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新理念范文

德育新理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6:16

德育新理念

篇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德育领域形成了一些新的德育理念。这些现代德育理念是我国高校德育创新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德育思想和理论中的德育理念互相交流与渗透,更有利于吸收和借鉴新的德育理念,促进高校德育的创新和发展。当前,高校德育创新要重点增强以下四种德育理念:

一、人本德育理念

1.人本德育的实质

所谓人本德育,简言之,就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的方式对待人,以“成人”为目的的德育。[1]人本德育,是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现代德育的人本思想源于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西方传统人本主义与我国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在反对“物本”、“神本”,肯定人的力量、弘扬人的价值上有一定的相同性,它的一些合理内容是可以为我国德育吸收和借鉴的。但人本主义的缺陷在于它把对人的理解抽象化了,因而,没有真正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实处。

人本德育理念反映了一种新的德育价值观。在历史上,曾有“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两种不同观点的德育价值观。社会本位论主要强调德育的社会价值,认为德育主要是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人。而个体本位论更注重德育的个体价值,注重个人需要和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这两种观点虽然都认识到了德育的重要作用,但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前者虽然体现了德育的本质要求,但片面强调社会利益和统一要求,忽视个人的正当需要和个性化发展,不尊重个人、关心个人,把个人当作实现社会目的的工具,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后者在历史上对于使人摆脱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压迫、束缚,解放人的个性,的确起到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由于片面强调个人需要,以至于把个人与社会隔离开来,出现某种反社会性,使德育偏离社会方向。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德育的价值观具有比较明显的“社会本位论”色彩。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克服“社会本位论”的弊端,一些学者纷纷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主张。

以人为本理念既不同于社会本位论,也不同于个体本位论的观点。“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的局限性都在于割裂了人的目的意义与手段意义的内在联系。社会本位论者认为,人是手段,社会是目的,人是因为社会而存在的,片面强调社会要求,忽视个人需要,容易导致德育的意识形态化倾向。个体本位论者则认为,人是作为目的而存在的,人就是人自身,片面强调个人需要,容易导致德育的迎合化、中性化、边缘化等倾向,甚至会淡化、偏离德育的本质要求。与过去相比,人本德育的实质就在于强调了人的手段意义和目的意义的高度统一、社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其中,个体目标是高校德育中具有个别性、特殊性、具体性的目标,它是社会目标的来源和实现基础。社会目标是高校德育中带有全局性、普遍性、根本性的目标,是比个体目标更高层次的目标,它对个体目标起着主导、支配作用,影响并引导着个体目标的发展方向。人本德育理念,不仅促进高校德育进一步“贴近学生”,而且进一步深化了高校德育的目标指向。

2.人本德育的基本要求

(1)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学校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具有明确的育人意识。德育工作者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关心和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和生活困难;管理者应将学生视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在决策过程中重视他们的意见,考虑他们的需要,保护他们的利益,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应根据学生思想发展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树立平等意识,加强师生对话与合作,提供高水平的教学。总之,全体教职工应通力合作,形成适合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氛围。

(2)树立尊重、平等的观念,注重德育的人性化现代教育技术的本性不再是管理、控制、约束,而是对人性的唤醒和对人性的尊重,使学生自发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要在认识上理解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在情感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在行动上鼓励学生、帮助学生,使教育方法富有人情味,通过教育者的情感、人格、威信等影响学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充满了爱、充满了情、充满了关怀,就容易使人得到满足和尊重,就会唤起情感的共鸣,调动人的积极性,收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的有机统一。人本德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是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这是对过去突出社会化发展目标而忽视个性化目标的反思。德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在进行全面和整体教育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开发和发挥好人的优势个性和潜能,让每个人合理的特别是优势的思想政治道德诉求都能得到尊重和发展。

二、主体性德育理念

1.主体性德育的基本内涵

主体性德育的理念是与人的主体性理论为哲学依据的。人的主体性是相对于过去的依赖性、被动性、模仿性而言的,它表现了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育对象鲜明的自主、自立、自我负责的独立意识和能动、创新精神。在主体性德育中,教育者和学生均是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其相互之间是“主体间性”关系。主体间性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中所体现出的内在属性,是不同主体后天交往的结果,是不同主体在互相交往过程中共同建构起来的。随着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的增强,德育必须由过去忽视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单向灌输式德育向尊重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双向互动式德育方式转型。

所谓主体性德育,就是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特别是发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并使两者的主体性有机整合,从而使德育成为主体性的活动。[2]主体性德育是相对于传统的灌输性德育而言的,是对传统德育之弊端的反思。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一样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这一特性决定了德育对象在接受教育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具有主体性。但是,在过去灌输式模式中,教育对象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其接受的主体性受到限制。而在现代高校德育中,随着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尊重和重视,使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一种能动接受的主体性,主要包括自觉性、选择性和主动性等。主体性德育理念的实质,就是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教育对象的能动性,强调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互动性,从而保证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主体性德育的基本要求

(1)教育者引导强调教育者引导,既体现了教育者的主导性,也体现了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者的主体性,要求重视教育者对学生的积极启发、指引和疏导。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导者,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心理接受状态,使学生与教育者产生基本一致的心理动机和需要,为共同完成德育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要通过激发学生求学的内因,让学生做到乐学、善学、优学,从而提高德育效果。

篇2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德育 教育方法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很重视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但教育的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在校的高职生中依然存在着理想信念迷茫、不求进取、迷恋网络、旷课厌学、考试作弊甚至轻生自杀等现象。究其原因,关键是我们的德育教育没能很好地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导致德育教育失去针对性、时效性。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地创新高职德育教育。

一、以人为本,创新高职德育教育新理念,从教学生学习“做事”转到教学生学会“做人”。

高职院校的德育是塑造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和主要教育手段,通过德育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认知、情感、伦理、审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也就是将道德教育定位在如何“做人”这个目标上。过去,在这个问题上,一些高职院校由于片面强调技能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忽视道德素质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造成今天的教育不是以“教学生如何做人”为目标,而是把学生当作一种“学习工具”,从技术、功用、效率的层次,教他们如何做事,把应知应会作为合格人材的标准,把人当成物,造成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德育成了技能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附庸。这种被社会戏称为“缺德”教育的后果,必然导致学生有文化缺教养,有欲望没理想,有目标没信仰,会做事不会做人,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受社会欢迎。因此,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应以人为本,真正确立起以如何“做人”为目标的德育新理念。

教育的本性是育人,是提升人的素质,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职业教育的目标固然是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但任何教育都应该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强调德育为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四有”新人。所以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德育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邓小平在论述德育教育问题是曾指出,“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学生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所以我们应积极探索实施主体性德育模式教育。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人的精神支柱,我们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去研究如何启迪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而不是强制灌输理念的客体,真正实现德育课从以社会为本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从以政治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德育生活为中心,从以老师和课本为依据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依据的根本性转变。人性化的德育教育思想,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身处地地将学生成长遇到的困难与我们所在的工作相结合,促进他们将来更好地健康成长和更好地适应社会。高职学校的学生入学后,对自身的评价不高,有较强的失落感,所以我们就要对他们多加关爱,鼓舞他们的信心和对成功的欲望,情理交融,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二、建立开放的德育教育网络,对学生进行自律性教育。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介,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未来几年中,中国上网的主流将是青少年学生。互联网对青少年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中,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学校、家庭以外的未知领域,认识世界的博大精深,结交许多不相识的朋友,触及科技领域的最新知识。网络还同样伸向人的意识形态领域,对尚未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青少年学生影响更甚。网络是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可以成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阵地,反之,则后果不堪设想。在这种形式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当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网络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因势利导,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新路,使其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新形势、新方法和新途径。

自律型德育教育主要是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潜能,使学生把一定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变成自己的行动。让学生根据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和要求,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产生积极进取之心,主动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行业,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

三、创新高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核心问题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他们既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团队精神、乐于奉献,有全局意识的人,也就是学生要有团队精神。

创新德育教育,还必须从人的综合素质和推进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把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术,更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促使学生在高雅的人文教育中得到高品位的文化熏陶和完善人格修养,获得全面的发展。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高职德育教育。

学生是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主体,但其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需要在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下才会不断增强和发展。只有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才会使其感受自信、充实和体验到完善自己的乐趣。唤醒学生的修德需要,不仅要靠创新的课堂教学,而且要靠创设各种自我教育的情景,既要以就业为导向,又要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必须讲究时效性,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息中得到个性的张扬、合作意识的培养。

在社会大环境中,由于新事物层出不穷,受生活时空和个人因素的制约,教师不能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道德问题,因而师生通过认真思考和相互交流,在自我判断与分析抉择中有助于实现促进双方的自我成长。总之,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探讨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永军.略论高校思想教育的针对性[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4,(3).

[2]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篇3

1 德育理念的内涵

德育理念是人们对德育的基本看法和理性认识,是先于行动的核心理论和 哲学 前提。没有 科学 的德育理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德育创新,有了理念的更新才会引起方法的变革。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传统的德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等因素,进行呆板的说教。 现代 德育越来越强调 发展 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德育理念创新的目标是树立现代化的德育观念,尽快树立起科学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德育新观念。

2 高校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

2.1偏重理论学习,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尽管高校德育改革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目前德育教育仍然处于注重理论学习、实践教学不尽人意的状态。在偏重理论学习的影响下,德育教育不自觉地演变成了一种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成为教育的客体。久而久之,学生对枯燥的理论产生厌烦情绪,并由于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没有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获得,甚至会觉得这项教育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这正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忽视的表现。

2.2德育观念错位,德育功能弱化

教育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争论已久,长期以来,我们一贯注重“社会本位”而忽视个人,过度强调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与需要,面对个人的生理、心理需要考虑较少,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难以满足。德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 政治 、 经济 发展功能,而且具有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多方面功能,特别是个体享用功能。然而,现实的德育往往只重视其社会功能。在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中,智育重于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

2.3重视标准化教育,忽视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

高校德育在方法论上统一灌输,在教育形式上整齐划一,虽然满足了尽可能多的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却没有尊重教育主体的差异性,没有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等方面的差异,没有尊重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发展方式的权利。其最直接的负面效应就是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低下。

传统的高校德育局限在校园内,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几乎是封闭的教育。高校德育还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以及情感体验,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情感教育。

3 高校德育理念创新的途径

面对目前高校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面对我国知识经济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面对高校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德育理念必须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和实践上的创新。

篇4

约翰•I•古德莱德(JohnI.Goodlad,1920-)是当代美国教育界的教师教育改革专家。其导师R•泰勒(RalphTyler)认为他在教育领域中“一个人承担了3种角色———研究者、预言家和改革家———是难能可贵的。”[1]542鉴于国内学界对古德莱德的教师教育更新思想尚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研讨,本文着重挖掘和梳理古德莱德在教师教育更新方面的真知灼见,以期为当今我国教师教育更新提供有益借鉴。 一、学校教育的生态模式:古德莱德教师教育更新的理论基础 “学校教育的生态模式主要涉及某一环境中的相互作用、联系和依承关系。”[2]它找到了一个更好地审查和改进学校教育条件的理论模式。古德莱德曾说,“仅了解自己是不够的,一个人必须超越自我,了解所有的人和他们的状况,了解所有的民族和它们的关系,了解所有的文化和它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明。” 古德莱德认同从生态学的视角考察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他说:“教育是有关个体、民族和人类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一个永不休止的发展过程。每一代都从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当代书籍、杂志、报刊、电影、电视以及生活中瞬息万变的事件塑造着它的思想。学校教育———初等、中等和高等———就是这个过程中最有计划、最有条理、最有影响的组成部分。”[3]因此,学校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与其他单位分离的机构。 古德莱德指出,进行教育的不应只是某一个机构,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体系———学校、家庭、朝拜的场所、电视、报纸、博物馆、图书馆、企业、工业和其他更多的机构[4]。这些机构包括那些本身的任务之一就是教育的单位,还有一些单位表面上有其他的目标,但在实际上也在不明显地做教育的工作,或者以教育为其次的工作,广播和电视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机构,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的信念和习惯。而计算机又极大地提高了这些以及其它的教育和有潜在教育功能的设施的多面性。实际上,我们所拥有的不仅仅是学校和学区的教育系统,而是一个由许多不同的社会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教育体系。为教育年轻和年长的人们,我们必须开发和有效地管理这一体系,这其中的可能性是充满挑战性的。社区资源不仅要求学校开设它们的教育设施并且延伸它们的教育资源,而且要求社会上的各种机构和组织建立起一个生态系统,承担起为一个自由的人民开发知识、培养价值观、锤炼技巧和养成习惯的责任[4]410。 古德莱德从生态理论出发指出:将学校、社区、社会联系起来的环节是儿童的成长。学校是儿童成长的地方,为此首要的是要进行学校变革。实现学校变革最重要的手段是建立师范学院、公立学校以及文理科领域教育者之间的三重伙伴关系,它们之间通过相互合作达到共同目的:使所有青年一代都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这之间涉及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使未来教师顺利地从师范院校转移到公立学校的实践领域。古德莱德的解决方案是将大学、师范学院以及公立学校的工作者们聚集起来与未来教师们(指师范院校的学生)共同工作,为儿童的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儿童培养上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使儿童生活的社区与儿童学习的学校发生联系。古德莱德的研究发现,许多社区尤其是市区贫困儿童所处的社区,其社区文化与学校文化完全无联系,因此在共同合作改进教育推动民主进程中,还应建立家长、社区与学校的伙伴关系。古德莱德确定,由于家长及社区都关心儿章的未来和成功,他们在促进学校变革中将起着重要作用。位于社区中的学校和居住在社区中的儿童常被社区所塑造,社区的状况决定了学校和儿童所处的环境,因此应力求使学校、家庭、社区在儿章教育中向一致的方向努力,即把所有青年人都培养成公民以参与到民主社会中。古德莱德的这一目标包含了双重含义:青年的培养和民主的未来,学校、社区、社会之间的联系也在这一目标中体现了出来,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5]。 二、古德莱德教师教育更新的核心理念 (一)美国教师教育现状研究 古德莱德及其同事对不同类型的29所师范院校的历史作了研究,发现以下问题:随着教育学院活动日益的多样性,教师教育的目标不明确,教育基本原理课程被忽视,文理学院的教学计划和教师教育的教学计划之间存在隔阂,并且教师培训把目光锁定在教室。许多人认为教书仅是一种个人活动,相互间联系很少。“校园里没有人认为教师教育是个高尚的学术活动,也没有人认为师范教育具有潜在的学术价值,反而仅被认为是一种服务。”[6]272学院领导都不乐意与毕业生保持联系,尤其是毕业生第一年从教期间,他们很少意识到这种联系对修改教师教育计划的潜在价值。 (二)“教师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同时更新” 基于学校教育的生态模式,在对美国中小学教育和教师教育历史及其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古德莱德提出了教师教育更新的核心理念———“教师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同时更新”(大学和中小学同时更新)。学校教育同教师教育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学校教育改革要成功就必须同时寻求学校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共同改进———古德莱德所称的“同时革新”理论。古德莱德认为“好教师与好学校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的联系和这种联系一直以来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在学校改革不断进行期间,也未能对那些于学校革新起重要作用的人们在其聘任、教育和支持上给予足够的重视,优秀的教师本身并不能保证优秀的学校。但是,那种认为即使学校的管理者准备不足,学校也能成为模仿学校的想法是愚蠢的”,[6]6-7因此学校教育改革必须重视相应的教师教育改革,二者应同时更新。古德莱德认为,“教师教育的更新需要正在更新过程中的学校的可用性。正在更新的学校是好的教师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好的医学教育必须有好的教学医院一样。”[7]632在每个教师准备项目中,必须有足够的伙伴学校接纳持续不断的未来教师。古德莱德说“为了改进学校,学校必须有更好的教师;为了培养出更好的教师以及咨询人员、特殊教育工作者、管理人员,大学必须能与最好的中小学建立联系。为了能有最好的实践,中小学必须能获得新的观念和知识,这一切表明,大学和中小学是休戚相关的。”[1]537古德莱德主张把中小学和大学联合组成世界性的群体。他在演讲中描述了大学与公立学校之间的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的共生关系:“学校若要变革进步,就需要有更好的教师。大学若想培养出更好的教师,就必须将模范中小学作为实践的场所。而学校若想变为模范学校,就必须不断地从大学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8]#p#分页标题#e# 古德莱德认为有效的共生关系依赖下列条件:第一,相关的组织间存在着典型的差别。常有人埋怨大学和中小学之间南辕北辙,没有共同点,不能合作,殊不知相似性越大,互补性就越小。中小学和大学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是一种财富,是合作的资本,而不是一种妨碍。第二,这些差异具有互补性———也就是二者可取长补短。目前,大学和学院从事的研究与实践脱节,这种情况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彻底改变的可能性,就是通过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第三,双方通过实践,首先认识和理解这种互补性,然后需要共同努力和维持。一厢情愿即使能维持关系,但实践上也不能产生有效的共生关系。第四,有足够的应对准备。这包括额外的资源、更高的状态,足够的资金维持关系的开支,但是,如果积极的参与者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或没有清楚认识到继续合作的理由,那么就没有这些充足的准备[9]103-104。 三、古德莱德教师教育更新的主要路径 (一)建立大学和中小学的伙伴关系 古德莱德认为,教师教育的一部分就是安排未来教师学习与学校教育和教学有关的行为科学和人文科学。另一部分就是指导未来教师在那些与教师培训院校合作的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进行观摩和实习[4]358。他指出教师教育和中小学同步更新的最佳途径是建立大学和中小学的伙伴关系。“大学———中小学伙伴关系就是一个学院或大学与一个或多个学区,为了共同利益就合作项目和计划所签署的一个正式协定。此协定包括行政部门、执行委员和秘书处的任命、资源的使用以及财政的审核。强健的合作方案需要共同的计划和行动,如果一方没有根据合作的要求,而单独行动,合作关系就无效。”[9]113-114这是一种互助、跨机构的关系,以便交流信息,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为广泛的支持。古德莱德反复强调,教师教育和合作的中小学需做一些筹备工作:首先,教育学院制定有关实验配置和使用条件的合作协定;其次,根据方案分配州政府的拨款,为学校环境和大学人事部门提供外加资金,实施互惠责任;最后,建立新教师或实习生评估体制,评估包括教学、服务质量、奖励和晋级。在主张大学和中小学合作的同时,古德莱德向有关教育机构推荐6条建议[10]: 第一,要认识到大学和学院只看到它们自己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而忽略其他机构的作用的观点是缺乏远见的。这样的趋势将会使教师教育失败。教育实习和教师职业的起点经验有助于教师拓展目前的教学方式。因此,为了共同的目标,准备教师的大学机构和未来教师就业的学校必须建立共生的伙伴关系,以求同步革新。第二,为了同步更新,创建和维持这种伙伴关系需要的时间和精力是一个必要的持续的关系,就如医学院和医院的关系,除了需要几个“教学”学校之外。每个伙伴学校的投资要日益增加,不能舍弃。指定的“伙伴学校”之外的学校(尽管它们不是共生关系的一部分)有助于提供不同的田野经验。第三,如果中小学和大学合作越密切和彼此之间对建立更好的学校和培养更好的教师的要求越强烈,管理结构将变得越棘手。因此,这就要求有创造力的领导创建新的组织安排和完全新的机构(如建议的教学中心)、处理整个教师教育预算、处理与政府的关系、选择伙伴学校、确保课程更新等等。第四,无论改编其他机构还是创建新机构,都必须有明确的、共同的使命议程、实施条件和三个主要参与者的角色分配。考虑到这些必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这个议程是个复杂的和持续的话题。但是,这个议程必须提前慎重地制定出来。第五,由于领导的任期比以前短,领导的职位调整快(比如,由学术副院长提升为院长,从规模小的学校升调到规模大的学校当校长或总监),任何变化寄托于几位少数的领导的想法是十分可怕的。因此,领导的责任必须面向大众,领导的培养必须是固定的、持续的活动。第六,学院和大学的最高层领导者要分担维持这种平衡的责任:他们必须明确地表达变化的期望;领导的责任不能仅授予教育系主任;也不能把领导权力过度集中。 (二)建立全国教育更新教网 古德莱德指出教师教育和中小学同步更新的实现载体就是全国教育更新网。他认为,既然没有足够可供实习教师的示范学校,每个教师准备机构必须培养有更新潜力的学校。全国教育更新网(theNationalNetworkforEducationalRenewal,NNER)的议程集中在更新职前教师准备项目和同时集中在更新中小学。全国教育更新网的成员致力于这个培育过程和把所有健康教师教育事业的必要部分连接起来:伙伴学校(通常指临床或专业发展学校);大学文理学院系的学科专门化;教育学院或系通常提供教师的专业准备部分。这三个文化的任何一个文化的更新是复杂的和困难的。古德莱德认为,“NNER要求的议程要求协调这三部分来寻求共同的使命。”[1]532古德莱德认为,“如果中小学要成为好学校,学校的教师所接受的普通和专业教育也必须是好的。如果教师教育是好的,提供给未来教师准备的重要一部分的课程的中小学学校也必须是好的。NNER寻求产生和维持同时更新的过程。”[7]633 (三)设立教学中心 古德莱德认为没有一个单独的系科能承担培养教师的任务,建议在文理学院里建立一个教师教育中心,该中心可以利用各系科的资源、设计、协调和实施教师教育教学计划。古德莱德详细地描述了一个机构来承担这项任务———教学中心(acenterofpedagogy)这个中心能够把教师职前培训的三类不同的人(师范院校、文理学院和中小学校)联合在一起[7]633。教师教育处在教育体系这个大集体中,它也需要了解周围的环境,要想很好地发展师范教育事业。师范教育必须融入这个环境,不可能束之高阁。所以,古德莱德指出教学中心的圆形位于三个椭圆形的交叉处,而每一个椭圆形代表着一个平等的伙伴:师范院校、文理学院和教师培训实习的伙伴———中小学校[4]435。三者平等的概念对于这样一个中心的运作是至关重要的。主要的实验室学校———伙伴学校———被认为是教学中心的组成部分。它由合作的学区和大学的人员来实施教育的控制。对学校教育、学习、教学和教师教育的调查是这个多样人员团体的活动的正式部分。学术工作与教学和项目发展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分开。在工作量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和单个教学人员的奖励结构之间的平衡有相当大的灵活性[6]355。根据目前给未来的教师在教室里实习教学时所能提供的支持来看,古德莱德认为建立以能协调所有的实习伙伴学校与合作的大学的师范教育工作的教学中心,是最好的政治解决方法,也是最好的操作方法。必须将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实习统一在同一个权力机构之下,由一组专门挑选出来的教师负责,这样才有可能设立有连贯性的师范教育项目[4]435。在这个教学中心,未来教师将被引导学习广泛的通识课程、深入地理解学科或广阔的课程领域、了解他们居住的更多世界和文化环境。在这里,教育基础课程和方法课程与实践不分离。这些科目将主要在伙伴学校学习和讨论。田野经历被计划在系列课程里,旨在加深意思和理解的阅读课程伴随田野经历。在这里,未来教师不去适应学校,因为他们被看作从事重新设计学校环境的教学团队的一部分。他们的学徒制是整个学校、家庭和社区,而不只是个体教师和教室[6]355-356。教学中心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一个统一的教学团队来负责整个教师教育课程的几部分教学。教学中心的议程如下图所示:[6]356教学中心的议程(:1)开发一个教育前的核心课程(;2)开发一个伴随的教学社会化的正式和非正式课程;(3)开发一体化的高年级专业课程(;4)开发一个五部分适应普通课程文化的课程(;5)开发一个面向田野的理论和实践融合在一起的课程;(6)创造示范的、更新的学校———伙伴学校(;7)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学习所有课程内容……#p#分页标题#e# 四、结语 古德莱德的教师教育更新的焦点就是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的共生关系,二者通过建立教育更新网来达到共同进步,同步革新:未来教师到中小学实习,增加了中小学的教师力量,使中小学教师的思想和知识不断更新;中小学为大学的未来教师提供实习基地,使未来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专业发展学校是福特基金会支持、古德莱德领导霍姆斯小组创建的的几项试验项目的临床学校,中小学和大学联合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师范生提供观摩课堂教学的机会,通过讨论,调研、反思他们的工作。但是在我国,传统教师教育是以大学为基础,中小学在教师准备中所起的作用很小,大学和中小学的联系一般是在未来教师毕业实习时,加上实习的时间较短,教育实习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实习结束后,大学也不注重师范生的实习反馈,学生在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后,仍然难以胜任实际的教学工作,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不相关的问题。这就是因为教师教育机构没有很好地与实习单位沟通和反馈。 所以,师范院校需要与中小学建立密切的联系,使未来的教师在中小学见习、实习和观摩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为成为有效教师迈出第一步。未来教师的辅导应增加中小学的师资,这样实习的反馈意见也能更好促进教师教育机构的进一步改进和发展,并为以后学生在实习方面提供好的借鉴和咨询。中小学作为教师教育的实习基地,应视为学生验证知识、打下专业基础、进行专业研究和开发的场所,使教师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同时更新。

篇5

【关键词】课堂常规;教材内容;教材特点;以情感人;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276-01

新课程标准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那么,新课标理念下的德育教育怎样有效地进行渗透呢,才能使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呢?我根据多年的体育教育经验,采用了以下几种教育途径,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1 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教育

课堂常规是在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它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加以制度化。是培养学生的好思想和好作风,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和组织纪律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渠道。通过课堂常规的贯彻落实,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思想及道德品质。

2 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和特点进行教育

体育教材的内容很广泛,而每项教材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结合不同的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教育方针。如通过理论课中中国体育运动发展史、奥运会、名人与体育的讲述,使学生了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奋斗;进行队列练习时,就应突出遵守纪律,严肃认真,步调一致的教育;通过各种球类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田径项目应着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为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德育渗透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措施,以确保德育渗透任务的完成。

3 寓情于教,以情感人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等的心理交流。教师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产生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这时,德育教育的内容才能在学生良好情感的催化下自觉的被接受,还能被转化为学生自身迫切的要求。德育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4 运用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教育

根据课的内容、任务、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优化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使其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身体活动意识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提高教育的效益。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育,教师在讲解示范中,主要阐述动作技术的要点和难点,讲请动作技术的完成过程,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面面俱到,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和练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使学生的思想活动在教学中呈现积极状态 。又如,同样是体操队列、队形教材,采用“兵营”式和“观摩、汇报、评比”式的两种组织教学形式,后者符合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又培养了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和行为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

5 结合学生的行为表现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其思想活动和个性情感的真实写照,学生在活动中,各种行为、情感意志等都充分显露出来。为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各项体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如在课堂中常有学生在同一活动中,在同样的条件下,有的学生可能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而有的同学则可能表现出不负责任、怯困难等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及时进行表扬或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针对青少年具有较强表现欲的心理特征,热情地激发,耐心地引导,使其个人英雄主义行为逐步朝着集体主义精神升华和内化。

6 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篮球比赛中,有个别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又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篇6

学校德育要直面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分辨是非,学会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就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如何透视变化发展的现实,把握时展的脉搏,拓宽视野,开拓思路,认真总结经验,开拓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成为了学校德育创新的首要之急。

只有我们树立新的教育思想,才能把握时代的需求,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促使行为的转变。树立新的教育思想与德育工作的创新是紧密联系的。没有新的教育思想发表的创新,是无源之水,脱离时代的要求,没有生命力;没有创新行为为依托的新的教育思想是空中楼阁,没有实效。只有在新的教育思想的发表下,德育工作的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在继承与发展中前进。

我认为开展创新式德育工作,树立以下的教育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欲望,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因为对人类讲,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争取自身的发展和全面进步,是更高的目标。从实现人的价值看,道德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改善人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引导和提升。因此,德育工作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换句话讲,就是要引导学生充满信心地生活,充满智慧地学习,充满快乐地成长。

学校德育工作就应改变过去封闭式的教育为开放式的教育。创新式的德育是开放式、发展性、主体化的教育。我们要真正给学生自主的权利,根本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真正当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理解他们。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的实践,获得思想道德上的成熟,没有主体的参与不可能有思想道德的发展。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不是被灌输的客体。德育既是社会要求,也应当把它看作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要求。我们要善于把这种社会要求转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因为任何教育只有转化成自我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这种自我教育的潜力愈是得到发掘,就愈能使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化发展和谐统一。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就应改变说教式的教育,变单向式为互动式的理性教育。以单向说教为主的德育,主体不是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并且得不到巩固。互动式的教育可以改变过去德育的被动局面,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将理性教育和行为训练相结合,把理想化的信念与自动化的习惯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生自我内化过程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德,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学生易于接受,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在体验中获得了教育。

树立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一个是人生应当怎样度过,也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掌握知识、学习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前者的学习是根本性的,后者的学习是工具性的。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看重的是智商;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更看重的是情商。素质教育的内涵,借用世界一位大哲学家的话,即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品质、道德人格要比知识的获取、谋生手段的训练、竞争能力的培养更重要。 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德育工作就要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变部分人的德育为全员的德育。全员德育,提了很多年,但在很多学校还停留在观念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创新式的德育,不仅仅是班主任、年级组长、团队和教导处的事,而是学校各个部门、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工作。应该是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的德育。应该把学科教学作为落实全员德育的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明确教学是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要让教师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唤起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和思想素质的发展。

树立人文教育思想。人文教育主要是指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包含了社会科学的教育、审美艺术的教育,而且通常被称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人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人文素质是提高道德责任感的基础。

人文教育是眼睛不容易看到的,它是将来时而不是现在时,它重在对人的培养和塑造,有助于开阔眼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人文教育具有两个作用:一个是道德素养的教育作用。美国的一项权威调查报告指出,人文教育告诉我们,如何设法对付生活中永恒不变的基本问题,那就是正义是什么,应该爱什么,应该保卫什么,什么是勇气,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卑鄙的。科学承认世界,人文关怀世界,只有既承认世界又关怀世界,才能同世界和谐,也就是同他人、同集体、同社会、同自然界和谐。另一个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人文教育还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接受知识需要理性,创新的灵感依赖于悟性,科学创新不是前人知识的逻辑推理和理性演绎,而是感悟式的灵犀一点通,人文教育能够培养人的感情能力和形象思维。21世纪的人文教育,范畴越来越广泛,内涵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突出,被称作高素质人才躯体的脊梁,生命的微量元素。

通过人文教育,可以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基因,达到培根所说的那种境界:历史使人聪慧,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细,自然科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修辞学、逻辑学使人善辩。

篇7

一、生活化品德课程还原道德教育的本真形态

“千百年来,人们把道德教育作为社会的一种客体并不断强化其工具性价值,道德教育因而成为政治的传声筒、经济的扬声器、文化的维护者。”[1] 传统的道德教育活动总是试图将天下大义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宏大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衣钵相传者。这种做法过度的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却忽略了个体自身的生活价值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生活与道德教育的割裂。学者刘铁芳认为,“德育并非与个人生活毫无牵涉,而是以个人生活为起点同时又是归宿的内含于个人生活进程的活动。德育过程是关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获得的不只是德性的完满而且同时是个人生活的完满”。[2] 鲁洁教授在《 德育社会学 》中也明确地指出德育的终极意义,它表现在“不仅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使社会的发展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拥有世界,拥有自己”。[3]

其实,生活是一部多彩而动感的教科书。生活为品德提供了一片盎然生机,也是生活为品德注入了无限的生命:当你看见小朋友摔倒时,会不自觉地伸手去扶;当你看见老人登上公共汽车时,会无意识地起身让座;当你对别人撒谎时,你会不受控制地紧张焦虑;当你做好事帮助他人时,会情不自禁地感觉心情舒畅……肖川教授在《 我的教育视界 》中用了一个有关于生活经验的精彩比喻:“如果知识传授得不到个体经验的认同,或丝毫不能激活个体沉淀的经验,那么,知识的种子就不能在个体的心灵中生根、开花、结果,这种知识就如同假牙、假发一样,是没有生命力的。”[4] 足以见得,生活拥有一种魔力,它可以洗尽世间铅华,还原道德教育为最原初的质朴与纯真;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耳濡目染地深谙品德的魅力,追寻品德的典范。

课程标准便是秉承这一重要理念,将品德课程的学科逻辑积极转变为生活逻辑。例如,标准二、(一)1.3交往与沟通中的活动建议:举办搜集“父母说得最多的十句话”的活动,尝试理解父母“源于爱”的初衷,同学之间可以就此进行交流和分享;标准三、(一)1.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的活动建议: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并与同学交流。课程标准还着重强调“活动建议仅作参考,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设计、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些活动都可以在各地学校学习生活中普遍开展,学生在身体力行中更容易接受品德的规范要求、认同品德的价值所在,最终强化道德情感及道德修养的提升。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基本的原则,即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不为而为,自然而贴切是生活独一无二的教导方式。我们的学生可以从周边的生活世界中学到许多不言自明、未经思考的经验,这些经验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敏感的神经。发生在身边的案例会促使学生感同身受、跳过品德的说教框格去接触真实的道德情境,并在矛盾的道德冲突中明辨真、善、美。可以说,是生活拨动了道德主体心灵的琴弦,演绎着道德教育最原始纯朴的本真。

二、生命教育应该顺乎人性的需求与发展

生命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教育之所以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是因为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中,只有在学生的人生际遇中,只有在学生内心世界的选择冲突中,才真正蕴藏着珍贵的教育时机,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刘触、朱小蔓在《 多元社会中的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 》中也明确指出:任何轻视、压抑、否定生命价值或对生命价值的现实性抱有怀疑、失望、冷漠态度的道德教育都应该摒弃。

同样,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崇高理念也深深地根植于品德课程标准中。教育者应该着力探索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及精神面貌,力图使教材中的学科逻辑与学生的心理逻辑保持一致,以增进学习的效率与乐趣。同时,需要更加生活化地选择教学素材、开展一些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话题辩论会,促进学生以人格的完满发展为追求导向、真正实现与好品德、好修养共成长。在课程标准一(二)2.2“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的活动中,倡导学生珍爱生命,并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在一(二)2.1“学生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的活动中,其建议是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做一次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观察每个物种及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体会生命世界的神奇。

审视课程标准新增的生命专栏,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思想品德课程不仅关注个体生命的珍惜与维护,同时要求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生命意识,即对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要施行人文关怀。此项举措是思想品德课程理念的一大提升——道德培养模式已经由主体性发展逐步转变为主体间性的发展。主体间性是双向沟通的运作机制,它有效地传达着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对话与相似的生活体验,这些共享的感受才是生命意义形成的基础。若是离开了主体间性、疏远了他人和世界,主体的价值就会变得无足轻重。因此,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我”因“他者”的存在而存在,关爱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珍惜动植物的生命也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三、关注道德情感体验,创立德育培养新模式

体验(ErlebniSe)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的文献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验”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道德情感体验即个体进行道德活动时心理上的情绪反应和内心感受。

19世纪60年代以来,教育领域中唯理智教育一统天下,唯理智教育崇尚高技术、高智能、高效率,其教育过程重理性知识的传播,训练提高人的语言、概念、逻辑以及推理能力,道德教育亦应袭这一理念,提倡知性德育模式。但从辩证的角度来分析,道德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的过程,是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等相互渗透、复合交织的整体运动的过程。而知性德育模式严重地忽视了经验的积累、情感的表达以及情商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在对上海市一所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在家里经常任性发脾气的小朋友占总人数的50%,对父母不会用礼貌语言的占总人数的36%,他们只知道要别人爱自己,不知道自己也要爱别人。这一状况,随着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呈上升趋势。[5]

情感德育即是解决此类德育顽疾的良药,它呼吁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心、同情心和宽容心,着重培养儿童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和自然的情感,使道德教育鲜活起来,有“人情味”起来,它如一缕春风,温暖舒适地吹拂在学生的周围,使道德教育出现勃勃生机。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亦引导学生形成以“道德情感”为主题的德育熏陶,例如,二(一)1.3“学生要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二(二)2.2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三(一)1.7学生要“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情感德育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只有当学校、家长、社区协作起来,才能保证德育过程中空间、时间的连续性,这样,学生就不会一踏出校门就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样子,道德教育也不会因此失效。此外,在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我们也要创新性地将知识技能的学习、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有机地整合。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将课程活化于生活,将德育理念根植于实践,但理论只有依靠实践的耕耘才能散发芬芳,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和教研学者们躬身实践,总结经验,以促进新标准的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参考文献:

[1]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2]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篇8

关键词: 高校德育 德育目标 德育内容 运行机制 德育评价

现代高等教育,不仅注重知识传授和科学研究,更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为目标。因此,确立高校德育新理念成为德育发展的首要任务。首先,我们应当认识高校德育发展的方向性问题,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运行机制和德育评价四个方面审视高校德育,更加科学全面地确立高校道德教育的新理念。

一、确立德育目标——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理念

和谐文化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渊源。古代思想家庄子就提倡“天和”、“人和”,孔子更进一步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和对话”,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协调社会、自然和内心世界,达到自觉的道德境界。

在和谐教育的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理念,积极发挥大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德育要关注人的思想品德的完善。二是德育在完善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同时,更关注人的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高校德育,首先应当关注人的存在,使大学生懂得思考有关人生的问题,激发大学生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生命本原的探索,使他们最终成为自己和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同时,高校德育还应当体现对人的关怀,即教会学生在“关怀”别人的同时也懂得接受“关怀”。其次,高校德育应当关注大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会性是个体能动地进行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的内化品质,体现在学生对社会规范的理解和社会技能的习用,形成关于社会的价值观念及具备相应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和有效参与社会的能力。最后,高校德育还应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将生态文明教育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教会大学生尊重和爱护大自然,倡导文明和谐的生活消费方式,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

二、确立充实、序列化的德育内容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德育内容必须根据教育对象不断变化发展的思想状况,在内容上做出生态性的调整和创新,实现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一)完善德育内容,使其充实化。

目前,国家对高校德育提出了多层次、多方面的要求,决定了德育内容的丰富性。我国实施的德育内容公认的有四个部分组成,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1]它们彼此促进、相互协调,共同构成育人的整体合力。此外,在德育的具体内容上,还需要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进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特点,不断拓展其内涵,比如:成才观、择业观、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

(二)调整德育内容结构,实现序列化。

德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处于基础性层次,法纪教育处于较高的基础性层次,政治教育处于高层次,科学世界观教育则处于最高层次,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自下而上的有机序列。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应相应地接受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内容的教育。热爱祖国是对大学生最起码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第二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培养和塑造一批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觉悟的先进分子。再者,在道德教育上,首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劳动集体观念等个体品德;其次要注意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多层次美德的修养。而思想修养内容是主导内容,道德修养内容位居核心内容,心理修养是一般的基础内容,成才修养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在内容的组合上,既要有相对稳定的基本教育内容,又要有根据形势任务及教育对象变化的需要确立的创新内容,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德育内涵体系,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

三、构建“体验对话”和实践的德育运行机制

(一)突出“体验”,强调“对话”。

“体验对话”式德育,就是要融于社会生活,通过建立“对话”,让大学生确立对生活的态度,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对话”不仅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灌输、指使、管教,而且是对话各方多向互动,教学相长,使大学生自觉内化。体验对话式德育强调要培植对话的“土壤”,创造和留置可以对话的“空间”,让对话各方能够自由表达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能够自主选择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二)体现“实践性”。

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展开对话,学生才能从自身的结构和需要中找到与之相一致的契合点,才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因此高校德育教学要体现实践性。为此,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学生社团,将德育渗透在社团活动中。此外,学生参与的校外活动也是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渠道。

四、确立多元、人性化和动态的德育评价理念

(一)高校德育的评价要实现多元化。

德育评价的多元化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首先,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每个学生必然要受到来自国内外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击,这使得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为应对这种态势,高校德育评价内容必须多角度、全方位拓展。其次,高校德育的载体日益丰富多彩。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就要从单纯重视道德认知成绩的评定转向对学生的“德”和“能”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上,以实现大学生德育评价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

(二)高校德育的评价要实现人性化。

在德育评价过程中,我们应重视人的差异性。从德育实践来看,不仅个体独特的心理背景会导致他们在接受教育时的原则性差异,而且他们心理背景中不同因素的差异,也会对教育的接受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评价者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度量他们的道德水平,在对学生的道德评价过程中,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服务,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高校德育的评价要实现动态化。

首先,评价是在德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上展开的全面评价。实际上,没有德育活动展开以前的评价,德育活动结束后评价的实际意义就大打折扣;没有德育过程中的评价,我们就不能及时改进德育工作,就会失去尽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机会。[2]

其次,要重视评价标准的与时俱进。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评价的作用也只有在德育的动态实践中才能逐渐显现出来。因此,高校德育评价的指标就要根据新时期德育的要求和特点而不断调整、充实、完善,评价的程序应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评价的方法也应在动态的评价实践活动中不断改进。

综上所述,高校德育的发展应当从德育目标理念的确立入手,积极实现德育内容、德育教学、德育评价理念的转变与创新,从而完成高校德育新理念的重构,为整个高校德育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初明利,范书生.高校德育新视野[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88.

[2]高德胜.德育学科教学评价的特殊性和基本原则[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3]李宁,程喜荣.培养人文精神是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3):70-72.

[4]冯文全,杨瑞.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创新高校德育内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3):41-43.

篇9

关键词:农村中学;德育管理;观念

受农村中学生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之影响,一部分农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不一,或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或“望子成龙”、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或家长长期外出打工,而学生的成长却脱离了家长的正面引导,所有这些新问题都为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尽管农村中学学校德育工作常抓不懈,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加之农村社会某些消极因素影响,社会整体知识水平、道德水平并不高,必然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要促进农村中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进而实现德育培养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入手: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至关重要。首先,学校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为此,农村中学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尤其是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则显得更加重要。这是因为,随着商品的流通,人们原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产生了变化,这种冲击与变化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

其次,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农村中学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要为德育工作提供有效保障。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学校应改变仅以教学质量单方面来考核的评价体制,积极实施德育工作优先评价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对人的培养,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要体现以“德”育人,为育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的德育工作究竟如何开展,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新课程的全面、正常、顺利地实施,这也是每一位学校教育领导工作者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第三,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师的观念也要随之变化。中学生的共同特点是:一方面是自认为已经长大成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意识,渴望得到老师与家长的尊重;另一方面,受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的限制,他们的是非观念比较模糊,缺乏正确的审美情趣,一定程度上甚至会以丑为美。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心理疏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宽容、关爱和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农村社会的日益发展,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基础教育理念,广大教师作为新型社会形势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的友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教师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真诚地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第四,观念的更新,还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第五,关心学生,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农村中学教师要认识德育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能靠生硬地灌输。每一位教师除了要学习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还必须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其实,各学科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不仅思想品德、语文、英语课的思想教育内容充实,其他学科的潜在思想教育内容也不少。如数学课必须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自然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和实验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其次,品德教育还必须结合农村中学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习惯。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农村中学班级实际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例如,学校抓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强学生的能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上,农村中学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关心学生、服务学生,通过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最初含义是“引出”或“导向”,把体内的天赋本性引发出来,从自然性到社会性引发,从个体性到总体性,把人的心灵、精神从低处引向高处;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自由交往的过程,交往的形式的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处于身心敞开、完全平等的关系中,没有权威和中心的存在;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重要是更多的创造师生交往的机会,使学生在这种交往中体验到平等、自由、信任、尊重、理解、宽容,同时也能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及建议,最终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及情感体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就是把学生视为教育的终端,视为教育的重要资源。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认为,“教育最好围绕关心来组织”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生本教育来源于中国,关心教育来源于美国,但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都在强调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遵循学生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开发他们的潜能、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把德育融于农村学生的生活之中,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地方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总之,要适应现代化德育管理的要求,农村中学必须更新观念、大力提高德育管理工作者的素质。全员参与、管理目标落到实处。德育教育是对学生心灵之上的一种正确引导,如教会农村中学生“一餐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样对于目前社会所倡导的勤俭节约和“光盘行动”也有一定的实践作用;教会学生珍惜社会资源,感恩社会给予,为农村中学生之后更好地奉献社会打下思想基础。与此同时,要取得农村中学学校德育工作的最佳效果,还必须要处理好农村中学学校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家庭、社会和政府都要负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为农村中学生之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开明出版社,1999:19.

[2] 奈尔.诺丁斯(美).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篇10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而以人为本主要是针对道德教育中“无人”的状况提出的,即教育不是从人出发按照人的方式来进行的以成人为目的的活动,教育可能是生产、是加工、是按物的方式进行的把人变成非人的活动。比如:

在价值观上,无人的道德教育不是注重人自身的存在、人本身的发展和完善,而是仅以工具性的眼光来看待道德教育的价值;在培养目标上,它要培养的是那种失去自尊和自主理性的奴性人格,强调人对神圣不可侵犯的道德规则的无条件顺从,以听话和服从为目的;教育的内容则多是一些冰冷生硬的、脱离人的实际生活和现实人性基础的呆板的教条;在道德教育的方式上,不是按照对待人的方式来进行的,缺乏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和对学生的兴趣、需要及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遵循,强调道德灌输,以种种对待物的或其他非人的东西的方式来对待学生。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首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身心发展应是教育最直接的目的,也应构成教育实施过程中最根本的出发点,这是教育的本体,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其次,应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应着眼于全体学生,这是基础教育的使命,尤其是小学,教育是普及的、大众的而不是选拔教育或精英教育。发展应是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是教育的最佳境界。不能以少数人的发展牺牲多数人的发展或以多数人的发展牺牲少数人的发展,不以某一种素质或某几种素质的发展牺牲其他素质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而受到尊重,得到全面的培养,获得全面的发展。再次,以学生为本还意味着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为本。

二、主体性教育理念

主体性的教育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主要目标。之所以在道德教育中提出主体性教育理念主要是基于:

首先,道德在本质上是主体的,道德的主体性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是主体性的教育。道德的主体性本质主要体现为道德与主体的不可分性,即没有主体便没有道德,即使有了主体,如果主体不服膺道德,不信服道德,也没有道德。也就是说,没有主体的自觉自愿地接受道德的约束,道德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规范和约束功能。其次,主体性教育观的提出,既体现了道德的本质要求,也符合现实社会的客观要求。现实社会的状况是什么?这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以及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信息化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在一个价值多元、冲突的社会,以往的教会听话、教会顺从的教育已不合时宜,对教师来说,不能像过去再以简单地肯定一些价值而否定其他一切价值的做法教育学生,不能再把一些固定不变的东西硬塞给我们的学生。取而代之的应是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冲突和矛盾作出自己的选择。再次,主体性道德原则的提出,也是符合儿童道德发展规律的。儿童的道德并非先天预设的,也不是单纯由外在塑造决定的,儿童道德的发展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过程。

在道德教育中贯彻主体性教育理念,其一,要破除传统的以听话和服从为基本价值追求的观念和做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教育模式一方面不能培养有独立个性、创新能力的个体,另一方面,这种教育也不能造就负责任的公民。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有个性的富有创造精神的公民。而强迫式的教育不能承诺这一使命,因为它的最大特点是统一意志、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学校教育成了加工标件的标件厂,这就扼杀了儿童的个性的和谐发展,导致了目前学校无特色,学生无个性。同时,要使学生负责,就必须考虑自由的问题,责任与自由或选择可能性有关。自由的度与责任的量成正比。没有自由就没有责任,强迫、行政命令式的教育由于从根本上剥夺了儿童选择的可能性或选择的权利,也就取消了人负责任的内在根据。其二,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道德选择。从道德本身的特点看,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教会学生在各种价值冲突当中、各种利益冲突当中进行选择,确立合理的价值观。从一般意义上讲,道德发展、品格发展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选择的过程,人正是在不断的选择中塑造、成就自己的。道德问题就是个选择问题,真正的道德问题正是那些有激烈的道德冲突的问题。

三、实践性教育理念

之所以强调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一方面是基于道德的实践本质,另一方面是基于实践、活动对道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是基于单纯以说理、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道德教育有其致命弱点。

首先,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古代道德的学问被称为“做人的学问”,在西方,伦理就是实践哲学。通过行动履行道德的要求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人格的磨炼、落实在人生或现实生活。对于道德,知性化教育是重要的,但躬行实践更是不可缺。其次,实践、活动对道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同时,在协作和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活动还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再次,强调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还是基于单纯认知主义的不足。单纯的认知主义道德教育是片面的,认知之于道德既非惟一的,亦非最终的因素。认知、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道德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

实践性教育理念的要求是:实践性教育观要求道德教育以培养儿童实践道德生活的能力和行为方式为己任,即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实践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己的道德生活,在于使学生形成一种善善、恶恶的行为方式;实践性教育观主张实践性或活动性课程应当成为道德教育课程的主导性课程;实践性教育观还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促进学生自律道德的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应始终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当作选择、决策、行动的主体,当作活动、教育的参与者和责任主体来看待。

四、生活性教育理念

生活性教育理念的提出首先是针对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严重脱离儿童生活现实的状况,其次是基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生活性特质。

学校道德教育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是当前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它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的科学化和理想化,同时,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色彩也较为浓重。道德教育的科学化是在本质上把道德教育过程纯粹视为一种机械的冷冰冰的自然界的加工过程,对学生进行道德思维的训练或者仅是让学生记忆大量的道德知识,而不顾道德的生活情景,最后通过量化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水平。道德教育的理想化则是指道德教育脱离生活现实,高高在上,用一些虚无飘渺的可望不可及的东西教育学生,最终只能是无效的,道德顶多是停留在口头上和书本中。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是指基本上甚至完全以政治教育来取代道德教育,把生活中与政治无关的伦理也归结到政治方面,这种试图以政治上的要求完全来“纯化”丰富的生活的做法同样也只能招致失败。正是由于道德教育对生活的脱离,才引起了人们对其“假大空”、“书本化、教条化”等的批评,道德教育的实效才不尽人意。

道德的生活性本质,主要是指道德源于生活、为了生活且道德在生活之中。道德源于生活是指生活使道德得以产生、是道德之为道德的最终依据;道德为了生活是指道德存在的意义在于满足生活的需要,人的生活是道德存在的目的,而不是相反;道德在生活之中是指道德在存在方式上始终不能离开实际的生活过程,它就存在于现实的人际交往之中;同时,道德在生活之中也使道德的价值得以实现。道德教育的生活性特质主要表现于道德教育和生活不可分离,生活既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是道德教育的手段。说生活是道德教育的目的,是指道德教育本身不是目的,其真正目的在于使人过上道德的生活;说生活是道德教育的手段,是指不能在生活之外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生活本身的直接现实性、实践性、情境性、整体性等是任何一种在生活之外的教育方式都无法替代的,书本化、知识化的道德教育恰恰违反了这一点。只有在笑中才能学会笑、在哭中才能知道哭,只有通过实际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体验才能学会如何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这样,生活性教育理念对道德教育的要求必然就是:道德教育的课程要以培养热爱生活、负责任地生活的个体为基本的目标指向;从儿童的生活中取材,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点,以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以学科知识的逻辑来设计、建构新的德育课程;并且,道德教育的课程内容要围绕生活的主题来展开,主题的呈现要反映生活的现实;通过指导、设计儿童的生活,通过健康的道德的生活进行道德的教育。

五、民主参与观念

篇11

“德能教育”理念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学校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将“德能教育”这一理念落实到各位教师和班主任工作中,同样需要创新性思路和策略。“德能教育”理念下班主任工作应如何深化、如何创新,如何为实现学生培养和学校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一、要有将思想工作内化为学生的意志品质的能力

班主任有没有能力解决问题,是其能否胜任班主任工作的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如果班主任处理问题针对事态、思想工作针对人心,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那工作就可以事半功倍。这就需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心态良性变化,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心理健康问题是中职学生最受困挠的问题,所以,中职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多,非常需要得到正确的疏导。如何疏导?

其一,加大心理卫生投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如利用校园网聊沟通,组织学生轮流与心理指导老师通过网聊交流,克服某些心理障碍。其二,用“社区服务+家庭评价+班组(宿舍)协助+班主任评语”这一制度(设A、B、c、D、E_K等级,便于操作)来加强引导和管理,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于各个环节,构成全员参与全方位关注的疏导网络,尽量做到心理工作不存在漏洞或死角,时时有关爱处处有辅导,从而将思想工作内化为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物质高度发达带来的心理失衡

“富贵”为物质文明,“高贵”是精神文明;前者为先赋权力,后者为个人教养。精神的高贵会带来人气、市场和成功,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来自于专业技能,85%来源于人际关系”。我们要培养高贵的品质和高尚的人际关系,防止将关系庸俗化。“富贵”当然可以转化成“高贵”,所谓“仓廪足而知礼仪”。但转化不是必然的,英国有一则谚语说“国王可以把平民封为贵族,但倘若他不改变言行举止,没有一个人能把卑贱粗俗的人变成绅士”。

“富贵”可以用钱购买,可以包装;“高贵”却无法购买,无法包装。它是一种气质、仪态、谈吐、风度、知识、智慧、教养,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信任,还有很多对人心产生深远影响的东西。因此,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富贵不等于高贵”,正确对待物质高度发达带来的心理失衡,正确看待社会的历史阶段性的不公平,引导他们端正心态,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走向幸福,走向成功。如果真能给学生这样一种教育,那就是终生受益的教育,我们的事业就真正功德无量了。

三、建立以尊重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

班主任要树立“学生需要你怎样对待他(她),在合法和不违公德的情况下,你就那样对待他(她)”(美国营销博士亚历山德拉“白金法则”)的观念,这体现了尊重,不要仅仅只把学生当作教育引导的对象,总是居高临下地对待他们。有的时候,在学生身上,教师同样能学到很多东西,获得新的教学思路。没有关心,就没有真正的尊重。口头上的关心是虚的,还可以理解成是虚伪的,只有摆正了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正常关系,“凡出言,信为先”,诚挚地为学生服务,才能有效、高效、甚至超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学生才可能如影随形,从善如流。

四、“疑人要用,用人要疑”,遴选和任用好班干部

对待班干部,班主任要采取“爱护不袒护,放手不放纵,严格不严厉,宽容不纵容”这样的基本态度。“疑人要用”,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一种负责任的用人态度。若置之不用,人才极易被埋没,这对人才是不公平的,也是不负责任的。疑人是主观的,人才却是客观存在的。“用人要疑”,是稳定大局、防微杜渐之举。这里的“疑”,不是平常说的那种“盯梢、暗查、跟踪”之举,而是针对各部门、各职责的不同,估计会出现什么问题,制定出系列相互制约的规章制度,让人人心中都清楚有规章制度在权衡和监督。

五、培养学生决策素质,以应对时代的需求

班主任要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努力使班级每个学生都拥有优良素质和能力,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并由此变得自信起来。真正优秀的人才,是具有选择能力和决策能力的人,我们培养的人才,既要防止出现封闭、狭隘、僵化、刻薄的“霍布森选择效应”,又要避免做目标不明确、优柔寡断、丧失良机的“布里丹小驴”。培养学生决策素质,可利用学校开展的众多德能活动进行,报名参加是一种选择;在活动过程中,能不能面临挑战去秀一把又是一种选择;面对失败是接受还是逃避仍然是一种选择。总之,班主任如果有这种自觉,明确培养教育的目标方向,就不愁在校园里找不到训练学生心智的途径和方法。

篇12

【关键词】管理;德育;情感

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教育的实质是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劳动的等方面的文化成就转化为自身较为全面的素质并将其发展,当代学生面临的课题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是责无旁贷的。

1 情感投资,以爱结情,用知识点亮心灵。

情感是世上最美的一种感情,它像美丽的鲜花开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教师付出真情,学生就会回报真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共同感悟学生的成长历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班级,与同学们一起搞卫生、做游戏、侃大山,说故事。时间久了,自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把你当成知心朋友,有悄悄话也愿对你说,发生了争论请你评判。对于你的话,他们爱听且坚信不疑。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我坚信:事在人为,唯其难,方能见真功夫。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一个多面手,不仅语言表达能力要强,而且语言神态,举手投足更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用他那对课文的透彻理解,用他那渗透情感的语言,用他那富于激情的动作,将学生带入到预想的境界,在挖掘出课文的内涵,表现出课文的特色;用新鲜的活水浇灌求知的心灵,用灵动的智慧音符去弹奏学生的“心灵之乐”。语文教学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如“语言、品质、交往、写作”能力等的培养,都与学生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诱发学生情感,抓住生活感受,让学生用心去体会每一步成长经历,拨动学生心弦,引起情感共鸣;在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上,力求做到巧妙安排,精心构思,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主动吸收知识,增长才华,接受教育;学生亲自上“舞台”,练习技艺,激发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语文课变为“心灵塑造工程”,学生的获得必然是巨大而终身受益的。

2 提高自身修养,彰显人格魅力。

古人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啊,“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古人为教师定下的职责范围。为人师多年经历使我感受到,教师的职责应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其中,身体力行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身教。他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此,孔子向我们昭示了一条为人师者的真谛――身教重于言教。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诲人不倦的爱生态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追求,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否则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理想和道德教育只能是空谈。教师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言行一致,为人正直,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征服学生。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现代化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人类面临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挑战,教师要改变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注意吸收当代最新科技成果,掌握更多更广的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讲写基本功,还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挖掘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努力做到知识渊博,业务精湛。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接受教育和指导。

教师的威信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由此要巩固自己形成的威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严于律己,用良好的情感,崇高的道德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正确合理的运用自己的威信,言行一致,不断进取,身正为范,做学生的榜样。

3 教书育人,重在德育。

教育是“上所施,下所效,使人作善”的活动过程,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优势,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学生虽有千差万别的个体差异,但他们的共同心里是向上的,是愿意成才成人,并乐于奉献的。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正视青少年这种努力向上,学好成才的愿望,诱发他们的积极性,利用他们自己内部的道德环境和力量,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使他们学会把外部的良好形象通过内化的过程,变成积极向上的力量,控制、排除不良的影响和干扰,使自己在健康的道路上迅速成长。

篇13

一 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现状

的普通中职学生从生源上来看,是在重点高中、重点中职、普通高中、内地中职等层层选拔后剩下的学生,都是中考“淘汰”者,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基本上存在着文化基础差、知识水平低、家庭情况复杂等问题,而且大多数学生来自于贫困家庭、单亲家庭,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因此这些孩子感情脆弱、自卑感重,对未来毫无自信更无动力。面对着最差的生源、面对着一群缺乏自信、问题多多的弱势群体,如何才能让的中职生通过三年的职校学习后,能够依靠一技之长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让中职学生能够用知识和技能彻底改变命运呢?这是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职教工作者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二 今后的德育教育工作构想

要想让中职学生树立学好专业知识和轻松就业的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离不开职教工作者的观念、心态和工作热情。我们要立足于中职教育实际和学生实际,更新观念、调整心态,认真教学、认真育人,相信我们的学生即使成不了杰出的人才,也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也能通过三年的职校学习收获梦想。

1.关爱是前提

听过很多优秀教师传授她们的教学经验,她们言语中总是亲切地称呼学生为“孩子”,她们说“孩子”这个词是那么顺口、那么自然,就像面对自己的孩子那么温柔亲切。都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崇高,她们把学生当做孩子,已经不是为了表现自己多么崇高,而是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在她们眼中、心中,学生就是她们的孩子。一个真正把学生当做自己孩子的教师绝对是百分百关爱学生的好教师,这样的教师会更细心、更有耐心、更善于倾听、更善于理解和尊重,也更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就会对学生多一分细心、多一分耐心,对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也会多一分理解与宽容。爱是接力棒,把爱传递给学生,他们才会传递给他人,才会更加热爱生活、感恩父母、关爱他人、回报社会。一个感受到爱、体会到爱并懂得爱的学生,要教育好还会难吗?哪怕他的成绩不是很优秀,但他一定会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教育出这样的学生不正是我们德育教育所期待的吗?

2.身教胜过言传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那么教师到底有没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用自己的正确言行去引导学生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让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给学生留下的是一个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好印象,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反面例子。这样教师不用多说学生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3.创建一个班级管理及教学方法的交流平台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教坛收获想谈谈感想,也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共同探讨和交流,因此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开设班级管理及教学方法交流专栏,教师们可就自己日常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收获与想法甚至是一个好点子向其他同事进行传授,同时也可以就自己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咨询,其他教师可就自己的共鸣或解决办法进行留言。通过交流沟通,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找到提高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好办法。

4.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一,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的视觉环境,要求全体师生共同来维护校园环境,有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意识。德育是全程、全员、全方位的,一个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会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的效果。

第二,加强人文关怀,校园中多一些优美的以人为本的宣传标语和提示性话语,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在浓郁的关怀中感受爱,传递爱。很多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处处可见其精细精致,充满人性关怀。校园的显示屏上除了有“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警示语之外,更有“天气寒冷,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健康的身体,喜迎春节”这样的温馨话语,校园的草地上不是“不准”“禁止”这样的话,而是“花草也有生命;当你伸手采摘,美丽已不存在”这样动人的语句。校园是鼓励竞争之地,我们的校园有竞争,但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温馨与和谐,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竞争达到了和谐统一,如此一个相对宽松的育人环境,师生的创造性与工作学习潜能又怎能不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呢!

第三,成立学生活动社团。职校都有很多兴趣小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兴趣小组的规模还不够大、运作不够规范,可以在原有兴趣小组的基础上选择一部分参加学生多的、学生也比较感兴趣的兴趣小组成立一些社团,在相关教师的管理下让学生担任社团的负责人,社团负责人有相应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各社团要定期组织活动并将活动成果在校园展示,这样的社团会更规范更有吸引力。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的东西,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篇14

关键词:生态德育;人生观;策略;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2-0089-02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具有青春期孩子的特征了,他们开始试着用自己的思维和态度来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对待自己的学习。对于目前应试教育大环境下的学生来说,文化学习是重中之重。但是,不可否认在文化教育的同时,德育是无法避免的保障性教育,是做人的根本,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阐述生态德育实施策略。

一、生态德育的概念

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提高,人们对社会、对环境、对自我精神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一词应运而生,这个词汇的出现,也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高要求。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德育也随之涵盖了新的含义和内容。德育的实施跟文化教学活动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学生一样是德育的主体,在德育的过程中一样有学生差异的存在。因此,在“生态德育”的范畴里,教师和学生共生共荣地依存在“生态系统”中,教师引导学生爱护班集体,引导学生关爱同伴,引导学生维护学校,积极培养学生的道德文明和思想觉悟这一生态意识,并使学生的生态德育意识得到长足的进步。在道德文明和思想觉悟方面,每个学生本身所处的层面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德育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有机融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从不同的层面出发,有针对性地实施德育,并且要辐射到每个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都能得到最大的提升,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的整个过程中思想与道德均能和谐、生态地持续进步。

二、责任心是进行生态德育最为有效的前提条件

德育工作是一项需要爱心、耐心和恒心才能做好的工作,德育工作者只有具备这样的责任心,才能使德育的管理和实施得到有效的开展。“每个孩子生下来就都是天才,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不能在他们生命刚刚开始的年头便磨灭了他们的天资。”这是窦桂梅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窦桂梅是一位著名的小学教师,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学生在她心目中的分量,这也是她对学生高度负责的体现。每个学校都有很多优秀的班主任,这些班主任带出来的学生在文化学习和文明礼仪方面的表现一般都很好。这不禁引起教师的思考,这些学生的表现怎么会这么优秀?这些优秀班主任在德育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难道有什么独门绝技吗?通过不断观察和思考,教师发现所有这些外在的优秀表现都离不开这些优秀班主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推动。而且为了学生的长足进步,这些优秀班主任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自我,对于学生的所有表现他们都了然于胸,随时保持着自己对学生的关注和思索。他们陪伴、爱护、监督、引导、欣赏学生,宽厚平等地对待学生的过失,把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成长经历一一刻画在自己的心里,并且敦促自己把学生牵引向更为广阔美好的天地。这些都是因为这些班主任具有无比的责任和爱心,所以才能取得这样成果。

例如,这个学期,教师接了五年级的一个班,这个班级的卫生情况一开始就让人直皱眉头,再加上对于新接的班级知之甚少,因此,教师采取苦口婆心、以身示范的策略,想打动学生,带动学生劳动,但是学生对于教师的行为却视而不见。班会课的时候,教师走进教室,教室一如既往的脏、乱。教师把地上的纸团、粉笔头、粉笔擦、书一一捡起,不动声色,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绪波动,并且对学生说:“孩子们,今天老师会给你们提出一些问题,回答正确的老师将会在你们七色花上加上一朵作为奖励。”学生们的兴致一下子就上来了。“第一个问题,老师刚刚走进教室的时候干了什么事情?”学生都愣住了,但有一位同学举手了:“老师刚刚把地上的粉笔擦捡起来了。”“正确,加一朵花。”这时候又有其他的学生举手回答,教师适时对这几个回答问题的孩子作出了肯定,表扬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并且再次提出问题:“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自己或者同学做过这样的事情吗?”学生们马上就进入搜寻记忆的状态,他们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很快就把班上两位爱护公共环境的同学推举了出来。教师马上把护旗手这样光荣的任务交给了这两位同学,并且鼓励其他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小的问答环节不仅再现了适合德育的生活场景,也触动了W生的心灵。从此以后,教室的卫生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生们也渐渐学会了欣赏别人的优点。

三、教师对学生倾注的爱是生态德育的催化剂

教育离不开爱,要想搞好教育就必须要有责任心。对于一个学生的教育,过程是漫长的甚至是曲折的,在这样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中,教师只有用充满爱心的理解、关怀、耐心和等待,才能使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并乐意改正身上的缺点。因此,教师应该用春风般的爱温暖和融化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向教师倾斜,并使德育管理和实施生机盎然。

例如,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就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子,她的衣着古怪,耳朵上有耳钉,刘海差不多把眼睛全部挡住,一脸的倔强。看着这个不一般的女生,教师侧面对其进行了了解。一次周末放学的时间,教师居然看到她和一个男孩子手拉手,且在遇到教师时熟若无睹。面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这样的表现,教师需要用巧妙的手段、十足的耐心和关怀来感化她。出于“生态德育”的考虑,教师请教了这名学生原先的班主任,对这个女生的情况进行了大致的了解,没有急于作出对这个女生的处理决定,而是仔细琢磨这样一个年龄阶段孩子出现此等情况的原因。首先,教师进行了家访。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次去她家找她聊天,她由一开始的排斥到后来的沉默不语再到最后对教师的倾诉,她终于向教师打开了心扉。教师这才知道,这个女生的母亲带着她再婚了,且母亲跟她继父又有了孩子,继父和母亲都不喜欢她。比较内向的她学习成绩很一般,同学们都比较疏远她。她在感觉生活比较无趣的同时又渴望别人的关爱,于是便出现了教师曾遇见的一幕。面对这个苦难的孩子,教师表达了对她的接纳,告诉她老师愿意做她的避风港,只要她愿意重新做起,老师一定帮助她一起克服困难。也许她确实感受到了教师对她的真诚,她点头表示同意。其次,在做好她的思想工作以后,教师找她父母进行了沟通,让他们知道孩子的动态,劝说他们尽量多多关爱孩子,把孩子转变成一个美好的人。再次,明白她的内心以后,教师组织班级的学生干部专门为了她进行了专题班会,建立了一个团结互助的助学小分队,让同学们跟她建立起良好的交往,帮助她一起学习,使她重新建立学习的自信。终于,在一次日记中,教师再次发现了她的心迹:“您是我永远的老师,感谢您和同学们对我的帮助,把不幸的我变成了幸运的我,我会把自己变成美好的人来回报大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不仅是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智慧教给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智慧,把对生命的热情、工作的热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点滴关爱,用爱让学生对教师、对同学敞开心扉,理解、接纳教师的言行和爱护,用爱触动学生的灵魂,真正建立交心的师生互动。

参考文献:

[1]季海菊.生态德育:国外的发展走向与中国的未来趋势[J].南京社会科学,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