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6 15:46: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语文教育心理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品析文中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深入细致分析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情感。
2、学会从分析修辞手法入手,获得运用修辞描写景物的语言的特点,体悟句中所蕴涵的作者所表达出来的丰富情感。
3、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于景物描写之中表达内心的情感。
[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七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学生都比较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正好可以利用学生学习美文的兴趣,从本文运用的比喻、拟人、衬托修辞手法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品味作品透过语言美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同时,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含义、运用及其在语言中的表达效果,进而探究思想感情。
2、界定相关概念:
(1)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它有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等十类。
(2)拟人: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把事物人格化,变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的。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3)衬托:衬托是语文学科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即用甲事物(宾)配衬乙事物(主),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使能目标]
1、捕捉初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写景)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指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粗解情意。分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的景物描写的景物特点及语言特点。
3、联想比较。能把握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与作者的情感之间有何相通之处。
4、品味感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于景物描写之中表达内心情感。
[教学过程]
一、原型定向阶段
(一)捕捉初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写景)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
典型例子:“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解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粗解情意。分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的景物描写的景物特点及语言特点。
1、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中景物的特点。
(1)分析所写景物有何特点,景物与比喻中的喻体、拟人中被人格化的事物之间的关联。
如上述例子:一圈小山有什么特点?摇篮的形态又是怎样的?
[解析]一圈小山和摇篮二者从形态上看是一样的,四面高,中间低,都是四面边缘起伏舒缓,中间平坦舒适,所以把一圈小山比作是摇篮。
那些小山低声说话,把小山人格化,赋予了人的有语言、有情感的特点。
(2)如何运用比喻和拟人使得所描写的景物更加具体、形象。
如上述例子:把小山比成摇篮,摇篮是给谁睡的啊?摇篮给人以什么感觉呢?
[解析]摇篮是婴儿睡的,很舒适柔软,给人以安全感,使得小山亦很温馨。
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中的句子的语言特点。
(1)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语言达到何种特点。
[解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一圈小山和摇篮有相似之处,即二者边缘起伏舒缓,四面高,中间平坦,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给人舒适温暖的感觉。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即“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独具魅力的语言给人以温和之感,使文章语言更加具体可感,突出济南的冬天是让人感到安适的。
(三)联想比较。能把握运用修辞的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与作者情感之间存在着何种相通之处。
(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句子在语言上给人以何种感觉、体悟。
如上述例子:济南城能够感受到小山给予的什么?小山又能给予济南人们什么呢?
[解析]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山比喻成舒适而柔软的摇篮,给予人们的温暖闲适的感觉,老城还在“安适地睡着”,小山不忍打扰,只是像哼唱摇篮曲一样和济南城“低声地说”。不仅是对躺在摇篮里的济南城说的,还是对生活在城里的人们说的,并且语言上呈现出清新流动的特点。
(2)比喻和拟人的运用,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指出其表达的感情。
如上述例子:运用了修辞手法达到流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解析]从各个角度入手,生动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温暖、舒适的喜爱之感,欢喜之情。
(四)品味感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表达出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
[解析]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也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更加形象生动、真切深挚地表达作者对济南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赞赏、惊叹之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感人的脉脉温情,潜藏着朦胧的春意,所以人们才会想象“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使得写景的整个画面灵动起来了,想着想着也温馨、暖和起来了。
二、原型操作阶段
在原型定向阶段通过学习目标获得了原型。此阶段要求操作活动以“捕捉初感―粗解情意―联想比较―品味感悟”这一原型的整体框架展开的方式出现,依次按照模型的操作要求做出每个动作,不遗漏或跳跃,形成完备的动作动觉映象。
基于上述原型,逐一分析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修辞手法的所有句子: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②“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⑥“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⑦“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⑧“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⑨“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⑩“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三、原型内化阶段
现代中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而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的因素,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因素,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心理教育的渗透
就语文新课标来说,十分重视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所谓“完美人格”,就是既要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又要优化心理品质。语文教材既具有思想感化的内容,又具有心理疏导的内容,利用这些内容加强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感,这也是语文学科三维目标之一。
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和制约因素来看,重视渗透心理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知识是人们头脑中的经验系统,知识的掌握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来实现的。其中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构成掌握知识情感过程;确立求知目标,克服求知困难,达到求知目的,构成了掌握知识的意志过程。因此,西方一些心理学家很重视“人格因素”对能力发展的影响。可以说,学生知识、能力、品德的都和他们的心理活动息息相关。语文教学要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目标,就一定要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从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来看,重视渗透心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人的心理是随着身体的发展,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发展,参与社会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发展完善的。虽然当代中学生心里有比较好的发展趋势,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心里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差,容易在复杂环境和不良环境的影响下,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全面发展, 心理品质还未完善。因此,在教学中重视渗透心理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尝试
2.1 在“组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为了明确学习要求,激发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常常设置“组织教学”这一环节,并作了在这一环节渗透心理教育的尝试。中学语文与小学语文相比,相差一个很大的台阶,初一学生一下子很难适应。虽经教育有一些心理准备,但经过初中阶段的测试,学生的成绩会和自身的心里定位产生一定的落差,他们便会焦虑、紧张,久而久之还会产生心里挫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及时组织教育并渗透了关于心理挫折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人生八九是逆境,学习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受到挫折是难免的。受到挫折后丧失信心,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是错误的态度,决不可取。正确的态度是面对现实,调整目标,加倍努力,在逆境中奋进。通过教育,吹散了学生受挫折后的阴影,大多同学正视现实,重新振作,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新的学习任务。
2.2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训练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都包含着多种心理成分,心理学家把这些心理成分叫做心理因素,心理因素的个性差异叫做心理品质。人的心理品质是在实践认识活动中(也包括教学活动)发展、完善和优化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作了渗透心理训练,优化心理品质的尝试。
例如,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磨炼意志,优化学生的意志品质。现在有许多初三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存有畏惧心理,由于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因而,作文时常为没有材料而发愁,作文的内容贫乏,论据单调,有些同学甚至丧失了写好作文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学会观察,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分析写不好的原因,介绍写作的技巧、方法,在笔者的鼓励下,一些学生重新树立了信心,开始了一次次的训练,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也磨练了学生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意志。
2.3 在课外辅导中渗透心理教育
在对语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时,要有针对性地渗透心理辅导。有一次在对一位学生进行辅导时,他问我:“老师,我是不是班内语文成绩最差的学生?”听了这话,笔者觉得他心理负担挺重,就笑着对他说:“你不是最差的学生,你只是学习语文的进度比人家慢了一点罢了。根据你的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你学习语文的进度还可以快许多,有什么原因吗?”他说:“都怪我以前学习不认真,后来就听不懂了,越是听不懂就越怕学,越怕学就越不想学,就这样,学习语文的进度也就拉下来了。”听到这里,笔者对他说:“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伴随着认知、情意、行为相互作用的过程,你是行为的不认真,导致认知上的怕学,又由情意上的怕学导致行为上的不认真,形成了恶性循环。打破这种局面,必须从认知、情意、行为三个方面入手。现在我们一起努力把你的语文的进度拉上去,希望你以后喜欢这门功课,认真对待这门功课。”经过几次辅导和他自己的努力,这位学生跳出原有的“知、情、行”恶性循环的怪圈,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学习成绩慢慢上去了。
3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体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笔者体会到:
(1)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确实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全面达到。具体表现在:①存在某些心理障碍的学生,在老师的疏导下得到及时排除,从而排除了课堂教学中这一隐含的干扰因素。②学生逐步掌握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自觉参与心理训练,学生心理品质得到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为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后,很多学生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学习积极性高,自信心足,学习情绪比较稳定,课堂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必须要注意三点:①必须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生已经存在的心理障碍渗透心理教育。②教育内容要通俗易懂,重在让学生明白道理。③要言简意骇,切忌噜苏。
(3)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给学生以榜样示范作用;其次,要钻研教育心理学,研究教材,使心理教育有“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一、生命教育
语文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言传身教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有些中学生有变态自尊、过度敏感、嫉妒报复心强、蔑视生命等心理偏差。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的情境,引导他们主动地体验学习,促使其强化积极的心理体验,经过学生主体的思辨和参悟,最后形成或重构自我的精神境界。教材中带有传记性色彩的课文,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展示主人公对生命的追求和热爱。有表现亲情友情的课文,如《项脊轩志》《祭十二郎文》等。
二、爱情教育
语文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看待男女生交往,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对于高中生谈恋爱的问题,教师不能“堵”只能“疏导”,更不能谈“情”色变。随着性心理的趋向成熟和性心理的进一步发展,高中生已经在思考爱情,向往爱情。但由于他们在性心理发展方面不够成熟,因此,在择偶标准上往往以貌取人,过分注重异性外表。所以,形成健康的恋爱观和择偶观,是青少年学生走向美好人生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但高中生身心尚未发展成熟,还不具备条件谈恋爱。高中语文必修三有许多古代诗词都写到爱情,怎样引导学生感悟理解爱情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从《诗经・氓》中我们就能了解女主人公当时对婚姻的追悔莫及,我们也可以从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词句中感悟女词人真诚的相思之苦,我们还可以学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式的对爱情对事业的执著。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润物无声”式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其次,让学生明白爱情的力量是强大的,伟大的爱情能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最终使人走向崇高。在学习《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文时,让学生在朗诵中感悟全剧反映的人文主义者对封建压迫的反抗和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它充满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鼓舞人们追求幸福,向往美好的未来。
再次,语文教师要以作文和日记为媒体,和学生进行真诚的沟通。语文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入情入理才能入心,入心才能转化为内驱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三、健全人格
语文教师要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发展学生健全的个性,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学生个体具有差异性,心理也就具有复杂性。有的学生骄傲自满、喜怒无常,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胆小畏惧,有的学生玩世不恭、庸俗世故等。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文学,根本不是为了几年后从学校毕业时复述他背熟的东西,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唯有将语文的人文营养内化为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第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让学生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及为理想而自强不息的奋斗。例如,在学习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补充材料后,我让学生讨论对杨荫榆的看法。就有不少学生关注她当时及后来抗日时的做法,认为她有良知、有责任感。这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好的道德基础。在学习《我与地坛》时,很多学生都被史铁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了。学生在日记中表示今后一定以作家史铁生为榜样,克服学习中的一切困难,勇往直前,努力奋斗。顽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会影响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教育;教学;心理健康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我校地处农村,贫困家庭居多,还有一部分学生处于单亲家庭,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相对较多。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科学为之提供方法基础,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与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主动地运用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心理辅导的艺术、策略、技术,以及学生的智力因素问题和非智力因素进行随机辅导,调动和激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心理辅导活动。
“心理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它是“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学校心理教育”和“学校心理辅导”等概念的统称,开展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会使学校初步形成全面渗透、重点突出的教育教学体系,明确科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探索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三、具体措施
1.面向教师的心理教育工作
关心、支持教师的工作,组织有益于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聘请专家讲座,使全体教师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如何保护学生的心理资源、如何对学生进行一般性的心理辅导;对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培训,学习心理教育理论,研讨心理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法,使心理健康教育能普遍、深入地开展。为教师提供心理教育方面的学习材料,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心理教育动态和心理教育的成果。
2.面向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动性。学科课程是有机渗透心理教育的重要载体,课堂是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实验初中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大胆改革传统教育的重智而不重心理品质的教学模式,摒弃“分数至上”的旧教学观念和评价机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关爱送给学生。在教育艺术上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情绪,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充分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单纯地说教,通过正面形象,通过教学艺术,在不知不觉中渗透思想、意识、行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要使课堂气氛和谐宽松,教师要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只要真正树立了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就会发现语文课本处处皆暗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目前我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农村子女,因为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和不健康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养成自私,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不良性格,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采取合作式学习,信任与责任感等方面的社会学习,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去作出判断和抉择,而是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自己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课堂上也会出现一些偶发或突发的事件,如果学生情绪反常或发生过错时,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拿出相应措施,做好应变处理,绝不能让学生的不良行为影响自己的情绪,破坏教学的气氛。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重视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学校随处可见的富有人性化的标语。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践,通过校广播、学生办黑板报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陶洪兴,学校“三维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思考:省“九五”规划课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主报告.
[4]面向21世纪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程,知识出版社,2000.
[5]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摘要]新教育技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会产生推动作用,但不适当的使用就会对语文教学产生负面影响,造成资源的喧宾夺主,减弱学生的想象力,妨碍师生情感互动,退化教师技能等现象。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新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优势 误区 应对方法
普及新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的共识和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潮流。我国教育部也于2004年制定和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其中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把人类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设备加以改进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实质就是要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凭借其知识的多样、广泛、速度快等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给教学带来了一场全新的革命。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整合之优势
1、信息表现的直观性,能突破学生视觉的限制,让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教学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 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创设出的情境,可以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氛围。并且能迅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
3、 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一特性建立在教师对多媒体的有效利用上,要熟练掌握链接、留言板和计算机的操作,才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4、 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例如学习说明文时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既可以使学生整体把握作者写作的顺序、方位、角度,更有助于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5、 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1。传统课堂教学无法重来,但现在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把课堂教学记录下来,以供同学参考,减少知识的遗忘。对难点的重放则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总之,大量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信息技术的确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革新,然而目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认识、理解上的一些偏差,导致在语文教学中出现误区。笔者仅就所闻所见谈谈自己的认识。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误区
1、教学资源喧宾夺主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采用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在于利用其图、文、声、像等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达到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程度的目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类型和使用技巧,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而制作出适宜的教学课件,以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2但在我所了解的汕头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忽略了这个目的,使用了过量形式优美的视频、动态信息,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但冲淡了教学的主题和内容,偏离了语文教育、语言学习的中心目标,影响教学实效性。具体表现在:
(1)信息容量大。比如在讲授《黄山记》这一课时,有位老师花了很多精力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总想将课文内容扩展开来讲。他认为只要讲了学生就能理解掌握并应用,讲了比不讲好。于是课件成了“黄山图片展”。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学生积极发言,实际由于信息量过大,学生目不暇接,没思维的空间,对整节课的内容只是囫囵吞枣,只有个大概的印象,对作者的感情理解并不深刻。对文章整体的结构把握不清。个别学生在反馈教学意见时甚至说:“这不是机器化大生产下的‘填鸭’教育吗?不用人灌用机器灌。”
(2)信息表现方式复杂。在课堂教学中是所教的内容决定教师备课的内容及课件的表现方式。如果在形式上一味追求新颖和动感,大量运用强烈的色彩、丰富的图片和多变的动画。看似充分利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特点,实际上仅仅是追求了优美的形式和艺术效果,过多的运用了强烈的色彩、动画和声音以致喧宾夺主,致使学生被新异刺激所吸引,注意力分散。还有一些问题用简单的语言、文字、图形就可表示清楚,却采用各种形式优美、复杂的课件,使得视频影像的播放占用大量教学时间,授课量减少,降低了授课效率。
应对方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接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多的信息和信息表现方式,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接受有用信息。因此,课件制作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教学设计的思想进行设计制作;要简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要强调实用性,避免追求表面,喧宾夺主,更不能画蛇添足;要根据各个阶段的学生制作出不同的课件,因人而异。
2、图解减弱学生的想象力、使创新思维僵化
(1)以诗歌教学为例,诗歌最重要的存在形态是意象,“意象是作家的感知,情感和理智等心理因素与所描写的事物有机结合所构成的复杂的经验世界。古诗文作品的审美经验,传达着作者的情感和生命体验,也能引发读者从自我的出发进入情感和生命体验,这样就使意象具有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3。信息技术手段的不当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作品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使作品原有的优美意境变成了简单的画面,其结果是破坏了学生对作品想象再造的重要环节。如六都中学教师讲授杜甫的《登岳阳楼》时,课堂上展现的是多幅洞庭湖的图片。饱览湖上风光对于学生理解诗歌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每个人对景物的想象都是不同的。固定的画面会割断作者的情感联系,让这些画面成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不利于学生想象。例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样一幅雄浑壮阔的景象,是很难用具体画面来传达的。笔者认为在这里如果使用讲授法会让同学们在自由大胆的想象中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不受约束在品位语言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对诗进行思维再加工使他们有更丰富的想象和作者能产生情感共鸣。就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是每个人的心中之美是“千人千美”。如果用一幅美女的画表现不仅太直白而且一点意蕴也没有,更没有让人有想象自己心中美女时的那种再造的兴奋感,幸福感。
(2)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是语文新课标所要求达到的总目标之一。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大量出现,学生的大脑只能像一台存储器,尽可能记忆呈现的信息,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对文章的理解就停滞在所显示的图文、声音、解释上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如教授《山居秋暝》一诗时,老师给定学生的画面就是山间傍晚,茂林修竹起伏摇曳,澄净碧蓝的河水蒸腾着雾气,雾霭迷蒙中,主人公伫立于蜿蜒的水畔,远眺周围的景物。浣女们在竹林中忽隐忽现,可望而不可及,水上漂来小船,荷花在风中摆动……如此一来,学生就只跟着老师做的课件走,没时间去思考可能还有其它的解释,长此以往,必定会形成思维定势,束缚学生的创新潜能。比如诗中“王孙”的形象,大可启发学生思考:你能说出这里的王孙的真实含义么?除了可能是代指,会不会是作者在自喻呢?又或表现的是自己所追求的理想?
应对方法 在各种的课程评估中都把是否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所占比重作为重要指标,在客观上造成个别教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次数,忽略了教学效果。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学课件的制作要因需要而不同。在课件中给学生留足够的空白,教给学生如何思维,让学生有时间、会独立去思考,还要多启发学生自己去理解,重建课文。
3 机器妨碍师生情感互动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也要注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学是教与学双方互动的活动,课堂是师生思想交融的场所,教师在言传身教中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教师应该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状态,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有声有色地把要讲授的内容讲出来,有时还要用合适的肢体语言、脸部表情或眼神变化使语言形象化、艺术化、从而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全神贯注。而学生对教师的一个微笑或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当代高中生经常的心理表现就是“爱师及课”,这也是教师的魅力所在。但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不适当让课件主宰了教学,师生的情感交流被抛弃了。质量不高的课件在教学中的大量应用,学生与计算机交流机会增多,而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减少。学生的注意力大部分都集中在计算机终端或投影仪上,很少直接面对教师和较少注意教师的形体语言、音容笑貌。教师被“禁锢”在控制台上,更多关注的是课件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而减少了与学生之间情感的沟通,人性化的教学将会被冷冰冰的机器取代,这个机器成了第三者硬生生霸占了课堂的主动权,剥夺了师生对话的权利,阻塞了师生沟通渠道,师生情谊一天天被淡化,一些教师逐渐缺乏激情,一些学生失去热情。其结果是使本来极其鲜活、富有生机,极易引起学生兴趣,能够让学生感到其乐无穷的语文学习变得呆滞、拘谨和索然无味。##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学生听不懂的要讲,课堂气氛不活跃要调动,学生情绪不高要激励,这些都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理解之上,建立在必要的师生互动之上。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启发,双方都会增长自己的知识、能力,才能让教学相长落到实处。
应对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应注重交互性,运用课件勿忘师生互动关系。要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就要做到人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是技术的组织者、管理者,信息技术应该适应和满足教师的需求,二者组成系统才能很好的协调工作;学生是信息技术服务的对象,信息的使用还要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传递教学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和谐的教学情景,学生在和谐环境中与教师合作交流。只有将这三方面关系调整好,实现人与技术的真正结合,教学才能融会贯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课堂才会有人情味,学生才能活跃起来,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4程序淡化教师个性,退化教师教学技能
(1)不同的课程会有不同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有不可预设的一面。而课件的制作都有一个固定的程序,教师往往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多媒体课件。课件一旦制成,其内容、程序就固定不便,教师只能跟着课件进行教学,无法观察学生的反应,不了解学生接受的程度,课堂就会受限于课件。呆板的预设妨碍了活生生的生成,教师很难发挥特长、形成个性。教师本身散发出来的信念性格,气质等隐性魅力在多媒体中难以体现,更不要说用自己的示范作用去影响学生。学生的反馈和追问,常常能生成始料不及的新课程。但在程序的预设下,老师没时间,也没足够的心理贮备去引领学生研究讨论,只让下去再说,但是下去仍然没时间,没空。这样的问题经常的处理办法就是搁置,不予理会。实际这是教师最能体现自己特色的机会。教师以自己的个人风格而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是任何课件的文字和图画所不能取代的。夸大多媒体课件作用,只会让课堂变成“放映室”,教师成了“放戏”的播映员,学生成了可“看戏”的观众,机器掠夺了老师上课“演戏”的权利。
(2)长期单一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容易降低教师的教学技能。有感情的教师范读,隽美的板书,恰当的肢体语言,与学生的眼神交流都属于语文教师的基本技能,传统的教学模式能让教师的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发扬光大。当疲于追赶潮流,使用课件教学时,人们驾驭传统教学手段的能力却在逐渐退化。特别是刚刚上岗的教师,使用粉笔和黑板的教学基本功没有打牢、打实,一旦脱离了多媒体课件就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上课。更有消极懒惰的,认为只要有多媒体课件就可“包打天下、一键到底”,不再考虑教学的改进创新。长此以往,将导致教学能力退化,最终落伍淘汰。
应对方法 解放学生的头脑与手脚是让其成功的培养自己精华所在,可如何“解放”却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新疆的信息技术状态和物质条件下,多媒体不应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板书、语言描绘、手势比划、模型展示、实物演示、师生情感交流等传统手段仍然是十分有效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拥有以往教学无法比拟的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是它的重要优势。同时,如何真正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使其成为高水平的教学工具,更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把握教学的“双主”概念,将多媒体技术灵活的融入教学体系的整体建构之中,各种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能
总之,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这一举措,一方面能大大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个人认为,教师的上岗培训,除了完成职业身份的转化外,也要加强教师多媒体素质的修养,不断提高教育业务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最好可以专门指导教师如何合理的利用课件。让语文课堂教学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还给孩子一个思维的空间!让孩子深入到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潜能,形成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现代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注释]
1彭军 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武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谭绮球 多媒体教学实践中的若干偏宕『J .教育与职业 2008(6)
3彭小明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 『J.教育研究2008(1)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 游旭群 主编2-055、08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