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创新发展范文

社会创新发展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1-25 14:40: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社会创新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会创新发展

篇1

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群众文化,是当今文化建设领域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至关重要的社会功能,直接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一方面它对于社会群体具有交流、娱乐、团结、群体认同、仪式、符号、象征等功能,另一方面它为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平台,开辟了文化产业市场,孕育了精英文化。但是,我国对群众文化的认识不够充分,缺乏相关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等方面的关注。要想加快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加强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研究并推进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群众文化;社会功能;创新发展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各面的发展,我国文化繁荣也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公民个人文化水平和素质修养的提升以及国家软实力的增强都有赖于贯穿整个历史进程的、先进的群众文化。科学的群众文化为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以及不息的生命力,我们需要围绕人们最为根本的文化需求,创造性的展开群众文化建设。

1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概述

1.1群众文化的含义

群众文化的概念一直以来都不是特别明确,它以多样的形式渗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群众文化有着较为普遍的意义,很显然它是对群众而言的,但也彰显了我国的民族风貌。从文化现象来说,社会由人类、文化和自然组成,人们需要通过一些活动来在职业之外放松自己、开发自己,而群众文化则隶属于最多人参与的文化类别,它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现实意义重大。而从文化建设角度来说,群众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是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建设的重要分支,它与当前的精英文化齐头并进,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密不可分。

1.2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第一,娱乐与交流功能。娱乐与文化交流功能作为群众文化最为基本的社会功能,强调个体对群体娱乐交流活动的本能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群众文化是可以看作老少皆宜的、艺术要求低的主动性、群体性娱乐交流活动,这往往是志同道合的群体之间的娱乐,能让人收获真正的欢乐。在工业和后工业转型期丰富的文化生活使得人们能够在关系日渐单薄的现状中提升幸福感,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群众文化能迎合人们的娱乐和交流需求,并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第二,仪式与团结功能。从早期的巫术礼仪到较为先进的宗教仪式,从民间仪式到国家政权的政治性仪式,深刻阐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各类型仪式的需求。就我国而言,是极为重视人生礼仪,因地域不同而具有多样的习俗、规矩,而这些往往又与群众文化休戚相关,群众文化使得仪式更为庄重威严。另一方面,群众文化凝聚社会成员,有利于团结个体。较为轻松的环境和氛围,参与者众多,推进了新的社会团结,社会成员之间的友谊也得到增强。第三,符号象征功能。当前,好的文化形象能给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和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带来更好地政治、经济利益,而塑造文化形象需要具有代表性的符号。群众文化能够最全面、最彻底地反映一个地区或民族的风格魅力。群众文化的质量与现状,通过最方便、最直接的方式最直观、最生动、最具活力地展现了良好的自身形象。群众文化作为一种符号和象征,其不断继承和创新,也使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形象不断更新、优化和延续,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2群众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

2.1围绕“大文化”背景,紧跟时代节奏

所谓“大文化”背景即是指群众文化发展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群众文化无法脱离于这样的环境而独立生存进而发展壮大。群众文化生态环境由于地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因此开展群众文化建设之前要综合考量不同地区的历史传统、、社会组织、群众生活习惯等,因地制宜,合理地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例如新疆地区,它聚集了多个民族,各民族间文化碰撞交融,形成了各具特色、多彩多样的民族文化发展局面。因此,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深入挖掘文化特色,使得群众文化更为本土化,能够满足当地人民的审美特点,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谐。

2.2以人为本,从群众最真实的文化需求出发

群众性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人为本是文化建设的重大历史性课题,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在开展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意味着其服务对象是群众,着眼于群众内心最真实的文化需求,积极统筹各项改革任务,能够得到群众认可,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社会,强调群众获得感,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乐趣,重视培养、引进和使用文化人才。

2.3科学统筹改革,积极创新

每一种文化思想体系都应该具有继往开来的精神特质,并且能够把握时代脉搏,科学统筹改革任务,积极创新,使得文化思想体系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走出保守迂腐,保持新意和生生不息的活力,实现存在价值。社会的发展进步依赖于创新性思维。群众文化需要在不断总结中,充分发挥改革创新的力量,让群众文化与时俱进,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繁荣昌盛。这要求群众文化建设不能故步自封,突破落后的传统模式,寻求个性化发展,使得群众文化更为多元化和细致化,满足各层次各阶层的群众的需求。群众文化群众的发展应该切合实际,激发群众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

3结语

群众文化是面向大众的,促进人们利用空闲时间进行日常交流活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实现自我价值,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社会文化现象。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只有不断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才能更好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从而促进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些意味着我们要深刻认识群众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了解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对于满足个人需求、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效用。群众文化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唇齿相依,必须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变革,建设愈加蓬勃发展的群众文化,碰撞出更为绚烂的火花。

作者:蒲霞 单位:凉州区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

参考文献:

[1]刘荣霞.浅析群众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创新发展[J].大众文艺,2016(01):22.

篇2

一、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基础创新发展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之父”戴维・F・利诺维斯对社会责任会计的定义是:运用在社会经济领域的会计学,它将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科学和经济学方面的内容,还将涉及国家收入,社会项目的评估,会计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社会审计等问题,其目的就是对社会费用和社会收益进行确认、计量和揭示。该定义不仅将社会责任会计的历史使命进行了透彻的阐述,同时告诉我们,社会责任会计在产生之初,就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会计理论,而是会计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等的融合。

传统的会计理论有着经济现实的基础,但却很难找到经济理论的支持。而在社会责任会计所应用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中,经济学却始终处于中心地位。1819年西斯蒙弟首次提出“社会成本”概念后,克拉克在1923年建议用社会成本保全来核算社会责任,制度经济学代表W.卡普在20世纪五十年代试图以货币为手段对社会问题进行揭示,而福利经济学也极为强调社会责任。

传统会计理论下的企业仅仅是一种经济存在。而社会学的发展使得人们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问题,人们发现企业不仅是一种经济存在,而且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只有以这些社会关系为基础,企业才可能生存、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其经济性目标;也只有如此,企业才能与社会、公众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因而社会学提供的理论基础告诉人们,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谋求与社会利益相协调一致,并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因此,在这一基础上,传统会计必然会延伸到社会责任会计。

传统会计的作用是维护产权利益、反映产权关系、明确产权责任,是受产权主体之托而存在和发展的,受托责任的涵义包括了资源受托和社会受托。而社会责任实质上也是一种产权责任,也需要计量和确认。这种受托责任的扩展就是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会计学基础。所以,会计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程度也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

二、社会责任会计目标创新发展

传统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对企业内外利害关系人提供会计信息,其投入产出的信息中并不包括对社会的责任。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会计计量和报告目标显得过于狭窄,它并不能反映各社会团体的利益以及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而社会责任会计则要求企业控制与调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系,并把实现三者同步最优发展作为会计的目标,要求为相关客体揭示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成本信息,从而扩大传统会计的职能,改变了财务会计目标过于狭窄的不合理现状。其直接目的是通过计算和记录企业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向政府及公民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便于了解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

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会计目标的定位还仅限于围绕微观经济效益这一狭隘功能,而忽略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我们应该用经济手段计量和约束企业的社会义务,缓解和协调企业与社会之间在环境、资源等方面的矛盾。必须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会计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确定,并建立起独立的对企业社会效益考核的指标体系。

三、社会责任会计假设创新发展

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以及权责发生制假设是构建传统会计理论结构的基本前提。在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下,在传统会计假设的基础上,内涵与外延可能发生较大变化。

传统会计的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是独立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制约了企业的核算空间。在这种会计模式下,一个会计主体只以其本身的经济利益作为经营的目的,根本不考虑不同会计主体之间的社会公平问题。而社会责任会计计量和揭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它是站在全社会角度来核算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因此,社会责任会计已经突破了单一的企业经营空间,站在全社会角度来核算企业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按照这一主体确定方法,会计的处理范围将得到扩大,可将游离于传统会计核算范围外的不经济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实体的界限就能包括一些环境性活动。

传统货币计量假设下,会计核算、计量都要应用货币作为计量尺度,会计系统所能向外传递的信息也是货币化的信息。而在社会责任会计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多种多样,很多社会效益很难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而且大量的社会责任是以非经济形态存在的,这也动摇了货币计量假设的基础。传统企业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不能适应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不能像传统会计那样单纯地使用货币计量单位。由于有的社会责任是不能用货币来计量的,如顾客满意度,因此,社会责任会计在履行反映职能时要引入多重计量属性,即在社会责任会计中同时采取货币和非货币两类计量形式,并在必要时引进价值判断。

四、社会责任会计原则创新发展

目前,按照新会计准则,传统企业会计原则有客观性、重要性、可比性、及时性、清晰性、谨慎性等八条。而社会责任会计除传统企业会计的八条原则同样适应以外,强调的原则还有:

(一)社会性原则。它要求企业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而不是自身的角度来反映经济活动,对企业进行考评,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争取双赢。

(二)政策性原则。会计活动应遵循国家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并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要有所反映。

(三)强制和自愿相结合原则。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一些企业不惜牺牲社会效益来获取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对企业最低限度的披露做出明确地强制性规定。对主动披露尽可能多的社会信息的企业,社会公众和政策应予于支持和鼓励。当然企业也应主动提供在环境保护和社区建设方面自己所做出的贡献。

(四)灵活性原则。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内容很多,因此要对不同企业、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核算内容和方法。在充分借鉴西方较成熟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和方法过程中,结合我国实际,可以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环境机会成本等计价方法,并不断完善,逐步进行推广。

(五)预警性原则。传统会计的会计主体只局限于自身而忽视整个社会,结果容易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社会责任会计在讲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提高社会效益,使得经济、环境和社会能够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五、社会责任会计要素概念创新发展

传统会计理论的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在社会责任会计体系中得到了演化和创新,形成了社会责任会计独立存在的概念体系。社会责任会计不是从微观经济角度计量和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而是从宏观经济角度计量和反映企业社会目标的执行情况。为适应社会责任会计的要求,其所应用的会计概念不同于传统会计的会计概念,会计确认的内涵得以扩大,现有会计报表要素需要重新界定、拓展,以提供正确的社会责任信息并对其进行有效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一)社会资产是指企业为实现社会目的而投入的资源和已获得的成果,是可在将来为社会提供经济利益或贡献的各项资源,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和计价形式。资产类要素中应包括自然资源,将其归入到企业价值运动的核算之中,有利于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负债类要素中应包括社会负债。社会负债指企业由于现行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失或破坏,是一种已经形成的由企业负担的经济责任,需要企业在将来用资产或劳务来偿还。它不同于财务负债,因为它是由于现在生产对社会所造成的、要在将来用自己的收入偿还的一种损失,应包括应付工资以及企业对社会和环境造成损害所应赔付的费用。

(三)所有者权益类要素应包括社会产权。它是指各社会团体在企业中所拥有的要求权,这种要求权不是法定的。因此,它与传统会计的股东产权的性质是不同的。但通过建立社会团体产权账户就可以确认各社会团体在企业中所拥有的权益,通过社会团体产权的计量,可以为社会目标的制定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确定一个必要的依据。

(四)收入类要素应包括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指企业实现社会经济业务所增加的资源或为社会带来的收入,主要衡量企业的生产经营给社会带来的正效应。具体包括质量效益、环境效益、充分就业效益、社会保险及教育效益、外援效益及其他效益。

篇3

1     创建服务型政府,做好顶层设计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在便捷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的同时,能够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由“多头分管”向“协同管理”转变。基层政府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引导者,自身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对农村社会治理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以创建服务型政府为宗旨,围绕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做好顶层设计是目前政府的核心发展方向。一方面,当地基层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需依托“互联网+”的各项先进技术,充分结合“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建立符合现阶段农村群体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的激励评价机制,并建立和完善治理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保障机制,为实现农村社会治理高效性、有效性和科學性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基层政府机构在运行过程中,还需加快对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信息平台整合,从而利用各项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一套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而在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由“多头分管”向“协同管理”转变,从根本上提高管理的高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整合农村信息资源,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的综合化管理目标

经大量科研数据分析可知,目前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代社会,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有效提高新农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整合农村信息资源,而后建立社会矛盾联动化解信息库,是实现现阶段农村社会治理综合化管理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从目前来看,在当前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依托“互联网+”的各项先进技术,建立农村社会治理与服务综合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农村网格化管理及社会组织的作用,是提高基层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的主要举措。从目前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代社会,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为满足自身以及家庭生活需要,不少青年劳动力纷纷前往城市地区,农村人口发展极不平衡。因此,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社会的高效治理,基层政府机构需以常住、流动、“三留守”人员为主要对象,建立农村人口基础信息库和社会矛盾联动化解信息库,加强对辖区内特殊人口的重点管理和重点帮助,达到积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目的,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由于计算机网络应用普遍,人们对电子信息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故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为有效提高农村治理质量和治理效率,基层政府机构不仅可通过采取推行电子村务的方式对农村进行全方位、动态式和便捷式的管理,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以期在引导农民逐步适应电子信息技术某些功能的基础上,为后期政府人员开展网络治理工作的治理目标上打下坚实基础。

3     整改政府管理方式,以期通过“一站式”服务实现农村治理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可知,基层政府受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影响,内部工作人员在日常农村治理过程中,仍遵循传统的治理理念,采用传统的治理手段,极大地降低了治理质量和治理效率,造成政府管理资金的极大浪费,对农村整体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基层政府需要探索出一条深受农村人民群众欢迎的农村社会治理新途径,需多采取几种管理方式,然后对管理方式所取得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进而选择出一条最适合的治理策略,为提高农村治理的整体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在当前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信息化产业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农村发展技术手段,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要想从根本实现农村合理化治理,基层政府机构必须依托“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构建加快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机制。一方面,基层政府管理人员需对管理网络进行细致化分析,在整合当前农村社会治理各项基础数据的基础上,为信息录入渠道、沟通渠道以及畅通社情民意收集渠道的拓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基层政府机构通过采取构建综合性、集成式社会治理服务信息平台的方式,对行政机构不同部门的信息数据库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在确保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情况下,通过使用有限的公共社会资源,确保政府充分发挥各项效能。同时,在当前现代化产业发展模式下,基层政府机构通过对传统农村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赋值结构进行重组和再构,从而通过“一站式”服务模式,为农村治理的科学性、高效性和有效性奠定坚实基础,进而为农村产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4     依托“互联网+”技术,推进网络问政制度化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网络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和网络传播渠道,在提高基层政府“软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目前来看,由于近几年农村产业建设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网络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使用频率不断提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便捷,但加大了基层政府机构的管理难度,进而给农村整体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网络现代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双面性,因此,基层政府机构要从根本上实现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必须在管理过程中,切实保障信息化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覆盖农村各个环节,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首先,基层政府机构需推进网络问政常态化、制度化发展,在构建网络舆论建设的基础上,借助社会舆论力量对农村实施个性化、主动式公共服务的虚拟社会治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其次,基层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社交平台,公开某些党政建设信息,拉近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从根本上提高治理的高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最后,提高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基层政府机构要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全局服务的信息化社会治理体系,提高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建设的针对性和倾向性,覆盖农村各个环节,为实现动态跟踪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5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城乡建设精细化管理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从根本上实现社会治理信息高速流转,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对农村社会治理策略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是当前基层政府机构的核心发展方向。同时,在城市一体化发展中,为有效提高治理效率和治理质量,对城乡建设进行精细化管理是目前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赋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变革的历史使命。简单来讲,城乡一体化是当前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然后对其进行统筹谋划、综合研究,以期确保农村地区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进而为其整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发展规划。换句话讲,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基层政府机构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对农村高效治理的目标,需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采取合适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策略,为农村城乡一体综合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方面,在治理过程中,基层政府机构需分别利用城市以及农村各自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促进两者之间进行优势互补的同时,为城乡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层次、形态、类型的城乡空间信息管理需求,基层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可通过对城乡事物的灵活部署以及合理化调度,为实现统一管理和弹性扩容目标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充分有效解决当前信息管理过程中计算和分析能力的集成和反馈等技术难点,通过采取建立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相关制度,为实施城乡建设精细化管理机制打下坚实基础,进而为提高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创造良好条件。

6     结 语

篇4

关键词:高速铁路;现代服务业;城市功能;两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2

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提出,到2020年全国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6万公里以上,以高铁为主骨架的快速客运网将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武汉是全国六大路网性客运中心之一,随着合武高铁、武广高铁、汉宜高铁、石武高铁等线路相继通车,以及武咸(武汉至咸宁)、武黄(武汉至黄石)、汉孝(武汉至孝感)等城际铁路的加快建设,武汉正快速进入到“高铁时代”,这为武汉社会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一、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

目前,现代服务业产值已占全球GDP的40%以上,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更达60%以上。随着高铁时代到来,各类生产要素有可能在武汉集聚,武汉可借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生产业

高铁开通将进一步加快沿海发达地区生产基地向内陆转移的趋势,尤其是部分产品市场在国内的企业可能将会加强产业转移的步伐。随之而来的,现代物流业、国际贸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现代会展业、中介服务业等一大批生产业企业也将会加快转移步伐。武汉应提前布局,做好相关规划工作,大力促进生产业发展,完善制造业服务体系,把武汉打造为中西部最具吸引力的生产业枢纽,为更高水平地发展现代制造业奠定基础。

以物流服务业为例,高铁建设使铁路客货分离成为趋势,这将直接促进了铁路货运业发展。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后,京广铁路武广段的货运能力相当于日均增加33对货物列车,折合日均4000车、25万吨左右。作为国家规划建设的铁路物流中心城市,武汉应抓住高铁通车带来的货运发展机会,大力推进铁路物流服务业发展,并使之与航空、水运、公路等物流体系衔接起来,打造以海铁联运、公铁联运为主的多形式联运服务体系。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武汉应充分发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节点作用,发展站区仓储、运输、查验、托运等服务业态,并引入海关、检验检疫、结汇银行、保险公司及货运服务机构,打造铁路集装箱物流服务区,加快武汉铁路物流与国际航运、国际市场的直接对接,提升武汉的铁路物流服务水平。

2.大力发展以文化、休闲、旅游为龙头的现代生活服务业,打造新兴都市旅游目的地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文化和休闲旅游消费日益成为引领社会消费的重要形态。高铁开通带来的大量人流集散与高强度的人员交流,为武汉发展文化休闲旅游服务业带来了契机。从直观效应看,高铁带给武汉最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大量外地游客(尤其是广东客人)的涌入。据中南国际旅行社统计,该公司2010年一季度接待外地游客达1.1万人次,超过去年一年接待量的总和,其中接待的广东客人占到外地客人的80%。外地游客的大量涌入直接推动了武汉旅游业发展,但许多外地游客到达武汉后又直言“没看头、没玩头”,这显示面对高铁发展的机遇,武汉的文化消费环境和旅游业尚有诸多不足之处。

就旅游业来说,武汉长期是旅游过境地和中部地区最大游客发团地,本地旅游景区和旅游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市民习惯“出去玩”。高铁开通是武汉旅游业面临的新机遇,如果筹划的好,有可能促使武汉由“旅游过境城市”向“旅游目的地城市”转变。当前武汉应重点发展以文化、休闲、旅游为龙头的现代都市生活服务业,打造一批新型的都市文化旅游景点、都市休闲街区和都市旅游精品游线,尤其要把地方文化的“内涵”和“味道”做出来,让外地旅客“愿意来”、“还想来”,这是武汉建设新兴都市旅游目的地的前提。

二、努力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城市功能与高铁有效对接

如前所述,高铁拉近了武汉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但也暴露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仍以旅游业为例,2010年3月21日、22日两天,全国有300多个高铁旅游团前往武汉观赏樱花,游客数量创历年之最。但由于城市交通、旅游接待等服务体系不完善,游客的旅游感受并不好。“30万赏花客挤瘫武昌”,“排不上队、吃不到饭、找不到车位”,“垃圾太多、秩序太乱、管理太差”等是游客们的共同抱怨。这说明在高铁发展机遇下,武汉要想发展好现代服务业,必须做好城市配套基础功能建设,否则产业结构调整无从谈起。

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将武汉确定为全国重要的高铁枢纽城市,这就要求武汉城市管理不能只关注自身问题,而要从系统管理的视角,把高铁、城际铁路等都纳入到城市功能体系之中,统一谋划,如此才能保证城市机能的有效运行。

为此,武汉应首先从“大交通”视野出发,建设与高铁、城际铁路有效衔接的智能化配套交通系统,实现城市功能与高铁和城际铁路的有效对接。具体来看,从管理理念上,武汉应将市内交通体系与高铁线路、城铁线路汇聚在一起考虑,同时要考虑与空中交通、水陆交通、公路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融合;其次,应优先发展轨道交通,通过建设乘客快速集疏系统,确保乘客出行过程的高效率;第三,应重视多种交通方式与高铁系统的连接,做好城市公交线路与高铁站、轨道站点的“无缝对接”,以及城市出租车、社会车辆与高铁线、轨道交通线的接驳,力争实现“零换乘”;第四,重视软件配套建设,做好交通服务标识、交通管理的优化工作,从整体上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三、加快绿色交通系统建设,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再上台阶

2007年12月中央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从理论上看,武汉建设“两型社会”的出发点在于重新理清人地关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落实“两型社会”的关键则在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开展“两型生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生产),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从现实状况看,武汉进入到汽车快速进入家庭的时代,城市家庭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由此导致城市道路拥堵不堪。从此角度看,武汉肩负着“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重任,有责任在发展绿色交通方面先行先试。以高铁为代表的绿色快捷交通体系的引入,对武汉引导居民转变出行方式带来的机遇。

首先,高铁本身就是“两型产业”的典范。高铁具有速度快、运能大、占地少、成本低、污染少、安全高、能耗少等特点。从技术指标看,高铁采用电力牵引,每百人公里的能耗不到6 kw·h,仅为大客车能耗的50%和飞机能耗的18%。以此为基数测算,武广高铁开通第一年,日均发送旅客5.6万人,湖北省境内路线全长173公里,日均能耗估算为581280 kw·h,折合71.44吨标煤。同比运输能力测算,客车能耗折合142.88吨标煤,飞机能耗折合396.89吨标煤。因此,高铁也可称为目前最干净、最环保的快速交通工具。

其次,高铁引入将对武汉发展“两型交通体系”产生积极影响,这尤其体现在武汉城市交通体系的配套建设上。比如,在与高铁枢纽站点的接驳问题上,除建设一定规模的小汽车停车场地和汽车快速路网外,武汉尤其要突出发展快速公共交通体系,即以同样快速的、大运量的绿色交通工具(如地铁、快速公交等)对接高铁,如此才能保证高铁站内区密集客流的快速集聚和疏散。同时,武汉还应加强居民区与地铁、快速公交干线的衔接线路建设,可通过开设短线巴士、提供免费公共自行车、建设绿色步道等形式,鼓励人们采取绿色出行方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由此形成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体的绿色出行结构,这将为武汉加快建设“两型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的通知[Z].2008-10-31.

[2]张晓东.“高铁”对物流体系产生了革命性影响[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04).

[3]黄其新,陈伟军.服务性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梅军.武汉发展绿色交通机会绝佳 坚持公共交通[N].楚天都市报,2011-10-27.

篇5

论文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民行检察工作 监督方式

一、以社会管理创新理念引领民行检察工作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这是对社会管理创新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部署和要求。社会管理创新主要涉及到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关系问题,显然也涉及到检察机关。2009年同志在全国政法会议上提出的要深入推进三项“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重点工作,体现了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离不开社会管理创新。民行检察工作作为政法工作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同样离不开社会管理创新。检察长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民行检察工作会议上强调:“民行检察工作与三项重点工作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民行检察工作肩负着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依法行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重大历史使命。

二、社会管理创新与民行检察工作的关系

社会管理是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狭义仅是指政府的管理,广义也包括对管理过程进行的监督,民行检察工作就是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其肩负着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的社会管理活动的法律监督职责,根本任务与目标在于促进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民行检察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就是在社会管理改革和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创新监督方式,寻找民行检察工作新的切入点,依法履行法律监督的同时,形成新的思路和做法,这样反过来对民行检察工作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真正收到社会各界认可的社会效果。社会管理创新与民行检察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障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等方面具有内容上的共同性和目标上的一致性。

三、民行检察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

(一)领会社会管理创新内涵,拓展民行检察工作思路

民行检察工作要在实践中探索并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必须将监督关口前移,将重心由事后监督改变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并重,也就是将原先以抗诉为中心的民行检察工作模式向行政执法监督、督促、执行监督、违法案件调查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从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对基层检察院的考核考评办法来看,逐渐将原先较高抗诉的权重降低,行政执法监督、督促、执行监督等权重相应升高,这说明了上级院对基层检察院的对民行检察工作方向性的导向。因此基层检察院的民行检察工作就会随着考核这一指挥棒形成了多元化工作模式,拓展了民行检察工作思路。

(二)完善民情民意畅通机制,拓宽民行检察工作渠道

民行检察社会管理创新,最根本的在于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认真对待,妥善办理群众的诉求,监督管理组织依法合理进行社会管理,及时有效解决问题。民行检察具有直接贴近百姓民生、社会经济、促进依法行政的职能特点,民行检察要着力在“引导”上下功夫。首先借助网络、电视报刊媒体等媒体宣传民行检察工作;其次主动实现检力下沉,依托基层检察室或联络点,通过走访、约访、发放联系卡等形式广泛收农民、工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企业家及其他群众反映民生民利的问题;再次还要不断深化检务公开,多渠道多层次公开检务信息,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面对面与社会各界代表进行沟通,实现检察机关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如2012年4月27日浙江省三级检察院举行了“检察开放日”活动后,参加活动的代表及时向我院反映危害民生民利的线索,我院民行科干警及时实地走访,发现灵江源头始丰溪两岸存在多家违法生产企业,都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同时还存在违法排污、无证生产或超范围经营、违法占用耕地或林地违章建筑等违法现象,为民行检察行使行政执法监督奠定了事实基础。

(三)探索建立民事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相衔接的机制,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体系的完善

以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环境资源等热点难点类案为切入点,主动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和衔接,对社会存在的各类违法现象督促相关行政执法机关予以查处;对发现行政机关在社会管理过过程中存在有普遍性、倾向性、全局性的社会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帮助行政执法机关查找原因、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共同研究建立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模式和机制;对行政执法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侵害或影响社会公共利益、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情节轻微的建议行政机关予以相应处理,情节严重的启动违法调查程序,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

(四)善用民行检察建议并跟踪落实,为社会社会管理创新助力

检察建议具有法律监督和服务社会的双重性质,它既包含有法律监督的内容,又满足于弥补监督手段的不足,辅助法律监督的服务社会、参与社会综合治理两种需要。如我院民行部门针对灵江源头始丰溪两岸那些违法生产点存在违法排污、无证生产或超范围经营、违法占用耕地或林地违章建筑等违法现象,向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环境监测大队、林业特产局四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相关部门对违法现象进行查处。同时将进一步监督四部门的行政执法的进展情况。民行检察工作利用检察建议并跟踪落实,可以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转化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力量,其作用的发挥实际上是一个从法律监督向行政、向管理转化的过程,因此积极运用民行检察建议新并跟踪落实为民行检察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助力。

(五)理顺内外协作工作关系,形成社会管理创新合力

建立和完善向党委、人大报告的工作制度,主动接受人大对民行检察工作的监督,积极落实人大常委会对民行检察工作的审议意见,依法按时完成各类交办、督办的民行检察工作事项。加强与上级检察机关民行部门的联系,接受业务上的指导的帮助,便利民行检察工作更高层次的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完善。注重与法院的沟通协调,由于民行抗诉的谦抑性,可抗可不抗的不抗,更不能为了抗诉而抗诉,同时对于确有错误的民行判决、裁定,要坚决抗诉,如发现审判人员有违法现象,情节轻微的建议法院予以相应处理,情节严重的启动违法调查程序,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在院内,把民行检察监督职责与检察机关整体法律监督职责密切结合起来,与相关的内设职能部门极力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争取相关部门的工作支持,健全线索管理、移送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民行检察监督的作用。民行检察工作中通过理顺上述种种内外工作关系,形成社会管理创新合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