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02 17:11: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篇1

关键词:年轻父母;觉察力;家庭教育;检视

事物都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和发生发展的轨迹,它的出现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迹象可循,人们可以因此对事物进行精准的了解和判断。对事物进行了解和判断的能力就是觉察力。所谓觉察力,就是洞悉彻悟事物的发展规律、方向的高度预见性的一种本领和能力,是能够以小见大、以心见性、见微知著、敏捷独到的一种超前的感悟能力。[1]具有较强觉察力的人,能运用心理、思维的力量去了解事物,解开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即父母发现家庭教育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家庭教育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等都能有所发现和认识,并洞察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明察家庭教育的成效。

一、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的后果分析

家庭教育问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是一个渐变过程,不是突变的过程。家庭教育问题出现的最初阶段,很容易被年轻父母忽略,使得家庭教育问题日积月累,越发严重,以至于有的问题积重难返。对家庭家庭问题的失察,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并且影响深远。多重家庭教育问题互相牵扯和纠缠,严重影响问题的解决。

(一)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造成错失家庭教育良机,影响深远

父母应该对家庭教育的状况有所监控和觉察。但很多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后知后觉,家庭教育失当而不自知,导致家庭教育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很多家庭教育问题是随着孩子的学业问题或者品性问题而暴露,也有的家庭教育问题等到孩子成年才被觉察,因而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教育影响相对于教育行为,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因家庭教育不当产生的问题,会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与大学阶段呈集中爆发状态,有的会延后到下一代择偶、组建新家庭时才会有所表现。这使得众多家长往往不能对孩子的成长问题做家庭教育方面的归因,不能回溯家庭教育问题,而将此归因于外部条件的变化。比如,他们认为“孩子进入青春期,产生叛逆”,“孩子进入大学,生活环境条件变化,不能适应”,“年轻人进入婚恋期,一时不知道如何相处”等等。实际上,其中很多的问题都源自家庭教育失当,造成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因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

(二)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造成家教问题积重难返,影响深刻

家庭教育问题与原因之间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多样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元素纠缠的结果。比如,年幼的孩子喂养困难,不愿意好好吃饭。究其原因,有孩子自身先天或者后天的消化能力问题,但也可能是年轻父母喂养方法不当,没有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造成孩子脾胃失和并影响到食欲。其间还可能夹杂着年轻父母对孩子不良养育态度的影响:父母或者马虎忽略,或者迁就溺爱,影响了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此外,家庭情感关系不良影响到孩子的情绪,也可能造成孩子食欲不佳。反过来,孩子的喂养困难问题,会引起年轻父母的焦虑情绪,父母双方可能推诿责任并互相指责,导致家庭冲突增多,家庭情感氛围不良,进而引发新的家庭纠纷和冲突,再一次影响孩子的喂养。影响家庭教育的多样因素的纠缠与牵扯,产生的影响不是1+1=2而是1+12。如果长期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导致若干家庭教育问题纠缠在一起,最后分不清孰因孰果,那么处理此类问题就会非常棘手。所以,年轻家长对家庭教育问题不自知,就会贻误对孩子的最佳教育引导时机。如果不能对家庭教育问题保持清晰的认识,及时检视家庭教育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存在的问题就会成为家庭教育的隐患,成为影响孩子成长的隐患,导致外部因素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出家庭和孩子新的问题。

二、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的原因分析

教育素养是指父母为了合格地担当家庭教育实施者的角色,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应当具备的特殊品质,包括教育知识、教育观念与教育能力。[2]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受到家庭教育本身特点的影响,也和年轻父母自身的素养及行为方式有密切关系。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影响了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

1.家庭教育即时性、随机性和零散性特点,使得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容易出现“挂一漏万”的现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教育过程,而是伴随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机、即时、零散地进行的,需要家长敏锐地捕捉教育的信息与契机。虽然新时期的年轻家长都很重视家庭教育,很关注孩子的成长,但对于何时是教育的契机、用何种方式教育效果最佳,年轻父母很难把握好。而家庭教育的规范很少有明文规定,年轻的父母本身对家庭教育要求并不明晰,要在实践中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规范甚至要等到孩子“违规”之后才被发现。家庭教育可能“处处是教育、时时是契机”,但年轻父母却常常忽略机会,不能很好地把握教育契机,或者因为采用不当的教育方式而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变成“坐失良机”。此外,年轻父母因娱乐生活丰富、工作繁忙、家庭教育经验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也容易忽略家庭教育的契机,忽略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2.影响家庭教育成效的因素是动态的、多元的,年轻父母很难整体把握家庭教育系统不少年轻父母的“父母角色”意识不够,对家庭教育不重视,因而忽略对家庭教育问题的关注。更多年轻父母是重视家庭教育的,但对家庭教育问题也未必能很好地把握。家庭教育成效是受多元、动态因素的综合影响。家庭所处的地理环境、家庭中的人员结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等等,都深深影响着家庭教育成效。另外,这些因素作用的发挥,还取决于孩子的特点。孩子用自己的气质特征、性格特点、智商才能甚至是外貌特征等,与这些外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对话交流,从而影响着家庭中各种因素作用的发挥。年轻父母对于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多因素缺乏完整的认识,难以整体把握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难以发现诸因素之间复杂的关联,因而容易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

(二)年轻父母自身的特点造成了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的失察

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还受制于他们自身的特点,他们的认知、情绪、个性等方面的特点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觉察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深刻性。1.年轻父母的个性特征造成了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不细致家庭教育问题往往是“于细微处见精神”,需要年轻父母对问题能明察秋毫并防微杜渐。但不同个性的家长,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有较大的差异。比如,情绪型性格的年轻父母,处理事情习惯“大大咧咧”且容易被情绪左右,对孩子的照管和教育情绪化严重,常常出现粗枝大叶不细心的毛病,对细节的敏感度和关注度不够,遇事急躁不冷静,他们容易忽略孩子和家庭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而理智型性格的年轻父母,又可能出现过度关注,过度敏感,导致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不客观。2.年轻父母觉察能力不足导致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不全面“见识”即看见并认识。所谓“有见识”,就是个体看见并且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它是觉察力的基础。“事事留心皆学问”,人们可以通过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得出对事物的认知和行为决策。掌握的信息越全面,认知分析就可能越客观越深入。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越专心越用心,得到的有效信息就越多。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能力,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家庭教育过程中相关信息的掌握。虽然信息无处不在,但是年轻父母家庭教育临床经验不足,在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过程中,容易忽略与孩子成长有关的信息,比较容易捕捉到的是能引起他们情绪体验的内容,而情绪体验中觉察的信息却未必客观。比如,孩子牙牙学语,符合年轻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期待,就会引起他们的兴奋,他们因“牙牙学语”这个事件而出现“晕轮效应”,产生认知偏差。3.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认识不足导致他们对问题的觉察不深入觉察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用脑子想。“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所谓行家,就是对问题的敏感度很高的人,相关的知识背景是觉察敏感度的基础。年轻父母如果没有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对家庭教育问题觉察力不足,对问题的了解不具体,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者关注问题的表象而忽略现象之下的隐性问题,尤其是对内在问题的觉察不足。比如,孩子与伙伴关系不良而情绪低落,父母容易觉察到孩子人际交往状况,看到孩子缺乏交往主动性和交往技巧,却不容易发现孩子的内在体验,无法关照到孩子内心安全感不足,或者是不够自信而不能很自然地和同伴交往因而回避交往。如果年轻父母忽略孩子的内心体验,就会使得问题的解决走上歧路,甚至会加深对孩子的伤害。比如,上例中的父母,忽视孩子的内心体验,强行催促孩子去与同伴交往,会引起孩子更深的恐慌和更严重的退缩性行为,会给孩子脆弱的心灵造成新的更深的伤害。年轻父母家庭教育实践经验不足,对家庭教育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认识不够,对孩子早期表现出的问题重视不够,就越发不能很好地觉察家庭教育问题。

三、用“多元检视”方式提升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

学者的研究表明,“教师教育智慧在其核心表现上与觉察力密切相关。”[3]提升父母的教育智慧的核心也在于提升其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除了要从观念上帮助他们,使他们重视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更重要的是要从方法上帮助他们,使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能力得到提升。学习多元检视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倾向和层次去觉察家庭教育问题,找到更多的家庭教育问题关注点,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年轻家长提升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

(一)从多角度检视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

家庭教育的成效是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教育的问题也是如此。觉察家庭教育问题,就要重视检视与问题相关的诸多元素,包括家庭居所、家庭收入、家庭的社会阶层、家庭人员构成等客观因素,也包括父母的家庭教育素养、成长经历等主观因素。年轻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影响家庭教育的主观因素的检视和觉察,如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的教育素养等。前者会影响后者的方向,后者会影响对前者的审视深度。年轻家长检视家庭教育最主要的视点有:1.对新生家庭与原生家庭关系的检视新生家庭和原生家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每个新生家庭都来自原生家庭,并成为下一组新生家庭的原生家庭。因此,家庭教育不是零起点,原生家庭中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到新生家庭。年轻家长要尽量与原生家庭保持健康的关系:所谓健康关系,就是看到关联,又能调整问题所在。年轻父母对自己所在新生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容易出现“当局者迷”的困惑,反观自己的原生家庭则会产生“旁观者清”的效果,对自己的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会更客观更全面。而且,自己作为当事人,容易检视到原生家庭教育方式的成效,从而可以对新生家庭的教育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对原生家庭的检视,重点要检视原生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对孩子的期待及其促进策略等,并注意把新生家庭与原生家庭进行比照,既不能完全推翻原生家庭的教养模式,也不能不加分析地进行全盘复制和吸收。年轻父母在对原生家庭的理性检视基础上实施新生家庭教育,使得新生家庭教育有较高的起点,可以帮助新生家庭对家庭教育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落进原生家庭问题的窠臼中。2.对自己“父母角色”的全面检视年轻父母在社会生活中身兼多种角色,他们作为一个“社会人”或者是“职业人”的角色成长比较受关注,但其“父母角色”的成长常常被忽略。年轻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执行者,需要对自己的“家长”这一角色及其成长状况进行认真和长期的检视。(1)对履行父母角色职责的检视年轻父母是否把握好自己的“父母角色”职责,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年轻父母要对父母角色的多元定位加以检视:做为监护人,父母是孩子成长资源的提供者,使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得到基本的保障,而不要让孩子流离失所。作为监护人,父母还要保障孩子的心理安全,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父母同时是孩子的成长伙伴和顾问,对孩子的成长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既不能放任孩子不管,也不能越俎代庖剥夺孩子自主学习和成长的机会。(2)对父母角色成长状况的检视“陪孩子一起成长”是当下父母成长的重要方式。缺乏完整家长教育学程的年轻父母们,大多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脚步,在实践中摸索着成长的。他们的教育智慧和能力,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得到扩充与提升。父母要检视自己的教养行为,对教养有效性进行检视,同时也要检视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效率。最主要的检视途径是对教养成效进行检视,通过了解孩子积极的正向的变化情况来检视父母学习和教养成效。(3)对父母与孩子的情感关系健康状况的检视良好亲子关系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基础。保持良好亲子关系的家庭,即使孩子出现阶段性的成长问题,也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亲子关系是检视教养成效的重要指征之一。常见的亲子关系问题是亲子关系疏离、亲子关系过度依赖、亲子关系冲突等。孩子的个性不同,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对父母的需求不同,良好亲子关系的格式也会有所不同。良好的亲子关系表现为依恋不依赖,理性不冷漠。父母需要很好地回应并引导孩子,使亲子之间和而不同,保持一种有弹性的融洽关系。

(二)从不同倾向检视家庭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问题的表现从其倾向性可以分为外显和内隐两个维度。外显的家庭教育问题可视可感可检测,比较容易被发现。青春期阶段家庭教育问题暴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青春期阶段家庭教育问题通过孩子的学业成绩和行为反应得以显示,父母因此发现家庭教育问题。但青少年青春期阶段暴露的家庭教育问题,并不是在青春期的时候才生成的,而是过往问题累积之后的集中爆发,在此之前问题常常以内隐的方式存在,但父母没有发现或者未加关注。不同倾向的家庭教育问题产生影响的深远程度不同,不了解内隐的深层次的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往往就不能因材施教,不能对症下药。1、外显家庭教育问题的检视所谓外显家庭教育问题,就是家庭教育过程中,可感可测的教育问题。比如,孩子平时不能主动和别的小朋友交往,不愿意与小伙伴分享玩具等。通过孩子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外显行为反应,可以发现孩子社会性发展不良的问题。父母对自身在家庭教育中表现出来的言语与情绪反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容易发现的。比如,父母对于自己情绪失控而怒斥孩子的行为,常常会有懊悔之情,就是检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后的反应。虽然多数父母没有经历专门的家教理论学习,没能很好地掌握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但通过对自己几个孩子的对比或者和别的同龄孩子的对比,父母就很容易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并可以在专家指导之下或者是自己有意识地加以调整。当然,如果用别人的孩子做参照,就要有意识地防止“别人家小孩”的现象发生,要对自己的家教问题做客观的评断。2、内隐家庭教育问题的检视内隐家庭教育问题是指没有通过可感可测的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家庭教育问题和当下还没有表现出现来的家庭教育问题。年轻父母要特别用心去检视内隐的家教问题。(1)检视父母的教育观念“观念决定行为”,父母内隐的教育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家庭教育行为。在可以检测的家庭教育问题行为背后,一般都有需要反思和调整的内隐的家庭教育观念问题。比如,父母一味的强调孩子的课业学习,为孩子选报各类课外学习辅导班,与父母的教育价值观密切相关。受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新的谬论误导,父母的教育价值观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并体现在他们家庭教育行为选择上。(2)检视父母自身的行为示范“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言传与身教有效配合能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妈妈洗脚”这一则公益广告,对言传身教做了很好的诠释。而家庭教育问题中的很多问题,都与父母忽视行为示范有关系。比如,孩子挑食偏食,常常都源于父母饮食习惯的影响。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中言传的内容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会注意给孩子积极的正向引导。但是,也要注意自身行为示范,发挥身教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地用行动给孩子以积极影响。(3)检视家庭教养范式的适切性检视父母教养范式的适切性,就是检视其合理性和有效性。“鞋子合不合脚,脚知道”。与孩子的个性和成长需求契合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反之亦然。检视家庭教育范式的适切性,要检视家长的家庭教育动机、教育目标,检视日常生活中亲子双方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等。如果消极的劣性的情感体验多,就要对家庭教育多加注意,及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4)检视家庭功能的状况对家庭功能的检视,是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深度检视。家庭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家庭教育问题往往是系统性的问题,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深度检视,需要基于家庭系统理论的思想基础之上。家庭中的关系结构、家庭对问题反应的灵活性、家庭成员交往质量和家庭亲密度等因素,综合地反应家庭的功能状况。

篇2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家庭教育 新媒体

“社会转型”来源于西方社会学理论,它指的是社会结构发生了变迁意义上的转变,也即社会生活具体结构形式和发展的整体性变迁。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我国社会转型进行了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郑杭生和李强的论述,社会转型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这个过程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1] 在社会转型期这个特殊的时段,会出现诸如社会价值观念混乱、道德水平滑坡、部分社会组织结构衰变等一系列问题。社会转型也给我国的教育系统提出了许多挑战,人们一般较为关注社会转型期学校教育出现的问题,但笔者以为转型期家庭教育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试着对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对策,以期对解决我国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的问题有所帮助。

一、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失位”

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是孩子行为习惯的模仿者,是孩子早期社会化的重要他人,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父母与子女的互动和交流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情感的发展、兴趣的挖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转型期社会变迁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更频繁,城市居民工作压力巨大,特殊家庭的数量急剧增加,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失位”,进而对家庭教育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农村孩子即使进入城市也难以享受与城市孩子同样的教育,很多进城工作的父母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中交由孩子的祖辈照顾,这些家庭的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父母可能只是一个缺少感情联系的符号和身份。在这些家庭中,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失位”的,代替父母家庭教育主置的祖辈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情感大于理性、过于溺爱自己的孙辈,这容易造成孩子养成自私、任性、放纵的性格。同时,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长时间的“失位”也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与此同时,不少城市家庭父母也存在着“失位”现象。转型期城市家庭父母为工作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城市中火爆的教育市场恰好迎合了不少城市居民的需求,各种托管班代替父母对孩子进行照顾,各种学科辅导机构代替父母指导孩子的学习,各种兴趣班代替父母完成对孩子兴趣的培养。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父母依赖社会组织对孩子进行教育,以代替本该由他们完成的家庭教育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城市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也“失位”了。此外,转型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也影响了人们对于家庭伦理的看法,中国的家庭逐渐由以生育孩子为核心转变为以夫妻感情为核心,由于感情变淡而离婚的现象日渐普遍。离婚后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不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亲子互动的机会大量减少,造成了双亲中一方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长期“失位”的状态。心理学的诸多研究已经发现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是有差异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会使得孩子在性格上或者情感上出现一定的偏差。不管是由于进城打工、工作繁忙亦或是夫妻离异,家庭教育主体父母的“失位”会使得孩子在一个家庭结构不完整的环境下长大,主体的缺失势必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效果,这已经成为当下我国家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家庭教育的内容学校化、功利化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架构,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这三方面教育的共同作用。但当下我国的社会教育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对一个孩子成长起重要作用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主要由这二者共同完成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尽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希望让儿童健全地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说二者的终极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在具体所承担的教育目标上应该是有所差别的。有研究者指出,学校主要通过课程传授给学生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接受最基本的人类文明的精华;而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应该侧重于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培养孩子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和自立的能力。[2] 笔者深以为然,事实上我们往往赋予学校教育太多的责任与压力,将学校教育功能泛化,譬如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绝非学校单方面就能完成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恐怕对孩子道德的培养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家庭教育的内容学校化了,由于社会转型期我国基础教育仍然是以应试为取向的,学校过度重视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这种应试取向也被移植到家庭教育中。父母下班后就陪在孩子身边辅导作业,节假日陪孩子去课外辅导机构补课,为孩子买许多教辅资料,和孩子谈心时说的最多的也是学习,这些场景已经十分普遍,这也表明不少家庭已变成孩子的另一个学校。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主,而没有进行其本该完成的道德培养、兴趣挖掘、情感交流等教育内容。这样的一种家庭教育背离了其应有之义,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危害。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转型期社会不少人的价值观念偏向实用化、功利化,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也反映在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内容的选择上面。他们在选择家庭教育内容时往往会思考孩子所学是否有用,能提高孩子成绩的、能以证书形式表明的、能让自己觉得有面子的教育内容往往被许多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而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劳动教育则往往被忽视。实际上,这些被视为短期无用的教育内容从长远来说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更加重要。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内容的学校化、功利化使得家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3.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

不管是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失位”,还是家庭教育的内容学校化、功利化,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认为是家长的问题。然而事实上,社会转型期外部环境也对家庭教育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伴随着社会转型而迅速崛起的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十分明显。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第四媒体”网络和“第五媒体”手机逐渐进入我国家庭中,而且似乎有取代传统的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的趋势,尤其是青少年对于网络和手机新媒体的喜欢程度明显高过传统媒体。新媒体使得家庭中的孩子更方便快速地接受信息,不少孩子通过新媒体学习到了许多有益的知识。但与此同时,新媒体对于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首先,不少孩子热衷于新媒体建构的虚幻世界中的人际交往,他们通过网络聊天工具、网络游戏、手机短信等方式结交朋友,反而不愿意与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长此以往,亲子之间的代沟和矛盾会日渐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也会逐渐断裂,这必然会为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造成极大的困难。其次,某些老师曾抱怨:“学校5天不抵回家2天。”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不正确的家庭教育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成果,反映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张力。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教育的影响和新媒体的影响也具有相当的张力,父母一般向孩子传递的是历史的、传统的、沿袭的思想观念,而在新媒体上有大量反叛的、新颖的、激进的价值观念。新媒体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会削弱甚至完全抵消家庭教育的效果。可以预见的是,科学的进步会为我们的家庭带来更多的新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布雷萧写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成年以后,所有行为都可以在他幼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中寻找到答案。每个孩子都是在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下长大的,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性格和命运便与教育方式这一家庭规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3]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重大影响。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应该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的足够重视,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必须通过三者的通力合作,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对策。

1.家长应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首先要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教育孩子绝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不能将孩子的问题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失责。笔者以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情感、道德、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这些都对一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强调的是经济再困难也要送孩子去学校,如今笔者觉得“再忙不能丢教育”同样适用。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还不够,还需要有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少家长由于自身观念的偏差和教育知识的匮乏,往往采用不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科学进行家庭教育需要注意三点:首先,家长要将孩子作为同样的生命主体平等对待,不能过分强调家长的权威,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先决条件。其次,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知识的辅导,不要功利地进行家庭教育。最后,在新媒体已经进入到我们家庭日常生活的条件下,家长要科学引导孩子使用新媒体,不要粗暴地禁止孩子接触新媒体。家长自身也不要排斥新媒体,通过阅读新媒体上大量的信息也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也可以通过新媒体了解更多的科学育儿的知识,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2.学校主动多与家长沟通,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

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合力,共同作用。当下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还比较少,尤其是面对面的沟通,沟通内容局限于学习知识方面。实际上孩子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其道德状况、行为习惯还是比较了解的,但由于学校很少主动与家长沟通,许多家长并不太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学校应该将每个孩子的学习、道德水平、行为规范等情况及时详细地反映给家长,以便家长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在这方面学校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学校教师都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学科的学习,也对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因而每个教师就是很好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其次,学校可以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学生家长开展一系列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最后,学校可以借助家长会等形式,使学校中一些家庭教育十分成功的父母与其他父母进行经验交流等活动。学校有责任帮助家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接受了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这也有助于学校对其进行知识传授。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在家庭教育中既是责任者,也是受益者。

3.政府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心理不健康、性格孤僻、人生安全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笔者以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让这些儿童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前提是能让父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换言之,必须让在家庭教育中“失位”的父母尽快“复位”。而留守儿童父母的“复位”需要政府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比如说造成我国城乡长期二元对立的户籍制度,通过制度改革保证进入到城市的农村家庭的子女享受和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机会和同样质量的教育。同时,政府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减轻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政府应该要求新媒体从业人员提高社会责任感,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获得经济利益而不顾对孩子的影响。一旦有人通过新媒体散布暴力、不健康、虚假的信息,相关部门必须予以严惩。政府有责任为我国家庭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我国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210000)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李强,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篇3

关键词:家庭教育;立法;社会和谐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对一个孩子的全方位教育,而家庭教育作为早期性、基础性、独特性和终身性的教育,是最早也是最易被孩子接纳的教育,因此对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可小觑。而目前,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有相关法律作为支撑,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健康发展,而作为基础教育的家庭教育却迟迟没有立法进行保护。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我国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家庭教育的有序进行。

一、 家庭教育立法的目的

家庭教育立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并且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年龄普遍降低,并且“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经调查报告显示,在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以55.0%的比例居首,“钱财纠纷”、“情感纠葛”分别以17.5%和15.0%的占比位列二、三位。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显示另有7.5%的暴力事件是由“偏激心理”引发,这种心理带有很强的青春期烙印,甚至出现因看不惯对方相貌、行为而产生欺侮、殴打等行为。一方面是社会的责任,社会教育存在缺陷,执法管教力度不够,社会不良因素及网络影响导致未成年未能正确认识事物;另一方面是学校的责任,学校教育存在漏洞,校园的法制教育力度弱,导致未成年没有相应的法律常识,一些学校对教师的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偏少,有限的法律教育并不能有效增强教师自身的法律意识,个别教师甚至自身便带有不良行为却无法自察,而这些不良行为很可能已经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然而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都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溺爱、专制、放任等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导致校园暴力的首要原因。当孩子被同学欺负时,一些家长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心态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暴力的泛滥。面对家庭教育立法的缺失,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未成年人父母放任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公安机关可以对父母进行训诫。姚建龙指出,应当建立更加完善的强制亲执教育制度,即教父母怎么做父母。这就为家庭教育立法架起桥梁,以促进家庭教育立法的进行,使家庭教育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二、 家庭教育立法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立法的必要性体现在通过立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家庭教育领域的种种现实问题,确保青少年可以健康茁壮的成长,成为国家的可用之才,提高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统一、协调发展,并且通过立法的形式总结和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家庭教育立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2009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时,不少人就提出要为家庭教育立法,如今,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家庭教育立法,如日本2006年修订的《教育基本法》强调了国家对家庭教育的责任。2003年我国台湾地区专门颁布《家庭教育法》,之后又出台了《家庭教育法实施细则》等。而今年两会期间,全国妇联提交了《关于将制定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纳入国务院法制办立法规划的提案》,建议国务院法制办将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纳入立法规划,尽快制定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这说明通过这么多年的调查和研究,我国制定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国重庆、贵州、辽宁省鞍山市妇联已推动将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列入当地人大立法计划,江西、天津、吉林、山西、内蒙古等地也启动家庭教育立法调研工作。通告在当地进行试点活动的形式,查缺补漏,将条例转为法律,更大程度的保障家庭教育立法实施。

三、 家庭教育立法的思路

家庭教育立法的思路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法律名称、功能定位和基本内容。首先,任何法律的出台都应该先解决名称问题。法的名称实际上是最直观,最显现的外在符号,可以透过名称,解读这部法的内容,因此这部法律可以就叫做《家庭教育法》。其次是制定本法的功能的定位,要通过立法保证未成年人受到教育,保障未成年人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具有更强的指导性,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并且为其服务;规范的功能也要凸显,用以规范未成年人父母的行为,也要规范服务机构。最后是本法的基本内容,应当是全方位的,包括家长的直接影响,也包括家庭环境的间接影响。一切立身形式的指导,都应该纳入家庭教育的内容当中。

推动家庭教育立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以倡导好的家风,支撑好的社会风气,以家庭的和睦文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学法和守法中,促使未成年人的父母和未成年人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使得家庭结构更为牢固,以小家带大家,让我国更好更快的发展。推动家庭教育立法,使得家庭教育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并且在立法工作中听取多方意见,进行多地调查,制定合乎具有中国现实意义的家庭教育法。家庭教育对家长素质的提高,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促进具有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议加快家庭教育法的出台。

[参考文献]

[1]徐建、姚建龙。家庭教育立法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4(5)

篇4

一、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失位”

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是孩子行为习惯的模仿者,是孩子早期社会化的重要他人,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父母与子女的互动和交流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情感的发展、兴趣的挖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转型期社会变迁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更频繁,城市居民工作压力巨大,特殊家庭的数量急剧增加,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失位”,进而对家庭教育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农村孩子即使进入城市也难以享受与城市孩子同样的教育,很多进城工作的父母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中交由孩子的祖辈照顾,这些家庭的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父母可能只是一个缺少感情联系的符号和身份。在这些家庭中,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失位”的,代替父母家庭教育主置的祖辈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情感大于理性、过于溺爱自己的孙辈,这容易造成孩子养成自私、任性、放纵的性格。同时,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长时间的“失位”也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与此同时,不少城市家庭父母也存在着“失位”现象。转型期城市家庭父母为工作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城市中火爆的教育市场恰好迎合了不少城市居民的需求,各种托管班代替父母对孩子进行照顾,各种学科辅导机构代替父母指导孩子的学习,各种兴趣班代替父母完成对孩子兴趣的培养。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父母依赖社会组织对孩子进行教育,以代替本该由他们完成的家庭教育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城市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也“失位”了。此外,转型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也影响了人们对于家庭伦理的看法,中国的家庭逐渐由以生育孩子为核心转变为以夫妻感情为核心,由于感情变淡而离婚的现象日渐普遍。离婚后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不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亲子互动的机会大量减少,造成了双亲中一方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长期“失位”的状态。心理学的诸多研究已经发现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是有差异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会使得孩子在性格上或者情感上出现一定的偏差。不管是由于进城打工、工作繁忙亦或是夫妻离异,家庭教育主体父母的“失位”会使得孩子在一个家庭结构不完整的环境下长大,主体的缺失势必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效果,这已经成为当下我国家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家庭教育的内容学校化、功利化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架构,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这三方面教育的共同作用。但当下我国的社会教育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对一个孩子成长起重要作用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主要由这二者共同完成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尽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希望让儿童健全地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说二者的终极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在具体所承担的教育目标上应该是有所差别的。有研究者指出,学校主要通过课程传授给学生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接受最基本的人类文明的精华;而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应该侧重于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培养孩子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和自立的能力。更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家庭教育的内容学校化了,由于社会转型期我国基础教育仍然是以应试为取向的,学校过度重视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这种应试取向也被移植到家庭教育中。父母下班后就陪在孩子身边辅导作业,节假日陪孩子去课外辅导机构补课,为孩子买许多教辅资料,和孩子谈心时说的最多的也是学习,这些场景已经十分普遍,这也表明不少家庭已变成孩子的另一个学校。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主,而没有进行其本该完成的道德培养、兴趣挖掘、情感交流等教育内容。这样的一种家庭教育背离了其应有之义,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危害。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转型期社会不少人的价值观念偏向实用化、功利化,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也反映在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内容的选择上面。他们在选择家庭教育内容时往往会思考孩子所学是否有用,能提高孩子成绩的、能以证书形式表明的、能让自己觉得有面子的教育内容往往被许多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而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劳动教育则往往被忽视。实际上,这些被视为短期无用的教育内容从长远来说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更加重要。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内容的学校化、功利化使得家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3.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

不管是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失位”,还是家庭教育的内容学校化、功利化,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认为是家长的问题。然而事实上,社会转型期外部 环境也对家庭教育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伴随着社会转型而迅速崛起的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十分明显。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第四媒体”网络和“第五媒体”手机逐渐进入我国家庭中,而且似乎有取代传统的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的趋势,尤其是青少年对于网络和手机新媒体的喜欢程度明显高过传统媒体。新媒体使得家庭中的孩子更方便快速地接受信息,不少孩子通过新媒体学习到了许多有益的知识。但与此同时,新媒体对于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首先,不少孩子热衷于新媒体建构的虚幻世界中的人际交往,他们通过网络聊天工具、网络游戏、手机短信等方式结交朋友,反而不愿意与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长此以往,亲子之间的代沟和矛盾会日渐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也会逐渐断裂,这必然会为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造成极大的困难。其次,某些老师曾抱怨:“学校5天不抵回家2天。”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不正确的家庭教育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成果,反映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张力。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教育的影响和新媒体的影响也具有相当的张力,父母一般向孩子传递的是历史的、传统的、沿袭的思想观念,而在新媒体上有大量反叛的、新颖的、激进的价值观念。新媒体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会削弱甚至完全抵消家庭教育的效果。可以预见的是,科学的进步会为我们的家庭带来更多的新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布雷萧写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成年以后,所有行为都可以在他幼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中寻找到答案。每个孩子都是在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下长大的,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性格和命运便与教育方式这一家庭规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3]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重大影响。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应该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的足够重视,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必须通过三者的通力合作,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对策。

1.家长应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首先要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教育孩子绝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不能将孩子的问题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失责。笔者以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情感、道德、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这些都对一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强调的是经济再困难也要送孩子去学校,如今笔者觉得“再忙不能丢教育”同样适用。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还不够,还需要有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少家长由于自身观念的偏差和教育知识的匮乏,往往采用不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科学进行家庭教育需要注意三点:首先,家长要将孩子作为同样的生命主体平等对待,不能过分强调家长的权威,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先决条件。其次,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知识的辅导,不要功利地进行家庭教育。最后,在新媒体已经进入到我们家庭日常生活的条件下,家长要科学引导孩子使用新媒体,不要粗暴地禁止孩子接触新媒体。家长自身也不要排斥新媒体,通过阅读新媒体上大量的信息也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也可以通过新媒体了解更多的科学育儿的知识,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2.学校主动多与家长沟通,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

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合力,共同作用。当下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还比较少,尤其是面对面的沟通,沟通内容局限于学习知识方面。实际上孩子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其道德状况、行为习惯还是比较了解的,但由于学校很少主动与家长沟通,许多家长并不太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学校应该将每个孩子的学习、道德水平、行为规范等情况及时详细地反映给家长,以便家长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在这方面学校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学校教师都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学科的学习,也对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因而每个教师就是很好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其次,学校可以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学生家长开展一系列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最后,学校可以借助家长会等形式,使学校中一些家庭教育十分成功的父母与其他父母进行经验交流等活动。学校有责任帮助家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接受了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这也有助于学校对其进行知识传授。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在家庭教育中既是责任者,也是受益者。

3.政府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心理不健康、性格孤僻、人生安全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笔者以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让这些儿童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前提是能让父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换言之,必须让在家庭教育中“失位”的父母尽快“复位”。而留守儿童父母的“复位”需要政府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比如说造成我国城乡长期二元对立的户籍制度,通过制度改革保证进入到城市的农村家庭的子女享受和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机会和同样质量的教育。同时,政府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减轻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政府应该要求新媒体从业人员提高社会责任感,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获得经济利益而不顾对孩子的影响。一旦有人通过新媒体散布暴力、不健康、虚假的信息,相关部门必须予以严惩。政府有责任为我国家庭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我国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210000)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李强,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篇5

关键词:农村生源大学生 家庭教育方式 心理健康 人生发展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家庭环境对人一生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特别是对个体早期的影响对其以后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不良的家庭环境、不当的家庭教育教养方式是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根源。国外学者对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和抑郁症四种神经症患者的早期经历与家庭关系进行调查发现,这四种神经症患者的父母与正常个体的父母相比,表现出较少的情感温暖、较多的拒绝态度或者较多的过分保护。很多大学生入校以后难以与他人相处,主要原因是在儿童早期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

农村生源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留守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父母情感支持、教育投入的缺失,容易造成农村生源大学生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出现胆怯、内向、逃避或偏执、冷漠等现象,一旦早期形成的这些品质使他们在大学阶段无法适应校园生活,他们便会出现心理困扰,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即使在父母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农村生源大学生,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家庭教育处于缺失或不当状态,比如如果父母的养育方式是专制型的,则子女会消极、懦弱和不知所措;父母之间经常出现意见分歧或互相拆台,则子女会表现出圆滑、讨好、投机、说谎等不良行为,这也会对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本研究分析当代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尝试解释这些问题对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方面是农村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不足,对教育的作用和教育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的方式认识较为滞后,导致了农村家庭的学生心理上对教育的茫然;另一方面,农村家庭中父母的需求层次由于受到现实因素的制约,农业生产和进城务工只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因此对精神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意识较差,导致农村生源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无法认识到自我的人生目标和价值,从而导致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如一味追求高消费、盲目地将爱情作为人生追求。

一、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对家庭教育认知的茫然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其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心智的培养起到奠基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忽视家庭教育的早期性,不重视对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容易造成个体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出现心理困扰。

我国在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鼓励青年发展学业,增长才干,但社会、文化、经济等各种因素,农村青年的求学就学环境并不好。因此在农村生源大学生家长中,中学未毕业就去城市务工者居多,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未能对教育产生全面、客观的认识,包括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有偏差、对教育生产的智力转化为生产力的认识有误区等方面。

(一)对于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有偏差

中国当代教育学家邓佐君在其《家庭教育学》一书中提到:一般认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塑造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在社会中从事简单生产加工和贸易的第一批人获得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而当时公有制体制下的国家工作人员收入无法得到显著改善,群众中流传着“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的言论,导致“读书无用论”一时的盛行。现阶段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农村父辈赞同此观点,经常对子女灌输“读书无用论”的观点。

家庭教育的感染性特点表明,孩子从出生到进入大学,其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生活在家庭中的,家长在与孩子的日常生活相处中,通过言传身教、为人处世、情感交流等方式,能够无形之中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读书无用论”的观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们,尤其是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学业兴趣、热情与意志等方面造成影响。即使农村学生能够顺利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一旦他们在校园环境中出现困难或阻碍,在学业方面出现压力,在就业和未来发展方面遇到挫折,便会受“读书无用论”观点的影响,学业的兴趣与热情降低,学习过程中意志力减弱,从而产生学业困扰,危害心理健康。

(二)教育产生的智力转化为生产力认识的滞后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因此,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是实现加快生产力、将智力转化成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高校毕业生很难一毕业就找到令自身或家庭满意的工作。因此,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书中自有黄金屋”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寄予子女较高期望的父母,发现教育成果无法及时转化为求职就业的能力,无法帮助家庭摆脱贫困时,便会对子女的教育失去信心,减少教育投入和情感支持。其次,父辈在相对较为封闭、信息落后的农村现实环境中,无法为后代的教育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更无法认识到将智力因素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和方法,对子女的就业等方面能给予的建议和支持少之又少,这无形中给农村生源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压力和负担。另外,农村生源大学生自身为走出封闭的生活和环境,努力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的命运,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自身的价值,无法将学校所学转化为生产力,谋求发展和创造财富,这也让农村生源地的学生产生对未来的焦虑和对家庭的无力感。

二、重视物质需求的满足,忽视精神需求重要性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需求有五个层次,牡筒愕礁卟惴直鹗牵荷存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情感和爱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一般情况下,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需求的层次是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只有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才能激发更高层次的需求。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等进程的加速,一方面,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转移至城镇,其父母与子女便被留在农村或被带至城镇生活、学习;另一方面,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由于农村生产力低下,主要依靠务农或散工等形式赚取金钱,为保障生活来源,常常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因此,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家庭更重视物质需求,忽略了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精神关怀和支持,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务工人员常年工作在外,无法了解子女对爱、温暖的需求;二是父母自身缺乏精神需求,无法指导和监督子女精神世界的构建。

(一)农村务工人员常年工作在外,无法满足子女对爱、温暖的需求

农村子女的成绩下降、失学率上升并非子女个人原因,而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比如教育资源的缺乏、教育手段的落后等,其中就包括对子女的教育关注与情感支持的缺失。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家庭,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与子女成长有关的人或事的沟通较少,通常只关心教育的结果而忽视子女所需要的关怀、学习上的指导和兴趣上的支持,这些是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家庭环境中所缺乏的,也是马斯洛需求层次里提到的安全需求和情感、归属的需求。

安全需求和情感、归属需求未被满足,个体常常会感到自卑、胆怯,缺乏感知爱和给予爱的能力,影响情绪控制、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等。在大学阶段,适度表达情绪、适应并融入集体生活、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培养团队协作等均是大学生需要培养和锻炼的能力,这些能力的缺乏将会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带来困扰。

(二)农村家庭父母精神生活匮乏,无法指导和监督子女精神生活的构建

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控与帮扶,农民的经济负担减轻,但是精神文明的发展步伐依然较慢,无法匹配物质文明的发展。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但是现阶段农民的业余生活并不丰富。据相关资料显示,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家长对各种新鲜事物缺乏适应能力,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农村家庭在对子女精神文化生活构建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监督。

电脑、智能手机等网络终端设备是时展的产物,是传播文明、提升生活和工作效率的工具。由于大学生活学习环境宽松,很多大学生沉迷在虚拟的世界里,影响生活和学习,沉溺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之一。调查显示,农村生源的学生对网络的痴迷程度较高,网络消遣方式主要是网络游戏和聊天互动,其中以男学生为主。由于农村生源大学生在早期的精神生活中未培养起较多的兴趣与爱好,进入大学后,难以找到合适的方式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也很有少机会在才艺和爱好上得到更多的发展,因此对培养自我意识和自信心有一定影响。

农村生源的学生家庭教育方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早期家庭教育便开始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精神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导致大学生活中形成了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和不适应时展需要的心理活动。在大学生活中,需要学校、家庭和个体共同努力,为农村生源大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03.

[2] 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7.

[3] 苏蔚连.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才智,2016(13):42.

[4] 裴源冶.价值观变迁视角下的农村家庭教育问题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6(12):251.

[5] 窦晓峰.农村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J].文学教育(上),2016(1):141.

[6] 吴华倩.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义务教育决策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6.

[7] 胡军.浅谈农村家庭德育教育的现状及策略[A]//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2.

篇6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发展的第一任教师且持续伴随终身成长的教师。但是,并不是所有家长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就能够胜任家庭教育工作的,家长是否能够胜任“老师”是有条件的,是需要教育的。虽然当前学校和社会相关机构普遍开展了家L教育,但是由于对家长教育内涵缺乏理性思考,导致家长教育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厘清家长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有利于家校合育理论构建与相关实践发展。

一、家长教育的相关概念

家长教育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教育家长之意,但家长教育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与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等概念相联系,理解家长教育首先要厘清家长教育与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一,家庭教育与家长教育。家庭教育与家长教育是一对密切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二者关系如同学校教育与教师教育关系一样。从区别来看:首先,二者的目标不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列,是家庭中以提高儿童基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形式;家长教育是以提高父母家庭教育胜任力为主要目标的成人教育形式。其次,二者主体与教育对象不同。家庭教育(狭义上)的主体是家长,对象是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家长教育的主体是家长教育相关专业人员,对象是家长。再次,教育内容不同。家庭教育主要是家长在家庭日常生活经验和人类基本的知识经验中对孩子开展的教育;家长教育主要内容是“家庭教育学”“家庭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技能。从联系的一面看:其一,家长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家长教育胜任力;但间接目的(也是最终目的)是推进家庭教育,促进家庭子女健康成长。其二,家长教育的内容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基于家庭教育的需要,依托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展开的,家庭教育、家庭生活指导是开展家长教育的内在逻辑。

厘清家庭教育与家长教育关系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开展家长教育需要根据家庭教育的实际需要,不能脱离于家庭教育空谈家长教育;另一方面开展家长教育不是家庭教育本身,不是简单地告诉家长要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评,而是要促进家长具备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和相关素质,能够根据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灵活多样地设计出符合自己家庭实际和子女特征的教育方式。

第二,家长教育与家长学校。在我国的官方文件中经常出现家长学校这一概念,不难理解,家长学校属于成人教育的一种形态,主要承担家长教育的任务。家长学校类似于家长教育的上位概念,是教育家长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的相应机构。这是一种相对比较松散,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模式,不像现代中小学那样有严格的制度保证。它可以是独立开办的,也可以依附于学校或社区;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开展活动,也可以临时开展活动;可以是民办的、市场的,也可以是官办的、公益的。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我国的家长学校基本上是由妇联和学校举办的;从实际影响来看,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覆盖面和教育效果要远远大于其他形式。

关于什么是家长学校,目前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虽然有人认为家长学校“是对中小学校(包括幼稚园)学生的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形式”,但具体在实践中家长学校的概念随着其承担的功能而不断发生变化。2004年教育部和全国妇联联合颁布的《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家长学校是以儿童和青少年的父母或监护抚养人为主要对象的成人教育场所,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儿童和青少年的父母或监护抚养人建立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思想观念,掌握正确的家教知识和方法,了解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人身安全保障常识,以及相关教育政策法规。这个更符合学校或教育的概念。但是,2011年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等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家长学校的任务进行了扩展:“家长学校是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家长素质的重要场所,是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内容主要包括: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为家长提供指导和服务,帮助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难点问题;增进家庭与学校的有效沟通,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

比较这两个文件可以明显地看出,家长学校的功能在原有的宣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传播家庭教育知识、技能、方法、思想等内容基础上,增加了家庭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活动、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等内容。由此也可以看出,家长学校已经囊括了许多不属于“家长教育”的功能,使得家长学校越来越游离于“学校”的内涵之外。

第三,家长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与家长教育还有一个更加接近的概念是家庭教育指导。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家庭教育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成为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成为相关部门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一个概念。有人认为:“家庭教育指导是家庭外的机构、团体和个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过程,它是以家长为主要对象的、以家庭教育为内容的教育过程,家庭教育指导具有成人教育、业余教育、师范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性质”,“其同类概念有西方国家常用的家长教育和我国台湾地区常用的亲职教育等”。这个定义列举了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内容、任务,概括出其主要特征,很显然,家庭教育指导似乎包含家长教育内容,不仅因为它明确指出类同于家长教育和亲职教育,而且在定义中也指出了就是以家长为对象、以家庭教育为内容的教育过程。但从现实逻辑看,二者之间并不是完全一致。

首先,家庭教育指导不能等同于家长教育,家庭教育指导主要指导方法指导、工作指导等,教育属于这个过程的一部分,或者是其中的应有之意,但家庭教育指导还包括诸如研究家庭教育状况,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高诊断、咨询,为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设施和保障等。其次,主体不尽相同,家庭教育指导更多的是妇联、教育主管部门等机构负责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统称;而家长教育的主体是家庭教育指导专业人员(教育者)。再次,目的不尽相同,家庭教育指导主要目的是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和事业的发展;而家长教育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促使家长在家庭教育素养方面发生变化,以便更有利于进行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教育指导是相关部门开展家庭教育事业的工作语言,并非严格的学术概念。

综上,家长教育与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等概念是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家L学校是实现家长教育基本形态(正规),但不是唯一形态;家庭教育指导是相关部门为开展家庭教育而对家长采取教育和指导的工作概念。厘清这些概念之间关系,有助于准确把握家长教育的内涵。

二、家长教育概念的评析与厘定

家庭教育的地位决定了家长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教育由于语言习惯不同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称谓,在德国成为“双亲教育”,在美国称之为“父母教育”,前苏联称之为“家长教育”。根据汉语的习惯,我们称之为家长教育,这里的家长包括家庭的其他监护人。尽管家长教育(或亲职教育)在字面上理解起来比较简单,但其内涵界定上还是有一定的偏差。下面对近年来关于家长教育概念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在前人界定基础上尝试对家长教育内涵加以阐释(见表1)。

第一,关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于教育者,上述概念中只有两处提及。林家兴概念中认为教育者是“正规的或非正规的亲职教育专家”,缪建东概念中认为是“社会教育机构、社区或教育、福利部门”。笔者认为,家长教育一定是家庭教育指导方面专业人员,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研究者、儿童保健、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员、有经验的家长等等。上述概念中将“社会教育机构、社区或教育、福利部门”视为教育者很明显是不妥的,这里将教育者与教育主管部门或组织混为一谈了。关于受教育者,大多数都认为是父母或准备成为父母的人,这种界定是准确的。但有人认为教育对象是“家庭教育组织者”(杨宝忠)、“家庭教育的责任者”(李俊)、“家庭生活组织者”(赵刚)等,期望将教育对象更加准确,但都存在不严密、不准确之嫌,都是不妥的。家长教育的对象就是家长(广义上的),当然有的家长在实际中没有履行没有承担家庭教育职责要另当别论,这是他(她)教育权利和责任的转移问题,不属于本研究讨论的范畴。

第二,关于家长教育目标。这是家长教育概念中的核心问题。上述概念中对家长教育目标都有涉及,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了这些关键词:管教子女的知识能力、改善亲子关系、称职父母、角色经验、有效能、履行父母责任、家庭幸福、父母自身素质、自我实现等等。这里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将家长教育带来的客观影响作为目标,如“实现家庭幸福”“自我实现”;二是将教育内容与目标相混淆,如“管教子女的知识与能力”“改善亲子关系”。笔者认为,教育目标是人的改变,家长教育目标是改变家长使之更加适应家庭教育需要,成为合格父母。如果用一个更加简洁而专业的概念概括,那就是“胜任力”,说白了,合格父母也罢、称职父母也罢,就是教育胜任力问题。

第三,家长教育内容。目标决定内容的选择,上述概念基本上都涉及到家庭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管教子女、改善亲子关系的知识能力,保育、教育儿童(未成年人)的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养的知识、技能,正确的教育态度和观念,组织家庭生活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总体来说,教育的内容大致包括了“父母对自身的教育和父母对子女实施教育两个指导维度”,涉及到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人生哲学等方面知识。笔者认为,上述内容依然没有找到一个统一的逻辑体系加以涵盖,如果以“胜任力”为目标,家长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围绕家长教育胜任力而展开,包括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动机、情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第四,家长教育的属性。从“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来看,“属”即该被定义概念的上位概念,“种差”即被定义概念与同层级概念的区别。上述家长教育概念的定义中基本上都回避了这个问题,只是个别概念提及到。有的将家长教育归类于成人教育、终身教育,有家长教育的概念将其归类于“教育”“培训”。后者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教育与培训涵盖的内容更大。笔者认为,家长教育应归类于成人教育,但不能归类于终身教育,因为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类型的总和,包括各阶段和各种教育方式。

在总结以上分析基础上,笔者认为: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主导者以家庭教育主体(家长)为对象,以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技能、观念、思想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以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胜任力为目的的成人教育活动。如果从广义的角度看,凡是对家长在育儿方面产生教育影响的主体都包含在教育者的行列之中。

三、家长教育特征

当前家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重视家庭教育务必要注重家长素质,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目前虽然妇联、关工委、文明办等部门都在开展家长教育培训,但是无论从哪方面说,学校都是主体和主导者。提高家长教育效果亟待抓住家长教育的特质。

第一,家长教育是成人教育。前文有述,家长教育属于成年人,家长教育属于成人教育。“成人教育是那些不再进入正规和全日制学校的人们借此可以连续地、有组织地活动,自觉地、有目的地促使自己在信息、知识、工作技能、欣赏能力与态度等方面发生变化,或以扩充知识并解决个人或社会的问题为目的。”成年人接受教育的动机非常明确――工作或生活的切身需要,因此成人教育的办学思路和方向也非常明确――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切身问题。家长教育属于成人教育,家长之所以接受教育,根本在于在自己已有知识无法满足教育子女需要,学校和其他相关部门应该提供这种教育,在提供这种教育时需要“回归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为此,学校和相关机构需要进一步地“解析成人群体结构、关怀成人生存境遇、解读成人学习行为、构建教育支持系统”。

第二,家长教育是非正规教育。教育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是教育制度规定的教育形态,主要指学校教育;而非正规教育是在正规教育制度以外所进行的,为成人和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包括各种岗位培训、校外教育、继续教育等。很明显,家长教育属于成人非正规教育,具有以下特征:其教育对象包括一切需要接受教育的家长;内容上主要包括“非标准化的内容体系,不一定采取阶梯式的课程结构,强调学习成果的应用性”;证书形式上,不是以证书为目的的;时间上主要是短周期、非全日制;教育主体可以在教育机构内,但主要在教育机构之外;授课体系是弹性组织,以学习者为中心,节约教育资源;从管理者来看,可以是政府部门,也可以是各类非政府机构。基于家长教育的非正规性,虽然国家可以将其纳入公共教育体系之中,但最起码从目前的条件来看,国家无法强迫要求家长必须要接受教育任务;虽然可以倡导家长要“持证上岗”,需要达到某一要求,但由于家长和家庭的千差万别,我们无法真正像要求教师那样要求家长也要具备教育资格证才能开展家庭教育。

第三,家长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家长和学校教师是学生一生中两个最重要的教育者,教师职前和职后都需要教育,家长也是这样。所谓的“入职”教育是指夫妻在成为父母之前应该掌握的、履行家长教育职责所需要的必备知识、能力和观念,这是成为父母之前的夫妻应该做到的教育铺垫。“在职”教育是指夫妻在拥有子女之后,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教育知识、技能和观念等。过去我们过多注重职后教育,现在越来越需要将职前教育纳入家长教育之中。“在职”教育是家长教育的主要形式,对家长的教育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呈现出来,家长教育的逻辑与家庭教育的逻辑有一定的关联。孩子出生后所经历的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教育挑战,都需要家长胜任,也都需要对家长进行教育。教师资格证有阶段性划分:如幼师证、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也有类型划分:如语文教师、数学教师、体育教师等。但家长只有一个证,什么都要懂,什么都要学,都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不断学习。

第四,家长教育是统一性和个性化相结合的教育。统一性,是因为家长共同的教育需要,也因为教育者对家长有统一的要求,每个家长都需要达到,比如掌握孩子成长的基本特点,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个性化,反映家长不同的需要和家庭教育的具体情况。人们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如有的亲子关系不好,有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好。个性化需求就是根据家长自己那本“难念的经”而开展的教育。从正面说,个性化需要也指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比如有的家长准备让孩子出国深造,大多数则让孩子在国内发展;有的孩子想学工科,有的孩子则想学艺术。开展家长教育,既需要有统一要求,开展统一的教育,也需要具体要求,开展有差异的教育。

篇7

关键词:图书馆;家庭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68-02

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中受教育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教育,他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共同构成了教育的三大支柱。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棘手,许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感觉困惑和迷茫,强烈希望得到社会团体的帮助和支持。图书馆作为集借读、观光、交谈、休闲与娱乐场所一体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社会文化中心,其核心功能是服务,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因此通过图书馆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是图书馆服务的一种很好的体现。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

家庭教育是指为促进子女的发展,父母对子女所实施的一切影响子女的活动。家庭教育方法很多,与孩子交谈,与孩子一起活动,表扬孩子,奖励孩子,向孩子道歉,对孩子宽容,批评孩子,为孩子树立榜样都属于家庭教育的内容。纵观人类进化文明史,始终没变的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的学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教育的三大支柱。教育是人类的未来,家庭教育正是未来目标实现的保证。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家长正儿女易行善,家长邪儿女易行恶。家长民主儿女生平等之心,家长独断儿女生专行之念,家长仁慈儿女博爱,家长暴戾儿女残忍。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都说明家长的素养、家庭的环境,对人一生的教养息息相关、处处相连。人类教育的三大基本内容:健康、情感、求知。对应的三个习惯:整洁、微笑、阅读。保证这三大内容落到生活实际中的三个习惯的养成,离开了家庭教育几乎是不可实现的。家长应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讲究教育方法,培养子女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1]。

二、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①思想认识不够,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目前家长普遍认为家庭教育的职责就是:婴儿期家长保证孩子有放心牛奶吃,幼儿园保证幼儿衣食不缺,小学保证有人检查家庭作业和签字,中学有钱报课外辅导班;大学按时提供学费和生活费就是家庭教育的全部。而其他教育的责任由老师和学校去完成。孩子出了问题家长大都认为主要原因是孩子没遇上好教师[2]。②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目前开放经济条件下,大部分年轻父母外出打工或大部分时间忙于工作,把对孩子的照顾一般都移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由于年迈的祖父辈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导致这些学生出现许多问题。如厌学、逃课、外出打电子游戏、上网,有的甚至与社会上的“混混”聚在一起,逐步沾染上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有的父母本身自己喜欢打牌或玩游戏,经常邀约各种各样的牌友上家来玩,大人不雅的言行举止、偏激的谈话内容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将来步入社会。③亲情缺失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父母常年不在孩子身边,导致成长中孩子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孩子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造成孩子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④教育内容单一,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现象。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成绩,在家长眼中,分数往往代表着一切,家长只关注孩子“成才”而不是“成人”,过度看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名次的位置,忽视了对孩子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忽视了健全人格、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专心读书,不仅在家里不让孩子做家务,还往往暗示孩子在校少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遇到大扫除,义卖活动,有些家长就不让孩子参加或干脆不来学校等,长期以往慢慢使孩子变得自私、冷漠、不关心集体,不合群。⑤教育方式传统落后,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有些家长对子女的管理过于严格,为上名校,给孩子报作文班、英语班、奥数班,几乎剥夺了孩子基本的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扼杀了孩子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部分家长忙于打工挣钱,认为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沟通是浪费时间,有些家长认识偏颇,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于孩子好斗逞强、耍小计谋等行为倍加鼓励,助长了不正当思想意识的形成。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管教不严,一味纵容,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由此养成了孩子重享受、好攀比的不良心理,有的甚至养成追求品牌、不求上进、粗暴蛮横的不良习惯。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自尊,经常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等。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物质刺激,考试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以物质奖励。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长此以往,孩子变得胆小、退缩、冷漠。

三、图书馆支持家庭教育的措施

1.倡导家庭教育的新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前的家庭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以前缺失家庭教育最多不能成才,现在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可能给家庭甚至社会埋下祸根,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不能与时俱进,总是拿自己过去父母教育自己的一套教育自己的孩子,图书馆有能力有义务担当先进家庭教育理念的普及者。图书馆应定期举办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邀请专家就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家庭教育的误区,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等问题进行宣讲[3],定期举办有关家庭教育的征文比赛、故事比赛之类的活动,还可以和团委、工会、学生会单位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广活动,同时可以不定期地举办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的家长介绍教育的经验,大家展开讨论和经验分享,虽然许多培训机构、社区都可以普及家庭教育理念,但图书馆作为学习、教育与休闲一体化的机构,举办这种宣传家庭教育新理念的活动,更具权威性,更容易得到家长的认同和接受。

2.提供家庭教育的资源支持。图书馆拥有的大量纸质、电子图书等资源为家庭教资源支持提供保障。图书馆中涉及家庭教育的资源多种多样,有纸质的,有视频的,有专著,有论文,有普及读本,都按图书馆的专业分类存在不同的位置,和图书馆拥有的巨大资源相比家庭教育的资源相对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一般家长很难发现,因此建议设立家庭教育专门阅览区和专架,把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杂志、论文集、VCD都集中在一起,方便读者寻找,同时这种安排本身就是一种对家庭教育重视和普及的过程。对电子版的资源,也可以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立专门针对家庭教育的栏目,把有关家庭教育的资源按一定的方式分类,并提供多条件的检索和查询,方便读者获取。要充分利用新技术为家庭教育服务,在智能手机已经有很大用户群体的情况下,可采用微信,主动给用户定期推送有关家庭教育的信息。也可以建立家庭虚拟图书馆,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阅读家庭教育信息。实际家庭教育不仅仅是要家长重视,全社会都应重视,家庭教育的理念不但家长要知道,孩子也要知道,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家长。

3.提供家庭教育咨询与个性化辅导。图书馆除有大量的藏书外,还拥有一批各个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为家庭教育的咨询和个性化辅导提供了保障,图书馆应组织人员专门研究家庭教育,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和智力优势,为家长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咨询服务,并对有需要的家长提供个性化的辅导。这就对图书馆人员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图书馆人员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同时在图书馆人才招聘中要增强教育学、外语、心理学、计算机等专业的人才,建立学习型的图书馆,根据社会需求开展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图书馆还可以举办一些家长培训班,组织图书馆骨干人员,对家长教育子女,养育子女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家长教育、养育子女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对家长的阅读指导也有利于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图书馆定期推荐一些有关子女教育的书籍和文章,并请馆内专业人员对文章和书做一个简洁到位的点评,不但可以引导家长阅读,同时对馆内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图书馆的宣传都大有好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正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服务的模式随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在变化,但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主旋律是永远不变的,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不断关注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提高自己的能力的同时,积极主动关注读者需求,关注社会热点和问题,积极引导读者,主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图书馆应积极抓住这个用户需求,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智力优势,积极为家庭教育服务。

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为家庭教育服务,必须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图书馆全体人员从思想上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有明确的认识,并达成积极主动提供服务的共识;其次,制定图书馆关于服务家庭教育的可行计划,有专人负责执行和检查;最后,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在图书资料采购、电子资源建设、人员培训、馆年度预算中都要把家庭教育纳入预算范围。

参考文献:

[1]冯晓霞.中国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J].学前教育研究,1997,(3).

篇8

1.1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方面。自我控制能力指的是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与约束。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对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是有帮助的。同时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比较注重孩子的意愿以及尊重孩子的意愿,也会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反之,一个家庭里,父母总是为孩子做决定,就会剥夺孩子的自主性与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就不高。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也是发挥一定的作用的。

1.2小学生评价能力方面小学生评价能力方面,不仅表现在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还包括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在评价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客观公正的去评级孩子,不能够过分的溺爱孩子,同时也不能够进行高标准地批评孩子。家长对孩子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有助于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从中得到肯定以及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在进一步的努力中,去改善自己的缺点,从而促进孩子的进一步发展。再者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还应该是具体的评价,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把握一个良好的度,这样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并且为以后孩子客观地评价自己奠定一定的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评价的意识。这样可以使孩子即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点与闪光点,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发现在记载一段时期内的不足与缺点,提高小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能力。因此说家庭教育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积极地作用,由此看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1.3小学生自信心方面自信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史相当重要的。也可以说,自信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种心理状态。家庭教育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对孩子才去的是鼓励性教育,在各个方面都比较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那么这个孩子的自信发展也会与别人有所不同,很明显,孩子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有自信的。因此,也可以说,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所采取的方式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与孩子自信心水平的提高以及孩子自信心的发展都相当的重要。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父母老师批评孩子,对孩子实行的不是温情教育,总是认为孩子有很多的毛病,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就会显得不自信,会影响到孩子自信心的提高以及孩子成就感的缺失。因此可以得出,父母在实行家庭教育的时候应该对孩子尽可能的鼓励,鼓励孩子独立地去完成一些事情,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较好的自我意识,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2结语

篇9

对个体来说,家庭教育是最初接受的教育,并且是伴随终身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涵盖习惯培养、道德规范、情绪管理等方方面面。家庭是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家庭在传承社会规范、价值观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发掘儿童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助其成长。对家庭来说,家庭教育开展成功与否影响着夫妻关系、代际关系的健康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三十多年来,城市中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和投入都是前所未有的。家庭成员由于自身经历、教育程度及成长环境的差别,在家庭教育内容、理念、方式上常存在差异,处理好家庭教育上的分歧,并达成共识,对于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定增进家庭幸福。对国家和社会来说,家庭教育的质量,尤其是早期家庭教育开展的情况对国家和社会长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0~18岁儿童的总数是3亿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22.52%,可见,儿童的发展状况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世界各国都已经认识到了早期家庭教育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显示,至2005年全球半数以上的国家都开展了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研究。实践证明,政府对家庭教育的干预对促进儿童发展卓有成效。美国的“开端计划”就逐渐增加了基于家庭教育的支持项目。

二、社会变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的开展受到社会发展阶段和家庭自身状况的制约和影响。社会变迁、价值体系重建对于家庭教育的方向、目标都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家庭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也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1.社会阶层分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方面,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2011年人均GDP已达到5432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另一方面,社会分配差距逐年增大,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悬殊。基尼系数是反映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基尼系数为0.474,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水平,表明当前国内居民贫富差距依然较大。由于人们占有的资源不均,社会分化出了不同阶层。市场化改革以来,各种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同阶层拥有不同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阶层间的间隔越来越明显,阶层间的流动也越来越困难。教育程度影响着家长对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接受程度和实践模式,经济状况也影响家长对教育的投入。虽然并非经济支出越多家庭教育质量就越高,但是,要满足基本的家庭教育投入,仍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不同阶层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也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开展。家庭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休闲方式影响着儿童观念的养成。在不同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儿童,有不同的个性和风格,阶层意识和阶层生活方式也会潜移默化地传承到下一代。阶层作为一种社会身份背景,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开展。2.社会价值体系重建家庭是道德传承的重要载体,家庭教育重在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和规范其道德行为。但是在社会转型期,旧的价值体系被打破,新的价值体系正在形成,部分家长对于正确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一方面,我们有“最美妈妈”吴菊萍和“当代雷锋”郭明义,但是“小悦悦”事件、老人倒地无人搀扶等也折射出了一些人的社会心态,出现了道德滑坡及“远离崇高”和“信仰缺失”的现象。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必然会心浮气躁,没有方向。家庭教育应肩负起传承优良传统的重任。传承与时俱进、适应时展的核心价值观,是家庭教育的使命。家庭教育中的道德传承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青少年中的恶性事件,深层次的根源在家庭,在于家庭教育。教育学者张春兴指出,不良少年的问题“病因源于家庭,病象显现在学校,社会使病情恶化”。3.人口流动加剧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城乡之间、城际之间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流动人口呈现出总量迅速增长和在城市居住时间不断延长的趋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为22143万人,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长82.89%。人口流动数量增多导致出现了数量庞大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同时也使家庭教育面临新问题。最新统计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已达2200万人。4.家庭自身日益复杂吉登斯说:“家庭是传统和现代性之间斗争的场所。”当代社会变迁激烈迅速,家庭面临许多危机与挑战,家庭特征的变化会给家庭教育带来深刻影响。一方面,家庭的稳定性在下降,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数量在增加。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离婚率持续上升,2010年的初离婚率从1979年的0.33‰上升到2.00‰,增加了约6倍。离婚对子女造成的心理影响以及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可能带来的青少年犯罪等问题更是受到了普遍重视。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焦虑也影响着代际沟通和家庭教育。转型期生活风险增多,家庭承受的压力在不断增大,家庭认知迷惘、家庭功能弱化以及两性婚姻关系的稳定性下降等都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心理冲突和精神焦虑,房奴、孩奴现象的出现更是凸显了现代家庭的压力。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状况也日益复杂,夫妻关系的矛盾,隔代教育的矛盾,都会折射到家庭教育中来,使儿童在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中成长。

三、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

社会转型引发的各种变化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很多新挑战和新问题。

1.家庭教育目标偏差

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健康、快乐和人格健全的儿童,但在现行的制度环境里,实质上仍然是分数导向,应试教育占据主流,虽然素质教育提倡了多年,但收效不大。现在家庭和学校,培养孩子的目标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职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报酬,能进入社会地位较高的社会阶层。家长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而对于孩子的人格形成和兴趣培养等方面关注较少。究其根源,这与现代社会的阶层分化紧密相关。教育是现代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接受良好的教育,更容易进入报酬较高的行业,实现代际间的向上流动。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就开始了漫长和焦灼的竞争,愈演愈烈的小升初、择校热正是这种状态的反映。社会底层家长担心孩子接受的教育差,“长大后你就成了我”,社会中上层家长则期望孩子“至少要拥有体面的人生”。在这样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孩子发挥天性和创造力的空间越来越少。社会上各种辅导班爆满,孩子的课余时间大部分都被这些辅导班占据。辅导班是体现家长焦虑和互相攀比的竞技场。各种兴趣辅导班对于孩子创造力和兴趣的培养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还难下定论。家庭教育应该以儿童为本,应该提供更多机会让孩子去接触自然,认识社会,学习与人相处和自我心理调整,而不是囿于应试教育,过于看重分数,限制孩子自由和天性。

2.家庭教育环境愈加复杂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家庭教育面临的环境也更加复杂。从整个社会心态来看,社会焦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家长的这种焦虑和浮躁,很容易影响到对子女的教育。大众传媒对诸如虎妈、狼爸等教育方式的一味吹捧,也会误导家长的教育理念。家庭中的个体千差万别,并没有一个适用所有孩子的家教方式。随着网络的普及及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灵活,更加快捷,孩子接受外界信息很多,但这些信息往往良莠不齐,儿童难以甄别。同时更多的人机对话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亲子沟通时间减少,造成孩子情感缺失和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孩子们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有自己的亚文化。如四年级小学生编写的“斗妈大全”、儿童间流行的“灰色儿歌”等都表达了孩子们心中的某种情绪,不容忽视,需要进行正确引导。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家长如何保持理性,寻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家长不断摸索和认真思考。

3.不同家庭教育者之间差距较大

在同一个家庭中,教育者可以是父母、祖辈,也可能是保姆等,但这些教育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孩子需要教育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了解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需求,能处理好亲子关系,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等等,做到这些不仅需要正确的理念,而且需要恰当的方法。恰当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不恰当的方法还会造成亲子关系恶化。年轻父母一般有较多的文化知识,能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祖辈多是根据以往经验来照看孩子。不同家庭的教育者差别也很大,表现在教育理念、方法和经济水平等方面。如果父母的经济能力强,可以提供的资源相对多一些,营养和智力发展投入较多,孩子成长的环境较为优越。但那些身处社会底层的父母要面对更多的困境,如贫苦的生活、失业和社会排斥等。底层父母对于教育孩子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费用都较少,迫于生计的压力还会影响到他们对孩子的教养态度。“穷二代”“富二代”等话题不断,很多问题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差异造成的,不同的家庭面临不同的问题。此外,父母对看护孩子投入的时间也是重要因素。很多亲子关系的问题是由于父母子女相处时间少导致的。由于父母都有自己的事业,没有充足的时间来照顾孩子,尤其是婴幼儿阶段,不可避免地需要有祖辈来参与孩子的抚养,致使隔代教养产生的问题较为突出。如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上海有50%~60%的孩子由祖辈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总数的一半。祖辈的教育理念、教育水平直接影响了孩子各方面的发展。父母早出晚归,与孩子相处时间很少,对于亲子关系的发展很不利。研究表明,0~3岁是儿童成长至关重要的时期,把握好这个时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4.家庭教育方式多元化带来选择困境

随着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家庭教育也出现了很多新奇、吸引眼球的方式,如美国的虎妈和中国的狼爸等。市场上关于的家庭教育的书籍琳琅满目,指导家庭教育的专家也比比皆是。家长们面对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感到迷惘,不知该作何选择。但是,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方式,都要以孩子为本。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家庭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在基本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应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每个家庭也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家长应该真正地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因材施教,顺应孩子的天性,摸索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切忌盲目跟风。

四、几点思考

篇10

【关键词】家庭教育;误区

1.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其产生原因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全部生活都与家庭这个小集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家庭教育在儿童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个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代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足,在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式中都存在许多的误区,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

1.1当代家庭教育的一些误区

千家万户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人头地,对孩子进行着自以为是为他们好的教育。有一天数学课做当堂练习让学生自己先练习,我在巡视时看到有一个同学的橡皮不见了就问他后面的同学借,当时后面的同学很爽快的就递给了他,当时看到这一幕感到很欣慰,觉得学生相处的关系很好也很乐于助人。突然后面的学生说了一句:“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借你橡皮了,昨天不是说放学要买的吗?记住了你欠了我两次人情了”。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瞬间觉得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看到班里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趁着开放日,对自己两个班级的家长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您更加关注孩子的什么?在家长被问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加关注什么的时候,90位家长中有49位更关注孩子智力的培养;28位更关注孩子身体健康,11位更关注孩子的综合能力培养,只有2位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卷数据表明当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更加的注重智力的培养和身体的健康而忽视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家长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只希望孩子的智力能够得到开发,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经常性的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身体健康注重孩子的营养搭配却很少有家长会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检查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家庭生活中您经常和孩子沟通吗?在家长被问到是否经常和孩子沟通时,90位家长中只有13位家长能够做到经常和孩子经常沟通,69位家长偶尔会和孩子交流沟通,还有8位家长甚至不和孩子交流。不和孩子经常交流会导致很多时候家长不能足够了解孩子的想法,不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帮助孩子及时改正。您对家庭教育的认识?90位调查者中,54位认为学校教育更重要,28位认为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8位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可有可无。通过问卷我发现很多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没有正确的认识。正是因为很多家长对教育专业知识的不了解意识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忽视家长自身行为对孩子言传身教的影响。您会要求您的孩子做家务吗?90位调查者中,48位家长不会让孩子做家务,40位家长会偶尔让孩子做家务,只有2位家长会让孩子经常做家务。当代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很宝贝,很多家长对孩子太过于保护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很多孩子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缺乏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2分析家庭教育误区的产生原因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我认为当代家庭教育的误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2.1对孩子过度保护

这样的情况尤其发生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从小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他们的生长环境比较特殊。但是过度的保护同样造成了孩子不会自如的使用自己的肢体,不会独立思考,不懂得如何去跟别人交往;孩子开始上学后,父母经常性的帮孩子整理书包、陪着做作业、检查作业,使得孩子对父母过度的依赖,遇事需要别人的指点帮助,长期如此造成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束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1.2.2对孩子过度干涉

这类型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发展成为最优秀的人,但又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把握人生的方向,所以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要做孩子的导师,给孩子设定各种条条框框,使得孩子一言一行都按着父母的意愿。这是因为很多家长自己年轻的时候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好好的学习,有了孩子他们就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的身上。

1.2.3对孩子完全放任

这类型的家长坚信着“树大自然直”的理念,认为孩子只要不生病就行,自己小时候不也没有受过什么教育还不是生活的好好的。甚至于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全是学校老师的责任,我把孩子交给学校,那么老师就得帮我把孩子教育好。这是由于家长缺乏必要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认识不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1.2.4重智育轻德育

当代中国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长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面对的激烈竞争环境,让他们更加认识到了知识的价值和力量。在孩子的智力发展方面,家长们不遗余力费尽心思,但是却忽视了对孩子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培养。家长们大多工作繁忙没时间和孩子谈心,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缺点和问题,而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1.2.5重身体轻心理当代很多家长普遍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家长担心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担心孩子学习太累就对孩各种补,经常性的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身体,为了使得孩子能够茁壮成长家长可谓是费尽心思。但是很少看到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其实小学生正是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身心发展极不平衡,常常会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使自己处于各种心理矛盾的包围之中。

2.结论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更是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当代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教育方式、教育观念上的误区,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家庭教育出现的有关于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式的误区主要包括,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干涉、完全放任、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太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太重视物质而忽视精神。

参考文献:

[1]陈莉莉.试述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J].教育科学,2012(8):207-208.

篇11

论文关键词:家庭教育工作 家长素质 党的教育方针 瓦房店市 学校工作 整体构建 教育内容 创新认识

一、贯穿“一条主线”

我们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培育孩子健康人格,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父母与孩子有着血肉的关系、亲情的联系,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的父母和孩子关系不和谐呢?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有的家庭还延用祖辈传统的教育观念,缺乏科学性;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缺乏系统性,经常表现出的形式有包办型、溺爱型、放任型、粗暴型;家庭道德教育内容缺失错位等等。抓住了症结,为我们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创造了条件。

我们开展了以“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培育孩子健康人格”为主题的专题性家教指导,改变了以往单纯为家长搞讲座的形式,让孩子与父母手拉手、肩并肩走进教室,听取培训指导,进行互动交流。一场场以和谐亲子关系为主题的指导培训应运而生,譬如,《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培育孩子健康人格》、《播撒心中的爱,让教育因爱而美丽》、《无悔的青春应当这样度过》、《怀着一颗平常的心为孩子减压,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为父母争光》、《德商培养先过家庭这一关》等。几年来,大连市、瓦房店市的现代家庭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讲师团的成员培训家长和学生共计百余场,受教育达8万多人次。

二、抓住“两个关键”

抓住“两个关键”就是要抓住对学龄前儿童家长和初中学生家长的指导与培训。

我们把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作为指导与培训的关键,其原因在于,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说明,早期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这一时期进行科学地家庭教育,可以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我们设置若干个主题对家长进行培训与指导,如“观念决定成长”、“好父母,好孩子”、“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等。

对初中学生家长的培训更加关键,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青春期的学生在身心成长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困惑和疑虑,面对孩子身心突如其来的变化,面对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许多家长显得束手无策。面对这种现状,几年来,我们潜心研究初中生青春期的成长规律,针对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做了一系列的探索,通过让家长和学生了解、认识青春期的知识,让家长和学生懂得处理好几个关系对顺利度过青春期的重要作用,即处理好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师生间的关系、同伴间的关系,进而让家长帮助孩子在和谐、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度过青春期,奠定人生坚实的基础。

三、落实“四个侧重”

一是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培训,侧重于学龄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学会谦让、学会尊重。

二是小学阶段的家长培训,侧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培养学生自立的习惯、劳动的习惯、卫生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文明的习惯等。

三是初中生家长的培训。面对初中生青春期逆反心理、自我意识强、成人化行为倾向等,侧重让家长学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四是普通高中学生家长的培训。高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基本趋于成熟,渴望并憧憬美好的生活,有与之俱来的学习动力和生活动力,并有为之去努力实现自己理想的信心和热情。侧重要求家长对高中生进行感恩教育、理想教育和责任意识的培养。

四、采取“五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针对学龄前儿童家长和小学一至四年级学生家长,我们采取与家长面对面培训指导的方式。

第二种形式:小学五、六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培训与指导。因为这几个阶段的孩子,有了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培训指导,便于家长与孩子及时沟通,有利于产生共鸣和认同感,产生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

第三种形式:建立家庭教育讲师团。我们发挥家教专家的引领作用,教育局组织的讲师团从宏观上开展家庭教育培训与指导;家长学校根据家长和学生的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讲师团的培训指导和家长学校工作互相融合,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为一体,形成宏观和微观的家庭教育格局。

第四种形式:家长走进学校,教师走进家庭。我们每所学校向家长开放课堂,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听课,评课;尤其是让家长参加学校开展的主题班会。节假日,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深入贫困学生家庭、学困学生家庭、单亲学生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细致了解家庭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

第五种形式:通过艺术教育表现形式,增强家庭教育的实效。我们以家庭教育为素材,自编诗歌、创作歌词、自己谱曲、制作MIDI、排演剧目等,在全市学校和社区中巡回演出,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增强家庭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五、体现“六个特点”

一是针对性:针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忧虑,适时开展家庭教育工作。针对部分孩子缺少感恩意识,我们在家长和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如创作歌曲《父爱如天》、《不尽的母爱》,在学生中作为校园歌曲传唱;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亲情,缺少母爱,缺少父爱,我们创编了歌曲《呼唤》,在家长中流传,使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得到了父母更多的关爱。

瓦房店市共有206所学校,中小学生10余万人。为了全面掌握我市家庭教育现状,我们对上万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整理出来自900多个家庭出现的教育个案问题,筛选出来120个具有代表性的共性问题。为了有针对性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充分发挥大连市级、瓦房店市级现代家庭研究会会员和讲师团成员的作用,大连市现代家庭教育研究会5人成员中,瓦房店市有1人,大连市家庭教育讲师团10人中,瓦房店市有2人,瓦房店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10人,我们把这些问题分发给每个成员,作为家庭教育研究、培训、指导的课题。也就是说,家长和学生需求什么,我们就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培训指导,满足了家长“订单式”家教需求。指导者高屋建瓴、驾轻就熟,每一次面对面的指导与交流都是心灵的对白、心灵的震撼。指导者以家长的身份、学生的心理、自身的经历,以通俗易懂的哲理、感人至深的例子、震撼心扉的交流,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贴近家长的心理,引起家长和学生强烈的共鸣。

学校的网站开辟了“家庭教育绿色通道”,开通了“教师博客”,家长通过与“教师博客”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及时了解和解决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二是感动性:感动是什么?感动是我们自身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最理性的心理活动。没有感动,就没有教育;教育一旦有了感动,受教育者就会变成另外一种理性的人、真诚的人、会爱的人。

我市家庭教育工作始终贯穿着感恩教育,体现着感动的情结。在对家长的培训中,我们不仅整理并引用大量的国内外经典家教案例,而且发掘了身边更多的家教案例,通过案例揭示家庭教育的内涵、方法和规律,体现感动性,提高实效性。共计整理出20大类型、500多个家教案例,并出版《瓦房店市家庭教育经典案例选》。

我们把艺术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中,通过诗歌、歌曲、课本剧、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感染着家长和学生。我们创作了许多作品,如“青春是什么”、“父母的心声”、“孩子的心声”、“单亲孩子的呼唤”、“不尽的母爱”、“父爱如天”等。我们采取不同的艺术教育形式,搭起了父母与孩子沟通、理解的桥梁,父母和孩子在感动中,拉近了距离,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为培养中小学生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我们通过感恩教育,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开展形式多样的孝心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孝心体验中学会感动、学会孝敬,丰富传统美德内涵。我们也要求家长每天至少有一次与孩子交流的机会。我们给孩子留道德家庭作业,每周为父母洗一次脚、做一次饭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每一个月给父母写封信,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和对父母的感受;父母的生日,献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生日礼物。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父母工作、生活的辛劳,唤起了学生的亲情,培养了学生尊重、感恩、孝敬亲人的情感,增加了家庭的亲和力,学生从关心最亲近的人开始,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每一次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的关于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讲座后,讲座者要求所有的孩子面对父母说一声感恩、感激的话,讲座者的话音刚落,孩子们异口同声、发自心底地喊出“妈妈、爸爸,我爱你!妈妈、爸爸,辛苦了!”孩子们和父母拥抱在一起,泪水交织在一起,场面十分感人;有的孩子十几岁,从没有说过“妈妈、爸爸我爱你”,当父母真切地感受到这份孩子从心底间流淌出的真情时,在座的所有父母都泪流满面;没有相邻而坐的孩子和父母,离开会场后,都情不自禁地手挽手、肩并肩地相拥而去……

三是实效性:家庭教育的最终归宿是体现在实效性上。培训和指导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更新家长家庭教育的理念,创新了家教思维,使家长系统掌握了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化为家长自觉的家教意识和家教行为,并付诸于实践。

我们利用重大事件和传统的节假日,在家庭教育中融进道德教育。2008年清明节,我们在家长和学生中,开展“了解家族历史,传承优良家风”主题教育活动。我们要求家长向孩子介绍家庭的变迁与发展的历史,从而再现了民族的复兴史。在家长的配合下,通过调查报告、主题班(队)会等形式,进行健康文明的民俗教育,倡导文明祭祀、环保祭祀,学生用文明健康的方式缅怀先烈和前辈。我们通过评选“十大孝星”和“优秀家长”活动,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指导父母要做合格的家长。这些做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教育》、“人民城市网”和“民心网”纷纷刊发了我市的做法。

四是一致性:教育的一致性原则要求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目标一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统一。家长要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要理解、支持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学校和老师也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家校协同,共同架起和谐亲子关系的桥梁。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座谈会、家长接待日、家长进课堂、开放班会、问卷调查、致家长一封信、老师校长家访、成立瓦房店市家长委员会、创编家教小报、家长讲坛等,促进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统一。

五是系统性:我们针对不同年级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系统地开展家庭教育。组织编写了家庭教育参考资料,主要有四部分内容,即做父母的修养、父母教育孩子的任务、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父母教育孩子的案例精选。

篇12

[论文摘要]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存在着价值观狭隘、教育方式偏失、教育内容片面和教育行为背离等现象。应该自觉加强家庭教育社会化、拓宽社会化的内容,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人的社会性发展是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的始终,从婴儿期开始,通过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到老年期。其中,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性初步定型的时期。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外部动因,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内部影响、社会文化传播工具等对儿童实施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内化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是指儿童接受社会影响并对社会文化环境进行选择,从而将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内化为自身的个性特征的过程。儿童的社会化是在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儿童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有许多人对此认识不足,以致出现家庭教育的失误。因此,充分认识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将家庭生活与教育活动交织在一起,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

1启蒙性与持久不间断性。家庭是抚育儿童的摇篮,既是儿童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也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其中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智力、体力的成长和最初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奠基的作用。同时,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教育过程,而家庭教育天然的连续性为其提供了重要保证。个体从出生到独立生活必然经历学校教育场所和教育者的变更,每一次变更,个体都有个适应过程。如,个体要适应新的教育环境、适应新的教育方法和风格、适应新的教育者等,而家庭教育就不存在这一问题。家庭这所“不变的学校”和父母这个“终生教师”对个体的影响是持久不间断的。

2感染性与潜移默化性。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相互交织着,家庭中的多种因素,如自然结构、经济结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活习惯等均会在耳濡目染中渗透到孩子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同时,家长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他们的人生态度、性格脾气、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消费行为、待人接物的处世方式是儿童最直接、最经常的仿效榜样,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中接受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

3灵活性和及时性。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教材和场所,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家长主要是通过生活过程或与孩子的共同活动中有意无意地根据社会规范、价值标准、风俗和传统习惯去引导、要求儿童,如讲究卫生,尊敬长辈,不打断他人谈话,恰当地向他人问候,不随便将他人的东西占为已有等,并对不合理的行为予以限制和惩罚。因此,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的方式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同时,个体生活的基础在家庭,长期的朝夕相处使个体在家庭中的言谈举止是真实自然的,其优缺点、思想状况、个体特征在父母面前一览无余。父母比任何人都能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子女。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等实际表现,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并且可以通过带有血缘伦理权威性的教育来引导孩子。

此外,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人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家庭教育这种广泛性是其他任何教育都难以比拟的。

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以其与家庭生活相交织的独特特点,对儿童的个性、情感、思维、认知、技能、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起着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不可取代的作用。另外,家庭教育的各个特点又在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与影响家庭教育的人际关系、经济条件和家庭文化等几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地影响着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家庭教育总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之中来进行的,在此过程中,社会生活对儿童的影响往往主要是通过家庭的人际关系来进行的。家庭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家庭中的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和邻里之间等,而在众多的人际关系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是儿童最早接触并且对其社会化影响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据有关研究,父亲在男女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作用,那些早年未与父亲有接触的儿童,在其性别社会化方面往往是不安全的。

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日本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如果对儿童采取保护、非干涉性、合理、民主及宽容的态度,儿童就显示出具有领导的能力、积极的情绪、态度友好等个性品质;相反,儿童则显示出适应能力差、依赖、情绪不安等个性品质。也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具有情绪传导、性格形成和行为规范等作用。父母采取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等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特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下的儿童其社会化程度高。

此外,家庭教育还受家庭的物质环境和家庭的精神文化影响。经济决定着家庭教育的物质环境,如家庭环境优美、整齐、清洁的能时刻熏陶、启迪着孩子。家庭的精神文化包括家庭的教育观念、学习氛围、行为规范、管理方式等,它通过几种相对独立的心理机制影响着儿童,具有强化、认同、理解等功能。强化,也就是父母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奖励他们认为正确的儿童的行为,惩罚他们认为违反规定的孩子的行为,同时将一定的系统的规范灌输到儿童的意识中,并且使得遵守这些规则逐渐成为儿童的习惯和内部的需要;认同,即儿童不断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模仿父母,以父母为榜样,并努力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理解,父母有意识地观察并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敏锐地回答着他们的问题,从而帮助孩子不断形成自我意识以及交往的品质。

二、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迫切希望下,我国绝大部分家庭虽然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存在教育价值观的狭隘,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名次和能否升学,不关心思想品德等其他方面教育的现象;也不难发现存在着教育方式偏失、方法单一的状况,导致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误区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

1教育观念重智轻德。在应试教育“考试至上”观念的引导下,许多家长对子女的个性、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发展不以为然、不屑一顾,认为智力发展才是关系子女整个一生发展的实用能力。子女的学习成绩始终是父母关注的焦点和家庭间彼此谈论的热点,看书做作业是子女生活的唯一内容。频频见诸于大众传媒的家教热、各种培训热、择校热等问题说明了家庭对子女智力教育的关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一项家庭教育状况调查中,当问及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你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及“你最关心孩子哪方面的事情"”时,68%的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身体健康,第三才是子女的个性及道德品质。殊不知父母在把子女培育成“人中之龙”的过程中要先成“人”,而人格及道德品质是成“人”的重要要素。

2教育方式偏失。独生子家庭容易产生娇惯溺爱;经商家庭和不完整家庭容易对子女放任不管;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性格特征等原因也会对子女采用粗暴专制的管理方式。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娇惯溺爱、放任不管和粗暴专制的教育方式往往对孩子造成不良的个性特征;父母对孩子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效果。3教育内容单薄片面。为了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未来社会,家长普遍重视对孩子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孩子的独立能力的培养和勤俭品质的养成,忽视家务劳动的锻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的家长不太注重对子女进行关心他人和社会、关心环境和自然、关心集体和服务等更高一层的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灌输,这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教育行为背离示范。家长往往对孩子正向引导,要求较严,而自身的行为榜样与教育内容不一致甚至相反,使初步具有评判能力的儿童易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或者对教育产生怀疑、厌恶,甚至会产生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的现象,直接影响儿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心态的形成,甚至导致人格的缺陷。

三、提高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力的理性思考

考察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剖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是很有必要的。而家庭教育促成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教育观和有效的教育方式。

1确立以发展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家庭教育观。观念指导和制约着人的行为。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支配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不同的教育氛围,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狭隘的家庭教育观念培育出来的是有缺陷、有隐患的个体。因此,家长应从理念上树立起与时代相符的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观念。如,孩子的健康和人格的增进,孩子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孩子有效参与民主的社会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等。

2提高家长的社会化程度。子女是家长的镜子,子女从来不会忘记模仿他们的父母。家长必须明确自己在孩子社会性发展中所执行的责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从道德觉悟、知识水平、教育能力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提高自己。一项道德社会学的应用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和教育方式与子女道德人格形成及人生价值取向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因此,要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必须在思想修养和文化知识方面进行再社会化以提高自身素质。只有高素质的家长才能运用灵活创新的教育方式,营造道德与文明的家庭氛围,培育出德智双优、人格健全的子女。

3拓展家庭社会化教育的内容。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应根据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突破传统的重智和育才的局限性,将体、美、劳、技的训练纳入到家庭教育的范围。尽可能提供现代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家庭物质条件,并利用这些条件,将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旅游观光、阅读视听、体育活动和家务劳动等方面来拓展孩子的社会化内容,使孩子在家庭活动中陶冶性情、增强体质、丰富生活,从而促进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个体的社会性是家庭、学校、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拥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者,可以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向家长介绍教育学专业知识以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社会是个人力、财力、信息等丰富的资源库,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开设家庭教育辅导机构或制定和实施指导计划。例如:美国密苏里州通过实施“父母作为老师(PAT)计划”对父母进行辅导;英国在中学普遍开设家政课;日本很早就为家长开办了学习班和讲座,政府还定期编辑和发送家庭教育参考资料。在我国上海一些学校也通过家长集会、“星期天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及“家庭教育报”、“教子有方”有奖征文等活动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运用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力量,形成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共同推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注释:

[1][2]孙杰远)论学生社会性发展[J]教育研究,2003(7)

篇13

关键词:双向互动 共同促进 新型模式 健康成长 多种合作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190

目前,在幼儿的教育实践中社会教育相对较少,而家园互动更属于相对薄弱的环节。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又称为家园互动,特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其主要目的性是:本着尊重平等的互动原则,争取家长最大化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以及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从而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

1 在幼儿的社会教育中,教师要注意的家园互动原则

1.1 幼儿教师要注意“换位”思考的原则

包头地区大多数幼儿园的老师年轻化,好多老师尚没有为人父母,有的即便是已经做了母亲,在与家长沟通时,也常常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幼儿在社会活动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由于家长对幼儿的疼爱,有些过度反应是肯定的,有的老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会使家长觉得老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进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配合,给家园社会互动设置了障碍。如果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去解决家园互动活动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家长就比较容易接受,也有利于家园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1.2 幼儿教师要注意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贯性原则是指教师对幼儿的教育要求不能因为是在幼儿园外面的社会实践,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一致性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以及家庭成员间教育的一致性。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如果家长不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那么很容易导致幼儿的行为表现出两面性;如果家长没有坚持与教师一致的教育要求,那么幼儿在幼儿园里养成的良好行为就很难在家里延续,社会教育的效果就会受到消极影响。为此,教师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理念,应经常就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表现与家长沟通,以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削弱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效果。

2 增强家园互动对幼儿的益处

2.1 更好地增强幼儿在成功中的自信

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赞扬的话,以及正确的教育评价,都容易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但孩子对家长给予的认可度远远超过老师,因为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它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幼儿自信心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家园之间相互合作、密切配合才能有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2 迅速提高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不只在幼儿园,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家长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大部分的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之中。教师的指导必须有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让孩子在父母的具体帮助下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知识。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3 在包头地区建立新型的家园互动模式的思考

3.1 书面交流法

有的家长由于忙于工作,不能到园与老师面对面交流。老师把孩子需要得到的知识经验、行为习惯、动作技能等用简洁明了的语句把活动目标、要求、操作要点等印发给家长。

3.2 开设“家长开放日”

每月定期一到两天对家长开放,家长全程参与幼儿在幼儿园的一天。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本班家长不能参与本班开放日,家长数量需要控制。

3.3 改进幼儿园的家长会

家长会作为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在家园互动中具有特殊价值和重要地位。从幼儿园家长会的内容、作用、流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改进。

3.4 家教现场指导制制度

这是一种互相观摩、直接指导的活动方式,由教师通过对幼儿出现的问题或家长目前关心的问题进行专门的教育活动设计,家长通过现场观摩来学习,促进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

3.5 设立“园长家访接待日”

每月一天由园长对家长进行接待工作。主要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反映,征求意见或建议,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以达到相互配合,改进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扈国华.家园合作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7).

[2]周素珍.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感恩意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

[3]叶钟.家园互动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J].教学教育研究,2006,(1).

[4]罗竞,刘奎.关于家园合作方式的思考[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8,(12).

[5]彭玲玲.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家园合作例谈[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10).

篇14

【关 键 词】家庭教育;傈僳族;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074-04

家庭教育不是家庭的唯一职能,却是家庭的重要职责。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主要指父母)对个体(一般指儿童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作用。”①同时,在血缘关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双向沟通的互动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正是以上述关于家庭教育论述为基础,结合武定县傈僳族家庭教育的实际,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形式,总结了傈僳族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加深傈僳族家庭教育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识,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武定县傈僳族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傈僳族是云南省武定县第二大少数民族,人口约13400万,占全县人口的4.2%。武定县傈僳族主要居住在东坡乡、环州乡、己衣乡、白路乡等4个乡镇。②为了能够较全面地了解武定傈僳族家庭教育的状况,笔者分别选取了己衣乡、东坡乡、白路乡为调查研究对象,力图从傈僳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积极因素和不足之处对调查情况作分析总结,基本情况如下:

(一)傈僳族家庭教育中的积极因素

傈僳族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在家庭教育中,他有着自己特殊的教育方式,并在民族教育文化中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1. 家庭教育内容的民族性。从大的方面来说,民族性是对国家文化认同的基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傈僳族形成了包括民族习俗、节庆仪式、传统节日等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傈僳族节日众多,规模较大的有阔时节、火把节等节日。阔时节是傈僳族语音译,“岁首”新年之意,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一般都要酿制水酒,杀鸡宰猪,舂粑粑,准备各种丰富的食品,还要采摘与全家男人人数相同的松树枝插在门口,寓寄祛除疾病,幸福吉祥。同时,武定傈僳族大多居住于金沙江两岸的高山上,以农业为主,因而傈僳族家庭从小注重对孩子进行劳动技能方面的教育。傈僳族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注意带着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庭劳动,如生火煮饭、清点牛羊数目、喂养家畜等等,逐渐培养傈僳族孩子的劳动技能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除此之外,武定傈僳族家庭教育中,不仅重视子女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劳动技能的教授,还注意培养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熏陶。如武定傈僳族家长首先希望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做人,因而武定傈僳族家庭十分重视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傈僳族家庭从小对孩子进行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教育。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才能够在社会立足。

2. 家庭教育方式的通俗性。教育方式是实现教育内容的一种策略和方法。对于青少年来说,除了学校的课堂教育外,他们更多的时间接受的是家庭成员,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长辈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式的家庭教育。然而,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精神境界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会随着各自所接触的对象的性格特点而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如在思想道德方面,武定傈僳族家庭十分重视长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在言行举止上经常会用“看得见,容易模仿的”方式坚持身体力行,从言传身教中帮助孩子成长成材,并在家庭中为孩子树立标杆和榜样。在武定傈僳族的生活方式中,家庭教育方式的通俗性,也是一大特色。如吃完晚饭后大家都喜欢围坐在火塘边,长辈们常常以此机会来讲述一些民间故事或真实的事情,通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孩子从故事中明辨是非,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3. 家庭教育主体的多元化。从一般意义上讲,长辈与子女之间的互动都是家庭教育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笔者这里的主体主要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因为通过笔者走访调查发现,傈僳族长期以来都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家庭稳定,离婚率低,单亲家庭少。因此,傈僳族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从小能够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成为家庭教育的主体。武定傈僳族家庭几代人居住在一起,爷爷奶奶也成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同时武定傈僳族地区还存在族长制,傈僳族族长的威望也对本族家庭教育起到震慑作用,因而使得傈僳族孩子得以在家庭教育中获得相对不同于其他家庭的教育。

(二)傈僳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傈僳族的经济文化发展相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在教育资源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改善,家庭教育也获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家庭教育经费投入、教育的途径与教育内容等方面,相比于社会教育的整体发展,其进步性还是很有限的。

1. 家庭教育经费投入低。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庭经济的好坏不是教育成功的必然保证,却是教育的基础。家庭对孩子教育上投入的多少往往也反映着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此,笔者对武定县傈僳族家庭教育投入也作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图1,义务教育实施以来,国家承担了孩子们受教育的大部分费用,而购置孩子的学习用具、课外书籍等费用则仍由家庭承担。但调查结果显示,武定县大部分农村傈僳族家庭都较少购置课外书籍,父母对孩子教育费用的投入占家庭收入比例较低,平均每年给每个孩子投入的教育费用仅115元。可见,课外知识量的摄取和教育经费的投入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知识面的拓展。

图1 武定县傈僳族家庭父母对子女教育投入的统计(%)

2. 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按照一般的意义上来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溺爱型:这类家长对子女百般娇宠,宠得多,约束得少,甚至对孩子的错误和缺点也加以庇护。③民主型:家长与孩子同志式相处,互相尊重、理解。④权威型:这类家长按照自己的阅历和意志严厉管教子女,他们相信棍棒下面出孝子,对子女出现的错误轻则批评,重则打骂,孩子凡事都要服从家长的管教。③放任型:这类家长一味注重以宽松放任的态度对待子女,对孩子不闻不问,任由其自由发展。④

一般认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家庭教育主要是溺爱型为主,更多的是对子女的疼爱和迁就。但调查显示,当前武定县傈僳族家庭教育中较少迁就溺爱孩子,略有权威倾向,其中溺爱型的占18.3%,权威型的占41.2%,但以民主型的方式相处的依旧很少,仅占20.7%。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一方面,傈僳族家庭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化;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与傈僳族自身的风俗习惯息息相关。

3. 教育内容的不平衡性。教育内容是在家庭中长辈向子女教授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灌输的思想观点和培养的行为习惯的总和。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了解傈僳族家庭教育内容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傈僳族家庭教育主要涉及的劳动技能、文化知识、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了访谈和调查。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有32.5%的人认为把教育内容的重点放在了“良好的品行、健康的个人品质”;还有29.8%和29.1%的人选择了教育内容应该是“日常的家务劳动或简单的劳动教育”和“传统道德规范与风俗习惯”方面。可见,大多数家长认为他们可以主动实施有效的教育内容:对孩子的教育、日常劳动的培养,身体和精神健康及文化知识更有价值。武定县傈僳族家庭重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其次是注意日常的家务劳动,以及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但对现代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视相对缺乏。

图2 武定县傈僳族家长对孩子教育内容的统计(%)

二、武定县傈僳族家庭教育的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现状的描述,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傈僳族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使我们的调查更加有效,有必要进一步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一)家庭教育经济环境相对较差

经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该地区的发展现状。武定傈僳族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两岸的峡谷中,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特殊的历史地位和较为稳定的经济文化生活。以经济作物为例,玉米、荞麦、高粱还有少量的水稻成为武定县傈僳族地区主要种植物,但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使得武定傈僳族地区生产社会化水平相对较低。虽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傈僳族地区人民的自我发展意识,但是旧经济模式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束缚和半封闭状态的地域限制所产生的瓶颈效应依旧存在。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今天,其副作用日益突出,致使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既面临着经济大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一场严峻挑战。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内地经济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武定傈僳族自身所处的地理、社会环境使得武定傈僳族地区经济发展依旧落后,投入教育的费用依旧不容乐观。可见,傈僳族家庭教育经费投入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方面是经济基础差,家庭贫困,第二个方面是家庭经费预算没有向教育倾斜。

(二)父母文化水平有待提高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导,父母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孩子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武定县傈僳族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尤其是母亲。这与当今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很不适应。从父母的职业类型来看,家长多在家务农,其他职业类型相对偏低。父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文化水平低对家庭教育是十分不利的。

表1 武定傈僳族家庭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类型

孩子一生获得怎样的成长、发展与父母所受教育程度及素质的高低是密不可分的。调查显示,今天的傈僳族中小学家长,有90%出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受时代、环境的影响,且又在祖国最偏远并且贫困的傈僳族地区,使得他们所获得的教育是十分有限的。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只有35%左右的傈僳族家长具备最基本的教育知识,而大部分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采用的往往是沿袭前辈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且传统的傈僳族家庭教育传授封建迷信思想,不利于青少年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一方面,傈僳族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会不自觉地灌输一些封建思想,例如“男主外,女主内”;“女孩子读书就是帮夫家读”等等。另一方面,傈僳族家庭教育的教育者本身的知识面很窄,他们传授的一些知识是不科学的而且是毫无道理的,例如,“孕妇不能吃小兔肉”;“小孩不能吃鸡脚,吃了鸡脚以后写字不好”。再加上傈僳族人口中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弱势文化代代相传,绝大部分教育主体(父母)的综合素质与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有差距,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家长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绝对权威,命令主义、家长主义等陈旧落后的思想严重束缚家长教育思想的科学性。调查显示,傈僳族家庭教育中对孩子从小智育方面的教育相对缺乏,更多的父母关注的是子女的劳动,而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等内容,父母认为是学校的事,殊不知对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非常重要。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往往反映着一个人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教育重视与否不仅仅受到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也受到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的影响,但总的来说,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家庭教育起着关键的影响。据一项调查显示,初中文化水平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大学(包括大专),而对研究生不做高要求。而高中文化程度的母亲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大学毕业后能够继续深造。由此可见,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尤其是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家庭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

(三)长辈的教育观念有待更新

教育观念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先进的教育观念对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而落后的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则起到相反的作用。影响教育观念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受到个人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影响。傈僳族人民由于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的生活环境中,获取外界信息较少,使得在长期的发展中步伐缓慢,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相对落后。

家庭教育质量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但不可否认家长的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这个小环境中仍然对家庭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目的的实现受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家长在家庭教育目的的出发点上都是好的,但教育观念的差异使得良好的教育目的不一定能如愿以偿地实现。同时,家长教育观念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效果,而且也对家庭教育方式产生影响。一般说来,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往往相伴随的也是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例如放任型家庭教育只注意发展孩子的个性,而忽视了一些错误言行的及时纠正,从而导致孩子不能明辨是非,养成不正确的行为习惯。

三、针对武定县傈僳族家庭教育问题所提出的对策

分析问题是为了查找原因和提出对策。通过现状描述和原因查找,我们对傈僳族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有了适当的了解,为此,我们需要优化家庭教育的经济环境和更新父母的文化素质来进一步提高傈僳族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一)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武定傈僳族多居住在高寒山区,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实施义务教育以来,依靠国家优惠政策,多数家庭基本能保证孩子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但课外书籍、学习用品依然是很难得到满足。教育的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依然由家庭经济基础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把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放在第一位。例如可通过生产、种植、养殖等来增加收入,还可通过扶贫计划等方式促进傈僳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教育投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例,让武定县傈僳族的孩子也能有好的条件学习。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摇篮,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长期的、终身的。⑤调查显示,武定傈僳族家庭文化环境较为贫乏,父母文化水平偏低。(下转9页)(上接76页)要丰富家庭文化环境,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我们要积极、充分的利用农村现有教育资源,开展各种活动。如,添置家庭文化传播媒介,家长外出接触社会,开办扫盲培训班等。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思想决定观念。在傈僳族的家庭教育中,首先需要树立正面教育与适当管束相结合的观念。孩子处于成长阶段,尚未完全明辨是非,因而言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错误。这就要求家长能够从孩子的身心特征出发,管束不能太过苛刻。不能过狠过严,而应该以正面教育和疏导为主。同时,孩子懂事以后,希望得到家长的赞美和表扬。适当的赞美和正面的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正能量,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孩子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以获取更大成功,这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另一方面,树立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念。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竞争的社会,家长应该破除传统的封闭式教育观念,树立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念。家长应摒弃“教育只是学校责任的误区,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经常与子女谈心,进行情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指出他们的不良习惯,有意识地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处世态度等家庭教育方法影响子女,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未来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三)注重家庭教育与傈僳族文化渗透

武定县傈僳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家庭教育要继承并发扬本民族优良传统。一方面武定傈僳族的祖辈们通过日常生活及言行举止,已经将民族文化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但仍然显得单调和枯燥,缺乏科学性。在傈僳族的家庭教育中,可以探索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结合起来,如武定县傈僳族中知识文化水平高的人能够带头将家庭教育和民族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使教育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让傈僳族文化永远发扬优秀的一面,在社会中显示其独特的风格。另一方面,受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大潮的影响,一些家长的教育脱离本民族的实际,甚至一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干不干家务劳动都可以。应该清楚地看到,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要有意识地对后代进行传承。

家庭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场所,是我们学习与这世界上的人们相处永不闭户的学校。教育好下一代,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家庭幸福的需要。进行傈僳族家庭教育研究,目的在于总结傈僳族家庭教育的优势,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提高傈僳族家庭教育提供有效的参考。

注释:

①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7.

②网址:http://.

③温晓菱.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家庭教育[J].心理与健康,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