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现代化教育特点范文

现代化教育特点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1-30 15:03: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现代化教育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现代化教育特点

篇1

一、德国教育现代化的历程    

16世纪以前的德国是一个由众多小公国组成的,政治经济落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输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而1517年由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这两者不仅是一场在德国发生的促进欧洲社会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思想革命,也是一场推动教育发展创新运动。德国人文主义代表斯图漠于1538年在斯特拉斯堡市创办第一所文科中学,并采取分级教学制度,从7岁到17岁分10年级,与大学相接,并按固定课程和教科书教学,这一教学计划被西方教育史家认为在教育实践上首创了分级教学组织形式和固定课程。以路德为首的一些宗教改革家把教育作为改造教会与改造社会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大力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他们针对当时的寺院学校的教育制度及状况提出尖锐的批评,并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政教分离和建立新学校制度等教育改革的主张。马丁·路德认为,国家应当像强迫民众服兵役一样,强迫他们将自己的子女送进学校接受教育。新教在这场宗教改革运动中取胜,统治阶级采纳了宗教改革家的建议。

一些公国开始重视教育,新学校发展计划应运而生。其中,维滕堡公国最早于1559年率先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施行强迫教育。并同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学校制度,它包括有:德语学校、拉丁学校、文法学校、高级修道院学校、大学等。德国各公国纷纷效法,大批学校建立起来,使德国成为当时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直至到1794年,普鲁士邦国以法令形式把教育机构收为国家机构,其它各公国纷纷效法,国家从教会中夺回了教育权,德国又成为西方国家从教会手中夺回教育权最早的国家。一些西方教育史家认为,德国的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早于法国100年,早于英国200年。   

18 , 19世纪是德国教育体系奠基的重要时期。17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德国有巨大影响,促进了德国工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也促进德国进人一个批判时代,涌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包括教育家。最为著名的教育家是19世纪初由普鲁士教育部长威廉·冯·洪堡等领导的教育改革引发的教育创新。首先他强调人人应受同样的教育,建立了公共学校网,强化小学四年的初等义务教育。其次为中等教育设计了一个多向分流并允许不同学生选择的学制,使不同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机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后德国的中等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三类学校:培养技术工人的主体学校、培养技术员的实科高中和主要为进人大学服务的文理高中。同时各类学校都能相互沟通交流,除获就业外,都能获得进人大学的机会途径。第三,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创办幼儿园,在世界是首创,推进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培训发展,形成一整套幼儿教育体系,推动了德国和世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第四,建立起优良的教师教育体系。1810年7月颁布普鲁士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救令,救令规定只有通过国家考试者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得以任用。各种师范学校应运而生,并开始成为一种真正独立的教育机构。逐步建立起系统的教师教育体系。提高了教师的声誉和工资待遇。稳定了教师队伍,大大提高教师任职资格,提高了教师质量。第五,洪堡对德国乃至世界最大贡献的是在一批学者专家支持下创办柏林大学,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洪堡坚决主张把大学发展成为高级的学术教育机构,他提出大学教育三条原则影响深远:独处、自由与合作三者相统一的原则;教、学与研究三者相统一的原则;科学统一的原则(哲学院带头从事科学实践活动,从而产生了许多科学分支,出了一批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与哲学家。柏林大学模式开启了历史先河,使得德国大学成为各国学习的典范。柏林大学创办后,一批大学按它的模式在德国创办起来,包括布莱斯劳大学、波恩大学、慕尼黑大学等等,一批具有现代风格的大学逐步取代了旧有的高等教育结构,从而极大推动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20世纪上半段,德国经济发展超过了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其扩张发展要求,它发动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均以失败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不仅要清除纳粹及军国主义的影响,恢复和发展各类学校,而且要适应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推动教育转型发展。20世纪60 , 70年代是联邦德国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在人力资本理论和公民权利运动冲击下,联邦德国的教育政策不仅关注到教育质量,而且高度关注教育公平。在学校教育中,加强科学知识教育,建构以科学为主的课程体系,大大削弱教会对教育的影响,改变按宗教信仰,按传统等级划分学校的原则。

通过制定颁布《教育结构计划》和《教育综合计划》,明确提出教育分为四大领域:为3周岁起的儿童设置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包括1至4学年级的教育;中等教育包括主体中学、实科中学、文理高中,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包括5至10年级教育,在这一阶段,必须向所有学生提供规定的相同的基础教育,所有建立在之上中等教育第一阶段之上,并且与其直接相衡接的学校形式,独自属于中等教育第二阶段,每个学生有较大选课自由;与中等教育相衔接的高等学校和其他具有职业资格的机构。就中小学教育而言,实施到16周岁的普通义务教育,制定一种大多数学生经过10年学习后可以达到的毕业标准。高等教育也进行了重大改革,除新办一批高等学校外,弦调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以适应社会经济需要,满足更多青年享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把以前的工程师学校、中专学校等改建成高等专业学院,学制3年,注重培养实用技术人才为目的,社会反映很好。在这些高等专业学院毕业后还可升人大学,选修相应专业。    

篇2

现代职业教育要素融入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文化建设的核心,高职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有效载体,它将职业技能的内容寓于文化活动之中,达到“寓教于能、寓教于乐”的效果。在这方面,我院就开展了大量的学生科技活动、职业技能大赛、学术讲座、学科知识竞赛、计算机组装大赛、网页设计竞赛、寝室美化大赛、辩论赛等活动,开展了丰富的体育、音乐、舞蹈、书画、摄影和演讲等课余艺术活动,举办了科技文化节、艺术节,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技术、提高各种技能的热情,形成了良好的校园职业氛围。为了全面把握在校学生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需求,我们随机对我院学生进行了访谈,根据同学们反应较集中的问题,按照“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案例实地调查—理论探索—对策研究”的思路对构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模型进行分析。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实地考察,案例调查等。在研究中,我们运用逻辑推理进行理论解释和理论推导,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积极研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通过深入分析我们拟定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模块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它是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指针和航标,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指高职院校校园人在办学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集中体现在校园精神。第二部分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物质文化,主要是指高职校园物质环境,是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第三部分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制度文化,主要是指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制度文化贯穿于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整个过程,体现在高职院校管理的方方面面。第四部分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行为文化,行为文化主要由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行为环境三个要素构成,主要指高职校园活动形态、人际交往活动的方式。行为文化是教职工、学生在工作、学习和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高职院校精神风貌、工作作风、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高职院校精神、共同价值观的诠释和折射。第五部分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网络文化,它是一种新的校园文化,即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在高职校园不断向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网络文化的发展不仅极大地加快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扩大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生活的空间和覆盖面,而且影响着高职学校传统的办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和校园主流文化。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平台建设是网络技术与校园文化的新生结合体,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同时其网络平台也是一个新高职校园文化价值规范的建构体。这种新校园文化,对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给传统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模块解读

(1)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所以又被称为“学校精神”。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为目标,通过开展各种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道德素养、职业素养以及人文素养;通过开展各种职业性的社团活动将学生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企业岗位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迅速转化,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增添活力。高职院校应积极构建符合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不断提高职业素质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精心组织策划主题鲜明、内容具体、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精品活动,开展以科技、文化、艺术、综合类等板块为内容的科技文化活动;组织好各项大赛,不断增强师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师生的综合能力;组织好校企联谊,教师、学生走出校门,加深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让广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顶岗实习等各种活动和机会与社会、企业接触,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端正对服务社会的认识,逐步形成优秀的高职学生德育精神文化。

(2)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物质文化

一个学校的物质文化是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这是校园文化的最表层,是一种客观形态和客观存在,包括带有校园特色的学校环境、工作环境、文化标识、生产设施以及学校的庆典活动和各种仪式等,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来直接感受学校的文化。高职院校应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更趋专业化、现代化和配套化。校园内规划得更加科学有序,布局更加合理美观,教学楼、实训基地、图书馆、教学设备等的建设应不断完善。尤其在装饰美化校园环境上,处处要折射出职院特有的文化色彩和办学理念,展示独特的学校精神。这些都会时时刻刻熏陶感染着学生,营造着积极向上的职业氛围,同时也对学生的就业观、价值观、心理品质的形成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作为职业院校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仍是实践所需的实训基地,无论是校内或是校外的实训基地,在建设中,都要本着市场需要和企业需要的原则,这样才能使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真正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从而实现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

(3)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制度文化

高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除了面向全校师生的日常管理制度外,还应向新的方面扩展。比如规范体系建设,可借鉴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学院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谐运行的机制,促进校风进一步好转,办学效能进一步提升,这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通过企业仿真实训制度的建设,加强实训制度文化建设,增强与企业的联系,走校企共建、互利双赢的道路。目前校企协作比较新的模式就是:将高职院校与企业协作转变为“企业”与企业的协作,利用高职院校资产与资金组建控股企业,这个企业就是校企协作新平台,“企业”形成了,新的实训基地也就搭建起来了。

(4)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习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体现和实践校园文化内涵的概括。只有行为文化的建设到位了,才能把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升华为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教师在新形势下要不断更新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树立务实的学术态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课内课外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在行为方式上直接间接的去影响着学生。每次的校园文化活动,有老师的参与,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起到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作用。

(5)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网络文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脑的广泛使用,利用网络获取知识、信息等已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作为网络文化主要参与者的高职学生,其在网络文化环境下的网络平台活动行为更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表现为: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和冲突,人生态度,利益观念,道德水准,择业态度,平等需求等。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历来是校园最具活力的部分它是当今网络时代高校内在精神的体现,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定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网络文化建设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交互构造的一种虚拟校园文化,其网络平台模块构建的主要意义在于运用校园网先进技术营造真实校园氛围,通过网上课堂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教学内容及各种有益活动,同时在高职校企文化建设融合模式下,通过对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的建设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感知到企业的文化、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形成完整的人格走出校门就能很快地适应社会和企业,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通过对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研究,使网络文化真正成为高职校园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使虚拟校园空间蕴涵学校的价值精神观、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等文化因素,以体现出学校的特征面貌、校园意识、群体文化等。为进一步丰富高职校园文化的理论、扩大高职校园文化的功能,为高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新的参考标准,为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开辟新的途径。

三、结束语

篇3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技术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教学范围扩大。教师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得以体现。同时,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实现因材施教,可以合理地对教学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实现了互动教学。另外,现代教育具有将个别化与协调型相结合的特点,即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挥,教学具有针对性,形成了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放宽了对教学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需求,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方式都能够得到进一步改善。因此我们说,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物理教学应推行的教学方式之一。

2探析物理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实践

2.1教师创设问题场景,实现现代化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背景下,要求物理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角,为学生提供和创设与教学相关的问题背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物理教师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学生兴趣如何得到提高;其二,课堂气氛如何营造。实际上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教学技术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使传统教学中生涩难懂的物理概念变得十分清晰。通过问题创设,学生能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多媒体技术进一步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使其为学生创设的背景更符合物理教学的目标,也使物理教学更加动态化和直观化。问题的创设是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首要条件,需要物理教师改变自身的观念。

2.2现代化教育技术平台的构建

在问题背景创设后,教师应将现代化教育技术平台的建立作为教学任务。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育技术平台的构建进行分析。

2.2.1实现物理教学由抽象化到具体化的转变

物理教学中概念较多,较为抽象。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将其具体化,这是现代化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如在物理中力学基础的讲解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相关课件的展示,还要将其具体化。这要求物理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物理教学中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目的,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作为教学重点。其次,在二者结合的实践过程中,要以物理教材和教学目标为主要依据,并做到因材施教。并且在情景创设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重视学生角色的分配,使其在主动思考和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是物理教学中,现代教育平台构建的基础,学生是教学主体,他们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才具有可行性。

2.2.2重视物理教学中的动态过程

物理教学涉及大量的实践,因而具有动态特征。受限于课堂教学的空间性,一些大型教学模型无法在教学中进行展示,而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导下,可建立相关概念的动态模型,并且可建立可视化的物理教学平台,通过动态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相关物理概念。其优势还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使其具有整体上的物理观念,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物理教学中,空间思维能力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力学学习中,空间思维决定了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因此,想要构建完善的现代化教育平台,就要注重物理教学中的动态过程。

2.2.3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

物理教学中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接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科技带来的教学变革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个性思维,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但在现代技术应用过程中,要不断地实现创新,以使学生真正接受这一种教学方式。另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将物理的实践性与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结合在一起。当然物理教学中的现代化技术应用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包括不能忽略物理实验的作用,掌握多媒体课件的操作方法和使用频率等问题。

3结语

篇4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 初高中英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45-01

英语作为国际流语言,是21世纪人才必备技能之一。能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是我国学生面对未来激烈竞争的工作以及全球化挑战的一种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英语教育一直尤为重视,初高中英语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调整越来越向着英语现代化方向迈进。表面看来我国英语教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不得不承认我国多数学生仍旧说着一口中式英语,与来自英语国家的人交流时有一定障碍。这很值得我们探究我国初高中英语教育是否真的实现了现代化。

一、英语教育现代化的特点

与传统英语教育相比,英语教育现代化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师仿佛是整堂课的主角,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授知识点,学生坐在下面仔细地听并做着笔记,进行着一问一答的模式。在这种课堂上学生很被动,几乎没有锻炼英语的机会,反而老师才是一节课说英语最多的人。在现代英语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组织者”“推动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1]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渴望,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认识、发现知识点。

(二)教学重点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法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重点。教材的编纂和各种考试也都围绕语法展开。在课堂上教师主要以汉语授课,学生要记大量的语法规则,很多练习都是以分析句子成分、英汉互译为主。结果学生的笔试成绩比较好,口语表达很差。为了应对国际化需求,中国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这里的“外语人才”不是那些只会做题答卷的人,而是能够熟练用英语交流的人。所以我国教育部对英语教育重点做了一定的调整,慢慢开始注重学生英语口语的提高。可以看到,现在初高中英语教材文章的选取和对话的设计越来越贴近生活,考试内容也加大了口语交际和听力的比重。

(三)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老师站在讲台上学生整齐地坐成一排排的大班式授课。学生仿佛就是一个容器,教师不断地往里灌输,由于人数多教师无法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这样的教学方式枯燥、死板,导致一些学生对英语丧失了兴趣。现代化的英语教学首先应该提供给学生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2]比如教师坐到学生中间,这样可以消除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感;教师认真聆听学生的想法并对其作出反应,学生可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从而更积极地参加教师组织的活动。其次,课堂活动的多样性。现代化英语教学应该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使学生有更多使用英语的机会。最后,在现代化的英语课堂上语言的教授只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与人合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设备的更新

传统英语课堂教师的教具是黑板和录音机,学生只能通过听磁带来练习听力和模仿对话。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英语教学设备也实现了现代化。比如有些学校用白板代替了传统的黑板,还有投影仪的普遍使用。多媒体的使用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课本上的对话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学生有了更多和英语接触的机会。

二、我国初高中英语教育的伪现代化表现

英语教育的“伪现代化”指从表面来看我国初高中英语教育体现着英语现代化的特点,但本质上却没有改变,脱离不了传统英语教学的观念。结合上面提到的英语教学现代化的特点具体来说一下我国初高中英语的伪现代化表现: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践。虽然现代英语课堂上教师力求与学生进行互动,但这种互动只是表面上的,并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例如有很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严格”按照自己的教案进行授课,不懂得变通,很少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创意、想法完全被忽略。其次,我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学重点)不是为了能够用英语交流,而是为了中考、高考。这就导致测试英语水平的惟一标准就是答卷子,老师家长们只关心学生的卷面分数。殊不知有些卷子上的问题连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看了都一脸的不解,就这样的英语我们老师还领着学生分析成分,告诉学生把这一类的题型都背下来。再次,小班授课制的不现实性。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现实,现阶段西方国家的小班授课制想要在我国实践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最后,英语课堂上的多媒体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如上所说初高中英语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学设备的更新,很多学校在班级里都装上了电脑、投影仪等,但是这些设备只在公开课时偶尔打开,在现实课堂上却很少用,并不能为学生学习英语带来方便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结束语

初高中英语教育是我国普及英语的重要阶段,但表面看来已经进入现代化教育的初高中英语课堂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老师家长的注意。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多说英语,在课堂上时刻为学生提供说英语的机会。只有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国初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成为他们走向大学以及社会的优势。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黑龙江;教育发展;社会现代化;运河战略

一、人的现代化是实施社会现代化运河路径的关键

社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8世纪到21世纪的400年里,广义社会现代化进程可分为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两大阶段[1]:

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特点包括:城市化、福利化、专业化、自动化、技术化、公平性、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大众传播等。

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特点包括:知识化、信息化、城乡平衡、绿色化、创新化、妇女儿童权益、普及高等教育、终身学习等。

目前我国面临两次社会现代化的双重压力:一方面需要弥补以城市化和福利化为特点的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缺课,另一方面需要追赶发达国家以知识化和信息化为特点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先进水平。瞻望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前景,可以说困境与希望同在,风险与机遇共生。国际经验表明,欠发达国家走发达国家老路,升级为发达国家的概率只有0.2%~1%。如果不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2050年中国成为中等发达社会的概率只有20%。因此,有学者提出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运河战略[1],即中国式的社会现代化发展战略:如果按部就班地先实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后再朝向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迈进,先建设工业社会再走向知识社会,无论无何是追赶不上发达国家的。因此,必须在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之间,开辟一条人工运河,沿着这条运河航行,就相当于同时推进两次现代化,就有可能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知识社会的先进水平,而不是亦步亦趋,步步落后。其基本思路是:采用综合社会现代化原理,协调推进两次社会现代化进程,加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转型;2020年完成城市化和普及九年免费义务教育;2030年基本完成社会信息化、普及十二年免费义务教育、消灭绝对贫困、建成和谐高效的新型福利国家;2040年基本普及高等教育、消灭知识和信息鸿沟;2050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社会现代化;21世纪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面实现社会现代化。

纵观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运河路径的每一步战略目标,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是重中之重,而提高国民素质是当务之急。任何社会领域的任何现代化都离不开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现代化并非只是“宏大叙事”,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最早使用现代化概念的美国社会学大师帕森斯就是从个人观念与行为的角度提出现代化问题的,他的得意门生、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英克尔斯则系统研究了人的现代化问题:“痛彻的教训使一些人开始意识到,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种制度的真实生命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果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们的手中变成一堆废纸”。[2]因此,人的现代化是国家与社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二、黑龙江省人口文化素质及教育的现状剖析①

人的现代化首要一点就是国民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国民文化素质是反映人力资源综合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但也存在教育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较大等问题,这种情况若长期存在,必将成为影响和制约我省社会现代化运河战略实施的瓶颈。在大多数现代国家,教育是促使个体社会流动,获得较好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机会的重要机制。教育经济学家认为,教育收益率总是高于非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同时各教育阶段的边际收益随着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教育的提高而出现稳定的递增趋势[3]。因此,要提高人的素质,实现社会现代化,大力发展教育是必然选择。

(一)我省人口文化素质现状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分别为232.7万、529.3万、1590.4万和1046.1万,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大学、高中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分别增加了55.7万、17.3万和156.4万,小学人口减少了107万。全省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和高中在校生分别为54.1万、14.2万和94万,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1.7倍、1.4倍和0.7倍,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和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分别提高15.7个和2.0个百分点。2005年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占6.18%,较2000年普查的6.33%文盲率下降0.15个百分点,全国文盲平均下降1.96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低于国家水平,依然是多文盲省份。

(二)我省教育发展现状与社会现代化运河战略的实施

1.高校与技工学校在校人数增加较快,成人职业学校适度减少。从学校在校学生数量上来看,2005年高等院校在校生与2000年相比人数增长了2.55倍,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在校生数分别增长了2.3倍和9.3倍,技工类学校人数增长了5.5倍,2005年高等院校和技工学校招生数比2000年招生和毕业生数量适当减少,这种变化有利于各专业学科的健康协调发展,使整个受教育人口不仅从数量上更从质量上有了明显的突破,使人才教育向高层次和多元化方向迈进,为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奠定了了人才基础。

2.城乡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差别依然明显。2005年在校学生人口中,乡村受教育程度依然以初级教育为主,高中以上在校生比重依然大大低于城市。从性别构成上来看,城市受高等教育男女人口数比例为0.92:1,而乡村受教育男女比例则随受教育层次提高而提高,乡村受高等教育人口数比例为4:1,比例差距依然较大,乡村女性人口进一步受教育意识还需加强引导。由此可见,我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必将阻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3.高等文化教育发展地区差异较大。我省受地域等条件制约,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高校数量及教职员工特别是高级教职员工差异较大,哈尔滨、大庆、牡丹江、齐齐哈尔高校数量占全省数量的80%,教职工数占全省87.9%,高级讲师(教授、副教授)占全省90.1%,其他地市的高等文化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三、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文化教育水平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扫盲工作的投入力度,着重关注女性文盲。2005年黑龙江省文盲比重较2000年下降仅为0.15个百分点,与高等教育成倍增长相对比,初级教育需进一步加强;女性文盲率为8.91%,明显高于男性的3.50%,性别比例依然较大。在基础教育已经普及多年的今天,女性扫盲工作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女性的现代化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指针,没有女性的现代化则不会有社会的全面进步。

2.创造条件逐步解决高校分布不均,制约偏远地区居民的进一步受教育机会和选择的问题。全省65所高校58.41万在校学生,其中哈尔滨高校数占55.38%,在校学生占65.63%,5~6所的城市分别是牡丹江,齐齐哈尔和大庆,其余各地市只有1~2所高校,因而偏远地区高等学府求学费用和投资较城市偏高。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可增加偏远地市的高等学府的数量和资金投入、加强对当地政府教育投资的督导力度;另一方面在对奖学金的发放和困难学生补助方面加大力度扩大范围,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扶。

3.多渠道多方位引导求学方向,促进各方面人才全面健康发展。2005年全省高校应届毕业生比2000年增长2.18倍,就业压力凸显对部分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造成学习并不特别突出并且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放弃进一步受教育的情况比较普遍,建议鼓励并引导在校学生适当关注技工类院校,以一技之长取得就业竞争中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对技工院校和就业方面的指导和正规化管理力度,使这类学生能够得到更高更适合自己兴趣和爱好的专业教育。

4.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的水平。首先应将当地群众光懂加减乘除就可以生活,靠天吃天,靠地吃地等陈旧思想彻底摒弃;其次应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地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广大乡村群众针对本地地域特色和本人特长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和专业,此外当地政府应在教育上加强对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还应通过加大对教职员工人才资金的投入吸引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投身乡村教育,以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替代本地落后传统的教育模式,达到以教育改造思想,从思想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2006中国现代化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