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浅谈体育教育范文

浅谈体育教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03 16:08: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浅谈体育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浅谈体育教育

篇1

1.社会化内容

人的社会化从婴儿时期开始,家庭承担重要责任,不仅包括基本生存的知识技能,而且还有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不仅促使儿童健康成长,而且使社会文化、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2.竞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

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竞技性。所以体育最早起于劳动中,形成于文化的交流中。竞技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体育就带有祭礼性质,但已具有民族节日竞技性质。由宗教习俗催发、文化交流的需要和城邦力量的显示,形成古奥运会。这样竞技体育对社会的第一个重要贡献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对儿童来说不H使他们学习到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完善人格和道德问题的判断力,促进他们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内化竞争的意义。

总的来说,竞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进人竞技体育的社会化阶段。指青少年通过各种社会影响,认识竞技体育,产生兴趣,加入其中。

第二阶段:通过竞技体育的社会化,指青少年通过参加竞技体育,在身、心、群等方面发展起来为日后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1)通过身体教育和劳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功能。

在婴幼儿教育期间,家人用练习坐、爬、站、跑等基本身体活动;在少年时期,各种游戏扩展孩子跑、跳等各种能力;青年时期,,不仅发展了身体素质,培养运动技能,对健康形成良好态度。因此"良好的健康和充沛旺盛的精力是朝气蓬勃感知世界,焕发乐观精神产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源泉。"这些早期有益的训练,为他们的健康人格,适应社会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2)竞技体育对儿童社会规范形式的影响。竞技体育运动是一种特色的社会文化活动。强烈的自身参与,激烈的对抗和频繁的人际交流,是它的鲜明特征。虽然竞技体育活动的规范具有强制性。但毕竟通过游戏、娱乐和运动体现出来是大家乐于接受的,有不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由于规范培养使少年儿童进入社会必不可少的社会化过程。因而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可以视为对社会法规和伦理道德学习的模拟过程。

而且儿童对体育竞赛中竞技有一个较长的接受过程,早期在集体游戏中各自做一些独立玩耍而已,不注重其他。中期,对竞赛中活动游戏规则视为神圣不可侵犯,拒绝变更游戏规则。后期开始了解规则真正意义。开始重视相互尊重和合作的价值,使游戏和比赛更为公平。开始协商游戏变更规则,一旦竞赛开始,绝对遵守规则,因为这是他们协商、自治的结果。

3.竞技体育有助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通过竞技体育活动,使儿童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特别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之一,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需要。因此竞技体育活动的良好协作关系有利于培养以后工作中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伙伴关系。

3.1竞技体育活动对人际关系的心理影响。竞技体育活动,增加了人与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缩短了距离。中国的乒乓球外交不仅打开封闭20年的中美外交上的隔阂,也开通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体育也是人生友谊使者,不仅增进人的相互了解,而且改变人的个性,形成完善的人格,它是青少年儿童的重要社交场所之一,对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独立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竞技体育活动不仅改变、调整人的良好心态同时也可以缩短人际交往距离,为现代人的适合绘画提供良好渠道。

3.2竞技体育活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合作被认为是当代社会最有价值的社会化行为之一。因为现代社会要获得成功必须要相互协作,同时由于社会文明发展,而隔阂的产生,使合作遇到最大障碍,因此合作能力既是参加竞技体育活动的必备条件,也是通过体育活动需要发展的社会型能力。如足球的强大吸引力,在于其成员良好的合作精神的发挥。所以经常性参加各种竞技体育活动,即加强了个体的合作意识,又有利于个体团队精神培养。

3.3竞技体育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竞争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重要价值观念,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既是体育运动的特征之一,又是体育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口号"更高、更快、更强"就是竞争的体现。而竞争的过程是他们身体素质、各方面知识、能力的自我展示。而这种竞争是建立在良好的体育到底基础之上,在竞技体育比赛中,不讲门第、不排尊卑;最讲法则、不循人情;最讲现实、不论资历,以"公平"为原则,是人的社会化形成的良好途径。

篇2

关键词:体育游戏; 教学; 教学方法; 应用

On Sports Gam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application

【Abstract】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sports teaching quality education is being paid attention to by people.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ompetition,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the competition of talents, the competition of talent quality. In the sports teaching,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 not only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sports,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game teaching method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analysis of game teaching method on th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eaching rational use of sports game teaching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were expounded.

【Keywords】 The sports game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 application

1 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准备活动包括组织教学所必需的课堂常规,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和专门性的准备活动、良好的准备活动,可以促进有机体加强新陈代谢,促进各个组织器官提高各个的工作效率。有选择的将体育游戏穿插在各项活动之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可以缩短身体的适应过程,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其他方面转移到体育游戏活动上来,在准备活动中,我们也可以选择趣味性比较强的体育游戏,例如:跑动中的“贴膏药”、“沙包接力”、“听数抱团”、“拉网捕鱼”、“抢珍珠”等,运用这些体育游戏进行准备活动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学生能够通过准备活动更好地表现出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和心理状况,从而使学生的兴奋性调解在一个适宜的状态,因此教师在组织游戏时一定要很有效的控制和调整。准备活动如慢跑、行进操、定位操、反复的重复去使用一定会让学生感到十分枯燥、厌倦,这样会使得课堂气氛呆板、沉闷,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奔跑类的游戏,例如:蛇形跑、螺旋跑、跑动中的“听号抱团”、或者用跳绳、跑橡皮筋、“传球触人”、等方法,这些活动同样也能取得热身的效果,这样效果会更加明显。有些体育游戏既起到活动肢体,提高兴奋性、集中注意力的效果,又能有利于组织教学,例如“听口令做相反的动作”、“一人手两球”、“去球比赛”、“偷珍珠比赛”、等等。这些体育游戏形式多种多样,又很有新颖,既是体育游戏内容又是组织教学的一种手段。部分学生通常不希望拿出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或体育运动,特别是女生,甚至不愿参加体育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用合适的体育游戏代替简单、乏味的、传统的跑操。以调动这部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在体育课的开始部分利用好体育游戏,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学生热身”两个方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的体育游戏常用在趣味性比较强、运动负荷比较小的体育游戏之中。

2 体育游戏在技术技能之中的应用

体育游戏在体育技能教学中,正确运用体育游戏法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变化的情况下强化动作技能,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例如:篮球教学中“一人运球上篮”、“一次连续打篮板”、“投篮晋级”、等游戏将篮球对篮球的基本技术游戏化论文,灵活了我们呆板的教学方法,增强了趣味性,吸引了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这样一来更加有助于掌握动作技能[2]。中长跑是一项有效发展学生心肺功能培养学生意志力品质的教学内容,但如果一味的按照中长跑竞技比赛的要求,逼着学生绕着田径场跑一圈又一圈,这样只会使学生越来越恐惧、越来越厌烦,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采用一些追逐游戏如:越野跑、或者给长跑赋予一定的情景、情节,例如:“奔向二十一世纪”、“环球旅行”,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和丰富的想象中达到教学目的,在球类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降球风、缩小场地,对规则进行变化,使学生充分体现教学中成功的乐趣,从而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技术能在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要注意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的任务与要求。一般来说是在动作技能形成的“泛化”动作阶段,不宜采用游戏法,让学生能够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熟练的完成动作就是复习动作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游戏的同时强化动作技能促进技术的动力定型,体育战术游戏是旨在球类教学中已基本战术为素材的体育游戏,主要目的是复习和熟练战术动作。

3 体育游戏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应用

身体素质练习一般动作难度小、负荷大、比较单调。采用体育游戏练习,可以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例如:发展腿部力量的“立定跳远”、“三级跳远”、“蛙跳训练”、“蹲跳练习”,发展上肢力量的“平衡角力”、“推人出圈”“人推小车”,发展灵敏素质“抓龙尾”、“丢沙包”、“打活靶”等游戏,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进行选择作用[3]。体育游戏法用于素质练习时,学生会比较兴奋,积极性也比较高,此时教师应该要注意运动量的大小控制,防止负荷过大,同时还必须采用安全措施,防止出现伤害事故。有关力量素质体育游戏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某项身体素质,在教学中应采用新颖的、趣味性比较强的体育游戏,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体育游戏形式。

4 体育游戏在整理活动以及结束部分中的应用

体育游戏用于整理活动中,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身体机能尽快的恢复,使人体更快的由紧张状态过渡到相对安静的状态,一些小负荷的体育游戏活动在大脑皮质所引起的兴奋可以加深运动中枢的抑制,促进其恢复,整理活动的体育游戏内容和形式力求做到轻松、活泼、精彩又幽默,使机体的生理、心理得到了放松,因此要选择运动负荷较小、内容较缓和、形式又比较有趣。

5 体育游戏在组织过程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项目,能否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关键在于是否有科学的体育游戏组织方法。第一,教师要及时讲解游戏名称、过程、方法、规则及要求、评比标准等,对于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与解答。第二,教师要做好体育游戏的组织领导工作,由于体育游戏的组织是教师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在体育游戏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体育游戏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补充说明,从而使游戏顺利进行。对于在违反体育游戏规则,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一定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另外教师还应该通过观察判断学生体能的变化来调节游戏的运动量。在发现学生力不从心的时候,一定要去及时的调整,例如:体育游戏中的运动量不足或过量的时候,应该采取灵活的措施,可以增减游戏的次数,延长或缩短游戏的时间等等[5]。第三,教师要做好裁判工作,它是保证体育游戏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裁判通常由教师担任,如果发现体育游戏过程有困难的时候,可以请学生协助教师担任裁判员,以免防止因裁判员不足而出现工作差错,从而保证游戏评比在公正,准确的前提下,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第四,教师应该要放下架子和学生做朋友。教师以一个活泼乐观,有趣甚至天真的形象出现在学生当中,既可以当体育游戏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又可以作为体育游戏的参与者,和学生一起玩,一起乐,共同营造一个温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中,不断养成文明、宽容、团结、协作、何群的健康心态和习惯,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感情跟浓厚,赢得体育游戏教学的成功,这一环节是非常关键的。体育游戏过程镇南关个别小组或个人在意志品质坚强,严守组织纪律,遵守体育游戏规律,发挥集体智慧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应该及时进行点评,鼓励他们克服缺点,发挥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道德风尚,让参加体育游戏的学生受到应该有的思想教育,学到一定的知识技能。少批评,多表扬。

6 总结

6.1 体育游戏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让学生认识体育、理解体育,进而形成体育一是为众生体育奠定基础。

6.2 体育游戏是学生接触的最主要的体育形式,而且体育游戏是作为一项教学内容同时也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6.3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合理有效的应用体育游戏不仅可以促进体育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圣奎.浅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 2007. 6.

[2] 李燕强.试论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J] .北京体育人学报. 1998.(2).

[3] 莫少强.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应用的分析[J] .体育科技. 2005. 26(2).

篇3

关键词:竞赛模式 趣味性 中学体育素质教育 体育精神

随着我国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传统的中学体育教育方式方法已经明显无法满足学生对现代体育教育的要求,也无法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这就使得一些对中学体育教育感兴趣的专家学者不断探索中学体育教育的新形式、新思路、新方法。

一、中学体育教育的竞赛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就是学校一周排出一节体育课,上课内容由体育教师自由掌握。但是由于学校、体育教师、社会等各方面影响,体育课实际上成为了学生们学习其他“重要”课程之余的放松时间,体育教育并没有起到它本身的作用。涉及到竞赛性质的也就是一年一度的以田径等竞技项目为主的学校运动会,但有时候也会因为给其他学科让路而被取消。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中学体育教师也要与时俱进、顺应发展要求,不断将竞赛模式引入体育教育。

第一,中学体育教育要不断将体育竞赛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传统的体育教育没有竞赛观念,学生只是将体育课做为一种放松。体育竞赛观念引入体育教育后,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成绩直接与学生成绩,甚至升学挂钩。同时,向学生们传授利用各种生活中简便器材锻炼身体的方法。这样就能引起学生们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切实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第二,中学体育教育要不断将体育竞赛与体育课考核相结合。传统的体育课考核、“达标”、升学考试等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起到了积极影响。但是,这些都不是竞赛项目,并不能引起学生们足够重视。将竞赛观念引入体育教育,在学校内部、年级、班级、班级内部之间举行比赛,分出个人和班级名次。学生们不仅能获得个人荣誉,还有集体荣誉感。这更能激发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个人体质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中学体育教育的趣味性

在传统的中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一般采取“放羊式”教学方式,即体育课上,学生们以自由活动为主,教师没有任何安排。学生们之所以仍然喜欢体育课,只要是因为可以暂时摆脱沉重的学习包袱。但是这不是对体育课真正存在兴趣。中学体育教育真正的趣味性应该是学生对体育课本身的热爱,这也是现在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增强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兴趣,关键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关注学生兴趣。传统的体育教学夸张地说,是毫无内容。而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就是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开设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一系列项目运动,可以让学生根据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这样学生们学习起来会更加投入。

第二,激发体育需要,唤醒学生兴趣。唤醒学生兴趣的根本手段就是激发学生们的体育需要。正如中长跑,又累又单调。可以想象,几乎没有学生喜欢中长跑运动。这个时候,体育教师虽然可以强制要求,但这样不仅不会提高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反而会适得其反。但是,如果体育教师们向学生们强调,中长跑运动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通过中长跑运动,学生们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体质,而且能够以更充沛的精力从事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就能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需要,从而产生兴趣。

三、中学体育素质教育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加强中学体育素质教育?

第一,中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中学体育教师在中学体育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无论是素质教育观念的创新,还是体育教育内容、方式改革,都取决于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所以,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端正教学思想,同时积极提高自身的技能、丰富自身的知识。第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体育教育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竞赛水平,更应该培养学生们在体育教育中协同合作的良好作风,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道德品质,还有集体主义感的精神。第三,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要求的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身体的强壮,同时还有学生心理素质的强化。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们积极向上的顽强精神,从而让他们自尊、自信、自强。

四、体育教育中的体育精神

篇4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育;策略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培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中职体育教育阶段,除了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这样才可以在激烈的竞争脱颖而出,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加强学校与教师职能的发挥

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体育教师,一定要在思想上注重体育教学,将体育教学当成是培养学生全面能力与素质的一种手段。针对体育教育经费而言,学校一定要设立专项活动经费,购置相应的体育器材,完善体育教学设施。在设置体育课程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执行,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与上课时间,进行灵活的设置。除此之外,一定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专业理论,定期安排教师进行进修与培训,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教师,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对于中职生而言,心理、生理、专业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制订体育教学计划与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师生关系的建立,结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设置相应的教材,培养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美感,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磨炼自己的性格,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比如,男学生比较喜欢激烈的活动,可以进行一些拼抢类的足球、篮球等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还要重视学生合作、拼搏等精神的培养。对于女学生而言,其对美的追求非常强烈,可以设置一些舞蹈、健美操等活动,让学生在追求美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因为存在的一些客观因素,在中职体育教育中,一定要加强改革的深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在中职体育教育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学校的优势,利用现有的场地与器材,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并且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德育渗透,在传授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现代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可以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进行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5

【关键词】农村;体育教育;限制条件;教学措施

在广大农村,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状况确实令人担忧。

一、当前农村小学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育教师不受重视

体育观念的落后,学校体育管理无系统,体育教师是杂课教师,甚至还有这样一种看法:体育教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有些学校认为体育课不是正课,可有可无,一个学期下来,一节体育课也没有上,除非上级要求检查课程的开展情况,才不得不上一两节体育课。这不狠狠地剥夺了农村孩子对体育的渴望!同时也大大地打消了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上课的积极性。

2.学生家长不重视

有些家长根本不重视子女的身体锻炼,一味要求子女学习,不让子女参加体育锻炼,认为体育影响学习,耽误学习时间。有些家长为了让子女能考取重点学校,甚至剥夺他们的课余时间,休息日也让子女去补习班补课。他们的这观念给学校的管理与决策带来了许多不利。

3.农村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

有些农村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竟然搞了教学奖惩,教师更加忽视了体育教学,甚至有些学校取消了体育课,有体育课的也往往被其它学科挤占。学校忽视了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忽视了体育的社会价值,而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又导致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场地器材匮乏。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场地器材严重匮乏。如我们学校最多的时候有三个班一起上体育课,本来就较小的校园,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学生的身影,哪里还能腾出场地开展活动。还比如高年级的学生想打篮球、乒乓球什么的,不说场地不够,就连篮球架,乒乓球桌都没有,所以农村小学生只能在户外踢踢毽子,捉迷藏,跳跳绳等。难怪有些体育老师上体育课时不得已采取了“放羊式”教学。

(2)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齐,操场坑坑洼洼长期失修,仅有的器材长期锁在室中闲置不用,造成器材老化和破损。这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开展。

(3)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师资为教育之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我校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即使有些学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也被学校需要而改教为语文、数学等主课, 体育教师只是兼教。

(4)教师的上进心、责任心不强。目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严重不足,且日趋老年化。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业务上不加强进修,导致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思维缺乏深度。另外,农村体育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是极少的,对课改的精神领悟不透,从而导致对教材不够了解,把握不准教材的重难点,造成教学无创意,这也使学生对体育兴趣不高。

二、如何加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

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这些难题,找到突破口,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呢?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

1.学校方面

学校领导提高各学科组长、班主任、代课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懂得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把增强学生体质纳入到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提高全校师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学校要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同时也要加强对体育器材的管理,多渠道、多方位地改善体育设施和体育教学条件,给体育教师和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认真扎实开展体育教研的活动。

2.在体育教师方面

首先体育教师要学做一个成功的体育教师,学会上好每一节课。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不是很多,但是学习的渠道还是很多的,比如通过网络,学习相关的优秀教学案例以及名师资料视频,结合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去上课,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总之,作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为农村学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

其次,农村小学不可能一下子投入大量资金在短期内实现高标准的场地与器材设施,所以我们就应该立足当前,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资源,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作用。在农村的小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对一些平时没什么用的东西多留心,使其变废为宝,直接改造成一些适合学生使用的简易器材。比如:废旧的自行车轮胎,用于课堂教学。可用于各种站住的定点,免于用石灰做标记;可用于各类投掷练习;可用于各种角力、套圈、钻圈等游戏;可用于各种级跳练习等。还可以充分发动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沙包、毽子、跳绳等,这样既节约了学校开支,也让学生养成爱护器材的好习惯。

第三、因为农村学校条件不好,所以体育教师可利用农村现有的自然资源,取长补短。如可以到田野去练习跑步,可以到山上去爬山增强体质;把绿草地当成天然的小足球场;用废报纸做成纸团用于投掷等。因此,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因摆脱传统体育的框框,充分利用农村所特有的资源,发挥农村优势,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更有乐趣,让更多的孩子们体验体育运动的激情。

三、结语

总之,现行的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已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诸多方面的配合,共同努力,改变现行的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让学生的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耿海燕.新时期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探讨――基于河北省的调查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12).

[2]陈磊,吴学锋.基于人文理念下的农村体育教育管理机制探讨[J].农家顾问,2015(04).

篇6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合理运用

我国的小学生具有年纪小、好奇心强及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这些特点从本质上决定了我国小学生对枯燥、单一的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内容很容易失去兴趣,导致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达不到教学目标。将体育游戏应用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改善此中现象,把体育游戏应用到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并且学会体育项目基本的技术,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合理运用体育游戏。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一)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差不多都是集体活动,学生参与游戏时各自扮演着角色,在分工合作中各尽其责,在活动中体现出不怕苦不怕累、集体主义、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活动中,学生都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寓趣味性于体育游戏

“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在游戏中有趣味性内容,学生就会从乐中充分感受体育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体育活动的欲望和需求得到满足,进而使体育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三)寓竞争性于体育游戏

小学生在活动中都在争夺最后的胜负,实质上是体力与智力的竞争,因而在游戏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最大限度地把身心投入到竞争及自我表现中去,以确保竞争取得胜利。通过竞争性游戏,能促进对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培养。

(五)寓技术技能学习于体育游戏

要进行体育游戏教学,首先要明白游戏的目的、任务、游戏规则、方法和注意事项;其次在进行前进行必要的讲解与示范,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下,就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动作技术,技能与技巧。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健身作用

小学时期是学生生长发育与器官完善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小学生生理与心理机能不高,他们的机体所能承担的负荷比较低。体育游戏是一项比较轻松的体育活动,对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小学生可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学会正确的走、跑、投、攀、爬、跳等人体的基本活动技能,从而提高其行动能力。

(二)开发智力

小学生进行体育游戏时在动静中交替,全面发挥其视、听、说、想的感官系统,将各种知识、技能与经验进行合理综合的运用,进而活跃了小学生的大脑神经系统,使大脑的均衡性与灵活性得到发挥与改善,促进小学生智力与潜能的开发,从而使学生变得更加灵活、聪明。

(三)陶冶情操

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规则与道德规范,要求学生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认真的行为态度,避免了学生过于放纵个性,约束了学生发展其他恶习。体育游戏还可增强学生的自尊心、意志力与自信心,从而使学生从小树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四)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习一些较难的动作之前,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动作相关的游戏,这样学生就不会表现的过于困难,同时克服了恐惧心理,轻松的掌握各种较难动作,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五)互动作用

体育游戏的氛围比较融洽、热烈,缩小学生跟老师之间的距离,削弱学生对教师的惧怕心理,也使老师能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与体质状况,从而更有利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体育游戏使教与学由一种相对立的关系转变成一种互动与互利的关系。

三、小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游戏合理运用需要贯彻的原则

(一)要简单,不要复杂

在制定体育游戏规则时要简单化不要复杂化,教师设计与制定的游戏规则要让我们的学生听得懂并且操作上具有可行性,否则游戏将无法顺利地进行。

(二)要安全,不要隐患

在组织体育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安全性问题,不要存在隐患。笔者认为在游戏开始前可集中排查以下项目:学生身体状况、场地和器材安全检查及应急预案。

(三)要计划,不要随意

组织体育游戏要课前有计划,不可突然间想到了就开始组织。因为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方面的规定等对课前有计划(备课)与没有计划出现的事故追究的责任截然不同。笔者建议体育教师一定要养成课前备课、课后反思的好习惯。重视在计划中所设计的体育游戏的安全系数问题。

(四)要巡视,不要放羊

教师在体育游戏过程中要不停地巡视学生,不可有了规则就任其自然放羊了。因为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会异常的兴奋,安全意识、自我约束能力就会下降,此时往往是事故多发时段。而教师如没走动巡视,一旦出现问题,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五)要交流,不要保守

好的体育游戏设计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想出来的,它需要在交流、讨论中受到灵活火花的碰撞而激发。教师要用豁达胸怀驾驭手机、QQ 等现代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而非保守。

四、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应注意的五个问题

(一)体育游戏的教育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的竞赛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调动他们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去为集体荣誉而战。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是非、胜负、对错等道理,塑造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体育游戏的目的性

体育游戏一般采用集体活动方式,以完成共同目标。在体育游戏教学中,为小学生设计了一种既合作又竞争但彼此理解的教育氛围,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道德、学习与训练,进而逐步实现全面发展、教育、教养的目的。

(三)体育游戏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改编那些比较单调、枯燥重复的内容,又要依据小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与好胜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采取测验,比赛、游戏等趣味十足的竞技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主动性。

(四)体育游戏的实效性

游戏内容的安排应当依据游戏者的性别、年龄、身体素质、参加人数、场地、器材、时间等来选择训练效果较好的游戏。此外,游戏要简便、富有吸引力,以达到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收效。

(五)体育游戏的保健性与安全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游戏的强度与时间,避免让学生过度疲劳而影响身体健康。其次,教师需注意游戏的场地与器材的牢固程度,确保游戏的安全性。

总之,体育游戏的有效运用是推动小学体育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均收效明显,因而对体育游戏应该在小学教育中合理运用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游戏活动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J].小学科学(教师),2010,(3):22.

篇7

关键词:体育教学良好性格心理素质创新

一、体育锻炼成就健康的体魄

我们都知道,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发展的资本。否则,一切都会成为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因此,具备强健的体魄很重要。尤其在中学阶段,学生正是长身体和长知识的重要时期,面对新的挑战和考验,他们必须要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迎接重重考验,勇往直前,克服困难,进而成为一个强者,用健壮的臂膀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担。在体育课堂上,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锻炼身体,提高技能。因此,教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平等、自由发展的活动机会,比如,学生在学习各种球类运动技能时,教师应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在提高学生自我表现能力的基础上,科学地开展各种体育竞赛。在各种活动中,不但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还让学生轻松地锻炼身体,掌握了体育技能,所以,体育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也应该转变以往的对体育课的看法,主动地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树立自主锻炼的意识。作为体育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训练的主动性,努力培养出健康活泼的中学生,最终使他们成为祖国繁荣富强的建设者。

二、开展多种体育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

当下的中学生,不管是思维能力还是对事物的看法都和他们的年龄不相符,更多的时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全家人都把孩子当做掌上明珠,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百般迁就,只要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都尽量去满足,对他们是宠爱有加,导致很多孩子自私自利、心胸狭隘,不顾别人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精神,做事不能顾全大局,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因此破坏了班级的团结,遭到他人的不满,产生自卑、自闭的不良心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以上情况,有目的地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的体育活动,比如,开展接力赛活动,在比赛中,如果只靠自己的力量,不注意和其它队友积极配合,那么这个队是不可能遥遥领先的。这个活动需要高度的团结精神,队友之间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发挥强大的力量,进而取得成功。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了集体力量的强大,从而改变了他们自私的毛病。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有利于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

三、在体育活动中塑造学生性格

在体育课堂上,有的学生性格活泼,侃侃而谈;有学生则不爱说话,不善于表现自己。这也许是由于天性使然吧。但是通过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不善于说话的学生并不是甘于沉默,他们的内心有一种和其他人交流的渴望,只是胆小、不自信罢了。于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组织一些互助的活动,比如,绑腿跑、双人垫球比赛等。在比赛中,学生为了取得胜利,他们会主动交流,商量对策,抓住表达自我的机会。刚开始,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愿意参加,但是迫于教师的要求,只好服从。但是我们会发现,他们参加的次数多了,压力就没有了,心态慢慢放自然了,而且还体验到了参与活动的乐趣。逐渐地,他们善于表达了,喜欢和他人交流了,比原来活泼、自信了很多,这就是体育课的魅力所在。

四、体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当今的社会到处充满了竞争,中学生有竞争意识,但是却缺乏承受能力,满足于成功的喜悦,不能接受失败的结果。他们认为失败是可耻的,因此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一点失败,就会怨天尤人、情绪低落、萎靡不振。这样的心理素质不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只能成为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多开展比赛活动,并在每一次比赛中评出优胜者。起初,失败的学生会郁郁寡欢。但是,他们还没有尽情地品尝失败的滋味时,另一场比赛又要马上开始了。经过反复锻炼,他们体会到失败乃兵家常事,不必过于在意。想想自己为了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萎靡不振是多么可笑啊。他们会重新诠释失败的含义。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一定会看到成功的耀眼光芒。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让学生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去建设美好强盛的祖国。

五、转变角度角色和大胆创新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改“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充分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给学生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地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是一种辩证关系,这两者相互发展,相互制约。所谓的主体性教学,并不是教师放手不管,让学生想练什么就练什么,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主体性教学虽然提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主动权还是在教师手中,教师要比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发挥的作用更大:即通过激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构建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过程,才能把体育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总而言之,我们要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体育教师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探索,努力创新,积极改革,做好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王海蛟.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和体会[J].祖国:建设版,2013(8).

[2]李志芳.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3).

[3]刘培刚.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高中体育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3(8).

[4]金超.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学观念的有效转变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12).

[5]陆爱东.初中体育教学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当代体育科技,2011(5)

篇8

关键词:体育教学 美育 教育

学校教育中的体育以培养人才为宗旨,其目的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使之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同样,美育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把体育与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中美的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的形体与动作姿态更趋完美,使美育对体育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诸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充分发展的新人。

一、体育运动中孕育着无限的美育

由于体育运动有进取、竞争、对抗、承担负荷、战胜艰难困苦和经受胜败考验等特点,因此它有利于培养人们精神上追求优胜、追求祖国荣誉的理想美,勇敢顽强,坚毅果断,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不屈不挠,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美和体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情感美。 例如80年代的中国女排队员以勇猛顽强的拼搏精神多次获得世界比赛的冠军,从而激励了亿万人民的爱国热情,人们纷纷以女排为榜样,努力工作,为国争光。当体操王子李宁娴熟的鞍马托马斯全旋动作,占旭刚破世界纪录的惊人一举,伏明霞优美的高难度高台跳水动作,还有象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杂技演员表演的各种惊险绝技,以及舞台上表演的各种迷人的舞蹈等,无不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这都体现了体育中所孕育的美育。参加体育运动,人们可以从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感受到坚定刚毅、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团结友爱、服从大局等品德之美,进而引起心灵的震撼,受到感情的熏陶,实现思想的升华。

二、体育运动塑造人体的健康美、匀称美、协调美

体育最直接的目的和效果,就是健美人的身体。黑格尔说过:“通过锻炼塑造一种和谐发展的人体,是如同雕塑家的艺术创造相似的一种艺术创造。”和谐发展是人体美的最高表现,它包括形体的美、动作的美和姿态的美。

体育运动塑造的是人体的健康美、匀称美、协调美。体育中精湛的技巧与身体美、精神美交相辉映,形成一个体育健儿的完美形象。体育是促进人体正常发展,养成正确姿态,培养协调动作,发展身体素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多活动项目如唱歌游戏、集体体操、自由体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花样游泳及花样滑冰等都是在有节奏的乐曲配合下进行的,这其中充满了美的教育。有些活动如田径、体操、武术、游泳、球类活动等,虽无明显的韵律,但均具有内在强烈的节奏感,在高速度、高难度情况下完成最美妙的动作……。一个短跑运动员在竞赛中赢得千万人的欢呼,一个体操运动员表演高难动作,往往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是人体美的显示,给人以巨大的影响。体育和美育几乎象一对孪生兄妹,学生对美的追求也是强烈的,如多男学生对健美训练感兴趣,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阶段他们希望自己的体魄强健,肌肉发达,因此,我们在上体育课时,安排一些男子健美运动的练习,如哑铃与杠铃的上下肢配合的交替练习,学生们就特别喜爱,也正是学生们自己所追求的。同样女学生更喜爱美,也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美的形体,在体育课中安排一些艺术体操和健美操的练习,特别适合她们生理、心理特点,恰好艺术体操、健美操的练习内容包涵了多人体优美姿态的展示与美感,而艺术体操中的练习又正是健美练习中的主要内容,对女学生来说是很适宜的,正符合女学生们爱美的心理要求。

三、教师是美育的导师

体育教师是开展学校体育的组织者,体育思想的贯彻实施者,还是体育技术、技能的传授者,同时也是美育的先导者。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美学修养,来展示教态美、示范美、语言美,让学生处处感受到美,欣赏到美,使学生充分领略教学艺术的魅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首先体育教师必须做到,形体美和行为美。体育教学中,教师本身的形象和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体态、仪表、神情、举止、语言等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体育教师在备课时要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把教材中各种美的因素融化在教案中,还应当善于从教材中发现美、感受美、提炼美,并通过教学实践,把它传递给学生。第三,心灵美和语言美。在教学中,教师要处处严格要求,从热爱学生出发,以良好的情绪、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公正的评判,给学生树立精神美的楷模,使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到运动的,深受心灵美的陶冶。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外在形式之一。和谐的语言有利于身心健康,优美的语言有利于真诚相见,和睦相处。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积极的语言能使精神振奋,表现出昂扬的情绪,感染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体育审美教育效果。试想如果一个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拙苯而不美,语言不简练,那么就不会给学生留下美的印象,更击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9

关键词: 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节。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教育者退入后台,只做点拨,不做指令,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一、通过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计策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

因此,我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六规范”:

规范语言――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

规范示范――动作正确,熟练优美;

规范板书――字迹工整,格式正确;

规范仪表――衣着合乎运动特点,精神饱满;

规范行为――举止大方,遇事得体;

规范环境――教具摆放有序,场地设计合理优美;

体育教师言于律己,率先示范,带动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至关重要。

二、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渗透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下面是例1.大地复苏的春季,许多学校为了保护草坪,常用栅栏和绳子将草坪围住,形成一道“不雅”的风景。如果我们在此时的体育课的准备部分经常让学生吟诵“小草才露尖尖角,我的脚下把情留;等到绿草如荫时,我在上面跑跳投”的诗句……我们能想象,无论是操场伤还是同学们的心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已经形成了。含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德育目标,入情入理,自然会拨动学生们的心弦。

三、评价中进行渗透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赏罚分明”,其意不仅是说赏与罚之间必定要有道清楚的界线,更意味着有由才赏,有由才罚的道理。但一味的表扬,事事得赏,这不仅会变成毫无意义,而且变成“无聊”的代名词。过重严厉的批评,往往可能毁灭孩子的兴趣,变得自暴自弃,陷入自卑和孤独,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2002年4月刊.

篇10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ducation practice of the 2010-year sports education majors in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 summari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niversity sports education practic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ment.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

Key words: sports;professional education;education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36-02

0 引言

教育实习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实习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中心环节,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学习,了解教育改革动态,学习中小学体育教育、训练的内容、特点和经验,从而巩固和提高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1 淮阴师范学院学生教育实习现状分析

1.1 实习的时间安排 淮阴师范学院10级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时间为7周,把教育实习工作安排在第七学期前7周,一可以避开学生就业高峰期;二可以避开所在学校升学冲刺期,各项活动便于开展。

1.2 体育教育实习的组织形式 关于体育教育实习的形式,有不同的划分标准。目前高校采用较多的是集中与分散实习的两种方法,淮阴师范学院体育教育实习形式较单一,以集中教育实习为主,由带队教师带领学生回到生源地实习,便于毕业生后找工作。

1.3 实习的前期准备工作 扎实的师范生教学技能是教师教育专业适应工作岗位的前提,也是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为了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切实做好教育实习工作,学院安排了为期两周的教育见习的工作,见习内容有校内听课、校外看课、校外教师讲座、师范生技能等等。无故缺席考核者,以不及格记成绩。虽然学校拥有具体的教育见习计划,但是实施效果并不显著。校内听课学生只花了两三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校外听课学校也只安排了一次,选择的学校也并不是很理想。

1.4 实习评价 体育教育实习评价是对整个体育教育实习工作的总结。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教育实习评价,不仅仅要评定学生的教育实习成绩,也要评定教育实习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优良评价方法有利于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影响淮阴师范学院10级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因素分析

2.1 学校决策者(领导)对教育实习效果的影响 学校分管教育教学实习的决策者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实习形式的确定、实习带队教师队伍的组建、实习培训、实习基地的选择等问题的抉择中,领导起着决定作用。决策者会根据社会的需要及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与之相应的教育实习计划。这就体现了学校层面教育实习工作决策者(即领导)对教育实习工作的重要影响。

2.2 教育实习监督者(带队老师)对教育实习效果的影响 实习活动开展有学校带队老师在实习过程中不定期的进行干预,即对实习学生进行监督和指导相结合。同时学校派监督小组不仅要监督、检查学生的教育实习,按照规章制度检查指导,也要对教育实习的管理者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保障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淮阴师范学院成立了检查监督小组,对10级教育实习情况进行检查。

2.3 指导老师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是实习生的实际实习效果的决定因素,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知识水平、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实习的态度都直接影响着实习生,并且实习生认为实习中学的指导教师对实习的重视程度、对实习生的态度是实习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实习指导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对实习基地的选择。

2.4 实习生 学生是整个教育实习工作的主体,他们是影响整个教育实习工作成绩的重要因素。实习生对教育实习重要性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他对教育实习活动的兴趣及态度,而学生是否端正教育实习态度是决定教育实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实习教学过程困扰着实习生,几乎每个实习生都选择了“大学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实际衔接不够”和“自己实践教育教学的能力需要提高”说明大学课程改革仍滞后于中小学课程改革,我院应更加重视对体育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学校学生对自己的认同度低,不遵守课堂纪律”对今后体育教育实习的实习生如何上好课,如何处理与中小学生的沟通提出了新的课题。

2.5 实习成绩的评价 虽然淮阴师范学院制定了体育教育实习成绩评估综合量表,但是在实际评分过程中老师并没有做到“有法必依”。大部分学生认为现在的评价方式不能客观的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实习指导老师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评分,都是为了照顾实习生把分数打的很高,还有些是实习生自己打分,后指导老师签字。至于带队老师如何评分大家都不是很清楚,最后会评选出优秀实习生,大家也都不知道是怎么样评分标准。实习生对带队老师的评价在学生实习成绩评价之前,也碍于面子,因此实习生不能客观的对带队教师做出评价。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淮阴师范学院10级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采用一次性的集中实习形式,实习时间稍偏短。从实习生自身情况来看,对教育实习的认识不够,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导致实习时表现出来的实习生的体育专业基础素质薄弱,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责任感较差。有一小部分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目前对于实习生成绩的评定,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随意性特点,有失客观和公平,影响实习生的积极性;另外对实习带队教师工作进行评价的体系体系不够完善。学校在实习前对学生师范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缺少教学方法、教态、口语表达理论与实践的学习。

3.2 实习时间的合理安排 建立“时间分散式”的全程教育实习新模式。通过加强对学生的系统教育,培养学生的实习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教学工作能力,在整个四年的学习中持续不断地进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3 选择多种实习形式共存,避免单一化 集中实习有利于高师院校对教育实习的管理、控制,集中性地完成教育实习的任务。但是却不利于学生找工作。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地域特点认真选择实习形式,可以采用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委托实习和定岗实习等形式相结合,避免单一化,以求教育实习达到最好的效果,帮助学生就业。

3.4 实习过程的内容安排要合理 实习生在实习学校安排的实习内容可以使实习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了实习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但是体育理论课教学、指导课外活动和其他学科教学工作开展的相对较少。高校应与实习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丰富实习内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5 加强实习指导老师的培训和管理 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责任重大,为了确保实习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应该建立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和管理一系列制度。

3.6 完善实习评价体系,建立客观的统一评价标准

为了改变教育实习中成绩评定的随意性,使实习成绩公平、公正和公开,提高成绩的可靠性,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实习生实习成绩评价体系和高校实习带队教师工作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单影.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白清华.河北省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实习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3]刘春萍.长春市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金晓明.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

篇11

关键词:体育课 德育教育

体育课内容形式多样,通过掌握每堂体育内容,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提高教学质量。

一、依据课堂内容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老师要认真研究体育教学内容,形式,有选择的利用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抓住德育教育机会,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

二、活用合作组织教法,渗透德育教育

在体育课中的教学体现教师掌握教学的能力,将室外课堂开展得精彩有序,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合作学习的思想精神。比如在接力跑练习中,则需要几个同学同时完成训练,但是有的同学跑的快,有的同学跑得慢,接力技巧掌握程度也不一样,这就要求老师帮助好学生组队,根据学生跑步能力协调分队训练,让学生相互鼓励、交流,克服困难,同时要他们自己养成自律的习惯,坚持团队练习,共同进步。通过同学间技术、技能相互间养成的默契磨合,对学生间接性的进行尊重训练伙伴、团结互助,共度难关的思想品德教育。由于教授体育内容难度不一,比如说排球,需要两个同时练习,但是很多初学者不能掌握拍打排球的技巧,很沮丧,通过相互训练较好的掌握排球拍打技能,能够提升学生抗压、抗脆弱的能力。在篮球教学中,组队之间互相进球进攻,培养学生积极竞争,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团结协作得集体主义精神,而且通过体能训练,可以使学生具备持之以恒、勇于挑战自己的品质。

三、严格要求课堂常规秩序,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课是所有课中较为活跃的课,它一般采用室外课堂,即篮球场、跑步运动场、操场等地方作为教学课堂。这样学生纪律可能会散乱或者不能准时上课,更甚至上课时不按照老师讲课内容规范体育器材的使用对体育场地、器材等造成破坏。所以要严格要求学生上课纪律。首先,体育上课时要求准时集合整队,穿适合运动的服装鞋子,整队时要坚持快、静、齐;其次,在使用体育场地,器材时,要爱护珍惜;体育委员要发挥带头监督作用。将课堂常规秩序贯穿课堂全过程,树立学生严格的纪律观念,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公物财产的公德心、社会责任心,提高学生独立自主,严格自律的能力。

四、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行为准确评价,渗透德育教育

在体育课堂上,各种现象都在发生。老师要做好掌控一切发生的事情,对学生行为进行及时的评价教育。比如说在学生在奔跑时摔倒了能爬起来继续比赛;在武术练习中,练得好的同学帮助不好的同学练习;以前对掌握体育学习技能差的同学有进步了,老师就要表扬这种迎刃而上,相互协作,不断进度的良好品德,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体育课中发生体育器材乱扔、同学间打架斗殴时,老师应该给以批评和教导,从心理上说服学生,在行为上提醒学生,要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让学生理解、宽容他人,正确和谐的处理自己与别人的矛盾。

五、通过体育故事和体育精神,渗透德育教育

我国2008年世界奥运会成功举办,各种体育项目中都包含着弥足珍贵的体育故事、体育精神,从中表现出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感动着世界人民。那种坚持到最后的选手,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完全可以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为国争光。比如说郭晶晶运动员的事迹,我们要在室内理论体育课堂教育时,引用这类典型是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维护民族荣誉的自觉性。

如今,2012伦敦奥运会即将到来,作为一个中国人,将奥运体育精神融入体育课堂德育教育,让学生关注体育、参与奥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六、老师做好带头作用,渗透德育教育身体力行

无论老师怎样改革体育教学方法、方式,如果不以身作则,学生是很难真正受到德育教育的影响。所以,老师不管在课堂还是在日常行为中,都要做好榜样作用,给学生效仿,学习,提高自己的机会。在课堂上,老师要注意保护教材设施,从而也让学生自觉保护器材,养成保护公共财产的好习惯。

在体育教学比赛中,老师是裁判,也是示范者。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在行动上表现出来。裁判水平的高低,能够影响参赛者的情绪,对参赛者能不能够全力发挥比赛技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作为裁判,要坚持公正公平,对发挥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发挥差的同学进行鼓励。在日常基本训练中,坚持以学生为伍,培养学生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总之,作为一个体育老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体育各种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思想平品德,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够在不断改革体育教学手段中渗透德育教育,以自己作为最有力的示范,影响学生的身体力行,让学生强健自己的体魄,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规范自己的课堂行为,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徐静娟.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2]全祖馨.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篇12

关键词:德育;体育;影响作用

教书先育人,一个人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学习与发展,所以德育与体育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当对全体学生进行德育,使其认真地对待每一门学科,在学习与生活中都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目前,体育教学没有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将德育带入到体育中,可以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使学生健康而全面地发展。

一、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在中学阶段,学生面临着繁重的课业,无形的压力让他们无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所以对体育学习不够重视。学生往往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文化知识,没有注重身体素质的发展。学校对体育课的安排时间较少,学生在体育课上往往不进行体育锻炼,而是自由活动,或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导致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而且学习中的压力得不到缓解,学习效果比较差。同时,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而且在体育课上缺乏责任心,他们甚至把体育课时间让给其他教师用来补习文化知识。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要想改变这个局面,首先要进行德育,提高师生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德育对体育教育的作用

1.提高师生道德修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应当首先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爱岗敬业,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严谨认真的态度进行体育教学。教师应当以规范的体育动作、扎实的体育理论知识来为学生进行示范,并将优秀的体育精神传授给学生,使其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其次,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德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体育教学。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学生认真努力,逐渐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顽强拼搏、不怕苦的精神品质。学生切切实实地意识到了体育的重要性。在德育中,学生还体会到了教师在教学中付出了许多心血,也感悟到了教师对其热切的希望,教师也逐渐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了,班集体更加和睦友善了。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进行德育后,学生的思想品质普遍得到了提高,他们热爱学习,认真努力,积极向上。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以严谨的态度,认真地对待每一项体育锻炼,他们努力使自己的每一个动作熟练而规范,用汗水浇灌体育知识之花。在以往的体育课堂上,教师需要重复两三遍的体育知识,如今学生很快便掌握了。因为,他们喜欢体育课堂,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对各项体育活动有了新的认识。3.促进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在进行德育后,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一定的改善。他们不仅在体育课堂上积极锻炼,而且在课下也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来强健体魄。学生积极地进行跑步运动,参与篮球、足球活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的身体素质随着体育锻炼而增强,学习中的巨大压力在体育活动中也随着汗水逐渐消失。学生能够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去面对以后的学习,将德育渗透到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都饱含热情,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每一个挑战。4.促进学生参与运动比赛。学校时常会举办一些运动比赛,但是参加的学生少之又少。学生都在集中力量学习文化知识,他们认为参加运动会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在进行德育后,学生对待体育的思想发生了变化,逐渐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他们积极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并用实力拿下一枚枚奖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体育活动逐渐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他们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体育知识,而且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将德育融入到体育教学后,学生的身体与心理都得到了进行与发展。

德育与体育教育对中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都至关重要,只有拥有了良好的道德修养,学生才能明辨是非,在生活与学习中认真努力。只有拥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学生才能远离疾病,以更加精神的面貌去迎接之后的学习与生活。实施了德育之后,中学体育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了。学生对体育知识也有了重新的认识,他们还感悟到了体育精神,体会到了体育的内涵。但是,体育教学之路还十分漫长修远,需要广大教师共同努力,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飞.浅谈在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J].现代交际,2016(5):155-156.

篇13

关键词:体育课;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等在内的全面教育。在身体的活动中,多变的环境因素、特定的比赛规则、必须协调的人际关系、基础不同学生出现的学习效果的反应等等这些都是绝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机。

1 将德育教育的内容纳入课堂教学计划之内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与设计课程时,应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形式,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体育教材分理论和实践2大部分,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本身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因此,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的向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有计划的、统筹地安排好每学期的体育理论课,以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利用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而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锻炼健美的体格,发展理,提高思想觉悟,充实智力活动,扩大经验范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为人师表

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衣着整洁,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大部分时间在室外,和学生的直接接触最多,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必须带领学生去完成身体锻炼任务,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教师的影响是最大的。如老师上课迟到早退、放任自流、教学态度不严谨、业务不精等不良行为,将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作用。当学生意识到从教师身上看到了他们所希望的形象时,就产生了积极的榜样教育效果。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已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讲解清楚,重点明确,示范规范,优美大方。教师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学习,技能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 在教学活动中贯穿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严密的课堂组织,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通过游戏、球类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教授各种器械体操、跳跃项目时,注重克服紧张、畏惧心理,便于培养学生顽强果断的精神;练习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达到磨炼意志品质的目的;练习武术可以跟爱国主义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等。

4 加强文明意识培养,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室外体育课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和训练,如:抓集合训练,包括课前、课中、课结束前的集合,集合要求快、静、齐,强调精神面貌;讲个人、公共卫生(包括服装整洁、不留长指甲,不随地吐痰,保持场地、器材清洁卫生等);提倡文明用语,助人为乐;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爱自己、爱别人、爱器材等。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和集体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反复的培养和训练。同时也要为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一个好的集体氛围,从而对学生行为习惯起到约束和促进作用。

5 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

利用一切有影响的、让学生崇拜的英雄人物、先进事迹去诱导学生,做疏导工作。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善于激发学生对良好品德的敬佩崇拜之情,使学生由崇拜敬佩而变为模仿,直至变为自身的习惯和修养。如: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连克劲敌,在小组赛不利的情况下不断逆袭,最终在决赛中国女排3-1胜塞尔维亚女排,摘得金牌,时隔12年再度折桂。女排姑娘用她们出色的表现诠释着永不过时的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 “女排精神”。 中国乒乓球队是中国体育军团的王牌之师,屡次在国际大赛上争金夺银,被体育迷们习惯地称为梦之队。中国乒乓球在本届奥运会上打出了很好的水平,把平时训练的风格、技术、战术,全部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达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巅峰状态,共包揽四块金牌,十分圆满。通过这些故事,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6 巧抓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在教育中如果时机适当,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新生入学,思想认识还存在大片空白,道德认识水平还有待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要抓住这个时机,积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认识的教育,抓紧灌输“道德营养”。指导他们按时参加体育锻炼,加强组织纪律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协助他们建立公德意识。教学过程中,偶发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效果,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如在跑步练习时,有的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练习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很有作用。

7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体育课应该有活泼的课堂气氛,不应有太多的公式来束缚学生,我们应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让学生的想象力自由发挥。我们的体育课不但培养学生的“集体”和“合作”精神,更应培养他们的个性。例如:我在教学中从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出发,自愿成立若干学习小组,允许对学习内容有所选择。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个性差异,他们对学习的内容必然会有所选择,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想多学或少学,先学或后学,快学或慢学,按照他们的需要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评价,相互间指出不足,同时进行自我评价,不断产生新的需求。通过个性化分组强调让每个学生成为自己的评价主体,让学生在自我纵向发展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中获得成功的信心和动力。在组织活动中和不同个性的学习同伴友好地开展合作学习,优势互补,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使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身体练习来实现。要与体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寓德育教育于教学活动中,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利用教学中鲜明的动态性与群体性,有的放矢,重在“感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贵恩,吴桂宁;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黄娟;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教研);2011年07期

篇14

关键词:体育;素质;兴趣;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014-0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的,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笔者就此作一浅谈。

一、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有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有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的全新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具体的说就是要从过去为教学服务、为比赛服务转变为为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服务,从只有升学才能成才,从以考分、升学率、运动成绩为评价标准转变为发展学生基本素质水平为标准,从重尖子、轻全体,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启发,重讲授、轻自学转变为面向全体,打好基础,发展能力,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处技能。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学科知识的渗透、交叉,新兴科技成果的不断产生和涌现,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面去向体育渗透,丰富和发展着体育学科知识和理论体系,使知识的陈旧率空前加速,要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需要,体育教师已不能再是仅仅懂得一些运动技能的教师,而就是一个理论扎实、基本功过硬、知识面广、能力超人、经验丰富、技巧通达的教育者,是一个育人的艺术家和教学的工程师,成为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感知觉的特点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第一手感性材料,形成较强的体育意识,如运用生动的语言、正确的示范、准确的手势、传递刺激信号。要产生感觉,刺激就必须达到一定量和强度,语言的生动性、动作的准确性、节奏感可以增强感知刺激的作用,学生较容易获得第一手感知材料。中学时期,由于学生体育基础较差,平时与体育有关项目接触较少,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次不多,加上体育设备、器材、场地等的限制从主客观两方面导致了学生对体育技术的了解和认识肤浅,而且比较单一,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使得大多数学生对一些技术的感受性低,差别感受能力也较低。在体育教学中, 低,差别感受能力也较低。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感知印象,促进体育意识的形成。如体育理论课是传授体育锻炼方法、原则、手段及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是介绍体育项目及体育欣赏的好机会,对培养体育意识掌握锻炼身体方法形成自觉锻炼体育观念都有重要作用。另外,采用正确动作与错误动作对比,阅读优秀运动员的成长经历,观看体育录像及体育比赛,参加多种多样体育活动等也有利于促进体育意识的形成。如,通过严密的课堂组织,培养学生动作迅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和作风。通过教材的游戏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田径、球类、体操等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果断、机智、顽强的意志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推动力,是诱发行为的积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可以持久而集中的注意,从而保证清晰的感知,周密的思维,牢固记忆,即使碰到困难,也会努力克服、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学习中培养起来的。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要善于引导,诱发学生对练习项目的兴趣。教材安排合理,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安排教材,让学生经过努力可看到成绩,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例如使用挂图、幻灯,甚至录像、电影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