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4 16:59: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二英语教学设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教学设计是上好一门课的关键。笔者作为年轻教师,在教学初期对教学设计的理解较浅;但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加,对教学设计的理解逐渐深入,对英语专业二年级精读课程教学设计进行了探索。
一、二年级精读课程的特点
精读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涵盖了从字、词、句到篇章的学习,内容广,知识点多,是学生的难点课程。二年级精读课程在四年的精读,高级英语教学中有着其特殊的地位。二年级精读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着重于在一年级精读教学的基础上,继续字,词,句等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加强;启下主要是侧重于对篇章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归纳和掌握,与同年级新开课程写作横向联系,同时为三年级高级英语的学习作好纵向铺垫。二年级精读课程的另一特殊性在于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检测,其中精读部分的题目比重为25%。由此可见,二年级精读课程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要想让二年级精读课程有效地发挥其重要作用,教学设计的意义重大。
二、现行教材特点
笔者所担任的二年级精读教学采用的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杨立民教授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和第四册。该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选材。选材来源方面,主要是节选自原文,个别课文略有删减。体裁广泛,涵盖各类文体,大部分课文的文体特征比较典型。内容涉及各科知识以及众多文化背景,有一定的深度和现实意义。
2.语言难度。二年级精读教材承接前两册,总体难度循序渐进递增,重难点与大纲和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同步。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其中开放性的题目是对自主学习的有效检测。
三、教学设计要素
教学设计是一种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依据已知教学原理,教学方法和技术而制定行动计划的设计活动。教学设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备课,而是一种具有自身的工具系统的技术,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更要体现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笔者结合上述课程,教材的特点以及自身教学经验,认为二年级教学设计应该包含以下要素:
1.学习者。学习者要素,即要求较好地把握学习者的综合情况,掌握它们的语言水平,学习能力,学习目标,性格特点等,为教学设计打下基础。
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素,即通过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者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能力。
3.学习任务。学习任务要素,即在熟练掌握大纲的前提下,深入分析教材,明确在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所要完成的具体的学习内容,该要素一定要细化,甚至细化到学习者所要掌握的字,词等知识点。
4.策略。策略要素包括学习者策略和教学策略。学习者策略,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知识技能,建议不同风格的学习者采用适当的策略进行学习。教学策略,即为完成教学目标,对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以及媒体选取的总体考虑。
5.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类型根据实际教学的情况来选择,不仅是为了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更是反思、修正教学设计的依据。
四、教学设计总结
在过去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只注重了单纯的教学备课,突显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对于其他的要素有所忽略。在上述分析之后,笔者对现有备课进行了调整,现对《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中的第一课作以下教学设计:
首先,这是二年级精读的第一课,对学习者的分析非常必要。该阶段的学习者总体情况是完成了一年级的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有了一定的加强。学习者在继续二年级精读课程的学习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为转入高年级阶段的学习作好准备。在学期的开始,收集学习者专业二级考试的总分和各个分项得分情况,了解学习者的语言基础。其次,对假期里开放性作业作课堂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最后,对学习者做学习风格的问卷测试并根据结果备案。
二年级精读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完善语言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加强语言基本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就该篇课文而言,学习目标包括在语言点方面,主要是进一步分析句子结构中宾语的用法;掌握课文中关键词的用法,积累常用短语;会利用关键词和句型进行同义转述;分析文章结构,总结说明文的典型结构,并进行仿写练习。应用能力方面,理解课文中的每一个关键变化,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用自己的例子以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加以诠释,并可以添加自身特有的心理历程。
学习任务,可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三部分。
课前学习任务即预习,具体内容包括关键词的自学,课文的基本理解,课文相关背景知识的收集以及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部分内容在笔者的早期备课当中也有涉及,但是经常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设计不够具体。
关键词的预习,可以参考课本当中所例举的key words,但在预习中不能只看课本的解释和例句。应该根据大纲对该词的要求,通过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总结和完善该词的常用用法,搭配以及相关的词根词缀词源知识。例如,第一课的一个关键词是observe,在课文的注解中只有释义和相关例句,并没有总结出其常见搭配,所以学生的预习作业首先要从例句中总结出及物动词的两种释义及其常见用法;同时应该通过字典再补充出其的另一常见用法observe sb. doing sth.,并举例。
课后有很多与课文理解相关的问题,老师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和筛选,再布置给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初步的理解;在理解之后除了回答问题外,还应该完成疑难字词句的梳理工作以及文章结构的划分工作。就该课而言,预习当中主要需要解决的是一共有几个关键变化,分别是什么或是有什么特点。课后的问题可选取预习部分第一题的1,2,3,5,6,7小题。第二题讨论题,应该在课前就布置成group work,在课文结束的时候,以口头报告的形式检查。
同时,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背景知识的了解。背景知识分为重要的和相关的。就该课而言,对于重要的背景知识应该侧重于教育体制的相关知识及差异,重点是大学;相关的背景知识比较多,如作者的背景介绍,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涉及的著名的心理学家等。对于背景知识,在预习中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途径去了解,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掌握,以组为单位既能省时,也能比较全面。
课堂上的学习任务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首先,是预习作业的检查。检查的过程老师要做适当的归纳和补充,这一过程主要集中在开课前,但部分内容贯穿课堂始终。其次,是课文内容和课后练习的结合性讲解。课文内容讲解包括篇章结构,课文的理解以及字词句的梳理。就该课的特点而言,篇章结构显而易见,可在预习作业的检查中处理。语言偏难,概念不容易理解;所以在课文理解先以互动的形式理解和诠释相关概念(这也是学习目标中应用能力的体现),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语言点的学习。在语言点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拘泥于教参,重难点不够突出,仅停留在语言点本身,没有扩展和练习。下面以第2段为例,具体陈述课文语言点的讲解。第1句,要求学生分析句子成分,突出宾语成分,并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可以作宾语的成分,最后加以归纳,同时完成课后语法练习第1,2题;关键词go through, endeavor。第2,6句,2个both的指代含义。第3句,关键词perceive.第4句,关键短语chance events,并要求作同义转述,完成课后同义转述第1题。其他句子没有语言点。这样的讲解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讲练集合,并实现了教学目标。
课后学习任务主要是将课堂上未完成的课后习题自行完成并核对,在答疑课解决相关问题。当然,根据课文的不同,课后补充练习差异较大,有写作,翻译,短语汇总等。针对该课的特点,课后增加说明文写作练习。
策略是教学的难点。教学策略相对容易,比如,在先前提到的第2段的教学中,采用听课文录音并跟读;陈述对identity crisis的理解,以及师生互动问答;在黑板上现场对相关扩展练习的作答;翻译重点句子等。总之,针对不同课文的特点,要有意识地添加一些策略和技巧,来帮助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学习。
而学习者的策略就不太容易了。首先,学习者普遍没有经历过策略培训,基本没有主动使用策略的现象。所以,这需要在了解学生学习风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使用策略。比如,在关键词的讲解过程中,可以采用词根词缀帮助记忆;也可以采用情景对话帮助掌握。这就要求对于一个语言点,尤其是语言难点,需要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至少两种策略来帮助学生掌握。这是笔者正在努力改进的地方,也是教学设计修改的一个难点,其最终效果应该对教学有相当大的促进。
教学评价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诊断性和总结性评价,具体体现形式基本上只有试卷。现有的评价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检测很有效,但在检测应用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笔者正在努力尝试真实性评价,当然是无限接近于真实性评价。真实性评价在该课主要用于预习作业中:该课的题目是“Your College Years”,全文采用说明文的体裁阐释了大学生活中大学生所要经历的关键的变化。该篇课文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二是课文中涉及到的概念作者的阐释比较抽象。所以,笔者根据课文当中的7个关键变化,结合学生的实际将全班分为7个小组,把每个变化分给每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任务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就所负责的这个变化,结合自身的实际,加以阐释。
以上是对短短2年精读课程的教学设计体会的汇总。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将更深入地探求教学设计的理论知识,并结合教材和实际教学,不断地反思,改进教学设计,为形成更有效的教学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设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中职 英语 教学设计
随着我校专业优化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学校的各项课程教学改革也在继续,对英语课程的定位也进一步明晰。为此,我们提出对中职英语教学的设计应从多方面进行改进。
英语课程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是衡量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现代化企业选人用人的必要标准之一。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仍存在诸多困境,课程地位低等、教师职业成就感低微、学生学习情绪低沉、教学效果低产出现象依然十分突出。深究其理,缺乏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主要根源之一。
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预设性,它是对教学过程的规划。要使预设的教学设计转化为生成性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应用英语的能力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就必须选择和运用合理的教学设计理念,形成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有效教学设计。
一、中职学校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现状
由于先进教学理念的缺乏、先进教学设备的匮乏,中职学校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仍按传统模式进行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仍是活动的主体,是课堂的信息源,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客体,是被动的接收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习惯性地把字、词、句讲解及练习(exercise)作为课堂内容的主要部分和教学时间分配的主要部分,语言的输入明显占据了课堂的主要地位。教师没有充分根据实际设计任务(task)教学的环节和对完成任务过程的监控及指导,学生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没有被充分考虑,分层教学的作用没有较好地发挥。
二、低效教学设计存在的原因
1.对职业教育和中职学生的特点认识不足
中职教育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劳动者的教育。大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其培养目标、内容及方式与初、高中教育明显不同,不是升学,而是要具有必备的劳动技能和发展潜能。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尤其关注知识的积累,重考试,重成绩(分数)。而中职学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学会操作、熟练技艺,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理念和方式是不适合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实际的。
2.对中职英语教育的目标和功能的理解不透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职英语应该是实用的、基础的、简单的、适应学生能力的、有职业特色的英语,而不应该是考卷上试题的组合,不是把知识体系积累当做首要教学目标。学习英语旨在有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升、有助于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而不是适应考试的需要。
3.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尚未解除
实施课程教学设计的是教师,教师的职业动力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师能否积极改进教学设计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据上海市的一项课题调查结果显示:中职英语教师岗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34%的教师对从事中职英语教学的兴趣不高。他们更多的教学动力源于教师的良心(57.89%)、社会责任感(28.95%),而工作动力的比例(18.42%)是最低的。工作动力的不足和职业认同度的降低必然导致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极大地限制着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和教学改革及创新措施的实践。
三、提高教学设计效果的对策
设计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改变教学设计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正所谓“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改进中职英语教学设计的效果既要遵循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规律,又要尊重中职教育和中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同时,推进教学设计改革的执行者则是教师本身。
1.教学设计需建立在高效的语言教学观的基础上
以语言知识为目标是我国外语教学的典型特征,此目标的建立必然导致英语教学重语言输入、轻语言输出。而实际上,语言知识靠输入,语言能力靠输出。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故语言输出应该占据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地位。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设计时须从传统的中式英语教学观向西式英语教学观转变。
西方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是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其表现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途径、以语言功能和技能为目标,其语言教学理念的实质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2009版)》所述内涵是一致的。
2.帮助学生树立“大语言学习观”,提高学习能力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强化“大语言学习观”,有必要借助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提高设计的维度。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人们交往途径及交流形式的拓宽,英语语言学习不仅仅再束缚于以字、词、句、语法规则为中心的传统对话和语篇范畴,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完全可以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丰富设计内容,活化语言学习的语境,例如运用产品说明书及维护使用说明、英文歌曲、英文电影文本和视频、英文人文故事、现代公司合同、信函等。尤其是对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而言,学生将来面临的不是基于语法规则的选择与填空,而是基于语用环境的交流和沟通。学生懂得用英文问候和致谢、可以理解对外交际场合的风俗差异、能识别若干个数控装备部件的简称、能说出常用电子产品的英文缩写等等就是语言能力的体现。教师教学设计的重心应该是使学生学会在什么语用环境下使用什么字词句,可以达到有效沟通,顺利完成岗位工作。
同时,中职英语教学同样需要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技能,包括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掌握了语言技能,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以提高,语言学习也才能成为有源之水。
3.遵循中职学生自身特点,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设计的实效必须紧密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只能是空中楼阁。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和能力的相对较低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的研究》的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中职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没有达到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初二年级的要求,且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同时,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常用教学方法并善于运用,例如任务教学法。在我国英语教育领域,任务教学法的运用已成常态,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与要求,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目的明确、操作性强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语言、培养技能,提高语言综合应用的能力。然而,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实践中,任务教学法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仍有有待优化的环节。教师设计的任务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列出学生喜欢的有英文名字的电视节目或有英文字幕的英语电视电影或歌曲名等。同时,教师需要区分任务(task)和练习(exercise)的差别。“Task has a nonlinguistic outcome while an exercise has a linguistic outcome.”For example: When listening to a weather forecast and deciding what to wear, the learner will listen to a weather forecast and identify the predicted maximum temperature for the day if task-based teaching is adopted, while the learner will listen to an aural text and answer questions afterwards on whether given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in an exercise-oriented way.”(龚亚夫,2001)教师还需要设计对任务的监控和指导,而不是布置任务后将监督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视作非必要环节。监督的过程既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又可以在学生遇到语言问题时帮助他们克服害怕犯错误的心理(我们应该把错误看成努力和学习的标志),继续完成任务。面对同一个问题,对不同英语语言水平的学生可以设计并监控(帮助)实施不同的任务项目。
4.提升教师从教能力,提高师德修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仅在于传授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与鼓舞。”面对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困境,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始终牢记我们责任的是教书育人,教会学生说英语,学会学习英语。所谓基础差的学生,其实都有一定的语言形式和知识的储备,只是缺乏交际应用的刺激。而怎样才能调动不同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活动任务,愿意开口说英文,则是中职学校英语教师亟待探究的问题,也是教学设计急需解决的难题。
教育提倡寓教于乐,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乐于教学、钟情教学,才能够有充足的毅力去探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也才能在探究中获得快乐。正所谓“有教无类”,中职学校的学生可能是应试教育的弱势群体,但他们同样具有学好专业本领、出色完成任务的潜能。《大纲》中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建立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勇于实践、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教师的教学设计同样需要具有人文关怀和启发作用,方可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结束语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具有其内在特点,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总结教学得失,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能力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龚亚夫 Shenzhen Daily [J].广东:深圳日报社,2001。
[2]夏纪梅 冯芃芃 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Paul Seligson 林立 汪晓阳 帮助学生说英语[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7。
[4]《重庆市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情况调查》课题组 重庆市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情况调查及对策建议[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一、针对学生具体实际设置不同的教学课程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同年级的英语教材差异很大,英语学习特点和难度各不相同,老师们要针对不同教学阶段进行差异化的初中英语问题教学设计。针对初一年级的英语教学,由于很多学生都是首次正式接触英语,他们对英语的好奇心是十分浓厚的,英语在发音上跟汉语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所以,老师们在对初一的学生进行英语问题教学时,应该尽可能地围绕英语的发音来进行问题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提高学生的英语拼读能力。同时,老师们还要注意对初一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进行引导,改变过去他们对于汉语学习的思维模式。针对初二年级和初三年级的英语问题教学,这两个学习阶段的英语知识在内容上变得复杂,难度上也有了增加,老师们在问题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围绕单词及语法、语句等进行课堂提问,使学生明白单词积累和语法学习的重要性,一一攻破英语学习难题。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避免学生因学习压力过重而出现自暴自弃等负面情绪。老师们在应用问题教学法进行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友谊,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根据学生实际提高问题教学的针对性,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二、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老师们在布置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时候,必须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具体特点进行综合考虑,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进行课后作业设置。我们要尽可能地投学生所好进行作业设计,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初中学校开学之初,学习“Whereareyoufrom?”这堂课时,老师们可以将作业设计成让学生用英语提问方式了解班上同学的家乡,收集他们的具体住址,成立一个班级通讯地址目录,因为大家都是刚刚入学,对新同学来自哪里都充满了好奇,设计这样的作业就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另一方面,英语课后作业的设置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能力来进行,科学调整英语作业的难度系数,避免英语作业设计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例如,在上到与“Christmas”有关的英语课程时,老师们应该综合考虑初中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结构,如果让初中生去了解“Christmas”的历史来源并用英文表述出来,这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学生很难完成课后作业,还会大大打击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让他们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老师们应立足于初中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和接受能力,布置一些适合他们的作业,例如,让他们收集一些与“Christmas”有关的歌曲,听一听并尝试着唱一唱,也可以让他们收集与“Christ-mas”有关的各种标志性物品,用英语谈一谈,或者让学生自己动手打扮一下“Christmastree”,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布置,深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让他们学会自主思考,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要想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完善,我们必须重视问题设计,在考虑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问题情境,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学生具体实际设置不同的教学课程,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侯素平 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千秋中学
由于招生政策变化等原因,我校近年初中生源质量每况愈下,教学成绩大不如从前。尤其是英语,退步更为厉害。早在小学阶段,英语两极分化的情况就很严重。而升到我校就读的这些孩子,大部分对英语不感兴趣,内容越学越深,分数越考越低,学生找不到成就感,上课越听越无聊。学生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整个学校的英语教学成绩,这引起了全体初中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思考。作为英语学科的带头人,我迫切地期盼一种能改变现状的“新颖、省时、高效”的教学模式。本学期初,我们在组长黎甜秀的带领下,向县教育局申报了“活化教材,优化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题。但是,怎样活化教材,优化课堂,让学生找回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跟其他教师一样,仍懵懵懂懂的。今年4月初,我有幸作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前往南京几所学校听课学习。在溧水东庐中学,我见识了该校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 讲学改革模式,茅塞顿开。“讲学稿”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公用的教学研文本,是教学研合一的载体。它追求的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课改新路正与我们的课题不谋而合。“讲学稿”不是简单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简单地说,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编写教材,把复杂的内容往浅里教。于是,我决定以编写符合我校实情的“讲学稿”作为我们课题实验的根本。
二、“讲学稿”实验的目的
1. 通过运用“讲学稿”, 改变常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无效教学,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帮助学生重新找回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素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再创中考佳绩。
2. 验证“讲学稿”的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3. 增强自身参加科研的意识,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学水平和探索精神,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
三、“讲学稿”实验的方法
1.采用“对比实验法”――初二(4)班作为实验班,初二(3)班作为对比班。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教材、教学设备、课时安排完全一样,并且进行“前后测实验”。
2.教学方法及所用材料――实验班采用“讲学稿”授课,教师把“讲学稿”编印完成后,将“讲学稿”提前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教师,教师批阅后课前再发给学生,然后师生共用这一文稿实施课堂教学。
对比班采用传统的五步教学法,按照教材分步授课,使用教育局统一印制的资料,比如《新课程学习与测评》。
实验班和对比班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用不同的教学材料来教学,以平时的测试为主要的实验依据。
四、“讲学稿”实验的过程
1.备课。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我们初二年级三位教师把手上的资料拿出来共享,根据各人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工。如本人负责“学习目标”及“课前准备”部分,秦凤英老师与黎桂燕老师负责“学习过程”及“课后延伸”部分,形成初稿后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讨论修改,最后定稿。
2.课前。“讲学稿”编印完成后,提前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教师,教师批阅后课前再发给学生。对每份“讲学稿”教师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预习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
3.上课。课堂上,学生会做的教师不讲。教师主要讲重点、难点、迷惑点、易混点,然后进行适量的练习,教师引导全体学生边练习边订正错误,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提高。
4.课后。课后,教师要在“讲学稿”上填写“课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用作下次集中备课交流时的补充。学生填写“学后记”,作为复习时注意的问题。
下面是一份外研社初中起点第四册英语Module 6 Unit 1的讲学稿样板。
Module 6 A Farm
Unit 1 It was hard work, but I enjoyed it.
课型:新授
执笔:叶汉琼
审核:初二英语组
时间:2010年4月15日
【学习目标】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电化教育主体,并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探讨如何通过多媒体的组合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成为当务之急。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结合多媒体及其组合发挥其作用已成为新的趋势。……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才是决定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教材、媒体等一切外部条件虽然是重要的,但都只是影响学习的间接因素。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要根据中学生好问、好奇、爱做游戏的特点,深挖教材中的"快乐因素"与知识点紧密结合,进而在情景中设难解凝,培养学生能力。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教学,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这就是以电脑为手段,让学生对电脑感兴趣,乐意动手操作,利用他们想展示自己操作能力的欲望,教会学生英文打字,并使用"轻松背单词"教学软件,让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因而学习节奏加快,课堂知识容量就大。兴趣会是他们展开理想的翅膀,由"听力难、写作难"变成"听力易、写作乐"。
现在的教学班,以学生的年龄为基点划分的,而同一个班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差异。"四结合"教学把班级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要求,选择教学内容和进度。在单词教学中,在达到共性要求的基础上,操作熟练、智力强的学生不仅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打出单词,而且能够利用这些生单词进行词组造句练习,甚至连词成句,连句成句群。
以初二(2)班为实验班,水平相当的初二(3)班为对照班,使用计算机、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幻灯、录像等综合教学手段,并保证每周二次计算机操作练习,二节多媒体教学课。上课地点为计算机机房与多媒体综合教室,为上好课,自己也亲自制作了一些教学课件,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实验在实践中进行",但是"上课"不等于"研究","实践"也不等于"实验"。按照课题的研究需要,选定一系列"典型课例"上研究课,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
通过一系列典型课例的教学,如初中英语第二册Unit15Lesson57,复习比较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等典型课例,不仅可以落实"实验内容",而且收集到了事实资料在一定范围内有代表性,有说服力。
教师要想上好电教课,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只用做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课堂电化教学,才能把教学由自发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才能充分展现自身的整体素质。但不能认为电教实验研究是用电教媒体上课,仅仅用了电教媒体上课并非完成了实验研究。
因此,在教学设计是,根据训练点和经验,预先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上会发生变化,适时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重点内容尚未引起学生注意时,学生思维展开尚缺少形象材料时,学生碰到困难需要辅导以及检查教学效果时。故投影片的使用方式,可以是老师先演讲,后播放,再概括;也可是先设疑,后播放,再演讲;还可以边播放边讲解等。
为获得课堂电化教学的最佳效果,就必须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自己动手制作教学课件。
(一)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教师才能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才能研究教什么,怎么教,选择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方案。
(二)确定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难点。着眼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依据。
(三)优化课堂电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施教之功,贵在得法。因此,使用电化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要有利于创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情境(2)要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要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
不论是传统教学方法还是现代电化教学方法,都应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防止电教为"电灌"。
教学中应注意到两点:
1、引思原则。多挖掘媒体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的特殊功能,要求学生主动思考的,决不"包办"。
2、激励原则。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动机。我们通过精心选择媒体,精心选择软件,设计适当的教学情景或制造扣人心弦的教学悬念等手段来引起学生兴趣,激其情,奋其志,引其思,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期望--探索--成功--更高的期望--更深的探索--更大的成功"这一动态过程中进行。
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和谐教学法,有以下运用:
1、音乐渲染,创造情境。在课前3-5分钟播放优美动听的歌曲或音乐,使学生安静下来,对学生起到心理放松的作用,从而导入新课。
2、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3、激发思维,增进想象。
4、优化板书,扩大密度。
5、视听示范,培养语感。课堂上播放一些标准朗读录音对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能力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验结果,检测的目标有二个:一是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态度、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变化。二是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程度。经过实验前后的对比,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英语成绩变化如下:(全班平均分)
(初一)97、11期中测试:50.7分
98、1期末测试:57.2分
99、4期中测试:62.3分
98、7期末测试:65.2分
(初二)98、11期中测试:68.4分
99、1期末测试:70.3分
99、4期中测试:73.5分
99、7期末测试:76.5分
一、把握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课前、课堂、课后三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备课时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为起点,做到合理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因为目标过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过低,则难以对学生的智力和思维假定构成挑战,学生就会了无兴趣。坚持做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合适的教学步骤。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新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扮演组织者、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创造有力的学习条件,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去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有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尽可能做到“任务型”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布置学生一些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真实的语言,学会运用语言。课后精选练习,练习不在多,贵在精。因此,我坚持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心挑选设计课后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训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做到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二、注重学习英语兴趣培养,激发学习热情
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也提出了应“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应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我是这样操作的:每单元结束后,让学生出一份英语手抄报或海报。内容包括:学习方面,如“本单元重点、难点总结”“本单元单词巧记”“本单元短语、句型总结”等等;思想方面,如“送你一句谚语”或一些有意义的英语短文;政治方面,刊登一周的政治要闻;娱乐方面,有“英语笑话”“智力闯关”等等。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拓宽了知识面,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来计划教学内容、进度、方法设计安排好课堂教学活动。教师不但要充分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有头脑,会思考,会分辨“对与错,好与坏”的鲜活个体。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教学。如初二英语的语法知识主要是学习形容词及其比较等级。在学习形容词的时候,我就以自身为例子,让学生用一些贴切的形容词来描述我这个老师的外貌、性格特征。立刻,课堂气氛就变得轻松、活泼起来,学生们很有兴趣的在一起交流,发表对我的看法,互相交换意见,然后都争先恐后的举手想来描述我。他们运用了许多的形容词,如a little fat、tall、short hair、round face、small eyes、kind、helpful等等,就连平时那些课堂上不爱参与的学生对这一话题也颇感兴趣,积极参与了进来
三、加强教学设计研究,体现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理论介绍;教学案例;教学设计
在基础英语教学,尤其是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语言学习理论,遵循认知心理规律,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合理处理教材内容,而不是仅仅跟着感觉走。尽管某些教学经验符合一定的教学规律,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则可以将这种无意识地运用规律变成有意识地依据语言教学的原理来组织教学活动。
一、理论介绍
H. Douglas Brown在其《根据原理教学:交互式语言教学》一书中,详细地介绍了意义学习原理和激发内在动机原理。
1.意义学习原理(Meaningful Learning)
意义学习是和机械学习相对立的概念。意义学习意味着让新的知识融合到学生现有的知识框架和记忆系统中,从而产生新旧知识的联系,这种联系又促使了新知识更牢固、更长久的记忆存留。简而言之,相比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有意义的学习能更有助于学习内容的长期保持。这也给予语言教师以启发:教学内容一定要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现时的兴趣以及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需要相结合。
2.激发内在动机原理(Intrinsic Motivation)
激发内在动机原理认为:最有效的奖励是学习者激发出的内在动机。因为,人类的行为源自于内心的需求或欲望,其本身是自我激励性的,故根本无需任何外在刺激。为此,教师首先要仔细研究学生当前的内在动机,然后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中,利用一定的诱因,来调动这些内部驱动力。如果学生的学习是因为这些教学活动趣味性与挑战性并存,则会带来更为加成功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意义学习原理和激发内在动机原理的教学实例
下面提供一个15分钟的微型教学设计,是40分钟课堂教学其中的一个活动环节。
年级:初二
班级规模:36人
教材: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 4 Welcome & Vocabulary: A charity show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电脑设备、小旗子、贴纸
教学目标:
1.了解国内外的一些慈善机构及其概况。
2.掌握交换意见和提出建议的能力。
3.激发对参与慈善活动的兴趣。
教学背景:
全班学生被分成六组并选出组长,在课前分工合作完成预习工作,如:收集一些关于慈善机构以及如何为其募款的相关资料。在本课的前20分钟,学生已通过完成围绕单元主题的听力和词汇的小练习为下一教学阶段打下语言基础。而这15分钟的阶段被设计成一个小组竞赛活动,每组拿到一面不同颜色的小旗子,抢答时举起示意,答对后可以得到一枚贴纸贴在旗面上作为一分,最后通过两轮测试在六组学生中选拔出得分最高的一组,该小组可以在下周的班会课上作为主办方在本班举办一场慈善演出,为校关爱基金筹款。
教学步骤设计:
Test 1: The charities you know(测试一:你所了解的慈善机构)(6 minutes)
Step 1: Presentation(看图说话)(3 minutes)
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charities in China?
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Step 2: Feedback test(反馈测试)(3 minutes)
Make a sentence in a correct order.
Test 2: The ways you know to raise money for a charity(测试二: 你所了解的募款方式)(9 minutes)
Step 3: 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3 minutes)
How many ways do you know to raise money for a charity?
Step 4: Dialogue(对话演练)(6 minutes)
Please make a one-minute dialogue about raising money with your partners.
后续活动安排:结分并统计出得分最高小组,加以鼓励并对其进行关于举办慈善演出的额外指导。
Homework: Preview the Reading part and prepare for the charity show next week.
(回家作业:预习Reading部分的课文,准备下周的慈善演出。)
三、教学设计分析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没有采用传统的Welcome和Vocabulary部分的单独教授,而是把两者结合起来,以归纳、口述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理解,注重语言的运用而非形式。把学习内容组织成有意义的一个整体,而不是零碎的知识片段,这是运用意义学习原理的做法。而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教师以在班内举办一次慈善演出为校关爱基金筹款为奖励,组织全体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小型的主办方选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意识。教材内容使用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的语言材料,就是学生在生活和今后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英语交际任务,充分提供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促使学生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潜力,用集体的力量完成任务,达到自我设定的目标。由此,所有的学生都带着兴趣自发地完成课堂活动,并得到及时有效的评价,体现了激发内在动机的原则。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互动,因此,在设计英语教学环节时,教师就要把语言作为整体的、交际的材料,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变换教学活动的方式,在充满智慧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与动机,师生互相合作进行有效对话,使课程内容不断生成新的意义。
一、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教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至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年上升。
三、用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教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在2002级2班,王诚等同学在初二上期的英语学习上掉了队,我为他们几位同学专门制订了适合他们程度的学习方法,并相应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尽量在教学中面向多数,兼顾“两头”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从而避免了进入初三后的大面积滑坡现象。
四、在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191-01
为了使学生的英语生动流畅,教师使用真实的或相对真实的学习材料指导学生进行真实和富有创造性的语言活动;为了使学生的目标语言准确,教师要使用另外一些为达到语言准确目的的练习。语言的流畅和语言的准确都是任务型教学模式希望达到的目标。无论是真实的交际活动,还是语言练习都应该使学生感受到完成这样的课堂活动是自己的需要。
一、任务型教学的背景及其定义
1.任务型教学法的背景。新《标准》在教育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任务、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创新,将改变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能力的倾向作为改革重点;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英语课程的根本任务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新《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改变原教学大纲以教为主的原则,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2.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简单的说,任务型教学法的目的就是把语言教学真实化与课堂社会化。那么,如何理解“任务”在语言学习中的意思呢?传统意义上的任务教学法其实是“任务语言教学法”,即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任务可以具体地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为达到某一目标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它往往借助任务学习与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所谓的学习并非依靠教材与书本的辅助练习。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任务型教学侧重于对学生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通过参与和交流所获得的运用语言的经验。我们在中学课堂中进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就是试图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下,充分利用小课堂精致、自主、合作的核心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任务型教学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学英语课堂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及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实验研究,来探讨在班级规模,教育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的改变下,是否能提升教学质量。
2.研究意义。中学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模式顺应了《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不再过于注意知识的传递,而是关注学生如何学会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社会化发展得到了张扬。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距离,拉近语言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距离。采用任务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以言做事能力、协商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为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创造了较大的机会和空间,促进学生学习的正向迁移,使学生的认知结果更加完整、深刻、灵活。因此我们进行的这项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对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包括研究假设,研究对象,研究步骤及研究教学模式设计等。
1.研究假设。(1)假设任务型教学模式在中学课堂的实验能比传统的3P教学模式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2)假设通过任务型教学,实验班的初二下半学期的期末成绩和上半学期期末相比,实验班学生的听、读、写等语言能力成绩有显著提高。
2.研究对象。88名被试分别来自平坝县天龙中学初二年级1班和2班,年龄在14-16岁之间,每班人数均44人。其中1班为英语实验班,2班为对照班。对于实验班,我们进行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把知识和技能联系,强化交际运用能力。而对于对照班,我们沿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3P英语教学模式,3P模式包括:准备(Warming-up),引入(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运用(Production),作业(Homework)。其中Presentation(教师讲),Practice(学生练),Production(学生用)是5个环节中的核心。它的流程图是:引入―操练―运用。这种教学形式强调语言的结构,知识传授比重大、语言实践不足,以语言形式为中心,弱化了语言的交际和运用。
四、结论与建议
在中学英语课堂中进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和研究,旨在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学生学习特点的,符合中学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并适用于小班化课堂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同时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研究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基本实施步骤,以及任务型教学模式实施的注意事项。
任务型教学不但注重知识的传递,同时关注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社会化发展得到了张扬,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距离,拉近语言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的以言做事能力、协商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学生能自主探索、主动发展创造。从学生的角度设计任务,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正向迁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整、深刻、灵活。在中学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充分结合并发挥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优势,可以说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中学英语课堂一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模式。
1.1挖掘教材
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具有启发性和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思考,通过教材里的内容延伸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德育教育,通过课上的师生互动,发展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写作能力。教师们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创新,不断地挖掘教材中有关德育的部分,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将德育思想渗透到每一个学生们的思想中。
1.2联系实际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要做到有的放矢,课前应做足准备工作,深入了解学生们的思想状况,并及时寻找和分析学生产生这些思想问题的个人、家庭及社会因素,用发展的眼观审视学生们的思想状况,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和职能,利用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初二上的Unit1时,有一段Michael和Kangkang关于输了比赛而互相责备,最后又和好的对话中,可以教会学生们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而在Jane的不幸遭遇的一课中,又可以让学生们勇敢面对挫折和不幸,学会自强和勇敢。
1.3把握时机
初中生虽然尚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也绝对不是可以任意涂抹的白纸。他们已经开始形成独特的观察视角,他们正处于个性化和叛逆的青春期,因此,在课堂上更要努力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自然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做到水到渠成,这在初中英语德育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
2.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2.1在师生互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传统的课堂教育是师生间单一的交流模式,而新兴的课堂师生互动打破了传统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们运用英语和感知语言的能力,还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从中国课堂的现状来看,有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即喜欢授课老师,则教学质量和效率都很高,而不喜欢授课老师,则课堂教学质量低下。从根源上看,这显然是由师生关系所引导的。可见,只有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从而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德育教育更好的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2.2在鼓励表扬中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生的可塑性和模仿力极强,教师作为学生们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十分重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课堂互动中,不管学生们做出了怎样的回答,教师们都应以鼓励的口吻,表扬或评价学生们。例如,在AnimalsinDanger一课中,鼓励学生们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情操,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竞争答题,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团队意识,根据小组表现提出表扬和奖励,还能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
2.3在课后作业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后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从课后作业中不仅能够看出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还能看出学生们的学习态度,此外,任何科目的教师都会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在辅导交流过程中,可以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针对校园里不可避免的抄袭作业现象,适当地将抄袭提升至偷盗层面,让学生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利用身边的小事教育学生,以小见大,让学生们学会明辨是非。此外,在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培养学生们敢于质疑的精神,引导学生们勇于质疑,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小结
关键词:英语;初中;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172-01
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教知识,发展语言能力,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微妙、最细腻的情感交流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于教师而言,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了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最终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以求得共同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积极探讨情感教育,努力实现英语教学中的优化效果,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自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年上升。
二、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生刚上初一时,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见面、道别、致谢、道歉、家庭成员的称谓、时间、年龄、性别等。鼓励他们在适时地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我对话时,我也非常有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学生们感觉我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所以很快这些学生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用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教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在2012级4班,李桐等同学在初二上期在英语学习上掉了队,我为他们几位同学专门制定了适合他们程度的学习方法,并相应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尽量在教学中面向多数,兼顾“两头”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从而避免了进入初三后的大面积滑波现象。
四、在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
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
和谐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效果。比如在我开始教这些学生的时候,我用一些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和学生交谈,鼓励他们在适时地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我对话时,我也非常有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让学生们感觉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和他们平等交流的伙伴,而不是敬而远之的老师。因此,我的学生很快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细微热情的言传身教体现情感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自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年上升。
三、无私奉献的爱心表露情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有的学生初二上学期在英语学习上掉了队,我就会为这些同学专门制定适合他们程度的学习方法,并相应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尽量在教学中面向多数,兼顾“两头”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尤其是对那些学英语困难的学生,我总是在课堂上多关注他们,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在英语课堂上有收获,同时体现他们的自身价值。
四、多彩活动的开展提升情感
关键词:搭设 情景平台 学习英语 兴趣 激发
一、外语教学是师生间的一项活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搞好英语教学的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提供创造真实的语言交际的情景和运用语言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能用语言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正如《国家课程标准专辑英语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所指出,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外语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活动,教学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创设各种情景,用情景来打开学生的“开口关”
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出现的小错误,不要“有错必纠”,以免打消初学学生的积极性,其实学习外语和幼儿学习母语有共同之处,必须经过从不会使用到学会使用,从不正确使用语言到正确使用语言的过程。学生在使用语言时难免要犯错误,对于错误要做分析,那些影响进行交际活动的错误应及时纠正,次要的错误,可以另找时间专门讲解和纠正,千万不可频繁地打断学生的交际活动来纠正错误,这样会使学生不敢开口,只要学生有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不失时机的创设各种情景,用情景来打开学生的“开口关”。使学生敢于用英语交流,这样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是可以逐步培养的。
三、乐声相融,以美引趣,激感
只有把学生带入作者的情境中,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文中的情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采用“配乐欣赏”、“听音口译”、“听音回答”、“听音默写”、“听音复述”和“配乐小故事”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听说记忆和再想象能力。
四、运用图像,再现情景,体会情感
初中学生的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方式过度阶段,特别是初一、初二学生,他们仍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创造情景进行愉快教学,能使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课本STUDENT BOOK 3 中MY NEIGHBOURHOOD时,根据课文内容利用插图、表演、形象地讲述课文内容,并使语言文字与观察主体建立相应的联系,顺利地“推文而入情”,达到再现情景,体会情感,从而达到了轻松学习知识的目的。
五、利用资源丰富的网络多媒体进行教学
一.精心设计听说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任务的具体化,是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标准。它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调控作用和评价作用,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听说课的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是成功教学的前提。听说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有听力理解技能的提高目标;语言知识的感知、学习、运用目标;主题口语能力的提高目标,同时还要兼顾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渗透。
二.合理设计听说课的时间分配
一节课的时间极其宝贵、有限。教学设计中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与使用效率都是值得我们教师重视的。教师对各个环节时间的设计和把握是展示自己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提高时间的把握能力,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要周密的思考、严密、合理的对各个环节所需时间做出估算,设计。避免以前听说课中时间分配方面普遍存在的前松后紧的问题。
三.活动设计应注意问题
(一) 听前活动设计需要注意:
1 . 听前活动设计不应包括词汇扩展
听前活动的目的是为听力活动的开展做必要的准备,扫清可能会对听力理解产生障碍的词汇必要的背景知识。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项准备工作只是要学生认知生词即可,词汇的扩展学习应放在听力理解之后,这样能使教学层次清楚,又重点突出。
2 .听前活动的内容设计要融入对新语言知识的感知
通过听前活动使学生感知听力课文中出现的新语言知识,如核心词汇句型,这样不仅能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还能增加新知识学习的层次与复现率,使学习过程更系统、更扎实。
3. 听前活动所占时间不宜过长,且内容紧扣听力材料。
(二)听中活动设计:
1. 听中活动的目的:
听中教学目的是理解语篇承载的信息和感知新的语言结构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需求,创造有效的听力理解环节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2. 听中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教学设计要遵循的原则。
教师要根据听力内容的需要,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发展需要设计听力活动。让学生按要求完成某种任务,如做笔记、填写表格、写摘要、进行实际操作。
2 )教师要充分发挥多种媒体功能。
把声音与图画或实物等配合,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可降低难度,使教学情景化,增加趣味性。
3. 听中可采取的教学方法
1 )泛听、精听相结合
泛听和精听相结合是提高听力水平的重要措施。
泛听就是听懂语料的主旨即可。泛听的目的是接触更多的语言现象,逐步提高迅速获取所听信息的能力。
精听是要听懂更多的细节。目的是训练听的基本功,通过听掌握部分常用词和常用句型。对于短的段落,可要求学生能听懂每个句子,并能重复其中的重点句。对于长的听力材料采取精听其中一部分,要做到量小质高,理解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用地道的口语表达的能力。
2 ) 引导学生重视面对面谈话中听的活动
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面对面的交流,教师要使用多种方法随时检查他们听的结果,提高学生的精神集中度, 如教师布置完某一任务时,反问学生: What did I ask you to do ? 等等。在学生之间开展活动时教师也要强调倾听别人说话的重要性。
4. 听中活动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听力理解活动要充分
在教学设计中有些教师不注重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听说课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提高上。不能机械地完成教材中设置的听力活动,应对听力活动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宜自己的学生,是否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听力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
2)避免先看录音原文,再听录音
3)不要一边听一边看听力原文
4)根据不同听力层次的学生需要设计不同的听力问题
根据听力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是常用的听力理解活动。作为第一遍听力,学生是初次接触听力材料,得到的应该是主旨大意, 因此问题设计最好是泛泛的,有一定的概括性的,学生根据所听到的信息从不同侧面可以回答出一些内容。 如果第一遍听力问题设计进入细节,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到细节问题上,而不关注听力语料的主旨大意,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2 )设计有效性听力活动
听力活动的有效性是活动设计的关键。教师要边设计,边思考所设计的活动是否能最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三)听后活动设计
1. 听后活动的目的
1 )评价和反思听力技能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2 )培养就相关主题内容的口头表达的能力
听后就需要进一步感知和操练所学语言知识并在一定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形成新的输出能力;学生进一步感知、模仿纯正英语的语音、语调,也就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 听后活动形式
听后活动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活动内容尽可能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完成任务。做到形式多样,力求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1 )听读训练
听后跟读,模仿,朗读都能提高学生的语感,模仿录音者的语音语调,提高对英语语音、语调的感悟力和用正确语音语调进行口语输出的能力。
2 )新语言知识的进一步感知和操练
听录音,要求学生将带有重点语言结构的句子记录下来,总结这种语言结构的规律,口、笔头操练相结合,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新语言结构的用法。
3 )巩固和扩展主题内容的表达能力
这方面的活动包括听后复述;概述所听内容;将对话形式的听力课文对话变成小短文;学生做角色表演;听后就主题内容开展小组讨论等。
4 )开展自我评价活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评价活动,以发现学生听力方面的进步和问题,使学生知道在今后的听力中应注重哪些方面;为教师的听力教学设计的改进提供方向和依据。
四. 听说课作业设计
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只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作业形式和监控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课下进行听说练习。教师可以就听力留作业:跟读录音、做部分听写等。教师还要拓展作业的范围, 使学生能接触更广泛、更丰富的听力语料。如电视、电影、讲座、采访、歌曲、故事、讲笑话。 这些听力材料都可以用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 , 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光盘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声音 , 而且还可以提供帮助学生理解说话人所在的场景 , 说话人的动作表情。由于青少年喜欢听、唱歌曲 , 因此 , 英语歌曲也是训练学生听力的一种很好的听力材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