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

医养结合的重要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31 14:44: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医养结合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养结合的重要性

篇1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然而,“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创新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培养人确立奋斗目标的潜在动力,只有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促使人产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当学生对某一领域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和了解,进而深入地探究它,产生学习的动机。所以说,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紧密相连,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转化为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时,我们才能引导学生轻松地走进音乐的圣殿,去感受美妙的音乐,才能激发起学生从“不想学”到“我要学”的学习兴趣。而这种兴趣的培养就是音乐教学的第一要务。

因此,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神奇魅力,首先要从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入手。而新教材的使用,正是为我们这一做法的实施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与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

一、新教材体现了“动”中学的思想,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遵循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本着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双基”、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传统体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突出了人文主义思想,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充分体现了“动”中学的思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新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有了新的突破,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自然。如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就是让学生通过模仿、探索身边及日常生活中的声音,让学生知道音乐每时每刻都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聆听,发现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最寻常的声音,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通过用简单的材料模拟创造各种声音的声响,让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给学生创设创造音乐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享受创造音乐带来的快乐,最后,可以把听到的声音和编造出的声响用一种符号表现出来,形成声音图谱,还可以用声音编织成故事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集中体现了编写者用声音启发儿童,发展儿童感受、模仿和创造声音的能力的意图,尤其是“用声音编织的故事”,改变了音乐创作就是作曲的旧观念,有机地将声音、想象、创造、表演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动”中寻找、探索声音,在“动”中加以体验,给初入学的孩子以广阔自由的创作空间。通过一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蕴藏着极其巨大的创造力。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与其拥有的知识量和技能并非一定要成正比的,人知识的多少,智力的高低可以决定的只是一个人在创造中可能达到的层次与深度,知识拥有量不起决定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是创作的动力之源,有了兴趣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创造性。

二、音乐与多元文化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了音乐与其他相关文化的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新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迎新春》,第二册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围绕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展示了祖国各民族各具特色的音乐、民族服饰、舞蹈及地域风情,还可以与各地区的方言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唱一唱《新年歌》,欣赏过新年时的《狮子舞绣球》,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过新年的风俗习惯,把自己家乡的新年歌教给所有同学;还可以说几句家乡话,互相祝贺新年,或用家乡话来唱新年歌,以及跳家乡舞,讲讲不同地域的文化等;全体同学动手,用纸、彩带、灯笼等分组表现;用纸模拟制作各民族的服饰等等。

篇2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地榆汤;适怡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70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37-0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炎性肠病,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本院采用地榆汤灌肠结合适怡三联活菌片口服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7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按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研讨会制定的标准,确诊UC139例。治疗组:75例,男36例,女39例;年龄19-74岁,平均39.3岁;病程6个月至29年,平均5.8年。对照组:64例,男31例,女33例;年龄23-56岁,平均37.8岁;病程4个月至25年,平均4.1年。

临床症状以粘液血便为主,治疗组和对照组伴粘液血便分别为62例、52例;腹痛者分别为48例、41例;坠胀者分别为41例、37例。

纤维结肠镜检查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仅累及直肠及乙状结肠者分别为46例、43例;累及降结肠者分别为20例、15例;累及全结肠者分别为9例、6例。

1.2 中药组成 治疗组采用地榆汤,将二花、公英、地榆、五倍子各15g,赤芍20g,补骨脂10g,白及6g,三七4g洗净后第一次加水500ml,浓煎,滤过取汁100ml;第二次加水400ml,浓煎,过滤取汁100ml,两煎混匀,再浓煎,过滤取汁100ml,药温降至40℃备用。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睡前嘱患者排空大便,左侧卧位,将药液(药温控制在38-42℃)保留灌肠,连用6周,同时给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商品名为适怡,由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片,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口服结肠炎丸(西安中药厂生产)4g,每日3次,连用6周。

治疗期间给予营养丰富的平衡膳食,补充B族维生素,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忌酒,明显伴有焦虑症状者加用奋乃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1.5 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消失,肠粘膜恢复正常或溃疡灶已形成瘢痕,大便常规检查3次正常;好转:症状减轻,肠粘膜恢复程达一级以上,大便常规红细胞和白细胞均在10个/HP以下;无效:症状未减轻,大便常规检查与肠镜检查肠粘膜病变均无改善;恶化:症状明显加重,肠镜检查肠粘膜病变加重。

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49例,好转24例,无效2例,治愈率65.3%,有效率97.3%。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37例,无效22例,治愈率7.8%,有效率65.6%。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3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且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其涉及遗传敏感性因子、肠道微生物丛和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等3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中医认为UC多因饮食不节,感受外邪,损伤脾胃或因情志伤肝,横逆犯脾,从而导致脾胃虚弱,肠道功能失常,日久伤肾,易致肾虚。地榆汤中地榆、白及具有活血、止血、祛腐生新之功效。二花、公英、赤芍又具清热解毒,祛腐生血之能。补骨脂、五倍子则有温补肾阳,涩肠止泻之功效。本方共具清热解毒,祛腐生新,温肾涩肠止泻之功能,故可达到减少出血,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且药物直达病所,高浓度作用于病灶,药物经直肠静脉丛吸收,减少了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不经过胃与小肠,避免了消化液对药物的破坏和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同时,采用38-42℃中药灌肠液直肠给药,由于温热刺激,引起肠黏膜的血管扩张,能促进周身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并且能疏通经络,促进经络的调节活动功能,保留时间较长,排泄较慢,取其“渐渍而散解”,从而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由此可知,保留灌肠治疗UC不仅充分发挥了内治法的整体治疗作用,又具备了外治法的局部治疗和物理治疗作用,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在相关研究中发现,肠腔正常菌群在UC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UC存在许多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异常现象,可能由自身正常肠道菌群的异常免疫反应引起。在健康状态下,肠道正常菌群以厌氧菌为主,厌氧菌与需氧菌之比是1000:1。肠道黏膜深层,立植着双歧杆菌和厌氧杆菌,中层为类杆菌、消化链球菌,韦荣球菌等,而表层则为需氧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肠道菌群影响小肠黏膜,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合成维生素,也能消耗、分解维生素。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这些细菌定植部位、种类、数量、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而且与宿主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就是所谓的生态平衡。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发生时,就会打破这种平衡,发生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适怡内含一般厌氧型乳酸菌(肠球菌)、专性厌氧型酪酸梭菌、专性好氧型糖化菌三种微生态活菌。可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的生理性细菌,在肠道中形成生物屏障,促进机体对营养物的分解吸收,合成维生素,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抑制肠道中的某些致病菌,促进肠道正常蠕动,调整肠道菌群的平衡。

其中肠球菌可产生乳酸,抑制肠道有害菌的发育;酪酸梭菌产生的酪酸、醋酸、乳酸、丙酸、蚁酸等多种有机酸,可抑制肠道有害菌的发育,其产生CO2可促进大肠蠕动;糖化菌可产生淀粉糖化酶、蛋白分解酶等促进消化,便于患者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并可使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增殖活化,成就其在肠道内的生长繁殖,对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菌则有拮抗作用,通过这样双重作用可以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维持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对肠道疾病达到治疗作用。

本组把中药之清热解毒,祛腐生新,温肾涩肠止泻功效和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相结合,有效改善病变结肠的内外环境,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本疗法特点:标本兼治,疗效高,药物直达病所,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充分发挥药效,安全、实用、易于推广。

参考文献

[1] 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2] 盛春艳,赵绍杰.中药汤剂保留灌肠加微波治疗慢性结肠炎30例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2):34.

[3] 张达荣.消化系统疾病中微生态制剂的应用[J].世界临床药物,2004,25(7):12-14.

篇3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综合治疗;肝脾不和型

【中图分类号】R25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538-01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性疾病,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腹泻,内有脓血和黏液,腹痛和里急后重。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临床以大肠湿热型、脾肾阳虚型和肝脾不和型较为常见。自2008年1月以来,笔者用中医综合疗法针对性治疗肝脾不和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5例收到了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6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型的肝脾不和型。男30例 ,女35例;年龄29~52岁;病程3~32个月;病变范围在直肠13例,直肠乙状结肠26例,降结肠20例,横结肠6例。患者均有长期或间断服用黄连素、思密达、贝飞达等药物治疗史。

1.2 治疗方法

(1)中药内服:方以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加减,主要方药为:白术、 白芍、 陈皮、 防风、 党参、 茯苓、 白扁豆、 山药、 砂仁,如矢气频繁,肠鸣音活跃,腹胀者加厚朴、炒莱菔子、木香 ,以血瘀象明显者加赤芍、 当归, 腹痛明显者加川楝子、元胡,并加大白芍用量,水煎取药液300ml,分早晚各150ml口服。

(2)中药保留灌肠:主要方药为:白芍、五倍子、生黄芪、马齿苋、当归、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整体辨证施治,并根据发病部位不同酌情调整灌肠中药剂量和给药次数。用法为:60~100ml,每天1~2次保留灌肠,以保留时间2h以上为宜。

(3)院内自制剂:紫草油膏20~40ml,用自制肛管直肠推注器于便后推注,每日1~2次,以收敛止血治疗。

(4)配合裸花紫珠片口服以解毒、消炎、收敛止血治疗。因本病对饮食有严格要求,发作期忌食生冷、辛辣刺激、豆制品、坚果、海鲜,注意保暖。

(5)若患者病情处于急性发作期,入院查血常规提示:C-反应蛋白升高、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值升高,或因反复腹泻出现血钾偏低者需抗生素静点,笔者多首选氨基糖苷类或头孢二代药物,联合西咪替丁,平衡液补液支持、补钾辅助治疗,抗生素疗程5~7天为宜。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肉形成;有效:部分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肉形成;无效: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

2.2 治疗效果:治愈35例,占53.8%;显效:7例,占10.8%,有效18例,占27.5%;无效4例,占7.7%;总有效率92.3%。疗程15~40天,平均24.8天。

篇4

关键词:老龄化;医养结合;日本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56

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量13.26%,预计到2020年,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增长,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主要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建立十分迫切,我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若干意见》(2013)、《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2015)等文件,要求各地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日本作为世界上老龄化进程最快、高龄化率最高的国家,在养老服务方面起步较早,尤其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上可以为我国的医养结合模式提供借鉴意义。

1日本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国家,数据显示,1985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10.3%,而2013年数据显示该比例已经高达25%以上,日本的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在对待养老问题方面,日本早在1963年就设立了长期照护机构,在2000年开始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因此日本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起步较早,值得借鉴,其主要模式包括:第一,日间照顾中心。日间照顾中心的开设主要为一些需要日常生活照顾以及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老人提供,照顾中心责接送老人,由专业人士进行专业的照护。第二,特别养护之家。主要由护士、介护士等人员组成,负责照顾老年痴呆老人以及一些失能老人。第三,老年福利中心。主要对属于本辖区的内的老年人提供体检、保健服务以及健康教育等服务。同时老人可以根据自理程度和患病严重情况选择不同的护理方式,满足老年人全方位的需求。

此外,日本的养老机构还将内置的医疗机构外包给医院进行经营管理,可以集中两者的优势,为老年人提供“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老年环境。日本早在2000年就实施了介护保险,介护保险的推出既可以为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介护服务,同时还可以为处于40到64岁之间的疾病患者提供介护服务,日本介护士上岗之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并且在通过国家的资格考试后才能够正式从事介护这一行业,提高了日本介护服务的质量。

2我国医养结合的主要形式

2.1在养老机构中增加医疗机构

通过政府出资建设,在民间组织的帮助之下,将医疗机构引入到养老机构中或是将医院的资源与养老机构进行整合,可以为老年病人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例如,天津泰康老年公寓、长沙第一福利院等。

2.2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

通过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医疗机构中的医生和护理人员会定期到养老机构为老人进行治疗和护理,并且在老人突发疾病时可以直接与医院直接联系,减少了老年人路途上的奔波。例如河南郑州的第九医院与31家养老机构进行合作。

2.3医疗机构向医养结合机构转型

通过对现有的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对资源进行整合,对医院进行转型和调整,从以前的单纯提供医疗服务转为提供医疗和养老双重服务。通过对医院现有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双重需求。例如,北京市化工医院通过转型变为老年护理医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加养老服务。

3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3.1政府多头管理,政策落实困难

医养结合工作的开展需要涉及到民政部、卫生部、社保部等多个部门,虽然在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中对各个部门都有分工,但是由于各个部门的性质差异,难免会存在部门“多头管理”或是“多头不管”的现象,导致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例如,民政部在进行审核时,需要涉及到对医护人员的审核,但这是卫生部的工作。同时政府为推进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而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由于涉及到多个部门,容易出现不配合现象,政策落实困难。同时政府对于不同模式的医养结合没有采取公平对待的态度,往往更加偏向于养老机构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而对医院的转型却缺乏扶持力度。

3.2服务收费水平偏高,服务内容单一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因此在收费上比普通的养老机构费用要高,这与患病老年人、失能老年人等需要照护的老年人的收入状况不符,因此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逐步为转为富人设计的疗养机构。根据调查显示,各个地区的医养结合收费大约是当地人均收入的2到3倍。此外,由于我国医养结合处于起步阶段,对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了解不全面,我国医养结合模式提供的服务内容较为单一,无法契合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一些大型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忽视了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和日常体检等工作,而一些小型的医养结合机构只能治疗一些简单的疾病。

3.3资金投入不足,服务主体积极性不足

传统的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固有的筹资机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由于刚刚起步,并没有形成稳定的筹资来源,社会力量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同时医养结合机构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较高,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工作人员的工资并不高,导致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而且医养结合中通过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协议共同提供服务中,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在老年人突发疾病时,不能保证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4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对策

4.1健全政府管理机制,落实各项优惠措施

政府应该意识到多元主体的整合对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重要性,充分意识到医养结合的重要性,将之纳入到我国发展规划中。民政部、卫生部、社保部等多个部门应该加强联合,明确自己在医养结合中的地位,打破各机构之间的条块分割,共同参与到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中。此外,政府应该采取各项优惠措施,提高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可以从社保基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支付医养结合费用。政府部门还应积极进行审核,将优秀的医养结合机构设为医保定点。

4.2多种模式并举,满足老年人多元需求

日本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医养结合体系,老人可以根据自理程度和患病严重情况选择不同的护理方式,满足老年人全方位的需求。我国医养结合的三种主要形式分别适合于不同的老年人群,养老机构中增设医疗机构适合于身体较好或是患慢性病老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适合于健康程度较好老人;医疗机构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适合于身体状况不好、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因此我国在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时应该多种模式并举,加强医疗和养老的联合,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4.3提高供给主体的积极性,完善服务方式

对于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可以鼓励养老机构参照医院的标准,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同时将医疗机构外包给医院进行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的规范性和效率。对于规模较小的养老机构,可以加强养老机构与周边医院进行合作,解决老年人的治病问题。同时应该鼓励一些医院和符合条件的社区向长期护理、康复等方面转型,不断提高医养结合供给主体的积极性,完善服务方式,满足老年人对于养老和医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璐.“医养结合”之借鉴篇[J].四川劳动保障,2015,(8):2325.

篇5

一、充分认识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重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较快。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强劲,目前有限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以及彼此相对独立的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原则。

保障基本,统筹发展。把保障老年人基本健康养老需求放在首位,对有需求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以机构为依托,做好康复护理服务,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对多数老年人,以社区和居家养老为主,通过医养有机融合,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健康养老服务。推动普遍和个性化服务协同发展,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

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引导投入、规范市场、营造环境等方面的引导作用,统筹各方资源,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服务供给和资金保障方式,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潜力和活力,提高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和效率。加强部门协作,提升政策引导、服务监管等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促进行业融合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7年,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符合需求的专业化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制度基本形成,建成一批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以下统称医养结合机构),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80%以上的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50%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可及性明显提升。

到2020年,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明显提升。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三、重点任务

(三)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

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建立健全协作机制,本着互利互惠原则,明确双方责任。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确保入住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养老机构内设的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作为医院(含中医医院)收治老年人的后期康复护理场所。鼓励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下同)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通过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方式,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四)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

养老机构可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临终关怀机构等,也可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并按规定由相关部门实施准入和管理,依法依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大政策规划支持和技术指导力度。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支持有相关专业特长的医师及专业人员在养老机构规范开展疾病预防、营养、中医调理养生等非诊疗行为的健康服务。

(五)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

充分依托社区各类服务和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无缝对接。发挥卫生计生系统服务网络优势,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并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到202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鼓励为社区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社区护理、健康管理等基本服务。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规范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医疗和护理服务项目,将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六)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

鼓励社会力量针对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以及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医疗机构。在制定医疗卫生和养老相关规划时,要给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留出空间。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限制。整合审批环节,明确并缩短审批时限,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支持企业围绕老年人的预防保健、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需求,积极开发安全有效的食品药品、康复辅具、日常照护、文化娱乐等老年人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

(七)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鼓励地方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重点加强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建设,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地区可积极稳妥地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提高综合医院为老年患者服务的能力,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开设老年病科,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相关工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鼓励其根据服务需求增设老年养护、临终关怀病床。全面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医疗卫生机构要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综合诊疗等就医便利服务。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依法依规开展养老服务。鼓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工作志愿者定期为老年人开展义诊。充分发挥中医药(含民族医药,下同)的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大力开发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系列服务产品。

四、保障措施

(八)完善投融资和财税价格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按规定落实好相关支持政策。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投融资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金融对医养结合领域的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医养结合发展。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要适当支持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基本健康养老服务,逐步扩大购买服务范围,完善购买服务内容,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

(九)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

各级政府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做好用地规划布局。对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可采取划拨方式,优先保障用地;对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应当以租赁、出让等有偿方式保障用地,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可将在项目中配套建设医疗服务设施相关要求作为土地出让条件,并明确不得分割转让。依法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的,应当采取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

(十)探索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体系。

继续做好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进一步开发包括长期商业护理保险在内的多种老年护理保险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保险筹资模式,保障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鼓励老年人投保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建立健全长期照护项目内涵、服务标准以及质量评价等行业规范和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等比较健全的专业照护服务提供体系。

落实好将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认知知觉功能康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政策,为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治疗性康复提供相应保障。

(十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做好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的制度衔接,对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同等对待。完善薪酬、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医养结合机构人员进修轮训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卫生计生人员培训规划。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养老护理员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相关专业课程,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专业人才。

(十二)强化信息支撑。

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试点,利用老年人基本信息档案、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对接,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为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组织医疗机构开展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鼓励各地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针对性。

五、组织实施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同。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各地要及时制定出台推进医养结合的政策措施、规划制度和具体方案。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落实和完善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共同支持医养结合发展。发展改革部门要将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卫生计生、民政和发展改革部门要做好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规划衔接,加强在规划和审批等环节的合作,制定完善医养结合机构及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的标准规范并加强监管。财政部门要落实相关投入政策,积极支持医养结合发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保障医养结合机构的土地供应。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划医养结合机构的用地布局。老龄工作部门要做好入住医养结合机构和接受居家医养服务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工作。中医药管理部门要研究制定中医药相关服务标准规范并加强监管,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服务产品推广,加强中医药健康养老人才培养,做好中医药健康养老工作。

(十四)抓好试点示范。

国家选择有条件、有代表性的地区组织开展医养结合试点,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医养结合试点项目。各地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促进医养结合的有效形式,每个省(区、市)至少设1个省级试点地区,积累经验、逐步推开。卫生计生、民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密切跟踪各地进展,帮助解决试点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篇6

养生,又称养性、摄生、道生、颐养、保生、寿世等;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简言之,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主》,他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意思是,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在中国,一直流传着丰富的养生文化,它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武术深受它的熏陶,中医也不例外.其实,就从武术和中医的起源来看,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加上在各自的发展方向上,汇合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武术和中医之间显而易见地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只有开始,从来没有结束过.医武同源,互相渗透,医是武之根,医武结合,医耀武荣,医是武之宗,医与武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从古到今,它们一直都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着,只是各自所处的领域不同,所处理的对象不同,所思考的内容不同罢了.当他们围绕着现代社会中热门的养生话题开展时,我们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联系更紧密,融合更紧密.

1武术养生的特点

1.1武术养生的性质武术作为中国体育传统项目之一,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具有强烈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运动.武术养生,就是指人们利用武术这种体育运动的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从而达到延命益寿,祛除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特别是武当武术,它是在道教内丹静态养神养气的基础上,结合一般武术技击特点,形成的一种以肢体活动为引导,推进体内气血流动,达到舒筋活络、祛病养生的目的,是一种形体与神气相济的外技击、内养生的功夫.武术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养生,武术作为强身健体的目的,就是养生.养生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它却是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和实现目标.原来打打杀杀、喧器尘上的江湖恩怨,只是出于文人笔下的虚构,而真正推动武术向前发展的,就是众多武术界的前辈们,为了实现自己强健体魄、益寿延年的夙愿,不断探究人体的极限,从而让武术得到不断吸纳创新,以至成为今天的一个庞大知识体系,

1.2武当武术是几千年来关于武术养生的历史结晶武术中,武当功夫是中华功夫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代表着中华武术几千年的发展结晶.武当武术,就是武当道教吸取了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了形神兼备、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的健身系统.它以古人天地人三才合一的道家思想为主体,又不断吸纳创新、代代相传,一直流传到今.在武当武术中,即可以清楚地看到道家思想的脉络,又可以体会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讲中和,不求偏过,讲静中求动,动静结合,一招一式中寓有深意,一动一静中体察灵机.人体的精气神自由舒展,或凝或散,或聚或扬,生命因此而受到锤炼,延年益寿,祛疾疗病,健康快乐.个中滋味与体会,不能言表.

1.3武当武术具有深刻的养生功能和养生价值武当武术发展到现在,它在养生方面存在的意义要远远的高于技击方面的意义.由于中国近年来的和平发展,人人需要健康,这是社会前进的一个主题思想,也是推动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原始动力.而武术在这个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能充分满足社会的健康需要,所以受到了现代人的热烈欢迎.每年,武当山道教也会因此而面向社会举办大量的养生功课堂,宣传和宏扬武术的养生文化,为社会造福.特别是武当武术,直接发源于道教,深受道教思想精华的洗礼,以至于形成了现代武当武术天人合一、阴阳辩证、形神兼备、动静结合、内修外行、刚柔相济的特点.武术养生起于中国东方哲学,品制万变,归根复元,沿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重人贵生、气、阴阳等理论基础,强调从整体上认识人在社会乃至宇宙中的作用和地位,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些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今天的社会上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2中医养生的本质

所谓中医养生,就是利用中医药知识体系,去实现保养生命的过程或做法.中医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处理人体健康与疾病方面,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这个庞大知识体系中,有自己关于健康和疾病的独特见解和方法,秉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对国人的健康作出巨大贡献.中医养生,只是这个体系中一部分内容.但是,这一部分内容,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所能概括的.中医养生,提倡食养,提倡药补,提倡运动养生,提倡养性第一,这些观点,都符合现代社会中关于健康的要求,因此,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3中医与武术的理论同源性

(医武同源性)中医的源头,是在春秋战国之际,这时,中国整个学术界飞速发展.这时的医学,具有更突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理性,占据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地位,临床医学的分科已现端倪,并趋于专业化.以《黄帝内经》为核心的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术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部医学书籍中,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黄帝内经》不仅是部医学巨著,还是一部养生宝典.书中讲到了怎么治病,但更重要的是讲怎么不得病,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怎么样使人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长寿,颐养天年.《黄帝内经》受到先秦诸子的思想,尤其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颇深.主要有《周易》里的阴阳哲学,《尚书》里的五行学说,《论语》里的两端、中和、和为贵思想,《中庸》里的中庸方法论,《老子》里的万物源于道等思想,以及老庄的清静无为、道法自然、聚气养气、求生之厚、长生久视等思想精髓均在这部著作中有所体现.中医所讲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也是武术养生的重要理论基础.

4武术养生和中医养生共同的原则

4.1天人合一,遵循自然的规律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古老命题,也是一个能充分代表华夏民族文化特色的思想模式.天人合一的实质是天人和谐,它包含天人一体、天人相应和天人互感等观念.天人合一也是道家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命题,是道家的世界观、自然观、人体观的要点,也是道家养生哲学的基础.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养生思想;由于人以天地之气生,人的生命活动皆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天人合一有两种形式,一是天人相通,即人与自然皆由气所构成,因而具有共同的内在运动规律,人的生命活动只有符合这一规律才能健康.老子将这一原则称为“道法自然.”二是天人相类,即人体结构与自然结构具有相似性,如日与心相类,水与肾相类.

4.2重神养气,注重精神的修炼在武当武术的养生观认为,养生者要以静制躁来养神调心,同时主张通过智谋运动来养形,怡神,促进身心健康达到长寿的目的.武当武术的养生方法主要由肢体运动,呼吸锻炼和意念三部分组成,即调身,调息,调心.调心的主要目的是让人体达到虚静状态.调身主要表现在肢体方面,它要求动作缓慢,柔和,匀速,要显示出一种安逸的静的自然状态.调息表现在呼吸方面,它要求深,长,细,匀等.在动的方面,无论动作多么小,呼吸多么细匀,在本质上都是动;四肢的屈伸是动,肺的收缩与扩张所构成的呼吸也是动.在静的方面,无论动作怎么动,心依然平静如水.而中医养生则认为,养生应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强调精神方面的养生,重在养神和养气.精神的调养是养生的一个重要环节,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是中医养生遵循的原则之一;主张有度,不可.我们一直把《黄帝内经》视为中医的起源.《黄帝内经》实际上就是古代人在道教世界观的基础上,对人体健康和疾病方面做了最好的总结.《黄帝内经》认为: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志意和与人群中个体的气质、性别、年龄、经历、文化思想修养等密切相关,人们应善于自我心理调摄,消除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态.

4.3合乎自然规律,倡导有规律的生活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是养生理论所强调的一个共同点,武术和中医也不例外.中医认为,顺时养生即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综合调养生命活动,养成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其宗旨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调神养生,即调养精神,其方法除四委调神外,还有静养藏神,动形怡神,移情易性等养神方法.中医养生要适时,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四季的更替轮回,直接影响着人体阴阳的强弱、气血的运行,因此,人体必须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才能维护正常的生命活动.《黄帝内经》说:“须四时而适寒暑”,就是强调人体要根据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去活动.武当武术非常注重练拳时的时间和方位.练拳的最佳时间一般选择是清晨,因为这时是万物复苏的时间,空气新鲜;人通过一夜的睡眠,这时大脑最清醒,无杂念,易于聚精会神,再加上此时人的身体状况与地磁场相顺;在磁阳出来后则倡导始终面向太阳练功,以广纳自然的能量,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武当道教武术的养生观也正是沿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逻辑顺序,从微观到宏观层层归属,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结构.

4.4中医养生和武术养生异曲同妙武术养生,可以看作是运动养生的一种手段.对于运动养生,中医也有一些经典的做法.根据《后汉书》记载,名医华佗精于方药,能治许多疑难病症,但他对养生之道,却没有提倡用药,而是主张运动.他所创作的五禽戏,就是模仿虎、鹿、猿、鸟这五种动物的动作来锻炼身体,促进血脉流通,气机调畅,用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除此之外,中医的按摩、推拿,针灸拔罐、刮痧火疗,等等一些理疗手段,如果运用得当,都可以做到祛病强体,实现养生的目的.中医中的治未病理论,就是重视养生功能的表现,也是我国医疗卫生部门制定的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的主要依据.治未病,就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作为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之一,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4.5中医食补和药补可以做为养生的补充手段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不可能停止的.人只能通过摄入营养素,排出代谢产物,从而维持着不断的新陈代谢,这是生命的规律.当然,古人不可能认识这么多的道理,但是,他们也知道饮食对生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饮食不当,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黄帝内经》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说明饮食偏嗜会损伤到五脏,所以,中医养生特别强调食补和药补的重要性.充分利用中药材和天然食品,合理地补充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能够让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我们的社会更和谐.

篇7

关键词:基层医院 治未病 意义 内容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223-02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缓解了这一局面,但国家和个人的医疗负担过重,依然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以下几点是重要因素:①我国在疾病的防治上长期存在着“重医疗、轻预防;重大医院、轻基层医院”的倾向。[1]“重医疗、轻预防”,对预防保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资金投入少,公共卫生职能偏废,防治脱节。对于传染病,我国已经能够对其中的十几种进行疫苗注射等有效预防措施,但对于非传染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还没有十分有效的预防措施,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不能下降。社会老年化、社会环境变差、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等因素,也使得患病率增高。这都使得治疗疾病的总成本上升。“重大医院、轻基层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悬殊,使得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加重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②诊疗技术快速发展。大型医疗仪器和设备层出不穷,治疗手段日益更新,伴随着的就是医疗费用无上限的上涨趋势,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③以药养医的弊端。国家对卫生部门投入不足,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现象屡禁不止,加重了老百姓的医疗负担。

另一方面,亚健康状态一直困扰着人们,现代医学却一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世界卫生组织(WHO)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 5%(第一状态),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也只占 20%(第二状态),75%的人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WHO 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2]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感觉倦怠、注意力不集中,或心情烦躁、失眠,或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或腹胀、便秘,或腹泻,或心慌、胸闷,甚至有欲死的感觉,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下降,然而体格检查并无器官上的问题。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包括:心理障碍、胃肠道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癌症、下降等。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除了疲劳和不适,不会有生命危险。

基层医院开展“治未病”工作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疾病防治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四个方面。中医经典中有诸多论述,[3]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素问?八正神明论》谓:“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灵柩?逆顺》也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难经》中就有“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的说法,医圣张仲景言:“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中也说:“见微知著,弥患于未萌,是为上工。”

基层医院开展“治未病”工作应以以下三个方面为主:

(1)宣传养生观念,普及养生知识。目前社会上有股“养生热”,但水平和目的都良莠不齐,人们难以辨别。有的人认为养生很难、很玄妙;有的人认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养生,或不重视养生。医院应利用自身的权威性,以张贴宣传栏、发放养生知识手册、门诊咨询相结合的方式,为群众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和方法。中医养生包括调畅情致、均衡饮食、规律起居、劳逸适度、顺应天时等方面,能做到这些就是养生了。

(2)亚健康的调整。对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首先要让其有正确的养生观念和方法。其次,通过辨证论治,根据其具体体质或证型,开出具体的食疗方、膏方等,有条件的可以结合针灸、艾灸、按摩、推拿等方法,必要时,直接用中药进行调治。根据其实际生活情况,可以推荐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气功等锻炼方法,并提供可靠的学习途径。

(3)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中医学的一个特色疗法,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比较旺盛,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一些阳虚阴盛的宿疾得以恢复,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变异性咳嗽、鼻炎、慢性咽喉炎、咽异感症(梅核气)、关节炎、冻疮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针刺、艾灸、理疗、按摩、穴位贴敷,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

目前,医疗负担过重已成为我国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模式已成共识。200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提出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2008年全国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治未病”健康工程旨在构建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已将“人口与健康”作为11个重点领域之一,明确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4]中医学丰富的“治未病”理论和方法,对于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长,将对我国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琦;高京宏;李英帅;夏仲元;亚健康筛选方法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篇8

关键词:传统中医学;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现代化,人类的寿命逐步延长,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传统中医学历来重视养生保健,提倡未病先防。土家族医学作为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经验的自然科学”,对以土家族为主的各民族人民的生存繁衍、文明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拟探讨饮食起居,精神调养,形体锻炼等在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中的地位和作用,比较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异同。

1 传统中医学中养生保健的原则

中医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在世界文化当中,中国人的养生学与其他民族相比,具有独到之处。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1],是对养生的精辟总结。养生,又称为摄生、保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2]。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原则与方法的系统理论。

1.1 适应自然规律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时刻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只有能动地适应外环境变化,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才能延缓衰老和避免疾病的发生[3]。《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灵枢邪客》曰:“人如天地相应”指出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这是四时养生之道[4]。

1.2 重视精神调养

1.2.1 避免不良刺激 避免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是中医养生防病的一个重要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要尽量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等。其二,要积极地治疗躯体性疾患,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

1.2.2 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 《灵枢本脏》言:“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因而要求人们善于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通过经验认识及思想活动过程转移情绪感情反应,消除其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境。

1.3 谨和五味 前人十分重视饮食养生,《备急千金要方》“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食养,亦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1.3.1 平衡膳食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而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则是多方面的。含有多种丰富营养素的食物可以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推迟衰老的发生,减少因衰老而招致的多种疾病。《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记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兽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要求食养中膳食的调配要尽可能地全面、合理、互补。

1.3.2 辨饮食之宜忌 强脾胃,节饮食乃第一要务。包括忌过饥过饱和饮食偏嗜[5]。《金贵要略》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之为害。……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

1.4 防止病邪侵害 慎避外邪,是寓于养生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虚风贼邪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其二是注意“避其毒气”,以防止其致病和“染易”。其三是实施药物预防等。《素问遗篇刺法论篇》中就已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的记载。

2 传统中医学中养生之道的措施

2.1 调神养生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灵枢天年》)故养生尤重调神,除四季调神外,还包括以下3个方面。

2.1.1 养静藏神 《素问痹论》曰:“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老老恒言》指出“养静为摄生首务”。养静的关键在乎节欲。如果过分的贪求声名物欲,可导致损正折寿。因而,提出了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嫉妒等要求。

2.1.2 动形怡神 动形可促进气血流畅,舒筋活络和协调脏腑功能活动,使人精神焕发,心旷神怡。尤其是人到老年后,通过适当的动形来怡神,静神,就显得更为重要。

2.1.3 移情移性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如:欣赏音乐,戏剧,歌舞,或读书吟诗,交友揽胜,种花垂钓,琴棋书画等情趣高雅,动静相宜的活动,可以起到培养情趣,热爱生活,陶冶情操,怡养心神的作用。人生际遇遭逢违乐之事再所难免,如能根据自身的素质,爱好,环境与条件,参加上述活动,常可自我解脱,移情易性,从而起到抗衰防老的作用。

2.2 惜精养生 包括节欲惜精、节及注意卫生等措施。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说明性生活是必须的,是顺应自然的。由于性生活要消耗肾精,因此必须节制。《素问厥论》中更明确提出是损伤体质的重要因素,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故手足为之寒也”。由于过度,使之从“质壮”的体质转变为阳气衰于下的体质,充分说明节欲保精对养生的重要性[6]。

2.3 饮食养生 食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记载看,有禾、麦、黍、稷、稻等多种粮食作物,已能大量酿酒。到了战国时期,终于有了关于食医的理论,标志着食疗的飞跃发展[7]。《周礼》中有食医记载,说明我国古代对饮食健康的关注程度已非一般。《内经》有“药已祛之,食以随之”的治病原则[8]。2.3.1 注意饮食卫生 其一是防止饮食不洁。其二是不要摄食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自死、疫死的六畜肉类,以免“饮食中毒”。(《诸病源候论》)

2.3.2 提倡饮食有节 食养中主张饮食有节制,提倡定时定量,防止饥饱失常。中医内科许多疾病的发病因素都和饮食无节制有关,这里的节制是适量的意思,不能吃的过多,但也不可过度节食[9]。认为“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食量则因人而异。

2.3.3 克服饮食偏嗜 克服饮食偏嗜是谨和五味以养生的重要内容,反应了平衡膳食,提倡全面合理营养的食养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服偏寒偏热。二是克服五味偏嗜。五味养脏,各有其亲和性。如果长期偏嗜某种食物,易致脏气偏胜而功能失调,或形成“膏粱”之变;同时,会导致其它营养物质的匾乏而使机体失养,继发产生种种疾患。《保生要录论饮食门》中指出:“所好之物不可偏嗜,偏嗜则伤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

2.4 传统健身术养生 传统健身术养生,如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等拳术及各种气功和武术运动等,以此来炼形、炼意、炼气,使身体“形与神俱”[10]。运动养生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要求运动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能收到运动以养生的功效。

2.5 药物养生 药物养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它是通过服用或外用天然中药并借助其补养或通泻作用,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和脏腑、通畅经络,达到益寿延年、祛病强身的目的[11]。补益扶正是药物养生的基本法则,调补肾脾是药物养生的中心环节。从保健防衰的益寿方剂来看,如《世补斋医书》中的首乌延寿丹,《外台秘要》的延年茯苓饮等诸方,其重点亦多在补益肾、脾两脏。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所载上品药物120种,注明久服“耐老”、“增年”、“长年”、“不老”、“不夭”等即达85种,其中包括人参、地黄、枸杞、女贞子等著名补养药[12]。

2.6 推拿、针灸养生 推拿养生是通过各种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和保健强身作用。主要体现在生物信息的调整和纠正解剖部位的异常等方面。《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预先针刺五脏六腑的原穴,可预防邪气侵犯脏腑,并认为:“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预先针刺使“补神固振,神气不散,神守不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13]。

3 土家族医学中养生保健的原则和方法

土家族聚居在武陵山区,总面积约10万km2,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山,止于南岭,是一条文化沉积带。“土家族正好分布在这条文化沉积带的中部,所保存的古代文化信息特别丰富[14]。”土家族医学以“三元学说”及气血精为理论基础框架,以毒气学说为病因学基础,以气血失调与冷热失衡为病理学基础,以“五诊法”为诊断学基础,以“七法”、“八则”为临床基本治则,具有别于传统中医学及其他民族医学的独特的医学学术特点[15]。其中包括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这些养生保健内容与土家人民的文化娱乐,体育运动,饮食,生活起居等密切相关,是民俗文化,民族气质,生产劳动等有机的结合,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卫生保健体系[16]。 具体体现如下。

3.1 歌舞怡情

3.1.1 民族舞蹈 土家族人能歌善舞,土家山寨也多为歌舞之乡。在土家民间流传的舞蹈种类颇多,这些舞蹈多是在生产劳动中慢慢形成,其舞蹈形式及表达内容与农事活动、日常生活、祭祀等活动密切相关。如摆手舞,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渗入,以土家原生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多元化风貌。其主要文化特征有:原生性、祭祀性、征战性、审美性[17]。

3.1.2 民族歌曲 歌也是在劳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民俗文化,其内容十分丰富。如劳动山歌、情歌、哭嫁歌等。哭嫁作为一种传统的婚俗文化,素有“中国式咏叹调”之称。以哭诉为主要形式,“哭”中有“歌”,“歌”中有“语”,形成了哭嫁歌中“哭、歌、语”三种元素相结合的独特音乐风格[18]。

3.2 运动健形 土家人的健身运动,是土家人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逐渐认识,创造的一种身心锻炼的养生方法。在劳动中讲究有度有节,反对蛮干闲散,以免伤神损形。其传统体育活动如武术、气功、踩高脚马、爬树等。这些方法能促进气血运行,经脉强健,三元协调,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3.3 药食调补 土家民间食物种类繁多,土家人民也素有食疗的习惯。在土家族聚居之地,山中盛产野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尤其是人体必须的稀有元素,如猕猴桃、板栗、核桃、交藤等。土家医常根据不同的时节,合理调配膳食,选用既有营养价值又有预防保健作用的食物进食,促进人体气、血、精生机旺盛,三元脏腑功能健全,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土家族聚居地区是茶叶盛产之地,喝茶养生也是土家人的习惯,常在茶中加入一些药物,对多种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如七叶参茶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油茶香味独特,极具营养价值,多用来招待贵宾。

3.4 起居有常 主要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土家人在起居上注重早睡早起,以日出日落为期,与昼夜相伴,与四时相应,以保证睡眠,怡养心神。心神得养,则形体亦健,抗病之力亦强。

4 传统中医学与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的异同

传统中医养生学深受道教、《周易》哲学及《内经》的影响,从而创造了中医养生学的独特体系,为中华各族人民的健康作出了不朽的贡献[19]。而土家族医学的养生学形成深受山地文化、土家族以“良心”为基本特点的道德观、精神文化及泛神崇拜与梯玛文化的影响[20],同时又结合了土家先民与大自然不断斗争的结果而形成。但是作为一门经验学科,土家族医学也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传统中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土家族医学是以传统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该地区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虽然与传统中医学理论大体原则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强调运动、饮食、情志养生,但有其独特之处,强调以古朴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医药一家;医护一体;药食同源;口耳传承;疗效可靠,尤擅蛇伤、骨伤科等。通过文体娱乐及生活起居等方面,把民俗文化,民族气质,生产劳动等有机结合。传统中医学养生强调“未病先防”[21],如传统的针、灸、按摩、药补等均可成为“治未病”的妙计良策。宋代太医窦材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总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类寿命的逐步延长,我国老年化越来越严重,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探讨了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异同,以期达到强身健体,预防早衰、保健防老的效果。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养生保健,值得进一步挖掘与提炼,为新世纪的人类健康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谢玲.抗衰老与中医养生防病[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1):56.

[2]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83.

[3]吴忠祥,尹抗抗,谭达全.《浅谈黄帝内经》养生观[J].新中医,2009,41(1):112.

[4]李敏.老年养生应顺乎自然[J].老年健康,2008,(3):22.

[5]钟木生.《内经》论养生长寿之道浅述[J].新中医,2009,41(8):121.

[6]张恒文,余万桂,李玉和.浅析中医学养生法则[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317.

[7]张海波.中医食疗之源流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2):15.

[8]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6.

[9]吕述鹏,郭宏敏.中医食疗在老年人养生与防治疾病中的意义[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3):31.

[10]闫润芹,王娜.浅谈中医养生保健[N].科技健康导报,2008:30.

[11]张学梓,钱秋海,郑翠娥.中医养生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00.

[12]白永波,孙光荣.中医养生大全[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573.

[13]宋昳星,鲍毅海.浅谈针灸“治未病”及应用[J].新疆中医药,2009,27(3):24.

[14]田咏华.试论土家族医药学术特点[J].中医药通报,2003,2(2):110~112.

[15]正明.土家族研究丛书总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4.

[16]赵敬华.土家族医学概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37~38.

[17]罗岚.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特征[J].群文天地,2009,(11):22~23.

[18]危静.浅析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J].科技信息,2008,(29):183.

[19]施观芬.试论《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0):50.

篇9

1 病证症诊疗体系的提出

1.1 症、证、病的概念与关系

中医学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是通过辨症、辨证、辨病三个方面来进行的,要建立中医诊疗体系,必须首先澄清三者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症”包括症状与体征,是机体患病时所表现的各个现象。“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所作的概括。“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征与规律等本质所作的概括。“症”、“证”、“病”三者, 含义各不相同, 但都统一于“疾病”总概念之中, 都是由疾病的病理本质所决定。症是辨证、 辨病的主要依据, 病的本质一般规定着病的表现和证的变动。病代表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 证代表病变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病的全过程可以形成不同的证, 而同一证又可见于不同的病之中, 因而病与证之间是纵横交错的关系。

1.2 病证症相结合的中医诊疗体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尤其是近40年来更是大力倡导,占据中医临床的主导地位,成为一种公认的诊疗模式。但辨证论治并非诊疗的唯一途径,过分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势必忽略对病认识的深化,辨证论治的局限性也日益显露。因而很多医家提出了应当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1,2],并从诊断、病机、治疗等方面阐述了辨病论治的重要性。同时,症状不仅是辨证与诊病的主要依据,有时还成为病变中诊疗的关键,且疾病过程中还会出现并发症等情况需要加以处理,因而实际上还存在着辨症论治。早在80年代,蒋红玉等曾有“三辨论治”的命题[3],最近欧阳先生著有《中医症病证三联诊疗》一书[4],黄培生亦有“新的中医诊疗体系设想”的论文[5]。为此,我们特提出建立“病证症相结合的中医诊疗体系”,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颁布,已基本建立了病证体系的框架[6]。中医学这一完整诊疗体系的建立,将加深中医学对疾病的全面认识与正确处理,促进中医学对病、证、症之诊断、治疗、方药等的系统研究,从而有利于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此外,中医学现在还有辨体质而治(察体论治)、病因辨治、因人因地因时诊治、方证论治等提法。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中医诊疗的基本思路,但并非中医诊疗的主导思想和主要特征,究其实质,仍属于辨证论治的范畴,如“辨体论治”主要是强调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等素体特征,临床时应据之而进行论治,但“证”是邪正关系综合反应的结果,患者之所以会形成阳虚证、痰湿证等,本身就包括了体质的因素在内,故可融于本体系之中。

2 三种辨治的渊源与存在问题

2.1 辨证论治的沿革与存在的问题

辨证论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经》为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自张仲景以来的历代医家,分别从六经、脏腑、经络、八纲、病因、气血津液、卫气营血、三焦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各自的经验,形成了诸多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近现代又开展了辨证论治规范化和微观化的研究,加深了对辨证论治规律与本质的认识。虽然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疗疾病时应遵循的基本方法,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但至今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①归类辨证论治的方法有七八种之多,相互错杂而不统一;②证只是病变某阶段的本质,而对疾病全过程的本质认识不足,缺乏诊疗的预见性;③有的病情缺少主观症状,而客观检查却有病变,从而形成无症可辨;④有的病情虽有一定的症状与体征,但病变的位置与性质仍难以明确,形成无证可辨;⑤虽然辨证正确而似无误,但按证论治却无效;⑥过分强调辨证论治,则束缚了其它认识的发展,如所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实际上形成重证轻病的误导,而视病为可有可无。

2.2 辨病论治的沿革与存在的问题

早在甲骨文中就有了病的概念,《内经》已提出了300余种病名,《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等都是论病为主的著作。因此可以说,中医对“病”的认识早于对 证的认识,诊疗的主要目标就是针对“病”,“证”只是对内脏疾病难以认识其本质的情况下,而据全身表现进行诊疗的补充措施。

尽管中医辨病论治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各种原因却对病本质的认识存在不足和针对病进行的治疗缺乏有效手段。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中医学的诊察手段原始,通过“望闻问切”所获得的病情资料有限,只能起到“司外揣内”的作用,难以认识疾病内在本质,因而许多病名,尤其是内科疾病,不少是据症状而命名,而症状只是现象,难以明确规定疾病的内涵与外延,因而成为中医诊断的极大薄弱环节。

另一方面,是过分地强调和依靠辨证论治,而视辨病为可有可无,因而未重视对疾病规律的认识与总结,未重视针对病的治法与方药的探讨,在现有中医以病为纲的著作中,很难找出真正针对病进行治疗的有效治法与方药。特别是近代中西医的病证结合,实际上取消了中医的病,更不利于中医对病的诊疗的深入研究,形成用西医方法诊病、治病,用中医方法只是辨证、治证。

2.3 辨症论治的沿革与存在的问题

虽然古代无“症”字,仅有证字,而为症证通用。然而在远古时期,应当说最初只是对症治疗,即解除痛苦,还不可能对疾病的本质——病与证作出明确的诊断。事实上所谓“审证求因”,其本义应是指探求出现症状的原因,即据症求因。辨证的本义也是辨症,证据也,辨证论治是根据症状的不同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治疗。同时,中医临床上总结、积累了丰富的针对症进行诊疗的有效方法和方药。

由于中医学对内脏疾病认识不够,往往是以症代病,并未真正形成对症状的鉴别诊断。特别是有一种错误的观点,把对症治疗看成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认为是诊疗水平低下的表现,甚至当作是医疗活动的缺点。因而妨碍了对辨症论治的深入研究。同时症本身也欠规范,存在着一症多名或一名多症等现象,给临床带来困难。

3 三种诊疗体系的必要性

3.1 辨证论治的优点、必要性

辨证论治的科学性与必要性,几千年来的医疗实践,已为中医界所公认,主要是能从整体上把握病变过程中邪正斗争的状况,根据每个具体病情进行灵活处理,其优越性无须赘述。然而现在中医临床上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往往是以西医的病作为诊断,辨出西医病后,再据其所列证型而对号入座地进行治疗,真正按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体现辨证论治的精髓不够。

3.2 辨病论治的优点、必要性

由于辨病能够把握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变化规律,同种疾病应当具有共同的病因、病理、病状、演变、预后等本质与特征,应有共同的治疗规律和治法方药,因而辨病论治具有疾病的共性突出,治疗的针对性强等特点。所以中医学不仅要提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还应补充同病同治、异病异治或异证同治、同证异治,如此则更有利于对病变的全面、深刻认识。

3.3 辨症论治的优点及必要性

症的出现是疾病本质的外现,它是医生认识疾病的航标和纽带,是辨病和辨证的主要依据。临床上对症的变化性和多样性不可不辨。辨症论治具有应急性的优点,临床上一般是以病为本、以症为标,但标本各有缓急,对于大失血、剧痛、尿闭等严重、危急症,有时已成为整个病情的关键,即急者为先,此时需要采用止血、止痛、导尿等急则治其标的方法,解决紧急情况;辨症论治还要求具有灵活性,治法、主方确定以后的所谓“加减灵活在变通”,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根据主症而加减用药;此外,辨症论治还具有实用性强的优点,临床上有时病、证一时难以明确,而病情又不能不进行诊疗,此时则只能根据主症进行暂时性诊断,并作出恰当治疗。如“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等针灸疗法,实际在相当程度上是对症处理。

4 病证症诊疗体系的重点研究内容

4.1 辨证论治的重点研究内容

首先应当对现有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对与辨证论治相关的诊疗方法,如辨体论治等进行挖掘整理,认识其各自的特 点与相互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整理归纳而建立起统一的辨证体系;其次是要明确构成证名诊断的基本要素,如辨病位与辨病因病性等,并确定辨证的主要项目,如心、肝、脾、湿、痰、气虚、血瘀等;第三是要根据辨证基本内容,规范已有的和临床上常见的各种证候名称;第四是制定每一规范证候的诊断标准,包括常见症状、体征及必要的检测指标等;第五是确定与每一规范证候相对应的治法、方药、针灸等疗法;第六是按规范证名进行诊断与治疗方药及疗效的统计处理、分析校正,从而建立起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

4.2 辨病论治的重点研究内容

首先是建立起中医学的疾病体系,如克服以头痛、发热、咳嗽等以症为病的现象,确定和分化病种,建立中医系统内科学,对外科等病种则应规范病名;其次是制定各病的诊断标准,包括发病学资料、病因、主要表现、检测指标、转归预后等;第三是统计研究单病种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转归等特点与规律,包括各病的常见证型及演变等,总结病与证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是总结、寻找和研究创立针对病进行治疗的专法、专方、专药等,从而加深对病的认识,建立起辨病论治的完整体系;第五是探讨尽管证名相同,但由于病种不同,其治疗方药的差异性,深化病证结合的认识。

4.3 辨症论治的重点研究内容

首先是要为辨症论治正名,充分认识辨症论治的意义;第二是症名的规范,现存在着一症多名,或多症一名,其间是非难辨,应予统一;第三是建立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学,即每一主症可见于那些病、证,其诊断与鉴别的依据应当加以明确;第四是进而确定每一症状对有关病、有关证的贡献度,即对各症与病、证间的诊断关系进行计量刻画,建立起中医计量诊断学;第五是清理治法、方剂、药物、针灸等中涉及针对症的提法,如止血、消肿、平喘、退热、透疹等,规范治法功效等用语;第六是整理归纳针对症进行治疗的有效常用方、常用药、针灸、外治等疗法。

4.4 病证结合的诊疗方法

“病”与“证”是不同的诊断概念,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疾病本质作出判断。通过病名诊断,可以确定该病全过程的病理特点与规律;通过辨证诊断,可以确定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理性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只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才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 在对病症诊疗时,或在辨病论治,确定专方、专药的基础上,根据疾病阶段性的不同,辨别证候的寒热虚实等性质,进行加减用药;或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将治疗疾病的有效专法、专药等运用始终。如瘅病类疾病的病理实质为热,故清热祛邪为其治疗大法,而不同的瘅病又各有相应的方药,如肺瘅(热病)之麻杏石甘汤、肝瘅(热病)之茵陈蒿汤、胆瘅之大柴胡汤、肾瘅之八正散等。又如肺痨,一方面是寻找以杀灭痨虫为主的基本方药,另一方面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或以清热为主,或以养阴为主,或以益气为主,各随其证而治之。通过研究,若能完成以上任务,则中医病证症相结合的诊疗体系已基本建立。临床时不仅要进行辨证论治,并且一定要结合辨病论治,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辨症论治,三者可有主次,但缺一不可,如此才能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谢建军.略论中医辨病论治的重要性.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3):11~12

2 朱文锋,阳 晓,王行宽.辨病论治体系初探.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6):2~5

3 蒋玉红,刘安国.论中医“三辨论治”新模式. 中国医药学报,1996,11(增):91~94

4 欧阳.中医症病证三联诊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篇10

关键词:治未病;哮喘;预防和控制

中图分类号:R2561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1-0100-0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近年来,虽有许多新的方法和药物应用于哮喘的治疗,但是其发病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的趋势却并未因此而降低。祖国医学将哮喘归属于“哮病”的范畴,历代医家根据《内经》“治未病”思想,均提倡哮喘疾病防重于治,其思想内涵贯穿于支气管哮喘防治的各个阶段。因此,中医药在防治支气管哮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挥了重大作用,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临床优势。与此同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人口与健康专题中明确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战略要求。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现代医学发展潮流有着理想的契合,因此,开展“治未病”理论在哮喘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至关必要。

1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治未病理论最早见于《内经》,发展于汉代《伤寒杂病论》,成熟于清代《温热论》,历代医家对治未病思想均有所丰富和发展,是中医治疗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精髓所在。具体含义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瘥后防复三个方面。现代医家认为,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中医药防止支气管哮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治未病”思想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应用

21未病先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顺》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日: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药王孙思邈亦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由此可见,历代医家均强调未病先防的重要性。祖国医学将支气管哮喘归属于“哮证”范畴,认为哮喘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肺,渐及脾肾,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以痰浊蕴肺为标,以痰饮伏肺为反复发作的“夙根”。而痰饮的形成,是因为人体阳气虚弱,气化不行,水液停聚而致,以脾肾阳虚为根本。究其病因病机总归“宿痰内伏,每遇外感而诱发”。因此,祛除留伏之痰饮,才能拔除“夙根”,预防复发,为求本之治。而在哮喘未发阶段,采取温化痰饮的方法,以达中医防治哮喘的目的。其中,“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服防治哮喘是“治未病”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医温化痰饮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它是运用我国传统中医的“治未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天人合一”“内病外治”的中医理论思想而发展的特色疗法。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以及“天人一体、形神一体、心身一体、天人相应”的特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其理论含义为春夏顺应生长之气以养阳,秋冬顺应收藏之气以养阴。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内阳气下降,对于平素阳气不足、体内潜伏有宿痰的人,此时体内的阳气就更显不足,宿痰乘虚上犯于肺,阻塞呼吸道,引起哮喘病的发作或加重。夏季变暖,体内阳气上升,宿痰潜伏于体内,此时哮喘病人的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但发病之源却没能消除。到了三伏天,这时天气最热,体内阳气最盛,毛孔开张,大量排汗泻热。中医认为,肺与皮毛互为表里,此时如选用助阳开窍、祛湿化痰的药物,经过体表引入经络,透达脏腑,把痰邪从藏伏之处祛出于外,发于体表,由汗而解。“冬病夏治”就是在三伏天,天气最热之时,选择益肺、健牌、补肾等扶养阳气的药物研成细末,调成糊状,敷贴于相应的穴位上,既可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又可使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发挥药物的作用。此法可使自然界的阳气、人体自身的阳气和药物的性能共同发挥作用,纠正人体阳气虚弱状态,祛除体内留伏的痰湿水饮,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以达防治哮喘的目的。

22既病防变《素问・刺热篇》云:“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哮喘是在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发作,患者出现痰鸣气喘等症状。此期治疗的重点在于缓解症状,改善病情。因此在此阶段应在明确哮证的病因病机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采取个体化治疗,同时更应该注意防止喘脱等变证的发生。以中医“治未病”理论思想为指导,在哮喘急性发作时树立脏腑的整体观念,及时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使人处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此外,明确哮喘发作期群体证候特征,结合辨证论治提高临床疗效是“治未病”理论应用于此阶段的主要目的。

23瘥后防复疾病治愈以后防止再次复发,即“瘥后防复”,也是治未病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气管哮喘在临床缓解期,常常是邪气尚弱或渐退,正气尚强或欲恢复之时,因此扶助正气是“治未病”思想在支气管哮喘“瘥后防复”阶段防治的关键所在[2]。从哮喘的病因病机方面来讲,首先要提高人体正气,尤其是肺脾肾3脏的阳气,以祛痰化饮。平时应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避免因寒冷的刺激而诱发。饮食宜清淡,忌肥甘油腻,辛辣甘甜,防止生痰生火,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并根据身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止哮喘复发的目的。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其思维及内涵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是当今医学研究的主题,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历代医家防病治病,与现代医学所倡导的对于疾病要采取早期诊断、早期预防的思想不谋而合。是哮喘防治的重要法则,值得大家共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4

篇11

一医疗费用持续上涨原因

1卫生机构内部管理问题

医疗费用的持续上涨很大程度上与卫生机构内部管理有关。具体表现在(1)“以药养医”现象严重,医疗服务定价偏低,而药品收入偏高,医院收支结构和补偿机构不合理;(2)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不合理,公费劳保医疗采用了“第三方支付费用”的方式,供方和需方不仅很少承担经济责任,而且是大处方的受益者。(3)医疗服务补偿不到位,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比例减少,医疗服务价格补偿不到位,医疗机构必须通过盈利维持生存与发展。

2医疗保险基金超支

医疗保险基金超支是目前我国几乎所有试点城市共同存在的一大难题,也是刚刚建立起来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一个最大的潜在危机。究其原因为参保者的费用意识不强,医药费浪费现象严重。因为长期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使得医患双方均无费用意识。医改后,虽然个人负担比例增大,但相对于医药费支出来说还是比较小,患者费用意识不强的状况很难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改善。

3药品费用持续上涨

①医药产业增长方式落后。我国医药产业的增长是建立在生产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成本高、规模效益差、缺乏科研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之上,而增长速度远大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保健需求。生产商在这种供过于求的竞争中,往往利用药品市场的特殊性和不规范的竞争,与医疗机构联手刺激消费,拉动药品费用迅速上涨。

②药品定价机制不完善。我国大部分药品是由企业自主定价,而物价管理部门一方面难以掌握和控制生产过程,对药品成本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也愿意将药价定得高一些。这种定价机制的不健全以及各方利益之间的不谋而合,导致了药品出厂价定得过高。

③药品流通市场混乱。医药市场是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为了追求经济收益,药方生产企业、流通行业对医疗机构采取“高定价、高折扣、大回扣”的营销方法,这就导致药品虚高定价,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

二医疗费用控制措施

为了使职工医疗费用膨胀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有限的费用发挥最大的效益,关键是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费用控制系统。在充分研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我国的费用控制系统应包括:医疗卫生体制的配套控制系统;医保费用控制系统;药品费用控制系统。

1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措施

(1)采取合理的支付方式,完善供方价格补偿机制,减少大处方,抑制不合理收费,以促进医院成本管理;(2)加强医疗服务监督,制定转诊范围与条件,制定医疗行为规范,加强对医生的费用意识教育;(3)通过指定医疗保险诊疗项目标准和基本药品目录,规范诊疗程序,提高服务效率。

2医保费用的控制措施

(1)需方

需方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制约参保者的过度或超前的医疗需求,或者通过预防保健提高人群健康状况来减少需求,以达到减少费用的目的。需方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①费用分担,即通过设起付线、封项线,按比例分担等方式增加医疗消费需方(参保者)的自负费用比例,或减少费用报销比例;②缩小医疗保险报销范围;③对节约费用者予以奖励④超额费用者征收附加税⑤加强费用意识教育,对违规者进行惩罚⑥健康促进,加强预防保健工作。

(2)供方

由于医疗消费中的供方垄断性的特点,使得供方控制的重要性远远高于需方控制。具体措施为:(1)卫生服务机构与人力的控制,包括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两个方面。常见的措施有:进行区域卫生规划;限制医院数量与规模;调整专科医师与全科医师的比例;调整各级、各类医院的比例;鼓励医务人员向基层流动等;(2)卫生服务供给量的控制,主要包括:医疗费用预算控制,医疗经费预算包干等措施;(3)卫生服务项目与内容的控制,包括限制医院贵重仪器和设备的配置和使用以及某些药物的应用等措施;

3药品费用的控制措施

(1)限制使用药品的种类,并鼓励使用普通替代药。

(2)由政府直接控制药品价格。一般根据药厂固定资产的投资计算利润,确定后的药品价格不准随意变动,如需调整须经政府的批准。

(3)采取药品总额预算控制。对医生采取开方药品费用预算控制,这样不仅可以控制药品费用总额,也可以初步扭转“以药养医”的情况。

三结论

篇12

笔者在对眼科患者近20年的诊治过程中,通过观察了解到有大多数眼疾患者对防范眼睛疾病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酿成眼睛疾患的原因知之甚少,应该怎样去防范、保养自己的眼睛也没有去考虑。就此,笔者做了如下分析。

1 爱眼、护眼,提高生命质量

眼睛,是人的第二生命,心灵的窗口,人身之至宝。它与人的生活、事业及幸福息息相关,必须时时事事珍爱保护我们的双眼,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明亮的双眼,能够洞察五彩缤纷、变化万千的物质世界;失去光明的眼睛只能在一片黑暗的世界中,苦苦思索,拼命挣扎,承受着心灵创伤的无比悲痛。我们只有认识到视觉第一的重要性,才能自觉地做好眼睛的防护保养,保持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我们的生命质量才能更高,生活事业更加绚丽多彩,丰富多彩,充满阳光。

2 预防为主,治未病之眼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1]之说,《黄帝内经·灵枢》、《难经》和《金匮要略》都有“上工治未病” [2~4]的论述,药王孙思邈也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5]的著名医学观点。现代中医眼科要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结合临床实际,加强预防医学治未病之眼的研究、宣传与应用。导致眼睛病变的病因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是内因,大多由于人体自身脏腑功能失调;二是外因,主要是直接侵入眼睛的各种病毒、细菌和异物以及光污染、噪音损害等。人们只有认识了解造成眼睛疾患的内外因素,才能经常自觉地对未病之眼进行保健养护,提高健康双眼的素质,增强免疫和抵抗外邪入侵的能力,就可以防范眼睛病变于未然,这是养眼的根本之法。如日常不注重爱护保养预防未病之眼,只是在眼睛已经产生病变时才去治眼,这是眼病医眼的治标之法。

3 怎样养护未病之眼

3.1 协调脏腑 中医眼科把眼睛分为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五个部分,它们在五脏中分属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肺(主气)、肝(主风)、肾(主水),故又分别称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和水轮,统称五轮,轮属标,脏属本[6]。“有诸内者,必行诸外”[7],眼睛病变大多是脏腑功能失调表现在外的一种形式。因此,用以下方法来协调脏腑功能,以养双目。

3.1.1 按摩腹部 (1)上下摩腹。双手掌叠放在上腹部按摩至下腹部,再由下腹部按摩到上腹部,反复上下往返按摩腹部36次。(2)左右旋腹。先用左手掌以逆时针方向,从肚脐开始由内向外,再由外向内反复旋转按摩腹部1周,再用右手掌按顺时针方向,从肚脐开始由内向外,再由外向内旋转按摩腹部1周,反复循环旋摩腹部36周。

3.1.2 按揉脐眼 (1)以左手拇指依逆时针方向按揉脐眼24周;(2)以右手拇指依顺时针方向按揉脐眼24周。脐为十二经之发源地,为先天之本,又为后天之根源。肚脐部血管丰富与脏腑经络相连,统全身的经络联系五脏六腑。坚持早晚对腹部和脐眼的按摩,可以加强胃肠蠕动,运化精气,畅通血脉经络,增强代偿功能,调和脏腑功能,使五脏六腑之精气源源不断地上注于目,使眼睛得到滋养。

3.2 养眼保健操

3.2.1 运睛 (1)双眼近视掌纹(约25 cm),默数36下;(2)双眼遥看远方。双目向上、下、左、右四方轻轻张开及合眼各12次;(3)双眼先向上看再向下看各12次,向左看再向右看各12次;(4)双眼睁眼先以逆时针方向往左转眼一周,反复12次,在按顺时针方向往右旋眼一周,反复12次。

3.2.2 按摩眼周穴位[8] (1)用双手食指分别按摩攒竹穴(眉头内侧凹陷处)24下。(2)用双手中指分别按摩鱼腰穴(瞳孔直上眉中心凹陷处)24下和丝竹空穴(眉梢外侧端凹陷处)24下。(3)按摩眼角睛明穴(目内眦旁0.1寸)。先用左手拇指及食指的指头捏按眼角12下,再用右手拇指及食指的指头捏按眼角12下。(4)用双手食指分别轻按承泣穴(瞳孔直下,眼下眶边缘处)24下。(5)用双手食指中指并拢按摩太阳穴(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36下。(6)用双手拇指按摩翳明穴(乳突穴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凹陷处后1寸)24下。坚持每天早晚作运睛及养眼保健操,可以放松眼体,振奋视觉中枢,疏通眼道经脉气血,增加眼球弹性,提高眼睛素质,对预防及减轻视神经萎缩、远近视、散光、白内障、视网膜黄斑病变等其他眼疾都有较好的作用。

3.3 膳食养眼

3.3.1 合理饮食 肝开窍于目,肝血充足上注养目,目受血能视,肝血虚则视力差,眼干涩。应常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吃鱼能保护视力,可以防止和减轻年龄老化引起的黄斑退行病变,如禽蛋、牛奶、豆浆、花生、豆类食品含丰富的蛋白质,如木耳、蘑菇、海带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如新鲜蔬菜、水果含丰富的维生素等,这些食物能补充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钙、磷、钾等,满足人体的需要,特别是胡萝卜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但要用食用油烧制才能促使其溶解于脂肪内,才能被人体吸收,直接营养于眼。因此,要荤素搭配,烹调合理,营养平衡,脏腑得养,能增强眼睛防病能力,消除眼睛疲劳。

3.3.2 饮食有节 不能贪食火锅、烧烤、肥甘厚味佳肴,不嗜好烟酒,以免脾胃蕴积痰湿热毒,运化失常,阻滞经络,影响精气上注于双眼,常可导致疳积上目(霰粒肿)、针眼(麦粒肿)、云雾移眼(角膜病变、翼状胬肉)等眼病的发生。

3.3.3 服食葱蒜有度 葱蒜辛燥,有发散作用,《冷庐医话》称“韭蒜等耗目光”[9] ,《本草纲目》云“大蒜久食伤肝损眼”[10]。大蒜、生葱可以常吃不宜多食,每人每日食用生葱蒜不超过10 g为佳。眼疾患者在治疗期间最好忌吃葱蒜,以免影响疗效。

3.3.4 不可贪吃甜食 因甜食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要产生酸性代谢物与体内无机盐与钙互相作用,可使血钙减少,使眼球弹性降低,眼内肌力减弱,眼轴伸长视力减退。

3.4 卫生养眼 食前便后要洗手,不可用手或不清洁的纸帕擦揉眼睛,以预防或减少眼睛炎症的发生。有很多眼睛炎性病变如麦粒肿、结膜炎、沙眼等患者,大多有不良卫生习惯。

3.5 光线养眼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警惕被电焊弧光灼伤眼睛致视网膜黄斑。要遮掩强烈太阳光直接照晒,防止眼睛晶体受紫外线伤害。切忌在强光或过亮的灯光下看书写字,也不可在昏暗的光线下运动休闲,一定要在光亮适度柔和的环境中生活。经常熬夜过度用眼,损伤视力,造成眼睛疲劳,视觉神经严重创伤可引发多种眼疾。

3.6 防噪养眼 噪音能损害人们的视力,它能使眼睛对光亮度的敏感性降低,视力清晰度的稳定性下降,对运动物体的对称性平衡反应失灵,还能造成色觉、视野异常。噪音能使人眼花缭乱,心烦不安,柔和之音令人心平气和、眼明舒畅,耳聪才能目明。

3.7 药物养眼 叶黄素对视网膜的黄斑有重要保护作用,缺乏可引起黄斑退化及视力退化,枸杞子中所含色素,能直接营养视网膜,增强视力。大多补养肝肾的中药都能直接营养眼球。由于视网膜和葡萄膜中的黑色素含量很高,有些药物和它有很高的亲和力,尤其是老年人对肝肾功能损害的药物应慎服,长期服用它们很容易损伤双眼视力。

4 欲无眼疾,诊治

其微“目之害者起于微,欲无其患,防治其微”[6]。由于人们对眼保养知识的匮乏,大多数眼疾患者,眼有不适轻伤小疾,掉以轻心,终因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终身遗憾,不要听信偏方秘方,必须及时到医院眼病专科诊治,并应该定期去医院做眼科检查。前几年有一病员,退休在家,身体健康,喜看武侠小说,为节约用电,灯光较暗,以致视力下降,眼睛受损,多方找江湖郎中、坐堂医生诊治,病情加重,双目先后失明。经诊断为青光眼,施行了手术,缓解了多年的头痛困扰,但双眼视力已经无法挽回,只有永远失明,由于贻误诊治,小病变为重症,逐成不救,这是十分沉痛的教训。笔者将上述养眼之道向一些眼疾患者及亲友作了宣传介绍,坚持按这些方法去爱眼护眼,视力都有所提高,眼疾得到控制并好转,很少再加重复发,老年人打桥牌娱乐也不用戴老花眼镜了,打门球也容易看清楚了。眼睛是人体代谢功能最缓慢的感觉器官之一,只有人们都认识到并重视养眼之道,才能体会爱眼护眼对于人生的特殊重要性。视觉第一,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就自觉地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自我保护的养眼之法,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持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是可以事在人为的。

参考文献

1 程士德.内经讲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1

2 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黄帝内经灵枢译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40.

3 徐大椿.难经经释.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7.

4 李克光.金匮要略讲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8.

5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必读百部名著:备急千金要方.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24.

6 廖品正.中医眼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8-12,47.

7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3.

8 邱茂良.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5,64,98,137,138.

篇13

自懂事以来我的胃就一直不好,曾患过好长时间的十二指肠溃疡,于是对这个论题很感兴趣,以前也看过一些老中医,吃些不知名的汤药,因不算严重自己始终也不太重视,唯有对他们说的“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印象深刻。现在,半学期的药膳与养生保健课程就要结束了,其间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感兴趣但又不了解的东西,也懂得了养生保健的重要性,便萌生了自己研究对于胃病怎样进行食疗的想法,下面是我针对患胃炎或胃溃疡病的病人,如何利用药膳预防或改善的一点学习体会。

首先了解一下胃溃疡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病。溃疡病以反复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痛为临床特点,常伴有暖气、返酸、灼热、嘈杂等感觉,甚至还有恶心、呕吐、呕血、便血。在胃肠局部有圆形、椭圆形慢性溃疡。上腹痛多次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是典型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来的就是症状。

其次说说胃溃疡的传统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胃酸分泌增加和胃、十二指肠黏膜防御机能受损,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两个主要因素。治疗胃病的传统药物作用机理大多为治胃养胃,比如吃杀菌消炎,中和胃酸,强化胃动力等等。吃药治胃病,虽然可以使胃病症状得到暂时的缓解,但是大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而患者多数反反复复,久治不愈。一般药物往往只是将表面症状减轻,只针对胃部疾病多种发病临床表现做应急处理,人们往往忽视病情。在病情稍微缓解时就不再继续治疗,表现为不痛了、不酸了、不胀了、不吐了就以为病好了,不再管它了。这样就造成胃病反复发作,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慢性胃病。

而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胃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畴。分为胃寒、胃热、气滞、血瘀等证型胃病可分脾胃虚寒、脾胃郁滞、脾胃阴虚等症状。主要还是靠慢慢调理,宜少食多餐,以软食为主。

至此,我对胃病有了些最粗浅的认识,也终于明白那“三分治七分养”意义了。

针对患胃溃疡病的病人,如何利用药膳预防或改善

药膳是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

七分养应该在三分治的基础上进行。且春季机体代谢增高、胃液增加,凡此种种,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加,更易引起或诱发溃疡病。溃疡病人除了应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防寒保暖、稳定情绪之外,更应该合理膳食,于是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整理出以下一些小“药方”【1】,基于药膳与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用食疗法进补养胃,饱口福的同时解决困扰多年的胃病,何乐而不为呢。

1、鸡蛋壳焙黄研为细末,每次服6克,温水送服,主治胃溃疡。

2、红茶5克,放入茶杯中加沸水冲泡10分钟,调入适量蜂蜜、红糖饮服1日1-2次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3、牛奶250克,煮沸调入蜂蜜30克,温热饮用,1日1-2次,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4、豆浆1碗,加饴糖15克,煮沸后晨起空腹服,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5、每日饭前1个香蕉(以未成熟者为好),主治胃溃疡。

这些都是些常见易得且美味的食物,适合长期食用。此外,我平时喜食汤、粥,对此也特别关注,现也整理出一些,以供参考。

1、虫草百合鸭肉汤【6】

原料:冬虫夏草3克、百合25克、鸭肉100克。

制法:先将鸭肉炖30分钟,然后加入冬虫夏草、百合再炖20分钟,调味后饮汤并食虫草和鸭肉。

功效:健脾养胃并润肺补肾。适应:脾胃虚弱、肺肾不足,元气亏虚的患者。

2、牛奶粥【7】

原料:大米100克,牛奶500克

制法:大米淘洗干净,加水旺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煮成粥时,倒入牛奶搅匀,继续用小火熬煮约40-50分钟即成。可直接食用也可根据口味加糖或盐。

功效:补益气津养胃生肌。

适应:适合气阴不足的胃病,即气短、乏力、口干、内热的胃病患者,也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3、双鱼汤【6】

原料:花胶100克,鲜鱼腥草100克

制法:花胶用水泡半天,切成细丝,加入1500毫升水,旺火烧开后,改小火熬煮约50分钟,再加鲜鱼腥草滚10分钟即可,调味后食花胶饮烫。

功效:清胃生肌止痛。

适应:胃热患者,即经常感觉胃里有灼烧感,及因热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4、胡椒猪肚汤【6】

原料:新鲜猪肚一个,白胡椒15克

制法:将胡椒打碎,放入洗净的猪肚内,用线扎紧猪肚切口,放入沙锅内慢火煮至烂软,汤中放入少许芫荽调味,将猪肚捞起,弃肚内胡椒,食肚肉饮汤。

功效:温中健脾、和胃正痛。

适应:胃寒患者,如经常因为吃凉的食物而腹泻的患者。

5、养胃佛手粥【6】

原料:佛手柑10-15克,粳米50-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佛手柑煎汤去渣,再加入粳米、冰糖同煮为粥。

适应:肝郁、胃胀的患者。

6、桂圆松子仁汤【7】

原料:桂圆40克,松子仁2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桂圆去壳后洗净,松子仁洗净,两者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用中火烧开,改用温火煮10分钟,加白糖,过约10秒钟关火即成。

功效:桂圆肉能补脾益胃、养血安神、益心补气。松子仁能滋阴、熄风、润肺。两者共食,更能起到养胃滋补的作用。

7、香菇粥【7】

原料:小米50克、香菇50克。

制法:先煮小米粥,取其汤液,再与香菇同煮。

每日服3次,持续服用有效。

功效:大益胃气。适用于气虚食少,有开胃肋食用。

要把养胃当成一项长期的保健事业

保持身体健康是进行一切学习、工作的前提,不要等身体不适时才知健康的可贵,才想到治疗与养护,日常饮食中就该多多注意,现介绍一些养胃食物及相关药膳:

1.五谷杂粮:梗米、玉米、粟米、高粱、小麦、莲子、荞麦、甘薯等

1)莲肉糕【7】

原料:糯米500克,莲心肉、白糖适量。

制法:莲肉洗净去心,煮熟压烂碎,糯米与莲肉渣泥拌匀,加水适量,蒸熟,待冷后压平,切块,上盘后撒白糖一层即可。

功效:主治慢性胃炎。

2.肉蛋类:猪肉、猪肚、牛肉、狗肉、鸡肉、鹌鹑等

1)葱姜养胃肚条【6】

原料:葱50克,熟猪肚500克,生姜50克,植物油9克,盐3克,料酒5克,味精1克

制法:把猪肚切成细条,葱切成段,姜切成丝,锅中注油烧热,爆香葱段,姜丝,烹入料酒,加入肚条翻炒均匀,加入盐烧熟,加味精即成.

功效:适用于胃寒,胃下垂,溃疡病患者

3.水产品类:草鱼、鲫鱼、鳝鱼、黄花鱼、带鱼等

1)鲫鱼糯米粥【4】

原料:鲫鱼1~2条,糯米50~100克,调料适量。

制法:鱼去肠杂,与粳米煮粥,粥熟后将鱼骨刺去掉,加入调料即可服食。

功效:主治胃病,慢性胃炎。

4.蔬菜类:番茄、红萝卜、白萝卜、生姜、大蒜、大头菜、莲藕、南瓜等

5.水果类:苹果、香蕉、橙子、木瓜、甘蔗、大枣等

1)白玉木瓜汁【7】

原料:玉米、白扁豆各60克,木瓜15克。

制法:将玉米、白扁豆与木瓜加水煎汁饮服。

功效:主治胃炎。

6.其它类:菌类、蜂蜜等

1)蘑菇养胃菜心【7】

原料:青菜心500克,干蘑菇50克

制法:把蘑菇用温水洗净,菜心根部十字劈开,洗净,炒锅加植物油至六成热放心菜心翻炒,加盐,鲜汤,白糖等佐料继炒至软熟捞出置盆内,再将蘑菇.料酒入锅加鲜汤煮沸加盐.味精.色薄芡,盛入菜心盆上,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胃炎,溃疡病患者适用.

2)淮山蜂蜜煎【6】

原料:淮山30克,鸡内金9克,蜂蜜15克。

制法:淮山、鸡内金水煎取汁,调入蜂蜜,搅匀。日1剂,分两次温服。

功效:健脾消食。用于脾胃虚弱,运化不健之食积不化、食欲不振等。

对于患有胃溃疡病的病人,无论是治还是养,平时还要多注意调理,一是要放松生活节奏,二是把好饮食关,三是适当进行运动。长期坚持健康正确的生活方式,对于胃溃疡的防治是非常有好处的。

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胃病诊断与中医治疗图谱》作者:姚保泰郭之平吕霞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09

【3】好大夫在线:/

【4】《家庭医生报》

【5】《求医不如求己3》作者:中里巴人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1-1

篇14

弃婴和孤儿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为贯彻我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市弃婴和孤儿救助管理工作,发展儿童福利事业,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一、充分认识做好弃婴和孤儿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现有失去父母和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40多名,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他们失去父母,无人抚养,生活十分困难,是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做好弃婴和孤儿救助工作对发展儿童福利事业,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我市建设“中等城市、和谐**”和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弃婴和孤儿救助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不断满足弃婴和孤儿在生活、教育、康复、医疗和就业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共同营造有利于弃婴和孤儿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妥善做好弃婴和孤儿救助工作

(一)弃婴的认定、救护、福利机构接收及养育

1.弃婴认定。弃婴是指被生父母遗弃,自发现之日起,60个自然日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婴幼儿。弃婴身份的确定由公安部门负责认定,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证明材料一般包括:捡拾人捡拾证明、接报案和询问笔录(包括捡拾人身份、捡拾时间、地点、捡拾经过等)、查找生父母无结果证明等。

2.弃婴救护。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弃婴后,应当捡拾并及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公安部门应当出具证明,帮助捡拾人与民政部门联系,并及时将弃婴送至民政部门,由民政部门负责将弃婴送至医院进行体检和救治。医院应当及时组织医务人员对弃婴进行健康检查并记录在案,对患有疾病的弃婴要及时予以救治并建立详细病历,治愈后出具体检报告单和医疗诊断证明书;对有残疾的弃婴,还应出具残疾证明书。

弃婴体检基本项目包括:常规体格检查(身长、体重、头围、胸围、头部、五官、胸、心、肺、腹部、脊柱、四肢、、外生殖器等)、血常规、尿常规(6岁以上,含6岁)、大便常规、乙肝表面抗原+肝功、新生儿疾病筛查(1个月龄以内婴儿)、性病筛查(淋病、梅毒)、智力筛查。

弃婴的救治费、住院费和住院期间的生活费,按照下列规定和程序予以解决:由民政部门或医院暂行垫支;公安部门查找到遗弃人的,由遗弃人负担;公安部门查找不到遗弃人或遗弃人无力承担的,由市财政承担。同时,鼓励、支持医院采取多种形式自愿减免体检费和救治费。

3.福利机构接收。对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由我市指定福利机构接收,进行集中供养。福利机构接收弃婴时,应查验确定弃婴身份的证明材料和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填写《弃婴入院登记表》。同时,为弃婴建立入院档案,详细记录入院、成长、免疫接种、手术康复、入学等基本情况。

4.养育方式。民政部门作为全市弃婴救助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弃婴的救护管理和弃婴的临时安置、照顾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弃婴转送他人,不得私自收养弃婴,必须由民政部门统一监护、抚养和依法送养。弃婴一般由福利机构实行集中供养,供养所需资金由市财政承担。对适合家庭收养的弃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有关规定,可以依法开展家庭收养。民政部门要做好收养家庭的挑选、考察、评估等相关工作。

(二)孤儿的认定、养育、救助及就业

1.孤儿的认定。孤儿是指父母双亡和人民法院宣告其父母双亡、未满18周岁的儿童。

2.养育方式。孤儿养育采取家庭抚养和集中供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孤儿有法定监护人、抚养人的应当在家庭抚养,并由市财政给予专项孤儿救助,救助标准为:与低保或五保资金合并计算后,每人每月救助不低于600元。孤儿无法定监护人、抚养人或监护人、抚养人无抚养能力的,由民政部门办理接收手续,在福利机构集中供养,所需资金由市财政负担。

3.孤儿医疗费。在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孤儿,若发现患有传染病、严重疾病或儿童福利机构因设备、技术力量限制无法治疗的疾病需到医院进行救治的,由福利机构送至医院进行救治。救治所需经费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和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筹集。家庭抚养的孤儿医疗费由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后,符合我市特殊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条件的,按照家庭困难程度,由民政部门提供医疗救助。

4.孤儿就业。城镇户口的孤儿成年后按照“自主择业为主、政府帮助为辅”的原则,由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优先提供就业机会。农村户口的孤儿成年后,由所在乡镇联系辖区内企业,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孤儿就业。对无专业技能的成年孤儿,由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并提供职业培训补贴和免费职业介绍。新晨

三、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帮助弃婴和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