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4 14:42: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现在生态环境的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林业生产; 环境保护; 森林资源; 生态建设Abstract:The production of forestry is an important basic industry and public utility, responsible for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people's life to provide a variety of forest products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multiple tasks. Developed forestry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national prosperity, national prosperity, social civiliz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a task to prevent ecological damage.
Keywords: forestry prod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est resource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1 目前中国林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1 中国林业现状
根据第六次( 1999 - 2003 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显示, 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7 491万公顷, 比第五次( 1994- 1998年)全国森林资源增长10.0%;森林覆盖率为18.2% , 增长1.7个百分点。2003至2006年全国共完成营造林面积2 901万公顷, 年均完成725万公顷; 2006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面积320万公顷, 占全部营造林面积的76.3%。
1. 2 存在的问题
当中国林业从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中受益时, 天然林的破坏情况正在恶化, 导致在森林面积总体扩大的情况下, 森林质量下降。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性变化体现为成、过熟林的比例下降。森林退化的后果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2006年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9 749万公顷, 1998年长江大洪水与松花江洪水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森林质量退化。此外, 中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见表1。
表1 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
2 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2. 1 荒漠化
中国是第三大荒漠化国家, 现有荒漠化面积约153.3万km, 并以每年约2 500 km 的速度发展。荒漠已对大约4 亿人口造成威胁, 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5亿美元, 包括农作物和土地的丧失、公路和铁路的阻塞及埋没、灌溉坝和运河被淤泥堵塞等等。
2. 2 洪涝和沙尘暴
洪涝灾害每年威胁着约1亿人的生活, 也限制了主要河流流域的经济发展, 每年由于沙尘暴的经济损失估计为45 亿元。潜在损失估算表明, 护牧林、沙漠恢复绿洲支持了畜牧业和果树, 每年因此而增加的收入约200亿元。
2. 3 生物多样性
中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尽管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 但由于气候变化等自然原因和历史上滥伐森林、滥捕滥猎、环境污染等人为破坏, 中国自然生态环境形势仍"总体严峻"。由于森林、草场、湿地、河流湖泊等野生物种生境退化或遭破坏, 中国的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 种世界濒危物种中, 156 个在中国, 约占总数1/4。
3 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人类对直接利益的需求往往掩盖了保护资源所带来的长期利益; 对直接利益的需求错误地将环境和林业生产割裂开, 而人们一般选择短期利益。
森林的急剧减少是造成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因为森林可以起到保持水土, 净化空气, 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功能。在中国森林减少主要原因有:
3. 1 林木生长量低
长期以来由于树木存在重采轻造, 加上国家资金投入不足, 大部分幼林没有进行抚育, 致使林分质量差, 林木生长率很低, 见表2。
表2 树木平均生长率
如表2所示, 中国林木平均生长率跟一些林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3. 2 资源消耗量大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快速时期, 各种原材料需求量大, 加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没有按自然规律和林木生长特点办事, 生产加工技术比较落后, 不能充分利用各种林业资源, 所以造成现在林业资源消耗量大于森林生产力的水平。据统计, 中国森林在10年间锐减了23% , 可伐蓄积量减少了50%, 云南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 自50年代以来, 每年以约1.6万公顷的进度消失着。当时55%的原始森林覆盖面积现已减少了一半。
3. 3 开垦林地
由于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快, 土地资源有限, 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 中国开垦了大量的林地, 特别是农民非法烧荒耕作, 刀耕火种, 造成了对森林的严重破坏。随着人口增长, 所开垦林地的耕作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增加了, 加剧了林地土壤侵蚀, 严重损害了森林植被再生和恢复能力。
3. 4 采集薪材
中国农村约有一半人口用薪柴作炊事的主要燃料, 随着人口的增长, 对薪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长,采伐林木的压力越来越大。
4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解决措施
由于现阶段中国林业生产出现严重问题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形势。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与林业资源的过量开发有直接关系。
4. 1 合理的生态采伐
生态采伐的原则是, 采伐不影响或尽可能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 不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损伤。其采伐设计不仅考虑木材收获, 而且要考虑维持天然林固有的生物多样性、树种组成和搭配、林相和森林景观及其功能等因素。这也正是这种理念与传统采伐方式的根本区别。
生态采伐设计涉及3个层次: 林分、景观和模仿自然干扰。
在林分水平上, 要系统地考虑林木及其产量、树种、树种组成和搭配、树木径级、生物多样性的最佳组合、林地生产力、养分、水分及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 使采伐后仍能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充分反映自然- 社会- 环境的和谐及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景观水平上, 使采伐过程模拟自然景观特征。模仿自然干扰则是模仿森林在自然生长过程中会自然燃烧或遭遇风倒等现象, 通过外力干扰帮助森林成长。如有计划地人工助燃, 可以消灭森林中的病虫害, 烧死一些过密的林下植物。风倒可以形成林窗、林隙, 大小不同的林窗、林隙, 其实就是多种生物的乐园。
4. 2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自然保护的宗旨就在于管理和保护整个生物界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使之可持续合理利用。保护森林资源, 已成为实现自然保护宗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自然保护区则是世界各国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很快, 截至2003 年, 中国自然保护区已发展到1538处, 总面积达到1.18亿公顷, 占国土面积12.3%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64 处; 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20处, 面积有303公顷。设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起一定的组织机构、管理队伍、管理规则和资金来源渠道, 有利于防止人为干扰破坏和任意改变林分的经营方向, 还有利于保护珍贵树种, 特别是稀有种和濒危种。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对环境资源林建设, 有很大推动作用。
4. 3 不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措施, 2002年,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 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当年, 据对全国57 个最早实施退耕还林县的典型调查, 工程实施四年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 1)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治理初见成效。57个县的水土流失面积四年间减少了41.97万公顷, 沙漠化减少了5.05%。
( 2)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1998年, 57个退耕还林县25°以上坡耕地面积为50.6万公顷, 占耕地总面积的17.32%, 到2002年, 已累计退耕35.6万公顷, 其中25°以上坡耕地退耕16.8万公顷。
( 3)农林牧产业结构有所调整。57个县2002年的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比1998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提高幅度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十五”期间, 退耕还林工程已经涉及到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500 多个县、6亿多农业人口, 工程建设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0% 以上, 涉及中国生态类型的2个大区(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11个类型区(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水土流失区、风蚀沙化区和自然灾害频发区等)。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 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是息息相关的, 一方面我们要利用林业资源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保护林业资源来维护生态平衡。为了改善生态环境, 我们必须加强教育, 加强环保、法律、经济方面的专业学习, 培养技术管理人员, 提高技术人才的比例, 加强城市绿化, 有计划植树造林,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水平协调增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60(2016)03-0033-01
1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
相比于监测环境生态恶化与破坏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依旧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我国目前在监测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生态环境的发展过程为依据,监测的内容不是很多,检测的范围也不是很大,随着新兴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生态监测的范围将不断扩大,由微观检测向着宏观监测转变。其中3S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其在技术方面充分展现了快速、宏观和准确的优势,利用这一技术能够遥感监测和调查生态环境系统,得出更为准确的监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立足于环境领域做出环境监测的完整评估方案;GIS技术系统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报、预测对各种生态环境系统所造成的威胁,进而能够保障环境恶化的问题得到有效的防止和解决。GIS技术系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以及统一的技术路线、准确的规划要求和完整的指标体系,在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过程中,属于方向性的技术。这一技术通过预测产量、预报灾害、保持水土和调查资源等工作途径,不断对于监测环境的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全面为监测生态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2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应用的意义
环境一旦出现问题将不可避免地破坏环境生态系统,也会伤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可以说,人类经济社会要实现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切实保护环境生态为前提。首先环境保护要以环境监测为基础,生态环境监测主要是指通过现代技术综合性地监测环境中所含有的污染因子,分析污染产生的原因,研究污染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环境的质量及其发展的未来走势,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并充分利用环境为生产生活服务。除此之外,越来越宽的环境监测范围和越来越丰富的环境监测手段,也促进了环境监测能够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提供科学和系统的方案。
3在环境生态领域相关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以来,不断加快的环境破坏速度,要求不断提高相关的监测环境生态的技术水平,持续扩大监测范围。应该说,监测生态环境的相关技术既非常系统又十分复杂,同时外界因素也会常常干扰监测的过程,监测结果也会受到监测范围内多种因素的影响。环境监测的传统手段是利用仪器设备手工操作来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人工计算分析监测所得到的数据,并得出最后的结果。但是目前在融入现代化技术以后,将极大地提升监测环境的技术发展水平。在环境生态领域相关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GPS技术的应用
GPS技术是一种生态环境监测的新型技术,它随时可以进行定位和导航,具有很高的监测精度,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分析得出空间的数据坐标,并能够完成图形和图像数据库的构建,用图形和图像在在数据库中反映出观测传感器的平台与位置。在环境生态领域,与PS技术有所不同,GPS技术能够动态和实时地监测被监测物体,并准确地监测出被监测物体所处的环境和所呈现的状态。例如:采用GPS技术能够实时地监控城市中汽车的保有量,并利用所得的数据信息来进一步判断该城市所有汽车排放尾气的总量。GPS技术如果运用合理,不但能够实时地监测生态环境,而且还能够在分析监测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判定,最终使环境生态得到有效保护。
3.2GIS技术的应用
GIS技术系统实现了计算机化,在当前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属于最大规模的系统,主要包括存储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输入和结果输出。该技术应用在拥有数据库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辅助决策与空间分析两个功能,能够在宏观方面进行快速和准确的动态监测、空间分析等的决策管理。GIS技术根据所处的监测环境所拥有的地理信息,可以准确分析该区域在地理方面具有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规划与管理该区域的地理资源和生态发展,预测、预警该区域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同时,该技术可以更为真实、准确地监测环境生态。
3.3RS技术的应用
应用RS技术是以卫星作为核心内容的,通过卫星来准确监测既定范围之内的电磁波信息,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果,最后再进行总结与反馈。变化的电磁波能够反映环境质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RS还能够通过高空扫描对监测范围内的物体进行拍摄,具有迅速准确采集信息的优点,特别是对于遥感物体这一优势更为明显。如果要监测一定范围内的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气温闭环情况、生长的植物情况以及森林的覆盖率,就能够发挥RS遥感技术的优势。其中,利用卫星拍摄来监测一定范围内所覆盖的森林面积,就可以准确判断是否森林的面积在缩小、是否已经被破坏,以及确定在预防和处理时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依照所监测森林上方的空气温度,来判断这一区域范围内的森林是否有自然灾害发生,以及自然灾害属于何种类型,并根据突况提出最佳的处置方案,确定最有效的补救措施,尽最大努力保证生态环境不被进一步破坏。
4结语
1.1高校老师等工作人员的生态文明现状分析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表现在老师等高校工作人员身上,具体如下:第一,没有充分掌握生态环保的基础知识。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者自身没有充分掌握生态环保的相关概念,没有充分调查环境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以及环境导致的一些疾病,在对生态环保相关知识的掌握过程中,老师的理解仍然是停留在表层,没有完全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第二,老师的生态文明意识薄弱。在生态文明意识中主要存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老师没有生态环保的忧患意识。许多生态文明教育者根本就不担心我们生活中的环境变化,没有对生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没有形成正确的忧患观念。二是老师的责任意识比较薄弱。目前高校的许多生态文明教育者很少与身边的人谈论关于环境保护的话题,说明老师的生态责任意识有待提高。三是法制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工作者没有充分意识到生态法治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和生活中没有较强的生态法制意识。四是生态消费意识薄弱。所谓的生态消费,主要是指环保、节能、生命三个方面,生态文明工作者们在购物自备购物袋、不穿动物皮毛制成的衣服等消费方面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这样可能会危害到将来后代的生存发展。五是没有参与意识。在日常开展的环保活动中,很少有老师积极参与进来,对环保事业比较冷淡,也没有很强烈的生态参与意识。六是教育者没有良好的节约意识。很多生态文明教育者没有充分做到对用过的物品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循环使用,没有形成良好的节约意识。第三,生态文明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的生态实践行为。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部分生态文明教育者没有形成正确的生态实践行为。
1.2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目前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比较薄弱。众所周知,校园生态文化、实践教育、校园生态环境、课堂教育等对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以及生态文明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者自身的行为和意识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但是目前在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中,很少有学生意识到自己已经在上生态文明相关的课程,对学校开展的生态文明活动不知情,这也说明高校并没有充分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的环保生态活动比较少,学生参与的环保活动很多是从影视广播、杂志报刊或者是互联网等媒体中获取的信息。第二,没有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学校的生态环境主要是指校园的规划格局、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硬件设施等,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环境产生共鸣之感,使学生能够在享受美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生态文明意识。第三,学校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高校的师资水平也是衡量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的师资人员比较少,在快速发展的环境教育中,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者还没有具备充分的环境问题前沿知识,在环境教育过程中没有先进的教学技能,老师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掌握不充分,生态文明意识有待加强。
2改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措施
2.1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反思
针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应该要提高高校管理者的生态文明素质。高校管理者的生态文明观念直接影响到其他工作者的生态文明意识,具有引导和示范的作用。目前,高校管理者的生态文明意识停留在表层,没有充分意识到生态文明的内涵和规律,这样就没有充分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影响整个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素质培养。其次,高校应该要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开展的课程或实践活动并不是十分完善,许多高校不能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在工作中只是按照上级国家规定象征性地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这样并不能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观念。
2.2改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途径
首先,要加强对生态文明老师的指导和规范工作,主要是体现在对在职老师进行专业再培训工作。在对老师的生态环保专业知识的训练和培训阶段,培养老师的生态文明素养,使老师可以脱产攻读生态文明相关专业的学位,同时在寒暑假期间,学校组织老师开展短期的生态文明教育培训活动,并请相关的生态文明教育专家开展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的讲座,组织老师经常参观和实地考察环境,这样能够增强老师对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在学校组织的研讨会上,老师之间就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交流,提高老师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技能。其次,要加强对师范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这样能够为该专业储备更多的后续师资资源。众所周知,师范学院是培养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因此在老师走入工作岗位之前,应该在学院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入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这样能够使其更快地在行为、生活、思维、消费方式等方面形成关心环境和生态的思想,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促使这些未来的老师在今后的生态文明教育中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使学生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除了在师资方面为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前提保证之外,高校也应该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课程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入生态文明知识,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当今时代的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人类自身应履行的义务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教育观念。利用学生的文化活动主阵地开展多样的生态文化活动,高校可以号召学生参与社区、企业、旅游景点的生态文明活动和实践中,加强学生对生态文明现状的认识,理解生态文明知识,养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行为,这样能够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活动、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从他律到自律,充分学习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和实践活动的生态文明学习,不断强化自身的素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
3总结
此文章为郑州市社科联资助课题ZSLX2016700环境艺术在河南生态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环境艺术;生态发展;应用现状;问题;应用研究
环境艺术主要指的是在某一个特定环境对研究对象进行开发与研究,并对环境中存在的各种不同问题做充分的考量,以此为基础来选择对应的材料,然后进行相关的规划与布局,从而保证环境审美和环境承受能力之间实现和谐共存的观念。
生态发展是指人们在日常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提出生态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观点,这一观点主要包括人类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发展的关系。本文主要是对郑州市社科联资助课题进行探究。
一、环境艺术在河南生态发展中的应用现状
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由于其境内水资源匮乏严重,且部分企业的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不高,废水排放极为严重,时间一长,严重影响了环境的承载力。此外目前,我国大众并未形成系统的理性消费概念,铺张浪费极为严重,同时攀比行为也较为严重,这严重制约了河南生态的发展,因此,现阶段河南生态发展的情况不好,环境艺术概念未得到普及。在此基础上,需在河南生态发展的过程中应用环境艺术,以有效丰富河南生态发展的层次,有利于河南生态发展的建设,为河南省构建节约型生态发展机制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环境艺术在河南生态发展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和生态发展的设计和规划匹配度不高
通常情况下,规划师承担并完成区域环境生态发展的规划与设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规划师个人审美观念的影响,一旦环境艺术受到的影响较多,会导致区域规划失败。例如:在某生态基地的构建过程中,一旦规划者重视商业价值或者是艺术气息,会忽略生态基地的自然气息与生态功能,大大增加人工气息。如大面积草坪的绿化建设,政府并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而是一味的为搞绿化而绿化,或者只重视商业利益,而忽视环境艺术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与本质。
2、和地区生态系统的重塑与恢复的匹配度不高
就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现状而言,河南省存在水土流失、耕地短缺、环境污染、植被覆盖率低、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多种问题,大大增加地区生态系统重塑与恢复的难度。例如在水土流失治疗过程中,地方政府多重视退耕还林,但是,由于河南省的缺水情况较为严重,大大影响树木种植的成活率,不符合环境艺术的要求。有的地区为了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强行引入外来物种,与河南本地的气候、土壤、生态等不相符,短时间内绿荫成林,但是时间一长,由于与树木的生长规律相违背,导致树木种植失败,仅满足于形象工程的需求与政绩效益,生态美流于外表与形式。
3、和城乡环境建设的匹配度不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速度加快,普遍高楼林立,缺乏绿地蓝天,缺少环境艺术与生态美感。农村建设中,较为重视房屋建设,不存在生态美感,缺少必要的环境保护,缺少环境艺术为指导。
三、环境艺术在河南生态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艺术的概念不独立,属于环境与艺术的综合,两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环境既包括水、土壤、空气与动植物等因素,又包括理念、制度、准则等,空间范畴极为巨大,环境主体与内容皆不相同;环境艺术的概念尚未统一,仅可理解为艺术,以自然与艺术为基础,改造环境,提高自然和环境间的和谐度。
环境艺术包括城市规划、园林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等,又涵盖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经济学、哲学、 社会学以及城市规划、植物学、光学、建筑学、气候学、结构工程学等学科。除此以外环境艺术的基础还包括了制图、色彩构成和绘画等内容。
1、坚持以人为本
环境艺术的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因此环境艺术在生态发展中应用时,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 主要针对人们不同方面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能够提供给人们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要保证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具备的环保性与自然性,另一方面,还需要满足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
2、使用天然材料
环境艺术的生态理念就是指对天然材料使用的合理性,这样就要求人们对不同的天然材料所对应的用途、建工工艺、造型和材料特性等多方面较为了解。比如:鹅卵石,由于这种石头的形状与性质相对来说比较特殊,因此在用鹅卵石铺设人行道路后,人们走在上面可以充分发挥活穴健身的功能。另外,还有很多种类的树木存在香味,成群种植后,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一旦发现某种树木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就需及时砍伐,以消除不良影响。总而言之,天然材料的使用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还可以强化生态理念。
3、天然生态环境基础条件的把握
生态环境不仅能够为发展与生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而且还能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环境艺术应用的过程,必须要把握与考虑生态环境需要的天然基础,同时还要以实际的地理环境为基础,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以便能够实现保护天然生态环境进的目的,大大降低资金成本的投入。在遇到生态环境相对较复杂的时候,可以以此为基础,建成具有艺术美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只要环境艺术运用的合理,就能够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
结语:
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环境艺术在河南生态发展的应用现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环境艺术在河南生态发展中的应用研究等,可以看出,环境问题的的突出,使人们更多的关注其自己的生活环境,从而促使环境艺术在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环境艺术始终坚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科学的发展,使的环境艺术确立了生态发展的理念,以便使自己能够不断的满足人们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俊琪.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2):54-54.
[2] 赵新周.瓦当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 吴新华.环境艺术设计在生态住宅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09.
关键词:生态旅游区 环境承载量 措施
中图分类号:S788;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119-01
旅游业是我国发展最快行业之一,创造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在促进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研究生态旅游区环境承载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态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内涵
从旅游环境容量转变到生态旅游区环境承载力,“旅游容量”的研究,被限制空间承载量上,并且以承纳的旅游者数量,作为唯一衡量指标。但是这个指标不能说明本质所在。
环境对旅游活动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不同旅游形式,呈现不等量承载值,并且旅游活动超出阈值,在环境遭到剧烈的破坏时候,致旅游地就衰落甚至消亡了。包括某一旅游地环境现状条件,以及环境结构组合没有有害变化基础上,旅游地能承受力大小。分为环境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以及经济承载量。其内涵等相似与旅游资源空间承载量,主要是环境生态容量,结合游客感知容量。
从旅游环境承载力转变到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发展前提。因为其影响着保护资源与环境,影响着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旅游环境,是以生态旅游活动为核心。生态旅游活动,必须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作为运行的前提。生态旅游环境,是由自然生态旅游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结合生态经济旅游环境以及生态旅游气氛环境,4个系统所共同组成的。生态旅游在国内不断发展,旅游环境承载力内涵也不断发展。虽然我国研究不多。但是,在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中,对生态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体系有了一定的研究。在当地居民普遍重视下,可以建立起生态旅游环境信息查询系统,在此基础上展开分析。
2 生态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存在的问题
2.1 在概念辨析方面,没有明确界定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从旅游容量以及旅游环境承载力,两个概念逐步发展来的。研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形成了一定困难。主要是由于当前,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内涵科研不多,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形。所以,不能与旅游容量概念明确开来。
2.2 评价指标需完善
目前,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测评内容,主要问题是指标体系不完善,限制于自然环境承载力方面,没有重视旅游活动,对生态旅游区和周围社区经济服务承载力的接受情况。
在具体对评价指标筛选中,遵循综合性原则没有切实落实。没有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指标衡量方法[1]。所以,要全面考评生态旅游在生态旅游区中的作用效果。我们就需要将旅游环境承载力,分为自然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环境承载力。区分不同的专业侧重,来进行研究。
2.3 评价中的定量化
现阶段,可用于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在定量化的方法虽然方法很多,但是由于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复杂性,结合影响因素众多,总的来说缺少综合分析方法。我们在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中个,定量研究限制于自然环境承载力,并且探索影响因素基础上,对数学公式建立方面。但是真正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迫切需要综合定量研究,并没有满足研究需求。
2.4 管理应用不到位
当前,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方面,主要是管理上的应用问题,表现在控制游客数量方面,但是,国外研究侧重点在成长管理方面。从这两种不同侧重点中个,,我国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旅游环境承载力管理,在管理理念上与国外差距很大。总的来说,这是由于现阶段,限制旅游者数量是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管理方上的具体应用[2]。这个研究的侧重点现实意义较强。考虑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国情决定的。人口数量大,旅游业快速发展速,但是人口整体素质偏低,最终导致旅游管理水平不高特点产生。
3 调控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对策
3.1 适当分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量
由于旅游区长期连续性饱和接待游客,我们英爱应统筹规划,积极协调好旅游供求关系。第一可以通过大众传播,主动向潜在旅游者传播已发生饱和现象。表达带给旅游者不便。使他们认识到超载生态环境容量后果。第二,以立法形式,要求生态旅游区经营者使用浮动价格。旺季提高门票,食宿、交通配套服务价格也要提高,以此来限制环境承载接待量。第三,替代性开辟新旅游区,选择旅游效果近似,地区,而在时间以及价格上,节省的生态旅游区资源,达到替代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饱的效果。
3.2 生态环境旅游区科学休养生息
对短期生态旅游环境饱现象,管理者要在重视旅游淡季的前提下,注意休养生息和环境补给。比如,国家级森林公园在旺季的时候,生态旅游环境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消耗都会过多。但是在淡季的时候,就不能依靠调节能力,去进行休养生息。为了达到保持其容纳力目的,人工补给大量物质,采用信息等来促使环境恢复,是有效的休养生息措施。
3.3 生态环境旅游区区域轮流开放。
在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饱的局部地区,采取上述限制进入饱措施外,也可以采取轮流开放的方法,让疲劳景点分几段封闭轮休,使得受损生态旅游环境,有一个恢复阶段。在休养生息保护下,小环境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3]。对同一功能的景区不可以全部关闭,这样会导致游人游兴下降,也不利于整个旅游形象塑造。在轮流开放时,开放的景区搭配,需要注意搭配的技巧,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期望。
3.4 加快人工治理辅助恢复
生态旅游环境受损大情况下,单靠短期自净能力,不能解决其生态环境问题,人工治理措施可以加速治理速度,对受污染的水体,采取相应的措施整治。做好旅游区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得生态旅游环境,拥有一个较佳的容量。
4 结语
生态旅游取的环境承载量保护方面,最终目的是促进旅游地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对生态环境利用和保护的结合。在生态旅游的进程中,搞好规划和管理,可能避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长足发展。作为当前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热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益武,李健,肖胜和,等.浙江省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旅游项目开发[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1):93-97.
一、从课本入手增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统一的认识
生态环境观念淡薄,生态环境与人类及其它生物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是人们不能有效地保护,甚至人为破坏生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观念,激发他们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的热情,成为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从课本入手,抓住课堂教学这条主渠道。现行初中生物学教材的许多章节都含有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在讲述这些内容的课时,我特别注意突出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教学。如讲绿色植物,它们必须从土壤环境里吸收水和其它营养,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从太阳光中吸收能量才才能正常生长;鱼类必须在水的环境中才能生长;陆上动物要从生存的环境中吸取氧气、水、食物。在讲生物的进化一节,特别强调生态环境是其必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生物的进化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如果该生物不能从环境中获取生存所需物质,就会被生态环境所淘汰。另外生物作为生态环境的组成成分,其行为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能调节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腐生细菌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也起着作用;草食动物食草,高等肉食动物食低等动物,这些现象都说明了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生物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如本地的沙葛和邻市的沙仁(春沙仁)是驰名中外,若在别地种植风味或药性就差别大了,让学生知道这这差别是环境(水、土、气候)引起。
二、从本地现状现实出发树立学生的生态整体意识
生物如此,人类也一样。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连续不断地从生存环境中吸取水、氧气、食物等。生态环境诸因素是社会的自然财富,是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但也是至发病,毁灭生命,改变自然规律的重要因素。由于人们对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重视不够,人为破坏环境,导致了环境极度恶化。如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世界上受到沙漠威胁的人口达28亿。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速度正以每年66.7万公顷的速度发展。近年全国空气中PM2.5含量不断上升,灰霾天气频繁发生特别是今年灰霾天气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虽然与风力、气温、降水及相关土壤状况异常、气候等有关系。但是,经过国家环保总局近日与中国科学院联合首次进行科学考察结果看,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汽车尾气、工厂燃料放出废气为灰霾的天气提供了主要的尘粒物质。也就是说,人为破坏是罪魅祸首。素有中华民族“母亲河”之称的黄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20多次发生断流。尤其1997年断流时间达130多天,导致这现象的原因是人们过度采取地下水和引用黄河水造成的。2013年2月新闻媒体报导的湖南省万吨含镉超标毒大米,根据科学的调查是由于当地的工厂向地下排放含有毒的废水污染引起。又如我校东南边的木莳淀粉加工厂由于不断向我镇的“母亲河”(良西河)排含氰化物的废水,使河水常年黑、臭,原在河里活泼可爱的小鱼虾没有了,村民的禽、畜喝了河里的水都死亡。还有学校东边的良西水泥厂,没日没夜地向空中排出盖天闭日的黑烟,使到周边几个小山头的草木死光,一片光秃秃,附近农作物严重失收。
三、结合我国国情教育增强学生的生态环境忧患意识
我国耕地、森林、草原、水资源绝对量均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科学落后,资源利用率低,同时浪费费严重。如耕地占世界的7%,却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更令人忧虑的是,长期以来,人均占有量少的事实并未引起足够的警惕,森林的乱砍乱伐导致了生态的恶化,耕地大片废弃,水资源严重污染。例如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下降导致水土流失,大片农田被荒。如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黄土高原曾经是草木葱茏,而今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黄河含沙量巨增,黄河下游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约10厘米。下游主河床已抬高2米,真正成为一条“天上河”。又如由于本地某彩铀砖厂的废物乱倒,使到几百亩的谷西山塘受严重污染,大量塘鱼死亡,附近几条村的人畜用水受到严重影响。向学生讲解国情及环境污染现状,学生产生强烈的忧患感和责任感,也激发了他们为治理环境、保护环境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四 、组织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既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又可使学加入到保护自己家园的队伍中来,培养其参与环保意识。如开展环境知识讲座,学习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倡导他们过低碳生活;组织学生参加不吸烟、不用一次性杯、筷,购物不用朔料袋子,不打鸟等签名活动;组织学生成立“清除白色污染志愿者”活动队,利用节假日到镇街道、公园、自然村等场所义务清除废弃包装袋、饮料瓶等垃圾。让学生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东部,是全国的重化工能源基地。随着山西省矿产资源大范围、长时间和高强度的开采,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加之全省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导致了水土流失、水资源缺乏、土地沙化等一系列生态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对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研究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人类的经济活动是怎样与一个有限的、非增长的、物质上封闭的生态系统相关的。或者说,在经济系统的作用下,如何使地球生态系统保持动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是生态可持续性,而生态足迹就是反映生态系统生态可持续性的指标,而生态足迹的相关理论就构筑了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作用内在规律的理论媒介和桥梁。也就是由此来判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反映区域资源的消耗强度。随着全球人地关系矛盾的日趋尖锐,生态环境总体呈现恶化趋势,人类的生存进一步受到威胁,生态安全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的前沿课题和研究热点。本文以山西省为研究区域背景,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出山西省2007-2011 历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年份的生态足迹量,可以进一步了解山西省在各年份的发展状态,并定量描述出山西省所处的发展状态(可持续性或不可持续性),从而为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或政策导向,同时,也可为测度同类区域的生态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现状
生态可持续性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由于生态资源数量和生态环境容纳力的有限性,经济增长产生生态代价,若不控制,生态极限迟早会被超载。而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生态可持续性就成为评估资源持续利用和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构建一种生态可持续性的经济,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生态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立和实践的发展,有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及其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就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由加拿大经济学家 William 和他的学生 Wackernagel[1]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提出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以生态足迹分析法为各种自然资源提供的统一度量——生态生产性面积为基础,测量人类维持一定的消费水平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将其同国家或区域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面积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消费活动是否处于该区域生态承载力范围内,进而分析区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三目标(经济、社会、环境)模型。M.A.Quaddus[2]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三重目标——社会、经济、环境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估算。苏格兰学者[3]提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序列研究,该方法综合应用了真实储蓄率、净国民产值、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初级生产力和真实发展指数等多种测量模型。
………………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人类由工业革命带来巨大的经济增长的同时,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表现为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逐年加重、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日趋明显、臭氧层耗竭不断加剧、人口数量居高不下,等等。人们为了寻找一种建立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基础上的长期发展模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探索,先后提出过“有机增长”、“全面发展”、“同步发展”和“协调发展”等各种构想,同时,也出现了所谓的悲观派与乐观派的争论。可持续发展由此产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归功于联合国等组织在 20 世纪 70-90 年表的几个重要报告:①1972 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有 114 个国家参加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就包含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②1980 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委托,在世界生物基金会(WWF)的支持和协助下所的文件《世界自然保护战略》中,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明确的概念首次出现。③挪威前首相布兰特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 1987 年 2 月在东京召开的特别会议上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可持续发展”加以阐述并得到广泛的认可。从广义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种可持续发展,明显超出了以往仅仅关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市场交易运行机制和政府对“市场失效”进行干预的主流经济学范畴,这无疑是要求人们将视野延伸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领域,并且找到使二者保持和谐的经济机制。
……………
关键词:喀什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对策
Abstract: Kashi is located in the edge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the unique eco-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lack of an effective and unified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fairly severe.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Kashi existing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promote Kash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words: Kashi; ecological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喀什地区处于我国中纬度大陆腹地、西北内陆干旱区,三面环山,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绵亘东西的喀喇昆仑山,东部为一望无垠的全国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并且远离海洋。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喀什气候呈现干旱、降水量少(年降水量200mm以下)、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干燥度>4.0)等特点。随着国家在喀什成立经济特区政策的确立,各兄弟省市援喀力度的加大,极大的促进了喀什的开发与建设。但在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中如何有效地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1喀什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1.1土地资源现状
喀什土地总面积1394.79万公顷,现有耕地57.5万公顷,后备耕地资源58.81万公顷,年均开发约2万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一般在1%以下。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但多是粗放种植。近几年随着棉花价格的高涨,土地开荒面积逐年增加,很多开荒土地因水资源缺少又弃荒,造成边开发边弃耕现象时有发生,使一些地方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2草地资源现状
喀什草地总面积161万公顷,可利用草场 11.48万公顷,其中改良草场2.96万公顷,围栏草场1.38万公顷。草地总体结构不良,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土壤肥力差,生物生长极为不易;植物稀疏,种类少;生物量低,食物链简单,植被呈现荒漠.荒漠草原景观,草原生态系统脆弱而不稳定,自我调节能力差,极易遭受破坏。
1.3林地资源现状
全区现有林地面积35.53万公顷,其中天然林 22.9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2.75%。植被总的面貌是低矮而稀疏,且分布极不均匀。
1.4水资源现状
根据喀什水文资料,喀什地区水资源总量逐年呈下降趋势。喀什地区的河流都是季节性河流,流程短,水量小,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随着雪线上升,河水流量逐年递减。喀什地区的帕米尔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冰川分布很广。全区有叶尔羌河流域和喀什噶尔河流域,大小河流共有10条,其中较大河流有叶尔羌、提孜那甫、克孜、盖孜、库山等5条。全区河水年径流量11445.7亿立方米,还有地下回归水10亿立方米,河流的来水特点是枯、洪期差异较大。6~9月洪水期的径流量为年径流量的60%~80%,此时水位涨落急剧,昼夜变化明显。喀什地下水的储量约在50~60亿立方米(包括上层滞水)。
2喀什地区生态环境主要存在的问题
2.1喀什地区土地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57% 、沙漠戈壁占23%,平原绿洲面积仅占20% 。由于受地理,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恶劣,干旱少雨,沙漠.戈壁广布,植被稀疏,风沙灾害频繁。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后的抗逆性和承受能力相对小,大多数县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受到外界干扰后修复能力差,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不稳定性较突出 。
喀什地区虽然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举。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原则,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农田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近年来,受世界气候变化影响,加之盲目开荒、生态用水不足等因素,导致河流下游绿色屏障胡杨林大面积减少,土地盐渍化加剧、沙化草场退化日趋严重,生态形势十分严峻,制约了我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不是免费的午餐,它是有代价的。
2.2矿产资源未综合开发,浪费严重。
2.3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环保部门无法有效履行生态环境建设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能。
2.4 机构设置不健全,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人员。
2.5 生态监测能力急待加强,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2.6 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3.搞好喀什地区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3.1转变发展方式,建立长效机制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唯一途径。事实证明,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不牺牲环境和未来的方式来实现。喀什地区应坚持生态立区。以规划为龙头,产业为支撑,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污染减排,低碳发展,环境责任三条主线,实现绿色增长。
一个地区发展,有其资源承载,环境容量,气候变化等生态制约,在这些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才是科学的增长。喀什地区生态脆弱,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中,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如果环境污染了还可以治理,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在现实中,污染问题容易受到关注,而生态问题往往易被忽视,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往往是直观的.直接的,而生态问题具有滞后性,不易被察觉。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都是在大气遭受污染多年后才逐渐显示出来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环境污染一般可以治理,而生态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就很难,将会引起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应。生态系统想要回到和原来的状态,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并且整个过程是不可逆的。生态问题影响范围很广,一个地方的生态失去平衡,别的地方也会尝到苦果。即使是在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代,生态问题依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喀什地处风沙前沿,必须保护绿洲植被,禁止滥坎乱伐天然林草,坚决反对因任何理由破坏生态环境,开展各种植树造林活动,营造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合理配置宝贵的水资源。
关键词:生态县;建设;通榆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026-2
思考之一:我县的发展战略是:“基础在农业,重点在工业,根本在生态”。因此,必须加深理解“根本在生态”的概念和内涵,充分认识建设生态县是我县的当务之急,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的意识,这是建设生态县的前提条件。
关于“根本在生态”,我们可以试着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从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理解,生态环境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前提,在资源承载力允许的前提下,经济和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就会坐吃山空,甚至寅吃卯粮,断子孙的生路。因而,改善生态环境,关注生态建设,无论是面对现实还是着眼未来,生态问题都是一个更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失去这个“根本”,经济建设就会难以为继,社会就不能顺利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从通榆在吉林这一经济体中所处的地位和位置来思考,如果将吉林省看作是一个经济单元,通榆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对于吉林省总量是微不足道的,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通榆在这个单位中处于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地位,通榆发展的快与慢,丝毫不影响全省经济发展的节奏。然而,若从通榆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通榆是吉林中东部地区的生态屏障。通榆的生态环境若遭到破坏甚至恶化,中东部地区将面临沙漠化和荒漠化的严重威胁,失去这一生态屏障,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非但不能可持续发展下去,甚至会在不远的将来遭受灭顶之灾。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所以替决策者运用战略眼光来审视这个问题的必然结论是:宁可不要通榆的总量,也要保护好通榆的生态。按照这个思路来理解,我们应该明确,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更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也就是说,通榆唯一能挺直腰杆打出的一张牌就是“生态牌”,只有打好“生态牌”,通榆才能在吉林这个经济单元中争得一席之地,否则,很难有所作为。
在全面理解“根本在生态”的涵义和意义的基础上,我们首当其冲的就是思想的转变,认识的提升,必须从转变发展观念入手,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强化生态立县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并继而成为全县上下的自觉行动,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增强竞争力的执政理念,把生态县建设作为加快通榆发展的第一要务,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抓出成效来。
思考之二:必须坚持“围绕生态抓发展”,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进而实现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和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这是生态县建设的战略之举。
生态县建设的目标,不是简单的达到一种“返朴归真”的自然状态,是经济与环境良性互动下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简言之,就是经济要发展,环境要改善。针对目前我县经济发展的现状,我们必须围绕生态县建设,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升级,重点要把握以下三个环节:一是按照生态功能区划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从我县的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的实际出发,按照生产规划的要求调整生产力布局,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引导产业集聚,逐步形成工业、农业、商贸、旅游等特色和优势的经济板块,提高产业集约化程度,工业是促进经济的主体,产业集聚重点是工业集聚,工业布局园区化,有利于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利于园区内企业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环境污染的集中治理,减少工业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目前,我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必须加快建设进度,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创优环境、政策扶持、行政推动等途径,积极引导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向园区集中,推行园区化发展模式。二是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路子。在农业上,要借助国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契机,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鼓励农村劳动力有效地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促进土地流转,改变现在高度分散、地块零碎,一家一户、散兵游勇式的粗放经营格局,逐步引导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在工业上,要针对我县规模企业不多的现状,打破以多取胜的传统思维和多而小,多而散、多而同的产业格局。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整合,走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路子。三是坚持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路子。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才能在竞争中显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所以,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结合我县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等因素,充分利用自身相对优势,特有长处和潜在能力,大力培植经济亮点,提升区域经济的特色竞争力,关键要在培植特色产业,开发特色产品,挖掘特色资源上下功夫。在农业上,重点扩大杂粮杂豆优势,大力发展有机、绿色产业,力争把我县建成有机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工业上,依托资源优势和本地特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绿色能源、葵花、蓖麻、大瓜、绿豆及木材精加工企业,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在服务业上,依托湿地资源,重点开发杏花、榆林、蒲苇,草原、湖泊、冰雪等生态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逐步把潜在的特有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点。
(一)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环境刑法共同特征
1.时间尺度特征是指对生态环境资源使用或破坏的时间长短。
在时间尺度上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具有短暂性,但对不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持续的或短暂的,要确保在时间尺度上对资源利用的持续性。如河南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兴建了一批化工企业,留下了六百多万吨废料铬渣,因铬渣中含有致癌物铬酸钙和剧毒物六价铬且铬渣堆大多没有防雨和防渗措施,致癌物经雨水冲淋和渗透,成为持久损害地下水和农田的污染源。类似这种能导致持久性污染的违法行为,应从时间尺度上进行刑事处罚而且需从重处罚。因此,环境刑法的处罚需要依据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行为在时间尺度上影响的持续性和短暂性进行刑罚。
2.空间尺度特征是指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或破坏在空间上的面积或体积大小的影响。
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具有空间约束,例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必须受到环境刑法的保护;不同生态环境资源在空间尺度上破坏的影响具有很大差别,例如废气排放、水体污染在空间尺度上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动植物资源破坏在空间尺度上具有局部性。不同区域空间之间的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和利用应确保相互间不为损害或要满足相互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因此,环境刑法的处罚需要依据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行为在空间尺度上影响的面积或体积大小进行刑罚。
3.承载尺度特征是指生态环境资源依据本身的物质结构和生态功能的背景值
能够承载本身具有的物质或功能最大上限值和能够承载不是本身具有的物质或功能的下限值。例如鄱阳湖的重金属的铜背景值为0.0008-1.118mg/L,上限值为1.118mg/L,若某个企业或公民排污的水中铜的含量超过上限值多少倍进行环境刑法处罚。因此,环境刑法的处罚需要依据生态环境资源本身的物质结构和生态功能的背景值在承载尺度上进行刑罚。
(二)环境刑法实施目标
环境刑法要规范企业、社会和公民的行为,在生产经营程中,既要遵循生态环境规律,又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环境刑法要保障“生态环境规律与经济发展规律”的作用和影响是互相联系、互为条件和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存的和相互协调的关系;环境刑法要确保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遵循“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这一生态经济规律;环境刑法最终要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可持续性发展。
二、环境刑法的现状和缺陷
为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先后制定颁行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法律规范。“法典式”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立法模式,各种破环生态环境的犯罪在刑法典中都有具体的法律规范。“法典式”立法模式有利于确保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有利于达到威慑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和有利于实现刑法的科学化。
(一)环境刑法建设现状
我国刑法介入环境保护经历了近35年,跨越四个发展历程:
1.1979-1988个别条款阶段。
环境犯罪的条款始于1979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刑法》,在这一阶段中,我国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是在个别条款中出现,没有专门为保护生态环境设置章节,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的矛盾不够突出。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主要以行政处罚和民事制裁为主,刑法处罚为辅。
2.1988-1997附属刑法和单行刑法增补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资源需求旺盛,各种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日益增加,现行刑法中的个别条款不能对生态环境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凸显环境刑事立法的滞后。为弥补环境刑法滞后于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客观现实,我国通过制定附属刑法和单行刑法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加以惩罚,如1988年通过的《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
3.1997-2001设置专节阶段。
1997年颁布的新《刑法》中第一次对保护生态环境设置专节,为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行为提供了更有力的刑法保障。在《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第六节以专节形式设定“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共9个条文,14种罪名,并第一次将单位规定为环境犯罪的主体,这表明我国刑法对环境犯罪正式实行双罚制。
4.2001-2013完善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进一步加深,新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不断出现,为快速制止这种行为并在实际司法中有效处理,国家通过刑法修正案、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方式,颁布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条文。如2013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环境刑法存在的缺陷
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规范经过35年的发展逐步完善,但环境刑法在现行的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缺陷:
1.环境刑法立法理念未从保护生态规律角度修订。
我国所制订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是从某一生态环境因子考虑,没有从生态系统或生态规律角度去协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搁置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争议,就环境污染犯罪治理的需要而言,环境污染犯罪的治理内在地要求以整个地球生态的均衡发展为目的来设计治理机制”。这种观点体现了人是生态环境中的一种生物,包含其中。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人类才能生存,社会经济才能得以可持续发展。
2.保障生态经济发展的环境刑法法规没有发挥威慑功能。
环境刑法具有极强的威慑效果,体现在两方面:威慑已经环境犯罪之人重新犯罪;威慑一般人实施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破坏生态环境经常伴随的是生态系统破坏和生态环境背景值改变,例如矿山开采导致植被生态系统无法恢复到顶级生态系统。由于生态系统恢复困难,因此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应采用刑罚加以威慑。发挥刑法威慑功能目的在于保护生态环境规律,防止环境犯罪行为的扩大。英美法系国家等采用刑法的威慑功能,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均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3.环境刑法的刑罚配置体系不够完善。
除遵守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外,环境刑法的刑罚配置还需要根据环境自身的特点设置。刑罚配置体系需要根据生态环境资源时间、空间、承载尺度特点来设置,因为不同的破坏环境行为具有不同的科学特性,例如重金属污染具有潜伏性、长久性、科学证明的复杂性等特点。通过刑罚配置量化指标体系建立,则可以依据环境犯罪刑罚配置数量和严厉程度对其进行刑罚。从量化指标解决刑罚判断标准,防止刑罚过重需要社会支出的绝对增加和刑罚过轻又不足以震慑环境犯罪,导致环境犯罪数量增加。
三、环境刑法实施的重点及难点
环境刑法在实际工作存在较多困难,但面对污染对生态经济的影响,必须在重点难点方面有所突破。
(一)严惩环境危险犯和过失犯罪
环境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污染或破坏环境的行为,从而造成了一种危险状态,对环境或人身、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4]。在日本和德国等国家,环境危险犯已从学术研究走向了刑法典。如日本《关于处罚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公害犯罪的法律》中有关排放有损于人体健康的废物的规定,德国《刑法典》中的“未经许可的放射性物质及其他危险物品的交易”即为有关危险犯的规定。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行为[5],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法》中有规定的犯罪行为才负环境刑事责任,这将不利于生态经济健康发展。因此,过失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犯罪行为,应受到刑事处罚。
(二)环境刑法实施的有效环境
在不遵守规范的生态经济发展行为过程中,环境刑法可以作为一种随后适用的惩罚机制。环境刑法立法上的快速进展与执法上的保守执行的矛盾日益突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环境刑事立法的目的最终因执法不力或司法衰微而收效甚微,对于工业文明时代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不到节制,更不能推动人类社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刑法实施的重点突破
在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案件中,若没有通过其惩罚手段让环境刑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并尊重环境刑法本身,制定完善的旨在保护生态经济发展的环境刑法规范是不够的。此外,在环境刑法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在环境检察官最有可能环境刑法的违法者,并独立于公共权力机构影响之外。这一点,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都是一个重点难点:环境刑法法规的违法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刑事犯,而通常是社会上被尊重的企业家或政府官员等公民。这些人拥有更多的经济和政治权力,在一个环境诉讼案件中,他们会毫无顾忌地使用这些权力去规避环境刑法的制裁。只有当环境刑法能够承受这些压力并在违法者当中树立起对环境刑法的尊重,环境刑法法律的效力和质量才能显现,生态经济发展才能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保障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完善环境刑法的建议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稳步调整,只有进一步完善环境刑法立法,才能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我国的生态经济才能持续发展,最终才能助力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提出理念更新、完善罪名和强化执法的建议。
(一)确立以保护“生态环境的时间、空间和承载尺度”的环境刑法立法理念
因人是生态环境中的一个生物因子,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本地受到“生态环境的时间、空间和承载尺度”的制约,要使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生态规律,即控制经济发展在什么时间什么空间条件下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之内发展,只有在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内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环境刑法立法理念中要确立“生态环境尺度”的理念,去掉“以满足人对生态环境需求”的立法理念。
(二)构建破坏生态环境的罪名体系
破坏环境犯罪罪名大都是针对自然的环境危害,要求必须产生实际的环境危害结果,属于一种事后惩治。这些罪名难以在执法过程中有效实施。应依据生态规律,建立以水、土壤、空气和生物多样性为背景值的量化定罪标准,以生态环境为客体的时间、空间和承载量的环境罪名体系。如设定“破坏生态系统恢复罪(生态系统需要恢复的时间尺度)、破坏自然保护区罪(自然保护区面积减少的空间尺度)、破坏环境背景值罪(生态环境能够分解污染物量的承载尺度)”。环境犯罪不同于人在生活中犯罪,环境犯罪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生态系统一旦造成损害就很难恢复或者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恢复,如果等到有实际危害出现才进行刑罚,则迟了一大步,生态经济发展必然倒退。
(三)强化执法的科学性和标准化
1 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的道德问题
(一)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主体的道德问题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技术不断地拓大其技术的应用范围与程度,也有一定数量的生态环境技术企业、设备和产品。然而很多企业在生产中无视环保,依然没有在源头上杜绝污染的道德观念,走的依然是“先破坏、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道路。因此也必然无视生态环境技术的应用,即使企业有应用生态环境技术的条件,也只是用它来装点门面或临时应付政府的要求,在生产中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而无视生态环境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也会导致一些企业在对外出口产品时经常碰到“绿色壁垒”的问题,不仅造成了诸多经济上的损失,也不利于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中国企业“绿色”的道德形象。
政府在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也十分重要,但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引导、鼓励支持生态环境技术发展的道德积极性,对生态环境技术的发展持消极态度。其一,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政绩单纯片面地追求GDP的增长,只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不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也不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缺乏对促进生态环境技术发展所必要的制度支持和舆论宣传的充足考虑。其二,政府对生态环境技术、设备和产品的采购常常能够快速促进生态环境技术的发展,很多发达国家都采取政府采购必须有利于环保的政策导向,例如丹麦就要求政府必须把环保列入与价格和质量同等地位来考虑是否采购商品,但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在道德理念上并没考虑采购的环境标准,忽略了对生态环境技术或产品必要的采购。其三,一些地方政府缺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积极性,也使其对企业的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生产行为熟视无睹,出现了在行政管理上的盲区,严重阻碍了企业对应用生态环境技术的重视程度。
消费者或市场对生态环境技术或产品的需求是推动生态环境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诉求和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我国绿色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市场对于生态环境技术产品的认可度和需求还不是很明显和充足。对于我国很多消费者来说,很多人还没有树立起绿色消费的道德理念,只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不愿意使用生态环境技术产品,而宁愿消费相关的替代产品。而市场上也存在对生态环境技术的侵权等不道德现象。因此,我国生态环境技术产品推广和应用的道德氛围和市场条件还存在着诸多不成熟和不确定性。
(三)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的道德积极性问题
生态环境技术的发展是在其自身的不断创新中实现的。由于生态环境技术创新包含着一种生态价值的规范要求,因此其创新难度和复杂度也相对较高。生态环境技术在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技术的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因此我国还须大力加强生态环境技术的创新。企业理应在生态环境技术创新中发挥主体核心作用,但很多企业对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的道德积极性,一些企业家也缺乏创新精神。缺乏这种创新的道德积极性也势必致使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的质量总体上不高,相关技术或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且比较容易被复制或模仿。
政府在态环境技术创新中扮演的角色是引导、鼓励、协调和控制,但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创新、绿色的发展理念,因此也缺乏促进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的道德积极性。生态环境技术的创新需要大量的投资费用,一般情况下政府在此方面的资金支持是必要的,但我国却在生态环境技术的创新上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即使有相关资金投入到这方面去,也存在急功近利的不良现象,很多资金支持较为侧重于市场化项目,而不太注重基础性的科研。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上看,政府所支持的生态环境技术创新都比较侧重于基础性科研项目这方面。
大学或其他相关的科研机构是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但有些科研人员在生态环境技术的创新中存在浮躁、学术造假等不良道德问题,导致有些生态环境技术产品只停留在样品或展品而已,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不能有效地加以推广应用。一些中介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社会机构在创新上的支持力量也不可低估,如在美国一些非营利性组织积极协助政府对生态环境技术创新进行某种程度的道德鼓励和协调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中介组织或非营利性组织在生态环境技术创新中并没有起到可以发挥的道德作用。
(四)生态价值观的道德教育问题
人们的道德水平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常常不相一致,在生态环境技术的快速发展进程中,我国的生态道德明显滞后于生态环境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在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我国生态价值观的道德教育问题也更加凸显出来。生态价值观的旨在重新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人是自然之子也是自然之友,尊重和爱护自然等同于尊重和爱护人类自身,人和自然应该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倡导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理应建立在促进生物圈的稳定繁荣和保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虽然我国的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培养人们的综合素质,也设有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教育的课程,但有些还是流于形式和肤浅,比较缺乏深层次的生态文明价值观的道德教育和哲学熏陶,在生态素质的培养上依然存在着不足,无法将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理念植入人心。缺乏全面有效的生态价值观道德教育会阻碍生态环境技术的推广应用、影响绿色消费理念在社会氛围的形成,妨碍公众发挥在环保事业中的基础性作用,缺乏对政府环境管理和企业生产行为的监督意识,更谈不上公众对生态环境技术创新有所帮助。正如有论者指出的:“缺乏对学生绿色文化的熏陶,缺少环境科学教育。……致使培养的学生不具备系统的环境保护知识,这样的学生在今后的经济活动中,难以自觉地推进绿色技术创新。”
2 问题的原因分析
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面广且互相交织,其原因不仅仅存在于道德的范畴之内,也存在于文化、经济、技术等各个范畴之内。
(一)固守传统技术观
宏观价值理念的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阶段我国很多人还没有从传统技术观转变过来。传统技术观将自然对象化为征服和掠夺的客体,片面追求在技术实践活动的经济利益,技术的应用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为其特征,忽视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在这种传统技术观的裹挟下,人类对待大自然的理性势必是“工具理性”,因此也必然阻碍生态环境技术的发展,或仅仅把生态环境技术当作一种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去服从人类自身的经济利益,在观念上依然以为有了先进的生态环境技术又重新掌握了战胜大自然的又一“法宝”,认为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之后会有先进的生态环境技术为其买单。这会在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产生严重的道德悖论:即本来生态环境技术是着力于维护生态这个伦理维度而发展起来的技术,但如果这类技术纵用来服从传统技术观,则导致生态环境技术的异化,继续破坏生态环境。这样一来,生态环境技术即使再怎么先进也无法挽救这一错误道德观念的恶果。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向我们提出警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技术的制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所碰到的道德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为解决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的道德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我国作为现阶段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技术的发展受到了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但经济与技术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技术作为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要为解决技术发展中的道德问题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也要发展技术自身。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还受到传统技术的制约,这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技术发展受到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表现。
传统技术的应用模式是单向线性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经济模式,而生态环境技术的应用模式是非线性的“资源――产品――资源”循环经济模式,因此,对生态环境技术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决定了生态环境技术是一种技术性强、复杂程度高、难度大的技术形态。但我国在发展中很多中小企业长期使用传统技术和设备,再加之我国落后产能过剩,致使先进的生态环境技术很难与多数中小企业的低技术水平相匹配,当很多中小企业出现技术瓶颈时,却出现过度依赖传统技术而难以更新技术的困境。
(三)目前生态环境技术在生产力方面的局限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在每一个特定的时代条件下,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也不是无限膨胀的,生态环境技术亦然。由于在生态环境技术在发展中以生态价值为诉求的核心,其顾及的不单只是经济效益,还会综合社会效益,因此生态环境技术的生产力某种程度上的局限性。正如有论者辩证地看到:“生态技术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平衡,在很多时候会使生产能力大打折扣。”
就在生态环境技术在生产能力上的局限性这一点上,我国很多生产者和地方政府并不愿意发展生态环境技术,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这也是产生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道德问题的重要原因。但是,经济增长并不等同经济发展,传统的GDP核算方式并没有扣除经济发展中破坏环境的成本,也没有考虑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的情况。虽然目前生态环境技术在生产力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局限性,但其对于经济社会真正的发展却着实有着长远的考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积极应用或研发生态环境技术,使自身的产品绿色化。因此,关于生态环境技术的知识和在不断积累和应用过程中,如果对其没有正确的认知,放大其生产力方面的局限性,也势必会出现不良的道德问题。
(四)生态环境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不利因素
生态环境技术研发与应用所存在的不利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具体来讲,其一,生态环境技术不同于其他技术,具有研发成本高、投资周期长、市场风险大等不利因素,一般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有限,再加之融资困难,较难自主承担起生态环境技术的研发,因此如果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而单纯交由市场机制作用或企业自身投资发展,那么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创新的道德主动性和积极性会有所不足,使其创新举步维艰,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其二,很多生态环境技术本身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很容易产生经济学上所讲的“搭便车”的现象,公共产品能够让人们非竞争地、排他性地进行使用,所以很多人只注重对生态环境技术公共产品的利用,希望靠别人来发展生态环境技术。其三,因为一般来讲生态环境技术产品的消费使用成本相对较高,消费者往往优先选择非生态的替代产品,从而也削弱了生产者对生态环境技术产品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很多生产者即使有应用或研发相关技术的条件,但也对生态环境技术产品不报以信心,害怕综合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会使得其失去竞争力,损害其经济利益。
3 对策
(一)健全道德的支撑
1、树立生态技术观
当今即使有些国家的生态环境技术还处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也迫切要求全人类从传统的技术观的泥淖中摆脱出来,以生态技术观取而代之。生态技术观的哲学意蕴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技术要朝着生态化方面进行发展完善,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要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统一。要解决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的道德问题,人们应该重新严肃审视对待大自然的哲学态度,进行技术观念的范式转变。
2、培养生态价值观
树立生态价值观,意味着要有生态道德的基本底线和良知。生产者和相关政府机构要有高屋建瓴的生态文明道德视角作支撑,要更加深入了解生态环境技术发展的长远社会效益,在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之间作出合理的取舍,顾全大局,不能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多行不义之事,这要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生产者和政府机构需要有更强的生态道德决心和责任感。建议政府把践行生态文明的道德主动性和积极性纳入考察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考量指标,促使这种生态道德的力量也成为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之一。
3、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加强生态道德的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里。政府应该大力倡导绿色文化,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投入力度,相关的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以系统化知识的形式纳入到我国教育的大框架里。社会和人文科学领域的相关学者应该积极投入到生态技术观和生态价值观的研究之中,汲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深刻论证树立生态技术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从而保证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全面性和前沿性。而其他社会机构、个人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理念的普及中来,如中国新闻界柴静女士的关于雾霾调查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就给相关社会各界做了很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
(二)健全和落实相关的制度安排
要克服和规避我国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的道德问题,不能仅仅单靠道德的建设,目前,我国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健全和落实相关的制度安排,为生态环境技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制度保障。
1、完善环保法律制度。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填补环保法律的空缺,加强环保法规条例的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关于生态环境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充分地体现在环保法律的具体条框中。同时完善环保执法体系,相关执法机构对生产单位的环境行为要进行严格监督,加快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严格追究环境污染者和生态破坏者的责任,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相关的环保制度落到实处,促进生态环境技术的有效应用和健康发展。
2、建立全面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对于有效应用或积极创新生态环境技术的企业提供减税、补贴、信贷优惠或担保等金融政策。此为正激励。另一方面,对一些有损于生态效益的企业征收环境资源税或环境补偿税;对于有关生态环境技术成果的侵权行为进行有力打击,健全生态环境技术的市场竞争。此为负激励。通过有效的正激励和负激励两个方面的制度安排,促进企业资源和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提高企业应用生态环境技术的道德积极性和创造性。
3、在科技法制中植入生态化理念。
在科技立法中应该更加突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优先地位,对于科技的安全问题在立法中要有科学的论证和预警程序,从而规避和控制科技进步有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风险。同时完善促进生态环境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加快生态环境技术在维护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能向现实生产力不断转化。
关键词:森林文化;生态保护;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3.073
我国是人口大国,且国土面积十分辽阔。但是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却极小,导致在森林资源方面,人均占有率较小。近年来,我国已经从“单方面向自然索取”转变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使得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日益减少。因此,我们要重视森林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要一直坚持走下去,并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都能对现如今的生态环境有明确的认知,加强其生态保护意识,为优化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1森林文化生态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十分欠缺,由于要满足社会和人们的日常需求,导致对森林的过度开发,使其面临极大的危机。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原本较少,再加之不断的开发、滥砍乱发以及忽视可持续发展战略,导致森林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大量物种濒临灭绝,木材资源严重匮乏,森林生态环境的现状堪忧。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人们的生态意识较为淡薄。由于人类单方面向自然索取且不加保护,从而导致森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有的地区甚至变成荒漠。现在即使是对森林生态环境加以保护,也很难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因此生态保护意识有待强化。
2森林文化生态保护的必要性
森林,又被誉为“地球之肺”,它的作用极其巨大,但与此同时,森林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仅占陆地系统的30%左右。因此,森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具有其他资源无可替代的生态效益,而且森林中有着极为复杂、繁多的生物种类,主要包括高大乔木、灌木、地衣苔藓、草本植物,还有数量庞大的动物种群以及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种群等。森林具有复杂的结构、丰富的物种以及强大的功能,它自身就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生物圈,对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巩固土壤以及改善水土流失问题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2.1 保护木材资源
森林的生态环境是生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价值。因此要加强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不仅可以保护稀少的木材资源,而且能体现出在生态建设方面的重要成果,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
2.2 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森林中拥有着繁多、复杂的生物种类,因此,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如果对森林造成严重的破坏,其中的物种必定也会受到伤害,多种生物也将濒临灭绝。因此,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可以保护物种不遭到破坏,为这些生物种群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3 良好的经济效益
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不仅可以使我国的资源产量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还为国家节省开支,保证社会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幸福。
森林在陆地系统中的地位极为重要,保护生态环境,杜绝过度开发环境的现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相关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对森林的利用、保护及开发进行系统的管理,优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3森林文化生态保护的主要措施
3.1 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是人类认识自我、认识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这将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奠定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思想基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处于初级阶段,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因此在森林文化生态保护方面也尤为重要。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满幸福。要积极学习传统的思想财富,挖掘其现实价值,不断补充和丰富人们的生态价值观。
3.2 完善自然环境保护机制
若要对森林生态文化进行保护,首先得有一套先进的自然环境保护机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可以实行“奖惩制度”,对努力保护环境的群众进行表彰或者现金奖励,对破坏环境的人,根据其对环境的破坏强度,再具体分析判定。尤其是对环境破坏极为严重的人,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要实行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去约束不法行为,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和谐而努力。
3.3 加大资源保护宣传力度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节约资源等方面,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都能充分意识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使其对我国现如今的生态环境现状有明确的认知,加强其生态保护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为优化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森林文化生态保护方面还应继续努力,积极的完善生态制度,并加大宣传力度。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要将其传承下去,福泽后世,因此我们更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森林生态的保护与我国社会的发展齐头并进,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 张杰,徐波,那守海.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04).
关键词:生态经济;中小企业;升级
随着生态经济发展理念的提出,中小企业升级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生态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加强对生态经济的探究,并积极主动得进行升级,才能实现其发展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一、生态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
首先,经济环境。为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提倡绿色GDP的经济增长方式,而发展绿色GDP无疑增加了中小企业环境及资源保护的成本投入,因而制约了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所处的经济发展环境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如产品的附加值、生产技术水平以及生产效率等都比较低;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例如能源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的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的制约,我国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还比较低,耗能还比较高,因而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能源成本,这样的经济环境使得中小企业升级的困难大大增加。
其次,技术环境。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普遍采用传统生产方式,严重破坏了生态,加重了环境污染。如果不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那么生态环境就难以较好得满足中小企业的资源消耗,因此走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因为中小企业的经济力量薄弱,生产设备落后,技术水平较低,因而在生态环境背景下难以实现技术以及设备等的全面升级,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再次,政治环境。从政治环境来看,国际上的许多法律政策都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升到了国际责任的层面。世界各国为了有效保护生态资源及生态环境,已经签署了一系列多边性、国际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协定,这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因为我国中小企业采取的传统生产模式已经不能较好得适应生态发展的趋势,高消耗、高投资的模式很容易违背公约的各项要求。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又难以实现生产的升级转型,所以政治因素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生态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升级的有效策略
第一,高度重视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1)中小企业要不断转变自身的管理观念,重视人在企业升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将生态经济有效地贯彻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在重视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也要对生态环境、职工生活的环境、企业发展环境等给予重点关注。(2)对职工进行绿色环保知识的培训,并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员工培训的实际投入,为员工创造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对于贡献较大的员工,要给予其相应的晋升空间及发展空间,以使员工有明确的发展及奋斗目标,不断增强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3)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奖励机制,不断完善其监督管理机制,对成绩突出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以促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为中小企业升级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第二,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创新的水平。(1)中小企业要对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给予重点关注。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通过提高自身技术创新的水平来对落后的技术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不断淘汰阻碍企业发展的设备,并提高各种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以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升级。(2)各政府部门要给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资金的缺乏是阻碍中小企业升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快中小企业升级,相关政府部门就要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设立专项技术创新扶持资金,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其较快的升级转型。
第三,构建和谐的生态经济企业文化。中小企业要构建和谐的生态经济企业文化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转变发展理念。在生态经济背景下,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已经不能较好得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将生态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并将生态经济作为其价值取向,才能实现升级。(2)在构建和谐的生态经济企业文化过程中,企业要不断转变战略理念,积极进行环保生产、清洁生产,采用生态、环保、经济的技术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威胁,实现其升级目标,进而在生态经济背景下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小企业积极进行升级转型对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生态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应提高对生态经济的认识,加强对制约本企业升级因素的分析,并进行升级策略的创新研究,以期更好地达到中小企业升级的目的,在生态经济背景以及国际化背景下获得更为久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鄂湘,杨亦民.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J].商场现代化,2013,14(20):72-73.
[2]张明龙,张琼妮.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J].生态经济,2011,13(4):92-93.
关键词: 西安市;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0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7-0006-02
1西安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简要评述
1.1关于西安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简评
国内学者对西安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是规范研究。杨松茂在《西安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的探析》一文中提出要着力构建绿色管理职能的政府行政体系,构建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第三产业体系,构筑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城市生态保障体系四个核心系统。二是实证研究。胡颜霞在《西安生态城市的格局、评价及发展对策》一文中通过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出西安正处于弱生态化阶段的结论,提出加强区域协调、建设遗址保护绿地、发展环保产业为基础的绿色经济、进行科学的环保规划等发展建议。这些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角度单一,在发展思路的探索方面不够全面;二是所用数据陈旧,大都是几年前的数据,已经不能说明西安市当前的生态环境状况。本文着重现状分析,通过对大量最新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阐明了西安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综合运用了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对发展思路进行了有益探索。
1.2西安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1.2.1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复合性等特点,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伴随着西安市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生态环境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数量渐多的人口和日益增加的活动能力。西安市在生态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生态环境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1.2.2生态环境保护是开发西安市旅游资源的基础。旅游资源是古城西安的一项重要资源优势。而从旅游资源的性质来看,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旅游资源具有开发潜力的必备条件,而且是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西安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2.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协调
西安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推进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进程,总体上全市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近年来,西安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对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着问题:一方面,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中大面积的天然植被和农业用地被占用,造成全市范围内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另一方面,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有效监管,一些生产建设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致使生态景观破坏较为严重。
2.2土地利用供需矛盾突出、结构不合理、污染浪费严重
近年来西安森林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全市人均耕地面积已由1950年的0.173公顷减少到2010年的0.04公顷。[2]现在人均耕地不足0.05公顷,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已达临界线。但是各项建设事业还要大力发展,耕地的占用和人口增长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如果不对耕地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人地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西安市工业生产的三废排放量很大,直接影响着郊区土地的质量,城乡结合部许多农民弃农经商、弃农务工导致近郊优质良田荒芜现象严重,乡镇企业用地缺乏统一规划也导致浪费严重。
2.3空气环境质量亟待改善
西安市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2010年度全市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为0.126毫克/标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6.00%,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10-0.905)毫克/标立方米,最大超标倍数5.03。①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2010年日均值均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010年度全市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0.043毫克/标立方米,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8.33%;2010年度全市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为0.045毫克/标立方米,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43.75%。
2.4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尚需综合治理
2010年西安市11条河流中,3条河流水质好转,其余8条河流水质污染状况均有不同程度地加重,其中河和沣河水质污染加重较为明显,其余6条河流的综合污染指数较上年同期依次上升,河流整体水质污染有所加重;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石油类、挥发酚、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属有机型污染。
4个饮用水源地所有监测项目全部达标。河流源头的19个监测断面中,有13个断面达到其功能区水质划分类别。与上年同期相比,除高冠峪和沣峪断面水质污染有所减轻外,其余17个断面的水质污染状况均有不同程度地加重。
2.5嗓声污染整体上趋于稳定,夜间噪声超标严重
2010年功能区噪声与2009年相比,噪声污染整体基本持平,与国标相比,昼间噪声除混合区达标外,其余均超标;夜间噪声全都超标,夜间噪声污染管理和治理工作已成为噪声污染防治的重点和难点。
2010度全市区域环境噪声网格布点200个,实测200个,平均等效声级为55.2分贝,高于2009年的0.1分贝,按照城市区域环境质量等级划分属于轻度污染,变化趋势为污染程度稳定。
3西安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3.1对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扮演角色的科学定位
城市政府作为城市的主要管理者,在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应抓好城市环境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市民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具体来讲,西安市政府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扮演了以下两种角色:
3.1.1是西安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者。城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中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关系到投资环境、生产生活环境改善、污水与垃圾处理等需要坚持不懈、长远见效的环境工程与生态建设工程要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视。早日实现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3.1.2是城市发展的经营者②。西安市政府要提高城市建设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对于土地资源要综合运用,善于经营,争取实现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和环境效益的长期改善。不能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短期政绩而损害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在西安城市建设中,必须统筹规划各功能区之间的相互联系,统筹郊区和中心区的环境保护工程之间的密切联系。西安市政府还要促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与古都风貌的完美结合。在改造旧城区建设中要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新开发的住宅小区和商业楼宇也不要全盘模仿古式建筑,要体现现代生活气息。要建设环境优美、古今兼容、生态良好的现代都市,创造最佳的人居条件,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3.2通过制度创新使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最大限度地内部化
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西安在城市建设中不仅要注意经济活动本身的效率问题,而且要注意由经济活动外部性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总的思路是通过制度创新使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最大限度地内部化。政府可以根据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原则征收环境税,按开发、利用、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环境费,同时对有利于环境改善的行为给予补贴。[3]这样可以使经济活动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同社会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趋于一致,从而使政府通过市场干预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但应该注意的是,政府直接管理也可能出现市场效率损失、政策实施的时滞效应和寻租活动盛行等问题,从而导致政府干预的失效。因此,面对经济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片面地强调市场机制或政府直接干预都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而发挥各种制度安排间的互补性以形成一个能使外部性最大限度内部化的制度结构,才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正确途径。
3.3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能力
西安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只有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才能抵御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才能逐步改善和提高西安的市容市貌。西安的科技创新需从三方面着手:(1)是发挥专家智囊团的重要作用。可以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著名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决策者共同组成西安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委员会。通过专家决策咨询可以有效地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和短期效应。(2)是建立综合的生态环境技术研发部门。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的,只有综合考虑各因素的作用效果才能形成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技术研发部门就有必要针对某一环境问题或环保项目进行综合技术攻关。也可以鼓励大中型企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创新。(3)是加强国内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可以通过环保科研项目的合作开发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通过举办生态环境发展论坛融汇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借鉴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少走弯路。在引进成套的技术和生产时要注意与西安的生态环境现状相结合,注重技术引进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3.4发挥社区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
社区是广大市民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社区在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绿色社区、做绿色公民,进行社区绿色培训、绿色宣传等,都能够使广大市民通过社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机制行使自己的保护环境的权利和责任。绿色社区通过引导居民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如节能节水、垃圾分类、绿色消费等把环保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区文化,从而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在社区环保工作中,应创新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同时,要保障广大市民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舆论监督权,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和舆论工具的监督作用。重大建设项目特别是有可能损害生态环境的项目,应采取听证会等形式,让市民了解并征求他们的意见,确实具有可行性的项目才能进行建设。
注释:
①以下文中数据如不做出特别说明,均来自《西安市环境质量与环境监测2010年年报》。
②所谓经营城市,是指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营运,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
参考文献:
[1] 西安市环境保护局.2010度环境质量监测分析.
[2] 中国经济统计数据查询与辅助决策系统.
[3] 郭培章主编.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M].2004.
[4] 邓洪.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2002.
[5] 季松.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2003.
[6] 凌亢著.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实践[M].2001.
[7] 季松.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2003.
[8] 宫欣荣.大连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2001.
[9] 邬俏钧.深圳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2003.
[10] 王祥荣著.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2000.
[11] 杜秋根主编.辽宁省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战略研究[M].2004.
[12] 西安市环境质量与环境监测2010年年报.
[13] 西安市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