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具体措施范文

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具体措施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1-24 16:59: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具体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本文分析油气生产现场HSE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旨在提高生产安全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

油气生产;安全管理;措施

油气生产安全管理推行HSE管理之后生产现场逐步建立了HSE管理体系,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逐步解决了诸如体系运行与实际操作不相符等问题,更好的落实了相关规章制度的内容,尤其是整体内审与隐患整改相互脱节的现象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油气生产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1油气生产现场的特点

1.1油气生产的特点

油气生产包括了钻井、地勘、试油(气)、采油(气)以及井下作业等环节。油气生产工作的环境大部分都在野外,无论是工作条件还是自然环境都非常恶劣,而且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比较高[1]。油气生产一旦发生事故,由于救援不够及时等原因,导致伤亡率提升,灾害蔓延。油气生产主要产品是原油、天然气、煤层气,这些物质具有易爆、易燃的特性,而且易于聚集静电,甚至含有一些毒性成份。因此,油气生产大部分生产环节都具有很大程度的危险性。

1.2油气生产现场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油气生产安全涉及到人、物、环境三个因素。人是油气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执行者,人的思想意识、技术能力与心理素质将会直接影响到生产。重视安全生产、过硬的技术能够在事故之前更好的进行风险防范,反之,没有具备风险防范的意识,或者在意识上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便会酿成重大安全事故。目前,很多部门由于操作技术、操作经验掌握不够深入,导致员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工作能力不强,往往表现在遇到问题就手忙脚乱,无法及时的将隐患排除。从物的方面来看,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在油气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负荷过重导致设备出现断轴、烧瓦等情况。实施固井时,会涉及到使用重晶石粉,从而产生粉尘危害;计算仪器、测量仪器灵敏性不够准确导致失误;特殊车辆使用过程中未遵守相关规定等,都会埋下安全隐患。作业环境对油气生产也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作业环境有自然环境造成的事故,也有作业内部环境造成的不安全因素,自然因素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预测、预报等方式进行提前防范,作业内部环境造成的不安全因素需要通过人们的努力来加以克服,目前,HSE在油气生产管理中的应用,虽然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以上因素导致安全事故,但是这些因素依然不容忽视。

2HSE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原因

油气生产现场的HSE实践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HSE管理理念在油气生产过程中推行以来,部分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在思想认识上还不够深入,HSE明确规划了安全规定,但是部分员工没有遵守,在行为上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抵制”HSE管理理念。第二,油气生产基层单位对HSE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大部分油气生产员工按照自己对生产环节的理解办事,在执行HSE所“规定的动作”过程中不自觉的加入了一些“自选动作”,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油气生产基层员工的职业素质普遍较低,而且管理者HSE现场管理的经验也不足,没有将HSE理念与实际工作相互结合起来,主观认为HSE所规定的内容是附加的责任。HSE在油气生产管理中的目的是对油气生产安全以及油气生产环境等方面做好风险防控。油气生产具体过程中,产生重大风险的主要地方是涉及到的工艺技术、设施、设备,尤其是一些特种作业现场等。由此可见,HSE风险管理的主要对象便是人,对人为因素进行控制。但是在实际中没有将风险防控融入到生产细节当中,从而导致大部分操作人员并没有在思想上潜移默化形成安全操作的意识,也没有对油气安全生产相关的技能进行深入的学习,这些都是导致基层员工业务素质低下的主要因素[2]。

3加强油气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3.1营造HSE文化

HSE管理体系与现场管理不能脱节,必须要从工作人员的主观思想上入手,要让员工由“要我安全”的传统理念逐渐转变为“我要安全”,因此,在作业环境中营造HSE文化非常重要。以领导为主体,引导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将日常HSE工作中最实际、最有效的工作方法、理念、经验,提炼成“清晰明确、通俗易懂”的工作方法[3]。从而有利于在基层单位加强推广,这是营造HSE文化的主要手段之一。营造HSE文化,不能硬搬HSE,不能强制实施,不能设定定量性工作指标与考核指标。营造HSE文化的目的是“以虚促实”,一旦设定了具体指标,将会把“虚”的东西变得更“虚”,甚至还会失去营造HSE文化的最根本的目的。

3.2通过标准化操作将HSE日常管理更加深化

HSE体系要渗透到日常安全管理当中,要从控制风险入手,对岗位标准操作专业化流程进行详细制定,要将相关管理制度转化为标准作业的程序,加强岗位标准专业化培训,必须要达到相关规定才能上岗。推行标准化操作是HSE员工培训的新方法,在此过程中融入事故案例。因此,推行HSE培训工作新方法,将标准化操作要求作为教材,让员工在上岗之前接受相关培训,认识到以往的危险操作行为,从而使其自觉按照规章制度实施操作。

3.3发挥考核在HSE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HSE考核能够拉近检查人员与被检查单位之间的距离,通过协调、互动,让检查人员通过分析与评价,结合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对考核指标进行合理的规划。HSE考核要将重点放在过程控制上,可以将这类考核的结果当做对HSE管理评价的主要参考标准。从而更好的为油气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后,关于检查考核的沟通与反馈还需要重视,要让油气生产作业的员工了解HSE管理具体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同时也能够了解HSE在单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现状中寻找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掌握油气生产的形势,才能进一步为HSE管理提供更好更广泛的支持,保障油气生产的安全与质量。

作者:陈巍 单位:天然气分公司HSE监督站

参考文献:

[1]姬荣斌,何沙,钟雄.油气企业安全生产的WSR模型及其分析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5):139-144

篇2

一、主要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因对法》、《建设工程特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为核心,做好法规和预案宣传和解读工作。深入分析我县建筑生产安全形势,宣传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县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精神;宣传政府切实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宣传部门预案的重要内容和处置规程,提高全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二、宣教计划组织实施

(一)开展专题宣传活动。一是结合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全国消防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开展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公共安全意识。

二是开展公共安全知识进企业、进工地活动。把应急管理知识进工地作为科普知识进工地的重要内容。三是通过建管局局域网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等多种形式,从不同层面加大应急管理工作交流和宣传力度。

(二)进行应急典型案例宣传。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应急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报道。

(三)加强应急管理知识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对机关党员干部进行培训,使其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统筹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指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水平;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使其增强公共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排查安全隐患和第一时间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提高安全管理和重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对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应急知识培训,使其熟悉和掌握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救援和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

三、培训计划组织实施

(一)主要任务。认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应急工作方案,学习掌握应急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思想认识和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建管工作应急管理工作现状、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程序、应急管理工作相关制度、应急预案编制要点和应急准备以及现场处置基本知识等。

(二)培训对象。根据我局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应急管理培训对象主要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相关企业负责人及应急处置救援队伍。

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是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相关工作制度、程序、要求等,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和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

企业负责人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和突发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处置救援队伍培训的重点是熟练掌握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救援和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

篇3

关键词:南宁地铁;盾构施工;风险管理;风险防范措施;地铁工程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1-018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1.091

1 概述

2011年12月29号,随着南宁地铁1号线的全线开工建设,南宁地铁开工建设的序幕正式拉开,此后2号线、3号线陆续开工,南宁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南宁地铁盾构区间隧道主要经过富水的砂卵石地层,呈现出地下水位高、地层强度高、卵石含量高的工程和水文地质特点。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南宁地铁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区间隧道面临众多技术难题。本文根据南宁地铁盾构隧道施工的实践经验,从机械、施工操作、周边环境影响三方面分析盾构施工风险,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今后地铁盾构隧道施工的安全进行提供参考。

2 南宁地铁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

南宁地铁盾构隧道区间通过的主要地层为卵石土,呈现出如下特征:第一,卵石土地层中含有45%以上卵石,卵石含量较高,构成该地层的主要部分;第二,颗粒间胶结物广泛分布在砂卵石中;第三,砂含量约为9%~25%,含量较高;第四,卵石土地层透水性极强,渗透系数达15.8~50.8m/d;与此同时,地下水位高,丰水期水位埋深约2.4~4.2m,枯水期水位埋深约3.1~5.1m,受沿线车站等基坑降水影响,区间内地下水位埋深约5~12m,年变幅约1~2m。

3 南宁地铁盾构施工的风险分类

3.1 盾构施工机械风险

盾构机械的使用性能关乎施工效率和工程成本,是保证盾构施工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机械风险主要包括:

3.1.1 机械磨损。长距离施工推进过程中,主轴承大刀盘、刀头会发生较大磨损,从而推进无法正常进行。

3.1.2 排出泥浆中的砂石成分会造成泥浆泵和排送管路的磨损和堵塞,导致刀盘切削的土体排出受阻。

3.1.3 密封件防水失效。长距离推进导致密封件防水失效,密封仓内泥浆渗漏到盾构机内,工作面土压力得不到保证。

3.1.4 液压推进系统漏油,不能提供正常的推力,甚至导致盾构后退。

3.1.5 盾尾密封失效。盾尾密封不合格或出现较大磨损,容易造成周围水土大量流失,盾构机内涌水或沉陷。

3.1.6 注浆管路堵塞。由于浆液硬化等原因,注浆管路会发生堵塞,导致注浆无法正常进行。

3.2 盾构施工操作风险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往往因操作不当,造成重大风险事故。盾构施工操作常见风险有如下四种:

3.2.1 由于工作井的结构不合理或支护不当,造成变形严重,导致基坑失稳,土体发生坍塌,造成盾构机被埋没。

3.2.2 错误地选择土仓压力,造成前方地表发生较大的沉陷或隆起。

3.2.3 水压较高的情况下,长距离施工、换刀和开仓,掘进过程中,将加剧检修设备和刀具更换的风险。若隧道较长,在施工过程中控制不好轴线,不具有足够大的纠偏距离,很可能在进洞时偏离目标井或错位对接。

3.2.4 盾尾密封装置进行更换时,一旦预防涌水措施做不到位,盾构区间内会被水淹或发生沉陷。

3.3 盾构施工周边环境风险

盾构施工会造成一些地方变形,地基土地的变形会给建筑物受到影响,其外力条件和支撑情况会发生改变。出现倾斜、沉降、断面变形等现象。主要包括:

3.3.1 由开挖面坍塌、超挖与盾构蛇行、衬砌变形、盾尾间隙的产生等原因,导致建筑物地基反力的分布和大小发生变化。

3.3.2 盾构过程中推力过大,壁后注浆压力或与周围土体发生摩擦,造成土体负载,使建筑物地基的土体压力增大。

3.3.3 由于水位下降导致有效覆土压力增大,土体压密沉降,造成地基垂直土压力增大。

3.3.4 受盾构施工的扰动,建筑物周围土性发生变化,造成蠕变沉降和弹塑性沉降,改变地基的反力分布。

4 盾构施工风险防范措施

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之后,风险管理者应对工程项目存在的各类风险和潜在损失编制切实可行的风险应对计划,确定既符合实际,又有相应效果的具体应对措施。尽量规避风险、转移风险,使风险损失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内。

4.1 盾构机械风险防范

机械风险多与不规范、不正确的违章操作有直接关系,所以严格操作规范,是避免事故的重要前提。

4.1.1 盾构机刀盘刀具选型风险的控制措施。

第一,合理选择刀盘开口尺寸及开口率。对于可以排出的小粒径卵砾石,盾构螺旋输送机尽量采用自然排出法,无法通过的大粒径卵砾石经破碎后排出,从而降低盾构机刀盘刀具的磨耗和更换频率,提高掘进效率。刀盘开口尺寸的选择要参考可通过螺旋输送机的最大卵砾石粒径。减小刀盘周边开口率及开口尺寸,增大中心位置的开口率,确保前方土体能顺利进入土仓,防止隧道拱顶部位的碴土塌落不到土仓中。

第二,增加螺旋输送机的直径。若增加盾构机刀盘开口尺寸,一些砂卵石不被破碎直接进入盾构机,可能会造成堵塞。增加螺旋输送机的直径,确保砂卵石正常排出。

第三,提高机械设备的耐磨性。通过刀盘面板的焊耐磨条和耐磨块可以提高耐磨性。提高刀具的耐磨性可选用嵌有耐磨合金块的软土刀具和硬度较高的滚刀;提高螺旋机的耐磨性可在进料口处镶嵌耐磨合金块或焊耐磨网格。

4.1.2 对盾构机设备故障风险的控制措施。为控制盾构机设备故障风险,需改进盾构设计,优化盾构设备使用性能,达到在富水砂卵石地层条件下盾构施工

要求。

第一,开挖机械故障风险控制措施。合理选择道具组合,优化刀具的结构,提高盾构的挖掘性。注意定期检查刀具、主轴承、密封件磨损情况,分析磨损成因,及时维护保养;设定合理的盾构掘进参数,加大主轴承直径,防止盾构刀盘扭曲变形。

第二,注浆系统故障风险控制措施。加强注浆系统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为预防注浆管道发生堵塞,在注浆完成后,需及时清洗注浆管道,选用质量合格的注浆材料,浆液进行适当配比。

第三,出碴系统故障风险控制措施。为降低螺旋输送机和输送皮带的磨损,可通过向土仓、螺旋输送机内加入改良剂改良渣土实现,在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对螺旋输送机加焊耐磨层,以增强输送机的抗耐磨性能。通过小半径曲线时,降低皮带传速,防止皮带发生偏移。

4.2 盾构施工操作失误风险防范

4.2.1 开挖和顶进控制失误风险防范。通过补充地质勘察摸清隧道线路沿线工程地质情况,设置合理的盾构掘进参数。正确计算平衡土压,保证开挖面的稳定性。合理的开动分组千斤顶的工作状态。

4.2.2 轴线控制不当风险防范。加强施工测量,每50m设吊架(栏)对轴线跟进测量,通过激光导向、地面三角网、井下引进导线系统等对盾构机进行准确的轴线定位;使用精度较高的全站仪和水准仪,并定时加以校验。

4.2.3 注浆控制不当风险防范。浆液配比要适当,严格控制注浆压力与注浆量,保证及时注浆,防止注浆管路堵塞失效。注浆完成后,及时清洗浆液罐和注浆管路,定时检修维护注浆管路。

4.2.4 密封防水失误风险防范。盾尾处设置三排密封刷,在刚弹簧板和钢丝刷上可涂氟树脂防锈剂。推进过程中及时注入盾尾油脂,要求采用优质油脂,注意每次过站时检修密封刷。

4.3 盾构穿越地面建筑物的风险防范

根据南宁地铁特殊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盾构施工引起的沉降主要在施工阶段,后期几乎没有沉降,因此在盾构过程中要将对土体扰动降至最低,确保地面建筑物的安全。

4.3.1 严格控制出土量。出土量要严格控制在60m3/环以内,与出土量有关的施工参数均要严格把关,尽量避免超挖、欠挖等不当操作,以降低盾构穿越造成的不良影响。

4.3.2 保持正常推进速度和推力。正常推进时速度要保持在2~3cm/min范围内,土仓压力波动值不能超过0.02MPa,尽量维持稳定;总推力控制在15000kN以内,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尽量做到均衡施工,降低对周围土体的扰动程度。

4.3.3 严格控制盾构纠偏量。在保证盾构正面沉降控制良好的前提条件下,尽量让盾构均衡匀速施工,避免盾构形式出现频繁和较大的偏移。每环检查管片的超前量,确保折角变化和隧道轴线不能超过0.4%。注意观察管片与盾壳的间隙,控制纠偏量来创造好的条件。

5 结语

本文对南宁地铁盾构施工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盾构过程中,要充分做好施工组织管理,针对潜在风险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重大隐患排查,编制风险分析清单,保证安全与风险管理的及时性,并适时对方案和检查进行调整,保障项目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占生,王梦恕.盾构施工对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影响及处理措施[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12(2).

[2] 陈中.成都地铁盾构隧道施工风险分析及策略[D].西南交通大学,2008.

[3] 许景昭.北京地铁盾构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J].施工技术,2010,(39).

篇4

关键词:风险管理;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冶金制造主要是对各种金属进行开采和加工,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过冶金企业在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危险因素,不加以管理会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当前部分冶金企业存在安全管理和企业发展实际不符、缺乏风险管理意识、风险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所以要想促进冶金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以下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一、风险管理涵义与流程

(一)何谓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辨识某个项目或企业经营发展中潜在的风险,之后通过相关措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从客观角度讲,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对企业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任何企业经营都会受潜在风险因素影响,对冶金企业来说,在其发展中任何小的风险和隐患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必须对相关风险进行管控,以此避免决策失误,保证资产安全,最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风险管理流程分析对于冶金企业来说,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涵盖战略规划、风险识别、风险分级、风险应对以及风险评估五个部分。为了保证风险管理发挥出其作用,要求企业管理者明确以下管理流程和相关方法:1、目标规划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首要步骤是风险目标规划,也就是在冶金企业充分了解自身生产状态以及设备利用情况的前提下,深入分析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然后确定阶段性工作目标,针对某阶段的工作重点进行全面规划,最终提升可操作性。2、风险识别确定风险目标后,需要采取有关技术性措施进行风险识别,这是风险管理的重要部分。由于冶金企业生产环境具有危险性以及员工不可控性,在其生产经营中会存在一定风险因素,需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3、风险分级风险分级就是工作人员利用两个变量确定风险值,其中包括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后影响冶金企业的程度,工作人员确定风险等级时需要利用公式D=LEC,其中L代表事件发生可能性,E代表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代表发生事故后的后果,D代表风险分值,通过该公式可以明确不同安全事件中的风险等级,以此加强风险管理。风险等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等级:高度风险岗位、中度风险岗位、低度风险岗位。其中企业直接对高度风险岗位进行管控,由企业领导和专业科室对高度风险岗位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专业科室以及车间对中度风险岗位进行管理。4、风险应对在冶金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些风险自身存在,并且不可避免,所以说并非全部风险都能应对。在实际生产经营中需要将重点放在风险产生的后果中,部分风险造成的影响在合理范围之内可以不进行处理,或者制定出相关措施减少应对该风险所投入的人力物力。5、风险评估在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风险评估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关注投入和生产的同时还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后的结果,并且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冶金企业的实际情况衡量生产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在评估潜在风险问题时还需要让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合理利用单项风险评估、多项风险评估、综合风险评估等措施完成风险评估工作。

二、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出现的风险问题

近年来,全面风险管理在国际经济领域已成为热点话题,如何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政府经济组织和企业高度重视的内容,发达国家对于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较为深入,并且很多企业都将风险管理作为重点内容。我国风险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利用还处于初步阶段,随着2006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文件后,要求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做好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在我国冶金行业中普遍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但是还有很多企业风险管理缺位,风险管理意识缺乏,专业人才和资金投入不足。具体问题如下:

(一)在风险管理制度上未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的冶金行业开始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和设备,在生产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如果利用传统管理制度显然无法满足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需要。不过目前依然有部分冶金企业使用原有的风险管理制度与方法,导致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管理不科学的问题,容易埋下安全隐患。此外,在部分冶金企业中,安全管理人员对风险因素制定的评价机制也存在不完善的情况,没有形成统一的风险评价体系,主要原因在于进行风险评价的过程中缺少数据支持,由此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企业的发展与战略目标不相符在冶金企业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战略目标进行风险评价,如果风险评价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或者企业希望短期内获得较大的回报,将会导致风险管理制度制定和企业发展方向出现偏差,后期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也会存在更大的风险。此外,在风险发生之后,企业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样会影响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宏观风险视野缺乏,未能主动控制风险发生对于冶金企业来说,其开展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树立安全管理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但是很多的冶金企业更加重视事后处理,在实际的生产中缺乏风险分析和评估能力,加之没有打造出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导致实际工作缺乏主动性以及应变能力,容易出现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情况,最终影响冶金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信息技术更新慢除了风险防范意识缺乏,部分冶金企业还存在信息技术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冶金企业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基本建立起来,但是部分企业未能统一内部风险管理信息标准,一方面,存在传输渠道部畅通的问题;另一方面,缺乏信息与数据的支持,导致对各部门生产以及分工协作带来不利影响,最终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出现问题的几率增加。

三、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落实风险管理的措施

冶金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必然存在风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冶金企业面临着自然灾害、财产损失等传统风险,还面临着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而加强安全生产的风险管控更是重点内容,如何全面提升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是冶金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一)完善制度,做好风险预防为了有效提升冶金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将相关工作落实下去,在制定风险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不能只依靠以往的管理经验,或者根据生产事故作为制定参考,而是要深入分析冶金企业自身的生产特征科学进行生产区域划分,让不同部门和作业区域都能具备安全生产能力。同时工作人员需要科学利用风险评估技术手段,从多个角度分析冶金企业生产作业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出现原因,然后进行风险等级评估,避免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在冶金企业开展风险防控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从传统事后的分析和被动式防御模式向主动式的风险防范转变,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风险管理效果。

(二)风险管理和市场结合为了发挥出风险管理的作用,需要坚持全面系统的管理原则,并且将风险管理工作和冶金企业经营实际结合起来。同时,在开展风险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加强与基层作业人员的交流,听取其意见,然后把风险管理和作业方式有效结合,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此外,针对当前部分企业风险评价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要求风险管理人员根据冶金企业运营情况完善风险评价机制,具体说来:一方面,冶金企业制定风险评价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市场环境以及冶金企业制定的安全监督规范,由此可以有效提升风险评价机制的约束性和强制性,引导全体职工遵守相关规定,同时也能提升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风险管理人员在制定风险评价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先利用评价指标进行科学评估,通过该方法可以对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较高的作业区域进行划分,以此提升风险管理评价机制的可操作性,逐渐完善各个生产环节的风险评价分级,推动冶金企业排查安全隐患。

(三)提升风险预防的意识在冶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将风险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并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安全生产机制,以此有效发挥出风险管理的效果。此外,冶金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通过该措施有效提升一线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促进生产部门和行政部门间的沟通。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在冶金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深入分析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因素,为此需要全面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以此树立高度的风险管理意识,具有风险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工作。在日常的冶金企业生产中需要加强重点监控,在评估生产风险的过程中将定性和定量结合,同时要及时对评估结果反馈,比如利用隐患通知书或者专项整改方式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地。

(四)更新技术,实现数字化防控新时期冶金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技术加以利用,并且建立完善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具体出来:一方面,需要确定冶金企业信息安全评估目标。在制定信息安全管理风险体系的过程中要求作业人员确定风险评估目标,以此明确企业的安全管理要求,逐渐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提升应对实效性;另一方面,必须明确企业信息安全管理评估范围,根据不同作业区域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方法。此外,冶金企业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使其能够及时预判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风险。

篇5

深入推进新时期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按照“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以制约和监督企业领导者权力运行为核心,重点做好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这是从源头上解决国有企业腐败问题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水平的重要措施。

一、找准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的重点对象

做好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必须首先找准廉洁风险防范的重点对象,牢牢把握住关键人物和重要领域。从现实情况看,国有企业运行的权利往往掌握在少数领导者手中,集中在基建、采购、销售和财务等部门,因此,必须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为廉洁风险防控的重点对象,以工程建设、物资采购、产品销售、招标投标、侵害职工合法利益等作为廉洁风险防控的重点内容,把廉洁风险防控贯穿于党的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职工生活等各个方面,融入企业管理流程和各种业务工作之中,建立起“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形成“制度至上”的企业管理文化,在领导干部中逐步形成“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习惯在法制的轨道上用权”的良好作风,使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和机制制度风险得到有效化解,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为此,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结合防腐倡廉工作的需要,在完善健全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企业领导者职位和部门分工,科学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以此界定企业经营管理权利运行的主体、条件、程序、权限和监督方式等,明确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由谁来办、怎么办,使权力运行规范化、程序化。二是要加强对重点部门和领域的监管,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涉及钱、财、物管理的部门要自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廉洁风险防控作为加强预防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本单位、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落实。

二、科学研判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的重要源点

科学研究和判定企业廉洁风险源点,是从源头上抑制腐败和做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首先要梳理明晰权责,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全面梳理和明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职权,对依法依规确定的职权进行分项梳理,摸清职权底数,编制职权目录,明确职权名称、内容、行使主体和法律依据等。其次要详查各类廉洁风险源点,采取领导者和部门自己查找、群众评议、案例分析和组织审定等廉洁风险排查方式,收集廉洁风险信息,组织领导干部重点查找权力行使、机制制度和思想道德等方面存在的廉洁风险;要重点查找由于权力过于集中、运行程序不规范和自由裁量权过大,可能造成权力滥用的风险;要结合企业运行机制和制度建设需要,深入查找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权力失控的风险;在结合企业思想道德建设要求,深入查找由于理想信念不坚定、工作作风不扎实、职业道德根基不牢固以及外部环境对正确行使权力的影响,可能诱发行为失范的风险。再次要科学评定廉洁风险等级,根据权力的重要程度、违纪违法现象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等因素,对排查的廉洁风险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进行评定,经过研究审定后,对不同等级的廉洁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作为企业内部动态监控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