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范文

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22 15:36: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篇1

(一)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1.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到2以刀年,全市农村工农业总产值3326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65.4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10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人5764元,同比增长7.5%。

2.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创汇蔬菜、榨菜、蔺草、竹笋、茶叶、水果、花卉、名优水产养殖、生猪、禽蛋等1o大主导产业。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全市目前已有四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产值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25家。么刃3年我市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O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已达到149家。龙头企业扶持政策激发了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加工型龙头企业块状经济加速形成,慈溪、郭州、余姚、象山等农产品加工园区也正在规划建设中。

3.行政区划有序调整,城镇规模趋于优化。(l)撤销郸县设立郸州区,使城区的发展布局有了一个很好的空间条件;(2)至入刃3年8月底,我市已由2(X刃年前的149个乡镇和16个街道及4少协个行政村调整为100个乡镇和47个街道及3843个行政村。余姚、慈溪、奉化、象山及镇海等全部撤销城关镇,成立设街道的中心城区,宁海撤销城关镇改建街道的方案也正在报批中;(3)根据行政村人口过少、面积过小的实际,进行了行政村撤并工作,同时中心城市逐步撤销“城中村”、“城中乡(镇)”,设立相应的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理顺城市管理体制,以适应城市建设、管理的要求。通过上述三个层次的行政区划的调整,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镇和重点村的地位更加突出,中心城市一副中心城市一中心镇—般镇多层次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城镇规模趋于优化,人口和产业集聚的条件进一步完善。

4.中心镇改革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各中心镇立足自身的发展实际和功能定位,不断拓展改革领域,针对深层次的体制,加大攻坚克难的力度,取得明显成效:(l)通过加大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及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投人,完善城镇功能,拓宽发展空间。据统计,仅2(X犯年各中心镇城建投人就达5亿元,其中财政投人3.19亿元,占63.8%。一些中心镇还尝试在上级部门授权或委托下实行综合执法,致力于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城镇档次和承载能力不断提升。(2)通过政策引导乡镇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以刀2年,全市中心镇的工业园区面积达到28.8平方公里,落户企业655家,销售收人154亿元。(3)各中心镇通过对城镇功能的重新定位,建筑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等已经逐步显现。在城镇功能定位明确后,产业特色也更为鲜明,工业品如周巷的小家电、洒门小路下的电线、梁弄的灯具等,农产品如泅门的榨菜、溪口的雷笋和水蜜桃等。

5.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促进农民转产就业。2(X犯年,我市相继下发了《宁波市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试行办法》、《关于促进市区被征地人员就业的若干意见》,逐步建立、完善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促进市区被征地人员实现就业。慈溪、余姚、镇海已列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目前,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已建立了集就业、救助、医疗等服务于一体的社会保障和救助服务站。在农民转岗就业方面,按照市委今年4号文件的精神,在原安排的培训经费基础上,从市和县级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提取1%,重点用于对农村劳动力转岗培训的补助。凡参加实用职业技能培训的,每人次补助21叉)元;参加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人技术工种资格培训的,2以)元以内按实补助,超过部分补助50%。对就读职校农业专业的学生,一般每人次补助6〕汉)元。此外,为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我市正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6.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投人力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九五”期间,市本级财政在以完善水利为主体的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面投人89650万元,2〔x反年市本级财政投向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1以X〕万元,农田水利建设1.9亿元,使我市农村道路、用电、用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千里清水河道工程”、农村规模畜禽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及园林式村庄建设顺利,园林式村庄累积已达到印余个。“百千”工程开局良好,全市已有74个村开展示范村建设,302个村开展村庄整治。全市通车行政村达86.99%,通等级公路行政村已达79.7%。

(二)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尚存问题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市“三农”问题还在相当程度上长期存在。

1.农民收人增长放慢,城乡居民收人差距趋于扩大。(l)农民人均纯收人增长趋缓。1982一1992年,农民人均纯收人增加了3.6倍,年均增长16,5%;1992一么X犯年,增加了2.5倍,递增135%;1997一2(X犯年,仅增加了0.26倍,递增4.8%,比前1o年(1992一2(X犯)下降了8.7个百分点。(2)与城镇居民收人差距拉大。1982一1992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年均递增18%,高于同期农村增幅15个百分点,城镇人均可支配收人与农村之比从1.44:1上升到1.65:1,上升了0.21个单位;1992一2仪口年城镇居民人均收人增长17.1%,高于农村36个百分点,城乡人均收人之比从1.65:1上升到2.25:1,上升了0,6个单位,远高于前1o年(1982一1992)。2以犯年我市城乡居民收人差距之比达到225:1,为改革开放以来最高。

2.农业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农地保护难度加大。随着我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有限的农业耕地资源趋于萎缩,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土地尤其是农用地的占用与日俱增。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从1995年的86%下降到2以犯年的80.7%,减少51436公顷。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从1995年的28.0%下降到2〔X]2年的25,65%,减少了22779公顷。而且由于我市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难度加大。特别是港口工业兴起,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城市建设、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农用地的保护难度将越来越大,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势头仍将持续。

3.失地农民增多,农村劳动力转业困难。在现阶段我市农业资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最多能容纳5O万左右劳动能力,这样就有4O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有别的就业出路。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张,城郊失地农民逐渐增加,使得农村就业矛盾显性化。据统计,我市“九五”期间年均征地5万亩,从1996一2001年,需安置农业人口21万人。“十五”期间若仍按每年征用土地5万亩计算,每年将新增失地农民6万人。从城市劳动力需求来看,一方面城市下岗职工和外来劳动力增多,农民进城寻找就业机会相对减少,乡镇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有限。从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来看,全市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度放慢,就业数量从1卯5年的143.4万增加到2001年的170.4万,年均只增加3.86万人。农民就业不足是影响我市近期农民收人增长放慢的重要原因。

4.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1)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在全市1277家年加工经营产值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中,上亿元的只有25家,占总量的2%以下,真正能带动广大农民致富的企业为数不多。(2)农产品加工率低,农产品加工增值链条短,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率发达国家为so%,我国为45%,我市2001年为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人会(社)农民占全市农民的比重不足2%,低于全国2.5%的水平。(3)农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淡薄,许多农产品还没有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与国际市场接轨还有不少距离。(4)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新产品、新技术推广步伐滞后于市场的发展要求,农业龙头企业开发研究力量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亚待加强。(5)农业龙头企业的资金约束较大,税收负担较重。银行信贷部门对贷款企业有严格的抵押条件和审批手续,在利率上没有任何优惠。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负担过重,出口退税也影响了部分企业的资金周转。

5.农村工业发展与城市化相脱离,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离土不离乡”的乡镇工业发展模式使得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严重脱节,农民就业的变化没有带来身份的变化。总体上,农村城镇化进程依然缓慢:(l)工业园区建设趋于分散化。目前全市有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127个,面积35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20平方公里,开发率仅36.4%。工业园区配套设施投人不足,过多过散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业的聚集。(2)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相脱离,园区产业的聚集没有带来人口的聚集。(3)农村工业和人口聚集的载体—一中心镇建设滞后。中心镇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接受中心城区的辐射,又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增长极。我市早已确定巧个中心镇,但没有足够的优惠政策支持,中心镇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6.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滞后于城市。(l)教育水平的差距。城市拥有良好的教育设施和软件条件,城市高中教育普及率与平均受教育年限等要远高于农村。教育水平的差距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着农村发展的后劲。(2)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我市农民个人对社保的意识不强,造成农民社会保障低水平;加上农村人口众多,不仅存在大量的需要社会救济的“三无”(无收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对象,而且仍有许多农村贫困人口,各级政府缺乏足够的资金为农民提供养老保险和大病统筹等,使得农民的社保覆盖面不大,这些都影响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推广。此外,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也是我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突出问题。(3)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方面的差距。目前全市范围内仍有774个行政村没有等级公路;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也不理想,镇区和部分村基本实现了垃圾集中处理,但全市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率几乎为零,自来水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仅为82.3%,还低于19以〕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安全卫生水85%普及率的要求,部分地区水质情况不容乐观;到2《X)2年底,全市城乡用电同价覆盖率达料.72%,已完成农网改造的行政村数2831个,占总数的74%,仍有637个行政村未进行农网改造。

二、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按照市委九届/、次会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今后五年(2003一2之X)7年),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规划为龙头,以基础设施为先导,以产业集聚为支撑,以体制创新为保障,提高农民收人,增加农业效益,用城市化和工业化联动农业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到2《X)7年,我市农村基本建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农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根据上述总体思路,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在经济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实现工业化;农村人口的比重大幅度降低;农民收人不断增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就业比较充分;农户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农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在政治和文化上,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秩序良好,农民安居乐业;农村教育事业有较大的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农村卫生、文化等设施比较完备,农民享有较好的卫生保健和较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整个农村社会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1,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组织化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达到so%。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以X刃元以上,争取达到10〕仪)元。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收人差距不再进一步扩大。

2.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村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大于7O%,转移农业人口巧万人左右。城镇常住人口比重超过55%。

3.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交通顺畅、通讯便捷、水电供应充足,自来水普及率卯%,平原地区100%。农村用电与城镇同网同价。村村通等级公路,达到“标准化”,大部分农村道路实现“硬化”,构建县、乡、村公路运输站场网络系统。在有线电视网进村到户的基础上,公众信息互联网到村,电话普及率55%以上。

4.农村生态环境优美。继续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镇区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垃圾集中处理到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O%。

5.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村高中教育普及率达到85%。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高中以上学历比例超过35%。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达到高中阶段水平。农村劳动力人人享有职业教育机会。6.农村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全市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比例分别达到so%以上。

三、今后五年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构筑都市型农业框架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创汇农业等特色效益农业。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建设创汇蔬菜、草食禽畜、名优水产和林特花卉四大区域化特色农业产业带,培植十大主导产业,形成水产、蔬菜、禽畜、茶叶、蔺草、榨菜、饲料和林特产品等农产品加工基地,创立一批农产品名优品牌。拓宽都市农业功能,强势打造绿色农业、创汇农业、海洋生态渔业、生态旅游农业等成长性的现代农业产业。

1.绿色农业。顺应“绿色农业、都市农业”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生态优势,重视农产品安全生产,加快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开发,重点在余姚、慈溪、奉化、宁海等县(市)区为主的笋、茶叶、花卉苗木、水果等产业建立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以推动全市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2.创汇农业。以创汇蔬菜、水产品为突破口,通过发展一批专业生产、出口基地,扶持若干农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加快创汇农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其中创汇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继续加大结构调整,依托龙头企业等措施,扩大基地规模,形成余姚、慈溪、镇海、北仑等北部为主的花菜、豆类创汇蔬菜生产基地;以象山、宁海、奉化等东部为主的花菜、块茎类创汇蔬菜生产基地。水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以依靠科技投人扩大养殖规模,发展水产品加工,提高水产品附加值为目标,通过技术引进、产品开发,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水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和鲜活水产品出口基地。

3.海洋生态渔业。把开发海洋资源放在突出位置,确定发展主题,以建立蓝色经济为目标,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深化水产品加工业,开发海洋生物、海洋食品业,发展海洋旅游业。其中海水养殖业以象山港、三门湾、东南沿海、杭州湾为主,建立贝类、渔虾蟹类及坛紫菜等养殖基地,逐步形成养殖、加工、销售产业一体化。

4.海洋旅游。以象山为重点,拓宽发展思路,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积极开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及特色旅游项目,使之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5.生态旅游农业。加快生态旅游农业建设,建立“山、河、湖、江、田”等生态旅游农业基础框架。尤其发挥河姆渡文化遗址、四明山区革命传统教育等项目,实现旅游产业与农业产业相互渗透、协调并进,相得益彰,推动生态旅游农业产业的发展。

(二)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有效载体。要积极落实市里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继续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1.抓龙头企业的发展。继续扶大扶强2O家亿元骨干企业,重点培育3一5家5亿元以上的加工企业集团和百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大对优势龙头企业的技改投人贴息,适当减轻税负,增加信贷支持,开展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要与带动农民就业和致富结合起来。政府应集中财力,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抗风险能力强、带动农民就业作用大的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带动农民致富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尤其是加工型龙头企业的发展。政府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也要与创建和发展龙头企业的知名品牌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促使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向优势名牌企业集中。

2.大力扶持农产品深加工。加大对农产品深加工的支持力度,把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作为提高农民收人的主要途径来抓紧抓好。安排一定财政资金用于骨干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外向型经济的扶持,对龙头企业的出口退税优先到位。结合重要农产品基地建设,优先安排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资金,对重点农业加工企业的原料生产基地加大支持。

3.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筑农村服务社会化体系,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主要是健全和完善五大服务体系:(l)信息服务体系,市里建立联系各县(市)区、有关镇(乡)的农村经济信息网络,为广大农户、龙头企业、基层政府及时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2)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依托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民专业协会,形成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普及网络;(3)加快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抗风险的能力。(4)物资服务体系,实行农业生产资料加工、购销、运输和送货服务一条龙;(5)运销服务体系,以各类流通企业、经销公司、供销合作社、专业购销合作社为主体,扶持发展农民购销队伍,形成农产品流通、运销服务网络。

(三)推进园区化,促进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小城镇工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也是在经济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我市农村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工业的发展,并进一步带动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因此要以各类园区作为小城镇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科学认证,合理规划,加强管理。

1.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心镇的特色工业园区。加大对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投人,园区建设要走市场化道路,多渠道筹资,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健全服务体系。进一步规划建设慈溪、郸州、余姚、象山等农产品加工园区,促进加工型龙头企业块状经济加速形成。

2.加强园区产业集聚。吸引企业向园区迁移落户,引导分散布局的企业向园区集聚,有条件的项目都要进人园区,并适度控制园区外企业的建设,严格限制农村工业新的零星布点。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集聚群和块状经济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发挥产业的人口集聚效应。推动乡镇企业的体制改革和管理、技术创新,着力推进乡镇企业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增强市场竞争力。政府有关部门对小城镇发展的计划、土地指标等要给重点镇开绿灯,在重大项目布局和资金安排上要树立全大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全局观念,适当优先考虑小城镇的园区发展,并对小城镇园区的招商引资在信息渠道、业务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协助。

(四)统筹城乡规划,加快中心镇的建设

统筹城乡规划,加快中心镇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来讲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1.统筹城乡规划。根据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抓紧修订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小城镇发展要按照“聚、细、严”和城乡一体化的原则,从区域和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科学规划,即按照集中紧凑、功能完备、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要求,以增强城镇集聚能力为重点,高起点规划布局,推进城镇建设格局创新;围绕集聚功能的配套完备,对重要地段、重要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方向制定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把规划落到实处;围绕城乡一体化,加强农村城镇的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的对接,加快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与城市的对接。同时做好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工作。在新一轮五年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把城乡一体的要求体现进去。

2.进一步突出中心镇在整个城市框架中的地位。明确发展方向,按照现代化小城市的要求来定位,并布局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由中心城市或副中心城市到中心镇的快速交通,完成中心镇的上下水管网与主干管网的连接。加强中心镇的统一规划。在遵循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加强对中心镇规划体系的修订完善,围绕集聚功能的增强,对重要地段、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方向制定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提高中心镇规划的前瞻性和权威性。

3.加强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力度,对中心镇的用水、电网、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予倾斜;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重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对中心镇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等项目给予支持。

4.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增强中心镇的自我发展能力。着眼于全市的发展大局,建议给予中心镇必要的调控手段。市级财政应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划出一块,作为中心镇建设的专项资金;确定中心镇的财政收支基数,其超收部分应大部分留于镇级财政;按照分税制和调动县、镇两级积极性、财权和事权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收支范围;可考虑对重点中心镇扩大财权试点,通过少取多余或在未来五年内财政单列的办法,促进重点镇建设发展。

(五)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保护基本农田

在土地制度方面,遵行“利用、开发、整治、保护”相协调的原则,认真落实“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努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树立科学、合理、依法、节约用地的观念,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管理的方针。确保耕地保护责任、措施、投人三到位,达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三方面的协调统一,不断增强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1.拓展发展空间,缓解用地矛盾。为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要根据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充分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增加投人,加快海涂围垦、农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居民点整理步伐,提高农地质量,增加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同时,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调整规划布局,拓展发展空间。

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合理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对以农田水利工程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工作的领导,防止水土流失、土地盐演化和土地污染,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田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地产出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继续保持85%基本农田保护区率,并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划区界定,即把符合质量要求的农田以落实到地块的方式划人基本农田保护区,对其进行动态监测管理,实行“定位、定量、定质、定档案、定责任、定措施”的“六定”政策,进行特殊的有效保护。

3.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l)努力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认真执行省关于《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的通知》要求,强化投资密度和容积率的“双控”。严禁低价协议出让土地,协议供地要提前公布供地方案。同时调整工业绿化用地比例,促进我市土地资源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转变,从粗放利用向集约利用转变,提高土地利用效益。(2)抓好闲叠土地的处置。认真抓好我市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加强建设用地批后跟踪检查,切实加强对开发区建设用地的整顿,对少数开发区的闲置用地或违法用地行为,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3)撤并小自然村,逐步消除“空心村”,引导镇、村走村庄整治、旧村改造之路。此外,对于确认征用的农用地,在征地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工作,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六)加强农民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农民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转产就业的水平。我们认为宁波农村劳动力转移应明确近期和远期两个目标。从近期来看,工作的重点是研究被征地人员安置办法,从长远来看应该逐步建立起一个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各产业之间自由转移的新型劳动力就业机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1.加强对被征地人员培训。要根据被征地人员的不同情况,加大投人。加强培训,使他们掌握一门以上的劳动技能,增强他们就业创业能力,使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尽快适应角色转换,不能让失地农民再失业。鼓励失地农民采取各种途径实现再就业。

2.有针对性地制定农民就业培训政策。对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劳动力,让他们通过成人教育等方式继续接受高中或中专的学习;掌握更高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多开展职业中等、高等教育,使他们在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再掌握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其他的社会劳动力则应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多开办一些短期培训班,对申请就业者开展短期职业技术培训。要切实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根据市场需要,定期职业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方面的信息,引导农民学习,增强农民适应转移的能力。要鼓励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岗中职业技术培训,帮助企业和农民工建立长期化、稳定化的雇佣关系,使农民和企业的利益都得到保障。

3.加强农民农业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农村原有农技力量和农技校的作用,利用好可以利用的各类教育资源,加强对农民的指导和培训,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结合当地实际,加强农业新知识、新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术教育。

4.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要把绿色证书培训作为农民科技培训的基本制度长期坚持下去。以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为基础,继续实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启动“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从绿证学员中选拔能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学员,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后援技术支持;启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提高就业率;实施“农业远程培训工程”,运用现代信息传媒手段,扩大技术传播援盖面,快捷有效地向农民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加强县、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对重点农业中专、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绿色证书培训教育设施建设进行引导性资金投人,整合资源,改善农民培训条件和手段,建设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七)逐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保障水平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低水平是导致农村农民无法转为市民和因病致贫的重要原因,当前抓紧建立“低水平、广覆盖”、“低进低出”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1.逐步推广以医疗、养老、失业保障为核心,通过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覆盖全市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制定出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保办法。经济发达的中心镇要根据“低门槛进人,低标准享受,低水平保障”的原则积极探索研究土地征用后的农民和“撤村建居”后农转非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养老保险问题。可考虑镇里或村里建立养老基金,实行“三个一点”(镇里、村里、后代各出一点)的办法。农村社会保障逐步纳人城市社会保障范畴,增强保险的包容性,让农民真正无后顾之忧。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条件的中心镇和重点镇可考虑建立大病救助基金或实行大病统筹,努力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2.打破农与非农的户籍界限,允许农民以自由职业者身份自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不论所有制一律参加社会保险;进城农民可参加个体、私营企业养老保险交费管理办法,建立个人帐户养老保险。对经济发达的城郊城镇,对广大农村要积极探索新办法,出台相关政策,分批分层实行农村养老保险。3.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转人城镇后自愿放弃土地承包权的,逐步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最低生活保障;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做到扶贫帮困到户,保障城区和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逐步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和提高保障水平。

(八)加强农业墓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到2以刀年,实现滩涂围垦19万亩。加大流域治理力度,重点建设郸东南甭新河工程和溪北排杭州湾工程,完成平原河道整治1(XX〕公里。加强防洪防涝体系建设,重点完成市区“三江六岸”及宁海、奉化、余姚防洪工程。完成中尺度天气预警系统和区域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

2.实现农村交通顺畅、通讯便捷、水电供应充足。进一步加大自来水管网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实现农村用电与城镇同网同价。构建县、乡、村公路运输站场网络系统,实现村村通油路。在有线电视网进村到户的基础上,加大公众信息互联网到村的力度。

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运输经济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159-02

1 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之间是较为复杂的关系。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存在不同结论,但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这三种观点也成为了当前制定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政策和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第一种观点主要认为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致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区域经济活动引发的交通运输需求;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并突出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种观点则综合了前两种观点的结论,认为交通运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虽然上述两种观点都部分地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之间的相互关系。但笔者更同意第三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两者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1.1 两者可以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形成工业聚集效应。随着该区域供给水平的不断增长以及扩大辐射范围所带来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反过来又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城市交通运输自身加快发展和完善。运输发展满足了产品输出以实现比较利益的要求,而追求规模经济和聚集效益将推动更为发达的城市交通运输提供支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能够为城市交通运输的良性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从而使得城市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两者可以相互制约

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不仅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区域经济发展落后,无法为交通运输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及雄厚的资金支持,那么就会阻碍交通运输的发展。而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反过来又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影响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影响当地的消费和需求,同时也会使政府的财政收入相应减少。落后的经济不能为当地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也制约了交通的发展。而且政府也没有认识到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往往在城市整体规划中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交通基础设施也不完备,不能给交通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

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运输经济问题

2.1 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运输发展不相协调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同是社会经济系统中两个密切相关的子系统。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提供重要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又是决定交通运输设施的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运输发展不相协调,主要表现为交通规划水平不高,应变能力和整体协调性也相应缺失,不能使交通道路的建设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规划相协调,导致当地城市不能更好地全面的发展;交通堵塞的情况也愈发严峻,究其原因就是,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速度远远落后,跟不上需求。交通堵塞必然影响到客货运输、商业洽谈等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道路建设规划的延后,严重阻隔了这些区域和外部地区的联系,不能使外界了解当地的有利资源状况,就更不谈不上资源的开发了,相应地,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也就更加延缓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加重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2 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运输建设缺乏资金支持

(1)在国家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增加导致原材料、产品、人员的流动增长和位移的增加,从而使交通运输的需求也呈现出急速增长的态势。虽然如此,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致使我国当前对交通运输方面的资金投入量相对于其他方面较为有限。

(2)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我国各地区的交通运输设施建设情况参差不齐,造成各地区间存在很大差距。尽管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在经济规划中加大了对交通运输设施的投入,但是政府总体上对交通建设还是缺乏资金支持,从而导致交通运输建设不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3 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导致运输成本过高

在区域经济落后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区和周边地区难以形成产业高度集聚,物质高度集聚,资金高度集聚,技术高度集聚,人才高度集聚的经济优势,因此缺乏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使得地区间的运输难度增大,运输成本提高。另外,影响运输成本高低的因素较多,其中运输工具的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若运输工具的效率较低,也会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

3 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运输经济问题的措施

3.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运输发展相协调

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指:交通运输与经济两个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适应、协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称为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形成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首先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不但可以强化区域经济系统内外的经济联系,加大和提升系统开放的程度和效率,而且随着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结构的改善和功能的增强,区域经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愈加明显和集中,主导产业得到加强,反过来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增大区域经济的聚集效应,增强地区规模经济效益,加强区域经济子系统间既有的联系,促使区域主导产业前向、后向扩散范围和程度扩大。同样地,区域经济水平的增强,可以促进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因为经济水平的增强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加强,这又导致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并且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会加大对区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投入,会进一步构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多环正反馈系统。

3.2 增加地区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区域经济发展阻碍交通建设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只有提高政府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扩大交通网络,大力拓展城市内部交通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建设,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周边地区与中心城市的人员、商品、信息的流动,才能实现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

3.3 加快建设交通运输设施,推进交通运输整体发展

(1)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畅通的运输网络,可以缩短运输相对距离,压缩企业的运输成本,特别对以交通运输作为大量成本发生点的企业,压缩这方面成本的要求就更迫切了。

(2)在规划方面要注重协调性、综合性,使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助力。

(3)针对不同的区域,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设计划。例如,对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适度超前建设交通设施,以适应快速增长的运输需求;而对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则要更加重视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为这些地区以后的经济发展,做好最基本的交通保障。

篇3

城市的聚集扩张,有利于城市功能的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和功能提升,是城市经济实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由于中心城市一旦形成,就具有极化效应和扩张效应,将城市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并极具带动效应,将由此来满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服务产业的发展要求,产生最富活力的规模效益。在此基础上,择优加强中、小城市(镇)建设,形成二者之间的互补互动的关系。即中心大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功能,中、小城市(镇)具有城乡中介功能。针对我国农村人口多特点,必须通过大、中、小城市共同分流,实施城市带动战略,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城市化进程,大力加强城市的配套改革和制度创新。

一、以市场化推动城市化加快发展

市场体制和市场环境是推动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市场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受外在制约和影响的规律,从市场化这个城市化制度层面来看,就是排除外在人为的干预,让城市化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进行。按照市场化的要求,一是把城市工业园区向乡镇企业开放,乡镇企业要利用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有利时机,加紧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造,为向城市转移奠定基础:二是改革户籍制度,促进人口流动,用城市的社会保障换取流动人口原所在地的土地使用权,这既有利于经营规模的扩张,更有利于城市化的进程。

二、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为优化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要按照建设现代化都市的要求,在路、桥、水、电、气、热、环保、通讯等基础设施上,进行科学的规划并进行建设。一是要采取多样化的投、融资形式,开阔投、融资渠道:二是要利用好国家的特殊政策,抓住机遇,努力争取更大的优惠,并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是要争取国家对城市改造的财政支持,如“老工业基地改造”、“生态环境保护”等,切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关系,要三者并重,以保证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高速发展。

三、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城市化进程中要把协调和整合城乡利益关系作为着眼点,大力促进城乡之间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理顺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只有大量减少农村人口,土地才有可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农产品的成本才能下降,品质才会提高,市场竞争力才会更强。只有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才可能实现城市化。

四、城市化与经济一体化要协调统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很大程度上催化了城市进程,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也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结合城市实际制定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部局,做到既发挥聚集经济效应,又通过分工、协作降低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风险和成本。

五、完善城乡土地及城市建设用地制度

实现城市化。必须割断农村人口与土地的联系,农村人口是城市化变革的对象。同时又是城市化进程的参加者,所以。要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包括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同时,国家管理一级土地市场,建立土地价格体系时,应着力寻求城市建设合理用地需求与建设用地指标控制的衔接点,保证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尽量满足经营性用地,批租土地的收益则应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六、发挥中心大城市整合经济及增长作用

城市尤其是中心大城市,在完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基础上,要加强城市要素、产业与职能的扩散。追求城市区域化。从城市区域发展的角度,发展从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城镇结构体系。一是要加快近域的城镇结合,根据城市与城镇之间要素和产业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制定城市整合目标,构建一体化结构与功能体系,确定城市整合点;二是要加快广域城镇整合,使城镇间产业合理分配及区域城镇整体功能的增强,突出区域性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七、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协调、服务功能

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主要作用是,提供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养老、保险、就业等服务性机构和保障制度及体系,建立和维护经济秩序,调控和协调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为城市发展提供财政、政策、法规、信息、规则、制度等支持,为城市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降低发展成本和各种服务。

八、前瞻性的进行城市整体规划

篇4

关键词: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运输业的本身而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虽然我国交通运输业也有了飞跃的发展,但我国的经济增长却呈现出了区域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主要是由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带动起来的,而这种增长是离不开交通运输的支持。东部地区仅占我国面积的1/3,但我国基本上所有的港口以及大部分的铁路、公路都集中在东部地区。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长时间以来,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问题。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相互作用,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总起来看,人们对其因果关系主要有三种认识。

第一,交通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种观点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较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不仅使得人们的消费空间距离缩小,也加大了不同区域间人们的经济活动,形成了相互合作的关系,同时能够促进产业的优化,吸引大量的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能力提高。这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引导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地发展,也对交通运输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完善,使其不断适应日益增长的经济。

第三,二者相互影响。这种观点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即交通运输的发展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的。

二、我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1、城市交通运输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除了部分大城市外,大都处于规划水平低,缺乏有效的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虽然交通运输的发展十分迅速,但交通拥堵现象的状况并没有得到解决。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的人流、车流增加的速度远远大于道路的建设,而交通工具却发展的非常缓慢。除了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建设了地铁、轻轨等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之外,大部分城市还没有做出大的变化。

2、交通运输问题影响经济发展

由于交通规划水平、应变能力等的限制,使得交通运输的建设不能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规划相协调。道路容量的不足,致使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像北京、上海的这样的大城市,交通拥堵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各方各面的经济活动,从而影响到该城市的经济。相反的,像西部及偏远的地区交通运输的建设发展缓慢,这些地区与外界的沟通将会受到很大的阻碍。一方面,当地的大量丰富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另一方面,大量的投资商不来这些地方投资,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地方的差距越变越大。所以,在交通运输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交通运输的拥堵问题还是交通运输能力的缺乏都相应得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3、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交通运输

长时间以来,由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一直处于一种不合理的制度之下,导致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非均衡发展的现象。例如,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这样将会导致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交通运输能力的差距也越变越大。在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可以强烈的刺激当地的消费,同时增加政府的收入。当经济得到高效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时,而交通运输能力没有进行相应的提高,进行必要的建设,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在城市整体的建设和规划中缺乏其科学性。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对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以上分析了一些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的现状,同时也显露出了许多问题,下面提出了四条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问题的建议。

1、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就是要实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从实质到内容的一体化,使二者相互协调发展。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不仅促进了人流、物流等的畅通,而且支撑和推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人们对于交通运输观念的转变。对于中国的西部而言,区域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现代文化的教育。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文明思想的传播,加速了中西部地区人们思想观念转变,使人们能够逐步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文明,这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具有很大的意义。

2、交通运输发展的差别战略

在充分了解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后,应针对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设施实行差别对待,制定不同的战略,使得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充分的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各种效应,最终使得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得到共同的发展。例如,针对像北京、上海、天津等这样的大城市而言,其公路、铁路的建设已经相当完善,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中的交通拥堵现象,这就需要建设技术要求更高的交通运输设施,如地铁、轻轨等。但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而言,仅仅需要建设能够满足其基本条件的铁路、公路就可以了。

3、发挥交通运输的聚集效应

依据点轴开发理论,随着像铁路、公路这些重要的交通干线的建立,连接重要干线地区的人流、物流将会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将不断降低,形成有利的区位条件与投资环境。经济区域的发展首先是从具有有利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的中心城市开始,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一定的经济带。在此产业、物质、技术、市场、人力、资金等高度聚集,这就大大降低了区域经济的运输费用和运输水平的提高。当费用降低时会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吸引大量的产业向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有优势的地方聚集,使得这些地方有了较大的空间进行发展,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以交通运输为干线,快速发展经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完善,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的联系也日益密切,逐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干线为发展轴的经济聚集带。在发展的过程中,人员、资金、技术等在交通干线上集聚,不断改善区域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产业等也会受到新的交通干线的吸引,向交通干线集聚,促进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甘肃省依据"提速中部,东联西拓"战略,以兰州为中心,形成一个半径为100km的1h交通运输圈,同时甘肃省的东部地区以天水为中心,融入国家中部、西南经济的交通运输,是甘肃的交通运输东连陕西、南连四川,与国家的中东部以及西南部地区经济相互融合,发挥了甘肃省的优势。

四、总结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协调的。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解决,以保证经济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庆斌,荣朝和,马云. 《运输经济学导论》.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2]赵坚.《交通与运输的含义及交通经济学问题》.《综合运输》.2007年,第8期

[3]张云,孙启鹏,丁海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有关问题的探讨》.《长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6卷(第3期)

[4]段增英.《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3卷(第18期)

篇5

[关键词] 统计 失真 对策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随着统计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已经上升为当前我国统计工作的主要矛盾,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统计工作的中心话题。关于统计数据质量,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使用的角度来看,统计数据质量取决于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适用性和简便性五个方面。当前,统计数据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数据失真(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数据适用性不强。本文重点讨论数据失真的问题。我国统计数据总体上是可信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基本上是有保障的。但是毋庸置疑,当前统计数据失真的问题确实存在。统计数据的失真,影响了政府统计的社会公信力,也影响了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准确掌控。那么,统计数据失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

一是统计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二是统计制度落后;三是统计执法不力具体表现为: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四是过多的行政干预;五是统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六是统计调查方法、手段落后是统计数据失真的技术原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统计起报单位有了变更,被调查对象合作程度降低,这些都使原有的统计调查基础发生了动摇。而新型的统计调查管理模式还未真正全面运用,现行的以全面统计报表为主的调查格局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很难搜集到准确的统计数据。此外,目前我国统计技术手段十分落后,手工汇总仍然是广大基层统计人员处理统计数据的主要手段,不可避免出现技术性误差等等,我们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二、应对统计数据失真的对策

1. 狠抓统计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首要环节,一个没有职业道德或职业道德修养不高的人是不可能搞好本职工作的。就统计工作而言,把中国统计职业道德贯穿于每一个统计工作者脑海里,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是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借用一切有利时机,通过定期培训,严格考核,奖惩兑现等形式和措施,提高统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强化其责任心,培养他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搞好统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 定期组织开展统计业务培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之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统计工作需要,各级统计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统计业务培训工作,下延两级、培训业务骨干,并建立相应机制,如培训考核制(每年至少两次)、缺席单位补课制等,利用制度的形式将培训工作规定下来,贯穿到底。通过业务培训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及时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破解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以较高的业务素质去完成各项统计工作。

3. 加强统计普法教育

统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统计人员的力量来做好统计工作力量十分有限。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还有待于全体公民的共同应对。因此,我们要想千方设百计采取多样措施,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统计普法教育。通过设立专栏、张贴标语、发放传单,广播电视宣传,统计知识法规竟赛等形式,使统计法律法规及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思想上强化人们对统计工作、统计数据质量的认识,促使其在实际行动中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只要人人从我做起,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指日可待。

4. 实行统计部门垂直管理

统计工作的真实性,决定了统计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认真的工作,容不得半点水分,受不得一点干扰。。实行统计部门垂直管理是现实工作的需要,也是国际通用的统计管理模式,将统计部门人财物上划统一管理,工作由上级统计部门管理,既可以从体制上阻断人为干扰因素,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统计部门独立报告权。

5. 加大打击力度

统计部门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加大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震摄不法分子。对统计工作中出现拒报、瞒报、篡改统计数据等违法事件,相关责任人不管是企业业主、统计工作人员还是行政领导,一经查实,必须依法从严、从快处理,行政、法律、经济三管齐下,让违法者得不偿失,望之胆寒。

6. 建立健全统计制度,各方协调,加强统计数据管理

应在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之间建立协调统一的机制,在指标设置、统计口径等方面统一管理,以取得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双方都能得到满足的统计资料,以减轻基层企业的压力。此外,要加强业务、统计、会计三大核算之间的协调,特别是加强会统核算协调显得更为重要。

建立和完善统计数据质量保障体系。其个体可以包括:建立健全数据质量责任制;完善数据质量评估制度;建立数据质量的调查制度;建立数据质量的管理和奖惩制度;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统计数据的正确与否与整个统计调查活动息息相关,虚假不实的统计数据,大者危害国家,小者贻害百姓。还要建立主要数据审核评估制度。

7.重视“人力开发”,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统计、懂统计,并运用统计法规真正承担起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责任。上级主管部门在考察干部工作实绩时应全面客观,要经常深入群众中调查了解实际情况,不要习惯地沉溺于一些统计数据,从而消除干部们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不良动机。

要加强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首先要提高统计人员的责任感,牢固树立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生命线的思想。在统计工作中,做到“不惟上、不惟财、只惟实”,并敢于抵制和大胆揭发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其次要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所有统计人员进行统计专业知识和经济理论、会计、计算机、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所有统计人员必须通过严格考核,获得专业技术证书才能持证上岗。只有这样,才能使统计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统计人员更应该明白,他们是统计数据的生产者,他们的素质决定着统计数据的质量。

8.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应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科学合理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要将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科学推算为补充的新型统计调查管理模式真正落到实处。实践表明,过去实行的以全面统计报表为主的调查格局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其获取的数据费时费钱又费力,而且由于参与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相反,利用精干的专业队伍等进行的抽样调查方式,既快捷又省事,数据的质量也可大大提高。

增加统计的人、财、物力的投入。没有无投入的产出,增加投入人为先。应加快培养统计人才的速度,不断更新统计新知识,可以引进人才,也可以送出去培养,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财力、物力投入也是统计信息质量提高的必备条件,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放,配备相应的设备,如中高档计算机,开发先进的数据处理软件,以减少技术性误差。

总之,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统计数据失真现象给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它的存在与我国目前经济转轨时期的体制以及多方面原因密切相关。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迫在眉睫,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增强全民统计意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统计调查管理体系,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学院;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地方高职院校是由当地地方政府兴办的高等职业院校。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是由鹤壁市人民政府兴办的第一所地方高职院校,自建院以来,学院秉着“立足地方,面向市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服务鹤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努力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经济等重大职能。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调查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成效,分析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思想、制度、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深度等层面上探索了高职院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一,学院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视为自身的责任。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必须把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满足社会需求包括科研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但最基本的还是通过人才培养促进就业和提高就业水平。必须看到,今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力量,不是政府,也不是主观愿望,而是社会需求。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竞争力,学校的社会声誉就好,生源就更好,各方面的投资就更多,学校的发展就更快。”

作为一所高职院校,首要任务是教育教学,其次作为职业院校,应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最后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它的发展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建院以来,学院明确了“特色、质量、服务”的办学定位。通过准确的办学定位、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学研产一体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途径,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使命。在办学类型上,坚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方向,凸显高职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坚持为鹤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第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

订单培养是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在学院内短期设置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用人单位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这种量身定做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不来人的难题,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主攻方向。订单式教育一方面准确把握市场脉搏,依据市场办教学,围绕市场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另一方面,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培养人才,把这些企业确定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结合教学开展实践技能的培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办学”“双元合作”,促使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稳定而可靠的人才供需“桥梁”。

2014年,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与东方领航教育集团签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议后,民航专业招生形势颇好;同时与飞鹤集团签订协议,招收飞鹤集团预备员工学习营销与策划相关课程;与永达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联合办学,开设“永达班”,招收学生学习营销与策划相关课程,学业完成后进入永达公司进行实习和就业。2015年,经管学院又与北京商鲲集团开设了高铁服务专业,仅参加单独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就已经超过了指标。校企合作解决了公司招不来人的难题,也给在校生营造了就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第三,专业设置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做法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

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要特别关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本专业领域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使人才培养目标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鲜明的特色,要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技能为着力点,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导向,进行专业及课程教学环节设置。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在2014年底进行了开设双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2015年,各专业积极开设“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双专业”以及系列实用课程等,允许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自主选择学习,以灵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

目前,2015年新开设的高铁服务方向非常适用于鹤壁地区的经济发展。2012年,鹤壁地区高铁服务站建成并通车,在鹤壁地区带动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高铁专业包含有高铁服务方向、高铁技术方向,涵盖了高铁站所有的服务需要,对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推进作用。

第四,目前学院服务鹤壁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是办学初具规模,但服务鹤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仍显不足;二是师资队伍已形成,但服务鹤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三是专业设置面广,但服务鹤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仍需加强;四是合作办学模式取得可喜成绩,但服务鹤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习、实训基地有待扩大。改变现状的途径: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高职院校服务鹤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度;二是加大政策力度,提高高职院校服务鹤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广度;三是增强企业的认同度,提高高职院校服务鹤壁地方社会经济的高度;四是加大学院改革的力度,提高高职院校服务鹤壁地方经济发展的精度。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地方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院在地区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扭转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过多强调学科性的倾向,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对不符合市场、社会和个人需求的专业要予以撤销。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借鉴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经验,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进理论教学和改革教学方法,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以及实践教学。针对高职教育生源多样化的趋势,研究制定适应不同生源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方案,或在同一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考虑不同生源的实际需要,充分适应地域、行业或产业结构长期变化和发展的趋势,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可以通过强化服务意识,明确办学方向;积极参加职业培训,扩大办学影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加大校企合作办学力度等途径来实现。

参考文献:

[1]《走特色高职院校路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吴应江,《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 第03期

[2]《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益探索――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服务鹤壁经济发展为例》,成锐航 李雪梅 杨利 雷东辉,《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3年 第09期

[3]《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探索》,《教育与职业》 2010年 第27期

[4]《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途径与方法》,黄快林,《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04期

[5]《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陈燕飞,《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 第04期

[6]《东北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窒碍与突破》,白广申 闫艳,《船舶职业教育》 2015年 第01期

篇7

关键词:经济社会 机会均等 问题 思考

机会均等是指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社会提供的种种机会,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自由择业、自由经营、自由竞争的权利,自由享受政府所提供的种种优惠、机遇等。它是社会公平的标志,是确保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内生动力,是任何政府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如何实现经济主体机会均等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非均等问题凸显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由于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差异大、资源分布不均、经济基础不同、区域发展不均衡,机会非均等化问题越发凸显,表现在贫富差距拉大,弱势群体逐渐增多,权益处处被侵犯事件屡屡发生,社会上各种“权利资本化”、“内部人控制”、“行政性行业垄断”、“黑幕交易”、“公开合谋”等有悖机会均等的行为处处显现,教育、医疗、收入分配、就业、住房等不公平现象层出不穷,这些不公平将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甚至引发社会的激烈动荡。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非均等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社会保障覆盖率总体偏低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到2012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覆盖率分别达到了42.67%、67.95%;37.18%、38.10%;98.1%。另据统计,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村人口的7.78%。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522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899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5445万人。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9899万人,其中2142.5万人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340.9万人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45.9万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数据显示除新农合覆盖率98.1%较高外,其余覆盖率总体偏低。因此,社会公平的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近年来,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国民收入过多倾向于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居民收入占比持续下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过程中比重持续下降,普通劳动者收入长期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没有得到根本扭转,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达3.1倍。学校布局不合理、教育投入不均衡、师资配置不科学、教师待遇不公平等教育资源不合理随处可见。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致使配置的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淡、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价格虚高等资源不公问题引发众多社会矛盾。某些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高福利使行业间收入差距拉大。同时,政府过多不必要干预市场和行政管制以及对大量资源配置的控制,如利率管制、土地批租、基础设施建设垄断以及许多行政审批等,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等问题。可见,经济发展过程中因资源配置不尽合理诱发的机会非均等在短期难以消除。

(三)经济发展不均衡

目前大多东部省份人均GDP已跨过或正在跨过一万美元门槛,而西部省份则存在明显差距,有些省份人均GDP仍保持在4000美元以下,如贵州、甘肃、云南、等,远低于2012年全国人均GDP约6200美元的平均水平。许多省份仍然停留在资源输出型的经济发展阶段。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除自然地理因素造成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差别外,还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方向,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同地域的发展策略等因素有关。GDP的高速增长与普通民众收益的增加并不匹配,少数富人占取绝大多数资源和资本,它不仅存在于城乡发展的二元化、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更为明显地体现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分配严重不均导致的贫富悬殊,导致社会整体机会非均等问题更加严重。

(四)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价格的双轨制

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充分体现了同劳同酬。理论上,相近岗位、同等素质的劳动者,在同一区域,收入水平相等或者接近。然而现实上并非如此,且差距很大。这实质就是劳动力价格的双轨制,即市场化与非市场化两种劳动力价格,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价格的不公平性势必带来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使收入差距加大,是制约机会均等的主要推手。

(五)政府职能缺失或错位

政府职能缺失或错位是说应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干预过多;应由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作用“缺位”或“不到位”,由此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信用缺失、价格体系扭曲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监管力度不够、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依法行政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不高、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人们反映比较突出的食品安全、中小企业融资难、“三公消费”与少数领导干部腐败、弱势群体权益得不到保障、对弱者的就助、对垄断的遏制、对收入的调节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有关。说明政府在维护起点的公平、权利平等;维护过程、规则的公平;机会均等;维护结果的公平、收入与贡献相符的职能方面问题多多。

三、实现社会机会均等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积极实施机会均等和充分就业政策

1.政府要为公民提供均等的就业机会。包括:①创造和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充分就业。可以通过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公共产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②促进资源合理流动。通过激励、约束等机制积极引导和合理配置,提供就业信息,实行就业政策,不断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等。③消除各种妨碍社会成员平等发展的制度,消除就业歧视,创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使生产要素能够在地区、城乡和行业之间自由流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2.政府制定和实施公共教育政策,提供义务初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实行专门的培训计划。人们受教育与训练程度的差别,会造成收入差距,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从而达到收入均等,要加大义务教育保障力度,实施城乡均等的基本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健全扶贫助学体系,完善各类教育困难群体资助帮困保障机制,落实和完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研究制定农村教师队伍的激励政策,提高教师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加强实习培训基地建设。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根据市场需求着力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研究制定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社会力量服务教育领域的准入制度,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3.促进财产占有的机会均等。财产占有不均等,必然会带来收入的不均等。对此,应采取一下措施:(1)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体系,规范市场经济关系和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2)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多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或扶贫济困等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3)政府要尽量减少或取缔不必要的对市场经济活动的政策干预和行政管制,将政府掌握过多的那一部分资源还给市场,降低权力寻租的可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4)积极探索在垄断行业中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加快推进垄断行业价格改革,强化成本约束。严格限制垄断行业的高福利、高价格;切实加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各种乱涨价、乱收费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公用事业和公益行业探索建立差别价格制度,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必需的消费给予适当的价格优惠,减轻其生活负担,促进社会分配公平。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加强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衔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把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作为社保制度建设的优先目标;要以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

(三)强化税收调节功能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消费税是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的一个税种,主要是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现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比较窄,为了更好地发挥消费税对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的调节作用,必须进一步健全我国的税收制度,如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征收遗产税、赠与税和奢侈品消费税等。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此外,还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经济增长惠及更多的人群,特别是提高贫困人群的生活水平。

(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着力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放手让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还要积极鼓励技术创新,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打破行政性垄断,促进要素合理流动。要坚持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做到权责一致,防止出现行政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现象。要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从而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使政府真正成为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制定者,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维护者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经济发展中日益增大的地区差距,国家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战略。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被拉开的发展差距逐年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这对缩小收入差距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与预期效果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政府应动用更多的资源支持中西部企业的经济重组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的优质增长,采取更多措施,打造一个更公平和包容的社会。有效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全社会的机会均等。

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机会非均等问题,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降低机会非均等问题发生的概率,构建一个公平和包容的社会,确保经济健康平稳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2013-2-22.

[2]审计署.公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情况.【DB/OL】.人民网-财经频道.http://.cn/n/.2012-08-02.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产业;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 凯里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等教育与民族地区经济互动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在的问题

1.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交通和通讯上。通讯线路少,质量低,整体通讯能力严重不足,通讯基础设施亟需改善。

3.产业层次低,比较效益差。少数民族地区是全国主要的农业经济区域,而农业是效益偏低的产业。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地区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等资源型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投资效益较差。

4.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市场化意识比较薄弱,市场化程度较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非国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这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之所以难以实现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总书记在阐述提高我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问题时指出:“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σ恍┴酱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贫困问题,特别是不少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正是这种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不尽快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温饱,就谈不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通过扶贫开发,缓解和消除贫困,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一)要狠抓经济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保证

一是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是确保工作持续性的重要保证,是经济发展能否有效推进的重要基础。要以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为中心,项目落实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实现脱贫和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拟定“突破一类村,带动二类村,拉动三类村”的工作思路,为总体工作提供指导性纲要,为快速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建立经济发展资金运作长效机制,推动各项产业发展。一方面积极探索死钱变活钱的使用机制,采取借种还种(还钱)、借物还物、借畜还畜或借母还犊的方式,将收回的种、物、畜继续用于有偿发放给其他贫困户,将死钱用活,滚动发展,扩大扶持面。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小钱融大的机制,将财政扶贫资金与信贷资金融通使用,用扶贫资金帮助有饲养能力的农村贷款养殖户贴息贴保,使小钱变大钱,扩大畜牧养殖业规模。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过程中,必须把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发展水、电、路、房和基本农田建设,为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要转变执政理念,充分发扬民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政治保证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解决执政理念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在提高执政能力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执政能力,首要问题是抓发展,只要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尽快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就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二是突出党建,发扬民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带头效能。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并选派能力强的乡干部下村挂任支部书记,确保村级班子的活力与稳定,使扶贫开发工作得到有力支撑。

(三)要狠抓教育、环境,提高人口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人员和环境保证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整体素质。通过派遣和邀请技术人员深入贫困村组现场指导生产、召开培训会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科学种养殖水平,转变生产观念。加强扶志,扶志与治愚相结合,针对贫困群众信心不足,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安于现状,胸无远虑,精神消沉,缺乏拼搏争先意识等思想状况,大力推进“文化科技下乡”活动,广泛宣传科学文化知识、经济信息,用健康文明、积极进取的文化活动,引导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振奋精神、增强自我争先发展的紧迫感,开拓进取、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治理人居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要按照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的要求,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努力实现生态文明村经济结构好、人居环境好、道德风尚好、生活方式健康的目标,大力建设富裕、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村寨绿化、道路硬化、庭院净化”为切入点,在少数民族各自然村寨开展文明村寨建设,引导村民向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发展。三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观念落后,长久以来,形成多生多养的情况。所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是解决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要把提高计划生育率、降低多孩率、控制人口增长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加大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力度,转变贫困群众生育观念,同时强化“三结合”帮扶和“村为主”工作,大力开展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防治和出生缺陷干预等计生优质服务,促进优生优育。从而彻底改变“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落后观念,扭转人口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局面,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总之,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能否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搞好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必然出现,因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及时发现和研究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不断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逐步脱贫奔小康,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乌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伍琪凯梦 催亚虹: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李红梅;非正式制度约束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8.02.

[4]奂平清;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J];甘肃社会科学;2007.06.

篇9

【关键词】经济转型期 职业教育 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178-02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程。中国社会学者对于社会转型的理解可分三个方面: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动和社会形态变迁。社会转型从本质上讲应该是社会结构的整体变迁,这种变迁包括很多层面: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转型等。社会学者认为中国经济转型期大致是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起点,从那时起,正是基于对市场经济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优的判断局势下,选择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转轨的目标。

中国学者从当前的社会实际出发,认为社会转型期的主要标志是“中国社会正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化,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正从同质单一性社会向异质多样性社会转化。”在此过程中,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怎样适应社会的转型,怎样才能有效发挥其在社会经济中的有效性,怎样提高其自身的吸引力,是一个迫在眉睫需要探讨的现实问题。

在社会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不仅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缓解就业压力,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作为与经济联系最直接和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必定会受其影响,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发展的适应性、有效性、吸引力、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 职业教育适应性问题

职业教育对社会具有适应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社会经济转型带来产业、行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这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提出要求。在适应性问题上,职业院校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度不高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之间,尤其是与产业结构之间并未形成一种良性的相适应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产学研合作在职业院校中作用的发挥。产业调整包括产业合理化和高级化,相应地,人力资源也应随之实现合理化和高级化,也就是对人才培养的结构进行调整,具体到职业院校就是在专业结构的设置上进行调整。学校的发展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其专业设置须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走“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和服务地方”之路,主动适应地方经济与人才结构调整的要求,通过科学预测和论证来设置专业,才能更好地争取地方支持。而目前不少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新的产业集群形成不断壮大、产业链逐渐延伸等特点不相适应。

2.人才培养数量、质量与企业需求的适应度不高

人才培养数量、质量应与企业的需求密切相关。现在有些职业院校不了解企业的价值链和价值趋向,不清楚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学校与企业联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虚化和形式化现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用人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培养的学生专业不对口,通过2~3年的学习,毕业出来不能学以致用。除了一些品牌企业,更多企业对职业院校一无所知,用人标准等信息更多靠行业协会、教科院等机构来传递。久而久之,学校抱怨企业不热心,企业埋怨学校不主动,校企合作不能“遍地开花”。

二 职业教育有效性问题

长期以来,因学校作为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质使然,很少谈论效率和效益。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也应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职业院校应注重人才培养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所谓职业教育有效性,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对受教育者全面发展需要及社会发展要求的满足程度。职业教育有效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指向职业教育效率本身的有效性;指向职业教育效果的有效性;指向职业教育过程方式方法的有效性,这里主要指职业院校教学的有效性。

从生存阶段进入发展阶段,社会成员温饱问题等基本需求得到解决,私人物品短缺已成为历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的成长型需要过渡到对教育的需求。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经济的推动上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部分学校由于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观念、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着错位和越位现象,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仍然不高。

1.教学目标定位有失偏颇

在目标定位上,部分学校存在偏差,仍然以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体系为主,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与普通学历教育雷同,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无精湛和熟练的技术,又缺乏职业竞争力,在后续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潜能的挖掘上较困难。

2.教学观念落后

在传统教学观的支配下,不少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观表现出诸多诟病:一是对教学价值缺乏全面的认识,忽视实践操作,以知识理论为价值中心。使学生不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具备应有的职业岗位能力。二是教学效率、教育效益等观念不强,一味强调学习时间和精力投入,忽视对教学手段、教学结构和教学设计等的反思和优化,一些职业院校还是依靠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引路人的重大使命,故其教学观念的落后陈旧限制了学生积极能动性的发挥,拖曳了教学变革的步伐。

3.教学质量不高

对教学中理论知识部分而言,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专业设置缺乏适应性及课程体系缺乏职业性等问题,教学内容与实习实训脱节、与企业用工需求脱节,学生的理论学习长期局限于旧概念、老知识,与社会劳动力市场发展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而对教学中实际操作部分而言,实践教学设备更新速度严重滞后于现代企业的生产设备升级速度,实训基地建设缺乏规范性、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三 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

1.职业教育社会声望不高,学生、家长不愿就读职业院校

社会学的大量调查数据显示,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会考虑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因素,而人们对职业的集中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职业的吸引力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财产层的分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迅速。社会分层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是以教育促进社会分层和流动为前提的,人们渴望通过一定程度的教育进入一定的社会阶层,获得或改变某种职业以向更高的阶层流动。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为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获得某种职业的吸引力。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工人,越来越多的社会调查数据表明,当前各大阶层的收入差距在加大,产业工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比较低,职业教育的社会声望不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受“学而优则仕”传统文化观念和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对普通高等教育重心倾斜的影响,加之学历仍然是学生升学或就业的法宝和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基本标准,许多家长对职业院校“另眼相看”,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不如读高中上大学体面。由于职业院校招生制度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业院校录取的学生成绩偏低,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院校的社会评价相对较低。有研究者指出很多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并非出自志愿,他们对专业认同度不高、学习动机不强。

2.生源质量下降,从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长期以来,“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使很多学生家长认为上职业学校没有前途,是不得已的选择,与此对应的问题就是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下降,毕业生从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0世纪末,职业学校分配制度实行全面改革。鉴于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职业学校也彻底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坐等生源的局面。

一方面,社会上熟练掌握新技术的一线劳动者严重缺乏,俗称“技工荒”,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生源缺乏及培养的学生是否瞄准了产业发展方向也有很多疑问,供需似乎陷入了矛盾的怪圈。

3.高职毕业生回炉,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更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加剧,不少技校为了增加招生吸引力,这几年纷纷改成高等职业学院。可高职的课程设置缺乏职业教育特色,不少学生毕业后,还得去中职学校“回炉”才能找到工作,这是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四 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问题

职业教育在纵向上分为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职业继续教育。关于职业教育体系问题,尽管许多学者各抒己见,但其观点主要集中在目前在职业启蒙教育重技能、轻意识,重单一技能、轻广泛职业探索;职业准备教育除初、中、高职层次外,缺乏本科、研究生层次的构建,不能使接受职业教育的人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文凭;职业继续教育体系缺乏;横向上普职沟通不够,学生缺乏多次选择的机会。狭义的职业教育体系属于从教育内部,且以职前教育为主来构建的体系。

可以看出,适应性和吸引力属于外部因素,主要是从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层面提出的,适应性侧重于职业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更倾向于被动层面,吸引力侧重于职业教育自身魅力,更倾向于主观层面;有效性和体系构建属于内部因素,有效性是指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需求的满足度,侧重于教学的有效性,体系构建也是有效性的主要方面。

就本人看来,研究从这四个方面来构建社会经济转型期的职业教育发展面临问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职业教育国际化方面探究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型人才的培养、国际办学理念确立等面临的问题;从职业教育现代化方面研究课程、装备、信息化等面临的问题,这样有助于研究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2]阴祥.转型期职业教育有效性的现状分析[J].职教通讯,2012(4):19

[3]欧阳芬、欧阳河.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讨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J].职教论坛,2010(12)

[4]谢红、吕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构建――来自重庆的经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26

篇10

【关键词】 人口结构;影响;发展战略

人口结构,是指某个历史时期内,在某个经济地域中,某一人口总体内,各个组成要素的比率构成、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一般我们按照某一人口总体中构成要素的不同,将人口结构分为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自然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社会结构则较复杂一些,通常可分为人口的文化结构、职业结构、地域分布、婚姻家庭结构、劳动力资源结构等。人口结构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因素作用的结果,也对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经济、文化、政策等发生反作用。

一、我国农村人口结构的现状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性别比例失调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扭转,人口综合统筹管理任务艰巨

据人口统计资料数据显示,农村婴孩的性别比要高于全国婴孩的性别比,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资料:2004年我国城镇人口性别比为109.98,乡村人口的性别比为124.72;2007年,城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69,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30.19,远远高于正常的人口性别比。在成年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2.4%,女性人口占47.6%,男女性比例的失调对社会经济运行、社会安全、社会发展都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2.从年龄结构看,农村人口结构正处于有利于经济、社会等项事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

“人口红利”是指由生育率下降导致社会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人口的增长,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少儿和老年抚养负担还相对较轻,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社会发展非常有利的人口年龄结构黄金时期。从2000年到2005年在我国15~64岁这一劳动年龄段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率一直维持在70%以上的比例,2004年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高达71%。

这么巨大的劳动力规模使得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一直处于世界劳动力价格的低位,劳动力价格的低廉和劳动力的充足供应,十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面对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未来20年持续的人口红利期,社会必须要为不断增长的世界罕见的高比例的劳动人口提供就业,不能不说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考验。

3.中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专业职业技能差,就业结构不合理

在广大农村,高中以上学历人口和有一技之长的人口占整个农村人口的比例很低。据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所显示:以湖南为例,农村地区有一技之长的人口比例只有8‰左右,从事农林牧渔等传统农业的人口占农村在业人口的89.88%,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别是89.88%,4.92%和5.20%。与历史上开始进入工业化时期的西欧和北美相比,我国农村目前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太大,就业结构不合理,必须加以合理引导和调整。大量既缺乏技能培训文化素质又不高的低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制约着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4.家庭结构的日益简单将使农村养老矛盾更加突出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力实施,农村有将近50%的家庭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当孩子成年以后,如果仍然以我国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方式来看,那么一对小夫妻将不可避免地要担负起4~6个老人的赡养责任。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未来社会,无论是谁,先别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就是在时间和精力上都将是个难以完全顾及的无法很好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解决农村人口结构问题可选择的路径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人口和生育政策,做好农村出生人口质量工作,平衡出生人口的性别比

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农村人口和生育工作的关键之一就是要作好细致、周到、深入人心、能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思想教育、宣传工作。随着农村税收工作的基本免除,基层政府应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投入到农村公共产品的服务工作上来。国家要建立农村基层工作者进行经常性的培训机制,让他们能及时掌握、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对工作方式方法也应该进行定期的学习和培训,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农村家庭结构的日益简单,男孩、女孩在父母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平等。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倡导新型婚嫁模式,提倡男到女家,改变“重男轻女”这个阻碍我国农村人口发展的最大的传统思想。就不在有人想为了生个男孩去做胎儿性别鉴别,偏高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也将会慢慢恢复到正常值。提高人口出生质量,控制出生婴儿性别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文化、政策、宣传等各个方面加以统筹和完善。

2.发展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1)要制定切实有效的配套政策措施,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从教。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对今天还是有现实借鉴作用的,如可以每年在大学本科招生计划中划出一定的比例来招收定向包分配的公费生。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村中学、其它单位或基层政府的合格专业人才的短缺问题,也大大缓解了部分家庭困难学生读不起大学的社会问题。应该是个两全其美,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政策措施。

(2)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和教育指导方针。常言道,教育乃百年大计,说明办教育事业要求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长期性,它的产出成果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的。市场的变化是比较迅速、复杂的,用“瞬息万变”来形容也是不过分。要解决这对矛盾,教育体制和教育方针就应该在基础知识和核心思想、道德和价值体系上重视坚持用正确的、长远的、民族的、有明确是非观的知识来进行基础教育。应该在中、小学就注意着力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这不仅对青少年未来适应社会、就业提供了最核心的基础,且事关我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和国家前途的大事。

(3)面向市场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着重培养青少年和农民的专业职业技能和适应市场竞争的必备心理、思想素质。只有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专业职业能力提高了,才能顺利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和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新型农民的成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要提高人口素质,还必须改革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个能让农村村民、医生、社会都能接受的改革方案,让农民能看得起病,愿意去看病,医生和医院也乐意为村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农村的生育质量和健康水平。让在城市居民中较普遍存在的保健意识,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视等生活态度也能普遍进入农村居民的生活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经常所强调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其主要内涵应该是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和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的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降低农村残障新生儿的比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

3.从多方面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水平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的开展,各地结合实际创造了许多的农业发展途径和模式,但总体来说,农业向产业化发展和建立高效、低能耗的产业体系是各地统一的发展指针。主要是各地都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业和乡镇企业的附加值。农业产业化的目的就是要将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利用本地的农产品原料进行深度加工,储运,销售等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包括乡村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变、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等诸多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

4.建立和完善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是在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的情况下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对于一个刚刚尝到现代化的些许甜头,正准备迈开大步前进的国家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无疑会增加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本,但反过来,如果处理得好了,同样可以从中收益,变不利为有利。这中间最根本的就是要求我们尽力加快建立一套能覆盖所有公民、全方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要包括占全国人口64%的农民。

我国1.3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就有将近1亿住在农村,大多依靠家庭养老为主,部分老年人仍然老无所养,生活状况非常令人担忧。相对大多数城市家庭而言,农村家庭经济基础相对弱,竞争能力较差,政府一直以来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又相对很少,广大农民家庭的经济条件差,养育小孩和赡养老人的负担相对沉重,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和失地农民的增加,使得农民的抗风险能力有日益弱化的趋势,急需各项社会保障。

由于我国国情的复杂性,各地发展水平不均,要在短期内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似乎不大可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逐步进行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动脑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主动性,加强宣传,集思广益,办法不仅肯定会有而且会有一套很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陈卫,宋健.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J].人口研究.2006(3)

篇11

关键词:经济社会;城镇体系;城镇体系规划规划

当前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关于如何理解城镇体系的基本内涵与城镇体系规划等若干概念问题。

我们所说的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所谓城镇体系规划是一种政府行为,是国家或―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就政府行为而言,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来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其次,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表现出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

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所谓性质就是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部门,所谓规模就是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为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为主要目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但是,这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转变职能、建立整体观念和强调协调。

首先,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如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第二,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共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第三,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其次,要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第一,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来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第四,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第五,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再次,要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协调的目的是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协调的重点是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协调的内容是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对于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陛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同时注意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第四,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第五,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雾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第六,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政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篇12

2010年8月10日,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萧琛在西宁省委党校做了“知识经济低碳时代:‘十二五’展望――新时期青海改革调整规划机遇挑战”的专题报告。受到省政府机关领导与各方人士的好评。现应组织方和《青海学刊》的约请,并根据演讲记录,整理文论如下。

“十一五”乃至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

其一,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孕育了发展从量变向质变跨越的拐点。经过连续8年12%以上的增长,目前青海省生产总值每年以百亿元的规模增加,财政收入以十几亿、二十几亿元规模增加。其二,工业化进程持续加快,奠定了产业由初级向较高层次转型的基础。2000年到2008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个十年的政策措施正在制定,必将为青海发展提供新的历史机遇。在制定出台了支持青海等省藏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后,党和国家正在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个十年的政策措施,正在酝酿推动藏族聚居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

自然变动和政策机遇都说明,青海正在酝酿进入一个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新的关键阶段。立足省情实际,在科学分析我省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青海省委已经提出了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也即“四个发展”的新战略。

确立多元化发展战略、进一步重视开发青海旅游产业。

推动“四个发展”,探索符合青重由15.2∶41.3∶43.5演变为11∶55∶34,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0%提高到46.6%,支柱和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新兴产业快速兴起。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9.2%提高到2008年的41%。其三,要素投入结构持续改善,形成了发展要素由一元向多元转变的格局。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资本、资源、技术和人才等要素进一步积累,尤其是推进资源综合开发的一些重大科技攻关不断取得实质突破,重点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一些大型企业包括央企加快进军青海,一些世界五百强企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青海,出现了可喜的现象。

低碳时代、“十二五”和第二轮西部大开发

进一步提供新契机

气候变暖、低碳时代的到来,虽然对资源加工业带来挑战,但也为青海提供了难得的独到的机遇。青海是生态大省,由于降雨不足、气温偏低,植被繁茂和水土保持的难度都比较大。前些年,青海湖的水域面积一直在缩小,而近些年,面积却在扩大;就植被而言,气候变暖也给青海生态带来许多积极因素。

海实际、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新思路和新模式,必须科学分析和总结发展经验,特别要正视青海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战略和路径单一、对外开放水平低、能耗水平高等现实问题,促进单一资源指向型战略向资源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相结合的多业并举的多元化发展战略转变,在青海现有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之上,坚持以市场导向为前提,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不断调整和优化发展思路,促进青海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总量与经济运行质量的同步提升,推动青海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走上绿色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具体讲,在世界经济重建,中国经济重心西移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生态、低碳、新能源、ICE、智能物联网等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应当重视开发青海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在青藏铁路贯通之后,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必将成为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新亮点。而青海是这个旅游网的中心结点地带。旅游产业可以带来的不仅是大量的(外汇)收入,而且可以带来大量的新的社会经济文化理念。对于青海人力资源平均水平的升级意义深远。为此,必须注意提升“青海旅游品”的“质量”,增加其“规格品种”。此外,鉴于青海旅游季节性很强等难点,建立有弹性有系统的接待基础设施这一点,也值得在新时期大力探索。

三驾马车”共动经济增长,正确认识“净出口负拉动”现象

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通常是由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形成的。从青海经济30年的发展过程来看,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贡献率,而同期大多年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表现为“负拉动”(贡献率为负值)。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10年来,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分别达78.1%、69.5%,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47.6%,表明青海经济增长呈现典型的“两轮驱动”。

如何看“两轮驱动”?

一方面,应当认识到,这与青海深居内陆腹地等客观条件有关,所暴露的是青海吸引外资的产业发展环境和产业配套能力较弱,外贸行业实力不强,经济发展外向度不高等问题。从长远来看,青海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如果仅仅依靠投资、消费“两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不能够充分有效发挥“三驾马车”的拉动合力,青海经济很难实现跨越发展。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就一国范围而言,各经济组成部分都有其稀缺的经济功能或者说比较优势,而对于这种特色资源的定价,不同的经济体往往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平均化拨款、提高上游水价、提高生态贡献“负税”,等等,都是十二五 期间值得关注的新课题。换言之,依靠国家财政,争取更多资源、力保更大贡献,是青海人义不容辞的伟大使命。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仅要注意“中间需求”,而且要注意“最终需求”。多年来青海经济快速增长是在能源资源大量消耗基础上实现的,缺乏长远、持续的资源和环境支撑,突出表现为资源消耗大、能耗高、产业结构低度化、环境退化、受不确定的外部因素影响明显势产业为主的经济增长点,以及以西宁和格尔木为主的区域增长极。

篇13

2015年,是**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迎来百年难遇的重大战略机遇的关键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为实现**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我们必须分析机遇并抢抓机遇,认清挑战并直击挑战,研究对策并实施对策,以团结奋进的雄心,加快发展的决心,全力打造和谐、美好的县城。

一、**县发展的机遇与优势

当今世界,一方面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形势逼人;另一方面,和平崛起、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环境友好、构建和谐、全面小康等理念已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催人奋进;这给**县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是科学发展观正释放出巨大能量,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变革,传统发展正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蜕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正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这将为**这个生态大县、资源大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二是全省第四届旅游发展大会将在宜宾召开,**县分会场共确立了32个必建项目,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在内预计投入资金近4亿元,将对**县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拉动作用。届时,将有国家和省、市各级各部门领导,国内外宾馆、饭店、旅行社老总,海内外各大报社记者在内的近2015名参会人员在**石海参观考察,将大幅度提升石海乃至**的知名度,对我县旅游业发展将迎来百年难遇的战略机遇。三是成渝经济区纳入国家重点区域布局,只要**县能够有机地融入长江经济带,融入成渝经济区,我们与周边城市的区域分工和合作将更加紧密。四是中城共乐作为宜宾市十一五规划城市发展的次区域中心,**将成为宜宾、泸州连接黔东南和滇东北地区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具有更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优势。五是随着全世界不可再生能源减少所造成的资源日益紧张的局面,这为我县由矿产资源规模开采向利益最大化的深度加工转变带来了机遇。六是省、市领导的关怀、**在外工作人士的支持以及全县44万苗汉各族同胞强烈改变家乡面貌的殷切希望,进一步增添了我们的信心和勇气。

二、**县发展的困难和差距

一是经济基础薄弱。2015年,全县GDP实现17.6亿元,列全市第9位;人均4512元,列全市第6位。二是财源支柱不大。几乎没有上千万元税费的工业支撑性项目。电力公司税收500余万元,烟草公司800余万元,锦巍集团140余万元,丝绸公司130余万元,上1000万元的只有华福煤矿、并且主要是煤炭经营。三是城市建设滞后。功能不全面,布局不合理,美化、绿化、亮化不足,文化底蕴缺乏,也没突出僰苗文化内涵。四是旅游要素不配套。吃、住、行、游、购、娱还跟不上,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还不突出。五是发展环境不优。重建设、轻管理,重收费、轻服务现象严重。六是经过矿业秩序整顿,有效规范了干部行为,也有少部分同志因此背上了思想包袱,不敢果断决策。

三、**县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面对现实,机遇与挑战并存;展望未来,希望和困难同在。只要敢于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只要敢于迎接挑战,我们就会催生新的希望。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只能直面挑战,抢抓机遇,团结奋进,加快发展。

(一)直面挑战。就是要在挑战面前不害怕、不退缩,要开动脑筋,创新思维,攻坚破难,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障碍,推动经济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当前,**面临的挑战很多,只要我们精诚团结,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想得更深一些,进一步增强预见性、避免盲目性,就一定能攻坚破难。特别是今年,全省旅发大会**县分会场有32个项目将要完成,这些项目,有的伤筋动骨、有的缺钱少米,困难很多、任务很重,假如我们的干部都不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积极想办法、添措施,要顺利完成今年旅发大会的重任就是一句空话。

(二)抢抓机遇。就是在机遇面前要立足一个抢字,表明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树立一种果断的工作作风。机遇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抢就是要早认识、早研究、早准备、早行动,快速反应,抢占先机。就全省旅发大会在宜宾市召开而言,机遇对几个旅游资源县都是均等的,目前长宁、江安、翠屏区早就憋足劲头飞奔快跑,特别是长宁更是势头迅猛。我们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形势逼人,时不我待。任何犹豫、徘徊、观望、等待的消极态度和行为,都会使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坐失良机,留下无穷遗憾!我们只有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项目建设,才不至于落伍于竞争的跑道。

篇14

面对疫情,各级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必须有脱胎换骨的大变化,才能做到有所作为、不辱使命。疫情发生以来,x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委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把做好疫情防控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查,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造思想、改变习惯、改进作风”大行动,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高标准完成三大历史任务、交出两份优异答卷提供了坚强保障。

以改造思想为先导,切实增强做好疫情防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思想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市委书记x指出,各级干部改造思想的根本目的是**,要以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对待肩负的工作任务。对x而言,全区60万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是各级干部的初心所系、职责所在。我们坚持把做好疫情防控摆在第一位,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针对部分干部存在的畏难思想、固化思维、松劲心态,深入开展“疫情讲堂”“防控党课”,

强化学习教育和思想改造。工作中,所有处级领导全部深入一线开展防控排查工作,组织近万名机关干部直接下沉514个“三无”小区和130片平房,昼夜值守、严格管控。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有1.28万名志愿者、企业职工、退伍军人参与了防控工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大格局。

以改变习惯为核心,将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到每个工作细节

战胜疫情,不仅需要高超的指挥艺术、过硬的战斗本领、顽强的斗争精神,更需要一线作战的党员干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部分干部存在的“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工作标准不高、敷衍塞责”等不良习惯,我们从责任分解、纪律约束、督导检查等方面着手,推进各级干部以战时的状态和战士的姿态投身到战“疫”中。建立处级领导包联社区、包联企业制度,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推动落实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区直各部门和乡镇街道,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印发《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疫情防控“八必须八严禁”的通知》,组织16个督查组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对防控排查不力的单位进行了严肃问责,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发挥选人用人导向作用,对在抗疫一线勇于担当、

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大力提拔重用。

以改进作风为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