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4 14:55: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元代瓷器的艺术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瓷器造型;美学风格;文化
一、宋元时期的社会背景
任何艺术的诞生发展都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陶瓷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宋朝国策强调对文人的优待,所以全国很快形成了重文抑武的风气。同时,新兴的市民阶层地位日益上升,影响了城市消费的各个层面,给瓷器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
而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文化教育受到整个社会的普遍重视,社会文化素质高于前代。“程朱理学”所倡导的“究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 的道德导向使宋人自上而下普遍重视道德修养,并使宋人性格更加、超脱、冷静、沉稳、内向。这种性格也自然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和造物观。
更为重要的是,宋人不再“席地而坐”。全国上下普遍使用桌椅、床榻、凳、台案等家具。生活起居方式的改变为瓷器的生产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瓷器种类的增多和和瓷器形制的丰富等。
另一方面,由于元朝统治的疆域辽阔,国内各民族及外来民族的文化和商业交流的频繁,元代的陶瓷形成了富有自身时代特征的审美特点,而正是这一审美特点的形成开启了日后中国陶瓷审美以彩瓷为主流的先河。
二、宋元时期瓷器的美学风格与特征
(一)宋代瓷器造型的美学风格与特征。中国的历史上向来有雅文化和俗文化之分。雅文化是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合流中产生的,在意识形态上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在审美情趣上,则是以道家和禅宗的追求为意境的。从历代瓷器的美学特点来说,追求的是温文尔雅、含蓄内蕴、自然天成的意境美,这种追求在宋代的瓷器表现上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个高峰就是不同色泽的青瓷、白瓷、黑瓷及窑变钧瓷、兔毫、油滴、玳瑁等的出现。这些不同色泽的美丽的瓷器大都是以釉质本身的质感取胜,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韵。很少采用繁杂的纹样装饰,即使有装饰也是在釉质的本色上刻画和镂雕,很少采用绘画的形式,少有图案,一般都以釉质本身的质感来体现瓷器本身的特色。这种尚朴素,重意态的思想使宋瓷展现了极为清远的意象世界。
综上所述,宋代瓷器的美学风格与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则体现在瓷器造型上的优美多姿;二则体现在装饰技巧和纹案图样的丰富多彩;三则表现所饰瓷釉的晶莹润泽。
宋瓷之美文静而含蓄,温润而内秀,不论在造型、装饰、釉饰等方面都蕴涵着宋代人特有的文化品位、艺术境界和崇高的美学精神追求。
(二)元代瓷器造型的美学风格与特征。中国文化史上以雅文化为主导地位的局面至元代宣告结束,俗文化逐渐上升为主流,这种交替是中国文化走向近代的先兆。表现在陶瓷艺术上,宋瓷中体现的以釉色变化所作的哲学玄想,以及秀丽柔美的造型开始被造型粗犷,画面直白的元代瓷器代替,这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大转折。
1. 元瓷造型厚实敦重,釉质厚重沉稳。由于蒙古人的生产方式与宋不同,对瓷器的需求不再是以精细轻薄为尚,而要求质粗耐用、尺寸较大的器皿,以适应其生活习性。此外,海外贸易同样要求大型的厚实瓷器,这就造成了元瓷的基本形象。较之宋代轻巧薄透的青白釉瓷,元代的青白釉厚重沉稳。胚体与釉色都较厚。
2. 元瓷装饰技法多样化,构图繁复饱满。在元代,戏曲艺术极度繁荣。因此陶瓷工艺也深受影响。瓷器早期的装饰题材大都是花卉、鸟兽、龙凤,后期受元曲和小说影响出现了人物题材。与宋瓷相比,元瓷在装饰上更加华丽直白,装饰手法也更加丰富。如罐、瓶、壶等器皿上的纹样有的多达十层之多。这是元代瓷器突出的特征之一。
元瓷图案上常采用伊斯兰的莲纹,中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当时频繁的民族文化交流。不重视釉面本身的质地,而重视表面的装饰纹样与效果,装饰的手段与技法的多样性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朝代。宋代的追求阴柔之美和含蓄之美,开始转变为吸纳异族的粗犷之美和华丽之美,成为这一时期手工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结语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之所以能够在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史上得到一致的赞誉的高度的评价,以及鲜明的艺术特点和工艺特点著称于世界,是因为中国陶瓷有其独特的整体风貌和各个时期、不同地区的艺术风格。并且都有着新的形式和特定的艺术内涵。中国传统陶瓷不管是从技术还是艺术,装饰纹样还是造型艺术,都以自己独特的体系和文化形态代代相传,不断发展,是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的交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社会风尚带来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影响了各自的艺术风格。宋元文化的历史背景不尽相同,因而也表现出迥异的艺术风格。宋代尚文,理学思想盛行。宋瓷的精美在于蕴含内在,造型挺拔俊秀,图案低调而大方,通过釉色的变化来展现典雅清秀的印象。元代尚武,民族文化交流频繁。瓷器则追求繁美富丽的外在装饰与厚重大方的器型,让人感到绚丽新颖。通过对宋元瓷器美学风格的对比,我们不仅看到了当时制瓷业的辉煌,也触摸到了历史所承载的厚重文化。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从中间感受到可资再造的空间与财富。通过对传统艺术的深刻领悟与不断学习,我们才能更好的创造出具有独特设计又兼具民族内涵的作品。为推动中国设计的不断发展而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赵宏.中国古代艺术陶瓷[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关键词】元青花瓷;历史背景;造型纹样;鉴赏
在古瓷器历史的长河中,元青花瓷色浓而不艳,纯净明朗的青色之美是上天对人们的恩赐。它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是国之瑰宝,世之瑰宝,制作精美而稀少的元青花瓷引得历代国人对其珍视不已。2005年7月12日,图案故事出自《战国策》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在英国伦敦拍出2.3亿人民币,创出中国古代艺术品和东方古代艺术品的最高价格,引起青花学者和收藏界的研究和高度重视。
一、元青花瓷的前世
(一)青花历史及特点
说到元青花瓷,首先要明确它的概念是什么。青花起源于唐朝,成熟于元代,盛行于明清。青花瓷就是在瓷器胎上面用钴料点彩,上施白釉,烧制温度在1200摄氏度以上并采用釉下彩技术的瓷器。青花瓷中呈现蓝色的原料就是从当时的波斯即现在的伊朗进口过来的,这种原料必须将其罩在白釉底下,否则烧出来的颜色就不是蓝色的,之所以烧制成蓝白两色相间是人们对大自然热爱的表现。所谓的“釉下彩”’,是指在釉下进行彩绘,也就是在胎体上彩绘之后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的釉,由于彩在釉下,因而不易磨损,不易变色。故宫博物院的李辉柄先生在以上几点基础上进行了扩展,例如,瓷胎必须是洁白的瓷胎,钴料彩绘,施一层透明釉,高温烧成,同时必须满足是釉下彩的条件,如果用这个标准去衡量元代的青花瓷是没有问题的。
(二)元代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
唐代晚期青花瓷已产生,成熟于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局面,得以让元青花瓷迅速发展。元代青花瓷器不仅深受元代统治阶层的喜爱,同时已经面向海外市场进行销售。近年来在日本冲绳、泰国、菲律宾以及伊朗发现了不少精美的元青花瓷器及破片就足以说明元代青花瓷外销于国外。在审美文化方面,一开始元青花瓷深受蒙古统治者崇尚白蓝两色及波斯诸国对蓝白两色认同的影响,到后期逐渐加入汉族自己的传统文化。
(三)元青花瓷的造型
造型是衡量元青花瓷之美的一个重要标准,稀缺珍贵的元青花瓷,以形态优美为美。从造型上来看,元青花瓷器是在前代瓷器生产的基础上一脉相承,伴随着工艺及技术的增长又有着自己的创新之处。
元青花瓷造型丰富,有大小之分,以满足元代社会生活习俗和对外输出使用者的需要。元代青花瓷器的造型大器厚重健硕,小器秀美灵巧,有瓶类、壶类、罐类、碗类、盘类等,均在前代的造型基础上体现出创新。例如,宋代创制的梅瓶,元代工艺师傅在保持宋代梅瓶基础造型上,将瓶身肩部加宽,更显大气稳重。
(四)独特的纹饰内涵
从世界各地发现的元代青花瓷器上不难看出,牡丹花纹、莲花纹、松竹梅纹、龙纹、凤纹、鱼藻纹等图案广泛应用于元代青花瓷器上面。元代人民认为这些图案纹饰能带来好运,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与此同时,销往国外的元青花瓷器也会根据当地爱好绘制相应的纹样。在绘画手法上,采用了主要纹饰和次要纹饰图案的多次连续重复,繁而不乱的布满整个瓷器,纷繁多样的纹饰布局也切合了伊斯兰细密的艺术风格。
与图案纹饰相对应的是主题纹饰,来自于元杂剧具有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人物故事图,是元代画师创造性的一笔,元代汉人画师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自我对元杂剧的思想意识体现在了画作之中。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使得作品生成的深远意境达到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与此同时,人物形象传神的描绘更深刻的体现出画师的内心情感。
二、元青花的今生
(一)鉴赏收藏价值
鉴定是基础,欣赏是高层次的精神活动,了解到研究元青花瓷,鉴定元青花瓷的真伪和年代,欣赏它所带来的美和历史文化。美国学者波普在一片青花瓷器的库存堆积中,根据考察发现了雄浑气势的元青花,国内掀起元青花研究的热潮。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被称为学界“泰斗”的张浦生认为:“目前全世界元青花瓷器的真品应只有300件左右,人物纹元青花只有9个。”物以稀为贵,好的东西往往更易获得人们的怜爱乃至收藏。收藏元青花瓷,不仅能够提升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而且能够获得丰富的古瓷器收藏方面和鉴赏方面的知识。元青花瓷具有无以伦比的收藏价值,无论是它700多年的历史优势,还是出于同是中国文化瑰宝的元杂剧剧情的人物故事图案,这种种的一切都把元青花瓷器的价值提升到世界文化瑰宝的一个新高度。
(二)借鉴传统纹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当红歌手周杰伦将青花瓷纹饰的美唱的入情入境。元青花瓷作为中国古瓷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其中的精髓所在。元青花瓷纹样图案是中国传统纹样之一,我们要学习和借鉴元青花瓷独特的纹饰,使这种传统纹样不仅能被很好的继承下来,而且成为深层挖掘研究元青花瓷历史文化的有力举措。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借鉴元青花瓷纹样为元素进行现代设计和再创造旨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传承。作为美术方面的学生可以很好的从传统元青花瓷纹样中获取设计灵感、提取颜色、纹样图案、绘画方法等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从而创作出更加富有寓意和个性的图案,这样既开阔了设计思路,又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使得设计作品让人耳目一新。
三、总结
元青花瓷研究的根基在中国,它是我们应当珍惜的国之瑰宝,也是我们后代引以为傲的财富。元青花瓷器稀缺而又珍贵,国人需提高对元青花瓷的认识,挖掘它的价值,这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物质文化与精神的传承。构建重视和宣传元青花瓷的良好氛围,在教科书中开篇讲解,从学生们抓起自觉的去关注保护。元青花瓷的美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它富丽雄浑的气势具有跨时代的美学风格,让我们读懂元青花瓷从而品评元青花瓷。
参考文献:
[1]马希贵.中国青花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关键词】青花;景德镇;绘画艺术;装饰
在我国几千年灿烂的陶瓷艺术中,陶瓷绘画作为陶瓷装饰的重要方法之一,为瓷器创造了美的外表和一定的情趣及品位,而青花这种独具特色的装饰手法更是为中国的瓷器发展掀开了最为光彩的一页。从元代开始,青花装饰逐渐占据陶瓷装饰的主流,景德镇也渐渐成为中国制瓷中心,景德镇青花瓷的绘画艺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一、历史因素影响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绘画
1、受社会审美趋向的影响
青花瓷,是一种用天然钴料为色彩在白瓷的泥制坯胎上用毛笔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其纹饰通过蓝白空间的合理运用,勾勒出素雅清新的艺术效果。元青花的出现与元王朝审美偏爱白色和蓝色有关,这两种颜色是蒙古人心中神圣的标记,因此在白瓷地上尽情享受蓝色的青花装饰从一出现就受到统治阶级与贵族的支持,并逐步走向成熟。青花装饰的图案设计者中既有中国画匠,也有西域画匠,所以纹饰内容除了传统的中华民族图案外,还带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最擅长用连绵的缠枝莲纹,构图规整,布局严谨。从整体来看,大多器物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装饰方方正正的莲瓣形图案框。从局部来看,多用直线与曲线交叠组合的几何纹、概括变形的棕榈叶造型卷草纹和各式游丝曲线牡丹纹。从设计意匠来说,他们崇尚平平而满密的风格,从而把蒙古族的豁达、厚重之气表现的淋漓尽致。
青花瓷在元代的盛行与成熟不是偶然,而是受经济、文化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据考证唐宋已萌生青花瓷,但数量极少,不成气候。随着景德镇瓷业制度的完善、材料和烧瓷技术的进步,最重要是社会审美趋向的转变,青花瓷在元代蓬勃发展开来。其白瓷之上的苍翠蓝色一改往日朝代的或富丽或素雅之风格,使雅俗文化合流,正好符合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人心境。
2、吸收前代陶瓷绘画成果
景德镇的元代青花绘画,继承了汉唐以来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并加以发扬光大。宋以前的牡丹纹饰,大都只有正视和侧视两种形态,而元代青花上的牡丹则多姿多态。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瓶,所绘牡丹或昂首、或俯视、或向背、或聚散,姿态万千,各尽所致。元代青花大型器物以繁缛、茂密为特点,小型器物以简约、疏朗为特点,结合了唐代绘画的雍容华贵和宋代绘画的精致秀丽,以艺术上的意趣和沉稳的神韵让世人惊叹。此外,元青花还吸收了磁州窑的陶瓷绘画成果,结实遒劲的勾线手法和磁州窑的白描线条如出一辙,元青花瓷中常用的“三道弯如意形云头”和“三道弯如意头菱形开光”画法就是直接从磁州窑学习移植过来的。所以说,元青花是在充分吸收继承了前代优秀的陶瓷绘画手法上发展开来并自成一派的,它的成熟为中国彩瓷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二、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绘画风格
1、装饰题材丰富、纹饰主次分明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装饰题材非常丰富,有植物类、瑞兽珍禽类、杂宝图案类和人物故事类等。绘画手法多种多样,其中用历史人物故事为题材装饰最具特色。它的数量虽少,但绘画技法高超,特别是表现元代杂剧的故事场景,开创了全新的视觉领域。如现藏于日本出光美术馆的“昭君出塞”图青花盖罐,此罐上的青花纹饰呈带状分布,口部绘有海水纹,颈部饰以缠枝花卉纹,中部为昭君出塞的主题纹饰,下部饰莲瓣纹。主题纹饰中绘有九个人物,男女老少或步行或骑马,神态各异。周边山石掩映,苍松、翠柳、修竹、芭蕉杂衬其间,层次分明,疏密有致。再如现藏于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上下辅助纹饰有西蕃莲、变形莲瓣纹、杂宝、垂珠纹等。主题纹饰位于梅瓶的腹部,占据主要位置。画面中萧何与韩信通过不同的绘画手法把人物的内心交代的格外清晰,空白处衬以苍松、梅竹、山石,布局错落有致,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另外还有画《西厢记》和《百花亭》的“元青花人物图罐”,这些不同题材的画面,在绘画技法上具有独到之处。如画面人物着色常用竖笔上下渲染,在浓笔边线内染淡色或使衣纹留白。山石、树木的画法有平涂,有皴擦,以勾、塌、点等手法表现浓淡层次,并常常形成明显的笔痕独具特色。
2、绘画追求写实、画法沉着有力
元青花绘画的另一大特点是追求写实.例如画萧何月下追韩信,王昭君出塞等人物题材着重传神表达,将人物的表情、衣纹,通过用笔的起,行,顿,转刻画的极其真实,这一点十分合乎唐宋工笔画的写实规范,只不过具有明显的从院体画到文人画风格的转变。于景德镇出土的罐、瓶、盘上所绘的动物与植物,虽然由于图案变形的关系处理时都将形象纳入图案的骨式之中,但写实方向仍然明确,能清晰的辨认出其种类。即使神话题材的某些形象,也同样如此。另外,一些边饰中的吉祥物虽然细小却以极其写实的面貌出现,如火珠.莲花,.珊瑚,绣球,葫芦瓶等,此外一些龟背,水波,云纹,火焰,缀珠等辅助边饰也是从写实中来的。
元青花常在形大胎厚的器皿上画,因此画法沉着有力,常实笔画线,有如中国画的落笔酣畅有力,干脆利落。景德镇元青花的发色普遍为浓重的青蓝色,色重之处凝聚不散,并伴有黑褐色斑点,有沉入釉里的下凹感,这缘于青化料中的高铁含量,但正因如此才通体散发出粗犷豪放的风韵。例如画莲花瓣,莲瓣之间多互不相连,莲瓣轮廓为一粗一细两根线条,用青花自瓣尖点涂麦穗状一笔浓料为莲花传神,其下逐渐较淡。再如画缠枝和折枝花的枝干,作画时讲究粗细抑扬顿挫,用笔生动有力,处处体现了苍雄沉郁的审美意味。
3、图案层次较多、与水墨画相似
元青花的绘画装饰以纹饰繁密、层次众多而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图案的满、密、平是陶瓷装饰前所未有的新形式。元景德镇青花瓷所绘图案基本上都是一层一层的层层叠叠布局,大型器物更是纹饰布满全身,呈带状分布,多者能达十来层,如江西高安出土的青花云龙纹兽耳盖罐,纹饰就达到了十二层。但元青花层次虽多,却可以做到纹饰之间协调统一,不杂不乱,密布器身的青花郁郁葱葱,生动而精美。另外,青花绘画装饰的构图注意水路变化,即掌握整体黑白效果与大小块面的组合,把非纹饰部分的白地,看作与纹饰部分同样重要的因素加以对待,使在白地蓝花、蓝花白地间微妙转换的青白图案相互衬托,极具韵味。
画青花时由于使用的是毛笔作画,所以青花具有中国国画的笔致韵味。用青花在瓷器上装饰就和在宣纸上画中国水墨画相似,青、黑两色处在同一美感语境,如元青花瓷的花鸟表现与水墨画中的墨花墨禽具有一致性。同时,青花一体的和声画面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和谐的美,欣赏一件精美的元青花瓷器就如同在品味一幅名家水墨画,但就工艺制作上来说,在瓷器上作画可比在宣纸上作画难度大很多,加上青花是用“青”代替“墨”,看上去更是多了一种恬淡宁静的意境,雅俗共赏。
结语
青花装饰的出现是历代陶瓷画工们潜心钻研的成果,它继承了宋代磁州窑白描的特点,又将水墨画的用笔掺入其中,图案设计繁密而不杂乱,具有与众不同的观赏效果。元代的景德镇青花瓷器奠定了景德镇瓷器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地位,景德镇的元青花绘画以其独有的风格开创了陶瓷釉下彩绘的新时代,为中国陶瓷史抹上了最辉煌灿烂的一笔。
【参考文献】
关键词:青花瓷;元代;色彩;造型;装饰
中国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14-1
一、元代青花瓷产生的背景
青花瓷是指一种在坯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以透明釉,以130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的烧造始于唐代,盛于元代,元青花瓷最突出的特点是气势宏大、饱满雄健。从器物的造型到装饰都有一种阳刚之美,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时代特征。
艺术的发展与同时期的社会形态发展息息相关,从中国封建文化发展这个大方面来看,蒙古的游牧文化和汉文化之间有很大的认识差距。因此元朝统治者实行蒙汉二元政治制度来缩小文化差距,在视觉艺术领域实行多元文化政策,使不同的艺术风格在矛盾的碰撞中产生,青花瓷新的生命力能够在元代得到自由的发展。
二、元代青花瓷色彩表达的渊源
“青色青翠艳丽,白色白如凝脂”这是《国宝档案》中对青花瓷的描述,它以洁白莹润,幽靓苍翠的艺术魅力而著称于世。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与元朝世代生活的、客观的游牧地理环境有关,他们大多数时间都与蓝天白云为伴,这造就了他们“崇蓝尚白”这一根深蒂固的审美意识。另一方面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来看,元朝崇拜萨满教,他们崇尚蓝白色,其教主常着白衣、骑白马。《蒙古秘史》记载,蒙古人的祖先是赤那即苍色狼(苍在汉语中有青色的意思),其妻为惨白色的鹿,狼和鹿均是蒙古祖先图腾,因此引申出苍狼白鹿是元朝尚蓝白色的原因。
三、元代青花瓷的造型审美特征
瓷器的造型也叫“器形”或“形制”,即器物的基本形态,其中包括器物的外形和结构,是瓷器艺术的基本构成部分。器物的风格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都不同,而不同的风格首先表现在造型上,器物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造型特征上。
元青花的造型特点是体大厚重、雄浑大方。出现这种特征与当时的制瓷工艺有很大的关系。元朝时制瓷技术发生了变化,开始使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提高了瓷的烧成温度,提高了成品率。并且瓶、罐、壶等器物的成型上使用模印、接坯的成型方法,突破了原有的技术局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气势磅礴之美。如英国大维特基金会收藏的至正型青花云龙纹象耳瓶通高63.6厘米(图1);还有土耳其托不卡博物馆收藏的青花花卉草虫纹八棱葫芦瓶(图2),他们都是元青花瓷的典型代表。
四、元青花瓷装饰审美特征
元青花瓷的装饰特征是,大型器物层次多,画面满,一件器物往往多达七八层。但由于处理得当,主次分明,浑然一体,整个画面并无繁缛、杂乱、堆砌和琐碎之感给人以和谐完美、富丽典雅之感。小型器物多以简约、疏朗为其特色,活泼自然。
(一)装饰方法
元青花瓷的主要装饰方法是釉下青花绘画。有白地青花和青地白花两种,其中青地白花因工艺相对复杂,较为稀少。另外一种装饰手法是堆塑涂青和刻印花涂青。堆塑涂青是先将胎体堆塑成型,然后再饰以钴蓝。刻印花涂青是先用刻划工具在坯胎上刻划出纹饰或用模印方法将纹饰印于坯胎之上,然后以钴蓝进一步绘画纹饰。
(二)元青花的纹饰的题材
元青花纹饰题材可谓丰富多彩,既继承了宋以来的瓷器装饰题材,还从当时的文人绘画中汲取营养,其取材范围不仅限于辽阔的中原,还受到西亚等地区多元文化的影响。按照题材可分为:植物、动物、人物、杂宝、其他等五大项。
1.植物纹
植物纹是最为常见的纹饰之一,其中大部分作缠枝花纹的形式。牡丹纹是元代十分典型的植物纹。元代的牡丹纹姿态多样,或俯或仰,或向或背,或正或反。元青花的牡丹绘制法正如熊廖教授在《元代青花装饰艺术》中所述:“缠枝者花叶互相缠绕,肥腴的叶片纷披,多婀娜多姿;折枝者花叶更是各呈异彩,有的孤花独放,有的绿叶拥簇,给人一种迷人的媚态美,仿佛进入了万紫千红的牡丹花园中。”
2.动物纹
元青花中龙纹较为常见,相对元以前的龙纹其特点是身形矫健、细颈长身、体态奔放、动作自如、充满生机,爪多三趾或四趾,《元史》中明确记载,在民间禁用双角五爪龙,因此很少见元青花中绘有五爪龙的器物。龙纹常常与波涛纹、海水纹、云纹搭配一起,构成栩栩如生的龙的形象,大大丰富了元青花瓷龙的形象。
3.人物纹
人物纹是元青花的独创。它的出现与元代戏曲小说与版画的发达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历史故事题材的更为盛行,这是其他朝代所无法比拟的。
五、总结
元青花瓷产生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中,它在原料、工艺的发展以及造型和装饰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在后人的传承与发展中展现出越来越多的魅力,它巨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证明它是中国制瓷史上辉煌的一页,并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陶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硅酸盐协会编.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0.
关键词:青花瓷;艺术特色;民俗思想;创作影响
一、青花瓷的起源和特色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中国青花瓷艺术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艳丽奇葩,它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享誉海内外,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青花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青花这个美妙的名词,它的首倡者当属元朝统治者。元朝统治者生活在蓝天白云之下的大草原,他们在开疆拓土的征程中与景德镇结下不解之缘。他们欣赏瓷上青花的语言,就象热爱蓝天白云一样的神圣。于是将此形象的称为“青花”,并把这种神圣语言向世界,作为官方唯一的礼品馈赠世界各民族,为世界所普遍认同与欣赏。使得明清统治者也酷爱景德镇瓷器,并开启元明清王朝官窑在景德镇制瓷的辉煌历史,成就了千年瓷都的美名。
唐代是我国瓷业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青瓷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白瓷大量生产。北方的河北邢窑与南方的浙江越窑的青瓷,同时著称于世。有“南青”,“北白”之说。代表青瓷发展成就的是南方的越窖青瓷,代表白瓷发展成就的是北方的邢窖白瓷。青瓷较早,白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邢窖瓷器,质地坚硬,制作精致,洁白如雪。邢窑白瓷较之隋代白瓷又前进了一步,改变了以青瓷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在邢窑的白瓷影响下,北方又出现了另一个烧造白瓷的定窖。以邢窖为代表的白瓷与越窑为代表的青瓷,从此并驾齐驱。唐代著名瓷窑以烧造白瓷为主。民窖则烧制黑釉、黄釉、褐釉、酱釉等瓷器,都具有民间的鲜明符色。在我国陶瓷史上,宋瓷是赫赫有名的。宋瓷的卓越成就表现在它为陶瓷美学开辟市一个新的境界。钧瓷的海棠红、玫瑰紫、好似晚霞般光辉灿烂,其“窑变色釉”釉色变化如行云流水。汝窑的瓷釉显得那么晶莹柔润,犹如一盅凝脂。景德镇青白瓷的釉质和美玉不差上下。翠绿晶润的“梅子青”是宋代龙泉窑中上好的青瓷。
而元青花在瓷器装饰手法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纵观瓷器发展历史,宋瓷的美学风格具有沉静雅素的特点。宋代越窑的青瓷在唐代就很有名,被誉为“如冰似玉”的美丽,但是从实物中看,真正取得如冰似玉效果的要算宋代的龙泉青瓷和青白瓷了。这一系列的宋瓷艺术特色构成了宋瓷的审美风格。宋瓷的杰出作品不愧是祖国文化的瑰宝,它那优美的形体、沉静的釉色、含蓄的花纹为世人玩味无穷。 元、明、清制瓷业的中心是江南景德镇。元代继承唐宋以来的成就,烧制成青花、釉里红。从此,中国传统绘画与制瓷工艺结合得更紧密了。元代成功地烧制出多颜色釉(如蓝釉白龙纹梅瓶),为明清两代瓷器的更大繁荣奠定了基础。元代青花瓷,用钴元素配制的颜料在瓷坯上绘出纹样,然后挂一层透明釉经高温烧制、成为蓝花釉下彩。青花瓷唐代已有试制,元代达到成熟地步。自青花瓷发展起来以后,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技法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元代瓷器的装饰十分丰富,“元青花”的装饰分主纹与辅纹。主纹多施于瓶、罐的腹部、盘心等位置。辅纹绘于其他部位。主纹有:松竹梅、牡丹、莲花、、牵牛、芭蕉、灵芝、山茶、海棠、葡萄;龙、凤、鹤、鹿、鸳鸯、雄狮、游鱼、螳螂、蟋蟀等。辅纹有:卷草、锦地、回纹、线纹、浪涛、蕉叶、莲瓣、云肩、缠枝花卉等。元瓷装饰中还有许多历史故事,例如:肖何月下追韩信、刘玄德三顾茅庐等。元青花的装饰特征是构图丰满,纹样主次分明。元代瓷器造型继承了宋制瓷器造型,并有创新和发展。梅瓶、玉壶春,基本上继承了宋制。罐、盘、碗与前代有些变化。四系小口扁壶、高足杯、增帽壶等器物则属创新产品。明、清时期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特点是彩瓷得到巨大发展,器物造型、纹饰繁多而精美。彩釉品种丰富多彩,“其彩色,则霁红、矾红、霁青、粉青、冬青、紫绿、金、银、漆黑、杂彩,随意而施。”(朱琰:《陶说》)青油水平在宋代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青花瓷器在明清两代成为主流。明清还发明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斗彩”。(“斗彩”是用“釉下彩”和“釉上彩”拼运成彩画,各种色彩互相辉映,争妍斗艳,故称“斗彩”。又称“逗彩”)清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生产的工艺水平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明代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瓷业中心,这里创造了五彩、斗彩等彩绘瓷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烧制出精美的粉彩,并制成珐琅彩。青花瓷器有莹澈青翠、明亮静丽的艺术效果,因此在明清两代,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备受人们喜爱,成为帝王嫔妃、达官贵人的必备之物。就连欧洲人也常以珍藏青花瓷来炫耀自己的富有。据说15世纪的萨克森国王,竟用4队近卫军向邻国君主换取12个青花瓷瓶,来取悦新的王后。
参考文献:
青花花卉执壶,1998年安徽太湖县阮氏墓出土,通高26.3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6.4厘米。造型取宋代玉壶春瓶为身,特点是,直口稍外侈,颈部较长,垂肩圆腹,底部收敛,圈足高且微外撇。弯长的流和扁曲的柄,分别与颈间相连。整器严谨、挺拔、对称而富有变化,呈现出和谐完美的艺术造型。通体施透明釉,釉层光亮莹润。底圈露胎,胎质洁白细腻。整个造型端庄清秀,古朴典雅,独具风格。
元青花的纹饰,分主纹与辅纹两类,此壶主题纹饰为腹部饰缠枝牡丹纹,花叶大,颜色深,构图对称规整。辅助纹饰为元青花中常见的栀子花,线条细柔,枝叶绕其间,蜿蜒曲折。宝顶形的盖边饰一周古钱纹,上饰覆莲纹,其问绘杂宝。元青花的装饰特点就是层次多,画面满。但由于处理得当,主次分明,浑然一体,并不给人以琐碎堆集的感觉。此件青花花卉执壶的整个画面纹饰富丽繁密,线条活泼流畅,层次清晰,格调高雅,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令人赏心悦目。
青花菱花口盘,1977年安徽省安庆市元代窖藏出土,器物完好无损,釉色莹润。盘高1.3厘米,口径16.2厘米,底径13.7厘米。折沿、口沿呈八瓣菱花式,浅腹,平砂底。白釉地微泛鸭蛋青色,青花色料深蓝艳丽,浓处有细小的铁锈斑点。釉质肥厚莹润,胎质洁白坚硬。主题纹饰为盘心上下两组并蒂莲与水草纹,布局规整,简朴豪放。口沿绘一圈卷草纹,运笔纤细,生动自然。整个画面显得饱满洒脱,和谐秀美,似在宣纸上作画,颇有意趣。既体现元瓷纹样优美,也反映了元代人们的生活情趣。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新出现了一些元代青花瓷器。在人们对这些新出现的元代青花瓷器还没有认识的情况下,景德镇的新仿品又大量地出现(图1),一时“雪上加霜”真伪难辨,越来越多的问题提到我们面前,需要研究解决。
什么是青花瓷器
青花瓷器的原料是氧化钴,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瓷器品种的一个重要标志。氧化钴既可装饰在陶器上,也可装饰在瓷器上。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就是把装饰陶器的氧化钴搬到瓷器上的结果。把氧化钴装饰在陶器上的,应称作“青花陶”(图2)。装饰在瓷器上的,才能称之为“青花瓷”。因为“陶”与“瓷”是有严格界限的。尽管学术界没有“青花陶”这一名称,但绝不能把“青花陶”称之为“青花瓷”。
青花原料与元青花瓷器
元王朝为了发展对外贸易,适应销往海外的需要,鼓励来料加工,使用进口原料,吸收异国的图案、造型、纹饰进行瓷器生产。元青花瓷器用进口青料绘制的占绝大多数。青花呈色浓翠,有少量的黑色结晶斑点,用料均匀,色浓而薄,线条精细,不甚晕散,用颜色的深浅不同表现光线的强弱,所绘纹饰具立体效果,人物的面孔、衣纹的阴阳以及动物的毛发等都很精细清晰。因此,元青花瓷器绘人物的就比较多,尽管青花浓翠中有时呈现出微量的黑色斑点,但不影响整体装饰。青料下沉渗入胎骨的现象不甚明显,用手抚摸时感不到或很少觉得有凸凹不平的现象(图3)。
这些专门外销的青花瓷器特征有三:
1.造型大,做工精;2.纹饰密,层次多,不留地;3.青花呈色浓翠,画工精细。这是当时用最好的原料制作,最好的青料绘制,最好的窑工烧造出来的,代表了我国青花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这种高质量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是景德镇窑工在攻克了“三大难关”后取得的成果。
第一大难关:对进口青料进行提炼和改造。
元青花瓷器上的多层次、密集型、不留地的装饰方法是伊斯兰波斯文化的传统风格,而进口青料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含铁量高,在还原焰中烧成,呈黑色结晶斑块,绘制纹饰线条具有晕散、流淌的特征。因此,这种青料的性能直接会影响密集、多层的纹饰装饰效果,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元代景德镇窑工们为了解决青花瓷器上的艺术风格与青料性能之间的矛盾,满足青花纹饰的密集以及多层次不留地装饰的要求,首先必须要对进口青料进行改造与提炼后才能使用(图4)。
第二大难关:科学用料与绘瓷。
氧化钴是一种着色力极强的彩绘原料,用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青花的呈色效果。绘瓷时要浓淡适度,厚薄均匀,还要求画工掌握好一定的速度,用笔不能停顿(图5)。
第三大难关:高超的烧窑技术。
青花瓷器的呈色尽管是青料起着主导的作用,然而窑温的高低、窑炉的气氛等都会影响到青花的呈色。窑温过高会使青料流淌(图6),过低时又会影响到青花的呈色(图7)。
以上对青料性能的改变、青料的科学使用与绘制,以及青花瓷器的烧成这一系列的创造,才解决了元青花艺术风格与青料性能之间的矛盾。这就是元青花瓷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原因及其特征的由来。
对元青花瓷器用料的分析
青花原料是氧化钴,我国古代所用青花料分进口与国产两种:进口青料含氧化铁高,含氧化锰低,是一种高铁低锰料;国产青料含氧化铁低,含氧化锰高,是一种高锰低铁料。因此,氧化钴料中含铁、锰元素的多少决定着青料的性质。
铁在还原焰中烧成呈黑色,锰经还原为紫红色。据以往的研究,元代、明洪武、永乐以及宣德青花,使用的是进口的高铁低锰料;明代成化以后才大量使用低铁高锰的国产青料。这一研究成果长期以来广为流传,甚至许多学者把它当成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然而,根据现有的资料以及新出土的情况来看并不尽然。例如景德镇考古研究所给上海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提供的大量带宣德款的官窑青花标本经系统测试,证明为高锰低铁的国产青料。又如考古所在珠山御窑厂遗址宣德层中发现了书有“乐一号”“乐三号”的江西乐平产青料(陂塘青、平等青)试料盘(照子)(图8)。这说明宣德时期已试验并大量使用国产青料。我们在传世的宣德官窑青花瓷器中看到国产青料绘制的青花瓷器也为数不少。元青花用料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过去的文章里也是持否定有用国产青料的观点,但现在看来不排除用国产青料的可能,因为元代青花呈色的好坏除取决于青花原料外,还与胎、釉的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元青花是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胎,这种长石瓷土与长石釉,使得在高温下胎、釉结合良好,用青料描绘的花纹图案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进口青料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含铁量高,在高温下所绘线条容易流淌与晕散,而国产青料含铁量低,能适应高温,所绘线条稳定。经过提炼与改造的元代青花原料与明代永乐青花不同,其线条精细,较为稳定,不甚晕散。元青花这一特征的形成,应当是景德镇窑工们在提炼与改造进口青料性能的同时加入了国产青料的结果。青花瓷器的呈色虽然青料起着主导作用,但与胎、釉及烧成条件密切相关,无论是进口青料或国产青料都是如此。在所谓“典型”元青花瓷器中,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和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瓷器中,它们的呈色也是不一样的。其原因除了烧成温度和窑的气氛不一样外,使用青料的不同也是要重视的(图9、10)。
探索与发现
美国波普博士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以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元“至正十一年”青花象耳瓶为据(图11),对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与伊朗艾斯迪尔寺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青花瓷器进行了研究,认定它们同是至正年间的产品。因此,提出了“至正型”学说。这一学说得到了世界各国瓷学家们的赞同,从而兴起了研究元青花瓷器的。
50多年后的今天,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考古事业的发展,元代青花瓷器大量出现,弥补了元代青花瓷器在历史上的空白。正如“至正型”未提出以前,人们不认识元青花瓷器一样,由于受到“元青花瓷器少”这种固定看法的影响,有些人对新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一概加以否定,即便是纪年墓出土的,也一概视之为“赝品”。可见,我们对元青花的研究,不仅没有进展反而倒退了。这对象耳瓶无论在造型、纹饰以及胎釉特征上,均与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象耳瓶完全相同,仅因在青花的呈色上有所不同而被否定。
明龙泉官窑器延续了元代的大器风范,将厚实雄浑的审美理念发挥到极致,龙泉青瓷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元代龙泉窑的繁荣,为明初龙泉官窑的设立奠定了重要基础(详见《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一书)。之前往往将明初龙泉窑青瓷与元代龙泉青瓷混为一谈,或笼统断为“元末明初”,这也在一个层面上说明了两者的相承关系。从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明初龙泉官窑青瓷来看,明龙泉官窑青瓷在烧造工艺上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巅峰,无疑代表着龙泉窑瓷器烧造史上的最高水准。
以刻花为例,明龙泉官窑青瓷主要以刻花为饰,精美绝伦,花纹与青如翡翠的釉色融为一体,刻花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度。刻花是龙泉窑青瓷的传统装饰工艺之一,北宋时期的刻划花装饰曾经盛极一时,但到了南宋,由于石灰碱釉的运用和多次上釉技术的掌握,龙泉窑青瓷往往素面朝天,转向以釉色取胜。其实釉色的玉质感固然是世之所好者,但釉层一加厚,原先的刻划花很容易被厚釉所覆盖。所以到了元代,又流行露胎、贴塑、模印等装饰手法,这样玉质感的釉色和花纹图案的装饰效果就可以兼得了。明龙泉官窑器将刻花与厚釉结合得恰到好处,从而使刻花装饰工艺取得了新的突破。前几年,上海博物馆研究员陆明华先生曾经在我们馆看到这批明代的龙泉窑瓷器。陆先生帮助挑选了一些明代龙泉官窑瓷器,约有七八件,我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这批瓷器的共同特点,釉色厚而滋润透视出清晰的精美纹饰,器型大而不变形,制作规整,特别是纹饰与当时景德镇官窑的纹饰十分接近,甚至一样。我想,如果我再继续核实的话,可能我们馆藏这类龙泉窑瓷器还有不少。这是让我比较欣慰的,以前从来没有这样比对过。如明初龙泉官窑青釉刻花大盘,板沿口,浅弧腹,内底微鼓圈足。盘内暗刻划花草纹,内底为主题纹饰,流畅潇洒的折枝花卉,盘内壁一周为缠枝花卉,绘画工艺非常舒展洒脱。通体施青釉,釉下透出清晰优美的暗花纹,清澈明亮。底为涩圈,制作规整,大气端庄。明宣德龙泉官窑梅子青釉刻花瓣口大盘,盘为折沿花瓣口,瓣形盘壁,平底,圈足。主题纹饰为内平底上刻四瓣花锦地钱纹,盘壁刻花卉纹,纹饰绘画水平高,精致、自然、娴熟,十分流畅,通体施梅子青釉,釉色温润如玉。制作工艺规整端庄。底为涩圈。明龙泉官窑梅子青釉刻四季花卉纹四棱花盆,撇口,深腹,六乳形支足,底无釉,有一圆孔。盆外壁四棱形,每一棱内刻折枝花卉。通体施梅子青釉,底无釉。这类花盆制作规整,精美。从陆先生帮助挑选这批龙泉官瓷器来看,大盘的底部基本都是有明显的涩圈,和景德镇明代早期釉里红扁菊纹大盘的底部比较,尽管景德镇明代早期的大盘底无釉,但同样也刷了一些色釉,经过高温烧成后,出现明显的火石红痕迹,颇有相似之处。
此外,明代龙泉窑的规模和数量也不容小觑,造型丰富,以往被忽视,总以为龙泉窑就是厚重的大盘和瓶罐,而不知还有很多小巧精致的艺术品。不少造型别致,品种多样,百姓平常喜用的生活用品和艺术精品,有仙佛、人物,文房用具等等,还有待我们重新认识和评价。如明龙泉窑梅子青釉文昌帝君像、明龙泉窑青釉八卦纹三兽足炉、明龙泉窑粉青釉佛龛观音坐像、明龙泉窑青绿釉通花鼓墩、明龙泉窑翠青釉印花温碗、明龙泉窑翠青釉连座三足龙形灯、明龙泉窑青釉螭皮叶形水注、明龙泉窑粉青釉刻花葵瓣形盘、釉润泽器型大的晚明龙泉窑梅子青釉印花双狮耳瓶和明龙泉窑梅子青釉魁星砚屏。
可以看到龙泉窑的胎体、釉色、纹饰,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宋代龙泉窑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印花,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上贴出缠枝牡丹图案。元龙泉质量大部分不如南宋,胎质粗糙,釉面光亮者多,温润如玉者少,装饰技法上有印花、贴花、堆花、镂刻、点彩等。纹饰题材丰富,有云龙、飞凤、花乌、鱼虫、八仙、八吉祥、杂宝等,个别有文字装饰。龙泉窑纹饰,主要表现在釉下,有印花,贴塑也是龙泉窑常用的方法,比较多见的耳饰贴塑纹,另外还有元代以后常见无釉的露氧化红胎处,印花纹,有些人物、佛像的面部露氧化红胎,使面相更加清晰。明代龙泉窑同样分粗细两类,明代龙泉官制作明显精致、规范。后来的发展普遍表现了多、粗、重,更趋民间化,特别是大盘、香炉,十分厚重耐用。广东省博物馆藏这类龙泉窑占了很大比例。
龙泉窑瓷器的外销与传播
由于龙泉青瓷的大量输出,在亚洲、非洲许多国家中都有遗存,并陆续被发掘出来。从水下考古发现的龙泉窑瓷器,已经看出龙泉窑大量出口的数量之多。“南海一号沉船的打捞,龙泉窑瓷器占了相当比例;华光一号南宋沉船遗址有不少龙泉窑瓷器:北礁一号有不少元代龙泉窑瓷器:发现的北礁三号,有元代龙泉窑瓷器;大练一号元代沉船遗址,较多龙泉窑瓷器;福建漳浦县沙洲岛明代沉船遗址,有不少元末明初的龙泉窑瓷器。”(林国聪《我国水下考古中所见的龙泉青瓷》,紫禁城出版社《中国古陶瓷研究》,P37―46)以上多个沉船发现的龙泉窑瓷器,基本都是碗、盘、小罐等,大都为实用器物。
关键词:几何形态;元代;瓷器;流通
1 蒙元瓷器背景
中国陶器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出现,到了汉代时人们在陶器的基础之上发明了瓷器,随后行销海内外,迄今为止,瓷器工艺仍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陶器,发明于伏羲神农之时,而瓷器的名称始于汉代,真正成功于李唐。宋代瓷业大盛,定、汝、官、哥、均等垂名千古,明人继之,宣德、成化之作尤为特出,清代则古雅浑朴,不如前人,然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乾所制,更有出类拔萃之概。”[1]此句道出了中国陶瓷发展的概况,唯独省略了元代瓷器的发展,近年随着打捞元代的沉船,许多学者纷纷研究元代的陶瓷,并有著作,认为元代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笔者所见略同。自蒙古族建立元代帝国以来,便以广袤的疆域和庞杂的人口著称于世。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2]为了便于统治,他们开始大修交通道路,“承宋急脚趟扩展至急通铺”这些急通铺是10里、15里、20里设一铺,可见其交通发达,方便各族人民交往和交流。而且元代时,青花瓷器的制作技术相当高超,其烧成质量好,釉色光亮,“瓷釉配方:釉灰为8%~9%,釉果为91%~92%,烧成温度在1230℃~1270℃。景德镇元青花采用的色料是含低锰的铁钴共生钴矿”,[3]并远销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
2 元代瓷器的一般器型特征及装饰特色
蒙元之际,瓷器在继承宋代瓷器的基础上大有发展。“1976年在韩国西南海岸的新安海域打捞的一艘中国元代中晚期的沉船上共发现陶瓷器16792件,龙泉青瓷占9693件,居首位……在元代对外销售的瓷器种类中,龙泉窑青瓷居首位。”[4]因龙泉窑毗邻海水,且瓷器不宜碰撞,所以海运到国外极其便利。龙泉窑以生产大型器物为主,有的花瓶高达一米左右,大盘口径达到60厘米,且胎体趋于厚重,如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收藏的一件元龙泉窑印牡丹纹喇叭口瓶,高达71厘米。[5]器型整体分三段,卷沿敞口、直颈、斜肩、鼓腹、矮圈足。器型巨大,口边刻有一周铭文,有“泰定四年”(1327年)款,颈上方有排列有序、粗细均匀的装饰性圈络,恰围绕住整个瓶颈。颈中有凸雕的缠绕性牡丹纹叶,疏密有致。鼓腹之处是这个瓷器的主题装饰物,它承接瓶颈处的牡丹叶子,在鼓腹处加以扩大至繁茂,其叶子的脉络及牡丹含苞欲放的姿态均在瓶上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活灵活现,是龙泉窑的佳品之一。
除龙泉窑之外,磁州窑生产的瓷器也大多造型高大、浑圆。且窑厂遍及中原地区的黄河南北。整体器物较宋代显得胎体厚重、胎质疏松、挂釉大多数都不到底。制作简率,多为日常器具。例如,磁州窑的白地绘有黑花龙凤纹四系壶,高达58.8厘米,口径14.4厘米,底径16.5厘米。[5]此壶比宋代的壶身高出许多,椭圆形鼓腹,四个拱耳各连接于肩上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颈处,有刻得整齐的圈纹。壶的装饰很有特色,分上下两部位。鼓腹的上部位为白底黑花,图案是典型的云龙纹。一条躬身弯曲度大的龙似在腾云驾雾,身边缭绕的是吉祥云纹。画面具有故事性和寓意,寓意祈求龙王的护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鼓腹的下部位涂满黑釉,增大了器物的形体与沉稳感。从视觉上来说,四系壶上黑花龙凤纹黑白对比分明,冲击力强。这一时期的瓷器白色居多,因蒙古族崇尚白色,他们的衣服多为白色,旗子用白色,元代皇帝的帽子也是白色。在他们的观念里,认为白色是一天的开始,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钧窑生产的器物在元代之时行销海外,造型一般较为厚重巨大。产品多为民间日常生活用品,如出土的月白碗,黄胎青釉,高7.6厘米,口径19.3厘米。此碗敞口、浅壁、小圈足。胎厚、釉浓,垂如蜡泪。碗内外均敷的是月白色青釉,口沿呈现紫色。釉面布满细小点状紫斑纹。足圈露胎呈现黄色,碗心有叶形褐色斑纹。较宋代,这样的碗偏大,便于乘大量的饭食。
以上的元代三座大型窑厂生产的瓷器大多具有大、高、胖、圆的几何特点,且多为平口,上窄下宽。这些高大的器型在元代形成了一种规制并大量生产,形成这些高大器型的成因为何,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3 形成蒙元高大瓷器的成因
首先,中国的器皿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器型的大小受日常习俗的影响。“元代器皿造型受蒙古和伊斯兰影响最为突出的是元青花日常用器尺寸增大。蒙古人和伊斯兰人喜欢将食物置于大盘、大碗等大型敞口容器中围坐而食,按照他们的习俗制作的大型碗盘类器皿大量增加,也影响到了中国器皿的尺寸。”[6]这些高大胖圆的器型,不仅能够多人而食,且占据空间大,彰显民族的豪爽之气。在流通上,高大的瓷器运往阿拉伯国家的居多。
其次是政府实行灵活的经济政策,对瓷业的控制较为宽松,“浮梁瓷局”除完成贡品外还烧制大量的青花瓷器出口。景德镇的民窑也得到较大的发展。蒋祈的《陶记》中提到“一日二夜,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工者择焉,谓之拣窑”。当窑火熄灭之时,商人们便蜂拥而进,纷纷来够买好的瓷器,工人把品相好的瓷器和差的瓷器分拣出来供商人出价购买。可见当时的瓷器流通行情甚好,市场需求高大的瓷器,因此窑厂也大量生产。
再次是烧窑技术的进步和原料的改进。在元代,窑厂较之宋代扩大,且大量运用高岭土。瓷石加高岭土即是“二元配方”,长石瓷土与长石釉瓷器的烧成对元代瓷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这种瓷器在高温下胎、釉才能结合得好,并能为各种釉上彩、釉下彩的瓷器新品种的出现打下基础,创造条件。[7]运用高岭土之后,器型经烧,也会变得更坚固,利于烧制较大的器型。
最后是元代贡品的需要,皇家需要大的瓷器用以装饰门面。“至元十五年,置曰浮梁瓷局(秩正八品),掌烧造瓷器,并漆造马尾、棕、藤、笠帽等。”可知,皇家的需求是我们今天见到高大元器的主要因素。[8]
综上所述,在元代时瓷器的器型特征是瓷器增高变大,也为瓷器表面的装饰留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元代瓷器的装饰题材远超以前任何时代,且元曲中的戏剧人物像、缠枝花叶等,图案布局层次繁多、密度大,一般五六层,最多达十余层,并且在装饰中融入了多民族的文化。这些繁密型的图案和高大的器型,迎合的是普通大众和皇家贵族喜好花团锦簇的普遍心理,高大的器型和装饰是雅与俗文化的综合代表,也是多元元素对立的综合美。
参考文献:
[1] 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4:1.
[2] 宋濂(明),等.元史(第五册・卷五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76:1345.
[3] 陈尧成,郭演仪,张志刚.中国古陶瓷研究――《元代青花瓷器的研究》[M].科学出版社出版,1987:135.
[4] 桑坚信,冯先.中国古陶瓷研究――《综谈元代瓷器窑藏》(第三辑)[M].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1990:89.
[5] 叶疵.中国陶瓷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449,461.
[6] 高纪洋.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2:62.
[7] 李辉柄,陈焕伦.元明瓷器研究[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11.
元代青花瓷器的烧造历史不过20年左右,产量不大,存世不多是不争的事实。况且当时钴料进口有限,非常昂贵(1克黄金换不到1克钴料)。流散民间的元代青花、釉里红传世品不能说没有,但数量不是有些人想像中的那样多,现市场上的这类瓷器99%都是景德镇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仿制品。
仿制品的缘起
十年“”给中国带来了空前的劫难,尤其在文物方面更为突出。20世纪70年代末,“”结束,全国开展了以县级单位为基础的文物收购保护工作,抢救劫后余生的民间流散文物。70年代末到90年代,国家文物部门对馆藏文物进行了多次调拨、调剂工作,一些研究价值高的珍贵文物由小馆调剂到国家大馆收藏。为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应被调单位的要求,国家拨出专项经费,指令相关的科研单位进行被调文物的复制,以满足被调单位展览工作的需要。复制工作主要落在千年瓷都景德镇, 70年代末,景德镇一些科研机构就开始复制和仿制。当时仿制一件瓷器,最少也得烧10件,出窑后挑一两件给原调拨单位,余下的被一些精明好古人士高价买得,后来有的复制品在海外拍卖会上以惊人的高价拍出,给仿、复制单位和中间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导致后来景德镇古陶瓷仿、复制业的全面复苏。1984年起,景德镇陶瓷馆在东风瓷厂陶瓷研究所开始仿制元青花。这一时期的复制品由于有专项资金扶持,对产品要求也高,加上已过去了二三十年的时间,易与真品混淆。
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的产地
景德镇烧造陶瓷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隋代,宋代陶瓷业渐兴,使后来一个个新品种瓷器不断脱颖而出。全国各地甚至部分海外能工巧匠聚集景德镇,终打造出元代晚期釉下彩瓷――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
有的藏界朋友认定青花、釉里红瓷器不是景德镇窑烧制,属外地偏窑口产品,有的并出具了“权威人士”的鉴定证书。众所周知,一个窑口的确立是要经过严谨的、科学的考古调查、发掘,而鉴定又是建立在科学的考古发掘基础上的。元代只有景德镇才能烧造青花、釉里红瓷器,这一判断得到了考古发掘和文物研究的有力支持,不能想当然地轻易。
民间流传器和出土器物的特征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江西省丰城市博物馆在收购民间流散文物时,以极低廉的价格先后征集到元青花梅瓶和元代釉里红谷仓各一件。当时,因元代青花、釉里红标准器极少,陶瓷界对此认识也不够深入,被该馆断作明早期器物。英国大卫德基金会藏至正型象耳瓶的公开发表以及江西省高安元代窖藏和河北保定元青花、釉里红瓷器相继被发现后,中外陶瓷考古界才逐渐全面展开了元代釉下彩瓷的研究。元代青花、釉里红民间确有流传,但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么多。目前主要集中在国内外3个博物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博物馆40件,伊朗阿特别尔寺32件,江西省高安市博物馆元青花19件。
民间流传元代青花、釉里红器与出土器在包浆上有明显的差别。流传器经过几百年的使用、陈设,其釉面火光已退,刚出窑时的耀眼光亮已荡然无存,釉面柔润自然,有的釉面留有长期使用的划痕。涩胎处由于没有上釉,吸附力很强,只要没有用84消毒液浸泡,与作旧的仿品差异是很大的。即便以84消毒液浸泡拔掉了附着在胎底上的自然包浆,仿品与真品瓷胎仍存在有不同之处,老胎,新胎涩手。
出土器与流传器包浆也有不同的特点,窖藏中的器物由于雨水浸泡,土壤中有机物附着在整个器物上,经保护性清洗后,釉面没有多大影响,露胎处土壤中的有机物杂质附着较为明显。墓葬中出土的器物与窖藏器物的包浆不同之处在于墓中腐尸、衣物、木漆、土壤中的有机物中和后,在器物上形成的包浆有着极强的附着力,使器物釉光不如窖藏器物釉面那么亮丽,有的器物釉面受墓中强酸腐蚀形成了亚光色,在处理过程中一般洗衣用清洗剂无法清除,只有用84消毒液才可拔尽。深埋土壤中的器物包浆没有窖藏和墓葬中器物上的包浆那么明显,因长期与土壤紧密接触,有机物附着力极低,杂质少,土沁较为明显,经简单清洗后,给人的感觉如出窖器物。
绘画风格与工艺特征
如今,流入市场的仿制品除单色釉瓷仿制水平达到95%外,其余器物的仿制水平均差之甚远。以元青花为例,如今钴料的提炼科技含量高,较纯,即使用现今仿古柴窑烧制,也达不到真品青花料深沉的效果。仿品青花器烧成后,青料飘浮。仿品在窑温作用下还原快,青翠单一。真品青翠浓郁,美感很强。釉里红瓷也是如此,仿品铜着色剂提炼纯度高,红色较为鲜艳,达不到真品红色古朴、自然、沉稳的效果。
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绘画风格,仿品与真品也大相径庭,细微之处主要体现在器物画风、运笔上。仿品在绘画过程中刻意模仿,相形见绌;而真品运笔自如生动,流畅且有神韵。
值得一提的是,元代瓷器二元配方的胎料在烧制过程中,底足较阔的器物有塌底现象,为了防止粘钵,足中有一绿豆般大小的支痕,支点处微凹,支点周边微凸,这是自明以后胎土配方趋于合理而不具备的特征。
仿制品的特点与技巧
据了解,现在出现在市面上的所谓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绝大部分为景德镇作坊仿制。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有的仿制者用复古柴窑烧造,给鉴定带来了一定难度。大多数气窑仿制品的烧造属速成法,柴窑烧造的器物从瓷胎的硬化、色料的氧化、釉面的玻化等原理与元代烧制青花、釉里红瓷器没有区别,仿真度极高。但仿品在胎质、色料、釉配方、工艺上与元代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比如真品胎质较为粗松,仿品由于现代化碾磨技术的提高,胎质如年糕般紧密。
以钴料为呈色剂在瓷坯上进行彩绘,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经过入窑烧制而成的产品,史上把它称之为白地蓝花瓷器,也就是青花瓷。青花瓷色调单纯明净,蓝白两色对映,是具有代表性的“黑白”艺术,青花瓷朴素明快,爽朗大方,具有典雅清新之美。
以钴料进行绘画装饰的釉下彩青花瓷,因纹饰外所罩釉色的不同,分为白地青花和色地青花两大类。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中后期。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瓷胎洁白,器表所施是纯净的透明釉,青花色泽鲜艳,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长期以来青瓷为主的局面。元青花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继宋代的青瓷、黑瓷、白瓷与彩釉瓷之后,又一朵盛开的奇葩,它的崛起奠定了中国明、清时期在国际制瓷业上的地位。
其实青花瓷早在唐代就有烧造,而发现最早的青花瓷瓷片,出土于扬州的唐城,首先是1975年扬州基建施工中出土了10多块唐代青花瓷片,接着 1990年在扬州进行的科学考古发掘中又出土了4块唐代青花瓷片,其器型有碗、盘、壶和枕,纹饰有梅花点、花草流云、动物、菱形纹等。
到了元代中晚期,景德镇青花烧造的技术已完全成熟,其特征是胎体厚重而又洁白,釉面白里泛青,釉色莹润,色调清新,纹饰素雅,图案层次丰富等等。其中有些瓷器采用高锰低锌的进口青料,又称“苏麻离青、苏派勃青、回回青”等名称。元、明初景德镇窑的青花瓷器大多用这种青料,其特点是发色凝重浓艳,并带银黑色结晶状斑点(俗称“铁锈斑”)。
元青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迅速繁荣起来。后来的明清两代,瓷器都以青花为主。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元代青花瓷的出现,至明代进入了全盛时期,成为景德镇及全国瓷业生产的主流。瓷器成为中国骄傲的历史,享誉世界,正是从青花瓷的出现开始的。
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题材表现不一样,它的题材尤其多。其实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都是花卉、鸟兽、龙凤,后期才出现了人物题材。后期画人物的第一个原因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注重展现情节。第二个原因是在元朝后期,朱元璋没有拿下江山之前,曾长时间驻扎在景德镇。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逐渐增多。
景德镇是赫赫有名的瓷都,明、清两代,这里的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进入鼎盛时期是明代永乐、宣德两朝,也是青花瓷器在造型上改变了元代青花瓷厚重壮实的结构的主要时期,该时期的青花瓷表现出灵巧清秀而又棱线分明的特征,在装饰上有意识借助和发挥钴料自然晕散的属性,形成一种枝离错落、豪放潇洒、气韵生动的风格。在美学追求上,也一改元代青花遒劲挺拔的情调,呈现出一种浓艳凝重、古朴典雅的风貌。入清后,康熙时期的青花瓷产品最能代表当时的工艺水平。它的特点是色彩鲜明清翠、浓艳相间、层次分明。古人说:“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因此清康熙时期的青花瓷能与纤细秀丽著称的明代永乐、成化瓷相媲美。雍正、乾隆两朝,青花瓷造型一改前朝的浑厚古朴之风,代之以轻巧俊秀、工丽妩媚之貌、器型纤细之美,因此有“青花五彩”之誉。
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出现,是制瓷史上划时代的事件。这种“黑白”体绘画艺术明净素雅,赏析它似乎在赏析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之美,青花艺术融入中国画艺术之后,似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审美突然找准了物化对象。其深受国内外人们喜爱的程度之深,使之迅速发展而带来了景德镇瓷业的空前繁荣,从此青花瓷也就成为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陶瓷产品而闻名于世。
洪武年间青花瓷有四点值得注意:一是此时的青花瓷颇有元代遗风之味,由于刚从元代过渡而来,元代的风味一时不得消除。二是从20件今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原清宫遗存的洪武青花瓷分析来看,青花色泽偏于暗黑。三是所画纹样,尽管还有元代青花的影子,但已经改变了元代满、密、平的感觉,进入充分的“留白”时期,有着疏朗而清秀的表现,有的甚至追求简洁的装饰。四是目前尚未发现带真正洪武官窑纪年款的实物。
永乐、宣德的官窑青花,是明清青花瓷的鼎盛时期,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因用波斯输入的“苏泥勃青”料,在瓷胎上作画,画面出现黑蓝或银灰色的结晶斑点,发色深蓝苍翠,明艳浑厚,色彩浓淡协调,装饰别具风格。宣德青花,是宣德对永乐的全面继承发展关系,因为关系紧密,故有“永宣不分”的说法。但两朝在青花发色、装饰、造型三方面均有差别。
明代中晚期以嘉靖、隆庆、万历官窑为代表的青花瓷,一改前朝雅淡为浓重,但其艺术风格难与前朝风格相提并论。其浓重,是呈现一种蓝中泛红紫的浓重鲜艳的犹如蓝宝石的色调。嘉靖青花瓷造型,开始呈现多样化,另外还多用仿铜器的造型。总的来说,大件的琢器胎体厚重,小件器制作仍相当精细,胎薄体轻尚规整,底足处理尚齐整。呈现的风格,厚重古拙者居多,轻盈秀丽者亦兼而有之。
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对瓷器都十分嗜好,并经常提出对质地、画面的改进意见,而且还改善了景德镇瓷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青花瓷的制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的青花瓷色泽青翠光艳,清新明快,层次清晰,尤其是蓝色像蓝宝石一样鲜艳明亮,晶莹光润。然而到了乾隆后期,青花瓷的工艺制作日益衰落。
康熙青花料采用浙料,色泽鲜艳青翠,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康熙青花浓淡有层次,且有指印纹。器型以小件日用瓷和文房用具为主,图案花纹以龙凤、缠枝莲、山水、花卉居多。民窑的图案也丰富多彩,大量出现整幅画面,如岁寒三友、米拜石等,也有西厢记、三国演义等故事内容。明末清初青花瓷出口量大,为康熙青花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雍正青花瓷的色泽幽静淡雅,但有的青花有晕散现象、图案花纹除缠枝莲、云龙、龙凤外,以清雅的折枝花、团花竹石、三果、花鸟为多见。光绪初年曾大量烧造官窑瓷器,使一度衰落的青花瓷显得生机勃发。
乾隆早期青花制品很难与雍正朝区分,中期以后偏于青亮而无晕散感。除了制作碗、盘外,还生产印盒、笔筒、笔插等各类文房用具。图案除了传统的云龙、云凤、缠枝莲外,以缠枝莲、三果、松鹤、竹石为多见。当时除了白地青花外,还盛行黄地青花、天蓝地青花、仿哥釉青花等。至嘉庆时青花瓷质量有所下降,但当时青花瓷仍与乾隆相仿,青花色料较浅淡。
大约从明朝中期的正德、嘉靖时期起,中国的青花瓷开始适用国际化市场需求,为西方输送了大量的青花瓷。据T?佛尔克编著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与瓷器》一书的记载,万历年间我国瓷器就已经按照欧洲的需要进行专门生产,输出的数量很大,例如书中记载了1604年荷兰人袭击葡萄牙船得到中国瓷器约60吨,即是一个巨大的数目。
在布鲁塞尔皇家博物馆臧品中,有约60件饰以各种纹章的中国瓷器引人注目。纹章是欧洲或城市、或家族、或公司的一种图案标志。最初景德镇只制作青花纹章瓷器,但18世纪上半叶珐琅彩纹章开始出现后,那种订制饰以公司职员、商人及贵族纹章的套装盘和碟子数量日益增加。
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中国古代瓷器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这件瓷器就是元代青花瓷器《鬼谷子下山图》罐。一件元青花因何拍得如此之高价?元青花为什么会成为收藏界的宠儿?它自身有什么样的特征?它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
一、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及元代青花瓷的起源
青花瓷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钻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以1300摄氏度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青花之所以魅力如此之大,主要是它釉下彩的蓝色彩绘,幽菁可爱,图案装饰雅俗共赏。它既简朴而又华美,既繁复而又统一,它如同民间蓝印花布一样,具有质朴、淳厚、典雅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由于彩色在釉下,有不易褪脱的特点,而工艺过程又相对的简化,便于降低成本,大量生产。
中国瓷器的发展,在唐代以前,青瓷占主导地位;唐代以后,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到了宋代,则品科繁多,瓷器生产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景象。元代景德镇白地蓝花的青花瓷烧制成熟后,情况就起了急剧变化。元青花主要是在波斯用钻蓝的影响下产生的。
成熟的元青花瓷主要要素有三点:1、洁白的瓷胎和纯净的透明釉。2、运用钻料产生蓝色的图案花纹。3、熟练掌握釉下彩绘的工艺技术。
胎洁釉润,色泽艳丽夺目的成熟元青花的出现,估计当在14世纪二三十年代左右,几乎中断了4个世纪的河南巩县窑的青花烧制技术,在江西景德镇大放光芒,这是一种历史在更高阶段上的重演,而促成这种历史重复的,仍然是向中东地区出口的需要。
二、元代青花瓷器的主要特征
1.器形特征:从现存国内外的元青花瓷看,元青花瓷的普遍特征是胎体厚重,器形硕大。其器型多见的为盘、罐、梅瓶、长颈瓶、葫芦瓶、玉壶春瓶、扁瓶、执壶等,其中以大件器为多,特别是现存土耳其伊斯坦堡拖布卡比博物馆和伊朗阿特别尔寺的藏品中大件器更多。这些大件器饱满、厚重,气派非凡,不斤斤计较于细节的雕琢,具有鲜明的元代特征,有人说元人之瓷“粗者自粗,精者自精”,但笔者认为元之瓷是“大器中不乏细微,细微中不乏霸气”。
从造型上说,高颈大罐、扁壶、葫芦瓶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至于河北保定地区出土的八棱玉壶春、八棱执壶、八棱梅瓶;这种八棱形器在拖布卡以及日本也只偶有几件,当是非常少见的元代特殊形式。
2、制作特征:器底无釉,多数器物底部有明显旋纹,个别有跳刀痕,并粘有填砂,小型器如碗类等的底足中心甜:往有乳钉状突起。器物底足内壁往往成自上而下往外斜撇的形式。碗、罐、瓶、盘之类的削足处理,具有鲜明的元代特征。大件器器底无釉露胎部分,往往粘有釉斑或较大面积釉块,内壁多见淡红、黄色釉层而又有不规则浓度的透明釉刷痕。碗之类的器物底足外墙,往往留有浸釉时遗留的手指抓痕。罐、瓶之类大器,都是分段制造,拼接而成,特别是接底的痕迹十分明显。罐类器内壁釉面不平,有明显接痕,并经常出现赤褐斑,且有小黑疵。圈足并不十分整齐,仔细观察有些弯弯扭扭,以大罐和梅瓶为突出。高足杯的杯身和足接合,是采用胎接的办法,即两部分湿胎接合,并非将杯身及足柄各自先施釉,而依靠釉的粘合度接合,因此,元代高足杯足内顶端无釉,且往往有乳钥状凸起,元代高足杯的足部肯定空心而不封底。
3、装饰特征:元青花的装饰特征是,层次多、画面满,但主次分明,浑然一体,装饰技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白地绘彩,即用青料在泥坯上描绘出图案花纹,这是青花瓷器的主流;另一种是青花拔白,即用青料绘图作地色,用来辅助主题图案花纹,主题图案花纹就是露出白瓷的部分,这种类型的装饰主要用在大盘、大碗之类的大型器物上,不及白地绘彩普遍。元青花瓷除了以彩绘装饰为主外,还有镂雕及堆贴的装饰方法。
关键词: 陶瓷 景德镇 元代雕塑 青白釉 时代特征
一、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元代陶瓷雕塑状况
中国陶瓷雕塑发展至元代,中国各地的诸多窑场受连年战火的摧残大多停烧,少许在萧条中飘摇。惟独景德镇处于偏僻的江南山区,免遭战火的侵扰,不仅维持了原有的生产力,而且以开放的姿态汇集了全国各地来的能工巧匠,使瓷业更加繁荣和进步。元人蒋祈在《陶记》中说:“景德镇陶,有窑三百余座,”可见元代时期景德镇瓷业的兴盛。加之元代景德镇又设有“浮梁瓷局”专事瓷器贸易,枢府窑,又为皇室提供优质瓷器,客观上对提高景德镇制瓷工艺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由于上述各种社会因素的促成,元代瓷业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其制作的瓷器,在全国起着独领的作用。
景德镇瓷业中心地位的确立,对中国陶瓷雕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陶瓷雕塑是这一中心地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宋代景德镇窑陶瓷雕塑,多为青白釉装饰,制作上比较注意精雕细刻,讲究文质纤巧的风格,但仅重视瓷器的外在形式表现,忽略了瓷的内在质量。因而,宋代陶瓷雕塑虽形式丰富、精致,然由于胎质粗松,在高温下容易变形,往往造成陶瓷雕塑制造上先天不足,难以完美的窘境。元代景德镇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瓷胎性能,提高了烧成温度,使胎质更加坚硬细密,大大减少了瓷胎造型变形,脱断现象。制胎工艺进步,为陶瓷雕塑的精雕细刻和塑造形象的完整,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
景德镇陶瓷雕塑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单件制品与器物类装饰制品都较宋代有所变化、派生出许多新品种。表现出对空间把握的能力较前代更为提高。元代的单件制品如:瓷俑、佛像、在继承前代传统的技艺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了所塑形象的特征,达到了一个新的表现境界。如佛像雕塑品,前代表现形式多取正面端庄式,左右对称,少有变化。至元代则饶有多变,佛像姿态出现了侧身面像,回眸、顾盼等文人气十足的心象大有展现。浮雕的制作在宋代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出现了器物开光形式固定表现区域的浮雕装饰形式,颇有西域伊斯兰陶器文化特色。浮雕的制作,在元代又因明器和大量实用、摆设品的丰富需求,日益精细,成为相对独立,呈主流审美形象的雕塑形式。元代红釉谷仓上的浮雕就属这种例子。另外,镂雕的制作更为精进,与浮雕和器物造型结合成为复杂而又精致的工艺性特强的雕塑制品,有向贵族化审美情趣发展的趋势。
元代观音像的塑制堪称中国陶瓷史上的旷世一绝,出土于北京元大都遗址的景德镇产《青白釉瓷观音》,是一件极其精致细腻的制品。此像高67厘米,头顶宝冠,上饰精美花卉,发式刻划整齐,面部丰满、眉目清秀、微含笑意。其身着薄衫,满饰复杂多变的璎珞纹,裸胸露足,一臂自然扶座,一臂斜枕于膝,呈端庄坐姿,慈祥和蔼。雕塑手法生动、洗练,繁简有度。璎珞、花饰、衣纹均是徒手捏制,拼接而成,是模印、捏塑结合塑制的精典之作,为藏传佛教梵式造像的典范。
反映元代杂剧,戏曲兴盛的瓷塑瓷枕,其雕塑技艺极其复杂,传递出元代崇尚繁复细腻,多变直观的审美心理。象青白釉广寒宫枕,陶瓷雕塑技法聚于一体。宫殿门框、窗栏以透雕法雕制,君王、待从、宫女用圆雕塑制,栏杆、殿宇用浮雕图饰,待各类部件完成,又需根据宫殿形制将建筑模型和人物组装、安置到位。此枕繁复叠套、精细入微的工艺史无前例、堪称一绝。采用如此技艺塑造的瓷枕,也有宋代的那种孩儿枕和祝福枕等内容,与广寒宫枕一样,雕塑复杂而精细,反映出元代瓷塑装饰化倾向。
青白釉瓷塑虽然在元代的景德镇仍是主流,但青花釉里红、红釉等瓷塑装饰化的突显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发展现象。出土于景德镇市郊凌氏墓的红釉瓷俑,是元代晚期制品。这批瓷俑一反模具制作的方式,均实心塑造,一次性烧制成品。头冠衣饰全红釉装饰,执笏拱立。人物举止雅拙,承唐宋时期民间泥塑遗风。另外,带有民间生活用具特色的模型也有塑制,如瓷磨、农具、笔架等显露出对汉代模型制作的继承和发展。上述现象,说明元代陶瓷雕塑是朝气蓬勃地发展,它不排斥任何审美塑造,更具多元集合特色。
二、景德镇元代陶瓷雕塑时代特征
元代以开放的姿态更多地吸纳了中亚、西域文明,给景德镇陶瓷雕塑提供了多元化发展空间。宋青瓷雕塑继续烧造,“枢府瓷”印纹浮雕装饰的出现,青花、釉里红的烧造,给中国陶瓷雕塑艺术带来了空前的机遇。
在元代,青白釉陶瓷雕塑延续南宋传统,刻划、堆塑、镂雕、贴印仍很盛行,其中雕塑形式较强的皈依瓶和各种瓷尊、盖罐仍以捏塑、压印、镂剔手法为主;动物形象趋向怪异;立俑形制清秀恬淡;多变的花草果木浮雕与宋代雕塑精神一脉相承,仍显其主流文化特色。卵白釉的发明创造,以乳脂般色泽体现了元朝贵族的尚白心理,展现出的厚重、壮美的审美特征渗透了陶瓷浮雕纹饰的审美内涵,那种对称式的简练、疏朗和缠枝花卉浮雕模印卵白釉装饰效果,记录了元朝贵族的喜好。
由于元代十分尊崇藏传佛教,“梵式”造像逐渐在中原大地兴起也影响着景德镇陶瓷雕塑的塑造。这种造像珠光宝气,端庄富贵,制作技艺非常讲究,技术含量高,有很高的工艺品味。作为藏传密宗喇嘛使用的手执法器金刚杵一类形制,元代也有陶瓷雕塑的仿制品。这说明元代已出现了精仿金银铜等金属佛教用具,大多制作精巧、采取雕、刻、镂、塑等手法,经模制印坯敷卵白釉烧制而成。
元代重视瓷器的对外贸易,从当时在景德镇设立官办瓷局可见一斑。此时,青花瓷趋于成熟,釉里红创烧有成,这一全新陶瓷品种出现,直接影响着陶瓷雕塑的创造。一批融入青花釉里红装饰意味的带有雕塑语汇的西王母神像,盖罐、谷仓、三足炉、舟、砚滴,小动物饰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一些雕花器物类造型,器物四面有几何花形开光,雕塑、釉彩四种不同图案,与罐体透雕纹青釉装饰相得益彰,分外华丽。元代陶瓷器物采用雕塑与釉彩结合的装饰方式,实际上与当时中外文化交流有关,因为这些器物图形装饰可在伊斯兰器物装饰上找到影子。这种开光镂雕形式的出现,不仅体现了国际贸易的需要,也丰富了景德镇陶瓷雕塑艺术表现手法,是景德镇陶瓷雕塑向彩塑方向迈进的过渡性征兆。同样,青花釉里红用于瓷塑装饰,也在元代有所反映,最典型的是一些人物塑像装饰运用青花釉里红材料,更加明显地弱化了雕塑自身的体感语言,陶瓷雕塑造型为便于彩饰,往往简化衣纹褶皱等转折关系,让位于彩饰作为主体语言。这种彩瓷雕塑已显露出陶瓷雕塑艺术由比较纯粹的、相对独立的、富有雕塑艺术本体精神的表现姿态渐入彩瓷张扬的新境。
景德镇窑在宋代逐渐繁荣,至元代又免于战乱,全国能工巧匠八方而聚,制造工艺、材料不断改良,多种因素,促成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中国陶瓷雕塑因景德镇制瓷业的兴盛,而广为发展。艺术格调也与景德镇陶瓷雕塑风格密切相关。元代陶瓷雕塑艺术特征,表现为早期以自然纯朴之风为主,精细之风次之;中期讲究制作上的精致,力求工艺美的体现,自然之风居次;晚期是两种塑造风格大融合、大变化运动期,呈现出多元发展状态。但总体上,因制瓷技术的快速提高,元代陶瓷雕塑的主流还是逐渐向精巧细腻的方向靠拢。因而,两种风格的融合、是自然之风消解于精细之风的变革,产生全新的元代陶瓷雕塑精致灵巧的塑造风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元代陶瓷雕塑的特征就是景德镇窑雕塑制品的特征,因为景德镇代表了整个元代陶瓷雕塑塑造的水平。
随着学术界和收藏界人们对青白瓷的日益重视,元代青白瓷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作为重要日常生活用品和外销商品的青白瓷碗,在近几十年发掘的江西高安、永新、内蒙古集宁市等元代窖藏以及海底沉船中有大量发现。从收藏角度讲,器物造型是展现其艺术风采的重要方面,景德镇窑青白釉碗在造型方面与宋代相比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本文从鉴定学角度探讨它的时代特征和鉴定要点。
元代景德镇青白釉碗胎体厚重,体积大,有的芒口,底足厚,圈足逐渐被饼足所代替,底足无釉。主要有芒口平底足斗笠碗、花口斜壁矮圈足碗、芒口折腹碗、深腹碗、浅腹碗、仰烧侈口碗、仰烧饼足碗。
元代初期青白瓷碗口沿外撇,碗口直斜切,圈足与北宋相比是矮圈足,高度只有北宋早、中期高足碗的五分之一,并且圈足较浅。斜弧腹,近底下垂,内底宽平,有的内底边缘与腹壁相交处有一圈凹弦纹。口部与腹部厚度相当。出现浅圆饼足,但数量不及圈足多,主要以矮圈足为主。元代初期圈足外壁与宋代相比,呈垂直状,基本没有外撇,并且切削不规整,比较粗糙。器壁由仰烧碗的下厚上薄换成中下部较薄、口沿较厚的“倒桩式”。
到了元中期虽然已经开始烧造青花瓷和卵白釉瓷器,但是青白瓷仍然是烧造最多的产品。元中期仰烧碗明显增多,器壁比前期增厚,圈足多为浅圈足,并逐渐演变为圆饼足,这与元代中期仰烧工艺的盛行有关。但与宋代的仰烧方法又有不同,宋代是把小于圈足的垫饼放在圈足内,元代是把碗的足直接放在铺有渣沙的垫饼上,因此需要足壁变厚以承受重量,形成浅圈足和圆饼足,同时这样可以省去修足步骤,省时省力。仰烧侈口碗平口或圆唇,腹壁曲弧或者斜弧,圈足较浅,足外壁多垂直,足内墙多外撇,器壁上部较薄,底部渐厚,有的内底心内凹,壁内底部多见一圈弦纹。仰烧饼足碗饼足比较矮,与前期圈足的高度相当,有的饼足简单斜切成非常浅的圈足,可以看出当时工匠对足部造型的关注程度不高,更注重生产效率。
伴随着卵白釉瓷和青花瓷的日益成熟与出现,元晚期虽然青白釉器物逐渐衰退,但是碗类的造型与前期相比仍然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元代晚期的青白瓷碗与前代相比胎明显变厚重,器壁上部薄于底部,而且主要是仰烧饼足碗,足壁外撇,部分饼足高度较前期高一些,足外壁垂直,足心稍内陷,这与该时期的仰烧工艺有关。这个时代有一个明显的断代标志便是内底心突起的乳钉,这是由于元代直接把碗足放在沙垫上烧,足内不放垫饼,因此陶工们省去了镟平中心的那一刀。
元代景德镇青白瓷碗的造型发展规律与胎釉相对照,可以发现是基本相符的,即与元代青白釉的胎釉早期显出青白色,至晚期或泛青或泛白,釉面从具有玻璃质感的釉面逐渐演变成一种失透无光的釉面的发展规律一致。发展到元代的景德镇青白瓷碗造型与宋代有较大不同,特别是在胎体和底足上,形成这种造型特征的主要原因是由蒙古人的性格特点和饮食习惯决定的,同时也是适应当时海外贸易发达的需要,将作为商品的瓷器做得厚一点,可以减少长途运输可能带来的破损。
由于元代存在时间较短(公元1271-1368年),再加上是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元代瓷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不被大家所重视,对元代瓷器的认识,一直处于十分模糊状态。但是从最近二三十年的拍卖市场来看,元代瓷器已成为收藏界的宠儿,其中,元代青白瓷器也较多的现身收藏品市场,拍卖价格在逐年增长。据拍卖资料显示:在1991年拍卖的元青白瓷观音像以330万港元的价格成交;1994年佳士德拍卖的元青白瓷刻缠枝花凤纹罐以420万港元的价格成交。虽然元代瓷器的价值以元青花的价值最高,但是作为元代重要品种的青白瓷的收藏价值亦不可忽视,其大气磅礴的造型特点是其他任何一个朝代所不具有的。就目前来看,元代青白瓷的收藏还没有被充分激活,价格保持在理性范围内,存世量较同时期其他品种多一些,从另一方面说,这种现象说明未来元青白瓷收藏市场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