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9 15:16: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1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
所谓素质教育,实际上和应试教育一样,都是一种抽象化的概括。两者的具体区别在于:第一是出发点不同,应试教育主要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素质教育则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共性的和谐。第二是两者的对象不同,应试教育主要面对的是所谓的尖子生,而素质教育则强调以全体学生为培养对象。第三是教学理念不同,应试教育主要强调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加工,而素质教育则更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四是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应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多为模仿和重复性教学方式,而素质教育则注重发散式教学法的应用。最后一点就是教学氛围不同。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氛围比较枯燥乏味,而素质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2目前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误区
目前教育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1)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及受教育者认为素质教育等同于无需考试的教育。(2)教育工作者普遍觉得素质教育不利于学生应对升学考试。教育工作者须知两者教育方式选拔出的学生,均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都是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手段。相信随着教育模式不断推进和深入,两者将逐渐吻合。(3)很多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即认为素质教育等同于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其实只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形式。(4)素质教育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实际上素质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无法照抄照搬。
二、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2.1打好素质教育基础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强调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全体学生能够得到较为均衡的发展,也不是说学生能够自由散漫。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必要做到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特长与全面性两者兼顾。即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和培养优等生或者特长生优化发展的同时,必须照顾到全体同学的情况。(2)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平衡。(3)注意确保对学生进行加工培养的同时,要与其个性相和谐,以求彻底打好素质教育的基础。
2.2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前提。因此,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育观念的更新主要包括:首先,教师要实现教育对象的转变。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除了学习成绩较好的优等生外,大部分成绩一般的学生由于教学进程的需要,只能别动接受教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将教育对象从“优等生”向“全体学生”转变。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学目标的转变。即将教学目标由原来的“片面性“向“全面性”转变。最后,教师还要实现教学主动性的改变,适当引导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3转变素质教育实施方式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首先,教师要提高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的重视程度。俗话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从语言或动作等方面进行适当改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如教师在恰当环节中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问题和矛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采用故意停顿或者说错话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实施引导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的作用,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从“教”向“学”的转变。最后,教师必须灵活教学。即教学的内容及涉及的习题等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此外,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三、结语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75-01
素质拓展起源于40年代,英国在二战期间用于模拟战争,提升部队团队合作、组织协调、沟通指挥能力。经几十年演变,逐渐成为被广泛应用的全新的学习和训练方法,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培养人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素质拓展自1995年被学习引进我国。近20年的改革融合,已成为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培训时常常采用的系统培训课程。近年来,北京大学、东北大学率先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实践证明,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素质拓展训练已成为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载体。本文通过走访调查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7所高校师生,结合北京九型人格研究院、沈阳文中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等素质拓展培训机构的建议,提出了高校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一、素质拓展训练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
传统教育没有接和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的需求进行培养,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社会需求的人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新型的素质拓展训练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发生了本质的区别,从传统的教育学生处在被动位置改变成了现今的素质拓展训练完全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而且更加注重学生通过实践发展自己的身心学习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了学生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完全符合教育改革的需要,正好补充了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在对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
新型的素质拓展训练教育模式和传统的教育模式之间存在的最大区别在于素质拓展训练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训练计划,完全以学生为教学主导,素质拓展训练通过特定项目的设定使学生在全身心的投入到项目活动中后,在项目中学习和感悟。学生通过做项目,达到了对自身极限的挑战,对自我的超越,体验到了一种危难后的重生,完全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所以素质拓展训练作为新型的教育模式,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也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不足的补充。
二、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指的是要全方位的发展学生的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而不是简简单单的知识的传授,这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大变革。深刻的理解传授的知识,并且把发展学生综合的素质作为教育的目标,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完全以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出发点,这一点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针。素质拓展训练最核心的理念是学生先进性行动,然后行动完后再进行学习,也就是所谓的先行后知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完全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位置摆在了首位,使得学生能够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华,尽情的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三、素质拓展活动教育方式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表现力强,但过于自我,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但适应能力差,受挫能力弱;有理想抱负,志存高远,但理想信念薄弱,认知能力不足等非常鲜明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这就要求高校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本领,还要培养良好的思想和心理素质,而后者的实现,更多的依赖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需要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改革,以适应时展的新要求、新挑战。
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强调的以参与者为主导,着重培养参与者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的特点刚好迎合是时展的需求。其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寓教于乐的功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挑战自我,不断的超越自我,克服心里,身体的种种困难,在团队合作中去完成一个又一个的项目,从而在这样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积极进取,良好的心态,坚毅的意志品质。
素质拓展训练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体验进行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提高,强调了人的重要性,经过体验后感知、感悟所得到的技能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记忆,更能够历久弥新。高校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素质拓展训练符合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能够提高大学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素质拓展训练的优势,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具体特征,积极促进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发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拓展学生思政教育的领域,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强化学生思想教育的功能,使思政教育工作能够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郗杰英,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31.
[2]王维琪.“户外拓展训练”对高校毕业生整体素质影响的试验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04,(5):67-70.
关键词: 教学素质 教育实施 策略
1.引言
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教育的新方向,也是一种教育教学面向未来的理想教育模式。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其学习的趣味性,并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能,以及智力等方面的潜能。但目前我国素质教育大都流于形式,并未得到充分的实施和完善。因此,积极分析素质教育的实施现状,并不断探讨其有效实施措施,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2.教育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现状
2.1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
所谓素质教育,实际上和应试教育一样,都是一种抽象化的概括[1]。两者的具体区别在于:第一是出发点不同,应试教育主要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素质教育则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共性的和谐。第二是两者的对象不同,应试教育主要面对的是所谓的尖子生,而素质教育则强调以全体学生为培养对象。第三是教学理念不同,应试教育主要强调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加工,而素质教育则更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四是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应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多为模仿和重复性教学方式,而素质教育则注重发散式教学法的应用。最后一点就是教学氛围不同。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氛围比较枯燥乏味,而素质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2目前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误区
目前教育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1)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及受教育者认为素质教育等同于无需考试的教育。(2)教育工作者普遍觉得素质教育不利于学生应对升学考试。教育工作者须知两者教育方式选拔出的学生,均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都是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手段。相信随着教育模式不断推进和深入,两者将逐渐吻合。(3)很多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即认为素质教育等同于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其实只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形式。(4)素质教育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实际上素质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无法照抄照搬。
3.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3.1打好素质教育基础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强调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全体学生能够得到较为均衡的发展,也不是说学生能够自由散漫[2]。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必要做到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特长与全面性两者兼顾。即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和培养优等生或者特长生优化发展的同时,必须照顾到全体同学的情况。(2)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平衡。(3)注意确保对学生进行加工培养的同时,要与其个性相和谐,以求彻底打好素质教育的基础。
3.2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前提。因此,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育观念的更新主要包括:首先,教师要实现教育对象的转变。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除了学习成绩较好的优等生外,大部分成绩一般的学生由于教学进程的需要,只能别动接受教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将教育对象从“优等生”向“全体学生”转变。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学目标的转变。即将教学目标由原来的“片面性“向“全面性”转变。最后,教师还要实现教学主动性的改变,适当引导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3转变素质教育实施方式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首先,教师要提高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的重视程度。俗话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从语言或动作等方面进行适当改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如教师在恰当环节中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问题和矛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采用故意停顿或者说错话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实施引导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的作用,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从“教”向“学”的转变。最后,教师必须灵活教学。即教学的内容及涉及的习题等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此外,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4.结语
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大都流于形式,并未得到充分的实施和完善。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夯实教育基础,更新教育观念,并积极探索素质教育实施方式的创新和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文/王 书
摘 要:职业教育顺应时代而生,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技能的学习,承担着为社会提供技术人才的重任。与传统素质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更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那么是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在职业教育中就不重要了呢?其实两种教育模式相辅相成。有良好的文化知识做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职业技术,提高自身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做一名出色的职业人。
一、社会需要人才
当今的教育界中有两种培育人才方案呼声颇高。其中一种就是传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术上的精英,也就是所谓的学者。学者有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知识渊博,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学者的学历当然越高越好,高的学历体现了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学习时间、阅历和学习的能力。通过应试教育层层选拔后的学子们,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博士、研究生已经成为某些企业招聘的起点。这些人服务于各个领域和岗位,体现出高的文化素质和卓越才能。自古以来中国讲究学术上的探索和研究,无论是文学、数学、艺术还是天文、地理,正因为有了学者的研究、总结、传承和发扬,才有了千年文化知识的积淀,各种文化百花争艳。这些人也因为掌握了更多知识和信息,才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青睐。
随着中国的发展,社会人才需求与教育人才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发现在有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很多技术性工作也找不到人来做了,就算勉强找到人来做也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企业往往付出高薪的代价还是找不到合适的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渠道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有技术的老师傅带出徒弟,由徒弟传承师傅的技术继续为社会服务,然而这些师傅的精力毕竟有限,培养出的徒弟数量少,技艺也参差不齐。在此过程中,由于没有新的知识、理念的融入,许多技术得不到改革创新,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样的背景之下,另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这就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因为具备了专业技术,能帮助人们满足某方面的需求而被社会接受和肯定。
社会需要人才,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文化多元性越来越强,对教育也提出了多元性人才的要求。有着不同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的人才能服务于社会的各个部门,社会才得以发展和
进步。社会的包容程度随之提高,各种人才不拘一格,只要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人民服务,为时代的发展作出贡献,就被社会肯定和接受。
二、时代成就了教育,教育服务于社会
相对于发达的西方国家,我国的职业教育比较落后,这与我国的国情有密切的联系。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支持。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各种力量也纷纷投入了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和建设之中。曾经有一种说法就是,我国的教育实用性不强,是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的精英教育。换一个角度想想,毕竟就是这样的教育使我国全民素质得到了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加强,各种科技文化欣欣向荣地发展,使中国成为真正的强国。职业教育作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出路和选择,补充完善了教育系统。传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中承担着自己的义务,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为社会输送人才。时
代成就了教育,教育服务于社会。
三、职业教育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的优点
区别于师傅带徒弟的老的职业传承模式,职业教育把职业技能的学习与传承带到了大学的课堂之上。培养出的人才,既有了专业的技术,也有了现在人们普遍看重的学历,受到广泛好评。与传统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在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提供各种各样的技术人才满足社会不同行业的需求:农业、工业、建筑业、各种服务行业等。“人才”是检验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一年,各类院校为社会提供的职业人才数量达百万之多。通过社会和时间的检验,职业教育人才优势显现出来。
(1)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有专业技能,专业设置多种多样,满足了社会人才需求,突破了传统教育以知识文化课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优劣的模式,职业教育更突出因材施教,把工作技能学习带到了课堂之上。教育的过程不再是单单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成绩来考查和判断学生的优劣,而是让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有目的和有重点地进行技能学习。让学生学习一项本领,用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或作为赖以谋生的手段。职业教育设置专业种类多种多样,符合社会各行各业的要求,为学生的就业择业提供了广阔平台和发展的空间。其专业的设计和打造,都是千万教育工作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作为一名职业教育的学生,应该以自己所学的专业为荣,并热爱自己的行业,准备奉献和服务于自己的岗位。
(2)学生的起点较高,上手快。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是中专或者专科的学生,学生的起点相对初中或者更低文化程度的学徒来说,知识结构较完整,学习能力增强。()许多单位更看重学生的学历,造成了这些学生择业起点低的现象。大多数职业教育的学生从事的都是基层的工作,似乎不符合中国传统观念中只有当官当领导才是有出息的看法。但是换一种思路,在如今就业竞争和压力如此大的情况下,这些学生相对来说却很好就业。这虽然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但对于每年千千万万的毕业生来说孰轻孰重应该很好判别。这些工作将会给职业学生带来工作和生活的阅历,有了生活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当然万事开头难,每个行业甚至于每个岗位都会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进人员必定需要适应的时间。很快用人单位就会发现:这些有一技之长的学生上手快,接受能力强。同时,由于这些学生有较好的知识作为基础,他们能更快地接受新的内容,及时地对技术或理论进行更新、革新,这些都为继续教育和再教育打下了基础。在此过程中,职业教育也在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内涵以适应社会的
发展。
(3)大学是文化的聚集地和最新信息的交汇地,为职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和技术平台。学校的学术环境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好摇篮,这里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师资、实验平台、信息和技术。各种思想在这里融汇并碰撞出火花,让技术的改革和创新的瓶颈得到突破,技术不再停滞不前。民间的技艺、书本的知识,甚至是高级领先的技术都能在这里得到发展、传承和发扬。这有助于职业技能的产生、发展、进化、记录,形成各种文献资料。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信息批量传递的同时产生了新的信息,形成新的文化。职业教育秉承这些优点得到了大力提倡。
2.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体制建设还不健全,许多问题亟须解决。
(1)职业教育培养人才需要时间,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社会需要什么人才,需要多少人才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的。教育本身处在被动提供人才接受社会考验的位置,同时职业教育的研究和建设也需要时间。面对培养人才需要时间及社会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人才提供滞后性的问题显现出来。职业教育必须全面系统地发展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化被动为主动,持续、平衡地为社会输送需要的人才。
(2)职业教育机构机制不完善。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往往具有职业特征,所具备的技能有专一性。转型困难,学生一旦进入某个专业学习,其学习都会是专业的、系统的,需要投入学生的精力和时间,还有投入社会的教育资源。一旦学生毕业后不从事相关的工作,这何尝不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加之,职业教育发展还不完善,如果学生已经完成了一个专业相关的学习,下一个阶段想要更深入的学习,往往需要参加成人高考,这就把文化课成绩差和专业不对口的学生挡在了门外。职业教育应该往高学历和高技术方面发展,培养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职业技术人才,这些都需要完善的机构机制作支持。事物都在社会的选择和淘汰中不断进步,职业教育的机构机制必将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完善。
(3)社会对职业教育不了解,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确,职业教育遭遇尴尬。在人们普遍接受素质教育的体制下,许多企业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都处于一种观望和试试看的态度。传统的理念之下许多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更愿意选择传统教育下的优秀学生,因为那些好的大学都是择优录取。这些大学有好的教育资源,得到了良好的素质教育,这些学生成绩必然更优秀。是不是成绩好的学生就样样都好呢?他们忽略了完成工作并不是有理论知识做指导就够了,还取决于各方面的因素。社会的传统观念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同时,职业教育的学生也处于一种中考或者高考失败的压力之下,是不是选择职业教育就是失败的证明?甚至有的学生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采取消极、蒙混过关的态度。这需要社会和老师的积极引导,为学生找到准确的定位,走出心理阴影,建立正确的学习观、职业观和人生观。这些都需要时间的,还是那句话:“人才是检验教育的真正标准。”只有职业教育的学生真正地在其岗位上发挥作用,做高素质的职业人,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用事实告诉社会什么是真正的职业教育。
(4)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取舍程度难以把握。且不说新的专业相关技术课程设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就说说传统的素质教育一直在上的这些理论课。这些理论课直接用于职业教育的学生合适吗?如果说不合适,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课程的设置?虽然有外国先进的职业教育作为借鉴,但是只有中国自己的探索和研究才能符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但是课程该如何设置呢?各个大学纷纷设计出自己的方案,建设自己的教材。其效果又如何?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域,学生的文化和传统习俗都有所区别,接受能力更是存在个体的差异。职业教育课应该如何选择,应该包含些什么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如何安排,这些课程又应该设定到什么样的难度。这些都成为摆在职业教育面前的难题。不是说没有课程、没有教材、没有方案,而是这些是不是适合于我们的职业教育。其实不用说也知道,许多选择了职业教育的学生往往不喜欢学习理论知识,或许是他自己学习不努力,抑或者由于传统的学习不适合他。不管什么原因,既然选择了职业教育,我们就要为这些职业学生开创一片新的天地,让他们在职业教育的摇篮里茁壮成长。有的课程设计难了,学生反映太难学不会;太简单了,根本没有达到知识学习的目的。教育工作者们也在夜以继日地思索和努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但是计划永远不如变化快,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难题依然需要不断独立地进行探索和创新。
四、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各自发挥职能服务于
社会职业教育也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的素质教育。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810万,再一次刷新“最难就业年”的记录。就业问题是社会性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这种现象,它直接制约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命脉。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学生必须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实际上,职业素质就是适应企业需要的素质,是决定学生能否就业的关键。
二、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
高校学生普遍缺乏自我认知能力,就业心态不成熟,与社会人才需要的现实相违背。很多学生仍然扎堆在国际贸易、金融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看上去体面、轻松的专业里,忽视了自身的特色与需要,就算学校开展就业讲座、招聘会等,也很难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制度、文化、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致使学生对自己缺乏理性分析,职业定位不清晰,盲目追求待遇高、条件好的岗位。学生缺乏职业素质,容易对人生感到迷茫,陷入焦虑、暴躁的状态,在悲愤的情绪中失去信心,逃避现实。
三、建立高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重视职业素质教育
2014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教育工作会议上,针对加快职业素质教育发展作出重要讲话,他强调:“职业素养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以及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当中的关键构成要素,是大学生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教育界正处于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渡期,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依旧能看到老观念在发挥着主导作用。鉴于此,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育观念,重视职业素质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在各高校贯彻实施现代教育理念。
2.改变教育评价标准,培养综合性人才
大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阶段,但仍然存在以学习成绩优良作为评优评先的基础。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导致教师与学生都成为评价的“奴隶”。这种教育评价本身过度强调知识价值,忽略学生的主体价值作用,致使学生的发展走向歧途。目前,很多高校为了基于外观角度获得理想教育评价结果,对于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视而不见,选择把教育和学习桎梏在狭小的空间中。改变教育评价标准是建立高效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措施,全面、科学、合理、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能激励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实现教学相长。
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教学是教师主导下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中心是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忽略了学生的自身需要,更忽略了学生作为主角在教育中应有的地位。职业素质教育区别于一般的专业课程教育,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针对学生的个体成长需求以及个性化发展需求,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支持,始终把学生的能力发展放在首位,树立科学的职业素质教育观,从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出发,顺应当代教育发展的转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实现对学生能力知识的科学建构,从而培养真正的综合性人才。
4.加强校企合作,学科理论联系实践
校企合作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是为学生提供完善的见习场所和见习过程的有效方法。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哪种人才,不是由学校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实际需求决定的。换言之,是由岗位设置决定的。通过定期开展校企交流,能够加深校企之间的沟通程度,彼此掌握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的动态信息,使得学校能够发现人才培养偏差,并及时做出调整。通过校企合作,把表现突出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引入课堂,培养相关专业的教师与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但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能深入了解企业文化,把握岗位发展动态。
5.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实施职业素质教育
作为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课外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与自我表达能力,所以教师可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引入思想道德教育,做到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以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水平,使学生能够掌握优秀的专业技能,获得丰富的知识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就业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四、结束语
新高职教育模式的出现是高等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进行改革尝试的一种体现,它的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应变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大发展,体现了教育要服务于社会的思想理念,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工作者转变思想观念,不能坐井观天,闭门造车,而要走出书本,入世育人。
由于学生生源的减少和各类大学的不断扩招,近几年,我国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通过与高等学校合并或直接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简称“高职”,这里称它为“新高职”。新高职是什么?1999年教育部决定,在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试行按照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别于1998年以前的高职,这种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的高职称为“新高职”。
国家对“新高职”的教育指导方针里有这样两条说明:(1)在教学管理上要求按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2)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使学生毕业时能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就决定了新高职教育的责任重大,必须让学生学到真本事,不能拘泥于课本,要走出课本、走向社会。
新高职教育模式下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出的受教育者应是综合素质较高,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各类人才。这就要求作为教育过程实施者的教师一方面要有广博的知识,另一方面要走出校门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充分掌握社会发展动态,使自己的教授过程充满时代气息。教师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就要不断地进修学习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并有意识地把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坚持不懈地汲取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新高职教师绝不能闭门造车、坐井观天。仅仅待在学校教授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有意识地走进社会,到企业、公司和厂矿中去调查、实践,把教学融入社会实践中去感受社会需要的东西。这对于在有固定教学计划的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师来讲确实是一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但作为教育实施者的教师了解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是新高职教育模式区别于传统教育模式的特点之一。顺应时展、传统教育观念的改革势在必行,其中包括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新高职教育模式发展初期实践者的教师,关键要树立这样一种自我意识:在现阶段允许的条件下,充分调动自己的创新意识,开展新高职教育方面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开展教育探索和实践,推动新高职教育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国外一名知名教育家谈到,他之所以教书是因为教书是一门建立在“变”基础上的职业:每一学年,学生在变,教学内容也在变,他在这种以“变”为特点的教书过程中,为适应教学要求,迫使自己不断学习和探索。这说明新高职教育模式表现出的特性无疑是一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探索,需要高职教师终身学习。
新高职教育切忌沦为一般传统的学校教育。新高职教育应与市场需求挂钩,教育方面要突出“活”与“变”的思想。现阶段从事新高职教育的教师更应时刻警惕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沦为一般的传统学校教育。当然,新高职教育应吸收传统教育的优点完善自己,但新高职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必定区别于普通意义上的传统教育。它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既要有远见卓识,看到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又要真正实现社会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新高职教育的教育内容更应随时代的发展变化、灵活应对。培养出的社会人才应既能体现某一职业的社会需求,又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大潮中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现今用人单位非常讲究人的综合素质。新高职教育必须是一种体现综合能力的素质教育,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一定要把高职教育和一定的短期培训模式区别开来。如今社会上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不胜枚举。这类培训可以理解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方式,但绝不能和完整的高职教育划等号。那种局限于职业的、急功近利的、僵化工具性的职业教育肢解了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目标,尽管可能侥幸获得某些职业适应性的成功,甚至会发生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暂时的虚假现象,但依然必须力行调整。因为它与综合能力的提高是背道而驰的,终究要被社会淘汰。新高职教育模式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受教育的对象不应仅满足于获得某项技能、证书的培训学习,而应理解掌握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理念,为自己获取终身发展的动力基础和发展源泉,注重道德品德的修养。因此,受教育者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某一时期只能看作新高职教育的一个阶段,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就要不断通过学习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小学教师素质 学校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100-01
在当前对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的改革之中,教师是否能适时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改变原有落后理念和错误方法,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中小学教师作为我国教育中的基础工作者,在学生相对的升学、考试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前沿。所以,要彻底贯彻国家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必须切实抓紧对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高。
一、我国教育改革的趋势及中小学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我国教育改革的趋势
应试教育在传统的我国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曾起到了举荐人才、推动社会流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等重要作用。现在中国社会中,与传统经济相对应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依然存在。面对全球化的需求,传统教育的弊端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浪费教育资源,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评价目标单一、评价标准狭窄,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特点等方面。
现在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最核心的区别就在于应试教育中的“好学生”有统一标准,每个孩子都必须符合这一标准,从而必须有一部分学生被淘汰,大部分学生的自身特点必然不被重视和鼓励。而素质教育相信成功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每个孩子只要依据本身特点合理的在各方面进行提高,都可以成为“好学生”。可以说应试教育是资源缺乏、管理僵化的产物,而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要求。
2.中小学教师在现阶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中小教师在现实上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他们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在教学和与学生的关系中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地位;其次,授课只教授课本的内容,不注意与时俱进和与现实相结合;再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分数为标准,评价体制和评价方法过于单一;最后,在教育中的基本教育理念不是寻找每个学生的优点,鼓励夸奖学生在现状上向更好的方面发展,而是多以批评为主,让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向同一个模式发展。这些问题极大的困扰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行,继续运用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给予改善。
二、社会工作理念可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
1.什么是社会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
专门应用于学校教育中的社会工作类型被称作学校社会工作,它专注于改变现代教育当中教师对待学生传统理念,特别提出对学生自身特点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尊重,注重学生自身发展中的各种问题的“自助”解决。学校社会工作是一个融合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多维系统。
2.在现实中引入社会工作理念的意义和必要性
(1)素质教育的含义使得我们应该引入社会工作理念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做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中对人的评价就主要着眼于案主(即工作对象,这里指学生)个人的自我发展能力。它包括案主的自我认识能力、自愿学习的能力、持续学习能力、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维持心理健康的能力等。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不同,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和素质教育一样,都考虑的是每个学生的长远发展。
(2)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得我们应该引入社会工作理念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成功的人格。曾在西方风靡一时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因其和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相匹配,曾产生过较大影响。但这一模式及其应试教育在今天已暴露出很多不足。首先,“先确定目的然后确定手段”的做法,在课程设计中未必可行,不应把目的和手段完全分开。其次,忽视了在一定情况下进行点滴改进的必要性,同时也忽视了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教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随机处理的必要性。再次,像理解力、鉴赏力等重要的教育结果,是难以测量和清楚地观察到的。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教材间以及学生与其他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中充满着偶发的、不可预知的因素,因此,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在教育活动开始前就对学习结果做出明确规定,而应在教育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目标,并不断修正目标,使之随时适应新的情况。
学校社会工作一直秉承其母体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即“助人自助”思想。这一思想要求教师或参与教育的社会工作者都应该力求建立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过程和自我认知、自我学习过程,重点以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为主要目的。不是替学生做主,直接命令学生该向什么方向发展,而是相信学生的自我成长能力,在主流的指导下更多的启发学生对成长的自我认识与实践。
(3)当前的新情况使得我们必须引入社会工作理念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
G256
一、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毕生奋斗在教育救国前线的爱国主义者。面对当时的社会状况,陶行知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一切。抱着“改革教育,使人民大众受教育”的志愿,他综合中西教育方式的异同,改革中国传统封建教育,进行教育试验,开展教育运动,希望找到适合中国发展的教育道路。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初步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丰富了我国教育思想的宝库。[1]而“生活教育”理论最能体现陶行知的教育风格,是陶行知的代名词。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实施以及提升生活教育理论。
二、生活教育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涵义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脱胎自杜威的教育哲学,他将生活教育定义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包含“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基本内容。这三大教育原理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石”。
“生活即教育”包含三层基本含义:①生活决定教育,是教育的中心,教育来源于生活。②教育对生活具有反作用。③生活和教育共始终。[2]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范围的扩展,是生活教育的组织形式,它至少包括以下含义:①生活教育的范围不局限于学校生活,而是整个社会生活;它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的整体教育。②“社会即学校”使“读书”的教育变成“行动”的教育。③“社会即学校”可使教育从“小众”的教育变成“大众”的教育。[3]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对教学方法的阐释,是生活教育理论实施的方法和途径。其涵义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4]。
(二)“生活教育”理论的特性
“生活的”是生活教育理论的第一大特质,是与传统教育理论最根本的区别。它是指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生活之变化,有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决定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是“前进的”,陶行知说:“我们要用前进的生活来引导落后的生活,要大家一起来过前进的生活,受前进的教育”。[5]
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人从实践中去追求真理。
在生活教育中,“生活”是指具体的“做”和“事”。“教做学合一”中的“做”就是“生活”的同义词。陶行知解释说:“教学做有一个公共的中心,这‘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6]
三、生活教育理论的现代解读
(一)生活教育与素质教育、学习化社会等
丁一科认为生活教育改变了生活与教育相分离、学校与社会相隔离的传统教育方式,使得生活与教育、学校与社会相互联系。这是一种新课程素质教育理念。
漆新贵认为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学习应该是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是建设学习化社会的理论基础。学习将不只存在于传统的学校之中,而是更多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中,贯穿于整个人生和社会活动。他同时认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把教育从工具理性带到人生活的真实世界,关注人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王颖玮等认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他根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总结出来的。其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对于素质教育有很大的意义。如果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是当时的现状使然,今天的素质教育更是时代的要求。[7]
徐志辉认为,我们如果想从“应试教育”的阴霾中走出来,治疗现在教育所患之病,需要“生活教育”。储朝辉认为中国现在教育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比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市场经济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等,生活教育理论能找到新的生长点。[8]申林静也认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现代、科学的教育观。张昌勋认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然大不相同,但是其教育思想没有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吴建君认为“生活教育”思想中的三大理论,包含着教育目标、途径、方法的革新理念,提出了教育最终是让受教育者去创造生活,改造自然和社会,这对当前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9]
李雪章认为通过与生活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传统孝道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改变目前青少年日益淡薄的道德和孝道文化意识。宋雅娟认为社区教育与生活教育有直接的联系,“社会即学校”的理论主张,与我国正在兴起的社区教育、全社会办教育等教育形式相吻合。林永希认为职业教育是“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教学做合一”,其实就是知行合一,即实践。它改变了传统教学脱离生活、社会与实际的不足,改变了单纯传授知识、死教书、死读书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
(二)生活教育的课程思想
王本余认为,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在“生活教育”理念指导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活的课程化、课程的生活化和课程的社会化。生活教育课程思想实质是素质教育课程思想。陶行知曾说过“总要从社会全体着想,有否其他有用的东西未列在课程里?或是有用不着的东西还列在课程里呢?照这样取舍才行”。[10]陶行知的课程遵循着这样的逻辑:社会生活实际的需要课程的内容回归到社会生活的实际。[11]
“生活教育的课程化”主要在于生活教育课程是动态变化的。对于“生活教育课程化”的探索,有利于开发校本课程。张伯兴认为陶行知的课程观合乎社会以及个人的发展需要。做中学、做中教的课程方法观,生活即课程、课程即生活的课程资源观等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三)生活教育理论与师范教育
早在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就倡导“活到老,学到老,进步到老”。在他看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12]
林永希指出陶行知以生活理论为指导,从社会需要出发,要求师范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其理论对深化师范院校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而努力抓好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
(四)生活教育思想与创造教育思想
金林祥、李庚靖认为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拓者。针对旧中国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状况,他提出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主要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二者同时认为生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创造教育。
(五)关于“生活教育”理论的不同看法
王颖玮、张迪平认为生活教育的对象是无年龄限制的广大的群众,而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学校的中小学生,他们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素质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具体。
金林祥先生曾对“生活教育”的批判性文字做了简括介绍,归纳为三个方面:①质疑生活教育改造社会的作用;②忽视生活与教育的区别;③偏重生活与感性认识,轻视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13]王文岭认为,教育的大众化并不意味教育的生活化。李华兴认为陶行知把“生活”和“教育”等同,把“学校”和“社会”混同,把“教学做合一”视为普遍的教学规律。夸大了生活教育的功能,忽略了学校教育的作用,轻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教师的主导作用。[14]
王本余认为陶行知生活教育课程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完全的课程生活化或者生活课程化,对于今天的教育方式而言不一定合适。王文岭认为对于“生活教育”理论的批判多少都印上了时代的烙印,我们只需借鉴,无需做任何的评价。而生活教育的意义在于不断发展,不在于墨守陈规。陶行知生前也曾表示过“仿我者死,创我者生”。
四、小结
总而言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有很多我们需要借鉴和研习的地方。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为今天我们的教育所患之病找到良方。
参考文献
[1][2][3]申林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4]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289
[5]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40
[6]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致朱瑞琰[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06
[7]王颖玮,张迪平.生活教育与素质教育[J].文学教育(上),2010,03:32-33
[8]储朝晖.生活教育的当展[J].生活教育,2006,04:8-12
[9]吴建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意义[J].教学与管理,2002,24:6-7
[10]陶行知.新教育[J].教育潮,1919,1(4)
[11]王本余.简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课程思想[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02:30-35
[12]张昌勋.陶行知师德观的主要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90-92+102
一、对以往传统教学的看法
长期以来,为了应付每年一度的高考,许多教师把思想政治教学重点放在了思想政治知识的认知和解题技能的训练上。要知道“得到了一桶水的人”和“学会取水了的人”,他们完全处于不同的起跑线。我们的学生虽然先“得到了一桶水”,但不会“取水”。在充满竞争的21世纪,我们的学生若不能及时学会“取水”的本领,那么他们恐怕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这可以说是传统教育给我们遗留的毒瘤。
但是,与此同时,应试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许多有助于教育发展和学生素质提高的东西,如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思想,学科教学技术与艺术,学习的某些方法等等。这些好的经验需要我们继承发展。
我们应该看到,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已然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
二、对政治新课程的正视
如何在政治教学中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自己捕捉“灵感”的方法?应该在理智分析的应试教育和准确预测教育趋势基础上,正确认识以下几方面:
1.新课程学习方式(继承与创新要相结合)
新课程、新理念并非否认过去,而是对过去的继承、创新和丰富,要求我们根据学生、教材、环境和教师自己等因素,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机的改革。
对思想政治课进行改革,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设计出适合他们的不同角色,使之能更投入地进行“演出”。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他们不仅仅掌握了所学知识,还会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更重要的是他们也能用各种方法发现、获取新知识。
2.新课程教学方式(合作与引导要相结合)
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本质定位为“交往”,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和学生成为好朋友。
新课程的教学方式,让我们正真成为学生的知己,他们不再“憎恨”思想政治课,不再“讨厌”政治教师。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教师的用武之地也随之拓宽了。
3.新课程评价方式(公平和促进要相结合)
面向全体学生,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人,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和快乐成才。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开发;第二课堂;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1-0077-03
学生的素质有三大特征:潜在性、内化性和主体性。潜在性,即各方面的潜能,如思维、审美潜能;内化性,即素质教育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只有主体的内化才能成为素质。这种素质教育的内化性又决定了学生在自我素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素质呈现的这三大特征,以及新形势下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决定了教师必须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发挥学生主体性,开发精彩多样的“第二课堂”来辅助“第一课堂”教学,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
一、中学 “第二课堂”对实现素质教育的意义
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不以考试成绩评判得失,以学生探索和实践为主的各种具有语文教育价值的活动形式的总称。
从教学内容上看,中学“第二课堂”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它无需考试,但又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形式上看,它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广泛参与的兴趣。它的学习空间范围非常广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会、家庭。总之,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都可以整合在一起,为中学“第二课堂”服务。
“第二课堂”以其广泛参与性、深入实践性、丰富趣味性等特点,发挥着课堂教学无可替代的作用,也是进行德育和美育的良好途径,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1]而我国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也在她的文章中写到:“抓住课内一小块,放弃课外一大块,那无疑是沙中建塔,底气极差,虽然煞费苦心,但终难见效。”[2]由此可见,在中学语文学科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对于加强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对于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也有重要贡献,在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学校大力开展 “第二课堂”活动,也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第二课堂促进第一课堂的开发。第二课堂始终与第一课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实现各学科的教育目标。第二课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诸多的社会因素,社会大变革对传统教育格局带来的冲击,传播媒体的技术化,文化生活的多彩化,社会活动的多样化,不断拓展着第二课堂的空间,丰富第二课堂的素材,也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
首先,中学 “第二课堂”区别于语文“第二课堂”的特点在于更强调学生的参与性,更注重扩展学生知识的容量。[3]丰富的第二课堂,能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深度和难度,提高综合素质; 其次,第二课堂是“因材施教”的场所,给学习能力高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得以巩固兴趣、发挥特长,提高知识水平,也能通过这样的平台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增强大家学习的信心;最后,师生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材内容丰富多样,社会、科学知识多种多样,不应该只是枯燥的咬文嚼字,而利用第二课堂让学生感受大自然,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自然就回归到了素质教育的价值指向上了。
2.第二课堂有利于跨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可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事关国家千秋大业。历史证明:具有创新思维的民族才是强大的民族;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称得上强者。创新思维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必须通过“创新教育”才能实现。
中学 “第二课堂”的开辟,很好的弥补了课堂上传统语文学习的局限性,也体现了创新思维的基本特点,即独特性,独特性体现在不受传统观念、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具有远见卓识,敢于突破。如中学生新概念作文比赛就是一种“能够想前人之所未想,做他人之所未曾做之事”,具有开拓和研究的精神的活动形式。学生在语文学习之外,懂得从长远、宏观的视角对某一事态的发展进行全面系统整体的考察,做到见微知著,高瞻远瞩,挖掘深刻,力透纸背,从而有所突破和创新。有利于培养真才实学的现代人才,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引导学生特长发展。[4]
【关键词】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 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专业实用型人才,为国家的经济腾飞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职业教育的日益深入,在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上,逐渐显露出误区,如:部分教师常常把职业教育片面认为是一种培养目标十分简单、突出实用技术、动手能力培养的就业培训,而削弱甚至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与提高。以至于这些学生大多缺乏社会责任感,公共道德修养不高,不关心集体,不守纪律,不知谦让与互相帮助,心中只有自己。从企业对毕业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表明不受企业欢迎的大多数学生不是因为技能低下不适应生产需要,而是因为不会做人。
职业教育虽有素质教育的优势,但它并不等于是素质教育,那种认为职业教育无须实施素质教育,或职业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观点都是片面的、错误的。我们能够看到,虽然职业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并无追逐“应试之弊”,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但在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上,职业教育并不占优势。职业教育不是天然的素质教育,它与素质教育有着一定的区别。从教育目标来看,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核心,重视一般素质和迁移能力的教育,而把职业能力放在职后教育阶段,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能力也就是职业角色教育。从教育过程来看,素质教育重视基础性、全面性和可发展性;职业教育则强调定向性、实用性和灵活性。从教育策略来看,素质教育重视终身教育,要求从学校到社会实行终身学习。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把文化课、理论课限定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职业教育的现状与素质教育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教育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工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思想教育、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等虽然是这个系统工程中已被足够重视的主要部分。但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完善与发展,职业培训及技工学校的素质教育必须着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而道德素质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 角色定位 创新精神
二十一世纪,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育正由传统的以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封闭型教育向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教育转变,在这场教育变革中,每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紧跟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尽快实现自己在二十一世纪学校体育的角色转变。
一、二十一世纪体育教育的新变化
1.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变化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要求:“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巧与习惯。”事实上,给予认识的局限,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侧重于对学生运动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全面运动知识特别是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为适应由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变化的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以下的关系:一是体育的竞技性与娱乐性的关系。我们现在的学校体育之所以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娱乐性,过分对学生强调体育的竞技性,挫伤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二是体育教育的基础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关系。三是体育知识与健康知识的关系。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也要讲解健康知识,真正做到“懂体育、爱体育、学体育、会体育”。
2.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协调发展
健身性是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体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美育的根本标志。但是,学校体育教育必须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3.体育向多样性、开放性方向发展
我们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地区差别很大,经济与教育的发与不平衡,同时,学生个体差异也很大,学校体育向多样性民展既是必然要求,也是必然趋势。
二、二十一世纪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
随着时展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二十一世纪的体育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相应地也对体育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广大体育教师也有必要进行新的角色定位。 1.推陈出新的创新者角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同样也是体育运动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没有创新,体育运动就得不到发展,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利于创新精神和能力养成的环境和条件,其中关键所在是要有一大批富有创新性的教育人才,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应具有创新意识。
二、是应具备创新能力。
三、是应具备创新人格。
2.教育主体的服务者角色
时代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使教育作为一个重要产业已总分地迈入了产业化的进程,因此,如同其他消费一样,“教育消费”已是生活中的现实。体育教师这种服务角色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尽快转变教师是“尊者…‘长者”,是学生心目中令人敬畏的权威,学生只能服从于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 二是体育教师就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新世纪的体育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体育理论、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物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教育学、运动心理学、统计学以及各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 三是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而且育人,所以承担着帮助学生解决诸如意志、情感、道德、思想等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
3.“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者角色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学习既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如一些新兴学科、新的健身观念的学习等等,还包括各种技术、技能的学习。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树立,二十一世纪的学校体育会出现一些新的内容和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组织模式,例如韵律操、毽球、网球、软式排球等项目的推广,研究性学习、发现法,掌握式等教学模式的应用。
参考文献:
要害词中学生创新教育体验式
1引言
中学生创新教育是建立在教育学基本理论之上,充分启发中学生创新思维、挖掘中学生创新潜质、调动中学生创新积极性、增强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相对于幼儿或小学生而言,中学生的思维判定能力以及处事方式处于趋向于理性的成长阶段,其不仅能够自我学习、自我调整、在创新活动中寻找乐趣,因此若能够给予适当的鼓励,则中学生将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当中学生的生理结构趋于成熟时,创新想象力可能会有所减弱,相应的思维判定能力也就趋于定势,创新优势并不明显。可见,展开对中学生的创新教育活动对于正确引导中学生创新意识、促进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试图展开对中学生教育模式的分析。
2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分析
中学生创新教育是建立在启发发散性思维、提倡换位思考、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模式差别较大,具体如表1所示:
尽管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均可能借助于多媒体、网络等工具和平台,且教育对象均为学生,但从表1看来,两者之间的差别仍然是普遍存在的。从教育的出发点来看,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发散思维的前提基础,创意根本无从产生,而传统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学校必须以书本知识为蓝本,在书山题海中去感受和学习各种知识。从教育方式来看,创新教育需要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教师仅仅只是起到辅助和铺垫的作用;与之不同,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根本职能在于传道、授业与解惑,教育方式多以灌输式、一言堂式为主,学生作为知识的被迫接受者,往往缺乏学习热情和总结、概括与超越的综合处理能力。从教育内容看,创新教育是随时、随地、随人的教育,对于教育内容没有限制,即任何规律、现象、思路等都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但传统教育必须以具体的内容作为教育的客体,且通常为有形的书本、图画、作品或者音像制品等。从教育的内涵看,创新教育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而传统教育往往将教育环节终止在理论学习阶段,缺乏对理论的进一步深入学习,缺乏后续知识与应用环节的考虑。从考核指标看,创新教育的落脚点并不是鼓励学生漫无天际的奇思妙想,而是需要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最终转化为成果、专利、发明等成果形式,且转换成实际的生产力,并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此不同,传统教育需要借助于考试和测验的方式来检验教育的效果,从而可能会导致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导向的教育价值取向,甚至可能会出现考试指挥棒引发的社会问题。从教育对象看,在创新教育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个人专长能够得到发挥;在传统教育中则可能无法发现和挖掘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对象被大众化对待,表面上看视公平的“大锅饭”教育,事实上可能埋没了学生的爱好爱好与特长禀赋。从教育手段看,创新教育必然以教师和学生的双方交流、反馈与互动而使得教与学的活动均能够卓有成效,并且教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固定的教室,但传动教育显然缺乏反馈机制,缺乏互动的单方面教与学,最终效果可想而知。
3中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基础
3.1中学生创新教育的虚荣心理论
教育心理学通过对中学生心理结构的分析以及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把握,来系统探讨创新教育中的心理现象。中学生已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因此绝大多数中学生对于创新活动的爱好较为浓厚,部分中学生甚至热衷于创新活动。然而,在中国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仍然较为普遍的环境下,中学生的创新热情受到打击。在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中,首先需要通过合适的思想政治活动,灌输创新教育对于中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以及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解除中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在中学生创新教育中,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中学生的“虚荣心”效应。中学生创新活动中的很多发明或专利成果绝大多数都来源于最初辅导老师的启发与鼓励。当中学生在得到表扬和鼓励之后,其将在不断的努力和学习中熟悉自我并不断成长和提高,从而促使其自己与辅导老师的赞扬保持一致。对于中学生的“虚荣心”应该辨证的加以对待,给予适当的鼓励,不断刺激中学生的“虚荣心”成长,促使其必须不断努力,以实际的成绩换取满足虚荣心之后的成就感。
3.2中学生创新教育的辨证法理论
对于中学生而言,钻研书本知识、应付升学考试是其主要的学习使命,因此将主要精力投入课堂内学习是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观点。事实上,课堂内学习与课堂外的创新活动是对立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使得理论得到运用和升华。创新活动的前提基础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对中学生课堂知识、平时积累以及科学规律的综合运用。将基础知识运用于创新活动,亦即在创新活动中引领中学生去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知识,更能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提高其活学活用的能力。创新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通过对每年中学生升学考试中的佼佼者的调查表明,考试名列前茅者均是那些创新意识较强、善于归纳总结、勤于观察并能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的学生;相反,那些一心读“死书”的中学生并不是升学考试的最大获益者。
3.3正反馈理论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它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已有五千年多的发展历史,其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很多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有一定的深远影响,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和当代教育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可以用八个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来概括。下面从中国传统教育方法、教育观和当代语文教育之间的异同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教育方法之异同
(一)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教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它是南宋朱熹在概括孔子教学经验时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才”,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是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他以智慧、能力及志向爱好方面的区别,对自己的弟子进行了分类,他还对人作了“上智”、“中人”、“下愚”的分野。汉代董仲舒还提出“性三品”之说,这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把儿童按智力水平区分为“超常”、“中常”和“低常”三种类型。在我们现代的语文教育中,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特点,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去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之。因材施教这一原则被孔子之后的许多思想家继承和发展。这一原则在现代教学中仍有极高的价值,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第一,教育和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第二,既要坚持共同要求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避免一刀切。
(二)启发诱导原则。
“不愤不起,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的至理名言。孔子是世界上首倡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孟轲的“自得”和“引而不发”,《学记》中的“通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都主张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好学”、“乐学”,始终保持一种“欲罢不能”的状态,这样才能使学生“闻一知二,闻一以知十”,“告诸往而知来者”,既能主动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古人的启发是比较原始和简单的,属于“厚型启发”,而我们当今的语文教育的启发性原则则应继承我国古代的教学经验,对其加以改造,赋予其全新的含义。启发性原则反对注入式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促进思维活动,使其实现认识上的自我转换。
(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里的“故”指的是故业,即旧知识;“新”指的是新知识。意思是说教师必须经常温习旧知识,融会贯通,做到不断有新的领悟、新的发现。这里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是指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条件。但后人对孔子的这一思想作了继承和发展,将主体范围由教师扩大到了教师和学生,从根本上把面扩宽了,从而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贯彻“温故而知新”这一原则,应当做到两点:首先,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的使命,在教学中既要注意继承借鉴,又要探索创新;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处理好巩固旧知识和探索新知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独立求知,独立思考。
二、教育观之异同
(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同。
在中国古代,教育的一般目标就是“学而优则仕”,教育的根本出路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封建伦理道德的统治阶级的人才,为学不离从政,从事学术活动只是为了自觉掌握伦理规范与政民之术,并以此跻身于仕宦阶层。而在当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为社会服务的各行各业的有用人才,要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而不是那种有知识、缺文明;有学问、缺教养;有理论、缺实践的人。所以,就这一条而言,古代教育和当代教育的目的是大相径庭的。
(二)传统教育文化忽视个性的发展。
传统教育重整体,轻个体,忽视个性的发展,在教育方法上“不问其性质之动静,资禀之锐钝,而教止有一法,能者奖之,不能者罚之。”这种学风,严重束缚了个性的发展,学生没有了选择的余地,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在当代教育中,我们必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掘他们的个性潜能,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才能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多样化人才。此外,我们应当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为个性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