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金融市场的前景范文

金融市场的前景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24 14:55: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金融市场的前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金融市场的前景

篇1

内容摘要: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资产定价理论突破了现代金融学理性人假设,解释了市场中客观存在的诸多异象。作为行为金融学理论基础之一,前景理论描述人们在不同状态下决策时的“非理性”行为。本文推导出基于前景理论效用函数投资者风险资产需求量,并以此建立了一个异质多主体资产定价模型,在JAVA-SWARM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产生了平稳的、肥尾的、非正太分布的收益率序列,以及波动聚集、股权溢价等市场异象。同时,实验发现投资者投资绩效与投资者所占市场比例正相关;在前景理论效用型投资者占市场主导条件下,投资绩效与损失厌恶系数负相关。

关键词:前景理论 异质多主体建模 金融异象 损失厌恶 投资绩效

研究背景

理性人假设是现代金融学的基本假设之一。然而,大量实证分析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并非理性, 存在羊群效应、处置效应、过度自信、损失厌恶等诸多“非理性”行为。另一方面,实际金融市场中存在的诸多“异象”也对现代金融学提出了挑战,如尖峰厚尾、波动聚集、股权溢价等。行为金融学以实验经济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突破理性人假设建立模型,解释了市场中存在的诸多异象。本文通过异质多主体仿真建模的方法把前景理论引入到资产定价中来。多主体模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建模方法,市场由异质预期的投资主体构成,微观层面的简单的规则和交互作用产生了复杂的宏观经济现象。从仿真实验的角度解释了金融市场中的“异象”,并发现了前景理论对投资绩效的影响。

文献回顾

近期的研究中,R.Cross(2007)在异质多主体模型中引入羊群效应,仿真结果产生了尖峰和幂率衰减。Roger(2009)发现投资者因为处置效应而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Barberis(2001)用把损失厌恶引入到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中,解释了股权溢价之谜,Zhang(2009)在Barberis(2001)的基础上做了实证分析,提出了盈亏平衡效应,对模型进行了改进。

与Barberis(2001) 模型中只存在单一的代表性投资者不同,本文的市场由有限理性的异质主体构成,主体拥有异质预期和一些简单的行为规则。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建模方法,微观层面的简单的规则和交互作用产生了复杂的宏观经济现象。本文的研究建立在DeLong(1990)、Brock和Hommes(1998)异质多主体模型基本结构之上。与其前两篇文章不同之处在于投资主体的异质性不仅体现在异质预期,更体现在异质偏好。即投资者拥有不同的效用函数,导致投资者风险资产需求量不同。在本文的模型中,市场中不仅存在CARA型效用函数的投资者,还存在基于前景理论效用函数的投资者。

DeLong(1990)对理论模型进行求导变换和分析,发现非理易者拥有更高的收益,并且模型能够解释股价的高波动、股价的均值回复和股权溢价之谜。与DeLong(1990)不同,本文在建立好理论模型之后,采用基于Agent的计算金融(ACE)的方法在SWARM平台上进行了仿真,ACE的方法能够灵活的描述市场结构,直观的分析试验结果。仿真得到的收益率揭示了非正太性、股权溢价、波动聚集等异象,并与上证指数、深证指数进行了对比。仿真实验发现投资者投资绩效与所占市场比例正相关;在一定条件下,与损失厌恶系数负相关。

异质多主体建模

(一)市场结构

市场中N个投资者投资于一种风险资产,每个投资者交易账户初始资金为W0,允许投资者融资融券,且无交易费。模型是T期离散的,在t期期初(t=1,2,...,T),第i(i=1,2,...,N)个投资者确定分配一定比例的资金ωi,t用于风险投资,期末的投资收益率为,Pt为t期末风险资产价格。剩余比例资金1-ωi,t存于交易账户中,收益率为零。所以第i个投资者t期末财富的期望和方差为:

(1)

(2)

(二)投资者预期

投资者按对风险资产的预期分为技术面投资者(惯性投资者)和基本面投资者(套利投资者)。技术面投资者认为价格存在惯性,对风险资产收益率预期为:

(3)

其中,ai为惯性系数,bi为截距。

基本面投资者认为价格将回归基本价值P0,对t期的价格预期为,对风险资产收益率预期为:

(4)

其中,vi为回归速度,bi为截距。

(三)投资者偏好

在本文的模型中,技术面投资者不仅具有异质预期还具有异质偏好,包括传统预期理论的CARA型效用函数和Mao(2005)的PT(前景理论)型效用函数。期望效用理论告诉投资者如何理性决策,而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则是描述了投资者在不确定环境下是如何决策的。Kahneman 和Tversky 1979年提出的前景理论效用函数是S型幂效用函数,其函数形式为,其中,0

具体形式为:,参数与KT模型保持一致,而形式与CARA型效用函数保持一致,便于下文风险资产需求量的的推导。

假设投资者期末财富Wi,t服从均值为W0方差为σ2的正太分布。

对于CARA型投资者t时期的风险资产需求量为(见De Long(1990)):

对于PT型投资者来说,其效用函数为 :

其中,β、λ分别为风险厌恶系数、损失厌恶系数,W0为参考点。

PT型投资者t时期的风险资产需求量为:

上述公示反应了前景理论的三个特征:财富相对水平不同,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不同;盈利时,期望收益越大,波动率越小,风险资产需求量越大,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亏损时,期望收益越小,波动率越大,风险资产需求量越大,投资者是风险寻求的;当处于亏损状态时,由于λ≥1,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变得更加敏感,及投资者是损失厌恶。

(四)价格形成机制

按投资者的不同预期和偏好,本文的模型中存在三类投资者:基本面投资者、CARA型投资者(技术面)、PT型投资者(技术面)。总需求为,风险资产的供给数量为常数S,假设市场为完全竞争,所以需求量的变化完全反应在价格变化上。D=ΔP•S。所以风险资产的定价公式为:Pt=Pt-1+ΔP=Pt-1+Dt /S 。、

仿真实验及分析

(一)收益率的非正态性

根据上述建立的异质多主体仿真模型,本文在SWARM仿真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实验,生成的时间序列见图1。经计算,仿真实验产生的收益率数据峰度为4.235,JB正态检验统计量为320.180。说明本文建立的异质多主体模型对尖峰厚尾能够起到一定的解释作用。同理,仿真实验数据产生的收益率平方具有聚簇现象,对其自回归模型残差进行ARCH-LM检验,残差ARCH效用显著,说明模型同样产生了波动聚集现象。

(二) 前景理论对投资绩效的影响分析

PT型投资者具有“因亏损而持有,因小利而放弃”的特点,那么此类型的投资者投资绩效如何呢?为此,本文以夏普比率为投资绩效的衡量指标,考察了PT型投资者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投资绩效。实验发现,投资者的投资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占市场比例。如图2所示,基本面投资者市场比例不变,改变PT与CARA型投资者所占市场比例。结果发现投资绩效随着投资者所占市场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三) 损失厌恶系数对投资绩效的影响

情形一,PT型投资者占市场80%,三类投资者均拒绝了SR(4)>=SR(2)的原假设,表明当λ由2增加到4时,投资者的投资绩效明显降低(SR(2)表示当λ=2时的投资绩效,SR(4)表示当λ=4时的投资绩效)。情形二,CARA型投资者占主导,从2增大到4时,技术面投资者的投资绩效均得到了升高,基本面投资者投资绩效变化不明显。结果表明只有在PT型投资者处于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损失厌恶系数λ与投资绩效负相关(见表1)。

结论

本文通过异质多主体建模的方法对金融异象进行了微观分析。分析表明,前景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理性人假设,对金融异象的存在起到了一定的解释作用。通过模型仿真实验表明,投资者投资绩效与投资者所占市场比例正相关;在前景理论效用型投资者占市场主导条件下,投资绩效与损失厌恶系数负相关。

参考文献:

1.R.Cross, M.Grinfeld, H.Lamba, T.Seaman. Stylized facts from a threshold-based heterogeneous agent model. Eur. Phys. J. B[J], 2007,57, 213-218

2.Roger, Patrick. Does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Disposition Effect Increase the Equity Premium? Journal of Behavioral Finance[J], 2009, 10, 138-151

3.Barberis, N., Huang, M., Santos, T. Prospect theory and asset pric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J], 2001, CXVI, 1-53

4.Wenlang Zhang, Willi Semmler. Prospect theory for stock markets:Empirical evidence with time-series data.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J], 2009, 72,835-849

5.Leigh Tesfatsion, Kennethl.Judd. Heterogeneous agent models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 Handbook of computational economics[M]. Volume2, 1109-1186

6.J.Bradford De Long, Anrei Shleifer, Lawrence H. Summers, Rober J.Waldmann. Noise trader Risk in financial marke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 1990, vol98, 703-738

7.William A. Brock, Cars H. Hommes. Heterogeneous beliefs and routes to chaos in a simple asset pricing model.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 and control[J], 1998,22, 1235-1274

8.Lux, T. The socio-economic dynamics of speculative markets: interacting agents, chaos, and the fat tails of return distribu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J], 1998, 33, 143-165

9.Carl Chiarella, Roberto Dieci, Laura Gardini. Asset price and wealth dynamics in a financial market with heterogeneous agents.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 & Control[J] , 2006, 30, 1755-1786

10.Harrison Hong, Jose Scheinkman, Wei Xiong. Asset Float and Speculative Pubbles. The Journal of Finance[J], 2006, vol lXI, NO.3

篇2

摘 要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可支配的财富比重不断提高,对金融理财服务的需求在与日俱增的同时也呈现多样化、差异化。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理财需求相比,我国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就明显滞后。本文将通过阐述中国金融理财市场的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探究。

关键词 金融理财市场 资产 财富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居民的财富不断增加,根据中信银行和中央财经大学联合的《2012年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指出: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近年来迅猛增长,人数总量由2006年的36.1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118.5万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超过30万亿元,预计在2015年,人数总量将达到219.3万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数将增加到77.2万亿元,占高净值人群收入总数的34.5%。高净值人群的大规模增长和财富的高度集中,为我国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市场机遇。与此同时,在通货膨胀持续走高的经济环境下,人民对于资产贬值的忧虑也在不断加重,而一般的银行储蓄无法满足民众对于资产保值和增值的需求,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对于理财市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一、金融理财的定义

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对金融理财的定义是:金融理财是一种综合金融服务。专业理财人员通过分析和评估客户生活各方面的财务状况、明确客户的理财目标、最终帮助客户制订出合理的、可操作的理财方案,使其能满足客户人生不同阶段的需求,达至人生在财务上的自由、自主和自在。

从金融理财的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金融理财是一个评估客户各方面需要的综合服务过程。它不仅限于某种单一的金融产品,而是针对客户综合需要量身定制合适的理财方案并及时执行、监控和调整,最终满足客户不同人生阶段财务需求的金融综合服务,它是一种全方位、分层次、有个性的服务。一般而言,金融理财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金融理财是针对客户整个一生而不是某个人生阶段的规划,它包括家庭财务分析与预算、家庭信用和债务管理、退休规划、居住规划、教育规划、投资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税务筹划及遗产规划等各方面。

第二、金融理财应该是一个标准化的程序,它包括六个方面:建立和界定与客户的关系、收集客户的数据并判断客户的目标与期望、分析客户当前的财务状况、提出理财方案、执行理财方案、监督理财方案执行。

第三、金融理财由于其从事的业务的特殊性,导致其对从事金融理财工作的从业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它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受过严格培训、掌握专业知识并取得相应水平证书,还要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准则,金融理财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也是评价其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我国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现状

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理财业相比,我国的理财业虽然起步较晚,还处在兴起阶段,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2010年底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中国大陆企业及个人拥有的财富正在成几何级数增长,2010年中国一千万以上资产的人已经达到96万,并且每年正以9.7%的速度增长,金融资产在10万美元以上的中国家庭可能已经超过200万户,是全球财富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财富管理业务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理财市场,不少专家预测,金融市场理财业务将是未来十年中国市场上最具成长性的业务。

在国民经济稳步向前,理财市场不断扩大和理财业务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金融理财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理财市场的竞争中抢占有利地位、增强自身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各金融机构纷纷打破传统,积极开发新产品,拓宽金融理财范围,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财富增长上,他们在财富安全、子女教育,养老保障等业务上也有所突破。像建设银行“乐当家理财”、农业银行“金钥匙理财”、光大银行“阳光理财”、招商银行“金葵花理财”、中信银行“中信理财”、浦发银行“卓信理财”、广发银行“真情理财”等,正以各自领域的独特优势和特色服务吸引着各个不同层次的客户源。根据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和普益财富联合《2011年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有明显提速迹象。全年发行数量为22441款,较2010年上涨100.58%;发行规模为16.99万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增长140.99%。无论是产品发行数量还是产品发行规模,其同比增速均大幅超过2009年和2010年。金融机构对理财市场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促使他们不断加强对理财产品的研发、增设投资渠道、拓宽金融理财业务,这对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金融理财的发展是适应了居民财富水平迅速提高、财富集中度不断上升、居民支出结构逐步演化的客观需要,有利于个人和家庭实现资产的保值、积累和增值,实现理财收入的增加。预计未来十年,我国理财市场还将以年均30%的幅度快速增长,大约40%的私人客户将持有4种或更多的金融理财产品。金融理财市场的飞速发展还将加强了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有利于我国财富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配,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三、中国金融理财市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各类理财业务和理财产品不断推入市场,但是总体而言,我国金融理财水平还是不高,金融理财行业发展不够理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法律制度不完善、理财观念落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专业理财人员的匮乏和理财产品单一等因素造成的。

(一)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面对我国日益增多的资产管理业务,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纷纷介入理财领域。在此过程中,由于各部门分头监管,缺乏统一的监管政策和制度,制度的层次和效力不一,市场准入门槛不一,使得我国金融理财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和不正当竞争,加剧了理财风险。比如:2012年我国信托资产规模已达55382.2亿元,远超证券、基金行业资产规模,接近并可能超越保险业成为我国第二大金融子行业之势头强劲。但2012年9月17日,我国一行三会等金融监管机构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都作出了较明确的规定,却对信托只字未提。由此可见,我国金融法律制度与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现状是不协调的,金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将给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二)金融理财观念落后

首先,民众对金融理财的概念及内涵还比较陌生,对金融理财产品的了解也不全面,大多数居民的资产保值方式就是银行储蓄,平时与理财产品接触得较少,在各种理财产品中,只偶尔购买一些债券、股票,对信托之类的产品就知之甚少了。其次,中国人的“不露富”传统观念,也是影响我国金融理财市场发展的原因之一。一般而言,客户都不会向理财经理透露自己的真实资产状况,只会表明自己愿意拿出多少资金来投资。这样一来,理财经理根本无法了解客户真实的财务状况,更无法按照理财本应该遵循的步骤,通过分析客户财务状况来为客户量身设计理财方案了。甚至有些客户认为,金融理财的对象就只是针对高收入人群,金融理财业的门槛高,只有“富人”才能购买理财产品,这就使得我国理财市场无形中就失去了一部分客户群。

(三)分业经营政策的制约

目前,我国金融业仍然实行的是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这一分业模式下,银行不能直接投资证券、保险等直接投资领域,彼此处于割裂状态,而理财服务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外汇等多个市场,资金、客户信息等需要在多个市场之间得到充分的整合和循环,但受分业经营体制的影响,金融机构无法对客户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只能售卖自家理财产品,不能对客户的资产做到真正的合理配置;客户经理无法拓展产品的创新范围和创新深度,只能在单独的领域内为客户设计理财方案,不能满足客户的多层次需求及进行业务拓展;客户的资金无法进行有序流动,只能在独立的领域内循环,不能利用其他市场实现理财增值。由此可见,“分业经营”限制了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活动,削弱了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合作,阻碍了金融资产的优化配置,制约了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壮大。

(四)专业理财人员的匮乏

在影响金融理财市场发展的因素中,人才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缺乏专业的理财人员,尤其缺乏精通各种金融业务、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这主要是由我国金融业的市场特点造成的。一方面,在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模式下,从事理财业务的专业人员只能在自己所属的金融领域内活动,只能在本行业业务范畴内为设计理财方案,不能利用其他金融领域在理财市场中的资源和信息,导致我国理财人员都只是掌握某一类金融理财业务,而严重匮乏精通各种金融业务的综合型人才,极大地阻碍了理财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金融机构的理财人员往往是由一线营销人员兼任,担任客户经理的甚至是些信贷员、外勤人员、柜台人员等,这些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系统的金融知识,没有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式和各项经济指标的能力,他们甚至对自己售卖的理财产品也不甚了解,更无法为客户制订个性化理财规划,再加上政策与法律的制约,很难跟上日益专业化、复杂化金融理财市场发展步伐。此外,道德缺失也是影响理财人员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从事金融理财业务的专业人员中,有些理财师一味的追求高报酬和高业绩,千方百计的提高理财产品的销售量,不顾客户的财务状况和抗风险能力,在推荐理财产品和设计理财方案中有所缺失,提高客户的理财风险,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理财不是单一的为了保值增值,理财规划还是一个标准化的程序,从建立客户关系到提出理财方案,并监督这个方案的执行,整个工作流程都要按照标准运行,这就要求从事个人金融理财工作的从业人员受过严格的培训,并取得相应水平证书。专业理财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是金融理财市场健康持续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引起重视。

(五)金融理财产品单一

由于我国金融体制和法律政策等各方面的限制,我国理财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导致中国金融机构缺乏对理财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能力,金融理财产品过于单一,缺乏差异性和多样性。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他们在设计理财方案、开发理财产品时,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并没有根据目标客户的需求进行有效地区分,更没有针对不同客户群体采取个性化、差异化的理财模式,并且大多数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都是以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为主,投资渠道狭窄,理财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对客户的吸引力明显减弱。从理财师的角度看,部分理财师对缺乏从事理财业务应有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在销售金融理财产品时往往重销售、轻规划,不会将客户人群进行细分,对不同特点的客户提供的理财服务往往是大同小异的,更不会针对客户的真实情况和需要来为客户量身设计理财方案,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单一的金融理财产品不能满足客户的理财需要,也不能适应理财市场的发展。

四、中国理财业发展前景探究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及时消除各种制约因素,健全我国金融理财法律体系、加强理财意识宣传、改变金融业现有的分业经营模式、提高理财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快金融理财产品的开发与创新,以推动中国金融理财市场的蓬勃发展。

(一)健全我国金融理财法律体系

建立一套规范、完整、清晰的理财法律制度框架体系对于促进我国理财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金融理财业务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只有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才能让人们对理财业务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完善的金融理财体系还能有效的防止金融机构之间的无序竞争。因而,我国通过不断健全金融法律体系,根据市场变化完善制度,及时堵塞制度漏洞,为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为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制度基础。

(二)加强金融理财观念宣传

在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的理财热情和理财需求日益迫切,我们应当从改变民众传统守旧的观念入手,加强对社会金融理财观念的宣传。首先,要加强民众对金融理财意识的宣传。让民众了解到,金融理财是一种综合金融理财服务,而不仅仅是购买一种理财产品的行为,让普通百姓都树立起“你不理财,才不理你”的观念,对金融理财有更加具体全面的认识,从而产生更多的理财需求。其次,要加强民众理财知识的教育。通过对民众理财知识的宣传教育,在改变消除中国人长期以来存在的害怕露财的思想、让老百姓走出传统理财误区的同时,也对理财方案、投资计划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民众知道如何利用现代的金融理财工具为自己的财富实现增值和保值,从而让更多的人将闲余资金投入到理财规划中来,进一步壮大我国的金融理财市场。

(三)改变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

面对我国金融理财市场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尽快改变现有的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模式,加快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的改革和推广,促进居民资产在证券、保险、基金等投资领域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为金融服务的综合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使得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互相渗透、交叉,有效的整合资源,提高客户信息的利用率,从整体上提高金融业运行的效率。其次,我国有关部门应逐步完善我国现有的金融法规体系,制定符合金融发展和开放要求的金融法规。再次,金融监管部门要切实转变监管模式,因为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会逐渐走向融合,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依赖程度显然会不断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就需要各监管机构的相互配合。我们必须要在推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制度下探索出一条适应未来金融理财市场发展方向的监管方式,为金融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四)提高理财人员专业素质

金融理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高智力的中介服务,涉及到市场、金融、投资、贸易等多个领域,它对理财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极高。它不仅要求理财人员具备利率、汇率、保险、股票、基金、税收和退休保障等广泛而系统的金融知识,还要能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投资工具,能对国内外经济形势、金融理财市场进行精确分析。根据国外的经验,金融理财师是在满足了各国标准委员会确定的教育、考试、从业经验和职业道德四大标准以后所取得的专业水平的资格证书。因此这也需要我们银行的理财师,首先知识面要扩大,同时要将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第三方机构有机的联系起来,为客户量身定做全方位的理财方案。此外,金融理财师的道德准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金融理财师为客户服务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客户的财富安全,甚至可以改变客户未来的生活,因此对金融理财师而言,不仅仅要具备理财师应有的知识水平,还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理财经理应更多的为客户考虑,严格按照规则制度办事。要深刻的意识到,一旦成为一名客户的理财师,也就成为客户家庭的一份子,要全心全意的从客户的角度来想问题,办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才能留住客户。

(五)加快金融理财产品创新

要实现理财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性,就要重视对理财产品的研发与创新。首先,在现有理财产品的基础上,强化整合,提升应用效率,把握市场契机,增强与客户的联系和沟通,针对不同的高、中、低收入客户群,为客户设计和提供适合的产品与服务,吸引不同层次的客户群,拓展和延伸现有的理财业务,尽快形成覆盖面广、多层次的金融理财产品体系。其次,要加强对理财产品的研究、开发和销售,加强业务创新,提升金融理财服务层次,发挥好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需要,不断开发出具有市场前景和行业竞争力的新型理财产品,并逐步建立自己的理财产品及服务品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最后要全面强化自己理财品牌独特的文化内涵,建立合理的理财品牌结构,培养良好的理财产品创新意识。

“十二五”时期,预期我国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将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保持在 5%左右。国际经验表明,我国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呈缓慢增长态势。我国应该抓住市场机遇,借鉴国外成熟的金融理财市场经验,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金融理财业发展的道路,促进我国金融理财市场不断完善和成熟。

参考文献:

[1]金融理财原理.中信出版社.

[2]王汉鸣.论我国金融理财业务的发展.法制与社会.2008.08(上).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环境金融学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始终在艰难和险阻中前行,尽管遇到了种种困难挑战,但所幸凭借坚固信念和毅力取得了突出成就。而金融学理论和实践也正是在此环境下形成了较完善体系,构建了相对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总体来说,金融学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引起相关人员高度重视。

一、关于金融学历史演变的阐述分析

(一)计划经济阶段

据相关历史实践了解到,计划经济市场下我国无论是产品消费支出还是资源生产提供均由政府部门事先计划安排,随后再将计划指令下达到对应部门机构,部门机构再将计划指令分发给具体性的生产运行等操作组织,这种经济体制直接决定了我国金融学不会有太大发展。从金融学理论角度来说,其可以积极吸收借鉴他国优秀实践成果和操作经验,然而因我国并不具备金融学发展的最佳环境,致使出现了理论较早而实践较晚情况。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

总体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谓是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即为:“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环境为辅”、“将计划经济制度看做是计划和市场统一制度”及“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等,相应的金融学也随之延伸拓展,金融学实践应用频率也是愈来愈高。同时还可将金融学详细划分成财务学、银行学、证券学及行为金融学等多个组成部分,各个环节分工明确共同指挥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发展。除此之外,在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渐渐转变成横向窄、纵向浅趋势。由此可以了解到,我国金融学发展正朝着精细化方向前进,并且对金融学实践应用也是愈发重视,这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无疑有着十分积极作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学面临的挑战

(一)内涵缺乏明确性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国内针对金融学方面的内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而这也是我国金融学必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在市场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金融学早已成为术语之一,在这种诱因的基础上,现阶段我们所谓的金融学不但涉及到此种定义,并且还能够为金融学未来发展趋势奠定基础。部分研究学者表明,我国金融学更注重围观,因此金融学最终所呈现出的内涵便会存有较强的为惯性,就如资本主义市场一般,因为金融学内涵出现的变化,其自身所具备的特性也就愈发突出。借助对金融学词条内涵进行的分析与探讨表明,其中主要涉及到金融、财政与融资等多种内涵。部分研究学者针对金融学做出了进一步的划分,主要分成国际金融学以及货币银行学两个方面。与此同时,还将金融学与货币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以此让金融学和银行系统之间的关联更为紧密。然而对比其他先进国家所提出的金融学理论,与国内经济学家所提出的理论之间存有一定的不同,或者说完全不一样,其他先进国家认为,在金融学之内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内涵:首先,和投资学之间关联极为紧密的范畴。其次,企业之内具有较强特有性的金融体系。国内经济学者针对金融学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多数会将金融学划分到理财学的范畴之内,由此便产生了金融内涵与会计内涵界限不明的现象。

(二)学科理论缺乏前沿性

由于金融学自身内涵缺乏明确性,所以直接造成金融学理论缺乏前沿性的现象出现。在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学经济体系内,主要涉及到国际金融学以及银行学两个方面,特别是展开宏观研究的过程中,多数都是把金融学归类于银行学之中。冉伟,无论是站在商业层面,还是管理学层面而言,金融学其实更倾向于金融与投资两方面,具有一定的微观性。如今国内在提出金融学理论的过程中,依旧需要建立在以往经济机制的基础上,然而却未对二者展开精准的划分,由此造成金融学研究长时间以来都处于较为局限的状态。

(三)专业知识未能与实际生活接轨

金融学一直以来都是和社会群众日常生活之间都具有密切联系的学科之一,然而在具体的研究之内却未遵循战略发展指导,其已拥有的金融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不断加大。我们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生产工作中,往往会应用到很多金融学方面的专业知识,然而在社会经济市场不断革新的影响下,金融学发展早已不能紧跟时代快速发展的速度,其所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我们实际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偏差越来越大。基于此种现况下,金融行业也便不能在市场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找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便会导致很大的经济损失出现。就如证券市场一般,若是想革新国有股现阶段的减持现象,同时革新与之相应的监督管理理念或者是依法指导等多项内容,那么则都需要在与之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的辅助下所完成。以此若是金融学不能提供更为有效与准确的指导,那么其所面临的金融学问题也就不能获得很好的处理由此也就对金融行业的战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四)基础理论缺乏前沿性

就金融行業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金融学所具备的价值也正处于上升阶段。然而因为国内金融学中所设置的内容较为滞后,内涵定义缺乏明确性,知识体系建设较为粗糙,所以不但致使金融学教学内容缺乏全面性的现象发生,基础理论缺乏前沿性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加之师资力量极为匮乏等多方面因素,都对金融学未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金融学的发展前景分析

(一)金融学理论分科势必然愈发健全,更为注重学科交叉

就金融学理论现阶段的发展趋势而言,金融学日后发展方向能够分成宏观金融学、微观金融学与交叉金融学三种类型。首先,宏观金融学必然会更注重为社会主义经济市场未来建设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会在金融市场战略发展与设定、宏观经济制度编制与执行、金融媒介疏通及其管理等多个方面展现出珠联璧合的作用与意义。其次,由于微观金融学会涉及到投资学、企业金融以及证券市场微观体系三方面,而这都极易对市场主体能否持续发展、市场能否更具一定自律性与自主性、市场能否达到微观金融学相关理论前提的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并且还是重要基础。因此,围观金融学日后发展需要更具实际性以及高效性,同时何况有为微观市场的正常运行及顺利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最后,在社会分工愈发精细化的形势下,学科交叉必然是无法逃避的。将数学与心理学和金融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付诸实践,能够进一步展现金融思想工具由常规语言逐渐转化至数理语言以及心理现象。而这对日后金融市场开展科学的管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促使所生产出的金融产品以及金融体系运作形式与市场未来发展需求相一致,并且不断强化其可靠性。

(二)不断提升金融学专业人才团队培养力度

就国内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而言,早已形成标新立异的特性,然而在国际与国内金融学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影响下,金融学早已与我们日常生活与生产工作之间的关联极为紧密,勇士互联网金融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由此表明,加大金融学教学及实践力度就显得极为关键。所以,在对金融学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不能够仅仅的照本宣科,而是需要对理论结合实际给予高度的重视,特别是现阶段金融学范畴以及金融市场之内的热门知识以及主要问题,都应该尽可能的积极面对挑战,学有所得,以此促使金融学专业人才的专业理论知识更为丰富,职业道德良好以及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

结束语

通过以上探讨,笔者认为国内金融学未来发展方向需要从实际、实践与学科结合等多方面着手,综合性发展。其获取的结果为:首先,促使国内未来经济学更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然后,促使国内金融学更具宏观性,确保经济运行的战略发展。最后,开展与金融学相关的微观研究,从所有细节着手,同时帮助优化系统建设及其发展。所以,在推动金融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正确应对金融学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有条不紊,从而才可以推动金融学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金融学的发展展望[J].金融经济,2017(018). 

[2] 张茹琪,王樱潮.关于金融学教学改革的观点与建议[J].经贸实践,2017(21):336-337. 

[3] 王程,余承谦,李振波, 等.金融世界观与金融学知识体系浅析[J].消费导刊,2019(13):178,182. 

篇4

(一)确保创新型企业的融资要求

创新型企业也称为高科技企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力军,在产品开发、生产及销售等环节有效达到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目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这类企业产品更容易抵抗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为了响应开发、生产和销售环节的低碳号召,企业也会产生极大的融资需求。在我国市场创新版块上市条件苛刻的情况下,银行可是说是创新型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想更全面满足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需求,银行需要在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相应对策。

(二)保障取得预期收益

银行最终目的是盈利,在开展贷款业务时也会面临收益问题。确保实现收益,不但依赖资产类业务利率与负债类业务利率的差额;还取决于企业产品的市场状况和自身的财务状况。前文也说过银行若产生逆向选择则有可能造成资金回笼不足。因此为满足商业银行永续经营的目标,保障取得预期收益将成为其主要目的之一。所以下文将结合内在要求,围绕目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科学展开陈述。

二、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专家团队

专家团队的建立是商业银行提供人力资源。前文谈到过,在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主要商贷对象是高科技的创新型企业。商业银行由于技术结构的限制,很难清楚掌握预测该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此时便需要建立专家团队来解决问题。商业银行以贷款项目为指导及时邀请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组成临时性专业团队,直接对申请借款企业的技术、组织层面进行全面分析,最后用可行性报告的书面方式上报给商业银行管理者参考。

(二)建立银行信息平台

银行信息平台的建立是为商业银行提供物力资源。商业银行信息平台在建立是要展现两种功能:一个功能是联系商业银行各职能部门,另一个功能则是联系企业财务和生产等领域,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第二个功能。银行在处理申请借款的高科技企业时,就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在特定时间段审查企业的经营情况。全面分析企业成本和利润中心的数据,为是否贷款提供决定依据。

(三)建立业银行放款制度

篇5

关键词:金融市场 经济增长 建议

一、我国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发展现状

(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的金融业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完善和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现代金融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从纯粹的资金计划分配向银行的间接融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银行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及证券、保险机构等并存;从单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向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发展;金融工具日益丰富,从简单的信贷工具向国债、基金、保险、股票等多种融资方式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广度和深度。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经济货币化、经济金融化、经济证券化的发展模式。

(二)我国经济增长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经济增长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自1978年至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主要体现在:首先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由弱变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国GDP在1978年后的30余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83%,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自2010年起我国的GDP 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次,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向全面小康的跨越。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总体实现小康,并开始向全面小康转变;第三,经济结构实现从不均衡向均衡发展的调整,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和优化;第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实现巨大飞跃,增强了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

二、金融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

一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高效的经济增长又能促进金融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与收入水平的增加提高了储蓄水平,而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了储蓄率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比率,从而增加了投资,投资的增加使产出增长,并通过金融市场的发展及人力资本与资本水平的提高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从而促进经济更加快速增长。整个经济就处于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中,因此,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机制可通过图1描述:

图1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相互作用图

三、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建议

近几年来,我国对金融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做了一系列实证分析,在研究中发现很多问题,比如在整个金融体系中,我国的融资方式始终以银行贷款为主;我国的股票市场投机性依然很强等。因此,根据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和现阶段经济增长对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提出几点建议。

(一)深化银行体系改革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银行体系已具备相当规模,但也存在不足。首先稳步推进对国有银行的改革。商业银行加快对非国有经济的支持力度,整合业务流程,实现业务重点转变,增加对非国有经济的贷款;以股改和上市为契机,提高资产质量,优化治理结构。其次,推动股份制银行的改革。银行加快中间业务发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水平,实现综合化经营。再次,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进股份制产权改革,健全股权流转体系,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立足“三农”和城乡统筹发展。

(二)发展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

为了加大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一是完善股票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功能定位存在偏差,市场化程度比较低,因此,要形成完整的监管理念,加大市场化力度,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借助股票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二是积极发展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尝试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把拓展债券市场作为扩大直接融资的主要途径。三是加快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转变经营方式,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式经营;推进保险公司的体制改革;放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四是加快基金等金融业态的发展,丰富金融市场内涵。尤其是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基金,使其在推动科技型创新企业的建立与发展方面发挥作用,拉动经济进一步快速增长。

(三)改善非国有经济的融资环境

金融市场的发展对非国有经济的倾斜将成为经济发展一个趋势。首先就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指导作用,合理利用行政手段,增加政策支持,推动当地经济增长;其次,拓宽非国有企业包括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给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第三,深化金融法制建设,优化金融环境,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度。第四,加强金融创新,并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

四、结束语

我国一方面要深化金融改革,实施政府从国有银行逐步退出、股权多元化战略;另一方面要着重金融基础实施建设,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保障银行业、证券业高效率运作,从而保证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使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协调共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外贸 经济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危机出现的频率有所上升,每一次都会对我国的外贸经济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针对这种情况,首先需要分析了解影响的情况,其次是针对实际的情况财务一些应对的措施,保证我国外贸经济市场的正常运作。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经济市场的影响

1、对我国外贸经济竞争力的直接影响

金融危机状况下,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历史比较短,缺少对外汇风险的管理经验,面对汇率造成的外贸交易差额等问题,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的处理方式比较单一,不能灵活地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经济手段来解决汇率波动引起的问题。第三,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对于外贸外汇风险管理,我国市场上缺少一些完善、成熟的管理机制,中小外贸企业没有可以借鉴的外汇风险管理模式。虽然我国一直在探索外贸外汇风险管理方式,也形成了一些外汇风险管理体系。但是,这些管理模式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外汇风险管理需要。由此可见,加强中小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产品之所以能够受到诸多消费者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我我国产品的低价,这是我国外贸经济能够在极小的利润空间中取得优势地位的重要原因。一旦国外政府对我国进行反补贴调查成功,那么最直接的后果便是这些出口产品的价格必须会相应的上涨。该种形势下,我国产品的竞争优势将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物美价廉优势不再,我国出口产品市场竞争力将受到极大挑战。不仅仅如此,国外政府开展的反补贴调查并不是针对某一企业的,而是针对一国政府、行业,一旦制裁收到肯定,不仅产品优势不再,我国同一行业的优势将会受到直接的挑战。

2、对外贸产业政策造成一定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是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作用相结合的方式,外贸经济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采取反补贴调查,实际上也是针对我国政府实施的,在严峻的外部形势下,必须相应的对国内产业扶植力度进行一定力度的减少。此外,伴随着反补贴调查的日益频发,对于我国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已经开始上升到体制层面,这对于我国出口产业的经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同时我国以市场化、自由化以及私有化的目标在外贸市场中开展,进而打开了金融行业混合业的局面,从而为受到西方外贸市场的虚拟化。同时一些西方国家依靠本国货币的环流机制,实现稳定收入出现证券化以及资产化的现象,这样对于我国的外贸产业政策的影响十分的严重。

二、金融危机下我国应该采取的措施

1、坚持外贸经济发展的标准

首先应该是坚持不懈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政府对经济主体以及经济活动具有较大的监督管理作用,采取紧缩性政策减少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外贸经济的影响,对于新时期的中国而言,这样模式既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同时也是具有成效的。其次转化货币政策目标,促使货币政策稳定性和前瞻性,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供给出现持续增加的现象,同时金融深化指数也呈现出迅速上市的趋势,在长期的金融深化指数上将会导致货币冲击的风险,因此金融货币的政策目标应从经济增长趋势向抑制资产泡沫和稳定币值的方向发展。

2、调整外贸经济贸易战略

进行调整经营战略,目前,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出现,世界经济贸易发展正不断趋于区域化和集团化,在集团内部,我国的外贸经济受到的包括绿色贸易壁垒在内的各种贸易障碍的影响都比较小。所以,我国的外贸经济中要积极转变现有的经营思想,积极调整进口经营战略,要注重贸易与投资,加快在海外投资建厂的步伐。要加紧建立一批外贸方面的跨国性公司和企业,实现在进口国的当地进行生产,并在产品生产完毕后就地进行销售的模式。实现外贸一条龙经营模式,从而有效减少绿色贸易壁垒的约束和负面影响。同时,我国的外贸商品也可以积极加大开发东南亚各个国家的市场,以及非洲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市场,积极开拓更多新市场,从而有效分散贸易压力,增强对各种贸易环境突变的适应能力。

除此之外,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我国的外贸市场正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压力,面对西方各进口国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对我国的纺织外贸行业进口进行了各种约束和限制的现状,我国的外贸行业一定要紧跟形势的发展,积极应对市场的具体变化,否则就会在国际市场的激烈角逐中惨遭淘汰。目前,我国外贸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在生产水平、技术水平以及产品开发水平还有管理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际商场中的竞争力较弱。所以,国内的外贸行业一定要努力提高意识水平,并加强自身生产技术与贸易能力的建设。我们相信,通过切实的努力,我国的外贸行业一定能突破西方各出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国际市场份额,获得长足的发展。避免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影响。

三、结束语

在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保护我国的外贸经济市场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的保证内需,同时能够成功的抵抗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一定要针对我国外贸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有效的保证外贸经济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关溪媛.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浅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56-58

篇7

关键词: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金融市场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说明虚拟经济在我国已经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并且在将来一段时期内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正确地界定虚拟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趋势,探索虚拟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我国经济在加入WTO后尽快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非常有现实意义。

一、虚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分析

虚拟经济是一个现实,是总体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个现象。马克思关于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初级阶段的论述非常精辟。货币的功能主要是价值尺度、流通和支付手段;但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支付环节和实物环节发生了分离,货币经历了信用化、资本化的进程。从实质上讲,其属性利功能己发生了变化,它具有与实物或实体经济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两重性。实体经济突然成了货币信用的天然载体。

两者一旦分离,货币在经济生活中就逐步超越实体经济的限制形成了全新的状态和运作体系。虚拟经济的发展便突飞猛进。经济发展到规模化和产业化以后,资本积累和生产集中成了生产力的内在需求,资本市场便以资金集中的体系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货币转换为股票、债券等各种有价证券。它是货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信用化,使以资金利资本流动为代表的金融业对与实体经济超越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航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化金融市场形成提供了发展的基本条件。二战以后,世界货币体系几经变动,使得金融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日趋扩大。

该体系的发展源于实体经济,但己大大地超出了后者,并且,体系的运作规律也部分地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限制,反过来又在很大程度上操纵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何认识这种背离,使之更好地为我所用,也许是我们对虚拟经济最本质和最具实践意义的理解。

二、虚拟经济发展的阶段

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会后提出了虚拟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人们手中的闲置货币变成了可以产生利息的资本。第二个阶段则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由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将人们手中闲置的货币借入,再转贷出去生息,人们还可用闲置货币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生息,这是人们手中的存款凭证有价证券也就是虚拟资本。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跨国进行交易。

以上的阶段论客观地描述了虚拟经济发展的过程,对人们把握虚拟经济的运行趋势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三、何为我国所提倡和追求的虚拟经济

当前,在西方“虚拟经济”一词往往是指电子商务等“网上经济”活动。

国内一些学者也赞同这一概念,以有形、无形来确定和划分实物和虚拟两种经济形态。电子商务的兴起作为一种新的重大的经济现象,其本质也是经济活动信用化的表现。

十六大以来,我国学界关于虚拟经济的争论很多,大多集中在虚拟经济的界定上。关于虚拟经济代表性的论述围绕着信用制度展开,认为虚拟经济的内涵是信用制度膨胀下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偏离的那一部分形态,不能将建立在信用化制度下的全部金融活动视为虚拟经济。有学者认为:虚拟经济是指信用膨胀形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市场中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的金融交易活动。上述界定本身并没有经济学理论上的含义,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经济现象的描述,这种观点比较接近主流观点。国内还有一种观点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划分,把非物质生产活动统统视为虚拟经济。这一划分引出了关于价值和财富创造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问题。

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在认识虚拟经济的本质上很有帮助,但是并未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论及虚拟经济的具体运用。关于虚拟经济,我国的资本市场运作体系不完善,社会闲散资金投资渠道缺乏,风险投资进入和退出架构尚未具雏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缺乏必要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中介服务组织极度不发达。只有以这些事实为基础出发点,才能论及虚拟经济的实质和其重要性。

四、关于我国发展虚拟经济,促进实体经济的良性运行的几点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要发展的虚拟经济内容和功能应该区别于世界上虚拟经济发展的现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虚拟经济的一些发展经验,笔者认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建设、有力的法律保证、适时的政策调整是成功的关键。

1.尽快建立健全风险投资体系,推动民间资本运营的良性扩展。我国产业的结构还未实现高级化,集中表现在产品的附加值特别是科技含量不高,体现在产业发展上就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对滞后。而制约其成长的主要因素是投资渠道的不畅。美国的硅谷产业群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进版本,它的成功应该归功于风险投资体系的完善。我国的创业资本投资已经起步,但普遍面临资本金严重不足的困难(平均资本金不足100万元)。为此,我国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机制以拓展中小企业创业投资的资金渠道,特别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问题。

实现这个目标,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尽快建立和完善二板市场,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渠道。二是要有效利用民间资本,使投资主体多元化。我国的居民储蓄已经突破10万亿,没有多样化的投资方式,既会造成社会范围内资金利用的低效率,也会对银行的经营形成巨大的压力。

2.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增强社会的风险意识,严格控制泡沫经济的过度膨胀。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各类中介机构如投资银行、审计机构、证券分析机构、咨询机构等数量比较少,并且相比较国外相关机构水平也比较落后。

我认为发展我国中介组织,要明确三个方向:一是增强中介组织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这在美国有安达信事件的教训。建议采取审计评估轮换制,规定每个审计机构对同一公司审计的员工连续年限,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显然审计成本会微有增加,但其社会效益是巨大的。二是延伸中介机构的服务范围。将更多有潜力的个小企业、高新企业纳入中介机构的服务体系,为风险投资等行为创造更好的外在环境。三是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经济分析和咨询机构,同时,将大学研究界学者和社会体机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界的人力资源是宝贵的财富,内部的争鸣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清某经济现象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我国在这一方面确实有待提高。

3.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市场监管体制。近期著名的“蓝田”事件竟然由一个业外的研究人员来引发,从某种程度上暴露出了我国证券市场上信息批露制度的不完备性,也对我国的行政性监管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严禁违规资金入市场,防范新信贷风险的政策具有长期性。

参照国外先进经验,我国要大力推进以下措施:首先,要严格股票交易实名制,每个投资者对自己的交易行为负责,打击市场内的恶意勾结,防上机构投资者或其他人户联合炒作。其次,要加大对市场操纵者的处罚力度,切实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要调动社会闲散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保障中小股东的权益是个关键,另一方面,越来越成熟的中小股东也会成为市场上有力的监督力量和影响力量。第三,要加强交易信息、重大决策信息的透明程度,监管部门应当定期及时公布上市公司的股东户数的相关资料,对公司的重大信息披露要实行负责制,严厉处罚散布虚假信息的公司和个人。第四,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增强中小股东、特别是社会资金的投资积极性。

4.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金融创新是虚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金融创新涵盖内容较广,包括货币和信用形式的创新、金融机构组织和经营管理上的创新、金融工具、交易方式和操作技术等技术上的创新、交易范围的扩大等。

严格地说,由于市场体系仍未完备,新经济尚不发达,国内金融创新大发展的条件还未完全具备。但是,我们可以依托上海、深圳等经济金融中心大力培育和发展在小范围内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如期货期权、外汇保值等。

5.积极与外资金融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金融工具,强化竞争意识。外资金融机构资金的进入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并且已经对我国的金融业经营带来了巨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合作与学习是明智的。

篇8

关键词:金融,利率市场化,路径依赖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路径依赖的形成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金融在其长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又形成了一种惯性的路径依赖,这种路径依赖在它产生的当初往往与当时的经济环境是相容的,因而能支持经济的发展,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后,依赖型的路径往往又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要想维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这种旧的路径,或结合新的经济发展特点对旧路径进行改造。当前我国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就面临着既有路径依赖的阻碍作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及整个金融业的改革都至关重要。

我国建国后计划体制下大一统的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在初期为迅速组织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重点建设中是十分有益的,但在经济建设的总量和结构都发生明显变化后,这种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显然已无法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更不用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了。其后虽经过几次较大的改革,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及其他金融市场虽有发展,但仍处于配角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仍相当有限。而根据发展中国家近几十年的经验来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无一不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调整金融结构,提高非银行金融的比例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并且能分散经济增长中的风险。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发展模式一旦确立,就会沿着既定的轨迹和路径一直演化下去,并产生不断自我强化的趋势,即使有更好的改革方案,也会因为昂贵的沉淀成本及其学习效应、网络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等造成的收益递增效应,使既定的路径难以发生改变,形成路径锁定效应,并成为阻碍制度框架变革的保守力量。当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面对的问题正是在这种以银行为主导的既定金融体制下,既要维持经济增长,又要使银行不致因利率市场化改革而遭受损失。然而一项成功的改革,不仅取决于目标选择是否正确,还依赖于初始时选择的路径,一旦路径出现偏差,有可能导致无效率的路径依赖发生(彭兴钧,2002),最终导致失败,并且金融行业改革失败往往意味着更大的风险。那么,利率市场化的路径何在?

二、过去的金融改革未能改变原有路径

1.银行贷款在融资中的比例有增强趋势。金融改革20多年来,尽管股票、债券从无到有,其他融资途径也逐渐增加,单一的银行融资模式被打破,但这种有利于金融改革的趋势并未能有效地持续,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形势出现逆转,从可统计的融资渠道来看,银行融资的比例反而有增强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前几年进入通货紧缩期后,经济增长放缓,为此,国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债发行量加大,而资本市场却自2000年开始萎缩,为维持经济增长,银行在体制;蕊策、短期行为等多种原因下发放了大量的贷款。

篇9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风险防范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创新的涵义

20世纪20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包括新产品的开发、新生产方式或者技术的 采用、新市场的开拓、新资源的开发和新的管理方法或者组织形式的推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广义的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对于金融创新,本文的界定 为: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是指金融管理当局或金融机构为追求宏观效益或微观利益而对其机构设置、业务品种、市场结构及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的创造 性变革和开发活动。金融创新的具体内涵包括: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

二、金融创新风险的形成原因

1.金 融创新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而使通货膨胀成为可能。商业银行的新型负债账户、可转让存单、证券化贷款等金融创新创造了新的货币供给。而现代金融业电子化的进 程加快,电子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金融交易效率,从而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另外,金融创新通过电子化交易、创新的工具等扩大了货币乘数。以上都增加了中央 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控信贷规模的难度。

2.金融创新弱化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金融创新,一方面,导致金融监管的领域扩大,对象增多。除 了对于传统机构的监管,监管机构需要对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新型的金融和准金融机构监管;另一方面,由于表外业务规模的扩大,表外风险随时都能转化为真实 的风险,对于表外业务的监管难度也在增加。

3.金融创新降低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金融创新使得各种金融机构原有的分工界限日益模糊,降低了 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大量的金融创新工具为投机活动提供了诸多“冲击市场”的手段。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市场、资本流动的国际化,使局部的金融风险能够迅速转 化为全局的金融风险。

三、防范金融创新风险的配套措施

1.完善和加强金融监管体系,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监管模式,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监管当局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应积极支持和引导金融创新。

(1)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当局应变合规性监管为合规性和风险监管并重,在鼓励法人内部风险监控的同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高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水 平。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监管经验,积极构建市场化、国际化的金融监管模式。将金融监管的重心放在构建各金融机构规范经营、公平竞争、稳健发展的外部环境上 来,更多地运用新的电子及通讯技术进行非现场的金融监管,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备付金率、呆坏账比例等指标实行实时监控,以此来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 险的快速反应能力。

(2)金融创新方式应以原创型为主。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已有的金融创新多为引进吸纳型创新,技术原创型创新不够,致使已 有的创新科技含量低,运用效果差。在确定面向新世纪的金融创新主攻方向时,我们应选择技术原创型创新为突破口。其依据是:第一,技术原创型创新代表着当今 国际主流,以此为突破口,可以发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赶超优势,保持金融技术上的高起点。如果总是跟在别国后面亦步亦趋,模仿仿制,就会失去先机、受制 于人,而且失去金融创新产品先期投放市场的巨大效益,造成亏损风险。第二,在我国还存在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的情况下,技术原创型创新受金融管制的程度相对 较小,因此比较可行。

2.进一步完善金融创新的环境。健全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法制与监管状况构成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外部环境,金融 创新同法制与监管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只能在法律和规章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各种要素和条件的分解与组合,创造出新颖的、更富有效率的金融工 具、交易种类、服务项目和金融管理方式,决不能把违法违规行为与金融创新混为一谈。其次,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必须服从金融监管,同时金融监管也应有明 确的边界,不应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只要商业银行没有违反管理条例和法律条文,其创新活动就要受法律保护。

金融创新在前,而金融创 新的风险管理在后,在此期间有一个时间差,为了保证管理的有效性,一是要加大对已经出台法律的执法力度,做到依法办事、违法必纠。二是对目前尚缺、配套条 件难以一步到位的个别条款,要通过补充条款予以过渡,规定一定时间必须到位,同时要对金融创新之后所涉及的法律条文适时进行修订,以适应金融创新有序发展 的需要。

3.充实监管人员,提高综合素质。一是将政治素质高、懂法律、精通金融业务的员工充实到监管岗位上;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出一大 批懂得国际金融、了解金融风险、洞悉金融创新业务的复合型金融监管人才;三是落实监管责任,明确监管人员对于金融创新业务的风险监测、风险处置过程中的监 管权力和责任,并改进监管手段、鼓励金融监管手段的创新,以金融监管手段的创新应对金融业务的创新。

4.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随着金融 市场的全球一体化,金融创新具有国际化特征,一国金融监管部门在进行监管时通常是鞭长莫及,这就要求各通过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各国监管机构与国际性金融 组织的合作与协调,能够有效的降低金融创新风险。金融创新监管的国际监管可以从国与国之间的协作监管;二是国际性组织对其成员国所进行的风险监管出发,加 强各国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对国际性的金融创新实行统一的监管标准,确保金融创新既有效率,又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刘志新:试析金融创新的风险表现与防范[J].广西金融研究, 2003,(S1)

篇10

[论文摘要]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市场营销是中小企业摆脱目前困境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并进一步指出金融危机对消费者心理及购买行为的影响,最后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了中小企业应该选择的市场营销策略。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经济已经率先从金融危机的阴影巾摆脱出来,很多行业已经成功地重新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然而,经济的缓慢复苏并不意味着这场经济危机已经完全地过去,相反,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全球经济并没有进行根本性改善,实体经济仍旧不断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与威胁。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小企业 

 

金融危机的波及的范围和影响程度,都是人们所意想不到的,虽然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但是在全球化的整个运行过程中,还足棚对缓慢和不成熟的,尽管我国参加全球化的步伐也比较谨慎,时间相对较短,但我国的经济仍旧避免不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但是如果说仅仅对于那些以对外贸易为主,并且是相关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的话,这一场危机具有前所未有的毁灭性,这次危机带给中小企业的巨大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的出口问题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打击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源于美国,然后进一步地波及到全世界各个地区,但是由于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出口大国,因此,随着美美元的贬值以及美国公民的购买力的下降,中国的出口企业就会受到严重打击,还有一些以出口为主的企业,他们面临着更大的阻碍,逐渐导致产品销路不通畅、产品积压,以至于资金周转困难。 

 

(二)融资环境恶化,融资难度加大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 融资环境逐步恶化,中小企业普遍感到压力很大。我国的银行不仅需要提高融资的标准和成本,与此同时,我国的融资额度也在明显地降低,而这种情况中小企业而言,他们最缺乏的就是资金,目前的这种做法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利,以至于对于以后的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三)消费群体的购买力下降,企业产品的销售相当困难 

金融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物价也随之上涨,这无疑是不能够避免的,对于大部分的消费者来说,收入降低,就意味着购买力的不断下降。金融危机正在无形地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心理,然而,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依靠消费者,可是,在整个金融危机的影响的背景下,消费者需要适当的去考虑缩减一定的消费开支,同时进一步控制自身的消费欲望。 

 

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小企业营销环境 

 

(一)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困难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制度不健全、抵押担保机构少等问题,这进一步造成我国中小企业不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融资途径少、难度大等问题,然而,这也成为不断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与问题。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的问题变得更加尖锐。 

 

(二)原料成本的上升,使中小企业的利润进一步减小 

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整个原材料的价格全而上涨,与此同时,整个农副产品的价格也呈现出大幅度的提升,而这些条件直接地电话号到了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第二,新《劳动合同法》进一步规范了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用人制度,进一步为维护工人的基本权益,提高了工人的收入,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用人成本,使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进一步地加大;再次,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我国的各级政府不断地加大了环保力度治理环境问题,他们进一步要求中小企业需要对污水进行处理、废气进行回收净化等,对于污染环境、排放不达标等等有类似问题的企业采取限期整改、依法关闭等措施。 

 

(三)市场总需求下降,中小企业的销售范围减小。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我国中小企业,使得他们的整体的出口数量下滑。这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带来很大障碍。随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不断减少,使得国夕j、市场依赖程性高的中小企业呈现生产力下降、利润减小的趋势与状态。因此,面对逐步减少的市场份额,我国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变得更加激烈,进而使产品价格不断地下降,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使得他们的生存压力以及难度进一步加大,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的空间受到了威胁,步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三、金融危机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我国的消费者的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消费心理更加成熟,并在其影响下消费行为更加理性,并且呈现出如下的变化: 

(1)消费者在进行产品的选购时开始更加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及其品牌声誉。金融危机之后,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随之而来的就是很多世界知名企业的破产与重组等,如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等。中国社科院关于“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复苏中的作用”的调研报告表明,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宣布倒闭,40%的企业即将宣布破产;虽然中西部的倒闭比重较小,但沿海地区的倒闭比重要大于内陆,所以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不容乐观。 

(2)消费者开始更加理性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和过多的担忧,是经济危机给消费者心理上造成的最大冲击,尽管当经济慢慢地好转时,消费者的不再有这种恐慌的心理,然而消费者现在的心理会更倾向于理财和财产保值,支出会更有计划性,消费观更加理性,当企业的产品推出一些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时,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真正需要的东西来选购商品,并且目标明确,更加关注物美价廉的商品.即便是商家针对消费者购买频率比较高的生活必需品推出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也不会超出自己所预想的购买范围,消费者具备了更强的抵抗力。 

四、中小企业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营销战术 

 

(一)竭尽全力地规划和完善营销战略 

为了增强市场营销水平,中小企业必须从很多方面做出改变,例如,改变传统守旧的营销观念、开发并壮大自己的营销队伍等。竭尽全力地规划和完善营销战略是企业的重中之重,这也是中小企业开发营销战术的根本出发点。按照常理,为了实施营销战略,中小企业必须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经营目标,为了应对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就更加需要一些具有战略性和指导意义的营销策略,众所周知,良好的营销战略是进行下一阶段营销工作的前提保证。 

 

(二)改变传统的营销理念 

据有关材料介绍,来自一家调查公司的对几百家的中小企业的2007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领导们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即他们觉得公司机构最重要的是财务会计部门,市场营销只能排在第二位,而且绝大多数的人觉得,市场营销只不过是简单地“将企业生产的产品卖出去”而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理念的缺失和认识程度的薄弱,这样一种状态根本不可能创建一个真正的营销时代,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领导们都知晓市场营销的长效定律,也就是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市场营销的效果,较短时间内很难会有什么作为,所以,他们甘愿将心血投入到管理企业财务和维持良好的现金流。 

 

(三)采取组合营销策略.保持营销的合理投入 

在金融危机的强烈影响下,中小企业的刻板的考虑往往是先是减少费用支出,把缩减营销费用当做首要目标。但实际上,缩减营销费用将使企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与之相反,在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时企业反而应该适当加大营销开支。因为当行业中绝大多数企业都在缩减营销费用的时候,企业自身所需的营销成本会大大降低,对于投入营销开支无疑是件好事,如果企业此时仍然能持续不断地进行合理的营销开支,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这从某种程度上也为企业建立品牌开辟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原慧论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2]马鲁峰中小企业营销策略创新探悉[j]现代商业,2011(02) 

[3]刘丽英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营销对策[j]江苏商论,2009,(12) 

篇11

一、金融市场环境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企业筹资活动的影响

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市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资金的提供者和资金的需求者提供桥梁,使资金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利用和融通。一方面,可以实现投资者(资金所有者)的资金使用率,将闲置资金运转;另一方面,也可使企业得到发展的机会,使其拥有足够的现金流用于自身发展。金融市场的出现,将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并通过有效的监督手段和信用机制,实现资金的快速流转。企业在金融市场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融资体系,比如调整资产负债率以及调整资本结构等。

(二)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

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中,融资者及投资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进行投资以及资产的赎回,这样做表面看来是对金融市场活性的支持和鼓励,但是从实际来看,会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比如不利于长期需求资金的企业进行发展,也不利于资产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多数企业及投资者都是抱着投机心理进行投资,而并不是真正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进行有效的行政约束和道德监督。

(三)企业运营资金管理的影响

企业提高资金的有效使用率,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加强资金流管理,是运营成本、现金流与应收账款等有效高速流转,继而压缩资金的使用周期。一些企业由于资金没有进行有效周转,在危急时刻没有进行合理融资,造成了企业的倒闭和被兼并。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在进行外贸出口的企业中,国外的需求下降导致企业的资金无法回笼;第二,国内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国际市场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较为明显,一方面是原料成本上涨,另一方面是影响了国外的商品销量。这种货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情况,会使出口企业的货物堆积,在没有资金注入的情况下,会导致企业的现金流断裂。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面对金融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公司应该树立新的财务管理理念。第一应该树立具有国际视野的财务管理理念。我国公司应该将自身融入到国际大金融环境中,从国际化的战略高度进行财务管理;第二是要强化金融风险理念,金融市场也是风险市场,因此公司在财务管理的同时,应强化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意识。

(二)拓宽企业财务管理内容

公司财务面对新形势需要制定新的管理方式和发展战略,在基本资金管理的前提下,成熟企业或是规模较大的企业还必须要有保险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汇率管理、债务管理等细化的金融管理措施,这样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体现出优势,比如应对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等利空消息,企业能够有效应对,在现金流出现危机时,能够有效调拨资金进行救急,在利率变动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调节生产规模和生产要素的投入。总之,财务管理的内容细化和范围拓宽,可以使企业有效规避风险,资金安全运行。

(三)改进企业财务管理方式

在新型金融市场形成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金融市场和自身的特点开发适合的金融产品以及衍生品,比如可以发行认股权证,也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股票的发行,这些都可以为公司筹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企业自身也要有一定的保证金或是预备资金,避免由于特殊原因导致的债务到期无法偿还。

三、A企业财务管理的案例分析

我国在2013年,金融机构的利率政策得以放宽,各金融机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行调节利率。这是为了搞活市场经济的举措,给一些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比如A企业所进行的是机械设备生意,年营业额可以达到50亿元人民币左右,付款企业的资金到账期一般为九个月左右,其中有六个月左右的时间资金在银行滞留。如果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则付款期可以压缩到一个月,这样就会有半年左右的时间进行金融操作,将沉淀资金利用起来,找准机会取得银行利差,加强企业的盈利水平。

篇12

关键词 消费金融市场 前景 研究

一、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与金融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金融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与时俱进,以求与世界发展接轨。消费金融市场的兴起与发展逐渐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由于消费金融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各方面都存在不足,需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完善,促进其进步。

二、消费金融概述

(一)消费金融的内涵

消费金融,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1]消费金融在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支持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金融服务方式目前在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均已得到广泛使用。消费金融公司具有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广受不同消费群体的欢迎。

(二)消费金融的表现形式

消费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消费金融公司。所谓的消费金融公司,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一般用途为个人消费贷款、信贷资产转让及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等。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这样一类新型金融机构,是促进中国经济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的需要。

三、消费金融市场的国内发展状况

(一)发展现状及问题

1.消费金融体系实力和信用都面临巨大的挑战。消费金融市场离不开金融机构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金融机构,必须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过硬的品牌。在市场优胜劣汰规律的支配下,那些专业从事消费金融的公司,往往实力和信用度都不高,很难与传统银行的个人信贷部门竞争。因此,在市场中留下的消费金融公司,大多是由传统银行设立,只不过是从这些传统银行原有的个人信贷部门独立出来而已,或者是引入了国外成熟的独立从事个人消费信贷的公司,所以没有独立性、缺乏个性。

2.消费习惯和消费思想影响了消费金融的发展。中国传统的消费习惯和量入为出的消费思想,决定了消费贷款的需求不足。同时,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发展的巨大经济压力,促使预防性储蓄的需要和行为逐渐产生。另外,借钱消费,这一消费观念对于传统中国消费思想影响下的人们来说很难被接受,所以,消费金融市场也会面临缺乏需求的挑战。

3.消费金融市场法律法规不健全。消费金融市场要想平稳、健全地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管理与规范。但目前相关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建设还不成熟,短期内也不能够完成。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无担保、无抵押消费贷款模式,在我国基本上没有实践过,因此缺乏相关的借款人违约处理、客户信用状况查询等体系和制度法规。所以,当前的试点基本上是摸索阶段,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短期内也较难有较大规模的发展。

4.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落后。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不对称信息会增加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并导致金融系统不得不提高贷款利率以降低损失,这样会引起逆向选择,借款人基本都是有信用问题的群体,最后消费金融公司的借贷市场变成了“柠檬市场”。而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短期内无法实现,因此,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将面临信用危机的挑战。

5.消费金融机构发展存在一定的不足。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消费金融机构的发展。对于传统的金融体系而言,很难有针对性地提供消费金融服务。不同的消费金融服务机构各有优劣。银行的风控能力强、资金成本低,以房贷、车贷及信用卡业务为主,劣势是体制僵化、时效差。消费金融公司与银行相比,面向客群不同,更灵活、高效。但总体来看,传统金融机构多以提供对公服务为主,在针对个人消费金融的运营上,无论从业务流程、风控技术上都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发展相对较落后。

6.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小。消费金融市场规模扩展进度缓慢,主要的制约因素是融资成本较高。当前,只有银行可以吸收公众存款,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来源主要是靠注册资本、资产证券化,但是都不能大规模推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发展前景

消费金融在国内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不成熟但是发展空间很大,发展前景看好。[2]伴随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超前消费意识的增强,负债消费、提前消费正形成趋势。随着居民消费信贷杠杆的提升,消费金融领域潜力很大。当前,最迫切需要的是提高国民的消费水平与消费能力,要通过减税让利等方式扶持与促进企业发展,同时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税收政策调节国民收入差距,让多数国民具有不断扩大消费的经济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出台更为严厉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将房价稳定在与国民普遍消费能力相适应的水平等;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水平,解除国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只有在国民消费水平与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敢于放心大胆地消费的情况下,再借助消费金融公司等贷款制度创新,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目的。同时,才能够实实在在的促进金融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

四、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策略

当前,消费金融市场的消费信贷需求者多数是收入水平不高的消费群体。这些消费信贷额度较小、时间短、不集中,此外,消费金融与商业信用联系很强。还有一点就是为消费金融市场提供服务的机构逐渐形成垄断趋势。这些消费金融发展的特殊性,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这对于消费金融的发展,消费产品的生产,消费金融市场政策、制度的制定具有重要作用。[3]在此发展前提下,要切实制定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的策略,促进其不断发展与成熟。

(一)增加消费金融市场需求

扩大内需,提高消费金融市场需求是扩大市场规模的必然要求。

1.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在现阶段具有必然性。由于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区、各企业的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必然会有所差别。我国现阶段在分配方式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原则。同时,由于每个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差异,也必然会造成收入上的差距。这种收入差距是合理的,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如果收入差距的悬殊,对于消费的需求就会产生限制,不利扩大消费市场的消费规模,还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扰乱社会的稳定秩序。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人们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更能够大胆消费,增强消费欲望。一般来说,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在建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社会共济模式,即由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为社会保障计划融资,而且这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改革趋势。社会保障是我国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人们生活安稳无忧,有更多的闲散资金用于消费,不仅提高了消费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更加刺激了消费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

3.注重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信贷市场已被忽略。但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多为空白,中国有8亿多农民,消费信贷在农村的广阔发展空间是显而易见的.经过社会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农民对消费信贷有迫切需求。因此,加大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能够为消费金融市场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4.树立新的消费观念。消费观念的形成和变革,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人们逐渐摒弃了自给自足等消极的传统消费观念,代之以量入为出、节约时间、注重消费效益、注重从消费中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由于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者开始注意同类产品在质量上的差异,并对创新的产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消费观念不仅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也直接影响人们的未来预期和未来消费。消费观念越超前,其在旅游、汽车、金融投资和进修等方面的比重就越大。

(二)提高消费金融服务水平

1.改革创新消费金融的产品。根据社会发展及人们发展需要的不同,要有针对性的开发创新消费金融产品,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对消费金融的产品要进行不断的规划与研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开发,提高生产能力。

2.做好消费金融服务工作。提高消费金融的服务意识,促使相关金融机构做好服务性工作,对于提高消费金融的服务水平是很重要的。要加强消费金融政策制度的宣传,树立品质形象,增加信誉度,不断根据消费需要创新服务理念,改革服务形式,提高人们的消费热情。

(三)建立健全消费金融制度与法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有效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消费金融制度与法规,有助于其规范化发展。根据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和发展依据,不仅能够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也能够切实促进消费金融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五、结语

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虽然目前发展还不成熟,但通过不断的探索与改革,相信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定会一片光明。

(作者单位为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参考文献

[1] 杨江,廖理,张金宝.消费金融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1(S1):5-29.

篇13

金融市场和财务会计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两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金融市场、财务会计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对会计准则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金融市场未来发展方向和金融市场对财务会计研究的意义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金融市场;财务会计;会计准则

资金融通需要以金融市场为依托,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大致分为股权市场、金融产品交易市场和其他市场三种类型。其中,股权市场主要指的是公开挂牌的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类;上世纪70年代末,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开始出现;其他市场主要是指场外交易市场、债务市场。从目前来看,国内学者对金融市场和财务会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级市场,但是只要是市场参与组合都会影响到会计准则。目前,金融市场对财务会计呈现出文中所述的五项变革,这些变革的窦唯金融市场与财务会计的的研究带来了新机会。

一、简述金融市场和财务会计的含义及关系

(一)金融市场与财务会计的含义

简单的说,金融市场就是资金融通。在该市场中,人们不仅可以进行有价证券和货币借贷等交易活动,而且还可以办理各种票据。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大致分为股权市场、金融产品交易市场和其他市场三种类型。其中,股权市场主要指的是公开挂牌的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类;上世纪70年代末,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开始出现;其他市场主要是指场外交易市场、债务市场,只要是市场参与组合都会影响到会计准则。财务会计所包含的领域非常广泛,审计、税务、会计信息系统、财务报告等用于内部管理的报告与分析都属于财务会计。不仅如此,有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会将财务会计的领域进行进一步扩大,这样一来,财务会计的涵盖范围便更加广泛。正因为如此,从而导致会计师的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主要是从狭义角度进行研究,从狭义上来说,财务会计是为了在外部金融市场使用而准备的会计信息。

(二)金融市场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

最初,金融市场与财务会计是两个不同的改变,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金融市场与财务会计之间所呈现出现的密切联系也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二者的联系是非常明显的。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只有在某种期望下,股权市场才会取得发展,而金融市场和财务会计之间正是这种关系。具体来说,在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系列会计准则被提出,但在内容方面,各个准则却大同小异,逐步呈现出同化的趋势。纵观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美国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美国管理者所制定的会计准则对国际会计准则有直接影像,并且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这一方面,作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伦敦也无法与美国相媲美。

二、会计准则的作用

在三类金融市场中,属股权市场的发展最为理想,在当前股权市场发展中,会计准则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因为会计准则能够有效解决严重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问题呢?企业业务状况、管理人员薪酬、努力程度以及企业投资机会等,内部人员要比外部人员了解的多得多,但是,为了维持或者是扩大企业的业务范围,作为内部人员来说,就必须要掌握更多的生产要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资本,而资本往往掌握在外部人员手中。大多数情况下,与内部人员相比,外部人员对公司投资机会的了解比较少,他们看不到内部人员的努力程度,也不了解他们的薪酬水平,但唯一能肯定的是,内部人员也有弱点,他们也会追求私利。正是因为内部人员存在这种心态,从而导致有些时候会在他们身上产生机会主义。对上述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作为外部人员,就会根据企业情况为其提供运营所需的资金,但资金的提供并不是无偿的,他们需要企业为其提供相应的补偿。这就说明,外部人员对于资金前景并没有足够的把握,在投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承担一定风险。

三、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研究

在确定财务会计准则中的作用将资本市场作为基础对财务会计进行研究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十多年。一般来说,从这一层面对财会会计进行研究,所研究的核心主要就是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关系,即通过会计信息变化而给资本市场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这里所说的会计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股票报酬率以及目标公司股价等。与权益法相比,投资的会计处理中用成本法计算的EPS预测的每股报酬率有多准确,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尽管很多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是乐观的,但从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上述内容所提到的作用仍是比较有限的。所以,该标准的基本观念是,不同的会计准则就像是不同的理论,可以通过评价它们预测某些有关事件的准确性来对其进行评估。

四、金融市场未来发展方向和金融市场对财务会计研究的意义分析

(一)金融市场全球化

目前,金融市场已经实现了全球化,但这并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积累、发展的过程,同时全球一体化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虽是如此,直到今天有一些国家才开始感受到全球一体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资金市场、货币发生动荡之后,金融市场的运作便被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监管力度也随之增加。但从专业人员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现状,市场摩擦表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而并非逐渐增加,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受到摩擦的影响,交易成本也会逐渐提高。此外,如果交易成本相对较高,那么势必会直接导致资本成本增加,这无疑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证券交易的角度来看,金融市场全球化这一现象并不完全是不利的,同样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它能够使其他中介结构更好的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

(二)市价法

不同人群对股票基本价值的期待值都是不同的,人们会根据自己已掌握会计信息对交易价格进行衡量并作出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以历史成本为假设的财务报告是不足以令人相信的,在现代财务准则规定下,各个公司都会对其会计信息进行披露,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们对不同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产生不同的解读,当然究竟应当披露哪些信息,不同公司也有着自己的看法,虽然信息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素,但是与以历史成本为假设的财务报告相比,以市价为基础的评估,信息更为客观,而且质量也要更高一些。

(三)持续性信息公开

持续性信息公开制度分为定期公开制度和不定期公开制度。要想确保会计信息具有绝对的客观性,那么必须确保信息公开的持续性。从投资者角度来说,对未来现实情况的知晓越早,对投资者就越有利,但是要想获取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这种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四)前瞻性信息公开

前瞻性信息公开与持续性信息公开是一样的,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它是必须的、重要的信息。目前已经有足够的研究证明,由于前瞻性信息能够直接将企业的发展前景体现出来,因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投资者。但是前瞻性信息到底应当怎样公开仍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前瞻性信息公开是大势所趋。

(五)风险管理和报告

股权市场是投资者从事预期收益的交易场所,而衍生工具市场则是反映收益变化的地方。我们知道,收益是变化无常的,导致收益变化无常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投资者对风险评估和其对待风险的态度常常不相称,这也为衍生工具市场的存在提供了前提。人们在经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和其他一些“对冲”基金的活动后对系统风险逐渐关注,关注度越来越高,关注范围也越来越广,但这对衍生工具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因为衍生工具作为管理汇率和利率的工具比基本市场更有成本效益,因而其发展前景也很乐观。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金融市场、财务会计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对会计准则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金融市场未来发展方向和金融市场对财务会计研究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简要阐述。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市场和财务会计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促使经济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在新时期的社会经济形势下,这种变革是有利的,不仅促进了财务会计的良性发展,而且也为金融市场和财务会计两者联系的研究提供了新机会、新挑战。

参考文献:

[1]孙国丽.浅谈商业金融实质与相关会计处理[J].商业文化月刊,2014(06).

[2]盖艳.浅谈金融会计的风险及对策[J].绿色财会,2011(12).

[3]柴颖.浅谈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对传统会计的影响[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7).

篇14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3日就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加息前景举行专题研讨会,多位曾在美联储供职的经济学家认为,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金融市场动荡和通胀低迷等因素影响,美联储在9月货币政策例会上启动加息的概率较低。

    前美联储副主席、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唐纳德·科恩当天在研讨会上说,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好转和就业市场稳步改善,美联储启动加息势在必行。但考虑到目前美国通胀水平较低,近期金融市场动荡和海外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有待评估,以及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加息的概率较低,他倾向于支持美联储在9月按兵不动。他个人预计美联储9月加息的概率为20%至50%。

    曾担任美联储主席耶伦特别顾问的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教授约恩·福斯特说,由于美国正接近就业市场收紧推动薪资加快上涨和整体通胀上升的临界点,美联储也逼近启动加息的关键时点。他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的会议上评估近期金融市场动荡是否反映全球经济前景发生根本性变化,以及会否对美国经济和通胀前景产生影响,并讨论美国就业市场是否将进一步改善。他预计美联储9月加息的概率略高于20%。

    前美联储资深经济学家、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约瑟夫·加尼翁认为,考虑到美国通胀已持续多年低于2%的目标,同时海外经济增长放缓和美元升值将进一步拖累美国出口和压低通胀,美联储应在9月继续观望全球经济形势的发展。他预计美联储9月加息的概率约为30%。

    专家认为,虽然美联储9月加息概率较低,但如果近期全球经济放缓和金融市场动荡未对美国经济增长前景产生重大影响,美联储年内启动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很高,12月加息的可能性最大。美联储今年还剩下9月、10月和12月三次货币政策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