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31 16:27: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医疗设备市场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海外市场 众筹 推广
一、众筹及产品众筹
众筹,英文名字是crowdfunding,一般也称为“大众筹资”,主要是借助互联网平台依靠众人力量,将群众闲散的资源集中在一起为企业、新产品等提供资金上的帮助。众筹网站首先是国外发展起来的,Kickstater、Crowdcube、Lucky Ant等是国外著名的众筹网站。
产品众筹,是指企业有新产品开发时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得投资人的资金帮助,当产品能够对外销售时筹款企业按照筹款时的约定,将所开发出来的产品提供给投资人,在提品时一般是无偿或以低于成本价的形式提供的。产品众筹的对象是还未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实现的一种预售行为。
二、海外市场中医疗设备产品众筹推广的优劣势分析
当前很多企业并不是因为缺少资金而进行产品众筹的,是为了使用产品众筹这种方式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扩大影响力,通过这种预售行为获得第一批客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营销方式也与时俱进,特别是在海外市场推广中,依靠互联网平台进行产品推广,是必不可少的营销方式。在海外市场中利用产品众筹方式对医疗设备进行推广,是互联网推广中的一种主要方式,且越来越多的朝海外发展的医疗设备企业都开始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推广。产品推广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资源,因此医疗设备在海外市场上可以选择一家当地众筹平台与之合作进行推广。医疗设备利用众筹方式进行推广可以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在扩大产品影响力的同时能及时获得医疗产品反馈的建议,培养出第一批客户。另外,参与医疗设备投资的人是当地各行各业的人,他们都拥有较为成熟且丰富的资源,有利于扩大产品的影响力。
但在产品众筹推广之前还需要进行优劣势分析,充分了解海外市场产品众筹推广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分析:在海外进行产品众筹推广过程中,和当地众筹平台、媒介等进行合作,在语言、文化上都有一定的优势,当地众筹平台、媒介等更加了解产品推广中的流程,使医疗设备推广方式更加符合当地人群的需要。且当地的媒介都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能够加大推广力度,扩大医疗设备的影响力。
劣势分析:医疗设备在进军海外市场时,由于语言文化不同,再加上医疗设备专业性较强,沟通上存在一定障碍;医疗设备推广过程中需要和众筹平台、媒介等进行合作让他们协助进行产品推广,媒介推广中增加一个客户就会得到相应的提成,但有些媒介为利益所驱动会进行造假,因此推广信息中数据真实性会受到一定的质疑。
三、海外市场中医疗设备产品众筹推广方式
(一)海外市场中医疗设备产品众筹步骤
除了利用海外当地众筹平台进行产品推广的优劣势外,可以用产品众筹推广指定相应的推广计划,主要计划步骤有选择众筹平台、设定众筹目标、医疗设备众筹包装、指定推广策略等。
1.选择众筹平台。海外市场推广中众筹平台选择十分重要,我国很多企业一般偏向于Kickstarter、Indiegogo等,因为这些平台信誉度较高、项目审核严格、影响力大。
2.设定众筹目标。是海外众筹的第二步,如文章中医疗设备进行产品众筹主要是为了进行推广,扩大医疗设备的影响力。
3.包装产品。比如拍摄医疗设备宣传视频、提炼出医疗设备优点和特色、设计出宣传主题等。
4.信息。将相关产品信息在众筹平台上。
5.推广信息。这是众筹最重要的一步,直接影响到产品众筹效果。
(二)众筹推广方式
众筹推广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提高流量和转化率。
1.提高流量。流量分为两种,一种是站内流量,另一种是站外流量。(1)站内流量提高方式。Kickstarter中环境较为公平、宽松,因此医疗设备获得站内流量较为容易,只要产品有足够的创意,依靠其产品良好的表现就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排名。另外,还可以和网站官方进行良好的沟通,获得主动推荐的机会,增加产品的医疗设备的站内流量。(2)站外流量提高方式。站外流量则需要和媒体、社交网站等进行合作获得较高的流量。如下是媒体和社交网站的选择方式:新闻媒体的选择:医疗设备的研发是为了给人们医疗保健提供一定的服务,因此可以选择海外地区中影响力较大的新闻媒体如CNN、《TIME》(时代周刊),特别是目的地影响力较大的媒体,如印度的《The Times of India》(时代周刊)、意大利的《II Sole 24 Ore》(24小时太阳报)等,对医疗设备相关信息内容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其可信度,扩大影响范围。社交媒体的选择:Facebook、Twitter是影响力较大的社交网站,特别是Facebook,其影响力更大,且转化率也较高,因此可以选择Facebook,将医疗设备相关信息通过Facebook朋友圈转发出去,当有人对此感兴趣时就会进行点击和转发,在获得流量的同时也能扩大其影响范围。除了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外,也可以在视频网站如YouTube上播放医疗设备的相关视频,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让人们更详细地了解到医疗设备的特点。另外,还可以和搜索引擎如Google、Bing、医疗卫生门户网站等进行合作,通过搜索引擎提高医疗设备的热搜度,通过医疗卫生门户网站等的宣传提高医疗设备的公信度和权威性。需要注意的是国外和中国的生活节奏等有所不同,他们不会每天都刷朋友圈,即使刷也是选择周末,但每天都会看邮件,因此医疗设备在众筹期间进行宣传推广时切不可忘记邮件营销。在利用邮件营销时要做到:提前建立相关用户数据库;对潜在客户群体进行定位;利用邮件营销实现5%的精准的人群Email转化率;维护客户关系;转化客户习惯,这也是邮件营销的最终目的,当客户习惯朝着医疗产品规定的方向发展时,说明该产品营销已取得成功。
2.提高转化率。转化率提高可通过一些优惠活动、客户维护等手段实现。根据医疗设备产品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活动,吸引已有的客户将医疗设备产品推广到其亲朋好友处,如打折、推荐、转发/购买抽奖等活动等,当客户向亲朋好友推荐了产品后再次购买即可享受一定优惠,亲朋好友转发相关产品信息后购买产品时也能享受一定的优惠。这种方式是海外产品众筹推广中效果较好的方式,也是大家公认的推广方式。在海外市场上购买过众筹产品的客户再次购买的概率非常大,因此通过这种活动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转化率。
海外客户十分注重产品功能和服务,因此一定要做好客户维护工作。客户咨询就说明其对产品感兴趣,因此客户在咨询相关产品信息时给予耐心的解答,尽早促进客户购买行为。
四、结语
海外市场产品众筹推广方式和国内市场有所不同,因此在医疗设备进行产品众筹推广中一定要根据海外市场特点和地文化习惯等制定出推广策略,满足海外客户需求的同时提高产品销量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为无锡市海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2007年宇慧源MAdExTM共监测了百余种专业医疗杂志,从全年结果来看,专业医疗杂志上投放的广告种类颇多,除了主流的医疗设备和医疗药品,以及杂志自身的推广广告和展会广告以外,各类新兴的医疗相关行业,如医疗专业网站(如迈视达康、中国知网、搜狐等)、医疗IT服务供应(包括医疗信息解决方案、智能管理系统、电脑、打印和显示器厂商等)、医疗营销服务(包括广告、咨询、设计、认证等公司)、医疗教育等也都会在专业医疗杂志上刊登广告进行宣传,表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医疗设备广告投放主数量近300家,表现出厂商对专业媒体广告的充分重视,也说明了广告投放竞争的激烈程度
2007年在专业医疗杂志上投放广告的广告主达到600余家(见图1),其中医疗设备广告主数量最多,有近300家,其次是药品广告主,也有130多家。由此可见,虽然医疗行业产品销售渠道和方式与普通日常消费品不同,但是广告对于厂家来说同样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但是,从我们对各个杂志的了解来看,各杂志广告投放位置有限,尤其是最吸引眼球的封面、封二、封三、封底(部分核心期刊杂志的封面甚至不容许刊登广告),所以说明在有限的广告资源里,各个厂商的资源争夺之战其实比较激烈。
二、医疗设备广告投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厂商过度注重展会效应(销售导向),而忽略营销导向的品牌塑立;资源过度使用和资源过度闲置说明行业广告投放的不合理性
从宣传密度上来看,4月份和10月份是医疗设备广告刊登最密集的两个时段。这与国内两个大规模医疗展会在4月份和10月份召开有很大关系。而1月、5月、7月、11月是投放密度相对较低的时间段,除了展会原因以外,也与一些杂志是双月刊且大部分双月出版有一定关系(见图2)。
从广告投放金额来看,4月和10月的金额上升幅度远远高于投放次数上升幅度,由此可以看出,医疗设备广告主在这两个时间段加大了广告投放力度,譬如,将原来内页单页投放改为双页对开投放,原来的正文前或后的广告位改为封面、封二、封三或封底等关注度高、价格也高的好位置等(见图3)。
从医疗设备平均单次投放费用来看,也基本是3-4月和10月单次费用高出平时月份,而药品的平均单次费用则全年恒定(见图4)。
这凸显了大部分医疗设备厂商比较注重展会效应,除了展会期间投入较多的活动经费外,还同时在媒体上也密集投放广告。其实这里对于厂商来说有几个误区:
一是忽略营销导向,注重销售导向。对于医疗设备及其决策过程的复杂性来讲,根据宇慧源对广告的研究,这类产品是一种购买周期较长的产品,企业媒体策略应该是从行销的角度考虑的,如旨在建立企业形象或品牌形象,所以应当采取“持续式”广告投入模式或媒体行程模式,即不断提醒人们的记忆、达到长久的名牌效应、建立和巩固知名度。而目前大部分厂商采取的是“栏栅式”媒体行程模式,这种模式适合竞争激烈,产品的购买周期较短且周期明显,消费的季节性明显的产品,是销售导向的。
二是大家都选择在媒体干扰度最强的时候争夺广告位置,其实是造成投放一定的无效浪费。比如在投放最多的10月份,投放广告支数最多的杂志达到58个广告,在3月份投放最多的杂志广告达到49个,4月份达到41个;而在投放淡季的2月份,投放广告最多的杂志也才只有19个广告,和最多的10月差了3倍。
三是对于媒体经营来说,也彰显不利。部分专业媒体在投放淡季出现很多空白广告版面,这无论对于厂商还是对于媒体来说,都是很大的浪费。资源的过度争夺和资源的过度闲置,实际对广告主和广告经营商来说,都是“双不赢”的。
三、在设备类广告投放中,不难看出一些大手笔
从投放位置来看,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由于资源有限,投放数量不多,且基本都被医疗设备以及药品广告所占据,其他位置中,医疗设备和药品投放位置最多的是正文前插页位置。此外,跨页对开这种广告形式基本只有医疗设备广告主大量使用,其他类型广告,包括药品都较少或没有。(见图5)
四、不同类型专业杂志的广告投放侧重点不同,价值不同
宇慧源MAdExTM监测的百余种杂志根据其主要读者不同分为六种类型,即超声影像类(主要面向超声科,如《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等》)、肿瘤放射类(主要面向放射科,如《临床放射学杂志》等)、监护类(主要面向ICU/CCU,如《中国急救医学》等)、设备信息类(主要面向设备科,如《医疗卫生装备》)、管理类(面向医院院办管理层,如《中国医院院长》等)和综合类(面向各类医护工作者,如《中华医学杂志》等)。
从广告投放产品来看,药品根据其功能主要投放在肿瘤放射、监护和综合类型的杂志上,设备信息类和管理类杂志少有涉及;而医疗设备广告则是在设备信息类杂志上投放最多,其次则是在超声影像类、监护类杂志上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投放(见图6)。
从投放收入来看,设备信息类杂志虽然数量最少,但是广告收入最高,这与这些杂志的市场化定位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从印刷版面、撰稿的灵活度还是从版面设计、市场化运作来看,设备信息类杂志都走在各类杂志最前位;其次市场化运作较好的杂志是综合类杂志,另外由于综合类杂志面向所有医护工作者因而发行量最大,导致其广告价位也很高,所以广告收入也很高;肿瘤放射类、监护类、管理类和超声影像类杂志广告收入其次(见图7)。
从平均收费来看,设备信息类和综合类杂志价格最高,其次为管理类杂志;肿瘤放射类、监护类和超声影像类杂志广告价格相对低廉(见图8)。
从千人成本来看,效率最好的杂志是综合类杂志,千人成本最低;其次为管理类杂志;其次为监护类杂志、设备信息类杂志和肿瘤放射类杂志;超声影像类杂志千人成本最高(见图8)。(注:千人成本CPM=广告收入/发行量X1000)
那么,对于广告主,尤其是专业性强的医疗行业广告主,在专业医疗杂志上刊登广告的优势在哪里呢?
首先,专业医疗杂志是有效与大量专业受众沟通的工具。例如2007年医疗器械类产品在宇慧源监测的近百份专业杂志上的广告投入总额是3,558万元左右(根据刊例价格计算),可到达大约18,142家三级及以上医院,平均每家医院的年费用是1,961元,而每家医院有很多医师,平均到每个医师的费用则更少。
近期,随着谷歌眼镜、智能手表等智能消费终端的推出,一股由可穿戴设备掀起的科技浪潮正试图开启物联网2.0时代的大门。相较于物联网1.0时代对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模式,由可穿戴医疗设备带动的物联网2.0时代,正在致力于突破孤岛,实现各种应用的互联。而在亚健康和个性化健康管理的观念日益普及下,可穿戴设备也在成为唤醒医疗物联网2.0的潮流先锋。
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可穿戴医疗的前景很美,但其价值并未真正显现,已面世产品与用户的实际生活仍有距离。
不得不规划和管理的亚健康状态
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很多人由于不正确的生活方式,身体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国首部保健用品蓝皮书《中国保健品产业发展报告》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亚健康状态者所占总人口比例高达77%,即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已超7亿。人体处在亚健康状态,就极有可能患上各种严重疾病,如心脑血管病、骨质疏松、肾结石、关节炎、痛风、高血压、癌症、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可以说,亚健康就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前状态。
欧美国家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提出和普及“亚健康概念”,在这一点上,我国的起步比较晚。目前我国的“亚健康”人群规模及严重程度,已不容我们乐观,特别是企业职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强脑力工作者,亚健康状态尤为严重和普遍。
幸运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重大疾病的治愈率逐年提高,即使是癌症,如果及早发现,有效治疗的话也是可以被治愈。那么,如何规划和管理的亚健康状态呢?
幸运的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采用多种传感器的融合、创新的可穿戴设备,正在打破原来的状态。
例如:通过生物传感器监测到人体血压、血脂过高时,能警告用户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运动传感器负责监督人体每天的锻炼情况;环境传感器负责监控人体周围的环境状况(如有无吸烟和环境污染等);最终,通过三类传感器的有效配合,很好地控制疾病。合理的慢性疾病管理,能够避免看急诊和住院治疗,减少就医次数、节约费用和人力成本。
正因为可穿戴医疗能够让患者(用户)管理自己的疾病,得到及时的帮助。因此任何一个慢性病里面,上百万的活跃、专注的用户是完全有可能的,大量的用户的临床数据存在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可穿戴智能医疗能够协助患者进行经过科学设计的个性化健康管理,通过检查指标来纠正功能性病理状态,中断病理改变过程。合理的慢性疾病管理,能够避免看急诊和住院治疗,减少就医次数,带来费用和人力成本的节约。在全球范围内针对移动医疗服务效果的临床研究显示,出院后的远程监护可将病人的全部医疗费用降低42%,延长看医生的时间间隔71%,降低住院时间的35%。
健康管理理念的兴起使可穿戴医疗有了广泛的需求基础。从苹果UP手环到谷歌眼镜,涵盖了健身、健康管理等方方面面,有人甚至预言“可穿戴医疗革命”即将引爆。
医疗:可穿戴设备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
从2013年起,五花八门的可穿戴设备开始出现,智能眼镜、智能手表、运动手环、穿戴心电马甲、可穿戴式血压计……这些可穿戴设备被认为是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后最热门的移动产品。2014年5月,中国(北京)国际技术转移大会举办了“可穿戴医疗设备与智慧健康”专场,其设立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展台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2014年5月,可穿戴设备领域出现了几件重大的事情,一是Google 1.3亿美元领投大数据医疗Flatiron Health,以及苹果招募医疗人才(苹果公司过去一年至少已经从生物医学领域挖走了6位一流专家。5月29日上午,英特尔也在Re/Code大会上推出了智能T恤产品。
这款T恤,是由英特尔之前收购的AIQ公司开发的。T恤搭载Edison芯片,采用可拆卸电池供电,方便用户清洗。同一天,三星也了一款名为Simband的可穿戴医疗平台。这款产品与现有的智能手表非常相似,采用正方形外壳和大号的彩色触摸屏,并且配备Wi-Fi和蓝牙模块,可监测心跳和含氧水平。
正因为有如此多种类的可穿戴设备投入市场,2014年也被称为“可穿戴科技之年”。也正因为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有专家预测,可穿戴医疗设备将是引爆医疗健康领域的一场革命。因为它不但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人体的健康指标,还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也许就在2016年,医生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通过一部智能可穿戴设备反馈的信息查看地球另一端某个病人的心电图,这就是正在发生的医疗技术革命”。美国霍普金斯医院前心内科医生Eric Topol 在他的新书《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in medicine》中,将可穿戴医疗设备和移动医疗列为医疗领域最具潜力的破坏性创新技术。
市场研究机构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研究表明,医疗是可穿戴设备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其次是健身和娱乐);Ahadome预测可穿戴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至少占可穿戴设备的50%份额。可穿戴设备将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一场革命(微型化―便携化―可穿戴化),不但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人体的健康指标,还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电离子透入贴片可以治疗头痛,智能眼镜可以帮助老年痴呆症患者唤起容易忘记的人和事,Google Glass可以全程直播外科手术等。
据IDC估计,到2020年无需人工操作的可穿戴智能设备总数将超过300亿个,而能连接上网的各种“小玩意”则会多至2120亿个,其中有近2/5属于医疗领域。根据iiMedia Research数据,2012年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为4.2亿元,到2015年这一市场预计将达到12亿元,2017年将达到4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0%。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报告显示,未来5年内,可穿戴设备的整体市值将超过80亿美元(约合480亿人民币),主要受益于医疗保健类产品的推动。
探索怎样的商业模式?
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能够有效地协助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管理,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检测来纠正功能性病理状态。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这个领域。医疗领域,一直都是各种新技术觊觎的重点市场,在中国医疗服务大概是2-3万亿人民币的规模,占GDP5%-6%的比例左右。美国的医疗服务市场则达到了2-3万亿美金,占到美国GDP比例的17%左右。
目前,可穿戴医疗设备在技术层面已经有了很多突破,可穿戴设备正在通过语音识别、眼球追踪、骨传导技术、低功耗和能源技术、裸眼3D技术、高速无线、人体芯片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始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智能手环、智能腕表、智能耳套、智能虹膜、智能腰带、智能鞋……各种具备检测体征、睡眠、坐姿、脑电波等功能的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也在市场上掀起热潮。目前,可穿戴设备已经被应用到慢性病管理、疾病预防、健康保健、居家养老等方面。不过,大多数产品仍处于实验期或推广初期,且价格偏高,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如果以“互联网基因”来定义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当然目前价格偏高的价格还不能让大多数人接受。所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探索如何通过硬件粘住客户,以及如何利用硬件背后收集到的医疗云端“大数据”来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经过比较和总结可以发现,目前通过设备销售来完成价值转移的商业模式已经越来越少,更多的公司开始通过服务模式的改进向用户、企业、科研机构、医院、医生甚至保险公司来收取费用。下表就列出了一些衍生的商业模式:
综合来看,寻找可以产生增值效益的商业模式对可穿戴医疗设备厂商尤为重要。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产业链由硬件、应用、运营服务、大数据等组成。医疗设备制造商、移动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软件方案商等都是移动医疗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
目前,可穿戴医疗设备虽然技术层面已经有所突破,但是可穿戴医疗作为未来移动互联新的入口,最大的潜力不在于硬件本身,而在于通过硬件粘住客户,在于硬件背后收集到的医疗云端“大数据”,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商业模式。
普及尚需时日
医疗穿戴设备这一技术不仅给慢性病患者带来了自由,减轻了住院的经济负担,而且为医院节约了医疗资源。特别是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以后,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医疗关注,最有效的方法是让每一位老年人都佩戴移动医疗设备,进行实时的医疗监控。老年人需要长期的医疗监控的特点为医疗穿戴设备提供了极大的市场。除了用于个人医疗保健和生活运动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外,用于医生护士临床治疗和监护的移动式可穿戴设备仪器,也在陆续应市。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4年6月末),中国投入医疗穿戴设备研发和生产的企业达到420家左右,国际上则达到2000多家。但是目前为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很多公司推出的可穿戴医疗产品销售状况并不乐观。比如浙江嘉兴统捷科技研发的针对中老年人的手机手表式健康检测远程跟踪监护器“腕宝”,因自身产品因素,通过网销及直销的模式均未达到预期目标。另外,如三星智能手表的销售数据显示,其日销售量仅为800~900台,远低于预期,其中价格昂贵是主要因素。九安医疗为了提前布局前端智能医疗可穿戴设备,曾重磅推出的iHealth产品,但到目前为止这种产品对公司业绩贡献并不大。九安医疗2013年年报数据显示,其营业收入为4.07亿,同比增加14.46%,其净利润为亏损834万,同比下降219.52%。其主要是外销的iHealth产品账款坏账达到383万。
同样在美国,可穿戴设备产品的利润也并不乐观。2014年1月份曾有报告称有1/3的用户在购买可穿戴设备之后6个月内即停止使用。美国的一些医生指出,目前可穿戴医疗设备功能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大部分可穿戴设备的功能都集中在记录步数、估算消耗的热量以及跟踪用户的睡眠质量等方面,还有一些可穿戴设备能够跟踪记录许多用户的活动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最终却难以帮助人们针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有意义的改变。也正因为如此,耐克公司就在前不久宣布裁减可穿戴硬件团队。
已被蓝牙所包围
Bluetooth SIG首席营销官卓文泰(SukeJawanda)表示,“蓝牙技术对物联网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市场研究机构ABI Research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称,至今,蓝牙设备全球累计出货量已超过90亿件。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带有蓝牙技术的产品,从平板电脑到运动鞋,甚至医疗设备,蓝牙几乎无处不在,以蓝牙为核心技术的应用设备现已逐渐形成全球互连的智能网络。此次蓝牙世界无线大会将致力于支持和鼓励开发者与我们的成员合力创造一次创新狂潮,开启智能时代,共享智能生活。”
在1998年蓝牙创始机构(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 )只有5家加盟企业,发展至今15年,蓝牙联盟组织已经增加至18000个成员,而其成员仍以每月200家的速度增长。自1999年开始蓝牙设备市场,全球已经销售出搭载蓝牙的设备90亿个。2010至2012的两年间,蓝牙产品数量增长了79%,其中搭载蓝牙的音频设备实现了451%的井喷式增长。预计至2018年,将会销售蓝牙设备320亿个。
创新与蓝牙依存
自2010年7月起,蓝牙开始采用全新的核心规格――蓝牙4.0版本。蓝牙v4.0继承了蓝牙技术无线连接的所有固有优势,同时增加了低功耗和高速的特点。制造商和消费者可以根据设备的功能需要,选择激活设备的一种或全部蓝牙功能。蓝牙无线技术低功耗版可以达到1mW的超低功耗,而在蓝牙无线技术的高速技术的传输速率则可达600Mbps。此外,如需要大传输距离,蓝牙设备连接最大可达到100米的传输距离。
蓝牙技术被最大程度上的开放给SIG成员,而其开发成本与开发门槛都相对较低。在大会上,Bluetooth SIG首席营销官卓文泰为与会人介绍,一位17岁的女孩在物理课作业中,利用蓝牙无线技制作出一个心电图监控装置。可见,蓝牙无线技术开发非常容易。而蓝牙Bluetooth SIG,也欢迎更多的成员加入研发团队之中。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 可行性研究
课题项目:潍坊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医疗机构的投入不断加大。在新形势下,许多医院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来购置各种各样的医疗设备,以改善就医环境和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而大型医疗设备往往资金投入量大、使用运行成本高、对病人医疗费用的增长有较大影响。可行性分析是在决策阶段所进行的综合性的分析论证工作,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因此,为防止盲目购置和重复建设,必须进行大型医疗设备的可行性分析。
一、现状分析
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大型医疗设备购置的可行性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为“可行”而研究,可行性研究沦为形式
相当一部分项目在进行可行性分析的时候,先立项后论证,以项目可行为先导,尽可能搜集所需资料为项目可行提供有力论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领导权利意识重,搞“一言堂”,参加可行性研究的人员只能围绕领导意图来开展研究工作,给出可行性研究结果;二是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有关部门审批和银行贷款的依据,为了争取有关部门的批准和筹集更多的项目资金,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不是实事求是,而是为得出项目可行的结论而拼凑事实,这就使得可行性研究失去了本意,成了为“必行”而研究。
(二)可行性研究组织架构不规范
可行性研究小组需要由各方面专业人才组成,如:临床医学专家、设备技师、会计师、工程师等,对设备购置项目从各个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论证。可是,有些购置决策根本没有成立可行性研究小组,只是由相关部门凭主观经验编写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滥竽充数。有些项目虽然成立了可行性研究小组,但组成成员不是缺少技术人员,就是缺少经济人员。这样的小组在进行分析工作时,往往偏重自己专业范畴内的可行性研究,而不是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运用科学评价指标进行研究、论证,因而导致结论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可行性研究内容不全面
一些项目缺乏对关键环节的可行性分析,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有意避开对不可行环节的研究,如:有些项目无有资质的设备技师却不进行组织可行性分析,硬性上马;有些项目对周围环境有明显污染或放射问题,却避而不谈;有些项目受制度或未来行业政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很大,却缺少或根本没有风险分析的内容。
(四)运用的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合理
有些研究工作在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时,为高估收益、缩短投资回收期,而选择次要和辅助评价指标,回避主要指标;在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时,往往夸大设备技术的先进性,只进行定性分析,很少进行定量分析。
二、研究内容
大型医疗设备购置的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决策以前,通过对设备的市场需求、设备选型、盈利能力、环境影响等,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投入使用后取得的财务收益、经济及社会效益进行预测,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在投资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分析,不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投资失误,而且有助于购置的顺利实施和推进。
(一)投资必要性
医疗市场的需求是医疗设备购置的前提,首先要做好市场研究,了解设备适应的病种在当地的发病率、病人来源情况、本地区同类设备的数量和设备利用程度。前瞻性地考虑设备是否与医院的战略发展目标相适应,是否有益于填补区域空白,重点学科建设,新业务增长等。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须在满足临床需要的同时,满足或超前于科研、教学、学科建设的需求,符合医院技术层级日渐提升的发展趋势,寻求经济效益与科学创新价值的平衡点,实现临床与科研共赢。可选用定量指标:装机后本区域每百万人口装机数、医院的医疗收入占本地区医疗收入的比率、本院拟购设备适应病种的专家数量、床位数量、病床使用率等。
(二)技术可行性
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医疗设备的技术革新也随之加快。医疗设备的技术先进性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耗材采购、维修材料供应的良好途径是设备正常使用的保证,这些均应列入可行性论证范围。除技术水平的相对先进性,还应充分考虑技术革新的速度。选用指标:预购置设备所能达到的性能指标与医疗上要求达到的性能指标的一致性。
(三)财务可行性
在可靠的成本分析(包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考虑资金的时间成本)和收入测算(由于政府制定了统一的收费标准,收入测算的关键是对设备工作量的有条件、有根据的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所采用的指标分为静态指标(投资回收期法、年均投资报酬率法、投资贷款偿还期法等)和动态指标(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由于动态指标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所以在实际评价时比静态指标更具说服力。动态评价方法中的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是财务可行性分析普遍采用的方法,所不同的是,净现值法是把科学预测设备购置后的收益,通过基准贴现率计算为现值,根据净现值的正负来决定是否购置;而内含报酬率法是计算出资金流入现值总量与流出现值总量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与基准贴现率进行比较,以此判断方案优劣,并通过这种方法来明确方案的实际收益率,故在实际应用中,内含报酬率法比净现值法更佳。若采用的各评价指标均符合预期目标,则该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若均不符合,则应放弃购置。当主要指标与次要、辅助指标有矛盾时,应以内含报酬率等主要指标结论为标准,若主要指标符合,而次要、辅助指标不符合,则说明该方案虽具财务可行性,但存在一定风险;反之,应放弃。
(四)组织可行性
大型医疗设备的安置必须符合医院环境总体布局的要求及环保要求,这就要充分了解医院的总体布局、设备安装地点及环境要求,如:配电、通风、降温、有无排污和放射问题等及解决措施。工作人员定期进修或培训,包括:诊断医师、技师、护士、工程技术人员。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是保证仪器正常运转的重要一环,医院应加强自己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解决绝大多数的机器故障问题,降低费用、节约资金。
(五)社会可行性
购置大型医疗设备除了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外,还会产生一系列外部效果,即社会效益。体现在:
(1)购置的设备开展的项目正是社会所需要的或能给本地区患者带来就医便利。量化指标:患者因本地无同类设备而赴外地就诊需花费的开支/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100%。
(2)购置的设备能明显提高医院诊疗水平和诊疗效率,增加病人接待量,带动相关科室收入增加。通过对设备检测速度分析,预测出在单位时间内新设备的病人接待量。量化指标:预计年使用人次数×预计使用者住院比例×平均住院收费额 。
(3)购置的设备能提高医院的科研、教学水平与效率。可采用应用成果、新技术、科研论文数等指标加以衡量。
(六)风险及敏感性分析
由于随机因素引起的实际与预期之间的差异就是风险,引起投资风险的原因很多,例如:投资实现后有关制度和政策的变化、高级换代产品的出现,医疗业务量的稳定程度,利率或物价水平的大幅变动,可行性研究中所收集数据的可靠性等,对设备购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有助于确定由于因素的变化影响购置决策的程度。
敏感性分析是对影响购置决策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测试的一种模拟性分析。在可行性分析中,所依据的往往是一些预计的假设或前提,这些预期值同日后的实际值存在差异,有的差异很大,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都会对决策后果产生影响。如,计算年收益率的变动范围,保证净现值为正值;测算投资保本点,确定收入的最低限和支出的最高限。 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选取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和采取措施,以提高方案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勇,方志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M].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