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全面发展的必要性范文

全面发展的必要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03 16:08: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全面发展的必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篇1

1.1育全面发展的人的必要性

首先,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职业流动的加剧,信息化知识化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如今市场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也相应做出变化,职业需求的方向在随之千变万化,这个处于变化中的社会更需要能以不变应万变的有综合素质的高科技人才,而不是那些仅有一技在身的专才。这就对职业教育的育人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其次,现代职业教育如要保证自身健康稳定地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其必然的选择。随着职业学校的蓬勃发展,实际教育活动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长久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功能的认识习惯于用纯功利的价值观来分析,单纯以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贡献尺度来衡量职业教育水平,更多地强调职业教育为经济服务的社会,而对其所具有的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核心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似乎有些忽视。这导致学校成了职业养成所,学生成了商业经济的附庸,学校发展也走向了困境。

1.2育全面发展的人的可能性

1.2.1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观的提出是对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从深层次上讲,应该是指一个人在志趣、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即作为一个真正的“完整的”“全面性”的人的发展,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得到自由的、充分的发展。我们当前的教育方针也指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教育理论与之相符合,与之俱进,即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理应确立与大局相一致的目的观。

1.2.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上的保障性首先,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改善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成果的极大丰富,教育的发展有了更强大的后盾。学校设施的现代化、师资力量的提高与教学媒体教具的科学化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受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其次,制度的日益完善为人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市场经济中主体的多元化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克服了过去高度集权化的政治体制,使每个人的权利都能得到保障,使每个人都拥有公平发展的机会。当然,有必要指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确实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想。虽然我们谈及了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就能很有效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也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实践进程。

2现代职业教育应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上文深刻地论述了职业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那么,理性地回到研究的起点和本源,职业教育到底应该怎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1转变教育观念,适应社会的变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目的观。这要求学校不仅要教授学生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还要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提倡学生的终身学习。现实社会中,无论何种教育层次的人,在一定教育阶段所受到的教育总是有限的,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绝大多数人的发展速度都会落后于现实的更新速度,这就需要我们依靠多种受教育形式来完善知识或技能结构,依靠多种生活的历练来获得心灵的成长,学会如何关注“人事”(知识技能层面)、“人心”(情感态度层面)和“人文”(信仰精神气质层面),以适应社会和生活的变化带来的考验。让人不断地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让人无限地接近全面发展。

篇2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WANG Shan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earch Center,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Huang Yanpei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sonality and development", "make the workers love work"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perspective view of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the cur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human development as the goal, and to explore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practice how should the concrete realization of comprehensive human development.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huma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dividual development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的社会已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职业教育在开发人力资源、发展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大家都忽视了职业教育的个体,它在挖掘人的内在潜力、充实自我生活、促使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等方面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所以我们很有必要重温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重新解读黄炎培“谋个性之发展”,“使有业者乐业”的目的观。以此来帮助我们树立尊重主体意识、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目的,也为我们更好地兴办职业教育做好思想理论的指导工作。

1 “谋个性之发展”“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目的观

黄炎培关于职业教育的目的的较为完整的表述是在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建之时,他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做准备;三、为个人服务于社会做准备;四、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做准备;其终极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①

黄炎培分别把“谋个性之发展”“使有业者乐业”列为职业教育目的之首和尾,其中寓意深刻。“谋个性之发展”,是20世纪20年代黄炎培既提出教育为谋生做准备、为服务社会做准备、为社会国家增进生产力做准备之后又重点提出的目的观,它是一种强调个体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观。具体是指职业教育一方面通过传授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教授具体化专门化的技能技巧使学生为适应某一工作做准备,满足其身体物质方面低层次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通过人格魅力的熏陶,智慧情操的培育和天好的引发,满足其心灵精神方面高层次的需求。

“使有业者乐业”也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目的观。它是指职业教育一方面通过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每个个体就会因此享受到社会的恩宠,而增加其幸福感,逐渐达到“乐业”的境界;另一方面还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人形成良好的道德智能—— “敬业乐群”,使人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逐渐从“有业”的需求达到“乐业”的享受。

黄炎培“谋个性之发展”“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目的观虽然从理论上揭示了职业教育的本质,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办学中也进行了实践性的尝试。但是在当时百业待兴,民生凋敝,政治黑暗的社会条件下,这种关注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只能被无情地扼杀在民族、国家大命运的摇篮里。

2 现代职业教育以育全面发展的人为本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1 育全面发展的人的必要性

首先,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职业流动的加剧,信息化知识化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如今市场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也相应做出变化,职业需求的方向在随之千变万化,这个处于变化中的社会更需要能以不变应万变的有综合素质的高科技人才,而不是那些仅有一技在身的专才。这就对职业教育的育人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现代职业教育如要保证自身健康稳定地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其必然的选择。随着职业学校的蓬勃发展,实际教育活动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长久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功能的认识习惯于用纯功利的价值观来分析,单纯以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贡献尺度来衡量职业教育水平,更多地强调职业教育为经济服务的社会,而对其所具有的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核心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似乎有些忽视。这导致学校成了职业养成所,学生成了商业经济的附庸,学校发展也走向了困境。

2.2 育全面发展的人的可能性

2.2.1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

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观的提出是对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从深层次上讲,应该是指一个人在志趣、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即作为一个真正的“完整的”“全面性”的人的发展,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得到自由的、充分的发展。我们当前的教育方针也指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教育理论与之相符合,与之俱进,即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理应确立与大局相一致的目的观。

2.2.2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上的保障性

首先,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改善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成果的极大丰富,教育的发展有了更强大的后盾。学校设施的现代化、师资力量的提高与教学媒体教具的科学化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受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其次,制度的日益完善为人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市场经济中主体的多元化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克服了过去高度集权化的政治体制,使每个人的权利都能得到保障,使每个人都拥有公平发展的机会。当然,有必要指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确实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想。虽然我们谈及了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就能很有效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也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实践进程。

3 现代职业教育应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上文深刻地论述了职业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那么,理性地回到研究的起点和本源,职业教育到底应该怎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1 转变教育观念,适应社会的变迁

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目的观。这要求学校不仅要教授学生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还要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提倡学生的终身学习。现实社会中,无论何种教育层次的人,在一定教育阶段所受到的教育总是有限的,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绝大多数人的发展速度都会落后于现实的更新速度,这就需要我们依靠多种受教育形式来完善知识或技能结构,依靠多种生活的历练来获得心灵的成长,学会如何关注“人事”(知识技能层面)、“人心”(情感态度层面)和“人文”(信仰精神气质层面),以适应社会和生活的变化带来的考验。让人不断地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让人无限地接近全面发展。

3.2 丰富职业教育的内容,调适个性的发展

丰富职业教育的内容,学校可以根据人的发展潜力、兴趣取向及社会客观需求来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才。具体可以从改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课程。例如: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差,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缺失等现实问题,可以开设相关课程重点解决学生诸如此类的问题。

篇3

关键词:教育 主体 本性 自然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87-01

在我国这个科考文化根深蒂固的国度里,一方面,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成绩、社会对学校的升学率都有着过高的期望值;另一面,学校为形成一流的生源、一流的教学软硬件,学校视升学率为学校的生命线。这些就促成教师注重学生的成绩,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得失的标杆。这与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宗旨是相违背的,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天性与积极性,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潜力。素质教育要求广大教师应重视学生,关心学生,研究学生,帮助学生。

“考试能力强,但是实践与创新能力比较薄弱”―― 这是很多国外学者对中国学生的一个总体印象。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侧重教师的地位,以教师的教授为主,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从而有悖于现代教育的目的。

1 教育与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了什么?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皮亚杰认为:“教育是认知发展的陶冶过程,就是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与外界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把内心潜在的发展的可能性表现出来。教育最主要目的不在于接受事实,而是培养创造力、想象力、洞察力。

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教育目的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突出了在教育中“人”的核心地位。

2 当前教育与教育目的的矛盾及矛盾产生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整个教改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教育方式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矛盾。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教改只注重了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未能将改革深入到教育心脏,只对教育进行了一些修修补补,教育方法与手段仍然以传统的为主。

以凯洛夫的五段教学为典型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统治着各级各类学校。它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讲解、板书及多媒体的利用,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身心特征;老师主宰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这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教育架空于学生的自然本性与认知能力之上,压抑了学生的发展积极性和创造力,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符合以人为核心的全面发展目的。这就是教育与教育目的矛盾的主要原因。

3 教育中尊重学生本性的必要性

3.1 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和郭思乐的生本理论看其必要性

卢梭主张:“教育要顺应人的天性的自然发展,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自然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施加不同内容的教育,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郭思乐提出:“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其关键是从内部和外部去了解孩子。”等生本教育理念。

教育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第一,教育要适应学生天性的发展。教育必须保护学生善良的天性,使身心得到自由发展,反对压制学生个性,束缚学生自由的教育。教育还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适应不同时期的学生“内在”发展水平。同时,针对男女在身心方面的区别,必须对他们施以不同的教育。第二,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自然人。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他特有的成熟时期、身心特点、需要、欲望、情感和爱好,教育应该以此作为基点,规定每一阶段的教育任务与内容,不应该在他内在条件尚未成熟时强加某种形式的训练。

从以上看来,在教育中尊重学生的自然本性是很有必要的。所有的教学设计只有以学生为主体、顺应学生的本性才可以产生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重构,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2 从学习理论看其必要性

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探索、研究、发现的本能,他们有要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教育过程中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用弗赖登塔尔的话来说,就是“让他们经历教学的过程,这是教学的第一原则”。如果教学把握住了这一点,才能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将所学的知识纳入其认知结构中,实现认知的“重构”。所以,在教学中要确保做到尊重学生的天性和已有的认知结构,才能使教学有效,用成人化的逻辑将整理好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只有尊重学生的本性,突出其主体地位,才能使他们积极参与知识的“生产”,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新的课程体系要求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3.3 从现代学生观看其必要性

正确的学生观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现代学生观包含:(1)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2)学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人;(3)学生是一个有独特个性和独立人格的人;(4)学生是一个完整、有思想的生命体。学生的本性得到教师的尊重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事实上,目前教育仍然存在以教师、课堂为中心,以教代学,而学生不求甚解、缺乏创新能力等等弊端。现代学生观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本性,提高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借助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教育 必要性 全面发展 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20

新的时期国家和社会最需要的人才类型就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在思维上与时展紧密接轨,而且可以赋予大众生活更多新鲜的气息。与此相关的创新教育在欧美国家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我国真正重视和开展相关的教育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实践路径上,我们需要学习和研究的还有很多。回归到数学这门学科上来,其中很多的知识就呈现出较强的思维发展特征。而小学时期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的学习不仅为学生的终身数学学习习惯奠定了基础,更是巧妙开发小学生较强的创新力和想象力的关键时机。总之,小学数学教师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具体论证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行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经之路。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行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1.小学时期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

(1)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想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就必须紧抓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因为这个时期是学生们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的最关键时期。可以说,一个人坚持一生的众多习惯中,有超过一半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就建立了的。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推行创新教育的最佳时期,以后再想改变学生既定的思维模式、激发他们的内部潜力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了。(2)科学研究证明,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是最迅速的,与此同时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才能是惊人的。小学生之所以在这个方面独占优势,一来是因为他们对是身边的很多事物都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来是因为他们在做事方面不像成年人那样,他们没有很多既定的程序和模式,因而往往在诸多方面更容易实现突破和创新。中国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且我们是把时机放在首位的,既然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发展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我们教师自然要把握住这个阶段的教学了。

2.推进创新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以往的“成绩观”早已被证明是不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了的,创新教育才是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教学模式。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推行创新教育,就意味着学生们更多地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他们拥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去探索自己擅长的解题路径,因而也符合他们本身的个性优势。在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最关心的是学生能力的全面进步,而成绩则被摆在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我们之所以强调“能力观”,是因为学生的实际能力才是伴随学生终身的一项财富,从长远的角度开思考,学生的能力决定了学生未来的人生走向。因此,推进创新教育是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全面发展的关键。

3.推行创新教育是顺应时代趋势的关键。

不可否认,二十一世纪每个国家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其中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往往具备更强的竞争实力。创新型的人才不仅享受高待遇、高薪酬,而且他们也是推动某一个行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不拘是在科技、工业、军事、传媒等各个领域,创新型的人才总是社会发展洪流中最耀眼的一颗星星。而向这些领域不断输送人才的就是各个学校,因此,我们只有从根本上在教育界中推行创新教育,才能保证各行各业创新型人才的供需平衡,也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最多的贡献。因而,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推行创新教育,也是顺应时展趋势、贡献智慧力量的关键。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行创新教育的必经之路

1.坚持使用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无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推行创新教育的首要必经之路。在课堂上,我们不再选择直接告知学生答案和步骤的讲课形式,而是启发学生们自己充分运用思维优势推算出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头脑风暴,其思维能力势必得到相关的开发。在学生们正确完成了一个题目的解答之后,我们就尝试着用其他的方式解答这一题目,并且验证其可行性。学生们在教师的演示下很快就会明白:很多数学问题的解答步骤不都是一定的,而可能是多样的,从不用的角度也许会有不同的模式。他们就会从小摒弃依赖传统套路的学习模式,有意识地在解答相同一个题目的时候,更多地思考和寻求创新。

2.包容学生们的大胆猜想、鼓励学生们勇于创新。

教师毫无疑问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和成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的一句鼓励和表扬,往往是学生们再接再厉的巨大推动力。因此,在推行创新教育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和积极作用,最多地鼓励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大胆猜想、勇于创新。即使当学生们出现了一些失误的时候,也要鼓励他们和包容他们。比如说,有一次在课堂上,我问学生们:“有哪位同学在这道题目的解答上还有不一样的思路呀?”这时候,一个平时不怎么喜欢发言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个题目可能可以这样解答。”随后他就讲出了自己的想法。结果他的解答步骤其实并不正确,而且他的解答其实是绕了一个好大的弯。但是,我不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而且在课下我也找到这个学生聊天,表达自己看到他发言的惊喜之情。以后的时间里,这个学生不仅在数学学习上成绩一路飙升,而且他在课堂上与我的互动更加频繁和积极了,思维创新能力的明显进步得到了教师和学生们的一致认可。

3.以身作则,成为学生们的创新榜样。

篇5

1. “右利”习惯产生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都喜欢用右手劳动、写字、拿筷子、提东西、打球等。据统计,大约有95%-98%的人习惯用右手。在生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作“右利”现象。据生物学研究发现,人们习惯于用右手,是因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渐渐养成的,即使有时儿童少年也用左手执笔书写或拿筷子吃饭,而老师和家长总是强逼他改过来。渐渐地“右利”现象成为了后天性的习惯。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讲解示范动作,如推铅球、单手肩上投篮、侧手翻等,都以右手为例进行动作错误的预防与纠正指导,甚至对先天遗传性的“左撇子”,也强求他改换成右手练习动作,责令他不能利用“反手”做动作,让他练习动作无法协调灵巧而感到目红耳赤,挫伤了他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种教学方法手段没有遵循人体生理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这是绝对不可取的。

2. 左右手平衡训练必要性生理学依据

在人体的神经系统结构中,各部位通向大脑的神经通路是在中途交叉的,即右手是归大脑左半球管理,左手是由大脑右半球管理。由于人们经常执意使用右手,而很少锻炼左手,渐渐地人体左边的大脑半球的灵敏性也就比右边的稍高些,而这又促使人们更经常地使用右手,使右手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因此,右臂右手的骨胳和肌肉就比左臂左手粗壮、发达,力量也大得多,而且右臂还要比左臂长一些(约1cm左右)。这样人为地造成人体外形上不对称,有害于身体全面健康发展。在实际生活中“左撇子”习惯者用右手觉得笨拙,“右利”习惯者用左手觉得不灵活,对人类从事劳动生产,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方便。

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个性培养;个性发展;必要性;策略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不同的个性,这是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清的一个现实。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问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是有效贯彻素质教育的体现,因而学生的个性培养不可忽视。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的必要性及如何进行学生的个性培养提出一些见解。

一、个性培养的必要性

由上文可知,学生的个性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具体体现,因而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要深刻地认识到学生个性培养的必要性,从而才能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个性培养的必要性,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1.个性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极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性,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无疑就是接受学生的差异性,并且努力发展其个性。“一个学校精神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能唤起每一个学生身上的独特价值。”这就意味着,现代教育要求学校务必充分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在学生个性得到有效培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人才。

2.个性培养是教学优化的体现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都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进程,而众所周知,学生的各项素质是良莠不齐的,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也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精神。个性培养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与传统教学完全不同。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无疑是教学得到优化的最佳体现。

3.个性培养是学生发展的基石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体育教学过于程式化,这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有害无益。教师在教学中很难真正立足于学生实际,而往往都是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不到发挥,久而久之,要么成为受教师摆布的“学习机器”,要么厌学、弃学,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而进行个性培养,就能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个性培养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创新性,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特长,进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个性培养的策略

1.激发兴趣,发挥特长

就小学体育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从而帮助其发展。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就体育项目而言,他们能很快对其产生兴趣,因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挖掘出在某个体育项目中有特长的学生,然后通过个性培养,帮助学生在相关项目上有更好的发展。比如: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在篮球方面有潜力,就可以在进行简单的篮球教学时多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并加以赞扬。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不断成长,为体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积极鼓励,努力创新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鼓励他们进行学习的创新,从而使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如:在小学体育课中,如何让学生快速站好队列是许多体育教师极为头疼的问题,对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帮忙出主意,如何最快记住自己在队列中的位置。学生们纷纷出主意:用找朋友的方法(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些好朋友)、记住自己队列号的方法(边报数边站队)等等。对此,教师都应积极鼓励,相信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还能想出更多有效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个性都能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

3.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学生的身体素质或者体育爱好毕竟有所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务必立足于学生实际,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比如:进行跳高教学,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实际进行不同高度的训练,在注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发展学生个性。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如: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及勇气等等,力求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在现代体育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因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务必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进而帮助学生最终实现全面发展,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吕松领.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J].理论探讨,2010(3).

[2]邹维芳.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J].教师,2012(29).

篇7

关键词:休闲理论;高校休闲教育;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05-02

“休闲教育”提倡闲暇生活的有益性、参与性、审美性和创造性理念,与高等教育提倡的“以人为本”,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是高度一致的[1]。高校休闲教育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使大学生学会如何科学合理安排休闲时间,培养正确的休闲意识,帮助树立正确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并传授休闲知识,提高休闲技能,引导大学生学会高品质的生活,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健康、全面发展,提升生命质量,从而完善高校教育体系的教育。然而,当前的高校休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甚至成为高等教育的盲点。由于学生对休闲了解不够,没有充分理解休闲的真正本质含义,休闲的意识不强,造成大学生休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不强,基本处于盲目、放任自流的状态,甚至在休闲方面存在诸多误区,如:缺乏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和休闲意识,“俗闲”、“恶闲”现象较为普遍。一方面,即使有休闲,对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也只是通过上网、睡觉消磨无聊的时间。另一方面,大学生自己感到闲暇生活空虚无聊,不满意自己的闲暇生活质量,但又渴望提高自己的休闲生活层次水平。高等教育的工具化和功利化倾向,以及人们对休闲的轻视和偏见,使休闲教育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尽快开展现代意义的、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科学的休闲教育,让大学生在休闲中获得主动、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全新课题。

一、马克思休闲思想理论的科学解读

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直接研究休闲或休闲生活等问题,但他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隐喻了休闲观点,同时在他“批判旧世界”和“发现新世界”的理论成果中也隐喻着精深的休闲观点。另外马克思在著作中对“自由时间”的分析及其他相关方面的阐述与当今社会所指的休闲理论有相通之处。因此,研究休闲观,就要从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开始。自由时间是马克思休闲观的第一要义,即自由时间里人们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任意支配非必要劳动的余暇时间。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最高价值就是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这种价值现实性的社会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可见,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使用休闲及休闲生活等概念,但是他确实确立了彰显人本理性、凸显人的价值的休闲观。并且,他科学阐明了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联系,指明了休闲价值目标及实现途径。马克思休闲思想理论核心内涵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其内涵有两个支点,一是劳动,二是休闲;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存在于且只能存在于劳动和休闲之间,都是劳动和休闲合理配置的产物;真正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是能以自己享受休闲生活的尺度决定自己劳动的内容和数量的人,亦即能同时主宰自己劳动和休闲的人。认为,未来理想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2]。马克思认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3],因此,在思想之中,可以看出自由是未来理想社会的核心价值,而自由时间就是休闲时间,是休闲存在的一种“物质载体”,即在一般意义上有了自由,才有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条件,有了自由时间这个条件,每个人就能分享人类文化成果,发展自由个性也就有了保证。

二、马克思“休闲理论”对高校休闲教育的必要性

任何一种思想的兴起,均有其相应的社会背景,休闲教育思想的兴起也不例外。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在网络、电视中的视频和娱乐节目等新媒体的影响下,学生的休闲也形成了不恰当定位,网络游戏和聊天成为主要的休闲生活方式,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休闲问题,如休闲生活缺少文化底蕴,缺少生机与活力等。让这些高校休闲异化现象回归马克思休闲思想,我们可以在高校休闲教育方面得到启示,完善高校的休闲教育理论知识,实现社会“自由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开展休闲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马克思休闲理论奠定高校休闲教育基础。虽然在马克思的任何著作中,从未明确提到过休闲或休闲理论,但中外任一休闲教育研究者无不一一追溯到马克思自由时间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考之中。马克思指出:“所有自由时间都是提供自由发展的时间”。自由时间是休闲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而休闲教育则是引导社会个体利用自由时间,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保证。马克思认为只有“自由人”拥有自由时间,劳动才会变成自由自觉的活动,在这自由之中,人的创作性和潜能才得以发挥和展现。高校休闲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休闲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马克思的自由时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高校休闲教育的理论基础,为高校休闲教育提供了实践的理论基础,并且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

2.高校休闲教育改善过时的教育体系。目前许多高校的职能被降低为主要传授人类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传统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审美、志趣、身体等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对健康的休闲观念和休闲行为的培养。通过开展高校休闲教育,推进高校休闲教育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启发、激励、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价值判断,关注更广泛的需要和兴趣,让大学生知道科学、合理的休闲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生活。另外,高校休闲教育“全面人才”的培养能改善过时的应试教育体系,加快生态型大学的建设步伐。

3.高校休闲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前社会在生活方式、家庭结构、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均与传统社会有显著的不同,很多大学生因难以适应多样的社会关系而产生不安之感,甚至由于复杂的社会关系而紧张、单调和被动,毁灭了大学生本身该有的创造性。高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开展休闲教育,开设休闲指导,为大学生休闲活动提供资源保障和专职教育人员等,从而为当代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保证。

三、休闲理论视域下高校休闲教育实践探索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闲暇。低质量的休闲活动影响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那么,该如何合理地安排闲暇时间才能实现真正的休闲,才能享受自由而个性的人生呢・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的。美国休闲教育家曼蒂(IeanMundy)认为:“休闲教育的目的是:①对休闲行为价值判断的能力发展;②选择和评估休闲活动的能力发展;③决定个体目标和休闲行为标准的能力发展;④对合理运用闲暇时间重要性的意识和理解的发展。”[4]他把教育目标划分为不同的能力发展。综上所述,结合当前情况,高校休闲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1.帮助树立科学休闲观。首先,通过构建一支专业化的教师梯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是首要任务。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包含着正确的价值取向。“自由时间是自由的、随意的时间,也是检验道德和伦理判断的基础。”[5]我们不仅需要崇高的美德学习工作,同样也需要崇高的美德休闲。休闲的本质是自由的,但“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无约束或无视一个人在闲暇中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负的责任。”[5]所以我们需要建立符合社会价值规范的休闲观,做到“休而有节”、“休而有礼”。

2.提高学生的休闲技能。休闲技能的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休闲层次、休闲质量的提高。大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休闲技能,才能自由安排自己的休闲活动,丰富自己的休闲生活,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体验。提高休闲技能要求人们充分利用兴趣爱好,享受休闲的美好时光。高校需完善休闲教育机构和组织,发挥学生会、团委及下属的学生社团的作用,开展如各种体育比赛活动、书法画展、文艺活动、各种社团活动、演讲赛、辩论赛等,在专门机构的协调下,使活动开展具有一致性、持久性和组织性。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自由时间里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更加实现自我,更加主动追求高质量生活。它也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根本要求,是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自由时间中,人的主体性充分显现,自由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思想。同样,在生态性高校的建设过程当中,应注重学生的精神层面建设。这体现在学生是否能够利用自由时间在学校期间学到真正的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青年人。

休闲是一个人在一个几乎无限的序列中做出选择的。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是人的一生中一个持久、重要的展示自己价值的发展舞台。将马克思休闲理论知识贯彻于高校休闲教育体系中,在这样的休闲教育理论体系下,教育者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人”,如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样,人才可能拥有生命的原本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技术鉴定中心.国家职业标准汇编第一分册[M].第1版.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版社,200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6-4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73.

[4]曼蒂,奥杜姆.闲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167(1).

篇8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

1引言

所谓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发展,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当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应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的发展。

2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

2.1教学目标不明确。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体育专业的学生以外,由于体育教学不作为以后就业的主要学科,所以对于体育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对于学生的要求只需要做到增强体质与锻炼身体就可以,忽视了对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精神的培养。没有严谨的教学目标,就会使高职体育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

2.2课程安排不合理。课程的安排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以及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在增强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能力。然而,许多高职学校对高职体育教学的课程安排方面显得不合理,没有将课程教学进行系统的规划,使课程安排显得比较杂乱无章,从而使学生丧失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2.3对体育教学忽视。许多学校认为,既然是一所高职学校,就应该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培养学生专业的技术能力,所以对于高职学生的体育教学就会忽视,对高职体育教学的投入就显得不足,并且对于高职体育教师的选拔也没有严格的要求,甚至有些教师都没有受过专业的体育教学训练,只是选择班主任或者一些任课教师担任体育教学任务,从而使体育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对于学生以后的就业发展起不到推进的作用[1]。

3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并且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面性人才成为当今社会热门的吸纳对象,所以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是非常有必要性的。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的要求都不相同,所以,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进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为不同专业设定相应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到工作当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所以对现代高职学校而言,应该加快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速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质量综合性人才,同时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发展奠定基础[2]。

4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措施

4.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素质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教师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单一教学方法,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考试而教学,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教学宗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例如先进的体育教学设施,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激发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以前的老师一个人的课堂转变为由学生讲的课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对于体育技能进行学习,老师不应该只局限于技能上的学习,老师可以把体育技能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但是不要把它作为重点,然后老师在通过这种技能联系到其他职业当中,将他们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相同之处,让学生了解到体育知识的重要性。

4.2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在目前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为了节省投入成本,对于体育教学课程的安排没有进行严谨的考察来设计,全校学生都采用一套体育教学课程,由于不同专业的对体育技能的需求具有差异,所以就会让一些专业学到一些无用的体育技能,对于自己专业所需的体育课程却得不到掌握,从而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起不到有效的作用。因此,高职学校应该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考察,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体育课程,为学生制定良好的学习规划与职业规划,促进学全面发展。例如,汽运、机电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灵敏性与协调性,从而使工作更加顺利,然而电工和塔吊等专业需要攀登,对于臂力具有非常高的要求,以及其他专业所需要的体育要求,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对体育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发展。

4.3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就高职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为了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应该结合各个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专业的特点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设计,从而使学生的身体素质适应工作的要求。因此,在对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该共同努力,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与各个专业相吻合,培养学生相应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

5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创新体育教学课程改革,促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作者:陈正权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彭国强.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改革探析———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篇9

[关键词]高中生物 人文教育 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127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学校和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生物成绩的高低,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却重视不足,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这种功利性极强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需要进行改革。高中生物应当积极改革传统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时代对生物教育的要求。

一、高中生物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具有渊博知识的人才,同时更需要有创新能力,能够实现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人才。在生物教学中,只有渗透人文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另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和思想对高中生也产生了较大的腐蚀,要想促使高中生能够认识自身的问题,改掉自己的毛病,面对不良诱惑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必须重视生物教学的人文教育。教师要积极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个性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中生物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1.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认识到新时代的学生需要获得全面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要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人文教育的渗透,不断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培养,能够真正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教师立足学生的发展,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人文教育才能有效应用于生物教学,才能促进教学的有效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2.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现在很多学生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只要自己的学习成绩好,一切都好。很多学生对身边的一切人和事都不关注。生物成绩好的学生看不起生物成绩差的学生,有些学生不懂得自我能力和认识提升的重要性,不关注自己的情感发展,只是识记一些生物知识。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安排他们合作学习一些生物内容,他们会认为合作学习是浪费时间;如果教师要求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比如,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中的有关问题,他们也会认为探究过程漫长,浪费了自己的学习时间。因此,学生把探究的时间用来做题,等着教师把相关问题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告诉自己。学生不注重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不注重自己的探究解题过程,不懂得合作学习的快乐,这些都是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社会需要的是会合作、懂创新、会学习、会探究、能够互相帮助的人才。教师要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认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近几年,社会上经常会出现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尤其是由于高考压力过大而自杀的现象,校园也中出现了很多暴力事件,即使在课堂上,也会出现学生相互打架斗殴的恶性事件。这说明了学生对生命的漠视,这是现代教育的失败。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认识到即使自己有再大的压力,也不能漠视生命,更不应该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通过该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考试虽然对自己很重要,但是使自己的生命绽放光彩,积极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更重要,要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尽情释放生命光彩,有效学习,有效发展。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播,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有效认识到人文素养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策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人才的培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近年来变化巨大,表现之一便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发展变化。传统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中心地位得以减弱,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愈发彰显。学界甚至已经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主动教育功能的组织和个人。按照这个定义,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由于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也进行自我教育,具有主动教育功能,因而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1](P351)。这一观点的出现表明学界已经开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意识到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是有其必要性的,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与实践力具有深远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日益彰显的原因

(一)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就是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发展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坚持进行有效的、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人们的思想品德与一定社会要求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不断缩小,形成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品德。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先发地位,要把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理论、思想品性、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规律、有计划地施加给教育客体。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共享范围逐步扩大,教育者不是各种信息的唯一掌握者和拥有者,教育者也有必要向受教育者学习,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以便能够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教育影响也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并消化吸收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决定的

思想政治教育在总体目的上旨在提供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价值引导,并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个体特性,启发教育对象的自觉意识和主体建构,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目标上具有层次性,应该同时关注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所谓关注社会的发展,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思想品德;而关注个人的发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个性化发展目标,服务于受教育者的自由全面发展。两者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在关注社会发展的同时重视个人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要求,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完善。

(三)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本身具有主体性

哲学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标志。人的本质是一切社关系的总和,必然兼具主体与客体两重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在特定的条件下是客体,是被教育、被改造的对象,但他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他们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判断。教育者不能对受教育者只进行一味地说教和灌输,应该尊重受教育者内心真实的想法,重视教育客体的主体地位,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收到更好的实效。

二、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的必要性

(一)是充分尊重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真正的全面发展,就是以一种全面方式,按照人应有的发展需要,占有人的类本质,而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存在。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人的本质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首要内在属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重视教育客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发挥,而且把教育客体主体性的培育和发展作为重要主体。”[2](P197)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的挖掘,适应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要求,即适应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和提升的要求。

(二)是适应现代社会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现代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展开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任何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都要还原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中去。现代社会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解放,个人和社会都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动力,同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成为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既是被改造被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方法的适用者和教育环境的适应者,因此不能将其“当作某种驯服的自然力来驱使,而应当当作主体来看待”[3]P250。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扬客体的主体性,才能适应和应对现代社会的新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变化,才能以积极能动的姿态配合、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凭借自觉意识进行自我教育,才能通过主体意识,以自然和社会的主人的自我意识来处理和谐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推动现代性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是新媒体发展境况的时代要求

现代传播媒介与方式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也在改变,教育客体的思想和思维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新媒体的出现使知识和信息可以快速、大规模地交换和延伸,大大拓宽了教育途径,教育客体的知识获取来源不再仅限于教育者。这种全新的知识、信息传播手段和交往方式使得教育客体可以更广泛和自由地去了解和交流不同的知识和信息,这种网络化、信息化的生活方式为教育对象主体性的成长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空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平等意识、主体参与意识在新媒体环境下愈发彰显,并以客体自身的自主创新意识推动新媒体的现展,实现由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篇11

【关键词】中学数学;师生互动;必要性

一、师生互动是推行素质教育理念的关键途径

新时期,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中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学数学的教师们在学习和践行该理念的时候早已认识到了我们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数学知识、毫无主见的承受者,而是一群具备巨大学习潜力的能动主体。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思维非常活跃的时期,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跟学生没有互动,就意味着学生们依然无法行使自身的学习主体权利,被教师间接剥夺了足够的话语权和参与权。有的教师认为过分尊重学生的意志可能会削弱教师的教学权威,其实事实恰恰相反,这样做不但不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而且还更能赢得学生真正的尊重和长久的支持,因为教师是在以一种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诚恳态度与学生教学相长。一句话,学生在中学数学的学习中是学习主体的地位,这本身与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主导身份并不矛盾,二者是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双方。一节成功的中学数学课,不仅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教学才华,更需要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进来、深度思维。学生的学习主体思维得到切实的实现之后,往往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总之,师生互动是我们实现教师和学生双方角色的关键途径,也是我们中学数学教师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方面。

二、师生互动是加强教师实现因材施教的主要方法

因材施教是古今中外的教育者们都非常重视和肯定的教学策略之一。像是中国的教育大师孔子、古希腊时期的教育名家苏格拉底等等都一直强调因材施教的重要意义。因材施教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接受能力,展开有计划有规律的教学工作,往往能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要想实践因材施教的教学理想就必须首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准确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都是不相同的,因此教师想要准确把握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实际学习状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教师单纯的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增强自身对学生的判断和了解。但是这不是唯一的途径,也不是最有效的途径。因为考试的成绩往往只能反映学生前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并不能帮助教师合理改善接下来教学中的计划安排。师生互动就是教师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最好途径。中学数学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和学生们的互动,可以非常有效把握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可以清楚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感受。甚至具体到哪一道数学题目学生懂了、哪一个知识点学生们学习起来有困难,教师都可以及时获知。然后教师们根据对学生的准确把握,开展因材施教的策略,实现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和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三、师生互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

中学数学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教师们一直都非常重视理性思考的重要意义。但是单一的理性思维发展并不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培养的不仅是具备足够解题技巧的学生,而且是综合素质过硬,能够经受住更多挑战考验的学生。学生只有在各个方面都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都更有贡献的人才。虽然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多地倾向于学生的感性思维,但是感情与理性二者本身就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比如说学生通过口述的形式解答数学题目,就可以同时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能力。学生通过给其他的同学讲题,本身就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中学阶段,学生的数学知识正处于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的发展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因此,中学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另外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勇气,最重要的是全面加强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所以,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师生互动策略的教学艺术确实是很有必要的。

四、师生互动是保证学生提升课堂效率的重要内涵

篇12

2009年2月6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公告,宣布就该纲要所涉及的四个方而、二十个重大问题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一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论,在G高中也激起了巨大的反响。

长期以来,G高中一直就学生何时进入文理分科变来变去。二十年前,G高中的学生一般在刚上高二时选择文理分流;进入新世纪后,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复合性人才,学校决定将学生分科的时间延至高三上学期:然而,随着学校高考成绩的起伏,学校受到了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只好将文理分科时间再次调整到高二上学期,五年前干脆让学生一进校门就选科:江苏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何时让学生最终确定侧文或侧理的选修方向,再次成为学校内部分歧的焦点。

主张愈晚愈好、最好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老师们认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现在,高等教育的知识结构也越来越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跨学科、文理渗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火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逐渐树立志向、选择专业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需要拓宽视野、夯实基础、提高素质。过早的文理分科,既与高中课程的整体设计相悖离,也极不利于学生适应迅速发展的时代和社会。

主张早分科早发展自己爱好和专长、反对取消文理分科的教师代表则强调:人的天赋有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适合学文科,有的适合学理科,有的适合学艺术,九门学科不分重点、齐头并进,体现了一种落后的面面俱到的课程观。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要求,貌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将学生沉重地“钉”在课程上,不切实际地加重了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大批学生身体、品德、审美、思想及精神生活诸方面的发展严重弱化和缺位。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首先强调的应该是人的各种需要的全面发展、内在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实践技能的全面发展;其次,才是学科素养的兼容和协调发展。倡导人的全面发展,不是说要求所有学生一定得全科发展;全科发展如果偏离了德与智、知识与能力、素质与技能、心理与生理内在、协调的发展,根本就不等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教育生态下,高中教育的主要矛盾恰恰不是学生学科素养的不健全,而是智力之外其他智能发展的缺失和沦落。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我们更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了。然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常常又分歧迭见,搔不到痒处,好心办错事。你支持上述哪一种观点呢?当前,我们有何妙法推动高中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同步发展,同时有效促进个体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协调发展? (案例由本栏主持人提供)

篇13

关键词:高校;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法

法学是实践性较强的社会学科,在高校法学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在保证学生理论学习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未来的法学发展,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法律实践。因此,高校法学教师必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本文就高校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进行简要分析。

一、案例教学法在法学课程中的实施必要性和意义

从必要性来看,当前高校法学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等,严重影响了高校法学教学的效率。因此,创新教学方法,使用案例教学进行高校法学教学很有必要[1]。此外,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和实施对于促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法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案例教学法在法学课程中的实施策略

1、选择适当的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中心,教师首先要找到适当的案例,才能够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应用。案例的选择需要教师把握一定的原则:首先,选择的案例应该尽量保证其真实性,以便给学生带来更多真实的感受,也有助于检验学生的真实水平[2]。如,在民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本市近期发生的重大民事案件进行案例分析,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在案件分析之后对比公安部门专业人员对案件的分析,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案例分析时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其次,案例应该要选择较为典型的。教师能够找到的案例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中全部进行讲解,因此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以便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例如,在行政法中,教师可以将案例设置为外企设立过程中出现的行政法,这一问题比较典型,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行政法的理解[3];最后,案例的选择要注意保持难度适中,让学生既感觉有一定挑战,又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例如,教师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先让学生解决简单的问题,然后加大难度:“如果你是有关部门,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解决或者调整?”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起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给学生必要的准备时间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要求教师能够提前将自己准备好的案例分析题目布置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提前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数据,以便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进行案例的分析。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复习学过的知识,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4]。当然,为了保证学生的准备效果以及学生的独立思考成果,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整理的资料和结果进行上台演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也可以实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推动学生的更好发展。

3、重视课堂讨论和总结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展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的讨论和分析,这一环节是案例教学中的核心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清晰的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产生这种见解的依据,然后其他学生如果对此有异议或者疑义,则可以对该学生进行提问。发表自己观点的学生在回答其他学生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自己观点中的不足,也能够从其他学生给出的意见和建议中找到新的看问题的思路,因此有助于形成学生相互之间的思维碰撞,增强学生对法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4、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却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其主导性作用,以便推动教学的发展[5]。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情境,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话要说、有话敢说。又如,学生应该什么时候进行独立思考、什么时候进行分组讨论,也需要由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来决定。此外,在学生进行自我表达不够准确时,教师也要发挥其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回归到中心内容,鼓励学生更加清晰地进行自我表达。只有这样,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在高校法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实现法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促进学生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求法学教师能够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重视,坚持要以学生和案例为中心,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促进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的全面发展。

作者:万芳 单位:江西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曾辉.浅议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法学教学中的适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103-105.

[2]刘燕.法学教学方法的问题与完善途径——以案例教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3,07:62-64.

[3]艾展刚.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校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01:25-29.

篇14

1.综合性大学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开展音乐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1.1综合性大学开设音乐课程的现状

大学的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着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重任,而且还肩负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使命。大学艺术教育使高等教育从以往只注重培养专业人才的单一模式扩展到全面育人,成为全面落实德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1]

近年来,国家教委对普通高校音乐课程的开设作出了明确的指示。但迄今为止,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对高校的公共音乐课没有详细的规定,而高校的公共音乐课在课程安排、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均得不到落实,使普通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着公共音乐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随意性大等问题。[2]

当今的许多大学生只喜欢通俗的、不需要多思考的“快餐文化”,只喜欢片面追随所谓的潮流和时尚。而忽略了作为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审美素质的培养,把音乐只是看成单纯的娱乐手段。因此,公共音乐教学的内容不受一些学生的重视。

1.2开展音乐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的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文化知识和智力的教育,还是一种情感和道德教育。[3]因此,对于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来说,音乐艺术教育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德育教育途径。首先,音乐艺术教育无论是在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形式上都是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其次,学生在对音乐艺术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高校把音乐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最终有利于推进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2.音乐艺术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2.1帮助学生净化心灵,陶冶道德情操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产物,它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一些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可以传递给人们积极乐观的情绪,使听者的心理产生共鸣,激励学生努力奋斗。有些音乐作品歌颂真善美和弘扬社会正气,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风貌。

2.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许多音乐是宣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通过对这些音乐的欣赏和学习,学生们可以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通过这些音乐的鼓舞,学生们可以拥有直面问题并战胜困难的勇气,从而树立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

2.3帮助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综合性大学开设公共音乐艺术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进行大学生的综合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音乐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完善和发展自身,使其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最终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3.音乐艺术教育对综合性大学德育发展的意义

3.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音乐学习和表演时要求大家以集体的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和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此时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就得到了培养。集体音乐的排练让学生学会平等互助、团结共进,体会到集体的力量,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丰富情感,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积极的贡献。

3.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个人气质

综合性大学开展音乐艺术教育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通过音乐艺术教育,学生在欣赏和学习音乐艺术的时候自己的音乐修养得到提升,同时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也得到锻炼。大学生在长期的音乐熏陶下自己的个人气质也会得到提升。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