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信息通信的概念范文

信息通信的概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29 17:18: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信息通信的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信息通信的概念

篇1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发展;校园服务;学生;手机app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0-0228-01

移动互联网将信息的接受和发送都通过与人日夜为伴的移动设备完成,信息被聚合成以人为核心的信息集。无疑手机是这些移动设备中中重要的角色,然而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促进了手机APP客户端的开发,近年来各种手机APP琳琅满目,已经能够满足用户的生活基本需求。但是对于专一性的功能型的的APP却不那么完善,比如专为大学生打造的数字校园的手机APP。优秀的校园信息系统APP的开发能够完善数字化校园体系,打造数字校园文化和扩大信息交流平台。所以校园信息系统APP已经成为校园信息系统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基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引发的对数字校园的思考以及我们小组对于校园信息系统的设计概念进行分析。

1 研究方向

该项目研究将针对当前学校与学生信息不能及时传递与反馈的现状展开,同时满足各类学生以及教师对社交、资讯、娱乐等多方面的沟通需求,还包括校园路线,考试资讯,课程表,购物,转让,兼职,交友等需求。

2 立项依据

就目前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来看,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联系的软件过少,而学校与学生之间又需要大量信息的交换与交流,以APP的形式为校方与学生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无疑是方便快捷的。

3 研究内容

1)移动应用产品设计流程、方法与工具。2)同类产品的架构、功能与设计风格。3)本项目产品的定位、需求、信息架构、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原型展示。

调研内容:校方与学生之间沟通的具体需求;对市场上已有的信息交流平台进行评估;这款APP的市场价值。

4 研究方法

市场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学生及校方的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去评估这款APP的市场价值。通过调研了解要实现这款APP学生和校方都有什么具体的需求,从而去丰富程序内容的完

整性。

搜集材料――搜集市场上已有的校方与学生之间信息交流平台,并对此平台进行研究,从中提取值得借鉴的内容,将其保留下来应用到APP系统中去。

系统内容的规划与设计――通过市场调研所提取的学生需要和对已有信息交流形式的探索实施APP系统内容的统筹设计,使其全面,方便操作。

视觉设计――简洁大方的界面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制作――信息架构、功能架构、界面、视觉科研内容。

结果(形式表现)――校园APP。

用户体验――根据用户体验结果进行一定的系统内容的完善与修改。

校园学生手机智能管理平台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开发技术,通过安装在计算机、智能手机的应用软件实现学生手机的智能管理,通过该平台,可轻松建立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直接联系、通知和布置作业等功能。有效的避免了对学生的重要信息流失,进一步提升学校老师对学生信息的高效整合管理。项目组成员经过市场调研以及网络课程的相关学习与讨论,致力通过APP的形式加强学校老师与同学之间的联系,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项目成果中的应用设计以校园消息下发为主,同时开设聊天功能,实现校领导与学生的直接对话,对于学校的教育创新改革具有实际的效果;同时包含企业校园招聘信息,学生可以通过上传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达到即时沟通的效果。应用内开设分享功能,可以帮助同学及时的传达信息,在校园的一个大圈子下迅速的帮助转发,用简单的方式达到目的。为丰富校园消息的传播渠道,为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校园新闻打造一个新的媒介。从总体到细节,层层设计、分布落实,完成系统的综合建设。

当然,要做好一个APP的运营并不是一件非常简略的作业。关于一款好的APP来说,本身的用户领会和内容质量以及后期的推行能够说是各占一半的权重。一款制作精巧的APP要是没有后期推行,设备的用户数量太少,就可能会堕入资金方面的疑问,结束致使消亡;而一款App产品即使推行做的再好、品牌影响力再大,只需APP的交互及用户领会方面存在疑问,用户也不会买你的账。所以就出现了如上海未星网络科技这样的专业APP高端定制公司,他们能够一同满足多样性、丰富性、垂直化和精细化的商场需求。上海未星网络科技,最早致力于研讨手机APP推行,他的中间团队首要来自互联网、推行两个领域一同的团队分配,为未星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及战略基础,能够为公司供应web2.0时代全方位的互动联系传达解决方案。无论是从App定制,仍是在App推行技术上,他们熟行业界来说都是不可拷贝的,一同上海未星网络科技完善的服务系统,还能帮忙公司最快速的查验App推行效果。

互联网改变生活,使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扁平化” “数字化”。通过调查分析中国互联网的受众群体主要集中在20-34岁的年轻大学生和上班族。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和上班族的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信息的总结与筛选也更加重要,进一步验证了数字校园的发展前景。数字校园存在很大的可用性。校园信息系统的APP作为这个时代的后起之秀更是肩负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巨大任务。

参考文献

[1]汪志宏.智慧校园的服务与应用的案例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7):65-66.

[2]胡晓,高鹰,刘长红.基于3G通信网络的移动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J].信息技术,2010,3(6):52-53.

[3]吴浩.高等院校无线数字化校园建设[J].价值工程,2011,4(18):16-17.

作者简介

篇2

【 关键词 】 选煤厂;库存管理系统;条码扫描枪;新概念;条码;身份ID卡

1 引言

保德洗选厂是设计处理能力1.8Mt/a的大型选煤厂,分为南北两个洗选车间,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转和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厂内建有物资库房,其库存管理业务主要包括入库、拣货、上架、补货、出库、月底盘点、报表统计,但是由于过去采用的传统的手工记账的办法,无法满足备件量大、出入库频繁、快速定位的要求。针对以上的问题,保德选煤厂结合自身的库存管理的实际情况,开发了新概念库存管理系统。新概念库存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电脑软件部分;二是数据采集部分;三是身份ID卡识别验证部分。

2 系统分析

2.1 出现库存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传统的选煤厂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1)管理滞后。由于信息的反馈不对称、不同步,造成管理层无法根据准确的库存数据来制定管理方案,造成管理的滞后。

(2)标识不清。由于相同物品放在多个仓库,可能造成大部分物资长期存储,或者部分物品重复采购,给物资采购工作和仓储管理带来极大困难。为了妥善解决标识不清的问题,将条形码技术和货架定位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有效的解决之。

(3)领用混乱。现行的领用制度是,只要现场有需要就可以到库房签字领料,造成领用的混乱。为了解决领用混乱的现状,提出了权限领用的问题,为每个车间有领用权限的人员每人配备一张RFID射频识别卡,在领用物品的时候必须由持卡人到读卡器上刷卡才能实现物资的出库,有效的管住了库存出库的大门。

2.2 系统需求分析

2.2.1 应用程序结构确定

应用程序的业务层次分为数据存储层(DAL)、业务处理层(BLL)和界面表示层(UL)三个层面,程序模式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结构,可以实现多台计算机共享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

2.2.2确定系统开发环境

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用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数据库软件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前端开发工具:Visual .NET。

2.2.3条形码设备的选择

条形码(Barcode)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由于本厂的系统本着实用和准确的原则选用了Code 128码作为条码的码制。经过市场调研和设备性能的测试,最终选择了科诚(GODEX G500U)条码打印机和优库980无线激光条码扫描枪。

2.2.4射频识别设备的选择。

射频识别技术(简称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新型编码识别技术。本厂系统从实用性、冗余性、综合性能等方面考虑,选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的一套完整的无线感应识别系统,射频部分选用RFM 001射频模块(读卡器)和身份ID卡(封装的RI TRP W4FF射频芯片和SA110天线)。

3 系统开发方案

3.1 系统功能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企业物资设备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从而达到企业仓库库存管理效率的目的。本库存管理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有:(1)库存管理的各种信息的输入,包括入库、出库、物资信息的输入等;(2)库存管理的各种信息的查询、修改和维护;(3)入库单、出库单的生成,日报表、月报表的生成;(4)在货品库存中加入所允许的最低库存字段,对所有库存物资实现监控和报警;(5)添加条码扫描和打印接口,便于将物资信息和条码对应,实现一物体一码便于定位物品,通过扫描器的条码扫描将得到的条码和物资信息进行对照可以实现物资信息的快速输入,达到物资的快速输入和输出的目的;(6)通过硬件接口将读卡器和程序连接,实现身份ID卡的识别和权限读取,将读取到的权限信息和出入库的权限进行比对,实现分权限出库的目的。

4 系统方案的实现

4.1 基本流程

①登录界面②用户通过读卡器进行身份ID卡的读卡操作③判断用户权限判④断用是否为合法用户⑤根据判断结果决定用户是否可以进入系统

4.1.1软件登录模块

用户通过该界面登录进入系统。首先用户使用身份ID卡(射频卡)在读卡器上进行读卡操作,读卡器将读到的卡片信息传到在后台工作的接收函数,并触发主程序的用户验证程序,验证程序将卡片信息与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表里的信息进行比对,如果用户的登录标识正确就允许用户登录,并将用户的相应权限的标识传给程序的主界面。

4.1.2库存管理系统模块

软件主界面上的按钮数量是,通过登录界面传过来的用户信息和用户的权限信息,确定要显示的按钮。实现不同用户有不同的权限。在管理系统主界面上可以实现普通管理系统的入库、出库、入库出库信息查询等操作。

4.1.3条码的应用

为了实现货物的精确定位和查询,将每一种货物都进行编码,保证一物一码。先用条码打印机将编好码的货物数码打印成条码,贴到货架上,以便出入库时用条码扫描器进行扫描,实现快速的出入库。

4.1.4射频身份ID卡的应用

当用户出库时需要进行身份验证时,可以用身份ID卡在读卡器上进行验证。身份验证是保证有权限的人员才能对相关物品进行出库的操作,具体操作是想将身份ID卡放到读卡器上,读卡器将卡片的信息通过数据线传到后台的卡片信息接收程序上,接收程序接收到信息后就将信息发送给,后台的权限验证程序,如验证有权出库就将出库的按钮的有效性设置为TURE,然后点击该按钮就可以完成出库的操作。如果没有权限出库就提示该卡片没有权限出库。

5 结束语

在使用了新概念库存管理系统在保德洗选厂的实际应用,实现了物资的快速的出入库及物资的流向定位,便于对库存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能严格的控制库存的数量,减少了运营成本。

参考文献

[1] [美]唐纳德・沃尔特斯.李习文,李斌译.库存控制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

[2] 东方人华主编.《Visual C#.NET范例入门与提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可视化;交互;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以高等数学、电路原理等课程为基础,是后续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的先修课程,在教学环节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上来看,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其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各个领域。学生学好该课程,对于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后期深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2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信号与系统”课程知识点繁多、理论性强、数学公式和推导较为复杂,特别是一些概念晦涩难懂。该课程是学生自入学以来遇到的第一门有关系统和变换域总体概念的课程,其中涉及到的变换域、三大变换等概念对刚接触该课程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现有的教学手段对抽象概念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板书无法清楚地表达这些概念,例如求两个信号的卷积,如果让教师在黑板上直接画出卷积的过程费时又费力。在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应用的今天,PPT的使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抽象概念带来的压力,比如利用图像可以将卷积的过程大致呈现出来。但是,静态的图像仍不够生动,传递给同学们的信息仍不够充分,还有待挖掘和完善。

通过对信息科学正在学习“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绝大多数同学希望电子教案的呈现方式更生动、更直观,特别是可以交互,而不仅仅是单一的静态文本与图片。从其他高校的“信号与系统”精品课程网站上,我们了解到,大多数高校的课程网上可视化板块在为数不多的课程网上出现了与课程中某些知识点相关的动画演示,但这些演示对知识点的体现与挖掘不够生动、深入,交互性不强,且课件的开发完全以教师的“教”为主体,忽略了以学生“学”为主体的设计思想。因此,如何结合更丰富、便于交互的教学方式,如何使“信号与系统”中抽象概念的阐述更加生动,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和掌握是该课程教学改革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抽象概念的可视化进行探索,利用可视化的生动形象的特点和交互性强的优势来加强教学中学生对抽象概念深刻理解的效果。

3抽象概念的可视化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焦点,可视化理念也逐渐引入教学中,如网络、视频、动画等。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文本、图形、仿真、动画等相结合的方式,将抽象概念可视化,使其具有直观、易懂,提高教学效率;同时采用交互性界面,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启发深入思考,从而引导自主学习。

下面以周期矩形信号频谱分析和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的时域特性为例,探究可视化在“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的应用。

3.1周期矩形信号的频谱分析

对周期信号而言,可利用傅里叶级数进行频谱分析。由数学知识知,当周期信号满足狄利克雷条件时,能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其形式为:定义复数频谱为 ,由上式可知,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下述三个共性:(1)频谱由不连续的谱线组成,每一条谱线代表一个分量,即频谱具有离散性;(2)频谱的每条谱线都只能出现在基波频率ω的整数倍的频率上,即频谱具有谐波性;(3)频谱的各条谱线的高度,即各次谐波的振幅总是随着谐波次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谐波次数无限增大时,谐波分量的振幅也就无限趋小,即频谱具有收敛性。

这三个共性从数学公式及具体信号的频谱图(见图1)上都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比较容易理解,是对周期信号频谱特性的定性分析和宏观认识。然而,当涉及到频谱包络、谱线间隔及其与时域波形的对应关系等概念时,单从公式上不易理解,至少不易直观发觉,而需要适当的推导和变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以周期矩形信号为例,时、频域参量间的关系是其频谱特性的关键点,对于深刻理解频谱特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时域参数包括幅度、脉宽和周期,而其频谱分量、谱线间隔与它们密切相关。由数学分析可知,频谱分量的大小正比于幅度、脉宽,反比于周期;谱线包络按抽样函数的规律变化;谱线间隔与周期成反比。这三条规律隐藏在公式的数学背景下,不易发现,更不易理解,成为学生牢固掌握该特性的障碍。尽管直接从频谱图上可以看到周期矩形信号频谱的一些特征,然而,它只是静态地呈现变量之间的关系,且这种关系是不连续的,即当我们在时域改变一个参数时,频域就需要重新绘制频谱图,要想对频谱特性有个完整、全面的认识,需要绘制多幅频谱图,工作量大,不易扩展。对于周期(矩形)信号的频谱分析,这种图形方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因此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基于图形示意的局限性及学生学习的经验体会,我们尝试对频谱分析可视化,即将频谱分析以图形界面和动态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从而形象的阐释频谱特性、时频关系,同时增加交互性,通过改变时域参数来观测频谱图形变化,达到集理解、验证、探索于一体的学习效果。

图2所示为周期矩形信号频谱分析的主界面,时域参数设置栏通过单击按钮可实现相应参数的增减,参数改变引起的波形和频谱的变换同时对应在右侧图形界面上,其中包括原始时域波形图(右上)、频域加窗后时域恢复波形图(右中)、频谱图(右下)。自动演示栏单击后可即时显示相关参数连续变化时所对应的结果。此外,各种参数的改变配有相应的文字提示,便于学生快速熟悉界面和便于操作。该界面的参数设置功能,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从而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探索;自动演示功能则克服了板书的静态性和图形的离散性,以一种动态、连续的方式呈现时频域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图3所示为矩形脉冲宽度或周期与其频谱结构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到,当周期一定,脉宽增大时,谱线分量增大,谱线密度不变,带宽减小;而当脉宽一定,周期增大时,谱线包络零点不变,谱线分量减小,谱线变密。

在周期矩形信号频谱分析中,我们同时引进傅里叶有限级数,由此来探索均方误差的规律,并观测吉布斯现象。利用傅里叶级数的前N项和恢复矩形信号,则误差函数为: 。由数学知识可知,N愈大,均方误差愈小,即有限级数愈逼近原函数。为验证这一规律,可通过频率域加窗技术来实现,当频谱不变时,改变窗口大小,即可改变采集到的频谱分量的多少,然后将这些频谱分量转化为时域波形,就可得到窗口采样后恢复的信号。与原信号比较,窗口变化时,误差大小相应也发生变化,如图4所示。窗口增大,差值减小。同时,从恢复图形还可知,高频分量主要影响跳变,低频分量主要影响幅值。

当选取傅里叶级数的项数愈多,在所合成的波形SN中出现的峰起愈靠近f (t)的不连续点。理论证明,当所取的项数N很大时,该峰起值趋于一个常数,它大约等于总跳变值的9%,并从不连续点开始以起伏振荡的形式逐渐衰减下去,即吉布斯现象(见图5)。当N值增大时,峰起向两侧平移,且峰值减小,但当N很大时,峰值不能无限减小,最后越趋于总跳变的9%,同时,不同N值所合成的波形大致在矩形波形的半峰值处相交于一点。

通过周期矩形信号频谱分析的可视化,可动态连续的改变时域参数,观测频谱图形变化,探索时域到频域的变化关系;同时频域加窗,可恢复时域信号,通过与原信号比较,观测比较,来研究频域到时域的变化关系。这种交互的可视化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傅立叶变换的理解,与交互性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频谱分析的特性。

3.2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的时域特性

系统零状态响应的拉普拉斯变换与激励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称为“系统函数”(或网络函数),以表示。其中,zj表示第j个零点的位置,pi表示第i个极点的位置。

系统函数及其零极点分布在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中,是不可缺少的强有力的工具。由于系统函数与冲激响应是一对拉氏变换,因此只要知道在S平面上零极点地分布情况,就可判断系统的特性,从而获知系统的性能。

然而,复频域这个概念,包含了实部和虚部。学生对它的理解也只局限于以前的数学计算,而对其在拉氏变换中的物理含义很难理解,对初学者而言,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抽象概念,而且拉普拉斯变换的积分区间是复数,用数学方法也是比较难计算的。因此,传统的教学(文字,图形,公式推导)是很难达到教学要求的。

为了使学生更加明了、直观地在思维中建立复频域的系统函数与时域的冲激响应的关系,理解复频域的物理含义,我们采用概念可视化,即用图形化的演示让学生对两个域有直观的认识,并且增加交互性,通过改变复频域上系统函数零、极点的个数、位置等参数,观测在时间域上对应的冲激响应的波形变化,让学生加深对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特性的理解和对系统函数的重要性的认识。

图6所示为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及其时域特性的主界面,左侧为复频域坐标系,显示系统函数零极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分别用圆点和叉叉表示);右侧为时间域坐标系,显示系统函数对应的冲激响应的波形。左上角的三个下拉菜单按钮分别对应了:极点个数选择,零点个数选择,

以及自动演示,可供选择不同个数的零极点。通过自动演示,可以单一地连续地改变一个变量的大小(零点/极点),更加直观的观测系统零极点位置对应到时间域上冲激响应的波形变化。界面中的零点、极点按钮可以手动地在复频域平面上通过单击鼠标来确定零极点的位置,同时实时观察零点(极点)处于某个特定位置上时,系统的时域波形情况以及对应的系统函数的表达式和零极点确定的数值,学生能从中更好地体会到零极点的作用。这种数形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从理论上和形象上加深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为了方便理解,在界面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加入了提示操作和图形的解释文本,方便学生快速掌握。

图7所示为系统函数具有两个极点、一个零点,零点不变时极点在复频域中的位置变化对冲激响应的影响。当极点位于复频域的左半平面时,冲激响应是指数衰减形式,该系统是物理可实现的(①号线所示);当极点位于复频域的虚轴时,冲激响应是等幅振荡形式(②号线所示);而当极点位于复频域的右半平面时,冲激响应是指数增长形式;该系统是不可实现的(③号线所示)。当零点、极点实部不变,改变极点虚部的大小,将影响冲激响应的振荡频率,虚部越大,振荡频率越大。

综上所述,通过把概念可视化,把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活泼,将抽象的复频域和时域的概念,以及系统函数和冲激响应的对应关系,直观明了的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较快把握新知识,进而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4效果

为检验可视化教学效果,我们对本学院同期学习“信号与系统”的学生进行了试点应用和相关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到课程的特点、传统教学的特点、动画等可视化教学的特点等。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同学都认可该课程的重要性,并且大部分认为该课程有较大的难度,其中概念晦涩、难懂是比较突出的特点。针对当前板书与PPT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普遍反映它在辅助教学、引导自学有较好效果,但在生动性、交互性方面效果欠佳。对于可视化教学,即主要针对我们制作的可视化课件,90%以上的学生认为它比传统教学效果好。同时,大部分学生认可它具有界面友好、交互性强;启发思考;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促进对难点的理解以及利于对规律的掌握等特点。在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自主学习方面,学生观点不统一,各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效果很好、较好、一般,此现象体现了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是我们后期改进的重点,即如何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引导他们自学。对于一个优秀课件的特点,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具有直观易懂、巩固记忆、生动有趣、激发兴趣、加强理解等特点。这些特点是我们当初制作可视化课件的指导方向,后期的问卷也显示它确实具有这些特点,并且达到较好的效果。

5结束语

可视化教学作为课程教学的一种手段,通过将静态知识点动态化,较形象、清楚地向学生阐释理论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概念理解,巩固理论认识;其次,通过交互性界面,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设置参数,从而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探究;此外,自动演示功能通过参数的自动连续变化实时显示相应的结果,使学生站在全局角度验证或探索全局规律。因此,这一教学方法通过多形式、多维度、多层次地阐释知识点,提高了教学效果,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君里. 信号与系统[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宫二玲. 关于“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23(1):59-61.

[3] 陆枫,陈传波,卢正鼎. 基于构建主义的教学内容可视化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26(1):59-61.

篇4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 评教系统 多元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015-0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改,已历时四年,其理念已为每一个职业学校的教师所熟悉,几乎人人都认真地学习、研究并实践了它,逐渐形成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和“多元化的评价观”。在此过程中,“如何依据新理念上好课”一直被职业学校视为重中之重,对“如何来评价教学工作”却重视不够、研究不够。而这一问题却关乎到能否巩固课改成果并深化课改工作,关乎到能否确保新课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绝不容忽视。为此,我设计并开发了多元化评教系统。

1 多元化评教系统的设计依据

评教系统应该发挥六大功能:

导向功能:合理的教学评价就像一根“指挥棒”,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定标导航”作用。

诊断功能: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发现教学活动或被评价对象有哪些方面欠缺或偏离目标的要求,使被评价对象发扬成绩,改进不足。评价过程与如同看病,只有经过科学的诊断才能“对症下药”。

鉴定功能:通过教学评价,可以认定、判断被评价对象合格与否、优劣程度、水平高低等。评价者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给与被评价对象恰如其分的不同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指导,以促进工作的进步;被评价对象也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确切地了解自己与评价目标的差距,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改进功能:教学评价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信息,促使被评价对象不断完善与优化。

激励功能: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对于先进者说,评价的结果是对自己过去成绩的肯定与表扬,会对成功的经验起强化作用,使被评价对象更加努力、主动,以保持或取得更大的成绩;对于落后者则是一种有力的鞭策,如仍不努力就会被落下得更远。

监控功能:教学评价能够促使被评价对象与评价目标相比较,以确定自己是否达到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程度;找出自身与目标的差距,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和途径,朝着评价目标前进。

2 多元化评教系统的合理设计

评教系统的合理设计,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要具有上述六大功能;二是要符合新课改理念;三是能存取大量无垃圾数据且快速;四是统计结果科学;五是要易用、安全、稳定、可靠;六是能够继续发展以满足新的用户需求。据此,我做了如下精心设计。

2.1 评价主体设计

为实现多元化评价,我设计了三个评价主体:学生、同行、教师本人。不同的主体使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内容,以满足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加以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评优定先的主要依据。(各主体的评教表祥见附件)

2.2 评价结果处理

分别处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及教师自评的成绩,得到各类评价主体给每位教师的总分、平均分和最低得分项。再按照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评价主体的所占权重得出最后成绩。可以按照教师最终获得的有效总分或有效平均分进行教学质量排名,依据最低得分项,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3 评教系统设计

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分别供两类用户使用。

前台:用户是评价主体。评价主体通过身份选择和输入登录密码、验证码后,进入评价页面,依次选择年级、班级、科目、教师,对各项评价内容进行评价,完成后提交即可。

后台:用户是系统管理员。管理员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后,可进入后台管理系统相关数据,包括评价教师(被评价对象)、评价信息和评价结果的管理。通过“评价教师管理”,可以对“年级、班级、科目”和“教师”进行“增、删、改”等操作;通过“评价信息管理”能够对“评价内容”和“分值”进行“增、删、改”等操作;通过“评价结果管理”,可以分别按教师、按科目、按班级、按年级查看和删除评价结果,可将评价结果导入到Excel中,以满足其它需要。

3 多元化评教系统的具体实现

3.1 关键技术

(1)选择SQL Server 2005+技术。理由之一是能够从两方面减少过程冗余,避免同时大量访问数据库所引起的系统反应迟钝,甚至瘫痪。一是利用本身的编译特性,系统除第一次运行需要编译使得执行稍慢外,以后都是直接执行;二是系统中凡是访问数据库的地方,一律使用SQL存储过程,只需分析、编译和优化一次。这会显著提高数据库驱动的网站的性能。

(2)采用基于Web的三层架构(即表示层、业务处理层和数据层)。大大降低了应用系统开发和维护的成本;将数据访问和逻辑操作都集中到组件中,增强了系统的复用性;模块化使得系统很容易在纵向和水平两个方向拓展:一方面可以将系统升级为更大、更有力的平台,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规模来增强系统的网络应用。

(3)安全性保证。所有密码都用MD5算法进行加密;每个用户对一位教师只能进行一次评价;利用session和cookies对象,实现对用户的跟踪,保证每类用户只能在自己的评价页面进行操作。

3.2 部分系统界面

(1)前台登录界面,如图1所示。

(2)学生评价界面,如图2所示。同行评价及教师自评界面与此类。

(3)后台登录界面,如图3所示。

(4)后台管理界面,如图4和图5所示。

4 结语

我的评教系统已经使用了近两年,它可以高效地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效地深化了课改工作、巩固了课改成果,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专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还为学校合理配置师资资源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可靠保障。

篇5

一、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下对学习概念的理解

基于文字印刷方式的学习时代,文字的出现极大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人们纪录和发展某些技术知识得以用文字的形式保留和传播,但具有行为主义倾向的心理学专家认为这样的学习应定义为“有练习或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样的用行为的变化来定义学习,只是使学习成为可观察和可测量的概念,但它对人通过学习后思想深处发生变化而没有外显行为的变化现象就无法解释了。例如人类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在不断的练习中学到了或者说创造钻木取火的方法,正是由于这种行为在人的身心内部的形成的经验,这种行为在相当常时间内并没有变化或者说没有相对持久地变化。

就像生产方式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而且受到作为生产力之物质基础的生产工具制约,由此揭示生产方式演变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规律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学习方式同样要由学习能力发展水平决定,而且受到学习活动之物质载体和物质手段制约.

基于文字印刷方式的学习阶段,直到当代对学习的理解才有了进步,加涅在学习的定义中加入了潜能的变化,即"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加涅论学习是否发生,其中的优点就在于它考虑到了学习者的主体性,简言之,这个定义可作为学习的"外形为定义",因而学习也应有其"内行为定义",原因是人的学习的实质是人的内在的能力.思想和情感的变化,但人的内在能力.思想和情感的变化看不见摸不着,由此当代的众多心理学家纷纷用实验来定义和验证这个"内行为定义",其中最有影响力也最有效果就数由桑代克建构,并由斯金纳.布鲁纳等众多学者的扩展与深化的以"刺激-反应"为核心的学习联结理论.

他们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地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联系是意识为中介,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我认为这一定义应是"内行为学习"定义的概述.

因此,借助心理学对学习概念的界定,在教育情境中的学习我们可以定义为"凭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要求的比较持久地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学习”概念的理解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智能化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通过声音、动画、高质量视频、音频及虚拟手段等信息化的方式表述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动态化、形象化,生成对学习者具有吸引力的外部表征,激发学习者去主动参与、主动发现与探索,直观有效地使学习者思维发散,产生联想,从而顺利提取长时记忆中的相关内容,促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即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学习。

在建构主义指导下,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可以定义为“在一定的情境即信息技术环境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包括对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已有经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建构,包括从记忆系统中提取的信息本身,也按具体情况建构。

对学习定义的理解,我们应从三点入手:

1 学习主体自身必须发生变化。只有发生了这种变化,我们才能初步推断学习是否发生;

2 学习所导致的变化有相对持久地保持;

3 主体的变化是由他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是后天习得的。

对教育技术来说,教育技术学探讨现代教学设备和手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专门研究领域,一切教学形式、设备和手段都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的。因此教育技术学专业也应重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学习”的理解。

首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主体即学习者在网络文化、智能文化等新文化观念的冲击下,自身的内在因素包括思想、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已经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提供了容纳自组织和改变的学习框架,使得学习目标不是单纯地优先于行动,而是产生并完善于行动之中;智能的网络系统能够生成学习者知识点掌握程度及问题解决情况报表,实现对学习过程进行的实时跟踪与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对学习者的下一步学习提供指导、调控或改进意见等等,这一系列方便智能技术的产生,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已发生了自身质的飞跃,在先进的教育情境中重新塑造自身的情感、思想。

其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是学习者自身文化休养、思想、能力和感情等方面变化是否相对持久地表征,使知识存储的编码化和数字化进程,及学习者的知识能力和感情、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在质量、数量上都能发生变化。知识的各种存储形式,如资料、录音甚至人的思维和判断都可以编码化和数字化,并由网络组织起来,而在相当长或相对持久地情况中,这些组织并存出起来的因素产生了相对的变化,并跟随着人的思想等方面的变化而变化,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它们都是持久的、稳定变化的、实际的。

再次,学习是人类活动最重要的本质特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者从接触熟悉信息技术到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来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如网络学习就是利用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高运行速度、富有创意的交互性计算机系统进行学习的过程;由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多媒体电子读物的产生,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的高效率检索与阅读等一系列新技术的产生,学习者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当信息高速公路席卷全球,信息以网状、立体、全息、超时空、发散性地提供给学习者时,输入大脑的学习材料,使学习者集阅读、声音、情感于一体,使感受和体验结合起来,这些与外界环境的作用,使学习者大脑皮层神经对输入信息的感觉、处理、加工、编码呈现多元性态势,加速了作用效果,使变化更持久,更稳定地变化。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过程,这主要是因为影响这种活动过程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多,学习活动引起的身心变化多,以及学习的层次多、类型多等原因造成,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过程是一个多因、多果、多层次、多种类、多侧面的复杂过程。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这些条件都被完美的组合,在结构的编码和程序设计中得到表现。

三、传统学习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区别

1、 被动性学习与主动性学习

传统学习,一般要求学习者必须走进学堂,由教师规定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并由教师测定学习结果,而教师的教学过程是知识灌输过程,教师将知识硬“输”学生,导致学生的学习处于麻木状态,否定了自我的存在性,并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共同面对着巨大的多媒体信息库,根据自身特点和意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不仅指理解记忆的学习,也指学习者所作出的一种自主、自觉地学习,自由的实现自己潜能的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要求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与加工,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使学习具有积极性、主动性。

2、 继承性学习与创新性学习

传统学习以继承性学习为主,即也指适应性学习为主,而所谓适应性学习是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的问题的能力,学习者只是知道发生了什么和怎样发生的,很少考虑将会发生什么和不会发生什么,这是一种单向的、线性的知识传输过程,是为了解决自身自主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一种维持现状的学习,主体在经验积累上并没有上升或者说是层次上的下降。

而信息技术环境下,要求学习者不断地接触了解并掌握新兴的知识技术,从而要求学习者主体不断地学习即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知识、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和处理未来社会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即创新性学习。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是开放的、多元的,形成多维德可能性空间,为学习者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途径,使人的思维得到激活,使学习者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激发潜能和创造力。

3、 基于内容和结果的学习与基于问题和过程的学习

传统教学比较重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的传授,相应的学习也只是在内容(知识)从外界搬入学习者的记忆中形成经验,简单的说传统学习是为了成绩学习者不断地硬着头皮吸收内容,忽略了学习这一个人类特殊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学习者的学习内容是制定的,是强加于任何一主体的知识体构,学习者的学习在结果的指导中,依据学习的内容,在专家和教师设计的步骤中进行,导致学习者成为“一只被牵着鼻子走的空壳子”。产生了由成绩划分学习者等级的教育弊端。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简言之是现代学校提供的研究型学习、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考核否定了传统的以按成绩为学习者划分等级为目的的考试成为一种促进更佳学习的手段,针对学习内容中的问题,开展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培养学习者研究学习的心理,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针对问题仔细归纳,例如作为主体与环境作用产生相对持久地身心变化的学习,过程是对信息接受和使用的过程,在研究型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即间接经验,不断地解决新的问题,开展新的思维,丰富新的知识构建体系。

4、 个体性学习与社会性学习

传统的学习只是在相互认识的人中产生面对面有限的同步交流,交流对象范围小,这是一种单向的或是一对多的交流,而学习是个体的身心变化的表征,它要求着学习者打破个体性学习的封闭性即利用信息技术扩大学习的交互性,通过网络向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和优秀教师提出问题,并请求指导,或发表自己看法和体会,使单向个体性的封闭学习转变为协作社会性学习中,获得群体动力支持,以一个平等协作者的身份为群体作贡献,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5、 文字性学习与数字性学习

信息时代的学习与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信息技术是以数字化为支柱,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后,引起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都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形成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传统学习的字面形,改变了以文字为教学中心、以书本为主要学习内容的文字性的学习,释放了学习者的思维空间,使学习者不再受书本知识的约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大胆的设想、大胆的实验,体会数字化学习的乐趣,进而掌握更多的、新兴的知识。

篇6

【关键词】统计 概率 数据收集 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18-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高度社会化,大量的信息数据需要处理,出现许多决策问题需要人们去分析、评价。统计知识及其方法已渗透到了人类活动的每个领域,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中一个重要部分和数学应用的重要领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较大幅度地增加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因为在信息社会,收集、整理、描述、展示和解释数据,根据情况作出决定和预测,已成为公民日益重要的技能。因此就小学低年级“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心理特点进行了一些探讨。

美国的《课程标准》认为统计方法和概率知识在信息社会里越来越重要,生活在21世纪的公民必须很好地掌握,因此认为:(1)统计和概率的思想方法在小学低年级就可以也应该开始学习。例如让儿童调查哪一种饮料最受欢迎,甲班学生高些还是乙班学生高些等等。这些调查活动可以使儿童很早就领会到许多事情,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就可以做出判断,进行预测,同时也学会了调查的方法步骤。同样地,关于机遇、可能等概率的思想很早就可以通过游戏使儿童有所接触。(2)强调操作、实验,培养探索精神,重视调查研究。(3)注重实际和应用,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做到:会收集数据、组织数据,对数据的表现会作出解释;探讨机遇的概念,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依据《教育心理学》中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使增加的“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在教学中遵循有效教育,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习既具有科学性,同时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1.学习“统计与概率”应以掌握学生学习的特点为前提

学生学习的特点一般表现为:(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活动通常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而以学习间接经验知识为主。(2)学生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认知活动。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教是为了学,学则需要教,教与学互为条件,互为依存,失去了任何一方,教学活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有学习策略的,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4)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习动机的过程,受其动机水平的支配。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景:学校门前马路上某一分钟的车流情况,请学生统计这一分钟之内各种车辆的数量。事前,教师未作任何提示,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实践,而后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在积极的讨论与热烈的交流中,在自己与他人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有的画的全是竖条和横条,长短、疏密不一;有的画圈,大大小小;有的画“正”字……)总结出画“正”字是收集数据时所采用的一种比较有效的统计办法。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对数据处理的过程有所体验,掌握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感受到学习统计的必要性。

2.学习“统计与概率”应以培养思维品质作为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的突破口

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由于理解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所以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对理解也有重要的影响。小学生理解的对象主要是感知阶段所获得的表象,理解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表象的思维加工水平。如让学生在“分一分,数一数”的活动中学习整理数据的方法,在教学中通过数家禽的活动唤起学生的统计意识;调查自己跑步以后的脉搏比静止时快多少,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与同伴进行交流。让学生自觉地进行数据的分类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简化象形统计图,使统计图逐步、简明、抽象。再如,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或通过游戏活动直观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可能性。例如,随意从4个红球和1个黑球的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与摸到黑球的可能性谁大?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能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统计的内容是用数字描述和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应注重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如,可以设计成一个活动,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其中,提出关键的问题,搜集和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推测,并用一种别人信服的方式交流信息。同时体会对数据的收集、处理获得某些新的信息,以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有条理的思考,体验与同伴的合作,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实践能力。例如,组织一次班会活动,目的是增进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交流。首先让学生们自己选题,希望了解那些信息:“同学们每天怎么来上学?”、“每个月都有多少同学过生日?”、“同学们喜欢读哪类图书?”、“同学们的爱好是什么?”、“我们最喜欢的运动?”“我们最喜欢的动物?”……然后学生们分组去调查收集数据,用表格归纳整理,并且制成各种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开展相关活动,如把各种图表制成墙报,手抄报等。

3.学习“统计与概率”应重视智力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而又决定智力活动效率的一切心理因素,它的组成有3种:一是个性意识倾向性,诸如兴趣、爱好、动机、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二是情绪和意志;三是气质、性格与认知方式。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也应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一是发展兴趣;二是顾及气质;三是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四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以兴趣和习惯最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情景引入教学,课件演示动物运动会的热闹场面:森林里的小动物正在参加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提问:看到这个情况,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有兔、狗、猴3种小动物参加比赛,它们正在进行长跑、跳高的比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实施教学,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使学生在学习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出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与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对“统计与概率”有所了解和体验,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之成为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陆丽萍.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篇7

研究”(项目编号:08CJY053)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旅游创新系统的研究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命题之一,但是对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的系统的理论研究不为所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并与一般制造业、其他服务产业的创新系统相比较,归纳出旅游创新系统的独特特征,最后阐述了构建旅游创新系统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创新系统 概念 特征 构建意义

引言

创新是国家或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创新的系统化范式开始出现,并逐渐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的认同。建设创新系统已经被认为是提升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创新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广泛存在,旅游创新的系统化范式也广泛存在于旅游实践中。如广西省桂林市的“两江四湖”工程创造了很多全国第一,木龙湖升船机是我国第一个载客观光用垂直升降升船机,丽泽桥是我国第一个自锚式柔性钢桁梁悬索桥等。这些都是规划、环保、地质、园林、水利等政府部门,法国、美国、日本、东南大学等海内外知名规划设计机构,企业和旅游者等交互作用的结果。目前,Mattsson(2005)、Flagestad(2006)、Sundbo(2007)、丁焕峰(2002)、李剑(2007)、阎友兵(2009)等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目的,对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构成、学习机理、创新的扩散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尚未形成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的系统的基础理论。因此,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构建意义的研究成为旅游可持续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本文对此展开研究,以便丰富旅游创新理论体系,为旅游创新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

1987年英国学者弗里曼(Freeman)在研究日本的技术政策和经济绩效时,首先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创新系统的概念是基于创新的交互模式,这一概念的核心特征是:国家经济产生创新的能力不仅取决于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组织、研究机构、政府机构等)的表现,更取决于它们作为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的交互作用及其作用方式(胡明铭,2008)。随后,Cook(1992)最先提出“区域创新系统”概念,Sundbo(1998)提出“服务创新系统”概念,首次将创新系统理论运用到服务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创新系统理论也被引入旅游中,以解决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对于旅游创新系统(Tourism Innovation System)概念的研究相对较少。Mattsson(2005)认为运用到旅游部门的创新系统的普遍性观念是一个比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更松散连接的系统,可以恰当的定义为“一个网络”,并认为基于吸引物的旅游创新系统的模式包括旅游吸引物开发中的某些步骤和因素。这些相关因素包括:吸引物、场景、场景制造者、场景接受者和场景制造与旅游企业以及其他企业间的社会或合作网络。Sundbo(2007)认为旅游创新系统是旅游企业中影响学习和创新的经济结构的部分和某方面以及建立的制度。它可以限于一个国家、一个区域或一个旅游目的地,也可以是旅游企业的部门。丁焕峰、陈烈(2002)认为城市边缘山地旅游创新系统是为了开发大城市边缘区的山地旅游,由各级地方政府、旅游开发企业、旅游地居民、旅游科研机构和游客组成的,为创造、使用和转让旅游知识、技术和旅游新产品(服务)而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

学者们各自的研究角度不同,对概念的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是侧重点不同,有的侧重于“网络”,有的侧重于“制度”;二是对功能的认识不同,有的认为是“创造、使用和转让旅游知识、技术和旅游新产品(服务)”;有的出自“学习和创新”视角;三是要素组成根据各自的研究对象不同。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根据旅游发展特点,结合创新系统理论的相关研究,将旅游创新系统(Tourism Innovation System ,即TIS)定义为特定区域内政府、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旅游者等旅游创新主体,为促进旅游创新,相互协同作用而组成的网络系统。

(二)对旅游创新系统概念的理解

1.强调“区域”理念。将创新系统理论引入旅游研究中,必须具有“区域”理念。其原因在于:一是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旅游产业的泛化、融合化,旅游产业的边界日益模糊,单一的从产业角度来寻求旅游发展越来越受到局限,以“旅游目的地”、“城市”、“块状经济”等区域理念来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趋势。二是许多旅游创新已经跨域了产业边界,如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创新形成的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就是典型的例子。三是旅游企业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趋向于旅游流选址,必然在一定的区域内聚集,并存在的共生关系,同一空间范围内旅游创新系统的网络特征更为明显,更有利于创新的产生。因此,研究旅游的创新系统必须从区域视角来展开。区域具有一定的等级体系,不同等级区域的规模可能相差甚大。一个城市、一个大的经济地带甚至一个国家都可以看作一个区域。对其进行研究必须根据研究需要来探讨不同空间范围的旅游创新系统。

2.核心功能是“促进旅游创新”。旅游与创新是一对耦合体,旅游业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旅游创新系统是以促进旅游创新为核心的创新系统。对“旅游创新”的理解存在两种视角:“旅游活动”或“旅游产业”的视角。“旅游产业”的视角只从旅游自身产业角度来探讨旅游创新,相对局限,不利于旅游创新理论的发展。旅游活动视角来研究旅游创新更应被推崇。也就是说无论哪一类企业或产业,只要服务于旅游(活动)的创新,都应被视为旅游创新。因此,旅游创新系统中的“旅游”只是强调创新系统的功能属性,并不是将创新系统限定在旅游产业范畴。换言之,只要是促进旅游创新的要素都应纳入系统中,不管它是否归属于旅游产业。如工业旅游中的工业企业并不能将其纳进旅游产业,但它确实参与了旅游创新,应当纳入旅游创新系统中来。

3.一个“网络系统”。系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苗东升,1998)。旅游创新系统是特定区域内政府、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旅游者等旅游创新主体要素所组成的系统。旅游创新主体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正式的市场交易关系,非正式的血缘、地缘、学缘等关系,通过这些千丝万缕的关系,旅游创新主体之间产生了交互作用,实现了知识流和信息流的流动,促进了主体对知识的获取、创新以及应用,最终产生旅游创新。旅游创新主体间的交互作用,成为旅游创新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环节。如果将旅游创新主体看作“结点”,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看成“联接”,旅游创新系统的结构可以简化形成的一个网络。因此,旅游创新系统应当被看成一个网络系统。

(三)旅游创新系统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1.旅游创新系统与创新系统辨析。旅游创新系统是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创新系统与创新系统实际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在旅游业被确立为支柱产业或重要产业的,旅游创新系统的发展能够促进和带动创新系统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创新系统发展的约束和限制。同时,创新系统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和带动旅游创新系统的发展。旅游创新系统与创新系统存在差别。旅游创新系统侧重于旅游创新,其表现为服务创新,而创新系统主要侧重于技术创新。

2.旅游创新系统与旅游系统辨析。旅游系统就是运用系统论思想来研究旅游问题(郭长江等,2007)。旅游系统是旅游学研究的对象,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旅游系统模型。现有的旅游系统模型主要包括三类:旅游功能系统模型、旅游混沌模型、旅游地理系统模型(李文亮等,2005)。在旅游发展研究中实际主要采用的是旅游功能系统模型。旅游功能系统模型是1972年Gunn最早提出,其后Mill和Morrison(1985)、吴必虎(1998)、王家骏(1999)、刘峰(1999)等做了相关研究。他们大多将旅游活动视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主要在需求要素和供给要素基础上构建系统模型。

旅游系统与旅游创新系统的共同点在于都采用了系统思维来分析。它们的不同点则在于:一是功能不同。旅游系统主要支持旅游活动的进行;旅游创新系统则侧重于特定区域内促进旅游创新。二是组成要素不同。旅游系统是在旅游活动的需求要素和供给要素基础上组成的系统;旅游创新系统则是特定区域内旅游创新活动主体要素相互作用组成的网络系统。三是范围不同。旅游系统由于涉及需求和供给,必然出现跨区域的空间范围,即包含有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旅游创新系统只侧重于旅游目的地的研究。

3.旅游创新系统与旅游发展辨析。旅游发展是以旅游增长为基础,以旅游结构优化为核心,带动整个技术、经济、社会变革的综合发展过程,并具有较强的扩大和发展的潜能。旅游创新系统与旅游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一个长期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不是来自资源禀赋、物质资本,而是来自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因此,旅游创新是实现旅游发展的不竭动力。旅游创新系统正是促进旅游创新的系统,因而,旅游创新系统是实现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是建设旅游创新系统的主要目的和结果。同时,二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旅游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能够促进旅游发展;旅游发展又进一步促进旅游创新系统的发展。

4.旅游创新系统和旅游产业集群辨析。旅游创新系统与旅游产业集群都是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体系。从研究视角来看,旅游产业集群虽然具有旅游创新功能,但更强调空间集聚和主体间的结网互动;旅游创新系统不强调空间集聚,则关注主体间的结网互动,更侧重于旅游创新功能的实现,因此,旅游集群与旅游创新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从空间范畴来说,在国家、省等大尺度空间的旅游创新系统中,必然存在多个旅游产业集聚点,各旅游产业集聚点也较分散,因此在大尺度空间范围的旅游创新系统中,存在多个地区的旅游产业集群;在城市(镇),尤其旅游城市(镇)等中小尺度的旅游创新系统中,旅游产业集聚点分布较为集中,旅游产业集群与旅游创新系统存在重叠,旅游产业集群就是一个旅游创新系统。大量的研究发现:空间集聚更有利于知识流动,产生创新。建设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旅游创新系统,将更有利于旅游创新的产生和扩散。

旅游创新系统的特征

(一)与制造业创新系统相比较的独特特征

1.服务性特征强。旅游创新系统的服务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旅游创新主体,如政府、非政府组织、大学及研究机构、还有企业等,大多都是服务性主体;二是旅游创新系统所产生的旅游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非技术创新,属于服务创新。而制造业创新系统中的企业主要是工业企业,其创新主要是技术创新。

2.网络结构松散。旅游创新系统中旅游企业之间较少有纵向的投入产出关系,而更多的表现为虽然分工不同,却直接服务于旅游者的横向关系;从联系纽带上来看,资产、契约、战略联盟等具有长期、稳定特征的紧密型关系相对缺乏,主要是建立在客源信息共享上的正式或非正式的间歇性、松散的联系,主体间的交互作用缺乏约束,随意性较大。制造业创新系统中,纵向的投入产出关系是企业之间非常重要的和广泛的联系,而且以资产、外包性契约、战略联盟等紧密型联系为主,主体间的交互作用相对稳定。

3.缺乏科技中介。科技中介机构是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组织,在合理调配科技资源、整合各类专业知识,建立沟通桥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制造业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咨询公司及风险投资服务机构等等。

但是在旅游创新系统中缺乏专门的科技中介机构。其原因在于:一是旅游产业的进入壁垒较低,在加上技术含量少,各种企业或个体容易进入并进行创业;二是旅游创新从概念的产生到商业化的过程中,即使创新成果不成熟,也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并在生产或服务中改进。但制造业如果这样做,会涉及生产设备的重新设计以及批量产品的报废,增加创新成本,因此一般都需要创新成果成熟化和孵化过程;三是企业进行旅游创新,所需要的创新知识咨询、投资基金等可以通过其他的服务企业或途径来实现,对专门的科技中介的依赖相对偏弱。如许多旅游项目的投资建设,地方政府直接采用招商引资来实现,可以不依赖于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机构。

4.消费者参与性。旅游创新系统的消费者主要是旅游者。他们常常是旅游创新的合作者,因此是旅游创新系统中的重要主体,如许多城市的营销宣传口号或景区门票的设计方案都采用了民间征集的方式,让消费者广泛关注和参与。而制造业创新系统中企业常常关注下游的消费性企业,并与其互动合作,却较少将最终消费者,即消费个人纳入到创新系统中来。

(二)与其他服务创新系统相比较的独特特征

1.主体综合性。由于旅游产业的综合性, 以及旅游内涵宽泛造成的旅游产业边界的日益模糊,旅游创新系统与其他服务创新系统相比,所包含的旅游创新主体更为复杂,更具综合性。从系统包括的主体范围来看,除了通常所指旅游六要素企业外,还涉及许多与旅游产业相关的投入产出关系企业,如旅游装备生产企业,贸易交往服务企业,如广告企业,经济互动关联企业,如会展组织企业等。

2.营销共生性。“共生”主要是指两个以上独立主体共存的状态。旅游企业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以营销网络形成了共生关系。这主要因为在旅游营销中,整体形象以及所形成的综合性产品,日益成为旅游营销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旅游市场竞争的主要承载体,而不再是单个或少数旅游企业的形象或产品。除此之外,营销网络也是供需双方的联接点或平台,营销网络成为旅游企业获取客源的重要途径。因而特定区域内的旅游企业出于利益的考虑,有意或无意中在营销网络的基础上形成了“共荣共衰”的共生关系,而其他服务创新系统通常较少具有这一特征。

3.天生外向性。旅游创新系统的天生外向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由于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是跨区域进行的,区域内的旅游企业要获取客源,必须与旅游客源地的旅游企业保持合作,信息和知识的外部交流成为必然;二是旅游产业的国际化特征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种主体非常关注更高层次的发展空间,常常加入国际性旅游组织,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旅游营销活动等;三是合作旅游创新是旅游创新的常见形式,旅游创新主体常常与本地以外的企业或机构共同来进行旅游创新活动。这些都表现出旅游创新系统天生所具有的外向性特征,它是其他服务创新系统所不能比拟的。

4.本土特色性。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都会根据本土文化特点、历史发展特点、旅游资源特点等因素,从发展战略、营销形象、产业规划等方面来强化其旅游特色,以形成差异化的营销形象和旅游产品体系,获得旅游市场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旅游创新活动也摆脱不了这种发展需求,常常也围绕本土的旅游特色展开,促使旅游的本土特色进一步强化,并形成了良性循环。旅游创新系统也烙上了本土特色的印记,而这一特征在其他服务创新系统中表现并不明显。

旅游创新系统构建的意义

(一)形成旅游竞争优势

过去的传统经济理论强调比较优势,然而现代经济学更加强调竞争优势,其重点在于创新。旅游创新成为衡量旅游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区域或企业已有的旅游竞争优势,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其他区域或企业的旅游竞争努力,会逐渐消弱,以至消失。任何区域或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的旅游竞争优势,就必须把握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旅游创新。因此,构建旅游创新系统成为实现旅游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二)推动产业结构更新升级

旅游创新系统可以通过系统内旅游创新主体的互动,持续地产生激励旅游创新的动力,激发根本性旅游创新的出现,改变原有的产业格局;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融合,催生新的产业部门;加快旅游创新扩散,推动旅游创新从旅游企业扩散到整个区域,从而推动整个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实现区域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由于不同区域之间区域旅游发展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区域旅游创新发展的不平衡。区域可以通过学习国内外其他地区旅游创新的成功经验,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创新,提高区域的自主旅游创新能力,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旅游创新系统成为保证区域或企业持续旅游创新的重要途径。构建旅游创新系统成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胡明铭.创新系统:评价、发展模式与政策[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2.Mattsson,J.,Sundbo,J.,Jensen,C.F..Innovation Systems in Tourism:The Roles of Attractor and Scene-Takers[J].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05(3)

3.Sundbo,J.,Orfila-Sintes,F.,Sorensen,F..The innovative behaviour of tourism firms—comparative studies of Denmark and Spain[J].Research Policy,2007

4.丁焕峰,陈烈.大城市边缘山地旅游创新系统初步研究[J].山地学报,2002(3)

5.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郭长江,崔晓奇,宋绿叶,韩军青.国内外旅游系统模型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4)

7.李文亮,翁瑾,杨开忠.旅游系统模型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5(2)

8.Mill R C,A Morrison.The Tourism System[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5

9.吴必虎.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J].旅游学刊,1998(1)

10.王家骏.旅游系统:整体理解旅游的钥匙[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9(1)

11.刘峰.旅游系统规划—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

作者简介:

篇8

[论文摘要]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及概念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演变、深化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具有区域全球化、关联网络化、功能细分化、结构复杂化和创新持续化等五个特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应结合时代创新的特点进行规范。

一、引言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是p.n.cooke等人在2o世纪9o年代初基于英国经济学家freeman(1987)提出的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虽然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概念等基本理论国内外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与概念,理论界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及概念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辨析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及概念演变的过程,对区域创新系统概念进行了规范,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具有区域全球化、关联网络化、功能细分化、结构复杂化和创新持续化等五个特点,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国外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演变与评述

区域创新系统的提出者p.n.cooke(1996)对区域创新系统做出了明确的基本定义: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且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了创新。这个定义虽然明确了创新的基本构成要素,但显然还不够全面,而且没有考虑创新的外部环境等问题,于是,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和扩展。

autio(1998)将区域创新系统分为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两大方面,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基本的社会系统,由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组织和子系统内部及相互之间的互动产生了推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知识流。”具体地,区域创新主体根植于同一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主要由两个子系统构成:一是知识应用和开发子系统,客户、供应商、合作者和竞争者以生产企业为中心构成网络系统,知识在其中得到应用和开发;二是知识生产和扩散子系统,知识在公共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产生之后,由中介机构传播扩散到系统中去。两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本等要素流动相互作用,并且整个创新系统与外部环境也会发生相互作用。这个定义不仅完善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外部结构,而且对内部创新主体要素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三个功能性的角度进行了划分,说明了“关联”的传导途径和机制。再进一步,kau{mann(2000)从制度学和演化论的视角出发,将区域创新系统划分为区域政治系统、区域教育和研究系统、区域产业系统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包括区域制度环境、区域基础设施和需求)四个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

wolfgang(2000)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进行了扩充,认为广义的区域创新系统不仅应包括进行创新产品生产供应的生产企业群;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进行创新知识与技术生产的研究机构,还应该包括对创新活动进行金融、政策法规约束与支持的政府机构;金融、商业等创新服务机构。

在此基础上,asheim和isaksen(2002)为强调主导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将系统内的主体要素进行了归类,其中区域主导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包括其支撑产业归为一类;其他主体如研究和高等教育机构、技术扩散机构等归为制度基础结构,对区域创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区域创新系统有四个支撑点:(1)创新加强了企业和员工的学习能力;(2)用交互学习来定义创新,强调了在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中协作和互相信任的重要性;(3)学习主要是一定区域内的过程,指出了在地域范围内高度稳定的历史路径和隐性知识的重要性;(4)产业集群是交互学习的有效基础,不仅强调了上下贯通的交互式的区域创新系统和网络的重要性,而且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是促进创新和学习的动力。

三、国内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主要观点

国内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一般都是基于国外已有成果基础,并结合中国实践的特点提出的,由于各自的视角不同、分类的原则不同,提出的区域创新系统概念虽各有特点,认识存在差异,但基本观点还是一致的。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构成,构成要素不仅包括不同的创新主体,而且还包括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

黄鲁成(200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创新的机构和组织),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区域创新系统包含不同的内容,并分别从“创新是知识的产生、扩散和使用”、创新的结构、创新动态过程和创新对象四个角度分别构建了相应的区域创新系统,其中基于创新的结构将系统划分成创新主体子系统、创新基础子系统(技术标准、数据库、信息网络、科技设施等)、创新资源子系统(人才、知识、专利、信息、资金等)和创新环境子系统(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等)。

潘德均(2001)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包括三个主体系统和三个支撑系统。三个主体系统包括: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为主构成的知识创新系统、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系统、由各种科技推广和中介机构组成的创新技术扩散系统。三个支撑体系则包括:以高质量教育为特征、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创新人才培育系统;由中介机构行使主要职能、促进创新的政策与管理系统;由科研机构、信息情报、技术市场和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组成的社会支撑服务系统[73。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制度创新是核心,技术创新是基础,管理创新是前提,服务创新是保障。

刘曙光(2002)综合国内外已有创新系统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内涵:(1)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2)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3)不同创新单元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4)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5)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j。

四、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创新系统的新特征

(一)区域的全球化

在知识经济全面兴起的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缩短了全球范围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得知识、技术和信息等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战略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和流通,加强了创新系统内部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与区际乃至国际上的同类企业、外部供应商、外部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与交互学习,促进了知识源的产生与应用,带来了全球性区域创新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伴随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国际化和全球化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广泛深入,区际性或国际性的区域创新网络系统联结方式和手段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和知识在国际间的流动加剧。

(二)关联网络化

伴随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经济机制作为一种制度不断完善与发展,促使区域创新系统正在从计划体制向计划与市场混合的体制过渡。其中,政府在市场化进程中的角色呈现出弹性化和模糊化,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步由全能的管制者向服务者转变;市场发挥了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驱动并引导企业的创新需求,带来了企业与其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并通过联结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形成了产、学、研、官、中介及其它辅助机构相关联的区域创新网络构架。网络的结点既可以是网络中的创新主体,也可以是主体之间通过交流而产生的具有进一步扩散价值和作用的事物和行为,如新思想、新成果等。

(三)功能细分化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的进步导致商品生产效率提高,这意味着购买力和就业机会向服务部门转移,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使区域内企业的数量不断增长,企业之间的协作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信任程度进一步提升,企业之间存在的前向或后向关联进一步深化。在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通过相互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流加强分工协作,共享技术资源,实现规模经济,并从人力资源和技术财富的互补中获得协同效应,从而强化了系统的技术创新功能。此外,其他创新主体——高校及科研机构、政府、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也各司其职,分别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创新功能、制度创新功能以及技术服务功能。

(四)结构复杂化

知识经济时代,在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与经济发展规律的共同作用下,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公司组织变革运动。一方面,伴随技术、市场、社会等因素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逐渐向扁平化、柔性化、团队化、富有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结构模式转化;企业的股权结构也由不低于50的绝对控股占主体向30~50之间的基本控股转变从而达到了股权制衡。另一方面,在收入分配领域,市场经济强调的效率优先原则保证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建立。企业自身系统对于快速变革的环境所做的以上反应使得结构更加复杂,与系统内其他创新主体联系与交流的手段、方式也更多样,相互之间通过联结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复杂的组织结构和空问结构。

(五)创新持续化

知识经济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技术的变革以及创新的扩散,导致科技进步推动技术进步的速度不断加快,周期不断缩短,致使企业技术创新的盈利空间不断被挤压,超额利益的绝对值也逐渐降低,企业再也不能凭借“一招鲜”而“吃遍天”,只有持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获取创新利润和竞争优势,弥补资源和资本的不足。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不仅来自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等,还来自与区域创新系统内其他创新主体的互动,这种互动又能持续的产生激励创新的动力,形成连锁反应机制,加快创新扩散,推动创新从一个企业扩散到产业,从产业扩散到整个区域创新系统。

五、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再认识

综合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结合时代创新的特点,我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根植于一定地域空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中的,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与服务机构为主要的创新主体,按照知识生产、孵化技术、技术扩散、技术使用为主线,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在制度因素和治理安排的作用下,依靠各种创新资源(如资金、人才等),借助各种创新条件(如基础设施、政策、法律等),利用各种创新手段(如制度、组织、管理等),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空间结构并有助于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开放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网络系统(见图5—1)。与现有文献相比,这个规范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强调区域创新系统根植于一定的地域空间,受空间各种环境影响的同时,指出系统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系统内的要素单元与系统外部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存在互动关系,带来知识、技术等创新资源的区际或者国际间流动。

篇9

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促进《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有效实施,引导广大教师研究和探讨新课程深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与教育实践能力。《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定于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举办2012年首届“心系新课程 给力新课改”全国教师论文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凡全国普通中、小学、幼儿园、职业教育院校、高等教育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包括在职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科研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和热心于教育改革及课题研究的人士均可独立或合作撰写相关教科研论文并参加评选。

二、论文主题

征文要求涵盖教育课程改革的各个领域,重点关注当前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成果、新思路、新举措,可以就德育、教学、教研、管理、评价、课程等某一侧面的某一具体课题,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撰文参赛。具体包括:

1.关于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解读与思考;对于近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回顾性的专题研究。

2.关于基础教育新课程和新课标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3.关于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

4.关于职业教育的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招生与就业制度建设的思考与探索;对职业院校将教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路径、过程研究,以及产学研结合的意义、模式、产学研基地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

5.关于高等教育专业建设的科学定位、品牌及特色的开拓创建,优质专业资源的共建共享,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对专业内容的充实,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与高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关系,专业教学和实验的结合,人文、科学教育的融入以及文理交叉、学科融合等研究与探讨。

6.关于开拓高校管理“依法治校”、“以人为本”的新思路,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和构建以及高校内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制衡,从不同层次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管理制度的保障和平台的专题研究与实践。

7.关于幼儿教育中的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的有效方法,关注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的落实问题,以及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的完善问题研究。

8.探索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状况,探讨幼儿园在办学过程中实现特色发展的经验和模式。

三、参评要求

1.参评论文的形式,可以是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也可以是调查报告,实验课题,教育随笔,教育活动案例与分析、个案研究、日志等。

2.论文要注重“教育科研”含量,要求立意新颖、主题明确、论据充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所参赛论文一定是原创、无抄袭,引文要注明出处,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参评论文如已产生社会影响(发表、交流、获其它奖项等)者请在文末注明。此次论文报送截止日期为2012年12月28日,以后为每年的12月28日。

4.邮局或银行汇款。

每篇论文收取评审费80元,主要用于评审、授奖和印刷优秀论文集等。评审费可采取邮局汇款或银行汇款方式。

(1)邮局汇款至:武汉市武昌区黄鹂路39号《新课程研究》编辑部收(邮编:430077),请注明详细地址和电话及文章标题(邮局汇款勿寄个人。鉴于时效性问题,请尽量选择银行汇款方式)。

(2)银行汇款,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卡号:6227 0028 7382 0169 705,收款人:杨庆。

四、评选及奖励办法

1.主办方将邀请本市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组成评委会,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初评、复评、终评三个环节对征文进行认真、严格的审阅,评出等级奖。其中一等奖比例为参赛总人数的10%,二等奖为参赛总人数的20%,三等奖为参赛总人数的30%。

2.参评论文须经初审、复评、评定三个阶段,分设一、二、三等奖。本刊将全文发表一等奖获得者的文章,并将一等奖获得者吸收为本刊特约通讯员;对二等奖获得者的文章将刊发主要观点及精华部分;其他获奖教师均可获赠一份精美礼品并颁发获奖证书。此外,获奖教师均可免费参加本刊组织的大型教学研究活动,免收会议门票。

3.每年度设立市、县(市、区)及学校组织奖,凡集体组织100篇以上参赛论文的可获一等奖,50篇以上的获优秀组织奖,将获颁奖励匾牌和证书,一等奖单位的领导将获邀作为本刊编委参与杂志的宣传策划和专题报道。

4.获奖结果将于次年1月25日在《新课程研究》杂志社网站上公布。《新课程研究》杂志社拥有对本次征文竞赛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篇10

丹麦KiSS Technology公司继了世界上第一台支持DivX播放的DVD播放机DP-450之后,又推出了功能更为强大的DP-500播放机(图1),DP-500和DP-450一样支持DVD、VCD、SVCD、CD、MP3、CD-RW、DVD-RW、DVD+RW等盘片格式,重要的是DP-500和DP-450率先实现了在电视上播放高品质的DivX、MPEG-4电影的功能。与DP-450相比,DP-500增强了网络接入功能,DP-500配有10M/100M以太网接口和 KiSS PC-link 软件,用户可以十分方便地从Internet下载DivX/MPEG-4格式的媒体文件并在电视上播放,还可以收听网络电台。由此可见,DP-500播放机具有光盘播放和媒体播放的双重功能,能够将网络、电脑与电视等视听设备更紧密的联接起来,构建成一种全新的高品质数字媒体视听系统。

DP-500的核心 ―― EM-8500解码芯片

KiSS DP-500播放机采用Sigma Designs公司生产的EM-8500 DVD解码芯片,EM-8500通过了 DivX Networks的严格认证,能够高质量的实现包括DivX 5、DivX 4及DivX 3等所有版本的DivX视频的解码播放,并且支持DivX Networks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EM-8500 DVD解码芯片支持DVD-Video、Superbit DVD、SVCD、VCD、Audio CD、Photo CD、DVD-R/DVD-RW、CD-R/CD-RW等盘片格式的播放,可进行DivX视频、WMA、MP3等媒体文件的解码播放,支持Dolby Digital、MP3、WMA、PCM等音频格式,可实现卡拉OK功能。EM-8500可提供NTSC/PAL复合视频、S-Video视频、Y/Pb/Pr高分辨率逐行或隔行扫描视频及DVI/HDCP等数字视频输出,具有双通道立体声、S/PDIF数字音频(可支持Dolby Digital 5.1压缩)等音频输出。

EM-8500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EM-8500芯片主要包括视频解码单元、音频解码单元、输入输出(I/O)单元、嵌入式的32位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单元、IDE-DVD加载器接口。其中嵌入式RISC主要用于运行系统软件和导航程序,芯片上集成的IDE(ATA/ATAPI-4)-DVD加载器接口可以支持任何一种采用标准IDE接口的DVD加载器、DVD-ROM光驱等。基于EM-8500芯片的DVD播放机的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基于EM-8500芯片的DVD播放机在结构上十分简单,因此整机性能十分稳定可靠。

DP-500与PC的连接和媒体文件的播放

DP-500能够自动识别和播放其所支持的各种格式的光盘,所以有关DP-500光盘播放方面的功能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说明。下面我们所要介绍的是DP-500特有的一个功能,即用DP-500直接播放电脑硬盘上的视频、音频等媒体文件,DP-500的这一功能使得用户无需刻制光盘(或者是没有光盘刻录机的用户)也可以通过电视、音响欣赏自己从网上下载的电影、音乐及图片等媒体内容。要使用DP-500的这一功能,需要设置DP-500与电脑之间的网络连接,并在电脑上安装所附的“KiSS PC-Link”软件。图4为DP-500与电脑、电视和音响等设备的连接示意图,其中DP-500的10M/100M自适应网络接口可通过一台交换机或集线器与电脑、Internet接口实现连接。完成硬件的网络连接之后,即可用“KiSS PC-Link”光盘在电脑上安装“KiSS PC-Link”软件,在安装向导的提示下可以非常简便的完成“KiSS PC-Link”的安装,安装完成后启动“KiSS PC-Link”,在出现的“KiSS PC-Link”对话框上单击“Info”选项卡,即可获取电脑的网卡及IP地址等信息,记下电脑的IP地址。开启DP-500播放机并进入其“Quick Setup”菜单的“IP Address”设置,然后将电脑的IP地址输入即可。

要用DP-500播放电脑上的媒体文件,首先要在电脑上通过“KiSS PC-Link”将准备播放的媒体文件添加到DP-500的播放列表中。DP-500可以播放电脑上MP3、MP2、WMA、OGG等格式的音频文件,在电脑上单击“KiSS PC-Link”对话框上(图5)的“Audio”选项卡,再单击“Add Items”按钮,在出现的“Select audio files to be added”对话框上通过浏览文件夹找到要播放的音频文件,并单击选定文件图标,若要选定多个文件可在按下Ctrl或Shift键的同时单击多个文件的图标,选定文件后再单击“打开”按钮,即可将所选定的文件添加到音频文件的播放列表中。要用DP-500播放电脑上DivX格式的AVI视频文件,单击“KiSS PC-Link”对话框上的“Video”选项卡,再单击“Add Items”按钮,在出现的“Select audio files to be added”对话框上浏览、选定要播放的AVI文件后单击“打开”按钮,即可将所选定的文件添加到视频文件的播放列表中。用DP-500还可以在电视屏幕上展示电脑上JPG格式的图片(照片),单击“KiSS PC-Link”对话框上的“Pictures”选项卡,再单击“Add Pictures”按钮,在出现的“Select Picture files to be added”对话框上浏览、选定要播放的JPG或JPEG图片文件后单击“打开”按钮,即可将所选定的文件添加到图片文件的播放列表中。另外,也可以从“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将DP-500所支持的各种格式的音频、视频、图片文件图标直接拖放到“KiSS PC-Link”对话框上相应的“Audio”、“Video”、“Pictures”列表中,以添加播放项目。播放列表中的项目,可通过单击右键进行删除、移动等处理。

在电脑上通过“KiSS PC-Link”创建媒体文件播放列表后,按动DP-500播放机遥控器上的“Menu”按钮,即可在电视屏幕上显示出来DP-500的菜单,用遥控器选择菜单上的 “KiSS PC-Link”,电视屏幕上就会显示出与电脑上“KiSS PC-Link”对话框的三个选项卡相对应的“Audio”、“Video”、“Pictures”三个菜单项,若选中“Audio”,电视屏幕即可显示在“KiSS PC-Link”中设置好的音频文件播放列表,之后即可选择列表中的音频文件开始播放。同样,若选择菜单上“Video”或“Pictures”,电视屏幕上就会显示视频文件或图片文件的播放列表,可继续用遥控器从列表中选择要播放的视频或图片,然后就可以通过电视屏幕欣赏电影或图片了。

用DP-500收听网络电台(KiSS WebRadio)

如果用户具备宽带接入Internet的条件,并按上述方式将DP-500播放机、电脑与Internet接入口进行了正确的连接和IP地址配置,那么就可以用DP-500接收、通过音响设备播放由KiSS提供的、丰富的网上电台节目(媒体内容)了。

在电脑上用浏览器访问KiSS的电台服务网站“

篇11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老年 冠心病 高脂血症 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4;58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223-01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冠心病常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其中血脂水平升高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我院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24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8.2±10.3)岁;其中男性79例,女性45例。全部患者均符合欧洲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脂水平符合:TC≥5.2mmol/L,TG≥1.7mmol/L,LDL-C≥3.12mmol/L,HDL-C<1.16mmol/L。同时排除药物性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恶性肿瘤、严重感染、风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对他汀类药物过敏等患者。服用其他调脂药物的患者停药4周后进行此项研究。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血脂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按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的膳食要求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并接进行常规治疗,包括硝酸酯类、阿司匹林、β-阻滞剂和ACEI类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商品名可定,规格10mg,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90092)口服,10mg/d,晚餐后顿服;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口服,40mg/d,晚餐后顿服[2]。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TC(6.13±1.12)mmol/L、TG(2.25±0.94)mmol/L、LDL-C(3.58±1.34)mmol/L、HDL-C(0.82±0.20)mmol/L;观察组患者TC(5.62±1.05)mmol/L、TG(1.78±0.66)mmol/L、LDL-C(2.76±0.85)mmol/L、HDL-C(1.08±0.26)mmol/L。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出现肌肉疼痛3例,关节痛3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观察组患者出现肌肉疼痛3例,关节痛4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均未给予药物治疗,自行消失,未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数(%)]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长期血脂代谢异常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膜结构,使内皮紧张素释放异常增加,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证实, LDL-C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临床治疗时强调将降低LDL-C水平作为主要目标[3]。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脂血症的一线药物,可抑制HMG-CoA还原酶,清除细胞内胆固醇,改善内皮功能。瑞舒伐他汀钙是一种新型的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4]。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可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大剂量较常规剂量疗效更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3.

[2]王贵鹏,曹桂秋.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27(13):1166~1169.

篇12

在开始学习通信原理时,首先要接触到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的主要任务是克服距离上的障碍,迅速而准确的传送信息。对于电通信来说,首先要把信源的消息转变成电信号,然后由发送设备将信号送入信道,接受设备对接受信号作相应的处理后,送给信宿再转换为原来的消息,这一过程可以用通信系统模型来概括[3],如图1所示。这一模型贯穿于整个通信原理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通信原理时必须建立通信模型的概念。初学时往往建立不起来通信模型的概念,导致在后续知识的学习中思路不清。此时,采用类比法说明此模型,将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比作通信模型,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为信源,经过空气介质传送到信宿(学生),教师的人体发声系统为发送设备,学生的耳朵为接受设备,在教学活动进行中,突然有学生推门进入教室,或者有人大声讲话,必然会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产生影响,相当于通信系统模型中的干扰,而且这一干扰是随机的。利用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类比通信系统模型,巧妙地找到与讲授知识之间的联系,然后再扩展成书本上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通信模型的概念,梳理学生学习思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能力。

(二)巧用类比法讲解通信中复用方式

在通信原理教学中,常见的信号复用方式可以分为: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码分多路复用(CDM)三种复用方式。频分多路复用是通过对多路调制信号进行不同载频的调制,使得多路信号的频谱在同一个传输信道的频率特性中互不重叠,从而完成在一个信道中同时传输多路信号的目的[3],即各路信号同时在同一信道上同时传输。时分多路复用是指各路信号同时在同一信道传输时占用不同的时间间隔,或者说是把时间分成均匀的时隙,每路信号在不同的时隙内传送。码分多路复用(码分多址)起源于扩频通信原理,信息传输时不分时隙,也不分频道,是采用不同的PN码序列对每路数字信号序列调制,进行频带扩展,并在同一个频段上进行传输[3]。对于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如果采用讲授法来进行教学的话,学生会对这三个概念死记硬背。而采用类比法,将上述三个概念放在一起讲解,并利用正在上课的教室来说明此问题,即教室相当于课程中的频段。教师A在教室1此时进行通信原理的教学,教师B在教室2并与同一时间进行高等数学的教学,这两个教学过程占用了不同的教室(即不同的频段),在同一时间内传输不同的知识,相当于两路信号占用不同频段,同时在同一信道传输,类似与通信中的频分复用;教师A于8点到10点在教室1进行通信原理的教学,教师B于10点到12点在教室1进行高等数学的教学,这两个教学过程在同一教室(即同一频段)占用了不同的时间段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类似与通信中的时分复用;如果同样在教室1,有两组学生同时用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各自组内交流,相互不干扰,即A组用英语交流通信原理,B组用日语交流高等数学,类似与通信中的码分多路复用。这样利用记忆中结构相似的知识,使学生清楚地理解这三个概念的本质,并加以区分,同时可以满足学生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的特点。

(三)巧用类比法讲解信息量的概念

通信系统的根本任务是传输信息,信息量是对通信系统的性能、质量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的一个物理量,把够衡量信息多少的物理量叫做信息量[3]。信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的量化以及如何量化更为抽象,如果按照教材描述只讲其定义,学生理解不透彻,那么将信息量的概念类比成运输货物多少采用的“货运量”来理解就会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掌握。对于信息度量与事件出现的概率关系这一知识点,采用消息的事例说明。例如的消息为“明天太阳从西边出来”、“明天太阳从东边出来”、“今天下雨”、“客机坠落”,这四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不同,不可能出现的事件、必然出现的事件和可能出现的事件。此时,让学生体会听到这四个消息的反应与感受,通过感受体会传递的信息是有量值的,而且这个量值与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关,越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人们越感兴趣,传递的信息量就越大。“明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该事件出现的概率为0,传递的信息量为无穷大;“明天太阳从东边出来”为必然事件,该事件出现的概率为1,它传递的信息量为0。以这样熟悉的事例做类比,学生可轻松地接受这一知识点,同时又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中。

(四)巧用类比法讲解正交多载波调制(OFDM)

正交多载波调制是一类多载波并行传输体制,不同于传统的并行体制,每路子载波的调制是多进制调制,是把高速数据流分散到多个子载波上传输,多个子载波是正交的,是一种高效的数据传输方式。由于OFDM子载波频谱允许重叠,其频谱效率大大提高[3]。以上对OFDM概念的描述非常抽象,同时还有复杂的数学推导,此时采用类比法,将这种信号传输模式与马路上行驶车辆类比,不同的载波占用不同的频段,相当于马路上不同的车道,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影响,即频谱不重叠,这是传统的并行体制,也就是普通的频分多路复用,正交多载波调制允许子载波频谱部分重叠,可以类比为行驶道路中的立交桥,在十字路口的立交桥,在不同方向上下几层的车辆,在同一时间可以同时行驶互不影响,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即相当于在有限的频带上频谱可以重叠,提高了信息传输速率。对一些数学基础差,难以接受数学推导的学生而言,用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进行类比,通过类比让学生理解这种并行传输体制的思想,解决学生利用数学推导去掌握该知识点时存在的困惑,让学生感觉通信原理的学习不再那么高深莫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类比联想的科学思维方式。

(五)结语

篇13

关键词:信息论与编码 通信原理 课程 内容

一、课程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对数学理论要求较高,最初该课程仅被设置为研究生相关专业的必修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编码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这就要求电子信息类等专业的本科生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论基本理论及信源、信道编码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从事信息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许多高校在本科教学中开设了“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它是一门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信原理”课程为通信与信息系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系统、深入地介绍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内容涵盖信号与随机信号分析、各种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原理、多路复用原理、同步原理和通信网及交换技术等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通信方法的基本原理、时/频谱分析及各种通信系统的性能衡量计算,为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和科研实践中使用和研究通信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打下基础。

河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两门课程分别开设在本科生的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把这两门课前后衔接起来安排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这两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融合了许多“通信原理”的内容

首先,我们列出2007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陈运编写的“信息论与编码”[2]的各章内容。该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概论;第2章、信源熵;第3章、信道容量;第4章、信息率失真函数;第5章、信源编码(5.2连续信源编码);第6章、信道编码(6.2线性分组码;6.3循环码;6.4卷积码);第7章、密码体制的安全性测度。

为了比较,下面再列出2001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樊昌信主编的“通信原理”[1]各章的内容,该教材是全国高等学校通信和信息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审、推荐出版的一本国家级重点教材,曾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特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1.4信息及其度量);第2章、随机信号分析;第3章、信道(3.10信道容量的概念);第4章、模拟调制系统;第5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第6章、正弦载波数字调制系统;第7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第8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受;第9章、差错控制编码;第10章、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第11章、同步原理;第12章、通信网。

三、“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讲授课时的分配

从上面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两门课程的内容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从直观上来说,虽然在课程安排的顺序上考虑到了两门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但是由于学生对“信息论与编码”掌握得不扎实,另外是因为两个学期间间隔一个暑假,学生会忘记“信息论与编码”中的很多内容,从而给“通信原理”的学习带来困难,所以,在讲述“通信原理”前,对前期课程进行复习是必要的。比如熵的计算,“信息论与编码”课程中整个第2章的内容都是在讲信源熵,重点阐述离散无记忆信源的信息量、熵等概念及计算方法和熵之间的相互关系,再由离散无记忆信源推广到有记忆信源,最后引入到连续信源理论,从而减小对随机过程等知识的依赖。在“通信原理”课程中,只是在第1章第4小节中介绍了离散信源熵这部分内容,讲授时作简单重复性介绍即可,只需半个学时。对于信道容量这部分内容,“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放在第3章讲解,侧重讲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分别从单符号和多符号两方面描述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通信原理”课程在第3章的最后一小节中涉及了信道容量的概念,分别讨论了离散信道和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由于在前期课程“信息论与编码”已经提到了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所以重点讲解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也就是著名的香农公式,需用1个学时。“信息论与编码”课程中第5章讲解的是信源编码的内容,5.2小节是连续信源编码,主要讨论的是脉冲编码调制,即PCM。“通信原理”课程是在第7章的第5小节涉及了PCM,所以只做简单回顾即可。“信息论与编码”中第6章信道编码与“通信原理”第9章差错控制编码内容基本一致,因为分组码和卷积码是两种基本而又重要的码,不仅在工程上具有广泛用途,也是学习理解其他编码技术的基础。因此对该课的复习不能只是机械地重复一下学过的概念和理论,还要做相当的练习,这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按以往的做法,一般采用6学时左右的时间来复习。由于两者在很多概念上是类似的,所以,并行地处理可以做到在概念和观点上两者互相分享,而又能更好地把注意力放在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上。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四、实验环节

实验教学环节中,同样要根据“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这两个课程相互融合的特点,对实验的内容进行统一的合理安排。我院对“信息论与编码”这门课没有安排实验,“通信原理”安排的是16学时的实验。其中实验5(抽样定理与PAM通信系统实验)和实验6(PCM脉冲编译码实验)涉及两门课程的重叠部分,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把两个实验安排在一起重点讲解,原来的实验是属于验证性实验,由于经过前期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有了理论的基础,我们可以把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内容为PAM实验教学系统与抽样定理的小课题设计,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本文讨论了信息类本科生开设“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课程的必要性,分析了本科生学习该两门课程面临的问题,并探讨了两门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安排。通过对“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两门课程内容讲授的整合,一方面使学习者了解到两门课程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另一方面也为具有存在相似性质的课程讲授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思路。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 移动通信技术 物联网 应用研究

引言

在我国举行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会议中,物联网的开发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几年,物联网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事实上,早在2010年初,我国总理就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物联网纳入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中,换言之,物联网的发展前景是被大家所认可的,它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显然,我们的生活也因为物联网的出现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技术已经进入了成熟的阶段,它在物联网的推广和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物联并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早在20世纪末期,微软总裁便提出了物-物的概念。随后,这一想法得到了世界知名学府麻省理工的认可,并且正式对物联网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几年后,这一概念再度被国际电信进行补充,由此可见,物联网的发展已经得到了世界多个国家的认可。从本质上来说,物联网就是建立一个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信息交换的网络,这一网络的建设需要借助多种电子信息技术完成物体信息的采集工作,并且对其进行转换,最终达到物体信息传输的目的。物联网的信息传输突破了距离的限制,并且能够进行自动化的系统管理,实现人对物品的信息管理,位置感知和实时监控等。

二、物联网的基本结构

作为信息产业的新兴产物,物联网的结构并不简单,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应用、感知和网络。

1、应用。在物联网的架构中,应用位于最高位置,它的作用是实现人对物体的管理和实时操控。

2、感知。和应用层相反,感知是物联网架构的基本,它与所有位于物联网的物体都有接触。

3、网络。网络是实现物联的根本,没有网络就无法实现物体之间相互通信。因此,它贯穿于应用层和感知层之间,它的作用是传递经过感知层采集到的物体信息。

三、物联网的特点

物联网跟互联网之间是有很大不同的,物联网具有延长性强,能够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特点。物联网与人们的生活各方面都有联系,可以说是无所不在。

首先,物联网是需要部署多种传感设备,在感知技术中运用十分广泛。它的每一个传感器都有自己的信息源,感知的事物来自各个方面。

其次,物联网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它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信息产业整个行业中,物联网都能涉及到,通信、传感、网络各个领域都有它的身影。所以提供的服务也是多样化的,服务形态以及应用能够实现多种组合。

再次,物联网可以对物体进行智能控制,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物联网能够让传感器进行智能处理,获取到相应信息后发出指令,让传感器进行智能化处理。

四、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物联网的信息节点具有广泛性与移动性的特点,它的网络融合技术非常强。所以它的通信主要是以无线为主的,移动通信技术是当前物联网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

五、移动通信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方式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较为复杂、在传输、管理、维护上都有专门的系统负责。所以移动通信在互联网中的应用方式是包括多方面的:

1、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终端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节点移动,能够与互联网感知终端互通,它是互联网信息当中的通信节点,也是通信过程中的传输介质。

2、移动通信技术非常成熟,覆盖区域非常广,在物联网中可以作为传输网络来使用。

3、移动网络维护平台的管理维护功能都非常传输,能够确保使用过程的安全性。物联网使用移动通信功能来进行管理维护是绝对没问题的。

六、移动通信在物联网中应用的现状与展望

近些年,移动通信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移动通信在物联网中的使用已经渐渐开始。但是,使用的范围还是有行业限制的,并没有完全的运用到生活方方面面中,如果要使该技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就应当继续努力,抓紧实现物联网与移动技术相通的规范制度。还需要不断创新,把物联网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加快移动技术在物联网中的运用脚步,让大家都能够意识到物联网的重要性,并且把物联网运用到生活中。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