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网络媒体建设范文

网络媒体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23 14:53: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网络媒体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网络媒体建设

篇1

21世纪已经进入网络和大数据时代,网络的飞速发展迅速地占据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大部分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媒体化”的社会,以互联网和手机为基础兴起的网络媒体和随身媒体等新媒体手段使得当今社会处于一个媒介高度饱和的状态,“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CCTV”几乎成为现实。尤其是微博和微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比如,郭美美事件、“到保定来看海”及“吃一盒老酸奶等于吃掉了一只破皮鞋”事件和影响都体现了微博作为新媒体手段的“实时和海量”特征;再者就是微信当中的一些微商铺也正在改变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将农产品搬上网络,放到微信中去宣传和经营正在慢慢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而这种时代所表现出来的趋势也必然会影响农村的发展,尤其是会重新定义农村文化的发展形式和内容。因此,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依靠网络媒体传播已经是无法扭转的历史趋势。但是,当下中国农村文化建设普遍落后于城市,这其中也一定的历史原因,但是现实所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支撑缺乏,形式陈旧,单一,无法满足现代文化发展和信息传播的要求。因此,建设新的文化发展形式,提高农村文化设施的科技含量对于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得农民对提高农村文化设施科技含量的要求日益强烈。

2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是广大农村改变发展思维,接受、认同和使用网络媒体并积极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文化环境和基础

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于发展网络媒体来说是巨大的阻碍。新的发展手段没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作为支撑很难发挥作用。中国广大农村总体上落后于城市,历史上形成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仍然存在,尤其是文化发展方面表现尤为明显。而且由于广大农村文化建设不发达,导致广大农村不具备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和基础。农民的思维陈旧、落后,对新生事物接受速度慢,认可时间长,导致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遇阻,其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明显与时代脱节,跟不上网络时代的发展速度和要求,从而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农民自身的进步。当今时代,信息化、网络化和媒体化高度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海量的信息的产生、传播,这些信息正是时展和中国农村发展所必须的要素。而为适应这种时代的要求除了要有新型的传播方式外,现代化的文化环境也是必须的。因此,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打造较为雄厚的文化基础和现代良好的文化环境,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是中国广大农村适应信息化、网络化和媒体化时代和建设新型的文化发展形式的必然要求。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升、农民发展思维进一步现代化,这些都是适应时代和运用网络媒体传播的前提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的必备要素。

3二者统一于中国“三农”现代化的进程中

篇2

网编是网络媒体建设者

网络媒体是由网络硬件及其所承载的内容信息组成的。网络上的内容和信息是一个网站的灵魂,它直接反映着网站的水平,也决定着网站的生存与发展。而网站内容信息的设计和建设的任务恰好是由网络编辑人员来完成的,网络编辑是网络媒体的设计师和建设者。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技术因素固然重要,但决定网络媒体成败的关键因素,主要还是内容,因此,网络编辑的重要性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和传统媒体编辑一样,网络编辑时常也被人误解,或遭以偏见。比如,有人认为网络编辑就是“复制加粘贴”的工作,是简单的“搬运工”劳动,是不知疲倦的“小蚂蚁”等等。事实上,网络编辑不仅是技术平台的运用者、操作者,也是信息的人文价值的开掘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编辑不但是新媒体时代的“把关人”,更是一位思想者。

网编遭遇职业发展尴尬

中国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最直接的结果是:导致网络编辑人才短缺,需求大增,有供不应求的趋势,特别是对优秀的、精英的网络编辑人才需求更大。据统计目前中国网络编辑从业人员有600多万人。未来几年内,网络编辑需求将呈上升趋势,总增长量将超过26%,比其他各类职位的平均增长量还要高。

作为网络媒体的设计者和建设者的网络编辑,一方面人才短缺,另一方面又遭遇了职业发展的一些尴尬,主要表现有:

一是职业化标准建设步伐缓慢。2005年以前,我们缺乏对网络编辑进行国家层面的职业化规范和培训,也缺乏对网络编辑工作实施统一的国家层面的标准化。面对迅速发展的网络媒体,直到2005年3月24日,才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公示的第三批10个新职业名单中,将网络编辑员列入国家职业大典,同时,颁布了《网络编辑员国家职业标准》,并推出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将获得《专业技术水平认证证书》,作为从业资质。2006年11月网络编辑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正式在全国开展统一考试。

二是职业门槛意识有待强化。虽然国家推出了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考试,但是在网络媒体业界似乎还没有形成职业门槛的意识,而政府又因各种因素暂时还不可能作出这样的硬性规定。这种职业门槛意识的淡薄,直接影响我国网络媒体以及整个新媒体发展的质量和品位。其结果是造成一种非常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网站要得到更多更好的编辑人才,另一方面又难以找到,甚至不知在哪里寻找。

篇3

19日,来自中央部委、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代表,部分省报网站的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200余人共聚一堂,重温和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交流经验,展望未来,纵论舆论引导新格局和新兴媒体建设。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迅速,截至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3.16亿,中文网站387万多个,并以翻倍的速度持续增长。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渠道大大拓宽,群众意见表达空前活跃,网络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重点新闻网站和党报网站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吴恒权在致辞中说,过去的一年,人民日报社实行机构与职能的调整,将逐步形成报纸、网络和手机媒体三个层次的新闻报道新格局,让人民网在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在发言中指出,重点新闻网站要充分认识到肩负的使命,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全面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建设,进一步巩固提高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中发挥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同时,蔡名照提出“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网络传播规律”、“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和“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五大措施阐述舆论阵地、舆论传播力、竞争力、影响力、新兴媒体的创新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

人民网总裁何加正认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媒体,在舆论宣传领域已经初步完成了从配角到主角的转换,成为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网络媒体必须相应地承担起主流媒体应该承担的责任”。

据了解,一年来,人民网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发展,效果显著。一是发挥优势,利用红色资源,将为党和政府服务与为广大网民服务有机结合;二是加强策划,完善组织机制、方法措施,舆论引导效果明显提升;三是积极主动,抓好报网互动和融合深化,舆论引导新格局进程明显加快;四是以新技术新应用为引领,推动人民网事业向更广阔领域发展;五是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网络广告、电子出版、无线增值、网络服务,实现经营收入的历史性突破。

关于网络舆论引导,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和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分别就媒体联动构建舆论新环境和网络议政、问政平台的搭建阐述了舆论引导的途径。胡正荣说,传统媒体拥有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和权威优势,新媒体则有多样性、广泛性和互动性的优势,将两者以合理的机制联动和融合起来,会建构一个全新的舆论环境。闵大洪提出主流网络媒体作为引导舆论的主阵地,应为广大网民提供议政的平台,为党政各级领导开设―个网络问政的平台。经营发展是第一要务

据《2009: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统计,2008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为4200亿元,网络媒体产值为400亿元,约占10%,但包括重点新闻网站、党报网站在内的网络媒体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从发展现状来看,重点新闻网站和党报网站跟一些商业网站相比,存在资金、技术和互联网经验积累不足等先天劣势。

蔡名照在发言中明确提出,重点新闻网站应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适应3G技术推广,加强技术研发,拓展手机媒体服务等新业务,抢占移动互联网市场。加快推进转企改制,吸纳国有战略投资者,增强发展活力。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吴恒权说:“2008年,人民网实现了访问量和收入双丰收。”据了解,人民日报社编委会提出“加强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这三家‘人’字头中央媒体的主体地位”的战略目标,将原来几千平米的工厂用地划拨人民网,目前新增1700平米的改扩建工程已完工,有新建的机房、远程视频访谈室和大演播室等。2008年末,人民网在东京成立了日本株式会社,成为第一个走出国门、实现本土化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2009年初,人民网与《证券时报》合资成立人民在线公司,已出版发行内部刊物《网络舆情》,舆情监测、人民数据库等项目也顺利升级。

包括党报网站和重点新闻网站在内的网络媒体发展、经营模式是业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清华大学教授崔保国说:“网络媒体和其他的媒体一样,商业模式的原理、核心目标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吸纳用户访问量,第二是增加用户黏性,第三是深度挖掘用户价值,所以网络媒体必须有吸引用户和流量的内容。”他认为,重点新闻网站和党报网站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网站内容一定打破党报编排的思维定式,按照网络媒体的思维方式去办,整合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并整合“富媒体”概念;网站的经营一定要走出报业经营的窠臼,注重客户市场感知力;党报网站定位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坚持主流化、大众化,坚持高品位;用网络思维办网站,实行市场化机制,坚守竞争原则,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包括团队持股和投资多元化,并推行资本运作。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张东明认为党报网站等网络媒体的科学发展必须创新盈利模式,按照宣传规律、新闻规律、互联网规律和市场规律发展壮大党报网络事业。总结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发展网络媒体的实践,他认为,党报网站不应照搬传统的报纸“二次售卖”理论,而应该借鉴商业网站的多元化盈利模式,创新“二次售卖”理论;在市场开拓和盈利模式方面,既要推进内容销售、合作建设党政网站、网络广告、活动收入以及开发手机报、手机网站等业务,又要创新思维探索新的盈利模式;进行运营模式创新,通过发挥传统媒体在内容制作上的专业能力,逐步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的“全媒体传播”;同时必须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借鉴商业网站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营销理念,加以创新和运用,建立符合互联网发展规律的分配激励机制,比如推行团队持股或全员持股。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进一步融合

随着3G的推广和普及,电脑屏、电视屏和手机屏“三屏合一”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新兴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同样不可逆转。依托权威传统媒体而生的网络媒体,又该怎样发挥母体资源优势,实现自身与母体真正联动与融合?

据吴恒权介绍,自2008年以来,《人民日报》的报网互动和融合也进入新的探索和实践,探讨报网融合的思路和办法,从原来互相转载、推荐向共同策划、同步实施、后期深化、延长链条等方向全面转变。吴恒权说:“前不久,人民日报社启动了机构与职能的调整,组建新闻协调部,成立地方分社,建设公共稿库,这些举措都将从体制机制上推动人民网作为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融合。”

何加正也在发言中指出,人民网以新技术新应用为引领,以改造提升技术设施为基础,以网络电视、手机媒体两个新领域为重点,加大全面推广新技术新应用的步伐。据了解,人民网目前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和3G手机视听节目内容服务许可证。

篇4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信息系统;构造;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6-0217-02

21世纪是个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一个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多媒体的普遍使用,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好像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应用着网络,这是一种可以迅速发展的综合性极强的电子信息技术,人们用它来学习、来生活、来工作、来娱乐等,几乎我们的世界已经离不开多媒体网络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刻地。

1 多媒体网络信息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网络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网络、播放器、显示设备、服务器等,它需要把服务器中的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送给播放器,再由播放器搭配上声音、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发给音视频文件的播放设备,这个文件是需要接受音视频输入形式的,这样就形成了将服务器里的所有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发送到终端的一个链路,那就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实现广告的,既可以节省人工的费用,而且还可以使得信息效果达到安全、精准、快速,在竞争激烈的快节奏的现实社会中要求通过网络管理、信息这一趋势已经基本形成了。

2 多媒体网络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多媒体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以网络服务为主要方式,来向读者提供各种多媒体类型的文献。在电子图书馆和网络教学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在电子图书馆中建立了规模很大的多媒体阅览室,可以供读者们随便的阅读资料、浏览网页、查找电子文献和多媒体文献的功能,即方便又快捷。可以让你身处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你想要找到的资料,它不分国界、不分时间和地点,在网络教学中和网上图书馆中都是很好的传播学习交流的工具。而在网络教学中,老师利用多媒体网络可以为学生们播放录像教材或是播放多媒体的课件,甚至有些学生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去学校的话,还可以在家里通过远程视频,会有教师通过视频的实时播放来进行一对一的教学,这样就使教授和学习都变得更灵活、更方便,学生们更有兴趣来学习,老师教授的课程也更方便,只需要在电脑上点击你感兴趣的东西就可以播放出来,从而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它需要较大的文献量,需要快速的处理和较高的带宽系统子网是要根据用户的不同的需求来对网络上的节点进行不同的划分,将功能相同的或相似的节点划分在同一子网,针对不同的子网设置不同的网络权限,从而保证客户的需求,也确保了网络的安全。而对网络服务器的要求是要以多媒体的文献载体和格式的不同各自配备,分别承担不同的载体多媒体文献的存储。所以服务器的存储空间要大,绝对的可靠,扩展性要高,方便人们管理。而传统的方式就比较麻烦,所有的资料刻在了光盘里,需要借阅才可以看到,而这种方式是将所有多媒体文献资料都输送到服务器中去,这样就可以保证多媒体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读者直接点播就可以阅读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做到了很多用户可以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阅读同一种文献资料,极大的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投入,给人们提供了更好地服务效果。而多媒体网络教学信息系统,它可以传送上百个高质量的多媒体内容到网络用户机上,用户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播放存储在多媒体服务器中的多媒体资料和课件视频等,可以适应任何网络的阻截,以保证播放的质量,这是需要带有控制的流技术,是要求服务器是高品质的要有影视回放或是启动延时能力的功能的。

多媒体网络信息系统的建成,使图书馆在校园网上可以很好的与外界交流信息,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更多的网络信息资源。它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利用书架藏书的结构,增加了藏书的数量和种类,也为图书馆提供了及时、全面的高质量的文献信息,并且现在的读者只要在校园网上或是多媒体阅览室中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完成中外文文献的检索工作量,在这以前是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的,并且多媒体检测的信息更加全面,并且我们可以随时下载、打印出来,这就给阅读者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献资料在多媒体图书馆的使用率,随着网络文献的增加与多媒体的普遍使用,网上图书馆的读者日渐增加,每天查找资源网站的读者人数都超过了期刊阅读的人数,随着多媒体文献建设的发展,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和校园网的用户也在不断增加,文献的利用率也有了极其明显的提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个,是黑板式教学,老师上课要在黑板上写很多东西,老师备课的资料也只能是读给学生们听,学生们拿笔记,致使老师讲的东西很有限,但是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就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很多的方便,老师可以把备课的资料以电子版的形式,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播放给学生们看,还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视频、图片等,方便了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能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并且这些课件中的有用信息,学生们不用再动笔一字一字的记,可以存在拷下来存在自己的电脑里,方便了学生们的复习。无论是电子图书馆还是多媒体教学,都是应用多媒体网络信息系统,都在很大的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

3结论

多媒体网络信息系统的用途如此广泛,它给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好处,阅读者们可以随时随地地查阅资料进行学习,随时利用网络信息系统的资源,不仅可以给读者们带来丰富的文献资料的查阅、学习,也增加了多媒体图书馆中的图书量,完善了图书馆的服务,改进了图书馆的服务手段,为传统图书馆的手工借阅的限制、麻烦和书刊资料的不足进行了弥补,并且可以掌握到第一时间更新的文献资料,受到了人们的极大的认同。

参考文献

[1]王杰英,李欣欣.多媒体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J].情报科学,2001(9).

[2]唐斌.简介多媒体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J].时代情报,2003(6).

篇5

关键词: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15-02

电大教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能够有效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与工作能力。电大的远程开放式教学方法依托于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对资源的管理效果提出了较高要求。为提高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效果,解决当前阶段部分电大的网络教学资源管理存在的资源建设和管理问题,本文对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究其有效管理措施。

一、电大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及管理现状

广播电大在教学形式上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院校存在显著差异,电大采用远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依赖于国家各级电视广播大学与其他关联性大学的分校共同联成的远程教学系统,通过计算机的通信网络或卫星电视等信息化科技手段进行教学。该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自主性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的教室教学环境,学员可以通过网络在变动的环境中进行日常学习活动。

电大的远程开放式教学方式是信息时代的发展成果之一,对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提出了一定层次的要求。基于此,媒体网络教学设施被引入到电大的教学课堂中,并且经过一段时期的教学实践,形成和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起步时间较晚,应用技术水平较低,导致部分电大缺乏媒体网络教学的实践经验。在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大量涌入的形势下,电大的资源管理过程出现了部分问题,主要包括:首先,媒体网络教学所依托的软硬件设施缺乏专业的检查与维护,硬件设施的落后与软件环境的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正常使用;其次,资源数量较多,内容过于繁琐,且管理方式混乱,缺乏规范统一的分类检索标准,导致院校资源不能体现院校优势以及学科专业性;最后,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环节的设置缺乏科学性,模块安排缺乏分工的合理性,导致管理效率低。为提升电大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管理的效果,下文对其教学资源管理的措施进行分析。

二、电大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及管理措施

(一)重视软硬件设施维护,改善资源管理环境

远程开放式教学设施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硬件设备主要有电子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室和卫星电视接收设备,软件环境主要包括文字教材、音像教材、CAI课件以及计算机的网络环境等。软硬件设施是电大远程教学资源的载体,在媒体网络资源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远程课堂提供稳定常态的教学环境,提高远程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各级电大院校应重视对软硬件设施的维护,改善资源管理环境。

由于硬件设备的工作特点,其检查和维护以设备运行状态和零部件的工作情况为主要对象,首先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设备检修技术人员定期对媒体网络教学的硬件设施进行维护,并完善设备报修和反馈制度,便于技术人员及时处理报修和损坏的机器设备,保证教学资源的正常使用。其次,电大的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利用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质量保障服务,为学校的硬件设施办理保修业务,在保修期内保证设备可以进行返厂检修或原件更换,保证机器的检修质量。软件环境的维护工作以软件应用的和网络环境的监测和维护为主要项目,首先,学校对资源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其软件管理和网络维护技能;其次,将日常维护工作落到实处,例如在网络媒体教学平台、IP课件的演示平台以及网络教室交流平台的建设中重视各环节的建成指标,同时注重校园局域网的改造和升级,避免因网络故障造成资源共享阻塞。

(二)强化教学资源选择,体现电大学科导向

广播电大积累的媒体网络的教学资源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各级广播电视学校的网络课程资源、课程教学文字和视频实录、教师的教案整理资料,以及多媒体资源素材库。电大的媒体网络教学资源整合了远程教学系统中各参与单位的共享数据,目的在于为全体学员提供质量可靠、学习性强的教育资源,因此在对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应以不同院系的学科特点为导向。在资源整合中体现学科导向,可以以院校的教学优势项目或资源涉及的学科内容为分类标准。

对媒体网络资源数据库进行针对性的整合,可以根据院校的教学优势为基础,例如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其优势专业包括粮食工程、食品营养和检测、旅游管理、生物制药科技等,因此在进行媒体网络教学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可以强化优势专业的资源引进和整合归纳,对涉及食品安全、粮食种植技术、生物医药、旅游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资源重点管理,为优势专业实现跨越性发展提供有力的教学资源支撑。其次,以资源设计的学科内容为导向,即在电大的媒体网络教学资源数据库中,根据资源的教育内容差异,对所有资源信息进行统一、规范的整合,电大教学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包括计算机学、土木工程学、经济学、汉语言文学等,同时,各学科下属的不同方向的专业,通过对资源进行细致分类,为学员提供针对性强、参考性高的教育资源。

(三)规范资源管理过程,健全资源管理机制

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涉及到教学工作的各个部门,需要设立完善的、具有高度联系性的板块和环节,以保证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资源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源内容整理的统一、规范,以及数据整合、修改、导入和导出等环节的有机运作。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机制,可以通过健全机制中各模块和环节的工作方式。

首先,制定统一、开放、规范的数据整理模式,根据资源内容的差异,对数量庞大的媒体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编码,并添加索引功能,例如对不同媒介载体的教学资源以视频、录音、文字等形式进行分类,对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以计算机学、经济学等方式进行分类,并提取资源内容的关键词,提高可搜索性,从而推进资源数据在网络教学数据库中的管理成效,减少数据报错情况的发生。其次,将整体机制分割为不同功能的模块,各模块分别对资源建设过程的不同方面进行作业,达到联合管理的效果,提高机制的完善程度,例如设置安全模块,负责对媒体网络的运行环境进行监测和维护,设置用户模块,为资源共享用户提供资源搜索、上传、下载等功能服务,同时对用户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设置系统模块,以及时应对系统故障情况。通过各模块和环节的建立,不断提高资源管理机制的完善性。

三、结语

广播电视大学使用现代化的远程教学方式,为社会人员群体和在职人员群体提供动态的学习条件。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建设可以有效帮助电大实现此类半脱产式和业余式教学课堂,为全体劳动者提供再接受教育的客观条件,提高自身劳动素质。在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对软硬件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对资源内容进行针对性整合、对管理机制进行补充建设,通过不断积累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经验,有力促进电大教育取得更好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华.试论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今日中国论坛,2013,31(17):200.

[2]王凤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18(09):162-163.

[3]叶珊.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资源运用情况的分析与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0(04):26-27,77.

篇6

关 键 词:海报设计课程 网络媒体时代 建构

一、网络媒体时代的海报设计

海报设计又称为招贴设计,属于大众传媒体系,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中,商业海报有着悠长的历史并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海报设计的设计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在越来越渗入人们生活的网络信息传播媒体影响下,传统海报的局限性越发明显,这使其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的地位逐渐衰落。不过这一存在了千年的广告形式并没有消亡,新的媒体也让海报设计有了复生的机会。

人们常把网络媒体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但就其实质来看,这个“第四媒体”早已超出了以往所有传统媒体仅仅是对社会公众进行开放性传播的大众传播媒体范畴。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系张允若教授在全国第七次传播学会议上提出网络媒体也同时兼具了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媒体的作用,事实上已为人类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它是相对于现实世界而存在的人类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

传统商业在信息化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借助于网络媒体平台形成了网商,所谓的网商是指利用Internet互联网作为企业或个人商业经营平台,进行采购、销售、企业产品展示信息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并以此作为主要经营手段的企业。

近年来,从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的网商发展指数等相关指数调研报告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网商与主流社会经济系统的融合进一步扩大并呈现加速跨越的态势。主流社会经济系统中融入了大量的网商及网商产业阶层群体,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经济加速融合,传统企业加速电子商务使得电子商务产业阶层和生态体系大幅扩大。电子商务占重要比重的信息时代商业模式正在加速形成。

商业模式向互联网平台的转变也使得商家需要将更多的营销资源转移到网络媒体,基于网络媒体的平面设计需求呈现出迅速放大的趋势。更多的网商出于销售目的的需要在网络媒体平台上进行产品或服务的宣传,这使得海报以网页文件的形式出现。在这里笔者将这样以网络媒体为信息传播平台,以图形、图像、文字、色彩、声音、动画等广告元素,结合网络媒体的特征进行产品、服务或观念的新的海报形式称为网络媒体海报。这是在新媒体条件下动态的更加富有感染力的,乃至受众可以参与其中的海报设计让我们领略到视觉传达设计由平面化、静态化向动态性、多媒体性、交互性的综合方向转变的过程。其对于设计及其教育的影响必然是深远的。

二、高职平面设计专业的海报设计课程现状与改革

浙江省作为电子商务发展大省,在2012年1季度的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网商指数榜中得分为仅次于首位广东78.38分的67.92分,高过全国平均值30.50分的一倍余。网商的快速发展也对相关的艺术设计人员的需求产生了强劲的需求,最近2年来我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与就业于网商类企业的人数始终都保持在百分之20左右。

电子商务企业需要对网店的海报进行定期设计与维护,而以往的海报设计课还停留于传统印刷媒体相关的教学内容上。传统模块化的以科目内容分类的教学模式又使得网络媒体相关的设计知识与技能的讲授只限于网页设计课程,由于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师专攻方向等原因,课中无法深入讲授交叉课目的内容。这使得学生学到的网站设计知识与技能和需要整合的海报设计等其他科目的知识无法马上融汇应用。于是乎学生会感觉到所学与所需产生了不对称,笔者认为这样课程之间联系的人为割裂所造成了知识的碎片化倾向会因高职学生普遍较弱的知识自我消化与重构能力而强化,从而使得学生对于网络媒体下的设计缺少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影响了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部分高职院校对海报课程进行了改革,主要的方向是删减原有的海报内容,转而开设专门的新媒体设计课程。这些适应地域与时代经济特点进行的改革,一方面有利于解决企业需求与学生能力之间的矛盾。从更宽广的视野看这也是解决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同质化明显,缺少特色弊病的途径。

但同时我们的社会还处于新旧媒体交替和并存的时代,海报作为一种适用范围广泛的广告形式将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同时存在于传统的印刷媒体与新兴的互联网数字媒体领域。笔者因此认为在这样的改革尝试中删减过时的教学内容、大幅度地增加新媒体设计的内容是势在必行的,而原有的教学内容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是有保留的实际价值的。

三、新媒体在海报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思路

1)课程目标

课程的理念与目标决定了课程的内涵和方向,是课程乃至专业确立特色提升品质的原点。改革课程的中心目标旨在推动网络媒体下的海报设计课程革新,培养适应电商时展需要的设计从业者。尝试以大课程的视角,通过对交叉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内容,情境化、项目化的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设计的观念,并掌握相应的方法与技能。

2)课程内容

海报设计本来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结合了图形设计、字体设计、印刷、软件技术、营销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内容,新媒体的体入使得海报设计课程所要整合的知识内容大大提高,课程既需要flash、dreamweaver、cooledit、After Effects等动画、网页、声音、视频编辑相关软件的支持;也需要网页设计、新媒体设计等学科知识的支撑。这需要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合理再配置,大幅增加应用较多的新媒体设计内容,适度地删减现今使用较少的知识内容。

3)课程实施

长久以来艺术设计的各个科目都以单独课程的形式相对独立的存在着,各科目的教师独立完成自己的课程教学,学生也很自然的独立看待各科目的知识内容,这造成学科知识缺少整体融合,呈现碎片化的趋势。这也是造成学生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岗位时往往用不上或者用不好的重要原因。综合性的课程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但是对于以往由单个教师掌控的课堂来说是很难实现的,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结合课堂实施的革新。

基于这样的教学目的笔者尝试在教学中以大课堂、宽视野的原则以项目化、实验性的教学内容配合多导师的形式进行教学。大课程与宽视野指的是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单一的海报设计课程知识,尝试将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入教学。以期改变过去独立课程造成的知识碎片化倾向,使高职学生更好的贯通所学知识层。

近年来高职院校普遍推广的专业课双导师制度提供给了可行的思路,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请相关电商企业中的一线资深设计师进入课堂,另一方面将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师引入课堂,形成多导师的教学形式。

同时运用实际课题与虚拟课题相结合的项目教学法进行情景式教学。联系实际的课题设计并不意味着一味的模拟商业化设计。作为新兴的媒体形式,不论是行业本身还是从事教学的教师和学习角色的学生对于其特性的了解都是不全面的。这使得新的海报设计课程会融入更多探索性、实验性的因素。

本文的实验性涵盖着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层的实验性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对于单纯的教师理论授课,学生按部就班地在电脑面前死做设计而言。设计的教与学应该严格按照设计企业的流程来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对相关信息的积累;中期的整合分析吃透主题,通过合适的创作方式,如头脑风暴(Brain Storming)进行创意突破;后期以一定的输出规范进行符合业界要求的设计。第二层的实验性指的是学生在设计中要改变以培养商业化设计从业者为口号下单纯的传授学生模式化设计与制作能力的模式。设计的特质注定只有同时具有富个人色彩与实用性两部分特点才能够达到应有的效益预期。而在我国中小型设计公司占多数,很多设计公司的设计部门人数较少,往往要求设计师具有综合设计的能力,而不会把设计与制作岗位单独分开。

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摆脱了僵化的约定成俗的商业设计模式,而更倾向于艺术创作,这样的方式会使学生的作业初看起来缺少一些实用性,但是却更有生气。这可以培养学生活跃而有生机的设计思维意识,这是学生应该在专业学习的三年中首先掌握的。许多的设计理论知识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过时,只有设计思维方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好的思维方式可以指导学生在毕业后不断学习,迅速适应设计工作的需要。

4)课程评价

课程的评价形式对于课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导向作用。笔者认为在新的海报设计课程评价中可以采用模糊等级制与多导师评价结合的形式进行。

在现有的教育方式中由于我们对于分值评测的依赖程度,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被单一的分值所表示,这使得所有的可以或不可以被数值衡量的能力都被一些定量化的数据表示了。而这样的定量化数据被我们过量的使用了,因为从表面上看这些数据是这么的精确,当我们看到数据时就会下意识的假设这些数字能客观的表现学生的全面情况。但实际上不论这些数字看起来有多么精确,在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衡量方面的有效性都是非常有限的。

分值式的评价方式会让艺术设计课程这类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为主,以个体创造为主要形式的没有标准答案的特质的课程的评价出现困难。过度的使用分值评测是导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被忽视并被阻碍的根本原因,它会在根本上影响美术教育对创造力的发展。模糊式的等级评分制反而在艺术设计课程中更具有合理性。

同时多导师的教学模式也能够很自然的导入由多导师打分的评价方式,以比较综合的打分方式给学生较为全面、合理的评价。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媒体时代对海报设计课的课程内容提出了多元化、综合化的新要求。适应这样的变化要求教师不只是授课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以综合而全面的眼光来看待课程改革并对课程从内容到实施、评价等各个步骤进行探索,打破科目间的知识壁垒,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的实践动手能力。

基金项目: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院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二级子项目《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开发,项目标号20203A

参考资料

[1] 王受之. 世界平面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 Robert J.Sternberg , Louise Spear.Swerling 赵海燕 译. 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 Graeme Turner 许静 译. 普通人与媒体—民众化转向[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交互特性 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283-01

1、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原则

1.1 易操作性原则

在设计、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一是操作步骤不要太繁琐,课件的使用不需要太多的预备知识,最好都以可执行文件的形式存在,使学生既可以在网上直接浏览,也可以下载使用。二是操作界面不要太复杂,操作按钮要清晰易见,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不能让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应付如何操作上。

1.2 形象化原则

在进行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时,应想办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灵活运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的刺激,促进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

1.3 模块化原则

从总的方面讲,在制作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要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统筹计划,整体考虑。但在具体制作时,则要分步、分块实施,也就是把每个教学科目分解成数个模块进行设计、制作,然后再连成一个整体。对课件进行模块化设计,在维护时可以直接对某一需要改动的模块进行修改,从而能够有效降低课件不断更新所带来的麻烦。在制作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一方面要减小课件体积,对课件的容量加以规定,使每一个课件都不超过规定的大小;另一方面,对较大的课件可以分割成若干小的模块,分别制作并建立链接,以此减小课件的体积。

1.4 网络化原则

各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不能仅仅局限于独立使用和完成某一单一的任务,而是要连成一个整体,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络,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空间。

2、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优化设计

2.1 分析学生特征,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课件设计。

分析学生特征就是要运用适当的方法来确定学生关于当前概念的原有认识结构和原有认识能力,并将它们描述出来,作为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以便使制作出来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更有针对性。

多媒体课件设计只有注重对学习者的研究才能有的放矢,课件的设计思想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因而课件的教学设计要特别注意对学习者的—般特性进行分析,掌握学习者在各个阶段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从各方面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其次,应当根据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组织教学内容,过于困难的内容都不易被学习者所理解和接受。只有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才能使多媒体教学朝着最优化的方向进行。

2.2 确定教学目标,建立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精心设计脚本。

在设计脚本时,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必须考虑三个因素,即教学内容,教学特征和岗位需求,在教学内容确定后,进一步根据学科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许多知识点,把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不同的层次。确定课件的内容结构、表现形式及教学顺序。必须分析课件的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把课件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知识单元,每个知识单元又包含若干个知识点,找出各个知识点,知识单元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方式。不同的联系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教学结构,不同的教学结构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策略。

其次,编写文字脚本。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形成有序的课件框架。再次,编写制作脚本。制作脚本是在吃透文字脚本的基础上进行的。编制中,应针对教学需要,根据多媒体的表现特点,综合编排图片、影像、声音等素材。制作脚本是课件制作的基础,制作脚本编写完成后,整个课件的形状基本上就出来了。因此,对制作脚本的编写必须认真细致,考虑全面。

2.3 合理选择与设计媒体信息,进行开发。

在具体开发中,第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软件。选择何种工具软件,将直接影响到制作课件的质量,因此应根据课件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加以正确选择。常用的软件有多媒体编辑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字处理软件等。第二,要精选设计素材。一个课件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各种素材的质量和丰富程度,这就要求掌握大量课件设计素材。第三,要抓好制作合成。制作合成是将脚本变成课件、使教学思想付诸行动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任务是根据脚本的要求和意图设计教学过程,将各种多媒体素材编辑起来,制作成符合教学目的、便于学生学习、掌握的CAI课件。

2.4 注重形成性练习的设计,形成互动式交流。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对学生进行考核,从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起到强化,矫正的作用。形成性练习可以设计成问题提问的形式。可以有三种方式,即提问方式,应答方式和反馈方式。提问方式用于是非题,选择题或填空题;应答方式要求一题一答,适当给予提示,对应笞结果判断应与评分结合;反馈方式对学生的应答给予反馈评价,根据不用的情况分别做出“指出错误”,“要求重答”,“给出答案”,和“辅导提示”,等不同形式的反馈。

反馈使教育传播过程成为双向交流系统,使教育者了解到信息的传递结果,并对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做出评价,对自身的教学做出针对性的改进,以不断增进教育传播效果。教育者应重视并善用反馈,有效地控制教育传播活动,使之朝着最优化的方向运行。

篇8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建设对策

21世纪又被称之为信息化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是高校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各高校的主、客观情况不一,致使在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建设水平上参差不齐。基于此,笔者就当前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做以下分析与论述:

1.建设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的现实意义

1.1 传统实验室的局限性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试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实操能力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实验室环境下,是一种单一的试验模式,缺乏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及其技术支持。因此给学生试验操作过程、试验结果的保存等诸多环节带来了不便,体现出其局限性。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的推动下,使得高等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建立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就成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多媒体网络实验室表现出的优势

从已有的研究及实践情况来看,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建设,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多数高校中,构建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已成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手段。这是由于,一方面很多课程都需要通过实验室来开展教学;另一方面,多媒体网络实验室是检验理论知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方面体现出巨大优势。因此,在多媒体网络实验室,为师生的交流提供了一个交互平台。为教学对象提供了一个形象、直观的教学模式,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学生存在疑点问题,可以及时地提出,教师(实验师)也能通过及时的回答,来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实验教学效果大大地提升。

2.当前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学校对硬件设施投入方面的重视程度,在建成以后管理方面的规范与否,以及实验室队伍的整体水平,都将直接影响着多媒体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建设成效及效益的发挥。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在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主要凸显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的欠缺

多媒体网络实验室是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但是当前多数高校在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方面存在不足的现象。因此,当设备出现故障之后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和处理,要等到厂家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售后维修,久而久之,导致多媒体网络实验室无法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对实验师队伍建设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往往在硬件设施方面有了投入,却没有配备相应水平的的技术人员。

2.2 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

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是一方面,而对其进行科学、严格的管理也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重要方面。从校方角度来说,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的人员去操作使用,而且应对非专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必要的培训,使其规范操作。而从学生角度来说,在实验过程中更是要严格对其进行管理,防止给设备的造成故障和带来损坏的现象。尽管高校一般会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但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出现问题的情况仍时有发生,这与管理不严或制度执行不力有着必然的联系。

2.3 实验室管理部门职能划分不够明确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多数高校存在着对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管理部门职能划分不明的情况,有的高校甚至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这就导致在对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维护难,出现问题无法及时解决等现象。在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值班人员或实验师可以会作下记录,但后期的设备维修问题可能迟迟得不到解决。

2.4 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上的有限性

多媒体网络实验室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保障。但是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不断扩大。因而使得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建设步伐跟不上学生扩招规模的速度。这种情况较为普遍,很多高校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设备落后,实验环境恶化,因此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及教学效果就无法得到保障了。

3.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思路

3.1 科学规划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建设思路

在建设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的过程中,高校应有明确的建设思路和规划。比如可以根据不同专业来建设多媒体实验室,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实验教学内容的的差异,来对实验室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以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其次,在配置计算机及相关硬件设备过程中,应对系统软件和教学软件方面有作出详细的配置要求;在此基础上利用组网技术合理组件实验室局域网。并且这种安排方式,不仅有利于为实验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而且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避免资金浪费问题。

3.2 着重对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功能的开发

对于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应具备的功能,应广泛征集和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结合现有技术条件下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发展趋势,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条件,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网络系统体系。可以在系统中应构建不同的模块功能。如网络资料库模块的功能主要是用于显示学习内容,包括教材目录、章节、文本和视频及相关超级链接等;素材处理模块功能主要用于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工、储存、更新等;制作模块功能主要用于文本、图片的录入扫描、动画的制作、音频视频的录入等;课件开发模块功能主要包括课件模板、课件向导、多媒体课件合成等功能,教师据此可以编写适合自己风格的课件。课程讨论及在线答疑模块功能可以用来模拟传统课堂教学的各个主要教学环节,它具有课程讨论功能、教师答疑功能、以及在线测试等功能。

3.3 完善网络多媒体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从前文分析中,可以知道对网络多媒体实验室的管理维护和建设是同等重要。由于影响到网络多媒体实验室管理的因素很多,因此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完善其管理,主要是从两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一是要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有了制度的保障,就需要严格执行,责任到人才会有执行力;二是要搞好网络多媒体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工作。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各种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就有必要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进行“充电”和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与技能水平。

3.4 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实验室师资队伍

高校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算机实验室师资队伍的水平。因此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离不开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开发。从实验室教学的特点来看,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实验室教师是具有专项技能的特殊群体。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十分熟悉教学器材的运用与维护,是教师行业中不能缺少的一批重要专业人才。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实验教师这支坚强有力的教育团队,在薪资待遇方面、职称级别方面做到公平,让这个团队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这只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多媒体实验室建设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需要高校加强认识,积极推进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建设。要从资金投入方面提供保障,并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严格规范管理,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来使多媒体网络实验室获得理想的建设效益。

参考文献

[1]Dunja M.Text-Learning and Intelligent Agents,1998.

[2]于九红,鲁军.多媒体网络应用计算机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01).

篇9

Abstrac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working condition, analyses the significance of multimedia network courseware in teaching, studies the basis of networking multimedia courseware system design, analyzes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design of networking multimedia courseware, and draws a conclusion.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课件;教学设计

Key words: multimedia;network courseware;teach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235-02

0 引言

多媒体网络课件是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媒体教学课件,与其他多媒体教学课件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表现特定教学内容以及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多媒体网络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从而将图形、文字以及动画和声音等集为一体的一种表现形式。网络课件教学方式,以其非凡的表现力,跨越时空的能力,为现代教学开创了新的方式。本人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简单探讨了网络化多媒体课件系统教学设计的有关问题。

1 多媒体网络课件在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1.1 可以创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唯一的知识信息的传播者和示范者,而现代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网络教学中,学生占据主动地位,教师学生互动互助,可以全面地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1.2 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极大地减少了教学难度 网络教学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学生可以直接运用网络工具查找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从真实、动感的视频画面中,学生可以看到理论的产生、发展和运用,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课件的显著优势在于,它可以将事态的变化过程动态的呈现出来,比单纯的语言表述更加清晰、更加直观,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牢记。传统黑板教学需要老师写大量板书,浪费时间,网络课件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只要制作完成, 就可以上传资源。

2 网络化多媒体课件系统设计的依据

2.1 对学习环境的理解 针对学习环境,有多种不同的看法。简单而言,学习环境就是我们开展学习活动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其中的情况是指学习活动的起点和某一时刻的状态;条件是指学习活动得以进行的保证。另一个理解是,学习环境就是支持学习活动进程的过程中与学习活动展开形成动态的依存关系。如:学习者在确立新的学习起点或遇见困难时,学习环境将伴随这种变化而产生某种动态相应从而继续对学习者保持有效的支持。因此,创设学习环境是在动态的学习活动中进行的,而传设学习环境的教学或学习系统则是以“学”为中心的系统。

2.2 以学为中心设计教学的理论基础 保证教学质量是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有计划的设计教学,其中设计教学和学习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我们顺利有效开展学习的基础条件。目前,我们大家熟知的两大学习理论是认知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基于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基于信息加工论和加涅教学设计理论,强调通过教学分析和学习者分析而设计教学时间并呈现其教学设计,而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创设学习的外部条件从而对内部学习条件形成激发和支持。因此,这是以“教”为主的教学环境设计。

2.3 支持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互动与交流 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不仅可以创设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同时还能帮助学习者实现一些异步和实时的学习活动和交流机会。

3 网络化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方法

3.1 对支持自主学习的基本观点 综上所述,我们提到的网络化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够创设出支持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而且还能有效保证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因此,对网络化课件系统的最基本的一项要求就是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学习要求,同时这也充分说明了在网络化课件系统中,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这样以来,不仅可以对学习者的自我规划、决定、组织和调整进行支持,还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具有的指导作用。学习者要想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网络化课件系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此系统必须提供自主与非自主相结合的多元化策略。此外,课件系统还需要具备这样的功能,即无论学习者自身学习情况如何,但是必须要确保学习者应该掌握的知识。这种教学策略不仅包括学习者具有最大控制权的测量,还包括传统式的教学模式以及学习者自身能够对学习和管理策略进行灵活的控制。

3.2 使课件系统适应学习者多样性的一种方法 在自主学习中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是:①如何解决学习者多样性和问题情境多样化的问题,即如何针对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问题情境。②如何在遵循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能够允许学习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自己的认知来组织学习途径。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方法供参考:①不同的学习者,其自身的学习经验和认知策略也不同,这也就是学习者的多样性应该考虑的问题。②不同的问题情境设计,主要可以从问题角度、类型、观点以及问题领域等几个因素来考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运用到相同的知识点或者概念、原理等,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以不同。这样问题情境多样化应该考虑的问题。③让一些学习目标成为引发学习进展的指向和引导学习者思维的导航标,使得学习评价不仅仅依赖外在的目标达成,学习者才能在宽松的约束下自我决定和选择学习路径,并按照自己认知的路线全方位以及多角度的寻找问题的解决。

3.3 选用教学策略模式的一种方法 目前,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运用支持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有支架式、建模式以及认知学徒式等多种模式。传统的有指导型、接受型以及探索研究型等多种教学模式。网络化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者多样性,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模式。

3.4 支持自主学习的网络化多媒体课件系统的教学设计过程

3.4.1 学习内容的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学习内容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对学习内容和知识进行分类、分解和类型定义。首先可以把学习的内容进行模块划分,然后针对不同的模块内容再进行分解,分成良构和非良构两部分。良构的内容要设定预期的学习目标,对于非良构内容,可由学习者自己生成学习目标。

3.4.2 教学策略的设计 明确了学习内容之后,就需要选择和设计教学策略模式。上述中也提到过,教学策略模式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者多样性的特点来选择。选择教学策略模式、设定好学习目标,然后指导学习路径。

3.4.3 问题情境的设计 问题情境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策略的需要来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也是多样化的,比如:疑问、项目、课题或分歧等。针对这些问题,学习者可以对其进行解答或者阐明问题,完成项目和课题、解决分歧等。

3.4.4 学习资源的设计 学习资源主要是指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比如:课本上的内容、网络资源、录像和电脑软件等。学习资源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学习者的使用是否方便,然后再进行搜集、筛选、分类、整理。

3.4.5 认知工具的设计 认知工具是指帮助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信息处理软件,大家常用的几个软件有电子表格、搜索引擎、专家系统等。

3.4.6 互动与协作交流设计 互动与协作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教师与学习者之间进行的交流、讨论或者指导。

参考文献:

[1]魏红彬,肖黎.对网络课件开发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室;网络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多媒体教学在高校的应用已经普及,多媒体教室的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是对多媒体教室管理的诸多问题。早期建成的多媒体教室多为独立状态,没有联网,无法实现大规模的集中控制与管理,通常只能用于满足日常展示型多媒体教学(此类以下称为独立式多媒体教室),随着计算机病毒的层出不穷,故障率始终居高不下,在早期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凭借管理人员的现场维护尚能及时解决诸多问题,当高校多媒体教室过百后,现有的管理人员就无法个个教室都能够及时现场维护,必须采用网络控制的方式集中管理多媒体教室。

1 现有独立式多媒体教室存在的问题

1.1 计算机病毒泛滥

由于独立式多媒体教室不能连接网络,多媒体教室内的计算机始终处于单机状态,杀毒软件无法及时更新,造成现有多媒体教室内计算机病毒泛滥,各类还原卡故障频发。

1.2 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

独立式多媒体教室内所有设备的开关控制因无法联网,全部要依靠教师手动进行关闭,专业课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相对较差,对设备的使用与保养欠缺常识,经常会直接断电,一走了之,造成多媒体设备故障频发。如投影机灯泡炸裂,计算机硬盘坏道等。

1.3 工作人员疲于奔波

独立式多媒体教室一旦出现故障,许多任课教师对故障原因及表现描述不清,直接电话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只有及时赶到现场解决,许多情况下,都是一些教师只要仔细查看就能解决的问题,例如找不到计算机、投影开关(会告诉工作人员计算机或投影机无法开机),计算机CMOS掉电屏幕提示要按下F1按键即可启动等,当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时,教师已经解决问题,正常上课了。当工作人员返回时,其他教室的故障报修电话又会打来,工作人员通常是忙于教室值班室之间来回奔波。

1.4 多媒体教室使用缺乏监督

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申请繁琐,多头管理,一方面给多媒体教室的使用造成混乱,严重影响多媒体教室其他正常活动的开展,影响旁边教室教师的上课,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多媒体设备的损耗,大大缩短了多媒体教室设备的寿命。

2 网络化多媒体教室的优势

随着嵌入式网络中央控制系统的迅速发展,目前高校的多媒体教室都已经步入了网络化管理时代,新型的网络型中央控制单元全面整合网络各种网络资源,形成了先进的网络化多媒体教学环境:管理人员可以在控制室直接通过中央控制单元远程控制投影机、功放、话筒、计算机、电动屏幕、DVD等设备,网络化的中央控制系统,实现了资源共享、音视频传输和相互监控,以及远程集中监控与管理功能,极大提高了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效率。在建设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一下功能设计:

2.1 网络结构的规划

多媒体教室网络结构的规划设计是网络化多媒体教室建设的基础,其结构设计必须要考虑到日后的扩容和平滑升级,考虑到日后需要对远程教室端的各种控制功能,网络必须要能够支持大量的音视多媒体信息的流畅传输,实现对教室端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等。因此,在网络布线时,楼间通常采用光纤,楼内采用双绞线;在网络设置方面,教室PC采用内部IP,动态分配自动绑定。网络化教学环境中建立多媒体教室专用的Web服务器、FTP服务器、音视服务器等来对内对外信息服务教学,采用NAT(网络地址转换)和基于NAT的防火墙技术。防火墙可以保护网络资源免受病毒、黑客的入侵和未经授权的访问。在服务器上配置DNS和DHCP服务器,每个中控专用网上的计算机只要做简单的设置就能自动接入校园网了,同时还能让网外的计算机直接访问内部网的特定计算机,使网络环境既能独立在多媒体教室中控专网上运行获取专网中的教学资源,又能充分共享校园网和互联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并为多媒体教学环境提供高效安全的运行保证。

2.2 多媒体教室主要设备及功能设计

网络化多媒体教室的主要设备配置包括多功能网络中央控制单元、多媒体计算机、功放、音箱、监控探头、网络对讲器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网络中央控制单元的选型与配置。

2.2.1 网络中控单元

网络中央控制单元一般会采用嵌入式DSP处理技术,实现网络化管理教室端设备,包括视、音频信号的多路切换、屏幕的升降、计算机的自启动与关闭、音量控制,其他设备电源的控制等,同时可以实现数字化资源共享、与控制室的网络对讲、网络视音频的传输监控以及远程集中监控与管理功能,能够最大限度解决工作人员奔波于教室间的问题,提高设备管理效率。

2.2.2 教室端操控设计

在教室端的操控以越简单越好,教师在到达任课教室后,多媒体设备根据预先导入中控系统的课表,自动开启,或者教师通过校园一卡通插卡开启。在教室端,教师可以控制与操作的部分只有插卡口与计算机的鼠标和键盘,无需进行其他任何操作。这样可以保证教师操作的最简化,保证多媒体教学的正常进行。

2.2.3 控制室总控功能的设计

为了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各个教室的设备运行情况,在总控室要能够通过监控实时监控设备运转状况,包括远程投影机开/关、计算机开/关、信号源切换、电动幕升/降,对所选定的多间教室设备进行批处理,同时通过每间教室内网络对讲设备与任课教师能够及时沟通。

另一方面,要能够通过网络对所有教室内的计算机进行远程控制,包括屏幕监控及鼠标键盘功能锁定,远程修改硬盘保护参数,网络拷贝,网络系统安装等,这是解决教师机系统故障的有效手段。

3 网络化多媒体教室管理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网络化多媒体教室功能设计特点,将多媒体教室管理的目标设定为三个层次:⑴设备管理;⑵服务管理;⑶多媒体教学管理。由此,网络化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3.1 网络化设备管理与网络化管理服务监督

网络化的多媒体设备不同于独立式多媒体教室管理,无需管理人员在挨个教室进行检查,因此,在网络化环境下,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人员应制定规范的监督管理政策,领导层通过网络每周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工作人员每天通过网络对存在故障的教室及时维护,建立健全多媒体教室管理网上保修与监督平台。

3.2 网络化培训

要加强对网络化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与管理的技术培训,包括工作人员与任课教师的培训。技术人员要对多媒体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升其专业技术服务水平,独立解决设备及计算机软件常见问题。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技术服务流程,组织编写多媒体教室使用培训教材,通过网络向任课教师推送,对新任教师进行培训,引导教师正确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3.3 加强多媒体教室网络化教学管理

网络化的多媒体教室管理有利有弊,比如教室设备自动开关的控制要需要依赖教学课表,当出现临时借用与调课的情况就需要人工干预,因此,要进一步设计优化系统功能,不能全部依赖网络管理系统,要安排专人值班以灵活保障正常的教学。

4 结语

网络化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技术是高校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能够缓解不断师资力量不足,而且实现了多媒体的网络化教学和管理,使用网络化远程集中和管理可以使专业设备维护、管理人员通过技术手段,及时了解各个多媒体教室的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及时排除故障,保证设备尽可能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为教师的正常教学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也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并减轻了他们的工作强度,这必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

篇11

网络多媒体课程是深化传统教学改革、实践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典范。它是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实践的产物,其实质是一套基于B/S结构的、既能在计算机互联网和局域网上部署运行,又能够辅助仿真传统教学的多媒体软件系统。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融合多种信息媒体技术,可以较好的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充分结合。其主要的优势在于:一、为各学科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视听环境,给受教育者以全方位的、多维的信息展示;二、提高了形象视觉和听觉的接收传递比率,缩短了教学时间、扩大了教学规模;三、使得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生动、直观,使得学生更愿意接受,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网络多媒体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总结课程设计的原则,设计开发模型,研究课程开发实践有助于教学技术交流和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

一、网络多媒体课程的特点

1.丰富有序的信息内涵

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使得教师收集、整理、处理的信息量增大,而且能够方便的通过信息点(知识点)之间的链接与引用,形成互相关联的知识网络体系。因此,网络多媒体课程表现出丰富的信息量和有序的信息关联。

2.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终端轻松的、随时随地的访问网络课程,自由学习,并可多次重复学习,使学习融入生活,深化“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3.更开放的交互与协作性

在教学规模逐渐扩大的背景下,多元网络交流(BBS、Blog、Wiki等)方式方便了学生间的学习交流和更深层的讨论,激发了学习兴趣、改善了学习效果。

二、网络多媒体课程的设计原则

1.人性化原则

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网络课程操作界面应当符合形象生动,简单明了,具有亲和力,减少操作对学习带来的干扰等人性化原则。

2.形象化原则

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以学生的视角出发,做出形象生动,寓意明了的多媒体内容,做到“比较形象具体,使人印象深刻”。

3.模块化原则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为了方便教师分工协作,加快课程制作进度和维护修改,设计应以章节或知识点为标准做成模块后链接拼装。

4.轻型化原则

考虑到网络传输环境,尽量减小课程体积,压缩网络流量的轻型化原则会降低网络故障发生率。

5.互联化原则

互联化原则要求知识点之间具有互相链接的功能。互联化的知识网络可以提高知识利用率。

6.经济性原则

设计制作要符合经济性原则,即课程开发要尽量兼容现有教学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如节制课程体积,减少网络承载负担;技术水平适中,兼容现有软件或数据。

三、网络多媒体课程的设计开发模型

网络多媒体课程是一套基于web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其开发过程也可以参照软件工程的开发模型,其大致可依据的模型有:

1.带反馈的瀑布开发模型

此模型将整个开发过程划分为备课设计、脚本设计、框架设计、素材准备、开发制作、运行维护六个阶段,且环环相扣,顺序开发,过程流畅,一步到位,适用于时间充裕、人力物力资源充沛的开发环境。

2.圆形迭代模型

圆形迭代模型即按照教学需求分析、设计与制作、运行与维护三个大块来进行构建急用的网络课程,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效果再进行调整,适用于资源,时间、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

3.混合模型

混合模型是上述两种模型的混合体,可以穿插协作,因地制宜。

四、网络多媒体课程的开发实践

网络多媒体课程的开发在实践中可以分为课程准备、脚本设计、框架设计、素材收集、选择工具、web集成、运行维护七个步骤。

1. 课程准备。即教学设计,是基于网络远程访问的特点,研究授课对象的特征、课堂活动的展开、知识结构的部署讲授等,以完成思路构建,做到心中有数。它是整个设计的基础,是影响整个网络课程开展的重要因素。

2. 脚本设计编写。它是在吃透文字讲稿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教学需要,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及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原则,综合编排图片、影像、声音等素材。脚本反映了整个课件的框架结构和基本风格,是教学思想在课件中的具体体现,脚本的编写必须认真细致,全面考虑。

3. 框架设计。把教学内容用树状结构罗列出来,全面仔细地规划教学内容的结构及其链接关系,形成树形、星形或网状的结构框架。结构清晰的系统可使学生很容易地检索相关内容,便于选择性阅读和理解。

4. 素材收集。课件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件设计素材的质量和丰富程度,这就要求掌握大量课件设计素材。课件设计素材的收集工作主要包括文本的键入,图形和图像的扫描与处理,动画的制作,视频、音频的制作和采集等。

5. 选择工具。创作工具大致有软件平台开发和主要工具软件两种。开发平台如Java、,多媒体课件制作Director、Dreamweaver、Flash等。工具软件如Photoshop,音频处理软件Adobe Audition,影视素材编辑软件会声会影、Premier等。为提高制作速度和效率,可以根据教师自身水平和熟悉程度,选择制作软件,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web集成。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课件设计素材准备好以后,就转入了课件制作的环节。Web集成要求:一是要界面美观,二是实用性和科学性,三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多从学生的角度审视,既保证科学性,又能激发兴趣和思考。

7.运行维护。完成的课程须部署到网络服务器上运行,以供远程自由使用。使用过程中根据各种反馈,知识更新,讲授重点变化等对课程反复修改是完善课程设计的必要环节。

结合上述基本理论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师生在线交流的平台等讨论组单元,如BBS公告栏,在线聊天室等也是探索网络多媒体课程教学的新方法和新举措。

随着课程网络的推进,师生间教与学的互选性增强。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不断隐形淘汰推进教、学进步的过程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要求。因此,在网络多媒体教学实践中,总结教学特点,教学经验,增进交流不仅会增强教师自身素质,同时也增进了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学军.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 陈海林.网络课程设计与案例赏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12

【关键词】多媒体通信 校园网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网上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内容也日臻完善,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出发,多媒体教学的校园通信网建设与规划需要考虑哪些问题。是校园网建设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一、多媒体校园通信网络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普通高校电化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与学术科研的特点,多媒体校园通信网络的建设,应适应和满足教育现代化的主要需求。(1)利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组网,实现intranet网的基本功能和服务,比如,www、ftp、e-mail和数据库服务等;(2)采用web/server或clint/server技术实现视频广播、视频点播、视频会议、实时视频监控、远程实时多媒体教学;(3)建设开发以下网络多媒体制作使用环境:多媒体课件制作管理平台、网络多媒体教室、网络虚拟实验室等等。以满足进行包括视听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内的各种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需求;满足为各学科教师、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提供国内外有关的各种类型的多媒体资料、学术前沿动态信息的的需求;满足提高各部门办公效率的需求;满足宣传和文化娱乐的需求;满足传播信息的需求;满足教育技术自身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的需求。

二、多媒体校园通信网络功能概述

多媒体校园通信网络在功能设计上,既要考虑计算机技术、CATV技术和网络技术现有的设备水平,也要考虑今后发展的趋势,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既要考虑高校自身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现状,也要考虑文化、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多媒体功能。

1.可以传送多套高质量广播、电视节目调频广播、数字音频广播、模拟电视、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

2.多媒体应用系统。引进或开发以下应用系统:视频广播、视频点播、视频会议、实时视频监控、远程实时多媒体教学、网络多媒体开发制作使用环境(多媒体课件制作管理平台、网络多媒体教室、网络虚拟实验室)。为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条件;为教师备课和优化教学设计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学生自学、复习、开辟第二课堂提供方便。

3.数据通信。计算机联网、Internet、教育科研网及其它专网的互联。

4.信息资源。主要是指支持多媒体应用系统运行的数据源。它主要包括视频点播音像库、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材、电子题库、数据库访问、电子图书资料馆、教学管理、信息咨询服务等。

5.网络服务功能。主要用于开通www服务、ftp服务、e-mail服务和数据库服务。

三、网络建设有关技术问题讨论

多媒体校园通信网络主要由几大部分组成:主干技术、网络布线、系统平台、设备选型。

1.主干技术选择:采用具有高服务质量的网络主干技术。目前,校园网主干主要采用四种技术,FDDI、ATM、交换式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①保持原有CATV接收卫星电视、播放音像资料及传输模拟电视信号的功能;②配备有双向控制CATV多媒体教学系统或VOD系统节目服务器以及可接收、存储和管理媒体素材的设备及支撑软件;③配备有数据系统的主服务器、相关网络协议支撑软件及前端接口单元,提供局域网的网络支撑协议和运行软件及数据,提供路由器及网桥等网际互联设备的接口,允许本以太网和外部数据网络,以及其它以太网和Internet网互联;④可以配备有程控电话交换中心和电话系统前端接口单元,实现电话子系统交换,并具有和外部电话系统兼容和相配的接口单元;⑤具有优良的可扩充性、兼容性功能;⑥具有高智能化功能,主要设备采用冗余配备,在前端能自动设置、校准、接入和切换,对全系统能自动监测和遥控诊断,实现全网自动管理和维护。

2.网络布线是在园区内建筑物间或建筑群内,布设网络传输线路,在园区网建设中,要求布线系统均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综合布线系统,考虑到多媒体信号的传输,在布线系统的设计上,网络主干、分支到用户端有足够的带宽。带宽的计算可以采取由桌面带宽、分支带宽到主干带宽的估算方法,主要拓扑结构应选用有利于双向传输的星型拓扑结构,园区网中采用光纤、双绞线的混合布线方式。传输介质可视校园区域和经费情况选用光缆或同轴电缆。采用光缆的芯数应不少于4芯配置,采用同轴电缆的,应选用屏蔽性能好的。用户分配网可根据用户的不同情况,采用星型与树状型拓扑结构和分配——分支方式。分配网电缆要选用屏蔽系数指标高的四屏蔽电缆。

3.网络系统平台的选择:构建校园网的网络系统平台通常有四种:UNIX、LINUX、NETWARE和WINDOWS NT。

4.设备选型

设备选型主要包括交换设备、服务器、路由器选型。

(1)交换设备:采用高速网络交换设备;选择同一公司的产品集成方案;与已有局域网的交换设备兼容;采用具有二、三层交换功能的系统配套网络设备;有组播功能的灵活配置。

(2)服务器:作为校园网的关键设备,服务器应该具备速度高、存储容量大、吞吐能力强、性能可靠、扩展性强、连网和管理功能强等特点。用于多媒体教学的服务器大多属于专用服务器。

从多媒体服务角度考虑,主要应对www服务器、视频点播服务器、课件库服务器进行合理的选配。

①www服务器:是网络运行的核心服务器,通常兼作域名服务器、FTP服务器。访问量大,根据学院规模大小,采用适合自己规模的服务器。通常,对于综合性大学(3000-5000信息点)应该使用企业级的服务器。对于中型校园网(1000-3000信息点),可以采用部门级服务器和支持多CPU的顶级PC服务器。对于小型校园网(100-1000信息点)用户,可以采用支持多CPU的顶级PC服务器。

②视频点播服务器:是用于网上用户点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器,这种服务器要求速度快、容量大、可扩充能力强。

③多媒体课件数据库服务器:主要用于存储多媒体课件,实现网上多媒体课件的资源共享,目前,用于存储管理多媒体课件的数据库应用最多的是sql server和lotus/domino数据库。这两种数据库要求服务器的内存要足够大,硬盘空间也要足够大,运行速度要求高,适合多用户的访问需求。因此,大、中、小型院校,应该配备企业级、部门级或多cpu的pc服务器。考虑到备份和发展的需要,应该留有足够的内外存扩展空间。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采用双机热备份和磁盘镜像,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篇13

关键词 互联网;网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032-02

0 引言

近年来,流媒体技术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毫无疑义,流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促使网络能够科学、合理地传输各式各样的多媒体文件,将静态的图片和文字逐渐替代动态的音视频,这已经成为互联网十分主要的传播内容之一。当前,音视频媒体将互联网当成载体的情况越来越多。事实上,传统电视媒体的垄断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方式来获取所需要的视频内容,新媒体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成就。

1 网络广播电视台概述

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既为电视技术的未来指出了十分明确的发展道路,又为电视技术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从目前看来,在世界范围内,将互联网技术和广电全面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产生全新的交互式电视技术,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电视的短板主要体现被动化、单向化。不容置疑,绝大部分广电机构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特征,尽可能克服传统电视的短板。与此同时,广电机构应该将互联网技术的自身特点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争取取长补短,从而为广大观众提供优质的服务。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电视台在建设新媒体的过程中,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开播是十分重要的标志之一。事实上,网络电视台作为网络融合的初级阶段,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值得肯定的是,不断对电视节目的传输渠道进行扩展是网络电视台的主要目标之一。实际上,广大用户采用传统电视收看和通过网络电视台收看节目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广大观众能够通过移动通信网终端和互联网任意选择喜爱观看的节目,不会再受限于时间、地点。更确切的说,广大观众不会受到电视台播出时间的束缚了。虽然,不少电视节目已经播放过了,但是我们可以对这些电视节目有选择性地进行回放,从而满足我们自身的实际需求。

2 新媒体平台设计原则

对网络广播电视台概述进行详细了解之后,接下来,我们谈谈对新媒体平台设计原则的理解和认识。从目前看来,专业的培训并非是新媒体资源制作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般来说,新媒体资源制作能够给广大用户提供不少现成的模块化操作和流程指导。事实上,视音频类型和素材越来越多。更详细地说,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和受众预算,一定程度上受到新媒体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为此,不少传统媒体已经开始接触新媒体,行政边界和形态壁垒基本上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跨行政区域和跨媒体传播的竞争趋势越来越明显。从本质上说,广大用户内心最为真实的需求是创意。换句话说,技术创新大幅度提升了广大用户体验。正因为如此,新媒体平台设计原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原则包括:先进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稳定性原则、访问统计性强的原则、可扩展性及开放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和易用性原则等。

3 新媒体平台技术路线

在全面了解新媒体平台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围绕新媒体平台技术路线,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想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攀升,传媒界掀起了新媒体建设的潮流。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多客户端、多功能的实际需求,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低带宽、负载大和高稳定性的实际需求,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新媒体平台技术路线。从目前看来,浏览器\服务器的三层结构模型在系统平台构建过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另外,系统平台会选择网络编程接口和DHTML 技术,用以与数据库进行相应的连接,从而建成我们所需的应用系统平台。

4 新媒体平台架构

在探讨了网络广播电视台概述,分析了新媒体平台设计原则,论述了新媒体平台技术路线之后,接下来,针对新媒体平台架构说说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希望能够加快推进刍议网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建设的研究进程,希望能够实现刍议网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建设的预期目标。实践表明,系统不仅科学、合理地设置了内网、外网硬件防火墙,而且在软件方面设有形式多样的安全保障机制,具备防病毒、交叉验证、安全审计、访问控制、安全认证和信息加密功能。这些安全保障机制包括:口令保护机制、认证\授权机制、执行控制与存取权限机制等等。更明确地说,在系统内部,注重权限分级管理,提供相关方面不一样的安全保证。这些方面包括:文件内部字段、数据库和文件集合等等。另外,有关方面领导应该大幅度提升对硬件部署、软件部署和网络结构的关注度。

5结论

综上所述,刍议网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事实表明,对于电视与互联网竞争来说,图像质量是其十分重要的武器之一。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人们欣赏节目的互动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绝大部分观众点播和互动的实际需求,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电视的单向传播模式。一般来说,绝大多数观众的多样互动和个性化需求,无法通过传统电视的单向传播模式得以实现。正因为如此,刍议网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建设,应该引起有关方面领导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张芸,韩春秒,杨蕊.新媒体时代提高我省广电媒体舆论引导力探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2]李艳,鲁力立.融媒体・新技术・新资本・微世界――亚太新媒体高峰论坛综述[J].现代传播,2012.

篇14

关键词:多媒体设计软件;网络课堂;优化

前言

当今是一个信息发展飞速的时代,多种媒体所呈现的大量信息冲击着人们的视听,开阔着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认知宽度。对现有教育的理念以及方式方法也提出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改变的契机。如何吸取现有教育的优势,结合当今飞速发展的多媒体软件这个载体,成为以后教育的一个重大思路和课题。作为一种自主学习方式,网络教育已经全面开展。但是网络教育也存在着很多弊端,如何去提高网络教育的质量,成为急需要攻克的难题。网络教育不能现场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最好就是从多媒体载体入手去优化。本课题将通过调查研究与对现有网络课题的阐述、剖析,论述如何运动多媒体载体,优化教育教学课堂。

一、现有网络教学课堂分析

1、阐述

通过网络为载体,采用视频录制模式作为课件。由教育实施者,由传统的教室授课模式,采用黑板和语言结合授课制作为视频课件。时间大概20分钟左右,覆盖某一章节。录制好以后,实施者编辑视频,设定针对本授课内容的具体某些问题,由学生参与网络回答和辨析。并针对学生给出的值,预设评定标准。评定结果分两部分:正确就可以继续下一章节的网络学习。错误就会按照设定的比例分值直接进入学生期末的评核。实施者并对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在网络视频中提出总结和学习指导,让知识点更加的突出,让学生自我对此章节知识点加以巩固和掌握。

2、现有网络课堂技术的分析意见

现有的网络教育课程信息量大,它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认真筛选,事先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找到数量可观的教学素材,精讲多练,加快了课堂节奏,使教学程序环环相扣,并且加大了课堂训练的密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利用时间,进行课外实践,这样有利于学生运用能力的提高。但在实际操作和运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课前准备及课件录制制作,过程复杂繁琐,消耗大量时间,形式单一不可变(2)课件编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二次编辑(3)编制的视频交互功能差,程序流程不可变动(4)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人机对话,仅仅提供了按键,按鼠标,等局限性操作(5)根据学生反馈信息,无法提供系统变量和函数,仅仅执行某一种特定功能.

二、现有网络教学课堂与多媒体软件

针对现在网络教学的整个过程出现的优缺点,是否可以找到一种既能结合现有的理念和方式方式,又能改进和提高其教学过程以及效果的新的途径和方式。首先,网络教学的思路就是抓住了现有的技术手段,把传统教育的方式方法得到了改进和提高。既能打破传统模式的课堂,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枯燥,互动性差的模式。增强了教育的手段和活跃性。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和学习中,有一种全新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知识的渴求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这个模式是适应了新的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所以,当现有技术手段出现一定弊端的时候,现有教学的模式不会改变,而着手去考虑和改变课堂课件制作的能动性和多样性上,解除存在的某一些局限性。丰富和优化网络教育思路和手段。以信息时代和多媒体时代的飞速发展为契机,找到适应当下的更加全面和优化的模式。在这样的思路和探寻中,多媒体软件的植入更加的迫切。

三、多媒体软件的提出与植入

1、多媒体软件介绍及运用

针对网络课堂的实用性和多面性,可以参与课件制作的多媒体设计软件可以包括ppt、authorware(课件展示软件)photoshop(课件图形处理)flash(课件中动画的处理)premiere(课件中视频的处理)列举其中几种多媒体软件的介绍:(1)PPT是一种演示文稿图形程序,是功能强大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可协助用户独自或联机创建永恒的视觉效果。它增强了多媒体支持功能,利用制作的文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播放,也可将演示文稿打印成一页一页的幻灯片。但是它只是一个展示软件,不能做到充分与学生互动。(2)Premiere提供了采集、剪辑、调色、美化音频、字幕添加、输出、DVD刻录的一整套流程,并和其他Adobe软件高效集成,使用户足以完成在编辑、制作、工作流上遇到的所有挑战,满足用户创建高质量作品的要求。(3)Authorware是一个图标导向式的多媒体制作工具,使非专业人员快速开发多媒体软件成为现实,其强大的功能令人惊叹不已.它无需传统的计算机语言编程,只通过对图标的调用来编辑一些控制程序走向的活动流程图,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多媒体项目数据汇在一起,就可达到多媒体软件制作的目的。Authorware这种通过图标的调用来编辑流程图用以替代传统的计算机语言编程的设计思想。

2、Authorware的提出

以上软件虽然都可以应用于网络教学中,但是教学形式太单一,为了能更好的将视频、声音、动画融合,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和需求。笔者寻找出多种载体的完美结合和相辅相成的多媒体软件。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Authorware就是两者结合的最佳桥梁。其突出的特点正好能弥补现有网络教学的薄弱环节,优化现有模式的弊端,更加灵活和全面的完善了网络教学模式的完整性和多样性。Authorware最为突出的功能:(1)编制的软件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任意控制程序流程。(2)在人机对话中,它提供了按键,按鼠标,限时等多种应答方式。(3)它还提供了许多系统变量和函数以根据用户响应的情况,执行特定功能。(4)编制的软件除了能在其集成环境下运行外,还可以编译成扩展名为.EXE的文件,在Windows系统下脱离Authorware制作环境运行。

3、植入

在日常的网络教学中,为了能更好的实现人机交互,Authorware无疑是最好的可利用软件,它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优化网络课堂。(1)提供更加优美的界面效果。在传统的网络课堂中,往往把教师和黑板作为主体。学生长时间面对电脑进行网络学习,会感觉到枯燥无味,容易疲倦。而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的网络课堂教学,可以以动画或者剧情等形式将教学内容编制在课件中,学生看到的学习画面不再是教师和黑板,而是可以不断冲击学生视觉的优美界面。(2)提供强大的软件整合能力。为了让网络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可以将多种形态的内容融合到网络课堂中,Authorware提供了最强大的软件整合能力。对于一些复杂的教学过程,如化学、物理反应等,可以首先用flash软件将教学过程制作成精美的动画,然后插入到Authorware课件的相关章节中。为了给学生呈现更加完美的视觉效果,有些图片可以先通过photoshop进行相关的处理,再插入到Authorware课件中。为了能在网络课程中体现某些实际操作环节的教学内容,可以先将实际操作环节录制成视频,然后运用premiere编制视频,再插入到Authorware课件的相关章节中。这样在网络课堂教学中,有精美图片、有生动的动画效果、有完整的视频演示,网络课堂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提供更加强大的人机交互能力。网络课堂教育优于传统课堂教育的方面主要是学生的上课地点可以自由选择,但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欠缺,导致很多学生在进行网络课堂学习的时候,一心二用,根本没有把注意力用在课堂学习上。而且学生对有些内容产生疑问时,没有办法及时询问老师得以解决。课后练习形式太单一,大多只有选择题。根据以上问题,研究发现,Authorware可以解决目前网络课堂教育的开展难题,因为它具有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它提供了按键,按鼠标,限时等多种应答方式来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并且对于某些具有难度的学习内容,它可以提供热区域、热对象等多种交互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解释。(4)提供多样化的习题型式。目前的网络课堂课后习题单一,大多只有选择题,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Authorware可以设置更加多样化的习题型式,并且可以采用次数设置、限时设置、按键设置等方式控制学生的出错次数。例如,Authorware可以将习题变成各种游戏,设定关卡,正确和错误之后可以得到各种反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享受学习的过程。结语通过实践证明,多媒体软件的运用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中是大有可为的,一定要注意现有教育技术的合理性、全面性、灵活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网络课程的自身特点。以上的研究探讨是在现有技术和运用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飞速发展的契机,提出的建议和方式方法的探究。总之,信息化时代的教学,不仅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要善于将多媒体软件运用与现代教育技术课堂合理地、有机地整合、实现教与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利用多媒体软件优化现有网络教学模式,提供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不断地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实践、总结和优化,能够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是对教育教学工作者自身素质的考验和体现,才能更好地完善网络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让课堂更富有魅力和活力。让改变教育传统的模式,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袁智强.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2002,11

[2]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

[3]艾德才等.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基础.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4]周苏,陈祥华,胡兴桥.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王治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其软件设计,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