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现代化农村建设范文

现代化农村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02 14:59:33

现代化农村建设

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后现代化;时空压缩

中图分类号:C912.82;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1-0142-0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议》将新农村建设定义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很多学者也从现代化的角度去理解新农村建设。例如,有学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中国现代化的农村战略基础”;有的则提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认识和把握新农村建设。

但是,如果我们不把新农村建设仅仅视为一种政治纲领,而是从学理上对其做一个辨析,新农村建设意味着什么呢?还能够和“现代化”简单地划等号吗?在理论界和实践领域都对现代化有过深刻反思的当下,新农村建设是否还有超出现代化内涵的新意蕴呢?

一、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及其问题

作为发展研究的主流理论,现代化理论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于西方国家,是“冷战”的产物,其目标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与模式为标杆,引导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倒向资本主义的阵营。雷迅马说:“美国政策制定者越来越把现代化理论看做是一种与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相抗衡的思想。我要指出的是,现代化理论决不仅仅是一种纯粹学术性的学说”。因此,现代化理论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现代化理论的种意识形态色彩在指导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实践中体现为两个具体的方面,即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内容和现代化的手段。从内容上说,现代化理论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视为一个从传统状态向现代状态的转化过程。在个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与现代状态相联系,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与传统状态相联系,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从发展中国家当下的传统状态走向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状态。从手段上说,现代化战略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从一开始就采取了一种自上而下的策略。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战略中持一种指导者、规划者的姿态,对发展中国家指手划脚,发号施令。样一种发展方式后来也感染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发展决策部门,它们在国内推行发展战略时,同样采取了自上而下的宏观规划策略,而无视具体发展地区和发展的目标人群的实际需要。

对于两个方面,学术界都有针对性的批判。对于现代化发展的内容,弗兰克指出,现代化理论将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状态理解为发达国家现代化之前的“传统”状态,是一种错误认识。他说:“我们对不发达国家历史的无知,往往使我们以为不发达国家的过去甚至现在是和目前发达国家的早期历史相类似的。种无知和种设想使我们对于当代的不发达和发达状态产生严重的错误认识”。弗兰克区分了“未发展”(undevelopment)与“不发达”(underdevelopment)两个概念。他指出,“未发展”是发展以前的阶段,即前资本主义阶段,而“不发达”并非一种传统状态,它是“不发达的卫星国和现在发达的宗主国之间过去和当前经济等关系的历史产物”。就是说,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状态并非如现代化理论所言是一种现代社会之前的“传统”状态,而是受西方发达国家的掠夺、剥削所导致的一种落后状态。弗兰克的个观点几乎颠覆了现代化理论以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与转化为基石的理论架构。

对于现代化的手段,詹姆斯?C?斯科特认为,那些由国家发起的、标准格式的、简单化的、从上到下的社会工程给发展地区的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为以种方式“被设计或规划出来的社会秩序一定是简单的图解,他们经常会忽略真实的和活生生的社会秩序的基本特征。严格地服从规则地工作(work-to-rule)的失败可以清楚地说明一点。”班努里对现代化发展模式持根本拒斥的立场。他指出,现代化理论减损其它可供我们选择的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并且压抑第三世界本土自发的政治、社会、经济改革的潜在动力。

现在,我们可以从现代化内容和手段两个方面分别去考察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性质,看看用现代化来定义新农村建设是否合适。从内容上说,现代化理论的前提是传统状态与现代状态的对立与转化。那么,我们当下的农村是属于传统状态吗?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还较为落后,很多农民还不富裕,农村还不太文明。但是,种状态的农村是否就是传统农村呢?即使撇开新中国建立前由官方推动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民间力量推行的乡村建设运动不谈,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农村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纪元。从那时起,中国的农村就不能再跟“传统”简单地划等号了。农村公社化、农业集体化,些努力本身就属于一种现代化的规划,虽然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但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农村的传统状态和中国农民的思想意识。其后,中国农村经过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30多年改革洗礼,虽然还未能达到西方发达国家农村的发展水平,但是农业机械的运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组织方式的革新、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些都已经使得目前的中国农村不可能还是一个“传统”农村。中国农村目前的状态只是一种不发达状态,而不是“传统”状态。既然如此,我们把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划等号是不是有些简单呢?因为目前的中国农村并不是传统农村,因此,新农村建设的使命就不再简单地是一个从传统状态向现代状态转化的问题。故而,用现代化理论是无法充分概括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的。

因此,客观地看,新农村建设包含现代化的未竟事业,有现代化的成分,但是新农村建设并不仅仅是现代化问题,新农村建设的含义超出了现代化的概念内涵。

从现代化的手段上看,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宏观规划方略。种手段无视本土性、无视地区差异、无视人群差异的弊端已经在发展实践中显露无遗,遭到了学界的批判和发展地区的抵制。如果中国的新农村建设被定位为现代化,那么是否意味着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手段也是种现代化式的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宏观发展规划呢?事实上,以样的现代化理念为指引的新农村建设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诸多问题。首先是白上而下的发展规划方式阻断了农村的主人――农民自身

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如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民动员不足,农民参与不进去。潘迎春认为:“中央虽然也注意到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但新农村政策依然难脱传统的政策运行体制,从各地来看,基本上还是政府自上而下的决策和推动……在强大的公共权力面前,贫弱的农民既失去了参与的热情,更没有参与的渠道。”其次是种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发展规划忽视了农民的感受,甚至侵害了农民的利益。拿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土地的流转来说,就不无问题。《新京报》2010年10月7日报道:宅基地腾退,村民称“被代表”;《新京报》2010年11月5日报道:“新圈地运动”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面,政策可能给予了政府更多的权利,而农民很少能真正有发言权。

所以,如果以现代化理论自上而下的宏观规划的方式进行新农村建设,其结果可想而知。也反过来说明,以现代化理念去把握新农村建设是有所欠缺的。

二、新农村建设:现代化与后现代化

新农村建设不能与现代化划等号,那么新农村建设除了完成未竞的现代化事业,还有什么历史使命呢?现代化自上而下的发展手段弊端重重,那么新农村建设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手段呢?

其实,对于些问题,从一些著名的学者、官员或政策研究人员对新农村建设的不同理解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林毅夫从农村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即“拉动内需”的角度理解新农村建设”。陈锡文认为,新农村建设有四个非常重要的方面:(1)要把坚持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作为第一个原则,(2)要加快完善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3)要通过城乡统筹的办法,针对农民最关注又最无奈的突出困难,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4)要让农村有个新的面貌,建设一个好的农村环境。温铁军则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放弃单纯追求GDP的目标,而应该追求综合发展、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他强调农村和谐社会的建构,强调农民合作,主张引入外来志愿者帮助农民发展各种社会文化组织;强调农村自然环境与人文传统的全面恢复。郑新立注重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建设,强调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和公益项目的建设以及农户自主参与、农民直接受益的项目的建设。

可以看出,林毅夫、陈锡文的观点与温铁军、郑新立的观点有所不同。前面的两种观点倾向于强调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增长、生产力和宏观的经济社会制度、国家自上而下的规划;后面的两种观点则更倾向于农村社会文化的建设、农民的合作和参与、农村传统的价值以及农村公共性的建设,并不一味强调经济增长的绝对重要性。可以看出,前面的两种新农村建设观点跟现代化理念是有亲和性的,而后面的两种新农村建设观点则跟后现代化或者后发展话语有更多的亲和性。

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过程,在个过程中,现代化理论最看重的是经济层面的转化,即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发展,认为经济现代化的“滴流”效应可以自动带来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和政治的民主化。现代化理论的种理念也被称为发展主义。发展主义是指“一种意识形态,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是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的信念”;是战后西方阵营的第三世界发展战略。除了发展主义倾向,现代化理论还钟情宏观的发展规划,忽视发展地区的地方性、差异性、民众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参与性。可见,我们上述的前两种新农村建设观点和现代化理论的些特点是较为接近的。

后现代化话语或后发展话语是在反思和批判现代化理论或发展主义话语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事实上,当现代化理论指导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实践纷纷落败之时,对现代化话语进行解构的工作就被一些持后现代主义的学者们提上了学术议程,后发展或者后现代化的理论主张相应地走向发展领域的前台。

凯蒂?加德纳和大卫?刘易斯指出,“本质上,现代化是一种进化论思想,它以工业化、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及都市化为依据,认为所有国家都处于一个直线发展道路上的不同阶段,并最终将成为一个工业化、都市化与有序的社会。”而“后现代强调多样性、地方知识的重要性及发展话语的殖民根基,强调第三世界问题”。

发展人类学家对发展主义的发展规划“最常见的批评之一是它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种批评认为,发展规划由来自远方的项目官员制定,些官员对于将要实施干预的地区或社区的状况、能力或需要一无所知。在种情况下,把他们所制定的项目强加到社区而不让社区参与到决策过程的做法,注定了干预活动要失败,因为只有来自‘草根’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到20世纪80年代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作为发展项目主体的‘行动者’,使参与式发展、‘农民第一’运动及‘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等思想盛行起来。”

现代化的经济至上导向也遭到了批评,沃勒斯坦感叹:过去30年来,“人们几乎一致接受的社会目标就是经济发展,其他目标恐怕难以比拟。”

埃斯科巴对以现代化理论为代表的发展话语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一个以草根运动、本土知识与文化、大众权力为发展基础的后发展时代构想,在个后发展构想中,他“呼吁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回归”。

美国学者殷格哈特(Inglehart)在1997年出版的《现代化和后现代化》一书中,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上的新趋势称为后现代化。他认为,在现代化阶段,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是核心目标,工具理性占主导地位;在后现代化阶段,经济增长不再具有压倒一切的地位,工具理性让位于价值理性,核心目标是增加人类主观幸福和生活价值。

些思想可以统称为后现代化思想或后发展思想。后现代化或后发展思想强调发展地区传统和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注重发展地区民众对发展的参与,注重“草根”的发展、多样性的发展而不是由官方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标准化规划,注重社会与文化层面的发展而不仅仅关注经济增长率。因此,我们说上述的后两种新农村建设观点更倾向于后现代化或后发展话语并非妄言。

从上述分别倾向于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两类不同观点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的确存在着两类性质相异的任务及其实现手段。一是现代化性质的任务,强调农村经济发展,如农业的产业化、农民增收、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些目标,其实现途径倾向于自上而下的宏观制度与规划;二是后现代化或后发展性质的任务,强调农村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如农村社会与文化组织的发展、农村公益项目的建设、农民的合作、对传统价值和地方性知识的尊重、对差异性或多样性的尊重。对于些目标,其实现途径倾向于发展地区民众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合作。

三、新农村建设:时空压缩下的现代化与后现代化

如果新农村建设有现代化和后现代化两类性质相异的使命,那么就有样的问题:一般来说,现代化性质的任务和后现代化性质的任务本应该是属于不同时代的任务,怎么会在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中交织到一起了呢?而且中国农村的发展水平似乎离

后现代化也很遥远,怎么会有后现代化的使命呢?

就涉及到了一个“时空压缩”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问题与后现代化问题的确是属于两个不同时代的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早在工业革命之后就已实现,而后现代化则是二十世纪六七十代以后才在西方出现的社会发展变迁的新趋势。但是,对于中国样的发展中国家,“时空压缩”的发展特性使得我们在发展路径上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了不同的轨迹。

“时空压缩”本是戴维?哈维提出来用于概括现代人的时空体验的概念。景天魁将其加以改造,用来分析中国社会发展的“建构性场景”: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先是传统与现代性的对话,然后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对话,而当代中国就不同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就面对着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前所未有的大汇集、大冲撞、大综合”。“第一,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三个不同时代的东西集中压缩到了一个时空之中,对话结构由二元变成了三元;第二,在欧美,三者是一个取代另一个,一个否定另一个,一个排斥另一个。在当代中国,却必须把三个本来相互冲突的东西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包含、择优综合的关系”。就是发展社会学意义上的“时空压缩”的含义。

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在全球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中,发展过程中的“时空压缩”现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种“时空压缩”特性,所以传统性问题、现代性问题与后现代性问题,三个在西方国家本属于三个不同时代的问题在中国就被压缩到了同一个历史时代。具体到新农村建设,就是农村的现代化问题和后现代化问题被挤压到了同一个历史时代,中国农村的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政治的民主化些现代化的基本任务尚未完成,后现代化的参与合作、地区发展、公共服务、社会和谐、尊重传统、生活质量等问题又不得不被提上议程。后现代化的新任务一方面是出于对现代化的反思与批判而出现的,例如,因对现代化摒弃传统的理念的纠偏,后现代化提出了尊重传统的新理念;因对现代化自上而下的发展规划的反叛,后现代化提出了民众参与合作的新发展途径;因对现代化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目标的质疑,后现代化提出了追求主观幸福和生活质量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因西方的一些新发展趋势和新思潮的影响所致,例如参与式发展理念与实践、地区发展理念与实践、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实践,等等。些新的发展理念与趋势源自西方发达国家,是西方发达国家后现代化发展的表现。中国的发展水平虽然不及西方发达国家,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理念会很快传播到中国,影响到中国的发展实践。

目前看来,中国农村建设中的现代化任务和后现代化任务还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同时存在,无法相互取代。例如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属于典型的现代化任务,要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些任务就无法绕开。些任务不完成,后现代化意义上的社会和谐、生活质量、尊重传统等任务就是空谈。但是,仅仅专注于农业产业化样的物质性现代化任务,忽视了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文化传统等后现代化的“软”任务,也不可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篇2

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建设,是构建和谐乡村、生态社会的主要内容,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农村富裕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园林式村居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笔者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情况,谈几点体会。

1、绿化模式 本文由收集整理

农村绿化不能照搬城市绿化模式。城市绿化以美化、香化、防尘降噪、提供较为舒适的人居环境为目的。农村绿化要在美化环境、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的基础上,重点与发展产业经济结合起来,促进农民增收。受地域特点、经济条件、从业习惯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绿化目的各有侧重。

农村绿化在空间上可分为村内绿化与村外绿化,村内绿化涉及庭院、街道、广场、厂区及隙地等空间;村外绿化包括道路、沟渠、农田林网及环村林建设等。

从绿化目的及实现的效果上,大体可分为美化型、生态公益型、经济型三种类型。以城市(城镇)为轴心,农村有近郊、远郊之分。一般来讲,近郊村庄的经济条件好、群众致富渠道多、闲置空间少,村庄绿化以休闲观赏为目的,偏重于环境的美化;远郊村庄经济发展普遍落后、增收渠道较窄,村庄绿化应以发展产业经济为主,如建设果园、速生丰产林等,以此增加农民收入;位于生态脆弱地带及能够增强城市生态功能村庄,应以建设生态公益型森林为主,发展森林旅游业。

2、规划原则

农村绿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在农村的绿化规划中,必须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让农民切身感受到绿化在改善生态、改善村庄面貌、提高生产生活条件、致富奔小康等方面的益处,让农民成为绿化的主导力量,保证乡村绿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2.1因地制宜原则。

以乡土树种为栽植主体,适地适树。根据不同地理条件,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规划式与自然式种植相结合,充分体现田园风光。

2.2生态原则。

充分利用四旁及宜林荒地植树造林,发展农田林网。以“山川披绿、道路建绿、村镇环绿、庭院缀绿”为目标,建设安全的生态体系,形成农村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2.3经济原则。

村内绿化尽量少植管护成本高的草皮,村外以栽植经济绿化树为主,统一规划,形成规模,发展林业产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2.4美化原则。

村庄绿化总体建设模式是:“点、面、带”3种绿化类型有机结合。

点植:节点地段采用灌木+亚乔木+乔木模式,表现以多层次、多色彩、多变化。

面植:一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灌木、乔木+亚乔木等方式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为主。

带植: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各种乔木、亚乔木和灌木。应用于高街道、进村公路的两旁。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通过“点、面、带”3种绿化类型有机结合,构成集生态、经济、观赏、文化及美化功能于一体的“森林”式绿色画廊。

2.5古树名木保护原则。

古树名木是村居传统文化的象征,严禁随意破坏。在绿化建设的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古树名木进行重点保护,使之融入村庄整体绿化中。

3、植物选择与种植形式

为了更好的发展新农村绿化建设,降低绿化成本和保证植物生长正常,绿化应昼选用乡土树种或实践已证明引种成功的树种。选用经济价值高的植物为栽植主体,观赏性植物为点缀;乔、灌、草相结合,以栽植管护成本低的乔灌木为主;落叶乔(灌)木与常绿乔(灌)搭配种植,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化格局。

3.1街道绿化

街道绿化以规则式种植为主,树种以观赏性强,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乔木、花灌木为主,可适量搭配部分草木花卉,要考虑不同植物的花、果特点,精心设计,争取实现一街一景。

3.2村内隙地及围村林

村内空隙地及围村林,采用自然式或规则式种植,选择冠形好、病虫害少、经济价值较高的乡土树种进行栽种,如柿子、香椿、枣树、国槐等。

3.3田间道路

规则式种植,一般选择树干直、冠幅大、抗病虫子的树种,如毛白杨、速生杨等。注意少用树冠既低又大的树种,以免影响农作物耕种、运输。

3.4沟渠及农田林网

选择速生、窄冠、抗风折的优良杂交杨品种或者管理简单的深根性经济树种如枣树等进行种植,形成规模,增加土地效益。

3.5庭院

庭院绿化采用立体绿化与平面绿化相结合,盆景与露天植物相结合,经济树种与绿化树种相结合。

篇3

关键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业经济现代化;策略

1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不利因素

首先是经济因素,农村经济基础较差、缺乏办公资金工资福利待遇较差等,导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难以获得有效发展,继而直接导致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过于缓慢。对农村经济来讲,其主要收入来源为土地,在做好土地确权工作后农村经济得到稳定发展,也为农村经济振兴带来希望。其次,思想观念也是制约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思路混乱,最终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向现代化程度发展。主要表现为村集体自身缺乏经济发展长期计划满足于现状,被陈旧的农村管理理念限制,从而无法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切实需求。最后,农村基层干部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并没有过深的理解,这造成了期间的管理工作效率降低,并且基层干部自身学习能力较差,缺乏专业知识,难以及时发现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中的问题,从而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脚步。

2简述加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策略

2.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策略分析

第一,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重视程度,并加大组织建设工作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在过往实践工作中找出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不断总结从而获得经验。并要求基层组织建设相关人员在思想认识方面,应意识到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并在实践工作过程中严于利己切实提升工作效率,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应定期组织基层人员及农民参与培训班,让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也让其切实体会到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价值,从而调动农民群众更加主动的配合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让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应注重基层建设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在实践工作中发现,导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效性低下的主要原因为: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较差,老龄化问题严重,大部分工作人员难以适应实际岗位需求。针对上述不足,应积极引入大学生投入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队伍当中来,从而有效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队伍综合素质,让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更加标准化、专业化、科学化。并且,要求现有工作人员也应定期参与培训班,通过再教育不断优化和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知识结构,从而提升自身基层组织工作能力。同时也应做好基层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协调工作,并且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及范围,构建良好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氛围,制定健全的奖惩制度,有效调动基层人员工作热情。第三,应注重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后备力量,提高基层工作人员薪资待遇,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当中来,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效性。

2.2推动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策略

(1)构建农业经济化服务体系。依据当地农业发展具体状况构建起基层党支部加合作社的模式。在基层党支部带领下,引导农民共同展开生产和销售等实践活动。农业组织应将提高农业组现代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为主要目标,从而让农民获得切实利益和成果。另外,也可引导和组织农民自主创业,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和有利条件,开发特色经济实现脱贫致富,为农民创造更加多元化的经济收入途径,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服务于农的功能。(2)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农业基层组织在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带头引导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在相关设备人员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也应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思想理念及职业素养保持职业先进性,让基层党员担当起发挥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先遣力量。同时在引导和组织农民创业的过程中,也需要启动资金的支持。为此,农村基层组织也应做好相关资金的协调工作,同时也应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除此以外,也应注重加大农村农业发展相关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从而确保农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3)政府应与时俱进转变农业经济发展观念,不断优化和完善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充分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切实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具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首先是将劳动技术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其次应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通过有效政策提升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针对农村地区土地类型和特点,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合种植,那么该怎样利用好这些闲置土地就成了农村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应充分借助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效增强农作物抗病害的能力,继而提升土地农作物产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并且,由于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村青壮年流失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从而让更多的有志青年留在农村,回到农村创业发展,从而其实促进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

篇4

一、构建现代化农村市场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

(一)建设现代化农村市场体系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需要

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要实现农民增收就必须用现念引导农业发展。而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积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相应转变农产品流通方式,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提高农村流通效能,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以最快捷的方式、最低的成本推向市场,将农民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以最低的成本尽快地送到农民手中,解决农民“卖难买难”的问题,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所以,建设农村市场体系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和措施,稳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

(二)建设现代化的农村市场体系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近几年,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会随之发生变化,消费结构也会随之变化,据统计,在农民的消费总量中,除40%的食品由农民自己满足之外,其余消费活动完全市场化,这就要求建立与之适应的农村市场体系。但是从目前的状况看,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体系建设并不乐观,流通渠道不畅、市场网络残缺不全、农村消费安全状况恶化等问题,导致农村消费成本过高,农民购物不方便,农民有钱不敢花,影响了农民消费需求的满足。因而,在生活宽裕的基础上,要真正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在农村建立起现代化的、有严格质量管理的流通和消费市场,通过渗透性更强的批发和零售方式、以更合理的价格向农民提供工业消费品。

(三)现代化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由于我国耕地资源缺乏、劳动力规模巨大,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我国农民的现金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已接近90%。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现金收入不到总现金收入的一半,必须在农业的产前产后寻找收入增长点,在更广阔的农村与城市经济互动中谋取就业机会。而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效促进对农村劳动力要素的吸纳与集聚,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二、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各种农村有形市场迅速崛起,形成了结构相对完善的有形市场网络。然而,由于多年来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着“重生产、轻流通”“重城市、轻农村”等非科学发展思想,导致我国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相对于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显落后。

(一)缺乏合理规划和指导,农村市场体系不完善

长期以来,人们对开拓农村市场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合理的规划和指导,导致重复建设和市场缺失并存,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有的地方市场分布过多、浪费严重,导致“有场无市”“空壳市场”;另一方面有的地方市场建设不足,沿街叫卖、沿街为市、占道为市的现象比比皆是。从全国来看,东西部地区在农村市场建设上很不平衡,差距比较明显。

(二)业态结构不甚合理,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

供销、物资、商业等国有流通企业在农村的销售网络明显萎缩,不能发挥主渠道作用;连锁经营涉及行业不多、规模不大,门面不多;物流配送相应滞后,网络体系不够健全;个体工商户虽然活跃,但在运输、经营、仓储设施等方面局限性较大;农村市场主流业态仍以传统百货店为主,商品种类以日用品为主,市场定位趋同。据统计农村市场实行连锁经营的交易额占农村总交易额的比重不足10%;农村日用消费品90%以上通过对手交易销售;农村商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农村批发市场仅有9.23%的市场全部或部分采用了电子商务交易技术。

(三)流通主体及其组织发育迟滞

据国家内贸局调查,在县以下的农村市场中,流通主体主要是个体、私营流通企业,占有90%的份额,国有商业、物资、供销流通企业正在逐步淡出,有规模的运销大户和经纪人刚刚起步。这些个体工商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经营条件简陋,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素质低,难以承担现代流通的重任。再者,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部分干部的市场观念、市场意识淡薄, 只重视抓生产方面而忽视流通组织的建设。

(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批发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形市场建设速度较快,然而大多农村市场建设简陋,设施落后,对于能够提高农产品流通质量和效率的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等物流设施和信息、检测等设施建设的投入更存在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流通市场的发展。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是很明显的,同时农村金融的投入甚微,当前农村资金普遍外流严重,根据有关专家估计,各类银行机构从县乡村抽走的资金,近几年每年大约在3000亿元左右。而作为农村流通的主要参与者――一家一户的农民更存在资金严重匮乏的问题。

(五)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流通效益低下

由于农村相对落后,各种社会基础设施很不完善,近年来,农村交通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更差;再者,农村通讯相对落后,与外界交流存在困难,缺乏市场信息,供求信息不畅通。落后的基础设施使得我国农村商品的采购、运输、仓储成本很高,流通效益低下。

(六)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市场监管乏力

尽管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但涉及农村流通的一些重要法律、法规至今尚未出台,地区封锁仍时有发生,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农村市场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不少执法部门重复检查,盲目检查,以罚款代管理,干扰了农村商品流通的正常经营秩序。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健全的商品质量检测制度,农村市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农产品化肥农药残留超标等现象也屡见不鲜。另外,一些地方乱涨价、欺行霸市等问题比较突出,农民利益时常受到损害。

三、构建现代化农村市场体系的对策

(一)提高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工作

各级政府应改变过去“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提高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应该把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作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大事来抓。政府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监督及管理等职能应该适当集中,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以形成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合力。

(二)改革整合传统农村流通企业,发展新型业态

第一,稳步发展农村连锁商业。国家应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国内外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城镇店、超市、便民店等现代流通业态的发展,依托和整合现有农村服务组织,开展农副产品、农资和消费品的连锁经营, 实行统一配送,形成现代流通网络,拓展分销渠道,方便农民购买,为农民提供各种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第二,改革农村供销合作社。农村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市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发展农村市场体系要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市场开发和组织网络上的传统优势,利用对农村商品流通的组织管理经验,培育一批示范性的专业市场,促进现代农村市场体系快速建立和发展。第三,引导和扶持个体商业。私营和个体商业虽然规模小、设施差、管理水平低下,但他们为农民购物提供了方便,小店铺完成了大流通,构成了农村商业网。在现代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中,要继续坚持发展私营和个体商业的政策,通过建设行业协会,开展各种培训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行业信誉,通过联盟、连锁等方式做出品牌,形成规模经济。

(三)多渠道筹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由于比较利益低下,靠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自身积累来建设现代化的农村市场体系是不现实的。因而,必须拓宽农村市场体系的融资渠道,多方面筹措投入资金。一是增加财政投入。政府在逐年提高中央预算内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用于农业的比重中,增加对扶持和鼓励农村流通业发展的投资项目;在对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中,增设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相关支出。二是加强金融机构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支持。制定相应的信贷特殊优惠政策,调动农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流通业信贷的积极性。三是要积极引导先富起来的农民个体户、经销商、超市老板等流通主体自主投资;四是加大农村市场的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

(四)大力引导培育市场流通主体

在现代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中,政府应大力引导和培育市场流通主体,包括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营销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等。第一,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针对当前农村物流企业以民营为主,且规模不大,分布分散,地区分割比较明显的特点,要培育、发展、壮大、提高一批农村龙头企业。政府可以建立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制度,对符合标准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使之不断增加数量,壮大规模,带动更多的基地,创建更多的品牌。第二,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的中介服务机构。在农村流通中,农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农民运销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队伍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联结生产与市场、作为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应积极扶持和引导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引导其开展跨区域联合,不断壮大实力,增强服务功能和带动能力。

(五)加大扶持力度,营造优良环境

篇5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确保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根据市委、市府全面开展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活动后,我乡领导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狠抓落实。一是加强领导,责任到位。召开乡党委扩大会议,成立了由岑慎键书记任组长,杨宝胜乡长任副组长,抽调有关办公室人员组成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对现代化建设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二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是全乡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全乡人民的共同参与。为此,召开了全乡党员干部动员大会,使全乡广大党员干部了解什么是现代化,自己在现代化进程中应该干些什么以及怎么干的问题,使广大党员干部形成共识,增强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走在现代化的前列,做带领全乡广大人民群众奔小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伟大事业的带头人。

二、制订规划,周密安排,科学描绘切合实际的奔小康建设新农村宏伟蓝图。

我们从“农民工人梦、农民市民梦、现代农民梦、农民老板梦”四方面入手,坚持“高标准、创特色”的严格要求,为保证规划科学合理,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征询社会各界人士意见,数次修改、完善,最后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奔小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规划,从总体上描绘20*-20*年全乡的发展蓝图。即农业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00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50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下。18个村梯度推进,各村同时根据乡政府的奋斗目标结合本村实际,分别制订了发展规划,在党员大会上进行充分讨论,并在村民代表会议上得到通过,促使各项建设指标落到了实处。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深化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教育工作。

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是首要任务。在宣传教育上,我们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首先围绕主题,广泛开展宣传。召开动员大会,举办培训班,利用广播、标语、横幅、宣传窗、电影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教育,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一种人人知现代化,人人想现代化,人人干现代化的强烈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为此,共悬挂横幅13条;张帖标语350张;刊出墙报、宣传栏8期;树立两块大型宣传碑;出动宣传车4次;举办广播讲座5次;电影宣传18场。其次开展分层教育,逐步形成共识。为了增强教育效果,我们分三个层面展开教育。一是采取中心组学习形式,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教育。认真学习有关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文件和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开展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二是利用集中培训形式,对广大乡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举办培训班4期,受教育人数425人;乡村干部受专题教育人数达135人,占总数的98%,普通党员参加教育人数213人,占总数的94%。三是利用标语、宣传栏等传统宣传形式对普通群众开展教育,遍及18个村,基本做到户孺皆知。并且还开展了科技咨询活动2次,分发科普资料图书150册;医疗卫生下乡2次,;义诊咨询人数375人。三是根据“双建设”要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宣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加快我乡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步伐,整体推进我乡精神文明建设。

四、真抓实干,促使现代化新农村工作全面推进。

由于领导重视,群众参与,结合年度各项工作,我乡奔小康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宏伟目标顺利逐步实施。

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乡容乡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实施现代化,基础要先行。我们根据乡村总体规划要求,启动实施了一批较大的形象工程和跨世纪发展工程。交通方面:投资42万元,修建了东梅水泥路,已竣工使用;新建了岩头、金洋、新渡洋等村的渡船;对白叶、梅山、水碓坑机耕路进行全线测量,纳入康庄工程。通讯信息方面:在全乡17个行政村开通程控电话的基础上,又相继开通了10余个偏僻自然村的程控电话,电话入户普及率已达756门,比上年增加三分之一。公用事业方面:投入10万元完成杜洋、东坑、石马自来水改造:投入5万元,建造了大徐、中心村公厕。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不断增加农业投入,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乡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积极的因素倾力筹集人力、物力、财力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投入146多万元,开工修筑了石马、金洋防洪堤,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硬件设施。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防旱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农业生产的后劲和活力。根据我乡总体规划,金洋移民点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为了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利用漈门溪优美的环境,积极发展旅游业,在去年建立停车场和竹筏停靠点的基础上,投资30万元,建造游客休息凉亭、漈门溪旅游办管理房和其他旅游配套设施,为来往过客提供了观光、休闲的场所。随着大批设施项目的动工完成,我乡的总体面貌日新月异,实现第三产业大幅度增长,受到了广大群众和来客的一致好评,为我乡今后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突出农业基础地位,本着靠山吃山,以农业为立足点,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努力开发山区资源,使农民早日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在推广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过程中,大力发展“一优二高”农业,优化农技服务体系。在推广效益农业方面,继续扶植斜山、金洋、中心、东坑、梅山、寨下、梅树岭等村的杨梅、无核柿、早香柚等基地。在扶植金银花、桔梗等特产药材做出了新的努力,使今年金银花产量达到10000市斤以上,仅中心村就开垦山地800多亩种上了金银花,新开高山蔬菜种植200亩,净收入7万元。同时鼓励发展养殖业,积极引引导种养业户走科技致富之路,以提高农业效益为基础,种养植业实现产值15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我乡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村农民的经济收入。

学习贯彻*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牢牢抓住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四个新”要全面领会,联系东岩实际,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教育,使群众认识到他们的富裕生活不是上帝、也不是菩萨给予的,而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予他们致富发财的。我们要明确:在新世纪的征途上,党的*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必将对显示对历史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乡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宗旨,以“三为主”和“三不变”为方针,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精神,以管理外出流动人口为重点,巩固后进村转化成果,逐步实现孕前管理,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和乡党委提出的“一手抓网络建设,一手抓孕前管理,一手抓经济建设”的工作目标,做到发动群众,加大宣传,强化领导,健全基础。

篇6

关键词: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农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一、当前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周期较长,没有突出重点内容。当前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规划周期相对较长,其农村规划编制内容较多体现出城镇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手段,没有真正突出现代化新农村规划的发展需要和特点。现行的新农村规划编制内容上没有针对性,没有找到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的切入点,没有从新农建设的实际出发,导致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与实际操作的背离,从而发挥不了规划编制应有的带头作用。

(二)产业发展与现代化农村建设规划的互动关系未能得到充分体现。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是以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为背景的,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体现出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的特点和中心内容。生产力的发展是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前提,所以必须把生产发展放在第一位,有必要不断研究如何加强产业发展的课题。对于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如何加强产业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难题,也是新农村规划的一项研究课题。目前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对于产业发展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找到明确的发展思路和有力的举措。由于规划中产业发展的研究较少,缺乏具体操作层面的内容,导致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未能得到充分体现,使规划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三)新农村建设面广、差异大,分类指导体现不明确。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具有农村居民点数量大、规模小、分布散等建设面广泛的特点,对于分类指导带来一定的难度,导致分类指导体现不明确。而且各地区农村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文化背景与生态环境容量也有所不同,在这种差异大的情况下如何体现分类指导是一项重要内容。规划中必须通过探讨符合农村自身发展建设模式和发展路径,找出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充分体现分类指导的作用。

(四)规划建设标准及实施策略有待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具有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规划中必须体现可持续发展观的特点和很重要内容。为了体现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要求,实现发展目标,规划中必须提高规划工作的指导性和科学性,体现出规划建设的指导作用。通过加强规划的标准与实施策略的制定和研究,使农村规划的理论体系和内容得到进一步改善,为科学规划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新农村建设要规划先行

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是一项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过程,是一种涉及到县乡村庄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田保护规划、交通和水利等专业规划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然而,对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有的地区根本不了解,不知道怎样规划新农村建设,影响着我国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全面贯彻和执行。党中央对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新农建设必须规划先行”的工作方针。所以,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以规划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贯彻规划在事前、过程和事后全阶段,体现规划的重要性。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首先要规划好,规划做好了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各项工作才能有章可循,农村再不会无计划、无方向地发展,有序展开建设工作,实现现代化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工作包括村庄居民点体系规划、中心居民点建设规划以及一般居民点规划指引等三个层次,其中村庄居民点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又包括居民点合理布点、人口规模预测、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加强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和注重产业发展规划及空间利用等具体内容。中心居民点建设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明确中心居民点的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形态,确定中心居民点的建设模式,明确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内容和对策,对水、道路、环卫等基础设施提出具体的规划实施方案,对中心居民点风貌、环境特色、建设时序提出指导性规划,对规划的实施提出路径和对策等六个方面。一般居民点规划指引一般以整治规划为主要内容,有计划地分批编制,对居民点建筑布局和空间布局形态进行统筹安排。

三、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对策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全面进步。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思路,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始终放在第一位,切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建设任务。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要想搞好具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生产力,实现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目标。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发展生产力第一位的工作定位。现代化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规划好各项工作,规划好了就能开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使农村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造福于人民。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农村建设积极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目标。

(二)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了推动农村全面进步不仅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还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实现新农村的全面进步。同时,关注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推动农村的社会和谐稳定。

(三)切实落实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政策。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应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不断创新农村建设中的创新机制,使得农村发展充满活力。还要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落实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政策,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得农民合法的物质利益和权利得到保证。

(四)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必须尊重群众、注重实效,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工作的核心,合理处理人与环境的问题,从实践中出发,不能盲目进行建设。新农村建设要尊重群众,不能增加农民的负担,更不能增加乡村负债。新农村建设还要需要着重实效,充分调动农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而做到农村内在力量的现代化建设。

结语: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思路,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事前规划好各项建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真正的现代化新农村。

参考文献:

[1王婕.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本思路[J]. 新财经.2010(03)

篇7

总的来讲,当前国内学界及政策部门偏重从技术、策略层面讨论新农村建设,忽视了中国有9亿农民,及农村构成中国现代化战略基础这一事实。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中国现代化的农村战略基础,就是要在当前既有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建造一个农民可以进城,又可以返乡,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良性机制,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为中国现代化赢得更大的回旋余地。

一、观点综述

1、当前学界及政策部门发表了大量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章和谈话,就方向性的观点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代表性的意见:

2、一是以林毅夫为代表的“拉动内需”说。

这种观点认为,从短期来看,通过国家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拉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同时又可以拉动内需,消化国内制造业尤其是彩电、冰箱、洗衣机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防止经济紧缩,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从长期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必须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城市。为了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中国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

3、二是以温铁军为代表的“农民合作”说。

这种观点认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有效应对市场和国家。更重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农村人口都会十分地庞大,不仅农民缺少转移进入城市的就业机会,而且那些已经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因收入太低,而无法在城市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在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必须立足现有城乡二元结构,来解决保持农村稳定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问题。

4、三是政策部门的观点。

相对来说,政策部门较为务实。例如,陈锡文认为,新农村建设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发展农村生产力,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不提高,新农村建设搞不下去。(2)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完善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乡镇机构设置、职能设置必须与农民要求和承受能力相适应。(3)通过城乡统筹解决农民最无奈、最无法解决的问题。(4)要建设一个好的农村环境。陈锡文认为,衡量新农村建设好坏有三个标准,一是经济上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要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二是要依法办事,建立法治政府;三是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从落脚点上看,陈锡文关注的焦点问题依然是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1]

中央政策研究室郑新立则更加注重村庄建设,他在“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一文中认为,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包括三类:一是农村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该类项目覆盖乡镇和有一定规模的中心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共同构成比较完整的国家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网络。二是直接面向村庄的公益类建设项目,如村庄整治规划,村庄道路,供水设施,村庄排水沟,公用水塘建设,公共厕所,村容村貌,垃圾场,村民活动室等等。三是农户自主参与、农民直接受益的项目[2]。

5、以上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观点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其中林毅夫将新农村建设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周期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是将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紧缩的权益之计,侧重在其投资拉动的方面。温铁军注重从农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地位来讨论农村建设,尤其注重农民合作的问题。陈锡文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而郑新立注重村庄基础设施的建设。总的来说,当前学界及政策部门的主流意见是将新农村建设定位在技术层面,较少从战略层面考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6、我们认为,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远较当前学界及政策部门主流认识为深的深意,其核心就是,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其中9亿在农村)、有5000年文明、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城市化和市场化并不能在短期内解决中国9亿农民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通过各种办法来形成一个稳定的农村,从而使农村和9亿农民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尤其在当前中国现代化进入高风险时期,通过各种可能的办法,保持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的满意,将成为决定中国现代化成败的一个关键性工作。

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

1、如果联系到中国大部分人口住在农村,且进城务工经商的大部分农村户籍人口事实上不能在城市安居乐业和完成劳动力再生产的现实,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显然不能只是权益之计,而应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要点是,在中国快速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让占中国人口多数的农民分享到现代化的好处,从而让农民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让农民能够安居乐业。

2、具体来说,据2004年全国人口统计,中国有58.20%的人口住在农村,70.8%的人口为农村户籍,其中有约1.66亿农村户籍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从事二、三产业。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真正能够在城市安家立业的不超过30%,大部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需要依托农村来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在农村生育子女,养育父母;自己年轻时到城市务工,年老时回农村养老。外出务工经商的收入,往往不足以养活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村户籍人口在城市的家庭生活。这是由中国产业多处于高竞争性的国际产业分工的未端,因单纯强调比较优势造成产业利润不足所产生的问题,是国家宏观战略中缺少战略产业的恶果。

如果将不能在城市安居的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算作农村人口(因为他们必须依托农村来完成劳动力再生产),则中国目前的农村人口约在8.8亿左右。即使未来30年,农村人口每年减少1000万,到2035年,中国还有5.8亿人口要依托于农村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考虑到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到时的农村人口将超过7亿。

3、当前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有两种不同的可选方案,可分别称为“积极方案”和“稳健方案”。所谓积极方案,就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尤其是通过户籍政策和土地政策推动农村人口的快速城市化。其中学界部分人尤其主张给农民土地私有产权,通过出卖土地为农民获得进城准备金,从而加快农民进城的速度。所谓稳健方案,就是在充分考虑城市就业吸纳能力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积极方案的后果是大量进城农民无法得到稳定的就业机会,从而在城市形成规模巨大的贫民窟。稳健方案则在承认目前城乡二元结构现实的基础上,在避免形成大规模城市贫民窟的前提下,推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

积极方案较稳健方案可以有更快的城市化速度,不过,积极方案可能造成的高达数亿人口的城市贫民窟,不仅会威胁城市本身的生活生产安全,可能在中国现代化的某些敏感时期成为巨大的威胁性力量。而且相对于当前中国绝大多数农民在农村的生活而言,城市贫民窟的生活质量差很多。温铁军在考察30多个发展中国家后得出结论:“在城市,一旦形成大规模的贫民窟,那么,正规的政府治理根本没有办法进去。那就是黑社会控制,黄、赌、毒泛滥,社会矛盾就会空前加剧,正常的法制社会就无法建立”。[3]中国发展战略中,不能、不应该、实际上也没有选择积极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方案,表现在农村土地制度上,就是稳定家庭承包制度,表现在战略设计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规划的提出。

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发动机在城市,而中国发展的稳定器与蓄水池在农村。如何在承认城乡二元结构现实的基础上,以城乡统筹为基础,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从而打造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应该是当前农村政策设计的焦点,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方向。

4、决定农民能否进城的关键,是城市可以为农民提供多少就业机会及多少就业收入。在当前中国工业结构多处于高竞争性的加工制造业未端,从而利润很少的情况下,农民进城务工收入不可能有大幅度提高。就业机会也不会因为农民进城多而增加更快。相反,远远超出城市就业机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会在农民工之间,农民工与城市篮领工人之间产生激烈竞争,结果是,农民工更加缺少与资本的谈判能力,农民工被置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离开了农村就无法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他们将不得不住在城市贫民窟中,生活十分悲惨,也无法看到未来的希望,正如所有发展中国家贫民窟的情况一样。

换句话说,积极鼓励农民进城,除了看起来城市人口更多,城市化率更高以外,并不能因此增加城市的就业机会,也不能增加进城农民工的福利水平,还不能加快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相反,因为进城农民过多,劳动力竞争过于激烈,劳动者相对资本的谈判能力下降,大量进城农民不得不住在城市贫民窟,成为城市巨大的不安全地带。

5、如果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民可以在农村安居乐业,则当城市经济发展很快,就业吸纳能力强,而且劳动报酬相对较高时,就会有更多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而当城市经济发展较慢且收入较低,特别是出现大规模经济下滑时,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可以回到农村生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就是要建设一个让农民出得去、回得来的,可以容纳9亿农民在其中完成劳动力再生产,在其中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生活的社区共同体,从而使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

农村之所以可以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与当前中国农村的一些特点相关。择要来说,农民在农村的生活费用较为便宜;人均一亩三分地,基本可以保证温饱有余的生活;在农村,农民劳动力可以与土地相结合,养花种草,种经济作物及粮食作物;在村庄中,农民拥有良好的熟人关系;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自己的村庄,也容易形成对未来生活的稳定预期。因此,只要让农民可以固守村庄,则农村就可能成为一个农民出得去、回得来的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

随着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进城农民在城市获得安居的条件,和在城市完成劳动力再生产的机会。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城市化率提高,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因此实现。

6、小结以上讨论,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城市,但依托农村生活的人口数量庞大。农村问题不解决,城市稳定就无法保证,中国现代化就会十分地危险。因此,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就是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安居乐业,至少可以温饱有余,有生存得下去的环境,从而使城乡之间良性互动:在城市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务工经商收益增加的时候,农民可以进城务工经商;而当城市经济不景气,就业减少时,进城农民可以选择回到农村。有了稳定的农村,中国现代化就有了回旋余地,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三、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分析

1、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如何?怎样才能保证农民自由流动于城乡?尤其是怎样才能让农民真正分享到中国现代化的好处而不是其坏处?

从长远来看,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十分有限。农民增收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务农,二是务工经商。从务农方面来看,在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由占人口多数的农民搞饭吃,是不可能有增收空间的。从务工经商来看,最近十多年,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报酬基本没有变化,增收只能来自更多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在就业机会不可能快速增加的情况下,进城农民越多,劳动之间的就业竞争就越激烈,劳动力价格就越低。因此,从长远来说,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将长期慢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

从长远来看,农民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广告、时尚通过各种媒体传播,构造了“有钱就有一切”的价值观,传统的往往也是正当的节俭价值观被消费主义文化所侵噬。在收入不能快速增长而支出压力快速增长时,农民应对压力的一种办法就是在形式上攀比消费,这也是为什么有农民购买洗衣机却装着稻谷的原因,也是农民不是从实用的角度而是从攀比的角度建房的原因。虽然市场经济必然以刺激消费来拉动内需,但在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任由市场来刺激调动农民的消费欲望,事实上只是增加了农民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和他们的自我边缘化,其后果是支出增加的压力大于收入增长的速度,从而使农民强烈感到(注意是感到而非真正)经济上的贫困。

2、也正是因此,中央提出节约型社会,就尤其适合当前中国大部分农村的实际。有经济学家说,节约型社会是指生产环节的节约,而不是消费环节的节约。消费环节不仅不应该节约,也不能节约。这种说法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富人经济学,不仅会误导中央的意图,而且尤其脱离中国大多数农村的实际。

3、从村庄生活的角度看,农民的村庄生活是祖祖辈辈以来的生活,他们生活在村庄的历史中,生活因此是有意义的。农民的村庄生活,是一群祖祖辈辈共同生活于同一块土地上的人的生活,人与人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有着亲情与乡情,正是在亲情和乡情网络的支持下面,农民可以应对生产生活中暂时的难题,可以筑起对未来的信心,可以找到除经济以外的人生幸福与价值源泉。而市场经济的侵入,现代传媒的切割,农民的流动等等,都构成对村庄原有生活的挑战,并破坏了农民的稳定感与对未来的长远预期。

依托于村庄生活的农民,不只是在村庄有一栋住房和一小块土地,而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祖祖辈辈的历史和熟人社会的联系。而且,只要农民愿意,他们可以在自己小块土地上劳作,将体力与土地结合起来,解决温饱问题。他们有住房,有历史感,有熟人联系,有体力可以使用,有感情可以满足,有温饱可以解决。他们至少可以保持“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生活。

有了稳定的土地,农民可以进城务工经商,成功者可以移入城市居住。但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大部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都很难真正在城市安家立业,因此,让那些进城农民在务工经商不特别成功时可以选择返回村庄,且可以过一种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就可以安抚中国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多数农民,从而可能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的农村基础。

4、农村再生产劳动力的成本很低,而可以生产出大量高素质的廉价劳动力。廉价而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

5、当前农村问题有两大症结。第一个症结是,在当前格局下面,从长远来看,9亿农民快速增加收入的可能性并不存在,相反,因为消费主义文化在农村的广泛深入传播,农民面临的消费压力空前增长。当前农民的苦,不苦于温饱没有解决,而苦于难以应对消费主义的压力。一方面是农民事实上没有增收的空间,一方面又是消费主义越来越以收入作为评价人的价值和福利水平的唯一标准。第二个症结是,农民的福利(不只是经济收入,而且包括人生价值,社会关系,稳定感,生活环境等)与村庄关系极其密切,良好且稳定的村庄环境,包括其中的人际环境,是农民所追求的综合目标,当前中国快速的现代化一方面在破坏农民从村庄中获得的传统福利,一方面又不能为农民提供以高消费为基础的现代福利。

以上两个症结也可以归结为在中国农村人口众多条件下实现快速现代化的两个二律背反,造成这种二律背反的原因,则与唯以市场化和城市化来解决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思路有关。

解决这两个二律背反的方法,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具体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肯定中国不能走一般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通过贫民窟来实现城市化的道路。中国的城市化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任由农村衰败,而要通过国家财政投资,阻止农村的衰败,防止因为农村过快衰败所可能引发的严重问题;二是认为在中国过剩劳动力极其庞大的情况下,不能仅仅指望通过市场经济来解决农村问题,农村问题的解决(或更准确地说是缓解),要强调“社会主义”这个关键词,要在包括增加农民收入在内的广泛得多的方面增加农民的福利,包括提高农民主体性地位,改善农民的人际关系,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等等。

6、也正是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不只是希望凭借城市化和市场化来解决中国9亿农民的问题,就使国家有了比过去多得多的政策手段可以使用,有了多得多的政策想象力可以发挥。

7、按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思路,在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刺激消费,就是要让农民本来不多的存款转化为事实上对农民无用或用处不大的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因为消费增加,而收入不能同速增加,农民对经济贫困的感受就尤其强烈。在整个中国外贸依存度极高,而产业利润很低,城市增加就业空间不大的情况下,拉动农民内需,可能是制造了一个潘多拉盒子。

相反,主张在经济收入以外增加农民福利,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农民的组织能力,改善农民的人居环境,人与人之间关系,发展农村文艺,等等,从而全方面提高农村的福利水平和满意度,则是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

两种思路的根本差异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关系。前者认为必须借助城市化和市场化解决农村问题,而后者则认为仅靠城市化和市场化远远不够,还要在社会主义这个关键词上打更多主意。

四、立足农民福利进行新农村建设

1、缘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立足农村,从增加农民广泛福利的角度来打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

从增加农民福利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从两个方面做文章,一是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从而减少农民的生产生活支出,降低农业风险,缓解农民支出的压力;二是通过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非物质方面的福利。无论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离不开强有力的乡村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2、与农民增收难相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支出的压力快速增长。一方面,消费文化刺激起农民的消费欲望,引起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以教育、医疗为大宗的现代服务,构成了农民巨大的支出压力。农民面对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社会,以前以劳动和实物完成的交换(比如换工等),现在不得不以现金来支付。市场经济越发展,消费文化越深入,农民现金支付的压力就越大。

农民的支出压力不只是市场经济所造成。以取消农业税后的情况为例,取消农业税,农民获得了较大实惠,但同时,在有一些农村,随着乡村组织的退出,农民不得不个人面对生产生活中的公共事务,不得不通过打井来灌溉水稻作物。其后果就是农民虽然减少了每亩几十元的税费上缴任务,却不得不增加每亩数百元的灌溉成本。

当前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因为公共品供给不足,而不得不以私人品替代,从而造成生产生活中的高成本的情况,十分普遍和严重。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中央补贴农民的思路恰又是直补到户,不能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找到有效的供给公共品的办法,来为农民提供廉价公共品,减少农民生产生活中的支出。

转贴于

在农民增收空间有限,而支出压力不断加大时,为农民提供廉价的公共品,是减少农民支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董磊明称之为“增收、减负”以外的第三条解决农民问题的“减支”思路[4]。农村公共品指构成农民生产生活必不可少基础的物品,可以诸如水、电、路、调解、民风、村容等等。也可以将村组干部作为农村的公共品,因为村组干部是农村熟人社会的一员,他们具有强有力的调解村庄纠纷,维系村庄团结的功能。

3、在农民增收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缓解中国三农问题的办法,除以公共品建设来降低农民生产生活中的支出成本这一措施以外,更加根本的办法则是要适应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会慢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这一现实。也就是说,一方面农民收入不能快速增长,一方面国家必须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让9亿农民感到满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建设一种“低消费、高福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活方式。

所谓“低消费”,就是讲求节俭,鼓励“新三年旧三年”,反对铺张浪费,尤其反对以金钱来衡量人生价值的生活方式。所谓“高福利”,就是人们感到生活满意,有意义,有体面和尊严的生活方式。“低消费、高福利”的典型,如让村民的生活有根,对未来有预期。让村庄有文化,有舆论,有道德压力,有生活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就是将村庄建设成为一个文化生产场所,从而提高村民的福利感受。

4、举个例个来说,温铁军总结他所主持的乡村建设经验时认为“文化建设、收效最高”,我们自2002年以来,开始在湖北荆门和湖北洪湖四个村庄进行老年人协会建设,我们以每个老年人每天一角钱来计算投入给老年人协会的活动经费,结果,四个老年人协会都建设的十分之好。有了老年人协会,老年人就有了自己的家,老年人在老年人协会见面聊天,表演文艺节目等等。也因为有了老年人协会,老年人的生活有了意义,他们感到“心情舒畅了”,“时间过得快了”。仅仅为每个老年人每天投入一角钱,就可以让老年人一天心情舒畅,老年人的心情舒畅,又给中青年人以未来的希望,这恐怕是全世界最有效益的投资,虽然不能被国民生产总值所统计,却为农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5、站在农民的角度来看,构成农民福利和满意度的,绝不只是收入的增加,而是与他们主体感受有关的各个方面,比如政治社会地位的感受、人际关系的改善、文化生活及其对生活价值的体认,等等,这些方面正是社会主义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所在。通过村庄文化建设,发展诸如老年人协会等民间组织,就可能在只要国家较少投入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满意度,并因此使农村成为农民出得去(进城),又回得来的场所,成为农民可以过上温饱有余,闲暇有意义,人际关系良好,未来预期明确的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此方面可以展开的内容很多,这也应该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方向。

五、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依托

1、那么,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组织依托是什么?此方面学界分歧很大,政策部门似乎也缺少清晰的思路。

十六届五中全会决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这一点很重要。不过,如何具体化却有不同的看法与做法。具体来讲,当前有四种路径来解决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依托问题:一是依托自上而下各级部委申报项目,典型如农业开发资金的使用,大型水型设施维护投资;二是依托乡村组织,尤其是取消农业税后,自上而下财政转移支付的下拔;三是扶持涉农龙头企业,如给涉农龙头企业以优惠贷款等;四是支持发展民间组织,例如支持农民以自愿为基础组成各式各样的农民合作社。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多管齐下,多种办法都应尝试和鼓励。不过,当前国内学界与政策部门似乎极大地忽视了乡村组织尤其是乡村党政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举例来说,2003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及后来的取消农业税,使得基层组织减少了收入,虽然中央和省市每年要给农村转移支付,乡村组织的开支缺口却依然存在。据陈锡文讲,2005年,“农民承担的农业税是1250亿,2006年这1250不缴了,中央和省市这几级财政大概要给农村转移支付950亿元,还有300亿缺口要消化”。“所以,要推进一系列配套的改革,其中一项就是乡镇机构改革”。很明显,陈锡文的意思是试图通过乡镇机构改革,来消化取消农业税后留下的财政支出缺口,也就是所谓税费改革倒逼乡镇机构改革。看目前已经取消农业税省市的改革,这些省市进行乡镇体制改革的办法正是如此。湖北省在取消村民小组长的基础上,合村并组、撤乡并镇、精减机构、减少人员,将七站八所全面推向市场,称之为“养事不养人”,试图以市场化的办法来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的问题。河南为了鼓励乡镇合并,许诺给每个合并的乡镇以50万元奖励。安徽省正在前几年撤乡并镇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乡镇合并工作。

如此精减机构,减少人员的后果,是乡村组织逐步退出农村社会,这样虽然可以减少乡村组织的财政缺口,却会留下极大隐患。2005年11月湖北发生禽流感,相关部门要求各村每日上午9:00时上报本村的禽流感情况,而据我们调查,一个合并后有3000多人的村,只有4个村干部,无村民小组长,村干部说若要真正每家每户了解情况,从早晨到晚上9:00,都不可能走完。以前因为有村民小组长,村里死一只鸡,村干部很容易知道,现在就是死了人也很难知道。村民小组是一个真正的熟人社会,取消村民小组长,意味着国家行政组织从熟人社会退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重大的事件。与此相关,农村邪教传播极快,信所谓基督教的农民公开说:“信了基督就不能再信共产党”。六合彩正在横扫全国农村。调查中,有乡镇干部担心地说,农村出了什么事情,我们连一个报信的人都没有了。湖北省在撤销七站八所时,公共品供给按“养事不养人”来安排。但是,如果乡镇不再有专业人员和机构,政策性资金可以到什么地方去购买服务?

3、当前以减少财政支出为目的的乡村组织改革,核心就是所谓的“官退民进”,是在农村进行的一场“国退民进”式改革。乡村组织可以退出农村,问题是民间组织是否就会自然发育出来及是什么样的民间组织可以发育出来。据我们观察,乡村组织的退出,往往是黑色、灰色组织的跟进,是邪教组织的跟进,农村这块阵地,正面的组织不去占据,那些邪恶组织就会去占领。这已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变成现实。

4、对乡村组织看法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对农民合作的看法,一个问题是对NGO的看法。

5、关于农民合作。当前无论是学界还是政策部门,都十分关注农民合作的问题。不过,农民合作有十分不同的含义,不弄清楚农民合作的不同含义,我们就可能在制定政策时出现失误。

当前学界及政策部门主流的关于农民合作的话题,是在经济上进行合作,如供销合作、生产合作、金融合作等。总体来讲,我们认为当前农民在经济上进行合作的空间狭小,合作成本高而收益低,合作很难持续下去,并且难以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大的改善。据我们的调查,除极少数例外,农民在经济上的合作几乎全不成功。

6、农民经济上的合作,也可称为合作社式合作。之所以合作社式合作难以成功,是与当前中国市场经济高度发达,而农民极其分散的现实密切相关的。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农民合作起来,只能在市场末端参与市场竞争,在高度竞争的态势下,市场末端利润空间很少。与农民合作利润空间较小相反,在市场经济和农民高度流动的情况下,农民合作的成本却很高。正如小岗村父子、兄弟都难以合作一样,中国小农经济基础上,农民在合作的过程中往往是七嘴八舌,意见不一,难以团结和相互信任,结果是合作成本很高。高的合作成本和低的合作收益,使农民合作社很快便陷于困境。那些相对来讲运转较好的合作社,要么是经营特殊行业,有超额利润,比如种植特种经济作物,要么其负责人极具公益心,威望高,不计个人得失,且这些负责人往往还会用强制的办法(更极端就会成为黑社会式)来解决内部争端,降低合作成本。一个好的合作社负责人可以用强制手段来为合作社谋利,但这个好的负责人也可能利用强制手段来为个人谋利,若如此,其后果就会十分严重。

7、相对于经济上的合作,农民还可以在公共事务上进行合作。尤其是与农民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公共事务上进行合作。当前农民的分散,不在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而在于小农经营所需要的公共品供给无法有效获得,在于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公共品的私人品化,从而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和他们支出的压力。

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前提,是克服搭便车行为。当前农村普遍出现的严重问题是,只要有少数几个人不同意,对于全村大多数农民有极大益处的事情就无法办成,农村的公共品因此供给严重不足。解决公共品供给的办法是强制性收税。当前乡村两级解决公共品供给的办法是并无强制力的“一事一议”。因为并无强制力,“一事一议”在全国绝大多数农村流于形式。

8、解决农民在村庄一级公共事务上合作的办法不是强制收税收费,而是将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转移进入村级组织,规定只能用于村庄公共事务,且一定要有全村大多数村民(或村民代表)来决策如何使用及用在何处。也只需要有大多数人同意,即可使用这笔转移支付资金。这样就可以克服当前农村公益品供给中事实上存在的“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的糟糕局面。

一句话,农民合作的重点不在合作社建设上,而在公共品供给上面。合作社建设与公共品供给的根本差异是,前者以自愿为基础,后果则以强制为基础。

9、关于NGO。当前三农学界及政策部门一个相当严重的偏见是轻视乃至否定乡村党政组织的作用,而期待在党政组织以外发展新型农民组织来替代之。有人概括为所谓“官退民进”。甚至有人主张,今后中国农村应以NGO(非政府组织)组织来改造乡镇人大的权力构成,即由不同的NGO推荐代表组成基层政权机关。

在实践部门,尤其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全国各省市普遍通过精简机构,减少人员,撤乡并镇、合村并组、取消村民小组长等措施,来应对乡村财政危机,事实上就是在大踏步地“官退”。实践部门的想法是,反正不再指望乡村组织收税了,还留着这么多的人干什么?他们没有看到,乡村组织除了担承诸如收税、计划生育等自上而下行政性事务以外,还承担着维护农村社会基本秩序,保持有9亿农民的农村社会安定的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的提出,就更加使乡村组织的重要性凸现出来。

10、乡村党政组织,包括村民自治组织(村委会),是以行政建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排他性组织,本质上是一种政权组织,或具有政权组织的特征,其要害是加入和退出的非自愿性。而NGO组织是以人们自愿加入及自愿退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组织。或者说,乡村组织具有行政性,而NGO组织具有自愿性。

11、自愿组织的成长与发展,是以此一组织的组织收益大于组织成本为基础的。在缺乏强制性的情况下,发展NGO不能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因为NGO组织很难解决公共品供给中的搭便车问题。相反,倒是那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因为可以用强制手段来胁迫成员,而组织成本较低,可以通过从事违法的经营活动(比如以暴力垄断农村鱼市),而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从而可以快速地成长起来。也就是说,如果“官退民进”,我们指望通过发展NGO来维护农村社会秩序,为农民提供公共品供给,却可能是黑恶势力的快速发展,而良性的NGO组织却发展不起来。

12、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有一支强有力的能征善战的乡村组织队伍。为了填补取消农业税后留下的财政缺口,而采取“国退民进”的基层组织改革办法,是一个错误的方向。同样,离开了乡村组织,新农村建设将会无组织可以依托。

六、政策建议

我们认为,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特别注重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二是为农村提供相对充足的公共品;三是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增加农民非经济的福利。

1、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已进入高风险期,农村邪教的传播,六合彩的泛滥,禽流感的出现,黑恶势力的发展等等,都在威胁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稳定器与蓄水池的作用。

当前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有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即取消农业税以后,乡村关系会有一个根本的变化,这个变化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根本性的基础。具体地说,在取消农业税以前,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从农民那里提取资源,特别是在农业型地区,县乡财政主要来自向农民的收税收费。在财政支出压力和政绩考评体制下面,几乎所有农业型地区,上级都将下一级能否完成税费任务作为第一考评依据,市县如此要求乡镇,乡镇如此要求村级组织。分田到户以后,乡村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户,缺少向农民征收税费的手段,乡镇离开村干部,就更加无法完成收取税费的任务。因此,在村干部缺少向农民收税费积极性时,或收取税费有一定难度时,乡镇往往会鼓励村干部从收取的税费之中或之外谋取特殊好处,村干部谋取好处的行为引起村民上访告状,乡镇则无一例外会包庇村干部。也因此,在税费任务的压力下,乡村之间,乃至县乡之间,构成了利益共同体。

取消农业税后,县市、乡镇不再要求村干部协助收取税费,从而就使乡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理由被打破,在乡镇政府的正面激励下,村民自治有了发育的空间,乡村良性互动,并因此可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2、探索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减少农民的支出

取消农业税后,相当部分农村出现了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水利、道路、环境等更成为严重问题,在我们进行实验的一个村庄,因为村民对大型灌溉设施的信心不足(担心到时用不上水),而打井灌溉水稻,其中一个村民组一年打井的投资,相当从大型灌溉设施抽水10年的费用。我们在湖北荆门五个村进行农村公共工程建设,每个村每年投入四万元,通过村民民主讨论、民主决策,由村民决定兴修何种公共设施、如何兴修,五村修建十余个永久性的公共设施,主要是水利设施。这些设施都是村民认为最紧迫、最重要的施设。结果,这些永久设施几乎均在当年即为农民减少超出投资额的经济损失。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严重不足。

需要说明的是,林毅夫也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用国家投资来解决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尤其是通过水、电、路的投资来拉动内需,方便农民生活。问题不在于国家是否应该向农村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及目标是什么。如果国家投资的目标是拉动内需,淘空农民的钱袋子,则这样的投资正可能引起恶性循环。

国家向农村投资公共设施及公共品建设的方向,应该是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为急需、农民个人解决起来不经济或个人无力解决的那些问题,比如,大中型灌溉设施的有效使用,其灌溉成本大大低于农民一家一户打井灌溉的成本,国家支持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目的,就是要降低农户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必须的公共支出,而不能简单地以为,可以通过市场化的办法来解决农村的公共品供给。

一句话,国家供给农村公共品的目标,应是减少农民因为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所造成的高昂支出,而不是为了拉动内需。目标不同,投资公共品的方向及办法就大不相同。

3、发展农村民间组织,丰富农民的文艺生活,改善人际关系。

在农民很难快速从农村转移进入城市,农民收入难以持续快速提高的前提下,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让农民分享到现代化的好处,目前的政策就不能仅仅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处着手,而应该扩大思路,从提高包括经济收入在内但远远不止经济收入的广泛的各种福利建设着手,比如改善农民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村庄,发展农村文艺,组织老年人协会和妇女文艺表演队,等等,都将有效地增加农民的福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简单地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是要在农民增收困难的前提下,以国家转移支付作为基础,通过提高农民包括经济在内的各种福利,降低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风险,增加农民的主体意识,让农民有村庄归属感等等,从而使农民相对满意,使农村真正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固基础。

[1] 见陈锡文:“深化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2005年第11期。

[2] 郑新立:《农村工作通讯》2005年第8期。

篇8

所谓农村文化,主要是指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农村地区的生产交换方式为重要基础,是存在于农村范围之中的一种文化。它是对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受教育状况、思维方式的重要反映,也是农村社会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一般来说,农村文化可谓是在农村经济实际状况下形成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文化形式。农村文化能够体现出我国社会最为基本的文化形态之一,也是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基础。农村文化对于农民群众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制约作用。它以农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前提,在农村社会所产生的共同道德观以及行为准则,把某种特定模式固化为农民群众的思想观以及表现方式,从而让农民们能够更为自觉地遵守这一行为准则,进而改进其所固有的思维方式。

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是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所缺失。因为一直以来的制度,导致我国农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未能得到尊重,以往过于注重经济却忽视文化的短视造成了现行文化体系之中的农民主体性地位有所缺失。首先是如今的文化产业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市民,文化界人士主要活动于城市之中,文艺题材作品所反映的主要也是城市生活;其次是文化服务于三农的意识相当薄弱。文化从业人员所创作的作品主要是城市,未能顾及到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而增加了农民群众心理层面上的不平衡性。最后是农民群众只得被动地接受各类文化信息之输入,对目前的文化活动满意程度不高。二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资金十分紧张。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开展秧歌比赛、健身舞比赛、歌手大赛等活动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因为缺少足够资金的支持,导致近年来农村文化活动的规模与质量等均难以得到保证,从而极大得影响到了农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筹措资金来支持农村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从而更好地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三是农村文化人才极端匮乏。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可以说是农村地区各类文化活动的主要策划者、组织者与实施者,承担着建设与繁荣我国农村文化事业的重大责任。应当说,我国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文化建设的水平与质量。但是,现实中我国农村文化从业人员的人才队伍建设不尽合理。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往往存在着主动性不够高、工作劲头不足、人员大量流失等问题,导致农村文化工作者的总体素质不够高。这样一来,我国农村文化工作者队伍的素质也和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水平不够一致。在此情况下,因为缺乏合理的农村文化人才激励体系,导致新鲜血液无法快速融入到农村文化人才队伍之中,以至于非常多的已经达到退休年龄的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者依然奋斗在其岗位上,造成我国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出现了整体老龄化、文化学历偏低化、思想素质滞后化等突出问题,以至于农村文化建设缺少足够的生机与活力,也就更加谈不上创新农村基层文化工作了。同时,我国农村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鉴于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深入深入,农村地区受到过高层次教育的青年人绝大多数都会选择进城务工,以至于缺少了良性人才引进体系的农村根本留不住文化人才,自然也就更谈不上从城市之中引入人才了,其后果是农村文化专业人才大量流失,各类文化活动的实施难以为继续,在部分欠发达地区山村更是如此。四是农村文化市场开发步伐相当滞后。其后果是各类不良文化大面积地被侵扰。如今,我国农村地区的文化市场之中,各类非法出版物甚至宣扬暴力、色情的书籍被大量兜售;学校附近的各类网吧二十四小时开放,大量中小学生进出其间;各类茶馆名为娱乐,实则是赌博,极大地败坏了社风、民风;少数农村出现了宗族势力与势力抬头的趋势。

三、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路

(一)积极传播农村文化建设新型观念

创新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活力体现。积极鼓励创新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之精华。如今,我国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新出现的事物,缺少固定化的模式进行模仿,唯有创建创新型文化建设理念,才能够展现出更大的活力,更好地吸引与团结广大农村群众,提升农民群众的凝聚力以及创造力。首先是实现农村文化建设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农村文化建设之实质为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之转变。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尽管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是却改变了对于客观事实之认指,如此即可改变农民群众的行为以及价值观。观念创新可以说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以创造性、替代性以及扬弃性为其主要特点的思维模式。唯有实现思想观层面上的创新,才能够真正跟上当前时展之步伐,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于我国农村改革之所需,以便于实现我国农村文化的科学发展。其次是要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管理上的创新。管理创新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中具备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在管理观念上也产生了新趋势,从以往只注重将管理成本控制到最低限度转为努力实现管理价值的最大化。不管是什么农村,为了创新文化建设,都一定要实施管理上创新。最后是农村文化建设技术层面上的创新。技术创新是别的创新方式的重要技术保证。唯有持续推进技术上创新,把愈来愈多的先进文化技术应用到农村之中,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够实实在在地促进农村创新性活动的实施,进入建立起更具活力的农村文化。这样一来,文化农村建设上的竞争还是文化技术水平上的竞争。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农村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

(二)努力拓展农村文化资金募集途径

要想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当地文化硬件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资金不足则是制约我国各地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我国各地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全力争取各类党政部门的充分重视与支持,运用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各界募集、自身逐步积累等多种途径来筹措所需要的经费。在募集大量资金的前提下,还要不断强化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创建工作,不断提升硬件设施建设的质量。要始终坚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乡镇为重要依托,以基层农村为工作重点,以广大农民民众为服务主体,全力推进文化艺术类活动场所建设,积极创建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综合网络,保障农民群众能够在劳作之余能够玩有所乐。要全力调动起社会各方的力量,致力于出资捐建农村文化活动硬件设施,并且逐渐形成国家财政投资、当地集体投资、个人捐资筹措等彼此结合的多途径投入机制,进而实现我国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不断增加。

(三)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要想得到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文化建设人才队伍进行保障。我国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可以说是农村文化类产品生产之主体,承担着全面组织协调农村地区各类具体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职责。这支队伍素质之高下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体文化产品质量之优劣。为此,农村地区应当结合本地的实际状况,持续从本地民众之中发掘哪些既热爱农村地区文化,又了解当地特色文化,而且还具备一技之长的民间艺人为本地农村文化活动的主干,对其实施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其综合能力,全力发挥其投入工作的积极性,如此才能够在农村文化建设进程中发挥出自身的突出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本地实际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引入计划,从城市当中引进所需文化人才,从而为本地农村文化的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同时,还要全力发挥出大学生村官的巨大优势。因为大学生村官的主体是新毕业大学生,其文化素质相对较高,而且学习能力相当强,精于网络技术应用,知道怎样让让农村建设和时代相互接轨,如此一来即可切实弥补传统农村闭门建设的不足之处。所以,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当村官,也能推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更大的发展。

(四)强化监管营造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市场

推动农村地区的文化市场管理,这是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而紧急的任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实施好有关文化法规的宣教类活动,持续提升农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以及维权意识。要致力于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和反对迷信,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以及道德素质,强化农村地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强化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工作,更加严格地实施市场准入以及资格认定。要依据本地实际制定出具备可操作性的举报奖励举措,积极发动与鼓励广大民众全面举报非法出版物,积极农村娱乐服务类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促进我国农村文化市场能够实现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之发展无法离开传统的精神。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继承与创新之中均以创新为重。农村文化建设应当全面吸收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特点,积极创新原有的农村文化。可以说,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到我国农村能够按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农民群众综合素质之提升,也是创新和谐农村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通过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能够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还能抵制愚昧腐朽的文化,更好地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

作者:李琴 单位:临汾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张良.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7)

[2]乔鸿翔.浅议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J].河南农业,2011(11)

[3]廖新宇.对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反思与建议[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2)

篇9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伴随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推进,苏州农村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格局变了,经济主体多样化了,有新型的集体经济、有股份合作经济、有私营个体经济等等;政治格局变了,行政权威开始受到挑战,“一声令下、全民响应”的局面已经不再;社会格局变了,相对固定的社会形态已被打破,人员、劳动力可以大范围地自由流动;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变了,农耕时代的价值体系已很难维系,“集体意识”退化了,原来农村的亲缘约束、熟人约束明显失效,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化。

农村的民心民意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除了需要“增加收入”、“提高征地补贴标准”、“完善社会保障”等,也需要安定、安全,包括生活安定、社会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安全、饮水空气安全等;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望更加强烈,反对村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搞形式主义,反对暗箱操作,反对公款吃喝,反对强制拆迁等等。

在各种新情况新矛盾不断发生的情况下,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发展。要担当起一个村的发展、维稳和改善民生的重任,有不少村书记显得不适应、跟不上,创新发展的能力不够,解决新形势下新矛盾的能力不够,引领富民的能力不够,甚至少数村支书还不知如何开展工作。

当前,全省已进入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苏州作为苏南板块的主要代表,承担着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先行探路的重要责任,这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定位。从这一定位出发,尤需培育和增强其六个方面的能力。

推动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新的发展阶段,很多旧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大干快上基础设施项目,依靠廉价劳力搞简单加工,建标准厂房、门面房出租等。村级经济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这个新思路的核心就是:创新思维、智慧增长。所谓创新思维:一要有好奇心,经常要问还能干些什么,走出“看资源做菜”的思维局限;二要注意人家还没有注意的东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三要善于举一反三,从其他地方发展经验中吸取有利于自己的东西。所谓智慧增长,集中反映在“全生产要素的整合”上。包括土地、劳力、资本、技术、地理环境、社会关系等要素的整合。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优势,立足比较优势进行发展定位;注重抓住机遇,全局的政策、市场的变化、宏观的布局,都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善于借助外力,外力包括村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一切资源;及时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村级经济经营方式,使之与科学发展要求相匹配。苏州各地的实践表明,当前推进村级经济发展应在以下方面着眼:现代农业、服务业是村级经济发展的新领域;移地发展是村级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抱团经营是村级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借梯上楼是村级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村干部在最基层,应该和老百姓朝夕相处、休戚相关。但现实中村干部脱离群众的问题仍一定程度上存在。在有的村里,谁是书记,群众不知道;谁当书记,群众无所谓。密切联系群众,扎实做好群众工作,村书记心中要有群众,要真正了解村里群众的基本情况,哪家哪户,姓什么叫什么,在哪里工作,几口人,收入情况,身体情况,有什么困难等等。常熟蒋巷村书记常德盛说:“在蒋巷村,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喊出每户每个人的名字。我知道他们的性格、他们的为人和他们的需求。”了解村情、熟悉民情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要常走动、常露面、常交谈,加强同群众的日常沟通,使群众能看到你,认识你。要懂得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尊重地方风俗习惯。要讲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老百姓熟悉的话。尽量使自己成为群众的一份子,群众家中有事要关心,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能到场的尽量到场,让群众时刻感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就在身边。赢得群众的信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办实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民群众是从一件件具体事情来观察、评价村干部的。如果村干部真正办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就有威信,就能凝聚起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合力。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首先要力促“富民”。创造条件,让群众充分就业。农村拆迁和土地流转后,会出现富余劳动力的问题,不能以为给了补偿款就万事大吉;安居还要乐业。村(社区)党组织可以通过安排保洁、保绿、保安等扩大就业,增加农民劳动收入,解决“闲得慌”的问题。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尽量使农民的资源、资产变成资本,成为可靠的收入来源。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做到分配公正,防止权力、资本侵犯农民的权益。在村级经济实力增强的前提下,扩大公共福利,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还要善于化解矛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各种矛盾纠纷尤其是经济纠纷比过去多得多,村干部要提高调解处理能力,当好老娘舅,善于断隋理。每个村都应建立一支调解队伍,知情知理知法,把“情”放在第一位,做到“不跑远路,不花钞票,不打官司,不伤感情”,不上交不推诿,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积极并正确引导群众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我国农村政治制度明确规定了村民自治,但现实中农民往往对自治不感兴趣,对公共事务不热心,参与积极性不高。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归结为“农民素质不高”,如分散的生产方式、分散的就业方式,致使“集体”观念淡薄;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如等,致使群众怀疑心态滋长;在自治的实现形式上也缺少实实在在、行之有效的载体和手段。要形成农民群众共同关心、参与农村治理的局面,取决于基层党组织的引导能力。要在农民群众中大力开展村民自治制度的宣传教育,让农民知晓自己的权益。要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如选举制度、任期制度、用人用工制度、村务公开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审计制度等,用制度保障农民群众自治权力。要提供有效的途径和形式,比如建立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会,“网上村委会”等组织,让群众发表意见有平台,解决问题有渠道。要用真情、动真格、见真效,真正从内心尊重群众,不搞形式主义,让群众从实实在在的自治实践中体验到“自治”给大家带来的好处。

营造健康向上风气的能力。一个村的经济实力再强,如果风气不好,仍然不是名副其实的现代化新农村。村党组织负有教化村民引领风气的责任。这种教化引领是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这种教化引领需要多渠道、多形式进行。要多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如文化、体育、募捐、读书等。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每年搞一次募捐活动,蒋巷村在全村开展读书活动,既净化了社会风气,又有效增强了农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要积极开展扬善抑恶的评选活动,如评选“五星”家庭、友善邻里、和谐社区等,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农民确立正确的荣辱观,着力解决农村社会风气中存在的赌博、偷盗、迷信等突出问题,使现代文明在农村扎根。

篇10

卢村乡辖13个行政村,包括政府在内共有远程教育“电视上网”站点14个。自从20*年远程教育各站点建立以来,通过*县电教中心的培训以及各站点管理员的努力探索,广大党员干部对远程教育有了新的认识,管理与服务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现结合对卢村乡现阶段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与服务情况的调查,作如下分析与探讨。

一、做好宣传工作,使农民充分认识参加远程教育学习的重要性、实效性

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就是使广大党员群众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和载体,一是直接获取党的先进理论、党的最新政策、党内先进典型,以党的先进理论武更好地装自己头脑,按照最新政策更好地发展壮大自己,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来鞭策激励自己。二是获取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农业科技成果和最新市场信息等,掌握并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和水平,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现阶段,虽然农村远教工作已全面展开,但农民对远教工作的认识不足。据此次对所辖13个村中的11个村的调查来看,每次村级远教集中学习次数一般3-4次,参学时机为党员、村民组长集中开会时间,有1个村只在“七一”和年底总结时才组织学习,人数多在30-50人之间,而且村党员干部占一定比例,农民群众参学率相对较低,通过调查发现,广大群众对远程教育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有相当部分群众不知道有远程教育这个平台,这样就使远程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为提高群众的参学率,应把宣传工作重要位置,采取书写标语、远教宣传栏、村民会议宣传等各种宣传措施大力宣传远教工作,使得群众对远程教育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变“要群众看”为“群众要看”,使群众意识远程教育所带来的优越,为远教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把开展远程教育和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紧密结合

一支工作能力强、作风硬、能为农民办实事的农村基层组织是远教工作持续不断开展的保证,而远教工作的开展又能够促进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不断加强。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斗堡垒。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关键在于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卢村乡目前各村级站点管理员都是村支委的组织委员,除两名年龄在35岁以下外,其余年龄均在40岁以上,高中7人,初中6人,管理员中均没有电脑基础知识,对站点的管理技能只是来自于县电教中心的两次培训,实际运用的也较少,农村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他们在站点的管理上显得很被动,因此,笄山在村干部干部人手少的情况下,聘请了一个年轻的干部协助此项工作,就是一个好的作法,让年轻人充实到队伍中来,一是可以更好的培养村后备干部,二是可以使远教工作可以在年轻人中间显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建立一支远教播放队伍和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

建立一支远教播放队伍和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是远教工作开展的根本,目前我乡已配备了远教设备,条件具备了,如果管理不好,甚至不会使用,不能发挥作用,将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其次,我乡建立了一支能适应远程教育开展的村级管理和技术队伍,并且作为远教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技术人员,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并且就远教教学和设备管理进行相应的分工,但责任还没有具体落实到人,在村级站点管理与服务中,实行支书负责制,把责任落实到人,有利于远教工作的更好实施。

再次,政府要协调电信部门及时地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由于各种原因,各站点设备故障率较高,通过与电信部门的联系,维修的也比较及时,但目前根据电信部门反馈的信息,由于我乡是山区,线路较远,有部分村的信号不好,造成不能够正常播放,因此,需要对电信线路进行改造升级,以保证远教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四、建立强大的远教网络,发挥远教的最大作用

目前,我乡在各村站点设置上,只在各村部设立了远教站点,在20*年撤村并村后,村域面积普遍较大,人口较多,加之我们属山区,这样不便于群众及时的学习最新知识,接受先进的教育,对11个村的调查中,大多村反映可适当在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增设远教站点,这样,再加上强有力的宣传,可方便广大群众就近的收看远教节目,设置新的站点后,每个站点可聘请专人进行管理,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培训,给付一定的报酬,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五、强化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更好地服务我乡新农村建设

1、强化职能部门对远程教育的利用

在远教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强职能部门对远程教育的利用,例如农业部门在进行农技培训工作,计生部门在计生工作宣传,政法部门在开展普法宣传时都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开展等,这样一是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涉及广、覆盖率高的特性;二是在开展相关职能工作时可以推动远程教育在农村工作中的应用;三是提高了远教设备的利用率;四是可以缩减上述职能工作在开展中所产生的费用。

2、对远程教育的开支,列入财政预算给予补贴

随着远程教育工作走入正规化、经常化、规范化,运行费用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我乡及所属各村都比较落后,专门经费有限,都不能很好的落实运转和维持经费问题,在远程设备的运转和维护、资料库的建立、学习组织等方面,一定程度影响了远教工作的开展。为此建议,建立长效机制,落实远教经费,保障远教工作的正常运行。

3、整合部门资源,转变政府部门职能

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各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的技能等培训任务加大,可以考虑每年由县级以上远教办牵头,各职能部门针对具体人的培训任务。在年初拟定工作计划,交由县远教办统一制作年度培训计划,即具体培训工作由远教办利用远教网络开展,职能部门转为以教学辅导为主,以切实让接受培训方能学、真学、学懂。

4、加强加快本地课件的开发

目前远教课程中的课件特别是农业技术性的课件大都是国家相关部门制作,而我乡无论是气候、地形,还是农村、农业以及经济发展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有些课件并不适合本地情况,要做到农民对远教课件“愿意看、看得懂、能够用”,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参学积极性,所以应加快针对本地实际情况的课件开发。一次在一个村的集中收看过程中,曾经就出现过群众想看但没有搜索到相关课件的情况,要实现当前“一村一品”的目标,可以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制作相应课件,而不是坐等上级发放实用技术光盘,或是在远教平台上搜索。

篇11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城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2.004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从贫困向富裕转变的必经阶段。国家实力的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进程。

1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小城镇迅速发展,城镇常住人口达7亿多人,其中有80%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77%。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蒸蒸日上,与其相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却略显迟缓。

1.1 规划管理欠科学

一部分小城镇规划水平低、起点低,缺乏科学性与严肃性,甚至不少小城镇没有制订详细规划,可操作性弱。小城镇的功能分区不合理,存在工业、商业、住宅等功能区混杂现象。

1.2 基础设施薄弱

部分小城镇由于受行政区划的影响,有的各自为政,基础设施没有共享,出现重复建设,浪费过多的耕地;有的基础设施不足,配套差、质量低。小城镇的道路、绿化、供电、供水、文化、教育、卫生以及设施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健全配套。

1.3 户籍制度改革滞后

受传统户籍制度的限制,小城镇人口流动较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不得不回村居住,因此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集聚效应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很大影响。

1.4 土地仍然是农民的生存保障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把这些土地作为自己的基本社会保障,如果农民放弃土地到小城镇去创业,其转让土地获得的补偿却很低,因此他们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且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无法完全脱离土地进城务工。

1.5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尚未到位

部分企业只注重走过场,实行的改革并不到位,政企划分也不明显,也没有真正突破地域性产权观念,而乡镇企业若要在城镇购买土地、雇佣劳动力比起在农村占用集体土地、使用当地劳动力所花的代价要高得多,因此不愿意到小城镇发展。

2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政策建议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不是普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因此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小城镇建设,统一思想认识尊重客观规律,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引导。

2.1 科学规划,严格实施

小城镇的规划包括城镇网络体系的规划和分区布局规划,前者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来确定,而后者则要优先考虑经济发展问题。在制定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还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2.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小城镇建设需要深化改革投资体制,鼓励集体、个人参与到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建立以集体经济积累和个人投资为主,形成多元化投资体制。不仅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金融部门也要通过定期安排小额贷款支持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2.3 深化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关于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划分改革的方向是要改变传统的以商品粮供应为标准的划分做法,逐步建立起新的户籍登记制度,按照居住地来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根据职业来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

2.4 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农民不能进入小城镇的原因除了受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的制约,另一方面则是农民进城后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对今后的生活产生担忧。因此,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就需要为农民进城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进城落户的农民将其承包的耕地有偿转让出来,其宅基地则可通过出让或是按级差地租收益折成一定比例置换小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作为其居住、经营用地。

2.5 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

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将改革产权制度作为突破口,通过多种方式增强企业发展活力;通过重组存量资产鼓励企业联合兼并,来提高乡镇企业的规模、档次、水平;提高农村土地占用费,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还要减免这些企业的城市配套费和相应的其他收费。

3 总结

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由中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只能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因此,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根据政策结合实际加速推动小城镇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源.山东省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2]胡燕婕.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2).

篇12

[关键词]中国农村 农业现代化 特色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们这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国家中,这是已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客观规律。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快速推进。加强农村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现代农业解读

一提到“农业”,不少人脑海里就浮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场景。其实,这只是传统农业的标准相。传统农业以小生产为特征,规模小、效率低、商品率低、科技含量少,就是人们说的小农经济。现代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有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

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贯穿了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庞大产业群体。现代农业,靠的是高科技投入。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耕作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像我国超级稻育种技术的新突破,就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跨越。新技术的应用,使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单纯的依靠资源,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来。现代农业,闯的是大市场之路。现代农业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之中,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具有高度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现代农业,搞的是多功能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已不仅局限于传统农业的农产品供给功能,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了。如通过开发各类农业资源,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农业开始承担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化传承、教育等功能,由此形成生态保护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循环农业、服务型农业等多种新型农业形态。

农业现代化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

二、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不同,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有所不同。主要有:(1)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这些国家凭借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畜力,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如美国、加拿大。(2)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这些国家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利用科技进步,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如荷兰、日本。(3)劳动力比较适中型。这些国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应用。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都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所以,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13亿多中国人民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但要清醒地看到,在我国农村一些地方还没有摆脱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土里刨食”为标志的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农业,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滞后、难以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的重要举措。

转贴于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针对我国农业区域广阔、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巨大、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充分、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而文化素质较低和农业投入不足等客观现实,现阶段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选择,要借鉴其他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研究巴西等国家历史上大量农民进城带来的问题,既不能走美国大规模土地经营的道路,也不具备日本高额补贴的条件,但我们必须进一步利用当前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造传统农业。要避免一些国家忽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所走的弯路,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和劳动者素质,发展现代农业。还可借鉴荷兰和以色列等人均农业资源少但农业效益较高国家的做法和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农业产量、效益和竞争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性要求,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对我国的国情特别是“农”情有一个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的阶段,同过去相比,我国城乡居民除口粮外,大多数农产品的人均消费量明显增加。同时,我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4个百分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条件日益突出:耕地面积持续减少,2006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人均仅1.4亩;淡水资源短缺,目前我国人均淡水总资源仅为2100立方米左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左右,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北方地区总体上严重缺水;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2006年,我国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为8.48亿亩,占总面积的46.41%,每年因自然灾害损失的粮食就超过700亿斤。依上述情况,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就必须加大保护资源环境力度,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根据当前的农业和农村形势,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广大农民最急需的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二是建立支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实现国家支农投入稳定增长;三是完善和加强农产品宏观调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增加供给量,同时搞好粮食市场调控;四是继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继续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五是改革和完善政府支农投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继续推进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工作,完善政府支农资金使用的程序和管理办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从我国国情出发,不断改革和完善农村建设机制和模式,把政府支持、农民参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好地结合起来,拓宽投入渠道,加强资金管理、工程管理和运行管理,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改变持久地发挥应有的效益。

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篇13

关键词:新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44

1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1.1 机械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变化,以适应农民农业生产的需求。在农业机械中,拖拉机的应用最为广泛,并且拖拉机的外观和内部也在不断的更新改造中。现如今的农业工具种类越来越多,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效率。机械的投入,提高了我国农业化水平,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1.2 新型产品的使用率低

放眼农业机械市场,使用率较高的还是以前的机械,它们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新研制出来的农业机械前景并不好。在这样的状况下,新产品的研制也陷入到了瓶颈期,许多厂家不愿意耗费大量的资金在新产品上,没有新产品的更新换代或者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过长,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说都是很大的阻碍。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一定要调整好市场供需关系,鼓励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为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 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的意义

2.1 农业机械现代化促进了我国的农业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人力和畜力,耗费的时间较长,产品的质量不高。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使得生产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我国现在的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不高,与国外相比,还有一些劣势。但是我国也在积极的努力,使农村逐步实现机械化生产,解放劳动力,增加农业的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我国一直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一旦机械化生产在农村普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会加快,城乡之间差距缩小,让城镇与乡村共同发展,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

2.2 农业机械现代化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传统模式的农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少、规模小。现在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前提下,农村的农产品数量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r产品实现了规模经营。由于机械的投入,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逐渐减少,剩余的劳动力可以涌入到城市中,为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除此之外,放眼国际,高质量的农产品在市场上也更有竞争力,农产品的竞争是很激烈的,质量较高的农产品能够促进进出口贸易往来,也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能加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3 农业机械现代化提升了劳动生产率

在我国农村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还相对落后。在有的农产品,比如玉米的收割上还是传统的人工模式,生产效率极低,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很大。然而在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收割,农业机械的使用很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它可以将农产品在短时间内实现收割、摘穗等步骤,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农民来说是一大喜讯,让农民摆脱了以往劳作的模式,而且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未来,我国需要做的就是要将农业机械化的水平提升一个台阶,让农民都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模式。

2.4 农业机械现代化加快了国家的发展

农业机械现代化正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标志。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的收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大科学技术和资金的投入,用机器来实现农业生产,不仅可以缩短农业生产的时间,还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经营。当国家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提升了,在国际的地位就会相应的提高。并且,农产品出口之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会更强。国家的社会经济水平会在此基础上稳步提升。

3 总结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机械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也不能忽略当前的现状,针对农业生产出现的问题人们需要去面对,并且积极的解决问题。毕竟,我国农业机械的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需要结合本国国情,做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推广,并且政府要对农业生产给予技术上和资金上的扶持,将科学技术融入到生产中去,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社会的发展。

篇14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咯机遇,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店镇要带领4.6万群众在现有的基础上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必须以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立足实际、依托优势、不断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做好、做活农业、农村、农民这篇大文章,要力争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要在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建设现代农业上取得新的突破。

要围绕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结合任店实际,按照。东部粮油、西部林牧、果蔬园艺、纵贯南北、种植养殖、齐头并进的思路,大力推进贸工农一体化进程,形成以农产品现代营销为龙头、以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区域化布局与专业化生产的特色种养业为基础的效益农业块状经济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农产品全程标准化生产。同时积极引导群众由传统农民向知识型、创新型农民转变,依托山水资源优势,以建设。绿化经济为目标,大力推进高标准的农田水利设施、观光农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开发建设。

二是要在提高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人口聚集上取得新的突破。

任店镇是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但还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乡镇企业集聚,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龙头,推动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提高特色块状经济的发展水平,进一步发挥乡镇企业在投资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特色种养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推动小城镇发展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三是要在提高农村社区发展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

抓住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的机遇,立足任店实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全面提高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和文明速度之路。加快中心村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社区服务业,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同时深化社会保障、土地征用和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大病保险、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农民就业和生活基本权益,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