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2 15:36: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价值的含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N 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758(2012)05-0382-06
一、关于工程选择、价值内涵、创新
关于工程选择,殷瑞钰院士在《工程演化论》中提出“工程的特征是选择、集成与建构”,李伯聪教授在《工程创新:突破壁垒和躲避陷阱》中提出“选择与建构”理论框架,指出工程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地进行选择建构的过程,并且提出“决策的实质就是必须在多种不同的可能性中进行一个选择”。由此,工程选择的问题,便成为工程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甚至是工程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关于价值内涵,殷瑞钰院士在《认识工程,思考工程》一文中提纲挈领地归纳出了“工程思维不能脱离价值内涵”,明确肯定了“确定工程的价值内涵在工程思维的时间程序上是先行的,而且在整个工程思维活动中,价值内涵一直处于核心位置,处于工程活动的‘顶层设计,位置上”。工程价值内涵的问题从此被意识到,甚至因为其是“先行的”,而成为整个工程思维的前提。
既然价值内涵问题是整个工程思维的前提,那么,作为工程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工程选择——也脱离不开价值内涵的指引。在不同的审查视角中,工程选择将体现不同的价值内涵,本文将从生态视角对工程选择的价值内涵问题进行探讨。
关于创新,在生态视角中,我们所想探讨的是相对于传统工程选择,新型工程选择所做的创新。这种创新型工程选择的价值取向必然要否定破坏生态的物质至上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并且从资本驱动、物质至上型趋向于生态环保型。
传统工程觀向新型工程选择的转变,其中必然蕴涵着价值取向的转变,正如殷瑞钰院士在《工程演化论》中所指出的,工程活动从传统的“征服自然”走向“依靠自然、适应自然、认识自然和适度改变自然”。在工程选择的问题上,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内涵指引,极易走上生态学所竭力反对的物质至上主义“无条件无限制‘开发,工程”的道路。所以从生态视角来讲,“创新”最重要的是价值取向上的创新。这也符合彼得?F.德鲁克所说的“创新不一定必须与技术有关,也完全不需要是一种‘实物’”;以及迈克尔?波特“在战略上,创新一词应该做广义的解释,它不仅是新技术,而且也是新方法或新态度”。
二、“征服自然”的误区对工程选择的警醒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曾一度越来越相信征服自然的说法。一系列试图征服自然的工程如开山伐木工程、围湖造田工程、自由放牧工程、水产捕捞工程、筑圩扩耕工程、拦水筑坝工程、填海连岛工程等等,而随着这些工程的广泛开展,除了财富、经济增长以外,人们似乎在征服自然的路上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恩格斯提醒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什么是自然?通常,人们以为自然是相对于人而言的原生客觀物质世界,或者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按照笛卡儿、牛顿以来西方主客二分哲学思维,人是主体,自然则是客体。自培根和笛卡儿之后,“我”就成了一般主体,也就是说,主体成了自我意识。人的主体性便开始对客体进行控制与征服。但是自然不只是山川河流,我们所监测到、所控制到、所征服到的,只是自然的“物”,而没有体会、融入、把握到“自然规则”的话,还远远谈不到了解自然。自然,不是人的客体,自然包含了人,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含义。正如活人的身体里有许多细菌,比如类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肠球菌之类,但不能说人体被细菌征服了,这些细菌与人共存于人体的“规则”之中,人体的规则导致人类按照自己而并不按照细菌的意识去生活,自然与自然规则也是如此。因此,人类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或游弋于自然之外的“主体”,人类,在自然之中,人是自然的人,自然却不只是人的自然。
就像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合在一起,才构成社会生产一样,自然的存在物和自然规则合于一处,才成为自然。自然的山川、河流、土地、海洋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转、循环、再生、自我修复等同样是自然的一部分,同时,自然的抑制、修正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工程中充满着劳动,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可见引起调整控制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而决不是控制自然。恩格斯曾说过:“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提到“自然的人化”,但仍坚持外部自然界的优先性。
鉴于人们对于自然物的理解先于自然规则,我们甚至可以说自然规则是高于自然物的存在。2000多年前人类就知道,森林由树木构成,木能生火,这是人类对自然物的理解,而保护森林,要抑止森林着火,还是对自然物的理解,可要多少年之后,人类才能认识到森林的健康自循环其实需要隔一段时间就着一次火呢?这才是对自然规则的认识。时至今日,人类对自然规则的理解才刚起步,比如现今的低碳宣言,人类诚然已经掌握了二氧化碳这种自然物,但却不知地球是如何吸收二氧化碳的这条自然规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进行工程选择的时候,至少应该保持某种警醒,保持某种审慎的态度,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只凭借主体性对客体进行盲目“征服”。
我们对自然物有了认知,但现阶段,还难以宣称对自然规则有了全面的认知,巴西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南美便有飓风狂飙,欲对自然规则有认知,需要先对人类的“认知”有清醒的认知。而工程是包含着“连续不断的选择”的建构活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不能再像曾经做过的那样,无理智无节制地去改变自然,而应该将这种建构中的工程选择的思路从凌驾、征服向互相依存、互相适应作出某种程度的转变,并且保持在可修正的弹性限度之内,这种工程选择的转变,也必然体现在人类的工程演化过程之中,正如殷瑞钰院士在《工程演化论》中所指出的,工程活动从征服自然走向“依靠自然、适应自然、认识自然和适度改变自然”。
三、环境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对工程选择的提示
环境生态学关注的是生物与受人干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人类生态学研究人类生态系统,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人口、城市化、农村工业化、社会老龄化等。大体而言,人同时具有生物性与社会性,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方向偏于生物性一些,人类生态学的研究方向则偏于社会性一些。从大致的概念就可知,这两门学科与人类工程和工程理念息息相关,或者说:环境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的关注点与人类工程的扩张点接近重叠。现阶段,面对人类工程扩张的脚步,无论环境生态学还是人类生态学,其实都是被动防御方,本质而言,它们是示警、限制、改善、弥补、保护、修复的代名词。比如涉及到环境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问题:大量的工业排污必然导致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改造河道、调水工程必然改变水流域的自然水文系统;建筑水坝工程必然减缓水流速度,改变其泥沙沉积和营养物质流动的方式,甚至影响到水中生物物种的迁徙及繁育;实施计划生育工程以限制人炸,但该工程又将导致老龄化社会问题;海洋石油污染,必然涉及到开采、炼制、贮运等工程;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必然涉及到开荒、挖伐、垦殖、放牧、交通建设等工程。殷瑞钰院士曾对此分析过:“产业革命以前,环境、生态、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工程的制约并不十分明显,而最近200~300年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由于大量的资源开采,大量的制造,大量的交通运输,大量的消费和废弃,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性破坏和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凸现。”
那么,是工程错了么?答案是否定的。工程是合理化建构,是生产力的直接表现,甚至是人类提升文明的实质性表现。工程没有错,错在“大量的”,也就是说工程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适度性”上。鲍鸥教授对此有过描述:“有人认为,近现代西方工程文化在价值觀上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是普遍注重物质享受,体现出‘无目的的物质至上主义’,表现在忽视、放弃理性的、和谐的快乐和幸福,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物质享受。其弊端在于人们把工程作为实现某些人群贪婪目标的手段,从而不顾及任何条件无限制地‘开发’工程。”这种无条件无限制开发的现代工程,必然是生态的直接杀手,而为了个人私欲、物质利益进行的这种无条件无限制的工程选择,里面其实也蕴藏着一种价值内涵——“物质至上”。那么,环境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给予工程选择的提示或许是:找到一种能制止和反对物质至上主义的价值内涵,以及只有建立在正确的价值内涵基础上的工程选择,才会与生态环境达成和谐,这就对生态型工程选择的创新性提出要求。
四、生态工程选择中即蕴涵着工程创新
由上述可知,因工业文明而衍生的人类征服自然或者物质至上的各种工程选择已经到了作出必要改变的时候了,“对于人类失误所造成的风险,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去改变它”,人类的工程创新也就势在必行。
工程选择与工程理念创新,先要理解两种矛盾:其一,工程是建构,建构的过程必然包括对各种资源的消耗,而不断建构的趋势将与生态系统的资源有限性之间产生矛盾。自然的规则是循环,是生生不息,而工程的表象是创造,隐含的是消耗。如何在创造与消耗之间建立相对平衡与循环,而不是“大量的”恶性消耗,是工程共同体需要思考的问题。
让我们看看《辞海》对“发展”的解释: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既然是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那么在这个运动变化过程中,工程首先就不能依旧维持旧的习以为常的成本核算。我们知道,工程增长会导致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里实际上隐藏了生态资源的消耗,也就是说并不显示资源消耗是多少,而以往的统计中,这种资源消耗不计入成本,所以我们统计的工程增长近似等于资本的毛利润,而不是净利润,因为隐藏了成本。现在地球生态平均每年被人类开发的物质价值约33万亿美元,而这些都不被计入经济增长的成本之中。在这样的高消耗低效率模式中,资源枯竭难以避免,生态脆弱区将大量出现。必须有什么来保障资源不持续枯竭下去,资源不枯竭,才能发展,否则,发展本身就不能“发展”了。
可持续发展的新成本核算法不只要将工程之中的生态损耗计入成本,还应该将工程之中和之后因工程结果造成的生态损耗也一并计入成本考量。比如一个水坝工程,固然产生即时效益,但如果将因此造成的生态资源破坏、鱼类繁殖影响、气候影响、水坝周边民众的迁移安置、未来泥沙堆积而启动的清淤治理工程等都计入成本,那么,这个增长的即时效益有可能成为负数;比如如果将也属于生态损耗的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真正计入成本,有安全隐患的煤窑理论上将无法生存,因为其承担不起一旦不安全结果出现造成的损失。总之,将生态损耗计入成本,方能将隐含的工程消耗计量出来,并以此达成对大量恶性损耗的抵制,建立起工程创造与生态资源消耗之间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其二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们都知道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可能发生矛盾,眼前利益为了生存,长远利益为了发展,于是似乎生存与发展产生了矛盾。其实不然,生存与发展并不矛盾,贪婪生存(高消耗生存)与发展才有矛盾。更进一步说,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包含于自然规则,人类的高消耗生存与发展则未必,其必将受到自然规则的修正。
从理论上讲,任何工程都会对自然造成影响,但不是所有影响都是恶性的、破坏性的、无法修复性的,比如都江堰工程,就将水利调节、灌溉工程与自然生态的保持进行了良好结合。从纳什均衡可以知道,完全无视自然只凭资本的驱动去做任何工程并不会使投资人的利益最大化,反而是使“人与自然”整体利益最小化了,直白地讲,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它不关注工程如何使资本增殖,也不关注工程如何使经济达标,生态视角只关注工程能否使“人与自然”的整体达到均衡与和谐。
工程创新诚然包括值得期待的新技术与新设备,但决不仅止于此,其最重要的应该是工程思维创新,或者说哲学意义上的工程选择价值理念的创新。一个工程设计师只研究单一工程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就等同于一个生态学家只去研究地球某一区域原生生态。比论证纯工程是否在科学意义上合理、可行、安全更要紧的是在科学意义上合理、可行、安全的工程如何进入自然生态系统的考量,而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面对复合型考量,它是否依然合理、可行、安全。这就将打破对工程评估、评价的机械论,或者说相对静态工程评价,即改变把某一工程从整体环境中剥离出来单一对待的态度。《工程演化论》中曾明确指出“人类社会文明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现在开始向生态文明过渡”,那么,在这样一个新的生态文明孕育诞生的时期,比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机械工程师更适应21世纪复合型人才标准的将是机械与生态工程师,其他如生态建筑工程师、生态水利工程师等等,以此类推。
十七大已经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与生态平衡的要求。什么代表平衡?要想达到均衡与平衡,其真谛就在于依赖所有因素,但绝不过于依赖其中的任一因素。那么,要想实现生态平衡,也就绝不能过于依赖资本驱动——其背后隐藏着正是物质至上主义的价值觀。那么,从生态学角度来看,要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工程共同体便不应该只由通常意义上的投资人(代表资本)一管理者一工程师一工人等这一条完全由资本驱动的链条构成,此链条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工程施展方”,如果想实现“平衡”,就不能只依赖于工程施展方。如此,便需要有“工程承受方”加入该平衡系统,以维持平衡,所以,从生态学角度而言,大工程共同体就应该在原有工程施展方的基础上加入工程承受方,如自然、下一代、公众利益等等。所以,工程共同体,便需要将自然纳入进来,至少也要加人生态环境这一项。与该工程区域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生活在一处的民众,对于自身的生活权利和环境更是有着广泛而坚定的权利,而绿色和平组织的动机估计不论,其广泛借助民众舆论的意识是值得借鉴的——所以,还要加入与工程相关联的公众利益一项。还要加入必然承受工程代价的下一代一项,这是因为工程不只需要代内公平、平衡,也需要代际公平、平衡的体现。那么,理想状态就是:赋予生态环境、公众、下一代等工程承受方以发言权,以维持工程施展与工程承受之间的平衡。尽管其现实可实施性还需要摸索,但不妨碍向这个方向努力,比如绿色和平组织对生态环境的代言,儿童权益保护机构对下一代的代言等等。我们的国家建设这个更高层次更宏觀的大工程目标,已经将“又快又好”的发展思路转变为“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正体现了未来工程相比过去工程之间侧重点的不同和审慎的态度,“快”字体现的是高速度,而“好”字里面正蕴涵着工程发展的价值内涵,“好”在“快”前,已经说明正确的价值内涵的先导性,也验证了殷瑞钰院士所言“价值内涵在时间程序上是先行的”。也就是说,在工程选择的问题上,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内涵指引,极易走上生态学所竭力反对的物质至上主义“无条件无限制‘开发’工程”的道路。
五、向生态工程选择的转型
前文提到过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的矛盾,理想的,在现实中暂时无法达到,是因为资本不允许:按照商品经济社会的逻辑,工程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构成单位也都是“经济人”,在商品经济的狂潮中,要求投资者、工程师等由“经济人”角色自觉转变为生态学视角下的“生态人”,近乎不可能,因为资本的增殖性不允许,毕竟商品经济社会由资本主导,而不是由生态学主导。“经济人”必然以利己为原则,否则,不足以称为“经济人”;“生态人”必然以利他为原则,否则不足以称为“生态人”,这也是根本上的抵触。这就造成了工程共同体在面对工程选择时的两难困境:工程选择应由资本驱动还是应由生态驱动。目前人类社会呼吁性的环保要求和近乎半强制性的环保规定,之所以很难落实,就是因为其实质上是违背资本意志、“自由”市场意志、“经济人”角色的。所以,环保现状就在经济与生态角力的状态中艰难拉锯,一方面,是“生态人”角色对环境保护的理性呼唤,也是对整个人类生存境遇的理性呼唤;另一方面,则是“经济人”角色对生态的漠视,以及物质利益与生态发生冲突时常常置后者于不顾。
工程可以与生态相整合相融合,作出“人与自然”之间适应性与适度性的努力,以期和谐,但是资本与生态却必然势不两立。美国学者科尔曼说:当土地被视为商品,人类社群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有机联系不复存在,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双方走向大祸临头的境地。事实上,土地在现在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商品,堂而皇之进入工程一产业链条。马克思曾经说;机器的采用如何必然要引起机器的更广泛的采用,大规模的劳动如何必然要引起更大规模的劳动,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不让资本有片刻的停息,老是在它耳边催促说:前进!前进!——前进到哪里是尽头呢?我们知道除了土地以外,阳光、空气、水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其中水已经成为商品,而空气正渐显露出成为商品的趋势——可以预言:当空气与阳光也成为商品的时候,就是生态全面破坏的时候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与生态的矛盾近乎是不可调和的。资本的最大化原则,只要理解何谓最大化,就知道其必然走向将水、空气、阳光等人类必需品变成商品,以使资本可以最大化的这条路,那么,资本将必然不允许生态良性,这是阳光、空气、水成为商品的前提。生态良性,阳光、空气、水是自然的赐予,是全人类共同享有的资源;生态恶性,阳光、空气、水才成为资本方面向人类社会兜售的商品。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包含于自然规则,人类的高消耗生存与发展则未必,其必将受到自然规则的修正。而如果不肯接受这种修正,两败俱伤的结果是可以预料的。现阶段,资本是工程演化的要素,某种角度下,可以说资本是工程活动的驱动力之一。或许在未来的生态文明中,工程选择将不再由资本驱动,而是另一种全新的驱动形式,生态学视角下,这正是一个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和经验、教训的累积,人类社会对于未来文明形态的思考,已经渐渐在生态型文明上达成共识,许多专家学者都表达过生态文明的发展趋势,绿色、低碳、低消耗、可循环利用、可再生等等。工程哲学对此也有关乎自身的思考,既然工程选择必有“先行的”价值内涵,那么这种价值内涵必然要否定破坏生态的物质至上主义,并且在价值取向上从资本驱动、物质至上型转向于生态环保型。众多工程哲学界的专家学者也在《工程演化论》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人类文明转变的新的历史和演化的关节点上”,在这个关节点上,“新的工程革命、产业革命”将会成为一股主导力量,来形成一种崭新的“绿色”的经济形态。美国学者威利斯?哈曼曾在《未来启示录》中说:“今天的工业范式在回答‘怎样,的问题方面极为有效,但在回答以价值觀为目的的‘为什么’的问题方面,则完全不适用”,这恰恰说明了价值内涵的重要性,以及“新的工程革命、产业革命”必然发生的缘由之一。导致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便如同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所以称为工业文明,绝不是在农业文明中加入工业因素而已,生态文明亦同此理,其必然是一种全新的、全面的变革,也因此,才能称为崭新的形态。
对于生态价值观在初中语文中的内容安排,从主流生态价值观的各方观点以及语文学科知识的编排情况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地球生态与环境价值观的培养、生命敬畏观的培养、生态利益观的培养、共生互生观的培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观的培养等。这些观念是生态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语文要向学生传达的重要价值导向内容。基于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和可塑期,在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课本与环境互通”和“知行合一”三原则,即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为限,逐步渗透,并注重将课本所学内容与实际现象相联系,鼓励学生主动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具体来说,生态价值观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以语文教学内容为基础开发生态价值观教学资源
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几层意思:一是“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二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应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特点与时代的要求”;三是“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四是“语文学科的教学应该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服务”;五是“课程评价体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入手形成学生的综合性,整体性评价”。这五个层面的含义实际上就是对语文学科应发挥价值观引导与使学生实现自我完满发展作用的解读。生态价值观的教育也要建立在以上含义的表述之上,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本和课外资源,开发生态价值观的教学资源。如以科普类资源为代表的《奇妙的克隆》揭示了克隆这一技术为人类带来的意义以及使人类产生对道德的思考;以生态文化关怀为主题的《敬畏自然》《旅鼠之谜》《大雁归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等;还有以生命为主题的《再塑生命》《我有一个梦想》《窗》等,都从不同方面表现出某一个共同的主题思想。而在课程外资源的开发方面,以校园、社会、家庭为主题的初中语文生态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例如建设校园生态文化长廊,利用新闻、网络等媒体为生态价值观积累丰富的现实素材等。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态现象中发现其背后的隐藏含义,以此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爱护生态环境、敬畏生命的人。
二、从生活事实入手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
生活中的事实是语文教师进行生态教学的重要补充资料,也是学生对生态价值进行深层次领悟的重要来源。生活事实可以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事情,也可以是已经发生了的具有典型性的、造成普遍影响的事件,亦可以是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等。围绕教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事实进行情境营造、知识补充、课外拓展等。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以“人与环境”为主题编排了一系列“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优秀文章。这些文章与作者的经历有关,也与现代生活的背景有关。《苏州园林》让学生感受了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发展,借此引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都市精灵》通过揭示现代都市不见鸟雀的事实,表达了人类的发展要考虑到自然环境,要为自然界的生灵保留必要的生存栖息地的思想;《幽径悲剧》通过对北大燕园中的一颗古藤萝遭受砍伐的悲剧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践踏自然美、践踏自然生命的愤怒,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明天不封阳台》则以一只受伤的鸽子为线索,描绘出许许多多的动物受到人类无端伤害的情景,进一步表现出作者期盼人类“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的呼声。课文均以一些生活中的不起眼的小事为背景,却引起了作者无限的遐想与深思。学生不仅要从这些文章中理解作者对生态的态度与思考,更要学会作者观察问题、寻找和解决问题的决心与能力。鼓励学生从生活入手、从小事入手,关注时事、关注社会,以丰富的社会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态价值观。
1.对“环境”、“资源”、“生态”理解的不同
“环境”、“资源”和“生态”是环境法中最常见的三个概念,但至今为止,对于三者的内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仍没有统一的认识。“环境损害”、“自然资源损害”、“生态损害”等不同名称及相同名称的不同理解源于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三者含义的不同认识。德国学者克罗福(Kloefer)教授对环境提出了四种定义:第一种定义即广义的环境,是指周边事物的总称,是生命个体(如植物、动物)与特定周边事物关系的集合体。这种定义在社会学中常用,不能用来明确界定环境保护中的各种关系和权利,因此不是法学概念。第二种定义,即狭义的环境,限于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生活的必要自然条件,即土地、空气、水等环境媒体、生物圈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法学上环境是指狭义的环境。第三种定义是规范定义,即环境立法从不同角度所做的定义。第四种定义是克罗福教授本人对狭义环境概念提出的修正意见,他认为环境法上的“环境”是指作为人类生存自然条件的生态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环境。[10]这四个定义对现有不同层次的“环境”含义进行了精确的归纳总结,环境损害的不同理解范围可从中找出对应。“生态”最早是生态学科中的一个名词,在环境法中最常用的生态概念是“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人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或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系统强调整体性和组成部分的互动性。此外,狭义层次的生态概念是生态服务功能,即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效益。“生态损害”的概念与此相对应,强调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关于自然资源的概念,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定义。对于法学意义上的自然资源,不同的法律中规定有所不同,不同学者的认识也有差异。但这些不同的概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认为自然资源从本质上说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种价值判断与评价,是以对人类的价值为标准的。对比这三者,环境与生态是一对既有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这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生态是生态学的、以生态为中心的一个概念,人类生态系统包括人,它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有机整体的关系,人与自然都是人类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环境是以人为中心的一个概念,环境与人有关,但环境不包括人,环境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中心与外围的关系,环境是指人周围的物质世界。[11]而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客观载体所指有差异。自然资源的基本状态往往是以单个要素且以物化形式存在,因此在社会法规范上,自然资源大多可以商品性物化、被所有权界定。环境,是众多自然要素的综合体,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往往以系统形式存在,环境即使被解释为个别独立的环境因子,它也不等于环境因子本身。再有,具有综合性意义的“环境”,即便从“环境容量”等功用性角度可以赋予其“资源”的属性,也多数以公共物品存在,很难通过产权来界定和保护。[12]可以看出,“环境损害”、“生态损害”、“自然资源损害”这三种名称侧重点有所不同。
2.对环境法本身研究对象理解的不同
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是环境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和原因。徐祥民教授甚至认为,环境损害是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环境法就是用来应对环境不利变化也就是环境损害的法,就是调整人们为应对环境损害而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而环境法学这个以环境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逻辑起点就是环境损害。[13]表面上看,对“损害”名称选择的不同体现了学者对“环境”、“生态”“自然资源”含义的理解不同,实则更深层次地体现了学者对环境法的研究对象、保护对象、客体等基本理论问题理解的差异。“环境损害”、“生态损害”、“自然资源损害”、“自然资源生态损害”等名称隐约与“环境法”、“生态法”、“自然环境保护法”、“生态环境法”等相对应。
3.研究视角的不同
这三者名称的不同也体现出学者研究视角的不同,可总结如下:环境损害常与“环境侵权”相混用,是从原有民法中环境侵权损害制度中发展出来的。环境损害广义的层次理解更为普遍,也更多的被民法学者所采用,将该损害放在环境民事侵权损害中加以考察。学者将对自然环境本身的损害称为“生态损害”与生态学对环境法的影响以及“法律的生态化”不无关系。采用此名称,一方面是与传统环境损害进行区分,强调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与传统损害的不同;另一方面,是强调环境的生态功能,强调对生态性利益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概念本身是从经济学中引用过来,以往主要运用在物权法、自然资源法中,体现自然资源对人类的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关注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有效性。自然资源损害就是与此相对应,指出现有法律制度对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等非经济性价值的忽略,关注对自然资源的非经济价值的保护。
4.救济路径的不同
不同的名称背后,也折射出学者对自然环境本身损害的选择救济路径的不同,这些路径可以归纳如下:一般来说,称“环境损害”的学者大多将环境损害作广义层次的理解,即环境损害包括因实施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行为造成的人身、财产等损害以及环境自身的损害。这种观点认为,不仅对自然环境本身的损害具有特殊性,整体的环境损害从构成要件、归责原则、举证责任、诉讼程序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应突破传统侵权理论的限制,环境损害赔偿专门立法。而称之为生态损害的学者强调这是一种“新型损害”,生态损害无论在侵害客体上还是在损害后果上都显着区别于传统损害;不惟《侵权行为法》,其他传统法律亦无法解决生态损害这个新问题,必须依赖于在环境侵权制度基础上探索建立新的生态赔偿制度。这项新的制度,就是生态损害填补责任制度。[1]P21因此,选用“生态损害”名称的学者主要从生态损害的社会救济等责任分担制度的建立方面研究,如建立责任保险制度、行业分担制度等。称自然资源损害的学者主要是关注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主要的研究路径为:第一,借鉴美国的经验,关注实际问题,通过明确责任主体、索赔主体、赔偿范围、索赔额度及评估标准等法律问题,建立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第二,“自然资源”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中广泛存在,《宪法》、《物权法》等私法领域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做出了明确规定,《森林法》等自然资源单行法也大量存在,因此,对自然资源的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常与所有权制度联系在一起。
二、自然资源损害之名称确定
(一)自然资源损害名称之确定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如要正确的界定自然环境本身所造成损害之内涵,先要厘清“环境损害”、“自然资源损害”、“生态损害”之间的关系,并做出名称的合理选择。综合上述分析,笔者将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损害称之为自然资源损害;将环境损害界定为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的人身、财产等损害及对自然环境本身的损害;对生态损害中的“生态”采狭义概念指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或生态功能。这三者的关系应该为环境损害下的自然资源损害,①特别强调对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即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损害。
(二)自然资源损害名称确定之原因
1.体现客体命名的原则
使用生态损害概念的部分学者认为,就损害客体而言,生态损害的侵害客体是生态系统。所谓生态系统(EcologicalSystemorEcosystem)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一个或多个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自然整体。[14]但笔者认为,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强调生态的整体性、互动性,但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对生态系统的损害是通过对单个自然要素的破坏来实现的。“生态”本身不是环境要素,也不能指代整个自然环境。[2]P20所以,“对环境本身造成的损害”的客体是自然环境,而不是生态系统。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损害是通过对环境要素的破坏来实现的。依上述,对损害客体的直接命名应为“自然环境损害”,但却确定为“自然资源损害”,其原因在于: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虽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但具体对象和范围又是同一客体。自然环境指人类周围所有客观存在的自然要素,自然资源则是从人类能够利用以满足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这些要素存在的价值。因此,可以把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看成一个硬币的两面,或者说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透过人类社会这个棱镜的反映。[15]因此,将对自然环境本身造成的损害称作“自然资源损害”。
2.有利于明确损害的内涵
自然资源损害与环境“损害”相比,环境损害在进行内涵界定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环境损害”与“环境侵权”都常用来指因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而危害或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或公众权益,甚至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一现象,两者容易混淆;第二,通常所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②如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规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因此,使用环境损害一词不易突出是对自然环境本身的损害。与生态损害相比,生态损害进行内涵界定时存在的问题在于:第一,如采用广义的“生态”含义,一方面“生态”强调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互动性,不易评估,且该词内涵模糊、外延广泛、不容易确定;另一方面,人是生态系统中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广义的生态损害包括对人的损害;如采用狭义的,指生态价值或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概念”,则忽略了自然环境具有的社会等方面的价值。自然要素除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外,还具有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在现有法律体系下也未得到救济,未来应得到保护。选择“自然资源损害”的称谓,有诸多实益。一方面,该名称可以与我国现有法律规定中出现的“生态环境”、“环境”、“环境污染损害”等概念模糊且不统一的名称相区分,避免混淆,有利于自然资源损害内涵的界定;另一方面,使自然环境本身的损害得到救济的关键是建立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而自然资源损害易于评估、确定,易于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有利于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一、来源及含义
(一)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三)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第一,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使生产系统自持,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化阶段,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四)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 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力和低碳技术产品市场,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二、相同的理念、支撑点和追求
(一)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二)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三、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鼓励创造,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二)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关键词:环境资产 确认 计量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a)-0247-02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取得广泛的共识,这就要求企业调整以前的传统行为和观念,处理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煤炭企业作为国家能源供应的主力,在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忽视环境问题,给环境和附近的居民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我认为应该在煤炭企业中推广环境会计,本文就煤炭企业环境资产的计量问题进行探讨。
1 环境资产的确认
1.1 环境资产的含义
环境资产是指特定主体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取得或加以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环境资产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由于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被资本化了的环境成本,即与企业的环境活动有关的资产;二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作用的自然资源。
1.2 环境资产的确认
环境资源要作为一项环境资产加以确认,必须符合以下环境资产的确认标准。
(1)从过去发生的事项取得或控制。
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可以是会计主体通过某些已经发生的事项而取得的,或者也可以是特定的主体没有环境资源的所有权但是能够行使该项资源的使用权,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利益。
(2)未来效用的可能性。
众所周知,资产可以为企业未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环境资源被确定为一项资产,也应该满足这个条件,为企业创益。
(3)能以货币计量。
环境资源成为环境资产,作为会计要素之一进入会计循环,就必须实现自身的价值化。
(4)环境资产确认的地域范围限制。
环境资产是人类所共有的,属于人类共同的“特定财产”,在划分地域的同时,也就明确划分了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环境会计只能对属于本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资产进行确认,而对于属于多个主体的共同的环境资产,确认的标准是以是否对环境资产拥有控制权来划分的。
根据环境资产的含义及确认标准,煤炭企业环境资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自然资源:土地、水资源、矿藏等;②生态资源;③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设备;④环境污染治理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
2 环境资产的计量
2.1 自然资源的计量
(1)土地的计量。
土地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受人类活动所影响的自然资源,按它的利用程度可分为五个等级:耕地、林地、草原、建设用地和荒地。对土地的价值计量使用公式法。
土地的价值包括两个部分:自身价值V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价值P。其中,V是基本地租R乘以土地等级系数a,再除以平均利息率r,即V=a×R/r;而P=I(1+i)/(r×N×Q),其中I为土地的初始投资额;N为受益年限;Q为受益资源的总量;i为平均利润率。则总价值M可用下式表示:
(2)水资源的计量。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前提,对于煤炭企业而言,水资源的价值应该包括它本身的费用和自然资源的价值,这里用矩阵法来进行计量。
水资源的价值向量A=(A1,A2,A3,A4)
其中A1为水质;A2为水资源量;A3为人口密度;A4为国民收入。
Q=A×R(R为水资源的评价矩阵)
V=Q×S(S为水资源的价格向量)
(3)矿藏资源的计量。
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由于其所具有的耗竭性、经济寿命的长期性、利用的不充分性和实现的依附性等特点,在计量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底价法。
矿产资源资产有五部分构成:一是采矿权益,它包括矿产资源贫富程度所决定的超额收益情况而定根据市场的价值作为资产的底价,设为Pa;二是资源耗竭的补偿,它根据补偿标准直接计算,设为Hb;三是生态环境的补偿,它根据土地复垦的预测费用计算,设为Hc;四是勘探费用的补偿,可根据勘探劳动的耗费计算,设为Pd;五是矿产发现权权益,设为Ke。可用公式表示为:
Pf=Pa+Hb+Hc+Pd+Ke
其中:Pf为环境资产的净价。
②收益现值法
矿产资源可为经营者带来超额收益,它们的价值也就是这项资产在市场条件下的交易价值,其值是未来期望收益净流入用名义或实际利率贴现后的和。假定矿产资源的可开采年数(T)是一定的,Pf的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Nt为矿产资源扣除开采、勘探及开发成本后的单位价值。
③市场法。
在市场上找到矿种相同、自然成因类型相同、工业类型大致相似的矿产资源的价格作为参照,在考虑了相关规模和品位的调整系数后,来确定矿产资源价值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与别的方法相比,计算简单,但要根据地理位置、消费者心理来权衡规模和品位的调整系数。其公式如下:
Pf=PX×L×M
其中:Pf为参照物资源资产的价格;L为品位调整系数;M为规模调整系数。
2.2 生态资源的计量
生态资源价值计量的实质是对自然资源间接效用的测量。这里选用机会成本法对矿区的生态资源进行简单的估算,不用直接估算矿区的生态资源的自然价值,而是将采煤这一项目和费用最少的替代项目进行比较来分析,比如说石油开采,在不考虑自然灾难和矿难的情况下,将煤和石油开采的费用之差作为保护矿区的机会成本,也就是矿区的自然价值的最小评估法。
设每吨煤开采费用为A元,替代项目每吨开采费用为B元,煤矿可采储量为C吨,则生态资源的价值D可用下面的公式确定:
D=(A-B)×C
由于生态资源中有很多项目不能用货币来计量,所以对生态资源的计量只能是估算,只能为企业提供参考意见。
2.3 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设备
对于煤矿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而购买的设备,可比照传统会计中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进行;如果是企业自制的设备,则只须按照制造成本计算。比如说,煤矿为处理废水而购买的设备可按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进行计量;煤矿为处理煤矸石自制的设备则只须按它的制造成本来计量。
2.4 环境污染治理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
煤矿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取得,有购买和自己研发的。对于购买的技术可直接根据购买的成本作为资产的价值;对于自己研发的应该按照研发过程中实际的成本计算,其中属于专利的应加上与专利申请有关的费用。
3 算例分析
下面以某煤矿为例,该煤矿占地面积约35 km2,地质储量3.42亿吨,可采储量1.89亿吨。矿井设计能力150万吨,服务年限60年,初始投资额为2000000000元。下面只对该矿的自然资源进行计量。
3.1 土地资源的计量
假使土地等级系数为2,基本地租为0.5m2/元,平均年利息率为1%,平均利润率为-1%。
则×=6800150000
3.2 水资源的计量
设水资源价值向量A为(0.25,0.40,0.15,0.15)
水资源的价格向量为:
评价矩阵R为:
V=A×R×S=0.904
3.3 矿藏资源的计量(用公式法计算)
设煤矿资源等级系数为1.5,单位资源资本利润为3元,煤炭行业平均利润率为-0.4%。
则=88396720214
参考文献
[1] 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 景非.环境会计及其计量问题[D].硕士学位论文,2002.
[3] 张雪晶.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5.
[4] 李静江.企业环境会计和环境报表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管理职能,对企业的运营具有重要影响。但在电子商务时代,传统财务管理因其更重视短期和局部利益,长期和整体观念薄弱,已无法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反而会降低管理效率,甚至会导致企业的不可持续发展。价值网作为现代企业的运作模式,也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和工具,可以为财务管理所借鉴,最终使财务管理成为一种更加注重整体与长期利益、更加灵活和富有效率的管理模式。
一、财务管理环境变化
财务管理的理论因财务管理的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从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财务管理所处的环境对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内容具有决定作用[1]。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时代,电子商务使理财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标准化生产到个性化生产
在传统工业时代,市场需求量大,企业的重点在于集中资源,扩大生产规模。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多,品质同。如今产能过剩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多样,企业需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生产出差异化、小而美的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对消费者进行个性化的匹配,从而去占领市场,以获得竞争优势。
(二)客户为中心取代了以产品为中心
在传统价值链的指引下,企业以产品为中心,即关注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问题[1]。现在,客户成了企业的衣食父母,赢得客户忠诚成为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现代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更多关注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客户多元化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这就要求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动态、全面集合新、老以及潜在客户的需求,并相应地作出改变,以快速、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赢得市场。
(三)从孤军奋战到战略联盟
在传统的竞争模式下,企业边界清晰,彼此的利益是对立的,一方价值的增加是以其余各方的价值损失为代价,企业在市场上可谓孤军奋战。如今,互联网打破了这种对立局面。它将包括供应商、销售商、服务商和客户在内的各方利益捆绑,企业间必须相互合作,业务协同,才能获得“1+1>2”的价值增值效果,适应新环境。
(四)从传统的人财物竞争到信息竞争
传统经济学家认为,企业是以消耗有形资产为代价来换取企业价值增加的。传统工业时代企业依赖人、财、物。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知识化为重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互联网将知识和信息聚集在一起,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核心竞争力,取决于是否具有大量、快速获取知识与利用知识的能力[1]。
二、生态化财务管理的内涵
生态化财务管理的基本含义是,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以价值网企业群体的资金运动与所产生的财务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顾客需求为核心,以加强部门和企业间联系为目的,围绕企业群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系统的财务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一)生态化财务管理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努力实现顾客价值
顾客价值是顾客的购买价值与购买成本之间的差额。提高顾客价值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其一是提高的购买价值,其二是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企业只有真正以顾客为核心,努力提高顾客购买总价值时,才能获得持久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在成本管理方面,生态化财务管理并不是仅降低短期成本,而是将为顾客创造价值作为着眼点,为塑造核心竞争力而努力。
(二)生态化财务管理重视价值网企业群的整体价值增值
在价值网指导的运作模式下,各企业之间由于各自的独特优势而走向合作共赢。因此,只有在整体利益增加时,才能为本企业带来长久的收益。因此,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整体利益,并且鼓励只有核心优势的企业才能进入群体,以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三)生态化财务管理需借助价值网和信息网系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价值网强调的是以顾客的需求为起点,加强企业间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具有强大的信息网络。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这种模式提供了可能,促进了企业群技术和经济的紧密联合,即财务业务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生态化财务管理的目标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已不适应当前所处的环境,为此需要进行优化,重新确定。
(一)传统财务管理目标的缺陷
1.“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已不合时宜
在传统财务管理中,有两种财务管理目标占据主导地位,即“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它是在物质资本具有重大作用的工业经济时代下产生的,表现出一切为股东谋利益的思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知识层出不穷,企业获取知识和学习的能力日益重要。知识资本为社会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高额经济利益[1]。在新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一把标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是无形资产而非有形资产。因此,未来企业的资本结构将发生较大的调整,物质资本的比重下降而知识资本的比重上升,企业的价值是由不同资本所有者协同产生的,这种协同可以产生 “1+1>2”的增倍效果,因此不同资本所有者都有利益的要求。基于这种变化,决定企业的经济利益应归属于“相关利益主体”,而绝非股东这单一个体。
2.过分强调公司价值必然导致忽视社会责任和社会成本
现实中,公司的决策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获得公司或股东的价值,也就是说,决策时只考虑到公司本身,而忽略了其社会责任,结果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电子商务环境下,高科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公司行为的外部性影响会更加显著。随着消费者更加理性及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绿色”产品,以减少生态破坏。企业想要获得市场就应运用生态化财务管理理论作为指导,使企业赢得更多顾客的青睐。另外,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目标,会树立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公众形象,进而实现无形资产和企业价值的增值。因此,不论从短期市场角度还是从长期增值角度来看,电子商务下企业必须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生态化财务管理目标
1.相关主体利益最大化
在电子商业时代,知识和人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的相关主体是多元化的,不仅仅局限于股东。多方加入使得财务管理目标需要兼顾多方利益,不仅要考虑物质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还要考虑知识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最大化,以及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相关主体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利益相关者外,还包括客户及知识资本所有者。一方面,以客户为中心。企业通过运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合作关系,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生产个性化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才能实现企业目标,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赢状态。另一方面,知识所有者成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无形资产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企业管理的目标不仅要追求股东权益,也要追求无形资产所有者等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
2.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生态化财务管理理论告诉我们,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是长远的,既要考虑企业自身发展,又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资源等长远问题。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和围观活动的主体,生态化财务管理理论的应用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获得消费者信任,进而增强竞争力,促进“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四、运用价值网理论实施生态化财务管理
(一)价值网及特点
价值网是将顾客日益提高的苛刻要求与灵活有效的低成本相连接,采用数字信息快速配送产品,避开了代价高昂的分销层,将合作的提供商连接在一起,以便交付定制解决方案,将运营设计提升到战略水平,适应不断发生的变化[2][4]。价值网的优势在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成员之间建立起协同业务模式,充分共享知识和信息,并利用各自的互补优势和资源,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共同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网具有以下特点:(1)客户价值是核心:价值网是以顾客为核心的。通过价值网,企业迅速了解顾客的需要,并将其用数字化传递给其他网络伙伴,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使顾客满意。(2)强调协调合作,实现各方整体增值。价值网上的每个成员相互连接为一种动态,有机的体系[3-4]。单个成员通过其他主体的认同和协作,建立合作关系使优势互补,共担成本和风险,共享市场和顾客忠诚。(3)数字化关系网络是支撑。数字化的网络提高了效率,快速协调各成员间的活动,并快速有效地满足成员需要和客户需要。(4)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成员组合在一起是价值网的基础。
(二)生态化财务管理的实施途径
1.构建财务业务协同的财务管理模式
在价值网理论的指引下,电子商务下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协同于各个部门,各个利益相关者。这种业务和财务的协同,使得从客户到生产商的供应形成一个生态圈。这个生态圈可以自我运转,自我调整和自我修复,无限扩展。在无限扩展中又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从而使企业生生不息。具体来说,财务—业务协同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企业内部协同,即各部门之间的业务、不同的指标和目标以及各资源的协同(如库存、生产、销售、财务间的协同);另一层含义是企业外部协同,也是整个供应网的协同(如客户的需求、供应、生产、采购、交易间的协同)。具体包括:(1)采购计划协同。与供应商由竞争转向合作关系,两家企业共同制定采购计划,在保证配送的基础下,使企业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的库存更为合理,避免存货占用过多费用和资金,减少毁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工作流协同。使企业群在平日工作中联系更紧密,信息更加全面和快捷传达,沟通无误准确。(3)信息协同。通过网络平台,企业与外部及内部做到信息共享,节约时间并缩短了环节。(4)物流协同。包括企业所采用的物流标准、管理状态和举措与物流公司提供的个性化物流服务的协同。
2.构建网状扁平化组织结构
电子商务时代下,金字塔层级结构已不合时宜,企业的组织应该更加扁平化,并且是网状的,每个人都是一个重要的节点,都是知识和价值的创造点。将组织层级拉平,而非单纯减少层级,打破组织边界,以便每个部门合作共同创造价值。在部门合作当中,应该明确,财务管理不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业务也不再是销售部门的事,战略也不再是高层主管的事。企业成员要形成共同学习体,站在整体高度,使各部门的思路一致,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合作共享机制下,充分利用员工的知识和特长,借助共同学习体激发出新的智慧,不断创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对顾客的响应速度与产品服务质量。从而,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导向,企业内外协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3.运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管理
合理的考核标准对各职能部门及个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是生态化财务管理实施、企业价值网模式实现的必要条件。传统的财务评价指标会引导企业人员只注重短期局部的利益,这与价值链中由合作求共赢的理念背道而驰,因此需要一种适应新模式下的绩效标准。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与传统评价体系相比,可以为企业战略实现程度提供了一种评价标尺、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效率、注重团队协作、提高企业激励作用,扩大员工的参与意识。它可以站在一个全面的角度对财务、客户、业务管理和人员的培养和开发进行衡量,克服了企业只看财务指标这种做法的不全面性,这与价值网经营模式下,追求生态化财务管理的目标相吻合。
4.完善财务管理部门信息系统
为了实现价值网形式的企业模式,信息的传递是必不可少的,信息系统这一工具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是信息的传递成为可能。目前我国企业中也普遍使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完善是重要一环。目前财务管理系统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软件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而财务人员每日的工作量和既定素质使得无暇顾及软件的升级问题。其次,财务管理系统的使用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人员,这就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系统连接受阻,阻碍了各部分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影响合作顺利进行。最后,财务系统的数据并不是完全出自财务部门,庞大的数据完整准确的录入需要部门间的合作。因此,企业在完善信息系统的过程中,提高企业对信息系统的综合运用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产业生态系统;生态位;竞争战略;电信
[中图分类号]F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3-0055-04
[作者简介]王 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技术创新;
徐枞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合肥工业大学校长,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郑 平,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及政策研究所高级咨询师,研究方向为电信产业经济。(北京100083)
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学概念,在该系统中,每个物种都有其生存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禀性,比如,物种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一定的水源区域内才能生存,而它们自身又有着食肉、处于食物链条的中间等多种特性。因此,围绕它们生存的环境以及其自身的禀性,它们就必须有自身的战略,比如不耐寒的动物可能选择冬眠,食肉的动物可能选择群居,防止被其他动物吞食的动物则要具备较快的速度等等。这些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的禀性约束下所采取的基本战略。
本文将这种道理引入到产业分析中来,论述产业生态系统内各企业的竞争战略问题。
一、引言
1 产业生态系统的引入。生态系统(eco-system)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指由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共同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产业生态系统是从生态学的自然生态概念引申出来的仿生概念,本文把产业生态系统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某产业内的企业之间,产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系统。
本文引入产业生态系统来研究企业竞争战略,有利于理清产业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各物种更有效地找准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定位,
2 生态位的含义演变。Whittaker(1975)认为,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这是针对生物学而言的,生态位的概念在产业研究中日益重要,对其含义的认识却并不一致(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生态位的理解,学者们各不相同,但大致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强调物种在环境中的资源拥有情况;另一是物种对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也即自身的综合实力。所以,对生态位的理解应既强调物种所处的环境,又强调物种自身的综合能力。
因此,本文所讲述的生态位是指: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环境状态、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位置情况。
3 竞争战略的研究方法。在战略的研究上,波特有其著名的论断,并提出三个基本的战略。后续学者在战略研究上也做过很多研究。综合这些研究,可以看出,针对竞争战略问题的研究均有一个很重要的流程:
也即在分析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拥有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战略。如图1:
本文正是在这一方法的指引下,通过生态位的理论研究,将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描述为生态位的特征,这些生态位特征对企业是本质性的,对其竞争战略选择是决定性的。因此,只需要分析每个企业的生态位特征,就可以选择其对应的战略,从而将战略与生态位联系起来。
二、生态位的表现因子及战略体现
前面已经描述了生态位的含义,那么对于这个抽象的概念如何进行衡量呢?描述清楚生态位对战略制定有何作用?
1 生态位的表现因子。生态位是指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环境状态、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位置情况,它描述的是一个企业对外部环境依赖的大小程度以及自身生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只有将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战略。
企业生态位的表现因子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进行考虑:
(1)环境维度:指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由于是处于产业生态系统当中的,因此,外部环境既指生态系统外的一切因素,又指产业生态系统中同种物种所施加的环境。
环境维度对于生物而言,意味着其生存的环境,比如温度,水,阳光,草原等,这些是物种生存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在产业层面上,本文将环境维度用以下因子加以描述:
①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
②市场结构特征
③行业特点与发展阶段
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是对外部环境的一个总称,不仅仅对于产业生态系统内的企业,对于外部企业,也同样适用于这样的环境。这是企业乃至产业生态系统生存的大背景。对于这个因子,更多需要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指数以及政府部分对于行业发展的态度,很明显,企业在经济萧条与繁荣时期的存活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而对行业发展的态度会体现在政府政策当中,同时,发展环境与行业政策还体现于企业对于环境的敏感程度和依赖程度。
市场结构特征主要考虑行业的市场结构特点以及进入、退出壁垒。市场结构则为市场上的竞争状况,体现为企业数目的多少以及市场上同类企业的大小、强弱,而进入、退出壁垒则表示进入或者退出此行业的难易程度。
行业的特点与发展阶段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行业的特点,主要侧重于财务方面进行体现,比如有些行业利润率比较高,有些行业净现金流产生比较及时。另一是行业发展阶段,这是描述行业是处于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的重要变量。
(2)内部维度:指企业的内部禀性及其综合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这就好比生物是吃草还是吃肉一样,每个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内部都有其固定的禀性,同样,“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也反映了生物的自我管理能力。
内部维度对于生物而言,意味着该生物的特性,比如在食物链条中的位置,食物特性等,这些是生物发展壮大的条件。那么在产业层面上,本文将内部维度用以下因子加以描述:
①价值链条中的位置
②企业综合竞争力水平
③价值链条的个数
价值链条中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企业附加值的多少,如企业处于价值链条的底层,则表示其附加值比较低,而处于价值链条的顶层则表示附加值很高。这就如同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位置,显然,所处的位置不同,对于企业自身的影响和要求是不同的。
企业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很广泛的指标,统指企业的综合实力,这是:企业内部的重要特性,包括技术创新,生产制造,组织管理,营销管理等多个层面。
价值链条的个数则是对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受联系多少的度量,价值链条数多,则表明该企业在价值链中被广泛联系,因而具有较重要影响,相反,价值链条少,则表明
企业参与产业生态系统的联系较少,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业务比较单一,风险较大。
将生态泣的表现因子概括如下(表2):
2 生态位表现因子特征及战略含义。作为一个企业,其主要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一为生存,二为发展。环境维度更多地考虑了企业的生存,如果对环境维度进行量化打分,则需要设置一个基准分,基准分则表示企业仅仅能维持生存,也即环境维度拘考量上需要有一个最小基准,这也是企业存在的必要条件,具备了这样的环境,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而比基准分高的等绩则有:基本维持生存、生存环境良好,生存环境优异等。
而内部维度更多地考虑了企业的发展问题,如对其进行量化打分,则得到企业的发展指数,根据发展指数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有基本发展,有较大发展,有很大发展等多个等级。
因此,从环境维度和内部维度进行考虑,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对于基本维持生存的企业,其首要战略是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并且需要严重关注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前应对,加强风险防范,同时,迅速行动,不断积累自身实力,扩大规模,改变对于环境的严重依赖性。
对于生存环境较好和优异的企业,其生存问题不会受到威胁,企业的主要战略是争取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此时需要落实到对发展指数的评估上,如果企业基本发展或者有较大发展,则要分清其中的原因,或者拓宽自己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链条,或者提升自身在价值链条中的位置,或者拓展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如果企业有很大发展,则主要采取维持战略。参见图4:
三、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生态位
1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构成。电信产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相关电信企业、消费者和市场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由供应主体、需求主体和产业协调者三部分构成。参见表3:
在上述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进行竞争战略制定研究的重点在于该生态系统的供应主体,供应主体是产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需求主体以及产业协调者,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均可看成是供应主体所面临的环境。
在供应主体中,最为主要的是运营商,内容与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与集成商。
2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位。根据表2中所列出的生态位表现因子进行分析。
(1)运营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电信运营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自1994年联通公司成立,1998年邮电分离,1999年移动、寻呼剥离,2002年电信与网通南北分拆,中国电信市场上形成了移动、电信、联通、网通、铁通和卫星通信的“5+1”竞争格局,直到2008年,电信业务重组,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全国性业务运营商,电信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必将继续大力支持。因此,从运营商所处的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角度,正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
从市场结构角度,目前三大全国性业务运营商,形成了垄断竞争的格局,而且电信网络的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运营商是一个进入退出壁垒都很高的行业。
从行业特点与发展阶段角度,该行业具有前期投人大,后期运营成本小的特点,行业发展的商机无限,随着经济交往的频繁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对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多。
在价值链角度,电信运营商处于价值链的顶端,是最接近消费者的,而且价值链数目较多,成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是产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枢纽。虽然内容与服务提供商也直接面对消费者,但是,大部分业务必须有运营商的网络环境方能进行。
在企业竞争力上,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总体竞争力较强。
(2)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在环境角度,内容与服务提供商没有运营商那么优异的生存环境,但是,随着整个电信产业的兴起,这些企业的发展环境和产业政策较好;对于市场结构,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则呈现出白热化竞争的态势,进入和退出壁垒比较低。
在价值链上,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处于底端,离消费者较远,当然,与消费者也有许多直接接触,但是,在电信产业系统中很难摆脱运营商的网络环境。
(3)设备制造与集成商。设备制造与集成商具有与内容与服务商类似的环境维度和内部维度,所不同的是该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稍大。这些企业主要包括终端设备(如手机)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设备(如路由器)提供商。对应的企业有三星,华为,Ericsson等。
以下将这三大供应主体的生态位表现因子评估情况列表如下(见表4):
四、电信产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
结合前面的分析,讨论运营商、内容与服务商、设备制造集成商的基本战略方向。
1 运营商。根据生态位表现对竞争战略的选择,运营商应选择紧跟时代的维持战略,紧跟时展态势,保持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具体策略有:
(1)努力维持目前的产业环境和价值链结构。
(2)不断加强管理,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与其他运营商抗衡。
(3)细分客户市场,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2 内容与服务提供商。根据生态位表现对竞争战略的选择,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应选择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具体策略包括:
(1)努力营造良好的行业环境,推行行业标准,进行行业的重组和整合。
(2)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战略性合作,稳固提高自身在价值链中的地位。
(3)开拓与顾客直接式接触领域,拓展营销渠道。
3 设备制造与集成商。根据生态位表现对竞争战略的选择,设备制造与集成商应选择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应注意应用的具体策略包括:
(1)塑造良好行业环境,抢占行业标准,提高自身竞争力。
(2)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
【关键词】汉英新词新语 类型学 对比研究 优势生态共性
一、研究起点
每一个词都是特定语义范畴的词汇化结果,每个词类都是该语义范畴词汇化形式的聚合类。社会以语言为标注,语言对社会做出度量。新词新语与语言研究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语言发展演变的蕴含共性。
目前,对于新词新语的研究,大多以功能学和认知学两大范畴为研究依据。在功能语言学方面,研究新词新语所承担的语义范畴和语用功能,探索新词新语的生存规律等;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理据,成为阐释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非任意性关系构成的基础。同时,参照原型范畴理论等,研究新词新语的特点。这些成果是丰硕的,但大多为单一语言单层级的研究,其成果的应用范围在人类普通语言学的大环境下缺少跨语言的比较。
二、研究依据
语言类型学最一般的语言学定义是指对不同语言的结构类型进行分类。而另一种定义,即类型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的路子或理论框架,认为类型学是一种建立语言学理论的路子。这一路子在形成具有指导语言运用实践的类型学理论框架方面,还有所欠缺。鉴于此,考虑到以往研究对象全然没有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风向标:新词新语这一问题,本文拟将类型学的应用范围拓宽到语言使用领域,通过处理一组汉英新词新语,对比研究其出现,传播,流行与消失这一生态过程的类型学意义,并使研究成果俱备实际的参考价值。
三、研究方法
1.通过一对个例对比,用类型学的成果从更深刻的角度解释表面上看起来的“特殊现象”的特殊性并非特殊,从个性背后看出英汉新词各个方面的蕴含共性。
2.尝试获得某些指标,形成新词新语的“优势生态共性”。即构词构形是否有规律可循;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优势新词新语的语义范畴和语法共性特征;能够多大程度上满足功能需求等。
四、“frenemy” 与“腹黑”
细数这两个词的来历是非常有趣的。首先,“frenemy”显然是两个英文单词“friend”和“enemy”的合成词。这种合成的方法也是英语里常用的名词加名词,通过缩写构成的,其含义也是两个名词含义的叠加。照理来说“frenemy”应该翻译为“友敌”更为合适,形容一种亦敌亦友的微妙关系。然而,在实际语言交往中,该词经常被用来与“腹黑”一词形成对应性翻译。追其根源,“腹黑”其实也并不是来源于汉语本土,而是来源于日语的汉语词语,日语原意为表里不一、心地坏,即中文的“笑里藏刀”、“口蜜腹剑”。由此可见,其实“frenemy” 与“腹黑”的含义虽然并不完全一致,但确实可以形成对应。
“frenemy”一词已经被收录进入2008年网络版《牛津词典》,而“腹黑”一词并未被相对应的网络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可见这两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其流行程度有差异。因为,但凡被收入词典,就意味着该词的传播能力得到了认可,生命力不容置疑,而未被收入词典则有多种可能,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该词存在的语言生态中有不利于其长期流行的因素,比如有类似的可替换的表达等;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由于该词的生命力正在减弱,从而还未达到能够进入词典被稳定下来的程度。由此可见,英语的“frenemy”是比其对应的汉语“腹黑”在语言生态中更具有优势的一个词,也许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腹黑”会逐渐被人们遗忘而退出语言使用,但“frenemy”却已经被稳定下来,成为一个固定的常用词汇。
五、该“优势生态共性”预期的实际应用价值
第一,为新词的创造、选择与传播提供较科学的参考依据。以往对于这些表达形式的选择总是主观的。本研究就是希望能够依据一些指标,选择到一个最大程度上符合优势模式的新造词,从而保证该词在推广与传播过程中具有最强生命力。
第二,对已经出现的新词生命力和影响力做出评估。先根据“优势生态共性”指标圈定具有较强传播性与流行性的词汇,再根据其是否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与正面的传播价值建立与之匹配的语言规划政策,确保优势新词的留存性与持续的影响力。
六、结语
“优势生态共性”的参考价值,一方面需要大量新词新语实例的检验,另一方面需要一段较长时间作为量度。且本研究仅是纲要性的框架,尝试性的对个例的探索,具体工作还要在真正的研究过程中进行更加全面的考虑。
参考文献:
[1]郭中.语言类型学分析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优势”与“和谐”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2]金立鑫.语言类型学――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05).
[3]刘丹青.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3(04).
【关键词】道法自然;无为;生态美学;神;内在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8—0036—05
从哲学诠释学的观点来看,历史存在物具有普遍的偶缘性,而“偶缘性指的是,意义是由得以被意指的境遇从内容上继续规定的,所以它比没有这种境遇要包含更多的东西”,“在这里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我们所指出的这种偶缘性乃是作品本身要求的一部分,并且不是由作品的解释者硬加给作品的”。所以,老子“道法自然”的当代美学诠释是“道法自然”思想本身就内置的,不具有随意性,是围绕当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的。理论和反思是基于人的具体的生存境域的筹划与建构,这种筹划与建构是要取得一定的实际效果的,故这种筹划与建构理论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所以理解“道法自然”不在于把握老子的原意或重建其思想,而在于如何在理解中实现过去真理与现时态生命的思维性的沟通,并进行筹划与建构。
一
先秦道家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道家论道,着重于天道方面的探索。“道”是老子关注宇宙的基本出发点。在老子那里,道是永恒的,同时也是超越时空的。就其探讨的内容而言,道包容着老子甚至是道家对宇宙自然的根本看法,它所寻求的是宇宙万物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确认万物的本体和万物的始基。老子由天道渗入到本体论,首先提出道为万物之宗的思想,并据此而展开其道论。他认为,道不仅是无形无状的形而上本体,而且是天地万物运动的自然规律,天地人都是由道产生,并按照道而运动。而道的本性又是什么呢?老子认为是“自然而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在此,他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诠释学的“前理解”理论来看,这种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对现实的自我体认。通过对宇宙本原真理的苦苦求索与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的深刻体悟,老子建立起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提出了“道法自然”的理论。
“自然”一直是中国古代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国古代在哲学和文学意义上的自然观是较发达的。“那么,何谓自然呢?‘自然’二字,从中国文字的组合来解释,便要分开来讲,‘自’便是自在的本身,‘然’是当然如此。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道的本身就是绝对性的,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谁,道是本来如是,原来如此,所以谓之‘自然’。”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指一种没有人为因素的天然状态。它合乎规律,是各种自然力相互作用,或相反,互相牵制,求得均衡;或相成,形成一种合力。而这种完美的状态在老子看来只有在自然界才有最佳的体现,所以这种自然而然就是一种神秘而富于创造性的自然力。所以,我们并不能说,“道法自然”这个命题就与自然界无关。可见,在中国古代思想中,“自然”这个概念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是指大自然本身存在和变动的本然状态,它既可以是外在世界中的整个自然界,也可以是这个外在世界中的某些自然物,这是作为“事实”存在的本然状态;其次是指由前者导出的一切出于物之自性、自然而然的境界或状态。老子的“自然”概念,这两层基本含义都有,但以后者为主。因而在老子看来,所谓“自然”首先是与“人为”相对的,自然在本质上是非人为的,亦即老子所说的“无为”的。这样,“自然”和“无为”实是同义语。老子也是从大自然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天道启示中提出“道法自然”的。老子这是在间接表达他崇拜自然力、崇拜大自然的思想。“法”是取法、效法,以自然为师法对象的含义。以自然为师法对象贯穿于“道法自然”之中,其基本原则是以变化的观点来对待道的生成形态。即在人、地、天、道与自然五个递进的层面中,它们是以一种终始循环的方式“辗转相法”的。
而这种思想是通过“观”来构造的,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第一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老子·第十六章》)“观”作为老子考察道、天、地、人的独特方式,对其理论的建构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观是“倾向于从整体上观察和俯瞰事物,力图观察和俯瞰事物的整体,观察和俯瞰作为一个整体的事物。这是一种整体的或者综合的观察”,“这是一种动态的和过程中的观察”,“这是一种与位置有关的或者有机的观察”,老子的“观”正是这样一种“普遍的观察”。他将道、天、地、人作为一个动态的整体,把道、天、地、人置于一种有意义的系统中从不同的视角去考察,“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第二十五章》)。在道、天、地、人的进化与发展的过程中,老子强调“观”“自然”的作用,在道、天、地、人这个宇宙的动态系统中体味四者的互动交融,并进而彰显“自然而然”的神圣。
但尤其要注意到,老子认为:“域中有四大,而人居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由此可以看出,老子虽然从天道切入,却充分体现了对“人”的重视,虽然是立体式的“观”,但尤为突出“人”这一极。而在对人与社会的观察中,老子的“观”又是一种建立在前理解基础上的“观”。可以说,这是一种特殊视界对世界的通视,也即它是被现实的一种存在状态所规定的。老子通过对社会和人类自身大量的深入细致的观察认识到,物质的欲望、名利的追求乃至纷扰的世事——即“有为”——都是干扰人的思维、淹没人的智慧、促成人性泯灭、加速事物走向消亡的直接原因,也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本体——“道”的障碍。人如果能排除这些障碍,真正体味大道并以道为准则,就会达到一种新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正是自然而然的境界。
由上分析,建立在一种递进关系和逻辑上的归纳关系的基础上的“观”,很明显是一种综合的创造。“什么是‘综合创造’呢?简言之,综合就是体会及体验不同的事物与观点以达到一种整体思考并表现一个整体的秩序,创造就是有意识地提出和表现整合不同事物的了解及不同观点的思维和认识。”老子在这里“综合”的是对道、天、地、人的体验,“创造”的是“道法自然”这样一种思维与认识。这样的“综合创造”是有其深厚的客观经验与主观体验为基础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融合客观经验与主观体验的一种观照”。由此可见,“道法自然”的思想中就体现了道、天、地、人四方的动态和有机的系统,并以道为终极性及根源性的基础来融合主体性与客体性,同时彰显了主客体互动相生的力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就是说,道是最高的本体,人、地、天都要效法道。但由于道的根本特性就是自然,所以人、地、天效法“道”最终又等于是效法“自然”。“自然而然”是宇宙的本质,自然才能臻至理想的境界,具有最大的完美性。可以说,“道法自然”是老子美学所提出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表明了,最自然的即是最美的,最高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境界就是要合乎自然之道。
二
老子“道法自然”的命题着重于天道方面的探索,本体论和宇宙论意味较浓。他认为,“道”不仅是无形无状的形而上本体,而且是天地万物运动的自然而然的规律。那么,要如何达到自然而然的审美境界呢?老子接着又提出了“无为”的观念,“无为”应是“道法自然”命题中的应有之义。
“无为”是老子哲学所要表达的最重要的观念之一。何谓“无为”呢?对于“无为”的含义需要准确地加以把握,不能仅从字面上把它理解为不要任何作为,排斥任何人为。恰恰相反,它反对的只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无为”的确切含义,是指顺应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或妄为。用“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一切,处处顺应自然规律,辅助万事万物的自身发展,不勉强用人为的力量去干扰它,不背离自然规律去追求个人的目的。这实际上也是“为”,是一种独到的、有深刻意蕴的“为”。这意味着万物在自然状态不言而喻地运作着。怎样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呢?“道法自然”强调给予万物自由生长的空间,让其生生不息。但如果万物的存在被遮蔽了,那么万物没有自由,也不是由万物自主决定伸展的方向与范围。所以“道法自然”更强调万物自由显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老子,第十六章》)世界的有为与整体性在于万物自然而然地生长着,在虚静与自然而然中万物和而不同,生机涌动,彰显生成力的神妙。自然就是“无为”的同义语: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不以主观的欲望来破坏天然,不用矫揉造作代替自己的天性,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的本身也就是“自然”。总之,我们要消解“无为”的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之间的矛盾,使“无为”不再是一种纯粹否定的表达形式,而是一种对那些不为人注意却在实际中发挥作用的行为方式的肯定。
“自然而然”与“无为”其本质就是西方生态哲学家埃里克。詹奇所主张的“自组织进化观”:自然进化的动力在于自组织,自组织是自然进化的普遍的动力学原理,自组织存在于所有层次的耗散结构之中。无为而无不为表明自然在进化中也是有意识的,它使得自然的进化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这与埃里克·詹奇所主张的“自组织动力学”有相同的底蕴。老子对自然进化过程的自组织动力学的深刻体验表明:“生态的运动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这种力量,我们可以叫作‘生态力’;生态的调节似有一种意志在支配着,这种意志不是人的意志,也不是神的意志,它看似盲目实际却是一种客观必然性存在,我们可以将它叫作‘生态意志’,正是这种生态意志与生态力造就了自然的审美潜能。”其实,自然而然的无为而无不为,就是一种生态力和生态意志的表现。生态意志与生态力造就的审美潜能也正好表明了“道法自然”对于美学和生态美学的意义与作用。生态意志与生态力的理论也为人的自然化提供了理论提前。“人的自然化”突出的是:人与自然友好相处;人对作为自然生物躯体的自身陶冶、提升,对自然“隐秩序”的同构呼应;它是以自然的人化为基础,在自然的人化的基础之上才能成立的。而且老子的人的自然化(道法自然)思想也本质地内涵了自然人化的前提,虽是无为而治。但毕竟这无为的治也是一种治,也是一种人化的体现,只不过在当代视野中,自然人化虽然重要,在当代更本质和更重要的却是人的自然化。从人与自然的更为本源的关系上说,在自然人化的同时,人也在经历着不断“自然化”,并从人与自然的广泛的情感联系中寻找更深层次的精神家园。人的自然化是指人挣脱理性的约束与制约,回到生命的本然与本真状态,这也成为当今时代和未来社会的重要主题。道法自然也是自然和自然之美的重新发现,是在人化自然的基础上对自然的回归与亲近,是在自然人化基础上重新发现和建立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与合一。从哲学含义上说,生态美与自然美恰好是一组对应的范畴,是对自然美和社会美在更高基础上的超越。
生态美强调的正是在自然人化的基础上人重新回到自然,依赖自然,亲近自然。“生态美说的不是自然本身外在形态的美,也不是自然其内在精神对人的审美价值,而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人类在内作为生态系统其生态平衡功能所显示的审美意义。”
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为生态哲学。生态哲学以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思考自然和人的价值,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其主要思想是:第一,强调事物间内在联系的有机性;第二,强调整体上的动态平衡;第三,强调在白组织进化中把握自然的价值。在自组织进化中把握自然的价值,较之前两者又显得尤其重要,其中鲜明地体现了万物自由生长的观念。所以,生态美学寻求人在心灵与对象的融合中,获得对于对象世界更深远、更广泛的生态体验,从而为人的发展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这种体验是人把自己内置在生态系统中,也是生命关联和生命共感的欢欣与快乐。
生态美学所主张的天人一体、万物一体的整体性,并不是理性主义所说的那种抽象本质的同一性,也不是那种非本源的、建立在综合基础上的结构整体性。生态美学是一种向本源性回归的美学,这种本源性回归使美学的基础从天人二分、主客对立回到天人一体、万物一体的本源性上来。“生态美的体验内在于生态系统之中,是人通过与生态过程亲密融合而体验到的,它不能与培育它的母体严格地区分开来。河流、雨林、旷野、冰川和所有生命种群,都是作为体验者的我的一部分。我与生物圈的整个生命相连,我与所有的生命浩然同流,我沉浸于自然之中并充实着振奋的生命力,欣然享受生命创造之美的无穷喜乐。”生态美学主张超越人与自然的两分对立,回归于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状态,主张在万物一体化的生态平衡状态中保护生成的整体和谐美。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区别与差异已经消泯,而是说比区别与差异更为本源的是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一体化关系。生态美学将审美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真正体现了生态审美境界那种主客同一和物我交融的自由快乐。
三
“道法自然”作为老子道学的重要命题,虽然没有从正面对天的意志性和至上性发起攻击,但他以道阐释宇宙的原则从根本上反驳着有神论,批判了有意志论和有目的论。从老子对“道法自然”的命题中不难发现,他对有意志论的破除,是通过自然万物的自然而然性探索宇宙的本原来进行的。面对生生不息的宇宙万物,面对自然而然的神圣而伟大的生成力,老子以道探索自然法则,深刻地体会到道的玄妙和自然生成力的神奇。从而,老子产生了“道不可言”的疑问,这种疑问的提出是因为道的玄秘。这种道的玄秘性是由于自然而然的自然生成力所造成的,老子一方面破除了宗教性的天的神秘性,另一方面又在自然哲学时代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自然神学。“视之不见,名日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老子·第十四章》)“玄之又玄,从妙之门。”(《老子·第一章》)这就充分肯定了自然生成力的伟大与神圣。而且,老子将这种生成力定义为谷神、玄牝:“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第六章》)此处的“谷”为空,“谷神”即为空虚之道。“道的精微性、无限性、变化性、生成性都体现出它的空灵性。正是因为空,它才灵。”由此可见,空虚才具有最大的神秘空灵性、生成可能性与自然创化力。所以老子以“谷神”来表达神秘的自然而然的生成力,这其中包含承认自然价值的内蕴。老子的确是有着将道神秘化的倾向,不过,他对道的神秘又是以接近道的真义为出发点的,以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为前提的。这能为当代的自然返魅运动提供理论支持,进而建构生态哲学与美学。
返魅是针对祛魅而言的。这里的“魅”可以理解为魅力与神性,而且这两种内涵是互释的。所谓祛魅,就是指在工业文明中科技理性消除自然的魅力与神性的一个过程。而返魅是一种螺旋式的回归,一方面充分肯定科技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承认自然的伟大神秘。它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更是一种文化与文明的实践。所以返魅的具体内涵主要应该是对自然的欣赏和敬畏。对自然的欣赏,就是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不是首先把自然作为改造、征服的对象,而是作为审美欣赏的对象,去发现、了解和欣赏自然的多层次、多方面、多种形式的美。但仅仅如此还不够,在对自然的关系中,人还需对自然保持敬畏之情。人对自然的敬畏是在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情感基调,对自然的敬畏感源于原始社会中自然力量的巨大与神秘对人造成的威压与恐惧感。当然,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不仅仅是原始的宗教性的泛神论思想的结果,在当代视野中,它更包含着道德上的意义。只有把自然与自然生成力当作一个伟大的对象,一个值得尊敬、崇拜的对象,人才可能对之产生敬畏之情。…而这与生态美学有相通之处。生态美学坚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不是世界的中心和万物存在的目的,而仅仅是世界的成员之一,人不仅要关心人,还要关心自然界,关心所有生命,关心生态整体。“善”不仅意味着以人道主义的态度对待人,更意味着对生态体系的敬畏,而对生态体系的敬畏在很大程度上即是对自然而然的自然生成力的敬畏。
当代生态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自然的部分“复魅”,就是要恢复自然的神圣性和部分的神秘性,以及潜在的审美性。生态美学的意义在于,它重新唤起人对生命的信仰与热爱,以全新的生命观面对人自身、世界生命运动的神圣。生态美学在生态哲学及生态伦理学的影响下,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似乎重又返回了“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这种“万物有灵论”,是在现代生态运动的感召下出现的,使它呈现出道德和审美的光辉。海德格尔晚年所提的“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成为生态美学的重要来源与内涵,这是一种对理性必然性和功利性的超越,对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之自由性、游戏性审美关系的重建,更是一种由遮蔽到显现的审美过程。海德格尔把这种状态描述为婚礼式的节日的庆典:“婚礼乃是大地与天空、人类和诸神的亲密性之整体边疆,乃是那种无限关系的节日和庆典。”海德格尔认为既不是人类中心也不是生物中心,而是天空与大地结成亲密的整体,只有这样的整体才能突显自然的生成力。而大地与天空、人类与诸神、人与自然的亲密结合就犹如盛大的婚礼将给人类带来幸福和美好前途的节日与庆典。那么要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只有解蔽与显现才能呈示自然神秘的生成力,所以他认为:“美乃是以希腊方式被经验的真理,就是对从自身而来的在场者的解蔽,即对(自然、涌现),对希腊人于其中并且由之得以生活的那种自然的解蔽。”即将由科技理性所导致的杂芜的现实与错误的观念加以“悬置”,从而显现自然的生成力,彰呈自然的内在价值。在生态美学的视域中,自然自成目的,价值自足,即使处于“主体一客体”关系中呈现出其工具价值,它不消解自己的内在价值;即使人类不思考评价甚或不置于人的视域中,它依然具备自足的价值。
佤族是我国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佤族文化形态齐全,特点鲜明。佤族是一个纯朴、热情、奔放的民族,千百年来,佤族人民在佤山这片热土上,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民族文化。他们粗犷豪放的性格,再加上阿佤人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的血性,手能舞蹈、足能舞蹈、连头发也能舞蹈。歌舞便理所当然地成了佤文化表现形式的载体之一。
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由于社会形态问题,及过去长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使的佤文化保存较好,是当之无愧的佤文化发祥地和佤文化荟萃之地。在佤族传统的祭祀、生活、生产劳动中形成的13种民间舞蹈如“木鼓舞”、“甩发舞”、“蜂捅鼓舞”、“刀舞”等,其主要特征是:下肢动作复杂,舞步变化大,双跺单踢、一步跺、三步跺、三步一踢、一步踢、撩腿按地等,这些特征形成了整个佤族民间舞蹈力度强、豪放、粗犷、古朴浑厚的风格。佤族的原生态舞蹈,不是简单的原始舞蹈或民族舞蹈,也不是一种简单舞蹈动作的堆加或形式上的传习,而是一种整体生命状态的呈现方式。他们认为万物有灵,人需要同天地、万物及神灵沟通,而舞蹈就是人与万物沟通的唯一方式。
舞蹈不是表演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中的舞蹈不是为了舞台表演而人为创编的,它因为其深厚的渊源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内容,其中的某些仪式性的含义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舞蹈的服装、舞具都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远古含义。这种原生态的舞蹈完全体现了生命的自然性,佤族舞蹈是民间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内容存在于大众之中的,它以民间生活为基础,用舞蹈的方式表达生活的需求。
佤族舞蹈是一种流传久远,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心理影响极深的一种民俗现象。当征服与支配自然界的强烈愿望,因手段的缺乏而难以实现的时候,盛大的仪式舞蹈就开始了。他们通过这种仪式舞蹈强烈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意识到自身与群体的巨大潜在能动性。佤族的原生态舞蹈如同一本活得历史画卷,向人们讲诉着原始先民的生活方式,体现他们对神灵、对生命的崇敬。
二是从社会形态建构意义上看,生态文明主要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在文化价值观上,对自然的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生态文化、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生态道德成为普通道德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第二,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运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人类生产劳动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沿着与生物圈相互协调的方向进化。第三,在牛活方式上,人们的追求应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人类个体的生活既不能损害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也不应损害其他物种的繁衍生存。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克服异化消费,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从而使人过上真正的符合人类本性及社会道德的生活。第四,在社会结构上,表现为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之中,但这只是社会的某些方面而不是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诸如在社会政策上考虑如何组织好经济,以便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制定决策上,使科学家和经济学家、人文学者对有重大影响的发展战略决策进行生态效益评估,以期维护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最小损害并能够进行一定的生态建设。这是从社会文明形态建构意义上理解生态文明,也是生态文明的高级形态。从两个层次、两个形态来理解生态文明,有利于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阶段和步骤,使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
建设这样的生态文明,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人类价值取向需要发生深刻转换,即要从科学与人文两个方向思考自然的价值对人类的深刻意义之所在。在传统哲学中,价值是以人的主体性为尺度的一种关系,它只是客体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是一种效用关系。依这种观念看来,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和资源的提供者,对人而言只有工具价值的一面;而所谓科学地认识自然就是在科学理性基础上对自然的认识活动,只能认识到自然及其规律对人类的某些用途,体现出的仅是一种认知价值。这种价值观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导致长期以来人们把对自然的工具价值认识等同于对自然的科学认识,其结果首先是以人为尺度来衡量自然带给人和其他物种的益处,看到的只是自然界的短期效用,忽视整个生态系统对维护不同生物物种的价值,以及自然对人类的终极意义。这种割裂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联系,只强调自然的工具价值的传统思维模式很难改变人类千百年来形成的对待自然界的改造方式,即仅把自然界当作资源和手段,竭泽而渔、巧取豪夺地开发和利用。
生态危机的深重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促使我们从人文价值方面对自然进行理解,这主要侧重于对自然的情感体验,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之死必将导致人类之死,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慷慨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的精神信念。生态文明将取代工业文明而引导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在这种绿色文明形态下,未来世界的发展将既不是人掠夺自然,也不是自然界统治人,而是在不断满足人类的长远利益前提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一方面人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使自然界人化;另一方面自然界作用于人,人学习自然界的“智慧”,越来越深入而广泛地掌握自然界的规律,从而提高人的素质和人的本质力量,使人自然化。因此我们对自然价值的认识应体现出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即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局部价值与整体价值的统一、国家价值与人类价值的统一、当代价值与后代价值的统一。这是生态文明不同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的自然价值观而应体现出的新的价值融合。
生态环境危机也促使我们全面认识自然的价值,特别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认识。目前科学地论证自然的内在价值还有一定难度,但是这并不妨碍从人文角度确认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当今时代,如果不能证明和确认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就难以获得有效的自然伦理,难以确立人对自然、对其他生命物种的责任和义务,就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在对人类以外的所有生命都珍视的基础之上。建设生态文明首先需要明确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具有终极价值,这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从而建立保护环境的伦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这个伦理基础应建立在认识自然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之上,而不是纯粹的哲学演绎。
【论文摘要】循环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荃础上,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论的荃本理念。在循环经济活动中人们以复杂劳动创造了价值,复杂劳动主要包括通过科技创新对工业工艺流程进行改造,通过系统工程协调工业布局。人们不仅在循环经济中创造了价值而且保护、节省和储存了生态价值,因为循环经济拓宽了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出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传统工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在于没有解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关系,对劳动价值的单一追求,意味着对生态价值的忽视,这是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狭隘的致命之处。生态经济价值是循环经济富有特色的价值形态,体现了循环经济将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兼顾和融合的特点,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视野即经济活动应该具有环境良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经济价值是在劳动价值与生态价值对立关系基础上实现统一关系的产物,体现了经济领域中的价值关系辩证法。
一、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
将经济与价值联系起来进行哲学思考,马克思做出了杰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经济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价值论贡献是伟大的,主要在于劳动价值论。当考察当下人类遇到的环境与经济关系问题时,我们发现仅仅以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现时代的自然资源、劳动、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当时的研究条件和应用条件,重点揭示了微观领域的劳动价值关系,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了近似于忽略不计的处理。随着经济学的深人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的拓展,经济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范畴。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威廉·配弟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在这里承认了经济财富的全面价值来源在于人类劳动和土地等自然资源。遗憾的是马克思赋予了劳动以价值,却没有赋予土地等自然资源以价值,而仅仅是承认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相容的关系。
由于自然物的使用价值是无法计量和难以比较的,而经济学基本上沿着数学化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发展没有重视自然资源,不仅仅是因为其与人类劳动的区别,还因为其不容易量化和比较的特征。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没有价值当然也不能以数量进行比较的财富来源,在经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被忽略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前人的理论创造,也不能无视现实的要求。立足于现实,从逻辑上说,生态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补充,二者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我们仅仅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谈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不合适的,因为劳动价值论的学术前提与生态价值论是不同的。比如说,以前人们说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该结论显然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是违背常识的。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现在看来,这些解释都将价值的含义作了狭隘的理解。相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把价值的常识理解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value :quality of bing useful。:desir- able:有用性,重要性,价值”。从常识的角度来说,价值既包括可以数学计量的劳动价值,也应该包括不能数学计量的,如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概念中,汉语构词是偏正结构,暗示了“使用价值也是价值”的理解。由于马克思明确划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所以就造成了学术界对自然物价值的误解。实际上马克思谈到的价值不是“价值”,而是劳动价值,用劳动价值代替价值,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很多事情就说不通了。因为就概念来说,价值的宽泛含义显然不是劳动价值所能涵盖的。但是把马克思理解的价值表述为“劳动价值”,那么自然物的价值就容易理解了:自然物不是人类的劳动创造,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显然是具有价值的。既然自然物有价值,那么保护环境和节省利用自然资源就合情合理了。要不,说自然资源没有价值,那么就可以浪费自然资源了,这根本说不通。
由于概念使用和理解上的问题,我们误解了马克思,马克思的价值是指劳动价值,不是一般所指的“价值”。从逻辑上说,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应该包括所有的价值形态,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宗教价值,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在劳动价值之外,就能够承认生态价值的存在了。生态价值的存在证明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来说是有价值的。从哲学角度来说,自然资源作为客体满足人类作为主体的各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价值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价值前提。没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肯定,循环经济的保护环境初衷是不可思议的。
自然环境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具有人类所不能创造的价值。人类凭借自己的脑力和体力,长期致力于经济财富的创造,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创造巨额财富使得人类对自己的创富能力的认识急剧膨胀,人类获得了有史以来最积极的自信心。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创造一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创作力不能代替自然界的创造作用。美国科技界启动“生物圈2号”工程,目的是再造一个人类的生态系统,可是最终失败了。“生物圈2号”工程的失败让我们懂得,目前自然界是人类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实事求是地说,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创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人类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在很多的方面并没有考虑到自然界生态循环的规律要求,比如工业流程的孤立设计就与物质、能量的自然生态循环相违背。人类与自然不协调的经济行为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及其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告诉人们,人类应该在自然界面前谦 虚一点,人类经济行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界的规律要求,人类的创造不能取代自然界的创造。人类社会不过是整个自然界系统的一个部分,这个系统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要取决于自然界的选择,这就是“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体现在真、善、美多个方面。“真”的价值体现在人类科学研究、模仿自然界智慧等方面。“美”的价值就是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审美对象、影响人类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宗教等方面,其中自然界的经济价值是本文的主题之一。自然界的经济价值绝不仅限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的自然资源价值,比如森林作为木材的价值。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自然界经济价值的发挥取决于生态条件的状况。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生态资源,同一资源综合地发挥着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生态价值的作用,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不仅体现为自然界对当代人类的价值作用,也包括自然界对人类后代的价值作用。人类后代的命运寄托于现有的自然资源能否有效的保护,也就是说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保证人类后代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其他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资源的基础价值,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生态价值的缺失将大大降低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耕地的沙化就大大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人类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种的延续,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条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上,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有利于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发挥。
广义而言,生态价值不仅包括自然界对人类的生态价值,还包括人类对自然界的生态价值。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对人类正面的价值作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界—人类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人类对自然界具有价值关系,人类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都体现了对自然界的良好价值。
二、循环经济:创造价值
既然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那么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以及人类创造的劳动价值就是经济价值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也就是说经济系统所涉及的价值类型至少包括生态价值和劳动价值。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主要是三类: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当然与此相应地就产生了三大价值: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资本价值以及劳动力价值。从终极源头来说,资本价值来源于劳动创造价值。也就是说,经济活动中主要包括两类价值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作模式,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必然具有更大的优势。那么循环经济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呢?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的行为选择,它创造的价值必然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自然界创造的价值。自然界创造的价值集中于人类经济活动开始之前。经济活动开始之后,主要是人类劳动创造价值,无论这种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相比较而言,循环经济要比传统经济更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循环经济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是科技进步和策略智慧。由于科技含量的提高,’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是由人类的复杂劳动带来的。
循环经济中的人类复杂劳动是立足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生态目的的劳动。具体来说,包括各经济环节的技术改造、工业流程重组、产业衔接整合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循环经济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经济环节的微观部分,而是经济运行的宏观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要改造工业流程,对工业环节进行技术改造,最终要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良性对接。
循环经济创造价值,“创造”一词在这里的意思决不仅仅是源头性的产生,还包括价值的储存和转移。在循环经济中,人们的劳动创造经济价值。人类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行为也是劳动,创造的是生态价值。人类的循环经济行为阻 碍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对自然环境是有益的,这反过来又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态价值。当然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还是经济价值。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在循环经济中被节省、储存和循环,体现在不同层次的生产成品上。人类减少污染排放而产生环境价值,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相对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自然资源价值的方式,循环经济变相地创造了生态价值。在经济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 自然资源利用率,就会延长自然资源的存续和保护环境,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 具体来说,循环经济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能源开发环节。在该环节,循环经济由于置人了保护环境的理念,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回采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重视开发可再生能源,而避免了由于大规模开发不可再生资源而威胁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区别和采取不同策略,就是基于循环观念的引人和理解。实际上不可再生资源就是资源循环生成极其缓慢的资源;可再生资源就是循环生成比较快的资源,如风、太阳能等。循环生成缓慢的资源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具有维持环境稳定和完整的生态作用,其开采和使用应该降低,否则生态环境将面临较大威胁,人类将难以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相反,循环生成快的资源具有无限的可利用量,并且大规模利用不影响环境的美丽、完整和稳定,没有明显的生态负面作用,并且充分利用了不断循环产生的大量资源和能源,为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2)工业“三废”的回收利用环节。适度延长工业流程,整合工业布局,对工业“三废”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既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品产出率,又减少了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增益作用。比如糖厂的甘蔗渣和甜菜渣可以用来造纸,造纸排放的废水可以用作水泥制造。(3)消费品报废后回收再利用环节。随着经济发展,报废的消费品数量日益增大,其占有的可利用资源相当可观,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加强对报废消费品中可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比如报废的家用电器,其中有很多零部件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另外像汞等有毒的物质会因为不回收而污染环境。
总之,循环经济是将经济过程的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循环融合起来,协调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减少两个循环之间的冲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目标。
三、生态经济价值:循环经济的价值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诞生的背景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到循环经济经历了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传统工业经济以“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造成大规模环境污染”为主要特征,该经济模式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负面效应,从而引发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心。为了确保人类的经济前景,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循环经济从微观上说,起步于工业流程的生态设计.如清洁生产,还有垃圾等工业排放物的再利用,但是由于经济属于宏观范畴,其涉及范围远远超过工业工程,在单一的工业工程之外,循环经济发展了不同的工业工程之间的复合设计、不同企业之间的工业工程循环设计,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设计,最后是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复合设计和循环运作。这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反映了循环经济由循环工艺到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
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区别的关键在于不同的经济价值观,即在经济活动的价值追求中体现了不同的经济目的。传统经济模式的目的是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生产和销售更多的商品,获取利润,积累财富。由于人们对成本的理解是狭隘的,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这样建立起来的经济模式利用了甚至是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了自然环境,总之是牺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循环经济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兼顾了生态环境的规律要求,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同时减少了排放物,有利于环境净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价值观上,循环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的差别是明显的。传统工业经济只追求经济价值,没有考虑生态价值等其他价值的意义。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这种对多种价值的兼顾使得我们发掘出这样一种价值,即生态经济价值。所谓生态经济价值就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的价值形式,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共生、兼顾的产物。循环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原有经济模式的调整,意味着过高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减缓甚至是负增长,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暂时牺牲部分经济价值,保护和发挥更大的生态环境价值。这是对过去片面强调经济价值的一种纠偏,纠偏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相对平衡。我们知道健康的必然是相对平衡的,相对平衡的经济活动、价值结构有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单一地体现了经济价值,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补充体现了生态价值,这是对传统经济的价值结构的有效调整。由此可提出如下问题:有没有一种经济模式单一地体现生态价值,而没有经济价值?在比较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提出这个问题是合乎逻辑的,但是从事实的角度来说没有意义。因为经济价值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核心价值,取消了经济价值,也就无所谓经济活动、经济发展和经济模式了。
人类现在的经济活动之所以要兼顾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因为经济活动是一个系统,相比较生态系统来说,它只是一个微观的系统,该系统的健康运行要受到其环境的严重制约。经济活动的环境就是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内的宏观系统。有人说,经济学家把生态环境当作经济活动的一个微观系统来研究,而生态学家则把经济活动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微观部分来研究。这话说的是对的,学科研究的视角差异必然造成世界理解的差异。简单比较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谁比谁更宏观,没有太大的意义。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不是一个谁包含谁的关系。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是一个交叉关系结构,两个系统有一个巨大的重合部分。如果说这两个系统没有重合的部分分别体现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那么这个重合的部分就体现了生态经济价值。只有这一部分才最有价值,真正体现了这两个系统关系发展的前景,体现了人类对经济发展的期望。
关键词:陶瓷制品;价值评估;实物期权;合理定价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陶瓷领域就开始产生并发展,无论是材料,工艺,还是艺术的表现形式,都呈现欣欣向荣多元化的态势。但对于陶瓷制品的定价问题,传统方法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着重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对介绍陶瓷制品在企业中的产品价值进行评估。
一、陶瓷制品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
1.陶瓷制品历史悠久
中国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历史的国度,陶瓷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古代在陶瓷上的成就向世界上很多国家地区传播影响,推动了世界陶瓷的进步。陶瓷制品作为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结晶,具有很高的价值。悠久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制陶风格满足人们审美体验的同时又不失实用性。
2.陶瓷制品的价值构成
根据陶瓷制品的特殊内容和形式,其价值可以概括为以下七类: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情感价值、经济价值、使用价值、生态价值。
对于陶瓷制品的综合价值评估,并不能简单地将其七类价值加和得来,不同的价值权重比例不同。其中,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占主要地位。情感价值偏向主观,界限模糊,所占权重较小。情感价值也是相对较高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陶瓷实用性,发展前景的高度概括,也是陶瓷价值构成的主要部分之一。而生态价值则是考虑陶瓷的可回收性,可持续发展性,及环境污染程度的综合考虑。
由此可见,对陶瓷制品的来说,七大价值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二、对于陶瓷制品的传统估值方法
1.市场法
市场法是指通过比较评估对象与类似产品的异同,并将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相应调整,从而确定其价值的评估方法。市场法以近期交易价格为基础来判断资产评估价值。
市场法的优点在于其最简单,最有效,能客观反映目前的市场状况。而缺点也很明显,要想在评估市场上找到完全合适的参照物是困难的,对于陶瓷价值的比较具有主观性和情感性,价值界限是模糊的。
2.收益法
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利用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累加求和得出被评估资产的现值的评估方法。
收益法的优点在于原理简单,易于理解,充分考虑到收益因素的重要作用。缺点有二,一是预期收益受未来不可控因素较大。二是陶瓷在不同的时期风险不同,因此使用同一个折现率进行折现是不符合实际的。
3.传统方法与实物期权法的对比
在如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陶瓷制品企业对于陶瓷生产的投入是不可逆的,而陶瓷产品的回报又是不可预测的,因此,陶瓷企业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很强。经过综合对比市场法和收益法,他们都不能解决陶瓷行业极强的不确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①不能量化灵活性陶瓷制品的价值。②不能量化陶瓷制品的延迟性价值。
而实物期权考虑到了陶瓷市场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对陶瓷价值的影响,将陶瓷市场中可能出现的机会和不确定性作为期权进行了量化分析,提高了对陶瓷估值的准确性,对其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①把握投资和发展机会。实物期权理论使用波动率来定量分析潜在价值的变动。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到外部市场的变化因素,准确选择投资机会,降低投资风险。②体现决策柔性。对市场信息采取灵活的决策,及时做出判断,采取扩张或收缩的手段,延迟或放弃的方案。这种期权的思维体现了投资者的决策柔性。③评估结果更具科学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选择估值参数、定量确定不可控因素的期权思维方式,将难以控制的变化转变为可求解的量,消除了投资者的主观因素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定价评估结果更科学,更具有说服力。
三、利用实物期权对陶瓷工艺进行估值
1.实物期权的含义
实物期权的概念最初是由Stewart Myers(1977)提出的,一个投资方案产生的现金流所创造的利润,来自于目前所拥有资产的使用,再加上对未来投资机会的选择。企业可以取得一个在未来以一定的价格取得或出售实物资产或投资计划的权利,所以实物资产的投资可以应用类似评估一般期权的方式进行评估。又因为其标的物为实物资产,故将此期权称为实物期权。
2.金融期权和陶瓷制品实物期权的对比
3.实物期权定价模型:B-S定价模型
(1)股票债券B-S期权定价模型
1973年Fischer Black和Myron Scholes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下,根据无风险套利原则,利用微积分方程,推导出了计算不支付红利股票的欧式看涨期权价值的B-S期权定价模型,得到连续时间条件下的B-S期权定价模型:
(2)将期权定价模型应用于陶瓷制品定价
也许B-S期权定价模型更多地在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中适用,但是在陶瓷制品实物期权领域,由于陶瓷可以在完全市场上流通,具有实物期权特性,所以同样可以使用B-S实物期权对其进行价值评估。
首先对模型里的参数含义进行新的定义。如表所示:
下面对模型变量含义的进行探讨:
S表示在项目投资期限内陶瓷产品为企业带来收益的现值之和,这需要根据企业运行状况,市场环境变化进行预测,然后按照折现率进行折现,得到陶瓷投资时点的现值。
X表示生产项目的初始投入成本,包括原材料,生产车间,雇佣工人等。
T表示使用的有效期限。
表示价值的波动率,由于市场上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及人们主观情感的变化,陶瓷制品的价值变化的不确定因素越大,这个参数的值也就越大。
(3)使用建议
在使用实物期权对陶瓷制品定价时,应注意看涨期权模型与陶瓷实物期权模型中相同变量含义的变化,正确地使用变量,注意由于企业经营管理柔性及灵活性带来的项目进行期内现金流的波动,以及项目的初始投入成本和有效期限的确定,正确地使用B-S定价模型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不确定性因素对制品定价的影响。
四、结论
对于陶瓷制品定价,传统定价方法存在着不能量化灵活性陶瓷制品的价值及延迟性价值的缺陷,而使用实物期权定价对陶瓷制品进行价值评估,不仅能避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陶瓷企业把握投资和发展机会,而且能使得评估结果更具科学性。在使用B-S实物期权定价模型时,正确认识实物期权在陶瓷制品定价应用的模型变量含义,及其有关模型变量数值的准确使用,确保模型使用的正确性,充分发挥决策柔性的优越性,帮助陶瓷企业的生产者克服更高水平的不确定性,使得陶瓷制品定价理论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张玲倩.浅析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J].科技研究,2014,(2):631-631.
关键词 观赏性植物 旅游价值 旅游开发
观赏性植物旅游有益于都市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品味与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观赏性植物的含义、分类等进行阐述,描述了观赏性植物旅游开发现状,并对观赏性植物的价值和如何进一步对观赏性植物进行旅游开发做出讨论,提出保护资源与合理开发的方式方法,借此对景区观赏性植物开发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一、观赏性植物的理论概述
(一)观赏性植物含义
观赏性植物是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和生态效应的,可应用于园艺园林,以及室内外环境布置和装饰的,以改善和增添情趣为目的的植物的总称。
(二)观赏性植物旅游开发现状
观赏性植物用途多样,可应用于园林造景、室内外装饰、药用、食用等多方面,但在我国对观赏性植物的旅游开发做的并不好,关键在于观赏性植物旅游开发模式单一,注重观赏价值,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效益。
(三)植物的价值
(1)经济价值。观赏性植物可在植物造景、盆景艺术、根雕艺术、工艺品、工业原料、药用、食用等方面创造经济效益。相应的,在进行这些副产品开发时,还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诸如交通运输业,同样能带给我们经济收益。
(2)美化价值。观赏性植物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都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美化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在园林造景、室内外装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3)生态价值。观赏性植物是空气的“清道夫”,它能够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产生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效果。另外,观赏性植物还可以降低温度,改善局部环境,吸收有毒气体,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阻隔噪音、涵养水源、降尘等。
(4)文化价值。从古至今,诗人学者们把植物赋予特殊的含义,来象征某些意象、某些品格并借此喻指自身。如:梅花象征着高洁,莲花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用观赏性植物来做词牌名的,如:虞美人等。
二、观赏性植物分类
观赏性植物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做出不同的区分,以下是根据观赏部位、性状进行的分类:
(一)观花类
观花类植物,顾名思义,就是观其花朵,这一类的植物以花卉居多,它是观赏性植物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如:、山茶、杜鹃、牡丹等。
(二)观形类
观形类植物体现在冠形、干形、枝形、叶形、根形、花形、果形等,我们这里举例主要指前三项,如:雪松(树冠如塔形)、大青杨(树干笔直,势若擎天)、紫藤(干形盘曲)、龙爪槐(华盖形树冠)、酒瓶兰(形如酒瓶)、木荷、山矾等。
(三)观叶类
观叶类植物种类繁多,小型的多以盆栽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适宜用作室内布景、装饰绿化,多数观赏期不受季节限制,如:文竹、万年青、麦冬草等。大型的观叶类植物多用于园林造景,如:银杏、变叶木、蒲葵等。
(四)观果类
观果类植物以其果实的艳丽色彩给人以视觉冲击与美的享受,本类观赏性植物挂果时间长,色彩艳丽为佳。如:佛手、朝天椒、四季桔等。
(五)观枝(茎)类
观茎类植物以具有一定特色的茎干为主要观赏部位。如:紫竹、海葱、方竹、玉树珊瑚、佛肚竹等。
对于观赏性植物来说,还可以观其色、观其香等,不同的侧重点,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三、观赏性植物的旅游开发
(一)保护优先,源于自然,融于自然
针对旅游开发地可以采取就地保护,就地开发,就地观赏,为生态旅游服务的原则。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科学的合理的开发,实现可持续利用。要一边开发,一边种植,使植物的天然更新速度超过开发利用程度。对于那些濒临灭绝的珍惜植物资源,更要建立种质基因收集库,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
(二)以法治区,政府保驾复航
政府相关部门配合,实行强强联合,是旅游区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应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加大观赏性植物旅游的发展力度,形成品牌效应,以法治区,健全组织机构。实行联防工作,与景区、保护区的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对观赏性植物的旅游开发贡献心力。
(三)做好宣传、营销、造势工作
进行旅游开发所在的景区可以设计主题宣传,以鲜明的主题口号吸引游客的注意,并且可以通过举办大型的博览会、文化节来吸引游客,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深挖文化内涵,提升艺术品位,构建特色旅游线路,宣传该旅游景区,塑造旅游形象。
(四)注重层次,季节观赏开发
一方面,可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开辟出不同的观赏园,用于游客观赏。另一方面,还要集中进行繁殖培育,为进入城市充当野生观赏性植物园林绿化苗源做好准备,从而创造经济效益。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见惯了城市的喧嚣与活力,人们亲近自然、走向自然的愿望日益增强。建设高标准、符合生态规律的森林公园、保护区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观赏性植物进行的旅游开发也亟待实施。在不破坏整体环境风格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遵循“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对旅游景区进行开发,创造更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会勤.观赏植物学[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64—90
[2]李莉.良好农业规范[M].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128—160
[3]李朝辉,魏贵臣.花卉旅游区的生态影响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4(6):61—66
[4]何丽芳.试论中国花文化与旅游开发[J].湖南林业科技,2003.30(1):29—31
[5]徐晔春.观叶观果植物1000种经典图鉴[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0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