划分结果。如按照企业经营及会计发展的环境特征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以瑞典为代表的宏观经济模式,以荷兰为代表的微观经济模式,以英、美为代表的独立发展的会计模式,以法国和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的统一会计模式;按照影响范围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英国模式,美国模式,法国棗西班牙棗意大利模式,德国棗荷兰模式,原苏联模式;同样按照影响范围划分,还可以分为英美模式,大陆模式,南美模式;按照不同的市场经济体制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法国、瑞典为代表的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原苏联、东欧诸国为代表的转轨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充分竞争性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我国、越南等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等六种。

从大的方面来讲,这些会计模式又可分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以会计职业界自我管理为主的会计模式,简称民间自主型模式;另一类是以法、德等国为代表的以行政立法管理为主的会计模式,简称集中立法型模式,由于这种模式多为欧洲大陆国家所采用,因此也可叫欧洲会计模式。我国目前正在形成的会计模式从总体上看,也属于立法集中型模式的范畴。

为什么世界上会形成这么多不同的会计模式呢?这是由不同的会计环境所决定的。

二、人文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所谓会计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会计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企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科教、自然、人文环境等。其中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最为显著。宏观环境属于系统性的影响因素,对所有主体的会计和会计的所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后者主要包括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企业经营目标和方针、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企业领导和职工的会计意识等。一般所谓的会计环境主要指外部宏观大环境。人文环境也称社会文化环境,作为会计宏观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业已形成的社会秩序和公众长期积淀的传统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人们对经济、会计的传统态度和看法等因素。会计的各项人文环境因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会计模式发挥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

(一)何斯德(Hofstede)人文环境模式诸因素对会计的影响。

以研究人文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而闻名于世的美籍荷兰学者何斯德在1980年发表的《动机、引导和组织:美国的理论可以应用于国外吗?》一文中,把影响会计的人文环境因素分为四个方面:(1)个人主义相对集体主义;(2)权力差距大小;(3)对不确定性因素反应的强弱;(4)阳刚相对阴柔。

据此理论对中美会计模式进行比较,不难看出不同的人文环境所造成的会计模式间的巨大差异。

篇5

关键词:创新;创新型人才;人文环境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实现创新的根本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总书记曾在全国科技大会讲话中指出:“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可见创新型人才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成长需要环境来孕育,作为人才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文环境,对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有巨大影响。

一、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诉求

(一)创新型人才的涵义

创新概念的起源为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中指出:“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在经济学中,劳动概念是根本概念,而创新是劳动的基本形式,是劳动实践的阶段性发展,是对于同质劳动的超越。这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创新发展到今天,人们赋予它以更加丰富的内涵。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创新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在处理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中弃旧图新,破旧立新的独创性活动,以及在这一活动中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从创新的内容看也是非常丰富的,主要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实现创新的根本在于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不是普通的人,也不是一般的人才,而是指那些在认识、利用、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以及完善自身的过程中,能够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扬弃旧理论,建立新理论,或在新条件下对正确的理论在坚持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抛弃旧形式、旧方法、旧手段,创造新形式、新方法、新手段;淘汰旧机制,建立新机制;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摧毁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在某一方面打破旧有的成规,做出突破性的创新,拥有大量理论或实践经验,并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劳动为社会做出正向价值贡献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积极的情感品质、顽强的意志品质、高尚的品德品质、完善的个性品质等五个品质特征。

(二)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诉求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方面,人是环境的主宰者,人们总是按照主观的认识水平、审美观念、价值标准来组织、改造、利用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又是人的哺育者,环境以其自身独特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熏陶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影响。换句话说,环境是人才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并对人才的素质产生影响,同时环境也制约着人才的实践活动。

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与环境必不可分。人一出生,就进人人——境系统,由此开始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矛盾运动过程。人才对环境的依赖性使那些既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政治、科教环境,又具有良好的生活、工作、领导和人际关系条件的地域和组织,成为人才的首选。实践证明,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使集聚地获得先行发展的优势,促进生产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真正实现人才集聚的规模效应。因此,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不仅需要自身的发奋努力,而且需要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和机制。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个人能力与条件及其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绩效,一个人所能创造的绩效,不仅与他的能力素质有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这表明了造就人才的“良好环境”与“有利条件”的重要意义与现实紧迫性。因此,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二、创新型人才成长视域下的人文环境及影响

(一)人才成长视域下人文环境的内涵

人才环境是指与人才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人才的成长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制约的结果。人文环境是人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大英百科全书》把“人文学科”解释为“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学科。而所谓人文,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的本质和价值,人文精神就是人的意识对主体自身的尊重、关怀和追求精神,求自由、求真、求善、求美,这些都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应有之义。人文环境建设的重心在于人文精神的培育,实际上就是打上文化烙印、渗透人文精神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或者可以将其理解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这类的文化变量包括人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它通过文化观念的价值和导向,以及精神力量的潜在压力,在健康和谐、公平宽松的精神环境中完成对人才的教育影响过程。人文环境是由于人类活动不断演变的社会大环境,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社会性的,而非自然形成的。因此,人文环境的关键元素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它主要反映环境的文化底蕴、人文观念以及公众的思想境界、精神品格和修养品位等内在因素。

(二)人文环境对创新型人才的影响

篇6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模式

会计模式是会计实践的反映,是按一定会计特征对会计系统内诸要素所进行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综合描述。其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管理体制、会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会计监督体系以及其他与会计管理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

世界各国的会计模式千差万别,因此,“如果走向极端的话,比较会计将会成为考察文化背景和会计实务中细微差别的无尽无休的工作……”。因此对会计模式的分类一般是在具有相同会计模式的国家集群之间进行比较。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世界各国的会计模式可以有不同的划分结果。如按照企业经营及会计发展的环境特征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以瑞典为代表的宏观经济模式,以荷兰为代表的微观经济模式,以英、美为代表的独立发展的会计模式,以法国和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的统一会计模式;按照影响范围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英国模式,美国模式,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模式,德国荷兰模式,原苏联模式;同样按照影响范围划分,还可以分为英美模式,大陆模式,南美模式;按照不同的市场经济体制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法国、瑞典为代表的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原苏联、东欧诸国为代表的转轨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充分竞争性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我国、越南等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等六种。

从大的方面来讲,这些会计模式又可分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以会计职业界自我管理为主的会计模式,简称民间自主型模式;另一类是以法、德等国为代表的以行政立法管理为主的会计模式,简称集中立法型模式,由于这种模式多为欧洲大陆国家所采用,因此也可叫欧洲会计模式。我国目前正在形成的会计模式从总体上看,也属于立法集中型模式的范畴。

为什么世界上会形成这么多不同的会计模式呢?这是由不同的会计环境所决定的。

二、人文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所谓会计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会计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企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科教、自然、人文环境等。其中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最为显著。宏观环境属于系统性的影响因素,对所有主体的会计和会计的所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后者主要包括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企业经营目标和方针、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企业领导和职工的会计意识等。一般所谓的会计环境主要指外部宏观大环境。人文环境也称社会文化环境,作为会计宏观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业已形成的社会秩序和公众长期积淀的传统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人们对经济、会计的传统态度和看法等因素。会计的各项人文环境因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会计模式发挥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

(一)何斯德(Hofstede)人文环境模式诸因素对会计的影响。

以研究人文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而闻名于世的美籍荷兰学者何斯德在1980年发表的《动机、引导和组织:美国的理论可以应用于国外吗?》一文中,把影响会计的人文环境因素分为四个方面:(1)个人主义相对集体主义;(2)权力差距大小;(3)对不确定性因素反应的强弱;(4)阳刚相对阴柔。

据此理论对中美会计模式进行比较,不难看出不同的人文环境所造成的会计模式间的巨大差异。

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尊重个性,强调个性的发展,社会结构松散,呈“横向联系型”状态;人与人之间强调平等,社会权距较小,人们在家庭和机构中皆力争权力均衡;民众对不确定、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弱,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和有差异的因素,敢于创新;是一个典型的“阳刚”的社会,人们注重成就、英雄感、决断能力和物质上的成功。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美国会计模式呈现出以下特征:(1)在会计管理体制上,强调专业导向、行业自律,较少依赖法律和政策,政府在会计管理上的作用有限;(2)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上,强调制定会计准则的主体以民间职业团体为主,会计准则注重灵活性、可选择性;(3)在会计职业上,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高,会计职业的社会地位也高,具有较强的权威性;(4)在会计信息披露上,倾向于透明、公开,强调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和决策相关性;(5)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强调真实反映和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会计处理偏向乐观,并不断创新,保守程度较低。

而我国从古至今不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一向推崇国家、民族、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强调社会价值的实现,集体主义观念深入人心;由于长期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民众对上下等级、长幼排序更是泰然视之,社会的权距较大,人们对现存社会秩序容易接纳;人们对不确定、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强烈,习惯于按规范行事,讲究中庸之道,不易接受新生事物,冒险精神较差,思想观念偏向于传统、保守;也不象美国社会那样偏重“阳刚”,强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追求精神胜利和精神享受。与此相应,虽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会计模式已经在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迈出了巨大步伐,对美国的会计模式也已有所借鉴和融合,但仍呈现出以下明显特征:(1)在会计管理体制上,强调立法管理和行政管理,虽然认为民间职业团体也有参与管理会计工作的必要,但主要是政府出面以法律、政策等形式统一管理会计工作;(2)在制定会计规范时总力求使各种会计主体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偏向统一,并力求会计规范的完备化和法制化,强调会计规范的指令性和强制性;(3)在会计职业上,民间会计团体的规模和力量都很弱小,会计职业的社会地位至今仍较低,会计人员的权威性不足,会计工作秩序仍较乱,会计工作的质量也还不高;(4)在信息披露上,偏向于适当揭示,不够透明和公开;(5)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强调统一性,会计人员习惯于遵守明文规定,不象美国那样提倡个人专业判断和灵活处理。并采取较保守的态度,严格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这样的会计模式应该说是符合我国目前的人文环境和总体会计环境的,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与会计环境迥异的美国会计模式相比,差异十分明显。

(二)其他人文环境因素对会计的影响。

1.不同的对待功利的观念。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讲究效益,注重“阳刚”,而中国文化虽然也不否认功利,但更注重“重义轻利”。对于人的行为功利性的不同理解和强调,反映在中美会计理论和实务上便表现出明显差异。在美国,人的工作及其相关活动的收益被人们视为会计核算的中心,认为收益表现了企业管理当局的工作效果,是衡量企业管理当局是否有效利用投资者或债权人所提供资金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因而损益表是美国企业中最重要的报表之一。在中国,“重义轻利”观念长期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视为“小人”之所为,在实务中表现为不重视经济核算,企业会计核算的侧重点是成本核算,企业的许多奖惩决策也不以职工创造的业绩为标准,而是看他们的成本消耗是否符合规定。而且还往往强调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2.不同的思维活动取向。

美国民众的思维与活动取向多倾向于未来,关心行动的长远后果,属于创新思维方式,而多数中国人对待新事物、新问题的态度习惯于以过去的经验加以判断或效仿别人对待这类事物或问题的做法,属于惯性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活动取向使会计也表现出不同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企业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上。我国的不少会计人员认为,只有会计业务真正发生后的结果才是真实的,预算制度是一项可以敷衍的工作。相反,美国会计则将预算看成是真实而必需的,因此企业十分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十分强调长期投资决策和全面预算,会计工作的重心从反映过去拓展到了规划未来。

3.不同的人性善恶观念。

人性善恶观念是指对人的本性的不同理解:人到底是性本善,性本恶,抑或两者兼而有之。一般而言,在基督教盛行的国家中,往往“性恶论”占优势,而在中国、阿拉伯等地盛行的东方宗教则往往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善恶观念对会计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是否注重审计监控上。性恶论者和中性论者出于对人的怀疑特别强调严密的审查监控,因此在美国等国家中,审计业(包括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十分发达。相比之下,在“性善论”的文化氛围中,社会审计尤其是内部审计的起步较晚,范围较窄,尺度较宽,地位较低。我国的情况就是这样。

4.不同的民众法律意识。

一个国家民众的法律意识对会计的影响也十分巨大。美国等西方国家都强调法治,民众一般都有很强的法律意识,习惯于依法办事。会计往往也是如此,会计规范制度比较完善,会计工作质量往往较高,会计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水平均处在世界前列。而我国由于长期受封建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强调人治,民众的整体法律意识相对较差。因此会计工作中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比皆是,会计工作秩序较为混乱,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至今仍较为严重,会计规范制度的完善也因之受到阻碍。

5.社会对会计的不同看法。

篇7

关键词:文化遗产业 经济学分析 可持续发展 制度

文化遗产研究背景

文化遗产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特别价值的物质载体,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包括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古迹,无形文化遗产如民间艺术及制度文化。本文中的文化遗产仅指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及其环境。

文化遗产业是指围绕文化遗产本体,以展示传播及商业化传播为方式所进行的一系列商业活动的总和。文化遗产本体不应成为直接出售的商品,其真确性价值是通过展示传播出售的,而以真确性价值为基础的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开发则可以通过销售和商业交换实现。本文对文化遗产业的相关分析正是建立在这一概念基础上而进行的。

文化遗产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研究和教育价值以及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文化遗产必须加以保护,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及休闲旅游的发展,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得到不断提升,各地掀起了对文化遗产的开发热潮,而过度开发导致文化遗产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在理论界形成了主张对遗产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模式的“产权转移派”和强调文化遗产非经济价值的“国家公园派”。如何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是突出发展还是突出保护,抑或是二者协调。可通过什么方式和机制来协调,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实现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文化遗产业中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

文化遗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指本着代际间公平分配的原则、在保证不破坏文化遗产资源和环境质量及功能的前提下,积极利用文化遗产,使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净利益最大化。文化遗产属于人文环境范畴,由于各经济主体动机和最终目的不同,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不同经济主体的综合影响。

经济主体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形势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经营主体,经济主体的行为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为了自身的需要达到一定的目标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假设,经济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其唯一目标,在经济活动中的所有决策行为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这是经济主体的经济理性,但是经济主体的行为是经济理性时,却未必是环境理性的。就文化遗产而言,其经济主体的行为是经济理性时,却未必是人文环境理性的。从人文环境角度来看,经济主体的行为有两种:人文环境理和人文环境非理。

人文环境理与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

人文环境理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既满足经济理性的要求,又满足人文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在人文环境理性的约束下,各类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决策和技术选择中,会考虑到人文环境的保护;政府也会通过成本内化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投资于人文环境保护产业,给该产业以倾斜政策,刺激该产业的发展。

在文化遗产业发展中,当经济主体的行为是一种人文环境理时,受追求经济效益和人文环境效益的双重目标约束,经济主体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水平和遗产资源的利用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会处理好与人文环境的关系,降低破坏人文环境的成本损失;另一方面,经济主体懂得人文资源现在及未来的价值所在,懂得它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会更加珍惜遗产资源,努力营造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也会制定一定的法规和政策,来激励和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减少其对人文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行为。此时的文化遗产业发展是一种低成本的经济发展。

人文环境非理与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

人文环境非理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只满足了其经济理性的要求却未满足人文环境保护的要求,其行为的后果是仅仅实现了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没有实现人文环境保护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在文化遗产业发展中,当经济主体的行为是一种人文环境非理时,经济主体是以对人文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开发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在生产经营决策和技术选择过程中,只会顾及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而不考虑生态的保护以及人文生态环境被破坏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将人文环境破坏的成本转嫁给了社会。地方政府也会通过成本外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人文环境成本外化给社会,以增加地方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就业,从而有利于地方和企业的经济发展;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中也未能充分考虑毁灭人文环境所要付出的沉重的代价,使得环境法规不健全或执行不力,主观及客观上都造成了对人文环境非理的强化,最终形成高代价的经济发展后果。

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与制度安排

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是文化遗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代价和损失(包括现在的、未来的,物质的、非物质如价值方面的),当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不断增加时,会使人类文化遗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支持系统的能力下降,从而造成文化遗产业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抵消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最终影响文化遗产资源的配置效果。当这种发展成本超过一定限度时便会形成文化遗产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图1是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成本和收益图,曲线Cd代表文化遗产发展的成本曲线,Y=f(K)代表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曲线,它随资本投入的变化而变化,两曲线相交于N点,在N点以下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大于其发展成本,遗产地经济增长时,文化遗产业也是发展的;在N点以上表示文化遗产业的发展成本大于收益,遗产地经济增长时,文化遗产业并没有得到发展,遗产地经济发展是以牺牲文化遗产资源为代价的;而在N点上,文化遗产的发展成本与收益相等,达到了均衡状态,是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最佳状态。

如果以NY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净收益,以Y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以M表示文化遗产业的中间投入,以Cd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经济成本,那么,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成本可以表示为:C=M+Cd,其净收益可表示为:NY=Y-M-Cd。其中M为生产成本 ,即中间投入,它是由挖掘、开采、保护等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Cd则是指在处理人与人文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时的经济发展成本,主要包括人文环境成本和体制成本等,它主要取决于制度安排。

要使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净收益最大,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只能要求成本的最小化,而生产成本M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在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也是既定的,因此,Cd的最小化就决定了文化遗产业的净效益最大化,而Cd又主要取决于制度安排的合理性程度。所以要使文化遗产业取得最大的效益,必须配以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又分为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从正式制度安排的角度看,经济发展成本一方面是由于产权界定问题而形成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公共资源,长期以来存在着较严重的搭便车行为,地方政府利用开发的便利性进行低成本开挖运营,造成文化遗产的极度浪费及毁坏。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使得生产的社会成本增大;加之由于对文化遗产独特内涵及价值缺乏准确的认识,市场无法正确反映其机会成本,使价格偏离了稀缺性不可再生资源的应有价值;同时政府干预的无效性也是形成经济发展成本的制度原因。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指人类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总和,其中意识形态和文化占主导地位,可以“由个人意识转变为社会意识,由主观精神转变为客观精神,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层次影响。

文化遗产业发展模式

为使文化遗产既能发挥经济效用,又能完成历史传承重任,本文认为文化遗产业的发展应以合理规范的制度体系为准绳,适度保护、合理利用,遵循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巩固保护的良性循环模式。

以保护促发展。文化遗产作为人类自身历史和文明的符号,具有多种价值,并且肩负着传承历史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必须对其真确性加以保护。文化遗产的公共资源特征和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政府在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以经济发展巩固保护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保护技术的开发和更多文化遗产的保护都需要财政支持,这种财政压力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都相当沉重。文化遗产不仅是文化资源,也是经济资源,文化遗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实行产业化运作,只是这种产业化要在保护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原真性基础上,以促进文化遗产价值的提升和传播为目的而进行。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正确发挥文化遗产的经济功能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益,也使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有了部分保障,有利于实现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弃文化遗产的经济功能,实际上是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一种浪费。

科学利用、保护和管理协调统一

经济主体的行为来自内部与外部两种动机的激励,内在动机是作为理性经济人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外在动机则取决于外在环境,而制度体系就是外在环境最重要的体现。就非正式制度而言,文化遗产是联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应将文化遗产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就正式制度而言,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尚缺乏明确、规范的制度体系,中央及地方政府对下级单位的考核标准只明确在经济目标这一唯一层次上,下级为了取得政绩,就以牺牲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代价换取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必须建立各种法律、法规,设立科学的文化遗产管理质量标准和保护的评估及监督体系,利用有效的制度安排加大文化遗产不合理开发利用的犯罪成本,扭转各类经济主体的非理及价值理念,实现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建刚.遗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理想模式[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2.徐嵩龄.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管理体制改革[J].管理世界,2003(06)

3.任保平.经济发展成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02)

篇8

关键词:文化遗产业经济学分析可持续发展制度

文化遗产研究背景

文化遗产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特别价值的物质载体,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包括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古迹,无形文化遗产如民间艺术及制度文化。本文中的文化遗产仅指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及其环境。

文化遗产业是指围绕文化遗产本体,以展示传播及商业化传播为方式所进行的一系列商业活动的总和。文化遗产本体不应成为直接出售的商品,其真确性价值是通过展示传播出售的,而以真确性价值为基础的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开发则可以通过销售和商业交换实现。本文对文化遗产业的相关分析正是建立在这一概念基础上而进行的。

文化遗产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研究和教育价值以及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文化遗产必须加以保护,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及休闲旅游的发展,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得到不断提升,各地掀起了对文化遗产的开发热潮,而过度开发导致文化遗产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在理论界形成了主张对遗产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模式的“产权转移派”和强调文化遗产非经济价值的“国家公园派”。如何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是突出发展还是突出保护,抑或是二者协调。可通过什么方式和机制来协调,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实现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文化遗产业中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

文化遗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指本着代际间公平分配的原则、在保证不破坏文化遗产资源和环境质量及功能的前提下,积极利用文化遗产,使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净利益最大化。文化遗产属于人文环境范畴,由于各经济主体动机和最终目的不同,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不同经济主体的综合影响。

经济主体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形势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经营主体,经济主体的行为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为了自身的需要达到一定的目标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假设,经济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其唯一目标,在经济活动中的所有决策行为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这是经济主体的经济理性,但是经济主体的行为是经济理性时,却未必是环境理性的。就文化遗产而言,其经济主体的行为是经济理性时,却未必是人文环境理性的。从人文环境角度来看,经济主体的行为有两种:人文环境理和人文环境非理。

人文环境理与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

人文环境理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既满足经济理性的要求,又满足人文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在人文环境理性的约束下,各类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决策和技术选择中,会考虑到人文环境的保护;政府也会通过成本内化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投资于人文环境保护产业,给该产业以倾斜政策,刺激该产业的发展。

在文化遗产业发展中,当经济主体的行为是一种人文环境理时,受追求经济效益和人文环境效益的双重目标约束,经济主体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水平和遗产资源的利用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会处理好与人文环境的关系,降低破坏人文环境的成本损失;另一方面,经济主体懂得人文资源现在及未来的价值所在,懂得它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会更加珍惜遗产资源,努力营造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也会制定一定的法规和政策,来激励和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减少其对人文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行为。此时的文化遗产业发展是一种低成本的经济发展。

人文环境非理与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

人文环境非理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只满足了其经济理性的要求却未满足人文环境保护的要求,其行为的后果是仅仅实现了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没有实现人文环境保护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在文化遗产业发展中,当经济主体的行为是一种人文环境非理时,经济主体是以对人文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开发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在生产经营决策和技术选择过程中,只会顾及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而不考虑生态的保护以及人文生态环境被破坏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将人文环境破坏的成本转嫁给了社会。地方政府也会通过成本外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人文环境成本外化给社会,以增加地方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就业,从而有利于地方和企业的经济发展;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中也未能充分考虑毁灭人文环境所要付出的沉重的代价,使得环境法规不健全或执行不力,主观及客观上都造成了对人文环境非理的强化,最终形成高代价的经济发展后果。

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与制度安排

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是文化遗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代价和损失(包括现在的、未来的,物质的、非物质如价值方面的),当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不断增加时,会使人类文化遗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支持系统的能力下降,从而造成文化遗产业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抵消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最终影响文化遗产资源的配置效果。当这种发展成本超过一定限度时便会形成文化遗产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图1是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成本和收益图,曲线Cd代表文化遗产发展的成本曲线,Y=f(K)代表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曲线,它随资本投入的变化而变化,两曲线相交于N点,在N点以下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大于其发展成本,遗产地经济增长时,文化遗产业也是发展的;在N点以上表示文化遗产业的发展成本大于收益,遗产地经济增长时,文化遗产业并没有得到发展,遗产地经济发展是以牺牲文化遗产资源为代价的;而在N点上,文化遗产的发展成本与收益相等,达到了均衡状态,是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最佳状态。

如果以NY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净收益,以Y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以M表示文化遗产业的中间投入,以Cd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经济成本,那么,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成本可以表示为:C=M+Cd,其净收益可表示为:NY=Y-M-Cd。其中M为生产成本,即中间投入,它是由挖掘、开采、保护等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Cd则是指在处理人与人文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时的经济发展成本,主要包括人文环境成本和体制成本等,它主要取决于制度安排。

要使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净收益最大,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只能要求成本的最小化,而生产成本M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在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也是既定的,因此,Cd的最小化就决定了文化遗产业的净效益最大化,而Cd又主要取决于制度安排的合理性程度。所以要使文化遗产业取得最大的效益,必须配以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又分为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从正式制度安排的角度看,经济发展成本一方面是由于产权界定问题而形成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公共资源,长期以来存在着较严重的搭便车行为,地方政府利用开发的便利性进行低成本开挖运营,造成文化遗产的极度浪费及毁坏。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使得生产的社会成本增大;加之由于对文化遗产独特内涵及价值缺乏准确的认识,市场无法正确反映其机会成本,使价格偏离了稀缺性不可再生资源的应有价值;同时政府干预的无效性也是形成经济发展成本的制度原因。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指人类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总和,其中意识形态和文化占主导地位,可以“由个人意识转变为社会意识,由主观精神转变为客观精神,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层次影响。

文化遗产业发展模式

为使文化遗产既能发挥经济效用,又能完成历史传承重任,本文认为文化遗产业的发展应以合理规范的制度体系为准绳,适度保护、合理利用,遵循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巩固保护的良性循环模式。

以保护促发展。文化遗产作为人类自身历史和文明的符号,具有多种价值,并且肩负着传承历史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必须对其真确性加以保护。文化遗产的公共资源特征和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政府在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以经济发展巩固保护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保护技术的开发和更多文化遗产的保护都需要财政支持,这种财政压力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都相当沉重。文化遗产不仅是文化资源,也是经济资源,文化遗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实行产业化运作,只是这种产业化要在保护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原真性基础上,以促进文化遗产价值的提升和传播为目的而进行。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正确发挥文化遗产的经济功能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益,也使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有了部分保障,有利于实现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弃文化遗产的经济功能,实际上是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一种浪费。

科学利用、保护和管理协调统一

经济主体的行为来自内部与外部两种动机的激励,内在动机是作为理性经济人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外在动机则取决于外在环境,而制度体系就是外在环境最重要的体现。就非正式制度而言,文化遗产是联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应将文化遗产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就正式制度而言,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尚缺乏明确、规范的制度体系,中央及地方政府对下级单位的考核标准只明确在经济目标这一唯一层次上,下级为了取得政绩,就以牺牲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代价换取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必须建立各种法律、法规,设立科学的文化遗产管理质量标准和保护的评估及监督体系,利用有效的制度安排加大文化遗产不合理开发利用的犯罪成本,扭转各类经济主体的非理及价值理念,实现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建刚.遗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理想模式[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2.徐嵩龄.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管理体制改革[J].管理世界,2003(06)

3.任保平.经济发展成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02)

篇9

从现实社会来看,跟欧美相比,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有所落后,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没有中国人的身影。中国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但是由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非理性开明的态势使这种所需的“人化环境”不容易形成,传统的教育模式具有很强的应试性,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亚洲文化不是不鼓励创新,主要是怕失败,失败不起。其实亚洲的年轻人并不比美国的年轻人怕失败,但社会因素和文化环境,总是会让这些科技创新的人付出的代价太多,在亚洲失败付出的代价要比在美国的高,美国人失败几次都没关系,且引以为荣。所以对科技创新来说,我们需要接受各种文化的冲击,对各种思想进行讨论,打破常规追求科技方面的进步。要发展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社会氛围这是非常重要的环境。科技成果方面,从2008—2010年的数据来看,在全国四大区域经济中:环渤海地区在这三年内登记成果数占登记成果总数比例最大,但成果数增幅不大,且2010年出现了负增长;长三角经济地带登记成果数每年都呈递增状态;东北地区登记的成果数位居第三位,其数值远低于环渤海及长三角;而珠三角地区登记成果在登记成果总数所占比重最少,近几年来所占比例都不足5%。在高新技术领域分布上,技术成果仍然主要分布在四大高新技术领域,从2009年的数据来看,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占27.63%,农业占16.18%,光机电一体化占13.58%,新材料占12.21%,四大高新技术领域合计占69.60%。

2、人文环境对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首先,人文环境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最核心的动力;但我们知道,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即能通过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造福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新领域科学技术的开发,应用于自然和社会时其结果是不可预测的。有的科技方面的发展带来的是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转基因及克隆等生物技术在某些方面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好的人文环境来支撑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之所以伟大,但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从长远角度看,我们需要做的是确保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任务;所以在科技创新必须重视人文环境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1]。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要注重科技所带来的社会效应。有一句话说明了这一点,“科技不等于产品,产品不等于市场,市场不等于效应”。这个话说明了科学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到社会财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生产过程中,人文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经济学研究的五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及谁做决策,以及如何销售、如何分配利润等方面问题;都需要人文环境为之做铺垫。人文环境可以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人文环境在创新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就没有当今世界多项有用的发明;人文环境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是间接的。所以我们应注重发挥其重要作用,使人类社会能长期受益[2]。

3、创造环境,整合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人文因素

(1)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及管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特别是科技创新,对社会的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进行科技创新就离不开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而人文环境是科技人才成长的土壤,“以人为本”口号的提出是中国整合人文环境的初步思想;那么中国的人文环境特点是什么呢?在我国,人本观念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3]。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应从教育做起,加大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对科技人才的管理不是把其看作蜡烛,不停地燃烧直至告别社会舞台,而应该把人才看做一种资源,好比蓄电池,可以不断地充电、放电,使更好地学习及发挥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社会注入先进的生产力。培养科技人才应该像华为所崇尚的“狼性文化”,关心人现实的生存状态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即发展一群科技领域的狼,因为狼有三大特征: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奋不顾身、不屈不挠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敏锐地觉察社会的需求及市场的变化,积极投入到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行列,寻找社会需求的科技点,加强团队合作互助,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所需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及国家的快速向前发展。

(2)营造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文化环境

创新是自由思想流动的产物,而能够使思想自由流动则离不开所谓的“文化环境”,任何创新都需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鼓励创新、自由的文化环境;使一整套的人力资源和资本潜力最大化的优化机制得以发挥。我们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都为我国在科技方面的创新及成果方面的转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形成创新文化环境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接触创新信息的来源;二是科研人员的大量储备;三是能够吸引风险投资的基础性科研成果。充满人文精神的科技创新环境,会更有效地激励科技工作者创新,也会更加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创造型思维和批判型思维的系统,大力提倡敢于创造、敢于冒险、善于学习、勇于竞争、不怕失败和挫折,努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形成全社会一片创新的良好局面。

(3)努力建立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社会组织

有创新活力的组织,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不管是企业、事业单位,还是科研院所机构,都对使用、扩散新技术发挥很大的作用,国家在政策方面也应该鼓励促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交流;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项目能更多的进入大型集团,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及时更快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科技创新团队是以重大科研项目或创新平台为载体,以杰出人才为团队带头人,具有共同目标、良好互动性和凝聚力以及分工又合作的创新研究群体。建立虚拟科技创新团队(VTIT),它不仅能解决技术创新所需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而且能提高参与者的技术创新能力。VTIT是基于科技创新性任务,具有共同目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特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跨越时间、空间和组织边界障碍,面向重大机遇整合优势力量的创新研究群体[4]。科技创新是一种组织和社会行为。要建立并完善科技创新的机制与组织,政府要发挥其职能作用,调节各种科技资源的配置、科技创新成果及科技工作者的评价机制等。以科技政策、制度保障及基础设施建设来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4)建设科技创新型文化

篇10

关键词: 人文关怀 价值实现途径 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

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过程中,高校应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积极探索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人文关怀的长效机制,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针对性,促进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实现大学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人文关怀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的价值是一种潜在的价值,要通过一定的原则才能转化为现实价值。这就要求高校全方位、多渠道地创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人文环境,改变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过程中对人文关怀的忽视。

一、全方位、多渠道地创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人文环境

环境对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具有重要地促进作用。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给学生以宽松、和谐、美感的人文氛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可以引导或者约束人的行为”。因此,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过程中要全方位、多渠道地创造有利于其良好发展的人文环境。

1.积极创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校园人文环境

校园人文环境,是“高校师生共同创建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这种由文化营造出来的人文环境将从高层次上影响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因此,高校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高校应在图书馆、教室走廊、餐厅等大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如增加图书馆人文社科图书和报刊的数量,在教室走廊张贴名人画像和名言警句等。

其次,要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氛围。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过程中,一方面要在塑造者和大学生之间营造平等和谐关系,将理想人格塑造的权威由外在强制转化为内在自觉,让大学生在理想人格塑造中真实地体会到塑造者的尊重和关怀。另一方面要在大学生之间营造互帮互助、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培养大学生深厚的人文情怀,将人文关怀有效地融入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从而有效地实现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功效[1]。

最后,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理想的人格。大学生处于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中,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思想品质,锻造理想人格。因此,高校可以利用广播、校园网、板报、校报、橱窗等各种传媒,积极宣扬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以此创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校园人文环境。

2.积极创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家庭人文环境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因此,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离不开家庭教育。人文关怀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的价值的实现也就离不开良好的家庭人文环境。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家庭人文环境的营造,首先要求父母自身要提高人文素质修养,注重人文品质的提升。其次对孩子进行人性化的教育,对孩子正确的做法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孩子错误的做法要从正面进行教育和引导,讲道理,摆事实,坚决杜绝打骂现象。最后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人文教育的家庭场所。

3.积极营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网络人文环境

网络的普及与应用给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这就要求高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积极营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网络人文环境,发挥网络优势体现人文关怀。高校应该实行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进网络,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网络人文环境,同时实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网络,确立坚持党的先进性的网络人文环境。

二、改变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对人文关怀忽视的现状

高校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往往忽视人文关怀,导致人文关怀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的缺失,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高校应在大学生理想人塑造中落实以下方面:

1.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主体性是指:“人在一切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性特征,它的基本内涵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三个方面。”大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大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的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并促进自身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这就要求高校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过程中必须引入人文关怀,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

首先,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要尊重、调动大学生的能动性。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大学生不仅仅是被塑造和管理的群体,而是具有能动性的群体。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实现必须在尊重大学生能动性的基础上,调动他们的能动性,实现能动作用的发挥。

其次,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要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所谓自主性,是指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大学生有权利对自身理想人格塑造的进展起着独立和自主抉择的作用,这是大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

最后,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要引导大学生的自为性。马克思指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为:“动物只是按照它们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要求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尺度来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大学生的自为性主要是指大学生自觉、内化的一个过程。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为性的培养,其中主要的一点是引导大学生自我塑造。自我塑造是指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自我选择、内化、调控等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并改善自我理想人格的一种自省自律的高度自觉的活动。

2.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要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马克思、恩格斯历来重视个体差异,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单独的个体,每个大学生不仅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还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理解方式。因此,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要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实效性。

首先,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科学地认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地确定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而提高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科学性。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科学性取决塑造内容、目标和方法的科学性,而这一切又都取决于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状况及变化规律即个体差异的科学认识。因此,只有科学地认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人格发展状况,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遵循其人格发展的规律,才能科学地确定塑造内容、目标和方法,科学地实施理想人格塑造,有针对性地关心人和爱护人,实现人文关怀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的价值。

其次,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只有认识并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有效地实施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提高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针对性。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及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的素质、性格、能力及兴趣爱好,人格也就各具其特点。因此,高校只有正确区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和差异,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出现的种种矛盾,达到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效果[2-3]。

最后,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只有认识并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有效性。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过程实际上是大学生在塑造者的影响下实现理想人格确立的过程。塑造者的塑造影响是大学生理想人格确立的必要条件。而大学生开展的自我塑造,进行理想人格塑造的积极性则是实现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内在根据。因此,能否增强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效果,关键在于调动大学生进行理想人格塑造的积极性。高校只有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把握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状况,并善于发现并调动起进行理想人格塑造的内在积极性,才能实现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目标,提高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有效性。

3.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要凸显人性化

人性化既是人文关怀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价值实现的目标,又是人文关怀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价值实现的具体体现,因此,实现人性化是高校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实现人文关怀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大学生理性人格塑造的目标要人性化。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目标侧重维护和巩固社会制度,协调和服务社会关系,对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都以此为出发点。这种目标的实现只具有工具性,突出的是政治本位,实际上是对大学生进行的工具化塑造。这种形式的目标塑造在一定的时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合理性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调整。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过程中要将大学生作为目的而不是工具,即将其作为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出发点,以培养大学生社会化的理想人格为归宿,最终达到高校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目的。以社会化理想人格为本位的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人性化目标的确立,不但要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依据,而且要充分认识并考虑到大学生人格发展的规律和需要,关照并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4]。

其次,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内容要具有人性化。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息息相关,以此使大学生易于接受其塑造的内容。因此构建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这个中心,以人文社科、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的创建为结构,以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关心的问题为着眼点,着力解决大学生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最后,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方式要具有人性化。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过程中,要改变过去那种塑造者居高临下、以权压人,我说你听、我教你服的单向式、填鸭式的强制灌输方式。塑造者和大学生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双向互动的交流方式,建立一种相互平等、尊重的对话关系,彼此之间做到教学相长的同时实现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桑春红.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理想人格[J].理论界,2006(8).

[2]李训茂.论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的重要性[J].前沿,2006(9).

[3]朱湘虹,秦秀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的理性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篇11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以人为本;人文建设

21世纪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提升了图书馆服务水平,使图书馆得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同时也容易造成对人文建设的忽视,在这种情形下,探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建设,对于图书馆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1.网络环境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更加现代化,服务内容呈现多元化,增加了许多服务功能。然而,在网络环境下,也容易忽视人文建设,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有可能正被逐渐的消解甚至边缘化。容易使图书管理人员对读者的态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功能的发展。由此可见,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人文建设的缺失,为此,图书馆要将以人为本,为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和图书馆的和谐发展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要在网络环境下渗透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这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同时也是图书馆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需要,更是培养人才并实现其职能的必须举措。

2.网络环境下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2.1能够克服网络管理弊端

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方式太过单一、生硬和机械,这容易让读者产生烦躁心理,直接影响读者接受知识的心情,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种情形下,如果注重加强人文建设,可以弥补网络环境带来的不足,有助于克服网络管理的弊端,给读者以舒服愉快的感觉,提高人性化服务,增添文化气息。

2.2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加强人文环境建设,会更加体贴读者,关心读者,给予读者更多的人文关怀,会令读者感到舒适而愉悦,从而有助于提升读者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读者会更加珍惜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辛苦,会更加爱惜设备和图书。

2.3有利于实现现代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在网络环境下,许多图书馆过分重视设备建设,忽视人文建设,这样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读者的关怀差了,读者与图书管理人员的距离会拉大,显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为此,图书馆应在注重设备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使图书馆建设进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3.如何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3.1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图书馆建设也要充分注重以人为本,要充分调动图书管理员和读者的积极性,广泛征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人本关怀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热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图书馆服务中,要时时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给予读者热情而温馨的服务,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充分尊重读者的心理、生理需求,像亲人一样关爱读者,努力为读者提供人本化的服务,让读者满意。

3.2营造人性化阅读环境

图书馆要尽量营造一个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在室内装饰上要注意淡雅而静谧,令人赏心悦目,使读者来到这里,能够感受到安静、和谐、温馨,能够静下心来潜心读书。在阅览室的装饰、植物摆放、书籍摆放、色彩、灯光、空气、通风、冷暖等方面,要处处为读者着想,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舒适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让读者更多地感受到图书馆的环境带来舒服的快乐,拉近馆员与读者的距离,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使读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学习之中。另外,图书馆环境不仅要能为读者快捷准确地进行文献信息的传递,同时还要能有便于对读者进行思想文化教育。

3.3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在网络环境下,应当注重技术与人文关怀的融合。从表象上看,二者似乎有些矛盾,但实际上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技术是图书馆实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支撑,同时,技术不能离开人文关怀的指导,否则,图书馆服务功能就会变得生硬、单一而机械,可见,技术和人文关怀是密不可分的。在网络环境下,更应当注重强化人文精神对技术的引导,以推进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相互融合显得更加的迫切。图书馆在追求先进技术的同时,更要体现出人文关怀,要认可并重视人文关怀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4制定实施人本化规章制度

目前许多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存在生冷的条款,严重缺乏人文气息,这些条款给读者带来了精神负担和枷锁,极其不利于读者与馆员、图书馆的沟通与理解。图书馆应当本着人文关怀的原则,将人文气息注入其中,建立其一套科学、合理、完善、有利于和谐相处的规章。坚决剔除霸王条款,多采用温馨、文明的用语,让读者能够愉悦地接受和感知,要纠正有悖于人文关怀的做法,尽可能为提供读者更多选择知识资源和服务方式权利与空间。

3.5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如今,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背景,以知识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浪潮席卷世界,与之相伴,数字图书馆正在成为时代的新宠。它的出现,不仅使传统图书馆的生存方式面临严峻挑战,并且给图书馆服务理念带来了巨大冲击。如何及时适应新的变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迅速、有效地提升馆员素质,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进而培养图书馆员的创新意识,达到对图书馆服务推陈出新的目的。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要让读者感觉到优质的服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让读者感到可亲可近、热情,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此外,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要勤于善于学习各种新知识,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为读者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绝对不能忽视人文建设,只有加强人文建设,才能使图书馆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才能促进图书馆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彩霞.浅谈图书馆人文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3).

[2]倪丽萍.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情报科学,2006,(8).

篇12

关键词 环境陶艺 公共活动场所 实用性 审美性

绪 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为方便人类生活、沟通、学习和举行复杂的商业运营活动,而建立了各类公共活动场所。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是公共艺术与环境陶艺的结合,也就是在公共活动场所中,用于点缀道路、建筑、广场以及周边公共设施的陶瓷艺术品,可以将其理解为陶艺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环境陶艺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既具有实用性,亦具备审美性。在环境陶艺的设计中,设计师应力争是环境陶艺与公共活动场所自身的环境良好的结合,才能使环境陶艺不仅仅只作为装饰,从而更加有实际意义。

一、公共活动场所中环境对环境陶艺的影响

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设计是否具有实际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外形、风格、主题的形式,更在于能否与它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和谐。环境陶艺从作为陶艺与环境的结合体步入公共空间领域,本身就与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环境是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空间,任何一个公共活动场所都有其地理环境特征和历史文化背景,这些具体环境的特性对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何尊重环境、顺应环境是设计时必须注重的重要原则。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设计需面对的环境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

(一)自然环境因素

近年来,在建筑装饰领域涌动着一股回归自然的潮流,隶属于公共艺术的环境陶艺亦不例外。陶艺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满足了生活在冷漠的机械制品包围中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环境要求和精神诉求,带给我们一个更具个性和艺术性的环境空间。因此,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实用艺术品,因而应以周围的自然环境为背景,注重陶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顺应自然环境,又要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这既是出于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爱护,又是出于对地方性特色表现的某种需要。

(二)人文环境因素

随着都市文化的提高,都市景观设计成为营造都市性格,体现都市人文内涵的重要表现,陶艺公共设施参与都市景观的构成,与城市雕塑一起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因此,陶艺公共设施应该与都市景观的整体风格和谐一致,相辅相成,既要丰富城市景观文化的内涵,反映出居民的人文精神,又要创造优美的环境。设计师在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的规划设计中,首先前期工作要充分,必须要应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就是需要从地域文化出发,从尊重环境特性出发,不任意抄袭,不矫揉造作,朴实而适宜地在造型、材质、色调以及细部设计上进行符合城市特征的处理。

二、公共活动场所中环境陶艺对环境本身的影响

陶艺设施融入环境,体现自身也体现环境,对于环境的改造主要从维护生态和环境品质、树立城市和社区形象两方面得以体现。

(一)维护生态和环境品质

为大众配置公共活动场所时应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协调均衡和保护,环境陶艺是人工创造与自然元素的巧妙融合,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条纽带。环境陶艺本身的材质就是自然元素的完美体现,在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更是传达出一种源于自然又还于自然的精神内涵。

例如某些设置于公园一角的陶艺景观门,外线条是有规则的矩形,内线条柔化为与自然相协调的曲线,并在表面刷涂融于自然的颜料,与周边的绿色植物相融合。此外,景观门还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引导人们进入公园的其他空间。更有许多陶艺公共设施的设置,使得城市生态环境中增添了一些人文风俗的气氛。公众在进入这些陶艺作品构筑的公共活动空间中会自然地感受到陶艺与环境融为一体而带来的绿色生态气息,从而在心理及行动上自觉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树立城市和社区形象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审美需求的提升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更加充实了城市空间的内容,越发反映出一个城市特有的景观面貌和人文风采,表现了城市的气质和风格,为城市和社区树立了形象。环境陶艺对城市文化的传播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用具体存在的形式来诊释一种文化历史或理念;文化也可以是用不可视或不自觉的形式存在和传播,广场游人通过参与休闲设施的活动或等候时的闲暇,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了各种陶艺设施传达的符号信息,并形成主观想象空间。陶艺在环境中构成的人文识别系统是一个城市最持久、最具资源潜力和最有文化意义的识别系统。相对地说,在城市的各种构建物中公共设施一般更能直接和鲜明地显示这个城市的人文内涵和精神特性。

三、结语

我国的陶艺作品虽然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应用于公共活动场所的环境布置中还只是刚刚起步。随着近期越来越多的环境陶艺作品渐渐出现在公众的生活中,它在现实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和作用被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尊重。作为环境陶艺的设计师应把陶艺的“自然精神”融入设计中,充分的使陶艺作品与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相融合,使之成为可以明确展现本土文化的独特艺术品,给人们以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张行舟.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

[2]何征.陶艺归真,返于环境[J].公共艺术,2004,06:16-17.

[3]杨晓娟,远宏.介入与融合-现代陶艺的公共艺术观[J].公共艺术,2004,02:24-25

篇13

关键词:城市桥梁 城市规划 桥梁规划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6-119-01

城市桥梁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桥梁是城市交通网络的枢纽,对交通运输,缓解交通压力起到重要的作用。一般的城市桥梁包括人行过街天桥,立交桥,跨河桥以及跨铁路桥等。由于城市桥梁体现了一座城市的人文气息,展现了城市的现代化发展程度,因而有必要对城市桥梁进行规划和设计。城市桥梁的规划和设计主要依据城市整体规划、城市的环境,还有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

1 城市整体规划

城市的整体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也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桥梁规划则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1 符合城市交通规划

城市桥梁规划设计要与已有的道路网达到统一,符合城市道路网特征。满足城市交通规划要求。同时城市桥梁规划要实现交通通行能力的需要,桥梁规划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既能满足目前通行能力要求,又能满足在未来使用期内通行能力的要求。

1.2 符合城市区域功能规划

桥梁连接城市不同功能的区域,为满足城市发展,功能的需要,要依据区域特点选择不同的桥梁,建成不同的形式,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同时还要使城市的功能区紧密相连、协调运作。

1.3 满足规定的使用年限

桥梁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高,因此要通过合理地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来提高效益,这也要求桥梁要满足一定的使用年限。实践证明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选择恰当的施工方法能使桥梁满足规定的使用年限,例如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自1937年建成通车以来已经历70多年。

2 城市的环境

城市桥梁不仅要满足安全、适用、耐久的要求,还要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这就要使桥梁造型新颖,并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2.1 桥梁与城市的人文环境相协调

桥梁的风格应该符合城市的建筑风格,桥梁的造型依据周围的建筑选择合适的形式,使桥融入到城市的整体空间里,桥与建筑相互呼应。桥梁应该选择与周围建筑合适的比例,让桥与建筑一起组成城市的景观。桥梁的色彩和装饰应该考虑到环境的颜色和城市的人文环境。

桥梁作为城市文明的标志和城市的象征,体现了城市的文化特色、历史特色,形成城市特有的桥梁文化。例如上海的卢浦大桥,桥身呈优美的弧型,如长虹卧波,飞架在浦江之上。卢浦大桥犹如一道美丽的彩虹跨越浦江两岸,为上海市增添了新景观、新标志。体现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气息,展示了上海的繁荣发展景象。

2.2 桥梁与城市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桥梁不仅要与城市人文环境相协调,还要与城市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桥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集中地表现在桥梁的细节上和与城市的绿化协调一致上。注重桥梁与周围环境的密切联系,因地制宜地选择桥型,桥梁各部分和谐统一,桥梁结构设计合理,力线清晰、明确,给人产生稳定的心理安全感和和谐的视觉效果,达到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要求。

将风景特征与桥梁特征融合在一起,桥梁与环境高度融合,使自然美与人工美相融合,相映成趣,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北京四元立交桥工程整体造型新颖、规模宏大、线型流畅、雄伟壮观,其设计、施工、绿化、照明等得到完美组合,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被誉为“国门第一桥”。自1993年9月建成通车至今使用功能良好,现已成为北京市东北郊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做好桥梁的细节处理,使桥梁与周围绿化环境更好地融合。桥梁通过表面处理,可以是色彩和质感的处理,使桥梁与周边环境协调,恰当地表现出桥梁各部位结构的特征,并能更好地兼顾城市的人文特色。此外,桥梁表面处理可以弥补结构表面缺陷,防止有害物质侵入,延长结构寿命。

3 城市的经济发展

城市桥梁的发展应该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相适应。桥梁的预算应符合城市的经济水平。对于一个城市过多的桥梁投资会使城市负债,相反过分地强调节约,对于城市的景观,城市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有必要依据城市的经济水平对城市的桥梁进行规划和设计。

3.1 依据经济水平制定桥梁规划

对于大城市,有足够的投资进行桥梁的建设,桥梁规划要注重桥梁美学和景观设计,体现城市人文特色、历史特色。对于中小城市的桥梁规划,更要注重依据经济发展水平,认真规划、合理评估,使桥梁在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中取得较好收益。

3.2 桥梁带来的经济效益

桥梁虽然造价不菲,但也能创造经济价值,一座造型优美的桥梁,不仅是城市美丽的风景,给城市增添新的地标建筑,增添城市的吸引力,带动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也是桥梁的魅力所在。长江上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以来长江上建立起数十座桥梁,这些桥梁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两岸物质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篇14

水电工程项目部是项目法施工管理及工程招投标体制产生的。具有以下基本特点:①运行周期较短。项目部从成立组建到陆续疏散,一般为1~3年;②远离总部和中心城市;③人员来源分散。工作和生活在项目部的这个群体,具有与后方职工不同的生存状态。(1)工作压力较大。这种压力主要来自3个方面:①工期和施工进度的压力。从投资利益的角度出发,电站开发商对缩短工期有着急迫的要求,这一愿望通过招投标过程后,以合同强制义务的形式落实到施工单位头上。在“提前完工”、“提前达到节点”、“提前投产”的口号声中,项目部职工承受着极大的工作压力。笔者前些年所在的一个项目部,一年里业主单位发动了4次为了“确保”的“大战”(其中两次“大战100天”),笔者工作岗位是非生产部门,都有透不过气来的感觉,生产部门和一线职工的感受就可想而知了。②经营压力。项目部作为成本中心,直接承受着中标单价偏低的经营风险。经营目标的实现,上关工程局的发展,下系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除单价因素外,经营目标的实现还受到气候、地质以及安全生产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项目经理层,如履薄冰,压力是普遍存在的。③上岗压力。由于项目部这种组织形式的临时性特征,决定了项目部职工必须面对周期性的上岗问题。如何才能在现在的项目完工后顺利地在下一个项目部得到自己合适的岗位,努力工作和学习并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必要条件。相对而言,对多数人来说后者难度更大一些。(2)亲情缺失。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以及夫妻之间的感情。项目部职工长期工作在外,远离家庭生活,亲情缺失严重,并导致高离婚率的出现。失缺亲情,进而会失缺对社会的依赖和责任,造成传统价值观的崩溃。项目部职工群体中与亲情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适龄青年的婚配问题。(3)生活条件相对艰苦、文娱生活单调。水电工程大多地处偏僻山区河谷,加上项目部的临时性特征,造成了项目部职工生活条件相对艰苦、文娱生活单调。(4)工资收入偏低。由于复杂的原因,无论是从劳动强度和投入付出,还是与当地平均工资比较,水电工程施工项目部职工群体的工资收入普遍偏低,是不争的事实。水电工程施工项目部职工群体生存状态堪忧,并存在着影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隐患。客观上说,项目部职工群体生存状态中存在的问题,相当部分是行业(或职业)性质决定的。

2人文环境建设的概念理解

笔者认为,人文环境建设理论有利于针对性地改善项目部职工群体生存状态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和研究人文环境建设在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人文环境概念的研究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相当系统和成熟,它在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文环境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历史时期,更具有现实意义,并可使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根据前述定义,在企来中,人文环境体现在决策思想、管理理念、团队精神、道德建设、硬件建设等方面“以人为本”、“平等公正”、“合作互助”的具体实现程度。人文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是人文思想,人文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是重视人的需要。而重视人的全面需求,正是我们管理理念中的薄弱环节。人的需求有哪些特点呢?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出版的《人的动机理论》)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等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以后,就转向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中、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要有3个观点:①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②需要是有层次的。马斯洛认为,上述5种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个阶梯,当低层次的需要获得相对的满足后,下一个需要就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驱动行为的主要动力。③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马斯洛的观点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其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九局思林项目部近几年来连续实现和超额完成工程局下达的经营指标,队伍表现出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业主、协作单位和同行的赞誉。反思其项目管理工作,除严格执行工程局各项规章制度和创新经营思路外,满足职工需求的观念和工作思路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3在项目部工作中如何体现重视人的需求

在项目部层面考虑人文环境建设问题,重点是以人为本、满足职工的需求。

3.1重视职工生活、工作环境质量

工地营地是职工生活工作的场所,也是职工从繁忙、嘈杂的施工作业面回来休息、调整的空间。因地制宜,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舒适美化的营地是保障职工生活、工作环境质量的基础,让职工吃好、住好、休息好是工地职工的基本要求。在九局思林项目部,营地选址平整、宽阔,将办公、住宿、食堂、运动球场、库房、材料堆放及设备维修场地等集中于一个大四方形院内(100m×100m),布局合理,管理方便。每一间办公室和职工宿舍都安装有独立空调。生活设施方面,淋浴(24小时热水)、卫生间(冲水式)、洗衣房(配备洗衣机)功能齐备。“职工连吃都吃不好,怎么会干得好工作!”是项目部领导对职工食堂的要求。以此为出发点,项目部从经费、人员上给予职工食堂足够的投入。思林项目部职工食堂除办好一日三餐外,还开放自助夜宵,也就是说,晚上食堂厨房是开放的,如果你需要,炒饭、煮面均可自便。这在其他项目部是少有的。项目部还在综合办公室设置了常用药药箱,备有几十种非处方常用药,免费提供职工急时之需。职工按规定都有带薪假期,职工休假返家,无论早晚项目部都会安排车辆到车站接送,家属探亲也是如此,家属来工地短期探亲的,食堂伙食免费。每个职工生日,都会收到200元的红包等等。在工地的大环境下,努力营造一个具有生活气息的空间和氛围,有利于职工调整心身,释放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3.2重视职工经济收入

充分尊重职工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重视职工经济收入的基础。经济收入常常被理解为职工的唯一需求,可见其在人的需求中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中,劳动的直接价值就是获取经济收入。项目部职工的经济收入,受工程局工资管理体制控制和项目经营状况的影响。重视职工经济收入,一是严格按照工资管理制度兑现工资;二是建立简单、透明、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提供职工通过努力工作获取更多收入的途径;三是引导职工积极参与项目经营活动,广开财源,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四是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的关系,在合规和不侵犯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把增加职工收入作为经营规划的重点。九局思林项目部的做法是:①指导思想明确,“要让职工尽量多挣点钱!”②经营思路清晰,“能赚钱的事多干,不赚钱的事少干”;③分配强调公平,“坚持不搞平均主义”,每次奖金发放,项目领导班子都要开会,对项目部所有职工进行逐个的考核考评,严格按照贡献大小和工作表现分配。这一做法的结果是,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良好状态,项目部整体工作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3.3关心和支持职工成长、事业追求

关心和支持职工成长、事业追求要当作是企业的责任来做。关键是要关心每一个职工。对业务骨干和工作积极分子的关注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实际上真正需要关心的是更大群体的普通职工。关心每一个职工,就是不能简单地抛弃和淘汰所谓“最后一名”。鼓励支持项目部职工参加文凭、职称、职业资格考评,并尽可能地提供便利,已成为大多数项目部领导层的共同做法。与此同时,为职工提供轮岗锻炼,正确引导职工的职业规划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劳动创造财富”,“知识改变命运”,是健康人生的两大支柱。

3.4亲情化管理原则

亲情化管理原则是以理解、尊重、宽容、互相为基础的,强调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并以激励为主的管理方式。倡导管理亲情化,对于项目部人群和所处环境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思林项目部有一句话:“大家要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倍感亲切和温暖。管理亲情化有利于淡化冲突、化解矛盾,拉近领导和职工之间、同事之间的距离,多一些理解和宽容、交流和互助,共同维护基本原则和集体的利益与荣誉。

3.5尊重个性情感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尊重是人格的平等。“任何人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项目部职工群体,大家既是长期生活工作在外,也是也许三年一期的“临时搭档”,强调尊重个性情感尤为重要。同时也要强调个人尊严与集体荣誉的协调。

4人文环境建设思考

加强“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建设,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背景之下凸现出来的。我们企业及项目部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项目部的生活工作环境、职工经济收入有了较大的改善,人性化管理深入人心。关注人的需求,关注项目部职工群体的生存状态,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是“以人为本”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和提升管理水平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