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集体利益的概念范文

集体利益的概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23 14:53: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集体利益的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集体利益的概念

篇1

关键词:物理概念课 定律 定理 日常生活经验或观念 感性认识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的基础。因为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原理、公式和定则等,它们都反映了物理概念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阿基米德定律,如果学生对物质的密度、液体内部的压强、重力、力的平衡、物体体积等概念不理解,就无法正确理解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的液重的关系这个物理定律。再如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和电路等物理概念不清楚,就无法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由以上可知,所有的定律、定理都反映了若干个物理概念的有机联系,所以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但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时,往往会由于种种内在的因素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我觉得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生活经验中形成的不正确、不科学的观念的干扰

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或观念对物理概念的形成可能会产生负作用。本来,物理概念来源于感觉、知觉,但概念又不同于感觉、知觉,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早已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之中,已有了许多感性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已反映了某种概括和抽象,但这种抽象并没有反映出物质的本质和特征,形成了虚幻的概念。例如,在生活中,看到某人肌肉发达,就说他“力气大”,即使他不对其他物体施加作用或作用不强,造成将日常用语“力气”与物理概念“力”混淆了。再如在讲惯性时,凭生活经验总是认为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形成了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的错误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大量的感性知识,是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的基础,这是日常经验对形成物理概念有利的一面。但日常经验并不就是物理概念,作为一种科学知识,物理概念更为严密,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日常经验与物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二、把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作为依据来理解物理概念

众所周知,客观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各种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在这些联系中,有些是本质联系,也有的是非本质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本质联系往往也较单一,而非本质联系常常是丰富多样的,所以如果把握不住思维的方向,就会受非本质联系的干扰或迷惑而误入歧途,从而得出错误的结果。例如:一个物体受不受压力作用就看两个物体之间有没有发生相互挤压,但从现象上来看,一个物体是否受到压力,似乎又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系。实际上重力对压力来说,只是一个片面的不稳定的作用,是非本质的联系,但这个非本质联系又常常引起学生的注意,错误地认为压力是由于受重力而产生的,重力越大压力则越大。

所以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就是使学生掌握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联系,因而要引导学生从形形的联系中排除各种非本质联系,即透过表面现象,掌握它的本质。

三、感性认识不足,造成概念混淆

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时,往往会将事物的一般属性与事物本质等同起来,与事物的状态或事物变化规律等同起来,因而不能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例如,在学习“惯性”这一概念时,学生往往会把惯性与惯性定律混为一谈。惯性与惯性定律,虽有一定联系,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惯性是一个物理概念,概括的是自然界中所有物体所共有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一条物理规律,它与“惯性”之间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例如有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在完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动,对于这一物理现象,按惯性定律,只能说:在水平方向上两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所以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虽都有惯性,但是两个物体惯性的大小必须在改变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如果用相同的力改变甲物体的运动状态困难大些,则说明该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能顽强些,即惯性大些。

学生对那些跟生活经验有矛盾的知识,往往不易信服,很难建立起正确的、牢固的概念。学生根据他们熟悉的一些事实间的联系,常常想当然地轻率地概括出错误的结论,例如在力与运动的关系上,不少学生认为:物体要运动,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合力必定比分力大等。

四、错误地用公式中的数学关系来替代物理意义

学生在没有完全理解物理概念的情况下,往往借助公式中的数学关系来理解概念,以致得出错误的认识。例如,有些同学从公式R=U/I推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从公式ρ=m/v推出“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等错误结论。

为防止学生在形成概念时所出现的各种不同的障碍,在教学中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较快地、正确地建立某些物理概念。

篇2

一、 更新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新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就是变传统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在改变教育理念的同时,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搞素质教育并不等于全盘否定传统教育,传统教育中还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必须继承,决不能搞一刀切,否定的是为应试教育而教育的观念,提倡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中心,让学生切实掌握知识的能力,并能运用与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 具备高度的教材整合能力

课程整和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求及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对教师而言,一是要注重教学目标的整合(即三维目标)。二是注重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浅显易懂,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发挥。三是教学方法的整合,尝试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整合。实施整合应特别关注多样化、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三、 具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扩展了知识空间、大大的增加了课堂容量,同时也是学生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不可或缺的有效辅助手段,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力越来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 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

篇3

关键词:网球 技术动作 概念 力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048-02

网球运动在我国普通高校已经拥有了二三十年的开展历史,参与其中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由于网球技术动作难度高的特性,致使大多数学生练习起来比较费劲,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继续练习和对网球技术动作的深入体验。对网球技术动作的概念和力学原理作深入浅出的分析,可以帮助网球参与者们更好地理解网球运动规律和网球文化,有助于改变学生不合理的击球动作,提高练习积极性,为网球运动在高校中的广泛持续地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1网球技术动作的整体概念和要求

对于网球技术动作的理解,绝大多数学生是通过教师的课堂示范与讲解和观看网球比赛途径得到的,因为有直观印象的先入为主,所以在练习过程中很少再仔细研究网球技术动作的深层次内容,完成动作往往是依葫芦画瓢,粗放而不够精细。建立正确的、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是快速掌握技术动作的基础。我们从击球效果的技术要求来反推网球技术动作的整体概念,分层次、分阶段地提出技术动作要求。

(1)击球过程要以身体与来球合理的位置关系为前提。球类运动的共同规律,就是人体与球在运动时的相对位置和时机要恰当。球经过运行到达另一位球员身边,击球或出球时需要人体在一瞬间和某一极小范围内把力量作用于球上,提前或错过了都会影响球的再次运行效果。只有适时地移动身体和做好身体姿势,调整好身体与来球合理的位置关系,让人体的运动节奏跟上球的运动节奏,才能保证人体协调地发力。在击球失误的原因里,球员与球的位置关系不当占了很大比重,同时这个问题也容易被学生所忽视,从而成为学生练习网球技术动作的首要障碍。

(2)网球击球应该有一定距离的平推。网球运动场地大,球速快,掌控难度大,所以在击球时必须对来球要有一个控制过程,才能使回击出去的球有力,并且顺利通过球网。在这个过程中,球拍的拍面必须保持短暂的沿出球方向的平推过程,无论是正反手抽球,还是发球、放小球都要有球拍平移的过程。

(3)击球时球拍还要对球有一个包裹的过程。这个过程使球适度旋转起来,不致于平击出界或下网。在动作过程中,需要在击球时身体保持自然与放松状态,而发球动作最能体现这一规律。在挥拍击球时,身体和手臂如果不能随球向前上方跟进,人体僵硬无弹性,就会破坏发球的动作链,降低球拍对球的包裹性,从而增加发球失误的风险。

(4)整个击球过程必须是从零开始的完整过程。如正手抽球的击球是从身体后侧的引拍开始一气呵成的动作过程,而非像多数学生那样引拍只引一半,球拍位于身体的侧面,或开始引在后侧,但在准备击球时,下意识把拍子带到了体侧,最终还是从体侧开始挥拍,这些都破坏了击球过程的完整性,也削弱了击球力量;同时,击球过程还应该理解为是一个从零开始的逐步加速过程。仅仅完整地做好挥拍击球动作还不够,提高出球速度要求拍头具备快速的击打速度,快速拍头速度来源于手臂鞭打的加速度。

2网球技术动作的力学原理

分析网球技术动作的力学原理,有助于我们找到合理的发力方法,使整个动作更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和力学结构,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与理解网球运动。

以正手抽球动作为例。球员判断来球并移动到位时,身体呈如下姿态:身体左侧面对球网,胯部后屈,膝关节呈微曲状态;在球网方向上,左脚与右脚处于左前方与右后方的相对位置,右脚前脚掌着地,并指向右前方;左手臂前伸,手指适度紧张,右手持拍后引,手臂微曲,拍头指向斜后上方;头部转向前方,双目紧盯来球。开始挥拍时,由右脚蹬地开始;再同时转动胯部和肩部,腰部适度紧张;左手臂逐渐屈臂领着身体沿身体纵轴向左转,肩轴带动右手臂向前甩动,手腕后屈,让右肘关节和手腕加速向前推送,接着甩动手腕,使球拍在身体右前方将球击出;最后右手臂要继续甩动,至左肩位置结束,同时左手在此处接住球拍。这个过程中,头部要保持相对稳定,在来球被击出后再转动看球。

以上过程可分为准备击球和击球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身体侧对球网和膝关节弯曲,使身体在出球的反方向上呈回旋与压缩状态,形似拧转的“麻花”和压缩的“弹簧”,为击球阶段的发力提供力量来源。左手臂前伸与右手持拍后引,形成两肩力矩上的近似平衡,使负重的右臂和右肩得以放松。

在第二阶段,右脚蹬地,将身体重心向出球方向转移,为击球提供了一个由后向前的力量;左手臂屈臂领着身体沿身体纵轴向左转,为右肩提供了一个转动速度;这时腰部适度紧张,为下肢力量向上肢力量传递提供一个相对稳固的传导媒介;肩轴带动右手臂向前甩动到一定角度时,要适时“减速”,从而让手臂加速向前,形成一个角速度,为手臂的鞭甩提供速度;手腕后屈,使球拍落后于右肘关节和手腕,是为了让全身力量全部传递到拍头上,而非球拍超越右肘关节和手腕,致使力量还没有传递上来时,拍面已经击到了球。同时也是为了给球拍提供一个向前平行推进的过程;接着甩动手腕,是为了使拍头速度更快;右手臂要继续甩动,至左肩位置结束,是为了使手臂的鞭甩速度不至于突然下降,也是为了给击球提供一个包裹的效果;最后左手在左肩处接住球拍,是为了使右手得以放松,更是为了帮助球拍迅速回到身体中间,快速准备下一拍。在整个过程中,头部不能做太大幅度的晃动,在来球被击出后再转动,是为了使头与脚在纵轴上提供相对的稳定,从而在身体与头脚连线间形成一个大的“角速度”。

通过对正手抽球动作的力学原理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首先,身体的各个运动环节都用到了,没有多余的部分,它们是一个整体。

其次,发力动作都是基于最原始的身体运动结构和力学基本理论,并不复杂。

第三,合理动作的完成必须是在身体相对放松的状态下才可以实现,只要有一个运动环节出现僵硬情况,就会破坏整个发力过程,影响击球效果。

篇4

【关键词】注意力;学习方式;生成

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数学教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形成了以下认识.

一、课堂注意力是学生探求新知的基石

(一)激发兴趣,促其投入,适时提醒,引起注意

爱因斯坦曾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的讲解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保持长久.所以要想巩固维持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必须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和注意是孪生姐妹,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上课“走神”.一般学生“走神”大都是偶发性的.要将其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牵动学生,促其投入,调动思维,使他们的不良习惯没有萌生的机会,才能防微杜渐,不形成习惯性“走神”.要善于观察,才能及时捕捉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以便及时“对症下药”,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

(二)抓住学生好奇心

“好奇”是人遇到新奇事物时所产生的“探究反射”. “好奇”可以促使学生更多地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而与外界频繁地接触和交往,又反过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并且促进他们创造性地发展,所以“好奇”是一种成功的动力.陶行知先生曾对一个指责儿子拆卸闹钟的母亲予以批评——“扼杀了一个爱迪生” 的形象比喻.教师更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学业有成. 教师可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意境,激发其好奇心.如教学“有理数加法”,教师进入教室搓搓手,学生感到很奇怪,望着满脸困惑的学生,问: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吗?今天老师遇到了难题?……教师抓住学生这一好奇心,直奔本课主题.

(三)积极地参与能有效地维持学生的注意

被动的学习容易导致学生神思恍惚,注意力转移.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是调动人的注意力的好方法.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各种各样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手去操作,也就是用自己的身体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亲自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异常专注,学习才会更加有效.

二、创新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基本保证.在讲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和实验老师分别利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在两个程度相同的班级授课.我采用的方式是,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大屏幕演示太阳升起的过程,并提出问题: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太阳和地平线会有几种位置关系?如果我们把太阳看作一个圆,把地平线看作一条直线,由此你能得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吗?在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得出了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在随后的个人动手操作中,学生发现了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两种方法.所有的结论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的,课上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而另一位老师则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在学生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强化.两节课的效果如何?我们课后进行了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地区别,但是在半个月后的月考中,我带的学生成绩明显地高于其他班级.这说明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最终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三、用针对性预设达到精彩的生成

生成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结果,那么就得从学生这个主体而言,要动态生成有价值的思维就得有符合学生发展区域的成功预设.如点A,D,G,M在半圆O上,四边形ABOC,OEDF,HMNO为矩形.设BC=a EF=b,WH=c,则a,b,c的大小关系如何?

把位置上毫无关系的线段联系起来,也需要考虑谁能代替这三条线段,显然利用矩形的性质和OA,OD,OM是同圆的半径,问题就解决了,把浅显的道理运用得恰到好处,说明同圆半径相等的朴实之处透露着深奥.在某圆的问题解决中注重同圆半径相等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特别是疑难问题明朗化.紧接着我又出示了这样一

道题:

梯形ABCD,半圆与AB,AD,DC相切,若AB=4,DC=5 则BC=?

这个问题由于条件比较多,方法灵活,难以得出结果,所以要挖掘隐含条件,这时同学们自然想到了过几个特殊点的半径,通过辅助线桥梁作用,利用同圆半径相等轻松解决问题,这样同学们作出了:连OM,过A作AFBC,则:

ABF≌OBM,OB=AB=4,同理DC=OC=5.

BC=9.

这时同学们都活跃了起来,不断尝试着更多的方法,向往着更恰到好处地运用条件,这就是一种有效激发.另一名同学抢着说:

连OM,OA,AB,AD,都与半圆O相切,

∠BAO=∠DAO,AD∥BC,∠DAO=∠AOB,∠BAO=∠AOB.

BO=BA=4.同理OC=DC=5.BC=9.

篇5

1.电子

1897年,汤姆生(J.J.Thomsoni)用测量荷质比e/m的办法发现了电子,被称为电子之父。

2.自由电子

电子一般根据它的运动特征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在金属内受原子核束缚的电子,这种电子是最不自由的,一般不称为自由电子;一种是在金属内不受原子核的束缚,但受到金属导体的束缚,出不了导体,这类电子我们常称之为自由电子,但是这类电子并不是真正自由的电子,仍需在金属导体内;还有一种电子是在真空中的电子,这种电子才是真正的自由电子。

3.光电子

光电子就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接受光子的能量从金属中飞出到真空中的真正自由电子。光电子带负电。

4.能量子

1900年,物理学家普朗克研究关于辐射问题的观点: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1ε或2ε、3ε、4ε、…。当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也是以这个最小能量值为单位一份一份地辐射或吸收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energy quantum)。物理学后来的发展表明,普朗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人物理学,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成为新物理学思想的基石之一。因此,这一年不仅是日历上一个新世纪的开始,而且是物理学一个新纪元的开始。能量子被称为超越牛顿的发现。18年之后,普朗克为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5.光子

最早认识到能量子意义的是年轻的爱因斯坦,他在1905年发表厂《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一文。他表示,普朗克关于辐射问题的崭新观点还不够彻底,仅仅认为电磁波在吸收和辐射时才显示出不连续性,这还不够,实际上电磁辐射本身就是不连续的,也就是说,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而且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频率为v的光的能量子为hv,h为普朗克常量。这些能量子称为光子。也正是这一年,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也由于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6.γ光子

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能量很高。每个光子均以同样的速度c(光速)运动。实验发现,当原子处于激发态时,即使没有外来的光波照射,原子也能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同时辐射出一个光子,这种过程称为自发跃迁或自发辐射。事实上,在几千摄氏度的温度下,原子发光主要来自自发辐射,而原子核的自发跃迁则产生γ射线。从原子内部能够射出这样高能的粒子,这也使科学家们意识到原子核是一个能量的宝库。

7.光电效应

光和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基元过程通常表现为光子―电子作用或光子―原子作用,某些金属受到光的照射后,能够发射出电子,形成电流,这就是光电效应。

(1)光电效应中出来的电子获得了光子的能量,不计获得动量。因为在光电效应中一般照射的光子的能量是几个电子伏特,而金属的逸出功的能量也是几个电子伏特,两者能量在同一数量级,所以在作用时光子的动量就给了金属本身宏观物体,不考虑给电子的动量。而金属本身是宏观物体,对于光子给金属本身的动量后的宏观体现就不计了。

(2)康普顿效应一般是用x波段做实验的,因为光子的能量比逸出功要大3―4个数量级,所以逸出功对于光子的能量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光子的动量就全给了电子等实物粒子,并且电子的动量可以用动量守恒计算出来。

(3)分析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流随两极间电压的变化关系,要向学生说明并非所有的光电子都具有由公式:mv=hv-W所确定的同一初动能,实验证明绝大部分光电子的初动能都小于这个值。为什么即使是相同频率的光于也会产生初动能不同的光电子呢?从光电子发射机理上讲,在光照射下固体向真空发射的电子,既可以是自由电子,又可以是束缚电子。这些电子既可以来自距固体和真空界面只有几个原子的范围内,又可以来自比这厚得多的范围,只要电子具有足以从固体逸出的能量。这样,由于光子不仅从固体表面,而且从不同深处激发出电子,这些电子从不同深处向表面迁移的过程中,其运动的方向和路程又各不相同,因而它们消耗的能量也各不相同。同时,固体的能量理论也指出:固体中的大量电子均处在不同的能态之中,就是自由电子,其占有某一能级的机率也由费米分布函数所确定。根据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一般情况下光电子的初动能应为:=hv+E-A。式中E正为电子受激前具有的能量,A为光电子从受激处运动到表面并逸出表面总共消耗的能量。正因为各电子的E和A有差别,它们吸收同样的光子也会有各不相同的初动能。只有那些具有最高能量Eo(对金属可认为就是费米能量)、逸出过程中消耗了最少能量Ao(就在表面且垂直飞出)的就是逸出功,电子才具有最大初动能,此时,Eo-Ao=W。对那些在费米能量以下(E<Eo),离表面较深处(A>Ao)的电子来说,吸收ν=νo的光子就难以逸出了。这时,如果吸收,ν>νo的光子后,仍不能逸出,或能逸出的较少,或逸出时的初动能较小,那么,吸收大于ν的光子后将可能逸出或能逸出的较多或逸出时的初动能较大些。毫无疑问,入射光频率的提高将使电子受激后的总能量变大。这不仅使光电子逸出时的初动能普遍较大,其效果还增大了原来距表面较深处电子的逸出几率。可见,入射光的频率对光电子数的影响非常显著,因而量子效率随入射光频率的提高将大大增加。得出这一结论,正是尊重并剖析“相同频率的光子也会产生初动能不同的光电子”这一实验事实的必然结果。

8.原子跃迁

玻尔的频率条件告诉我们,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基态是最稳定的。在原子中,当原子吸收外界能量后处于激发态,而激发态的原子是不稳定的。实验发现,当原子处于激发态时,即使没有外来的光波照射,原子也能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同时辐射出一个光子。光子以速度c(光速)运动。这种过程称为自发跃迁或自发辐射。事实上,原子发光主要来自自发辐射,并且光子的能量等于跃迁轨道之间的能级差。当大量原子处于不同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可能发射的光的频率也是不同的。

9.光电效应与原子跃迁区别

(1)光电效应有三条实验规律:存在着饱和电流,存在着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原子跃迁也有三条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定态假设,跃迁假设。

(2)光电效应的照射光频率与原子跃迁辐射出光的频率产生机理都是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

(3)光电效应表现为光子―电子作用,光照射金属轰击出电子。而原子跃迁是电子从一个稳定状态跃迁到另一个能量较低的稳定状态,则在此状态跃迁过程中,电子将发光(辐射出光子)。这两个物理过程似乎相反,但不是可逆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区分。

10.原子跃迁与原子核的跃迁区别

当原子处于激发态时,即使没有外来的光波照射,原子也能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同时辐射出一个光子。这种过程称为自发跃迁或自发辐射。事实上,在几千摄氏度的温度下,原子发光主要来自自发辐射。原子跃迁产生最大频率是伦琴射线。原子核的自发跃迁是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的自发跃迁能产生α射线(α-yay)、β射线(β-yay)、γ射线(γ-yay)。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用严谨的科学言语传授于学生,让学生有好的科学素养和严谨习惯。不仅要全面地考虑问题,而且要考虑较深层次的问题,否则就会误导学生。只有学生准确全面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后,才能辨析似是而非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钱伯初.量子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篇6

(1.安徽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2.安徽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对提高青年教师自身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通过问卷等形式对我校导师制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并对导师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改进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 青年教师;导师制;问题;措施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Tutor System of Young College Teachers Based on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LI Jin1 SHEN De-yan2

(1.College of Mechanism Engineering,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Anhui 233100, China;

2.College of Food and Medicine,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Anhui 233100, China)

【Abstract】The tutor system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teachers and the university. The effect of tutorial system in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was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and other means. Then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are analyzed, and finally some measures were presented to improve the young teacher tutor system.

【Key words】Young teacher; Tutor system; Problem; Measures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青年教师日益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和生力军,肩负着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任。然而,青年教师一般都是刚刚毕业即进入高校工作,如何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快速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1],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等能力,不少高校都重视建立并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2]。该制度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分析我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

1 实施现状调查

为对我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效果有个大致了解,首先以笔者所在二级学院为主,对全校的80名青年教师和指导教师进行了调查。由调查结果发现,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较好地发挥了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迅速提升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而且有助于导师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从而对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帮助青年教师增强职业归属感和师德认同感[1],以努力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使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了解学校教学、科研、人事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以及学校的基本管理规章、制度等;在青年教师备课、上课、教科研活动方面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帮助。另一方面,该制度客观上也促进了指导教师在业务水平、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学习和提高。

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的整体效果不是很理想。在一项问卷调查中,针对青年教师及指导导师分别设定5道选择题。每道题的答案为四选一,依次为好(A)、较好(B)、一般(C)、差(D)。指导教师部分的题目为:(1)对我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效果总体上的态度;(2)导师制的奖惩机制如何;(3)青年教师积极性;(4)指导青年教师时间的充足程度;(5)学校重视程度。青年教师部分的题目为:(1)对我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效果总体上的态度;(2)导师的指导水平;(3)指导教师负责任程度;(4)导师指导时间的充足程度;(5)学校重视程度。

五道题中,共同设置的题目为题目1,题目4和题目5。题目1只有12.5%的指导教师和10%的青年教师选择了A。绝大部分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选择了C。题目4的四个选项指导教师的选择比例依次为15%,30%,55%,0%,而青年教师的选择依次为10%,40%,45%,5%。题目5则大部分选择了选项C,分别为70%和60%。

余下的指导教师题目方面,75%的指导教师认为学校的奖惩机制差,55%在青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上选择了D。在青年教师方面,认为导师水平为“好”和“较好”的占到了80%,而在指导教师负责任程度上,选择A的仅占25%,选择C的为45%。

2 存在问题分析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知,整体上看导师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2.1 主观上参与积极性不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青年教师,其参与导师制的积极性都普遍不高。其原因在于:

从指导教师方面看,其原因主要在于导师制奖惩力度不够。缺少奖惩就缺少斗志。虽然相关政策对指导教师有一定物质奖励,但其激励远远不够,这样就导致指导教师参与的热情明显不足。如果仅是象征性地给予指导教师一点物质奖励,而过多的寄希望于指导导师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只讲奉献不讲回报,将难以激励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另外,学校对指导教师的指导业绩考核力度也不够。这样,就使“干好干坏差不多”,其效果自然不理想。

从青年教师方面看,青年教师刚刚走进高校,在熟悉高校环境、转换角色、站稳讲台、从事教科研活动、职称评审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压力,同时高校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对青年教师的要求一般都很高。这就导致青年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备课、上课,做好基本教学工作上来,然后会考虑教研、科研、职称评审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大部分青年教师在入职一到三年内,感到工作负担过重,对参与导师制这种“优先级”较低的工作主观积极性不高。

2.2 客观条件限制了导师制实施

从指导教师方面看,我校采用“多对一”导师指导模式,即多位导师指导一位青年教师。其初衷是为了充分发挥了导师群体力量,以最大限度对青年教师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但事实上,除了第一导师外,其他导师基本上都是形式上的导师,在实际中几乎不起作用。因此导师制实施效果主要取决于第一导师的指导效果。而第一导师原则上要求是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这些教师一般是教研室、学院的骨干力量,教学、科研任务较重,有的还有行政职务,因此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用在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上。

从青年教师方面看,如前所述,青年教师刚刚进入工作岗位,各方面的任务很重且压力较大,同时对他们的要求较高。因此,他们必须首先把精力放在眼前的备课、上课和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上来。只有站稳了讲台,才会去逐步考虑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才能有余力来提升自身教研、科研水平。这样就难以严格按照导师制培养计划里的目标和方案,在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有序、全面地开展相关工作。

3 改进措施

3.1 健全考核机制

加强导师和青年教师双方的考核工作,是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的重要环节和制度保障,也是充分调动参与者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必要措施。首先,在考核对象方面,要对导师、青年教师、教学院部同时进行考核。要改变以前仅对指导导师与青年教师进行考核的模式,除了指导教师和被指导的青年教师外,应将各教学院部院长作为青年教师导师制的考核对象。其次,对考核结果要奖优罚劣。必须对考核对象进行严格的考核。对于考核优秀的导师和青年教师,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公布、宣传,在职称评定、评先选优等方面予以倾斜,并在工作量上进行适当的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和青年教师,可以在评奖评优、申报课题等方面加以限制。这样通过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激励,可以大大提高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对导师制的重视程度,为导师制的有效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3.2 加大监管力度

目前,虽然制定了导师制相关政策,从导师遴选、培养计划撰写、指导教师奖励等方面都有明确政策,但实际执行过程中难以实现有效监管。可以说,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启动仪式办得“轰轰烈烈”,但执行过程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过程监控及管理[3]。因此,必须由学校和二级学院共同对导师制实施过程进行有力的监管。可以考虑将日常督查与述职评议相结合。学校成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导师制工作的领导、实施及考核工作,不定期督查导师制的落实情况[3]。一旦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教育,甚至警告等,要求其尽快做出解释并进行整改。每学期期末,由导师、青年教师公开陈述一学期以来的导师制实施效果,对取得业绩、存在问题等进行汇报。这种“公开亮相、公开评议”的开放式述职评议形式不仅使考核更为公开透明、民主合理,也促成师徒双方自我督促、自我提高[4]。

3.3 加强宣传和教育

导师制的有效实行需要“软硬兼施”。在健全考核机制和加大监管力度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对导师制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对导师制的大力宣传和对指导教师、青年教师的教育,使青年教师和指导教师深刻理解导师制实施的重要意义,明确自己的职责、权益和义务,从而提高青年教师和指导教师的重视程度。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更加的积极主动,敢想敢做,不怕辛苦,努力将自身的发展和学校的要求,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统一起来,通过导师制培训计划的实施,使自己在基本教学、科研等方面快速成长起来,为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3.4 实行双导师制

选拔培养合格的导师至关重要[5]。为提高导师制实施效果,可以考虑采用双导师制。即有一名老教师和一名工作5年以上的年轻教师共同进行青年教师指导。年轻教师因为时间和精力较充足,可以负责青年教师日常的指导工作,包括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老教师一般工作任务较重,因此可以不负责日常的琐碎事务,仅在重要的问题上加以指导。这样两名指导教师分工明确,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更好完成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同时,在选拔导师时,要优先选择德才兼备的教师,并要引入退出机制,对于工作不积极的导师可以取消其导师资格。

4 结语

高校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短时间内提升自身素质修养和专业水平、提高学校总体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安徽科技学院的导师制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有效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等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蔡向雄.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现实困境和解决之道[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8):96-100.

[2]刘崇峰,刘春艳.实行导师制促进青年新教师快速成长[J].卫生职业教育,2010,12(28):19-20.

[3]李进,沈德艳.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8):138-142.

[4]国兆亮,王楠.关于研究生导师评价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1):56-58.

篇7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化学实验,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化学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但新课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却成为了影响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

1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不适应

教师反应比较强烈的是认为“内容标准”部分叙述得不够明确。例如:课标中要求“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究竟掌握到什么程度没有说明;再就是对“学习目标的水平”中叙述的层次“知道、认识、理解”等提法难以把握,分不清各种提法的层次高低,实验技能要求达到什么程度不甚清楚。

1.2教学条件的制约因素

⑴正值初中入学高峰期,班额大,教师工作负担重,又没有专职的实验员,致使实验活动组织难度大。不少实验只有在教室内进行演示,学生只看不做。有些实验即使做了,由于实验准备不充分,学生参与程度不够,草率应付实验,达不到应有的实验效果。

(2)与新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缺乏,新课程理念要求化学要贴近生活,设置的探究活动的器材与实验室内现有的仪器、药品不配套,并且难以购买,使部分实验无法进行,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酸雨模拟实验几乎许多学校都没有做过。

1.3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不足

部分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部分教师过分追求、迷恋多媒体的模拟实验和音像资料,不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用多媒体或播放录像的方式代替实验。学生缺少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1.4对新教学理念的认识存在误区

新课程下的许多实验都是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来完成的。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怕学生实验中出现问题,讲的面面俱到,剥夺了学生探究的空间。比如在做探究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时,实验还没有做老师就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诸如“试管破裂、水槽水变红”等现象以及应注意的事项都告诉了学生,使原本充满神秘色彩的探究实验变得索然寡味,学生的实验不过是验证一下老师讲的是否正确而已。

2 新课改下搞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2.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了解课标对实验的具体要求

新、老教材大纲对实验的要求不一样,新课程标准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新的要求。老师们应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了解新课程标准对实验的具体要求,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实验基本技能,形成新课标所要求的科学探究能力。

2.2开发教学资源,对新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简单分类,分层次进行实验教学

对化学新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梳理,简单分类,采取分层次教学,以弥补实验资源紧张的缺失。一般可把教材中的实验分三类:一是家庭可做实验,如“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污水净化装置的实验、鸡蛋壳成分的探究”等;二是家校均可做的实验,如“向澄清石灰水吹气实验、分子扩散实验”等;三是必须在实验室做的实验,如“镁带燃烧实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等。对于能在课外做的实验就让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代用品进行实验的设计与探究,不但解决了实验室紧张的实际困难,缓解了实验课的压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必须在实验室做的实验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3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实验素材,优化实验教学策略

立足教材,注重实验的基础性。由于新教材淡化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界限,许多实验都是穿叉在每一个课题中,需要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才能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材中基本实验的教学,对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本实验及其操作技能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对于很简单常用的操作,可单独练习;对一些稍复杂的操作,可结合具体的实验进行练习;对于抽象的理想实验、难以观察或因易爆、有毒的实验可以用课件或音像资料展示,如:模拟电子的运动、混合气体的爆炸实验等。

篇8

关键词:CDIO理念;CAD;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127-02

我校于2011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纳入第二批工学一体化课改单位,学校非常重视这项改革,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打破学科性课程体系,在广泛而深入的企业调研和专家访谈基础上,围绕典型工作任务,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建筑电气CAD一体化课改中我们引入了CDIO 理念。本文结合CDIO理念,探索电气专业“建筑电气CAD”课程教学方法等相关问题。

一、建筑电气CAD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电气CAD”是技工院校电气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平台课程。通过课程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CAD 软件的操作,并能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修改和绘制,以培养适应建筑工程施工、生产第一线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近几年来,技工院校在教学硬件条件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使得以前在理论课教室上CAD课程、学生上机练习的机会比较少的简单教学模式有了极大改观。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内容实际工程案例较少

现有的大部分CAD制图教材的内容虽然加入了相应的项目练习,但是仍然围绕基本绘图知识展开,没有一个完整的工程实例。章节之间知识点零散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学生学完后对实际工程案例缺乏概念,根本完成不了实际工程图的绘制。

2.教学手段单一

CAD 课程多在多媒体软件实训室授课,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边看边思考。这样的教学方法相比以前进步很大,但仍有弊端。一是学生无法进行同步练习,容易丢失学习节奏;教师对学生掌握程度也难以掌控;二是教师需要低头专注于电脑屏幕的演示操作,对学生听课情况和课堂纪律容易忽视;三是教师演示什么学生就练习什么,照葫芦画瓢,教学手段依然带有“填鸭式”色彩,不利于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索学习。

3.无法培养团队精神

CAD课程的学生练习环节往往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之间很少讨论,遇到问题就会不假思索的询问老师,学生操作中个体意识强烈,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二、CDIO理念的内涵

CDIO是2001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教育机构创立的一种新型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应用模式[1]。CDIO 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

CDIO 理念内涵是尽可能采接近工程实际的综合性设计项目进行教学,使学生从内容各不相同的工程实践项目中学到的方法和能力是一致的,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基于CDIO理念的教学改革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难以满足企业对实践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基于对CDIO 理念的理解,教学改革的探索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绘图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

(1)实例教学法。在 CDIO理念的启发下,课程初期(约1-2月)不再以“点、直线、圆”等基本指令为纲,而是精选针对性和代表性较强的绘图实例,寓“指令”于“实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逐步讲解。然后在实例演示中针对具体的指令操作再进行重点讲解,最后学生结合实例进行上机练习。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初期是围绕“学生能熟练掌握CAD基本指令”的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此时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不宜一步到位采用工程项目教学法。通过实例教学,能够使学生对软件操作有直观感受,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基本的识图、制图的能力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既满足了学以致用的需求,也为下一步的工程项目图绘制打下坚实基础。

(2)工程项目教学法。CDIO 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基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学习与实践,以项目作为基础知识传授与基本技能掌握的载体[2]。结合“建筑电气CAD”课程目标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工学一体化课改中我们提炼出了10个典型项目,它们均来源于工程实际,能将建筑和电气制图相关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具体项目如表1 所示。

10个典型项目均为团队合作项目,置学生于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使其能切身体会项目图从构思、设计到绘制、修改的完整过程,学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学习探索、综合应用知识,锻炼团队精神、学习基本项目组织、管理,培养CDIO能力[3]。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工程项目必然是“大而全”,包含了全部知识点,如果直接拿来就用于课程教学,教学目标极容易“跑焦”,学生也会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必须结合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对项目图进行提炼加工,围绕教学目标和课程重点对项目图进行改造,比如项目5“绘制独立别墅电气照明工程图”,教师授课前就需要对项目图的建筑平面图部分进行淡化处理,突出照明设备、开关、配电箱和接线,这样教学目标就一目了然。

2.改革教学模式

为了推行CDIO教学模式,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都在多媒体软件实训室进行,保证学生人手一台电脑,课程4 节连排,软硬件环境的具备为真正实现了CDIO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3~4 人为一组),每组学生的电脑围成一圈,每组一个小组长,由小组长统筹安排成员具体工作任务。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合作完成相应的项目,其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4]。

任务描述阶段(C):任务描述阶段是项目开始的第一步,教师首先讲解基本知识,将项目的任务、问题与知识导入,让学生明确本项目要完成的任务。

任务讨论阶段(D):学生接到项目任务书后,自学完成该项目任务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独立分析或小组研讨项目的构思、设计和实施路径。

任务实施阶段(I):学生按照设计方案、工程规范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在实践中必然遇到很多问题,此时教师再分组对学生进行辅导,完成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总结评价阶段(O):项目基本完成后组内先对图纸进行总结评价,发现错误或不足,进一步完善,最后由教师评价项目成绩。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工程监理”角色,小组长做好“项目负责人”角色,小组成员做好“工程技术人员”角色。通过职责分配,使学生熟悉并深入到工程环境中,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不断地碰撞和沟通中学会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真正实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3.改革考核模式

建筑电气CAD课程以过程化考核取代期末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每个工程项目设计具体量化评价指标,所得总分按10%折算计入期末成绩。项目二“绘制建筑平面图”成绩构成如表2 所示。

表2 项目二“绘制建筑平面图”成绩构成一览表

内容 要求 单项分数 实际成绩

设置绘图环境 设置绘图界限、图幅等 5

设置图层 准确设置、使用图层 10

绘制水平和垂直轴线 直线、偏移、阵列等指令使用正确 15

绘制墙体 两层多线使用正确,可使用多种方法打开墙体 20

绘制门窗 墙体开口正确,熟练使用多线、圆弧等指令绘制门窗 15

绘制楼梯 楼梯台阶和扶手绘正确 10

文字标注 文字字体、大小、颜色等设置正确 10

尺寸标注 尺寸数字设置正确,尺寸标注大小合适 15

学习态度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团队意识、创新意识 10

考核模式以10个工程项目成绩为抓手,能促使学生重视每个教学环节,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避免了突击应付考试的现象,从而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

四、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建筑电气CAD课程改革我们实施了2年,在摸索中不断完善,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堂活跃度大大增加。课堂不再是传统的“你教我学”、枯燥的临摹绘图,开放性的课堂使学生成为主角。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非常高,当其设计思路得到认可、工程项目图通过验收后,学生会对自己的成果感到非常自豪。

2.通过真实的工程项目练习,缩短了学生与实际工程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自信心。许多学生不再觉得工程项目高不可攀,发现“所学即所用”后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自信心,为日后应聘较高层次的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五、结语

本文以CDIO理念为指导,探索了建筑电气CAD一体化课程改革,旨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教学效果,从而满足企业工作现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改革仍然面临不少问题,例如典型项目的提取、工程项目图的加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亟待深化完善。同时,开放性课堂使得教师对教学进度的掌握也变得困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不断磨合调整。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是下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动力所在。

参考文献:

[1]王硕旺,洪成文.CDI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基于对课程大纲的解读[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116-119.

[2]顾佩华,沈奋民,李升平.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篇9

【关键词】 以问导课;问题驱动理念;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

高中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情况将会直接影响高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多学生存在着数学概念理解能力较差,掌握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基于以问导课,设计驱动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性格特点开展教学指导活动.文章将结合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实际活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快速提升.

一、结合课程教学特点,明确问题驱动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活动需要摒弃满堂“灌输”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需要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相关教学内容,明确课堂教学指导目标,基于高中学生认知能力的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能够在充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为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问导课,设计驱动教学中,教师需要可以将三维教学目标融入于其中,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曲线与方程”这一项内容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层次,其一为指导学生学习并理解曲线方程,明确曲线方程的概念,掌握特殊曲线和方程之间的互为表示关系.其二为指导学生明确求曲线方程的基础步骤,学会自主解答问题.其三为通过不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同一曲线方程的影响进行分析,能够合理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其四为能够自主分析一些简单的曲线方程,学会利用坐标法解答数学问题.

二、灵活设计数学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习的数学概念产生兴趣,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使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问导课,设计驱动”问题驱动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灵活设计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并为学生布置探究任务,使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上,也能够有效提升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的质量.

教师可以将前后座的4名学生分为一个小组,为学生布置各式各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问题,如“你想邀请朋友到××餐厅吃饭,餐厅位置在兴华街北二路左侧20米,你该怎样叙述呢?”等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式进行解答,用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来研究曲线与方程的关系.

再如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画出两坐标轴所成角在第一、三象限中的平分线m,并写出方程;画出函数y=2x2(-1≤x≤2)的图像c”.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为学生进行图像展示,并组织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操作或者在组内借助纸笔进行绘制(详见图).在学生画完图像之后,教师可以提出“对照抛物线的一部分C和方程,如果符合某种条件的集合M与C分别和其他方程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学生可以与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和分析,得出“如果M(x0,y0)是m上的任意一点,那么它到两个坐标轴的距离是相等的,即为x0=y0,它的坐标(x0,y0)即为方程x-y=0的解.但是如果(x0,y0)是方程x-y=0的解,即为(x0,y0),以此为解的坐标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同,它则在平分线m上,则可以将直线m和方程x-y=0相互联系.”

三、注重教学语言应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指导学生关注概念形成的同时,指导学生重视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多种多样的数学问题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启发,在充分调动学生数学概念探究欲望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申,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概念与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并能够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结构.

与此同时,教师需要特别注重课堂教学中自身教学语言的应用.相关心理学研究证明,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所以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表情变化,给与学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教师需要多采用“请”、“谢谢”等话语,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结束语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活动可以通过结合课程教学特点,明确问题驱动目标;灵活设计数学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以及注重教学语言应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方式,不断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丽文. 问题驱动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探析――以《曲线与方程》课为例[J] . 学周刊,2013,14:144-146.

篇10

关键词:国家利益 集体利益 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法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公有住房及国有企业资产“不能等同于国家利益”。有学者认为,国家利益是特定的,仅指国防利益。如是,就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作为无效合同认定的边界是否妥当,有何弊端,对国有企业资产、公有住房等国家财产的保护在合同法中又该如何体现,笔者作如下探讨。

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含义辨析

从本质上看,任何法律都是调整个人、社会和国家关系的规则体系。法律的产生源于利益的分化、冲突。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整个社会也逐渐分裂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两大相对立的利益体系,著名的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依照法律所调整的利益不同而将整个法律体系划分为了公法和私法,他认为:“公法是关于罗马帝国的规定,私法则是关于个人利益的规定。”这也就是说,在社会生活中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关系,即平等主体之间的、不需要国家公权力参与的关系与不平等主体之间的、需要国家公权力参与的关系,于是产生了作为不同调整手段的公法、私法。无疑,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合同法当属私法领域。

对于私法,一个不争的观点就是私法以保障个人利益,高扬个人权利为主旨,即使其对公共利益有所保护,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个人利益的保护为起点和依归的。但我国的合同法中,却一直存在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以及第三人利益这样并列的利益分类,且国家利益被加以了特别的保护,那么,这样的规定是否妥当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须明确这两种利益的含义。就国家利益而言,很难有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统一的解释,只能做大致的界定。可以说,国家利益是“指国家在整体上具有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对于国家利益这样一个政治性的概念,公法是其发挥治理国家作用的领域;而在调整市民社会生活的民商事法律体系中,其意义则值得探讨。

国家在整体上具有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安全利益是本国全体居民利益的前提,因此,当这种国家利益在和一个民事主体的私人利益处于冲突时,它处于绝对优先的地位,而私人利益则必然要被限制甚至是放弃。换言之,国家利益是国家利益的代表——政府在处理国家内政、外交事宜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国家通过公权力的强力推进实现的,这一利益体现的是一种不可辩驳性和至上性,将这样的利益放进平等主体之间的、以意思自治、平等公平为主旨的合同法中,显然是不妥的。

至于集体利益这一概念,在社会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但通观我国的法律,却很难找到对集体这一概念的准确界定。而扩展出法律的范畴,在我国相应的文字注释中,集体的含义也是很广泛的,两个人以上就可以称为集体。那么,集体利益指的是什么,因集体本非含义明确的法律术语,故而对集体利益的理解也就一直存在着诸多歧义。从法律角度看,集体利益所指的是一种局部的或者说具体的公共利益。然而在我国的实际生活中,集体有时又被看成是一种利益共同体,是一种具有某种实体意味的组织,这与不具有实体意味的公共又存在着差别。作为普通的市场主体,集体经济组织如果要从事合同交易,不过是合同的一方交易人,那也不是集体利益,所以,在合同法中使用集体利益这样的概念容易导致实践的困惑。

国家利益的外延辨析

毋庸置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这些概念在我国私法领域中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分不开的。这就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产生一个不可回避的困境。国有企业、国家控股、参股公司以及其他国有财产如公有住房等是否也属于国家利益,这在学术上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

如果强调说国有企业等国家所有财产就是国家利益,保护这类国家财产所有权就是保护国家利益,那就意味着我们要对国家所有权设置与私人所有权不同的保护规则,而这是违反合同法中平等原则的。事实上,从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已然如此。我国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这一规定表明,合同法对国家利益加以了特别的保护,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悖。因为,平等原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原则之一,市场主体法律地位平等、合法利益受法律平等保护是平等原则的题中之义。所以,国有企业、国家控股、参股的公司是与其他普通的市场主体没有区别的民事主体,与所有的市场主体一样,适用同样的市场规则;不论是国有财产、集体财产,还是私有财产,只要是合法的就一概应当依法进行保护。这就意味着凡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财产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则。也就是说,一旦国有财产授权给特定的企业进行经营,它与私有财产从市场交易的角度看是平等的。合同法第52条对无效合同认定的规定显然与此相悖。

由此引发开来,合同法该条规定还会严重阻碍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壮大,进而影响交易安全和国民经济快速有序的增长。试想,对于一个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所签订的合同,如果法律允许其能够以合同的履行会有损其利益为由而主张合同无效,那么这些国有、集体企业将会如何去参与市场竞争,又有多少企业会去与这些享有特权的企业建立交易关系?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企业的最终结局必然是在无数次的博弈中无法立足,被淘汰出局。显然这是违背国家立法保护自己财产的初衷的。

如果说国家利益不包括国家财产如国有企业、公有住房等,而是指国家在整体上具有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战略安全利益,典型如国防利益,如原子弹的研制、“神六”的发射。那么,合同这种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协议,能涉及到国家利益的几率和情形是少之又少的,在合同法中如此规定几乎毫无实际意义。退一步讲,即使规定是为法律体系的严密,但在条文中没有对“国家利益”予以明确界定的情形下,其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在实践中,因为很难有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统一、在所有法院都被认可的确切解释,而往往容易被滥用,造成司法及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辨析

篇11

关键词:行政管理;个体理性;集体理性;冲突问题

对于我国的行政管理工作而言,由于其本身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就会涉及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产生,尤其是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利益如何权衡,则成为了行政管理工作中作为关注的话题,所以,只有不断的对行政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利用科学的手段以及合理的措施加以辅助,才能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理顺,有效的对二者之间的冲突问题实施控制,这样才能使行政管理工作在实际生活中更加高效的运作,进而发挥出更大的行业价值。

一、行政管理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问题分析

所谓行政管理就是在行政管理问题上进行解决的过程,当然这其中会包括各种利益纠纷,同样,各部大多数会对自身利益进行拥护而不是集体利益。当在利益关系上出现不平衡情况时,个体理性就会与集体理性之间产生矛盾,这样就会对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最终使集体利益遭受损害。

1.管理过于客观、缺乏全面性。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人员作为唯一的执行者,不但不纵观全局,而且还刻意的对解决对象进行选择,在对待行政管理问题上具有客观性,比如说在社会问题面前,会优先解决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直接问题,相反会去回避那些解决难度大、与自身利益毫不相关的社会问题,致使很多社会问题处于管理盲区,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这种现象就变得愈加恶劣,很多管理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了高产值、高效率、高业绩的浅层次问题上,却忽略了主观事实的存在,导致环境问题、就业问题等都得不到改善,直到出现严重后果时,才投入大量的精力予以解决,这就造成了集体重心偏移问题的出现。

2.方案制定受到理性冲突的影响。根据了解,行政管理方案的制定取决于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前期发展目标、行动导向、行政管理操作流程以及行政管理准则的制定等,从而使行政管理的集体利益最大化,向着更好的发展趋势而发展,但是,由于在行政管理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个人行为去支配,这就避免不了会涉及到个人理性思想的左右,由此个人理性会表现出方案制定者的自身利益偏好,致使整个方案的制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集体利益会损害,造成集体非理性的严重后果。

3.识别问题受到理性冲突的影响。按照行政管理的工作流程来讲,先是要提出问题,之后是对问题进行审核、分析以及判断,通过集体理性的思想进行表决后,最终所确定下来的问题才是有效问题,再由行政管理主体对有效问题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进行处理,所以,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问题识别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环节,但是,在对行政管理问题进行提出、识别等一系列基本流程过程中,主要行使者还是行政个体,其不仅可以拥有权利以及信息资源,更大程度上可以对问题进行裁决,然而在这个环节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就会发生冲突,最终导致集体利益受到侵害。

二、对于行政管理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问题采取的措施

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得知,对于行政管理工作本身而言,通常情况都是集体利益最为首要思想,从集体角度出发,纵观全局,根据所存在的社会问题,通过集体理性的思维模式,运用适当的管理手段或者方式方法,对社会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但是在实际行政管理过程当中,由于行政管理者为个体,由此,在对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个体就会在实行管理的期间偏向于个人利益,产生个体理性观念,这样就不利于对社会问题做出明确的判断以及公平的裁决,与此同时,集体利益就会受到波及,甚至会遭受损害,为了避免在行政管理中,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产生矛盾,为此,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希望能够给予大家参考。

1.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实际生活中,之所以行政管理工作会出现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出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健全的行政管理体系对二者的关系加以维护,缺乏一个完善的制度进行管理,从而造成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概念混淆,范围模糊以及职责不明等情况的发生,由此,对于健全行政管理体系,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是尤为重要的。按照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来说,还缺乏对行政管理体系以及制度的足够重视,只有建立一个有效的、独立的、系统的行政管理体系,并加强对其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主动引导行政管理主体思想,规范行政管理个体行为,制定奖惩制度,对个人理性观念加以约束,实行追究责任制度,使集体利益变为最大化,从而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2.划清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关系。从根本上讲,理性冲突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在个体与集体之间,必然会存在利益关系,因而导致矛盾的产生,要想处理好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要将利益问题统一化,采用共赢的发展思想对二者之间的利益追求加以疏导,使之明白只有共同利益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彼此的需要,进而引导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融为一体,向着共同的发展目标进发,另外,要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概念上、形式上、内容上等基本要素上进行明确划分,利用法律、制度、规范等有效手段对二者的利益范围进行限制,要充分发挥二者的主观能动性,采取统筹发展的战略方针,既要牢牢把握集体主义的重要性,又要充分满足个人在正当利益上的需求,进而使得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发展形式,促成行政管理工作中上级与下级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间接的推动行政管理人员的内部发展,使行政队伍建设变得更加有序、强大,为行政管理工作更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平衡行政管理过程中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是做好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行政机关应充分重视个体利益,在具体的工作中才能有效的避免偏重集体利益的利益分配格局出现,才能进一步避免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出现矛盾以及冲突,从而达到确保行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并逐渐提高效益的发展目标。因此,在社会实践工作中,重视处理行政管理过程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林辰.行政管理过程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研究[J].商.2015(46).

[2]蒋晓芳.行政管理中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5(26).

[3]周莉.行政管理过程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2).

[4]唐任伍,刘立潇.行政管理过程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3(06).

[5]商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王澜明会见美国行政管理学会负责人[J].中国行政管理.2011(11).

篇12

关键词:个人利益;青少年;道德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价值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曾经大一统的道德价值观已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形形的道德价值观念体系,使人们感到困惑和迷茫,甚至步入误区,造成严重后果。青少年正置成长中的过渡时期,身心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由于身心发展的动荡性,以及外界形形的价值观念体系,使得青少年在道德价值观的建立过程中,难以区分、难以决择。尤其面对诸如自我利益、个人利益这些长期不被“正视”的内容时,使他们更是感到进退维谷。因此,正确看待自我利益,以其合理的内容来引导青少年健康道德价值观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此主要对个人利益及个人利益与健康价值观的建立作简要论述,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关于个人利益的界定

1、个人利益的内涵

对个人利益概念的理解,以往的理论大都是从人的个体自我保存需要角度来看的,或者把个人利益理解限定为个人的欲望和需要,或者把个人利益理解限定为个人生活的消费资料。但不管哪种理解方式,都有两个明显的缺陷:其一,把个人利益归结为个人的欲望和需要,实际上意味着把个人利益主观心理化了和观念化了,变成了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了。个人利益不可能是这个样子。其二,把个人利益归结为个人的消费资料或物质财产。就会流于现象,或流于过分实在和狭小。个人利益不仅是这些东西。当然,对个人利益概念的解释确实不能离开这些因素,但是,任何个人都是社会化的个人,都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肉体性和精神性的统一,也是消费者和创造者的统一。因此,个人的欲望和需要也必然是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肉体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也是消费需要与创造需要的统一。个人欲望和需要是由人的活动所产生的,而个人欲望和需要的满足,则是由个人在一定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决定的,即说,个人欲望的满足及其满足的程度如何,是受个人所处的一系列相关社会条件所制约的。因此,个人利益就是指个人在社会中赖以存在和发展并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各种社会条件的总和。当然,这里讲的个人利益的自我牺牲或者获得,必须是在符合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时,才是有道德意义的。

2、个人利益的两极性

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究竟是坏事还是好事?对个人追求自我利益究竟该遏止还是该提倡?有关该问题的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追求自我利益是“致恶”的根源,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追求自我利益可以“致善”。

“致恶论”者认为,个人对自我利益的关切和追求是导致不道德行为的罪魁祸首,“私利乃万恶之源”。中国传统文化对此都带有鲜明的“致恶论”色彩。如孟子就认为人性本善,只是由于后天物欲的蒙蔽才利令智昏而导致了善心的失败,因而人欲是道德的障碍。人要想保持善心,寻回失散的善心,就必须寡欲节制。只有寡欲,才能存心养性;只有排除物欲对心智的诱惑和干扰,才能成为善人。而佛教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有,人生是个无边的苦海,何以如此之苦?在于人有欲。人要想跳出苦海,就必须去欲。摈弃尘世间的欲望,才有望致善成佛。因此,修炼成佛的过程,也就是与自己的欲望作顽强斗争的过程。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中,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世界分成二个:一个理念世界,一个世俗世界。他认为,只有理念世界是真实的、值得追求的,而尘世人生则是虚幻的、没有价值的。人自理念世界来时禀有善性,只是由于尘世的物欲而忘却了根本,因此,人要回到真正有价值的理念世界,就必须克制尘世欲望,学会节制。作为西方中世纪统治思想的基督教认为,人之所以堕落为罪人,就是因为人的祖先亚当、夏娃不能克制欲望而偷食了伊甸园的禁果,人生而有罪,人生就是一个向神赎罪的争取再返天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必须洗清自己的感望和罪恶,鄙视尘世间的物质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神的宽恕。

二再来看“致善论”。致善论者认为,国家的繁荣,人民的幸福,都建立在人们对自我利益的追求上,抑制和消灭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就会失去社会前进的动力,毁掉人类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指出:人具有双重本性,既是“经济人”,又是“道德人”。人作为“经济人”是利己主义者,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并尽力去追求它,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所以社会利益就是个人利益的总和。个人越是追求自己的利益,社会利益就越大。所以,应当放手让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让人有充分的经济自由,国家对此决不可加以限制和干涉。限制和干涉的结果只能是对自然秩序的破坏,影响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让人们放任发挥自己的天性,让人间的事务在各个人的偏见和私心的竞争支配下自然地进行调节,是富国强民的关键。人们贪财追求自己的快乐。看起来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的、混乱的,然而,美德、秩序正是在这种竞争中产生出来的。正如树木生长一样,树木只有在茂密森林中,各自为争取阳光而竞相生长,才能长得高大笔直。同时,爱尔维修认为,趋乐避苦、追求个人利益是天然人性,不可抹煞,也不能改变。在无损于他人权益的条件下满足个人的欲望和利益,是无可非议的。相反,靠牺牲个人切身的、正确理解的利益来满足社会利益,到头来必将引起社会的崩溃。

可见,个人自我利益追求是把“双刃剑”,一面可以伤害社会发展,伤害别人利益,一面又可以披荆斩棘,作为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动力。任意挥舞,必然伤人;弃之避之,又无以获得前进。

二、个人利益在道德价值观培养中的作用

道德价值观就是主体根据自己道德需要对各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作出判断时所持有的内在尺度,是个体坚信不疑的各种道德规范所构成的道德信念的总和。道德价值观是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旦形成就直接影响个体的道德目标,支配个体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控制个体的道德行为抉择和实际的道德行为过程的重要变量,是个体价值观系统中有关社会及个人的道德生活的部分。不难看出,不管是道德价值观中的道德需要,还是道德判断的内在尺度,以及道德信念等都离不开主体的知、情、意、行。只有这几方面有机组合,才能使健康道德价值观最终建立。而个人利益对个体的知、情、意、行都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利益对认知的影响

人作为一个具有种种需要和欲望的社会性动物,其行为和态度受个人利益的影响似乎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人的一些基本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是否受个人利益的影响呢?Georgesen的研究回答了这一问题。

Georgesen研究了个人利益动机在人们讲述故事时对内容和结构的影响。首先让被试参加一个15分钟的集体工作任务,完成任务后要求被试用语言描述他们的经历,在描述时有两种有同的指导主分别激发被试的个人利益动机和准确动机。结果发现在个人利益动机指导语下被试的描述更强调他们对集体任务的积极贡献,也更注重与个人有关的认知和行为。

2、个人利益对态度的影响

早期研究者发现个人利益与人们的态度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与人们的行为有较强的相关,也就是说,个人利益似乎能够较准确地预测人的行为,而不能够预测人的态度。例如Sears对美国1972年大选中(在此次大选中Nixoa击败了McGovem)“校车行动”的研究发现:个人利益对态度没有明显的影响,受此措施影响的人(白人父母)并不比不受影响的人(白人非父母)更反对“校车运动”;而前者更愿意采取实际行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如参加反校车行动组织等)。

但随着对个人利益和态度关系的深入研究,有研究者发现,态度不仅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甚至个人利益成了人们表达态度和采取行为的理由。如Miller认为个人利益规定了人是而且应该是利己的、没有什么动机比个人利益更正常更合理,而且这种社会规范是可以通过正规教育和日常经验被习得的,即使在成年之后。当人们的行为违背了个人利益原则时,就会感到不舒服,担心会遭到他人和社会的非议。因此个人利益给人们的行动提供的不是动机而是理由。在解释公共场合围观的人越多人们的帮助行为越少这一现象时,大多数社会学家认为这是因为是多使得分摊到个人头上的责任感减少,但Miller认为这是因为人们不能为自己的帮助行为找到利己的理由,从而抑制了人们做出助人行为。在Holmes等人的实验中,引发大学生高度同情心的情况下,通过出售蜡烛获得的捐款比在无交换物条件下获得的捐款要多得多;而在引发低度同情心的情况下,两者没有显著的差别。这说明被试对星期日本身没有兴趣,星期日只是给人们施展同情心提供了利己的理由。人们在有利己的行为理由时,做起助人行为来,可能会更自在一些。国内研究也表明态度与个人利益之间是一致的。

3、个人利益对行为的影响。

中国有两句俗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两句话可以说是对个人利益与行为反应之间关系的绝妙的总结。一般认为:个人利益是行为的动机。一些研究者如Baston认为:个人利益和其它动机如集体精神、同情心、责任感和公平感等一起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更有一些研究者如Thomas Hobbes认为个人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唯一动机,是人类行为的核心动机。新古典经济学家在谈到个人利益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时也毫不避讳,认为利己主义是人类行为科学中唯一的假设,理性选择理论认为只有追求个人利益才是人类唯一理性的行为。由此可见,个人利益是影响人的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具有合理的个人利益追求,才会产生健康、积极的行为。

由此可见,个人利益对个人的认知、态度以及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这些内容正是道德价值观建立的主要基石。不过,虽然个人利益在道德价值观建立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个人利益内容的特殊性,在引导青少年建立健康道德价值观时,必须要选择合理的个人利益内容以及恰当的培养途径。

三、在引导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由于个人利益的追求既可以致善,也可以致恶。因此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应该采用“疏导”之法。如果把个人自我利益追求当作“致恶之源”去“堵”或“灭”,就会使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社会的发展动力逐步衰弱乃至丧失;把个人自我利益追求当作“致善之源”来放任自流或予以激发,则会产生一系列道德上的混乱,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对人欲的堵灭和西方近代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对人欲的放纵,都曾产生过不良的社会后果。这正如鲧之治水,采用的方法是“堵”,结果洪水横流。禹之治水,采取“疏导”之法,让其沿着一定的渠道前进,水顺其道而行,既消除了水患又可灌溉农田,一举成功。人之私欲若水,亦需“疏导”之法政之。所谓“疏导”之法,则是既看到“水”之利,又看到“水”之害,既让其灌溉农田,又不让其泛滥成灾。将其引入适宜渠道,朝着可控而有利的方向奔流。即对个人自我利益追求,既不能予以完全遏止又不能任其放纵自流,而要通过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道德的各种有利有力的社会措施,把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纳入到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和历史发展趋势的轨道上,防止其越轨,不让其违背社会整体利益及他人利益,而使其成为社会发展和繁荣的动力。

2、充分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任何个人需求的满足,只有通过参与一个群体并通过参与群体内部活动的分工和协作才能够得到实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集体利益寓于并体现于个人利益。集体活动目标的实现,就在于向个人活动目标的分解和转化。即在总体组织结构的引导和制约下,实现集体活动目标的个人目标化和总体活动的个体化,并通过集体成员之间活动的协调化和规范化,促进其成员的自由发展和创造性的积极发挥,实现集体活动的根本目标。其二,由于集体利益是其成员个人利益之间共性的表现,是更集中化、偏重体现彼此之间的一致性的,因而集体利益也就不能完全涵盖个人利益的丰富多彩的全部内容,可以看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必然地联结在一起的,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实际地将二者划分开的;同样地,任何集体都不可能为每个成员提供他所要求的最全面最充分的活动条件和发展条件。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不仅有相互联结的一面,也有相互矛盾的一面,也就是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地存在着的,个人利益有其独特性和多样性的一面,如果过分地强调集体活动的共性一面和整体性一面,要求把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的个人活动内容完完全全地纳入集体活动中去,要求个人活动在任何条件下都要服从集体活动要求,那么,就会使个人存在和发展出现片面化,并压抑个人独创性的发展和发挥;反之,也正因为集体利益作为群体活动方式,有其共性和集中一面,所以,如果在集体活动中忽视集体活动的集中性、规范性、秩序性和协调性,过分夸大个人活动的多样性一面,就会使个人活动的自我膨胀化,在活动指向上个人随意化,从而导致集体活动陷入实际的无共同目标、无共同规范、无秩序的混乱状态,直至危及集体的存在和发展。协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必须找到一个科学的接合点,既要充分实现集体利益,也要尽最大可能地实现全理的个人利益。只有两者同时兼顾,才能共同发展。

篇13

为什么清华附中、北京四中等名校的学生,可以学得轻松、考得出色?关键是他们的老师能够精准的抓住“核心考点”,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的复习无限贴近中真题,考什么就复习什么,考什么题型就做什么题型!尤其是在大考最后冲刺阶段,3分钟吃透一个必考点,2分钟掌握一个必考题型,5分钟学会一种解题高招。即使是偏科生最差的科目,每天突击10分钟,也可以轻松提升几十分甚至上百分。

********************************************

【招生范围】:小学1-6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常规课程】: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同步辅导、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作文,语文,历史,地理,生物。

【热门课程】:小升初、衔接班、托管班、奥数班 、中考冲刺、艺考辅导。

【课程费用】: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价格不一,详情拨打免费电话咨询

【上课地点】:选择最近校区,来校区上课!(具体校区见下文)

【上课时间】:周六日、寒假、暑假、平时晚上等时间灵活协商安排!

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 90489(接听时间8:00-24:00)

温馨提示:400免费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免费咨询了解~从现在开始!

********************************************

北京口碑比较好的辅导机构咨询电话(每日前十位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咨询,可享受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或预约对孩子学业进行免费测评)

北京京翰教育校区及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 90489

【人大校区】北京市---- 海淀区 400-0066-911转90489

【公主坟校区】北京市----海淀区 400-0066-911转90490

【城建校区】北京市----海淀区 400-0066-911转90491

【劲松校区】北京市----朝阳区 400-0066-911转90492

【朝外校区】北京市----朝阳区 400-0066-911转90493

【亚运村校区】北京市----朝阳区 400-0066-911转90494

【北大校区】北京市----海淀区 400-0066-911转90495

【宣武门校区】北京市---西城区 400-0066-911转90496

【四中校区】北京市----西城区 400-0066-911转90497

【中关村校区】北京市----海淀区 400-0066-911转90498

【马家堡校区】北京市----丰台区 400-0066-911转90499

【团结湖校区】北京市----朝阳区 400-0066-911转90500

【雍和宫校区】北京市----东城区 400-0066-911转90501

【方庄校区】北京市----丰台区 400-0066-911转90502

【崇文门校区】北京市----西城区 400-0066-911转90503

【世纪金源校区】北京市----海淀区 400-0066-911转90504

【牡丹园校区】北京市----海淀区 400-0066-911转90505

【人大附小校区】北京市----海淀区 400-0066-911转90506

【北京学院校区】北京市----海淀区 400-0066-911转90507

【东直门校区】北京市----东城区 400-0066-911转90508

【望京校区】北京市----朝阳区 400-0066-911转90509

【交道口校区】北京市----东城区 400-0066-911转90510

【五棵松校区】北京市----海淀区 400-0066-911转90521

【四通桥校区】北京市----海淀区 400-0066-911转90520

【公主坟天行健校区】北京市----海淀区400-0066-911转90522

【大屯南校区】北京市----朝阳区 400-0066-911转90523

【CBD国际部校区】北京市----朝阳区 400-0066-911转90524

【万柳校区】北京市----海淀区 400-0066-911转90525

【亦庄校区】北京市----大兴区 400-0066-911转90526

【石景山校区】北京市----石景山区 400-0066-911转90529

【苏州街校区】北京市----海淀区 400-0066-911转90530

【清河校区】北京市----海淀区 400-0066-911转90531

【花园街校区】北京市----海淀区 400-0066-911转90532

【怀柔校区】北京市----怀柔区 400-0066-911转90533

师资:7000余名专职老师!多年担任各年级、初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部分教师长期研究考试命题和阅卷任务。

品牌:二十年办学经验!京翰教育遍布全国60余城市,充分了解各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考试状况

ps:每天前五位拨打免费电话咨询的家长,还可以享受免费试听机会哦!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免费电话了解快!

篇14

关键词 奥尔森 集体行动 搭便车 有选择的激励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识码:A

1相关概念

1.1集体行动的相关概念

1.1.1集体(组织)

不同学者对“集体”界定不同。一般认为:相对于个人而言,集体是由多个个体组织聚集在一起,为了共同目标、利益而进行的活动。当我们在界定个人与集体的相互关系时,通常是把它理解为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或具体理解为个人与代表整体或社会的某一集团、阶级或国家的关系。文中所指具有共同利益的多个个体集聚起来形成有组织的群体。

1.1.2行动

本文借鉴沃特斯对行动的界定,即行动是与一套意义、理由或意图相关的行事过程,对行动的强调意味着个体是社会的能动者,作为主动的行动者,面对种种社会刺激,他们感觉着、思考着、行动着。

1.1.3集体行动

集体行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集体行动是指集体所采取的行动,包含突发的集体行为和正式社会运动。狭义的只是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这类有共同利益、共同目标的组织所采取的促进集体利益的行动。本文将集体行动界定为:为了共同利益、共同目标的实现,许多个体聚集起来,采取有利于实现共同利益、共同目标的共同行动。

1.2“经济人”与“理性人”

1.2.1“经济人”

包含三方面的意思:第一,人是“自利性”的个体,经济学家认为社会竞争的幸存者都好像是按照“自利原则”行事的人,而那些不按照自利原则行事的人已经消亡;第二,个人的理性选择导致对幸福最大化的追求;第三,每一个人的自利行为与群体内其他人的自利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假设。

1.2.2“理性人”

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做事之前会“三思而后行”,即行事前后都会时刻以自己的得失、理想目标以及自己的愿望、兴趣等作为衡量标准。换句话说,理性人是指在现有约束条件下,根据某个实践理性或者效用最大化的标准,鉴于自己的信念和愿望,来选择可用、最佳行动方案的人。经济人是理性人的典型代表。但奥尔森认为,理性人并不简单等同于经济人,理性人并不一定像经济人那样完全自利。

2核心观点及解读

在书中,奥尔森围绕一点,即一般认为,由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均有进一步追求扩大这种集团利益的倾向。提出“搭便车”和有选择的激励机制。

2.1否定习以为常的观点

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通常总是试图增进那些共同利益。这一观点至少在涉及经济目标的时候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就像个体往往会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努力做些有利的事,而集团是由多个个体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类似一个“人”,他也会为了自己的集体利益而行事。这种观点在很多学术著作中俯拾皆是。奥尔森认为,组成集团的每个个体是“经济人”,所以,集团中的个人是不会为了集体利益的实现而努力行事,即使知道实现这种集体利益后他能从中获利。如果某一个消费者打算去抵制来自生产者或攻击者方面的垄断或去对立法议员进行游说疏通由他们提出和通过减税的议案,如果这个消费者花费几天时间和支出若干金钱来进行这类活动,他付出了成本,但是得到的收获又有多少呢? 实际上,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的手段,否则,凡是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是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奥尔森认为,在一个集团中,集团的收益是公共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分享它,不管他是不是付出成本。只要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购买这种商品的所有消费者都会受益,因此,这就促使集团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想“搭便车”,不劳而获。

2.2建立核心观点

2.2.1“搭便车”

奥尔森在书中将“搭便车”理论发挥的淋漓尽致。他认为,集体利益是集团的公共物品,因而具有非排他性,也就意味着任何集团成员为集体利益作贡献所获得的收益必然由集团中所有的成员共同且均等地分享,而无论他们是否为之付出了成本。这种非排他性就为集体成员“搭便车”预留地盘,提供可能。作为自利的理性人,集团中的每个成员都想不劳而获,都喜欢“搭便车”,这样即使自己不付出,也能照常享受集体收益。同时,自利的理性人的本性驱使每个成员在决定是否参加集体行动前都会权衡一下收益,然后再决定是否参加集体活动或参加时投入多少成本和努力。这样就促成了“搭便车”。可以说,随着集团的增大,成员越来越多,分享收益的人越来越多,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想坐享其成、搭便车,这样为实现集体利益而进行活动的个人分享的份儿就越来越小,长此下去,集体利益的实现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那么如何解决“搭便车”问题呢?

2.2.2解决“搭便车”问题的途径

在奥尔森看来有三种途径:

(1)集体成员的不对称。“在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不平等的小集团中――即在成员的‘规模’不等或对集体物品的兴趣不等的集团中,集体物品最有可能被提供。因为某个成员对集体物品的兴趣越大,他能获得的集体物品带来的收益的份额就越大,即使他不得不承担全部的成本,他也会提供这种集体物品。”其前提是,集团足够小,如果是大集团,即使成员的‘规模’不等或对集体物品的兴趣不等,也不见得就会有人愿意提供成本或自愿多提供。面对这种情况,奥尔森的办法是把大集团分成若干小集团,即“联盟”集团。可是,“不对称”说的是集体成员收益的不对称,而非成员数量或规模的不对称;“不对称”虽未消除“搭便车”,但已使它不足以构成对集体行动的威胁,因为个别成员从集体行动中得到的收益超过了即便让其承担的全部成本。所以,形成了少数“剥削”多数的现象。即便集团行动起来了,“然而,即使在最小的集团里,集体物品的提供一般也不会达到最优水平”。“造成这一低于最优水平的倾向的原因是,一旦集团中的任一个体为自己提供了集体物品,就不可能把集团中的其他成员排除在对这种集体物品的享用之外。另外,一个集团成员从他人那里免费得到的集体物品会进一步降低他自己支付成本来提供那一物品的动力。因此,集团越大,它提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就会越低于最有数量。”

(2)强制机制。自利的理性人都想搭便车,坐享其成,这样对于集体利益的实现来说,就变得困难。所以,建立强制机制也是一种解决“搭便车”的不错途径。在书中,奥尔森通过分析美国的工会组织,认为强制成员制是工会主义的精华。在大多数情况下,强制入会制是工会成员的来源。现在强制入会制已经成为一般性的规则。简单地说,就是制定规章制度,规范成员的行为,约束成员的行为。

(3)有选择的激励。这是为了解决大集团或“潜在”集团中的搭便车问题。大集团的特点是:“如果一个成员帮助或不帮助提供集体物品,其他成员也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因此也没有理由作出反应。”“所以,大集团或‘潜在’集团不会受到激励为获取集体物品而采取行动,因为不管集体物品对集团来说是多么珍贵,它不能给个体成员任何激励,使他们承担实现潜在集团利益所需的组织成本,或以任何其他方式承担必要的集体行动的成本。”所以,在大集团或潜在集团中,搭便车的现象更为常见。为此,奥尔森提出建立“有选择的激励”机制,之所以叫有选择的,是因为这种机制因人而异,对成员区别对待,“赏罚分明”。如果成员的行为促进集体利益的获得,给其相应的奖赏,这种奖赏可以是经济上的,也可以是名誉上的;相反,如果成员的行为有损集体利益,那么集团就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对其进行惩罚,这种惩罚也可以是经济上的罚款或是名誉上的通报批评。所以说,激励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可以是经济的,也可以是社会的。

3对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的评价

奥尔森对集体行动的深入探索和分析不仅视角新颖、论证严密,而且观点独到、解释力非常强,当然,这一理论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1)贡献。《集体行动的逻辑》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书中,作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新颖的观点开阔了他人的眼界,为其他学者研究集体行动提供了资料。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政治学中,此方法开辟了新径,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对“搭便车”问题的详细阐述丰富了集体行动理论。

(2)缺陷。奥尔森受的最大批评莫过于:“理论单一”的思想家、总是用一种简单模型回答所有重大而且复杂的问题。众所周知,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基本假设是:理性的“经济人”必然会在集体行动中“搭便车”,从而导致“集体行动的困境”。换言之,奥尔森在分析集体行动所包含的逻辑的过程时,不知不觉又陷入了集体行动的困境,给人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最实质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3.1对“经济人”的质疑

“经济人”是奥尔森分析集体行动最基础的假设。即“假定人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地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①这个假设的条件很强,它默认人都是“完备理性”的,而现实世界中并不是这样。在现实世界中,人们除了需要物质方面的补偿外,精神心理上的补偿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忽视这些,那么人就变成一个自私自利,一心只想着钱的人。而现实却不是这样的,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经常看见一些慈善组织的善行。所以,光用“经济人”去分析集体行动是不全面的。

3.2同一群体中存在的共同利益的质疑

在组织良好的社会里,凡是面临共同的持续性攸关利益即“特殊利益”的集团都能组织起来,否则就处于无组织状态。也就是说,奥尔森所讨论的纳税人、消费者群体虽然是经济性的,但是他们之间却不存在共同的持续性攸关利益,他们之间的利益甚至是冲突性质的。没有共同利益的群体怎么可以当作利益集团看待呢?比如同样是消费者,是消费教育服务还是消费法律服务?就是消费同一种商品比如法律服务,不同的消费者得到的服务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消费者之间没有共同的利益,即使有,比如商品房的消费者,这种消费也可能是一次性的。

3.3忽视了其他社会机制对集体行动的影响

面对搭便车困境,奥尔森只提出了一点即“选择性激励“作为解决搭便车问题的方案。然而,他忽略了其他机制在形成集体行动中的作用。

3.4搭便车理论的适用性问题

奥尔森指出,其理论的主要考察对象是主要的经济压力集团组织。而在分析一些以社会、政治、宗教或慈善为目的的游说疏通团体时(非经济性利益团体),并不显得很有说服力。该理论对于理性化程度很低的集团也并非十分有效。比如为无谓的事业工作的一群义务工作者。

针对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人们褒贬不一。我们不能因为某一理论受到批判而否定其贡献。

注释

① 维基百科:“经济人”词条。

参考文献

[1]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 曼瑟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 姚震宇.理性、权力与经济繁荣:奥尔森经济增长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 丛良.“奥尔森困境”及英困境[J].学术研究同,199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