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5 14:40: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会创新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群众文化,是当今文化建设领域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至关重要的社会功能,直接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一方面它对于社会群体具有交流、娱乐、团结、群体认同、仪式、符号、象征等功能,另一方面它为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平台,开辟了文化产业市场,孕育了精英文化。但是,我国对群众文化的认识不够充分,缺乏相关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等方面的关注。要想加快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加强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研究并推进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群众文化;社会功能;创新发展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各面的发展,我国文化繁荣也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公民个人文化水平和素质修养的提升以及国家软实力的增强都有赖于贯穿整个历史进程的、先进的群众文化。科学的群众文化为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以及不息的生命力,我们需要围绕人们最为根本的文化需求,创造性的展开群众文化建设。
1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概述
1.1群众文化的含义
群众文化的概念一直以来都不是特别明确,它以多样的形式渗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群众文化有着较为普遍的意义,很显然它是对群众而言的,但也彰显了我国的民族风貌。从文化现象来说,社会由人类、文化和自然组成,人们需要通过一些活动来在职业之外放松自己、开发自己,而群众文化则隶属于最多人参与的文化类别,它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现实意义重大。而从文化建设角度来说,群众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是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建设的重要分支,它与当前的精英文化齐头并进,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密不可分。
1.2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第一,娱乐与交流功能。娱乐与文化交流功能作为群众文化最为基本的社会功能,强调个体对群体娱乐交流活动的本能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群众文化是可以看作老少皆宜的、艺术要求低的主动性、群体性娱乐交流活动,这往往是志同道合的群体之间的娱乐,能让人收获真正的欢乐。在工业和后工业转型期丰富的文化生活使得人们能够在关系日渐单薄的现状中提升幸福感,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群众文化能迎合人们的娱乐和交流需求,并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第二,仪式与团结功能。从早期的巫术礼仪到较为先进的宗教仪式,从民间仪式到国家政权的政治性仪式,深刻阐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各类型仪式的需求。就我国而言,是极为重视人生礼仪,因地域不同而具有多样的习俗、规矩,而这些往往又与群众文化休戚相关,群众文化使得仪式更为庄重威严。另一方面,群众文化凝聚社会成员,有利于团结个体。较为轻松的环境和氛围,参与者众多,推进了新的社会团结,社会成员之间的友谊也得到增强。第三,符号象征功能。当前,好的文化形象能给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和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带来更好地政治、经济利益,而塑造文化形象需要具有代表性的符号。群众文化能够最全面、最彻底地反映一个地区或民族的风格魅力。群众文化的质量与现状,通过最方便、最直接的方式最直观、最生动、最具活力地展现了良好的自身形象。群众文化作为一种符号和象征,其不断继承和创新,也使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形象不断更新、优化和延续,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2群众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
2.1围绕“大文化”背景,紧跟时代节奏
所谓“大文化”背景即是指群众文化发展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群众文化无法脱离于这样的环境而独立生存进而发展壮大。群众文化生态环境由于地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因此开展群众文化建设之前要综合考量不同地区的历史传统、、社会组织、群众生活习惯等,因地制宜,合理地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例如新疆地区,它聚集了多个民族,各民族间文化碰撞交融,形成了各具特色、多彩多样的民族文化发展局面。因此,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深入挖掘文化特色,使得群众文化更为本土化,能够满足当地人民的审美特点,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谐。
2.2以人为本,从群众最真实的文化需求出发
群众性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人为本是文化建设的重大历史性课题,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在开展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意味着其服务对象是群众,着眼于群众内心最真实的文化需求,积极统筹各项改革任务,能够得到群众认可,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社会,强调群众获得感,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乐趣,重视培养、引进和使用文化人才。
2.3科学统筹改革,积极创新
每一种文化思想体系都应该具有继往开来的精神特质,并且能够把握时代脉搏,科学统筹改革任务,积极创新,使得文化思想体系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走出保守迂腐,保持新意和生生不息的活力,实现存在价值。社会的发展进步依赖于创新性思维。群众文化需要在不断总结中,充分发挥改革创新的力量,让群众文化与时俱进,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繁荣昌盛。这要求群众文化建设不能故步自封,突破落后的传统模式,寻求个性化发展,使得群众文化更为多元化和细致化,满足各层次各阶层的群众的需求。群众文化群众的发展应该切合实际,激发群众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
3结语
群众文化是面向大众的,促进人们利用空闲时间进行日常交流活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实现自我价值,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社会文化现象。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只有不断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才能更好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从而促进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些意味着我们要深刻认识群众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了解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对于满足个人需求、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效用。群众文化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唇齿相依,必须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变革,建设愈加蓬勃发展的群众文化,碰撞出更为绚烂的火花。
作者:蒲霞 单位:凉州区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
参考文献:
[1]刘荣霞.浅析群众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创新发展[J].大众文艺,2016(01):22.
一、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基础创新发展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之父”戴维・F・利诺维斯对社会责任会计的定义是:运用在社会经济领域的会计学,它将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科学和经济学方面的内容,还将涉及国家收入,社会项目的评估,会计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社会审计等问题,其目的就是对社会费用和社会收益进行确认、计量和揭示。该定义不仅将社会责任会计的历史使命进行了透彻的阐述,同时告诉我们,社会责任会计在产生之初,就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会计理论,而是会计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等的融合。
传统的会计理论有着经济现实的基础,但却很难找到经济理论的支持。而在社会责任会计所应用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中,经济学却始终处于中心地位。1819年西斯蒙弟首次提出“社会成本”概念后,克拉克在1923年建议用社会成本保全来核算社会责任,制度经济学代表W.卡普在20世纪五十年代试图以货币为手段对社会问题进行揭示,而福利经济学也极为强调社会责任。
传统会计理论下的企业仅仅是一种经济存在。而社会学的发展使得人们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问题,人们发现企业不仅是一种经济存在,而且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只有以这些社会关系为基础,企业才可能生存、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其经济性目标;也只有如此,企业才能与社会、公众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因而社会学提供的理论基础告诉人们,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谋求与社会利益相协调一致,并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因此,在这一基础上,传统会计必然会延伸到社会责任会计。
传统会计的作用是维护产权利益、反映产权关系、明确产权责任,是受产权主体之托而存在和发展的,受托责任的涵义包括了资源受托和社会受托。而社会责任实质上也是一种产权责任,也需要计量和确认。这种受托责任的扩展就是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会计学基础。所以,会计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程度也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
二、社会责任会计目标创新发展
传统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对企业内外利害关系人提供会计信息,其投入产出的信息中并不包括对社会的责任。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会计计量和报告目标显得过于狭窄,它并不能反映各社会团体的利益以及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而社会责任会计则要求企业控制与调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系,并把实现三者同步最优发展作为会计的目标,要求为相关客体揭示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成本信息,从而扩大传统会计的职能,改变了财务会计目标过于狭窄的不合理现状。其直接目的是通过计算和记录企业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向政府及公民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便于了解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
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会计目标的定位还仅限于围绕微观经济效益这一狭隘功能,而忽略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我们应该用经济手段计量和约束企业的社会义务,缓解和协调企业与社会之间在环境、资源等方面的矛盾。必须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会计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确定,并建立起独立的对企业社会效益考核的指标体系。
三、社会责任会计假设创新发展
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以及权责发生制假设是构建传统会计理论结构的基本前提。在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下,在传统会计假设的基础上,内涵与外延可能发生较大变化。
传统会计的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是独立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制约了企业的核算空间。在这种会计模式下,一个会计主体只以其本身的经济利益作为经营的目的,根本不考虑不同会计主体之间的社会公平问题。而社会责任会计计量和揭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它是站在全社会角度来核算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因此,社会责任会计已经突破了单一的企业经营空间,站在全社会角度来核算企业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按照这一主体确定方法,会计的处理范围将得到扩大,可将游离于传统会计核算范围外的不经济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实体的界限就能包括一些环境性活动。
传统货币计量假设下,会计核算、计量都要应用货币作为计量尺度,会计系统所能向外传递的信息也是货币化的信息。而在社会责任会计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多种多样,很多社会效益很难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而且大量的社会责任是以非经济形态存在的,这也动摇了货币计量假设的基础。传统企业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不能适应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不能像传统会计那样单纯地使用货币计量单位。由于有的社会责任是不能用货币来计量的,如顾客满意度,因此,社会责任会计在履行反映职能时要引入多重计量属性,即在社会责任会计中同时采取货币和非货币两类计量形式,并在必要时引进价值判断。
四、社会责任会计原则创新发展
目前,按照新会计准则,传统企业会计原则有客观性、重要性、可比性、及时性、清晰性、谨慎性等八条。而社会责任会计除传统企业会计的八条原则同样适应以外,强调的原则还有:
(一)社会性原则。它要求企业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而不是自身的角度来反映经济活动,对企业进行考评,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争取双赢。
(二)政策性原则。会计活动应遵循国家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并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要有所反映。
(三)强制和自愿相结合原则。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一些企业不惜牺牲社会效益来获取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对企业最低限度的披露做出明确地强制性规定。对主动披露尽可能多的社会信息的企业,社会公众和政策应予于支持和鼓励。当然企业也应主动提供在环境保护和社区建设方面自己所做出的贡献。
(四)灵活性原则。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内容很多,因此要对不同企业、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核算内容和方法。在充分借鉴西方较成熟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和方法过程中,结合我国实际,可以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环境机会成本等计价方法,并不断完善,逐步进行推广。
(五)预警性原则。传统会计的会计主体只局限于自身而忽视整个社会,结果容易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社会责任会计在讲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提高社会效益,使得经济、环境和社会能够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五、社会责任会计要素概念创新发展
传统会计理论的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在社会责任会计体系中得到了演化和创新,形成了社会责任会计独立存在的概念体系。社会责任会计不是从微观经济角度计量和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而是从宏观经济角度计量和反映企业社会目标的执行情况。为适应社会责任会计的要求,其所应用的会计概念不同于传统会计的会计概念,会计确认的内涵得以扩大,现有会计报表要素需要重新界定、拓展,以提供正确的社会责任信息并对其进行有效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一)社会资产是指企业为实现社会目的而投入的资源和已获得的成果,是可在将来为社会提供经济利益或贡献的各项资源,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和计价形式。资产类要素中应包括自然资源,将其归入到企业价值运动的核算之中,有利于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负债类要素中应包括社会负债。社会负债指企业由于现行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失或破坏,是一种已经形成的由企业负担的经济责任,需要企业在将来用资产或劳务来偿还。它不同于财务负债,因为它是由于现在生产对社会所造成的、要在将来用自己的收入偿还的一种损失,应包括应付工资以及企业对社会和环境造成损害所应赔付的费用。
(三)所有者权益类要素应包括社会产权。它是指各社会团体在企业中所拥有的要求权,这种要求权不是法定的。因此,它与传统会计的股东产权的性质是不同的。但通过建立社会团体产权账户就可以确认各社会团体在企业中所拥有的权益,通过社会团体产权的计量,可以为社会目标的制定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确定一个必要的依据。
(四)收入类要素应包括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指企业实现社会经济业务所增加的资源或为社会带来的收入,主要衡量企业的生产经营给社会带来的正效应。具体包括质量效益、环境效益、充分就业效益、社会保险及教育效益、外援效益及其他效益。
1 创建服务型政府,做好顶层设计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在便捷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的同时,能够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由“多头分管”向“协同管理”转变。基层政府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引导者,自身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对农村社会治理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以创建服务型政府为宗旨,围绕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做好顶层设计是目前政府的核心发展方向。一方面,当地基层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需依托“互联网+”的各项先进技术,充分结合“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建立符合现阶段农村群体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的激励评价机制,并建立和完善治理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保障机制,为实现农村社会治理高效性、有效性和科學性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基层政府机构在运行过程中,还需加快对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信息平台整合,从而利用各项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一套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而在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由“多头分管”向“协同管理”转变,从根本上提高管理的高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整合农村信息资源,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的综合化管理目标
经大量科研数据分析可知,目前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代社会,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有效提高新农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整合农村信息资源,而后建立社会矛盾联动化解信息库,是实现现阶段农村社会治理综合化管理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从目前来看,在当前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依托“互联网+”的各项先进技术,建立农村社会治理与服务综合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农村网格化管理及社会组织的作用,是提高基层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的主要举措。从目前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代社会,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为满足自身以及家庭生活需要,不少青年劳动力纷纷前往城市地区,农村人口发展极不平衡。因此,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社会的高效治理,基层政府机构需以常住、流动、“三留守”人员为主要对象,建立农村人口基础信息库和社会矛盾联动化解信息库,加强对辖区内特殊人口的重点管理和重点帮助,达到积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目的,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由于计算机网络应用普遍,人们对电子信息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故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为有效提高农村治理质量和治理效率,基层政府机构不仅可通过采取推行电子村务的方式对农村进行全方位、动态式和便捷式的管理,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以期在引导农民逐步适应电子信息技术某些功能的基础上,为后期政府人员开展网络治理工作的治理目标上打下坚实基础。
3 整改政府管理方式,以期通过“一站式”服务实现农村治理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可知,基层政府受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影响,内部工作人员在日常农村治理过程中,仍遵循传统的治理理念,采用传统的治理手段,极大地降低了治理质量和治理效率,造成政府管理资金的极大浪费,对农村整体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基层政府需要探索出一条深受农村人民群众欢迎的农村社会治理新途径,需多采取几种管理方式,然后对管理方式所取得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进而选择出一条最适合的治理策略,为提高农村治理的整体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在当前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信息化产业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农村发展技术手段,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要想从根本实现农村合理化治理,基层政府机构必须依托“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构建加快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机制。一方面,基层政府管理人员需对管理网络进行细致化分析,在整合当前农村社会治理各项基础数据的基础上,为信息录入渠道、沟通渠道以及畅通社情民意收集渠道的拓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基层政府机构通过采取构建综合性、集成式社会治理服务信息平台的方式,对行政机构不同部门的信息数据库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在确保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情况下,通过使用有限的公共社会资源,确保政府充分发挥各项效能。同时,在当前现代化产业发展模式下,基层政府机构通过对传统农村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赋值结构进行重组和再构,从而通过“一站式”服务模式,为农村治理的科学性、高效性和有效性奠定坚实基础,进而为农村产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4 依托“互联网+”技术,推进网络问政制度化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网络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和网络传播渠道,在提高基层政府“软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目前来看,由于近几年农村产业建设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网络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使用频率不断提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便捷,但加大了基层政府机构的管理难度,进而给农村整体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网络现代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双面性,因此,基层政府机构要从根本上实现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必须在管理过程中,切实保障信息化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覆盖农村各个环节,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首先,基层政府机构需推进网络问政常态化、制度化发展,在构建网络舆论建设的基础上,借助社会舆论力量对农村实施个性化、主动式公共服务的虚拟社会治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其次,基层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社交平台,公开某些党政建设信息,拉近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从根本上提高治理的高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最后,提高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基层政府机构要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全局服务的信息化社会治理体系,提高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建设的针对性和倾向性,覆盖农村各个环节,为实现动态跟踪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5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城乡建设精细化管理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从根本上实现社会治理信息高速流转,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对农村社会治理策略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是当前基层政府机构的核心发展方向。同时,在城市一体化发展中,为有效提高治理效率和治理质量,对城乡建设进行精细化管理是目前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赋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变革的历史使命。简单来讲,城乡一体化是当前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然后对其进行统筹谋划、综合研究,以期确保农村地区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进而为其整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发展规划。换句话讲,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基层政府机构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对农村高效治理的目标,需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采取合适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策略,为农村城乡一体综合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方面,在治理过程中,基层政府机构需分别利用城市以及农村各自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促进两者之间进行优势互补的同时,为城乡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层次、形态、类型的城乡空间信息管理需求,基层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可通过对城乡事物的灵活部署以及合理化调度,为实现统一管理和弹性扩容目标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充分有效解决当前信息管理过程中计算和分析能力的集成和反馈等技术难点,通过采取建立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相关制度,为实施城乡建设精细化管理机制打下坚实基础,进而为提高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创造良好条件。
6 结 语
关键词:高速铁路;现代服务业;城市功能;两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2
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提出,到2020年全国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6万公里以上,以高铁为主骨架的快速客运网将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武汉是全国六大路网性客运中心之一,随着合武高铁、武广高铁、汉宜高铁、石武高铁等线路相继通车,以及武咸(武汉至咸宁)、武黄(武汉至黄石)、汉孝(武汉至孝感)等城际铁路的加快建设,武汉正快速进入到“高铁时代”,这为武汉社会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一、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
目前,现代服务业产值已占全球GDP的40%以上,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更达60%以上。随着高铁时代到来,各类生产要素有可能在武汉集聚,武汉可借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生产业
高铁开通将进一步加快沿海发达地区生产基地向内陆转移的趋势,尤其是部分产品市场在国内的企业可能将会加强产业转移的步伐。随之而来的,现代物流业、国际贸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现代会展业、中介服务业等一大批生产业企业也将会加快转移步伐。武汉应提前布局,做好相关规划工作,大力促进生产业发展,完善制造业服务体系,把武汉打造为中西部最具吸引力的生产业枢纽,为更高水平地发展现代制造业奠定基础。
以物流服务业为例,高铁建设使铁路客货分离成为趋势,这将直接促进了铁路货运业发展。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后,京广铁路武广段的货运能力相当于日均增加33对货物列车,折合日均4000车、25万吨左右。作为国家规划建设的铁路物流中心城市,武汉应抓住高铁通车带来的货运发展机会,大力推进铁路物流服务业发展,并使之与航空、水运、公路等物流体系衔接起来,打造以海铁联运、公铁联运为主的多形式联运服务体系。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武汉应充分发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节点作用,发展站区仓储、运输、查验、托运等服务业态,并引入海关、检验检疫、结汇银行、保险公司及货运服务机构,打造铁路集装箱物流服务区,加快武汉铁路物流与国际航运、国际市场的直接对接,提升武汉的铁路物流服务水平。
2.大力发展以文化、休闲、旅游为龙头的现代生活服务业,打造新兴都市旅游目的地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文化和休闲旅游消费日益成为引领社会消费的重要形态。高铁开通带来的大量人流集散与高强度的人员交流,为武汉发展文化休闲旅游服务业带来了契机。从直观效应看,高铁带给武汉最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大量外地游客(尤其是广东客人)的涌入。据中南国际旅行社统计,该公司2010年一季度接待外地游客达1.1万人次,超过去年一年接待量的总和,其中接待的广东客人占到外地客人的80%。外地游客的大量涌入直接推动了武汉旅游业发展,但许多外地游客到达武汉后又直言“没看头、没玩头”,这显示面对高铁发展的机遇,武汉的文化消费环境和旅游业尚有诸多不足之处。
就旅游业来说,武汉长期是旅游过境地和中部地区最大游客发团地,本地旅游景区和旅游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市民习惯“出去玩”。高铁开通是武汉旅游业面临的新机遇,如果筹划的好,有可能促使武汉由“旅游过境城市”向“旅游目的地城市”转变。当前武汉应重点发展以文化、休闲、旅游为龙头的现代都市生活服务业,打造一批新型的都市文化旅游景点、都市休闲街区和都市旅游精品游线,尤其要把地方文化的“内涵”和“味道”做出来,让外地旅客“愿意来”、“还想来”,这是武汉建设新兴都市旅游目的地的前提。
二、努力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城市功能与高铁有效对接
如前所述,高铁拉近了武汉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但也暴露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仍以旅游业为例,2010年3月21日、22日两天,全国有300多个高铁旅游团前往武汉观赏樱花,游客数量创历年之最。但由于城市交通、旅游接待等服务体系不完善,游客的旅游感受并不好。“30万赏花客挤瘫武昌”,“排不上队、吃不到饭、找不到车位”,“垃圾太多、秩序太乱、管理太差”等是游客们的共同抱怨。这说明在高铁发展机遇下,武汉要想发展好现代服务业,必须做好城市配套基础功能建设,否则产业结构调整无从谈起。
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将武汉确定为全国重要的高铁枢纽城市,这就要求武汉城市管理不能只关注自身问题,而要从系统管理的视角,把高铁、城际铁路等都纳入到城市功能体系之中,统一谋划,如此才能保证城市机能的有效运行。
为此,武汉应首先从“大交通”视野出发,建设与高铁、城际铁路有效衔接的智能化配套交通系统,实现城市功能与高铁和城际铁路的有效对接。具体来看,从管理理念上,武汉应将市内交通体系与高铁线路、城铁线路汇聚在一起考虑,同时要考虑与空中交通、水陆交通、公路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融合;其次,应优先发展轨道交通,通过建设乘客快速集疏系统,确保乘客出行过程的高效率;第三,应重视多种交通方式与高铁系统的连接,做好城市公交线路与高铁站、轨道站点的“无缝对接”,以及城市出租车、社会车辆与高铁线、轨道交通线的接驳,力争实现“零换乘”;第四,重视软件配套建设,做好交通服务标识、交通管理的优化工作,从整体上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三、加快绿色交通系统建设,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再上台阶
2007年12月中央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从理论上看,武汉建设“两型社会”的出发点在于重新理清人地关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落实“两型社会”的关键则在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开展“两型生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生产),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从现实状况看,武汉进入到汽车快速进入家庭的时代,城市家庭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由此导致城市道路拥堵不堪。从此角度看,武汉肩负着“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重任,有责任在发展绿色交通方面先行先试。以高铁为代表的绿色快捷交通体系的引入,对武汉引导居民转变出行方式带来的机遇。
首先,高铁本身就是“两型产业”的典范。高铁具有速度快、运能大、占地少、成本低、污染少、安全高、能耗少等特点。从技术指标看,高铁采用电力牵引,每百人公里的能耗不到6 kw·h,仅为大客车能耗的50%和飞机能耗的18%。以此为基数测算,武广高铁开通第一年,日均发送旅客5.6万人,湖北省境内路线全长173公里,日均能耗估算为581280 kw·h,折合71.44吨标煤。同比运输能力测算,客车能耗折合142.88吨标煤,飞机能耗折合396.89吨标煤。因此,高铁也可称为目前最干净、最环保的快速交通工具。
其次,高铁引入将对武汉发展“两型交通体系”产生积极影响,这尤其体现在武汉城市交通体系的配套建设上。比如,在与高铁枢纽站点的接驳问题上,除建设一定规模的小汽车停车场地和汽车快速路网外,武汉尤其要突出发展快速公共交通体系,即以同样快速的、大运量的绿色交通工具(如地铁、快速公交等)对接高铁,如此才能保证高铁站内区密集客流的快速集聚和疏散。同时,武汉还应加强居民区与地铁、快速公交干线的衔接线路建设,可通过开设短线巴士、提供免费公共自行车、建设绿色步道等形式,鼓励人们采取绿色出行方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由此形成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体的绿色出行结构,这将为武汉加快建设“两型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的通知[Z].2008-10-31.
[2]张晓东.“高铁”对物流体系产生了革命性影响[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04).
[3]黄其新,陈伟军.服务性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梅军.武汉发展绿色交通机会绝佳 坚持公共交通[N].楚天都市报,2011-10-27.
论文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民行检察工作 监督方式
一、以社会管理创新理念引领民行检察工作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这是对社会管理创新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部署和要求。社会管理创新主要涉及到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关系问题,显然也涉及到检察机关。2009年同志在全国政法会议上提出的要深入推进三项“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重点工作,体现了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离不开社会管理创新。民行检察工作作为政法工作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同样离不开社会管理创新。检察长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民行检察工作会议上强调:“民行检察工作与三项重点工作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民行检察工作肩负着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依法行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重大历史使命。
二、社会管理创新与民行检察工作的关系
社会管理是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狭义仅是指政府的管理,广义也包括对管理过程进行的监督,民行检察工作就是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其肩负着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的社会管理活动的法律监督职责,根本任务与目标在于促进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民行检察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就是在社会管理改革和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创新监督方式,寻找民行检察工作新的切入点,依法履行法律监督的同时,形成新的思路和做法,这样反过来对民行检察工作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真正收到社会各界认可的社会效果。社会管理创新与民行检察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障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等方面具有内容上的共同性和目标上的一致性。
三、民行检察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
(一)领会社会管理创新内涵,拓展民行检察工作思路
民行检察工作要在实践中探索并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必须将监督关口前移,将重心由事后监督改变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并重,也就是将原先以抗诉为中心的民行检察工作模式向行政执法监督、督促、执行监督、违法案件调查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从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对基层检察院的考核考评办法来看,逐渐将原先较高抗诉的权重降低,行政执法监督、督促、执行监督等权重相应升高,这说明了上级院对基层检察院的对民行检察工作方向性的导向。因此基层检察院的民行检察工作就会随着考核这一指挥棒形成了多元化工作模式,拓展了民行检察工作思路。
(二)完善民情民意畅通机制,拓宽民行检察工作渠道
民行检察社会管理创新,最根本的在于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认真对待,妥善办理群众的诉求,监督管理组织依法合理进行社会管理,及时有效解决问题。民行检察具有直接贴近百姓民生、社会经济、促进依法行政的职能特点,民行检察要着力在“引导”上下功夫。首先借助网络、电视报刊媒体等媒体宣传民行检察工作;其次主动实现检力下沉,依托基层检察室或联络点,通过走访、约访、发放联系卡等形式广泛收农民、工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企业家及其他群众反映民生民利的问题;再次还要不断深化检务公开,多渠道多层次公开检务信息,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面对面与社会各界代表进行沟通,实现检察机关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如2012年4月27日浙江省三级检察院举行了“检察开放日”活动后,参加活动的代表及时向我院反映危害民生民利的线索,我院民行科干警及时实地走访,发现灵江源头始丰溪两岸存在多家违法生产企业,都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同时还存在违法排污、无证生产或超范围经营、违法占用耕地或林地违章建筑等违法现象,为民行检察行使行政执法监督奠定了事实基础。
(三)探索建立民事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相衔接的机制,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体系的完善
以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环境资源等热点难点类案为切入点,主动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和衔接,对社会存在的各类违法现象督促相关行政执法机关予以查处;对发现行政机关在社会管理过过程中存在有普遍性、倾向性、全局性的社会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帮助行政执法机关查找原因、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共同研究建立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模式和机制;对行政执法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侵害或影响社会公共利益、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情节轻微的建议行政机关予以相应处理,情节严重的启动违法调查程序,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
(四)善用民行检察建议并跟踪落实,为社会社会管理创新助力
检察建议具有法律监督和服务社会的双重性质,它既包含有法律监督的内容,又满足于弥补监督手段的不足,辅助法律监督的服务社会、参与社会综合治理两种需要。如我院民行部门针对灵江源头始丰溪两岸那些违法生产点存在违法排污、无证生产或超范围经营、违法占用耕地或林地违章建筑等违法现象,向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环境监测大队、林业特产局四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相关部门对违法现象进行查处。同时将进一步监督四部门的行政执法的进展情况。民行检察工作利用检察建议并跟踪落实,可以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转化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力量,其作用的发挥实际上是一个从法律监督向行政、向管理转化的过程,因此积极运用民行检察建议新并跟踪落实为民行检察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助力。
(五)理顺内外协作工作关系,形成社会管理创新合力
建立和完善向党委、人大报告的工作制度,主动接受人大对民行检察工作的监督,积极落实人大常委会对民行检察工作的审议意见,依法按时完成各类交办、督办的民行检察工作事项。加强与上级检察机关民行部门的联系,接受业务上的指导的帮助,便利民行检察工作更高层次的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完善。注重与法院的沟通协调,由于民行抗诉的谦抑性,可抗可不抗的不抗,更不能为了抗诉而抗诉,同时对于确有错误的民行判决、裁定,要坚决抗诉,如发现审判人员有违法现象,情节轻微的建议法院予以相应处理,情节严重的启动违法调查程序,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在院内,把民行检察监督职责与检察机关整体法律监督职责密切结合起来,与相关的内设职能部门极力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争取相关部门的工作支持,健全线索管理、移送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民行检察监督的作用。民行检察工作中通过理顺上述种种内外工作关系,形成社会管理创新合力。
1.抓队伍强素质
一是加强学习。围绕建设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敢抓敢管敢于负责,敢闯敢试敢于创新”的“三宽六敢型”干部职工队伍,我单位注重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做到学政治与学业务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内部学习与邀请专家举办讲座、专题报告会相结合,使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大力推荐工作人员对口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支持大家到先进地区学习参观,提升了思想境界,扩大了视野范围,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二是设计活动。在开展好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一系列活动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设计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提出一个问题,提出一条建议,推荐一名标兵,推荐一个创新项目),收到意见建议200余条,筛选有价值的建议40余条,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和发展思路。同时,推行了中层干部内部轮岗交流,有42个岗位进行了轮岗,进一步激发了工作热情。三是严格监督。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了岗位廉政风险等级管理,加强教育引导,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实行了“阳光社保”,制作了服务监督牌和工作人员胸牌,设立了意见箱,公布了监督电话,实行了服务质量即时评议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2.抓创新求突破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社保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保处以改革的思维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提升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企业保险重点建立参保单位“五险网上申报系统”,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快捷优质的服务;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重点建立对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的监督管理机制,严格控制不合理开支,保障参保人的合理医疗需求,确保医保基金平稳运行;城乡居民保险重点建立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机制,确保社保基金安全;信息化建设方面,重点建立各险种信息网上查询、手机查询系统,全面发放社会保保障卡,实现“一卡在手、全国联通”,为广大参保人提供更大便利。
3.抓管理上水平
一是完善监督约束机制。针对一些管理的漏洞、死角及薄弱环节及在制度执行中硬度不足的问题。对所有规章制度进行逐项修订完善,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提高了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约束力。特别是进一步完善了内控制度、稽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了违规违纪现象的处理力度,建立了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监督约束机制。二是实行业务经办目标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上级颁布的各险种业务经办操作规范,实行目标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管理服务标准化、经办流程规范化、干部队伍专业化、信息网络科学化。在规范化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发展境界和工作标准,以标准化、精细化的工作,实现“让参保人满意”的目标追求。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管理创新;职业化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当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目前,提高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已成为当代社会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整个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社会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1]
一、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契机
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各种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由民生诉求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大“风险源”。如何有效改善民生、化解“风险”,成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新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对社会管理的理念、方式、内涵和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管理创新必然要符合新的社会需求才能实现不断满足社会社会稳定发展这一目标。因此,社会需要有更多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更全面的社会服务机构有力支持,来化解社会风险、缓和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重塑社会风尚,这为社会工作介入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1、社会管理理念人性化,需要本土化的服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和谐社会是一种动态平衡,因此社会管理理念的更新也永远是一个不断进取和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的利益和价值迅速多元化,社会进入了矛盾的凸显期,一方面许多社会问题集中爆发,另一方面仍有大量问题尚未显现,这种社会状态对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提出了挑战:既要处理好向多元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复杂的、紧迫的社会问题,又要能够将潜在的问题消除于未然或者减小其爆发的破坏性。传统的简单强调社会控制和政府单一地分配社会资源的社会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2]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让群众感受到权益受到保障、心情更加舒畅。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的本土化社会服务,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正确处理发挥传统优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真正做到把“人”作为社会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社会的最重要的资源,把社会全体成员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社会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社会内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社会公民个人目标的管理理念。
2、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需要专业化的服务。
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但社会不是物的堆积,而是能动的人群,是利益的主体。两类主体相遇,如果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就容易产生摩擦或冲突。单一性的行政化管理方式难以适应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社会管理创新所面临的复杂的利益格局。有些社会问题单靠政府自身的力量解决不了,此外,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的社会管理方式也很容易导致行政人员的执法行为失范,从而造成政府与公民关系的紧张。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应该认识到,社会管理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政府部门,而且还包括许多非政府部门的参与。当然,必须明确的是由于我国社会管理的多元主体发展还不成熟,尤其是社会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尚不完善,因此,在社会管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的过程中政府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在此条件下,必须着力推动专业化的社会服务。[3]才能实现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达至缓解政府压力、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将精力和资源集中用于宏观调控领域,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公众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社会公共服务的目标。
3、社会管理方式社会化,需要个性化的服务。
现代社会管理不再是自上而下,依靠政府权威,通过制订和实施政策,对公共事物进行直接性管理,而是强调的是管理主体中心化、管理方式民主化、管理过程协作化的多元互动的新型公共治理的直接模式。社会管理的手段也不仅仅局限于社会监督与控制,更在于社会工作与服务,社会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的良性运行和社会目标的有效完成。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管理方式常常被简化为一种单纯的监督与控制,把社会监督与社会控制看作是社会管理的主要方式,从而忽略了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的作用,忽略了管理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原有的政府直接社会管理模式面对新的个性化的社会服务需求逐渐力不从心,社会发展要求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方式。其次,随着社会事务的迅速增多,处于中心地位的政府规模迅速膨胀,社会管理成本剧增,社会管理效率低下。面对上述问题,社会管理的方式必然实现社会组织和私人部门协作参与的直接服务。从社会管理的价值诉求来看,社会管理过程、内容及其实现目标,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的个性化方式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的社会控制方式,在社会管理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从当前的地位和发展趋势来看,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的个性化发展将越来越成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
4、社会管理内容宽泛化,需要职业化的服务。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作为社会管理对象的社会系统是由社会不同主体及其他主体之间稳定的制度化的角色关系构成的,是相对于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和环境系统而言的,除社会之外,社会系统还包括那些在其环境中自给自足程度不太高的二人组合关系、小群体、家庭及各类组织等。[5]因此,社会管理应该是相对于政治管理、经济管理、文化管理和环境管理而言的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其内容包括对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社会制度的各要素、社会事业的各个方面和社会观念形成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4]从社会管理对象和发展需求来看,社会管理的内容非常宽泛,社会管理的内容在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亟需职业化的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成为新职业的基本条件。当前,中国的经济条件已经能够承受社会工作职业化所需要的经济基础。充分的经济基础可以促进职业化的社会工作实现增进社会福利与保障、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以消除或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维护社会长期稳定与发展的目标。
二、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社会工作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包括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公共安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信息网络管理、思想道德等方面。社会工作是近代社会进步的产物,是社会管理科学化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以助人为宗旨,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满足社会需要和解决社会问题,能够成为现代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构建与理念更新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方式
(1)构建“以人为本”理念的政府社会管理方式。
针对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政府在协调利益关系时,采取“协商式”手段和方法,充分尊重民意,主动争取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参与,实现代价最低的解决方案;通过全社会力量特别是媒体的力量,采用正面激励的方式,来动员、吸引、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的各项事务中;通过对管理的主体、内容、流程、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信息公开,自觉接受被管理者和社会各方的监督、审核。
(2)构建不同主体有序协作、共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方式。
社会管理的特质决定了社会管理的主体具有多元性。所以,社会管理既是政府对有关社会关系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的过程,即政府的社会管理,也是各种社会力量(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的过程,即社会自治管理和社会自我协调。当前,继续那种单一性的行政化社会管理方式,不仅与中央要求相距甚远,而且严重落后于时展的步伐。政府部门应当明确多元主体间有序合作的边界,清楚地知道不同主体社会管理范围与边界,明确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该管的管到什么程度。既保证党委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又要在人、财、物和法律法规等方面鼓励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展。还要拓宽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激发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助他与自助能力。
2、社会工作发展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工作是将社会管理理念、内容和方式转化为现实的具体服务过程,是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和谐运转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从社会管理的发展历程看,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都是从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社会福利的供给和社会矛盾的缓解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在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中,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建立健全政府与社会开展合作的体制机制。
(1)社会工作具有多方面的社会管理功能。
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涉及个人或集体(家庭、协会、社区等等)如何帮助个人、群体或社区增强它们发挥社会功能的能力,以应付环境或生活情景的需要,创造适宜于实现目标的社会条件。社会工作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等直接的专业手法,在学校、医务、社区、老年和家庭等方面开展工作,激发人们参与经济建设和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人们参与经济建设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为发展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保障经济将设顺利进行。[5]同时,社会工作通过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咨询、社会工作研究等方法,来影响对各方面的服务。这些独特的工作方法既能实现政府的管制功能,又能充分调动各多元主体参加社会管理的的积极性。
社会管理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为了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而通力合作对社会生活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组织和协调的过程,它以合作精神和现代公共规则的确立为价值取向。社会管理是从政策层面规定服务理念、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服务内容和方式及其评估体系。但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明确主体,如何根据不同的社会对象选择有效的社会管理内容和方式,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需要社会工作发展及其深入开展。
(2)社会工作发展介入可以发挥传统社会管理主体在社会管理实践中不能凸显的优势。
首先,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服务他人、社会互助和倡导民主。这种服务精神要求克己、利他,做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事情,社会互助是从自助发展到助人从而实现互助的过程,是人际关系和谐的一种标志,尊重个人合法权益,尊重多数,倡导基层民主是社会工作的基本作风,这将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建设。
其次,以社会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转型过程中,正在兴起的社区、学校、家庭、医务、老年、残疾人、救灾、贫困救助、流动人口服务等方面的社会工作,为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提供服务,完全可以发挥社会工作的社会保障功能。
最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社会工作是一项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为核心价值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工作,通过专业社会问题,可以减少因问题激化而可能产生的对社会秩序的冲击,从而有助于社会稳定,而社会工作注重协调社会成员和群体的利益的原则,在人际关系、群体关系层面上可以达到社会和谐,构建一个正常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
三、探索社会工作介入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
在我国社会管理体制走向多主体、多元化治理的社会管理新模式背景下,社会工作发展状况其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成败,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推进社会工作介入社会管理创新,应当遵循社会工作本土化、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思路。
1、 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人性化发展。
任何社会,其社会问题的解决都有其社会特色,都必然符合该社会的文化和国民价值取向,只有结合社会的需求开展社会服务,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才能够使社会工作的开展获得社会的认可,才能是社会工作的发展成为可能。
2、推动社会工作社会化,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多元化发展。
社会管理创新涉及多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取向,当前我国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也是多层面的。推动社会工作社会化,即是形成一个政府和社会在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方面互补的格局:一方面,政府努力整合各种资源,从政策层面解决宏观问题,鼓励和支持不同主体协作参与社会服务的社会环境,通过政策和行政力量帮助服务需求对象解决困难;另一方面,政府应搭建非政府服务机构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通过购买服务、合同外包、项目管理等多种方式提供经费和平台支持,鼓励他们作为社会工作系统更好地为社会成员提供服务,最终形成一个分工合作、责任共担的完整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3、推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化发展。
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可以反映社会工作独特的价值理念、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在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推进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不仅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提,也是现代社会管理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当前,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较少在毕业后从事直接的社会工作服务,这形成了社会工作专业化培养增长和专业化供给降低的悖论。发展现代社会管理同社会工作一样,要特别强调其专业理念与方法的运用,强调运用专业方法来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秩序的有序发展。最后,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宽泛化发展。社会管理的内容整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负责社会公平公正的,包括教育、文化、卫生、民政、体育、劳动社保等方面,另一方面是负责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包括公安、司法、安全、社团管理、安全生产等。无论哪一方面,都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比原来高得多的新要求,将涉及社会管理的所有对象,原来传统的行政化的社会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问题的解决。因此,借助非正式组织的发展,聘用职业的社会管理者参加社会管理,缓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成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大事。
4、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适应社会管理内容宽泛化发展。
只有专门地、专业的、长期地从事社会管理者才能不断地根据对象的需求调试工作内容和方法,不断地总结工作经验,和政府、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者队伍等沟通、协调,推动社会工作政策调整和完善,提炼社会工作理论,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军.社会工作:和谐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变革力量[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宋宝安、贾玉娇.社会管理策略的转型:从现代化到可持续生计[J],社会科学战线,2009,(10).
[3]刘少杰.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化解风险型社会矛盾[J],科学社会主义,2010,(3).
[4]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J],求是,2005,(6).
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范围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农村经济建设逐渐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对于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会计事务也有了更高、更加专业的要求。下面,文章就农村会计事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下详细的阐述,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农村会计事务的发展经验,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制定出有利于促进农村会计事务有序发展的创新条例。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会计事务;创新发展
一、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因此,落实好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就需要从基础抓起。首先,我们要牢抓农村经济,保证财务的公开化、透明化。其次,我们要逐步增加村级政务公开的措施,保证农村会计事务的规范化、会计人员的专业化,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最后,对于财务去处记录不清晰、农民利益受到侵犯的一些现象,我们要予以制止,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只有正确的处理好农村管理的问题,才会进一步的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实现群众和干部的平等相处。所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会计事务的创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会计事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虽然我国在新农村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落实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接下来我们主要分析农村会计事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下的各种资源匹配不到位或失效
由于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规范的要求,使得各种资源匹配不到位或失效。农村会计需要详细记录农村经济的支出与收入,并保证资金去向的透明化,资金使用的公平化,通过落实到账面上,保证资金的支出属实。通过合理规划资源的利用率,给村里的管理层提供发展的方向。但就目前而言,部分农村只建立了一些财务管理制度,没有认真执行,只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同时缺乏专业的人才管理,也没有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导致资源匹配不合理。或者业余人员无法进行专业的分析,也不知道如何分配资源,从而使得资源匹配失效等。
(二)农村会计机构的服务目标定位不明确
村委会会计人员一般是通过选举得来的,因此大部分村报账员取决于其在村里的人脉,选举过程中专业知识只占很小的比例。所以导致农村机构中很少全部是由专业的会计人员组成。因此就会出现服务目标不明确等现象,如财务主要用于公款吃喝、财务服务不到位等。部分地方农村会计为了“讨好”村干部,对于一些村干部公款吃喝的现象采取无视的态度,甚至还会开单给其报销,使得服务对象由农民变成了村干部。其次,也会出现非法侵占集体资产,挪用集体资金,导致原本就有限的村集体资源严重流失。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农村会计机构对于服务目标定位不明确。
(三)农村集体经济的会计管理不规范
第一,资产管理不规范。对于资产的管理主要包括有形资产和不动资产,部分人员会通过其特殊的身份廉价承包公共房屋、田地和园林等,甚至会出现无偿占用的现象,进而导致村集体和多数村民不能受益的现象出现。第二,借款程序不规范。部分村干部私自出借或借用公共的资金,从而导致应收账款增多,当急于用钱时,短期内无法收回借款,严重影响生产性开支。第三,存款的方式不规范。大部分农村会进行公款私存,公共的财款多个人开户,自收自支现象十分严重。最重要的是,账款不符进而导致存款短缺。第四,人员管理不规范,责任明确人不规范。人员不是专业的会计人员,对于会计事务不明确。另外,人员的流动性大,记账不详细,缺账现象严重。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每个人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越界管理,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不管现金的村书记、主任、甚至是一些小组长也会利用职权提供方便,经常性的管理着现金,使用现金时不提前审批,多人管钱无人记账,出现了许多糊涂账,从而使得农村会计管理工作混乱,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
(四)农村会计事务发展模式单一
部分农村会计事务发展单一,销售渠道少,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有的村庄以种植业为主就不发展其他业务,以畜牧业为主就只养牲畜等等,农村会计事务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管理,结合现有的信息化管理,全面发展其业务。除此之外,也要不断完善相关的记账管理模式。许多村庄只有一本现金账,没有台账,没有财产帐,也没有往来账。单一的记账模式导致记账不准确,不全面。
三、促进农村会计事务有序发展的创新模式
第一,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力求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首先,我们要设置一本集体资产的台账,对各家各户的实际资产有一个大体把握。明确本村农民的产权,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界定,对其产权进行登记。在登记过程中,要做到账本与实际相符,同时要记录好资产的使用情况和收入情况,保证集体资产的完整和安全。其次,我们要根据资产的不同特点,进行分配,合理经营。对于营业性的资产,我们要大力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其利润;对于非营业性的资产,我们则需要保护其完整性、实用性,增加其价值等。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集体资产的充分利用,达到盘活资产,保值增值的效果。最后,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鼓励农村发展集体事业、公益事业。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对征地行为要收取部分费用,严格控制乱占耕地、圈占土地的现象,从而有效的保障失地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第二,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首先,我们要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对于民主理财的人员选取,要通过不记名投票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举,保证理财组织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其次,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对于财务的管理状况,我们要进行全面的记录,并定期公开财务记录内容,对于农民的困惑之处,做出耐心的解答。或者是村民想知道哪部分钱用在了什么地方,想要让财务公开什么内容,都能得到很好的落实。第三,强化农村会计事务的审计监督管理。随着改革的不断进步,农村会计事务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规范农村的审计行为,并成立专门的审计小组,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管理。在审计过程中,为了确保审计质量,我们要配合、支持农村审计的业务指导。在审计过程中,要严格监督会计人员的记账过程,检查账本是否记录全面,支出是否合理,是否出现浪费现象等。对于私自外借公共费用,私下出租公共土地等现象,一旦发现,严惩不贷。第四,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农村会计素质。首先,我们要定期对农村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加其对相关政策的了解与掌握。例如对于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如何管理集体财务等问题需要进行专门培训,保证农村会计人员对农村情况的整体把握。从而在对村民进行资金拨款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资金的分配。其次,我们还需要注意农村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树立其责任意识,完善其正确的服务态度,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则要严格检查是否有会计证,对于无证人员,一律不用。最后,我们要提高固定的会计人员的福利性,上调其工资,进一步稳定农村会计队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努力搞好农村的会计事务管理,解决农村现有的会计管理混乱的问题,不断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并设立相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保证账本的实际性和全面性。对于会计管理模式单一,则需要我们多鼓励农民发展其他产业,并进行适当的产业培训,促进其对现有资源的认识,把服务重点落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民主管理,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中.村级会计委托制实施情况与完善对策———来自浙江乡村的情况调查[J].会计之友,2011(11).
[2]张笑涓,丁佳俊,万嫱.农村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28).
1、关于经营风险的内控机制问题。因为银行业务本身就是一个大风险的行业。诸如资金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等。在这些风险中有些仅靠商业银行是很难预防和控制的,有些则是通过内部严格控制可以预防、减少、甚至根本杜绝的。为了防止风险,必须学习借鉴外国银行的先进经验,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内控机制,靠制度去约束行员行为。
2、关于人事制度改革问题。过去是银行员工由国家统一招收调配,现在由银行自己招聘。因此,首先应明确商业银行是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员工利益寓于银行效益之中,银行效益要靠职工去创造。其次,要明确银行的内部分配应是“多劳多得、按绩取酬”,在激励机制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荣誉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注重智力资本的报酬,鼓励员工去钻研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
3、关于业务拓展空间问题。应在原来业务的基础上为企事业单位工资,代收代缴费用,如:水、电、电话、有线电视、房租等,代售机票、车票、公交月票,代卖养老保险金、开办养老储蓄等,提供保管箱业务,外汇,提供信用证及担保等业务,银行应图谋通过国际化走出一条混合经营的路子。
4、关于改革服务手段,银行服务电子化问题。信用卡、atm机、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移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这些先进技术和经营方式的应用,没有中央政策限制,但需要投入,需要人才,谁重视,谁就可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应寻找跨越式的捷径,少走弯路,抢到领先的行列。
5、入世意味着政府管理部门首先“入世”,政府首先入世意味着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到位,越位的要还位,不到位的要到位,这就意味着政府管理职能实现转变,政府与银行也要重新建立新型的关系。把过去行政命令式的强求银行贷款,这些“看的见的手”缩回,还权与银行,留下充足的空间给金融企业,让银行按照国际惯例,市场运行规律,寻求最大的效益,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政府只有在创造良好的环境上下功夫,做文章,这样才能达到银行既增效增规模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二)关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问题
金融作为政府调控经济手段,是经济运行中的血液,在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金融中心地位也日益突出,得到政府部门、企业的广泛认识,金融创新发展,必然推进地方经济发展,金融业务拓展,必然提高经营效益双赢,因此,做为山区的金融业,应从以下×××个方面积极做好服务地方经济工作。
1、拓展金融筹资功能。周宁作为一个山区县份,资金的融资渠道相对比较狭窄,对银行信贷资金依赖性大,所以金融要以入世为契机,加快融资体制改革,在发展间接融资的同时,扩大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扩大信贷来源,大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运用多种形式的融资工具,加大融资总量,保证多种信贷资金的需要。
2、櫪支持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櫩
“靠山吃山”念好山经是山区县发展经济的特点,金融部门应积极支持发展县域特色农业,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建好茶叶、花菇、魔芋、毛竹、药材、花卉、马铃薯、反季节蔬菜、水果等九大基地,壮大基地规模,并按照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扶持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几个有规模、有带动力、有发展前景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而金融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自己广泛的客户群,使
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3、积极支持资源工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xx县有丰富的电力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万千瓦,各种矿产资源品位高,贮量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和市场。金融部门应积极抢占这些优势,对这些项目的开发及时提供信贷支持。同时,还应继续支持企业摆脱困境,对重组后的企业,有效益的要在信贷方面予以支持,对新上的,要分析其发展前景,扶上马送一程。对xx在外的几千家个私企业和在工业小区的个私企业有效益、有发展前景、技术含量高的应在信贷上予以大力支持,简化手续,降底担保的门槛。在对企业进行信贷支持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及时做好核销呆帐准备金的审查上报工作。
4、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周宁的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滞后,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劲”。因此,金融部门应加大对交通、电信、城建、水电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逐步完善周宁的各项基础设施,树立起周宁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推进周宁高山一流县城建设进程。
一、我国责任保险发展历程和现状
近年来,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责任保险发展,要求责任保险在社会管理体系建设中勇担大任、建功立业,“通过引入保险机制参与社会管理,推进各种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责任保险发展,减轻政府的社会管理压力”。在“市场运作、政策引导、政府推动、立法强制”原则的指导下,我国责任保险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1.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有关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社会公众的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增强,责任保险开始为社会所关注,公众责任险、雇主责任险、产品责任险“老三险”开始发展。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出台后,进一步激活了责任保险的社会需求,为保险业开发研究责任保险产品、拓展责任保险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新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以专门章节提出要“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健全安全生产保障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文件的出台激发了行业主管部门利用责任保险机制创新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此后,10多个政府部委联合了一系列指导意见,校园方责任险、承运人责任险、火灾公众责任险、安全生产责任险等业务获得了长足发展,责任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得到强化,社会管理功能得以深化。2014年8月份,国务院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要求“把与公众利益关系密切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责任、医疗意外、实习安全等作为重点,探索开展强制保险试点”,为责任保险的长期、健康发展营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
2.发展特点
当前,我国责任保险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1)市场持续健康增长
2006年我国责任险市场规模只有56.44亿元,而2014年达到 265亿元,同比增长4.69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在20%以上,保费规模占财产险整体规模的比重在传统车险业务快速增长的形势下基本维持在3%-3.5%之间,历年整体盈利。
(2)产品服务日渐丰富
责任保险的经营范围从“老三险”逐步拓宽到职业类、费用类、综合类等多个领域;服务对象从传统的生产企业向医疗、学校、旅游、运输、建筑等多个行业延伸;保障内容从常规民事侵权责任风险向巨灾风险、合同责任风险方面探索;服务方式从单一的事后赔偿向积极的事前防范延伸,从单兵作战向与各个职能部门联手协同作战转变。此外,在我国科技企业、电影产业、传媒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以及企业上市融资、兼并重组等一系列新兴经济活动中,责任保险也不断创新,涌现了大量新产品,如传媒职业责任险、账户安全保险、退货运费损失保险等等,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
(3)社会效益全面彰显
2014年,我国责任保险为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企业单位以及个人提供了近66.5万亿元的保险保障,相当于GDP总值的108%。近年来在一些校园、旅游、运输、生产等安全事故中,以及一些特大自然灾害中,都能看到责任保险的身影,为企业保驾护航的同时,弥补了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机制的不足,保障了民生。如医疗责任险经营中“保调结合”的“宁波解法”、“天津模式”等做法,促进了医疗纠纷的快速解决,推动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得到社会高度肯定。
(4)立法环境不断改善优化
近年来,《消防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旅游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道路运输条例》在制定或修订过程中,都明确了引入责任保险机制化解行业风险。注册会计师、律师、保险经纪人、公证人、认证认可等多个行业已选择以职业责任保险机制作为风险转移的主要工具。各个层面对于责任保险的功能和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入,通过运用责任保险开展行业风险管理的意识越来越普遍,外部法律、政策、市场环境日益向好。
二、当前责任保险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虽然我国责任保险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制约着责任保险作用的充分、有效发挥。
1.发展基础和人材储备不足
近年来,我国责任保险虽有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发展基础和人材队伍方面实力较为薄弱。各责任保险具体险种尚无统一的行业服务标准和风险评级体系,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风险管控强弱不一;在满足保险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需求方面仍然有较大差距。各类专业人材储备不足,缺乏懂保险、懂风险、懂管理的专业人材。
2.亟需得到各层面政策支持
责任保险是一种直接保障被保险人(致害方),间接保障受损方(社会公众)利益,并且以保障受损方权益为落脚点的保障机制,公益性强、社会影响大。同时,责任保险与传统保险业务相比,风险程度较高,商业保险公司多持谨慎态度。因此,发展责任保险,特别是直接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责任保险,需要政府予以政策支持和引导。
3.社会整体责任及保险意识不强
部分企业对责任保险的原理和作用认知度较低,侥幸心理严重,不愿投保责任保险;部分企业认为买了保险但当年没出事故,不划算,不愿继续投保责任保险;部分企业法律和诚信意识淡漠,发生损害赔偿事故后,以种种形式逃避赔偿责任,不想投保责任保险。此外,部分政府部门运用保险机制处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意识不强,市场机制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如对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没有法律强制的情况下,企业主动投保的意识还很弱,尽管法律加强了对赔偿责任的规定,职能部门通过发文形式鼓励投保,有的地方还组织了统一招标,但是购买者仍然寥寥。
三、下一步发展责任保险的建议
尽管我国责任保险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以上问题和不足,但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公众保险意识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企业寻求民事损害赔偿责任风险保障的需求快速增长,以及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与完善,政府职能的加快转变,我国责任保险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从国际经验来看:2013年,全球商业责任险保费约1600亿美元,占全球非寿险市场总额的10%,占全球商业险保费的23%。 责任险需求的主要来自发达市场,占全球保费总额的93%,而其非寿险保费占全球份额的79%。美国作为目前最大的责任保险市场,2013年商业责任险保费840亿美元,占到全球商业责任险保费总额的一半以上。按照国际成熟财险市场15%的比例测算,我国责任险业务未来还至少有1500亿元的成长空间,发展潜力巨大,责任险业务将成为财险市场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
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责任保险不仅可以保障致害人的利益,更可以保障受害第三者的利益,还可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减少纠纷,增强政府应急处理能力,促进被保险人改进安全管理,具有多种功能,是实施国家治理、保障民生的一种经济有效的市场化手段,应大力发展。笔者建议:
1.营造良好环境,建立“立法保障、政策推动”的责任保险发展氛围
一是建议通过法律规定完善民事赔偿制度,包括赔偿范围、方式、水平等,在关系公众利益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卫生、教育实习等领域,还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实施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落实民事赔偿。在德国,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大约有120多种活动要进行强制责任保险。二是建议梳理、整合目前各个行业的风险管理制度,如基金、风险抵押金等,推动行业开展责任保险试点,总结经验。将国家治理模式和行业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以商业责任保险为主要形式的体系。
2.发挥专业优势,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责任保险创新发展机制
政府与市场各有其专业优势,在责任保险发展进程中应优势互补,互动发展。一是建议行业主管部门通过法律强制、行业规范、保费补贴、税前列支成本等方式明确企业投保责任及保障水平;政策引导方式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参与行业风险管理。二是建议保险企业增强对责任保险的战略认识,加大投入;围绕保障民生和国家治理,主动创新产品和服务;着力完善自身的服务体系,延展服务领域,实现“快赔、足额赔”,深度服务经济社会大局。
3.加大行业互动,完善责任保险配套支持体系
责任险的发展植根于特定的行业领域,需要这些行业领域及行业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配套支持措施,只有在配套措施相对比较完善的情况下,责任保险功能作用才能在行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如开展环境污染责任险,需要相应的风险评估标准、定责定损标准、第三方评估机构等配套条件;在国内现阶段,类似这样的配套支持措施还比较缺乏,建议职能管理部门、企业、行业、保险公司一起共同努力,加强互动,为相关行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及责任保险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配套支持。
4.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社会责任与保险意识
责任保险是一种社会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管理机制,只有更多的人认识到责任保险的作用,主动运用这一机制,才有利于保险“大数法则”的形成和赔付资金池的建立。建议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宣传开展责任保险在国家治理、企业管理、民生保障等方面的重大意义,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使得大力推进责任保险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
参考文献:
[1]sigma.责任险理赔趋势:新兴风险与经济因素反弹.瑞士再保险,2014年第4期.
[2]刘峰.责任保险的社会风险管理功能[J].中国金融,2014年20期.
[3]王柯敬.和谐社会建设与责任保险发展研究[M].北京出版社,2013.
[4]吴焰.中国非寿险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07) [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5]吴焰.中国非寿险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08) [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基于对当前企业改革发展形势和大型流域水电企业发展方向的研判,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一五五”战略为指引,以管理与效益双提升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水电领域率先开展智慧企业――智慧大渡河建设,推动公司从基建生产型企业向经营型企业转变、从行政管理模式向智慧企业管理转变。
智慧大渡河建设的环境
公司于2000年11月成立,主要负责大渡河干流及帕隆藏布干流水电资源开发,规划开发总装机容量约3 000万千瓦,是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所属特一类企业,截至2015年底,资产总额868亿元,投产水电装机容量966万千瓦,在建装机404.8万千瓦,前期筹建装机447万千瓦。在新形势下,水力发电企业作为传统的能源行业,面临着新挑战和新课题。
技术变革创新带来新挑战。从全球范围看,信息技术、能源革命、管理创新正在引发新的变革,生产模式由大批量集中式向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发展,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企业只有敏锐把握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加强管理创新与自身革新,引入新的技术知识与管理方式,才能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大战略中,公司明确了“打造幸福大渡河、智慧大渡河,建设国际一流水电企业”的战略目标,着力通过智能感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挖掘、专家系统等手段,确保战略有效落地。
发展方式转变提出新要求。公司成立15年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装机容量、资产规模接近千万千瓦、千亿元“双千”大关。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电市场进入了降电价、降利用小时、低电量增长率、低负荷率的“双降双低”通道。如何在市场、政策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快速对外部条件作出预判与回应,是提升企业营运绩效急需解决的问题。智慧大渡河建设加快建立完善基层单位管控模型,构建内在驱动机制,让各单位自发地进行整改提升,激发提质增效内生动力和活力。
智能管理研究形成新思考。公司综合分析企业经营环境、发展条件,积极研究水电开发企业智能管理,形成了“业务量化、统一平台、集成集中、智能协同”的总体思路。业务量化就是对数据实时采集、及时传送、规范处理,提高对企业各种要素的动态主动感知;统一平台就是统一网络、统一计算、终端互联,创建数字化管理平台;集成集中就是通过整体规划、系统整合、数据集中、技术统一、集成运行、集中运维的策略,构筑企业级智能业务应用平台;智能协同就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各种智能管控模型,实现风险识别自动化、决策管理智能化。
智慧大渡河建设的方案
智慧企业的概念
智慧企业不是企业传统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它是在企业实现业务量化的基础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和管理技术高度融合,从而产生一种全新的、具备自动管理能力的企业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
智慧企业建设目标
企业实现自动管理,即自动预判、自主决策、自我演进。
自动预判:企业风险识别自动化。指企业通过业务量化,采集并生成大数据,应用最前沿的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实现企业各类风险全过程识别、判定,并自动预警。
自主决策:企业决策管理智能化。指企业自动预判不同层级的问题及风险,运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前沿决策技术等,由企业各类“专业脑”自动生成应对问题及风险的方案,提交企业“决策脑”进行决策。
自我演进:企业变革升级智慧化。指企业随着各类原始数据和决策数据的不断累积,通过记忆认知、计算认知、交互认知三位一体的认知网络,实现自我评估、自我纠偏、自我提升、自我引领。企业逐渐呈现出数据驱动的管理形态和人工智能的特点。
智慧企业管理模型
由于企业属性不同,发展环境和条件不同,各有其适应的对象和阶段,管理模型可分为以下两类。
模型一:层级管控与自动管理相结合。适应对象为集团管控型智慧企业建设的初级阶段,国有或有特殊要求的企业。
模型二:企业自动管理。部门围绕各种人工智能脑发挥规划研发、服务保障等作用。适应对象为单一生产型企业、小型企业、集团管控型智慧企业建设的高级阶段等。
智慧企业建设路径
智慧企业建设路径:业务量化、统一平台、集成集中、智能协同。
业务量化:通过科学设定标准、量化工作任务,实现精益化企业管理;运用智能设备和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各类信息数据,实现对企业各种要素的动态感知。
统一平台:运用无边界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创建员工协同工作、数据实时交换、信息实时处理的信息化基础平台。
集成集中:通过整体规划、系统整合、数据集中、集成运行等策略,消除业务系统分类建设、条块分割、数据孤岛的现象,构筑企业级统一服务平台。
智能协同:在相关数据、平台、应用的支撑下,实现人、系统、设备之间的高效协作;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实现自动风险识别和智能决策管理。
智慧大渡河建O的实践
为稳步推进智慧大渡河建设,公司建立了以潘云鹤、钟登华、陈纯院士为首席顾问,涵盖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处理、软件开发、水利水电建设等多个领域的顶级专家团队,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完成了顶层设计,形成了《智慧大渡河战略研究与总体规划报告》,明确了智慧大渡河的愿景目标、价值主张、体系架构、实施方案、建设保障等内容。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实践,智慧大渡河建设规划逐步落地,取得了系列阶段性成果。公司管理将完全依托于大数据管理,人员大量精减,机构大幅度压缩,基层管理将由专业化、车间化的专业管理模式替代,基层作为独立单位的管理模式将不复存在。
指挥中心――职能专业脑。公司智慧企业“专业脑”――财务共享中心、经济运行中心、库坝安全管理中心、碳资产管理中心、售电服务中心等已初步建成。
实施主体――业务专业脑。基于“云、大、物、移、智”等先进技术的四大智慧业务单元脑“智慧工程、智慧电厂、智慧调度、智慧检修”的标准和体系已经初步完成。
智慧工程:以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为特征,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测控、网络通信、工程三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现代坝工理论,将工程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实现工程管理“自动化、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模式发生改变。智慧工程实现扁平化管理,打破传统工程管理垂直式信息传递模式,管理者可直接获取现场第一手生产数据,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及额外成本,解决指令传递失真、决策流程滞后等低效问题。现场数据集成共享。各独立子系统、工序通过工程数据中心,实现对各业务系统的无缝连接以及信息共享,为相关立项变更、方案优化提供有效支撑,避免了施工计量不准确问题。过程风险有效降低。将监测定位系统覆盖至施工过程每一个细小环节,全面监测材料入仓、混凝土浇筑、车辆行走等现场轨迹,促进过程管理标准化,有效降低管控风险。现场管控精准高效。对现场施工设备投入、人员出勤、施工进度及施工强度进行全面覆盖,确保施工资源配置合理化,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实现由定性化管理向数字化、定量化管理跨越。
智慧电厂:以机器人巡检、智能安全帽为主的新技术全面投入使用,着力简化电站二次设备控制网络,提高水电站各系统整体智能协同水平,降低营运期管理成本。提升智能运行水平。完善计算机监控系统,将设备运行情况等现场数据全部接入公司云计算平台,实现设备全面在线监测,提高经济运行和风险识别防范能力。实现多系统智能联动。根据水电站现场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实现系统间自动完成因果促发、启动与执行,提高水电站各系统间整体智能、协同水平,实现多系统联动效能最大化。实现水电站智能巡检。利用机器人技术完成一系列设备巡检、无线测温等自动化定向操作,搭载视频、音频、气体分析等装置,自动完成现场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结果处理等全过程,为全面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强化现场智慧安全管理。采用智能钥匙等管理手段,实现现场权限管理精细化,给正常操作带来便利,提高事故操作及时性,减少运行操作失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目前,公司将在新投产电站中全面推广智能巡回系统,采取“无人机+轮式机器人+工业电视”相结合的模式,辅以智能传感器系统,实现在厂房各区域精准可靠地移动、跟踪、定位,并根据探测的可见光、红外光及气体、声音、振动、温湿度来识别和分析异动故障。项目全面实施以后,机器人智能巡回将全面取代传统水电站人员走动式巡回,由机器人完成一系列自动化定向操作,完成对生产现场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及结果处理等全过程,减少人员工作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智慧调度:以精准预测、智能调控为目标,主要围绕精准化的水情测报系统、智能化的梯级调控系统、自动化的风险识别系统三个方面开展建设。科学制订水库调度方案,智慧安排发电运行方式,使整个流域“滴水尽其能,效益最大化”。全面收集分析实时电网负荷、水情雨情、设备工况等海量数据,快速实现实时调度方案的计算编制,自动优化分配梯级电站发电负荷,实现机组自动启停和闸门自动启闭,形成智慧科学的梯级调度决策。通过更加全面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可及时感知超标洪水、系统故障、线路跳闸等外部危险源,提前作出预警,还能自动识别自身设备故障和缺陷等内部危险源,根据风险级别给出措施建议或直接采取处置措施,确保电力生产和防洪度汛的安全。
目前,公司已建成了面向大渡河流域的变尺度气象数值预报系统,其分辨率空间尺度缩小到3 km、时间尺度控制到1~48 h,有效提高了大渡河径流预报和洪水预报精度。2015年,大渡河年均径流预报精度达92%,洪水预报精度达87%,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公司还建成了基于变尺度预报调控一体化支持平台,搭建了一套集控侧梯级水电站群预报调控一体化支持平台(EDC),不仅有效解决了流域梯级上下游电站经济运行计算量大、负荷分配操作滞后和联合躲避振动区难等棘手问题,还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尤其是洪水资源的利用率。仅2014年、2015年两年,公司多利用水资源30亿立方米,增发电量21.4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2万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智慧检修:以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智能决策为要素,由数据中心、算法中心、应用中心和服务管理系统等构成。数据中心对设备状态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形成设备特定状态的变化曲线,提供判定参数。算法中心对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挖掘和处理,对设备118个状态作出状态评判,及时作出趋势预警,实现风险自动识别。应用中心根据算法中心的预警,对故障点进行精准定位定性,结合趋势变化,提出检修策略,有效避免设备过修或漏修。服务支持系统依托精益检修标准体系,自动完成检修方案、物资材料准备、过程管理,进一步提升标准化作业水平。
目前,智慧检修建立了相关标准体系,在枕头坝一级电站实现了对机组、主变设备的温度、振动、推力瓦状态监测、磁拉力状态等20多个指标参数的计算分析、故障诊断及故障定位等高级应用,有力支撑了电站设备检修“风险预判、智能管控”的需要。
平台支撑――智慧IT单元。公司建立了以云计算、云存储、云桌面“三云合一”为架构的云计算中心,现有信息系统全部迁移上云,企业正式进入云计算时代。以“卫星通信系统+云视频系统”为支撑的应急指挥中心正加快实施步伐。通过一系列信息化建设手段,为智慧大渡河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平台支撑。
7月18日,为表彰先进、弘扬企业和企业家精神,鼓励全市企业和企业家以先进为榜样,努力为昆明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争做贡献,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黄志刚行长被昆明市委、市政府评为“昆明第十二届优秀企业家”。这是昆明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植根云南、服务一方取得成绩的认可和肯定。近年来,在以黄志刚行长为“班长”的班子的带领下的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致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升级客户服务和体验,为加快建设美好幸福新昆明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黄志刚行长有着丰富的银行经营管理经验,熟悉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财务计划等领域的业务,业务能力及创新意识超前。在中行系统内,曾在全国率先推行综合柜员制,提高网点经营效益,加快网点经营转型,最终使综合柜员制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自2012年1月担任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以来,黄志刚行长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清晰的发展思路、精细的管理思维、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带领全行员工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以“服务进步,客户满意;作风进步,全辖满意;绩效进步,员工满意”为工作标准,通过狠抓发展战略和基础工作,提出了“和谐中行、平安中行、美丽中行”的工作目标,着眼长远打基础、全面深化调结构、创新发展做特色,奋力拼搏抓收入,积极推行内生动力机制,致力提升市场占有率,以“做最好的银行”为追求,不断提升全行经营管理水平、基础工作质量,实现了云南中行各项业务的又好又快发展,为云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截至2013年末,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资产总额已达1480多亿元、负债总额达1400多亿元,较年初增长明显。面对2013年严峻的经济形势,黄志刚行长带领下的云南省中行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努力把银行的经营发展融入到云南经济发展之中。一方面,在信贷规模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向总行争取信贷资源及政策倾斜,继续加大对云南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13年末,云南省中行累计投放公司贷款突破247亿元,累计投放个人贷款突破118亿元,为全省经济发展和民生金融需求做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充分利用贸易融资、票据、直接融资等手段,多渠道拓展企业融资方式,全面参与云南省“桥头堡”建设及“稳增长、冲万亿、促跨越”战略实施,全力支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贸易融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继续发挥中行国际业务优势,充分利用中行遍布全球的清算渠道优势和跨境人民币政策红利,充分利用云南省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毗邻的区位优势,不断强化与中银香港、新加坡等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机构的互动,以及与上海中心的联动,积极引进境外资金,通过一系列贴近市场、服务企业需求的产品创新,为云南省各类企业“走出去”解决资金需求,提供跨境综合融资方案。2013年,累计为全省各类企业提供贸易融资支持超过280亿元。二是票据融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从社会各界的金融服务需求出发,大力发展票据融资业务,创新银行承兑汇票在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上的运用,积极支持地方经济。2013年,累计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约133亿元;累计办理票据贴现业务突破47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针对各级财政单位成功开办现金管理平台产品,提高财政资金收付效率,有力支持各级财政改革。三是直接融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创新思路、开拓渠道,助力全省企业发展直接融资。通过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业务,帮助全省企业拓宽资金来源,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融资困难。2013年度共企业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00亿元,在云南省公开发行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以生态建设为重悖婕涌旎∩枋┙ㄉ璨椒ァ依托国家重点项目,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统一”的原则,坚持生态建设与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农牧业产业化、扶贫开发、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四个结合”,加快治理速度,扩大治理规模,提高治理质量,逐步构建北部水源涵养、中西部水土保持、东南部防风固沙三大生态体系,到年实现生态环境的基本好转。重点抓好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并举,种好水浇地,改造旱平地,退下坡耕地;沙化草场禁牧舍饲,退化草场划区轮牧、季节性休牧,在条件具备地区,年均建设家庭牧场处,争取利用—年时间,使风蚀沙化严重的坡耕地基本退下来,所有的流动半流动沙丘和所有沙化退化草牧场全部封育;加快黑哈尔河灌渠工程和白音泡子水库建设,每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加快以小油路为重点的乡村公路建设,争取用年时间实现全部苏木乡镇通油路。加强农网、城网改造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坚持“稳粮、优杂、兴草、强牧”的原则,做大做强“优势养殖业、特色种植业、规模林草业、生物制药业”四大主导产业,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优势养殖业走小群体、大规模的路子,抓基地、建小区、联龙头、强服务,巩固发展肉牛、奶牛、肉羊、绒山羊、肉鸡、蛋鸡为主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稳定、高效畜牧业生产基地,力争五年内使养殖业占农业的比重达到。特色种植业按照区域布局、规模生产、精品示范的思路,在提质增效上做文章,大力推行为养而种、以种促养的饲草饲料种植,积极引导为龙头企业提供原料的基地种植,鼓励发展有订单保障、仍居卖方市场的特色种植。采取政府推动、小区拉动、农牧户联动的方式,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向产业化倾斜,持之以恒地抓好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
深化改革,扩量提质,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引进增量、盘活存量、扩张总量,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工业化发展路子。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完善管理机制,推进重点项目,突出园区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围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培育发展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重点扶持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业和采矿业;利用得天独厚的麻黄草、山杏等自然资源,加快发展以麻黄浸膏粉为主导产品的生物制药业、饮品加工业。突出抓好万吨水泥厂建成达产,加快天山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扩产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以骨干企业拉动工业经济。
着眼于现代目标,着手于市场运作,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科学规划、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以新区开发为重点,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同步进行;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运用市场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扩张城镇规模和容量的新机制,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牧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实现以城建城、产业兴城。争取到年,把天山镇建成万人口、城区规模平方公里的“特色鲜明、功能齐备、设施配套、管理有序”的民族现代、生态环保城镇。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可以向他们提供人才上得支持,也可以向他们提供智力上的培养。而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来说,那些能够让他们源源不断的进行发展的动力就是由高等院校来提供的。高等院校还向社会提供一些有才能的建设者和能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1.高等院校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用
高等院校的教育是直接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挂钩的。而高等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联系是主要通过高等院校教育的各项功能来体现的。高等院校的教育是人们在社会中的一项基本的活动,高等院校的教育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促进人们提高自身的修养促进自身的发展,而这些作用主要是通过高等院校教育的主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这两个基本功能来实现的。高等院校的教育活动能够对社会的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作用。进而实现了高等院校教育的社会功能。高等院校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它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上。
在经济功能上,现在是一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革命在不断的进行着。高等院校的教育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生产力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能够对教育的发展起到推动和制约的作用,与此同时,教育也能够对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起到推动和制约的作用。高等院校教育在劳动再生产的过程中担负重要作用,它能够让劳动实现从可能到现实的转化。
对劳动者进行教育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从而能够更有力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的人员是曾经接受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人员。现在更加需要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科学技术革命需要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员,而科学技术人员的培养是来自于高等院校的教育的。高等院校的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财富也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等院校的教育能够把科学知识向生产力转化。科学知识能够得到大范围的普及主要还是要借助于高等院校的教育才能够实现,不仅如此,高等院校的教育还能够推广那些先进的生产经验从而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的效率。高等院校在目前的形势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在高等院校教育的师资力量中,老师们能够凭借着自身所特有的知识人才的优势从而能够在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和科学技术的革命中担任起重要的角色。
在科学技术进行技术革新并且发展科学的过程中,高等院校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重要的任务是向社会推广科学知识技能并且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同时进行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和发展。因此很多国家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高等院校教育革新应当坚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理念,把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生产力的发展相结合来作为是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形势。
2.高等院校创新能力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都已经普遍的无比重视高等院校教育的创新发展以及高等院校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关系,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共同快速发展的时代,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能够把高等院校创新能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让高等院校的教育能够更好的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许多学者认为,高等院校应当严格认真的去遵守制定的规律,要选择积极主动的去跟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对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选择义不容辞的去配合去为它们服务。而另一部分的学者从高等院校教育的角度出发,认为要想用高等院校教育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采取像把高等院校的规模进行扩大、建立大学城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还有专家认为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能够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也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非常重要的使命。
高等院校教育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活动而存在的,高等院校教育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的是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是中心的发展,并且把能够让地方经济进行稳定有序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基础。在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地方高等院校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且对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毫不怀疑的我们可以说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能够直接的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力。并且高等院校教育中的创新能力还能够对社会发展中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起到重要的推动力的作用。所以说我们可以说地方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是增进国家的综合国力必不可少的基础力量。
地方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起到了三个主要的作用,发挥了主要的三个功能分别是能够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能够对科学技术进行更深一步的发展、能够对社会作出重要的贡献。在这三项当中,高等院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管是哪一个地方的高等院校,都必须把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高等院校培育人才的职能不仅仅是能够反应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反映出了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培育人才的功能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产生就已经存在的,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培育人才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在这些所有的途径中,最基本最有效果的途径还是要属最原始的教学。虽然说现在进行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形式、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教学在人才的培育的过程中的重要性。而地方高等院校进行着持续不断的教学改革就是想要更好的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从地方高等院校的三项主要职能来分析,这三项职能所共同具有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把高等院校的教育更加的推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让地方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能够更好的推动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在未来的时候社会在发展方面会更加的依赖于科学知识,而科学知识的主要聚集地就是高等院校,社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希望能够得到高等院校更多的服务。
3.高等院校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途径
从地方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的状况用创新的原则来进行分析,要想让科学技术更快速的进行发展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下主要途径来实现。
3.1 从根本上来说,要想发展科学技术,就需要高等院校彻底的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要把服务经济社会的思想牢牢地竖立起来,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从多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地方经济社会进行服务。众所周知的,高等院校教育的发展目标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国家所有工作的中心就是进行经济建设,所以说高等院校的教育也要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高等院校能够成功的运行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是高等院校培养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科技人才和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高等院校进行体制改革,不单单是要考虑到学校自己内部的需要,更是要考虑到学校的外部发展的需要。
3.2 高等院校需要把科学研究的开发力度加强,要积极的转化研究出来的成果,从而给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服务。在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知识时代,科学技术能够把产品的周期缩小的越来越短暂,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不断发展以至于将要成为支柱产业的今天。所以说地方高等院校需要不断的强化高新技术的普及以及创新,从而通过高科技技术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出技术上面的支撑。
3.3 地方高等院校应当在校园里建设高科技园区,从而能够促进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发展,并能产业化的管理。在大学中建立起高科技园区能够招揽培养出更多的高科技创新型人才,能够出现更多的高科技的发明,能够更快更好的实现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能够更快更好的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的高科技园区能够推动地方企业的技术的提高经济上的盈利,从而能够更快更好的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