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6 15:46: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语文教育心理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品析文中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深入细致分析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情感。
2、学会从分析修辞手法入手,获得运用修辞描写景物的语言的特点,体悟句中所蕴涵的作者所表达出来的丰富情感。
3、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于景物描写之中表达内心的情感。
[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七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学生都比较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正好可以利用学生学习美文的兴趣,从本文运用的比喻、拟人、衬托修辞手法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品味作品透过语言美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同时,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含义、运用及其在语言中的表达效果,进而探究思想感情。
2、界定相关概念:
(1)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它有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等十类。
(2)拟人: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把事物人格化,变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的。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3)衬托:衬托是语文学科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即用甲事物(宾)配衬乙事物(主),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使能目标]
1、捕捉初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写景)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指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粗解情意。分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的景物描写的景物特点及语言特点。
3、联想比较。能把握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与作者的情感之间有何相通之处。
4、品味感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于景物描写之中表达内心情感。
[教学过程]
一、原型定向阶段
(一)捕捉初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写景)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
典型例子:“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解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粗解情意。分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的景物描写的景物特点及语言特点。
1、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中景物的特点。
(1)分析所写景物有何特点,景物与比喻中的喻体、拟人中被人格化的事物之间的关联。
如上述例子:一圈小山有什么特点?摇篮的形态又是怎样的?
[解析]一圈小山和摇篮二者从形态上看是一样的,四面高,中间低,都是四面边缘起伏舒缓,中间平坦舒适,所以把一圈小山比作是摇篮。
那些小山低声说话,把小山人格化,赋予了人的有语言、有情感的特点。
(2)如何运用比喻和拟人使得所描写的景物更加具体、形象。
如上述例子:把小山比成摇篮,摇篮是给谁睡的啊?摇篮给人以什么感觉呢?
[解析]摇篮是婴儿睡的,很舒适柔软,给人以安全感,使得小山亦很温馨。
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中的句子的语言特点。
(1)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语言达到何种特点。
[解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一圈小山和摇篮有相似之处,即二者边缘起伏舒缓,四面高,中间平坦,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给人舒适温暖的感觉。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即“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独具魅力的语言给人以温和之感,使文章语言更加具体可感,突出济南的冬天是让人感到安适的。
(三)联想比较。能把握运用修辞的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与作者情感之间存在着何种相通之处。
(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句子在语言上给人以何种感觉、体悟。
如上述例子:济南城能够感受到小山给予的什么?小山又能给予济南人们什么呢?
[解析]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山比喻成舒适而柔软的摇篮,给予人们的温暖闲适的感觉,老城还在“安适地睡着”,小山不忍打扰,只是像哼唱摇篮曲一样和济南城“低声地说”。不仅是对躺在摇篮里的济南城说的,还是对生活在城里的人们说的,并且语言上呈现出清新流动的特点。
(2)比喻和拟人的运用,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指出其表达的感情。
如上述例子:运用了修辞手法达到流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解析]从各个角度入手,生动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温暖、舒适的喜爱之感,欢喜之情。
(四)品味感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表达出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
[解析]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也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更加形象生动、真切深挚地表达作者对济南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赞赏、惊叹之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感人的脉脉温情,潜藏着朦胧的春意,所以人们才会想象“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使得写景的整个画面灵动起来了,想着想着也温馨、暖和起来了。
二、原型操作阶段
在原型定向阶段通过学习目标获得了原型。此阶段要求操作活动以“捕捉初感―粗解情意―联想比较―品味感悟”这一原型的整体框架展开的方式出现,依次按照模型的操作要求做出每个动作,不遗漏或跳跃,形成完备的动作动觉映象。
基于上述原型,逐一分析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修辞手法的所有句子: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②“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⑥“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⑦“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⑧“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⑨“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⑩“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三、原型内化阶段
现代中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而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的因素,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因素,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心理教育的渗透
就语文新课标来说,十分重视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所谓“完美人格”,就是既要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又要优化心理品质。语文教材既具有思想感化的内容,又具有心理疏导的内容,利用这些内容加强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感,这也是语文学科三维目标之一。
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和制约因素来看,重视渗透心理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知识是人们头脑中的经验系统,知识的掌握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来实现的。其中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构成掌握知识情感过程;确立求知目标,克服求知困难,达到求知目的,构成了掌握知识的意志过程。因此,西方一些心理学家很重视“人格因素”对能力发展的影响。可以说,学生知识、能力、品德的都和他们的心理活动息息相关。语文教学要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目标,就一定要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从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来看,重视渗透心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人的心理是随着身体的发展,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发展,参与社会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发展完善的。虽然当代中学生心里有比较好的发展趋势,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心里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差,容易在复杂环境和不良环境的影响下,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全面发展, 心理品质还未完善。因此,在教学中重视渗透心理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尝试
2.1 在“组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为了明确学习要求,激发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常常设置“组织教学”这一环节,并作了在这一环节渗透心理教育的尝试。中学语文与小学语文相比,相差一个很大的台阶,初一学生一下子很难适应。虽经教育有一些心理准备,但经过初中阶段的测试,学生的成绩会和自身的心里定位产生一定的落差,他们便会焦虑、紧张,久而久之还会产生心里挫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及时组织教育并渗透了关于心理挫折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人生八九是逆境,学习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受到挫折是难免的。受到挫折后丧失信心,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是错误的态度,决不可取。正确的态度是面对现实,调整目标,加倍努力,在逆境中奋进。通过教育,吹散了学生受挫折后的阴影,大多同学正视现实,重新振作,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新的学习任务。
2.2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训练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都包含着多种心理成分,心理学家把这些心理成分叫做心理因素,心理因素的个性差异叫做心理品质。人的心理品质是在实践认识活动中(也包括教学活动)发展、完善和优化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作了渗透心理训练,优化心理品质的尝试。
例如,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磨炼意志,优化学生的意志品质。现在有许多初三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存有畏惧心理,由于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因而,作文时常为没有材料而发愁,作文的内容贫乏,论据单调,有些同学甚至丧失了写好作文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学会观察,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分析写不好的原因,介绍写作的技巧、方法,在笔者的鼓励下,一些学生重新树立了信心,开始了一次次的训练,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也磨练了学生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意志。
2.3 在课外辅导中渗透心理教育
在对语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时,要有针对性地渗透心理辅导。有一次在对一位学生进行辅导时,他问我:“老师,我是不是班内语文成绩最差的学生?”听了这话,笔者觉得他心理负担挺重,就笑着对他说:“你不是最差的学生,你只是学习语文的进度比人家慢了一点罢了。根据你的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你学习语文的进度还可以快许多,有什么原因吗?”他说:“都怪我以前学习不认真,后来就听不懂了,越是听不懂就越怕学,越怕学就越不想学,就这样,学习语文的进度也就拉下来了。”听到这里,笔者对他说:“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伴随着认知、情意、行为相互作用的过程,你是行为的不认真,导致认知上的怕学,又由情意上的怕学导致行为上的不认真,形成了恶性循环。打破这种局面,必须从认知、情意、行为三个方面入手。现在我们一起努力把你的语文的进度拉上去,希望你以后喜欢这门功课,认真对待这门功课。”经过几次辅导和他自己的努力,这位学生跳出原有的“知、情、行”恶性循环的怪圈,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学习成绩慢慢上去了。
3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体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笔者体会到:
(1)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确实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全面达到。具体表现在:①存在某些心理障碍的学生,在老师的疏导下得到及时排除,从而排除了课堂教学中这一隐含的干扰因素。②学生逐步掌握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自觉参与心理训练,学生心理品质得到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为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后,很多学生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学习积极性高,自信心足,学习情绪比较稳定,课堂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必须要注意三点:①必须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生已经存在的心理障碍渗透心理教育。②教育内容要通俗易懂,重在让学生明白道理。③要言简意骇,切忌噜苏。
(3)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给学生以榜样示范作用;其次,要钻研教育心理学,研究教材,使心理教育有“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一、生命教育
语文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言传身教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有些中学生有变态自尊、过度敏感、嫉妒报复心强、蔑视生命等心理偏差。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的情境,引导他们主动地体验学习,促使其强化积极的心理体验,经过学生主体的思辨和参悟,最后形成或重构自我的精神境界。教材中带有传记性色彩的课文,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展示主人公对生命的追求和热爱。有表现亲情友情的课文,如《项脊轩志》《祭十二郎文》等。
二、爱情教育
语文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看待男女生交往,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对于高中生谈恋爱的问题,教师不能“堵”只能“疏导”,更不能谈“情”色变。随着性心理的趋向成熟和性心理的进一步发展,高中生已经在思考爱情,向往爱情。但由于他们在性心理发展方面不够成熟,因此,在择偶标准上往往以貌取人,过分注重异性外表。所以,形成健康的恋爱观和择偶观,是青少年学生走向美好人生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但高中生身心尚未发展成熟,还不具备条件谈恋爱。高中语文必修三有许多古代诗词都写到爱情,怎样引导学生感悟理解爱情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从《诗经・氓》中我们就能了解女主人公当时对婚姻的追悔莫及,我们也可以从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词句中感悟女词人真诚的相思之苦,我们还可以学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式的对爱情对事业的执著。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润物无声”式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其次,让学生明白爱情的力量是强大的,伟大的爱情能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最终使人走向崇高。在学习《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文时,让学生在朗诵中感悟全剧反映的人文主义者对封建压迫的反抗和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它充满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鼓舞人们追求幸福,向往美好的未来。
再次,语文教师要以作文和日记为媒体,和学生进行真诚的沟通。语文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入情入理才能入心,入心才能转化为内驱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三、健全人格
语文教师要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发展学生健全的个性,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学生个体具有差异性,心理也就具有复杂性。有的学生骄傲自满、喜怒无常,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胆小畏惧,有的学生玩世不恭、庸俗世故等。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文学,根本不是为了几年后从学校毕业时复述他背熟的东西,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唯有将语文的人文营养内化为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第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让学生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及为理想而自强不息的奋斗。例如,在学习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补充材料后,我让学生讨论对杨荫榆的看法。就有不少学生关注她当时及后来抗日时的做法,认为她有良知、有责任感。这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好的道德基础。在学习《我与地坛》时,很多学生都被史铁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了。学生在日记中表示今后一定以作家史铁生为榜样,克服学习中的一切困难,勇往直前,努力奋斗。顽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会影响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教育;教学;心理健康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我校地处农村,贫困家庭居多,还有一部分学生处于单亲家庭,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相对较多。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科学为之提供方法基础,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与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主动地运用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心理辅导的艺术、策略、技术,以及学生的智力因素问题和非智力因素进行随机辅导,调动和激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心理辅导活动。
“心理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它是“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学校心理教育”和“学校心理辅导”等概念的统称,开展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会使学校初步形成全面渗透、重点突出的教育教学体系,明确科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探索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三、具体措施
1.面向教师的心理教育工作
关心、支持教师的工作,组织有益于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聘请专家讲座,使全体教师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如何保护学生的心理资源、如何对学生进行一般性的心理辅导;对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培训,学习心理教育理论,研讨心理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法,使心理健康教育能普遍、深入地开展。为教师提供心理教育方面的学习材料,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心理教育动态和心理教育的成果。
2.面向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动性。学科课程是有机渗透心理教育的重要载体,课堂是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实验初中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大胆改革传统教育的重智而不重心理品质的教学模式,摒弃“分数至上”的旧教学观念和评价机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关爱送给学生。在教育艺术上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情绪,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充分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单纯地说教,通过正面形象,通过教学艺术,在不知不觉中渗透思想、意识、行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要使课堂气氛和谐宽松,教师要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只要真正树立了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就会发现语文课本处处皆暗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目前我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农村子女,因为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和不健康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养成自私,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不良性格,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采取合作式学习,信任与责任感等方面的社会学习,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去作出判断和抉择,而是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自己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课堂上也会出现一些偶发或突发的事件,如果学生情绪反常或发生过错时,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拿出相应措施,做好应变处理,绝不能让学生的不良行为影响自己的情绪,破坏教学的气氛。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重视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学校随处可见的富有人性化的标语。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践,通过校广播、学生办黑板报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陶洪兴,学校“三维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思考:省“九五”规划课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主报告.
[4]面向21世纪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程,知识出版社,2000.
[5]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摘要]新教育技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会产生推动作用,但不适当的使用就会对语文教学产生负面影响,造成资源的喧宾夺主,减弱学生的想象力,妨碍师生情感互动,退化教师技能等现象。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新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优势 误区 应对方法
普及新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的共识和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潮流。我国教育部也于2004年制定和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其中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把人类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设备加以改进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实质就是要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凭借其知识的多样、广泛、速度快等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给教学带来了一场全新的革命。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整合之优势
1、信息表现的直观性,能突破学生视觉的限制,让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教学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 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创设出的情境,可以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氛围。并且能迅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
3、 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一特性建立在教师对多媒体的有效利用上,要熟练掌握链接、留言板和计算机的操作,才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4、 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例如学习说明文时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既可以使学生整体把握作者写作的顺序、方位、角度,更有助于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5、 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1。传统课堂教学无法重来,但现在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把课堂教学记录下来,以供同学参考,减少知识的遗忘。对难点的重放则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总之,大量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信息技术的确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革新,然而目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认识、理解上的一些偏差,导致在语文教学中出现误区。笔者仅就所闻所见谈谈自己的认识。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误区
1、教学资源喧宾夺主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采用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在于利用其图、文、声、像等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达到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程度的目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类型和使用技巧,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而制作出适宜的教学课件,以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2但在我所了解的汕头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忽略了这个目的,使用了过量形式优美的视频、动态信息,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但冲淡了教学的主题和内容,偏离了语文教育、语言学习的中心目标,影响教学实效性。具体表现在:
(1)信息容量大。比如在讲授《黄山记》这一课时,有位老师花了很多精力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总想将课文内容扩展开来讲。他认为只要讲了学生就能理解掌握并应用,讲了比不讲好。于是课件成了“黄山图片展”。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学生积极发言,实际由于信息量过大,学生目不暇接,没思维的空间,对整节课的内容只是囫囵吞枣,只有个大概的印象,对作者的感情理解并不深刻。对文章整体的结构把握不清。个别学生在反馈教学意见时甚至说:“这不是机器化大生产下的‘填鸭’教育吗?不用人灌用机器灌。”
(2)信息表现方式复杂。在课堂教学中是所教的内容决定教师备课的内容及课件的表现方式。如果在形式上一味追求新颖和动感,大量运用强烈的色彩、丰富的图片和多变的动画。看似充分利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特点,实际上仅仅是追求了优美的形式和艺术效果,过多的运用了强烈的色彩、动画和声音以致喧宾夺主,致使学生被新异刺激所吸引,注意力分散。还有一些问题用简单的语言、文字、图形就可表示清楚,却采用各种形式优美、复杂的课件,使得视频影像的播放占用大量教学时间,授课量减少,降低了授课效率。
应对方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接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多的信息和信息表现方式,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接受有用信息。因此,课件制作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教学设计的思想进行设计制作;要简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要强调实用性,避免追求表面,喧宾夺主,更不能画蛇添足;要根据各个阶段的学生制作出不同的课件,因人而异。
2、图解减弱学生的想象力、使创新思维僵化
(1)以诗歌教学为例,诗歌最重要的存在形态是意象,“意象是作家的感知,情感和理智等心理因素与所描写的事物有机结合所构成的复杂的经验世界。古诗文作品的审美经验,传达着作者的情感和生命体验,也能引发读者从自我的出发进入情感和生命体验,这样就使意象具有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3。信息技术手段的不当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作品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使作品原有的优美意境变成了简单的画面,其结果是破坏了学生对作品想象再造的重要环节。如六都中学教师讲授杜甫的《登岳阳楼》时,课堂上展现的是多幅洞庭湖的图片。饱览湖上风光对于学生理解诗歌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每个人对景物的想象都是不同的。固定的画面会割断作者的情感联系,让这些画面成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不利于学生想象。例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样一幅雄浑壮阔的景象,是很难用具体画面来传达的。笔者认为在这里如果使用讲授法会让同学们在自由大胆的想象中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不受约束在品位语言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对诗进行思维再加工使他们有更丰富的想象和作者能产生情感共鸣。就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是每个人的心中之美是“千人千美”。如果用一幅美女的画表现不仅太直白而且一点意蕴也没有,更没有让人有想象自己心中美女时的那种再造的兴奋感,幸福感。
(2)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是语文新课标所要求达到的总目标之一。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大量出现,学生的大脑只能像一台存储器,尽可能记忆呈现的信息,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对文章的理解就停滞在所显示的图文、声音、解释上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如教授《山居秋暝》一诗时,老师给定学生的画面就是山间傍晚,茂林修竹起伏摇曳,澄净碧蓝的河水蒸腾着雾气,雾霭迷蒙中,主人公伫立于蜿蜒的水畔,远眺周围的景物。浣女们在竹林中忽隐忽现,可望而不可及,水上漂来小船,荷花在风中摆动……如此一来,学生就只跟着老师做的课件走,没时间去思考可能还有其它的解释,长此以往,必定会形成思维定势,束缚学生的创新潜能。比如诗中“王孙”的形象,大可启发学生思考:你能说出这里的王孙的真实含义么?除了可能是代指,会不会是作者在自喻呢?又或表现的是自己所追求的理想?
应对方法 在各种的课程评估中都把是否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所占比重作为重要指标,在客观上造成个别教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次数,忽略了教学效果。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学课件的制作要因需要而不同。在课件中给学生留足够的空白,教给学生如何思维,让学生有时间、会独立去思考,还要多启发学生自己去理解,重建课文。
3 机器妨碍师生情感互动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也要注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学是教与学双方互动的活动,课堂是师生思想交融的场所,教师在言传身教中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教师应该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状态,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有声有色地把要讲授的内容讲出来,有时还要用合适的肢体语言、脸部表情或眼神变化使语言形象化、艺术化、从而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全神贯注。而学生对教师的一个微笑或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当代高中生经常的心理表现就是“爱师及课”,这也是教师的魅力所在。但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不适当让课件主宰了教学,师生的情感交流被抛弃了。质量不高的课件在教学中的大量应用,学生与计算机交流机会增多,而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减少。学生的注意力大部分都集中在计算机终端或投影仪上,很少直接面对教师和较少注意教师的形体语言、音容笑貌。教师被“禁锢”在控制台上,更多关注的是课件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而减少了与学生之间情感的沟通,人性化的教学将会被冷冰冰的机器取代,这个机器成了第三者硬生生霸占了课堂的主动权,剥夺了师生对话的权利,阻塞了师生沟通渠道,师生情谊一天天被淡化,一些教师逐渐缺乏激情,一些学生失去热情。其结果是使本来极其鲜活、富有生机,极易引起学生兴趣,能够让学生感到其乐无穷的语文学习变得呆滞、拘谨和索然无味。##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学生听不懂的要讲,课堂气氛不活跃要调动,学生情绪不高要激励,这些都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理解之上,建立在必要的师生互动之上。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启发,双方都会增长自己的知识、能力,才能让教学相长落到实处。
应对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应注重交互性,运用课件勿忘师生互动关系。要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就要做到人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是技术的组织者、管理者,信息技术应该适应和满足教师的需求,二者组成系统才能很好的协调工作;学生是信息技术服务的对象,信息的使用还要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传递教学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和谐的教学情景,学生在和谐环境中与教师合作交流。只有将这三方面关系调整好,实现人与技术的真正结合,教学才能融会贯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课堂才会有人情味,学生才能活跃起来,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4程序淡化教师个性,退化教师教学技能
(1)不同的课程会有不同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有不可预设的一面。而课件的制作都有一个固定的程序,教师往往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多媒体课件。课件一旦制成,其内容、程序就固定不便,教师只能跟着课件进行教学,无法观察学生的反应,不了解学生接受的程度,课堂就会受限于课件。呆板的预设妨碍了活生生的生成,教师很难发挥特长、形成个性。教师本身散发出来的信念性格,气质等隐性魅力在多媒体中难以体现,更不要说用自己的示范作用去影响学生。学生的反馈和追问,常常能生成始料不及的新课程。但在程序的预设下,老师没时间,也没足够的心理贮备去引领学生研究讨论,只让下去再说,但是下去仍然没时间,没空。这样的问题经常的处理办法就是搁置,不予理会。实际这是教师最能体现自己特色的机会。教师以自己的个人风格而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是任何课件的文字和图画所不能取代的。夸大多媒体课件作用,只会让课堂变成“放映室”,教师成了“放戏”的播映员,学生成了可“看戏”的观众,机器掠夺了老师上课“演戏”的权利。
(2)长期单一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容易降低教师的教学技能。有感情的教师范读,隽美的板书,恰当的肢体语言,与学生的眼神交流都属于语文教师的基本技能,传统的教学模式能让教师的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发扬光大。当疲于追赶潮流,使用课件教学时,人们驾驭传统教学手段的能力却在逐渐退化。特别是刚刚上岗的教师,使用粉笔和黑板的教学基本功没有打牢、打实,一旦脱离了多媒体课件就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上课。更有消极懒惰的,认为只要有多媒体课件就可“包打天下、一键到底”,不再考虑教学的改进创新。长此以往,将导致教学能力退化,最终落伍淘汰。
应对方法 解放学生的头脑与手脚是让其成功的培养自己精华所在,可如何“解放”却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新疆的信息技术状态和物质条件下,多媒体不应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板书、语言描绘、手势比划、模型展示、实物演示、师生情感交流等传统手段仍然是十分有效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拥有以往教学无法比拟的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是它的重要优势。同时,如何真正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使其成为高水平的教学工具,更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把握教学的“双主”概念,将多媒体技术灵活的融入教学体系的整体建构之中,各种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能
总之,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这一举措,一方面能大大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个人认为,教师的上岗培训,除了完成职业身份的转化外,也要加强教师多媒体素质的修养,不断提高教育业务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最好可以专门指导教师如何合理的利用课件。让语文课堂教学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还给孩子一个思维的空间!让孩子深入到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潜能,形成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现代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注释]
1彭军 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武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谭绮球 多媒体教学实践中的若干偏宕『J .教育与职业 2008(6)
3彭小明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 『J.教育研究2008(1)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 游旭群 主编2-055、080-085
关键词:识字教学;识字记忆;心理学;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77-01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笔者作为语文教学一线工作者,在识字教学中总感觉学生识字慢、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累,识字、阅读、写作往往互相脱节,识字低效成为儿童进入早期阅读的瓶颈。因此,笔者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索字词识别的规律,剖析儿童识字的能力,力图使识字教学达到高效。
一、挖掘儿童识字心理学建构过程
汉字是音、形、义三个因素构成的方块图形符号。儿童掌握汉字,既要认识字形本身的结构关系,又要建立它与音、义之间的统一联系,当感知字的任一因素时,能准确地再现其他两个因素,即见形而知音、义,或闻音而知义、形,或表义而知形、音。如果要形成汉字音、形、义统一联系,就要通过下列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利用儿童生活经验中已有的音义联系与字形建立新的统一联系;第二,生字的字义为儿童所不熟悉或较抽象的,则要先帮助儿童建立新的音义联系,然后在此基础上与字形建立统一的联系。
二、探究多种识字教学法的心理学建构过程
(1)趣味识字教学法。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设法把汉字分析得生动、形象些,通过示范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感知每个汉字独特的美学特征,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审美价值,使学生对写字充满浓厚的兴趣。欣赏生字“聪”的教学片断:师:(黑板上写“聪”字),你们想做聪明的孩子吗?生:想!师:怎样才能使自己变得聪明呢?(生沉思)师:(师指了指黑板上的“聪”字),在字里寻找答案。生在老师的启发下,相继在字里找到了“耳”“口”“心”。师:“总”字上的点撇像什么?生:人的眼睛。师: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才能越学越聪明。在以上的识字教学中,教者将汉字的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把抽象的汉字,通过几个部件巧妙地联系起来,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快乐识记,激发了孩子识字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2)汉字溯源法识字教学。溯源是将某字的古文字形呈现给学生看,利用其形象性强、理据显明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识记。在苏教版低年级的课本中,有好多象形字,如日、月、山、田、土、火、鱼、燕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像,认识事物特点,再从汉字的发展变化来看,了解这些字的来历,这样,就能牢牢地记住这些字形。看以下教学片段――教学新部首“日、目”。出示古时候的“日”字,说明外面这个圆就是太阳的轮廓,里面一点就是太阳的光。所以,日字里面只有一横。再出示古时候的“目”字,说明外面是眼眶,里面是眼睛的瞳仁,所以目字里面是两横。这样,学生就能很清楚地分清了“日”和“目”。
(3)集中识字教学法。集中识字的教学方法是以形声字归类为主体,辅之以基本字带字、偏旁部首识字、形近字对比、反义词对比等多种形式的归类识字。如在苏教版一下语文教材中,学习了以“也”作为声旁的一组形声字――池、地、池、他。根据阅读认知心理的研究成果分析证明,集中识字教学法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识较大量的字,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集中识字教学法容易加大别字的错误率。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集中识字过程中,形旁、声旁、部件和作为构字成分的简单字,被视为一个心理认知单元,在单位时间内得到了有效重复,容易产生过度学习。因此,对具有一定言语水平但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的小学生来说,字形的学习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难点。
(4)随文识字教学法。斯霞老师主张“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分散识字教学法符合儿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规律,注重儿童思维的形象特点,符合人类语言认知的一般规律,便于儿童在新旧知识经验意义之间建立联系。以下是《欢乐的泼水节》教学片断:师:傣族人民是用什么“灌”的?生:瓢。师:(出示“瓢”),瓢字右边是什么字,为什么是个瓜字旁?生:因为瓢是用瓜做成的。师:因为原先就是用匏瓜一切两半,变成两个瓢,一起读读这个字。生:瓢!这节课中,教师巧妙地运用随文识字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具体、形象、规范的语言环境。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过分把识字限制在阅读的框框里,使识字教学不能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束缚了识字教学活动,就无法使识字教学高效进行。
三、强化识字记忆的心理学建构过程
在识字教学中,要提高识字效率,还要遵循记忆规律。美国心理学家乔治・A・米勒提出了“魔力之七”或“怪数七”的记忆理论,告诉我们多于7项内容则记忆效果不佳。比如,一节课学习了很多生字词,若按一个相关词串为一组记,则记忆单位就减少很多,就会提高记忆效率。德国有一位叫艾宾浩斯的著名心理学家得出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教师可以在学完生字后的第一天进行第一次复习,三天后再复习一次,下一次的复习则安排在一周以后,以此类推。不管间隔时间多长,总之,要在发生遗忘的时刻及时复习,克服遗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识字教学要以心理学为依托,依据儿童思维水平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汉字固有的字理特点,走不懈追求的探索之路。
参考文献:
[1]董蓓非.语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育 理论 实践 创新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兴趣,而且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紧紧抓住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展开,将知识理论和实践教育通过有益又有趣,寓教于乐的形势传达给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轻松氛围之中,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并且感悟语文的人文情感,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语文课“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一、 将拼音的学习直观形象化,提升学习兴趣,打牢基础
在现代教育心理学中,根据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按照年龄段的不同,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有两个阶段就是“童年期和少年期”,这也是在小学过程当中最主要分布的两个阶段,也就是我们小学生具有的思维阶段,在这个阶段过程当中,学生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同时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潜力,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应该以一种生动有趣而形象的方式对学生展开语文教育,特别是语文基础知识方面,避免其枯燥性,而要提升其有趣性。
语文二字,顾名思义,就是语言和文字,而在湘教版小学语文中,不管是学习“字词句段篇章”,无非就是语言和文字的集合,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深入到语言和文字当中,首先要学习拼音,这也是在小学语文当中首先要学习的内容。
将拼音教学形象生动化。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要有意识的将拼音教学形象生动化,目的就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学习的枯燥性,在声母和韵母的学习及其组合当中,每个字母的读法和写法是学习的关键,教师形象化的将读法用现实的声音表现出来,将写法用形象化的事物勾勒出来,让学生有个直观的认知,这就能提高有趣的记忆效果。
像字母a,发音“啊”,写法又像张开的一张嘴,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发音“啊”,让学生张大嘴,大声读出,随后教师可以引入一小故事,“大家感冒发烧的时候,去医院看大夫,大夫让你张大嘴,并且要喊出“啊”的声音,这个字母a就是你在看大夫的时候用到的字母,圆圆的“肚子”就是你张大的嘴,而这个“啊”的发音就是你喊出来的,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字母,这样有趣的故事引入,就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有效展开,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当中,探究了学生在学习中感官投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结论是最好的学习效果就是学生“眼耳口手”的综合运用,这样比单纯听或读要高出20%至30%的效率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避免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运用多种有效的学习角度有效渗透,进行全方位的知识学习和探究。
课文《咏鹅》的多媒体教学展开运用。
骆宾王的《咏鹅》,我们用这首简单的小诗来做例子,简明扼要的说明一下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以此类推,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全方位的运用,提升学习的直观有效性,并且积极引导学生多种感官的有效参与,起到事半功倍,寓教于乐的作用。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小诗简单易懂,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描述的是一只白鹅在绿水里畅游的情境,读完后,我们身临其境,好像就是到了那幅图画之中,感觉在眼前的就是“白鹅、绿水、红掌和清波”,整个画面有这四种色彩组成,令我们很开目,而且伴有动作和声音,这就是“曲项和向天歌”,这首小诗如果单纯的去讲解,学生不会有一种完美的感受,也体会不到大自然赋予语文的视听之美,这就需要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了。
教师提前搜好视频,或者做好幻灯片,配上声音,而且带有朗读,让学生一边听多媒体的朗读,一边跟读,同时能够看到鹅的图像,“它仰着脖子向天上唱歌,同时洁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火红的掌拨着清清的水,仿佛在自由自在的玩耍”,这样,一幅绝美的“咏鹅图”就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口读和手写,多种感官并用,会很快的记住所学的每个内容,而且体会到了大自然之美,在学习基础知识理论的同时,得到了美的升华和素养提升,这就是我们教学语文的最终目的,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实践的教学中,也总结了经验,获得了美的享受,同时提升教学经验,逐步提高。
三、 注重学生能力教育,以能力实践反观理论学习。
我们说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包括语文的学习都不是培养书柜的,不是培养和电脑比赛的机器,而是通过知识理论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能力,以能力来带动知识的运用,从而进行理论知识的反观学习,从而查缺补漏,提升运用能力,在现代教育理论中,对能力的培养就是强调要建立在理论基础知识之上,因为理论到实践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通过能力来加深理论知识的深化和培养。
培养学生语文情感,达成学生人文素养。
在现代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同时都提到了对学生心理及情感的塑造,在教育学当中强调从知识的教学中提升出人文情感,规范学生的行事准则,在心理学当中强调学科素养对学生一生的人格培养及价值观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不仅仅要注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要从中升华出一种情感,一种人文情感,这种情感是从学习中得到的。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完美教学,既需要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撑,同时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的灵活应用与创新,这需要教师的匠心独具,在实践教学当中不断的进行体会与摸索,形成适合自己,有适合学生的一套教育教学体系,“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从小学开始就提升起学生的兴趣,有效的做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最终形成学生对语言和文字的正确运用,受益于学习、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生中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李明新《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社会文献出版社
2、内蒙古大学《小学课堂教师教学设计使用手册》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心理健康
内心深处的痛苦及对母亲的理解和痛悔,是对学生进行生命与亲情教育的渗透的绝好文本。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将心理教育与语文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理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但随之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王极盛老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监测表》对4000 万名的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其中2/3 存在问题,其中28%是轻度的心理问题,3.9%是中度的心理问题,0.1%是重度心理问题。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身体变化第二特性发育带来的困惑及引起的苦恼。
2.缺乏吃苦锻炼和挫折意识的培养,并由此导致心理承受能力极差。
3.由学习引起的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对前途以及未来充满茫然,缺乏目标与希望。
4.人际关系敏感,过分希望独立,过分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提出“知识与能力,态度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与要求,强调对学生能力与人格的培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课因其拥有丰富的素材,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语文课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巨大魅力,培养出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学生,更应利用语文课涉及文化、道德、社会、人生方方面面知识的有利条件,进行心理健康渗透。因为教书只是我们的目的之一,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育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过程的主渠道,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等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设“尊重、信任、理解、关爱、激励、愉快”的课堂气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潜能发掘和展示的好场所。
(二)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语文学科是语言工具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综合。无论是从工具性还是从人文角度考虑,语文教学中都离不开情感教育。因此,在这些文字作品中,我们不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
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使教学内容既有意义又有兴趣,以惊异吸引学生,以悬念维持学生的注意,以满足增强学生的自信,以情趣感染学生。同时,利用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如人物、事物等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完善自我意识,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自我发展能力。将心理教育与语文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理教育。
(三)以作文教学为切入点,疏导学生郁闷情绪
众所周知,“心理疾患”是因心中堆积的情感不能及时排泄,心中淤积的问题不能解决而形成的心理问题。青少年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时时会迷失自我,内心经常交织着各种矛盾。他们需要把内心积郁的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生的感受倾诉出去。但他们倾诉对象往往不是父母或师长,而同龄人与自己情况相似,或许可以倾诉,但倾诉之后可能共同茫然。久之,种种情感易积于内心而得不到应有的渠道来疏导。而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语文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学生常思常想,常讨论的热门话题,常关注的焦点纳入作文教学之轨,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诉。教师评改及讲评作文时应扣紧学生文中的情感脉络,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进行引导。也可通过指导学生写日记、周记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这样既帮助了他们作文,又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重要方式。
(四)利用课外阅读教学,实施学生德育教育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先生曾说过:诵名家名篇,可以帮你从“诵其文”进入到“知其人”的境界。因此,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意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如阅读《海伦.凯勒的传记》、《贝多芬传》等,可以让书中的故事感染学生,让主人公身残志坚、自信自强的人格力量震撼学生,使学生悟出作为一名肢体健全、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学生,更要有无穷的斗志和毅力去迎接人生的挑战。而《读者》《青年文摘》中许多佳文都可成为随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使学生在感受美文的同时,净化自己的心灵,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也是必需的,尽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目的,但作为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乐学的方式扎扎实实地传授知识,实实在在地培养能力,适时巧妙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吴莉莉,刘欣.浅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多样化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2007,(20)
[2]英日教学过程比较[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 2005,(Z2)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阅读
二十一世纪,人类正在进行着从生存方式到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信息网络时代是终身教育的时代,“受教育者不再是一个只回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而是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并且“大语文教育”观念下的语文教育,要求师生从语言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语言能力、思维发展、创新意识以及人格完美的教育。要在学好语文教材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将知识的触角伸向社会、伸向世界,从而将学生的学习之根植于更加广袤的现代人发展需要的土地上。
下面我谈一下我在阅读教学中的做法。
1、自读自悟,发现问题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这一阶段只需让学生知道这一层次的学习目的是明确自己读懂了什么,不懂了什么。让他们在任何羁绊,任何框架限制的情况下边读边思,读中求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试着解决一些肤浅的问题,并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要求学生简要地把读懂的和不懂的存储在电脑上,保证了学生的思考落到了实处,思维的外显也便于老师捕捉学生的思维过程,把握全班的思维脉搏。
2、网上讨论,质疑释疑
第一步:在小组网内交流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的疑问,相互合作,常识解答。第二步:由小组代表归纳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向全班汇报,全班合作解决。第三步:在初步质疑解疑的基础上,筛选出学生普遍感到疑惑,急切想知道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设计文章内容的重点问题,作为进一步阅读理解的目标。只有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切实成为学生想要节约的问题。
这一层次的核心是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充分地相信自己,不用老师讲解,自己就能读懂一些内容,解答一些他人的疑惑,打破他们对老师的依赖性。这是使学生获取独立阅读能力的有利环节。
3、品读感悟,突破重难点。
在这个层次中,要把解决重点问题和对重点段落的深入阅读紧密结合起来,解决重点问题的过程呢感就是抓住重点深入阅读的过程,要让学生明确,问题的解决应该抓住相关段落,反反复复地读,抓住重点词句,仔仔细细地品味,从而去发现,去领悟。与文中人物同悲喜,感受未曾感受过的生活,体验为曾感受过的情感。
这时候,学生往往会遇到重难点不能如破,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寻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读中获得顿悟呢?这时候,老师的导思(点拨),课件的“点睛”之景就更重要了。而多媒体的画面可大可小,可近可远,可动可静自由灵活的“特写”功能,恰好与学生的思维弱点互补,帮助学生找到突破口,它以其集中,直观的形象刺激,诱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豁然开朗,喷涌而出。
4、语言积累,迁移运用
语言文字的学习必须讲究积累,注重融会贯通;语文学习质量的高低并不在于知识质量的多寡,而在于实际语言材料的存储和语感的的强弱。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吸取这个教训,让学生理解的同时,学会背诵,让学生学会的每一个字词都融会在立体的语言环境中,建立起完整的、活的语言体系。但和古代的死记硬背不同的是背诵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应该尽量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让他们选择自己认为最精彩,最优美的片段进行背诵。头脑故事利用多媒体为他们导航:如果是描写景的文章,可以配相应的美景,让孩子没当导游;如果是有趣的童话故事,可以配上动画,让孩子们充当配音演员;如果是写人记事的文章,可以让学生上台分角色表演;如果内容较难,可以为他们铺路搭桥,提示要点……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迁移与运用。只有能够举一反三,方能谈得上理解;只有不断地运用,才能谈得上巩固。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加大语言文字的训练力度,把学到的语言文字和理解方法在运用中得到再认识,再巩固。电脑多媒体在这一层次的导用优势可谓得天独厚,如鱼得水,老师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丰富的阅读资料,有梯度的题库,同时配有智能评价体系。不仅要切实完成教材安排的运用语言的任务,而且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适当拓宽和延伸。这样可以满足学舌感的不同兴趣、水平,有效地解决“吃饱了”和“吃不饱”的问题。
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品质,学生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正文:
一.创设特色问题情境,激发创新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应具新颖性,才能使学生乐于创新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焦点,从他们喜闻乐见的实景、实物、实事、实情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新颖、别致的情境,才能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乐于发现问题,乐于创新学习。
(二)创设问题情境应具空间性,才能使学生勇于创新学习
由于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生活经验与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即使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采用的手段方法也会各有差异。教师的讲解与提问,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对学生的新思维给予赞扬和鼓励,才能使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
(三)创设问题情境应具竞争性,才能使学生勤于创新学习
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创设具有竞争性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和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适当的良性竞争,可促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独创力。
(四)创设问题情境应具可延性,才能使学生精于创新学习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与任务的教学。对于当今创新教育的要求来说,那样还远远不够。而应该在每节课结束时,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为学生课后自主探究、创新学习提供一点素材,使学生产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觉。才会在课前、
课后,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
二、运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一)巧妙运用求异技巧,让学生在求异中学会创新
学生求异能力的培养是学会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应坚持答案和结论的多维性,做到不限制、不规定、不统一答案和结论。在学生学完一个“知识点”之后,要主动征求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使学生真正进入到“创造”的世界。
(二)利用课文精彩难点展开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实现创新
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可见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特别是创新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创新因素,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在想象的蓝天里自由翱翔,让想象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
(三)通过课文质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苏霍姆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然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
(四)运用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又称辐散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寻求多途径、多种模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体现出高度的创造性思维特征。
创新思维同发散思维直接相关,因此,培养创新思维可以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入手。要特别注重让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生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尝试形近字换偏旁;也可以启发学生用编儿歌、编顺口溜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难点。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识记生字。使学生识字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五)运用师生课堂互动方式,让学生在主体角色中发挥创新潜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并且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造师生互动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中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体角色中发挥创新潜能。
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弊端,在于教师没有注意激活课堂教学的气氛,没有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创设师生互动的氛围。创新教学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教学,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提问、大胆交流,有方向有目标地围绕课文要求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体角色中尝试成功的的喜悦。惟有调动学生的自我内驱力,其创新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必须指出的是,即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出现错误的疑问、错误的判断或错误的结论,仍然有助于其重整旗鼓。疏通思路,挖掘潜能,推陈出新。
三、配合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兴趣
教学要求,教学活动不能再仅仅局限在课堂,不应画地为牢。教师要突破狭隘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模式,有意识地将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通过课外教学活动渗透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外活动情境中获得知识,享受潜移默化的陶冶的乐趣,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一种重要途径。
课外活动要结合课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才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课外活动中开展听说读写训练,就应该创设课文背诵、课文朗诵、辩论演讲、作文比赛、班级、学校小新闻采访、班级学习园地征稿、班级文艺晚会、小画家、小书法家绘画、书法比赛等项目,使之能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获得创新的成果。
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发挥现代教育手段功能,改变小学语文教学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结合、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因特网、局域网、校园网给我国的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彻底告别了课堂教学中单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两个一”现象。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必须适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不断发展和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在创新教学中坚持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激发、挖掘、发挥创新潜能的良性学习情境,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一定能被激活和发挥。
参考文献
历史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座历史知识的同时,应进一步挖掘、提升历史教育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同时,历史学科中蕴含的教学内容也非常丰富,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等生存环境能力,预防和矫正各种错误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如:历史教材中众多名人言行、杰出人物成就的取得、重大历史转折的成功等等史学知识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心理,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历史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前提。一个心理健康的历史教师,性格上应该是开朗、乐观、有朝气、有毅力、有恒心,敢于面对各种挑战,能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情绪上遇到挫折能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情绪稳定,不浮躁;生活和工作上能以身作则,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觉防止和克服各种不良嗜好,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担任了班主任工作的历史教师,就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品德越高尚,学识越渊博,身心越健康,教师人格魅力就越大,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越强。
教学过程中应以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主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历史人物为榜样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内容,并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结合起来,使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历史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历史课教学内容中有很多伟大饿历史人物及其成功的事迹,这些具体生动人物和事迹能极大教育和感染学生,对学生意志的培养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张载等。
通过历史教师课堂上的讲解,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深深的思考,从内心迸发出对这些人物由衷的钦佩,产生对真善美高尚情操的向往和追求。他们有的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如东晋著名大书法家王曦之,废寝忘食,苦练书法,不管是酷暑盛夏,还是三九严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决不半途而废,“工夫不负有心人”,王曦之终于成为一位大书法家。他们有的不怕困难、性格坚毅,如司马光耗费大量心血,十九年才写成《资治通鉴》;司马迁受尽非人折磨,著《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鉴真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李时珍历尽千辛万苦,经过27年写成《本草纲目》,为人类的医学事业作出重大贡献。通过在课堂上讲述这些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执着追求科学和真理精神,学习他们在逆境中坚定信念和理想,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
新课标要求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合格人才,也就是说成功的教育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人。为此我们必须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使学生懂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他们自信、自省、自我认识、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所以,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语文教学中是语文教育的一项使命。
一、发掘语文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闪光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语文教材非常贴近生活,突出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时代特色。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我注意引导学生充分领会其中蕴含的精神,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心灵得到净化。如《孤独之旅》一文记叙了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不得不跟父亲道野外放鸭的经过,表现了杜小康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心理由恐慌、孤独走向坚强的经过,体现了人的力量。当我让学生谈一谈“这篇文章对你有何启示”时,学生们畅所欲言:“人只要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就会取得胜利”;“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自己与困难做斗争的同时,会使自己成熟坚强起来的”;“挫折和痛苦不一定是坏事”等。为了把这些道理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品质,我及时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打算怎样做。“做一个理解父母苦衷,能为家庭分忧的孩子”、“自己能做的,不靠大人”、“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一个不忘求学上进的孩子”、“面对挫折,我选择勇敢”等。又如在《生命,生命》这一教材中,作者呼唤“生命,生命”,表达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愿每个人珍视生命,坚强勇敢,让有限的生命发出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我的问题是文中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反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学生先自读自悟,然后集体交流。小飞蛾一例,是说一切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小飞蛾的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它却极力挣扎,无论这种挣扎是多么的无望,,都不会放弃求生的努力。也就是说,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瓜苗一例,从生命的诞生这个角度去说生命力之强大。这粒香瓜子所处的环境几乎没有生长的条件,墙角的砖缝,没有阳光,没有泥土,而它的萌发需要“冲破坚硬的外壳”,但它还是萌芽章程了一截小瓜苗。作者不禁为它高唱了一曲生命的颂歌。心脏的跳动是生命活动的标志,静听自己心脏的律动,最容易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思,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这样的教材很适合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理解,从现今社会的雷锋短暂的生命,过渡到自身的实践中,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战胜消极的情感,用体验领悟到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去调控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利用语文教学,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活动中健全学生的心理品质
语文教学中提倡的广泛阅读,对塑造学生的人格也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读书能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我知道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优秀书籍的引导,因此,我根据教材帮学生精心挑选与之相一致的课外图书,积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可以说,一本本书,就像一个个高尚的人。向学生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把他们带到美丽的世界,领悟人世间真、善、美。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启迪着他们稚嫩的心灵,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学《智取生辰纲》一文,可以建议学生读名著《水浒传》,学习《出师表》一文,同样可以建议学生读名著《三国演义》,在读的同时体验人物形象的魅力,既拓宽了知识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又培养了学生对读书意义的认识,也引导了学生喜欢读书,从而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由于学生学习程度不同,对已学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就有差别。为此,我利用语文教学中的活动课,对课文知识进行巩固和发展,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使学有困难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启发。通过这样的活动课,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扩展,能力得到提升。在学习《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几篇文言文,对学生颇有启发,可以就此设计“话说千古风流人物”名人轶事的语文活动,让学生讲述各自收集到的名人小故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风流”,树立正确的偶相观、英雄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唯物史观,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培植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总之,我积极充分地挖掘其中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发挥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们在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有尊严地成长。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开发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师只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应用好激励手段。如:点头、微笑、拍手的体态,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旦发现学生爱学习上的有进步、有提高、就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就大增,当学生有差错时,不要以为的责备,要激励学生,并且积极的引导。
第二、注意语言的主动性。良好的教学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因为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幽默风趣的语言能让人兴趣盎然,启发性的语言能让人茅塞顿开,有理有据的语言使人心服口服。语言的主动性,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所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生活自理方面,目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强,有待提高。在时间观念方面,很多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由此可见,新生在入学适应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据跟踪观察及教师、家长报告显示,这些学生在进入中年级以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学习适应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新生入学适应不良对于学生个体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调查、访谈中我们还发现,新生入学适应的问题并不被老师和家长所重视,大部分教师对一年级新生期望水平过高,容易忽略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对孩子提出过高、过严要求,尤其是对于行为习惯不好、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缺乏较好的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的工作方法。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是溺爱就是要求过高、责备过多,特别是对于刚进入小学生活的孩子期望值过高,对于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了解不够,缺乏教育理论、方法,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会正确引导。可见,教师、家长的种种不适应也造成了一年级新生的不适应。
二、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探讨
为促进小学新生的入学适应,东交民巷小学成立新生入学适应活动实施小组,由德育主任任组长,各新生班级的班主任任成员。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学校以促进新生良好适应为核心,同时结合学校生源的特点,综合心理学理论和教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干预措施。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新生入学适应团体辅导策略
基于小学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集体生活维度、情绪情感维度、人际交往维度和学习制度维度四个维度设计团体辅导方案。集体生活维度是指对学校、班级集体观念的认识,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学生能够熟悉校园、喜欢校园,消除胆怯、疑惑的心理,增强集体意识,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为班集体做有意义的事情。情绪情感维度是指对新环境的心理接受态度,包含如何对待学校里的人和事,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一年级新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上学,在学校能够获得快乐的心理体验,在学校能够以友好的态度与教师、同学进行交往。人际交往维度是指与教师、同学交往互动时积极融入的状态,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能够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积极认识、结交新的伙伴,懂得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自己能够解决与他人发生的矛盾,主动帮助同学。学习制度维度是指一年级新生能够适应小学的课堂常规活动,包括培养学习能力、自我约束力,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懂得如何充分调动自己的感、知觉进行学习,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对学习活动感兴趣,注意力集中。通过以上四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为期两个月每周两次的入学适应团体辅导,班级教师按照活动方案展开课程辅导,使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遵守纪律,初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互助友爱、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形成乐学心态;提高学生自理、自主、自制的愿望和能力。经过团体辅导干预后,小学一年级新生的整体学习适应性显著提高,前后测成绩存在显著差异,且后测成绩明显高于前测成绩。并且在学习态度、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维度方面前后测也存在显著差异,证明了经过团体辅导后,小学生的适应性显著提高。
2.家庭教育策略
开学前一周及入学一个月后,心理教师通过团体辅导、工作坊等方式,对新生家长进行辅导,引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在小学新生学习适应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在家庭环境、独立性和毅力上的载荷最高,分别为0.74和0.75,也就说明这两个维度对于新生的适应是很重要的。家庭环境、独立性和毅力的培养都与家庭、家长密切相关。因此,在针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心理教育策略中,家长的因素不可忽略。在家长方面,东交民巷小学主要进行的辅导策略为家长讲座、家长沙龙以及家校合作等。新生入学之初,学校就统一组织了针对家长的关于新生入学适应应注意事项的讲座,主题为《培养良好习惯——迈好入学第一步》,内容主要涉及应该培养哪些好习惯、如何培养,以及家长如何避免在教育过程中常犯的错误等,并让家长填写了针对儿童行为的评估问卷。一段时间的辅导结束后,学校会组织入学适应不良学生家长的家长沙龙,一起商讨更好的适应策略。在此过程中,特别注意家校合作,家长有问题会及时和老师沟通,而班主任也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后,家长的心理教育策略也取得了显著成果,首先是《Rutter儿童行为家长问卷》结果显示,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证明了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儿童不良行为及不适应性表现逐渐减少。另外,家长给予的主观评价也表明了一系列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的有效性和成果。
3.教师辅导策略
新生入学前,组织实验组班主任学习团体辅导方案,保证其已掌握活动设计方案,并了解即将入学的一年级新生的特点。针对团体辅导结束后仍然表现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了个案追踪研究,班主任接受培训后及时关注本班适应不良的学生,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指导。
4.沙盘游戏辅导策略
沙盘游戏治疗在学校和幼儿园里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通过唤起童心,人们找到了回归心灵的途径,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鉴于沙盘游戏在儿童心理辅导中的独特优势,我们采用沙盘游戏对一些适应不良的个体进行进一步辅导。我们的流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期的初始访谈,包括班主任的评价表及家长填写的儿童行为问卷;第二阶段,辅导记录,每一次沙盘结束后都需要进行记录;第三阶段,反馈阶段,综合班主任、家长、咨询师以及学生本人的意见后,适时结束沙盘游戏。在实际教育工作过程中,沙盘游戏辅导得到了学生、班主任及家长的喜爱与支持,起到了显著而积极的作用。
三、新生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的总结与反思
1.教师应高度重视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培养
经许多调查研究证实,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处于不高的状态。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教育实践中,人们对培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仍存在如下两种错误认识。其一,认为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提高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不用有意培养,学生的学习适应困难也能自行消除。诚然,从理论上讲,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其学习适应性也有一个自然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但事实上,在现时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累积速度远远超过其学习适应性自然提高的速度,越往后拖,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情节会越严重。其二,认为学习适应性培养只需要在起始年级进行,其他年级不用培养。教育实践表明,当年幼的孩子刚刚步入学校,难免会表现出种种不适应。在起始年级抓学习适应性培养当然很有必要。但是,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有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因此,除了在小学低年级应注意学习适应性的培养之外,还要在高年级抓好学习适应性的“防滑”教育和中学学习适应性的“衔接”教育。
2.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应紧扣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复杂,教师应注重教育干预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要紧扣重点,并在此基础上突破难点。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干预的重点和难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时还会出现重叠,但有的干预重点并非难点。比如,家庭环境、听课方法和身心健康;有些问题严重且难于干预的既属重点又是难点,比如学校环境和学习技术;有的问题不严重但难于干预,只属干预难点但非重点,如独立性和毅力;还有的问题不严重且容易培养,就可以不列入专门培养的计划,比如学习态度。当然,教师在确定具体的干预重点和难点时,应结合学生的年级、性别、成绩差异等特点以及本地区、本校和本班教学实际,通盘考虑。
3.多途径、多策略培养小学新生的入学适应性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主观层次上对主观体验的积极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对幸福、满足、乐观、快乐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在于使人们满意自己过去的生活,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幸福,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主要是对人类主观上的幸福感的研究;二是对个人层次方面的个人特点进行研究,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工作能力、勇气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技巧,对美丽事物的感知能力,做事的毅力,处理事情的宽容,发明创造的能力,洞察力以及个人的才能和智慧等等,想要培养或加强这些方面,必须具备来自个体的积极情绪;三是对群体层次组织系统积极方面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积极社会、学校、家庭的建立,从而达到提高群众美德、增强群众责任感、提升职业道德的目的。积极心理学是根据消极心理学而产生的,保留了消极心理学好的方面,舍弃了消极心理学不好的方面,对消极心理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应用消极心理学大部分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类积极心理的研究,对人类的优点和价值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采取的方法更加科学,使心理学家更容易挖掘人的潜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人类的活力。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使人们对生活的信念更加坚定,帮助人们寻找获得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在消极心理学影响下大学生心理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来自于消极的态度
一直以来,我国心理学始终采取消极的取向来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研究的对象是非健康的或者是病态的,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操作性定义为测量有没有具体的精神疾病,致使理论学者和理论实践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误解,他们基本都认为只要学生的心理健康就说明心理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的心理疾病。这种对心理的理解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对当代大学生的潜能意识的开发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的核心目标,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都集中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方面上。使人们对大学生积极良好的心理教育培养缺乏应有的标准和内涵。
(二)因过于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而忽视了积极方面的培养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遵循以往的教育方式,过分注重消极方面,具体就是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这种消极心理学的教育模式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大学生通常被老师当作是问题的根本来源,教育者常常觉得大学生存在某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或是将消除心理缺陷或弱点当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此以往,容易使心理没有问题的大学生也开始关注自身的消极方面,从而忽视自身的积极品质。所谓的消极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就是忽略帮助大学生开发潜能、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因过分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而削弱了教育的功效
在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中普遍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例如,人与人交往的问题、培养意志力的问题以及良好的行为等等,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先要把大学生工作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列举出来,然后加以分析,研究如何克服该问题,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意见、对策,并且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内容,进行相互讨论。在心理教育中常常采用心理测试的手段去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存在问题。这种教育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了解决心理问题上,导致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就是由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组成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准备的,认为心理就是不健康的代表。心理健康教育过分注重心理问题,从而忽略了潜力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也是个体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和最积极的方面,因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始终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所谓的积极心理学就是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行研究,以发现人类本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良好品质,并通过这些进一步深入挖掘人类的无限潜力,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为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界定心理健康
以往的心理教育取向模式往往都是消极的,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非健康或心理有问题的方面,把所谓的心理健康定义为没有精神疾病。很显然,这既不全面又不科学。心理健康存在两个方面的标准:一是主观,心理健康在于自身的主观体验,影响主观因素的潜在因素只能作为客观条件。二是积极层面,所谓健康心理不是指心理的消极方面少,而是积极的方面比较多。
(二)关注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并且应当有着积极的理想和追求,涉及到积极的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极心理的重点需要放在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如积极向上的思维、积极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方式等。
(三)通过积极心理学教育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大多数来咨询心理问题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因而大学生与心理学教师处于对立的状态。虽然在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主流观念中,也时刻强调不要使大学生与心理教育教师的关系处于对立状态,他们之间应该相对平等,因为良好的咨询关系,更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中,应该做到熟练运用解决心理问题的沟通方式,但这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和原则。在咨询者,即问题学生观念的影响下,这些都形同虚设,只是我们美好的愿望,实际情况很容易导致教育对象和教育者相对立。教育者没有把自己融合在心理健康教育里,而是将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上,把大学生即被教育者放在问题学生的位置上,使大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的心理是有问题的,这样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潜意识,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排斥及高度警惕,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小心翼翼地生怕因为过多的接触心理教育老师或心理室,而令同学感觉自己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四)重视积极心理教育方面的教育资源
在心理健康的教育中缺乏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只关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层面,这样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常常处于校园其他工作之外,往往被看成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所开的一门学科,或者,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开展的心理活动。甚至有的学校还把心理教育与其他的学科划分开来,好像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只是心理辅导和咨询者的工作,别的老师与心理教育没有关系,这必然导致大学生心理教育缺少有效的组织和健全系统的支持,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