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9 14:51: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政治经济学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确立要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理念。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要围绕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中心这个宗旨,此种理念现已为大众所接受。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大学,又因升学率高低的评价的客观存在,最终还是陷入了人人厌倦而又人人不得不去应对的应试教育中。先前人们还不认为大学有升学的压力,但现在大学分明在评价各个高校研究生的考取率,并作为这所大学教学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之一。这就给我们的高校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带来一定的压力。基于学生要参加各种考试(包括考研),我们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确曾把眼光只放在考试的需要上,为考概念而讲概念,为考原理而讲原理。这样做的结果,学生可以理解教师的煞费苦心,却提不起学习兴趣,更少去关注教材以外的经济现象。更让我们做教师感到迷惑的是反复讲解的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学生们仍是死活理解不了,考试自然是只有死记硬背了。经过与学生的广泛交流及自己的思考后,从而认识到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固然少不了要以教材中列举的经典为教学内容,要从经典中援引思想资源,但也不应忽略现实问题。不断发展的现实生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重新审视经典,自然会使学生有新的感受、新的理解,获取新的思想资源。有些现实问题,只要善于发现,加以提炼,就会引发出学生学习、研究的话题,甚至会激发大学生们早一些走向学术领域。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原有理论体系,又丰富了学生们的思想,提高了学习兴趣。反之,把教学内容仅局限于纯而又纯、玄而又玄的经典中,于学生、教师、社会,均无益处。因而教学中改革传统的经典阐释的教学观念,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成为当前政治经济教学的基本理念。
选择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教学也常常是遵循一套固定的模式:先复习旧课,列出1、2、3几个概念或问题,然后是导入新课,板书要讲的章、节等内容,并在相当程度上很注意“板书”这一教学环节。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感到板书固然很重要,但也时常觉得普遍为大家所接受的条理清晰、重点难点突出的板书对大学生的思维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启发思考作用的同时,往往更多的起到的是相反的抑制思考的作用。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许多概念、原理还没等教师在黑板上写完,学生马上就会产生这样的意识:高中时学过了,谁不知道。其后的教学活动我们可以想象会是什么情景。因而,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从现实经济生活中挖掘好的素材,引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介绍、分析、讲解,启发、调动、吸引学生思考,并在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中,把他们原来有所接触但实际并未掌握好的经典概念予以生动的解释。在这个前提下再板书必要的纲目,我觉得比为板书而板书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传统的教学以传播经典文化知识为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绝对主体,学生往往是教学活动的受动者。教材安排什么,教师就讲什么;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除了有高分未必有高能力之外。往往还会让学生觉得所学的东西玄而且空,一旦面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又总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殊不知,文化是多元交织的复合体,教材中所列经典只是丰富的文化知识中相对凝固了的部分,是对以往生活的总结与升华。而现实生活又是经典得以不断更新、充实、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并且现实问题又极有可能成为经典问题。我们的教学的确不应只在经典上“讨饭吃”,而是应该拓展视野,把现实也纳入对象范畴。
确立要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理念。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要围绕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中心这个宗旨,此种理念现已为大众所接受。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大学,又因升学率高低的评价的客观存在,最终还是陷入了人人厌倦而又人人不得不去应对的应试教育中。先前人们还不认为大学有升学的压力,但现在大学分明在评价各个高校研究生的考取率,并作为这所大学教学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之一。这就给我们的高校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带来一定的压力。基于学生要参加各种考试(包括考研),我们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确曾把眼光只放在考试的需要上,为考概念而讲概念,为考原理而讲原理。这样做的结果,学生可以理解教师的煞费苦心,却提不起学习兴趣,更少去关注教材以外的经济现象。更让我们做教师感到迷惑的是反复讲解的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学生们仍是死活理解不了,考试自然是只有死记硬背了。经过与学生的广泛交流及自己的思考后,从而认识到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固然少不了要以教材中列举的经典为教学内容,要从经典中援引思想资源,但也不应忽略现实问题。不断发展的现实生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重新审视经典,自然会使学生有新的感受、新的理解,获取新的思想资源。有些现实问题,只要善于发现,加以提炼,就会引发出学生学习、研究的话题,甚至会激发大学生们早一些走向学术领域。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原有理论体系,又丰富了学生们的思想,提高了学习兴趣。反之,把教学内容仅局限于纯而又纯、玄而又玄的经典中,于学生、教师、社会,均无益处。因而教学中改革传统的经典阐释的教学观念,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成为当前政治经济教学的基本理念。
选择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教学也常常是遵循一套固定的模式:先复习旧课,列出、、几个概念或问题,然后是导入新课,板书要讲的章、节等内容,并在相当程度上很注意“板书”这一教学环节。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感到板书固然很重要,但也时常觉得普遍为大家所接受的条理清晰、重点难点突出的板书对大学生的思维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启发思考作用的同时,往往更多的起到的是相反的抑制思考的作用。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许多概念、原理还没等教师在黑板上写完,学生马上就会产生这样的意识:高中时学过了,谁不知道。其后的教学活动我们可以想象会是什么情景。因而,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从现实经济生活中挖掘好的素材,引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介绍、分析、讲解,启发、调动、吸引学生思考,并在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中,把他们原来有所接触但实际并未掌握好的经典概念予以生动的解释。在这个前提下再板书必要的纲目,我觉得比为板书而板书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传统的教学以传播经典文化知识为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绝对主体,学生往往是教学活动的受动者。教材安排什么,教师就讲什么;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除了有高分未必有高能力之外。往往还会让学生觉得所学的东西玄而且空,一旦面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又总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殊不知,文化是多元交织的复合体,教材中所列经典只是丰富的文化知识中相对凝固了的部分,是对以往生活的总结与升华。而现实生活又是经典得以不断更新、充实、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并且现实问题又极有可能成为经典问题。我们的教学的确不应只在经典上“讨饭吃”,而是应该拓展视野,把现实也纳入对象范畴。
关键词:教育 教育产业化 问题
1 教育作为产业的特点
对于产业,根据经济学的观点有以下几点定义:1.产业是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是指向生产领域的生产劳动和这种生产劳动在此领域的延伸。2.产业是对同一类型企业及技术部门的归类。现今学术界普遍把教育划分为第三产业,也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面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之一。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现代教育已具备了产业活动的两个基本特征――生产型和可经营性,教育的生产性是指通过对教育的一定的投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给接受教育服务者及社会带来经济和非经济的预期效益,这种收益再通过个人和社会再分配后再投入到教育中,从而扩大教育的规模和提高教育的质量。也就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再生产,将资本通过教育活动实现增值。可经营性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对教育的得当经营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教育作为产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相比所具备的共性:1.它提供无形产品,也可以说提供具有内在价值的人(人才)。2.直接满足人在物质产品以外的其他需要。3.教育需要物质产品但其中又有服务在内,为社会其他物质部门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活动提供非物质的无形产品即教育服务。
教育产业的特殊性:1.教育是非营利性产业。2.教育产业中的人力资本比物力资本更为重要,拥有物质基础并不是其从事教育活动所需要的唯一条件,其中人的主观因素(教师、学生)起很大的作用,只有物质基础与人力资本完美的结合才能产出更高质量的劳动者,促进经济增长。3.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教育对象诸如道德素养、精神及身体健康状况、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养成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都有具体的要求,单纯的把人作为某种生产过程的加工对象而忽略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是不科学的。
教育界对产业化有过的看法与态度: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对于教育能否产业化及如何产业化的争论所产生的观点总的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观点:教育不能产业化。此观点反对教育产业化的主要理由有:1.教育产出不能商品化,因而不能通过销售教育来维持自身的发展,更不能获取利润。2.教育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联系是间接式的,投资者、经营者和受益者之间没有紧密的经济联系,而是带有政府的公共与福利行为特性的。3.一般产业部门中的加工对象不同于教育中的受教育者,教育需有教育对象的共同参与才得以进行。4.产业产品价值可以用货币衡量,教育的“产品”价值无法衡量。
第二种观点:教育可部分产业化。教育可部分产业化,但不能完全产业化。这种观点持有者的主要依据是从教育产品中公共性质、准公共性与私有性并存,决定了教育发展方式的多样性,具体的应对必须看教育在不同阶段其产品具有的公共性多一些还是私有性多一些。具体的发展形式根据教育产品的所有制性质来划分其是否适合于产业化运作模式,体现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福利与保障性质的同时,在诸如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领域体现产业化运作特点,实行“优质优价”原则,树立起高等教育投资消费观念,满足大众对高等教育与日俱增的需求。
第三种观点:教育应当完全产业化。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产业化的目的就在于理顺教育投资者、受益者之间的经济联系,使教育能够实现“以教养教,自我发展”。把教育看成是商业行为。受到市场中的价值规律的作用。使其融入到社会其他产业部门中去,成为经济运行环节必不可少的基础产业。
2 对教育产业化问题的探析
教育产业化的因由――社会经济体制转型。
教育产业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出现与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背景,自1979年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始,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就开始出现质的转变,由过去的政府控制、管理的计划经济模式开始向政府监督、以市场经济规律为主要调节手段的市场经济模式转变,在所有制上认可私有、多种所有制并存。经济基础的巨大变动必然伴随着上层建筑的转变,公民社会生活每个方面必然受其影响,以至意识形态随着发生转变。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中教育不再是一个只依靠政府部门获得经费与发展的公共部门,而是一个具有自我增殖能力的特殊的产业部门。可以说教育既是事业,又是产业,即具备上层建筑的属性也慢慢地成为经济基础的一部分,之所以说是一门“特殊的产业部门”是因为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全盘市场化的举措是否合适还有很大争议,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市场化趋势中教育也必然发生具备市场化特征的转变。换而言之,教育在以往传统模式中的属于上层建筑的特性在逐渐向经济基础范畴转变。
教育产业化的体现形式――公共教育权力转移,政府控制模式向政府监督模式的转变。
教育产业化变革在制度上最直接的体现形式就是放权,也称为公共教育权利的转移。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是由国家包揽的,主要通过政府机构机作为附属的公立学校系统来实现政府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公共教育权利主要是以国家教育权利的形式存在,自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领域的市场化和公民社会领域的自治化,以国家权力为主要形式的公共教育权利开始向地方、学校和民间转移。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实行地方放权、扩大学校办学自对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但转移主要是集中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学校两个大的方面。所谓政府监督模式不同于政府控制模式的具体含义也就是在教育兴办、经营过程中能由市场、学校管的就交给学校和市场,学校和市场不愿也不能管的,再由政府出面解决。其中转变尤为明显的当属高等教育领域,自九十年代以后明确提出的:扩大高校办学自,即扩大高校在招生、专业设置、人事、经费、对外合作等方面的权利。相对于以往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包揽、学校过分的依附于政府的状况,如今高校已经转变为同时具有以营利为目的设立的组织属“企业法人”和作为承担公共服务的“事业法人”双重身份的特殊法人单位。
产业化进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实质及其中体现出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计划与市场、安全保障与利润最大化、远景利益与现实利益、军事哲学与商业哲学。
其实现今教育产业化趋势带来的经济效益与随之出现的教育事业趋于功利化和过度商业化的种种问题的实质无非是过去和现在(改革开放前后)的不同社会体制下所产生的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与交锋。具体地说也就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体制中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对抗,新、旧体制下的教育发展模式和道路的争执。
市场机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对教育发展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而市场调节由于其自身的投资个体盲目性、调节滞后性等无法克服的缺陷,也注定市场调节不可能是解决任何经济发展问题的万灵药,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以周期性出现的经济危机就是这种制度缺陷的表现。在这种优化组合过程中如何顾及教育的特殊性、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教育机会上)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所有市场条件下的经济活动都有一个普遍共性就是财富向竞争中强势一方流动的倾向,市场竞争中相对强势一方在资源分配、市场占有等诸多活动中具有优势,这样竞争的结果就是资源、财富由弱势一方向强势一方的流动和转移,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在教育领域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教育资源(包括资金、设施、教师等等)只可能向发达地区、高收入阶层流动,而欠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所能得到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减少,加大地域间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加剧教育的不公平。计划经济与宏观调控手段在过去因其缺乏灵活性、无法调动生产积极性等的缺陷也为人们所批评,而在面对经济危机时中国政府所表现出的对于国民经济的强大驾驭能力和国家经济体系对于经济危机的巨大耐受力也体现出了宏观调控、计划经济的无比优越性。在教育领域,那些市场机制所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人群(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贫困人口)上政府行为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无法比拟的,甚至是社会其他方面、其他手段所无法取代的。比如在贫困地区建立希望小学,贫困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等等,通过常规招商引资手段处于资金周转周期长、回报低,对于投资者不会有太大吸引力,要获得来自于社会上的资金大多只能通过非营利性组织为媒介,公益性捐款为主要渠道的加以筹集,而这些资金的数量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改变全国范围内的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现状则很难预料。
由此观之,对于教育产业化的种种争论无非是教育市场化所产生的短期化、局部化经济利益与教育所担负的提高国民素质,推动国家发展的长远、整体利益的取舍。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来说是一种以利润最大化为首要追求的商业哲学和以国家安全保障为第一要务的军事哲学的对抗。两种经济体制体现出的种种矛盾以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反应只是一个经济基础发展转型时期上层建筑不断作出调整以适应发展需要、促进发展的过程。以纯粹的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说计划与市场作为经济调节的手段在一个地区或一个时期并存的现象非常普遍,对于经济体制不要太强调其“姓资还是姓社” 的问题。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产物,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避免单纯市场机制带来的脆弱性也借助宏观调控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同样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中只要是有利于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体制都是可以采用的,承认多种所有制的并存就是最好的例证。
3 结论
经过多年的争论教育产业作为一种宏观层面的理解早已达成了共识,但在微观操作实践中往往还存在着诸多可行性的问题,所有争论观点的核心无非集中于对产业化的不同理解上,产业化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教育发展的手段是有尝试价值的,但是产业化、商品化不是目的,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只会导致教育本体价值的缺失。同时,认为教育产业化等同于教育市场化、教育商品化是有失偏颇的。教育产业化并不意味着把教育变成一种商品交易活动,而是依照投入产出原则,借鉴企业的运作管理模式,充分汲取市场当中有利于教育活动的积极因素,讲究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以扩大教育再变革。不区分阶段而笼统认定教育就是产业的观点和一概否定教育具有产业属性的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充分的引进市场活力,最大限度的保障教育公平,教育产业化程度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教育类型和地方实际的差距会有所不同。但总的原则是促进教育发展均衡化,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异,注重教育机会的公平性。在此基础上有限度的进行改革和创新,教育的产业化是作为一种手段存在的,产业利润的获得并不是其根本的目的,所有体制以及措施都应该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增强综合国力这一根本目的而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怡兴.教育产业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9-72
[2]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4[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41-242
[3]李剑萍.中国现代教育问题史论[M].人民出版社,2003:85
[4]陆铭、蒋仕卿.反思教育产业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政策[J].世界经济,2007(5)06-09
[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7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8-0048-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项目(2014KG50)其他项目――“促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项目”(PXM2014_014224_00009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戴东红(1968―),女,山东青岛人,硕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金融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大纲要求下,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引导学生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价和讨论,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性强、理论繁杂且抽象,是学生普遍反映较难掌握的课程之一。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我国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案例选编与使用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原理理解的深浅,进而决定案例教学的成败。本文就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编与使用技巧展开探讨,以期提高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达到教学改革的预期目的。
一、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选编的基本原则
不是任何事例都可信手拈来当案例使用,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的甄选和编写应围绕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做到深入浅出的同时,遵循如下原则:
(一)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
典型性是指案例必须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紧密相关,最能反映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而且在众多可选案例里最具代表性,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例如,在讲授“资本的本质”时,可以选择“不幸的皮尔先生”作为教学案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五章《现代殖民地理论》中,为了说明资本的属性曾转述过这个真实故事:皮尔先生带着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货币及劳动力去澳大利亚的斯旺河,企图在那里赚取剩余价值,可是到了物产富饶、极易谋生的澳大利亚,工人都跑光了,皮尔先生连个替他铺床或到河边打水的仆人也没剩下。究其原因,马克思指出是因为皮尔先生“忘了把英国的生产关系输出到斯旺河去”。这一案例突出反映了资本的增值及社会生产关系的属性,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针对性强调要围绕具体教学内容来选编案例,力求每个案例都能充分地体现教学所对应的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使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与案例结合得更充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精髓。例如,关于海尔“业务流程再造”的相关资料非常多,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的话题也很多,但如果选编为政治经济学案例,组织资料时就必须有所取舍。针对资本的循环与周转这一知识点,以《孙子兵法》“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飞”说明速度快可以让石头在水里“漂”起来,而减少库存、加速资本周转也可以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这就是被广泛使用的“海尔是怎样让石头‘漂’起来的”经典案例。
(二)案例要体现逻辑性和本土性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的科学,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紧密相连的知识整体,共同构成了学科的知识系统,案例教学不能把它分割开来。在选编案例特别是综合型案例时,由于案例可能涉及学科的多个知识点,此时要特别注意这些知识点间的前后关系,突出其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统一清晰的脉络,防止案例的引入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的破碎。
由于学生对国外的经济政治环境不了解,分析讨论国外的案例常常难以切中要害。而本土化的案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学以致用,因此在选编案例时要更多地使用发生在国内的、身边的案例。例如价值理论中有关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教学,就可以选用中国的“民工潮”“民工荒”作为案例。通过本土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经济现象,关心本国的经济发展,用经济理论指导实践。
(三)案例要突出实用性和时效性
实用性是指案例的选编要贴近现实生活,多引进一些现实经济活动中的热点案例或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将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结合在一起,拉近书本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价值规律时,可以选取学生接触最多的水果市场的价格变化作为案例;在讲授资本积累理论时,可以选取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企业扩张的例子,使学生理解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的区别。
时效性强调的则是案例选编要紧跟时代步伐,教师要凭借自身对经济现象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尽可能从社会实践中搜集、整理最新的或者第一手的资料,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统计数据等,以提升案例的吸引力和新鲜感。比如,在介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时,可以采用当年最新的“中国大陆财富排行榜”作为案例。对这些经济现象,学生有切身的体会和直观感性的认识,能够从中获得学习政治经济学的乐趣。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的正确使用
如果说高质量的案例是案例教学功能实现的基础,那么正确使用教学案例就是案例教学功能实现的关键。
(一)案例呈现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案例可以通过印发文案材料、教师描述、课件演示甚至模拟表演的方式呈现,让学生熟悉案例并产生疑问。这一环节可以安排在一节课的末尾,以留给学生充裕的课后时间去思考案例、展开分析和交流,为下节课的课堂案例讨论做好充分准备。案例呈现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选择和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案例。例如采用文字、图表、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呈现案例,使之更符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要精心设问。教师要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案例的深度和涉及的理论知识来设计让学生思考的问题。问题难度须适中,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过于艰涩则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讨论分析重在激发学生交流和研讨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是集中学生集体智能解决案例问题的过程。案例讨论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学生个人准备,小组内讨论;也可以以组为单位,展开小组间辩论;还可以让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分析案例,其他组的学生随时提问。这个过程的关键是教师如何通过启发引导、组织调控,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
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明确学生是案例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要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述为主,教师点评为辅。二要营造宽松民主氛围。在师生平等,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给予所有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促使学生运用相关的政治经济学知识,大胆进行独立思考。三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让学生大胆发言,对学生积极思考的结果予以肯定和鼓励,尊重学生的观点,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四要加强引导。教师在案例讨论中要善于因势利导,当讨论冷场时,要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当讨论气氛过热时,要会“降温”,以防陷入无谓的争论;当讨论相持不下时,善于化解僵局;当讨论偏离主题时,要及时把讨论带回正确的轨道。
(三)总结评价应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教师最后对案例讨论的总结和评价是对前一个教学环节的概括和提升。教师既要结合案例做出理论上的阐述,指出其中的关键知识点,又要恰如其分地对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的优缺点做出评价;既要给出分析案例的思路或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又要给学生留出进一步思考的余地,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入而广泛的探索。通过总结和评价,一方面使学生的认识从具体跨越到抽象,从个别扩展到一般,从而掌握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了解所学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情况,学会学以致用。
三、影响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选编和使用成效的关键
影响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选编与使用成效的关键是教师、学生、教学条件、课堂规模等因素。
(一)实现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换,案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唱“主角”,而教师则由原来的知识讲授者变为案例讨论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作用在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负责引导、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果教师对此缺乏清晰准确的认识,不能及时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就可能在教学案例的选编和使用中出现偏差。
(二)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能力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教师只有对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理论体系有非常透彻的理解,对教材、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非常熟悉,才能甄选和编写出恰当的教学案例;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水平和个体差异,才能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案例教学中有效参与;只有具有很好的课堂调控能力,才能把握学生的思维进程,主导讨论方向。因此,现阶段要努力提升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这样案例的选编和使用成效才能得到保证。
(三)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学过程始终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关于案例选编和优化使用的所有努力最终都只是纸上谈兵,无法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过程,教师要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心理感受、给予学生积极评价等方面做出努力。当师生间情感距离逐渐缩小时,学生能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理解、信任和肯定,其内在发展潜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
(四)改善案例教学的教学环境和设施
教学环境和设施的局限性制约着案例教学的效果。传统的学生面对讲台“秧田”式的教室布置不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案例讨论,交流互动。为此,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建设专门的案例教学教室,其设施摆放和环境布置要与案例教学的场景要求相适应。在现有条件下,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案例声像并茂地展示给学生,将学生引入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以求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控制大小适中的课堂规模
课堂规模是制约案例教学实施的外在条件。适当的课堂规模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欧美国家长期的案例教学实践证明,实施案例教学最佳的课堂规模应是25~30人之间,人数过多或者过少教学效果都不好。人数太少,可能会因为没有足够多思维方式的碰撞和不同观点的充分交汇,导致案例无法得到充分分析和讨论;人数过多,又会影响到一些已做充分准备但没有机会发言的学生,其发言积极性会因此受到打击。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课堂的质量,使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 张君玉.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2).
[2] 陈前军.论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的选择和使用[J].教育与职业,2007(11).
[3] 李珍,王伯达,闫放.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5(3).
伴随社会上对于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上升,中职院校教育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中职院校的政治经济学课在教学中应该基于生活,以生活中存在的一些x现象等为实例,培养学生实际的实践能力。中职院校中政治经济教学应该按照实际生活中的就业形式为准,对学生进行培养。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很难理解老师所讲的政治经济知识点,结合生活实际可以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了解所学知识内容。
一、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
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顾名思义就是指以生活为基础,贴近生活,将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创造一个形象,生动的课堂授课环境。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适用于中职院校的教育活动,中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就是以社会所需为教育培养目标,面向市场,服务于生活,以就业方向为导向,根据社会和市场所需设置课程,培养人才。而这一点与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在中职院校的教育中应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了解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操作,最终再将所学的知识内容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
二、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对于中职政治经济学教学的重要性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很抽象,难以理解的学科,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应用于中职政治经济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促进中职院校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长时期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中职院校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方法比较老旧,显得有些呆板,课堂气氛也很沉闷,再加上政治经济学本身艰涩深奥,难以理解的特点,导致很多学生在政治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负面的情绪。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促进了中职院校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为学生带来了新的、实用的一种教育模式,加深了学生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解,提升了教学效率。
2.提高了学生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最大优点便是结合生活实例,阐述知识观点。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在中职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紧贴社会现实生活,通过对实际生活现象的举例说明,将学生所需要了解的知识,简单明了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解与认识。
3.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政治经济人才。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为我国中职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剂良方。通过以实际生活中发生的现象为例,贴近生活,以生动方式讲解抽象、枯燥的政治经济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本的内容。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以生活和社会为政治经济学习的广阔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将学生从纯书本理论知识中解脱出来,为我国社会培养优秀的实用性政治经济人才,促进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在中职政治经济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说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适用于中职院校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但是由于具体实施中的各种因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学生能否喜欢政治经济学与学习兴趣有着直接的联系。由于中职院校学生属于初中文化水平,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与知识水平都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所以在正常的授课中难以集中精力,很容易出现厌学情绪,没有学习的兴趣。虽然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被应用在了中职政治经济学中,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难点重点比较繁杂且多,而学生又听不懂,从而使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在中职政治经济教学的实施受到了阻碍。
2.老师的执行力不够。虽然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被应用到中职教育政治经济学中有着很多实际的作用,也为中职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方法。但是现在很多中职政治经济学老师在课堂上的执行力不够,没有真正的将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而是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求老师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老师所讲内容,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执行力不够,那么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在中职政治经济学的应用价值就无法体现,导致新的教学理念没有办法顺利的实施。
3.老师的专业水平不够。受到学生基础差、政府重视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职院校教师招聘录用的标准较低,没有达到国家录用教师的标准,使得很多政治经济学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过关,有些老师甚至不是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只是进行了短期的学习与培训便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课。在这种情况下,影响了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实施。
四、基于生活而教教学理念在中职院校实施的有效对策
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是适合于现代中职政治经济学的一种新教学方法,为了让其更好的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中职院校应该合理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1.合理运用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学生基础差的问题,中职院校在政治经济学中运用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时,应该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育活动,尽可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将理论知识以简单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比如,剩余价值的讲解。假如一个蛋糕店的糕点师一个小时能制作出8个蛋糕,可以卖120元,而糕点师一个小时的工资是15元,那么120-15=105就是一个小时之内的剩余价值。通过这种贴近生活并且简单的例子可以使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老师应该加强课堂上的执行力。老师是课堂教学中的执行者,想要将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真正的结合到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严格的执行力。只有老师将知识结合于生活,才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比如,生产过程三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以伐木工伐木为例:人的劳动是指伐木工在伐木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劳动对象是在伐木过程中被砍伐的树木。劳动资料是指在伐木过程中伐木工所使用的工具,如电锯等。教师加强课堂执行力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3.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针对教师专业水平不过关的问题,中职院校应该加强政治经济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使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可以准确的应用到政治经济教学中。中职院校要提高政治经济学教师招聘的要求,如专业必须属于政治经济学领域,学历必须是大专以上等。除此之外中职院校还应该对政治经济学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提供进修与学习的机会。例如,到其他高等学府进行学习,与其他中职院校开展研讨会,就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学实践进行交流沟通等。
中职院校应该贯彻基于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深层次了解,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经济学说史 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
经济学说史是我国高校经济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我院将经济学说史开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年级的目的在于经济学几千年来的发展历史及演变过程,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客观性和社会性,又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大一已经开设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大二再讲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放在经济学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与其他经济学家的思想进行对比,这样有助于学生构架出完整和客观的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更宽泛的去理解“西方经济学说”内涵,但在施教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主客观原因,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故笔者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思路,以期对提高高校经济学说史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帮助。
一、建立课程目标与创新目标的统一性
经济学说史贯穿了古希腊至今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大量的时间、人物、事件、著作信息纵横交错,内容庞杂且理论性极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优势在于有夯实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对课程中“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商品的价值”等概念有清晰地认识和掌握,劣势在于无法达到课程延展性的要求,具体体现在西方经济学的整体脉络,经济学家的其他经济理论的延伸,都需要经济学的知识点基础,构成经济学体系的建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对国家政治环境的建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任何经济理论和政策都是基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例如:重商主义是主要研究国家贵重金属储备对国家财富的影响,那个的社会环境强调中央集权国家对经济完全干预,把金银看成财富的唯一形态,再从重商主义到古典经济学,经济理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延伸到发展自由贸易,进行国际分工,对收入分配、工资福利的关注,从微观经济到宏观经济后,我们又看到凯恩斯理论指导的政府干预主义。而这些社会经济现象,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才逐渐展现出来的。反过来看,政治对经济又有着巨大反作用力,表现在指导或者制约经济的发展。
二、开展“学生主导”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探索
作为地方院校,正处在应用型转型的进程中,教育人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思考能力。笔者结合经济学说史的课程特点,通过对知识的理解与概括、创新思维的培养、时间技能的形成三个阶段的运行,采取三个实践方法。
(一)教师平面导入、学生立体输入知识。
建立教师是帮助学生导入内容的角色,而不是满堂灌的机器。通过视频思考、案例讨论、再回归课本三个方位的知识输入,建立眼、耳、口三个感官的知识传导。结合经济学说史教材的特点,篇幅较大,内容庞杂繁琐,徐盛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大量历史任务和事件的大海,分不清主次,辨不明重点。因此,影响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笔者根据这样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以时间节点为轴,环绕理论对比学习的方法。时间分为了:1、前资本主义社会(是古希腊、古罗马等奴隶制时代的经济学说);2、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的古典时期;3、19世纪初到19世纪60年代(是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4、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马歇尔等边际革命理论);5、20世纪40年代之后的百家争鸣时期。同时,为学生梳理“核心线索库”。该线索库分为:时间线索轴、人物线索谱和理论线索库。其中时间线索轴分为5个主要坐标点;人物线索谱主要列举几个时期核心经济学代表人物和重要观点,并且每学习一个观点,采取“车轮碾过法”与上一个人物观点进行对比,不断循环,强化对知识的记忆;理论线索库就是建立经济学理论的脉络,将时间和人物填进去补充理论的建立。建立这样的线索库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辅助材料也是掌握知识的图标,对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学生主导讲课、教师深入发散。
安排重点章节采取学生分小组讲课,老师补充深入的方式进行上课。小组按照查找资料、制作PPT、上台讲课、回答问题四个任务进行分工,自己先内部消化知识点,然后上台自己讲课帮助班里其他同学学习知识,老师随后进行点评,并补充重要的知识、深入课程难点;采取这个方法,首先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上讲台发挥能力;其次对于其他同学,一个章节的知识有两轮学习的机会,知识内容有助于深入和巩固。对于讲课学生来说,通过查阅知识、小组讨论,上台讲课对讲课章节的内容已经有了宏观的认识,并且会形成问题部分,教师在随后的深入发散中,既可以对讲课同学的问题做出针对性解答,也可以分享更多的信息给其他同学。整个班级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互相学习的氛围,这样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发掘问题,解决问题。
三、结语
笔者认为,要顺利实施教学改革,并达到预期的目标,首先,教师应主动转变教学理念。在经济学硕士课程教学中贯彻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教育理念,使该类课程培养的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对于经济学说史课程知识的积累,教师要不断地更新升级自己的知识体系,结合当前的政治经济局势和理论发展的前沿,在学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下不拘于固有的思维努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转变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经济知识素养和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孟熙.经济学说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张榆琴,李学坤.关于《经济学说史》过程化考试改革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2,(08).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比较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具有共同性,即研究的都是社会经济现象。然而,两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却走向了两条不同的方向。以下就从前提假设与研究方法;研究的侧重点;建立的理论基石;对价格的认识;对企业的认识;对利润获取方式的认识及分配方式七个方面对两者进行初步的比较。
比较一:前提假设与研究方法不同。
政治经济学的前提是劳动价值论(劳动二重性理论)。商品是由劳动生产出来的。任何劳动,一方面是与其他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与其他劳动相同的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用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部分。资本家通过榨取剩余价值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并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并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遵循从商品出发,到商品的二重性,到劳动二重性,再到剩余价值理论,直到得出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结论的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是经济人假设(人是利己的,自私自利的,他所作出的选择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是对人性的假设,可见其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
比较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政治经济学侧重研究的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的是隐藏在经济问题下的生产关系问题。这是由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发展、灭亡的运动规律这一时代任务决定的,属于社会制度领域。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侧重点是选择问题(资源配置问题)。也就是研究人的欲望无穷性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问题。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做出选择。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同一种资源又可以满足不同的欲望。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属于价值选择问题。
比较三:建立的理论基石不同。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这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和划时代的贡献。在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价值理论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猛烈抨击资本主义制度,反对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但是,他们不懂得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找不到创造新社会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而是企图劝说资产阶级放弃剥削,以建立符合人类理想的平等制度,这只能是无法实现的空想。只有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根源,并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阐明社会主义必将替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价格调节经济的需求供给理论。供求决定价格,所以,供求的变动也会引起价格的变动。如果需求增加,则均衡价格会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同理可以推出,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如果供给增加,则均衡价格会下降,均衡数量增加。同理可以推出,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需求和供给变动所引起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不同变动在经济学上称为供求定理。它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比较四:对价格的认识不同。
政治经济学认为价格是由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的。价格的变动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由金属货币本身的价值量,或纸币等符号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另一方面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西方经济学认为价格是由需求决定的。需求供给的变化是价格变化的原因。价格(即均衡价格)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当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生产者为了把东西卖出去会竞相降价;当某种商品的供给小于需求时,消费者为了得到东西会竞相提价;当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既不会降价又不会提价,这时的价格就称为市场上自发决定的均衡价格。
比较五:对企业的认识不同。
政治经济学认为企业是资本家赚取剩余价值,剥削工人的工具。资本家通过企业运作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并进一步投资以获取更大的回报。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看。资本积累来源于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的规模与剩余价值的量成正比,与劳动者的工资相对量成反比,因此。在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工资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资本积累的数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资本家从雇佣劳动者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大,而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资本家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大,企业的效益也就越好。
西方经济学认为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经济单位,它购买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向社会提供物品与劳务。企业也是经济人,它生产的目的是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西方经济学认为产生企业的原因是市场经济不是个人进行生产,然后进行交换,而是组织为企业进行生产,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企业生产的效率高于个人。对这种效率的产生有不同的解释,如企业内部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团队协作提高效率;企业的规模之大可以实现规模效益;企业可以更有效的筹集资金,或使用设备等等。
比较六:对利润获取方式的认识不同。
政治经济学认为个别生产者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平均劳动时间,同时资本家购买了这一特殊商品后,在生产的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创造了价值量大于劳动力价值的商品,资本家按商品价值出卖商品,不仅收回了资本价值,而且获得了剩余价值。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即在流通领域进行(资本家必须在流通领域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又不在流通领域进行(价值增值发生在使用劳动力的生产过程)。全部过程都符合价值规律,即资本家购买或出售商品都是以价值为基础的。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他的使用价值创造出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而获利。
西方经济学认为企业的利润是由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决定的。投入是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自然资源)和企业家才能。产出就是产品或产量。成本是企业用于购买投入的支出,收益是企业出卖所有产出所得到的收人。当实现收益大于成本时就实现了盈利。
比较七:分配方式不同。
政治经济学认为要按劳分配。这是因为劳动价值论认为,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生产。进一步说就是,生产的特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定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资本主义分配方式,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决定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论述自由人的联合体时,马克思就提出按劳分配的思想。他说,在这种联合体中,每个生产者在生产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时间既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所占份额的尺度。
关键词:合作机制; 竞争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006-001
我是一名多年从事初三政治课教学的老师,最近几年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一种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热情,提高政治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那就是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与合作机制”。
一、合作机制
根据当前的课改精神,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其重要的一方面,且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运用合作机制的,首先对各班级按6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按学习基础、性别、性格互相搭配,让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每组确定一名中心发言人,且一周一轮换。分组后,我把合作机制运用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
1.合作听课
合作可以使人相互提醒、相互促进、增强团结。老师在讲课时,要安排各组的组长有效组织自己小组成员进行听课,要做到以下几点:(1)听课姿势正确。(2)不随便说话。(3)注意力集中,不做与听课无关的事情。(4)及时记笔记。组长如发现不合要求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制止、督促。
2.合作讨论。老师在讲过重点知识后,要组织学生对重点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展开合作讨论。学生在学习中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是片面的,正如“盲人摸象”形不成一个整体概念,小组讨论,每个学生都把自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说出来与他人共享,那么学生就能全面理解把握所学知识。讨论后由各小组发言人发言,对发言中存在的问题,再组织各小组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要采取鼓励、支持、引导的方针,不能批评,以免挫伤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3.合作训练。课堂教学中课堂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过程,那么课堂训练也需要合作,它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的兴趣,互相取长补短。合作训练我认为首先由老师出示训练题,先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按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小组中每位同学都要讲出自己对题的理解和答案,可以互相争论、互相质疑,然后由一名学生整理出答案,由小组发言人代表本小组发言,这时各小组之间也要互相合作、互相补充,找出问题的最佳答案,老师多鼓励。其次由各小组根据教学的重点内容,出一道单选题、一道多选题、一道问答题,小组内部互相合作整理出最能联系当前时政和当前实际的问题,然后全班合作,各小组代表发言,展示本小组的问题由其他小组同学抢答。最后老师组织教学评价,评出各小组的最佳合作人,先由学生互评,然后由教师点评,并宣布各小组“最佳合作人”,以鼓励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合作。
4.合作完成作业。以前很多地方都提倡独立完成作业,我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但它有一个弊端,就是在学生交上来作业后,要么做的不对,要么要点不完整,老师在批改作业后却很少有时间去讲解,更不要说一个一个学生去辅导了,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即使完成了作业,不会的还是不会,整合要点不全的还是不全,所以近年来我要求学生合作完成作业。具体要求是这样的:(1)学生自己先独立做作业,把作业先熟悉、独立思考一遍,大脑中有初步的印象,不会做的先放下。(2)不会做的题目,小组成员之间展开互帮互助,由成绩好的同学介绍答题的思路及用到课本的知识点。这样一对一辅导,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业完成质量明显提高。成绩好的学生在讲解中也复习、巩固了知识,提升了自我,一举两得。(3)把会做的作业,小组之间互相检查、互相讨论,学习别人的长处,完善自己的答题要点。政治作业需要多角度答题,很多学生往往从一到两个角度答题,这样互助合作,就可以使作业答案要点更全面、更清晰。(4)严禁抄袭作业,如有雷同,说明有学生只是抄袭,没有做到真正的合作学习,老师要对其批评教育,告诉其危害,下不为例。
二.竞争机制
在社会生活中,有合作也有竞争,竞争是现代社会存在的突出特征,正确对待并参与竞争是人们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初中思品教材也强调:竞争能激发个人的潜能,提高个人的素质,培养人的进取心,锤炼人的意志力,增强人的创造力,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全面发展;竞争可以使集体的生活变得更富有生气,可以增强学习和工作的乐趣,所以我在平时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也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课堂教学活力,也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听课竞争。听课要讲究效果,学生之间展开听课竞争就会在同样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学习内容。我是这样安排的:(1)听课姿势小组内比较看谁坐的好。(2)小组内比较哪位同学的听课注意力最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事情。(3)小组内比较看哪位同学的听课记录记的完整 。(4)临下课时各小组选出“最佳听课人”和“最差听课人”,分别受到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2.讨论竞争。我是这样安排的:(1)小组之间展开竞争,看哪小组讨论的气氛热烈。(2)小组内部也要竞争,比较谁更积极发言。(3)小组代表发言中,比较哪小组讨论问题有深度,理解重点知识更全面。(4)老师巡回督促、表扬或点拨。
关键词 价值观 主体参与型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程是中职德育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的重要任务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然而,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偏低,整体素质不高,思想不成熟,不很重视对这一门功课的学习,认为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不高,再加上该学科的抽象性等特点,使得一些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不愿听,不愿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呢?为此我不得不苦思冥索,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及时充电,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把一堂课上好,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不但要扎实还要不断更新,业务能力要不断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不断提高。我特别强调的是第一种素质。所以,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必须每天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知识,多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使政治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使自己的认识能适应变化发展的需要。
二、将课本知识与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机地结合
我认真钻研教材发现,教材在全面阐述经济与政治基本常识的字里行间,渗透着细致独到的育人功能。抓住这个知识点与人生价值取向的结合点,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引导,强化课程效果。
比如,在讲第一章第二节“货币”时,我会告诉学生在经济教科书上,钱的定义是那么平淡,但一到现实生活中,它却变的那么生动。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思潮逐渐滋长和泛滥起来。有人说:“搞市场经济就要拜金,认钱不认人”、“钱为主,人为奴,钱是真善美的标志”、“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于是,“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为了捞钱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有了钱,就去花天酒地,腐化堕落,如此等等。并不反对金钱,只要商品经济存在一天,金钱就不会消失。对个人来说,钱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关键在于“取之有道,用之有道,用之有度”。人生苦短,比金钱更贵重的东西多得很,例如精神、事业、情义、荣誉、智慧、健康等等,这些都不是金钱所能量化和买到的,我们岂可轻重倒置。人爱钱、赚钱和用钱,都是无可非议的,重要的是人要树立正确金钱观,做钱的主人,不能成为钱的奴仆;人爱财但不能贪财,且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也就是说要做到正确看钱,正道赚钱,正当用钱。
三、探索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使学生有思维碰撞。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并富有个性发表见解的过程,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培养了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比如:在讲“价值规律”时,课前先由同学们调查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的经济现象,然后自编出“卖大米”、“买大米”两个小品从不同角度反映在市场上,商品价格和价值不一致,主要是由供求不平衡引起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社会调查,班级集体讨论,然后编成小品,互相合作、互相启发,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功能,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成了学习的主人;在讲“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和怎样进行宏观调控调控”时,先创设“海南种辣椒事件”的情景,落实角色驱动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在生于生、生与师的争论中充分让学生在交流中展现自我。教师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适当的支持,最后课堂小结,使教与学和谐开展。
四、 理论联系实际,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穿插运用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原则,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也很重要。因为思想政治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起来。学生就会觉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很实际,并不只是纯理论要求,它要解决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了之后有用,自然就能产生要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动机与兴趣,从而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1)在阐明教材理论知识阶段,也就是新教材的教学,我通过实际材料使学生感知与理解教材.我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前提下,联系学生比较熟悉的,易于理解的,生动具体形象的,又能准确反映教材理论知识的实质的实际事例进行教学。例如:讲“经济结构调整”时我以“四个襄阳”为例讲我国经济调整大背景下的新襄阳建设规划。
(2)在运用理论分析说明实际问题阶段,即课本知识的应用.这时,我着重联系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重大社会实际,以及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行为问题应用知识,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比如:用货币学的角度解读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理国;给学生讲讲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政策,使学生了解今后有发展前景的行业;给学生普及一些理财的知识等等。
反思本学期的教学,我感触颇多。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学习理论知识,关注时事热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今后,我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教学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将培养合格人才作为管理最终目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管理预警机制都是将培养合格的人才作为管理的最终目标。其中学生预警机制的管理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要载体,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学生预警机制管理实施的有效保障,虽然这两者分别属于不同的部门,存在很多的差别,但是这两者之间具有的联系性也是非常紧密的。在现代高校中,对学生在进行管理时都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管理的核心工作,并且将学生的自我管理内容作为基础,努力培养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的人。同时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关怀精神,并且要求学生要关心、尊重、理解他人,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行为水平,并激发出学生创造的主动性以及劳动时的热情。
2.思想政治教育是管理预警机制的重要指导。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对学生的行为起着一定的防范和预警作用,并常常因为其具有的强制性,因而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但是若是在学生预警机制管理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以及激励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渐引导大学生接受和认识预警机制,从而提高学生对自身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与此同时,若是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点引导高校学生积极转变管理的思想,调整以往通过权威来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内容充分融入到预警机制的管理过程中去,并且以含蓄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也就避免了学生因此而产生的抵触心理,最终保证预警机制的顺利实现。
3.预警机制管理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在预警机制的构建以及管理的过程中,预警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素养以及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就是在学生进行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管理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和措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引导性教育向引导性教育和约束性教育发展结合的方向上发展。因而,在学生预警机制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可以充分发挥预警机制在思想政治管理中的载体作用,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二、预警机制管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体现
1.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中的预警。随着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不断发展的高新技术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和挑战。第一,面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对外开发意识不断增强的现状,针对意识领域的斗争也从远距离变成了现在的近距离。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关势力依靠其经济和科技的优势,对我国意识形态加快了进行渗透性的步伐,并企图对我国实现“西化”。作为意识的前沿阵地,高校更应该对此问题进行重视,青年很容易受到西方意识的影响。第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使得网络成为高校进行获取信息的最有效途径,但是在网上经常会传播一些不利于青年健康成长的信息,对青年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危害。第三,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因为受到历史的影响,使得我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明显,一些对历史缺少相应了解的学生有时仅以现在表现出来的差距作为进行评判的标准。面对这些挑战,怎样才能加强在高校思想中的指导性地位,并防止外来文化对我国意识的不断渗透,如何才能把握住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主动权,对青年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区别,并增强其爱国的信念,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预警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常议常新的问题。目前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层面,鲜有人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展内在地渴望新的理论维度,因此,从制度视角对其动因、功能、途径进行系统的理论剖析。或许更能触及其本质、丰富其内涵。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制度的诉求
1 转型期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和引导思想政治行为的需要
制度是“人类为协调社会利益冲突和矛盾以使社会存续而人为设计的行为规范体系,是一定社会、阶级、组织为满足一定的秩序需要而制定出的系统的行为规则”。任何制度都凝结着一定的思想和理念,蕴含着价值灵魂,是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社会存在”。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群体关系的复杂化,使得社会利益矛盾与日俱增,道德失范现象日渐突显。有论者指出,“在道德失范时期的道德教育的途径是德性培育与制度教化相结合。”这就表明,面对复杂多变的利益矛盾,光靠道德说教是不够的,惟有通过制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人们在大量的制度化实践中感受和内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方能促进制度预期的社会成员良好品行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冲突,是避免社会矛盾激发、减少道德失范行为的关键。法国学者莫兰指出:“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以尖锐的、焦虑的和充满希望的方式对我们自己提出认识的关键问题,是因为我们处于这样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既产生盲目,又产生清醒,两者都是史无前例的。”我国的社会现代性转型,面临新旧价值体系的嬗变,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流、碰撞与冲突,导致价值主体意识的多元化。而市场经济的趋利本性促使价值主体行为功利化,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明确导向,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新的制度规范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对目标、价值与行为的导向作用,以及对政治本文由收集整理方向、思想观念、道德行为的规范作用。
2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内涵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要履行政治意识形态控制的职能,“政治意识形态控制的加强或淡化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反映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变化”。可见,制度化的政治意识形态控制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表现形式。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对制度缺乏足够的关注和认同,在实践中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建设,影响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吉登斯指出:“社会系统由行为互动和规律性的社会实践所组成,其中最为持久的实践成为制度。”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成为一种持久的社会实践,必须构建能在政治、社会和个人之间有规律互动的制度。而惟有通过制度化的政治意识形态控制手段,方能在政治、社会与个人之间完成权力、秩序和自由三者之间的转换。由此可见,我们应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种有制度价值取向的社会实践范畴,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内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中介作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从无序走向有序,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合法性与现实性。
3 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需要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当代西方一些“发展论”学者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思想理论与国家理论、产权理论一样,构成了现代经济制度变迁的三大支柱。”同思想政治理论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协调、激励、规范和整合功能。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也认为市场经济活动中除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还应注重第三种调节,即习惯与道德的调节。在其著作《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中他明确指出:“在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都起作用的场合,在法律产生并被执行的场合,习惯与道德调节不仅存在着,而且它的作用是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所替代不了的。”因为道德力量不仅能提供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规范经济行为。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影响社会整体的和谐与稳定。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育道德力量,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环境,正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和功能。有论者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可见,应充分认识到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因素,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改变人的观念,促进现代经济精神的形成,从而为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经济伦理基础。由于市场经济是规范经济,制度已成为协调市场利益关系和利益分配的主要依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制度伦理在经济活动个体的有效内化,形成有利于经济进步的道德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方能充分彰显其经济价值,真正成为现代经济制度变迁的主要支柱。
二、制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至关重要,制度通过一系列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发挥激励与约束的双重作用,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抑制机会主义行为,维系政治经济社会的秩序与稳定。制度的设立旨在为社会行为提供理性预期,为个体和组织提供社会游戏规则,明确预期收益和代价。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制度作为一定社会、组织中的价值体系和权威结构,直接影响人们的政治思想观念和行为,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转贴于
1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是实现国家控制的重要手段
国家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为维护政治上的统治地位,需要借助意识形态的制度化,奠定阶级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有论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从来也离不开政治意识形态,它是政治权力有意识干预社会的调节机制,它展示了一个既与政治意识形态相关联又与社会现实相关联的统治者监督、训练、矫正统治对象思想和行为的内在社会生活的规训体系。”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和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一样在行使着国家的“意识形态权力”,是国家实现政治意识形态控制的有效手段。统治阶级利用人们的集体无意识,制定体现统治阶级偏好的意识形态规范体系,并利用国家权力颁布实施,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对国家现行制度的合法性和正义性加以说明,并使之成为民众普遍持有的一种价值信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有利于统治阶级实现政治意识形态控制,缩小社会各个阶层在政治认同上的差距,提高民众的政治认同感,把统治者的政治意识形态转化为改造社会的政治纲领与行动指南,从而实现国家控制。
2 制度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制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功能主要体现在它能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能够为人们利益关系的联结形式和矛盾的解决方法提供确定章法和行为模式。从而使社会成员能够根据相关的制度要求,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制度对个体行为与结果关系的明确规范性,能促使人们预测自己的行为后果,形成稳定的社会预期,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成本。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起到激励与约束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不仅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供稳定、明确的社会活动规则,而且还能在长期的制度化实践中实现制度伦理及制度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化,为人们理想德性的内化营造理性自觉的制度环境。由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道德价值日益难以通过个体道德体悟来实现。道德风险现象与道德失范行为的存在,使得民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产生了普遍的质疑。从解决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矛盾冲突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很有必要。制度的规范性与制裁性能弥补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过于空洞、疲软等缺陷,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使民众能切实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收益和代价,进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律行为的引导,实现社会价值与社会行为的有机整合。
三、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创新过程是指在现有制度环境中,来自于基层的创新动机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与手段,以增进组织收益为目的的新的制度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创新就是要激发由思想政治教育显性制度和隐性制度构成的制度环境的活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现实环境变迁的能力。
1 注重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转化联结
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和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制度包括正式制度(法律、规章、社会组织规范等)和非正式制度(道德、习惯、意识形态等)。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包括党的政策法规、政府规章以及地方教育部门、学校的一系列规定等;非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则包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持有的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转化关联。在一定意义上,“非正式制度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约束,而正式制度则是这些心理约束的外在形式,是被社会化、强制化的社会规则”。有论者指出,“虽然正式制度本身并不是具体的、直接的道德行为规范,但在设立这些制度时又往往要依据特定的伦理原则、道德要求;伦理原则、道德要求的支配使这些并非直接的道德行为规范的制度指向于特定的伦理目的,并可能产生一定的具有道德意义的结果。”可见,我们应注重制度伦理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正式制度建设中加入道德考量,通过整合,使制度成为最高层面的伦理,使伦理成为最低层面的制度,从而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转化联结。
2 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创新主体和制度变迁者的结构性功能
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是两本文由收集整理个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制度创新是基于制度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而促使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转化的促进行为;制度变迁则是制度实施者在制度创新发生之后。对“准制度”的正式化推动,并最终形成正式制度的过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创新和变迁而言,观念、环境和群体竞争是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促发因素。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市场经济浪潮下的多元竞争观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促因。而“新型技术传导因素构成的技术环境、现存制度环境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制度环境安排的独特思考、注重人情伦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文化环境以及与其他国家类似工作的制度比较环境。共同构成了创新主体行为的环境。”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学科背景、工作物理环境的差异,则形成了群体间制度创新选择的差异。在群体间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比较和博弈中。只有最符合时代需求的制度,才能经过制度市场竞争的筛选,最终获得制度变迁推动者的肯定。基于以上分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不能仅仅关注于制度的执行或细化,他们也应提高能力,敏锐观察与捕捉非正式制度环境中潜在的制度变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源泉和主力军。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变迁的推动者则需要进行有效的制度规划,在监督现有制度执行过程中不断进行制度反思,加强对基层制度创新者工作的甄别与吸纳,进而规划与推行新的正式制度。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环境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建立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才能取得更好的实效,只有加快制度建设道德化和道德建设制度化的进程,方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转贴于
《经济与政治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分为经济基础知识和政治基础知识两大部分共九章内容,教学过程中感觉在教材编排上、知识点叙述上有众多地方值得商榷,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顺序重新编排和对知识点重新解释,不能照本宣科。现对教材编排和知识点设置方面提出三点看法:
1.知识点的承接不严密。知识点之间缺少内在联系和系统性,比如,“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被安排在第四章“面对市场经济中”的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来讲,这与前面第一章“生活中的消费者”第一节“商品中的商品价值量”的内容相脱节,“商品价值量和价值规律”的内容可以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贯穿起来,在实际教学中应把“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这部分内容放在“商品价值量”知识后面来讲,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2.以点代面,重点不突出。教材从内容上来讲,涉及经济基础知识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所有知识点,但大多是点到为止,没有进一步的阐述,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点重点不突出。比如通货膨胀知识点只是放在“读一读”栏目里面一笔带过,没有做深入阐述。通货膨胀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只有对通货膨胀知识全面理解和重点把握后,才能分析和解释经济生活中众多的经济现象,因此在讲述货币这部分内容时,要把通货膨胀作为一个重要知识点来讲述,并引领学生用通货膨胀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经济现象。
3.知识点论述不严密。比如:教材在讲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教材P30)时,说“兼并的正式说法是收购”,这个说法值得商榷。兼并的外延大于收购,两者有区别。兼并是吞并或吸收被兼并方的全部法人财产,从而实现产权转移,被兼并方消失,既表明一种结果,也形容一种形式。收购既可以全部收购也可以部分收购,仅作为一种过程。在教学中要列举案例让学生了解兼并与收购的联系,但也要让学生知道两者的区别,不应该笼统说成“兼并的正式说法是收购”。
二、处理好传统教授与多种教学手段的关系
单纯的传统教授直接影响着《经济与政治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现在大多《经济与政治基础》教学手段还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授上,教学手段单一,讲授照本宣科,没有理论联系实际,使经济与政治基础课空洞,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情绪,影响着教学有效性。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调查中发现,除“部分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够重视”、“相当学生学习投入不足”等原因外,还与“教学内容较为空洞,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有很大关系,认为“不能以理服人,教条化倾向严重”占调查学生的48.5%。
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提高《经济与政治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五年制高职入学新生都是90后,计算机和网络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能更好地让他们接受和认可。在实际教学中应紧密结合知识点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在《经济与政治基础》课程第二部分政治基础知识教授时,根据知识的理论性强、比较抽象的特点,紧密结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实施录像教学,通过观看《改革开放30年纪实》视频,让学生更加形象化、直观化地感受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政治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国家制度,进而提高课堂效果。还要针对《经济与政治基础》教学内容相对枯燥的特点,在选择教学手段上注重趣味性,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由被迫学向自愿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主动探索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在教授纸币知识点时,应查阅收集我国已发行的五套人民币和世界主要国家的纸币图片,把我国纸币的发展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我国纸币的发展与世界主要国家的纸币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教授“企业的经济效益”时采用案例教学法,列举大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和企业倒闭的案例,引领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等等。
三、处理好传统评价与多样化评价的关系
《经济与政治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不能把考试作为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应把传统评价与多样化评价相结合,上课演讲、平时作业、平时闭卷与期末开卷多样化考评结合起来,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及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
1.上台演讲考评。每节课都给学生留一个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查找相关资料,课前10分钟随机让两名学生上台演讲,通过上台演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广泛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价值规律基本内容时,让学生课后思考价值规律的合理性,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上台演讲,在全班引起激烈的讨论,总结出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中还具有缺陷。
2.平时作业考评。在注重作业上交次数的同时,还应注重作业的质量、学生的作业态度等。在学期初,把教材教学计划、作业题型划分为几个段落。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讲课进度分段布置作业。随着教学计划的推进,分段收回作业、检查、批改、评分,累计出作业成绩,实行倒扣分制。
3.上课回答问题考评。在实际教学中,注重通过师生的互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多数同学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或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实行上课回答问题考评。在开学初第一节课上明确规定,凡是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回答的情况实行加分制,通过加分制来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由被动思考转向主动思考,由被动回答转向主动回答,达到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效果。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有效需求 比较教学法
一、引言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门课程当中都有有效需求理论的教学内容。一方面,依据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从资本主义为利润和资本积累而生产的性质出发探讨资本主义有效需求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凯恩斯理论以消费和利率为核心范畴,在有效需求框架下对消费、储蓄、投资关系进行综合论述。
同时讲授这两门课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两门课程中的有效需求理论的差异?笔者尝试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讲授,向学生展示两种理论对有效需求问题不同的解释。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对相关问题将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论
马克思从商品概念入手,围绕商品的内在矛盾及其外化这一中心,通过价值形式演变发展过程论证货币的产生。通过论述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马克思研究从商品的流通到资本流通的转换。商品流通公式“W-G-W”到资本流通公式“G-W-G”的转换,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关键特征是货币的增殖,这是马克思分析所有现实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的基础。
在马克思那里,资本家阶级对剩余价值,即货币增殖的追逐产生了有效需求问题。马克思通过其社会再生产图式分析社会资本运动正常循环的条件,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核心是产品的实现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论主要通过再生产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展开。
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是把社会总产品按照使用价值分为两大部类,按价值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社会总产品按照使用价值分为两大部类,就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Ⅱ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Ⅱ部类),这种划分指明了产品的最终用途;按价值划分,社会总产品分为三部分,就是用于补偿全社会生产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那部分(不变资本c),第二部分是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部分(可变资本v),第三部分就是剩余价值(m),这三部分分别形成相应的购买力。马克思以这两个前提为基础展开研究。
(一)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
要使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核心问题是产品的实现问题。产品实现问题就是产品如何在价值和物质上得到补偿的问题。所谓价值补偿,指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所谓实物补偿,指社会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需要的商品。要具体分析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必须分别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方面考虑。
为了实现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各部分的产品在价值上和实物上要得到补偿,就要进行三方面的交换。首先,第一部类内部(Ⅰc)的交换。第一部类提供生产资料,它需要的是生产资料,这部分价值和它的使用价值是吻合的,所以第一部类是可以通过内部交换解决的。其次,第二部类内部(Ⅱv+Ⅱm)的交换。第二部类提供消费资料,它需要的是消费资料,这一部类可以通过内部交换解决。最后,关键是Ⅱc和Ⅰv+Ⅰm这两部分,这两部分正好是互相对称的。Ⅱc的物质形态是生活资料,但是它需要生产资料。Ⅰv+Ⅰm这一部分的物质形态是生产资料,但是它需要消费资料,只有这两部分参与产品的交换,才能各得其所。因此,简单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的一个关键实现条件是:Ⅰ(v+m)=Ⅱc。这一条件表明:只有当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的供给和第Ⅰ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以及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的供给和第Ⅰ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保持相等时,两大部类的简单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一方面,对剩余价值的不断追求,成为推动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资本家之间因利益关系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是迫使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这种规律强制性地使资本家阶级必然进行扩大再生产。
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的产出交换仍包括三个基本方面:首先,在第一部类内部通过交换而实现;其次,在第二部类内部通过交换而实现;最后,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是关键,它使第一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使第二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增加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得到满足。因此,扩大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的一个关键实现条件是:Ⅰ(v+v+m/x)=Ⅱ(c+c)(剩余价值分解为资本家消费的部分m/x,和资本家用于追加投资的部分c+v)。这个条件反映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时候,两大部类是互相制约的,一个部类的扩大就必须有另一个部类相应地扩大以支撑。
(二)社会再生产中货币的作用
马克思说:“当再生产(无论是简单的,还是规模扩大的)正常进行时,由资本主义生产者预付到流通中的货币,必须流回到它的起点(无论这些货币是他们自己的,还是借来的)。这是一个规律。”[1]P511总剩余价值即总利润无论是在简单再生产中全部作为消费收入花掉,还是在扩大再生产中作为投资和消费两部分花掉,最终投入流通领域的支出总要以利润的形式回到资本家阶级的手中。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所有剩余价值都用于非生产性消费,但同时资本家通过从货币贮藏当中取出资金支持非生产性消费,以实现这些剩余价值。整个资本家阶级起着关键作用:“在这个场合,我们假定,资本家到他的资本第一次流回为止,为了偿付他个人消费而投入流通的货币额,恰好同他生产的并转化为货币的剩余价值相等。对单个资本家来说,这显然是一个随意的假定。但是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这个假定对整个资本家阶级来说必然是正确的。它所表示的不外就是简单再生产这个前提所要说明的,即全部剩余价值并且只有剩余价值被非生产地消费掉。”[1]P371
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它对于货币流通不会提出什么新的问题”[1]P381。不同之处仅在于投入循环的货币现在包括以生产为目的的预付资本部分。“就追加生产资本执行职能所需要的追加货币资本来说,它是由一部分已经实现的剩余价值提供的,这部分剩余价值是作为货币资本,而不是作为收入的货币形式,由资本家投入流通的”[1]P381。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实现是由资本家的投资和资本家的消费决定的,从而资本家的利润现在取决于资本家自己的消费和投资支出。
(三)生产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
马克思认为:剩余产品的实现问题只有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面发展才能解决。工人的需求虽然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但很明显,它远不能解决产品实现的问题。有效需求部分通过工人们花费他们的工资收入表现出来,但是可变资本总是少于处于流通中的总资本,所以工人对消费品的购买对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永远都是不充分的。剩余价值的实现取决于资本家的需求,解决方法在于资本家的消费。这包括两种消费:一部分剩余价值被作为收入而消费掉,但是另一部分,通过再投资进行生产性消费,剩余价值进一步被投入扩大再生产中。流通过程面临的产品实现问题,最终通过更大规模的生产得到解决。同样的,不但对于生产出来的剩余产品的实现是这样,对于整个产品的实现也是这样,因为劳动力的消费是由资本家雇佣劳动力作为生产更多剩余价值的手段所花的开销派生出来的。
但是资本家阶级生产的动力不是消费,而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资本家不把他要购买的商品当做使用价值,而是当做扩大资本的手段。如果他看不到可以利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获利的机会,宁可什么都不做,以货币形式持有他的资本,从而打断流通,潜在地引发危机。也就是说,生产如果过剩,其原因不在于需求,而在于增殖。
马克思认为,一旦确认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以货币流通为媒介,并且从属于以货币为形式的剩余价值生产和占有,局部生产过剩和普遍生产过剩之间的区别便随之消失。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意味着,如果一种商品卖不出去,那么所有商品的流通将都被打乱,以致一种特定商品生产过剩的可能性直接意味着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
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凯恩斯从萨伊定律、市场自动出清和货币中性三个角度对古典学者发起了全面挑战,确立了一种总量供求理论的核心就是有效需求,由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宏观理论体系。
(一)对储蓄等于投资的批判
古典学者认为,在均衡利率下,储蓄等于投资。一方面,古典学者将利率看做节制或节约的实际回报。利率越高,人们越愿意以储蓄形式持有资产,储蓄与利率正相关(S=S(r)),而储蓄的流动在资本市场上代表着可贷资金的供给。另一方面,投资与利率负相关(I=I(r))。利率越高,意味着资金成本越高。厂商的投资支出取决于利率和预期收益率,只有在预期收益率大于或至少等于资金成本(利率)时,厂商才愿意投资。投资支出代表在资本市场上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利率会达到均衡水平,从而储蓄会等于投资,即S(r)=I(r)。以上述假定为前提,并且由于一方面居民的全部收入不是用于消费支出就是用于储蓄,即Y=C(r)+S(r),另一方面总支出包括两部分:来自厂商的投资支出I和来自家庭的消费支出C,即E=C(r)+I(r)。所以总支出必定等于总产出,从而总需求永远不会不足。
凯恩斯对上述观点持反对意见。在凯恩斯看来,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总需求取决于总支出,总支出由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构成,Y=AD=E=C(Y)+I(r)。这里,凯恩斯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收入,消费函数可以写成C=a+bY,式中b指边际消费倾向(0
(二)对工资价格弹性的批判
古典学者认为,经济中的工资和价格具有可伸缩性。可伸缩的工资和价格将保证市场能迅速做出调整。比如,由于总需求不足,货币工资和价格将下降,这样就会恢复充分就业。工人总是愿意接受较低的货币工资,企业家愿意降低商品价格以扩大商品销售量。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可以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所以造成失业和产量减少的任何扰动必然是暂时的。
凯恩斯对上述观点表示反对。在凯恩斯看来,垄断和工会这样的刚性力量会阻碍工资和价格的调整。他相信工人处于“货币幻觉”中,即他们的行为与货币工资(W)而不是与实际工资(W/P)相关。工人会拒绝接受货币工资的削减。而这是对古典的工资率调节机制的直接否定。
(三)对古典货币数量论的批判
古典学者认为,供给自动创制自己的需求而不考虑价格水平,绝对价格总是与货币量同比例变化。假如货币市场最初是均衡的,那么货币供给的增加就会引起不均衡,货币市场的新均衡只有在价格水平上升时才能得以恢复。传统货币数量论“价格上升仅仅是货币数量增加的结果”的说法,支持古典学派的货币面纱观点。
凯恩斯对上述观点持反对态度。在凯恩斯看来,人们对货币的需求(Md)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取决于三种心理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有关。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有关。可以把货币需求表示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货币供给(Ms)是一个外生变量,它由中央银行决定。在存在大规模失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能够降低利率,这样投资就会增加,进而通过乘数效应刺激总支出,就业量与国民收入也会增加。
四、比较与评价
(一)分析危机的可能性
在分析危机的可能性方面,马克思与凯恩斯有相似的地方。马克思解释了为何资本家希望保留货币,增加货币贮藏量。答案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赚钱,当其预期无利可图时,他们就持有货币,而这会导致生产过剩和工人失业。正是在这一点上,在马克思和凯恩斯关于消费不足的危机爆发可能性的观点之间,出现了重叠。凯恩斯认为,资本家投资的多少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及对未来的预期。“资本边际效率已经崩溃到如此彻底的程度,以至于利息率下降到现实上可能做到的水平都无济于事……要想恢复资本边际效率并不那样容易,因为,资本边际效率在目前系由无法控制和不听控制的工商业界的心理状态所决定。用普通语言来说,在个人行为自己做主的资本主义经济中,信心的恢复远非控制所能奏效”[1]P328。
(二)批判萨伊定律
马克思和凯恩斯都对萨伊定律进行了批判。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自身需求”,产生于物物交换的经济中。持有这种信念的古典学者认为,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的调节机制会有一种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趋势。这意味着总需求和总供给会一直保持相等,从而劳动力市场是均衡的,而货币只是掩盖经济中潜在的实际力量的面纱而已。
马克思从批判李嘉图开始,李嘉图认为普遍商品过剩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萨伊定律成立。李嘉图将交换行为简单地看做物物交换行为,因此,每一个销售都对应着一个购买,所以生产和投资不受有效需求不足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只是便利交换的手段。货币和交换“在他的经济学中只表现为纯粹形式上的要素,他从未研究过中介形式”[2]P288。马克思认为,货币不仅是交换的媒介,“而且是使产品同产品的交换分解为两个彼此独立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分离的行为的媒介”[3]P572,这一分离表现为货币和交换行为分离,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同样可以发挥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作用。建立在买卖分离基础上的商品形式,以及由于价值获得一种独立于交换行为之外的具体形式而使买卖分离得以发展的货币形式,揭示了危机的可能性,并且规定了危机必然采取的形式。现代危机不但与商品和货币形式联系在一起,而且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
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批判不是基于物物交换经济,而是基于对古典利率理论的反对。在凯恩斯那里,产出和就业由有效需求决定,劳动力市场的运作不能确保充分就业。利率是由货币市场决定的,而不是靠储蓄和投资决定。投资边际效率的变化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实际产出的变化,而且最终通过收入变化,储蓄适应投资。因此,储蓄不会全部自动转化为投资。在消极的需求冲击下,工资和物价水平存在刚性,其调整不能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通过这一论证,凯恩斯有效地反驳了萨伊定律。在凯恩斯就业不足的均衡世界中,需求创造供给。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蒋雅文,耿作石,张世晴.西方经济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竞争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态度决定一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果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话,那么他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会更加高涨,而正确的竞争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其实,竞争机制一直会以不同的形式贯穿于英语口语教学。比如,可以比赛速读的速度,可以比赛即兴演讲的能力,可以比赛固定时间内团队拼写单词的数量,用不同的形式刺激学生对于英语口语学习的热情,通过不断的变化竞争的形式和竞争的对象,使学生很快的爱上学习,爱上英语口语,从而养成英语思维和表达的习惯。、
二、竞争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竞争在个体与个体之间展开时,会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有的同学怕别的同学超过自己,不肯帮助别人,有好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也不愿意分享。看到这种情况,我给他们讲了下面的故事:有个人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来到一间二层楼的屋子。进到第一层楼时,发现一张长长的大桌子,两旁都坐着人,而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吃得到,因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师的诅咒,全都变成直的,手肘不能弯曲,而桌子上的美食夹不到口中,所以个个愁眉苦脸。但是当他们听见楼上充满欢愉的笑声时,他好奇地上楼一看:同样也有一群人,手肘也是不能弯曲,但是大家都吃得兴高采烈。原来,每个人的手臂虽然不能弯曲,但是因为对面的人互相协助,互相帮助对方夹菜,结果大家都吃得很尽兴。此时老师适时引导:没有一个人可以不依靠别人而独立生活,人们生活在一起本身就需要互相扶持。你们是同学,有何理由不互相帮助呢?在我所采取的一系列的竞争活动中,需要每个同学的参与,和同学们之间的互相支持。所有的活动都以团队的形式进行,不同的活动,不同的团队。在一次口语授课中,依据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把这些学生分成若干团队,先给出一定的时间,给他们 讨论,然后分成不同的模块让他们在班里展示自己的家乡,程度好的同学可以起一个主导和帮助作用,弱一点的同学也会很兴奋的参与其中。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之间增进了友谊,加强了交流,增强了团队意识。
三、竞争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课堂上有了对手,有了竞争,且形式多样,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课堂的竞争延伸到课后,发展到学生自己要为参与竞争而主动学习和自觉积极地复习。要想在课堂上挥洒自如,课前预习是重要的环节,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效果,而且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只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有成功的积极表现和发展,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可以得到分数与同学们的鼓励,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老师也可以发现以往被自己认为是差生的同学居然也能回答一些问题,甚至想出一些奇妙的想法。学生只要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就能得到激励表扬,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信心,特别是差生也乐于参与竞赛,可谓是“融自愿、趣味、竞争、激励”于一体。这样在无形之中就给学生创造了成功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英语心理优势的形成。因此最终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总之,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心理优势,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培养和调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自身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竞争机制不可无节制的滥用,要注意选择适合的环节和课堂时间的分配,还要兼顾个人与整体,值得注意在的是在竞争机制中教师的目的与学生的目的是不同的,学生是为了战胜别人战胜自己,在竞争中获得进步的满足感,得到老师的嘉奖;老师呢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教学策略。所以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在运用竞争机制时不要忘记因材施教,不要忘记每个学生都是竞争中的主角。同时教师还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习策略。
随着同学们知识的增加,学习经验的积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究知识。 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教师要练就一副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潜力。着力于“长善救失”,把隐藏的种种潜力变为发展的现实。而鼓励同学们之间展开积极的竞争,就能最大限度地做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王玲端.运用竞争机制优化高职英语教学[J].现代营销2011.5
[2]陆春法;将竞争机制合理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
[3]石启燕.善用竞争机制, 给力英语课堂教学《考试周刊》2011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