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0 10:44: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生态旅游业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农业生态旅游的意义
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意义是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为基础来提高经济收入的。在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创建的旅游项目中,农业生态旅游是放在首位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当地生态作为主体,同时发展旅游业和农业,两者同时进步。农业生态旅游是最近新生的发展方式,是把生态环境当作主体,在农业生态发展时,和其它旅游项目一起发展,将农业和旅游业综合起来,它的特点就是让旅行者旅游时可以欣赏秀丽的风景,也能看见当地的田园风貌,不但能够尝到特色的农家小菜,还能够亲自看到当地的农业活动,而且能够亲自参与体会,亲身尝试生态环境带来的生活方式,这种特色旅游业,即能大幅度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也可以增加民众收入,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特点
1.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我们国家的特色农家游虽然在最近很受人们青睐,可是由于地理位置不方便,“三农”问题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第一是农村的发展比较缓慢,农业经济主要是由传统农业来发展的,经济很难跟上,基础差。这是影响农家游的一大原因。
2.发展农业生态旅游资金不足
农家游主要是以湖光山色和农业生产相加为特点,建设风景区和扩大农业生产规模都需要花费许多的时间和金钱,所以这些旅游资源,必须要建设许多基础设施,这样才能让观光者更好的游玩、体验。由于许多农民的收入很难支持这些基础投资,所以这些更加深层次的开发虽然很想做到却无法实现,所以生态旅游资源的建设有很大困难。
3.农业生态旅游地域特点性强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风土人情也很丰富,各个地区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独一无二的,大好河山风光秀丽,每个地区的特色也完全不一样。这体现了我们国家的特色农家游的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更体现了我们国家农家游的内容十分丰富。
三、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模式单调
特色农家游是以农业生产方式、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特色历史、农业生产劳动等为主体,如果建设的构想都一样,这样就让农家游的模式显得单调,没有一点创意,每个地方都没有完全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没有充分的利用当地的特点来规划建设,无法吸引各地旅游者的注意,这就使得一些农家游无法保持应有的热度。
2.本土民众加入少
在许多发展特色农家游的地区,当地农民没有加入到旅游业的想法,因为生长的环境和自身受教育水平的限制,本地农民很少加入,外地人口加入的较多,让许多来此的旅游者认为这是过度商业化,这不但没有让当地农民受益,生态农家游也没带领经济快速发展,反而使生态环境越来越差,引起本地农民的意见。
3.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还有许多的发展农家游地区,是开发商直接购买或者租赁获得的,所以损失了许多耕地面积,还有的地区,政府为了让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过度的开发建设,这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并且因为当地没有认真规划,不符合当地环境发展,使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建设的农家游景区没有体现本地的特色,景区建设的投入太大,不仅使当地民众失去了土地,还无法获得补偿,于是导致当地民众对发展特色农家游不再有信心,更加不愿意加入。
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优化策略
1.改善农业生态旅游
政府可以颁布生态旅游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大力宣传,这样来推动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当地的经济建设。
2.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相关部门定制旅游产业的法规,来保护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这时全国的监督部门,还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促使特色生态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3.开发新型农业生态旅游产品
不断创新生态旅游业的玩法,让特色农家游保持活力,不断的发展下去,那就要不断增加吸引力,并且能够让当地的民风名俗、生产方式、生活特点这些方面具有特色,让这成为当地景区招牌,吸引全国的旅游者。
五、结语
目前国内新兴的旅游方式中就有生态旅游,这无疑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增长点。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生态旅游,使得环境负荷过高,生态平衡被打破。所以,为使生态旅游业能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谋福祉,必须健全完善现存生态旅游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更好更快地不断向前。
二、生态旅游业现存问题
(一)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
一个风景区的建设与使用必须经过细致地调查与系统地分析,才能决定是否开发利用。而一些开发商基于快速获得经济收益,在未做出充分实地考察和前期调查的情况下,不管不顾,大力开发,使得资源过度浪费现象不断出现,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原有平衡。显然,在今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中必须予以这一问题高度重视,杜绝超限开采利用自然资源、管理不当、相关人员得过且过等现象的出现,尽全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生态平衡破坏极为严重
经常可以看到在一些著名景区内,存在大量人为修筑的建筑物,例如酒店、餐厅、纪念品售卖处等等。这些不但使自然景观自身的韵味黯然失色,让人觉得二者及其不搭,而且最为严重的是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不难看出,这完全与开发自然风景区的初衷背道而驰,毫无意义可言。
(三)轻视环境保护
相关数据表明,国内几乎所有的自然景区均在植被等方面受到了严重破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1.76%的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对于占世界人口总数最大比例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个极其危险的信号。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必须加强管理,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为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四)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因为开发商与运营商各自都有相应的权力,双方为了使自己获取更高的利益回报,在不考虑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情况下超负荷经营,使得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所以,如果旅游业不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那么情况将继续恶化,最后将导致生态旅游无人问津。除此之外,一些景区管理能力欠佳,偷税漏税等行为比较猖獗,这些抑制景区经济管理水平的行为都将会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作用与必要性
“借助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以及赏悦景色从而达到旅游目的,进而实现旅游的价值”,是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用意所在。而且经济价值也是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其本身所蕴含的重要财富之一,任何一个风景区都只能通过经济效益的改善来促进旅游管理健康发展。壮观秀丽的景区借助其独一无二的景色,呈现给游客们一副赏心悦目的景象,而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正是突出了“旅游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景观受到保护的前提之下”这一理念。专业人士对生态旅游做出的定义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以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生态平衡不被打破为原则,借助独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点,回归自然体验生态,最终做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简而言之,只有高标准高质量的将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推动我国生态旅游业的持续进步。
四、经济管理作用下生态旅游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健全经济管理机制
相关人员需要对景区的地理特点、人文习俗等方面内容做出准确认识,也要做到对生态旅游的宏观把握,抓主要特点,在选址等方面学会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从而使游客慕名而来。放眼整个生态旅游业,经济管理体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它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显然,必须将地方风景特色与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机制紧密结合,对于国外的成功案例要做到取长补短并结合相应法律法规,不断摸索出最适合该风景区发展的经济管理机制。值得提出的是,对重点时间段重点游客应做限流处理,保证景区负荷不出现骤增骤降。
(二)合理规划、准确评估
开发景区之前,需制定适当的方案来提高资源利用率。这就要求投资人对景区做出合理地规划和准确地评估。生态旅游必须满足保护自然环境的要求,是促进生态持续健康发展的旅游。它要求相关人员对各个方面做出对比以便择优选用,杜绝不合理的投资给生态旅游业带来诸如经济效益不佳等不利影响。所以正确的规划与评估,有利于提高投资的可靠性和降低投资风险,是获得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
(三)保证服务水平
景区工作人员应本着待游客如亲人的原则,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提高对游客的服务质量。第一,优化景区服务设施,在网络、洗浴等方面达到游客的要求。第二,端正有关人员的服务态度,提高其服务水平,实现景区的温暖如家。优质的服务可以保证景区具有源源不断的客流和广为流传的名气,能有效降低因生态环境破坏而受到的不利影响。
(四)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
先进的经营理念使得生态旅游业的飞速前进如虎添翼。经济管理制度的先进有助于促进景区管理工作趋于标准化,更有助于发现利于景区发展的相关人才,可通过组织专家进行专业知识面授等方式来实现。管理方法的先进则需要虚心学习他国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自身特点,融会贯通,上进行创新,少走弯路、老路。旅游附带产品的新潮也会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活力,比如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极有可能会让更多的游客远道而来品尝选购。
五、结语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问题对策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并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缓解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同时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使其纳入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资源,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内涵。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把农业生产、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有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生态旅游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不同的特点:①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②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③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二、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复建设严重且开发深度不够。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第二,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置,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第三,基础与配套设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中,仅有少数景区公共汽车可以抵达其附近的城镇、景区或景区内部,多数景区离公共汽车站较远,也没有旅游专车,游客到达景区极不方便。此外,景区内部交通条件通常较差,路面过窄或路况不好,旅游旺季拥挤堵塞,雨天泥泞不堪。这些都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景点(区)内邮电通讯配套设施落后,还缺少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机构。景点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资金不足,融资问题严重;二是许多景点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得较少。此外,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力度不够以及淡薄的市场意识,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有的农业特色。要根据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实际和发展水平,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容量和游览方式规划,旅游区区位选择和范围的划定,区内农林牧渔各旅游小区的布局设置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线路的布局规划等。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农业内涵,这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
生态旅游业又被称为朝阳产业或无烟产业,随着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相比传统模式的旅游业发展,生态旅游业更加环保,更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以往的旅游业发展依靠的是对资源的无限制开发和掠夺式的开采利用,严重超出环境承载力,近年来,环境污染也因此愈加严重,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环境的保护和旅游业的生态成长,为此必须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本文所研究的绿色营销策略是指以旅游企业为主体,环境保护为最终目标,从绿色消费出发,建立以绿色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为实现资源、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绿色营销策略的特点在于兼顾营销与自然环境保护两者的发展。从我国近年来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策略已开始慢慢被接受采纳,有了较好的开始。但是与同期其他国家相比,仍然有待进步。我国大部分旅游企业尚不具备绿色营销策略的战略思想,在绿色发展旅游业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认真分析和探讨我国生态旅游业现有问题,不仅有助于企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既是旅游活动,也是一种旅游形式,是现代经济产物下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是大家追求的先进旅游发展模式。从旅游业的整体情况来看,旅游消费对象从完全生态区扩展到了社会文化区,旅游地环境从原生态发展到人工创造环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进行生态旅游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部分是为了领略当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了解异域历史文化和风俗,也有专门进行自然遗迹的考查和欣赏,部分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社会文化见闻和生态知识,也有少部分人是为了到处走走,提高身体素质。与传统旅游不同的是,生态旅游的核心是环境的保护和自然和谐。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各有己见,本文在综合大部分定义后,得出以下几点关键点:
(一)是从旅游需求角度来看
生态旅游是一项专门性且针对性较强的旅游产品,能够亲近大自然,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者不能破坏旅游地环境。
(二)是从旅游开发营销者以及旅游地居民的角度来看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不仅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现新加入对生态环境的考虑,将旅游业发展与当地经济以及环境保护相结合,共同协调发展,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进。
(三)从旅游供给方和旅游需求方两者角度来看
生态旅游是一种先进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其立足点在自然环境的资源利用,同时强调环境保护意识的树立,是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和资源开发模式。综上所述,不管生态旅游是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旅游活动还是一种强化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旅游教育活动,或者是有助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方式,其核心在于旅游对象不能遭到破坏,重视生态教育,从而实现当地经济文化的长远发展。进行生态旅游的前提是保护生态平衡,在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证后,合理取得经济收益,而且要保障旅游地居民在旅游业中分享经济效益。
二、绿色营销的定义与特点
(一)绿色营销的定义
绿色营销又被称为生态营销或者环保营销,绿色营销与生态旅游一样都是为了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问题,工业化的加快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在追求环保的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加倾向于有利于环保的产品,所以企业在技术上经营上都尽可能满足人们环保的需求。此外,国际上也在推行绿色贸易,内因和外因一起使得企业改变了其传统的营销方式。而且,近年来国家要求可持续发展,传统的营销方式和营销观念已不再适用,所以绿色营销就应运而生。
(二)绿色营销的特点
绿色营销具有营销目标得到充分发展、营销服务对象有所扩大、“顾客”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和“需要”的含义得到发展等特点。在传统的营销理念指导下,企业的营销活动都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并刺激其消费而展开的,但是,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因此他们在消费时也实行的是可持续消费。绿色营销理念要求在尽量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质量并适当地减少其消费数量,这是出于降低资源消耗的考虑。绿色营销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消费的物质占有量,营销的目标也从传统的最大限度刺激消费转为追求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理念指导下的营销服务对象也得到了扩大,“社会责任”观念被引入了绿色营销,而且这个“社会”的概念也较以前有所扩大。在传统的社会营销观念中,其“社会”更多的是强调人文社会环境,但是在绿色营销的概念中,“社会”更加强调的是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并将其作为企业营销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在绿色营销理念的要求下,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必须符合环保的相应要求。特别是在当消费者需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矛盾时,企业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合理需求。由此可见,绿色营销中“社会”这一概念的范围得到了扩大。在绿色营销理念中,“顾客”的性质也有所改变,因为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企业将人仅仅视为消费者,所以他们的营销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在绿色营销理念中,顾客不仅仅是单纯的消费者,而是一个有着多种多样需求的“人”,绿色营销不仅仅要满足顾客的物质需求,还要更多地满足其精神上的需求。最后,在绿色营销中,“需要”的概念也有所变化,它不再是传统营销所满足顾客的物质上的需求,但是绿色营销所要满足的是顾客的一系列需求,这些需求甚至可能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就需要企业在绿色营销理念的指导下权衡并优化处理。
三、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绿色需求不足,绿色概念泛化
我国的生态旅游绿色消费市场的规模往往是不够大的,而旅游产品的生产又是一旅游市场为导向的,要促进我国的旅游企业生产绿色化,就必须要使消费者有足够的绿色需求。但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大部分的旅游消费者其购买力还是偏低的,而且其环保意识也还不够强烈,再加之大部分的旅游消费者对于绿色营销的概念还不是很了解,所以在目前我国的旅游消费者中,接受和消费绿色产品都十分有限。由于我国的旅游市场中的绿色营销需求不足,所以绿色消费的市场规模也就相应的很小,没有需求和市场,旅游企业也就缺乏实施绿色营销的积极性。而且另一方面,许多旅游企业仅仅是从经济利益和企业销售目标来进行考虑,为了卖产品而营销,由此许多旅游产品都被挂上了“生态”“绿色”和“环保”等帽子,这就使得许多旅游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旅游产品时,往往挑的眼花缭乱,甚至被一些并非绿色产品的商品所迷惑而上当受骗,最终失去对绿色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和消费信心。比如他们发现其所购买的旅游产品并非真正绿色时,就会有心理落差,甚至对旅游企业产生不满,这就使得绿色营销无法很好的开展。
(二)旅游产品和市场不细致
在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所以对市场进行细致的划分往往就成了企业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细分后的结构也是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的一个基础。每一个企业对于其最具吸引力的目标市场都应该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只有了解了其目标市场,才能取得最好的营销效果。旅游行业也不例外,生态旅游作为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概念,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后所表现出来的旅游行为。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旅游企业往往对于绿色需求市场的划分不够细致,所以其旅游产品往往就缺乏针对性和个性,没有鲜明的特征。同时,我国旅游业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许多旅游企业的承担能力也是有限的,再加上对于绿色意识的缺乏,就使得大部分旅游企业并不愿意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来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层次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单调降低了对旅游消费者的吸引力,从而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三)绿色营销素质缺乏
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仅是针对旅游者而言,不仅仅要求其有较高的素质和责任感,而且对于旅游的规划者、经营者和开发者也有着一定的要求,相应的旅游工作者也应是懂得环保懂得旅游的人。所以在绿色旅游、绿色营销中,相应的工作者更应该有较高的素质。但在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中,许多工作人员往往都是缺乏环保意识的,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概念和特性也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我国的生态旅游绿色营销往往定位都是不准确的,也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四、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策略
要研究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策略,必须首先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构成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分析,只有把握住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才能对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绿色营销。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时构成旅游产品的三个层次,任何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都不能单独地用于满足某一种需求,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对于生态旅游绿色营销产品的这三个层次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一)突出绿色形象
在生态旅游中,核心产品层次是产品概念中最基本的一个层次,这个层次所提供给消费者的是最基本直接使用价值,因此这个产品层次集中体现了消费者所需要的功能。旅游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其旅游的需求,而生态旅游产品除满足旅游消费者最基本的需求的基础上,还应符合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所以对于生态旅游产品,不仅要有优良的品质,还要增加其绿色的形象,通过这些生态旅游产品向人们传达环保的理念及其重要性。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应该注重绿色形象的设计。因为在传统的营销手段中,为了促进人们的购买欲望,往往是言过其实的,而且其形象也往往是具有煽动性的。但是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即是具有理性和主动性,旅游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在于消费者自身,因此,在设计旅游产品的外包装形象和形式时,也应当从旅游者的真实需求出发,结合绿色旅游的宗旨和理念,创新产品的形象设计,为旅游者提供新颖的创新性旅游产品,带给旅游者全新的体验。同时,在对生态旅游绿色形象进行定位和设计时,还应当结合旅游产品未来的市场目标,以及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化轨迹等,只有这样,设计出的旅游产品形象才能引起游客的共鸣,进而唤起游客们对于绿色旅游和旅游消费理念的感知,从而激发其购买欲望。此外,旅游形象包括的范围很广,囊括的内容也很多,比如说旅游景区地名、广告标识语、景区交通工具乃至于垃圾箱的外观,都是旅游形象设计的内容。除了旅游形象设计应以绿色为核心理念之外,其视觉设计也应该以绿色环保为核心,使得生态旅游形象在理念设计和视觉设计上相统一。因此在对生态旅游形象的视觉设计上,可充分利用旅游地的环境特点,再结合旅游地名称、旅游标志、宣传标志等具体的生态旅游形象内容,充分地向人们展示旅游地景观并对其进行绿色的引导和教育。除了生态旅游形象设计这些静态的内容,绿色营销还应包括动态的识别形式,即行为识别系统,所谓行为识别系统,指的是对于旅游地居民生态旅游意识教育、培养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从而促使当地的居民为旅游企业进行绿色宣传,对前来游玩的游客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对于旅游工作者的教育,更具有价值,因为他们在推广生态旅游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加强绿色设计和研发
生态旅游产品既有形式产品又有理念产品,形式产品主要包括品质、形态、商标等内容,是旅游产品的实物或者劳务的外观。在我国的旅游消费市场上,生态旅游产品必须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只有具有使用价值的生态旅游产品才能更好的吸引游客,并且对向游客传达绿色的理念。因此在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就应该遵从绿色的设计理念。旅游企业应当加大对绿色产品的研究力度,以设计为源头,从头贯彻和落实绿色设计。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们的意识还不够,而生态旅游产品就要改变人们传统的理念,引导人们对环保的重视。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在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就应符合绿色产品的要求,而且不仅仅局限于设计,在这些生态旅游产品进入市场以后,仍然应该发挥其作用,即向人们传达绿色的理念,帮助人们树立绿色的消费观。绿色旅游产品的设计是要以满足不同的游客的需求为原则,所以,在绿色旅游产品设计的时候,要对不同游客的需求和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加以权衡,既要满足游客的合理需求,又不能破坏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所以在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既要满足游客的求知欲,又要能够起到教育作用,既要物尽其用,又要避免浪费。
(三)重视绿色延伸服务
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营销不仅仅在于将这些生态旅游产品卖出,而在于游客购买后的体验还有售后的相关延伸服务。一方面,生态旅游产品的价格往往较高,所以对于其对应服务加以提高可以使消费者更乐于接受,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且,旅游企业只有不断地向旅游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和产品,才能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营销应该包括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售前服务是指旅游企业在游客购买生态旅游产品之前,对其目标生态旅游产品加以详尽的介绍,这些介绍不仅是以售出该产品为目的的,而更应该注重产品内涵的传达,使得游客正确理解这些生态旅游产品。售中服务则是要在游客购买时充分尊重游客的意愿,并热情地为游客服务。售后服务则是在售出这些生态旅游产品之 后,旅游企业还应当在游客对这些生态旅游产品使用时加以引导,对于游客有疑问的地方,要热情地加以解释。此外,还应该对游客进行跟踪调查,充分了解其使用感受,以便于旅游企业对其产品加以改进,以使得生态旅游产品更加完善,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感。
五、结语
关键词:生态 旅游 农业 问题 对策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并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缓解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同时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使其纳入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资源,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内涵。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把农业生产、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有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生态旅游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不同的特点:①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②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③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
二、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复建设严重且开发深度不够。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第二,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置,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第三,基础与配套设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中,仅有少数景区公共汽车可以抵达其附近的城镇、景区外围或景区内部,多数景区离公共汽车站较远,也没有旅游专车,游客到达景区极不方便。此外,景区内部交通条件通常较差,路面过窄或路况不好,旅游旺季拥挤堵塞,雨天泥泞不堪。这些都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景点(区)内邮电通讯配套设施落后,还缺少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机构。景点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资金不足,融资问题严重;二是许多景点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得较少。此外,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力度不够以及淡薄的市场意识,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有的农业特色。要根据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实际和发展水平,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容量和游览方式规划,旅游区区位选择和范围的划定,区内农林牧渔各旅游小区的布局设置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线路的布局规划等。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农业内涵,这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