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现代科技的重要性范文

现代科技的重要性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1-24 14:55: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现代科技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外科患者健康;抑郁情绪;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85-01

1 前言

外科患者健康护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身体状况的恢复以及心理状况的恢复。对外科患者进行治疗后身体状况恢复方法指导伤害,目的就在于尽可能避免由于治疗对外科患者身体状况造成的影响,降低焦虑抑郁情绪给治疗后并发症或者后遗症的影响减到最小,保证治疗的作用和外科患者的恢复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和安全的关注不断增加,健康观念的转变。在关注健康的时候,优质护理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要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发展,就必须重视现代医院管理和护士的培训。传统的模式由于规划不科学不全面存在一些弊端,因此,现代外科护理服务模式也就应运而生。作为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外科护理服务模式,着重强调提供优质服务,坚持人文关怀,重视病患健康,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关注医患关系,为推经整个病患护理学发展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2 外科患者心理与生理特殊性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2.1可能产生的问题

2.1.1神经性紧张

神经性紧张这个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手段。根据调查发现,神经性紧张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神经功能的障碍长期发展下来所导致的。长期的神经性紧张,会影响到有氧代谢,这样身体的机体代谢率也会受到影响而下 降。在神经性紧张的环境下,脑部的血管会产生收缩状态,这种血管收缩会造成动脉高压,从而引起各种其他疾病。在治疗这种心理疾病时,应该配合外科患者情况戒除烟酒、不断加强锻炼、合理使用药物、坚持长期的护理治疗,提高抵御能力,改善呼吸困难、供氧困难的情况,改善心肺脑的功能。根据有效数据显示,当外科患者坚持长期护理治疗,比不采用的患者生命质量和病情缓和情况都有明显提高,因此,护理治疗也是切实可行的手段。

2.1.2抑郁

由于每位外科患者抑郁症患者的症状、病因、性格、爱好、情感、处境不同,因此医生对护理的选择也不尽同。焦虑症的护理治疗,这部分人群主要是容易心慌等,使用聆听法和再造法相结合的手段,先用能够舒缓心灵的护理,帮助他们平复心情,再利用再造法,参与到护理的过程中,利用护理打击等,来控制自己内心和身体的节奏。

2.2问题产生原因

2.2.1患者自身因素

在病理治疗上,外科患者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建设对于病情的恢复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当药物等物理性治疗跟上脚步时,也要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建设。让外科患者敢于面对病症,直视自己的问题,配合医药治疗,树立信心,积极对抗。制定有效的护理辅助计划、丰富自己的生活、积极面对生活和病症。不依赖药物,吸氧等措施、收听护理,而是建立符合自己情况的个人健康恢复计划,按常规实施,保证身心健康。

2.2.2周围环境的因素

护理中做好病患的安抚工作,尽力鼓励其放松心情、避免心理压力对患者造成二次创伤。创造较好的休息环境,调整室温、湿度和光线,为其创造一个符合经历灾害事故后休息的环境,保证病人心境平和,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疼痛。对于疼痛剧烈者,可以给予一定的药物,帮助其缓和疼痛状况。近年来,由于护士护理服务质量不足、救援护理管理模式不科学等原因,在救援护理学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漏洞,因此,如何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民的需要,调整救援护理学管理模式,发挥其优势,是当前救援医学中发展护理学发展要关注的重要节点,在满足人民需求方面,显得尤为必要。

3 外科患者心理与生理特殊性的预防护理

3.1加强外科患者的知识教育

外科患者的知识教育是开展护理干预工作的重要对象,目前大多数外科患者有学习生育知识的愿望,却缺乏有效的引导。因此,外科护理作为重要的手段,与外科患者的生活也息息相关,应该加强健康、和谐、积极的氛围的营造,增加整个家庭对于学习分娩的知识的动力。通过相关的外科护理活动和宣传,加强外科患者以及其家庭对顺利分娩的认识。充分利用多种方式,例如:孕妇支持系、开展家庭式分娩等手段,对其进行生动有效的教学,有训练地进行活动设计,以提高外科患者对于自然分娩的参与性,增强教育实效性。

3.2治疗中做好外科患者心理建设

首先是要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在其术后,护理中做好外科患者的安抚工作,尽力鼓励其放松心情、避免心理压力对患者造成二次创伤。【6】神经性紧张这个问题,采用心理建设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手段。根据调查发现,神经性紧张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神经功能的障碍长期发展下来所导致的。长期的神经性紧张,会影响到有氧代谢,这样身体的机体代谢率也会受到影响而下降。根据有效数据显示,当坚持长期护理治疗,比不采用者生命质量和病情缓和情况都有明显提高,因此,是切实可行的手段。创造较好的休息环境,调整室温、湿度和光线,为其创造一个符合术后休息的环境,保证外科患者心境平和,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疼痛。对于疼痛剧烈者,可以给予一定的药物,帮助其缓和疼痛状况。

3.3治疗中调理外科患者健康身体

注意治疗中饮食健康。在外科患者的日常饮食的摄入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应该是蔬菜类的食物,从这些数据表明,在营养搭配中主要遵循的原则就是:食物的类别尽量的多样,这样就可以,满足人体需求的多种元素的补给;多吃蛋奶蔬菜;尽量改变膳食的顺序,用变换的模式来调节人体的内在;精细的粮食与粗粮混搭食用;荤与素的平衡原则。维生素虽然在人体需求中含量少,但是是不可缺少的,缺少维生素群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身体疾病,重视维生素的摄入最好的方式就选择具有丰富维生素的动物内脏、蛋类和乳类以及蔬菜水果。因为蛋白质是热人体的各个器官以及细胞所需要的必要物质,有了蛋白质的摄入能保证人体的新陈代谢以及身体机能更好的运作。因此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达到总热量的15%或稍高,或者以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多少克为标准计算每日蛋白质总摄入量。

4 外科患者心理与生理特殊性的护理

4.1加强治疗后适度运动

在治疗后,做好生活器官的护理工作,恢复健康。做好这项工作,主要是在治疗后早期,根据病情,在身体适应的情况下,治疗后在床上完成坐立,并适当的下床活动。这样舒展身体,可以促进身体系统的全面展开,可以有力于身体的循环畅通,在身体循环畅通的情况下,尿液等也可以比较轻松咳出。此外,可以积极开展腹式修养法,因为治疗会给外科患者来带病痛和伤口,按照平时的修养法,会造成伤口疼痛,并有可能会引发伤口开裂和发炎,采用腹式修养法,可减轻伤口疼痛,保证官生恢复顺畅,尿液咳出。

4.2抑制治疗后疼痛

疼痛治疗。治疗后切口疼痛,会造成外科患者身体状况,这就是要控制的重要因素,防止由于治疗后疼痛影响外科患者的生活器官,因此要重视治疗后疼痛。首先是要提高外科患者的心理素质,在其治疗后,护理中做好外科患者的安抚工作,尽力鼓励其放松心情、避免心理压力对外科患者造成二次创伤。创造较好的休息环境,调整室温、湿度和光线,为其创造一个符合治疗后休息的环境,保证外科患者心境平和,减轻外科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疼痛。对于疼痛剧烈者,可以给予一定的药物,帮助其缓和疼痛状况。

4.3重视食疗

在外科患者的日常饮食的摄入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应该是蔬菜类的食物,从这些数据表明,在营养搭配中主要遵循的原则就是:食物的类别尽量的多样,这样就可以,满足人体需求的多种元素的补给;多吃蛋奶蔬菜;尽量改变膳食的顺序,用变换的模式来调节人体的内在;精细的粮食与粗粮混搭食用;荤与素的平衡原则。 维生素虽然在人体需求中含量少,但是是不可缺少的,缺少维生素群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身体疾病,重视维生素的摄入最好的方式就选择具有丰富维生素的动物内脏、蛋类和乳类以及蔬菜水果。因为蛋白质是热人体的各个器官以及细胞所需要的必要物质,有了蛋白质的摄入能保证人体的新陈代谢以及身体机能更好的运作。

5 小结

由于病患护理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现代外科护理服务模式应运而生,这些模式结合病患护理的服务特点,结合了先进理论和临床实践。实现了医生、护士和病人间的良好互动,搭建起交流对话的平台,关注人的健康,倡导人文关怀,推动了护理专业实践发展。优质护理服务主要是根据外科患者的个性特点,从社上支持者、倡导者、协调者、管理者的角色出发,为病患开展精神文化方面的服务。如运用专业理念,运用专业技术,在病患中开展怀旧、人际调适类的小组活动;组织病患参加各种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胡小玲,人文服务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药管理杂志.2009,21(11) :32-33

[2] 刘兰珍,以人为本理念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5(05) :21-22

篇2

在钢琴作品教学过程之中,有些教师是把陶冶学生的情操放在首要地位,然而钢琴除了表达最真挚的情感之外,还有其他更为重要的作用,如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开阔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所以说不应该仅仅把会演奏钢琴放在首位,而应该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到更好的层次中来。传统钢琴教学中的往往把乐曲演奏的熟练程度作为衡量目标,其实不然,在乐曲中作曲家所要表现出来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音乐是表达情感的工具”,学生应该在演奏过程中迸发出情感的火花,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应该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加以改变,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并且可以适当修改教学评价体制,不让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练琴,而是以自身的全面发展、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作为标准。

传统钢琴教学应与现代教育技术应该有机结合,如上所述,传统钢琴实践教学存在了一定的问题,所以现代教育技术对钢琴实践教学的影响就应运而生。在现代钢琴教学中,可以将多媒体技术植入进来,对已有的多媒体设备进行革新,让老师使用信息观的讲授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感官神经,让学生很快的进入弹奏的学习状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多媒体的辅助课件也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试听感觉,对学生审美观念的促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等师范院校钢琴实践教学信息化应用的进程之中,首先应该对老师进行专业的培训,老师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实施者。目前在我国大部分老师只是掌握了多媒体技术,对于现代化现代技术了解欠佳,这就需要对我们的钢琴老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培训。同时也要加强计算机知识的训练,这样就可以提高钢琴教师在这方面的技能,并把信息技术整合在钢琴课堂的教学之中,学生们耳濡目染,也会在老师积极灵活的方法之中学习和弹奏钢琴。钢琴教师自身修养也体现在对钢琴理论学习的层面上,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把我钢琴教学的特点,制定合理有序的教学目标,从而根据合理的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努力练琴。

二、钢琴作品欣赏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作用

在现代教育技术和钢琴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熟悉钢琴教学在数据库或网络资源里的情况如何,并把学生的学习居于核心地位,有效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要把创新性的学习理念至于钢琴教学之中,合理安排钢琴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了探究的快乐。所以,钢琴教师要以学生的钢琴弹奏为基础,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为辅助工具,指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使钢琴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也已经延伸到了课外,钢琴教师也可以利用相关的教学软件来布置课后作业,这种学习方式也会加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高等师范院校中的钢琴实践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探究课题,本文通过对高等师范院校钢琴实践教学的现状、钢琴教学法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的论述,通过这几方面的论述可以看出,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对中小学校的老师,在音乐传播的进程中属于基石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要牢固的掌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享誉世界的钢琴名曲——《月光》钢琴曲,出自于法国印象派著名音乐家德彪西笔下,众所周知,贝多芬笔下也谱写了一首副标题也为《月光》的钢琴奏鸣曲,两首乐曲虽然有着同样的名字,但却折射出不一样的意境,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期的著名音乐家,他的作品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丰碑。然而作为印象派鼻祖的德彪西,在创作这首《月光》钢琴曲时却创造性的融入了音乐画面,仿佛让听众看到了一轮明月洒落在湖面,伴随着阵阵涟漪随风飘荡。我国宋朝著名诗人苏轼曾经这样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样的高度评价,同样适用于德彪西的这首《月光》钢琴曲。曲是流动的时空,画是凝固的顺景。德彪西放弃了浪漫主义时期歌唱性旋律作为主导的创作手法,而是以朦胧、梦幻的笔触为听众描绘了一幅描摹月色的经典之作。由此可见,音乐欣赏是吧音乐作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念,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得感受和鉴赏。

三、结语

篇3

关 键 词:创意 设计教育 艺术设计 理性思维

创意,或者说创造力,在今天的中国已经被提高到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了。从中央到地方,从个人到集团都在要求创意。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创意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也蕴育着巨大经济效益。

作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点已经从技能、技巧等具体知识的培训转到了对设计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创意思维的培养上。然而,目前我们的创意思维的培养却因为人们对于什么是创意以及怎样去创意的问题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存在着偏差而收效甚微。其问题在于:一方面,把创意当成天马行空似的玄想或灵感光临的被动等待,使创意变成了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神秘事;另一方面,让看似好的创意远离具体的设计课题而变成了为创意而创意的游戏。为了让这个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笔者认为,在现代设计比以前更加复杂和更综合的语境下,必须在艺术设计教育中重视科学理性思维。

因为,第一,创意应该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所谓的灵感突然爆发,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科学理性思维的培养是设计创意的内在要求。第二,现代艺术设计比以前更加复杂和更综合。这使艺术设计实践不仅是艺术创造行为,更是科学的,理性的抉择。科学理性思维也就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必然要求。下面,笔者就具体谈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科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一、创意是理性的选择结果

与大多数人的看法不同,笔者认为,创意不是灵感的突然爆发,而是理性的选择结果。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者索耶在他的著作《人类创新的科学》中写道:“灵感源于积累而非灵光乍现……实际上是将过去的观点全都推翻了。许多人认为创造性是一个人智慧的突然闪现,这种‘魔术般的’爆发是一种不同于我们日常思维的精神过程。但我们深入研究发现,当你展示你的创造性时,你使用的大脑部分与平时琢磨怎么绕过交通堵塞没什么两样。”①

今天我们把创意放到了一个非常绝对的地位。似乎只要有了创意就可以解决一切设计问题。但创意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有创意?似乎没有真正被思考。事实上,我们更多地只是从结果这一端来看创意,而忽略了创意其实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积累、选择和判断的过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创新思维是信息重组。创新思维是没有预成的规则的,它要突破思维定势,对巨大的信息流进行筛选,对各种信息的复杂关系做出判断,进行新的组合。可以说,“选择是灵感思维和创造性功能的灵魂。”②如今的设计也是一个科学的决策过程,像广告策划一样,设计是一个对课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理性判断、明智抉择的过程。创意就是在这些过程里通过积累、选择和判断产生的。策划大师叶茂中曾经说过,策划80%是靠腿,20%靠脑。

“提起创造性思维,人们往往会忽视逻辑思维,认为它的‘理性’与‘创意’格格不入。实际上,逻辑思维的分析、推论对设计的创意能否获得成功时常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通过逻辑思维中常用的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方法,艺术设计可以得到理性的指导,从而使创意具有独特的视角,挖掘潜在的市场需求,引起受众的共鸣。”③

创意既然是理性选择的结果,那么,在强调创意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科学理性思维的培养则必然是其内在要求了。

二、当代设计学科的新发展要求设计具备科学理性思维

当代设计学科的发展要求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要求设计师具备很高的科学理性思维能力,这是由以下几点决定的:

1.艺术设计的学科体系表明其多学科综合的特点

一般来说,艺术设计似乎更多着眼于艺术性的思维逻辑和形式美的创造。然而,现代设计已经变成了关系的设计、事理的设计和交互设计、从产品设计演变到服务设计。“艺术设计是艺术、技术和科学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性是它的本质特征。”④“……设计立即变成了一个比不久之前更为复杂和更加多学科的活动。”⑤

现代艺术设计学科体系的建构清楚地显示出现代艺术设计学已经是一个结构大、涉及面广、多学科关联互动的开放的学科体系。什么人因工程、知觉理论、消费心理、材料科学、传播学等。然而这些学科已经融入我们的设计教育,所以,我们也必须重视对科学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新统一

“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新统一”,曾经是包豪斯的宗旨。上世纪50年代末,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赫胥黎就意识到:“科学和艺术就是自然这块奖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用情感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另一面,则以思想的形式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⑥柳冠中先生关于设计学的“事理学”理论(将设计视为一门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体系,即为事理学),就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结合实践中认识的能力,从对‘物’的设计提升到对‘事’这个系统上——这是中国设计教育应思考的方法。”⑦

然而,在我国依然存在着艺术院校的设计与工科院校的设计的严格区别,一些大型企业的设计人员绝大多数来自工科院校,或许直到现在他们才开始意识到:“艺术院校的学生有着与工科院校学生不同的优势”。一方面,艺术设计的学科体系表明其多学科的综合性新特点;另一方面艺术与科学结合是必然趋势。所以,李砚祖先生说:“设计的当代成就和未来是由艺术与科学统合的程度而决定的。”⑧(转第39页)(接第59页)可见,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的思维模式必须予以改变,培养具备科学理性思维的设计人才是提高我们艺术设计水平的必由之路。虽然,理性的功能主义和国际风格被后现代设计所诟病,但是当代的艺术设计事实上却并没有也不可能抛弃理性思维。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之发端的包豪斯基础课程就开始了这样的思维。在由纳吉和阿尔贝斯所执行的基础课程中“采用感应的方式去设计,让学生去调查、探究和实验”⑨远不像我国当前设计教育基础课程所理解的仅仅是“三大构成”的简单的视觉形式的训练。

过去有些观点认为,艺术是形象思维,艺术设计也是形象思维,甚至开玩笑说学理工的人的脑子是方的,因为他们要求准确的数据,严密的论证,重视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机械的思维方式,与创造力不甚相关。现在看来是应该改变这样的错误认识的时候了。当代设计学科的发展要求设计师具备科学理性思维。

3.艺术设计的新领域正表现为艺术思维与科学理性思维的结合

正如上文所论述的一样,艺术设计不只为具体的设计课题提供形式解决方案。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在高科技条件下,艺术之美才得以彰显。不管是物质还是非物质设计,都不可能只依靠设计师直觉和灵感。就拿视觉传达来看,从任务确立到市场调查、信息摘取,从数据分析到设计表达等环节都必须是客观的、科学的、理性的。图形也不是随意生成的,而是“非常理性又不排斥感性的形,即是具有科学特征和语言特征的符号系统……图形符号的样式和表达方式不是由艺术感觉决定的。而是由信息本身和理性的规范决定的,这里不是不要艺术及感觉,而是这种艺术和感觉必须与科学和理性结合。”⑩如今,各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前沿探索无不是基于艺术的感觉与科学理性的结合。从产品的设计到服务的设计,从物质产品到人机界面,视觉传达的不仅是形式和色彩完美的图画,而是像地图一样合理科学的信息表达系统。室内设计和建筑方案也不是去研究如何画效果图,而是集中与灯光、空气、时间和几率的研究和表达。陶瓷设计研究在理论层次和技术层次上揭示瞬间与光亮……这些在以前都是科学技术的研究领域,而今天却是艺术设计必须面对的课题。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可以看出科学理性思维对于现代设计的必要性。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要培养出真正有创意的设计人才就应该改变旧有的观念,把科学理性思维纳入到艺术设计思维之中。只有具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解决创意能力的问题。现代艺术设计必须是理性的、科学的创意设计。

注释:

①[EB/OL].ks.cn.yahoo.com/question/1306102205965.html. 2007-06-12/ 2007-09-25.

②陈明.灵感和直觉心理现象的协同论阐释[J].甘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P96—98.

③凌继尧.艺术设计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P232—233.

④同上P20.

⑤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3.

⑥詹姆斯·W·麦卡里斯特.美与科学革命[M].李为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0.

⑦柳冠中.走中国当代工业设计之路[J].北京:装饰,2005.1.P006—009.

篇4

文物鉴定作为文物学的核心架构,对文物收藏与文物保护等工作的开展起到直接影响。基于科学技术的全面普及化,文物鉴定工作也尝试融入高科技技术手段,用以提升文物鉴定的可信度、公信力以及准确性。针对此,本文重点分析三个部分,即第一部分为文物鉴定概念及方法,第二部分为现代科技在文物鉴定中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为现代科技在文物鉴定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现代科技;文物鉴定;应用

文物鉴定是指以科学方法的辅助运用,结合分析辨识等手段,对文物年代和真伪、价值、用途与质地实施鉴定。而现代科技文物鉴定涉及真伪识别和年代判定两个层面。尤其在年代判定中,作为文物考古断代的核心手段,对其历史文化解析起到关键作用;真伪识别中现代科技可有效降低其难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鉴定效果。

一、对文物鉴定的分析

(一)概念

文物鉴定作为文物研究的重点工作,以科学技术的方式,实现对文物真伪、价值与年代的鉴别。例如:在可移动、不可移动文物鉴定工作中,其中可移动文物以藏品、流散文物为主,如陶瓷与珐琅器等;不可移动文物则为文物史迹,如石窟寺、古墓葬与石刻等。在出土文物鉴定中,以“断代”作为鉴定目标;传世、流散文物鉴定,则以真伪辨别为宗旨。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衍生,在文物鉴定工作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依据目的差异,以个人收藏为核心的文物鉴定,是以真伪辨别为核心确定其经济利益;而文物保护机构通过其真伪与年代的判断,便于文物保护、展览与档案建立等工作的开展,如研究所和博物馆等。

(二)鉴定方法

关于文物鉴定涉及传统方法、现代科技两种方法。首先,传统方法。即为“眼学”,通过对文物形态、内涵规律的判断,实现文物鉴定工作。经人类不断探索总结,针对传统方法中的文物鉴定,包含同类物比较、综合因素分析两种。前者是文物鉴定的基本手段,要求标准器物已确认真伪,且与待鉴定文物为同类属性,结合文物花纹、颜色与质地对比的方式,辨别二者的差异点或共同点,以此确定文物鉴定的最终结果。后者将文物特点作为鉴定基准,结合文献查阅与文物鉴定规律,对其进行综合判断。其次,现代科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文物鉴定工作,是以科学技术为辅助,通过对文物工艺与质地科学分析,切实文物鉴定的目标。相较于传统方法而言,现代科技具有可靠性、准确性的特点,适用于各类文物鉴定工作。

二、现代科技在文物鉴定中的重要性

传统鉴定将专家的考古资料予以整合,并将其作为理论依据,结合实践印证的方式,寻找文物规律。因此,传统鉴定是人类智慧与经验的结晶,但却存在相应的局限,其原因在于:文物鉴定是主观意识与行为的展现,鉴定者因经验积累度、知识结构的差异,使其在文物鉴定中易产生抵牾现象。为规避该类现象的发生,文物管理部门通过鉴定委员会的设立和成员奇数的组建,若发生文物鉴定分歧,则需采用投票表决,确定文物最终的鉴定结果。但是,现代科技可有效打破传统鉴定限制,依据科学且合理的鉴定原则,结合客观、全面分析的层面,保证文物鉴定结果的真实性。现代科技具备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鉴定优势,如文物断代工作中,现代科技鉴定涉及考古地磁断代、铀系断代、放射性碳素断代、树木年轮断代与热释光断代等技术手段,结合相关仪器的辅助运用,依据待鉴定文物的量表对比,使其在无主观因素的制约下,更具可信价值。总之,现代科技在进行文物鉴定中,以重复对比、无伤与无损鉴定的方式明确文物真伪与断代等各项工作。

三、现代科技在文物鉴定中的具体应用

现阶段,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文物真伪鉴定工作,相对普遍化,如成分分析、工艺鉴别、特征判定等,其在分析人类历史演变、文化遗物中占据决定性优势。总之,针对现代科技在文物鉴定中的具体应用,可表述为以下几点:

(一)微观文物特性,提升传统鉴定精准度

电子、超景深视频显微技术,可在文物鉴定中对其微观部分予以放大(几十倍~上万倍),便于对文物构造的清晰展现,其能够弥补肉眼鉴定、传统显微镜鉴定所带来的局限,即以超高分辨率、图像实时保存的方式,对文物予以鉴定,促进其精准度的提升。例如:陶瓷胎釉、纹饰与烧结工艺;青铜器铭文纹饰、铸造工艺和锻造特点;书画印章、墨迹以及纸张等纹路;丝质品纺织工艺等。上述内容作为文物微观特征,具有独有性特点,虽然造假者能够在文物外在形态中达到以假乱真的仿制效果,但却无法对其微观特征予以仿造,这也是赝品“形似无神”特征的体现。譬如:古罗马、古希腊大理石雕刻并非肉眼缩减白色,而是彩色。

(二)取样少、无损鉴定

现代科技在文物鉴定中的广泛应用,关键在于其自身取样少、无损鉴定的优势。例如:光谱分析法以灵敏度高与分析快的特点,可针对微量元素(约为百万分之几)予以鉴定,多数在陶瓷与金属等文物鉴定中得以运用,其取样量仅为3~7毫克。X荧光分析法文物鉴定深度仅为几微米,可通过表面浅层分析的方式,破坏度相对较低,如瓷釉元素成分的鉴定,无需化学制样与取样等手段,方可实现文物鉴定工作。

(三)多元化文物鉴定

多元化文物鉴定,即为单一现代科技可用于诸多文物鉴定,相同文物适用于多种鉴定方法。例如:X射线成像可通过对文物加工工艺的检测,结合对比分析的手段,对其真伪进行判定,如青铜器锈蚀处铭文纹饰、修补痕迹等。而在针对相同文物鉴定工作中,可选用交叉鉴定。譬如:早期陶瓷,作为人工制品的典型代表,若要精准分析其制作地点是否相同,则可选用光谱分析法和电子探针显微法、电子显微镜法与X射线分析法等多元化现代科技鉴定手段,对其微量元素予以组分分析,并实现陶瓷产地的探讨。

(四)真伪、年代合并鉴定,达至最佳鉴定效果

骨化石含量测年法,通过对骨化石年代的判断,实现其真伪鉴别。例如:轰动一时的英国“Piltdown”造假案。于1900年,CharlesDawson于英国南部(Sussex旧石器早期遗址坑)发现人头盖骨和似猿牙齿、下颌骨等,声称已掌握人类、猿类“缺环”。随后,英国政府将其命名为“Piltdown人”,并在教科书中得以快速传播。直至20世纪中期,英国博物馆对人头盖骨、牙齿与下颌骨实施F(氟)、U(铀)、N(氮)元素含量进行鉴定,该结果显示,三者骨骼隶属于不同年代,且无相关属性,即人头盖骨距今仅为600余年,而下颌骨则来源于猩猩,属于科技嫁接产物,造假者为体现骨骼的共存性与年代性,对其施以重铬酸钾处理。该造假案的揭示,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在文物鉴定中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技术逐渐成熟,促使各类APP软件立足于人类生活的多方领域。如现代科技在文物鉴定中的运用,即通过文物资源的整合,为其鉴定工作添砖加瓦,促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文物,并善待文物。除此,现代科技作为传统经验、计算机技术的全面融合,能够在艺术品鱼龙混杂的今天,以督导的作用,促进了人类审美境界和品位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宋晖.现代显微技术在纸质文物鉴定与修复中应用[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5,27(2):52-57.

[2]刘芳.古瓷鉴定中的传统目鉴方法的运用[J].神州旬刊,2016(5):22-22.

[3]岳峰.略谈高科技时代中的文物艺术品鉴定[J].文物天地,2015(10):90-93.

[4]王晓静.现代科技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文物世界,2014(6):56-58.

篇5

【关键词】现代科技信息;高校;传统声乐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209-01

一、前言

声乐教学是一项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特点的课程,也是直接与表演对象发生联系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当前高校声乐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教学模式仍坚持传统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且不利于学生对声乐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而现代科技信息凭借自身开放性、内容丰富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校传统声乐教学中,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加强现代科技信息对高校传统声乐教学影响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二、传统声乐教学现状

当前,大部分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课堂,普遍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日渐凸显弊端。首先,传统声乐教学模式课堂效率偏低,延长了人才培养周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声乐人才的脱颖而出,使得音乐教育步伐迟缓。其次,声乐课作为一门音乐专业学生必修及辅修课程,对学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因此,声乐教师在课堂中要扬长避短,在短时期内培养出优秀的声乐人才。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新型技术,其主要是指将计算机、电信技术作为基础,对声音、图像等传感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及处理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在具体使用中,表现出高效、便捷性等特点,受到各领域广泛关注,其与高校声乐教学进行全面、系统整合,是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声乐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现代科技信息对高校传统声乐教学的影响分析

(一)丰富声乐教学内容,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声乐课堂氛围。声乐教师一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不能够完全详细的讲解课堂内容,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是有限的。基于此种情况,课前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声乐教师结合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将知识及其相关资料整合到一起,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制作一些内容丰富、且多样化的课件教学,将课堂的声乐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如视频的播放能够给予学生视听刺激,增强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深化学生对声乐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利用微信、QQ等交流平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能够为学生解疑,并发送相关的声乐专业知识,教师在突破传统声乐教学模式时空限制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1]将现代科技信息与高校传统声乐教学有机整合,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声乐教学氛围。

(二)辅助声乐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练声环节的学习兴趣。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声乐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练声环节在声乐教学中极其重要,由于练声环节相枯燥,学生不能真正认识到练声的重要性。[2]所以,声乐教师可以利用软件制作成练声曲伴奏,提升整个练声环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声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练声的重要性。

(三)延伸声乐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演唱能力。声乐教学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课后知识的学习和延伸也同样重要。为了方便课后教师的指导,师生可以建立微信平台,将自己的音乐实践活动及时上传至微信中,与教师和同学共同分享学习成果,且方便教师与同学给予评价,以不断提高学生演唱能力。同时,学生通过电脑欣赏音乐名家作品,汲取音乐处理技能,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演唱方式,在提升学生素养及对声音鉴赏能力的同时,还能够调整和优化学生演唱方法,提高学生演唱水平及声乐作品处理能力。

(四)增强学生对“好声音”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声音准确地评价。传统声乐教学中,学生对于声音的概念来自于教师单向讲述和示范,个别学生对声音概念的理解过于片面、且抽象。而利用现代科技信息中的录音技术将学生声音收录其中,并播放给学生倾听,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声音有明确的认知,找到问题所在,声乐教师再将正确的声音效果展示给学生,调整、加强学生正确的歌唱状态,有利于学生准确的判断正确的声音,从而促进声乐专业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专业水准。

综上所述,面对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势,高校传统声乐教学与现代科技信息的有机整合成为声乐教学革新的必然趋势。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声乐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声乐学习兴趣,并采取多样化方式,实现实时沟通和交流,逐渐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声乐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声乐专业化水平,从而促进高校声乐教与学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慧秋,张玉春.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艺术教育,2015,(01):117.

[2]邓集勋.浅谈声乐教学中的现代科技介入[J].北方音乐,2015,(01):121.

[3]刘宁.浅析高校声乐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4,(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