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好处范文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好处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24 14:55: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好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好处

篇1

一、农村生活垃圾为什么要分类

1、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极大、处理难度大

农村生活垃圾的构成受农民生活水平、能源结构以及季节变化的影响。相关调查显示,农村平均每人每天生活垃圾量为0.8kg,全国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t。如果不经分类直接采取填埋或者焚烧处理的话,所需的配套设施和收集、运输及处理成本都难以满足。据调查统计,经合理分类后,真正需要处理的垃圾不足产生量的百分之十。分类后不仅有效地实现了垃圾减量,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也减少了焚烧垃圾造成的污染和填埋占用的土地,同时一大部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又可以重新作为原料循环利用。

2、农村自身具有强大的消化生活垃圾的优势。

农村具有人口相对稀少、空间大的优势,可通过堆肥、沼气工程和饲养畜禽等措施容纳、消化80%以的生活垃圾,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其余可以通过户分类、村收集、镇集中、县处理的模式同城市垃圾一同处理。

二、农村生活垃圾如何分类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及资源化利用,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规范、收集有序、有利处理,各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合理、便捷分类的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分类方法或规范措施。根据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评价标准》把农村生活垃圾做如下分类:

1、可回收类:

废纸系列:报纸、书本纸、外包装用纸、办公用纸、等可生产纸浆的即可。

塑料系列:各种塑料袋、牙刷、杯子、饮料瓶、矿泉水瓶、洗发水瓶、牙膏袋、一次性塑料餐盒等。

金属系列:铁皮、罐头盒、易拉罐等。

玻璃系列:酒瓶、农药瓶、玻璃瓶和玻璃片、镜子、罐头瓶、啤酒瓶、墨水瓶等各种玻璃。

纤维系列:各种纤维袋、纸罐带子、包装袋。

橡胶系列:皮鞋、胶鞋、棉鞋底等橡胶鞋及单车、摩托车、汽车胎等。

2、可堆肥类

堆沤类:包括蔬菜兜叶、煤灰、瓜果皮、扫地灰。

焚烧类:小件无回收价值的纸张、干果壳、烟头、烟盒、一次性筷子及其他木制品。焚烧后的灰烬将进入堆沤池。

喂食类:剩饭剩菜、食品残渣、动物内脏。

入池类:发臭的鸡、鸭、鱼等动物内脏、动物尸体(较大的动物尸体可切断塞入沼气池入料口)。

3、有害垃圾类

废电子产品、废电池、废油漆、废灯管灯泡、废化学品及过期药品等。

4、其他垃圾

无回收价值系列:打碎的瓷器等。

衣料系列:废弃衣服、毛巾、书包、布鞋等。

三、如何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有序进行

1、加强对居民的宣传培训

由政府部门牵头,编印垃圾分类处理专题宣传资料、宣传画,在农村和中小学进行大力宣传教育。利用道路标语、大型户外广告,电视公益广告等在乡村广泛宣传。同时,在各乡镇通过召开乡镇干部会,村三职干部、党员会、社员大会等各种会议,对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做广泛宣传发动,让群众认识垃圾分类的好处。知道如何科学分类。

2、加强设施保障

将印有垃圾分类标识的垃圾箱配备到户,建立垃圾分类投放池,配备垃圾清运车及时清运走不能回收或堆肥的垃圾。保障农村环境清新、整洁。

3、人员保障

竞聘垃圾分类、保洁、清运人员,指定干部分管监督,全力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

4、政策及资金保障

篇2

关键词:生活垃圾;去向; 组成; 处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X79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8011702

1农村生活垃圾的现状

目前中国农村约有常住人口6.5亿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垃圾随之增多。仅生活垃圾部分,若按每人每日产生0.5 kg计算,一年就可产生约1.1亿t垃圾,这还不包含农村地区产生的建筑垃圾、农村工业废料。农村垃圾生产规模大,且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城乡二元在环境治理上差距明显。由于对农村垃圾治理问题长期忽视,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乡村垃圾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2.1垃圾来源

农村生活垃圾以有机垃圾为主(果蔬皮、粪便、木板、纸屑),还有一部分可回收垃圾如塑料袋和废旧窗纱、废旧塑料瓶等废弃的生活物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生活垃圾也逐渐城市化。不光村里的生活垃圾,游人肆意抛掷遗留的垃圾,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不小的压力。

2.2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现状

目前农村对垃圾的处理方式,常见的一种是随意倾倒,通常是沿沟、河、渠倾倒[2]。更严重的是,农村自来水使用率偏低,饮用水多数来自水井,由于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极易产生对土壤、水源地造成二次污染。此外,外来污染也在加剧农村环保所面临的严峻处境,如一些城市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运至城郊乡村地区,使得很多农村成了城市的“垃圾处理场”,将以往的“垃圾围城”变成了“垃圾围村”。还有一种简单的方式是就地燃烧,不进行任何处理,造成了二次污染。农村垃圾处理不当,影响的已经不仅是农村的生活环境,还有对农村土壤和水体的严重污染,威胁着健康。如果没有进行垃圾分类,不仅加大了真正需要进行焚烧、填埋的垃圾数量,也极大地降低了资源回收率。

2.3农民卫生意识不高

当地农民对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习以为常。由于卫生意识落后、环保意识比较淡薄,需要上级部门不断进行宣传教育,如采取发传单,办讲座等方式,来提高当地农民的环保意识。

3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策和建议

3.1配合相关法规进行宣传教育,营造氛围

通过召开各种会议,结合开展创建卫生村镇活动,编写宣传材料,刷写固定标语等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风气,利用广播、墙报、电视、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教育农村居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遵守卫生管理、自觉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和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洁。及时宣传、推广一批好的典型,对工作不力的要进行曝光批评。

3.2保障经费,建立机制

一是各县(区)要将农村垃圾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农村垃圾收运、处理的日常运行经费和相应设施的运行、维护和修缮经费;整合资源支持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并逐步将农村保洁、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委托给企业运行管理。二是坚持把农村垃圾治理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全面、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还要积极创新、建立确实可行的长效工作机制。

3.3因地制宜,实行垃圾分类,强化回收和利用,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引导村民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可家里放两只垃圾桶,分别标上“可腐烂”和“不可腐烂”的字样,便于农民对垃圾进行分类。立起垃圾分类的标志,村干部带头在村里设立垃圾站。对农村人口密集、居住集中的村庄污水要进行集中处理,对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村庄要结合农村改厕,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对农村畜牧养殖(场)点污水要集中规范处理,解决好农村畜牧养殖(场)点的污水处理问题[3]。要进行生活垃圾回收和资源化,选择焚烧、堆肥与填埋等处理处置方法就必须要实行生活垃圾科学分类。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如果未分类就处理,是对资源的浪费,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零排放”[4],即农村居民自发的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包括有机生活垃圾的堆肥、生活垃圾分检、有害有毒垃圾专门集中、家中不可处置垃圾定点的投放等。而促成农民自发“零排放”的关键在于社区形成“内化”的“零排放”强制,比如建立村子里的“垃圾分拣”约定。通过垃圾的分门别类,一部分垃圾能够“资源化”回收利用,从而变废为宝,例如通过堆肥变成有机肥料。如此,能够大大减少真正需要进行焚烧、填埋处理的垃圾。

3.4严格控制城市垃圾侵蚀

随着城市规模的膨胀和工业的发展,城市垃圾正向农村蔓延,城市周围的郊区或农村到处是垃圾。经过风吹日晒,这些垃圾被刮得到处都是,并且散发出很大的异味,以致周围环境被弄得污浊不堪。因此,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必须重视城市垃圾污染农村这一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城市垃圾向周边的村庄蔓延。

4锦州市现状及目标

为切实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锦州市按照“城乡一体、区域统筹、设施共享、经济适用”的原则,紧密结合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3年行动方案,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就地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采取“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市县处理”模式。预计到2017年底,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推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在2015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的基础上,到2017年基本实现全市秸秆的有效利用。合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加快废弃物回收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力度,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2017年底前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力争达到80%。这样锦州地区的农民健康将得到进一步保障,人们的生活环境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边炳鑫,赵由才. 农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2]武攀峰,崔春红,周立祥,等. 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生活垃圾的产生特征与管理模式初探――以太湖地区农村为例[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25 (1) : 237~243.

[3]潘美媛.杭州市余杭区农村面源污染状况与治理对策[J].能源工程, 2003.1:43~45.

篇3

关键词: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美丽乡村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3-23 -02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① 。村民们的生活习惯越来越趋于城市化,垃圾自然而然的也趋于复杂化,除了原来的农作物垃圾和基本的易于处理的生活垃圾外,含有有毒成份且容易造成空气和水土污染的电子垃圾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农村居民对于不当处理电子垃圾产生的污染缺乏了解,因此如何解决农村垃圾变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又因为农村聚居地相对分散,政府的管理难度加大,因此农村垃圾问题长期疏于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各地政府、各界学者针对该问题也都做出了不少的研究和对策,但是效果不够理想,该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问题的重点就在于没有做到在源头上就对这些垃圾实行分类运收。

据统计,目前农村人均日生活垃圾量为0.86kg,全国农村每年仅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就已逼近3亿吨,约为城市生活垃圾的70%-80%;且每年正以10%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东西坏了都拿去修,现在各种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高,东西还没有用坏,就要赶潮流换新的,更别说会拿去修了。这样的生活方式直接导致农村垃圾量的猛增。日益增长的农村垃圾量与垃圾处理能力欠缺之间的矛盾成为农村垃圾问题的主要矛盾。

一、中国农村垃圾处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缺乏资金投入

2014年,农村生活环境卫生建设投入170亿元,而城市生活垃圾建设固定资产投资495亿元,几乎是农村的3倍② 。而且农村垃圾处理经济来源单一,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社会资本和村民垃圾处理收费难以推行。

(二)缺乏专门处理农村垃圾的成熟技术

农村垃圾虽然是日趋城镇化,但是和城市垃圾还是有本质区别,再加上城市和农村的情况不同,如果完全照搬城市垃圾处理方式,很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和处理不当等问题。然而农村魍车姆偕蘸吞盥竦壤圾处理方法已经不能解决全部的农村垃圾了。

(三)农村聚居地分散,缺乏专业的环卫工作人员

农村基层垃圾处理人员和机械数量不足,尤其是东、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人员结构的原因,环卫工作人员较少,年龄结构偏大。农村环卫工作人员缺乏专门的指导准则和岗前培训,影响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管理质量。

二、上海崇明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的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 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③ 。全岛共13个镇,3个乡,常住人口70多万,平均日产生垃圾量800多吨。崇明县政府因地制宜,创建了一套以农户收集垃圾为基础,垃圾中转站运收为辅助,垃圾综合处置场处理为主体的垃圾处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更是引进了专门的湿垃圾处理设备,实施干、湿垃圾分类投放,运收,处理。经过实行,崇明岛的垃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一)崇明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按照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乡镇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进一步提高湿垃圾分类减少及资源化利用率,崇明县有关部门按照就近就地,集中处理的原则,支持各乡镇新建了一批湿垃圾处理点。

以元六村的一处湿垃圾处理点为例,该处理点远离村民聚居区域,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内置专业处理设备。据介绍,工作人员将收集来的湿垃圾处理后,放入发酵池,加工制成有机肥料,用于附近村民的农业生产。另外,湿垃圾处理点将实行专项收集―专项运输―专项处置模式,湿垃圾处理点的设立,降低了处置垃圾的运输成本,同时也有效控制了垃圾运输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二)实施高效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后的变化―崇明丰乐村为例

1.垃圾明显减少

根据“分类减量,无害处理”的垃圾投放原则,村民们在源头上就可以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地分类,把可以直接循环利用的垃圾收集起来以一定的比例来换取有用的生活用品。这样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平时的垃圾投放量。该村的垃圾量比以往减少将近一半。

2.环境压力大大减轻

餐厨垃圾经无害化处理后,变废为宝,成了有机肥被回收利用。“湿垃圾”在收集途中减少了对路面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垃圾的总体体积,节约了垃圾填埋的空间,减轻环境压力。

3.村民积极参与

在对垃圾分类投放和回收的操作过程中,村民们都积极地参与,这样政策的实施,使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好处,因此也更加热衷于对垃圾分类这样的工作。该政策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更是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人都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中。

所以我们在崇明当地原有的垃圾运收模式上提出改进: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合理处置。

三、应对策略

(一)加强环保意识,实现垃圾减量化

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农村垃圾的数量在迅速增长,但是专门针对农村垃圾的处理方法却还没有跟上垃圾数量增长的速度。 因此在还没有研究出有效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之前,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数量才是现在最为恰当的可行之策。

(二)推行垃圾分类,实现垃圾资源化

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运收是解决农村垃圾问题的关键步骤。只有先从源头上对垃圾进行分类,才能实现对可回收垃圾的循环利用。这和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是相辅相成的: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循环利用,不仅减少垃圾数量也使垃圾资源化,节约自然资源的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也只有先对垃圾进行分类,才能更有效地针对不同的垃圾进行合理的处理。

1.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自然是指可以直接回收循环使用的废品。都说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从宏观环境经济角度来看,所有物质所蕴含的能量是守恒的,这些能量只是从一种物质形式转换成另一种物质形式,但不可避免的是在转换过程中会有能量的损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一切放错位置的资源,从更大程度上实现垃圾循环使用。

2.厨余垃圾

厨余垃圾虽然不属于可回收垃圾,却是利用率最高的一种垃圾。厨余垃圾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比较多,除含大量的有机物外,还富含氮、磷、钾、钙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因此厨余垃圾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对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可以将其转化为肥料供农作物生长使用。此步骤正是实现了农作物能量的“循环利用”。

3.其他垃圾

其他垃圾主要就是指建筑垃圾。在农村,农户自己盖新房子或是翻新旧房子都是近几年来很常见的现象了,这无疑会产生不少的建筑垃圾。虽然农村的建筑垃圾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和城市偌大的建筑工程所产生的垃圾数量相比只是寥寥。因此农村并没有专门针对这种垃圾的运收、处理政策。

(三)垃圾正确处理,实现垃圾无害化

1.可回收垃圾

对于可回收垃圾,应该充分利用我们已经掌握的处理技术,对这些垃圾进行合理的处理从而变废为宝。回收废纸经过加工处理成为造纸的原材料,从而可以节约木材,减少对树木的砍伐速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回收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等转换为原材料;将废钢铁重新冶炼进行循环使用,从而节约原材料,保护环境。

2.厨余垃圾

厨余垃圾虽然是加工循环利用率最高的一种,并不意味着这就是处理起来最简单的垃圾。厨余垃圾如果没有被正确的处理掉也会引起很大的社会危害。在很多地区,村民让家里养的家禽、牲口直接以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厨余垃圾为食。这使得很多有害物质在这些动物体内储存,当人们长期食用后,会引起很多疾病。因此一定要对厨余垃圾进行严格有效的处理。

3.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经过恰当的处理后很多都可以被作为原材料重新使用,节约资源。但是很多地方都将建筑垃圾随意丢弃、堆放,或者是随着其他垃圾一起被填埋处理。这样做,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实在是太过可惜。

只有对垃圾进行正确的分类,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对各种垃圾进行最合适的处理。三个处理步骤紧密相关,相辅相成。所以我们在崇明当地原有的垃圾运收模式上提出改进: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合理处置。对该模式加以普及和推广将为广大农村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提供帮助,深层次地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题,为建设美丽新农村出一份力。垃圾的分类收集能够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让农民每一个人参与到环保当中来,形成主人翁意识。

我们还应该要从自己做起,将保护环境和垃圾分类的理念带给更多人。希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能蚴凳翟诘靥岣吒多人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郑凤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3).

[2]曹艳乐,杨洁,朱阳光,王桢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的效益评估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4).

作者简介:

李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支雯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篇4

关键词 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必要性;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 X7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294-02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升,垃圾产量也急剧增长,垃圾组成成分日趋复杂,以填埋为主的处理方式存在处理费用高、浪费土地资源、污染水资源等弊端,为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完全可行的,如果农村工作将垃圾分类处理常态化,常抓不懈,垃圾产生的环境污染肯定可以得到有效遏制。

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理念的推动下,不少县启动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经济条件稍好的村都在村道旁设立了垃圾桶,公共区域配备了环卫人员,并且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及时清运。在这一模式下,垃圾遍地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农村环境整体整洁度提高,但是垃圾终端处理问题也逐渐显现。

1 我国农村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

1.1 我国农村垃圾的分类

农村的垃圾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有机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废弃物、瓜果皮壳、畜禽粪便、树枝花草等可堆沤植物类等。二是无机垃圾。主要包括灰土、煤渣、碎瓦片、碎陶瓷等。三是可回收废品。指具有回收价值可循环再利用的废物,包括废纸、废塑料、玻璃瓶、金属、织物及废旧家用电器等。四是有害垃圾。指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油漆、暖瓶胆、水银温度计、小电器、电子元件、农药瓶、药品、杀虫剂、美发用摩斯起泡瓶、医疗垃圾等。五是其他垃圾。包括不可回收的塑料包装纸、废纸巾、女性卫生用品等[1-2]。

1.2 垃圾的终端处理方式

一般情况下,垃圾最后的处理方式分为焚烧、堆肥、填埋和再生处理。能回收利用的都是可再生处理的,如金属、塑料瓶等;堆肥适用于厨余垃圾和果皮等有机垃圾;焚烧一般适用于塑料制品,日常产生的垃圾多为此类,焚烧的优点是会将垃圾的体积变为原来的5%左右,重量大约是原来的1/15,再进行填埋,但是焚烧处理费用高,且要求焚烧物一定要干燥,如果水分过高焚烧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二f英,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焚烧炉一直有但却不常使用的原因,因为我国的垃圾是干湿不分离的;填埋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垃圾处理办法,成本较高,但因为操作简易而得到广泛应用[3-4]。

1.3 目前农村垃圾处理方式的缺陷

村里收集的垃圾通过“镇转运”环节压缩中转到县,最后到县级填埋场进行垃圾填埋。然而,随着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增多,垃圾成成分日趋复杂。数据表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人均日产量为1.07 kg,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年产量近3亿t,农村垃圾的大幅增长导致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垃圾量猛增致使填埋场消化垃圾压力剧增。农村与县城垃圾的总日产量变成原来县城垃圾日产量的数倍,这使得县级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大大缩短,大量的垃圾填埋场堆埋成山。二是垃圾填埋场侵占土地资源严重。根据测算,每1万人1年所产生的垃圾总量至少需要666.67 m2土地进行填埋,那么一个100万人口的县,每年填埋垃圾就需要永久性占地6.67 hm2,土地浪费数量令人咋舌。三是垃圾填埋处理的费用高昂。通过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的费用为200~300元/t不等。四是垃圾填埋场周围的环境受到污染。一方面填埋场周边臭气熏天(夏季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即使填埋场做了防渗漏处理,但是地下水还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 农村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垃圾直接填埋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有目共睹,解决此类问题的最根本办法就是进行垃圾分类。“分”即意味着节约与环保,“混”则是浪费与污染,垃圾产生之后,通过对其第一步的投放进行指导与控制,将混杂的垃圾按照属性分类,提高垃圾的纯度和价值并降低垃圾的处置成本和难度。

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在对垃圾进行处理时焚烧占70%以上,并且比例还在不断上升。以在垃圾分类回收上做得很好的日本为例,日本大阪舞州工场是一个大型垃圾处理厂,经过24 h不间断自动化运转,舞州工厂每天可以燃烧处理900 t普通垃圾、逾100 t大型垃圾。普通垃圾经过焚烧炉900 ℃高温的焚烧以及分解、除臭等过程也是发电的过程。该工场现在发电达量到了21 990 kW,每年能有6亿日元的卖电收入,十分可观。反观我国农村垃圾填埋的处理方式,缺点显而易见,而优点仅仅是操作相对简单。而我国未加大力度推行垃圾焚烧处理方式主要的原因就是垃圾分类不到位,导致垃圾焚烧的单位处理成本高,并且有可能会造成二次空气污染。要想将垃圾的价值充分利用起来,使其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垃圾分类处理是目前最好的路径。

3 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难点分析

其实,在村民将垃圾投向垃圾桶之前,已经经过了初步的筛选,能够直接进行出售的废品,如废纸、塑料瓶、玻璃瓶、金属等都被筛选出来搁置一边卖给废品站。剩下的厨余垃圾、塑料包装、尘土等基本都是混合收集混合处理的,这给垃圾后期处理增加了成本也提高了难度。

3.1 村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

对于垃圾分类,农村比城市起步晚,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再加上留守的村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因而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薄弱,无法正确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公众媒体支持的力度远远不够,垃圾分类宣传在广度、深度、频度上亟待加强。

3.2 垃圾的分类指导不明确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即使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分类,而垃圾桶上也很少有清楚的说明。比如,现在绝大多数地方的垃圾桶都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2类,然而人们并不清楚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又属于不可回收垃圾。例如,废纸可以回收,而对于一次性纸杯是否可回收,不少人都有疑问。又如厨余垃圾普遍理解为厨房做菜或日常饮食剩下的垃圾,但打包用的一次性餐盒就不属于厨余垃圾。由于垃圾分类指导的不明确导致了垃圾分类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

3.3 配套设施落后

配套设施包括硬件设施的配备和垃圾清理人员的配备。虽然部分地区已配备了垃圾桶,但是个别偏远山区由于经济水平较低或居住分散等原因还未将配套设施配备到位。然而,即使某些村配备了分类垃圾桶,从外观上看垃圾桶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2个不同分收口,但实际上这2个口都通向同一个垃圾桶,也就是说其实垃圾桶内部是不分类的。有些具有垃圾分类意识的村民在扔垃圾时将垃圾分好类,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垃圾回收桶,但是很快发现他们原先分类好的垃圾被清运人员混在一起装进了垃圾车,因而有意识进行垃圾分类的村民见到这样的情况之后便不再愿意进行垃圾分类,因为即使进行分类也是徒劳。

4 完善农村垃圾分类的对策

4.1 加强垃圾分类的意识教育

万事开头难,垃圾分类要在一个地方贯彻实行,没有 30~40年的坚持是实现不了的,在这期间要加强群众的环保意识,要让群众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必须从孩子开始抓起,培养他们的垃圾分类意识,直到整个社会形成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并自动去实施才算成功。

对于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校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日本作为一个垃圾分类回收极其成功的国家,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进行相关的教育,通过家庭层面的教导、学校里开设相关的课程、到垃圾处理工厂现场参观等方式,基本上每个小学生都能熟练自如地根据规定进行垃圾分类。现在日本的年轻人所谓的环保意识只是遵循规矩而已,但我国民众缺少这样的环保规矩意识,因为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极度缺失。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可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方面增加垃圾分类方面的书籍与图册的发行;另一方面学校增设相关课程并组织和举办主题活动。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必能有一个显著性的提高,通过孩子的意识和行为影响家长,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4.2 加大垃圾分类宣传

主要是两大类的宣传,一类是垃圾分类的意义宣传,另一类是垃圾具体分类和操作宣传。首先,在电视上播放公益广告进行宣传,同时保证投放精准。在农村地区,电视是村民娱乐活动的主要项目,电视广告可以收到最为广泛的宣传效果。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广告投放的具体频道与时段也有一定特征,地方频道和天气预报类节目时段的广告投放更具针对性。其次,纸质资料宣鳌T诖迕窕疃点张贴垃圾分类宣传单,经济条件允许的村向每户发放特制的挂历,将垃圾分类具体内容嵌套其中并将有害垃圾的回收日期勾画出来,以便村民随时查阅。最后,活动宣传。定期举办垃圾分类宣讲活动或者垃圾分类知识有奖竞答评比,胜出者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如生活用品,尤其号召家庭主妇和儿童参加活动。

4.3 垃圾分类指导简单化

在指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不能照搬日本那样8~9种分类方法,如一个饮料瓶都要拆分成瓶盖、瓶身、商标塑料纸3类分别进行投放的做法。在垃圾分类的初级阶段,要避免由于分类过于复杂而导致村民出现抵触情绪,只需在家设置3个垃圾桶进行简单的分类即可。一是厨余垃圾,以湿垃圾为主,可以放置村内沤制池堆沤,最后形成的有机肥回归农田;二是可燃类垃圾,主要包括塑料包装纸、干的废纸巾等;三是不可燃垃圾,主要包括灰土、煤渣、碎瓦片、碎陶瓷等,因为北方多数农村都是自行烧煤供暖,冬季煤渣产量较多,此类不可燃垃圾需要单独用垃圾桶盛放。剩下的可回收垃圾一般农户都会自行收集好,而有害垃圾由于每户平时的产生量都很小,所以只需把有害垃圾集中放置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等待挂历上标示的收集日再进行投放即可。

4.4 完善垃圾分类的配套设施

在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时,配套设施需要跟进。主要涉及4个部分的设施,即分类垃圾桶、垃圾沤制池、垃圾收集与运输设施、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其中,由于垃圾构成中 70%为可堆腐的厨余垃圾和菜叶果皮等有机垃圾,可就近建造可堆腐垃圾沤制池,将这部分的垃圾集中沤肥就地消化能大大减少农村垃圾的运输量和填埋量。而垃圾收集人员的专业培训也必不可少,以免出现将分类好的垃圾混合装运的情况。

5 结语

垃圾分类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做好的,这至少需要2代人的努力。事实上垃圾分类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发挥村民的主动性,将垃圾分类投放意识植入村民心中,用意识规范村民每一次的垃圾处理行动,垃圾分类问题才能得到妥善解决,长此以往,将垃圾分类处理常态化,常抓不懈,必定能还农村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

6 参考文献

[1] 钱展.浅析日本的垃圾处理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现代交际,2011(6):16-17.

[2] 魏垂敬.农村垃圾分类处置切实可行[J].中国发展观察,2014(3):53-55.

篇5

1 调查概况

昌乐农村垃圾托管模式实行有偿服务、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将全县辖区内农村的环境保洁、垃圾清运工作委托县环卫处负责管理,逐步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体系。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走访,进一步探讨了垃圾托管理模式的具体运作及其效果,深入探究这种模式的成功之处并对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使这一模式能得到广泛推广,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2 昌乐农村垃圾托管管理模式的成功之处

2.1 “成熟一个、托管一个”,垃圾处理起点高。设置垃圾桶的前提是大路硬化;大街小巷旁边的垃圾堆、柴草堆、粪堆等全部清理干净;能开通的街全部开通等。实行垃圾托管后,村内的环境质量迅速提升,多年积累的垃圾已经全部得到清理。高质量的村内环境也会培养村民环保的意识,使他们更爱护自己干净的家园。

2.2 将垃圾“委托管理、市场运作”权责明确。各镇将其所辖行政村的环卫保洁、垃圾清运工作全部委托给县环卫局负责管理,并签订托管协议,权责明确,便于实行监督和治理。这种“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模式,每一环节责任分明,出现问题可以直接追究责任人,更有利于切实监督责任人,使困扰农村多年的垃圾处理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

2.3 垃圾桶的设计切合农村需求。城市垃圾桶放垃圾的口比较小,容量也比较小,然而在农村生活垃圾比较多,有些体积比较大,这种垃圾桶显然不符合农村的要求。农村的垃圾桶充分考虑了村民生活特点,又高又大的垃圾桶直接从上面开口,便于村民直接将大袋的垃圾直接放入。

2.4 环境整治纳入村支部书记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这一规定有利于督促村支部书记切实投入到垃圾托管的每一环节,努力搞好农村环境,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加大督查力度,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村”、“十佳清洁村”的评选活动中,最大限度的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促进垃圾托管的顺利进行。这是针对垃圾托管的比较有力的监督措施。

3 昌乐农村垃圾托管管理模式的完善建议

3.1 增强保证措施。

3.1.1 仍有部分村民不按规定倒垃圾。在对普通居民的采访过程中,我特地留意了大街旁边的垃圾桶以及出来倒垃圾的村民。有的垃圾桶空空如也,垃圾桶旁边却成为垃圾堆,远远望去,特别脏乱。有的村民仍然习惯性的将垃圾随手扔进沟渠里。垃圾托管依然没有引起部分村民的重视。

欧盟的一些村庄,张贴着“随意乱倒垃圾是犯罪,此类行为将记录在案”的告示。收取垃圾时,工作人员如果发现没有按规则对垃圾进行分类,或把不适当的东西放到垃圾里,将会拒绝收集这些垃圾箱甚至罚款。

3.1.2 完善建议。在我国,虽然没有必要向欧盟一样将随意乱倒垃圾视为犯罪,但我们仍然有必要像欧盟一样加大乱倒垃圾的处罚力度。虽然目前不准乱造垃圾之类的字句已经出现在村规民约里,但这些话并没有写进村民的心里。只有加大处罚力度,才能引起那些乱倒垃圾的村民的注意,养成按规定倒垃圾的习惯。

3.2 加大资金支持。

3.2.1 农村垃圾处理资金受限。农村地广人稀,环境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广,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成本高,运行费用高昂。而且,长期以来政府主要关注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对农村环境治理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财政上的投入也是少之又少。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农村垃圾一直的不到有效处理。

荷兰阿姆斯特丹埃克瓦垃圾处理厂利用再生煤的技术回收、筛选和加工的工艺技术流程,可以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无污染、无废弃物、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三大目标。目前这一垃圾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取得这样的成效,政府的资金补贴是重要条件之一。阿姆斯特丹市政府给每吨垃圾160欧元的处理费用。现在该厂年产12万吨的再生煤,其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3.2.2 完善建议。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虽然垃圾处理设备的投入比较大,但政府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垃圾厂投入一段时间后,其循环利用所带来的收益是可观的。同时,政府也可以借垃圾的循环利用这一优势来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投入垃圾开发市场,增强农村垃圾处理的市场活力。

3.3改进垃圾处理工艺。

3.3.1 焚烧、填埋等方式可能导致二次污染。目前农村垃圾主要的处理方式是焚烧和填埋。填埋并没有将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对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危害依然存在,而且有不可测的爆发风险;而垃圾焚烧虽然能够发电、发热,但处理过程中要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特别是二恶英,对大气有着极严重污染。美国农村的垃圾处理,一般由规模不大的家庭公司来承担。公司的员工也是农民,他们开着小垃圾车,到各家各户收取垃圾,同时也收取一定费用。

3.3.2 完善建议。我们可以仿效美国将农村垃圾和城市垃圾一起处理,将农村垃圾运到比较近的城市然后集中无害化处理,或者在农村建立有无害化技术的垃圾处理厂,将附近村庄的垃圾一同处理。虽然农村比较分散,但垃圾处理问题不容轻视,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只是权宜之计。无害化处理是唯一的选择。

3.4 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3.4.1 部分村民并不支持垃圾托管。部分村民依然习惯于以前的生活方式,将垃圾倒向垃圾堆,期待垃圾自己分解。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塑料袋等垃圾的迅速增多,村民已经不能再依靠以前的垃圾处理方式。部分村民随意扔垃圾的习惯依然保留着。况且,村民要承担垃圾桶和清运工的部分费用,这导致部分村民更加排斥垃圾托管。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城乡统筹、资源整合、动态管理”为原则,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整体工作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农民环境卫生意识,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造,着重解决影响全市农村环境卫生整体水平的村内“三大堆”无序堆放及“三边、两线、一头”沉积垃圾污染环境问题,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爱护生产生活环境意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卫生习惯,创造整洁、优美、舒心、和谐的人居环境。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1、总体目标:全局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各环卫所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加大投入,继续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加快清理农村“三大堆”及“三边两线一头”沉积垃圾,进一步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逐步达到卫生状况明显改观、村容形象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的目标。

2、主要任务:

(1)继续扩大托管范围,保持全市行政村托管率100%,托管资金收缴率达到100%。镇社区驻地、公路沿线、村庄周边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业户垃圾有偿代运处理率达到100%,农村保洁区域逐步扩展,从道路保洁,逐步延伸到排水沟清理,路边清草、小广告治理、墙面保洁、村头垃圾治理等。

(2)进一步完善镇、村环卫设施配套。加快各镇街区垃圾中转站建设进程:正在建设的,要与镇街区做好沟通,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尽快建成运营;还没有建设的,要抓紧规划设计、抓紧开工建设;水电路未配套齐全的要配套完善,正常运行;加大大型垃圾收集转运车辆、设备设施的投入,提高中转运输效率;在镇区、村庄合理配置垃圾桶、果皮箱,方便村民投放。

(3)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沉积垃圾清理活动。计划用3个月的时间,全面清除农村主要道路的“三大堆”,清除占压农村主要道路的砖瓦、沙石等建筑材料,清除主要道路两侧排水沟及房前屋后“三大堆”及其他杂物,清除或规范主要道路两侧的菜地及杂草树木等,清除或处置“三边、两线、一头”沉积垃圾。将镇村周边及沿路单位、企业、门店等的生活垃圾处置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实现“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

(4)通过电视、报纸、农村广播等手段在广大农村进行爱护环境卫生的宣传。从村容村貌整治着手,培养农村居民良好的道德规范和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对孩子感动教育做起,建立良好的乡风民俗,营造爱护环境光荣,污染破坏环境可耻的氛围。从村庄的环境卫生规范管理,扩展到家家户户的庭院卫生提升,再进一步扩展到个人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心健康。

(5)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完善的农村环境卫生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环卫所及管理、保洁人员的服务意识教育,大力实施精细化作业和立体化保洁,制定严格的作业质量标准、考核标准,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切身体会到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带来的清洁与舒适。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月1日-2月29日)

通过召开会议、信息报道及公开栏等方式,大力宣传本年度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的任务目标和方法步骤,确保把活动精神传达到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调动起全体干部职工参与行动的积极性。

(二)工作落实阶段:(3月1日—11月30日)

根据市里工作安排,对照我局工作目标及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工作,对重点工作内容分阶段、有重点的逐步推进:

1、农村沉积垃圾清理

(1)村内“三大堆”清理:主要清除农村主要道路“三大堆”;清除占压农村主要道路的砖瓦、沙石等建筑材料;清除主要道路两侧排水沟内及房前屋后“三大堆”及其他杂物。村内要因地制宜修建沙石路或硬化村内道路,配套排水设施,铺装或绿化人行道;清除或规范主要道路两侧的菜地及杂草树木等。

(2)“三边、两线、一头”沉积垃圾清理:清除或处置“三边、两线、一头”沉积垃圾;对农村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杂草杂土等实行分类管理,生活垃圾投放入桶,其他垃圾投放到村设置的指定场所,彻底解决垃圾围村问题。

(3)镇村容貌规范管理:将镇村周边及沿路单位、企业、门店等产生的生活垃圾,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单位自行配置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实行有偿服务,实现“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

2、开展农村改厕试点工程。

为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减少污染,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计划选择一个镇街区进行农村改厕试点工程,改厕工程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全市先试点后推开,争取在近几年时间内在全市所有镇街区全面推开。

3、加快中转站建设速度。全面完成在每个镇街区建设一处垃圾中转站的任务目标。并在每个中转站配备一个滚筒筛,配齐车辆设备,将所有垃圾中转站全部投入运营。

4、完善、规范环卫数字化管理平台。

(1)继续完善督查调度机制,规范环卫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大投入,拓展监控范围,充分发挥各重要路口监控设备的作用,对全市建筑垃圾运输进行监管,以充分利用环卫数字化管理平台在作业管理检查考核上的优势,实现环卫管理由动态向静态转变。

(2)将物联网技术全面应用到垃圾清运管理,将全市所有镇街区、村庄垃圾桶全部贴上电子标签,纳入调度指挥中心统一管理,加强对垃圾清运的管理。

(三)查找问题、制定方案阶段(6月1日—6月20日)

结合工作责任分工及我局工作实际,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等形式,广发征求我局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的意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对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找整治,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具体分工落实,找好贯彻。

四、工作要求

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是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改变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作为“乡村文明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局干部职工都要引起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全市“乡村文明行动”工作开展做出积极贡献。

1、加强领导,落实分工。成立市环卫局“乡村文明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局长同志任组长,对整个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安排,负总责。副局长同志任常务组长,具体抓好此项活动的落实,确保“乡村文明行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乡村文明行动”的指导协调和推动落实工作,真正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积极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宣传科宣传阵地的作用,宣传此次活动的意义和目标任务,并不断发掘活动过程中的先进典型及重要事件,通过环卫信息报、环卫网站及其他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调动起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B-0036-02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目前还处在探索、实践的阶段。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7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谈谈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组织形式。

一、小组讨论式合作学习

先说分组原则,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下,可结合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特点,根据座位就近分组。这种分组方式既灵活又快捷;但因小组各成员间的性别、学习能力、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也可让学生自己分组,自行选择学习伙伴,这种分组方式,组员间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也可均衡分组,即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这种分组方式有助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与才能;还可根据性别分组,营造竞争氛围。但是无论如何分组,有实效的才是最好的分组方式。科学分组,有助于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

小组讨论式合作学习具有小组人数适中,成员相对稳定,成员参与度高,组织课堂教学方便等优点。在教学中,我会选择强调沟通、综合性强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合作学习的主题。如对主题探究学习“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主要分四个环节来开展教学。

1.组织学生搜集、整理资料。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每组6人,通过搜集、分析、整理,研究“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的信息资源,完成下列探究主题。第一、二组探究:电子计算机的好处与危害。第三、四组探究:火车提速的便利与危害。第五、六组探究:核技术应用的利与弊。第七、八组探究:抗生素的作用与副作用。

2.对每个小组进行角色分工。组长1名、材料搜集员2名、整理员1名。组员根据自身的角色完成任务:阅读相关材料,将搜集到的信息与其他组员交流,将信息提炼成书面材料。

3.组织小组内交流探讨。先是组长主持组内讨论,各组员对搜集到的信息各抒己见,然后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负责整合本组的研讨成果,并在全班宣讲。

4.小组代表发言。发言要求自信大方、言简意赅。实践证明,小组讨论式合作学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策划、协调和实际的能力。

小组讨论式合作学习要求教师一定要对小组内部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如: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搜集员等,组内分工最好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有适当的变化,使每位成员都有不同的体验。

二、角色扮演式合作学习

角色扮演式合作学习是指针对某一主题模拟情境,由小组成员分别担任情境中的不同角色。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时间较短,适合学生张扬个性,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表演的教学内容来完成教学目标。

文言文是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简短,教学情境再现性强,所以在上《期行》的时候,我在完成了疏通文义的基础上,设计了角色扮演式合作学习环节,希望通过此环节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具体操作如下:1.角色分配,一名学生读旁白,一名学生扮演元方口述台词,一名学生扮演友人口述台词;2.角色扮演指导:读旁白的学生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读出语感;元方和友人的扮演者,尽量记住自己的台词;语气和神态尽量做到入情入境;三位扮演者要配合默契。3.学生结合文本,熟悉角色,小组内彩排。4.在班上表演。5.教师从语言、创意、演技、合作等方面进行点评和鼓励。此次角色扮演式合作学习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文本内容,为学生搭建了展现的平台,还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拓展了学生的情感交流。

教师对合作学习要有正确的认识,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不同的教学任务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考虑到是否有必要通过角色扮演式合作学习来完成教学任务。

三、“头脑风暴会”式合作学习

“头脑风暴会”式合作学习,是指参加会议的小组成员对某问题尽可能快地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谈论筛选出最佳方案。“头脑风暴会”一词在中小学教学中较为罕见。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具有以下特点:严禁提出批评、非难;多鼓励、多创新、多想象;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鼓励小组成员参与;鼓励小组成员相互综合、休正、完善。参加合作学习的人一律平等,把各种设想全部记录下来;不强调个人成绩,以小组成绩为重;主持人熟悉操作程序。

在“环保小课题研究”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开展“头脑风暴会”式合作学习的。1.每6人为一个小组,确定组长、记录员、采集员、汇报员。2.课前确定课题。各小组结合参考课题,初步确定感兴趣的研究课题。3.小组内拟好研究计划。计划要有对目标的清晰表达、研究的具体方法和程序设计。4.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实施研究计划,注意群策群力、搜集资料、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做好详细的记录,合作完成课题。5.组长组织小组内“头脑风暴会”讨论,组员踊跃发言,记录员做好发言记录,调查员对有关的文字、图表、照片、录音等进行筛选整合,形成成果。6.主持人组织班内“头脑风暴会”讨论,小组汇报员做汇报。7.评选出最佳表现小组。

在此次“头脑风暴会”式合作学习中,第二小组探究的课题是“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对策”,该小组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充分展现了合作学习的力量,为此课题献上了以下几条切实可行的对策:1.每个村建垃圾收集箱,先由村收集,再由乡镇中转县处理。2.建小型焚烧场。3.对不能利用的生活垃圾实行以村为单位的收集。4.建农村环境保护机构,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实施对农村环境的动态检测,长期监管。

篇8

【关键词】农村能源,户用沼气工程,思路方案

一、农村污染现状

农村污染主要有水体、土壤、空气污染,其中,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直接或间接与水体污染存在联系,因此,水体污染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形式。

根据国家2006年全国污染源普查的统计,我国农村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面源污染包括含化肥、农药的农田径流,未经处理随雨水进入河流的村镇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等。面源污染是造成河湖水质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水污染严重,城乡居民饮水受到威胁,农村大量人口饮用不安全卫生水。据调查,我国人群患病的88%、死亡的33%与生活用水不洁直接相关。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化肥和农药使用过度引起的面源污染;

(2)乡镇工业企业对水体的污染;

(3)污水灌溉以及畜禽养殖污染

(4)居民生活垃圾污染

其中,工业企业废水可通过建立环保处理设施和兴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等方式得到解决,生活垃圾也有专门的集中式垃圾处理方式。近年来,畜禽养殖业的废水已成为农村最大的污染源,尤其是对于分散型养殖户,如何处理废弃物已成为一个破解农村污染的重大课题。

沼气工程技术是利用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有机农牧业废弃物作为原料,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同时实现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的工艺,同时,其代谢产物沼液、沼渣可用作有机肥料。所以,充分发挥沼气工程的技术特点,能有效缓解由于化肥和农药使用过度引起的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两大污染源。

二、农村用能现状

中国有近70%的人口集中的农村,因此,农村能源是一个战略问题。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特点是低品位能源的比例大、热能使用效率低和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农村能源的短缺导致农村生活用能过度依赖生物质能。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源用能比例达到50%以上,且以直接燃烧为主,排烟温度高损耗大,热效率低,污染严重.对生物质能的过度依赖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影响到农村健康和收入乃至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收入的低下又反过来造成农村能源的不合理消费,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积极开发干净而可再生的沼气能源,开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建设,将养殖业与种植业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优化整体农业资源,使农业生态系统内物质多层次利用,能实现多级循环,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一直成为中国近20年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而成功的选择。沼气生态农业是以沼气为纽带,将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地联系,所建立的与人类生存相和谐的经济高效的良性生物循环系统,沼气的综合利用程度,既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加入WTO后,农产品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急需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品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推广沼气综合利用的意义显得更加重要和深远。

三、户用沼气的经济性和应用性

我国农村的能源结构模式,不可能再走传统农业的道路。同时,沿用古老的直接燃烧方式,是生物质资源的巨大浪费,还要导致生态条件严重恶化,影响农业生产、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改善。

另外,也不可能走西方“石油农业”的路子。西方农业增产依靠投入大量商品能源(包括化肥、农药、机械、灌溉、生物技术等),投入的商品能源越大,增产的粮食越多。从物质能量转换看,投入的能量与产出的能量之比,大约为1:2。虽然他们的单位面积产量尤其是人均产量越来越高,但能量的转换效率却越来越低.我国商品能源本来就不足,因此这条道路显然是不现实的。走中国式农村能源道路,大量开发利用农村丰富的生物质能源,提高其转换效率和热效率,推广以沼气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缓解农村能源的供需矛盾,改替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能源生产消费对环境的污染。

沼气建设和实现农民小康、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是密切相关的,具有合理和充分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料,解决燃料,增加优质有机肥,改善生态条件,净化环境,即经济、生态和环境三者紧密结构的综合效益。

首先,开展沼气综合利用,能够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质就是建立一个与人类生存相和谐的经济、高效的农业生产循环系统。沼气综合利用正是满足了这一要求,能使种植、养殖相互促进.能量循环多级利用,生产、生活协调发展。

其次,它能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使用沼肥可大幅度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业污染,改善作物品质;使用清洁的沼气能源,可有效的解决农村因烧柴而毁树伐木的问题,保护森林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第三,推广沼气综合利用,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建一口8m3沼气池,约需投资30000元左右.利用这口沼气池农户每年可节省燃料和电费500-700元,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节支100-150元,养畜增效150-200元,种植业增效也在150元左右。一口沼气池带来的直接效益在1200元左右,两年左右即可收回成本。沼气池使用年限按15年计,如果建池成本分摊到每年则为200元,这样每家农户使用沼气池带来的直接纯收益就是1000元左右,人均增加纯收益300元左右.如果把沼气池建设与优质水果或无公害大棚蔬菜等高产值作物生产结合起来,带来的效益会更大。

第四,有利于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文明建设。农民用上沼气后,日常炊事不再受烟熏火燎之苦,降低了劳动强度,解放了妇女劳动力。同时,高效、清洁能源的使用,使农民从传统的生活方式向健康、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转变。

第五,能有效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沼气池能阻断病疫传播渠道,对防控人畜疾病,疫病有显著效果。经有关权威部门检测.在已建沼气池并正常运行了3个月以上的沼气发酵液中的寄生虫卵阳性率为零,达到了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国家标准。未建沼气池户蛔虫病、钩虫病、肠道传染病率分别是已建沼气池户的29倍,3.92倍和9.86倍;已建沼气池中未发生烧虫病患者,未建沼气户庭院蚊蝇孽生环境发生率是已建沼气池的2.03倍。

四、户用沼气池的主要类型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村实施清洁能源大生产,沼气工程建设摆在议事日程上,作为为民办实事举措之一,在农村大力推广实施“一池三改”,即户用沼气工程建设。

“一池三改”即:一池指每个农户建一个沼气池,三改即通过建造沼气池进行改厕、改猪圈、改厨房。从而能充分利用养猪户的自然条件,使人、畜粪便自然流人沼气池,经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气供厨房作炊事、照明,沼液、沼渣作优质肥料供农田施用。由于沼气的不断生产,农户可一年四季都可用沼气作燃料,从而对厨房的改造起到一定作用。通过“一池三改”富民工程建设,使农村卫生环境得到充分改善,同时改变了饮事用能结构,减少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优化了农作物的品质。因此,农村实施“一池三改”富民工程,一方面对农民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减少了能源资源的耗量,节约了资源,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其主要做法是:

第一,通过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推广“猪—沼—果”、“猪—沼—作物”等生态农业模式;

第二,由当地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负责,把沼气建设任务分解到农户,通过省级和地方财政补助与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第三,广泛发动农民投工投劳和自筹部分资金加速了沼气池建设步伐;

第四,向农户普及沼气知识,推广配套技术的概念,通过沼气池这一物化的载体,从建池到使用,向农民推广一整套种植、养殖等适用技术,促进形成生产、生活、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

第五,加强沼气技术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和专业化施工,确保建设质量。沼气配件实行政府集中采购,让农民得到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五、户用沼气池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农村发展户用沼气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缺乏产业链意识,不能发挥出沼气工程的纽带作用。责任部门和领导干部对沼气建设的作用了解不深,为治理而治理,就能源而能源,对沼气利用配套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够重视,从而不能充分发展沼气池的综合效益。这就影响了农民的建池和进一步投资的积极性,加重沼气池建设和维护的财政压力。

第二,机构不完善,人员储备不足。沼气工程及其配套产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沼气技术又是一种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掌握的知识,无论是管理还是施工建设,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就目前而言,各级管理人才和优质施工企业的缺乏是沼气工程发展推广的最大瓶颈,其原因一方面是沼气工程的发展起步晚,储备少,但是主要原因是财政投入少,加上沼气工程属于半公益性质,施工企业的利润太低,缺乏进一步技术创新和扩大产能的动力和能力。再者,领导的不重视造成管理人员缺失,很多地方农村能源主管机构身兼多职,造成了恶性循环。

第三,工程造价偏高,财政支持太少。近3000块的平均成本对于沼气工程的主要市场农村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很多农民群众感到难以承担。资金投人不足是一个多方面的因素,若经费全部由政府来负担,则势必造成财政的巨大压力,如何更好的挖掘沼气工程的市场潜力,依靠沼气工程的能源优势,资源纽带作用最大化市场效益,才是解决投入不足的根本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提高认识。各级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把认识统一到沼气池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富民工程,一项德政工程上来,要把沼气池建设与发展养殖业壮大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认识沼气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借助各种宣传手段,进村入户宣传政府建池政策、规划和沼气建设的好处,充分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沼气建设的积极性。

2、加大投入。各级政府应加大沼气池技术推广投资补助力度,同时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对交通不便、成本极高的边远山区,加大政府补助资金额此外,还要捆绑资金,帮助农民做好“改厕、改栏、改厨”等三改工作,引导农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真正使沼气池成为农民致富的朝阳产业。

篇9

关键词:环保人士;类别;消费特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

1中国环保人士的起源背景

中国环保人士是伴随着中国环保主义运动的产生而出现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关注掠夺式的采矿、森林滥伐、工厂烟雾、广告牌和废弃物,以及休闲机会的损失和由于受到脏空气、脏水和化学品污染的食物对健康引起的问题等。

1978年,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标志着中国环保人士的正式诞生。1992年,北京签署了里约地球峰会之后,环保主义运动在中国更加热烈地展开,并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由此,中国的环保人士队伍也进入了快速扩大化的时期。

2环保人士的类别及消费特征分析

根据不同的标准,环保人士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主流环保人士与新环保人士。

这是根据环保人士对产品价值链包含的绿色长度的不同认知来进行划分的。主流环保人士认为,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消费,只需要将目光关注在最终的绿色产品身上即可。他们没有考虑到在产品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所购买的产品是否比同类其他产品消耗了更多的资源;而新环保人士则认为,绿色产品的整个产品价值链上都应该包含“绿色因素”。他们购买的产品除了在最终的用途上能够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外,在其生产和配送过程中,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应该是消耗了最少资源的产品。

(2)节俭型环保人士与时尚型环保人士。

这是根据环保人士对环保与时尚关系的不同看法来进行划分的。节俭型环保人士他们反对过度消费,抵制奢侈消费,环保人士中的部分素食主义者即是此类环保人士的典型代表。

而时尚型环保人士认为,环保与时尚同样能够结合起来,对于将环保与奢侈结合起来的新奢侈主义从不避讳。他们一方面选购环保型的绿色产品,另一方面也追求时尚型的生活。

(3)个体型环保人士与组织型环保人士。

这是以环保者的组织程度为依据来对环保人士进行的划分。个体型环保人士指的是没有参与任何环保组织的单个民间环保人士。此类环保人士的环保行为往往是自发的,随意的,且由于易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组织型环保人士指的是参与了某个环保组织的环保人士。该类环保人士的环保行为具有一定的组织性、纪律性和持久性。由于环保组织在社会环保运动中有比单个个体更大的话语权,能够在社会上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它往往能够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到环保运动当中去,从而形成环保行为的规模效应。

(4)单环境型环保人士与综合型环保人士。

这是以环保人士对环境保护内容的不同看法来进行划分的。单环境型环保人士是指那些将环保注意力仅仅集中于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物种保护等方面的环保人士。动物保护者反对滥杀动物,拒绝吃肉类食品,抵制动物皮毛制品。林木保护者爱护绿色植物,反对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和使用,积极倡导回收纸制品。他们的环保行为具有唯一的环境相关性。

综合型环保人士则将环保运动的焦点集中在生态环境及其之外的地区文化和社区保护上。青海省的雪域三江环境保护协会的藏族领导哈西——扎西多杰,在2002年北京举行的一次非政府组织论坛上清楚地表达了这种观点。他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应该得到同等的对待”,而且决策过程“应该有当地民众参与”。

3环保人士的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1个人因素分析

(1)年龄和性别影响环保人士的消费行为。

根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在环境认知、环境问题严重性评价、环境意识方面其积极分子均以34岁及以下人群为主,但在环保行为方面则其积极分子则以24岁及以下人群为主。这说明,中国环保消费行为集中于青少年身上。

同样的,性别对于环保消费也有一定的影响。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加关注绿色运动。(2)环保消费在城乡人群上的差异。

由于目前环境保护宣教更多地以城市生活为基础,还缺少适合农村生活的宣教主题、宣教内容和宣教渠道。农村环保行为集中于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和植树绿化,而城市居民的环保生活方式,典型表现为购物时特意不使用塑料袋、将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购车时特别关注油耗指标等。

(3)收入是环保人士实际购买选择的重要制约因素。

由于绿色产品在定价时要把保护环境所支出的成本纳入其中,所以价格相对较高。许多环保人士有时候由于收人的有限,对于环保性购买显得力不从心,在实际作出购买决策时,有时实用主义就会占上风。

3.2心理因素分析

(1)选购环保产品是环保人士消费时的激励因素。

环保人士在消费产品和服务时,并不只注重基本功能的实现,他们开始追求超越“物质”的生活,向往美好的生活品质,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关心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的、协调的发展。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来看,环保产品的环保特性是环保人士消费此类产品的激励因素。产品只有具备了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环保特性,才能够让环保人士在消费过程中感到满意。

(2)学习对环保消费行为的产生、强化有极大的影响。

人们环保意识的产生和环保消费的实践行动,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损害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二是环保知识的普及推广,全社会对环保运动的推动,提高了消费者在环保方面的素质;三是消费者的个人环保消费经验的积累,从中感受到环保消费对自身和社会的好处。

根据以上对我国不同类型环保主义人士的消费特征及对环保人士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企业应当在今后的营销活动中注重对环保生活方式和环保消费的宣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环保产品研发、生产、配送和销售。

参考文献

[1]卢风.论环保理性的建立——对消费主义与环保主义两种心愿的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3,(4).

[2]李立红.对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分析[J].商业研究,1998,(2).

[3]青平,李崇光.大学生环保性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J].绿色经济,2006,(4).

篇10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局领导班子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的要求,以树牢科学发展的理念、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创新科学发展的机制、创造科学发展的业绩为目标,扎实学习、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深刻剖析根源的基础上,为逐项解决好突出问题,特制定如下整改落实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县委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全县环保工作实际,对梳理出的影响和制约环保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类,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立即着手解决,对暂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积极创造条件,明确时限,分步实施,有效解决,确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二、目标任务

通过整改,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解决好阻碍环保事业发展的问题,解决好政风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营造“干事、创业、为民”的良好氛围,力争到20xx年底,有效地解决影响和制约全县环保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打造全省环保学习示范县的目标。

三、分析梳理

(一)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通过对方方面面反馈上来的意见、建议及查摆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提炼,共整理归纳出影响和制约我县环保事业科学发展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7项突出问题:(1)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问题:(2)出境断面水质达标问题:(3)对招商引资企业在环保执法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4)环保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5)环保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6)抓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得力;(7)农村环保工作不够深入。针对这些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项认真进行分析,科学分类,将其划分为“具备解决条件,短期内可得到初步解决的问题”以及“难度较大,需积极创造条件,用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两大类,着手整改,积极解决。

1、具备解决条件,短期内可得到初步解决的问题:

(1)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问题:

(2)出境断面水质达标问题。

2、难度较大,需积极创造条件,用较长时间解决的问题:

(1)对招商引资企业在环保执法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农村环保工作不够深入;

(3)环保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环保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5)抓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得力。

(二)完善制度

我局对过去出台的文件和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对其中已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予以废止或修改完善,并建立或拟建一系列新制度。

1、修改(共3项)

(1)目标考评制度;

(2)上班考勤制度;

(3)车辆管理制度。

2、新建(共2项)

(1)竞争上岗制度;

(2)档案管理制度。

四、落实整改

(一)确保县城空气质量稳定达标

从20xx年11月开始,对县城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66)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责任领导:韩 海

责任部门:环境监测站

完成时限:20xx年2月底

(二)确保出境断面水质达标

针对出境断面水质超标问题,我局督促有关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限期完善治理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xx)三类水质标准。

责任领导:湛方江

责任部门:污染控制股、环境监察大队

完成时限:20xx年2月底

(三)技术指导创特色,建设六大环保亮点

一是指导谱赛科(江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成为全省、全国的示范工程。该公司将投入5000多万元,对其污染源进行全方位的治理,其中投入20xx多万元建设日处理污水10000吨的治理设施,污水采用物化和生化相结合的治理工艺,经处理后不仅能达标排放,还能大部分再回用于生产用水;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废渣和高浓度污水发电工程,估计产生的沼气发电能解决公司三分之一的用电量,产生沼气后的废渣做肥料;还投入几百万元治理锅炉烟气和二氧化硫。该公司的污水治理设施预计在20xx年3月左右可以竣工并投入使用。我们利用所掌握的业务知识,指导谱赛科(江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将治理工程建设成为全省、全国的污染治理示范工程。二是指导**州 江钨钨合金有限公司把钨废碎料综合回收项目治理设施建设成为全国、全省一流的治理设施。该公司采用钨废碎料回收生产钨铁的工艺,年利用钨废碎料2500吨左右,约占全世界钨废碎料总量的三分之二。由于该公司建成后将是全世界最大的钨废碎料回收加工企业,必定成为我县一大工业亮点。三是积极倡导、推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除了指导谱赛科(江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州江钨钨合金有限公司钨废碎料综合回收项目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外,宝华山集团建设的年产20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也是一个综合利用废渣项目。华能(瑞金)电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耗用煤炭约160万吨,可产生粉煤灰约40万吨,产生炉渣约5万吨,产生脱硫石膏5.32万吨;而宝华山水泥粉磨站年利用粉煤灰35.8万吨、炉渣8.8万吨、脱硫石膏8.5万吨,该项目生产后,可充分利用华能电厂产生的废渣生产水泥。另外,**州力赛科新技术一人有限公司年处理8000吨磁性材料边磨料项目、**州市南环稀土综合冶炼有限公司、**县金鹰稀土有限公司、**县友力稀土有限公司等都是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都是我县典型的循环经济企业,循环经济产业将成为我县又一个经济增长极。四是指导**县红金稀土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治理设施,建设优质环保工程,安装在线监控设施,监测数据与省、市环保局联网,随时能掌握废水排放情况。五是加强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财政已投入2400多万元将县城五万吨水厂取水口迁移到洋塘工业小区上游,有力保障了城区居民用水安全。六是严格执行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到20xx年以前,工业园内的企业环评执行率要达到95%以上,工业园外的企业环评执行率要达到80%以上,企业环评执行率将居全市、全省前列。

责任领导:张亚平

责任部门:环境管理股

完成时限:20xx年底

(四)聘请乡镇环境监察员,加强农村环保工作

根据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今年我们开展了全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共普查出工业污染源307个、生活污染源335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1个。在普查工作中,我们从每个乡镇聘请了2名普查员负责本乡镇的普查工作。针对我县污染源点多面广的特点,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和农村环保现状,我们将在乡镇大力推进“四个一”环保工程建设。一是建立一支队伍。从每个乡镇政府聘请1-2工作人员为兼职环境监察员,经过我局集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负责本乡镇的环保宣传、调处农村污染纠纷、保障农村环境安全等工作。二是提高一种意识,也就是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册等载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广泛开展环保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农民朋友的环境意识。三是制定一部规划。制定好乡村环境保护规划,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提高农民居住的文明程度,形成社区管理模式,有利生活垃圾和污水的集中处理,降低治污成本。四是养成一种习惯,也就是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探索农民群众自主管理的村庄保洁机制,对农村生活垃圾普遍实行定点封闭式堆集。

责任领导:韩 海

责任部门:环境监察大队、污染控制股、新村办

完成时限:20xx年底

(五)开展“五绿”创建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除了利用大型环保宣传牌、新闻媒体、各种会议、专题讲座、下到乡村等宣传方法外,重点通过绿色学校、绿色小区、绿色医院、绿色宾馆、绿色机关等“五个绿”创建活动来宣传环保,潜移默化地把绿色理念、环保理念深入到公民的意识中。创建“绿色学校”就是环保知识进课堂,指导**县一中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县二中创建省级绿色学校;创建“绿色小区”就是倡导居民树立环保理念,维护绿色环境,推广绿色消费,创导绿色生活。创建“绿色医院”就是把县人民医院作为试点,要求医院对污水、废气进行治理,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置,规范安装、使用产生放射、辐射的设备,为病人身体康复创造一个良好场所;创建“绿色宾馆”就是引导梅苑宾馆引入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推行“绿色”管理;创建“绿色机关”,从环保局自身做起,倡导绿色办公,使用绿色产品,做创绿工作的表率。

责任领导:李守淳

责任部门:环境管理股、政策法规宣教股

完成时限:20xx年底

(六)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提升环保队伍综合素质

按照年初制定的学习计划,认真抓好周五集中学习,既要学习政治理论,又要学习业务知识,每次集中学习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学习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评。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组织全局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考试,拿出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的岗位进行竞争上岗,实行末位淘汰,进一步提升环保队伍的综合素质。

责任领导:湛方江

责任部门:秘书股

完成时限:20xx年底

(七)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建设环保监测执法应急中心

加快环保监测执法应急中心建设项目报批工作,除了争取国家环保部40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外,还要积极向省、市环保局争取建设资金,早日建好环保监测执法应急中心,以解决我局目前租房办公、用房紧缺的问题,夯实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责任领导:李守淳

责任部门:秘书股

完成时限:20xx年底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整改落实方案》实施领导小组,监督检查整改进展和落实情况。各部门要将《整改落实方案》中的各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时制定、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实施意见,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要立即着手解决,对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要创造条件,明确时限,分步实施,积极解决,确保《整改落实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

(二)强化机制建设

一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建立以实施《整改落实方案》为主要内容的目标考核责任制,作为年终目标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考核成绩突出的要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要通报批评。二是建立督导检查机制。成立督导组,围绕《整改落实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和整改措施,定期组织开展动态督导,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跟踪检查《整改落实方案》实施效果及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提出评价改进意见,保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篇11

中图分类号:TQ02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8-0203-02

1 德国沼气技术现状

1.1 总体情况

到2005年,德国沼气农场数量从1992年的100多个增加到了2500多个,自1997年12月,在日本召开《京都议定书》后,德国作为发达工业国家,被要求要进行CO2的消减计划,因此沼气工程的增长程度迅速加快。并且随着沼气技术的改进和政府相关政策的推行,仅在5年中沼气相关公司的数目就增加了3倍。

1.2 工艺简介

近几年来,德国的农场沼气工程普遍采用“沼气发电、余热升温、中温发酵、免储气柜、自动控制、加氧脱硫、沼液施肥”的模式,以大型的发酵装置地上USR工艺为主,中小型牧场地下池的完全混合式为辅。

德国沼气发电的基本工艺过程是:原料――发酵――储存――发电――厌氧发酵后处理。

1.3 主要原料

发酵原料主要是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一些青贮饲草,餐饮企业的有机污水,生活农副产品加工的剩余废弃物,以及残余粮食等。

德国农场大都养殖奶牛和猪,禽类和其他种类很少,为大力发展沼气发电开发利用新能源,其很大一部分耕地被用来种植能源植物,包括油料、淀粉、糖类和木质素类植物等具有高利用价值的农作物和一些速生类树。

1.4 设备设施

基本采用三种材料作为发酵池的材料,即钢筋混凝土、专用设备材料组成金属罐体及组合式的钢板,后两者是金属材料为主,发酵池采用金属制作,既可以节约材料,又有质量保证,并且便于拆装修改。

德国农场主都采用可供生产电力和热能的所谓“集团热电装置”,由一个燃油机驱动的发电机组生产电,产生的余热用于供暖,发电机组所产生余热通过热交换管对沼气工程进行升温,一般在40℃左右,即使在冬季-30℃――20℃的情况下,发酵料液也能达到35℃以上。在此温度基础上,发酵料液不结块,脱硫后沼气直接发电,无需储气装置亦不封顶,系统装置都自动控制,整个过程不仅省时省力还省钱,冬天无需再建设专门的供暖系统,不同设置专门的储气设施,自动化发电不需要人力协调。

1.5 法律支持

1990年德国实施了《电力输送法》,规定对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每kw时的偿付金额最少为电网经营商从终端用户所获得的平均受益的80%,并规定了按地理位置电力运营商接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义务范围和详细结算方法。

2000 年,德国联邦参议院批准了新的法律――《可再生能源优先法》。2004年5 月,政府对《可再生能源优先法》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进一步强化鼓励沼气发电的措施,并增加了对使用能源作物、新的发电技术的鼓励。这一政策为广大农场主建设沼气工程并通过发电上网增加收入创造了极好的法律环境,使沼气利用显示出了持续增长的势态。

2 江苏淮安的沼气利用现状

近几年来,淮安市农户沼气池的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不少农户将沼气池作为自家近期投资的主要项目,目前全市已建设沼气池3万多只,其中以涟水县为核心的农户沼气池建设已近万只。寒冬腊月,尽管气温在-8℃,多数农户仍能正常使用沼气,为一日三餐提供燃料。据一些农户介绍,一个3~5口家庭,建一个8立方米沼气池,养2~3头猪,再加上人粪尿,每年能产气400立方米左右,完全可以满足全家常年一日三餐的燃料和照明。沼气池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昔日的烟熏火燎的炊事方式,使用沼气已成为当前解决农村生活用能最经济适用的措施之一。

沼气的发展也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在朱码镇樊卜村,300只沼气池带动了常年存栏1000头猪的养殖规模。因为要使沼气池正常运转必须发展养殖业,为沼气发酵提供充足的原料。该村之所以成为养猪重点村,主要就是沼气池拉动了养殖业发展,农民自觉地扩大了养殖规模。

利用沼气发酵产生沼液、沼渣,建设生态农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沼气池深受政府重视和农民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沼液、沼渣作为优质有机肥料,养分全面,缓速兼备,且施用沼肥还可以抑虫防病。在淮安涟水,各沼气村均利用沼气作为纽带,因地制宜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3 江苏淮安的沼气利用存在的问题

为了推进沼气建设,淮安市政府组织制定了《淮安市2003-2010年沼气建设规划》,规划到2010年全市建设生态家园工程26.77万处,沼气入户率达30%,建成江苏及至华东地区的沼气大市,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要认识目前淮安沼气建设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

3.1 农户对沼气的认识水平偏低是制约沼气产业发展的内在因素

沼气作为新兴产业,给部分农民带来了许多方便和实惠,越类越被大多数群众认可和接受,但还有相当一些农户对沼气的认识水平处于较低层面,影响着沼气池建设步伐和相关技术的推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偏远乡村农户对沼气概念含糊不清,根本不知道沼气是用来干什么的,国家为什么发展沼气,沼气对农户有哪些好处,因而建沼气的积极性不高。②一些农户对沼气虽有所认识,但很不全面,仅知道沼气是用来做饭、照明的,还不了解沼气对种、养业的带动作用,更不知道沼气还能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卫生健康水平。③部分农户对他们建沼气池虽有一定的积极性,但却以来国家投资,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

3.2 综合效益难体现是沼气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淮安的沼气技术虽已将种植、养殖和新能源利用结合在一起,但其价值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大中型综合沼气利用工程的发展也并不乐观――基建投资高,除去运行成本、贷款利息、靠沼气回收投资多,多数养殖场承受不了。

另外以砖混结构为主的建池方式也存在多方面问题,严重制约沼气大范围推广,玻璃钢商品化沼气池因原材料家额问题难以拓展。因此,开发新型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建池材料和生产工艺设备是当前商品化沼气池产业首要任务,同样也是淮安面临的重要问题。

大力研究制造沼气发电机组也是目前的重点任务。在沼气发电方面,我国已有2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在淮安尚不成熟。而且发电成本在0.5元/kwh,大大高于煤电的发电成本,国内的沼气发动机主要是双燃料式和全烧式,数量不多,无法构成规模化的发电工程。并且沼液、沼渣的后续利用开发也受企业自身技术能力的限制。而且沼气工程原料主要来源于养殖场畜禽粪便,一旦养殖场亏损倒闭,沼气工程投资也将全部沉没,使得沼气工程项目具有风险,难以吸引投资。

3.3 畜牧业发展水平不高是沼气产业发展的瓶颈

沼气的主要原料来自于畜禽粪便,沼气产业与畜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是,畜禽圈舍建设标准较低下是制约淮安一些农村沼气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大部分农户圈舍简陋,多为土木结构,有些农户甚至实行散养,黄土垫圈,家畜粪便无法入池利用,从而出现了沼气池可利用的原料仍然不足,也有个别农户异地购买粪便入池,增加了建设成本。

4 淮安新农村建设的能源利用策略

淮安农村人口远大于城市居民人口,改变农村的能源产生和消费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对建立持续的能源系统,建设新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4.1 加强宣传引导

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介,宣传沼气综合利用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意义和作用,让群众对建设沼气池的目的意义及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为沼气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发展环境。②适时组织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沼气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进行参观学习,用事实和典型说服和教育群众,以激发群众建设和发展沼气池的积极性。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能源推广、畜牧发展、沼肥应用等方面进行算账对比,从美化和改善农村环境的角度进行宣传教育,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疑惑,从而提高认识层次,促进战略升位,以沼气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

4.2 拓宽投资渠道

在筹资渠道上主要采取向上争取一点,市里安排一点,各部门支持一点,沼气户自筹一点的办法。①积极向中央争取国债项目和省农村小型公益设施项目资金。在积极争取国家沼气建设项目资金的基础上,按照公共财政原则,把沼气建设配套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范围。②以政府投资为引导,采取多种融资和经营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同时,县、乡政府和金融部门也应积极参与到沼气产业发展上来,采取拆、借、贷等方式,帮助群众解决沼气池建设资金困难。③整合部门资源形成合力,把沼气池建设项目与畜牧、水利、农发、扶贫等涉农项目有机结合,将农村沼气建设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资源开发、改水改厕、农业产业化、科技三项经费和文明村镇、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资金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统筹安排、相对集中、渠道不变、用途不乱的原则,将其经费捆绑使用,投入农村沼气建设,充分发挥资金的投资效益。④发挥群众投入主体作用。调动农户的主观能动性和投资积极性,鼓励有建设愿望、有投资能力的农户自主建设沼气。

4.3 加强农村沼气技术与服务体系的建设

从德国的新能源法来看,德国政府更加支持小型的和以农场为基础的沼气发电工程,这一方面说明了立法者鼓励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扶持小型农场主,减少城乡差距,与此相对,淮安政府可以应对有机废物的排放和综合应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制定相关的配套辅助政策。如,对于以养殖场畜禽粪便为原料进行沼气利用的工程,对于农村及小城镇利用生活污水和植物秸秆进行沼气建设的工程;对于使用沼渣、沼液生产的有机肥进行农业生产的农业生产单位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补助,也可利用贷款贴息和财政直接补助等形式,扶持建设沼气发电工程等废气物利用工程;为了减轻国家财政预算的直接负担,可以借鉴欧洲大部分国家从消耗的矿物能源中适当加价。

其次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德国的沼气发电系统,将淮安局限的沼气技术拓宽,不仅仅限于热能源转换,电能源也是我们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学习知道沼气池的用料和构建技术,整体了解“集团热电装置”并将其转换成适合淮安地质条件的思想合理运用。

虽然德国的工程体制软件技术超前,工艺完善,硬件材料先进,但由于高成本的问题,生物质原料条件还跟不上其生产工艺技术的所需程度,所以其不得不大量种植农作物来实现资源转化。而淮安应该人口比较多,农村面积也比较广阔,生物质产量极大,如果能将产生的废弃有机生物质都合理用于沼气生产,将会产生巨大的价值。

4.4 大力发展畜牧产业

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尽快实现以畜促沼的良性循环格局,首先应千方百计增加畜禽存栏总量。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服务,帮助群众发展畜牧养殖,并想方设法全面实行畜禽舍饲养殖。加快改革传统的粗放散养方式,建设标准化养畜圈舍,使粪便能够直接随水入池,提高家畜粪便利用率,保障沼气池原料供应。在此基础上可以实行庭院生态养猪的模式,即农户自家庭院内建立起“猪-沼-菜”三位一体生态模式,就是猪多――粪多――沼气、沼渣、沼液多――有机肥料多――菜多(饲料多)――猪多,形成了以沼气为杠杆的庭院生态循环经济。

4.5 制定激励政策

在沼气发展中,经济效益的受益主体是农户,而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受益主体则是整体社会。因此,在提高沼气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沼气的经济效益是扩大沼气应用、推动沼气快速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强化其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的职能,统一担负起指导、管理、服务的重大责任。同时,把沼气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并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和双文明考核目标管理,签订责任书,安排部分资金,建立目标管理奖励基金,实行奖优罚劣。加大对沼气工程和户用沼气发展的宣传报道,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金奖励,调动建设和发展沼气产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支持关心沼气工程和户用沼气发展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子元.大通县沼气产业发展的调查[J].吉海农牧业-调查研究,2007,(2).

[2]黄蓓.发展沼气能源,建设生态新农村[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9):154-156.

[3]杨建华.启用沼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模式、作用及思路[J].能源与环境,2007,(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