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30 15:03: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再生资源回收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废钢铁回收情况
2014年,全国粗钢产量82 270万吨,同比增长5.6%。同年,我国回收废钢铁为15 230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重点大型钢铁企业回收废钢铁8830万吨,同比增长3.0%;其他行业回收废钢铁6400万吨,同比下降1.7%。
趋势预测
2015年,国内经济运行对钢材消费强度减弱,钢材市场供大于求,低价位、低效益的局面仍会延续。废钢铁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不会发生大变化。粗钢产量小幅增长,废钢铁消耗总量略有提升,废钢铁价格小幅下降的走势仍将延续,钢铁企业废钢铁消耗下降局面很难改观,废钢铁加工企业经营状况日趋艰难。
2.废有色金属回收情况
2014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4 417万吨,同比增长7.2%,再生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品种(铜、铝、铅、锌)总产量约为1 153万吨,同比增长7.5%。其中再生铜产量约295万吨,同比增长7.3%,占精铜产量的37%;再生铝产量约565万吨,同比增长8.7%,占原铝产量的23%;再生铅产量约160万吨,同比增长6.7%,占铅产量的38%;再生锌产量133万吨,同比增长3.9%,占锌产量的23%。
2014年国内主要废有色金属回收量约为798万吨,占再生金属原料供应量60%以上,其中废铜回收量约为135万吨,废铝回收量约为370万吨,废铅回收量约为160万吨,锌回收量约为133万吨。
趋势预测
2015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需求量不会有显著增加,市场价格也不会有明显提高。国内有色金属制品的消费量和社会积蓄量不断增加,初步估算,2015年国内废有色金属回收量将继续保持稳定,大幅增长的可能性较小。随着政府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2015年,有色金属回收利用市场环境有望进一步优化。
3.废塑料回收情况
2014年,我国塑料加工业仍位于合理区间运行,稳步增长,塑料制品产量为7387.78万吨,同比增长7.44%,塑料表观消费量达到9325.4万吨,国内塑料使用量约为6785.37万吨。据估算,我国2014年塑料回收再生利用量达到2825.43万吨,国内废塑料回收利用量约为2000万吨,同比增长46.4%。
趋势预测
2014年,我国塑料加工业仍位于合理区间运行,稳步增长,塑料制品产量为7 387.78万吨,同比增长7.44%,塑料表观消费量达到9 325.4万吨,国内塑料使用量约为6 785.37万吨。据估算,我国2014年塑料回收再生利用量达到2 825.43万吨,国内废塑料回收利用量约为2 000万吨,同比增长46.4%。
4.废纸回收情况
2014年,我国生产机制纸及纸板1.18亿吨,同比增长2.80%,全国制浆造纸及纸制品业企业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5%左右,2014年国产原生纸浆产量减少,各类商品纸浆进口量增加,同时废纸进口减少,国内回收废纸的利用比例有所提高。2014年,国内回收利用废纸4 400万吨,同比增长0.5%。
趋势预测
预计2015年国内制浆造纸及纸制品行业生产和消费情况将会延续2014年的态势,废纸回收行业总体会保持平稳,但市场不会有太大起色,整体表现应会略好于2014年。
5.废轮胎回收情况
2014年全国轮胎产量超过5.62亿条,其中子午线轮胎产量超过5.11亿条(全钢胎1.12亿条、半钢胎3.99亿条),子午化率90%。废旧轮胎年产生量约1 000万吨,无害化利用率约60%,其中翻新轮胎约1 400万条,再生橡胶产量约350万吨,橡胶粉产量约30万吨,其中用于生产改性沥青15万吨。
趋势预测
2015年,我国废旧轮胎年产生量约1 100万吨,受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和“三不包”(不包修、不包换、不包退)轮胎的影响,轮胎翻新企业近70%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轮胎翻新数量预计将同比减少50%以上。由于受天然橡胶价格和环保的影响,造成再生橡胶的需求量大大降低,再生橡胶生产将比2014年下降30%左右,规模大管理规范的企业将受到国家的支持。橡胶粉产量约35万吨,其中用于生产改性沥青15万吨。
6.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情况
2014年中国家用电冰箱产量为9 337万台,同比下降0.04%;生产房间空气调节器1.57亿台,同比增长11.46%;洗衣机产量7 114.33万台,同比下降1.2%;生产微型计算机3.51亿台,同比下降0.8%;彩电产量15 541.94万台,同比增长10.8%。2014年家电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41万亿元,增幅达到10%,共完成利税总额1 407.3亿元,利润总额931.6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9.5%和18.4%。
2014年,我国五种主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量约为13 583万台,约合31万吨。其中废电视机回收量为5 860万台;废电冰箱回收量为1 332万台;废洗衣机回收量为1 420万台;废房间空调器回收量为1 961万台;废微型计算机回收量为3 010万台。
趋势预测
2015年,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中首批目录产品(四机一脑)的理论报废量将继续增长。而黑白电视机的理论报废量仍将持续下降。由于首批目录产品中,电视机处理量巨大、且补贴标准高,导致处理基金收支严重失衡。目前,财政部正在研究调整处理基金征收和补贴标准。预计2015年,在新的基金征收和补贴标准下,首批目录产品的回收处理数量较2014年持平或略有下降。
7.报废汽车回收情况
2014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5 44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972万辆),同比增长12.4%。2014年我国回收拆解报废汽车220万辆,其回收量占汽车保有量的1.42%。2014年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稳步推进,全国获得拆解资质的企业数量达597家,同比增加3.65%;隶属回收网点2432个,同比增长1.4%。报废汽车回收网点已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域。
趋势预测
2015年,国内宏观经济增速继续减弱,市场需求复苏动力不足,尤其是我国钢铁行业仍在进行结构调整,导致钢材产能下降,废钢价格低迷不振,也将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销售产生不利影响。但2015年又是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面临经营困难与发展机遇并存的一年,预计报废汽车回收量可达到280万辆,同比增长27.3%,企业经济效益也会进一步提升。
8.报废船舶回收情况
2014年,国内拆船企业拆解国内外各类废船251艘193万轻吨(约合83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2.4%。其中,国内废船109万轻吨,同比增长111.8%;进口废船85万轻吨,同比下降57.2%。
趋势预测
预计国内拆船业2015年废船拆解量仍将继续呈现下滑的态势,预计将回落20%以上。
9.废玻璃回收情况
2014年我国生产平板玻璃79 262万箱,同比增长1.1%,日用玻璃器皿及包装容器产量2 500万吨左右。我国废玻璃回收量为855万吨,同比增长0.7%。
趋势预测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玻璃行业经济运行形势严峻,22%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超过了37亿元,增长67%。由此可见,2015年玻璃行业行情不容乐观。
10.废电池回收情况
2014年我国电池产量约476.8亿只,其中,锂离子电池累计完成产量52.87亿只,同比增长10.9%;原电池产量312.5亿只,同比增加0.15%。电池出口总量296.3亿只,进口电池总量47.4亿只,电池消费量227.9亿只。2014年废电池(铅酸电池除外)回收量约为9.5万吨,其中:废一次电池回收量约为3万吨,废二次电池回收量约为6.5万吨。
趋势预测
关键词:再生资源回收;科学管理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39-01
0 引言
目前北京市朝阳区的再生资源回收已初步形成以物资回收公司为主体、基本覆盖全区的回收体系,但是其废旧再生资源回收与再利用还存在着较多问题。由于旧的管理体系不能适应市场运行机制的要求,而新的管理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使得朝阳区的资源再生产业长期处在一种无序管理和无序竞争的状态下,市场结构呈现出小、散、乱、杂的局面,资源浪费严重,产生了严重的二次污染。
北京朝阳区作为北京主要商务区,合理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关系到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实现朝阳区废旧资源再生产业健康发展,保证产业链能够正常有序的运转,本文建立能够适应和保证朝阳区再生资源产业链健康运转的综合管理体系,从四个角度为北京市朝阳区废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事业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1 北京市朝阳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北京市朝阳区废旧物资主要有废旧纸张,废塑料,废旧电器,木材,轮胎,玻璃,各类杂品,年再生资源回收量约80万吨。朝阳区共有废旧回收网点800多个,覆盖率达到93.5%,城乡结合部地区共有各类废品回收集散市场40余处,占地面积超过1000亩。但因缺乏统一管理和规范建设,整体发展层次不高,规范化建设的回收亭仅占20%,多数还是以临时摊位和流动摊贩为主。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体系主要涉及收集、储存、运输、处理4个环节。朝阳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废品回收集散市场亟待整顿和规范;其次,前端回收网络缺乏统一规范管理;再次,回收行业整体发展处于低谷期。更好地利用北京市朝阳区再生资源,提高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正确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北京市朝阳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思路研究
2.1 回收利用网络和路径方面
对朝阳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路径进行合理设计和流程再造,在朝阳区每个街道选址3-5个封闭式再生资源回收站,满足居民废品交售要求,促进无序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尽快退出城市道路公共空间;在不具备建设封闭式再生资源回收站的地方,应当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原有无序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进行升级改造;封闭式再生资源回收站收集的废旧物品,经过分拣分类将使用再生资源专用车直接运送到利用厂家,不再运往本市回收市场,以促进北京市废品回收市场外迁或取缔、人口疏解。封闭式再生资源回收站定期开展环保、资源回收利用宣传活动,定期对回收人员开展相关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服务水平,消除缺金短两、偷盗、破坏市政设施、收脏销赃等隐患,引导广大社区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2.2 财政金融方面
(1)政府采购和投资支持。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同有关部门制定政府采购目录时,应优先考虑列入经认定的再生资源利用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印有环保局统一制定的标识的产品。北京市朝阳区应当加大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政策扶持,将再生资源回收作为公共事业进行投资,可以要求受政府投资的企业每年将利润的一部分交给朝阳区政府。还可以吸收和引导民间资本大量进入再生资源行业。
(2)税收政策和贷款优惠。
建立完整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免税减税退税机制,可以对朝阳区部分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实行免税制,用低税率减轻企业压力。对于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银行应当从利率、期限等多个方面提供优惠。银行可以从期限上给予优惠,延长还款年限。
(3)专项基金。
政府每年从财政中拨出一定资金用于成立“再生资源回收”财政专项基金,防止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风险。建立“废旧资源回收”基金,基金用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希望工程事业;另一部分用于防范金融风险,同财政专项基金共同作用。
2.3 相应法规设计方面
(1)生产责任制。
北京市应以国家法律为基础,要求制造企业在产品设计时考虑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同时使制造者、销售者、消费者共同承担起产品回收、再生、处置的责任。
(2)抵押金返还制。
通过对每户收取一定的费用,该制度通过收取押金使不回收再生资源的行为付出丧失押金的代价,从而以经济利益驱使居民将再生资源交回制定部门,达到回收再生资源的目的。
(3)绿色采购和清洁生产制度。
通过政府庞大的采购力量,优先购买对环境影响较少的环境标志产品,促进企业环境行为的改善,推动国家循环经济及其具体措施的落实。朝阳区政府应鼓励企业将清洁生产运用于制造过程,这样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而且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绿色标准,有利于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提高回收利用率。
(4)其他针对性措施。
在朝阳区实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手机回收送话费政策;电池“以多换一”政策;学校旧书回收;塑料瓶换矿泉水活动等措施,通过这些鼓励性措施,为朝阳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法规设计起到补充作用。
2.4 宣传教育方面
朝阳区环保局可以鼓励志愿者活动,在社区进行宣传活动。对于中小学,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应将循环经济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相关知识纳入课程范畴。朝阳区商务委员会每年举办一个以“再生资源回收”为主题的活动周,举办“再生资源回收”主题公益晚会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影响力。北京市工商管理局拓宽其下设企业信用监督管理处的职能,将再生资源回收情况、废旧排放情况与企业信用挂钩,进而对企业形成更有约束力的监管。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应当在电视或流动媒体上插播公益广告,引导公众进行垃圾分类和废旧资源回收,唤醒公众的责任感。
3 总结
北京市朝阳区应当以建设“人文朝阳、科技朝阳、绿色朝阳”为目标,加大力度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本文通过从政策机制、规划设计、技术管理和实际操作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建立能够适应和保证再生资源产业链健康运转的综合管理体系,为朝阳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事业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促进污染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齐春莹.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问题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7,(5):41-43.
[2]刘新民.大力发展我国再生资源产业[J].中国金融,2006,(5):20-21.
[3]赖阳.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产业化的思考[J].市场营销导刊,2007,(5):14-18.
[4]赵红,张国郁.垃圾资源化的思考[J].网络信息技术,2003,(6):37-38.
[5]王爱兰.中外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比较与中国的推进策略[J].资源科学,2006,(9):108-113.
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环境和谐;条块结合、有序推进”的总体原则,力争用较短的时间建成覆盖全区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体系。具体工作目标是∶到年底规范和建设260个规范化回收站(点)、92%以上的社区设立规范化回收站(点),全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实施步骤
(一)成立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二)根据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要求,按照便民、维护市容环境卫生、公共安全和市民正常生活环境不受干扰的要求,制订全区回收网点布局规划、提出禁设点和区域建议,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适应需要的回收体系。
(三)到年底完成260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规范和建设工作。
(四)广泛宣传《条例》,引导广大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依规开展经营。通过规范一批、整改一批、淘汰一批的方式,取缔无照回收经营站(点),将站(点)压缩到适应市场需要的规模。
三、责任分工
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在再生资源回收管理体系建设和监管中的作用,回收站(点)的设置分布和建设以街道(社区)为主体、日常监管工作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责任落实。
(一)区商务局。负责区再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做好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备案工作;指导街道办事处落实回收站(点)建设工作;指导区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工作;负责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工作;编制再生资源发展规划。
(二)区发改委。负责将再生资源回收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指导编制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发展规划。
(三)工商分局。负责对再生资源回收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加大对无照经营的查处力度;按照全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和布局要求,即:每1000-1500户居民按1个回收站点(一般一个社区1至2个站点)、面积不小于20㎡的设立标准,办理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企业工商注册登记、年检等事宜。
(四)公安分局。负责组织打击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中的收赃、销赃、窝赃等违法犯罪行为;组织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回收站(点)的日常治安和消防检查等工作;为再生资源管理综合执法活动提供保障。
(五)质监分局。负责对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计量监督管理;指导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技术标准的实施。
(六)规土分局。将再生资源分拣中心、集散交易市场和规范化回收站(点)纳入区域布局规划。
(七)区城管局。负责取缔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占道经营行为;依法对再生资源分拣中心、集散交易市场和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环境卫生实施监督管理。
(八)区环保局。负责对再生资源分拣中心、集散交易市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依法对再生资源分拣中心、集散交易市场和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经营活动中的环境保护进行监督管理;依法对本区域内废弃电子物处理企业的资格审定。
(九)区财政局。将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所需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参与制定全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财政扶持政策;按照国家规定做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增值税返税工作。
(十)区科技局、国税局、地税局、区法制办等部门,要根据《条例》规定和政办〔〕6号文件精神,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工作。
(十一)区交通大队。负责对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专用运输车辆的资格审定和交通秩序管理。
(十二)各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布局和设置,即:按照每1000-1500户居民设立1个站点(一般一个社区1至2个站点)、面积不小于20㎡的标准确定规范化回收站(点)的设置地点;指导规范化回收站(点)的建设;负责本辖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摸底调查和再生资源体系建设宣传工作;配合工商、城管和环保等部门加强再生资源市场监督管理。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全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商务局办公,负责组织、协调全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定期召开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抓好工作落实。
(二)通力协作。全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严格监管,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全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三)强化宣传。各街道办事处要组织社区积极宣传《条例》,提高全民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重视、关心、支持、参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在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规范化建设工作过程中注重发现和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区商务局要指导区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加强对基层从事再生资源回收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nd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living waste. Based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ste recycling,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ste recovery and the measures that can be adopted, and provides appropriate reference for city's waste recycl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废品回收;可持续性;建议
【Keywords】waste recycling; sustainability; 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TQ340.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46-03
1 引言
目前我国针对废品回收方面的政策比较少,但是为了能够提高城市的环境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废品回收逐渐引起了城市政府的重视。在废品回收的模式上也逐渐形成规模化和制度化,其不仅整顿了废品回收的市场,还能够细致地将废品进行分类处理,让废品发挥更多的利用价值。
2 废品回收的概述
我国在近几年发展的过程中,对废品的回收进行改革,在废品处理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让废品回收的工作得到了可持续性发展。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现在每年的废品中废纸达到3600万吨、钢铁金属达到7900万吨、塑料制品达到1100万吨,这个数据还在逐年增加,这个数据也表明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在提升。在未来的几年中,我国的废品数量还会持续上升,而且种类也将以家电、汽车等机械设备为主,相应的纸张的废品数量会有所减少。这是因为现代人们的生活品质在上升,人们的生活中很多纸张的用品都被电子产品所替代,而现在电子产品的更换周期非常短,导致在废品回收的过程中,电子产品的数量在逐年增加。
3 废品回收的模式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众多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和废品在城市中有很多的回收方式,其中以个体方式进行回收是城市中非常常见的模式。在城市的各个位置都存在很多的废品收回站,一般情况这种个体的回收站都由几个人经营,对收回资金也是平等分配。这样的回收模式,投资少、工具简单、范围有限、对收回的物品处理也比较简单。
城市的废品随着人口的增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回收的方式也从单独的个体回收变成了企业模式,很多城市都有可再生资源回收站,其有完整的管理体系,能够对回收的物品进行妥善的保管,在运转方面也非常简单,而且可再生资源回收站能够避免出现对周边存放环境污染。而且大型的可再生资源回收站也会对城市中的小型个体回收站进行废品的回收,这样就能够减少小型回收站因为废品过多导致的堆积情况,也能够避免个体回收站因为不了解废品的处理导致的环境污染。
4 废品回收的现状
4.1 政府监督现状
在针对废品回收方面的监督和管理,一直是各大城市都在不断努力的方向。但是还是收到城市经济的现状的影响,让废品回收管理一直都是在原地徘徊,不难看出政府再次做出了管理监督力度还不到位,导致很多地区都存在重发展、轻监督,而且在针对废品回收方面也没有加大力度,让可能再生的废品资源出现了浪费的情况。所以建议在日后的发展中,政府应该积极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并加强对制度实施的监督和管理,以此达到对废旧物品的回收监督。
4.2 市场结构现状
在国内市场中,针对废旧回收的行业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由于在社会中回收的旧物都存在很多的资源性制约,若是在回收的过程中出现了管理的混乱,就会导致资源的浪费。所以为了能够让市场利益最大化,在废品回收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科学的处理,以此强化市场的结构。对于废品回收的企业来讲,若是出现了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就会影响因企业的运转,从而降低了对废品回收的工作效率。而且若是在市场中废品回收行业的空位出现缺失,也会直接影响市场的整体运行,更加会直接影响资源的整合。
4.3 处理工艺现状
在废品回收的过程中,主要的处理技术都是针对机械废品、纸张废品、电子废品等再生资源。但是目前我国针对废品处理工艺还存在不足的情况,技术的落后让废品再生资源出现了严重的浪费。我的废旧物品处理技术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整体运行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地方无法满足现有的废品处理。因为在技术处理的过程中,缺乏了实践经验,很多技术都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所以在未来的处理工艺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层次地进行研究和探索[1]。
4.4 公民环保意识现状
我国公民现在对环保的意识在逐渐加深,但是总体来说还是缺少相应的资源节约的意识,也缺少一定的环保意识。很多公民在生活中,都能够对周边的环境进行保护,但是还是缺少对废旧物品的价值意识,只能够看到废品物品的表面价值,却不能够体会到更深层次的价值。这也是因为公民环保再生意识的薄弱造成的,所以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建议对公民进行细致和广泛的再生资源的宣传,让公民能够从根本上了解废品在回收之后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利益和价值,从而也能够让城市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5 废品回收的可持续发展可采用的对策
5.1 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想要改变针对废品回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首先,针对应该加强对废品回收资源的认识开始,并重新启动启用废品资源。人们在利用地球上的资源的时候,很多都是不可再生的,而在生活中的废品资源很多都是钢铁或塑料,还有就是电子产品。所以在回收方面有很大的空间,废品回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针对废品的处理也直接影响到了千家万户的生活。再者,我国在各个城市中也摆放了垃圾分类处理的回收箱,虽然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也有了很大的成效。而各大城市也对废品回收的方式和形式进行了宣传教育,我国在废品回收处理方面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这样的现状也给人们带来了健康的生活环境,让人们更加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5.2 加强法制建设
我国在针对废品回收处理方面有很多的相关文件,针对废品回收再利用,也制定了更加详细的文件和工作规范。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废品回收利用是能够加快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利益。所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废品回收的相关法制建设,也建议在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例如,德国在针对废品收回可持续发展中建立了《包装材料处理法》,以此约束国家的废品回收处理问题。在发达国家的影响下,我国也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在实行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规模化,也让我国各个城市的废品回收再利用得到了健康的发展[2]。
5.3 加强行业监督
各个城市针对废品回收的管理一直都很严谨,但是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因为城市中废品回收站的数量过多,而且很多回收站都是个体经营,所以管理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建议针对废品回收建立相应的网络信息关系,鼓励废品回收企业加强自身的认知,并在工作的过程中提供自身环保意识,以资源再利用为持续发展的路线,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同时,在完善废品回收行业监督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个体回收的整体情况,因为在城市中回收废品还是以个体为主,而很多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因为利益的关系,在废品回收的时候没有记录来历,导致废品回收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城市部门针对废品回收企业和个人应该加强相应的引导,使废品回收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状态。
5.4 注重技术人员创新技术
我国现在的科技已经是在飞快地发展中,所以针对废品回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对城市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也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经济市场中,很多产品的生命周期比较短,导致淘汰物品的数量急速上升,这样就增加了废品回收企业运行的难度,很多没有及时回收的废品既影响了周边环境,还严重地污染了人们的生活。例如,以计算机为例,目前在10个家庭中,有8个家庭都配备了计算机,为了能够快速地接收信息,计算机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电视机的工作时间,让计算机的生命周期缩短了很多。针对计算机机械的回收处理,需要专业人员从中配合,其可以将报废的计算机进行拆卸,并对机箱中的主板或显卡进行分类处理,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利用创新的技术手段,还能够进行无害化的处理。
5.5 重视再造技术提高废品价值
在针对废品物品进行分类之后,根据其价值的存在可以分为四中情况。第一种,没有价值,进行无害处理;第二种,可以直接利用;第三种,部分零件已经不能够继续使用,但是其中的配件材料还能够进行二次使用;第四种,零件经过维修处理能够正常使用。这种形式就是再造技术,这是在废品回收可持续发展路线中的重要发展领域,其通过高科技技术将再生的零件进行重新设计和组装,或将废旧的零件恢复到原来的尺寸和性能,使其再次进行到生活中。由此可见,再造技术能够让废品提高其存在的价值,还能够减少能源的损失,让废品可以循环使用,从而加大废品的整体使用价值和存在的价值。
在我国再造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技术还没有成熟,主要的困难就是针对再生零件的尺寸还原和俗贾贫ǎ还有就是国家针对再生资源的使用还存在制度上的不完善,很多市场没有再生资源使用发展的空间。
废品的回收与处理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废品回收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环境的保护,还关系到社会的经济价值。在废品回收管理的过程中,建议加强对回收的监督管理,并完善相应的法制建设。重视技术人员的作用,并加大再造技术的使用和效率,以此提高废品的使用价值,也能够提高废品回收的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影响因素; DEMATEL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06.30
中图分类号:F25219;F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6)06-0140-05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newable resources recycling logistics from standpoints of government, enterprise and consumers systematically, and analyzes quantitativel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actors on the basis of 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Then it makes the casual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importance according to quantized results. Results point out that the recycle model and logistics system of the renewable resources, state industrial policies, laws and regulation, talent quality, and so on are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newable resources recycling logistics. In the end, it provides the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newable resources recycling logistics in China.
Key words:renewable resources; recycling logistics;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DEMATEL
引言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是指各类回收主体对再生资源(如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钢铁、废纸、废旧汽车等)回收过程中产生物流活动的集合。它主要包括再生资源收集、分拣、加工、搬运、仓储、包装、维修等物流作业内容[1]。随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以其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现状不容乐观,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以作坊式经营为主,规模小、场地简陋,简单从事“收废卖废”活动,缺乏主动回收意识,回收体系不健全、回收模式较为单一,导致回收率持续偏低,大量再生资源流入非法渠道,当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能力与回收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对所回收的再生资源缺乏科学管理,随意分类、无序堆放,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正成为制约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的瓶颈,日益受到实践界与理论界的关注。近期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将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工程作为十二项重点工程之一加以建设,国家商务部等五部委制定和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提出建设以逆向物流为特点的服务消费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这都表明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予以关注。理论上,关于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针对废旧家电、废旧汽车等具体品类的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优化、回收模式选择、回收体系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 [2-6],通过数理分析加实证研究实现科学决策。但我国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正处于起步期,局部的微观优化难以从根本解决再生资源回收发展面临的问题。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发展受到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政府起引导、规范作用,企业实际运作,消费者输送再生资源,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因此,本文运用DEMATEL方法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维度系统分析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发展所受到的各影响因素,探究各因素间相互影响机理,进而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为相关决策、建议提供理论参考。
1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发展影响因素体系
11政府方面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是保障再生资源有效回收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有效手段,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同时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有助于带动就业[7]。因此,对于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我国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国家应给予更多的扶持、引导,为回收站点的设置、集中存储用地的使用提供保障。同时由于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发展正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型期,亟需法规制度的引导,以此强化各类主体的责任,保障物流活动的有序进行。再者,由于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涉及环节众多,为保障回收效果,亟需对收集、储存、运输等环节制定相关标准,以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此外,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涉及回收站点的建立、集中堆存用地的规划、物流装卸搬运设备及中转运输车辆的购置、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等,加之由于受当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的制约,资源化产品经济效益尚未凸显,导致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的补贴支持。同时,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发展还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现代物流理念下的再生资源回收对物流工程与管理、循环经济、环境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最后,转型升级期的我国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发展需要政府做好宣传教育,以提高回收企业与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以及对政府相关扶持、鼓励政策的了解,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2)原因度为负值的因素为结果因素。据表4所示,结果因素中绝对值较大者主要有:价格水平(S8)、员工素质(S10)、信息化水平(S11)、储运分拣技术(S9)、回收模式与物流体系(S7)、教育引导(S5)等,这些因素主要来自于企业层面。企业是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发展的主体,企业回收价格、回收模式及物流体系、员工素质、回收分拣技术等都离不开国家政策层面对其的影响。因此,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扶持政策开展回收模式的创新、物流体系的构建、分拣技术的提高和信息平台的完善,推动再生资源回收物流集约化发展。
(3)中心度是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反映。据表4所示,回收模式与物流体系(S7)、政策引导(S1)、制度规范(S2)、资金支持(S3)、储运分拣技术(S9)、信息化水平(S11)、环保意识(S13)、员工素质(S10)等是中心度较大者,在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发展中值得重点关注。根据上述中心度较大的影响因素,可以得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政府引导,完善法规制度,强化资源意识。政府部门应加大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财政资金专项补贴力度,做好龙头回收企业培育、各类示范工程建设以及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引导企业、消费者积极参与推动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各类法规制度,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监管,营造良好的物流发展环境。
第二,企业积极创新回收模式、科学构建物流体系,以信息化推动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探索线上线下多元回收模式,并科学构建与之匹配的物流体系,合理确定物流网络结构及物流节点位置、数量,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12]。
第三,产教融合,结合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发展需要,各类院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急需人才,同时针对在职员工开展各类短期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此外,营造良好环境吸引优秀人才。
第四,加强舆论引导,提升消费者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
4结论
根据表4结果,分别对影响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发展的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维度中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中心度和原因度求和,得到表5。
参考文献:
[1]李文君.循环经济下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物流网络构建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 重庆: 重庆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6
[2]Masoud Zarei, Saeed Mansour, Ali Husseinzadeh, et al. Designing a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for End-of-life Vehicles Recovery [J].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0(20):1-16.
[3]秦小辉.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网络优化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董景峰,王刚,吕民,等.产品回收多级逆向物流网络优化设计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14):33-38.
[5]张军.基于集成定位运输路线安排问题的废旧家电逆向回收物流网络优化[J].计算机应用,2012,32(9): 2652-2655.
[6]张群,卫李蓉.逆向物流网络设计多目标随机规划模型[J].软科学,2015,199(10): 120-124.
[7]Der-Horng Lee, Meng Dong. A Heuristic Approach to Logistics Network Design for End-of-lease Computer Products Recovery [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2007, 106:1-20.
[8]周德群.系统工程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3-116.
[9]Jun-wei GAN, Zheng-gang HE, Zi-yue YANG.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for Supplier Selection under the Low-carbon Economy Based on DEMATEL[C].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Public Policy, 2012.1.
[10]Jing Shao, Marco Taisch, Miguel Ortega-Mier. A Grey-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 Analysis on the Barriers betwee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ducts and Consumers: Practitioners' View Points on the European Automobile Industry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6, 112(4): 3185-3194.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环境现状
一、环境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资源是人类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的必要保证。人类为了满足日益高涨的生活需求,不断地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甚至采用了掠夺式的开发手段。资源的枯竭已经使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已经是人类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进入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目前正在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向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但面对我国严峻的资源现状,如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确保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关键。
因此,如何选择一种更加合理、健康、节能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用尽量少的资源消耗去获得更为丰富多样的社会需求满足,并且从体制建设上保障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废弃物资源在物质性能上的可再生性,是其可再生利用的根本。利用循环再生原料是人类社会工业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保证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持资源循环利用的必要手段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循环经济理念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指导下,为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就是资源的循环利用。
因此,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去认识,不但要认识到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还要对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具体方法有足够的了解,做到从根本上提高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成效,满足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际需求。
二、环境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从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过程来看,可再生资源主要是对废弃物资的循环和再利用,不但实现了节约的目标,也发挥了废弃物资的重要作用,实现了废弃物资变废为宝的目的。因此,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角度出发,环境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环境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提高物资利用率的必要手段
在生产生活中,废弃物资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考虑到物资的自身特点,有些物资虽然处于废弃状态,但是具有一定的回收和再利用价值,只要加以正确的开发和回收,并辅以一定的科技手段,就会将废弃物资进行回收利用,提高其利用率。所以,对于废弃物资而言,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提高物资利用率的必要手段,对废弃物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环境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
通过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废旧物资找到了合理利用的方式,不但减少了物资重新生产的成本,也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了综合利用,实现了物资的循环利用。所以,从目前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看,出于提高循环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环境可在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和重要方法。
1.3 环境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对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总体物资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不但满足了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还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因此,对于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言,其意义在于有效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此,应对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有正确认识。
三、环境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方式分析
考虑到环境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应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式有足够的了解,并根据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开发与利用方式,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质量,满足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求。目前来看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1 做好物资回收工作
从目前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看,主要都集中在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上。在这一过程中,要想取得可再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预期效果,就要从物资回收环节入手,严格执行物资回收程序,加强废旧物资的回收工作,将废旧物资按照种类进行回收,减少开发与利用的难度,提高开发与利用的质量,满足开发与利用的实际需要。
1.2 细分资源的种类
在对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为了减少开发与利用的难度,提高开发与利用的综合效果,需要对资源的种类进行细分,按照可再生资源的类别做好分类工作,促进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质量的提高。为此,在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应将资源的分类当做重要工作之一,制定具体的回收种类划分标准,提高回收的准确率。
1.3 注重高科技手段的引进
为了保证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取得积极效果,应根据实际开发与利用过程,引进高科技手段,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效果,使一些重要原料和成分能够从废旧物资中提取出来,满足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需要。从目前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看,高科技手段的引进是十分必要的,对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4 注重实效性
从目前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看,在实际过程中应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以追求实效性为主要目的,完善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手段,提高开发与利用的整体效果,注重整个开发与利用过程的实效性,使整个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取得积极效果。为此,应根据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制定具体的实效性目标,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积极效果。
结束语
综合上述,在循环经济发展思路的指导下,从提高环境保护效果和经济发展质量的角度出发,做好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必须认真分析环境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并对具体做法有全面的了解,促进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取得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一、回购再造战略的内涵及逆向物流
1 回购再造战略的内涵。回购再造战略是指对油田生产单位所拥有的废旧生产物资进行回购,再造(再加工)、处理的过程,是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集成网络。
2 逆向物流管理的内涵。我们通常所说的物流是指“正向物流”,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不仅应该包括“正向”的物流,还应该包括“逆向”的物流。逆向物流属于油田供应链回购再造网络的一部分,是一种包含产品退回。物料代替、物资的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处理、旧物资修复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是对生产废旧物资的收集、分类、再处理、再使用进行管理的过程,具体包括了退回检验控制,回收再造流程的确立、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物资回购集中管理四个方面。
二、油田物资供应链实施回购再造战略的必要性
1 回购再造战略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油田供应链实施回购再造,既可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约生产物资采购成本,又可推动内部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2 回购再造战略是保护油田生产环境,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油田实施物资回购再造战略,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旧物资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消耗,既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又可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3 回购再造可杜绝潜在质量事故的发生。油田生产单位在淘汰产品、废品中暴露出的产品品质问题,将透过逆向物流信息系统不断传递到物资供应管理阶层。物资供应部门的管理者可以根据反馈的质量信息优选供应厂商、促使供应厂商在事前不断的改进产品品质管理,以根除产品品质不良的隐忧,可以提高潜在事故的透明度,让质量事故防患于未然。
4 回购再造行业发展效益优势明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它不仅可以减少对原生资源的开采、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还能节约了大量的资源,推动油田生产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油田创造增效之道,也可增加一定的就业岗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油田物资回收领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沿袭传统经营模式,管理机制有待创新。近几年来,在国家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政策下,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已有一定的规模,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基本还是采取“收进来、卖出去”的传统经营模式,没有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2 油田废旧物资回收机构规模小、技术手段落后。由于油田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油田废旧物资回收管理依然采用传统经营模式,对废旧物资仅限于“收”和“卖”,基本没有引进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用于再生资源的预处理和再加工,阻碍了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发展进程。
3 资源回收率低,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丢弃现象严重。油田生产每年投入约80亿的生产物资,物资种类涵盖56个大类,油田生产每年产生大量的废钢铁,旧设备,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电池,由于油田生产区域面积广阔,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旧物资零星分散,其回收、再加工,运输费用高,回购价格低;另一方面,油田废旧物资调剂中心受机构、人员因素影响,向生产单位回购废旧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偏少。种种因素导致目前油田废旧物资再回收利用率不到2。%,可回收再生资源隐性流失严重,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丢弃现象更加严重。
4 职工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不高。在油田内部,对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发展思路上还没有转到通过存量调整,挖潜改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资源意识”、“节约意识”有待加强。
5 激励机制不健全。油田目前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方面的政策、措施不完善,缺乏促进生产单位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激励政策。由于回收废旧物资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如果废旧物资回购价格过低,激励措施不到位,调动不了生产单位的积极性。
四、油田物资回收、再造、处理的策略和方法
1 建立油田物资回购再造管理机构。任何一种管理体制的推行,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具体运行才能实现。油田供应链要实施物资回购战略,首先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应当在对油田现有物资供应管理体制及油田物资供应链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建立物资回购再造专门机构,使之能够覆盖油田各级生产管理部门。我们可以以油田物资供应体制为主线,将现有的油田物资回收调剂中心改建成油田物资回购再造集中管理中心,将各二级供应部门设为物资回购再造的中转中心,各三级基层单位为物资回购再造物资供应点,形成一个建立在供应链有关环节上的完整的物资回购再造管理体系。油田物资回购再造集中管理中心行使油田废旧物资回购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全油田生产性废旧物资的集中回收,利用、处置,调剂和检查,负责向修复点,油田范围内再加工点、油田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单位,生产物资供应厂商提供回购的可再生或可利用资源,负责旧品再造后的分配、供应。
2 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物资回购再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整体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思路在一个方面的具体体现。所以,在油田物资供应链实施物资回购再造要从全局角度进行规划。首先要要克服和纠正“重大轻小,重新轻旧”的倾向,积极组织收购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对那些生产部门非常需要,但价值小、利润低或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再生资源品种,更应千方百计组织回收。其次,要摒弃“收进来、卖出去”的传统经营模式,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回收加工厂,采取清洗、除油,去污、干燥、拆解、剪切、打包,破碎等加工预处理手段,加工生产各类再生原料;最后,要根据物资回购的管理目标和业务流程,建立以三级物资回购供应点为基础的点多面广和服务功能齐全的物资回收体系、可再生物资交旧体系、废旧物资拆解体系、物资修复管理体系,返厂再加工管理体系,形成以回收和集中加工预处理为主体,为原油生产和油田建设提供合格再生原料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产业链条,从而提高整个油田物资供应链的总运行效率。
3 完善物资回购再造管理机制,畅通物资综合利用渠道。目前,虽然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已有一定的规模,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但是,油田供应链要实施物资回购战略,还需完善机制。首先,要认真落实国家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有关政策,争取油田有关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支持,获得对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处理部门和回购再造信息网络等方面项目的投资。加快资源综合利用的步伐;其次,要同有关部门结合,制定有效促进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政策措施;第三,要加强与油田外再生资源加工行业及行业协会的联系,寻求与它们的交流与合作,第四,协调好废旧物资上交,回收、分拆、再加工、利用单位的协作关系。
4 开发物资回购信息系统。信息流与物资的流通是相辅相成的,信息流在物资回购和逆向物流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信息在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中所采用的形式有些不同,但从根本上讲,信息都是为物流顺利、通畅的完成所服务的。油田目前实施物资回购战略、发展供应链的逆向物流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废旧物资信息数据的缺乏。包括废旧物资存在的准确位置、数量、可利用的程度、目前的管理状况等等,因此建立为物资回购和逆向物流服务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强化信息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准确、充足的附加信息对逆向物流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目前,一些网站从事某些二手产品的广告和销售,我们也可以加强与这类网站的联系,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市场行情、产品信息,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这类网站为自己做宣传,寻求与油田外可再生资源加工厂商的合作。
5 建立相关激励机制。为促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油田应当出台一定的激励政策。加大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支持力度,鼓励生产建设单位回收和利用。对上交的废旧物资,给予一定的价值返还;对利用再生资源的单位。可以按节约新物资的比例予以适当的奖励。
6 搭乘网络配送的运输载体,实现物资回购再造与网络配送整合。网络配送是正向物流的终点,而物资的回购再造是逆向物流的起点,二者可以通过油田物资供应链的运输载体实现物流供应链起点和终点的整合。即通过信息系统在完成网络配送的同时,利用网络配送的车辆,搭载回需回购再造物资至所需地点。
关键词:再生资源 增值税 政策 完善 税收优惠
再生资源增值税的现有政策
(一)产废环节
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和抵扣过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和旧货,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除其他个人外)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和旧货,减按2%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应当按照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二)回收环节
目前没有增值税优惠政策,即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三)用废环节
用废环节的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政策文件中。有关政策总结如下:
财税[2008]156号规定对销售以废旧轮胎为全部生产原料生产的胶粉和胎体100%来自废旧轮胎的翻新轮胎实行免征增值税政策;对销售以垃圾为燃料生产的电力或者热力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对销售自产的综合利用生物柴油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根据财税[2011]115号规定,第一,对垃圾处理劳务免征增值税。第二,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100%的政策的有:销售以餐厨垃圾、畜禽粪便、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三剩物、次小薪材包括利用上述资源发酵产生的沼气为原料生产的电力、热力、燃料;销售以废弃的动物油、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饲料级混合油、以人发为原料生产的档发;销售以三剩物、次小薪材和农作物秸秆等3类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生产的木(竹、秸秆)纤维板、木(竹、秸秆)刨花板,细木工板、活性炭、栲胶、水解酒精、炭棒。第三,销售下列自产货物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以废旧电池、废感光材料等原料生产的金、银、钯、铑、铜、铅、汞、锡、铋、碲、铟、硒、铂族金属;以废塑料等为原料生产的汽油、柴油等;以废弃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其制品为原料生产的纤维纱及织布、无纺布、毡、粘合剂及再生聚酯产品。
现行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性且未统筹考虑产废、回收、用废三个环节
再生资源的流通环节是一个整体,增值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应有一个整体考虑,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从我国近年来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出,相关政策的出台缺乏系统性考虑,没有综合考虑再生资源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本文调研的结果也证明,单一环节的增值税政策效果往往使许多从业者为了享受税收优惠而尽量满足所需条件,而未考虑整个流通环节。而且,每个环节的税收政策变动过于频繁,使从业者难以准确把握和预期。
(二)税负过重影响到再生资源的行业发展
再生资源的税负重主要体现在回收环节, 2011年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实行“全额征收,只征不退”,回收企业的税负率为国税 14.53%,地税 1.5983%,合计 16.128%。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高税负也加大了利废企业的税负。
1.高税负加重了企业负担。高税负使大部分回收企业举步维艰,经营业务无资金周转,生产困难,面临着停产半停产或关门歇业的危险。
2.高税负制约了正规回收企业的发展。从2011年不再执行退税政策后,再生资源正规回收企业,由于高税负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造成正规回收企业不如无资质的企业和个体户,依法纳税企业不如体外循环和无证经营企业。有些企业为了达到减轻税负、减缴税款的目的,在经营中实行无票交易,然后到税差低的地区开票,有的甚至虚开发票,在造成国家大量税收流失的同时,严重扰乱市场经营秩序,加剧了市场的混乱和竞争的局面。
3.高税负不利于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高税负导致废旧物资价格大幅增加,缩小了原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的价格差距,从而严重影响了再生资源的充分回收和循环利用。高税负导致用废企业采购成本大幅增加,致使再生资源采购价与原生资源采购价相差无几。一方面,回收企业更愿意将废旧物资销售给那些不要发票的用废企业;另一方面,许多用废企业会将更多目光投向原生资源,不愿意使用再生资源。
(三)众多再生资源“无票”交易造成大量税收流失
从现实来看,回收企业进货时索取发票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产废企业有意把销售款作为小金库,不给回收企业开发票;二是有大量的不要发票的购货者,导致产废企业制定了带票价和不带票价;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部队、破产企业、市政拆迁单位等社会组织处理废旧物资无法开具发票;四是部分个体工商户,没有办理税务登记,销货时没有发票;五是个人(不含个体工商户)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废旧物品免征增值税,国家现有政策对购进这部分货物的回收公司如何取得进项税抵扣没有明确,只能按规定补缴全额增值税;六是再生资源的回收者和用废者往往以现金交易的方式开展经营,不开发票的情形时有发生。这种再生资源增值税体外循环的运作模式,带来了巨大的税收流失。
(四)“一刀切”的监管措施加剧了再生资源市场的混乱
税务部门出于监管职责,层层加码陆续制定了越来越严格具体的规定,以防止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发生。但在具体操作中未能具体对待,使得那些税务部门监管到位的合法经营企业多方面受到限制,致使业务萎缩、效益下滑,面临生存危机。由于合法经营受限制,迫使部分合法经营单位由“正规军”转为“游击队”,增加了税务部门的监管难度,加剧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各地为了扶持再生资源企业发展,纷纷出台地方优惠政策,以增强地方企业的竞争力,但因各自为政出台的优惠政策不统一,致使各地回收企业的税负不平等,很多企业为了生存或增强竞争力,不得不采取抬高价格,降低质量标准等措施进行经营。严重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加剧了市场混乱和无序竞争的局面。
完善我国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建议
(一)完善我国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原则
1.增值税政策支持的信息依据要充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多的市场失灵呈现一定的假象,增值税政策的支持一定要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对我国再生资源利用的现状、前景、目标及过程所需的支持范围和力度都要有准确而畅通的信息渠道,同时针对不同问题,区别政策职能采取不同手段加以解决。
2.增值税政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再生资源的发展最终要靠市场的机制来彻底解决,税收政策的目标也是更好地实现再生资源进入市场,以促使其尽快步入商业化阶段。因此,应根据再生资源的市场规律,研究增值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中的决定性作用。
3.综合引导、各有侧重。从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三个环节来看,我国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完善应遵循“产废是基础,回收是重点,用废是补充”的指导思想,即产废环节不易制定过多优惠政策,以加强管理、完善票证为重点;增值税政策的制定应主要集中于回收环节,切实降低用废环节的增值税税负,更好地衔接其他两个环节;用废环节的税收以所得税为主,增值税为辅。
(二)重新认定再生资源的范围
应从国家层面对再生资源的范围进行细化的认定,笔者在与相关协会、企业的的座谈、考察中,发现山东省再生资源协会对再生资源的认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得到了大部分再生资源企业的认同。山东省再生资源协会依据当前经济技术条件的可行性和回收利用实践,着眼于今后发展,将再生资源大体划分为12类: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化学纤维;废造纸原料;废玻璃;废电池;报废机动车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农业废弃物;餐厨废弃物。以上12类,基本涵盖了当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主要类别。
(三)完善对再生资源各环节税收政策
1.产废环节。单位和个人销售再生资源应按规定缴纳增值税,对于现实中大量的没有资格开具发票的销售单位和个人,应当由所在地国税部门代开增值税发票,购买方以此作为入账凭证和进项税抵扣依据。同时,应该尽快完善购销双方签字盖章等手续,确保交易的真实性。
2.回收环节。实行即征即退政策,根据废旧物资主要来源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即征即退比例,对以生活废弃物为主的如废纸、废塑料等实行高比例(70%)退还,对以生产废弃物为主的如废金属实行低比例(50%)退还(这样可以使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综合税负率略低于其他行业)。调整后,要明确国税部门发票管理、稽查职责和即征即退审批权限,加强发票管理,简化审核程序,提高退税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速再生资源企业资金周转,有力支持再生资源企业发展。同时,设置即征即退的条件,支持合法的再生资源企业发展,真正做到扶强限劣。具体可增加以下条件:一是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00万元;二是年平均在册从业人员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医疗和失业保险等不得少于10人;三是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收购的废旧物资需相关部门定期予以认定。
3.用废环节。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建议具体的退税范围和标准同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共同制定。
(四)加强税收管理并规范市场秩序
一是加强销售发票管理,企业销售废旧物资,必须开具发票,其他单位和个人销售达到起征点的废旧物资,由国税部门代开发票。二是加强收购发票管理,购买纳税人的废旧物资,必须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三是加强收购资金管理,最大限度减少现金结算,可以规定单笔收购金额超过一定数额(比如1000元)的要实行转账结算,不得支付现金。四是规范再生资源经营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五是严格再生资源的退税管理。要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责任到人,加强管理,要进行分类查核,强化以票控管,强化税收分析,有效查找增值税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要积极推进纳税评估,切实提高再生资源企业的增值税征收管理质量。
(五)重点扶持“正规”经营企业
目前,我国再生资源的流通环节特别是回收环节的从业者相当一部分是小商小贩,税收管理的难度相当大。建议选定部分有信誉、有实力的骨干龙头企业,以连锁经营的方式,实行统一对外签约、统一货物购销、统一资金结算、统一申报税务,承担起规范经营管理的职责。在此前提下,主管税务机关给予重点税政扶持。如此,既降低了税务部门的监管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虚开发票的违法现象,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提高行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
(六)优先制定废纸、秸秆、发动机再制造等再生资源税收政策
再生资源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很难一步到位,应循序渐进。从行业来看,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应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又反应强烈且易于操作的行业先行试点。根据对再生资源行业的分析和调研结果,建议先选择废纸、秸秆、发动机再制造等几种资源进行试点,待其成功后再推广至其他行业。
参考文献:
1.宋冬林,赵新宇.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外部性的内部化问题研究―兼论资源税改革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1)
关键词:城市矿产
开发利用"城市矿产",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内在要求,是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中国正经历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矿产"产生量和蓄积量将大幅度增加,如不有效利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此,我们对永川港桥工业园"城市矿产"开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1 永川区"城市矿产"开发的现状
结合西部地区的资源特色和市场潜力,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开发建设永川港桥工业园,是永川港桥工业园求生存和求发展的重要举措。重庆永川港桥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位于港桥工业园范围内,基地规划面积3800亩,实施重点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14.57亿元,其中加工处理能力建设项目5个,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2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4个。为加快推动示范基地建设,成立了港桥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区领导小组,协调组织基地建设工作。目前,已启动1800亩城市矿产基地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2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35.7%。实现1800亩"七通一平"场地平整及骨干道路、排水体系建设,满足项目落户建设需求。
1.1 建成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园区
规划经过3年时间(2013-2015)的努力,建成一个汇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并举的现代化再生资源产业园(产业基地)。细化再生资源产业园功能,产业园设置多个再生资源集散交易、拆解利用与深加工中心。
1.2 产业框架初具雏形
(1)区域性再生资源集散市场
重庆市永川区港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长期从事废旧金属交易市场建设与运营,拥有丰富的集散市场运作经验。已开工兴建的港桥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将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此外,港桥"城市矿产"再生资源产业将充分利用现有回收企业和网点,同重庆各种规模和类型的企业在回收网络化、集中化处理方面进行合作。
(2)生产性废料数量日益增多
根据调查,目前,华科事业群西部生产园区的开工也标志着永川台商产业园成型,迄今为止,已拥有20家台湾企业入驻、产值超过70亿元的永川台商产业园已初具雏形,产品以PCB、鼠标、键盘等笔电配套产品为主,年消耗电解铜将超过6万吨,年产生废料超过1万吨。
1.3 回收渠道基础扎实
近年来,园区各级领导将构建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作为"城市矿产"示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力度,回收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企业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的原则和"方便居民,便于经营,设置得当,美观整洁"的要求,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废旧商品收购、储存、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的绿色回收网络。
1.4 自主创新科技先行
科学技术是加快再生资源产业化进程的推动力和支撑力,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途径。园区目前在废旧有色金属、废纸、废旧家电拆解及再制造方面拥有了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示范企业,带动了全区再生资源利用技术的整体提升。如重庆永川新格再生铝有限公司作为其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二次铝合金生产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新格已经形成了"回收-拆解-冶炼-压铸-制造"为一体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产业链。
1.5 强强合作助推发展
港桥园区管委会战略思维开放,注重寻求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成强强联合,经过多次深入考察交流,与国内循环经济领先企业新天地集团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合作共建港桥产业园区。
2 永川区"城市矿产"开发存在的问题
尽管重庆港桥再生资源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产业园区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定位不清晰,产业链体系薄弱,企业间关联度不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
2.1 从业企业规模较小,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目前从事再生资源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设备落后,加工工艺水平低这一致命硬伤,生产效率低,回收加工以手工劳动为主,拆解技术科技含量低,随意处理剩余的废渣废液,造成二次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2.2 社会化资源回收体系薄弱,公众参与意识不强
目前来看,我国大宗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情况较好,但广泛分布于家庭的废旧商品的回收组织化程度低,经营方式落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平台不健全,资源回收尤其是低价值的废品回收效果不明显。国内很多人对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存在模糊认识,如再生资源往往被人们视为"垃圾"和"破烂",公众对再制造的产品或再循环材料生产的产品存有偏见;对在回收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企业一般选择直排、乱堆置、乱填埋等会污染环境的处理方式,造成二次污染。
2.3 资源信息共享不充分,重复建设风险较大
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行业发展规划,回收网点少,布局不合理,导致居民交售再生资源存在困难,回收体系有待建立和健全。一直以来,政府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过程中缺乏有效地监控,大多数的废旧商品聚集经营和加工场所都是临时性用地。回收渠道无序、回收队伍散乱,已有的社区回收网络尚需完善。另外,由于缺乏行业规范和标准,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布局各不相同,不同规模的回收企业之间各自为政,分别建有自己的渠道来源和回收网点,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没有最大幅度实现再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2.4 产业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监督机构
目前再生资源产业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定位,这就导致园区在产业发展战略定位的模糊,缺乏合理区域规划和统一战略布局,造成无序竞争(如废旧汽车拆解永川是重庆人民政府特批的西部唯一的一家,但是现在大足也在搞一个;电子拆解更困难,重庆已有好几家,永川有一家在建,但没有资质)。由于多年来废旧商品回收在各地都有分散布点,形成了供销社、各类再生资源公司、再生资源企业分散布局的情况,彼此之间回收网络体系难以共享,建设项目难以协调,政府支持力度难以集中。永川港桥"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建设正是应对上述问题的关键方法。
3 永川区"城市矿产"开发的对策建议
(1)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研发链条;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应深入落实科技部《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拓展科技投入渠道和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研发链条,创新"逆向"科研思路和相关基础理论,提升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产业集聚程度,引进一批具有相当发展规模,技术创新水平高的示范企业。加强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
(2)完善相关政策配套与落实。
针对各类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自身特点,分门别类地制定相应的扶持、激励和惩治政策; 针对不同废弃资源,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加大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强化政策细化、接洽和落实,务求对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形成合力。
(3)完善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
建立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技术污染控制规范、再生产品的质量标准、再制造产品的质量认证制度、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评价标准和各类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的评价体系等,以期构筑系统、规范的评价和监管体系,促进产业规模化、高水平和生态化发展。
(4)加强再生资源原材料保障,减少或杜绝资源二次浪费、环境二次污染。
需要进一步加大宣教力度,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提高民众的资源循环意识,规范交投行为;逐步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回收网络,构建符合现阶段国情、先进完善的逆向物流体系;同时,规范和进一步提高国外再生资源的利用比例,从多角度提高我国再生资源规模化企业的原材料保障水平。强化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对引进项目的建设继续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低污染"的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做到七个强化,即:强化源头防控;强化环保审批程序;强化超前环保意识;强化设施运行管理;强化全局观念;强化环境排污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强化环境监测。
参考文献:
摘要 当前,北京市再生资源处置压力巨大,河北省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整体污染严重。为解决区域内再生资源存在的问题,基于京津冀生态一体化的背景,以再生铅为例,对区域内再生资源产业链协作的需求动力和分工西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北京市在政策、资金与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河北省在产业基础、产能、一卜^游产业链方丽的优势,提出双方互利的协作模式,即两地合作建立回收网络、共同补贴回收处置企业、联合打击非法企业等;最后在双方协作的机制设计层而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圈;生态一体化;再生资源;再生铅
京津冀城市圈中,北京市位于中心,汇聚了各种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服务功能,发展水平远高于周边城市。大量人口不断涌入,“大城市病”日益严重,交通拥堵、雾霾天气、垃圾围城等环境问题,将北京的城市生态承载能力逼向极限。
与此同时,由于优秀资源大量流向北京,河北省境内形成了“环京贫困带”。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加上经济落后、环保监管不力,密布的大量再生资源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高等问题,从另一个方面加重了京津冀城市圈的环境污染程度。近年来,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以及2013年北京雾霾严重时期,河北省各县市的再生资源熔炼回收企业被悉数勒令关停。京津冀地区因此逐渐由重视往来便利性的城市群一体化、经济协同分工参与全球竞争的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到重视区域生态共建的生态一体化阶段。
目前京津冀生态一体化研究处于机制探讨阶段,主要集中在绿化生态工程、低碳节能减排等方面,但针对区域内跨行政区划的再生资源产业链协作模式研究较少。京津冀地区生态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对各城市在再生资源产业链的功能上进行分工协作安排。
再生资源产业链协作的需求动力
再生资源产业,指回收生产与生活中产生的各类有价废料,并将其加工成新的可用资源的产业,可以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中出现的垃圾环境污染问题,并缓解资源压力,有利于地区的生态建设。再生资源产业链,包含对废弃物的回收、分类、加工与利用等环节,这些环节分布于京津冀区域,产业运行期间都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风险。如果要清洁环保地利用再生资源,地区内城市必须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
京津冀区域内各类报废资源量巨大,本研究以再生铅为例对区域内再生资源产业链协作进行探讨。
由于汽车与电动自行车保有量逐年迅速增长,随之每年产生大量的报废铅酸蓄电池。作为典型的危险废物,如果处置不当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但由于铅金属良好的再生性,回收工艺较简单,也属于典型的再生资源。报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产业链如图1所示,目前各环节均存在问题需要解决。
北京处置能力严重不足
据北京市交通局数据,截止到2014年3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551万辆;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270万辆,每块铅电池重量在15~20千克,使用周期较短。另外,据有关研究显示固定型与动力型电池的报废量也较大,综合考虑各因素,估算北京市每年的废电池产生量在12万~15万吨左右,详见表1。而北京市报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企业少,目前其回收量只占总报废量的10%左右。
北京新建厂址难以合规
根据2012年工信部新颁布的《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新建再生铅企业应远离居民集聚区等环境敏感地区,安全半径距离至少达到1公里。由于北京市门头沟等生态涵养区难以发展再生铅等再生资源产业,而房山等城市发展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过高,达到1037人/平方公里。综上,目前北京郊县难以寻找到适合新建处置工厂的地址来增加产能。
北京回收市场无序混乱
据2012年北京市环保核查公布数据,目前北京当地只有3家正规废电池回收收集企业,分别是生态岛、鼎泰鹏宇与中首精滤公司,每年回收量极低,大部分废电池都经由地下非法商贩回收。总体看,回收渠道依然处于分散无序状态,大多数小回收商没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大部分含铅废硫酸液被非法倾倒,严重污染水质和土壤;此外,这些小回收商往往趋利将废电池卖给回收价格更高的非法再生铅企业,从而造成二次污染。
河北正规企业处境艰难
目前区域内大型正规企业主要位于河北省,正规废铅处置回收企业,由于投入大量环保成本,总的处置回收成本显著高于地下非法小企业。一家无证非法回收企业,采用人工拆解、简单的熔炉就能进行铅酸电池回收,投入总成本不到10万元。而建成一个正规的铅蓄电池回收再生企业,投资却至少需要2亿元;此外,在处置期间,企业环保设施还需要高昂的运行维护成本。
正规企业回收成本过高,因此面临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是在最终产品价格不变甚至略降的情况下,回收成本比例过高,影响利润甚至导致亏损;第二是地下小企业因为环保成本过低,通过抬高废品价格大量回收废品,导致正规企业在合理价位收不到原料。
落后地区血铅事故隐患多
近几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保持高发态势。自2009年陕西凤翔血铅事件爆发后,截止到2011年初,我国涉及铅污染处理事件超过60起,媒体报道铅冶炼企业铅污染事件约24起。河北省是我国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大省,仅保定市就有大量的非法私人再生铅厂,虽然当地环保部门在加紧查处与取缔,但这些非法工厂的存在,依然是非常大的环境安全隐患。再生资源产业链分工协作的可行性
鉴于缺乏完整的再生资源产业体系,产业链中加工和再利用环节薄弱,北京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产业链亟需突破自身局限,建立起京津冀一体化的大产业链。要实现其中再生资源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各城市的优势,来弥补各自的缺陷,达到最优的产业链协作模式。这种协作模式的安排和部署,既能确保最小生态环境破坏和最低自然资源消耗,又能尽可能多的创造社会财富,最大化满足区域内人口的各种环境与经济需要。
北京的分工协作优势
政府关注环保问题。从2006年起,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多项涉及报废铅酸蓄电池的管理文件,包括《关于对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产品进行登记和实施目录管理的通知》(京环发[2006]3号)、 《关于加强机动车维修和拆解企业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京环发[2010] 147号)、《北京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管理办法》(京交运修发[2011] 58号)等。这些文件为监督与治理报废铅酸蓄电池的整条产业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有利于在北京实施回收网络正规化工作的开展。
大量的资金投入。从2001年申奥成功到2008年举办奥运会,北京累计投入环保资金1400亿元;2013年开始,北京计划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投入7600亿元,在治理垃圾与污水方面投入848亿元。这些投入将为北京市及京津冀地区的环保治理提供资金保障。
先进的技术支撑。我国再生有色金属回收工艺的核心研发部门,主要位于北京市,如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等,这些机构和院所在再生铅产业的技术研发方面已达到国际水平。北京市丰富的技术资源可以使其在整个再生资源产业链中提供技术支撑。
河北的分工协作优势
以保定为例,其位于河北省中部,距离北京市区直线距离仅120公里,共有人口1080万人,约占京津冀都市圈总人口的12%。
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保定市工业基础牢固、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具有明显的低价商务成本优势、廉价劳动力优势和基础制造业优势,在工业上具有相当基础,但在产出上大都属于资源型初级加工的低附加值产品,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在发展阶段上适合与京津形成梯队差异性,产业空间布局有很大的互补性。
合法处置产能高。保定市安新县发展废铅回收产业有几十年的历史,是河北省再生铅产业重点集聚地。经过2011年至今的严格环保审核后,河北省仅存3家大型合法再生铅企业都位于保定安新县,分别是保定港安、安建与华诚公司,年回收能力分别为18万吨、10万吨、8.3万吨。其安公司为全国第四大再生铅企业,这些公司在回收规模、工艺技术、厂址选择方面都满足各项环保法规要求。
紧密连接下游产业链群体。保定市是河北省铅酸蓄电池制造业的重点地区,目前河北通过环保审核的50家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其中保定市占到14家,电池制造组装能力达到1千万KVAh,其中保定风帆公司是全国第三大蓄电池制造企业。这些企业拥有非常成熟的市场经验,贴近下游产业链,产品可以方便地运输至下游企业。
再生资源产业链的协作模式设计
从产业链环节看,根据北京与保定所具有的要素特点和未来发展规划,今后产业链将会形成以北京为主导统筹布局,提业链协作资助资金后,保定配合执行安全环保处置的模式。
联合建设回收网络
北京与保定应建立联合回收网络,对废电池进行全程监管,并按正规要求进行运输,避免其流人非法渠道。具体可以效仿国外的两种回收模式:一是由北京市政府部门出台文件,批准设置专门进行铅酸蓄电池废弃物收集的专业回收机构,专业回收机构将回收的含铅废弃物料统一收集后,在保证运输安全规范的条件下,将其运输至保定市拥有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再生铅厂进行加工;二是北京市强制推行以旧换新、征收环保税、购买汽车预交抵押金等方式,批准保定市合法再生铅工厂,到北京直接进行回收。
共同补贴正规处置企业
日本的东京、大阪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均建有再生铅工厂,由于法规健全和环保资金充足,基本上不存在污染问题。根据美国2002年的统计数据,再生铅产业当年的铅排放只有46吨,在各类污染行业中排第六位,仅占总铅排放量的3.7%。因此,通过对相关行业进行合理规制,这一环保短板的消解是可以预期的。而目前国内呼吁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还处于讨论阶段,回收处置企业在运行阶段,没有从制造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因此,保定在帮助北京处置危废的同时,北京需要提供资金支持,来保证这些企业的正常运行。
联合打击区域内非法企业
在双方努力构建合法产业链的同时,无论是北京市境内的无证小回收商贩,还是河北省境内的地下小型再生铅企业,都会提高整个合法产业链的运行成本,并影响其运行效率,同时也会对地区共同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两地应成立联合产业链负责部门,共同监督境内存在的非法问题。
相互协作的保障机制建议
京津冀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在再生资源产业链中属于密不可分的共同体,但目前协作主要的障碍来自于不同的行政区划。
采取特许经营制度
建立再生铅回收利用企业的特许经营制度,形成有限竞争的长效机制。所谓特许经营制度是指,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市政公用事业投资者或者经营者,明确授权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经营某项市政公用事业产品或者提供某项服务的制度。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促使有限竞争的形成,又可以保障有限竞争的有序发展,是促使有限竞争长效机制形成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
建立环境押金制度
环境押金制度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该类产品时预先支付一定押金,只有当消费者将废弃物交回到具有特许经营资格的专门废弃物回收利用站点或企业时才能拿回押金。这种经济刺激制度会引导消费者主动将废弃物交回到专门的废弃物回收网点,一定程度上可以切断一些非法回收站点的原料来源,保障正规专业回收利用处理公司的原料供应,改变目前非法小作坊通过低技术设备投入甚至以污染环境为代价获得的价格优越性排挤正规回收利用企业、垄断该行业的现状。再生铅回收也可以参照建立此制度,例如汽车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缴纳一定金额的铅电池抵押款,在汽车报废时将其交至正规许可部门可获得押金返还。
统一的监管标准与执行
因为所属行政区域不同,在环保标准制定与污染排放监管方面,各地区各自为政,地方政府在关注自身利益的同时,可能会影响临近区域的利益,并且在发现临近区域有污染存在的情况下,也无法直接高效地干涉。因此,建议改革现有的区域环境管理体制,京津冀地方政府成立联合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区域内再生资源产业与环境问题,将以自身利益最大化转变为以整个区域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来进行决策并采取行动。首先,在污染排放方面实行统一标准;其次,打破地方保护,成立共同的产业监督部门,联合打击境内非法处置企业,对各地的企业进行统一监督。
实施生态共建资金支持
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目前多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应形成区域生态共建机制。经济较发达地区与危废产生量较大的地区,应提业支持资金的主要部分,补贴处置产业所在区域,承担再生资源产业主要的环保投入资金,并参与处置区域的生态环境恢复建设工作。最终保证既能环保地处理北京市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又能控制周边河北省的高排放,实现地区生态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矿山;资源;有色金属;再生利用;循环经济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全球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城市产生了大量废旧汽车、家电、塑料包装物等“垃圾”,总量高达数千亿吨,并以每年100亿吨的数量增加。这些“垃圾”里蕴藏着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以日本东北大学南条道夫为首的学者们于1988年首先提出“城市矿山”的概念,在我国又被称为“城市矿产”。城市矿山是废旧资源的形象描述,包括废旧汽车、家电、电线电缆、机电设备、通信工具、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等。这些废弃的“垃圾”中含有很多可用资源。以一吨废电脑为例,可回收金300g、银1000g、铜150g、其他稀有金属2000g,而1吨天然金矿石平均只能提炼出5克左右的黄金,城市矿山的品位是天然矿山的60~80倍,且加工处理费用与天然矿山相当甚至更少。可见,城市矿山是高品位的优良矿产资源。
城市矿山再生利用是指对废旧金属等资源的回收、二次开发和循环利用。城市矿山的再生利用是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将有效缓解当前世界资源短缺现状,是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重要着力点,有利于促进经济模式转变与经济发展。传统经济模式的资源使用模式是资源经过生产过程到消费环节最后变成废弃物过程,资源的重复使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严重。随着循环经济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人们转变思维方式,开启了人类对资源利用新的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下,资源进入经济社会系统后,资源在生产、消费过程中不再是单向的流动,而是双向循环模式,直至不可利用为止。城市矿山再生利用与原生资源相比,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2011年,我国再生资源利用已具规模,其中国内回收达到1.62亿吨、进口量达到4726万吨,如果生产出如此多的原生资源则需要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3.86亿吨,增加二氧化硫排放量370万吨,多产生固体废弃物9.14亿吨,增加开采4.5亿吨矿石,消耗6000万吨以上石油及多消耗2.83亿吨的标准煤。如果将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到380万吨,降低固体废弃物排放达到900万吨。因此,城市矿山的再生利用已经成为全球破解资源短缺矛盾、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参与资源大循环的重要途径,成为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举措。
二、国外城市矿山开发现状
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目前正在大力推动对城市矿山的开发。从2000年起,地球上的地上资源储量已超过地下资源的储量,因此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着手对城市矿山进行开发。目前,上述发达国家工业生产所消耗的金属原料已有40%是从废旧金属资源中提取得来的,形成了良性循环。
以天然资源严重不足的日本为例,开发城市矿山成为日本解决“资源高度依赖进口”难题的最有效方式。日本再生资源产业的从业人员达1400万人,年产值约3500亿美元。日本高度重视城市矿山再生利用,先后制定实施了近20项相关法律法规,资源再生利用理念深入民心。日本的每个小学生都会被组织去企业的废弃物回收生产线参观,从小开始进行资源再生利用教育。日本企业在设计产品时便考虑环保与回收方便,如尽量减少产品中塑料使用种类,与1983年相比,如今日本电视机使用塑料种类减少了80%,零件数减少了60%,大大减轻了回收的分解难度,大幅提高了分解回收速度。目前,日本所有城市都已严格实行垃圾分类,每年产生的大约5000万吨家庭垃圾经过细致分类后大部分变为可再生资源。通过一系列措施,日本资源循环利用率大幅提高,如空调达88%、电视达84%、冰箱达71%、洗衣机达68%。据日本物质和材料研究机构2012年7月公布的一份报告:日本的城市矿山已成为名符其实的资源宝藏,是世界上最大的金、银等资源国,有关金属储量与世界排名见表1。
不仅日本,其他发达国家的城市矿山再生产业已发展壮大。美国于1976年就制定和颁布《固体废弃物处置法》。美国已经有几个州已经规定新闻纸的一半必须使用再生纸制成。目前,美国的再生资源产业的规模已接近汽车产业规模。美国加州于1989年就已经通过《综合废弃物管理法令》,强制提高以再循环的方式处理固体废弃物比例并对未达到要求的城市进行处罚。到2010年,美国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的企业已经达到5.6万家,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美元以上,提供了超过百万个就业岗位。德国对玻璃、铝、锡、塑料等包装物全面进行分类回收,回收率分别达到97%以上,有效提高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关统计表明,20世纪末,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经达到2500亿美元,2010年达1.8万亿美元;到2040年,这一数字有望超过3万亿美元,再生资源产业提供的原料将由目前占总原料供给的40%提高到80%以上。
三、我国城市矿山开发现状
我国城市矿山再生利用还处于滞后状态,目前再生资源产业产值约200亿美元。而无论是对金属资源回收利用进行评价,还是对其他可回收利用的物质进行考察,我国一大批大中城市都已具备开发利用城市矿山的条件。2012年我国电子产品及汽车社会拥有量如表2所示,其中洗衣机等产品的社会保有量均超过1亿台。
目前,我国已进入电器电子产品及汽车进入更新换代期,废弃产品呈急剧增长态势。由于不同电子产品使用年限不一,其年报废率不一,如电脑年均报废率为20%、手机为35%、汽车为5%。我国每年报废的电子产品累计已达数亿台,因此我国城市矿山总量巨大。而与之对应的是我国日益紧缺的原生矿产资源,如铜资源。2012年我国铜精矿产量仅为162.57万吨(铜金属含量),而铜消费量在800万吨以上,单纯依靠铜精矿已远不能满足国内对铜的消费和生产需求,因此大量铜资源依靠国外进口满足。这种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城市矿山再生利用体系,无论技术装备还是政策法规等方面都亟待加强。
国家发改委已经预计到资源瓶颈对经济发展的束缚,在2009年就提出通过实施城市矿山10大工程来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政策措施的建议。建议提出要在两年时间内通过实施城市矿山10大工程,使得新增回收废钢铁、再生铜、铝、塑料的能力分别达到1600万吨、106万吨、133万吨和380万吨等,实现产值规模达到1900亿元,拉动社会投资达到300亿以上。为了推进城市矿产资源形成规模和高效利用,2010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启动了城市矿山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批准建立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安徽界首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湖南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等7个城市矿山示范基地。2010年10月,在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通知中强调要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截止2012年,国家已经批复了在全国29个城市建立矿山示范基地,我国已初步形成由东、中、西部19省区市22个示范基地组成的城市矿山网络。“十二五”期间,国家还将投资建设50个废旧金属、废弃电子产品、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和高效利用的城市矿山示范基地;引进一批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管理规范、利用规模化、辐射作用强的企业进园发展壮大产业;重点发展网络化回收体系、建立合理化产业链、使资源利用能够规模化、集中环保处理;发展先进固废处理装备、管理规范化,促进共享基础设施。同时,国家相关部门颁布《“十二五”国家废物资源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管理条例》等系列政策法规,以促进城市矿山快速健康发展。
四、我国城市矿山再生利用存在的若干问题
对比国内外城市矿山的利用开况,目前我国在资源再生利用方面的主要障碍是组织主体不明确、产业规模过小、企业普遍缺少技术研发积极性等,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起步晚,认识不足
国内对城市矿山回收利用重视程度远低于国外,国内更依赖于传统的资源开采,国外更重视资源的回收和再生利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学者便提出“城市矿山”概念,此后再生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废弃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而我国直至“十二五”期间才正式对城市矿山再生利用进行布局,起步晚、公众认知度低、社会重视程度低,“生产—消费—回收—再利用”网络尚未形成体系,造成城市矿山再生利用领域发展滞后、技术与装备落后的现状。
(二)相关政策法规滞后
日本等发达国家针对城市矿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共同完成可再生资源的回收与利用,规范再生资源产业。例如,日本2001年制定的《造就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明确回收再利用废旧金属是企业的义务,设立废旧金属回收园,让相关企业及研发机构入驻,组织对城市矿山进行全方位开发和利用,形成了《废弃物处理法》、《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容器包装再利用法》等几乎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法规,使各种废弃物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美国在1976年就制定了《资源保存和再生法》,在2010年又出台《原材料开发特别法》,通过加强对从事资源回收研究开发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快城市矿山开发步伐。欧盟于2003年出台法规,把一切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均列为回收再利用对象,甚至规定个人应回收数量。2008年又对这一法规进行修改,要求到2020年回收再利用率要提高到50%以上;出台《家电产品循环法》,对家庭回收再利用废旧家电、电子产品给予奖励。瑞士实施《关于电子产品回收与再利用》等措施,对生产者、进口商和消费者提出强制性要求。而我国近年来才推出零散政策,但仍未形成完整的法律法规,且城市矿山开发项目支持力度偏小,相关再生资源企业税收减免等政策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政策层面存在一定滞后。
(三)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国内再生领域普遍存在专业人才匮乏问题,尤其是中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国内各高校极少设置再生领域对口专业,后备力量严重缺乏。而日本等国家均建有再生领域相关培养机构或高校,人才储备丰富,理论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因此,专业人才匮乏是我国城市矿山再生利用务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四)技术落后
日本等国家通过分类立项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甚至细致研究了压缩机、电机、废电池等一系列类别,已经形成高效完整的拆解、分选、深加工的技术链,科技含量高、能耗较小。而我国再生领域技术水平低,存在技术薄弱、能耗高、劳动密集、深加工少、附加值低等问题,很多企业难以突破关键技术。
(五)装备相对落后
国外再生设备已日趋成熟,已研发完成城市矿山再生利用一系列装备,不同的再生工艺形成了不同的再生设备,如铜再生领域近年来出现了快速多功能组合再生机组等高新科技产品。相对而言,我国再生金属领域装备相对落后,尤其是小型再生企业,普遍存在能耗偏高、自动化程度低、效率偏低等问题。近年来,我国相关企业通过国外进口和自主研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再生领域装备水平,但仍存在一定差距。
五、城市矿山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及未来发展趋势
城市矿山种类复杂,品种多样,其再生利用是一项复杂的、高科技含量的工作。如果在城市矿山再生利用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技术与装备支持,一方面再生利用过程易存在流程长、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生产过程易产生大量废气、废水等,继而引发不同程度的环保问题;另一方面其再生出的产品附加值低,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城市矿山再生应用领域存在一系列技术与装备难题亟待突破。当前在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与装备主要有:(1)预处理装备和分离技术方面,包括废旧材料自动化分类技术,不同废旧材料机械化分离技术与装备,废料高效自动化破碎分选一体化技术与装备,废料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等;(2)循环利用及深加工技术和装备方面,包括再生产品深加工技术,废杂金属分级直接利用技术,再生金属精炼净化技术与装备,残杂贵金属回收利用技术,塑料改性及合成技术等;(3)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方面,包括废金属节能降耗熔炼技术及装备,余热回收利用技术与装备,再生行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再生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治理技术和设备,再生金属产业集群区域内的环境修复技术,对有毒有害物质生成机理、治理技术和快速监测技术与装备等;(4)技术标准和规范方面,包括废料、成品在线检测技术与装备,废杂料拆解分类技术标准,专业废料分类回收体系等。
结合国内外发展动态,城市矿山再生利用领域未来趋势主要如下:(1)国家扶持政策将进一步加大,相应法律法规日趋完善;(2)投资增加,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关键技术与装备难题逐渐突破;(3)园区规划逐渐合理,呈区域性发展模式,技术标准与规范逐渐完善;(4)再生资源在原料的比重增高,再生资源产量将大幅增加;(5)拆解、分选、加工装备逐渐朝着自动化、精细化方向发展;(6)设备能耗进一步降低,生产线三废排放逐渐减少,在线监测系统逐渐配备;(7)深加工产品成为再生资源行业利润增长点,逐步转变传统粗加工模式,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
六、结语
目前,我国城市矿山再生利用领域虽受回收体系不完善、企业盈利模式不清晰、相关财税支持政策不到位、专业人才匮乏、技术与装备落后等系列因素的制约,但它可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对于解决资源贫乏、控制和消除二次污染、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和稳定社会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我国对城市矿山重视程度的提高,相关政策规划的逐步落实,城市矿山再生利用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具备良好的投资前景。
参考文献:
[1]薛宝格.韩城市矿山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策[J].西北地质,2003(C00).
[2]刘兴利.积极开发城市矿山全面协调发展循环经济[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09).
[3]黄珊艳.金属资源争夺战之城市矿山[J].有色金属工程,2012(02).
[4]孙田裕美.开发城市矿山推动中国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5(11).
[5]王维.日本财团掘宝中国城市矿山[J].世界有色金属,2012(02).
[6]李海燕,任悦.探出新“矿山”产业区变废为宝[J].中国科技投资,2010(12).
[7]屠雯.透过城市矿山看资源国家管制[J].中国有色金属,2008(05).
[8]马迪.永不枯竭的“城市矿山”[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08).
[9]柳斌.在“城市矿山”里淘金[J].表面工程资讯,2010(05).
[10]李丹,赵浩,刘光伟.资源枯竭城市矿山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J].露天采矿技术,2010(05).
[11]王继红.资源型城市发展特色低碳经济的路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5).
[12]郑龙熙,王海洲.总括性资源观与城市矿山开发的讨论[J].有色矿冶,1997(06).
[13]崔婧.“城市矿山“修炼记[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2(10).
[14]张琳.把科技之跟深植在城市矿山开发的沃土之中——访北京中色再生金属研究所所长 张希忠[J].资源再生,2007(05).
[15]张曦文.城市矿山:富矿难采[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02).
[16]黄齐治.从“电子垃圾”到“城市矿产”[J].当代广西,2012(16).
[17]刘卓平.格林美:城市矿山开拓者[J].中国金属通报,2011(04).
[18]杨履榕,祝圣训.我国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的策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05).
[19]赵沛楠.政策助力城市矿产发展[J].中国投资,2010(07).
[20]徐滨士.中国再制造工程及其新发展[J].今日工程机械,2012(08).
[21]陈如德.城市矿产经济浅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02).
[22]周永生,易和鸣,肖遗规.浅议中国城市矿产的发展[J].生态经济,2012(08).
关键词:谷城县;循环经济;金洋模式;五山模式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能有效缓解资源,缓解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矛盾,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1]。近年来,我国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省市开展了两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各地区结合实际开展了本地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总结凝练出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案例,但是,目前大都为产业方面的模式案例,县域层面循环经济案例相对较少[2]。为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分别从产业、绿色回收、社会等方面归纳总结谷城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总结其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对推进县域循环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1谷城县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谷城县大力发展循环型产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循环型产业的带动下,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又反过来支撑着产业的发展。另外,谷城县在取得循环经济成效后,不断总结发展循环经济经验及模式,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构建了以湖北省为重点并向全国辐射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再生铅、再生钢铁、再生铝等循环型产业。探索形成了“金洋模式”、“五山模式”、“谷城‘城市矿产’基地模式”等循环经济发展典型模式。2013年,谷城县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地区。
2谷城县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2.1循环型工业模式
循环型工业又称“生态工业”,是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以工业排泄物为原料,实现循环生产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谷城县重点打造“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建材加工、纺织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四大工业循环链,其工业循环经济实践模式以“金洋模式”为典型,金洋公司专业从事废铅回收综合利用、铅基系列合金研制与生产,模式特点主要体现于两点。(1)建设循环闭合的废铅酸蓄电池循环利用链。以自建或合作的方式回收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的废铅酸蓄电池经机械拆解、破碎、分选等工序,再分别加工成还原铅、硫酸钠、再生塑料等,还原铅返销给铅酸蓄电池生产商,再生塑料制成新的蓄电池外壳,硫酸钠成为造纸、玻璃制品的原料,由此形成了完整的废铅酸蓄电池循环利用产业链,最大化利用废旧资源,提高了资源产出率。(2)坚持科技创新。金洋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通过应用自主研发的无污染再生铅生产、低温连续熔炼、铅膏湿法直接生产超细氧化铅、液态铅渣直接还原等先进技术,铅回收率达98.2%,既回收了铅资源,又减少了废水处理的费用,实现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2.2循环型农业模式
循环型农业是以循环经济理论指导农业生产的一种经济模式,它被赋予了科学的内涵,既具有由科学理论作为支撑的优势,又具有使经济和生态效益双重实现,以及带动工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主要特征。谷城县重点打造“林下经济、有机茶、生态养殖、生物质能源”四大农业循环链,其农业循环经济实践模式以“五山模式”为典型,五山镇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着力建设生态乡镇,其特点主要体现于两点。(1)发展循环生态农业。通过产业组合构建一体化的农业生态模式,形成物质循环利用的复合生态农业系统。依托专业合作社,推动食用菌、龙虾、茶园土鸡、生态土猪等生态种植养殖产业抱团发展,带动林下经济、有机茶、生态养殖等生态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沼气利用联结整合谷城农林牧渔产业发展,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2)建设循环生态农庄。谷城县以生态农庄为抓手,推进农业、农村废弃物的利用。以堰河村为示范,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废塑料、玻璃等干垃圾,厨房湿垃圾入沼气池沤肥返田,有害垃圾集中处理。建设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进行利用,实现了污水不外排。
2.3绿色回收模式
对于谷城县来说,绿色回收再生钢铁、再生铅、再生铝等再生资源,是其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一环。目前已经建立了多元化回收模式。(1)销售回收两网合一模式。建立销售网络和回收网络两网合一的模式,骆蓄公司利用其覆盖全国的蓄电池销售网络,实行以旧换新,抵价回收废旧蓄电池模式,实现铅资源、塑料资源的循环利用。(2)政府推动、企业运作模式。金洋公司通过积极争取湖北省政府的支持,在武汉市“1+8城市圈”建立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网络工作试点,目前已在湖北省内9个城市建立了稳定的回收网络。(3)资源共享回收模式。谷城县部分企业已在国内主要的资源集散地建立了稳定的回收点,实现废旧资源的稳定供给;同时依靠资源集散地的回收企业,采取合资合作建点的方式,建立资源回收模式。(4)固定回收网点模式。园区企业依靠在全国各地设立的固定回收网点、回收网络,建立资源回收模式,有效地回收铅酸蓄电池、废铝和废钢。通过上述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回收网络体系,现已建立起半径为500km的区域废旧资源回收圈,年回收资源量300万t,为企业的再生钢铁、再生铅、再生铝、汽车零部件等再生资源加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2.4循环型社会模式
循环型社会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再生资源利用、再制造、绿色消费等。谷城县利用再生资源的循环型社会模式以谷城“城市矿产”基地为代表,基地集聚了一大批废钢铁、废铅、废铝、废塑料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形成了完整、闭合的再生铅、再生铝、再生钢铁循环利用产业链。谷城“城市矿产”基地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于以下两点。(1)企业联动发展。基地依托县供销社、金洋公司、骆蓄公司等组建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回收废钢铁、废铅、废铝、废塑料等再生资源,以及县域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铝合金建材等重点产业产生的废旧金属、废塑料,通过金洋、金耐特等企业的专业化分拣和加工,生产出高品质的再生铅、再生铝、再生钢铁、再生塑料等再生材料,再供给基地内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铝合金建材等企业,实现了再生资源的就地转化,有效推动了基地再生资源产业和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铝合金建材等产业的共赢发展。(2)以良好服务吸引企业集聚。谷城县对基地重大项目建立“领导包保”、“项目服务秘书”等机制。同时,通过强化基地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建立产学研协作关系,培育出金洋、金耐特等一批废金属循环利用的技术领先者,吸引了废铅酸蓄电池、废钢铁、废铝等废旧资源利用企业快速向园区集聚。
3谷城县循环经济发展经验
3.1以产业化、规模化、精益化为根本途径推动循环经济大发展
多年来,谷城县结合当地铅酸蓄电池、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展需求,一直大力扶持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园区建设,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在企业、政府的不懈努力下,谷城以再生铅为代表的再生资源产业规模水平、技术水平不断发生嬗变,回收网络和渠道不断扩大,形成了强大的产业竞争优势[3],成为谷城两个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带动了关联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谷城县域经济的大发展,由传统的山区农业县向工业强县迈进。
3.2通过各领域协同推进,形成循环经济发展强大合力
谷城县率先在工业、农业、再生资源回收、“城市矿产”加工等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关键领域进行探索,形成了“金洋模式”、“五山模式”、“‘城市矿产’基地模式”等一批循环经济成功范式,并通过这些模式在各自领域较大范围的推广、复制,以及各领域、各层面的耦合链接,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循环发展,形成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4结语
谷城县选择循环经济之路,是一种典型的跨越式战略转型,即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之前选择了先进的发展战略和道路。其面临的技术经济困难要比东部大得多,然而循环经济却在中西部地区-谷城县成功地运作[4-5],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我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4.1坚持顶层设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如要从源头上化解积弊,在循环经济领域取得突破,必须要有合理的顶层设计。谷城县原本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矿产资源较少的中部山区农业县,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但谷城县根据矿产资源日益匮乏的严峻现实,以及再生资源所具有的显著的资源环境效益及成本优势,清晰地认识到循环经济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路径,长期坚持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不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先后获得若干循环经济国牌,在国内引起一定的反响。
4.2坚持一个定位
我国中西部部分地区急于发展经济,在发展建设中,缺乏先进的指导思想和统一的科学规划,仍处于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特别是招商引资之初,为吸引企业入驻而来者不拒,致使地区产业过多,产业定位不明确。而谷城县境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匮乏,谷城矿产资源偏少,原始的生产资料缺乏,以农业为主的谷城基础薄弱而不适合发展动脉产业,只适合发展静脉产业,谷城从开始就定位发展再生资源,再生钢铁、再生铅、再生铝等再生资源的利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逐步扩大产业的过程中,也一直以再生资源产业为主线,来发其他相关产业,如利用再生钢铁的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产业、利用再生铅的汽车蓄电池产业等,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4.3坚持模式推广
谷城县坚持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形成循环经济的较大规模。在工业领域,以“金洋模式”为示范,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实施关键补链项目,打造“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建材加工、纺织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四大工业循环链;在农业领域,以“五山模式”为示范,全力打造“林下经济、有机茶、生态养殖、生物质能源”四大农业循环链条;在回收网络方面,以金洋公司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网络为示范,建立覆盖周边500km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覆盖周边县市的生物质能源回收网络、覆盖全国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网络;在社会领域,以“城市矿产”基地为示范,建立先进、适用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模式、城市典型废弃物集中处置模式,生活、生产系统循环耦合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分别在各产业推广,循环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4.4坚持企业推动
国际公认的德国卡伦堡循环经济模式立足于园区企业间的合理链接,能源和副产品在系统内得到充分利用。谷城坚持将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力,在工业领域,依托金洋公司废铅酸蓄电池循环利用链条,打造有示范意义的闭合循环链条,同时金洋公司、骆蓄公司、美亚达公司、三环集团公司等重点企业在利用再生铅、再生铝、再生钢铁等方面形成上下游链接,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农业领域,依托玉皇剑公司、康利公司、再然公司等重点企业发展种养结合型、“农、旅”复合型循环农业;在绿色回收领域,依托金洋公司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骆蓄公司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网络、凯迪公司生物质回收网络等,逐步建立多元化、广覆盖的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因此,企业及企业间的循环是推动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动力。
作者:胡斌 吴雪莲 万迎峰 鲍仁冬 单位:湖北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汉循环经济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黄和平.基于生态效率的江西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学报,2015,35(9):1-10.
[2]陈艺,陈昕.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4):18-26.
[3]岳波波,李妮,武征,等.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构建[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38(7):88-90.
目前,我国废物回收再利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废物资源化已经成为环保产业的重要内容。如何更好地利用被废弃的资源?如何完善我国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对此,《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专访了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温宗国。
CEI:现在都在提倡发展循环经济,目前我国的废物循环利用的现状如何?哪些领域的废物循环利用做得比较好?
温宗国:近年来我国废物资源化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据统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每年增速达到10%20%,约占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的60%以上。预计伴随我国废物资源化处理规模与再生产品价值的进一步提高,2015年废物资源化年产值将达到约2万亿元,回收的再生资源量将达到2.2亿吨。目前,我国已有许多规模化的废物资源化骨干企业和大型基地,再生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我国已成功突破了废轮胎资源化的高值利用技术链条,实现了再生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并被应用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及天津滨海新区等标志性工程建设。但同时,废物资源化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我国废物资源化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尚无法满足废物资源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需求,再生资源产业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处于低端。“十一五”期间,我国废旧金属再生利用、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废旧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城市垃圾资源化等领域的重大成套装备研发取得较大进展,在这些领域的废物循环利用做得都比较好。
CEI:在你看来,我国产业废物循环利用的优势和不足主要在哪些方面?
温宗国:目前我国产业废物循环利用的主要优势是:废物回收量大,有价成分含量高,就业人口比较多。例如,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废旧机电产品、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废旧轮胎与废橡胶等社会消费品进入报废高峰期,每年回收量达到2亿吨以上,这些废物都富含有资源,资源回收潜力大。此外,废物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从业人口数有几千万。
不足之处主要是:产业废物成分复杂,再生利用率,再生附加值价值低,二次污染严重。尽管社会废物回收率与处置率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尚未实现有序回收与合理利用,基本依靠手工拆解和分选其中的价值较高的成分,大量伴生组分形成新的污染物排放。这同时也使得废物综合利用率仅约40%,城市垃圾资源化不到10%,许多再生产品以建材等低端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
CEI:推进资源再生回收利用的产业化,发力的重点应在哪些方面?
温宗国:我国应当重点寻求收运系统的突破。当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收运系统运营粗放、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信息统计、废物物流定位跟踪、优化调配管理、实时检测监测、收运分拣过程的高效预处理等集成技术。我国目前废物收运效率不高,流向无序,许多正规企业收不到产业废物和再生资源。我国应加大废物循环利用的立法工作、制度建设和产业政策制定,确保废物流向环境友好、资源利用效率高的企业。例如,尽快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制定再生产品的标准和废物资源化特许经营权、合同循环服务制度等。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推动若干废物资源化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研发,引领和支撑废物资源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例如,我国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对外依赖性大,许多方面都需要依靠从国外引进技术。
CEI:国外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上,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
温宗国:在国家战略上,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选择了绿色发展战略,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刺激经济复苏、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我国对废物资源化的产业内涵在战略上并没有得到明确,过度依赖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缺乏有效产业政策与市场调控手段。美国废物资源化产业每年产值达到2400亿美元,回收利用社会废物再生资源达到1.25亿吨,规模与我国基本相同,但单位废物资源化产值是我国的4倍。我国在政策上引导企业强化有价成分提取利用,提高资源转化效率,推动再生产品高值加工,重视二次污染控制,使得产业发展朝着清洁化、高值化、规模化发展。
国外在加强管理和制度建设方面也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提倡“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由企业回收废旧产品并利用“再制造”的绿色新技术,将废旧产品中可以再用的零部件用在新产品的制造中,节约了大量资源,减少了大量污染。自上世纪90年代后,德国开始重视有利用价值物质的循环再利用,出台了一批法律法规,把废物的循环再利用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从法律层面上确定了对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的要求。
CEI:目前已出台了哪些关于资源再生利用的政策?在你看来,哪些地方还需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扶持?
关键词:不可再生资源;社会成本;外部性;合理开发;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135-02
不可再生资源也称可耗竭资源,包括各种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非能源矿物质诸如铜、铁矿、重晶石等,它们是经过数百年的地质演变而形成的,储量固定不变,在某一时点上的任何使用都会减少后续时点可使用的数量,因此具有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经济陕速发展,当代人急功近利的索取欲,使得资源被过度开发,普遍存在高消耗、高污染、资源利用率低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由此凸显出一个不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开发的高昂社会成本问题。因此,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从社会成本的视角规制不合理开发方式,以求得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
一、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导致极大社会成本
(一)社会成本的概念
社会成本是人类社会各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对资源利用的争夺冲突,而引发的不直接由索取者承担而给其索取者自身和非索取者带来的负效应,最终是整体社会资源的不合理损失。社会成本最原始形态的物质表现是公共物品的随意获取和利用,如水、空气等。而随着利益主体的争夺冲突加剧,这部分物品在许多地区逐渐地转化为经济物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部分物品现在是并且将来还会是利益主体之间争夺的焦点。上述公共物品转化为经济物品的过程,简而言之,是一个资源利用的过程。这样社会成本损失问题的解决就转化为将资源不合理利用改造为合理利用的过程。
(二)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与高昂社会成本现状
目前,中国西部地区不可再生资源利用中产生高昂社会成本的现象表现为两个方面:
1.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浪费严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开采阶段浪费严重。中国不可再生资源总回采率仅为3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的只占1/3,综合回采率不足20%。二是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量高。中国以位居世界第二位的资源消费总量支持排名世界第三位的GDP,单位GDP的资源消耗高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国的能源消耗强度远高于发达国家,甚至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三是废弃资源回收率低。中国不可再生资源的总回收率只有30%比国外的先进水平低20%。
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于开发成本、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中国不可再生资源的粗放型、掠夺式开发比较普遍,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二氧化硫超标排放,大气浮尘指数过高;二是“挖地球”式的采掘生产作业方式严重破坏地表植被;三是地下过度开采造成地面塌陷,危及当地居民与生态的安全。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了资源开发的高昂社会成本。
(三)贵州重晶石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重晶石是一种最重要的含钡矿石,是制取金属钡及钡化物的主要工业原料。贵州省重晶石已探明资源储量排在广西之后,列全国第二位,可采储量1395.5万吨,全国排名第一。且资源分布集中度高,87.6%的资源储量集中在黔东南州天柱县大河边,8.35%资源储量分布于安顺市镇宁县。贵州重晶石资源量大、质优,且分布集中,是国内乃至全球集约发展钡盐特色产业最具优势的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贵州重晶石资源的开发利用,长期停留在分散开矿、磨粉出售原矿或重晶石粉的初级阶段,并末形成产业。尽管近年有所改善,但总体开采状况仍不乐观,主要表现为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开采经营模式,循环经济产业链尚未形成,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压力。开采企业普遍存在“小、散、乱”的现象,资源回收率低,选矿水平低,废石和尾矿乱堆乱放;资源未能有效利用,特别是大中型矿床未能做到规模化和集约化开发,浪费严重。这种无序开采带来的极大负外部性亟待规制。
二、资源不合理开采造成高昂社会成本的原因
1.矿产资源的产权模糊与社会成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其在经济收益分配上体现为国家获得开发矿产资源的资产收益,资源开采企业只为开采出来的资源交税,而不必为矿藏长期的整体收益“负责”。因为矿产资源是全民所有,就是全民负责,而全民负责往往会导致无人负责,这实质上是矿产资源的产权模糊。资源开采企业的短视行为因产权模糊而产生,一旦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短期丰厚利润的诱惑使企业“丢瘦拣肥”,进行“掠夺式”开采,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破坏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2.生产外部性与社会成本。“外部性”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萨缪尔森在其著名《经济学》中,对于外部性是这样定义的:外部性是指一件事对于他人产生有利(正外部性)或不利(负外部性)的影响,但不需要他人对此支付报酬或进行补偿的活动。当私人成本或收益不等于社会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资源开采企业的短视行为一方面满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需要,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不可再生资源在开采时期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破坏,资源开采企业不为此而付出代价,外部性就产生了。这与资源的长期有效利用目标是相背离的,必然会带来整个社会的福利损失。
三、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的规制思考
(一)改革资源税促进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外部性内部化
如何有效开发不可再生资源是关系到中国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而当前资源税改革所面临的直接问题就是如何在资源开采阶段减少浪费及减轻生态破坏,从而降低因生产外部性带来的社会成本。中国现行资源税存在较多不合理因素,如现行资源税征税范围过窄,调节广度不够,课税税额过低,计税方法不尽合理,税收调节效率低下等等。针对矿产资源生产外部性带来的高昂社会成本。急需对中国资源税进行改革。
1.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将水资源、森林和草场资源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且极易因资源开采外部性而受严重破坏的基础自然资源纳入征税范围,真正体现资源税的保护功能,使矿产资源地区生态保持良好,资源可持续开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采取从价定率的征税方式,设计合理的资源税税率。从价定率的征税方式可以将资源税收入与企业获得的级差收入内在地联系起来,使资源开采企业获得的收入在价格上涨时增加,应缴的资源税也相应增加,当价格下跌时,资源开采企业获得的收入减少,应缴的资源税也相应减少,这可以更
好地解决目前存在的企业税负不均衡、不对等问题。为了避免为获取短期超额利润而出现的采富弃贫现象,应将因资源自然条件不同产生超额级差收入部分收归政府,从而避免资源开采企业的短视行为。另外,应将税率与资源回采率相联系,使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资源的有效利用。
总之,地方政府部门应根据本地区资源环境实际状况,采取恰当方法,力求准确评估资源开采对环境的损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征税方式使资源开发带来的外部性内部化。
(二)促进产权市场化,强化政府监管
为保障国家和矿业企业双方的财产及收益基本权利,可通过招投标、公开拍卖等方式促进探矿权和采矿权出让进一步市场化,使一级市场向着公开化、公平化的方向发展。对二级市场交易问题进一步探索,逐步完善矿业权二级市场交易流转制度,培育矿业权二级市场,实现矿业权的有序流转,以加快探矿资本的回收,有利于缓解矿业资金的紧张状况,促进矿产资源的顺利开发。同时,要积极培育矿产资源市场交易评估的中介组织,使矿业权市场交易及矿产资源税的征收都建立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在政府有效监管下健康运行。
(三)通过资源合理定价,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资源税的改革直接影响到资源产品的价格,中国目前资源税平均费率较低,加大对自然资源流量征税,自然会提高自然资源价格。资源价格的提高既可以体现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又让人们意识到资源的枯竭性,以此鼓励并促使人们节约资源,更多地使用人力资源或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缓解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困境,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使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开发。
(四)发展生态工业,减少环境破坏
以生态工业促进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是降低因资源开发外部性产生的社会成本的有效途径。生态工业是模拟生态系统的功能,建立起相当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工业生态链,以低消耗、低(或无)污染、工业发展与生态协调为目标的新型工业。根据生态工业的生态链系统,把不可再生资源开采放人工业生态链相关环节。发展生态工业,需要构建工业生态化政策体系,把工业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植入工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综合规制各生态链环节协调发展,以有效减轻环境破坏,降低社会成本。
参考文献:
[1]徐 娟.不可再生资源合作开发的博弈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9):88-89.
[2]董 颖.资源环境因素对资源型产业群发展的影响分析[J].生态经济,2007,(7):37-41.
[3]彭燕燕.傅建设.资源利用角度社会成本新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9,(2):2.
[4]张伟.资源环境约束下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7):115-116.
[5]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z].贵州省重晶石开发利用指导规划,2009:2-4.
[6]曲振涛.杨恺钧.规制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