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范文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04 14:42:29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

篇1

一、重新回归人本身:人本主义哲学的兴起

以理性主义为代表的“世界图式”学说关注世界的本源,探究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中的理性原则,热衷于对终极世界的猜想,这是一种有关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宏观学说,它基本上外在于人,尤其是外在于人的丰富内心世界。尽管文艺复兴时期提出了发现人、尊重人等口号,但这场运动主要朝向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自由这样的人道主义方向发展,而并未回到作为更为本体的人的内心世界。然而,十八世纪以来,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克尔凯郭尔、弗洛伊德、海德格尔、萨特等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他们对理性提出了大胆的质疑,开始以直觉、情感、意志、本能、潜意识这些与个人联系更为密切的心理元素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放弃了有关世界本源以及客观规律的宏大叙事和终极探索,以非理性取性,开启了一个被称之为非理性主义或称人本主义的哲学时代。在西方哲学史上,这种以非理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本主义哲学第一次真正启动了哲学研究向心理学研究的转向,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直接推动了现代心理学的产生。人本主义哲学与心理学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本主义哲学将研究的主体对象从外部世界转移到人本身,从对外部理性的关注转移到对人内心非理性世界的关注,具体研究人的情感、直觉、意志、潜意识等心理元素及其社会意义,这一研究范式的转移以及它所开辟的新领域为现代心理学的产生做好了准备,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人本主义哲学的根本出发点是非理性的人,非理性的人以情感、直觉、意志、本能、欲望、潜意识为表征,人本主义哲学不仅将个人的这些心理内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且把这些心理内容看作世界万物的本源和本质。在唯意志论代表人物叔本华那里世界的本质是“生存意志”;在尼采那里世界的本质是“权力意志”;在柏格森那里世界的本质是生命直觉和生命冲动;在海德格尔和萨特那里世界的本质是生、死、烦、忧、畏等情绪体验。他们的哲学研究为人们推开了一扇人类意识世界的三棱镜和万花筒,他们以个人的非理性世界去对抗传统哲学的理性世界,他们把表象世界还原成人的意识和心理世界(这种论说基本上就是后来兴起的心理还原主义的哲学版),正是在这一点上,非理性主义哲学家们打通了一条通往心理学的通道。其二,人本主义哲学不是将客观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本源,而将情感、直觉、意志、本能、欲望、潜意识等非理性元素视作世界的本源和人的真实存在,把整个世界看作是自我的产物和体现。他们否认通过理性能够认识真理,相反,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体验和直觉才能认识真理,这实际上就是将人们认识的对象归于人本身,将认识的手段归于人的精神和心理直觉。生命原本是鲜活而充满灵性的个体,让这样的个体服从于冰冷的理性逻辑,或者服从于自然科学的实证逻辑,而罔顾自身的存在,这是人本主义哲学家所坚决反对的。生命具备如此丰富而惊人的潜能,让个体放弃自己的潜能,而仅仅依靠理性去认识世界和真理,这同样是人本主义哲学家所不愿的。历史上的泛神论追求的是“神我不二”的境界,人本主义哲学在个人存在,个人认识问题上追求的“物我不二”的境界,或者这一境界也可称之为泛意志主义、泛直觉主义和泛心理主义。其三,人本主义哲学家不仅仅将非理性视作世界的本源,意识到只有靠直觉等非理性的东西才可以把握世界、认识真理、彰显人性。一些重要的人本主义哲学家还从非理性的角度出发去探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从而把人以及人的精神心理世界推向了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尼采对人类非理性世界的探索从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1872年)即已开始,在这部著作中,他比较了代表古希腊文化的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或曰精神信仰,一种是以平静、和谐、平衡为表征的日神(阿波罗)文化,它代表的是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另一种是以热情、张扬、癫狂等为表征的酒神(迪奥尼索斯)文化,它代表的是古希腊文化中的非理性主义传统。

尼采敏锐地意识到此后西方基督教文明就是日神文化的延续,而在历史长河中酒神文化却遭到基督文明的压制,人类被基督教所信奉的理性所摧残和毁灭,真正的自我在历史上消亡。正是由此出发,尼采宣称“上帝死了。永远死了,是我们杀死了他”。在尼采看来,上帝死了之后,人们的首要任务就是重建信仰,再造一个新上帝,而这个新上帝就是权力意志和所谓的超人。这种思路不可思议地被另一位思想家弗洛伊德接了过去。弗洛伊德或许是人本主义哲学家中唯一一位具有医学学术背景和医学临床背景的学者,他关于人类潜意识领域的发现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由于他的学术及临床背景,也由于他更多地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他的学说引起了人们普遍重视。弗洛伊德的全部学说与“压抑”这一核心概念紧密相关,在弗洛伊德看来,所谓压抑主要是指现实施加诸于人的诸多限制。潜意识是弗洛伊德最为重要的发现,他认为所谓潜意识就是指被现实压抑的欲望、本能以及其它替代物。弗洛伊德对梦及其表征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梦就是被现实压抑的愿望的实现。他提出了自成一体的人格结构理论,这个包括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力学结构,其基本运行动力仍然是压抑的本能:本我体现的是一切被压抑的本能,自我把守在本我和超我之间,以确保在二者之间取得某种压力的平衡,超我的形成则得之于经过内化而形成的良知和道德的压力,三者之间取得平衡的关键是压抑机制。不仅如此,压抑这一概念还被弗洛伊德天才地用于对整个文明进程的历史考察,他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证明外婚制起源于儿子们联合起来杀死父亲并娶母亲为妻之后所带来的负罪感以及恐惧,正是由于他们害怕自己将来遭受父亲那样的命运结局,他们开始以图腾祭奉父亲并宣布“放弃那些促使他们和父亲发生冲突的女性”。在《文明及其缺憾》等著作中他更分析了人类精神疾病可能的重要起因就是习俗、制度和文化对人的压抑,他断言,每一个体就其本质而言都是文明之敌,文明的发展就是以压制每一个体为代价的①。尼采对弗洛伊德的影响是一个事实,尽管后者宣称自己不想读尼采的作品,因为觉得尼采的思想会侵蚀他自己的研究②。吊诡的是,弗洛伊德最终还是接过了尼采历史研究的文化学和心理学思路。从人的欲望、本能与文明之间的冲突与平衡这一角度去探讨社会历史以及文明的发展在尼采那里已经开始显山露水,到弗洛伊德这里可以说已是蔚为大观,这一思想区别于哲学史上的神意决定论、理性决定论、技术决定论、生物决定论以及经济决定论,它不仅仅为哲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场所,同时也为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本文来自于《广东社会科学》杂志。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二、心理主义范式的兴起及其危机

十九世纪后期现代心理学的诞生以及人本主义哲学的持续发展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而且二者还推波助澜,开辟了一个心理主义社会学的时代。心理主义试图把一切社会现象还原为心理现象,并将心理变量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去解释一切社会事实,这一理论试图提出人类心理意义上的另外一种“世界图式理论”。心理主义在美国最初是以进化论的面貌出现。美国心理进化论代表人物莱斯特•沃德(1855—1915)认为:社会力量也就是人的群体状态中发生作用的心理力量,支配社会运动的根本力量是心理力量。沃德于1892年出版《文明的心理因素》一书,提出了社会意识、社会意志、社会智力、社会统治等一系列重要概念,是社会心理学的雏形。另一位美国社会学家弗兰克林•吉丁斯(1855—1931)认为:我们确信,社会学是一门心理科学,那种认为用生物学术语对社会的描述是一种错误,对此我尽量注意到社会现象的心理方面。他在《社会学原理》(1896年)中写道:社会就其语词原意来说,是指同伴关系,交谈和交往,一切真正的社会事实就其本质而言,都是心理事实。吉丁斯提出了“类意识”理论,所谓“类意识”理论是指“在生命的尺度上,无论是低等的还是高等的任何生命,将另一种有意识的生命视为己类的意识状态。”据此,他不是以阶级来划分人群,他将人群划分为四大类:(1)社会阶级,即社会的精英阶级;(2)非社会阶级,指那些胸无大志的群众;(3)伪社会阶级,指那些依赖他人的人组成的阶级社会;(4)阶级,即由犯罪组成的阶级。吉丁斯的阶级划分理论体现了贵族立场。索罗金(PitirimSorokin)对心理主义的解释是:将个体的心理特征作为研究变量,并试图将社会现象解释为心理特征的衍生物或具体表现。换言之,心理主义就是将社会现象还原到个体水平或心理与行为水平加以研究,从本质上说心理主义就是还原主义③。在人本主义哲学以及心理主义滥觞的大背景下,在美国,不但心理学发展迅猛,社会心理学也很快破土而出。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及文化人类学这些母体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得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一是1908年在美国两本同名著作《社会心理学引论》出版,作者分别是罗斯(EARoss)和麦独孤(WMcDougall),它们分别代表着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以及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另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1924年奥尔波特(FHAllport)出版《社会心理学》,它代表着实验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更多的人将这本著作的出版看作是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首先是以心理学为先导和基础。但是,明确区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并非易事,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对于区分二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从研究对象来看,一般心理学将个人视为独立于社会关系的个体,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及一般规律,如心理形成的生理机制,个体的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情绪、情感、意志、性格以及能力等;社会心理学更多地将人看作一种社会存在,侧重在社会关系维度中去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如社会认知、社会感情、社会态度、社会角色、群体与互动、文化与人格以及社会变迁等。从研究方法来看,心理学研究既包括过去那种哲学思辨性的心理学研究,也包括冯特以来那些借助于科学实验手段来进行的现代心理学研究,社会心理学则几乎全部采用科学实证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法等。但是,上述区分又不是绝对的。首先,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是有在极少数、十分例外的情况下,个体心理学才可以忽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在个体的心理生活中始终有他人的参与。这个让人或者作为楷模,或者作为对象,或者作为协助者,或者作为敌人。因此,从一开始起,个体心理学的该词语义就被扩充了的。然而,从完全合理的意义上来说,同时也就是社会心理学。”

篇2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 践行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研究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情况,有助于及时把握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趋势,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表现的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愿景和目标追求,从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的四维视角,浓缩和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实现道路,同时又是对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价值追求以及民族复兴宏伟目标的最好概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表现的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追求,有了自由才会有人格尊严,有了平等才能打破阶层固化,有了公正才会有社会和谐,有了法治才会有权利保障。“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立足于个人层面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它贯穿了我国公民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强调了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所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要求[1]。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情况

笔者通过对南京科技职业学院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走访调研,发现当前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情况有以下四个特征:

1.基本了解,但具体内涵理解不深刻。

当前某些高职学生未能很好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深刻理解。很了解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占一定比例,但有一部分学生未能全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全面、清晰、准确的理解。据调查,学生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课堂教学。

2.普遍认同,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

尽管某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并不深刻,但在思想意识上普遍认同。74%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密切相关,需要倡导更需践行。同意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学生达到90%。

学生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发展前景有较强的信心,认为我国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占91%。79%的学生认为我们国家距离“富强、明主、文明、和谐”这一目标有一定差距,但通过努力一定会实现。

3.有践行意愿,价值取向多元化。

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较为强烈的意愿,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愿意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64%的学生很想加入中国共产党,31%的同学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此可见,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念比较坚定。67%的学生对报名参军、参与西部、苏北开发计划有过考虑,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施。当问及人生价值最应该在哪里实现时,学生的选择相对多元化,选择事业的占58%,家庭的占19%,社会贡献的占14%。

4.践行程度不一,易受外界影响。

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诚信、友善、爱国等价值观的实践方面,践行程度并不一致,这其中既有人为地在践行层面对价值观的自我主动修订,又有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问题导致践行过程的变化。当问到学生在考试途中发现他人作弊会如何处理时,16%的会及时制止,44%的装作没看见,但4%的选择别人作弊自己也作弊。由此可见,易受他人影响。学生对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性普遍很高,但22%的学生在参加志愿者活动后感觉意义不大。在表达爱国情感上,70%的学生表示会“保持理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三、培育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建议

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强化理论认知,加深对内涵的理解。

50%的学生主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得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信息。20%的学生希望加强思政课教育,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和认识。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思政课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加强内涵理解。

首先,要重视课程内容建设。思政教师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热萑谌胨枷胝治理论课程之中,重点根据每一门课程的学理性分布,有针对性地突出某一价值问题的讲解。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以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视角,依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改革实践,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背景、理论依据、逻辑关联、实践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着重基于大学生培养目标解读“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明确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2]。

其次,要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当问及对学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持什么态度时,39%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被动接受。因此,思政教师要结合目前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转变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多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多结合社会现实,从大学生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知和分析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愿。

2.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及专业课教师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专业课教师,是与政治辅导员相对而提出的,其职责是在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指导、升学指导等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发展方向,采取多途径和多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最终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独立地学习,以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的目的。”[3]因此,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班主任及专业课教师必须担负起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职责,充分发挥自身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充分认识,加强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高职院校应经常组织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学习活动,使其了解和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征及培育的有效途径,使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努力践行。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工作更具说服力和战斗力[4]。只有具备很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其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一旦信任、尊敬、崇拜某个教师,便会自觉主动地学习和效仿他。教师如彬彬有礼、团结同事、顾全大局,才能使学生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集体。教师如能治学严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才能使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法正确。教师如能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接受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任务,才能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理论学习、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教师如能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热情投入、全力以赴,才能培养学生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3.善于运用网络媒体、文体活动、社会践,拓宽宣传途径。

当前,计算机、手机的普及,让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宽,获取信息的速度加快。调查中64%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信息的了解来源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因此,高职院校要善于运用网路等传播工具,集聚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借用QQ、微信、飞信、微博等深受大学生青睐的网络工具,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传播社会正能量[5],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在被问到加强坚定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时,16%的学生提到多邀请专家开展相关的讲座,19%的学生希望多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培训,43%的学生希望多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因此,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活动为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学术讲座、演讲朗诵比赛、团日活动、榜样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文体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实习实训、义务劳动、环境保护、关爱留守儿童等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周古月.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阎钢.注意“两个结合”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民网,2015.

[3]柳海民.教育原理[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0:56-58.

[4]刘波.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3).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能力,思想政治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进高校?如何进大学生头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计的基本功能所面对的重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承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的课程教育,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组成的课程集群。“思政课”的教育作用,体现在其目标是使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修养,认同核心价值,形成积极人格和健康心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组成部分;课程属性是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养成的载体、手段和媒介。教学效果评价要带动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和观念的变革,并使其终身受益。

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围绕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问题,我们以湖北经济学院大二学生为主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9份,对调查显示结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以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经济学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改进起到一定作用。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途径与平台

调查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知识渠道前三位的分别是:政治理论课程(57.4%),电视、广播、网络(26.9%),报刊、宣传窗(15.7%)。显示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获取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依然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作用亦不可小视。这一结果也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传播渠道具有层次性。这种态势显示正面教育、自主学习、环境影响均有助高校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他们的自主认知。但要注意,一方面,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无疑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渠道,另一方面,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它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极易为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网络平台信息的多元性极易蛊惑那些三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

2、理论认知的全面性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程度:18.5%和53.2%的人分别选择了“有些了解”和“了解一点”,其中22.5%和5.9%的人选择了“不了解”和“不关心”,说明了有少部分大学生并不了解或不关心该理论。值得注意,虽然二年级以上的高校学生已经学过相关课程,但22.5%的人对相关知识不了解,5.9%的学生不关心。特别是理科生,他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尚未充分激发,少数学生主观上不愿意接触相关知识,对专业课程以外的理论不闻不问的现象仍然存在。

3、理论认同的主动性

被调查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相关政治理论的原因排序是:了解所处社会的基本知识(34.4%)、修学分(46.3%)、帮助自身发展(18.3%)。这一结果整体来说令人担忧,修学分和着眼自己发展的实用动机较明显,而主动认识社会的自觉性不强,从中一定程度地体现出大学生在学习选择方面的偏向性,缺乏青年一代应该具有的社会志向和远大抱负。

在问及大学生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必要性时,11.6%和75.7%的同学分别持“有必要全面了解”和“有必要一般性了解”的观点,二者累计87.3%,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得到认同。持“无所谓”和“没有必要了解”观点的人分别占8.3%和4.4%,虽然累计占12.7%属于非主流状态,但这一倾向值得注意,说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整个理论教育中有盲点存在,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4、理论教育和传播效果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大学生的选择分别是:非常满意(2.3%)、满意(8.1%)、较满意(31.3%)、不太满意(47.2%)、不满意(11.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不太满意的学生占47.2%、超过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三者累计41.7%。由此可见学生虽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必要性,但多数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这一理论的教学效果。这一结果对高校政治类课程开设时间、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素质等都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一种理论要为大学生所掌握、使用及认同,离不开对这种理论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而传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解程度。

三、调查整体结论及影响核心价值教育的相关因素

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和教育的重要对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层次及体系的重要一环。调查总体结论基本点包括:

1.高校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的均衡性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的多层次认识,学生的理论认知性总体比较均衡。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认知度最高,达到8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知78%。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比较了解占比52%,不了解占比13%。这一比例反映了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识具有较大片面性。很明显,高校学生以自己学习相关知识和对社会的初步了解的切身感受,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缺乏系统性认识,并促成了他们对社会发展和改革深化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和判断的简单化和片面性。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经济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普遍评价较高,对社会满意度高达83%,这说明虽然他们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效果总体评价不高,但校园钝化尖锐事物的效应明显,高校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普及和深化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

2.认知具有碎片性和模糊性

社会主义一词几乎家喻户晓,但调查结果也表明还存在认知盲区,即使接受过专业的理论传授,还有少数的学生不了解或不关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不知道或不想知道这一理论。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上,同样具有“碎片化”的典型特征。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海量且价值多元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调查显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认知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碎片性和模糊性。比如,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什么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等深层次问题时,多数学生表示不清楚和不了解。仅有23.7%的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制度构建相联系。特别是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的只是为了修学分,体现高校学生的理论自觉度不足。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必须滤掉学生对社会认识上的幼稚性。使他们进入社会的个人代价和社会成本降低。

3、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知的主要外在因素。

第一、学校环境。学校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大学生接受、学习、内化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主要场所。学校通过校报、广播、宣传橱窗等新闻媒介,来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主流价值观念,从而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同时也要看到,高校并不是真空,各种时兴的思想、思潮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在高校校园里激荡,对学生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因素和正能量,也包括了一些非主流的不健康的消极因素。第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可以划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指的是国内外的社会大环境。宏观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大,也最深刻。大学生普遍认同市场经济在我们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些类似“金钱万能论”、“功利主义”等消极思想也开始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第三、家庭环境。家庭作为社会构成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大学生最初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的经济观念、经济价值取向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位大学生。此外,每个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和父母对子女期望值的不同也会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的对策

1、重视大学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要善于处理好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与理论的快速变动性之间的关系,不断拓展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践的发展,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社会主义理念和价值。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理论发展最新动态,并将其纳入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使理论能够快速的回应和解释现实问题。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必须直面市场改革带来的矛盾,把市场经济实践中的具体政策措施引入到课程设计中,引入到我们的教学案例中,引导学生进行批判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结论。

其次,要善于从社会大环境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不断创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外,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善于运用大学生可塑性强、前瞻性和批判性等特点,丰富原有的教育方式。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调研,了解社会现实,从而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重要渠道作用

新媒介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介体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它具有信息量大,互动性强,传播形式多样,集理论性、及时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由于它集中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在媒体竞争中越来越占居主导地位。因此,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网络媒体也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工具和主要阵地。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充分传播社会正能量。

3、弘扬校园文化,推动政治理论读物大众化、通俗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大学生头脑,就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特征;践行策略

党的十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和总结,既是理论指导,也是实践指导。引导人民群众认知以及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将这样一种价值观作为日常生活及工作的指导方针,自觉将核心价值观转换为自己的生活守则,进而团结全民力量,坚定的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这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换句话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最终落脚点以及归宿就是实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时代产物,是今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以及国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必然举措。从前文论述中,我们已经对其基本内容――即“三个倡导”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并且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最终归宿需要落实到实践上来的这一实质,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具有哪些特征呢?

(一)科学性与创新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造出来的,它是基于我国国情,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通过实践启发而得出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具有科学性的特征。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的部分,“三大倡导”、“12词”箴言,高度浓缩和概括了当下适宜我国国情的价值导向,是时代的发展产物,更是科学的创新之举。

(二)时代性与现实性。除了科学性及创新性特征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诞生,还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现实性。就第一个“倡导”提出的背景来说,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上升的阶段,当务之急应该卯足劲进行经济建设,但是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应的是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如果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无法跟上经济发展速度的话,必然造成恶性的结果;其次,就第二个“倡导”而言,是基于我国法制建设的现状提出的,它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法制建设应该努力的方向,更是从正面总结出了群众关于法制建设的最终理想,即民主法治、自由公平;第三个“倡导”与群众生活联系紧密,它摆脱了大的条条框框,提出了对群众应该具有的美好品质的向往,不仅为今后社会生活的进行提供了美好蓝图,同时也对群众精神的发展方向给予了指引和导向。

(三)先进性与民族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意识形态之上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客观反映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和本质,体现着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从这一层面上讲,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最为进步且最能体现民族特性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策略

从前文论述中,我们已经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结合其基本特点,其践行有效性的实现,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策略:

(一)注重实际,准确把握价值观意义。从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与核心价值体系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二者在实质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别,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简简单单的将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意义说成或是理解成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意义,应依据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具体的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内容,有针对性的把握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特殊使命及意义。只有从价值、理念层面出发,对其进行哲学拷问、为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价值观基础,才能有效完善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二)立足实践,增强对价值观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实践,除了需要准确把握其意义之外,还应立足实践,增强对价值观的认同。“三个倡导”的“12词”,通俗易懂,是中共中央基于广泛调研基础之上、吸纳社会各界意见及建议、汇合科学诸多学科理论智慧、从目标层面以及制度层面概括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最新的创新成果,它生动形象的体现出了人类对于社会美好价值的追求,同时也呈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但是,如果理论一直停留在理论阶段,便会失去指导意义和作用,因此,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去发现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增强对其价值及意义的认同,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初衷。

(三)积极鼓动群众,提高社会共识。此外,践行核心价值观还应从周边群众入手,积极宣传核心价值观内容,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共识。着力于实际的社会实践,应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促使人们在实践中领悟“三大倡导”的价值理念在指引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及推动作用。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对核心价值观的拥护和支持,以正面的行为向群众宣传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三、结语

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的部分,“三大倡导”、“12词”箴言,高度浓缩和概括了当下适宜我国国情的价值导向,是时代的发展产物,更是科学的创新之举。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性、时代性、先进性、现实性、创新性及民族性的特征,建议可以从注重实际、准确把握价值观意义,立足实践、增强对价值观的认同以及积极鼓动群众、提高社会共识等三个方面入手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力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作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培育和践行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3.

[2] 韩春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D].辽宁大学,2013.

[3] 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年学生;社会思潮;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270-02

在高等教育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保证社会思潮在涌动激荡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一、分析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程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坚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引导的方式,真正的走近实际、走近生活、走近学生,从了解开始、从贴近开始,增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发展和变化中的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革,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人,同样也包括学生。这一变革使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自主意识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否认还有一些不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影响的存在。同时,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也有着各种差异,如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出现精神烦闷、思想困惑、理想迷失和信仰动摇等现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需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思潮作出正确辨析。此外,一些有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目标,教育工作者是要认真学习,理解的,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了解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吸收消化,因此这要求教育工作者们要以人为本,科学地选择分析,因地制宜,对学生思想情况做调查,做分析,进行教育和谈心,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才能切实地做到规范和引导的作用。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及“第二课堂”作用

在当前形势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整个校园的文明程度。要确保广大高等学校学生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始终沿着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建立起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宣传网络。同时也不应忽视大力支持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支持学生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争取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思想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优秀学生 。

“第二课堂”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植到“第二课堂”中,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学生更加自觉地、积极地、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道德修养程度是他们全面成才的重要途径和标志,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如何,将直接影响着能否发挥他们主力军的作用,进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三、着力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和重点放在建设和谐校园上。校园环境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摇篮,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增强师生的内聚力和荣誉感,既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反映。

发挥科技学术活动的龙头作用和高雅文化的艺术熏陶作用,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及校园文化品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占领积极健康的社会思潮,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念和信心,努力创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充分体现各自特色的校园文化,这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思想保证。

四、组织有益的学生社团活动,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力度

在大学教育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也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具有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的意识和品质,而且应采取措施以使大学生们力所能及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服务社会和人民,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是在校大学生承担责任、奉献社会的途径。应该通过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正确处理好受教育与作贡献的关系,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技能,也让学生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技术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因此,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是提高实践效果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关键。首先,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机构,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和工作的需要设立实施机构,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其次,要确立科学的社会实践设计原则,依据适合青年成长规律,按照受教育与长才干相统一,学术性与思想道德性相统一以及人才、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精心设计好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的内容做好规划,使实践活动具有计划性、预见性。再次,要认真准备,做好社会实践前的宣传准备、物质准备,为社会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和保障。最后,建立社会实践评估体系。依据评价体系,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的总结工作,不断提升和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

高等学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学生的社会思潮,核心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引领和整合多样的社会思想。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对错误的社会思潮,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予以抵制、驳斥和批判。我们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牢把握校园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学生思想舆论的导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使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学生不断巩固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理海.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7,(5).

[2] 李斌雄,张俊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社会思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

篇6

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和内在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和统摄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等教育的本质需求,这对解决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惑,推动大学生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推进先进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路进行探究。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十报告中高度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及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及总结。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接班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内化为学生自觉价值追求,它对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国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成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它对倡导社会主义和谐价值的民主、自由和谐的倡导具有本质内涵上的一致性。基于社会层面而言,平等、自由、公平、法制是对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期盼。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自由、平等,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公平与法制。现如今,我国的社会改革处于深化和改革攻坚时期,积极推进依法治国的建设和深化经济体制已经成为破解发展的难题,并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当前,市场主体下积极建立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积极推进依法治国,才能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总的来说,我国历史悠久,自由、平等是传统民族精神的诉求,而改革创新背景下的公平、法制理念是时代精神的探寻和求索。基于民众而言,应当倡导爱国、敬业、诚信等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提炼和总结,它具体阐释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社会主义,伟大的“中国梦”寄予了人民群众最普遍的愿望,因此,“中国梦”实现最核心的价值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大学生因生活阅历少,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势在必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离不开广大社会青年学生的支撑,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是践行“中国梦”的有生力量。大学生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更加明确坚定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给更多的人树立榜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推进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够引领文化,实现多元化发展,还对人们的思维方式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如今,高校文化是高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融入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不仅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科学观,并且还是指导正确价值取向的现实需求。基于自身发展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自身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需求。新世纪的今天,我国处于不断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多种文化交织碰撞在一起,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国内文化与国外文化、高尚文化与低俗文化,等等,文化的多元化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一定冲击。虽然当今大学生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的、乐观的,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

1.功利性

当今,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但是在满足物质水平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不良的风气,拜金主义之风盛行。将个人财富的追求作为人生的目标,具有较明显的功利性特征,甚至有些人为了追求利益,忽视或是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在如此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不再建立在互敬互利的基础上,而是以利益为前提,具有较强的虚荣心及功利性。

2.多元性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大学生的人生道路,它对追求怎样的人生目标和态度具有重要的影响。现如今,单一的价值观被多元化的、多元性的价值观所取代,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价值观过于功利化,以致对价值观的认同过于弱化,出现多元化特征。

3.模糊性

当今活跃在高校校园内的大学生多数是“90”后,他们与改革开放之前的大学生不同,从没有经受过生活之苦,在家里比较受宠,而且极富有个性,思维较为活跃。他们思考问题常常从个人角度出发。虽然能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也能够接受主流意识社会形态的认同,但是崇洋的思想较为严重,总觉得资本主义要比社会主义好,并且对传统价值观中的合理成分持有怀疑态度。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渗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再加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部分大学生根本不了解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选择出现了无所适从和茫然。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1.弘扬社会主旋律

“中国梦”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现实诉求,是党的理论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当今,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围绕“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发挥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的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和思想教育,为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打好理论基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而言,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丰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及外延,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此外,具体的德育工作中,应当积极发挥模范人物的带头作用,广泛进行宣传,积极引导社会及个人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好宣传教育,让学生自身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进而才能呼吁构建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尊重个体差异

当今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当下,应当积极处理好社会趋向的多元性及主体选择的辩证关系。因每个学生成长环境、接受能力及思想状况不同,教师应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同时做好兼容并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每个环节和层次中,积极提升思想政治的教育性,增强思想政治的教育合力。此外,在“践行”与“认知”的协调中,将价值观核心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因此才能够在一定意义上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3.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传播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

据调查发现,大学生因生活阅历有限,从众心理较为明显。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主力军,容易受到网络、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各种言论的影响。鉴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结合学生需求,加强对信息平台的建设,控制舆论导向,积极传播正能量,传播主流社会理念和主流价值观,让大学生意识到何为正确、何为真实,进而消除不良社会舆论的影响。

4.利用好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的软实力,近年来已经被提到了较为重要的地位。校园文化不仅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还有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的作用,高校应利用好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积极构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平台,有层次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打造一批形式多样、创意新颖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吸引不同学生群体参与,提升大学生的优秀品质。

5.健全管理机制

健全的管理机制离不开制度支持,制度是一种具体的载体,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中是理念和价值观的载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同时还是完整的信息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既需要有整体的思路,还需要有具体的举措与健全的管理机制。基于此,高校中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制度,需要建立健全制度化的建设机制;建立相匹配的制度,将各项工作可视化、具体化,以求能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规范;利用资源优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如:校园广播、校园局域网、校园论坛等,以校园为依托,建立较为完善的推广机制,并且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教育培训,以先进人物为榜样,积极发挥规范性的作用。

五、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体系中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最为基础,它集中概括地反映了社会转型期文化观念和基本的价值尺度。全球化经济飞速发展下,世界价值观呈现多样化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对教育改革进行不断深化,还需要不断对教育形式进行探索和创新。积极建立和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对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意义。

作者:陈云玲 单位: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文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路探析[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3,(1):67-69.

[2]李丽,唐琳,刘冬芳,孟维超.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研究[J].科技资讯,2014,(29):226-228.

[3]陈赟,苑社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创新[J].科技风,2014,(16):38-39.

[4]房正.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典型引领”和“底线约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1):75-77.

[5]蒋晓敏,李芳.高职院校主题班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研究[J].中国市场,2015,(28):265-266.

篇7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中介作用;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当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已无法适应现代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获得推崇。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学习是在社会互动环境下的个人建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发挥中介作用,与学习者互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

二、中介作用理论

(一)中介作用和中介者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身边对他有重要意义的人在儿童的生活中扮演重要作用,能够帮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这种儿童与“有重要意义的人”之间的互动,即是“中介作用”;而有重要意义的人,比如父母、老师等就是“中介者”。

(二)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中介作用

社会建构主义根植于一些重要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思想,包括人本主义、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及社会互动理论。人本主义主张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全人教育;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者从自身经验出发对学习内容和过程有主观理解进行意义建构;社会互动理论则强调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发生的。在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解释中介作用,是要吸收人本主义的情感说,建构主义的个人建构说以及社会互动主义的互动说。中介者在这个层面上发挥中介作用对学习者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教师发挥中介作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处理问题、适应各种文化情境和社会变化,帮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

其次,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丰富了教学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三、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教师如何发挥中介作用

社会建构主x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建立在学习者主动建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教师为其提供最佳的外语学习环境并引导、鼓励、协助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与其形成教与学的互动,使学习者学会学习,使外语学习具有个人意义,并能够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教师的中介作用可见于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

(一)课堂任务设计

教师自己对英语语言学习的理解和英语教学理念决定了对课堂任务的选择。在设计教学任务前,教师应首先对学习者的情感反映、学习状况和认知水平作一个动态评估,根据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和需求设计出合理的课堂任务,帮助学生通过“最近发展区”,顺利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发展。

(二)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就是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外语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的中介作用主要借助语言实现,通过对课堂活动的组织及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反馈和评价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更高阶段的语言认知水平。大学英语教师的中介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本身所具有的个人意义,树立其自信心,同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提供必要而及时的帮助。例如,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敢于开口讲英语,克服怕丢面子的胆怯心理,在学生开口讲英语后应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以树立其自信心,从而迎难而上,在口语学习上取得长足的进步。具体可表现为:

1.师生互动-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发挥教师中介作用的重要形式。高质量的提问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高质量的提问,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明确提问的目的,有针对性的提出让学生积极参与回答、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还应重视所提问题的类型,使用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维,缓解学生因害怕说错而产生的紧张和顾虑。另外,教师还应主意提问的方式。有时教师会采取volunteer的方式让学生自愿回答问题,有利于学生自由发表见解。但同时,这种提问方式对学生积极参与以及师生互动要求较高,因此,大多数教师倾向于引导并请求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

2.生生互动-成立学习小组

生生互动不仅使学生复习和巩固已有知识,锻炼听说能力,还能实现信息共享,在合作的基础上构建了个体知识。教师在促进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应发挥中介作用的职责,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英语学习。

篇8

关键词:价值体系;社会主义;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3-0124-05

21世纪以来,伴随着现代传播技术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扩展,人们对大众传媒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越来越趋向深入。“传播学之父”施拉姆说过:“传播进路是使人的信息始终比较便于携带并在时间和空间方面与人本身更可分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心理学家爱德华·托尔曼也说:“之所以说传播是根本的社会过程,是由于人类首先是处理信息的动物,因此,信息状况的重大变化,传播的重大牵连,总是伴随着任何一次重大社会变革的。”政治学家、传播学的先驱哈罗德·拉斯维尔认为:“传播是使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相关联以适应环境的现象和过程”。梅尔文·德弗勒在其处女作《大众传播的各种理论》中甚至意识到了“价值传播”的特点及其规律。他指出:“传播是一种工具。任何价值理念唯有借助于一定的传播方式,通过合理的传播过程,并配合适当的传播环境,才能为大众所接受和认同。否则该价值体系便是纯粹的观念体系。”基于现代传播学巨大的媒介功能,结合我国“十二五”期间继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艰巨任务,本文认为,有必要从价值体系的传播学视角来审视今后一段时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关键目标和路径依赖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主要传播途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本着对国家和民族积极负责的精神,果断指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上述官方文件的明确规定,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和新的认识,又为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传播路径有:

(一)报纸与期刊。报纸与期刊作为传统的社会传播媒介,在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报纸与杂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普及发挥着长期而持久的作用,通过细水长流、细雨润物的形式推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走向。据统计,截止完稿之日起,据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摩检索显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题目的文章共计654篇。其中,仅《人民日报》就有45篇,《光明日报》有64篇之多。与此同时,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显示,到目前为止,已有近2596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题目的论文。其中,一些重要理论刊物,例如《求是》发表了14篇,《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了13篇。简言之,各报纸与刊物把普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其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其成绩是显而易见的。

(二)书籍和文献。除了上述报纸和期刊外,散见于图书市场上的各种专业书籍和特殊文献(国内外非公开出版的内部资料等)也采用大量的篇幅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意义。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专著有32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著作之一部分研究的著作有129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要论题申请的国家级课题有11项,教育部立项的有87项,省级立项有556项。上述立项均以著作结题。国外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专著没有,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著作之一部分研究的著作有24部;各种特殊文献占总著作文献的10.4%左右。书籍作为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在现代虚拟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宣传效果具有集中、即时和相对持久的特点。

(三)电视与广播。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视与广播在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电视与广播起到了喉舌的关键作用。这不仅是因为电视与广播有着人数众多的、铺天盖地的收视收听群众,更重要的是通过电视与广播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更加生动鲜活的、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向人民大众进行宣传,从而有利于这一理论被大众所认识、理解和掌握。尤其是电视的舆论导向作用更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理念及时传达到了受众群体中,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思想深入群众的内心世界,并自觉和不自觉地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实践中。

(四)互联网。作为一种价值约束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地顺应时展的潮流,积极吸取现代网络传媒的优势。据统计,通过百度搜索显示,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网页约5,690,000篇。通过谷歌搜索显示,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网页约2,310,000篇。此外,新华网、人民网等各大官方网站及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也是非常持久而广泛的。就目前的理论宣传而言,可以说是“得网络者得天下”。故此,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十分重视网络宣传的重要性,因势利导,发挥理论宣传排头兵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主要传播问题

作为一种社会公认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初始传播和学术传播这两大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当然也存在突出的问题。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始传播的主要问题。一种理论,不论其思想多么深邃,不论其学说多么宏伟,不论其篇幅多么巨大,只有借助于一定的传播途径才能完成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在所有的传播途径中,初始传播是扩散成本最高、传承难度最大、宣传效果最好的一种传播方式。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开拓创新的大众传播方式,无论在理论的提出上,还是在体系的完善中,我们始终专注于理论自身的系统性和正确性。比如从革命时期思想的传播到建设时期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思想的传播,再到“三个代表”思想的传播,无不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进入21世纪以来,传播技术发挥作用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评判标准也在不断变化,这就给中国共产党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具体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初始传播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传播形式上的简单化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的观念体系,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只有具体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生活形态,才能为普通群体所接受和传颂。而在这方面,我们的渲染力度不够。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一书中对思想传播的局限性作了精彩的描述。柏拉图说:“人们挤住在一个洞穴里,以至于他们只能对着一面墙,而不是外部世界。在他们后面,明亮的火在燃烧。人们不时地在火前移动,他们的影子投射到洞壁上。观察者永远看不到这些人,只能从他们被摇曳的火光所照出的影子来认识他们。”这就是被学术界所广泛认可的“洞穴假象”律。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可以说是对人类传播缺陷性所作的极好比拟。这一原理告诉我们:一位参加者对于另一个人的了解,决不像那个人对他或是她对自己所了解的那样。虽然有了传播和观察,影影绰绰的人物可能变得越来越鲜明和越来越清晰,但是,它仍然是从现实抽象出来的。“它仍然是一出影子戏”。戏剧是通过观察者的视觉来定位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绝不是单靠我们的感官就能深刻把握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宣传部门,在初始阶段要以最简明的方式让大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实质,深刻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耗散结构图式,不断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维集成特点,在不断思考和学习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继续推向深入。这样做的成本虽高,但效果确是最明显的。

2.传播过程的“失信化”取向。李梁曾撰文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将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内容编码为各种形式的符号传送出去,同时又对接收的各种形式的符号进行译码,理解对方所表达的信息内容。”也就是说,自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之后,作为初始传播的第一站,“价值体系”的符号,甚至“价值”符号应该成为各级宣传部门进行认真研究、细心“解码”的首要任务。在明确了最基本的符号(概念)后,才能进一步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但在现实的传播过程中,我们在一定意义上忽视了传播的“可信度”问题,对可信度的怀疑又进一步衍生了“失信化”符号的流布。正如有学者所言:“传播者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个性结构及可信性等是构成传播者在受传者心目中形象的重要因素。其中,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会使受传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取向作出各种截然不同的判断。”可信性要素主要涉及两个要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包括是否真诚、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第二是专业权威性,指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这两者构成了可信性的基础。一般来说,传播者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因此,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者来说,其自身素质起着关键作用。只有不断提高传播者的自身素质,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传播的正确方向,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取得最大限度的价值认同。当然,受众的素质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3.语义转化过程中的“传而不通”现象。这种情况是任何一种价值体系在传播过程中所经常出现的现象。受传者只接收了符号的表面意思而没有接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在这里,符号的表面意思属于信息内容的语法和部分的语义层次,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属于语义层次的深层结构和语用层次。如,传播者在阐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把握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时,受传者可能只是理解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等信息内容的语法和部分的语义层次,至于“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追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等所表达的符号意义和价值,在语义层次的深层结构和语用层次上,却没有被接受和领会。这说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传播中,传播者知识、能力、水平的多少、强弱和高低都会直接影响受传者对符号.的解读、意义的接收和接受,从而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传播中,一方面要正确把握传播效果发生的性质和方向,另一方面要在传播内容、路径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和改进。

(二)学术传播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传播途径等方面来展开的。这些研究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正是有了学术界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学术界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广泛存在着以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思辨色彩重于实践价值色彩。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指的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对象对于主体所具有的意义。价值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产生的,价值的现实存在,在于主体需求通过客体的某种或某些属性获得肯定性或否定性的实现。所谓价值体系,是指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形态,它集中体现主体的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整个社会建设就会迷失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思想旗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有利于巩固和维护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既然以具有中性含义的“价值体系”来诠释“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术传播过程中,应尽量重价值轻思辨。而在现实的宣传中,各种形式的研究成果大多拘泥于抽象的演绎,很少有极富实践意义的研究。由于轻视理论的实践价值,使得整个社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大厦和具有实际意义的“彼岸世界”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功利色彩重于信仰色彩。信仰是一种恒久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意识持续升华的基础。孔子曾多次告诫他的弟子:“子无信则不立。”在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实际上就包括尊重人类价值体验多样性的深刻内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的思想,其核心的理念就是“信念”问题。学术界对信仰差异性的研究,其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以“信仰多元化”代替“信仰差异性”的情况,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与信仰形态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它必须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市场经济强调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强调个人自由、人人平等,它更尊重个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强化,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劳动生产者个体也由从属的、依附的地位走向了基本利益主体的地位,从而功利意识增强。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公有制在本质上是以国家、集体为主体的。这就使得个人的利益诉求又不得不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在这种范式的博弈局面中,个人信念的觉醒以及社会整体信仰的缺失便不可避免。一般来讲,个体信念的力量不会对社会整体的信仰体系构成威胁,但当社会进入到一定的发展阶段,而国家的“虚拟共同体”职能又变得越来越脆弱的时候,由差异性信念支撑的“大海”便必然会走向现有秩序的混乱和未来秩序的变革。所以,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进行的学术研究中,要尽量避免功利取向,要尽量回归到精神价值体验的阶段。

3.开会色彩重于会商色彩。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种层面的学术会议被组织召开。各种学术会议的召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不容否认的是,各种学术会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学术会议过分强调了“会”的功能,注重系统的组织和统一的安排,而忽视了“议”的色彩,更谈不上“协商一致”问题;大多数的学术会议最终变成了“学术权威”集合个人兴趣、探讨个人发展的平台,传播的民主化意识淡漠;更多的时候,学术会议一般会演化成交际机会和旅游集会。

三、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路径思考

方法是达致目的的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唯有借助于其自身的积累并遵循以下的路径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传播。

(一)充分发挥政治运作体系的权威输出优势,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传播的正确方向。在公共管理学上,一个政治体的有效政策输出,主要依赖于具有政治权力合法性的机构或组织。在阶级社会,具有这种功能的组织主要是政府。由于政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初始传播中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所以在西方,一般把这种意义上的政府视为“第四权力”的“发生者”(developer)。当然在现实的政治运作中,我们要尽量避免因腐败问题而导致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误传问题。同时要发挥民主传播机制的作用,尽量避免对少数者的伤害。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曾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提出传媒提示或强调的即使是少数人或不公正的意见,也会被受众当作“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引起“沉默的螺旋”的启动,使人们在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上产生连锁反应,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的舆论的产生。“螺旋”理论提示我们,在一个尊重人本身存在价值的社会,即使是单个人的意见也不能受到压制,至少应该允许个体保留自己的看法。

篇9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构成,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社会思潮、指导社会实践、凝聚社会共识、塑造健康人格的功能特征。当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首先应对社会思潮有深入的研究和正确的认识,应通过阶级分析、历史经验借鉴、多学科并举、抓住重点等方法来研究社会思潮,同时注意研究社会思潮传播的原因与途径、对象与范围、预防与控制、主体与能力,找准引领视野下社会思潮研究的基本点与着力点。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社会思潮,应通过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宣传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关内容;应联系生活实践,增强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力;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在宣传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同时,应把取得的经验规范化、制度化,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党对引领工作的领导,以增强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引领力,从而提高其对社会思潮引领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当前我国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领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及引领的路径、原则、方法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思潮这两者的构成及相互关系则较少关注,这样的研究由于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部构成的逻辑关系和社会思潮研究方法的更新而削弱了理论本身的说服力,也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效果。本文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视野下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思潮的研究,并提出引领对策,以资借鉴。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与功能特征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能抓住事物的根本。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问题,必须在“彻底”和“抓住事物的根本”上下工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及其内在逻辑关系、主要功能。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及其内在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观念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观系统,是兴国之魂,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方面,四者之间相互区别,具有层次性。马克思主义居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高层次,它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追求,是我们价值追求的理想和信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引申和体现,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次高层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直接体现在人们现实行为中的思想意识,它既是隐性的、看不见的,又是显性的、看得见的,表现为人们的精神面貌、意志和激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较为表面化的层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辨别人们行为荣辱的标准,它直接与人们现实的社会活动相联系,以至于直接成为人们的行为意识,在实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价值导向作用,因此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表面化的层次,也是与人们的实际行为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层次。

另一方面,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具有统一性。其一,相互渗透。从哲学意义上讲,相互渗透是指彼此相互包含。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要素是相互渗透的关系,四者彼此包含有对方的成分。比如,一说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马上就能联想到它是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荣辱观,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的荣辱观。其二,相互贯通。相互贯通的意思是指在相互联系的要素之间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具体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要素,就表现为彼此之间相互贯通——因为马克思主义已贯穿于其他三个要素之中,所以才真正称得上是“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认同的结果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指导原则,并因其贯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而凸显“中国特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如果不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它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变化;而作为表征层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既是前三者的必然要求,又直接体现并贯穿着它们的精神和意志。其三,有机统一。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制约,构成了有机的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规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根本属性,它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所有方面。“离开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可以作‘西化’或‘儒化’的解读;不与社会主义中国相联系,爱国主义就会窄化演变为狭隘民族主义,或者泛化演变为复古主义;不与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相联系,改革创新就会演变为割断历史的虚无主义,或者演变为‘全盘西化’的洋奴哲学。”[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前三个方面,都是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价值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着理论前提和思想指导的功能和作用。”[2]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理论的指引下,明确规定了当代中国人民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基本涵盖了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风尚等人们社会实践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发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特征

(1)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功能。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本身具有先进性,具备评价和鉴别其他社会思潮的能力,能够对其他社会思潮进行有效引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了它思想的科学性和理论的先进性。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烈的实践性,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他社会思潮提供了可行性,使其在社会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高高在上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它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它既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适应当代中国思想领域的现实需要,又提供了建设的目标原则,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中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带动作用。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包容性,它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是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有利于消除其他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排斥意识,赢得社会尊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是以尊重为基础并依靠自身的科学性、先进性来实现的,因而,其他社会思潮在社会实践中会逐渐发现自身的缺陷而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与带动。

(2)对实践活动的导向功能。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指明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人们的价值目标也是基本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共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是当今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所应遵循的价值准则,这让人们在实践中有具体的参照标准,使自身的思想行为朝既定方向前进,最终落实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指明了依据价值标准来实现价值目标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使人们的行为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取。

(3)对最大共识的凝聚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形成价值认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首先,以马克思主义凝聚人心。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人民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愿意团结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奋斗。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共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如何协调这种关系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求同存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整合人们的思想,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最普遍的认可,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最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它们能够让绝大多数中国人以民族精神为纽带团结起来,在时代精神的指引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4)对健康人格的塑造功能。构建并在全社会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是通过提供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所应采取的途径与方法把人塑造成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人的塑造本质上是人格精神的塑造,而人格精神的核心是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类型的人格精神,自然也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有助于人们逐步剔除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价值观念和人格特征,树立社会主义需要的价值观念,从而完成自身健全人格的塑造,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及其内在逻辑关系,我们不能孤立地看某一方面的内容,而应整体把握,并对它的功能特征做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它的科学内涵,提升其吸引力、引领力。

二、当前社会思潮研究的基本点与着力点1.当前社会思潮研究的基本点

(1)用阶级分析法研究社会思潮。所谓社会思潮,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特定的思想理论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作用”[3]。阶级性是社会思潮的基本特性,不存在超阶级的、普世的社会思潮。这就要求人们在研究社会思潮时必须对它进行阶级性质的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以无产阶级的立场、人民大众的立场为基点,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角度来衡量和判断社会思潮的先进或落后、新生或腐朽,而不能看它标榜代表谁的利益。

阶级分析法是分析社会思潮阶级性质的根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事实上,阶级分析法是分析阶级社会中社会问题的普遍方法,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同样重视对阶级分析法的运用。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属于我自己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4](P2)美国经济学家索罗指出:“社会科学家,跟其他人一样,也具有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倾向和各种价值判断。但是,所有社会科学的研究,跟材料力学或化学分子结构的研究不同,都与意识形态、(阶级)利益和价值判断密切相关。不论社会科学家对此是否承认,也不论对此是否知道,甚至哪怕他对此表示反对,然而他对研究课题的选择,他提出的问题,他没有提出的问题,他的分析框架,他使用的话语,都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4](P3)事实也正是如此。因此,作为党的理论宣传者和研究者,我们更应该掌握和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探讨社会思潮的性质,判断它的阶级属性,分析它的阶级实质。正如江泽民指出的那样:“我们纠正过去一度发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不等于阶级斗争已不存在了,只要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们就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这种观点和方法始终是我们观察社会主义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5]

(2)借鉴历史经验研究社会思潮。研究社会思潮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引领社会思潮,使社会思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之下健康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斗争、引领和整合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列宁曾指出:“马克思的学说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先进阶级服务,指出这一阶级的任务,并且证明现代制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也就不足为奇了。”[6]可以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学派和社会思潮斗争的历史。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愈发彰显其科学性、真理性,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朝气和活力。因而,我们在研究社会思潮时应该注意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探讨社会思潮的流变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从中获得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借鉴其有益方法。

一是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作坚决斗争。如1840 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同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斗争;19 世纪六七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同普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以及杜林主义的斗争;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宁及其战友同伯恩施坦主义、考茨基主义以及托洛斯基主义的斗争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斗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系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在这些斗争中获得的规律性认识和方法,以加强我们的理论批判力量。

二是辩证分析各种社会思潮。对各种社会思潮,我们既不能武断地全盘否定,更不能简单地全盘“拿来”。正像文化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而有先进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一样,社会思潮也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对于进步社会思潮中的合理内容和有价值的成分应当加以吸收。恩格斯曾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7]。由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产生的新学说,只有通过已有的材料、思想形式才能形成。因而,一些进步的社会思潮、一些对人们的认识产生过推动作用的社会思潮,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材料,我们应该对之进行辩证分析和批判吸收。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但是,对错误的社会思潮和那些对社会进步与人们的心理有腐蚀作用的社会思潮则要坚决予以批判和抵制。

三是承认各种社会思潮的客观存在。社会思潮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可以人为地予以铲除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相伴随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8]社会思潮是一定经济社会事实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与一定社会心理相联系,只要它存在的社会基础还存在,它就不会自动消失,我们也不能人为地消除它。只有将它们同马克思主义进行比较,才能让人们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真理性,才能使人们摆脱错误思潮的影响,从而信奉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同它们的斗争和较量中获得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3)采取多学科并举的方法研究社会思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是单靠哪一个学科就可以实现和完成的。社会思潮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传播、流行和发生影响总是以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实践为基础,与一定时期的社会心理相联系的。因而,研究社会思潮,需要采取多科并举的方法,比如研究它的产生需要运用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研究它的传播需要运用传播学、舆论学等学科的知识,研究它发生影响的原因、范围及程度又要运用伦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知识。只有拓宽视野、贯通各个环节,整合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力量,研究才能博采多学科之长,其成果才更具科学性。

(4)抓住重点研究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林林总总,我们在研究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重点研究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冲击和危害较大的几种社会思潮,比如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等社会思潮,对它们产生的社会背景、阶级实质、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等进行深入剖析。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它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负面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引领力。

2.当前社会思潮研究的着力点

(1)社会思潮传播的原因和途径研究。传播是社会思潮以动态形式反映社会利益关系。一种社会思潮能够得以传播要有合适的土壤,这要求我们对传播原因加以研究,即在研究社会思潮本身的同时关注社会思潮传播的现实环境与得以传播的原因,包括政治环境的变化、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变化引起的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动,西方国家的外在干扰等。

对社会思潮传播途径的研究也应引起重视。在传播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社会思潮的影响和渗透无处不在,其传播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条,即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二者有着不同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特点和传播规律。只有对不同传播途径及其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社会思潮传播的控制,方便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多管齐下来灵活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监督和控制社会思潮的传播,也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2)社会思潮影响的对象和范围研究。一是问卷调查。可根据调查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作问卷调查,问题要周全并具有层次性,调查对象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二是定性分析。就社会思潮对我国发生影响的性质进行分析,如某种社会思潮对社会民众发生影响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社会民众受到社会思潮影响后的表现等。三是定量分析。考察某种社会思潮对社会民众发生影响的范围、程度,一般以数据的形式呈现,结果较为客观、准确。当然,在具体实践中,这些方法是综合使用的。

(3)社会思潮传播的预防和控制研究。首先是研究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可能会有哪些社会思潮产生、传播和流行。研究者要有见微知著的判断力和明察秋毫的洞察力,善于根据某种潜在的趋势来觉察并预判社会思潮的未来变化,并进一步研究如何弱化那些社会思潮传播和发生影响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其次是对当前人们思想实际和价值趋向的研究。社会思潮的传播、流行是与一定的社会心理相联系的,研究者可据此对社会民众的心理预期、价值趋向进行预先判断。

可以从两方面加强对社会思潮传播的控制研究。一是从社会思潮传播路径入手对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受众进行研究,二是从受众角度入手对如何发挥多方社会力量进行社会思潮控制予以研究。事实上,对社会思潮的控制研究不仅仅是政府行为,也是其他团体和个人自发或自觉的社会行为,比如人们对错误思潮的自觉抵制、传播机构的自律、社会公众的意见反馈对社会思潮传播的牵制以及学术团体对社会思潮化解策略的研究等。

(4)社会思潮控制的主体和能力研究。广大党员干部在加强社会思潮控制中居于主体地位,增强其控制意识、问题意识与鉴别能力至关重要。一是对强化党员干部引领意识培育的研究。只有树立起广大党员干部对社会思潮的引领意识,才能实现党的引领作用和控制目的。二是对党员干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培养的研究。这一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等,以便及时发现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实施对社会思潮的控制。三是对增强党员干部把握和引导社会舆论能力的研究。这一研究重在增强党员干部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让他们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充分认识和分析社会思潮,正确分析思想领域的新动向和社会思潮新动态,进而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和引导社会思潮,使之沿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前进。

三、当前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1.加大宣传力度,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推进引领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必须通过大力宣传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社会合力,以共同抵制有害的社会思潮,降低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与危害。

(1)调查和研究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情况,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关内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要着眼于全局对其进行整体宣传,也要抓住目前人们认识模糊、思想混乱的方面进行重点宣传。上海大学课题组就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回收的1 873 份有效问卷中,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有作用”的占607%;就“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问题,选择“是”和“说不清”的分别占20.6%和62.1%;就“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和振兴中国”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的认识,选择“非常同意”和“基本同意”者占73.4%;就“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认识,选择“非常同意”和“基本同意”者占75.4%;就劳动模范徐虎十几年如一日为居民们无偿修理水龙头、下水道的行为,选择“应该提倡”和“值得提倡”者占92.8%。[9]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基本认可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认同的,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高度认同的,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则是较为模糊的。通过这样的调查,我们就可以找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以便在此后的工作中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宣传的内容、对象和策略,提高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效率。

(2)密切联系人们的生活实践,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力、影响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忌搞形式主义或生搬硬套的说理教育,以免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持排斥态度。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真正做到贴近群众生活、关心群众疾苦、把握群众脉搏、倾听群众心声,关注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难题。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深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中,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所掌握,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主旋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力。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本来就不是悬于空中的,而是蕴涵在现实社会生活之中的。因此,要善于观察,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教育群众、引导群众,让群众感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自身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力、影响力,而且能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从而收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增强其吸引力、引领力的效果。

(3)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我们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载体和学校教育、学术论坛、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活动,让社会成员在参与中受到教育;要尊重并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在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融入”和“渗透”上用心思、下工夫。同时,要通过教育、宣传和学术探讨,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让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内容、实现形式、建设路径等进行研究和创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使人们乐于、善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方针政策

毛泽东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所取得的经验规范化、制度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坚持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来教育人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等。我们应把这些经验和做法加以理论升华,形成制度,以便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依据这些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自觉抵制有害社会思潮的侵蚀。

(2)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变革和利益关系调整势必会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变化,目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等正是这种变化的结果,这也给不良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造成冲击和影响提供了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长效机制,不能急于求成或搞形式主义。只有建立起引领工作的长效机制,将这项工作长期化、日常化,在党员干部的工作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把引领工作贯彻一致,才能保证引领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3)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工作的领导。日常工作中,必须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意识形态工作真正放在重要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正确分析思想领域的动向和社会舆情动态,批判并抵制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和渗透,从而采取正确的策略来规范和引导社会舆论,使社会舆论沿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前进,真正做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项重要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侯惠勤.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二次战略性飞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7):5.

[2] 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J].道德与文明,2007(1):4.

[3] 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57.

[4] 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5]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3.

[6] 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9.

[8]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0.

篇10

关键词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6.026

Abstract Since the party's eighteenth meeting was held in 2012, the educ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cessary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training. How to cultiva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xplore the effective path is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Universal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from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popularity of the relation of, through this a series of theory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futur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achieve to do some exploring thinking.

Key words college; socialist core values; cultivation path

2012年,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从国家、个人、社会层面提出了“三个倡导”的价值观;多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2013年,中办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更需要学习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中。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研究,针对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路径实现作了初步探索。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前提是其理论的普及化

从对“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表述上来看只有简单的24个字,但其实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几乎涵盖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这在无形中给学生深入把握其内涵增加了难度。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公民的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复杂状况,大学生的观念受社会思潮影响较大,因而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变成主流价值观进而统领社会各不同阶层的意识观念。“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国当前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所有价值观念中最本质、核心的精神内核,是我国社会各阶层成员所普遍追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一定程度上说,“核心价值观”理论成为主流价值观将逐步深入每一位社会成员的思想深处,进而发挥代代相传的价值传递功效,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基于理论教育及其普及化的前提之下的。

“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物,是现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一。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来看,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著名学者华雷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中认为,“理论大众化是实践大众化的前提。理论大众化的程度决定着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的广度和深度,离开理论的大众化,实践和创新的大众化就是一句空话”。①他把理论大众化放在首要前提的位置,从根本上看也是遵循着理论指导实践的根本方法,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陶德麟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一文中指出,大众化的内容、对象、与通俗化的关系、与语言文字等存在诸多问题,如果不首先解决理论大众化将很难实现实践的大众化。②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我们的基本国情而提出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的价值观基本理论,但是必须要看到它的普及化所面对的对象所将要应对的问题仍然严峻。特别是脱离了理论普及化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将举步维艰。所以,培育的前提是要让价值观理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是其实践的普及化

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在《理论与实践》中认为,实践对理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的传播和发展的关键在于继续实践。人类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实践是人类认识前进的内在动力,进而是认识的终极意义,认识的正确与否靠实践来衡量,且是唯一标准,同时认识又反作用于实践。无论哪一种理论都源于实践,都将为实践所服务,否则理论将失去存在的意义。从实践上来看,当前努力实现大学生的思想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广大思政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里的教育问题在于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理论学习活动,以掌握相应的知识;还在于言传身教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落实落小落细,实践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方面的关系来看,实践大众化是理论大众化成效的现实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大众化的目的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大众化,广大人民在社会实践中是否正确、自觉运用该理论是检验核心价值观理论大众化的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普及化是理论普及化成效的直接体现。高校“核心价值观”理论普及化的目的在于实现其实践的普及化,大学生在实践中是否正确领悟、自觉内化并践行“核心价值观”是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普及化的试金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普及化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也是该理论最终归宿和价值根本。在实践的普及化中,促成大学生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明辨是非,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凝聚青春的智慧、才干,实现青想与人生价值。所以价值观培育的关键在于落实落小落细,在于平时的点滴实践。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指导与统筹兼顾

“党的十”报告不仅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设想,还把科学发展观列入我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这也是我党乃至我国应对和解决一切工作的根本方法。党的十不仅进一步昭示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也表明了我国高校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析的根本方法,即科学指导与统筹兼顾。具体来看就是要遵循科学的理念为指导,统筹全局,兼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个方面的教育。

根据这一方法论的指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不断深入开展,且初见成效。如,《绵阳日报》关于“把握途径拓展思路加强青年政治教育”的报道中指出,绵阳市委在绵阳高校党委宣传部长座谈会上,传达了坚决贯彻落实在北大关于“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好驻地高校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该校把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相结合。具体举措有,以“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创业思想;以社会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创业价值;以社会主义理想激发大学生创业精神;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大学生创业行为。该校准确把握我国社会重大转型时期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以往传统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创新,实现了把创业教育推上一个崭新高度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在更深层面上完成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④相关学者也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与方法进行了研究。陈必华、王鹏在《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中指出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要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要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要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曹和修则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浅析》中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践行公民的义务观。

要实现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必须将科学指导与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具体化。从微观层面上来引导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才能探索到真正的有效途径。

首先,高度重视,上下一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与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要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来推动该项教育实践活动的进行。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要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必须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来武装高校全体教职员工、教育广大青年学生。高校应更加注重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新力、影响力和亲和力,更加注重紧密结合当前时代特征,积极帮助全体师生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要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的“两课”和专业课程教学中,进一步改革与创新课程教学,发挥教书育人作用。

其次,树立典型,弘扬正气。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教育发展理念,在广大学生中树立不同层面的先进典型。通过各类先进评比和表彰,教育和影响广大学生。通过校报、广播电台、校园门户网站及二级网站、手机客户端APP、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媒体和平台,大力宣传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代言人及其先进事例,大力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来诠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讲好学生、教师、学校的故事来激励教职员工和广大学子见贤思齐,严厉律己,向上向善向美。要美化和优化校园育人环境,营造一个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第三,身先垂范,落小落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管理人员甚至后勤员工的示范带头作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大学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言传身教促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要以问题为导向,从解决广大学生的现实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让“核心价值观”看得见、摸得着,进而推进“核心价值观”培育润物细无声。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持续机制,与教师晋升、学生的评奖评优制度相结合,逐步提炼符合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和精神,耳濡目染内化形成学生道德行为规范,最终在大学生之间形成一个道德行为标准。

4 结语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会成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需环节。通过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普及化,坚持科学指导与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能够进一步探索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培育成效及辐射作用。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探索,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出发,来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

注释

① 华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J].人民论坛,2009(14).

② 陶德麟.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EB/OL].求是,2010-01-25.

篇11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思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

随着我国文化多元化发展,大学生思想活动逐渐呈现出独立性、多变性以及差异性等,为思政教育带来很多挑战,大学校社会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带来很多方便之处,本文主要论述发挥高校学生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先简单分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

一、大学生社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问题在于学生的普遍接受以及自觉践行能力,社团活动是学生自觉组织的一种活动,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影响力等,在理论层次方面,学校社团活动属于高校第二课堂的一部分,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能够为第一课堂教育提供很多便利之处,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从认知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识和实践的动力是情感认同,大学生社团的教育能够使学生与理论拉近关系,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可。

高校社团制度除了具有一般的管理能力外,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规范,促进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能够为大学生的教育提供重要保障,社团成员通过社团的管理制度,逐渐将所包含的价值观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从社团文化方面来说,各类社团的文化虽然形式不太相同,但是基本都包含了社团精神、社团品牌、价值观以及社团文化活动等,社团文化所承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情感中。从社团人际交往方面来说,大学生想要进入社会,必须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社团的人际交往中,学生能够获得充实的、满意的精神生活,为以后的生活提供便利。

二、大学生社团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高校大学生社团得到迅猛发展,但是随着规模以及数量的逐渐增加,在活动中出现了种种问题,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规划等影响了高校学生社团作用的发挥。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类型主要集中在一些体育、娱乐型的社团,在实践型以及公益型方面存在的比较少,在理论学习以及学术科研方面就更加少,社团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虽然都不太相同,但是从性质上来说,基本都是集中在文艺以及体育方面,关于研究和探讨类的活动非常少,社团性质出现一面倒的现象。高校这种单一性质和结构的社团极大的限制了社团文化的建设,不能有效的提高社团成员的思想以及综合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比较片面。从社团发展水平来说,各类社团发展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现象,有的社团发展规模大,但是组织紊乱,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的不断发展进步,高校社团活动类型逐渐增多,但是总体方面来说,各种类型的活动创新意识不强,形式比较简单,缺乏教育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活动质量。高校社团作为主要的教育载体,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规律,在管理方面虽然学校对于社团的管理逐渐重视,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对于其物质等的支持还是不足,不少高校仍然认为社团就是学生的课外活动,没有必要进行干预,没有认识到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作用,对于的支持力度有限。

三、发挥大学生社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用的方法

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大学生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作用。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社团职能的发挥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社团的资金非常有限,高校在以后的管理中不仅需要高度重视社团的管理工作,还需要大力支持,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提供物质基础,当然也需要进行严格审批、考察等程序,增加经费使用监管的效率。在社团文化以及内容方面,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兴趣,发挥出社团的重要作用。

社团在以后的发展中,需要充分应用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实现学生的价值认知,做到以理服人。大学生在刚进入高校中,具有非常强烈的表现欲望,认识能力也是逐渐增强,因此学校应对社团的发展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具体化,开展更多的关于科研等方面的社团活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立统一的学校社团指导等,更好的引导社团的发展,改变以往活动繁多,但是主体不鲜明的现状。

在活动中,学校对于社团的引导还需要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管着党的教育方针,建立优良的校风,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想要促进社团的健康发展,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对表现好的社团进行鼓励,不时进行引导,促进社团的良性发展。对现有的社团发展需要采取科学的引导,社团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实验平台,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为使学生更好适应发展,还需要成立一些与学生相关的特色社团,为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团活动,还需要开展分类指导,在业务方面来说,由共青团以及专业教师指导发展,在德育工作上有思政教师进行指导,针对科技型的社团,更加倾向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加社团教育的针对性,还可以开展讲座以及研讨会等引导学生的教育。充分利用社团的作用,扩大学生交流信息,在社团还可以增加一些评价,使社团的缺陷暴露出来,以后后期的改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先分析了高校大学生社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当前大学生社团的主要问题,重点论述加强高校学生社会作用的方式,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能够进一步的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发挥,在以后的发展中,还需要寻找更加适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出高校学生社团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8-128-04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指出“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此为背景,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信息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断演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命题,逐步成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成为近年来教育学界探讨的热点。

与此同时,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在校生数量渐趋规模化,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在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的《关于公布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相关信息的说明》显示:截至2012年9月,全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除宁夏、新疆、青海、外已有27个开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经教育部正式复核批准的本科层次以上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共40个、项目666个(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而加上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以“国际课程实验班”、校际交换生(交流生)形式存在的各类型合作办学模式,年招生人数达几十万。随着中外合作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大学生群体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现实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逐步引起教育学界的重视和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从中国知网检索来看,近五年来,先后有1700余篇论文公开发表探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这些理论的研究,对于一般状态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学生在求学阶段同时面对中外不同的价值理念、教学模式,经历国内外不同的文化环境、思想冲击,学生的价值观始终处于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比较、判断、选择甚至冲击的过程中,而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原则、思路、方法和举措的针对性研究还处于相对空白状态。基于这些思考,课题组于2012年8-10月,以专题座谈、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交利物浦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国际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国际学院等5个江苏省开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进行了实地调研。以此全面客观了解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的现状,并准确掌握一些现象和问题的规律及成因。本调查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 样本抽取。课题组调查人员从南京及苏州5所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中随机选取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791份,有效问卷774份,回收率为98.87%,有效回收率为96.75%。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来收集资料,其中,调查问卷由25个问题组成,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涉及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

3 统计方法。分析工具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现状

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接受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教育培养的大学生,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状况是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

1 多数大学生认同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拥有正确的人生信仰,并对党的事业满怀热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调查问及“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是否已经过时”,66.4%的学生表示“依然发挥作用”;在关于“你目前的信仰是什么”的选题中,43.8%的学生选择“马克思主义”,而选择西方民主自由、宗教、无信仰及说不清楚的分别为20.5%、6.3%、29.4%。由此来看,尽管在求学期间面对着中外双重、复杂的思想价值冲击,多数大学生还是比较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

信仰作为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它对个人的人生定位和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个人乃至整个民族、国家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问及“你自己有没有真正的信仰”时,61.6%的学生选择“有信仰”;对于“你觉得信仰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69.9%的学生认为“至关重要”,21.2%的学生选择“一定的意义”,持正面观点的合计为91.1%。选题“你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之共同奋斗”,62.3%的学生表示“愿意”。总体来看,多数大学生对于信仰的认识还是比较正确积极的,并且对党和党的事业怀着信心和激情。

2 多数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对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感到满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阶段性目标,体现着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目标和人生追求。对于中外合作培养的大学生而言,政治立场和对党的认知评价自然成为调查关注的重点。选题“你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前景”。80.2%的学生持“充满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观点。问及“你对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过程中的表现是否满意”,选择“非常满意”的学生占比为22.1%,“比较满意”占比为54%,两者比重之和为76.1%。此外,从座谈会交流情况来看,多数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给予了积极评价和肯定,对中国共产党在当前中国社会和发展进程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和领导力也广泛赞誉。

3 多数大学生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较强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指明了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本职使命。在选题“你是否赞同爱国是一个国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要求”中,90.2%的大学生选择“完全赞同”和“比较赞同”。在问及“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你是否感到自豪”时,认为“非常自豪”和“比较自豪”的占比为64.4%。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认同调查方面,在座谈中,八成以上的大学生普遍表示“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等中华文化精神的精髓应该继续传承发扬。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大学生作为时代精神的先锋和践行者,对改革创新的理解和认识是否到位直接关系着民族发展的未来。问及“你认为改革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如何”,69%的学生表示“非常有意义”,24.5%的学生认为“有一定意义”,两者合计后,持正面认识的学生占比为93.5%。选题“你如何评价三十多年改革创新精神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作用”,76.4%的学生选择“至关重要”,19.8%的学生选择“一定的积极意义”,两项比重合计高达96.2%。由此可知,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由于接受到较多开放式的思想影响和观念引导,对于改革创新思想精神的认可度非常高。

4 多数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比较积极,对于社会不良风气和现象也有较高的辨识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标杆,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相对而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生活条件的优越性,注定了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具有其自身特点。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哄抬物价、欺诈蒙骗以及假毒食品屡禁不止现象,81.40%的大学生主张“唯利是图,应依法严惩”。对于近年来国内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之类的大灾大难,66.4%的学生选择“尽我所能,伸出援手”。关于社会上及互联网不时掀起的“煽动”、“蛊惑”、“谣传”之风,大学生们选择“尽可能了解事实真相后,再做决定”和“不偏听、不偏信,以大局稳定为重”的占比分别为57.5%和30%。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多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辨识力和道德良知的喜人局面。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积极评价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乐观、健康一面的同时,还必须清醒认识到其中存在的客观亟待破解的问题,这些直接关系到中外合作办学育人的方向及成效。

1 总体认知不够完整,模糊肤浅。从调查及座谈的反馈情况来看,客观存在着多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认识、理解的不到位现象。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方面,33.6%的学生表示“大致了解”,45.1%的学生坦承“仅仅明白一点”,且有8.9%的学生明确表示“一无所知”,真正“全面了解”的学生占比仅为12.4%。由此可见,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中的多数大学生群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认知缺失、不够深刻的现象。

2 精神信仰不够虔诚,淡漠缺失。正如梁启超所言:“信仰是神圣的,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信仰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就是当前学业和未来职业及人生终极追求的基本精神动力所在。从调查来看,关于大学生是否有真正的信仰,27.4%的学生表示自己“没有真正的信仰”,另有11%的学生回答“说不清楚”,明确表示自己有“真正信仰”的为61.6%,刚刚超过六成的比例。由此看来,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存在着精神信仰及其教育的缺失。

3 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奉行实用主义。大学生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要群体,其政治态度和政治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政治价值判断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优劣性比较方面,43.9%的学生选择“两者各有优劣”,20.4%的学生选择“不管什么制度,只要民富国强就好”,而明确表示“社会主义制度更为优越”的仅为26.8%。这与我们记忆中高歌“社会主义好”的理想期待有着明显较大差距。在选题“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前景持何态度”中,23.8%的学生表示“半信半疑”,9%的学生选择“没有信心”,7%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而明确表示“充满信心”的学生占比刚刚达到六成。这些数据可以清楚反映出,中外合作办学相当部分大学生的政治态度缺乏坚定性,多数学生奉行实用主义的选择态度,政治意识更趋淡漠化。

4 理想追求缺乏大局观,偏重个人利益。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在人生的理想追求方面,更多地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问及“你认为自己人生最大的理想追求是什么”,41.6%的学生选择“追求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7.1%的学生表示“不断获取更多的金钱”,9.2%的学生选择“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明确表示“努力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的占比仅为42.1%。关于选择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模式及出国留学的最主要动机问题时,选择“感受异国文化,丰富自己”、“在国外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两个方面的比例分别为31.2%和25.7%,而明确表示“学习先进知识技能为国效力”的仅为32.7%。数据客观体现了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多数学生理想价值追求偏向于个人利益、自我感受,社会责任和大局意识不足。

5 奉献与正义精神不足,冷静旁观有余。在“考察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爱心自愿服务精神”的选题中,有自愿无偿服务经历的学生仅为17.4%,表示“乐于参与自愿者服务活动”的学生占比为50.8%,而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在此方面可称为“三无人群”(无观念、无兴趣、无行动)。在选题“你对2009年长江大学勇救落水儿童群体的英勇事迹持何看法”中,53.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们现场施救缺乏冷静的分析、太莽撞”,25.6%的学生表示“自己会看具体情况再考虑是否救人”,另有10.6%的学生认为“3个大学生用生命换回2个儿童不值得”,而明确表示会“危在旦夕,救死扶伤,我会义无反顾”的比例仅为10.7%。我们不难发现,相当比重的大学生呈现奉献精神、正义感的缺失和淡漠,更多表现出的“冷静与观望”使得热血青年的原本精神失色。

四、对策建议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水平的提升,必须建立在有效把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育人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新手段、新思路,才能取得教育的实效。

1 明确一元化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高校育人总方向。中外合作办学的开放性、交融性决定了从专业培养计划的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到育人环境的规划都取决于合作双方或多方的协商共同决定,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德育的地位如何体现。毋庸置疑,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明确指出:“中外合作办学应当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可见,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的人才标准是明确的,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涵的一元化价值理念是合作办学总的指导思想。合作办学育人总的方向也要围绕培养具备专业知识、良好品行素养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知识青年这一高校育人的核心任务。

2 针对中外合作办学育人工作特点,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式与内容。与普通高校育人工作相比,中外合作办学由于其自身特殊的教育模式和师生群体,在意识形态领域受到价值观念西方化、社会思潮多元化等方面的冲击更为明显。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尤为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有着重要和特殊的作用,是贯彻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基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可否认,中外合作办学育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差异和碰撞。因此,针对交织在复杂思想环境中的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决不能在保守、封闭的领域内开展教学活动,要适应中外合作办学的挑战,必须建立在对马列主义等传统经典思想理论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大学生学习成长、就业、发展环境的变迁以及信仰教育、公民教育、公益理念、职业伦理、全球观念、改革创新思想等时代精神,以隐性化、现实指导性强、时代气息浓为特点,从全球角度、国际视野出发,调整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培养目标、形式和内容,避免直白式的说教、纯理论式的宣讲,从而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开放心态、现代观念、立场坚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 有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创新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中外合作办学“X+Y”(3+1、2+2等)的培养模式使得育人工作呈现出异国、多校区、阶段性的特点,这就注定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客观上面临一些挑战和压力。而以互联网、移动终端、校园电视广播为载体的信息技术渠道相互融合,为中外合作办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筑了一个多功能、交互性、连续性、高效率以及辐射面广、渗透性强的综合系统平台。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家庭条件的普遍优越性,使得学生不存在拥有和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障碍,这也就确保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条件。以人人网、博客、微博、即时通信工具MSN、QQ等为平台,及时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通过这些渠道实现与学生的良好沟通交流,并通过网络平台适时正确引导舆论方向,用客观、准确、积极、健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感染、影响学生成为破解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手段。

4 严格规范外教课程教学内容,避免西方价值观的扩散传播。中外合作办学特殊的培养模式无疑使得学生在大学阶段直接、大量接触外籍教师,面临异国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这些频繁交流的背后不能排除一些西方带有特定意识形态的教育机构或个人利用自身的科技及教育优势在中国寻找、培养“西方政治思潮”的宣传者和人。一些学生自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迷惑。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的主管部门和承办单位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具体措施。从主管部门的角度,要严格审查合作办学的培养计划方案及其合作办学的形式与内容,确保合作符合相关规定的精神要求;从开办高校角度来看,中外双方成立的理事会或工作委员会要在合作协议中明确体现这一主张,并从外籍教师的选聘、教学内容的监控、教材的审核、学生思想状态的掌握等方面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朱志明,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调查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4):75-78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王华敏,李晓娟,黄蓉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行现状调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5):100-103

[4]李影,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树立的引导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52-53

[5]李红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思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96-100

[6]朱志明,林静华,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94-97

[7]孟建国,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0):18-19

篇13

论文摘要:普列汉诺夫在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将社会心理引入社会历史研究领域,提出了社会结构“五层次论”,阐明了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 用,揭示了社会意识的内在构成和发生、发展规律,并特别强调了社会心理和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丰富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会结构理论是}土会学和历史观的重要内容。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创造性地将社会心理引进社会历史研究领域,阐明了社会心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了社会意识的内在构成和发生、发展规律,并特别强调了社会心理和文学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丰富、充实和具体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有力地批驳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思潮对唯物史观的责难和歪曲,为捍卫、传播和发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历史观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我们今天的理论研究、改革实践和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 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的理论源流和时代背景

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直接建立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基础之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作了经典的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在这里,马克思从总体上对社会形态的内部结构作了科学的解剖,即把社会结构概括为四个层次:生产力一生产关系一法律、政治的上层建筑一社会意识形式,并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思想。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对于社会意识的内在构成和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没有进一步展开。恩格斯在晚年提出了著名的“中间因素”理论,论述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的“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的关系,指出了社会经济因素多半是通过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道德等“中介”决定远离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领域如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的,从而揭示了社会意识受社会经济因素制约的客观过程和途径,极大地补充、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恩格斯虽已隐约地意识到了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与政治之间似乎还应该有个“中间环节”,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来得及作更多的论述和发挥。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继承他们的是第二国际的一些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是其中的重要代表。普列汉诺夫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把社会心理引入社会历史研究领域,提出了著名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亦称“五项论”),将马克思的经典公式具体化了,并对恩格斯提出的“中间因素”的构成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开拓性的探索和研究。

除了理论上的渊源,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的提出和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也有密切的关联。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经历其产生之后的第一个世纪之交时,恰逢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推动了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高速增长及资本积聚和集中的迅速发展,造成了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这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结束,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机还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工人运动只能在和平条件中并利用和平条件来发展自己。随着各国工人政党的形成和第二国际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而随着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出现,反映这些变化的各种理论流派和思潮纷至沓来,其中不乏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现实意义的怀疑、责难和攻击,一些唯心主义和机会主义者直接向历史唯物主义发起了进攻。恩格斯去世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也出现了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思潮。

在第二国际理论家那里,历史唯物主义面临的最根本的危险是被曲解为机械的经济决定论。当时新康德主义用折衷主义的因素论来反对唯物主义一元论历史观,他们认为,在历史过程中发生作用的诸如经济的、思想的、法律的、政治的、道德的等多种因素都是等价的,各自是独立的本原。它们之间只有相互作用,而不存在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德国唯心主义社会学家、莱比锡大学教授保尔·巴尔特说“经济史观”是马克思历史理论的最恰当的名词。伯恩施坦则指责马克思过分强调历史上技术和经济的决定作用,因而忽视了思想的作用,这样人便成了客观经济法则的盲目崇拜者和消极的旁观者。按照俄国民粹派的说法,马克思主义者是所谓“依靠经济弦线为生”的“经济唯物主义者”,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则是为了“经济因素”而牺牲其他社会因素,并从根本上否认个人在历史上起作用的学说。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思潮的出现,激起了国际上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强烈反对,特别是第二国际内部展开了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理论家们,不仅注重对伯恩施坦的理论观点和策略主张进行深入的批判,而且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本身作进一步的思考、探索和新的阐发。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就是在这一理论批判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二 、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的理论蕴涵

普列汉诺夫先后发表了 《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等著作,深人系统地探讨了在他看来作为一般社会学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各种基本问题,社会结构“五层次论”是他在这—探索过程提出的—个最著名的新命题。社会结构“五层次论”可以谠是他的社会学思想的核心,是他研究唯物史观的总纲。具体而言,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主要包括以下几层蕴涵。

首先,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的社会结构学说中明确地增添了“社会心理”这一环节,强调了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普列汉诺夫指出:“如果我们想简短地说明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现在很有名的‘基础’对同样有名的‘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见解,那末我们就可以得到下面一些东西:(一)生产力的状况;(二)被生产力所制约的经济关系;(三)在一定的经济 ‘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四)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人的心理;(五)反映这种心理特性的各种思想体系。”哳㈣在这里,普列汉诺夫把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概括为五个层次:生产力一生产关系一社会政治制度一社会心理一思想体系。比较一下马克思的经典论述,我们不难看出,普列汉诺夫称马克思说的“法律、政治的上层建筑”为“社会政治制度”,而把“社会意识”分成了两种基本的形式——“社会心理”和“各种思想体系”。在普列汉诺夫看来,在社会存在和理论形态的社会意识即思想体系之间,有一中介环节,即社会心理,其中一部分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一部分由社会的政治制度所决定。在社会心理的基础上,才产生着理论形态的社会意识。他认为,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对思想体系的决定作用,必须以社会心理为“中介”,而思想体系也只有通过社会心理这个中间环节才能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作为中介的社会心理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要达到对各种社会关系的理性认识,必须通过对大量“日常意识”的总结。亦即是说任何形式的思想体系反映社会存在时都是这样那样地依据 “社会心理”并概括“社会心理”的。是社会人的心理的集中反映;二是思想体系要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首先必须 “普及”、“扩展”“凝冻积淀”为社会心理,变成人们行动的信念。“迟慢的心理进化先于经济革命”。总之,社会心理是联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其次,普列汉诺夫通过对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社会意识的内在构成和发生、发展的规律强调社会心理是一切思想体系的共同根源。按照普列汉诺夫的解释,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感性阶段,指的是特定时期特定民族或特定阶级、阶层广大群众中普遍流行的,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地形成的,没有经过系统整理的精神状态,包括各种感觉、情绪、观念、要求、愿望、理想、习惯、风尚、道德情操、审美趣味等等,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一种“日常意识”;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的理性阶段,是经过思想家、学者、文艺家概括化了的、系统化了的社会意识,包括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哲学的、艺术的等思想观念。在普列汉诺夫看来,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虽然都根源于社会存在,但他们有高级低级之别,直接间接之分。正如一切高级的运动形态包含并依赖于低级的运动形态一样,一定的思想体系作为高级形态的社会意识,也不能脱离它的低级形态——社会心理。因此,普列汉诺夫强调社会心理是思想体系的直接来源。普列汉诺夫指出:“一切思想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即某一时代的心理。”“‘社会人’具有一定的心理,而这种心理的特性决定他们建立的一切意识形态。”普列汉诺夫明确地把思想体系与社会心理的关系概括为社会心理对思想体系的“根源关系”和“决定关系”。当然,这种“根源关系”和“决定关系”,不是指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意义上的基础关系和本原关系,而是指社会意识范围内思想体系对社会心理的依赖关系。

第三,普列汉诺夫尤其重视社会心理和文学艺术的关系,明确地将社会心理引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中的社会心理分析法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普列汉诺夫把深人研究社会心理及其中介作用,看作是探究艺术和各种思想体系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关键。他指出:“要了解某一国家的科学思想史或艺术史,只知道它的经济是不够的。必须知道如何从经济进而研究社会心理,对于社会心理若没有精细的研究与了解,思想体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解释根本就不可能。因此,社会心理学异常重要。甚至在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历史中都必须估计到它,而在文学、艺术、哲学等学科的历史中,如果没有它,就一步也动不得。”

在思想体系和社会心理的关系中,普列汉诺夫尤其重视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在他看来,文学艺术作为思想体系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以具体的感性形象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爱好、习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的;文艺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它与社会心理有着更为密切、更为直接、更为明显的联系。他指出,文学艺术是社会心理的反映,社会心理是文学艺术的直接来源。普列汉诺夫认为,文学艺术的直接来源是社会心理,而社会心理的性质又是由社会经济状况和人们所处的那些相互关系的特性所决定的。但这只是一个方面,普列汉诺夫同时还看到另一方面:来源于社会心理和社会存在的文学艺术,也能对社会心理、社会存在起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文学艺术一旦产生,必然要向社会、向读者发出一定的信息,以此去影响人们的思想情绪 ;一定时代的文艺作品,对形成人们的意向和情趣具有深远的影响。为此,他对欧洲各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阶级、阶层、职业的人们的社会心理作了许多概括,进行了生动的和极有价值的说明,指出这些心理如何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又如何反映在当时的哲学思想、文艺作品和历史著作中,以及发生过怎样的社会影响。普列汉诺夫的这些研究和阐述对于将文学艺术同政治、经济简单、粗暴地联系起来的庸俗社会学文论是一个具体的有力的批驳,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中的社会心理分析方法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 、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贯穿着三个方面的基本思想:其一是始终强调社会结构的客观性,坚持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物质生活决定社会精神生活的唯物主义原则解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其二是始终强调社会结构是一个由多种层次和多种因素构成的活生生的有机体。社会结构的各个层次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社会的运动。其三是始终强调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的中介作用,尤其注重文学艺术和社会心理的重要关系。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的提出,不仅有力地批驳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思潮对唯物史观的责难和歪曲,而且极大地丰富、充实和具体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为捍卫、传播和发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历史观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普列汉诺夫是在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提出并阐述社会结构“五层次论”的。难能可贵的是,普列汉诺夫既没有将经济理解为考察社会意识形式的唯一的“弦线”,也没有将社会心理解释为独立的精神王国和精神实体。普列汉诺夫的这一理论成果,对于我们今天的理论研究、改革实践和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从理论研究上看,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 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唯物史观和社会意识的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具有指导意义。长期以来,我们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对于理论形态的社会意识比较重视,而对于社会意识的低级形式——社会心理一直重视不够,甚至将其长期排斥在历史唯物主义之外。由于忽视了社会心理的作用,把社会意识仅仅看作是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映,因而对社会存在和杜会意识关系的理解存在片面化、绝对化的倾向。近些年来,不少学者运用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心理学说解释和分析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使唯物史观和社会意识的研究获得了新的进展。但是,这些阐释和发挥还远远不够深入。对于我国学界来说,社会心理学仍是唯物史观尚未系统开发的领域。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于上层建筑理论,“社会心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它填补了由经济关系、政治制度到思想体系之间的空白地带,完善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使人们对历史的解释和说明更加科学和合理。因此,深入研究社会心理意识的内在构成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全面把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过程,仍是当前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任务。

从改革实践上看,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社会心理和改革实践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的转型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现期和社会心理的敏感期。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会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心理的走向,但与此同时,社会心理也以同样激烈的反作用力,超前或者滞后地影响着政治、经济体制与社会结构的变革。在谋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面临着改革攻坚阶段的挑战,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社会各阶层的心理变化,不仅要准确地把握不同阶层的社会心理对于制度变迁的承受能力,更要从和谐发展的角度来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发挥这种社会心理对于制度安排的积极影响。

从文化建设上看,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创新具有指导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为此,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要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经济建设的最前沿,深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真实表现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热情讴歌普通群众的精神风貌,使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篇14

[关键词]社会思潮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影响 对策

[作者简介]吕云超(1977- ),男,江苏无锡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苏 南京 21004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68-02

社会思潮通常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是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相应的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作用的思想潮流。①

历史表明,大学生是接受社会思潮最前沿、最敏感和最活跃的群体,虽然他们接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但是,社会思潮凭借其特有的现实性、群体性和传播性正在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冲击,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当代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共同促进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当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分析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系统而反复的过程,涉及大学生的生理、心理、思维等因素,并在内外因素的共同的反复的作用下,在群体和个体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过程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从大学生个体心理过程的视角,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价值心理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与社会思潮相关联的自发的心理活动。价值心理是价值观形成前最原始的心理趋势,价值心理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最基础的和最低层的阶段。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平时可能对社会思潮并不了解,但是他们所表达出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是与某些思潮相关联的,如由于他们对历史政治的漠不关心而导致的心理特点、由于家庭等原因而产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行为特点等。这个阶段是现实利益和自然心理驱使自身行为产生的阶段,是前期家庭教育、个人习惯和性格特点所共同表现出来的自然状态,这个阶段不会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造成本质上的影响。

2.价值认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思潮的盲目推崇。价值认知是指“对历史、现实、未来的价值的认知和评价活动”②,价值认知阶段是大学生开始认识到社会思潮的存在,并主动向某些思潮靠拢、信奉的阶段。一项调查显示,许多社会思潮已经对大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在调查中,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依次为:民族主义(占30.2%)、民主社会主义(占24.3%)、个人主义(占19.4%)、新自由主义(占17.6%);大学生了解社会思潮的渠道中,课外渠道占77.7%,课内渠道占22.3%。③可见,社会思潮已经涌入大学校园,但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认知较为分散,表现出多头分散的盲目推崇状态。

3.价值认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思潮的理性认同。价值认同是指大学生通过价值认知、评价、选择等活动,把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在价值认同阶段,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对某种或某几种社会思潮的认同,这个阶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理性成分。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均有一定的认同度,对各种社会思潮“认同度高”的大学生比例如下:新自由主义占13.9%,民主社会主义占15.7%,民族主义占16.9%,占13.1%,文化保守主义占16.2%,普世主义占17.8%,后现代主义占15.3%。④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大学生个性突出、思想各异,他们“接受社会信息的敏感性与偏激性、求知欲和好奇心、独立性和批判性、影响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接受社会思潮的必然”。⑤

4.价值践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思潮的接纳与内化。价值践行是指大学生通过理性分析与比较之后,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与社会经验,对所认同的价值进行内化,并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个阶段是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高级阶段。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29.6%的大学生认为社会思潮现实针对性强,18.4%的学生认为社会思潮理论观点新颖,18.1%的学生认为理论说服力强,15.4%的学生认为社会思潮能满足人的利益诉求。⑥由此可见,社会思潮凭借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吸引力、感染力及部分成分的合理性,已经将其观念、意识植入大学生的思想中了,大学生在这个阶段已经完全被社会思潮占领精神世界,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也将被彻底改变。

二、当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主要特点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但由于个体的差异也存在影响的差异性。同时,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虽然具有一些消极因素,但从大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社会、分辨是非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积极因素。因此,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体现出全面性和差异性共存、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共存及深入性与有限性共存等特点。

1.影响的全面性和个体差异性共存。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具有全面性的特点。一是多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群体的覆盖具有全面性。在社会思潮盛行的情况下,多种社会思潮较为均衡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二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渠道具有全面性。社会思潮在原有传统传播模式的基础上,更是利用网络新型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同时,由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经验、生活环境及认识能力的交互影响,他们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也存在个体的差异性。部分大学生会从价值心理阶段直到价值践行阶段都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最终内化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而有些大学生可能从价值心理阶段或价值认知阶段等中间阶段就已经把社会思潮对自身的影响拒之门外。

2.影响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共存。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包括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两个方面。有许多积极因素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有帮助的。一是能帮助大学生拓宽视野,提高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社会思潮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具有前瞻性和思想性。二是能引导大学生关注现实与社会的发展,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在社会转型期,有些思潮能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国内外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社会问题,如养老、医疗、住房及分配制度等。同时,社会思潮的消极因素是显而易见且广泛存在的。如有些社会思潮会动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如、新自由主义等;有些社会思潮会动摇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例如,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贫富差距、住房医疗等个别问题;有些思潮会混淆大学生的荣辱观,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

3.影响的深入性与有限性共存。社会思潮的题中之义包括了传播性特点,社会思潮一旦被一部分大学生所认同、支持和呼应,他们会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潮流或舆论力量,极易深入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具有有限性。一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价值渗透是有限的。社会思潮高度关注社会现实性、阶段性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一旦解决,社会思潮就丧失了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二是社会思潮理论体系的复杂性对大学生的接受是有限的。“社会思潮的理论形态和所具有的复杂性特征给青年在以群体方式认识和接受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⑦从而,大学生对其接受也是有限度的。三是大学生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对他们接受社会思潮是有限的。大学生长期接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虽然暂时对社会思潮产生新奇与追捧,但他们在思想上会保持一定的警惕,因此,也决定了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局限性。

三、解决当代社会思潮阻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有效途径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思潮都是伴随着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而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如果不主动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那就会发生思想的蜕变和立场的动摇,后果不堪设想,苏共丧权、苏联解体就是最惨痛的例子。面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冲击,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充分利用大学教学、实践与校园文化活动等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各个方面,以此来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形成核心价值观,并进一步传播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地位。《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是引领与被引领的关系,绝对不是否定与被否定的关系。要处理好引领关系,进一步巩固引领地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社会意识具有多样性,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之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二是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形成共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这个前提,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指导中国的实践,尊重不同阶级社会群体、集体和个人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更好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形成社会共识。三是要加强党的领导。要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话语权和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手里,才能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地位。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教学实践与校园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影响的高地,必须率先抢占教学、实践与校园文化等阵地,才能卓有成效地避免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让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从课程、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思考。一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优势。思想政治理论课能系统地进行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分析,让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传承与发展过程,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与信服,从内心深处接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内化为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动准则。二是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优势。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品位大众化的冲击,校园文化建设容易产生价值导向不明、价值成分缺失的问题。因此,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导向作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要充分依靠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优势。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必备途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个人价值观的有效手段。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这就要求社会实践的组织者要有明确的理论指导意识,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在方案设计、过程指导、报告撰写及成果考核时,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标准,以此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

3.注重培养高校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之间是意识形态的博弈,但理论传播的核心还在于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2007年,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可见,构建一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队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的指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注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要严格选拔机制。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出发,以社会主义阶段性目标和最高目标为依据,选拔思想先进,能力突出,值得信赖的优秀青年进入培养行列,确保队伍的纯洁性与可靠性,通过理论学习、文化传输、素质锻炼及社会调研等方式,把他们培养成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让他们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队伍。二是要优化培养模式。要进一步优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模式,构建精英塑造与普通培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阶段性与长远性相结合、新型阵地与传统阵地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培养相结合的立体化培养模式,让优秀的高校大学生接受全方位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他们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要确保辐射全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以点带面,全面传播马克思主义,全员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全部树立核心价值观。通过学校的精心培养,形成一支相对固定的并不断壮大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队伍,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传播者,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鉴别力与理性判断能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吸取社会思潮合理性与积极性的同时,全面树立核心价值观。

[注释]

①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53.

②王玉梁.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3.

③④⑥佘双好.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6):3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