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经济损失范文

社会经济损失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会经济损失,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会经济损失

篇1

关键词:主要城市;环境地质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地下水资源衰减与短缺

1.1社会影响

地下水是辽宁省大部分城市的主要的供水水源,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发,已引起部分城市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形成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造成区内地下水资源的严重衰减与短缺;地下水资源的衰减与短缺已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地下水资源的严重衰减与短缺已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开始限制部分区域地下水的开发,关闭了部分地下水源地,造成用水紧张,加剧供需矛盾,直接影响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和工农业生产,进而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1.2经济损失评估

1.2.1评估方法

根据辽宁省主要城市实际情况,本次经济损失评估采用估算地下水的损失量,然后根据当地城市的水价,计算出因地下水资源衰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计算公式:

S=u・V・M或S=Q超・T・M

式中:S―地下水资源衰减造成的经济损失(万元);

u―地下水超采区的平均给水度;

V―地下水降落漏斗体积(万m3);

Q超―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万m3/年);

T―计算地下水的超采年数(年);

M―当地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元/m3)。

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主要参考项当地政府提供的间接经济损失与直接经济损失的估算参数,结合当地经济发达的具体情况,确定当地的估算参数,从而估算间接经济损失。

1.2.2评估结果

辽宁省14个主要城市中除丹东、抚顺、本溪、铁岭无地下水资源衰减,沈阳市、锦州地下水衰减情况缓解外,其余8个城市地下水资源衰减相对较严重的。根据以上估算方法,计算出8个城市因地下水资源衰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6.78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301.01亿元,总经济损失近367.79亿元。

2 地质灾害

辽宁省主要城市工作区内地质灾害主要对区内房屋、土地、公路和水利设施等造成破坏和危胁。根据对辽宁省14个主要城市区内历史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的现状评估结果(见表1-1)的统计资料,地质灾害已造成2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450573.6万元。

表1-1地质灾害现状经济损失统计表

具体城市及详情如下:

沈阳市:沈阳市已发地质灾害均为地面塌陷、地裂缝,受灾体主要为居民房屋、企事业单位厂房、公共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和土地资源。

大连市:大连市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房屋损毁,土地毁坏,公路受损,河渠破坏及企事业单位损失等。

鞍山市:鞍山市已造成损失的地质灾害点共有9处,主要是2处滑坡、3处崩塌和4处地面塌陷。详见鞍山市区地质灾害现状经济损失汇总表。

抚顺市:

2.1抚顺市滑坡

抚顺市发生的滑坡主要在西露天矿,其次还有榆林青年路滑坡(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和前戈滑坡(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两处小型滑坡。在西露天矿开采过程中,由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中,仅滑坡一项就超过5亿元人民币,而且死亡7人。

调查中自然滑坡造成的损失基本发生在1995年“7.29”洪水期间,以小型崩滑为主。发生的区域很广,且受灾点分散,分布在海浪、石文、峡河、救兵、后安、上马六个乡镇共计28处。主要是摧毁掩埋房屋设施和道路,造成损失累计130万元。

2.2地面塌陷(沉陷)、地裂缝

地面塌陷(沉陷)引起的经济损失包括区内其它地质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如采煤沉陷区包括井采区引起的沉陷、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露采区包括不均匀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引起的经济损失。

采煤沉陷区:目前遭到破坏的面积近10km2,中型以上企业2家、小型企业多家,居民2000余户,直接损失3亿多元,搬迁费用5.87亿元。总计损失近9亿元。

西露天采区边帮破坏变形区:1993年和1994年汛期,北帮E1000区段发生大规模沉陷滑移变形,面积达12.88×104m2导致14段站场被埋、地面沉陷断裂、多处交通阻断,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1986年至今发生的北帮W200~W800滑移变形,造成石油一厂的部分工业设施和建筑物严重破坏,并影响西露天矿生产。经济损失和维护费用超过5亿元。南帮坡顶地裂隙变形区居住人囗少,造成经济损失也较小,主要为道路和围墙,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

章党煤矿沉陷区:目前遭到破坏的有一变电所、数十间房屋,表现为地表沉陷、建筑开裂,造成损失近50万元。

除沉陷区、露天开采滑移区内的地裂缝外,还有略阳街和永安台两处楼房开裂带。略阳街有七座楼房开裂,永安台有五座楼房开裂。榆林楼房开裂带的经济损失约3500万元,永安台楼房开裂带的经济损失约2500万元。

2.3 泥石流

泥石流灾害经济损失包括自然型崩滑泥石流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灾害点集中发生在上马、后安、石文、峡河、救兵、海浪等乡镇,时间上也集中发生在1995年“7.29“洪水灾害期间,共有140处发生了泥石流或崩滑泥石流灾害,累计经济损失3.04亿元,死亡31人。其后的1997、7和1999年又在局部地区重复发生了泥石流,但灾害损失小,累计损失200余万元。

本溪市:本溪市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崩塌等。

丹东市:丹东市主要地质灾害灾种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多为小型;地面塌陷规模有所扩大;

阜新市:阜新市主要地质灾害灾种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阜新市自1953年发生过85次以上的滑坡和崩塌,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十分巨大的,但由缺少相关资料,很难作出准确经济损失评估,据初步估算其直接经济损失不下于10亿元人民币。地面塌陷、地裂缝可以根据搜集资料进行详细估算,具体见表

葫芦岛市:根据已有资料,工作区内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设施造成损失的有地面塌陷62个、地裂缝点18个,泥石流点17个,崩塌12个。

篇2

1地质灾害现状

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接地带,深居内陆,地域辽阔,受青藏高原隆升影响,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质环境十分脆弱,是全国地质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甘肃省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广、数量多,发生灾害的几率高、险情重、危害大、治理难度大,地质灾害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全省83个县级以上城市中有65个位于山地丘陵和黄土沟壑区,其中52个城市经常遭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侵害,防灾形势异常严峻。例如,2008年汶JiI‘5•12”特大地震使全省大部分地区地质环境明显恶化,地质灾害隐患成灾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2010年肃南县“7•29”关山村观山脑大型泥石流、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陇南“8•12”特大洪灾都给当地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2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脱钩关系分析

2.1脱钩模型构建

根据社会经济指标变化率与地质灾害发育指标变化率的正负及大小,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分为6种类型,即相对脱钩、扩张耦合、负向耦合、衰退脱钩、衰退耦合、绝对脱钩,见表1。在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脱钩关系分析中,将地质灾害发生次数(A)和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曰)作为地质灾害发育指标,将甘肃省历年常住人口数(C)和GDP(D)作为社会经济指标。为了直观地显示表1所体现的关系,把平面坐标系划分为6个部分,每一部分代表一种关系类型(图1):I区表示相对脱钩,即经济增长的同时地质灾害也在增长,但经济增长快于地质灾害增长;I1区表示扩张耦合,即经济增长的同时地质灾害也在增长,但经济增长慢于地质灾害增长;lI区表示负向耦合,即经济出现衰退,但地质灾害却在增长;1V区表示衰退耦合,即经济衰退的同时地质灾害也在减少,但经济衰退的幅度大于地质灾害减少的幅度;V区表示衰退脱钩,即经济衰退,地质灾害减少,但经济衰退的幅度小于地质灾害减少的幅度;VI区表示绝对脱钩,即经济增长,但地质灾害减少。

2.2数据来源与处理

根据前面所列指标,选择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直接经济损失、年末常住人口数和GDP等指标,从《甘肃年鉴(20o5—2009)》、《甘肃发展年鉴2OLO)及《甘肃省地质环境公报(2008年度)》¨、(2011年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甘肃统计信息网、甘肃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等资料中获取甘肃省2004-2010年的历年原始数据资料,并进行处理和计算,计算时均以2004年为基准年,其结果见表2、3。其中,受2008年汶川“5•12”特大地震、2010年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影响,甘肃省2008、2010年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有显著增加,因此研究中剔除了上述两年极端灾害事件引发的地质灾害,以消除极端地质灾害事件对该年全省地质灾害统计的影响。

3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将地质灾害发育指标与社会经济指标的变化率进行对比分析,共分为4种对应关系,见表4。

3.1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与常住人口数的脱钩关系分析

以2004年为基准年,2005-2010年的6年间总体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与常住人口数之间的关系呈波动状锯齿形分布,2005-2008年为两个“绝对脱钩一扩张耦合”周期,2009-2010年为“绝对脱钩一负向耦合”关系。其中:2005、2007、2009年实现了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与常住人口数之间的绝对脱钩,说明这3年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相对上年有所减少,而人口数量则在不断增加;2006、2008年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与常住人口数之间为扩张耦合关系,说明这两年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相对上年有所增加,人口数量也在不断扩大,但地质灾害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2010年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与常住人口数之间为负向耦合关系,说明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相对2009年有所增加,而人口数量则在减少。

3.2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与GDP的脱钩关系分析

以2004年为基准年,2005-2010年的6年间总体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与GDP之间的关系呈波动状锯齿形分布,可分为3个完整的“绝对脱钩一扩张耦合”周期。其中:2005、2007、2009年实现了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与GDP之间的绝对脱钩,说明这3年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相对上年有所减少,而国内生产总值则在不断增加;2006、2008、2010年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与GDP之间为扩张耦合关系,说明这3年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相对上年有所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也在不断增加,但地质灾害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3.3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常住人口数的脱钩关系分析

以2004年为基准年,2005-2010年的6年问总体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常住人口数之间的关系呈波动状锯齿形分布,2005-2008年为两个“绝对脱钩一扩张耦合”周期,2009—2010年为“绝对脱钩一负向耦合”关系。其中:2005、2007、2009年实现了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常住人口数之间的绝对脱钩,说明这3年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对上年有所减少,而人口数量则在不断扩大;2006、2008年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常住人口数之间为扩张耦合关系,说明这两年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相对上年有所增加,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2010年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常住人口数之间为负向耦合,说明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相对2009年有所增加,而人口数量则在减少。

3.4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GDP的脱钩关系分析

以2004年为基准年,2005-2010年的6年间总体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GDP之间的关系呈波动状锯齿形分布,可为3个完整的“绝对脱钩一扩张耦合”周期。其中:2005、2007、2009年实现了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GDP之间的绝对脱钩,说明这3年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相对上年有所减少,而国内生产总值则在不断增加;2006、2008、2010年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GDP之间为扩张耦合关系,说明这3年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相对上年有所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也在不断增加,但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篇3

关键词:数理统计;规律;经济决策;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279-01

一 数理统计学在社会经济领域的作用以及意义

数理统计学是以随机现象中的统计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数学学科,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的全球化影响致使数理统计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运用也日益变得广泛和重要。在现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中,通过对抽样数据进行分析推断的有效方法来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的使用习惯。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在社会与经济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本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存在独到的思想方法,具有异常丰富的深刻内容,与经济研究中的多种学科有紧密联系,是近代的数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理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在工农业发展、军事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其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我们的社会是由个体单位的个人组成的,同时也是单个家庭组成的大单位,然而从宏观角度看,我们的组成也可以是地区区域的,这种存在较大差异性的事物不像自然界中一些普通现象存在一定的规律,而社会的现象中很少是有确定规律的,因此,我们在研究社会经济生活时,从数理统计学的角度去观察研究,以大部分人的利益和价值为落脚点,运用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分析相关的数据和调查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尤其在经济领域中,从一些商品在未来的销售状况中预测一个城市中此种商品行业的销售情况,甚至是对于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状况预测和制定未来的经济发展计划,无一离得开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当然,类似的数理统计的知识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还有很多,在经济领域,利用数理统计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方式。随机过程的统计、人口发展中的动态模拟以及抽样调查等多种数理统计学方法在社会经济中都存在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数理统计学的思想在经济领域中的分析具有实用性便捷性的特征,为经济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 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典型应用

近些年以来,数理统计学在我国经济领域有着重大的进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中各项数据的资料搜集以及资料的整理结论的分析和多方面的运用,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建设所必须的一项关键性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熟练使用数理统计学知识解决经济中的各种问题。首先,数理统计在经济管理的决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运用。在经济管理中,任何重大决策都需要基础的依据,而依据的根本就是经济中的不同数据,然而经济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的各种随机因素使得所有的决策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只有科学合理的决策才能做到以最小的风险成本获得安全保障的最大化目标。

不仅如此,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还可以节省成本,减少投资风险,获得合理正确的决策,从而使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其次,数理统计对于经济领域中的损失评估也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事故类的以外灾害所造成的各类经济损失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保险的买卖成为单位以及个人解决经济损失的方法之一。利用数理统计的知识可以对各种以外的事故作出有效的可能性评估,也可以对事故发生后产生的经济损失的大小做出统计分析,得出各种有效结果,便于引起社会对于事故性灾难的重视,减少事故的发生。

此外,数理统计的知识也可以帮助企业针对经济中的销售状况分析得到最大的经济利润的方法。如何得到最大的利润,一直是商界中人人追求的目标,数理统计中的随机变量的函数期望值为此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当然数理统计在经济的预测方面的运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企业经济的经营中,依据统计原理,根据市场的信息资料,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推测,从而得出经济中未来的出入数据状况。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把握经济的发展命脉,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的损耗,有效的长久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结语: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影响经济决策评估等问题的变量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利用数理统计学的知识解决社会经济中的问题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人们对于经济发展中对商品的供求以及最大利润的把握,同时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减少损耗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梁相龙.论数理统计在客观现实中的意义与作用[J].2005(09).

[2] 高燕.试论数理统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趋势[J].甘肃农业,2010(06).

篇4

【关键词】 结核病;防治;社会效益

结核病是常见呼吸道传染疾病, 对人类健康又严重威胁。目前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结核病的卷土重来, 这一疾病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及公共卫生问题。结核病不仅可导致患者个人蒙受经济损失, 同时还可向其他人传播, 导致健康人群受到感染, 给社会带来额外生产力损失。因此对肺结核加以预防并对患者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可有效降低社会医疗费用支出, 同时可挽回结核病传播所造成的经济损失[1]。我国在这一社会利益诉求基础上, 在过去10年中加大投入开展结核病防治, 对传染性结核病患者予以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 取得了重大社会效益, 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3年~2013年)(简称规划)终期评报告中获取肺结核患者相关资料, 包括患者的发现、登记和治疗结果,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抽取人口数和GDP。

1. 2 方法 采用社会经济学分析方法对结核病防治社会效益进行估算, 主要测量内容包括社会效果、社会效益。①社会效果测量:在全社会范围内, 通过开展《规划》对结核病加以控制, 可促使更多传染性结核病患者获得有效治疗, 降低肺结核向健康人群传播的几率, 从而可实现积极社会效果。然而如何对免于受到结核病传染的健康者数目进行测定, 需从结核病传播机制入手。已有调查显示, 1名传染性肺结核患者自症状出现开始的2年内可传播给10~15位健康人, 然而患者经过治疗后结核病传播时间会明显改变, 传染期会大大缩短, 故而健康人受传播的几率会大大降低。若患者在症状出现后立即接受治疗, 则可彻底避免该疾病的传播, 即可保证10~15位健康者免收传播[2]。然而在实际中这一理想状态很难实现, 故而对患者出现症状到治疗前这段时间传染的人数, 目前还无公认数据。本次研究借鉴中国CDC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0年的调研究结果, 推算在实施DOTS区域和非实施区域内, 1例患者分别可感染9名健康人与15名健康健康人, 即该项目的开展可使6人免收传染。根据这一计算方法, 结核病防治可避免传染的健康人数为因规划成功治疗患者和治疗成功后各传染患者避免传染的人数的乘机。②社会效益测定:效益主要通过货币表现, 有直接、间接与无形效益三种形式。其中直接效益指规划实施后避免新发患者所节省医疗费用, 计算方法为:直接效益为实施规划所避免的新发患者人数与各例避免新发患者所以节省医疗费用。间接效益是患者健康恢复后避免的生产力损失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效益, 这一效益因关系到人的价值等问题, 目前还没有科学计算方法, 根据社会生产角度, 规划实施带来的间接效益为所挽救劳动力DALY损失与人均GDP的乘积[3]。无形效益是因降低疼痛、防止社会歧视等给患者的益处, 通常无法量化, 故而可忽略。

2 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结核病防治的实施有效避免了337万健康者变成肺结核者, 节约医疗费用24.9亿元, 同时通过对结核病患者展开治疗, 促使劳动者中肺结核患者恢复健康, 促使社会生产力缺损大幅降低, 挽回社会经济损失3970亿元。

3 讨论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所致人与多种动物的慢性传染病, 致病机理是动物机体中的部分器官出现结节性肉芽肿, 在逐渐发展下结节中心出现化脓、干酪状钙化或坏死后成为空洞。结核分枝杆菌分布十分广泛且可普遍流行, 在诸多动物之间有较高传染率, 对人类与动物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均有重大威胁。有关调查显示, 我国目前有500万名结核病患者, 在全世界范围内居于第二位, 是全球范围内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且我国结核病患者中有80%位于农村。最近几年来, 我国政府不断加大防治结核病工作的投入力度, 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 结核病的发病率也得到了明显控制。

为探讨结核病防治可取得的社会效益, 本次研究对《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3年~2013年)实施后的社会效果与社会效益进行估算。估算结核病防治社会效果时主要是对因实施结核病防治而避免传染健康人群进行估算。通常情况下, 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可提高肺结核患者治愈率, 降低患者死亡率, 而对实施后社会效果进行估算时可对肺结核所致死亡人数下降率进行考虑。然而在《规划》实施中所登记的死亡数据反映的仅是在治疗6~8个月时患者死亡人数, 并未追踪完成治疗后患者死亡人数, 故而无法对规划实施后患者死亡率进行全面统计, 因此本次研究并未估算实施规划后患者死亡人数下降率。另外, 在对避免传染健康人数进行统计时, 本次研究只是对一次传染避免人数加以统计, 而并未对二次传染的可能性进行估算, 故而估算结果可能会比实际效果稍低[4, 5]。

在对实施规划后所取得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估时, 直接效益估算的是避免新发患者所节省的医疗费用支出。在规划实施中获得规范化治疗患者中, 因不必要服务减少和疗程缩短, 患者医疗费用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然而由于各地的结核病防控中心管理力度各有差异, 不必要服务减少程度和减少量还缺少确切数据加以反映, 故而本次研究并未对这一部分节约费用加以估算[6]。另外, 诊疗费用也并未对患者误工费、交通费及伙食费等加以计算, 因此直接效益估算值相较于实际直接效益略低。间接效益主要是劳动力患者健康恢复之后挽回的经济价值, 而并非对非劳动力患者展开相应估算。经济学认为非劳动力患者对社会财富而言是负向增加而非正向增加, 故而可忽略不计。另外, 按劳动力患者对实施结核病防治的社会经济价值进行计算时, 所用人均GDP应该用当年的、分母为劳动力人口的数值。然而由于本次研究并不要求非常精确, 因此并未对人均GDP加以调整, 这可能会导致间接效益计算结果略低于实际。

本次研究揭示, 结核病防治的实施有效避免了337万健康者变成肺结核者, 节约医疗费用24.9亿元, 同时通过对结核病患者展开治疗, 促使劳动者中肺结核患者恢复健康, 促使社会生产力缺损大幅降低, 挽回社会经济损失3970亿元。由此可见, 通过结核病防治可收获巨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各级政府应逐渐加大防治结核病的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 许力,徐勇,高卫珍.2005-2010年吴江市结核病防治现状及其对策.中外医疗, 2013(21):137-139.

[2] 曹德君,陈颖钰,晋丛,等.新型结核病疫苗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中国奶牛, 2013(16):22-23.

[3] 李丹.锦州市2003-2012年肺结核病疫情监测分析.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3,34(5):65-67.

[4] 陈莲英.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开展及作用探讨.中国卫生产业, 2013(8):256-257.

篇5

关键词:重大自然灾害;资本市场

中图分类号:F0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0-01

一、调研背景

重大自然灾害历来会使国际资本市场造成波动,甚至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威胁到资本市场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单以地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为例,从全球范围来看, 2004年12月印尼发生地震海啸,亚洲股市在随后几个交易日内普遍下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地震发生当天,股市尾盘出现跳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亚太主要股市多数收跌,A股也受到拖累,跌幅0.79%。其后续由于地震造成的福岛核辐射泄露加重了股市不景气。我国沪深两市在市场大跌下亦难幸免,两市小幅低开后一路震荡探底。

从种种事例可以看到,重大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海啸等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其恶劣影响的同时,也时时影响着资本市场,引起资本市场的重大动荡,加剧风险,恶化经济。因此,及时分析总结出因重大自然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从而建立起我国资本市场对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及防范机制来及时出台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完全必要的。

二、调研目的

重大自然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涉及我国资本市场的波动问题。为了更准确了解当前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出重大自然灾害是如何给国民经济造成损失,从而证明出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国整体经济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并且为探究我国政府对此的宏观调控效力,为构建我国资本市场对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及防范机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调研对象

长沙市国信证券公司、华融证券公司、华林证券公司和方正证券公司的股民、经理和相关工作人员。

四、调研方式

发放调查问卷,随机采访

五、调研时间

2011年9月至12月

六、调研内容

1.以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投资者对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的认识,以及对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的投资调整情况。

2.以随机采访的方式对整个资本市场受到重大自然灾害后的冲击后造成的损失以及由国家及时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效果进行全面了解。

七、调研结果

本次共发放了1000张问卷,收回868张,经过筛选得到有效问卷791张。现将这次通过调查问卷所获得的重要信息报告如下:

1.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国内外的重大自然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在影响企业营运状况的同时也把社会弄得人心惶惶,从而对我国资本市场有较大的影响。不过,与国内自然灾害相比,国外的灾害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要小一些。

2.重大自然灾害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时间

重大自然灾害对资本投资活动的影响时间较长,大致时间为一年,可见,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恢复,其带来的损失可想而知。

3.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当重大自然灾害对资本市场造成波动的时候,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中的经济手段是最有效和最易被投资者所接受的,而法律手段过于强硬,行政手段的效果不明显。因此,经济手段是市场经济中比较理想的宏观调控手段,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为主。

调查数据显示出我国的国家调控机制比较完善,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国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虽然产生了一定的效力,但是所带来的影响却不是很大。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接受调查的投资者基本上从事投资的时间在三年以上,因此在投资工作中有丰富的经验。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他们大多能在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帮助下,通过以往经验和专业分析来对自己的投资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不过,投资者也明确的指出国家还应该改善宏观调控机制以将重大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波动与损失降到更低。

在随机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灾害对国家财富造成的如此巨大的威胁,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使我国的资本市场动荡不安,这表明了我国宏观调控机制的改善势在必行,构建我国资本市场对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及防范机制迫在眉睫。

八、调研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大自然灾害愈发显现出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而深远的重要影响,灾害的发生严重损害了国民经济从而使资本市场受到冲击。那么,重大自然灾害究竟是如何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从而导致资本市场的动荡不安的呢?

从重大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巨大损失来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一般认为,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灾害直接造成的物质形态的破坏,如粮食产量的下降,房屋建筑、公共没施及设备的破坏等;而对于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则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如徐嵩龄等人认为,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在广义上包括:由灾害对社会经济系统造成的直接破坏,并通过社会经济系统的网络而引发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其他破坏而带来的损失;由一种灾害引起的另一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资源上所遭受的损失。

显然,这种对间接经济损失的理解是广义上的。黄渝祥等人将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分成三部分:由于经济活动的关联性,生产单位、行业和部门有着紧霸的投入一产出连锁关系;中间投入积压增加的经济损失;灾害后的恢复过程需要动用原来可用于生产性投资的资金所产生的机会损失。

综上所述,虽然重大自然灾害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其损失却不能以单纯的经济数据来计量。灾害可能对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甚至民心带来致命的打击,继而加剧经济损失导致资本市场剧烈震荡。因此,我国必须着眼于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套长效的资本市场对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及防范机制。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灾害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篇6

【关键词】洪涝灾害 经济影响 防灾减灾能力 评估 研究

【中图分类号】S28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且大量的围湖造田,导致湖面缩减,泄洪能力差,河流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再加上我国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水流缓慢,种种因素导致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因此,我们应当明确洪涝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建立健全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体系,提高我国防灾减灾能力,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洪涝灾害究竟有哪些经济影响,我们应当如何构建科学的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体系?笔者主要针对以上这两个问题展开了探索和研究。

洪涝灾害的经济影响

洪涝灾害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历史上每一次大型洪涝灾害都会产生大量伤亡人口和受灾人口。①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经由相关部门核实,2013年全国洪涝灾害受灾人口多达1.2亿人,因灾死亡774人、失踪374人,全国共投入抢险人数966万人次,紧急转移危险区域群众1112万人,解救洪水围困群众195万人,减少受灾人口3787万人。即使如此,2013年全国洪涝灾情相对来说还是总体偏轻,2013年洪涝灾害主要指标与1990年以来的均值相比,偏少3成的受灾人口,偏少7成的死亡人口,偏少7成的倒塌房屋,偏少1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占上年GDP比值小0.98%。由此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洪涝灾害的影响。而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威胁,导致人们生命财产得不到完全的保障,进而限制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②

洪涝灾害恶化了人们的生存条件。洪涝灾害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住房的破坏、基本生活设施的损坏等状况产生,这些状况无疑恶化了人们的生存条件。洪涝灾害不仅会导致房屋倒塌,还会污染饮用水、破坏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③以2013年全国洪涝灾情为例,据统计与核实,2013年我国洪涝灾害倒塌房屋53万间,农作物受灾11901千公顷,成灾6623公顷,受损水库1241座、堤防3.7万处、护岸5.3万处、水闸7187座,其中,县级以上城市受淹234个。

同时,由于洪涝灾害破坏了原本的安全水源,造成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又由于洪涝灾害破坏了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各种垃圾随着洪涝流向漂流满溢,大大增加了血吸虫病、疟疾和肠道传染病等疫病和传染病的爆发概率,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条件,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④洪涝灾害对人们生存条件破坏所产生的直接经济影响,以及国家后期对修复再建的经济投入,很大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⑤

洪涝灾害的直接经济影响。据统计,2013年我国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146亿元,全国投入抢险舟船10万舟次,运输设备68万班次,机械设备35万班次,消耗编织袋9963万条,最终防洪减淹耕地3978千公顷,避免粮食损失2029万吨,减灾效益约2362亿元。从以上实例中可以看出,洪涝灾害造成了我国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中,各大产业中,受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主要有农牧渔业、工业与交通运输业以及水利事业。

从农牧渔业的角度来看,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由于洪涝灾害的特点,洪涝灾害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耕田被淹、农作物被毁,在农牧渔业当中,农业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大。首先,阻碍我国农产品产量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洪涝灾害,灾情较轻的年度农产品产量大大多于灾情较重的年度农产品产量。其次,洪涝灾害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性。例如,2013年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农作物受灾3927千公顷,成灾261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91亿元。⑥其中,松辽流域地区最为严重,这一地区的洪涝灾害损失是我国将近12年以来年均损失值的三倍之多。再次,不同地区的农田受灾率具有很大的差异。农田受灾率是指农作物受灾面积与耕地面积的平均比例。根据我国历年农田受灾情况可以看出,农田受灾率在全国显现出由西向东、从北向南逐步升高的趋势。⑦

最后,洪涝灾害对牧渔产业的影响也较为严重,尤其是今年来,在我国林牧渔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洪涝灾害对牧渔产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

从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的角度来看,从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的角度来看,洪涝灾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一是洪涝灾害造成工矿企业停产;二是洪涝灾害破坏输电线路和通讯线路,导致电力中断以及通讯中断;三是洪涝灾害毁坏路基和路面,导致铁路中断以及公路中断。⑧ 首先,洪涝灾害对工矿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洪涝灾害会迫使工矿企业停产、停工和停业,导致企业生产量下降,生产值减少。其次,洪涝灾害对交通运输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洪涝灾害会导致铁路与公路的路基、路面、轨道、隧道、车站等基础设施被损坏,威胁交通安全,迫使铁路中断以及公路中断。最后,洪涝灾害对电力业与通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洪涝灾害会导致电力与通信基础设施设备被破坏,从而损坏输电线路和通讯线路,迫使供电中断以及通讯中断。

从水利事业的角度来看,我国要防洪减灾,就应当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水利事业是对抗洪涝灾害的重要手段。因此,洪涝灾害,尤其是大型洪涝灾害,会严重破坏水利设施。洪涝灾害会损害水库、堤防,导致垮坝以及堤防决口,同时,洪涝灾害还会破坏机电泵站、机电井、塘坝、护岸、水文测站。灌溉设施以及水电站等水利基础设施,不利于区域防护、农业灌溉的进行,妨碍了区域内的正常发电与供电。据调查,21世纪以来,洪涝灾害对我国水利设施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9.12亿元,其中,江西、广东、四川、浙江和湖南水利设施受损情况最为严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负面作用。

洪涝灾害的间接经济影响。洪涝灾害不仅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经济影响,还会产生间接经济影响。间接经济影响是指由于洪涝灾害直接造成了某行业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到与某行业具有关联性的其他行业,甚至影响到整个经济系统,对其他行业产生间接经济影响。目前,洪涝灾害的间接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实际GDP、消费、投资、就业、贸易等方面。洪涝灾害通过对我国农牧渔业、工业与交通运输业、水利事业的影响,导致我国实际GDP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实际工资水平与就业水平下降、资本要素的四个指标整体下降以及行业产出受到负面影响等等。

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估

优化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系统设计。要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就应当优化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系统设计,提升防灾减灾质量,提高防灾减灾效率。首先,我们应当深化对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认识和理解,设计出综合评价防灾减灾能力的总体架构,有针对性地进行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是指政府相关部门把持洪涝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的行为能力,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总体行为目标为避免或减轻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为社会连续性运行和人民人身财产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应当依据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和大师罗伯特・希斯率先提出的4R危机理论和危机管理领域公认的PPRR理论,应对洪涝灾害危机,设计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其中,4R危机理论将危机管理分为四个阶段:Reduction(缩减力)、Readiness(预备力)、Response(反应力)、Recovery(恢复力),PPRR理论则将危机管理分为Prevention(危机前预防阶段)、Preparation(危机前准备阶段)、Response(危机爆发期反应阶段)和Recovery(危机结束期恢复阶段)四个阶段。另外,我国于2007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根据突发事件发生以及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预防与应急措施、监测与预示警报、应急行动与救援、事后重建与恢复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性规定。我们应当深入理解危机管理科学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制定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

最后,应当在危机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依据,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优化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我们应当建立健全预防与应急措施能力评估分系统、监测与预示警报能力评估分系统、应急行动与救援能力评估分系统与灾后重建与恢复能力评估分系统。其中,在预防与应急措施能力评估分系统中,我们应当主要针对洪涝工程防灾能力、生态保护能力以及民众防灾意识进行评估;在检测与预示警报评估分系统中,我们应当主要针对洪涝灾害监测能力、洪涝灾情分析能力、洪涝灾害预警能力以及相关信息能力进行评估;在应急行动与救援能力评估分系统中,我们应当主要针对防洪除涝能力、安置灾民能力、交通运输能力、医疗救治能力以及灾区通信能力进行评估;在灾后重建与恢复能力评估分系统中,我们应当主要针对政府救济能力、资源供应能力、灾区建设能力以及居民恢复能力进行评估。

构建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当充分发挥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种功能。我们应当收集与洪涝灾情以及防灾减灾情况相关的多种数据,将数据加以归纳整理,充分发挥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描述与反映功能。同时,我们应当综合分析灾情区域内各方面的防灾减灾能力,总结和反思不足之处,对比不同灾区的情况,分析相同点与不同点,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洪涝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监测与评价功能。另外,我们应当明确各地防灾减灾工作的绩效与缺点,优化工作设计,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洪涝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和决策功能。

其次,应当科学合理地构建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评价效果最优化。我们应当贯彻实施科学的理论指导方针,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当地灾情和我国国情,将科学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构建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我们应当将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分为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和指标差四个层次,坚持系统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协调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等各方面的关系,突出评价重点,抓住评价对象的主要特征和情况,科学构建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另外,我们应当运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或表格阐述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指标体系的规范化发展,使其具有正确的引导意义,促进我国洪涝灾害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的提高。

构建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应当对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防灾减灾能力包含多种方面的能力,因此,针对不同的能力,我们应当根据科学理论和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评价指标。例如,在评价防灾工程的排水管道密度时,我们应当计算该工程的排水管道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率,将实际比率与规范的排水管道密度相对比,科学评价该地区的工程防灾能力。在评价地区人均防护林造林面积时,我们应当计算当地实际防护林造林面积与当地常住人口的比率,将其余规范的人均防护林造林面积相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对该地区的生态保护能力做出科学评价。在评价区域气象观测站点覆盖率时,我们应当计算区域气象观测站点数量与其土地面积的比率,将其与规范的区域气象观测站点覆盖率相对比,科学评价该区域的灾害监测能力。⑨在评价洪涝灾区除涝面积比例时,我们应当将除涝面积除以耕地面积,再乘以100%,将实际比例数据与规范数据相对比,从而评价该地防洪除涝能力。在评价洪涝灾区的人均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支出时,我们应当计算该地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支出与常住人口的比例,将其与规范数据相对比,科学评价政府救济能力。在评价地区人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时,我们应当计算该地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常住人口的比例,与规范数据对比之后,科学评价资源供应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洪涝灾害破坏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我国的农牧渔业、工业与交通运输业以及水利事业等方面造成了负面的直接经济影响,对我国的实际GDP、消费、投资、就业、贸易等方面造成了负面的间接经济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加大对防灾减灾事业的投资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灾后重建制度和灾民保障制度,对防灾减灾事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提高我国防灾减灾能力。同时,应当注重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体系的构建,全方位、多方面地评价防灾减灾能力,促使评价指标科学化、规范化,构建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体系,对提高我国防灾减灾能力起到更好的督促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办公室;本文系山东行政学院课题“山东省危机管理信息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KT201110)

【注释】

①姜蓝齐,马艳敏,张丽娟,马玉妍,徐虹:“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自然灾害学报》,2013年第5期。

②张晓等:《中国水旱灾害的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35页。

③庄天慧,刘人瑜:“贫困地区村级组织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南地区28个村的调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5期。

④周峰,许有鹏,石怡:“基于AHP-OWA方法的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以秦淮河中下游地区为例”,《自然灾害学报》,2012年第6期。

⑤ 王小鲁,樊纲主编:《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3页。

⑥崔巍,陈文学,白音包力皋,陈兴茹:“中小河流洪涝风险评估及研究―以哈尔滨地区为例”,《中国水利》,2013年第4期。

⑦薛晓萍,马俊,李鸿怡:“基于GIS的乡镇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为例”,《灾害学》,2012年第4期。

⑧何爱平:《灾害经济学》,北京: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6页。

篇7

关键词:于桥水库 洪水风险图 边界条件

中图分类号:TV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225-01

洪水风险图是一种融合地理、社会经济信息、洪水特征信息,通过资料调查、洪水计算和成果整理,以地图形式直观反映某一地区发生某一频率的洪水后可能淹没的范围和水深,从而可以预知和分析不同量级洪水可能造成的风险和灾害的专题地图。水库洪水风险图是反映水库库区及水库溃坝情况下洪水风险信息的专题地图,水库建成后,存在的洪水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库区的淹没风险,二是水库泄洪超下游防洪标准时对下游区域造成的淹没风险。

1 于桥水库概况

于桥水库是一座具有供水、防洪、发电等多种功能的大(Ⅰ)型山区水库,位于天津市北部蓟县城东4km处,于桥水库始建于1959年12月,1970年投入蓄水使用,1983年对其进行了大坝加固工程,作为引滦沿线的一个主要调蓄水库。于桥水库正常蓄水位为21.16 m,总库容15.59亿m3,兴利库容3.85亿m3。水库的设计输水流量为50 m3/s,根据天津市需要向下游供水。作为天津市引滦工程中最重要的调蓄水库,近30年来于桥水库的稳定运行为保证天津市的用水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天津市城市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于桥水库地处京、津、唐交通要地,水库防汛地位十分重要,下游直接影响蓟县、宝坻、宁河、玉田、汉沽等各县(区),并影响京—秦、大—秦、京—山、津—蓟四条铁路干线和邦—喜、津—围、京—哈、京—沈、京—平等公路干线的安全。于桥水库汛期洪水调度原则:当遭遇小于五十年一遇洪水保引滦通水为主,尽量保证青甸、太和两洼农田不致因水库泄水而受淹;当遇到大于五十年一遇洪水以防洪为主,确保大坝绝对安全。

制作于桥水库洪水风险图是十分必要的,此项工作的开展可服务于于桥水库及下游地区的防汛减灾工作,为区域防洪规划编制、群众转移预案及抗洪抢险预案的制定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对于保护水库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区域内生产发展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3 洪水淹没风险分析

于桥水库库区范围内有7个乡镇,111个村落,16.8万人,水库移民线为22.0,但在22.0 m以下仍有部分居民、房屋。水库历史最高水位为22.62 m,在22.62 m高程以下有部分乡村道路、电力和电信线路,若遭到洪水淹没,库区内部分地方交通、电力、通讯将中断。

水库下游主要河道为州河,并影响蓟县、宝坻、宁河、玉田、汉沽等各县(区)的低洼地区近百万人口,300余万亩耕地,并影响多条公路、铁路。州河防洪标准为400 m3/s,当遇超标洪水时,将直接淹没州河两边洼地,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忽视。

4 洪水风险计算边界条件确定

于桥水库库区淹没分析的计算范围的下边界最高高程为坝顶高程27.72 m。库区淹没范围计算的水库坝址的最高水位取水库校核水位27.72 m。由于于桥水库属于湖泊型水库,可直接以此高程向库尾和水库周边延伸,所得到的封闭平面以下部分即为库区淹没分析的计算范围。

于桥水库洪水风险分析包括渐溃洪水、瞬溃洪水、可能最大洪水、千年一遇洪水、百年一遇洪水、五十年一遇洪水和二十年一遇洪水七类计算方案。其中渐溃洪水为漫溢洪水对坝体冲刷后逐渐形成溃口,溃口逐渐扩大,由此导致渐溃险情属于不可控的自然灾害,灾情非常严重;瞬溃洪水是在情况危机时,炸副坝后大坝瞬溃的情况,由于副坝坝高较低,坝下为稳固地质,炸副坝后溃口形态比较稳定,造成灾情相对要小的多。

于桥水库洪水风险计算过程中,为了评估大范围淹没区域的风险损失,要抓住重点地区、重点指标,总结有代表性的数据。划分城区(县)、重要经济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铁路为重点对象。利用GIS技术将重点区域细分为以乡镇为单位的小区域,利用MATLAB技术提取这些区域的淹没范围、淹没水深、洪水流速、洪水到达时间、淹没历时等。计算结果结合当地实际的社会经济情况,分析出区域内居民生命财产是否受到威胁,建筑物是否会出险,居民是否需要撤离、撤离路线,工厂、企业受损估计,区域淹没的时间等社会经济损失情况。

于桥水库洪水风险计算中,根据防洪减灾原则,为尽量减少城区的社会经济损失,加入人为措施,如加高堤防、降低堤防、引导洪水入蓄滞洪区等,调整计算网格的内边界条件,模拟人为控制洪水演进的调度情况,从而得到新方案,计算新方案结果。再分析,再调整,再计算,如此循环,得出在不同量级洪水调度方案下的数据资料。为减少人民生命财产危险,受灾居民安全撤离,减少地区社会经济损失,提供实施依据。

例如,于桥水库溃坝洪水不仅会影响到天津市,而且还有可能会影响河北省部分地区。出于防洪调度考虑,我们会计算只影响天津市或影响天津市及河北省两种计算方案。天津市东北部与河北省交界处为金水河与兰泉河堤防,由此我们考虑两类计算方案以金水河与兰泉河堤防是否出险作为区分。

方案1:金水河与兰泉河通过加固守住溃坝洪水。

方案2:由洪水自然演进,金水河、兰泉河堤防作为一般防洪工程考虑。

由以上溃坝洪水以及千年一遇洪水的两种方案可以看出,同样的洪水,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下,洪水的淹没影响范围可能差别是很大的。在于桥水库洪水风险分析计算中,充分考虑了洪水调度因素,根据水库下游防洪工程实际情况,结合防洪重点区域、重要部位,设定多种边界条件方案,并计算淹没范围,从而得出多种方案的淹没范围。

5 结语

于桥水库洪水风险分析采用GIS技术,在计算范围内划分重点区域,比较、分析每个方案重点区域的各类计算结果,关注实际情况,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筑物是否出现、是否需要撤离、何时淹没、淹没历时等。得出有重点、有目的、有代表性的社会经济损失数据,以重点代全面,有的放矢的评估每个方案在防洪减灾方面的优缺点,为防洪减灾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水利部.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S].北京.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办公室,2009.

篇8

关键词:配电网扩展规划缺电损失分析增容效益增容效益率

1 引言

目前,国家在电网建设和改造上的投入数以千亿,其目的是改造电网薄弱环节、强壮电网结构,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持。

电力市场化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思想[1],使得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开始注重全社会的最大收益。基于这种思想,目前电网规划与改造过程中的分段开关设置通常是按照可靠性投资与效益理论进行的[2]。另一方面,目前对于联络开关的研究大多以提高网络可靠性或者网络重构后的网损最小为目标[3][4],而对增加联络开关带来的线路利用效率提高这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作为电网扩展规划与改造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方面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科研意义和工程实践意义。本文用缺电损失分析、增容效益和增容效益率来评价整体投资效益。当地区负荷密度上升,适当的通过增加分段开关、联络线和联络开关,不但提高了线路运行效率,还提高了电网可靠性,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合理的、可行的。

2电网扩展改造中分段开关设置

2.1缺电损失分析

用户在购买电力这种商品的同时也购买了电力的一个重要品质属性:一定的供电可靠性[5]。由于供电可靠性问题而给用户造成的经济损失必将成为今后制定电价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电力市场机制下不难理解电网供电总成本不应再仅包括电网扩建建设的投资成本,运行成本,还应包括由于电网电力供给不足或中断所造成的用户缺电损失,亦即需求侧的缺电成本,后者是供电可靠性水平高低的直接经济体现。

由于电力负荷增长或事故导致的供电不足,可能引起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统计调查和已有文献表明,电能可靠性提高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售电效益的几十倍、几百倍,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讲甚至更高。这种由供电可靠性或供电容量不足引起的缺电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称之为缺电损失。而它必将成为影响电力投资的重要因素。

虽然用户希望有100%的供电可靠性,不希望出现哪怕是极其短暂时间的停电,但是对供电企业来说,从技术上和财力上均不可能实现这样的目标。电网上增添的每一个元件,在增加系统的能力、降低系统损耗和加大成本的同时,也可能增大发生故障的几率。电力系统的投资策略应该是:当可靠性投资与可靠性效益得到平衡时,从社会效益的角度,电网扩展规划达到最优。即在电网扩展规划中,用有限投资最大限度地降低缺电损失,协调经济性与可靠性。

2.2分段开关设置原理[6]

确定分段开关的最优位置,可以根据分段开关在各种可能的位置上所带来的收益计算,该收益所减少的停电损失,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该设备能够保护它所处位置的上游(即靠近电源)的用户免受下游故障的影响。如果该线上没有隔离开关,任何地方发生故障,由该线供电的所有用户的停电时间都等于检修时间,加上分段开关后,分段开关下游的任何故障,所造成上游用户的停电时间只等于分段开关重合的时间(倒闸操作时间)。对分段开关投入和设置的原则是:使得分段开关将负荷沿线路尽量均匀地分成若干段,并且当该开关设置前后的缺电损失之差大于投资年值时,认为该分段开关的投资策略是可取的。

图1分段开关示意图

如图1所示,文献[6]给出了第i段装设分段开关与第i段不设分段开关两种状态下的缺电损失之差为:

λi Pi-1(γi-1,rγr-1,t1)+λi-1Pi(γi,rγi,t2)

其中第i段主馈线的故障率为λ1,第i个负荷点的负荷为Pi 每段主馈线的修复时间同为r,分段开关操作时间为t1,联络开关倒闸时间为t2,且r>t2>t1。

γi-1,r为第i-1个负荷在停电时间为r时的单位缺电损失;γr-1,t1为第i-1个负荷在停电时间为t1时的单位缺电损失;γi,r为第i个负荷在停电时间为r时的单位缺电损失;γi,t2为第i个负荷在停电时间为t2时的单位缺电损失,单位为元/kW。

一般当该分段开关设置前后的缺电损失之差大于投资年值(投资含开关成本和运行维护费用等)时,该投资策略可行。可用下式表示:

λi Pi-1(γi-1,rγr-1,t1)+λi-1Pi(γi,rγi,t2)>βCt(1)

其中Ct为增设分段开关的投资;β为年承担系数,β的计算公式为

β=p(1+p)year/[(1+p)year-1] (2)

式(2)中p为社会折现系数,假设取10%;year为开关的设计寿命,假设取30年。这样计算出来的β近似等于0.1。

3 电网扩展改造中联络开关设置

3.1 常用接线模式与线路负载率的关系

配电网结构对供电可靠性起关键作用,城市配电网结构必须重点考虑负荷转移能力。主馈线接线模式决定了联络线的数量和连接方式,从而决定了负荷转供能力。目前一般城市采用正常方式下开环运行的不同结构,即分别从同一变电所或不同变电所的不同段母线送出形成手拉手式和对供式,电网可靠式和安全性水平较高,可达到“N-1”,负荷转移可达到50%,对于可靠性更高的,可以采用双回线加备自投结构,但投资可能翻倍。针对一定的主馈线接线模式,调度人员可以灵活地改变线路的运行方式,满足电网可靠经济地运行。不同的接线模式对应着不同的负荷转供能力和线路运行负载率极限。表1给出了常用接线模式与线路负载率极限的关系。

表1 接线模式与负载率关系

3.2 联络开关设置基本思路

假设目前主馈线是单联络的,在联络线所接电源容量裕度足够大的条件下,对应线路N-1校验来说,其运行负载率应低于50%,随着地区负荷密度的上升,重新加设电源出线和线路走廊在经济技术上是不合理的,特别是用地紧张时。而适当地增加联络开关的个数,比如将线路改造成两联络或者三联络,通过调度改变线路运行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线路的运行负载率,同时也增加了线路可靠性,由此带来的经济运行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极为可观的。这种社会经济效益用增容效益指标来衡量。

3.3 增容效益与产电比

所谓增容效益是当地区负荷密度增加时,通过改变网络结构,提高线路运行负载率而带来的效益。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效益不是片面的电力企业售电量增长效益,而是全社会由电力增长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总和,也就是新增负荷所创造的价值。

应当指出,当增长的负荷为居民负荷或者公共事业负荷时,其本身虽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是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巨大,应该予以充分考虑,虽然这种效益很难评估。所有的用户都期望有高度可靠的电力供应。对用户而言,供电可靠性的价值是由用电时得到的益处来决定的。例如,电力可以用于产品的生产,可以为家庭、商店及办公室提供照明和取暖,可以提高生活标准,以及可为剧场电影院等娱乐场所供电等。因此,评估用户由于供电故障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能仅依据用户为单位电力所支付的电费,而是考虑失去用电时所导致各方面的损失,以及这种损失所持续的时间。这种损失评估不仅要反映每一次停电损失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停电时仍不得不支付雇员的工资和业务上的日常开销,从而造成直接的利润损失;而且也要反映停电损失所造成的间接影响,如投资回报的不足等。比如政府机关部门,作为公共服务单位,可以理解其服务带来的价值已经体现到创造价值的企业中,因此就其单独的价值难以衡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引入了产电比的计算方法。产电比[7]是指一个地区在某一时期(一般以年计)内创造的以货币形式表示的产值与所消耗的电量比值(元/千瓦时),这个货币形式的产值通常取为国民生产总值(GDP)。产电比作为对电能货币价值的一种社会度量,有效地描述了该地区在某段时期单位电能所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且已经把社会经济效益合理均衡到单位电能。

3.4 增容效益率

供电企业的主要目的是在用户可接受的稳定电价基础上分配优质电力。因此,电网建设实质是不仅要考虑各种技术问题,还需考虑相应的经济问题,因为以技术和经济两者为基础所做出的各种决策,对企业财务的稳定性将产生重大影响。显然,高可靠性与低投资成本是一对矛盾,协调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增容效益与项目投资分析来进行电网的可靠性优化,确定在什么样投资下才能获得供电总成本最低的最佳可靠性水平。

增容效益率即为增容效益与项目投资(含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的比值。引入这个概念,可以判断出改造方案是否可行。增容效益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3)

式中η代表增容效益率,k代表产电比,Pj为增加的负荷功率,n为增加的负荷个数,因此 即为增容效益;Ci为装设联络开关的投资,m为开关个数;β为承担系数。β的计算公式见公式(2)。

由式(3)可知,当η>1时,也即提高负载率带来的增容效益大于开关投资(计及开关的运行维护费用)的年值时,则认为该装设联络开关的方案是可行的;当η

联络开关设置位置应遵循尽量使可转移负荷沿线路均匀分布。即Pi=P∑/n,其中Pi为每段可转移负荷,P∑为该线路上的总负荷,n为联络开关个数。

由增容效益率的计算得出联络开关的设置准则:当线路负载率超过50%而未达到67%时,应增加一个联络开关;当负载率超过67%而未达到75%时,应增加两个联络开关。若是由于无法均匀分布各段负荷,虽然线路负载率未超过67%,也可能要设置为三分段,增加两个联络开关。

4 小结

篇9

关键词 沿海区域;自然灾害;脆弱性;灾害风险;DRI;HOTSPOTS

中图分类号 X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9)05-0148-06

我国海岸线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北仑河口,沿海涉及11省(直辖市),包括100多个中心城市和630多个港口,年GDP总量约占全国的2/3,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龙头。同时,沿海也是我国自然灾害种类最多、活动最强的地区,主要灾害包括洪涝、台风、风暴潮、旱灾、地震,其次还有低温冷害、农作物病虫害、干热风、地面沉降、海水入侵、赤潮等。城市化水平高,经济、人口高度密集,使得沿海灾情的“放大”作用更为显著[1],该地区战略地位的不可替代性和面临自然灾害的高风险性使得其灾害研究备受关注

自然灾害是社会和自然综合作用的产物,灾害作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灾难,灾难的灾情大小取决于孕灾环境的稳定性、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及承灾体的脆弱性[2]。以往的灾害研究侧重于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以认识灾变的形成机制、变化规律和时空危险性为主,20世纪80年代之后,其社会属性研究才逐渐引起减灾界的普遍关注[3],承灾体的脆弱性一时成为研究热点,“脆弱性分析”成为灾害和风险研究紧密联系的重要桥梁[4]。

1 自然灾害脆弱性及其评估

1.1 自然灾害脆弱性

灾害学中,脆弱性主要强调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在受到灾害影响时抗御、应对和恢复的能力,侧重灾害产生的人为因素,是指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某孕灾环境内特定承灾体面对自然灾害表现出的易于受到伤害和损失的性质,这种性质是区域自然孕灾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反映的是社会受自然灾害影响、威胁的程度。脆弱性可看作是安全的另一面,脆弱性增加,安全性降低,脆弱性越强,抗御和从灾害影响中恢复的能力就越差[5]。

1.2 灾情、风险与脆弱性

灾情即灾害损失,分为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有形损失又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灾害与承灾体物理接触造成的损失,既与承灾区域的组成及各成分的敏感性有关,又与灾害的特性有关,是目前灾害评估的主要对象。灾害学中,风险是不同概率灾害事件导致的损失,由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决定,风险评估即计算不同概率出现的灾害情景下的损失。国际风险评估现多基于情景模拟,根据不同概率灾害事件的强度参数模拟灾害情景,确定受灾区域并罗列出该区域范围内的主要承灾体,由脆弱性衡量这些承灾体在一定强度自然灾害中的损失程度[6],最终,受灾区域内所有承灾体的损失价值之和即为该区域在当前灾害强度下的灾损,不同概率事件下的灾损即为区域面临灾害的风险[7~9]。

1.3 自然灾害脆弱性及其评估

灾害来临时,承灾体不一定完全损失,脆弱性即衡量承灾体损害的程度,是灾损和风险评估的重要环节。目前,脆弱性定量化的方法包括:①基于历史灾情: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死亡率、相对或绝对经济损失率的运算,综合体现宏观区域的脆弱性,以全球尺度灾害风险评估的灾害风险指标计划(DRI)和多发区指标计划(HOTSPOTS)为代表。这两种方法数据获取方便,计算简易,其中DRI能反映全球灾害数据库中有记录的大、中尺度灾害人口损失的风险。②基于指标体系:在脆弱性机制和原理不完全明了的情况下,指标合成是目前脆弱性评估的常用方法。继美洲计划后,针对不同空间尺度的承灾系统,衡量不同灾种的脆弱性指标体系大量涌现。③基于灾损曲线:并非所有历史数据都有记录,指标方法目前不够规范化且评估结果缺乏可信度,脆弱性曲线为脆弱性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方法通过承灾个体的脆弱性反映中、小尺度区域的总体脆弱性特征[10,11]。

2 基于历史灾情数据的宏观脆弱性评价

本文运用上述脆弱性评估的第一种方法,基于历史灾情数据,对沿海11个省(直辖市)进行宏观脆弱性的分析,并试图通过数学分析找出影响各种灾害脆弱性的因素,填补目前脆弱性形成机制研究的空白,为基于指标体系的脆弱性评估过程中的指标选择提供依据。

2.1 数据来源

进行脆弱性评价的数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中国民政统计年鉴》(1990-2004年),其中统计有水灾、旱灾、风雹、冻灾与台风灾害的受灾、成灾面积,及每年整体的受灾人口、成灾人口。二是沿海区域的各种统计年鉴,将1990-2004年的一些基本统计数据(人口、土地面积、GDP、第一产业值、第二产业值、第三产业值、河流总长、易涝面积、海岸线长度、年平均降水量、水库数、水库容量、除涝面积、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和由基本数据运算得到的数据(人口密度、人均GDP、一产产值比例、二产比例、三产比例、水网密度、耕地面积比例)做为可能影响区域自然灾害脆弱性的因素进行筛选。

2.2 方式方法

与基于指标体系的脆弱性评价不同,本文采用演绎法,参照DRI和HOTSPOTS的基本思路[12]据不同灾种和相应灾情做灾后脆弱性的评估。DRI运用EM-DAT等灾难数据库,开发了两个全球尺度的脆弱性指标:相对脆弱性和社会―经济脆弱性指标。前者描述每百万暴露人口定灾种的死亡人数,把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和暴露人数的比值表征相对脆弱性,后者选取24个可能影响脆弱性的变量,针对四种灾害,通过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该灾种脆弱性的主要社会经济要素[13]。HOTSPOTS也是利用历史灾情进行死亡率、相对或绝对经济损失率的运算,综合体现区域的脆弱性,且统计得出七个地区四种财富等级的死亡及经济损失脆弱性系数,体现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灾害脆弱性差异。按照以上思路,本文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每年所有灾种造成的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暴露状况)的比值衡量区域面对全部自然灾害的(相对)脆弱性,用每年各灾种的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的比值衡量区域面对不同自然灾害的(相对)脆弱性,将成灾人口与受灾人口的比值做为衡量人口(相对)脆弱性的标准,分别称为综合脆弱性、水灾(或旱灾等)脆弱性和人口脆弱性。本文暂且把相对脆弱性简称为脆弱性,该类脆弱性既与自然灾害的强度有关,也和社会经济因素有关,涵盖面比通常仅仅侧重社会经济方面的脆弱性更广。最终,从各种统计年鉴中选择指标,与各脆弱性值做相关或偏相关分析,找出联系紧密的相互关系。

2.3 评价结果

最终,由于数据完整性的限制,(1993年旱灾脆弱数据缺失)对全国及沿海1990-2004年的综合及水旱脆弱性进行评价(见表1)。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①无论是综合脆弱性还是水灾或旱灾脆弱性,沿海区域和全国整体水平都呈增长趋势,说明我国防灾减灾面临严峻形势。②全国范围内,旱灾脆弱性较水灾脆弱性小,但旱灾脆弱性增长较快,有超越水灾脆弱性的趋势。沿海区域,旱灾脆弱性的增长趋势也大于水灾脆弱性,进入21世纪以来,旱灾脆弱性明显强于水灾脆弱性。这可能因全国特别是沿海区域水灾频繁,得到高度重视,排洪防洪的措施逐渐健全,而对旱灾的关注还远远不够。③沿海区域的综合脆弱性与水灾脆弱性基本小于全国水平,但旱灾脆弱性没有明显的差异性规律,近几年,沿海旱灾脆弱性基本上高于全国水平。

3 宏观脆弱性的区域分异规律与因素分析

沿海省份,除具备沿海自然灾害脆弱性的共同特点之外,内部也有很大差别,如果能寻找到存在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就可为目前研究尚且薄弱的脆弱性形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克服传统评价中指标选择的主观性,为脆弱性评估方法的发展提供依据。

本研究将沿海11个省(直辖市)的综合脆弱性、单灾种脆弱性和人口脆弱性分2个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5年、)进行平均值运算,然后综合15年进行平均值运算(见表2)。

3.1 各灾种的综合

由分析可知,除广东、广西外,所有区域21世纪5年的综合脆弱性平均值比20世纪10年的平均值高,综合脆弱性在沿海区域呈现整体增长的趋势。从宏观分布来看(见图1),两个时段脆弱性特征较吻合,存在一定的区域分异规律,各区域之间的脆弱性差别相对稳定,江苏和上海的综合脆弱性值最低。利用SPSS做区域综合脆弱性值与社会经济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脆弱性与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为-0.854,与人均产值的相关系数为-0.829,与地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864(均为0.01置信水平)。传统方法选择指标评价脆弱性时,社会经济因素被公认为双刃剑,一方面,财富与人口的集中会加剧灾害的损失,一方面充足财源有利于加大防灾设施投资力度、改善社会的减灾体制从而增强社会抵御灾害的综合能力[14]。本文利用历史数据,充分证明人口密度、人均产值、地均GDP三要素与脆弱性间具备显著的反相关关系,三要素值越大,综合脆弱性越小,即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区域承灾能力相对较强,相对损失率较低,相比于“放大效应”,社会经济要素的减灾效应更强一些。

3.2 水灾

除南北个别区域外,水灾脆弱性在沿海也呈现出整体增长的趋势,有较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由相关分析发现,众多社会经济指标中,洪水脆弱性只与人口密度、地均GDP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55和-0.823(均为0.01置信水平),这与DRI计划中分析出来的洪水脆弱性影响因素不谋而合。另外,综合脆弱性和洪水脆弱性的相关系数达到0.831(0.01置信水平下),洪水脆弱性和台风脆弱性的相关系数达到0.889(0.05置信水平下),这说明综合脆弱性和水灾脆弱性具备相似特征并非偶合,导致区域综合脆弱性和水灾脆弱性的主要因素基本一致。如果利用偏相关分析,排除台风和水灾的相互影响,会发现台风脆弱性与综合脆弱性关系最大(偏相关系数0.9167),洪水脆弱性与综合脆弱性关系并不大,这说明,洪水脆弱性与综合脆弱性的相关关系,更多地是依赖于台风脆弱性,即是台风脆弱性才是综合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3.3 旱灾

分析显示,沿海区域的旱灾脆弱性整体增强,且增加幅度较大,特别是上海、浙江等局部地区,这与沿海防灾减灾工作以洪涝为主,忽视旱灾影响有很大关系。相关分析表明,旱灾脆弱性与人均产值相关系数-0.708(置信度0.001),人均产值越多,旱灾脆弱性越小,另外,旱灾脆弱性与一产产值比例、二产产值比例和三产产值比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2、-0.674和-0.74(置信度均为0.005),即使排除三种产业相互之间的干扰,偏相关分析仍显示各产业与旱灾脆弱性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三个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7、-0.6989和-0.7195),这说明产业结构对旱灾脆弱性影响很大,这是因为旱灾主要影响农业,农业比例越大,旱灾脆弱性越大,二产和三产比例越大,旱灾脆弱性越小。

3.4 风雹灾和冷冻灾

风雹灾脆弱性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以上海为界,以北区域风雹灾脆弱性值时高时低,但以南区域,风雹灾脆弱性呈明显增强趋势,这说明,由于自然、社会经济诸多因素影响,南方(主要指农作物)抵御风雹灾害的能力逐渐减弱,北方则呈现巨大的不稳定性,这可能与南方抵御风雹灾的准备远远不如北方有关。沿海区域,上海的风雹灾脆弱性最低,因为本地多为现代化、集约化程度较高的都市农业,防灾抗灾的能力较强。辽宁在最北,风雹灾强度最大,因此风雹灾脆弱性最强,这说明自然灾害强度影响相对脆弱性大小。另外,相关分析显示,风雹灾的脆弱性与海岸线长度(相关系数为0.745)关系最为密切。

冷冻灾脆弱性与风雹灾脆弱性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关系数r=0.55),除辽宁、广东和海南外,沿海区域冷冻灾脆弱性总体呈增强趋势。区域相比而言,中部脆弱性较小,南北脆弱性较大,北方抵御灾害的能力弱,更多是因为北方灾害的强度大,南方主要是因为面对冷冻,整体防灾减灾的基础条件和能力较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冷冻灾害脆弱性与水库库容量相关关系为-0.881(0.05置信水平下),说明水库面积越大,冷冻灾脆弱性越弱,这符合常理。

3.5 台风灾害

沿海受台风影响的区域,脆弱性呈总体增强的趋势,但由于台风影响范围小,随机和偶然性较大,脆弱性的区域分布规律性不强,相邻区域脆弱性相差很大。由于数据不完整,相关分析没有显示出台风脆弱性和社会经济指标的紧密联系。为更加详尽地了解台风这种沿海区域特有的灾害,据《中国气象灾害大典》,选择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四个受台风影响的典型省(直辖市),统计计算不同区域各年份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当年本地GDP的比值,反映区域受台风影响的程度(见图2)。由图可知,福建、广东受台风影响的程度逐渐降低,这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防灾减灾工作日益加强有很大关系。另外,区域之间也存在差异,上海很少受影响,福建和广东曲线特征相似,浙江是损失占GDP百分率随时间变化最大的地区,因浙江位于台风北上路线的边界,受台风影响的年际变化大。

3.6 人口脆弱性

以上海为界,以北区域的人口脆弱性呈增强或几乎不变的趋势,但以南区域的脆弱性(除海南外)成大幅度下降趋势。区域分异上看,中部地区人口脆弱性较低,南北两方向较高,上海人口脆弱性最低。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口脆弱性是最难评估的环节,本文没能分析出与人口脆弱性特别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国际上评估人口脆弱性,多从社区等局部地区着手,从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卫生条件和因所属阶层决定的交通工具拥有量、入保险率、接受教育的水平等方面着手[15],定性指标的定量化与权重的科学确定并最终实现

规范化评估,是此类研究方法发展的瓶颈。

3.7 几对特殊区域

沿海存在有3对特殊的区域:①河北和山东各项脆弱性及发展趋势非常相似,但山东的水灾、旱灾、冷冻灾、风雹灾、人口及综合脆弱性值都略微小于河北;②江苏和浙江的脆弱性特征极为相似,但江苏所有的脆弱性值均低于浙江;③两广类似一个整体地有别于其它区域,但相比于广西,广东的旱灾、水灾、台风、人口及综合脆弱性都较小。这三对区域存在相似特征,明显与地理位置的相邻等因素有关,但同中有异现象的出现,不但取决于本文分析的社会经济因子,也应与政策导向及观念意识等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深层次地挖掘。

4 结论与讨论

(1)全国面临灾害脆弱性呈增长的趋势,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面临严峻形势。上世纪末,全国旱灾脆弱性较水灾脆弱性小,但旱灾脆弱性增长较快,沿海区域的旱灾脆弱性已明显强于水灾脆弱性,应该加强旱灾的防御。沿海区域的综合脆弱性与水灾脆弱性基本小于全国水平,旱灾脆弱性没有明显的差异性规律,但最近几年,沿海旱灾脆弱性基本上高于全国水平。

(2)沿海区域的综合脆弱性、水灾脆弱性、旱灾脆弱性和冷冻脆弱性除个别地区外,都呈现增强趋势,其中旱灾脆弱性增长最快。南、北方的风雹灾与人类脆弱性增长特征不同。

(3)沿海区域各灾种的脆弱性存在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利用相关与偏相关分析,在22个自然社会经济指标中筛选发现:综合脆弱性与人口密度、地均GDP和人均产值都有紧密的相关关系;水灾脆弱性与地均GDP和人口密度存在相关关系;旱灾脆弱性受人均产值与产业结构的影响;风雹灾脆弱性与海岸线长度关系紧密;冷冻灾脆弱性受区域水库库容影响。

(4)按照国际计划灾害风险评估的思路,用各灾种的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暴露状况)的比值衡量区域面对自然灾害的相对脆弱性,成灾人口与受灾人口(暴露状况)的比值做为衡量人口相对脆弱性的标准,相对脆弱性既与自然灾害的强度有关,也和社会经济因素有关,本文由于致灾因子信息可得性的限制,仅仅依靠年鉴,多从社会经济方面考虑影响因素。(5)与DRI与HOTSPOTS一样,利用经济损失及人口伤亡的灾情进行脆弱行评价,有利于不同区域、不同灾种之间进行比较,但是较为片面,生态功能、人体健康等“隐性”影响仍然无法体现。十五年的数据序列对于周期长的极端自然灾害远远不够,结果容易产生较大偏差,求平均值做为指标数据也会淡化极端事件。另外,大尺度范围内过于宏观的评价缺乏深层次机制和原理的探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许世远,王军,石纯等.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J].地理学报,2006,61(3):127~138.[Xu Shiyuan, Wang Jun,Shi Chun.Research of the Natural Disaster Risk on Coastal Cities[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6,61(3):127~138.]

[2]史培军.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1996,5(4):6~14. [Shi Peijun. TheoryAnd Practice of Disaster Study[J].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1996,5(4):6~14.]

[3]高庆华.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与分区减灾对策[J].地学前缘,2003,10(特刊):258~264.[Gao Qing Hua. The Distributions Of Natural Disasters And The Divisional DisasterCountermeasures For China[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3,10(Special Issue):258~264.]

[4]UN/ISDR. Living with risk:A Global Review of Disaster Reduction Initiatives 2004 Version[M].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2004.

[5]Cannon Blaikie, Davis IPT and Wisner B. At Risk: Nature Hazards, People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M]. London: Routledge,1994.141~156.

[6]Berning C.Loss Functions for Structural Flood Mitigation Measures[J]. Water SA, 2001,27,(1):35~38.

[7]Kaplan S, Garrick B J. On the Quantitative Definition of Risk[J]. Risk Aalysis, 1981,1(1):11~27.

[8]Hall J W,Dawson R J, et al. A Methodology for Nationalscale Flood Risk Ass

essment[J]. Water & Maritime Egineering,2003,(156):235~247.

[9]Grunthal G, Thieken A H, Schwarz J, Radtke K, Smolka A, and Merz B.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 for the City of Cologne,germanystorms, Foods, Earthquakes[J]. Natural Hazards, 2006,38(1-2):21~44.

[10]PenningRowsell E C, Chatterton J B.The Benefits of Flood Alleviation: a Manual of Assessment Techniques[M]. Gower Aldershot,1977.

[11]Smith D I. Flood Damage Estimationa Review of Urban Stagedamage Curves and Loss Functions[J]. Water SA, 1994,20(3):231~238.

[12]Pelling M. Visions of Risk: 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Indicators of Disaster Risk and Its Nanagement[R]. ISDR/UNDP: King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2004, 1~56.

[13]黄蕙,温家洪,司瑞洁等.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述评I―指标体系[J].灾害学,2008,23(2):112~116. [Huang Hui,Wen Jiahong,Si Ruijie,et al. International Natur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Programmes Overview I―Indicator Systems[J].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14]石勇,石纯,孙蕾等.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18(4): 24~27. [Shi Yong,Shi Chun, Sun Lei.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pudong District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18(4).24~27.]

[15]Azar D,Rain D. Identifying Population Vulnerable to Hydrological Hazards in San Juan, Puerto Rico[J].GeoJournal,2007,69(1-2): 23.

[16]黄蕙.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述评Ⅱ―评估方法[J].灾害学,2008,(3):96~101.[Huang Hui.International Natur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Program:Overview Ⅱ―Assessment Methods[J].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2008,(3):96~101.]

[17]商彦蕊.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新进展―脆弱性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2):73~77. [Shang Yanrui. Vulnerability Sudy―The New Development of Synthetized Study on Natural Disasters[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0,(2):73~77.]

篇10

关键词:治水 旱灾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228-02

1 从湖北的历史上看,不治水、治不好水就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1 湖北历史上的水害频次及造成的损失

据历史记载,千百年来,湖北省境内水、旱灾害频繁、严重,特别是利于人类活动、经济发展的中南部平原,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洪涝灾害经常发生,其间也常有干旱。据有文字记载的史料统计,从公元前3世纪至1949年的2200年间,湖北境内发生范围在州、府或5县以上的洪、涝灾害337次,平均15年1次。1949―1995年的46年间,湖北全省也发生重大洪涝灾害8次(1949年、1954年、1964年、1969年、1980年、1983年、1991年、1995年),平均不到6年1次;而洪、涝、旱灾发生的频次越到近代越频繁,灾害损失越严重。

1931年7月―8月发生全流域型大洪水。长江干流自湖北石首至江苏南通,沿程溃决漫溢354处,城陵矶至汉口一片,汉口市内行舟,汉口站最高水位28.28 m,为1865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湖北70个县中就有50个县受灾。整个江汉平原一片,洪水浸泡达3个月之久。死亡14.5万人。

1935年7月3至7日,长江中游发生特大暴雨,暴雨区位于清江、三峡区间下段小支流及汉江中下游地区。鄂西五峰站实测最大五天雨量1281.8 mm,为中国著名的大暴雨之一。潜水、沮漳河、汉江均发生特大洪水。汉江中下游堤防溃决,两岸一片。长江荆江段,由于干支流洪水遭遇,宣泄不及,决口20余处,荆北一片。此次死亡14.2万人,损坏房屋40.6万间。

1948年湖北春夏雨,内湖水位增高,低洼田地多被淹没。大汛期间,江、湘并涨,汉水继之,致中游洪水泛滥。全省受灾30多县,农田55.3万公顷,人口370余万人。汉口最高水位27.03 m,为80年来第三次超过27.0 m。

1954年7月18日武汉关水位突破1931年的28.28 m的历史最高水位。虽然荆江分洪工程三次开闸分洪,长江、汉江多处溃口和扒口,荆江大堤沙市水位仍达44.67 m的历史最高水位,而且超44 m高水位持续半月之久。武汉关8月18日最高水位达29.73 m。“全省因灾死3.3万人,死耕畜16000多头。倒塌民房220多万间。浸湿和冲走粮食690多万斤,国营商业财产损失2134062万元合作部门损失1465468万元。9所中等学校房屋全部倒塌,14所部分倒塌。小学校舍遭毁的占灾区原有校舍总数的50%以上全省受灾田地2223万余亩占全省总田亩35%强,受灾人口10347000余人,占全省总人口35%强。”

1998年长江流域自6月11日进入梅雨期后,各地暴雨频繁。7月份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出现的次数最多,仅7月11日间歇一天。1998年汛期长江流域共出现74个暴雨日,其中大暴雨为64天,占暴雨日总数的86%,特大暴雨日为18天,占暴雨日总数的24%。湖北省有66个县(市)受灾,受灾人口3688万,死亡345人。农作物受灾254万公顷,绝收58.8万公顷,倒塌房屋122万间。全省有545个民垸堤溃或扒口行洪,淹没面积20.4万公顷,涉及受灾人口545万。被水围困589.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477.8万人,经济损失达500多亿元。武汉市7月21至23日的特大暴雨,导致武汉三镇一片,被淹面积46 km2,占总城区面积的1/5,渍水1.3亿立方米。

1.2 历史上的旱害频次及造成的损失

湖北的旱灾也十分严重,从1470年到1948的479年间发生重大旱灾26次,平均18年一次,从1949年到1990的41年间发生重大旱灾12次,平均3.5年一次,从1990年到1998的9年间发生重大旱灾4次,平均2.2年一次,干旱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损失也越来越大。

1988年旱灾,全省受灾面积269.8万亩,粮食减产30亿公斤,棉花减产1.7万吨,受灾人口占农村人口的51%以上。

1998年鄂北地区干旱严重,379.3万亩减产或绝收。

2000湖北省大部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严重春旱,鄂北地区的旱情是“重中之重”,夏收作物大幅减产,春耕春播严重受阻,农业经济损失66亿元多。

2011湖北全省遭遇冬春连旱,降水量50年来最少,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87县(市、区)989万人受灾;6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1800万亩,其中绝收39万亩;直接经济损失71亿元,武钢2009年的利润76亿元相当。

从以上可以看出,一次水灾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的直接破坏。一次旱灾,不但可以造成农牧业减产,人畜饮水发生困难,使农牧民群众陷于贫困之中,还能够引发严重的生态灾难。无论是水灾还是旱灾都能够给湖北这个特殊的省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管子说:“善为国者必先除五害。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一害也,火一害也,此谓五害,五害之属水为大。”,管子所说在湖北表现尤甚,不治水或治不好水将直接影响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

2 从湖北治水的实践上看,治水、治好水就能产生减灾效益

1998年,湖北省受灾最严重的为例,据不完全统计,98湖北水利工程抗灾减灾效益就达1009亿元,2012年武钢的利润为17亿元,抗灾减灾效益接近60个武钢2012年的利润。

2007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宣布,经过初步测算,今年入汛以来全省水利工程设施共减少淹没耕地980.5万亩,减少受灾人口736.3万人,避免34座城市进水,实现减灾经济效益159.7亿元。2007年减灾经济效益相当于2012年武钢的利润的9.2倍,显示了水利工程设施在防洪减灾和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巨大作用。

2008年湖北省气候异常,4月至8月频现13场暴雨洪水,有4个站点的降雨强度超过百年和450年一遇、25年一遇或者为当地历史第一;有近千条河溪突发山洪,沮漳河等9条主要中小河流多次现峰,有的超历史最高0.05 m;先后有1590座水库、17座水电站水位突破汛限,省内四条主要湖泊水位超汛限最高2.02 m,其中长湖超保证0.03 m,为历史第三高。防汛工作初步总结中获悉,今年该省在抗御多场次暴雨洪水中,通过人力防守和科学调度水利工程设施,保护了下游21座县级以上城市、223万亩农田和166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一举解除了沿岸125家大中型企业、50万亩农田和5万居民用水污染,维护了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与近十年洪涝灾害中的直接经济损失均值、死亡人数均值相比,分别降低约30个百分点、79个百分点,防洪减灾社会效益达83.7亿元。防洪减灾社会效益相当于武钢2012年17亿元利润的5倍。

2010,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评估报告显示,在抗御今年洪涝灾害中,堤防防洪减灾效益达248亿元,全省水库保护了下游337万人、52.5万亩农田、13座县城的安全,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08亿元,泵站通过田湖统筹排涝,减灾效益296亿元,解除了1850万亩农田渍涝,占受渍涝威胁2399.5万亩农田的77.1%。全省水利工程设施防洪减灾效益高达652亿元,相当于武钢2012年17亿元利润的38倍。

三峡工程建成以后,历史性地减轻了湖北的防洪压力,带动了钢结构桥梁、升船机制造等新型产业的等一批重点企业崛起,促进了旅游产业做大做强。2010年7月,流量达7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进入三峡水库。这是三峡水库建库以来的最大一次洪峰,峰值流量甚至超过1931年、1954年和1998年的特大洪峰。三峡水库削掉了每秒3万立方米的洪峰流量,当年累计拦洪260多亿立方米,防洪经济效益266.3亿元,相当于武钢2012年17亿元利润的15.6倍。

从以上各年的防洪减灾所产生的效益看,治水就能够减灾,就能让人民安居乐业,就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就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3 从湖北的地貌特点和社会经济布局上看,治水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3.1 湖北的地貌特点

湖北地势总体上是西高东低,西、北、东三面环山,向南敞开,约成一个形似马蹄的不完整的盆地。其中西部山地为武当山、荆山、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一般海拔千米以上,最高点神农顶3105 m,为华中第一高峰;北部有大洪山、桐柏山,东北部是大别山,东南部为幕阜山、九官山,一般海拔500 m以上,高峰在1500 m左右。长江从四川巫山入境,自西向东,沿湖北中、南部,过阳新、黄梅后进入江西、安徽,在湖北境内流程1046 km;汉江从陕西白河县入境,自西向东,纳丹江后折向东南,于武汉汇入长江,在省境内流程864 km。在长江、汉江交汇前的三角区域,形成一个3万多平方公里的冲积平原,称之为“江汉平原”。据匡算,全省海拔400 m以上的山区面积占全省总自然面积的56%,50 m以下的平原湖区面积占20%,山区与平原之间为丘陵岗地,面积占垒省总自然面积的24%。4300余条长度在5 km以上的中小河流,一般都从山区发源,从南、北、东、西向长江、汉江和中南部的平原湖区汇流;史称湖北为“千湖之省”,就因省境内中南部低平,四周中小河流汇注于此,壅塞成千百个积水洼地,形成“水袋子”之故。

3.2 湖北社会经济布局

正是这极易遭受洪、涝以及干旱之灾的平原湖区及丘陵区,由于取水较易、交通方便以及其他有利条件,历来成为湖北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省会武汉,位于长江、汉江交汇之处,黄石、荆州、宜昌、襄樊、鄂州等重要工业城市,和武钢、江汉油田等大型厂矿,都分布于两江畔胖;全省2/3以上的人口都在这一地区生产活动,70%的粮食、80%的棉花都生产于这一区域;京广、汉丹、武南铁路和宜黄高等级公路等交通干线,都从这一区域通过。一旦遭灾,损失就十分惨重。

篇11

关键词:房屋;房屋损害;评估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334-02

由于房地产的不可移动、相互影响等特性,房屋受到损害不可避免,时有发生。因此在房屋评估工作别是在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造成的房屋损害评估和财产损失赔偿、房屋质量纠纷及不良资产处置评估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受损害的房屋评估。房屋损害评估是评估受损房屋的损害价值,公平合理的估价,对促进社会和谐、救助受损者、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房屋损害的种类及损失分析

房屋损害一般来说,是指房屋本身的损害,主要包括房屋实体损害、功能损害、经济损害及环境损害等方面。(1)房屋损害的分类。1)按受损部位分类:实物损害,具体又可分为实体损害和功能损害;权益损害,也可称为经济损害;还有区位损害,也可称为环境损害。2)可修复的损害和不可修复的损害。3)暂时性的损害和永久性的损害。(2)房屋损害造成的损失分析。可以分为两块:价值减损和相关经济损失。相关经济损失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如修复期间的租金损失,停产停业损失,搬迁费、周转费等等。(3)损害的赔偿金额,如何量化。对房屋损害的分析最终目的是确定损害的赔偿金额,对于不同类型的损害及所造成的损失要对其进行客观分析确定其性质,采取科学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

二、房屋损害评估方法

(一)可修复的房屋损害评估

以成本法为主,以资本化法、市场比较法、价差法为辅进行测算。

有损害的房屋评估值=类似的无损害房屋市场价格-V

V =C1+C2+C3+C4-C5

式中:V—房屋损害评估值;C1—拆除工程费;C2—修缮工程费;C3—恢复工程费;C4—直接经济损失;C5—被拆除物残值。

拆除、修缮、恢复费用应当参照房屋修缮工程预算定额,费用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

直接经济损失指修复期间或修复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资本化法、价差法、市场比较法、成本法进行测算或参照市场上类似情况的补偿水平测算。在测算收益损失时应考虑房屋的收益损失。

被拆除物残值评估应当根据评估时点的回收价格合理确定。

(二)不可修复的房屋损害评估

可根据评估对象实际情况分别选用资本化法、价差法、市场比较法进行测算,具体方法如下:

1.资本化法

(1)适用于净收益损失的资本化法公式:

V=∑Ai/(1+ R)i

i=1~m

有损害的房屋评估值=类似的无损害房屋市场价格-V

式中: V—房屋损害评估值;Ai—未来第i年的净收益损失额;R—折现率;m—净收益损失年限。

(2)适用于收益年限减少的资本化法公式:

V=∑Ai /(1+ R)i — ∑Ai /(1+ R)i

i=1~n i=1~m

有损害的房屋评估值=类似的无损害房屋市场价格-V

式中:V—房屋损害评估值;Ai—未来第i年可获得的正常市场净收益;R—折现率;n—无损坏房屋剩余使用年限;m—有损坏房屋剩余使用年限。

当房屋剩余使用年限与土地剩余使用年限不一致时,应按GB/T 50291—1999《房地产估价规范》5.3.8条款规定执行。

2.价差法

价差法公式: V=V1-V2

式中:V—房屋损害评估值;V1—类似的无损害房屋市场价格;V2—类似的有损害房屋市场价格。

3.市场比较法

市场比较法公式: V=P×F1×F2×F3

V—房屋损害评估值;P—可比实例补偿金额;F1—损害房屋情况修正系数;F2—损害房屋日期修正系数;F3—损害房屋状况修正系数。

有损害的房屋评估值=类似的无损害房屋市场价格-V

(三)房屋完全毁损损失评估

房屋完全毁损损失评估值=类似的房屋市场价格-类似的土地市场价格-拆除物残值+拆除工程费用

或:房屋完全毁损损失评估值=类似的房屋市场价格-拆除物残值+拆除工程费用

类似的房屋市场价格、类似的土地市场价格、类似的房屋市场价格应按《房地产估价规范》要求,选用市场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等方法进行评估,确定估价时点的市场价格。

拆除物残值评估应当根据估价时点的回收市场价格合理确定。

拆除工程费用应当参照房屋修缮工程预算定额,费用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

三、房屋损害评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房屋损害在理论上存在无形损害和有形损害之分。房屋无形损害因其房屋本身没有损害,只是受到各种政治、经济等政策因素影响而导致房屋价值降低,这一种情形,我们通过正常的房屋评估技术就可以对其进行评估。在房屋有形损害评估中,同时也包含了房屋无形损害而导致的房屋价值降低的因素,比如房屋的收益水平、价差法中的房屋市场价格等。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房屋有形损害评估,并且在房屋损害评估形式上不作区分,统称为房屋损害评估。

2.房屋损害评估是评估的受损房屋的损害价值或因修复所花的费用。评估时应把握房屋受损前后的状况,包括房屋的结构、用途及受损的部位、类型、程度等。评估中,要考虑受损房屋是否出租或自用,还要考虑因房屋损害贬值导致的土地经济价值贬值的因素。

3.不可修复的房屋损害评估,要对受损害的房屋进行合理鉴定,划分出不可修复的部位、面积、类型以及对主体房屋的影响程度。按部分不可修复但主体房屋尚可使用和完全不可修复分别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地产估价规范(GB/T 50291—1999)[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篇12

关键词:自然灾害 间接经济损失 损失评估

一、引言

2013年4月27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由于雅安地理位置靠近汶川,有人开始猜想雅安地震是汶川地震的延续,即雅安地震是汶川地震的间接影响,这就反映出灾害的间接影响具有后向延时效应。

与直接经济损失相比,自然灾害对经济系统间接影响的深度和时间更加深远。由于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时、空差异特性的存在,对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尤为重要,对间接经济损失的科学度量可以为灾后恢复重建决策和防灾减灾规划提供有效地决策工具,意义重大,本文将对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进行介绍,希望探索出更加科学的方法。

二、文献综述

目前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有两大方法系统,即存量-流量方法系统和投入-产出方法体系,除了这两大方法系统,还有调查分析法。这两大方法系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现阶段的间接损失评估方法存在弊端,对间接损失的评估有较大的波动性。

本文在深入介绍的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创新,对现有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做出完善。

三、现有的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

3.1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内涵

不同的统计学家对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划分与定义不同,现在对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定义主要是从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核算角度;二是从灾害损失的时间和空间传播的角度进行界定。

3.1.1基于社会经济核算的角度

(1)存量-流量损失

Parker等基于经济学中“存量”和“流量”的差异对灾害的损失做了清晰定义:存量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某一变量的量值(如同图1中水槽中盛的水),属静态概念,对应于灾害中的直接经济损失;流量是指在一个时段上所累积变动的量 (如同图1中通过水槽的水流量变化),流量对应于间接经济损失,其大小有时间维度。间接经济损失又分为初始间接损失和次生间接损失。对产业来说,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与地产、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家庭资产和库存相关的价值损失;初始间接损失是指经济生产中断引起的流量损失;而次生间接损失是经济系统产业链的关联效应损失。

图1. 存量与流量的关系

(2)产业关联损失

Cochrane认为间接损失是由于灾害引起经济部门前向产出(依赖于区域市场产出) 和后向供给(依赖于区域资源) 错位,引起的生产运转中断导致的损失。若产业部门 B 因灾害遭到破坏,则可能引起部门 A 的后向关联损失、部门 C 的前向关联损失,并影响最终需求和消费,造成市场供需不平衡,引起物价、劳动力就业与失业、国民收入、储蓄和投资水平等的变化,进而影响国民经济总值和经济增长速度。

图2. 产业关联损失示意图

3.1.2基于灾害损失的时间和空间传播的角度

由于存在经济系统产出落后于投入的延迟过程,间接经济损失具有时间维度,即间接经济损失发生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灾害发生时的初始损失为直接损失,是静态的。因此,直接经济损失是因灾害发生所造成的可统计的人、财、物的损失,它的度量单位是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减少。间接经济损失是灾害造成的总经济损失中直接经济损失以外的经济损失,是灾害引起的间接的对经济的影响,是一种深层次的经济损失。包括间接停减产损失、中间投入积压增加的经济损失和投资溢价损失。

3.2 现有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3.2.1存量-流量方法体系

存量-流量方法体系包括比例系数法、马尔科夫模拟法以及系统动力学模型与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由于间接经济损失与直接经济损失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间接经济损失伴随直接经济损失发生,直接经济损失越严重,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越大,影响越持久。由此假定,间接经济损失与直接经济损失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记为:IEL=λ・DEL,考虑到不同产业时,比例系数还可按部门分类计算,然后将各部门分类统计的间接经济损失相加,得出总的间接经济损失,表示为:IEL=Σλi・DELi,式中:IEL表示间接经济损失(单位:元);λ表示比例系数;DEL表示直接经济损失(单位:元)。存量损失对应于直接经济损失,流量损失对应于间接经济损失,因此,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比例系数就是存量和流量关系的反映;

第二,马尔科夫模拟方法反应出了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之间的非简单线性关系;

第三,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了投入-产出的非线性关系,建立用于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下限预评估及灾后最优恢复重建策略的最优控制模型。

3.2.2投入-产出方法体系

投入-产出方法体系包括经济增长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首先,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是基于生产函数理论由参数估计方法得到的,它是从生产要素损失的角度来进行灾害损失评估的方法,其生产要素损失可以看作是经济系统的投入损失,经济增长损失就是产出损失,所以,其实质就是投入产出分析,是将单一生产部门投入与产出分析拓展到宏观经济层面。

其次,可计算一般均衡理论方法(CGE)不仅反映了经济因素和活动的相互依赖关系,而且克服了投入-产出模型线性、缺乏行为响应、市场价格缺失等缺点。它的数据基础是投入产出表,它是投入产出与线性规划相结合的优化模型方法,所以可将其归为投入-产出的衍生方法。

3.2.3调查分析法

调查分析法是在灾情调查的基础上从生活、生产、交通、生命线、农田等五个主要影响方面对间接经济损失进行分析。由于承灾对象复杂,含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并且灾害影响还波及周边许多地区,可用修正系数的方式对损失结果适当放大,修正系数的取值视具体情况或实际经验而定。

3.3现有的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不足

首先,比例系数的确定含有经验性,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具有较大的任意性,对其进行准确评估有较大的难度。

其次,现阶段对自然灾害的计量较粗略,没有考虑到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内在差别,特别是没有考虑不同发展程度下经济的脆弱性差别。

四、对现有间接损失评估方法的改进

4.1对比例系数法的改进

在比例系数法中,将间接经济损失看做直接经济损失的线性函数,即有IEL=λ?DEL,这种方法精度较差,而且由于确定λ的主观性,导致通过比例系数法确定的间接经济损失有很大的波动性。往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产生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系数可以较好的反应出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状态,因此我们通过计算最近一次发生的自然灾害的比例系数,来预测这一期自然灾害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

往年自然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用公式表达为:IEL=∫∞t1[f1(t) f2(t)]dt,其中 f1(t)为发生前GDP预计发展曲线; f2(t)为自然灾害发生后实际GDP曲线; t1地震发生时刻。直接经济损失DEL可以直接计算出来,表示为自然灾害发生的t1期的预期GDP的百分比x?GDPt1,IEL与x?GDPt1的比值即为比例系数。

4.2浅析经济系统内部和外部弹性与间接经济损失

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系统中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越高,经济系统的脆弱性越大,自然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也越严重。Kellenberg and Mobarak的研究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和灾害的影响呈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如图3)。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间接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图3. 经济系统脆弱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示意图

因此,在计量自然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时,根据经济发达程度对受灾地区赋值,最发达地区为5,最不发达地区为1。除了这种直接赋值的方法,还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计算出经济系统脆弱性和间接经济损失的数量关系,考量产业关联度对间接经济损失的扩大效应。

参考文献:

[1]曲国胜,高庆华,杨华庭. 我国自然灾害评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J].地学前缘,1996,(3)

[2]赵阿兴,马宗晋.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3,(2)

[3]刘希林,赵源.地貌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以泥石流灾害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8,(3)

[4]林均岐,钟江荣.区域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J].自然灾害学报,2007,(4)

[5]吴吉东,李宁,温玉婷.自然灾害的影响及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09,(6)

[6]吴吉东,李宁. 浅析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重要性[J].自然灾害学报,2012,(3)

篇13

Abstract: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is high levels of social economic vulnerability areas of typhoon disast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although the frequency of typhoon is not the highest, but once it is affected by the typhoon, it will bring great social and economic losses. So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establish the typhoon disaster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in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yphoon disaster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in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hopes to contribute to build a set of perfect typhoon disaster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in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in order to reduce losses from typhoon disasters.

关键词: 珠三角;台风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政策建议

Key words: Pearl River Delta;the typhoon disaster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policy 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012-03

0 引言

台风灾害是全球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广东省位于太平洋西岸,濒临南海,海岸线长达4300公里,是台风登陆我国的主要区域(潘安定、唐晓春、刘会平,2002)。珠三角地区作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社会经济易损度的各项指标都位于全省前列,人口易损、生命线工程易损更是显著地高于省内其他地区。虽然珠三角不是省内台风登陆频率最高的地区,但台风一旦登陆珠三角地区,因其本身的社会经济易损程度高,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将极有可能大大高于台风登陆省内其他地区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

由此看来,即使台风登陆珠三角的频率和强度不高,也不能忽视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珠三角地区的台风灾害危机对策研究以及建立一套完善的台风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尤为重要。

1 珠三角地区台风应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台风灾害危机管理体制应包括灾前预防管理、灾中应急管理、灾后恢复管理三个方面。灾前预防管理作为整个台风应急管理体制的基础部分,为后面两个部分作用的发挥提供了物质、人力等的准备。灾中应急管理作为台风应急管理体制的主要部分,是整个体制的重点,这部分作用的发挥最能减少台风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灾后恢复管理作为台风应急管理体制中最易被人们忽略的部分,对前两部分的不足之处发挥着补充的作用。要减少台风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三部分的管理都必不可少。珠三角目前的台风应急管理体制主要集中在第二部分上面,第一、三部分的管理较缺乏,并且第二部分的管理也还不完善。以下是珠三角地区台风应急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灾前预防阶段

1.1.1 应对台风灾害危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①缺乏后备水电供应系统。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水、电的供需量很大。台风登陆后对地区内的水电供应系统造成突然的大规模的破坏,水电的供应出现很大问题。由于在供应系统中没有相关的后备储存系统,受灾严重的居民不能迅速实行自救,受灾轻微的居民生活也很不方便。同时,救灾工作也难以进行。②城市排涝设施运行不畅。珠三角地区防洪排涝设施普遍配套不足,老城区防洪排涝设施标准低并且设施老化,城市新区因建设速度过快防洪排涝设施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速度(戴慎志、曹凯,2012)。城市排水口堵塞,下水道被垃圾杂物占据,导致排涝设施在面对突然的大范围的降水时不能发挥作用,地区内多处水浸,加剧了社会经济损失。

1.1.2 缺少高素质的灾害危机管理人员队伍。是否拥有一大批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灾害危机管理人员队伍是关系到地方政府灾害危机管理是否成功的第一要素(戈世平、周业柱,2006)。珠三角地区虽然教育水平较高,拥有武警、消防、公安等行业性应急单位和相关的职业人员,但是在跨地区、跨行业、跨专业的综合型危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才方面确实稀缺(杨俊,2011)。在台风灾害面前,并没有综合性危机管理人才队伍应对灾害。

1.1.3 民众缺乏防灾、自救意识。珠三角居民缺少对台风灾害的全面认识。在日常生活风登陆等信息并不能引起居民的重视。同时,因防灾避险意识淡薄,加上台风来袭时恐慌不安,当政府指挥进行紧急转移等救灾行动时,民众往往不服从指挥,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政府的救灾效果大大减弱。再者珠三角民众都缺乏自救意识,在台风灾害发生时不能对灾害的程度进行有效的判断,从而做出相应的合适的防灾行动,在灾害发生时往往用最宝贵的自救时间来等待政府的救治。

1.2 灾中应急救灾阶段

1.2.1 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信息是一切救灾的前提。有足够的信息,民众才能及时知道灾害的发生情况,从而针对自身情况做出相应的自救措施。而政府能及时地收集民众的受灾信息,才能做出统一救灾安排,将伤亡损失减到最低。珠三角地区缺乏独立的常设的危机信息机构,在台风灾害发生时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向民众传达真实的、准确的灾害信息。同时,也没有建立起一套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完整的灾害信息系统。

1.2.2 救灾部门和机构职责不清。珠三角现行救灾机制是“统一领导”模式:由省、地市、县级人民政府实施对救灾工作的领导,统一负责制定、实施有关灾害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规划,对灾害管理的各项措施实施领导、决策、指挥、监督和协调等职能(谢永刚、张佳丹,2006)。但很多时候,当面对台风灾害,到底是以市政府为主,还是广东省政府为主并没有明确。因而,在救灾的时候出现了各个部门、各级政府之间“各自为战”的状况。再者,省对珠三角各市的受灾情况并不十分清晰,不能针对各市的情况作出安排。省、市救灾部门间更是出现职责不明,导致救灾效率不高的现象。

1.3 灾后恢复阶段

1.3.1 重建资金不足。台风过后,房屋、农业、道路、水电系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要进行恢复,充足的资金是必不可少的。从以往珠三角地区台风灾害恢复的情况来看,政府资金短缺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市场资金的筹集也出现了很大问题,比如筹资渠道较少,筹资机构使用资金透明度不高导致民众缺乏捐款信心等。

1.3.2 重建资金使用缺乏监管。在政府资金方面,政府并没有独立的救灾资金使用监督部门,有很多重建资金根本不能顺利到达需要使用的部门。而到达的资金,也并非都是使用在重建项目上。重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低,缺乏监督机制,大大影响了资金使用的绩效。

1.3.3 缺乏对居民的心理救治。长期以来,台风过后人们更多地关注对居民日常生活的救助,居民的心理救治被忽略。但其实台风灾害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灾后心理障碍(刘丹,2008)。进行适当的灾后心理救治才能帮助居民更好地树立防灾意识,更好地投入灾后重建。

2 台风灾害危机管理体制的建立

2.1 灾前预防阶段

2.1.1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①建立水电后备供应系统。当台风对正常的水电供应系统进行破坏后,应有可作为后备的系统进行使用。各小区或范围较小的区域可建造小型储水设备及供电设备,确保受灾后一段时间内居民的饮用等日常需要不受影响。②对排涝系统进行整治。要完善排涝系统的设计。老城区的排涝系统要进行更新,设计符合老城区街道多,街道密集情况的排涝系统。新城区建立配套的排涝系统,在排涝系统建设完成前,减少新城区的入住率和使用率。同时,在人口密集的生活区等地建造更多的排水口,分散各入水口的去水压力。

2.1.2 培养高素质的救灾队伍。①设置专门的台风灾害管理人才培训机构。可由政府组织设立专门的台风灾害管理人才培训机构,从武警、消防等专业人员中挑选出适合的人选,定期进行培训。使各行业的人才在已经具有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如何应用专业知识进行台风灾害管理。政府相关救灾部门的人员应定期进行相关的培训,了解台风抗灾手段等的最新资讯。②组织开展演练,提高抗灾能力。进行演练应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演练可以从整体上提高队伍对台风灾害危机的对抗能力和快速反映能力,提高指挥者的组织指挥能力和指挥机关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提高各种保障能力(包正友,2006)。

2.1.3 对居民做好台风防灾的宣传教育。可利用小区公告栏,学校学习、网络、微博、街道培训会等多种方法对居民进行防灾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民众的台风灾害忧患意识、自救互助意识、服从意识。同时,以社区为单位,聘请相关专家,对民众进行有针对性的逃生培训、自救培训等。更为重要的是,组织居民进行相关的演练。

2.2 灾中应急救灾阶段

2.2.1 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①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灾害应急救援阶段,政府新闻发言人在危机管理外部信息沟通中处于重要地位,是直接面对媒体政府官方解释或立场的窗口人物(徐丽珊,2012)。因此,政府应培养专业的新闻发言人,建立相关的制度,规定新闻发言人的权力和义务,务必使新闻发言人信息时公正、迅速、明确要点。新闻发言人制度有利于民众第一时间了解到官方的灾情信息,将因信息公布不通畅而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②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政府应建立一个可以快速全面收集居民受灾信息的系统,使居民及时地反馈信息,得到相应的帮助。政府可使用电话、微博、求助点等方式,收集信息。当台风即将登陆时,就应通过各种方式告知民众如何反馈信息,同时督促民众做好防灾准备。当台风灾害发生时,应通过增加电话线路等方式保持电话、网络等的通畅,避免出现如“求助热线形同虚设”的情况

出现。

2.2.2 建立由下至上的救灾管理体系。在社区内建立应急危机管理组织。当预报台风灾害即将发生时,应迅速有街道负责人指挥,社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及时做好部署。同时社区应配合消防、公安等部门的灾前预防工作。在面对台风灾害时,社区应做好指挥群众进行避难,同时做好灾情送报工作。灾情送报要具体到伤亡人数、所需物资等。在灾时、灾后第一时间传到上一级救灾部门,确保救灾物资的发放。社区卫生部门应进行必要的救治(董瑞华,2004)。然而,发挥社区的作用并不是指社区可以完全独立地进行救灾,社区的救灾依然应该遵从上级救灾部门的救灾方针。省级救灾部门给出救灾方针,市级救灾部门应下放权力给社区进行救灾。同时,市级和省级救灾部门做好后援的准备,及时给予帮助。

2.3 灾后恢复阶段

2.3.1 为救灾资金管理制定相关法律制度。筹资阶段,政府救灾资金不足,很多是审批难的原因。对于哪些资金应通过审批,哪些不应通过审批,应基于什么标准向什么部门申请救灾重建资金,都需要相关的法律制度来规定。制定相关的台风灾害救灾资金管理法律制度,使监督有法可依,同时对侵占私吞、挤占挪用赈灾物资和资金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才能使救灾重建资金的使用更有效(王建康,2008)。

2.3.2 对受灾居民进行心理辅导。有必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经验交流或推广活动,以此来扩大专业队伍。具体做法是,可以在各地成立精神卫生干预网络,定期举办学习班或研讨班,采用外出培训与请专家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现有心理干预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李小霞、王卫红,2009)。除了具有专业人员外,居民肯接受心理辅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有很多民众因不了解灾后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或者不认识自己有心理辅导的需要而拒绝接受辅导。此时,政府可指定相关的机构,定期派出人员到受灾人员的居所等进行宣传教育和沟通,发挥灾后心理辅导的作用。

3 结语

台风灾害危机管理体制的建立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其中的问题也不仅是本文所提及的。鉴于篇幅限制,文章只能挑选在现行体制中最为严重却又最重要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并在珠三角的现状基础上,针对这几个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珠三角乃至台风灾害危机管理体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包正友.美国飓风给政府危机管理带来的思考[J].决策管理,2006(07).

[2]戴慎志,曹凯.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对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01).

[3]董瑞华.论社区在灾害危机应急管理中的基础作用[J].理论前沿,2004(10).

[4]戈世平,周业柱.防汛抗涝灾害危机管理的理性思考[J].中国行政管,2006(06).

[5]李小霞,王卫红.美国灾难心理服务对我国灾后心理重建的启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05).

[6]刘丹.灾害的心理影响及灾后心理重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09).

[7]潘安定,唐晓春,刘会平.广东沿海台风灾害链现象与防治途径的设想[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

[8]王建康.如何完善赈灾及灾后重建资金的筹措、使用与监管机制[J].西部丛林,2008(08).

[9]谢永刚,张佳丹.我国当代救灾制度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篇14

一、企业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市场的完善发展离不开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获取准确信息的基础,也是保护投资人不受经济损失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势头迅猛,会计披露问题也在不断的完善中,但是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管理,致使会计信息披露严重失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会计信息虚假披露是指会计信息中提供的企业财务数据与客观事实不符,而且也不能真实反映企业会计的主体活动,从而使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给经济决策者提供错误的经济引导,造成企业、投资人等利益相关者的经济损失。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会计虚假信息披露分为无意和有意,前者是指会计人员的个人因素导致的信息错误,比如其业务能力有限或者工作中的失误等,导致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不相符;故意是指会计人员为了达到企业管理者的个人利益,违背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故意提供虚假的企业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披露行为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只有良好的市场秩序才可以促进市场交易的公平性,优化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推动社会经济高效率、高质量的稳定发展。

二、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原因

企业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愿意与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存在密切的联系,从客观上来说,会计信息虚假披露受到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和法律管理的影响;从主观上来说,会计信息虚假披露与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企业内部操作有关,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最终导致企业会计虚假信息披露的产生。

1.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客观原因

(1)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发展体,受到国家政治经济的宏观约束和影响,相比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运营模式来说,当前的部分企业已经不再属于国有资产,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与企业管理者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渐出现了经济上的竞争与合作,而会计信息的职能就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协调三者的利益关系。如今,企业需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可避免的会与国有企业及其他利益团体发生竞争矛盾,而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就以虚假的会计信息来展示良好的经营业绩。另外,我国行政企业部门的管理松懈也是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虚假披露重要因素。

(2)法律环境的影响法律环境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起着至关重要的监督指导作用,会计管理的法律制度必须具备充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否者,在实际的管理操作中将难以起到震慑和约束作用。法律观念决定着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程度,因此对于违法的信息披露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使其为造假行为的后果付出惨重的代价,遏制会计信息违法行为的发生。另外,由于会计法规中存在大量不确定的措辞用语,需要会计人员自身去鉴别和预估,而会计人员的估计与实际偏离较大,就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所以加强对会计法规的认识也是减少会计虚假信息披露行为的方式之一。

2.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主观原因

会计信息的具体操作需要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自主行为来完成,并且会计信息生成的整个过程完全由会计人员控制,如果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不过关,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这也是会计虚假信息难于被发现和控制的根本原因。另外,部分会计人员由于受到上级领导的管理,迫不得已执行领导安排任务,是导致会计人员做假账的重要因素。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没有经济信用,就无法正常维系市场经济,会计信息的虚假披露将直接影响决策者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的真实分析和判断。而国家宏观调控得不到真实经济数据的支持,也将影响国家税收和资源的合理配置,破坏国民经济的健康长期发展。因此,针对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

1.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会计人员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关键,首先,企业应重视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通过定期的职业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能力和道德素养。其次,企业应做好会计法规的教育工作,使会计人员将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原则牢记在心,以正确的职业意识要求自我,确保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有效性。

2.健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针对会计信息中的虚假披露问题,制定科学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的措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并在其基础上结合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制定更加系统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企业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和完备性,建立科学的信息数据系统,增加会计信息的规范性,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3.优化企业会计管理结构

企业的发展需要凝聚全公司领导和职员的协同努力,只有确保公司管理结构的合理性,才能完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职能。因此,优化企业会计管理结构是促进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相互的监督部门,并采用薪酬激励制度,以此激励会计人员为企业的长期发展而努力,杜绝企业会计信息的虚假披露行为。

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