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能教育行业分析范文

智能教育行业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6: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智能教育行业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智能教育行业分析

篇1

关键词:行业组织;职业教育;职能

作者简介:邓志高(1964-),男,湖南武冈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管理学、职业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6-0032-04

一、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的协调作用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社会生产资源,遵循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教育规律,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行业组织是指工商企业为了协调企业之间的经营活动,沟通信息,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社会中介机构。行业组织以会员的形式将众多的工商企业组织在一起,履行保护、协调、监管等职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共同发展。一方面反映企业的共同要求,协调企业行为;另一方面,调整政府和工商企业之间的关系。

行业组织开展职业教育具有应然性。一来,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道路和办学模式,行业是企业联合体,与行业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其企业信息集中、沟通便捷等优势,高效地寻找到最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合作对象。二来,职业需求是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的逻辑起点,每个企业的职业技能人才需求各异,反倒是行业组织,能准确把握行业内职业人才的共性需求。因此,职业学校与行业合作,是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的必然需求。

国际上,由行业开展职业教育由来已久。从11世纪西方国家行业协会开始建立基尔特学校到1856年英国工艺协会负责工艺系统技术员资格的考核工作,行业组织开办并管理职业教育活动越来越多。进入工业化时期,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更是起着主导作用,相关法律制度也逐步完善。澳大利亚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职业技能认证体系,行业负责制定职业认证标准,作为培训和考核的依据[1]。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主管机构是相应的行业协会,比如,规定手工业协会是本法意义上手工业条例界定的手工类职业的职业教育主管机构,工商业联合会是本法意义上非手工业工商类,农业协会是本法意义上农业包括农村家庭经济类职业的职业教育主管机构,主管机构对职业教育履行监督与咨询的职能,成立职业教育委员会,对职业教育重大事宜提出建议,致力于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还须为实施结业考试成立考试委员会等等[2]。不仅如此,新加坡、韩国、瑞士、英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都实施了典型的行业主管职业教育体制。他们的成功经验表明,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发挥行业的作用。

我国行业举办职业教育也不是新鲜事物。1953年,中央各部和主管部门集中统一领导与管理中等专业学校,就使得我国的职业教育具备了深厚的行业背景。实践证明这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有效制度。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96年出台的职教法,规定职业教育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是职业教育失去行业背景,进入了职业教育与行业的剥离时期。由于脱离了行业企业背景,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教师等,基本沿袭学科理论教学模式,学生无法获得充足的现场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影响到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职业教育市场出现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并存的现象。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职业教育与行业之间正试图建立沟通互动机制,职业教育进入行业背景重构时期[1]。

二、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的三大职能

2014年,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发展职业教育要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明确了职业教育中行业组织的三大职能。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给予政策支持并强化服务监管。行业组织要履行好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制度。

(一)指导职能

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职能体现在对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种类、规格、培养内容、方式、程序等方面予以指示和引导。行业行使指导职能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职业技能标准对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的指引上。职业技能标准是在以行业为主体制订的,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对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进行分解和细化,从技能和知识两个方面对完成各项具体工作所需职业能力,包括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的描述,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反映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为了保证职业教育密切结合生产和工作的需要,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和培训对象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相适应,职业学校以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课程标准,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内容,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作为开展学校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因此,职业技能标准的颁布对职业学校确定培养目标、设置教学课程、制定教学内容和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二是通过派代表加入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共同研讨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制定或修改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和教材,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等。三是制定职业人才发展规划,为职业学校的发展提供指导。

(二)评价职能

行业组织对职业教育的评价主要从人才培养质量、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专业建设水平、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校企合作质量等四方面开展,以实现对职业教育的有效监管。其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根据行业组织的特性,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评价内容不同,行业组织所发挥的作用和宜采取的方式也不相同。一般而言,行业组织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着重于职业技能鉴定。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将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与职业标准配合运行,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由行业组织作为主体,根据职业标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与鉴定,合格者,发给相应的等级证书,等级证书作为职业学生就业的准入资格之一。而对于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专业建设水平、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则宜采用第三方评价制度,有独立的第三方评价组织,根据合理的评估指标,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行业组织参与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服务对象对其进行评价。至于校企合作质量的监管,可以通过行业信息平台以及校企合作专项资金进行统计与监管。这样,一方面能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公正性、合理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政府评估所产生的评估主客体双方繁重的工作压力。

(三)服务职能

结合组织的性质和职能,行业组织可以向职业教育提供二方面的服务。首先,其可以通过将职业人才需求预测工作常态化,向社会公布职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提供参考和咨询。其次,可以搭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信息平台,成为校企双方的沟通桥梁。一般来说,行业组织采取会员制的方式,将行业内众多的工商企业集聚在一起,能随时掌握企业的发展动态、技术动态、本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成为行业内产品、人才、技术、市场等各方面信息集中的载体。所以,行业组织可以建构行业信息平台,在行业内的工商企业和相关职业学校之间共享各方面资源信息,包括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的信息、职业人才供求、实习岗位供求、技术创新与进步等,为校企双方的合作搭建沟通的平台。行业组织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开设了相关专业的学校,可以在合作双方间传情达意,牵线搭桥,促成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

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的职能应该在不同层级的行业组织中进行分工并予以明确。目前来说,行业组织分为三个层级,即国家级行业组织、省级行业组织和市级行业组织(简称地方行业组织)。一般来说,高层级的级行业组织主要对职业教育提供共性的指导与服务,而地方行业组织则提供省域内共性指导与服务,市级行业组织则主要负责为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具有区域特征的个与指导。

三、政策建议及实现路径

(一)通过立法赋予行业组织职业教育义务

首先,赋予行业组织作为行业内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的职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行业组织功能较弱,只有少数的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领域有所建树,比如机械工业协会成立了教育协会,对行业职业教育进行指导。而在发达国家,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德国,手工业协会是手工类职业的职业教育主管机构,工商业联合会是非手工业工商类职业的职业教育主管机构,农业协会是农业类职业的职业教育主管机构,律师协会、专利律师协会和公证员协会是法律事务领域里专业职员的职业教育主管机构,医生协会、牙医协会、兽医协会及药剂师协会分别是其工作范围内卫生健康服务领域里专业职员的职业教育主管机构,等等[2]。澳洲政府规定,各行业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负责制定本行业的职业标准,并通过行业技能委员会来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包括向国家部长级委员会提供咨询并监督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相关行业技能专家参与学历资格认定与培训包的建立[3]。因此,应该修订《中国职教法》,制定校企合作的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职业教育法规和政策,赋予行业组织开展职业教育的权利和责任。在行业协会里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委员会,对职业教育进行监督与咨询,确保职业教学内容、跟踪教学质量,针对兼职教师管理、学生实习、技能鉴定、就业等重大问题提出建议,致力于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其次,加强行业组织自身建设。扩大行业组织的会员规模,切实了解工商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工商企业提供保护、服务与协调,扩大行业内影响力,以促进行业的共同发展。

(二)政府购买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标准

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委托国家级行业组织为我国2000多个职业制定职业标准[4],描述相关职业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的描述。地方行业组织可以依此制定行业内学生的实习标准、教师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标准。学生实习标准要明确实习条件、培训师资格、双方的责任、实施办法等,作为指导工作场所教学的依据;职业学生通过职业技能考试,才能获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才能获取相应职业的准入资格。所以,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标准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南。教师职业技能标准最关注教师与工作场所相关的技能,成为职业院校安排教职工培训的一个基准,也将会成为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教学的标准。这些标准都是职业学校实施职业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有利于职业学校平衡稳定地组织教学,也能保障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属于公共服务范畴。所以,政府应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补偿各级行业协会为此支付的成本及时间。

(三)补偿行业组织提供的校企合作服务

地方行业组织应该成为职业学校和工商企业的桥梁,为双方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牵线搭桥。具体的服务内容及方式包括: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政策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地区需求的行业信息平台,共享学校和企业的信息资源;建立实习企业准入制度[4],由地方行业组织根据学生实习岗位需求制定实习企业建设计划,受理并审核实习企业准入资格申请,管理区域内本行业实习企业,对实习企业进行考核与奖励。制定校企合作合同范本及指导手册,研究校企合作的评价与监测系统,对校企合作进行统计与监管。地方行业组织可以通过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和职业技能评鉴委员会,以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高质量协作,以确保校企合作的有效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委员会和职业技能评鉴委员会的工作为荣誉性质。其为此工作所垫付的支出和占用的时间,因给予适当补偿。

(四)以公共财政支持行业组织制定职业人才培养规划

赋予行业组织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制定职业人才培养规划的职能。由地方行业组织监测并及时跟踪区域内本行业内职业人才需求,并定期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制定职业人才培养规划,为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职业学生的就业提供指导;并为本行业内相关职业的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与服务。其成本应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由政府购买行业企业的服务。

(五)支持行业组织开展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与服务

地方行业组织会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企业和学校共同对专业设置、专业标准课程内容及教材进行编撰和修订。建立企业兼职教师库,实施兼职教师准入制度,受理并审核本行业内企业人员的兼职教师资格申请,并对兼职教师进行管理与考核。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五大政策措施,可以实现行业组织的职业教育职能。其实现路径如图1。

参考文献:

[1]吴进.职业教育行业背景的发展与重构[J].教育与职业,2007(20):13-15.

[2]姜大源.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译者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0):71-88.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作者简介:林晓辉(1981-),男,广东揭阳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讲师,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 广州 51065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项目——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重点建设专业子项目、交通教指委重点项目“高职智能交通专业顶岗实习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A04)、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职智能交通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GZYB2011006)的研究成果。

中图法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51-03

一、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背景及现实意义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资源建设与共享,满足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共性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大量优质的多样化资源和个性化服务,从而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整体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之一,其重点建设专业——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将围绕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相关要求,通过系统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持续更新的方式,于2012年12月前完成高等职业教育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借鉴国际经验和标准,依托行业、企业,建成代表具有中国高职教育特色的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推广使用。该资源库资源信息容量大,质量高,覆盖面广,所有数字化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全国范围内共享,满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相关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需求,为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在校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带动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及其相关专业群发展,整体提升我国高职同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并为智能交通领域在岗人员技能提高和新技术应用知识更新、为中职同类专业毕业生在岗接受继续教育以及其他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等个性化学习提供专业化的优质服务,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专业资源库建设的思路、内容

1.建设思路

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教师方便用、学生乐于学的基础上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其遵循以下建设原则:第一,工学结合原则。引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力求教学资源与企业的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相匹配;第二,科学化原则。即专业教学资源内容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还须考虑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三,标准化原则。即保障网上教学资源广泛共享,形成学生探索知识、自主学习的便捷平台。第四,结构化原则。即确保网络教学资源的合理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方便操作和使用;第五,动态化原则。即保持教学资源的长期稳定和不断更新与维护。

鉴于此,交通安全与智能智能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以建成内容丰富、实用快捷的科学化、标准化、结构化、动态化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为总目标,实现共享型教学平台、继续教育与培训平台、就业服务与管理平台、技术交流推广平台四大功能。基本思路如下:

(1)通过对行业企业调研,确定珠三角地区智能交通专业岗位需求,通过对智能交通岗位群的分析,开发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

(2)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以及对岗位技能和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将课程设置与岗位任务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对接,建设基于职业化、面向岗位任务的课程资源。

(3)在各门课程资源要素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共享型教与学平台、继续教育与培训平台、就业服务与管理平台、技术交流推广平台等功能的实际需要,建立6个基本型、6个特色型总计12个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资源中心。建设思路见图1。

2.建设内容

(1)专业定位与“工学交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每年开展一次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需求、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形成《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需求报告》和《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通过分析行业企业对毕业生就业岗位及相应能力的需求状况,确定本专业的就业主要面向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智能小区(智能站场)3个主要领域。专业能力包括智能交通行业相关系统的使用、安装与集成、故障诊断与维护、技术管理、应急事件处理等。专业定位如图2所示。

1)“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前两年进行职业基础平台课程和岗位系列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基于信号采集、监控调度、收费、安全管理等岗位系列的基本职业技能和素质。第三年,先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8周的岗前专项实训,再安排学生在相关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预就业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如图3所示。

2)校企合作构建面向岗位任务的课程体系。根据对珠三角地区智能交通岗位需求与能力分析,完善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的课程体系、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面向高速公路、城市交通、智能站场三大应用领域,按照“平台化、岗位化”的原则,基于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安全系统三大领域岗位任务,在专业校企合作部的组织下,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工程师构建相应核心课程模块,建立了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课程体系,如图4所示。

(2)课程资源建设内容。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基于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安全系统三大领域岗位任务,确定“GPS原理与应用”、“道路交通控制”、“地理信息系统设计”、“ETC收费系统安装与维护”、“监控系统集成与维护”、“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7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资源建设内容涵盖了课程建设的基本要素,如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课件、习题库、业务平台、案例库、资料库以及视频库等。课程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及内涵要求见表1。

(3)素材资源建设内容。在各门课程资源要素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共享型教学平台、继续教育与培训平台、就业服务与管理平台、技术交流推广平台等功能的实际需要,建立6个基本型、6个特色型总计12个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资源中心。

其中,6个基本型资源中心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导向,以7门专业核心课程为载体,按照资源类型,以图片、视频、动画、文献、案例、习题等表现形式全方位展现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资源库的基本建设要求。6个基本型资源中心的建设内容及内涵要求见表2。

6个特色型资源中心则是以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特色为主线,就虚拟实训、职业考证、专业竞赛、专业服务、专业风采、行业资源等特色型资源素材进行设计、制作、收集、归并,搭建特色智能交通展示平台。6个特色型资源中心建设内容及内涵要求详见表3。

三、专业资源库建设的预期效果

1.共享型教与学平台

整合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最新教改成果、实践研究课题、教学课件、授课教案等教学资料,为全国43所开设有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的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提供先进教学经验学习、专业教学资讯交流、优质教学资源分享、教学改革实践的窗口,同时为广大学生提供大量实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可看性、可操作性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在线学习的动力。

2.继续教育与培训平台

平台可以为数以万计的智能交通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智能交通行业知识补充、智能交通职业技能训练、最新智能交通行业信息获取、行业从业资格考证辅导等在线服务,且贯穿于其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

3.就业服务与管理平台

平台整合智能交通行业企业总体介绍、前景介绍、主要产品、新闻动态、招聘信息、公司主页链接等最新资讯,为广大学生或智能交通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信息。

4.技术交流推广平台

平台为广大智能交通技术人员提供大量的实际工程案例和技术解决方案,并设置在线留言、讨论等功能,便于智能交通技术人员针对相关技术问题展开讨论。

参考文献:

[1]董瑞丽,邱俊如.金融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1,29(32):5-9.

[2]戴桂荣.会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9,(23):5-7.

篇3

关键词:贸易经济人才培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挑战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a)-0028-02

21世纪是一个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与智能系统的不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中之重。2015年来,人工智能快速覆盖了我国的各行各业,这些新型行业的出现,一方面给传统产业、行业和企业带来挑战,使得传统行业开始萎缩,对人才的需求开始下降,而新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出现并得到快速发展,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这一变革,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1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贸易经济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1.1贸易经济专业办学与人工智能的联系很弱

从贸易经济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内容来看,均处于传统阶段,对行业在人工智能方向上的变迁没有系统的认识和认知性教育,贸易经济专业的改革势在必行。

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贸易经济专业的办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非常微弱,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考虑到人工智能与专业办学的结合。最近三年,重庆工商大学的贸易经济专业开始探索大数据与专业办学的结合,苦于师资和其他办学资源的限制,目前仍处于讨论阶段。

1.2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上

从开设贸易經济专业的高校来看,人才培养模式均未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进行紧密结合,这一现状对专业建设与快速发展的行业之间对现代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贸易经济专业需要加快改革的力度。

1.3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体系仍未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

从课程体系来看,贸易经济专业的专业类课程设置中不同学校有些差异,标志着各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有所不同,但是大部分课程设置都是传统类课程,如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贸易经济学、零售学、消费经济学、商品学、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数据分析的课程很少出现,传统课程也未与人工智能进行交叉,或者以多种方式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及数据分析嵌入各门课程中。

2人工智能背景下贸易经济专业发展的机遇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发展势不可挡,产业体系初具规模,支撑能力日益增强。为贸易经济专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2.1人工智能给贸易经济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无论从流通2025还是从流通4.0来看,人工智能与流通、贸易行业的深度结合形成的新行业,成为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贸易经济专业明确了未来的办学方向。

2.2人工智能给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带来了新方向

开设贸易经济专业的各高校均有自己的一些课程建设的特征和特色,在科学研究方面,多学科之间互相支持也具备了前提条件,这一先天优势,给贸易经济专业进行的课程体系的重构,提供了优越的前提条件。人工智能背景为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体系重构和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贸易经济专业可以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加大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与贸易经济课程的结合力度。

2.3人工智能给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就业带了新机遇

传统时代贸易经济专业主要为商贸流通类企业培养高端商贸人才,或者为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培养管理和科研型人才。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结合,孕育出了一些新的岗位,这些岗位需要高端人才,这些人才不止懂贸易、物流、商务的专业知识,更要懂数据、大数据,尤其是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等运用大数据进行管理。同时智能贸易、智能零售、智慧商业、智慧物流等行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非常紧迫。

因此,贸易经济专业的办学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全面深入掌握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重构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思路,重新设计专业课程,这是提升人才质量的关键。

3人工智能背景下贸易经济专业发展的挑战

人工智能+商贸流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应用,给高校贸易经济专业的办学和未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一方面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需要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当前高校贸易经济专业的现有资源的落后制约了教育改革。与此同时,智能化不断进入课程,对教师的替代力度在不断提高,这些变化,给高校的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4人工智能背景下贸易经济专业发展的路径

4.1建立适应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的创新首先是理念的创新与形成,贸易经济专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发展之路,是从人才培养创新出发,所以首当其冲的是人工智能+的培养理念的形成,根据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与社会对贸易经济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和高等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在持续深入开展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调研的同时,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适合本校独特的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贸易经济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即“大德育理念”“大商科理念”“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理念”。

4.2构建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方式与手段

贸易经济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面对的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因此,教师要不断地跟进行业发展,成为理论的“创新者”,同时还要增加著名企业的管理者和实践者成为教学团队成员,来促进贸易经济专业教学与时俱进,促进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一体化,形成风格独特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

4.3加强适应人工智能+贸易经济专业教学的新型教师团队

教师是教学的最根本资源,是确保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性条件,也是推动教学改革的主要力量,贸易经济专业的一切改革均是基于教师的改革。首先,要加强教师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学习和提升。其次,我国高等院校的贸易经济专业教师还要探索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如何支持教师决策、教师教育教学、改进教学手段等,推动新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最后,贸易经济专业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可以促使和推进教师的研究能力,形成新型的教师团队。

4.4提升学生的在智慧产业中的就业能力

篇4

论文摘要:现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职教育不仅要强调技能的培养,也要重视智能的培养,这样才能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智能培养,是我国服装产业发展、行业结构升级及地区性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培养优秀服装艺术设计人才的必然途径。智能培养作为服装专业的重要课题,无论从教学思路还是教学方法上都要进行积极的探寻和摸索,智能培养必将为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挑战。

我国的服装行业发展很快,以成为我国主要的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现在正处于从加工型向创造型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的拥有服装专业的高职院校都是强调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对于人才的智能培养却提及甚少。其实在我国服装行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中,目前处于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就业结构要和行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因此在目前形势下,既要加强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要强调人才的智能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服装产业的发展和服装行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持,智能培养也必将成为服装专业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一、智能的内涵

关于智能的内涵有过诸多的阐述。亚里士多德就曾在《形而上学》中提到过知识、技术和智慧的分类问题。他认为知识注重的是解决思想问题,为统治者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来源;技术则侧重动手操作,是劳动者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手段;在知识与技术之间,还有一种,是通过思维的分析和判断,利用头脑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智慧,这里的智慧一词和我们提的智能的作用很接近。

事实也是如此,在服装专业中,一个服装款式的设计与结构设计需要的能力,完全来源于人脑的思维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最后通过服装效果图和服装样板表现出来,人的视觉观察到的是效果图和样板的绘制技术的表现,而往往忽略了它们内容呈现的依据,现实工作中,基本上没有在学习中学过的现成款式,解决服装设计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主要是智能,总的说来,服装设计的能力,应属于智能范畴。

智能,它是与技能相对的一个概念。简单的说智能,是将各方面的知识及所积累的各种经验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可以把这种综合能力转化为实践规划及实践行为的能力。动手做某事的技能,则是智能实践化的具体操作。

能力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训练人身体的肌肉协调来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一种是训练人的意识控制,依靠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来完成任务实现目的的能力。前者通过反复的演练可以形成行为模式,达到自动操作的效果,甚至不需要意识控制即可完成;而后者的培养则不同,它离不开人的智慧,人的思维运作,这种能力也需要反复的演练,但即使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所操作的每一步也必须是在意识的监控之下,不可能产生自动化的效果。如:创意、设计等,它是通过特定的意识规则或操作程序的训练而形成的,它的成果是在智慧运作中实现的。

二、智能培养的必要性

现阶段加强服装设计专业高职教育的智能培养,是服装产业发展,服装行业结构的升级及其所带来的就业结构的转换的必然要求。

1、智能培养是服装行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

经济越发展,生活越富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层次就越高,服装产业发展的结构层次也就越高,而服装行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必然带来岗位分工和就业结构的转换。目前我国服装行业已经进入加工阶段的中后期并向创造阶段转移,岗位分工与就业结构的转换的必然带来对智能型人才的需求。

第一品牌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更多智能型人才。现代服装企业载体特征是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源资本依赖型企业再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逐渐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越往后,对技术知识的依赖程度就越高,产品和工艺中的智能成分就越高。之所以是智能而不是技能,是因为在工业化后期,产品要迎合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心理满足,需要更富于个性化的创新意识,要通过精彩的创意、设计和精心的策划、包装才能实现。而技能是靠规范、重复的设备或仪器操作来生产模式化的产品,用来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需要,所对应的只能是工业化中前期阶段的产品,因此随着品牌化进程的推进,设计化程度越高,就越需要智能型人才。这一点在目前的国际竞争中也得到了验证,即一方面我国的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而另一方面我国的产品档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没有个性,没有思想,产品的附加值低,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低下等表现也越来越突出,其矛盾的根源也正是产品的智能成分不高所造成的。

第二现代服装文化的不断发展,需要大量智能型人才。现代服装已经成为了文化的一种载体,服装在社会上的表现都是以社会文化和个体文化为背景的,作为服务主体的人就必然成为这种文化的载体,而智能运作的服装产品是为了满足更高层次的享受型、发展型的需求而设计的,是更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展,人的需求就会越发展和提升,就越需要以现代服装业为主的时尚业发展,那么智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就会越有发展。因此说服装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智能型人才。

2、智能培养是实现基础课教学服务于专业课教学的必然途径。

第一、区别于美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是实现转化的前提。长期以来,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与美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没有太大的区别,学生是为了画而画,在美术基础训练的过程中,由于脱离了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没有培养学生通过训练达到一定专业课所要求的效果。只有通过教师在素描等基础课上的引导,而改变学生的训练意识,才能达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

第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是智能培养的基础。事实证明,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的设计水平的强弱。文化课的学习可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人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并可以增强人对事物的情感体会。更可以将文化课的学习融入在专业课的教学当中。

三、智能培养的可操作性及思路分析

从知识、能力和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来考虑。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和依据,行为是能力实现的目的和归宿。在知识理论指导下的行为才是正确的行为,而正确行为实现的关键是要具备足够的能力,因此能力是知识向行为转化的桥梁。高职的智能教育也是依据其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相应行为改变的目的,那么如何落实智能的培养就是问题的关键。

无庸置疑,智能通过培养可以提高。智能可以通过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而提高,关键是要为智能提高找到合于规律的培养手段与载体。服装行业当中任何一种智能工作或岗位都有其内在的要求和相应独特的规定性,依据其各自的要求和规定性会形成相应的模式化的工作规则和操作程序。这种内在的独特的规定性实质上是专业知识的规定性,这种模式化的操作规则和程序实质上是实现这个要求和规定性目的的技术载体或手段。智能的本质正是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知识按照行业规范或特定程序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即在行业的规定性中综合地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是智能培养的根据。因此正是服装岗位特定的技术规范或操作程序为智能培养提供了具体的可以操作的现实载体。

篇5

关键词:智能制造;人才需求变化;职业教育

智能制造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可以有效的缩短产品研制的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和能耗。智能制造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和最主要攻克的方向,也是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我国以及地方政府一直将大力发展制造产业作为未来产业政策导向的重点。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到2025年实现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聊城市“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了要大幅度的发展智能制造,促进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行业产业现状

(一)我国智能制造行业产业现状

装备制造业是为我们的国民经济提供必要技术装备的基础产业,关联度相当高、吸收就业的能力强、集聚技术和资金,是其他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强有力保证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经过六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们的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已经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的首位。但是装备制造产业目前整体上仍处于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例如国产机器人的精密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核心零部件还是需要依赖从国外进口,占到总生产成本的百分之七十左右。没有实际掌握核心技术,对外依赖性强,重要零部件受制于国外。2015年以来,我国在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项目等方面加大智能制造推进力度,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6年12月15日,在云栖大会上华中数控与阿里云宣布,双方要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方面达成合作,联合推动制造装备从“数控一代”向“智能一代”升级。《中国制造2025》已经正式拉开中国工业转型的大幕。《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强调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指出“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种种这些意味着智能制造后续发展潜力的巨大。

(二)山东省智能制造行业产业现状

“十三五”时期是山东省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一圈一带”发展战略历史时期。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计划中指出,把握装备制造世界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立足我省良好的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自动化生产线集成技术和智慧工厂支撑技术、典型行业、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装备及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推动装备制造向柔性、绿色、智能、精细转变,提升我省装备制造和智能化生产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在高端智能制造和智能化生产技术方面的优势,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转变。

(三)聊城地区智能制造行业产业现状

作为整体发展水平欠发达的聊城,工业发展正进入转型阶段。怎样抓住产业转型机遇,智能制造产业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聊城作为济南都市圈副城市、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中心城市,对加快推进实现“一圈一带”发展战略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聊城地区新能源和智能环保产业共有8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8家,主要集中在循环经济和智能产品制造两大领域。从企业整体情况来看,主要体现四个方面:一是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为代表的机电类行业,其智能化设备应用比较广泛。二是以日发织机为代表的纺织机械行业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三是以东阿阿胶为代表的食品企业自动化程度较高,但是一些关键参数的控制侧重于专家经验。四是以鑫亚公司为代表的机械加工企业设备均已实现自动化。聊城地区大部分规模企业已经实现设备自动化,但还未实现智能化管控。聊城工业发展正在进入迅速转型阶段,聊城产业的转型升级亟需大批量的智能制造、精密制造方面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

二发展趋势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先进制造的总体目标是:强化制造业核心基础能力,构建企业业务系统及创新应用模式,推进制造过程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提升装备智能制造水平。“十三五”规划中先进制造的重点任务是:制造资源数字化管控、智能工厂、全生命周期制造服务、智能机器人、3D打印、激光制造、高端成套装备、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业由大走向强,工匠型人才紧缺成为软肋。同时,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企业“走出去”背景下,急需培养能对接国际先进工艺流程、产品技术服务标准、管理手段与方法的人才。作为中原经济区东部核心城市,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该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包括山东省的聊城市和菏泽市。聊城作为服务一带一路重要战略城市,加快聊城企业融入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步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增加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此聊城市政府紧跟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确立了“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鲁西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的工作思路。以构建聊城现代职业教育区、实训实习产业区、产业服务区为核心内容,打造聊城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平台、新高地,从而带动优质企业入驻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与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聊城地区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区域提供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智力支持重任,也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机遇。

三人才需求变化

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与制造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正在酝酿着新的产业变革,逐渐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圈模式,塑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智能制造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多,专业知识分布零散,涉及了高职不同的专业,这也对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提出的了更高的挑战。

(一)人才需求数量分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中提到:2020年技能劳动者需求将分别比2015年增加近329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需求将增加约990万人。到2020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4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39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根据教育部官网2012-2015年统计数据表明,十大重点领域年度人才总缺口最大的就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年度最大缺口20万人左右。根据人才需求数量分析,智能制造业的人才供需状况仍为供不应求。

(二)人才需求质量分析

智能制造所需的专业知识分散在高职不同的专业中,培养适应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复合型人才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产业转型升级还对不同工作岗位人才岗位能力要求有所变化。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给出的相关政策,规划中明确了技术改造的时间表,2017年将迎来大范围的设备改造,制造类规模生产企业将有一半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技术工人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随着国家有计划地进行传统制造企业数控化、信息化、智能化、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智能装备的普及,员工还要具备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分析能力。

(三)人才培养对策

①适应产业新形态,打造专业特色中国制造面临新产业形态挑战,智能制造专业群应围绕聊城有色金属及深加工、新能源汽车、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生态造纸、纺织服装、轴承加工、食品加工8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形成特色鲜明的智能制造专业群。

②紧跟行业新技术,升级开发课程成立或加入工业机器人、3D/VR等与智能制造相关的联盟,了解新技术新进展新资讯,紧跟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开发特色课程。

③提升国际新视野,建构师资团队打造一支具有国际水准、对接国际行业标准、具备行业影响力的师资队伍,为培养对接国际先进标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基础。

④借鉴国际化标准,持续改进质量打通学分互认,增加专业选修课比例,形成技术复合,适应智能制造产业机构的调整。

四结语

智慧制造的理念还在萌芽阶段,职业教育要做的是充分了解智能制造企业,用典型的智能装备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前言科技和企业实际所需,开发专业的模块教学课程,和企业接轨,培养专业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左世全.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14,(3):36-41.

[2] 刘霞.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6-40.

篇6

2016年1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的教授AshokGoel,借助IBM的Watson人工智能系统创建了一个在线机器人JillWatson,并将其作为课程教学助理。其目的是帮助教师回答学生通过在线论坛提出的大量课程问题。通过几个月的反复调试,JillWatson的回答已经能够达到97%的正确率。现在,机器人助教已经可以直接与学生沟通,不需要真人助教的帮助。这项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使用,解决了AshokGoel教授的助教人数不够,难以及时回答学生提问的困境,增加了学生参与在线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在线学习的留存率。

这只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小试牛刀。虽然有专家预测在未来十年内不会看到人形机器人替代教师进入课堂,不过地平线报告2016年基础教育版和2107年高等教育版都预测未来五年内人工智能将会在教育行业普及。

教育行业已有的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

Woolf等人在2013年提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努力解决“五大挑战”:①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虚拟导师:无处不在地支持用户建模、社会仿真和知识表达的整合。②解决21世纪技能:协助学习者自我定位、自我評估、团队合作等。③交互数据分析:对个人学习、社会环境、学习环境、个人兴趣等大量数据的汇集。④为全球课堂提供机会:增加全球教室的互联性与可访问性。⑤终身学习技术:让学习走出课堂,进入社会。

过去十年,一些研究者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的探索。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①跟踪学习者的思维步骤和解决问题的潜在目标结构(Anderson等,1995);②诊断误解和评估学习者的理解域(VanLehn,1988);③提供及时的指导、反馈和解释(Shute,2008);④促进高效学习的行为,如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和自我解释(Azevedo&Hadwin,2005);⑤以合适的难度水平和最适当的内容来规划学习活动(VanLehn,2006)。

这些研究,基本上使用到了人工智能的每一项技术——自然语言处理、不确定性推理、规划、认知模型、案例推理、机器学习等。“智能导师系统”就是基于这些研究和技术而开发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类似的成熟产品包括Tabtor(hellothinkster.com)、CarnegieLearning(carnegielearning.com)和FrontRow(frontrowed.com)。2014年,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的一项试验发现用智能导师系统的学习者比使用其他教学方法的学习者获得的成绩更高。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新发展

教育行业的三种类型(内容、平台和评估)的服务商都在经历着一场变革。内容出版商面临纸质印刷到数字出版和开放教育内容的挑战。学习平台正试图区分自适应、个性化和数据分析的功能。评估供应商则继续探寻从多项选择题测试转向更具创新性的问题类型。人工智能将为这三种类型教育服务商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和契机,同时也惠及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学生通过即时反馈和指导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将获得丰富的学习分析和个性化指导经验,父母能够低成本地为孩子改进职业前景,学校能够规模化提高教育质量,政府能够提供负担得起的教育。2017年,人工智能将在以下领域发挥其效益。

1.人工智能批改作业

批改作业和试卷是一件乏味的工作,这通常会占据教师大量的时间,而这些时间本可以更多地用于与学生互动、教学设计和专业发展。

目前,人工智能批改作业已经相当接近真人教师了,除了选择题、填空题外,作文的批改能力已经大幅提高。美国斯坦福大学已经成功开发出一种机器学习程序,能够批改8~10年级的作文。随着图像识别能力的大幅提高,手写答案的识别也接近可能。就连占有美国标准化考试60%市场份额的全球最大教育企业——培生公司也认为,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出现在教室并提供足够可信的评估。据培生公司近期的报告IntelligenceUnleashed推测,人工智能软件所具有的广泛的、定制的反馈能够最终淘汰传统测试。

2.人工智能实现一对一辅导

自适应学习软件已经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撑。据2011年VanLehn的一项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在某些特定主题和方法上比未经训练的导师更具有效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导师能在学生出错的具体步骤上给予实时干预,而不是就整个问题的答案给予反馈(Corbett&Anderson,2001;Shute,2008)。

自适应学习在拉美地区正在兴起。AndréUrani市政学校的学生使用人工智能软件Geekie观看在线课程(视频和练习)。Geekie为学生提供每一步的实时反馈,并随着学习的进展来传授更为精细的课程内容。

早在1984年,本杰明·布卢姆的研究就提出一对一辅导能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模拟一对一辅导,以更好地跟踪、适应和支持个体学习者。这将是人工智能在教育中更高层次的个性化学习应用。例如,比尔·盖茨看好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或个人虚拟导师,能在学生面临挑战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随时随地回答学生的提问;还可以为学生订制学习方案和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并引导学生走向成功。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可以匹配聊天机器人或虚拟导师的面孔和声音来满足学生个人喜好。对比网页界面的自适应学习系统,这才是真正做到了一人一导师。

3.人工智能关注学生情感

2016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把情感计算列为教育技术发展普及的重要方向。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不仅限于模拟人类传递知识,还能通过生物监测技术(皮肤电导、面部表情、姿势、声音等)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适时调整教育方法和策略。例如,机器人导师捕捉到学生厌烦的面部表情时,就可以立即改变教学方式努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这种关注情感的人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更真实的个性化学习环境,更好地维持了学习者的动机。美国匹兹堡大学开发的AttentiveLearner智能移动学习系统就能通过手势监测学生的思想是否集中。突尼斯苏斯国家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开发基于网络的人工智能教学系统。该系统能够识别学生在任何地方开展科学实验的面部表情,以优化远程虚拟实验室的教学过程。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还可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前已经有使用人工智能来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有效支持的案例。例如,伦敦知识实验室在Topcliffe小学开展试验,让自闭症学生与半自动虚拟男孩安迪开展互动交流,研究人员发现患有自闭症的学生在社交能力方面有进步。

4.人工智能改进数字出版

教科书等课程材料并非总是完美,传统印刷出版让课程的修订变得过于缓慢。这不仅是生产工艺的问题,更主要的是纸质课程材料无法快速获取使用者的反饋来识别缺陷所在。而数字化出版在人工智能的支撑下能彻底改变这一现状。

人工智能可帮助使用者快速识别课程缺陷。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Coursera的提供者已经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当发现大量学生的作业提交了错误的答案时,系统会提示课程材料的缺陷,进而有助于弥补课程的不足。

另一项人工智能在数字化出版的应用是自动化组织和编写教材。这是基于深度学习系统能模仿人类的行为进行读和写。ScottR.Parfitt博士的内容技术公司CTI就依据这项技术帮助教师定制教科书——教师导入教学大纲,CTI的人工智能引擎能自动填充教科书的核心内容。

随着自然用户界面和自然语言处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熟应用,课程材料的数字化出版也会有更新的形态——不再局限于书本或网页的形式,聊天机器人和虚拟导师将成为内容表达的更好的方式。

5.人工智能作为学生

多年的研究表明,教会别人才是更好的学习,即learning-by-teaching。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DanielSchwartz正基于这一理念来开发新的人工智能产品。他联合了多个领域的专家一起开发了人工智能应用——贝蒂的大脑(Betty’sBrain),让学生来教贝蒂学习生物知识。试点研究发现,使用这一方法来学习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成绩更好,且在科学推理上也更胜一筹。

类似的研究和开发还有瑞典隆德大学的TimeElf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SimStudent,这两个人工智能产品也是基于learning-by-teaching而开发,让学生在教会机器人知识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另外,人工智能还推动其他教育方法和技术更好实现。如让虚拟现实学习环境更具沉浸感;给学生带来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提供基于丰富学习分析的仿真和游戏化学习场景等。

篇7

关键词:综合素质;培养维度;因子分析;高职学生

作者简介:殷红卫(1972-),男,江苏泰州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城市旅游、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资助课题“基于职业素质的高职课程体系整体构建研究”(编号:2015JSJG366),主持人:殷红卫、祝晔;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研究”(编号:ZCZ47),主持人:殷红卫;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3-0021-05

一、引言

上世纪80-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认为传统智力理论更多着重强调一元智力观的弊端,率先提出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并不是像传统论者所说的以语言和逻辑为中心构建起来的系统,而是彼此独立、以多元形式共存的一组智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1]。

多元智能理论自提出以来,先后在美国、英国、日本、马来西亚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及实践中得到较好推广和应用。例如,马来西亚学者Sulaiman认为教师本身的多元智能情况有利于教师更好实施教学策略[2];台湾国立师范大W的Kuo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June Maker等研究工作者尝试构建了用于识别普通人群中具有更多天赋和超常能力儿童的“多元智能识别模型(the identification model)”[3];罗马尼亚学者Stanciu等,通过对36名具有学习困难的小学生的学习模式、思维模式和个人多种智能等方面的研究,得出个人经历或其他系统性的经历会影响学生智力发展的结论[4]。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教育界也开始关注此理论,将其引入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实践中。例如,曾繁仁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是知识经济背景下反对传统“应试教育”的产物,是一种更加灵活的情景化评估体系,其实质内涵是“素质教育”[1];牛实华等指出,多元智能组合可以让人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并内化为教师的自然禀赋,形成教师优良的专业素养[5];樊晓红认为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提供实施的技术保障[6];张祖民等基于多元智能视角,对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学生的智能类型存在较强关联想,但现实的教育过程到处存在“龟兔赛跑”式的不公平现象,而在课堂提问、教师对学生期望、师生交往、学生座位安排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公平状况[7]。

总体来看,多元智能理论相关的研究内容和成果颇多,包括该理论与教师素养、学生学习模式、学习经历、信息技术环境、教育公平等问题的关系研究。但是,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对当代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开展的研究尚且薄弱。事实上,高职教育是高职学生多元智能有的放矢并得以延伸和拓展的重要发展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才竞争态势越发明显,社会各行各业对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当代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以及实现其主动、快乐的成才和就业,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内涵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在参考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以在宁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和部分行业及企业专家作为调研对象,针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问卷设计和数据采样,同时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索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科学路径,从而为培养社会各行各业急需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一种智能都是由生物、社会、个体等多重因素综合而成,经过多年研究和反复实验,先后得出相互独立的三大类共8种智能。具体而言,第一大类是与物体相关的智能,具体又分成四个亚类,即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第二大类是与语言相关的智能,包含语言智能和音乐智能两个亚类型;第三大类是与人际相关的智能,主要包括自我认识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两个亚类型(见表1)。

(二)研究设计

基于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总结的三大主类、亚类智能结构,本研究针对性地设计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建构的维度量表,具体包括如下一些主要内容。

1.量表设计。本文依据半结构式访谈和文献梳理进行了量表设计,侧重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多角度调查与分析。量表内容为两个部分,一是客观选择题,内容涉及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水平、收入状况,目的是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二是以Likert5点量表方式,依据加德纳的三大主类、亚类智能结构,设计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测量题项。其中,1分表示非常不重要,2分表示不重要,3分表示不确定,4分表示比较重要,5分表示非常重要,共涉及17个测量题项(见表2)。

2.调查过程。调查主要针对在宁的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部分社会行业及企业专家、已经毕业工作的高职学生展开,于2016年4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和问卷数据采样。同时,结合不同受访对象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进行有针对性地深度访谈。调查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和当场回收的方式,以此提高问卷回收率和调研质量。

3.样本概况。调研共发放问卷300份,当场回收问卷280份,剔除填写不规范部分以及其他类型无效样本,使用有效问卷样本共246份,有效率为82%。样本统计结果显示,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年龄层次主要分布在35-50岁之间的中青年;职业构成因调研对象本身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而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者、已毕业工作的高职学生等;学历以大学专科和本科层次的居多。调查样本总体结构合理,适合具体分析论证开展。

三、调研样本分析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对样本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从可靠性度量分析看,推力指标和拉力指标的Cronbach's α信度值均达到0.803和0.856,表明样本数据信度可靠。KMO度量值为0.839,大于0.7的检验标准,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s球形度检验近似卡防值为1917.013,通过Bartlett's球形检验,p值接近于0,小于显著性系数0.05,拒绝了球形检验的零假设,表明相关系数矩阵具有显著差异,表明样本数据适合因子分析。

(二)因子分析

利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17个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在指标因子的选择上,因子载荷截取点选择0.5,删除因子载荷低于0.5或多个因子上负载大于0.4的题项,据此删除(2)实验假设(6)身体协调度(7)反应灵敏三项;然后再以余下的14个指标进行数据验证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805,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s球形度检验p值接近于0,达到了显著性水平,拒绝了球形检验的零假设,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然后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特征值>1的原则提取公因子;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解释公因子。结果可以提取5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共解释了95%的信息,进而对各测量指标的均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见表3。

表3 大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测量题项的因子分析

(三)基于因子分析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维度研究

基于表3中的分析Y果,对提取的5个公因子进行归类。其中,(1)数理统计(3)逻辑推理(4)不同感官体验(5)形象思维四个题项归类于一个公因子,将其命名为F1逻辑思维;(8)观察敏锐性和(9)分析判断力两个题项,将其归类并命名为公因子F2观察分析;(10)语言表达流畅(11)口语交际能力(16)人际沟通能力(17)他人合作能力四个题项,将其归类并命名为公因子F3社交合作;(12)文化鉴赏力和(13)审美领悟能力两个题项,将其归类并命名为公因子F4文化审美;(14)自我评价和(15)职业生涯规划两个题项,将其归类并命名为公因子F5自我评价。

进一步分析发现,5个公因子中,F3社交合作的公因子均值最高(4.06),说明社交合作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十分突出而重要的地位,同时其包含的具体观测题项即语言表达流畅(0.829)、口语交际能力(0.807)、人际沟通能力(0.843)和与他人合作能力(0.825)的因子载荷值都较高,说明高职学生潜移默化的语言、交际、与他人沟通及合作能力都是体现社交合作能力的重要测量维度。F2观察分析(3.95)和F1逻辑思维(3.92)的均值也较高,说明这两类公因子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也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数理统计(0.839)、形象思维(0.819)、观察敏锐性(0.896)和分析判断力(0.803)这几个观测题项的因子载荷值也较高,说明高职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必备的数理分析与统计等技能,还需要具备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果断判断与决策等能力。此外,文化审美(3.36)和自我评价(3.11)两个公因子的均值排序虽然不靠前,但也隶属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范畴,说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已经不再仅限于单一的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范畴,而开始关注学生艺术审美、道德情感、高尚情操,并能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职业生涯的理性规划和评估。

四、基于多元智能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结合当前中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状况,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出发,为中国当代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如下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和策略。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始终认为,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但其表现形式可能各不相同。因此,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一个创设情境的平台,这种平台应该有助于开发他们各项智能,使其能够扬长避短并促进其智能结构进一步优化。这在传统只涉及到语言、数理逻辑等内容的学习环境中很难实现。因此,满足不同学生展现、发展自己不同智能特征的需要,包括本研究中凝练的F1逻辑思维公因子中呈现的数理统计、逻辑推理、不同感官体验、形象思维等方面的智能,都可以通过构建丰富的学习环境而实现。比如,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开发计算机友好的交互界面、生动逼真的实验模拟、饶有兴趣的游戏探索,让学生在幻灯、电影、电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刺激下,调动多种感官,激发自我学习知识的欲望,培养大学生主动思考、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等能力。

(二)提供实践机会,增强高职学生了解社会和认知判断的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所有学生都是具有相当能力学习的,每个学生都具有多元智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质,学校教育应该为每一个想学习的学生提供均等发展的机会。因此,结合本研究得出的F2观察分析公因子,认为要提升高职学生在观察敏锐性和分析判断力方面的综合素质,就必须拓宽学生实践的渠道。渠道的构建可以充分考虑与学生家庭、所在社区、公益组织以及社会企业等建立长期而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广泛的实践与发展经验,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实践,与学校之外的社会建立真实而完整的联系。目前,中国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校企深度合作以及与国内外相关社区开展的学习型社会建构等研究,存在一致性,可以参考借鉴成功经验进行适度延伸和拓展。

(三)提供团队学习与交流的学习情境,锻炼学生的社交合作潜能

人际交往智能作为多元智能理论的分支之一,突出强调个体对他人的理解与包容,同时还强调主动与人开展交往合作的能力,而这点对于当代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关键,因为现代企业越发关注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以及个体所具备的团队合作意识。因此,大学教育及教学改革实践应主动创设学生开展团队学习、团队训练及交流合作的学习情境。比如在相关专业的课程设计中,安排室内和室外交叉的学习活动,可以考虑开展团队拓展训练、野外实践、实地调研等相关学习活动,同时关注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展现的语言交流、社交沟通、与团队成员协作等方面技能等,从而与本研究因子分析结果中F3社交合作这一公因子的分析结果相一致。

(四)构建多元的校园文化,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审美素养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跨越不同文化某种特质,其核心在于其创造产品的能力,它认为,文化不仅是人类多元智力发展的源泉,而且不同文化、不同智力模式客观上能够促进不同智能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倡导构建多元的校园文化,创造丰富多样的文化育人环境,培育出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和群体潜能充分发挥的外部文化环境,并影响其智能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本研究中F4艺术审美公因子中,文化鉴赏力和审美领悟能力两个子维度的分析结果,笔者认为在目前的社会情势下,大学文化氛围的培育应以文化鉴赏、艺术审美、认知领悟能力为基础,通过文化创新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通过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来引导学生的文化及审美素养,并担负起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的重任。

(五)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高职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理性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一反传统智能测试中将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放在首位的观点,主张从多元角度对学生开展综合测评,同时强调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同等重要地位。比如,对于学生而言,教师评价的权威性可能更高,但是当面向社会企业,面向行业需求的时候,用人单位,同事之间的相互评价同样不可忽视,且往往对个体产生的促动效果更直接和明显。本研究中F5自我评价公因子两个子维度,即自我评价和职业生涯规划两个观测变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不仅仅只考虑教师的评价内容,还要让每个学生具备充分自我认知和评价的机会,让他们在反思中学会学习、学会管理自我的学习。此外,还需要更多结合当前社会不同行业和专业领域对专业人才的个性化需求,突出强调学生开展未来职业生涯的理性规划能力。

参考文献:

[1]曾繁仁.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美育[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48-51.

[2]Sulaiman T., Abdurrahman A R, Rahim S S A.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Among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8):152-158.

[3]Kuo, Ching-Chih., Marker, et al. Identifying Young Gifted Children and Cultivating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s[J].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0(20):170-175.

[4]Stanciu. Dorin, Orban. Ioan, Bocos. Musata, Applying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into Pedagogical Practice: Lessons from the Romanian Primary Education System [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1(11):65-69.

[5]牛实华,白晶.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师素养形成[J].继续教育研究,2011(4):79-81.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 服装艺术设计 智能培养 行业结构 升级 行业转型

我国的服装行业发展很快,以成为我国主要的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现在正处于从加工型向创造型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的拥有服装专业的高职院校都是强调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对于人才的智能培养却提及甚少。其实在我国服装行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中,目前处于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就业结构要和行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因此在目前形势下,既要加强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要强调人才的智能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服装产业的发展和服装行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持,智能培养也必将成为服装专业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一、智能的内涵

关于智能的内涵有过诸多的阐述。亚里士多德就曾在《形而上学》中提到过知识、技术和智慧的分类问题。他认为知识注重的是解决思想问题,为统治者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来源;技术则侧重动手操作,是劳动者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手段;在知识与技术之间,还有一种,是通过思维的分析和判断,利用头脑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智慧,这里的智慧一词和我们提的智能的作用很接近。

事实也是如此,在服装专业中,一个服装款式的设计与结构设计需要的能力,完全来源于人脑的思维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最后通过服装效果图和服装样板表现出来,人的视觉观察到的是效果图和样板的绘制技术的表现,而往往忽略了它们内容呈现的依据,现实工作中,基本上没有在学习中学过的现成款式,解决服装设计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主要是智能,总的说来,服装设计的能力,应属于智能范畴。

智能,它是与技能相对的一个概念。简单的说智能,是将各方面的知识及所积累的各种经验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可以把这种综合能力转化为实践规划及实践行为的能力。动手做某事的技能,则是智能实践化的具体操作。

能力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训练人身体的肌肉协调来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一种是训练人的意识控制,依靠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来完成任务实现目的的能力。前者通过反复的演练可以形成行为模式,达到自动操作的效果,甚至不需要意识控制即可完成;而后者的培养则不同,它离不开人的智慧,人的思维运作,这种能力也需要反复的演练,但即使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所操作的每一步也必须是在意识的监控之下,不可能产生自动化的效果。如:创意、设计等,它是通过特定的意识规则或操作程序的训练而形成的,它的成果是在智慧运作中实现的。

二、智能培养的必要性

现阶段加强服装设计专业高职教育的智能培养,是服装产业发展,服装行业结构的升级及其所带来的就业结构的转换的必然要求。

1、智能培养是服装行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

经济越发展,生活越富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层次就越高,服装产业发展的结构层次也就越高,而服装行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必然带来岗位分工和就业结构的转换。目前我国服装行业已经进入加工阶段的中后期并向创造阶段转移,岗位分工与就业结构的转换的必然带来对智能型人才的需求。

第一 品牌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更多智能型人才。现代服装企业载体特征是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源资本依赖型企业再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逐渐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越往后,对技术知识的依赖程度就越高,产品和工艺中的智能成分就越高。之所以是智能而不是技能,是因为在工业化后期,产品要迎合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心理满足,需要更富于个性化的创新意识,要通过精彩的创意、设计和精心的策划、包装才能实现。而技能是靠规范、重复的设备或仪器操作来生产模式化的产品,用来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需要,所对应的只能是工业化中前期阶段的产品,因此随着品牌化进程的推进,设计化程度越高,就越需要智能型人才。这一点在目前的国际竞争中也得到了验证,即一方面我国的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而另一方面我国的产品档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没有个性,没有思想,产品的附加值低,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低下等表现也越来越突出,其矛盾的根源也正是产品的智能成分不高所造成的。

第二 现代服装文化的不断发展,需要大量智能型人才。现代服装已经成为了文化的一种载体,服装在社会上的表现都是以社会文化和个体文化为背景的,作为服务主体的人就必然成为这种文化的载体,而智能运作的服装产品是为了满足更高层次的享受型、发展型的需求而设计的,是更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展,人的需求就会越发展和提升,就越需要以现代服装业为主的时尚业发展,那么智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就会越有发展。因此说服装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智能型人才。

2、智能培养是实现基础课教学服务于专业课教学的必然途径。

第一、 区别于美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是实现转化的前提。长期以来,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与美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没有太大的区别,学生是为了画而画,在美术基础训练的过程中,由于脱离了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没有培养学生通过训练达到一定专业课所要求的效果。只有通过教师在素描等基础课上的引导,而改变学生的训练意识,才能达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

第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是智能培养的基础。事实证明,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的设计水平的强弱。文化课的学习可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人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并可以增强人对事物的情感体会。更可以将文化课的学习融入在专业课的教学当中。

三、智能培养的可操作性及思路分析

篇9

北京分豆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分豆教育”),成立于2011年1月,2015年1月挂牌新三板(证券代码:831850)。

当前,在线教育领域风起云涌,K12、外语培训及职业教育这三大板块表现尤为抢眼。分豆教育作为中国首个云智能教育平台的提出者成为新三板的耀眼明星。分豆教育在四年时间里如何做到新三板挂牌?如何“回归教育本质,重塑教育生态”开展K12在线教育的?又将如何实现“2020年有5000万分豆用户、覆盖国内70%地级市、千亿市值的企业”?

国内首个云智能教育系统

在分豆教育CEO张金荣看来,未来的教育是公平和均衡发展的,而目前对于教育的主体――家长、校园内和校园外,每一部分的教育体系之间相互不流通,三体之间的链接方式并不流畅。“举个例子,作为家长,孩子的学习情况、课上内容哪些是会的哪些是不会的,而那些不会的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家长可能不是很清楚。而对于老师、学校,可能会知道孩子现在面临的困难,但在授课过程中的问题、知识难点到底是什么样的,可能也不能洞悉到。而学生自己可能也说不清楚。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信息,但每个人的信息都是很片面的,不能够全面、完整、科学地反映教学的真实情况”。

基于这些思考,分豆教育率先在国内提出了“云智能教育理念”,在分豆教育创立伊始就建立了慧学云智能教育平台。这在当时在线教育行业处于萌芽发展的时期,代表和引领了教育变革的创新型教育模式。分豆教育云智能教育系统包括慧学云智能教育平台系列产品――慧学云智能教学平台(校园版)、慧学云智能教学平台(机构版)、慧学云智能提分王(学生端)和慧学云智能提分王(家长端))、状元计划、云智能教辅等K12产品。

云智能教育平台区别于“互联网教育”的知识共享特征,它打破了传统在线教育平台单一场景的碎片化数据,通过云端数据的采集、存储、共享,打通现有教育环境壁垒。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全时间链记录教育行为过程和结果数据,通过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数据记录,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进行智能分析,实现个性化教学。方便教师、学生、家长,在学校、家庭、社区随时随地的开展专属化的解决方案。

慧学云智能教育平台是当前分豆教育深耕并不遗余力地做好的一件事情,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学生们改变了教室授课的单一模式,全方面的通过PC、手机、平板及其他移动设备,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享用全国各地优质教育资源,传递、分享各种信息。

依托云智能强大的功能和数据为支撑,分豆教育开展GD商务模式、PPP模式和SOS三驾马车,并驱推进教育信息化新时代,构建校园智能化新生态。

GD商务模式(Government Development)即政府拓展、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模式,SOS (Student Online School)是分豆教育面向拥有教育资源或渠道的战略合作伙伴(如培训机构、私立学校及各类公司等)展开合作的模式。其销售内容集合了慧学云智能教学平台、慧学云智能提分王、状元系列产品、云智能教辅等在内的云智能教学产品。这三套模式和产品应用,通过云端数据的采集、存储、共享,可打通现有教育环境壁垒,以学生为核心,连接家庭、校内和校外。目前,分豆教育已经联盟衡水中学、西工大附中、北师大附中等17 省市35 所核心重点中学,建立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大规模的应用于多地公立教育系统。截至2016年上半年,分豆教育PPP项目累计签约教育局达39个。到2016年底,预计覆盖不低于60个地市级教育局。

“云智能”无疑让传统教育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做到真正的校园围墙,打破教育壁垒。张金荣介绍说,今后,分豆教育不仅要不断开拓各省市的教育市场,也要在已签约地市继续深耕细作,让慧学云智能教学平台尽快走进课堂。

回归教育本质 重塑教育生态

“回归教育本质,重塑教育生态”是分豆人的使命。在分豆人看来,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因材施教、点燃智慧的火焰,挖掘学习的能力,其核心是学生。而教育的生态分两种,一种是学校教育生态,分豆教育做的是云智能教学平台;另一种是课外辅导生态,分豆教育做的是云智能辅助教育平台。“为了打造这种教育生态,分豆教育在发展当中做了很多很多工作。”张金荣如是说。

作为一家以科技为驱动的教育企业,分豆教育始终将产品的研发作为企业的立足之本。分豆教育是一支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年轻队伍,在2015年还是200余人的团队,在董事长于鹏的带领下,如今已经成长为一支约400人的团队。张金荣向《融资中国》记者介绍,目前,包括教研、产品、技术等在内的研发团队占到整个人员配比的60%-70%。对研发能力的着力基于分豆教育是一家应用型公司的考虑,希望通过一些好的应用,给用户、给客户提供一些好的产品体验,达到一个聚众的效果。同时,年轻队伍的创造力和创新力,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在成立初期,就毅然决定成立产业研究院,这在教育企业中十分罕见,却也预示着分豆教育未来在战略布局方面的野心。研究院的设立集公司战略规划、产业研究和资源整合为一体,同时扮演分豆教育“智囊”和“引擎”的角色。其主要功能是建立战略发展中心和创新研究中心,一方面组织实施公司战略制定,一方面进行云智能教育行业研究,在分豆教育原有的云智能教育产品基础上进行新产品的孵化。同时做好云智能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传播者”,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云智能教育学术研究,并撰写报告,给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在未来,分豆教育希望把云智能教育写入国家教育2020年规划纲要里去。

2015年,分豆教育正式“状元计划”。100名就读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高考状元,主要为省、地市级高考总分状元、单科状元以及奥赛金牌得主,通过层层选拔,最终与分豆教育签约。他们将以兼职研究员的身份加入分豆教育,共同参与开发“状元计划”旗下的培优、乐学、公益三大系列产品,包括出版培优教程、成长系列丛书,组织冬夏令营、游学以及参加“状元支教团”,赴贫困地区支教等,利用状元优质资源增加现有产品线的培优功能。“状元计划”的启动,能让高效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得到分享,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慧学云智能教育的产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依靠科技手段实现因材施教。

2014年,分豆教育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发起的“千校万人・爱心传递”公益活动,计划将在全国15个省市的1000所中学,目标为10万人。活动资助在线教育平台慧学云的学习终端,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观看全学科名师授课视频,使用习题测试、考试、知识问答等在线学习功能。不同于其他公益活动的捐款捐物,本次助学计划把具有科技含量的在线教育模式与传统课堂教育相结合,由常规的公益捐赠转变成“授之以渔”的帮扶计划,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机会和方法。

作为处于创业期的一家科技型教育企业,分豆教育天生具有比其他公司更复杂的属性。既要讲经济效益,又要肩负社会责任,更要追求教育本真,这无疑是对分豆人的严峻考验。对于张金荣来讲,这位80后总裁脸上倒显得颇为从容:“做教育行业首先不能是以盈利为第一目标的,它本身具有公益性质。分豆教育就是把校内校外的围墙推倒,要先创造社会价值,做好服务,不忘教育初心,在数据流转过程中产生它的价值,这个价值是多层次的,包括它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都会产生。”这也许就是分豆人的精神和情怀所在。

深入生态布局 目标千亿市值

2016年初,分豆教育董事长于鹏在提出了公司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做到千亿市值的生态型公司、形成5000万分豆K12学生用户、将云智能教育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0)》。

作为企业龙头地位,成立二十多年的新东方在2020年能否做到市值千亿?好未来在2020年能否做到市值千亿?这一切还是未知。对于成立五年的初创期的分豆教育,这一大胆的目标吸引了行业人的强烈关注。

作为2015年初才加盟分豆教育的新人,张金荣却已是教育行业浸润十几年的资深元老。对行业有深度研究的分豆教育CEO来说,他对此目标颇有信心:“2016年仍然继续将PPP业务作为今年业务重点,在这一年分豆教育的PPP业务合作地级市教育局的范围将不少于60家。为实现未来五年目标,到2020年分豆教育的用户达到5000万,按照每位用户最低消费100元计算,分豆教育的销售收入至少达到50亿元。这50亿元的收入只是分豆教育千亿量级市值的‘参考’。2020年,分豆教育的目标要向国内70%的地级市挺进。真正实现千亿量级市值的根本,在于分豆教育自身业态的与众不同――分豆教育要做成一家生态型公司。”他认为,教育行业里可大致分为三类公司:十亿市值的应用型公司、百亿市值的平台型公司、千亿市值的生态型公司。

如何打造生态型教育企业?分豆教育认为路径仍然是从校内向校外推倒围墙,真正打造一个K12入口级的平台,得公立学校者得天下。分豆教育与国内35所名校、40个地市教育局合作,同时签约高考状元,实质就是进入到公立学校校园之内。至于进入公立学校的目的,则是获取足够的学生学习数据,同时,通过一些好的应用及不断升级迭代,给予最优的客户体验、用户体验,然后慢慢过渡到平台型公司,同时实现数据和用户的海量积累,随着海量数据、用户积累、沉淀形成价值,则能够向生态型公司过渡。生态型公司肯定是基于数据和用户提供的服务,销售的是服务、品质、品牌。

今年年初,分豆教育创始人董事长于鹏除董事会的日常工作外,将退至“首席规划师”岗位。接力棒交到张金荣手中的大半年后,张金荣交出了一份战功赫赫的成绩单。根据分豆教育最新的财报显示, 2015年分豆教育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2.7倍;净利润6285万元,同比增长37倍,预计2016年收入2亿元,利润8000万元。同时,张金荣上任后积极推动了分豆教育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2500万股的股权分配给优秀员工,一大批员工成为分豆教育的“合伙人”。

分豆教育成立五年来,尤其是近一年的蓬勃发展为今后远大的目标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对于外界来讲,分豆教育是初入视野的一匹黑马,但在强大的数字业绩背后,是分豆教育团队的辛勤耕耘。企业要“二次创业”是张金荣及分豆教育管理层一致的共识。“分豆教育挂牌新三板对于企业发展是一个节点,算是初步得到了认可,我们的发展是依托于整个在线教育行业时机。我一直在强调做事情时机,天时、地利、人和,分豆教育之前几年的积累就是为了这个时机。虽然你前面为这个时机的来临做了很多很多准备,当机会来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做教育行业的新生态会有一点点先发优势。但未来的发展机会就是分豆的吗?不见得。所以对于未来要摆好一种心态,我们要进行二次创业,远远还没到守业的阶段。企业和人一样,有条不紊的前进步伐不是被外部打败的,是被自己打败的。要抱有危机感,要永远对市场抱有一种新鲜感和兴奋度,只有这样机会来的时候我们才会提前察觉得到,进而抓住机会,所以现在大家全都动员起来,分豆教育要拿出二次创业的劲头。”张金荣介绍说。

篇10

Abstract: In the period of "Eleventh Five-year Pla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ed vigorously.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Yunnan traffic and the requirement for high-tech talents, this paper makes an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develop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traffic safety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高职本科

Key word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traffic safety and intelligent control;higher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250-02

0 引言

随着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结束,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振兴国家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顺应时代的需求,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2007―2009年第一批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顺利完成,随后各省根据各自省情实施了由国家示范院校带动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职教改革,促使各省的高职院校经历了高速平稳的发展。在高职院校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寻求发展机遇时“高职本科”成了高职院校继续向前发展的新方向。

1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专科向本科发展

从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中不难发现,普通高等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系统理论基础,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二者的内部构成都可以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等多个层次。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高职本科教育早已有之。可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向本科甚至更高层次延伸是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 我院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高职本科发展的可能性分析

2.1 行业背景及人才需求分析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并为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相比于国外智能化和动态化的交通系统,我国智能交通服务手段和内容单一、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不高、地区分割和行业分割普遍,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而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交通出行量大幅上升,使得巨大的行车需要与有限的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剧恶化,因此,我国智能交通市场需求巨大。

2.2 云南交通运输发展背景需求分析 2011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正式出台,以及云南省“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中高速公路建设部分要努力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以国家高速公路网和重要国道、省道为依托,围绕“七出省、四出境”,重点实施大通道高速公路中的“断头路”以及连接省际、州市的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拥挤路段扩能改造。伴随着高速公路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管理所需交通工程设施,特别是高速公路的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需求量将不断扩大,传统的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已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高速公路管理的要求,将引入新的科技手段对其进行不断完善,以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从而提升高速公路整体的运营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而通过对高速公路的监控设备等进行智能化改造,将智能分析引入高速公路系统,将解决以上传统机电系统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大大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率,并发挥一定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因此,新一轮高速公路建设运营将需要大量的施工、收费、监控、机电维护等大量的相关产业链的工作人员。

2.3 云南高速公路机电维护人员需求分析 随着我省已有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维护和新建高速公路的陆续通车,对交通信息和交通智能控制类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其中对维护和施工一线的技能人才需求将占三分之二左右,智能交通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成为极其缺乏的紧缺型人才。

但是云南地处我们国家的西部地区,交通智能行业人才普遍不足,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尤其是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云南交通行业智能化发展的瓶颈。因此整个云南交通运输行业领域急需大量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高层次人才。

2.4 学生专升本及在职人员技能提升需求分析 现在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很多学生(未毕业和已经毕业)以及在职人员对再继续教育有着高度热情和追求,强烈要求接受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也是高职教育向上拓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整个云南省从事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和智能交通行业的从业人员有85%毕业于我校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的,因此,发展该专业的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不仅能够满足各种层次技术人员日益增长的接受本科教育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云南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3 我院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高职本科发展策略

3.1 根据自身地域特性和岗位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本科与高职专科在人才培养的特征上应有显著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高职专科根据职业岗位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构建基础理论,重在掌握实用技术并熟悉相关规范。高职本科则因岗位的适应面较宽,适应的层次较高,要求理论基础相对宽厚;二是能力特征。高职专科主要掌握技能性的实践能力,重在常规操作,即运用成熟技术,按既定规范操作,强调熟练性、规范性。

因此,在专业培养模式上,继续立足于“校园、基地一体,工学情境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项目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发挥专科教育的针对性优势,融入本科教育需求,实现高职本科“保本科本色,创高职特色”的教育目标。

3.2 正确解决专业升本所带来的主要问题

3.2.1 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就决定了高职教师不能仅仅只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娴熟的技能技巧,而是在此之上具备高层次的职业素养(对专业深层次发展的思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岗位人才实时需求的了解),因此,如何建立一支高效团结、专兼结合、教研双赢的高质量的双师队伍是专业能否成功升本的关键因素。

3.2.2 教学及实训实习条件的改善与扩建 示范性院校建设期间,学院在闻通楼成立了智能交通监控实训中心,该中心拥有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智能交通实训室(包含21个各类实训室及大量交通监控实训设备及相应的仪器仪表等),同时也建立了11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但是,随着专业的跟进一步的发展,招生规模增大、岗位职业素养需求不断的提高等都直接制约教学质量与就业,因此在不断健全完善校内实训条件的情况下,如何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依靠企业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个层次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让学生、教师都得到实践技能锻炼,成了专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2010]8号.

篇11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知识结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知识型能力本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5-0153-03

1引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主要包含智能科学和智能技术两部分内容[1]:智能科学是以人如何认知和学习为研究对象,探索智能机器的实现机理和方法;智能技术则是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人造系统,使之具有一定的智能或学习能力,让机器系统为人类工作。目前,在本科专业目录中,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类之下的特设专业,在现有的人工智能专业群中,除了新设的人工智能专业外(2019年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全球范围大力推进与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关系最密切,契合度最高。一方面,智能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将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理论支撑、技术推进和人才支持,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直接影响着智能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发展和人才需求。

2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人工智能将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可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因此人工智能将成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许多企业对具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的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首先,IT企业纷纷涉足智能科学领域,提高产品智能水平;其次,许多传统制造业也在转型,从劳动密集型到知识密集型,进一步提升到智能制造型,并逐渐具备高精尖装备制造能力;此外,医疗、通讯、交通等行业也对智能科技人才有着迫切的需要。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充分体现了智能科技的高速发展,对人才数量和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从人才的金字塔型分布来看,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不仅需要高端学术型人才,更需要接地气、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随着“中国智造”的不断推进,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已由顶层设计和关键技术突破向生产、应用、装配、服务等环节延伸,迫切需求大批专业技术精、实践能力强、操作流程熟的应用型人才。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了13个新职业信息,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等,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催生了相关专业技术类新职业,可形成相对稳定的从业人群。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中国制造2025》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调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提到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通常而言,人才类型分为三类[2]: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实际上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需求来看,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界限相对模糊,可统称为应用型人才,即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从国家的层面来看,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时展,人才需求数量基数最多、缺口最大的就是应用型人才,这也对众多高校培养人才的导向产生重大影响。这里我们重点讨论智能科学与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可从职能、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行业(产业)导向四个方面来分析。

3.1职能

智能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培养面向各类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工程设计、开发及应用,掌握各类现代智能系统设计、研发、集成应用、检测与维修、运行与管理等技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3.2知识结构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的特点,其知识结构包含了三个并行的基础领域:电子信息、控制工程、计算机,也蕴含了电子信息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体现了智能感知与模式识别、智能系统设计与制造、智能信息处理三个方面的专业内涵。

(1)智能感知与模式识别

属于电子信息与计算机交叉领域,主要定位在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包括三维建模与仿真、图像处理与分析、图像理解与识别、机器视觉、模式识别、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主要课程包括:电子技术基础、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

(2)智能系统设计与制造

属于控制工程领域,包括自动控制、无人系统与工程、精密传感器设计与应用等。主要课程包括:机械基础、工程力学、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电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3)智能信息处理

属于计算机领域,包括交通大数据、汽车与道路安全大数据等的分析与处理、信息处理与知识挖掘、信息可视化等。主要课程包括: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计算机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嵌入式系统设计等。

3.3能力结构

智能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着眼于人工智能工程应用,要求学生具有运用计算机及相关软硬件工具进行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应用的能力;具备智能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运行与管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能力结构可以借鉴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简称CBE)模式[3]。

CBE是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代表国家为加拿大和美国。该模式以能力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评价标准,一切教学活动均围绕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展开,CBE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色:能力导向的教学目标;模块化的课程结构;能力为基准的目标评价体系。该模式所培养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4],在一定时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单纯的CBE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这是由于目前许多职业岗位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其形式和内容均会产生动态变化,要求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具有延伸性和前瞻性,既要兼顾眼前,也要考虑应对智能化浪潮,打好基础,提高自学习能力。因此,智能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一定岗位针对性,但并不是完全固化岗位内容及层次、固化知识属性,必须强化自我学习能力,才能实现能力可持续增长,岗位的向上流动性以及知识和经验的进化,才能真正适应人工智能时展的需求。

自我学习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往往源于知识结构的构建[5]。为了塑造更合适的能力结构,需要CBE模式与知识结构的相辅相成,有鉴于此,将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称之为知识型能力本位教育(Knowledg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简称KCBE)模式,这也意味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放在并重的地位,既着眼于预期能力的培养,也必须让学生筑牢学科专业基础,在走向社会以后,在知识引擎的作用下,通过自我学习,具备并提升适应未来的、新的智能化岗位需求的能力。

3.4行业(产业)导向

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角度,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以“智能化应用”为就业大方向,具体而言,包括:

(1)智能感知与模式识别领域

主要从事电子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及应用,包括图像处理、机器视觉、工业视频检测与识别、视频监控、传感器设计及应用等。

(2)智能系统设计与制造领域

主要从事智能装备、智能制造、智能管理、智能服务等领域的设计、制造及应用,包括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智能物流、以及智能运营与服务等。

(3)智能信息处理领域

主要从事计算机数据处理、分析、理解、管理、以及服务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及应用,包括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与预测、交通大数据分析应用、道路与汽车安全大数据分析、智能交通、智能电力、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

涉及的产业领域主要包括智能制造,如工业互联网系统集成应用,研发智能产品及智能互联产品等。其他的领域还包括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金融、智能商务等。

产业需求带动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在满足产业需求的同时推动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又引燃了新的产业需求。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相互作用,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这在人工智能相关产业与智能科学与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之间表现的得尤为突出。

4KCBE模式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一定是和人才需求、学校定位相適应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结合上述的KCBE培养模式,知识结构在能力培养过程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能力培养方面,知识和实践作为两大要素,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必须齐头并进,既要固基础,也要重实践。

(1)筑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基础,构建与智能化应用相关的知识体系

在本科的低年级阶段,应注重公共基础课,特别是数学和力学课程,还应充分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内涵,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本科中高年级阶段,重点强化专业基础,包括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等。归纳地说,应该筑牢数理基础、计算机基础、机电基础和控制基础,因此对原理课程需要强化,这样对很多工作机理、来龙去脉的理解才能深刻。

(2)增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环节,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教学体系

按照KCBE模式,校企合作是强化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6]。学校根据人工智能企业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实践课程内容,根据企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课程体系以避免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脱离。人工智能企业还可以参与学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并为学校实践教学提供各方面支持,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篇12

信息化是形成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力量,是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领。自“十二五”期间将信息化确定为行业发展战略以来,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2016-2020年)》《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2021-2025年)》等宏观政策的引领下,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不断应用到审计实务中(舒惠好等,2021),注册会计师的信息化专业能力短板却日益突显(张敏,2020;应里孟和阳杰,2020;舒惠好等,2021),这显著降低了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虽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7年印发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明确了信息技术在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中的重要地位,但《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仅仅是导向性的,在信息化层面缺乏可操作性。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在行业信息化背景下注册会计师需要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揭示当前注册会计师信息化专业能力存在的主要短板,探讨如何提高注册会计师信息化执业能力,以期弥合期望差距,提高审计质量,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入研究注册会计师信息化专业能力具有重大意义。(1)深入研究注册会计师信息化专业能力是贯彻落实〔2021〕30号文件的重要举措。2021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2021〕30号),明确提出“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培训教育。创新继续教育方式,围绕专业胜任能力、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职业道德等重点,丰富完善教育内容。”深入研究注册会计师信息化专业能力建设相关问题,有助于丰富完善专业胜任能力、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职业道德等重点的教育内容,可以为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培训教育指明方向和明确路径。(2)深入研究注册会计师信息化专业能力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必由之路。根据DeAngelo(1980)对审计质量的经典定义,即审计质量是市场评估的注册会计师发现并报告财务报告存在错报或漏报的联合概率,审计质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在信息化环境下,注册会计师的信息化专业能力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深入研究注册会计师信息化专业能力有助于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质量。(3)深入研究注册会计师信息化专业能力是塑造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重要基础。《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将“行业品牌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作为今后五年行业发展要努力实现的主要目标之一。众所周知,审计质量塑造事务所品牌,行业品牌化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审计质量,提高审计质量的基础是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深入研究探讨注册会计师信息化专业能力的框架、短板、提升路径和策略有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为实现“行业品牌化建设取得新成效”的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注册会计师信息化专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注册会计师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比较薄弱

根据作者对所在单位注册会计师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情况的调查研究,目前的注册会计师普遍存在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比较薄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注册会计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主要局限于Office办公软件等传统信息技术知识,而对“大智移云物区”等新兴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储备。目前注册会计师获取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渠道主要来自职业继续教育。虽然行业协会和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继续教育培训对新兴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有所涉及,但仍主要停留在电子表格使用培训,面对高度信息化环境下的海量数据采集,注册会计师普遍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

(二)注册会计师信息技术职业技能有待提升

注册会计师普遍存在信息技术职业技能有待提升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注册会计师的新兴信息技术职业技能不熟练,对新兴信息技术应用的参与度较低。一方面,作为一个人员流动性比较高的行业,会计师事务所除了每年通过校园招聘大批量的毕业生外,还会通过社会招聘从其他相关机构招聘一批专业人员。这些新入职的员工没有使用本所审计系统的经验。新员工学习软件过程除了观看视频培训教程,主要依靠项目实战摸索,这大大降低了员工使用软件的效率。同时较高的员工流动率导致审计作业系统用户一直都有一定比例的新用户,降低了审计软件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每年审计作业系统改造需求主要来自于信息化部门运维收集到的用户问题修复、专业标准部分和质量控制部门每年修订质量控制制度的管理需要,以及业务部门的员工访谈。但每次访谈业务部员工使用需求,收到建设性建议较少。审计人员或者对信息化建设缺乏参与热情,或者是缺乏足够的信息化能力,提不出建设性意见,这使得软件改进成效存在一定的折扣。

(三)注册会计师信息技术职业道德意识不强

注册会计师普遍存在信息技术职业道德意识不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对信息系统相关道德困境、数据管理相关道德困境和职业道德物化困境了解不足、重视不够。其中,信息系统相关道德困境是指注册会计师在信息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违规违法操作行为或其他不道德行为,导致数据保密和数据安全责任不能履行以及其他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数据管理相关道德困境是指注册会计师的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以及输出行为危机客户的数据保密和数据安全,或导致其他不道德行为的发生。职业道德物化困境是指拥有自由意志或自主能力的信息化系统违反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或导致其他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新兴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注册会计师从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也让注册会计师面临更加复杂的道德困境。然而,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聚焦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时,忽视了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得注册会计师普遍表现出信息技术职业道德意识不强。

三、提升注册会计师信息化专业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注册会计师信息化专业能力框架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9年6-12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最新调研结果,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将对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技术依次是大数据(41.6%)、人工智能(39.3%)、云计算(18.1%)、物联网(4.9%)、区块链(3.5%)和其他(0.4%)。其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注册会计师审计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基于对审计实务的调研和相关学术研究,大数据审计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技术和大数据多数据源综合分析技术三类。其中,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和图形数据库技术等。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技术包括标签云分析、散点图分析、条形图分析、折线图分析、直方图分析、气泡图分析、小提琴图分析和热力图分析等。大数据多数据源综合分析技术是通过采集各种可获取的数据,采用大数据技术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发现审计线索的技术。常用的大数据审计工具有R语言、Python和Tableau。基于对审计实务的调研和相关学术研究,人工智能审计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虚拟、自然语言处理和认知计算等(吴勇等,2021)。在率先应用人工智能审计的领域,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都是与专业机构合作推出可供注册会计师应用的审计产品,注册会计师通常无需参与审计产品的开发设计。因此,人工智能审计对注册会计师信息化专业能力要求相对较低。相比而言,注册会计师在大数据审计中不仅需要具备大数据审计思维,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大数据审计技术。因此,大数据审计对注册会计师信息化专业能力要求更高。基于此,本文主要基于大数据审计技术探讨注册会计师信息化专业能力框架。基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构建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本文将从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信息技术职业技能和信息技术职业道德三个方面构建注册会计师的信息化专业能力框架,如图1所示。其中,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应当在原有学科领域的基础上增加新兴技术学科领域,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图1注册会计师信息化专业能力框架图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区块链等相关的知识。信息技术职业技能应当在原有技术和应用技能的基础上增加新兴技术学科领域的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比如注册会计师应当掌握大数据审计常用的R语言、Python和Tableau等信息化工具。信息技术职业道德应当在原有职业价值观、道德和态度的基础上增加信息系统、数据管理和职业道德物化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

(二)改革创新学历教育

1.改革创新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目前的学历教育课程体系难以培养出行业信息化建设所需的人才。目前会计专业开设的相关信息技术知识、技术和道德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审计工作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一是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较为陈旧,并未新增大数据审计、人工智能审计等新兴技术;二是课程所涉及的信息技术职业技能较为落后,仍局限于Office办公软件等传统信息技术;三是新兴信息技术职业道德教育缺失,并不涉及新兴技术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仍局限于传统的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学历教育阶段应当遵循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逻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改革创新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更新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新增大数据审计、人工智能审计等新兴技术专业知识;其次要开设信息技术职业技能课程,比如R语言、Python和Tableau等信息化工具应用课程;最后要加强新兴信息技术职业道德教育,在审计职业道德相关的课程中新增新兴技术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2.改革创新学历教育的培养模式。目前的学历教育培养模式几乎全部依赖自有师资力量、自编课堂教材,普遍存在理论与实务脱钩的现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建议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遵循“理论源于实务,理论指导实务,理论高于实务”的科学理念,将理论与实务融合在一起。具体而言,高等院校可以在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信息化实务导师,可以与会计师事务所开展联合培养,根据学生的择业选择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用人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学历教育。

(三)完善职业继续教育

1.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职业继续教育。会计师事务所是高智力的学习型组织,每年均会对员工开展财务会计审计等各种专业知识的培训,为提升审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和使用能力,应加强和改进培训工作,如:在内部培训中增加有关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内容;从外部聘请信息化方面的专家开展培训工作;从现有员工中选拔更多优秀的、具有培养前途的员工参加外部各种信息化培训、学历教育和信息化审计项目实务锻炼等。同时,对现有的信息化审计人员也要开展财务会计审计相关知识的培训,使目前的信息化审计人员理解和掌握更多财务审计知识,成为精通财务的信息化审计人才。2.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继续教育。行业协会要创新职业继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围绕信息化专业能力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重点,丰富完善相关教育内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上线职业继续教育相关应用,切实提高职业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持续保持和强化注册会计师信息化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操守。

(四)深化行业监管改革

篇13

关键词:工业4.0;德国;职业教育;中国制造2025

工业发展给人们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工业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18世纪以来,各国陆续进入工业化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结构也随着工业革命的渗透不断提高和改善。21 世纪,新一轮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中心的产业变革正在兴起,此次变革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和务(服务)联网基础上,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而引发的新一轮变革[1]。这一变革使得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各国先后出台制造业发展的新举措,确保其在新一轮变革中的领先地位,这也对职业技术从I人员的岗位布局、专业结构以及工作能力等多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一、德国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转向的诉求

社会现代化进程是工业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基于蒸汽动力推动机械化生产,将电力大规模运用于工厂生产催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进行自动化生产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动力,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则是对前三次成果的进一步融合,实现以信息物理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化生产。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之际,各国先后出台相关政策保证本国制造业发展――德国制定《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美国先后出台《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以及《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初步设计》,日本提出“以3D造型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制造技术”,中国制定《中国制造2025》。而“工业4.0”这一概念则是作为制造业强国的德国为占得新一轮工业变革先机,实现智能化工厂,以提高德国制造业竞争力为主要目的率先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

工业4.0也是智能工业,代表模拟生产与数字世界的交互式链接,是物联网技术和制造业服务化倾向兴起的双重结果产物,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形成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智能工厂。从实质上来讲,工业 4.0 是制造业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现的“智能”生产,使生产过程由过去单一、琐碎的流水线生产模式转变为大规模的个性化智能生产,要求职业技术人员具备与时俱进的制造业知识和技能,在生产过程中由传统行业服务者和机器操作者的角色转变为整个生产过程中可以实现人机对话的多方位行业技术人才。

工业4.0的提出并非偶然,它是德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保持并提升自身较高的技术水平和高效率的创新体系的必然举措。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在德国发展稳定,1994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2014年占22.3%。相对于欧盟制造业平均水平以及欧盟其他国家,德国的优势更为明显――2014年欧盟国家制造业均值为15.3%,法国11.4%、英国9.4%[2]。然而,德国政府报告《未来图景“工业4.0”》(Zukunftsbild Industrie 4.0)指出,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不仅美国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势头迅猛,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的迅速崛起也猛烈冲击了德国产品的国际市场[3]。为应对市场变化,德国政府分别于2006年和2010年提出《高科技战略2006-2009》和《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以增强本国高科技竞争力,工业4.0则是《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4.0的提出标志着自动化和信息化在德国制造业的广泛应用,而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则是德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市场导向的德国职业技术人才需求调整

德国职业技术人才主要来自其实行二元制教育的职业学校,即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工厂的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这就使得德国的职业教育面向市场,职业技术人才的工作技能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20世纪30年代,在福特主义的影响下,工人是具有基础知识和简单技术的劳动者,用重复单一的动作来进行生产活动,在整个生产活动中工人丧失了劳动过程的自主性。20世纪70年代,福特主义不再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倡后福特主义的德国认为劳动者需要高水平的教育,以适应新的、有更多要求的工作机会;同时,只有拥有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工人的企业才能持续发展下去,而这种知识型工人则被认为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获得商业机会的内在基础[4]。德国工业 4.0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德国是否具备大批新型职业技术人才,为德国继续引领世界制造发展方向提供基础保障。同时,这也给德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工作岗位的变化

工业4.0提出“智能工厂”的工业发展理念,使得传统的人力操作机器逐步被工厂智能一体化系统取代,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智能化系统的操纵下统一进行,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由智能化机器负责。在工业 4.0战略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其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生产理念也将引起企业人才结构和生产特征的不断变革。2015 年 12 月,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院(BIBB)的《工业 4.0 及其带来的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变化》预测报告指出,预计到 2025 年,工业4.0将带来43万个新的工作岗位,但同时也将使6万个工作岗位被智能化系统取代,49万个以上的传统工作岗位也将被直接剔除[5]。换言之,工业 4.0将主导德国技术人才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也将引起职业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方向的变革。为此,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院正在起草契合工业 4.0战略的德国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使企业职业技术人员能够接受较为系统全面的职业技术教育,获得更高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资格,以与工业 4.0发展相契合。虽然工业4.0影响下也会产生相应的工作机会,但是相对而言,新创造的就业机会远远低于损失的数量。并且,工业4.0背景下产生的工作机会基本都是针对高级职业技术人员,现存的中级甚至初级职业技术人员完全达不到就业标准,这就要求在工业4.0时代尚未完全到来之际,德国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因技术进步导致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以及技能不达标不符合就业标准人员的安置和技能培训问题。

(二)人才结构的调整

以智能生产为核心的工业4.0打破了传统制造业固定产业线的模式,这就要求一线技术人员不仅要拥有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还应具备以信息化素养为首的综合能力。这对职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对数学、信息、科学和工程方面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院、就业研究所(IAB)、经济结构研究所(GWS)于2014年开始,通过分析工业4.0影响下德国国民经济体系的变化,对德国未来产业结构和职业需求进行了预测。调查显示,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农业和传统制造业在未来的需求减少,预计到2020年国家将削减20万个工作岗位;与此同时,受家庭消费增加的影响,服务业将创造14万个就业机会以满足工业4.0影响下产品个性化需求的要求。从具体的行业职位来看,以德国2011年就业结构现状为基准对其20个主要职业领域分析发现,未来10~20年(2020-2030年),在工业4.0影响下,传统制造业职位需求急速下降,预计2020年的相对偏差大于-6%,到2030年增至-12%以上;相对而言,IT以及行业工程师的需求量增加,在未来10~20年将增加现有数量的4%左右,在各行业中位居榜首[6]。可,在工业4.0影响下,制造业由单一的生产制造逐渐向服务型产业转变,这也将必然推动大批服务型人才从事智能制造的配套工作,进而使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德国制造业人才结构的转变必然促使其职业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首先,职业技术人员重新进行自我定位,从传统的机器操纵者转变为工业流程的掌控者;其次,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要紧跟市场需要,提高数学、信息、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比例;再次,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凸显对数字信息能力的培养,提高职业技术人员数字化智能系统的运用;最后,职业院校要全面加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设,课堂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操作运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工作能力的变迁

德国职业教育是世界公认的典范,而其职业教育的成功主要源于其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是以资格证书为目标取向的技能培训,职业技术人员在获得相关专业证书以后才能进入国家认可的职业行列。在需要明确分工的流水线工厂作业中,这种细致的专业化分工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但是,在新型工业化时代,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却背离了工业4.0时代对职业技术人员能力的要求。

德国工业 4.0 是高度自动化和高度信息化深度融合下的高度网络化。为进一步明确职业院校学生在工业4.0时代的就业技能标准,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院多次对国内各行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未来制造业扁平化的工作组织形式使各种高新科技交叉运用,在促使产生新技术的同时也要求技术操作人员具备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职业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提出新的要求;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也要求未来制造业的技术人员从简单的执行层面转向更为复杂和重要的操控和规划等多个层面;行业界限的不断模糊化促使职业技术人员要具备更为多元的基础知识、灵活的专业技能、面对复杂工作的应变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方式方法。这些都是在新一轮产业革命期间,职业技术人员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时,德国工商业公会(DIHK)指出,德国职业教育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培养更多的“弹性化”人才。这也就意味着未来需要的不再是专精于单一技术的人力,而是具备可以灵活运用的多元技术人力,德国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快速调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由培养“单一技术”人才向“多元技术”型人才转变[7]。除此之外,随着消费者社会需求的变更,对产品的个性化定制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也要求职业技术人员在生产“智造”的过程中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

(四)职业培训的转变

德国企业现代化生产流程在高新科技产业化的背景下发生巨大变化,这也促使其需要对职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课程进行相应调整。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院2015年对德国职业教育现状的调查预测报告也显示,从2010年到2030年,德国15个主要被调查行业的从业人员在接受本专业培训以外仍要接受职业领域之外的培训,除了公共部门的行政行业和不需要医疗执照的医疗保健行业外,其他行业的职业培训比例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同时,大部分行业中非正式资格人员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就制造业行业而言,德国该领域工作人员除接受本行业从业资格培训外,接受其他行业从业资格培训的人员比率将由2010年的52%上升至2030年的57%,未拥有正式从业资格的在职人员占总人数的14%,到2030年预计降低到9%[8]。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德国重视职业技术人员在职能力的不断提高,注重发展从业人员多方面的技能使其适应工业4.0下就业能力的需要。工业技师是德国普通职业技术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领导者,负责产品设计方案和质量的审核。在传统生产流程中,工业技师对一般技术人员拥有绝对的指挥权,但在自动化程度提高和生产流程管理日益扁平化的新工业时代,其更多需要具备协调和领导能力。受此影响,德国对技师培训和考试也增加了新要求,要求工业技师要具备生产流程优化、新产品研发成本评估、企业人员规划及培训的行业能力,以及数字化软硬件熟练运用的新工业能力。

三、经验与启示

在德国工业4.0提出的同时,全球制造业也掀起了新一轮产业改革的浪潮,不仅发达国家提出制造业改革新举措,中国也在2014年开始孕育中国版工业4.0――2015年两会期间,总理正式提出“中国制造2025”十年发展战略。该战略和德国工业4.0都是在新一轮工业变革的背景下提出的,虽然德国是为了保证制造业的领先地位,而中国的目标则是要跻身世界制造强国行列,同时两国的制造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框架、关注点以及目标指向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它们都是为了确保本国制造业在未来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在进行制造业产业的改造和升级过程中,同样也会因为市场需求变化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技术人员从业能力提升等问题,这将对中国制造业和职业院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优化企业培训方案

工业4.0促使企业生产流程发生巨大变革,工作内容也由处理多方面复杂任务取代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对岗位技能要求也相应由注重单一的操作技能向综合职业能力转变。同样,“中国制造 2025”实现的前提也必须是建立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以及熟练掌握新一代制造业技术的职业技术人员。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要求职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综合的职业能力,要具有多元的基础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创新的能力素质等。职业能力的新内容和新要求提高了从业人员的要求,但是当前在职人员的专业能力大多处于机械操作水平,如何提升在职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智能化工厂的操作水平,是当前企业对职业技术人员在职培训时必须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智能系统在越来越紧密的整合价值链中形成,符合工业4.0标准的工厂是一个完全集成的智能环境,智能生产取代人力机械操作将导致大面积职业技术人员工作职位被取消,如何合理地进行人员安置和结构分工是升级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在进行2025制造业升级的过程中需优先做好企业在职员工从业技能培训工作,在企业配置足够的新型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实行校企合作,将企业职业技术人员送入学校接受行业再培训,掌握三维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理论知识,实现职业技术人员理论知识与专业训练相结合。除此之外,企业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力度,提高从业人员参与再培训的积极性。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与工业4.0相同,中国制造2025对从业人员的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停留在传统制造业的低层次职业训练远远脱离时代的需求,而只注重科研理论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应对市场需求和学校发展,当前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地方院校应将培养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复合型科研人员作为其重点。为了实现这种人才培养方案,就要从提升师资水平入手。虽然自2015年国务院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决议出台后,不少转型院校引进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人才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但是这些高学历人才大多来自研究型高校,虽然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大多缺少实践经验和企业工作经历,在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在对理论和实践都具有较高要求的工业4.0时代,在提高教师队伍学历水平的同时还要要求职业院校尤其转型院校教师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能力,为日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提供保障。教师要扎实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这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基础;教师除具有高校工作经验外,还要具有两年以上高校以外行业工作经验,切实做到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并重。同时,工业4.0时代是一个科技迅速更新的智能时代,教师每年要有一到筛鲈碌氖奔浣入企业进行“行业实习”,以确保能够时刻与市场同步,这对教师的教学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向性。

(三)拓展学生工作能力

职业院校培养人才要秉承市场应用性和就业导向性的原则,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工业4.0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引领制造方式的变革,面对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发展战略,职业院校尤其是地方转型院校应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培养模式,培养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高端职业技术人才。职业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之前应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来设想未来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以及学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需求。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智能一体化的社会,制造业以智能工厂为主导,这对学生的信息化、智能化以及机械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仅仅掌握单一的职业技能远远不能满足智能工厂的需求,职业教育需更注重全面的技能培训以及专业的跨界合作学习。职业院校应提高技能型学生以信息化素养为首的跨领域复合素质,使他们能够通过专业知识进行研发创新,通过数字技术和媒体思维自主操纵智能机器以及对企业进行纵向管理;同时,围绕信息化提高职业技能人才的通识教育,将信息化教育融入职业教育的各个领域,加强数字化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的建设,使每个学生都能具备必要的信息化素质,为将来进入智能化工作环境做好准备;工业4.0是一个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某种技能不可能始终占据产业的核心领域,职业院校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曲风. “中国制造2025”探秘[J]. 新产经, 2015, 54(4): 23-25.

[2]Industry 4.0 Upgrading of Germany’s Industrial Capabilities on the Horizon[R]. Germany: Deutsche Bank Research,2014.

[3]Zukunftsbild “Industrie 4.0”[R]. Germany: 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2013.

[4]Hodkinson, P. Tecachnicism, Teachers and Teaching Quality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J].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1998,50(2):193-208.

[5]Industry 4.0 and the Consequences for Labour Market and Economy: Scenario Calculations in Line with the BIBB-IAB Qualifications and Occupational Field Projection[R]. Germany: Federal Institut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BIBB,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 Structures Research―GWS, 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Research―IAB,2015.

[6]A Scenario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Industry 4.0 on the German Lab Our Market[R].Germany: Federal Institut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BIBB,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 Structures Research―GWS,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Research―IAB,2016.

篇1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高等金融教育;SWOT;教学改革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并深刻影响着金融学子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和思维观念。一系列互联网金融的新概念进入高等金融教育的视线:“大数据”、“云计算”、“社会征信”、“共享经济”、“数字货币”、“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让金融专业的师生既兴奋又备感压力。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的思维观念已经改变,经济和金融明显可分的界限被打破。当前,互联网“经济”、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下的“大数据”高度融合,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一切资金支付活动均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几乎不需要现实货币参与,点对点的资金流动使得“金融脱媒”趋势来得异常凛冽,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受此影响,复合型人才和跨界发展不再是空洞的口号,传统金融教育的专才培养模式不再可行。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其实践远远走在了当前高等金融教育的前面,对传统高等金融教育产生强烈冲击,但也带来了变革和发展的机遇。因此,强化对互联网金融教育的研究,通过互联网金融思维重塑和再造高等金融教育势在必行。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特点

(一)大数据优势

互联网金融首先是从“草根金融”兴起的,在民间金融“野蛮生长”和“乱象丛生”的时代中逐渐走向成熟,对传统正规金融形成强大压力。实际上,历史上非正规金融发展缓慢的根源在于一系列困境的桎梏:信息不对称导致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社会征信缺失、无足值抵押等。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较好克服了这些顽疾,信息不对称可以依靠大数据技术有效缓解,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结合人工智能使社会征信和债务催收都不再成为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催生了众筹、共享经济等变革创业方式、生活方式的全新业态。

(二)人工智能优势

与传统金融相比,人工智能效率高,错误率低,模型不断进行自主训练和优化,大大提高了适应性,在量化投资、决策咨询和风险控制等方面逐步取得优势。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机器学习,互联网金融下每日新增的海量用户数据,以及公司之间的数据共享使得感知机、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Logistic回归、BP神经网络等一系列机器学习的核心算法和模型不断“学习成长”,在实践中取代了传统基于人工授信、核查和对客户分类的工作模式。在不远的将来,这种开放、大维度、多渠道的人工智能下的“智能”金融,必然取得对银行依赖中央银行建立的封闭客户数据系统的优势。

(三)“互联网+”的后发优势

“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智能化、去中心化、脱媒化、信息化以及便捷快速的推广模式催生了各类体量巨大的新兴业态,作为这些业态的基础和共同体,互联网金融拥有显著的后发优势,领先于传统产业成为近年创新创业的最大落脚点。

(四)规模优势

2008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规模迅速扩大,经营上的规模优势日益明显,各项交易成本明显下降。与传统金融业态不同,互联网金融由一系列的产业链构成:征信、借贷、催收和服务等环节可分散于不同的公司,在业务模式上可以灵活分散也可有效整合,每一环节聚焦其优势业务,可将规模优势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发挥到极致。

(五)双创优势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成本低,可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交易效率高等的优势愈发明显,不断与其他行业形成跨界融合发展,催生创新,推动创业,极具双创优势。一是依托互联网的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远程支付场景不断完善,近场支付也在爆发;二是支付产业链的受理端及其延伸的综合金融增值服务———海量支付数据以及数据驱动的增值服务,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三是区块链技术的融合运用引爆了“跨境支付”的探索热潮;四是在P2P等典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上,从以往只提供信息中介服务平台的模式创新发展出了引导P2P平台与担保机构合作、整合线上与线下服务以及增加债权转让等服务的新型模式;五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展客户的理财或量化投资业务;六是基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和观念。

二、当前高校金融教育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SWOT分析

表1是高校金融教育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SWOT分析矩阵,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当前高校金融教育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提供了分析思路和依据。

(一)优势

首先,传统金融教育具有雄厚的人才基础和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建立高等金融教育事业以来,到目前为止高等金融教育已取得质的突破,金融专业的品牌认可、高考招分、学生素质、国际化程度、毕业后的薪资水平、社会评价等各项指标均处于各行业的前列。同时,国内金融领域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也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次,当前高校金融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一般采取模块化搭建的思路,从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培养、素质教育和实践实习等方面进行模块化管理,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互联网金融的相关课程可根据不同专业需要,进行优化组合,体现功能性。第三,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金融给高校师生带来了良好体验和观感,高校师生有充分的积极性迎接新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劣势

传统金融教育是单一化的金融专才培养模式,一般分为货币经济、金融市场、投资、金融工程、银行经营与管理、公司金融、家庭金融等方向,注重对货币、投资、资产定价、股票、债券和财务等“纯金融”知识的讲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涉及计算机与统计学习等跨领域的知识鲜有涉及。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到来之后,我们发现业界需要复合型的跨界人才,单一聚焦金融领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开始变得落后和陈旧,金融教育需要“混业发展”。另一方面,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目前,比较缺乏互联网金融的专业教材:一是自编教材的质量令人担忧;二是优秀的互联网金融的国外教材引用较少;三是互联网金融跟风开设课程的现象比较突出,没有因地适宜,教学内容和难度都过犹不及,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机遇

互联网金融是朝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人才极度缺乏,不得不采取“挖墙脚”的无奈之举,导致银行业人才流失严重。限于人才奇缺,互联网金融目前的进入门槛较低,人员素质和水平良莠不齐,原因在于高校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处于摸索阶段,传统金融教育毕业的学生青睐于在正规金融行业就业,对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心存疑虑甚至偏见,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显然,传统金融教育向互联网金融教育转型发展的机遇巨大。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还在科研立项、论文选题、学生的实习实践、就业创业、高校金融教育的学科点申报、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开拓了广阔空间,前景可期。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的金融业而言,互联网金融是典型的跨界金融,从一开始就在进行业务模式的细分和产品之间进行内部整合。互联网金融也正在逐步通过用户、大数据和场景的互动来实现对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和资产管理等传统金融机构进行强有力的整合运作。互联网金融的跨界整合实现了不同行业功能的有机结合,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在空间和深度上的拓展。互联网金融需要既懂得信息技术又懂得金融业务、营销和管理知识的跨界复合型人才,这就对高等金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高等金融教育实践来看,金融、计算机及营销和管理类专业的教育还是各自为政,独立培养,忽略了跨界知识的构建,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挑战

首先,传统金融教育“分业培养”的理念和当前互联网金融“混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严重冲突,需要解决“并轨”发展问题。其次,传统高等金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培养体系相对成熟,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实践远远走到了学校教育的前面。再次,互联网金融教育强调“长尾性”。与传统金融的“二八定律”正好相反,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服务80%的小微客户,推广的是普惠金融的理念。但在传统金融教育中关于普惠金融、微型金融的相关课程几乎从不开设。消除“教育偏见”达到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之间的教育平衡,更加注重“长尾性”仍然任重道远。

三、结语

高等金融教育承担着为金融行业输送急需人才的重任,也是社会和家长的关切所在。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行业的制高点,需要高校金融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他们具备金融学知识,理解金融业务的原理,掌握信息化技术并能对大数据进行分析,还要具有一定的营销和管理能力。因此,主要的启示有如下几点:(1)注重学科交叉,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复合型人才。(2)加强师资建设,促进传统金融教育向互联网金融转型发展。(3)加强互联网金融的“产学研”的合作,树立“干中学”的务实求真精神。对此,高校金融教育是有优势的,要秉持开放理念加强彼此合作,使研究向应用转化。(4)加强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关注,引入相关课程。此外,在互联网金融风险高发的背景下,高等金融教育也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适时向社会进行互联网金融知识的推广和普及,提高民众规避风险的能力,达到普及金融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小铭.浅析互联网金融现状及风险[J].经营管理者,2016(23):313.

[2]杨竹清,张超林.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高等教育金融的启示[J].金融教育研究,2016(5):82-88.

[3]刘源.论技术经济学课程的分阶段培养模式[J].中国市场,2016(48):167-169.

[4]谢水园.企业的业务骨干参与大学课堂教学常态化研究———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J].亚太教育,2016(30):89.

[5]谢水园.论外贸通关实务课程中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J].中国市场,2014(22):149-150.

[6]胡烨丹,潘锡泉.互联网金融语境下的金融职业教育模式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4):93-95.

[7]刘变叶.互联网时代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5):1-5.

[8]张超,李梅,丁妥.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教育改革探析[J].中国市场,2015(1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