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09:46: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思想政治教育是哲学发挥作用的“阵地”。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哲学取向,有助于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也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1、有助于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
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对人进行道德的教化,鼓励个性解放,促进人的自由发展,顺应人的本性要求,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完整发展,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从而培养真正的社会人、全面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从哲学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进行反思和考量,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效的有效举措,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题中之义,对更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援。
3、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取得论文长足和发展。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还在一些问题,诸如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不高、忽视受教者的利益、个性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现实脱节现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科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指导下,从哲学的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抽象、概括和总结,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解决理论教育与现实教育脱节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哲学内容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丰厚的哲学底蕴,有着自身严密的一套逻辑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论规定、认识论构成和方法论形态三个方面,他们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内容体系。
1、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论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的研究,是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根基问题的哲学研究,解答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存在”,从而揭明“人的存在与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之维,是其存在的现实根基,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建立在人学立场之上,深刻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具有自觉性、先进性、创造性、开放性的特点,在思想教育过程具有决策与实施功能、说理与管理的功能、言教与身教的功能、输出与反馈的功能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其主体构成、外部环境、方法结构等等都必须立足于现实这一基础之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相互对立又统一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它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质和目的,建立良好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相融一致,对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2、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论构成
认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用在于道德教化和政治引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论基础,是社会意识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其基本问题是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对“社会人”的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政治价值观的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之目的。道德观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道德观是人类道德思想发展的最高成果,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各种进步道德观的升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道德观的精辟概括。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育人”,即对人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的塑造。透过提升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改进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更新人们的思维观念,通过说理使教育对象理解、接受并认同道理,进而转化为相应的实践活动。方法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连接着主体和客体,起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灌输式与启发诱导式相并举方法。灌输理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则,而不是具体的方法。灌输理论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的灌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灌输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启发诱导诱导式方法,重视教育对象主体性,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有效良性互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偶范畴,就必须实现灌输和启发的有机融合,才能取长补短,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效果。层次分类与循序渐进相结合方法。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要对不同层次类别人员的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时还要求有所侧重。层次分类法,是指注重从不同层面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出发,根据社会群体的不同,开展普通民众教育与社会精英教育,区分层次、分类施教,建立不同教育对象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特殊与一般相统一方法。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教育方法是指对一个人或者较少一部人进行单独教育,需要采取个别教育的方式,分别加以解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教育方法,主要是进行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坚持一般教育方法和特殊教育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结语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价值
一、哲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哲学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一,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哲学的基本任务是在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中,总结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自身的特点来反映世界本质,论证在纷繁多样的社会中,人的本质、人的价值所在、人生的意义等。面对这些难题,我们哲学给予了高校学生基本的解释:哲学提出,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人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因为社会的发展以人的奉献为基础,又反过来促进人的价值的满足;而人生意义,是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反映下,作出的关于人生重大问题的选择及审视。黑格尔曾留下这样一句名言:“哲学本身是精神的故乡。”[1]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因此必须帮助人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只有在哲学的不断深入了解下,才能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水平。其二,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基本方法论。哲学不只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传授,更是方法论的学说。从哲学提供的方法论中,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检验我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唯一的标准就是投身于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以哲学提供的一般性的方法论为依托,为受教者和教育者搭建沟通平台,倡导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解决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让学生汲取哲学的"营养",能从实际生活情况出发,根据自己的特点能够面对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并根据正确的思想导向,树立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育人的目标。其三,哲学的学习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没有在哲学上打基础,没有将哲学的思想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学生的有计划的教育,那么达到形成基本的思想品德的目标就很难以完成。哲学作为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学说,体现在思想道德规范教育的有机组合部分中。哲学世界观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及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的精神品质;人生观是人们的生活态度、人生目的及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了人们的生活积极性和处理事情的态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乐观面对学习和后来工作,在生活出现挫折时,不惧困难,理性面对;价值观是基于一定的思维感官作出的判断,它是对事物、人是否有价值,对自己能否满足的一种评价。价值观的判断同样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回答学生在做出专业选择、职业选择、生活选择中坚持什么样的观念。其四,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和基本道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研究人的思想及思想政治教育变化规律,其中人的立场、观点是主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而统筹人们观念的是哲学的精神塑造作用。哲学,特别是哲学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道路和素质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发展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及理想教育等,这些都围绕哲学提供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特别是哲学基础理论的规范和引导,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另外,哲学具有反思过去、预测未来等作用,归纳、概括、综合等方法,把人与社会的过去、现在、将来联系起来,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分析学生的过去与现在,展望未来,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更好的条件;最后,哲学对于规律性的认知,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了解学生的本质特点,掌握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授教者提供更有效的教育途径。
二、如何加强哲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提升哲学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巩固哲学思想主导地位,明确正确方向。“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2]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与统治阶级的生存发展和利益诉求密切关联。理论教育、宣传和研究主要是基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来学习研究。因而,在哲学相关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巩固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充分贯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第二,强化社会使命意识,提升教育效能。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要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兴衰成败、中华民族名族复兴和社会长治久安的深层次认识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担负起中国未来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要树立和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全方位关注大学生的成长进步,使大学生不仅专业成才,而且精神成人;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第三,相互促进和配合,形成强大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程,需要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互动。人文学科相通的思想导向,特别是哲学,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隐性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直接传授相关理论,辅之相关思想导向的“显性教育”,相互呵成,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哲学特别是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和完成基本教育功能,提供了基本的内容与正确的导向。加强哲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作用,必须巩固主导地位,把握正确方向;强化使命意识,提升教育效能;推进理论创新,增强引导效果;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成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人为地废除,消灭,也不能指定,创造。这一哲学观点告诉我们,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观念、思维和行为上遵循客观规律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按照规律办事,才能科学地、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生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大学生的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一要更新观念。要以基本原理为指导,按规律办事,摒弃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观念体系,屏弃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继承传统、汲取精华、与时俱进,只有坚持有选择的继承与有特色的创新,才能使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时代气息。二要明事理。明事理,就是善于把握和运用事物发展的规律。所谓“事理”,指的是事物蕴涵的道理,也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事实证明,明事理,工作起来就会驾轻就熟、事半功倍。明事理,关键在于坚持用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研究、解决问题,遇事多做辨证思考,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三要增强科学性。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按照受教育者思想变化的客观规律办事,从受教育者的思想和学习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等活动,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只有遵循规律性观点,才能有效地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的客观规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二、遵循实践性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哲学观点告诉我们,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确立社会实践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决定因素的观点。衡量思想政治工作的好与坏,关键在于是否收到实效,是否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遵循实践观,开展当代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一要立足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运用基本理论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我们要了解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状况,就得参加实践;要向受教育者宣传道理,必须投入到实践中去;要掌握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也必须参加实践。二要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找到解决思想问题的钥匙,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受教育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把准脉搏,认真分析切实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善于倾听受教育者呼声,了解受教育者情绪,关心受教育者疾苦,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三要增强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好不好,要以实际效果为衡量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细致入微、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影响和转变受教育者的言行,形成符合思想教育者预期的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遵循特殊性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了解和掌握每个具体事物的特点,注意他们的发展变化,这是认识事物决定政策必须把握的最基础的东西。这一哲学观点告诉我们,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方法,充分认识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变化性、复杂性和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释义学所倡导的普遍性、历史性、主体性、语言性的本体论理解观,在不断加深我们对“理解”认识的同时,也拓宽了我们“看世界”的视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指向人们德性生成和完善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和个体品德社会化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从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两极,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价值引导下积极进行自我建构,以促进德性的生成与发展。哲学释义学揭示了人与文本、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理解的机制,为我们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提供了新的视域。在此视域中,我们可以获得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如下新释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双方基于各自的“成见”走向“视界融合”的过程
基于哲学释义学对于“成见”的阐释,我们不难看出,“成见”是个体具有而个别化的现有经验,是一切认识活动的起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基于各自的知识背景、生活阅历、思想观念等所形成的“成见”是不同的,而由此决定他们看问题时的视域范围也是不同的。同时,“成见”还意味着教育对象不是一块等待着教育者填入思想和道德规范的“白板”,他们也是思想的拥有者,具有潜在的主动性、能动性。因此,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视域差异达到某种程度的融合与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问题所在。事实上,在现代哲学释义学看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双方基于各自的“成见”走向“视界融合”的过程。应该指出的是,这种“视界融合”,“既不是一个个体对另一个个体的认同,也不是用自身的标准来使他人服从自己,而是自始至终包含着向一个更高的普遍性的上升,这种普遍性不仅克服我们自身的特殊性,而且也克服了他人的特殊性”[3]。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双方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所传递的教育信息而相互作用、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促使双方逐渐改变各自原有的“成见”而达成“视界融合”并生成新的视界的过程。当然,这一过程是教育双方朝向人类积累的有益经验和真理推进的过程,也是螺旋式上升、永无止境的过程。
鉴于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兼顾教育双方的生活世界,努力构建教育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人的生活、活动和实践经验可以加以描述、形诸笔墨,用语言符号形式将人的经验表达出来的潜在可能性,使理解的任务更加具体化。实际上,释义学的“视界融合”是在各自“成见”的基础上,借助于语言符号、通过对话来实现的。这就要求教育双方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有着共同的理解,还必须以比较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构成教育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为基础。“交往行为者不可能走出其生活世界境域。他们本身作为阐释者凭借言语行为属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似乎是言语者和听者在其中相遇的先验场所;在其中,他们能够交互地提出要求,以致他们的表达与世界(客观的、社会的和主观的世界)相协调;在其中,他们能够批判和证实这些有效性要求,排除他们的不一致并取得认同。” [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必须深深植根于生活世界之中,这样符号传递的教育信息,才能为处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中的教育对象所理解和接受,才更利于引导教育对象自我理解与反思。此外,由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存在着知识和生活背景的现实差异,而双方只有在共有的知识和生活背景中,才能有效达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道德行为的共识。这也要求教育者主动构建与教育对象知识背景和生活背景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并以此作为确定教育的起点和教育内容的依据,使得双方能够相互理解对方的解释,并通过对话促成“视界融合”,进而有效扩展教育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逐步实现教育目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双方借助于语言符号平等对话的“问答逻辑”过程
如前所述,“视界融合”是通过主体间性的语言对话来实现的。平等对话是主体间“视界融合”的基本途径,也是释义学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有助于打破二元对立的世界观,促使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由“主客模式”向“互主体模式”转变,为我们重新审视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双方之间的本质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正如在理解活动中,作者与读者、文本与解读之间体现为一种“循环论证”的关系一样,在教育活动中,教育双方不再是二元对立的“主体―客体”关系,也不是“人―物”关系及“我―他”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与对话的社会性关系,即互构互生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实现了对传统教育双方关系观念的超越。因此,一种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教育双方互为主体的双向讨论、交流和沟通,是二者之间“问答逻辑”的因果反馈活动。由于教育双方在思想境界、知识水平、人生经验等方面的不同,人们对同一问题会存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民主平等的对话,双方进行心灵的对接、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能够给教育对象以深刻的经验体会,激发出广阔的思维空间。实际上,这是对传统启发式教育思想的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大力提倡互为主体意识,积极营造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将“对话原则”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现由传统的主体与客体间的权威服从关系到新型的主体与主体的民主交往关系的转化,是一个教育观念的转化。但真正的对话教学中的对话,发生在对话双方的自由探究中,发生在对话双方精神上真正的相互回应与相互碰撞中,发生在双方认知视界的真正融合中。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话有效进行离不开良好的情境和氛围,而这一良好对话互动氛围营造的前提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必须树立互为主体的平等意识,因为“为了消解自我认识中的私人性和主观性,达到对世界的共同认识,也就是由‘私人世界’进展到‘共同世界’,不同认识主体之间要相互交流,彼此沟通,并设身处地,转换视角,承认他人的主体地位及主体性”[5]。可见,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只有消除身份、地位的藩篱,真正确立起平等的主体际关系,双方才能敞开心扉进行真诚交流。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透过语言符号系统传达的教育信息才能真正成为联结教育双方的桥梁,教育者才能从一个控制者、支配者转变为一个真诚的对话者,进而为教育对象提供可资信服的理由,促使教育对象反思自身与社会要求的不适应,且自我觉悟、积极地超越这种不适应,从而达成“协商的共识”。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双方通过自我反思、角色领会以达到相互理解并获得道德境界提升的过程
释义学主要揭示跨差异之间的对话和理解何以可能,其根源在于方法论方面所强调的自我反思。自我反思作为以自我过去的思想和活动为意识对象,通过不断地反省和再思去获得新知、提高认识、纠正偏差,把握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有助于自我确认、自我关照、自我扬弃、自我追求、自我调整、自我建构,最终实现完美自我之目的。“理解人生意味着人在进行自我理解,自我发现。任何人都不能直接进入到他人的经验和思想中去,这样理解通过自我体验也就成为个人了解他人的间接方式。”[6]就此观之,思想政治教育应是教育双方经由自我反思、角色领会以达到双方情感共鸣、相互理解和认同一致,并在此基础之上使互动双方获得思想政治道德发展和境界提升的过程。因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共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承担责任,即:教育者的建构性主导功能与教育对象的自觉自为、能动积极的自我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使整个教育过程富有成效。教育双方进行自我反思,对自身素质状况和道德修养给予科学定位,不仅是提高各自道德修养的前提,也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正如罗杰斯所说:“我终于感到惟一能对行为产生意味深长的影响的学习是自己发现并把它化为已有的知识。”[7]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思想的反思,重在引导人以自己作为对象进行思考。
所以,教育双方不仅要很好地自我反思,而且要不断地进行角色领会和换位思考。就教育者而言,一方面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剖析、自我评价,冷静、客观、深入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明确自己应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要深入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变化、新任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新要求,正确认识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找准基点,科学定位。就受教育者而言,要认真地把自己的思想、行为与教育者的要求相对照,反思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而不断提升自己。同时,教育双方还要设身处地体验、感受对方,进行角色领会,否则,就谈不上双方的知识共享、情感共鸣、意义生成和精神觉解。尤其是教育者更应有意识地进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把自己摆在受教育者的位子上去体验、感受被教育者的所思、所感、所为,从而拉近与被教育者的感情,把话说到被教育者的心里去,增强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杰.解释学域的学生道德理解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1―74.
[2]G.Gadamer.Truth and Method[M].New York:Seabury Press,1975:262.
[3]裴立振.哲学解释学阐释视角下的师生关系[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3,(4):6―7.
[4]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394.
[5]涂可国.社会哲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77.
[6]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22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思维 话语对应关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84-01
0.引言
思想政治的话语逻辑各项常规属性,尤其是各种边缘性理念的提出和使用,不但是我国当代时代特点背景下被赋予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要求,而且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过程中,最本质的属性表现与哲学思维系统的组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话语范围的学术研究和属性话语的对应关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建设与实践教育探索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大众化实践意义明显。
1.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属性话语范围的三维趋度学术发展
1.1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属性话语范围的话语向度理念
向度其实就是向量,是和向量这一数学概念相一致的哲学范围内的数学名词,也就是事物的具体发展方向和实际的发展程度。所以,向度的理念和向量、适量都是来源于数学中的一个哲学话语区间。这个话语范围内,也同语言学角度下的哲学话语范围相适应。这表示话语向度就是哲学维度下的话语范围内方向发展,指的是其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的发展程度。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属性下话语范围的话语向度,不但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针对性与时效性的发展,同时也表示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下理论和教育发展中的同向型原则[1]。
在遭遇到国际化、大众化的发展意识冲击下,马克思的中国片化话语回答和应对话语发展的研究有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其将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视线下的话语向度发展作深刻揭示,并且克服了思想政治教育和说事话语中的话语困境,进而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说事话语与文化话语的一种全新发展形式,提供了全新的发展观和方法论。其实可以这样认为,展开此项研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唯一渠道。
1.2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属性话语范围内的三维趋度学术发展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属性的话语范围,在其三维趋度的发展空间中,具体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事业下的常规属性、边缘属性以及非常规属性等各种话语范围。有三个较小的维度发展方向,依次为以下几种:
1.2.1形而下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话语中的形而下方式思想其实就是实践应用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属性中的话语范围形而下趋度发展,其实就是思想教育哲学属性中的话语应用范围。同时其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形而下的各种研究应用,简单的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体系构建的原因。
1.2.2形而上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理念中的形而上方式其实就是理论抽象思维方式,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属性中的话语范围形而上,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属性话语范围中的思维使用在话语研究理论中的抽象词语研究方向[2]。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围中的形而下和形而上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哲学关系,同时其形而上也指导形而下的发展。
1.2.3创新维度
哲学范围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存有属性话语和非属性话语两种概念的差别,这些用于不但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形而下的具体应用,而且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形而上的空间发展。
2.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下关系下的话语创新发展
2.1积极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思维模式下的对应关系的创新建设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应的关系属于一种立体的空间,同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发展中不断发展的源源动力。其表示开始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下的对应话语创新研究平台的建设,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将话语当成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主要的研究平台、区间和载体。使用哲学思维模式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对的关系话语作为一般的研究宗旨,积极的展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观念相对应的话语研究,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下的话语创新研究载体的建设,就能找寻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关系中各项研究主体、时间与空间等。
2.2构建哲学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应关系和研究立体空间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所对应的关系和研究的立体维度与时间维度理念,详细的说其实就是用思想政治教育常规性属性的话语对应关系和研究为基本出发点所组成的话语观点群与观念系统的空间,或者可以表述成用时间和历史环境的发展变化而组成的非常规性的话语属性空间[3]。
2.3组建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系统下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话语体系
组建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话语教育全新体系,其实就是组建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理念下与之对应的各种关系话语教育体系,简单的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所对应的关系体系。其充分表示在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话语教育体系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开展具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体系,也是促进我国当代现代化发展的大众职能。
3.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应的各种关系区间一旦建立,就能够最大程度的对人类物质世界有认知或者反馈,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科技含量与人生的哲学思想内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体系全新建立方向的时代性标志。
参考文献:
[1]李宪伦,梁小延,覃萍.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逻辑常规属性、边缘属性与哲学思维构建――步进当代中国大众化的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09,07(14):8-12.
[2]梁小延,李宪伦.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下边缘属性与非常规属性话语的应用[J].广西社会科学.2009,09(12):1-4.
[3]黄超,李宪伦,冯振萍. 哲学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词与话语还原关系探究与运用[J].广西社会科学.2010,05(13):135-138.
[关键词] 激励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审视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2)04-0073-04
1968 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测验结束后, 他们列出了一张“最有发展前途者”名单交给任课教师, 并秘密告诉他们说, 这些学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是未来的人才, 并让教师保密。其实, 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的谎言”, 这份名单上的学生完全是随机抽取的。八个月后, 罗森塔尔等对这些学生进行复试, 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 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且性格活泼开朗, 求知欲望强, 尤其是师生情感亲密融洽。这一效应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从这个试验中可以看出激励的重大意义。
一、激励的涵义
“激励”一词源于古拉丁文movere,英文词典里译为Motivation,意思是刺激、劝导、引起动机[1]。《辞海》的解释为“激发,使振作”。《汉语辞典》的解释是“激发鼓励”
在我国,最早使用“激励”一词的文献是《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其表述为“欲以激励应倏”,在这里激励意为激发使其振作。再如《资治通鉴》 “贼众精悍,操兵寡弱,操抚循激励,明设赏罚,承间设奇,昼夜会战,战辄擒获,贼遂退走。”“将士皆激励请奋”。可以看出在这里“激励”指的是激发鼓动、鼓励之意。激励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在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体系中都是一个重要的范畴。“管理学通常把激发人的工作行为动机叫做激励, 还把鼓舞士气、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叫做激励。心理学界认为, 激励是一种刺激。行为科学认为激励决定了一个人在工作中会尽多大的努力, 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 这种努力能持续多长时间”[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激励逐渐成为一种理论并应用于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后激励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郑永廷认为:“激励就是激发与鼓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激励教育法,就是激发人的主观动机,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鼓励人们朝着正确的目标努力的方法。”[3]祖嘉合则认为:“激励教育是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提高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行为效率目的的方法。”[4]还有的学者指出:“激励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但是,任何一种方法与手段都不是孤立的,所以不能仅仅从方法与手段层面探讨激励教育,而应将其置身于一个更广阔的场域之中,将激励教育视为一个从形而上的教育理念到形而下的教育手段的一以贯之的整体。”[5]这一论断将激励从方法层面上升到理念层面一以贯之的整体,使学界对激励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帮助我们纠正了大学生激励工作中的一些片面的错误的认识,引导着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励的方向。
本文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正确的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目标的指导下,运用正确的激励方法和原则,通过一定的激励刺激,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从而激发其自我激励的动力,调动其思想、道德、情感、行为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以实现大学生个人成长目标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之间协调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践过程[6]。激励方法是指在激励工作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内部激励法和外部激励法两种。
二、激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激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激发、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行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挖掘他们的潜能,实现学生的自我超越、自我挑战[7]。本文认为激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引导方向、规范行为、发掘潜能、促进发展的作用,具体来说如下:
(一)通过满足大学生的需要调动其积极性,起到引导方向的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就是利用人的积极的进取心特征,将人的思想、道德、情感、行为引导上积极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通过满足大学生的各种正当的需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并激发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始终坚持爱国主义思想,力争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通过奖惩这两种相辅相成的手段,实现对大学生行为的规范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激励帮助大学生理解并认同社会规范,使他们的行为符合一定的行为规范而不是相反。一个社会如果缺乏统一的社会道德和行为的规范,那么整个社会将会陷入混乱而无秩序的状态,身处其中的我们的发展又何从谈起?所以说统一的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肯定、褒奖、批评等正负两种相反的激励手段,来褒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否定并批评违规范的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实现对大学生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三)通过激励刺激,发掘大学生的内部潜能
人的内在潜能是很大的,美国心理学家奥托估计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8]。而激励是挖掘人的潜能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首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激励可以使大学生开阔视野,重新调整自己而达到新的境界,使内部潜能得到发挥。其次,激励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消极的心理和情绪, 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而改变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态度。“态度是人的潜意识的外在表现,积极正确的态度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逐渐向更高层次的文明行为发展”[9]。再次,采用激励法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驱使下,人的潜能会不断的、一点一点的被发掘出来。
(四)实现大学生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当激励对人的行为规范进行约束时,本身就为我们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条件,况且在社会生活中,激励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使大学生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积极地使这种关系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的最高价值旨归,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激励方法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无不体现着其促进个人发展的作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方法能增强大学生和社会的联系,使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有更多的了解,获得更多正面的信息,抵消大学生的错误情绪,对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增强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不足
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运用产生了许多可见的成就,但由于激励方法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系统性不强,比较零散,导致运用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下面本文将对成就和不足进行分析。
(一)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就
激励在许多工作与学科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成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可见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激励种类、覆盖面、载体等方面。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激励的种类日趋丰富,如国家级奖励、学校级奖励、学院级奖励还有校外企业赞助奖励等,只是激励的方式和侧重点略有差异。一般来说激励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如各种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还有学校对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予的物质奖励等,都是物质激励的表现。精神激励如对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班集体、优秀个体等的评选、保送研究生、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褒奖等都是精神激励的表现。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都是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的激励,施加有效的激励能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无论对大学生还是对高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激励的覆盖面大大扩展,被激励的人数占学校总人数的比例越来越高。再加上激励种类的丰富化形式增加了每一个学生获得奖励的机会,使大部分同学都有机会获得奖励,只是奖励的程度有异。受激励人数的增多抵消了许多学生的不平衡心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激励所带来的好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调动了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学习以求上进,在无形中实现了激励的目的。
再次, 拓展了激励的载体。思政工作中激励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大学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以往采用的方式大部分是通过政治课的学习、开会、说教等方式,如何把目的沉淀于具体的可见的形式中,通过可探究的载体表现出来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对大学生的激励不仅重视传统的激励,也逐渐探索激励的载体,如对红色基地的参观,无疑会激发大学生对党的事业的热爱之情。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的践行将大学生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让大学生体会到助人的乐趣,收获到了自我实现的喜悦和成就感。激励的可见载体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但可以肯定的是采用有效的激励载体,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
首先,激励理念偏差。有的教师在激励理念和认识上存在着偏差,不够全面,只是照搬西方管理的激励理论,将激励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考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没有将激励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将奖励等同于激励,片面追求物质奖励,没有实现激励教育的初衷。诚然,激励的运用会产生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在理念上产生错误的认识和偏差,就像人失去了方向,只会与目标背道而驰,越走越远。
其次,激励针对性不强。每个时代的大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现在的大学生具有开放的意识和观念,思想独立,易于接受新事物,个性叛逆、抗挫折能力弱似乎成了他们的标签,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激励教育是必要的。当他们遇到挫折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及时发现他们遇到的困难,引导、帮助大学生顺利度过难关,并且使他们在挫折中收获和长大,使他们越挫越勇,而不是留下阴影或一蹶不振。再比如,刚刚入校的大学生,他们刚从高中紧张的生活中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不知道以后的生活该如何开始,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目标,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在感情上进行人文的关怀和疏导,还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目标激励,帮助他们树立新的可行性的目标,从而找到学习的动力,使他们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新的生活。
第三,激励时机把握不准。由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特点不够了解再加上其自身因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没有对教育对象进行恰当有效的激励教育,往往只是随意性的激励,没有对激励的最佳时机进行研究,更没有捕捉到最佳的激励时机,因而也谈不上对激励时机的利用,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下面举一个滞后激励的例子:为了鼓励大学生在思想和学习上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潜能,高校设有各种类型的奖学金,奖学金本身是物质激励的有效措施,能激励获奖者奋发向上,同时也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鞭策他人。但如果奖学金的发放不及时,造成激励的滞后,则会将学生刚刚被激发的动力消灭在摇篮中,从而削弱了激励的效果。
第四,激励艺术性不足。激励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研究中,很少有学者论述激励的艺术性问题,即使有学者提到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艺术,也存在一些偏颇。如有的学者把激励的方法等同于激励的艺术,还有的把激励的原则看作激励的艺术,对激励的艺术性认识上的偏见再加上对其研究的缺乏,也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原因。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这给我们的激励实践指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法的哲学审视
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以哲学的思维审视和分析这些不足,有利于为以后的激励工作提供借鉴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重视外部激励,忽视内在自我激励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中,激励本身作为一种手段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施加的有目的的教育刺激,这种教育刺激如果没有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同,就不会奏效。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励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要想起到实效,必须使受教育者从心理上得到认同,并外化为自己的行动,实现由外部激励到内在激励的转变,这才是最终的目标。教育对象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实践中,教育者应该通过有效的刺激激励教育对象,引起心理上的认可和共鸣,促使这种心理转化为外在的行动,从而对自己进行自我激励。而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过于重视外部施加的激励而忽视了自我激励的重要性,这也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二)主观与客观相脱离,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社会实践活动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使其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主观行动必须符合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10]。这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时必须要有针对性,切忌主观随意性。激励教育只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并做到主观正确有效地反映客观,才能起到实效,才能使激励的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付诸行动,实现内化到外化的转变。然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完全不考虑社会的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之间的差异,一味地采用机械化、模式化“一刀切”的激励方式,试图找到一种通用的激励方式,“万能”地激励大学生,殊不知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需要是不同的,所以其激励方式应该而且也必须是有差异的。
(三)重视形式,轻视内容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将激励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归结于激励形式的不灵活,却没有从根本上审视激励的内容。没有根据激励内容采取适宜的形式,是激励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更有甚者,不顾激励的内容,随意地运用激励的形式,拓展激励的载体,只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而忽视了实效性,这无疑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注定达不到效果。因此我们认为,激励要想取得实效,首先应该对激励的内容进行研究,弄清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具体包含的内容,然后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的特点和差异性决定采取哪种形式,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目的。
总之,在今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及时地了解大学生的特点和复杂性,掌握其发展的规律,同时对激励的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内容制定出具体的激励方法,注重激励的艺术性和自我激励的重要作用,从而使激励的效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以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袁雯.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彭晓红,杨定昕.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潘永兴,柳海民.激励教育的理论诠释[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p181~183.
[6]王易,张莉.试论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
[7]黄晓峰.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黑河学刊,2011(7):p104~105.
[8][美]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林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关键词大学生 德育 虚拟实在
作者简介:常青,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6-234-02
我国历来重视网络技术的研发与网络文化的发展,中央对此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党的十七大也强调:“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截至2010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总人数超过了2300万,其中95%大学生都是网民,“每日必网”、“无网不在”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营造一个绿色、和谐的虚拟空间已成为高校德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网络虚拟实在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虚拟实在是指由高速计算机系统创建的一种可以让使用者人获得环境交互体验的,与现实社会类似的虚拟世界。虚拟实在使数字化信息变为人们所能感受的多维信息,并对使用者的控制行为做出动态的交互反应,从而使其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看,虚拟实在环境是指在网络虚拟实在空间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发展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在思政教育活动中,虚拟环境已经成为一种无法剥离的生活环境和教育实践背景,并在与现实环境的互动作用过程中重新建构和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这个角度看,虚拟技术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具体说来,高校思政教育的网络虚拟实在环境具有交互性、沉浸性、构想性等诸多特征。
(一)交互性
交互性是由埃弗里特·M·罗杰斯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交互性是指“在传播进程中参与者能交换角色、并对他们的双边话语具有控制力的程度”。网络虚拟实在的交互是一种人机交互,使用者利用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互动,计算机根据使用者的操作来调整系统呈现的图像、声音、影像等。使用者通过操作计算机就能对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考察或操作。
(二)沉浸性
芝加哥大学的MihalyCsikszentmihalyi博士于1975年首次提出了沉浸理论,他指出所谓的沉浸是指使用者感到自己作为虚拟环境中的一部分存在于虚拟环境之中,对虚拟环境有“真实”的体验。在网络虚拟环境中,随着使用者操作计算机对网络做出的反应,虚拟环境中的物体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就像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一样,一切感觉都是那么逼真,有如身临其境。
(三)构想性
网络虚拟实在技术给使用者带来广阔的可想像空间,可大大拓宽使用者的认知范围,不仅可再现真实存在的环境,也可以按照使用者的意愿构想客观不存在的甚至是不可能发生的环境。网络虚拟实在的交互性正是基于构想性的存在才得引起使用者的兴趣,并进一步引起了使用者对网络虚拟实在的沉浸性,可见构想性是网络虚拟实在交互性、沉浸性的存在基础。
二、网络虚拟实在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形式
网络时代,谁把握网上主动权,谁就能抢占现实制高点。高校如何适应网络发展趋势,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虚拟技术中,高校思政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加以展开。
(一)虚拟社区
以电子公告栏(BBS)、网络聊天室、虚拟论坛、虚拟讨论组、邮件列表、网络游戏及其结合体为表现形式的虚拟社区已成为广大大学生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大学生通过虚拟社区进行学习、求职、恋爱、交友等各项活动,大大拓展了大学生的活动半径。目前,国内各大高校中开始的较为典型的学生虚拟社区有清华的“水木清华”社区、交大的“兵马俑”社区以及上海大学的“乐乎论坛”社区等。虚拟社区可以让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有机融入网络生活,在看似漫不经心的网络聊天中,在看似日记随想的博客中,在看似无关痛痒的言谈和生活碎片中,开展思想教育。
(二)虚拟班级
目前,全国部分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纷纷实行了选课制。选课制的实施虽然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了有益尝试,但也应该看到这对学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形成了新的挑战。“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课”以及高年级学生分散实习就业等现象,大大降低了学生日常管理的效率。虚拟班级的建立,给辅导员和学生搭建了一个网络对话的平台,顺应了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特性,将教育服务功能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在网上进行有效融合。虚拟班级能将各类班级事务网络化、便捷化,比如网上公示、班级事务决策等,使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的模式发生转变,工作更直接、更有效。
(三)虚拟教学
网络虚拟教学平台可以让专业教师走进了一个个“网上班级”、通过将课件上传到班级空间、为学生在线答疑等,将育人体现在教学服务中。此外,在虚拟教学平台上,各类海量资源的共享也大大提高了大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在网络虚拟教学平台上,大学生不仅能够在自己的空间里充分表现自我,还可以在“网上班级”讨论问题,更可以进入覆盖全校的公共网络社区跨班级学习讨论。网络虚拟实在教学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形式将会被改变,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合作化教学和环境中自我探究得以真正实现,从而真正实现全面育人、全员育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三、网络虚拟实在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用的现实困境
网络虚拟实在技术的运用使高校学生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培养了其独立、平等、自主的意识和开放、创新的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然而,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网络虚拟环境下的无政府主义冲击着主流的道德观、价值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人了困境。
(一)平等性困境:教师权威下降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学生的虚心学习,即学生存在对教师的敬畏、教师在学生心理具有权威性。然而,在虚拟环境下信息总量剧增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考验着师生关系,即使是老师也不敢说自己拥有的知识量一定多于学生。教师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问题解决的指导者”,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信息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成为其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同时,维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性的传统师生关系在网络虚拟实在中也受到了冲击,在网络虚拟实在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教师和学生之分,所有人都成了一个个平等的网络代码,学生自然少了些许对老师的那种敬畏。
(二)匿名性困境:约束机制缺失
所谓网络匿名性,实际上是网络行为主体身份的不可识别性,也就是说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网络行为主体社会属性的不完备,造成主体身份的缺失。目前,我国还未实行网络实名制,大部分的网络行为主体都是匿名实施网络虚拟行为。近年来,网络中出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现实个体在参与网络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其社会身份的不完备或者缺失所促成。网络虚拟实在的这种匿名性使得网络成员间既相互熟悉又彼此不相识,道德教育赖以实现的社会道德外在约束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同时,在虚拟实在世界里,网络成员都存在主体身份不明、惩罚对象不清的心态,自然而然的降低了道德教育实现的社会道德内在约束机制作用的发挥。
(三)自由性困境:育人实效削弱
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遵纪守法的合格人才。但是网络虚拟实在中的自由性即无政府主义,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带来了严重挑战。大学生思想和心智还未完全成熟,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在网络虚拟实在中很容易表现出自我约束力不强、道德自律意识浅薄的弱点。同时,由于学业、家庭和现实等方面的多重考验,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往往有巨大压力,现实又往往缺乏压力缓解渠道。因此,网络虚拟实在中的无政府主义倾向会诱使大学生在网上充分暴露压抑在心灵深处的欲望,,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进而无视规则,自然也就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高校思政教育中网络虚拟实在技术应用的改进措施
网络虚拟实在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网络虚拟带来的问题也不断冲击着高校的各项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更好的应用网络虚拟实在技术对于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一)提高认识,重视虚拟实在技术应用
网络已经渗透到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并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不要把网络当成猛虎,而应科学合理利用网络虚拟技术并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各大高校也应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适应,给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足够的重视,并制定统一的长远规划,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打下基础。同时,还应从制度完善入手,制定合理的网络行为规范准则和监督体制,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帮助大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促进社会主义网络道德规范的构建。
(二)重在实践,完善校园网络虚拟系统
近十年,博客、SNS社区、微博等社会网络文化产品层出不穷,而校园网络文化产品开发单一。目前,只有部分高校建有校园BBS,但在还没有形成全国或地区性的大规模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因此,各大高校应紧紧围绕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成长需求,在不改变虚拟社区赖以存在的、能够吸引青年大学生的注意力的优势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时代特点进一步改善校园网络虚拟系统。如,目前上海市在大力推广的“易班”,就是集成了BBS、SNS、博客、微博、手机应用等多种新型互联网应用。此外,还能通过共享各所大学教师的课件资源,让学生不但能掌握自己学校的教学内容,更能了解到其他优秀大学教师的课件教案。并能帮助辅导员有效管理班级,并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学生有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
关键词:大学生 德育 虚拟实在
我国历来重视网络技术的研发与网络文化的发展,中央对此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党的十七大也强调:“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截至2010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总人数超过了2300万,其中95%大学生都是网民,“每日必网”、“无网不在”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营造一个绿色、和谐的虚拟空间已成为高校德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网络虚拟实在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虚拟实在是指由高速计算机系统创建的一种可以让使用者人获得环境交互体验的,与现实社会类似的虚拟世界。虚拟实在使数字化信息变为人们所能感受的多维信息,并对使用者的控制行为做出动态的交互反应,从而使其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看,虚拟实在环境是指在网络虚拟实在空间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发展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在思政教育活动中,虚拟环境已经成为一种无法剥离的生活环境和教育实践背景,并在与现实环境的互动作用过程中重新建构和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这个角度看,虚拟技术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具体说来,高校思政教育的网络虚拟实在环境具有交互性、沉浸性、构想性等诸多特征。
(一)交互性
交互性是由埃弗里特·M·罗杰斯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交互性是指“在传播进程中参与者能交换角色、并对他们的双边话语具有控制力的程度”。网络虚拟实在的交互是一种人机交互,使用者利用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互动,计算机根据使用者的操作来调整系统呈现的图像、声音、影像等。使用者通过操作计算机就能对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考察或操作。
(二)沉浸性
芝加哥大学的MihalyCsikszentmihalyi博士于1975年首次提出了沉浸理论,他指出所谓的沉浸是指使用者感到自己作为虚拟环境中的一部分存在于虚拟环境之中,对虚拟环境有“真实”的体验。在网络虚拟环境中,随着使用者操作计算机对网络做出的反应,虚拟环境中的物体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就像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一样,一切感觉都是那么逼真,有如身临其境。
(三)构想性
网络虚拟实在技术给使用者带来广阔的可想像空间,可大大拓宽使用者的认知范围,不仅可再现真实存在的环境,也可以按照使用者的意愿构想客观不存在的甚至是不可能发生的环境。网络虚拟实在的交互性正是基于构想性的存在才得引起使用者的兴趣,并进一步引起了使用者对网络虚拟实在的沉浸性,可见构想性是网络虚拟实在交互性、沉浸性的存在基础。
二、网络虚拟实在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形式
网络时代,谁把握网上主动权,谁就能抢占现实制高点。高校如何适应网络发展趋势,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虚拟技术中,高校思政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加以展开。
(一)虚拟社区
以电子公告栏(BBS)、网络聊天室、虚拟论坛、虚拟讨论组、邮件列表、网络游戏及其结合体为表现形式的虚拟社区已成为广大大学生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大学生通过虚拟社区进行学习、求职、恋爱、交友等各项活动,大大拓展了大学生的活动半径。目前,国内各大高校中开始的较为典型的学生虚拟社区有清华的“水木清华”社区、交大的“兵马俑”社区以及上海大学的“乐乎论坛”社区等。虚拟社区可以让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有机融入网络生活,在看似漫不经心的网络聊天中,在看似日记随想的博客中,在看似无关痛痒的言谈和生活碎片中,开展思想教育。
(二)虚拟班级
目前,全国部分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纷纷实行了选课制。选课制的实施虽然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了有益尝试,但也应该看到这对学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形成了新的挑战。“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课”以及高年级学生分散实习就业等现象,大大降低了学生日常管理的效率。虚拟班级的建立,给辅导员和学生搭建了一个网络对话的平台,顺应了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特性,将教育服务功能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在网上进行有效融合。虚拟班级能将各类班级事务网络化、便捷化,比如网上公示、班级事务决策等,使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的模式发生转变,工作更直接、更有效。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心理;思想政治教育;挫折教育
激烈的世界竞争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潮成长起来的这代大学生,很多意志力较薄弱、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经不起失败和挫折的考验,这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的研究以增强其挫折心理承受能力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之一。在分析其挫折成因及表现的基础上,我们努力使大学生能够调适好自己的心态,努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现实和未来的挑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 挫折心理概述
我们要研究挫折心理,首先要界定什么是挫折心理,即挫折心理的内涵。
(一) 挫折心理的内涵
“挫折”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的“今偏城获全,虏兵挫折,使耿定之属,复念君臣之义。”亦作“锉折”,《元史・盖苗传》:“虽经锉折,无少回挠。”这里的挫折是“失利、失败”的意思。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解释为:失败、失利。《辞海》解释为:失利、挫败。
我们要研究的是挫折心理,所以本文此概念主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阐释。在社会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在这一定义中,挫折包括三方面的含义: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挫折情境是指对人们有动机、有目的的活动造成内外障碍或干扰的情境状态或条件,构成刺激情境的可能是人或物,也可能是各种自然、社会环境如:考试不及格、比赛得不到名次等。挫折认知: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 和评价。挫折反应: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败感,如愤怒、自卑等。其中,挫折认知是核心因素。一般来说,挫折情境越严重,挫折反应就越强烈,反之,挫折反应就越轻微。但是只有当挫折情境被主体所感知时,才会在个体心理上产生挫折反应。如果出现了挫折情境,而个体没有意识到或者虽然意识到但并不认为很严重,那么,也不会产生挫折反应,或者只产生轻微的挫折反应。
(二) 受挫后的反应
1. 积极的反应
升华。即指大学生对因种种限制因素不能实现的原有目标加以改变,用另一更加符合社会价值、更富有创建性的目标代替,“化悲痛为力量”。歌德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将失恋的悲伤化为写作的激情,写成了脍炙人口的世界文学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
补偿。包括两层涵义:一种是改变策略和行为方式。即当自己原有目标无法实现时,寻求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在策略上作出改动;一种是目标的改变。即降低或者重新选择目标。
2. 消极的反应
焦虑。这是人们在遭受挫折时产生的一种模糊的紧张不安的情绪体验。大学生焦虑主要体现在学习和考试上。他们因对课程多、节奏快、密度高、更新快、灵活多变的大学教学方式一时无法适应,致使其心理出现焦虑。
攻击。这是个体因活动目标受挫,在态度和情绪上产生的敌视和报复的心理,在行动上可能产生过激的举动,表现为攻击。
退缩。即在大学生自身遭遇挫折的时候,失去自信,消极悲观,对任何事都采取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态度。具体表现为冷漠、幻想、依赖、退化。
逆反。这是一种动机和行为方向相反的行为。持这种心理的学生往往为了排除内心的不满,会采取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不被允许的愿望和行为,产生一些的行为。
自杀。轻生是大学生受挫后最为极端的一种行为反应。如果挫折来得突然而沉重,受挫者挫折承受力很小并且没有得到外力的帮助,就会归因于己,自暴自弃甚至自杀。
3. 妥协的反应
求得注意。即想方设法引起对自己的注意,如大声喧哗、寻衅滋事、用恶作剧来显示自己。
合理化。即自我安慰,指无法达到追求的目标时,给自己一个好的借口来解释,但用于解释的借口往往是不真实的、不合逻辑的,但防御者本人却能借此说服自己,感到心安理得。
自我整饰。当个体遇到挫折时,往往把心理上的烦恼、焦虑、不快等统统埋藏在自己心里,压制自己尽量表现出愉快、积极的一面,以弥补失败带来的挫折感。这种行为往往起着自我欺骗和自我作用。如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行为就属于此种。
二、 研究挫折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发展阶段,三观没有定型,在遇到挫折时,会呈现出独特的方面,了解大学生挫折应对方式及偏好,可以为构建大学生挫折应对理论提供相关依据。同时,研究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大学生挫折应对方式的差异,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素材,进而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高校全面推进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新视角,使心理健康教育这个最基本的内容开展地更具体,而且有助于以促进大学生形成科学挫折应对观为目的的新的教育理念的形成,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二) 实践意义
研究挫折心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了解自身挫折应对状况,为大学生面临挫折时选择正确的挫折应对方式和积极地应对挫折提供了实践指导;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较好地认识大学生挫折应对基本现状的机会,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此同时,能够促进大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挫折应对能和心理健康水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各种载体的作用,提高自身挫折应对能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表现
(一)大学生挫折认知存在偏差
对挫折心理的正确认知是战胜挫折的前提和先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不定型期,他们的社会经验不够充足,往往在看待事物和事情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遇到挫折时,没有把挫折看成是一把双刃剑,看到更多的是挫折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想到的也是对自己的否定,感受到的也是负面的情绪。另外在顺境的时候,只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只有在遇到挫折后,才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缺乏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挫折体验,对挫折的心理准备不足。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过分夸大挫折的后果,出现正如挫折ABC理论中经常导致情绪障碍的三种思维方式,即绝对化、过分概括化、把事情想的糟糕透顶。
(二)过度沉浸挫折情境
挫折情境虽然不是引起挫折的核心因素,但是挫折情境的严重程度会影响挫折反应的强烈程度。一般来说,挫折情境越严重,挫折反应就越强烈,反之,挫折反应就越轻微。而大学校园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小社会。在上大学期间,大学生会遇到不同类型的挫折,如就业挫折、学业挫折、恋爱挫折、人际交往挫折等,有些学生在遭到挫折后,不能及时调整自己走出挫折困境,一度沉浸在挫折中不能自拔,在心里埋下隐患,时时刻刻都想着遇到的挫折和产生挫折的那个情境或那个人物,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装进了挫折的那个套子里。当遇到其他事情或其他人时,总想起原来的事或人,觉得有无限的障碍和困难,无形中给自己增强了莫大的压力。
(三)挫折行为失范
其实社会生活中充满着矛盾,随时随地都会有可能导致挫折,所以大学生产生挫折情绪体验在所难免。但是在有了挫折后,有些学生反应比较感性,蓄积了自己的压抑、焦虑 和不安的情绪,使自己一直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更没有及时合理地运用一些挫折疏导的方法,甚至做出一些的行为,更有甚至,自暴自弃,采取上吊、跳楼、服毒、投河等自杀办法来惩罚自己。另外对于遇到的挫折,缺乏意志力和容忍力,往往采取逃避等消极行为,缺乏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和抗挫能力的培训。
四、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 外部原因
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三方面。首先是家庭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摇篮,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教育方式(一种是溺爱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必然使孩子经不起挫折和刺激;一种是专制的教育方式,动辄叱骂或加以棍棒,使孩子极度内向、孤僻,形成神经过敏性人格)、家庭的抚养方式以及家长的素质等对大学生的挫折心理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其次是学校环境,青少年的成长大部分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主要包括:A.封闭的学校教育,很多学生只知正面,不知反面,一旦理想的蓝图与现实发生冲突,就会有强烈的反差和错位;B.紧张的人际关系;C.学习上持久紧张的竞争;D.性心理的成熟与的不完善的矛盾;E.双向选择所带来的择业就业压力;F.经济负担的压力等。
最后是社会环境,人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会受到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宗教、习惯势力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社会因素给大学生带来的阻碍和困难更为复杂、更普遍,包括:A.当代大学生身处西方价值观并存和相互冲突的复杂环境中;B.社会转型期对大学生的评价、需求发生了变化。
(二) 内部原因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生理和心理因素。
1. 生理因素。大学生生理原因的挫折是指个体因生理素质、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上的缺陷所带来的限制,导致自身活动的失败,无法实现目标。
2. 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个性因素、过去经验、挫折容忍力及个人报负水平等方面。具体为:
个性特征有缺陷。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和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个人兴趣、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会对挫折承受力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同样的挫折情境,个性特征有缺陷的人更容易受到挫折。
过去经验不足。一个人遭受挫折的经验对挫折承受力有很大的影响。经历丰富的人能够获得较多的生活和挫折的经验,得到较多的锻炼,在遇到挫折时能快速对待和处理挫折,而大学生社会和人生经验不充足,因此在遭到挫折时可能出现行为失范。
挫折容忍力不够。个人自尊心的强弱是影响大学生对挫折容忍力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原因。有些学生认为挫折、失败是一件丢脸的事,因此挫折容忍力较低。
个人抱负水平过高。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由此决定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努力方向。但是如果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期望,而在实际过程中,又达不到这一抱负值时,就会产生焦虑,形成挫折。
总之,大学生的挫折心理是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外部因素和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在内的内部因素综合作用、相互融合、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五、应对挫折心理的教育对策
(一)建立适当的挫折防御机制
挫折和失败会使自我受到伤害、威胁,并可能引起焦虑、自卑、痛苦等,使人的心理平衡遭到破坏,这时心理防御机制就会发挥作用,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一种或多种形式来排解挫折。
当自己的行为目标遇到挫折时,特别是在动机指向的重要行为目标受挫时,引导学生运用文饰、投射作用的心理防御方式来加以适应,防止或延缓激动情绪所导致的攻击或破坏,同时,能够使自己冷静下来,重新理智地面对现实、整理思想,找到解决挫折的办法,甚至积极、及时地使用某些防御方式可以使学生奋起直作,树立更高层次的目标。
(二) 提高大学生的挫折认知
我们对挫折的情境反应不在于挫折本身,而在于对挫折的不合理的认识。通过对挫折含义的解读,我们也可以看到挫折反应的性质、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因此教育者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挫折认知。
1.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教育者要运用哲学内容使大学生明白挫折并不总是一件坏事,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同样挫折对于我们的成长而言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正确看待挫折、分析挫折、解决挫折。
2. 使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在前面分析挫折成因中,我们看到导致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原因之一为大学生的抱负过高,所以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对其自身做出合理的评价,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目标,做到既不遥不可及,也不触手可得。
3.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大学生处于三观的形成时期,我们要使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开阔他们的视野和层次,使其格局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那些小事,从而将遇到的挫折看得不那么夸张和焦虑。同时,要对其意志力进行相应的磨练,从而提升自我的心理素质,勇敢战胜挫折。
(三) 运用疏导方法,引导学生及时摆脱挫折情境
1. 宣泄疏导法。排解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既可以靠自我调节,需要时,也可以借助于别人的疏导。可以通过交往和语言倾诉,即找自己的亲人、知心朋友把自己遇到的挫折情绪倾诉出来,得到他们的开导和帮助。
2.活动释放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挫折理论教育,而且还要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可以根据受教育者各自不同的特性、年龄、心理水平的不同,开设不同水平、不同内容的挫折教育实践课程,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如军政训练,增强学生体质和耐力,到农村锻炼,接受挫折教育,到社区挂职实习,开展三下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
3.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些大学生遭遇挫折后,一直受不良情绪的困扰和挫折情境的纠缠,因此教育者要引导学生转移注意力,可以是情境转移,暂时避开挫折情境,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听歌,旅行、画画等,使自己的情绪得到缓冲;也可以通过目标替代来转移,当自己原定目标的实现受阻时,不妨调整目标或换新的目标,使自己扬长避短,增强自信,越过挫折的激流险滩,争取成功。
(四) 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地自我心理调适和社会支持相结合
战胜挫折的主体当然是大学生,我们在引导其自身进行积极地自我心理调适的同时,也要加强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因为挫折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我们要把挫折教育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联系发展的过程,不仅要重视挫折教育的短期效果,还要重视挫折教育的长效机制,纠正教育者对挫折教育的误区,提高挫折教育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 “来访者中心”理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来访者中心”理论(client-centered theory)是由当代著名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于20世纪50年代创建的一种人本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有自我实现的潜力,能够了解自身,能够使生活态度和行为产生建设性的改变,只有在与治疗者建立起融洽关系后,这种潜力才能得到充分释放和发挥。“来访者中心”理论在一定意义上暗含了当前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功能实现的需要,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启发。这种启发意义不仅是因为罗杰斯的理论与实践在西方取得了成功,更重要的是他的实践启示我们应从更深的层次上去发掘、开凿该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智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理论中有关观点的借鉴来探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以促进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思路,提升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人本化水平。
一、“来访者中心”理论的主要观点
“来访者中心”理论是对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理论的一个修正,被视为心理咨询理论中的“第三种势力”。该理论以一种全新的思路和视角开辟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崭新通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理论的要点主要体现在人性观、自我理论及心理治疗观三方面。
1.人性观。
各种心理治疗理论都是以不同的人性假设作为出发点的。精神分析理论坚持“人之初,性本恶”的人性假设,强调挖掘和释放潜意识中的经验或情结。行为主义理论坚持环境决定论,依据“人之初,性本无”的人性假设,重视治疗中外界情境的刺激作用,主张通过一系列正强化或负强化塑造或消退人的一些行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理论则另辟蹊径,坚持“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假设,深信人具有完善机能或自我实现的倾向。罗杰斯说:“我对主张人性本恶,认为性恶的行动是无法自我控制,会导致自我破坏与破坏他人的论调者,毫不欣赏。人的行为是非常理性的,即使在暧昧复杂的状况下,仍是很精确地朝着目标不断前进的。我们之中大部分人的悲剧是:自我防卫蒙蔽了理性之光,以致个人在意识层次上朝这一方向发展,而有机体(真实体验)层次却朝另一方向发展!”[1]“人性本善”是罗杰斯非常强烈的一个信念。在他看来,人的本性是善的,人性的发展具有建设性倾向。罗杰斯相信,如果能在来访者和治疗师之间建立起融洽的关系,那么,就会获得领悟和自由,而这些领悟和自由又将会促进来访者成长和发展能力以担负起责任,实现称心如意的个人变化。
2.自我理论。
自我理论是罗杰斯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是其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与核心。罗杰斯认为,自我(self)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罗杰斯看来,与其说个体是生活在一个客观现实的环境中,不如说他生活在自己的主观经验世界中。“人基本上是生活在他个人的和主观的世界之中的,即使他在科学领域、数学领域或其他相似的领域中,具有最客观的机能,这也是他的主观目的和主观选择的结果”。[2]也就是说,个体在面对客观现实环境时,是如何观察的、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等主观经验是不同的,因人而异,罗杰斯把个体所能知觉到的这部分经验称之为现象场(phenomenological field)。每个人的现象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自己才能意识到。根据现象场理论,罗杰斯认为,要想了解当事人,只有走进当事人的这个现象场才可以。由此,罗杰斯非常强调共情的重要性,强调咨询师应站在来访者的角度看问题。
罗杰斯的“自我”其实就是个人对自己的整体理解,即自我概念(self-concept)。它是通过与环境,特别是与其他人对自己评价的相互作用发展起来的,其作用在于使人有一种行动目标或人生理想。一旦达到这种目标,独立性、自我指导、自我依赖、自我创造等就会出现,这便是自我实现。概而言之,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和看法,也是人对自己和环境关系的知觉和看法。一个人随着经验的增加,会逐渐丰富和改变对自我的认识。
3.心理治疗观。
按照罗杰斯的治疗观,治疗师应相信来访者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只要治疗师提供支持、温暖的气氛,使来访者提高对被尊重的体验,就可以达到自我的了解与发展。所以,整个心理治疗过程都着眼于“此时此刻”,而不是像精神分析师那样关注来访者的“过去”经验。这样,来访者就可以不理会过去的失败,就可以奔向好的目标,开发潜能。所以,罗杰斯把他的治疗观视为一种人生哲学,而不是对“异常的治疗”,这种哲学使得来访者学会自我解决问题。[3]
“来访者中心”理论的心理治疗观主要体现在治疗目标与治疗条件上。首先,罗杰斯认为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让来访者的人格得到成长、发展和改变,使来访者真正成为一个机能完善者,它的最终效果在于人性的自我实现和人格的改变。比如,减少内在的冲突、对自己看法比较客观;接纳自己和自己的感受;有积极的自我评价;行为成熟,能适应社会,等等。按罗杰斯的观点:“咨询和治疗的目标之一就是填平自我概念与自我经验的沟壑。”[4]其次,与其它心理治疗不同的是,罗杰斯非常重视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心理气氛”的建立。他认为,形成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最佳的咨询氛围,显然是最重要的治疗条件。此外,“来访者中心”理论强调把整个心理治疗看成是来访者逐渐转变的过程,还强调咨询者应持有非指导性的心理咨询技巧等特点,以使来访者在融洽、温暖的氛围中达到自我成长。
“来访者中心”理论是一个庞大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体系,本文对其相关观点的引用只是冰山一角,借鉴此,要义在于:在以人为本成为教育理念的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相信大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应尊重大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他们的情感和意见;应主动去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给他们以积极关怀,使他们产生安全感和自信心,免除他们各种精神上的威胁和挫折,这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来访者中心”理论对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把心理咨询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和贡献。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两者结合无论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心理咨询工作都是有价值的。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理论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其契合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的需要。通过对“来访者中心”理论相关观点的借鉴,其对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如下。
1.“积极人性观”对转变学生观的启发:充分相信大学生有自我发展潜能。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会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而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又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如前文所述,“来访者中心”理论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人性观基础之上,罗杰斯信奉“人性本善”,并认为在条件适合时,个体能努力使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他认为这种倾向使人不仅要在生理、心理上得到满足,而且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在他看来,人具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建设性变化的巨大潜能,这种潜能使人得以发展和进行自我塑造。因此,借鉴“来访者中心”理论有关“人性本善”的假设,以及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不纯粹是教育客体,而是教育主体。也就是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更加相信每个大学生都有潜能,都有积极向上的一面。虽然每个学生的潜能不尽相同,但可以通过教育,使每个大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来访者中心”理论属于非指导性心理治疗理论,基于上述“人性本善”的假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尊重和信任大学生。同时更要注意,对大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自内心地、无条件地去珍爱和关怀。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能与大学生分享成功时的喜悦,又能化解大学生面对挫折时的担忧与恐惧;既能接纳并体会有益于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感受,又能理解不利于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因素;既能接受大学生自律自觉,又能接受大学生偶尔的分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每一位学生持有“积极关注”的态度,那么,在融洽的教育氛围中,就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大学生们才敢自由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才有助于实现全面发展的潜能。
2.“自我理论”对提升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启迪:更加重视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罗杰斯的“自我”其实就是个人对自己的整体理解,即自我概念(self-concept)。自我概念在个体发展中实际上发挥着自我调节行为的作用,因为一切外部影响力量要内化为个人的品质,都需要经过这一中介。自我概念是“来访者中心”理论的核心概念,其理论的发展不断加深了我们对人的自我认识和实践活动关系的理解。
积极的自我概念,是大学生建立在对现实自我的认识基础上的,也是全面客观的,它是个体对自我的认同、接纳,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是个体对经验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罗杰斯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也就是要求个体在学习中应获得对各种经验的不断感受和应对各种变化的承受性,对经验要始终持开放态度,并有效地提高自我的学习自主能力,即重视个体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的发挥。这是因为我们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持有开放的态度,积极累积各类生活经验,且保持自信和乐观态度,是积极自我概念的集中体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必然会促进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积极自我概念反过来又会促进“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可见,自我概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内在关联,只有那些经过个人自我价值审定之后,自觉选择并被纳入自我概念结构内,成为自我概念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信念与相关的行为,才可能真正转化为不需要外在强化力量支持的个性品质。大学时代是“自我概念”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产生“自我概念”问题最多的时期。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对自己缺乏全面准确认识、对自我评价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本身就会阻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思想政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往往需要建立在健全的人格基础上。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积极自我概念,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重要条件之一。
3.“咨访关系”对建构师生关系的启示:关注情感联结的作用。
罗杰斯是第一位在治疗者―患者关系中引入人本主义概念的人。在“来访者中心”理论中,咨访关系被视为是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原动力,治疗师与来访者在这种关系中进行人格碰撞。罗杰斯指出:“有意义的积极的人格改变只能发生在这种关系中,否则就不会出现。”[5]而咨询的各种技巧都是次要的。认识到咨询师与来访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发现制约关系的要素,是罗杰斯对于现代心理治疗的主要贡献之一。罗杰斯“来访者中心”理论以来访者为中心,重视融洽咨访关系的建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师生情感的联结有重要启示。
师生关系是人与人在教育领域中发生的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经常的人际关系系统。它是因教育而生,又为教育而存的特殊的人际关系。罗杰斯在“来访者中心”理论中非常重视咨访关系,主张咨询师应以真诚、关怀和理解的态度对待来访者。按此理念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唯有教师以真诚、关怀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以融洽的、有助于情感交流的方式建立师生关系,才能分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体验。只有教师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对教学工作的看法,并尊重和信任他们,才能为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情感保障。因为教师所拥有的真诚、关怀和理解的态度能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和自信心,能避免其自我概念受到威胁,其潜在的学习动机才会自然地表现出来。[6]同时,只有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才能给予他们自我选择、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估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权利,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罗杰斯认为:“促进意义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某些态度品质。”[7]即无条件积极关注、真诚一致和共感理解三大咨询特质。
可见,随着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态度比方法更重要”的思想,以建立真诚、互信的情感型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充分理解和尊重,形成良好的特殊的人际关系,并且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以充分发挥“我―你”的情感联结作用,那么许多问题便会随着当事人的自我探索而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借鉴“来访者中心”理论的相关观点,初衷在于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某些不适应新时期发展的特点,目的在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此理论的局限之处,如对主观经验过于重视,具有个人本位主义倾向;对积极人性观的界定主观性太强;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中立态度,等等。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来访者中心”理论,两者的结合不是简单地拼凑、叠加或不加分析、无条件地照搬,而是扬弃、改造、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Rogers,C.R.A note on the nature of man.J.Counseling Psychlo,1957,4(3):199-203.
[2]Rogers,C.R.A Theory of Therapy,personality,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In S.Koch(Ed.),Psychology:A Study of Science,Vol.III.Formulations of the person and the Social Context.New York:McGraw-Hill,1959:184.
[3]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75.
[4]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27.
[5]李孟潮等.如何理解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关系及其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2):138.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策略 思想政治
新课改大潮滚滚涌来,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课改“为着每一个学生发展、终身发展,为着促进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成为我们所追求的新的教学核心理念。为贯彻新课改精神,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
一、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传统教学中,广大政治课教师以传授课本知识为重任,把政治课学习局限在课堂之内。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政治”的观念,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政治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好问,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中考强调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横耕竖犁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一些知识性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或选取有价值的热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启迪思维。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对此,我们应指导学生多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学生时事报》《时事》杂志等;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并作好摘记;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进行全校评比。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二、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中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思想政治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样的方法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和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
三、突破“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论比较抽象,又枯燥乏味。单靠教师的说教,学生会听得索然无味甚至根本不听。多媒体能把文字、图象、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理论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例如讲初一政治中生活处处有情趣时,可用电教媒体展示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江山如此多娇,从而使学生明白要体验生活的美好,要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拓宽视野,减轻了学生负担。
四、突破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探索开放型试题,培养创新能力
政治是开卷考试,开放型试题一般以某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答题要求和答题设计上增加了多样性和灵活性,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树立“一种意识”,即促进教学开放的意识,从原有的按既定角度途径,让学生去取得唯一答案转变为要求学生积极置疑,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做到“三方面注重”:一是既关注问题的结论,又注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过程;二是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网络,从而把握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三是通过情境模拟、现实模拟等方法,构筑学生的综合思维模型,树立多学科、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高校;教学辅助人员;心里契约;职位观
心理契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学者Argyris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它强调了在组织和员工的相互关系中, 除了正式的雇佣契约规定的内容外, 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相互期望和理解。[1]近年来,心理契约管理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提供了一种动态的系统思路,特别是对思想不稳的教学辅助人员职位观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从狭义上讲,教学辅助人员是指从事教学辅助工作、为教学服务的人员, 在高校中属于教学二线人员。[2]从广义上讲,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应包括高水平的教师和高水平的教学辅助人员。教学水平的提高, 不仅仅是教师的问题, 教学辅助人员对教学效果亦起到相当重要的影响作用。特别是,高校多媒体语音室承担着繁重的外语教学和各种考试任务,外语教学中教学辅助人员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科学的职位观。
一、教学辅助人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般认为,教学辅助人员学历普遍偏低,高学历人员少且专业不对口,少数教辅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工作能力不够,没有工作热情,更谈不上对技术的钻石精神和对事业做出奉献。于他们,对日常工作应付过去即可,缺乏上进心,导致整体业务水平偏差。[3]笔者利用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管理三维结构,[4]从环境支持、物质激励、发展机会三个维度分析目前教学辅助人员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
1、从环境支持维度上讲,高校对教学辅助人员的关怀程度不足
部分教辅人员对单位提供的环境、待遇存有报怨,特别是在工作氛围、人际关系等方面不满意。我们中立地试作分析:高校长期以来忽视了对教辅人员的队伍建设,所以制度、技术职位结构等存在不合理。单从职位上明显可看出:中初级职称技术人员远比高职职称人员多,比例严重失调;另外,教辅人员队伍没有形成合理梯队,这种“低人一等”的境遇,使他们缺乏认同感,对周围事物过于敏感,在追求事业进步的道路上过早地停下来或随时准备跳槽,制约了教学辅助人员素质水平的提高。
2、 从物质激励维度上讲,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教学辅助人员归属实验系列,无论在职位、津贴和职称上都明显低于授课教师,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还有重论文轻技能、重科研人员轻实验人员等问题普遍存在。许多院校在评定职称、增加工资等方面与一线教师不能一视同仁。还有语音室管理人员无论怎么努力,资历再深、技术再高、学历再高、论文和课题多么优秀都与正高职称无缘。重视物质因素在激励方面的作用, 并将之视为留住人才的关键手段。
3、从发展机会维度上讲,职业生涯管理需要加强
高校还应主动采取措施引导员工形成有利于共同发展的心理契约, 增强单位和教辅人员之间的契约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关调查显示,[5]大多数教辅人员对自身期望很高,特别是经历丰富、学历较高的教辅人员对自身发展的关注更加积极,他们普遍希望单位能提供事业发展的机会,有光明的前途。因此,高校要看到教辅人员的期望值,并给他们创造机会,同时引导教辅人员作好个人职业生涯管理。从动态的角度看待发展机遇和教辅员工的队伍稳定之间的互动关系,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节, 以维持教辅人员心理契约的动态平衡。
二、教学辅助人员应必备的综合素质
1、 科学的职位观
树立正确的职位观,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以宽阔的胸怀面对教辅工作。将科学职位观的理念渗透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环节, 让组织人事部门在制定政策和措施时, 不仅仅从“教学一线”的热门职位角度出发, 还要注重“教辅工作”的冷门职位需要, 从而建立全面共赢的人力资源互动管理模式。树立正确的职位观是成就事业、干好工作的需要,要把教辅工作当成事业干。教学辅助人员的工作不仅只有开门、关门等简单事情服务性工作,而是涉及理念、人、设备等综合因素的复杂、严格的科学管理,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 教学辅助人员的工作只有具有了艺术性和科学性,才能更自觉地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切实树立起事业心、责任感,干一行爱一行,充分认识所从事的工作在完成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把自己变成教学辅助工作的专家。
2、高超的业务技术
提高教学辅助人员的业务能力,赢得人格的平等和尊重。通过对教学辅助人员开展有计划地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重点培训和提升他们业务能力,做到熟练掌握常用软硬件的安排、调试、合作和基本维修;同时,还掌握一定的电工知识,能快速、独立的解决一些常见故障。通过提高教学辅助人员的业务能力,以精湛的专业技术赢得人格的平等和尊重。只有尊重每个人的人格,才能充分挖掘出每个工作人员的潜能、让每个工作人员最大程度发挥自己能力。同样,如果教辅人员感觉到自己的工作、努力被认同,得到尊重,他们会觉得自己所付出的是值得的,从而会产生成就感。即使所做的工作很简单他们也会觉得工作是有意义的,并会为此不懈努力,提升自己,如此,教学质量定会得到提高,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3、合理的人才梯队
以往,高校领导对实验室建设的重视方向有误区:看重点放在实验室硬件建设,对硬件建设所投入的资金比例与软件建设的比例不协调。看重硬件建设表现在:扩大实验室面积、更新、引进先进仪器,着力要建造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和设备密集的综合型教学科研基地。在极力打造这个基地的同时,却把教辅工作放在一个次要的位置上。教辅所做的工作、付出的努力未得到重视和认可;教辅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往往被忽视。职称、待遇等给教辅人员增加了压力,各方面的问题随之出现,最终导致教学辅助人员队伍不稳定, 从而影响了教学辅助人员整体队伍。因此,引入激励机制,调动教学辅助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在职进修提高,拓宽知识面,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
分析目前高校现状,当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多数教辅人员会优先考虑个人利益而忽视单位利益,出现这种现象与目前高校的心理契约状况有关。因此,从树立科学的职位观和对心理契约维度的理解两个方面, 让高校和教辅人员充分认识并理解双方的期望与要求,增加沟通,促进理解,营造和谐发展的高校文化, 实现的最佳匹配。
【注释】
[1]Argyr is C.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M].Hom ewood, IL: The Dorsey Press, 1960.
[2]陈娟,林生,刘晓东.加强实验教辅人员队伍建设,促进药学实验教学改革.药学教育,2010.26.1.24-25.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类。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基本相同,都是以实践为导向,主要通过利用基础性研究成果,创造和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新设计,体现知识的再创新价值且研究成果具有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毕业后主要从事特定的、高级的、专门化程度较高的一种技能结合的职业,培养这两类研究生都需要经过较深入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
二者的区别主要是学习方式和知识背景的不同。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学生大多数是应届本科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对知识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进入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学习的学生多数是在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理论知识相对不足。
因此,在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注意结合他们未来的发展及自身的不足。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关注到这些学生即将从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使他们能够及早地适应工作环境和职业要求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那么,如何找到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契合点呢?通过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我们认为,以“职业人”为着眼点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职业人”的内涵及其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解读“职业人”的内涵
所谓“职业人”就是参与社会分工,自身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等,并能够通过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获得其合理报酬,在满足自我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的一类群体。
在认知上,“职业人”将工作岗位视为实现自己理想和价值的途径,他们大多不会计较暂时的得失,而是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而努力;在情感上,“职业人”将工作岗位视为自我兴趣的延伸,而不仅是谋生的手段;在意志上,“职业人”将岗位视为自己的一种责任,甚至使命,他们往往能够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在行为上,他们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表现出由内而外的敬业精神和职业化风范。
2.“职业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职业人”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正如做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品德一样,作为一个职业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职业人”最基本的素质。正如意大利诗人但丁所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很难用知识去弥补。”在加强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职业人”理念引导学生就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工作过程中维护公司利益,不做为了个人利益损害公司利益、为了短期利益损害长期利益的事;使学生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在工作岗位上尽自己的全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因此,通过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将对整个研究生队伍道德情操的提高甚至整个社会道德素质的提高产生难以估量的积极影响。
其次是“职业人”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职业人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在工作中能够全心投入,其实质就是拥有责任感。在加强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职业人”理念引导学生就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通过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表现出积极、认真严谨的态度,即使是在他们不十分感兴趣,不符合理想的工作岗位上依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最终成就职业理想。因此,通过“职业人”理念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责任感,将使他们对工作、对生活、对他人、对自己、对社会都表现出热忱和活力,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再次是“职业人”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实践、增强动手能力的意识。“职业人”理念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实践的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加强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职业人”理念引导学生就是培养他们关注社会、关注实践的意识。通过推动学生参与实践,促进了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
“职业人”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1.帮助学生从完成“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转变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虽然以一定的职业导向为教育目标,但是要真正实现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
在思想上,要积极引导学生摆脱依赖和浮躁的心理。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多数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多年的学习生活,使他们习惯和沉溺于学生角色,遇到事情要么习惯于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和主张,缺乏主动担当的自觉性和独立性;要么眼高手低,情绪浮躁。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良好、成熟的心理品质,做一个成熟的“职业人”。
在行为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作风。由“校园人”向“职业人”转变也需要行为上的塑造和引导。大致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以下3个方面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进行行为塑造:其一是职业形象的塑造,引导学生注意职业着装和职业礼仪;其二是时间观念的塑造,引导学生遵守各类时间约定;其三是引导学生养成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做好从基层、从小事做起的准备。
2.帮助学生完成从关注掌握知识到关注运用知识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学生水平的标准,使得学生只关注书本知识,而极少关注运用知识的能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应用型而非学术型为培养定位,学会运用知识是他们必须拥有的职业素养,也是“职业人”的一个基本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实践、了解实践,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强化和丰富学生对实践的认识,提高他们对实践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从而培养出活学活用的“职业人”。
3.帮助学生完成从专业素质到综合素质的转变
专业能力是“职业人”素质的支柱,综合素质则是“职业人”能力的直接表现,只有建立在综合素质基础上的专业能力才会具有更强劲的发展前景。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以应用技能为培养导向,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容易受到忽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引导和教育时,可以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不断优化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增强人文素养的同时,培养他们善于合作和沟通的良好素质,造就出成功的“职业人”。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工作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一、前言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志愿者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实践活动,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青年志愿者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不断加强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在活动中确实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二、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是高校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活动之一,也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最高的大学公益活动。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促进高校优良文化的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得到拓展,从最初的校园活动扩展到校外的活动,包括扶贫扫盲、社区建设、环境保护以及一些重要的社会公益服务等。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主要有三个特点:自愿性、业余性以及公益性。即大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工作是自愿的,利用的是业余的时间,从事的是公益活动。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自愿性以及公益性可以增强大学生公益活动时的自觉行为,提高大学生自觉服务社会的意识,促进大学生精神层面的提高,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3.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工作,它不仅仅体现在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该体现在实际的生活中,发挥其实效的作用。目前,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一些必要的实践活动,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其实效性。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出现,弥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实践生活中来,大大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取得的成绩令人欣慰,但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进。
1.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
虽然许多高校都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在高校内设置相应的思想政治课程,但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只是走秀的形式,根本得不到领导以及相关教师的重视,其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仅仅是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规定,因此,在教学中,出现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给学生灌输既定的价值观。课堂教学枯燥、呆板,学生提不起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反应麻木的现象,思想政治教学的成效甚少。
2.缺乏实践活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实践,但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理论教育阶段。表现出来的只是一些口头讲授以及一些符号或逻辑的简单说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活动甚少,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青年志愿者工作中的措施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中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如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青年志愿活动中是高校的当务之急。
1.高度重视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
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领导以及相关的教师应该高度重视青年志愿者的工作,应带领学生组建青年志愿组织,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组织,对青年志愿者组织在活动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场地以及必要的经费都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适时地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顺利地发展。
2.发挥青年志愿者组织的领导作用
领导是一个组织的骨干人物,没有领导,组织就难于发展,因此,在青年志愿者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领导的管理能力以及号召能力在整个青年志愿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青年志愿者组织的领导。必须具备专业的管理理论知识,同时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熟练并灵活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起到号召的作用,带动全体成员进行相应的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组织的领导在管理工作中应着眼于组织的长远发展。对成员的心理进行必要的整合,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选择不同的公益活动类型,确实地在青年志愿者的公益活动中贯彻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使青年志愿者活动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3.在公益活动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
公益活动是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存在的主要形式,组织领导在设置活动的内容时应充分考虑活动中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融入到青年志愿者的所有活动中来,使各个成员在参加公益活动时受到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志愿者活动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的载体,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备实践的基础,提高其实效性,真正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