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5 14:40: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物流信息概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 物联网的含义和基本体系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目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Auto-ID中心主任Kevin Ashton教授于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及欧盟2008年的(EPoSS,the European Technology platform on SmartSystems Information)IoT2020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拓展,不再只是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从体系结构上来说,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主要包括感知层技术、网络层技术、应用层技术及公共技术。
1.1 感知层
感知层将大范围内的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物理量通过各种手段,实时并自动化的转化为虚拟世界可处理的数字化信息。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主要实现智能感知功能,包括信息采集,物体识别等功能,感知层应用的主要技术包括传感器、RFID、自组织网络、二维码和实时定位技术等。
1.2 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实现信息的传递以及通信的处理,将感知层收集到的数据及信息快速安全的传递到信息需求方,方便他们对信息进行处理,主要的传输手段包括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例如GPRS/SDMA网络、2G/3 G/4G网络、互联网等)。
1.3 应用层
应用层实现了物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最终融合,将感知层和网络层的采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应用于需要的行业,为最终的系统集成、协调、决策以及智能化提供服务[1]。
2 物联网技术对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影响
近十几年来,由于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流向更高层次发展,确保了物品与网络之间的有效融合,明显提高了物流公司的管理效率,物流领域成为联网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借助对物联网技术的成功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业发展的信息化程度,极大地影响着物流服务不同环节的效率,能够充分于发挥物流业的各项优势,对物流业的优势资源进行全面整合。近年来,在物流业中,EPC和RFID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使运输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可视化跟踪管理,同时,使物流业的智能化水平与快速提升,有效提升了运输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就仓储环节而言,物联网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物流企业在仓储环节逐步引入了EPC技术及智能管理系统,促进了中间环节和出库作业时间的减少,防止了作业成本的浪费,极大地提高了库存管理效率及库存管理能力。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配送环节,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物品分拣和挑选的时间,对于提升配送速度也起著明显的促进作用,大大增强了客户满意度[2]。
3 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化建设意识相对落后
当前,物流信息化建设逐步向横向整合方向发展,在行业内部逐步形成了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体系。在物流技术发展方面,形成了自动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整体解决方案。从这种意义上讲,物流企业的未来发展取决于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程度,物流企业发展必须要实现信息化。然而一些企业囿于成本等方面的压力,缺乏具备前瞻性的物流信息化建设意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意识不强,使部分企业不愿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尤其是一些小型信息技术开发商为节约成本,倾向于开发一些仿制和盗版信息化软件,影响了物流企业信息建设步伐,使物流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受到了不利影响。
3.2 信息化监控不适应物流业发展需求
从国际物流业发展趋势来看,在技术方面,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射频标签(RFID)、和商业智能(BI)等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物联网信息技术在一些大型物流企业得到了普遍应用,并推动了企业物流管理的快速化、专业化、信息化,引领物流信息化建设步入新时代。然而一些物流企业缺乏足够的信息化监控能力,信息化建设作为是企业一个全面和完善的工程,很多物流企业图省事省力,更愿意通过外包形式,将软件信息系统开发交给一些软件开发商,虽然借助此种形式促进了物流中的某一环节的解决,但由于外包开发商对企业物流系统的整体性把握能力的欠缺,加上物流软件缺乏必要的协调,经常会导致物流软件之间的一些冲突,乃至发生严重的不兼容,影响了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进程,降低了物流监管效率。
3.3 信息化建设层次较低
在信息化日益深入人心的时代,我国很多物流公司在物流信息化建设中,逐步应用了物流自动化系统、RFID技术、物流条码、通信网络、GPS等十分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实践过程中,也促进了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的提升,然而,就其比例而言,目前真正引入物流信息化技术的企业在全行业所占的比例不超过45%左右,在多数企业,其操作方式还较为原始,或者一些企业物流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仍处于较低的层次,根本无法满足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3]。
4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信息化应用
4.1 物流信息自动化组织实施
在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建立的物流体系中,生产企业、客户与物流企业之间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共享,实现了物流信息组织实施过程自动化进行的目标,对物流配送、物流作业以及智能操作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一过程具体体现为:客户向生产企业下达订单后,生产企业委托物流公司配送产品,生产企业在产品中嵌入与海关港口采用的RFID技术配套的芯片,利用RFID技术,物流公司可以实时掌握产品的位置信息,自动进行产品的包装、拣货、出库等操作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实现产品通关自动化控制,并根据产品种类及特点自动选择仓库并进行配送。产品在物流配送过程中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保证了产品供应高效率、高准确度,推动了物流配送中各方企业的发展。
4.2 物流决策智能化运行
物流智能化是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与提高以及物流成本的降低,大宗商品也逐渐应用物联网技术,推动了物流决策智能化发展,实现了商品物流配送过程中物流供应与物流信息的同步。
物流决策智能化体现在物流配送的每一个过程中,供应企业根据产品配送特点,通过智能决策选择最佳物流企业,物流企业接受配送订单后,根据自身物流网络的分布,选择产品最佳配送方式和配送路线。物流决策智能化根据配送产品的不同实现了不同的物流环,例如生产原料的配送中,在原料进入生产车间后形成了物流闭合环,商品的配送中,商品进入商场后实现了物流闭合环等。此外,对于食品、药品等特殊商品,物流决策智能化为其提供了物流保障,通过对食品或药品的配送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食品或药品在配送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
4.3 物流管理虚拟化
物流虚拟化管理是指通过对物流信息的管理,间接实现对物流产品的管理。物流虚拟化管理的典型就是在GPRS导航定位的基础上,对物流配送过程中物流产品的入库、出库以及运输等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物流车辆等进行实时调度与监控,实现物流配送工作透明化管理,无论物流产品在哪里,都能通过虚拟化掌握物流产品信息,从而保证物流产品质量。物流虚拟化管理是通过采集物流信息并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对动态信息进行处理,获得物流产品的流通数据,对于配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保证物流产品配送高效率、高质量进行。
4.4 物流信息共享
物流信息共享是通过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的,第四方物流平台依靠第三方物流提供的产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以及服务、管理等优势,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供应平台,解决了第三方物流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物流服务需求的问题。第四方物流以物流信息为支撑建立物流信息平台,是产品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中介,也是保证物流过程中各方协调一致,保证物流安全、可靠进行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物流调度系统;信息化;问题;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推动了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所谓物流是指贯穿在整条产品供应链中,将原材料、产品等物品从供应地运送到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整个过程有机的结合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1物流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将物流过程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进行采集、处理、识别、跟踪和查询等一系列活动。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基于信息技术的物流调度系统改造成为现代物流企业重要工作,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2近些年来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了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科学分析现代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合理改造物流调度系统,促进物流企业的稳定发展。本文分析了现代物流调度系统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基于信息技术的物流调度系统改造提出相关建议。
一、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调度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物流调度信息化水平较低,现有的物流调度信息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人工记忆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这种方式不仅容易出错,而且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使得货品供销存环节效率低下,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二是使用电子标签完全取代货品上条码的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这种方式虽然加快了出入库的流转速度、增加了查询和盘点精度,但是由于现阶段标签的价格昂贵,远远高于条码,这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因此一些企业不愿意采取这种电子标签。3
(二)物流调度系统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性
一些企业在进行物流调度信息化系统设计时,没有注意到物流调度与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这导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无法为企业的物流系统以及企业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由于企业物流调度信息系统缺乏整体性,不利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市场预测,企业市场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也受到很大影响。4
(三)物流信息化化建设人才匮乏
进入21世纪,人才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依靠大量的相关领域人才,因此,加强人才的引入成为物流企业调度系统改造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匮乏,具有相关经验的人才较少,导致企业信息化改造进程缓慢,效果甚微。
表1 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物流调度系统改造措施
(一)加强物流调度系统信息化平台建设
企业物流调度系统信息化平台是基于信息网路技术构建的物流公共服务体系,它主要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构建的物流公共服务系统,平台的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信息网络的构建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以及主机服务器等,数据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包括数据库和数据交换处理系统,物流呼叫中心、应用软件系统和网站门户以及数据外端接口。物流调度系统信息化平台是以呼叫中心和网站门户为入口的,该平台以呼叫中心和门户网站为人口,以应用服务系统作为平台的功能支撑,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信息和业务的综合服务。所有信息都会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到数据库中,并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将应用系统和网站门户、呼叫中心以及外部系统联系起来,实现信息的共享,进而实现物流信息一体化处理和物流服务的全程跟踪。5
图2 物流调度系统信息化平台系统图
(二)加大先进物流信息技术的运用
为了加强企业物流调度系统的改造,企业应该加强对物流信息技术的引入和运用。随着物流信息化建设技术和研究与开发,一些高水平和高性能的物流信息化技术不断出现,并逐步应用于实践。现代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物流信息标准化平台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提升了物资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企业应该加大投入,积极引进相关信息技术,促进企业物流调度系统改造的顺利实施。6
(三)引进高素质人才,促进物流调度系统改造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逐渐成为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引进信息化人才,建立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队伍。企业应该积极的引进高素质物流信息管理人才,弥补物流调度系统信息化改造人才不足的困境。同时,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企业应该加强与高校的互动,积极吸收年轻的高素质人才,促进物流调度系统改造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开发与研究,企业物流调度系统改造更加注重信息化建设,因此,企业必须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引进力度,加强物流调度系统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促进物流调度系统的信息化改造成功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初建.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9 (10).
2、欧阳苏腾. 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通信.2011 ( 6).
3、刘筱兰.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系统集成[J].物流技术, 2004(3).
4、任贺英,张锡英.构建电子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J].物流科技, 2005(2).
5、麦强盛.浅谈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J].物流科技,2008(4).
6、吴青.我国物流信息化的措施[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4 (4).
[关键词]塑料周转箱 条形码 信息技术 透明塑料标识卡
中图分类号:TM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一、前言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最多使用的物品外包装箱是瓦楞纸板箱。瓦楞纸板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因为其质量轻而且价格便宜、用途广泛、制作简易,并且能回收甚至重复利用,所以它的应用久盛不衰。 由于使用瓦楞纸板制成的包装容器对美化和保护商品有着独特性能和优点,呈现迅猛发展的制作包装容器的主要材料之一。
瓦楞纸板是指先将瓦楞原纸加工成瓦楞形状,然后用胶粘剂从两面将表层粘合而起来,使中间层呈空心结构的多层纸板而形成瓦楞纸箱。瓦楞纸箱的印刷发展至今采用的是柔性版印刷以及一次完成的直接胶印,将图案文字信息直接印刷在纸箱的表面。
二、瓦楞纸箱的不足
在瓦楞纸箱的实际使用中却发现,由于其材质与工艺的原因,存在不少缺点:
(1) 瓦楞纸箱的单位包装容量,也就是纸箱的体积受到限制,直接影响纸箱内装的物品数量受到限制; 由于纸箱材质与工艺的缘故,如果增大纸箱体积,并增加箱内物品,很有可能运输与搬运过程中使得箱内物品受损坏; 纸箱在路途运输过程中的碰撞与积压也可导致其变形与脱胶,不易堆放; 尤其是在受潮情况下,很容易使得箱体破损,进而影响瓦楞纸箱内部物品的质量;
(2) 纸箱外印刷的文字信息受到污染损坏时会影响其印刷信息的完整性; 在相同款式大小的纸箱,如果在物流过程中不注意区分,将导致不同品种货箱的混淆。
三、问题的改善
(1) 对于上述第一个问题,可以通过引用可折叠加带箱盖锁口的塑料周转箱的使用来解决。塑料周转箱是选用具有高冲击强度的HDPE(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和PP (聚丙烯)为原料注塑而成。塑料物流箱周转便捷、堆放整齐,便于管理。其合理的设计,优良的品质,适用于工厂物流中的运输、配送、储存、流通加工等环节。带箱盖锁口设计的塑料周转箱对箱内物品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塑料周转箱清洁方便,零件周转便捷、堆放整齐,便于管理。其合理的设计,优良的品质,适用于工厂物流中的运输、配送、储存、流通加工等环节。周转箱用于各类仓库、生产现场等多种场合,周转箱帮助完成物流容器的通用化、一体化管理,是生产及流通企业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必备品。具有无毒、无味、防潮、耐腐蚀、重量轻、耐用、可堆叠、颜色丰富、纯正等特点。
使用塑料周转箱后,与传统瓦楞纸箱相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外箱的牢固强度,在扩大单位包装容积方面提供了先决条件,可以在根据仓库货位空间最大载重量允许的前提下增加箱内的装量,替代了原先若干纸箱包装成本,降低了物流成本; 减少原先仓库配料过程的纸箱去皮环节,节省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 也可避免原先纸箱受潮变形受损,保护箱内物品质量; 另外,由于是可折叠的,减少了仓库的储存空间,增加了运输上的便捷。与纸箱相比,纸箱使用是一次性的,货到后去皮后纸箱去皮后最多作为废品处理或者别的替代容器使用,绝对不可能再返回原生产厂家继续作为下一次的成品包装箱使用; 而塑料周转箱可以返回原来商品厂家作为成品包装容器,多次反复地使用,节约了包装容器的最终成本。
作为包装废弃物的处理,由于目前塑料周转箱多以HDPE和PP为原材料,它们均属于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是一类应用最广的塑料,以热塑性树脂主要成分,并添加各种助剂而配制成塑料。塑料周转箱最终到了使用寿命或损坏的可以实现可再生利用或能源回收。
(2) 对于上述第二个问题,可以在塑料周转箱的箱体上固定透明塑料标识卡,里面放置印刷生产厂家信息的标签,并同时在标签上粘贴条形码不干胶标签,条形码内储存着箱内商品的身份信息,如生产厂家、品名(商品编号)、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数量、容器序号、定单号、检验员工号及检验合格日期等。条形码简称条码,是有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条”指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部分,“空”是指光线反射率比较高的部分,这些条和空分别由深浅不同且满足一定光学对比度要求的两种颜色(通常为黑和白,也可以其他颜色)表示,条为深色,空为浅色。空条代表的信息和相应的字符代表的信息是相同的,前者用于机器码识读,后者供人眼直接识读或通过键盘将数据读入计算机。条形码当前可分为一维条形码(One Dimensional Barcode,ID) 和二维条形码(Two Dimensional Code,2D)两大类。目前在商品上的应用以一维条形码为主,所以一维条形码又被称为商品条形码。
自动识别技术是信息技术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而条形码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也称为条形码自动识别系统,一般由扫描器、译码器、计算机、打印机、显示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组成,其一般的识别流程: (1)由图形码编辑器生成条形码编码(2)打印机印制条形码标签(3)扫描器读取条形码(4)条形码转换成资料(5)计算机处理(6)输出条形码内容。
供应商在完成塑料物流周转箱的商品包装后,用图形码编辑器生成随机的条形码编码,在条形码内输入和保存生产厂家与商品的信息,并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条形码标签; 该条形码标签放置固定于箱体上透明塑料标识卡内,这样可以保护条形码不会因为物流周转和装卸过程中受到损坏,也有利于客户扫描条形码; 塑料周转商品箱在广大客户收货时,用扫描器扫描读取条形码,解码器转换成资料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可将其保存于客户的局域网或英特网的数据库内,网络内的各职能计算机终端上可按照需求随时查询并打印条形码内的产品信息。 条形码的使用,既可以避免不同商品混淆的发生,也可以确保商品信息的完整和安全,也有利于商品质量的追踪。
四、展望
塑料周转箱与条形码配合使用,具有以往传统纸箱所没有的优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以及化工、电子和物流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塑料物流箱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成为全球塑料物流箱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我国塑料物流箱的发展空间迅猛,塑料物流箱已成为传统塑料制造业中发展空间最为迅猛的行业之一,而且塑料物流箱年需求量也不断加大。需要改进的问题在于降低塑料周转箱的成本,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降低塑料材质强度与重量,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和再提高商品在物流转运中的安全。由于一维条形码存在着数据容量小,只能包含字母和数字,尺寸相对比较大,空间利用率低,条形码损坏后不能阅读的缺点,需要进一步改进避免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永刚:《纸盒纸箱加工技术》印刷工业出版社.2014.8.
[2] 郭彦峰:《包装物流技术》印刷工业出版社.2013.10.
[3] 刘遵忠:《防伪印刷与包装》印刷工业出版社.2014.12.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应用 ,项目设计方案 ,教学改革
【 abstract 】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defects existing in, combining modern vocational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fully arous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study, we from the course in the logistics work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oject design scheme" teaching method.
【 key words 】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project design,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物流通过运用许多新技术、新设备,尤其是现代信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物流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获得前所未有的提高。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企业迫切需要一批精通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熟练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从而对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讲授相关知识点来传播相关内容,学生被动地听课,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得到激发,学习效率也较为低下,一方面由于一些信息技术不太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而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乏合作与互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目前的教材在介绍相关知识时,理论教学内容偏多,实用性技能操作训练太少,难以满足物流行业生产实践的需求。诸多原因,造成本课程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传统教学方法在知识传授、思想传播方面是能起很大的作用,但在能力训练方面往往力不从心。所以造成很多学生学完这门课,成绩也合格了,但却说不出哪些能力提高了,似乎跟没学差不多。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学生没学到实在的技能,就否定了该门课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学方法应该要作相应的改革了。
2 “项目设计方案”教学法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针对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缺陷,结合现代职业教学的特点,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从课程在物流工作岗位上的实际运用出发,提出了“项目设计方案”教学法。
2.1 课程内容构成分析
物流信息技术包括了许多和物流业务活动相关的一些专业技术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条码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GIS/GPS技术、EDI技术、POS系统、ERP系统等。这些专业技术有的仅仅以概念的形式出现,有的则是包含了概念、原理和基本应用,而有的既有原理又有实践操作。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快捷、方便地掌握课程相关内容的操作技能,并通过操作技能的掌握来达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领会。我们可以把这些技术细分成一个个项目,然后通过设定相关任务,主要以相关技术设计项目方案的形式,分组完成设计方案如下:
组建物流信息平台。以小组为单位在机房实际组建内部网络,规模等于小组人数;各小组的内部网与教师组建的网络联通,构建起分公司和各办事处的信息平台硬件。
选择和安装物流信息系统软件。根据物流业务设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实理的功能和应具有的模块,在前面构件的网络平台上安装“中诺思的第三方物流管理软件”。
通过条码枪等自动采集设备对物流信息进地快速准确采集。在中诺思的系统中对货物的品名、产地、数量等信息进行编码并打印内用条码,用条码枪录入系统进行入库操作。
使用数据库或功能软件对采集的物流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加工处理。在数据库系统中独立调用、添加、修改录入商品信息,并把一个数据库中的信息复制并导入另一个数据库中。
通过网络技术(包括公网和EDI专网)进行物流信息的传递。通过信息平台,完成出库配送、核算等业务操作,完成信息调用、传输,以及更新数据库的操作,发现信息传输中存在的问题。
GPS和GIS的使用。练习使用常规的车载GPS系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挖掘GPS和GIS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并汇报研究成果。
为了能把该项目设计方案做好,首先需要做一系列的调研,调研方式可以是网上调研也可以是实地调研,调研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调研中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设计元素,方案设计前进行的调研所持续积累的时间越久、对目标思考的程度越深,那么,得到的结果就会越细致、越具体、越接近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还需要对该技术的类型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方案,帮助完成书本知识和应用技能之间的过渡。整个设计方案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功能:设备功能展示和操作,工作原理介绍和模拟体验,实际应用环境下操作流程展示和技能训练。由于课程涉及的专业技术覆盖面广、专业性强,同时在技术实现过程中还需要把复杂的技术简单化,为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借助更多的智慧,而这种智慧可以在企业中应用这些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身上找到,这些智慧来源于工作实践,可以帮助方案的设计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实践教学环境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2.3考核方式
高等职业教学强调对学生基本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培养,而目前的考试形式和评价标准还比较单一和片面,考试形式主要以记忆为目标,对技能的考核比重仅占最终课程成绩的一小部分。本着“按需施教、学习致用”的基本原则,教学过程逐步转向重点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因此,笔者建议在课程的考核中,采用过程考核方式,教师作为分公司负责人,负责对每个办事处小组的业务处理过程进行考核,同时各小组之间也相互监督进行考评,考核成绩作为每次任务完成的绩效考核依据,各个课程项目设计方案组合成绩取试,以考核学生的实践技能。课程考核形式的改革,更能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开拓学生的个性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7)
[2]张洪杰.《物流信息技术与管理》课程的改革分析与探讨[J].商业经济,2008(117)
[3]邓子云.《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定位问题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54)
【关键词】物流技术 发展模式 对策思路
一、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上的改进策略
(一)开发物流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优化配置。
在物流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物流信息及其相关信息,这些物流信息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物流信息资源开发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开发物流信息资源,就要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提供物流信息源,促进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借助有效的信息系统,才能得到完整的决策数据,对市场变化的响应更快速,企业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有效。
(二)立足现实,推动物流信息网络化,构建共享物流信息平台。
通过构建统一的基于Internet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保证物流信息畅通,是当今物流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物流信息的网络化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物流信息在企业内、企业间乃至整个社会共享的一种方式。物流信息已经以网络的形式将物流企业各部门、各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和零售业企业等连在一起,实现了社会性的各部门、各企业之间低成本的数据共享,从平面应用发展到立体应用。
(三)要建立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统一协调机制。
现代物流是一个行业涉及面广、服务领域宽和区域跨度大的综合性产业体系。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特别需要有全局观、前瞻性,需要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因此,有必要建立全国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统一协调机制。
(四)统筹规划,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整合。
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划,要充分注重全局性、前瞻性和实用性,重点是正确处理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和与我国国情结合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长远发展与近期需要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东西部地区之间物流平衡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新建物流基础设施与整合利用现有条件之间的关系,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
(五)突出重点,加快我国物流业的标准体系建设。
目前,物流信息标准的多样化、不统一、不规范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物流信息系统需要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伙伴、各个环节联结成一个整体,这就要在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EDI、GPS等相关代码方面实现标准化,物流软件也需要融入格式、流程等方面的行业标准,以消除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解决当前物流信息应用主要问题的思路
当前我国的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工作还存在方方面面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企业能够尽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的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领导重视,业务人员支持。
对如何搞好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企业领导和信息部门的负责人,面临诸多的压力、冲击、挑战和机遇。毫无疑问,领导和业务人员的支持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保证。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技术进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促进、互为依托。物流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不仅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还涉及到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工作方法和工作基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建设就是对企业的人、财、物资源及产、供、销环节在信息处理、工作方式、管理机制和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习惯等方面进行一次大的创新和变革。为了真正发挥技术的优越性,就必须对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有计划的调整,建立真正能够支撑信息化发展的技术、生产、物流体系。企业应用计算机与其说是技术问题,不如说是管理问题更恰当,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二)重视开发企业物流的信息资源
企业物流信息资源开发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开发物流信息资源既是物流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物流信息化的归宿。落实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就要保证物流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许多单位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信息源,因而大大影响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建设、积累和更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渐进过程,只有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才能获得准确、合理和充足的数据。 <BR>在物流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物流信息及其相关信息,如现有库存量、供应商信息、市场需求等。物流管理不仅仅是对物流过程的处理,还体现有关物流数据的处理,反映系统的历史和当前状态。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收集了包括订货单、存货单、应付帐、交易条款、客户情况等在内的大量数据资料和报表,同时还有大量的外部信息,这些物流信息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物流信息的建设可以减少库存,减少积压资金;采取正确的供应链,加速资金周转,保证合理运营周期;有效控制成本,降低开销,提高利润。更重要的是依赖有效的信息系统,得到尽可能完整的决策数据。对市场变化的响应更快速,企业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有效。
[关键词]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IT战略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2-0092-03
第三方物流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盛行,当时它是对物流环节的要素进行外包的一个主要考虑方面。在1988年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一项顾客服务调查中,首次提到“第三方服务提供者”。近年来,第三方物流已成为国内外物流产业发展的热点,而物流信息化则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据统计,我国近几年的第三方物流以每年16%-25%的增长速度发展。虽然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很快,但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信息化应用的水平还比较低。大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停留于单项应用阶段,绝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而拥有信息系统的企业其信息化需求也多数属于底层需求。借鉴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经验,企业需要做好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工作,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将规模做大做强,已经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1 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概述
一些传统物流企业的服务内容大都集中于运输、仓储范畴之内,对每个单项的服务内容都有一定的运作经验。而现代第三方物流的关键是如何将这些单项的服务内容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针对客户物流解决方案,即将仓储、运输、配送、报关、货代、船代、空代、国际结算物流业务集成为一体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其运作模式可用下图概括:
从下图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具有独特的商业模式,可以开发出一系列针对常见物流需求和问题的方案模型,包括物流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物流配送解决方案、全程的物流解决方案等。物流实践表明,物流解决方案应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来提供,包括客户需求解决方案和客户问题解决方案。
2 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概述
物流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采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建模与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以价值链、供应链、知识链管理为基础,快速、有效、动态和协调的配置各种物流资源,达到物流信息的融合,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增强物流企业自身的实力和竞争能力。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2.1单项应用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物流企业继续开发仓储和运输业务以外的物流增值服务,如物料JIT配送,它是一种时效性、专业性、准确性要求很高的物流增值业务,要求实现物料配送的电脑化管理,可以给客户提供库存报告、出入仓记录的查询、出货与补货通知以及货物的跟踪等服务。
2.2流程优化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第三方物流在开展JIT配送业务的同时,产生了从仓储、运输、流通加工、配送、报关、货代、船代到空运的诸多物流增值业务。随着业务不断地扩大,机构不断的增多,尤其是EDI、GPS/GPRS、GIS、RFID等技术的大量应用,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网络,为实现网络化的管理采取了部门信息化。
2.3过程集成阶段
从21世纪初期,物流企业通过合作与并购的形式整合优良资源形成了第三方物流、国际贸易等为代表的核心能力。物流企业以基于B/S架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来加速公司内部的管理效益,实现了物流、资金流、商流和信息流的统一,使得各个部门和子公司做到了无缝链接,实现了物流供应链上高效的信息交换,显著提高了物流运营效率,使得物流企业进入了物流信息管理阶段。
2.4信息融合阶段
受电子商务模式和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影响,第三方物流纷纷转型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如供应链层面的解决方案、物流信息系统服务等。第三方物流需要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使得信息可以快速、准确、有效的跨部门和跨地区传递,从而实现决策支持、业务支持等功能。对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物流管理,一些第三方物流目前只是刚刚开始探索,如何做到供应链层面的信息融合,把信息的作用发挥最大的价值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3 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瓶颈问题
我国的物流信息化发展至今,虽然有很大的提高和进步,但总体来看信息化应用的水平还比较低,大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停留于单项应用阶段,尚不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处理物流综合信息的能力,而拥有信息系统的企业其信息化需求也多数属于底层需求。困扰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的瓶颈问题如下。
3.1信息技术与管理变革结合不够紧密
在物流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管理思想变革相结合,通过流程重组和优化充分发挥两者的最大优势是第三方物流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而我国大部分第三方物流没有意识到这一事实,仅仅注重信息化项目和运用信息技术,忽视管理方面的因素,不能让信息技术发挥出最佳效果。
3.2物流信息标准化工作滞后
目前我国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还很不完善,物流领域里这种技术标准的多方面差异和缺陷不仅导致物流系统作业环节增加,物流速度降低,而且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使得整个物流网络相互之间难以做到兼容,数据难以交换,信息难以共享,商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难以形成完整通畅的供应链,严重影响了第三方物流的管理和电子商务的运作。
3.3物流信息平台发展缓慢
物流信息平台可以推动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进一步完善物流产业的管理模式,其建设的关键性问题是采用何种技术或标准,以进行不同系统数据信息的交换与整合。传统的EDI是大型企业惯用的极为有力的数据交换工具,但其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限制了它的发展,因此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问题亟待解决。
4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IT战略探析
电子商务是商业实体利用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各项商业贸易活动。它通过互联网来传播信息,实现客户与企业之间信息的沟通,从而提高贸易效率。对于电子商务中的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处理,通过互联网可以顺利地实现。但是物流则不同,物流是指物流实体的流通,正是物流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像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那样依靠互联网来解决。要发展电子商务,首先要提高物流水平。物流是电子商务的组成部分,也是电子商务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物流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电子商务实现程度的高低。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应当是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有效形成生产商、第三方物流和需求方的有机的供应链关系,从而降低整个商务活动的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并最终使产品的设计生产更好地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基于此,针对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未来第三方物流IT战略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供应链信息化管理为重点,以数据交换平台为支撑,带动企业管理信息化,物流运作信息化,大力发展以B2B为主的电子商务,全面提升第三方物流信息化整体水平。
4.1加强物流商业智能
物流商业智能的优势是在将第三方物流现有的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知识,通过整合历史信息数据,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数据展开深层次的分析、处理,为决策者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提高决策效率和水平。因此,无论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增强供应链可见性、供需预测还是在衡量公司关键运营指标等方面,物流商业智能都大有可为。从建立物流商业智能系统的技术角度来看,所需要的技术主要有:①数据仓库技术。物流商业智能系统的核心是解决物流应用问题,通过把数据处理技术与商务规则相结合以提高物流企业的利润,减少物流运作风险。②数据挖掘技术。通常采用机器自动识别的方式,通过应用分类模型、关联模型、顺序模型以及聚簇模型等模型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隐藏的规律或关系。③联机分析处理。主要通过多位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查询和报表处理。针对用户当前及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辅助领导决策。
4.2推动物流系统仿真
系统仿真技术作为系统分析、优化的有效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复杂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系统优化、方案比较、流程运作控制等领域。在现代物流行业,国外许多的物流配送中心设计、自动化仓储系统和物料搬运系统等工程设计中也都开始应用仿真技术作为有效实用的辅助设计手段。第三方物流要大力发展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建立并运行模型来进行多方案,量化比较,从而找到技术性和经济性的最佳结合点,这在复杂物流系统设计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另外,对于物流实验室的仿真研究可以模拟物流系统运作的全过程,不仅可以用于与高校合作科研,也可以使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和员工更加了解物流企业的运营规律。
4.3完善物流信息平台
通过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第三方物流不仅可以整合各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信息共享。还可以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加强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相关物流服务。另外,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为电子商务提供很好的物流服务,从而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并形成一个与电子商务系统高度集成的统一平台。物流信息平台主要目的是实现下面的功能,如右表所示。
4.4发展供应链物流管理
随着SCM、CRM、EAI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可以引用先进的集成供应链管理思想,将公司的信息系统和供应链中商业伙伴的信息系统在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的基础上集成在一起,形成整个供应链B2B甚至“协同商务”的新的商业模式,供应链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依据基于整个供应链的正确信息来协同各自的物流运作。从而实现精确、实时、动态的绿色物流,达到物流运作业务全面信息化。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管理应用
基金项目:2015~2017年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课题:“一呼百应B2B移动电子商务大数据实时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平台建设”(项目编号:201604010103)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7日
一、物流信息管理概述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物流行业的战略布局越发复杂,并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流本身作为一种服务行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其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本节主要从涵义与现状两个方面探究了物流信息管理,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涵义。不同国家对物流的理解和定义存在差别,就我国的市场经济布局来看,物流既是让物品流通起来,以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方式满足两地间的供求关系。由此延伸,物流管理就是指对整个物流活动进设计、组织、指挥、协调以及控制,使之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新时代,随着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越发意识到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一系列技术融入推动其现代化发展。如果没有物流信息技术的支持,物流产业现代化建设将成为一纸空谈,进而限制了其最终发展层次。综合来讲,物流信息有着十分明显的广泛性、复杂性以及实时性等特征,并随着市场经济变化不断更新,这就奠定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牵涉到了加工、包装、运输、装卸、存储等多个环节的设计与控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此外,物流信息管理还是一个多方参与的过程,对其提出了较高的质量要求。
(二)现状。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物流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根本性体现,同时还带动了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时至今日,受物流行业的影响,物流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在科技领域引发了剧烈动荡。究其根本,物流信息技术万变不离其宗,即仍以通信、软件以及业务管理为主,现已涵盖了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极大程度地改善了物流信息管理环境,对推进企业全面效益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注入背景下,物流信息技术的功能价值越发丰富,其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也越发广泛,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本文以物流产业发展为立足点,着重分析了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并相对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网络时代,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人员工作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服务结构优化,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对其健康持续发展大有裨益。现阶段,常见的物流信息技术包括条码技术、RFID技术、EDI技术以及GPS技术等,其在物流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表述如下:
(一)条码技术。条码技术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自动采集、输入单元技术,其一经问世快速在物流管理领域应用普及,极大限度地提升了物流效率及准确率。常规来讲,条码技术实现了信息自动扫描设计,相较于传统键盘录入数据的方式,其工作速率提高了五倍不止,尤其是二维条形码的应用更是承载了数千字符信息,并具有一定的自动纠错能力,因而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力且廉价实用的基础信息技术支持。简单而言,条码技术在物流管理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物品标识与描述方法,同时相关企业可借助自动识别技术、POS技术、EDI技术等,准确掌握物流产品在供应链上的位置,进而有针对性地做出即时反应。例如,在物流产品的收货仓储环节,工作人员可利用手持终端设备,自动扫描和录入相关数据信息,并根据种类划分归置到指定区域,如遇需求情况时可快速、精准的查询到。如此,既有效降低了人工投入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准确性,同时还满足了用户的即时查询服务需求。
(二)RFID技术。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简称,它是一种基于无线电广播通信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可被应用于各种恶劣环境中。相比于条码、Q码等扫描识别技术,RFID表现出了明显的特性优势,包括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隐蔽性增强以及记忆容量大等。此外,RFID属于非接触式无线通讯技术,可将芯片、点线等封装在塑料壳等容器中,因而可免受污染和腐蚀,环境适应性更强,同时还可利用无线射频读写器任意增加、删除、修改存储信息,操作性及应用性便捷。现实生活中,RFID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物流管理的仓储、运输等环节。以物流运输管理为例,企业可将电子标签嵌装到货物运载设备中,并通过RFID技术对相关车辆进行扫描,进而实现不停车监控,大大提升了配送速度。市场经济环境下,面对越发激烈的物流行业竞争,谁能大幅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就越能获得消费者认可,进而占据竞争主动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
(三)EDI技术。通俗来讲,EDI是一种基于电子数据交换的新型技术,它可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按照协议完成贸易、运输、保险、银行以及海关等行业信息的交换与处理全过程。综合而言,EDI技术最大的特点优势就是实现了信息数据无纸化和标准化,现已普遍应用于物流管理领域。在EDI技术的应用初期,其主要服务于美国企业间的业务贸易,但随着后续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它的技术结构更加纯熟,相对成本投入也降低到了一定水平,使得小型企业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全球物流EDI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其反应能力,同时还有效避免了信息重复,为其核心竞争力提升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需客观提出的是,互联网EDI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也使得相关企业面临着愈发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此外,电子单证的盛行,也导致物流相关企业缺乏纸质单证,一旦遇到法律纠纷则很难处置。因此,企业不单要充分发挥EDI技术应用的便捷性、高效性,同时也需关注其可能引发的信息安全事故,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方案。
(四)GPS技术。GPS的英文全称是Global Positon System,翻译成中文即为全球定位系统,它同时可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在物流信息管理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物流管理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商业数据信息都涉及地理位置因素。而GPS与GIS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对物流车辆的实时调度与跟踪、最佳运输路线导航等,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全面的查询服务,使之对自己的货物动态有精准的了解。GPS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还为车辆考核提供了必需的信息依据,对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有着显著功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企业可以软件工程理论为指导,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尽可能发挥GPS/GIS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监控和管理功能。此外,还需逐步丰满大众信息服务页面,通过GIS方式更加形象全面地展示相关数据信息。未来随着科技发展,GPS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还需深入探讨,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其服务功能。
三、结语
总而言之,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和必要。相信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物流信息技术的功能将越发完善,其在物流管理中的地位越发坚实。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作者希望业界学者持续关注物流信息技术发展动态,并结合物流管理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应用建议。同时,企业自身也需加强物流信息技术引入与建设,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总结更多有效应用策略,从而改善物流管理环境,从根本上控制总成本投入,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综合竞争力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轩慧慧.试论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6.5.
[2]李凤梅.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商场现代化,2016.5.
[关键词] 物流 物流信息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发展研究
一、概述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推动着物流行业产生全方位、多层次的巨大变革,特别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向物流领域的渗透,凸现了信息的巨大价值,对物流信息的识别、捕捉、传递、处理、存储的能力及其在物流信息技术与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直接影响到物流生产、经营、决策领域。
当前,物流领域正在发生一场革命,这就是物流要借助新思想、新技术对传统的运输业务、仓储业务、搬运装卸、包装分拣活动进行改造,实现不断地提高货物流通速度、降低货物流通成本、提高物流品质、加快资金周转、保证货物安全的目标。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是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人机系统。它不仅要考虑技术问题,而且要考虑组织问题和人的行为问题。应当指出,拥有信息不等同于理解信息,理解信息需要进行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然后采取行动,因为只有
这样才能够做到QR(快速响应)、JIT(即时)、ECR(有效客户响应)。
二、物流必须依靠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撑才能良好发展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建设。必须依靠各个行业、地区、企业的协同配合,借助于技术、管理、通讯和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分步骤、分层次逐步建设。
由于物流生产地与需求地存在空间差异,物流生产力的布局也不够均衡,为了做好物流生产业务,必须在物流信息捕捉上下功夫。目前,在各个地区建立公共的物流信息交流平台,对于降低找货成本、优化物流站点与线路就显得至关重要。
信息技术是物流系统应用的基础。在物流领域常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有:信息采集技术、识别技术、信息传递与转换技术、存储技术、查询技术等,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改善物流业务流程,提高物流质量。
在物流企业内部,在生产与运作、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借助于信息或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物流业务目标。比如,通过使用GPS技术与GIS系统,能够对车辆和货物进行跟踪,保证了货物安全,也便于客户随时随地查询。
三、我国物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1.取得的成绩
(1)物流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利用已开发建设的网络资源库,建立了交通运输信息网络(CTInet)网管中心,交通科技信息资源网的建设也推动了物流信息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
(2)物流企业信息化正在向实用方向发展
物流、电子商务的开展已经将运输与信息化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货运信息系统的开发成功,为企业构筑了货运信息平台,提高了运输效率。
(3)港口和航运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国港口企业已基本实现了生产调度、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的计算机管理,骨干运输企业集团在实现网络互通,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重视自身IT资源的增值服务,提高了竞争力。
2.存在的问题
由于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再加上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非常迅猛,客观上使得物流信息管理存在不少问题,概括起来是:一是信息化覆盖的广度不够,与物流建设粘结力不够强;二是信息资源缺乏统筹开发,共享率低,更新速度慢;三是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不健全;四是统筹规划力度不够,重复建设比较严重;五是信息类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物流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六是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四、我国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物流信息信息系统的建设要立足于物流业务本身,充分分析现实的物流业务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利用先进技术或实用技术来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分析、设计、实现、测试、使用与维护,使其成为既能支持生产又能支持管理、决策的有效工具。
1.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
根据实际需求,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交通产业、仓储产业等的升级。主要目标是:借助于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充分挖掘信息资源,在获取物流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信息识别与捕捉、分析与处理,关键是能够理解信息,借助于信息系统,进行快速响应,从而实现物流业务目标。
2.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保障
引入竞争机制,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效率和效益,使其在快速、持续、健康的轨道上不断前进。为此,要努力做好五个保障。
(1)组织保障
政府各级部门应大力加强组织领导,理顺管理体制。要加强各级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其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宏观调控和决策的作用。
(2)政策和法规保障
重要的政策和法规,主要由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制定。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措施保证,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促进社会各部门间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使物流信息与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3)资金保障
资金保证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物流信息化建设,需要发挥行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地筹措资金,多方位地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缓解信息化建设资金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
(4)人才保障
人起着基础性作用,要培养既懂物流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5)技术保障
实施物流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强物流信息化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
3.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实施重点
近几年,物流信息化建设应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和完善信息化规划和实施方案。以建设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相应数据库为龙头,推进公路、水路、铁路交通电子政务的建设。
(2)利用GIS等技术,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和共享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
(3)以管理部门、设计公司为主体,强化物流软件系统的应用工作。
(4)建设智能化的运输系统。
(5)以物流企业为主体,充分应用电子商务的新成果,加快物流系统的建设。
(6)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电子政务建设,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权威、可靠的政策、法规、经济与技术等信息。
物流企业是信息系统建设的主体。在推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坚持“总体规划、阶段实施、不断完善、逐步升级”的原则,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企业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改造生产工艺,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建立和完善企业因特网(Internet) /内联网(Intranet)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网络化。在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鼓励企业进一步开展电子商务,利用电子商务改变传统的交易方式,并建立与之配套的现代物流系统。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信息化市场正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基础信息化建设仍然是当前需求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关键词:任务驱动 物流信息系统 实践教学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适用性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既概述物流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又讲授物流信息技术的运用、物流信息系统的操作等实务内容,其应用性与综合性较强。教师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更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物流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物流信息技术与物流信息系统的操作等能力的重要途径。
任务驱动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首先由Breen和Krahake等人提出的教学理念。它是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的教学模式,即“在做中学,在学中用”。该教学法以学习性的工作任务为中心,在实施任务时,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者、学生为实施者的学习方式,可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在“做”中学,非常符合《物流信息系统》实践课程操作性强这一特征。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物流信息系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教学,教师应先根据工作内容、实训目标确定学习任务,再让学生围绕教师给定的学习任务制订方案、实施方案、完成任务,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获得新知识并提高技能。
本文以“商品入库及出库作业”这一实训项目为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物流信息系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过程。该实训项目不同于仓储课程中的“商品入库与出库作业”,仓储课程中“商品入库与出库作业”旨在让学生掌握商品出入库的基本流程及方法,在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该实训项目旨在让学生掌握自动化立体库的操作、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WMS)的操作、编制并打印条码的方法、RF手持的操作使用方法等。
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过程分三个阶段:课前准备、组织课中教学过程以及课后总结。本例的教学任务是“商品入库及出库作业”,应准备的教学资源有:物流实训室、自动化立体仓库、RF手持、条码打印机、WMS软件、供入出库的货物、任务设计书等。进入实践教学后,课中教学过程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组织实施。课中教学过程组织如表1所示。
最后,教师还要针对任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优点、各组的团队协作情况、获得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
三、结束语
由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实施过程可以看出,该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让学生通过一系列行动,在 “做”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学习专业知识;通过分析任务、资料搜集、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总结方案以及自评和互评等过程,较好地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综合能力。实践证明,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到《物流信息系统》的实践教学中,对于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分析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操作物流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的能力等有较为显著的作用,有助于高职高专院校实现培养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志宁.基于“任务驱动”《物流管理基础》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15):109-111.
[2]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10).
[3]李静.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10):149.
本项目为我院教研课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Y11-34。
作者简介:
关键词:物流 信息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2-0195-02
所谓物流信息技术是指在物流的各个环节,物流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它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最显著的区别。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给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也使得物流信息技术成为物流技术中心发展最快的领域。物流信息技术能够准确及时掌握物流过程中的各个动态,促进了物流点线面的结合,将物流从始至终连成一个整体,如同工厂里的流水线,不仅节省了时间还给客户提供了物流的可靠保障。
1、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
1.1 基本组成数据技术
在Internet的通信协议中,TCP/IP协议是一组至关重要的协议,TCP和UDP又是TCP/IP中两个非常重要协议。TCP被称为传输控制协议,它是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采用TCP协议通信的两台计算机必须首先建立连接,然后再进行数据传送,最后释放连接。
物流信息技术包括条码技术、射频技术、EDI技术、GPS技术和GIS技术等。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物流经营方式相继产生。物流信息技术提高了供应链的管理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物流行业的各环节的决策能力。
1.2 应用自动化设备技术
(1)综合运用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它是一种能自动分拣的设备装置,在分拣机上装有识读设备,能自动分拣货物到不同的组货通道,有助于工作人员来进行分拣操作工作。它的应用最主要的功劳是能够多批次、多品种以及多数量的分拣货物,大大提高了物流操作效率以及拣货的准确度。比如说北京市医药总公司配送中心,被拣挑出来的货物的数量和种类都会有提示,比起人工操作来既高效又准确。
(2)运用物流设备控制及跟踪技术。所谓物流设备的跟踪顾名思义就是对于运输中的物品进行实时跟踪,既可以运用传统通信手段也可运用RFID来进行。就我国目前而言,运用GPS技术来跟踪的比较多。在GPS技术中,所跟踪的主要是货运车辆,可以从中了解货运情况,从而及时调整货运状态。这种技术的运用大大的提高了物流货物运转的速度和质量。对于物流GPS追踪系统的管理主要包括GPS服务平台、定位设备以及信息通信机制等的管理。
(3)动态信息的采集技术。在诞生实时物流之后,企业竞争加剧,全球化的趋势更加的明显。它缩短了交货期,从而也缩短了产品运转周期,物流服务变成可控状态,保障了物流业更人性化的发展。ERP管理模式要求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间必须具备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实时信息共享,在一定的市场需求条件下,可以组建快速重构的集成ERP动态联盟。
对于货物的采集地、质量以及运输载体等等都有一个明确的说明,能够反映在物流的动态信息的采集中。在目前所用到的动态信息采集的技术中,最广泛应用的是二维条码技术,另外,磁条以及射频识别等用的也比较多。
2、物流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概述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最显著的优势是将货物的整个运输过程都处于可控状态,在方便了物流本身运输的同时,也使得委托者更加放心,使得物流行业变得更加人性化。它能够实时掌控物流信息,保障了物流的高效与及时。在未来的发展中,物流将全球连成一个整体,缩短各地的空间距离,更加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交流与联系。
2.1 物流需求的变化将推动物流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可反过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人们对于物流的需求将是多种多样的,各物流企业也需要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才能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物流企业专业化的发展则需要物流信息技术的全面支持。顾问在通过物流运输物品时,需要及时的掌握物流信息,那么各物流公司就需要进行实时的物品过渡与无缝对接。这些需求就需要计算机网络、射频技术等来进行。在顾客需求增加之后,物流的信息化是唯一的出路。物流企业能提供的新技术越多,顾客在寻求物流服务时获得满足感就越强烈。正如,消费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一样,顾问对于物流的需求也可推动物流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革新。
2.2 RFID产品将得到广泛应用
RFID技术正在日臻成熟,随着成本的降低以及成功案例的增多,使得其在市场上的价值日益的明显。运用RFID技术对货物的实时监控,保证了库存的透明性,而企业的起点门槛就变得稍低,有利于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RFID的自动读取功能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保证了物品分拨准确度的提高。通过实时监控供应链资产,操作人员对于产品详细信息能够及时了解,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整个物流过程的工作时间缩短,效率提高,工作价值更高。最近几年,由于技术的进步,RFID大大的降低了使用成本。而其还具有可见性、可靠性、绿色无污染以及读取速度快等优势,使得RFID技术在未来的物流行业将得到更多的应用于发展。
2.3 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与物流企业的管控模式联系更紧密
随着物流行业各种技术的成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物流业的发展潜力,很多物流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也有更多的大型国际物流公司在抢占中国的物流市场,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成为决定一个物流企业兴败存亡的关键因素。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工业的结合,各级政府要支持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物流企业的管控模式与运营模式决定了其所占的市场份额,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物流企业管控模式的转变,它将与管控模式一起提高物流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另外,第三方系统的信息集成建设将拓展客户的服务领域。就目前而言,我国物流信息技术虽然发展较快,但是还未形成规模,也不足以成为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与国外物流企业抢占市场份额最主要的竞争力是客户服务,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的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客户服务效率和质量。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越来越成为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而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也要打破原有的封闭模式,为客户提供网上查询服务、手机短信以及邮件等更多人性化服务。
3、结语
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物流业对于现代经济的发展也日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加快物流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广范围,更大程度,更高效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晓霞.孟令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趋势[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2).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模式 物联网
电子商务的运营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商品流通,再加上其具有成本低的优势,使得电子商务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了当前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消费习惯。而物流行业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辅助行业,以其高效的货物流通速度与物流信息查询等优势为电子商务而服务,因此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物流行业的进步,促进了物流模式的变革。
一、关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概述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即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商品的经营、销售以及流通,通过数字技术将商家与客户联系在一起,实现商品交换活动,而不用受到地域的限制。在电子商务中,不同的销售主体与消费主体都能够参与到其中,扩大了经营的范围,可以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对商务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十分迅速,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商务平台,消费主体能够借助这些商务平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销售主体则是在平台上进行各类商品的销售,因此电子商务前景广阔。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在积极拓展国内业务的同时,也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就必须转变传统的物流模式,发展新兴的物流行业。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一)物流模式制约了电子商务平台的拓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拓展,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到2014年为止,各类物流企业数量已经超过70万。尽管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是其中大部分企业在服务方面仅仅是提供运输服务与仓储服务,网络化程度较低,很难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无法提供完整的、数字化的供应链服务。无论是物流管理能力还是物流速度都跟不上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商务平台的进一步拓展。
(二)物流服务附加值较低
由于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当前在我国物流行业中,仍然以传统的物流企业为主,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发展速度滞缓,仅仅占了20%左右的比例,发展空间较大。而其他大型的物流企业存在着转型困难的问题,难以适应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物流体系改革,单纯地将物流活动作为运营的辅助,而没有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与改革。
(三)物流行业基础设施落后
在物流的过程中,运输环节与仓储环节是最关键的,这就要求必须建立起专业化、数字化的配送基地,完善仓储与运输设备,以改善物流基础设施现状。但是,当前我国物流行业中无论是物流基地还是配送中心等都存在着规划不合理,物流节点设置混乱等问题,使得物流节点与物流基地这两者无法有效衔接起来,降低了货物流通的速度。而电子商务的发展涉及到了大量的物流,如果在物流速度上跟不上的话,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2]
三、电子商务发展所带来的物流模式变革
(一)多功能化的变革
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传统的仓储与运输的物流服务已经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必须转变现有的物流模式,积极拓展附加业务,提高物流产业的附加值。例如,借助物联网的优势增加物流信息增值服务,为有需要的客户提供第三方物流信息、商业信息、竞争信息以及供应信息等。或者与第四方物流企业合作,建立起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囊括物流咨询、物流方案规划、物流运输与仓储、物流信息查询等环节,提供多元化的物流服务,促进物流企业在新背景下的发展。[3]
(二)信息化的变革
电子商务是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而产生的,其发展与互联网是息息相关的,而要实现物流多功能化的发展,同样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前提的,因此促使物流产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不仅仅是电子商务的要求,同样也是促进物流模式变革的需要。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应当体现在供应链上对不同物流信息的搜集与反馈,这就需要借助ECR以及JIT系统,通过对电子标签扫码的方式以获取物流信息,并将之录入到数据库中,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全球化的变革
电子商务本身也具备了全球化的特点,而当前我国的物流行业正逐步与世界市场接轨。这就要求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下,促使物流模式向全球化方向的转变,在世界各地建立起统一的物流体系,并与其他国家的物流企业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从而为国际间的商务贸易、跨国货物流通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但是在这一变革势下,对现有物流行业的管理模式、人才素质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实现物流模式的全球化变革,就把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加强对专业化的高端物流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应对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建立起全球范围内的物流网络。[4]
(四)社会化的变革
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与拓展,物流行业在物流服务提供还是供应链方面,社会化分工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在生产环节,制造商所需要的原材料等都需要通过物流企业提供。而在销售环节,商品的运输与流通都与物流服务紧密相关,因此无论是生产制造方还是商品销售方,为了节约物流成本都需要与物流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优化物流资源的配置,改善物流速度。这就要求物流企业朝着社会化的方向房展,以迎合不同客户群体专业化的需求,实现物流服务的进一步细化。
(五)系统化的变革
要促使物流行业的改革与转型,就需要建立起系统化的物流体系,将物流服务拓展到生产――销售――售后整个供应链,将供应商、物流企业以及客户这三者纳入到一个整体中。这样才能够保证在物流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达到统筹安排的目的,从而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效率。[5]
四、结束语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当下,物流模式的变革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为了进一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就要实现物流模式向多功能化、信息化、全球化、社会化、系统化方向的变革,促进物流行业的调整与升级。
参考文献
[1]拱宪军.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29:91.
[2]李峻峰.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商业模式的对策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13,02:4-6.
[3]杨玉婷.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研究[J].商业故事,2015,14:35-36.
[4]张泽.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J].商业故事,2015,28:35.
关键词:物流信息联盟 物流信息技术联盟 物流金融/保险联盟 合作运营联盟
1合作联盟概述
目前,大部分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都是由政府投入部分资金,以"公益性、公用性、公共性"三公性为主,只注重社会效益,而不太讲究经济效益。但政府的投入是有限的,为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能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能更好的为政府、社会、企业、个人服务。
联盟是介于独立的企业与市场交易关系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是企业间由于自身某些方面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长期的契约关系。
物流联盟是以物流为合作基础的企业战略联盟,它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为了实现自己物流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松散型网络组织。
2合作联盟的方式
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由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限公司承建与运营。经过近六年的摸索,探索了一条以物流信息为主的合作联盟运营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由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限公司发起的湖南省物流信息产业联盟,现加盟的企业有70多家,联盟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以"共同发展、合作多赢、共同超越"为宗旨,在联盟合作协议框架下开展双边或多边合作。联盟覆盖了物流、IT、通讯、金融、保险、院校、网络、安全、运营、服务等领域,从而引导物流产业和市场向着现代物流的方向发展。
2.1物流信息联盟
把政府管理部门信息、政府职能部门信息、工商税务信息、行业信息、物流金融信息、物流保险信息、物流企业等各类信息集成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来,同时与周边省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信息进行实时的交互。组建物流信息联盟,实现信息共享,把信息流和资金流、物流、商流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为物流企业完成各类工作提供支撑,还起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物流企业进行信息沟通的枢纽作用,从而为政府的宏观规划与决策、应急物流、军事物流提供信息支持,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2物流信息技术联盟
与相关专业技术研发企业开展了物流信息技术联盟,把最新的信息技术如条码技术、RFID技术、GPS/GIS技术、通讯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物联网技术、数据交换技术、APP应用技术等融入到平台建设中来,不仅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提供了网络基础和技术保障,还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服务,从根本上改善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特别是对中小物流企业实现信息化提供了有效途径,促进了中小物流企业向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推动了物流企业信息化进程,从整体上提高全省物流服务水平,有利于实现把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到物流产业中来。
2.3物流金融/保险联盟
与部分金融、保险机构进行了联盟,不仅满足了物流企业融资、代收代付、网上电子交易的需求,还解决了物流企业受损后的后顾之忧。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供了资金结算、资金归结等全方位的运营支撑服务。
2.4合作运营联盟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生存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靠政府的项目支持是很难满足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通过联盟,合作开发市场需要的运营产品和服务,包括软件、APP、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租赁服务、培训服务和运维服务等。通过合作运营,在起到一定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给企业带来了活力,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能更好的满足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的需要,为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3 合作联盟的成果
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合作联盟,为合作伙伴在产品、收益、成长方面带来有效提升,真正做到了"既制造蛋糕又享用蛋糕",进而助力物流产业的发展。
3.1相互合作、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通过信息联盟,企业相互交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整合各家信息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了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运营效率和效果等。
3.2强强合作、节约成本、利益共享
通过技术联盟,掌握了核心技术、获得了技术优势。推广各家已开发出来的成熟产品,减少重复劳动、降低了(供方)产品开发成本,减少了(需方)企业的投入,使供需双方实现利益最大化。实现了产品和服务向专利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技术上向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3.3共同发展、共同超越、合作多赢
通过联盟,不仅增强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感,降低了合作的风险,还可以加深企业与企业之间更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在观念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达到统一,最终实现了企业与企业双赢、企业与行业双赢、企业与政府双赢,实现了物流产业高速、跨越式发展。
4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创新速度加快,单个企业具有竞争所需的一切资源变得很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只有通过合作联盟,才能进一步凝聚物流平台的各种创新资源,进一步增强物流平台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物流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和延伸,推动物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能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光琦.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的三个瓶颈[J].中国储运.2009年12期.
【2】李昕等.政府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的思考[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年11期.
【3】陈继军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前景研究[J].物流技术.2010年01期.
【关键词】烟草;现代物流;智能物流;RFID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联系生产和消费、城市和农村的纽带。随着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先进的现代物流业务已成为降低运营成本、改进客户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最及时的连接和最高效的运转,对整个行业产业链、供应链进行梳理、整合和提升,是增强我国烟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1、智能物流概述
智能物流(Intelligent Logistics,IL)是基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流通和管理技术,完成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项基本活动的整体智能社会物流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本人认为,单纯的自动化不是智能,自动化仅仅是让机器模拟人的行动,而智能化是让机器学会人的思考,与简单的机械化模拟相比,有学习、有分析、有区别、有应对才是智能的特点。
2、智能化与物联网
物联网是将其用户端扩展到任何物品之间进行信息通信的一种网络。狭义的物联网可以按字面理解为把物联成网,即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标准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联接起来,以实现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动态跟踪,精确定位,随时监控和有效管理。
对于现代烟草物联网的智能化,一方面通过横向整合,实现同类资源集约化,可以从烟叶生产到最终消费者购买卷烟,对物联网追踪的各个散点进行整合分析、实现信息共享,各点有机联动;另一方面通过纵向整合,按专业化类别对流程各个时期进行信息归类,深加工后使各个环节更加优质、高效。
3、智能化与供应链协同
供应链协同体系的智能化应用,是为优化供应链决策,每个供应链成员不仅对自身局部优化,还考虑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影响,与其他成员协同运作,达到智能配货、补货、协调的目标。在交互过程中学习,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其供应链协同复合智能体系架构图如图1所示:
4、智能化与仓储分拣
物流智能作业系统采用基于声、光、无线电、移动计算等各项先进技术,实现物流仓储与分拣的实时监测、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在仓储管理中与射频识别技术相结合,比如可不开箱检查,提高出入库效率;能缩减盘点周期,实现对库存物品的可视化管理;能够精确掌握物资情况,优化合理库存。
5、智能化与园区管理
烟草物流中心园区内的管理大致分为人员、车辆、用能管理三个方面。对于工作人员园区整体管理平台对其除了实现一卡通后勤管理功能外,进行智能化管理,比如智能会议签到,系统根据会议类型通知参会人员、授予权限,动态显示出席人员数,生成到会名单等;对于来宾,餐厅自动识别,并产生联动服务,如LED显示屏欢迎、语音报名,自动门禁、呼梯等控制功能;而对于非法人员,报警追踪人数、体貌、路线等记录在数据库。车辆管理细分为送货车智能调度、供货车智能引导、公务车智能派遣、汽车智能防盗等四种情况;对于用能管理分为水、电、油等主要能耗的监测管理,系统根据不同的场合、时间、不同的气候环境提供舒适、适用的光照。
6、结论与展望
智能物流作为一种充满潜力的信息化技术,将各类管理平台集成整合、深入挖掘分析,实现物流信息的智能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社会物流资源,有效提升物流过程的整体运作水平。然而,新技术有其先进性,也必然有其局限性,最突出的表现为新技术的成本较高,如何把握好新技术的投入与产出是智能物流信息化未来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 程国全 张庆华等.物流信息系统规划[M].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4.6.
[2] 朱昊.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趋势浅析[J].现代物流, 2002 (2):23.
【关键词】信息网 物流 网站 呼叫中心
中图分类号:tp39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244-02
一 、背景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热的进一步升温,物流行业有了新的发展趋势,最显著的一点是物流业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迈进,物流业的发展应该从早期单纯的以货物集中管理(配送)转变为信息化的综合管理。
山东省临沂市是中国长江以北地区著名的商贸物流城,有“商贸之都,物流天下”之美誉,现有专业批发市场70余处,市场占地约8000亩,总建筑面积500多万平方米,经营摊位4.6万个,从业人员近75万人,专业物流配载市场30余处,专业运输业务3万多户,商贸物流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山东省临沂市联通公司结合临沂市商贸物流城区位优势,建设联赢物流网,开发适用于物流产业的信息化产品,整合临沂市分散的物流信息资源,促进临沂物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 、系统建设目标
本系统针对临沂独有的物流从业用户,包括物流园区、配货站、运输车队、运输业户,开发物流信息化应用系统,提高用户服务深度,为用户提供全新的业务管理方式,提高用户盈利空间。系统采用网站(cnly56.com)+客户端(联赢车管家)+呼叫中心(9600656)模式,综合使用联通公司语音、宽带、网站、手机、短信等多业务,为各个物流企业建立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力求企业、客户业务信息、接收即时、便捷、高效,使企业效益的不断增加,提高客户满意度。/
三、设计原则
1统一性
统一平台网站:中国联赢物流网—cnly56.com
统一对外客服:9600656,专业坐席24小时服务;
统一客户端:联赢车管家;
统一短信接口:106559656;
统一对外宣传。
2实施简易性
采用网站、语音、短信、手机等综合手段接入,可以提供电话、web、客户端、短信和手机客户端服务,并能接受现有所有的通信服务接入,支持自动和人工方式。
3安全稳定性
系统采用web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分离的方式,web服务器采取双机热备,提供自动备份功能,能够对客户提供7x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并在一定情况下采取集群服务方式。
4开放性
系统采用linux平台、mysql数据库系统,采用开放性免费策略,具备很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
四 、统整体架构
1 系统应用架构
山东省临沂市联通公司开发的联赢物流网系统包括:联赢物流网网站—cnly56.com、联赢物流网信息客户端、联赢物流网车管家客户端(此二客户端将进行融合),通过门户网站的展示和网站客户端的融合,以实现对物流行业客户的综合开发。/
(a)物流用户通过联赢物流网网站注册会员,可以通过语音、短信、网站实现信息查询及,并通过证件查询、车辆定位、会员电话、会员短信实现系统增值收入。
(b)系统后台对系统接收数据进行整合匹配,分发给联赢物流网网站、联赢物流网客户端,实现用户服务。
2 系统整体架构描述
联赢物流网网站域名为:cnly56.com,是联赢物流网物流信息门户,向公众用户开放,提供物流车辆/货源信息查询(联系方式需注册可见)、物流软件下载、物流政策信息、物流专线、诚信物流企业展示、物流周边信息查询等。
联赢物流网车管家客户端综合使用语音、短信、手机定位、身份证查询、保险套餐等手段提供给物流运输公司公司提供全面的车队信息化管理手段,物流中介公司也能使用此客户端建立起自己的虚拟车队。
3 系统网络拓扑
联赢物流网中心服务器包含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仅开通web服务以提升安全性,采用静态页面以提升浏览速度。用户可以采用web页面、电话、短信、客户端等多种方式获取物流信息服务,改善自身业务模式,提升盈利水平。
五 、系统功能
1、概述
本平台包含三大功能模块,分别是
中国联赢物流网网站:cnly56.com,主要提供会员注册、web浏览等网站基本功能;
呼叫中心平台:9600656,为用户提供业务咨询及语音信息;
客户端软件:联赢车管家,提供用户下载软件,通过软件客户端进行浏览。下面分别对以上三大模块进行详细解析。
2、信息网站
联赢物流网建设专用网站:cnly56.com,向公众用户开放,提供物流信息(车辆/货源)查询、物流软件下载、会员服务、业务介绍、物流政策信息、物流专线、诚信物流企业展示、物流周边信息查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