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9 17:18: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粮食生产的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发展现状
石泉县辖11个镇、193个行政村,1173个村民小组,农业户46271户,农业人口152349人,全县有农业劳动力95433人。总耕地面积28万亩,其中农耕地19.6万亩,临时性耕地8.4万亩。19.6万亩农耕地中,水田5.8万亩,旱地13.8万亩。2014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8.7万亩,总产量6.68万吨。其中夏粮10.2万亩,总产1.73万吨;秋粮18.5万亩,总产4.95万吨。夏粮中马铃薯7.5万亩,单产176公斤(折合主粮),总产1.31万吨;小麦0.6万亩,单产173公斤,总产0.1万吨;夏杂2.4万亩,单产131公斤,总产0.32万吨。秋粮中水稻4.6万亩,单产418公斤,总产1.94万吨;玉米8.2万亩,单产246公斤,总产2.01万吨;甘薯3.1万亩,单产221公斤(折合主粮),总产0.67万吨;秋杂2.6万亩,单产121公斤,总产0.33万吨。
2存在问题
2.1农民种粮比较效益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据调查,农民种植1亩粮食,除去种子、农药、肥料和种收的开支,纯收入不到1000元,而种植1亩蔬菜,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农民种粮主要是自食自用,不愿意多种。
2.2农业基础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
我县是山区县,平地少,坡地多,28万亩耕地中25度以上的坡地占60%以上,旱地23万亩,水田只有5万亩。常遭受风、雨、冰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导致粮食产量不稳定。
2.3农村劳动力紧缺,导致种粮成本增加
粮食生产周期长、获益慢,导致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是老年妇女,我们在中池镇东沙河村调查,全村务农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文化程度都是初中以下,思想传统、保守,技术水平偏低。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以及自然减员、疾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务农人员逐年减少,劳动力呈现出快速下降趋势,农村用工越来越贵,越来越难找。
2.4种植规模小,难以形成产业
由于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加之城镇化建设占去城镇周围的好田好地,导致粮食种植规模小,户均种粮不足5亩,集约化程度低,加工龙头企业力量薄弱,缺乏实力和竞争力,优质稻谷精加工、深加工能力不足,水平总体层次较低,附加值低,难以带动农民依靠种粮增收。
2.5技术服务体制不顺,科技种田水平不高
上个世纪,我县温饱问题未解决之前,县有中心,乡镇有农技站,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粮食产量逐年提高。进入本世纪以来,由于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机构改革时,将镇农技站变成了农业综合站,原有的农技推广体系被破坏,技术推广网络中断,专业技术人员少,也都在做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蹲村包片,一无精力,二无时间做农技推广工作,大大影响了优质高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3我县粮食生产的对策及建议
3.1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通过政策引导稳定面积。深入落实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进一步加强耕地撂荒的治理力度,提高耕地利用率,努力做到应播尽播,全力稳定种植面积。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28万亩以上。
3.2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一是加大农机化建设步伐。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契机,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扩大机种、机管、机收推广面积,大力推广降本增效技术。二是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在坡改梯、水源建设、改造中低产田、节水灌溉等方面加大力度,建设一批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条件。
3.3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一是经济引进推广粮食作物优质高产新品种,每年引进30个以上。二是推广粮食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每年推广20万亩。三是推广稻油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每年推广5万亩。四是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每年推广8万亩。五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万亩。六是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建立高产创建示范片2万亩,创建高产示范样板。
3.4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一家一户的种植经营模式,很难取得经济效益。要通过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中池镇东沙河村陈立军去年流转土地50亩,购买了50余台农业机械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机械化种植、管理、收获水稻、油菜,50亩地纯收入达到10万余元,为村民机种、机管、机收服务费5万余元,全年收入15万元。今年准备扩大到100亩。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粮油生产规模化发展,努力打造富硒粮食品牌,提升种植效益。
3.5加强技术指导服务
关键词:荆州市 粮食产业集群发展 现状与问题 对策建议
荆州市是湖北省以至全国的产粮大市,以种植稻谷为主,常年保持36.69万公顷的稻谷种植面积,总产量300万吨以上,具有发展粮食产业集群的良好资源优势,在省和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关资料表明,价值1元的粮食经过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元、日本可增值2.2元,在我国也有明显的增值效果;此外,由粮食产业所带动的运输、饲料、食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更加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所以,通过发展粮食产业集群,拓展粮深加工,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粮食附加值,对发展荆州市农业产业经济、粮食产业经济和相关产业经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多重意义。
在湖北长江经济带中,武汉是龙头,宜昌是龙尾,荆州是龙腰。武汉和宜昌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荆州工业化还处在初期向中期转化的阶段。由于荆州工业化进程缓慢、滞后,致使粮食产业聚集度不够,科技支撑力不强,经济外向度偏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不牢。为此,2011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壮腰工程”的重大决策。“壮腰工程”的核心和关键是“壮工业”、即做大做强荆州工业经济;同时根据荆州市粮食产业在全省以至全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必须大力发展粮食产业集群,走粮食大产业、大集团、大品牌、大项目、大市场之路,使粮食产业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据此,荆州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国家粮仓,打造千亿粮食产业”的战略目标,并于2012年明确提出了“着力打造粮食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粮食工业园区”的战略措施。
实践经验表明,粮食产业化经营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必须大力发展粮食产业集群。发展粮食产业集群的优越性一是能够把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联接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引导生产适销对路的粮食产品,有利于龙头企业加工优质的粮食食品,创造好的经济效益;二是能够集中资金、集中精力把具有品牌优势、加工优势、市场营销优势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三是能够促进粮食工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经营成本,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竞争实力。建设粮食工业园区是充分发挥投资规模效应、吸引外商集聚效应的有效途,是粮食产业化深度发展,实现质量、效益新跨越的重要载体。
一、荆州市粮食产业集群建设与发展的现时情况
1 荆州市粮食产业链发展现状:建设粮食产业集群是从粮食产业化整体出发,向基地、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方向进行产业链条连接。
“十一五”期间荆州市按照这一方向,以该市的大型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福娃集团有限公司、洪湖浪米业有限公司、湖北恒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松滋市云达米业有限公司、荆州市汉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为重点,建设了6个营养强化米生产基地和4个稻谷深加工生产基地,形成了四大粮食转化产业集群。
四大粮食转化产业集群是:1,在荆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以湖北汉科高科技生物有限公司为圆心,链接带动湖北天荣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市鑫禾米业有限公司、荆谷米业集团等粮食加工企业,形成以果葡糖深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粮食转化产业集群;2,在荆州市的松滋市区,以湖北白云边酒厂工业园区为圆心,链接带动荆州市公安县等周边粮食加工企业,形成以白云边酒生产为核心的粮食转化产业集群;3,在荆州市的监利县新沟镇,以福娃集团工业园区为圆心,形成以饼干、膨化食品、营养粥等深加工为核心的粮食转化产业集群;4,在荆州市的洪湖市工业开发区,以湖北洪湖浪米业有限公司、中兴(湖北)生物质能有限公司工业园区为圆心,带动周边的所有粮油加工企业,形成以生物柴油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粮油转化产业集群。
在粮食产业集群的推动下,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和粮食食品项目与品牌能力大幅度提高,到2013年底,荆州市将形成系列营养米年生产能力50万吨、稻谷深加工年生产能力30万吨、稻谷深加工产品产量20万吨,大米加工产量达到200万吨,其中精制大米170万吨,系列营养米30万吨;开发出发芽糙米、留胚米、免淘米、米乳、糙米茶等营养产品和方便米饭、方便米线等方便食品。
2 荆州市粮食产业与相关产业链接现状:粮食产业集群建设是以粮食生产产业为基础,链接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相关产业,优化资源整合、配置,进行产业合理布局,促进粮食产业链延伸和粮油资源转化增值,整体提升粮食产业经营水平,实现粮食产业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荆州市粮食产业集群建设发展过程中与相关产业的链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与粮食加工产业的链接。突出的是在优质稻的产、购、销方面,订单购销发展较快。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在对粮农生产的优质稻订单购销中,收购价格比普通稻高出30%以上,粮农每亩可增收100多元,这种粮农与粮食加工企业的产、购、销链接方式受到粮农欢迎,推广普及比较快;第二,与食品加工产业的链接。主要是依托福娃集团有限公司、洪湖市太禾米业公司、荆州市新力大风车食品有限公司、松滋市天怡食品有限公司、荆州大佳机械食品有限公司等粮油食品加工企业,建设了4个粮食生产基地,粮农按照市场导向、适度规模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粮食生产规模,公司收购基地粮农生产的粮食后,开发生产优质俏销的新型营养方便食品,将一部分利润转移给粮农,实现产业共兴,利益共享;第三,与饲料加工产业的链接。主要依托荆州通威、湖北大明、荆州希望等饲料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加工水产专用料、畜禽料、动物宠物料等饲料生产。2013年荆州市加工生产量将达到800万吨,年加工产值60亿元,除了增加企业收入、国家税收以外,还可以增加饲料粮钟植农户的收入,达到饲料粮钟植农户与饲料粮加工企业双赢的目标;第四,与酿酒产业的链接。主要是依托湖北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公安(县)黄山头酒业有限公司、石首市劲牌酒业有限公司发展壮大酿酒业,并重点扶持监利县粮酒酒业有限公司,把“监利粮酒”品牌建设成为中国知名品牌,到2013年荆州市酿酒业总产值将达到120亿元。这样通过酿酒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和促进饲料粮钟植产业的发展,延长饲料粮钟植农户的收入链,增加其收入。
3 荆州市粮食产业收益现状:粮食产业集群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粮油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带动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荆州市选择5家成长性好的骨干企业重点扶持;选择10家中小企业重点培育;选择20家后备企业重点跟踪;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培植1-2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3-5家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龙头企业;5-10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截至2010年底,荆州市已建成“五大粮油加工园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5家,粮油食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66亿元,实现利税64131万元,既增加了财政收入,又增加了粮农收入。在此基础上计划到2013年底全市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0家左右,其中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左右;全市市级以上企业粮食加工量达到3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左右、利税8亿元以上;其中典型企业监利县福娃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实现利税6亿元,洪湖市洪湖浪米业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从而使财政收入和粮农收入进一步提高。
二、荆州市粮食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荆州市产业集群发展尽管取得了上述成绩,但同先进地区比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差距之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虽然部分企业已获得了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的称号,但真正能称得上“龙头”的企业并不多,带动效益也不够突出。目前荆州市还没有一个利润过3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即便是福娃集团,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也未过100亿元,且全市过5亿元粮食企业仅9家。
差距之二是深加工项目少,产业链条短。荆州市真正称得上粮食深加工的项目只有福娃集团的系列食品和汉科公司的果糖,其他绝大多数企业基本上是对原粮进行初加工和精加工,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企业创利税能力差,发展后劲不足。粮食的生产、购销、加工等环节大多还处于分割状态,产业链条延伸过程中小而全的问题比较突出,上、中、下游产业的关联度不高,难以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
差距之三是精品名牌产品缺乏。由于高档优质稻发展滞后,稻米品质不高,尽管在稻米品质结构的调整上现在同过去比有很大进步,但与市场对高档优质稻的需求相比,同湖南等省相比,在高档优质稻的研究、开发、引进、推广上都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高档优质稻的发展整体上还没有形成规模。此外,荆州市还没有一家企业的大米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同“北大荒”、“金健”等全国知名企业相比,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以及影响力都还远远跟不上。
差距之四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尽完善。目前荆州市大多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联结仍然只限于简单的产品买卖关系和松散的合同关系,紧密型的利益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市场一旦变化,合同就难以执行,企业和农户都会受到损失。同时,荆州市区域性、专业化的大基地数量少、建设标准不高,区域间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此外,部门配合不够,农业、农机、农技、粮食、财政、银行等部门在产业化经营中的配合力度比较弱。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荆州市要真正搞好湖北省提出的“壮腰工程”,确保湖北省和国家的粮食安全,还必须在建设和发展粮食产业集群方面下很大的功夫,采取务实性的措施,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拓创新的政策举措,促进荆州市粮食产业集群快速有效发展。
三、荆州粮食产业集群建设与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1 培育发展粮食工业园区,为粮食产业集群发展夯实载体。要打破所有制和地域界限,制订有利于粮食产业集聚的财政政策和土地政策,适当降低地价标准,支持产业园区建设。要明确粮食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突显区域粮食优势,通过自身培育、外引内联,引导一批能带动产业升级、起主导作用的绿色食品、绿色产业项目和企业集中落户粮食工业园区,使同类产业的企业在粮食工业园区内相对集聚,形成规模化生产基地和空间集聚效应。
2 突破性地培植大品牌。一是从生产源头抓起,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粮食品种,大力开展基地建设,实行订单购销,保证企业品牌打造有稳定可靠的优质粮源。二是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和ISO14000认证,建立粮食质量标准和安全体系,采用优良操作规程(GMP)、关键危害点控制(HACCP)和卓越绩效模式等国际通行的管理标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三是准确把握市场定位,品牌大米应以高、中档精制大米为主。四是实施品牌整合。
3 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对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鼓励通过技术转让、入股等方式进入企业,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把粮食产业链向深加工方面延伸,延长产业链,增加粮食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重点构建粮食加工产业体系,认真研究粮油加工企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做到“中间开花、两头延伸”。“中间开花”就是迅速提升加工企业科技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两头延伸”:一头要向上游即粮食生产领域延伸,通过建基地,从源头上保障企业生产的原料及质量;一头要向下游即消费终端延伸,通过福娃、洪湖浪、宏凯等龙头企业的带动,迅速推动荆州市粮食加工业再上新台阶。
>> 粮食价格下跌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 浅谈粮食价格波动对市场的影响 关于东宁县粮食价格变动对粮食种植结构影响及金融支持情况的调查 2008年全国粮食价格走势及对CPI的影响 粮食价格和农业收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的研究 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的思考及建议 对梅州市粮食生产的思考 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极端气候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研究综述 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时序特征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变化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对近期世界粮食价格异常上涨的综述 浅谈对粮食价格波动的认识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粮食价格波动的成因及调控劝策 开封市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及建议 超级稻对武穴市粮食生产的贡献及生产潜力分析 不稳定粮食价格的成因及影响分析 粮食价格形成的博弈分析 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张平良,郭天文,段英华,等.含硫复合肥(SEF肥)对马铃薯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0(4):36-38.
[3] 张世昌,芮法富,江荣风.晚收技术促春玉米增产增效试验[J].中国农技推广,2013(4):25-26.
关键词 粮食生产;现状;问题;对策;湖南桃源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67-02
桃源县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也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大县。为此,根据桃源的实际情况,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抓落实,努力把桃源打造成农业强县。
1 桃源县粮食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桃源县粮食生产现状
近3年来,桃源县粮食生产取得了面积扩大、单产提高、总产增加的良好成绩。2006年播种面积12.51万公顷,总产69.25万吨,其中水稻10.64万公顷,总产60.53万吨;2007年的播种面积达到12.68万公顷,总产71.61万吨,其中水稻10.80公顷,总产达到64.0万吨;2008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00万公顷,总产77.92万吨,其中水稻11.15万公顷,总产70.16万吨,是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水平最高、总产最多的一年。全县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877.5kg,出售商品粮达到33.65万吨,商品率达到47%。在发展粮食生产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坚持推广水稻良种、实用技术、机械作业,充分发挥产业优势。
1.2 存在的问题
1.2.1 种粮效益不高。近几年随着物价总体水平的提高,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达30%,农村劳动力工资和机械作业投入增长了1倍,生产成本增加1 500元/hm2以上;但粮食价格基本稳定,普通籼稻价格1.40~1.57元/kg,优质稻价格5.73~6.80元/kg,农民种粮效益下降的幅度较大。据调查,一般纯收入下降750~1 500元/hm2。
1.2.2 技术力量不足。目前桃源县乡镇农科站有农技人员115人,每667hm2耕地不足1人,由于长期存在的体制问题,基本待遇没有落实,有1/3的人在外打工,大部分人靠经营种子、农资谋生。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的普及推广很难到达千家万户,技术推广力量不足,力度不够。
1.2.3 生产规模不大。全县有农户25.8万户,户均耕地仅0.33 hm2,粮食生产90%以上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大户不多,生产规模不大。
1.2.4 防灾能力不强。近几年虽然对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仅2008年桃源就投入1.3亿元,农田生产条件和防灾减灾能力有所提高;但自然灾害对桃源粮食生产的影响仍然很大,防灾能力的薄弱将严重制约桃源粮食生产发展。
2 发展粮食生产的战略措施
2.1 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努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2.1.1 建立全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坚决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粮食生产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研究粮食生产问题,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推动工作开展。
2.1.2 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面积。2009年全县计划种植早稻4.82万公顷,中稻1.67万公顷,晚稻5.47万公顷,玉米0.67万公顷。各乡镇将任务落实到村、到组、到户,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14.00万公顷以上,产量达73万吨以上。
2.1.3 坚决遏制双改单。“双改单”给稳定粮食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各级政府一定要引起警觉和重视,不能熟视无睹、放任自流。在双季稻适宜区搞“双改单”,既是对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对粮食生产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各级政府必须坚决采取措施扭转这种状况,对那些双季稻区只种一季稻保口粮的农户,要进行说服教育,动员他们种双季稻或者调剂给种田能手和大户。
2.1.4 真正解决耕地抛荒问题。2008年国际粮价浪潮汹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再度引起广泛关注。任何时侯一个国家的吃饭问题都不能攥到别人手里,尤其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要时刻注意自身的粮食安全。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线和1.2亿公顷耕地红线。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建设用地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加大,这无疑将给粮食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和风险。因此,禁止耕地抛荒就成为稳定粮食面积的基本途径。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个确保”考核目标,把加强耕地保护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各乡镇制定考核办法,把“确保耕地不抛荒”工作与干部的年终岗位责任制考核相结合。
2.1.5 优化结构、改善条件,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目前,我国农村受大量农业人口的约束,粮食规模化生产程度低,加上技术条件限制,短期内提高人均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性不大,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开支也存在较大难度。因此,优化结构、改善条件,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推广实用技术,转化科技成果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尽管这几年桃源粮食单产、总产虽有所增长,但农民种粮效益却增长不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品种结构不合理。中、高档优质稻品种比重仍然不足50%。各级政府要加强引导,从整体上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2009年是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第2年,桃源结合高产创建活动,拟建10个666.67hm2水稻高产示范片,每个乡镇建1个66.67hm2水稻高产示范片,每个村建1个6.67 hm2水稻高产示范片,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2.2 落实储备、搞活流通,发展粮食产业经营
2.2.1 落实地方粮食储备,保留购销网络,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桃源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200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71.61万吨,粮食产量全市位居第1,全省列第5位。但是这样一个产粮大县,目前政府没有掌握1粒粮食储备,一旦发生战争、瘟疫、灾害等突发事件,需要动用粮食储备,后果将不堪设想。在2009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天气中,政府准备调用300t糙米,但是没有着落,结果工作很被动。2009年县政府准备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储备要求,落实5 000t的县级粮食储备并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代储一部分国储、省储粮。同时,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暂停对基层粮食购销点库的变卖和资产处置,保留骨干粮油购销网络设施,严格控制改变粮食仓库性质。在进一步明确县粮食局出资人职能的前提下,建立规范的产权占有、收益、处置制度。
关键词 粮食生产;现状;制约因素;对策;广西百色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310-02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物资,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有效供给,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前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难度加大,实现粮食稳定增产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如何确保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是摆在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要课题。
1 百色市粮食生产现状
百色市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豆类、薯类、小麦、旱稻和其他粮食(荞麦、小米)等品种。以水稻、玉米作物为主,面积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0%左右,总产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94%左右。其中,水稻面积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6%,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量49%;玉米面积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3%,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量44%。豆类、薯类、小麦等面积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0%左右,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量6%左右。
百色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33万hm2左右,粮食总产量105万t左右,平均产量3 840 kg/hm2,分别排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市的第5位、第6位和第12位。其中,水稻平均产量5 235 kg/hm2,排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市粮食平均单产的第7位,玉米平均产量3 885 kg/hm2,排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市粮食平均单产的第9位。玉米能实现自给有余,水稻、小麦、大豆供求偏紧。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相比,百色市粮食单产水平还相对滞后。
2 制约因素
2.1 播种面积减少
百色市人均耕地面积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耕地、水资源不可避免地大量被占用,粮食生产发展越来越失去资源的支持,土地对粮食发展的约束作用将变得更为突出,粮食增长难度大[1-2]。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由历史最高年1977年43.18万hm2下降到2011年27.20万hm2,减少15.98万hm2,下降37.0%,35年年平均下降1.06%。
2.2 耕地质量不高
百色市耕地质量不高,大部分地区耕地地力水平比较低,土层薄、土壤质量差,水田的砂壤土、壤土面积仅占水田面积71.46%,旱地占66.38%;水田耕层厚度在12 cm以上占74.26%,旱地耕层厚度在10 cm以上占78.96%;水田2.0%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占84.45%,旱地1.5%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占59.87%。全市中低产田比例高达75%,仍有30%的耕地处于不断退化的状态。
2.3 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百色市虽然加大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但基础条件差,农田排灌设施还远不能达到高产农田排灌要求,旱涝保收面积不足40%,仅有10%旱地能够灌溉,粮食生产始终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2.4 自然灾害频发
近年来,百色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主要有干旱、寒潮、大风冰雹、洪涝以及病、虫、鼠等自然灾害。2008年出现了严重的冰冻雪灾,冬、春种作物受灾面积达1.328万hm2,因灾减收8 900 t。2008年5月下旬,局部地区受到洪涝灾害,粮食作物受灾面积达1.652万hm2,因灾减收1.96万t;2010年出现6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农作物受旱面积达16.76万hm2,因灾损失3.53万t;2011年晚稻受寒露风天气影响,全市晚稻受害面积2.67万hm2,因灾损失2.2万t。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两迁”害虫等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频发、重发,2007年为大发生年,经防治后仍然损失粮食0.75万t。各种灾害对粮食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2.5 粮食生产规模小
长期以来,全市广大农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贫困农民,种植粮食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的,生产规模小、产量低、综合效益差,生产、加工和销售能力滞后,从事粮食生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不强,因此粮食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还比较低,规模效益不够明显。
2.6 种粮比较效益低
种粮平均收益在几千元左右徘徊,相对于种植经济作物等生产效益一直偏低,与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相比差别大,原有种植粮食面积受到蔬菜、甘蔗、桑蚕等其他经济作物的挤占,部分地区出现了粮食生产“只种够吃”的现象,扩大种植粮食面积空间有限,播种面积难以稳定。
2.7 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
近年来,青壮年基本外出打工,农村空心化加重,粮食生产劳动力季节性、结构性短缺问题将日益突出,给良种、良法的普及推广带来严重影响,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给粮食增产带来了困难。
2.8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加上科技推广和管理机制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直接影响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农技推广工作。
3 发展对策
3.1 调动全社会种粮积极性,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条件。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责任,严格实行县(区)长负责制,将粮食生产列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的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将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合理水平上。
3.2 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着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建立高产稳产农田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必须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着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一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灌溉,加强对渠道排灌系统的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用水生产成本,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是加大工程性农田水利灌溉建设,着力解决连片灌溉面积,建设抗旱防洪保收农田;三是逐步完善田间排灌系统的建设,做到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提高水的利用率;四是逐步完善农田机耕道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五是大力实施沃土工程,稳定和提高粮田质量,培育高产、稳产、标准粮田。
3.3 优化种植结构,着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优先抓好水稻、玉米两大作物品种生产,积极发展大豆、薯类及杂粮生产,促进饲料和工业用粮的稳步增长;二是优化品种种植,扩大超级稻、抗旱耐瘠玉米品种种植面积;三是优化种植模式,稳定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充分利用光温资源,扩大秋、冬种粮食面积,大力实施“早稻—晚稻—冬马铃薯”、“春玉米—秋玉米—冬马铃薯”、“中稻—再生稻”“中稻—秋马铃薯”、“中稻—秋黄豆(碗豆)”、“中玉米—秋玉米”、“中玉米—秋红薯”、“中玉米—秋黄豆”等种植模式,在原有种植一造或两造的基础上,增加秋(冬)种一造粮食作物,提高复种指数;四是大力发展间套种技术,在新植甘蔗地、幼林果园、木薯地等地间套种豆类、薯类、玉米等粮食作物,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效益。
3.4 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一是大力推广增产潜力大、抗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扩大超级稻、玉米抗旱耐瘠品种种植面积;二是加强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研究,进一步完善高产高效配套技术措施并加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三是推广避灾种植,在易遭受灾害的地方,科学地调整播种期,适时推迟(或提早)播种时间,使生长发育关键期避过灾害发生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灾损失;四是大力推广覆盖栽培技术,如地膜覆盖、生物覆盖等措施,以增强作物抗旱、抗寒能力[3-4];五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栽培技术,培育地力,增强保水保肥保土能力;六是在干旱地区推广应用土壤抗旱保水剂,提高抗旱保苗能力,确保玉米出苗、苗全、苗齐,为夺取高产奠定基础;七是大面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八是大面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九是切实扩大良种与良法覆盖率,通过良种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实现全市大面积均衡增产,大幅度地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3.5 推广机械化耕作,着力提高劳动生产力
推广机械化耕作是有效解决百色市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要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强适合丘陵地区和耕作制度特点的农机化技术、机具研发、推广和示范。加强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开展水稻育秧机械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快推进水稻、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农机服务方式和服务机制,拓展农机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提高农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和高效化。着力发展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以机耕、机播、机收、烘干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力。
3.6 引导土地流转,着力粮食产业化经营
由于受种粮效益低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粮食生产“只种够吃”的现象,出现了耕地季节性撂荒,造成耕地、光温资源极大浪费,给粮食增产带来困难。因此,一是大力扶持和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社,把农村缺乏劳动力农户无力耕种的耕地流转到粮食专业合作社或种粮大户;二是大力扶持发展粮食加工流通企业,鼓励各类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和产销服务组织,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和稳固的粮食产销关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转化增值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通过龙头带动,以“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实现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由比较松散的组织逐步过渡到紧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经济组织,逐步把千家万户的家庭生产和大市场联接起来。发展订单生产,搞活粮食流通。
3.7 强化防灾减灾,着力减少灾害损失
近年来,冻害、寒害、干旱、洪涝、有害生物等多种灾害在百色市呈多发、并发、重发趋势。“两寒、两旱、两害”对全市粮食生产构成极大威胁。“两寒”指“倒春寒”和“寒露风”危害;“两旱”指“春旱”和“秋旱”危害;“两害”指“夏季洪涝灾害”和“有害生物为害”。对这些灾害必须科学应对,及早防范,争取主动,减少损失。一是落实防范技术措施。防“倒春寒”要做到适时播种,推广地膜覆盖防寒保温技术;防“寒露风”要做到合理早、晚品种种植搭配,卡死晚稻播种期,使晚稻抽穗扬花期避过“寒露风”为害;“两旱”防范措施,旱地作物选用抗旱耐瘠品种种植,推广地膜、生物覆盖栽培,采用旱地保水剂拌种种植提高抗旱能力。种植水稻但春季用水困难的地方,头季改种旱粮作物,采取“玉米—晚稻”种植模式,避免影响早稻移栽期或移栽后受旱造成的损失。“夏季洪涝灾害”是百色市主要天气性灾害,地处低洼易水淹没的地方,要选用早熟品种种植,适时早播,在洪涝到来之前收获;“有害生物危害”是百色市常见的农作物病、虫、草、鼠为害。其中,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和稻瘟病、稻纹枯病即“三虫两病”为害最重,要切实抓好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高防治效果。二是因地制宜推广改革耕作制度,优先推广种植高产抗逆性好的品种和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大力推广水稻防寒育秧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营养杯育苗技术、玉米育苗移栽技术,特别是针对气候变化,大力推广节水农田灌溉等粮食生产防灾减灾配套栽培技术,增强抗旱、抗涝能力。三是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增强防灾减灾意识,科学制定和及早落实防灾减灾预案,一旦灾害出现立即采取应对措施,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3.8 强化技术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粮食生产发展,关键在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和劳动者熟练掌握栽培技术的程度,劳动者素质高发展就快,有利于提高单产水平和实现均衡增产[5]。当前,农村青壮年基本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在家的大多数是老人,文化科技素质低,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新知识,因此必须更加重视农村劳动者素质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4 参考文献
[1] 葛自强,孙政国.江苏省粮食生产现状及增产潜力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1(3):596-598.
[2] 张开乾.甘肃省粮食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6(1):25-27.
[3] 纪国成.浙江粮食生产与消费现状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04(1):1-3.
关键词: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影响因素;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131-02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地处全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黄淮海区,是最大的粮食主销区。同时又是人口大省,消费量居全国榜首,是典型的粮食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近年来,全省粮食生产摆脱了起起落落的动荡期,屡获丰收。分析和明确山东省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对提高粮食供给水平和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论文选取了1995―2009年山东省粮食生产数据进行了深入的量化分析,为提高山东省乃至全国粮食生产能力提供参考。
一、山东省粮食产量的发展现状
近十年,山东省粮食产量在波动中增势良好,连续七年稳产增产,平均每年增产146.2万吨,年平均增长率约4%,其中2005年增幅最大。与此同时,粮食单产也实现七年的连续增长,十年粮食产量的动态变化(如图1所示)。不过十年来的粮食播种面积波动较大,有五年的减少趋势。由此也可推出,粮食单产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粮食生产量化分析方法
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很多,结合相关研究[1],选取以下九个影响因子:X1――粮食播种面积、X2――粮食单产、X3――化肥施用折纯量、X4――农业机械总动力、X5――成灾面积、X6――有效灌溉面积、X7――农村用电量、X8――农业劳动力、X9――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根据多因素分析原理,以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量化分析,考察各因素的关系及影响程度。
(一)灰色关联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通过序列排序,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2],非常适合动态分析。公式[3]为:
ξi(k)=,ri=ξi(k)
式中,ξi(k)是第k个时刻比较数列xi与参考数列x0的相对差值,称为xi对x0在k时刻的关联系数;ri为xi对x0的平均总关联度,一般ri越大,则该因素对参考因素作用越大(分辨系数ρ取0.5,无量纲化方法选择初值化)。
(二)多要素生产函数对数模型
以粮食总产(Y)作为被解释变量,各因素为解释变量,α1、α2、…、α9表示各因素的产出弹性,建立多要素粮食生产函数的对数模型:
lnY=lnA+α1lnX1+、α2lnX2+…+α9lnX9
其中,A为常数项。通过模型估计回归系数从相对量的角度就可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粮食生产总量的影响程度及相关性。
三、山东省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灰色关联动态分析
以粮食总产为参考数列x0,X1,X2,…,X9为比较数列,计算处理数据后得各因素的动态关联结果(见表1)。
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农业劳动力>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成灾面积>农机总动力>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表明播种面积对产量影响最大,整体平均关联度为0.88。分析可得:(1)播种面积和单产是粮食生产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两者存在一定的反比关系。近年播种面积及其关联系数有所下降,但仍是首要影响因子,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保证。(2)水利灌溉和成灾面积对山东省粮食生产的制约影响逐渐增大。从关联结果看有效灌溉和受灾面积对山东省粮食产量影响度分列第三位和第七位,关联序有上升趋势。(3)劳动力与粮食生产的关联序波动较大。随着城镇化建设和劳动力的转移,农业从业人员与粮食生产关系复杂。一方面,农业生产力的逐步现代化使大量的劳动力出现剩余;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农业经营方式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粮食生产难以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不利于粮食产量的稳定和提高[4]。(4)农业现代化对山东省粮食生产影响较小。化肥施用量、用电量、农机总动力及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可反映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至2010年,山东省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87%,但与粮食总产的关联系数却在减小。
(二)山东省粮食生产函数模型
运用SPSS16.0对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采用向后筛选策略经四步最终建立回归方程:
lnY=-1.971+0.737lnX1+1.003lnX2+0.452lnX3-0.648lnX7-
0.679lnX8+0.146lnX9
模型的F=74.501,调整判定系数2=0.969,p=0.000;DW检验值为2.912。通过检验,回归较理想。
其中,粮食单产的回归系数为1.003,对粮食总产的弹性影响最大,其次是播种面积,农用化肥和农村固定投资对粮食增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较小;而用电量和劳动力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648和-0.679,两者对粮食生产有反方向的作用。由各系数之和略大于1可知山东省粮食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收益递增。
四、结论及建议
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量化分析山东省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现实基础:首先,播种面积是粮食稳产的重要保证,单产则是高产的重要途径。随着城市化进展和建设用地的增加,粮食生产面临耕地减少的严重挑战。保证播种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充分挖掘增产潜力,成为粮食安全生产的有效之路。其次,农田水利建设是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提升抗灾能力是关键。要结合地区实际强化水利基础,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率;发展节水农业;建立健全农业灾害监测预报防治机制,提升抗御灾害的能力。最后,农业现代化是粮食生产的重要条件,合理配置农业劳动力,提高农民积极性是粮食高产的动力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定惠,等.安徽省粮食生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9,(5):30-32.
[2]韩秀凤,同丽嘎.包头市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J].阴山学刊,2010,(6):56-60.
关键词: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安徽肥西;高刘镇
改革开放年来,粮食生产曾出现“蛛网波动”,基本上每年个周期,年和年粮食生产分别达到同时期的峰值,但粮食增产造成粮价下跌,种田效益下降,甚至出现卖粮难,挫伤了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导致粮食生产出现波折。直至年以后,随着土地税费减免,惠农补贴政策出台,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的上扬,种粮效益明显提高,使得农民对农业生产重视起来。近年来,高刘镇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把粮食生产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重要手段来抓,落实政策、实施项目,依靠科技,强化服务,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粮食生产现状
年高刘镇粮食生产面积 .m,总产.万t,平均产量 kg/hm。粮食主要品种有水稻、小麦、豆类、山芋等。全镇人均占有粮食kg,商品率%左右;农民人均粮食收入 元。该地粮食生产表现出四大特点:一是年以来连续年增产,播种面积年均增加约%,总产年均增长约%,人均占有粮食逐年增加kg左右,人均粮食收入逐年增加元左右;二是夏收生产面积逐年增加,年夏收小麦达到 hm 左右,比年增长%;三是粮食生产效益稳定提高,年粮食生产平均收入 元/hm,比年增长%以上;四是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优质粮食生产增多,粮食产品安全可靠。
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高刘镇.hm以上种粮大户仅户,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和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二是粮农素质不高,在家务农的主力军为岁以上的老弱群体,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生产、经营方式传统,发展后劲不足。三是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陈旧老化较多,粮食生产一定程度上靠天收,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四是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较少,科技贡献不足。五是农业生产成本如化肥、种子、农药、机械、水电、人工等上升较快,平均成本近 元/hm,压缩种粮效益空间。六是种粮比较效益低,造成复种指数降低或粮田改种(棉花等经济作物),导致粮食播种面积有下降的趋势;且农田抛荒现象又现苗头。
对策
.落实促进粮食生产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尤其要把粮食生产摆上位置,出台促粮发展政策,继续加大补贴力度(高刘镇年人均补贴.元)。激发广大农民种粮热情,要逐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维护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农民利益。
.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良种是增产的内因,要大力推广应用优质高产品种,以超级稻为重点,水稻主推丰两优一号、丰两优香一号、新两优号、Ⅱ优、扬两优号、两优;小麦主推皖麦、扬麦、扬辐麦号、扬麦等,确保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为%(年%),品种优质率%以上(年为%)。配套推广水稻旱育稀植、超级稻高产栽培、免耕直播、避灾抗灾、绿色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玉米育苗移栽、小麦免耕直播和精少量播种等保优高产适用技术,扩大应用面积,做到关键技术到位率达%以上。同时,要大力整治农资经营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改变农作物品种多、乱、杂现象,有效打击农资经营中坑农害农、假冒伪劣行为,保护农民的利益。
.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民教育
建立县、乡、村和科技示范户“四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到农技、农机、植保、土肥、种子等粮食生产服务部门齐全,人员稳定,待遇到位,以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确保技术到位,保障有力。加大农业科技的培训力度,造就新一代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增加农户尤其是种粮大户和示范户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加大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力度,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在粮食优质超高产栽培上取得突破,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开展粮食生产科技培训、指导和示范,引导粮食生产
近几年从本地实施的国家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高产示范项目的实践来看,农技推广到位、及时是夺取粮食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一是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组织植保、土肥、农技、农机等单位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开展粮食生产技术培训,培训基层农技人员、村干、种
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业生产骨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技和技术明白纸等,普及科技知识;二是建立农技干部帮扶制度,利用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组织农技人员与种粮大户和科技示范户,结对子,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同时要求种粮大户和示范户要带动~户普通农户发展粮食生产;三是开展示范,坚持乡村高产示范片与示范户齐头并进,共同带动和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四是开展技术指导,在粮食生产重点季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抓现场指导,解决生产问题,确保粮食增产增效。
.推进农技和农艺结合,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着力推进农机和农艺结合,大力推广水稻机耕作机插秧机收割、小麦机开沟直播生产、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减轻农民群众的劳动强度,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加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实施农业项目,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抓住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入农村的机遇,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依托在本地实施的国家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和现代农业发展(粮食)产业项目,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标准粮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对粮食产区的道路、田块、沟渠、林带进行改造和完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
.充分发挥各种协会、合作社作用,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关键词粮食生产;现状;问题;对策;江苏金湖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365-02
粮食产业是金湖县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人均贡献1 t粮而闻名全国,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2007、2010年2次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如何进一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该县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金湖县粮食生产现状
稻麦是金湖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稻麦总产占粮食总产的95%左右。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发展粮食生产政策的推动下,紧紧围绕“扩大面积、调优结构,确保粮食总产稳中有升”的思路,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入,粮食生产得到稳步发展。2010年全县粮食收获面积达到7.21万hm2,其中水稻面积为3.59万hm2,小麦面积为3.18万hm2,粮食单产6 834 kg/hm2,全县粮食总产49.25万t。
2粮食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
2.1区域和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金湖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具有稻麦等粮食作物生长最适宜的气候条件;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含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大气、农灌水和土壤污染程度、污染水平均为清洁,素有“淮上明珠”之美誉,符合无公害稻麦产地环境条件。
2.2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较高
至2010年底,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4.5万kW,平均每6.67 hm2耕地拥有82.4 kW。全县有大中型拖拉机2 090台、小型拖拉机18 800台、联合收割机2 150台、水稻插秧机2 168台、大小条播机5 300台。机耕作业、机电排灌、机械化收获水平平均达到100%,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3%,高于省定指标13%,在全省名列前茅。
2.3水利设施比较完善
按照“遇洪挡得住,遇涝排得出,遇旱灌得上,遇渍降得下”的水利建设思路,建立防洪、除涝、灌溉、降渍四大工程体系,改善水利条件,为保障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奠定基础。至2010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3.2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 94.5%,其中:自流灌溉面积2 520 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7%,水库灌溉面积866.67 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2.7%,机电灌溉面积3.07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93.7%。
2.4先进的粮食生产技术普及率较高
近年来,金湖县积极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建设粮食高产示范区,以“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形式,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促进先进的粮食生产技术的普及应用[1]。稻麦生产初步形成适应金湖地区特点的优质高产技术体系,全县稻麦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技术贡献率超过50%。
2.5产业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开发同步推进
大力建设绿色无公害稻麦生产基地、粮食标准化生产基地,依据金湖县生产实际制定了《无公害食品――优粳稻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食品――优质杂交籼稻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规程》,实施规范化生产[2]。目前,全县通过无公害产地环境认证2.8万hm2,其中绿色食品基地1.21万hm2;建立优质粮食标准化示范区1.33万hm2。充分利用独特的环境条件和粮食商品率较高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和各种专业合作协会,培育和扶持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企业和农民双赢,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3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影响投入力度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出台最低收购价格,加大对粮食生产的直接补贴,但由于生产资料、生产作业费用和人工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导致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幅大大高于粮食价格的上升幅度,种粮效益仍然偏低,这无形中影响到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和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3]。大多数农民仅重视化肥、农药、机械作业等硬性投入,对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改善生产条件往往缺乏投入,短期行为比较突出。由于长期重用轻养,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理化性状恶化,需要精工细作的生产过程也变成粗放管理,难以保障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品种多、乱、杂,主栽品种不突出
受种子市场放开影响,种子企业和经销单位以新谋利,经营品种多,据不完全统计,金湖市场上水稻品种就有40多个,小麦品种也有30多个,导致主栽品种不突出,品种多、乱、杂。同时,基层又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指导,导致一个区域内,甚至是一块大田种植多个品种,采取多种种植方式[4]。既不方便田间管理,无法按标准化生产,又影响粮食加工企业收购实行优质优价。
3.3集约化程度不高,龙头带动能力差
稻麦生产是典型的土地密集型产业,需要适度规模经营,才能降低生产成本,获取适当的利润。金湖虽然人均土地不是很少,但在经营方式上仍以单个农户种植为主。近年来,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土地流转,但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耕作、分散种植的现状,在分散种植、小规模种植的情况下,难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全县粮食加工企业虽然众多,有的规模也比较大,但由于产业链条短,以初次产品为主,造成综合经济效益较低。加之加工收购企业与生产基地之间组织程度低,与农户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链接机制,难以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
3.4基础设施标准不高,生产条件有待改善
金湖县属理下河地区,地势低洼,每年汛期,淮河入江水道还要承接中上游16万km2的洪水下泄,经常受外洪内涝的双重影响。近年来,不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成方建新的标准较高,但不少20世纪60―70年代兴建的农田水利设施,由于年久失修,无法发挥作用,加之农民对田间配套沟系不重视,标准低,户与户之间不平衡,无法抗御自然灾害的威胁,更难以实现旱涝保收。
3.5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功能弱化
随着乡镇机构改革和农业、林牧渔等单位的合并,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被撤离分流,从事服务于传统的粮食生产的技术人员减少。留下来的技术干部也由于兼职或分工包村,在岗不在位,从事其他工作,行政化现象突出,主要精力不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造成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无法真正进村入户。加之农业技术人员年龄、知识老化,直接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功能弱化。
4提高金湖县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
立足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按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原则,以提高耕地质量,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为重点,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增加粮食产量。5年内,金湖县粮食单产水平力争每年提高75 kg/hm2,总产突破50万t。
4.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切实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加投入,建设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改善基础条件,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要尽快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坚持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配套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中低产田,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通过实施国家对粮食产业扶持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整合项目资金,统一制订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建设高标准农田。
4.2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各级政府应把耕地质量的改善作为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关键措施来抓,把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所必须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目前,一是要扎实抓好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堆腐还田技术,全面提高土壤肥力;二是要着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自我修复,为提高粮食产量水平、提升产品品质打下基础。
4.3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
土地集中经营,能让土地、资本、劳动力、农业生产技术优化组合,提高组织化程度,有效利用农业资本投入,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和生态农业技术管理,发挥粮食生产规模效应,提高粮食生产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是农业生产的必由之路[5]。稻麦生产是典型的土地密集型产业,更需要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全县农业机械的装备水平已为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当前,要以农村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加快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创新土地经营权机制,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出台鼓励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对于集中连片流转土地要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奖励。三是加强扶持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鼓励农民通过租赁、转包、托管、入股、互换等形式将土地经营权集中到一些种粮能手和粮食生产经营大户手中,集中连片生产经营,长期投资,规模经营,以保障粮食安全生产。
4.4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针对目前农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重点要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改革,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体系和能力建设,努力把县、镇农技推广体系建成精干、高效、多能的集技术服务与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服务管理机构。二是做好农技推广机构的“定性、定编、定员”工作,不得抽调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与农业技术推广无关的行政性工作。对于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要在工资、补助、福利和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照顾。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参加粮食生产主战场,获取合法收入。三是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四是采取政策保障措施,吸引高素质、年轻的农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工作,切实解决基层农技服务机构人员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五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协会、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企业在技术、资金、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环节有组织地实行自我服务。
4.5加快粮食生产科技进步
一是加快超高产品种、优质品种、抗病抗逆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品种更新更换,充分挖掘良种增产潜力。二是强化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利用高产创建、科技攻关等活动,既重视单项技术的创新,又强调技术的集成和系统配套,形成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高产栽培模式。三是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粮食总产量提高,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平衡增产,实现平衡增产的关键则在于直接从事粮食生产者的素质[6]。大力培育科技示范户,组织科技示范户参加高产攻关、高产创建和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活动,在农民身边树典型、建样板,让农民看得见、学得着、用得上。
4.6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
一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粮食标准化生产。鼓励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加工企业、农技服务组织之间的合作,实行“企业(合同)+基地+中介(农技服务)+农户”的经营模式。强化标准化意识,大力推进无公害粮食生产。发展并规范粮食订单生产和经营,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使企业和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队伍在联结企业与农户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完善和创新农企联结机制和合作机制。二是着力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界限,着力推进全县粮食企业现有资源的整合,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实施品牌经营战略。鼓励支持企业争创名牌和驰名商标,提高商标和企业知名度。四是积极扶持企业开展粮食产品深加工,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
4.7建立健全粮食生产防灾减灾体系
整合力量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构建以气象灾害防治、生物灾害防治为重点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农用天气、农作物发育期和产量动态预报及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业务服务系统,建设预警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增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加强农业生物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和应急管理,成立专业防控队伍,落实专项资金,推进统防统治。
4.8加强农资质量监管
一是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监管队伍,提高素质,严格执法。二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全面推行质量追溯制度,抓源头,治根本,规范农资流通,实施动态监管。三是加强对农资经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定期组织农资经营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守法经营意识,倡导守法经营,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5参考文献
[1] 林晓辉.发展粮食生产 打造产粮大县[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5-16.
[2] 沈尤佳.粮食危机与农业生产方式――粮食生产中的集体化、资本化与合作化[J].中国农村观察,2011(4):27-34,44.
[3] 张谋贵.我国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研究[J].西部论坛,2011(4):19-26.
[4] 韩媛芬,范变娥.论种子工作对西安粮食生产的贡献[J].中国种业,2011(7):27-28.
关键词:粮食;生产潜力;增产途径
利川偏属湖北省西南隅,位于北纬30°39′-29°44′,东径108°21′-109°18′,亚热带。境内海拔315-2041米,总面积4607平方公里,耕地总资源89.30万亩,总人口86.88万人,是湖北省山区产粮大市(县),粮食播种面积约140万亩,总产约37万吨。由于温光资源不足,气候灾害频繁,粮食资源短缺问题一直制约着全市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技术创新及气候适应型稳产高产技术的迅速推广,粮食产量屡创新高,解决了长期未能解决的粮食低而不稳问题,全市粮食自给有余。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未来粮食问题的隐忧已引起举世关注。
一、利川粮食生产发展及现状
(一)粮食生产历程的回顾
1949-1977年,利川粮食生产经历了4次重要的历史变革。
第一次是1950-1953年,建立农民个体所有制。粮食年均总产达到104008吨,比1949年增加粮食24902.45吨,增幅31.48%。在粮食增产的三大要素[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复种指数)、提高单产]中,增加土地的贡献为21.87%,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贡献为28.86%,提高单产的贡献为49.27%。
第二次是1954-1958年,土地由农民个体所有制演变成农民集体所有制的初级形式:初级社和高级社。粮食年均总产123638.9吨,较1951-1953年均总产增59041.68吨,增幅为91.40%。在对总产增产贡献中,土地增加占4.9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占87.30%,提高单产占7.78%。
第三次是1959-1966年,建立制度。粮食年均总产129936.01吨,较1956-1958年均总产增产49995.61吨,增幅为62.54%,其中耕地贡献为18.74%,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贡献120.36%,提高单产贡献为-39.10%。
第四次为1967-1977年。粮食年均总产151903.2吨,较1963-1965年均总产增产66198.12吨,增幅为77.24%,其中耕地贡献为-12.88%,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占112.73%,提高单产贡献为0.15%。
对1950-1977年进行总体分析,年均粮食较1949年增产54456.30吨,相对增幅为68.84%,其中增加耕地面积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为21.87%,提高复种指数,提高耕地产出效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为28.86%,提高单产对产量的贡献为49.27%。从历史进程看,单产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主要集中表现在1950-1958年、1959-1977年,单产提高对产量的贡献为-14.99%。
1978-2007年,利川粮食生产经历了6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8-1980年农业生产全面恢复阶段。粮食年均总产202565.57吨,较1975-1977年均总产增100208.37吨,增幅为97.90%。其中耕地贡献为0.4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贡献为68.31%,提高单产的贡献为32.13%。
第二阶段为1981-1984年,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年均总产211812.95吨,较1979-1980年均总产增90273.61吨,增幅为74.28%。其中耕地贡献为-1.97%,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贡献为63.35%,单产提高贡献为38.62%。
第三阶段1985-1993年杂交良种普及阶段。粮食年均总产215782.18吨,较1982-1984年均总产增93838.18吨,增幅为76.95%。其中耕地贡献为5.50%,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贡献为90.62%,提高单产的贡献为14.87%。
第四阶段1994-2000年,综合增产技术全面普及阶段。粮食年均总产339436.71吨,较1991-1993年均总产增产217128.11吨,增幅为177.52%。其中耕地贡献为0.47%,提高土地利用率贡献为41.93%,提高单产贡献为58.53%。
第五阶段为2001-2004年经济结构调整、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农技推广队伍瘫痪阶段。粮食年均总产352903吨,较1998-2000年均总产增产123314吨,增幅为53.71%。其中耕地贡献为11.3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贡献为118.1%,提高单产贡献为-6.77%。
第六阶段为2005年至今,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改革,农技推广放任自流阶段。2005-2007年均粮食总产365681.33吨,较2002-2004年均总产增159756.53吨,增幅为77.58%。其中耕地贡献为4.04%,提高土地利用率贡献为87.76%,提高单产贡献为8.20%。
对1978-2007年进行总体分析,年均粮食总产增加额为173699.5吨,增幅为169.70%,其中耕地贡献为-4.69%,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贡献为33.10%,提高单产的贡献为71.59%。分段考察单产对产量贡献的有效期限,单产提高对产量贡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2000年以前,2001-2007年单产提高对产量的贡献值为-5.22%。
(二)粮食生产现状
2007年年末耕地面积为89.12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025亩,较全国人均占有耕地少0.45亩,人均占有耕地明显不足。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水稻土壤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比例为19∶76.8∶4.3,据最新土壤监测结果一级∶二级∶三级为9∶46∶45,通过近几年的低产田改造,耕地质量有所上升,但土壤酸化趋势明显。
2007年,利川粮食播种面积141.62万亩,平均亩产255.9公斤,总产362410吨,其中水稻13372.1吨,玉米13415.9吨,马铃薯4288吨。
据2007年农业统计年报:利川农机总动力为153394千瓦,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104580千瓦,汽油发动机动力1472千瓦,电动机动力47342千瓦。耕整机583台,机械插秧机17台,农用排灌动力2233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37部,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762部。
利川有效灌溉面积28.8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55.04万亩,电排灌面积0.8万亩。现有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4座,小(二)型水库32座,总库容9830万立方米,塘堰3045口,蓄水1000万立方米,灌溉1万亩以上的渠道两条,灌溉1000-5000亩的渠道17条,灌溉500-1000亩的渠道22条,500亩以下的渠道及小渠小堰1802条,总计1843条。这说明山区市(县)农业机械化才初起步,灌排设施基础建设不十分薄弱,极不适应生产的需要。
二、未来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一)粮食增产要素的增产潜力分析
1、耕地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潜力。利川耕地处于明显的下降通道之中,尽管近几年耕地下降速度趋缓,但增加耕地的可能性小,未来耕地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为负值。
2、提高耕地利用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潜力。按2007年年末统计数据,现有耕地面积为89.115万亩,其中水田33.495万亩,旱地53.895万亩,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23.545万亩,复种指数已达251%,耕地利用效率基本接近极限。目前可供挖掘的资源只有提高水田的复种指数,但由于受温光条件的限制,海拔1000米以上的水稻田,发展两季粮食作物的可能性极小,最大可利用的资源是可开发4万亩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以马铃薯近5年平均亩产166公斤计,增产潜力约为6645吨。仅为2007年总产的1.8%,增产潜力极为有限。
3、提高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潜力。利川的粮食生产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单产水平仍较低,特别是2000年以后单产提升幅度较小,给未来粮食增长留下来更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利川历年的试验研究与示范结果,水稻单产有亩产达到650公斤以上的潜力,玉米有达到800公斤以上的潜力,马铃薯有达到亩产600公斤以上的潜力。单产提高相对于增加耕地面积与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更大的增产潜力,提高单产将是未来利川粮食增产的主要动力。
(二)技术潜力
粮食增产潜力能否发挥,取决于技术的发展,取决于能否根据农作物产量提高的瓶颈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利川20世纪90年代解决粮食问题的经验与农业生产现状来看,单项技术对粮食的增产的贡献十分有限,必须基于系统原理,针对主要矛盾充分整合各种技术资源,提出优化解决方案。
在马铃薯生产方面,技术上必须针对品种退化与晚疫病防治问题为核心进行技术整合:加快品种更新换代进程,普及三代以内的脱毒种薯;以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为突破点,减少产量年际间的波动;并根据马铃薯喜钾特点稳氮降磷增钾;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规范玉米与马铃薯套作规范,形成标准规范化生产。如果马铃薯生产技术能按这套方案进行整合,并在生产上普及应用,足以使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挖掘了近一半的马铃薯增产潜力。
在玉米生产方面,技术上的解决方案应是:在合理安排季节,提高施肥水平、平衡施肥的基础上,根据品种特性,不同的种植模式,进行最优化群体配置,形成规范化生产方案。此方案的推广应用足以支持玉米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
水稻技术发展方面,在严格执行品种区域布局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早播、早插规范,以规避中后期气候风险;应用水稻群体优化控制技术,培育高光效群体,预防控制以稻瘟病为主体的病虫害。这套技术体系足以支持水稻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
三、粮食增产的途径
由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及粮食单产提高的限制因素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利川粮食增产的有效途径。消除不利的影响因素,解除提高单产的各种限制就可以实现粮食增产。具体的增产途径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一)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行政领导
要领会其“无粮则乱,有粮不慌”的内涵,粮食生产直接关系民生问题。市、乡(镇)、村各级行政领导,涉农部门人员都应引起高度重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粮食生产的领导。只有扎实工作,才能确保利川粮食生产未来发展规划的实现。
(二)加大对农业粮食生产的投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
认真解决好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待遇问题,稳定农技推广队伍,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应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经费投入,建立对粮食生产有突出贡献人员实行奖励机制。
(三)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加大对低产田改良的力度
提高耕地质量,确保粮食增产的可持性;积极采用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达到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四)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抗性强的良种,加大对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
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高产高效示范样板的带头辐射作用,逐步实现种植规范化、生产标准化、操作机械化、产品优质化。
(五)抓好病虫害有效预防与控制工作
特别是灾害天气条件下的病虫预防是减少粮食产量年际间波动的有效措施。重点抓好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严格执行药防标准,绝对保证食品安全。
(六)加快推广农业适用机械步伐
大力推广农机运用范围是减轻广大农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粮食生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绪林等.湖北利川县农业区划报告集[R].1985.
2、袁毓德.利川县土壤志[Z].1987.
3、项云瑶.奋斗中的利川[Z].1989.
一、我市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黄淮海经济区腹地,全市耕地面积204万亩,农业人口119万人,占总人口的50.8%。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小麦播种面积达160万亩,正常年景小麦产量在60万吨左右。濉溪县是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小麦是第一大农作物,优质小麦比重大,是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和农业部良种补贴项目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我市连续多年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国家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建立了36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和7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实施了标准粮田建设、高蛋白大豆良种繁育等一批部、省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通过项目推动和示范引导,全市已形成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高蛋白大豆、40万亩优质饲料用玉米规模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单产、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正在逐步形成优质化、规模化、区域化的生产格局。近年来,通过通过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开展粮深加工,我市创出了鲁王、鲁南、天宏等知名品牌,大大延长了优质小麦产业链。
1、粮食(小麦)生产特点。20**年午季,全市小麦面积177.4万亩,比上年增加13.2%,单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422公斤,比上年增长4.6%,总产74.86万吨,比上年增长18.4%,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我市所承担的农业部70万亩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区平均单产440.8公斤,比去年增产14.8公斤。全市36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491.2公斤,同时出现了一批高产超高产典型,百善镇叶柳湖村出现了万亩以上的超千斤的丰产示范方,最高单产637公斤。增产的原因:一是小麦良种的推广起到了作用;二是雨水气候适宜,天气条件较好,有利小麦生产;三是小麦病虫害较少。
通过高产攻关活动,小麦品种结构趋于合理,积极推广半冬性、弱冬性品种,基本上不使用春性品种。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140万亩以上,其中烟农19面积110万亩,皖麦19面积30万亩,周麦18面积5万亩。优质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70万亩良种补贴项目示范区优质率100%,全部实现了订单收购。
20**年我市小麦生产呈现出亩均单产提高、成本上升、价格上涨、收益增加的特点。
2、粮食(小麦)生产情况。今年秋季,全市秋播面积约200万亩,其中小麦165万亩,大麦、蚕豌豆20万亩,发展小麦预留行、间作套种20万亩。实行优质小麦同一品种连片种植、规范化栽培、专业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提高规模种植效益。全市种植小麦165万亩,其中烟农19、皖麦19、周麦18等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就在150多万亩,占全部种植面积的90%以上。全市安排小麦良种补贴项目面积70万亩,其中濉溪县55万亩,烈山区15万亩。实现统一供种700万公斤。同时,省下达了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面积30万亩(其中濉溪县25万亩,烈山区5万亩),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分别在相山区和杜集区安排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各1万亩。预计明年,我市小麦单有望突破430公斤。今年秋季粮食生产抓的早、抓的紧,秋种面积落实非常顺利。各地领导重视、粮价上涨,更重要的是,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等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3、粮食(小麦)生产形势。今春以来,由于部分畜产品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让农民得到的较好的经济利益。有利的经济因素和惠农政策正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持续几年的农业良好态势仍然没有改变。预计,今后至明年一段时间,小麦价格将稳定上涨。原因是:一是近年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居高不下,而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二是作为原材料的石油、天然气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农用柴油价格上升;三是各地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机械费用也相应增加。小麦种植成本的上升,将直接导致小麦市场价格的上升。当前,继续保护好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确保今年农业丰收是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营造稳定环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针对可能导致农业减产的不利因素,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最大威胁的气象灾害和病虫害,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应做好事前预防和应急管理工作。
二、我市发展粮食生产的措施
我市粮食生产,在国家、省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投资建设资金足额到位,土地治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优质小麦基地建设、“良种补贴”、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等各项政策措施实施良好,粮食生产持续得到发展。
1、科学规划,项目带动,为粮食生产注入活力。我市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小麦高产攻关,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十分明显。已建立起36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7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和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高蛋白大豆、40万亩优质饲料用玉米规模生产基地。
2、科技支撑,服务到位,为粮食增产提供动力和保障。每年秋种之前,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紧紧抓住技术培训、科学播种、推广优良品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不放松,确保落实到位。今年全市测土配方面积达60万亩,其中配方肥施用25万亩。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传授科学种田知识,共下发科技“明白纸”20多万份。农业科技为全市小麦单产、总产跃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支撑。
3、政企联姻,狠抓订单,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中介组织,我市先后成立了粮食协会、小麦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政府引导中介组织在技术培训、标准研制、市场分析、产销衔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市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依托鲁王、天宏、鲁南等龙头企业,结合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积极开展了小麦订单生产,全市粮食订单面积达70万余亩。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积极发挥作用,做到优质专用小麦种子供应到哪里,订单签到哪里。在每年秋种时节,粮食部门积极与农业部门配合,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深入发动,促进优质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的建设,不断提高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
4、政策扶持,支农惠农,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市开始减免农业税后,农民种粮不缴粮不纳税,国家还给补贴,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若干意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管理办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三、粮食生产存在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我市粮食生产特别是优质小麦生产,还处在发展阶段,无论规模还是质量以及发展后劲,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实现由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由特色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撑、人力开发、市场开拓、经营方式和减灾能力等方面需要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加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粮效益依然低下。据对部分种粮农户收益调查,今年小麦每亩成本292.72元,以亩产420公斤,每公斤1.50元计算,亩产值为630元,亩盈利337.3元,这其中还未扣除农民付出的人工成本,纯种粮经济效益较低,一定程度影响了农民种粮的收益和积极性。
(二)受自然条件影响偏差较大。今年,我市受降雨强影响,造成了我市20个乡镇受灾,32个村庄进水,农作物受淹面积141.85万亩,绝收面积19.88万亩,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农田基本设施还较薄弱,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部分农田的水利设施难以适应粮食生产的要求。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现有的投资资金远远不够建设的需要。
(三)产业化程度不高。加工龙头企业力量薄弱,缺乏实力和竞争力,优质小麦精加工、深加工能力不足,水平总体层次较低,附加值低,最终制约了产品和市场的扩大。
(四)流通渠道不畅。由于缺乏市场经营人才、畅通的流通设施以及信息,营销组织薄弱,市场动作水平低,没有形成强大的网络,难以抵御市场风险。更缺乏品牌打造和宣传,由此制约了生产,又影响市场份额的扩大。同时,粮食产业化发展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财力不足,难以得到强有力的扶持,市场软硬件基础薄弱,流通中处于弱势。
(五)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但后劲不足。随着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机补贴、农村税费改革、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农民种粮积极性后劲不足。原因,一是务农种粮不如打工、不如种经济作物。二是化肥、农药、燃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食涨价收入被抵消。种粮劳动者的数量减少,由于务农不如打工,大量劳动力外出。剩余种粮劳动者的素质在下降,给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外出打工增加导致“老人”农业、“妇女”农业,种粮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受到影响,大多数农民是凭经验种田,别人怎么种田,自己就怎么种田。
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稳固的粮食生产基地,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者利益
建设具有区域优势、抗灾能力强、生产基础好的稳产高产粮食生产基地,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粮食基地的建设,要统筹规划、适度规模,充分考虑现有老产粮基地的作用,把我市建成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使粮食生产基地的规模和生产能力与确保全市粮食安全适应。
在建立粮食生产基地,确保粮食生产能力时,应重点考虑粮农利益,粮食生产者其他渠道不多,增收难度较大,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容易出现“高产穷农”现象。为此,一是要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落实好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优质优价,集中财力重点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二是要降低粮食生产成本,通过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的应用,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减少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努力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粮食是特殊的农产品,确保粮食安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支持,有关部门应在粮食生产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要增加投入,把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建立粮食生产奖励机制,对稳定粮食生产作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给予奖励,从上至下营造粮食生产良好的氛围。二是要加大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宣传媒体,采用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宣传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农民种粮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广泛开展技术、信息宣传,加大技术扶持和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力度,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有关涉农部门可以结合自身优势,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驻点指导。强化农情、墒情、市场行情等信息服务。
(三)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粮食生产单产水平
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达到一定的总产,只能依赖于单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单产更大程度上依靠科技的进步与到位。要充分利用淮北现有的中高等院校及职业技术学校技术资源,借助市内外各类院校的师资力量,加大对粮食生产部门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化管理水平。要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联合协作,加大对粮食生产新技术研究和应用。近年来,我市实施了高产、优质粮食品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等等。单产逐年提高,科技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粮食增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我市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黄淮海经济区腹地,全市耕地面积204万亩,农业人口119万人,占总人口的50.8%。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小麦播种面积达160万亩,正常年景小麦产量在60万吨左右。*县是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小麦是第一大农作物,优质小麦比重大,是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和农业部良种补贴项目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我市连续多年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国家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建立了36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和7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实施了标准粮田建设、高蛋白大豆良种繁育等一批部、省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通过项目推动和示范引导,全市已形成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高蛋白大豆、40万亩优质饲料用玉米规模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单产、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正在逐步形成优质化、规模化、区域化的生产格局。近年来,通过通过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开展粮深加工,我市创出了鲁王、鲁南、天宏等知名品牌,大大延长了优质小麦产业链。
1、粮食(小麦)生产特点。20××年午季,全市小麦面积177.4万亩,比上年增加13.2%,单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422公斤,比上年增长4.6%,总产74.86万吨,比上年增长18.4%,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我市所承担的农业部70万亩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区平均单产440.8公斤,比去年增产14.8公斤。全市36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491.2公斤,同时出现了一批高产超高产典型,百善镇叶柳湖村出现了万亩以上的超千斤的丰产示范方,最高单产637公斤。增产的原因:一是小麦良种的推广起到了作用;二是雨水气候适宜,天气条件较好,有利小麦生产;三是小麦病虫害较少。
通过高产攻关活动,小麦品种结构趋于合理,积极推广半冬性、弱冬性品种,基本上不使用春性品种。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140万亩以上,其中烟农19面积110万亩,皖麦19面积30万亩,周麦18面积5万亩。优质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70万亩良种补贴项目示范区优质率100%,全部实现了订单收购。
20××年我市小麦生产呈现出亩均单产提高、成本上升、价格上涨、收益增加的特点。
2、粮食(小麦)生产情况。今年秋季,全市秋播面积约200万亩,其中小麦165万亩,大麦、蚕豌豆20万亩,发展小麦预留行、间作套种20万亩。实行优质小麦同一品种连片种植、规范化栽培、专业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提高规模种植效益。全市种植小麦165万亩,其中烟农19、皖麦19、周麦18等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就在150多万亩,占全部种植面积的90%以上。全市安排小麦良种补贴项目面积70万亩,其中*县55万亩,烈山区15万亩。实现统一供种700万公斤。同时,省下达了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面积30万亩(其中*县25万亩,烈山区5万亩),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分别在相山区和杜集区安排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各1万亩。预计明年,我市小麦单有望突破430公斤。今年秋季粮食生产抓的早、抓的紧,秋种面积落实非常顺利。各地领导重视、粮价上涨,更重要的是,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等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3、粮食(小麦)生产形势。今春以来,由于部分畜产品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让农民得到的较好的经济利益。有利的经济因素和惠农政策正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持续几年的农业良好态势仍然没有改变。预计,今后至明年一段时间,小麦价格将稳定上涨。原因是:一是近年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居高不下,而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二是作为原材料的石油、天然气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农用柴油价格上升;三是各地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机械费用也相应增加。小麦种植成本的上升,将直接导致小麦市场价格的上升。当前,继续保护好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确保今年农业丰收是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营造稳定环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针对可能导致农业减产的不利因素,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最大威胁的气象灾害和病虫害,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应做好事前预防和应急管理工作。
二、我市发展粮食生产的措施
我市粮食生产,在国家、省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投资建设资金足额到位,土地治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优质小麦基地建设、“良种补贴”、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等各项政策措施实施良好,粮食生产持续得到发展。
1、科学规划,项目带动,为粮食生产注入活力。我市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小麦高产攻关,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十分明显。已建立起36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7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和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高蛋白大豆、40万亩优质饲料用玉米规模生产基地。
2、科技支撑,服务到位,为粮食增产提供动力和保障。每年秋种之前,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紧紧抓住技术培训、科学播种、推广优良品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不放松,确保落实到位。今年全市测土配方面积达60万亩,其中配方肥施用25万亩。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传授科学种田知识,共下发科技“明白纸”20多万份。农业科技为全市小麦单产、总产跃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支撑。
3、政企联姻,狠抓订单,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中介组织,我市先后成立了粮食协会、小麦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政府引导中介组织在技术培训、标准研制、市场分析、产销衔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市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依托鲁王、天宏、鲁南等龙头企业,结合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积极开展了小麦订单生产,全市粮食订单面积达70万余亩。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积极发挥作用,做到优质专用小麦种子供应到哪里,订单签到哪里。在每年秋种时节,粮食部门积极与农业部门配合,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深入发动,促进优质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的建设,不断提高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
4、政策扶持,支农惠农,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市开始减免农业税后,农民种粮不缴粮不纳税,国家还给补贴,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若干意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管理办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三、粮食生产存在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我市粮食生产特别是优质小麦生产,还处在发展阶段,无论规模还是质量以及发展后劲,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实现由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由特色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撑、人力开发、市场开拓、经营方式和减灾能力等方面需要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加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粮效益依然低下。据对部分种粮农户收益调查,今年小麦每亩成本292.72元,以亩产420公斤,每公斤1.50元计算,亩产值为630元,亩盈利337.3元,这其中还未扣除农民付出的人工成本,纯种粮经济效益较低,一定程度影响了农民种粮的收益和积极性。
(二)受自然条件影响偏差较大。今年,我市受降雨强影响,造成了我市20个乡镇受灾,32个村庄进水,农作物受淹面积141.85万亩,绝收面积19.88万亩,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农田基本设施还较薄弱,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部分农田的水利设施难以适应粮食生产的要求。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现有的投资资金远远不够建设的需要。
(三)产业化程度不高。加工龙头企业力量薄弱,缺乏实力和竞争力,优质小麦精加工、深加工能力不足,水平总体层次较低,附加值低,最终制约了产品和市场的扩大。
(四)流通渠道不畅。由于缺乏市场经营人才、畅通的流通设施以及信息,营销组织薄弱,市场动作水平低,没有形成强大的网络,难以抵御市场风险。更缺乏品牌打造和宣传,由此制约了生产,又影响市场份额的扩大。同时,粮食产业化发展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财力不足,难以得到强有力的扶持,市场软硬件基础薄弱,流通中处于弱势。
(五)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但后劲不足。随着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机补贴、农村税费改革、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农民种粮积极性后劲不足。原因,一是务农种粮不如打工、不如种经济作物。二是化肥、农药、燃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食涨价收入被抵消。种粮劳动者的数量减少,由于务农不如打工,大量劳动力外出。剩余种粮劳动者的素质在下降,给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外出打工增加导致“老人”农业、“妇女”农业,种粮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受到影响,大多数农民是凭经验种田,别人怎么种田,自己就怎么种田。
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稳固的粮食生产基地,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者利益
建设具有区域优势、抗灾能力强、生产基础好的稳产高产粮食生产基地,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粮食基地的建设,要统筹规划、适度规模,充分考虑现有老产粮基地的作用,把我市建成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使粮食生产基地的规模和生产能力与确保全市粮食安全适应。
在建立粮食生产基地,确保粮食生产能力时,应重点考虑粮农利益,粮食生产者其他渠道不多,增收难度较大,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容易出现“高产穷农”现象。为此,一是要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落实好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优质优价,集中财力重点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二是要降低粮食生产成本,通过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的应用,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减少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努力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粮食是特殊的农产品,确保粮食安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支持,有关部门应在粮食生产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要增加投入,把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建立粮食生产奖励机制,对稳定粮食生产作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给予奖励,从上至下营造粮食生产良好的氛围。二是要加大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宣传媒体,采用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宣传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农民种粮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广泛开展技术、信息宣传,加大技术扶持和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力度,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有关涉农部门可以结合自身优势,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驻点指导。强化农情、墒情、市场行情等信息服务。
(三)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粮食生产单产水平
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达到一定的总产,只能依赖于单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单产更大程度上依靠科技的进步与到位。要充分利用淮北现有的中高等院校及职业技术学校技术资源,借助市内外各类院校的师资力量,加大对粮食生产部门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化管理水平。要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联合协作,加大对粮食生产新技术研究和应用。近年来,我市实施了高产、优质粮食品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等等。单产逐年提高,科技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粮食增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粮食 “三高一低” 高效生产 安全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113-01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粮食生产以优质、高产、低耗、节本、高效、生态、安全作为发展目标,要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要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牢牢把握中国人吃饭权,中国人饭碗里要装中国自己的粮食。
1 粮食生产形势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出现了“三高一低”现象,即粮食高产量、收购量高和库存高量、且价格低。如果单纯从粮食“三高一低”的表面现象来看,似乎中国人吃饭可高枕无忧了――粮食那么多,又那么便宜,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好形势。但是粮食生产表面风光的背后,暗藏着危机。
一是我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状态。这主要是人口总数量庞大、基数高,以及居民生活结构进一步改善,消费食物的多样化、优质化趋势加强,动物蛋白食品的消费数量将越来越大。随着粮食和主要食物需求量的不断增长,粮食生产日趋重要。
二是耕地少,生产规模狭小。在农业和粮食科技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之前,粮食的种植面积和粮食的单产是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目前不断缩减的耕地面积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三是粮食增产途径单一。农业增产靠天、靠化肥农药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增产增效的长期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四是水资源短缺,干旱威胁严重。粮食主产区都严重缺水。而正是这些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粮食基地,是提供商品粮的主要来源。然而缺水成为粮食主产区增产的制约因素。
2 粮食生产的要素
一是种粮意愿。农户种粮意愿是保证粮食生产的根本。农民作为粮食生产者所追求的目标的是利润最大化,如果其对粮食生产收益的预期不高,必然会对粮食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国家要保证粮食安全,就必须保证种粮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二是农业比较效益。随着经济的发展,种粮成本加快上升,比较利益低的问题日趋显现。
三是生态环境。环境污染、极端气候频发、干旱问题日益成为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
3 建议与对策
粮食生产以优质、高产、低耗、节本、高效、生态、安全作为发展目标,要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要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牢牢把握中国人吃饭权,中国人饭碗里要装中国自己的粮食。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将人类吃的粮食分为生产口粮与饲料粮。对于口粮和主要经济作物,在水资源较好的传统农业地区,采取精耕细作的办法,即生态农业的办法生产,达到国家要求的有机标准或至少绿色标准。提高优质健康无农残粮食与食品附加值,释放城市人群的购买力,解决“吃得饱、吃得好”问题。
二是就地城镇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目前我国还有一半人在农村,另外我国的土地一家也就十来亩地,与国际资本拼数量是我们的劣势,但发展高效优质的生态态农业是我们的优势。采取科学的生态种养措施,农药和化肥用量可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会进一步改善。围绕着种植、养殖、加工与销售等等环节,粮食生产潜力会进一步释放。
三是育种要多渠道。保护传统的种子资源,育种要靠高科技。国家可通过让农民种植,国家高价回购的方法维护下来,并不断提高质量,而来年继续种植富裕的种子可作为粮食消耗。
四是适度鼓励种粮大户连片集中土地,提高规模效益,但其用途应以饲料和工业原料为主。当前的做法是借助化学化、生物技术化的技术,利用大型机械,实现大规模生产,政府的各项补贴向大农户倾斜。好处是管理起来容易,缺陷是食物多样性和粮食单产出现不可扭转的下降。
五是建立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区。国家资金向环境友好型、粮食保障性的生态农业倾斜,鼓励固氮、固碳、化肥、农药、农膜减量型农业。
总之,粮食生产问题不是单一的科技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还是环境问题和健康问题。如果做法得当,对于稳定社会,发展经济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参考文献
[1]樊学广,田华星,李前进,王海燕,靳中权. 河南省粮作区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种业,2012,03:20-22.
[2]张德华,周慧秋,娄厦.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04:411-414.
[3]贺正勇,易红兵. 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西部科技,2009,22:59-61.
关键词:粮食生产;有偏技术进步;替代弹性;要素组合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4.07
中图分类号:F30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4-0027-04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echnology change tendency and factors combination of Chinese grain production based on biased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substitution elasticity. It constructs translog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and makes regression analysis by the data of 30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13, and calculats the output elasticity and substitution elasticity of each energy element.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energy element to Chinese grain production is greater, the marginal contribution of fertilizers, pesticides are decreasing, while the marginal contribution of diesel oil,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re increasing. The marginal contribution of labor is increasing, and th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of agricultural labor to energy input is significantly. 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tak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grain production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achieve energy saving, such a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elements and the alternative energy input, etc.
Key words:grain production; biased technology progress; substitution elasticity; factors combination
h的十报告指出,要增强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实现粮食生产的数量与质量效益并重,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产出高效的新型粮食安全道路。中国粮食保持了十二年连续丰产,用全球7%的耕地生产出了全球21%的粮食,但也消耗了全球35%的化肥和超过30%的农药、除草剂等。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石油能源的高强度、低效率施用和碳、磷、氮等过度排放造成了大气、土壤、水体污染。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优化要素组合,降低粮食生产的物质要素投入水平。庄瑞瑶、郑旭媛认为,以化石能源为原材料的化肥、农药、杀虫剂和以石油为动力来源的农田灌溉、农业机械动力是实现粮食丰产的重要因素,但带来的土壤退化、水资源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是影响粮食质量安全的重大因素[1]。牛亮云等基于灰关联熵模型对化肥、农药、农田灌溉、农用柴油等化石能源为原料、动力的要素投入在粮食生产中的贡献程度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化肥、农药和灌溉的产出贡献大但效率低,农业机械、农用柴油的产出贡献大、效率高,农业机械化是弥补农业劳动力短缺的重要途径[2]。实现粮食生产过程中物质投入节约的关键措施是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精细农业,强调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对化肥、农药、耕地、水资源的节约使用。陈书章等运用全国小麦主产区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小麦生产呈现劳动力节约型、化肥节约型和机械使用型等非中性技术进步特征[3]。李光泗、朱丽莉等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发现,化肥、机械、劳动力和耕地对粮食总产量的产出弹性均为正,其中劳动力的贡献最大;耕地对劳动的替代弹性较大,而化肥、机械对劳动的替代作用较小,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尚不能满足物质要素对劳动力流出的弥补与替代[4]。针对如何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问题,姚延婷等认为,提高化肥、农药和农田灌溉效率及其投入效率的技术创新是推动粮食生产模式转型、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科学路径[5]。
已有文献主要从推动粮食增产的角度分析各要素的贡献作用,但从有偏技术进步、要素替代视角对粮食生产要素组合变动的系统研究较为少见。为此,本文构建包含有偏技术进步、要素替代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运用2001~2013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粮食生产要素组合变动进行系统研究,估计要素投入对粮食丰产的要素贡献、价值份额和替代关系,为推动粮食生产集约化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1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1.1 有偏技术进步
根希克斯(1932)的理论,技术进步可分为劳动节约型、资本节约型和中性技术进步三种类型,其中中性技术进步反映的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所有要素效率的提升和节约。Acemoglu(2002)认为能够改变要素边际生产率的技术进步为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能够改变要素间边际替代率的则称为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即有偏技术进步。如果通过技术进步使要素i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对于要素j更大的提高,则技术进步是偏向要素i的。在有偏技术进步中,如果要素间是替代关系,则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也有助于提升要素i的效率;如果要素间是互补关系,则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则是中性的。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对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能源要素的节约主要包括两个途径:通过中性技术进步提高粮食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包括能源要素在内的成本节约;基于要素替代关系,推进粮食生产中的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提升粮食生产综合效率。
1.2 模型设置
选择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的原因在于:①该模型既能够科学估计要素产出贡献,又能够有效计算各要素间的替代或互补关系;②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在测算要素替代弹性时不需要任何前提假设,能够对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偏向做出判断[6];③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可看作是经过二次微分生产函数的二阶近似,且无需对其具体形式进行规定[7]。
假设粮食生产函数为:Y=Y(AL,AF,AP,AD,AM),其中Y表示粮食生产函数,AL、AF、AP、AD、AM分别为劳动力、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农用柴油的投入变量。使用三阶泰勒展开式能够更详细地解释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二阶展开式难以进行的检验(Stevenson,1980),为此选择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三阶泰勒展开式作为估计模型:
小于零意味着技术进步使两要素的投入比增加,呈总体互补关系[8,9]。增加自变量数目有助于提高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但估计参数会成倍增加,增大复杂性;鉴于上述要素投入已是粮食生产总成本的主体,选择这些指标能够说明粮食生产实际。
1.3 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
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择粮食单产水平为被解释变量,选择劳动用工量、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农业机械动力投入和农用柴油使用量为解释变量。AL、AF、AP、AD、AM分别为劳动用工量、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农业机械和农用柴油施用量的变量符号。
(1)劳动用工量(AL):粮食生产中每亩劳动用工日作为指标,数据来源于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农业劳动力持续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粮食生产中的劳动力供给、尤其是技能型的劳动力供给对粮食生产的贡献将会越来越突出。
(2)化肥施用量(AF):每亩粮食生产施用的化肥数(千克)作为指标,数据来源于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我国粮食生产依然处于石油农业阶段,以石油为原材料的肥料对粮食丰产的贡献具有重要地位。
(3)农药施用量(AP):每亩粮食生产施用农药数(千克),数据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随着气候变暖和病虫害的持续增加,农药在粮食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4)农业机械投入量(AD):每亩粮食生产投入的机械动力(千瓦),数据源于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及相关省份农业厅网站。农业生产中耕、种、收全过程的机械化率在持续提高,农业机械设备在粮食生产中的贡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5)农用柴油使用量(AM):每亩粮食生产中农用柴油投入数(千克),数据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农用柴油使用量对农业机械、设备、灌溉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是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原材料供给。
2 实证结果及分析
2.1 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前文对解释变量、计量模型的设置,选择中国大陆除外的30 个省、市、自治区的粮食生产数据,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基于F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面板回归分析较为合适,模型设计、变量选择和估计方法能够较为恰当地反映中国粮食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见表1)。
由表1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各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均显著,有一半生产要素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显著,除化肥之外其他要素平方项的回归系数均显著,各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与理论预期相同。基于计量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说明,所选择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解释变量和计量分析过程等,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从劳动用工量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程度看,劳动用工量对粮食产量增产的回归系数及平方项系数均为正值且显著,说明现阶段的劳动用工量对粮食增产的现实作用和边际贡献,即未来的作用都呈正向趋势。这与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第二三产业转移,投入在粮食生产中的人工劳动日益减少的现实情况相符合。劳动用工量投入的持续减少使其边际贡献呈现上升趋势。劳动用工量与其他物质要素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劳动用工量与化肥、农药、农用柴油交互项的回归系数结果不显著,说明其存在替代关系、但不明显;劳动用工量与农业机械动力投入的交叉项回归结果显著为负值,说明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对人力的替代作用在持续增强。
从农业机械设备对粮食产量的回归结果看,其回归系数及平方项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值,说明农业机械设备在粮食生产中发挥着正向作用且这种作用的边际贡献呈递增状态。这与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在粮食生产的耕、种、收各阶段持续提高的现实情况相符合。农业机械设备投入与化肥、农药、农用柴油使用量交叉项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说明我国粮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更加显著。农业机械设备对劳动力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持续增强,与已有文献[10]的研究结论一致。
随着在粮食耕、种、收等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粮食生产过程中对农用柴油使用量也随之增加,本文的证研究很好地验证了理论预期与现实情况。农用柴油使用量的一阶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值,说明其对粮食产量的贡献显著,而农用柴油使用量平方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值,说明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持续提高,未来一段时间里农用柴油使用量对粮食生产的贡献依然处于上升态势。农用柴油使用量与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交叉项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说明农用柴油使用量与化肥、农药能够协同推进粮食增产。但相对而言,农用柴油使用量与化肥施用量的协同作用程度比其与农药施用量的协同作用程度更显著。
从表1的化肥、农药对粮食产量的回归结果看,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对现阶段的粮食增产具有显著贡献,化肥依赖型农业是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特征;在气候变暖、病虫害频发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对农药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从粮食生产的技术变动趋势看,化肥、农药对粮食产量的边际贡献呈递减趋势,表现为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平方项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新型肥料开发与种植技术创新成为粮食丰产技术的变革方向。这也印证了牛亮云、何蒲明、娄方舟、刘英基等关于化肥、农药对粮食生产贡献作用的研究结果[2,11,12]。农药施用量平方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值,由此可见农药对粮食产量的贡献从长期看是负向的,这必将影响到粮食生产要素的未来变动趋势,如何通过粮食种植技术抗病虫害,减少农药施用量将成为未来粮食生产技术需要突破的领域。化肥施用量与农药施用量交叉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值,说明二者在促进粮食增产中是互补协同关系,而非替代关系。化肥与农药、农用柴油、农业机械的交互项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农药与农用柴油、农业设备的交互项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化肥、农药与农用柴油使用量、农业设备在现阶段粮食生产中呈正向协同促进作用。
2.2 生产要素价值份额
根据粮食生产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将化肥、农药、农用柴油、劳动用工和农业机械设备的回归系数和要素数据分别代入价值份额公式,可计算出各投入要素价值份额或产出弹性。
由表2可见,粮食生产的要素价值份额估计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劳动用工量、农业机械设备、农用柴油使用量的价值份额呈稳定上升趋势,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的价值份额呈现明显的波动变动特征。在粮食生产中不同生产要素的价值份额差异较大,劳动用工量、化肥施用量在粮食生产中的价值份额较大。从生产要素在粮食增产中的价值份额看,各要素价值份额均大于零。首先,劳动用工量的价值份额连续保持最大且呈增长趋势,从2001年的0.731增长到0.820,说明在农村劳动力持续流向城市和二三产业的情况下,劳动用工量逐渐成为粮食生产的紧缺资源,其边际贡献持续上升。随着精细农业、设施农业的发展,粮食生产对劳动用工量需求将持续增加,劳动用工的价值份额呈递增趋势。其次,化肥施用量和农药施用量在粮食产量中的价值份额总体上呈波动增长特征,粮食增产对化肥、农药等要素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粮食生产的石油农业阶段性特征依然存在。农业机械设备、农用柴油使用量在粮食生产中的价值份额也呈波动增长态势,农业机械设备对粮食生产的产出贡献持续增加,这与农田灌溉、机械化程度提升密切相关。但在粗放型生产模式下,化肥、劳动力的价值份额依然显著高于农业机械设备。
2.3 要素替代弹性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估计结果和要素替代弹性计算公式,可计算出各粮食生产要素间的替代弹性(见表3),深入分析粮食生产要素间的替代弹性估计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
(1)粮食生产要素的替代关系与互补关系并存。替代弹性是指在要素价格与技术水平不变条件下,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的相对变动除以要素间边际技术替代率的相对变动。当要素替代弹性δij>0时,两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替代关系;当替代弹性δij
(2)劳动用工量与化肥、农药、农用柴油使用量、农业机械设备等生产要素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劳动用工量与其他物质生产要素间的替代弹性均大于0.8,除了与农药施用量的替代弹性在0.8~0.95之间外,与其他要素的替代弹性存在大于1的情况。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农业劳动力流出使其边际贡献达到了递增状态,与前文研究结论一致。也说明我国粮食生产已由传统的靠生产要素投入实现粮食增产,开始向依靠精耕细作的集约型生产转变。提升农业劳动力技能,增加有知识、技术含量的劳动用工量对粮食生产中的物质要素节约具有重要意义。
(3)农业机械设备与农药施用量、农用柴油使用量的替代弹性为负值,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与化肥施用量的替代弹性为正值但数值较小,存在微弱的替代关系。
3 结论与启示
综合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①中国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非常明显,且呈稳定发展趋势,对实现我国粮食丰产具有重要贡献。但中国粮食生产依然处于依靠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投入的粗放型阶段,这些能源要素对当期粮食生产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化肥、农药对粮食生产的长期贡献呈递减趋势;而农用柴油、劳动力、农业机械设备对粮食生产的长期影响呈递增作用。②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非中性的,存在着有偏技术进步特征。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计量结果、价值份额和替代弹性计算可以看出,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特征与趋势表现为:化肥、农药使用型依然广泛存在,但化肥、农药的边际贡献呈递减趋势;劳动节约型和机械设备使用型趋势增强,反映了粮食生产向现代农业发展迈进的步伐加快;粮食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与互补关系并存,但要素替代关系显著。劳动用工与化肥、农药和农用柴油使用量等物质要素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农业机械设备与化肥存在替代关系,与农药、农用柴油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特征表明,中国粮食生产要素与技术组合处于动态变化中,基于此得到以下政策启示:
(1)加大对粮食生产的科技与管理创新支持,通过系统新提升粮食生产效率,促进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效率提升,最终实现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将粮食安全建立在基于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推动的生产效率增长基础之上。
(2)推动粮食生产的有偏技术进步,实现粮食生产技术、要素组合的动态优化。面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工业“三废”排放污染持续超出环境承载力的现实情况和提升粮食质量安全的迫切要求,有必要通过技术创新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精细农业,降低粮食生产中的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加大对化肥、农药的研发创新支持,着力发展高效、缓控释肥技术,积极发展低毒、无害化病虫害防治技术。
(3)重视粮食生产中“人”的因素,提升粮食生产者的技能与素质。在保障粮食质量过程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精细农业,以此提升粮食种植效率成为粮食生产的必然要求。其中,粮食生产者的素质和技能是实现上述发展的关键因素。要通过完善政策机制支持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力投入到粮食生产之中,加大对粮食生产者技能培训的财政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应瑞瑶,郑旭媛.资源禀赋、要素替代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型[J].农业经济问题,2013(12):15-24.
[2]牛亮云,侯博,等.基于灰关联熵的中国农业能源投入与粮食产出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12(2):45-53.
[3]陈书章,宋春晓,等.中国小麦生产技术进步及要素需求与替代行为[J].中国农村经济,2013(9):18-30.
[4]李光泗,朱丽莉. 农村劳动力流动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技术变动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4(7):143-148.
[5]姚延婷,陈万明,等.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8):122-130.
[6]L R Christensen,D W Jorgenson,L J Lau.Transcendental Logarithmic Production Frontiers[J].Review of Economics Statistics,1973,55(1):28-45.
[7]王班班,齐绍洲.有偏技术进步、要素替代与中国能源强度[J].经济研究,2014(2):115-127.
[8]Stevenson R. Measuring Technological Bia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1):162-173.
[9]Binswanger H. The Measurement of Technical Change Biases with Many Factors of Produc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4,64(6):964-976.
[10]Chen Shuzhang, Oxley L, Xu Zheng,et al. The Dynamic Adjustments of Factor Inputs in Chinas Major Wheat Producing Areas[J]. Economic Modeling,2013,33(1):450-457.
(一)区域选取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各地区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文针对三种粮食作物,分别选取不同的区域作为样本来源。选取的依据为,首先分别计算2000-2012年各省区三种粮食作物各自的累计总产量占全国累计总产量的比重,将比重高于1%的省区作为研究样本。据此,本文针对稻谷作物、小麦作物和玉米作物分别选取19个、14个和20个省区作为样本来源。
(二)指标构建和模型设定
为确保研究结论的准确性,避免由于遗漏变量而可能造成的内生性问题,除了税费改革这一核心解释变量外,本文还将构建影响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控制变量。由于影响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因素不尽相同,下面将分别选取变量并说明选取依据。
1.核心解释变量:税费减免(GTA)农村税费改革始于2000年,本文以2000年为基期,以2000年的农业税费额分别减去后续年份的税费额,得到税费额的差额,并将此差额作为衡量税费减免力度的指标(记为GTA)。为考察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我们还将利用上述税费额的差额除以2000年的税费额,得到税费减免的相对指标即税费减免率(记为RTA),并研究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2000-2006年统计年鉴只公布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屠宰税等税费信息,考虑到本文研究的是税费减免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这三种农业税加总得到总的农业税费额。
2.同时影响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控制变量
(1)财政支农(AE)。除了进行税费改革外,国家还实施了一系列支农举措,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基础建设等,这些政策无疑对农业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了控制并反映这部分支农政策的影响,我们以各地区用于“三农”的财政支出额占总财政支出额的比重作为财政支农变量(记为AE)。
(2)预期因素(EP)。预期因素包括农民对粮价的预期、对种粮收益的预期,对国家政策的预期以及对自身的预期等等。理论上,预期因素对农民的种粮行为应该具有显著的影响,如当农民预期粮价上涨或种粮收益提高,农民将扩大种植面积或增加单位面积生产投入,或兼而有之。目前学者们在预期因素的选取上仍未达成共识。Nerlove提出了农户供给的适应性预期模型,并选择预期价格作为预期因素。国内如陈飞等即借鉴Nerlove的做法,研究发现预期价格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市场机制的杠杆作用并未得到显现。星焱和胡小平则对适应性预期在中国农村的适用性提出质疑,他们认为适应性预期很可能不适合中国粮食生产的实证研究,并提出采用综合性更高的预期种粮收益作为预期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预期种粮收益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采用星焱和胡小平的做法,选取预期种粮收益作为影响粮食生产的预期因素(记为EP),以上期每亩种粮净利润代表本期预期净利润。(3)抗灾能力(DP)。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每一次自然灾害都可能导致区域粮食的大面积减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2014年7月,中原大旱造成河南省秋粮严重减产,受旱面积达到2310万亩,直接经济损失逾40亿元。加快研究、制定和实施农业保险政策,加强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民的防灾抗灾意识和能力,是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的重要手段。成灾和受灾面积是反映抗灾能力的两个基本指标,本文以受灾面积减去成灾面积得到的差值与受灾面积的比例,构建抗灾能力变量(记为DP)。
3.主要影响粮食播种面积的控制变量
(1)上期粮食播种面积(CA)。Johnson指出,农民在进行粮食生产决策时,由于信息不完全、生产调整成本、生产技术制约等因素,使其无法及时地对生产投入进行调整,从而使得粮食生产具有滞后性。基于此,本文选取滞后一期的粮食播种面积作为影响当期播种面积的控制变量(记为CA),陈飞等、星焱和胡小平也都采取这一做法。
(2)产业结构(AS)。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得非农用地需求大量增加,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反映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我们以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构造产业结构指标(记为AS)。
4.主要影响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控制变量
(1)上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UP)。与粮食播种面积类似,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也存在粘滞性,因此,本文选取上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作为影响当期粮食单产的控制变量(记为UP)。
(2)化肥使用量(FE)。化肥是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因素,也是粮食生产物质费用中比重最大的费用项目。近年来,随着单位面积种粮收益的增加,粮食施肥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本文利用三种粮食作物每亩施肥量(折纯)作为化肥使用量变量(记为FE)。由以上选取的变量可知,解释变量里含有因变量的滞后项,因此,本文将构建粮食生产的动态面板模型。同时,为了排除其他不随时间或地区变化的未知因素对粮食生产可能产生的系统性影响,本文对时间固定效应和地区固定效应进行了控制。
二、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首先计算了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以检查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结果发现各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25,说明并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由表1-7的回归结果可知,Hansen检验值较小且其P值较大,说明工具变量的选择是合适的,从而SYS-GMM方法得到的是有效估计量。
(一)税费改革全时段估计结果分析
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SYS-GMM方法,估计了2000-2006年整个税费改革期间,税费减免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别给出了税费减免对三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的估计结果。表1中,估计(1)、(3)、(5)给出的是没有任何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结果表明税费减免变量的系数均为正且较为显著。定量上看,以小麦作物为例,农业税费每减免一亿元,小麦播种面积将增加0.35%。估计(2)、(4)、(6)进一步加入了可能影响粮食播种面积的控制变量,结果发现除了玉米作物外,稻谷作物和小麦作物的系数仍然显著。表2的估计思路同表1。表2的估计结果显示,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税费减免变量的系数始终为正且高度显著,且总体看,中税费减免变量的系数要大于表1中相应粮食作物税费减免变量的系数,说明税费改革对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具有更显著的刺激作用。综上,税费改革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陈飞等的研究结论与本文的这一研究结果相一致。此外,本文还发现,三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滞后项的系数均超过了0.9,且高度显著,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滞后项的系数虽然也较为显著,但只有0.25左右,说明粮食播种面积的调整能力较低且高度依赖于前期的播种面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则与前期单位面积产量的关联度相对较低。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的粮食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系数较大,说明财政支农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预期因素对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影响系数的符合相反,且系数较小,说明总体上预期收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不明显,这与农民种粮缺少比较优势的现状相吻合。抗灾能力的提高和化肥施用对粮食生产都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因素对稻谷和小麦作物播种面积具有负向影响且系数较大,对玉米作物播种面积具有正向影响,但都不显著,说明非农产业的发展没有对粮食生产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
(二)税费改革两阶段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差异分析
为了深入考察税费改革两个阶段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差异,本文分别对2000-2003年和2004-2006年两个区间段进行回归,其中,给出了2000-2003年的回归结果,给出了2004-2006年的回归结果。表3的结果显示,税费改革变量的系数均不显著,对稻谷、小麦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玉米播种面积的影响系数甚至为负,说明税费改革第一阶段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财政支农变量的系数也不显著,原因在于2000-2003年国家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还不大,因而效果不明显。
(三)稳健性检验
前文的分析中,税费改革变量采用的是绝对量指标,那么,上文的回归结果对不同的税费改革变量是否具有稳健性,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与绝对税费减免额相比,税费减免率是在原有税费负担基础上税费的变动幅度,可以更好的体现税费减免的程度。因此,这里我们将构建税费改革的相对量指标作为替代性的税费减免指标,对前文的研究结果进行验证。表6的回归结果显示,替代性的税费减免指标对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与上文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不同的税费减免指标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从回归系数看,与税费减免的绝对量指标相比,税费减免率指标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系数要小一些,以小麦播种面积为例,税率减免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小麦播种面积将增加0.0534%。另外,除了产业结构变量外,其他控制变量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均较为显著,这也与前文的回归结果较为一致。
三、税费改革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效应持续性检验
前文研究发现,税费改革政策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那么,2006年农业税永久性取消后,这一减免税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否具有持续性?接下来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前文研究表明,税费改革对粮食生产的刺激作用主要体现在2004-2006年,且2005年和2006年的政策效应与2004年相比并无显著差异,我们将2007-2012年时间段并入本文的分析,仍采用税费减免的绝对量指标(GTA),计算了2007-2012年的税费减免额,然后利用2004-2012年动态面板模型,并在模型中加入税费减免变量与2007-2012年年份哑变量的交互项,通过观察交互项的系数来判断2007-2012年的农业税费减免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与2004-2006年是否具有显著差异。表7报告了估计结果。我们发现,所有交互项的系数均不显著,说明2007-2012年税费减免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系数与2004-2006年时间段并无显著差异,税费改革对粮食生产影响的政策效应具有较为明显的持续性。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