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2 17:11: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诗歌的文体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曹丕 丽 丽而不
“丽”在诗文中可以理解为语言的华丽甚至是华靡。《文心雕龙・情采》中“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这里的“丽”是指委婉华美的辞藻和文采。此外,《小尔雅・广言》解释为“丽,两也”,通“俪”。在诗文中指句子的对偶或词语的对称,《文心雕龙・丽辞》“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丽辞,就是讲求对偶的句子。
曹丕诗“欲丽”的追求,不仅表现在华丽辞藻,而且在内容上表现了“丽”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不仅表现在骈俪对偶,而且在形式技巧方面致力于用韵的对称和和谐。清词丽句的语言、纤丽细腻的情感、绮丽和谐的音韵、骈俪整齐的句式,使曹丕的诗歌呈现出“便娟婉约”[1]的风格。
一、清词丽句的语言
选词、造句和修辞的选用是曹丕诗歌历来备受推崇的重要依据。《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认为曹丕诗“蓄盛藻”,《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评》评价“文帝天资文藻”,明代诗评家胡应麟推崇曹丕诗歌的语言是“丽语错出”、“华辞既盛”。相对于汉大赋的富丽、齐梁诗歌的艳丽以及南朝诗歌的靡丽,曹丕诗歌的“丽”可以形容成“清丽”。正如吴云认为曹丕的五言诗“语言精醇,又能保有民歌化的特点,具有一种‘清丽’的特色。”[2]
“清丽”诗风的形成,一方面在于曹丕的诗歌多是从质朴自然的汉乐府发展而来,其中一半以上是沿用了乐府古题(据郭茂倩《乐府诗集》及丁福保所辑《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所收,约三十三题四十五首,其中乐府诗十七题二十四首)。另一方面,“清丽”的特色体现在清词丽句的辞采之中。《芙蓉池作》的诗句最具有代表性――“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作者以“卑枝”二句具体写嘉木的生长姿态:卑枝和修条通过“拂羽盖”和“摩苍天”,一下一上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环渠而生,茂密葱茏。“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作者仅用十个字,把丹霞褪去、明月初升、华星璀璨、在云层间时隐时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呈现出来。语言运用中的清丽特点,正如《文心雕龙・才略》的评价:“魏文之才,洋洋清绮”。
二、纤丽细腻的情感
“怜风月、狎池苑”的诗歌内容在曹丕的诗作占一半以上,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作者纤丽细腻的情感,言情诗可以算是最佳的代表。曹丕的言情诗内容单一浅显,风格缠绵悱恻,“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燕歌行》其二)、“佳人不来,何得斯须”(《秋胡行》)、“音声入君怀,凄怆伤人心。心伤安所念,但愿恩情深”(《清河作》)等等,几乎代表了曹丕言情诗的全部意境。
作者多写男女之间的相恋、相别,并且善于拟之情写思夫之苦,写被丈夫离弃的眷恋之苦,感情真挚、细腻、含蓄、纤丽。其中,《燕歌行(其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是言情诗中顶峰之作。整首诗写了一位在秋夜里思念远方的丈夫,抒发了无限的相思和哀怨。秋风落木,摇撼心怀;群燕翔雁,念君情切;明月琴诗,派遣别恨;牵牛织女,触动情思。作者把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情景交融,笔致委婉,语言清丽,感情缠绵,意境凄楚,王夫之赞为“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
三、绮丽和谐的音韵
曹丕的诗歌在用韵的方面受到楚辞押韵的影响,注重韵部韵字的选择和使用,有些诗句合乎律诗的平仄和对仗。他的诗作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其中四言诗“都是偶句韵,虽然有转韵和合韵现象,但是四言诗中没有不入韵的句子”[3];五言诗“二十三首是偶句韵,其中一韵到底的有十九首”[3];六言诗有四首,“《黎阳作诗》、《令诗》和《董逃行》三首是句句押韵,《寡妇行》是偶句押韵”[3]。
此外,曹丕的诗出现了转句换韵的新尝试,五言杂诗《西北有浮云》就是换韵的典型。“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首先,这首诗隔句押韵,在形式上形成叠韵,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其次,这首五言诗打破了偶句押韵、一韵到底的固定模式,“前面八句都用入声月韵,最后两句转真韵”[3],范文在《对床夜雨》中认为此诗正是“转句换韵之始”。
更为肯定的是,曹丕在诗中喜欢选用阳韵,情感的丰富多彩与韵字的选择和词语的搭配是有关系的。如他的代表作《燕歌行(其一)》采用阳韵,韵字的色彩也偏向悲凉之情,并且选用了带有秋天和孤独意象的韵字组合,如“天气凉”、“雁南翔”、“多思肠”、遥相望”、“守空房”等等,读后有缠绵悱恻之感。总体来说,和谐流畅的音节形成连贯而起的诗意,层层渲染,一唱三叹。
四、骈俪整齐的句式
关键词:建筑业 热点问题 调研
中图分类号:F4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007-02
近几年来,呼和浩特市建筑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2012年建筑业总产值为122.5亿元,同比增长4.9%;建筑业增加值为27.7亿元,同比增长27.4%;建筑业企业总数达到457家,建筑业从业人数达10万人。但是呼和浩特市建筑业与先进省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小,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不大、整体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较弱。为了振兴呼和浩特市建筑业,我们对呼和浩特市建筑业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 建筑业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弱
呼和浩特市现有建筑业企业总数是457家,其中一级企业只有15家,占6%。无特级总承包企业。在457家中,从事房屋建筑的有107家,占40%。建筑业企业中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只有两家,且都是专业施工企业(公路工程局、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房建的企业年产值超过4亿元的有三家(内蒙古巨华集团大华建筑安装有限公司4.4亿元、呼和浩特市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4.1亿元、内蒙古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4.0亿元)。与兄弟盟市的鄂尔多斯市相比,呼和浩特市以房建为主的建筑业龙头企业――大华、市建、内三建三家企业2012年建筑业产值的总和与鄂市兴泰公司一家的产值相当。另据不完全统计,呼和浩特市建筑市场有7成以上的份额被外进队伍垄断,可见呼和浩特市建筑业核心竞争力之弱。
由于呼和浩特市无特级总承包企业,尚有的一级企业从总承包实力上讲都不强,无论从资金、人员还是技术设备与外地的大企业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与外地进呼的资质确实的大型企业难以竞争。在开拓外埠市场上更是力不从心。
1.2 资金短缺、实力不济
呼和浩特市建筑业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由于呼和浩特市建筑业企业经营项目单一,产值有限,加上融资难,使得企业资金周转十分困难,产值利润率普遍不高,甚至只有1%左右(2012年全行业产值利润率1.29亿/122.5亿=1.05%)。企业资本积累少,经济效益欠佳,无能力扩大再生产,影响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由于企业资金实力不强,无力承担要求垫资施工的大型工程项目。据粗略统计,目前,呼和浩特市有70%以上的工程项目都要求施工企业先行垫资施工,垫资幅度在40%左右,有的项目是采取BT(即由乙方建设――移交甲方)的方式,对于资金紧缺的呼和浩特市施工企业来说,想承揽这样的工程更是办不到的。
1.3 建筑队伍素质不高
呼和浩特市号称有10万建筑大军,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仅有1万人。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的劳务人员不到4千人。大量的劳务人员文化素质、技术素质都不高。再加上科技投入不足,影响了建筑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大量的工程项目仍靠招聘散兵游勇式的打工者干活。企业管理层缺乏复合型管理人才。科技研发工作非常薄弱。目前,呼和浩特市无一家施工企业有自己的科技研发中心,也没有一项“工法”申报。企业高管科技意识淡薄,新工艺新技术得不到推广应用,企业科技进步缓慢,技术设备落后,更谈不上信息化和科技创新。
1.4 企业改制后遗留问题多
呼和浩特市原市属(原市建工局、建设局所属)建筑业企业有6家,分别是内蒙一建公司、内蒙三建公司、市建公司、市安装公司、市二建公司、市政公司。这些企业分别于2000―2003年进行了企业转制。目前,6家企业均存在转制后的遗留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政府拖欠工程款问题、陈欠税问题、社保安置费问题、土地过户问题、内一建留守人员问题等等。据粗略统计,企业转制时政府拖欠市属企业(内一建除外)工程款总计为6662.6万元;企业陈欠税总计为4658.48万元;欠社保安置费总计为5780万元。这些欠费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当年市属企业转制较为仓促,转制成本严重不足,再加上其它一些客观因素,使企业转制不到位,遗留了不少问题。特别是目前仍有大量债务和人员安置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化解债务、置换待安置人员的身份成为当务之急。
1.5 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
在企业改制方面,虽然从数字上讲,转制企业达到98%,但是真正拿现代企业制度来衡量差距很大。有的企业改制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形同虚设,经营决策往往是个人说了算。职工的责权利未能很好地体现,积极性未能很好地发挥。
有不少企业经营管理粗放,管理方式因循守旧,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未能发挥转制企业的活力。
2 关于促进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1)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必须实施企业集团战略,走强强联合的集团化路子,引导现有一级企业与市内、市外有实力的企业组建特级总承包企业,集中财力、技术力量、机械设备,通过企业重组、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使呼和浩特市形成以少数特级企业为龙头,相当数量的一级企业为骨干的核心竞争力,打破外地进呼企业垄断呼和浩特市建筑市场的局面。自治区及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能够给予全力指导和协助,在尽可能的前提下给予企业照顾,争取在呼和浩特市组建成1到2家特级企业,增加3到5家一级企业。
(2)在提高企业素质方面,主要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特别是注重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提高一级建造师数量,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科技水平,使企业有技术、有能力参与竞争。
(3)加强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呼和浩特市建筑业企业普遍存在的服务领域小、主业不精、专业不强、劳务分包乱的现象。拓展企业功能,完善项目管理体制,使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勘察、设计、科研、采购、施工管理等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能力的综合型工程公司,或者拓宽服务领域,拉长产业链,实现企业向多元化经营发展。改革企业用工方式,在5年内解决零散用工的问题,实现劳务分包企业化,务工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化。
(4)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在提高企业市场信用度的基础上,积极协调金融机构给予支持,探索解决企业信用担保问题,增加授信额度,或采取其它灵活的方式引资或合作经营,建立宽泛的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困难。
(5)关于原市属建筑业企业转制遗留问题,我们认为,由于老国有企业人员负担重,历史形成的债务多,解决遗留问题要从老国有企业的特殊情况出发。建议用政府拖欠的工程款低顶企业拖欠的税金或一次性免除陈欠税;企业转制时欠社保的人员安置费由市财政分期给予补贴。
(6)推广管理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经验,带动多数改制企业更好地落实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主动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管理规范、充满活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职工自身的素质和利益都得到提高,为企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更大地作用。
参考文献:
[1] 段宗志,周健生.论我国建筑业市场结构[J].基建优化,2007(05).
[2] 中国建设文化中心,呼市建设委员会.呼和浩特市人居环境发展报告[R].2007.
[3] 贾永强.“十年巨变”实现首府城市建设新跨越[N].呼和浩特日报,2008-06-17.
关键词:反思;无体;自由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199-01
一、文体反思
在中国,诗歌已有数千年的发展传承史,我们往往根据其体式特征,将诗歌进行不同的分类,并认为文体是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是对文学进行区分的有效途径。面对新诗边缘化的不争事实,“不少人将诗歌衰落的原因归结为现代诗歌文体形式的欠缺”。
“文学形式可分为外在形式(格律、结构)与内在形式(态度、情调、题材)两个方面”。我们一般以外在形式作为主要的划分标准。在西方形式主义理论看来,形式即内容,一定的文体形式必定体现相应的思想内容。“在艺术中不存在没有得到形式体现即没有给自己找到表达方式的内容。”许多大有作为的诗人倡导现代格律诗,希望能建立一套适用于当代汉语特点的“通套”模式,比如闻一多、何其芳、王力等,可是到了今天,仍旧是收效甚微的局面。
白话诗人经历了文体狂欢之后便是文体焦虑。何其芳由开始的支持新诗到怀疑,并并认为新诗最易流于散文化,可以说代表了许多诗人和诗歌理论者的共同心理。到了今天,诗歌必须具有其自身鲜明而特别的文体特征,同其他文学体裁形成严格的差异。我国诗歌取得的辉煌过去是与诗歌格律性密切联系的。
二、无体为体
(一)诗无定体
诗歌在逐步发展中形成严格格律,并且诗歌一度繁荣无比。经历一段较长时间发展后,严格的格律性成了束缚文字表达的主要障碍,走向了格律反面的极端,到了不得不变革的时候,宋词,元曲也就以改良的姿态很自然的出现了。吕进先生曾说,“国无法则国亡,诗有法则诗亡”。这样的观点的适用于诗歌文体的。
就大的文学发展历史而言,固定模式是不存在的,一切只是暂时的犹似固定的模式。传统是不断由人创立的,由历史积累的,就诗歌体式而言,必然是诗无定体。
(二)眼下无体的新诗
1.自由之美
“诗之美不单在内容,也不单在形式。诗之美在形式的内容化与内容的形式化。”新诗关注情感节奏,内部化的节奏,而古诗则为外节奏,语言的节奏。新诗不必在字数、节奏单位、音韵、平仄上追求固定不变的模式,其情感的跳跃、急速、舒缓、中断等特点能给人更为丰富的节奏美感。
诗美,不是只有格律才能造就。自由体代替格律性,成为诗歌的主导文体样式,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可以极其自由地表达情绪。“规律的束缚性不应该是绝对的,否则呆板一律,造不成内在的形式,也就是说,产生不出真正的诗。”
2.无定体无害诗质
新诗不是毫无体式,自由即是新诗的体式,而且是同其他一切的文学样式有着明显区别,不能认为自由是无固定形式,进而认为这会有害于诗歌的审美,造成诗与非诗没有严格的区分。
以前同一位朋友聊天,提到恋爱时,我为了表示一种期待,用了一句话,“但盼纷纷的秋叶不只是带走时光,还能带来苗疆的新娘”,完后朋友就赞叹很有诗意;有一位教授看了我一友人的网名“一克拉的眼泪”,接着就是“诗趣味十足”的称赞;只要受到一定程度教育的人,如果他们不是对诗歌抱有任何敌意,他们是完全可以察觉到诗意的,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诗歌源于人的模范能力和人本身具有的音韵感;人是有体会到诗歌的本能的。新诗这个概念已经得到社会认同,是什么诗,是不是诗,是一看便知的,而非简单的形式上的分行。
3.自由是必然
今天,可以说古诗格律的内在元素已经流失殆尽,几代人没有学习,被遗忘则再是正常不过的;如果要有意强求去学习格律,对于已经接受了现代汉语影响的我们而言,是会极大有害于内容表达的,只得到了形式的刻意追求。换言之,格律的流失,自由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直到目前为止,人们仍然很难在新诗的形式中概括出一套较为统一的格律。这是因为新诗之所以是新诗,就在它的节奏比较自由,可长可短,可缓可急,完全为内容所决定。半个多世纪的经验,似乎可使我们感到,新诗的形式大体须有,小体则不必强求一律,由于思想内容的丰富和博大,新诗不应有什么既定模式,也不必要求它改变节奏和韵律较为自由的倾向。
新诗文体应当是多样的,是自由的。废名认为追求格律是新诗的曲折,不明新诗性质的,失去了“诚”,“陷入‘做诗’的氛围中。”
关键词: 《未选择的路》 现代诗歌 文体分析
一、引言
文体学,通常被定义为“文体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引用《文学术语词典》上的定义,文体学是“涵盖语言表达的各个方面:音系学、韵律学、形态学、句法学、词汇学的分析科学”。然而现代的文体学却从20世纪Charles Balley开端,他运用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理论发展了古典修辞学,在20世纪60年代被作为大学课程的一门学科确立下来。虽然它是语言学和文学间的交叉学科,但如今,它对其它领域如翻译理论和符号学影响深远,在不远的将来将对更多的学科如计算机科学、跨文化交际有更大的影响。
诗歌语言因其极富美感的文学性语言和独特的表达形式而具有与众不同的文体特征。《未选择的路》选自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山间洼地》,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曾四次获普利策奖。他的诗歌多以新英格兰乡村为背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诱人的田园情趣,质朴清新,富含哲理,既继承了传统诗歌的创作技巧,又具有自己的风格。他连同艾略特、庞德、威廉斯、史蒂文斯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诗坛的五巨擎。
二、《未选择的路》文体分析
文体分析关注于文本本身的细节特征识别,通常一个文本有多个文体特征,被称为文体标识,可分为正式标记和非正式标识。正式标识包括语音标识、句法标识、词汇标识和修辞标识。非正式文体标识通过作品的表达方式、作品的基调和作者的性格表现出来。以下主要从正式标识的四个方面探讨一下这首诗的文体特点。
“The Road Not Taken”――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And be one traveler,long I stood/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as just as fair,/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Oh,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and I――/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首先是语音层面的文体风格或语音标识。为求艺术上的美感,语音标识如头韵、腹韵和尾韵被广泛使用。弗罗斯特的诗歌一般遵循传统诗歌的韵律和形式,包括押韵的双行诗、四行诗、十四行诗等。他非常注意诗歌的音乐效果,强调音和义之间的和谐统一,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有意义的声音”这一概念,从此成了他的诗美学的核心。他曾说:“对我来说,所有的诗歌首先是一种声音。”这首诗在形式上是传统的抑扬格四音步,但音步可变(含有不少抑抑扬的成分)。共分为四节,每小节五行,严格按照abaab押韵,四个小节中就有三小节的第一、三、四行都是以元音结尾,如第三小节的[ei]和第四小节的[ai]。在朗读时,元音口型张开拖长的效果就更加给这首诗增添了一种意味深长、惆怅满怀的余韵。而且在每行中也有大量的押韵,如第一行中的road和yellow中的[ou],第二节中第三行中的was,wanted和wear,最后一行的them和same中的[m],第三节中的telling和this。这些韵律使全诗充满了一种回环曲折的音乐感。
其次是词义层面的文体风格或词汇标识。词汇标识通过词语选择反映作品风格。同一意义的不同表达方式会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弗罗斯特的诗虽继承传统,但也确立了自己的语言风格,把朴素随和、鲜活自然又具有地域特色的新英格兰口语融入了传统的抑扬格律之中,从而把华兹华斯推崇的口语入诗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这首诗在遣词造句方面朴实无华,很少有艰深晦涩的词语出现,除了diverge,undergrowth,以及tread的过去分词trodden稍难,中学生都能读得懂这首诗,但就在这些朴实无华的语言背后却蕴含着耐人寻味的真理和智慧。
再次是语法层面上的文体标识。长短句、主动被动句、简单句和非简单句是一些常见的句法标识。诗歌语言由于其独特性,在语法方面经常不符合常规、出奇制胜,例如卡明斯的诗歌中句子和单词常常不完整、支离破碎,但给人印象深刻。这首诗在语法方面遵循传统诗歌的规则,句子平淡朴实,变化不大,多是简单句。尽管在形式上较为保守,但基调和结构是现代的。
最后是修辞层面上的文体标识。古代罗马美学家Longinus说过形成完美风格的一个要素就是“恰如其分地使用修辞”。本诗运用了象征手法,诗人的“两条小路”象征着现代人面对生活时的两难境地。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虽着眼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却使人窥见智慧的光芒,体会人生的哲理。这与弗罗斯特始终追求“诗以情趣开始,以智慧结束”的美学原则是一致的。
三、结语
不同的文本类型有不同的文体特征,同一种文体在不同的作家手中也具有不同的风格。弗罗斯特的诗歌在朴实无华的语言、日常平淡的生活中发掘生命的内在意义,其中蕴含的哲理发人深省。这首诗兼有传统诗歌的韵律和形式和现代诗歌的主题和基调,表现了他的诗歌与众不同的文体特征。
参考文献:
[1]Katherine Kearns.Robert Frost and a Poetics of Appetit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2]Brow Reuben A.The Poetry of Robert Frost.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3
[3]刘曦芬.文体分析对诗歌教学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Vol.23.
一、论文叙笔,囿别区分
“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彰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进行任何科学研究项目,首先必须对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的分类,再对分类进行比较,要求做到“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找出其特殊点和相同点。刘勰在评论历代文体时,就是这样做的。他善于用历史的发展眼光来审视各种文体的发生和发展状况以及继承变化等特点。他重视历代政治、社会、风俗习气的盛衰变化,考察探索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根源,从各种文体的兴起和发展轨迹中,得出文学创作的普遍规律。在文体论的分类上,刘勰吸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文笔之争的正确成果,按照文与笔的顺序来安排各种文体,在《总术》篇中,他谈到自己对文笔之争的看法: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夫文以足言,理兼《诗》、《书》,别目两名,自近代耳。颜延年以为: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请夺彼矛,还攻其盾矣。何者?《易》之《文言》,岂非言文?若笔不言文,不得云经典非笔矣。将以立论,未见其论立也。予以为:发口为言,属笔曰翰,常道曰经,述经曰传,经传之体,出言入笔;笔为言使,可强可弱,六经以典奥为不刊,非以言、笔为优劣也。”
二、原始以表末,释名以彰义
刘勰对各种文体的源流演变以及其创作特征的分析,是遵循着他对文体论所立下的四条原则,即“原始的表末,释名以彰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兴统”。这样,依照这四条原则,就把各种文体的分析研究纳入了科学的研究程序之中。刘勰对各种文体的历史发展,源流演变的论述,既全面深刻,又恰当准确。如在《诠赋》篇中,文章一开头就指出:“赋者,铺也,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也。”这就是释名以彰义。刘勰以历史的眼光,从上古时代的“献诗”、“赋诗”一直到秦代的杂赋、汉赋、晋赋,这就是“原始以表末”。文中还提到战国时的荀卿《赋篇》,宋玉的《风赋》和《钓赋》,汉代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贾渲的《鹏鸟赋》等篇。再从“赞”这种文体的历史发展分析,也可看出刘勰论文,“原始以表末,释名以彰义”的特点。“赞者,明也,助也。昔虞舜之祀,乐正重赞,盖唱发之辞也。及益赞于禹,伊陟赞于巫咸,并扬言以明事,嗟叹以助辞也,故汉置鸿胪,以唱拜为赞,即古之遗语也。至相如属笔,始赞荆轲,及迁《史》固《书》,托赞褒贬;约文以总录,颂体以论辞,又纪传后评,亦同其名。而仲洽《流别》,谬称为“述”,失之远矣。
指明从流传在口头上的赞叹之言发展到文章中成为赞辞的过程,分析了赞辞由单纯的朴素语言美,演变为《史记》、《汉书》中赞语的典雅美,且兼有褒贬之功用。刘勰接着进一步指出,郭璞写的《尔雅图赞》,赞语不仅仅限于赞美和批评人物及其行为,而且可以广泛用于对动植物进行褒贬,这样,赞这种文体的范围就大大地拓宽了。
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
刘勰文体论的科学价值,还表现在他对不同时代的文体和作家进行解剖和论证时,能扣紧历史发展的脉搏,紧紧抓住文体的特点特色,特别注重各种文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尤其是注重有创新意义的作品。文学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每一个作家都处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他们创作的各种作品,在政治艺术上自有高低优劣之分。刘勰以历史发展的观点,将作家与作品放置各自产生的社会环境中,冷静地进行分析,对作者的个性和作品的艺术风格作出公正准确的判断。在论述五言诗的发展时,刘勰对建安和三国时期的作家和作品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在《明诗》篇中,刘勰指出:“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聘节;王、徐、应、陈,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此其所同也。及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唯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若乃应璩《百一》,独立不惧;辞谲义负,亦魏之遗直也。”在这里,刘勰指出了建安诗歌以曹丕、曹植的成就最高,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徐干、应汤、刘桢,在五言诗的创作上可与曹氏兄弟“望路而争驱”。刘勰对诗人们的诗歌创作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点作了精确的概括。在对建安和三国时代的诗歌评价上,突出了建安诗歌的成就。对正始诗歌既指出有玄学的倾向,同时又指出嵇康、阮籍的成就,并简括地分析了嵇、阮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
四、同之与异,惟务折衷
刘勰在《自序》中说:“同之与异,不屑古今,擘肌分理,惟务折衷。”《史记•孔子世家》云:“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衷于夫子。”说明刘勰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就是“惟务折衷”,所谓“折衷”,就是以孔子的儒家言行为标准。儒家经典是刘勰论文总的指导思想,文体论中也贯穿这一思想。固而在文体论中,常出现宗经崇古的倾向。刘勰不但宗经,而且以经书作为他文体分类的标准,在他看来,论、说、辞、序出于《易经》,诏、策、章、奏出于《尚书》,赋、颂、歌、诗出于《诗经》,铭、诔、箴、祝出于《礼记》,纪、传、铭、檄出于《春秋》。这就使刘勰文体论深受儒家思想的拘囿,因而产生一些偏见。
刘勰在对文体的科学分类上,不仅注意到每种文体在文学发展思潮中的历史地位,并从这种文体的发展源流,代表作家、作品、以及文体的创作特征进行深入详尽的辨析,创立科学的文体论。文体论的创立,既是作家文学创作实践发展的需要,又是文学理论体系和完善文学批评理论发展的需要。恩格斯在其哲学名著《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指出:“任何思想体系一经出现之后,便结合着现有表现材料发展起来,并继续改造这些表现材料。”恩格斯的精辟论断,为我们指明了作为表现材料的文体论与文学思想体系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由于创立文学思想体系的需要,刘勰继承了前代有关文体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改造”文体这种表现材料,对文体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按顺序排列,深入分析各种文体的特点特征,因而更丰富提高了他的文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简单而深邃 幽默而内敛 不确定性 文体风格
“‘文体’一词涵义颇多,既可指某一时代的文风,又可指某一作家使用语言的习惯;既可指某种体裁的语言特点,又可指某一作品的语言特色。”[1]弗罗斯特诗歌文体研究主要侧重诗人语言特点的分析,通过对诗人诗歌语言特点的研究,诗人简单而深邃、幽默而内敛的不确定性文体风格将逐步呈现于读者眼前。
一.简单而深邃
弗罗斯特坚持诗歌创作要“以情趣开始,以智慧结束”,因此,诗人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的作品里往往蕴含着其对人生、对自然的深邃哲思,如诗歌《天意》:
我发现一只斑纹蜘蛛,肥胖而白嫩,
在白色的万灵草上,捕到一只飞蛾
像抓住一件僵硬的白缎子衣物――
把死亡和枯萎的特征糅合在一起,
糅合在一起,正好用来迎接清晨,
一如女巫的清汤把百味调和――
雪花般的蜘蛛,泡沫般的花朵,
拖着死亡之翼一如纸糊的风筝。
那花朵是白色又有什么相干,
还有那路边碧蓝而纯洁的万灵草?
是什么让蜘蛛爬上高端,
在那里把飞蛾捉弄在夜间?
有什么使人惊骇可比这阴暗的天意?――
倘若天意连这样一桩小事也能控制。[2]
此诗虽然风格简朴,却意蕴深远。诗歌看似一首意大利体的十四行诗,却一反传统意大利体十四行诗的结构特征:传统意大利体十四行诗会被分成两个诗节,第一诗节由八行诗句组成,旨在提出问题,第二诗节由六行诗句组成,意在回答第一诗节中的问题。《天意》中,诗人却在第一诗节先描写一个情景,而在第二诗节提出问题。对传统意大利体十四行诗写作结构的背离并非诗人的随意之举,而是他别出心裁之处。传统意大利体十四行诗的“提问―回答”式写作结构常给读者带来圆满之感,因为诗中所提问题的困惑都会在第二诗节给予解答,而弗罗斯特一反常规的“情景―提问”式写作结构不得不让读者对那未解的问题充满困惑、浮想联翩。这样的写作结构赋予了读者更多的解读可能,让他们能在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里探寻诗歌所蕴含的深邃内涵。
第一诗节里,诗人以直接平实的语言描述了一只肥白的斑纹蜘蛛在一朵白色的万灵草上捕食一只飞蛾的情景。对此,读者似乎觉得简单易懂,毕竟这是自然界里时常发生的事情。然而第二诗节中,诗人突然话锋直转,不再描写蜘蛛捕蛾之事,而是一连使用了三个以“什么”进行提问的疑问句:“那花朵是白色又有什么相干,/还有那路边碧蓝而纯洁的万灵草?”“是什么让蜘蛛爬上高端,/在那里把飞蛾捉弄在夜间?”“有什么使人惊骇可比这阴暗的天意?――/倘若天意连这样一桩小事也能控制。”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却让读者百思不得其解,他们不仅找不到为什么本该是蓝色的万灵草却莫名其妙地变成白色的原因,也说不清楚是什么让蜘蛛能隐藏在万灵草之上并最终杀死白飞蛾的原由,难道这就是诗人所谓的天意?而天意到底为何?对读者来说,仍旧对其知之甚少。可以说,此诗是弗罗斯特简单而深邃的典型文体风格的体现:在看似简单的诗歌外表下隐含着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邃思考。
投林
我到了树林的边缘,
鸫鸟的鸣唱――哦听!
现在,外面若是黄昏,
里面,便是幽冥。
一只鸟已飞临林中幽冥,
双翼依然轻盈灵巧,
为寻找栖息之处好过夜,
虽然它依然在鸣叫。
太阳的最后一缕光线
在西天正在死亡,
余一息尚存者,留待一曲
活在鸫鸟的胸膛。
远方柱林隐隐的黑暗里
鸫鸟的圣乐在继续――
那无异于一声召唤
投入黑暗和悲戚。
哦不,我是出来看星的,
我却不愿投林去。
纵然邀我也不去,
何况是邀请无稽。[2]
再如诗歌《投林》,此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我”不愿进入幽黑树林之事,而事实上,诗歌并非表面所读那般简单。此诗是诗集《见证树》(1942年)的收录作品,而从1934年到1940年间,诗人正遭遇了一系列家庭苦难。1934年诗人最心爱的女儿玛乔丽死于产褥热;1938年其妻埃莉诺因心力衰竭而去世;1940年其子卡罗尔开枪自杀身亡。亲人们的相继离世使诗人跌入了人生低谷,却也让他洞悉了生命的真谛,如《投林》所吟诵:“哦不,我是出来看星的,/我却不愿投林去。/纵然邀我也不去,/何况是邀请无稽。”因此,此诗并非简单的田园诗作,它是诗人经历生死离别痛苦后的有感而发。
弗罗斯特有关“树林”的诗作可谓比比皆是。“树林”多以幽黑、深邃的形象展现于读者眼前,常意指“自然”,很少涉及其他。但《投林》中那片幽冥树林却一反常态,它不再是自然的化身,而是死亡的象征。诗以一只鸫鸟在林边吟唱开篇。“我到了树林的边缘,/鸫鸟的鸣唱――哦听!/现在,外面若是黄昏,/里面,便是幽冥。”以林为界,林外是黄昏人世,林内则是幽冥死亡。诗中“鸫鸟”无疑是死亡的信使,它鸣唱着,以歌声引诱生灵进入死亡之林。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正如闯入死亡之林的鸟儿,顷刻消亡,不复存在,留下的仅是悲凉。亲睹鸟儿死亡的“我”自然不愿就此结束美好的生命,对死亡的召唤,“我”断然拒绝。
死亡让人心生畏惧、让人沮丧失意。然而《投林》中,“我”虽亲睹死亡,深知死亡会让鲜活生命瞬间消逝的恐怖,“我”却毫不惧怕于它。“哦不,我是出来看星的,/我却不愿投林去。/纵然邀我也不去,/何况是邀请无稽。”“我”热爱生命的美好,自然不会轻易赴死亡之邀。可见,《投林》是诗人经历亲人离世痛苦后的心声之作――生命如此美好,更需倍加珍惜。它是诗人简单而深邃文体风格的代表之作。
二.幽默而内敛
简单而深邃是弗罗斯特诗歌毋庸置疑的典型文体风格,但幽默而内敛也是弗罗斯特诗歌文体风格不可否认的典型特点。“幽默是弗罗斯特诗歌情感与智性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弗罗斯特的幽默元素不仅存在于他诗歌的句里行间,也存在于他的‘意义声音’之中,而且常常是惟妙惟肖地融入他的整个诗歌创作艺术。虽然难以琢磨,也不容易言表,但是读者总是能够在阅读弗罗斯特诗歌时深切地体悟到他那几乎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诙谐和幽默。”[3]
早防,早防
那个形容枯槁的丑老太婆,
那提着桶来擦楼梯的嬷嬷,
就是当年的美女阿比莎格,
就是曾走红好莱坞的影星。
有多少巨星名流背时倒运,
叫你没法不怀疑气数会尽。
早辞人世可逃脱晚年悲境,
但若是命中注定寿终正寝,
就得想办法死得不失身份。
设法垄断所有的股票交易!
如果必要也不妨组阁登基,
这样就没人叫你丑老婆子。
有些人凭其学识维护尊严,
有些人仅凭诚实保持体面,
他人之法亦可为你的手段。
沉湎于对昔日辉煌的回忆
既防不了晚年被漠然视之
也防不了临终时独卧枕席。
最好买些友谊守候在身旁,
这样便可以死得体面风光,
有总比没好。早防,早防![4]
《早防,早防》是一首带有幽默而内敛文体风格的诗歌,诗人将“如何从容谢世”这一严肃主题置于一个轻松而诙谐的语境之中,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外轻内重的诗歌审美享受。
诗歌伊始,诗人就调侃道:“那个形容枯槁的丑老太婆,/那提着桶来擦楼梯的嬷嬷,/就是当年的美女阿比莎格”。从过去风华绝代的好莱坞美女到如今形容枯槁的丑老太婆,这样的反差的确巨大。那么,世人如何才能不再步阿比莎格的后尘?诗人以诙谐的语气给出了他的建议:“早辞人世可逃脱晚年悲境”。当然,考虑到有人注定要寿终正寝,诗人又以调侃式的语气给出了他的温馨提示:“就得想办法死得不失身份”,如:“设法垄断所有的股票交易!”“如果必要也不妨组阁登基”,当然也可“凭其学识维护尊严”“仅凭诚实保持体面”。最后,诗人不忘呼吁:“最好买些友谊守候在身旁/这样便可以死得体面风光,/有总比没好。早防,早防!”在诗人轻松的调侃下,“如何从容谢世”这一严肃话题已俨然成为他笔下的闲谈话题。
通过此诗,弗罗斯特幽默而内敛的典型文体风格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正如弗罗斯特自己所说:“风格乃人格。但毋宁说风格是作家诗人自己采用的方式……如果它表面上是严肃的,那它肯定有内在的幽默。如果它表面上是幽默的,那它肯定有内在的严肃。严肃性和幽默感谁缺了谁都不行。”[4]
不完全在场
我转身对上帝讲
人世间如何绝望;
可我发现糟糕透了,
原来上帝不在场。
上帝转身对我讲
(请诸位莫要发笑);
上帝发现我不在场――
至少不完全在场。[2]
《不完全在场》是另一首具有幽默而内敛文体风格的诗歌。第一诗节,“我”向上帝倾诉人世疾苦,希望得到上帝的帮助,却发现“原来上帝不在场。”第二诗节,当上帝对“我”布道之时,却发现“我”也不在场,“至少不完全在场。”缺席的上帝和心不在焉的“我”完美地勾勒了人与上帝难以沟通的可笑局面,也正是在此幽默的文体风格下,人类所谓的虔诚信仰被嘲讽,人们不得不认真反思之本质。
由此可见,弗罗斯特诗歌的文体风格极具不确定性,既有简单的深邃性,也有幽默的内敛性,而诗人正是通过这种不确定的文体风格向读者展现了其诗歌的独特魅力,让读者在那些看似通俗易懂、诙谐可笑的作品里深层次解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邃关系,从而发掘人生之真谛。
参考文献
[1]秦秀白.文体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1.
[2](美)罗伯特・弗罗斯特.弗罗斯特诗歌精译[M].王宏印,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285,323,303.
[3]黄宗英.弗罗斯特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249.
这一设计的最大问题在于,宋老师对说明文、诗歌这两种文体认识不清,选择诗歌中的语料作为辨别说明方法的材料,混淆了文体特点。本文试以此设计为例,对说明文的特点作一分析。
一、说明文与诗歌的区别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而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两者的区别显而易见,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表达目的不同
“诗言志,歌咏言”,诗歌的主要目的在于表意传情,一切的叙述、描写都为了抒情。而说明文则主要通过介绍和传播关于事物的具体知识来让读者有所知晓。
(二)表达态度不同
诗歌带有较为浓厚的感彩,传达出的往往是某种独特的体验,个性化、主观性明显。说明有时也会有一点情感流露,但其本质上是冷静的、客观的。
(三)表达效果不同
诗歌中的描写、叙述侧重于对事物存在状态情感化的表现,重在“动人”,不对事物自身为何如此作科学探讨。而说明文不但介绍事物的一般存在状态,而且更注重对事物为何如此作符合科学的剖析和阐释,重在“明白”。
比如,宋老师作业题中《诗经・采薇》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描绘了两个画面:出征时,春光明媚,杨柳依依;返家时,寒风萧瑟,雪花飘飘。诗句是不是单纯为了说明出征与返家时的状况7不是的。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归根结底一个“情”字。春和景明,却要告别家人奔赴战场,自然愁肠百结;况且“柳”与“留”同音,描写杨柳意在抒发难分难舍之情意。归家时,虽大雪纷飞,却不能阻挡似箭归心,难抑心头喜悦,景虽哀,情却乐。不过,后一句也有人认为,雨雪霏霏表现道路险阻,又反衬心绪纷乱,去时家人相送,归来物是人非,心中悲苦万分。
上例中,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诗歌可以“无达诂”,但说明文不可“无达诂”,说明的知识应当科学、准确。第二,不管如何“诗无达诂”,有一点可以明确:诗歌表达的是情,描绘的形象浸润着诗人的情感,使读者的心灵产生共鸣是其意义所在。这与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的说明文截然不同。
二、说明方法与修辞手法的区别
说明方法是指写说明文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的方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两相比较,同中有异。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以提高表达效果为目的。不同之处有二:第一,说明方法仅适用于说明文,而修辞手法适用的文体较广。第二,说明方法强调“恰如其分”,以“物的真实”为前提提高表达效果;修辞手法除此以外,还可以”情的真实”为基础,进行一种超越寻常逻辑的表达,说明方法与修辞手法之间有一种交叉关系。
笔者以宋老师设计的作业题为例试作分析。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这一句歌词,宋老师的意思是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但其说明对象是什么?是屋檐,抑或是风铃?不清。想说明什么知识?不明。如果说用悬崖作比还能明白屋檐高耸的形态特点的话,那么用沧海作比,又是为了说明风铃的什么特点呢?不解。从“物理”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均难以作答,可见这并非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其实,这甸歌词的表意重点落在“我等燕归来”这几个字上,抒发的是一种思念之情。“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看似不合常理,实际化平淡为奇崛,旨在渲染情境,引发联想,表现心情之沉重,思绪之浩渺,属于运用比喻修辞借景抒情的范畴。这句歌词使用的不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而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时钟每天转了一千四百四十圈,我的心每天都藏着一千四百四十多个思念。”这句歌词宋老师意在让学生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歌词中确实列了数字,那么这两个“一千四百四十”是不是为了说明时钟每天的转数以及“我”思念的数量呢?是不是为了说明时钟转一圈,“我”心中便产生一个思念的心理现状呢?细细阅读歌词,笔者觉得并非如此。首先,“一千四百四十多个思念”只是顺应上句“时钟转了一千四百四十圈”而写的,并非是经过统计后的实指,有夸张的成分,旨在表现每天埋藏于心的思念之深、之重。其次,“时钟每天转了一千四百四十圈”使用了换算的修辞手法,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将所要强调的数量加以换算。在这里,不是为了让读者清楚地感知一天时间的具体长度,而是通过将一天时间换算成“时钟转了一千四百四十圈”,引入具体形象,唤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表现抒情主人公度日如年的相思之苦。再次,从抒情角度看,这叫“起兴”,先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辞,“时钟转了一千四百四十圈”只是为了引出下一句“一千四百四十多个思念”。
由此可见,由于文体差异,诗歌中使用的比喻、列举的数字基本与说明方法无关,仅可作修辞手法进行讨论分析。
再看人教版课标教材五上《鲸》一文中的一个句子:“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作者以常见事物(公园里的喷泉)比喻陌生事物(鲸呼气时喷出的水柱),旨在使知识介绍准确而形象,从说明角度看,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时又是一个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的联结点在于两者形态相近。说明文中的比喻,本体、喻体的联结一般都很具体客观,比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等,不像“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那样带有浓重的主观情感。
又如,“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十六万公斤”“两千公斤”这些数字直接说明鲸的重量,让读者对鲸的大小获得一个清晰的概念,准确客观。其中“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以常见的肥猪的体重与鲜见的鲸舌头的重量进行比较,将鲸体型庞大的特点介绍得具体可感,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由于比较也是一种换算的方法,且有“肥猪”这一具体形象作为中介,所以它同时又使用了换算的修辞手法。不过,这里的换算只是恰如其分地、形象生动地介绍知识,没有歌词“时钟每天转了一千四百四十圈”那样浓厚的感彩。修辞手法相同,语体风格却大相径庭。
综上所述,说明文中的修辞手法可以同时又是说明方法。不过,说明文中的修辞与诗歌中的修辞相比,只保留了表达的形象性,而舍弃了浓郁的抒情性,这是它的文体特点所决定的。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往往与说明方法无关,讨论说明方法只能在说明语境之中进行,否则无异于缘木求鱼。
整体建构小学诗歌教学框架
1.诗歌教W要体现三个特点
要想对以往的诗歌教学有所创新,诗歌教学就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深入性。以诗歌教学为出发点,穿越传统课堂,打破只教一本教材的局面,由教学辐射到诗歌文化,再辐射到语文教育,走上内涵发展之路。
全面性。由课堂延伸到学校的多个角落。我们提出“文化”的理念就是要全方位打造学校诗歌教学。从课堂教学的研究出发,注重延伸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校本教材的开发、诗意校园的建设、教师队伍的文化建设、学生传统文化的积累等,打造独特的诗歌文化气质,共同培育学校精神。
多元性。民族性是诗歌文化的本质属性。当今世界各国文化并存,这就要求我们的诗歌文化建设要有开放的视野、融合的意识,贯通中西诗歌文化,进而建设我们特有的诗歌文化。
2.诗歌教学要明确阶段任务
研读课标,明确要求。在研究伊始,我们首先带领教师认真学习课标,了解每个年段课标的不同要求:一、二年级――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三、四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五、六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在此基础上,明确阶段目标的不同要求,整理出其逐渐提高发展的脉络。
研读文体,建立知识、能力体系。有内涵的诗歌教学要求我们必须对诗歌这种文体及特点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学习,我们走进诗歌,对诗歌这种文体所蕴含的知识、培养的能力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建立起诗歌教学的知识、能力体系。
研读教材,分解目标。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们对人教版十二册课本中的诗歌进行了统计,并结合教材特点,进行了目标分解,细化到每课书。例如:五年级《七律・》要完成:了解七律这种律诗的基本知识――1、2、4、6、8句押韵;全诗分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颈联与颔联运用对仗写法等;运用展开想象、联系上下文及时代背景等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挖掘诗歌教学的深度
1.体会优美意境
古典诗词的精粹在于其意境含蓄而隽永。字面上的美词绝句也是因其意境而生。因此,不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就难以理解诗歌内涵,把握诗歌的主题,领略诗歌的魅力。
2.品味精妙写法
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体会修辞方法外,还要关注诗歌的表现形式,如托物言志、抒情、描写、用典等,这些高超的手法和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才情。
3.传播诗歌知识
结合教学向学生介绍诗歌知识。如:绝句的特点;五言诗、七言诗分类;宋词的特点;元曲的分类等,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由点构成线,由线构成面,串线成网,形成对诗歌知识的初步认识。
4.掌握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
学习诗歌时,要引导学生按着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诵诗文的方式来进行,长期坚持,形成自读古诗的能力。
5.感受中华文化
诗歌中处处有文化,如茶文化、花文化、竹文化、酒文化、瓷文化、生态文化等,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6.了解中华历史
诗歌记载着历史。诗歌的发展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了解诗歌,就是走进几千年中华历史,感受时代的风采。
拓宽诗歌教学的广度
(一)知识与能力。
根据现代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作诗歌能力,使学生能创作简单的诗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现代诗歌的特点、创作诗歌的技巧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的魅力,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增强团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对于现代诗歌的创作存在畏惧心理,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为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手段
生本教学法(小组合作和师生互动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想请问同学们“四大文体”具体是指那几种文体?
生: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齐声回答)。
师:四大文体中那种文体最擅长抒情呢?
生:诗歌(齐声回答)。
师:非常准切,诗歌最擅长抒情。其实在座的同学们的年龄也是如诗般的年龄。你们青春浪漫、你们个性多彩、你们激情洋溢,正如一句话说得好:“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此时此刻的万事万物应该在你们眼中也应是别有一番诗意吧。正所谓“少年情怀都是诗”,今天我就把它作为我们这节作文活动课的主题。(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由赏诗,把握诗歌特征。
师:同学们,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我相信大家都了解并掌握了许多的诗歌。所以在上课前我布置了你们回顾至今为止所了解的现代诗歌,可以是你们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自己创作的诗歌,从中挑选一首你印象最深刻的现代诗歌。你要谈谈为什么这首诗在你的脑海里面印象最深刻(提示:也就是你最爱它的缘由,可以从感情,语言,声韵等角度来分析)。
生(甲):我喜欢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因为诗歌里面的意象很美,比如“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清泉”充满着梦幻般的色彩。
生(乙):我喜欢舒婷的《致橡树》,因为诗歌里面的女性形象表达非常含蓄,但是情感却非常浓烈。它传达了一种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妩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生(丙):……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好,老师这里也有几首现代诗歌朗诵,请同学听完朗诵后,结合刚刚几位同学的诗歌感悟来谈谈现代诗歌具有什么样的审美特征。
(首先播放朗诵带《乡愁》与《沁园春・雪》,然后引导学生对诗歌审美特征的把握)同学感觉刚才这几首诗歌美不美?如果美,有时美在哪里呢?
生(甲):诗歌很美,美在情感。比如《沁园春・雪》虽然只有简短的上下片,但内容却情越千年,思飘万里,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作者尽显作者前无古人的巨怀与气魄,具有不可抗拒的艺术感染力,任谁读了都会不自觉地生出臣服之意来。
师:这说明诗歌虽然简短,但却具有可以集中概括地抒情的特点。
小结:从大家刚刚谈及的诗歌特征中,我们可以发现诗歌具有集中概括的抒情、大胆神奇的想象、分行排列与精练优美的语言以及美妙的节奏等审美特征。诗歌是一种用丰富新奇的想象和富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高度概括地歌唱生活、抒发感情的文学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的国度,感受诗的魅力,体验创作的乐趣吧。
(板书:诗歌的审美特征和文体概念)
(三)小组集体写诗,体验创作快乐。
师:(交代活动规则,组织活动开展)
1.请4到5个同学组成诗社,全班共4个小组。你当然有权给你的诗社命一个有诗意的社名。老师现在给每人4张空白的小纸条。请在发给你的纸条上每张写一行字(其实就是诗),你不必写上你的名字,注意你创作的句子一定要有韵味的,并且语言尽量优美。
写诗的时候可以参照下面的写法:
①写一个包含了明确时态的句子,在汉语中,“着”、“了”、“过”是表示时态的词。
②写一个问句。
③写一个条件句。
……
2.把你写的诗句(也就是你刚才写的那些字条)投入到“缪斯”(诗歌女神)的墨盒里,让她给你灵感。
3.每个诗社从“缪斯的墨盒”里取出10个已经附着了“灵感”的诗句(也就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字条)。
4.诗社成员共同筛选出其中6个以上较好的由缪斯赋予了灵感的诗句――其实你自己才是真正的“缪斯神”或中国的“文曲星”。(建议可以首先确定主题,然后再进行扩写或仿写,(但要注意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如句式、修辞、想象等),写好后进行修改(如诗歌的意象、象征、隐喻、节奏、押韵等)。
5.最后讨论为已创作的诗构思一个题目,这可是“画龙点睛”的工作,题目命好了,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生根据活动的安排,紧张进行创作。
小结:整个过程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他们需要把几句毫不相干的句子联系成“诗”,逼迫他们每一个人都启动所有的人生经历去领悟语句中可能有的全部含义,挖掘语句间的微妙联系,然后精心安排句子顺序,用一定的句法(平常储备的有关诗歌的知识)或内在的诗句联系使句子间有所沟通。这是一种“痛苦而又愉悦的体验”――痛苦之处在于诗句间缺少充分的句际联系,令人费解。愉悦之处在于阅读者可以充分地发挥想象去填补句子间缺少的联系,最终得到创造的。
(四)小组作品展示,师生合作评诗。
师:下面请每个诗社派代表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展示内容包括:一是你们抽到的10张小纸条,二是你们选种的6张以上的小纸条,三是你们是怎样加工这些纸条并且调整它们的顺序最后成为你们现在的作品。
生(甲):第一小组(星月诗社)展示:
1.10张原来的小纸条内容……
2.经过我们的加工,我们的创作的诗歌标题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3.诗社代表发言:我们根据这几个句子的内在联系,对其中的“爱”与“希望”这两个意象着重地进行了加工。同时,为了让句子读起来更加通顺流畅,我们简单修改了句子的韵脚,同时我们切合北京奥运会口号点明了诗歌的主旨,让这种“爱”与“希望”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展示完毕,学生掌声表示祝贺)
生(乙)第二小组(岭南诗社)展示:……
生(丙)第三小组(零点诗社)展示:……
生(丁)第四小组(湖畔诗社)展示:……
小结:当然这些技法可以使我们的诗歌语言新奇精美,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将这些技法建立在感悟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提炼诗意的基础上,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大胆丰富的想象之后组合我们的意象。这样我们才能够将这些表面零碎的句子组合成意想不到的美妙诗句。
(五)课外拓展及布置作业。
师:刚刚同学们展示了你们创造的诗歌,老师这里也有自己创作的一首非常特别的小诗,请同学们看后说说其特别之处在那里。
杏花春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沉醉不知归路/峰回路转/人到溪桥忽现
生:这些诗句都来自不同的诗歌,但是重新组合之后却又另有一番新意。
师:非常准确,其实这也是一种作诗的方法,我们古人很早就已经开始实践了,并称这种方法做出的诗歌为“集句诗”,同时由于集句诗的特点是“以文为戏”,所以它成了许多小说和戏曲的组成部分。其实它也符合我们读者解读作品的规律。
在引用俄国形式主义批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言论的同时,杨志学以“诗的艺术就是陌生化的艺术”的论断,体现了对诗歌艺术以及诗歌批评的整体性认知。不难看出,著者批评中的陌生化美学追求,与其“从传播学角度看诗歌”,均在较大程度上构成了《诗歌:研究与品鉴》这部著作的理论支点与视点。而论者更为具体、细致的评说,则以“多向互动”的方式展开。
在《诗歌鉴赏中的文体不辨之误》一文中,作者指出:“所谓文体不辨之误,指的是在阅读鉴赏活动中,没有区别出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以一种文体的特征和标准去打量另一种文体的作品”;而在《诗歌的限制性与屠岸的“十四行”写作》中,作者又有“每一种艺术,都有其形式的属性或限制性。诗歌就像绘画、戏剧一样,是一种具有明确的限制性的艺术。诗的限制性是来自诗的基本规范的要求”的论述。可见,对于诗歌批评鉴赏的“限制”与“极限”,杨志学是深知其中三昧的。为此,他总是期待或曰坚守诗歌批评鉴赏的“间离之道”――“说到底,诗歌是对现实的疏隔和陌生化处理。必须寻找恰当的距离,展开诗思的翅膀和审美的观照。诗歌的姿势、张力、新奇感、神秘感、现代感等等,均由此产生。”著者以此展开自己的批评空间,而诗歌的“间离之道”本身就体现为因地制宜之后的“审美观”,如“陌生化”的审美趣味等等。
由“审美的观照”角度,进入诗歌的品评、鉴赏层次,杨志学在品评一首名作的结尾时,发掘其“奇妙的意象组合”;而从台湾诗人非马《鸟笼》的形式中,他又读出了“解放鸟笼”的意义。这种关于文本形式及其意味的判断,都建立在带给读者的“审美感受是难以言尽的”和“陌生化效应”的前提之上。以此综观该书“第三编・诗作赏评”部分,我们领略了作者在其审美观作用下的个性化操作。他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拆解”了诸多名篇佳作,如书中的《悬崖边的爱情》《韩东是个好厨师》《为自己的心灵歌唱》等文,均体现了著者的趣味。而在《〈诗经・东山〉试析》《秦罗敷:汉代那最美的女子》《〈陌上桑〉中女主人公的身份问题》《唐诗五首品读》以及《普希金与中国诗人》等个案研讨中,作者又为我们带来了一种“跨文化的视野”。
顾名思义,这部《诗歌:研究与品鉴》包含着两个主要部分。即使作者出于分类的需要,将专著分为“诗学涉笔”、“诗界人物”、“诗作赏评”三编,但显而易见,前两部分容易被划入“研究”的范畴,而第三部分更易被理解为细读与品鉴。按照“结集”的常见形式,《诗歌:研究与品鉴》同样是一个经年累积的过程。这种跨度较大的文章集合,生动地体现了作者所走过的学术道路、研究中的开阔视野,以及批评的个性和目的性。
从文艺美学到现当代诗歌研究,无疑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深入过程。这一点,体现在作者身上,总难免于字里行间流露出“美的意识”和“美的追求”。书中《李白的诗美观》《牛汉:崇高诗美的创造者》《秦罗敷:汉代那最美的女子》等,单纯从文章题目就能感受和体味到“美的呈现”。而在具体的品鉴中,我们进一步领略到论者学养的深厚。不但如此,从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美学相交叉的角度评判“新诗的美学”,也确然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至少,这可以使一位评论家的学养和底蕴自然而然地得以显现。
一、理论背景
语言教师开设的学前教育培训项目历史悠久,自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理论出现以后,不同的研究教师学前教育方法的文献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多。
30多年前,文学教学自成学科,教育模式是巴西批判教育学家Palo Freire在《受压迫教育学》一文中所批判的“囤积式教育”,学生犹如一个容器被填满,这种被动的“填鸭式”教学理论成为“囤积式教育理论” 。
Widdowson在《文体学与文学教学》中强调个人对文学的阐释应该建立在理解各语言项是如何获得话语的特殊价值的基础上, 即对文学的理解侧重通过语言形式的选择和排列表达了什么, 而不在于它描述了什么。
二、研究模式和内容
本文主要阐述3种教学文体学的研究模式和其研究内容。
研究模式1:研究文学特定语境的文本意义
这种理论模式就是首先让学生了解文本和作者的写作背景、模式和主题,而后进行分析,比如分析艾米莉・狄金森这首诗歌:
We can but follow to the
Sun-
As oft as He go down
He leave Ourselves a
Sphere behind-
采用该模式分析此诗,首先让学生了解艾米莉・狄金森的背景知识,她的诗歌是前景化的典范,尤其体现在标点符号、大写字母、self-anaphor的使用上。写作主题,早期的狄金森诗集中,诗歌以人生、爱情、自然、永生等主题。狄金森的自然诗歌,以复杂多变的自然意象和隐喻构成了狄金森的想象自然界,这个自然界中,太阳及其相关意象映射了男性,花朵以及其相关意象则映射了女性的地位。而后学生可开始分析:从形式上看, “Sun” ,“He”,“We”,”Ourselves”的大写凸显,形成前景化效果。从主题上看,这里的太阳指的是男性,统治着整个世界,像太阳一样力量无穷却令人感觉十分炙热和反感。“ourselves”指的就是女性的地位,我们追随着太阳的脚步,寓意女性的地位、语言与思想是受男权控制的,但是太阳总会下山的,寓意男权总会被削弱的,那时太阳留给我们整个世界,即女权地位会上升。
研究模式2:通过文学鉴赏提高语言和文化敏感度
老师将文学作为素材帮助学生形成语言和文化敏感度。即文学作为一种语言体验,包括:音系、语法、词汇、句法到对篇章的分析到对文化的感知,换而言之,即从语言感知到文化的敏感度。比如说:莎士比亚的代表作Sonnet 18,其音韵特点为五音步抑扬格,诗歌第三行里,“rough winds”的出现打破了全诗抑扬格的节奏,前景化的效果突显出来,使读者感到夏日里狂风的残暴,从而衬托了你的美。从语义结构和内容上看,首句以问句开始(可否把你比作美丽的夏天?),第二句既是肯定又是否定回答,肯定的是我愿把你比作夏天,否定的是“但你比夏天更加可爱如绣”。分析这首诗时,教学文体学可以借助这些文体学和语言学的工具来分析文学中的语言,从而提高语言敏感度,文本敏感度(流派、风格等)和文化敏感度(夏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爱人)。
研究模式3:通过改写文学文本去提高文学意识
此种理论模式是学生们作为感受者对文本形成感知的过程,这是文学意识概念的支撑理论。这种理论体系是基于Pope(1995)的干涉理论,他认为“理解一个文本的最好方式是改变它:改变它,以某种方式去干涉……,而后去试图解释你所做的改变产生的具体效果” 。例如W.H.Auden的In Memory Of W.B. Yeats,诗歌首句,He disappeared in the dead of winter此处为什么选用disappear,为了体会该词的意义,可换成pass away,然后对此比较,从语音上说,disappear与He和 dead都压韵,语音上形成一种美感。从语义上说,这有个暗喻,诗人把人生比作是一段旅程,disappear意思为迷路了,消失不见,这样诗人叶芝的离去更显神秘,犹如在人生旅途中迷路了,相对于pass away,disappear的意境更符合全诗凄凉惨淡的氛围。
三、未来趋势
根据教学文体学研究的可能性和该领域的现状,教学文体学可以从认知角度来丰富其内容获得发展。认知文体学从读者的角度研究读者对于特定文本进行描述、阐释和认知的心理过程,即读者是如何分析这个文本才会形成读者对该文本的该种阐释。教学文体学可以借鉴认知文体学,研究学生们是如何阅读的,如何分析和思考形成他们对特定文本的阐释,这对于改进外语和二语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世生;张之俊. 2011年我国外语界文体学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3)
[2] Freire , P .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M]. New York: Seabury. 1970.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材 现代诗歌 《在山的那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007年3月第二版)整体上说是比较成功的,注意了时代性和多样性,教师用书不再将观念定于一尊,而是提供多种答案供师生选择。但也不是没有问题,问题之一就是某些选文不够典范和权威,缺乏文体的经典型和代表性,配套的教师用书有解释失当之处。下面以一首现代诗歌为例进行探究。
一套教材,篇首之作很引人注目,它类似于报纸的头版头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这套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选文,在笔者看来是值得商榷的。
在该版《语文》(2007年3月第二版)七年级上册中,第一单元第一课是现代诗歌《在山的那边》(作者注:在本文写作前后,新版即2013年5月第三版教材已出,该诗不再是第一册的第一单元第一课,但仍保留在第四单元第19课)。为了研讨方便,我们对这篇选文仅做了格式(加上必要的标点)上的处理,就变成了如下模样。
在山的那边
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
二
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在初次接触、也没有告知这是一首诗的前提下,谁还会说它是一首诗呢(散文诗除外)?
这就引发了一系列或古老或新鲜的话题:什么是诗歌?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的主要文体特征是什么?诗歌与散文的文体界限在哪里?诗歌就是所谓“分行的散文”吗?一些当代诗歌散文化和过度口语化的倾向该如何看待?语文教材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现代诗歌?
一、关于诗歌的文体特征
什么是诗歌?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的文体特征是什么?这个古老的话题本不必再探讨,因为历史上虽曾有众多不同观点,但现今几乎已经盖棺定论: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一个最重要的文体特点就是语言简洁凝练(白话新诗同样有这一要求),第二个文体特点是讲究韵律、节奏(或曰音乐性,闻一多所谓“音乐美”。白话新诗也要讲究这种要求:内在韵律)。韵律(或音乐美)正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根本特征(辞赋本身就是诗的变种)。第三个特点就是靠形象或意象说话,而不是靠口号说话。从这三个标准来看,《在山的那边》作为诗歌的不妥之处就很明显了:一是语言拖沓,不够凝练,从题目(“在……”一个介词短语,显得不流畅)开始就不像诗。二是缺乏音乐、韵律美。三是个别句子有口号化倾向。
语言的拖沓和散文化前面已经有了格式变更后的阅读体验,不赘述,而一些用词也值得商榷。比如,作品描写的妈妈对问题的判断似乎不够严谨。“山那边是什么呢?”答曰“海”,这里,语言自身没有问题,“山”一词在孩子的问话、在具体的口语和语流中就是“一座山”或“这座山”的简称,并不是“群山”的意思,它在儿子问话这个具体语言环境中不是复数,诗歌中接下来的内容本身说明孩子问的是“那个山顶”,孩子以为这座山后面就是海,结果却很失望。妈妈的理解实际上用“群山”代替了这座山,这种语义上的错位使孩子产生了错觉,而由这个错觉建立起来的后面的山与海的所谓象征,一开始就陷入了含混、猜谜般的境地。教育初一学生显然不宜采用那些表述含混、象征、猜谜等虚幻的方式,否则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而比较同一时期、同一主题的另一首诗——韩东的《山民》中,语言就不是这种模糊的停留,而是表现孩子继续反复追问:“那边的那边呢?”
初中语文的工具性之一就是学习词汇的准确性而非模糊性和变异性。这让我们想起某些住房广告中经常出现的所谓“高尚”社区,“高尚”一词在汉语中是指人的品格和精神,一个楼房和社区有什么高尚不高尚的?听起来很像是“高档”或“高级”的误用或外语翻译成汉语的,如果非要说是“高雅时尚”的缩略语,则明显属于自造词汇、广告词汇,但这属于词组特定情境下的临时义项变异,不利于词汇掌握。
另外,“山”在2007版配套的教师用书中解释为“艰难险阻”似有不妥。笔者认为,“山”其实象征已知的世界和一种习惯了的生活方式,而“海”则象征了未知的世界和新的生活方式。反过来说,对于海边的孩子,“山”何尝不是象征了未知的世界呢?网络上有网友就仿韩东的《山民》写了海边的孩子对大山的向往。在历史和文化中,山的巍峨,山的雄奇,山的伟岸(庐山、黄山、泰山、嵩山、喜马拉雅山、乞力马扎罗山……就连文中作者王家新的家乡的武当山),哪一点不令人向往呢?“山”绝不仅仅是“艰难险阻”的象征,还是奇妙世界、崇高人格和厚重精神的象征。把“山”仅仅解读为“艰难险阻”,就会无意中强化前途的繁难和疲劳,而消弭进击的激情、精彩的探索、发现的快乐,不利于培养学生勇往直前、享受激情拼搏的生活的健康心理。
2007版教师用书对“枯干”一词的解答也不妥,枯干是比喻心灵像干旱的土地、树或花的状态,需要泉水的滋润。枯干如果非要结合课文,最多是一次次见不到海的失望和灰心,而不是教师用书所解释的“渴望”。
由于该诗在文体形式上背离了诗歌的几种根本规定:凝练、简洁的语言,或隐或显的、外在内在的韵律(音乐性),意象、意境等,以其作为诗歌教材显然不足为训。
至于口号化倾向的代表,就是那句“信念凝成的海”。这当然不是象征,只是观念的直接书写而已,它也不属于形象化的诗的语言,跟演讲稿和赞美某种精神的新闻差不多。文学要用形象说话,诗歌尤甚。所谓象征手法,不是直接把要象征的意义说出来、喊出来,而是要包蕴其中,由读者慢慢感悟出来。在此诗中,“信念”本来是“海”象征的东西,现在却直接喊出来了,那么试问信念(抽象)凝成的海是什么样的海(具象)?怎能把需要读者自己感悟的抽象事物而由作者直接观念化呢?
此诗让人想起某些当代诗歌的散文化和过于口语化的创作倾向(比如所谓“梨花体”和“羊羔体”等)。这种倾向已经遭到众多读者的批评,我们坚决反对这种糟蹋诗的、不负责任的诗歌观念,在此不多赘述。
二、关于此诗入教材
上面第一部分已经从诗歌文体特征探究了这首诗的先天弱势,下面再对照新课标的教材编写理念谈其选入教材的不足。
新课标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课程目标第四学段的第二大项“阅读”的第七小项为:“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作为了解的第一项就是诗歌。新课标在其第三大部分“实施建议”中的“教材编写建议”的第五点要求是“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
这首诗虽有励志等思想内涵的积极性,但由于形式上过于自由和散文化,很难达到提高学生诗歌的语文素养的目标要求,根本算不上典范的白话新诗,无法真正代表新诗这种文学样式的思想和艺术成就,难以满足“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的要求。以该诗作为了解现代诗歌的文学样式选文,是不妥的。
作为一种需要被学生了解的文学样式,现代诗歌诞生了诸如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艾青、食指、北岛、舒婷等杰出人物,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诗人诗作并不匮乏,而相较于该套或其他套教材选入的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等名篇,王家新的这首《在山的那边》外,确实没有多少代表性,这并不是说教材只能选取名家名篇,而确实是因为这首诗本身缺少作为现代新诗典范的影响和底气。
【关键词】文学自觉;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有意义的是文学的自觉,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文学是文学自觉之后的文学。文学的自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这种文学自觉有三个标志,下面分别就从这三个标志来浅析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自觉现象。
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先秦文学并不是现代意义的文学,先秦时期的文学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是文学的萌芽期。接着到了两汉文学,汉代文学以大为美,铺张扬厉成为风尚。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相适应。文学风格格式化,凝重板滞。汉代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学创作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如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等。这一时期文学最终成为了独立的门类。
先秦时期散文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这一时期没有纯文学的散文,散文的创作往往和历史和哲学掺杂在一起,但是仍然具备一定的文学性。先秦诗歌有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政治叙事诗,再演进到言志抒情诗。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则注重了抒情性。先秦没有赋这种文体,汉代的赋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仿《楚辞》,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意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相关因素,而形成的新文体。魏晋南北朝时期词赋显示出抒情化、小品化特色,文学性得到加强。先秦小说是神话和寓言一类的故事。汉代没有小说的文学形态,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小说逐渐成为一种正式文体。
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先秦时期各种文体区分不太明显,文史哲不分,诗舞乐结合。各种文体之间无明确的分界。到了汉代,文体看似有了一定的分别,但文体掺杂现象仍然存在,但是大部分文体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定的写作要求和基本风格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体辨析开始被文人重视,文体分别更加明确。如曹丕的《典论-论文》将文体明确分为“四科八体”。关于文学体裁分类的作品有很多,作家们也开始注重文体特点,有了自己的风格。
三、对文学的审美有了自觉的追求
文学能称为文学,就是因为其有它的审美特性。文学自觉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
(一)散文
先秦散文文史哲不分,散文具有说理性或描述历史,没有纯文学的散文。诸子说理散文,有些具备相当的文学性。到了汉代,散文的文学性相比先秦没有太大的提高,反而有所下降,汉代文学失去了先秦文学的生动活泼与多姿多彩,有着格式化,呆板凝滞的风格。西汉散文成就较高的是政论散文,贾谊的《过秦论》是这一类的代表。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辩文的创作出现,主题广泛,名家辈出。嵇康的论辩文最为杰出,他的论辩文析道缜密,辞喻丰博,兼几家之长,将论辩文推到新的高度,如其《养生论》阐发了形神交相养之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散文逐渐骈化,作家开始推崇追求美文,骈散逐渐合一,散文的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家们开始自觉追求文章的审美特性。这个时期散文的要求不断变化,体现着文人的自觉意识的增强,不断增强文章的美感,审美特性极大增强。
(二)赋
先秦没有出现赋这种文体,赋自西汉出现,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体。汉代骚体赋出现最早,逐渐形成了一种体制,具备了独有的格局,以“九体”为代表。骚体赋体制固定,主题相类。汉大赋在骚体赋之后出现,最有成就者是司马相如,他的《天子游猎赋》对汉赋而言有范式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辞赋创作受时代影响很大,讲究对偶、声律和藻饰之美成为风气,文章句式结构发生变化,受骈化影响很大。魏晋时期的辞赋变得出抒情化、小品化,个性化也得到加强,而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表现主要就是抒情性的增强。王粲的《登楼赋》抒发了自己的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这一时期的大赋也开始抒发作家自己的感情,不再拘泥政治,如潘岳《西征赋》、谢灵运《山居赋》。由于永明声律说兴起,赋的创作也受到了影响,抒情小赋的创作涌现。如江淹的《恨赋》既充分发挥了赋体空间结构优势,又能以情感主线加以贯穿,造成跌宕起伏的气势,藻饰也恰到好处,是南朝抒情小赋的名篇。诗体赋是魏晋南北朝齐梁文章新变的成果,是对赋的抒情化的进一步尝试。赋的变化是魏晋南北朝文化自觉的充分体现。
(三)诗歌
先秦诗歌主要是《诗经》和《楚辞》。《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是抒情性的,为后世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它们都是诗舞乐的结合,与音乐还有很大关系。《诗经》中的“风雅”思想被后世诗人立为准则,比兴手法为后世提供典范,魏晋时期许多人都借鉴了《诗经》的手法。但《诗经》的手法还是比较古朴。《楚辞》开诗歌浪漫主义先河,为后世浪漫主义创作提供了典范。《楚辞》的形式自由、富于变化,它的象征手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到了汉代,汉乐府诗歌与音乐仍有联系,但是汉乐府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度。进入东汉后,五言诗取代了四言诗,完整的七言诗也产生了。《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是古代抒情诗歌的典范。《古诗十九首》运用的抒情方法也多种多样,后世很多文人以此作为范例,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自觉的产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的建安时代,中国诗歌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建安风骨”成为诗歌美学典范。个人创作的五言诗大量涌现出来,每个诗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曹植的《白马篇》抒发了自己对前途的信心。曹操对乐府诗进行了改造,使之脱离了民歌成为一种独立文体。至此,诗人开始自觉追求审美特性。西晋诗歌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陆机的《拟古诗》藻饰华丽,《猛虎行》诗风繁复,《赴洛道中作》句式骈偶,这种诗风的有简单向繁缛的转化时文化自觉的明显表现。东晋诗坛被玄风笼罩,而陶渊明开创了描写田园生活的风气。谢灵运作山水诗,鲍照善边塞诗,梁陈出现宫体诗,诗歌类型多样化,个性化。齐梁陈的“永明体”讲究声律和对偶,四声的发现和运用,促进了“永明体”的成熟,使古体诗向近体诗发展。诗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巨大改变可以说是文人对文学审美自觉追求的成果。
(四)小说
一、量好尺寸,方可心中有数(即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审美需求)
语文学科的特点如同穿衣打扮,体现了对教科书及课外的各类文章的审美与分析。而现在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出现诸如学生上课不爱听讲、对课文不感兴趣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总结起来,原因有三:一是时代差距。特别是古文以及年代久远的文章,与现实生活差距太大,使得90后的孩子们难以理解和接受。二是思想差距。由于学生文化底蕴不足,思想深度不够,无法理解有些课文的内涵。三是审美差距。这个原因是基于前两个原因之上的,导致无法从根本上赏析文章。这个原因也是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的致命原因。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审美需求,如同量体裁衣,量体是先决条件,否则无法裁出合身的衣服。所以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按照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布局的安排与设计。
二、按照文体,方可布局有道(即依照课文的文体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文体,指文章的风格或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常见的文学形式有诗歌、小说、散文、应用文、戏剧等。抓住各类文体特征,结合具体课文的写作特点,避重就轻,突出重点,强调学生接受效果,这样比较符合中职学校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
由于文体分支较多,每篇课文的挖掘也是可深可浅,针对中职学校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接受能力,与中职学校语文学科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紧密结合,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准则,以实践证明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按照文体,可以比作量好尺寸;布局设计,就是裁衣制作了。对于诗歌教学,无论哪一种诗体,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不是很大。所以在诗歌单元的教学中建议注重语文基本素养的提升,也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以课堂小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比朗读原文,比说听后感悟,比仿写等,掌握必要的文学常识,领悟适量的文学意境即可,不要过多地深究与扩展,容易造成平常人听交响乐听不出门道的后果。对于小说教学,建议让学生读懂小说的情节脉络,理清主要人物关系,知道这些人和事是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当中就好。在此基础之上,教师略作点拨,让学生明白写作基本意图即可。对于散文教学,因为“形散神聚”的文体特点,学生不好领会中心思想。建议“就散谈散”,以“散”的方式让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讨论,自由总结。视学生总结情况而定,教师起最后一个“神聚”的作用,但即使学生没有读懂也不可全盘否定学生的成果,因为学习需要过程,特别是语文学科的学习。相信以你的鼓励为基础,会大大推动学生学习的步伐。对于应用文教学,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活学套用”,以课文为范例,创设情境,让学生仿写。对于戏剧教学,虽然课文不多,但也是学生需要了解的一种文体,建议分角色试演。可以通过组织、排练、彩排、展演等方式,最好让每个学生都有角色,角色少的可以分组进行,还可以安排担任剧组人员。这样不但激发学生兴趣,更可以通过这一系列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戏剧文体的特点、人物特点、剧本的主题等比较枯燥难懂的问题。
三、量体打造,方可提升审美(即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总体目的)
对课文的审美,按照量体裁衣的方式之后,就会自然达到提升整体审美的效果,也就能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目标。在按文体进行教学设计时,建议结合具体课文特点,进一步将教学目标明确化、细化,以学生平均中等以上接受程度为标准,将尺寸度量到位,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需求。如词语品读、佳名分享、人物赏析、故事叙述、应用展示、名篇心得等都可作为量体打造的有效方式。
教师以主导的角色打造布局,将审美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积极调动学生主体有效学习,让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如同潮流服饰一般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