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2 17:11: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社会经济的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 农业生产的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由于人口的增加,大量的耕地被开垦出来,铁制工具的进步,耕作技术的提高,从而使粮食的产量逐年增加;北宋时,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南北农作物品种更多地得到交流,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强。北方的粟、麦等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棉花的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南宋时,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史书记载:“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了南方。
二 手工业的发展
宋代的手工业比前几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冶矿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的开采量很大,“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还广泛用于冶铁炼钢,多数的冶铁炉使用石炭作燃料,使铁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对农具改进有很大的作用:宋丝织业有新的发展。宋仁宗时,梓州已有几千家机户,从事丝织业生产。丝织品产地以两浙和四川为两大中心。丝织品花色品种繁多。现在所知道的主要织物组织(平纹、斜纹和缎纹)到宋代已全部出现。棉纺织业在南宋时扩展到江南广大地区。随着植棉区的扩大,棉织品在全部纺织品中的比重上升。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北宋制瓷业水平大大超过前代。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是当时著名的五大名窑。各地瓷窑形成自己的特色。定窑在河北曲阳,以烧制白瓷为主,胎质薄而坚硬,瓷釉洁白莹润。汝窑在河南宝丰,胎质细洁,釉色多呈天青,青中带蓝,晶莹发亮,为宋瓷的精品。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出产青瓷,以冰裂纹瓷器著名。官窑在河南开封,专为宫廷烧造瓷器,釉色以粉青为主,淡白次之。钧窑在河南禹州,产品称为钧红或钧紫。南宋时,景德镇成为全国著名的制瓷中心;北宋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江南和东南沿海是造船业最发达的地区。由于造船业的发达,宋朝海运量也相当可观。南宋的明州、泉州、广州是造船业中心,制造的大型远洋海船,可载粮几万石。
三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北宋时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市与坊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市内还有娱乐贸易场所“瓦子”。城市中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行会保护和垄断本行业的商业利益。东京是最大的商业都会。宋代,由于工商业的高度繁荣,促使国家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对此,有学者把宋代纸币的产生称为“金融革命”。由于宋代统治者不抑制土地兼并,以及粮食产量的提高,使大量的农民工输入城市,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商业的繁荣,商税收入成为宋政府的重要财源。南宋的商业城市以临安最为繁荣,人口达到百万。市内建有货栈,专门用来寄存货物。还有酒楼、茶馆。
四 对外经济交流
关键词:绿色会计;绿色风险;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深刻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的环境和资源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社会经济所依赖的资源基础、生态环境已进入“向未来借债而生活”的时代。面对如此困境,我国政府已颁布各项保护自然、改善环境的法令法规。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必须走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要想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企业入手,把企业从原来只关注自身的利益不关注对环境资源的破坏的传统财务会计核算模式转变为把资源环境包括在内的绿色会计核算模式,从而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概述
(一)绿色会计产生的背景。任何社会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由其相关环境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外部环境,就必然要求有相应的会计理论和实践。绿色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也不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切促使西方国家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极度开采的状态。特别是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剧增,需求的增加,更进一步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从而使能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不仅动摇了有关国家发展经济的自然物质基础,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使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出现了紧张局面,迫使人类反思:如此下去,人类将自食恶果,社会经济将不能持续发展。人类开始改变过去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的方式转变为追求三个目标的平衡发展,即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平衡发展。于是,环境会计应运而生,从20世纪九十年代起,在西方的会计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会计专家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会计理论。其核心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目的在于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二)环境会计的含义。关于绿色会计的概念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解释为:绿色会计,也称为环境会计,是将环境科学、现代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传统的会计学相互结合,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运用一定的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形式,辅之以实物计量和文字表述,来反映、报告和考核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门新兴会计科学。
(三)环境会计的特点。绿色会计因将环境因素纳入核算范围因此也具有了以下特征:1、经济业务不确定性。环境问题具有多样性,在资源利用方面也非常复杂,由此绿色会计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2、周期难以计量性。涉及环境因素的经济业务不像一般的经济业务周期很短、业务较为单纯。环境经济业务的周期很难计量并且具有很大的复杂性。3、研究方法多样性。绿色会计不再仅仅涉及经济学与数学的计算,还涉及到社会学、环境学等学科。4、报告信息多面性。环境会计报告既应揭示财务信息也应揭示非财务信息,如企业的环境目标及执行情况,企业对于治理环境所采取的措施等。
二、绿色会计核算模式与传统财务会计核算模式的区别
(一)绿色会计信息受益范围大于传统企业财务会计。传统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一般是与企业有着紧密经济联系的单位或个人。这些单位或个人不仅人数少,而且仅仅只是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绿色会计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要求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进来,因此也就要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所有相关人员都能了解企业经济、社会与环境方面的成本和效益。因此,绿色会计信息服务的范围要大于传统会计的服务范围。
(二)绿色会计核算目标范围大于传统企业财务会计。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不考虑社会效益和自身的非经济效益。而绿色会计的目标是促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努力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达到改善整个社会资源环境,提高社会总体效益的目的。
(三)绿色会计成本范围大于传统财务会计。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的成本核算仅限于企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成本,具体来说就是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物质成本、人力成本和部分自然资源成本,没有或没有全部反映由于经济活动而带来的环境成本和自然资源成本,从而导致了虚夸的收益,进而鼓励了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而取得当前利益的做法,导致企业只考虑眼前利益、短期利益,而无视企业的长期利益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的成本范围是按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确定的。它不仅反映了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成本,也反映了经济活动所产生的非经济成本。如,某些企业由于生产活动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也要量化计入企业成本。
(四)绿色会计效益范围大于传统财务会计。传统的财务会计认为,企业最大的目标就是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对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影响到社会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非经济效益则不予考虑。而绿色会计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认为只有实现三者效益的最大化,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中存在的绿色风险
(一)企业员工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绿色风险。在一些生产型企业存在着严重的粉尘、高分贝的噪音,有毒的废水和废气等现象,因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及意识,职工极易因暴露于危险的物理、化学或生化风险之中而产生各种职业病,给员工造成健康及身心上的伤害,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因违反《劳动法》有关条款而遭受民事或刑事处罚的风险。
(二)企业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对公众及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的绿色风险。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是公众,生产的过程必然与环境发生联系,环境又最终影响公众。因此,产品的原料、包装、工艺流程等方面若存在有毒、有害成分,那么受伤害的将是公众。这种产品的“绿色”意识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如,国家质量监督局和环保局通过媒体的每周质量调查及环境监测报告,就是为了满足公众对环境及自身绿色安全认知的需求。除了我国,目前国际贸易中越演越烈的“绿色壁垒”,就是日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而产生的。固然“绿色壁垒”有时也有被利用行贸易保护之嫌,但WTO的有关规则是非常透明、公开的,执行起来也相当严格。所以,企业的产品及生产将面临此种绿色风险。
(三)企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破坏生态环境而产生的绿色风险。我国目前已取得的经济发展是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高能耗及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国家已充分认识到这一严重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将“抓好资源节约工作,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二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各行各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标准。”同时,“抓紧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执法检查,健全环境保护的监测体系、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这些政策表明,企业必须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单位生产能耗以及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否则将面临相应的绿色风险。
四、实施绿色会计的优势
(一)绿色会计有利于建立内资企业的竞争优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内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竞争压力,内资企业引入绿色会计,在短期内可能会因对环境治理的投入而出现成本增大的情况。然而,换个角度来思考,这样的企业就可以首先在这场必然到来的绿色革命中成为标杆企业,为整个行业确立一个绿色标准,而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往往会以行业标准作参照,这样确立标准的企业在政府制定政策的时候就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可以使政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符合的国家政策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此外,在社会上开始广泛关注环境的时候,具有“绿色先锋”形象的企业会得到社会上广泛的认可与赞许,在与外企竞争时,绿色的因素会为企业添加筹码,从而大大提高内资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绿色会计有助于改善我国环境现状。我国经济处在飞速增长期,对资源的需求是巨大的,在这同时出现的严重浪费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环境的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应该由制造污染的企业来负责,因此有必要强制企业实行绿色会计核算与披露,并加以制度管理来使企业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从而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要按照强制性原则。把绿色会计作为一项新制度推行,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具有一定约束强制性。一旦推行绿色会计制度,制造污染型企业必须披露尽可能多的环境资源信息,政府部门必须对企业最低限度的披露做出明确的强制性规定。
(三)国际化发展形势的需要。绿色会计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而在国际上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进入了较深入的研究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都意识到了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成为了最热门的国际话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贸易范围在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也在日益加深,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环境的恶化,因此很多国家都希望政府出面干预本国对外的贸易往来,但是单凭干预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制定一些协调环境与经济贸易的法规势在必行。绿色会计正符合这种大国际背景,因此很多国家政府将“绿色”强制性地引入企业,并且纳入企业管理中。而绿色会计就是这样一个管理工具,不仅可以强化产品的绿色工艺,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绿色管理意识,这样的企业才能真正地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企业生产的产品才能真正走向国际。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与环境的联系会越来越强,绿色会计正是基于企业与环境长期互利和共存关系,着眼于企业在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实现持续经营。所以,倡导绿色会计,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永臣.企业环境会计研究[M].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薛增芹,张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会计的构建浅探[J].财会通讯,2008.6.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057-02
一、医保制度改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一)医保制度的改革历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国民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单位和独立经济主体是企业。然而,因缺乏较有效的医疗制度的制约,企业职工的年医疗费用支出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部分企业单位不堪重负。由此看来,劳动保障医疗制度已经是名存实亡。虽然国家增加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资,但投资的比例在财政支出中却在减少。如此的做法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收益,但却不能完全从根本上解决医保制度的问题。
现代化企业制度阶段的医保改革,在各种程度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滞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企业版社会”都很难完善解决。各种失业、企业养老、工伤事故等负担只由国有企业承担,造成其他企业不能减轻负担,轻松上阵,在统一的起跑线上竞争。这时,各种医疗费用就只能依赖于政府,政府成为了他们的“经济后盾”,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医保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突破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由单一公有制作为主体的传统观念,这样的突破虽然有所改善,但传统的医保制度的享受对象仅仅只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全民所有制、少数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员工,只占14%而已。
现如今,处于攻坚克难阶段的中国,如果一意孤行,进行深入的国有企业改革,那么,这不单会让剩余劳动力继续大量流失,而且还会增加企业下岗率。所以,要保证社会稳定,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在于能否建立和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
(二)医保制度的发展趋势
医疗保证制度的必然趋势是建立以宏观调控为主的市场运行机制,它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稳定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它并不是被动的被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制度所局限,而是兼有经济制度和经济手段两重身份。所以,医疗制度的选择正确与否,不单可以为经济增长带来投资收益,而且可以对经济起到调节的作用,减少社会支出。
在之后的改革中,我国的医保制度将会愈加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原则。即一方面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
另外,医疗机构的配套改革也决定着医保制度的发展趋势。国企的机制转换、制度创新的新阶段已经摆脱了国企的减税利、承包经营的局面。在国企改革的影响下,医疗机构的改革也开始了,实事求是,多渠道办医,逐步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家,责权利的结合。在竞争中谋取发展,充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人民谋福祉。
二、医保制度改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医保制度的改革对卫生经济的冲击
从理想角度而言,医疗需求应该与社会经济增长保持相同步伐。我们可以看到,在医改之前,医疗需求明显与社会经济不成比例,医疗供不应求,根本不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通过医改的实行,我们可以看到,医疗供求已经逐渐走向正轨。以界首为例,2008~2009结算方式为“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保障适度,略有结余”;2010~2011: “以大病住院补偿为主,兼顾受益面,大病住院补偿与门诊统筹相结合;2012年:以住院补偿为主,兼顾门诊受益面,相对统一,分类指导,尽力保障,规范运行;2013年:总额预算,分期支付,实行按病种付费,提取大病保险基金,公立医院改革的县级门诊诊察费实行“总额控制,质量考核,按季结算” 从界首的医疗结算方式,我们不难看出,医保的改革对医疗体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结算方式在不断改善,据统计,医改前医疗业务收入年平均增长33%,医改后下降了21%。由此可见,医疗需求的增长已经得到很好的缓解,医保制度的改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医疗卫生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通过几年的医保制度改革,医疗费用的增长已经十分缓慢,各种医药费在医保改革的影响下得到控制,呈现小幅增长趋势。逐步符合广大人民的经济状况。医保制度的改革同时也提高了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控制了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现象,社会经济也得到很好的改善。
三、构建协调配套的的医疗支持体系,实现医保制度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协同配套的医疗保障支持体系是要建立健全“三化”制度,通过合理渠道筹资,使用规范管理,依法办事,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以解决广大人民医疗问题为根本,创造社会经济为目的,实现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大工程,必须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好以下五点:
第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合理确定医疗保障水平,在社会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医保制度的改革、创新,统筹发展。
第二,对于医疗保障基本制度的探索,不单要灵活多样,保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下,能够反映大多数的医疗问题。
第三,不断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面是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四,规范并强化医疗保险管理,以民为本。
第五,配合社会经济来开展医保工作,在不与社会经济相冲突的情况下来解决人民问题,医保制度就如一只无形的手,在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所以我们必须合理控制这只手,才能实现医保制度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减少政府和社会支出。
四、结语
一套好的医疗保障制度不单要能适应民生,改善民生,还要能够很好的和社会经济相结合,保证它能够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让所有的医疗机构能紧依这一套医疗制度,解决广大人民的医疗问题,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使医疗需求能够与社会经济增长保持在同一战线。通过改革,减少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资,改变“企业版社会”,各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增加企业间的竞争力。企业的医疗压力少了,政府对它们的医疗投资也就少了,社会经济效益也从之上升,对经济增长就起到了调节作用。所以,统筹两者的关系,协调发展,是我们改善医疗体制,促进社会经济上升的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
【关键词】电子商务;社会经济;改变;发展;未来趋势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任何新的事物,都会对旧的东西产生影响。人类最伟大的创新就是20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自此人类的交易方式将有一个历史性的变革,就是电子商务对传统模式的挑战。它也伴随着出现了电子商务这种新的交易,在许多方面,经济社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型交易模式,电子商务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和政府引入一个数字化的虚拟空间,让人们不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以一种很简单的,快速的方式来完成更复杂的业务活动,将手动和电子信息处理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优化了资源的配置,提高业务系统运行的严密性和效率。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电子商务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模式
在传统的零售业务的情况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销售现场环境。消费者进入现场,一般都要看看自己购买的这种产品。消费者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外部质量,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它的性能是不足的。这时候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购物是看销售人员的态度。态度优秀的销售人员会极力推荐的产品给客户,并详细说明由消费者提出的一些问题,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态度不好的消费人员经常看到顾客假装没看到,心不在焉,问一句答一句,或者甚至只是爱搭不理。致使本来可以销售给消费者的产品卖不出去,在这种环境中购物的消费者,身体和精神异常的压抑。在互联网上就大大不同,购物网站多如牛毛,网站上的商品也是淋琅满目,客户可以在任何一个购物网站,单击、浏览,比较和选择的空间增大,购物没有压力,不必考虑销售人员的情绪,不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更好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这个众所周知的原因,传统的经营模式生产经营者通过传统的大众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其他消费者进行信息传播,在一定区域内强制性的广告信息。消费者不明白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不能直接了解,只能被动地接受在广告中传递的信息。网络是不同的,它有一个传播很广的时空,非强制性、全天候传播,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点击企业的网站上;查看企业信息,既方便又快捷;消费者还可以使用友情链接或搜索引擎,直接或间接到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网站上了解相关产品信息,做到全面了解产品信息。
(二)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商贸业的连锁经营
传统品牌营销走的是以实力占据优质资源,渠道为王、终端为王。高租金,高人工、高成本对于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来说,是发展的瓶颈和利润吞噬机器。 PPG的B2C模式,无论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对于传统的营销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它冲击了传统渠道里由那些强势品牌、外商投资企业筑起的堤坝,以创建一个新的、公平的、随时可能出现奇迹的商业生态圈。然而,机遇和挑战并存,电子商务对传统品牌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造成的的变革,无论是在供应链的改造,还是更直接地与消费者接触,都可能成为其快速增长的开始,进而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如今的网络销售与十多年前的零售连锁企业有相似之处。新的零售业态,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和购物的需求。对于传统企业来说,电子商务的出现,很大的一个作用就是可以节省时间,节省成本,提高企业的产出效率。在传统模式下,传统企业深受资金链过长、地域限制等条件的制约,不能最大程度地扩大市场占有率,而电子商务恰恰能够帮助他们实现低成本的“货通天下”。因此,传统企业在电子商务中不仅是一种需求变更,还是整个行业和最终用户的共同需求。
(三)电子商务在金融业的发展空间
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缓慢,但因为它有一个广阔的市场、高效方便: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等特点,在西方国家里快速发展,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成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点。它会带来整个交易业和金融业带来强烈的冲击,整个商贸业和金融界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风险,但也给金融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产生以下金融业的新兴商业业务范围:(1)安全电子交易服务;(2)企业和个人网上银行;(3)网上银行;(4)网上证券交易和管理;(5)电子货币管理;(6 )网上保险的业务;(7)网上金融信息服务;(8)财务评估和认证服务;(9)加密,防火墙和金融安全服务等。
(四)电子商务将改变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行为
政府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在规范市场经济运行,防止市场失灵带来的不足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政府管理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子政府将随着电子商务发展而重视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管理行为。
二、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企业成长的新的模式,以及资本市场的新宠,未来电子商务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市场持续快速增长,逐步走向稳健和成熟
电子商务时代已经来临,2010年第二个季度国家电子商务整体市场交易规模达1.1万亿,2009年,国家使用B2B电子商务服务的中小企业数量为1702万,占中小企业的比例为42.6%,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09亿美元,占中国互联网用户的28.4%,如此庞大的消费力量使电子商务快速增长。特别是这两年政府对电子商务的重视日益增大,相继出台多个支持鼓励政策,而且地方政府,如成都、深圳以及北京通州区政府等,都在酝酿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相信会对电子商务市场的未来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物流,支付,客户服务等)的建立和完善,未来的电子商务市场将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
(二)区域电子商务的合作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潜力巨大
如前所述,中国的电子商务发达的地区为以江苏、浙江、上海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和以北京为主的京津地区。同时,中部和西部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不容忽视。从地区网购增长速度看,中西部地区的二、三线地区,如山西、河南、四川增长最快,而且电子商务企业也已经开始把未来拓展的重点延伸至二三线区域。相信未来中西部地区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市场和增长动力。
(三)传统经济的全面渗透,电子商务的应用日益普及
电子商务向传统企业渗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指由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与运行,为企业或相关企业带来的能够用货币量计算的价值,在本质上,是信息技术的扩散的过程。电子商务向传统企业的渗透过程中,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时间是非线性的,在传统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没有使经济效益发生质变之前,企业以较低的经济效益运行,随着电子商务在传统企业中的不断渗透,将发生一次质的飞跃,企业将以一个高的经济效益水平运行。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应用主体日益丰富,从早期的纯互联网企业开展电商,到目前,从上游供应商、制造商、品牌商,到中游的经销、商、再到渠道终端的零售商,各种传统企业纷纷加入电子商务的行业。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渠道,其在未来的应用将日益普及。
(四)电子商务的服务深入,互联网渠道价值深挖
现在,我国电子商务的深入开展,网上购物市场的迅速扩张,正全面进入快速发展期,逐渐融入经济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国内互联网经济井喷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而随着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进一步渗透,电子商务也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成为传统行业企业拓展营销手段的新渠道、新模式。深入的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商家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和利用,已经由早期单纯的销售渠道之一,扩展到销售渠道的体系整合、企业品牌塑造及营销推广等多个层面,互联网的渠道价值将得到更深入的挖掘和利用。
(五)垂直细分孕育商机,电子商务企业将不断涌现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处于成长期,考虑到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城市 — 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细分行业领域还存在很多的市场机会。
行业细分:艾瑞观察发现,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上商品品种不断增多,涉及居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娱各个方面,具体包括书籍,服装,化妆品,手机,食品,饰品等。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商品正从标准化程度高向非标准化个性化发展。
用户细分: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网上购物也逐步渗入各类人群。电子商务的新加入者多数是从特定人群的需求开始。艾瑞分析认为,对特定人群、特定需求的细分市场尚未饱和。
区域细分:中国广阔的领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消费者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习俗、消费偏好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此外,中国的网络购物市场交易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在二,三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前景广阔。
(六)终端入口多元化,互联网商务与移动商务趋向融合
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移动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各大网络运营商提前竞逐的领域。有迹象表明,电子商务竞争的战火正烧向移动互联网领域。麦考林手机应用程序和乐淘iPhone手机版上线,标志着B2C网站的竞争开始从传统的PC端正式迈入手机端,B2C移动电子商务的比赛正式拉开了帷幕。对于消费者在未来消费的入口将更加多元化,各种终端购物逐步趋向融合。
(七)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呈全程趋势
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正沿着网络购物、电子营销、电子商务、全程信息化路径演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不缺乏标志性事物,从10年前,第一个网上商城运营,到. Com风潮,再到网购飞入寻常百姓家。全程电子商务已越来越成为中小企业的迫切愿望。
未来的电子商务,将贯穿业务全程,更多的体现出全程化、一体化及服务化,从而打破“信息孤岛”,并更深入地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报告显示,未来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程序将呈全程化趋势。
(八)个性化的服务成为未来趋势
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顾客的需求也在随之增加。现代的顾客需要的是个性化服务,专注、精准、深化是企业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而网络服务系统为客户提供一个新的工具:全天候、实时、互动、了解信息、释疑解难等,这些性质迎合了现代顾客个性化的需求特征。因此,中小型企业将更加注重了解其客户的个性化信息。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商务活动过程,电子商务将带来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会远远超过商务的本身,除了这些影响,它也对就业、法律制度以及文化教育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电子商务是未来交易的主流,而且100%是顾客导向的事业,能提供给顾客独特的产品或者服务的e流企业,将成为真正的一流企业。将来中国经济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步而改变,电子商务会将人类真正的带进信息社会。
参考文献:
[1]姜灵敏.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01).
[2]何友鸣,方辉云.略论电子商务发展[J].电脑学习,2002(06).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流动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05-0053-05
环渤海地区主要包括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和北京市、天津市等三省两市,国土面积52.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5.4%,既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核心区之一,又是我国流动人口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大,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当前探讨本地区流动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一、环渤海地区经济和人口发展的现状特点
(一)经济发展
1. 经济地位突出。2008年该地区GDP占全国比重接近26%,是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环渤海三省两市GDP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地区人均GDP达到32,87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5倍。该地区是我国经济开发历史最长、强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据测算,目前该地区开发强度为1.7%,其中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开发强度分别达到了8.0%和5.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该地区经济密度(地均GDP)达到了1,497.33万元/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8倍。
2. 经济区位优越。新亚欧大陆桥东部起点,跨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地区。北京是全国铁路、公路和航空线路布局的核心,环渤海沿岸港口成为连接我国各大经济密集区的主要节点。环渤海地区陆路交通十分发达。截止2008年底,该地区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分别达到了14,612.3公里、503,735公里和11,877公里,分别占全国的18.3%、13.5%和19.7%。同时,区内港口吞吐能力很强。在我国16个规模以上港口中,有6个位于环渤海地区。该地区规模以上港口码头长度占全国22.9%,泊位个数为681个,占全国13.9%,其中万吨级别泊位达348个,占全国的32.3%。
(二)人口变动
1. 人口规模持续增大。2008年环渤海地区常住人口为23,592万人,占全国总数17.76%。2001年~2008年,环渤海地区总人口占全国比重仅提高0.27个百分点,但其常住人口增长了1,271万人,年均增长达到7.94‰。从历年数据来看,环渤海地区常住人口增速呈现加快趋势,2001年人口增长率仅为4.84‰,2008年则提高到了10.10‰,其中天津和北京最为显著,分别从3.03‰和19.38‰提高到了54.71‰和37.97‰。
2.人口密度不断提高。2000年以来环渤海地区每平方公里的人口从4.29万人提高到了2008年4.55万人,增长了0.26万人,年均增幅为6%。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人口密度在这期间分别增长到2.03万人/平方公里和1.47万人/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25%和18%。
3.人口分布趋于均衡。计算结果显示,2006年和2007年环渤海地区变异系数值分别为0.564、0.565,均小于全国,说明环渤海地区的人口分布是比较均衡的。从年度变动上看,2006年到2007年,以地级以上城市全市(含所辖县、市)为单元计算变异系数,环渤海地区的结果略有扩大,与全国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如果以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为单元计算变异系数,则其结果有缩小趋势,这一点却与全国变化情况相反。
4.人口流向发达城市。据统计,2008年北京市和天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分别为3.5%、5.2%,明显高于其他三省,也明显低于本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3.42%和2.19%,可见两大中心城市的人口增长主要由人口的迁移引起的,其中北京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波动性较大,但始终保持在高位,天津市则逐年上升,尤其从2003年以来该指标快速提高,并于2006年超过了北京,说明天津市已成为环渤海地区吸引外来人口最具潜力的地区。
(三)城镇化水平
1.城镇化处于快速推进阶段。2000年~2008年期间,环渤海地区总人口增加了1,378万人,而同期城镇人口增加了3,049万人,乡村人口则从12,914万人减少到11,243万人,减少了1,671万人。2006年至2008年,该地区城镇人口年增长率与总人口年增长率的差值从18.9‰扩大到了23.4‰,说明城镇人口增长对总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2.城镇体系结构由单核心向多核心转变。目前本地区拥有县级以上城市114个,其中直辖市2个,副省级城市4个。合理的城镇结构一般呈序位分布,即城市规模越大,城市数目越少;城市规模越小,城市数目越多。本地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数目分别是10个、13个和19个。4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的中等城市只有两个,如果考虑到该地区还有为数不少的发达县级城市,实际上中等城市的数目远大于大城市的数目。
二、环渤海地区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流动人口在环渤海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人口流动引起的人口规模和分布变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当前,环渤海地区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面临着如下主要问题:
第一,流动人口就业与城镇化质量不协调。一般而言,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流动的主因,流动人口反过来为经济增长提供要素支持。计量结果显示,环渤海地区地级以上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主要依靠城市的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岗位,其中建筑业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会带动2.6个流动人口的涌入,而第三产业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会带动1.2个流动人口的涌入,这说明环渤海地区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就业仍以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其中建筑业的吸引力大于第三产业。建筑业就业具有典型的“流动性”特征,但是随着未来环渤海地区城镇化推进速度下降,建筑业发展步伐也将放缓,其所能提供就业岗位随之减少,这意味着流动人口有较强的“回流性”,即一旦就业岗位减少,他们将不得不重新返回流出地,从而影响地区城镇化进程。短期内,环渤海地区城市建筑业就业岗位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最大,说明该地区的城市难以为流动人口提供长期固定的工作岗位,使流动人口规模长期维持在高水平,这最终会影响到环渤海地区的城镇化质量。
第二,流动人口素质与现代产业发展不协调。环渤海地区流动人口素质总体不高,无法适应现代产业发展。一方面,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低于流入目标城市的常住居民整体的水平,2008年北京和天津两个城市地区常住居民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分别为51.5%和40.2%,而同年两地的外来流动人口中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仅占38.9%和20.9%,作为两市流入人口重要来源地的河北、辽宁、山东三省的常住人口受教育水平也明显偏低,这就使得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对于行业、工种和待遇的选择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流动人口进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就业的人数比较有限。相当大一部分流动人口主要从事建筑业和传统服务业,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就是人员流动性大、季节性强、技能低、工作环境艰苦、收入低等,于是决定了他们很难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很难在城市扎根落户。
第三,人口流动规模与和谐社会建设不协调。实践表明,持续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将对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一系列的挑战,造成社会管理的诸多困难,比如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其次,长时期大规模人口流动会造成并固化社会二元结构,由于大量流动人口很难在短期内通过城镇化来解决,即便是可以,国家和地方财政也很难拿出一笔经费来支付这么高的成本。此外,大规模人口流动加剧社会经济的波动性。流动人口的“流动性”造成人口分布的不稳定,尤其是流动人口从事的职业本身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人口分布不稳定性带来基本公共服务相应的流动,而这个环节要付出很高的制度成本和心理成本。况且,部分基本公共服务甚至是不可转移的,这样容易加剧地区间矛盾。
第四,人口流动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不协调。人口的过度集中会给城市造成很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目前,流动人口已经成为一些环渤海城市常住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2007年北京市的流动人口已占到常住人口的25.6%,2008年天津市也达到了19.4%。数据显示,环渤海地区是全国流动人口流入的主要目标地区之一,然而,京津冀地区却是我国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该地区人口持续增长必然加剧水资源紧张局面。以北京市为例,目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于3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也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8。并且,城市过度膨胀严重恶化区域生态环境。根据2006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全球空气质量最差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3个,其中包括环渤海地区的天津、沈阳、济南、北京、鞍山等五个城市名列其中。
三、环渤海地区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新时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口素质,加快体制创新,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框架,引导环渤海地区人口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实现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相互促进,这既能够适应地区人口变化趋势,又能够体现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
推动环渤海地区流动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坚持以下原则:人口城镇化与工业化相适应、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主体功能相适应、人口流动与地区产业结构相适应、流动人口素质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相适应。我们认为,“十二五”时期环渤海地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是:
第一,引导人口有序流动,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十一五”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天津滨海新区和沈阳经济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出台指导意见将辽宁沿海经济带、黄河三角洲高效能生态经济区升格为国家战略。这些区域开放开发将迅速集聚包括人口在内的各种要素资源,带动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当前及今后十年,引导环渤海地区人口有序流动,特别向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等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人口承载力高、产业集聚能力强的地区流动,能有效解决当地劳动力不足问题,提高区域就业水平,开创流入地或流出地形成双赢的局面。对于上述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要结合本地情况,创新体制机制,逐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允许有条件的外来人员落户,并创造条件给予外来人员享受市民同等待遇。
第二,优化人口空间分布,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人口适度集聚,特别是专业劳动力空间集聚,既有利于建立地区性劳动力市场,也有利于增强专业知识溢出效应,最终实现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目的。环渤海地区流动人口专业化分工较强,来自不同地区人口往往从事某种特定行业,从而构建起协作良好的分工网络,通过地区产业多样化的途径提高经济效率,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动态优化。因此,要加强对环渤海地区资源环境容量的动态评估,适当提高中等城市人口密度。坚持集聚经济发展导向,协调好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关系,限制过度追求城市空间扩张,以避免大量流动人口(如失地农民)产生。消除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有形或无形分割,允许人口自由、平等、有序的流动,在市场力量和政府引导之下形成空间合理分布。
第三,提高流动人口素质,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流动人口素质影响到流入地或流入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劳动者,流动人口素质密切关系到经济投入要素的质量,并最终决定了产出劳动效率水平。作为消费者,流动人口素质日益影响到地区市场产品结构,从而决定地区专业市场发展水平。作为技术创新和产业扩散的承担者,流动人口素质不仅对技术创新区际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还对产业地区间扩散转移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流动人口素质推动了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建立社会化劳动技能培训体系,更多给予流动人口免费接受培训的机会,这些措施对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第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和缩小区域差距的直接动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完善环渤海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应包括基础服务和基本保障两类,前者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教育和公共交通;后者则涵盖生活保障(含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要加快推进环渤海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省应在2020年之前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统一、标准的一致和水平的均衡。
第五,建立地区援助机制,解决落后地区贫困问题。环渤海地区内部发展差距还比较大,各省市都还有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贫困地区,环京津贫困带便是这类地区的典型代表。国内外经验表明,落后地区的长期存在不利于地区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更严重威胁着地区社会稳定。为此,要将建立环渤海区域性援助机制尽快提上议程。这种援助机制包括援助政策设计、援助机构设立、援助资金募集、援助项目评估等四个方面。由于国家和各省在“十一五”期间加大了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投入,大大缓解了各地区交通落后、生态环境恶劣等问题。在“十二五”期间,环渤海的落后地区将迎来追赶发展的机遇期,因此地区援助机制要因地制宜调整人口空间分布,采取“移业就民”、“生态产业导入”等多种模式帮助这类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尽快消除区域性贫困问题。
四、具体政策措施建议
第一,深化城乡体制改革,稳妥推动城镇化进程。首先,把户籍制度作为改革的突破口,积极简化流动人口登记手续,提高流动人口登记的信息化水平。放宽流动人口到中小城市落户的门槛,给予市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待遇。其次,加快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严格控制农村宅基地的规模,改革原来宅基地申请制度,有保有压,不鼓励农民申请耕地建房,加快农村宅基地和耕地确权工作。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鼓励宅基地在农户之间流转。编制新农村规划,积极鼓励农户集约用地建房,通过土地整理等方式,回笼部分农村宅基地。限制外出人员回乡建房挤占农地,引导他们就近到城镇或县城落户。对于自购商品房的农民,目前不宜收回其在农村的承包地,但可作价、有期限、有条件收回其农村宅基地。对于购买公用住房的农民,应作价无条件收回其农村宅基地,并有条件、有期限收回其农村承包地。最后,探索最优城镇规模体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二五”时期,重点推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中小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发展具有产业特色的县域经济。一方面,改变长期使用计划手段来实现“土地指标占补平衡”的办法,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土地占补平衡指标有偿交易市场,扩大城乡建设资金来源;另一方面,提高县级财政分成比例,扭转当前县级财政过度依赖出售土地的局面。
第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扩大流动人口就业。经历改革开放30年建设,环渤海地区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已开始显现结构臃肿的现象,为了避免陷入萧条困境,应及时实施产业结构升级,鼓励传统制造业向周边二、三线城市转移,避免“大树底下不长草”的现象。激励政策和规制手段必须同时出台,对于主导搬迁的企业应享受税收返还、固定资产投资纳税打折等优惠政策,对于被动搬迁的企业则采取更严厉的办法,提高其运营成本,以促其尽快外移。只有实施这种“移业就民”政策才能有效地解决大量流动人口涌入特大城市、大城市问题。引导人口向中小城市有序流动、就近从业、合理集中。针对当地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集群,宜对流动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之实现顺利就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环渤海地区流动人口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以辽东湾为核心辽宁沿海经济带和以京津唐为核心的京津冀都市圈是承接流动人口的重点区域,也是创造就业机会重要地带。相反,黄河三角洲高效能生态经济区则对原有经济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重点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这些产业解决就业问题有限。
第三,建立省级对话平台,妥善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环渤海地区三省两市省长级领导对话平台是地区流动人口问题的高层互动形式,可以每年定期举办,由省级领导参加,会议内容重点就是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其中流动人口问题应列为会谈的重点,展开实质性磋商,最后达成协议文件并付诸于实施。特别要重点围绕以下两方面内容进行深入交流:一方面,发挥重点区域辐射作用,引导人口向重点区域适度集聚,重点区域包括国家战略区域、重化工业基地和特大城市新城。如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能生态经济区,要以市场机制为导向,放宽落户条件,建立区域性人才交流市场,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满足快速发展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用工需求;另一方面,重视问题区域,及时出台措施缓解日益加剧的流动问题。重点关注两类问题区域。第一种是特大城市,主要针对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日益突出的流动人口问题,包括劳动就业、子女教育、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居住迁徙等。第二种类型指环渤海地区贫困地区,包括环京津贫困带、鲁西南、辽西北等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建立地区援助机制是国际通行的经验,这也是环渤海地区省级领导对话机制内容,重点探讨建立一个环渤海地区落后地区发展基金,以项目开发形式帮助落后地区发展。
第四,完善地区协作机制,推动服务管理一体化。除了省部级领导对话平台之外,地区人口流动协作机制也是人口服务管理部门定期沟通协调的重要渠道。建立流动人口机制的关键在于制度化建设,包括联席机构、组成人员和磋商内容。联席机构由各省人口计生委和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管理部门组成,专设三省两市流动人口协作临时机构;每年择期围绕一个区域性人口问题展开磋商,提出实质性解决方案,工作目标就是逐步实现区域内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体化。每年定期召集三省两市人口计生委举办环渤海地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体化会议,负责起草地区人口服务管理一体化会议主题、行动纲领和逐步实施的框架协议,环渤海地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体化的年度评估。地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体化协作机构负责人可由国家计生委分管领导担任,也可由三省两市领导轮流担任。区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体化重要内容应包括:流动人口信息共享,问题区域人口密度的跟踪,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互认制度,深入评估流动人口对区域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影响等。
第五,关注重点人群生活,及时提供必要社会救助。第一类群体是城市农民工。环渤海地区农民工主要来自河北、四川、重庆、河南等省,重点解决农民工群体社会保障问题,宜于企业缴纳;向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提高他们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组织农民工临时工会,提高这群体的组织性和法律地位,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第二类群体是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由于该群体约占环渤海地区流动人口规模1/4左右,其生活和工作环境需要人口计生部门提供必要生育、维权等妇女关爱服务;第三类群体是大学生“蚁族”。北京是我国“蚁族”规模最大的集中地,他们来自全国四面八方,其中环渤海地区占相当高的比例。跟“北飘”相比,“蚁族”带有弱小、高智、群居等特点,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生活环境恶劣,收入很低,应对自身社会风险能力低。对此,出台政策措施解决“蚁族”问题,一方面,将“蚁族”群体纳入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社会保障范围;另一方面,设立“蚁族”援助社会服务机构,特别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心态和求职问题,尽可能地减少负面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2009.
[2]翟振武,段成荣,等.跨世纪的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M].北京:中国
人口出版社,2006.
[3]陈 耀.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新特点与新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