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能物流的好处范文

智能物流的好处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02 14:59: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智能物流的好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智能物流的好处

篇1

[关键词]现代物流;智能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017-02

1 发展智能物流的需求

目前国内现代物流还停滞在简单的流程半自动化甚至人工化的原始物流状态,效率低,呈现出信息化应用空白、成本高等特点,这远远满足不了国内生产力的需求,同时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解决现代物流发展瓶颈的方法――物流智能化,即智能物流势在必行。

1.1 宏观环境牵引

我国从2009年“感知中国”把智能应用推向了浪尖,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智能应用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中国的第一个物联网“十二五”五年规划颁布,2014年2月全国物联网电话工作会议的召开,不间断的政策支持,代表智能应用在全国范围的全面实验性展开。由此衍生的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应用产业如硬件生产商、软件开发者越来越多,并且在行业内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催促国内企业在无形的环境中向智能化靠近和转型。

1.2 行业诉求

第一,国外物流对国内物流行业的冲击,目前国外的物流不论是在运输能力,还是在管理方面都领先于国内物流,自动化运用率高,加上国内的人力成本低,所以,像联邦快递、DHL等大的公司都在国内建立了自己的运营中心,从而使得国内现代物流行业形成了紧迫感。第二,国内物流进入门槛低,专业化人才欠缺,由于门槛低的缘故,导致很多进入物流行业的人员不懂专业物流知识,成本居高不下,没有凸显出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等等。种种因素都在呼唤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来颠覆这个行业,智能化正是对该行业诉求的解答,人员可以由机械代替,专业知识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单一竞争可以转变为良性竞争,同时还可以形成规模经济,降低管理成本。

1.3 公司运营需要

首先,现代物流的行为是被动的,是不得不做的工作。如果不是担心货物丢失,可能就不会跟踪车辆信息,如果不是运输能力调配不开,就不会主动分析信息数据来调配其他运输车辆。这会使物流在先、信息流在后,对企业及时地做决策不便,从而带来损失。第二,现代物流的区域分割,目前像中外运、德邦等物流也都是划区而治,给企业管理无形中设立了障碍,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最主要的是不能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而智能化的应用可以及时地搜集分析信息,做到集中处理、区分对待、资源互补、充分利用。第三,成本的居高不下,人工的操作不仅增加了费用的开支,而且不能凸显出现代物流的规模经济效应。现代物流弥补了这些缺点,进而降低了物流的管理成本。

2 智能物流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

2.1 智能物流之物联网

现代物流行业作为物联网业务应用的载体,物联网对其行业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动态性和及时性。首先,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在现代物流中实时实地地采集信息,包括所需要的数据,使接受者可以建立自己的动态信息管理跟踪系统,便于对仓储、运输过程等的管理,这即为动态性。其次,及时性包括信息的集中和开放共享,信息的价值在于加工提炼后的应用,如果信息不集中,在使用和共享的过程中可能产生错误的决策,物联网感知层采集的物流信息,像车辆信息、货物信息、人员信息、环境信息等会传送至云端集中,经云端自行分析处理过后,再开放给其他用户使用,从而大大提高了物流过程的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2.2 智能物流之车联网

车联网是从物联网引申过来的概念,车联网即车与车之间连接的互联网,传统意义上的车联网是以GPS为主导的车与车之间的连接,而真正意义的车联网不光有GPS定位系统与感知技术的结合,是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之间,依托RFID、GPS、GIS、无线视频技术等来实现运输过程中的定位、感知、监控、管理与智能调度。目前国内分为前装车联网和后装车联网,以宇通客车、金龙客车、陕汽重卡、长安汽车、华为、中国电信为代表的前装车联网,就是在生产的时候已经内置车联网技术了,以星云物流网、德天元、天行健等车联网管理系统为例子的是后装车联网应用。前装车联网+后装车联网=低成本、高效安全的运输过程,并能实时实地地监控、调配、管理。

2.3 智能物流之云物流

云物流,指基于云计算应用模式的物流平台服务,是现代物流利用云计算的强大数据处理分析能力,把用户需求集合在一个平台,用户利用这个平台,简单快捷地实现信息的交换、处理,同时,整合物流的资源,以实现物流效益最大化。物流云计算服务平台划分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管理平台及物流园区管理平台三个部分。云物流是平台开放、资源共享、终端无限。就像一个联盟一样,物流公司都是成员,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配发。

2.4 ATM自动取货柜

前面几处说的都是物流信息系统的智能化,下面来说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申通计划投资3000余万元在全国范围设立3万个自动提货柜,就像ATM机一样,根据手机收到的信息可以去提货柜自助查询、提货。自动提货柜有以下好处:首先,减少了货物二次运输的过程,减少了货物末端配送的压力;其次降低了物流的成本,减少了终端快递员的需求量;再次,减少了货物的损耗,由于末端不需要人为操作,大大减少了货物的磨损摔碰。所以说ATM自动取货机的设立,是智能物流技术发展的一个标识,是物流过程终端全自动化的里程碑,未来的ATM自动取货柜,一定是和物联网技术综合应用的,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能保证安全。

3 智能物流的未来

智能物流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以解决现代物流所存在的症状为目的,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国际化、绿色环保为宗旨,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增加用户体验。因此,要发展智能物流,应从四方面入手:信息系统、物流系统、标准化、环保。

3.1 信息系统智能化

信息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那么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应用更是物流行业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系统。物联网、车联网的应用就是对信息资源的整合,云计算的使用是对信息的分析处理。下一步智能物流首先要搭建自身的公共信息平台,方便供需用户对接、能快速做出反应。其次是网络层的完善,目前无线方面的传播还不完善,速度达不到,容易受到信号干扰、网络协议端口不一样等,无形中阻碍了信息系统的建设,由3G上升为4G就是进步,未来的网络必须满足信息采集系统、信息跟踪系统的需要。最后,是信息安全方面,智能物流的未来将是无纸化操作,一切都是信息传递,货品、运输数据、支付都转化为数字,这就存在安全隐患,容易被拦截破解,因此,信息安全也是智能物流未来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2 物流作业系统智能化

单实现信息系统的智能化也不行,决策管理上去了,但效率依然会受影响。智能化还包括作业系统的全自动化。目前现代物流行业即使应用物联网、云物流技术,可还是离不开人为作业,还处于半自动化状态,降低了工作效率。未来的智能物流要实现全程自动化操作,智能穿戴技术的成熟为智能物流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技术支持,货物搬运可以是无人搬运车,货物码垛可以是机器人,分拣可以是物联网流水线,运输可以是无人驾驶的自动导向车辆,就连决策管理都可以是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来完成……只要想得到,就可以实现物流与环境的完全自动化智能化。

3.3 物流标准的统一化、国际化

由于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影响,现代物流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用物流单位不一样、物流容器不统一,物流信息服务的标准也不一样,导致供需双方、竞争对手之间矛盾重重,在操作过程中也提高了转化成本,另外,由于资源不对称的原因,国际化大物流公司已经开始同行业的收购兼并,竞争已从企业间竞争转化为全球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未来的物流标准将会变得统一,否则没有办法接入物联网,进入公共信息平台,也没办法统一管理,终将被淘汰。未来的物流标准也将会变得国际化,由于信息系统的应用,使独立的各物流企业改变为物流供应链中的一分子,使物流企业处于一个整体环境下管理,这就是对企业的一个整合放大,最终由区域性物流转为国际型物流。

3.4 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与智能物流同时发展的是绿色物流、二者相辅相成。智能物流在运输中产生的尾气、搬运中无人化设备造成的能源污染、仓储中的化学污染,物流过程中的废弃物污染,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未来智能物流要摒弃的就是这些污染问题,将绿色贯穿于整个物流供应链,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从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回收抓起。由于未来物流的统一管理,可以实现从终端向生产厂家逆向转移,不是绿色包装不予运输,不符合环保要求也不予运输,从而实现生态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书芳.物流现代化与应用物联网的关系[N/OL].(2010-06-22).http://.

篇2

安徽乃至全国的传统批发行业已经走过二十几个年头,现阶段应是传统批发业的成熟期,市场发展呈现下降趋势,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对手向批发集团过渡。笔者认为,当前批发业至少面临以下竞争压力:1、行业内有众多的或势均力敌的竞对手;2、行业发展缓慢;3、顾客认为所有的批发市场都是同质的;4、行业中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5、行业进入障碍低而退出障碍高。6、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另外,该行业技术含量低,进入障碍低,新加入者极易进入该行业,而退出障碍较高。由于投机性较大,看似丰厚的商用房地产利润会吸引更多的竞争对手进入,而当条件恶化时,由于该行业特点,比如所圈土地作为固定资产,其专用性程度极高,资金占用量大,周转较慢,退出成本也较高,兴市旺市,商业氛围培育得好,房价可能爆增,可一旦生意轻淡,商用实上会迅速贬值,投资商不能很快撤离该行业。因此,这种资金积压,较高退出成本会使企业经济收益较低而面临较大的风险。

那么,国内批发业在竞争地位强,市场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批发企业在战略上积极调整已势在必行。这里有5种发展战略思路可供选择:1、相关多样化;2、不相关多样化;3、通过合并进入新领域;4、纵向一体化;5、单一集中经营。本文只谈批发业采取相关多样化发展战略思路,即通过进军“第三方物流”,做强做大企业的战略构想。 二、定位“第三方物流”的理由

传统批发业实质也是现代大流通环节中的一个节点,不过这个“坐批”节点的交易形式和某些批发功能呈落后趋势;国内外商品供需双方迫于竞争压力和追求利润的客观必然,他们急切需要通过物流外包来降低流通成本,这样国内本来相对落后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已成不争。一方面是“坐批”亟待找到提升业态,降低供需双方流通成本的出口,另一方面是为降低供需双方流通成本的社会化、专业化第三方物流的入口绿灯,因此,批发业进军第三方物流市场可谓审时度势,顺理成章。

(一)国内“第三方物流”市场蛋糕巨大

从国内宏观面上看,虽有各种制约因素阻碍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速度,但国内第三方物流的蓬勃兴起是大趋势,大方向。今后占有整个市场规模60~70%左右的企业自带物流会逐渐从企业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物流产业。

从市场需求看,中国仓储协会(1999年初统计数据)对全国45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调查,45%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商,其中75%的企业将选择新型的物流企业,并且60%的企业将把所有的综合物流业务外包给新型的物流企业。由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相当可观。

从国内物流费用居高不下看,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高达20%左右,而美国和日本只有10%和14%。企业物流费用平均占商品价格的40%,物流过程占用的时间几乎占整个生产过程的90%,而美国的物流平均只占货价的10%至20%,最高为32%,英国平均为14.8%,最高为25%。从以上中外物流费用对比和国内物流过程对时间的浪费,可以看出国内物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与国外物流业差距极大,能提供标准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较少,不具备规模服务,没有形成第三方物流规范体系,因此,要提高大多数工业企业竞争力,务必提高国内物流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

另外,相当长时期国内对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政策导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政策支持等都将使国内第三方物流市场蛋糕越做越大。譬如,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广州、山东等地政府已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地区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促进政策。其中,深圳市已明确将物流产业作为支持深圳市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初步制定了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北京市就物流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物流设施系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规划;天津市也根据其城市功能定位和物流经济发展的需要正在积极研究制定天津现代物流发展纲要。

(二)批发业选择“社会服务”类型定位最合适

笔者通过对国内现有企业物流资料的掌握,把目前国内的企业物流大体归纳为三种类型的定位:

一是自我服务定位。即企业自建物流体系,为自己销售或采购的商品开展一条龙的仓储、包装、运输等服务。目前我国企业这类自有物流占整个市场规模的60~70%左右;

二是社会服务定位。即第三方物流,也就是专门为商品供需双方提供仓储、包装、运输和其它相关等服务。目前政府、物流专家较为关注的就是这类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界更是视其为一定阶段的“金蛋糕”;

三是综合角色定位。这类企业物流或侧重于以自我服务为中心,或侧重于以提供专业化服务为中心。前者实质是第一类型的定位,后者实际是第二类型的定位。

批发业为供需双方提供交易平台服务,业态提升,进军物流市场之后也是为供需双方服务,因此不会定位在“自我服务”;如果定位在为国内外第三方物流提供平台服务呢?但国内真正意义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尚未形成;为企业自带物流提供服务呢?我们提供的平台服务要节省这些企业自建平台的成本,而要实现这个突破,公司还是要做“第三方”,或者叫为第三方和自我服务型企业提供平台的“第三方”。归根到底还是要培养第三方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培育自身作为“第三方”的核心功能,真正具备为供需双方降低流通成本的第三方物流竞争优势。因此,批发业战略性定位应是“第三方”。

(三)批发业进军第三方物流的优势

1、节点优势

商品分销领域中的批发业,在国内相当长时期它应是现代大流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节点,是重要的商品流通渠道之一。批发业如何整合提升纳入国内第三方物流体系,其节点优势将发挥得淋漓尽致。

2、客源优势

批发业撑握众多供需双方客源信息,这些客源信息是批发业找准切入点,进军第三方物流,有效降低客户流通成本的外部市场资讯。

3、平台优势

在原有的交易平台基础之上,以市场为导向,便于功能创新,业态提升。比如:商品集中展示向智能仓储业发展;部分市场改造并发展成来料加工区;提品包装服务;传统批发与电子商务相结合;传统交易向现代物流配送过渡等。

4、管理优势

批发市场的开发商、组织者、高级管理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对培育市场,兴市旺市,凝聚人气,增值服务等市场建设方面有很多管理优势。这些优势将为批发业进军第三方物流奠定务实的基础。譬如,笔者现效力的安徽新长江集团在市场建设方面积累大量管理经验,该公司利用这些市场基础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以及优越的资源优势,果断提出进军上海大物流的发展战略思路,本着“务实创新,稳中求进”的发展理念,分步实施上海物流项目,现已取得阶段性成功。 三、进军“第三方物流”的切入点分析

批发业定位在第三方物流后,可在这些物流环节中寻找适合本企业的、能做强的切入点。培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物流环节。

我们先来看看物流链上的诸多环节:主要有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批发业结合自身优势,做哪些点较适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智能仓储”、“流通加工”、“物流配送”等点上切入。

(一)“智能仓储”作为切入点的分析

从事综合类商品,工业制品,建材类商品批发的批发业可考虑进军“智能仓储”业。智能化,突出了对信息技术运用于实际的掌握,“智能仓储”突出对传统仓储的改造和提升。它不再是简单的仓储,而是具有一定商业智能,同时可以提供相当能力的决策支持的智能组件。物流系统从“智能仓储”中得到的好处是提高了仓库的利用率,而物流系统的客户得到的好处是提高了与其商业活动息息相关的一些关键商业数据。随着企业物流的发展和完善,“智能仓储”最终向零库存努力。

以“智能仓储”切入,吸引供需双方加盟至少做到:一方面,我们要解决如何使被储存物增值,即通过储存创造“时间效用”,使所存之物在效用最高的时间发挥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智能仓储”的利用率;如何与大物流系统做好“无缝衔接”,太超前和较落后都不行。如果超前,可能因为系统的缺陷,配套设施的不完备,致使项目操作缺乏必要的支撑而难有效降低流通成本;若落后了,客户加盟后发现并不能节省流通成本,批发企业也很难组织货源,兴市旺市。笔者认为,批发业“智能仓储”的建立,其参照物应是国内较先进的“智能仓储”。另一方面,要尽快把仓储功能增强放大,考虑做DC、TC、PC,逐步向两头延伸,把仓储、包装,加工、配送联合在一起,再做增值服务,最终把这些环节通统整合在一起,形成物流中心,从而成为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第三方物流。

(二)、从农产品深加工、物流配送切入分析

从事农副产品批发的批发业可把农产品深加工、物流配送作为切入点。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还需要经过加工、储藏、运输、包装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凝结新的劳动价值,据资料介绍,在美国,农产品从原料到消费平均增值5倍多,而我国不到2倍,其中蕴藏很大的利润空间。这类批发业可考虑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加工,农副产品向周边地区提供物流配送服务。

国内相当长时期,作为商品交易的桥梁平台有存在并发展的必然,原因是仍有相当数量的上下游商家需要这种服务平台。譬如国内的中小企业,它们不可能提供一条龙服务,把产品配送到终端消费,这样成本过高;而国内外的大客户要对这些分散的中小企业进行商品采购,其成本同样很高。笔者认为,今后得到发展的主要是专业批发,生鲜品加工批发,大宗商品批发,小商品批发,市场会更细化、更专业化,而且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促使批发业有向两头延伸的趋势。 四、进军“第三方物流”的赢利点探讨

笔者试站在客户的角度来探讨批发业进军第三方物流的赢利点。

首先,批发业要培植自身在第三方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寻找赢利模式的关键。如上所述,批发业切入第三方物流,相当长时期主要利润来源可能是房地产、仓储出租、配送服务等,但具备有竞争力的“物流”优势是获取较高利润的根本。如果批发业不具备物流业的竞争优势和有效整合物流业的经验、实力,就很难有降低客户流通成本的比较优势,也谈不上从流通领域分成利润。

我们知道,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要经过加工、储藏、运输、包装等环节,这些环节都凝结新的劳动价值,尤其是生鲜加工,花卉,实现快速配送,保证这种物流配送降低终端消费者的采购成本,批发业做好这些环节或通过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联合的方式共同做好这些环节,这是个赢利点。

篇3

2、产品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很少采取预冷措施,对操作的规范性要求不高。在生产过程依照生产厂商的规定进行操作,操作过程的透明度不高,不能确定是具体的哪方面出了问题,更不能确定相应的当事人。物联网的采用,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在采购原材料的时候就对其进行电子标记编码,建立数据库,通过电子标签,能够对产品在整个生产加工的过程进行连续的监控,包括当前的温度、湿度以及相应的操作人员,全部录入数据库的数据,很容易就清楚了是哪些因素造成的问题。能够立刻进行改善,也能够确定事故的责任归属。

3、在产品生产完成以后,不是直接进入市场,而是要进行储存,再根据需求进行物流配送到物流中心或者是销售点。储存水平相对于以前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不能保证所有的产品都是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储存,这样可能造成部分产品在仓库的储存时间过长,后面的销售时间很短的情况,特别是冷藏的产品的保质期短,更容易出现这类问题。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之后,储存管理变得更加的简便、快捷高效。在生产加工时对产品的电子标签,在储存的时候运用其自动识别功能,在入库的时候通过读写器就能很快的记录产品的入库时间和相应的数量等信息。仓库的管理过程中不再需要人员逐个地进行清点盘查,通过读写器进行快速的读取或者通过数据库查询相应的数据就清楚仓库库存的详细情况。产品出库的时候,利用数据库能够快速确定产品,从而避免了先进后出现象的发生。产品上的电子标签还能够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并把数据反馈给物联网,物联网通过智能处理,调节仓库的环境,提高储存质量。

4、移动设备上制冷的成本高,效果差。其运输过程是冷链物流中最薄弱的环节。运输车辆多种方式并存,特别是长距离的冷藏效果不好,造成大部分的产品质量下降,甚至使产品失去使用功能。通过产品上的电子标签,把在运输途中的信息反馈给予系统的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及时控制调查节制冷设备,可以保证在运输的过程中产品的质量。

5、由于销售点分散,销售量小,销售次数多,销售过程复杂多变。同样的商品在同时间可能面临不同的温度。通过物联网的电子标签,可以清楚地知道具体情况,根据冷链物流的控制中心,控制其制冷设备,销售人员根据数据的提示,快捷地找到相应生产日期在前的产品。以确保先生产先消费,避免产品超过了保质期还未出售的情况。

6、在冷链物流中利用物联网的技术,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保证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顾客满意度,降低生产成本,划分冷链上相关的责任。同时,也便于政府部门对冷链上产品监测。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曾经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网上支付、网络安全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货物配送,也就是物流。虽然中国经济已经得到飞速发展,但是问题随之出现。物流体系并不是很健全,现已成为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也成为各大企业关注的主要问题。为了适应电子商务下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必须正确选择和采用电子商务下的现代物流模式。

1电子商务对物流提出的新要求

1.1实现信息化物流

实现信息化物流,指的是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存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1]。

1.2实现自动化物流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提升,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越来越大,只要有电子商务就有物流的身影,因此,物流必须实现自动化,以保证物流成本的降低以及物流效率的提升。实现物流自动化,摆脱人力化物流,减少因人力资源产生的费用,同时实现机电一体化,以无人化作为物流的一个新目标,进而提高生产力,降低劳动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3物流智能化

与其它作业不同,物流作业需要相当专业的去进行运筹以及决策,例如,库存量的多少、运输的路线是什么以及最终的货物的分拣,整个流程下来,需要相当专业的人员才能实现。为了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我们必须使物流实现智能化,进而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2]。

2电子商务下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

电子商务下最合适的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何谓第三方物流,除了买家以及卖家以外按照特定的时间完成提定的货物配送服务的第三方人员。下面将具体阐述第三方物流的特征以及第三方物流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益处[3]。

2.1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第三方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信息网络化;第二,多方位服务;第三,个性化服务;第四,专业化服务。

1)信息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方物流出现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货、保管、运输、流通和加工实现一体化。

2)多方位服务。第三方物流不仅仅会提供货物传输的服务,还会实现库存控制、货物保管、货物配送以及物流信息的报备等多方位的服务,进而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

3)个性化服务。在消费过程中,不同顾客要求不一样。比如,有的顾客比较着急,可能需要缩短货物的周转时间,还有的顾客所买的货品需要指定时间进行配送,这些第三方物流都是可以做到,可以实现,因此,第三方物流还具有个性化服务的特点。

4)专业化服务。正如上文所阐述,从货物的整理、到货物的运输到最后货物配送,这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很专业的物流服务,而第三方物流恰好具有这个特征,在整个交易环节中,第三方物流会采用专业化服务进行整体跟踪,进而保证货品的安全输出以及安全纳入。

2.2使用第三方物流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使用第三方物流,具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节省费用;第二,提供良好的个性化服务;第三,减少企业的库存[4]。

1)节省费用。第三方物流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节省费用,没有第三方物流的情况下,大部分货物的周转时期为一周,在第三方物流的帮助下,货物的周转时间减为3天左右,进而实现库存的减少以及损耗的降低,为企业节省大量的费用。

2)提供良好的个。物流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很专业的运输知识,对于卖家来说,很多卖家并不了解物流服务的过程,在买家进行询问时,通常会产生“一问三不知”的状态,进而让买家误会成“敷衍或者是服务态度不好”,从而导致销售量的减少。在第三方物流的参与下,由于第三方物流具有专业化服务的特点,因此,第三方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顾客解答对应的物流问题,进而让顾客觉得卖家的服务态度很好,服务很周到,从而实现销售量的增加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

3)减少库存。对于企业来说,库存量的多少也是影响企业经济的重要原因。企业如果不及时清算库存,便不能按照库存量的多少进行合理化生产,进而会产生货物囤积或者供不应求的现象。对于电商来说,为了减少供不应求现象的产生,商家只能多进货,进而造成库存积压。然而,在第三方物流的帮助下,这个现象得到缓解,第三方物流具有智能清算库存的功能,能够在第一时间帮助企业计算出商品的库存量是多少,进而实现减少商品库存,降低商品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3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物流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虽然第三方物流已经具备信息网络化、多方位服务、个性化服务以及专业化服务的特点,并且能够为企业带来诸如节省费用、提供个性化服务、减少库存以及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益处。我们相信以物流为主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将成为电子商务物流的主流。

参考文献

[1]韩绍清,薛鹏昊.如何选择企业的物流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9):58.

[2]刘炯艳,邵兵家,曾文涛.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物流模式决策[J].统计与决策,2005(4):128-130.

[3]陈利民.我国企业研发阶段的物流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8):155.

篇5

电子商务物流的信用体系建设策略浅析

前言

信用信息采集作为信用体系中的一个首要和关键的环节。物流信用信息采集是否客观、真实、全面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能否进行合理加工与处理,使之能够更好地体现物流企业的真实信用水平。信息采集、记录和使用的过程能否实现标准化,能否合法保护数据主体的权利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见到。本文从电子商务物流领域的信用现状出发,设计出“一一三三”信用体系建设的框架布局:即一个方针、一个平台、三个最关键环节(货物标识、智能押运和电子签收),三项任务(信息采集、共享、使用)。从而建立物流信用信息平台的数据库中心,对社会化大物流信用数据实时采集、信用数据整合与装载,描述了信用信息从数据采集、建模、校验、比对、容错、整合、入库的策略。

1实行“一一三三”信用体系的框架布局

1.1 一个方针:培育信用产品市场需求

信用缺失同时也制约了物流企业的发展。从一些主要发展中国家建立信用制度的实践看,信用行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我国已具备了大规模发展信用消费的客观条件,这就要求信用中介服务行业有较快发展,为社会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消费者和企业的信用报告。从而增强信用市场的信息对称程度,保证物流信用市场的平稳、持续、健康发展下去。这样,除了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之外,物流行业必须自己构建第一手的信用信息通道,培养一个通用的物流信用信息平台。

1.2 一个平台:物流信用信息平台

要建设这样一个网络服务开放的物流业信用平台,首要解决平台中的软、硬基础建设问题。物流信用平台的硬基础主要是指智能物流中信息精确采集装置和身份标识装置。在货物标识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统一布置货物身份标识装置;推动电子封、智能锁和周转箱等在物流中的应用;实现运输工具和物流对象货物的身份识别和认证,确保物流信用平台的信息交互与控制识别。物流信用平台的软基础主要是指物流智能软件系统,其充当着物流系统环境的“心脏”和“神经”,是确保物流信用平台多应用领域安全可靠运行的中枢。

1.3 三个最关键环节

现代物流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运输,更是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利用先进的物流装备和技术就可实现从物流源头起完成自动采集,以实现物流过程的全透明化和可追溯化。物流信用平台最重要的工作是做好货物标识、智能押运和电子签收三项工作。物流信用信息就贯穿在这三个最关键的环节中。

1.3.1货物标识

货物标识就是对在供应链中运转的物品进行标识。在货物的托运、运输开始,在货物包装层次应当实现自动识别,以支持货物的装车清点、中转分装、发运地自动识别和货物在本次物流全寿命责任管理。在这些环节中,随时随地都要用到货物的标识,其是多种行业共享的通用数据。分拣、配送、签收过程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将电子标签贴在发送的物品上,并在每个货物交接点装一台RFID阅读器。RFID作为自动识别技术,不需人工操作即可完成管理作业,速度上即时反映,可大幅缩短作业时间,应用范围非常广。

1.3.2智能押运

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成败,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智能押运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码、整理、配货等理货工作,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将确定数量和规格要求的商品传递到用户的活动及过程。这种新型的物流配送模式带来了流通领域的巨大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相对于传统的物流配送模式而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具有高效配送、适时控制以及过程简化的优势。

1.3.3电子签收

电子签收是物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的需求,把一系列物联网技术通过系统一体化的开发集成和应用,以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防范业务流动带来的不稳定性,加强企业对业务过程的管控水平的一种体现。传统的纸质交接方式不仅花费了大量纸张、人力,同时也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物流管理的需要。通过RFID识别收/发货方和运输车辆身份及货物与目的地是否一致,扫描商品车条形码信息确认商品车身份及质损状态等信息,连同每次交接货时都形成一个唯一的数字签名,经过GPRS的通讯网络,传输到物流信用平台,及时更新订单交接的完成状态。同时,平台在第一时间以短信或电话来通知相关利益者。平台将自动进行解析、核查和回复以完成签收信息管理。

1.4 三项任务

电子商务物流的信用体系建设中三项任务,就是加强物流行业信用信息的采集、记录和使用。行业的信用信息是行业内交易主体日常行为的真实记录,即便物流企业上报的公共信用信息和银行信用信息有虚假成分,通过了解行业信用信息可以显出其原形,因而物流行业的信用信息是所有信用信息中重要的信息。在这里我们主张快速、真实、完整、连续、合法、开放的取得物流企业信用信息。

1.4.1信用信息的采集

①信用信息采集的内容

物流企业的信用信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㈠信用能力的信息

主要物流企业的资产规模以及扩张的速度、资产负债率和偿债能力、盈利水平和盈利产品等。

㈡信用行为的信息

物流企业履行各种合同的情况,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的情况。违规违法收到惩处的记录等。

㈢其他公开信息

如物流企业的注册登记信息、公司名称代码、反映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的信息,企业的投资战略与决策、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管理、企业主要管理者的背景与履历。

②信用信息采集的流程

㈠发运信息采集:发运前,物流商用手持机清点发运货物并将发运货物的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到物流信用平台;

㈡中转分拨信息采集:中转时,可根据货物标识识别并分类中转,通过手持机采集并上传中转货物信息,可以让平台随时记录货物的运输、中转信息,防止运输过程中的信息丢失;

㈢接受信息反馈:货物到达结束地后,签收人通过手持机扫描货物标识,并与平台记录的标识信息比对后,快速确认并上传货物签收的信息;

㈣全寿命跟踪:从货物发运的源头起,利用货物标识的唯一性使货主、物流商、物流中介、物流中心、物流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都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相关物流的运输、中转和签收的全寿命管理情况,将大大提高物流全过程的信用信息采集能力。

1.4.2信用信息记录

任务要求涵盖物流供应链上所有的受众:即货主、物流商、物流中介、物流中心、信用机构、物流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等。做到信用信息记录的真实、及时、全面,需要百分之百的可靠性,百分之百的互联通性。实时响应,永久、完全存储任何相关的信息等,实现物流主体行为信息比对、抽取、审核处理。分阶段逐步提高应用数量等级,从单个孤立应用逐渐过渡到大规模的海量应用。

1.4.3信用信息使用

有效的使用信用信息可以使所有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能够及时连接并且覆盖全社会,使那些只从事一次性博弈的市场交易主体就不再有生存的空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策略也将失灵,每一个交易主体都被迫进行重复博弈。而在重复博弈中,诚信显然是最优策略。

对信用信息的使用者而言,即时信息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历史的信息;对于需要即时信用信息的主体而言,过时的信息实际上就是信息垃圾。那么,要如何确保信用信息的客观公证、完整、独完、真实、可靠。这就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原因,要求其对信用信息的传播和报道不受任何外来力量的支配和左右,同时保证其生存和发展与所传播信息的内容无关。

2 电子商务物流的信用体系建设的任务

2.1构建信息共享机制

从对原始信用信息的收集,到进行筛选、甄别、匹配、核验、加工整理、保存形成“信用数据”,再到后续对数据的不断更新和维护,这一过程是一个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只研究“原始数据”的收集,不仅会使研究思路缺乏连贯性,也会限制整个研究的实际意义。体系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设计出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使信用评估机构、企业、政府以某种准入方式快速进入,使其方便获取并完成信用信息自定义查询、统计分析、管理决策服务以及公共服务的功能。

2.2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由于交易者根据自身需要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成本较高,效率却比较低。于是在社会分工的进程中逐步出现了专门从事信用信息征集和处理的第三方征信。第三方征信更加专业、更加具有规模效应,为从事信用交易的各方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也对信用行为的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3形成交易反馈机制

市场中的交易主体往往需要先了解对方的信用能力和以往交易中的信用记录。因此,使用者所得到的关于双方的信用信息则决定是否与对方进行交易。如果交易得以实现,那么本次交易中双方守信或失信的记录就成为新的信息汇入信用信息源中。如果不进行交易,那么它对于对方信用信息的请求将有可能成为对方信用信息集合中的一部分内容而保存在有关的数据库中。信息使用者这种对信用信息的使用和反馈是信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交易主体对未来的预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反馈机制,才使得交易者收到足够的警戒,同时一旦失信,就会被记录,并影响到下次交易机会。由此我们看到,信用信息使用者在作为信宿的同时,也是信息的反馈者甚至是产生者。

2.4展开数据挖掘

开展信用信息的数据挖掘工作,就是力图找到有效方法自动地分析信用信息数据、自动地对数据分类、自动地对数据汇总、自动地发现和描述数据中的趋势、自动地标记异常。

数据挖掘是对数据库中的大量业务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分析和其他模型化的处理,从中提取辅助决策的关键性数据的分析方法。数据挖掘的目标是通过对现有数据的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出事情间的内部规律和关系,以指导对事物的认知和管理。

3 结束语

篇6

论文摘要:在市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转型期,信用缺失正成为侵蚀社会肌体的毒瘤,缺乏诚信不仅会使社会公德丧失,而且会大大提高市场交易的成本和风险,影响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构建和完善信用体系打造信用社会,不仅仅是一个道德命题,也是一个经济命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大局。本文提出对电子商务物流领域的“一一三三”信用体系建设的框架布局与目标,仅供同行参考。 

0前言 

信用信息采集作为信用体系中的一个首要和关键的环节。物流信用信息采集是否客观、真实、全面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能否进行合理加工与处理,使之能够更好地体现物流企业的真实信用水平。信息采集、记录和使用的过程能否实现标准化,能否合法保护数据主体的权利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见到。本文从电子商务物流领域的信用现状出发,设计出“一一三三”信用体系建设的框架布局:即一个方针、一个平台、三个最关键环节(货物标识、智能押运和电子签收),三项任务(信息采集、共享、使用)。从而建立物流信用信息平台的数据库中心,对社会化大物流信用数据实时采集、信用数据整合与装载,描述了信用信息从数据采集、建模、校验、比对、容错、整合、入库的策略。 

1实行“一一三三”信用体系的框架布局 

1.1 一个方针:培育信用产品市场需求 

信用缺失同时也制约了物流企业的发展。从一些主要发展中国家建立信用制度的实践看,信用行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我国已具备了大规模发展信用消费的客观条件,这就要求信用中介服务行业有较快发展,为社会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消费者和企业的信用报告。从而增强信用市场的信息对称程度,保证物流信用市场的平稳、持续、健康发展下去。这样,除了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之外,物流行业必须自己构建第一手的信用信息通道,培养一个通用的物流信用信息平台。 

1.2 一个平台:物流信用信息平台 

要建设这样一个网络服务开放的物流业信用平台,首要解决平台中的软、硬基础建设问题。物流信用平台的硬基础主要是指智能物流中信息精确采集装置和身份标识装置。在货物标识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统一布置货物身份标识装置;推动电子封、智能锁和周转箱等在物流中的应用;实现运输工具和物流对象货物的身份识别和认证,确保物流信用平台的信息交互与控制识别。物流信用平台的软基础主要是指物流智能软件系统,其充当着物流系统环境的“心脏”和“神经”,是确保物流信用平台多应用领域安全可靠运行的中枢。 

1.3 三个最关键环节 

现代物流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运输,更是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利用先进的物流装备和技术就可实现从物流源头起完成自动采集,以实现物流过程的全透明化和可追溯化。物流信用平台最重要的工作是做好货物标识、智能押运和电子签收三项工作。物流信用信息就贯穿在这三个最关键的环节中。 

1.3.1货物标识 

货物标识就是对在供应链中运转的物品进行标识。在货物的托运、运输开始,在货物包装层次应当实现自动识别,以支持货物的装车清点、中转分装、发运地自动识别和货物在本次物流全寿命责任管理。在这些环节中,随时随地都要用到货物的标识,其是多种行业共享的通用数据。分拣、配送、签收过程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将电子标签贴在发送的物品上,并在每个货物交接点装一台rfid阅读器。rfid作为自动识别技术,不需人工操作即可完成管理作业,速度上即时反映,可大幅缩短作业时间,应用范围非常广。 

1.3.2智能押运 

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成败,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智能押运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码、整理、配货等理货工作,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将确定数量和规格要求的商品传递到用户的活动及过程。这种新型的物流配送模式带来了流通领域的巨大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相对于传统的物流配送模式而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具有高效配送、适时控制以及过程简化的优势。 

1.3.3电子签收 

电子签收是物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的需求,把一系列物联网技术通过系统一体化的开发集成和应用,以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防范业务流动带来的不稳定性,加强企业对业务过程的管控水平的一种体现。传统的纸质交接方式不仅花费了大量纸张、人力,同时也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物流管理的需要。通过rfid识别收/发货方和运输车辆身份及货物与目的地是否一致,扫描商品车条形码信息确认商品车身份及质损状态等信息,连同每次交接货时都形成一个唯一的数字签名,经过gprs的通讯网络,传输到物流信用平台,及时更新订单交接的完成状态。同时,平台在第一时间以短信或电话来通知相关利益者。平台将自动进行解析、核查和回复以完成签收信息管理。 

1.4 三项任务 

电子商务物流的信用体系建设中三项任务,就是加强物流行业信用信息的采集、记录和使用。行业的信用信息是行业内交易主体日常行为的真实记录,即便物流企业上报的公共信用信息和银行信用信息有虚假成分,通过了解行业信用信息可以显出其原形,因而物流行业的信用信息是所有信用信息中重要的信息。在这里我们主张快速、真实、完整、连续、合法、开放的取得物流企业信用信息。 

1.4.1信用信息的采集 

①信用信息采集的内容 

物流企业的信用信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㈠信用能力的信息 

主要物流企业的资产规模以及扩张的速度、资产负债率和偿债能力、盈利水平和盈利产品等。 

㈡信用行为的信息 

物流企业履行各种合同的情况,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的情况。违规违法收到惩处的记录等。 

㈢其他公开信息 

如物流企业的注册登记信息、公司名称代码、反映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的信息,企业的投资战略与决策、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管理、企业主要管理者的背景与履历。 

②信用信息采集的流程 

㈠发运信息采集:发运前,物流商用手持机清点发运货物并将发运货物的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到物流信用平台; 

㈡中转分拨信息采集:中转时,可根据货物标识识别并分类中转,通过手持机采集并上传中转货物信息,可以让平台随时记录货物的运输、中转信息,防止运输过程中的信息丢失; 

㈢接受信息反馈:货物到达结束地后,签收人通过手持机扫描货物标识,并与平台记录的标识信息比对后,快速确认并上传货物签收的信息; 

㈣全寿命跟踪:从货物发运的源头起,利用货物标识的唯一性使货主、物流商、物流中介、物流中心、物流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都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相关物流的运输、中转和签收的全寿命管理情况,将大大提高物流全过程的信用信息采集能力。 

1.4.2信用信息记录 

任务要求涵盖物流供应链上所有的受众:即货主、物流商、物流中介、物流中心、信用机构、物流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等。做到信用信息记录的真实、及时、全面,需要百分之百的可靠性,百分之百的互联通性。实时响应,永久、完全存储任何相关的信息等,实现物流主体行为信息比对、抽取、审核处理。分阶段逐步提高应用数量等级,从单个孤立应用逐渐过渡到大规模的海量应用。 

1.4.3信用信息使用 

有效的使用信用信息可以使所有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能够及时连接并且覆盖全社会,使那些只从事一次性博弈的市场交易主体就不再有生存的空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策略也将失灵,每一个交易主体都被迫进行重复博弈。而在重复博弈中,诚信显然是最优策略。 

对信用信息的使用者而言,即时信息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历史的信息;对于需要即时信用信息的主体而言,过时的信息实际上就是信息垃圾。那么,要如何确保信用信息的客观公证、完整、独完、真实、可靠。这就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原因,要求其对信用信息的传播和报道不受任何外来力量的支配和左右,同时保证其生存和发展与所传播信息的内容无关。 

2 电子商务物流的信用体系建设的任务 

2.1构建信息共享机制 

从对原始信用信息的收集,到进行筛选、甄别、匹配、核验、加工整理、保存形成“信用数据”,再到后续对数据的不断更新和维护,这一过程是一个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只研究“原始数据”的收集,不仅会使研究思路缺乏连贯性,也会限制整个研究的实际意义。体系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设计出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使信用评估机构、企业、政府以某种准入方式快速进入,使其方便获取并完成信用信息自定义查询、统计分析、管理决策服务以及公共服务的功能。 

2.2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由于交易者根据自身需要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成本较高,效率却比较低。于是在社会分工的进程中逐步出现了专门从事信用信息征集和处理的第三方征信。第三方征信更加专业、更加具有规模效应,为从事信用交易的各方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也对信用行为的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3形成交易反馈机制 

市场中的交易主体往往需要先了解对方的信用能力和以往交易中的信用记录。因此,使用者所得到的关于双方的信用信息则决定是否与对方进行交易。如果交易得以实现,那么本次交易中双方守信或失信的记录就成为新的信息汇入信用信息源中。如果不进行交易,那么它对于对方信用信息的请求将有可能成为对方信用信息集合中的一部分内容而保存在有关的数据库中。信息使用者这种对信用信息的使用和反馈是信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交易主体对未来的预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反馈机制,才使得交易者收到足够的警戒,同时一旦失信,就会被记录,并影响到下次交易机会。由此我们看到,信用信息使用者在作为信宿的同时,也是信息的反馈者甚至是产生者。 

2.4展开数据挖掘 

开展信用信息的数据挖掘工作,就是力图找到有效方法自动地分析信用信息数据、自动地对数据分类、自动地对数据汇总、自动地发现和描述数据中的趋势、自动地标记异常。 

数据挖掘是对数据库中的大量业务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分析和其他模型化的处理,从中提取辅助决策的关键性数据的分析方法。数据挖掘的目标是通过对现有数据的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出事情间的内部规律和关系,以指导对事物的认知和管理。 

3 结束语 

完善的物流信用体系为物流行业高速、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是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物流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 

建立在电子封、智能锁和周转箱等物流装备基础上,具有与具体设备无关的公共标准的,能支持异构数据源,跨地理区域,网络化的自动数据收集,汇总处理的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低端”和“高端”的连接,全程监测物流供应链上所有的交易和交接细节,为电子商务物流领域的信用信息采集、传递和共享创造条件。为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好基础储备。 

参考文献 

篇7

 

互联网时代,科技带来了更多可能性,许多原本仅存在科幻世界的事物被逐一实现,如当下众所周知的穿戴技术和指纹支付等各种创新支付技术,无不令人赞叹。这一切都表明互联网在走向一个更加智能和便捷的方向,也向着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的方向进化。各行各业以智能化为目的制订各项计划,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科技巨头对人工智能的研发促进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无形中也影响着它们的发展方向。金融行业作为与人们利益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的领域,其对科技的敏感度极高且更同步。因此,随着金融领域的发展越来越精密,它开始采用_些类人脑的系统来处理金融事务,人们将这些电脑称为金融大脑。就像大脑—样,它们拥有一套完整的信息处理和反馈能力,通过各种渠道在金融的不同领域抓取信息和数据,将获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和决策,然后将这些结论和决策通过互联网,例如微信、门户网站等触角反射给金融领域的机构和从业人员,这对许多人来说是极为方便的。

 

实际上,在2010年时,一个新的Lexicon服务系统被启用,它能够实时地给职业投资者金融新闻资讯。而引人注意的是,绝大多数订阅Lexicon服务的职业投资者并不是人而是计算机算法,这些计算机算法管理并控制着不断增长的全球交易活动,它们不再仅仅是处理数字,而是可以代替人做决策。

 

无独有偶,花旗集团随后也开始运用人工智能电脑来分析并获得客户的需求、预测经济走势等服务这台人工智能电脑具有多项出众的技能,比如能够理解自然语言,处理海量未结构化的数据,更能以人类的认知方式推断和演绎问题的答案。它可以提供诸如客户需求分析、预测经济走势等服务,同时还能够结合个人投资履历给出适合特定客户的投资计划。

 

智能与金融的结合除了表现在各种"金融大脑"的利用上,在其他方面也有体现。特别是随着大数据的广泛使用和智能设备的迅速发展,将智能与金融结合所构成的金融智能化正逐步推进。同时,这股金融智能化的风潮也吹到了国内。智能化在国内金融领域的表现不仅仅是金融大脑上的改变,更是体现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渠道上的"智能化"。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得有声有色的同时,银行业也开始变革,纷纷触网。除了推出众多形式多样的网络理财产品作为反击的第_弹,银行反击的第二弹则是从最基础的服务做起,力争智能化。主要是以智能网点的推出为主要渠道,将高智能科技元素广泛应用到网点的实际经营中,综合运用多种尖端的科技手段,强调网点形态的智能轻型化,及常规业务的高度自助化,使银行人员能够从传统柜面解放出来,得以从事业务价值更高的营销,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也给客户带来简便、快捷而直观的体验,为客户提供全新的金融体验。

 

智能网点的推出

 

网点是银行向客户展示服务理念和理财方式最好的宣传与推广窗口,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各类高新技术的应用打造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和自身文化特色的智能化网点势在必行。而随着全球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的创新不断加快,智能网点成为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受到关注。

 

未来的智能网点将向开放式与休闲式的方向发展,将是金融、文化、空间的结合体。对银行来说,其目的是要通过人文与空间的诠释使用户更愿意驻足于此:通过休闲舒适的空间环境使客户心情舒畅;通过科技的融入使营销变得更加有效,从而使客户在办理业务时能够产生宾至如归的感受。因此将更加注重金融与文化以及产品的展示,需要更注重用户的亲身体验和实际的应用效果。

 

正如我们看到的,某些营业厅甚至给人的感觉不再像个银行营业厅。比如"咖啡银行"模式,将银行"搬进"咖啡店。在这些咖啡银行网点中配置先进的智能服务设备,为客户带来全新的、时尚的愉悦体验,从而刷新金融服务体验的新模式。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为网点"造型”不但形式上要有创新,业务办理上也要做到智能化,力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随着大屏显示技术、LED显示技术、人脸识别技术、液晶拼接技术、纳米触摸技术、透明屏技术与全息屏技术、视音频远程交互技术等各类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打造智能化的网点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银行还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实现"智能化服务",精准识别用户的需求,准确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使营销更为精准。未来银行的智能网点将真正实现资源集中化、信息数字化、应用智能化、管理统一化。

 

颠覆传统服务长期以来,银行排队、办理业务繁琐耗时等方面让客户对网点心有抗拒,而随着银行逐步推出智能网点,是对此前传统银行网点服务方式的颠覆,带给客户新鲜而体贴的服务,体现了银行在服务理念上的新转变。

 

智能网点的推广,将传统的银行体验从产品转移到人,让每一位步入网点的客户都可以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金融产品解决方案,而且现场实时互动地解决问题。

 

借助科技手段,通过智能网点的建设和不断创新,银行不仅可以提高客户体验、实现精准营销和业务处理,而且能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使银行能为用户提供超前的智能化服务,从而大大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位置信息,可以查询当前最近的以及排队人数最少的网点。银行方面可以提前收到客户的电子化信息,待客户到来,就可以直接办理业务,更方便快捷。让用户体验并享受到电子化的好处,这也是智能网点的例子之_。

 

这个方式同样适用于移动理财、移动办信用卡等业务。只须在移动设备上进行信息录入还有信息采集,用户确诊无误后直接在电子合同上签字,当然,这需要有保护签名安全的技术为依托。

 

业务开展实现无纸化、电子化,可以大量节约打印成本和纸张成本,这不光是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和呼应,还可以提高办事效率以及用户的体验。金融机构一旦实现无纸化的普及,很多工作和业务上的创新也得以实现,这也是金融服务的提速。智能化是一个广泛的话题,无论是金融还是商业领域,智能化都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它已深入到各行各业之中。

 

特别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商物流,由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为其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电商物流的发展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等特点,涉及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技术,无_不是其走向智能化的表现。

 

虽然当前的电商物流还需要长时间的发展才能实现行业的整体提升以及效益的提高,但也有专家预测,一旦电子商务物流实现智能化,可以降低物流行业近千亿元成本。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智能化的物流市场,其前景必定不差。

 

此外,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也在走向智能化,智能汽车成为时尚潮流的代名词,更被称为"跑在轮子上的计算机"。而被厂商们炒了很久的车联网并非只是空谈,导航、动态交通信息、车辆防盗、紧急救援等功能,已在很多车型上实现。人们关注的是,一旦汽车也接入网络,是否会被轻易攻击或控制,而对于汽车能够实现智能化,却大多是欢迎的。

篇8

关键词:人工智能;现状;前景;影响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一、引言

2016年上半年,最吸引眼球的新闻莫过于围棋界的“人机大战”,谷歌旗下的研发团队开发的阿尔法狗围棋(AlphaGo),竟然四比一大比分战胜了当今最顶尖的围棋选手之一、世界围棋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除了大比分胜出之外,对弈过程中,阿尔法狗围棋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推理能力和围棋实力更让人震惊。这一标志性事件立即让“人工智能”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变革?它是否会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它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会不会也带来某些潜在威胁?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前瞻研究,提前准备好应对的策略。

人工智能的定义有很多种,目前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通俗的解释,人工智能就是让计算机系统具备类似于人类具有的推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早在几年前,人工智能就已经吸引了全球科技巨头纷纷竞相投入巨资。从2013年开始,从国外的谷歌、推特、苹果、英特尔、雅虎、IBM,到国内的百度、阿里、腾讯,等等这些国内外巨头们竞相发力布局该领域。例如,2013年3月,谷歌就在人工智能领域砸下重金,为聘请该领域的大咖亨顿而重金收购了DNN research公司。同年12月,Facebook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聘请纽约大学终身教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顶尖专家燕乐存。同样是2013年,百度建立深度学习实验室,2014年5月,“百度大脑”计划聘请“谷歌大脑之父”吴恩达为首席科学家。百度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秘书“度秘”和无人驾驶汽车、阿里巴巴推出的人工智能平台“DTPAI”等等都是大手笔投入。已经走上流水线工作的富士康工业智能机器人Foxbot具有相当于人类3至6岁的智力,是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成功范例。

2014年初,谷歌6.5亿美元重金收购后来参与“人机大战”的阿尔法狗围棋的研发团队DeepMind科技公司;自此次收购事件之后,全球嗅觉灵敏的风险投资也迅速跟进,风险投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增长非常迅速。以智能机器人为例,根据venture scanner公司的统计数据,该领域2011年全世界风险投资金额才仅仅1.94亿美元,而2015年时投资额已暴增至9.23亿美元。人工智能在中国国内也是投资热点。2016年1月艾瑞咨询的统计报告中,有65家中国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获得投资,共获得29.1亿人民币的投资;其中大疆科技是典型案例,获得了7600万美元投资。

三、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

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人们并不全是乐观的看待,而是分为截然相反的两派。支持者认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风暴眼,人工智能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所有热点的关键环节,比如:互联网+、机器人、工业4.0、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O2O、智能硬件、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等。有人甚至认为,人工智能将引发人类历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在许多领域给我们带来颠覆性变化。

韩国总统朴槿惠的观点在支持方中较具代表性:“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社会造福,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尽管看好者众多,但反对方也不少,他们对人工智能提出很多质疑甚至担忧。认为人工智能会对人类构成威胁的人不在少数,其中包括许多著名科学家,有些人甚至认为人工智能会毁灭人类。例如,比尔盖茨、史蒂芬霍金、埃隆马斯克等名人都是属于质疑阵营。反对者中,有些人认为人工智能会抢人类饭碗,会造成大规模失业,有学者甚至认为智能机器人未来几十年内有可能彻底取代人力。另外一些反对者认为,人工智能的智力未来可能会超过人类,并可能反过来控制人类,从而给人类带来威胁,甚至有可能导致人类的灭亡;又或者,像可穿戴智能设备若能直接连接人类大脑的神经信号,那么一旦这类与人类大脑神经系统直接连接的人工智能设备出现故障,也会给使用者带来灾难影响。

四、人工智能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未来,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影响可能有许多方面,它可以渗透到社会的许多领域,可以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下面列举的是可能受影响较大的若干方面:

第一,制造业。智能机器人和其它人工智能设备未来极可能给制造业带来颠覆性变革。富士康的Foxbot就足以说明这一点。未来的工厂可能从数千员工缩减到一两百人,或者是无人工厂。这一方面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失业。因此,这需要社会和个人都要迅速调整,将失业人员转移到新的、技能更高的行业中去。

第二,服务业。像餐厅服务员、银行大堂经理、老年人护理员、火车票验票员等服务性岗位实际上是体力高于脑力的工作职位,这类岗位未来较大可能会由人工智能取代。同制造业一样,这也会造成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服务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是失业。同样,这也需要将失业人员转移到其它行业中再就业。

第三,交通运输和物流业。人工智能必然给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带来巨大变化,比如利用无人机或无人驾驶汽车送货。同样的,这会让交通和物流的效率成倍提升,但也会造成部分失业。那么这也需要转移失业人员再就业。

第四,日常生活。人工智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变革也将是巨大的,比如智能家居、机器人、可穿戴智能设备等等。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将会给我们的工作、生活、社会生产模式等等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变化。

五、结束语

尽管有负面影响,但技术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所以我们决不能抵制技术进步,我们真正该做的是抓住这股潮流。如果我们没有抓住,而其它国家抓住了,那么我们只会变得更被动、更落后,这对我们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负面影响可以想办法克服,但绝不可保守残缺,错失发展良机。

2016年5月23日,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共同制定了《“互联网 +”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这说明了中央决策层对人工智能非常重视。人工智能将是未来若干年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物联网;物流管理;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036

[中图分类号]F252;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02

0 引 言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推广普及和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同时,相关的物流需求业务也变得日益增多,且现今的物流管理模式已逐渐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而物联网的成熟,促进了物流管理的发展,提高了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为现代化物流管理带来希望。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管理模式进行了相关探索。比如,张世乐从物品进入库的角度阐述了物联网对现今物流管理的优化;施先亮从射频电子编码对物流产品踪迹的角度说明了物联网相关技术对传统物流管理模式的改变;Chui Young Yoon详细介绍了RFID技术对传统零售业以及物流管理方面的相关应用。虽然有很多学者做了相关研究,但都是针对某种技术对物流管理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没有从物联网对物流管理模式的整体影响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本文结合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在介绍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优化物流管理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介绍了利用物联网优化物流管理模式的方法和策略。

1 基于物联网的优化物流管理模式的相关概述

1.1 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指利用RFID、红外射线扫描仪、GPS等各类技术和器械,按照制定的标准规则,把任意产品和网络相链接,通过对内容消息传输,达到智能化甄别、追踪、监视和管控效果的一类网络。

1.2 物联网对传统物流管理的影响

物流管理一般是指利用基础原理和科学手段,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规划、协管和监控的途径和手段。物联网手段对传统物流管理模式产生了重大变革。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商品供应过程,增加视觉分析能力,降低供应过程的不可见性。物联网可以有效减少存储支出,增强对应库管能力。物联网可以帮助公司对整个物品供应销售过程进行可视化监控,帮助管理者有效整合资源。物联网能有效加快物流管理的F代化程度,也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应急能力以及对客户的服务水平。

2 基于物联网的优化物流管理模式的途径

通过事先指定相应的应对途径,采取相关措施,可以优化物流管理模式,使各项物流服务能以最佳的状态进行协作配合,同时降低相关支出,提高物流效率。物联网技术和现今物流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是信息化物流的基本模式,它利用物联网技术达到了快速、高效、准确的物流管理。本文从物联网建设、物流管理系统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传统物流管理模式的途径和策略。

2.1 企业管理系统严格遵守物联网通信标准

严格一致的物联网通信标准,可以帮助企业之间信息的整合和物流管理系统的整合,为进一步进行高效管理打下基础。所以,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家和科研公共组织对物联网通信标准的制定,同时企业自身要严格遵守,这样在各个系统模块整合时,可以实现低耦合、高独立的管理模式,并且不影响企业之间数据的互通共享。所以,物流公司最需要做的就是遵守国家制定的物联网标准,以方便物流企业之间进行更好的管理。

2.2 建设依托各类物联网技术的信息采集端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物流模式的优化,提高了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同时全面的物流信息探测是优化传统物流管理模式的基础。全面物流感知依托物联网感知端设备,较常用的技术主要包含传感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等,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可以给物流管理带来巨大的变化。通过应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可以及时采集商品数据以及产品调度信息,获得这些信息后,可以进一步打造物流数据库,为进一步打造智慧物流夯实基础。较常见的应用有GPS全球定位系统在车辆输运过程中的使用,可以监控物流运输的全过程以及应对各类可能的突发状况,做到科学精细管理。

2.3 打造商品即时数据反馈系统

传统物流管理对商品输送这一块是“盲区”,企业管理者不能及时了解商品输送过程中的实时信息,这对商品的调度以及保护都是不利的。利用物联网感知端获取的实时数据,可完成对商品数量、流向以及剩余商品信息进行监控,尤其是对商品安全信息的采集,可完成对特殊商品的安全高效监管。通过商品的RFID技术和GPS技术,可实现收集商品的LBS信息,同时可实时对后台进行反馈。在物流管理全行程中,实现对每个商品的精细化数据收集分析。对产生的各个商品的实时信息,物流管理者可以对有问题的商品进行追踪和找回,对商品管理以及防范危险事件发生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2.4 基于物联网技术全面升级物流管理系统

现今的物流管理系统,仅仅具有对商品的调度功能,其已不适应现今物流管理的需要。通过使用物联网,可以实现物流管理中的资产、商品、数据以及实际物品的有效整合,所以传统的物流管理系统应基于现代物联网手段进行全面的改进和改革。基于物联网手段的现今物流管理分析系统,实现了对商品制造、存储、输运、售卖和使用的整个过程的全面、即时数据的收集和输运,使后面的信息管理系统,比如仓库管理、运输管理等,可以完成实时化的产品供应管理模式,以进一步的改进现有物流的效率低问题。

2.5 对物流业务进行全面重构升级

物流管理系统的全面升级,一定会影响现有的物流业务模式,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对现有的物流业务进行全面重构升级,以此完全发挥物流管理系统所带来的好处和进步。在利用物联网手段的新物流管理分析系统前提下,传统物流业务的升级改造可以从这几点进行着手:缩减物流有效层次;实现业务模块化分离,将实地营销交给其他业务公司进行处理;物流管理科学化发展;将工作开展紧密依靠物流管理分析系统提供的数据分析结果。

2.6 构建特殊商品存储环境的及时反馈、监测系统

利用EPC、RFID技术以及Savant组件,对特殊商品进行及时数据反馈,包含温湿度、空气情况等各类数据,对商品信息反馈的频率进行人工智能调整,商品数据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传输给后台存储分析系统,系统根据反馈的内容,将分析结果发送给有关部门。同时,后台系统可以对异常数据进行预警,也可以实现智能化调整。比如,对温度的智能调整,可以防止易受温度影响的商品变质,因此,特殊商品的及时反馈、监测系统对特殊物品的监测具有关键作用。但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是一个复杂性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

2.7 构造以云计算为核心的云端管理分析系统

物流管理过程中,通过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将是海量的,传统的统计计算手段将不能满足对物流数据智能化分析的需要。通过构造以云计算为核心的云端智能分析平台,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物流数据的智能化分析,以完成ι唐返娜面分析、预警调度,帮助管理者高效的管理调度商品,实现物流管理信息的智能化。将物流管理分析系统,打造成以云计算为核心的系统,可以大大缩短数据分析处理的时间,帮助决策者及时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且对于优化现有的物流管理模式具有重要帮助。

3 结 语

随着互联网和经济的发展,现有物流管理模式已满足不了新时代的需要,因此,现有物联网技术是物流管理现代化的曙光。本文首先概述了物联网的基础理论,在了解物联网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描述了现有物联网技术对传统物流管理模式的重要影响。最后,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调研结果,提出了利用物联网相关技术优化物流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促进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提高物流效率,同时帮助物流管理者可以科学高效地进行商品调度和配送管理,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产业的迅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世乐,吴百峰.高密度条码在现代物流业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11(6).

篇10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信息通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越来越强调集中有限资源于核心业务,做强、做大主业,第三方物流因此成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CEPA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全面开发物流市场已成定局,现代物流业成为关注的焦点。第三方物流是目前现代物流管理的主流模式,逐步受到了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重视,成为关注焦点中的焦点。

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3PL)的概念开始传入我国。什么是第三方物流呢?第三方物流是由物品供、需两方以外的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是在供应链中,企业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用户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能够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物流的束缚,而将精力集中于其核心业务。根据美国田纳西州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在美国)大多数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后可以获得的好处包括:作业成本可降低62%,服务水平可提高62%,核心业务可集中56%,雇员可减少50%。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2003年,国内物流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594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例为13.1%。截至2003年,国家铁路总里程达到62992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180.98万公里,路网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国内河航道通行总里程123964公里;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的码头泊位34289个,并继续向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国家对信息通讯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大,全国形成了八纵八横格状光缆干线。智能计算机、系统集成以及通信等关键信息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高性能公共平台建设创造了条件。地方政府纷纷规划建立物流基地和货物集散中心,企业也加大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力度。

(二)第三方物流需求稳定增长,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对专业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渐增加,使得第三方物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2000年到2005年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5%,客户外包TPL原材料供应增加到35%,生产商产品销售增加到80%,分销商物流外包增加到60%。

(三)第三方物流行业主体稳步发展。随着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运输和仓储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逐渐减弱,民营物流企业和外资、港资物流企业市场份额逐渐变大,一批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涌现,一些大型工商企业内部物流部门也开始向第三方物流转变,开展社会物流服务。

(四)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为了推动现代物业的发展,国家相关部委自2001年起先后联合颁布《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意见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法规,为我国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关政策保障。许多地方政府也高度重视本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并已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地区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促进政策,许多城市制定了各自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纷纷加快物流园区和基地建设。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特点

(一)地域性、行业性特点明显。从地域上讲,东部起步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与环渤海地区。中部落后于东部,但好于西部。从总体讲,东部已处于发展阶段,而中西部则处于起步阶段。从行业讲,物流需求大的主要是中外合资与中外商独资企业、连锁企业、日用化工品行业、家电行业、烟草行业、医药行业、汽车行业等等。

(二)低市场份额。据2004年中国仓储协会等单位进行的《第5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生产企业成品销售物流中,全部外包给第三方的占18%,部分外包的占55%,选择部分外包的企业比2003年高出11%;商贸企业选择全部或部分外包的占27%。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4年的调查,在制造业中选择全部或部分外包的占57%,在商贸企业选择全部或部分外包的占38%。据Mor·鄄Ganstanley统计,中国由第三方物流处理的产品只占总体成品的16%,经第三方物流环节的工业原始生产资料只占总体的20%,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只占总体物流业务的2%,而这一数字在美国为8%,在欧洲则为10%。

(三)低服务水平。第三方物流企业功能单一,仍以仓储、运输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尚弱。根据第5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结果,生产制造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满意或不完全满意的比例仍高达50%以上,说明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第三方物流还不适应企业的要求。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第三方物流面临较大需求约束。目前我国寻求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主要还是跨国企业,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理念,恪守计划经济时期“大而全、小而全”经营思路,自建物流体系,采取传统的自营物流方式,致使我国整体物流水平徘徊不前,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发展产生很强的制约作用。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处于初级阶段,规模较小,自身的局限性较大,竞争力有限与传统物流相比,第三方物流一般需提供全部的劳动及存货管理,生产准备,组装、集运等多项服务,这对供应商的要求是很高的。

(三)物流企业设备与技术落后,限制了物流整体的发展物流中心的设施设备普遍比较落后,智能化、自动化仓库比较少,仓储运输系统的整合效能比较低,信息流通不畅,难以达到对物流过程的合理、有效的控制和满足货主企业的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EDI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手段使用还不是很广泛,直接影响了物流中心与用户各方的沟通和协作,阻碍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物流人才匮乏,物流管理水平较低第三方物流是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活动,同时又是高新技术支持下的策略,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是管理类和技术类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应具备计算机和网络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知识。

(五)市场信用体系还不完善。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物流服务需求方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一方面,物流需求方在无法识别第三方物流的条件禀赋时,很可能对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履行承诺的能力产生顾虑;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可能利用信息优势,通过采取不利于物流需求方的一些行为谋求自身利益,导致物流需求方担忧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质量,顾虑企业内部运营情况会外泄,害怕对业务流程失控。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对策

(一)政府应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符合现代物流要求的发展规划,国家应该继续加强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并从宏观方面入手,做好总体的物流规划,以达到我国物流合理化和物流整体效益的最优化。国家应该及早制定出物流业发展的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的战略规划,将有限的资金合理规划,权衡使用,投入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领域。同时充分利用大、中城市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实力,建立一些大型的综合性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全国性物流网络,从而推动物流业向集团化、联合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中小型物流企业进行战略重组,重点扶持组建一批大型的综合的物流企业集团,提升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和行业标准,促进物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首先,必须全面规范我国物流服务的市场运行机制和规则,尽快建立物流服务市场的准入机制,明确规定注册登记物流服务企业的必要条件,全面界定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的权利和责任;其次,必须实现物流行业的标准化。主要包括物流基础设施、装备的通用性标准,针对环境和物流安全的强制性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的行业标准、物流用语标准以及物流从业人员资格标准等。

(三)加快物流领域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物流活动的信息化、网络化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建立适应综合物流发展的信息技术平台,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企业应加快建立起集成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需求预测程度,促进信息共享。要积极引入和使用网络技术、HIJ、人工智能、条形码与KLM等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真正实现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为一体化物流的实现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

(四)加强物流理论的研究,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广泛开展物流培训与教育,开展国际物流教育合作。我国应建立完善的物流教育和培训体制,积极进行先进的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知识、电子商务、贸易经济、信息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和普及;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形成较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系统;加强同海内外的科研、教学机构的密切联系。通过多个层面的教育与培训,为我国培养出大量的各层次、各方面的物流专业人才。

(五)要加快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物流是服务性产业,是最需要诚信体系的行业,应该把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作为行业自律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大力宣传“诚信物流”,积极推进行业信用制度建设,要促进开展信用交易,制定和完善信用交易的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

[1]楼前飞、严伟,浅析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物流技术,2005。

[2]柴继锋,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企业活力,2005。

篇11

成本是一切之本

记者:国内物流形势正向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柔性化、智能化发展,但如今建设仓库成本是越来越高,成本是一切之本,自动化立体库能不能解决成本问题?

章智胜:国内土地成本越来越高,建筑成本越来越高,人力成本越来越高,这“三高”直接导致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高企。但做立库的好处在于它是集约化,集成的,一旦仓储能力强,建筑成本就降下来了,加上全自动化操作,人力成本就降下来。

当年我还在做进口堆垛机,同当时我承担的一个项目的监理一起聊天时,感慨进口产品系统这么贵,一个立体库动不动就要几千万的,哪几个企业能用得起?当时真的很疑惑,这样的立库在中国实不实用?后来一路走下来发现:立体库适合企业大批量的自动化生产需求,方便同自动化车间的整体物流整合,方便控制企业内部生产的整体物流,可以控制现代企业内部从原料、辅料、中间品、成品到配货等一系列控制和调度的功能,尤其是国内系统的价格已经非常适合国内企业的成本承受能力。国内的智能仓库市场同样也经历了从全套引进到现在国内技术发展成熟的过程,单个立库的总体价格也同样经历了从全套进口系统动辄几千万、上亿总额到现在的非常亲民的过程,拿堆垛机来说,目前稍微大品牌的欧美单台堆垛机的市场价格大概在200万~300万,同类产品在国内生产大概要50万~80万,而建筑成本、人力成本这些年来一直呈逐年上升的态势,目前很多的生产企业,仅仓库的土建动辄就是上亿的资金投入,而采取立库的方式土建的成本大大减少,甚至很多立库的建设成本比做平库的还便宜。

一般来说,立库仓储能力是平库的5倍,同样的仓储量前提下,平库的建设成本就会比立库高很多,更何况如果平库的仓库大,叉车就会多,叉车一多管理就困难,现场也难控制,经常会有设备损坏、人员受伤的情况出现。自动化物流目前不存在以上这个情况,自动化的特点是吞吐量很大,单个巷道,100米的巷道两分钟可出一个托盘。

但企业要是想做立库,不仅是要考虑到以上这些成本问题,还有企业自身的产能有多大,未来2到3年之后产能又会有多大,还有就是是否适合去做立库。

大小企业各有侧重

记者:企业选择做立库除了看成本问题,还要综合企业产能,那企业选择仓库自动化管理,要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章智胜:规模大小不同的企业,要考虑的东西也不一样。对于小企业来说,仓库可能只有存储作用,大企业还涉及到整个物流控制情况和生产环节。中大规模的企业做立库首先要考虑到设备运营的维护和保养,其次还要考虑到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有没有相关的应急预案,因为系统一旦出现异常,有可能会导致整个立库都无法作业。

我曾经有个烟厂客户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意外。当时烟厂的电脑中毒了,原设定的程序就出现了问题,导致无法出入库,我们从早上查到傍晚,还排查不出来是什么原因,只好换了电脑,然后才恢复正常。这期间立库罢工了7个多小时,烟厂2000多个平方的仓库在地板上堆满了烟,地上放着托盘,烟一直码到3米高。

对于小企业的来说,认真专业地去做设备保养是一个关键,另外,跟物流集成商加强合作对小企业也有好处。日东在2012年的时候为珠海一个公司建了个库,双方合作也比较愉快,日东先后为他们增加了入库的能力,入库的方式和堆垛机的改造,帮他们把原本转弯式的堆垛机改成了效率更高的直行式。从中小企业角度来说,这样的合作是直接提高了他们的产能的。

让专业的公司

做专业的事

记者:价格是商家最先考虑的问题,那日东的设备和技术方面的情况怎么样,有哪些合作商?

章智胜:日东产品基本都是自己生产,但会和非常成熟专业的供应商合作,比如机械手,是与库卡、ABB、安川、发那科等世界知名品牌合作。这些国外公司的产品都已经规模化、系列化,站在日东立场来说,让专业的公司做专业的事,这样更容易控制整体的品质。另外日东也走专业化道路,比如货架,因为货架一半的品质控制在生产制造,另一半品质是控制在现场安装的环节,而且现场安装的时候危险性大,对企业来说,如果选择自己做货架的话,会增加企业自身风险。因此,像这类的企业日东选择外包,会与供应商合作,比如精星、音飞等。其他方面,日东公司与韩国三星也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包括自动化物流系统、SMT等方面。在物流方面主要从以下方面合作:物料搬运系统,堆垛机,AGV及输送设备,分拣设备,软件及控制。还有湖州德玛,是日东的物料配件供应商。

记者:现在各个行业均催生竞合概念,物流行业也顺应大势,您能不能分享一些做过的竞合案例?

章智胜:还没有进入日东之前,我在上家公司就与昆船合作过,给延安烟厂做成品库和辅料库的改造。当时WMS管理系统是昆船开发的,我提供底层的控制系统(接受昆船方面的调度)及设备,尽管过程中大家在工作上经常会因意见不合而争执,但最终合作得非常愉快,一个项目的顺畅实施,离不开相关方的全力配合与支持,不仅项目实施的相关方,还有最终业主;不仅仅是外部的协作单位,还有相应的供应商和内部的各个生产单位。前年日东与南京六维合作实施江门健威的立库项目,当时甲方地面的厚度、承载量都不够,要改的东西很多,日东方面全力支持做到要改的地方都配合去改,甚至采取了赶工期的工序配合调整方案。日东当时就把堆垛机的高度减低了几公分以配合建设,六维那边也是尽力配合。在这个项目中日东和六维是甲方的两个供应商,需要相互合作才能为甲方服务好,竞合关系就是这个意思。

记者:您进入自动化行业近十年了,目前国内的自动化建设一直还处在中下游阶段,原因何在?请您谈谈自动化立体库在国内和国外的建设规划的不同之处。

章智胜:在国外,都是先做建设规划再开始建厂房,我们国内是反着干,先建了厂房再去考虑规划,这样一来必定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厂房高度可能不够,二是周转空间和零散物流转运空间可能不够。国外对这方面的考虑比较成熟,他们会先有一个成形的规划,细致到厂房周转的空间有多少,这个仓库是做什么作用,规划好了画好图了人家再建。

自动化立库常见误区

记者:但国内企业在仓储自动化方面依然有很多困惑,比如自动化立库是怎么操作的,请您介绍一下自动化立库的常见误区。

章智胜:首先,企业担心自动化立库造价和成本是不是太高。其实算一算,把平库和立体库的仓储能力一对比,做个数据分析就知道立体库的成本是更低的。其次,企业担心说人力成本不停上涨,使用立库会不会操作管理人员要更多啊?立库采用的是自动化系统,人力成本反而大幅度降低,平均几台机器才需要一个人操作。还有,企业担心这个自动化的系统员工是不是能够熟练规范地操作,其实集成商会在交货的时候对甲方的维修维护保养团队进行培训,使大家知道怎么规范操作和定期保养。最后,立库还有一个大优势是很多企业都没想到的,实际上一个企业日常运作除了信息流就是物流,自动化立库能与生产线连接,从原料入库到产品出库,整个系统数据都经过电脑,很方便就能让企业的物流和信息流相通相连,提高效率。

当我刚迈入智能物流这个领域时,当时只是觉得机器人、无人驾驶小车(AGV)等高科技很好玩,但经过多年的项目实施真正走过来,却发现立体库和中国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我坚信国内自动化物流的春天已经到来,今后国内自动化物流的市场会变得越来越大。

中国仓储自动化设施的普及率不足5%

篇12

最近几天,乐视生态体验店连续进驻杭州解百购物广场、杭州大厦501城市广场、杭州城北万达广场3大综合体。

近年来,得益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购成为一种主流的消费模式,电商企业也在这几年出尽风头,电商市场日趋成熟;但与此同时,网购人群逐渐饱和,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加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体验与服务,这让电商业迎来了发展的瓶颈。

就像马云在10月13日举行的2016杭州・云栖大会上说的“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线上、线下、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线上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下去,线下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上来”。线下的市场正在重新被重视起来。生态电商将会成为未来电商的主流模式。

乐视已经开始探索线上线下的结合。据记者了解,9月29日,乐视生态体验店入驻杭州解百;10月25号乐视生态体验店入驻城北万达广场;10月28日,乐视生态体验店入驻杭州大厦501城市广场,接连进入各大综合体,可以看出乐视对杭州市场的重视程度。

去年“双11”前夕,京东与腾讯联合宣布了“京腾计划”,被视为直指阿苏联盟的一个重磅炸弹。今年“双11”期间,京腾计划合作的升级版“作战”,则被表述为流量开放、数据结合及社交渠道共享等方面。

据京东集团副总裁颜伟鹏介绍,腾讯已向京东开放了更多流量以竞价,双方也进行了大量运营上的沟通协同,帮助广告主进行更加深入的数据结合以提升效率。此外,京东也推出“京享街”,鼓励用户在腾讯的社交渠道进行产品分享,帮助商家及供应商获取较好的营销效果。

而除去腾讯之外,在今年“双11”之前,京东同样与今日头条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促成“京条计划”的诞生。基于该计划,未来5.5亿今日头条用户将可以在阅读场景中直接完成商品购买。

据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商城营销平台体系负责人徐雷此前介绍称,“京条计划”主要涵盖三个方面:首先,京东将在今日头条上开设一级购物入口“京东特卖”;其次,今日头条将依托其个性化数据推荐能力帮助京东及京东平台上的商家实现精准的广告投放;第三,双方共同开展基于兴趣阅读的电商合作,通过导购、分佣等模式,帮助更多头条号变现。

与京腾计划相似的是,京条计划的特点同样被表述为“打通各自的大数据资源,更加精准地描绘用户画像,帮助品牌方进行更高效的广告投放与归因分析”。

“从本质上而言,京腾、京条与达摩盘没有太大区别,这三者都拥有极大的流量入口。”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说道,“如果一定要谈论京腾与京条之间的区别,那么京东与腾讯的合作更多的在于打造社交电商,营造购物场景,精准度或许没有京条高,但能够形成社交场景内的多次反复传播。京东与今日头条的合作在社交属性上偏弱,更多是大数据电商,为用户植入原生广告,分发能力强,能够实现精准触达。”

而对于京东而言,与腾讯及今日头条合作的价值点正体现于此。“京腾计划能够获得社交流量,京条计划获得的是新媒体、自媒体流量,对于京东而言,本质都是丰富拓展自己的流量渠道。”蒋一帆指出。

乐视――探索线上线下结合

“京腾+京条”组合战

近日,美的厨电于京东总部举行了一场以“一触即发智在必得”为主题的“美的厨电联合京东双11智能新品会”。京东家电事业部总裁闫小兵、美的集团副总裁兼厨房电器事业部总经理朱凤涛、中怡康厨电事业部总经理施婷等对家电行业、智能物联网、智能家电等发表了他们的独特见解及行业趋势预估,奥运明星吴敏霞、秦凯和何姿亲临体验美的智能整体厨房并参与互动直播。通过本次与京东联合举办的“双11”厨电智能新产品会宣告美的厨电“双11”模式正式启动,向广大消费者推出美的全套厨房智能电器新品。

会现场充分运用科技元素的设计,强调美的智能厨房的技术优势特点。现场展示了品尚智嵌系列嵌入式微蒸烤产品,加入了人机交互概念,融合WIFI智控、智能云菜单、全触控等智能技术,使厨房电器的人机交互变得可能。除大舞台炫酷的厨电智能新品科技展示外,智能展示厅还分别设置了互动区、产品展示区和美食区,展现美的烟机、灶具、嵌入式微波炉等15款智能新品。奥运明星现场亲身感受智能厨电产品,体验了APP控制等全新功能,并表示对美的智能厨房与京东微联的强强联合感到惊喜。

本次会重点向到场嘉宾介绍了自主研发的智能油烟机与燃气灶,美的智能烟机拥有智能锅感应技术,简单而言,当你的锅离开燃气灶,火力和油烟机会自动感应,作出联动调整。不仅如此,美的厨房此次的设计在油烟机中加入了智能WIFI远程控制和智能自动蒸汽洗清洁功能,真正做到让厨电拥有“智慧”,实现智能厨电新的突破。

在新品完毕后,美的厨房与京东双方领导及3位奥运明星吴敏霞、秦凯、何姿悉数上台亮相,共同完成隆重的启动仪式,宣告美的与京东2016“双11”热卖拉开帷幕。

生鲜电商作为2016年各大平台商家争相布局的热点领域,面对即将到来的剁手购物狂欢季,也在全力布局。

其中,天猫生鲜作为目前中国生鲜电商平台,本次2016“双11”更是蓄势待发,力创新高。天猫生鲜目前汇聚了全国乃至全球高品质生鲜商品,无论是新西兰、美国的进口水果,海南三亚的新鲜海产,还是来自内蒙古的精品牛羊肉等生鲜产品都备受消费者青睐。

据了解,本次天猫生鲜主推的“双11”产品不仅品类丰富、价格优惠,品质更是精挑细选。以生鲜羊肉为例,作为天猫生鲜战略合作伙伴的蒙羊牧业早在9月份即开始精心筹备“双11”高品质产品,全部精选内蒙古草原今年当季优质羔羊,新鲜备货。全流程清真屠宰、6重检疫检验、冷却排酸、精细分割等高标准工艺在确保健康安全的同时,更确保蒙羊“双11”羊肉产品的新鲜与美味。

据悉,目前蒙羊草原新鲜羊腿、羊蝎子、羊肉卷等草原羊肉精品的“双11”预售正在天猫生鲜会场火热进行中。

美的厨电――首发智能新品

天猫生鲜:羊肉水果齐上架

就各大快递公司来说,经过多年“双11”的“洗礼”,现在场地建设、设备升级、数据支撑等都已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是末端配送的压力仍然存在。

顺丰运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职人员一直在正常招聘,从8月到现在已经招上来近千人。而储备的临时人员有3000多,这些人包括小时工、短派人员、勤工俭学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就是员工带来的家属和亲朋好友。据介绍,以往顺丰临时人员的薪资都是计时制,今年为了激发临时员工的积极性,首次采用“计提制”,也就是计件工资,多劳多得。

为了提高分拣效率,顺丰速运和韵达速递都在“双11”前启用了全自动化分拣设备。顺丰北京物流园的全自动化分拣设备在8月份启动,每小时可处理4万余件,比原来用人工提高一倍,设备最大的好处是省人工。“可能原来需要200人干的活儿,现在只需要30人左右”。

此外,人工分拣的准确度为95%左右,按此计算,假如每天有1000万单快递,其中有50万单可能出错,以2元一单的成本计算,每天将损失100万元。而利用自动分拣流水线,分拣准确度接近100%。

韵达速递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双11”期间,韵达全网分拨中心将配置300台前台自动收件系统,将分拨网点单个收件台收件速度提升至每人每小时2500件,较传统模式提升了1倍有余。另外,韵达在“最后一公里”及“末端100米”方面采取了多样化的服务形式,主要包括自建门店、合作便利店、智能快递柜等等。而这些措施也将在“双11”期间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时下旅游消费热点,去哪儿网“错峰省钱游”活动推出了“国内赏秋”“热门海岛”“日韩泰”“超值欧美”“超低游轮”主题游促销。境内方面,云南和四川仍是最受欢迎的秋游目的地,“北京―大理古城6天5晚跟团游”2580元起、“北京―九寨沟5天4晚”1980元起;海岛游方面,“北京―三亚5天4晚”自由行2780元起,“北京―巴厘岛7天5晚”跟团游3890元起。

欧洲市场方面,“英国一地10天7晚”深度游10599元起,行程包含大英博物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伦敦塔,温德米尔湖、牛津大学、曼联老特拉福德球场,更能感受凯尔特人的荣耀历史、苏格兰人的悠扬风笛。

大洋洲旅游市场推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12日”跟团游价格约1.35万元,行程包含游览地标建筑悉尼歌剧院、在当地最大的海鲜大排挡悉尼海鲜鱼市场用餐;游览黄金海岸昆士兰省最著名的主题公园之梦幻世界&Skypoint天空塔;前往世界自然遗产蓝山国家公园及山脚下的LEURA小镇游览;在爱歌顿农场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亲手喂食各种动物,亲近大自然;在新西兰毛利文化村中了解和感受毛利人的历史文化。

据悉,针对“双11”,各OTA平台在推出打折促销活动的同时,在产业布局方面也有所调整。近期去哪儿网与远洋管理有限公司达成了最终合并协议和计划,该次并购交易预期将于2017年上半年完成;而携程旅游网与旅游百事通也正式签署了《战略投资合作协议》,携程将通过旅游百事通拥有的5000多家门店,布局二三线城市,在线旅游并购整合加速。

快递公司招聘:既来之则用之

去哪儿网:海外路线受热捧

近年来,“双11”已经从单纯满足用户购买需求的价格大战,上升为泛娱乐化的综合性品牌大战、线上线下协同的O2O战役以及电商后台的全面智能化升级竞争……今年,线上线下融合是一大看点,一方面,苏宁、国美等传统家电连锁品牌借助线上线下联动优势让“双11”真正回归到零售本质,另一方面,创维等家电品牌巨头不断推进全渠道变革,对线上线下利益进行重新分配,让全渠道新零售模式能够真正落地,同时回归到顾客第一的服务法则中来。

篇13

在中国的每个物流园区,都驻守着这样一批吃苦耐劳的货运司机。他们通过物流园区中介@取运输信息,为此要支付每笔100元不等的中介费。他们也会去物流园区信息部排队领任务,往往还没排上,货已发完。司机们为了争取一个活儿,要在园区等候三到五天,吃住都在车上。大部分时候,司机拉着货去,却空着车回,回程的油费和高速过路费成为高昂的成本,为了多挣钱,一些司机就会冒险超载。

“车和货得不到高效的整合与匹配,使2000多万辆货车的空载率高达40%以上。”全国政协委员徐冠巨在2015年的两会提案中提到,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我国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而罗计物流创始人宋睿,正在试图构建一个物流信息平台,希望借助移动互联网让货主和车主进行高效对接,改变物流业多年存在的低效状况。

每一家企业之星的背后,都有一个履历光鲜的创始人

1986年,宋睿出生在北京,并一直在北京长大。直到他16岁那年,父母前往加拿大进行教学交流,他也跟随父母去了加拿大读高中。从北大附中到加拿大的中学,宋睿都保持着“学霸”的姿态。高三,他揽获加拿大全国数学比赛冠军。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他同时修读机械工程和数学两个专业。此后,宋睿又前往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攻读研究生,专业是工业工程,主修供应链管理与物流优化,自此与物流行业结缘。

身为学霸,宋睿却并不安分,用他自己的话说,“小时候就有创业的想法,老做一些不正经的事儿,喜欢闯。”还在读高中时,宋睿就通过破译球票系统的VIP密码获得低价票,倒卖球票赚钱。大学时期,他曾到北极圈一个炼油基地的工地做民工,在接近零下四十摄氏度的环境中每天工作十个小时,有时候摘下手套,手上都有一层冰。从大学开始,宋睿再没有从家里拿过学费。

宋睿在攻读工业工程硕士期间,也曾在Facebook实习,为其做服务器供应链优化。之后,他又进入普华永道担任大数据技术员。2013年,宋睿决定回到中国发展,回国后他加入了中概股公司兰亭集势,成为公司董事长郭去疾的特别助理,接触到跨境电商物流。在Facebook、普华永道、兰亭集势的三段工作经历不仅提升了宋睿的行业判断能力,也让他结识了众多投资机构,同时激发了他创业的想法。

中国公路物流之痛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产业迅速发展,传统配货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物流运输。一方面大批卡车司机找货难,空驶严重,车辆闲置,收入连年降低;另一方面,很多货主难以找到合适的运送车辆,物流成本高涨,信息交流障碍严重阻碍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在2015年两会的媒体沟通会,一部《中国公路物流之痛》的短片道出中国物流现状:“欧美国家货车司机平均每天行驶里程在1000公里左右,而中国的货车司机只有300公里。”掌握着货源的物流企业和掌握着运力的货车司机,长期处于“陌生”状态,“全国3000多万司机,多以家族或者同乡、圈内朋友的方式闯荡江湖,和70多万家物流企业往往局限于面对面的熟人交易模式,从而激化了货找不到车,车找不到货的矛盾。”

回国之后,宋睿也一直在关注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我发现中国物流行业的提升空间太大了,发达国家的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8%左右,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是18%,相当于10万亿都用在了物流成本上。货车司机返程空车率接近40%,货主和车主通过向信息‘黄牛’付费对接,成本高,效率低。”宋睿说,一个重要原因是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没有做好,国内物流行业现状非常需要改善。

有了初步的想法,带着心中的疑问,历时三个月的时间,宋睿和其他两个小伙伴在工作之余调研了全国17个大型物流园区,他们发现,虽然十年前就有传统物流企业在推进信息化,但是整体还是很原始:“每个园区里面有很多店铺,店铺门口挂着小黑板,黑板上面写着货物类型、重量及运送地址,司机就像逛菜市场一样去看,适合自己的货就报名,没有适合自己的货就留个电话。”通过询问停车场司机后宋睿发现,“司机的空驶率特别高。由于返程拼货时间特别长,很多司机已经在园区待了七八天,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返程货,而空返回去,油费路费都要自己付,因此,很多司机为了摊薄成本选择超载,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他们还注意到,智能手机在货运司机中的普及率非常高,并不比出租车司机少,司机对智能手机非常依赖,在等货的几天时间内,很多司机靠手机来打发时间。为什么这些物流信息平台没有覆盖到用户?宋睿认为,传统的物流信息平台对用户的理解不够。

通过对物流行业的实地调研,宋睿对物流业的痛点和难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心中渐渐形成了初步的产品模型――做货车和货物的信息匹配。

罗计诞生

很快,宋睿就找到了他的投资人。这个人就是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徐小平本身就是兰亭集势的天使投资人,宋睿在兰亭集势担任CEO特别助理时跟投资人有些接触,积累了很多人脉,并且大家对宋睿工作的认真劲儿有目共睹,因此对他有一定的信任。

2014年7月10日,当宋睿找到徐小平向他诉说自己的创业想法后,徐小平当即表示:“这个项目非常好,我现在就投,你马上出来做。”就这样,连投资意向都没签,第二天徐小平就打给宋睿500万元。2014年7月13日,罗计物流又拿到IDG资本300万美元A轮投资。而当时宋睿还担任着兰亭集势董事长特别助理一职,宋睿提出辞职创业一度让郭去疾非常生气,但在了解了创业项目之后,郭去疾比宋睿还兴奋。“他说这个项目你能做,离职可以,但有个前提条件,我要投资。”宋睿回忆说。

有了资金的支持,罗计物流开始招兵买马,其中不乏来自“BAT”的技术精英及来自德邦等知名物流公司的专业人员。2014年7月,成立北京运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5月8日,罗计物流宣布完成B轮1.26亿美元融资。对于自己那么顺利拿到创业和后续资金,宋睿谈到:“过去工作中所相处的同事、老板,包括业务上的一些朋友和投资人,得到他们对于我工作和人品的认可,这是提前积累的非常重要的资源。我是2013年才回国的,就是因为有了人脉和资源的积累,从调研市场到现在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项目,这些能够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内完成,我认为平常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产品与技术创新

“罗计找货”和“罗计找车”

宋睿一开始将罗计物流的主要业务定位于货车和货物本身的匹配。2014年12月,罗计物流两款App正式上线,分别是针对货主和车主推出的“罗计找车”和“罗计找货”。上线仅半年的时间,司机用户已经达到78万,覆盖32个城市的物流园区。

运立方平台

为进一步拓展企业用户,自2015年年初开始,罗计开始研发基于PC端的SaaS系统――“运立方平台”,货主和物流公司可以在PC端完成更多企业化功能。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有零担发货的需求,他们可以通过运立方平台根据网点、价格、品牌、提配等增值服务信息,查询到适合自己需求的零担专线物流,并通过运立方平台统一下单完成自己的货运需求。

入驻运立方平台的专线公司都是罗计通过线下审核签约的服务和信誉良好的企业,罗计平台通过提供担保、保险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来保障整个服务流程质量。对需要整车服务的货主,罗计将运立方平台上的优质车源聚合起来,通过集中化运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而对于物流公司,_计不仅通过互联网将大量订单导流给他们,也为物流公司提供诸如熟车管理、虚拟车队、运输轨迹跟踪、订单管理结算等等一系列功能,以解决物流公司找货难的痛点。

平台自2015年9月上线以来,开通线路达13760条,成功搭建全国运力网络,可保证货物在3日内到达线路覆盖的600多个城市。更为重要的是,运立方平台已经实现网上支付交易的闭环,走在了行业前列。目前用户可以通过支付宝、快钱等方式完成在线支付,“运立方以后还将开通微信支付等在线支付方式,用户支付将更加便捷。”

2016年4月7日,罗计物流又将基于PC端的运立方一站式发货平台以及“罗计找车”、“罗计找货”两款APP进行了产品升级,原本整车业务由货主直接对接司机的业务模式,转变成货主―经纪人―司机的业务模式,以更好地贴近国内物流市场的线下业务现状。

货运经纪人大多是运输车队或者中小物流企业,掌握了大量熟车源,通过罗计物流的运立方平台,可为货主提供相匹配的运力。货主根据经纪人提供的更专业的运力、报价信息,可以快速甄别优势车源,选择最适合的货运经纪人承担运输任务。

技术迭代

在公司刚刚成立之时,罗计的业务形态很简单,只有货主端和司机端两款App,用户也不是很多,因此对系统并发和负载方面没有太大要求,使用阿里云这种公有云设施就可以轻易满足业务需求。

随着业务的增长,系统复杂度越来越高,对服务器的CPU负载、IO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务方面,整个公司业务体系要深入到交易支付的闭环,公有云提供的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支付清结算等特殊领域的需求。

从2015年年中开始,罗计开始规划自建IDC机房,通过使用OpenStack的私有云方案,采用虚、实结合的运维架构,在业务的快速迭代和系统性能方面寻找到了一个相对完美的均衡点。目前为止,为罗计平台提供服务的运维基础设施承载着罗计物流每天数千万的并发访问和每天6万左右的订单请求,以及数万笔支付交易。

为了处理海量的运营数据,公司组建了大数据和商业智能团队。目前系统部署的hadoop集群规模已经超过10个节点,每天处理多达上百GB的数据,通过对货主、货源、订单、车辆等多个实体做用户画像,不仅很好地使用机器学习满足了风控和自动派单等功能,也为公司决策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商业运营模式

推广模式:从“地推”到“百度搜索”

罗计物流APP上线初始,罗计将产品经理设在前线,每个城市的产品经理不仅仅是地推,还要采集产品需求信息,反馈给工程师。不仅采集司机的身份信息,还有车辆信息、行驶轨迹等,以更精准地对接匹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罗计从最开始的4个人的团队变成400个人的团队,覆盖全国50多个城市。用户增长至200万司机用户、平均每天成交1万单、平均每单1万元,每天流水1亿元。

2015年9月以来,为更好地利用线上资源服务客户,罗计开始缩减地推和客服团队。“因为我们知道,司机有需求,他会自己主动去搜索,而且他们会不停地看手机,因为他担心信息部有没有给他打电话。”宋睿表示,“地推给的回报不如‘大客户+线上’,所以减少了地推人数和城市。”

2015年12月15日,罗计物流与百度合作的阿拉丁项目上线,货主通过百度搜索“北京到成都的物流”,就能直接跳转到罗计物流提供的“北京到成都运输专线及里程价格”页面下单。目前,罗计物流共有150多人,在全国十几个城市设有服务网点。

用户模式:

从聚焦司机需求到着眼货主需求

2014年以来,车货匹配模式受到资本的追捧,但由于目前物流行业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程度有限,信用体系尚待完善,用户黏性低,司机集中度低,传统物流基于熟人交易,相对于互联网,货主和司机更愿意通过熟悉的经纪人对接,他们对经纪人的信任度高于平台,直接实现车货匹配难度大。在这种情况下,罗计物流将服务中车源匹配的重点由直接对接海量司机群体,转而纳入经纪人群体这一更专业的中间环节。

一开始,宋睿试图首要解决的是最基本的货车司机找货难的问题,“最开始的时候更多是聚焦在司机用户这个群体,就是我只想让司机得到好处,但是货是怎么找?因为有一个启动的过程,现在我们更多聚焦在发货的企业,如何降低货主的成本。”在宋睿看来,货主的用户体验良好,用起来方便又便宜,有足够的需求,返程货车的空驶率自然会下降。“货主是上帝,是平台的监督者”,宋睿表示,平台模式围绕发货人,而物流公司、大车队等经纪人的运费水平、好评率都会成为大数据的一部分,用来为发货方选择经纪人做参照。“目前罗计的配货成功率在4%左右,也就是100个司机,有4个司机能够找到货,但是每一单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因为出租车的平均客单价不到二十元,但是在我们平台上卡车的整车平均运费是一万元。”

服务模式

从整车到零担

罗计最初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型企业,着重于帮助企业发整车货的产品。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同时也改变了传统企业的发货模式,宋睿也意识到:“传统的大宗商品物流需求现在逐渐下降,物流的需求和电商需求一样,越来越碎片化,货主原本合作的物流公司的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发货需求。对于物流公司来说,70万家的物流公司之前的生存方式通常都是依靠老用户,不懂做营销,面临着货主欠款跑路等风险。因此物流公司也有扩大客户量、提高营业收入等分散风险的需求,所以我们其实也在帮物流公司做营销。”基于此,2015年底,罗计开始将注意力放大,服务于中小企业主、作坊尤其是电商企业,以满足他们对于零担物流的需求。

智能定位

智能配货方面,罗计通过GPS定位为用户智能推荐身边货源、司机,罗计每15分钟就动态跟踪一次司机们的运动轨迹,也向卡车司机们提供详细的行驶记录,借此司机们可以通过信用评级来贷款购买卡车。此外,罗计还为用户提供了直接拨打电话、返程货源推送等功能。司机和货主可以免费获得货源/车源信息,最大限度降低了司机和货主的时间成本,省去了中介环节。

大数据建立信用机制

目前,物流公司、货运公司和第三方干线公司等一般都会找熟悉的司机,因为他们担心跑货,担心司机找不到路,担心货损问题。而司机也担心一个不熟悉的货主,如果车开到了却没有货怎么办?把货送到之后不付钱怎么办?这些问题,现在的解决方式是熟人交易。

“是缺车还是缺货?在我眼里其实都不缺,但其实也都缺。十多年来,物流的需求改变了,但操作方式并没有被改变,那就是要将车和货匹配起来。所以我们现在运用的逻辑是,把能够尽量完全地收集到的货主和经纪人的信息,来做大数据分析。把每一辆车、每一个物流公司的信息整合到一起在后台做匹配。”在宋睿看来,“罗计实际上就是一个基于大数据的物流公司。过去没有人收集过这样的数据,也没有人发现这个数据的价值。我们的大数据应用是多维度的分析,包括司机交流习惯、车本身每年状况,都有大量的数据收集,因此后台的匹配相对复杂。这些各式各样货主的要求,我认为只要数据够大,定制化服务都是可以满足的。所以,物流既然要建立一个新的信用体系,一定要迅速地将车主、有需求的货运公司的信息收集起来,这样才能更好满足用户需求。建立了一定的信用保障体系之后,我们就可以把熟人交易,逐渐转向陌生交易。”

车队管理

“我想尽量把优质的线下服务供应商放到我的平台上,将这些运力整合之后,再去服务像长虹、海尔、富士康这样的大的货主,所以我们的预期是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取代传统的物流公司,就像淘宝不会自己开一个服装品牌,因为淘宝已经有足够多的供应商为他们服务了,因此我所关注的就是如何保证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宋睿如是说。

然而,国内3000万货车司机,其中个体司机占到95%,货车司机群体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如何能够管理这些司机,保证他们的优质服务呢?对此,宋睿的做法是:“我们帮司机们组织起来,将所有的个体司机收编至一个一个的车队里,每个车队都选出一个小队长,当我们需要调车的时候,就去调这个车队。甚至可以说,以后园区的黄牛可以发展成我们的车队老板。”

组“卡朋圈”社区

手机端“罗计找车”、“罗计找货”增加的“卡朋圈”社区功能,主要用于司机、经纪人、物流公司和货主的物流职场沟通,满足业内人士交流的需求。通过这种社区交流模式,不仅能够满足物流行业基本的车货信息需求,也可以满足司机生活、工作场景的其他内容信息,以至情感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盈利模式:从零散到批量

目前,罗计物流平台免费为货主和司机提供车源货源信息,对于未来罗计的盈利模式,宋睿的计划是,“我们未来盈利模式更多是做四方物流,会做直营的模式,也就是我们作为承运人采购运力,然后把它打包卖出去,我们来收中间的差价,不是‘淘宝模式’而是‘京东模式’”。

运营过程中的难题与挑战

罗计在前期发展过程中,很多传统物流公司包括物流园区并不支持平台的发展,认为会被物流APP抢了饭碗,这对罗计物流APP的推广应用形成一定阻碍。而物流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很难一时改变现有的工作流程,罗计在发展中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探索,因此,罗计不再只服务于司机和货主,“运立方平台―经纪人版”将中间商也纳入罗计物流平台。

在宋睿看来,最难的一方面是人才问题,“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很不容易。”另一方面是信用机制的建立,“货和车的匹配是多维度的,包括运输货物类型、运输距离、车辆类型等一系列因素,定价、信用机制方面也更加复杂。罗计物流平台要吸引更多的用户,就必须保证司机和货主两端的质量。要保证合理匹配的前提是双方提供的数据都是真实的,这个问题是很难解决的,这要求慢工出细活,需要做大量的数据积累。”

未来挑战

篇14

唯智――一个不求规模但求专注的企业,在物流软件行业取得的成绩确实令人瞩目。其JT技术的领先性和对行业的理解使唯智成为中国物流软件企业的佼佼者。赢得这样的市场,唯智依靠的是技术和人才。

陈梦槐,现任唯智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裁,拥有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学历和在网易工作的辉煌经历。作为物流界的知名专家。陈女士就制造业物流信息化的有关问题为本刊记者做了深入分析。

制造行业的物流及信息化现状如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陈梦槐:制造业的物流基本分为三段:入场物流(采购物流),它是指通过采购,原材料从供应商运送到制造工厂的物流;厂内物流(或生产物流),它是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物流;在产成品段则为产成品物流(销售物流)。产成品物流的链条较长,它涉及从工厂的制造基地CDC分拨到RDC客户、再到末端经销商及零售商的过程。

这三部分物流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重要性。对于消费品行业或面向最终用户的行业。更强调销售物流,采购物流则相对简单。如烟草行业、家电行业和医药行业比较典型。不过钢铁行业又有其独特的一面。钢铁企业虽然重视产成品物流,但采购物流也面临管理提升。这主要是由于诸如铁矿石等大宗材料的采购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大,其采购供应链比较长。对于流程性行业,如石化行业,它的产品分销,会使用专业的物流工具(灌装车等)配送车辆。这些状况也决定了在制造业,物流信息化产品的差异性非常明显。

由于制造企业对物流精益化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它们对物流信息化产品(如仓储和运输信息系统)的需求在快速增加,该类产品主要应用于各种大型企业和物流企业。就目前来看,物流软件需求市场的规模至少能够达到ERP需求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一。如果考虑到未来通过SaaS模式,让高端的物流软件能够为更多企业所使用后,物流信息化产品需求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制造行业涵盖范围广,涉及的物流非常复杂。那么制造企业对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提出哪些要求?

陈梦槐:前面谈到制造企业的物流分为入场物流,厂内物流,和成品的销售物流三类。入场物流客户会更关注是否能配合客户的JIT生产要求,达到物流作业的准确及时;同时通过Milk Run和VMI技术大幅降低原材料库存积压也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对于厂内物流而言,客户关心的是:物流作业能否做到及时准确,能否实现运输资源的统一调度,物料如何在各个作业平台间传送,如何对WIP进行更好的管理。就销售物流而言,物流信息系统需要实现对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点的全面管理;另外,物流可视化、在途库存管理和小批量高频次配货也是制造企业比较关注的问题。

在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时,制造企业一般会遭遇怎样的问题?贵公司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陈梦槐:物流信息化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客户对于行之已久的物流管理模式的变革。这往往也会带来企业局部组织架构的变革。以产成品物流为例,在物流管理模式变革之前,原来各个销售分公司负责自己的物流管理;在变革后,各分公司发现自己对库存的控制能力降低,需要更多的协调和配合。但是从公司层面来看,变革带来了全面的库存水平降低,减少了因库存积压带来的折价损失和资金占用;结果库存在全国各个片区分布更加合理,公司整体业绩不断提高。这个总部和分支机构的矛盾、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矛盾是整体物流管理变革的一大障碍。物流信息化产品在实施时与ERP碰到的问题非常相似。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首先需要真正的分析和梳理客户现行的物流管理模式,找到给各方带来的困扰问题,然后在设计新的物流体系时,需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找到一个平衡点。组织调动是不需要做的工作,但需要让各方能够充分理解到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系统给大家带来的好处。因此在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时,选择一家能够提供流程变革咨询,同时产品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实操能力的公司显得非常重要。

制造企业物流信息化使用了哪些技术。发展之路在何方?

陈梦槐:物流信息化广泛的使用了互联网技术。条码技术,RF技术,GPS/GIS技术,EDI技术,As/Rs技术,无线局域网和移动通讯技术;部分情况下会使用到RFID技术和二维条码技术。运筹学和优化技术也在物流信息化中得到很多很好的使用。未来物流信息化必然会向精益化管理、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制造行业,贵公司产品有哪些核心竞争力或优势?

陈梦槐:唯智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人才优势;一个公司的长足发展,某种程度就是专业人才的聚集过程。从创立时期的3个人,到现在超过百人的专业团队,唯智的核心竞争力就这样慢慢的积累起来。唯智的团队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务实。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为客户解决实际的问题,获得实际的收益。正因为这样,在完成项目之后,客户对于唯智非常认可,并愿意与我们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第二就是我们的产品优势。唯智的产品是目前国内各家产品中实操性最强的产品。融入了各种先进的管理思维。唯智的第三代物流产品采用WEB 2.0技术,至少比竞争对手领先一年半。另外,对于竞争对手的标准化产品策略,唯智提倡的是行业产品策略。我们在标准产品外,提供多个行业模板。通过行业模板,客户得到的是适合自己行业的解决方案,流程和功能。用起来自然会觉得更加适用,更加亲切。

制造企业在选用物流信息化服务商时,贵公司能提供怎样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